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設計問題匯總十篇

時間:2023-09-07 17:40:5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景觀設計問題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景觀設計問題

篇(1)

一、前言

在整體建筑設計進行過程中應該辯證的看待建筑設計和景觀設計的融合問題,只注重建筑設計而忽略周圍的景觀設計,就會使得建筑只具有本身的使用功能,而缺乏實際的觀賞性,如果出現了過分注重周圍的景觀設計,而忽略了建筑設計本身的現象,這樣的建筑設計就已經失去了其本身的使用功能。這樣在實際建筑設計中就要求設計人員要具有堅持景觀的意識,讓建筑設計和景觀設計做到很好的融合,既兼顧了建筑設計,又可以使景觀設計融合在其中,從而設計出實用又具有觀賞性的建筑。

二、二者相融合的現狀

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我國在城市規劃設計上設計形式過于單一,格局也很單調,大部分格局形式呈現條形排列方式,而且朝同一方向的行列式,這樣的住宅構建模式大都采取一梯兩戶、或多戶的結構,雖然這種單元結構可以使居民擁有安靜的生活氛圍,但是這種設計結構具有高度的秩序性,實際上的構圖又缺乏多樣的變化,給人的印象雖然簡潔整齊,但是過于單調有,沒有新鮮感。沒有讓人值得欣賞回味的地方,小區里的綠化形式大多是以喬木植物的栽種作為堆積植物的設計形式,從而使建筑外部環境營造景觀設計有一定的困難,而外部環境的設計又被局限到了經濟方面的使用水平上,沒有給居民精神上帶來美的享受,忽略了建筑設計要以人文本。隨著改革開放,社會經濟在不斷的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在進一步提升,針對這一現象,居民建筑設計也提出了人――建筑――環境的觀點,使人文環境與自然環境、人們的心里環境和生態環境可以相互融合。

隨著經濟發展,人們對城市建筑環境有意識的在進行改變,人們在對于居住環境和精神上的追求時,景觀設計必將成為人們越來越重視的方面。但是由于我國人口眾多,人口增長過快,建筑設計與景觀設計的融合發展必將受到限制。現階段我國的建筑景觀設計還處在初級階段,設計方案主要從視覺、綠化、活動空間三方面進行設計。從前的建筑設計只注重了實際使用功能,卻忽略了與周圍自然結合,在設計中融入自然部分,使居住建筑中體現自然景觀的美。所以建筑設計和景觀設計的融合要根據實際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等具體體情況因地制宜,突出自然景觀的美,并且還要兼顧當地特色的建筑景觀。

三、建筑與景觀設計的具體方法

在對建筑設計的主體設計之前,就應該周圍環境有一個大體的了解,是建筑設計和景觀設計進行有機的融合入,運用科學的手法控制景觀的形成,用建筑理念加深景觀設計的深度,用建筑手段完美的實現景觀的創新設計。關于城市建筑的建筑設計與景觀設計的方法有以下幾種,例如,單體建筑界限分明化、外延化、設計形態抽象化、立體化等,我們對其方法進行具體分析。

(一)單體建筑界限分明化、外延化

在居住小區中單體結構建筑高度密集,對于景觀的設計,在增加活動范圍區域后,不能再種植大面積的草坪,可以適當的修建一些花壇,然后栽種各種花卉,雖然同樣是環境綠化,卻可以看到不同的效果,單體結構的建筑也可以延伸一部分到周圍的環境中,設計開放式的室內空間,與外部環境相融合,讓建筑成為環境中的一個組成部分,雖然讓建筑融合到外部環境中,但是要做到外部環境和建筑的界限要分明,使建筑和景觀設計相互交融而不乏味。

(二)設計形態抽象化、立體化

實際的景觀設計不能脫離周圍的自然環境,實際結合建筑設計與自然環境的相融合的整體設計,建筑設計與景觀設計搭配立體抽象的線條,跟自然線條的美相比較起到對比鮮明又顯得不單調,城市的建筑規劃需要建筑與景觀設計相融合,運用巧妙的手段使自然環境有整體的建筑和景觀設計相融合,給建筑使用者帶來精神與物質的雙重享受,又可以形成良好的景觀層次,讓建筑與景觀相融合,提高建筑和景觀設計層次感和觀賞的藝術性。

四、建筑景觀設計的未來發展趨勢

現如今,讓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在提倡環保、提倡綠色生活的今天,城市建筑景觀化也會成為今后城市建筑的發展趨勢。

(一)以人為本的理念

現代建筑設計在滿足于人們的基本使用功能的同時,越來越駐注重以人為本的理念。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生活質量會隨著經濟的發展而提高、給實際工作帶來便捷,但是這種想象的背后帶來的是人們的冷漠,人們很少會出現鄰居碰面時的寒暄,少了原本應該有的熱情,社會發展腳步的加快,會使人們和自然和周圍環境發生隔離。所以城市居住建筑的設計就應該盡量貼近以人為本,讓人們與社會與自然環境相連,建筑的設計的布局要和人文景觀相融合,始終讓以人為本的理念貫穿到實際設計中

(二)讓居住的建筑景觀具有共享功能

小區的景觀環境,使在此居住的居民能夠擁有共同享受和使用的權利,在對其進行規劃時就要充分考慮到原來就有的自然環境,對其原有的自然環境加以改造,把它改建成人工的景觀環境,充分利用自然環境中豐富的層次感和立體感,設計出讓全體居民能共同享受到的公共場所,讓居民們能更好的進行交流和娛樂。

(三)建筑景觀向可持續性發展方向邁進

當今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是人們越來越關注的問題,建筑景觀設計的實質就是給居民的生活環境更加的良好健康,所以建筑景觀設計要做好通風,提供良好的日照等最基本的要求時,還要盡可能的減小建筑區域內生態環境的保護,在建筑景觀設計時盡可能避免破壞環境,使人工景觀與自然景觀相融合,根據人性化、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來進行對建筑景觀的設計工作。

五、結論

建筑設計與景觀設計融合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的的觀賞性,與建筑設計不同的是景觀設計是隨著建筑的施工完成而逐漸完善的,在整體設計過程中只有將二者有意識的進行融合,才能真正的完成建筑設計和景觀設計的融合。但是根據我國現狀,因為不夠重視建筑設計與景觀設計的融合,所以相對專業的設計人員還是比較稀缺的,這些問題都會造成融合的新理念探索實施的影響。盡可能的做到讓城市建筑設計與景觀設計相互協調最后達到統一的目的。這些問題值得我們重視,我們要實際的解決這些問題,相信人們以后的生活水平和城市的美化會由建筑設計和景觀設計的融合來盡行推動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溫亞利.淺談城市景觀設計的現狀及發展趨勢.科技大視野.2010.(12)

[2]金俊.試論景觀建筑創作中對文學修辭法的運用 [J] .華中建筑.2007.(02)

篇(2)

2忽視生態環境從整個人類發展歷史上看,人類社會變化最重要的轉折點就是工業革命的到來。工業革命使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開始利用各種機械、設備,改善生產生活條件。但是,工業革命也帶來了負面影響,那就是環境的惡化。隨著工業革命的逐步開展,各種人類活動日益頻繁,出現了一系列對資源過分攫取以及對環境破壞的行為。發展至今天,就是世界性的環境問題。因此,各國都在大力提倡生態環境建設。城市景觀設計逐漸受到當代人重視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其環保性能,人們希望通過景觀的設計來美化居住的環境,提升居民生活環境的質量。但是由于長期生產習慣以及生活觀念的影響,了許多城市依然在不注重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情況下進行城市景觀設計工作,從而對城市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消極影響。

3不注重古代資源的保護與利用城市景觀設計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歷史景觀的設計。但是在實際設計時,卻有一些人員沒有真正認識到景觀設計的內涵,只是為了設計而設計,不注重古城和古建筑保護。要知道,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擁有五千年燦爛的文化和建筑,這些傳統的古城以及古建筑都將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景觀資源,但是在現階段的城市景觀建筑設計中,不僅沒有對古城和古建筑進行良好的保護,還將原有的一些古城和古建筑進行了大量的破壞,致使眾多的文明被湮沒。

