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2 09:26:3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理財分析方法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理財業務發展的現狀及問題
我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經過股改上市之后都已開始逐步走向綜合經營的模式,各商業銀行都將新的利潤增長點放到了中間業務上,而其中的個人理財業務自2003年開始以來也有了很大的發展。例如,國內各商業銀行紛紛設立“個人理財中心”,招商銀行的“金葵花”、工商銀行的“理財金賬戶”、建設銀行的“樂當家”、農業銀行的“金鑰匙”、光大銀行的“陽光理財B計劃”、民生銀行的“非凡理財”等產品相繼面世,市場上已有20多個品牌、幾百種理財產品;2006年年初,憑借股市和金市的高溫,各商業銀行推出了一批與股指、黃金價格掛鉤的外匯理財產品;并且,我國境內的外資銀行也將其在國外的理財業務移植到我國市場,積極開展外匯理財業務。然而,熱情的投入并不見得能得到所期望的效果——個人理財業務發展并不理想。出現了如下的主要問題:
將理財作為競爭手段。2005年前期,商業銀行推行理財業務目的并不完全是為了增加中間業務收入,而在于爭奪存款、提高市場份額。一些銀行采取盲目承諾高保本收益率,甚至采取搭售儲蓄存款的方式銷售理財產品,將個人理財產品演變為變相高息攬儲的工具。不少股份制商業銀行甚至在虧損讓利的條件下推出理財產品,以理財產品為競爭手段吸引中高端客戶、爭奪零售客戶資源[1]。
分業經營模式大大制約可理財業務的發展,使得理財業務只能停留在表面。目前的理財業務主要還停留在咨詢、建議或者方案設計上,不能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具體操作僅是儲蓄功能的擴展,將存貸款產品進行簡單結合,或者只提供較初級的咨詢服務,并不涉及房地產、債券、股票、基金等投資品種,投資咨詢只是傳統儲蓄業務介紹,而所謂的網上銀行其實是將傳統銀行業務照搬到互聯網上,而在線投資品種仍然缺乏。而發達國家的商業銀行在混業經營趨勢下理財業務可涉足證券、保險、資產投資管理等業務,形成多個利潤增長點。
客戶細分不夠,造成理財產品有同質化趨向。如:中國銀行的個人客戶,現在僅僅是根據其綜合金融資產余額來進行劃分,如 50 萬人民幣為總行級客戶,20 萬人民幣為省行級客戶,20萬以下為一般客戶,劃分為粗線條式,沒有對相當級別的高端客戶進行區分和一對一貼身服務,也沒有對客戶的職業、年齡、性格、金融產品需求等擁有詳盡的資料并進行劃分(1)。業務范圍更多的是把現有的業務進行一個重新的整合,普遍缺乏更為細致的客戶分層,也就無法為客戶提供切合需求的個性化服務,財務策劃在技術、人才支持上都無法滿足現實需求,投資產品在廣度和深度上均不能完全滿足客戶的理財需求。
然而,從目前全球金融業的現狀看,混業經營模式所產生的巨大經濟、社會效益與競爭力是分業制經營模式所難以匹敵的。金融業實行混業經營既是國際金融一體化的要求,也是國內市場形勢的需要。我國金融界實現混業經營必是大勢所趨。而且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在2007年4月末,我國居民戶存款為17.37萬億。由此我們可以看到銀行的理財業務有著豐厚的物質基礎和廣闊的市場前景。此時商業銀行要發展好理財業務占據這塊“大蛋糕”除了依賴我國金融市場和制度這些外部條件的逐步完善,更重要的是商業銀行自身的完善,既改善商行由于客戶細分所造成的理財業務發展不健康。而做好客戶細分對目前的商業銀行的來說其利不僅僅只限于理財業務,也有利于商行其他的零售業務的發展。
因此,本文試圖用數理統計學的方法來設計一種客戶細分的方法。按照眾多的客戶個性特征將客戶分類,使得商行可以以此為基礎設計相應的理財服務和投資組合來提高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廣度與深度。
二、研究方法
本文所使用的方法特殊之處在于先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對理財客戶眾多的個性特征變量進行主成分分析,原因在于理財客戶個性特征變量眾多,一方面為了避免遺漏重要的信息,研究時盡量選取多的變量,而另一方面隨著考慮變量的增多增加了問題的復雜性,同時由于各變量是對同一事物的反映,不可變面的造成信大量重疊,既存在相關性,而主成分分析正是通過原來變量的少數幾個線性組合來解釋原來變量絕大多數信息的一種良好的方法。
此后,用所得到的主成分對所有客戶進行系統聚類分析,從而將客戶細分,再利用spss軟件的描述統計分析和頻率分析對客戶的個性特征、理財產品與服務需求、客戶滿意度和客戶忠誠度進行差異性分析。
三、應用分析的具體步驟
(一)變量選取和數據預處理
1、為了使客戶分割成為可行的策略,通常需要滿足一定的準則,它們一般包括可識別性、實質性、可接近性、穩定性、響應性和可行動性等。
2、利用定性階梯法進行深度訪談,篩選出重要的理財業務、客戶滿意、客戶忠誠以及客戶個性特征的情況,并了解受訪者表達這些項目時所用的語言[3]。
3、效度,衡量工具是否真正能夠測出所想測量事物的程度(黃俊英,1996)。經由定性的訪談結果,發展成量性問卷,利用量表形態進行大量樣本的問卷測試[3]。問卷在被使用之前都詢問過業內一些專家的意見并進行了修改,力求符合效度。
(二)、主成分分析
1、數據的預處理
假設某家銀行有n個理財客戶的交易記錄,并將他們經過數據處理成了n個樣本數據,用 來代表每一條客戶數據樣本( ),描述這家銀行的理財客戶個性特征的變量有m個,用 來代表第 個變量( ),則 代表第 個客戶在第 個變量上的取值。則可構成如下原始數據矩陣:
可知此為一個 的矩陣
由于原始記錄的各變量的數量級和量綱不同,造成數值差別懸殊,為使各種評價指標具有可比性,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
其中, 和 分別是第 個指標的樣本均值和樣本方差。
則以前的原始數據矩陣 變成了標準化的
2、計算相關系數矩陣及它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在標準化的 基礎上計算相關系數矩陣 ,這個矩陣中的每個元素 ,表示第 個變量和第 個變量的相關系數。
一、設備投放的戰略的意義
隨著社會市場壓力的加大,企業之間競爭愈加強烈。設備投放戰略在企業的發展中占據著一定的作用,它的實施不僅可以為需方提供方便,使經濟上得到緩解,也可以使供方得到一定經濟效益。
