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8 17:12:3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高中語文案例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選擇江蘇省淮安市范集中學全體教師進行調査,基本能代表當前高中教育管理的現狀。
二、調査方法
1.問卷調査法:本次問卷全部自編,運用系統抽樣方法,向淮安市范集中學教師發出45份,收回45份,全部有效。
2.個別訪談法:調査過程中,從淮安市范集中學教師中隨機抽取了個別任課老師進行面對面的訪談,了解存在的問題。
三、調査內容
在參考文獻的基礎上,編制調査問卷和訪談提綱。當前高中教育管理過程中存在什么樣問題,具體表現在什么地方,受調査或受訪個體對此有什么想法?
四、調査結果
1.付出與回報不對等。長期以來,對教師道德水平的要求過度強調了奉獻,常以圣賢的標準要求教師,要求教師照亮別人燃燒自己。如果教師提出條件或待遇時,則被認為是師德不高,為領導和社會所鄙視。教師的勞動(包括顯性和隱性的、直接或間接的、校內或校外的)常常被人忽視,甚至被所教學生忽視,很難獲得相應的政治經濟待遇。當教師全身心投入工作后,但其勞動被無償占有或者不被他人認可,不能贏得社會尊重,不能滿足自己求生存求發展的愿望。
2.權利與義務不均衡。雖然有《教師法》、《教育法》等法律保障教師權益,但實際上教師權益并未真正得到落實。學校定罱和定性考核手法多樣,無論怎么制定,都突出領導如何對教師進行管控,視教師為可操控的機器人,基本未考慮教師工作中如何行使權力,如何發揮主觀主動。
3.工作負荷超標準。教師普遍超負荷工作。按人社部規定的“標準”,職工月平均工作天數為20.92天,時間為167.4小時。高中教師月工作26—28天,平均每天工作12—15小時,遠超國家標準。大部分教師長年累月重復著每天“早六晚十”披星戴月的工作節律和“辦公室一地一食堂”三點一線的生活軌跡,簡單而枯燥。
4.評價制度與實際脫節。教學評價本該全面、客觀、公平、公正,做到統一性和多樣性、定量和定性評價相兼顧,而實際運作中,重智輕德,甚至不談德。簡單地把考試成績、升學比例作為評價依據,忽視了學生和教師的個體差異性、多樣性、復雜性。特別是行政干預、領導主觀臆斷、人為的感情好惡等嚴重損害了本該公正的教學評價,出現了鉆營取巧者得利,踏實肯干者吃虧的現象。
5.競爭機制不公。由于教師職業性質的特殊性決定,絕大多數教師的政治生命黯淡無光,在晉級和提拔方面機會甚少,成為名師更是奢想,多數教師把眼睛盯在職稱晉升、榮譽授予、獎金發放等方面。實際情況是由于沒有具體明確的細則,留有太大的彈性空間,缺乏公開公正和透明的機制,嚴重地損害了榮譽、職務、職稱的權威。這種現象雖然不普遍,但它對教育人文環境的污染,對教師人格的扭曲不可小視,招致其它社會成員的誤解在所難免。
五、問題解決對策的建議
1.加大教育投入裂度。教育投入是支撐國家長遠發展的越礎性、戰略性投資,是發展教育事業的重要物質基礎,推動教育優先發展的重要保障,多管齊下促進發展。依法加大教育經費投入,逐步提高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市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同時,拓寬籌資渠道,積極鼓勵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捐助教育,對教師額外的付出給以經濟肯定,提高教師的生活福利待遇,以解決教師收入偏低現狀的問題。
2.落實權利義務關系。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權利和義務的統一有兩種含義,一是法律關系一方面權利和義務的統一:二是法律關系雙方權利和義務的統一。權利和義務不是絕對的,有時權利也是義務,在不同場合下,教師的權利和義務是互相交叉的,并可以相互轉。
3.減輕教師工作罱。學校要力求科學地設定教師的工作量,為教師工作量設定上限,縮減非必要性的文案工作、正確對待展示性活動、引入適S的隱形教學支架如果教材前后鋪陳效果好,學生也可以自學,減輕教師工作量。
4.加強評價制度建設。加強制度建設、細化評審規則、規范運作程序、限制行政權力的過多干預、強化客觀硬件、弱化主觀色彩、加強群眾監督、增加透明度、賦予每個教師申訴和辯解等權力迫在眉睫。
“導學案”是教師編制的用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案。它能極大地促進教學,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師生共同發展。但是時間一長,弊端就暴露出來了。課改伊始,我校大力推進課程改革,外引內聯,全面實行導學案教學。導學案包括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習難點、自主預習、合作探究、教師精點、自主測評、學習反思、拓展延伸等環節。對教師而言,導學案是教師精心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創新的依據,編寫導學案本身是一種創造性勞動。對學生來講,導學案能培養學生主動思考、樂于探究和集體合作的能力,具有“導讀、導聽、導思、導做”的作用。
一、導學案能極大地促進教學
1.導學案能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
它能鼓勵學生提前預習、主動學習,堅持學習,獨立完成作業,遇到難題,追根究底。課堂上小組內相互討論,引導學生去解決問題,歸納方法,學生可以根據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進行有目的的預習。學生初讀課文、掃清障礙、掌握基礎知識,為上課做必要的準備,在發現疑難問題時做好標識,以便課堂上能重點把握,減輕上課壓力。這樣學生“動”起來了,課堂也就“活”起來了。
2.導學案能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在導學案上,學生首先看到的就是本課時的學習目標、重難點,一目了然,在學習時隨時可以回顧目標,學習的指向性更加明晰。通過課前預習,學生就知道自己哪里不會,這樣在課堂上學生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不斷突破重難點。在課前與課堂上留給學生時間,讓其自主完成導學案上的“自主導學”部分,教師不再是教學中的演員而是導演,課堂上更多的是讓學生去展示,教師只起到點撥的作用。教師把“教”的重點放在學生分層要求、分類提高上,把“導”的重點放在學生心理、思維的疏導以及學生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上。課堂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平等交流、教學相長、教學合一,能有力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導學案能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以導促學”的“導學案”教學模式符合新課程的要求。導學案的出現大大方便了學生的學習,他們可以把以前需要在筆記本上記錄的問題統統記錄在導學案上,這種合二為一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地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這樣還能避免因資料過多帶來的丟失問題。而且,學生定期把“導學案”裝訂起來,就是很好的復習資料,考前能進行系統的復習。
4.導學案信息容量大
