時間:2023-09-15 10:18:3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海綿城市的含義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通過分析海綿工程建設的路徑、城市歷史的傳統特點與城市文化環境的個性,提出城市景觀建設中應著重體現文化生態化、自然生態原則,建立生態環境基礎上自然可親的城市景觀。通過文化精神“物化”形態表現對傳統文化的空間繼承,即景觀空間內文化生態與自然生態的融合。海綿工程建設與“活化”傳統交融共生,連結城市文脈的連續性和“原真性”,使文化貫串城市景觀的每個角落[1]。
一、城市海綿工程體系
(一)海綿城市思潮的出現
城市生態問題是一重大課題,水生態問題的涌現成為城市發展要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1]?;赝覈鴤鹘y城市建設系統在應對洪澇災害、水安全、雨水再生等問題面前存在不足[2],傳統的排水系統無法跟隨時代的發展。90年代初見圖1,英國首先提出可持續性城市排水系統,隨后“低影響開發”的概念在美國馬里蘭州一座縣城提出并開始實施,經時展,2009年深圳市政府引進國際上的雨水綜合利用理念,并開展示范區;2014年中國房屋建設出臺海綿工程相關建設指南中提出,在當今優化生態文明建設、城市建設轉型的背景下,提出“海綿城市”的理論,指出城市“冷漠的”基礎設施的構建需要得到改變,使得“海綿城市”的提出成為城市景觀設計一重大的轉折點。存、自然凈化為特征的環保生態學中的景觀觀點,是一種“水生態景觀格局”[2]?!八鷳B景觀格局”主張主體去順應自然,布局結構能在一定環境下生存與延續。我國正在應對著多種“水”危機,例如水資源污染、水源欠缺、城市內澇、地下水位下降、水生物棲息地損失等,這些問題是一個系統性、綜合性的問題,這些綜合性水問題并非是某一部門職能管理下所能解決的問題,需要跨界性的對問題進行周全的解決[3]?!昂>d城市”的根基理念是在城市降水時,經由城市綠地系統、排水系統等發揮城市吸納、蓄滲、釋放雨水的作用,緩解城市雨水問題,再利用雨水資源,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其主旨就是要維持土地開發前后的水文特征根基不變,同時與城市管網的對接,城市流域水系的連通,保障城市防洪排澇安全[4];通過雨水在蓄水池的蓄滯,補充地下水,提高城市水資源存儲量,緩解城市用水壓力見圖2,對提高城市除雨洪排澇災能力與城市水系統良性循環具有重要意義。
(二)海綿工程建設現狀
海綿工程建設是在城市“水問題”的背景下,對城市、人與水的關系進行重新審閱。在人與自然協調相處即“天人合一”的哲學生態價值觀下重新建立人與城市系統的新價值觀[5]。經大量調研發現,現存大多海綿工程建設僅以簡單的排水系統組成,缺少文化與藝術的介入,傳統意義上他是通過對綠地系統、道路系統、開放空間等各設計要素的優化,如使用透水鋪裝見圖3、綠色屋頂見圖4、下沉式綠地見圖5、生態植被滯留帶、雨水花園見圖6等常用設計改造方法達到對場地雨水系統的優化設計和管理,并實現城市水遷移的自由、水資源的優化配置的基本目標。景觀空間是與這些系統模式僅僅相連,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與文化的融合是海綿工程與景觀空間的設計是必須要考慮的,所以應將傳統文化元素設計納入海綿工程景觀空間設計整個模式中,從系統性、文化性、地域性、生態性等角度出發促進城市海綿工程與景觀設計的優化。
(三)海綿工程建設以城市景觀為載體
海綿城市建設不僅是一種城市雨洪技術建設,更是一種螺旋式上升的人與自然、人與生態的關系的回歸[5]?!昂>d”是一個實際存在的概念,它所對應的是景觀物質形態的存在,城市景觀應具備一定的海綿城市構建。海綿基礎的建設依托于城市景觀,兩者的交融對景觀空間設計及城市空間形態有立異性的影響。根據時代的發展,我們發現以景觀為載體的海綿設施是一個具有生命的系統,是綜合、系統、可持續的基礎設施,不是單向功能的設計,還是可以連接城市歷史記憶的載體。海綿城市的打造應基于尊重自然規律并且尊敬文化生態系統的理念,在改造和建設的同時盡可能地保護城市原有文化生態系統,區別于城市傳統“冷漠的”基礎設施,使海綿工程景觀建設生于自然融于自然,“自然巧妙宛若天成”,營造新的空間秩序,帶給人新的景觀感觸與感知。
二、城市景觀空間活化概念與路徑
(一)城市景觀空間活化
“活化”本是生物化學反應中的專有名詞,當下對“活化”的理解,是借用其原本含義,將城市景觀空間賦予文化意義,“激活”城市傳統文化,重新組成新的空間場域。并通過一定的外界條件,使客觀存在與“人”產生反應,從而完成活化的過程,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城市景觀發生碰撞[6]?!盎罨边\用歷史形態要素,“屏棄塵雜、吐故納新”,運用城市地域文化、歷史傳統、民俗文化、肌理紋樣與手工藝元素等象征符號的引發聯想,將歷史形態元素抽象化、意象化運用到景觀設計中,達到文化的傳承與延續[7]。
(二)空間活化路徑
1.城市空間情境與意象重塑并提升空間原生感:城市景觀空間情境和空間意象是空間組成的重要內容,城市景觀空間情境與意象的再生依托于城市原生文化歷史和民俗傳統的延續??臻g情境與意象又是景觀各個功能組合在一起的框架基礎,不同的歷史文化、性質的城市景觀空間情境與意象的表達是不同的,并且是一個長期動態發展的過程。空間原生感是城市意象的歷史、生態、文化及社會科學等價值的反應,是精神內涵與物質形態的綜合。將傳統文化進行“活化”,重新構建景觀空間的結構形態與景觀物質形態,是為城市空間情境與意象重塑注入新的生命力的前提,是提升城市空間原生感的基礎。2.城市時代印記的延續地方感的留存: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印記,城市歷史造就城市文脈,城市文明營造城市獨特的形象地方感與城市傳統文化的內涵。一個城市文化的活化是將城市所具有的歷史文化的印記植入城市空間之中[7]。城市傳統的遺留通過一定的“活化”,將人的情感與物質形態融合在一起,將空間與時間的遺留重塑城市空間形態中是延續城市地方感的手段。城市地方感是城市文脈與城市形象認知的關鍵,凱文·林奇在其《城市·意象》書中提出通過“發現地方”來強化人們對地方的歷史文化特性的空間認知,通過文化歸屬感、品牌文化、城市安全感、認同感等感知要素尋找城市具有地方感的歷史文化。通過城市文化與時代印記的延續打造景觀空間,喚醒人們在空間內部強烈的地方感知,加強城市歷史文化的歸屬感。
三、海綿工程景觀“活化”空間建構
“活化”空間建構需要主動“破圈”,將城市文化帶入景觀設計中與海綿工程結合,為文化的再生找到強有力的空間傳播形態。城市景觀是城市文化形象的表達與價值的傳導,是展露城市文脈、歷史、文化與情感的表現?,F代海綿工程基礎設施與城市景觀的建設,需要區別于傳統灰色城市設施建設,實施“活化傳統與生態景觀”相結合,在追求自然生態的基礎加入文化生態,提升城市文化價值,同時也承擔起城市文化精神的重新塑造,成為與城市文化空間、時間、歷史連接交流的有效手段。
(一)新舊融合傳統精神空間“物化”
圖7新舊融合是景觀活化空間的重要契機點,“新”指的是現代技術即海綿工程的介入,“舊”指的是城市傳統即城市的故事、內容、意義與形式的整合,城市文化是提升城市形象與象征性的主要元素。傳統文化融入海綿景觀建構中,是聯動歷史與空間、自然與空間關系的途徑。在海綿工程景觀的建構基礎上,城市文化融入到景觀物質空間中,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路徑與場景,通過將地方文化精神場域和精神意象物化的方式建立對城市歷史的認識。城市傳統屬于文化生態的范疇,結合景觀與海綿工程建設,城市文化的表達需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并于城市景觀空間要深度融合,如圖8通過整體概括、元素提取、簡化重組等方法將文化精神轉化成“物化”景觀空間形態,增強城市的地方感。以城市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城市海綿景觀建設,是自然、技術與歷史在空間上融合、發生、傳播的過程,是文化生態與自然生態的衍生,是一個整體的系統,這也成為城市形成傳統文化普及、提高城市文化認知程度的基礎,是傳統文化活化傳承以及城市歷史記憶的載體。以圖圖9“漁網”元素景觀小品設施為例,在海綿工程建設下,設計者利用本土文化優勢,傳承城市地域文化,以本土文化為主要景觀要素,在原有的傳統漁民生活民俗文化基礎上使用捕魚工具漁網元素對景觀小品設施進行設計,如圖10,將漁網的網格形狀元素提取,夸張簡化,元素重復疊加,并進行元素重組,通過漁文化意向的元素融合模式再現場地的文化特性,將這種文化植入于城市景觀空間設計中,展現了城市精神和歷史獨特的印記[8]。城市空間形態是城市過去、現在、未來的聯絡再現,不同城市歷史的精神價值,呈現不同的空間形態。從古至今遺留下的城市傳統是可以通過藝術活化的途徑再現于城市景觀空間中的。現代城市景觀空間形態既強調自然生態的建設,又重視文化生態的融入[9],城市自身所具有的傳統精神文化需要活化的繼承與延續,對城市所留存的大量傳統文化遺產進行活態化地傳承,有利于延續城市文化的本質。在海綿工程生態技術的前提下,通過新材料、新形式等進行創意性轉化,使其能夠以現代的方式延續生命[10]。進行改造和開發的過程中,空間形態結合街巷、廣場以及建筑小品等,通過變形、拼接、錯位、打破、重構等元素轉化方法,如圖11,使傳統元素空間再現,同時,將精神文化與物質性的景觀設施相結合,如通過雕塑、彩繪、壁畫、蠟像等藝術形態,以景觀場景的形式展現出來,增強城市景觀空間的領域感與層次感,形成變化多樣的組合空間,串聯出有序的新型景觀文化空間。
(二)生態與文化空間秩序格局融合
城市景觀本有的空間形態和秩序需要實現生態與文化系統的良性循環,城市肌理與生態特征是城市景觀空間形成是重要元素。海綿工程下景觀空間秩序需要從生態空間秩序與文化空間秩序兩種格局進行提升,生態空間秩序與文化空間秩序也是文化生態下及景觀空間秩序活化傳統基礎與前提。生態空間秩序需要將城市自然生態系統巧妙地引入空間結構并與景觀聯系,同時強調自然生態格局,延續城市自然原真性空間形態,利用“海綿”技術實現城市空間生態空間秩序的優化;文化空間秩序是對城市文化的景觀活化,需要對整個城市景觀空間進行梳理、提煉,融入文化精神的元素結構進行空間上的重組,使之形成新的點、線、面相結合的文化空間秩序,文化空間秩序的提升重新梳理了城市景觀空間的形態結構以及秩序,兩者融合為城市海綿生態空間原生秩序注入新的空間組織。
四、海綿工程+“活化傳統”空間建構——以濕地景觀空間融入膠東海洋文化為例
1.提取民俗文化塑造海洋元素空間:提取還海洋文化元素見圖12,通過大量的文化調研,將傳統的漁村、祭海、民間藝術等海洋文化嫁接現代城市的特征,使濕地景觀空間的形態塑造立足于地域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探尋歷史與現代的平衡和相連,將文化生態與自然文化有機結合。如圖13結合膠東地域文化符號,利用創新的設計手法,以剪紙文化為靈感來源,提取貝殼珊瑚等海洋生物形態,使用打破、變形、重構、再現等設計方式重新融入新區的景觀空間內,構建空間尺度適宜的景觀生態板塊、生態廊道與生態機制。打造以膠東半島文化為主題的濕地景觀空間形態,使膠東地域文化得以活化傳承,空間中運用海洋生物珊瑚貝殼元素融入空間設計中,以貝殼的弧形成含珠之勢,把珊瑚貝的形態、造型等元素提取進行重塑,景觀藝術裝置的鏤空折線形態是對剪紙文化進行了簡約、抽象的藝術化勾勒,整體造型寓意深刻,將海洋文化元素放大夸張,并使用現代材料將其“物化”融入空間,將海洋與空間串聯。2.“活化”空間融合生態海綿工程場地基底:膠東海洋文化主題景觀空間一方面映射了城市的發展歷史與印記面貌;另一方面又包括了內在的物質文化景觀以及非物質文化景觀。地域文化的兩面性組合形成城市歷史,同時也是城市歷史積淀的產物。但融入現代城市的地域文化不再僅是單純的文化含義,還應擁有科學技術等各方面的內涵,因此我們在景觀塑造的時候,我們要合理運用適宜的科學技術去尋找一個具體的整合途徑,例如與海綿工程的結合,就是一種新的改動及創新[11]。如圖15此景觀空間的塑造在基于膠東半島海洋文化的文化傳承中,挖掘原有的空間特色和青島膠東文化的基礎上,營造文化與技術融合的景觀,充分利用原場地肌理與特征重塑場地整體關系,打造生態海綿工程基底,如下圖剖面圖所示,通過滲水、蓄水、排水等生態技術模式建造新型濕地場地基底。
