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8 17:12:3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減少自然災害的方法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編號:10BJL061)。
旅游業是一項綜合性產業,對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依賴性較強。旅游系統中某旅游因素或外界依托因素的負向變化,都有可能引起旅游業的波動震蕩,旅游業成為國民經濟中最易受到沖擊的行業。由于自然因素或人為因素的影響,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規模越來越大(具體見表1),對旅游業的影響也越來越嚴重。研究自然災害對旅游業的影響及預警機制構建,有助于我們積極地認識、預防、處理各種自然災害,實現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1.自然災害概述
1.1自然災害概念
隨著人類對自然災害的認識和研究不斷深入, 人們對自然災害的界定也在不斷變化。在眾多自然災害的概念中,我們可以找出判別和確定自然災害的三項標準。(1)自然災害發生在地球表層系統,即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生物圈中;(2)自然災害具有自然屬性,它是地球系統演化過程中的自然事件;(3)自然災害具有社會危害性,能造成人們生命和財產的損失。
1.2自然災害分類
自然災害分類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根據不同的考慮因素可以有許多不同的分類方法。如根據自然災害的特點和災害管理及減災系統的不同,將自然災害可分為:(1)氣象氣候災害(如熱帶風暴、雷暴大風、干熱風、龍卷風、暴雨、寒潮、冷害、霜凍、雹災及干旱等);(2)地質地貌災害(如地震、火山、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土地鹽堿化、水土流失等)(3)水文災害(如洪澇、江河泛濫、水污染等);(4)土壤災害(如鹽堿化、土層及養分減少、耕地減少等);(5)生物災害(如植被退化、物種滅絕、森林病蟲害、鼠害、森林火災等);(6)海洋災害(如風暴潮、海嘯、潮災、赤潮、海水入浸、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回灌等)。
2.自然災害對旅游業的影響
2.1 自然災害對旅游者的影響
2.1.1 威脅旅游者的人身、心理安全
若自然災害發生在旅游熱點地區,對于旅游業的影響是災難性的。首先會威脅到游客的人身安全,如2004年印度洋地震海嘯中,除了受到地震和海嘯襲擊的國家外,約有8000名澳大利亞人在泰國、斯里蘭卡和印度等國失蹤。歐洲的瑞典和德國遭受的打擊最為嚴重,兩國各有1000多人下落不明。
2.1.2 抑制人們的出游動機或改變旅游消費行為
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安全需要屬于較低層次的需要范疇,外出旅游通常是為了放松、愉悅、舒適,安全風險的存在有可能改變旅游決策的性質。災后旅游目的地的風險因素增加了旅游者購買決策的不確定性,降低了到災后目的地的旅游意愿或者抑制出游動機需求。
2.2 自然災害對旅游目的地的影響
2.2.1 破壞旅游資源及旅游基礎設施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了里氏8級特大地震,四川旅游業在這次地震中遭受了巨大損失,諸多景區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涉及世界文化遺產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9處,省級文保單位225 處。損失最為嚴重的是世界遺產都江堰- 青城山景區,二王廟古建筑群全部垮塌,魚嘴裂縫,青城山道教古建筑群嚴重受損。以汶川為中心的國省干線公路出現隧道塌方、大橋移位等較嚴重情況,通往九寨溝等重點景區的道路損毀嚴重,災區供電、供水、通信等基礎設施也受到嚴重破壞。
2.2.2 損害旅游目的地形象
目的地形象包括客觀與主觀的成分,融入了人們對目的地的態度和感受,旅游者往往基于個體的認識、體驗、對各種風險因素的感知來做出評價。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這種評價通常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從而損害目的地形象。
2.3 自然災害對旅游企業的影響
2.3.1 造成旅游企業供需鏈斷裂
旅游企業是旅游市場的主體。自然災害發生時,他們往往是最直接的受害者和直接利益相關者。由于消費者取消預定或停止旅游活動,造成旅游供給的大量閑置。
2.3.2加大旅游從業人員失業的風險
自然災害發生后,與災害發生地具有密切業務聯系旅行社的收入大幅度減少,大批預定紛紛退單,出團量接近零,旅游從業人員工資、福利大幅縮減,下崗、待崗人員增多,導致他們紛紛轉行尋求出路。
3.自然災害預警機制研究
自然災害具有嚴重危害性、突發性與永久性、周期性與不重復性、廣泛性與區域性、頻繁性與不確定性等特點,由于旅游業自身敏感的特點,更容易受到自然災害的重創。英國著名危機管理專家邁克爾.里杰斯特指出,預防是解決突發危機的最好方法。對于自然災害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做好預防工作,這就要求把預警放在首位。
3.1 自然災害預警機制的內涵
自然災害預警機制是以現實的自然環境狀況和變化過程為對象,采用邏輯推理和一系列的預警技術方法、指標體系和預警模型,對環境變化所呈現的各種信號源進行不斷的搜集、監測,根據其變化趨勢和描述安全狀態的數學模型或決策模型得到危機態勢的動態資料,并能及時提供警示信號或信息的機構、制度、網絡、應對措施等構建的預警系統。
3.2 自然災害預警機制構建的影響因素
自然災害預警機制的構建受以下因素的影響:
(1)經濟實力。一個國家經濟越發達,才會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國家安全方面的技術研發。
中圖分類號:F82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3-7217(2012)02-0002-06
一、引 言
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多發、頻發的國家,水災和旱災等農業自然災害尤為突出。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每年因農業自然災害造成的物資損失呈現整體上升趨勢。2011年,農業自然災害形勢依然不容樂觀:農作物受災面積3247.1萬公頃,其中絕收289.2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096.4億元,農業自然災害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農業平穩發展的重要因素。農業自然災害的頻發對我國農業生產、農民增收乃至居民消費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譚本艷等(2009)通過對CPI分類指數分析,研究結果表明食品既是我國CPI波動的短期驅動力,也是CPI波動的長期驅動力[1],由此,無論從供給面還是從需求面看,農業自然災害都會通過引發食品價格變動進而引發CPI的變動。
自然災害對經濟造成的沖擊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自然災害造成社會資本存量受損,引起社會總體消費和投資下降,進而造成產出水平下降;二是自然災害造成的產出下降,通過需求沖擊和供給沖擊影響物價水平?,F有的文獻主要集中在自然災害對產出影響方面:從短期、中期和長期的產出影響來分析自然災害的宏觀經濟影響。短期和中期主要考察自然災害對產出造成的正、負效應[2-7],長期主要考察自然災害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8-11]。然而,自然災害對物價水平影響方面的研究較為缺乏,已有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論分析層面,實證分析層面相對較少。Pantin(1997)構建了自然災害影響經濟的11個指標,通過對比自然災害發生前后三年的數據,發現災前平均通脹率為8%,災后通脹率在6.5%~9%之間波動,自然災害影響物價水平變動方向并不明確[12] 。Rasmussen(2004)從長期影響考察了自然災害對通貨膨脹的影響,他認為災害重建的努力會擠出有效投資,推高利率并減少投資,有可能引發通貨膨脹[13]。Popp(2006)在分析自然災害對經濟的長期影響時,將通貨膨脹的產生歸結為債務負擔和市場投機[14]。 Baum(2011)運用AD-AS模型分析了自然災害對通貨膨脹的影響,他們假定自然災害在短期內不影響總需求,然而潛在產出因資本存量受損而下降,自然災害會帶來臨時性通脹壓力[15],美國2008年的卡特琳娜颶風和2010年昆士蘭洪水造成的食物和農產品價格上漲驗證了他們的推斷。
上述的文獻更多將自然災害視為供給沖擊,結論偏向于自然災害會推高物價水平,然而,自然災害并不單純表現為供給沖擊,也會帶來需求沖擊,物價水平變動的方向取決于自然災害引發的需求沖擊和供給沖擊兩者的力量對比。因此,從理論層面上我們很難得出自然災害對通貨膨脹的具體影響。本文嘗試在傳統理論的基礎上就農業自然災害對通貨膨脹的影響進行實證分析,力圖弄清農業自然災害同通貨膨脹之間的數量關系。
二、農業自然災害影響通貨膨脹的理論基礎
農業自然災害發生以后,微觀經濟主體將遭受自然災害引致的供給沖擊和需求沖擊,引發總供給與總需求的相對變動,進而推動物價水平的持續波動。就供給方面而言,農業自然災害傾向于推高物價水平:農戶物資資本受損(農田、耕地受災),糧食產量下降,推高糧食價格;糧食產量的下降和糧價上漲會增加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成本,推高農副產品的價格。就需求方面而言,農業自然災害在幾個方面表現出抑制物價:(1)糧食產量是農戶創收的必備條件,糧食產量的下降減少了農戶的收入,農戶因此改變自己的收入分配決策,減少消費和農業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需求;(2)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成本上升,推高農副產品的價格,相應地會減少企業產品的銷售,進而減少其收入,從而抑制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3)當農業自然災害的規模、強度、持續時間達到一定的程度時,其影響必然會從農業部門向非農業部門傳導,家庭和企業的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受到抑制。下面借鑒鄭超愚(2004)[18]的總需求、總供給動態調整模型,加入農業自然災害所引起的需求沖擊和供給沖擊因素,
并假定價格調整是瓦爾拉斯均衡的,則有:
S(P/PE,Yd-Dshock)-D(M/P)=Dshock-Sshock (1)
假定原有Yd和Ys是均衡的,并且不隨時間變化;價格預期是適應性的;貨幣供給在短期內不變。對式(1)左右兩邊進行時間求導,可以求得價格的動態調整過程,如式(2)所示。根據價格與總供給和總需求的數量關系,可知式(2)的分母為正。
dPdt=dDshockdt-dSshockdtS(P/PE)1PE+
S(Yd-Dshock)(Yd-Dshock)P+D(M/P)MP2(2)
由式(2)可知,物價變動主要由價格預期、需求沖擊和供給沖擊等因素決定。由于農業自然災害引起的供給沖擊為負,而需求沖擊難以確定,需分三種情況來說明:(1)當需求沖擊為正時(dDshock/dt>0),由于供給沖擊為負(dSshock/dt<0,即有dDshock/dt-dSshock/dt>0,表現為物價上漲;(2)當需求沖擊為負時(dDshock/dt<0),如果需求沖擊的下降幅度大于供給的下降幅度,即有dDshock/dt-dSshock/dt<0,表現為物價下降;(3)當需求沖擊為負時(dDshock/dt<0),如果需求沖擊的下降幅度小于供給沖擊的下降幅度,即有dDshock/dt-dSshock/dt>0,表現為物價上漲。根據適應性預期理論,價格預期可以由上期價格替代,表現為價格慣性;而需求沖擊和供給沖擊都是由自然災害等外部因素引發。Gordon(1996)提出了三角菲利普斯曲線,認為影響通貨膨脹的因素可以歸結為需求拉動、成本推動和通脹慣性三類[17];由以上的理論分析,農業自然災害和通貨膨脹率、社會總需求以及社會總供給這三者密切聯系,本文將采用Gordon提出的“三角”模型,即一種菲利普斯曲線的擴展模型,以研究農業自然災害對我國通貨膨脹的影響。
