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8 17:12:5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知識管理的概念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普遍提升,人們對于服裝的審美觀也發生了改變,尤其是對流行趨勢的變化,更是了如指掌。面對龐大的流行數據,設計師為了能夠隨之對其進行運用,建立時尚知識管理系統十分必要,以該系統為前提的服裝概念設計也更加能夠體現流行趨勢。但是當前階段對于該系統的創建依然存在相關不足,基于此必須要對其進行深入分析。
一、時尚知識管理
按照相關定義可以將時尚知識管理理解為以時尚、集成等為基礎的,可以為服裝設計提供支持的數據集合。時尚知識管理主要具有如下特點:① 主題性。這里所提到的主題性,也就是時尚知識管理中所具備的所有知識與數據都是以相應主題為基礎的,針對服裝設計風格、顏色、面料、款式等,選擇合適的服裝設計元素[1];② 集成性。時尚知識管理中所具備的數據來源十分多樣化,但是原始數據格式卻不相同,所以必須要對其進行集成。將知識列入管理系統中進行轉換,再次格式化并排列,以此獲得具有單一性的物理映像;③ 時變性。所謂時變性,也就是時尚知識管理系統中所包含的數據都會受時間的變化而更新,為了很好的適應這一變化,數據需要通過更高層次進行綜合;④ 非易失性。時尚知識所標志的時間與地點等均是客觀存在的真實數據,并且會被長時間的保存下來,在知識管理系統方面的要求主要體現為加載、查詢等。
按照時尚知識管理系統結構的一般性,可以將其體系結構設置為以下幾個方面:① 時尚知識詞典。這一環節為整個系統的數據庫,主要是對時尚知識的體現形式與規則進行規范;② 時尚知識來源。這一環節是對來自于不同途徑的時尚知識進行采集;③ 時尚知識整理。這一環節是對不同的時尚數據進行抽取、轉換與儲存;④ 時尚知識發掘。這一環節主要作用是發掘時尚知識;⑤ 前端決策支持。這一環節是對時尚知識決策支持交互界面進行提供。
(一)構建時尚知識決策結構
決策支持系統的主要作用是向服裝設計師提供智能化的基礎知識,通過對相關信息、模型的利用,真正實現對人機交互系統的創建。為了有效構建這一系統,需要認識到以下幾點:① 該系統的使用對象為決策人員;② 該系統主要強調了支持這一概念,也就是能夠幫助決策人員做出正確決策的能力;③ 該系統重點強調了交互這一處理形式,因此需要認識到與人有關因素在決策結果上的影響。
(二)形成服裝概念設計
(1)決策支持
一方面,要形成服裝時尚風格。時尚這一因素是通過不斷的演變而進步的,每一時間段的時尚均是以之前時尚為前提,且可以將其看作之前服裝風格的延伸。各種時尚潮流的興起均會為社會的發展帶來全新的活力。對于一個開放性的社會,不同的時尚都可以實現自由發展,進而對人們的生活與工作帶來豐富的內容[2]。針對現如今服裝行業的發展現狀而言,幾乎所有的服裝品牌都會在新一個季度推出多個風格的時裝主題,這些主題有些是對之前的延續,而有些則是全新的設計風格。由此看來,越來越多樣化的服裝主題不僅創造了時尚風格多變的品牌形象,同時也滿足了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
另一方面則是要在時尚風格的基礎上推薦排序基本原則。其一是時尚的引入階段,也就是時尚剛剛興起的階段,還未滿足大部分人對于時尚的需求時,卻可以為人們帶來新鮮感的時期;其二為接受時尚階段,即時尚已經廣為人知卻被接受的時期,這一階段是時尚風格被廣大消費者接受的階段,同時也是服裝產品獲利最高的階段。
因為不同的品牌有不同的定位,目標消費群體對于時尚的敏感度也存在很大差異,所以系統決策所支持的時尚風格推薦排序自然也就不盡相同。一般會將服裝品牌劃分為以下幾種,即時尚引領品牌、市場追隨品牌兩種。前者主要是針對具有較高時尚敏感度的消費群體,而后者則主要指的是緊跟潮流的消費群體。
(二)服裝元素概念設計決策支持
服裝設計元素即組成服裝設計風格最為基礎的單位,其中主要涵蓋了色彩、面料、造型以及圖案等元素。而服裝概念設計則具體包含了對風格主體對應的時尚色彩概念、時尚面料概念、時尚造型概念以及時尚圖案概念等。
這一項工作現階段主要是由設計師按照設計主題搜集圖片,并通過圖文的形式將故事進行表述,盡管這種表述形式十分直觀,然而因為多數服裝企業中缺乏系統的時尚知識管理觀念,致使一些無效操作存在,很難對概念設計效率進行控制,進而導致資源的浪費。
文章中所提到的時尚知識管理當中,都是在不同的渠道搜集時尚信息,另外則是依靠不斷積累所得服裝知識歟其中儲存了諸多服裝設計風格色彩、面料、圖案以及款式的相關信息,以此為服裝元素概念設計奠定了扎實的基礎[3]。一旦明確了新服裝產品的時尚設計風格之后,便可以利用知識管理系統中的決策支持系統快速捕捉到與之相對應的色彩、面料、圖案與款式,隨后再利用篩選和排序形成不同類型的服裝元素設計界面。
(三)決策人機交互系統
利用人機交互的形式對服裝概念進行設計,主要是以用戶與系統互動為前提,獲得服裝時尚風格色彩、面料、圖案、款式等概念的決策支持,通常包含了以下設計流程:① 選擇關鍵詞;② 選擇設計主題;③ 選擇時尚數據信息;④ 概念整理;⑤ 終端形成。
在選擇關鍵詞方面,用戶需要限定概念設計的年份、季節與分類等關鍵詞,為用戶提供多方面的選擇。在排列主題概念方面,則需要在系統中設置時尚風格主體信息字典,將時尚風格主題傾向與風格主體進行連接。一般一個品牌一個季度僅需要確定5個主題即可,用戶便可以根據系統提供的風格主題選擇設定的概念主題。隨后,將系統中所有的主題概念進行整理,以此為用戶提供更為多樣化的時尚主題概念。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社會經濟水平逐漸提升的基礎上,人們對于服裝的審美觀念也得到了提升,同時服裝概念設計也需要向信息數字化方向創新,通過建立信息化的時尚知識管理系統,為服裝概念設計方法提高智能化支持。與此同時,人們對于服裝的選擇要求也越來越個性化,在服裝設計選擇當中融入了更多的個性與自我觀念,從而使得服裝概念設計成為引領時尚的先驅。
參考文獻:
本文在研究了基于本體的的概念設計知識模型的基礎上,提出了基于本體的概念設計知識管理框架,研究了用戶對本體的定義、對知識結構內容的自由擴充以及概念設計知識的檢索方法等關鍵技術。
1、基于本體的概念設計知識建模
1.1概念設計知識分類與表達
概念設計是對設計問題加以描述,并以方案的形式提出眾多解的設計階段[7].概念設計從不同的角度有多種定義[8].一般認為,概念設計是指以設計要求為輸入、以最佳方案為輸出的系統所包含的工作流程,是一個由功能向結構的轉換過程。
圖1描述了一般概念設計的工作流程,它包含綜合與評價兩個基本過程。綜合是指根據設計要求,運用各種分析、設計方法推理而生成的多個方案,是個發散過程;評價則從方案集中擇出最優,是個收斂過程。概念設計是將所設計的產品看成一個系統,運用系統工程的方法去分析和設計。具體說,概念設計就是將設計對象的總功能分解成相互有機聯系的若干功能單元,并以功能單元為子系統進行再次分解,生成更低一級的功能單元,經過這樣逐層分解,直至對應的各個最末端功能單元能夠找到一個可以實現的技術原理解。概念設計的主要任務是功能到結構的映射,概念設計過程主要包括:功能創新、功能分析和功能結構設計、工作原理解的搜索和確定、功能載體方案構思和決策。
根據概念設計的過程及人在設計時的認知特點將概念設計知識分為元知識和實例知識(其分類如圖2所示)。元知識中主要包括功能知識、技術原理解知識、結構知識等。實例知識中主要包括方案設計實例、技術原理解實例、產品實例等知識。
(1)功能知識。主要描述產品完成的任務,描述產品的功能及功能子項。描述產品要完成的功能,包括功能內容、實現參數、性能指標等;
(2)技術原理解知識。描述產品功能及功能子項的原理解答。它的表達要復雜些,一方面可用文字、數字表達它的說明、解答參數,另一方面,要有圖形支持產品原理解答;
(3)結構知識。描述產品的結構設計狀況,是對原理域知識的細化和擴充,是求解原理解的結構載體,可描述產品關鍵部分的形狀、尺寸和參數。產品功能結構的映射(簡稱為功構映射)就是對產品的功能模型進行結構實現的求解,是將產品功能性的描述轉化為能實現這些功能的具有具體形狀、尺寸及相互關系的零部件描述。在這里功能是產品結構的抽象,是結構實現的目的;而結構則為實現某功能而選用的一組構件或元件。功能結構間的關系一般而言是多對多的映射關系。一個功能可能由一個或多個特征或元件實現,而一個特征或元件也可能完成一個或多個功能;
