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術學理論匯總十篇

時間:2023-09-08 17:12:5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教育技術學理論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教育技術學理論

篇(1)

教育技術是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對教學過程和教學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評價和管理,以實現教學過程和教學資源的優化和實踐。為了加速教育現代化的進程,我校相繼建設了數十座多媒體教室。在教育技術硬件的支持下,我系領導積極提倡采用現代教育技術,改革教學活動的方式。我們課題組從理論與實踐上,對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本專業各教學環節改革作了比較系統而廣泛的研究與實踐。有機的結合我們承擔的陜西省教改項目“電子線路實驗課程改革與實踐”,西北大學重點課程建設項目“電子線路”、“軟件技術基礎”、“電子線路多媒體課件制作”等教學研究,從基礎教學到專業實驗大面積采用教學課件、電子教案、影像教材等多媒體手段,許多課程教師從原來以教師為中心的“講解者”的角色轉化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教學活動的導演者。而學生由原來的單純聽講,接受灌輸的被動地位轉化為能有機會參與、發現、探究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我們充分采用先進的現代教育技術,如多媒體技術、計算機虛擬現實仿真技術,衛星廣播通信技術以及新的教育技術設備。學生參與操作,發現問題與教師和同學們協商討論,理解知識而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從而培養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和創新能力。我們主要在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教育技術應用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促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效果。

1建立適應新教學環境的教材體系

在新的教育技術環境支持下,建立適應新教學環境的教材體系,采用多媒體教學是當前教學改革的趨勢,我們首先對面向全系所有專業開設對后續理論和實踐課程影響較大的基礎理論平臺課全面展開。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是一門重要的電路基礎理論課。學生不但要掌握基礎理論還要消化大量工程實例。為了在有限學時(60學時)完成所有知識傳授,結合課程新教學大綱制作出全部的“模擬電子技術基礎”電子教案和部分重點章節的教學課件并在99級到2001級的教學中投入使用,達到了比較滿意的教學效果。并具有以下特點:

1)電子教案按照知識結構安排課程內容,主要包括:半導體器件、放大電路基礎、多級放大器、放大電路的頻率特性、集成運算放大器、反饋放大器、信號運算處理電路、波形發生電路、功率放大電路、直流電源電路以上內容形成完整課程體系,并不衣服某本教材,所選教材可以作為參考資料。

2)采用Powerpoint設計,能夠適應課堂教學要求。由于每張幻燈片安排自定義動畫效果,所以授課時能夠根據要求“書寫”版面,完全吸收了原先課堂授課的優點,幻燈片上制作了大量電路圖片,數字公式及大量文字符號,并用不同顏色反映知識內容,突出重點。

3)對于比較抽象的理論知識,制作多媒體動畫,是難于用文字講解、難于理解的內容變的簡單明了,從而加強學生的理解與掌握。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電子教案及其多媒體課件已經使用三屆。今年我們又根據使用情況對其進行了廣泛的討論和修改,將文字內容充分條理化、提綱化,更加突出難點和重點。另外,又制作了大量的圖片和動畫,使其更加形象生動,再配合布置供學生課后閱讀的文字材料,在教學檢查中的學生座談和問卷調查評估都表明,這一改進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的多媒體教學中,以前我們曾經采用過清華大學出版的多媒體課件,但由于課件模式固定,不能按教師模式選擇內容,設計教學效果不理想。為克服這一問題我們組織力量自己動手設計了這套完整的電子教案,可以隨時修改充實。我們正在進行“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多媒體教案開放平臺”的研制,現以形成基本框架,具有進一步開發推廣價值。

最近,我們組織了對該課教學效果的調查,收回70份問卷,從與多媒體相關的內容來看,97.5%的同學認為利用多媒體教學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媒體質量的評價是95.7%的同學認為版面設計合理美觀;97.1%的學生認為語言、文字符合規范;對圖象質量的滿意度為94.3%對動畫與視窗的滿意度為88.6%,而100%的同學認為老師能熟練使用多媒體。我們認為學生對多媒體質量特別是動畫與視頻效果要求較高,需要我們在媒體設計上進一步下工夫。

2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改進軟件類課程的教學模式

對軟件基礎類課程,其特點是課本算法程序單一、固定且較多,這就容易造成學生思路不開闊,板書程序不規范等問題。采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從根本上克服了這一弊病。教學環境采用交互式的多媒體計算機教室和微機原理實驗室,多媒體教學手段改變了原來教師“一言堂”的傳統教學模式,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既提高了教學水平又減輕了學生的負擔。更重要的是營造了一個開放、互動的教學環境。在“軟件技術基礎”課課件的制作上,在設計問題上,只設計問題的要求,而不設置固定的答案,鼓勵學生多角度、發散的思索問題。例如,在講排序這一節時,只給了一組記錄關鍵字序列{47336182721125475702}讓同學討論用快速排序和希爾排序兩種方法寫出每一趟的排序結果,學生根據自己的思想,選擇不同的分界值和步長進行每一趟的排序。雖然每個學生每一趟的排序結果可能不同,但學生成了學習的主體。這時老師會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思索問題,如何解決問題,教師的主導地位得以體現。

3綜合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設備加強專業課程技能培訓

培養能力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增強教學效果的關鍵,而教育技術給我們提供了解決這一問題的手段。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高年級開設的“現代電視接收技術”,其內容抽象,學生感性認識差。結合改進專業實驗內容,我們建立了衛星地面站和采用其它一系列教育技術設備,學生自己動手參與視頻信號的解調、調制、記錄、編輯以及對網絡信號進行分配設計的全過程,收到顯著的效果。通過衛星地面站的調試使學生親自動手調試接收位于太空不同經度的廣播通信衛星信號,既可以解調出不同制式的電視信號,也能調出計算機網絡通過微波傳遞的“數據包”。再把解調出的視音頻信號,自己動手調制成RF信號;為了讓同學了解視頻圖象各種記錄格式的特點,放映視頻記錄格式比較影視課件,使課堂上冗長繁雜的理論知識,經生動明了的影視圖象、動畫、圖表簡單明了的展現在同學面前,再運用實驗室不同格式記錄設備用同一攝象機進行記錄效果的比較,使理論得以驗證。然后采用計算機非線形編輯對視頻進行編輯。信號傳輸則通過CATV工程網絡分配系統的設計與計算,學生把理論和工程實踐結合起來。使同學對視頻信號從接收、調制、記錄、編輯到分配的全過程有一比較深刻的認識。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不僅加強學生技能訓練,又加深了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達到豁然開朗的境界。教育技術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理論聯系實際,提高技能訓練的廣闊天地。隨著它的深入發展,在其它專業技術課中也將得到廣泛應用。

4利用計算機虛擬現實仿真技術,改進基礎實驗課教學

“模擬電子線路實驗”和“數字電子電路實驗”是我們系重要的基礎實驗課。其實驗量大,課時多,所涉及的儀器多,功能各不相同。使用的電子元器件種類復雜,數量大,電路涉及面廣。合理的使用電子儀器、明確實驗目的,正確的連接電子器件是實驗成功的保證,實驗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影響實驗結果的正確性,特別在實驗結果不正確時,學生由于經驗不足,不知道是儀器的使用問題還是元器件的質量問題,或是接線或參數設置不當引起故障,故障排除率低一起實驗失敗。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采用計算機虛擬現實仿真技術,使用WORKBENCH仿真軟件,在作實驗前利用該軟件在計算機上接好電路,調試好參數,作出正確的結果。通過計算機仿真熟悉了實驗的電路結構、電路參數、調試要點以及測試儀器的正確使用。這樣,對實驗電路的搭接就比較熟悉,能正確的使用儀器,除了問題又可心中有數的檢查,極大的提高了實驗的成功率。同時軟件仿真還可以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主觀能動性,自己設計新穎的實驗電路,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實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現在,根據初進實驗室的學生開始很難掌握電子儀器的使用,我們正在制作正確使用電子儀器的交互式VCD光盤課件,也既將投入使用,這將會很好的解決新生進實驗室很長時間不能正確使用眾多實驗儀器的難題。交互式的VCD課件將適應學生不同要求的學習,為很快進入正常電子線路實驗打下良好的基礎。

篇(2)

教育技術起源于西方國家,它從誕生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伴隨著自然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發展。從教育技術到教育技術學,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教育技術學的學科理論體系發展正在逐漸地形成和完善之中。本文試從歷史發展的角度解析教育技術學的學科理論體系。

一、從領域到學科

早期的教育技術僅僅是著眼于媒體作為一種輔助手段在教學中的應用,或稱之為視聽教學。20世紀30年代,無線電、廣播、錄音技術的進步和有聲電影的問世加快了視聽教學的發展并且把視聽教學從單一的視覺領域擴展到了視聽領域。程序教學創始于1925年,它是基于行為心理學原理創制的一種使用機器來控制學習行為和過程的教學方法。進入20世紀60年代,在視聽教學的基礎上,誕生了教育技術學。教育技術學與視聽教育相比較,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已不再僅僅是技術和設備,而是一種系統設計、實施和評價學與教的全部過程的方法。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AECT1963年以前,教育技術一直是一個實踐或應用的領域。“四十多年來,教學技術領域集思廣益,定期開展自我檢驗,終于獲得了對自己的專業化描述”①,到1963年才產生了教育技術的第一個正式定義,這標志著教育技術從領域轉到了學科。從此教育技術學理論體系對于我們教育技術工作者來說,一直是國內外教育技術界乃至整個教育理論界爭論不休的熱點,人們從各自不同的立場和背景出發,對教育技術理論體系作出了多種不同的解釋和分析。

