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的認同感匯總十篇

時間:2023-09-07 17:40:3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民俗文化的認同感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我國作為具有悠久發展歷史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其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積淀下來了豐富的民俗文化,這也是我國民族的根源和文化的精髓所在,推動著我國人民在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道路上不斷的前進。學前教育界對于民俗文化的教育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但是由于當時不健全的教育結構,沒有完善的民俗文化課程體系,這些都導致了民俗文化課程的教育沒有取得其應有的效果,甚至對兒童真善美三方面的追求也逐漸發生誤導,不利于兒童的健康成長,因此對于現階段學前教育中民俗文化的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一、 學前教育中民俗文化課程教育的含義

對于現階段的學前教育中的民俗文化課程來說,就是為了將我國的歷史長河中積淀下來的悠久的民俗文化以簡單的形式傳遞給兒童,為其以后更好的了解我國的民俗文化奠定堅實的基礎。在進行民俗文化課程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其所在地域的民俗文化為主進行重點介紹,同時也要兼顧好其他民族地區的民俗文化。

針對于當下學前教育界的民俗文化課程來說,將傳統的普適性知識和境遇性知識進行完美的結合,使其滿足于當下兒童對于民俗文化知識的需要,并在教學方式中實行體驗式的情景式教學方式。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充分運用故事、視頻、聲音等多媒體形式進行教學,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的接受民俗文化知識,并將知識進行深刻記憶,以至于在未來的生活中充分運用和傳承,同時還能很好的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協調發展,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能動性。

二、 學前教育民俗文化課程的主要內容

對于現階段的學前教育民俗文化課程內容來說,本文經過相關的總結分析,將其總體上分為以下幾類:

(一) 社會組織民俗文化資源類

這類民俗文化課程主要是指以家庭、社會組織和宗教等集體形式存在于組織類型中的文化。它是以個人為主體,通過逐步的向外延伸,不斷的發展到家庭、社會、宗教等其他組織之中去,主要包括傳統的節日風俗和人情世故等方面的內容,是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民俗文化類型。

(二) 物質民俗文化資源類

我國勞動人民在幾千年的辛苦勞作中積淀下來了豐富的物質民俗文化資源,主要包括傳統的農業、漁業、商業等方面的內容,不僅僅是為了滿足人們在物質生活方面的需求,也大大的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也可以算是一種常見的民俗文化類型。

(三) 口頭語言民俗文化類

自從人類進化開始,身體語言就一直作為一種重要的溝通交流的方式存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身體語言也作為一種經典的民俗文化類型存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是當下許多民族文化的載體,承載著歷史文明和發展。學前時期的兒童,由于其不健全的語言組織結構,有很多語言是用他們各自的身體來進行傳達,因此,口頭語言民俗文化的類型能夠引起他們高度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對于民俗文化的理解。

三、 民俗文化課程對于現階段學前教育時期兒童的重要影響

學前教育時期的兒童,由于其年齡還比較小,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還處于十分不健全的時期,同時對于新鮮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在這種情況下促使兒童進行民俗文化課程的學習,不僅有助于他們對傳統中國文化的理解,也有助于促進學習能力的提升,其對兒童成長產生的重要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一) 增強文化認同感

所謂的文化認同感就是指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產生的一種對于本民族文化的強烈的肯定心理和情感支持。這是一個民族在長時間的發展中對于本民族人們的強烈文化形式影響,是最主要的引起人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形式。在學前教育時期就對兒童進行民俗文化的教育正是增強這種民族認同感的有效方式,值得廣泛推廣。

(二) 有助于培養文化包容的意識

對于我國現階段的國情來說,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這種環境下生長起來的孩子很容易沒有集體意識、不懂得包容他人。因此,對于其進行民俗文化的教育就可以很好的提升他們對于他人的包容意識,同時也能很好的提升其對于外民族文化的認同和學習,充分了解我國56個民族大家庭的歷史文化,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結語

綜上所述,學前教育時期是一個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教師和家長在這一時期對其進行民俗文化的傳授工作,有助于其深刻理解和記憶,同時也對其未來的健康成長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應該大力推廣和發展。

參考文獻

篇(2)

全球化經濟的發展正在逐步弱化中國民俗傳統文化中蘊含的一些極具本土特色氣息的藝術形式。不管是民俗文化研究者還是專門的設計實踐者,都意識到了平面設計在與國際現代設計接軌中保持民族個性的突破口之一,就是從中國傳統民俗文化中尋找生機與源泉。

一、中國民俗文化的范疇與特性

民俗文化是與人們的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緊密相關的,并且隨著精神生活的豐富而不斷進行著各種演化與動態發展,逐步延伸出特有的文化現象,融合著多元化的歷史元素,是一種深入內心的意識符號,因為載體的多元而展現出豐富多彩的形態,進而形成獨特的符號視覺系統。應該說各地的民俗風情積淀著某一地域人們的價值觀念與歷史情感,具有普遍性以及約定俗成的效應,滿足著特定時期人們的物質與精神需求。中國民俗文化的形式豐富多樣,貼春聯、祭門神以祈禱平安,掛蒿草、舞龍獅來消災降福,年畫、剪紙、刺繡以及衣食住用行的各個方面都囊括其中,孕育出形式多樣的民俗藝術文化并得以延續下來。中國民俗文化具有自身的特性,了解了這些特性才能在平面設計中將二者進行更好的結合。一是歷史繼承性。民俗文化都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是歷史傳統經驗與豐富經歷的凝聚。比如每年端午節對屈原的緬懷就得到了廣泛的傳承,并且在其他國家產生了較好的影響;二是民俗文化都具有一定的規則性。這些規則對人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進行了有效的界定,有很多都是具有道德約束價值的,有利于良好文化生態的構建與意義的生成;三是伴有審美特性。很多地方的民俗無論在表現形式還是延伸出的其他元素形態上都能滿足人們多方面的審美需求。如果能夠將這些具有民族與本土特色的文化元素有機融合到平面設計中,將會帶來清新且極具個性的視覺傳達效果。

二、中國民俗文化在平面設計中的延伸價值

1.商業價值

“民俗文化”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社會認同性,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市場經濟發展日益成熟的今天,民俗文化的商業價值逐漸被挖掘出來,極大促進了當地旅游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經濟的成熟。在提升企業形象和促進品牌營銷的過程中,將民俗文化應用在平面設計當中,一方面有效提升了企業品牌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可以進一步傳承和發展民俗文化。由于中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民俗文化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和多樣性,如何選擇一種民俗文化來契合時代的發展,是關乎企業形象的關鍵。“民俗文化”的商業價值在于其具有廣泛的文化認同感,這在平面設計中可以降低不可控因素對于設計宣傳的干擾。首先,選擇契合實際的民俗文化可以縮短受眾對于產品的文化認知時間,降低企業宣傳成本;第二,平面設計的元素可以有效借鑒民俗文化的部分元素,縮短設計的時間維度,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第三,要有效利用民俗文化的附加價值,提升企業的文化認同度,有效提升企業形象。

2.文化價值

隨著政治經濟的不斷融合發展,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民俗文化”呈現不斷發展交融的態勢。如何在發展民俗文化的過程中,保留文化獨特性的同時,提升文化發展的創新性,是當前關乎文化發展的關鍵。民俗文化是一種具有地域特色、人文特色的文化,其包羅萬象的呈現形式,體現了世界萬物的多樣性。其文化價值在于傳承發展民俗文化的同時,增加人們對于傳統文化的認知,提升民眾對于社會存在的認同感。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民俗文化得到極大的發揚,各民俗文化的發展逐漸趨同。民俗文化的文化價值在于提升民眾對民俗文化認知度的同時,意識到自己的社會存在,提高與社會和諧共處的能力。在社會活動中,人是最基本的單元。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形式體現了社會經濟的外在表現形式,而民俗文化的傳承是加強彼此了解及和諧共處的有效途徑之一。人與人之間個性的不同,從本質上也說明了文化之間的差異性。在利用民俗文化進行企業品牌形象設計宣傳的過程中,要將民俗文化的差異性有效融合到平面設計當中。