(4)實例知識。已成功或失敗的設計范例,包括方案設計實例,產品結構知識實例、技術原理解實例等。它包含了更多的實際因素,是類比設計和基于實例推理設計的基礎。
以工程機械中某型滑模式水泥攤鋪機為例,總功能為攤鋪水泥路面,總功能可細分為滑模作業、控制作業等功能,滑模作業功能又可細分為提水泥漿、擠壓成型等功能。其中某個功能的實現可能會由幾個結構組合而成,例如滑模式水泥攤鋪機滑模作業功能就是由螺旋分料器、刮平板等幾個結構一起才能實現。圖3為該水泥攤鋪機的功能層次定義和功能分解結構舉例。該產品所對應的結構分解則如圖4所示。圖5中給出了對于滑模作業功能的技術原理解簡圖、技術原理解的評價、參考產品,以及實現該功能的說明等相關的知識。
如何利用計算機技術對概念設計予以支持,對概念設計知識進行有效的管理,至今仍沒有較好的解決方法。目前的知識建模主要是專家系統,最常用的知識模型包括框架、產生式規則、語義網絡、謂詞邏輯等。專家系統的知識建模主要側重符號層的系統實現,很少考慮動態的,非結構化的知識,造成專家系統解決問題的局限性,使得專家系統不能解決大型復雜問題。
本體作為“對概念化顯式的詳細說明”[9,10],研究領域內的對象、概念和其他實體,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可以很好地解決概念設計知識的表達、檢索和重用等問題。采用本體描述概念設計知識可以支持細粒度的產品語義信息的描述,可以形式化地定義特定領域的知識,如概念、事實、規則等;支持語義層面的集成和共享,基于本體的知識定義可以對知識作普遍的、無歧義的語義解釋,可以保證不同使用者之間進行語義層面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
1.2本體建模過程描述
本體是某一領域的概念化描述,著意于在抽象層次提出描述客觀世界的抽象模型,它包括兩個基本的要素:概念和概念之間的關系。本體的構建必須滿足以下的要求:對目標領域的清晰描述;概念或概念之間關系的明確定義;一般性和綜合性原則。本體可以有多種表述方式,包括圖形方式、語言形式和XML文檔形式等。
基于本體的產品概念設計知識建模過程包括3個階段:
(1)產品概念設計知識目標確定。產品概念設計知識定位,概念設計知識的定位決定本體構造的功能需求及最終用戶。
(2)產品概念設計知識本體分析與建立。根據需求分析,確定該領域的相關概念及概念屬性,并用XML語言進行形式化描述。這個階段是建立概念設計知識本體的關鍵環節,直接影響到整個本體的生成質量,同時也是工作量最大的階段。
(3)產品概念設計知識本體評價。對所創建的本體進行一致性及完備性評價。一致性是指術語之間的關系邏輯上應保持一致;完備性是指本體中概念及關系應是完善的。我們稱該3階段的組合為產品概念設計知識本體建模的一個生命周期(見圖6)。
1.3概念設計知識的本體表示
在此我們以工程機械中滑模式水泥攤鋪機為例,結合圖3~圖5中的實際知識,從概念實體、概念屬性及概念間關系等方面來說明產品知識、功能知識、技術原理解知識、技術原理解實例等概念設計知識的本體表示,通過概念蘊涵、屬性關聯、相互約束和公理定義等方法揭示了概念間的本質聯系,形成一個語義關系清晰的產品概念設計知識模型。建模采用目前最新的OWL語言描述。
表述的語義為一個滑模式水泥攤鋪機繼承了一個產品的所有屬性,此外還具備了關系屬性:攤鋪能力,同時,又對屬性攤鋪能力作了限制:只能應用于滑模式水泥攤鋪機領域,且取值變化只能在攤鋪寬度中(省略了關于滑模式水泥攤鋪機類似屬性的定義,如攤鋪厚度和攤鋪速度等)。
表述的語義為一個功能技術原理解具有對應的功能名稱,相關的技術原理解簡圖(省略了技術原理解類似屬性的定義,如評價、參考產品、創建人、創建時間、存儲位置等)。
上述描述中,使用類公理(subclassof)描述了兩個類(概念)之間的繼承關系,如滑模式水泥攤鋪機類是產品類的子類。在描述類屬性時,使用關系屬性(objectproperty)描述了類的某個屬性同時也表示了兩個類之間的某種關系,如攤鋪能力既是滑模式水泥攤鋪機類的一個屬性,同時也表達了和攤鋪寬度類之間的對應關系。另外,使用屬性公理domain和range表示屬性的應用領域和屬性的取值范圍,如屬性攤鋪能力只能用于滑模式水泥攤鋪機類,且它的取值只能是攤鋪寬度數據集。
1.4基于本體的概念設計知識管理的特點和優勢
基于本體的概念設計知識管理可以讓設計人員更好地重用已有的概念設計知識,基于本體的概念設計知識管理具有以下的一些特點或優勢:
(1)支持用戶定制知識類別。產品概念設計過程中,需要運用多種類型的知識,如:功能類、功能技術原理方案解類等。這些知識的描述和使用有著不同的特點,不能用相同的描述框架來處理。基于本體的設計知識建模允許用戶對設計中知識類別加以定制,針對每一類別定義其描述屬性,從而較好的解決了概念設計中多來源多類型知識的表示問題。
(2)支持概念共享的知識庫構建。概念設計知識本體的構造澄清了概念設計領域知識的結構,為概念設計知識的表示打好了基礎,而本體中統一的術語和概念也使概念設計知識更好地共享成為可能。基于本體的概念設計知識表示在區分不同知識類別的同時,建立起概念間的共享聯系。通過概念間的共享機制,避免了設計知識庫的數據冗余和數據不一致問題,方便了知識的建模錄入、檢索及統計處理。
(3)多視圖和基于本體概念的知識檢索。在目前的應用系統中一般采用基于關鍵字的數據庫查詢方法,由于其數據庫組織不是建立在能夠表示概念之間的關系、事實和實例的領域模型的基礎上,因此無法實現智能查詢和信息推理,也就無法解決語義異構性問題。由于不同的組織和人員可能使用不同的詞語表示同一個含義,因此查詢系統得不到意義相同但用詞(語法)不同的內容。當需要對多個數據源進行查詢的時候問題更為明顯,多意詞和同義詞會使查詢得到許多不相關的信息,而忽略另外一些重要信息。
在基于本體的概念設計知識管理中由于具有統一的術語和概念,知識庫建立在本體的基礎上,使得基于知識的設計意圖匹配成為可能。采用基于知識、語義上的檢索匹配,對用戶的檢索請求,通過查詢轉換器按照本體把各種檢索請求轉換成對應的概念,在本體的幫助下從知識庫中匹配出符合條件的數據集合,解決了語義異構的問題。
從人在設計時的認知特點出發,可以采用基于功能分解樹的功能設計知識檢索視圖、基于產品分解結構樹的結構設計知識檢索視圖,還可以利用本體中已定義的概念定義其它知識檢索視圖,比如需求功能知識檢索視圖、軟件工具使用知識檢索視圖等,實現基于知識檢索的設計意圖的匹配。
2、基于本體的概念設計知識管理
2.1概念設計知識管理系統結構
結合工程機械行業的實際,本文提出了圖7所示的基于本體的產品概念設計知識管理系統結構,系統按照知識產生、獲取和利用的流程來構建,系統結構主要包括概念設計知識管理工具、數據接口程序以及基于本體的概念設計知識庫,具體由4個部分構成。
(1)概念設計知識獲取。概念設計知識的獲取包括從概念設計知識本體定義、本體之間關系定義、本體知識庫生成到概念設計知識獲取整個過程。
(2)概念設計知識維護。主要包括從概念設計知識本體維護、本體關系維護、知識庫重新生成到概念設計知識維護的過程,實現對本體的屬性修改,各類知識之間的關系維護,以及知識庫的更新等。
(3)概念設計知識檢索重用。系統中提供基于多視圖的知識檢索方式,如基于功能分解樹的功能設計知識檢索視圖、基于產品分解結構樹的結構設計知識檢索視圖,及用戶定義的其它知識檢索視圖。此外系統提供基于本體概念的知識檢索方式,通過本體映射庫,可以實現同義詞的檢索,保證可能會采用不同的概念和術語表示相同的設計信息的人可以得到相同的知識幫助。
(4)概念設計知識庫的構建。要實現基于本體的,支持客戶自定義的概念設計知識管理,系統必須由足夠的柔性,支持各類知識的存儲,作為系統基石的知識庫的構建就不能采用完全預先定義的方式,在系統中我們采用基礎數據庫加上在此基礎上經過本體定義工具動態生成的各類知識庫的方法保證基于本體的知識管理的實現。
[分類號]G350
1 導言
作為一種人類的活動,知識發掘(Knowledge Management,KM)早在原始社會就已經存在,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原始經濟時代,人們為了生存,結繩記事、鉆木取火、狩獵、對農作物的栽培和對剩余獵物的飼養,包括氏族之間的戰爭都包含著知識發掘成分;農業經濟時代,《易經》是人們對自然知識的高度概括,《孫子兵法》是對戰爭規律的全面剖析,《天工開物》是對民間手工技藝的詳細描繪,《君王論》是對王者之道的精辟論述,《國富論》是對經濟規律的深刻揭示,《本草綱目》是對中藥知識的系統總結,它們都是知識挖掘的結果;工業經濟時代,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現代管理推動整個社會不斷進步,知識的發掘為知識社會孕育了胚胎;知識經濟時代,經濟的基礎已從自然資源轉化為知識資源,知識成為最重要的資源,知識發掘成為最重要的生存發展手段。人類社會中知識活動的發展過程如表1所示:
縱觀人類發展的歷史,不難看出人類社會創造財富的歷史進程隨著知識發掘的水平而變化(見圖1)。在當今“信息爆炸”、“信息泛濫”的社會,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組織、一個自然人的知識發掘能力及其發揮狀況直接代表著自身的生產力水平,反映著自身財富積累的狀況和對人類貢獻的大小,決定著自身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影響著自己的命運和前途。認識知識發掘的本質,提高知識發掘水平,增強知識發掘效率,是整個人類社會生存發展最基本的任務,重視研究知識發掘理論和實踐問題對于完成這一歷史重任有著重要的意義。
2 知識發掘的概念
20世紀80年代末,人們開始研究知識發現(Knowledge Discovery,KD)。知識發現是數據庫中的知識發現(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s,KDD)的簡稱。1989年8月在美國底特律召開的第11屆國際人工智能聯合會議(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s on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專題討論會上首次出現KDD這個術語。隨后在1991年、1993年和1994年都舉行KDD專題討論會,隨著KDD在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影響越來越大,KDD組委會于1995年把專題討論會更名為國際會議,同年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市召開第一次KDD國際學術會議,以后每年召開一次。
1992年,Frawley w,Piatetsky-Shapiro G和Matheusc共同提出了知識發現的定義:“Knowledge discovery isthe nontrivial extraction of implicit,previously unknown,and potentially useful information from data.”隨后,Pia―tetsky-Shapiro G等人又把KDD的概念進行了完善,至今被廣泛引用:“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 is thenontrlvial process identifying valid,novel,potentially usefuI,and ultimately understandable patterns in data.”即數據庫中的知識發現是指從數據庫中獲取有效、新穎、有潛在應用價值并最終可理解的知識模式的非平凡過程。
為了解決使用率很低的問題,國內外學者圍繞方法、應用等重點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研究,如從經典理論、概率論、模糊理論、可能性理論和證據理論等人手探索系統模型方法,研究應用系統的流程共性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
雖然知識發現的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但其應用還有很大的局限性。這不僅是知識發現技術還很不成熟的問題,更重要的可能是技術以外的問題。對于廣大的管理決策者、科學工作者和信息收集、加工、服務者來說,通過技術手段從數據庫中發現的“知識”,盡管它新穎、有潛在應用價值并能被理解,但它并不是真正意義的知識,一般只是“準知識”或“過渡性知識”而已。真正能解決問題并被人們廣泛接受的知識一般是數據庫內與庫外、隱性與顯性、人腦與電腦(系統)、信息與知識的互動、協調、統一、創造的結果。限于數據庫中的發現,不可能克服數據庫自身存在的信息不全、信息不新、信息不準的問題,而知識挖掘要求信息源必須是真實的、大量的、適時的;不可能收集到隱性知識,而形成新的知識系統,隱性知識可能比顯性知識更關鍵;不可能有效實現千差萬別的個性化服務問題,而知識服務必須個性化。當然,筆者不排除知識庫中知識發現的基礎性地位和重要作用,但它不能替代其他因素的作用,不能過分強調技術的功能。
為此,筆者將采用先進的和傳統的技術、方法和手段,對數據庫內外的知識進行系統的分析、挖掘、發現和利用,稱之為知識發掘,以示與僅限于數據庫中的“知識發現”之間的區別,同時試圖強調其概念所包含的系統性、廣泛性、連續性和積極主動性,以求得更好的實際應用效果。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知識發掘不是由筆者首次提出來的,如張宗橙、李宏等專家學者在自己公開發表的文章中就提出過此類概念,筆者只是在這里突出其特定的內涵、特征以及重要作用而已。
總之,知識發掘是擷取隱含、有用、未被發掘、有潛在價值的知識資源的一種過程。在實際運用中,這個過程需要運用信息組織與分析等發掘技術和傳統有效的分析方法,通過相關參與者的互動,來反復探索數據庫及其他相關的知識源,以發現新的、有用的規律,再經過人們的解讀、完善、推介和連接,使發現的規律信息變成現實可用的知識。
知識發掘概念有以下要點:①發掘目的的有用性,把擷取有實際意義的知識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②發掘源頭的廣泛性,重視有序的資源,也要重視無序的隱性的資源;③發掘手段的綜合性,要充分利用數據庫技術、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神經網絡、模式識別、歸納推理、統計分析等現代技術和手段,同時要利用有效的傳統方法;④發掘內容的知識性,有新的價值提升,與發掘源頭的信息有質的區別;⑤挖掘價值的潛在性,其價值是隱含、未知的,其表現形式可以是多樣性的;⑥應用方式的具體性,通過具體的人或組織實現其價值,具有個性化的特征。
3 酵論(ferment theOry)――“發掘什么”的思考
筆者將信息(知識)利用按照不同的層次分為大眾公益型信息利用、專門型信息利用和發掘型知識利用三個類型,各種類型的主要特征,如表2所示:
從表2中可以得知,知識發掘的目的全在于應用,能應用的成果一定含有實際價值,而價值主要體現在酵化功能上,經過酵化的結果一定有新的質變,這是知識發掘與一般的信息收集加工最本質的區別。在這個問題上許多專家學者進行了有益的研究,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如和金生教授提出了知識發酵理論,建立了知識發酵模型等。
筆者把知識發掘出來的具有酵化功能的,能使一定對象信息(知識)結構發生變化的知識資源稱作“信息酵”(Information Ferment,IF);把作用于一定對象在一定時間內所固有的信息量與信息結構的組合狀況稱作“信息基”(Information Base,IB)。這里,對發掘出來的結果主要強調以下要點:
?前提是具有酵化功能。如同做米酒所用的酒曲,它具有讓米飯發酵的功能。酵化功能主要體現在催化、分解和合成三個方面,其過程往往圍繞某一個具體的“策略”、“計劃”、“方案”集聚和連接。
?具有“專一性”特征。知識發掘的成果是從外界注入的,只有依托、服務于一定對象才能發揮功能,而作用于其他對象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效果。
?產生酵化功能是有條件的。除知識發掘的成果自身原因外,還取決于一定對象接受“信息酵”的能力,同時還受到時間和場合等因素的限制。
?發掘知識利用過程實際就是“信息酵”影響“信息基”的過程。筆者將“信息酵”與“信息基”的作用關系采用以下方程式表示:I(b)+I(f)=K(b+f)。式中I(b)為一定對象的“信息基”;I(f)為注入一定對象的“信息酵”;K(b+f)為一定對象的“信息基”經過酵化之后的新的信息(知識)體。
“信息酵”與“信息基”的作用過程如圖2所示:
筆者把以上關于“信息酵”的理論簡稱為“酵論”(ferment theory),它試圖從理論上回答知識發掘“發掘什么”的問題。
4 差論(deviatiOH theory)――“發掘范式”的思考
一般的產品和服務似乎都按照以滿足社會(用戶)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的運作范式展開,但對于知識發掘的工作范式,筆者認為不能簡單地照此行事。美國營銷學者派拉索拉曼等人在評估服務質量上提出了“差距理論”(gap theory),該理論在實際應用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它為研究知識發掘范式提供了有一定借鑒意義的新的思路。
人們在一定的信息環境中進行信息交流和利用,通過自己已掌握的知識對外部環境提供的各種信息進行消化吸收,產生新的認識,最后作出選擇、實施主張、施加影響,都是以符合本人的意愿為前提的。這種“合意”(subjective recognition)是信息利用的過程與結果,是通過信息利用產生新的認識、做出抉擇、實施行為的基本要件。也就是說,如果信息利用產生的結果違背了自己的意愿,那么這些決策和行為就暫時或一直不可能出現。因此,它是一種“憑著感覺走”的主觀過程,其工作范式筆者稱之為“信息利用主觀范式”(見圖3)。
但“合意”不是“合適”,“合意”總存在著諸多的客觀不適應,筆者把這種現象稱作“合意差”(infonnationdeviation)。“合意差”是指特定的對象在作出選擇、實施主張、施加影響之時,自己已經掌握的信息量、信息結構的狀況與自己所處的相關信息環境的真實狀態存在的差距。而這種實際存在的差距當事人往往不能察覺,特別是在“合意”強盛時視而不見,總習慣于以失真的感覺處理問題。“合意差”具有明顯的實效性,對“合意差”的自我認識總是滯后的,這種現象如果不及時進行調整,就有可能造成損失。
“合意差”具有客觀性、普遍性,這是由事物認識規律的實踐性所決定的。縮小“合意差”是不能依賴一般的信息加工和利用來完成的,只有通過知識發掘,提供具有“酵化”的知識資源才能使其原有的信息結構發生根本的改變。縮小“合意差”為知識發掘指明了發展方向和工作重點,提供了廣闊的運作空間。從本質上看,“發掘”就是尋找和解決差異,就是尋找和修補一般性環境之下的信息差異,就是尋找和縮小主觀合意與客觀實際不適的時空差異。
根據“合意差”定義,急切需要信息的當事人并不清楚自己真正需求的信息(知識),因此不可能按照信息利用主觀范式開展業務活動。要想求得實效,必須認識特定對象“信息基”,發現“合意差”,提供有針對性的知識(信息),使其“信息基”活化,形成新的活化體,并影響其行為。即新的路徑出發點是分析“信息基”,重點是發現“合意差”,落腳點是提供“信息酵”。筆者將以上理念以及工作重點、方式和途徑稱之為“發掘知識利用客觀范式”,如圖4所示:
筆者將上述有關“合意差”的理論簡稱“差論”(Deviation Theory),它對于建立知識發掘的客觀范式,提高知識發掘能力和知識利用水平有不可忽視的意義。
5 圈論(circle theory)――“發掘環境”的思考
知識發掘離不開一定的信息環境,只有發掘人與知識、信息環境在形式上達成一致,并且形成有序的循環,才能長期生存發展下去。即在特定信息空間,由人、知識(信息)、信息環境彼此之間構成一種均衡運動狀態,其表現為人與信息環境之間以知識(信息)發掘和利用為紐帶、以共生共進為目標形成的一種對立相容、平衡互動的關系,是循序不斷、反復無窮的。筆者將這種循環格局稱為信息生態循環圈(circling ring0f information zoology),將其思想稱為“圈論”(circletheory)。信息圈是生態和社會發展的必然,也是哲學聯系和運動的產物,還是思辯和論證的結果。當今社會的每一個成員,包括所有的社會組織和自然人,都有自己的信息生態循環圈,而且這個“圈”的狀況決定著該社會成員的水平高低、能量大小、貢獻多少,決定著其生活方式、生活質量和命運、前途。
信息生態循環圈具有自身的特點和規律:①循環的相關性。信息生態循環總是在一定的信息環境之中循環,環境條件之間總是有著必然的和內在的聯系,它們總是處在一定的介質和界面上。②循環的互動性。信息生態循環總是處在彼此吸引、相互作用、雙方有利的互動過程中。③循環的連續性。信息生態循環總是連續不斷的進行,如果在某一個環節上脫節,整個循環就會受到影響。④循環的周期性。信息生態循環總是按照一定的周期進行。⑤循環的封閉型。信息生態循環對社會來講是開放的,但其實際過程總是落實在具體的個體上,由這些個體的具體循環構成整個社會有序的循環。
一個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信息生態循環圈必須以
業務支撐體、利益共同體、和諧關系體為基本支撐,三者緊密聯系,缺一不可。
?業務支撐體。這是信息生態循環圈的基礎和主體,它是具體的可操作的業務工作系統,沒有具體業務支撐的信息循環是不存在的。知識發掘需要完整的技術支撐系統,其系統的結構狀況決定了其功能。一般而言,該系統包括三個層次:基于Web服務器的表示層(HTML、JSP)、服務層、數據存儲層。該系統必須采用先進的技術,包括移動和多本體技術,使其具備良好的語義性和智能性。要熟練地掌握、選擇和運用知識發掘工具和方法,包括傳統統計方法和模糊集(fuzzy 8et)方法、粗糙集(rough set)方法、決策樹方法、遺傳算法(genetic algorithm)、人工神經網絡(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方法、最鄰近技術、聯機分析處理(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OLAP)、數據可視化(data visualization)等。
?利益共同體。它不是一個簡單的利益分配的問題,它是要讓大家看到共同的希望,讓大家為共同的目標盡到自己的職責,貢獻自己的力量;在此基礎上,建立一種利益共享運行機制。利益共同體是信息生態循環圈的核心內容、本質要求,是信息生態循環圈高效運行的動力,是檢驗運行結果的直接標準,是新一輪信息循環的起動器。共同利益必須建立在長遠利益的基礎上,它不是狹義的物質利益。這種利益必須明確在事前,體現在事中,落實在事后,建立在公開透明、合理合法的基礎上。
[關鍵詞] 非正式組織 非正式群體 社會管理 公共管理
在社會管理的研究與實踐中,“非正式組織”越來越成為一個重要的概念,但人們對于這個概念還存在不同的認識。因此,有必要對這個概念進行一下梳理和厘清。
一、語詞“組織”一詞
非正式組織不僅在國內還是國外,在具體界定上都存在爭論,而且話語系統也不統一。在英文中指向非正式組織的語詞有:Informal Groups、Informal Organization、Small Groups、Group、Potential Organization、Potential Group、Coterie等,通常用的是Informal Groups和Informal Organization。在中文中指向非正式組織的語詞有:“非正式組織”、“非正式群體”、“非正式團體”、“小團體”、“非正式小群體”、“小集團”、“小圈子”等,通常使用的是“非正式組織”和“非正式群體”。“非正式組織”和“非正式群體”可以與Informal Groups和Informal Organization分別對應。
“組織”(對應于英文organize或organization)是一個源于生物學的概念。生物學中,由形態相似、功能相同的一群細胞和細胞間質組合起來,就稱為組織。這是動詞語義,組織也有名詞語義。細胞分化產生了不同的細胞群,每個細胞群都是由許多形態相同,結構、功能相似的細胞和細胞間質聯合在一起構成的,這樣的細胞群稱做組織。組織是構成器官的基本成分。許多器官聯系起來,成為能完成一系列連續性生理機能體系,稱為系統。例如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大腸、以及肝、膽、胰等一系列器官聯系起來,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組成了消化系統。此外,還有運動、呼吸、泌尿、生殖、循環、神經、感覺和內分泌八個系統。這八個系統就構成了“人的生命”,使人成為一個整體。隨著生物學的普及,“組織”(指organization或organize)一詞應用到社會科學中或社會生活中應該在歐洲文藝復興之后。我國古代漢語中的“組織”一詞完全沒有生物學的含義,主要是指“織成的織物”、“經緯相交、織作布帛”,盡管后來也引申為“安排”、“整頓”、“管理”等含義。大概是在西方文化傳入我國的18-19世紀,我國已經開始普及使用“組織”一詞了。