一、引言
顧名思義,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海綿城市建設應遵循生態優先等原則,將自然途徑與人工措施相結合,在確保城市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實現雨水在城市區域的積存、滲透和凈化,促進雨水資源的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應統籌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統性,協調給水、排水等水循環利用各環節,并考慮其復雜性和長期性。
二、海綿城市建設的主要途徑
海綿城市的建設途徑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對城市原有生態系統的保護。最大限度地保護原有的河流、湖泊、濕地、坑塘、溝渠等水生態敏感區,留有足夠涵養水源、應對較大強度降雨的林地、草地、湖泊、濕地,維持城市開發前的自然水文特征,這是海綿城市建設的基本要求。
二是生態恢復和修復。對傳統粗放式城市建設模式下,已經受到破壞的水體和其他自然環境,運用生態的手段進行恢復和修復,并維持一定比例的生態空間。
三是低影響開發。按照對城市生態環境影響最低的開發建設理念,合理控制開發強度,在城市中保留足夠的生態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積比例,最大限度的減少對城市原有水生態環境的破壞,同時,根據需求適當開挖河湖溝渠、增加水域面積,促進雨水的積存、滲透和凈化。
海綿城市建設應統籌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城市雨水管渠系統及超標雨水徑流排放系統。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可以通過對雨水的滲透、儲存、調節、轉輸與截污凈化等功能,有效控制徑流總量、徑流峰值和徑流污染;城市雨水管渠系統即傳統排水系統,應與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共同組織徑流雨水的收集、轉輸與排放。超標雨水徑流排放系統,用來應對超過雨水管渠系統設計標準的雨水徑流,一般通過綜合選擇自然水體、多功能調蓄水體、行泄通道、調蓄池、深層隧道等自然途徑或人工設施構建。以上三個系統并不是孤立的,也沒有嚴格的界限,三者相互補充、相互依存,是海綿城市建設的重要基礎元素。
三、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
所謂低影響開發(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指的是在場地開發過程中采用源頭、分散式措施維持場地開發前的水文特征,也稱為低影響設計(Low Impact Design,LID)或低影響城市設計和開發(Low Impact Urban Design and Development,LIUDD)。其核心是維持場地開發前后水文特征不變,包括徑流總量、峰值流量、峰現時間等(見圖1)。從水文循環角度,要維持徑流總量不變,就要采取滲透、儲存等方式,實現開發后一定量的徑流量不外排;要維持峰值流量不變,就要采取滲透、儲存、調節等措施削減峰值、延緩峰值時間。發達國家人口少,一般土地開發強度較低,綠化率較高,在場地源頭有充足空間來消納場地開發后徑流的增量(總量和峰值)。我國大多數城市土地開發強度普遍較大,僅在場地采用分散式源頭削減措施,難以實現開發前后徑流總量和峰值流量等維持基本不變,所以還必須借助于中途、末端等綜合措施,來實現開發后水文特征接近于開發前的目標。
圖1 低影響開發水文原理示意圖
從上述分析可知,低影響開發理念的提出,最初是強調從源頭控制徑流,但隨著低影響開發理念及其技術的不斷發展,加之我國城市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面臨的城市內澇、徑流污染、水資源短缺、用地緊張等突出問題的復雜性,在我國,低影響開發的含義已延伸至源頭、中途和末端不同尺度的控制措施。城市建設過程應在城市規劃、設計、實施等各環節納入低影響開發內容,并統籌協調城市規劃、排水、園林、道路交通、建筑、水文等專業,共同落實低影響開發控制目標。因此,廣義來講,低影響開發指在城市開發建設過程中采用源頭削減、中途轉輸、末端調蓄等多種手段,通過滲、滯、蓄、凈、用、排等多種技術,實現城市良性水文循環,提高對徑流雨水的滲透、調蓄、凈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維持或恢復城市的“海綿”功能。
四、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途徑
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需統籌協調城市開發建設各個環節。在城市各層級、各相關規劃中均應遵循低影響開發理念,明確低影響開發控制目標,結合城市開發區域或項目特點確定相應的規劃控制指標,落實低影響開發設施建設的主要內容。設計階段應對不同低影響開發設施及其組合進行科學合理的平面與豎向設計,在建筑與小區、城市道路、綠地與廣場、水系等規劃建設中,應統籌考慮景觀水體、濱水帶等開放空間,建設低影響開發設施,構建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的構建與所在區域的規劃控制目標、水文、氣象、土地利用條件等關系密切,因此,選擇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的流程、單項設施或其組合系統時,需要進行技術經濟分析和比較,優化設計方案。低影響開發設施建成后應明確維護管理責任單位,落實設施管理人員,細化日常維護管理內容,確保低影響開發設施運行正常。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途徑示意圖如圖2所示。
圖2 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思路示意圖
五、城市道路在海綿城市建設中的注意事項
(1)城市道路低影響開發設施進水口(如路緣石豁口)處應局部下凹以提高設施進水條件,進水口的開口寬度、設置間距應根據道路豎向坡度調整;進水口處應設置防沖刷設施。
(2)城市道路低影響開發設施應建設有效的溢流排放設施并與城市雨水管渠系統和超標雨水徑流排放系統有效銜接。
(3)城市道路低影響開發設施應采取相應的防滲措施,防止徑流雨水下滲對道路路面及路基造成損壞,并滿足《城市道路路基設計規范》(CJJ194)中相關要求。
(4)當道路縱向坡度影響低影響開發設施有效調蓄容積時,應建設有效的擋水設施。
(5)城市徑流雨水行泄通道及易發生內澇的道路、下沉式立交橋區等區域的低影響開發雨水調蓄設施,應配建警示標志及必要的預警系統,避免對公共安全造成危害。
(6)城市道路低影響開發設施的竣工驗收應由建設單位組織市政、園林綠化等部門驗收,確保滿足《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1)相關要求,并對設施規模、豎向、進水口、溢流排水口、綠化種植等關鍵環節進行重點驗收,驗收合格后方能交付使用。
(7)面層出現破損時應及時進行修補或更換;
(8)出現不均勻沉降時應進行局部整修找平;
(9)當滲透能力大幅下降時應采用沖洗、負壓抽吸等方法及時進行清理。
六、綜述
維持和恢復城市綠地與水體的吸水、滲水、凈水能力,是建設海綿城市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保證城市道路、綠地原有功能的同時,還要合理規劃用地布局與豎向設計,使低影響開發雨水設施與城市雨水管渠系統、超標雨水徑流排放系統有效銜接,充分發揮城市“綠色”基礎設施與“灰色”基礎設施協同作戰的能力。
海綿城市建設,要以城市建筑與小區、城市道路、綠地與廣場、水系等建設為載體,城市規劃、設計、施工及工程管理等各部門、各專業要統籌配合,突破傳統的“以排為主”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通過滲、滯、蓄、凈、用、排等多種生態化技術,構建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
參考文獻:
生態校園建設的提出,是在微觀層面上對海綿城市理論進行的積極探索,通過運用生態適應、低影響開發、彈性設計的建設原則,具體探析實現校園場地如海綿似對雨水進行調蓄管理的“海綿”設施的設計方法,從而實現校園區域內雨洪的自然積存、滲透與凈化,有效改善校園及其周邊的水生態和水環境。
關鍵詞:
海綿城市;生態適應;低影響開發(LID);彈性設計;雨洪管理
20世紀以來,隨著工程技術的不斷發展,灰色基礎設施的大量建設導致城市水文條件發生巨大變化,一方面導致人類面臨水資源的短缺而得不到有效補充,另一方面雨水資源以其處理成本經濟、方法簡單等優點,作為一種新的可利用水資源卻得不到合理的利用,而成為城市洪澇災害的主要誘因。因此,世界各國相繼提出了“低影響開發”、“水敏感性規劃設計”及“彈性城市”等先進的雨洪管理理念[1]。在此基礎上演化而成的海綿城市理念對雨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有重要意義。在校園景觀規劃建設中,要從生態的角度出發,利用雨水資源作為校園景觀規劃建設的補充用水完全契合生態校園的建設思路,既能達到節約成本、開源節流的經濟效益,又能促進校園自然環境的生態循環,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的可持續發展態勢。
1海綿城市理念
海綿是一種多孔彈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行業內和學術界習慣用“海綿”來比喻事物的某種吸附功能,如城市對人口的吸附現象、大地的雨澇調蓄能力等[2-3]。由此含義演化而來的海綿城市是指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充分發揮建筑、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城市發展方式[4-5]。海綿城市的核心思想是讓每一寸土地都具備一定的雨洪調蓄、水源涵養、雨污凈化等功能[6]。因此,將大地視為“海綿”,將雨水就地資源化,而使得地表(大地)如海綿一般,重新獲得自然的呼吸和自我的循環。校園作為海綿城市的微觀層面,是具體落實海綿城市區域或局域的集水單元,通過對這一尺度對應的一系列“海綿”設施的探索設計,結合彈性景觀設計方法,實現校園區域內雨洪的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維持或恢復校園自然水文功能,發揮校園在改善周邊水生態和水環境應有的生態功能。
2生態校園建設原則
(1)生態適應原則。生命發展與自然環境之間存在著生態適應關系。在生態校園建設的過程中,應該極大的尊重自然,遵循自然法則,將自然途徑與人工措施相結合,在確保校園生態安全格局的前提下,進行科學合理的布局安排。
(2)低影響開發原則。建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低影響開發模式,盡量減少校園內不透水地面面積,連通地表水與地下水,加長徑流流動的通道,延長匯流時間,利用土壤覆蓋物和植物群落的作用對徑流進行過濾并促使其下滲[7-9],保護和再生自然景觀,最大限度的減少抗滲性影響,使校園區域盡量接近于開發前的自然水文循環狀態。
(3)彈性設計原則。彈性設計的核心思想是可持續發展。在生態校園的建設過程中,對未來發展的不可預測大膽地預設前瞻性的認識和考慮,以滿足未來發展變化和發展趨勢。動態地適應生態校園建設不斷發展變化的需求,以及能夠對校園形成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做出一定程度的反映,使校園未來的發展變化涵蓋在彈性設計的動態范圍之內。營造一個集環境、生態、經濟、文化、藝術乃至精神和諧發展的綜合性的校園生態體系。
3生態校園的“海綿”設施