3.美學價值

“民俗文化”作為文化載體的一部分,從其側面來講,是各地區自然風貌、人文歷史的傳承和發展。民俗文化在這一過程中,由于不受任何形式元素的限制,其發展帶有充分的自由性和多元性。其美學價值在于文化的多元性、開放性、自由性,涵蓋了社會生活的各種美。在平面設計中,融入“民俗文化”的美學元素,從深層次來講能夠還原真實的歷史影像,增加人們的文化認知和品牌認知。在平面設計的過程中,融入“民俗文化”的元素,能夠迎合中國民眾對于自身文化認識的內在性特點,降低品牌宣傳的成本,提升企業的形象。不僅體現了人們對于文化理解的不同深度,更重要的是使不同地域、不同種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受眾接受民俗文化逐漸趨同的發展趨勢。

三、中國民俗文化在平面設計中的延伸路徑

中國民俗文化在與平面設計的結合延伸中想要發揮出最大價值,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并注重深層意義上的融合和遷移,同時不失對自身民族個性的傳承。

1.挖掘有意味的民俗形式民俗文化應用于平面

設計主要是能夠挖掘出跟現代平面設計有機契合起來的有意味的民俗形式。可以說有意蘊并具有廣泛傳播價值是藝術品最重要的性質,否則藝術品就失去了其作為藝術的價值。平面設計作為設計藝術品更是要在符號形式的基礎上著重進行意義闡釋,從而使民俗文化與平面設計產生內在的聯系。在進行平面設計時,要知道形式和意味是一個整體,形式通過圖形、文字以及民俗文化元素的組合表達出一定的符號意味,給受眾以最直觀的感受和最貼切的解讀。比如作為民俗文化的重要代表,圖騰具有豐富的象征力和獨特的宇宙觀,使置身其中的受眾感受到真實與虛空的對接,超脫而厚重的歷史印記使人們產生膜拜,神秘而精美。鳳凰衛視中文臺的鳳鳥圖形臺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鳳鳥“喜相逢”的意味,體現現代媒體的多元變幻意境,彰顯出和諧、平衡、力度。當然有意味的民俗形式能被挖掘的前提是平面設計師對相關民俗藝術的深度認知和理解,能夠通過民俗文化元素的嵌入延伸出一定的文化意境,從而激發出創意靈感和精神內涵,從視覺文化的角度來重新詮釋中國民俗藝術符號。

2.促進創意轉化、意義生成設計師在進行民俗

文化與平面設計的融合中,不能只是自說自話或者傳達出表面意思即可,還應注意對民俗文化元素中的符號形式進行創造性轉化和意義構建,讓受眾進行自我反思與解讀,且不同的受眾從不同的方面能夠讀出不同的意蘊,達到在意境中引發多元思考的效果。也就是說要有意識地對民俗文化進行編碼,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將要傳達給受眾的信息轉化成便于大眾解讀的創意,讓平面設計的主題因為民俗文化元素的融入能夠在作品中無限度延伸。一是要從大的格局上,敢于采取大破大立的態度去豐富創作素材的內涵并移植到平面設計作品中,符合大眾對于作品的定位和審美需求。藝術具有無限的想象力空間,如果囿于思維局限,不敢將原有的傳統進行延伸變化,將最終走向虛無的形而上學;二是保持文化意蘊又不能隨意變幻,從文化中去尋找與現代設計結合的突破口,少一些商業氣息,多一些民俗的親和力和凝聚性,取其最能深入人心的意義。比如中國聯通公司的標志,是盤長紋的變形,佛家意義上的形式已經逐步淡化,取其“源遠流長,生生不息”之意,促成了無限溝通的內涵,象征著聯通公司的通信能夠暢通有序。

3.體現文化認同、民族個性

中國民俗文化在應用平面設計時也不是無限延伸的,還應該注意保持“天人合一”的文化認同和民族個性。一是重視文化認同,只有受眾在看到作品時產生深深的認同感,這件作品才能具有更為廣泛的傳播價值和社會效應,比如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標志是一只展翅高飛的鳳凰,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鳳凰代表了吉祥和美好的寓意,象征著公司要給人們帶來平安祥和的信條,符合大眾的價值觀和對航空事業的期待;二是設計的作品要體現本土文化特色。當代一些非常具有本土特色的設計作品,能夠將民族特質與視覺傳達訴求有機結合在一起,自然流露出民族的個性化色彩,體現傳統文化的魅力。比如北京奧運會的“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就是借助了中國傳統書法的特點,將文字、篆刻和書法雜糅起來傳達中國藝術和東方文化。傳統民俗文化中所彰顯的力量,正是平面設計所要尋求的靈感,兩者結合在一起不但不會淡化文化或者弱化作品效果,還會因為文化的延伸而增強作品的生命周期和傳播力度。現代優秀的平面設計絕不只是技術的較量,更是文化競爭的體現,而無限變大的設計格局,也為中國民俗文化的延伸提供了多種可能。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在對民俗文化深入了解的基礎上,嘗試對多種結合形式的本土化進行探索和創新,從而找到中國民俗文化與平面設計作品的有效結合點,在現代化形式中凸顯民族個性,使中國民俗文化得以傳承和創新。

作者:朱黎音 蘇箐 單位: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

參考文獻:

篇(3)

二、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民俗文化教育

1.靈活把握教學內容,分清主次。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民俗文化的存在具有零散性,而且不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教師在處理教材時,在考慮每堂課的主要教學內容的同時,應該兼顧文本中有關民俗文化方面的教學內容,靈活掌握教學內容。如《刷子李》一文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感受人物形象,體會作者抓住細節描寫人物的方法。“感受人物形象”、“體會抓住細節描寫人物的方法”,均需通過對文本語言的品析方可獲得。《刷子李》語言樸素,使用天津方言的用詞和表達方式,具有濃郁的“天津”單口相聲的風味,馮冀才在塑造刷子李這一人物形象時,充分利用“天津味”的語言來顯現人物的形象與技藝的高超。靈活把握教學內容,分清主次的關鍵,是要尋找到教學主要內容與民俗文化結合點,這需要教師對有關民俗文化的內容進行篩選、組合、歸類,并非涉及到民俗文化的內容都要講解,應根據課文實際內容,參照課堂教學任務,對教材內容做出合理安排,把握全局,恰到好處地滲透民俗文化教育。

2.抓住時機講解民俗知識,切身感受民俗文化。中國的節日大多都有來歷,遇上民俗節日的日子,教師要有意識地安排民俗知識講解的時間。這樣不僅抓住了進行民俗文化教育的良好時機,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情緒;教師還可以根據節日和學生開設民俗活動,如舉辦民俗主題班會課、民俗欣賞課等。節日習俗非常貼近生活,可組織學生參與一些節慶活動事項,使學生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更多更深的民俗認識。學生在親手制作的過程中,既享受到了無窮的樂趣,又充分體會到了人民的勤勞和聰明智慧,切身感受到了百姓執著追求平安和諧、幸福美滿生活的深厚情感。盡管這些制作工藝有難度,但學生的學習熱情很高,樂于相互切磋手藝。