“組織”(指organization或organize)一詞,最早可能是在社會學中被作為學術用語使用的,后來在管理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學、哲學等普及使用了。
在管理學中,“組織”一詞的涵義也有名稱和動詞兩個方面。從名詞看,指組織結構,即:反映人、職位、任務以及它們之間的特定關系的網絡。這一網絡可以把分工的范圍、程度、相互之間協調配合的關系、各自的任務和職責等用部門和層次的方式確定下來,成為組織的框架體系。從動詞看,指維持與變革組織結構,以完成組織目標的過程。通過組織機構的建立與變革,將生產經營活動的各個要素、各個環節,在時間上、空間上科學地組織起來,使每個成員都能接受領導協調行動,從而產生新的、大于個人的和小集體的功能簡單加總的整體職能。[1]
二、“群體”與“組織”
Mao Yaozhong Zhang Rui Li Mansheng
(School of mathematics,Lanzhou City College,Lanzhou Gansu,730070,China)
Abstract:Set theory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whole mathematics building.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Pre-service Mathematics Teachers do not have adequate level on the concept of set.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education quality of pre-service mathematics teachers.
Key words:Pre-service mathematics teachers;Set;Comprehension on concept;Investigation
職前數學教師的概念學習對于其專業發展至關重要。因此,評價職前數學教師的學習成就不僅要關注程序性的知識更要強調概念性的知識。值得注意的是,職前數學教師擁有的諸多概念知識當中,有很多并沒有反應出概念的本真意義,甚至是完全錯誤的。簡言之,職前數學教師的概念體系當中具有較多的迷思概念。迷思概念對于職前數學教師認知活動產生的危害難以估量,其會讓職前數學教師的認知活動呈現出“劣幣驅除良幣”的狀態,使認知結構產生嚴重偏差。集合理論是整個數學大廈的基礎,通過問卷測試職前數學教師對于集合概念的理解情況,以管窺豹,發現問題,提出改進職前數學教師教育的建議具有重要的理論及現實意義。
1 研究設計
1.1 研究問題
論文主要圍繞職前數學教師關于集合概念的理解水平是怎樣的這樣一個核心問題展開。
1.2 調查對象
調查選取了甘肅省三所師范類高校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176名大三學生,其中男生62名,女生114名。
1.3 測試題
論文選取了7道有關集合概念的開放式問題作為測試題,依次如下:
(1)什么是集合?
(2)可以用哪些方式表征集合?
(3)整數集合與偶數集合等價嗎?
(4)空集是有限集合嗎?請說明理由。
(5)全集是永恒唯一的嗎?
(6)一個集合的補集可以不同嗎?
(7)區間是集合嗎?請說明理由。
1.4 數據分析工具
Excel2003軟件被用來處理調查得來的數據。
2 調查結果及分析
2.1 對于“什么是集合?”的調查結果及分析
對于問題“什么是集合?”的回答,65.9%的職前數學教師回答正確,1.1%的職前數學教師回答部分正確,33.0%的職前數學教師回答錯誤。集合是一些明確規定且彼此不重復的對象的全體。那些回答部分正確的同學僅僅認為,“集合就是明確規定的對象的整體”,缺少了“對象不能重復”這個關鍵點。
學生對于集合定義的錯誤理解其實與平時的集合定義教學存在很大的關聯。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往往會直接教授集合的定義、規則及運算,缺少正反例證,沒有細致分析哪些對象的全體能夠或者不能夠形成集合。比如,互相之間不存在共同特征的對象以及彼此不能夠共存的對象的全體就無法構成集合。
2.2 對于“可以用哪些方式表征集合?”的調查結果及分析
集合有三種表征方式,分別是列舉法、描述法和韋恩圖法,缺少描述法是大多數部分回答正確學生的通病。總的來看,女同學的正確率(74.6%)明顯高出男同學的正確率(56.5%)。
集合的不同表征往往能促使學生更加深刻、全面地認識集合。然而從調查結果看,不少學生對描述法表征集合的認識比較欠缺,這其實與描述法相對更加抽象有關。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集合表征方式的教學,不僅要讓學生熟悉各種表征方式,而且要重點訓練讓學生學會在各種表征方式之間進行轉換。
2.3 對于“整數集合與偶數集合等價嗎?”的調查結果及分析
對于問題“整數集合與偶數集合等價嗎?”的回答,絕大多數學生(89.2%)的回答都是錯誤的,認為整數集合包含奇數集合與偶數集合,偶數集合是整數集合的真子集,所以整數集合與偶數集合不等價。他們的疑惑體現在:與原集合不相等的真子集怎么能和原集合等價呢?部分怎么能等價于整體呢?事實上,根據一一對應的原理偶數集合與整數集合是等價的。相對來講,男學生(17.7%回答正確)的結果好于女學生(7.0%回答正確)。此外,很多學生的答案答非所問,沒有按照題目的要求作答。
集合中的元素如果能被數完就是有限集合,如果數不完就是無限集合。有限集合不能等價于除本身之外的任一子集,而無限集合可以等價于它的某個真子集(如通過一一對應就可以使整數集與偶數集等價)。將近九成的學生(89.2%)都對此做出了錯誤的回答,錯誤的原因主要是學生缺少集合等價的知識,不知何為集合的等價,把集合的等價與集合的相等混為一談。在集合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補充集合等價的理論,并讓學生明確區分集合的相等與等價。
2.4 對于“空集是有限集合嗎?”的調查結果及分析
空集是一個有限集合,但是很多學生基于“空集中沒有元素”這個事實,認為:“空集很含糊,不能討論其有限性”;“空集中沒有元素,不好做任何解釋”;“空集既不是有限集合,也不是無限集合”。
學生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不太理想(62.5%的學生回答錯誤)主要是因為學生對于什么是有限集合的定義理解不深。大多數學生只是感官上覺得集合中的元素如果能被數完就是有限集合,而空集中沒有元素他們就主觀地認為不能數數了,自然也就不屬于有限集合。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必須強化有限與無限集合定義的本質特征,以是否可以與其真子集等價作為判斷有限集合與無限集合的標準。
2.5 對于“全集是永恒唯一的嗎?”的調查結果及分析
全集并不是永恒不變或者唯一存在的,它隨著處理問題的差別可以取許多不同的形式,甚至對于同一個問題由于所用數學方法或者看問題的角度不同都可以取不同的全集。但是,很多學生(69.9%)并沒有理解全集的實質,做出了錯誤的回答。
對于全集的認識不能“望文生義”,很多學生的回答只是漢語意思的臆測,比如“全集是指包含所有個體及運算的集合”,“最大的集合”等。這主要是學生不理解全集的本原意義,不知道根本就不存在最大的集合這個事實。因為如果存在最大的集合,那么將其作為新的元素,又可以生出更大的集合。事實上,全集是應用一定方法討論問題時關于對象范圍的限定,問題不一樣,方法不一樣所選取的全集就可能不一樣。
2.6 對于“一個集合的補集可以不同嗎?”的調查結果及分析
對于問題“一個集合的補集可以不同嗎?”的回答,雖然男同學的回答正確率(24.2%)高于女同學的正確率(9.6%),但是總體來看,回答正確率顯著偏低(總體回答正確率為14.8%)。
補集確定的基礎是全集,學生對于全集理解的偏差會導致對于補集的錯誤理解。數學是一門前后內容密切關聯的學科,對于一些關鍵的核心概念一定要形成正確、牢固的認識,為后續概念的掌握提供支持,避免“錯一處而亂全局”的困境出現。