πt=C+a(L)πt-1+b(L)Dt+c(L)zt+et (3)
其中,因變量πt是指通貨膨脹率,C表示常數項;通貨膨脹率的滯后項πt-1表示通貨膨脹慣性;Dt指超額需求;zt表示外部沖擊(需求沖擊和供給沖擊);et為誤差項;a(L)、b(L)、c(L)分別表示各變量的滯后系數。
三、變量選取、數據說明和模型設定
(一)變量選取和數據說明
采用定基CPIt來代表通貨膨脹,并用定基CPIt的滯后一期代表通貨膨脹慣性。根據Gordon的“三角模型”,式(3)中的變量Dt可以用產出比率的對數Rt=ln(Yt/YtN)代替(YtN為潛在產出),并將Rt-1作為前定變量①。由于潛在產出不可直接觀測,不能采用常規的估計方法,一般解決的辦法有兩種:趨勢分解法(通過線性時間趨勢、HP濾波將產出分解為長期趨勢和周期性成分)、結構分解法(通過向量回歸、卡尼曼濾波將產出分解為結構效應和周期效應)。借鑒Ravn & Uhlig(2002)[18]所采用的HP濾波法來估計31個省的產出缺口,平滑參數取6.25,并將農業自然災害作為外部沖擊變量zt引入模型。由于我國統計數據的可得性限制,考慮到不能收集到我國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的相關數據,因而只能選取間接衡量自然災害沖擊的變量。根據國家統計局對農業成災面積AANDt的相關解釋:成災面積是指在遭受自然災害的受災面積中,農作物實際收獲量較常年產量減少3成以上的播種面積,成災面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自然災害的強度以及對農業生產造成的影響?;谝陨系目紤],選用對農業生產影響較大的成災面積來衡量農業自然災害的強度,用變量SIZEt=ln(AANDt)來表示。
選用的數據為1997~2010年我國(除港、澳、臺)31個省市自治區的年度面板數據,所有數據均來源于1997~2011年中國統計年鑒和各地區統計年鑒。CPI作了定基化處理(1997年為100)。
(二)模型設定
由于我國經濟發展的區域差異明顯,為了能夠更好地估計自然災害對我國通貨膨脹的影響,本文按照國家統計局的劃分標準將我國(除港、澳、臺)分為東、中、西三個區域②。依照Gordon提出的“三角模型”,建立涵蓋全國、東部、中部和西部的動態面板模型如下:
CPIi,t=α+β1CPIi,t-1+β2Ri,t+
β3Ri,t-1+β4SIZEi,t+vi+ui,t (4)
其中,i=0,1,2,3,分別表示全國、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t=1,2,3,…,T表示樣本年度;νi表示截面個體差異;μi,t為隨機擾動項。
對式(4)動態面板數據模型估計的困難之處在于:方程的右邊包含有因變量的滯后值,導致解釋變量和隨機擾動項相關,而且式(4)本身存在橫截面相依性。如果直接運用傳統處理面板數據的固定效應或是隨機效應方法,會導致參數估計的非一致性,產生動態面板偏差,影響模型估計的準確性和適用性。Blundell & Bond(1998)則將差分GMM與水平GMM合并,將差分方程與水平方程作為一個整體系統進行GMM估計,這種改進的估計方法稱為系統廣義矩估計(System GMM)[19]。考慮到系統廣義矩估計是一種更有效的估計,將采用系統廣義矩估計對動態面板模型進行估計[20]。
在系統廣義矩估計中,方程(4)經過一階差分并結合水平方程進行變換:
ΔCPIi,t=(β1-1)CPIi,t-1+β2Ri,t+
β3Ri,t-1+β4SIZEi,t+vi+ui,t (5)
在此基礎上選取合適的工具變量并產生矩條件方程。在式(6)中,需滿足:β1≠1;當t<s時,解釋變量Ri,t、SIZEi,t和隨機擾動項ui,s是無關的;隨機擾動項ui,s不存在自相關;E(CPIi,1,εi,t)=0(t=2,3,…,T),E(ΔCPIi,2,εi,3)=0。在此基礎上設定矩條件為:
E(CPIi,t-sΔεi,t)=0(s≥2;t=3,…,T)
E(Xi,t-sΔεi,t)=0(s≥2;t=3,…,T)
E(ΔCPIi,t-1εi,t)=0(t=4,5,…,T)(6)
其中,εi,t=ui,t+vi,Xi,t=[Ri,t,SIZEi,t]。設Zi為所選取的工具變量矩陣。
通過GMM估計,可以得到估計參數:
α^GMM=∑Ni=1ΔCPI'i,-1ΔX'iZi?
WN∑Ni=1Z'iΔCPItΔXi-1?
∑Ni=1ΔCPI'i,-1ΔX'iZiWN∑Ni=1Z'iΔCPIi(7)
四、實證結果及分析
(一)實證結果
動態面板數據估計的前提是數據要具有平穩性,否則會出現估計的“偽回歸”問題。因此,在對模型進行估計之前,首先對模型進行面板單位根檢驗。為了保證檢驗結論的可靠性,選用了四種單位根檢驗方法:LLC檢驗、IPS檢驗、Hadri的最大似然檢驗以及Breitung檢驗。LLC檢驗、IPS檢驗和Breitung檢驗的原假設是“存在單位根,變量是不平穩”,Hadri檢驗的原假設是“不存在單位根,變量是平穩的”。從表1的檢驗結果可以看出,所有的變量至少在兩種檢驗之下通過平穩性檢驗,這說明面板數據具有平穩性,模型估計的結果不存在偽回歸問題。
表2列出了系統GMM估計的結果。無論是全國、東部、中部還是西部,Wald檢驗值在5%的顯著水平下均拒絕了“方程擬合度較差”的原假設,表明方程擬合較好。其次,Sargan檢驗是判斷方程所選的工具變量是否有效的一個重要檢驗,原假設是“方程所選工具變量是有效的”,從表2中所反映的結果看,Sargan檢驗的P值都大于0.05,四個方程在5%的顯著水平下接受了原假設,表明所選的工具變量是有效的。另外,AR檢驗的原假設是“擾動項無自相關”,表2中的AR(2)的P值均大于0.05,在5%的顯著水平下接受原假設,表明所選的系統GMM估計方法是適用的。另外,全國、東部、中部和西部的通貨膨脹慣性(CPIt-1)和超額需求(Rt)系數均在1%的顯著水平下拒絕“系數為零”的原假設,表明通貨膨脹慣性、超額需求對當期通貨膨脹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而農業自然災害(SIZEt)系數只有全國和中部地區通過了t檢驗,東部和西部地區均沒有通過t檢驗,這表明全國和中部地區的農業自然災害對通貨膨脹產生了顯著的影響。
(二)實證分析
在通貨膨脹慣性方面,全國、東部、中部和西部均表明通貨膨脹慣性對當期通貨膨脹產生較大的正向推動作用,上一期通貨膨脹每上升1%會推動當期通貨膨脹上漲大約1%,這跟傳統的通貨膨脹預期理論相符,說明穩定通貨膨脹預期對于穩定通貨膨脹具有重要的意義,這是貨幣當局在進行貨幣調控時總是強調穩定通脹預期的原因所在。在超額需求方面,全國、東部、中部和西部的數據都反映了超額需求和通貨膨脹存在顯著的正相關。在全國范圍內,當期的超額需求每增加1%會推動當期通貨膨脹上漲0.04%,這表明超額需求因素并不是推動我國通貨膨脹上漲的最主要因素,原因可能是我國家庭最大的消費支出是住房支出,而住房價格并沒有包含在CPI當中,因此,超額需求難以推動通脹的上漲。
在農業自然災害方面,各地區的通貨膨脹對農業自然災害的反應表現出較大的差異性,主要是由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所致。在東部和西部地區,農業自然災害對通貨膨脹沒有產生顯著影響,而在全國和中部地區表現較為顯著。就全國或中部地區而言,農業自然災害在當期就會對通貨膨脹產生影響,原因是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較高,且主要集中在第二和第三產業,受農業自然災害的影響相對較小,而中部地區是我國糧食的主產區,在我國農業現代化程度不高的現實情況下,農業仍易遭受自然災害的影響,因而參數估計較顯著。西部地區一方面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物價傳導效率較低;另一方面糧食生產在農業中的占比相對中部地區較低,受農業自然災害的影響相對較小,因而參數估計不顯著。
值得特別關注的是,農業自然災害對通貨膨脹的影響并不是正向的,農業自然災害會對通貨膨脹率產生下行壓力。全國和中部地區的數據顯示,農業自然災害和通貨膨脹存在顯著的負相關。就全國而言,農業自然災害強度每增加1%會推動當期通貨膨脹下降大約0.11%;就中部地區而言,農業自然災害強度每增加1%會推動當期通貨膨脹下降大約0.71%。這證實了自然災害影響物價變動的第二種情況,即自然災害造成的需求沖擊為負時,如果需求沖擊的下降幅度大于供給的下降幅度,物價將趨于下降,這說明我國自然災害造成的需求面負面沖擊大于供給面負向沖擊。之所以如此可能有幾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國消費結構所致。我國城鎮家庭消費結構中住房消費占據很大的比重,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對非住房商品的需求,農業自然災害等外部沖擊造成的收入減少更容易表現為需求的下降;另外,農村居民的消費結構中耐用消費品占較大的比重,而這些商品需求彈性較大,農業自然災害造成的收入下降會引起農村居民消費更大幅度地下降。二是農民收入主要來源于農業,農業自然災害造成當期糧食產量下降,從而降低農民收入,并從需求上抑制農民的消費和投資行為,而糧食價格更多由糧食收購和儲備體系決定,當期糧食產量下降不一定會對國家整體的糧食儲備造成較大沖擊,進而引發糧食價格的上漲。三是我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夠完善,農村居民收入當中用于消費的部分受到了抑制。當出現農業自然災害沖擊引發糧食生產波動時,農民的收入將變得更加不確定,農村居民的消費和投資需求更容易受到負面的影響。
五、結論
以上將農業自然災害變量引入“三角”模型中,首次嘗試運用動態面板模型實證分析農業自然災害對我國通貨膨脹的影響。為了區分我國區域發展的差異性,分別對全國、東部、中部和西部進行實證。結果表明:在通貨膨脹的影響因素中,通貨膨脹慣性對當期通貨膨脹有顯著的正向推動作用,上期通貨膨脹每上漲1%會推動當期通貨膨脹上漲大約1%;超額需求雖然對當期通貨膨脹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但影響程度小于通貨膨脹慣性,當期超額需求每增加1%會推動當期通貨膨脹上漲0.04%;東部和西部地區的農業自然災害對該地區的通貨膨脹影響不顯著,全國和東部地區的農業自然災害對該地區的通貨膨脹產生了顯著的影響;就全國和中部地區而言,農業自然災害對當期通貨膨脹有顯著的負向沖擊,表現為農業自然災害強度每增加1%,當期通貨膨脹分別下降0.11%和0.71%,農業自然災害會降低當期的通貨膨脹水平;若單獨考慮外部沖擊因素,農業自然災害引發的通脹變動表現為負,但是綜合考慮通貨膨脹慣性、產出缺口和外部沖擊三大因素的共同影響,通貨膨脹變動表現為正。傳統觀點傾向于認為農業自然災害引發通貨膨脹正向變動,在于僅考慮了三大因素的綜合影響。本文從綜合影響中分離出了農業自然災害這一個外部沖擊因素,得出的結論不同于傳統觀點。
由此可見,相比起供給面的緊縮作用,農業自然災害對我國需求面的緊縮作用更大,表現為農業自然災害降低當期的通貨膨脹水平。因此,政府部門應高度重視農業自然災害造成的負面影響,充分重視突發性沖擊對消費需求的抑制作用。首先,應根據各地區農業生產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尤其是中部地區的產糧大省,政府要加大對農業抗災的投入,減少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其次,要加大應對農業自然災害風險的補貼力度,財政部應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增加對農民的轉移支付,保障農戶收入的穩定性;再次,建立自然災害救濟和保險機制,當農業自然災害發生后,政府和社會提供多方面的救濟,保險公司為農民提供自然災害保險。最后,要不斷調整和優化各地區的農業結構,改變農村居民收入過多依賴農業,尤其是糧食作物的局面,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注釋:
①Gordon(1996)在“三角”模型中,將超額需求滯后一期Dt-1和通貨膨脹滯后一期πt作為前定變量,考慮到πt-1在動態面板中已作為工具變量,不宜在動態模型中再將此變量作為前定變量,因此,本文的動態面板模型僅將Rt-1作為前定變量。
②東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廣西和海南,共12個地區;中部包括:山西、內蒙古、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共9個地區;西部包括: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共10個地區。
參考文獻:
[1]譚本艷,柳劍平.我國CPI波動的長期驅動力與短期驅動力[J].統計研究,2009,(1):50-55.