3.作文教學中,書寫民俗。在小學語文的三套版本教材中,都有一兩次習作課是關于書寫民俗的,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向學生展示多彩的民俗。在作文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關注民俗,抒寫民俗。如在上《說說端午節》這一習作時,可先通過講故事、猜謎語、看圖片等手段來激趣導入話題。也可讓學生說見聞、講風俗、談過節感受等手段,激趣,引發想寫動機。然后閱讀課文素材,自選資料構思起草。本課沒有“例文”,可以準備“下水文”,讀議后把握基本寫法:如何篩選需要的資料,怎樣做到有重點,有條理地介紹;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說寫法,議寫法,明寫法,接著讓學生仿照,或是模仿,對照、修改、加工。最后,反饋、評價,鼓勵那些靈活模仿有創意、內容條理清楚、文從字順的習作。這樣既有效地完成了本次教學目標,又能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端午民俗。

三、在課外教學中延伸民俗文化教育

課外教學主要是在延伸性閱讀中開闊視野,豐富學生的民俗文化知識,“延伸性閱讀是指在教材文本研讀基礎上的遷移,學生通過學習掌握漢語的字、詞、語法等基礎知識,獲得了一定的理解、把握文本的能力,然后把這些作為未來進一步學習的基礎和手段,就文本涉及的作品或相關的知識等進行更廣泛、更全面的閱讀。”①《紅樓夢》被譽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風俗畫卷”和“風俗寶鑒”,其中包含的民俗文化內容包括游戲、酒茶、婚俗、喪葬、節慶、戲劇、建筑與園林等,內容之豐富堪稱社會百科全書。學習完《“鳳辣子”初見林黛玉》,可鼓勵學生從民俗文化的角度去閱讀《紅樓夢》,這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更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課文人物及表達內容的理解。在漢文化中,九是陽數,農歷九月初九,兩九相生,日月并陽,故而叫重陽。每逢此日,民間有登高的風俗,又稱“登高節”,是我國四大祭祖節日之一。主要有插茱萸、賞菊、吃重陽糕、登高等活動。如今,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重陽節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歷來被稱為是吟唱重陽節最膾炙人口的詩章。學完此詩后,可讓學生課后收集與重陽節有關的詩句或文章,也可參加登高望遠活動,既加深學生對重陽節的印象,又受到尊老、愛老傳統美德的熏陶。在更廣闊的文化背景下,使學生感悟到優秀傳統文化世代相傳、生生不息的魅力所在。此外,學校還可適當布置一些關于民俗的課外作業,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到民間,收集、調查民風民俗,把調查到的結果用學生能接受的方式展現出來,在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的民俗意識和探究式學習精神,從而提高他們的語文能力。

四、開發校本課程,開設民俗選修課

篇(4)

    一、旅游展演

    “旅游展演”借鑒“藝術表演”和“舞臺真實”的理論與方法去研究旅游目的地、旅游產品、旅游者與當地居民等。旅游地文化的展演實際上是對社會態度和社會協商的展示,圍繞這些展演的各種話語展示了人們對于認同、政治和社會的態度。所以,從旅游展演的視角重新審視民俗文化生態旅游中的文化保護與傳承顯得尤為重要。

    二、民俗生態旅游

    1.民俗的概念。高丙中在《民俗文化與民俗生活》一書中認為: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陶立蟠在《民俗學概論》中認為:民俗是一種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是一種相沿成習的東西,簡言之,就是民間風俗。我們可以認為:“民俗是在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一定的群體為適用生產實踐和社會生活而逐漸形成的,并以民族的群體為載體的,以群體的心理結構為依據的,表現在廣泛而富情趣的社會生產與生活領域的一種程式化的行為模式和生活慣制,是一種集體性的文化積淀,是人類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一個最基本的組成部分。”

    2.民俗生態旅游的概念。由民俗的概念可以知道,民俗是一種特殊的文化。文化是人類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文化旅游是“人們通過旅游或在旅游過程中了解和獲取知識的活動”。而民俗旅游從性質上說就是文化旅游的一種。

    三、天龍屯堡古鎮開發民俗文化生態旅游的條件分析

    1.天龍屯堡古鎮簡介。貴州省平壩縣天龍屯堡古鎮,具有600多年歷史,全鎮現有1250戶,4080口人。自元朝起這里就成為順元古驛道上的重要驛站,也是明朝朱元璋“調北征南”、“屯田戍邊”時建設的屯堡村落之一。這些屯堡人多來自江蘇南京、浙江、江西、安徽一帶,他們來到貴州后,數百年來,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所形成的獨特心境,使其在生活方式、語言服飾、文化愛好、祭祀禮儀等方面,至今仍頑強地固守著大明王朝的祖制和自己突出的個性,形成了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貴州屯堡文化。這種屯堡文化是貴州不可多得的理想的民俗旅游資源,先后被評為“聯合國鄉村旅游觀察點”、“全國農村旅游示范點”、“中國鄉村旅游示范點”、“中國十大古村”。

    2.天龍屯堡古鎮的文化特征。“明代古風,江淮余韻”8個字是天龍屯堡演繹的文化的高度概括,具體表現在:語言、建筑、服飾、娛樂(地戲)、飲食習俗等幾個方面。

    語言:屯堡人的語言經過六百年變遷而未被貴州本土方言同化,至今仍保存著自己的江淮母語特征,發音中翹舌音和兒化音很明顯,日常口語對話中大量使用諺語、歇后語和言旨話,顯得生動活潑、幽默有趣。

    建筑:屯堡村寨的房屋多為石木結構并沿襲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式樣,以石頭營造的防御式民居構成了當地特有的地方民居風格。

    服飾:屯堡婦女獨特的裝束沿襲了明清江南漢族服飾的特征,堅持古樸俊俏的“鳳陽漢裝”,長衣大袖、系青絲腰帶、穿鞋尖翹起的單鉤風頭繡花鞋,拔“苦發”,挽圓髻,別銀釵玉簪,完整地保存了江淮古風。

    地戲:是屯堡文化中最具魅力的民俗奇觀,它與屯堡人亦兵亦農的生活緊密相連,是屯堡人情感的張揚與寄托。被譽為“戲劇活化石”的地戲的面具,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飲食:屯堡人創造了自己的特色食品,如雞辣子、臘肉血豆腐、油炸山藥塊和松糕、棗子糖等。

    四、旅游展演視角下的天龍屯堡民俗文化生態旅游

    1.民俗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保持。貴州政府把旅游業作為支柱產業,為發展經濟而不遺余力挖掘傳統文化,由此恢復了許多中斷或消失的民俗文化。民俗生態旅游的開發可以作為激活民間傳統文化的“偶然的因素”,許多被遺忘的、消失了的傳統習俗在旅游開發的過程中得以再生。

    2.民族認同感得以凸顯和加強。民俗生態旅游的開發給予社區居民更多的機會接觸“他者”,通過與“他者”的對比和向“他者”展演自身的文化,認知了自我文化的價值,對民族文化產生強烈的認同感,強化了民族的自我認同意識,增加了相互間的親和力和凝聚力,社區文化由“自在”狀態轉為“自覺”狀態。正月的天龍屯堡,有很多古老的習俗,其歷史淵源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間,值得世人的關注。

    3.催生文化和資源保護意識。文化和資源保護,離不開社區居民。在民俗文化生態旅游開發地區中的居民,對自身的文化有了自覺意識。他們對于那些原本在自己看來平淡無奇的景致,開始學習用旅游者的眼光來看待,逐漸意識到景觀保持對自身長遠發展的重要性。