二、教育技術學的學科理論體系發展歷程

(一)“媒體中心”體系

這種認識可以追蹤到AECT1963年定義:“視聽傳播是教育理論與實踐的一個分支,它主要研究對控制學習過程的信息進行設計和使用,包括:(1)研究在有目的的學習過程中可以使用的圖像信息和非表征性信息的獨特的相對的優缺點;(2)在教育環境中利用人員和設備將信息結構化、系統化。這些任務包括對整個教學系統及其組成部分的計劃、制作、選擇、管理和應用。它的實際目標是:有效地使用每一種傳播方法和媒體,以開發學習者的全部潛力。”②

這個定義說明:視聽傳播的學科類別是教育理論和實踐的一個分支;視聽傳播以控制學習過程的信息為主要研究對象;視聽傳播以對控制學習過程的信息進行設計和使用為主要研究內容;教育技術的目標是開發學習者的全部潛力。該定義還著重指出了教育技術(視聽傳播)的工作領域是:學習過程中信息的設計和使用,定出了教育技術的目標是:有效地使用每一種傳播方法和媒體,以開發學習者的全部潛力。

“媒體中心論”的影響是深刻而且廣泛,在我國大致分為如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即注重媒體技術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電化教育在實踐上主要是提供硬件技術及軟件制作技術的服務;在認識上把電化教育看作是“教學輔助手段”。

第二階段,即注重媒體應用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電化教育在實踐上除了提供硬軟件技術服務外,主要是探索如何應用媒體來解決教學中的局部問題,如提供感性材料、顯示某個知識點、解決某個教學的重點、難點等等;在認識上把電化教育看作是解決教學局部問題的方式方法。但是仍然局限于媒體的范圍,電化教育是關于媒體的技術以及應用方法,還沒有涉及教與學的全過程。

第三個階段,即注重教學整體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電化教育在實踐上主要探索和研究如何應用教育及相關學科的理論、方法、綜合目標、對象、內容、策略方法及評價等因素,來設計、開發和利用現代媒體;著重探索和研究電化教育對一堂課、一個單元、一門學科的教學將帶來什么影響,對教學模式帶來什么影響,對教學環境和教學資源帶來什么影響,對教師的觀念、知識、教學水平等帶來什么影響。隨著計算機多媒體及網絡技術逐步應用到教育中來,以上各方面的探索和研究更是朝縱深發展。與此同時,在認識上也有提高。己認識到電化教育不只是應用現代的技術手段、工具,更重要的是應用現代的科學理論、方法。電化教育要解決的不只是教學的局部問題,更重要的是將從整體上改革教學。電化教育是應用現代科學的理論方法和現代技術的工具手段,對教育教學進行改革的實踐與研究。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媒體中心論”的理論體系主要是關于視聽設備的性質和應用的研究。這種理論研究的基礎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傳播理論、視知覺理論、操作強化理論、聯想主義者類型的學習理論。

我國學者堅持這種觀點的有蕭樹滋、南國農等。從蕭樹滋的《電化教育》(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到南國農和李運林的《電化教育學》(高教出版社1998年第二版),都能看到“媒體中心論”的思想。南國農堅持“以現代教育媒體的研究和應用為核心是我國電化教育的最大特色”,也是“建立整體電化教育理論體系的邏輯起點”,認為以現代教育媒體的研究和應用為核心的電化教育是教育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義的教育革命,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電化教育的著名的“七論”即本質論、功能論、發展論、媒體論、過程論、方法論、管理論。

(二)“系統過程”體系

在確認并發表94年的教育技術新定義之前,AECT從1970年-1977年正式公布的有關教育技術的定義中,基本上都把教育技術定位在一個“系統”或“過程”中,因此相應的理論體系也是“系統過程”體系。其中比較典型的是1977年定義:“教育技術是一個分析問題,并對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設計、實施、評價和管理的綜合的、有機的過程,它涉及人員、程序、思想、設備和組織等各個方面,與人類學習的所有方面都有關系”。③

該定義認為教育技術只是一個“過程”,是處理教學問題的一個綜合的、有機的過程。該過程包括與人類學習有關的各種因素(例如人和設備,思想和方法等);“過程”是指人們將先進的技術設備、思想方法應用于教育、教學并使之優化的過程,這里強調的是先進技術手段與方法的應用過程,在這里人們只是把教育技術看作是先進技術手段與方法的應用,而沒有把它看作是一門獨立的有自身理論體系的學科;它指出教育技術的研究對象是人類學習,認為教育技術是包含與人類學習諸因素有關的過程,涉及人員、程序、思想、設備和組織等各方面。

其理論基礎主要是認知學習理論、系統科學理論和教育傳播理論等。

(三)AECT94定義“五領域”體系

1994年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AECT)發表了西爾斯(Seels)與里奇(Richey)合寫的專著:“教學技術:領域的定義與范疇”。在這個專著里,形成了一個定義。這一定義是這樣的:“教育技術是關于學習過程與學習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從這一定義可以看到,教育技術學的研究領域應當包括學習過程與學習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等五個方面的理論與實踐,因此可以將設計、開發、使用、管理和評價等五個領域當作教育技術學的理論體系的基本框架。

其理論基礎涉及到心理學、工程學、傳播學、計算機科學和教育學等領域,在這些理論基礎中,新的理論觀點的典型代表是建構主義心理學。

(四)張建偉之當代教育技術學的基本架構

年輕的學者張建偉在《當代教育技術學研究領域的基本架構》中指出,教育技術學作為一門獨立的應用學科,其研究領域可以分為基礎性探索和應用性探索兩個層次。在基礎性探索層面主要有三個方面:教學設計(學習環境設計)、創新性技術研究以及關于教育技術的哲學文化研究。教育技術學的應用領域可以劃分為在學校教育領域中的應用和在學校以外的企業培訓、終身學習中的應用(如圖2所示)。

在這里,我們要特別指出的是張建偉提出了在我國并沒有引起更多關注的兩個內容,一是面向教育需求的創新性技術研究,二是面向企業培訓的績效技術的研究和應用。

對于理論體系,各國學者對此還有不同的見解。英國學者D·米切爾1978年認為,教育技術學應包括五個方面的研究內容:1.教育心理技術;2.教育信息和傳播技術;3.教育管理技術;4.教育系統技術,即教育系統工程;5.教育計劃技術。日本學者坂元昂(1971年)認為,應包括三個方面的研究內容:1.利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學的成果,提高教學效率;2.利用心理科學關于學習理論的研究成果,研究教學內容、教學方法;3.利用人類工程學的知識,開拓便于為教育現場使用的設施、設備和教材、教具等。而我國的顧明遠則認為是“要素組合”體系:“傳統教育的教育過程基本上是由教師、學生、教育內容三個要素構成。但是,隨著教育內容的復雜化和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現代教育的教育過程已經不是由上述三個要素構成,必須增加教育技術這個要素”。(引自教育技術學專業教材序言)

三、發展脈絡:資源-教學-學習-績效

從這些眾多的紛繁的說法中,我們能不能找出一個教育技術學的學科發展的線索或發展脈絡呢?答案是肯定的。巴巴拉·西爾斯和麗塔·里齊在《教學技術領域的定義和范疇》中文版序言中也指出“從歷史上看,教學技術領域的重點幾經遷移,從強調資源,到強調教學,然后強調學習。很可能下一個定義會指向績效,而不是學習”。這句話正指出了教育技術學的學科發展的脈絡,那就是“資源-教學-學習-績效”(如圖3所示)。

每一次新的媒體技術的出現都對教育技術學產生著重大的影響。教育技術工作者總是先注意到這種新的媒體技術所提供的教學資源和環境,然后考慮應用到整個教學過程之中去。然而,媒體的廣泛應用只是豐富或改變傳輸和呈現的方式,教育技術用到教學過程之中并沒有起到明顯的效果,這種情況在我國尤其嚴重。在AECT94定義之后,重點逐漸轉向了對學生主體性的重視。但是以媒體為中心的這種意識的影響依然嚴重。于是關注教育技術的專家及時提出了教育技術的改革方向即創新性技術和績效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其實,早在1989年5月美國教學技術與技術教授協會在印第安那大學討論教育技術趨勢時,強調教育技術學科把重點之一放在企業績效技術研究方面。我國學者張祖忻也呼吁“教育技術工作者要培養整體改革意識”,“而現代教學系統設計和績效技術則要從社會大環境變革與轉型、從學校教育改革或企業發展提出的總體要求著眼,高屋建瓴,根據上述系統要求進行整體改革,跳出現有系統的邊界來思考和尋求解決方案。采用這種思維方式開展工作,教育技術研究和實踐的成效會更加顯著”。我們認為在當前教育技術的研究和實踐中要以創新性技術和績效技術的研究和應用為教育技術學改革的突破口,繼續重視資源和環境的建設,繼續重視教學和學習過程的設計、利用、管理和評價,這樣才能使得教育技術學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巴巴拉.西爾斯,麗塔.里齊著.烏美娜,劉雍潛等譯《教學技術:領域的定義和范疇》.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①25頁、②38頁、③42頁、④17頁).

