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管理的基本知識匯總十篇

時間:2023-09-06 17:27:0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供應鏈管理的基本知識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關鍵詞:

供應鏈管理教學;工作過程;教學改革

引言

供應鏈管理是物流管理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在物流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中占據重要的地位。課程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了解供應鏈管理的相關理論、思想和方法,使學生掌握供應鏈管理的基本知識,能夠結合企業的供應鏈管理實踐,合理有效地組織供應鏈中的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活動,從而培養學生在供應鏈管理實踐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和物流網絡的快速發展,促使物流管理和供應鏈管理在理論和技術層面出現了質的提升。同時,高校在物流管理的專業建設和供應鏈管理的課程教學方面也出現了很大變化,為了實現課堂講授和實踐的全面打通,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水平,目前對供應鏈管理的課程教學改革研究已經成為高校物流管理專業建設的熱點研究問題。

1、供應鏈管理課程的教學現狀

(1)學生對課程的認知度不足物流管理專業的很多課程涉及的課程實踐環節較多,學生通過課程的學習可以直接掌握具體的物流操作技能,比如倉儲管理、運輸管理等,很多學生覺得《供應鏈管理》課程內容很寬泛,不知道所謂的重點。同時課程中的很多內容又已經在其他課程中有所涉及,故而很多學生會簡單的認為供應鏈管理就是對其他各種相關課程的一種累加和綜合。進而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降低,造成學習目的大打折扣。

(2)教材及教學模式的弊病目前國內供應鏈管理教材的編寫側重于理論研究,此種教材更多的適用于理論性較強的課程,但對于應用實踐性較強的供應鏈管理教學則不那么適用。教學內容以理論和概念為主,與其前段的基礎課程比如工商管理、物流管理等有較大程度上的內容重疊。另一方面,供應鏈管理課程本身管理理論策略模型的抽象性知識偏多,實務型知識偏少,加上教師授課過程中理論教學的偏重,就進一步忽視了該課程實踐性的教學特點。從而難以激發學生的課程體驗和收獲,不利于把學生培養成為應用型的創新人才。

(3)教學方法較為單一電子商務和物流網絡的發展,促使我院在供應鏈管理的課程教學改革中引入了更多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主要采用多媒體教學以及案例討論的模式為主。但是,形式的多樣化并未真正引發內容的實質性創新。其中,理論講授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填鴨式”教學的弊病,學生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的位置。同時,案例教學也往往只停留在紙面教學的層次,有關教學案例的背景資料和教學案例與理論的邏輯關系等內容無法通過案例教學完全呈現給學生。尤其是針對性較強的成功案例偏少,學生很難真正認識到供應鏈管理知識缺乏造就的困境。基于此,新的教學模式的要求變得迫切和呼之欲出。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改革為進一步優化《供應鏈管理》教學內容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2、課程教學改革的主要目標

基于工作過程框架,《供應鏈管理》教學將打破原有的偏重理論學習以及以考試結果為評估標準的教學目標,而是轉變為按照培養職業素養為目標。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強調為工作過程為導向,將教學任務組織成項目的形式,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讓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的同時將教學內容消化和吸收。同時,在這種工作任務模式中,可以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這種對學生戰略協作共贏理念的引導,可以達到職業素養的目標。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專業培養模式,能夠培養學生從系統的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供應鏈管理意識與供應鏈管理的職業素養,同時結合專業課程實訓,使學生掌握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備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基本技能、綜合分析和操作能力。同時在教學評估及考核體系方面,將過程性考核和總結性考核相結合,在成績比例中各占50%。其中,過程性考核強調對學生的全程指導,由出勤(10%),課堂參與(10%),校內實踐(20%),以及社會實踐報告(10%)組成。而終結性考核則更加側重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在學期末統一完成。這種綜合考核測評方式可以有效的考察學生的理論基礎和應用知識能力,有利于學生全身心的投入日常學習。同時,該種考評方式與整個教改目標緊密聯系,有利于相關教學體系的搭建以及實訓效果的產出。

3、課程教學改革的教學體系

在《供應鏈管理》的課程教學中,要注重與最新物流領域的發展和熱點相結合。在課程教材外,更多的引導學生通過網絡獲取學習資料和熱點資訊。特別是電子商務與物流領域的交叉部分,電子商務對物流和供應鏈的影響,電子商務企業在物流領域的創新和實踐,這些最新的教學內容引入,能強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與學生的生活有相通部分,學生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參與其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和自主研究能力。為了豐富教學手段,在工作過程框架下,我系本課程的教學綜合使用課堂授課,案例學習與討論,軟件演示,小組合作,情景模擬等多種方式方法。

(1)課堂授課:講授基本概念,理論和方法。并且已經完成電子教材,多媒體課件、作業習題集、實驗指導、輔導資料、模擬試卷、網絡在線等材料的建立。同時在課堂講授過程中,充分采用了項目驅動式,在每章節開講之初,首先將章節的學習任務具體告知學生。讓學生帶著項目任務參與到每一部分的學習過程中,從而讓學生不僅是被動的教學接收者,更是教學工作的參與者。

(2)案例學習與討論:結合概念、理論和方法的教學,每一章都安排了1-2個現實鮮活案例,解說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中的實際問題。包括企業戰略和戰術,管理變革,方式方法,成功與失敗等與供應鏈管理密切相關的議題。案例討論打破了原有的照本宣科,不僅僅停留在紙面的討論。在教學過程中,所有的案例教學全部將參與學生分成不同的4到6人小組,讓學生以競爭的形式在大家面前呈現案例分析結果,并根據具體呈現結果進行評分。

(3)軟件演示:從理論出發,結合供應鏈中的實際難題,開發了教學輔助軟件。如網絡優化軟件,可以用于課堂上的演示講解,更形象生動地解釋理論知識,同時課件中充分應用PPT的動畫和切換等功能,更好地為課堂授課服務。

(4)小組合作:在課程中設置分組合作進行討論、思考和解決供應鏈管理中的實際問題。其中運用EXCEL的規劃求解功能對供應鏈管理中的問題進行建模,并找到有效的方案。以及讓學生建立起了自主學習的開放式教學平臺。

4、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方法

基于工作過程,《供應鏈管理》教學改革要堅持校內實踐與校企聯動兩條腿走路的指導方針。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能通過校內實踐加深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又能通過校企聯動真正走向社會崗位,完成所掌握技能的實際應用。

(1)校內實踐在院內建立課堂模擬實驗。設計了牛鞭效應的實踐游戲——“啤酒游戲”,并編制了實驗指導書,配備了一系列實驗教具。在實驗課中指導學生通過該實驗,認識供應鏈牛鞭效應產生原因。該實驗一經引入就迅速受到學生好評,同時工作進程中也發現此種實驗手段在結果分析,決策靈活性等方面有待改進。因此,課程改革小組對實驗手段進行了改革和創新,開發了一套供應鏈運作模擬平臺,用以模擬牛鞭效應產生的原理。該軟件豐富了游戲參與者的決策模式,使得決策過程更加理性化且易于實施,可以在計算機中心的局域網以及互聯網上進行。同時,該軟件在單純的牛鞭效應模擬功能上進行了完善,補充了教學實驗的事后分析與改進功能。另外,我系現在已建立了ERP信息實驗室(金蝶K3)可作為培養學生了解運用相關物流信息技術以及計算機物流系統仿真模擬實訓,模擬物流與供應鏈活動的各業務環節。另外,ERP沙盤演練實驗室,可以有效、直觀的建立學生的企業物料物流與供應鏈的基本認識和觀念,并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課程技能和系統的思考能力。