如,精彩的導語、作者作品介紹、寫作背景、相關的文學常識、解題的方法及技巧等等。這就能很好地解決學生(特別是住宿生)資料來源少、時間緊的問題,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總之,“導學案”給學生提供了展示的機會和舞臺,能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中來,提高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二、導學案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弊端
1.預習的真實性與實效性值得懷疑
沒有思考的讀書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閱讀。導學案教學模式讓讀書代替思考,導致讀書和思考都淺嘗輒止。這種“教科書+教輔”的閱讀使人產生一種錯覺,似乎學生只要認真看看和查找就可直接地獲得知識,把學生在獨立思考中所必然要碰到和解決的各種必要的疑問、障礙和困難隱蔽起來,這樣的教學就失去了針對性,找不到它的著力點。學生在課堂上的展示也因此帶有“泡沫”和“虛假”成分。
2.預習環節的時間難以保證
預習環節是使用導學案的基本環節,它不僅涉及學生的學習習慣能否養成,自學能力能否提高,還直接影響課堂展示能否順利進行。如果學生的預習時間不是很充分,預習方式不落實,那么課堂展示就會流于形式。要么上成學生的對答案課,要么上成習題課,甚至上成教師的展示課,學生的主體作用根本就會無法發揮。
3.導學案讓學困生更加沉默,兩極分化日趨嚴重
在課堂上,大部分教師習慣于采用小組合作交流、共同學習的方式。誠然,讓學生自主學習,的確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有很多發展的空間,但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來說,效果往往不明顯,因為在交流的過程中他們只有聽的份,沒有說的份,因為很多知識他們不懂,又不愿意讓別人知道或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錯誤的想法,只能聽別人說,自己當一個被動接受的聽眾;而對于那些調皮的學生來說,討論往往成為他們閑聊的時間,說話不少,卻什么也沒有總結出來,致使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兩極分化日趨嚴重。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5)12-0074-02
1.高中語文詩歌教學現狀分析
1.1 教學方式單一,學生興趣不高。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在高中詩歌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采用的教學手段比較單一,學生學習詩歌的積極性不高。根據目前的高中詩歌教學現狀來看,部分高中語文教師仍然是灌輸式教育,這種方式直接造成課堂氣氛沉悶、乏味、枯燥,降低了學習學習的積極性。
1.2 學生探究能力較差。根據目前的高中詩歌教學現狀來看,很少有學生會主動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大多數學生比較依賴輔導書和老師,學生極度缺乏自主創新能力。
1.3 很難實現因材施教。在課堂上老師除了完成每天的教學任務,有時還會處理一些課堂的突發事件,因此一堂課中,老師的任務十分繁重。一般情況下,只能勉強將計劃的任務完成,很難再有時間去照顧個別同學,長期下來一些基礎較薄弱的同學,會積累越來越的問題。
1.4 協作學習和探究式學習應用不多。根據目前的高中詩歌教學來看,協作學習和探究式學習應用不多。基本上一堂課老師會占據五分之四的時間講解知識點,將主觀的知識硬性灌輸給學生,而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學生很少能發表自己的講解。
2.混合式學習理論下的高中語文詩歌教學設計
就基于混合式學習理論下的高中語文詩歌教學設計而言,一方面要求教師要設計與開發詩歌課程。另一方面要求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詩歌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發揮自身主體地位。
2.1 系統性原則。在高中語文詩歌教學中,教師需要從教學方式、教學結構等幾個因素出發,系統全面的考慮各個因素之間的作用。并且實現各個因素之間的優勢互補,使他們各自發揮自身的作用,進而提高高中詩歌教學質量。
2.2 主體性原則。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是知識的主動獲得者,因此在高中詩歌教學中,教師要從培養學生興趣,激發學生學習詩歌的積極性出發,培養學生探索創新的能力。在高中詩歌教學設計中,教師要強調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給學生提供活動的平臺,給學生發揮主體作用的空間,教師則在課堂中起著引導和督促的作用。
2.3 參與性原則。在高中詩歌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參與性,即整個學習過程要由學生自己完成。在高中詩歌教學設計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更多參與的機會,使學生可以親自體驗學習,進而牢固掌握所學知識。
3.混合式學習理論下的高中語文詩歌教學案例分析
《短歌行》教學設計案例分析
教學對象:高一年級學生。
知識類型:概念性、事實性知識。
對教材的分析:高中詩歌《短歌行》,其作者是曹操。詩歌所表達的意思是曹操希望能夠有賢能之任,助自己實現宏圖大愿。
對學生的分析:高中生時期的學生,內心對任何事物都有著極強的好奇心理。因此老師要抓住學生這一心理,適當對他們進行引導。讓學生首先了解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進而理解詩人內心的雄圖大志。
教學目標:通過詩歌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感受詩歌中描繪的意境;使學生掌握詩歌中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以用于以后的文章創作中;使學生能夠體會詩人內心的雄圖大志,進而產生積極進取的精神。
教學難點:體會詩人內心的雄圖大志;理解詩歌中作者內心的政治情懷。
課前準備:老師安排學生在課下收集有關詩人的資料和故事;通過網絡方式了解詩歌創作的背景,感受詩人創作詩歌時內心的情懷。
安排課時:一課時(五十分鐘)
教學方式:課堂講解(學生閱讀、老師講解、學生之間交流、解決問題);教學媒體的運用(選擇適合詩歌朗誦的音頻文件、制作多媒體課件、播放相關視頻資料)。
一、職業高中檔案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檔案意識淡薄
應該說,社會上大部分人的檔案意識薄弱。學校的領導和教職員工也不例外,根本認識不到檔案工作在學校建設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硬件設施落后
大部分學校沒有具備最基本的保管檔案的通風、防潮、防霉、防盜、防蛀、防火條件要求的檔案室。久而久之,致使檔案材料發黃、發霉、墨水滲出等等,嚴重影響了檔案的查閱和歷史意義。有的被蟲蛀,頁面破損,文字流失,面目全非,藏寶報廢。有的檔案保管設備不齊全,檔案材料隨處散放,造成極大隱患。很多學校檔案保管箱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購置的,個別學校仍用木頭箱,很不規范,有的保管箱質量不好,不好使用。這些都嚴重影響了管理員的管理工作和檔案材料的使用效果。