篇(3)

 

當前,認知心理學在心理學研究中占主導地位,研究結果層出不窮,對教育技術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教材一方面要隨著教育技術的發展而改變教學方式,還必須研究和應用不斷發展的教育理論特別是教育心理學的認知學習理論,來指導我們的教與學,從而達到在教育技術條件下的教學最優化。因此,探討認知學習理論的發展和研究方向,研究教育技術的觀念更新,把握課堂教學的未來發展,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認知學習理論的具體內容和具體觀點。

認知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人類傾向或才能的一種變化,這種變化要持續一段時間,而且不能夠把這種變化簡單的歸之為成長過程。它包括三層含義:

1. 變化的時間是相當長期的,而不是一時的;

2. 變化的內容是記憶之中的知識的內容和結構的變化,以及學習者行為的變化;

3. 變化的原因是學習者環境中的經驗,而不是動機、疲倦、藥物、生理條件或環境條件等原因。

由此可見,認知主義對學習的定義強調知識的變化。因此,認知學習理論認為教育教學論文,學習的效果只能夠間接的確定,即在學習者行為的基礎上作出判斷。學習結果與行為操作不是一回事,學習到什么不能單是指外部行為操作,應包括大腦中認知結構的變化和心向、態度的變化。學習的結果是頭腦中認知結構的變化、認知方式的變化,即認知策略的變化,當然也會表現為相應的行為操作上的變化。學習的過程,不是消極的接受強化的過程和嘗試錯誤的過程,而是積極主動地去理解(或對反饋信息加以解釋)的過程。

二、認知學習理論在教學中的體現。

認知理論致力于研究教學操縱如何影響內部的認知過程。如注意、編碼、記憶、回憶;這些內部認知過程如何導致新知識得獲得及認知結構的改變;新學來的知識或新產生的認知結構如何影響操作。由此可見,認知心理學把教和學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更重視學的作用;既注意學習的外部條件,但更重視學習的內部條件。

認知學習理論認為,教學過程從本質上講是一個認知過程,即將教材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的過程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認知過程是一種主動、積極的建構過程,同化和順應是建構基本環節,也是兩種基本的認知方式,認知過程就是由這兩種基本的認知方式組成的。所謂同化,是指利用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通過新舊知識的相互作用,對新知識進行改造,把新知識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以充實、完善、發展原有的認知結構:所謂順應,當現有認知結構不能同化新知識時,就需要學生將此進行調整,一順應新知識的產生,重建新的知識結構,使原有的認知結構得到更新和擴展。教學過程就是認知結構不斷建構并提高的過程。

我們可以將認知學習理論的教學觀分為三個主要論點:加工過程論、認知結構論和學習中心論。

1.加工過程論

認知心理學把人腦的功能與計算機的運算程序進行類比,認為認知過程就是信息加工過程。因此認知心理學關于教學的研究,主要探討不同的教學方法如何影響學生的認知過程,進而影響學習結果。教學方法只有通過影響學生的認知過程才能夠影響教學結果,教學方法是影響教學結果的間接因素,學生頭腦中的認知過程才是決定學習好壞的直接因素。

2.認知結構論

現代認知學習理論不僅重視認知過程,而且十分重視認知結構。奧蘇倍爾認為有意義的學習就是把新知識和原有知識聯系起來,將新知識納入學習者原有的認知結構之中。傳統的教學方法比較注重教材的知識結構或邏輯結構,而不太重視學生頭腦中的認知結構。當代認知心理學十分重視認知結構的研究。關于學生頭腦中認知結構的研究,能為我們改革教材和教法提供科學的依據。

3.學生中心論

認知心理學家認為,只有認知因素(包括認知結構和認知過程)才是決定學習效果和學習效率的直接因素。因此,學習時的認知加工的深度和策略是決定學到什么的充分條件。總之教育教學論文,學生的學才是決定學到什么的最關鍵、最直接的因素。基于此,我們可以從中得到的啟發是:在創造學習的外部條件時,必須加以內部的認知規律為前提;應該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應樹立教學目標的新概念;應重視內在的認知動機的作用。

三、認知學習理論與教育技術相結合的意義

隨著科技的不斷向前發展,現代教育與信息技術已經無法分開,這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各種技術(包括視音頻、計算機、多媒體、網絡等)對支持和提高教與學的效果是肯定無疑的。在一些有條件的學校中,投影儀、幻燈機、多媒體等電教設備實施已經進入了課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結構特點,正確合理的使用這些電教器材,才能夠真正發揮他們的作用,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此外,認真研究學生的認知結構,結合認知學習理論,潛心鉆研教學教法,進行教學設計,同樣能夠優化教學。由此可見,將認知學習理論與教育技術有機的結合起來,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1. 調動學習興趣

瑞士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曾經說過:“兒童是個有主動性的人,他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動必須以某種興趣作為先決條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作為內驅動程序系統中積極活躍的心理因素,對于學習起著催化劑的作用。所以說,激發和維持和維持學生內在學習動機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認知心理學認為學習動機是指向學習活動的動機類型,,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認知內驅力是指一種掌握知識,技能和闡明、解決學業問題的需要,即一種指向學習任務的動機,求知的欲望。認知內驅力既與學習的目的性有關,也與認知興趣有關。因為當一個人清晰的意識到自己的學習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與意義,并以它來推動自己的學習時,這種學習的目的就會成為一種有力的動機。而具有認知興趣或求知欲的人常常會廢寢忘食、津津有味的學習,并從中獲得很大的滿足。

2. 創設感知意境

心理學表明,感知越具體,表象形成就越清晰、深刻,越有利于促進從感性到理性的飛躍,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轉化,從而建立概念,培養能力。認知心理學認為創設感知意境就是在講授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間制造出一種“不協調”教育教學論文,將學生引入一種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情境中去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多媒體教學所創造的美妙的教學情境,適時適度地為學生提供直觀刺激變抽象為具體,可集中顯現出時空變換的流動美,視聽兼備的立體美,景色物體的色彩美,師生的和諧美。這種情境能把學習的內容在大和小、動和靜、遠和近,快和慢,局部整體,外表和內顯之間相互轉化,打破了時間、空間、宏觀、微觀給學生在視、聽、思等方面帶來的局限,學生的視野可在瞬間內完成時空的大跳躍。這就加大了教學的密度,極大的節省了教學時間,尤其是教學信息傳遞的增值率擴大,多次反復重現和化抽象為具體的特點。是教學內容鮮明生動,富于感染力,減輕了學生的負荷,優化了教學效果。

3.培養思維能力

認知心理學家沃特海默依據自己對在校生的實驗,宣稱兒童普遍具有創造性思維能力,而傳統的教育制度往往被傳統邏輯和聯想心理學理論所支配,應對阻礙兒童創造思維能力發展負責,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它具有的色彩、形象生動的畫面以及富有情趣的解說會使學生處于驚奇探索的學習氛圍中,既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又有利于學生創造精神的激發,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學生的思維是很活躍的,對同一個問題往往有不同的見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創造一種民主的氛圍,鼓勵學生能夠大膽的各抒己見,往往可以使他們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增強其思維能力。

四.認知學習理論與教育技術相結合的方法

認知學習理論可以促進教育技術的發展,而教育技術的廣乏應用又實現了教育的優化,因此如何將認知學習理論與教育技術相結合,成了教育技術領域廣乏研究和探討的課題。

1. 發展和培養學習者的認知策略

認知策略是“學習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加工過程的同部組織起來的技能”,是處理內部世界的能力。在教育技術中計算機的運用不再像以前一樣,只是作為教學傳遞的工具傳遞知識或訓練及技能教育教學論文,現在更多的是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注重發展和培養學生的認知策略。為此,教學軟件的類型也變得多樣化,除了過去大量開發的練習型、輔導型、游戲型、模擬型軟件外,問題解決型軟件開發有了很大的進展。這類軟件除了傳遞有關的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是提出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不是簡單的了解有關知識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學習者參與到其中去,運用發現法進行學習。強調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它的特點是關心學習過程甚于關心學習結果,要求學習者主動參與到知識形成過程中。發現學習有利與策略性知識的掌握,有利于合理知識結構的形成。

2. 重視學生元認知能力的培養

元認知就是指主體對自身認知活動的認知,其中包括對當前正在發生的認知過程和自我的認知能力以及兩者相互作用的認知。可以認為元認知能力的發展就是為學習者在心理上培養一位“老師”。根據認知學習理論,教學強調學生相互之間的相互合作,合作學習可促進學習者的意義建構,培養學生的元認知能力。這是因為:(1)學生相互之間的合作、交流有助于學生建構起新的、更新層次的知識結構;(2)在交流過程中,學習者的想法、解決問題的思路被明確化和外顯化,學生可以更好地對自己的理解和思維過程進行監控;(3)在學習者為解決某個問題而進行的交流中,他們要達成對問題的共同理解,建立和合適的問題空間表征,而這時解決問題的關鍵。

3 .注重教學媒體的認知作用

篇(4)

隨著心理科學的飛速發展,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學的地位有了迅猛的提升。人們普遍意識到生活的各個領域都與心理學信息相關,心理學不僅是我們生活的調味品,也逐漸成為了我們生活的必需品,心理學的科學領域已深入到每個人的生命之中。當然在現代教育中也被廣泛利用。