(2)校企聯動,情景教學,建立社會實踐基地。通過與物流企業的密切合作,在課程設計的全過程中,以了解行業形態,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重點,結合企業實際人才需求,共同確定課程的工作任務和項目重點,實現共同課程開發,制定考核標準,共建共享實訓基地,共享人才資源等戰略目的。從而確保課程設計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真正體現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不斷深化校企聯動與融合。在整個《供應鏈管理》教學實踐改革過程中,教改小組先后在成都的雙流空港物流園區,新都傳化物流基地以及青白江區的銀犁冷鏈等多地進行實地校企聯動。讓學生實地了解并參與物流與供應鏈的各環節工作,將課程所學實地運用于工作實踐當中,從而真正實現課程實踐教學與市場職業能力間的零距離。

5、結語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通過任務驅動模式,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理論課堂實踐,在校企聯動方面進行實踐演練,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這種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教學改革實踐和理論創新機制有效地推動了學院的課程改革實踐,希望可以以此為契機,為進一步推動我院的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嘗試和借鑒。

參考文獻:

[1]馬士華.供應鏈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程忠國,石麗媛.實現緊密合作校企“雙贏”的有效途徑[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11):23-24.

篇(2)

準確定位課程教學目標

課程教學目標,對于一門課程建設至關重要。在規劃課程目標時,需要科學把握該課程的主導思想與精髓,完整領會該課程知識體系與能力目標,才能科學定位課程教學目標。例如,我們對《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目標定位是: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供應鏈管理產生背景、意義和重要作用,理解供應鏈體系結構、構建理論與策略,掌握供應鏈管理的基礎理論、管理內容和管理方法,形成系統的供應鏈管理思想。運用供應鏈管理的思想、理論與方法分析和解決系統工程問題,領會供應鏈戰略合作的思想和意義,樹立供應鏈管理的系統思想,培養全局意識、協作意識和創新意識。

知識目標。了解供應鏈管理產生背景、意義和重要作用;理解供應鏈結構、原則、步驟和策略,供應鏈運行優化等;掌握供應鏈管理概念、管理的內容,供應鏈構建內容等基礎知識。了解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形成及制約因素,采購管理模型,供應鏈環境下庫存控制的原理、意義,供應鏈環境下物流管理發展趨勢,供應鏈管理關鍵信息技術及其應用;理解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委托機制,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的采購方式、作用,庫存與庫存控制、庫存優化方法,供應鏈與物流管理關系,電子訂貨系統的結構、功能與作用;掌握供應鏈合作伙伴的選擇,采購策略,供應鏈環境下的供應商管理庫存、協同式庫存控制策略,供應鏈環境下物流網絡,銷售時點信息系統的結構、功能與作用;熟練掌握聯合庫存管理策略。了解協同規劃、預測和連續補貨基本原理和方法,供應鏈績效評價特點及作用;理解快速反應、有效客戶反應等基本原理和方法,協同規劃、預測和連續補貨的方法應用,供應鏈績效評價方法基本原理;掌握快速反應、有效客戶反應的方法應用,供應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熟練掌握供應鏈激勵機制。

能力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初步具備應用供應鏈管理的思想、理論和方法,分析研究系統工程問題的能力;初步具備從供應鏈出發尋求系統工程問題最佳優化方案的能力。

素質目標。通過講授、分組研討、案例分析等教學環節,使學生深刻領會供應鏈管理的思想、理論和方法,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熱情,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協作意識;在教學和學習過程中,通過供應鏈戰略合作思想和理論的學習,樹立和培養學生的全局意識。

科學設計課程教學內容與環節

圍繞課程教學目標,設計課程教學內容與環節,是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實現課程教學改革目標的重要途徑。針對《供應鏈管理》課程理論體系內容多、覆蓋面廣、理解難度大,與系統工程相關課程銜接緊密等特點,我們在進行課程內容選取上,緊密結合課程知識體系特點和學生自身知識需求,精心進行了內容和教學環節設計。

依據課程的教學對象特點和易具備知識結構情況,以及對學習課程的知識需求和興趣情況,合理選取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選取。本課程依據教學內容共分為供應鏈管理基礎、供應鏈構建、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管理、供應鏈環境下的采購管理、供應鏈環境下的庫存控制、供應鏈環境下的物流管理、供應鏈管理方法與應用、供應鏈信息管理、供應鏈績效評價等內容。

教學環節安排。注重精講與研討等教學環節的有機結合,促進學生對供應鏈管理知識體系與方法應用的深刻理解與掌握;“精講”貫穿教學全過程,由教員按單元統一組織;“研討”是在精講的基礎上,組織專題研討,促進對知識點的拓展與深化。

全面進行課程教學模式改革

《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思路和重點是,教學目標定位應聚焦學生能力與素養培養,教學內容體系應著眼能力需求,教學過程方法應突出學生為主體。該課程教學模式,以人才培養目標為牽引,緊緊圍繞教學轉型,強化注重能力素質的培養,倡導“自主式”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模式上,進一步突出“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由單純注重知識傳授,向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并重轉變;由灌輸、講授為主,向講授、研討、自主學習、創新提高、個人發展等多種形式相結合轉變,實施有效教學,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由此,在教學模式方面應當構建“案例驅動式”教學模式,綜合運用啟發式、研討式、案例式等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貫徹“案例驅動”教學。在教學中以供應鏈典型案例、著名企業供應鏈案例、知名品牌供應鏈案例為先導,通過對案例的講解和分析,引導學生對知識點的學習。

采用“研討式教學”方法。在教學方法設計上,建議采用“研討式教學”方法,依據教學內容,結合經典案例,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為目的,將教學內容轉化為研討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討論,加強學生之間交流,教員與學生之間互動,提高教學效果。

強化課內課外的結合。課內教學注重對供應鏈管理基本知識的講授,針對不同教學單元,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注重效果,合理運用精講、案例驅動、研討互動等各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課外組織學生圍繞系統工程實踐和經濟管理領域等問題,運用供應鏈管理思想、理論和方法進行研究探討,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系統工程問題的能力。

為做好課程教學模式改革,需要進行學生學習策略調整。就是在角色定位上,改變傳統意義上教師單純講授和學生被動聽講,教師由講授者向設計者、組織者轉變,學生由被動聽講向自主學習轉變,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學習。

重視自主學習。供應鏈管理知識體系的系統性強,前后知識銜接緊密,與此同時,供應鏈運作的實踐性較強,要注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要加強自主學習,養成良好的預習、復習、歸納、總結、討論的學習習慣,注重課堂學習的消化吸收;要善于利用教學資源中的網絡課程、參考教材等渠道開展自主學習,進一步理解課堂內容,拓寬知識面,提高學習效果。