[2]Benson, C. and Clay, E.Dominica.Natural disaster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 small island state[R].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Working Paper Series No.2, 2001.
[3]Crowards, T.Comparative vulnerability to natural disasters in the caribbean[R].Charleston, South Carolina, Caribbean Development Bank,2000.
[4]Charveriat, C. Natural disasters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an overview of risk[R]. IDB Working Paper No. 434, 2000.
[5]Mechler, R. Natural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ng disaster loss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R]. Karlsruhe, Verlag für Versicherung swissens chaft, 2004.
[6]Hochrainer, S. Macroeconomic risk management against natural disasters[M]. Wiesbaden, German University Press, 2006: 24-45.
[7]Noy, I. The macro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disasters[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9,(88): 221-231.
[8]Albala-Bertrand, J. M.The unlikeliness of an economic catastrophe:localization & globalization[R].QMULDE Working Papers 576,2006.
[9]Skidmore, M. and H. Toya. Do natural disasters promote long-run growth?[J]. Journal of Economic Inquiry, 2002, 40(4) :664-87.
[10]Caselli, F. and Malhotra, P. Natural disasters and growth: from thought experiment to natural experimen[R]. Washington DC , IMF, 2004.
[11]Chi-Kyu Kim. The effects of natural disasters on long-run economic growth[J].The Michigan Journal of Business,2011,4(1):11-49.
[12]Pantin, D.A. Alternative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indice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 (SIDS)[R].Report for the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Unit, 1997.
[13]Rasmussen,T. Macro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natural disasters in the caribbean[R]. IMF Working Paper 04/224, 2004.
[14]Aaron Popp.The effects of natural disasters on long-run growth[R].Major Themes in Economics, 2006, (8): 61-82.
[15]Baum, C.Natural disasters in japan threaten to release global inflation genie out of rubble[EB/OL].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Retrieve from , March 25, 2011.
[16]鄭超愚.中國總供給總需求模型的動態調整[J].金融研究,2004,(3):90-98.
[17]Robert J.Gordon. The Time-varying NAIRU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economic policy[R].NBER Working Paper No.5735,1996.
[18]Ravn, Morten,O. and Harald Uhlig. On adjusting the hodrick-prescott Filter for the frequency of observations[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2, 84(2):371-376.
[19]Blundell, R., and S. Bond. Initial conditions and moment restrictions in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s[J].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98,(87): 115-143.
[20]白仲林,張曉峒.面板數據的計量經濟分析[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65-69.
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Natural Disasters on Inflation: Based on Dynamic Panel Model
TANG Wen-jin,XU Gui-hua,XU Xiao-wei
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重點探討資本積累以及它與儲蓄決策等的關聯影響①。本文關于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模型的構建主要通過三個步驟來完成:首先,探討長期經濟增長的均衡點;其次,在動態均衡的基礎上構建儲蓄曲線;最后,推導投資曲線。
(一)長期經濟增長下的均衡產出與資本
在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中,國民總產出是勞動力和資本的函數。新古典增長模型的基本假設是:勞動力和資本之間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即生產投入比K/L不是一個固定的參數,并且生產函數是一階齊次方程。
(二)長期經濟增長下的儲蓄與投資
經濟增長理論的基本假設之一就是儲蓄St是總產出Yt的一部分,且St由儲蓄率s確定。如果每一個時間周期t之間(如每年)人們的儲蓄率都為s(0<s<1),那么在已知的生產函數下,長期經濟增長下儲蓄曲線有著和生產曲線類似的屬性,并且St=sYt。從上文關于長期經濟增長下的均衡產出與資本的分析中可以得出:當經濟達到均衡狀態時,人均資本占有量為k*,人均產出為y*。假設社會產出中一部分用于投資,另一部分用于消費,則投資的總量取決于社會的儲蓄。
自然災害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不同類型的自然災害對社會的儲蓄行為會造成不同的影響。一般而言,常見的氣象、水文自然災害①發生頻率高,容易對經濟造成經常性擾動,但是此類災害不容易造成儲蓄行為的改變。相對而言,地震、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發生頻率低,但此類災害造成的破壞性強大,所以此類自然災害往往會因為消費心理或者社會捐助等因素的影響而造成儲蓄行為的改變[10]。因此,本部分將探討在儲蓄行為不變和儲蓄行為變化兩種情況下自然災害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一)儲蓄行為不變情況下的影響分析
當經濟處于穩態時,自然災害的突然發生并沒有影響人們的儲蓄行為,但由于自然災害的發生造成了人員傷亡,因此導致了勞動力L的減少,物質財產也會受到自然災害的摧毀或者破壞,從而導致了社會資本存量K的減少。此時,經濟穩態增長的軌跡受到擾動,資本勞動力比率(人均資本占有量k=KL)發生變化,不再是處于經濟穩態增長下的k*。當自然災害造成資本存量的減少超過自然災害所造成的勞動力的減少時,人均資本占有量k*下降至k1,根據公式(1)社會總產出水平為y1=αkβ1,此時y1<y*,并且由公式(4)和公式(6)可以得出sf(k1)>gLk1,即儲蓄超過均衡增長所需要的人均投資,這將使得資本積累加快(k>0),人均資本占有量逐漸增加①,資本存量和資本產出水平將會再次增長到經濟穩態下的均衡值(k*,y*)。簡而言之,當自然災害造成的財產損失大于人員傷亡時,短期內社會的產出水平會下降,但是在一定的時期內經濟內部會進行自我調整,產出水平逐漸增加,直到在足夠長的時間里恢復至自然災害發生之前的均衡產出值,詳見圖3。如果自然災害造成資本存量的減少低于自然災害所造成的勞動力的減少時,人均資本占有量k*上升至k2,根據公式(1)社會總產出水平為y2=αkβ2,此時y2>y*,并且由公式(4)和公式(6)可以得出sf(k2)<gLk2,即儲蓄低于均衡增長所需要的人均投資,由此導致資本積累的下降,即儲蓄無法滿足均衡增長的投資需求(k•<0),人均資本占有量逐漸下降,資本存量和資本產出水平將會逐漸回落到經濟穩態下的均衡值(k*,y*)。簡而言之,當自然災害造成的財產損失小于人員傷亡時,短期內社會的人均產出水平會上升,但是在一定的時期內經濟內部會進行自我調整,人均產出水平逐漸減少,直到在足夠長的時間里恢復至自然災害發生之前的均衡產出值,具體如圖4所示。除了以上探討的兩種情況外,還存在這樣一種情況,即自然災害造成資本存量的減少正好等于自然災害所造成的勞動力的減少。此時,由于人均資本占有量k*并沒有發生變化,雖然自然災害給整個社會帶來了負面影響,但是經濟穩態還會繼續維持,因此人均產出水平也保持不變。
(二)儲蓄行為變化情況下的影響分析
自然災害的發生有可能造成個人儲蓄行為的變化,這種情況普遍發生在大災、巨災之后。但是巨災之后的儲蓄行為變化又可能呈現出不同的形式:自然災害發生以后,受災群體接受大量的政府救助和社會慈善捐助,有人可能會減少消費,進一步增加儲蓄,將更多的投資用于災后重建①;有人會產生及時行樂的想法,將更多的積蓄用于消費而導致儲蓄的減少。由公式(4)可知,儲蓄曲線取決于儲蓄率和產出。如果自然災害的發生影響了人們的儲蓄行為,儲蓄曲線便會發生上下移動。假設人們擁有更多的儲蓄,則將有更多的投資用于災后重建,儲蓄函數y=sf(k)將向上移動至y=s'f(k),伴隨著儲蓄的增加和災后重建所帶來的投資增加,y=s'f(kt)(公式(4))與y=gLk(公式(6))產生新的均衡點,此時人均資本占有量k*上升至k**,人均產出增加至y**。簡而言之,當自然災害的發生造成儲蓄率的變化,并且災后的儲蓄率高于自然災害發生前的儲蓄率時,自然災害的發生在長期會導致人均產出值的增加,新的經濟穩態下的均衡值為(k**,y**),如圖5所示。在經歷過大的動蕩以后,受災民眾也可能會認為人生短暫,從而盡量讓自己生活得更好,在滿足自我需求的同時勢必會增加自身消費,從而減少個人積蓄。儲蓄函數y=sf(k)將向下移動至y=s″f(k),伴隨著儲蓄的減少,當均衡增長所需要的人均投資曲線不變時,y=s″f(kt)(公式(4))與y=gLk(公式(6))產生新的均衡點,此時人均資本占有量k*下降至k***,人均產出減少至y***。簡而言之,當自然災害的發生而造成儲蓄率的變化,并且災后的儲蓄率低于自然災害發生前的儲蓄率時,自然災害的發生在長期會導致人均產出值的減少,新的經濟穩態下的均衡值為(k***,y***),如圖6所示②。
自然災害是指以自然變異為主因的災害,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少數國家之一,根據國務院辦公廳2007年印發的《國家綜合減災“十一五”規劃》,中國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氣象、地震、地質和海洋等自然災害嚴重的地區。近15年來,中國平均每年因各類自然災害造成約3億人(次)受災,倒塌房屋約300萬間,緊急轉移安置人口約800萬,直接經濟損失近2000億元。自然災害救助的公共性、公益性特點以及中國現階段自然災害嚴重的現狀,使財政公共支出的基礎性地位顯得更加迫切。在自然災害救助方面,特別是突發性特大災害發生后,只有國家才能組織調動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有組織、有計劃地實施救助。尤其在依靠群眾、集體的力量,通過生產自救,仍無法解決困難時,國家要給予必要的救助和扶持,這是國家在救災工作中發揮保障作用的具體體現。本文就當前中國自然災害救助的公共支出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完善自然災害救助公共支出的政策進行分析。
一、中國自然災害救助財政投入現狀
目前,中國財政支出對自然災害的救助有撫恤和福利支出中的救災支出進行專項資金救助,也通過撫恤支出、農業支出、科技支出、社會保障補助支出以及政策性補貼支出的一部分進行救助,另外在遇到緊急特殊的自然災害時,還可以通過中央和地方專項儲備基金進行補助。這些救助共同構成了中國財政的自然災害救助體系。
1.優撫和社會福利支出占財政支出比例。優撫和社會福利支出的對象是社會中的弱勢和特殊群體。近年來財政用于優撫和社會福利的支出占財政支出比例保持了比較高的增長速度且穩定在2%左右。但是與中國現階段的物質文化需求和國外相關國家相比,比重仍然較低。由于優撫和社會福利支出是由撫恤支出、離退休費、社會救濟福利費和救災支出四部分組成,從這個方面來講:還不能對救災支出的總體情況有一個比較肯定的認識。
2.財政的救災支出增長速度與自然災害的直接經濟損失。從總體上看,救災支出在總量上呈現的是一個上升的趨勢,但總量和增長速度卻極不穩定,且有些年份呈現負增長。1991年中國救災支出為22.51億,到了2005年已經達到62.97億,但是同時救災支出的增長速度在有些年份卻呈現負增長。筆者認為,救災支出的多與少與當年的災害嚴重程度有直接的關系,但也反映出救災支出的不穩定性。