一、認知心理學在教學中的運用

隨著科技的不斷向前發展,現代教育與信息已經無法分開,這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各種技術(包括視音頻、計算機、多媒體、網絡等)對支持和提高教與學的效果是肯定無疑的。在一些有條件的學校中,投影儀、幻燈機,多媒體等電教設備實施已經進入了課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結構特點,正確合理的使用這些電教器材,才能夠真正發揮他們的作用,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此外,認真研究學生的認知結構,結合認知學習理論,潛心鉆研教學教法,進行教學設計,同樣能夠優化教學。由此可見,將認知學習理論與教育技術有機的結合起來,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瑞士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曾經說過:“兒童是個有主動性的人,他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動必須以某種興趣作為先決條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作為內驅動程序系統中積極活躍的心理因素,對于學習起著催化劑的作用,所以說,激發和維持學生內在學習動機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認知心理學認為學習動機是指向學習活動的動機類型,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認知內驅力是指一種掌握知識,技能和闡明,解決學業問題的需要,即一種指向學習任務的動機,求知的欲望,認知內驅力既與學習的目的性有關,也與認知興趣有關,因為當一個人清晰的意識到自己的學習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與意義,并以它來推動自己的學習時,這種學習的目的就會成為一種有力的動機。而具有認知興趣或求知欲的人常常會廢寢忘食、津津有味的學習,并從中獲得很大的滿足。所以認知心理學家指出,教育的主要職責之一是要讓學生對獲得有用的知識本身發生興趣。在缺乏交互式學習的傳統聽說課堂上,學生以聽為主,處在被動的信息接受的地位,可以使學生由消極的知識接受者轉變成積極接受者和知識運用者。各種多媒體軟件可以提供許多非語言素材,如時代的背景、形象及心理活動等,圖文并茂,動靜結合,視聽并用,這種全信息表達為教學提供逼真的表現效果,同時提供了圖形、聲音和語音等交互界面和窗口,使學習者靈活方便的操作控制學習,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心理學表明,感知越具體,表象形成就越清晰、深刻,越有利于促進從感性到理性的飛躍,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轉化,從而建立概念,培養能力。認知心理學認為創設感知意境就是在講授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間制造出一種“不協調”,將學生引入一種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情境中去。多媒體教學所創造的美妙的教學情境。適時適度地為學生提供直觀刺激變抽象為具體,可集中顯現出時空變換的流動美,視聽兼備的立體美,景色物體的色彩美,師生的和諧美。這種情境能把學習的內容在大和小、動和靜、遠和近,快和慢,局部整體,外表和內顯之間相互轉化,打破了時間、空間、宏觀、微觀給學生在視、聽、思等方面帶來的局限,學生的視野可在瞬間內完成時空的大跳躍。這就加大了教學的密度,極大的節省了教學時間,尤其是教學信息傳遞的增值率擴大,多次反復重現和化抽象為具體的特點。是教學內容鮮明生動,富于感染力,減輕了學生的負荷,優化了教學效果。

認知心理學家沃特海默依據自己對在校生的實驗,宣稱兒童普遍具有創造性思維能力。而傳統的教育制度往往被傳統邏輯和聯想心理學理論所支配,應對阻礙兒童創造思維能力發展負責,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它具有的色彩、形象生動的畫面以及富有情趣的解說會使學生處于驚奇探索的學習氛圍中,既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又有利于學生創造精神的激發,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學生的思維是很活躍的,對同一個問題往往有不同的見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創造一種民主的氛圍,鼓勵學生能夠大膽地各抒己見,往往可以使他們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增強其思維能力。

認知學習理論可以促進教育技術的發展,而教育技術的廣泛應用又實現了教育的優化,因此如何將認知學習理論與教育技術相結合,成了教育技術領域廣泛研究和探討的課題。

以學習者為中心,這是基于認知心理學的教育技術的本質特征,也是形成學習者自己的認知結構的前提,在傳統的教學環境中,是由教師控制教學,這意味著教師把學習任務、目標和策略強加與學習者,使得學習者不會思考,變得懶惰。而基于認知心理學的多媒體教學中,是由學習者自己控制自己的學習,學習者有著較高的學習動機,學習者會積極思考,積極與環境交互,可以對信息進行有意義和創造性的加工,有利于形成正確的認知結構。

認知策略是“學習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加工過程的同部組織起來的技能”,是處理內部世界的能力。在教育技術中計算機的運用不再像以前一樣,只是作為教學傳遞的工具傳遞知識或訓練及技能,現在更多的是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問的能力和創造性,注重發展和培養學生的認知策略。為此,教學軟件的類型也變得多樣化,除了過去大量開發的練習型、輔導型、游戲型、模擬型軟件外,問題解決型軟件開發有了很大的進展。這類軟件除了傳遞有關的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是提出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不是簡單的了解有關知識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學習者參與到其中去,運用發現法進行學習。強調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它的特點是關心學習過程甚于關心學習結果,要求學習者主動參與到知識形成過程中。發現學習有利與策略性知識的掌握,有利于合理知識結構的形成。

當前,認知心理學在心理學研究中占主導地位,研究結果層出不窮,對教育技術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教材一方面要隨著教育技術的發展而改變教學方式,還必須研究和應用不斷發展的教育理論特別是教育心理學的認知學習理論,來指導我們的教與學,從而達到在教育技術條件下的教學最優化。因此,探討認知學習理論的發展和研究方向,研究教育技術的觀念更新,把握課堂教學的未來發展,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篇(5)

外科護理學具有前沿性、實踐性的特點。科技的迅猛發展給醫療技術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些臨床疾病的護理措施在教材上得不到及時更新,使理論與實踐脫節,而有些疾病發病率低,平時難得一見,在課堂講解時教師有“無從說起”之感,更談不上讓學生見習或實施護理操作了。針對這種情況,可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有效改善這一狀況。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需求,創設虛擬情景,即利用模擬系統程序創造出多種真實病例和臨床急救場景,使學生能以直觀、形象、生動的方式融入特定的情景中,激發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和思考問題的興趣和能力,從而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1.2搭建師生互動交流平臺

為更好地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任課教師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建立班級QQ群、微信群等,把教學課件和學習資料上傳到“群共享”,設置“在線答疑”。學生可利用班級群下載文件、交流、討論等,逐步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利用班級QQ群、微信群等充分進行交流互動,以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反饋的信息,從而對教學內容、進度、方法等適時調整、改進。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技術將學科的最新進展信息反饋給學生,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獲取學科前沿信息的能力。

1.3構建多元化學習模式

現代教育技術的教學系統使學生面對的不再是單一枯燥的文字教材和一成不變的粉筆加黑板的課堂,而是呈現給學生圖文并茂的音像教材、視聽結合的多媒體教學環境,使傳統教學法中抽象的書本知識變得易于學生接受,使教學過程與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狀態。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充分利用視覺與聽覺功能,滿足了思維的多元化和學習的多元化需求。

2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優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1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激發教師教學熱情

我校外科護理學課程組教師大部分是青年教師,缺乏臨床實踐經驗,教學方法也不夠豐富,在授課時往往照本宣科,內容講解無新意,授課無特點,久而久之教師會覺得授課枯燥乏味,逐漸降低了教學熱情。如果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充分發揮青年教師對計算機、網絡的應用優勢,打破傳統的課堂講授方式,針對學生學習需求制訂新穎的現代化教學方案,從而培養青年教師勇于創新、善于求變和勤于反思的現代教學理念,激發他們的教學熱情。2.2改革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將現代教育技術充分應用到外科護理學的教學中,可極大地豐富教學內容,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如在講解“泌尿系結石”時,由于知識點零亂、抽象,僅通過語言描述很難讓學生了解它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及護理措施。但教師如果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以圖片、動畫來展示泌尿系結石的形成、排出過程以及引發腎絞痛的原因,通過形象生動的感官刺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更加深刻。

2.3利用網絡資源,突破教學難點

為讓學生更加清楚地理解教學內容,教師可制作生動、形象、圖文并茂的教學課件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如講授“燒傷患者的護理”這一章時,在講解“燒傷深度評估”這個重點內容時,可應用網絡教學圖庫資源,通過皮膚組織結構圖片清晰而直觀地展示不同程度燒傷所達到的皮下組織深度;還可通過列表比較來直觀展示“三度四分法”不同級別的相同點和區別,使平時在課堂上難以表達的重點內容形象、直觀地再現出來,這樣學生就會更加深刻地記住它們。

2.4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教師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或多媒體素材庫,利用各種教學素材編寫演示文稿或多媒體課件,形象生動,使學生在學習各種臨床護理操作時,如同親臨醫院真實場景,可真切感受臨床護理工作程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明顯提高。

2.5注重師生互動交流,實現教學相長

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打破了傳統“教師—學生”的單向交流模式,建立起“教師—學生”、“學生—教師”、“學生—學生”的多向交流模式,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加強了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的指導與反饋,創造了師生平等交流的課堂氣氛,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使師生在積極的互動中產生教學共鳴,實現教學相長。

3效果評價

3.1教學效果滿意度評價

學期末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對授課班級學生隨機進行抽樣調查。統計顯示,學生對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效果的評價明顯高于傳統教學模式。

3.2期末理論考核及綜合能力測評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后,期末理論考核優秀率79.2%,綜合能力測評優秀率89.9%,總體效果較好。

篇(6)

