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性消化的概念匯總十篇

時間:2023-09-08 17:12:5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化學性消化的概念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化學性消化的概念

篇(1)

在初中化學教材中,化學概念幾乎每節都有,多而抽象,并且又是學習化學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準確地理解概念對于學好化學是十分重要的。初中學生的閱讀和理解能力都比較差,以致領會和完整掌握這些概念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講清概念,引導學生理解掌握概念就顯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一、聯系生活,從實際出發辨析概念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化學教學要注重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學化學用化學的意識。例如日常生活中的鐵生銹和瓷碗破碎等變化究竟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呢?教師可以聯系生活實際分析,鐵生銹之前是銀白色的,生銹之后是紅棕色。為什么鐵生銹之后是紅棕色呢,引導學生得出鐵生銹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所以該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瓷碗破碎之前是陶瓷,瓷碗破碎之后還是陶瓷,只不過它的形狀發生了變化,所以該變化是物理變化。從而得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為有無新物質生成。

二、通過實驗讓學生形成概念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通過演示實驗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并對現象分析,要引導學生正確地推理,來形成化學基本概念。例如,在講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兩個概念時,教師可以折斷鎂帶和將鎂帶點燃的兩個小實驗來證明。教師可以邊演示邊提問,讓學生充分思考:在兩個對比實驗中變與不變的是什么?這兩種變化有什么不同?看起來這是一個極為簡單的實驗,學生在觀察變與不變的現象時能回答出以下兩點:折斷鎂帶的過程中鎂帶的形狀變了,但折斷后還是鎂帶,沒有生成新物質;鎂帶燃燒過程中,發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體,學生很容易想到鎂帶燃燒后生成的白色固體是新物質。引導學生討論這兩種變化又有什么不同,然后指出第一種變化紙沒有生成其他物質是物理變化,第二種變化生成其他物質是化學變化,這樣從這兩個對比實驗中引出了兩種不同“變化”的概念。通過總結、舉例練習,明確物理變化、化學變化概念的意義,了解二者的區別和聯系。在應用實驗引出概念的教學中更要重視學生實驗的直接體驗。

三、抓住關鍵字詞,講清概念含義

化學概念有著極強的嚴密性和準確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把握化學概念的特點,要及時糾正某些用詞不當及概念認識上的錯誤,這樣,既可以使學生深刻領會概念的含義,還有利于培養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習慣。例如,在講“單質”與“化合物”這兩個概念時,一定要強調概念中的“純凈物”三個字。因為單質或化合物首先應是一種純凈物,即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然后再根據它們組成元素種類的多少來判斷其是單質或者是化合物,否則學生就容易錯將一些物質如金剛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單質(因它們就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同時又可誤將食鹽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們就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又如酸的概念是“電解質電離時所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其中的“全部”二字便是這個概念的關鍵了。因為有些化合物如KHSO4,它在水溶液中電離是既有陽離子H+產生,但也有另一種陽離子K+產生,陽離子并非“全部”都是H+,所以它不能叫做酸。因此在講酸和堿的定義時,均要突出“全部”二字,以區別酸與酸式鹽、堿與堿式鹽。

四、剖析概念,加深理解

化學概念不僅用詞嚴密,而且非常精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一些含義比較深刻,內容又比較復雜的概念進行講解,以幫助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學的一大難點,不僅定義的句子比較長,而且涉及的知識也較多,學生往往難于理解。因此在講解過程中,若將組成溶解度的四句話剖析開來,效果就大不一樣了。其一,強調要在一定溫度的條件下;其二,指明溶劑的量為100g;其三,一定要達到飽和狀態;其四,指出在滿足上述各條件時,溶質所溶解的克數。這四個限制性句式構成了溶解度的定義,缺一不可。另外如“催化劑”概念也是學生難以掌握的概念之一,在講解時一要抓住“改變”兩字(有加快和減慢之意);二要以反應前后為條件,催化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沒有改變;三要明確“劑”的意思(指一種物質)。

在教學中若將概念這樣逐字逐句剖析開來講解,既能及時糾正學生容易出現的誤解,又能抓住特征,從而使學生既容易理解,又便于掌握。

五、正反兩方,講清概念

有些概念,有時從正面講完之后,再從反面來講,可以使學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例如在講了“氧化物”的概念“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種是氧元素,這種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之后,可接著提出一個問題:“氧化物一定是含氧的化合物,那么含氧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就是氧化物呢?為什么?”這樣,可以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反復推敲,從而引導學生學會抓住概念中關鍵的詞句“由兩種元素組成”來分析,由此加深對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的模糊不清,也對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六、強化訓練,鞏固概念

在講授每一個概念后,注意整理一些相應的練習題,讓學生思考回答。例如,學習溶液、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后,為使學生能根據實驗得出概念的意義,正確的區分這三種混合物,列出下列混合物,讓學生區分:①石灰乳,②牛奶,③敵敵畏乳油,④敵敵畏與水的混合液,⑤敵敵畏的酒精溶液,⑥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后的液體,⑦白磷與二硫化碳溶液,⑧食醋,⑨石灰沙漿,⑩爆鳴氣。學生回答后,根據掌握程度進行講評、分析、糾正錯誤。還有混合物、純凈物、單質、化合物等概念,都可以適當安排這樣的鞏固性習題,對學生掌握、深化基本概念是行之有效的。

總之,在進行化學概念的教學中,要依據學生認知特點和思維能力,抓住每個概念中的特征,運用不同的方法把概念講清楚,講透徹,并把概念運用到解題實踐中,不斷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理解能力和增強運用化學知識的能力是有很大幫助的。以上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對初中化學概念教學的個人見解,其中的錯誤和不妥之處在所難免。

參考文獻:

[1]胡建麗化學基本概念的教學體會[J]教學與管理2001(06)

篇(2)

一、課前許多的困擾與擔憂

回憶以往的課堂,學生能把“直線、線段、射線”三者的異同倒背如流。可是,一到變式練習與運用,錯誤百出。聯系實際,動手操作,形象展示,如此順暢的流程卻導致了如此不順暢的效果這是為什么?

百思不得其解中,我做了一個問卷調查:

“直線、射線、線段”三個數學概念給你帶來了什么樣的困惑?

問卷結果出來了,我將學生的困惑歸納如下:

為啥同是直直的線卻有不同的名稱與特性?

為啥一條直直的線上出現幾個點便改變了它的意義?

為啥這種線可以無限延長,哪種線又不可以?

為啥能畫在黑板上的一條直線老師卻說它不可以測量?……

還沒來得及解除這些學生的困惑,又要面對同樣有著困惑的學生了,我該如何應對?

二、課中些許的開竅與開朗

教者請學生觀察投影儀。

生:是光!光線!

師:這束光從哪里來?

生:投影儀的頭頭上。

師:對,這束光的光源就是在“頭頭”里面。

教者將光源處用一個“”表示在白板上。

師:這個點表示什么?

生:光的起點。

生:光的源頭。

生:光的開始、開端……

學生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

生:老師,光從這里射出來了。

好一個“射”字,知識的“精髓”所在。正當我心里暗暗叫好時,一個叫小崢的孩子忽地站起來。她左手握著拳頭,右手從拳頭出發往外一指:“老師,看我這里射出的光線!”

師:剛才小崢的動作,你們看清楚了嗎?誰來再做一次?

學生都將左手握成拳頭,右手也向往外一指。

師:你們的左手表示什么呢?

生:是光的起點。

師:右手呢?

生:射出的光線。

師:如果用圖形表示你們剛才的動作,可以怎樣畫呢?

生:從剛才老師畫的那個點出發,畫一條直直的線。

教者從“”出發畫出了一條直直的線。

師:這條直直的線就是剛才你們右手劃過的光線,那又該畫多長呢?

生:很長很長!

師:你們的小手那么短,怎么能指很遠很遠?

生:我們右手表示的是光,光可以照很遠很遠。

生:我們可以想像我們的手可以長長,指得很遠很遠。

師:那老師畫的這條線就得畫得很長很長,超出屏幕,再超出教室嗎?