在校園規劃區范圍之內嚴格實施藍線和綠線控制[6]。同時,在校園建設過程中,減少對場地的開發,將建筑、綠地、道路等配套設施以及水體“海綿”化,共同組成生態校園的“大地海綿系統”,實現開發前后區域水文特征的穩定,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并存和可持續發展。
3.1綠色園林建筑
校園建設中建筑物占據了大部分的場地。因此,在生態校園的建設過程中,提倡將建筑納入生態“海綿”設施設計,通過垂直的綠色園林建筑改造[6],減少對校園場地內的濕地、水體等具有天然蓄水功能的生態區域過度開發造成破壞;在保證相同的建筑使用面積的基礎上,多建設高層建筑,減少建筑的占地面積,減少鋪裝不透水表面;利用屋面綠色植物,充分收集雨水,實現中水回用,顯著減少地表水徑流量,并且通過綠色植物實現對二氧化碳的固定,有效減少校園碳排放。如深圳萬科中心(圖1)在設計中廣泛采用綠色屋頂、滲透鋪裝、人工濕地、雨水花園等低影響開發措施,污水及建筑屋面部分的雨水100%收集,通過中水系統及多個人工濕地處理后用作景觀水的補充、植物澆灌等,雨水收集利用率達到50%,雨水徑流控制率達到90%[10]。上海世博較多場館(圖2)采用了以種植槽為主的墻體綠化,綜合服務中心“空中花園”下的休閑場館屋頂上鋪設碎石粒,可以將屋頂的積水通過石粒帶入地面。這樣不僅能減低噪音,并在心理上減噪;還能進行生態保護,如調節溫度與濕度、涵養水源、減少輻射等[11]。
3.2綠色透水道路
道路在場地中起著重要的串聯作用,同時也是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道路具有路網密度大、步行系統發達等特點[12]。結合生態校園建設原則,鋪設透水性強的綠色道路,協調道路紅線內地形設計及空間布局,利用不同等級道路的綠化帶、車行道、人行道和停車場建設雨水滯留滲透設施,提高透水性地面覆蓋比例,實現道路低影響開發控制目標[6]。道路的布局應適應場地的自然地形,盡可能平行于等高線布置,縮短路網總長度、減少道路寬度,避免破壞場地的自然排水路徑。如深圳光明區“九縱八橫”綠色道路,90余km三級綠道貫通成型,道路按綠色道路標準設計,采用透氣磚、可再生瀝青路面等透水材料,不僅能夠維持水土平衡、區域水文特征穩定,還能消除“熱島效應”,維護生態平衡(圖3)。
3.3綠地
綠地是校園師生戶外活動的重要公共空間,同時也是雨水滲透的最佳透水面,可有效地控制雨水徑流量、實現對雨水的回收再利用。根據綠地下滲速度、滯留的雨水容量、雨量以及徑流速度等數據的科學分析和計算,應用填挖方就地平衡原理,設計下凹式綠地(圖4)、雨水花園等景觀,沿著綠地四周布置雨水進水口,收集校園的雨水徑流,使其經過沉淀和過濾后進入綠地系統核心區;針對大面積的易澇區,可設計暴雨濕地花園實現控制雨水峰值流量、削弱污染的雙重目標[13]。采用多樣化微地形空間組合,采取與雕塑、水景、座椅、亭臺、堆石等結合的方式,改變下沉式綠地景觀形式單一。如哈爾濱群力雨洪公園(圖5)沿場地四周創造出一系列高低不一的土丘和深淺不一的水坑,形成一條藍綠相間的“海綿”帶,收集雨水,使其經過濾、沉淀和凈化后進入核心區的生態濕地[14]。
3.4水體
水是校園景觀重要的設計要素之一。校園水體景觀設置必須在維護場地原有的水文平衡的同時兼具良好的景觀和休閑價值。水景觀的規劃設計可以與場地的雨水管理聯系起來,建設景觀水體多功能調蓄池,以調蓄暴雨峰流量為核心,把控制洪澇、雨水調蓄利用與景觀建設生態友好地結合,合理利用場地及場地周邊雨水資源,作為景觀水補充水源,建設人工硬質建設,利用自然做工,使水體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景觀格局。如天津工業大學新校區人工湖(圖6),雨季湖泊補充水采用經過下凹式綠地、暴雨濕地處理后的雨水,其他季節利用教學區綠色建筑收集的雨水[9]。
4結語
通過對校園的建筑、道路、綠地、水體的“海綿化”改造,設計綠色園林建筑、綠色透水道路、下凹式綠地、景觀水體多功能調蓄池等,形成校園大地海綿系統,實現校園域內水文條件的穩定,雨洪的自然積存、滲透與凈化,有效改善校園及其周邊的水生態和水環境?!笆睂⑸鷳B文明建設提升到“五位一體”的戰略高度,“十八屆三中全會”重點提出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15]。當前,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攻堅克難階段,國家財政部、建設部、水利部等部委聯合在廈門、武漢等16個城市試點海綿城市建設,國務院辦公廳全面部署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校園作為教書育人,為社會培育人才的重要場所,理所應當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發揮思想引領、科技支撐和典型示范的社會功能。校園建設在維護自身發展需求的同時,既是實現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雙贏”,又是對“海綿城市”理論認識的有效補充和有益探索,從而真正實現生態校園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陽,林廣思.海綿城市概念與思想[J].南方建筑,2015(3):59-64
[2]俞孔堅,李迪華,袁弘.“海綿城市”理論與實踐[J].城市規劃,2015,39(6):26-36
[3]俞孔堅.“海綿”的哲學[J].景觀設計學,2015,14(2):4-9
[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Z].2015
[5]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試行)[S].2014
[6]仇保興.海綿城市(LID)的內涵、途徑與展望[J].中國勘察設計,2015(7):30-41
[9]李園芳,劉志強,允爽.低影響開發雨水概念在綠色校園中的運用[J].價值工程,2011,28(10):168
[10]王建龍,車伍.低影響開發與綠色建筑[J].中國給水排水,2011,27(20):17-20
[11]田靜.觀賞植物的應用與發展[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22(3):241-245
[12]高瑩.基于LID雨水管理的大學校園景觀設計[C]∥第十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論文集,2014
[13]蘇義敏,王思思,車伍.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下沉式綠地優化設計[J].南方建筑,2014(3):39-43
據最新的數據顯示,當前,國內大概有一百多個城市提出要建設“幸福城市”,“幸福”正在成為城市發展的主流目標。毋庸置疑,這是城市發展的里程碑式的口號,是對以往提出的“生態城市”、“海綿城市”、“智慧城市”等建設目標的進一步反思和提升,是對人與城市之間最和諧關系的美好預期。幸福是主體的主觀感受,是純粹個體的事情。以城市為主體,推進和增加主體的幸福感受,必須首先理清城市在個人生活中所占據的角色問題。城市一方面是個人生活得以展開的平臺,代表著一種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是對個人生活能夠加以調節和控制的行政單位。因此,以城市為主體,建設幸福城市,就內在地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也就是一方面實現生活方式的革新,一方面實現城市對個人生活的有效調節和控制。
一、“幸?!迸c城市生活方式變革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在現代社會,直接生活在城市中以及生活在鄉村卻受到城市影響的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據的比重越來越大?!俺鞘小敝饾u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滲透到我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來自不同地區、不同族群、具有不同背景的人們,通過城市整合的過程融入相應的社會團體,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以城市為代表的生活方式因其方便、快捷、舒適等特征逐漸在更多的人口中得到尊崇和推行的同時,也因其帶來的能源消耗、環境污染、氣候異常、資源日趨枯竭等問題成為我們反思的對象。對城市生活方式的研究和反思首先集中在社會學領域,并逐步向其他領域擴展。對于這種特殊的生活方式,學者王雅林認為,可以通過城市生活活動的條件、主體和呈現形式三個維度加以考察,并且認為通過對有關城市生活方式的一系列理論問題的研究,能夠達成社會學研究的最高使命,那就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懊篮蒙睢被蛘哒f“幸福生活”不僅是理論研究的最高使命,也是我們進行城市建設的最終目標,而要達到這種目標,首先就必須進行城市生活方式的轉型和改革。目前,無論是“生態城市”、“智慧城市”還是“海綿城市”,實際上都倡導一種在方便、快捷、舒適的同時兼顧低碳、環保、高效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從廣義上涵蓋了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但是更為集中地表現在發展觀和消費觀之中。就發展觀而言,低碳生活方式要求我們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兼顧節約資源,以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為目標。只有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才有可能實現城市的山清水秀,居民的幸福生活。
二、“個人”的三層含義與“幸福城市”建設
城市的另一個角色是對個人生活進行有效調節和控制。但是,在城市的調節和控制之下的“個人”是一個模棱兩可的概念,它既可以代表嚴謹的思索和理性的決斷,又可以代表個人的好惡和特殊利益。追求整體上的、普遍的“幸福生活”,首先需要對這個模糊抽象的“個人”概念加以分析?!皞€人”第一層含義是抽象的人格。就抽象人格而言,每個人都是自由的個體,都有權從自我出發來決定什么對自己而言是幸福的,從而決定自己的思維和行動。如果個人只追求自己需要的滿足,只關注自己特殊的需要和利益,就必然帶來對環境的惡意破壞,對生態資源的無底線的消耗,生活也就距離幸福越來越遠。“個人”的第二層含義,是能夠進行道德判斷的道德主體。作為道德主體,個人對人際關系、人與環境、人與城市之間的關系有了更為深層的認識,自身行為與外在約束和規則之間的矛盾得到了和解。自覺的道德主體按照“善”的原則行動,人的行為既是善的,也是幸福的,但是這是一種理想的完美狀態。把“善”的原則作為行為的目標,同時關照具有特殊需要和利益的個人,也就是追求整體上的“幸福生活”,就需要同時揚棄抽象的人格以及完美的道德主體,這就需要“個人”的第三層含義,也就是“國家的公民”來完成。個人作為國家的公民,在邏輯上是一個現實而且具體的環節。一方面抽象的人格揚棄了自己的抽象性和主觀性,按照國家的規定、客觀的各種約束和規則行動,通過走入現實而獲得了現實性和具體性;另一方面,個人通過參與國家制度的制定和建設,參與以城市為主體的各種活動,能夠將道德主體的“善”的原則升華為具有國家強力支持的客觀約束和行為規定,從而使“善”與“幸?!背絺€人的追求而成為整體性的事業。只有作為國家的公民,既發揮自己的主觀性,又遵從現實的約束,才是現實的、具體的生活,只有在這種生活中,幸福才是現實的和有意義的。但是這種生活只有在理性的思考獲得了普遍性的力量,城市同時承擔起國家的責任,才能變成現實。