研讀經典案例。供應鏈管理理論性和實踐性強,經典案例多,認真學習研究經典案例,有助于對課堂知識的拓展深化。同時,也有助于更好地掌握供應鏈管理的思想、理論和方式,有利于將供應鏈管理思想和方法應用到經濟管理和系統工程實踐中去。

篇(3)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市場競爭不斷加劇,企業管理開始由“縱向一體化”向“橫向一體化”發展,供應鏈管理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于20世紀90年代以后產生的全新的管理思想。供應鏈管理是一種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從由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所構成的整個供應鏈的角度對傳統的企業內部各業務部門間及企業之間的職能進行系統的、戰略性的協調,以提高供應鏈及各個企業的長期績效。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成為企業重要的戰略資源,而非僅僅是資源的一種,正在改變著供應鏈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并迅速成為供應鏈管理的核心內容。

一、供應鏈中的知識管理

傳統的供應鏈管理是通過對各節點企業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集成化,解決由于需求波動引起的不確定性,有效地縮短供貨時間,提高市場響應速度。但當人類進入21世紀之際,企業的生存環境與以往相比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具體體現為:知識成為經濟發展的決定性要素,知識的更新加快,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使知識的傳播速度加快、范圍擴大,消費者對知識型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經濟全球化進一步得到強化。企業對知識的獲取、創造、共享、傳播以及應用的能力成為決定企業競爭能力的關鍵性因素,供應鏈的競爭優勢不再只是源于企業有形資產的聯合與增加,而是源于企業成為價值鏈的一部分,實現知識的優化重組,達到強強聯手,也就是用最小的組織實現最大權能,通過知識共享和科學的知識管理,企業把精力集中用于最具創新能力的活動,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應變和創新能力,幫助企業提高整體水平。因此,各節點企業間的知識流成為供應鏈管理中的核心要素。

供應鏈中知識管理的根本的出發點就是現代企業所面對的生存環境發生的革命性變化,其直接目標是提高知識創新與運用的效率,使供應鏈成員間的知識水平達到協調與優化。供應鏈管理和知識管理的結合有助于企業同重要的顧客和合作伙伴共同創建延伸的運行環境,而這個環境是通過鼓勵創新,共享知識共同創建的。雖然一些公司在與供應商和合作伙伴建立電子商務環境上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直到目前為止,關注的還是存貨、交易過程和客戶關系管理。通過延伸的知識管理,企業創建涵蓋顧客、供應商及合作伙伴的基本知識網絡,才可能取得最大的收獲,在創新、產品開發和交易過程中取得領先地位。

供應鏈中知識管理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從供應鏈企業內部來看,知識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對知識的生產、加工、傳播與運用的管理,具體包括:建立知識庫、促進員工的知識交流、建立尊重知識的內部環境、把知識作為資產來管理。其二,從供應鏈中的各企業之間來看,知識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知識的共享與傳播,其根本原因是知識的共享與傳播有利于整個供應鏈知識水平的提高,從而加強供應鏈的整體競爭優勢。其三,知識在企業中的運用。在供應鏈中知識的運用包括成員間的知識存量、知識的吸收能力、知識的利用能力的協調,其目標是保證最終產品在各個環節上能在知識方面得到保證,實現其功能的協調與優化。其四,建立有利于供應鏈知識管理的環境。具體包括:戰略性供應鏈各成員間的合作伙伴關系管理、支持知識在供應鏈間的交流與共享的聯盟文化管理、在成員間的知識教育與培訓系統管理等。在上述知識管理的內容中,知識在成員間的共享與交流是供應鏈中知識管理的核心內容,其根本原因是知識的共享與交流有利于知識在整個供應鏈中運用的效率,同時知識在成員間的共享與傳播由于成員間在業務上的互補性,有利于知識的創新效率的提高。

二、供應鏈企業間的知識共享模式

知識管理中的知識共享是一個過程,是各個知識主體傳播和交換信息、想法、經驗等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并相互轉化和反復提煉,以使其產生協同價值,從而提高知識個體的創新能力和適應能力。知識共同體理論強調知識共享是一種自覺進行和慷慨付出的過程,共享動力來自責任和自我勝任感,是當今知識共享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理論思想。供應鏈企業間的知識共享應建立在信任和相互尊重基礎上,內容以顯性知識為主,注重集體知識的交互和傳播。這是因為在供應鏈中企業是知識共享的主體,顯性知識由于其內容明確,易于整理和傳播的特點容易突破地理限制和企業邊界,成為供應鏈企業間知識共享的主要內容;另外,處于保護知識產權和維護競爭優勢等因素的考慮,由于隱性知識的內容抽象,其潛在價值不易估量,所以供應鏈企業不提倡隱性知識的共享,而趨向于剔除企業獨有知識和核心知識的顯性知識的共享。

供應鏈企業間的知識共享包括企業內部知識轉化和企業外部知識共享兩個層次。

(1)從企業內部來看,知識轉化包括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在橫向上,同一知識主體的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相互轉化,從顯性知識到隱性知識的轉化過程稱為內化,是知識主體吸收外部顯性知識的過程;從隱性知識到顯性知識的轉化過程稱為明示,是知識主體把知識明晰化的過程,大量的隱性知識如生產或銷售過程中得到的經驗和想法被編碼化。在縱向上,不同知識主體的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相互轉化,從顯性知識到顯性知識的轉化過程稱為匯總組合,是員工的個人知識庫匯總到部門和企業知識庫的過程,企業知識庫在該過程中得到充實和放大;從隱性知識到隱性知識的轉化過程稱為潛移默化,是員工個體知識升華為部門和企業集體知識的過程,大量知識的相互轉化推動了企業知識創新螺旋的上升。

(2)從企業外部來看,供應鏈企業之間的知識共享在個人、部門和企業3個層面進行,在個人層面強調以隱性知識為主的個體交流和溝通,注重實時交互和聯絡;在部門和企業層面強調以顯性知識為主的集體知識傳播和共享,注重異步知識交流和共享。

三、實施基于知識共享的供應鏈管理

針對供應鏈中知識共享的要求,實施基于知識共享的供應鏈管理,其具體內容包括以下5個方面:

(1)建立集成的企業供應鏈信息系統。各企業有適合自己需求發展的信息系統,如MIS、MRPⅡ、CMS、CRM等,它們主要是針對企業自己內部,而沒有從全局考慮,實現整個供應鏈的資源優化配置。只有實現了整個供應鏈的信息共享才能實現知識交流和共享。首先各節點企業信息系統可以通過COBAR構建一個信息集成平臺,解決供應鏈各節點的信息自動交換,不同數據庫之間的互訪,不同商用軟件之間的接口等問題。增強各企業的信息系統網絡通信處理能力用于與其他節點進行信息共享及供應鏈全局決策中的信息收集,進而實現知識交流和共享,提高供應鏈的整體競爭力。