3.國家救災占自然災害直接經濟損失的比重。即使加大了救災支出的投入總量,但對于直接的經濟損失而言,國家在有限財力情況下所能解決的僅僅是“臨時性”和“緊急性”的特殊救助,受災單位和個人承擔了主要損失,也說明中國的災害管理在相當程度上還處于低水平的自發狀態。國家救災占損失比重基本維持在2%~3%左右,對損失的彌補只能是“杯水車薪”。但還是保持著較高的死亡率。另外中國的現代農業體系尚未建立,仍然“靠天吃飯”,因而農業災情嚴重也是中國自然災害的一大特點,這更制約了農業的發展。
二、當前中國自然災害救助財政投入體制存在的問題
1.各級政府財政投入責任不明確。自然災害救助涉及的利益主體比較多,在不同的利益渠道下利益主體會做出不同的行為。作為中央政府,試圖讓地方政府在自然災害的預警、防治中加大投入,以建立健全完善的預防機制,來減少自然災害發生后中央財政專項救助的數額;而地方政府卻往往將財政支出用于經濟建設、教育、社會保障等方面。造成的結果就是當遇到重大自然災害的時候需要中央財政撥出更多的資金來進行救助。這樣的尷尬局面直接導致了自然災害救助的不足和不及時。
2.財政資金投入不規范。中國在用于自然災害救助的財政支出的資金有很嚴重的不規范性。用與災害預防方面的資金遠遠低于救助災害方面的資金。如果政府能夠調整資金投入比例,增大自然災害預防方面的資金投入,不僅可以減少災害救助方面的資金投入,而且能夠減少資金總量的投入。從而達到用最少的錢取得最好的效果這樣的目的。因為有準備比沒準備好,不充分的準備比不上充分的準備。對于自然災害的防治,有效的預防是減少災害的有利方法。目前,中國還沒有自然災害預防的專項支出,即使有也是臨時性的,輕預防重救助的財政指出問題比較嚴重。
3.二元的財政供給模式導致城鄉間差距明顯。中國實行的是城鄉分割的財政政策,城市地區的各項基礎設施相對完善,更多的把資金投入到了自然災害的預防上;另一方面,農村地區由于各項基礎設施落后,財政用于自然災害的救助支出主要用在救濟上,而對預警和防治的投入相對比較少。這就造成了在遭受同樣的自然災害條件下,農村地區的受害情況往往比城市地區的受害情況要嚴重得多。災后的重建工作也要大大地難于城市地區。
4.針對突發事件的組織體制不完善。目前中國在突發事件應對組織體制領域過于分散,制度化水平低。各級政府下屬的專門應急辦公室只是一種協調性機構,還不能真正具有統一組織、指揮和協調各種突發事件應對工作。在諸如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應對工作中還存在以部門職能為中心的部門主義傾向,缺少單一的應急指揮組織管理系統。
三、完善自然災害救助財政投入體制的政策建議
1.建立災害救助專項資金項目,明確界定劃分中央與地方政府對災害救助專項資金的管理權限,建立與財政收入體系相適應的災害救助專項資金管理模式。長期以來中國中央和地方財政都沒有安排防災救災專項資金,防災救災資金主要依靠國家撥款、動用政府行政首長預備資金和社會募捐資金辦法來解決。這種財政支出結構存在著明顯弊端,客觀上加大了資金籌措和調度的難度,行政效率低,不利于防災救災工作的正常進行。要提高政府應對自然災害的救助能力,各級政府就必須統籌安排財政支出,設立防災救災專項資金,確保在自然災害降臨時有足額資金應急調配,保證救災工作的順利進行。全國性的或大范圍的自然災害應該堅持以中央財政支出為主、地方財政支出為輔的支出結構,而對于局部性的、地方性的自然災害應該堅持以地方財政為主、中央財政為輔的支出結構,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應當共同承擔起自然災害預防支出的責任。
2.增加對災害預防的財政投入,加強財政支出資金分配的科學合理性。
我認為應將財政對自然災害投入分為預防支出和救助支出,將其納入日常性專項財政支出項目進行規范管理,以保證自然災害的防治和救助工作能夠及時、有效的開展。資金在預防方面的支出應該增加,有效的預防強于災后的救助。同時,加強農村地區的自然災害預防措施,以減少受災損失。此外,建議設立專項基金,加強對自然災害預防和救助的研究。加強對現代條件下自然災害特點和規律的研究,提高防災減災能力,進一步加強預警預報。
此次冰凍雨雪災害之所以造成如此重大的損失,其中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缺乏預警,缺乏災害救助經驗,極大地影響了救助效果。因此,在這一方面多學習發達國家如定期進行災害演習等的災害預防模式,會收到很大的效果。
3.擴大災害預防與救助資金的來源范圍,協調城鄉投入差距,加強資金籌集與劃撥的靈活性。在擴大資金來源這方面,可以進一步發揮金融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的作用。從此次冰凍雨雪來看,自災情發生后,財政、金融對抗災救災給予很大支持。國家開發銀行短時間內就向受災地區提供了17億元以上的應急貸款,工行、建行等五大行也快速發放抗災貸款100多億元,保險公司也積極予以理賠兌付。
而在資金投入均衡性方面,財政應更多地支持如西部、農村等災害預防和救助的公共設施建設相對薄弱的地區。因此增加的資金則要充分發揮銀行貸款、投資、證券市場等多種金融形式在基礎設施建設中的作用。尤其是開行,一直主要從事基礎設施中長期融資,在實踐中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善的大型基礎設施融資模式和風險防范機制。要進一步發揮開行在基礎設施中長期融資領域的基礎性作用,加大支持基礎設施發展的力度,以能夠保證自然災害發生后避免造成巨大損失。
4.對自然災害救助工作實行制度化管理,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提高政府運行效率,同時加強資金監督管理,防止救災資金遭災。中國對于自然災害救助方面的制度框架基本建成,還需要細化,把法律規定變成日常制度,該儲備的儲備,該演習的演習,要使應急工作常規化,要讓政府和公眾坦然應對突發事件。我們應該不斷完善現有一切關于自然災害救助方面的法規并不斷提升立法層次,在此基礎上指定相關法規,明確中央和地方財政支出的地位以及在預警、防治、救助的投入和分工。將自然災害救助的國家支出納入到法制化和規范化的軌道上來。
而在近年來,中國救災資金數額大規模提高。巨額的救災資金可以說就是災民們的救命錢。如果不加強對這筆錢的監管,導致資金被黑,那對于災民們來說將會是雪上加霜。因此,政府部門應該加強監管,創新監督方式建立合理健全的監督體系。以提高救災資金使用的安全性、規范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陳共.財政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3.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蘭州 730000)
摘要:自然災害常常給周圍的生物造成悲劇性的后果,并對人類構成重大的威脅。根據2001~2011年的統計數據,對阿克蘇地區災害損失及影響因素進行灰色關聯分析。選取具有代表性、經過量化的受災總面積以及各個災害損害面積作為指標,利用MATLAB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災害損失及各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最后,運用聚類分析法將受災面積的大小劃分成嚴重、重、中等、輕微受災4個等級并對各個縣市受災情況進行等級劃分。為正確把握形成災害損失的主要因素和提出有針對性的信息和決策提供一定的指導作用和價值。
關鍵詞 :自然災害;灰色關聯分析;聚類分析;阿克蘇地區
中圖分類號:X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5)01-0062-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1.015
Effect of Natural Disaster on Agriculture and Its Regionalization in Aksu Prefecture
ZHANG Yan-bo1,YAN Hui-jie1,CHAO Zeng-fu1,WANG Wan-xiong2,LIU Ji-liang3
(1.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arim University, Alaer 843300,Xinjiang, China;
2. College of Mathematics,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China;
3. 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Lanzhou 730000, China)
Abstract: Natural disasters cause tragic consequences to living things around us and bring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humans. The representative disaster loss after quantization was used as an indicator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aster loss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 with MATLAB. The clustering methodology was used to classify the regionalization of various counties affected by the disaster. The damaged area was divided in to serious disaster, heavy, medium and light affected area. The main factors of disaster loss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for better decision making.
Key words: natural disaster;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clustering methodology; Aksu prefecture
收稿日期:2014-03-18
基金項目:塔里木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TDSKSS140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1360055);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軟科學研究項目
(2013BB025)
作者簡介:張艷波(1985-),男,內蒙古赤峰人,講師,主要從事數學生態學的研究,(電話)18742623702(電子信箱)
zhangyanbo219@163.com;通信作者,閆慧潔,女,河南周口人,講師,主要從事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電話)18742628640(電子信箱)
yanhuijie219@163.com。
近年來,根據國內外科學家的研究,各種自然災害的影響日趨嚴重,抗災已成為人類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自然災害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制約著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進步。新疆阿克蘇地區是一個農牧結合、以農為主的地區,依托優越的自然條件和大規模的開發建設,農牧業生產有了較大的發展。阿克蘇地區棉花種植面積達20萬hm2以上,年產量50萬t以上,占全國的1/10,新疆的1/4。阿克蘇地區是自治區重要的糧油、畜、瓜果生產基地,享有“中國白杏之鄉”、“中國紅富士之鄉”、“中國沙棘之鄉”、“中國長絨棉之鄉”、“中國卡拉庫爾羊之鄉”、“新疆細毛羊之鄉”等榮譽。地區種植業以小麥、玉米、水稻、棉花、瓜果為主,主要特產有棉花、啤酒花、桑蠶、核桃、蘋果、葡萄、香梨、大棗等。然而,自然災害對地區發展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并且每次造成的損失都很嚴重。阿克蘇地區是全國棉花生產基地和多種經濟作物的產地,自然災害損失主要以農業為主,所以阿克蘇地區的防災減災任務十分艱巨。自然災害對地區農業影響的研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它對于國民經濟和防災減災工作具有重要的決策參考價值。
1 材料與方法
自然災害系統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阿克蘇地區的受災和成災面積受多個因素的影響,有風雹災、旱災、水災、霜凍災、病蟲害、雪災等。本研究選取《阿克蘇地區統計年鑒》提供的農業受災信息對災害損失同災害影響因素之間進行關聯分析研究[1]。計算方法主要采用灰色關聯分析法,即對系統中各因素間的關聯程度進行量化比較,這實際上也是對動態過程發展態勢的量化分析。根據灰色關聯分析中關聯系數和關聯度的計算公式,利用自然災害經濟損失的2001~2011年原始數據[2],比較序列災害損失同形成災害損失的各因素(參考序列)之間的關聯度。其次利用聚類分析法對阿克蘇地區農業受災情況進行區劃,以縣為基本單元,提出阿克蘇地區自然災害區劃方案。
2 結果與分析
2.1 阿克蘇地區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影響的相關性分析
本研究對災害損失及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指出與阿克蘇地區農業生產受災面積關聯程度最大的因素。表1給出了阿克蘇地區農業遭受自然災害的統計數據,其中各年份的受災面積是一個動態歷程,因此可采用灰色關聯分析方法進行研究。利用農業受災面積來反映災害損失,使用MATLAB軟件中的數據處理功能計算出關聯度,然后對同一母系列關聯度大小順序進行排列,最后得到關聯序(表2)。關聯序反映了影響阿克蘇地區農業生產的主要因素。結果表明,影響阿克蘇地區農業生產的主要因素依次是風雹災、旱災、霜凍災、雪災、病蟲害和水災。
2.2 應對自然災害的主要措施