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是教育信息化的全面發展,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反映著教師隊伍的信息素養的成熟度,筆者在邊遠山區從事信息技術培訓工作多年,充分了解該地區的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掌握及運用的低效現狀。資料顯示,在我國農村,教師隊伍的所占比例是很大的,而其信息素養卻是很低的。當前,在農村教育信息化要求下,積極采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實施信息化工程,促進教師隊伍的信息素養提高,以實現與發達地區的均衡發展,確實是件緊迫而有效之事。

一、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現狀

筆者身處教師職后培訓機構二十余年,出于培訓需要,對本地區農村學校常有調查研究。2007年10月至12月,調查了所在縣區農村中小學校教師掌握和運用信息技術狀況,結果顯示:雖然該地區,凡是195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在職教師98.85%已通過信息技術初級學習,73.2%的在職教師又通過了信息技術高級學習,然而調查中,只有50%左右的在職農村教師初步具有了基本的信息技術操作技能、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及網絡基礎知識等;10%左右的農村在職教師基本了解一些常見的應用軟件和編輯軟件(如辦公軟件、演示文稿、Photoshop等圖形圖像處理軟件、Authorware、Flas制作軟件、Frontpage、Dreamweaver等網頁制作軟件)等方面的內容;3%左右的農村在職教師可初步利用信息手段在與學科整合的基礎上進行教學改革和科學研究。

目前,中小學教師遠程教育培訓工程已全面開展,這正改變著教師工作、成長的方式和環境,引導著教師深遠、長足地發展。而由于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存在,尤其是教育技術能力的缺乏,影響了教師的持續發展,特別是農村教師,其發展與預期的目標存在較大的距離。現代教育雖已走進廣大農村中小學,但在實施中存在著不少障礙,尤其突出的是農村教師普遍缺乏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教育裝備不足,缺乏運用教育技術等。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掌握現代科技信息,具備現代技術與學科整合的能力,而農村中小學教師的不良的信息素養現狀,將使新課程教學改革、校本研修、教師的專業發展、教師群體素質的提升受到很大影響,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的種種狀況著實令人擔憂。

新一輪的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正全面鋪開,面對農村教師運用信息技術普遍存在低效狀況,如何促進教師信息素養的提升,如何避免以往的培訓效能達不到的問題,關注教師真正發展的目的性,是師訓和教師發展值得關注的一個重要課題。

1. 認識不到位

在山區農村,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教師缺乏應有的上進積極性要求,對信息化認識是不到位的,對教育技術能力的內涵沒有真正把握實質,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自己的教育素養的提升。

一是在培訓學習中,只注重教育技術中技術方面的學習,而忽視現代教育教學理念的更新,如教育學、心理學、教學設計等內容的學習與研究,因此可能造成教師在實踐運用中,教育技術與課堂教學缺乏真正需要的有效結合。如我們在調查中發現,有很大部分教師對新技術特別敏感,也樂于學習和運用,而且不斷把所學信息技術與自己的課堂教學設計相結合,但由于新的教育理念的缺乏,出現就技術而用技術的現象,而很少考慮技術對課堂教學效果產生什么不良影響,因此,這樣的設計可能模糊學生在學習欣賞中學習的目標,偏離學生關注的方向,錯解課堂的重點等,這很明顯抹殺了現代教師們擁有教育技術能力的原始初衷。

二是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導向偏差,未能正確認識教育技術輔助教學的實質。如在很多教學教研活動中都強調:“……公開課、優質課評比中,必須使用多媒體,否則扣分……”這是一種不良導向,忘記了教育技術應為教學內容服務的手段,更可能導致競賽課堂教學中技術泛化的傾向,而不對教學需要進行深入鉆研,為得分而操作機器的本末倒置。

2. 運用環境普遍缺失,教學硬件跟不上

教師學而不用,這是在教育技術應用中存在的普遍現象,也是教育技術能力提升的主要障礙之一。在農村學校的普通課堂,教育技術運用率是很低的,如在對該地區農村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掌握及運用的調查中,運用教育技術教學,只是在有縣級以上教學競賽時用一用,做一個“花架子”,秀一秀教學而已,其他時候根本不用。對該地區片中心小學以上的農村中小學66所學校進行調查,其中10所學校教師沒有配置電腦;配置電腦數與教師人數比在10%以下的有37所學校;配置電腦數與教師人數比在11%~20%的有11所學校;配置電腦數與教師人數比在21%~35%的有5所學校;配置電腦數與教師人數比在40%的有5所學校。 這種環境的惰性,引發人的惰性,這樣,教師想去運用教育技術手段教學,而又懶得去“組織”這些“人的”“物的”……在山區農村學校要真正運用教育技術手段教學是艱難的。

三、如何加強農村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

教育技術與教育技術能力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教育技術是一種工具,教育技術能力是對教育技術的掌握和運用的效能體現,教師只有明確認識、提升認識、加強學習與常運用,其教育技術能力才能得以形成與提升,教育技術能力實效也才得以發揮。在促進教育信息化的實現中,以教育技術能力提升促進教師的整體素質的提高。

在農村,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薄弱具體映射了如下問題:學校提供的培訓條件、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教師積極自主學習的要求、教師的教育教學基本功、教師工作的環境條件等欠缺。

1. 培訓先行,且有針對性

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獲得與提升,大多是在職后,這就說明教師的職后培訓是一個關鍵環節。職后教師的培訓不同于兒童的培訓,美國心理學家柯爾伯(David Kolb)提出了成人經驗培訓圈理論,這種理論同樣實用于教育技術培訓。 根據該理論,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教師在基礎教育課程深刻變革與教育信息化浪潮中急需教育技術具體技能,及其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應用經驗,這些是培訓的內容與目標;第二階段,在培訓過程中,教師必須有機會在自身原有經驗的基礎上觀察與思考這些新經驗;第三階段,教師在訓練過程中結合自己的觀察與思考,創造性地對教育技術技能及其在教學中的應用經驗重新表達與建構,形成邏輯完整的理論體系;第四階段,教師把上面形成的教育技術技能、設計技巧、整合應用的理論與方法運用于自己的教學實際,在具體學科任務與實踐中做出自己的設計決策,使其轉化成教育技術能力。

這類培訓屬于全員參與,不僅一線教師,各行政主管教學領導都需包括在其中。學習內容從教育理念、教育教學理論、學科教學知識、教學基本功、教育技術技能等進行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全方位培訓。

從2013年下學期開始,湘西州龍山縣就開始組織該區域教師進行了分學科、分階段教育技術能力培訓,近千人已經獲證。該縣通過近一年來的教育信息化建設,截至目前,該縣域80%以上教師開通了個人空間,空間數4469個,班級空間1173個,實現了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建成了縣域優質課堂專遞系統(包含:錄播教室、教學資源實時錄制直播點播系統、教學資源管理系統、互動教學控制平臺、網絡通道、終端系統),且該系統具有精品課堂、名師課堂建設功能。實現城區優質課堂向全縣73所學校的每間教室同步傳遞。且在師資特別薄弱的農村學校建設的第一批8個雙向音視頻的互動教室,可實現學生參與城區優質課堂的問答等教學活動等。整個系統現已投入運行,在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中,成為全國率先投入。

2. 促進教育教學理念更新,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

現代教育教學理念是教育技術能力形成的核心因素之一,農村中小學教師日常工作較繁重,雖然培訓學習占主動地位,但學員參訓大多是迎合上級或其他學校的形式檢查、學分登記規定等各方面原因而學習,所以可能造成學習效率偏低,教師發展不均現象。薛梅一文所述:“……校領導要為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培訓環境條件,教師才能不斷地學習,了解現代教育教學理念,了解教育教學的最新動態,學習選取適合自己提高的東西……校長要為教師起到引領作用,提供適當的學習時間,營造好的學習氛圍,提供好的學習場所,與教師互幫互學,促進教師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能力。”

3. 深化學習,創設條件,積極運用

教師教育技術提高的過程應是一個“學習―實踐―反思―再學習―再實踐―再反思”的循環過程,這說明短少的培訓時間是很難達到運用和掌握教育技術能力目標,堅持長期的實踐學習和運用是關鍵,在農村學校,領導要重視,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和資金投入,建設符合要求的教育技術運用的環境,給教師一個自己的演練平臺,組織老師相互觀摩學習別人的長處,完善自己的各種能力,使培訓的理論基礎得以深化、教育教學基本功時時演練加深等。并且在這種好的導向中,讓教師明確,只有讓自己具備應有的教育技術能力,才符合時展的需要,才不“落伍”,達到自我提升的認識效果。

4. 加大農村學校信息化建設投入,夯實教育技術能力實戰基礎

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是在教師實踐的基礎上逐漸成熟起來的,為教師提供良好的信息化環境條件,可強化教師使用教育技術,督促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交互式優勢開展日常教學活動,更可發揮信息化建設效益。如湘西州龍山縣近一年的教育信息化建設中,將教育信息化建設資金3000萬元列入2014―2019年財政預算,目前對農村片小均已配備55寸交互式觸摸液晶一體機(含綠板、備課儀),光纖接入互聯網。教學點將在年底前全部建設到位(42寸液晶電視+電腦)。發揮著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給予其良好的展示平臺。

5. 加強激勵機制的建設,促成以點帶面的全員發展

鑒于教育技術能力的幾大要素及教師隊伍結構狀況,要提高農村學校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可開展以下活動及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互助方式提高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在農村,由于老教師占的比例較大,他們教育教學實踐經驗相對豐富,對于教材的處理、重點難點的掌握、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思路的設計等相對于青年教師都很到位,在老教師的帶動下,青年教師可快速成長。另外,青年教師學習能力強,接受新事物快,在信息技術學習和運用中可以幫助老教師加快利用信息資源,設計圖、文、聲、像并茂的教學課件等方式,促使其共同提高。

二是實行獎勵機制。這是一種激勵強化手段,學校制定相應的教育技術提高、多媒體使用制度,對教學使用頻率高,課堂教學受到學生歡迎的教師,在年度教學質量綜合考核評比中予以表彰獎勵。使教師對教育技術有好的認同感,發現現代教育技術的價值。另外,獎勵制度可以讓教師們看到學校的導向和決心,尤其是年輕教師,可進一步強化他們學習和運用的積極性,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這樣以點帶面、互助互學、積極的激勵,更有利于全員教育技術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祝春芝. 邊遠山區中小學教師信息

技術教育培訓有效性研究. 碩士畢

業論文. 2008.6.