    4.民族傳統文化生存空間得以拓展。很多人擔心雖然通過具體的規劃和良好的管理,民俗生態旅游可以促進對古老文化的保護,但往往會使當地的生活方式逐漸退化,變成了一種商業化的、廉價的、簡單的自我模擬。但是,從旅游展演的角度來說,文化傳統有著強大生命力,并不會輕易消失。無論人類如何選擇生活方式,世界如何快速發生變化,傳統將一直伴隨人類世代延續。而且,人們為應對旅游的沖擊,會對自己的傳統文化進行重構和解析,從而形成一些新的傳統,拓展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間。在民俗文化生態旅游中,應充分尊重社區的自我選擇,相信社區有能力保護自身文化。

    四、總結

    “旅游展演”視角下的民俗生態旅游并未使原生文化的真實性喪失。在旅游業的開發中, 形形的文化被搬上了舞臺。但我們注意到, 這些文化的基本形式并沒有變。最關鍵的是當地人對自己文化的民族情懷和所產生的民族凝聚力沒有變。反而通過展演的形式, 許多文化產品得到了創新和發展, 出現了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但我們也不能忽視其可能出現的負面效應,應從多方面來看待“旅游展演”和民俗生態旅游的問題。總之, 要積極地看待旅游展演視角下的民俗生態旅游問題, 把它看作是動態的, 而不是靜態的。這樣, 我們就可以開發出既有傳統文化內涵、又有現代特征的、能滿足現代游客需求的旅游產品, 同時, 還可以使我們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等問題做出新的思考。這對旅游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和文化本身的保護無疑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楊利慧,安德明.理查德·鮑曼及其表演理論——美國民俗學者系列訪談之一.民俗研究,2003,1.

    [2]高丙中.民俗文化與民俗生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篇(5)

歷史新課標指出歷史課程應使學生獲得基本的歷史知識,學好歷史知識往往需要理解加記憶。理解和記憶有很多途徑,學習民俗文化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這一點可以從心理學的研究中得到證明。

根據識記規律,意義識記優于機械記憶。“心理學家沙拉?巴德謝曾對歷史系的學生做過實驗,他發現在上課時能夠深入了解歷史背景的學生比理解力低、僅僅能夠記住課本條文的學生更能保持長久而準確的記憶。現代認識心理學關于信息加工水平的研究,也有力地支持了這一結論。研究證明,對信息的加工水平不同,記憶效果也不同。加工水平越深則記憶效果越好”[1]。因此,通過民俗文化讓學生深入的了解歷史背景,有助于增強學生對歷史背景的理解,并加深記憶。

同時,“心理研究還證明:多種感覺通道參與識記比單種感覺通道識記效果更好。多感覺通道參與識記可使同一內容在大腦皮層建交多通道聯系,留下的記憶痕跡就較為深刻和牢固,從而增強識記效果”[2]。因此,有著影視、傳說、評話、小說等多種表現形式的民俗文化,充分調動了人的各個感官,有助于對歷史知識的記憶。

可見,民俗文化在中學歷史知識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其有助于學生在豐富的民俗文化中識記歷史知識。

2.民俗文化與愛國主義教育

歷史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愛國情懷的激發和民族認同感的培養,世界上的所有國家概莫能外。白壽彝先生說,“現在我們歷史教師面臨的最大任務是通過歷史教學進行愛國教育,這是關系我們建設四個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一個重要的措施”[3],可見愛國主義教育在歷史教學中的突出地位。可是,應如何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呢?顯然,薄薄的歷史教科書,已經很難讓21世紀享受著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大餐的中學生從中體會歷史的豐富底蘊。單純地憑借教材進行的所謂愛國主義教育必定是空洞而缺乏根基的,正如前蘇聯作家兼社會活動家哈科夫所說:“一個人,只有熱愛、珍惜并尊重自己祖先積累下來的一切東西,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愛國者。”[4]因此,歷史教學必須進行寬泛的歷史陶冶,必須讓“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歷史再現于中學歷史教學過程中。而要做到這些,僅僅依靠課堂上的啟發、引導或是多媒體教學中幾幅掛圖、幾段錄像是遠遠不夠的。民俗文化具有增強民族認同感、強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就民俗文化的這一功能而言,多媒體作為中學歷史教學的輔助手段,有著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3.民俗文化與中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

人文素質,是指社會中的人建立在人文科學知識之上,通過對人類優秀文化吸納、受人類優秀文化熏陶所反映出來的精神風貌和內在氣質的綜合體現。人文素質教育的目標就是提高人的文化修養、理論修養、道德修養。民俗文化中蘊含著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成果,是人民群眾在生產生活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質的、精神的文化現象,具有普遍性和繼承性,是人類真實情感的傳承和反映。歷史教學吸納民俗文化,挖掘其中優秀的文化成果,讓學生在真實的文化氛圍中感悟高尚的人文素質,將民族的精神力量內化為受教育者的人格、氣質、修養,也是民俗文化環境熏陶的過程。

4.民俗文化與中學生的情感價值觀教育

對學生進行情感價值觀教育,提升學生道德素養是歷史課程標準的重要內容。情感價值觀教育貫穿于整個青少年時期,是隨時隨地進行的。

在中學歷史教學中進行情感價值觀的滲透,就是要在“以學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前提下,把情感價值觀本身的目標與民俗文化所內含的德育因素自然地有機地不顯痕跡地結合起來,使情感價值觀教育內容在潛移默化的教學過程中,內化為學生個體的思想品德,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健康、向上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總之,合理地在歷史教學中滲透民俗文化,是實現歷史教學目標的一個重要手段。如何在歷史課堂中滲透民俗文化的教學,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我們拿出足夠的智慧和耐性。它既是中學歷史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又是歷史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應共同努力,擔負起這份責任。

參考文獻:

[1]葉一舵.心理學教程.廈門大學出版社,1985:46.

篇(6)

從民俗文化的形式與內容來看,其中蘊含了非常豐富的教育價值,因此,學校所在地區的民俗文化是一種很好的“在地課程”資源。以行政等外在力量推動學校開設民俗課程,客觀上有助于傳承民俗文化,但如果學校僅僅是為了應付檢查而開設民俗課程,則不利于民俗文化教育價值的真正實現。故此,只有當學校認識到民俗課程內在于學校的價值時,學校才有推動民俗課程建設的內驅力,民俗文化的教育價值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以實現。

一、民俗文化作為課程資源的價值

從民俗文化的功能來看,總體而言,民俗文化功能可以概括為認同、教化、規范、維系、調控和記錄等六大功能。一方面,學校如果能夠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資源,就可以很好地發揮其教育價值。但另一方面,從民俗文化的特點來看,民俗文化具有“稚拙古樸,源遠流長”“神秘奇異,巫術性強”“禮俗混同,封建味濃”以及“豐富多彩,注重實用”的特點。因此,從教育立場出發,站在學校角度,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資源時,應謹慎甄別其所蘊含的教育價值。

1.挖掘民俗文化的正向價值

民俗在本質上就是一種文化,體現了特定區域特定群體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神秘奇異,巫術性強”和“禮俗混同,封建味濃”的特點表明,并非所有的民俗文化都是精華,都具有促進人發展的價值,其中也不乏糟粕。中小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其是非曲直特別是價值判斷能力相對較弱,需要正確引領。因此,學校在選擇何種民俗文化資源作為學校課程資源時,必須衡量其可能對學生帶來的影響是正向的還是負向的。故此,學校可以根據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發展的需求匯聚師生智慧,甚至在必要時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對民俗文化促進學生在這些方面發展的價值予以充分論證。