企業的發展要求不斷更新設備,不斷提高技術工藝水平,不斷提高各種人員的素質,提高經營管理水平。說到底,就是要不斷地投入更多的經濟資源,使企業規模、產品質量、管理水平等在原有基礎更上一個臺階。簡言之,就是要實施一定的經濟手段。當然這部分的經濟的獲得就要從財務處理上得到。因此,設備投放這種新的經營模式給企業帶來了發展空間也給財務部門的賬務處理帶來的新的問題。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需求變化頻繁,產品不斷更新換代。企業如果不能適應市場的變化,必將在競爭中處于劣勢,生存就會出現問題。企業只有發展中才能求得生存。設備投放是一種經濟手段,有的廠家為了打開自己的銷售大門,將生產的有耗材的設備以很低廉的價格或者免費贈送的形式供應給需方,然后同需方簽訂幾年的耗材合同,持續提供耗材,讓需方一直使用你提供的設備所需的耗材,僅收取耗材費,等到耗材合同期滿,設備使用權歸需方所有。企業在方便需方的同時,就靠收取這種耗材費贏得利益,這就是設備投放戰略的意義所在【1】。
二、設備投放三種財務處理方法的利弊分析
1.按存貨處理,不計入銷售,也不攤銷成本,但耗材用量達到合同規定的數量后直接一次性計入銷售。
這種設備投放財務處理方法的優勢是:在設備投放的過程中,可以在短時間內少計成本,使得需方暫時在資金上沒有壓力,增加企業的信譽度,使企業在良好的信譽度下等到更多需方的親賴,獲得一定的經濟利潤。
這種設備投放財務處理方法的弊端是:會導致企業的存貨量過大,過大的存貨致使企業不能在經濟市場上穩步的站立,也不能從實際上反映企業的銷售狀況,財務處理比較延后,可能會造成存貨大于需求的狀態,使得企業賬面反映存貨量較多,企業在資金上不能得到緩解。存貨處理是狀態,不計入銷售,也不攤銷成本是條件,但耗材用量達到合同規定的數量后直接一次性計入銷售是決定性條件。只有達到最后一個條件時按“直接一次性計入”方式進行處理。如果按存貨處理,不計入銷售,也不攤銷成本,當耗材用量達到合同規定的數量,需要將投放的設備直接一次性計入銷售,這樣企業就會增加銷售收入和利潤,同事增加銷項稅金,給企業帶來稅金支付押金。銷售利潤一下子反映出來不能很好的去過渡、緩和。
2.直接計入銷售。這種處理方法是:設備投放到被投放單位時就做銷售收入。直接計入銷售的財務處理方法的優勢是:財務處理能夠直接反映公司的銷售狀況,可以增加企業的銷售額,能夠比較合理的反映企業的銷售業績。沒有資金風險,只是在一種穩定的環境中計入銷售。以利潤最大化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因為利潤是增加所有者投資收益的來源,也是形成資本公積和擴大經營規模所需資金的重要來源。
直接計入銷售的財務處理方法的弊端是:一次性攤銷成本,當期成本過大。要想對設備投放用這種財務處理就必須限制條件,需方在資金上不存在困難,這是種理想的處理方法。另外應收賬款過大,會導致財務報表中現金流量狀況出現異常,影響外人對公司經營狀況的評價,從而影響設備銷售。倘若達到利潤最大化了,也會造成一些難以克服的弊端:首先,利潤最大化中的“利潤”是一個絕對數,它不能反映利潤額與投入設備資本額的比率關系,也不能科學地說明企業經濟效益水平的高低。其次,利潤額是特定時期內實現的利潤,它沒有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更沒有反映風險等因素。最后,過分強調利潤額的增加,可能迫使企業管理者一味追求短期經營利益,導致利潤虛增和資產高估。由于現金流量并沒有增加,一旦環境發生不利變化,企業就會陷入資金短缺的困境[3]。
3.按固定資產處理,分期攤銷成本。這種處理方法是將投放的設備作為本單位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按固定資產處理,分期攤銷成本的優勢是:分期攤銷成本,成本的攤銷、收入的確認和現實比較符合,能夠客觀反映企業的銷售經營狀況。比如:一個醫療設備企業給醫療機構投放30萬元的醫療保健機械設備,規定每個季度返回醫療設備企業15%的成本費用,在一年半內就全部可以收回成本,再加上耗材費用,醫療設備在投放的過程中價格一般要比平時的價格稍高一些。因為平時維修的費用也要算在其內,再加上自身產品的優勢,可以適當的調整價格。每期的折舊費用及其維修費等被銷售耗材的利潤所彌補,每期的報表利潤能夠真實的反映企業經營的實際情況。
按固定資產處理,分期攤銷成本的弊端是:財務處理比較復雜,當設備在使用的過程中,有一些無法估計到的風險,比如設備維修、意外事故等,這些都會摻雜在里面,這就對財務處理到來了一定的麻煩。這種方法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需方必須在規定的時間里資金不存在問題的情況下,才能完成的[4]。
三、設備投放合理的財務處理方法
經過對三種財務方法處理的利弊分析,無論采用哪一種,首先要看的是標本量的大小,標本量要是大的話,可以在耗材合同期滿之前適當的提高耗材費用,比平常價格稍高一些。如果標本量不是很大,就按中標價供應產品。
從事一切事業都離不開錢財,大到一個國家、一個地區,小到一個企業、一個家庭,無不如此。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有關錢財的事務,我們一般稱之為財政;一個企業、一個家庭有關錢財的事務,我們一般稱之為財務。企業財務在我們的生產經營過程中,與資金的籌集、設備的投放和分配等有關的事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擁有一定的經濟資源,是企業開展經營活動的基本條件。企業在市場競爭中通過經營活動,利用投資者投入的資本以及對其設備的投資,一方面為社會提供各種商品和勞務;另一方面取得盈利,使其擁有的資金不斷增值,并從中酬報投資者和其他提供資源的人們。
一個正常經營的企業,其資金總是處于運動狀態。企業財務管理,就是企業依據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按照資金運動的規律,做好資金的籌集、利用設備做好資金投放和資金收入、分配的管理工作,以及正確處理企業與各方面財務關系的過程。所以,我們在設備投放的財務處理方法上,各個公司的處理方法是不盡相同的,要因地適宜,這也要根據自身狀況合理采用。大多數企業都采用第二種方法,簡單方便。但要是設備比較昂貴的話,可以采用第三種方法【5】。比如:有家醫院,具體情況如下:醫院想購置一臺1000-1500萬的放療設備,合作期限10年,0投,如果企業想對其進行設備投放,則可以從以下幾點考慮方案:
第一、嚴格考察被投醫院的治療量,也就是該醫院每天或每月大約有多少患者需要做這種治療,能承擔該費用的患者群有多少,這是計算合作方案的基礎。然后、依據你公司進貨價格、市場售價、預計利潤、合作期限內的資金的利率、售后設備的維護費用等條件,來計算與醫院的分成比例。
第二、通常按1:9、1:8的分成比例遞減,每天比例可一年或幾年,這得在雙方互利的基礎上計算。最后一點是,約定雙方責任,比如水、電、人、辦公設施等,由院方承擔;設備維護保養、培訓、市場開拓等由你公司承擔。要是能夠采用這幾點,我們在設備投放的過程中就會占有優勢,從而得到經濟效益。
四、結語
經過對設備投放不同財務處理方法利弊的分析,每一種方法都有其優勢,也有其劣勢。我們應用一種嚴謹的態度去分析,看到其實質,根據企業不同的自身環境采取合理、有效地財務處理方法,盡最大可能的為企業創造效益,減少成本。
參考文獻
[1]王群予.中小民營企業籌資渠道的構想[J].中國論文期刊, 2007(07).