[2]祝春芝. 民族貧困地區教師工作與生

活現狀調查分析研究[R]. 湘西:湖南

省龍山縣教師進修學校,2010.

[3]李建雄. 教育技術應用中的誤區不容

忽視[N]. 中國教師報,2007(08).

[4]符禮科. 提高教師技術能力的四種

形式[J]. 山東教育,2007(31).

[5]薛 梅. 校長帶頭提高教師教育技術

能力[N]. 中國教師報,2007(08).

[6]祝春芝. 邊遠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技

術培訓及運用現狀調查報告[R]. 湘

西:湖南省龍山縣教師進修學校,2008.

[7]毛亞慶, 鮮靜林. 當前教師培訓中應

篇(7)

為了適應現代信息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迅速發展,以提高畢業生的素質和適應能力。許多專家學者認為,在今后5一l0年內,教育迅速步入信息時代,因此,提高高校教師信息素養與教育技術能力水平就成了當前高校改革、發展中的一項艱巨任務。本文對天津地區高校學科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水平進行了小樣本調查,并進行了分析。

一、調查與分析

本次調查采用隨機抽查的方式,共涉及天津地區5所高校9個專業共30名教師,年齡界于27歲至50歲之間,教齡從2年至20年不等,職稱由初級、中級和副高構成,授課對象包括成教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發出問卷30份,收回3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3O份,有效率100%。高等院校要培養出符合時代的新型人才,必須注重自身的現代化進程,其中注重高校教師的現代教育觀念的培養和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等的應用能力的培養是高等院校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1.教育技術的基本觀點。教育技術基本觀點主要包括教育技術與教師本身的關系,教育技術在培養創新型人才方面,教育技術與課堂教學方面以及教育技術在推進教改和教育信息化等方面的觀點。而在調查過程中,絕大多數教師對此持積極態度,這說明作為高校教師,他們本身對教育技術在推進教改和教育信息化中的作用予以肯定,并在提高教育教學效果方面寄予了一定的希望,認為教育技術在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戰略中起著重要作用。

2.教育技術基本知識的掌握。教育技術基本知識的掌握是對教育技術恰當、正確應用的重要前提,教師必須要扎實掌握教育技術的基本概念,明確教育技術的研究對象、理論基礎、內涵及目標。但在調查過程中,僅有37%的教師掌握教育技術的概念,大多數教師并不清楚教育技術是什么,他們對教育技術應用也只停留在不自覺的水平。而對于教育技術的核心理論教學設計,達到掌握程度的教師僅占35%,這對教學極為不利。

在應用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方面,有2/3的教師未能夠掌握課件的制作方法和過程,教師對媒體的駕馭能力不強,這樣就直接導致了教學手段落后,即使教師使用媒體教學,效果也一般,甚至因此降低了教學效果,干擾了教學秩序。

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即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人力資源等與課程內容有機結合,很好地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能力,它也屬于應知應會的能力。在調查過程中得知,已有33%的教師掌握了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方法,這說明在信息時代,學科教師已經認識到了它的重要性,并在不斷提高的過程中。

教學評價與反思也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掌握對教學媒體、教學資源和教學效果的評價方法,能夠應用適當的技術和評價工具,開展對學生的評價,并且能夠根據評價的反饋信息,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學效果,達到績效目標,這是新時期對高校教師提出的要求,但這項至關重要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仍有63%的教師未掌握,這必然會影響學生對教學目標的達標程度,同時也影響了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不利于教育的長期發展。

3.教育技術基本技能的掌握。天津地區屬于我國的發達地區,從設備、技術到人才都相對優越,但在調查中我們發現,當地高校教師僅對一些常規媒體的基本使用與操作,多媒體教室的使用,網絡上的信息檢索與利用、傳輸及文字處理軟件的使用比較熟悉,有88%的教師能夠掌握。而對聲音素材的編輯,視頻、圖形、圖象的加工,動畫、多媒體課件和網頁的制作等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和對教學設計能力和評價方法的掌握僅達41%。教育理論告訴我們,應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方式優化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激發學生積極參與。但是技能生疏使得教師對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利于教育技術在高校的普及推廣。

4.教育技術的應用情況。調查顯示,天津地區大多數高校教師僅偶爾使用媒體資源和制作多媒體課件,完全不用的教師能占到30%,能主動在課堂教學中實施教學設計的教師也僅有1/3,此結果~方面反映了教師的教育技術應用意識不強,不能深入徹底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也說明教師的教育技術技能還有待于增強,以提高他們的應用水平。

在教學方法方面,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時,教師經常使用的方法仍以傳統的講授法和提問啟發式教學法居多,占半數左右,使用活動探究式教學法的較少,僅有30%。當然,沒有任何一種教學方法是適用于所有教學的,他們各有優缺點,教師在課堂中使用多媒體課件應注意與各種教學方法有效結合,摒棄其缺點,發揚其優點。

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方面,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對教學的評價及管理能力尤為關鍵,否則,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也是不徹底的,但調查顯示僅有24%的教師在教學中使用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技術,這不符合信息化社會和教育信息化對教師的要求。

5.發展與創新。在高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中,發展與創新能力有利地保證了教育技術應用于教育教學的長效性,但調查顯示,天津地區只有38%的高校教師經常注重這方面的積累,這是遠遠不夠的。

二、思考

對于天津地區的重點高校教師,他們所處地理位置優越,信息環境和教學條件優異是普通地區高校所不能比擬的,而且教師本身對教育技術的認識較高,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卻不能自覺應用教育技術改善教學效果,我認為原因應有以下方面:

1.對教育改革與教育現代化、教育改革與教育技術的關系認識不夠。高校教育不應僅僅對教學大綱負責,更應面向社會,評價高校教育質量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有賴于社會對畢業生的評價,他們如不能在短期內適應社會必將被淘汰。

若要培養出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僅依靠傳統的教育思想、敦育方法、教育內容、教育手段和教育管理是不現實的,只有高校教育現代化,培養出的人才能現代化,因此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當然,對教育內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是必要的,但教學模式的改革才是關鍵點。多年來,在我國高校都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教師是主動施教者,學生是教師灌輸的對象,媒體是教師向學生灌輸的工具,教材是灌輸的內容。不難想象,作為認知主體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處于被動地位,將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更無法成為創造型人才。因此教學改革要在先進的科學理論指導下,構建即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認知主體作用的新型教學模式,而現代教育技術的教學設計理論可以為新型教學模式的建構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另外,教育技術所研究的以計算機為基礎的現代教學媒體可以為構建新型教學模式提供理想的教學環境。在這種前提下,高校學科教師提高教育技術能力的重要性與必要性不言而喻。

2.教師教育技術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水平較低。從調查結果看,雖然天津地區高校教師整體的教育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水平較低,但仍有部分教師在自覺地學習教育技術基礎知識和技能,并努力將它們盡量合理地運用到教學中,以提高教學效果,雖然他們是小部分(約30%左右),但說明教師有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興趣和積極性,只是缺乏專業的理論與技術指導,因此有關部門應加強對學科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的知識和技能的培訓,讓他們自己能直接動手制作教學媒體,同時為他們提供急需的媒體資源和運用這些資源的環境、技術支持。

篇(8)

21世紀是世界全面進入信息化社會的世紀,以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成為拓展人類能力的創造性工具。目前,我國中小學已經開始推廣信息技術教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成為教育工作者探討的熱點。信息技術與歷史教學的整合。是實現歷史教學優化的一種有效途徑,也是信息化社會的必然趨勢。

信息技術走進歷史課堂,給歷史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信息技術把文字、圖片、視頻、聲音、動畫等集于一身,圖文并茂,聲像并舉,能夠有效地渲染課堂氣氛,創設情境,啟迪思維,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它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形成了一種將歷史教學與信息技術相結合、教師傳授與學生自我探索學習相結合的新型教學模式。如何更好地把握新的教育理念下的信息技術與歷史學科教學的整合,實現整合的優化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加以考慮。

一、轉變教育觀念,樹立現代教育觀

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受到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的支配。長期以來,基礎教育領域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一直占據課堂的中心地位,以如何講好課程大綱規定的內容為出發點,用滿堂灌輸的方式傳授書本知識,而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忽視對學生能力和情操的培養。在教學理論上,受行為主義理論的支配,只把學生看作是對外部環境刺激作被動反應的人,把學生當作知識的灌輸對象,忽視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要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就必須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樹立現代教育觀,把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創造型人才作為教育目標。如果還是舊觀念、舊思想,即使教學設備再先進,也算不上現代信息技術下的新型教學模式。