二、中國城市景觀設計的出路

1展現歷史文脈,彰顯城市特色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無論是歷史文化還是傳統建筑,都有著無與倫比的優質資源。因此,當代的中國城市景觀設計應該抓住這一特點,進行創造性的設計,形成世界獨一無二的城市景觀。具體來說,就是要讓中國城市景觀設計展現歷史文脈,彰顯城市特色。只有這樣才能獲得較為出色的成就。在展現歷史文脈的過程中,需要將有名的歷史時期展現出來,讓恢弘、大氣、磅礴等詞語成為主題,這樣才能突出我國城市景觀設計包含的豐富歷史文化背景。另一方面,我們需要在城市景觀設計當中,有效的展現出城市景觀特色,這樣不僅僅會讓景觀更好的發揮功能,同時對城市的發展而言,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從客觀的角度來說,城市的特色較多,無論是高科技還是高效率,都能夠在城市景觀中有所體現,因此在將來的工作中,我們需要讓城市景觀設計彰顯獨特的一面,避免統一的情況出現。高大、威猛的建筑未必適合于每一個城市,我們需要根據城市的經濟發展情況、人文環境來進行景觀設計,否則結果肯定不理想。

2注重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不注重生態環境以及可持續發展是中國城市景觀設計設計中存在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因此,要想為其找到合理的出路,就必須要改變這一點。因為,對于城市而言,要想給人們更加舒適的享受,更加便利的工作,以及更好的未來,就必須在景觀設計方面,注重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我國的生態環境比較脆弱,而且在很多的方面,都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另一方面,由于植被的覆蓋率大幅度的降低,城市的空氣質量嚴重下降,很多地區的污染指數大幅度升高。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有出色的景觀設計,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在未來的發展中,設計人員需要注重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以綠化城市和改善空氣質量為主,力求將城市的綜合指數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

3立足現代觀念,體現城市意境當代中國的城市景觀設計,可以充分利用中國古代原有資源,進而設計出獨具特色的城市景觀,還應該符合當代社會發展的特性。因為,建設后的城市畢竟是為當代人所使用的。因此,中國城市景觀設計要想達到一個較高的水準,必須立足現代觀念,體現城市的意境。現代的觀念,如果通過景觀設計來表達的話,就是保護環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同時也要讓社會和諧發展。通過細心觀察,可以發現,很多城市的景觀設計以一些花草樹木為基調,組成一些動物,如大象、大熊貓一類,這類景觀設計能夠自然的生長,雖然經過人為的拼接,不會對其生命造成影響,但是還需要一些專門的工作人員對其進行定期修剪,保持形體。相對于水泥和鋼筋做成的景觀設計,現今的居民更加喜歡這樣的綠色景觀設計,它不僅凈化了空氣,還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色。有些設計人員以獨有的想法和思維設計出了一些高端的作品,但并不符合大眾的要求,即使在國際上叱咤風云,在城市中卻無用武之地。因此,在將來的工作中,必須立足現代觀念,體現城市意境。

篇(3)

一、現階段我國地產園林景觀設計管理實施中存在問題

(一)利益驅使現象

利益驅使現象是現階段地產園林景觀設計所存在主要問題之一,這與設計、施工階段缺乏有效監督與管理有關。比如園林的施工與設計均是由同一家企業負責或屬于關聯關系的機構共同參與,從而很難實現高效、統一的管理。常見的有:園林景觀設計師在進行園林設計時不重視本地水土問題,肆意選擇利潤較高的植被,而不結合本地區實際,這種背了園林景觀設計基本原則的做法勢必會導致植物成活率大大降低。據數據顯示,近年來房地產實際綠化面積與計劃園林覆蓋面積嚴重不符,有些甚至偏低,這些都是由植被生長機理緩慢造成的。因此在開展地產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應充分了解各類植被習性、適宜氣候以及生長特性等,不能出于經濟層面考量進行設計,否則極易導致園林景觀因植物成活率較低而無法充分發揮其巨大作用。

(二)刻意追求視覺效果

許多設計者在進行地產園林景觀設計時,喜歡借助燈光、綠植、山石等營造視覺效果以提高居住環境魅力值。比如為了提高整個園區的觀賞度,利用高質量的照明體系襯托出園林景觀的夜景無疑增添了一份美感。但有些設計師盲目追求燈光帶來的“白亮”效果而忽視高強度燈光對居民生活造成的干擾。常見的是運用商業大廈的泛光手法,使高層居民不但受到強光的輻射,還通宵如晝,悶熱如蒸籠,不僅破壞了靜謐的居住環境,還造成大量電力的浪費。

(三)地產園林景觀設計中植被搭配不合理

各種植被的合理組合有利于形成錯落有致的園林景觀,反之則會產生凌亂、格格不入的視覺效果。大自然中各類植物的生長特性、形態特征和生理特征不同,且各物種間存在相克相生之說,因此科學、合理的搭配方式尤其講究。植被搭配應遵循植物生長規律和結合實際景觀需要,只有這樣才能讓地產園林景觀融入城市大自然環境之中。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不合理栽植現象。比如設計人員在陰影面積較大的綠地設計喜陽的草本類植物、灌木或高大的喬木等,顯然沒有從實際出發。

二、地產園林景觀的設計理念

(一)遵循“因地制宜”的設計理念

顧名思義,因地制宜的設計理念指的是根據現有條件選擇適應性較強的植物。為此,設計單位在開展地產園林景觀設計中應盡量選擇耐生長的鄉土樹種,并搭配種植一些觀賞性較強的輔助樹種,用以突出地產園林景觀的特色。其次,由于大多數植被都不是四季常綠植物,所以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應注意喬木、灌木和花草的合理搭配,盡可能模擬出四季景觀特征。

(二)遵循原生態的設計理念

生態化設計的核心內容是將生態學知識有效的滲透到地產園林景觀設計當中,用以實現回歸自然的理想生活狀態。即在不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前提下運用還原生態的辦法修復人類活動對城市生態環境造成的各種破壞。

三、我國地產園林景觀中解決存在問題的策略

(一)優化承包結構

針對利益驅使現象這一問題,筆者認為應當可以從以下三方面措施予以解決:首先,建立完善的設計師體系,房地產業只要通過網絡系統便能查詢到個人成果、記錄等,有利于規避不規范行為的發生。其次,為了保證地產園林景觀設計方案的有效性,開發商在承包前應對承包項目標的清單進行綜合評估并做好相應的風險預測、價格波動預算等,有利于避免由設計不當而引起的設計方案變更等問題。最后,房地產企業在園林景觀設計與施工中應盡可能選擇兩家不同單位來做,一來有助于避免利益驅使現象產生,二來能夠起到有效保障地產園林景觀設計及施工質量的作用。

(二)合理利用視覺焦點

每一處園林景觀的設計都應圍繞各自的主題進行,即景觀都有其特定的主題思想,而所流露出來的主題思想即是視覺焦點。不同的主題思想所產生的視覺效果不同,所以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應加強布景結構、景物配置的優化,用以增添園林景觀的藝術感。比方使用植物、燈光輔助街景起到修飾的作用,而利用山石、水池造景則營造出天然的效果,因此只要設計效果與整個園林景觀相協調并受到居民青睞就是好的,但切記不能矯正過枉。就拿照明裝置來說,只要適當的在樓宇輪廓上加裝普通照明把構筑物的優美造型突出即可;還有就是襯托綠徑、庭院的燈以柔和為主把休閑、幽靜的氣氛烘托出來即可。