(三)無專業檔案管理人員
由于領導不夠重視,沒有多少職業學校把檔案館的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所以也就沒有相關制度、規劃,沒有具體措施。專業的檔案管理人員缺乏,現有的檔案管理人員業務水平低下是中等專業學校普遍存在的問題。大部分職業學校的檔案管理人員只有一個還是兼職的,各部門各處室更是無人管理。
(四)資料難以完整收集
由于沒有檔案意識,教職員工,包括學校各級領導,對檔案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對檔案收集工作不夠重視。各部門由于沒有專人管理,平時所形成的材料,都是亂丟亂棄。上級發放的文件也是傳閱完就丟棄。由于學校各科室工作跟檔案室工作嚴重脫節,檔案工作人員也無法深入各科室收集資料。學校活動等形成的材料也因組織者不會收集,檔案室的管理人員沒有參與,而無法收集。而一些私人的材料就更不愿上交了。
二、解決職業高中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的對策
(一)領導重視,加強宣傳,提高意識
檔案意識是做好檔案工作的基礎,因此,首先要得到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加大宣傳力度。組織好《檔案法》學習與宣傳活動。通過學習與廣泛宣傳,使教職工能增強檔案意識,形成人人重視檔案,支持檔案并自覺地維護學校檔案工作。
(二)建立網絡,完善制度
要把學校檔案工作做好,要有健全的管理機構和管理網絡。學校應該成立檔案工作小組,組長應該由校級領導擔任,各科室的領導和綜合檔案室的管理員應該是組員,同時各科室還要設立一名兼職檔案管理員。這樣就從組織上保證檔案工作的順利開展。
有了管理網絡,還要有健全的檔案管理工作制度,這樣才能保證檔案工作逐步實現規范化管理。建立,文件材料整理歸檔制度、檔案保管制度、檔案鑒定銷毀制度、檔案保密制度、檔案利用制度、檔案人員崗位責任制度等并監督實施,組織和協調學校各科室兼職檔案員做好檔案管理工作。并且要有檔案管理考核制度,監督管理各部門。
(三)做好管理人員繼續教育工作提高管理人員素質
檔案工作人員不僅要有“高度政治思想素質,職業道德修養”,“具備檔案業務知識”,還要具備“相應的科學文化知識以及現代化管理技能”。因此,要經常對檔案人員進行培訓,可以請專業人員來校培訓,在業務工作過程中請他們上門指導。同時也要安排檔案工作人員參加上級檔案局組織的檔案人員崗位培訓,繼續教育學習。
(四)做好檔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高中物理主要以探究物質結構、物質相互運用以及運動規律為主要內容的自然學科,具備的教學特點主要表現為:一是在高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要以學生的求知欲望以及探索欲望為基礎。二是物理學科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尤其是物理實驗對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作用非常明顯。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當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其次是重視實驗在學生物理素質提高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對高中物理教學的改革與創新可能僅僅局限于對課堂理論教學,而應該形成一個貫穿物理教學全過程的教學新模式,即是要從新理論的灌輸、知識的復習、實驗課的開展三方而為主深化高中物理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一 教學方式單一
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主要是為了保證學生順利完成高考,考出好的成績,考到理想的大學。往往采取的是灌輸式教育,在教授完基礎知識之后,采取大量做題的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在這樣的教學理念下,高中的物理教師也大都想盡辦法,讓學生掌握應試的技巧,而不關心學生是否真的理解和能否會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正是在這樣的教學理念之下,教學方法也比較單一,往往采取的是上課講授物理基礎知識,布置大量的物理習作業,或是出經典物理試題進行考試,這些對于原本對物理知識沒有真正理解的學生來說是一種負擔,學生在教師的壓力下,有的還積極查找課本相關知識,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答案,還有一部分學生對于上課本來就聽不懂的物理,學生沒有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下課沒有做到好好復習,面對大量的習題,更是提不起一點興趣,這樣一來就容易形成惡性循環。
二 教學設備落后 內容枯燥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高中生接觸的信息量也日漸加大,而很多學校還是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一塊黑板一支粉筆的教學模式,根本不能適應現代的學生對教學設備的要求,不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學內容上學校選取的教材往往是理論性比較強,趣味性缺乏的教材。教材的內容比較難懂,重點難點不夠清晰,有些知識的安排不夠合理,顯得有些凌亂。高中物理教師在授課時往往也由于教學壓力和生源太多的壓力不能夠完全了解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學壓力下教師要趕進度,有的學生理解抽象思維能力比較差,尤其是女生,學生太多高中物理教師就不夠很好的保證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質量,高中生的心理還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在這樣的環境下,沒有完全理解教師講授的內容,下課后不好意思問同學,抱著一種我不會的不一定會考的僥幸心理,那么長期以來,積攢的不會的知識就比較多,而且物理的學生系統性比較強,前期學的基礎知識到后來的學習中也會用到,假如前期的有些知識你是學的似是而非,那么就會影響你后期知識的學習。
評判性閱讀(Critical reading),也稱批判性閱讀,評判性閱讀是分析性閱讀,是一種深層次的閱讀, 是在認知、理解、記憶文本信息的基礎上,對文本的作者和內容進行分析、質疑、辨別、推敲、篩選和評價,挖掘文本的隱藏含義或寓意(read between and beyond lines),了解文本中遣詞造句和謀篇布局等方面的技巧,關注作者觀點、情感態度和寫作意圖等,從而達到對文本的深層次理解。
在評判性閱讀教學中,教師如何讓學生提出有質量的、分析性的思考層面的問題,如何能使我們的閱讀課真正成為提高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和培養思維能力的課型,這就有待于教師的指導。
1.1教師要關注對閱讀文本的精準解讀,激發學生參與文本閱讀的積極性