2.挖掘民俗文化的當代價值

在傳統的農耕社會,民俗文化在維系人際關系、維護社會倫理道德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文化價值。但同時,民俗文化“稚拙古樸,源遠流長”的特點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時代局限性。學校在利用民俗文化資源開發課程時,需要考慮到其當代價值。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一方面,民俗文化在保持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民族認同感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全球化時代,學校既要注重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培養學生的國際競爭意識與能力,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喚醒其文化意識與文化自覺,為學生構建起健康成長的精神家園。另一方面,民俗文化也展現了勞動人民在探索自然和社會過程中形成的豐富的實踐智慧。當然,隨著時代的變化,古人的智慧需要立足當代,對其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才能為當代社會服務。因此,學校要思考民俗文化對當今社會生活的獨特價值和意義,開發出具有生命力的課程,更好地為學生發展服務。

民俗文化蘊含了豐富的教育價值,但在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不同的學校由于歷史、資源等原因,逐步形成了自身所獨有的氣質以及不同的文化底蘊。因此學校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作為學校民俗課程資源時,要注意避免嘩眾取寵、人云亦云,而是要回到學校的辦學邏輯起點,即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培養目標,思考民俗課程如何與學校發展和學生發展相匹配。民俗課程建設只有與學校辦學理念和培養目標相匹配,才能更好地與學校其它課程相輔相成,形成合力,民俗課程也才能更好地彰顯出生命力。

二、學校民俗課程設置的主要類型

民俗文化內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民俗、人生交際民俗、歲時節日民俗、生產商貿民俗、社會組織民俗、民間信仰民俗、娛樂民俗、語言民俗和民間文藝等。[2]可以看出,民俗文化內容豐富且形式多樣,而不同內容的民俗文化所蘊含的教育價值不盡相同,各有側重。從學校立場出發,學校更關注貫穿于民俗文化中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發展的教育價值。筆者認為,學校可以根據培養目標,選定不同的民俗文化內容,將學校民俗課程主要劃分為知識類民俗課程、技能類民俗課程以及活動類民俗課程等。

1.知識類民俗課程

此類民俗課程主要包括諺語、謎語、詩歌、民間故事等民俗文化內容。這類民俗事象往往反映了廣大民眾的集體智慧,同時也能反映出民眾豐富的思想和情感等。從學生發展的角度來看,這類課程不僅有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和想象力的豐富,也有利于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以諺語為例,民間有些諺語對人們的生產實踐有很強的預測和指引作用,學生通過學習,可以很好地了解到自然和人們生產活動的常識。

2.技能類民俗課程

此類民俗課程主要包括剪紙、刺繡、糖畫、捏泥人、口技、變臉、皮影戲等民俗文化內容。這類民俗事象既能滿足民眾的各類生活需求,同時還具有非常高的審美價值。從學生發展的角度來看,這類課程不僅有利于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還有助于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其審美能力。以剪紙為例,剪紙不僅要求學生要動手、動眼,還要動腦構思和設計,學校可以以剪紙作為美育載體,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感受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3.活動類民俗課程

此類民俗課程主要包括賽龍舟、舞龍、舞獅等民俗節慶內容,還包括民間舞蹈、民間游戲等趣味性比較強的民俗文化內容。這類民俗事象反映出廣大民眾的精神面貌與傳統習俗,有些還能折射出普通民眾的價值取向。從學生發展的角度來看,這類課程不僅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還有利于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可與認同。以賽龍舟為例,賽龍舟主要是為了紀念詩人屈原而興起的,此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和愛國精神。同時,賽龍舟也是一項體育活動,學生通過參與這項活動還能強健體魄。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分類僅僅是為便于學校開發和組織課程內容而劃分的。實際上民俗事象往往是立體的,并沒有如此清晰的界限和功能劃分,其內容既可能內含某些方面的知識,也可能包括一定的技能,還可能需要通過一定的活動形式展開。因此,學校在開發民俗課程時,亦不能完全拘于上述幾種類別。如可以以某一民俗事象的相關主題為基礎,綜合開發學校民俗課程。

三、學校民俗課程的主要實施方式

民俗是一種生活文化。只有學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相對持久、自然地重現民俗生活方式的時候,才真正意味著對民俗的傳承。[3]盡管筆者將知識類民俗課程作為學校民俗課程的一種類型,但這并不就意味著這一類課程就可以采取簡單的知識授受的方式加以實施。如要讓學生真正了解某種節日禮俗、風土人情等民俗文化,看上去知識授受的方式來得更為直接、高效。但實際上,把民俗文化內容作為知識傳授給學生,只是傳授了部分關于民俗的知識,并不是傳承了民俗文化。因此,從民俗文化的傳承以及民俗文化對學生真正意義上的發展價值來講,筆者認為主要可以采取如下幾種方式:

1.活動體驗

以活動體驗方式組織學校民俗課程的實施,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學生深入了解、掌握并認同民俗文化,繼而更好地傳承民俗文化。例如,要讓學生了解家鄉的節日禮俗、風土人情,學校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家鄉尋訪”的活動,利用當地的古跡、博物館等資源進行實地考察,或者走訪當地的民眾,深入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

2.實踐操作

以實踐操作方式組織學校民俗課程的實施,主要是通過“做中學”培養學生的動手和動腦能力,同時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和能力。這種方式主要適用于技能類的民俗課程,如剪紙、捏泥人等。這一類課程的實施有時候可能會受制于師資問題,學校可以以外聘形式,招募相關民間藝人進行有償或志愿授課。

3.經歷感悟

有些民俗文化,在平時的環境中很難感同身受,只有親身經歷了某一過程才能有更深刻的感悟。針對這一類的民俗課程,學校可以組織類似的活動,營造出相應的氛圍,甚至可以根據當地習俗適時組織學生親身參與到有關活動中去,讓學生親身經歷,從中感悟。

有必要指出的是,學校民俗課程以外的其它課程實際上也蘊含了豐富的民俗文化內容,如地理、歷史、語文等學科課程。學科課程中的民俗文化并不是單獨作為學校民俗課程來實施,學生只是通過了解其中的民俗文化來更好地理解相關學科內容。當然,教師也可以以此為契機,將民俗文化融入學科教學過程中。

四、學校民俗課程的主要評價方式

學校民俗課程實施效果如何,這就涉及到了民俗課程的評價問題。如筆者前面所述,從學校教育來看,所謂學校立場實際上就是學生立場。基于學校立場的民俗課程評價實際上就是從是否促進學生發展的角度來看學校民俗課程的實施效果,這是學校民俗課程評價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從學校工作的角度來講,學校民俗課程實施的效果到底如何,更多的可能以表現性評價作為主要的評價方式為宜。根據民俗課程的主要類型以及主要實施方式,筆者認為可供參考的主要評價方式有但不限定于以下幾種:

1.體驗感想

知識類民俗課程主要通過活動體驗的方式實施,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在活動體驗過程中記錄下自己的體驗感想,形成尋訪記錄,評價者通過調閱此類記錄做出相應的評價。

2.成果展示

技能類民俗課程主要通過實踐操作的方式實施,學校可以在課程結束時集中展示學生在“做中學”過程中留下的作品,如剪紙、泥人等。評價者可以據此做出相應的評價。

3.競技比賽

活動類民俗課程主要通過經歷感悟的方式實施,評價者除了通過學生的體驗感想記錄來評價,還可以在學校組織相應的競技比賽活動中,通過現場觀察學生的行為表現來做出相應的評價。

目前來看,學校民俗課程還沒有統一的評價方式與標準,對學校來說,這是一個問題,同時這也為學校探索出更多民俗課程評價方式提供了空間,但學校在探索民俗課程的評價方式時,需要把握好一個最為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則,即課程是否最終促進了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文華.民俗文化學[M].杭州: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4.