(三)合理選擇綠植

地產園林景區的綠化都是以植被為主,所以如何整個園林規劃中有效地利用植物是設計師首要思考的問題。眾所周知,同等的規劃面積因設計造型、形態不同所呈現出來的視覺效果也大不相同,由此可見綠植搭配、空間布置是影響園林景觀設計的關鍵因素。因此在進行植被設計時應盡量避免單一品種種植,否則容易給人單調、古板的感受。其次,所栽種植物應能襯托出整體主題思想,能夠與整個園林景觀相互映襯。最后,應多栽種對人體有益的樹種。比如喬木具有天然氧氣、蔽蔭的特點,對清除廢氣、清新空氣有顯著效果,所以栽種喬木能夠帶來很大的效益。同時,設計師可根據攀援植物耐陽、易生長的特點將其應用于墻體、圍欄的綠化當中,有利于增加其立體感和裝飾橫豎分明的樓宇外形,從而改善住宅群成行成列單調、呆板的感覺。

參考文獻

[1]彭靜.傳統文化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6(11)

篇(4)

1 現代小區景觀設計存在的問題

1.1 總體規劃不合理

景觀總體規劃時沒有做深入的研究,往往只注重概念設計,導致實際建設效果與設計效果相差較大;大部分小區對建筑物和景觀設計沒有進行統籌規劃,它們之間的融合做得不好,過于追求視覺效果和建筑面積的最大化;在進行景觀設計時往往出現建筑物和景觀不協調的情況,有的甚至出現中西式建筑風格混搭,出現不洋不中的情況。

1.2 設計上缺乏以人為本的理念

小區的根本追求是為人們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保證人們的生活質量。但是有的小區,在設計時沒有把人生活習慣、需求放在首位,如為了防止破壞綠地,在綠地的周邊用一些帶刺的鐵絲圍起來,這樣做使得綠地和整個環境很不協調。此外,隨著人們年齡的增大原來的景觀沒有做相應的調整,景觀需求不能滿足人們的生活變化。如臺階、座椅以及健身體育設施不適合老年人的需求,他們只能在家里活動。多數設計上追求空間的最大化,使設計趨于表面化,缺乏情感投入和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人們不能和景觀融和在一起。

1.3 跟風現象嚴重

許多小區為了追求“賣點”,在景觀設計上盲目追求“西化”風格。住宅、建筑物和植物景觀,大都采用柱式、噴泉、草坪等西方典型的設計風格,以抬高自身的身價。但是在追求這種風格的時候,往往忽略人們對小區本質的要求,即實用性的要求。小區的環境盲目追求豪華性、異域性,缺乏實用性和地方彩色,難以滿足人們的需求。

1.4 缺乏特色

在小區景觀設計中,很少強調對與周邊環境和原有地形地貌的尊重,小區建設時,內部的道路早已經確定好了,這樣與后期的景觀設計很難搭配。同時,小區應該研究和發掘其深層的文化內涵,從而使地域特色、周邊環境等得以繼承和發展,小區環境缺乏個性和特色。有些小區的景觀設計過分強調綠化的美化作用,大片草坪引入小區,只見草地不見樹林的綠化模式,這樣的景觀設計缺乏個性和特色,生態性不強。

2 現代小區景觀設計的對策

2.1 堅持因地制宜

堅持因地制宜是小區景觀設計應遵循兩條基本原則,一是合理利用土地;二是選擇合適的園林植物。合理利用土地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減少施工量,使景觀顯得真切自然。自然起伏的地形比平面整齊的地形更讓人感到溫馨和浪漫。在園林植物的選擇上應堅持以鄉土植物為主,可適當添加一些適應性強、觀賞價值高的外地植物,豐富小區的植物種植結構。

2.2 遵循人與自然和諧的原則

在規劃設計小區景觀時,首先要以植物學、景觀生態學、美學等角度為基礎,遵循生態原則,對周圍的自然景觀進行重新認識:例如地形、水體、動植物等。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協調好人與自然的關系,使人與周圍的動植物以及其它環境因子組成有機結合,形成整體效果。從視覺景觀形象、生態環境、大眾行為方面,崇尚綠色;不僅要有綠化的數量,更要考慮綠地的質量和功能,使人們能夠更好地融入自然,使小區景觀生態建設能夠滿足人們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得到美的享受。這樣才能保證小區環境的活力,才能體現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設計理念。

2.3 注重生態化

通過植物的合理搭配,強調植被的復合層次和季相性,增加生物多樣性;充分利用陽光、空氣、水、土地等,構成一個和諧、穩定的生態群落,在增加空氣濕度、改善小區通風、凈化空氣、吸塵滯塵、消減噪音等方面,發揮生態系統調節小區微氣候、改善環境質量和美化景觀的作用。

2.4 注重文化內涵

通過各種植物的配置及創意景觀,使其具有相應的文化環境氛圍,形成不同個性的文化環境景觀,從而使人們的主觀感情與宏觀環境之間產生共鳴和聯想。將傳統的建筑風格與現代建筑風格融合在一起,建筑物和景觀設計提煉了傳統建筑的元素和精華并且融合時代特征和地方特色,并將綠色生態理念貫穿始終,脫離了那種盲目跟風做法,力求體現現代都市風格和當地特色。

3 結論

現代小區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設計理念都在不斷地發展,景觀設計的發展是各方面都應該重視的環節,現代小區的景觀設計應該走人性化設計、可持續發展、生態化和體現文化內涵的道路。

參考文獻

篇(5)

Abstract: nowaday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 the people is higher and higher demands to the urban environment, landscape in the city's rol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the landscape design will directly affect people's psychological, physiological and spiritual life. In current landscape design still has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This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benefit, and then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urban landscape design, finally from the seven aspects discusse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landscape design in detail.

Key words: landscape; Design; Greening; People-oriented; History and culture

中圖分類號:TU98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園林景觀設計的效益

(一)景觀環境效益

園林景觀環境質量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理、心理以及精神生活。良好的城市園林景觀環境會讓居民領略到鳥語花香、心曠神怡的美好感受。渴望回歸自然,親近自然,注重環境和綠化,這是消費者環境主義意識的復蘇。

(二)社會效益

城市園林景觀環境還向居民提供公共活動場所,公共場所不僅可以通過綠化的環境、美化的圍墻、小品設施吸引人們走出居室,為人們提供與自然界萬物的交往空間,還可以為人們提供面積充足、設施齊備的軟質和硬質活動場地,使之加入公共活動的行列,提供人與人的交往場所,同時增強居民的家園歸屬感,提高生活文化品位,進而從精神上創造和諧融治的社會環境。

(三)經濟效益

好的城市環境有助于提高城市的市場競爭力,增加銷售速度與入住率,提升開發利潤。隨著人類對環境問題的日益重視,良好的城市環境已成為吸引投資的有利因素。因為景觀是活的,景觀隨時間而生長、擴大、美化,與建筑不同,景觀從來都是隨時間推移而增值。

二、園林景觀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一)未能從生態效應角度考慮城市景觀綠化

隨著城市日趨工業化和現代化,隨之而來的是工礦企業不時向空中排放大量工業廢氣、毒氣,嚴重威脅著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科學家和園林專家多次提出,將“森林”引入城市,以改善城市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在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中,按以人為本的觀念,可在城市有限的空間里有規則地設計成片”森林”,樹種無需名貴、珍稀,如南方的水杉、池杉、香樟、木荷、杜英、桉樹等,北方的楊樹、槐樹、千頭椿等,讓樹木起到改良空氣質量就可以了,并使人們在城市森林中盡情郊游、娛樂、休息。

(二)缺乏立體和有層次的綠化

我國人口眾多,可用土地資源少,在城市中這種情況更為嚴重,屋頂綠化的出現正好解決城市人多地少而綠化率必須提高的難題。在城市綠化設計中, 可充分利用空間開展綠化。在地面栽種成片高大喬木;在建筑物墻面上利用攀援植物或其他辦法進行墻體垂直綠化;在陽臺上設計種植槽,以便用戶栽植花草;建筑設計屋頂,栽種矮小花灌木、鋪設草坪。從而真正全方面多層次進行城市綠化,使城市充滿綠色,使環境進一步改善。

(三)園林景觀設計中盲目模仿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模仿現象普遍存在。在園林作品設計上,模仿、抄襲、攀比的現象比比皆是,使園林作品沒有了自身的風格特點和地方特色。在園林行業中,很多設計者不搞研究調查,不顧當地地方特點和實際情況,盲目模仿,最后導致園林景觀觀賞效果降低,而且浪費大量人力物力。