城市承擔起國家的責任,就意味著必須將城市建構為一個更為普遍和強大的有機體,在其中“個人并不消失,而是通過他與更大的有機體的和諧關系獲得更充分的實在性?!背鞘凶鳛檫@樣的一種有機體,必須針對個人的三層含義提供相應的發展平臺和約束機制,這樣才能有效地讓個人在現實生活中平等、自由、現實地追求幸福。在實踐中,針對抽象人格,城市應該建設健全的法律法規體制;針對道德主體,城市應該加強道德建設;針對城市公民,城市應該提供各種平臺,以便讓每個人都能現實地追求幸福。低碳、生態、可持續發展、綠色的生活方式涵蓋著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從理論上來說,每個人都能夠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節約能源、愛護環境的手段,都能夠為山清水秀的環境做出自己的貢獻,但是僅靠個人的自覺效果非常不明顯。這主要是因為這些生活方式不“方便、快捷”,而“方便、快捷”卻又恰恰正是城市中的個體從自己的特殊需要和利益出發而行動時所追求的主要目標。此時就需要在現實生活中有詳細的法律和法規,作為客觀性的力量對個人的任進行約束。目前,我國已經有很多與環保相關的立法。對于城市而言,重要的事情不僅僅是更深入細致地完善相關領域的立法活動,而是將這些法律和法規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加強執法,讓個人的特殊需要和利益受到制約。如果僅僅有法律和法規的約束,主觀的任性活動雖然可以被限制,但是此時個人的感受更多的是不自由、不幸福。但是這種不自由、不幸福的主觀感受,因其僅僅與個人的、主觀的、特殊的利益和需要相關聯,并不能作為“幸福城市”建設成功與否的標準。目前,我國加強道德建設的主要途徑是樹立一些道德模范和榜樣。確實,“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薄熬竦牧α渴菬o窮的,道德的力量也是無窮的?!钡窍MF實生活中的每個人在具體的、煩瑣的、涉及各種特殊需要和利益的日常活動中按照道德模范和榜樣的標準生活,顯然是不現實的。合乎邏輯的道路應該是建構一種承載著道德標準的倫理實體,個體在具體的生活中不斷受到整個倫理實體的教化,通過遵守生活中的風俗和習慣,將追求“善”和“幸?!笨醋髯约荷畹娜蝿蘸湍繕恕?/p>
雖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將“倫理”與“道德”結合在一起使用,但是在思辨的意義上,二者的邏輯層次完全不同。道德是個人反思的結果,道德判斷的唯一標準是個人的主觀意志。因此對于同一行為,從不同的主觀意志出發,可以有相反的道德判斷,甚至個人可以對自己的任何行為都加以善的解釋而不顧其客觀內容,通常我們稱之為偽善。倫理與道德不同,倫理是道德主體在現實的活動中的升華,一方面遵從主觀的道德判斷,另一方面遵從現實的法律規定,從而既揚棄法的抽象性,也揚棄道德的主觀性的更高的邏輯環節。因此,加強道德建設,在樹立道德模范和榜樣之外,還應該將具有道德追求的行為準則建設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風俗和習慣,建設為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必不可少的倫理原則,建設成為我們生活方式中的基本內容,這樣才能使道德判斷獲得客觀性的力量,從而影響個體的成長和生活方式的轉變。綜合而言,以城市為主體,改變城市發展理念,通過一系列的政府規劃、目標設計來建構一個“幸福城市”的發展藍圖,其真實含義就應該是以公民為對象,城市加強立法和嚴格執法的同時加強道德建設,改變整體的倫理風俗和習慣,以便讓每個公民都能在現實的和具體的生活中轉變生活方式,實現低碳生活,同時又將“善”和“幸?!弊鳛樽约荷畹娜蝿蘸湍繕?。只有這樣建設起來的“幸福”才是真實、有意義的,只有這樣的城市,才是合理、現實的“幸福城市”。
作者:張瓊 單位:沈陽大學
1.若圖中曲線為等高線,b地海拔小于d地,則()
A.該區域屬于斷層構造
B.c地可以看到a地
C.b地可能發育河流
D.d地土壤水分條件較差
2.若圖中曲線為南半球的某段等溫線,該圖可以表示()
A.南半球冬季大陸部分的等溫線
B.高大山脈及兩側的等溫線
C.大陸東部的海水等溫線
D.冷鋒過境區域的等溫線
北京時間2013年9月8日凌晨4時,2020年夏季奧運會主辦地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34°S,58°W)揭曉,經過投票,日本東京(36°N,139°E)擊敗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41°N,29°E)和西班牙馬德里(40°N,4°W),最終獲得主辦權,據此回答3~4題。
3.在美國紐約(西五區)的華人華僑同時收看這一新聞的當地時間(區時)是()
A.9月8日15時B.9月7日15時
C.9月8日17時D.9月7日17時
4.2020年夏季奧運會主辦地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揭曉時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日期比東京早
B.伊斯坦布爾處于上午時刻
C.與北京同一日期的范圍占地球一半多
D.昏線與赤道的交點位于馬德里的西南方
圖2是“某地區2015年1月8日某時500百帕等壓面高度分布圖”。讀圖,回答5~6題。
5.此時甲點的風向可能是()
A.東北風B.東南風
C.北風D.西北風
6.造成甲、乙兩地500百帕等壓面高度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地勢高低B.海陸性質
C.緯度位置D.大氣環流
我國某學校地理興趣小組采用“等長日影角平分線法”確定正北方向(圖3所示),并記錄了日影與正北方重合的北京時間(如表1)。據此回答7~9題。
7.若OC、OC′為某日兩條無限長的影子,∠CON=120°,則該地此日的晝長是()
A.8小時
B.14小時
C.16小時
D.以上都不正確
8.根據該小組測量的數據,計算該地的經度位置()
A.120°E
B.113°15′E
C.113°7′E
D.113°23′E
9.表格中不同日期正午時刻北京時間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A.不同日期測量地點不同
B.計時和測量時存在誤差
C.正北的方向不是固定的
D.不同日期晝長不同緣故
圖4為“我國東南某地等高線和等壓線分布圖”(圖中天氣系統移動速度為120千米/天),讀圖,回答10~11題。
10.根據圖示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地形以高原、丘陵為主
B.該地區河流徑流量豐富,但季節、年際變化較大
C.圖中山峰和城市的相對高差為900~1000m
D.陡崖崖頂的海拔可能為750m
11.此時圖中城市的風向及此后24小時城市的天氣狀況可能為()
A.偏北風氣壓降低、天氣晴朗
B.偏北風氣壓升高、天氣晴朗
C.偏南風陰雨、降溫
D.偏南風氣壓升高、降溫
讀圖5,回答12~13題。
12.圖示()
A.石灰巖的形成晚于花崗巖
B.乙山為向斜山
C.甲處位于向斜的槽部
D.地形主要為平原
13.在野外考察時,判斷丙斷層的依據有()
①斷層面發育的陡崖②斷層破碎帶
③斷層兩側巖層錯開④相對下沉的巖體形成低地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14.圖7中A地所示地貌是()
A.沖積扇B.沖積平原
C.河漫灘D.三角洲
15.能夠反映圖7中B所示地貌成因的點是()
A.甲B.乙C.丙D.丁
北歐地區的芬蘭森林覆蓋率高,森林工業歷史悠久,是芬蘭的支柱產業,圖8為芬蘭森林覆蓋率和森林工業分布簡圖,讀圖回答16~17題。
16.芬蘭最主要的植被類型是()
A.溫帶落葉林B.山地灌木林
C.亞寒帶針葉林D.針闊混交林
17.近年來,芬蘭森林大量死亡的原因是()
A.本國工業發達,酸雨嚴重
B.西歐工業發展,導致該地酸雨嚴重
C.臭氧層空洞的影響
D.全球變暖
撫養比是指總體人口中非勞動年齡人口數與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在經濟學領域,通常用人口撫養比下降來定義人口紅利。讀圖9回答18~19題。
18.我國人口紅利消失的時間是()
A.1995年B.2005年
C.2010年D.2015年
19.目前,我國人口年齡金字塔結構圖形大致呈()。
A.“三角”形B.“倒三角”形
C.“長柱”形D.“啤酒桶”形
目前我國不少城市正試點“海綿城市”建設:缺水地區,優先利用透水磚、下沉式綠地、生物滯留設施等;其他地區,優先利用雨水濕地、蓄水池等措施,構建新型的城市水循環系統。據此完成20~21題。
20.“海綿城市”建設對水循環環節的影響是()
A.①增加B.②減少
C.③減少D.④增加
21.圖11中城市綠地建設,符合海綿型城市理念的是()
蘇州與嘉興具有相似的區位優勢、自然環境和交通條件等,1980年始,蘇州鄉鎮企業快速發展,形成蘇南模式,實現了農村剩余勞動力本地就業,培養了大批技術工人。1990年開始上海產業大規模轉移,蘇州成為最佳產業轉移承接地,形成“蘇州工業園區模式”,成為目前長三角地區經濟水平僅次于上海的發達城市。嘉興一直是浙江省北部重要農業基地,經濟發展水平落后,大批農村剩余勞動力進入上海、蘇州等發達城市務工。讀圖,完成22~23題。
22.1980-1990年間蘇州致力發展的工業類型可能是()
A.勞動密集型工業B.重化工業
C.新能源工業D.微電子工業
23.相較于嘉興,1990年后蘇州成為上海產業轉移的最佳承接地的原因是()
A.農業基礎好B.工業基礎好
C.政策優惠D.地價便宜
圖14為2009-2013年美國肯塔基地區(石灰巖廣布)土地不同等級荒漠化土壤侵蝕量變化統計圖,讀圖回答24~25題。
24.該區荒漠化治理重點是()
A.潛在荒漠化土地
B.輕度荒漠化土地
C.中度荒漠化土地
D.強度荒漠化土地
25.據圖推測可知()
A.強度荒漠化土地與無荒漠化土地土壤覆蓋厚度相當
B.潛在荒漠化土地植被覆蓋率最高
C.中度荒漠化土地生產力高于輕度荒漠化土地
D.該地區實行了荒漠化治理措施
二、綜合題(共50分)
26.(12分)奇洛埃島是智利南部的近海島嶼,面積約8.4萬平方公里,遍布冷濕性森林。島上人口約7萬,經濟以旅游業、伐木業及漁業為主,是馬鈴薯的原產地和基因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結合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1835年,科學家達爾文奇考察洛埃島,發現當地氣候與英國的大不列顛島相似,但有所不同。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兩島氣候成因的異同點。(4分)
(2)該島東部是人口的主要聚居區,分析其原因。(4分)
(3)部分居民希望推動馬鈴薯的規?;彤a業化經營,大力開拓國際市場。你是否贊同,說明理由。(4分)
27.(10分)讀圖16,回答下列問題。
(1)從內外力作用分析橫斷山區“山河相間,縱列分布”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4分)
(2)分析甲城市支柱工業部門發展的區位條件。(3分)
(3)說出圖示東部地區農業發展的限制性因素。(3分)
28.(14分)歐洲鋼鐵工業聯盟成立于1976年,總部位于布魯塞爾。結合圖17回答問題。
(1)分析圖示地區內河航運發達的自然條件。(4分)
(2)圖中A、B、C三個區域都是鋼鐵工業分布較集中的地區,說出它們發展鋼鐵工業的優勢條件的差異。(6分)
(3)對于圖示地區的鋼鐵工業企業,有人認為應加大海外轉移力度。你是否贊同,并說明理由。(4分)
29.(14分)讀下列材料和圖形回答問題。
材料一圖18所示國家平均海拔2750米,人均水資源居世界前列;礦產資源豐富,但缺乏石油資源;以農牧業為主,農產品加工是工業的重要部分,國民經濟蕭條。21世紀初,該國推行以私有化和非國有化改造為中心的經濟體制改革,發展旅游業和扶持中小企業,使經濟保持了低增長態勢。
(1)評價該國工業發展的自然條件。(4分)
(2)分析該國工業落后的原因。(4分)
(3)該國積極參與到我國“一帶一路”的經濟建設中,“新絲綢之路(鐵路)”的建設將給該國經濟發展帶來哪些機遇。(6分)
【參考答案及解析】
1.Db地海拔小于d地,等高線由高向低凸出,可以判斷此處為山脊,斷層應有斷裂面,且巖層有相對位移;河流發育在谷地;從c地到a地要經過山脊,看不到a地,故排除A、B、C選項。
2.C曲線為南半球的某段等溫線,且向高緯凸出,可以判斷此時為1月份,南半球為夏季,排除A選項;受高大山脈影響,等溫線不會這么平直,排除B選項;冷鋒過境區域的等溫線由高緯向低緯凸出,排除D選項;南半球大陸東部受暖流影響,等溫線向高緯凸出,故選C。