通過表1和表2的結果進行分析表明,影響阿克蘇地區農業生產的最主要因素是風雹災。因此,準確的風雹預報,對于在降雹前積極采取防護措施有重要意義。在做好風雹預報、識別風雹云并密切監視風雹云的同時,要充分做好防雹準備。目前使用的防雹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爆炸方法,另一種是催化方法。爆炸方法是在地面上向雹云放火箭打高炮,或在飛機上對雹云放火箭、投炸彈,以破壞對雹云的水分輸送;催化方法是在地面上把碘化銀、碘化鉛、干冰等催化劑在積雨云形成以前送到自由大氣讓這些物質在雹云里起雹胚作用,使雹胚增多,風雹變小。另外,政府也應該加強對冰雹災的防護力度。其次,興修水利和科學灌溉有利抗旱,科學的灌溉技術是防旱的根本措施,重視干旱災害的天氣預報,適時進行人工增雨。當然在做這些災害防御時盡量不破壞自然環境,南疆的自然環境脆弱,尤其要在保護環境的條件下進行,這樣才不會使干旱區的生存環境變得更加惡劣。預防病蟲害的措施為嚴格執行植物檢疫條例,選擇高產抗性品種,培育無病蟲壯秧,壓低害蟲基數和減少病害的侵染來源。在各種害蟲成蟲盛發期,推廣應用頻振式殺蟲燈進行誘殺,減少發生基數,控制危害,秧田期可采用人工摘除螟卵,減少本田期蟲源。在預防霜凍方面,政府及農林主管部門應該提前做好防護準備,對農作物、瓜果、花卉、蔬菜、林業育種采取一定的防霜凍措施,農村基層組織和農戶要關注當地霜凍預警信息。在水災防護方面,大中型河流上中游可建立水庫、水電站,灌區可建立引水渠、排水渠、防滲渠、防洪壩、防洪堤等。盡快形成防御災害技術的綜合防治示范區,并推廣到整個南疆地區。
2.3 阿克蘇地區自然災害區劃
本研究利用阿克蘇地區農業受災面積數據,選取離差平方和法進行聚類分析(圖1)。結合聚類分析的結果,將受災面積小于1 800 hm2規定為輕微受災;受災面積介于1 800 ~6 000 hm2之間劃分為中等受災;受災面積介于6 000~12 000 hm2之間劃分為重災區;受災面積大于12 000 hm2劃分為嚴重災區。即根據聚類分析結果將受災面積分為嚴重、重、中等和輕微4個等級(表3)。為得到各縣市具體受災情況,將阿克蘇地區各縣市受災面積數據整理,得到2003~2011年各縣市受災面積(表4)。結合表4與災害分區一覽表進行等級比較得出阿克蘇地區各個災害的等級劃分(表5)。結合表5和圖2可以看出,風雹災害最為嚴重,阿克蘇地區各縣市均受災,其中最嚴重地區為溫宿縣和阿克蘇市;其余災害均以阿克蘇北部地區為主,南部阿瓦提縣曾遭受水災和雪災,風險等級為Ⅰ級。
3 小結與討論
本研究根據阿克蘇地區農業受災面積具體數據,利用MATLAB軟件進行灰色關聯分析,得到關聯序。結果表明,影響農業生產的主要災害因素依次為風雹災、旱災、霜凍災、雪災、病蟲害和水災。其次,根據各縣市的具體受災面積,使用聚類分析法對阿克蘇地區受自然災害情況進行區劃。將受災面積的大小劃分為嚴重、重、中等和輕微4個等級。最后,利用等級表對阿克蘇地區各個縣市災害的平均受災面積進行等級劃分。因此,本研究根據已有的農業災害數據,提出了自然災害區劃原則和指標體系。其次,以縣為基本單元通過聚類分析法對自然災害進行了系統評價。最后,在此基礎上得到了阿克蘇地區各縣市農業受災危險等級區劃。旱災以庫車縣、溫宿縣、柯坪縣最為嚴重;水災以拜城縣最為嚴重;風雹災害是阿克蘇地區最為嚴重的災害,各縣市均有不同程度受災,其中溫宿縣和阿克蘇市最為突出;霜凍災和雪災以阿克蘇北部地區為主。
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農業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然而農業是一個自然再生產與經濟再生產交織的產業,受自然因素的影響和自然災害的危害很大[3-16]。阿克蘇地區屬暖溫帶干旱型氣候,雨水較少,但河流水量較為豐富。阿克蘇地區山區多雨雪,冬春嚴寒,隨著天氣變化,一年四季都會不同程度地遭受季節性的自然災害。例如春天的倒春寒、春夏之交的干旱、沙塵暴、七八月間的洪水災害、冰雹、秋旱、雪災等。這些自然災害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影響著阿克蘇地區的工農業生產和城鄉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充分認識阿克蘇地區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有助于增強人類對自然災害的防范和治理,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汪曉銀,周保平.數學建模與數學實驗[M]. 第二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2] 阿克蘇地區統計局.阿克蘇地區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1.
[3] 高慶華,劉惠敏,馬宗晉.自然災害綜合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防災減災工程學報,2003,23(1):97-101.
[4] 白麗萍.風災及其防治[J].城市,2008(2):76-78.
[5] 張慶云,陶詩言,彭京備.我國災害性天氣氣候事件成因機理的研究進展[J].大氣科學,2008,32(4):815-825.
[6] MOREIRA E E,PAULO A A,PEREIRA L S,et al.Analysis of SPI drought class transitions using loglinear models[J].Journal of Hydrology,2006,331(1-2):349-359.
[7] ESCALERAS M P,REGISTER C A.Mitigating natural disasters through collective acti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sunami early warnings[J].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2008,74(4):1017-1034.
[8] 溫克剛.中國氣象災害大典[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6.
[9] 穆尼熱·阿布利米提.阿克蘇地區香梨生產中氣象災害與預防措施的探討[J].中國農業氣象,2004(3):37-40.
[10] 張厚瑄,孫 楠.新疆棉花生產的氣象災害及防御對策措施[J].中國農業氣象,2000(4):10-16.
[11] 張濤依,陳守越,王 梁.基于GIS的南通地區畜禽糞便污染研究與區劃[J].廣東農業科學,2013(20):178-181.
[12] 塔依爾江·吐爾渾,安瓦爾·買買提明.喀什地區自然災害時空分布特征及防災對策研究[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41-47.
[13] 梁書民.中國雨養農業區旱災風險綜合評價研究[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1,25(7):39-44.
[14] 劉引鴿.西北干旱災害及其氣候趨勢研究[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03,17(4):113-116.
關鍵詞:自然災害;應急管理體系;問題
Key words: natural disaster;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problems
中圖分類號:X4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18-0180-02
0引言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少數國家之一,災害的種類多,發生頻率高,分布區域廣,造成損失大。因此做好自然災害應急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應對自然災害的發生、盡可能的減少自然災害的損失以及做好災后重建、恢復等工作。而我國自然災害應急管理中還存在著一些薄弱環節,如何改進、完善這些薄弱環節,對防災、減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1自然災害的定義與分類
自然災害屬于突發事件的一種,是指以水、旱、病、蟲、鳥、獸、風、雹、霜凍等自然現象的自然變異為主因而產生并表現為自然態的災害,具體表現有:地震、火山爆發、泥石流、滑坡、水土流失、干旱、洪澇、低溫、霜凍、大風、冰雹等。
自然災害的分類:自然災害的分類很多,根據導致災害的主體以及成因,將自然災害分為以下幾類:①氣象災害。由氣象與天氣系統異常所形成的災害,如干旱、雨澇、臺風、寒潮、濃霧、酸雨等。②海洋災害。由于海洋的變異而導致的在海洋中或海岸帶造成的災害,如風暴潮、海嘯、海冰、赤潮等。③洪水災害。由于超出水道的天然或人工限制界限的異常高水位水流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形成的災害稱為洪水災害。根據洪水發生的原因,又可以分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潰壩洪水等。④地質災害。自然變異和人為作用導致的地質環境或地質發生變化所引起的災害,如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⑤自然火災。由于自然原因引起的,不是人為原因造成的火災,如地震火災、火山火災、雷擊火災、天旱火災等,森林火災屬于自然火災。⑥生物災害。由于人類的生產生活不當、破壞生物鏈或在自然條件下的某種生物的過多過快繁殖(生長)而引起的對人類生命財產造成危害的自然事件。如農作物病蟲害、森林病蟲害、蝗災與鼠害、生物入侵等。
2自然災害應急管理
2.1 應急管理(Emergency Management)應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機構在突發事件的事前預防、事發應對、事中處置和善后管理過程中,通過建立必要的應對機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社會和諧健康發展的有關活動。
2.2 自然災害應急管理自然災害的應急管理指針對自然災害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行為的總和,根據自然災害的預防、預警、發生和善后四個階段,自然災害的應急管理可以分為:預防與應急準備、監測與預警、應急處置與救援和災后恢復與重建四個過程。
在自然災害發生前,應當采取積極的措施以盡可能預防和避免自然災害的發生,對不可避免的自然災害做好事前應急準備;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對自然災進行監測,對風險評估、應急決策等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及時而準確的預警信息公布,有助于引起有關人員或全社會的警惕,做好應對自然災害的準備;一旦自然災害發生了,則應當立刻采取相應的措施,啟動預案并結合實際情況盡快防止災害的擴大和發展,同時積極展開救援工作;當自然災害結束之后則應當做好災后重建工作,盡快恢復人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
我國的自然災害應急管理中還存在著許多薄弱環節,只有不斷完善、改進這些問題,才能更好的防御和減輕自然災害,保障廣大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是保證人民安居樂業,維護社會長期穩定。
3我國自然災害應急管理體系問題研究
3.1 公民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技能在面對自然災害的時候,許多公民沒有一個正確的、積極的認識,仍存在盲目、恐慌等心理,缺乏基本的自救技能。要有效地應對自然災害,應當進一步提高公民對自然災害的認識,增強防災、減災的意識。通過加強科普宣傳教育工作,做到自然災害教育的普及,并利用多種途徑,積極開展防災、減災的宣傳教育,提高公民的防災、減災意識,增強公民自救技能,從而減少自然災害對公民造成的影響及傷害。
3.2 “三跨”應急預案的制定及演練自然災害的發生,往往是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區的,而針對這種“三跨”情況制定的應急預案卻不多見。常見的應急預案都是針對自身特點及實際情況制定的,忽視了部門、行業、地區間的協調和配合。即使有一些“三跨”的內容,往往也只是形式上的條條款款,未實施過演練,缺乏科學性及可操作性。因此“三跨”應急預案的制定及演練,對完善應對措施和提高應對能力,從而減少自然災害損失的有效途徑。
3.3 政府快速決策及預警從2008年初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以下簡稱雪災)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政府對于自然災害的缺乏快速決策能力,未能及時的對雪災災害進行預警并啟動應急預案。中央氣象臺1月11日早上6時暴雪橙色警報后,在受災的21個省市中,除湖北外,沒有一個省市提前發出預警信號,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如果各省市政府能夠快速響應作出決策,及時預警信息,啟動“三跨”應急預案,相信能夠降低公民和社會的損失。
3.4 社會組織及群眾救援力量社會組織及群眾救援力量是不可忽視的隊伍,在自然災害救援中占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有時由于缺乏組織性、紀律性、專業性,僅僅憑著一時的熱情,有可能對災害救援造成影響。例如汶川大地震后,很多志愿者投入到地震救援的隊伍中,有的在駕車到達災區后遇到了余震或是山體滑坡,有的由于體力不支或是食物不足,有的因為駕車堵住了物資運送車輛,結果“救助者”成了“被救者”、“阻救者”,反而影響了地震救援的實施。相關部門應該提高對這些力量的重視,在平時做好社會救援力量的登機、管理及培訓,那么在自然災害來臨之際,他們就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救助者”,對災害救援起到促進作用。
3.5 災后恢復和重建在自然災害的災后恢復和重建中,我們往往注重物質方面的恢復和重建,而忽視了精神方面的重建。一方面,物質上的恢復和重建是看“得到的”,容易出成績,容易得到群眾的贊譽,而精神上的恢復和重建是“摸不著”的;其次,災后人們面臨的最迫切的問題就是住房跟飲食,注重物質上的恢復和重建時無可厚非的,而精神上的恢復和重建則是一項長遠的任務。汶川大地震后,不單是災區人民在心理上產生相當大的震蕩與影響,許多救援人員也出現了負面情緒甚至出現自殺的極端行為,這不得不讓我們對災后的精神恢復和重建重視起來。
參考文獻:
[1]王郅強,麻寶斌.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管理探討[J].長白學刊,2004(2):38.