生:不用,老師,你只要不在另一邊畫上點就可以了。

生:不畫上點,它會一直延長,像我們的手一樣,指很遠很遠。

師:那這條線究竟有多長?

生:就是無限長。

到這里,學生的狀態讓我興奮不已。因為我知道,雖然他們還不知道這就是“有一個端點,可以向一端無限延伸”的射線,但是射線的特征已在他們的腦海里建立起雛形了。

師:從這個光源,只能射出一道光嗎?

生:當然不是,要不然怎么可能把整個屏幕都照亮呢?

生:從這個光源可以射出許許多多道光線呢!

教者順勢在這個端點上引出了數十條直線。

師:這么多可以了吧?

生:還有,空白的地方都可以畫。

生:老師,像我這樣。

說罷,這個孩子的右手從左手拳頭處出發向各個方向不停地劃動著,嘴里還發出“倏倏倏”的聲音。其他孩子也跟著“倏倏”起來,教室里頓時沸騰起來。此時,我的心也沸騰了,聲音也因為激動而有些顫抖。

師:那這個光源可以向哪些方向射出光呢?

生:可以朝任何一個方向。

生:四面八方。

師:用一句話來說說,從這個點可以……

生:從這個點可以朝四面八方畫出無數條線。

學生已經朦朧地感受到“無限多”這個概念了。

師:像這樣從一端起點,另一端無限伸長的情況,生活中還有哪些現象?

生:太陽發出萬丈光芒。

生:手電筒。

生:汽車的車燈、電燈……

課上到此,我覺得是該向學生介紹“射線”這一概念的時候了。于是,我告訴了他們這樣的線叫做射線,接著讓學生用自己的話理解“射線”。因為有了前面這段“豐富的手勢表演秀”,學生對射線的理解變得形象且生動,他們居然說出了“射線就是一條有始無終的線”。我相信,“射線”的表象和概念一定深深地扎在學生腦海里了。接下來的“直線、線段”的學習,學生的小手沒有停止過。

三、課后萬般的品味與回味

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了動作與思維的聯系,思維也就不能得到發展。

數學概念是人腦對現實對象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本質特征的一種反映形式,即一種數學的思維形式。對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小學生而言,概念抽象而難懂。因此,將概念形象化是小學概念教學的有效支撐點。

(一)形象感知,建立概念表象

感知概念是概念教學的首要環節。讓學生有目的地細致觀察與動手操作,感知具體事例,建立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表象,為正確理解數學概念奠定基礎的。

1.在觀察中豐富表象

在教學中用學生熟悉的事物,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進行觀察,使學生借助知覺,豐富感知性表象。如在認識“射線”時,我讓學生觀察教室里的投影儀,并讓他們想一想:投影儀是怎樣將圖像顯示在屏幕上的呢?學生認真觀察了從投影儀鏡頭里射出的光束。接著,再讓學生深入觀察,從鏡頭處射出的光,只有一道細細的光線嗎?學生又繼續觀察發現,從鏡頭處射出了許多道光束。通過對光束的觀察,學生已朦朧感知到了射線這一概念的基本要素:光源――端點,光束――無限延長。

2.在比劃中形成表象

這節課中,我非常感謝站起來用小手不停比劃的小崢,是他啟發了我讓學生動手來感知概念。學生用左手表示光源,右手指向不同的方向,再用他們的空間想象,右手能指很遠很遠。當學生的小手在空中饒有興趣地比劃,嘴里還不停地發出“倏倏”的聲音時,“射線”的表象已逐步清晰地形成于他們的腦海里,這是提煉射線特征的認知基礎。

(二)形象理解,感悟概念內涵

學生在對概念獲得感性認知進而形成表象的基礎上,教師應適時引導學生將形成的表象進行概括與提煉,抽象出本質含義。

1.在操作中體驗含義

第二次操作有別于第一次動手,因為它帶有更加理性的操作成分,是在為學生抽象數學概念提供一個直觀模型。在學生對“射線”有充分的感知以后,我讓學生試著將這些光束畫下來,這里的操作便是數學中的作圖。學生的作品可謂是五花八門,但大致可歸納為以下三類(如圖1)。

這些不太規范的作圖恰好成了難得的教學資源。我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再觀察、比較、分析和交流,找出每幅作品在表現光束特點上的優勢與不足。這個過程便是引導學生充分體驗“射線”含義的過程,最后形成的射線圖便是對其含義的最好詮釋。

2.在歸納中概括本質

抽象的數學語言會造成學生對概念本質的理解障礙。因此,形象化地歸納可加快學生對抽象概念的領會過程。本課在認識了直線、射線、線段的基本特征后,我放棄了傳統的列表比較,采用了如下的方式出示(如圖2)。

教者問:“你能用幾個四字詞語來形容一下這三種線嗎?”通過交流,學生對三種線作出了如下形容。線段――有始有終;射線――有始無終;直線――無始無終。三個詞語恰好精準地描述了三種線的本質,學生理解起來更為貼切。

(三)形象運用,拓展概念外延

1.在比較中強化

概念教學始終應抓住一條主線,就是運用有效手段,幫助學生把握本質屬性,去除非本質屬性,通過變式比較,強化對概念的認識。在課后的練習中,我出示了一道判斷題(如圖3)。

首先,通過正例進行比較。

師:①和④的位置和方向都不同,為什么它們都是線段呢?

生:因為它們都有兩個端點,并且是直直的線。

其次,通過反例比較。

師:②和⑤也是直直的線,為什么不是線段?

生:因為它們沒有兩個端點。

師:③有兩個端點,為什么又不是線段?

生:它是彎曲的,不是直線。

篇(3)

一、 遵循學生認知規律

人們認識事物總是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再由理性認識到實踐。化學概念是從生動有趣的化學變化的事實及現象出發,經過分析、綜合等抽象思維的方式揭示事物的本質,做出結論或形成概念。然后再把它應用到實踐中去解答化學實際問題。比如,原子、分子的結構,它們是微觀粒子,看不見,摸不著,學生想象不出來。這時候,老師可以用模型或多媒體來幫助學生的認識原子、分子等微觀粒子的結構,從而形成原子、分子、元素等概念。

二、利用實驗形成概念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通過實驗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使學生更易接受和理解。中學化學演示實驗,既是激發學生學習化學興趣的素材,又是使學生形成概念的好例子。如質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先通過硫酸銅和鐵釘的反應得出化學反應前后總質量相等,然后引導學生觀察有氣體參加和有氣體生成的反應,得出天平不平衡的原因――實驗不是在密閉的條件下進行的,最后推廣到所有的化學反應,由學生自己得出質量守恒定律這一概念。教師要有意識創設問題情景,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要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去分析、對比、概括,從而形成概念。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在實踐中認識概念和理解概念。又例如,在講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兩個概念時,可以補充一些生活中實驗,即用剪刀將紙剪碎和將紙點燃的兩個小實驗。邊演示邊提問,讓學生思考:在兩個對比實驗中變與不變的是什么?這兩種變化有什么不同?看起來這是一個極為簡單的實驗,學生在觀察變與不變的現象時能回答出以下兩點:剪紙的過程中紙的形狀變了,但紙還是紙,沒有變;紙燃燒過程中,紙由白色變成灰黑色灰,灰不是紙。引導學生討論這兩種變化又有什么不同,然后指出第一種變化紙沒有生成其他物質是物理變化,第二種變化紙燃燒生成了不同于紙的灰是化學變化,這樣從這兩個對比實驗中引出了兩種不同“變化”的概念。通過總結明確物理變化、化學變化概念的意義,了解二者的區別和聯系。

三、正確剖析概念

在化學教學中,為了深刻領會概念的含義,教師不僅要注意對概念論述時用詞的嚴密性和準確性,同時還要及時糾正某些用詞不當及概念認識上的錯誤,這樣做有利于培養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習慣以及防止片面理解。如,初中化學中講解“溶解度”概念時,有四個條件是缺一不可的。一是,“在一定溫度下”;二是溶劑的量必須是“100克”;三是,溶解達到“飽和”;四是,溶質以“克”為單位。溶解度指的是飽和溶液中的一種是所有該溫度下飽和溶液的一個參照物,因此溶質的質量不能說就是溶解度,溶劑的質量不能說就是100克,并且同一種物質的溶解度只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不隨著水的質量的變化而變化。不這樣全面細致的講解清楚,要學生達到正確理解“溶解度”的概念是不可能的。