[2]劉愛東.公司理財[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3]羅曉春,企業會計準則與企業會計制度在借款費用核算上的差異[D].2007年
[論文摘要]加強企業集團財務控制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企業要在財務控制的基礎上把握集團財務管理的脈絡。筆者從財務控制的地位入手,提出了如何加強企業集團財務控制的方法。
一、財務控制的地位
(一)財務控制與內部控制的關系
內部控制作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自我調節和自我制約的內在機制,處于企業管理中樞神經系統的重要位置,尤其對于集團企業來講。財務控制是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生產、技術、人事、供應、銷售、財務等工作各不相同,應按照不同的工作性質、內容、范圍和實現的條件進行控制,而財務控制是一種價值控制,可將不同崗位、不同部門、不同層次的業務活動相結合。進行綜合控制,它是內部控制的中心環節。財務控制的綜合性最終表現為其控制內容都歸結在資產、利潤成本這些綜合價值指標上。
(二)財務控制在財務管理中的地位
財務管理內容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表達。從資金運動過程分析,財務管理包括資金籌措、資金投放、資金營運、收入分配等;從管理環節分析,財務管理包括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控制和財務分析等。在上述各種內容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什么,理論界也有不同觀點:有人認為是籌措、投資與分配;有人認為是財務決策:也有人認為是財務控制。筆者贊成第三種觀點。其原因:一是由于企業內部的多層次關系使財務管理劃分為出資者財務、經營者財務和財務經理財務多個層次。從企業內部的角度分析,財務管理主要屬于經營者和財務經理層次。而他們的基本職責是落實董事會的戰略決策。實施公司預算,所以稱其為執行型,而不是決策型。二是在企業財務活動中,必然會與各方發生各種經濟關系,只有解決和協調好企業內部各行為主體之間、企業與外部利益相關集團之間的矛盾。才能保證企業目標的實現。財務控制的任務就是通過調節、溝通和合作使個別、分散的財務行動整合統一起來,追求企業短期或長期的財務目標。所以,財務控制在企業財務管理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在企業集團組織規模擴大和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只有科學、合理地進行財務控制,才能確保組織目標的實現。若財務控制不嚴,資源浪費現象就會發生甚至出現敗德行為,使組織目標難以實現,所以認真研究現代企業制度條件下有效的財務控制方法,創建科學合理的財務控制系統是十分必要的。
二、財務控制的方法
(一)合理配置財務管理權限
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是公司制的核心,要明確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的職責,形成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公司治理結構是一種權利制衡機制,有權力,就應有制衡。它們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制約。股東會、董事會、經理人和監事會在各自的一定范圍內獨立行使權力,承擔相應責任,享有相應利益;同時又彼此制約,誰都沒有無限的權力,從而有效保護各方權益,達到相互協調和制約的作用,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公司財務管理權可分為財務決策權、財務執行權、財務監督權。財務決策權包括財務戰略決策和財務戰術決策。財務戰略決策必須集中在股東會和董事會,而一般的或日常的財務決策則可授權經理層來作出。經理層在實施董事會的戰略決策時必須采用職能專門化的授權實施體制。即日常的財務活動主要由職能化的財務管理部門來負責實施,并以責任中心和責任制的形式細化到具體部門和崗位。
財務監督權在公司內部是分散配置的,包括橫向財務監督、縱向財務監督、內部審計監督和員工財務監督。其中,橫向財務監督是在公司治理結構內部相平行的組織機構之間進行的財務監督和約束行為,包括供、產、銷部門之間的相互約束及會計部門的常規監督;縱向財務監督是公司內部上級組織或個人對下級組織或個人的財務監督約束行為;內部審計的監督是審計部門通過內部常規稽核、離任審計、落實舉報、監督審查企業的會計報表等手段,對會計及其他部門實施內部控制。員工監督是基層群眾對企業財務活動進行的民主監督,是群眾理財理念的具體化,有利于強化員工的主人翁意識,但它是一種軟性監督,須輔之于激勵方式。
上述權力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必須合理配置和落實,否則就會權責不清,導致企業管理混亂,加大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甚至使企業倒閉。在現代企業中權力的合理配置必須以合理的股權結構為基礎。“一股獨大”的情況下是很難建立合理的權力制衡機制的。
(二)完善內部財務制度
建立健全內部財務管理制度是企業內部監督的重要環節,要嚴防有章不循,將已訂立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印在紙上、掛在墻上”,遇到具體問題多強調靈活性,使內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失去了應有的剛性和嚴肅性。制度建設須遵循相對穩定和動態發展相結合的原則。從經濟學的觀點看,財務制度的制訂和選擇過程是一個相關利益者根據經濟社會環境的變化為自身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進行博弈斗爭的過程。通過多次博弈之后,使制度不斷得到發展和完善,社會公認程度日益提高,納什均衡點逐步由低層次向高層次遞進,最終趨向于“帕累托”最優狀態。
(三)強化內部控制制度的檢查和考核
1.財務預測
財務預測是指根據活動的歷史資料,考慮現實的條件和今后的要求,對企業未來時期的財務收支活動進行全面的分析,并作出各種不同的預計和推斷的過程。它是財務管理的基礎。財務預測的主要內容有籌資預測、投資收益預測、成本預測、收入預測和利潤預測等。財務預測所采用的具體方法主要有屬于定性預測的判斷分析法和屬于定量預測的時間序列法、因果分析法和稅率分析法等。
2.財務決策
財務決策是指在財務預測的基礎上,對不同方案的財務數據進行分析比較,全面權衡利弊,從中選擇最優方案的過程。它是財務管理的核心。財務決策的主要內容有籌資決策、投資決策、成本費用決策、收入決策和利潤決策等。財務決策所采用的具體方法主要有概率決策法、平均報酬率法、凈現值法、現值指數法、內含報酬率法等。
3.財務預算
財務預算是指以財務決策的結果為依據,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各個方面進行規劃的過程。它是組織和控制企業財務活動的依據。財務預算的主要內容有籌資預算、投資預算、成本費用預算、銷售收入預算和利潤預算等。財務預算所采用的具體方法主要有平衡法、定率法、定額法、比例法、彈性計劃法和前期實績推算法等。
4.財務控制
財務控制是指以財務預算和財務制度為依據,對財務活動脫離規定目標的偏差實施干預和校正的過程。通過財務控制以確保財務預算的完成。財務控制的內容主要有籌資控制、投資控制、貨幣資金收支控制、成本費用控制和利潤控制。財務控制所采用的具體方法主要有計劃控制法、制度控制法、定額控制法等。
5.財務分析
財務分析是指以會計信息和財務預算為依據,對一定期間的財務活動過程及其結果進行分析和評價的過程。財務分析是指財務管理的重要步驟和方法,通過財務分析,可以掌握財務活動的規律,為以后進行財務預測和制定財務預算提供資料。財務分析的內容主要有償債能力分析、營運能力分析、獲利能力分析和綜合財務分析等。財務分析所采用的具體方法有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平衡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
財務管理方法分類
(一)定性預測法
定性預測法主要通過對各種情況和定性資料的分析判斷來確定未來經濟活動的發展,并得出定量的估計值的方法。通常用于缺乏定量分析資料,無法采用定量分析技術的情況。常用的方法有:
1.個人判斷法