[2]韋保新.提高救災物資儲備保障能力的思考[J].中國減災,2006,(12):38.
[3]王莘.自然災害應急管理問題研究[J].青海氣象,2007(4):2.
[4]曹麗.關于自然災害應急管理的思考[J].商場現代化,2007(511):246.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4-0251-02
一、課標理解
課程標準:結合實例,說明我國自然災害多發區的自然環境特點。運用地圖,指出我國主要自然災害的區域分布。
本課標要求學生掌握我國各種主要自然災害的分布區域,及它們之所以分布在這些區域的原因,特別是這些區域自然環境特點方面的原因,能夠運用所學并結合自然災害的實例,如:汶川地震、臺風海燕等,來加深對中國自然災害的特點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總體上簡單易懂,沒有深奧的概念、原理等需要理解,但它卻有一定的重要性,因為它對于第一章的內容和第二章剩下部分的內容來說,起著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本節在結構上呈現了中國自然災害三方面的特點,每個特點中都配有相應的圖表及思考題,教師通過講解這些圖表及思考題,有助于學生更加深刻、具體地理解各個特點。此外,在本節的最后,通過活動的形式,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我國農作物成災面積大、農業災情嚴重,災害種類多樣且災次頻發。
三、學情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通過電視、互聯網等各種媒體,常聽說中國的各種自然災害,對各種災害的特點應該還是有所了解,但這種了解大多僅是停留在膚淺的表面,并沒有從地理學科的視角來更加系統、清晰地認識這些災害的特點。基于此,教師有必要通過圖表展示、問題探究、對比分析、總結歸納等方式與學生互動,更好地強調學生學習過程的體驗。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從孕災環境、致災因子、受災體和災情等方面,了解中國自然災害的主要特點,深入理解中國是一個人口多、農業災情嚴重的大國國情。
過程與方法:學會應用地圖分析闡述中國自然災害的地域分異特點,并能分析這些地域分異特點形成的原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我國自然災害的主要特點的認識,使學生們能夠樹立因地、因時的防災減災區域觀,保護環境,減少自然災害的發生,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1)我國自然災害的特點及成因。(2)我國農業成災人口多與農業災情嚴重的形成因素。(3)我國自然災害的地域分異及6個自然災害帶。(4)列表比較我國東、西部地區農業孕災環境、受災體、主要災種和農業災情的差異。
難點:我國災害種類多樣且災次頻發的原因及我國自然災害地域分布的規律為難點。教師應結合必修課模塊的知識點,如我國的地理位置、國土面積、氣候成因、地貌特征等對學生進行啟發和引導。
六、教學方法
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例舉法、講授法、問題探究法、合作討論法。
七、教學過程
1.自主學習。教師根據課程設計導案,提前一天發給學生。導案上主要呈現“課程標準”、“問題導學”和“優培導練”等。學生根據問題進行預習,并通過自學提出自己的問題。(設計意圖:沒有預習的學習是不完整的學習。用問題啟思,生成新問題。)
2.導入。視頻播放“臺風海燕”,學生感受臺風海燕對我國東南沿海地區造成的影響,引入該節課的主題。(設計意圖:通過影像資料的直觀效果,讓學生感受自然災害之一的臺風對人類造成的破壞性影響,從而引起學生學習本節內容的興趣。)
3.新課教學。
第一部分:認識多種自然災害
PPT展示我國發生過的多種自然災害,教師在展示圖片的同時簡明扼要地敘述所展示的各種災害的定義、特點及其造成的影響等,以便說明教師講授本節課的重要性。看圖思考:除了PPT上所展示的這些災害類型外,還能想到哪些在我國發生過的災害類型?(學生討論回答:略;教師:臺風、海嘯、森林火災等)。設計意圖:學生討論回答,在激起學生參與課堂積極性的同時,使學生更能認識到我國自然災害發生的現狀,從而有助于達到本節課教學的目的。
第二部分:中國的自然災害特點之一――災害種類多樣且災次頻發
PPT展示四幅圖片,分別是:中國在世界自然災害帶中的位置,我國的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布圖,全球板塊分布圖,我國的地形圖。讀圖分析:我國自然災害種類多樣且災次頻發的主要原因(自然方面)?(學生討論回答:略)教師:1.我國處于兩大自然災害帶的交匯處;2.我國處于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處,地殼運動強烈;3.我國2/3的面積是山區,地貌類型復雜多樣;4.季風氣候不穩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壓勢力的大小及位置的移動,導致我國頻繁的旱澇災害。(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討論回答,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有利于幫助學生溫習鞏固之前所學習的關于地形、降水、氣候、板塊構造、海陸位置等方面的知識。)
第三部分:中國自然災害的特點之二――自然災害地域差異顯著
通過分析我國自然災害形成的氣候條件、板塊位置、地質條件等這些致災因子,從而進一步歸納出各種致災因子所對應的主要自然災害類型,并對各種災害類型進行具體的舉例,并在PPT上動態展現各種具體的災害類型的分布。問題探究:我國主要自然災害的地域分異特征是什么?(學生探究回答:略)教師:洪澇集中在長江中下游平原和黃淮海平原;旱災多發區:黃淮海平原、東北平原;地震多發生在:臺灣以及華北、西北和西南地區;滑坡、泥石流集中在西南地區;東北地區:低溫冷害;東南沿海:臺風。探究延伸:進一步探究根據我國自然災害的地域分布規律,可將我國劃分為哪幾個災害帶?(學生探究回答:略)教師:(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探究回答,培養學生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更好地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第四部分:中國自然災害的特點之三――成災人口多與農業災情嚴重
對比我國人口分布密度圖和我國重大自然災害點位圖,從中不難得出結論:我國成災人口多。根據來源于民政部的資料顯示,不難得出:我國農業災情嚴重。再以“安徽、江蘇兩省洪澇損失統計”為例,進一步舉例說明:我國成災人口多、農業災情重。
問題探究:我國東、西部孕災環境、受災體、主要災種和農業災情的差異是什么?(學生探究回答:略)
教師:(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探究回答,使學生對我國東西部孕災環境、受災體、主要災種和農業災情的差異有更深刻的記憶,同時也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了“對比分析”這種方法。)
第五部分:鞏固練習
與本節課所講內容有關的四道選擇題(設計意圖:以學生競答的方式進行課堂反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反饋、記憶的積極性。)
中圖分類號 X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03-0173-02
隨著人口迅速增加,全球氣溫變暖,森林遭破壞,生態環境日益惡化,自然災害發生呈日益頻繁和加重的趨勢,它將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經濟社會的發展。因此,研究自然災害發生規律和防災減災措施,減輕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已成為科技界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就重慶市云陽縣主要自然災害類型形成原因及危害和防災減災措施進行探討。
1 云陽縣自然地理概況
云陽縣地處三峽庫區腹心地帶。介于東經180°24′32″~109°14′51″,北緯30°35′6″~31°26′30″。全縣人口134萬人,土地面積3 649 km2,耕地面積643 km2。南部屬川東平行嶺谷區東端,北部屬大巴山南坡,沿長江兩岸為深丘,再往南或往北為低山,海拔1 000~1 500 m。低山區主要由三疊系灰巖組成,丘陵區主要出露侏羅系砂頁巖與黏土巖互層,土壤以紫色土為主,次為山地黃壤。云陽縣屬亞熱帶季風區,主體氣候明顯,平均氣溫18.7 ℃,年降雨量1 145 mm,>10 ℃積溫5 990 ℃,年日照時數1 528 h,無霜期304 d。降水分布不均,多集中在夏季[1]。
2 自然災害類型與危害
2.1 洪災
縣內山巒重疊,地形支離破碎,6—9月大暴雨來臨,地表水量大,洪水陡長,來勢猛,危害重。據氣象局統計資料1884—1948年洪災頻率34%,1949—1990年洪災頻率52%,特別是1982年7月16—29日縣內4次暴雨總降水量599 mm。其中7月17日降水192 mm,全縣普遍發生洪水,洪水沖毀2.4萬多處,毀壞房屋140萬m2,147個財貿單位、120個醫療機構、135所學校停業停學,損毀耕地7 733 hm2,損失糧食3 250 t,沖垮水庫23座,堰塘1 330口,死亡97人,重傷802人,死亡牲畜近1萬頭,損失慘重。
2.2 旱災
云陽縣地處川東南伏旱區,春旱頻繁。伏旱有時長達70~90 d,幾乎五年兩旱。1911—1949年旱災頻率50%,1952—1989年旱災頻率63%,大旱頻率20%[1]。1935年春雨稀少,播種延期,夏旱2個月,糧食收成不到3成,災民8萬余人,餓死者300多人,災民哀鴻遍野,延頸待斃,群情惶恐,不知所措。1959—1962年,云陽縣連續3年干旱,降水比常年減50%以上,旱災致使全縣糧食大減產,累計餓死7 279人。1987年10月至1988年5月計205 d未下透雨,降水量不足常年10%,特別是農業需水的3—4月,降水量分別為21.9 mm和66 mm,比常年同期雨量減少50%~84%。由此,全縣塘庫干涸,小溪斷流,人畜飲水困難,致使1988年全縣大小春減產糧食8.75萬t。
2.3 滑坡
縣內主要是暴雨型滑坡,如1982年7月16—19日暴雨期間,發生面積≥3.3 hm2的滑坡106處,其中最大的雞筏子滑坡在寶塔鄉寶塔村長江北岸,生成于上侏羅統砂巖與黏土巖互層中,發生時間1982年7月7日晚,屬古滑坡?;瑒臃较?95°,長1 350 m,寬250~750 m,滑坡面積0.77 km2,滑方量1 500萬m3,滑動前沿約180萬m3土石體滑入長江,淤高河床25~35 m。此次滑坡嚴重危及航運安全,損失慘重。自從三峽電站建成后,水位提高到175 m,砂頁巖和泥巖陡坡地段受水的浸泡,沿江兩岸小型崩塌滑坡年年都有發生,危害也不小。
2.4 雹災
云陽縣長江北岸是大巴山暴雨邊緣區。每年4—8月局部地區常有雹災,冰雹伴隨暴雨來勢兇猛,強度大,歷時短,危害重。1911—1949年冰雹成災只有8年,而1950—2000年期間冰雹成災多達23年。1986年8月7日15:00—21:00,云陽縣長江北岸遭冰雹和大風危害,冰雹大如雞蛋,能擊穿房頂,打毀將成熟的玉米水稻,受災面積逾30 km2,糧食減產2 250 t,垮房108間,傷9人。
2.5 病蟲害
水稻病蟲害有稻瘟病、螟蟲、稻飛虱;紅苕有黑斑病、二十八星瓢蟲;小麥有白粉病,玉米有紋枯病,洋蔥有晚疫病,造成的損失非常嚴重。1983年水稻稻瘟病受災面積達到4 333 hm2,占水稻面積18%。1998年小麥白粉病危害,全縣5 600 hm2減產50%。近10年以來,沿長江兩岸水保柏樹林4 270 hm2,遭鞭角華扁葉蜂[chinolycla flage llicornis(F.smith)]危害,出現大片死樹,成災面積1 435 hm2,柑橘南亞大果食蠅和潰瘍病也在局部地區發生蔓延危害,造成嚴重損失。
2.6 田鼠
田鼠是世界公害,對云陽縣的作物生產危害越來越大。據調查,云陽縣田鼠害的密度達到32~39夾次。1989年3月該縣的養鹿鄉中山村7組2 hm2直播玉米被田鼠吃掉90%。
3 自然災害成因分析
3.1 受季風大氣環流制約和全球氣溫增高影響
東南季風和夏秋之交,孟加拉灣低壓氣流入侵或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北進氣流輸入,在盆周大巴山區受阻,導致暴雨成災。此外,工業的迅猛發展,溫室氣體排放增多,促進全球氣溫升高,對旱災頻率加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1-3]。
3.2 生態環境日益惡化
云陽縣1949—2011年,人口增加57萬人。人為了生存發展,不按自然規律辦事,長期掠奪式開發,1958年大辦鋼鐵,森林遭到亂砍濫伐,1990年森林覆蓋率降至7.5%;加之陡坡墾殖土地,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各種自然災害加重。
3.3 害蟲田鼠天敵減少
全縣因植被減少,生物多樣性也隨之減少。由于長期使用高毒化學農藥,害蟲抗藥性增強;加之民間捕食青蛙、捕殺蛇類和黃鼠狼屢禁不止,蟲鼠天敵減少,使病蟲田鼠繁殖加快,危害猖獗。
4 防災對策
4.1 控制人口增長,協調人地關系
2011年全縣人口134萬人,每km2有352人,人均耕地0.06 hm2,必須采取行政、經濟手段嚴格控制人口惡性增長,加快農民科技培訓,提高人口素質;切實保護好數量有限的耕地資源,建設基本農田,大力推廣沼氣池,為農民解決生活能源問題,逐漸平衡人地之間的關系。
4.2 加強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
廣泛宣傳生態大環境的重要性,提高農民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保護蟲鼠天敵資源,從而把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農、林、水、國土等部門要協調配合,共同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同時,縣委、縣政府要將生態環境的改善擺到工作議程上來,明確每個領導的工作任務,并將其納入該領導的年終考核中去,增加樹木的種植量,對荒山進行綠化改造,減少農民在山上種植作物,使云陽縣的生態環境逐漸變好。
4.3 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
縣內溪河縱橫,應以小流域為基本單元,科學規劃,實現山、水、林、路綜合治理,在方法上做到治山與治水,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治上與治下3個結合,這是防災減災治本措施[1]。
4.4 建立健全自然災害監測預報網絡
對病蟲、滑坡應分區分點設立觀測站,并利用電信信息平網,及時搞好自然災害的預測預報,以防患于未然[1,4-8]。
5 參考文獻
[1] 唐治誠,全永明,彭華明.四川省云陽縣自然災害概述[J].山地研究,1993(2):4.