2.7 對于“區間是集合嗎?”的調查結果及分析
區間是一種特殊的集合,然而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84.1%)并不知道這個事實或者曲解了這個事實。
區間是一類特殊的集合,它的元素均是實數,之所以很多學生否定這個事實,主要在于區間的寫法與集合的描述法、列舉法的寫法存在形式上的不同。學生們在學習集合這個概念之初就熟悉用花括號的記法,而區間用的是圓括號和方括號,這個明顯的差異導致許多學生認為區間不是集合。因此,對于集合概念的教學應該突出概念的本質,不要拘泥于概念的形式,也就是要“注重實質,淡化形式”。
3 建議
從前述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職前數學教師對于集合概念的理解并不理想,與調查之初的預想存在較大的反差。職前數學教師所掌握的集合知識缺少完整度,知識與知識的聯系比較松散;對于概念的理解主觀膩斷,往往會“望文生義”出現似是而非的錯誤理解;缺少數學探究的理性精神,學習中很少“打破砂鍋問到底”;對于許多有關集合概念的知識存在學習盲區,欠缺部分必要的學科知識。基于存在的這些問題,筆者提出以下一些建議。
3.1 對高師課程改革的建議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如火如荼,但與之緊密聯系的高師課程改革則嚴重滯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之一就是提升教師的知識與能力,需要高師院校培養適應新課程的新教師,高師課程改革迫在眉睫。2012年,教育部組織出版了各科的《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標準及指導》,[1]為高師課程改革提供了依據,廣大高師院校應該認真落實,對自身的課程體系進行調整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在具體操作中,職前數學教師教育課程應該消除高等數學與初等數學的界限,并針對當前絕大多數數學教師的數學史與數學文化知識整體欠缺的現狀,[2]開設一些諸如《高觀點下的初等數學》《數學史》《數學文化》等宏觀理解整個數學體系的課程;同時,應該增加數學教學知識類課程的比重,使學生能夠把中小學數學的學術形態轉化為教育形態,從而體現出數學教師工作的專業性;最后,職前數學教師教育課程應設置實踐性及研究性的課程,增強職前數學教師的學習主動性和探究性,達到對于特定專題的深刻理解與掌握。
3.2 對職前數學教師教育者的建議
作為職前數學教師教育者,首先應該在思想上重視日常的教學,不能把教學工作簡單地理解為照本宣科,而應當想辦法做實事,使整個教學過程更具有效性;其次,職前數學教師教育者在教學中應該告訴學生知識的來龍去脈,避免“燒中段”式的灌輸教學;再次,職前數學教師教育者應該研究教學過程的規律,把教學與教學研究結合起來,促進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最后,應該改變當前職前數學教師教育者過于偏重科研的現狀,把教學績效與科研績效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使其愿意投身教學及教學研究。
3.3 對職前數學教師的建議
任何制度都必然存在一定的理念支撐,法官制度的建立無疑也需要符合社會發展的司法理念作為理性的坐標。然而,回顧我國司法制度特別是我國的法官制度,我們會發現,我們的司法改革路徑之所以歷經曲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理念上往往存在著準備不足。即便是在司法獨立業已成為國際社會的普遍準則的情況下,我們的司法獨立首要環節——法官獨立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未能獲得真正的實現,甚至,真正實現的路途還很遙遠。簡單來講,就筆者身處基層法院這樣一個微小的角度,在日常的法院生活中,時時處處所能感受到的仍然是與現代法治相去甚遠的司法現實,比如法官的任命和管理仍然是典型的行政體制;比如我們的法官一大部分的精力其實并沒有集中到審判業務上來,而是有著大量的其他性質的事務占據著法官的日常工作時間;比如在社會及公眾對法官的要求日益提升的背景下,卻并沒有相應的保障機制來為法官的獨立地位作保證等等,雖然,漢密爾頓有句名言:“就人類天性而言,對某人的生活有了控制權,等于其意志有控制權。”早已經揭示出獨立的保障體系對于法官獨立地位確立的重要性。然而遺憾的是,這種現實的存在還必然將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盡管筆者已經把理論和現實的距離是遙遠的這一認識作為常識來接受,但面對現實,筆者仍然感到了沉重,據此,筆者試從理念與現實操作的角度,對現代司法理念應用于法官制度改革作出探討,旨在進一步闡釋現代司法理念特別是確立司法獨立理念對于法官制度改革的重要作用。
一、現代司法理念的基本內涵及內容
現代司法理念是人們在認識司法客觀過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的基本觀念,是支配人們在司法過程中的思維和行動的意識形態與精神指導,包括獨立、中立、公正、民主、效率、公開等。具體說來,現代司法理念就是人類在現代社會對司法客觀規律的認識與高度概括,與其他國家職能活動相比較,司法活動的客觀規律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與其他國家權力相同或相似的規律,如公權力的強制性、確定性;另一部分是司法自身所特有的規律,如裁判權的中立性、專業性。
筆者認為,這些理念中最為核心也是最為關鍵的就是司法獨立理念,作為一項具有廣泛性的社會共識,司法獨立已經成為國際社會共同遵守的法治原則。應該予以特別指出的是,司法獨立作為一項通行的國際司法準則,不僅包括司法權的獨立和司法機關的獨立,還包含著行使司法權的司法機關內部工作人員——法官的獨立。《司法獨立世界宣言》規定:“每一法官均應自由的依據對于上述事實之判斷及之了解,公平的決定所素屬之事務,不受任何地方及任何理由限制、、誘導、壓力、恐嚇或干涉,此亦為其義務。”“法官在做成判決之過程中,應獨立于其同僚及監督者,任何司法之體系或任何不同階層之組織,均無權干涉法官自由的宣示其判決。”1982年通過的《司法獨立最低標準》第一條明確規定:“法官應享有身份之獨立及實質之獨立。身份獨立是指法官職位之條件及任期之適當保障,以確保法官不受行政干涉。實質獨立是指法官執行期司法職務時,除受法律及其良知之拘束外,不受任何干涉。”
根據現代司法理論,確立司法獨立理念,主要是以下幾方面的內容:第一,外部獨立。外部獨立指司法系統相對于司法系統之外的權力、影響的獨立,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司法職能的獨立。司法職能屬于居中裁判、適用法律的職能,而非制定規則、管理職能。理論和法律理論的發展已經將幾種國家職能完全分開,而且各國的實踐基本上都達到這點。二是司法機構的獨立。這一點與司法職能的獨立相輔相成。我國從古代司法行政合一的模式發展為人民法院作為一個獨立機構存在、法官作為獨立的一支職業化隊伍,表明我國早已完成了這一發展過程。第二,內部獨立。進入本世紀以來,內部獨立逐漸引起普遍關注。它是指司法系統內部作出裁判的法官、法官合議體之間以及它們所屬機構之間的相互獨立。日本的“平賀書簡事件”和我國地區的“判決書送閱風波”都是促動司法內部獨立運動的重要事件。內部獨立主要包括三項內容:一是不同法院之間的獨立,即同級法院之間、上下級法院之間在各自的管轄范圍內的相互獨立。二是法官合議體之間的獨立,即合議庭、審判委員會之間的在各自的權限范圍內相互獨立。一些帶有咨詢性質的組織如審判長聯席會議、庭務會等不屬于法官合議體,也不得干預法官的獨立裁判。 三是法官之間的獨立,即法官裁判案件時不受其他法官的影響。這種情況既包括同一合議體之內的法官之間,也包括擔任司法行政職務與不擔任司法行政職務的法官之間、資深法官與非資深法官之間。當然,承擔不同職責的法官之間可能會存在行政關系、指導關系,但這些關系最終不應當影響法官的獨立決策。第三精神獨立。精神獨立實質上就是指法官個人人格方面的獨立。法官應當具備獨立思考的精神,有獨立承擔責任的勇氣,有獨立和處理的能力。這一要求不容易衡量或量化,但這是法官個人魅力的核心,也應當成為司法獨立理念的重要部分。