教師要科學有效地設計問題,激發學生參與文本閱讀的積極性,真正達到幫助學生理解文本、拓展內涵、發展思維的閱讀教學目的。然而,基于大量的課堂觀察,我們發現許多教師沒能真正準確理解和把握文本的內涵,對文本信息的處理仍停留在一些表層信息的理解及知識點的講解上,而沒有設計深層次的思維性問題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和思考,忽視了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分析、綜合、評判等較高層次的思維訓練和培養,無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閱讀過程中,大大降低了閱讀教學的效率。
1.2教師要注重所設問題的思維含量,激發學生的思維參與
教師在閱讀課堂教學過程中注重問題的思維含量。 在讀前階段,問題的設計圍繞文本話題,以形式多樣的方式導課,激活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思維。在讀中階段,設計凸顯文本主線,圍繞文本主題的問題,幫助學生梳理文本,拓展內涵,發展評判性思維。在讀后階段,學生對文本信息已有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教師可以從文本內容、寫作意圖和文化背景等角度來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分析、綜合和評價,培養學生深層次的評判性思維能力,形成良好的評判性閱讀的思維品質。
1.3教師要重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激發學生探究思考的熱情
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設各種機會與情境,鼓勵和引導學生,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思考的熱情,首先學生學會生疑,對閱讀文本的字詞和句子生疑;再讓學生學會質疑,對閱讀文本的標題、信息和作者的寫作意圖質疑;最后讓學生學會置疑,讓學生根據所讀文本創設問題,教給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評判性思維訓練,真正培養學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
2. 評判性閱讀問題設計的策略及案例分析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教師要設置合理有效的問題來深入分析各個部分,問題的設置不能僅限于對文本信息的查尋和理解,還要有深層次的、開放性的,拓展性的問題,適度提高思維層次,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進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的課例是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三Unit 4 Astronomy: the science of the stars 這一單元的閱讀教材Unit 4 Reading: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
【課例背景】
本單元的中心話題是“天文學”,內容涉及太陽系、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宇宙大爆炸、月球探秘、黑洞效應等,閱讀篇章講述了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以及生物進化的過程。
【課例呈現】
2.1讀前(Pre-reading)
圍繞單元文本話題,激活學生原有的認知。在執教這一單元的閱讀教材時,在讀前導入部分時,教師先播放一段有關生命起源的視頻,師生間的問題就此展開:
(1) How did the earth come into being?
(2) How did life begin on earth?
【設計意圖】話題導入,設計的問題給予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的時間,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預測文本內容。
2.2讀中(While-reading )
梳理文本內容,構建有效信息。在讀中環節,教師重在設計問題,幫助學生對文本信息進行準確梳理,因此,在讀中環節,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問題:
(1) Why was the earth different from other planets?
(2) Why do you think humans are the cleverest animals on the earth?
(3) What problem is caused by human beings?
【設計意圖】在文本梳理以后,教師可以適時針對文章的一些細節內容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快速捕捉信息,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加深理解文本內涵。
2.3讀后(Post-reading)
拓展文本內涵,發展評判性思維。在讀后活動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和挖掘文本,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找準切入點設計問題,拓展文本內涵,發展學生較高層次的思維。
這一單元的閱讀教材Unit 4 Reading: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 一文以這句話收尾:So whether life will continue on the earth for millions of years to come will depend on whether this problem can be solved. 作者給讀者留下一段“空白”或“懸念”,需要我們學生用心品味。因此,在文本梳理以后,教師可以適時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去填補這段“空白”,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升思維層次,培養評判性思維能力。教師可設計如下問題:
(1) What are the problems that we are facing now?
(2) What can we do to help solve the problem?
在提問What are the problems that we are facing now? 問題時,為了降低學生語言輸出的難度,教師可以給學生搭建充足的語言支架。
Now, I’ m worried about the future of myself and humans...
Humans developed new of growing, hunting and moving around. As time went by they covered the earth. Now carbon dioxide has been putting into the , which heat escaping from the earth into space. As a result, the problem of occurs. Whether life will continue on the earth for millions of years to come will whether this problem can be solved.