個人判斷法就是由企業決策者根據各方面的資料和情況分析以及自己的經驗,對企業的某項財務活動的發展及結果作出主觀的判斷。這種方法在缺乏相關數據資料時特別有用。如果企業決策者有較豐富的經驗和分析判斷能力,并且對各方面的情況比較熟悉,就可以獲得較好效果。這種方法簡單、快速,但由于判斷的根據不夠充分有可能發生錯誤。
2.集合意見法
集合意見法可以克服個人判斷法的缺點。這種方法又可分為下列幾種:
(1)集體討論法。集體討論法就是圍繞某一預測課題,召集有關人員一起進行討論,各抒己見,進行分析,從而綜合各方意見得出比較一致的估計,作為預測的結果。這種方法集思廣益,彌補了個人知識和經驗的不足,從而提高了判斷的準確程度。
(2)特爾菲法(專家調查法)。特爾菲法就是通過企業預測機構向有關專家逐次寄送調查表,由有關專家根據自己的業務專長和對預測對象的深入了解,對調查表中提出的問題逐次發表個人意見,經過多次反饋,經整理后推斷出預測對象未來一定期間的發展趨勢及結果。這種方法避免了預測過程中的相互心理影響,專家回答問題時考慮充分,并且不需要原始資料,預測精度也較高,但預測周期長,一般適用于中長期預2lD。
3.市場調查法
市場調查法是先通過市場調查,收集有關數據,再按照數理統計的辦法預測市場的需求量。
(二)定量預測法
定量預測法是運用數學方法,通過預測模型進行計算來得到預測結果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三類:
1.平均法
平均法是一種最簡單的定量預測方法,它一般用于各期預測數據比較平穩、趨勢變化不太明顯的情況。這種方法可以消除偶然因素變化的影響。常用的方法有:簡均法、移動平均法、加權移動平均法、指數平滑法等。
2.時間序列法
時間序列法就是根據歷年(月)經濟活動(預測對象)資料隨時間的變化序列,從中找出變化趨勢的規律,并把這種趨勢規律表達為數學方程式(數學模型),然后用數學方程式進行預測的一種方法。常用的方法有:直線趨勢外推法、二次拋物線外推法等。
3.因果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也叫相關分析法,它是利用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相關)來進行預測的方法。屬于這種預測方法的有:引伸需求預測法、回歸分析法、投入產出法、量本利分析法等。
財務管理方法體系和分類相關文章:
1.企業財務管理體系
2.如何建立財務管理的體系
在對中職院校的管理工作當中,財務管理工作已經變成核心工作內容之一,其基本準則:全面貫徹和執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體系,以及財務管理等規章制度,為學校的發展提供既規范又安全可靠的資金保障,為各項財務工作的有效運作提供準確的資金數據參考。這就需要中職學校的財務人員認真研究財務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而找到有效的解決方式,完善學校資源優化配置。
一、院校財務管理缺陷解析
1.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在許多中職院校中,管理制度非常混亂,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管理制度大都是流于形式,內部制度名存實亡。沒有會計進行監督,學校的監督權和決策權都集中在學校管理層或者少數領導的手里,因此,財務管理具有一定的主觀性,這就使學校無法獲取真實財務信息,不能準確的反應資源,影響資源的配置,也必將會影響到整個中職院校的辦學質量。
2.財務管理的觀念較為落后
目前,國家正在開展財政體制改革,這在無形中推進了學校財務管理的相關要求,然而許多財務管理的陳舊觀念與方法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的財政改革和財務工作的要求。在實際工作當中,項目資金預算相當粗放,不夠詳細,執行起來比較隨意;只重視預算內資金管理,而輕視預算外資金管理;經費并沒有經過系統科學的評估分析,使得經費的使用效率很低。
3.人員素質無法與業務技能所需水平相適應
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確立,中職院校的財務管理工作也在不斷的擴大其內涵和外延,財務方面的工作也具有多元化的特點,這就需要財務人員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能力。然而,中職院校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員法律意識淡薄,職業道德水平很低,不僅不能很好的為學校“當家理財”,也不能為師生員工提供優質的服務。有些財會人員甚至學歷和業務水平很低,對計算機知識掌握不全面,這不僅會減慢學校的會計信息化進程,也日益凸顯了財會人員自身素質與所需要的業務技能之間的矛盾。
二、如何提高中職院校財務管理的效率
1.完善財務管理制度
維護學校財務管理的一項重要措施就是完善學校的管理制度。它主要包括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對財務人員的選用以及完善監督管理制度等。
(1)必須建立健全統一的財務管理制度,設立專門性的監督管理部門,對財務部門進行工作考核和監督管理,并不斷的完善監督管理制度,提高中職院校財務管理的效率。
(2)在財務人員的選用方面,必須確保聘用的人員具備財務管理的專業證書以及優秀的敬業精神。
2.轉變財務管理的陳舊理念
國家推行財務管理政策,是為了更好的使其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并優化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而進行的,這就要求中職院校的財務人員必須轉變陳舊的管理理念,建立健全中職院校的財政體制。因此,財務人員必須積極地學習國家財政體制的相關政策,轉變落后的財務管理理念,增強節約意識、風險意識、成本意識以及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對落后的財務規章制度進行改革和完善;加強財務預算的管理,規范預算的工作流程,完善工作制度;妥善處理好財權和事權之間的關系,杜絕有財權而不做事的現象。
3.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自身和綜合素質
財務管理人員是中職院校財務管理工作的主要操作人,他們自身素質的高低將會直接影響到整個中職院校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所以只有不斷的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自身和綜合素質,才能確保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能夠適應學校財務管理的要求。應該定期組織財務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及時學習國家的財務政策,討論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辦法,同時還應該建立一個健全的內部約束體制和績效評價體系,加強財務人員對業務的學習,不斷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和工作效率,從而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技能,努力完善和提高學校資源配置效益。
三、總結
綜上所述,為了滿足新形勢下中職院校的發展需求,中職院校必須對財務管理這一重要環節重視起來,并在改革其制度的基礎上,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運行方式。也就是說,通過依法的籌集資金,合理的編制預算,并清理資金的運轉程序,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的來節約資金,通過嚴格的國家法律法規來維持學校的經濟秩序,并確保各項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合理性與真實性。總之,有效的財務管理方法是提高中職院校財務管理的有效辦法,因此必須重視和解決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這些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做好中職院校的財務管理工作,推動中職院校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一、財務分析的概念理解
(一)財務分析的含義