現代教育理論強調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基礎學力的提高,注重學生創造性與開放性的培養,強調對學生的價值觀與道德的教育,尊重學生的個體經驗,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點。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教師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實現人機間的交互,能使學生產生共鳴,提升知識的結構和操作水平,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真正達到培養新型人才的目的。

二、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新的課程改革以“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為核心理念,既強調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強調培養學生的能力,學以致用是教育教學的真諦。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既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又特別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和促進者。學生是學習的真正主體。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是我們不斷研究的課題。歷史是過去的,現實是歷史的延續。由于時代的阻隔,學生對歷史人物的行為、思想及感情,對歷史事件的發生、發展過程等,往往難以理解。而信息技術則是生動、形象地再現歷史的最好方法,它能夠將各種歷史資料進行有效的組合,形象地再現千百年前乃至上萬年前的中外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突破歷史時空限制,發散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如學習《美國獨立戰爭》一課時,先讓學生看《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的動畫圖示,指出北美殖民地人民對英國竭力壓制北美經濟發展和企圖永遠把北美十三個殖民地作為它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極為不滿,反抗斗爭日趨激烈,讓學生在感性認識中分析美國獨立戰爭的原因;通過展示《波士頓傾茶事件》插圖,指出北美人民的反英怒火已到了一觸即發的時刻了,波士頓傾茶事件就成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導火線。又如教學《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關于慕尼黑陰謀問題時,播放“第三帝國的興亡”的片斷,學生從中可以看到張伯倫興高采烈、急沖沖地去見希特勒的情景。以及希特勒并不以此為滿足的那種冷冰冰的態度。兩者表情所形成的強烈對比,能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到張伯倫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和希特勒欲壑難填的本質特征。教師通過多媒體提供事實數據和生動畫面,創設情境,能加深學生的理解。如果只靠教師的語言描述,即使再繪聲繪色,也難以收到這樣的效果。

信息技術與歷史教學的整合,為學生創設了能發揮潛力的環境。信息技術應用于歷史教學,學生能更多地接觸到原始的文字、圖片和音像資料,通過對原始材料的閱讀、分析、運用,學生能提高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闡釋歷史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真正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三、正確利用信息技術作為認知工具的功能

近年來,“百家講壇”節目收視率居高不下,其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專家們講述歷史時,充分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把與歷史內容相關的文本資料、圖片、動畫、音像等資料展現出來,最大限度地復原了歷史的原貌,再現了歷史的過程,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感觀刺激,使人能聞其聲、見其形、臨其境。將信息技術引入歷史課堂教學,能讓學生在感性上得到強烈刺激,形成深刻的歷史表象,促使學生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從而牢固地掌握歷史知識,正確認識歷史,掌握歷史發展的規律。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對傳統教學手段來說是一場革命。由于信息技術自身具有的巨大功能,與傳統教學手段相比具有很多優勢,因而它在更新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傳統教學手段之所以能沿用至今,在于它有著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信息技術不可能完全地取代傳統教學手段,它只是教育教學中的輔助工具,是用來改善教學的一種手段,是學生學習的認知工具。因此,在教學中既要注意合理使用信息技術,又要注意吸收傳統教學手段中合理的東西,做到優勢互補、協同地發揮其教學功能。

四、延伸信息技術的繼續學習功能

資源共享是當今數字化時代社會發展的一大特征,為我們的教與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豐富的資源。網絡的存在,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他們可能在課堂教學尚未涉及的時候就開始關注某一歷史問題,可能對課堂教學已經結束的問題繼續鉆研,對自己所感興趣的問題刨根問底。他們可以利用網絡交流學習所得,整理和保存自己的學習成果。網絡已成為了當今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渠道,為教與學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信息技術與歷史教學的整合,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具有扎實的歷史知識和一定的跨學科知識,將現代信息技術引入課堂教學,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益,而且要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素養,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提升學生利用網絡自主學習的能力。在信息時代,學會如何獲取知識比學會多少知識更為重要,如何收集處理信息比單純的記憶更重要。信息技術既是學生學習的工具,又為學生學習創造了一個新的學習環境,學生可根據個人的學習水平自主地選擇學習資源。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一大途徑。

信息技術打破了傳統課堂交流在時間、人員、內容上的局限性,大大拓展了師生、生生之間交流的空間,課堂教學一直延伸到課外。計算機網絡的使用,培養了學生的網絡學習能力,促進了學生主動利用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有效地對信息進行處理和創新,從而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并成為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總之,信息技術與歷史教學如何有效地整合,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歷史教學改革的熱點問題。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可以從深層次上改變我國基礎教育的傳統教學結構,創建新型的教學模式,必將提高歷史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更新現代教育教學理念,使教師和學生以前所未有的高效率進行教與學,促進教學整體改革。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培養新世紀人才。

參考文獻:

[1]鐘志賢.新型教學模式新在何處.電化教育研究.2001,(3,4).

篇(9)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檔的加速,中國的對外開放將進一步擴大。尤其半中國已經加入WTO,社會經濟活動將越來越多的與國際接軌,社會將需要更多的外語專業人才和外語素質較高的其他各類專業人才。這對我們外語教育工作者來說,肩上的責任加重了。如何有效地提高外語教學水平,為國家輸送更多更好的外語專業人才,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外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強調培養學習者的學習主動性,語言使用能力,多角度、多維的思維方式,從而提高學習者的外語水平。外語教學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外語要達到交際的目的,就必須依靠一定的語言環境。因此,營造良好的外語交際環境,提供盡可能多的語言實踐機會,是培養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首要任務。

傳統的外語教學形式主要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講課文、詞匯、語法,做練習,對答案,其教學方法單一、枯燥,教師始終占主導地位;教學環境單一、封閉,局限于粉筆、黑板、教材,從而限制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也抑制了學生學習語言的趣味性和娛樂性。這種“添鴨式”的教學模式是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被動的理解、消化、吸收。培養的學生既缺乏獨立性、自主性,其發散思維、逆向思維都受到限制。

隨著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對外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所謂信息技術,是以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微電子技術為基礎的一門新興的高新技術。廣義地說,信息技術是人類對數據、語言、文字、聲音、圖畫、影像等各種信息進行采集、處理、存儲、傳輸和檢索的經驗、知識及其手段、工具的總和,它具有超速度、網絡化、信息流、數字化、智能化和多媒體化等特點。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和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的外語教學方式已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研究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外語教學方法,是廣大外語教師面臨的一個新課題。其核心是研究如何在外語教學中具體應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和網絡輔助外語教學。

1多媒體教學在外語教學應用中的特點和作用

多媒體技術是根據人類交換信息的特點,將圖形、文字、聲音、圖像等多種信息綜合于一體進行編排處理的技術。采用多媒體的表現形式,把教學主要內容、材料、數據、范例等顯示在屏幕上,以輔助教師的教學。

111多媒體輔助外語教學能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

多媒體教學軟件可以提供許多語言素材,圖文并茂,動靜結合,聲情融會,視聽并用,這種全信息表達為外語教學提供逼真的表現效果,教師可根據教學目的選用一些多媒體教學軟件或自己制作多媒體課件或從課件庫中下載,利用超鏈接功能把聲音、圖像、剪貼畫等鏈接到演示文稿中,提供了圖形、聲音和語言等交互界面和窗口,使學習者靈活方便地操作控制學習,由于課件演示手段集視、聽、說為一體,教學過程顯得生動活潑,同時從而大大提高教學效果。

112多媒體輔助外語教學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建積極的課堂環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才能保證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以達到學生發展的目標。多媒體為外語教學提供了極為有利的物質條件。它既保留了計算機的交互特點,又具有視聽設備完美地呈現圖像和聲音的優勢,具有非凡的表現力,豐富的內容,多樣的形式,生動的圖像。

113多媒體輔助外語教學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強記憶,有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

多媒體可以多方面、多角度以不同形式描述某一事物,能提供直觀的教學素材,克服文字與口頭表達形象性弱的缺點,激發左右大腦半球同時上作,有助于學生觀察能力、自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再加上教師的引導、講解,學生將得到一個綜合的主體形象,從而形成概念,完成記憶。

114多媒體輔助外語教學有利于創造良好的語言交際環境,提高學生的聽說語言能力

多媒體技術支持下建立的多通道與交互式語言學習環境,能通過有效地整合視、聽、說、讀、寫等多方面的語言資源,在為學生提供大量多通道語言輸入的同時,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輸出、交流的機會,并可以進一步進行及時反饋,這就改變了學生在傳統教學中相對被動的地位,使學生有機會接觸到鮮活、自然的語言素材,為學生學習英語創設適宜的語言環境。()

2網絡教學在外語教學應用中的特點和作用

互聯網上蘊藏著豐富的信息資源,充分開發和利用這些信息資源已成為現代外語教學的重要環節。互聯網可以為學生帶來全方位、多層次、生動形象的語言信息,可以利用互聯網信息的及時性、全面性等特點為外語教學服務。