3.B北京時間采用的是東八區的區時,而美國紐約位于西五區,兩地相差13個時區,故新聞播出時,紐約時間應為9月8日4時-13小時=9月7日15時。
4.D2020年夏季奧運會主辦地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揭曉時刻,東京為9月8日,布宜諾斯艾利斯為9月7日,所以東京日期比布宜諾斯艾利斯早,A項錯誤。伊斯坦布爾位于東二區,此時為9月7日22時,處于夜晚,B項錯誤。此時與北京處于同一日期的范圍占全球的不到一半,C項錯誤。昏線與赤道的交點為18點,其地理坐標為(0°,30°W),位于馬德里(40°N,4°W)的西南方,D項正確。
5.D由500百帕等壓面高度分布圖可以判斷,甲的東北側為低壓區,受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的作用,甲地風向可能為西北風。
6.A甲、乙兩地等壓面高度不同,因為乙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勢高,空氣稀薄。
7.COC、OC′為該日日出和日落時的影長,一周360°對應24小時,240°對應晝長為16小時。
8.B根據正午時該地北京時間求出平均時間為12:27,此時該地地方時為12點,因此可以計算該地的經度為113°15′E。
9.B原理上,在同一地點,不同日期正午時刻北京時間應該相同,但可能因計時和測量時存在誤差而不同。
10.B該地等高線比較密集,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圖中山地海拔在900~1000m,城市海拔在200~100m.兩地相對高差700~900m,該地區河流徑流量豐富,但位于季風氣候區其季節、年際變化較大。陡崖崖頂的海拔在800~900之間。
11.C由圖中等壓線判斷,該地風向為偏南風。通過比例尺和冷鋒移動速度計算,此后24小時該地被冷鋒控制,天氣為陰雨、降溫。
12.C甲處巖層向下彎曲,為向斜構造,且甲處剛好處在槽部位置,故C項正確。由圖可知花崗巖破壞了石灰巖的層理結構,說明花崗巖在石灰巖形成之后才形成,以至于破壞原有的層理構造,故A項錯誤。乙處為背斜構造,所以其為背斜山,故B項錯誤。由圖中海拔坐標數值可知,該區域海拔在500m以下,屬于丘陵,故D項錯誤。
13.D由圖可知,丙斷層的斷層面無陡崖發育,相對下沉的巖體也未形成低地,野外無法據此判斷斷層;而斷層所在處,兩側巖層定有相對位移,即巖層錯開,且在巖層相對移動時,斷層滑動面會產生大量細碎物質,形成斷層破碎帶,可以為野外判斷斷層提供依據,故選擇②③。
14.AA地貌地處河流出山口處,為沖積扇。
15.BB地貌地處河流下游入海處,為三角洲,流速降低,細沙沉積。
16.C芬蘭緯度高,最主要的植被類型是亞寒帶針葉林。
17.B西歐工業發展,排放的酸性氣體多,通過西風氣流到達北歐,導致北歐酸雨嚴重,芬蘭森林大量死亡。
18.D由材料可知人口撫養比下降即為人口紅利,由圖可知2015年人口總撫養比開始上升,意味著此時人口紅利結束,故選D。
19.D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人口增長目前已進入現代化,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低。近年來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人口金字塔呈兩頭窄、中間寬的酒桶形,故選D。
20.D“海綿城市”建設對水循環環節的影響是地表徑流減少,下滲增加,地下徑流增加,可以排除A、B、C選項;植被增加,能夠涵養水源,干旱時蒸發量增加,故正確選項為D。
21.A根據題干中海綿型城市的含義進行判斷:在四個選項中,B、C、D圖中的道路與綠地處于同一平面或者略低,那么下大雨的時候路面容易積水形成內澇,不符合海綿型城市的要求;選項A中道路高于綠地所在平面,下大雨時雨水由路面流向綠地,綠地可以吸水;干旱的時候綠地可以通過植物的蒸騰作用等,把吸收的水再“吐”出來,故選項A正確。
22.A由題干文字材料可知1980-1990年蘇州經濟快速發展的原因主要是鄉鎮企業的興起,主要工業部門應是對技術要求較低、對勞動力數量要求多的勞動密集型工業。
23.B相較于嘉興,蘇州因80年代鄉鎮企業的興起,可推測培養了大批熟練技術工人,工業基礎好,有能力承接上海產業轉移,其余三項與嘉興相比并無優勢。
24.A由圖可知,潛在荒漠化土壤侵蝕量最大,故為該區荒漠化治理重點。
25.D強度荒漠化土地與無荒漠化土地土壤侵蝕量相當,但其原因不同,強度荒漠化土地是由于過分侵蝕,已成石漠化,上覆土層極薄甚至沒有,即沒有或極少有土層可供侵蝕;無荒漠化土地因水土保持措施得當,植被覆蓋了最高,雖土層覆蓋厚度最大但被侵蝕量最少。土地荒漠化等級越大土地生產力越低。從2009-2013年土壤侵蝕量的變化趨勢知土壤侵蝕量越來越小,可推測該地區實行了荒漠化治理措施。
26.(11分)(1)相同點:均位于溫帶(40°至60°)大陸西岸;終年受西風帶控制。(2分)
不同點:該地沿岸受寒流影響。(表現:該地氣候冷濕,歐洲西部氣候暖濕)(2分)
(2)位于西風帶背風坡,降水較少,光照條件較好;氣溫適宜;地形相對平坦;接近智利本土,交通便利。(自然原因選答兩點,2分,社會經濟原因2分,共4分)
(3)贊同:氣候條件適宜;(地廣人?。┖髠渫恋刭Y源豐富;有利于延長產業鏈,增加收入;促進就業。
不贊同:經濟基礎較差;遠離國際市場;勞動力短缺;可能導致生態破壞(危及生物多樣性)。(每點1分,共4分)
27.(10分)(1)內力作用:印度板塊向東北方向擠壓亞歐板塊(板塊碰撞),形成高山。(2分)
外力作用:流水侵蝕作用強烈,使河谷變深,形成高山深谷、山河相間的地貌形態。(2分)
(2)該城市有色金屬(錫礦)礦產資源豐富;所在地區河流落差大,水能豐富,水電站、火電站較多,能源豐富;市場需求量大;工業基礎較好(答出3點即可,3分)
(3)圖示東部地區位于云貴高原,喀斯特地貌廣布,地形起伏較大,耕地面積狹?。坏乇硭慈狈?,灌溉水源不足;土壤貧瘠等。(3分)
28.(1)地處溫帶海洋性氣候區,各月降水比較均勻,河流徑流量變化??;最低月氣溫大于0℃,冬季無結冰期,通航時間長;地勢低平,河流流速平穩,有利于通航;植被覆蓋率高,水土流失小,河道不容易淤積。(6分,任意三點即可)
(2)A地海運便利;B地煤炭資源豐富,河運便利;C地煤、鐵資源豐富。(6分)
(3)贊同。利用海外廉價的資源和勞動力,提高經濟效益;擴大銷售市場;產業升級的需要;減輕該地區環境污染的壓力。
反對。不利于當地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會削弱當地鋼鐵工業產業鏈,降低當地就業數量,增大就業壓力。(任選其中一種觀點作答即可,共4分)
前言
城市濕地是寶貴的城市資源之一,是城市綠地系統中重要的構建者,也是城市生態環境重要的調節者。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人口不斷膨脹,加大了城市環境的生態承載壓力,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產生的頻繁的負面影響不斷增大,城市濕地遭到破壞。有的地塊墾為農田、牧地;有的成為垃圾堆放地;同時城市濕地也存在商業性過分開發的現象。在城市濕地周邊大量建筑人工景觀的同時,干擾了動植物習性,導致種群的數量和類型下降,影響生態環境的發育與穩定。城市濕地出現了污染嚴重,濕地面積逐漸退化等一系列的生態問題。保護城市濕地已成為城市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對城市濕地的開發利用、保護、恢復及重建問題的探討與研究顯得非常重要和緊迫。
1 濕地的定義
不同的學科對濕地有不同的定義,《濕地公約》中給濕地的定義是:不論其為自然或人工、長久或暫時性的沼澤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帶,靜止或流動的淡水、半咸水、咸水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m的水域;同時,還包括鄰接濕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區域以及位于濕地范圍內的島嶼或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m的海水水體。按此定義,城市內絕大多數的河流和湖泊、池塘等均屬于濕地范疇。
2 城市濕地的功能
城市濕地之所以寶貴,最重要是它具備了城市自然生態系統不可替代的眾多生態服務功能,在保障城市生態安全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決定著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2.1 蓄水防洪,凈化水質。濕地在控制防洪、凈化水質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綿,在降水季節分配和年度分配不均勻的情況下,通過天然和人工濕地的調節,儲存過多的雨水,避免城市發生洪水災害,保證城市工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的穩定水源。
2.2 保持生物和遺傳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保護生物和遺傳多樣性在城市建設中具有特殊作用。濕地在維護生物多樣性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依賴濕地生存、繁衍的野生動植物極為豐富,生物多樣性越豐富,其城市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越好。濕地是重要的遺傳基因庫,對維護野生生物種群的生存、篩選和改良均具有重要意義。
2.3 調節區域氣候,提高城市環境質量。濕地可影響小氣候,濕地的蒸發作用可保持城市的濕度和降雨量,使區域條件穩定,城市環境質量得到改善,在有城市森林的濕地中,大量的降雨通過樹木的蒸騰和蒸發,返回到大氣中,然后又以降雨的形式降到城市森林周圍地區,如果濕地被破壞,區域的降雨量就會減少,城市的空氣就會感到干燥。濕地可以降解污染物,達到凈化城市環境的作用,如濕地植物香蒲、蘆葦都被成功地用來處理污水。
2.4 涵養城市水源,提供城市用水。水是人類不可缺少的生態要素,濕地是人類發展工農業生產用水和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城市的濕地在輸水、儲水和供水方面發揮著巨大的效益。
2.5 為城市居民提供休息、娛樂和教育場所。濕地具有自然觀光和旅游等方面的功能,不少濕地是重要的旅游資源,如杭州西湖是著名的風景區,除可創造直接的經濟價值效益外,還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合肥的逍遙津和包河、蕪湖的鏡湖、安慶的菱湖,在美化環境和調節小氣候、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空間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
3 城市濕地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城市濕地在城市生態建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目前城市濕地還面臨著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 污染加劇、面積減少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擴大,大量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農藥和化肥等排入城市濕地,使濕地遭受污染,面積逐漸萎縮,景觀呈現破碎化。中國濕地種類最豐富,但遭破壞嚴重?,F國家已經制訂了天然濕地的“零損失”制度,旨在保護濕地資源,防止天然濕地面積的進一步縮小。
3.2 生物入侵、原種消失