四、運用對比,正反兩方講清概念

在中學化學概念中,有不少概念是容易混淆的。為了是學生對概念有較深的了解,就要加強概念間的分析和比較,找出它們的內在聯系和區別,有的要從正面講完之后,再從反面來講,可以使學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例如元素、分子、原子這些概念要聯系在一起講。他們之間的關系可以通過爺爺―爸爸-兒子之間的關系對比;又如在講了“氧化物”的概念“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種是氧元素,這種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之后,可接著提出一個問題:“氧化物一定是含氧的化合物,那么含氧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就是氧化物呢?為什么?”這樣,可以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反復推敲,從而引導學生學會抓住概念中關鍵的詞句“由兩種元素組成”來分析,由此加深對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的模糊不清,也對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一題多變練習鞏固

在講授每一個概念后,要注意及時精選一些例題讓學生練習,鞏固所學的概念知識,并從學生的反饋信息中及時糾正,使學生能夠達到正確的理解概念和靈活的運用概念解答問題。如,元素的種類是由()決定的,元素間本質差別是由()決定的,原子量的大小是由()決定的,元素的化學性質是由()決定的。

篇(4)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朗讀是把文章用聲音和感情讀出來,是將訴諸視覺的文字轉化為有聲的語言。在學習文章時,只有進行反復朗讀,用心體會,才能真正感受、體悟文字所蘊含的深厚思想感情。小學低年級兒童由于剛剛進入小學階段讀書,閱讀時注意力不夠穩定,集中時間不能太長,如果出聲地朗讀能刺激聽覺系統,使他們對閱讀材料的注意能更加穩定,有助于提高對課文的記憶。因此,在小學語文日常教學中朗讀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老師把朗讀當成一個貫穿新課教學的線索,或者說是訓練的環節。但是從朗讀教學的現狀看,有些專家、優秀教師為我們總結了許多經驗性的教學方法,為我們提供了有效的指導,但如何優化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就是一個急需迫切解決的問題。

一、原點:朗讀教學的現狀與思考

筆者曾經隨機在所任教的學校低年級段抽取,接受調查的學生中,有86%的學生朗讀達不到最基本的要求:準確說65%的學生達不到流利,能達到有感情朗讀的更是聊聊無幾,僅占6%。同時,接受調查的老師中,幾乎是100%的教師認為朗讀很重要,感嘆學生不會讀書,應該指導學生達到課標對于朗讀的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但是對于應該如何指導學生學會朗讀,他們的策略卻不是很明顯,主要就是多讀,缺乏具體有效的策略。

在小學低年級,學生識字不多,缺乏朗讀的經驗,因此,學生朗讀水平低,與教師對朗讀指導機械有重要的關系。教師通常指導學生在朗讀課文時,經常比較隨意、單調,如強調有感情地朗讀某一部分或者把文中某個人物形象用語氣讀出來,這樣的指導方式不能融理解、感悟為一體。因此,有的學者[1]認為:朗讀是一種表達而不是一種傳達,它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學生進行朗讀時,要珍視他們的獨特感受與理解,引導學生在感悟文本的基礎上,大膽地鼓勵他們進行個性化朗讀經常比較隨意、單調,把無聲的語言變成有聲的語言,把作家的思想感情以及自己的感悟通過朗讀準確地表現出來。因此,個性化的朗讀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方法。

二、基點:尊重學生的身心共性與個性

《新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指出:低年級學生“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低年段的孩子處于記憶的黃金時期,且低年段的文本主要涉及童話、寓言、故事、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等文體,這些文體整體性強,富有音樂性和情感性,適合學生朗讀。而且低年段的學生習慣直觀的感受事物,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的過程中盡量少分析、少解釋,要鼓勵學生以自己理解的方式進行朗讀,尊重每個學生的接受信息的不同,比如有的喜歡大聲的讀,有的喜歡和聲細雨,有的喜歡慢讀,有的喜歡快讀,有的喜歡跟很多人一起讀,有的喜歡自己獨自品味……學會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才能理解不同學生的情感特征及表現方式。

三、核心點:個性化朗讀與實施策略

個性化朗讀,是個性化閱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途徑,它是以不同形式的朗讀,不同理解的朗讀,融入自己的體驗,通過對文本的再創造,從而更好地把握和感悟文章含義的朗讀方式。《新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體驗品位。”這就意味著朗讀不僅是感悟課文內容的重要手段,也是體現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視個性化朗讀能充分激活學生的內心世界,引發個性張揚,促進主體發揮,享受閱讀教學的無限樂趣。

(一)因材施讀,以學定讀

新課程改革下,強調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對于語文教學的要求,就是更加關注學生的實際及教學的需要,因此,在開展朗讀教學的時候,是否需要開展個性化的朗讀,不是由教師個人來決定,而是由學生學習的情況及教學內容的需要來確定,具體有下面三種情況:

1.根據文本內容,確定朗讀的形式。不必對任何課文都作感情朗讀訓練和指導,要注意課文語言內容的感彩,只有那些具有深層意義、開放性等文本內容,需要學生反復朗讀才能體會和感受出來的內容才需要進行個性化的朗讀。

2.要依據文本形式,確定個性化朗讀的關注點。如詩歌之類的題材文質兼美,行文活潑流暢,語言頗具層次美、節奏美、形象美,是進行朗讀節奏訓練的最好題材,可以進行重音、語調、停頓、緩急等方面的個性化朗讀訓練;又如散文、小說之類的題材,語言既清新優美又含蓄雋永,宜進行快讀、慢讀等訓練,深刻挖掘語言文字的內涵,真切感受作者的內心世界。

3.依據課文特點,選擇朗讀重點,或優美句、或哲理句、或對話句、或特點突出句等,這些語句,簡單、明了,結構優美,而且意義深厚,教師順其自然引導學生在朗讀的時候,想象下作者的身份及當時的情景,進入情景,有感情地進行朗讀。

(二)尊重個性,匹配方式

法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盧梭說:“兒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簡直是最愚蠢的。”學生作為一個個性鮮明的生命個體,總是帶著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情感來接觸文本的。對語言信息的不同感悟,其朗讀也是不同的,這就需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自悟自讀,從而產生有個性、有價值、多元并存的感悟效果。因此在教學中,無論采用何種方式的讀,只要學生專注讀書,身心處于與文本的真情互動中,教師就應該去支持他們,去指導他們,而不應該以大眾化的模式去束縛他們。如教學《去年的樹》一課時,我首先讓學生想象自己和朋友分別時的場景,然后選擇伙伴自由進行角色朗讀,學生很快明白了在朗讀時要讀的堅定,從而極好地把握學習的重點,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關注需要,選擇內容

由于學生對文本知識理解、接收的個體差異,從滿足學生的個體學習需求出發,在初讀課文時,教師可讓學生愿意讀什么內容就讀什么內容,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給學生以自由選擇的權利。如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時,讓有相同愛好的學生自由組合,進行選擇性學習,學生按小興安嶺四季的不同景色分成四組展開研讀后,各小組自主推選代表,以不同形式分別向大家介紹小興安嶺春、夏、秋、冬四季美麗的景色。充分尊重學生,讓他們享有自主選擇的權利,課堂上每個學生都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學生的個性會得到充分張揚,潛能會得到充分發揮,能真正發現自我并發展自我,語文課堂將成為學生個性化閱讀的樂園。