211網絡輔助教學豐富了教學資源,實現課堂教學的開放

計算機網絡應用于外語教學可以擴大教學信息容量,使信息的表現形式交互化、多樣化。網絡上豐富的信息資源及不受時空限制的交際空間,也彌補了外語資料單一、缺乏語言環境、缺少交流對象等傳統教學的缺陷。網絡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使外語教學模式由傳統的“封閉”模式走向“開放”。通過網絡從素材資源庫中索引出與本節課有關的各種“情景”,提供給學生,滿足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外語教學中,從而實現了教學目標。運用網絡教室的功能,可以讓學生在完成必要的學習和操練后,隨時從資源庫中調出檢測題進行自我檢測,利用相關軟件控制,給予檢測通過的學生訪問資源庫中課外閱讀、課外活動等素材的權限。通過網絡豐富的教學資源實現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有利于發揮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計算機網絡教學最大限度地挖掘個人潛力,使學生成為主動尋求知識的主體,增強學生學習的趣味性,激發他們的創造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積極性,使得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得以較大的提升。

212利用網絡技術搭建溝通平臺,從而實現師生課后交流

通過與學生的交流,教師可以及時掌握學生學習狀況,從而調整教學,可以傳授給學生更多的知識信息。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在課堂上通常是作業、試卷的交流多而語言的交流少,僅有的課間和個別輔導等交流形式存在面窄、參與學生少的缺點。運用網絡技術建立虛擬語言環境作為現實語言環境的補充,可以實現多方面、多層次的開放式師生交流,將有利于所有學生聽說和表達能力的培養。在外語教學之余,鼓勵學生用電子郵件或者聊天工具與教師進行外語交流,通過回復學生的郵件讓學生感受到外語的真實作用,提高學生學習外語的積極性,指出他們在郵件中的問題,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外語水平。通過郵件交流,既可以解決課堂上遺留的問題,也可以探討其他的問題,拉近了教師與學生間的距離,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除了師生之間的交流,鼓勵學生使用電子郵件或者聊天工具進行更廣泛的交流,特別是與外國人的直接交流,可以讓學生接觸到更純正的外語,更加直接地了解世界各國的國情、民族風情、風俗習慣等,從而加深對外語的理解。這一過程將引導學生的積極學習,提高其外語水平。

當然,信息技術在外語教學中能充分發揮其優勢的同時,也存在很多讓我們反思的問題,特別是目前我國外語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掌握還比較弱,所以對外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不僅要求外語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水平要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把傳統的教學優點與信息技術應用有機的整合起來。很多學校軟硬設備都還沒有跟上信息技術的發展,減慢了信息技術在外語教學中的普及應用。

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應用,對外語教學產生了深刻影響。外語教學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運用信息技術已成為外語教學發展的客觀要求。多媒體網絡技術在外語教學中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對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交際能力和綜合素質起著重要的作用。面向新世紀,要全面提高外語教學質量,培養更多的復合型外語人才,就必須認真研究外語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與發展的問題。要把外語教學改革建立在信息技術的平臺上,運用信息技術教學理論對教學內容、方法、體系進行系統的改革,努力提高外語教學的現代化水平。教無定法,勇于創新;結合理論,貴在實踐。在外語教學中,每一位外語教師都可以憑借信息技術這個人舞臺,結合實踐人膽地進行探索。

參考文獻

[1]何高大.現代教育技術與現代外語教學[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

[2]郭夏順,王建勝,程東元.迎接挑戰開創教育技術的新局面[J].外語電化教學,2001,(3).

[3]趙緒清.普及新課程理念[J].湖南教育,2002.7(增刊).

[4]范曉暉.網絡環境下醫學英語專業教學的思考[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01,15(1):8-9.

[5]章國英.從教學實際看多媒體英語教學[J].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3(4):19-20.

篇(10)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以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成為拓展人類能力的創造性工具。作為現代教育的先進思想――建構主義理論,便有了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廣闊空間和重要的技術支撐。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信息技術為學科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改變了傳統的教學觀和學習觀,使終身教育和學習社會化成為可能,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建構內部心理表征的過程。”也就是說,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教師或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下,教師是意義建構的指導者、幫助者、促進者。信息技術網絡教學的特點是以實驗(上機操作)為主的教學形式,就是以學生的實際操作與實踐應用為教學目的,而教師是以幫助學生主動學習的媒體,這就要求教師在信息技術網絡教學中更應注意建構主義學習的教學模式。

1.關于建構主義學習的含義

建構主義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屬性。“情境”:學習環境中的情境必須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意義建構。這就對教學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說,在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下,教學設計不僅要考慮教學目標分析,而且要考慮有利于學生建構意義的情境的創設問題,并把情境創設看作是教學設計的最重要內容之一。“協作”:協作發生在學習過程的始終。協作對學習資料的搜集與分析、假設的提出與驗證、學習成果的評價直至意義的最終建構均有重要作用。“會話”:會話是協作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學習小組成員之間必須通過會話商討如何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的計劃;此外,協作學習過程也是會話過程,在此過程中,每個學習者的思維成果(智慧)為整個學習群體所共享,因此會話是達到意義建構的重要手段之一。“意義建構”:這是整個學習過程的最終目標。所要建構的意義是指: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獲得知識的量取決于學習者根據自身經驗去建構有關知識的意義的能力,而不取決于學習者記憶和背誦教師講授內容的能力。

2.關于建構主義學習的方法

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灌輸的對象。學生要成為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在學習過程中就要用探索法、發現法去建構知識的意義;在建構意義過程中主動去搜集并分析有關的信息和資料,對所學習的問題要提出各種假設并努力加以驗證。教師要成為學生建構意義的幫助者,就要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學習動機;通過創設符合教學內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舊知識之間聯系的線索,幫助學生建構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

二、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下的網絡教學設計

由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認為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只對學生的意義建構起幫助和促進作用,并不要求教師直接向學生傳授和灌輸知識。可見在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下,教師和學生的地位、作用和傳統教學相比已發生很大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設計理論與方法來指導,顯然是不適宜的。為此,近年來,教育技術領域的專家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與探索,力圖建立一套能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以及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相適應的全新的教學設計理論與方法體系。盡管這種理論體系的建立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并非短期內能夠完成,但是其基本思想及主要原則已日漸明朗,并已開始實際應用于指導基于多媒體和Internet的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的網絡教學設計。綜觀近年來在國外主要教育技術刊物和國際會議上發表的多種建構主義學習環境,可以將其中使用的教學設計原則概括如下。

1.強調以學生為中心

在網絡環境下的教學過程中包含四個因素:教師、學生、網絡教學材料、網絡學習環境。在網絡的支持下,教學也可以面向個體的、小組的、和班級的(甚至大群體的)三種組織形式。而與傳統教學過程不同的是,網絡環境下的教學過程具有許多鮮明的特點:(1)教師和學生處于網絡的兩端,教師通過網絡對學生進行指導,學生利用網絡向教師咨詢;(2)網絡教學材料也不同于傳統的印刷教材,一方面是來自于Internet上的浩瀚的資源,另一方面可以是由教師按照不同的教學要求組織起來并放置在特定服務器上的網絡課程等多媒體形式的交互式教材;(3)網絡學習環境成為虛擬的空間,學生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獲取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人士的幫助。學生也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網絡化學習,并且能自主管理其學習過程。這些特點也反映了網絡教學環境中教學過程的各個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因此,我們可以根據教學的組織形式和學生學習的過程管理來對現有的網絡教學模式進行科學的歸類。

2.強調對學習環境(而非教學環境)的設計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環境是學習者可以在其中進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學習的場所。在此環境中學生可以利用各種工具和信息資源(如文字材料、書籍、音像資料、CAI與多媒體課件、Internet上的信息等)來達到自己的學習目標。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得到教師的幫助與支持,而且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協作和支持。按照這種觀念,學習應當被促進和支持而不應受到嚴格的控制與支配;學習環境則是一個支持和促進學習的場所。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教學設計應是針對學習環境的設計而非教學環境的設計。這是因為,教學意味著更多的控制與支配,而學習則意味著更多的主動與自由。

三、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下網絡教學設計的內容與步驟

1.教學目標分析

對整門課程與各教學單元進行教學目標分析,以確定當前所學知識的“主題”,即與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過程有關的知識內容。在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設計中,進行教學目標分析的目的是從教學大綱所規定的總教學目標出發,逐步確定出各級子目標,并畫出它們之間的形成關系圖。由形成關系圖即可確定為達到規定的教學目標所需的教學內容。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中,進行教學目標分析的目的是為了確定當前所學知識的“主題”。由于主題包含在教學目標所需的教學內容(即知識點)之中,通過教學目標分析得出總目標與子目標的形成關系圖,即意味著已經列出為達到該教學目標所需的全部知識點,據此即可確定當前所學知識的主題。常用的教學目標分析法有歸類分析法、層級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和解釋結構模型法(ISM分析法)等多種。

2.自主學習設計

自主學習設計是整個以學生為中心教學設計的核心內容。在以學生為中心的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中,常用的教學方法有“支架式教學法”、“拋錨式教學法”和“隨機進入教學法”等。

四、結語

在建構主義學習模式中,學生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識不再是教師傳授的內容,而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對象;媒體也不再是幫助教師傳授知識的手段、方法,而是用來創設情境、進行協作學習和會話交流,即作為學生主動學習、協作式探索的認知工具。顯然,在這種場合,教師、學生、教材和媒體等四要素與傳統教學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間有完全不同的關系。但是這些作用與關系也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確的,因而成為教學活動進程的另外一種穩定結構形式,即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下的教學模式。

上一篇: 知識管理的概念 下一篇: 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网站入口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盗摄 | 久久精品少妇一级 | 色综合伊人色综合网站 | 飘花国产午夜理论片不卡 | 日本有码中文字幕在线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