例如:目前社會上流行的“廣場風”,大都是低頭草地鋪裝,平視噴泉旗桿,仰視雕塑,給人大同小異之感。很多廣場與周圍環境不協調,無個性,令人感到枯燥無味,毫無新意。又如目前社會上刮起了一種“大樹移植”的風氣,從我國東南沿海逐步刮向內地,致使許多大樹,甚至千年古樹因為被移植而死亡,造成了不可彌補的損失。

(四)違背以人為本的原則

正常的設計過程應是接收到設計任務后首先應花費大量精力研究風格、手法以及形式等,同時應充分考慮其功能,但現實中往往忽略其功能而樂道于其形式上的美,或將其功能定位于休息桌椅、集散場地以及活動廣場等基本需求,而不能充分認識到該類溫飽型的功能已經不能滿足現代人民的需求。

園林景觀設計的對策

(一)注重以人為本

首先應在景觀規劃設計中充分重視體現人性化的無障礙設計,并盡量創造自然、舒適、親近和宜人的景觀空間,最終實現人與自然的有機融合,充分考慮老人和兒童在生理和心理條件變化下,由于自身需求同環境間存在距離而影響其與環境間的聯系,因此在設計時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能夠設身處地的為其著想以提高老幼人員在園林景觀中的自立能力,并能夠合理安排提供兒童游戲的場地和設施以便于培養其友好、合作及冒險精神,實現能夠創造良好的親自空間意圖。即能夠充分重視其真實的和本性的需求,最大程度的滿足其身體方面、思想方面的需求,最終能夠引起人們情感共鳴。

(二)優化植物配置

植物是城市園林綠化的基礎。實踐證明,以什么樹作主體,配置什么樹都有講究。我們見過用小葉黃楊作馬尼拉草坪鑲邊最后全被吃掉,小葉女貞綠化草甲殼蟲大暴發難以根除,紅花酢漿草與樟樹相互加重紅蜘蛛的危害,一種樹比另一種生長快最后另一種樹被擠占,外來樹種完全取代鄉土樹種等配置不當的現象。不同植物在一起要考慮相互間的生長速度、影響能力、陰陽性,觀花、果、葉的樹如何映樹,病蟲害的交叉性,同種樹的連片與分隔的統一,病蟲害防治的難易程度,耐濕耐旱性等都是選擇樹種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鄉土樹種生命力、適應性強,能有效地防止病蟲害大暴發,常綠與落葉樹分隔能有效地阻止病蟲害的蔓延,林下植草比單一林地或草地更能有效利用光能及保持水土。

(三)采用立體綠化形式進行景觀設計

由于現代城市土地的緊張,城市園林面積多為中小型園林。這也使得其綠化面積較小,其盡管設計應以中小型景觀為主。積極利用立體綠化園林景觀提高城市園林綠化面積的同時也為景觀規劃與設計打造了良好的平臺。在進行立體景觀設計過程中要遵循多年生植物用的原則,以及植物生長期的特點,打造持續性的綠化立體景觀。

同時注意利用園林景觀中可以利用的墻體、燈柱、休息座椅高架綠棚、柵欄、涼亭等建筑,打造獨特的立體綠化景觀。通過利用可以利用的立體結構增加城市園林的空間劃分,給人以視覺上、感覺上的空間擴大,同時也利用立體綠化景觀達到吸附浮塵凈化城市空氣的目的,為提高城市環境奠定基礎。

(四)設計合理的水體景觀

水體作為園林景觀設計中重要元素,可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并讓游客流連忘返。水是一種可塑性比較強的物體,讓水在與建筑物、雕塑及植物等的配合中,通過動靜結合、畫面聲音等可以打造出不一樣的風格和意境。例如在水景觀中,可以將水體設計成以下四類:

第一,靜水,在園林設計中表現為匯集成的水面,一般以湖泊、池塘的形式存在。

第二,流水,在園林設計中主要表現為流動的溪流、小河等,可以讓游客心情愉快。

第三,落水,因為高差的原因,可以形成不同的落水效果,如瀑布、水簾等。

第四,噴水,一般以噴泉的形式出現,因為壓力向上噴涌形成的噴泉、涌泉和噴霧,可以讓人興奮,也可以增強周圍的空氣濕度,有利于凈化空氣。

(五)利用葉色造景

一般常綠針葉樹的葉色為景綠色,常綠闊葉樹的葉色也為暗綠,但具有光澤,而落葉闊葉樹的葉色差異較大,具體到每一個種的綠葉色彩均不相同,石楠、冬青、香樟、飛蛾械、黃楊、梧桐、側柏、楊樹、柳樹…有嫩綠、黃綠、綠色、銀灰綠、粉綠等各種顏色。而不同的季節,顏色也會有淺濃的變化。春、夏、秋、冬時,葉的顏色也在發生變化。早春,香樟、石楠、山麻桿的紅葉、垂柳、冬青、女貞、水杉的嫩葉都非常漂亮。深秋落葉前,紅黃色的烏柏、橙色或紅色的楓樹或械樹、火紅的衛予、褐色的水杉、紅色的鹽膚木、黃色的銀杏、無患子等更是令人陶醉。

(六)利用樹形進行造景

園林樹林姿態多樣,不同的樹形可以給人以不同的風韻美和聯想美。挺拔楊樹、水杉給人積極向上的感覺,而垂柳的萬千柳條,隨風拂動,卻給人纏綿、惜別、柔婉的美感,棕櫚形的蘇鐵、棕櫚、蒲葵則帶給人一派熱帶風情。龍爪槐的曲枝形、迎春的拱枝形、鋪地柏的葡萄形等都給人以不同的視覺聯想。充分把握植物的姿態美,根據不同綠地的性質和要求就能創造出韻昧無勞的效果來。在園林中起主導作用的是常綠植物,它們營造出一種永恒的氛圍。

(七)園林景觀設計中要注重結合城市的歷史文化

1、對于城市原有園林的設計

對于城市原有園林場地的規劃設計中,城市園林由于原有基礎建筑的風格決定了園林設計的整體風格,這也使得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必須以原有建筑風格為基礎進行景觀的規劃與設計。在進行景觀的規劃與設計前,設計人員應進行現場的實地考察,對園林原有建筑風格進行分析,同時了解原有建筑歷史、故事等,為園林景觀的規劃與設計奠定基礎。

2、對于新建園林景觀的設計

對于新建園林景觀的規劃與設計可以根據園林主題結合場地地形、城市所在地氣候條件以及城市本土植物形態特點、生長特點等進行綜合分析后,確定景觀設計的主題思想,以此開展城市園林的景觀規劃與設計工作。

結語

綜上,城市園林景觀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個地區的文化底蘊,在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應以人為本,關注去對今后生活的影響,可突出城市生態環境效益,通過以科學技術為依托,以植物造景為目的,依靠生態學原理進行設計,最終設計出更加宜人的城市園林景觀。

參考文獻

篇(6)

文章編號:1674-3954(2013)09-0084-02

引言

現代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下,人口問題和資源危機日益嚴重,環境生態狀況日趨惡化,一個城市究竟該如何規劃與設計,才能在這深情的土地上更好地成長,并獲得可持續性的發展我們應該具備怎樣的土地環境意識來維護我們國土的生態安全,使得我們在繁榮、便捷的現代城市生活中既能享受到詩情畫意的大自然親切的,又免于遭受自然災難或各種嚴重的污染侵害。