【設計意圖】在讀后環節,教師抓住文本中語言結構的亮點,提供一定的語言支架,設計連貫性的問題,培養和訓練學生評判性閱讀策略,不斷激發學生分析、綜合和判斷能力,幫助學生發展評判性思維。
3. 結束語
在評判性閱讀教學中,問題設計要以學生的評判性思維發展為導向,問題的設計要整體性和連貫性,問題設計要有梯度和層次,問題設計不僅涉及對文本進行表層理解,還有與文本有關的深層次的問題,我們要有意識地關注問題設計中的學生思維活動層次,加強對學生進行評判性思維訓練,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最終提高學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和閱讀能力。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水平、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高速公路的建設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到如今平原的高速公路建設已趨完善,建設者們于是把目光投向了山區的高速公路建設。但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投資周期長、地形復雜、技術不夠完善等,我國山區高速公路施工常出現事故,這不得不引起大家的重視,山區高速公路施工的問題也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課題。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了解山區高速公路施工中存在哪些安全問題,為什么會產生這些問題以及如何去進行安全管理。
一、山區高速公路施工中存在的主要安全事故
1、高空墜落事故
在山區高速公路施工中高空作業占著絕對的比例,而高處作業又是在及其復雜的環境中進行的,多種工種立體交叉,自然環境變化多端難以掌控,施工難度非常大,也因此高處墜落事故頻發。高處墜落事故作為建筑業的三大傷害之一,有其充分的依據,主要在于發生率高,預防效果差,后果嚴重等。高空作業主要分為臨邊、洞口、攀登、懸空、操作以及交叉等。其發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工作人員違規操作,不具備施工資格的人員從事高空作業,不按照規定的通道,注意力不集中,安全防護措施不合格,或者說安全防護措施出現問題,像安全帽、安全繩等出現破裂、斷裂而沒有及時的發現,施工前又不對安全防護工具進行檢查,缺乏足夠的安全意識等等。
2、物體打擊事故
物體打擊事故簡單的來說就是物體在外力的作用下發生運動,打擊人體而發生的人體傷亡的事故。物體打擊事故主要發生于工具傳接多、施工材料多的情況下,施工人員由于各種原因不能及時的避免物體對自己的撞擊。物體打擊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常用工具隨手亂放,沒有統一的存放點;施工人員沒有做好防護措施,例如沒有佩戴安全帽,施工人員違規操作或者錯誤的操作機械,施工人員從高處往下拋擲重物或者處于地面的施工人員往高處拋擲重物等;起重吊機產生的問題,如沒有專門的人員操作、起重機部件已出現生銹老化等現象。
3、機械設備傷害
機械設備傷害主要是指因為機械設備的原因給施工人員造成的傷害。在山區高速公路施工的過程中,施工條件復雜且惡劣,再加之操作人員的水平等原因導致機械設備傷害事故也是較為的多發。產生機械設備傷害事故的原因主要分為人的原因和機械的原因。人的原因包括操作失誤;操作人員技術水平低,不熟練;準備不充分,遇到緊急情況時不能很好的分辨危險源、及時處理危險;機械的原因主要在于機械的安全防護措施不到位,通風、照明、防震、防噪等安全設施缺乏;機械的搖擺部位難以控制,常常會因為施工人員的不注意造成被擊打的現象;機械設備自身因為生產的缺陷或者使用時間過長導致老化等。
4、觸電事故
季節性的存在是觸電事故的一大特點,并且低壓觸電比手持式可移動電器觸電發生的頻率高。觸電是因為人體直接接觸,導致電流通過人體造成人體的組織器官損傷,一般來說,觸電的時間越長,組織器官遭受的損傷就越大,電流的強度越大,其對人體的組織器官損傷也更大。造成觸電事故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施工人員的麻痹大意,總以為沒關系,沒有帶防護工具、對的電線不上心、漏電保護開關存在問題、缺乏有效的監管、沒有做到定期檢查用電設備等。這些主要都是由于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薄落,沒有正確的對待觸電危險,對于這類危險應是建筑施工五項危險中最容易預防的,但也往往是最容易發生的,所以,一定要加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避免原本不該出現的安全事故。
5、坍塌事故
坍塌事故是指物體在外力的作用,超過自身所能承受的最大值,造成結構穩定失衡從而導致物體墜落、擊打等。造成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施工材料不合格;過度的強調施工進度導致某些地方施工不到位;違反操作規定;欠缺有效的管理,管理部門沒有及時排查施工現場的安全隱患;材料堆放過多。坍塌事故在我國目前來說相較于其他四個事故發生頻率稍微低一些,這主要是因為坍塌事故發生時間晚,一般要等上一段時間才會發生。
二、山區高速公路施工的安全管理措施
1、人的安全管理
施工人員技術不成熟、安全意識低、違章操作以及錯誤操作是施工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所以對于施工人員的管理主要是運用心理學的知識,提高施工人員以及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提高安全技術水平,這樣才能有效的由內而外的控制事故的發生,降低事故發生的效率,提高工程完成的速度。另外,對于疲勞工作也是需要禁止的。有些工程因為時間緊,項目部要求施工部門在一個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施工,施工部的管理人員就會要求施工人員減少休息時間,加強勞動強度。施工人員處于疲勞狀態時,往往注意力會嚴重減弱,對于從事高危行業的人來說是萬萬不可取的。沒有施工資格的人去從事高速公路施工是我國目前建筑業存在的一大問題,但基于國情的需要,不可能要求每一個施工人員都具備施工資格,這時候施工管理人員應盡量的為施工人員提供施工培訓和安全培訓。
2、物的安全管理
物的因素是施工安全事故存在的主要原因。物又包括機械、燃料、原料、設備等,不正確的使用物會造成安全事故,如違規操作、錯誤操作等,物本身存在的缺陷也會導致安全事故。對物的管理主要包括:正確的使用機械設備;定期檢查設備的完整與安全;對于特殊設備的特殊關注;加強有害物的安全防護裝置、增加有害物的防護設備;完善防高處墜落安全設備等。對于物的管理,有時因為涉及到許多專業性很強的問題需要高技術人才去解決,所以施工管理者應安排一些高技術工作者去進行。
3、環境的安全管理
環境屬于自然現象,很難受人的操控與管理,但環境確實對高速公路施工存在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在進行山區高速公路施工的時候,地質條件、露天作業量都會影響到施工的進行。而且不好的環境包括采光、照明差等會給施工人員帶來疲憊和不舒適感,降低注意力,從心理上對施工人員產生許多負面的影響。不安全的環境有時是安全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低氧的發生、天氣的驟變、巖石的坍塌等都會造成安全事故的發生。
三、總結
山區高速公路的建成將會大大地影響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也會造成當地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還能提高政府對當地的管理,可謂一舉多得。但是山區高速公路的施工因為其自身的劣勢存在許多的不安全因素,所以在施工的時候一定要加強安全管理,防范于未然。還要制定合理的計劃,提高施工的質量,這樣才能確保我國公路的質量。
參考文獻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應只限于接受、記憶、模仿和練習,還應該倡導自主探究、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閱讀自學等數學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動性和創造性不斷發展,真正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有機會經歷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通過開展數學研究性學習,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而且能活躍思維,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本文結合具體的案例,講述在高中數學課堂中開展基于問題解決的研究性學習的基本步驟以及提高教學效益的幾點做法.