(2)建立用于知識共享的知識庫、方法庫、模型庫、文件庫。一方面方便保存企業知識,同時為各種技術和系統進行知識共享創造條件。其中知識庫的來源可以是供應鏈中各企業人為知識的擁有者,如知識員工,形成知識團隊通過協同等方式構成知識網絡,亦可是各個方面專業員工的知識特長。另一方面也可以是通過DM、OLAP從數據倉庫中挖掘產生知識,經過與相應專家和用戶認證,存入知識庫。在模型庫、知識庫、方法庫、文件庫的支持下,提供供應鏈綜合決策支持功能,如供應鏈合作伙伴選擇、績效評估、鏈節激勵、利益風險共享、產品結構優化等,進行供應鏈整體優化。

(3)通過數據挖掘(DM)實現知識共享,支持決策。數據倉庫和數據集市中存儲了大量對生產經營有輔助作用的知識,只有通過DM、OLAP才能使數據轉化為人為可以理解的知識。首先通過OLAP、DM從數據集市中獲取的綜合的、有價值的信息知識,同時采用相應的知識發現方法從模型庫、方法庫、知識庫、文件庫中發現知識,然后經過與領域專家交互,經過專家的認證,直接在網上,方便員工對知識的利用,為供應鏈中各企業管理和決策提供強大的支持。

(4)建立企業集成知識門戶。為實現企業內部以及企業之間協同工作,必須提供一個知識共享的平臺。企業集成知識門戶使企業能夠實時關聯存儲在企業內部和外部的各種信息和知識,使企業員工、客戶和合作伙伴能夠實現信息的交流和知識的共享。通過企業集成知識門戶,任何員工不僅可以實時地與工作團隊中的其他成員取得聯系,尋找到能夠提供幫助的專家或者快速鏈接到相關的知識,同時還能共享其他企業的資源,得到其他企業的知識支持和最新的信息。員工可以在企業集成知識門戶上建立進行知識交流的BBS,通過這種形式,使得知識員工以協作的方式交流思想,協商解決問題,充分發揮知識的作用,發揮供應鏈的整體優化功能。同時可以通過電子會議、E—mail形式,就某一關系到供應鏈各節點間合作的專題,使決策基于鏈節的共同利益基礎上,使知識作為決策的依據。成員企業間也可以通過電話、傳真或現在的EDI數據交換等方式在企業集成知識門戶上交流信息,獲取知識。

(5)建立知識共享服務的注冊中心。為了統一各企業之間的知識交流系統,使得信息和知識自由共享,企業聯盟可以建立知識共享服務的注冊中心、知識語義轉換、以及應用集成規則引擎等機制,解決知識在其他企業難以理解的問題,實現知識表達和共享的標準化。可以利用WebService的UDDI(UniversalDescriptionDiscoveryandIntegration)來實現知識共享注冊中心,利用基于XML的WSDL(WebServiceDescriptionLanguage)來描述和知識共享服務的訪問接口特征,利用SOAP(SimpleObjectAccessProtocol)協議實現知識共享服務的訪問和使用應用集成規則引擎,從而完成業務協同處理和知識的共享。

主要參考文獻

[1][美]森尼爾·喬普瑞,彼得·梅因德爾.供應鏈管理——戰略、規劃與運營[M].李麗萍等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370-392.

篇(4)

1引言

所謂“應用型本科人才”是指即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又能將其付之于實踐的人才,具有復合型、實踐型、創新型和團隊精神等特征。應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加強對專業基本知識、專業基本技能等方面的培養,以突出應用本科人才的基本特征。本文立足于青島農業大學物流管理專業培養目標要求,以物流管理課程群建設為依托,提出物流管理課程群課程體系整合的思路,以期能夠提升物流管理人才培養質量和市場競爭力。

2物流管理課程群建設的基本思路和專業知識能力目標要求

2.1 基本思路。“物流管理課程群建設項目”以培養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為目標,兼顧學科建設需要,將物流管理專業相關的主干課程有機整合起來,形成一個科學的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達到綜合利用教學資源,知識互補,結構合理,整合優化,重點突出,特色鮮明的目的。課程體系設置應圍繞物流管理培養目標、知識體系和能力體系進行優化設計。

2.2專業知識和能力目標要求。應用型物流管理專業人才應具掌握物流管理、企業管理和供應鏈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技能;熟悉有關物流管理、流通領域和國際貿易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工農業產品物流的特點,熟悉國際物流的運作規則和慣例;具有物流系統規劃、物流業務模式和物流信息系統等的分析與設計能力;能夠在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工農業產品的運輸(配送)、搬運、裝卸、包裝、存儲、客戶服務、訂單處理等過程的規劃設計和管理活動。

3.物流管理課程群課程體系設置

3.1物流管理專業總體課程群框架。根據應用型專門人才專業培養目標和培養計劃,物流管理本科專業課程分為基本素質教育課程群、學科基礎課程群和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核心課程群的教學內容是培養學生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體系和能力體系,目的是針對社會不同職業崗位群進行專業能力培養,課程包括《物流管理》、《供應鏈管理》、《倉儲管理》、《現代運輸管理》、《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是物流管理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

3.2物流管理課程群課程之間邏輯關系。物流管理課程群由《物流管理》、《供應鏈管理》、《倉儲管理》、《現代運輸管理》和《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五門課程組成。課程之間有著科學系統的內在邏輯管理,是培養學生基本專業技能和增強學生實踐應用及創新能力的必備內容。群內課程以物流管理為基礎引領,以供應鏈管理為主線,以倉儲管理、現代運輸管理為支撐,以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為核心。

3.3 課程群建設內容

3.3.1 課程結構重組。課程群在教學過程中目的明確,主線清晰,有的放矢,知識連貫,避免課程之間不必要的重復,充分發揮課程間的優勢互補,實現課程群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共享,提高教學資源的有效利用。重新界定各門課程的地位和作用,以供應鏈管理為主線,構建物流管理課程群,形成物流管理專業核心課程體系,為學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專業課程群平臺。依據群內課程之間的邏輯關系,在教學安排上,各門課程應承上啟下,相輔相成,循序漸進,按照相互的關聯關系和各學期課程的容量分布到不同的學期。《物流管理》和《供應鏈管理》是專業基礎課,分別在第4、5學期開設,《現代運輸管理》和《倉儲管理》在第6學期開設,《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第7學期開設。

3.3.2教學內容優化整合。《物流管理》是物流管理的專業基礎課程,建立在經濟管理課程基礎上,是本課程群的理論基礎,其他課程以物流管理的基本職能為核心進行設置,主要講述現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論及主要功能。《倉儲管理》和《現代運輸管理》是物流管理的主要職能要素,介紹倉儲與倉儲管理基礎、庫存管理與控制、現代運輸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術及方法等。《供應鏈管理》旨在啟發學生從供應鏈的角度創新思考企業的管理問題,掌握如何整體協調跨組織的計劃、生產、物流、信息管理等方法。《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主要講述基于供應鏈的物流設施的規劃、設計和改善等內容。通過教學內容整合,避免課程內容的重復交叉,突出課程的重點與難點,便于學生系統掌握物流管理專業知識,有利于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3.3.3 實驗課程體系整合。實驗課程體系必須符合物流管理專業培養目標要求,重點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技術綜合應用能力,強化特色。物流管理課程群內課程實驗應打破以往的屬于各門課程的傳統做法,將實驗課程做系統性安排。按照功能不同分為自動化立體倉庫出入庫、物流信息技術、運輸路線設計等基礎性實驗和供應鏈管理、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等綜合性實驗,分別在不同的學期完成。同時根據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分別設計不同層次的實驗內容,即驗證性實驗、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和創新型實驗等。