1 城市景觀設計的基本方法

1.1功能序列方法

包括直覺的運用、多層面的感知,然后通過控制,利用直覺,挖掘多層面感知后建立具體空間。

1.2知覺“思維”分析方法

理解設計對象和平面或空間相融關系,在對視知覺狀態有著多角度理解之后,針對項目,具體抽取設計語言的不同層面。

1.3“集合層”形態分析方法

將一個設計項目剝離出若干層面,分別設計之后將各個層面相關聯起來。

1.4主題文化設計方法

抓住所在環境的人文情感和意向環境的感受,生成文化的環境主題。

1.5組團空間環境分析方法

將諸多空間環境相關聯,銜接建筑、功能設施等形成一個組團。

1.6“自然持續”生態設計方案

將自然元素、環境持續和實地自然狀態相統一,突出環境的自然表現。

1.7A-B轉換過程設計方法

A是設計之前的環境初始狀態,B是設計師要完成的最終設計結果。通過對A、B兩個端點進行分析,得到切實可行的設計思路。

1.8激活式設計方法

激活點既是創意點,找到創意點后通過設計的控制和完善將靈感狀態明晰。

1.9“無痕”理念設計方法

(1)“滲透環境”減少人類生存留下的痕跡。

(2)“意如無痕”環境的表達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造型狀態。

(3)“直取內心”使審美的愉悅達到心靈的深處,是設計的最高理想手段。

2 城市的景觀設計中城市和土地的關系

一個城市的建立、成長與發展的狀況都跟其與土地關系處理得好壞密切相關。

(1)一個城市的建立首先要考慮到的就是城市的位置,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一個城市選址的好壞最終甚至能決定一個城市的存亡,所以城市的開發與建設要選擇良好的地理位置。我國黃河流域從古至今不少城市被洪水淹沒以及意大利的龐貝古城被掩埋在火山巖漿中全城及沒,這些事故發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城市的選址不當。

(2)在選到適合生存發展的地址后,就要對一個城市展開規劃,在這個規劃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生態的問題,因為城市中的市民需要一個好的生態環境來居住,對自然的破壞,最終只會導致城市生活質量的惡化。所以在城市規劃與建設過程中,城市的空間布局、本身形態都要與土地的天然格局、自然肌理想適應,不能破壞城市生態的天然系統,尤其是不能盲目損害河流、植被、山體等,一些建筑規劃與布局要充分吻合土地生態基礎設施,同時保證人們有休息、游戲活動的空間。如譽美人間的麗江之所以漂亮、有天籟之境,就是因為玉龍雪山上天然的清水順流而下,很干凈,沒有遭到人工的污染,從而麗江也成為人們理想的度假勝地,屢往不棄。

(3)除了土地生態服務功能的健康利用、遵循原本的土地肌理之外,在城市化過程中也要考慮城市的設計對環境的影響,要盡避免或減小對環境的各種負面作用。諸如對具有凈化污染、滯洪功能的城市濕地系統就要在設計中合理利用,讓原本的環境生態系統發揮其自身的生產與凈化功能。一些盲目的規劃與設計,如建筑布局跟風向垂直排列,缺乏通風道,就會阻礙新鮮空氣進入城市。還有現在被廣泛關注的太湖藍藻問題,也是自然系統受到毒害,使得其自然循環和凈化等生態服務功能消退,甚至喪失所致,而污染其實跟太湖本身并無關系。

3 如何面對全球化的機遇與挑戰

環境與生態危機一直是國際上廣泛關注的話題。尤其是近些年來氣候變化引起生態惡化進而威脅到人類生存和發展空間,多種自然災害、氣象災害,如旱災、水資源危機、洪災、沙塵暴、氣溫上升、海嘯、地震等頻頻爆發,人工干預下的自然生態系統越來越不能與其環境相適應,生態系統變得不穩定。尤其城市一旦發生某種災害損壞到其命脈系統,很容易出現連鎖反應并導致整個城市系統的崩潰。這種嚴峻的挑戰,在全球化和快速城市化的過程中也為一些明智而又有良知的理性的城市決策者提供了一個造福子孫的極好機遇。城市的整體規劃與設計可以在很大空間上發揮作用,減小或避免全球氣候變化所帶來的環境與生態危機。比如布局合理的市政交通體系,通過土地利用把城市設計得更緊湊、功能更完善,減少汽車尾氣、溫室氣體等各種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通過對各種節能的建筑材料的運用來加大環保力度,減少污染,諸如城市綠化結合生產、使用耐干旱的植物、能源植物等。

在一個城市規劃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建設用地和非建設用地的雙重要素,考慮大地母親的整體生態安全。一個城市的規模和建設用地功能可以是不斷變化的,而一些河流水系、濕地系統、綠地走廊等景觀生態基礎設施則是需要恒常不變,并且永遠為城市所必須的。因此,面對變革時代的城市擴展,需要逆向思維的城市規劃方法論,即在區城尺度上首先規劃和完善非建設用地,設計城市生態基礎設施,形成高效地維護城市居民生態服務質、維護土地生態過程的安全空間格局。

4 城市景觀設計如何做到景觀的可持續發展

4.1土地使用的高效性原則

立體化是高效使用土地的最有效的手段。

4.2能源的高效性原則

在對能源的高效性的認識上,首先應不僅從節能上考慮,而應站在更高的保護環境的高度去認識,這樣意義就更廣泛、更深遠。

4.3植物配植的生態性原則

具體來說應做到:

(1)城市各區綠色植物配植要與城市綠地系統相匹配,與城市及周邊植物景觀形成整體的動態穩定的綠地生態體系。

(2)模擬地帶性群落的結構特征,遵守“生態位”原則,建立適宜的復層群落結構,利用不同物種生態位的分異,采用耐蔭性的個體大小、葉型、根系深淺、養分需求和物候期等方面差異較大的植物,避免種間直接競爭,形成互惠共生,以喬木為骨架的喬、灌、草的復合群落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良性生態系統。

(3)新品種的引進過程中,一定要選擇與當地氣候、土壤相適應的物種,為系統的穩定性提供依據。在與本土化植物互惠公生的前提下,形成生物的多樣性。

(4)不僅從植物系統本身出發,還應考慮人類可親近動物的生存和繁衍,如鳥類等。

(5)植物配植中,要滿足人類對自然界其它要素如陽光、空氣等的需求。

(6)植物在滿足其“生態位”原則的基礎上,還應從植物的景觀、美感、寓意、韻律等方面考慮以期達到生態、科學、美學的高度和諧,與城市景觀及形態、美學相融合。

4.4對自然群落的保護及利用原則

篇(7)

引言

經濟發展帶動城市化步伐的加速,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居住環境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國大部分小區都已經在配套設施上有了很大的更新與完善,但與之匹配的景觀設計卻沒有得到重視,出現了與現代小區境況不相匹配的夸張設計,還有過度模仿缺乏創新的陳舊設計等,可見做好景觀設計不是投入大量資金就能解決的事,我們還要從現代小區的定位入手,了解現代小區的價值取向,遵循景觀設計的基本原則,從實踐中總結問題分析問題,多角度的考量,將社會因素、經濟因素、環境因素、地域因素及歷史文化因素等相結合,利用科學方法對現代小區景觀設計做出創新。

一、現代小區景觀設計概述

現代小區景觀設計是指通過人為的對自然因素的設計布局,有意識對景觀環境做完善與改造,最終實現景觀與人們生活相互和諧,相互促進。現代小區的景觀設計趨于多元化,沒有固定的模式,比如西方流行的簡約風與古典式等。我國現代小區景觀設計在21世紀后有了深層次的飛躍,從原本單一的設計變得更多元化,一些民族風格與傳統文化融入其中,景觀設計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現代小區景觀設計的主要內容有植物、道路、駁岸、鋪地、小品、水景及相關環境設施。植物是景觀設計中色彩的集中體現,道路是現代小區的交通脈絡,駁岸是近幾年新增的設計因素,鋪地更多強調的是功能性,小品是景觀設計的點睛之作,水景是最活潑且富于變化的要素,環境設施則體現現代服務性。

二、現代小區景觀設計基本原則

現代小區景觀設計通常遵循四原則,首先設計符合生態美,現代小區主要是人們的起居生活之所,小區的舒適與美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小區景觀規劃過程中要注重居民的審美價值,使設計與生態相融合;其次設計符合藝術美,這里強調我們的設計能夠巧妙的因地制宜、借景取觀,且規劃與布置與現代小區定位相一致,最大限度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再次設計考慮經濟性,景觀設計造價高勢必給建筑本身帶來成本壓力,因此我們盡量將美觀與經濟適用相結合,如景觀中園林面積過大就要做出控制,且相關園林護理設備也要做合理選購,總之在保證設計質量的前提下做最經濟的規劃;再次設計凸顯地方特色,這里主要與當地特點相結合,在設計中突出本地的文化、特點等信息。