一、問題解決與探究教學
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學習者不是被動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據先前認知結構主動地和有選擇地感知外在信息,不能把知識作為預先確定了的東西讓學生無條件地接納,而應關注學生如何在原有經驗基礎上,經過新舊經驗相互作用而建構知識.
數學課堂教學是開展數學研究性學習的主要方式.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開展形式多樣的探究教學,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學習新知識,發展新能力.所謂探究教學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己的試探與求索、總結與概括,獲得經驗與體驗,發展智慧與能力,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學實踐活動.有效開展數學探究教學已不再是強調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記憶、模仿,而是強調認識數學概念的本質,強調數學概念的產生過程,定理和公式的發現與證明過程,強調思考問題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探究精神.
數學的探究教學離不開問題解決教學.問題解決教學是指從問題出發,以數學思維方法為主線,以問題解決為目的,使數學教學成為數學活動的教學,數學思維的教學,再發現、再創造的教學.在問題教學中,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是思維的起點.知識、能力、思想、概念等都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通過教學實踐,基于問題解決的數學研究性學習的基本教學模式是:提出問題,創設情境觀察分析,發現轉化討論探索,合作解決反思交流,內化提高等四個步驟.
二、指數函數及其性質的教學案例
學籍檔案作為衡量教學管理水平和質量的主要信息資源有三方面作用:一是可以為教學管理部門對教學環節進行有效的協調控制提供信息,為學校領導對學校的發展預測、決策等提供可行的信息依據;二是為提高教學質量、教學改革、教育評估和教學評價提供真實的原始資料;三是可以為社會和用人單位選拔、錄用、聘任和晉升以及確認學歷證書的真假、學歷證書的遺失補辦、學生出國留學等提供重要的參考、借鑒及服務。
我國高等教育從1999年開始擴大招生規模,2002年又進一步放寬了對普通高校招生的年齡限制。高等教育逐步從精英教育階段進入大眾化階段,并呈現出多樣化、綜合化、國際化、信息化的發展趨勢。高校學籍管理必須緊跟時代的發展,徹底摒棄陳舊落后的人工管理方式,將科學、先進、高效的信息管理引進管理領域。以我校為例,其辦學規模已由1999年在校生2784人發展到2009年的7500人左右,十年間學生人數增長了2.7倍,學籍檔案管理也經歷了從人工管理、單機版學生管理信息系統到網絡化的教學管理信息系統三個發展階段。目前的學生學籍管理系統依托校園網絡形成一套完整的學生學籍電子檔案信息,可以十分便捷地統計、查詢、檢索學籍的各類信息,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教學質量的動態情況,并可及時進行調控。
二、學籍檔案管理現代化進程中存在的問題
1.學籍管理制度還不夠健全
為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學生身心健康,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依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以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各高校制定了適用本校的學籍管理制度,但由于目前國內多數高校的學分制處于學年學分制向完全學分制的過渡期,相應的管理制度也表現出許多不符合學生個性發展需要的情況。如學生選課問題。學分制實施后很多高校學生在選擇選修課時,由于開設課程先限制了名額,使有的熱門課程很短時間內被選滿,學生只好隨便選一些并不感興趣的課程,從而降低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又如學生重修問題。大多高校專業課以學年為期,使學生的重修必須隔一個學期跟下一年級一起學習;再如學生休學年限問題。學生休學規定以一學年為期,如果學生想休學一學期后復學,將導致學生無法跟班學習。
2.學籍檔案材料不完整,管理方式落后
近十年來,全國高校招生人數由1998年的200萬人飆升至2008年招生人數的近1300萬人,快速擴招使各高校學生數量急劇增加,學生信息量也翻倍增長,有部分高校的學籍檔案管理卻并沒有太大的變化,管理方式的落后大大增加了學籍檔案管理人員工作量,也造成學籍檔案材料不齊全、不完善的現象。如學生在填寫學籍卡時不能按要求填寫完整,有的單親家庭學生不愿意填寫離異的父(母)親,使信息欄空置或填寫“已故”;有的學生不使用規定的黑色碳素筆填寫或者填寫字體模糊不清隨意涂改;有的輔導員填寫學生操行、獎懲時摻雜人情因素和水分,不夠客觀公正,致使學籍檔案不能準確完整地反映真實情況,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檔案的保存價值大打折扣。
3.學籍管理制度的宣傳力度不夠
高校學籍管理制度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等方面指明了方向和目標,有人認為學生了解學校有關管理規定是很自然的事,每位學生入學后發一本《學生手冊》自已看就行,管理部門很少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和討論。使得學生總是到教學主管部門詢問關于學籍方面的問題,如休學、轉專業、重修、免修、緩考如何辦理,有些學生因對管理制度一知半解,直到因違反相關規定受到處分時才后悔莫及。
三、實現學籍檔案現代化管理的對策
實現高校學籍檔案管理制度化、歸檔規范化、管理現代化是高校學籍檔案工作的奮斗目標。筆者基于自己的工作經驗提出幾點對策。
1.完善學籍管理制度,加大制度的宣傳力度