篇(7)

認同感是個體聚合在一個群體中的認同感,它是在倫理觀念、價值觀念相同或相近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它對幼兒來說是非常陌生的、抽象的,僅憑教師單方面的說教,幼兒只能是茫然無知。而民間游戲中蘊藏著悠久的歷史與豐厚的文化意蘊,它受心理、習慣、地域、氣候諸因素的有效制約,所表現的內容往往是當時人們的生活方式、風俗風情、思維模式等。幼兒在玩的過程中親近生活、了解生活,憑借模擬現實生活中的人、物的行為風俗,易受到當地民俗文化的熏陶,從而建構起初步的認同感。在游戲中幼兒通過模仿、交流、改進,對當地的民俗就會有進一步的認識,而如此的“觀察——模仿——再觀察——再模仿”就會讓幼兒產生一種認同感,形成一種習慣,自然流露到日常生活中。

二、在民間游戲中有效培養幼兒的實踐能力

民間游戲來自于人們的生活,游戲的材料大多也來自于生活,來自于大自然中,這些材料隨手可及,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日常生活中的紙、小石子、小繩子、沙包等等普通的材料在民間游戲中都是寶貴的材料。比如“踢毽子”游戲,幼兒只需用毛線、塑料繩或者小鐵片、磚片等就可以自主動手實踐制作毽子了。又如“跳房子”的游戲,幼兒只需要一個小石子,在地面上畫出一間房子就可以與同伴盡情玩耍了。再如“放風箏”的游戲,只需要幾根木棒、棉線、一張紙、水彩筆,讓幼兒自主動手畫出喜歡的圖案,就可以制作個性十足、獨一無二的風箏了。引領幼兒自主動手制作玩具,不僅有利于培養幼兒動手實踐能力,而且有利于培養幼兒動腦的能力。

三、在民間游戲中有效培養幼兒規則意識

游戲常常和規則與成敗密不可分,傳統幼兒園組織開展的游戲,由于受場地、器材的限制,一般由教師集體組織、預設規則與任務,幼兒只能被動服從,而幼兒在潛意識中往往漠視規則。而民間游戲由于其內容豐富多彩,形式靈活多變,常常不受材料場地的限制,往往是幼兒自發組織的,自主有效參與其中。比如“挑木棍”游戲,首先材料可以是牙簽、筷子、樹枝、秸種、塑料管、木棍等任意選材;其次桌面、地上、沙發上、床上等場地隨處可進行;再者游戲人數無限制,沒有預設的任務,一人可自娛自樂,安靜、專注地獨立游戲,三個一群五個一伙也可開展游戲競賽。還能促使幼兒去自主確定游戲規則。此時幼兒的規則意識自然會得到提升,幼兒自然會主動地制定規則、自覺地遵守規則、公正地維護規則。幼兒從游戲中學會了交流、溝通、討論,學會了組織、服從、謙讓、爭辯和自我調控。因為游戲是幼兒自愿自發的,所以幼兒在游戲中無拘無束,敢想、敢說、敢爭。

篇(8)

首先,人與自然的和諧傳統與特質。自然地理環境對民族文化的生成和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青海各民族生活在青藏高原,高原環境對青海民俗文化的特質和內涵及其表達產生了重要影響。自然環境的嚴酷使得高原上的人們對賴以生存的土地更加敬畏,更加珍愛。牧民將草原視為生存的根本,禁忌任何破壞草原的行為;農民將土地視為生存的根本,收獲之時舉行儀式,感謝土地的饋贈。人們像對待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自然環境,在藏族的觀念中,藏區處處是神山圣水,人們將這些賦予神性加以崇拜,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的自然神靈祭祀儀式和習俗,如轉神山、神湖活動,生活在青海湖周邊的蒙藏民族有祭祀青海湖的習俗。通過這樣的習俗和儀式告誡人們,神山、圣水地域內為神圣之地,不得隨意破壞和污染。蒙古族也將草原、土地視為地神之所在,禁忌任何對土地的不敬行為,每當牧民轉場放牧時,一定會把生活留下的污跡打掃干凈,受到破壞的草皮加以修復。土族每年的播種和收獲時節舉行儀式,祈禱神靈降福保佑,感謝自然的饋贈。撒拉族的“地震神話”故事告誡人們要尊重自然、保護自然、順從自然,人要和自然建立和諧的關系,任意破壞自然最終會受到懲罰,其習慣法中也明確規定禁止濫砍濫伐、濫捕濫殺,嚴禁一切污染水資源的行為。

高原生存的艱難使得高原上的人們對生命更加親近和珍愛。把人、自然和一切生靈放在了同樣重要的地位上,因而就不會對大自然無限度的索取,對動物無限度地殺戮。他們以對待神靈的情感敬畏和崇拜山川河流、花草樹木,形成了“敬天惜地”的自然觀。這種對待自然的觀念和態度對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存環境,保護自然環境,保護多元文化環境具有重要的意義。

其次,人與人、社會的和諧傳統與特質。青海各民族普遍奉行艱苦樸素的生活方式,對物質財富追求相對淡薄,減少了人際交往中的利益之爭,形成了互助、協作、和諧的道德風尚和社會文化氛圍。如藏文化中普遍將“慈悲、善良、自謙、和平、尊人、義務、知足等作為做人的原則”,[2]藏傳佛教“三因說”強調自然、神與人和諧相處,形成了宇宙萬物統一性、同一性和整體性的認識論,隨緣任運、順從自然、知足安適、忍耐克制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出世的姿態,遠離爭名奪利、好斗爭強、謀取認識富貴的惡習,而追求順從、忍讓、清貧的生活傾向”。[3]儒釋道文化“都要求信眾止惡從善,善于分辨善惡、是非、真假,從而保持身心清凈;……要有平等、真誠、慈悲、寧靜的心態和溫和、善良、恭慎、節儉、禮讓的五德氣質,滌蕩欲、憎恚、焦慮、不安、疑惑等心智方面的騷亂不凈。”[4]伊斯蘭文化中也有很明顯的和諧理念和內涵,如“你們當親愛近鄰、遠鄰和伴侶”(古蘭經4:36),要求信眾以和平善意待人,要誠信、寬容,提倡與人為善、與鄰為伴、以誠相待、公平相處等。這些直到今天仍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的信念和教義不僅能凈化人的心靈,有益于人們的身心健康,而且還是青海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思想基礎。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青海各民族人民和睦相處,互補互惠,形成了團結友好、互相幫助的良好傳統。如在經濟方式上,藏族、蒙古族以牧業生產為主,為高原居民提供了大量畜產品,漢族、土族以農業生產為主,補充了畜牧經濟的天然不足,回族和撒拉族的商業經濟則非常發達,他們奔波在高原各地,在牧業區和農業區之間互通有無,從而形成了高原特有的民族經濟互補模式。如在循化地區,“撒拉族不足的糧食、柴草需要文都、道幃等地的藏族農業區和回民供應,而藏族需要的蔬菜、果品、茶、布、工藝品等則由撒拉族和另族轉運過去,并將藏族牧業區的羊毛等畜產品轉運到外地。”[5]在經濟互補的過程中,各族人民締結了深厚的友誼,形成了和諧共存的傳統,這種優良傳統是青海和諧社會構建的堅實的歷史和社會基礎。

青海是我國一個特殊的自然與人文區域,有著多民族和諧相處的悠久歷史傳統。正如班班多杰所言:“青海位于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結合部,北與西域、北方草原接壤,處于中原、、西域、北方草原民族四大文化圈的交融地帶,歷史上來自中原的漢文化、中亞的伊斯蘭文化、蒙古高原的游牧文化與青藏高原的藏文化,在這里長期碰撞、交融,文化類型多種多樣,且互相浸潤、涵化,形成了‘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異彩紛呈的民族文化親緣關系,生動體現了多民族文化‘多元他者’、‘因緣和合’、‘和而不同’的相處原則。”[6]在多元文化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青海各民族人民在經濟上互相依存、取長補短、互利互惠,在文化上互相交流、彼此交融、,形成了“和而不同”、“和睦相處”的和諧傳統和特質。