三、現代小區景觀設計普遍存在的問題

1.小區建筑風格與景觀設計不和諧

這個問題大部分來自于地產商方面,現代小區通常包含著很大程度上的營銷概念,很多時候地產商為了牟利,在設計過程中會耗費大量財力物力打造或奢華或復古等景觀,于是我們會在現代化氣息十足的小區看到牌樓、假山、八角亭等,也會在水榭樓臺間見到歐洲的騎士或風車等景觀,從藝術審美角度來看,這顯然是非常不搭調的,二者結合相對尷尬。還有一種情況,目前我國大部分地產商都是先蓋樓再考慮造景,急匆匆的完成根本沒有考慮太多,導致建筑風格與景觀設計迥異,這些對提高人們生活環境品質是不利的。

2.盲目的模仿忽視自身文化特色

任何設計都應考慮相對應的承載背景,現代小區景觀設計也是這樣,但隨著國家經濟發展提速,舶來品不斷增加,很多小區開始效仿西方做一些異國風情的建設,我們看到噴泉、雕塑、水渠等已經成了小區景觀中的常見元素,實際上我們僅僅復制了外觀,沒有得到精髓,這就導致自身的文化特點被忽視,外來的“樣子貨”成了主角,因此我們經常看到歐風十足的景觀設計中,養護費用猛增,部分景觀成了擺設,絲毫沒有服務性,另外值得一提的事,這些建筑沒有營造家的感覺,使居民置身其中沒有歸屬感。

3.忽略實用性

城市規劃師楊?蓋爾曾說過,活動能引起關注與興趣。在現代小區中,人們很多時候是在景觀中進行活動,這一點最能考驗景觀的質量與功能,某些費時費力造就的設計對于人們活動絲毫不起作用,設計的綠化不能提供納涼的服務,一些名貴的植物阻礙了孩子們歡愉玩耍,景觀水景為安全問題埋下隱患,這些不經濟不實用的設計沒能給人們活動提供便利且進一步造成資源浪費,從根本上看它失去了休閑與實用的雙重功能,不可取。

4.標識細節處理不到位

現代小區本身涵蓋了諸多現代元素,對于相關的警示標志等做了一定的改造,不加留神就會錯過。在景觀設計中,這些標志沒有被強化反而被弱化了,在室內我們應該看到最基本的門牌號或消防通道的標牌等,在室外我們應該看到單元名牌、警示牌等,但目前我們大部分小區基本上沒有鋪設標志系統的概念,即便有標識,數量上也是相對較少的,還有一些小區在標志的顏色方面與使用符號時經常搞錯,盡管目前我國沒有完整法律法規規范小區標志系統,但景觀設計師們應在設計中考慮到這一點,盡量為人們的生活便利性做出更多貢獻。

四、現代小區景觀設計策略建議

1.做好調研了解全局

景觀設計要重視對小區的實地踏勘,在對整體建筑設計有了了解后,才能因地制宜結合小區環境對景觀設計做出規劃。首先我們在設計之前要了解服務對象,并將其作為設計指導,貫穿設計始終,其次設計要有整體性,即我們要縱觀當地的人文因素、歷史條件、建筑特色等,讓設計與居民生活習慣相匹配,盡量順應當地居民的審美與價值取向,做到不背離。再次集中掌握當地的氣候條件,對光照。水流、溫度等都要放置于設計中,做到考慮周全;最后要尊從小區的社會條件與經濟條件,將之與公眾需求相結合,做到不落后、不奢靡。

2.科學合理布局

景觀設計首先要結合當地的自然氣候,根據小區本身建筑的特色,與建筑風格搭配得當,盡量做到相映成趣。從地產開發商的角度嚴格把關,樹立正確的思想不為小利而崇洋,將景觀夸張設計,從設計師的角度要盡量結合當地的歷史背景、文化習俗等元素,綜合考慮,既做到讓景觀為民服務又賦予一定的寓意,從而科學提升小區文化內涵,使小區整體特色得以凸顯并通過科學合理布局景觀設計,做到錦上添花,為人們舒適的生活環境勾畫精彩的一筆。

3.體現以人為本

設計構思最核心的因素是人,景觀設計提升的是現代小區的價值,反應的卻是居民的審美與價值取向,這就需要我們設計要充分尊重居民的客觀需求,將人們的活動場所打造成人們依賴的共享空間。因此在景觀規劃時,道路方面要考慮居民出行的方便性,從采光角度要盡量做到夏季遮陽冬季收光,總之根據人們的活動特點,將公共服務設施做合理規劃,做到設計以人為本。

4.注重標識系統的設計

現代小區由于其服務與環境都相對優秀,因此匯集各類人群,一個成熟完善的標識系統可以讓居民不受語言等方面的影響便利生活,即便是一個不懂中文又說不出英語的外國人也能在標志的指引下輕松獲取想要的信息,完成空間活動。除此之外我們還要考慮殘疾人群體及老人、小孩等弱勢群體,在景觀設計中完善標志,能夠使各類人找到最適合的指引,實現現代小區的靈動與服務,實實在在地從細節上贏得人心。

篇(8)

中圖分類號:S7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2)-04-0184-1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和城市建設速度加快,城市不斷膨脹,人口迅猛增長。經濟發展的短期效益導致過高的建筑密度,過窄的建筑間距,過小的城市綠地,過緊湊的居住小區環境。居住小區是城市人口居住的聚集地,也是維持人民安定團結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居住小區環境對保證人民生活穩定舒適具有重要意義。居住小區的景觀設計如何體現了一個居住小區的建設文化與內涵,同時也體現了小區建筑的人文關懷。

1 居住小區景觀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1.1 整體性設計原則

整體性設計原則是一個居住小區景觀設計中首先應遵循的原則,其主要由社區本身的物質環境與人文環境決定的,包括在景觀設計中可能用到的材料、技術等各方面內容,同時還應該包括整個社區氛圍的統一營造。在對居住小區景觀設計中應考慮到社區地方文化、地形特點、人文特色等,要盡量保持以上方面的統一協調,根據設計主題進行創造性設計。

1.2 功能性原則

居住小區是群眾居住生活的地方,滿足居民室外活動的需求是居住小區景觀設計的重要原則。在處理居住小區功能性方面應努力構建好建筑物、道路、休閑場地、綠化、各種設施之間的相互關系和具體布置,既能夠保證整體景觀的統一性,又能夠保證良好的功能性;既要使得居住小區具有良好的外觀形態,又要充分考慮居住群體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心理感受。

1.3 人性化原則

居住小區不同于城市建筑,其最重要的目的在于為人服務,因此人性化原則也是居住小區環境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居住小區的人性化設計應突出表現在對老年人、兒童和殘障人士對環境道路及設施的要求。無障礙設計、盲道設計和為殘疾人提供的輪騎行駛坡道,是體現人性化設計的基本要求。

1.4 綠色設計原則

隨著城市化進程發展,居住小區綠色化設計成為當前環境設計的主流。綠色設計是以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為主要指導思想的設計思路。在現代資源緊張、壓力增大的社會生活中,居住小區的綠色化設計更能夠提高人們愛護環境、節約能源的責任感。設計中應多運用鄉土的植物,尊重場地上的自然植被,使人們生活在清新高雅的綠色環境中。