城市濕地的生物多樣性,景觀多樣性和可視性是城市濕地休閑旅游功能的基礎。近年來,由于人們對城市濕地景觀多樣性的要求,大量的外來物種被盲目引進,致使一些鄉土植物在競爭不過的情況下大量死亡甚至滅絕。大量外來物種的入侵,也使濕地原有的食物鏈遭到破壞,使濕地生態系統抗逆境干擾能力下降,不僅使濕地的生態環境不斷惡化,也使濕地的天然物種庫永遠失去了這些寶貴的基因。如:北京漢石橋濕地,葎草和野大豆的大量入侵其蓋度一度達到95%,使得本地植物蘆葦的生長受到限制,甚至死亡。嚴重地破壞了原有濕地生態系統的結構。
3.3 過度挖掘、湖泊淤積
由于城市濕地承擔著一個城市生態兼人文旅游景點的特殊性,就要求在濕地內修建許多人文及民俗景點和公共服務設施。這些地點的修建必然要占據一定的土地。在沒有足夠土地的情況下,人們只好圍湖造地,過度的挖掘就可能導致濕地沼澤化程度加劇,水面萎縮,水量減少,湖泊淤積,致使種群競爭加劇,生物多樣性銳減。還有一些是因為人們盲目地追求經濟利益導致濕地面積的萎縮。
3.4 人為破壞、功能降低
城市濕地是城市的生態屏障,并具有很高的休閑旅游價值。但遺憾的是,在開發利用以及觀光旅游的過程中,人為破壞現象很嚴重,如許多城市邊緣的河岸與海岸被堆砌成高高的水泥墻,人為地束縛了江水、河水與海水,影響了河灘、海灘的發育,景觀可視性下降,同時不利于防洪、防風暴;另一方面,許多工程(如沿海景觀大道)直逼沙灘、海岸,在破壞景觀的同時,還干擾了灘涂發育及水鳥的棲息和覓食。此外,在一些城市邊緣濕地自然保護區,至今仍有不少違法活動,如炸山采石、圍捕鳥禽,導致鳥類種群數量下降,嚴重影響了城市濕地休閑旅游功能的實現。
4 城市濕地的保護措施
4.1 加強立法。制定出與濕地資源保護管理相關的專項法律、法規,從法律的角度出發,在濕地的開發利用、居民的日常生活行為等方面,保護城市濕地生態系統,使城市濕地資源的開發、利用和日常使用有法可依,有利于城市濕地的管理和規劃的可持續性發展。
4.2 合理規劃。城市的建設規劃中,應對現有的城市濕地生態系統進行系統的研究,進行合理的規劃和設計,以確保城市濕地生態系統的穩定,防止人為的干擾和破壞。
4.3 建立監管機制。建立起城市濕地質量監控和評價體系,對城市濕地的生態波動和環境變化進行動態的監測和控制,維護城市濕地的生態穩定,使城市濕地的保護從被動的恢復重建狀態轉變到積極調控、積極協調的狀態。
4.4 生態文明的宣教。廣泛開展生態文明的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廣大城市居民對濕地的認識,增強群眾保護濕地的意識和自覺性,積極引導廣大市民參與保護城市濕地生態的活動。
4.5 加強城市水資源管理。城市水資源是城市濕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將城市濕地的合理開發利用納入城市水系的系統規劃和管理體系中,統籌生產、生活和生態用水,加強對城市濕地水資源的污染控制和防治,合理配置水資源,調整城市用水結構,提高水資源有效利用率,確保城市濕地的水面積。
5.結語
城市濕地是最寶貴的城市資源之一,它是城市綠地最重要的構建者,同時也是城市生態環境最重要的調節者。但當前,城市濕地還存在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最突出的就是污染嚴重,濕地在逐漸退化。保護濕地已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問題。中國城市濕地公園的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因此我們還需要在濕地的開發利用和保護上多下功夫,建立嚴格的法律法規并加大宣傳。眾多濕地公園成功建立的實踐已向我們表明:充分認識濕地保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并采取實際行動,將會使城市濕地建設成為非常優美的生態場所,使之成為眾多水鄉城鎮最靚麗的風景區和旅游區。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S7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07-0083-04
1 引言
近幾年來,隨著城市工業的發展、私家車數量增多,已逐漸超出了城市生態荷載,形成了霧霾和PM2.5指數高居不下的狀況。而城市生態系統較為脆弱,建筑密集區綠地面積有限,更使得這一問題難以解決。2013年,保定市全年僅有74 d達標。而經過三年關于“城中村氣化、揚塵治理、散煤整治”的治理,2016年上半年183 d里,保定市有72 d達標,達標率約占40%。盡管如此,保定市在全國城市空氣質量排行中仍列倒數,優良天數占比遠遠小于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甚至小于京津冀地區的平均水平。因此,保定市空氣質量的改善需求十分迫切,選擇一種行之有效的途徑來幫助改善保定市的空氣質量迫在眉睫。而屋頂花園能夠吸收PM2.5,降低大氣含塵量,能夠作為減少污染排放的輔助,成為解決這一難題的可行方案。
2 屋頂花園的含義和推廣價值
屋頂花園(綠化)是指在各類古今建筑物的屋頂、露臺、天臺、陽臺或大型人工假山山體上進行造園,種植樹木花卉的統稱。從功能上看,屋頂花園具有一定的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2.1 環境效益
植物和水是降低污染物濃度的最佳選擇?;诒6ㄊ锌諝赓|量較差的現狀,屋頂花園能夠吸收空氣中存留的PM2.5及有害氣體,提高城市的生態自凈能力,恢復城市生態系統的健康。根據研究,1000 m2屋頂綠化可以年滯塵100~220 kg,能降低約25%的大氣含塵量。同時,如果從屋頂花園分類的角度來比較不同類型屋頂花園的滯塵效果,花園式屋頂花園因其相對復雜的喬灌草復層植物群落而具有更強的滯塵能力,比簡單式屋頂花園滯塵率高10%以上。
此外,屋頂花園還能夠調節城市小氣候,緩解熱島效應;滲水滯水,緩解內澇;促進生態循環平衡,使生活污水及垃圾得到利用和降解,減少運輸成本;減少過度使用空調制冷制熱,從而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
2.2 經濟效益
建有屋頂花園的居住建筑因其獨具特色的屋頂環境而在市場中具有更大競爭力,建筑所有者能夠收取更高租金。具有屋頂花園的公司或企業能夠吸引高層次的客戶及人才。而對于商業建筑來說,屋頂花園可作為商場的創新模式吸引更多顧客,滿足各類人群的活動需求。相對傳統意義的商場,兒童和老人更愿意選擇帶有屋頂花園的商場停留和購物。其附屬的室外空間,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人們在商場的時間和行為,使得商場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購物空間,而成為多功能的綜合時尚生活中心,間接提高了商場收益。同時,對原有建筑進行改造,在其附屬停車場設立屋頂花園能夠提升周邊項目的價值,促進新商戶入駐和城市的更新。
此外,屋頂花園能夠降低屋頂能耗,對屋頂具有保溫、隔熱、延長壽命的作用,能夠對突如其來的暴雨進行下滲和滯留,減少部分雨水管和排水渠的維護費用。
2.3 社會效益
屋頂花園提供的緩沖區使人們在喧鬧紛擾的高樓間仍能感受到田園氣息。屋頂上寬廣的視野給人以開闊的胸懷,使人精神愉悅,釋放壓力,提升了都市居民的幸福感,為城市中心區親近自然提供可能,也為同一棟樓的人們提供一個比較方便的交流空間,從而推動社區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
對于歷史文化街區來說,在地下建筑上興建屋頂花園,可通過植被的覆蓋使其與周圍景觀統一,在保持原有景觀特色的基礎上,又能使該地段空間得到充分的應用,滿足人們多種活動需求。
3 保定市推行屋頂花園的政策與現狀
目前,屋頂花園的推廣價值逐漸被人們意識到,已經在我國一線城市及省會城市得到推廣。2014年《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園林綠化工作的意見》中也提出,要加大立體綠化的建設力度,應因地制宜、分類制訂實施屋頂綠化、垂直綠化的強制性政策,大力推行立體綠化,提升城市景觀效果。但就目前來看,屋頂花園在保定市的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未能得到廣泛推行,其服務對象少,僅在個別新建居民區和商業建筑推行嘗試,如市區新建樓盤文津花園、保定地區高碑店市的悅百匯購物中心屋頂花園等。
調查結果顯示,僅有7.69%的居民對屋頂花園的概念表示非常熟悉,63.46%的居民表示知道一點,28.85%的居民不知道,但想要了解。這說明當前大多數保定市居民對屋頂花園的認識不足,但期待了解。也從側面反映了保定市對于屋頂花園的宣傳力度不夠。盡管屋頂花園具有諸多優點,但基于保定市的經濟水平和發展狀況,城市建設者對屋頂花園的推廣仍存在著疑慮和觀望心理。屋頂花園的資金投入,屋頂花園對植物選擇和建筑荷載要求高,建造后維護管理難,景觀利用和維持的不確定性,缺乏屋頂綠化的相關規范和政策的制訂,居民對其認識不足以及態度的不明確性均阻礙保定市屋頂花園發展(表1),其中資金問題、老舊建筑屋頂承重問題的解決以及增進認知這三方面最為關鍵。
但同時,隨著京津冀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加之其他城市屋頂花園的成功實踐,保定市城市建設者對屋頂花園的研究不斷深入,居民對城市品質的要求不斷提高,屋頂花園在建設生態園林城市的背景下,其推行必將在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保定成為一種趨勢。4 保定市居民對于屋頂花園推廣的意向分析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82.69%的保定市民支持屋頂花園在保定的推廣。盡管保定市居民對屋頂花園的認識不夠,但人們對其表示出較大的興趣,有59.62%的居民表示沒有接觸過或去過屋頂花園,只有11.54%的受訪者表示工作學習和生活場所附近有屋頂花園。但88.46%的居民希望工作學習和生活鏊附近建立屋頂花園。在家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超過90%的居民愿意將其改造成屋頂花園。超過60%的居民更愿意選擇帶有屋頂花園的醫院或購物中心進行就診、購物。這表明屋頂花園在保定還沒有展開,但人們對其推廣充滿期待。
但當問及是否愿意為具有屋頂綠化的住宅承擔一定費用時,有63.46%的居民表示如果住在頂層愿意承擔部分費用,而如果不是頂層,只有40.38%的居民表示愿意承擔。對于具有屋頂花園的公共場所,如醫院、酒店、購物中心,有34.62%的居民表示能接受其收費略高或開展一些盈利項目,有40.38%的居民表示如果收費高的不多就可以接受。這表明對屋頂花園費用的負擔,成為屋頂花園推廣的限制因素之一,但大多數居民可以理解并可以負擔部分費用。
關于屋頂花園最適的推行場所,居民認為前三位應當是星級酒店、商場購物中心、公司大樓(圖1)。而關于屋頂花園最適的推行方式,結合保定市的發展情況,超過40%的受訪者認為應更多推行注重生態功能,維護費用較少,施工條件較易的簡單式屋頂花園。也有居民表示應等比例推行簡單式屋頂花園和花園式屋頂花園或對居住建筑、商業建筑分情況處理。
5 保定市屋頂花園的種植要求和植物選擇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地處京津石三角腹地,屬南溫帶亞濕潤氣候區,春季干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氣候涼爽、冬季寒冷少雪,四季分明。
相比于傳統意義的地面綠化,屋頂花園供植物生長的環境較為惡劣,對植物的要求較高。屋頂的冬季氣溫更低,夏季氣溫更高,且晝夜溫差大,光照時間長,建筑群周圍具有風效應,因此應當選擇一些喜光、耐寒、耐熱、耐干旱瘠薄、抗風,短時耐水濕、耐修剪、淺根性、生長緩慢的植物材料,選擇一些抗性強,便于養護管理管理的地被植物,也可利用屋頂光照和溫度的特點選擇彩葉植物及一些瓜果經濟作物種植。同時要考慮種植土的容重和厚度,保證屋頂的安全荷載,做好防水,設置保護層。
在保定市屋頂花園具體植物的選擇方面,應在滿足以上要求的基礎上,借鑒華北地區其他城市的應用經驗,可以選擇以下植物供保定市屋頂花園應用參考。