[2] 黃潤秋.四川云陽雞筏子滑坡形成機制的探討[J].山地研究,1986(2):45-52.
[3] 覃紅燕,謝永宏,鄒冬生.湖南省農業洪旱災害演變趨勢和成因及防災減災措施[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1(2):40-44.
[4] 潘耀忠,史培軍,劉慧平,等.面向保險業的大面積自然災害防災核損信息系統研究[J].自然災害學報,1997,6(1):1-7.
[5] 秦志英.重慶市綜合自然災害分區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25(3):310-315.
我期望建筑師用靈巧的雙手為常發生自然災害的地方設計一種像“不倒翁”的房子,萬一發生狂風暴雨、地震等災害,房子能像“不倒翁”一樣不倒塌,同時房子還無比堅固,大石頭壓不扁、壓不垮,讓住在里面的人高枕無憂。
報紙上說自然災害發生前有些動物會出現反?,F象,如:狗狂叫、蜜蜂會驚飛、老鼠成群結隊搬家等等。我期望科學家發明一種比現在的技術還要先進很多很多的自然災害預報機,能比動物更早知道自然災害發生的時間,就可以通知人們早點撤離,遠離危險。
我期望政府讓每一個大人、小孩都經常參加培訓,掌握自然災害科學處理方法。如果災害來臨,能臨危不懼,勇敢面對,共同科學應付災害,減少損失。
許多災害都是我們人類破壞環境的后果,所以,我期望大家做好以下幾點:
1、保護森林,多種花草樹木。
2、工廠要處理好廢氣污水,不隨意排放。
3、減少汽車尾氣排放,保護我們蔚藍的天空。
中圖分類號:D63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4161(2012)02—0062—04
我國地域遼闊,但同時也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多種風險并存的大國。近年來,受全球氣候變暖及其他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頻繁發生的重、特大自然災害給我國帶來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社會財產損失,也對國家和政府的威信,甚至對縣域、城鎮乃至整個國家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了強烈的“外部損害”。然而,自然災害的影響大多是在一個市(含所轄縣、區)的范圍內,特別是山洪泥石流等突發自然災害,常常是從若干個縣域開始蔓延,這就意味著縣級政府在特大自然災害應對中面臨著最直接的考驗。作為災害應對的第一道門檻,縣級政府應急管理在公共危機治理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發現突發事件苗頭、預防發生、首先應對、防止衍生新危機的第一責任人,承擔著災害應急處置的重要職責,它的應急反應是有效遏制突發事件發生、發展的關鍵。然而在實踐中,縣級政府的災害應急表現卻并不盡如人意。
為了完善應急管理體系,提升縣級政府的應急管理能力,本文以探究縣級政府在特大自然災害應對中的“短板”為目的,以蘭州大學公共應急信息管理研究團隊研究發現的縣級政府在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應對中的薄弱環節為依據,結合縣級政府災害應急處置和舟曲實地調研的數據資料,分析了作為應急工作第一線的縣級政府在特大自然災害應對中存在的“短板”,并根據甘肅省縣級政府應急能力建設的現狀探討了將其修復的途徑。
一、縣級政府在應急管理中的作用
現代應急管理是由美國發起的,多集中在政府管理部門,應用性很強。應急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機構在突發事件的事前預防、事發應對、事中處置和善后管理過程中,通過建立必要的應對機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社會和諧健康發展的有關活動?!睹绹C與緊急情況管理手冊》(Handbook of crisis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認為,應急管理可以分解為減緩(mitigation)、準備(preparation)、響應(response)和恢復(recovery)四個階段。因此,應急能力是減緩、準備、響應和恢復四種能力的復合。在我國的各個行政層級中,應急程序均被形式化為四大基本過程:預防與準備、預警與監測、救援與處置、恢復與重建。
在應急管理過程中,縣級政府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1)應急基礎準備和資源保障。應急基礎設施建設的質量水平及抗災能力、應急組織機構的完善程度、應急預案及應急法律法規的完善程度等構成了應急基礎準備的核心內容。信息通訊、物資裝備、人力資源和財務經費等方面的保障是縣級政府應急所必備的資源保障。充分的應急基礎準備和資源保障是有效應急的前提。
(2)監測與預警。指利用災害應急信息網絡對各種可能存在的災害進行監測、預報,向公眾及時、快速預警信息,并結合人口、自然和社會經濟背景數據庫對災害可能影響的地區和人口數量等損失情況做出分析和評估。
(3)應急教育與培訓。指通過面向公眾的應急知識教育、應急技能培訓及預案演練來加強備災能力。
(4)應急救援與協調。應急救援涉及救援裝備與設備等硬件設施、救援隊伍、救援技術與智力支持、救援物資的緊急生產及調用等,指揮協調指的是地方政府主要官員等協調主體如何指揮、控制和協調應急響應與恢復行動。
(5)善后處理。指為了恢復正常的狀態和秩序所進行的各種善后處置活動,包括災民轉移安置、次生隱患排查、基礎設施恢復、對受災損失的評估與賠償、恢復重建計劃的制定與實施等。
(6)與周邊市縣的協調聯動。主要包括是否掌握周邊市縣應急資源信息,能否調用周邊市縣應急資源,是否建立與周邊市縣應急協作機制等內容。良好的與周邊市縣的應急協作,不僅會因就近援助加快響應速度,而且也會因資源共享降低應急成本。
二、縣級政府在特大自然災害應對中的“短板”分析
在縣級政府作用框架的基礎上,筆者選取縣級政府在特大自然災害應對中的典型實例“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應急處置”進行分析。
“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涉及2個鄉鎮,15個行政村,其中包括兩個重災社區,受災人口達4.7萬。舟曲縣級政府在災害應急救援與善后處理等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在這次應急處置之后,蘭州大學公共應急信息管理研究團隊在文獻梳理的基礎上,邀請甘肅省應急辦公室專家根據甘肅省縣級政府應急能力建設現狀及對應的縣級政府能力評估指標體系設計了實地調查問卷,并輔以深度訪談,對舟曲縣政府在此次特大自然災害應對中的應急管理能力進行了全面而綜合的評價與研究。
在評估問卷設計過程中,由于考慮到科學合理的應急管理能力評估指標體系對評估高效性的基礎作用,以及可操作性強的評估方法對評價結果的合理性和正確性的直接影響,研究團隊根據評估指標體系設置的原則和指標選取的方法,結合政府應急管理的相關特點,采用處理這類綜合評價問題有效模型的層次分析法(AHP)來確定指標權重,對縣級政府應急管理能力評估指標體系進行了構建。評估指標體系以應急基礎與保障能力、監測預警能力、應急教育與培訓能力、應急救援與協調能力、善后處理能力及虛擬應急能力6項能力構成要素作為一級指標,并在此基礎上按照科學、系統、簡易的原則把一級指標細化為29個二級指標,并根據二級指標量化的難易程度把二級指標以問題的形式轉換成表格,設計成39個問題。
在調研過程中,團隊實地走訪了舟曲縣政府辦公室、民政局、財政局、教育局、林業局、發改委、經貿委、交通局、統計局、人民武裝部、公安局、團委、人事局、水利水電局等部門,選擇了具體參與應急管理各項工作及各個環節的主要部門作為評價主體,以部門工作人員自評打分、調研團隊研究員面對面輔導調查對象填寫調查問卷(以免調查對象對一些問題的理解有誤而影響問卷的填寫質量)的形式獲取基礎數據。為保證數據獲取的科學性,在問卷調查過程中還采取了隨機抽樣的方法。調研過程共發放問卷93份,回收問卷93份,剔除部分數據缺省的無效問卷后,得到有效問卷77份。
在調研結束后的評估分析過程中,團隊采用模糊綜合評價的方法對評價中涉及的大量復雜模糊現象和模糊概念進行定量化處理,運用層次分析法(AHP)與模糊綜合評價法相結合的方法對調研數據進行了綜合分析與評估。研究得出,舟曲縣政府在應對泥石流災害的過程中有待改善的五個方面是風險評估與預防、危機預警、城市規劃與基礎設施建設、應急設施與資源配置、應急培訓與演練。
(一)風險評估與預防缺失
危機預防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對各種潛在的危機風險隨時進行評估,這是實施減災措施的第一步。風險評估是整個風險管理的重要構成步驟和關鍵環節,科學、全面的風險評估為有效進行風險管理和風險處置提供了基礎依據和行動指南??h級政府在有效應對特大自然災害時,首先要進行風險評估。
在調研中筆者發現,舟曲是甘南藏族自治州最偏遠的國扶少數民族貧困縣、“5.12”地震重災區,也是滑坡、泥石流、地震三大地質災害高發區。受自身財力(舟曲縣每年的財政支出大約2億元,縣內卻沒有大型企業及產業鏈,財政收入嚴重偏低)和應急管理水平的限制,舟曲縣還沒有把自然災害的風險評估納入政府應急管理中,更沒有設立專項資金對當地自然災害進行風險評估。
(二)危機預警機制不健全
危機預警工作符合危機管理中的應對危機“關口前移”的思想。做好危機預警工作,把危機消滅在萌芽狀態,能夠達到“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目的,實現從源頭上消滅、治理危機,從而“化危為機”,最大程度地降低危機所帶來的風險和損失。
在舟曲調研中筆者發現,舟曲縣人民政府于2010年5月23日接到關于批轉《舟曲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于2010年8月2日《舟曲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轉發“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切實做好預防和應對各類自然災害的緊急通知”的通知》。這兩個文件都強調要做好各類突發自然災害的預防和應對工作。“8.8泥石流災害”的發生,無疑揭示了基層政府對應急預案的貫徹執行并沒有到位,從調研中了解到“幾個預警點都是此次泥石流發生后才緊急修建的”事實可見,舟曲縣的危機預警機制還極不健全。
(三)城市規劃與基礎設施建設不合理
為有效應對特大自然災害,縣級政府在進行城鄉規劃時,應當符合預防、處置特大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的需要,統籌安排有關應急設備和基礎設施建設,合理確定應急避難場所。
通過調研筆者發現,舟曲縣的縣城規劃極不合理:縣城本身的選址就處于泥石流爆發口,導致泥石流突發后人們“無處可逃”,隨著人口的增加,縣城規模的不斷擴大占據了很多泥石流的通道,導致泥石流突發后形成堰塞湖,大量積水進入城區淹沒三分之二縣城。另外,落后的交通建設未能形成完整的交通網絡,極大地限制了救援過程中救援物資的運輸和人員的疏散;縣城樓群密集,建筑普遍是“貼面樓”、“握手樓”、“半邊樓”、“懸空樓”,所有的房子像多米諾骨牌,一旦發生意外,居民根本沒有逃生的通道。