第一,高校應建立健全學籍管理機制,實行由主管校長負責、教學主管部門監管,設置專職學籍管理工作崗位和人員,各院系及學生工作處、招生就業部門配備兼職學籍管理人員。制訂學籍管理工作流程,嚴格管理,維護學籍檔案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推進學籍檔案管理規范化。
第二,依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普通高等學校檔案管理辦法》和相關政策法規,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建立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如學籍管理規定、注冊制度、休(復)學制度、轉專業、轉學制度、學籍管理人員崗位職責等,同時根據學籍檔案形成的規律制定包括學籍檔案從產生、收集歸檔到查詢、利用、安全保密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制定相關制度時還必須立足于“以生為本”的管理理念,進一步完善選課制度,適度放寬選修課人數限制,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改變重修、休學以一學年為期的限定,根據學生學習能力,準許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以一學期為期限休學,鼓勵學生自學與老師的指導相結合,努力解決重修、休學后學生完成課程學習困難的問題。
第三,加大對學籍管理制度的宣傳,如對休(復)學、轉專業、重修、免修等相關規定程序使用清晰易懂的流程圖來表示,使學生一目了然;充分利用校園廣播臺、校園網、宣傳欄、座談、競賽等形式定期宣傳,把替考、作弊、曠課等違紀行為制止在萌芽時期,真正做到以教育為目的,使學生沿著人才培養的正確軌道成長。
2.改進學籍與學籍檔案管理手段,提高管理質量
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使得學籍管理工作任務越來越重,靠手工操作效率太低,容易出錯。信息化管理是提高學籍檔案管理水平的關鍵,它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的準確性,實現資源共享,可使教學管理數據統計可靠、準確,可使情況反饋及時、信息搜索客觀,全面增強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便于各級領導和部門掌握情況,進行必要的協調控制,為學校發展預測、決策提供信息依據。
提高高校學籍檔案管理質量,首先要實現學籍檔案的規范化管理,如學籍檔案信息采集要求完整、準確、真實;檔案的分類要科學;文件材料的歸檔要及時。我校自2007年底引進并啟動網絡化現代化教學管理系統以來,教學管理及學籍管理得到了全方位的改善:首先,規范學生學籍信息的采集。在招生信息的基礎上加以補充,經學生本人確認、學籍管理部門審核后統一打印學籍卡,減少了學籍卡因填寫字跡潦草、模糊、涂改、專業班級簡稱及學號等信息不規范的現象,學生基本信息的形成為取得學籍的學生提供了學籍注冊情況的查詢渠道。其次,學籍異動處理及時。對學籍異動學生進行實時更新,使任課教師或相關部門及時了解學生異動情況,使學生信息準確。第三,方便了教學質量評價與學生成績查詢。學生成績在任課教師完成課程教學計劃時經考核后,登錄校園網錄入并打印成績總表,成績提交后任課教師沒有取消更改成績的權限,保證了成績管理的準確性和嚴肅性。學生成績查詢必須在對任課教師進行教學評價后才能查詢成績。第四,實現了教學計劃管理、智能排課、選課管理、教材管理的信息化,同時對英語應用能力及大學生四、六級英語等級考試報名、畢業資格審查等發揮重要作用。該系統在不斷使用中加以完善,提高了我校教學與學籍檔案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了教學管理質量。
3.提高學籍與學籍檔案管理工作水平
學籍與學籍檔案管理工作水平提高的關鍵是建立相對穩定的高素質學籍檔案管理工作隊伍。由于學籍檔案管理工作具有連續性及滯后性的特征,要求學籍檔案管理人員必須相對穩定,一份完整的學籍檔案需要3~4年才能最終形成,沒有一支穩定的隊伍就很難做到有始有終。同時學籍檔案管理工作是一項政策性、技術性都很強的工作,這些都要求學籍檔案管理人員應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具有為教學工作和學生服務的思想,盡職盡責;具備較強的法律意識,做到知法、學法、守法,維護學籍的真實性;具有較強的業務能力,必須熟悉整個學籍管理流程,解決日常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具有較高的計算機應用水平,掌握現代化管理技術,利用先進的信息傳播技術在計算機上建立一套完整的學生學籍信息檔案。
總之,高校學籍檔案管理是在學籍管理過程中對學生各方面的情況的真實記載和反映,是教學管理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有效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實現學籍與學籍檔案管理,尤其是借助校園互聯網來實現學生學籍管理信息化,是促使學籍與學籍檔案管理逐步科學化、規范化、現代化的必然途徑。
參考文獻:
[1]解穎嫻.高校學籍檔案管理存在問題與解決對策[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8(1).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12B-0075-02
案例教學法在當前的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教育領域流行,自然有其道理。具體在高中政治教學中,也有對應的方法。高中政治課的案例教學法,是指教師綜合運用相關理論,通過選取具體案例,運用討論等多種形式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從而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筆者從事多年政治教學以來,隱約察覺很多教師的案例教學偏離了軌道。因此撰寫此文,分析幾點筆者發現的問題,并初步提出解決方法。