財務分析,是指財務分析主體利用會計資料及與之有關的其他數據資料,通過計算財務指標,采用一定的方法對企業財務活動中的各種經濟關系及財務活動結果進行分析、評價,為財務決策、財務診斷、咨詢、評估、監督、控制提供所需財務信息。其實質是財務分析主體對會計信息進一步進行加工、運用的過程。在此過程中,財務分析主體對財務分析的要求就是財務分析所要達到的目的。
(二)財務分析的主體
財務分析主體是與企業主體有關的、需要分析信息的部門、單位、法人、自然人等。可分為外部和內部兩大類。外部分析主體一般包括債權人、股東、其他企業、會計師事務所、政府及其有關機構;內部分析主體一般為企業管理者、企業所有者、職工等。財務分析主體不同,其分析的內容亦有所側重,財務分析主體決定財務分析的內容。
(三)財務分析的內容
財務分析的內容主要據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而分為外部分析內容、內部分析內容,另可設置專題分析內容。由于只有在企業提高了經濟效益時,企業才可能有較強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國家、投資者、債權人及社會各方相關者的利益實現才有保證,因此現代財務分析的重心由外部分析轉向內部分析。財務分析的內、外信息使用者進行財務分析時雖有不同的側重,但也有共同的要求,都要求財務分析能夠揭示出企業的經營趨勢、資產與負債,及資產與所有者權益之間的關系、企業的盈利能力等。企業的內部分析內容可包容外部分析內容,反之則不然。這主要是因為外部信息需求者目標的不同及對內部信息資料的不可得。企業的外部分析是企業外部利益集團根據各自的要求對企業進行分析,內部分析則主要為管理當局制定政策提供依據。此外,針對企業具體情況還可設置專題分析。銀行對企業償債能力和收益能力的分析,投資者對企業發展潛力和經營管理水平的分析,股民對企業投資收益能力和利潤分配情況的分析,經營者對企業經營現狀的分析,等等,都是對企業經營成果及經營狀況的分析。經營成果是企業產、供、銷各環節業務活動的成果,反映企業經營活動的效率或效益,一般由實現利潤的數額來表示。企業的財務狀況,揭示企業資金運籌、分配、調度和管理的現狀,是企業資金在時間上和數量上相互協調情況的描述和反映,一般由企業的資集結構和平衡情況來揭示。
因此,財務分析,簡言之,是對企業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分析。
二、財務分析對企業管理的重要意義
當前企業的管理已經不僅僅關系著經營者和國家兩個方面了,同時還關系著企業員工的利益以及股東、股民的合法權益。企業財務信息的公開已經越來越為人民大眾所關注,這也是當代企業經營發展的社會立足點。從另一方面來講企業財務信息的透明、公開也是國家稅務部門對企業經營的基本要求。因此說做好財務分析是企業合法化經營的首要條件。
(一)財務分析能夠提供依據,利于決策
財務分析要在報表資料齊全和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編寫。企業財務人員要充分運用多種科學分析方法,為企業提供有理有據,富有說明力和建設性的財務分析報告。要經常深入實際、經過調查、發現經營中的薄弱環節和存在的問題,分析要有的放矢,講求實效,針對性強,反映問題直截了當。因此,財務分析是對企業最近資產、資本的基本狀況以及運營的情況進行信息的收集及整理的過程。這些信息最終以各種財務報表的形式傳遞到企業經營管理者的手中,對企業管理者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以及資本運營的狀況有著重要的作用。企業的經營管理者通過對財務信息的分析與判斷,可以檢索出企業在經營中所出現的問題以及不足之處,從而做出正確的管理決策或者是調整方案,以保證企業的合理運轉。
(二)財務分析能夠提前預測,規避風險
財務分析在企業管理中應用可以加強事前預測分析,提高資金使用效果。企業會計要從以往的事后反映和監督的舊框框中解脫出來,開展事前預測和決策。決策是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關系到企業的命運。決策的制定來源于科學的預測。會計人員要用準確的資料,科學的方法做出會計預測,當好企業的參謀。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總會因為外部的經營環境的變遷或者是內部的影響因素的變化而產生這樣或者是那樣的經營風險。比如說,資金周轉能力下降造成資本的積壓、現金流吃緊面臨斷裂、資本利用率低下導致企業盈利能力下降以及市場開發受阻造成資金回流減慢等等。 財務風險作為企業經營風險的重要內容, 也是企業各種風險最終的表現形式。
(三)財務分析能夠有效建立財務制度,提高人員素質
企業目前已建立了財務分析制度,但還很不健全。在企業中應設立崗位做專門財務分析研究,并且配備專業的財務分析人員,注重培養財務分析能力是根本,對內及對外報表等財務分析數據來源合理修正的能力,也要注重培養其綜合分析能力,充分發揮財務分析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作用。其次,應在制度中明確財務分析的目的、任務,明確財務分析人員的目標和責任;再次,應在制度中明確對分析工作質量的要求。不論是方法的選擇,還是指標的確定,企業應有科學和統一的規范。
三、財務分析方法在企業管理應用
財務分析首先是為管理者提供財務數據報表,明確其決策與控制的內容為構建基于管理者決策與控制的財務分析體系奠定了基礎。因此,基于管理者決策與控制的財務分析體系可由資本經營財務分析、資產經營財務分析、商品經營財務分析和產品經營財務分析四部分構成。此外,還有經濟增加值分析與杜邦財務分析方法。
(一)基于管理者決策與控制財務分析類型
資產經營的財務分析:資產經營的財務分析分為經營狀況、經營效率和經營風險的分析。對資產結構和規模分析和資產項目的分析,是企業資產的經營狀況分析;對資產營運和經營能力和資產總報酬率的總資產周轉率進行分析就是企業的經營效率分析; 對于企業資產經營中因為不利和不確定因素,有可能對企業經營帶來負面的影響,是企業的資產經營風險分析。
資本經營的財務分析:反映資本經營的盈利能力而對凈資產的收益率進行分析是資本經
營的效率分析,效率分析的指標還包括資本成本、資本收益、經營貢獻、市場盈利、每股收益率等,是企業家進行資本經營決策的重要來源。 資本經營的財務分析還包含對財務風險進行分析的經營風險分析; 對資本規模和結構狀況進行分析的經營狀況分析。
商品經營的財務分析:通過圍繞反映商品經營效率的營業成本利潤率和營業收入利潤所進行的分析,是商品經營的效率分析。這個分析過程,包括對營業收入息稅前利潤率、營業收入凈利潤率、成本費用的利潤率和百元收入的成本等;此外,商品經營的財務分析,以及對營業收入結構和規模、市場占有率、產品銷售價格和產銷平衡分析的商品經營情況的分析,加上以市場風險、應收賬款周轉率、應收賬款賬齡為主要內容進行的商品經營風險分析。
產品經營的財務分析: 一般是對于企業生產過程里的產品和投入進行有效性的效率分析,具體就是對于反映生產水平的技術、成本和生產效率等指標進行分析類比;對經營風險主要通過生產停工損失、廢品損失和產品積壓率來加以分析, 判別這些環節對于產品在生產經營中的風險程度;對產品結構、生產規模、產品的質量和成本進行垂直和水平的分析,是對產品經營狀況的有效評估。
(二)經濟增加值分析
EVA是經濟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的英文縮寫。簡單地說,EVA就是企業稅后凈經營利潤扣除經營資本成本債務成本和股本成本)后的余額。EVA理論的核心思想是:一個公司只有在其資本收益超過為獲得該收益所投入的資本的全部成本時,才能為股東帶來價值。與其他財務分析工具相比,EVA理論是站在股東的立場上來考察公司的經濟價值。運用EVA衡量企業業績是否增加的基本思路是:投資者從公司至少應該獲得其投資的機會成本。EVA為正,表示企業的經營者增中了企業的價值,同時也為股東創造了財富;如果EVA值為負,說明企業發生了經濟虧損,企業的價值遭到損害,同時股東的財富也受到侵蝕。如果EVA為零,說明企業的利潤僅能滿足債權人和投資者預期獲得的收益。
EVA指標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第一,對財務管理目標的影響。EVA考核體系,鼓勵企業家及經營管理者把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的最高目標。國資委引入該體系,是抑制國有企業經營行為短期化、過分追求利潤指標、盲目向主營業務以外的其他領域投資的重要調控手段,與原來“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考核目標比較更進了一步。第二,對投資決策的影響。國資委指出,目前央資企業存在“重復投資、盲目規模擴張的沖動”,“部分央企在成熟產業重復投資,把股東財富浪費在低效率的生產能力擴張上;通過大幅度增加投資,擴大企業規模,從而增加企業所控制的資源量。第三,對融資決策的影響。對融資的影響就是降低資本成本。融資包括股權融資、債權融資、信用融資三種方式,其中的信用融資方式一般沒有資金成本。合理組合三種融資方式,優化資本結構,有效使用財務杠桿,成為降低資本的重要途徑。此外對企業的資產管理和成本管理都有影響。