3.3.4教學方法改進。課程體系以全面提高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為核心,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創新,注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和應用型本科教學的基本要求,根據課程群的特點,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分解課程學習任務,通過理論學習、操作練習、小組討論、設計實踐等多種途徑,配合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優化課程內容。(

4課程群課程整合優化后的教學效果

4.1教學目標明確,資源優化共享。五門課程之間實現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師隊伍的整合,實現資源共享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合力作用。將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作為課程整合的主要目的,實現課程資源的優化配置,避免課程之間的重復建設,提高教學資源的有效利用。

4.2 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改進。在教學方法上鼓勵教師啟發式、交互式、案例式、引導探索式和辨證式等多種教學手段并用,注重理論與實踐的聯系和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把多門課程的理論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由實踐來引導理論,充分發掘了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重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加強了實驗課以及技能課的比例,重視實驗課和技能課的效率;能夠定期舉行有效的實訓活動,實行產、學、研結合,與企業或者培訓基地聯系,使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參加實際的工作,鍛煉學生的設計和動手能力。

4.3師資隊伍整體素質得到提升。通過課程內容整合,改變教師單一的知識結構,促使教師全方位了解整個教育過程,提高團結協作能力,更新團隊教師的教育理念,增強教師團隊成員課程建設意識。課程組教師擔任著物流管理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及實踐環節的主要教學任務,同時承擔經濟與管理學院其他專業的專業限選課的教學任務。根據社會對物流管理人才需求的變化,結合學科發展規律,在教學、人才培養模式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相結合,把握學科及專業現狀,追蹤學科及專業前沿方面,課程組教師投入大量精力,取得預期成果,如教材編著、教學項目、教學改革論文等。

4.4學生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增強。通過不斷進行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建設與課程體系改革,尤其是專業課程群建設的不斷深化,強化特色培養,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生基礎扎實,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將大幅提高,為學生就業奠定基礎。學生積極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及課外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增強,如“大學生創新項目”、“挑戰杯”等。

參考文獻:

[1]孫福東,李洪武.國際物流實驗教學模式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8,10:136- 138.?

[2]謝如鶴,陳寶星,周耀旭.物流管理專業實驗課程體系改革研究[J].教育研究.2010,4:177-179

篇(5)

[DOI]10.13939/ki.zgsc.2017.09.167

1 國際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含義

國際物流,主要是指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或地區)間展開的貿易活動中,與商品移動有關的運輸、配送、儲存、保管、裝卸及信息管理等一系列活櫻使得商品在國際之間進行合理的流動。

供應鏈管理指在滿足一定的客戶服務水平的條件下,因致力于降低整個供應鏈系統的成本而產生的一種管理辦法。這種辦法就是將供應商、制造商、倉庫、渠道商以及配送中心等有效地組織在一起以便于進行產品的生產、轉運、分銷和銷售。簡單來說,供應鏈管理就是一種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的主要職能是計劃和控制產品或服務從供應商到最終用戶的物流。

2 我國國際物流的基本情況

第一,我國國際物流業的發展環境有了一定改善。近些年來,我國各級有關部門,從各個方面不同程度地關注著我國物流業的發展動向,并且各相關部門積極研究并主動制定相關政策,并統籌規劃其制定的各種政策。此外,由于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努力運作,加上全國標準化委員會的鼎力支持與大力推動,目前我國不僅設立了全國物流技術標準委員會和全國物流信息標準委員會,而且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與中國編碼中心設立了秘書處,并在其相互合作下,我國建立了全國統一的物流標準體系。另外,我國還在科技部的領導下完成了關于物流標準化課題的重要研究,這不僅是我國在物流標準化建設過程中的實現的重大突破,而且其對于實現我國國際物流與國際先進的發展水平接軌有著重大意義。

第二,我國國際物流需求增長迅速。國內外物流發展的長期經驗表明,一個國家的物流發展程度和其經濟總量、經濟發展水平有著正相關關系。也就是說,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經濟總量越大,則其物流發展水平也就越高。相關統計數據表明,自20世紀90年代至今,我國全社會物流總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遠遠高于同期GDP的年均增長速度,物流增加值平均每年增長也保持在11%以上。我們這里所提到的社會物流總值指的是在一定時期內通過物流服務送達最終用戶的所有商品的價值之和,物流服務的總需求與總供給就是通過這一指標反映出來的;而物流增加值則是指在一定時期內,通過貨幣形式表現出來的物流服務的總成果,它僅反映了物流的需求水平。通過有關的統計數據,我們可以了解到,近些年,由于社會物流總值與物流增加值的不斷增長,我國物流需求市場也處在不斷擴張中。

第三,我國國際物流基礎設施開始形成一定規模。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國家投入了大量資本建設我國的物流基礎設施以保證我國物流業的發展,事實證明,這一舉措成效顯著,我國的物流業不僅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而且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的統計結果顯示,自20世紀90年代至今,我國的國有物流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額、鐵路營業里程、公路里程、民用航空線、鐵路貨車擁有量等都有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和提高。同時,在近幾年里,我國海上國際集裝箱運輸量,也在以平均兩位數的速度增長,這表明了我國國際物流發展的規模在不斷擴大。經過這些年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物流業的基礎設施和裝備都在不斷完善中,這為我國國際物流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

3 加強我國國際物流供應鏈管理的措施

第一,把握市場需求,共享需求信息。鑒于采用供應鏈管理,企業只有快速并且準確地把握真實的用戶需求以及需求量,才能夠在真實的市場需求基礎上建立產品或服務的供應活動,進而才能夠從戰略發展的角度去考慮供應鏈管理在企業活動中的地位,這對于企業發展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如果不這樣做,就無法有效地解決大量的相關問題。供應鏈管理不僅要保證以較低的總成本提供給客戶更多的增值服務,還要協調和管理公司內部上下游的供應商、分銷商及客戶間的各種關系,盡可能地避免市場需求信息在一層層傳遞過程中由于信息滯后和信息偏差而給企業造成的不必要的庫存浪費現象,要將從前的單獨搜集需求信息改變為合作伙伴之間的共享需求信息。

第二,不斷建立并完善物流網絡,使國際物流更加合理化。要想建立并完善國際物流系統網絡,促進國際物流的合理化就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在籌劃物流網絡內的全部倉庫數量、倉庫所在地及其倉庫規模的時候,不僅要圍繞商品交易的需要,還要結合國家對國際貿易的總體規劃;其次,要清晰劃分每級倉庫的供應范圍、每級倉庫的分層關系以及倉庫供應或收購數量,盡可能地做到各級倉庫間有機銜接;最后,在規劃國際物流的網點時,不能忽略現代物流技術的發展情形,要做到留有一定的余地,為將來的擴建做準備。