在我國,司法獨立因被視為資產階級“三權分立”的產物而蒙上了強烈的意識形態色彩,并在司法實踐中遭到排斥和否定。因此,我國一般倡導審判獨立,并解釋為“人民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不是合議庭獨立審判,更不是審判員獨立審判,這是我國審判制度的特色,不同于西方國家的法官獨立審判。”因此,我國實行的是法院獨立而不是法官獨立。
顯然,僅僅要求法院獨立并不能保證司法活動的獨立性,因為,法院獨立只是消除了外界對法院的干預問題,而沒有解決來自法院內部的對于裁判活動的不良影響。更何況,我國的法院并沒有實現所謂的獨立。如果審判獨立僅僅停留在法院獨立的層面上,那么必然為那些沒有親自參加案件審理過程的法官參與案件討論并進而決定案件裁判結果提供了制度性機制。這就使得這些法官只能根據一般性的經驗和感官知覺對案件進行裁決,從而導致了判斷本身缺乏客觀性和準確性。
當然,應當清醒認知的是,司法獨立并不是法官的特權,而是政治民主、社會發展、權利保障、法治國家的基本要求,只不過法官有幸成為這一要求的“載體”而已。因此,對于法官來說(這也是國家、社會、公眾的要求),必須培養與獨立地位相適應的素質;對于政府來說,必須為法官享受獨立地位提供充分的保障;對于社會來說,獨立是權利與秩序的重要保障,應當自覺維護司法獨立。
二、各國法官制度實踐
生YXY:零點的含義是:對于函數y=f(x),我們把使方程f(x)=0的根叫做函數y=f(x)的零點。零點與方程的關系:函數y=f(x)的零點就是方程f(x)=0的實數根,也就是函數y=f(x)的圖象與x軸交點的橫坐標。方程f(x)=0有實數根,等價于函數y=f(x)的圖象與x軸有交點,等價于函數y=f(x)有零點。
師:“函數y=f(x)的零點就是方程f(x)=0的實數根”,這個是零點與方程之間的關系,“零點是函數y=f(x)的圖象與x軸交點的橫坐標”,這個是不是零點與方程的關系?
生(眾):不是。
師:所以把它單獨拿出來。零點與函數圖象與x軸交點的關系(板書連接語)。這兩個分開,一個是零點與方程的關系,函數y=f(x)的零點就是方程f(x)=0的實數根;另一個是零點與函數圖象與x軸交點的關系,零點是函數y=f(x)的圖象與x軸交點的橫坐標。
生YXY:函數y=f(x)在區間[a,b]內零點的圖象:這個圖象(手指圖象)有一個零點,這個圖象有兩個零點,這個圖象有三個零點,這個圖象有無數個零點。
師:“函數y=f(x)在區間[a,b]內零點的圖象”,圖象是指函數圖象,零點沒有圖象,應該是零點個數。這是(手指零點)一個零點、兩個零點、三個零點、無數個零點。這里有前提條件,前提條件就是函數零點存在性定理的條件:函數y=f(x)在區間[a,b]上的圖象連續,并且f(a)?f(b)
師:在第三章第一大節《函數與方程》,核心概念有兩個:零點和二分法。以這兩個核心概念為中心,進行聯想、發散。看概念圖的時候,首先看核心概念對不對。如果核心概念錯,那么概念圖就沒辦法修改。零點的實例,注意實例一定要畫上,概念圖評分時實例占1/3。節點大家都會,書上有,很簡單,關鍵是連接語。二分法與零點的關系:二分法是求零點近似值的方法。注意箭頭,往哪兒指?(停頓)念的時候,二分法求零點近似值,箭頭指向零點。
二、規范概念圖后學生的變化
自習時學生構造概念圖過程中,教師對發現的問題要加以強調,及時糾正;課堂上對學生展示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點評;課后讓學生對概念圖中不規范的地方進行修改。修改后的學生概念圖,可以做到所有連線上都有連接語,大部分連接語正確地反映了知識點之間的關系,有實例。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因組織器官衰老、多合并有其它基礎疾病,發病時多急驟且危重,多伴臥床不起、口齒不清、意識模糊等癥狀,診療活動以挽救生命、維持生命體征、提高生活質量為主要目的[1]。舒適護理相較于傳統護理模式,注重滿足患者對舒適度、心理支持的需要,甚至可改善治療康復效果。本次研究中我科將舒適護理模式應用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效用顯著。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2月~2013年5月我科收治的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200例(男122例,女78例),年齡65~81歲,平均(71.2±6.9)歲;病癥類型:心律失常50例、高血壓心臟病41例、心力衰竭43例、冠心病心絞痛38例、心肌梗死28例。納入標準:以心血管疾病為主癥,年齡≥65歲。按照入院順序將患者隨機分為常規組與舒適組各100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等臨床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
1.2方法
1.2.1常規組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患者入院后,據病情結合醫囑制定護理路徑,給予治療、生活、飲食等護理;患者宜臥床休息,必要時給予吸氧;監控患者血壓、心律、體溫等各項生命體征,危重者給予特護。
1.2.2舒適組 在常規組基礎上給予舒適護理,以患者生理舒適、心理舒適、社會舒適為目標[2]。①生理舒適:創造良好的病房環境,宜安靜、整潔、溫馨;合理設施布置,以方便為主;特殊生理護理,如皮膚護理、口腔清潔、改善,等,維持患者生理衛生;抑制護理差錯、意外事故,減少對患者生理傷害。②心理舒適: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滿足患者心理需求;監控患者心理狀態,對于心理波動較大、抑郁患者,給予心理呵護,可通過聊天、播放舒緩的音樂等方式緩解改善心理狀態;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多進行鼓勵與支持,緩解患者憂慮。③社會舒適:據患者認知、文化程度、性格等情況,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熟練的掌握溝通技巧,不表現出任何的歧視,給予尊重、理解與支持;據患者家庭、人際關系,促其親友給予足夠的支持、理解,多探望、關心,增強患者被關心、支持、理解感受。
1.3療效判定 參照健康調查表(SF-3)設立指標,并觀察、測評患者健康指數,指標包括生理機能、生理疾病、一般狀況、精力、社會功能、精神健康、情感活動等,賦予權重,滿分為100分。于患者入院前與出院時進行測評,以調查問卷的形式。
1.4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當中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數(n)與率(%)表示,P
2 結果
入院時常規組與舒適組生活質量各項指標差異不顯著(P>0.05);出院后兩組患者精力、社會功能差異顯著(P
3 討論
舒適護理主要目的為滿足患者生理、心理需求,強調情感、精神、身體清潔,本次研究中應用舒適護理模式患者其生理機能、一般狀況、情感功能、精神健康改善作用顯著優于常規護理[2-4]。
舒適組不同患者間社會功能、情感功能、精神健康改善狀況差異較大,標準差均在30以上,可見舒適護理其適應性有待提高,醫院在開展舒適護理時除常規的舒適護理內容外,還應掌握足夠的技巧,據患者臨床資料、社會關系,有針對性的開展護理活動。
參考文獻:
[1]劉珂,楊柳.舒適護理在心血管內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農村衛生,2013,31(03Z):229-229.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41-0112-02