(四)保證醞釀,給予時間

當我們遇到疑難問題需要討論交流時,總是事先給予獨立思考的時間,等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進行交流、討論。審視我們的閱讀教學過程,很難保證學生有獨立、充分、深入地與文本對話的時間,要求學生有個性化的朗讀談何容易?事實上,在課堂中創設靜靜思考的氛圍,給予學生盡情思考的時間,讓學生根據教師的提問,更深入地理解閱讀材料,這樣,才有助于學生形成自己獨特的感受,內化后通過朗讀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如特級教師王崧舟在上《》這篇課文的最后一段內容時,他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紀念的墓碑,為了讓學生讀好碑文,他除了先用圖片、音樂渲染當時悲壯的氣氛外,然后就讓學生靜靜地思考,怎樣讀才能表達我們此時此刻的心情,這段時間安排得很充裕,學生相當投入。由此可見,給學生以獨立思考、充分醞釀的時間是多么重要,這是實現個性化朗讀的奠基石。

(五)自讀自悟,放飛個性

篇(5)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9682(2012)08-0019-03

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學召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啟動會,聯合有關部委辦和行業協(學)會,共同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以下簡稱“卓越計劃”)。“卓越計劃”的目標在于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各類型工程技術人才,為國家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戰略服務,對促進高等教育面向社會需求培養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導作用。當年包括合肥學院等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在內的首批61所高校被納入“卓越計劃”名單。2011年9月29日,教育部批準上海應用技術學院等132所高校進入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名單。

“卓越計劃”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行業企業深度參與培養過程;二是學校按通用標準和行業標準培養工程人才;三是強化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那么,針對當前我國工科院校中較為普遍存在的片面追求“高、大、全”,定位不清,學生培養目標趨同等弊端,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以下簡稱新建院校)應該如何結合自身特點與定位,通過實施“卓越計劃”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實現差異化發展呢?在實施的過程有哪些模式可供參考,在實施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以及相應的對策是什么呢?

一、當前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實施“卓越計劃”進行教育教學改革模式的分析

1.因地制宜創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模式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重在“應用”這兩個字上。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模式方面,進入“卓越計劃”的各新建院校結合自身特點,在實踐中創新發展出各種培養模式來。比如安徽省應用型示范高校合肥學院,在實施“卓越計劃”的過程中,創新構建出以模塊化教學為核心的本科教學體系。合肥學院將原來單一的教學活動整合成不同的教學單元——教學模塊,并且圍繞入選“卓越計劃”各專業的培養目標重新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時數和授課形式。在構建模塊化教學體系的過程中,合肥學院首先依照“卓越計劃”的要求,深入調研行業企業對學生知識結構、專業素質及能力的要求,并對企業所需要的學生專業能力進行細化梳理與分解,確定各種能力要素所需要的專業知識支持點,進而將知識點以及知識應用整合成該專業的專業教學模塊。在此基礎上,結合卓越工程師的培養目標,將若干個專業教學模塊有機搭配,構成“卓越計劃”專業培養的模塊化教育體系。在該模塊化教育體系中,一個模塊針對特定的專業能力單元進行設置,進而一項專業能力的教學培養可以由若干個有機聯系的專業模塊所支撐。在學分制的教學體系下,合肥學院的模塊化教學體系支持各個教學模塊的學分互認和模塊互換。入選“卓越計劃”的各專業通過個性化的教學模塊設計和選擇,有針對性的制定出專業培養方案。通過模塊化的教學改革,合肥學院形成以知識輸出為導向的卓越工程師培養教學體系,使教學更加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2.構建培育大學生工程能力與創新能力所需的實踐教學體系

實踐教育教學環節是應用型院校實施“卓越計劃”的關鍵所在。為提升在校大學生的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需要學校在實踐教學環節按照“卓越計劃”的要求進行實踐教學改革。此外,為使行業企業能夠深度參與工程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新建院校要深化校企合作,共同搭建卓越工程師培養平臺。

篇(6)

關鍵詞 初中化學;微粒觀;教學研究

微粒觀的教學內容是化學基礎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對于剛開始學習化學知識的學生來說分子、原子、離子是來自看不見、摸不著、無感覺的微觀世界,他們缺乏認知的感性基礎,難以理解這些抽象又模糊的概念,另一方面,九年級學生面臨升學的壓力,學習負擔重,學習的時間有限,學生很難在腦海構建一個完整的化學知識系統,給后續的高等化學學習增加困難,教師作為課堂學習的引導者,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構建“微粒觀”,將微觀的知識點宏觀化,使學生獲取更加深刻形象的直觀感知,形成完整的知識系統,打造高效課堂?本文將以分子、原子、離子的教學為例,淺談一下幫助初中學生構建微粒觀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一、整體認知微觀世界

(一)化學微粒觀的建構應該是一個由淺到深的過程。教師組織教學時,要有整體觀念意識,分清每單元教學內容的相互銜接問題,明確每章教學的目的性,“由整到分”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先讓學生對微粒產生—定的認識,然后在此基礎觀念上去分析和解決微觀問題,循序漸進,增強學生的抽象思維和微觀思維能力,最后“由分匯總”逐步形成完整的系統知識,構建起“微粒觀”。

(二)微粒觀的基礎概論是學生進入微觀學的基礎:物質是由微粒(分子、原子、離子)構成的,微粒永不停息地作無規則運動,運動越劇烈,物質現象就越明顯;物質的微觀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構成物質的微粒不同,物質的性質就不同,物質的微粒之間有間隔;化學變化實質上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組合的過程,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也不會減少。

二、幫助學生構建微粒觀的方法和策略

(一)用宏觀的化學實驗現象,化抽象為具體,幫助學生理解微觀粒子的存在和特性。化學是一門神奇又充滿奧秘的學科,教師要循循善誘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動力。實驗不僅可以活躍教學氛圍,還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通過體驗教學鍛煉學生的思維和技能。例如,在進行分子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一杯冷水一杯熱水中分別加入墨水,很快可以觀察到墨水慢慢擴散開來,并且熱水中的墨水擴散得更快。通過這個簡單的實驗,學生就能感知分子的存在,了解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相對的,分子運動越快宏觀現象也就會越明顯。在學習分子間存在作用力的知識時,設計趣味實驗:在一張銅版紙上滴一滴紅墨水,用玻璃棒一端輕輕觸碰紅墨水,慢慢移動,便可以拉著這滴紅墨水在紙上到處游走,紅墨水不會散開也不會滲透到紙里面去。這個趣味實驗既讓學生形象的認識到分子間存在引力和斥力,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的欲望。

(二)合理設問,循序漸進,引導學生形成微觀粒子的概念。學生對于知識概念的接受過程一般是:觀察肯定和否定例證一找到共同屬性一形成概念一理解概念的內涵與外延一運用概念一概念之間的辨析,基如此,在進行分子概念學習時,教師可以通過實驗,合理設問,逐步引導學生理解分子的概念。通過上述墨水在水中擴散的實驗,學生就可以根據宏觀現象感知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特點,然后教師可以適時提問“冰是固體,水是液體,二者的形態差異這么大,為什么化學性質卻一樣呢”,學生很容易回答出來是因為它們都是由水分子構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粒子。接著教師可以再引導:“我們都已經知道了水是由水分子構成,而水分子里面含有氫原子,那氫氣是由氫氣分子構成,氫氣分子里也含有氫原子,水和氫氣一個是液體,一個是固體(氣體),形態也不相同,但化學性質卻相差這么大呢?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就會思考物質由分子構成,構成分子的原子不能保持物質本身的化學性質,只有分子可以保持,學生就能充分了解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合理設問可以引起學生自主思考,從而把化學現象與化學概念聯系起來,在腦海中逐漸形成分子的概念。

(三)靈活運用教學方法(類比法和模型法為例),幫助學生自主構建化微粒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類比法和模型法,可以引導學生在已掌握的知識基礎上,對新知識主動地進行刪選、加工和整理,從而消化吸收成為自己的知識。學生在進入微觀世界的學習時,必須充分發揮想象力,但是想象需要直觀的載體做引導,才不會毫無頭緒。例如在給學生介紹原子的核外電子層結構時,教師可以用類比的方法, 讓學生從生活中的剝洋蔥的事例,讓學生對原子的核外電子層及電子是如何圍繞著原子核分層排布這一微觀現像有更直觀的感知。再比如在學習“分子之間有間隔”這個微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用海綿做類比,幫助學生理解分子間有間隔的特點。