第三,加快推廣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的步伐。現代信息技術的產生和發展不僅是促進物流業和供應鏈發展的基石,也是必備工具,其對于現代物流的業發展有著重大意義。此外,信息共享是供應鏈管理的基點。供應鏈管理的實施就要在供應鏈管理中進行POS系統、EOS 系統、數據庫系統的共享、EDI和VMI的應用,以增加Internet、Intranet 、Extranet 的商務發展速度,從而為第三方物流的發展提速。

供應鏈管理與現代物流的產生和發展是互相關聯和一致的,它們共同產生于現代經濟,是一種新的學科領域。供應鏈促進了國際物流配送的發展,要求更專業化的物流。由于從原來的企業管理轉到供應鏈的管理,需要更高水平的物流配送服務來支撐,所以就要求更專業化的物流配送。這樣一來,就導致了物流方式的改變和發展,從而出現了新的物流形式,即所謂的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提高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的發展速度,是開展供應鏈管理提出的一項重要要求。其中,第三方物流的發展問題是供應鏈管理中必須解決的瓶頸。

第四,整合現有的供應鏈。實際上,供應鏈并不是什么新穎產品,它在制造業與流通業中早就存在。但是,怎樣進一步認識它的重要性,以及優化整合現有的供應鏈,并通過現代信息技術進一步加強對供應鏈的管理,才是目前要重點解決的問題。整合供應鏈,其實主要就是一個優化企業的業務流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加強它的核心業務,將一些非核心業務進行外包,從而使企業內部供應鏈外化,尤其是物流的外包,以此來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進行供應鏈整合還要對供應商和分銷商進行優化選擇和動態管理,使整個供應鏈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具有更快的反應能力,通過整合來提高效率和效益。

第五,進一步完善服務功能和強化增值服務。鑒于國外物流業的發展經驗,我國物流企業要想取得更大發展,除了要提供基本的物流服務之外,還要能夠掌握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從而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市場細分,以擴大物流業務的范圍,盡可能地發展一些增值物流服務,并廣泛開展加工、配送貨等其他相關業務,致力于用企業的專業化服務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從而提高服務質量,用更好的服務來求取更高的企業效益;同時,物流業要通過更加全面的服務方式,與大客戶加強業務聯系,提高相互間的依賴性,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爭取發展成為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4 結 論

在知識經濟和信息化時代不斷深化的背景下,物流業朝著國際化的方向發展已成為必然。本文通過對物流以及供應鏈基本知識的回顧和梳理,提出了幾點加強和完善我國國際物流供應鏈的建議,希望對促進我國物流業和供應鏈管理的發展有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篇(6)

《供應鏈管理》課程是我院本科系統工程專業方向的一門專業基礎選修課程,近些年來,我們對《供應鏈管理》課程建設進行了系統規劃,課程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成效顯著,現對課程建設規劃問題談幾點思考和認識。準確把握課程建設總體思路

《供應鏈管理》課程建設,要進一步突出“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由單純注重知識傳授,向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并重轉變;由灌輸、講授為主,向講授、研討、自主學習、創新提高、個人發展等多種形式相結合轉變,緊緊圍繞我院人才培養總體目標,準確把握課程建設總體思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體而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教與學關系上。《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要改變傳統意義上教師單純講授和學生被動聽講,教師由講授者向設計者、組織者轉變,學生由被動聽講向自主學習轉變,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學習。著力構建平等互愛、互相尊重、教學相長的良好課堂教學氛圍,創造有利于學生自主、合作、互動、探究的課程學習環境。

教書與育人關系上。《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教師不僅要傳輸供應鏈管理相關知識,要更注重培養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塑造學生的良好品格,以高尚的師德感染教育學生,成為培育學生正確世界觀、價值觀的引導者,真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數量與質量關系上。 《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由一般性完成教學任務向注重教學效果轉變,既重“量”更重“質”,從教師如何“講好”向學生如何“學好”轉變,充分發揮學生評教在課程建設中的反饋激勵作用,通過客觀及時的學生評教,強化教學雙向溝通,使學生有效參與到課程建設中來,促進教學質量提高。

科學規劃課程建設內容

《供應鏈管理》課程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文字教材、課程標準、教學內容、課程案例庫、教學團隊等多方面。

文字教材。為滿足《供應鏈管理》課程建設和教學模式改革需要,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圍繞教學目標進行《供應鏈管理》教材建設。教材總體設計上充分體現了教學轉型的思想,突出能力素質培養。教材分為“供應鏈管理基礎、供應鏈構建、供應鏈伙伴關系管理、供應鏈采購管理、供應鏈庫存控制、供應鏈物流管理、供應鏈管理方法與應用、供應鏈信息管理、供應鏈績效評價”等9個專題內容。每個專題后編輯有章節小結、案例分析和思考與拓展等,以便于學生課后自主學習使用。

課程標準。《供應鏈管理》課程標準制定,著眼我院人才培養目標,緊緊圍繞學院教學模式轉型,結合課程性質地位的變化,重構教學內容體系,注重能力素質培養,突出教學手段綜合應用,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具體而言,該課程依據系統工程專業學科體系結構,以及學生的學習和知識需求選取教學內容,強調運用供應鏈管理思想、理論與方法,系統整體地分析和解決問題,領會供應鏈戰略合作的思想和意義,樹立供應鏈管理的系統思想,培養全局意識、協作意識和創新意識。

教學內容。該課程依據系統工程專業學科體系結構,以及學生的學習和知識需求選取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共分為“供應鏈管理基礎、供應鏈構建、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管理、供應鏈采購管理、供應鏈庫存控制、供應鏈物流管理、供應鏈管理方法與應用、供應鏈信息管理、供應鏈績效評價等”部分,這些教學內容相互聯系、知識體系嚴謹、內容由淺到深、自成體系,很好地體現和貫徹了課程教學目標。

教學案例庫。為實現《供應鏈管理》課程建設總體目標,以課程建設思路為牽引,以課程知識點為主線,規劃建設課程教學案例庫。《供應鏈管理》案例,主要以供應鏈實踐中的典型情境或事件為素材,經過研究加工,通過情景模擬、現場體驗、角色扮演、交流討論、歸納總結等手段,引導學生對隱藏于其中的特定疑難問題進行研討,從而培養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創新性思維,提高實踐應用能力。

圍繞教學內容建設案例庫,使之能夠為課程教學服務,達到拓展和深化相關知識面的目的。《供應鏈管理》課程案例包括:案例教學目的、案例教學用途、思考討論題、案例分析思路、案例教學建議、