喬木如:白皮松、側柏、圓柏、海棠花、龍爪槐、黃櫨、紫葉李等;灌木如:大葉黃楊、榆葉梅、紫丁香、錦帶花、三裂繡線菊、迎春、珍珠梅、平枝兆擁齲惶儔救紓何逡兜亟?、虄夞x錄盡⒔鷚花、紫藤等;地被植物如:景天類、佛甲草、垂盆草、百里香、馬藺、鳶尾、蜀葵、耬斗菜、蓍草、肥皂草、麥冬等。
6 保定市屋頂花園的推廣前景及建議
海綿城市建設是河北省“十三五”期間城鎮化建設中重點開展的工作之一。屋頂花園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正被大力鼓勵和推行。
根據保定市市民對屋頂花園意向的調查情況,保定市屋頂花園具有推廣的可行性,大多數保定市民對此表示支持,希望能盡快實施,但也對建設屋頂花園帶來的費用、屋頂的防水、夏季的蚊蟲表示擔憂。因此在保定推廣屋頂花園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屋頂花園應以其安全性為基礎,并應因地制宜,針對不同的建筑類型給予不同的設計方案。一些老建筑和防水差的建筑不宜進行屋頂綠化。而符合荷載等條件適合進行屋頂綠化的建筑也要分析其建立屋頂花園的類型。
如:保定市實行屋頂綠化,可先從新建星級酒店和一些購物中心入手,建立盈利性屋頂花園,通過花園式屋頂綠化,實現較為豐富的植物群落配置和活動空間,獲得較高使用度。而對于公司大樓和居民區的屋頂綠化,則考慮多數簡單式屋頂綠化而個別實施花園式屋頂綠化,既能實現屋頂花園的生態效益,又符合保定市的經濟水平。在高校建立屋頂花園則應選擇花園式屋頂花園,注重其植物科普功能。
以河北農業大學西校區為例,學校在“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中計劃建設生命學科實驗教學樓,在其頂層建設成符合本校特色的觀光樓頂。在調查中,有92.86%的受訪者希望在學校建立屋頂花園,有71.43%的受訪者更希望建立花園式屋頂花園。受訪者認為,在學校建立屋頂花園更應注重其生態功能和景觀功能,并應設置創新的服務設施,如自主種植區、開放活動區等,能夠美化環境、突出學校特色,提高空氣質量,減輕學校部分道路的積水。更重要的是,屋頂花園的建立能使人們愉悅身心、釋放壓力。
根據調查結果(表2),若在校園中建立屋頂花園,應在滿足荷載的條件下,種植較多植物,并側重靜空間的設置,致力于營造適合人們放松身心、觀景、休息、讀書、散步的環境,但也有必要設置一定供人活動聚會的開敞空間。受訪者認為,園林小品、假山、水景等景觀則可有可無。
其次,保定市其他場所屋頂花園的推行更應考慮市民的意愿、需求和參與度,滿足人們的各種活動尺度,滿足不同年齡段使用者的需要,注意個人距離、社會距離和公共距離的應用,花園式屋頂花園應區分好戶外商業空間、休閑體驗空間、休息交談的私密空間以及散步的開敞空間,宜注意以人為本,注重形式更要強調功能,使其能夠在最大程度上被使用。
最后,屋頂花園的推廣及后期維護離不開政府的支持,保定市應完善相關政策鼓勵屋頂花園的實施,加大對其的宣傳力度,初期適當進行資金支持,給予城市建設者推行屋頂花園的信心,保證屋頂花園的推廣能夠持續下去,助力保定的綠色騰飛。
7 結語
園林綠化在提高城市品質,改善空氣質量方面不可或缺。根據2016年保定市政府工作報告,綠地率為38.8%,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3.25 m2。屋頂花園作為城市綠化中的一種形式,其發展已經有了一段歷史,并已經在眾多城市推廣開來,在京津冀一體化背景下的保定更是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它能夠充分發揮空間效益,是一種沒有土地成本的最經濟的綠化方式。這對于寸土寸金的城市而言,無疑是一舉多得。它既能增加城市綠量,減少城市熱島效應、吸碳滯塵、美化環境,又具備環境、社會、經濟效益,是建設綠色城市的必由之路,也指引著未來城市發展的新方向。如今,屋頂花園越來越多地獲得了人們的認可、政策的支持。其推廣具有可行性,對于改善保定市的空氣質量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黃金.屋頂花園設計與營造[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
[2]西奧多?奧斯曼德森,林韻然,鄭筱津.屋頂花園, 歷史?設計?建造[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3]王仙民.屋頂花園―設計與案例解析(美麗中國建設立體綠化叢書)(精)[M].南京:江蘇科技出版社,2013.
1 我國城市河流生態景觀的建設現狀
近年來,我國有不少城市投入大量資金對河流水域進行開發建設,但由于我國的城市河流生態景觀設計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規劃體制、設計方法等各方面都存在不足之處,嚴重影響了我國城市河流水域區的建設效果。在我國高速發展的城市區域內,河流生態景觀建設忽略了河流的自然屬性,忽視了水域護岸的生態保護,河流僅僅被用于防汛和泄洪的通道,以致進行人工化的硬質整治和景觀建設留于表面工作。彎曲的河道被拉直,河道線條生硬、失去活力;生態結構和自然景觀人為簡單化,水岸護坡使用混凝土塊石硬質護坡;為加快泄洪速度,高筑垂直的人工水泥駁岸,并隨著防洪堤和防波堤的不斷加高“渠化”現象愈加嚴重,甚至出現了連河道底部都用混凝土塊固化的河道。這種人工硬化的水體,不僅造成河道建設成本和維護費用的增加,而且使濱水生物和水生生物失去了生長和棲息的場所。水體富營養化,藻類大量生長,整個人工水體自凈能力大大降低,最終出現變黑變臭的現象致使水質降低,破壞了水域生態棲息地,水生生物及濱水生物無法繼續生存,使水生態系統嚴重失衡,同時也削弱了城市中水岸景觀的自然風貌。河流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作為城市自然系統廊道、城市生物多樣性區域的價值。
2城市河流景觀存在的現實問題
2. 1片面強調水利上的功能,而忽視了生態、景觀功能
目前, 人們經常會片面重視河流的水利作用,而忽略了河流的生態功能和景觀功能。在很多河流治理實例中,人們往往單純的把防洪、改善水質或經濟效益作為河流治理的第一要素進行考慮, 而忽視了河流作為城市自然景觀的作用和生態的功能。因此, 出現了很多治理及規劃上的誤區。例如河道硬化、截彎取直、防洪堤的修建、清淤等治理方式,經實踐證明是無法徹底恢復退化河流的功能和結構的, 既忽視了城市河流的生態性,又破壞了城市河流的自然景觀。
2. 2 城市河流的人工化,導致了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
近年來,人們已經逐步認識到城市河流景觀的重要性,各地政府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對城市河流景觀進行設計與改造。但是,生活在城市的人們在親手創造并欣賞這些美景的時候,自身活動的影響也使得河流水域的生態特征漸漸消失,即自然景觀被人工化。比如大江大河的堤防多采用人工材料;河道兩岸用混凝土包裹,成為人工渠道, 使兩岸濕地消失,水生生物賴以生存的家園被無情地毀壞;沿河修筑游覽大道、觀景平臺等一系列的硬質景觀,自然植被被嚴重破壞,切斷了河流水體與土地、生物之間的有機聯系,破壞了河流水體的自凈功能,使得城市河水難以變清,造成水生動物棲息地和水生植物系統的致命破壞,導致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
2. 3傳統的規劃設計存在多部門缺少同步考慮的問題
以往的水域治理是由不同的部門、不同的專業來進行的,如水利部門進行洪水防治與岸堤建設的規劃;園林部門進行水岸的綠化和植被的規劃;城市規劃部門制定城市開敞空間規劃和沿河城市發展規劃; 環境部門制定的河流污染和排污規劃等。詳細歸類的片段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水質污染、防洪、排水等問題,但是也造成整體流域空間的割裂和流域生態的破壞,導致河流景觀的整體性、多樣性被破壞,美學與生態價值不能兼顧,為河流景觀的可持續發展埋下隱患。
3 城市河流生態景觀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3. 1尊重生物多樣性原則
生物多樣性至少包括三個層次的含義,即生物遺傳基因的多樣性、生物物種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多樣性維持了生態系統的健康和高效,因此生態的景觀設計就應尊重和維護其多樣性。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是保持和維護鄉土生物與生境的多樣性。在城市河流景觀設計中,要盡量保持該處原有的生物群落,保護各種類型及多種演替階段的生態系統。
3. 2 遵從整體性原則
在城市河流景觀設計中,應遵從整體性原則
1) 一個完整的河流景觀包括河流水體景觀、沿岸景觀、跨越結構(橋梁等) 景觀和遠景以及人的因素(人、自行車、汽車、船等) 、自然生態(鳥、魚等)、變動因素(季節、氣候、時間等)。一個合理的、符合自然生態性的河流景觀設計必須統籌考慮組成河流景觀的每一個因素。
2) 從動植物的生境而言,在河流景觀設計中應把河流水體與岸坡、岸邊陸地三者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綜合考慮。
3) 河流是城市的一個組成部分,生態的河流景觀設計應與整個城市大環境統一考慮。
3. 3遵循自然性原則
1) 河道應盡量保持其自然的曲折形態,不能為了排水泄洪或城市其他用地的需要,而盲目的裁彎取直。蜿蜒曲折的河道、植被茂密的河岸和起伏多變的河床是自然化河道景觀最具特色的形態。自然河道如海綿般吸附水體的水岸濕地和曲折多變的形態,不僅更有利于減緩水速、調節水位、削弱洪水的破壞力, 而且憑借其豐富的凹岸、凸岸、淺灘、沙洲為自然界各種生物提供了適宜的生境,是生物多樣性的景觀基礎。豐富多樣的河道和水際邊緣效應是任何其他生境所無法替代的。而連續的自然水際景觀又是各種生物的遷徙廊道。
2) 河道建設時應盡量采用自然生態材料。水陸過渡帶是生物多樣性突出的地段,在做岸坡設計時,盡量采用自然材料,如石材與泥土,創造類自然型的生境,適合各生物群落的生存和繁殖。
3) 河流景觀設計中應遵從自然過程。河流和濱水區發生的各種自然過程都有相應的自然形式。因此,在對河流水體、駁岸、濱水區的綠地空間的規劃設計和開發建設中,如何恢復并促進這些自然過程, 積極利用和發揮各種自然形式應是規劃設計的出發點和立足點。
3. 4地方性原則
二、當代中國的公共藝術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全面實施,我國的城市化進程得到了飛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然而就我國總體的城市化水平而言,目前全國的城市化水平不足40%,這與發達國家的70%城市化水平相比,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和上升潛力。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正以“大跨越”的態式向前發展。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的“公共藝術”,它代表了藝術與城市、藝術與大眾、藝術與社會關系的一種新取向。如果說工業化城市建設的核心目標是經濟的話,未來城市建設的核心目標就可以說是“文化”。
當今中國的公共藝術文化呈現出由傳統的單一性向現代的多元化方式轉變。單一性體現在傳統公共藝術表現形式和傳播媒介的單一?!肮菜囆g”概念最初被引入我國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以城市雕塑和壁畫為主要表現形式,“美化環境”和“填充環境”是大眾對公共藝術的理解,公共藝術并沒有進入國際文化視野和在學術層面上進行廣泛研究。隨著新信息傳播媒介、多媒體藝術、移動互聯網絡的飛速發展,使公共藝術的形式和載體更加豐富多元,相對于傳統以靜態為主的公共藝術方式正朝多元化方式演變,當代公共藝術改變了現代城市的文化格局。
三、當代動漫衍生產業的特征