二、青海多元民俗文化的重疊認同

文化認同主要是指各民族之間在文化上的相互理解和彼此溝通形成相互依賴,彼此尊重,形成“美人之美,美美與共”之局面。青海多民族、多宗教影響下的多元民俗文化和而不同,和諧相處,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相互影響,相互吸納和采借,構成了青海民俗文化的多元認同網絡。作為青海民俗文化載體的青海人,在多元民俗文化的場景中,其身份具有多重社會屬性,如國家屬性、民族屬性、地域屬性、宗教屬性等,認同體系是重疊的。

首先,青海各民族的每個社會成員高度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是中華民族的一員,國家認同、中華民族認同應超越于其他認同之上。每個民族對國家擁有強烈的情感和高度的責任心。其次,文化往往跟一定的區域相關,既是同一民族的人,分布在不同的地域也會形成不同的文化風格,對地域文化的認同就是地域認同。各民俗文化圈內的成員隸屬于不同地區,人們往往對自己的國家、家鄉、故鄉、出生地擁有深厚的感情,這種感情隨著距離的越來越遠體現的越來越強烈,認同的范圍也越來越大,對故鄉人和故鄉文化情感也越來越濃烈。在世界范圍內認同的是中國人,在全國范圍內認同的是青海人,在青海范圍內認同的是某個州縣的人,在州縣又認同的是某個鄉村。這種認同的具體表現是對認同對象的成員及其文化的熟悉感、親切感、安全感以及強烈的依賴感和歸屬感,人們在建立地域認同時往往會淡化甚至忽視民族歸屬、宗教歸屬等。再次,青海是多民族地區,族群認同是其文化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漢、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的成員對自己和他人的民族身份有著明確的認識和定位,在交往時會互相認定對方是什么民族,或強調自己是什么民族,會自覺不自覺地遵守本民族的禁忌,尊重其他民族的風俗習慣,并對各自的民族文化也有強烈的熱愛感和自豪感。最后,青海作為多宗教地區,藏傳佛教、伊斯蘭教、漢傳佛教、道教等宗教對青海各民族的影響較深,三大民俗文化圈內的各民族在共同的信仰基礎上建立起了文化認同,如藏、土、蒙古及部分漢族對藏傳佛教文化的認同和尊崇,回族、撒拉族、東鄉族、保安族等對伊斯蘭文化的認同和尊崇,漢、土族對道教和民間信仰的認同與尊崇,這種宗教認同加強了各民族間的聯系和文化認同,如信仰同一宗教的民族,其相互通婚的比例較高,社會交往也較密切,反之,信仰藏傳佛教與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之間的族際婚姻較為少見。

“從歷史時期以來,河湟地區各民族間就結成了文化上互相影響、互相滲透和互相吸收的多元多邊的互動關系,這種文化互動與河湟地區共同體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緊密相隨并產生了重要影響。”[7]青海各民族多元民俗文化的共生與融合體現在的吸納與采借、飲食文化的兼容并蓄、服飾文化的取長補短、文化藝術的共有共享等多個方面。[8]青海各民族間形成的這種文化共生與融合現象是和諧社會關系建設的前提條件,有效調節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社會各系統、各階層之間的和諧,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文化觀的生動詮釋。

三、青海多元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內聚力

文化凝聚力是在文化認同的基礎上,特定文化對共同體成員之間形成的統攝力、吸引力、感召力以及共同體成員之間形成的親和力、向心力。文化凝聚力和內聚力是社會發展的巨大的潛在動力。文化凝聚力和內聚力能夠塑造道德規范和進取向上的價值觀。青海各民族的優秀傳統民俗文化凝聚著青海人自強不息的精神追求和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深厚基礎,是建設青海和諧社會的重要支柱。鐘敬文先生說:共同的民俗信仰和習慣常默默地把跟別的成員的行為、心態牢牢地凝聚在一起,這是一種想象不到的、神秘的文化凝聚力。它不但要使朝夕生活、呼吸在一起的成員被那無形的纖繩捆束在一起,它也把現在活著的人和已逝去的先輩聯結在一起,而且還把那些分散在世界各地五大洲的華人也團結在一起。

青海的多元民俗文化圈自形成以來,便具有規范社會群體、維系和凝聚社會群體成員的功能,具有較強的內聚力和向心力。首先,優秀民俗文化塑造道德規范和進取向上的價值取向。青海各民族的民間文學、傳統曲藝、儀式禮儀等民俗文化中蘊涵著豐富的知識、哲理、倫理、道德,是民眾生活經驗的積累和集體智慧的結晶,這些優秀文化傳統在無形中規范著人們的行為、凝聚著人心,勸誡人們向善避惡、和睦相處,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塑造向上進取的道德規范發揮著重要作用。其次,傳統節日民俗和共享文化事象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在全國性的節日中,各族人民的節日飲食、儀式、慶祝活動大同小異,大家在和諧統一的歡樂氣氛中加深了對國家和中華民族的歸屬感與認同感,從而凝聚了人心,加強了團結。而在民族傳統節日中,本民族成員們聚集在一起,膜拜同樣的神靈,舉行同樣的儀式,展演自己民族的文化,無形中加強了民族內部的凝聚力。再次,優秀的民俗文化傳統增強社會的凝聚力。如伊斯蘭教文化圈內的回族、撒拉族、保安、東鄉等民族,由于都信仰伊斯蘭教,對彼此的認同感很強,凝聚力也很強。最后,優秀民俗文化增強社會的內聚力。過去,青海的民間組織較多,廣大農村的許多村莊都是以宗族為核心發展起來的單姓村,宗族組織的勢力較大,如撒拉族的“孔木散”,而以寺院和清真寺為核心的宗教組織影響也較大,如回族撒拉族的“者麻爾提”。此外,還有一些為舉辦社火或廟會而臨時組織的民間組織和民間宗教組織,如漢族的火神會、土族的排頭和嘛呢會等。這些民間組織不僅起著維系宗族、社區的社會秩序,規范和約束成員行為的作用,還加強了宗族、社區成員之間的交往與聯系,強化了宗族和社區的凝聚力。

民俗文化既是社會生活的普遍存在,又是一種隱性的社會文化規范,它在一定的范圍內,具有規范、維系和凝聚社會群體成員的作用。文化“卻像一只無形的手,無形中支配著社會群體中每個成員的行為舉止和心理意識,從衣食住行到婚喪嫁娶,從社會交往到精神信仰,人們都在不自覺地遵從著民俗的指令。”[9]民俗文化具有規范性和維系性,它對社會群體的“軟控”是一種有力的深層控制,它對社會群體文化心理的維系更是根深蒂固的。

篇(9)

民俗文化中承載著具有濃重色彩的情感,是我國傳統文化有力的傳承。民俗文化可以加強民族之間的團結,提高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民俗文化具有維系的功能,可以使我國不同民族之間保持良好的向心力與凝聚力,對于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人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豐富的民俗活動,各種民俗活動的進行,可以讓人們寄托民族情感,并且對生活和心理進行調劑。民俗文化中包含了傳統的文化資源,是現代社會旅游業中的重要內容,民俗文化的繁榮與發展可以為社會帶來良好的效益,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為社會就業問題的解決提供了良好的保證。