一、案例教學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無論在哪門課程中,案例教學法有鮮明的特點,如高度的實踐性、強烈的啟發性、明顯的針對性、活潑的雙向性。這些特點對教師的知識積累和教學技巧提出了挑戰。也因此諸多教師和學生運用案例教學法時,產生了如下問題:
(一)資源松散滯后,不會有機結合
筆者在聽課過程中發覺,很多教師不懂如何融會貫通,合理分配教學案例,導致整個授課過程缺乏時效性和邏輯性。例如案例教學法中的案例是與時俱進的,而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就要求教師和學生要有時事敏感性。
在講述中國人民銀行的職能這一知識點時,有位教師希望學生理解央行如何發行貨幣,為何具有公信力,但在舉例闡述中,他竭力介紹了許久前產生的網絡謠言,發行“新版500元人民幣”的計劃子虛烏有。并且他提醒學生,按照《人民幣管理條例》、《人民銀行法》等法律規定,假人民幣消息屬于違法行為。但是違法者依然要冠以中央人民銀行的頭銜,是因人民幣必須由具有公信力的政府職能部門發行,否則它將沒有與商品使用價值畫上等號的性質。實則當時最與時俱進的案例是,各大銀行網點出售“勝利70周年紀念幣”,結合此事才是趁熱打鐵。
此外,兌換殘缺人民幣或者以零換整是經商業銀行辦理,而該教師卻在此時介紹了相關案例。如此現象,邏輯實在應該梳理。
(二)任務切換困難,課堂進度延緩
教師角色的多樣性在案例教學中必不可少,但很多教師難以處理傳遞知識和交付時間的矛盾,不能迅速切換任務,耽誤學生自主發散思考。
筆者曾見過如下教學情景。一名80后政治教師在講解工業發展進程時,舉例當前熱門的互聯網+工業、智能家居系統。他圖文并茂為學生呈現了國務院關于促進互聯網+行業發展的文件和智能家居設備給日常生活帶來的便捷。他一直為學生描繪無人駕駛汽車和機器人橫行時代的藍圖,一直忘乎所以,甚至沉醉其中。于是有學生忍不住提問,工業對生活的作用顯而易見,工業4.0時代也確實初見端倪,但是談論無人駕駛和機器人智能思考為時過早了。
筆者以為,該教師沉浸于工業生活幻想角色中,不但延誤了課堂進度,也給學生造成不切實際、玩弄概念的印象。這種典型的任務切換困難情況,利大于弊。
(三)無視接受能力,授課信馬由韁
前面已經指出,案例教學法要求教師有足夠的信息量,而這一過程是相互的,因此學生積累量也要對應,不然就是獨角戲。學生在短期時間內對案例信息進行提取、整理和論證,非常耗費腦力。有些教師不顧學生具備的基礎,滔滔不絕,把顯性前提化為隱性前提,或者三段論中省略中間環節表述,整個課堂成了教師獨角戲,效果不如人意。
筆者曾親歷過這種情形,后來追悔莫及。為了論述我國第三產業落后的根本原因,筆者首先談到歐洲誕生的烏托邦思想,次之談到的,隨后談到運動等,這些案例學生似乎都不陌生。筆者緊接著總結,這些制度失敗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有限。生產力不夠時,欲創新制度,滿足更高層次需求,只能無功而返。接著筆者提及,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科學性就在于此,只有我國農業和工業充分發展了,第三產業才會旺盛。學生對馬斯洛感到陌生,但迫于筆者的表達流暢性,放棄提問,留下心結。
信馬由韁的好處是知識面打開了,但敝處也明顯,學生精力難以集中到重點。
二、三種針對性解決方法
(一)巧借小組討論,學生引導教師
之所以說這種方式有效,源自于筆者的親身觀測。有位教師在學校中是出了名的無頭蒼蠅,上課不知東西南北。他偶然在電視節目中得到啟發,決定案例教學結合小組討論,整治前后不著調的毛病。
為了說明訂立勞動合同不止是用人單位的事情,與勞動者息息相關,該教師首先展示了一個新聞案例:張春花是東方市某鎮鎮政府食堂的工作人員,負責給鎮政府的干部職工買菜做飯。她在鎮政府的食堂連續工作近19年,鎮政府不僅沒有與她簽訂勞動合同,也沒有幫她繳納社保。于是她狀告鎮政府,要求賠償。
該教師按程序設置了探討方向:為什么狀告(侵犯了權益)、有其他維權方式嗎、狀告勝算多大、耽誤時間與否。通過縝密的層層誘導和一絲不茍的探討過程,學生們最后都贊同,當時簽訂了規范勞動合同,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此后的侵權事件。
教師舉例沒有邏輯性,會導致學生發言不積極,對教師專業水平產生懷疑。巧借小組討論的方式,既是學生引導教師,也是教師課前的準備充分的結果。只有課前反復梳理、演練,才能深刻理解舉例的邏輯聯系,不至于“跑調”。
(二)細化課堂程序,錄影課后檢討
筆者所謂的細化課堂程序是指,在課前,教師應做好對案例的了解和查閱等準備工作,同時規定理論講述、案例解讀、學生討論等每一環節的時刻表,置于多媒體設備旁邊,在課堂中隨時提醒自己。而錄影課后檢討是指,借助教室中的監控設備,著力對焦在教師,全程錄下教師的課堂表現,教師在課后回放視頻,反省自己。
這名80后教師在聽從了筆者的意見后,如法實施。他首先確定好案例內容后,模擬演練了幾遍,確定解說時長,最后置入整個課堂備案中。然后將時刻表錄入大屏手機的時間管理軟件中,講課過程中,大屏手機隨時給他提醒。由于本身愛好玩耍手機,提醒作用非常明顯。之后,他還從后臺獲取了視頻,每發現一次,就提醒自己一次。如此不需要學生冒犯老師的方式提醒自己,也能真正三省吾身。
(三)加強教師溝通,密切關注社會
在經歷了授課信馬由韁,而學生頗有微詞的事情后,筆者總結教訓,不斷與其他科目教師、班主任、家長溝通,了解他們與學生溝通了什么?教育了什么?同時,筆者經常與活躍學生溝通,實時了解他們關注的新聞、小說、電視劇,理解學生從社會中獲取的信息。
此方法確實立竿見影。例如,在講解“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這一觀點,筆者輕松舉例花千骨,不論花千骨是天煞孤星,還是女媧后人,她天真的性格和對愛情的執著都是取材于人類社會。因為人類并沒有見過神明,如果沒有靈感來源,不可能想象出這些外貌特征和性格特點。最后得出,正確的意識和錯誤的意識都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只是反映被歪曲與否的區別。這番講解,不但使學生興趣大增,也是充分考慮學生知識背景的合理方式。
諸如此類的舉例方法,不需要解釋花千骨為何人,也不需要解釋女媧后人乃是神仙,講解流暢自然,學生理解沒有代溝。所以說,教師之間加強溝通,同時也深入了解學生課外學習的知識背景,對于在舉例教學中控制難度極為有利。
三、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