動漫衍生產業具有“公共性”的文化特征。作為“創意文化產業”的一個分支,動漫衍生產業是當前我國文化產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成為了現代城市文化生活的必需品。動畫已經走過了一百多年的歷程,這一百多年來,動畫不斷豐富自己的形式,圖像、符號、雕塑、手繪、木偶和剪紙都可以把它當作創作元素來運用。時至今日,動畫不但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產業,更成為了我們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當我們睜開雙眼,都會不經意地找到和動漫衍生產業相關的信息,動漫衍生產品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主要包括與動漫相關的游戲、服裝、玩具、裝飾品、主題公園等豐富多樣的形式。具有“公共性”的動漫衍生產業促進了現代城市文化的繁榮。動漫衍生產業對于城市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全面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尤其是提高城市文化形象等方面,具有其獨特的價值與意義。
動漫衍生產業具有“藝術性”的文化內涵。隨著現代經濟社會的全面進步與發展,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品質追求也隨之提高,作為城市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部分,當代動漫衍生產業的蓬勃發展激活了傳統文化藝術的生命力,為當代中國文化藝術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有效的將動漫藝術與地域特色進行多元融合,成為推動多元性藝術文化發展的積極因子。
動漫衍生產業能創造巨大的“經濟價值”。在一些發達國家,創意文化產業為其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成為了許多國家的支柱性核心產業。作為創意文化產業分支的動漫衍生產業帶來的連帶經濟效益是明晰可見的。它能以文化創意產業的形式增加城市財富,帶來較多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人文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動畫融入我們生活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在動畫產業繁榮的背后有著龐大的動漫衍生產品市場。事實上在動畫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已經形成了非常完備的動漫衍生產業鏈條,而動畫衍生產業所帶來的利潤也很驚人。資料顯示,在動畫大國日本,動漫產業的營業額已達到230萬億日元。在日本的GDP構成當中,動畫已經超過了10個多點,成為了日本的第三大支柱性產業。在全球的動漫產業中,每年數字動畫產業的產值已達2228億美元,而動漫衍生產業及動漫周邊產品甚至高達5000億美元以上。
具有公共藝術特征的動漫衍生產業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滿足城市大眾人群的文化需求。依靠公共動漫衍生藝術可以使城市成為更加多元、立體、個性化、一體化的綜合構成體。
四、當代動漫衍生產業的開發模式探索
1、當代動漫衍生產業開發要樹立品牌觀念
動漫衍生品的價值由其本身的公共“使用價值”和動漫形象的“品牌價值”共同構成,二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知名的動漫品牌形象讓它的愛好者注意到其代言商品的公共“使用價值”,使一部分動漫愛好者轉化為商品的消費者。另外,由于商品的公共“使用價值”頻率較高,會讓更多的人注意到商品上的卡通形象,進一步提升動漫形象“品牌價值”的知名度,為動漫品牌帶來更多的新消費者。美國是當今世界動畫衍生產業品牌觀念意識較強的國家之一,有很多人們熟知的動漫明星,如變形金剛、海綿寶寶、米老鼠和唐老鴨等動漫人物。作為現代動畫最早的發源地,其動畫產業已成為其國內的六大支柱性產業之一。美國的動畫產業是漫畫、動畫、游戲三位一體的,它們互相滲透、互相兼容。首先是制作漫畫,隨著漫畫的暢銷和人們對漫畫角色的認知,隨后被拍成動畫片,隨著動畫片的熱播,還有活靈活現的動畫角色在人們心中印象的不斷加深,這一系列角色又會制作成游戲軟件和大量的動漫衍生產品,如此一來,這些動漫明星的品牌形象就建立起來了,再經過不斷的循環往復,使美國的動漫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市場不斷拓寬,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和龐大的產業鏈。
2、當代動漫衍生產業開發要從“制造”轉向“創造”
動漫衍生產業已經在世界的創意文化產業中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以美國和日本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動漫衍生品的商業開發模式已非常成熟。而現今的中國,則是世界上最大的動漫衍生品輸出國和加工國。很多耳熟能詳的國外手辦、玩具、游戲、漫畫和衍生產品,實際上很大一部分是在中國進行加工的。一些國家甚至將工廠搬到了中國,國內的漫畫、音像、游戲和周邊產品市場都已被國外廠家捷足先登,僅憑借動漫衍生品就能在中國拿走幾十億美元的利潤。美國孩之寶公司僅憑借《變形金剛》周邊玩具一舉在中國獲得了50億元人民幣的收益。中國的動漫衍生品市場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近年來,中國經濟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高速發展態勢,國家也逐漸意識到了創意文化產業的重要性。政府出臺了《關于推動我國動畫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和一系列扶持動畫產業的相關政策,各地動畫產業發展計劃更是制定的如火如荼, 我國的動漫衍生產業的規模也正在逐步擴大。中國若想真正的發展動漫衍生產業經濟,就要實現從“制造”到“創造”的轉變。
3、當代動漫衍生品開發要根植本土文化
一統江湖 春風得意
20世紀七八十年代,眾多國產品牌可謂笑傲江湖,樂凱膠卷、鳳凰自行車、健力寶、英雄鋼筆、蝴蝶牌縫紉機等,雖時至今日,昔日王者紛紛走向凋零,但它們給那個年代的人們留下的卻是難以割舍的情結。我們看到當時品牌高度集中的上海,走出來一個洋溢著時尚氣息的身影,它就是回力鞋。
誕生于上世紀30年代的回力牌運動鞋,憑借其精良的制作工藝和時尚的外觀設計,很長一段時間內,被視作當時國產的耐克和阿迪達斯。90年代之前,很多年輕人都因為擁有一雙回力鞋而引以為傲,王朔小說中描繪的主人公更是將擁有一雙回力鞋作為夢想來追求,足見回力在那個年代的受歡迎程度。
回力做鞋的歷史是從膠鞋開始的,1927年,民族資本家劉永康和石芝珊等人,集資創辦了上海義昌橡皮物品制造廠,它是正泰橡膠廠前身,1930年增資改組為正泰信記橡皮制物廠,1934年又易名為正泰信記橡膠廠。1935年正式注冊了“回力”圖案商標。回力的圖案商標,畫的是一個拉弓箭的勇士,“WARRIOR”英文原意就是勇士的意思,中文諧音“回力”,寓有“回天之力”的含義,這較企業過去局限于“財源廣進”等字意的商標命名,顯然別出心裁。當時設計這商標的人是袁樹森,浙江美院畢業,如此富有時尚感和意蘊的商標,自然很受社會歡迎。
1948年,正泰橡膠廠根據人體呈弓形的腳底,設計出弓形的球鞋,這個弓形里面裝有特制海綿,有彈性,這個弓形底后來用到565籃球鞋。1956年,解放后的回力被收歸國有,也就在這一年,經典的565籃球鞋問世。回力565的外觀讓人驚艷,深藍色高幫帆布,設計簡潔大方,顏色和款式非常時尚,居然和今天匡威流行的高幫帆布鞋款式一模一樣。
此外,作為中國運動球鞋的鼻祖,從解放前的全運會后就一路伴隨著中國的體育運動。1948年,全運會在上海江灣體育場舉行期間,正泰橡膠廠就精心設計一場宣傳大戲,租了一架飛機,用以宣傳回力的新品,蔚為壯觀。而在1984年,中國女排就是穿著回力參加洛杉磯奧運會,并奪得了冠軍。
可見,回力早期不管是產品設計還是營銷策劃,時刻走在時尚前沿?;亓π欢葘⑸虾J忻飘a品、國家銀質獎和班牙國際獎等國內外質量大獎收入囊中。那個年代,是回力一統江湖的年代。
英雄末路 美人遲暮
“其興也勃焉,其衰也忽焉?!?/p>
回力在經歷了七八十年代短暫輝煌后,老態漸顯。改革開放以后,國家取消統購統銷,很多鞋企在1983、84年的時候,就開始自謀出路,勞動密集的上海制鞋業在這之后開始向外遷移,由于競爭激烈,回力總廠的下屬企業相繼破產。1994年,回力關掉第一家分廠,到2000年,回力鞋業總廠因資金短缺正式停產,旗下的7分廠和1家研究所全部關閉。關閉前,華誼集團將“回力”品牌收購,成立新的上?;亓π瑯I有限公司。
90年代后,已經70歲的回力,如同遲暮的美人、末路的英雄,它已經不再是曾經的本土第一品牌了。很長一段時間,它都是靜靜躺在批發市場的小攤上,喧囂的大都市里難覓其蹤。人們對回力鞋的印象慢慢跟農民階層聯系在一起,因為它廉價、耐穿,沒了高端品牌的那份華貴。
峰回路轉 柳暗花明
回力失去往日的風光,實在令人扼腕惋惜,可誰曾料到,售價僅20多元人民幣的“臭球鞋”――回力鞋,2008年,回力鞋卻成為歐美潮人爭相購買的“尖貨”。它的身價至少翻了25倍,達到讓人驚詫的50歐元(約500元人民幣)。它的忠實粉絲橫跨演藝圈和時尚圈,《指環王》、《加勒比海盜》男星奧蘭多?布魯姆,PLAYBOY女郎安娜?尼古拉?史密斯,他們站在時尚前端,引領了這陣復古的中國風。“絕對是挑戰Converse(匡威)在年輕人心目的時尚主導地位!”最權威的時尚雜志《EllE》法國版這樣評論回力鞋。
這一切的發生要追溯到2005年,法國人派特斯?巴斯坦到上海參加他的武術學習班。派特斯喜歡搜集各個品牌的球鞋,他被公認為老牌的“Sneaker Freak”(球鞋怪人)。他驚奇地發現,武術班上所有的同學都穿著回力,派特斯嗅出回力身上濃濃的中國味道,他欣喜若狂,仿佛能夠看這雙鞋在歐美火得一塌糊涂的情形。
派特斯找到了回力鞋生產廠商,希望能夠取得回力鞋的海外經營權,幾輪談判下來,派特斯終于如愿以償,直到簽署協議時,中方代表仍對這位法國人投以質疑的眼光。這雙在中國地攤上廉價到每雙12元,各路贗品肆意橫生,一位老外竟然想到國外賣上幾十歐元,不是瘋子就是癡人說夢。沒想到的是,這一牽手,成為回力鞋“灰姑娘”式的華麗轉身。
經過對面料、外形、標志、包裝等一系列精心修改后,回力鞋儼然換上了時尚的裝扮,跟隨派特斯來到法國。這個富有異國情調的浪漫之都,成了回力重獲新生的地方?;亓Φ膹V告頻繁地出現在《Jeune&Jolie》、《Cosmopolitan》上;《ELLE》在2006和2007年對回力進行了四次報道;PLAYBOY女郎安娜?尼古拉?史密斯親自為其代言;回力成功躋身巴黎香榭麗舍大街各大專業運動鞋店;并且,回力在法國的零售商已經躍升到160多家。
回力品牌系列的命名多取自中國武術,如“螳螂”、“龍塵”、“猴爪”、“少林精神”等經典款。而面向歐美市場推出的經典限量版“回憶回力”,則出自十七位國內外知名設計師之手,他們對老回力進行了再加工,原先只有帆布、條紋元素的“質樸回力”立馬變成了“妖嬈回力”,那些有著彩珠、圖騰、鉚釘甚至是輕紗的回力鞋,開始“舊貌換新顏”,成功躋身時尚運動鞋新貴。
重整旗鼓 卷土重來
歷經一輪又一輪的艱苦錘煉,回力學會了轉變。
這次歐美刮起了復古時尚風,回力鞋的一炮走紅引發了尋找和消費國貨精品的熱潮,對回力來說應該是一個復蘇的絕佳契機。回力也順應這波潮流,開始大打轉型牌,生產多類型、多面料球鞋,注重個性化設計,以迎合年輕人的偏好。例如,回力開始推設計師手繪限量版帆布球鞋,白凈的球鞋上面,顧客喜歡什么圖案,設計師就畫什么圖案,或顧客也可以自己用彩筆DIY一把。為“卷土重來”,回力與業界著名互動傳媒機構奧邁思合作,通過“再生再來”計劃喚醒國產老品牌?!霸偕賮怼庇媱澆粌H保留老品牌原有的真實、中國味兒的品牌精髓,還灌注活力、創造等新元素,雙管齊下重塑了經典。
“回憶回力”活動是從08年12月開始到09年3月結束。此舉在中國及國際上都贏得了廣博而深遠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