(三)杜邦財務分析
杜邦財務分析方法是由美國杜邦公司經理創造出的一種財務分析方法,是一種分解財務比率,而不是另外建立新的財務指標的方法,它可以用于各種財務比率的分解。其基本原理是將財務指標作為一個系統,將財務分析與評價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全面評價企業的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在全面財務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全面財務評價,使評價者對公司的財務狀況有深入而相互聯系的認識,有效地進行財務決策。
用公式可表示如下:權益凈利率=資產凈利率x權益乘數=銷售凈利率x資產周轉率x權益乘數
從上述公式可以看出,決定權益凈利率高低的因素有3個方面: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和權益乘數。這樣分解之后,可以把權益凈利率這樣一項綜合性指標發生升、降變化的原因具體化,比僅用一項綜合性指標更能說明問題。
杜邦分析圖體現了權益凈利率和企業銷售規模、成本水平、資產營運、資本結構有著密切的聯系,這些因素構成一個相互依存的系統,只有把這些系統內各因素的關系安排好、協調好,才能使權益凈利率達到最大,才能實現股東財富最大化的理財目標。
傳統的杜邦財務分析是面向外部以提供綜合信息為主的一種財務分析方法,但它不能滿足企業加強內部管理的需要。經過改進后的杜邦財務系統有如下優點:其一,將銷售凈利率進一步分解為安全邊際率、貢獻毛益率和所得稅三個因素,在對銷售利潤進行分析時,可以直接利用管理會計資料,轉向以成本形態為基礎的分析,從而有利于進行短期經營決策、計劃、控制,并能分析稅收對企業財務狀況的影響;其二,將銷售凈利率進一步分解為貢獻毛益率、經營杠桿系數和所得稅三個因素,不僅能夠分析企業再生產的邊際貢獻能力,而且
能夠分析企業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從而更加有利于決策;其三,突出了成本費用按形態歸類的方法,在進行分析時,有助于促進企業管理會計工作的進一步展開和管理會計資料的充分利用,彌補企業重核算輕分析的行為缺陷;其四,由于采用變動成本法,將成本中的可控成本與不可控成本、相關成本與無關成本明確分開,從而便于事前預測和事中控制。
參考文獻:
[1]苗舒婷.財務分析在企業經營與管理中的運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 ,2014,04.
一、引言
財務管理專業自1998年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以來,17年的時間里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截至2013年,全國已有超過500所院校開設了財務管理專業,其中地方本科院校占據多數。地方院校以服務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在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面,已經為所在省市、地區的各類工商、金融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輸送了大批從事財務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鑒于財務管理邊緣學科的特點(劉淑蓮,2005),國內對于該專業學科范疇的討論一直延續至今。不少學者針對專業發展定位、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設置、實踐教學安排等方面做出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就學科研究范疇而言,劉淑蓮(2005)認為財務管理主要由金融市場、投資學和公司財務三大領域構成。朱開悉(2011)認為財務管理專業建設要想取得實效,首先必須給學生未來執業方向與崗位準確定位。在培育具有獨有性、社會性和可持續性等特征的專業特色過程中(楊忠智,2013),應滿足新環境下企業對財務管理人員專業技能需求的綜合管理型、決策型以及創新型三個方面的技能要求(李世輝,2009)。
財務管理專業交叉學科的特殊性,決定了在專業定位方面既具有與會計學、金融學專業相似的特點,又應突出自身的專業特性。然而現實中,由于對專業特征的把握不清,財務管理專業相對會計學、金融學專業的競爭優勢并不明顯,尤其是與會計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同質化的傾向比較嚴重。因此,在當前強調內涵式發展,培育核心競爭力的背景下,財務管理專業的發展定位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將直接決定專業課程設置、人才培養質量以及市場需求適應度,乃至專業發展的持續性。本文運用SWOT分析方法,結合國務院《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及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等文件帶給財務管理專業發展的新契機和新要求,針對地方院校財務管理專業的發展定位進行分析思考,旨在為提升地方院校財務管理專業的辦學質量,培育專業競爭優勢提供借鑒。
二、基于SWOT方法的地方院校財務管理本科專業發展定位分析
(一)優勢分析。由于2012年財務管理專業的就業相近專業――會計學成為國家控制布點專業,會計學專業的新辦院校增速明顯放緩。而財務管理專業院校數量的快速增加趨勢更加顯現(見圖1),從2009-2013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或審批結果來看,新辦專業院校總數達到127所,其中不僅包括普通高校,還有不少獨立學院和民辦院校。在短短17年的時間里,開設財務管理專業的高校數量已超過了具有幾十年辦學歷史的會計學專業。并且新辦財務管理本科專業的高校數量在2012年達到頂峰,即55所,遠超相近專業會計學8所的新增規模。同時,2013年的新增數量有所回落,有效避免了一哄而上辦專業的情況。
在近5年新設財務管理專業的院校中,地方院校成為主流。地方院校的人才培養定位主要是服務于地方或區域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基于“寬口徑、厚基礎、重實踐”的教學理念,目前已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具有財務管理專業背景及相關理財技能的專門人才,適應了新形勢下經濟主體對于同時具備會計理論功底,熟悉資本運營規則,掌握價值管理方法人才需求的現實情況。
(二)劣勢分析。根據目前的就業趨勢,財務管理職業市場準入門檻高,因此本科畢業生就業與會計學專業具有同質性,這就要求學生掌握扎實的會計理論基礎,能夠在就職初期完全勝任會計崗位的相關工作。從財務管理學科特點來看,該專業學科應當是建立在會計信息系統基礎上的資本運營活動,本質是經濟主體的價值管理。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介紹將財務管理專業定位為“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理財、金融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夠在工商、金融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財務、金融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雖然經過了17年的發展,各高校對于財務管理本科專業的準確定位仍未形成統一認識,由專業定位不清帶來的培養人才目標不明確,與會計學、金融學專業的界線模糊等問題依然存在。依據武漢大學高校專業排名,從位列財務管理專業排名前20的院校中,可以看到單獨設立財務(管理)系的高校有廈門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將財務管理專業設在會計學系(院)的有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大學等;將財務與金融專業合并設系的有華中科技大學等,側重于投資方向的有中山大學、中南大學等。其余地方院校在設立該專業時上述問題更為普遍,尤其是在2012年會計學和金融學專業成為國家控制布點專業后,一些新辦專業院校幾乎將財務管理專業作為會計學專業的替代。開設財務管理專業的地方院校專業定位不明確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學生就業時與會計學、金融學畢業生競爭崗位,專業間以及校際競爭的結果表明財務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并不比會計學、金融學專業更受用人單位的歡迎。