CDIO是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運作(Operate)4個英文單詞的縮寫,它是“做中學”和“基于項目教育和學習”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達[1]。它是以項目開發的生命周期為載體,讓學生進行主動的、實踐的、協作式的學習,使學生在理論知識、專業技能、職業素質、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和競爭意識等多個方面獲得全面的訓練和提高[2]。基于CDIO理念的課程改革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是高等職業院校培養適合社會需求的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技能型專門人才的重要手段。2014年以來本文作者進行了基于CDIO理念的園林植物景觀設計教學改革與實踐的研究,通過企業調研、問卷調查、實踐應用等方法,對基于CDIO理念教、學、做一體的教學模式進行研究和應用。
一、目前園林植物景觀設計課程的教學現狀
園林植物景觀設計是園林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該課程內容抽象、實踐性強。目前園林植物景觀設計的教學處于傳統教學與現代教育手段深度結合期,與傳統的教學相比,多媒體課件的應用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但教學中也存在許多亟需改進的不足。
1.傳統章節的課程體系的構建框架,使課程教學內容不利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2.教學模式單一,使學生處于十分被動的地位,導致學生或者對教師產生了過分的依賴,或者對課程喪失了學習的熱情和興趣,甚至產生不想學的念頭。
3.協作能力培養欠缺。課程的教學目標重視知識的掌握,而忽視了團隊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缺乏協作精神。
4.目前的考核方式單一化,無法科學有效地評價學生的能力,也不符合現代工程教育的評價標準。
5.教材內容編排不合理。園林植物景觀設計相關的教材很多,但多以學科知識結構為主,不能突出應用能力的培養,有些教材理論與實踐脫節,導致理論學習與實踐結合不緊密,使得教、學、做難于合一。
二、基于CDIO理念構建課程、專業、社會“一體化”的教學內容體系
基于CDIO理念,根據園林植物造景師崗位相關工作任務,確定課程的培養目標。圍繞就業崗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崗位技能為切入點,選取課程內容。具體內容如表1。
三、基于CDIO理念教學做一體的教學實施和保障
1.教學組織設計:在教學組織上,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做中學、學中做的方式。在教學手段和方法上以項目導向為主,同時穿插專題研討、案例教學、角色扮演等方法。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采用咨詢、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六步法。同時實行分組教學,推動團隊協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及項目開發能力,提高學生在項目設計、工作分工、交流匯報等多方面的能力,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團體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
2.考核方式設計:以往的考核以書面考核為主,強調結果的考核。以CDIO倡導的“過程評價”為基礎進行考核方式的改革。課程采取企業、教師、學生不同主體的評價,關注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學習過程,注重考核學生項目設計與應用能力。除了知識和技能的考核外,教師還注重對學生學習態度、團結協作和愛崗敬業精神的評價。從項目設計過程、項目設計效果以及職業素養等方面進行多元過程考核評價。課程總評成績中項目測評占60%,職業素養占5%,課堂表現占5%,期末考核(理論和技能)占30%。
3.教學團隊建設:建設高水平和結構合理的專兼職教學團隊是課程建設的重要保障,基于CDIO理念教、學、做一體教學模式更需要一支既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的教師隊伍。園林植物景觀設計課程教學團隊由擁有豐富職業經驗的專任教師和企業技術骨干組成。鼓勵教師考取職業資格證書、參加企業培訓和到企業掛職鍛煉,參與企業技術應用和社會服務,引入企業新技術和服務規范,使得課程建設緊跟產業發展,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符合職業崗位要求。
4.實訓條件建設:建設符合課程需要的實驗實訓條件是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基本條件之一,基于CDIO理念教、學、做一體教學模式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組織實施教學,實訓室應該具有真實職業氛圍,融合技能訓練和理論知識學習的多重功能。我校結合上海市重點專業建設改建園林制圖實訓室、園林設計實訓室、園林植物識別實訓場、園林工程實訓室等實訓場所。積極開展頂崗實習,與上海共青森林公園綠化養護有限公司、上海園林綠化建設有限公司、棕櫚園林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等8家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鼓勵和安排學生參加相關設計單位的實習崗位,使學生的職業技能和素養更好的提升。
5.教學資源庫建設:除學院教務處對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方面的文件、實施方案以外,隨著園林植物景觀設計課程的項目化改造,產生了以下主要教學文件:園林專業課程的實施方案、園林植物景觀設計課程標準、園林植物景觀設計考試改革方案及成績評定實施辦法等。完善了滿足課堂需要的包括課件、教案、案例、圖片、技能競賽等內容的教學資源庫的建設。
四、基于CDIO理念的課程教學改革成效
1.課程實行了項目化改造,并采用“雙線制”訓練方式。依據園林工程技術專業高技能人才職業能力需求,校、企專家共同篩選與園林相關的典型工作任務,選擇能夠貫穿職業能力培養的項目,教學內容在逐步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展開,課內課外訓練并行,通過完成項目的訓練過程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2.建立了與課程能力培養目標相適應的“教、學、做、評”一體化教學模式。課程的每個單元都有明確的能力目標、工作任務、訓練過程和自我評價,學生在做中學,老師在做中教。以真實的園林設計項目任務為載體,教、學、做相結合開展項目教學。基于CDIO理念的課程建設使園林植物景觀設計課程被評為2014年上海市級精品課程。
3.出版了與項目化課程配套的特色教材。由9位來自全國高職院校的資深專業教師和3位企業設計骨干組建了具有校企合作優勢的教材編寫團隊,出版了與項目化課程配套的特色教材。教材建設摒棄了傳統教學“章、節”的架構體例,遵循“任務驅動,項目導向”新理念,建構了模塊、項目、工作任務層層相扣的新體例。每個項目都突出工作過程,利于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
4.采用了以形成性考核為主的考核方式。能力考核貫穿教學始終。以對完成項目的過程考核為主的方式,對學生掌握基本知識與技能的程度、工作態度、完成項目的情況進行公開、公正、多方參與的考核評價。
1.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及所屬在京單位2000公積金年度住房公積金職工個人繳存比例與單位繳存比例均為8%。有條件的單位可適當提高繳存比例,但最高不能超過10%,高于規定比例8%的單位繳存部分不得列入成本或使用財政撥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