隨著義務教育的發展,教學設施建設也逐步完善,教師即可以自己動手構建模型,也可以應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對分子、原子等微觀結構進行模擬,制作教學帶,例如在學習《離子的形成》章節時,教材是以鈉原子和氯原子為例,但光通過課本上的教學圖,學生并不能真正的了解離子的形成是怎樣,這時教師可以播放動畫影片形象生動地讓學生觀看到鈉原子最外層上的一個電子轉移到了氯原子上,兩者的核外電子最外層電子數都變成8,使原來都不是穩定結構的鈉原子和氯原子,同時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結構。通過模型教學,不僅更形象還能加深學生的印象。

(四)化學符號可以幫助學生架起宏觀物質與微觀粒子之間的橋梁。化學符號是宏觀物質對微觀世界表述的縮影,它從微觀層次上科學、簡明地表達了宏觀物質的變化規律,成為了聯系宏觀世界和微觀事實的橋梁。分子、原子、離子這些微粒是客觀存在的,但是人們又無法用常規方法感知到,更加無法直觀地認識微粒的結構及其變化規律。教師在初中化學微粒觀教學中要發揮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各種化學符號對宏觀物質和微觀含義的形象傳釋,幫助學生借助化學符號“走進”物質及其變化的微觀世界。比如CO2是二氧化碳的化學式,如果學生對化學符號比較敏感,一看就知道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個碳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再例如碳與氧發生氧化反應的過程中,如果碳燃燒充分就生成無毒的二氧化碳(C+O2=CO2),如果燃燒不充分就會產生有毒的一氧化碳(2C+O2=2CO),從化學方程式可以很直觀的表示出物質之間的轉化是要遵循質量守恒定理的,之所以發生了化學變化不是微粒的數量減少了只是微粒的組成結構發生了變化,并且組成結構變了性質也變了。

(五)善于挖掘教科書資源,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構建知識網絡圖幫助學生梳理整合所學的內容。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傳達給學生的知識除了正確性外還應該是有規律、有代表性,條理清楚、思路清晰的。這樣不僅可以方便學生理解消化也可以減輕學生的背誦負擔。

例如通過上表簡單的羅列學生就可以直觀的了解到這幾種原子的結構情況還可以快速的發現其中的規律:不同種類的原子質子數不同,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同一個原子,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

三、歸納匯總為后續微粒觀的應用學習做鋪墊

(一)靈活運用教學策略,由淺入深,幫助初中生形成微粒觀。在初中化學學習階段,首先,教師在講述這些抽象的微觀知識時,要盡量做到將抽象的內容形象化,微觀的內容宏觀化,方便學生獲得形象生動的直觀感知,在腦海中形成完整的理性認識,構建起微觀世界的框架;其次,教師要把握好教學知識的重點、難點、易錯點進行深入剖析,合理設問,逐步引導學生構建微觀粒子的概念;第三,教師要靈活運用教學方法(類比法、模型法),幫助學生理解微觀的抽象知識,構建微觀動畫模型,幫助學生理解宏觀現象的微觀實質。并且輔以化學符號幫助學生理解微觀粒子的結構組成、性質、運動規律以及溶液中各種中和反應、復合反應的實質;最后,教師要運用圖表、知識點大綱等方法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系統,并且進行各種梳理總結。

(二)利用“微粒觀”的形成,順利組織微粒觀的應用學習。教師通過以上層層滲透微粒觀的教學,在學生頭腦中構建起“微粒觀”的框架,那么對于后面學習質量守恒定律,溶液,特別是溶液中的各種化學反應(中和反應、復分解反應)時,學生就會相對容易接受和掌握微粒觀的應用學習。例如學習復分解反應的實質這一部分知識時,由于教師在前面的教學中,已經幫助學生形成了微粒觀,在講解氯化鋇溶液和碳酸鉀溶液的復分解反應時,學生就能自主分析這兩個反應的實質,即鋇離子和碳酸根離子結合變成碳酸鋇沉淀。學生就能順利完成微粒觀的應用學習,這也為后續向高等化學學習打好基礎。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科學中的化學知識對于學生們來說是一門全新的課程,是他們深入高等化學學習的基礎。微粒觀的建構是貫穿整個基礎化學學習的重點也是難點。立足微粒觀認知的化學教學是應當以“有形建構”來促進“無形建構”,為學生另辟蹊徑,使學生避開毫無頭緒的表象,從本質上更加清晰地認識微粒世界的各種物質的區別、聯系、規律。從而構建更加科學、系統的化學知識體系。另一方面讓學生從微觀角度去實際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使他們從小就養成科學、嚴謹的科學素養。

參考文獻

[1]黎綺芬.助初中生構建微粒觀的有效教學對策[J].師道:教研,2012,(11):412-413

[2]李翠華.例談幫助初中生形成微粒觀的策略[J].初中化學,2012,(12):335-336

[3]袁.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微粒觀的分析[J].新課程·上旬,2014,(4):123-124

篇(7)

例1化學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以下敘述中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A.夜幕降臨,珠江兩岸的霓虹燈通電后發出美麗的亮光

B.淋雨后,自行車生了銹

C.青銅受熱熔化后澆鑄成各種形狀的工藝品

D.水放進冰箱冷凍室一段時間后結冰

解析:在化學變化中,經常會出現顏色改變、放出氣體、生成沉淀、發光放熱等現象,但這些現象不能作為判斷某個變化是不是化學變化的根本依據。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征是有新物質生成。自行車淋雨后生成的鐵銹與鐵是兩種不同的物質,因此自行車生銹是化學變化;霓虹燈通電后發光,沒有新物質生成;水結成冰及青銅受熱熔化澆鑄成工藝品,僅是物質的狀態或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故都屬于物理變化。

(答案:B)

例2市場上銷售一種不粘鍋炊具,內壁涂有一層叫做聚四氟乙烯的物質。請推測做涂層的聚四氟乙烯可能具有的性質。(至少答出三個)

解析:物質的性質決定著它們在生產和生活中的用途。學會根據某種物質的用途反過來推測該物質所具有的性質,才能夠將知識學活、記牢。我們不難推測出聚四氟乙烯的性質:作為不粘鍋內壁的涂層,聚四氟乙烯一定具有良好的導熱性,且不具有毒性;不粘鍋與水接觸后,涂層不會消失,說明聚四氟乙烯難溶于水;炊具要與各種食物及佐料接觸,說明聚四氟乙烯不易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

(答案:①導熱; ②難溶于水; ③無毒)

二、詩詞成語類

例3下列成語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 滴水成冰 B. 木已成舟

C. 死灰復燃 D. 積土成山

解析:本題結合成語考查物質的變化,體現了學科之間相互滲透的新課程理念。解答這類題,首先應正確理解成語的本義,然后結合化學知識進行分析求解。“死灰復燃”的本義是指柴草等燃燒后留下的灰燼再度燃燒起來。柴草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質,因此“死灰復燃”包含了化學變化。另外三個成語中涉及到的是物質的狀態或形狀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

(答案:C)

例4古詩詞是古人為我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下列詩句中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

A.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元日》)

B.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行路難》)

C.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D.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解析:本題結合古詩詞考查物質的變化,解題的關鍵是正確理解詩句的含義。煙花爆竹燃放后,空氣中彌漫著濃厚的氣味,這是火藥中的硫燃燒后生成的二氧化硫發出的,可見在燃放煙花爆竹時有新物質生成,發生了化學變化。B、C、D選項中出現的現象都是由于水發生物態變化(氣化或凝固)產生的,屬于物理變化。

(答案:A)

三、科技信息類

例5當水的溫度和壓強升高到臨界點(t=374.3℃,p=22.05MPa)以上時,就處于一種既不同于氣態,也不同于液態和固態的新的流體態――超臨界態,處于該狀態的水即稱之為超臨界水。超臨界水在環保方面有很大的應用價值。一般有機廢物的穩定性較好,難以分解,難溶于水。但如將有機廢物,如二惡英等,和空氣、氧氣這些氧化劑一同加入超臨界水中進行快速反應,能將二惡英轉化為二氧化碳、氯氣、水等小分子化合物。下列內容與所給信息不符的是( )。