(三)機會分析。作為我國第一個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為眾多的地方院校發展財務管理本科專業提供了指導思想。綱要指出,加強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之一是培養和引進一批科技創新創業企業家和企業發展急需的戰略規劃、資本運作、科技管理、項目管理等方面專門人才。可見,財務管理專業培養過程中應注重戰略規劃、資本運作、投資管理等內容的培養,才能適應未來的人才發展需求。
事實上目前國內管理會計人才相對匱乏這一現狀,也將為財務管理專業的發展定位提供新的機遇。2014年10月財政部出臺的《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更進一步地明確了地方院校財務管理專業的未來發展思路。重視戰略規劃、績效評價、財務分析、投資管理、成本管理、風險管理、價值管理,不僅使得管理會計由一門專業課發展成為指導公司內部財務決策的完整學科體系,同時也是實現財務管理專業以金融學為理論基礎,以會計學為商業語言,以管理學為工具或手段,以滿足財務管理執業需要為目的構建課程體系(劉淑蓮,2005)基本要求的必由之路,也是管理會計由企業內容財務職能發展成為經營決策系統重要工作的總體需要。
(四)威脅分析。《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在創新人才工作機制的相關舉措中指出改革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制度,建立健全多元招生錄取機制,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改革招生錄取機制,具體舉措包括創造條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錄取批次;改進投檔錄取模式,推進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檔方式,增加高校和學生的雙向選擇機會。事實上,這一舉措在為考生選擇學校、選擇專業提供更多機會的同時,勢必意味著優質生源在校際競爭與專業間競爭的加劇。財務管理專業未來的發展也由此迎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與會計學、金融學專業界限模糊的狀況亟待改善,培育專業特色、形成競爭優勢勢在必行。
三、結論及建議
綜上所述,在新辦財務管理專業院校數量趕超會計學、金融學專業的背景下,尋求專業定位的特色發展之路就顯得異常重要。作為目前財務管理本科專業的辦學主力,各地方院校財務管理本科專業由于辦學歷史不同、發展背景有差異,因此專業定位、特色優勢的選擇也不盡相同。另外,由合理的專業定位形成的優勢特色不會從地區經濟環境、院校辦學歷史以及就業慣性中自覺形成,需要有意識的培育并不斷強化。例如,依托地區經濟發展特點決定專業發展定位,將“資源型經濟和晉商理財”作為主線,開設相關選修課程的山西財經大學;具有工程背景的長沙理工大學,則是在交通、電力、水利等行業具有鮮明的競爭優勢。
我們認為,財務管理專業的特點,有別于會計學專業側重于會計信息系統,金融學專業主要面向投融資決策的專業定位。因此對于同時開辦會計學、財務管理和金融學專業的地方院校來說,在結合地區經濟特點和自身辦學優勢凝練特色優勢的同時,將財務管理專業定位于企業內部財務決策,即以價值管理為主線,側重于戰略規劃、財務決策、投資管理、成本管理、財務分析及控制等管理會計職能,也不失為培育專業競爭優勢的行之有效的路徑選擇。
參考文獻:
一、分析課程標準的作用
本節內容的課程標準是:分析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地球運動及其地理意義是本模塊內容的重要基礎理論,對于認識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都有著重要意義。本條“標準”中的行為動詞用“分析”,表明對本條“標準”的要求要從義務教育階段了解現象的層面,上升為理解規律和成因的層面。
要分析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需要認識地球的運動規律。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是同時進行的,兩種運動疊加,合成了地球的運動。因此,應關注地球自轉和公轉之間的關系,避免孤立地分析某種運動。地球運動產生的地理現象,主要包括晝夜交替和時間差異、地表水平運動物體運動方向的偏轉、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更替、五帶等。從成因分析,這些地理現象相當一部分是地球自轉和公轉共同形成的。地球自轉和公轉形成了黃赤交角,決定了地球表面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導致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變化,從而形成四季和五帶。
本條“標準”要求分析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因此,不僅要分析上述現象產生的原因,還應分析這些現象對地理環境的形成和變化,以及人類活動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并且后者更為重要。其中,地表水平運動物體運動方向發生偏轉的原因(地轉偏向力的形成),因涉及較深的物理知識,“標準”沒有制定要求。
二、分析學生學習情況
(1)學生已有儲備:地球自轉和公轉運動的基本規律、太陽直射點的周年回歸運動。
(2)課程標準要求:分析正午太陽高度及晝夜長短變化規律。
(3)學生存在問題:空間感、動態感不強;歸納概括能力不強。
(4)解決方法:提供素材、合作學習、方法指導。
四、分析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夠說出太陽高度、正午太陽高度的概念,并能在日照圖上指出相應的正午太陽高度角。
2.至少說出3種正午太陽高度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3.能夠在相應的日照圖上指出晝弧、夜弧;晨線、昏線;晝半球、夜半球;極晝、極夜;晝長時數、夜長時數。
4.能夠說出四季更替的原因和五帶劃分的依據,并能準確畫出五帶的接線及填出五帶的名稱。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分析“圖解法求正午太陽高度示意”圖及相關文字內容,學會歸納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公式。
2.通過分析“太陽光直射赤道(南、北回歸線)示意”3個圖,分別歸納出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緯度變化規律及季節變化規律。
3.運用地球儀、多媒體課件模擬、演示地球公轉過程及相應的地理現象,更好地理解相關規律。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樹立地球是運動的,運動和靜止是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宇宙觀。
2.通過地球公轉地理意義的學習,樹立事物間是普遍聯系的科學世界觀。
五、分析教材重點、難點
從理想的美好到現實的殘酷,巨大的落差極易使新入職的畢業生出現錯誤心態、甚至是心理失衡,盲目自大、眼高手低、牢騷抱怨、猶豫不決等等,屢見不鮮,成為角色轉變的絆腳石。
王某2002年名牌大學畢業后到一家石油企業工作,工作中總是排斥毫無技術含量的事務性工作,認為是浪費時間,而一起畢業于二本學校的學生沒有這樣的優越感,從測量鉆具等點滴小事做起,在積累一定實踐經驗后,開始參與和組織現場技術服務,進行技術創新和工具改進,5年過去了,其他同事一步一個臺階地走上了室主任、項目經理甚至是基層領導崗位,王某卻因為缺乏現場經驗,一事無成,讓優勢變成了劣勢,為“眼高手低”的錯誤心態付出了代價。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在“天下知”美麗夢想的鼓舞下,很多畢業生抬高了對事業的憧憬、對工作的期盼,總認為工作應該是豐富多彩、意義重大的,對現實的判斷脫離了客觀實際,遲緩了進入角色的進度。這個案例說明新畢業生容易盲目自大的同時,也反映出該企業在人才培養方面的缺失。針對新畢業生容易產生的自滿、眼高手低問題,企業應幫助新入廠員工客觀分析供過于求的就業形勢,引導他們認清高材生不再是天之驕子,學習成績只是過去一個側面的體現,再高的文憑也僅是一塊敲門磚而已。教育職場新丁時刻保持“空杯心態”,忘記自己過往的成績和所學,從零開始,腳踏實地,在艱苦的工作崗位不斷砥礪精神、積累經驗、豐滿人格;要善于借助“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等寶貴的精神財富,用正能量鼓舞和激勵年輕人,樹立正確的事業觀,扎根基層,創業奉獻;要認真介紹企業發展形勢和人才成長路線,幫助新畢業生在現實環境中重新規劃自己的未來,及時確定符合實際的努力方向、奮斗目標,盡快進入工作角色。