(四)應急設施與資源配置不完善
應急設施與資源配置是縣級政府進行災害預防、開展救援和應急管理所配置的設施和資源的總稱。合理的應急設施與資源配置,是縣級政府有效應對特大自然災害的重要物質基礎和先決條件,也是實現城市健康、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從實地調研看,一方面,舟曲縣應急公共服務設施本身的應急能力比較薄弱。例如,舟曲縣雖然有交通網絡,但是通往縣城的路線只有一條,當這條道路中斷之后,舟曲就成了孤島,救援難以及時進行;另一方面,應急避難所的建設規劃很不到位:應急避難所的修建之地適合于地震避難,但這也正是泥石流的匯集之地。另外,由于各種原因,舟曲縣幾乎沒有應急物資儲備。人民武裝部某工作人員在訪談中描述道,在泥石流發生后,由于缺少救援工具,甚至連木棍都找不到,他們只能用手挖掘,來作為最直接也是當時唯一的救援工具,這嚴重地影響了應急救援的開展與實施。
(五)應急培訓與演練缺乏
應急培訓與演練是做好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證,它能夠極大地減少突發性災難所造成的人員和財產損失。另外,培訓和演練的內容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議題??h級政府一定要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適合本地區災害種類的應急培訓與演練,以期將傷亡降到最低程度。
在調研中筆者了解到,雖然舟曲縣政府的各項特大自然災害應急預案都很完善,但遺憾的是各項預案都未進行(除了人民武裝部組織過演練外)或很少進行過演練。自汶川地震后,縣政府、學校等才開始開展防震知識宣講和應急知識教育,但僅限于此,并未開展過關于泥石流的任何演練與公眾教育。當泥石流發生后,相當一部分人把警車的報警聲誤認為地震來臨的信號。信息理解的失誤使他們跑到了地震避難所,結果由于地勢低洼,匯集的泥石流吞沒了大量生命。
三、修復“短板”的對策建議
基于以上縣級政府在特大自然災害應對中存在的“短板”,結合我國縣級政府應急能力建設的現狀,筆者提出如下對策。
(一)建立風險評估與預防機制
1.風險評估。自然災害風險評估是對風險區遭受不同強度特大自然災害的可能性及對其可能造成的后果進行定量分析和評估。風險評估在于識別風險。風險識別(hazard iden,tification)和風險評估(risk assessment)涉及三個層面,即風險識別:確認一個區域的風險,并且評估風險發生的可能性;脆弱性評估:通過評估風險、人員和財產之間的關系來評估危機事件可能會引起的潛在傷亡和危險;風險分析:對在特定時空范圍內造成的傷害、損失進行定量分析。預防災害發生,減少災害風險,災前投資是一項長期工程,其重要性甚至比災后救援應對更高。
目前,各級地方政府的自然災害應急管理理念普遍傾向于“重救輕防”,應急管理工作的重心往往偏重于災后如何應對。這就缺失了災害風險評估這一防災減災的關鍵環節,把本應該能夠通過災害預防措施消減或徹底消除的“風險”演化成了真正的“危機”。
2.風險預防。盡管客觀上特大自然災害難以避免,但它造成后果的嚴重程度卻與人為干預有一定關系。在受潛在災害威脅的地區,如果災前預防措施得當,往往能夠大幅度減輕災害帶來的損失。地震頻發的日本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雖然這個東亞島國地震災害不斷,但完備的全社會防災體系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人民的生命、財產損失,把地震災害對社會經濟秩序的影響降低到了最低。
作為縣級政府,由于不同地區受到的特大自然災害威脅程度各不相同,而同一類型的自然災害在固定地區頻繁發生的現象也不多見,像日本那樣針對某一種頻發的自然災害建立起一套獨立完善的防災體系,存在著成本——效率的問題。筆者認為,縣級政府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對特大自然災害進行風險預防。
首先,制定特大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為有效應對特大自然災害,縣級政府必須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制定系統的特大自然災害應急預案。應急預案應針對特大自然災害的性質、特點和可能造成的社會危害,具體規定預警與預防機制、組織指揮體系與職責、處置程序、應急保障措施以及事后恢復與重建等內容。
其次,配備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和應急救援裝備。應急救援是安全穩定工作的最后關口,是與災害斗爭的最后防線。2009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加強基層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的意見》([2009]59號),提出要以公安消防部隊為主體,建設政府綜合應急救援隊伍,這無疑為加快基層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的建設能夠對應急救援裝備、應急救援指揮系統等現有的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部門應急聯動,是災害發生后投入救援的“前鋒”,提高了救援的專業性和及時有效性。
再者,合理設立應急避難點。縣級政府在對特大自然災害進行風險預防時,應該有針對性地設立應急避難點,不同的應急避難點對應不同的災害。結合舟曲經驗筆者了解到,舟曲災害前的應急避難場所很緊缺或幾乎沒有被明確指出過,這導致許多群眾采取跟地震防御措施相同或相近的風險預防措施而喪命。
(二)健全危機預警機制
特大自然災害危機預警是指已經形成或將要形成特大自然災害事件時,利用決策判定系統,通過快速傳播系統預先發出警告,告誡人們采取必要措施以預防災害的發生與蔓延。雖然,預警系統的建立可能會增加生產成本,但預警、防衛的開支比毫無防備狀態下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要小得多。美國著名行政學家戴維·奧斯本認為,一個有預見性的政府應該采用預防而不是治療的管理模式,政府不應該被動的接受突發事件帶給社會的巨大損失,而是應該把工作重點轉移到預警預防上”。
以同為加勒比海國家的海地和古巴為例,2004年9月,熱帶颶風“珍妮”席卷海地,由于沒有預警系統和疏于防范,造成多人死亡。但同在加勒比海的古巴在熱帶風暴襲擊時卻能輕松避險,這其中幫助古巴免于風暴肆虐的主要手段就是預警。盡管古巴的預警系統也很簡單,只有國家預報中心、媒體和防災演習三重保障,這至少說明,面對自然災害,只要有預警系統,哪怕是最簡單、最原始的,也能挽救眾多生命,減少經濟損失。
在災害預警監測方面,我國習慣性地沿用計劃經濟體制下行政命令的方式,缺少主動科學的防范策略和災害監控、預警措施,導致災害應急始終處于被動局面。事實證明,這種思維方式下的體制往往不能避免重蹈覆轍。
(三)合理布局城市規劃與基礎設施建設
1.城市規劃。城市規劃是對一定時期內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土地利用、空間布局以及各項建設的綜合部署、具體安排和管理實施。城市在規劃建設階段就應該避開地震帶或者河流河谷等災害易發地區。
我國正處于城市化高度發展的時期,但城市規劃還缺少前瞻性的眼光和現代意識。城市分區不合理、城市配套不齊備、城市功能不完善等,都是現階段城市規劃中存在的嚴重問題。為、此,縣級政府必須發揮在城市規劃中的主導作用,結合本地實際情況,根據自身所處的地理環境、歷史文化和民族風情等,用前瞻性的眼光積極調整戰略,平衡減災與發展的需要制定規劃,切實履行政府在城市規劃中的神圣職責。
2.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是實施城市規劃、完善城市功能、推動城市發展的關鍵環節。通信保障能力(保障信息通暢、命令能夠上傳下達)、交通運輸保障能力(保障應急物資和應急人員能夠到達災區)、電和油等能源保障能力(是保障通信系統和交通運輸系統運作的基礎)以及避難系統保障能力(保障災區公眾免受次生災害威脅)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應急救援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部分。
為有效應對特大自然災害,縣級政府應根據規劃和部署,不斷完善公路路網結構和交通運輸,鐵路、航空網絡布局,消除路網建設制約因素。加強水利、通訊、地下管網、園林綠化、環境保護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緊急避險平臺、消防和人防設施、緊急醫療救護設施等,以達到防災減災的目的。
(四)完善應急設施與資源配置
應急設施與資源配置是城市安全、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它包括災前監測、預警及預報設施,災中應急指揮系統、救助設施,災后援建設施以及安全防護設施等。完備的應急設施與資源配置,能夠減少城市風險,為災害發生后的應急救援提供物質保障。
現階段,縣級政府在應對特大自然災害時常常存在應急設施陳舊老化、技術滯后、整體水平不高,應急資源配置不系統、缺乏前瞻性等一系列問題。尤其是應急資源配置往往習慣于以傳統的思維定式來簡單應對,沒有針對當前極端氣候變化的新情況和應急管理的新要求作出必要的變化和調整。如2008年我國南方地區雨雪冰凍天氣導致部分城市交通瀕于癱瘓、供電系統大幅度損壞、供水管網大范圍凍裂等,都是由于應急設施與資源配置不完善所造成的惡劣影響。
鑒于此,為有效應對特大自然災害,縣級政府必須完善應急設施與資源配置。通過加大應急設施投入,逐漸提高應急設施的整體水平,通過認真分析災害的形成規律和發展特點,對各類應急資源進行合理配置。
(五)加強應急培訓與演練
應急培訓與演練是針對災害發生的種類,通過應急知識的宣傳和普及使公眾了解基本的應急知識和應急技能的過程。培訓可以提高相關應急管理人員的應急業務水平和增進公眾的應急知識儲備;演練可以促進專業與非專業應急救援隊伍之間的合作與溝通,提高部門、機構之間的協調性以及應急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和熟練程度,從而提高整個系統的應急管理能力。
為有效應對特大自然災害,縣級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居委會、村委會,根據本地區頻發災害種類,有針對性地對公眾設置應急培訓內容,開展應急演練模擬。另外,縣級政府應當強制各級學校把應急知識的宣傳與教育納入教學范圍,由教育主管部門進行指導和監督,以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以此一線貫之,徹底改善“政府應急能力建設相當重視,全民危機教育幾乎被忽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