A.超臨界水與普通水的物理性質不同

B.超臨界水與普通水的化學性質不完全相同

C.超臨界水是水發生化學變化后生成的新物質

D.超臨界水可用于解決有機廢物帶來的環境問題

解析:本題是一道科技信息題。題中給出了有關水的“第四種狀態”的信息,要求同學們能結合相關知識正確理解、處理、加工信息。處于超臨界態的水稱為超臨界水,與普通水相比,它的狀態發生了改變,因此超臨界水與普通水的物理性質不同;但物質的種類沒有發生改變,故超臨界水不是一種新物質。當然,處于超臨界態的水具有普通水所沒有的特殊性質,在超臨界水中,有機廢物二惡英能被空氣、氧氣快速氧化,因此超臨界水與普通水的化學性質不完全相同。

(答案:C)

例61999年,美國科學家卡爾?克里斯特領導的研究小組成功地制取出鹽粒大小的氮5(化學式為N5)。在制取氮5的實驗中,曾發生了爆炸,炸毀了實驗室的部分設備。因此,科學家們認為,如果能讓這種物質保持穩定,那么它可能會成為火箭和導彈的理想燃料。氮5是由排列成“V”形的5個氮原子結合而成的,化學性質極不穩定。根據以上敘述回答下列問題。

(1)比較氮氣和氮5在性質上的不同,填寫下表。

(2)請你想象一下氮5在應用領域有哪些用途?(至少寫出兩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同學們從題目中捕捉有用信息的能力,涉及的知識有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的概念,以及物質的性質與用途之間的關系。制取出的氮5似鹽粒,說明氮5呈固態,這是它的物理性質。制取氮5的實驗中,發生了爆炸,說明氮5的化學性質不穩定,易分解;氮5能成為火箭和導彈的燃料,說明它能燃燒,具有可燃性。這些都是氮5的化學性質。物質的用途由物質的性質決定,氮5不穩定,易爆炸,可用作開山采礦的炸藥;氮5有可燃性,可用作火箭和導彈的燃料。

[答案:(1)

(2)a.作燃料; b.作炸藥。]

[練習]

1.下列事實中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A.將氧氣壓縮裝入鋼瓶中

B.吃進的食物一段時間后被消化了

C.溫度計中水銀柱變化,顯示溫度變化

D.自來水通過蒸餾變成可飲用的瓶裝蒸餾水

2.下列成語中涉及到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 云消霧散 B. 刻舟求劍

篇(8)

1.知識目標

通過糖類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糖類的主要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纖維素的組成和重要性質,以及它們之間相互轉化的關系。能舉例說明糖類在臨床上的用途。

2.能力目標

通過探究實驗,體會到實驗是學習和研究物質化學性質的重要方法。

3.情感目標

通過對單糖、雙糖、多糖代表物的探索實驗,培養學生樂于交流、相互協作、勇于承擔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掌握糖類重要的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纖維素的組成和重要性質,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以及與烴的衍生物的關系。

2.教學難點

糖類的概念、葡萄糖的結構和性質。

三、教學方法

目標導向法,循序漸進法,教、學、做合一。

四、教學過程

【目標導向】借助PPT先展示本次課的教學目標,接著演示四種含糖食物——糖果、葡萄、紅薯、麥桿。它們之間有何聯系?

【提問】我們每天吃的主食米飯、饅頭、面條中的主要營養成分是什么?為何每天還要吃大量的蔬菜和水果?

學生閱讀教材P89,邊讀邊思考。

PPT演示

糖的概念:糖類又叫碳水化合物。

糖的分類:

單糖:葡萄糖、果糖、核糖。不能水解成更簡單的糖。

雙糖:蔗糖、麥芽糖、乳糖。能水解生成2分子單糖的糖。

多糖:淀粉、糖原、纖維素。能水解生成許多分子單糖的糖。

【實驗】學生觀察葡萄糖晶體并做葡萄糖溶解實驗。區分溶解與水解的不同。

一、單糖——葡萄糖與果糖

(一)葡萄糖的結構與性質

1.物理性質:白色晶體,易溶于水,有甜味。

實驗測得:葡萄糖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80,C、H、O三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0%、6.7%、53.3%。

葡萄糖的分子式為:C6H12O6。

【設問】葡萄糖具有什么結構呢?除碳、氫外還含有氧原子,說明它可能含什么官能團呢?是前面學過烴的含氧衍生物醇、酚的官能團——羥基;還是醛、酮的官能團——醛基;或是羧酸的官能團——羧基?還是多種官能團并存。如何鑒別葡萄糖的官能團呢?在教師的提示下,學生分組進行探究實驗。

探究內容:葡萄糖的結構特點及性質。具體方法是依據前面學過的內容——烴的含氧衍生物醇、酚、醛、酮、羧酸,由結構決定性質,最終推導出它的結構特點及其應具有的性質。

2.結構簡式: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3.葡萄糖的用途:

(1)臨床上:病人往往因疾病導致飲食較少,或者是身體虛弱,通過輸液方式補充葡萄糖,有助于人體機能的恢復。1g葡萄糖完全氧化放出約15.6kJ的熱量。注射葡萄糖可迅速補充營養。

(2)生活中:可直接使用,補充營養,還有利尿、解毒作用。

(3)工業上:大量用葡萄糖為原料合成維生素C,在印染制革,制鏡工業和熱水瓶膽鍍銀工藝中作還原劑。

【小結】葡萄糖是醛糖,具有還原性。

(二)果糖的結構與性質

1.物理性質:無色晶體,易溶于水,有甜味(是所有糖中最甜的糖)

【強調】糖精雖然比果糖還甜,但糖精不是糖。

如何檢驗果糖是否有還原性?通過實驗探究進行。

果糖沒有還原性,因為它沒有醛基,不能發生銀鏡反應和與新制氫氧化銅反應,屬于非還原性糖。

2.結構簡式:CH2OH-CHOH-CHOH-CHOH-CO-CH2OH。

二、雙糖——蔗糖、麥芽糖、乳糖

【講述】蔗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廣的一種二糖,存在于大多數植物體中,甜菜和甘蔗中含量最豐富。麥芽糖主要存在于發芽的谷粒和麥芽中,是淀粉在體內消化過程中的一個中間產物,可以由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水解而得到。乳糖存在于哺乳動物的乳汁中而得名。蔗糖、麥芽糖乳糖的分子式均為:C12H22O11,三者為同分異構體。

1.物理性質

蔗糖:白色晶體,易溶于水,甜味僅次于果糖。

麥芽糖:白色晶體,易溶于水,有甜味。

乳糖:白色粉末,溶解度小,味不甚甜。

2.化學性質

蔗糖:無醛基,無還原性,但水解產物具有還原性。產物為一分子葡萄糖、一分子果糖。為了加深印象,用一民間歇后語說明:吃甘蔗上樓梯——步步高、節節甜。正是由于水解后產生了最甜的糖——果糖的緣故。

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

(蔗糖) (葡萄糖)(果糖)

麥芽糖:(1)有還原性:能發生銀鏡反應(分子中含有醛基),是還原性糖。

(2)水解反應:產物為2分子葡萄糖。

C12H22O11+H2O■2C6H12O6

(麥芽糖) (葡萄糖)

乳糖:(1)有還原性:能發生銀鏡反應(分子中含有醛基),是還原性糖。

(2)水解反應:產物為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

C12H22O11+H2O■ C6H12O6 + C6H12O6

(乳糖) (葡萄糖) (半乳糖)

PPT演示:三種雙糖的組成示意圖

學生自己列表歸納比較葡萄糖、果糖、蔗糖、麥芽糖、乳糖的結構、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以及它們在醫藥上的用途。

PPT演示:漢堡包中包含的三種多糖:面里面有淀粉,肉里面有糖原,蔬菜里面有纖維素。

三、多糖——淀粉、糖原、纖維素

結構:[C6H7O2(OH)3]n

【提問】我們日常攝入的食物中哪些含有較豐富的淀粉?

【思考】米飯、饅頭、紅薯等。

米飯沒有甜味,但咀嚼后有甜味,為什么?