2 居住小區景觀設計常見問題

2.1 景觀設計缺乏和諧性

居住小區景觀設計應與周圍環境、人文特色相吻合,同時還應該遵循生態學的“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設計理念,通過這些整體性的設計方法促進人居住環境質量的提高和人與自然的和諧。但現在很多居住小區景觀設計中往往忽視了整體景觀的和諧性,往往過于強調單一景物或設施的完善,缺乏居住區與社會經濟、人文環境等的協調性。在具體設計上,往往注重居住區域內的綠化工程設施,但未考慮到周邊地區的環境、地形要求;注重綠化布局的數量與層次,但未考慮到與周邊建筑物風格相互襯托;注重植被面積與方向,但未考慮到不同植物各方面的相互補充融合。在進行居住小區整體化景觀設計中應該注重發揮綠化設計在整個小區生態中的更深層次作用,如隔熱、防風、防塵、防噪音、消除毒害物質等,這些在當前景觀設計中均有不足之處。

2.2 景觀設計缺乏功能性

居住小區是現代城市群眾安居樂業的主要場所,在保證小區環境雅致、美觀的前提下,應盡量體現環境設計的實用性、功能性,注重居住人群的多樣性需求。現在一些小區景觀設計中往往更注重小區外部環境的美觀,缺乏了對居住人群實用性的關懷。在進行景觀設計之前應對小區居民這個特定“主體”進行一定研究,探討居民的實際需求,以滿足小區內不同居民的生活與活動需求,使得居民各得其所。在進行功能性景觀設計中,尤其要突出小兒、老年人、殘疾人群的活動需求,不應該為了突出局部的美觀而喪失其功能性價值。在設計中應盡量使得景觀設施無危害和無障礙化,使景觀設施的設計形態在物理上與文化心理上有益于人們的身心健康。同時還應該根據小區居住人群的具體要求進行局部環境設施的調整,讓社區居住人群能夠切實享受到社區健康文明的新生活,這樣既保證了社區景觀美的需要,又滿足了居住人群的實際需求。

2.3 景觀設計缺乏文化性

現代社會的壓力與緊張節奏,促使整個城市文化氣息的減弱。居住小區作為城市景觀的一部分,也具有延續歷史文化、傳承人文思想的責任,而這些功能往往在景觀設計中得到體現。現在小區景觀設計往往流于輕浮,注重外部景觀美、缺乏文化內涵,不具有社區文化傳承功能。只有使居住社區融入區域與城市的傳統文化中,將人的情感、人物、理想、事件等以景觀設計的方式保存下來,傳給后人,才能凝聚民心,教育啟迪后人,真正成為社區的文化資源。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園林植物;植物景觀設計;問題;對策

園林植物是風景園林景觀的主要體現者和功能的主要承載者;植物景觀設計是風景園林設計中的關鍵內容。在景觀方面,我們可以利用植物的形態特征表現自然美、利用植物的色彩和季相變化表現季節美、利用植物的裝飾特性表現藝術美、利用植物的寓意和象征表現社會美;在功能方面,我們可以利用植物材料本身的特性,使其發揮其良好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1.現代植物景觀設計的現狀

在現代植物景觀設計中,由于設計者和決策者有時會忽視或片面理解園林植物的主導作用,導致現代植物景觀無論在觀賞性,還是在功能性都存在一定問題。

1.1城市原有植物景觀系統的破壞

在城市綠地的建設或改造中,往往有片面強調圖形的美觀和象征意義,而忽視其園林植物生態功能的現象;有些大樹在移植過程中被截干去枝,甚至死亡,這對其原有的生態系統無疑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有些林帶本來是生態通道,結果被新修的所謂景觀大道截斷;而大面積的城市廣場和硬質鋪地中也很少考慮植物對于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意義。

1.2城市物種多樣性的破壞

景觀生態學上衡量城市景觀好壞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看其植物種類的多樣性和本土化程度。物種多樣性是維持生態系統穩定的關鍵因素。由于片面地追求景觀的視覺效果,在我國各地的植物景觀設計中,都存在大量引進外來的植物品種種植的現象,有時甚至完全不顧本地的氣候和土質狀況。由于外來植物的介入,城市生態環境被人為地加以改變,生態群落遭受破壞;此外,為了街道的整齊和氣勢的營造,往往整條街栽種單一樹種而不維持原始狀況下多樹種的混種,最終導致物種多樣性的破壞,是城市生態系統變得脆弱而不穩定。

2.現代植物景觀設計的問題

現代植物景觀設計與建設中的滯后、不合理的觀念,導致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2.1植物景觀的生態效益低下

近年來,很多城市的公共綠地采用西方古典園林中常用的大面積草坪和灌木林修剪成模紋圖案的綠化方式,或者在草坪上種植花卉組成色塊圖案。這種植物景觀形式雖然具有草優美、整齊的景觀效果,但從生態學上看,此種綠化模式發揮的生態效益遠不如中國傳統的喬灌草復合群落,而且養護費用相當高。這種“事倍功半”的做法是不可去的,也是不應提倡的。

2.2植物景觀“千城一面”

對植物景觀設計的理解缺少深度和內涵,設計作品僅僅停留在概念、形式提出的水平上:有的將植物景觀設計簡單地理解為栽花種草,植物景觀處于噴泉、雕塑、小品等人工景物的附屬地位;有的偏愛以植物材料構成圖案效果,熱衷把植物修剪形成整齊劃一的色帶或幾何形體――如此種種的做法,使得國內一些城市因缺乏城市特色而導致“千城一面”,未能形成特色的城市地域性景觀。

2.3植物微觀群落不穩定

植物微觀群落是植物與植物之間建立的互惠的、共生的關系。特定的“喬灌草“組合的搭配是物種億萬年進化的結果:符合自然規律,并且能夠使群落中的各種生物生長良好、使其發揮最大的生態效益。但是,從植物景觀設計的植物配置來看,設計者主觀性的把一些不具備共生關系、甚至不能共同生長的植物種植在一起,使植物微觀群落變得非常不穩定。

2.4忽視鄉土樹種的應用

鄉土樹種具有最佳的本土適應性和文化傳承性,代表地方特色。但是由于設計者的觀念問題和當地苗圃的種質資源問題,使鄉土樹種的應用具有相對的滯后性,很難使這一理念得以充分的理解和應用。

3 現代植物景觀設計的發展對策

現代植物景觀設計承擔著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為人們提供良好的游憩場所的功能。在現代植物景觀設計中,我們要吸收中國古典園林的精華,借鑒外國園林建設的優秀經驗,實現植物景觀設計的可持續發展。

3.1科學性

適地適樹和選用鄉土植物是科學性的基礎。植物個體的生態習性非常不同,對溫度、濕度、光照、土壤、空氣等都有不同的要求,群體生態中還涉及各種植物相互關系,所以,要營造多種植物生長所需的生態環境。依照植物之間的微觀群落的互惠共生關系,搭配植物。

3.2文化性

中國園林藝術源遠流長,承載了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孕育出內涵豐富的植物文化,植物成為為人們賦予文化信息的載體。眾所周知,梅蘭竹菊、玉堂富貴都有其代表性的樹種。此外,本土樹種也可以代表當地文化。例如,哈爾濱就有“榆都丁香城”的美譽,榆樹和丁香是我國旱地地區的本土植物,更代表了城市的文化特色。

3.3藝術性

一般的藝術規律同樣可以用在植物景觀設計中。對比與協調、節奏與韻律、均衡與穩定、比例與尺度等形式美規律可以在植物景觀設計中靈活運用,創造出極富藝術性的植物景觀。

3.4實用性

優秀的植物配置景觀具有明顯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例如,黑龍江省北方森林植物園內種植的郁金香每年就會為植物園創造明顯的經濟效益:每年的郁金香花期,會有大量游客慕名而來,一賞百花盛開的景象;另外,郁金香的切花也可以為植物園帶來可觀經濟收入。

3.5生態性

3.5.1生態位原則

從生態學上說,生態位是指處于群落中的物種,在時間、空間和營養方面所占的地位。植物空間的生態位,從宏觀層面上來講,是指植物空間提供給人們的或者可以被人們利用的各種生態因子(如土地、氣候、休憩空間、交通等)的集合,反映植物空間的現狀對于人們各種活動(主要是游憩活動)的適宜程度及吸引力大小,良好的生態位比較適宜人們的各種活動,對人的吸引力比較大;從微觀層面上講,良好的生態位是指構成植物景觀的每一種植物處于合理的空間分布,在它所處的生態空間都能比較健康的生長,正常地進行光合作用。