我國民俗文化現階段的現狀不容樂觀,需要得到有效的保護與推廣,從而保證民俗文化得到良好的發展。我國目前民俗文化存在著變遷與消失的現象,民俗文化的發展變化中,消失和變遷是正常的現象,但是需要對其中變化存在的負面效應進行重視和解決。在民俗文化的變遷當中,傳統文化價值存在著嚴重的流失情況。傳統文化價值的流失包括有形的和無形兩種流失的方面。

傳統文化無形流失的方面主要體現在西方節日在進入中國后,中國傳統節日逐漸的被忽視,傳統節日淡化,外來節日則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在傳統文化價值流失的有形方面體現上,很多傳統民俗文化形式和活動不斷的減少甚至消失,年輕人缺乏參與的熱情與興趣,使得傳統民俗活動越來越落寞。

另外,民俗文化的價值開發存在著很多的不足。我國對于民俗文化的價值開發目前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建立了很多的開發模式,促進了我國旅游事業的發展。但是在對于民俗文化價值開發過程中,存在很多的問題,需要進行反思。

首先,對于民俗文化缺乏有力的保護,并且保護方式不夠完善。民族文化保護的相關立法不足,民俗文化存在著后繼無人的現象,很多保護措施的滯后性使得民俗文化難以得到良好的保護。

其次,民俗文化過分的受商業操作的影響,很多人在追求利益的同事,過分的利用民俗文化作為經濟來源的措施,對民俗文化的長期發展會存在一定的危害。

最后,民俗文化在開發過程中,存在著同化、破壞、偽造等現象。

很多地區為了創造經濟效益,模仿其他地區的民俗文化,并且采用各種封建迷信活動,影響了我國社會安定的發展。民俗文化現階段發展情況不容樂觀,各地區必須重視對民俗文化的保護與合理開發,才能達到弘揚民族文化的目的。政府和相關部門需要對民俗文化的立法等手段,為民俗文化的傳承提供法律基礎。在對于民間文化的發展上,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庫,避免出現人才斷層,民俗文化失傳的現象。另外,對于民俗文化的保護上,要尊重民俗文化的內涵,禁止對民俗文化不合理的開發與利用,嚴謹各種基于民俗文化上的模仿、偽造等不良活動的開展。

篇(10)

民俗文化是隱藏在人民生活與思想中的象征符號。每個民俗文化符號,都蘊藏著特定的民族的、歷史的和文化的內涵。[1]學者們對其概念、特點等方面做出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市場開發利用的狀況。已有的對民俗文化市場開發利用的研究缺乏統一的系統概述,現對已有的關于民俗文化文獻作一介紹和評述,了解學界研究動態,為民俗文化的市場開發利用工作提供一定參考。下面從民俗文化的概念、特點、市場開發利用意義、市場開發利用現狀、問題及對策等四個方面對現有文獻作一評述。

1.民俗文化的概念

所謂民俗文化,是民間民眾的風俗生活文化的統稱,是一種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基礎的文化形態,深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與人類生活價值,它反映一定地區中廣大民眾最基本的人生需求以及價值取向。[3]菜志榮則在其文章中提出,民俗文化是產生并傳承于民間、世代相襲的文化事項,是在普通人民(相對于官方)的生產生活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質的、精神的文化現象。[3]著名學者鐘敬文強調,民俗文化,簡要地說,是世間廣泛流傳的各種風俗習尚的簡稱。[4]

綜合眾多專家學者的觀點,可以概括出,民俗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與人民生活不可分離的文化,承載著一個民族的繁衍歷史、生活方式、價值取向等內容的文化,并隨著人民社會生活的變遷以不同的載體流傳至今的寶貴文化。

2.民俗文化的特點

蔡志榮認為民俗文化是最草根、 最樸素、 最具內生性和最具區域性的文化,最能體現民族歸屬感。[3]魯芊在提出民俗的內部屬性大體上顯示出三個特征:即民族的區別、階級或階層的差異、以及全人類的共通性。[6]尹伊君,王國武總結出,民俗文化作為生活文化,具有群體性、傳承性、地域性、寄托性、形象性五大特征。[7]楊靜如認為民俗文化具有內容廣泛、形式豐富、雅俗共賞性、獨特性的特征。[5]

綜合來講,許多學者對于民俗文化的特點從各個角度都出了不同的觀點,總結其中所言,可簡單概括為歷史悠久、范圍廣泛、表現形式豐富、具有民族特色、貼近人民生活。

3.民俗文化市場開發利用的意義

黨的十七大之后,文化建設的新正在涌起。提高文化軟實力、促進中華文化走出去、大力培育并開發文化產業等等,無一能離開民俗文化。[7]民俗文化對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具有基礎性作用,將民俗文化進行市場開發利用,還具有增強人民文化認同、城市建設、國家經濟發展有重要意義。

3.1維護社會生活穩定,增強人民的文化認同

作為一個群體或者階層共同遵守和具有的規范,民俗起到了維系群體成員之間關系的紐帶作用。[6]將民俗文化進行市場開發利用,無形中擴大了民俗文化在人民生活中的覆蓋率,間接地增強人民文化的認同感。

3.2有利于城市文化建設、地方經濟發展

張月婷認為民俗文化有利于城市文化的塑造。民俗文化是塑造特色城市文化的基礎,是塑造城市形象的根源依據,是一種地方文化價值,能轉化出新的價值。[2]楊靜如提出,民俗文化是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對于所在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來說,無論是投資經商還是旅游考察,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這個地方的人文地理情況。[5]

3.3對國家經濟有促進作用

謝科提出,民俗文化是經濟發展的精神動力,是經濟活動的重要資源。民俗文化內涵是商品價值的重要源泉。民俗文化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新興產業。[8]曹瑞琴強調,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資源。國內一次抽樣調查表明,來華美國游客中主要目標是欣賞名勝古跡的占26%,而對中國人的生活方式、風土人情最感興趣的卻達56.7%。[9]

4.民俗文化的市場開發利用現狀、問題及對策

4.1民俗文化在各行業領域中的市場開發利用現狀

4.1.1在影視傳媒業中的運用

在《試論我國民俗文化元素在電視廣告中的應用》一文中提出,在廣告業,許多廣告商通過在重要的傳統節慶前夕推出廣告和在廣告中運用民俗吉祥圖案以到良好的傳播效果、表現廣告主題、提高視覺效果。[10]“功夫”和“熊貓”兩個民俗文化符號被外國人拿去后,通過藝術的再加工市場化運作,使《功夫熊貓2》獲得了市場的青睞。[11]

4.1.2在餐飲業中的運用

餐飲業也利用節慶做營銷活動。許多飯店還將民俗技藝融入飯店營銷當中,推出傳統的曲藝表演項目,如木偶戲、皮影戲等。[12]

4.1.3與旅游業相結合

這其中結合的最好的當屬旅游業,無論是民俗主題公園的開發、旅游產品的開發,儼然已形成產業。董祖斌,冉紅芳提出在全國各地區、旅游風景區舉行的文藝展演,休閑游、觀光游中充分發揮民俗文化的包裝與吸引作用,民俗文化充分融入旅游等經濟活動中。[13]

4.2主要問題

我國民俗文化市場開發利用問題主要體現在市場開發過程中,我國的民俗文化市場開發利用水平并不高,且在市場開發利用過程中,與民俗文化本身的保護也產生了沖突。

4.2.1市場開發利用水平有待提高,缺乏產業化運作

上一篇: 電氣工程研究熱點 下一篇: 金融風險與監管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日韩中文无线码在线视频观看 | 先锋影音ⅴa中文资源 |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 在线播放国产日韩 | 亚洲欧美国产老妇偷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