淀粉是一種多糖,屬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雖然屬糖類,但它本身沒有甜味,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麥芽糖,故咀嚼后有甜味。

PPT演示:淀粉在體內的水解過程:

(C6H10O5)n■(C6H10O5)m+C12H22O11+C6H12O6

淀粉 糊精 麥芽糖 葡萄糖

【實驗】碘遇淀粉變藍實驗。

如何用實驗的方法判斷淀粉是否已水解及水解程度?由學生設計實驗方案。

【講述】纖維素是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生成的,是構成植物細胞的基礎物質。一切植物中都含有纖維素,但不同的植物所含纖維素的多少不同。纖維素是白色、沒有氣味和味道的纖維狀結構的物質,是一種多糖。水解的最終產物是葡萄糖。

(C6H10O5)n + nH6O■nC6H12O6

小組討論:

1.人在患病時往往渾身乏力,臨床上常采取靜脈輸液治療,為什么輸液中含有葡萄糖的成分?葡萄糖的濃度是否越濃越好?能否用蔗糖代替?

2.糖尿病人能否吃糖?

3.含纖維素豐富的食物對人體有哪些好處?哪些食物中含有較豐富的纖維素?

【小結】人體攝入最多的糖類物質是淀粉,但食物中的淀粉在人體內不能直接被吸收和利用,而是要轉化成葡萄糖才能實現,血液中的葡萄糖稱為血糖,血糖濃度的相對恒定對機體有著重要的生理意義。糠尿病人的首要治療原則雖然是控制飲食,但醫生常常提醒病人外出時一定要帶幾個糖果或含糖的點心,就是為了避免出現低血糖。

篇(9)

七年級的學生對外界事物都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本節課的內容又與日常生活聯系緊密,學生平時接觸比較多,也都比較感興趣,但對消化系統的結構和生理功能卻不太了解,而且由于學生尚未學習過化學,所以復雜的化學反應對七年級學生來說難度較大。食物在消化系統內到底怎樣被消化對七年級學生來說是非常抽象的知識,該用什么樣的教學手段將抽象的內容形象直觀地表現出來,是筆者本課教學設計中需要攻克的一個難題。

本節知識內容多、難度大,所以筆者將其分為兩個課時進行授課,本次設計為第一課時的內容。本課時,學生首先從宏觀上學習整個消化系統的結構,了解各消化道和消化腺的功能,并學會區分口腔、胃、小腸中發生的物理性消化和化學性消化。本課有兩個需要學生設計并動手完成的實驗,分別是“探究膽汁對脂肪的乳化作用”實驗和“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實驗。

設計

為了指導學生更好地完成課前自學,筆者設計了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其中,自主學習任務是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的主體部分,并與達成目標一一對應。本課中,筆者以任務來促進學生達成目標的達成,筆者共設計了三個目標,相應地就有三個任務需要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達成。

本節自主學習的前兩個達成目標對學生來說比較簡單,學生通過對課本內容進行學習就可以達成。任務一設計為識圖練習題,該任務的完成可以檢測學生對第一部分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支持達成目標①的達成。任務二與達成目標②相輔相成,筆者設計了一個概念歸納和列表題,在檢測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程度的同時還考查了學生的概括歸納能力。

自主學習任務單中的達成目標③是學生自學過程中的重難點,對七年級學生來說,這個問題非常抽象,單純依靠學生自學難以理解,所以筆者設計了配套教學視頻,幫助學生在自學中攻克難點。微視頻的設計要以達成目標和學習任務為依據,并為學生完成課前自主學習任務提供支架。視頻的設計必須能夠吸引學生,所以視頻導入的新穎性和趣味性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想到在活動課上曾與學生共同參與的益智游戲――瘋狂猜成語,深受大家喜愛。因此,筆者選擇了看圖猜成語之臥薪嘗膽作為微視頻的導入。“能夠說出整個消化系統的組成及其在身體中的位置”這個達成目標,單純靠學生想象根本無法達成,恰好學校推廣使用“東師理想教學”平臺,其中的3D演示可以為學生提供具象的支持。“能夠設計并動手完成實驗”也是本堂課的重要知識和技能目標之一,所以筆者在微視頻中還設計了演示實驗和動畫實驗,來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提高實驗技能。同時,筆者還設計了一系列遞進性提問,引發學生的思考,使他們通過觀察、分析一系列動畫及實驗視頻完成相應任務。該部分設計了三個任務,學生可以自行暫停視頻,完成相應的任務,這樣的設計可以幫助學生順利達成目標③。

為了使得學生更有效地完成自學,筆者在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中還對課堂形式進行了預告。課堂形式預告可以總結為兩部分:①讓學生明確課堂上將要完成的任務,了解自主學習的重要性;②預告了在課堂上需要展示的內容,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對他們的自主學習起到督促作用。

制作過程

微視頻中用到的視頻素材和圖片素材均取自“東師理想教學”平臺和網絡,筆者把加工后的素材直接在Corel Video Studio Pro X6上進行視頻制作,最后以MP4的格式,時長為6分57秒。

在視頻導入部分,筆者通過“瘋狂猜成語”互動游戲,激發學生觀看視頻的興趣。

在主體部分,筆者把視頻設計成一次與學生共同進行的生物之旅,學生有身臨其境的參與感,更樂于觀看和完成任務。同時,主體部分環環相扣的三個環節與任務單上的三個任務一一對應,每個環節后學生都可以暫停播放完成任務,并且在每個環節進行之前都設置了疑問,學生帶著問題去探索知識,必能有所收獲。每一環節的結束都有相應的任務,并以此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上一個環節結束時又會為下一個環節提出問題。主體部分三個環節的設計如下:

第一環節:通過圖形演示及相應文字講解“膽汁的分泌和排出”,完成任務單上的任務一;第二環節:通過觀看動畫實驗演示及屏幕上的實驗設計探究“膽汁的作用”,完成任務二;第三環節:通過觀看實物實驗“膽汁的乳化作用”,結合視頻中的現象和結果文字的提示,自主完成任務三。

課堂應用

1.第一環節:評測練習

課堂伊始的檢測,筆者設計了一系列的選擇題,而且選擇題的難度相對較小,大部分學生都能夠順利完成,從而使其能夠更加自信地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2.第二環節:技能訓練

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已經觀看了實驗操作視頻,但看了不代表會做,而實際進行實驗操作是將知識轉化成技能的重要手段。第一個技能訓練題目重在拓展學生的操作能力,第二個技能題目則強調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第三環節:合作探究

設計并完成科學探究實驗是初中學生必備的生物學素養。在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中,學生已經了解了“膽汁對脂肪的乳化作用”的實驗設計,在上一環節中又進行了實際操作,本環節筆者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完成“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實驗的設計,在提升學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同時還鞏固了學生設計生物實驗的技能。

4.第四環節:展示評價

展示是檢測學習效果非常有效的手段,同時也可以激發小組之間、生生之間的良性競爭;學生交流的過程是個體思維轉化為語言表達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不斷深入,體現了合作的有效性。

課堂評價以學生互評為主,教師評價為輔。學生互評活動實際上是學生互助學習的具體表現,可以使其思維更活躍,思路更清晰,思想更豐富。這樣的設計可以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調動他們參與課堂、成為課堂主人的積極性。

教學反思

課后,筆者對本節微課程進行反思,得出以下兩點心得。

1.完成有效自主學習,達成高效教學課堂

筆者通過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微視頻和課堂學習任務單為學生搭建了學習的腳手架,讓他們學會自主學習,輕松地運用、掌握知識。基于有效的課前自主學習,學生們課堂上不再奉行“沉默是金”,而是躍躍欲試,每個人都渴望表現自己,使得良好的氛圍在課堂中產生,從而達成高效的課堂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下,課堂上學生就有更充分的時間探索更多的新知識,并且擁有了更多練習的時間。學生通過課堂上的合作探究和展示交流,可以將理論知識轉化成動手實驗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同時也鍛煉了他們與他人合作的團隊精神。這樣的翻轉,真正實現了“學習知識在課外,內化知識拓展能力在課堂”的理念。