二、注重培養綜合能力,全面發展,做到文武兼備
跟蹤調研某重點本科院校2004年機械專業畢業生10年職場成長情況,62人中當過學生干部、參加過各種社團、組織溝通能力強的11名畢業生發展遠遠好于單一成績突出的畢業生,這種現象在其他專業的畢業生中也體現明顯。再以遼寧省某科研單位為例,從2002年到2008年共招收博士、碩士、本科畢業生68人,同樣的發展機會,扎根一線、善于總結創新、表達能力突出的畢業生在企業發展中發揮了更大作用,優先得到了提拔,從提拔順序看打破了學歷和資歷高低的限制。兩組數據證明了畢業生職場發展好壞與綜合能力高低幾乎成正比,與學生階段包打天下的成績,關系并不明顯。
“學好數理化,走遍全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當今社會制勝職場的法寶是綜合能力。政府機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等出于對一線辛苦程度和綜合性人才培養考慮,在薪酬待遇、職稱評定、職務提拔等政策上都大幅傾斜基層和一線具備實踐經驗的人才。按照企業發展實際需求,遵循人才成長的客觀規律,針對新畢業生實踐經驗短板和創新能力、組織溝通能力、總結表達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企業要刻意強化新入廠員工綜合能力培養,有目的地將其安排到基層一線崗位實踐鍛煉,給青年人“壓擔子”;發揮中石油“導師帶徒”的優良傳統,用先進榜樣言傳身教;發揮團委、工會的職能作用,有針對地組織青年科技論文比賽、多媒體制作比賽等,營造比學趕幫超的良好競技氛圍,為年輕人成長進步搭建平臺;同時要在薪酬待遇、職業晉級等政策上傾斜基層崗位,注重考察綜合能力。
三、遵守職場規則,善于合作,在團隊發展中順勢而為
2010年、2011年,國內某石油鉆探企業外部市場組織對一線20支鉆井隊伍進行了專題抽樣調研,調研結果顯示,員工隊伍穩定、凝聚力強的12支一線井隊在生產組織、鉆井提速、安全管理等方面均業績突出,是外部市場生產、技術、經營指標的主要創造者,員工士氣高昂、各司其職,干群關系融洽,鉆井隊與鉆井液、錄井、技服隊伍配合順暢,基層基礎工作扎實,管理規范。同時,員工職業晉升的速度明顯高于其他基層隊伍。自2011年開始,該鉆探公司外部市場將隊伍的團隊意識作為作業績效優秀隊伍建設的重要標準,取得明顯效果,為區域市場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人力基礎。
在工程建設中,管好建筑材料,建筑成品的質量就有了保障,建設成本也就相應降低。面對競爭激烈的建筑市場,如何加強風險管理,有效地實現預警、規范和風險,已成為建筑企業面前的又一個重要課題。在建筑施工現場管理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入場管理,按照相關的技術標準對各種材料的性能、參數等進行嚴格檢查核實,一旦發現材料有質量問題,則要及時進行處理,防止有問題的材料進入施工現場。
1建筑材料入場管理現狀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施工入場管理是最關鍵的環節,是施工管理過程中的重點,很多質量問題和安全隱患都出在源頭。建筑材料管理是施工過程中的重點環節,建筑材料種類較多,例如水泥、砂石、河沙等,各種材料都有相應的標準,根據建筑物的用途、建筑規模等基礎參數的不同,要對施工材料的選擇進行控制,不同建筑材料選取也不相同。加強建筑材料入場管理是防止建筑質量問題的基礎,很多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過程中,對施工質量管理重視不到到位,注重施工過程中的技術問題監管和防范,但是對施工之前的準備工作重視程度不高,對入場的建筑材料的檢查不夠全面,沒有做好把關,最終導致一些不合格、不滿足要求的建筑材料進入施工現場。當前建筑材料入場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幾個方面:①入場質量監管意識不足;②入場材料質量檢查不夠深入;③入場材料管理體系不完善。在當前時代背景下,必須要加強施工材料管理,對入場管理人員的質量意識和監管水平進行培養,才能確保入場材料的質量滿足要求,減少材料質量問題。
2建筑材料入場管理方法
2.1加強入場管理人員的教育
由于建筑行業流動性很大,入場管理又屬于把關工作,對建筑施工質量有很大影響,在施工過程中,入場管理人員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對此,加強入場管理人員教育對于提高工程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入場管理人員而言,在其上崗之前要加強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經考試合格之后持證上崗。入場管理人員要明確自身的責任使命,在對入場管理人員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要培養其形成完善的質量意識、安全意識,并且要對入場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進行培養,針對具體工種開展的安全操作規程、操作技術、機具操作、機具保護等方面的教育,使得他們能夠對各種材料、機械設備的標準、操作規范等進行了解,從而為入場材料的檢查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2.2完善入場材料管理制度
(1)對入場材料的品牌及數量進行確認。在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需要的材料數量較大,而且材料種類復雜,在施工過程中要加強對入場材料數量的確認,根據采購合同,對每一種材料的數目進行清點,確保材料品牌、型號、數量無誤,以防由于監管不力導致材料短缺,對施工過程造成影響。(2)對入場材料的質量進行檢驗。在入場材料監管過程中,建筑材料驗收入庫時必須向供應商索要國家規定的有關材料質量合格證、檢驗報告及生產許可證明等。對建筑施工需要使用的機械設備、材料等和各項進行檢驗,確保各種機械設備以及材料符合國家的相關標準。在進行質量檢驗的時候要選擇綜合實力強的專業從事材料檢驗的單位,單位要具備相應的檢測條件和能力,經省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考核合格之后才能對建筑材料進行檢驗。對于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產品,必須要做好檢驗、運輸、移交、保管處理,而且每一個環節都要按照職業健康安全要求和環境管理要求進行規范化管理,以免對環境造成危害和影響。(3)進行分類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材料種類很多,必須要對其進行分類,按照規范化的分類方法對不同類別的材料進行分別管理,以提高材料入場管理水平和效率。在當前建筑行業發展過程中通常將建筑材料劃分為A、B、C三類,分類的依據是建筑材料的經濟權重的大小,在管理過程中也能根據材料的等級進行靈活管理。A類材料屬于金額較大的材料,但是品種數量相對較少,例如電梯、水泵,單位價值卻相當大,對建筑成本有一定的影響。B類材料通常單價處于中等水平,品種數量相對較大,例如鋼筋、水泥,其總體數額較大。C類材料的品種繁多,在施工過程中的用量較少且單位價值很小,如鐵釘、木屑等,品種非常零亂,對建筑工程的造價的影響不明顯。由于A、B兩類材料對建筑工程施工的影響更大,因此在管理過程中對于A類和B類材料要嚴加管理,根據權重比例設定不同的管理方案。
3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礎,隨著建筑工程項目逐漸增多,在施工過程中必須要加強材料入場管理,及時加強入場材料的檢驗、核算,確保入場材料的數量準確、質量滿足要求,使材料管理從粗放型管理走向精細化管理。
作者:廖萍 單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十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