3.5.2引入綠量概念

篇(10)

中圖分類號:S761.9 文獻標識碼:A

高成本景觀設計是在景觀設計過程中,前期的景觀設計與后期的景觀管理兩方面的較高資金投入。高成本的景觀設計勞民傷財,隨著人們觀念的改變,對自然景觀的賞識程度的不斷提高,低成本景觀設計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青睞。而低成本景觀設計很難在經濟與景觀兩個層次上得到“權衡”。

1 景觀成本的經濟學理論

低成本景觀設計是把景觀學與經濟學相結合的交叉學科。它要求景觀的設計符合低投入,高產出的標準。投入簡言之就是成本,包括項目咨詢費用、建設施工費用、后期維護和管理費用等等,是所有的前期建筑和后期管理的資金運用總和。產出簡言之就是收益,景觀產出是指包括景觀建成后所提供的休閑、娛樂、觀賞等生態服務及所產生的經濟收人。而高投入未必會帶來高收益,二者不成正比,這就要求設計師選擇二者的均衡點,盡量做到最低的投入成本換取最高的收益。

2 盲目追求景觀高投入的原因分析

景觀經濟性本應是景觀設計的基本原則,然而在現實景觀設計與景觀實踐中,違反經濟規律,不符合社會經濟發展需求,造成巨大景觀資源浪費的高成本景觀設計卻隨處可見:

2.1 在當今市場經濟的引導下,金錢觀念深入人心,大部分建設投資者要求大手筆、大投資、恢弘、氣派等觀念。這些不正確的思想直接導致不切實際的追求高投入。

2.2 部分設計師則受到業界不正當攀比思想的影響,對低投入、高產出觀念的重視程度不夠。也在盲目引導投資方追求高投資。

2.3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中國的各大城市開始注重城市美化,草坪、廣場等景觀在各大城市中興起,而這些城市的綠化工程直接彰顯這個城市的經濟實力,于是出現了不正常的城市之間的高投入景觀設計。

2.4 部分設計師對高級材料極度崇拜,直接導致景觀成本提高。

2.5 部分設計師設計之前未對基地進行詳細地實地考察,規劃分析不夠詳細和具體,原有的優勢資源沒有得到有效利用。

3 景觀成本的影響因子分析

影響景觀成本的因子眾多,設計、決策、施工、管理維護、審美差異、地域差異、文化差異等均會造成景觀成本不同,設計是降低景觀成本中最為重要的環節,本文主要從設計角度出發,在保證景觀審美前提下,選擇影響景觀成本的因子有:(1)植物,(2)山,(3)水,(4)景觀小品,(5)鋪裝,(6)燈光,(7)附屬設施,(8)其它。

這些是影響景觀成本的單因子,此外,還有影響景觀成本的復合因子(復合因子由兩個及其以上的單因子組合而成):包括整體布局、道路系統、立體綠化、硬化與軟化比例等,考慮到復合因子由單因子構成,其景觀成本最終還是歸源于單因子,所以在景觀成本影響因子中.主要以分析單因子為主。各單因子對景觀成本的影響主要根據當地市場價格綜合考慮,部分因子由于市場價格難以確定,則由專家進行評估確定景觀成本。最后,由專家綜合權衡審美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確定景觀最終總成本和總效益標準。

4 低成本景觀設計途徑探討

景觀設計應綜合權衡,低成本景觀的關鍵所在是權衡短期投資和長期收益,在分析景觀成本的影響因素基礎上權衡在保證景觀質量和使用效果前提下,既考慮到景觀建設費用,也兼顧景觀建成后的管理和維護費用。降低景觀成本的同時獲得更好的使用效果和經濟效益,并非盲目舍棄景觀質量,盲目為降低成本而設計。

4.1 低成本景觀設計原則

低成本景觀設計應遵循一定的原則:(1)經濟適用美觀原則。(2)因地制宜原則。(3)就地取材原則。(4)可操作性原則。

4.2 低成本景觀設計方法

不同的景觀應該遵循不一樣的設計方法。

4.2.1 低成本植物景觀設計

植物景觀設計主要包括植物選擇和植物配置,低成本植物景觀設計不僅應符合一般植物景觀設計原則,還需要考慮其特殊要求。

a.盡量選擇鄉土植物。鄉土植物的采購成本比較低,而且對于環境的要求較之奇花異草來說有更強的適應能力。而且鄉土植物的適應能力強,后期的管理費用比較小,這就決定了鄉土植物的成本低廉。另外鄉土植物更能彰顯地方的特色,具有一定的人文魅力。

b.選擇經濟果木。單一的欣賞果木只有觀賞價值,利用率不高,但是經濟果木在滿足欣賞的功效之外,又能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這部分資金可以用于后期的果木管理,也就是間接地降低了景觀設計的成本。

c.設計生態植物群落。植物群落中的植物生存能力更強,所需的后期管理費用更低,在植物群落的建設中要堅持采用喬、灌、草相結合,以喬木為主的設計規劃。喬木類的植物不需要循環栽植和養護,較之定期更換的草坪等植物而言,成本低廉。

d.速生樹種與慢生樹種相搭配。速生樹種成本高,慢生植物成本相對較低,二者搭配,可以相對節約成本。

e.設計保健、香花、鳥語林植物群落。從各種感官給人帶來美的享受。

f.利用濕地植物景觀。自然濕地以天然的景觀為依托,人為濕地可以有利于城市的污水處理系統。

g.選擇后期養護管理費用低的植物。后期護理是一項比較大的開支,景觀建設的初期要把這項費用納入預算之內。多選用壽命長、成活率高、耐修剪等植物。

4.2.2 低成本山體景觀設計

造山形式、體量大小等都是影響山體景觀的設計因素。在三種常見的山體景觀中,自然山體成本最低、人為堆山相對較高、假山的造價是最昂貴的。

4.2.3 慎用水景設計

水景的景觀設計雖是大多數設計師比較青睞的一種,但是其造價相對昂貴。因為水景需要大量的水循環來保持水的清潔以及景觀的活力。水景的設計要盡可能的利用活水,這樣可以大大的節約資本。

4.2.4 低成本景觀小品設計

景觀小品的核心是欣賞性。針對這個方面設計師要選擇協調、美觀的材料,切記華而不實。

4.2.5 低成本鋪裝設計

鋪裝設計也是景觀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決定鋪裝設計造價的主要因素是材料的選擇。

a.采用本土材料。鋪裝設計的材料按照來源分為本土元素和外來元素;按照屬性分為自然元素和人工元素。本土元素減少了運輸費用和引用經費,成本較低。自然元素利用現有的元素基礎,配合簡單的處理,因勢而成,成本較之人工因素低廉。而本土元素彰顯區域特色,自然元素更為和諧,在審美方面沒有任何的劣勢。真正的是經濟與美觀的均衡。

b.循環利用廢棄材料。這種材料的選擇既環保又節約,符合新世紀的可持續設計理念。

c.透水性道路設計。不但具有觀賞價值,還可以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節約資本。

4.2.6 低成本燈光設計

燈光設計要轉變傳統的對電燈的依賴,而以太陽能為主,既能保護能源還能降低成本。

4.2.7 低成本景觀附屬設施設計

附屬設計既要與主體設計相和諧又要多功能滿足城市需要。

4.3 低成本景觀設計實踐

當前,低成本景觀實踐尚處于理論研討和初步發展階段,多少探索性的實踐。目前國內比較成功的景觀設計實踐是中山歧江公園。

低成本景觀設計是符合目前社會經濟和城市建設的需要的,雖然處于探索階段,但是在不斷的理論完善過程中,它必將走向成熟,成為景觀設計的主流思想。

上一篇: 古希臘法律思想 下一篇: 高效學習方法與技巧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久久国产综合91 | 欧美黑白配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 最新国自产拍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 | 中文在线一区精品 | 伊人久久综合狼伊人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