2.為攻克難點提供強勁的助力,激發對生物學習的興趣

在傳統的自學方式下,學生遇到難點如果經過努力仍不能攻克,他們慢慢就會降低自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膽汁的乳化作用”這部分內容是本節課的難點,對七年級學生來說,非常抽象,單純依靠課本學生很難理解。微視頻的設計為學生攻克難點提供了強勁的助力,以動畫的形式呈現更易激發學生的興趣。這種新穎的思路和教學方法,不但可以充分展現生物的學科魅力,讓學生喜歡上這門學科,同時也可推動生物教學向著素質教育的方向發展。

評委印象

食物在消化系統內究竟是怎樣被逐步消化的,因為缺乏直觀性,所以對初一的學生而言,這是一個非常抽象的知識,該用什么樣的教學手段將抽象的內容形象直觀化,是田文靜老師在進行本堂課的教學設計中需要攻克的一個難題。

在微視頻設計中,田老師通過成語“臥薪嘗膽”的故事,首先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學習任務中;然后通過動畫演示,讓膽汁的形成等內容直觀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降低了學生掌握知識的難度;最后通過演示實驗的進一步直觀展示,使膽汁的乳化作用這一抽象的概念,完全內化成學生自身的知識結構。田老師的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設計嚴謹,單就課堂學習形式預告的設計而言,從評測練習(課始檢測),到技能訓練(進階提升),再到合作探究(協作探究),直到最后的展示評價(展示準備),層層深入,完全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發展。田老師的微課程設計的優點,我就不再一一列舉。下面,僅就田老師的微課程設計中的一些細節方面,談談我個人的一些看法。

(1)課始檢測能不能不通過習題,而設計成教師提供消化系統的結構模型或者寫有消化系統結構名稱的卡片,讓學生獨自組裝出完整的消化系統,使他們通過實際的操作,來掌握消化系統的結構?因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所以我個人認為,相對于習題,實際的操作可能更利于學生知識的掌握。

(2)在微視頻的演示實驗中,膽汁的乳化實驗通過自身前后對照進行了展示:教師先往清水中加植物油,然后攪拌,讓學生觀察;然后再加入膽汁,再攪拌,再讓學生觀察。對于高年級的學生而言,因為有了自身對照實驗的概念,所以學生知道該實驗包含對照實驗。但對剛剛接觸生物實驗的初一學生而言,他們看到的和理解的僅是膽汁的乳化作用的實驗。所以,在這個實驗設計中,我個人認為最好是進行空白對照,應該準備兩支試管:一支是清水加植物油再加膽汁,一支是清水加植物油再加清水(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所加物質的等量性)。這樣,學生通過對兩支試管不同現象的比較,一方面感知到膽汁的乳化作用,另一方面,也知道了對生物學科而言,對照實驗的重要性。

篇(10)

“追問”,顧名思義就是追根究底地問,它是教師對學生答問結果中表現出來的一種有效處理問題的方式,是對學生回答的進一步提問。《教學方法與藝術全書》是這樣給“追問”下定義的:“追問是對某一內容或某一問題,為了使學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問之后又再次提問,窮追不舍,直到學生能正確解答為止。”“追問”作為“對話式”教學的一種存在形式,要求化學教師遵循學生的思路,采取遞進式提問,使學生對知識點更加明白,或使學生對問題進一步思考,從而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追問是幫助學生進入化學殿堂的敲門磚,敲門磚若用得好,學生就能登堂入室,眼界將更寬闊,思維將更活躍,化學課堂也將更“亮”、更精彩。有效的“追問”源于正確的教學理念、靈活的教學機智,筆者認為在課堂中要想實現巧追妙問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追問要“逆”

當學生回答準確時,教師可以運用逆向式追問提問,讓他們回顧和展現思維過程,以達到進一步消化學習內容、掌握學習方法和鞏固思維能力的目的。

教學片段:《物質的溶解性》

教師演示實驗:往1/3試管的水中不停地加食鹽并振蕩直至有部分食鹽不能溶解。

教師:目前這個狀態的溶液,我們就稱為飽和溶液。你能否描述一下什么是飽和溶液呢?

學生:(對著課本讀)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再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

教師:為什么要一定溫度呢?

學生:因為剛才有個實驗,加熱了之后,食鹽能繼續溶解。

教師:恩,所以概念中必須對溫度有要求。那為什么得一定量的溶劑呢?

學生:加水也會讓不能溶解的食鹽繼續溶解的。

教師:所以大家在掌握飽和溶液概念時,必須注意這兩個前提條件。

教師:概念中還強調“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我們應該如何理解?

學生:可能是對于這種溶質是飽和的了,但是還能溶解其他的物質吧。

教師:要把剛剛這位同學的可能兩個字去掉,我們可以通過實驗來驗證。

通過追問討論和實驗思考,最終飽和溶液的概念被建立起來,而不是一開始的照本宣科。

在很多時候,一個問題,學生能答出正確答案,但他思考過程的完整性和條理性等方面還是缺乏的,而適當的逆向式追問能讓學生思路更加明確,拓寬思路,甚至掃清一些思維障礙,同時,通過學生的回答教育了其他學生,達到了同伴互助的目的。

二、追問要“巧”

真實的化學課堂是動態的,面對學生出人預料的提問或者回答,如果教師能及時抓住這一瞬間的機遇,那么,課堂生成則朝著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理性方向發展;不然,則錯失一個推動學生沿理性方向發展的機會。

教學片段:《金屬的化學性質》

學生實驗:利用提供的藥品探究常見金屬的化學性質。探究完通過小結學生掌握金屬的化學性質:1.與O2發生反應;2.與酸發生反應;3.與CuSO4發生反應。同時也知道像Cu這樣的不活潑的金屬不能與酸發生反應。

總結完后,立刻有學生拿著實驗桌上的藍色硫酸銅溶液舉手提問:“既然銅不能和稀硫酸發生反應,那么這個硫酸銅是怎么得到的呢?”我馬上把這個問題拋給全班學生:“他的問題很好,請大家一起思考下如果想要得到硫酸銅,應該怎么辦呢?”對于這一部分學生的知識仍然有限,所以我把課本130頁的習題6給他們作為提示,經過學生的思考和討論,問題迎刃而解了。

學生出人意料的提問,顯然是一個難得的生成資源,如果教師輕描淡寫地說通過后面的學習你們就知道了,就會喪失一個絕佳的教育教學契機,并且大大打擊了學生的探究欲望。短短幾分鐘的分析探討,把握住了追問的契機,用巧妙睿智的追問,拓展了學生的思想,進一步提升了教學主題,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三、追問要“導”

在化學課堂中,往往會遇到學生在回答時有沖突、有爭議的情況,這是學生自主探究的困難之處,也是知識展開、培養能力、情感教育的契機。此時此刻應該及時加以進一步的有效追問,以問來代替教師的單方面評析,使學生在自我反思、自我糾正中解決問題、明白事理。

教學片段:《化學方程式計算》

在解答“電解18g水最多能產生多少克氧氣”時,小王和小李同學用了不同的方法:

小王的解法:

解:設氧氣的質量為x

2H2O■2H2+O2

36 32

18g x

36:32=18g:x

x=16g

答:產生氧氣的質量為16g。

小李的解法:

得到氧氣的質量=18g×■×100%

=18g×■×100%

=16g

答:產生氧氣的質量為16g。

教師:用元素守恒的觀點解釋兩種不同解法得到相同答案的原因。

學生:在化學反應前后氧元素的質量保持不變。

教師:請你挑選一種你比較喜歡的方法解答“催化分解含17gH2O2的雙氧水時,能產生多少克O2?

學生1:我選擇和小王一樣的解法,計算的結果是8g。

教師:其他同學都是這個答案嗎?

學生2:我的不一樣。我選擇和小李一樣的解法,但是結果是16g。

上一篇: 國內經濟社會發展 下一篇: 生物學科的育人價值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国产一线免费观看 | 日本久久道色综合久久 | 亚洲第一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 中文字幕欧美在线不卡二区 | 午夜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 亚洲欧美另类自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