參考文獻和編寫說明等內容。我們在進行案例庫建設中,根據課程教學實際需要,及時補充完善,時時保持動態更新。

教學團隊。《供應鏈管理》課程建設要注重教學團隊建設,加強教師之間合作交流,增強教師使命感、責任感和敬業精神。教學團隊要突出教學業務能力訓練,加強專業培訓,突出教學改革研討交流,全面提高教師業務素質和能力。通過教師進修培訓、作訪問學者等多種渠道,加強教師業務能力素質;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加強與同學科相關院校的交流合。作,拓寬教師的視野思路;建立“集體建課”制度,加強教學團隊內部的交流學習,培養造就一支敬業精神好、業務能力強、教學科研水平高的教學團隊。

精心設計課程教學模式

本課程在教學模式改革方面,按照以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培養為主導,構建與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的教學模式的思路,開展《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模式設計。

《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模式設計的思路和重點是,教學目標定位應聚焦學生能力與素養培養,教學內容體系應著眼能力需求,教學過程方法應突出學生為主體。該課程教學模式,是以我院人才培養目標為牽引,緊緊圍繞學院教學轉型,強化注重能力素質的培養,倡導“自主式”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具體而言,本課程教改研究突出以下三個方面:

合理安排教學環節。 該課程注重精講與研討等教學環節的有機結合,促進學生對供應鏈管理知識體系與技術方法的深刻理解與掌握; “精講”貫穿教學全過程,由教師按專題統一組織; “研討”是在精講的基礎上,組織專題研討,促進對知識點的拓展與深化。推廣啟發式、研討式、案例式等多樣化教學方法,提倡部分學時講授,部分學時導學或自學,提高教學效益。合理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增強教學直觀性和生動性,避免“濫用”多媒體手段,提倡利用網絡、微博、郵箱等方式,開展師生互動和輔導答疑。

貫徹“案例驅動”教學模式。在教學中以以供應鏈典型案例、著名企業供應鏈案例、知名品牌供應鏈案例為先導,通過對案例的講解和分析,引導學生對知識點的學習,即通過案例分析,引導學生掌握知識點;通過相關供應鏈案例研討,拓展與深化學生知識面與視野。

采用“研討式教學”方法。在教學方法設計上,建議采用“研討式教學”方法,依據教學內容,結合經典案例,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為目的,將教學內容轉化為研討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討論,加強學生之間交流,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提高教學效果。

篇(7)

2第三方醫藥物流教學軟件平臺構建

2.1第三方醫藥物流教學軟件平臺構建邏輯模型

第三方醫藥物流教學軟件平臺構建按照醫藥物流管理專業面向職業標準所對應的醫藥物流管理崗位群,確定所需要的素質、能力和知識,明確醫藥物流管理典型工作任務,并依據職業能力需求將工作任務轉化為學習領域,通過訂單處理、出入庫作業、倉儲管理、運輸配送等項目得以完成;借助項目構建學習情境,以企業業務流程為主線,突出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不僅涵蓋從事職業崗位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識點和技能點,而且培養學生的未來崗位升遷、職業遷移的能力。

2.2第三方醫藥物流教學軟件參照的職業標準

第三方醫藥物流教學的培養目標是面向醫藥物流行業從事醫藥物流基本的運輸管理、倉儲管理、物流配送、物流信息管理、供應鏈管理和服務工作,具有可持續學習和發展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按照第三方醫藥物流通常的組織機構和職能分工,需要對接的職業類別包括第三方醫藥物流的客服人員、理貨人員、搬運工、保管員、養護員、分揀員、驗收員、復核員、流通加工員、包裝員、運輸調度人員共十一種崗位。2.3第三方醫藥物流教學軟件崗位素能第三方醫藥物流崗位素能是從事特定崗位所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要求熟練掌握各種藥品保管、養護設備的基本使用方法,并能根據倉儲與保管的實際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策略;要求熟練掌握藥品運輸與配送的作業流程,能運用物流信息技術進行物流線路運輸及優化;要求掌握醫藥物流基礎管理知識,樹立供應鏈管理的理念。

2.4第三方醫藥物流教學軟件平臺工作任務

第三方醫藥物流教學軟件從藥品訂單的接收開始,以藥品實物流程為主線,兼顧資金流和信息流的處理,核心是對“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整合。通過對藥品訂單處理、入庫驗收、倉儲保管、在庫養護、運輸配送等,幫助醫藥物流企業實現貨物跟蹤、庫存優化、在線交易等功能,通過第三方醫藥物流教學軟件的在線學習與操作,幫助學生掌握GSP等藥品專屬的學習;掌握供應鏈管理等物流通識的學習。

2.5第三方醫藥物流教學軟件平臺的項目設計

第三方醫藥物流教學軟件項目設計包含人、財、物和質量文件系統等4個方面。藥品GSP相關法律對人員要求重點是人員的職業資格和培訓,牽涉到藥品企業質量負責人、質量管理機構負責人、質量管理員、檢驗員、藥品檢驗員、驗收員、養護員、保管員、營業員等。藥品物流硬件包括藥品冷庫、常溫庫、陰涼庫、特殊藥品的分區管理。不合格藥品、待驗藥品、合格藥品、發貨藥品等以紅、黃、綠三種顏色標識的“色標”管理。藥品與墻、頂、燈、散熱器或供暖管道應保持一定的距離。需對藥品的溫濕度進行日常記錄,對空調、加濕器等設備進行管理。醫藥物流企業需要制定詳細的規則、標準和程序,明確每個崗位的具體職責,對藥品物流進行全過程監控和記錄,做到有證可查。上述管理類的項目與藥品供應鏈上下游的供應商、客戶、銀行等進行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的雙向溝通,并通過藥品物流操作類項目完成基礎資源管理。如首營藥品的審核,牽涉到營銷人員的職業資格、法人代表授權委托書的憑證保持,藥品入庫驗收后的分區管理、色標管理、藥品的養護等。

3第三方醫藥物流教學軟件數據分析構架

第三方醫藥物流教學軟件數據構架可以根據數據庫提供的數據進行數據分析管理,使分析得來的數據成為決策支持對象,并最終滿足平臺用戶數據分析需求。第三方醫藥物流教學軟件數據包括第三方醫藥物流歷年數據庫、師生共享信息數據庫、行業融合數據庫,通過平臺的數據庫存儲,可以準確真實需求,為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制定科學政策提供依據;數據庫的支持除了能夠滿足正常教學之外,還可以實現深入的數據挖掘功能。

篇(8)

1、泰勒和標準化作業管理

費雷德里克·泰勒(1856~1915)是美國古典管理學家,科學管理的創始人。他18歲從一名學徒工開始,先后被提拔為車間管理員,技師,小組長,工長,維修工長,設計室主任和總工程師。在他的管理生涯中,他不斷在工廠實地試驗,系統地研究和分析工人在操作方法和動作上花費的時間,逐漸形成其管理體系——科學管理。

泰勒認為:物質方面的直接浪費,人們是可以看到和感覺到的,但由于人們不熟練、低效率或指揮不當而造成的浪費,人們既看不到,又摸不到。“所有的日常活動中不注意效率的行為都在使整個國家資源遭受巨大的損失,而補救低效能的辦法不在于尋求某些出眾或是非凡的人,而在于科學的管理。”。科學管理以發展規模經濟和降低成本與管理費用為主流管理原則,根本目的是謀求最高效率,其重要手段是用科學化的、標準化的管理方法代替原有的經驗管理。標準的作業管理包括三個方面:

【1】標準的工作定額:泰勒為制定科學標準而進行了大量的工時和動作研究,剔除多余動作,糾正必要動作,規定完成每個操作單元的標準時間,再加上必要的休息時間和其它可以接受的工作延誤時間,最終計算出完成該項工作所需的總時間,這就是一個合格工人的合理日工作量。

【2】第一流的工人:“每一類工人都能找到某些作業,使他成為第一流的工人,除了那些完全能做好而不愿做好的人”。這其中作業培訓就成為管理是否存在的基本區別,而管理者的基本職責就是:使工人的能力同工作相配合,管理者要為雇員找到最合適的工作,培訓其成為“第一流的工人”,激勵他們盡最大努力完成工作。

【3】標準的作業條件:針對工作過程制定科學的工藝規程,關注人機關系分析,使工作過程所必需的條件和環境得到標準化確認,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來。作業條件包括三項基本內容,一是標準化的操作方法;二是標準化的工具、設備和材料;三是標準化的作業環境。

【施密特試驗】19世紀80年代,美國米德瓦鋼鐵公司工程師泰勒進行了搬運鐵塊,鏟鐵砂和煤塊,金屬切削三項實驗,施密特試驗就是其中之一。1885年泰勒對一個名叫施密特的鏟裝工進行試驗,泰勒用一只秒表對施米特的操作進行了細致、準確的測量,剔除其工作的無效部分,對技術進行改進,施密特的每一個操作細節都被作了具體規定,如鏟的大小、鏟斗重量、堆碼、鏟裝重量、走動距離、手臂擺弧及其他操作內容,每一鏟21磅(約9.9公斤)時裝卸效率為最高,其勞動生產率由每天12.5噸增至48噸。泰勒的操作動作分析雖有些不盡人情,但對提高勞動生產率卻十分奏效。

2、泰勒制在制造業中的應用價值

泰勒時代是一個勞動力充裕的時代,而泰勒卻認為提高生產率的關鍵是知識,而不是人力,但怎樣最有效地組織人力的運用,卻是極為重要的知識。 泰勒像病理學家一樣解剖工作,將動作的流程分解到最小的單位,測量它們所需的時間和空間,再將它們組合在一起;區分各種組合方法的優劣長短,不斷追求他畢生的管理目標:高產量、低成本;高利潤和高工資。他要將人和機器融合成一個有機體,一個“人與機器合一的系統”,以達到工人和機器的最高使用效果。泰勒強烈地主張制造業的成本會計和統計,使成本成為計劃和控制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在提高生產力的要求下,泰勒制得到推廣,當時芝加哥屠宰場原來的屠宰加工方式被分解,然后按照科學管理的要求組成新的屠宰生產線。福特汽車廠的裝配線也被解體后重新組建,1913年,兩條兩公里長的金屬板制的組裝線在底特律郊外投入生產,著名的福特汽車生產流水線由此誕生了。

這些實際應用是在泰勒的單工序動作研究基礎上發展而來,它是針對提高整個制造過程及相關環節的作業效率所做的分析,其中規定了各工序的標準時間定額,進行了5項標準化工作(包括產品標準化,零件規格化,工廠專業化,機器工具專業化,作業專門化),它使整個生產過程各環節在時間上得以有效協調,大批量生產的優勢顯現出來,工作效率大幅提高,成本明顯降低,整個供應鏈的管理效果逐步改善。對于當時的美國制造業來說,這的確是個全新的效率觀念。

泰勒去世后,美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為了提高軍工生產率應付前線的迫切需要,效率被賦予至高無上的價值,泰勒的科學管理得到了各方充分肯定。二戰期間,泰勒制在美國軍工企業得到了普遍運用,并按照泰勒制的方法訓練出大批產業工人,其中不少是農民或者足不出戶的家庭婦女,兩三個月內他們被培訓成一流的鍛工和焊工、造船工人和軍火工人。美國軍工企業的生產率大幅提高,這種局面在戰后轉向民用工業,出現了高效率、低成本、高工資、高利潤的新局面。

隨著經濟的急劇發展和現代信息技術在企業管理中的廣泛應用,泰勒的科學管理的精髓在管理的各個領域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從財務管理中資金的精確管理,到庫存物料價值的準確分析,再到整個供應鏈的執行過程,都在繼續進行著科學管理的標準作業管理,因此,實現企業的標準作業管理,成為企業適應信息技術發展,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基礎。 二、泰勒制在生鮮供應鏈管理中應用價值

目前中國的超市生鮮經營就其工業化程度來講,基本處于手工作業和手工作坊的初級狀態,它介乎于食品工業和初級農副產品經營之間,作業管理方式粗放,績效對管理者經驗的依賴非常之大,超市生鮮經營乃至生鮮供應鏈管理不夠系統和連續,從而導致生鮮經營整體業績提高緩慢,近年一直處于困難重重的膠著狀態。

研讀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參照泰勒的標準化作業管理來解析超市生鮮經營現狀,我們可以發現許多具有啟發性的管理思想和指導方法,再考察生鮮供應鏈管理水平較高的國家,也多在標準作業管理方面反映出相當高的管理水平。

1、標準作業管理:膠著狀態背后最大的管理瓶頸之一

泰勒標準作業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三定:在集約化生產前提下,定定額,定培訓,定作業條件,從而實現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管理。

【1】制定生鮮作業定額

現在超市的生鮮加工現場,除了在加工規程標準較高的產品部門(如面包房),或者管理較好的外資大賣場,我們確實很難發現標準作業定額在生鮮區普遍應用。這種狀況一方面反映了生鮮作業管理流程不夠清晰,標準化管理水準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在超市生鮮區中,生鮮作業定額制定和推行存在著相當的復雜性。

原因之一,在前店后場的超市生鮮區,每個崗位的工作往往都是多元化的,無法達到集約化生產下的專業化分工,不會出現鋼鐵廠的鏟工施密特那樣單一工種;

原因之二,由于生鮮品銷售隨季節起伏較大,生鮮加工又屬于典型的以銷定產,人員配置的穩定性和工作量的隨機彈性之間存在協調難度,忙閑不均為定額制定和執行帶來難題。

【2】培養第一流員工

由于生鮮經營的迅速普及,生鮮區具有專業經驗的員工需要量很大,但大部分生鮮崗位已不再是單純的銷售職能,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食品加工的專業職能,例如:“第一流”鮮肉部員工需要懂得肉禽的基本知識,掌握保鮮處理方法,要能夠準確地進行屠體分解,還要有衛生常識以避免作業中的交叉感染;另外需要了解肉禽產品的消費方式和銷售規律等。然而不幸的是現有的行業培訓能力和培訓方式與“第一流員工”的培訓需求之間長期處于脫節狀態。

泰勒認為,科學管理是多種要素的結合,管理者需要把各種專業知識收集起來,加以分析組合并歸納成規律和條例,然后結構成一種管理方式,它適用于人類的各種活動,從最簡單的個人行為到經過充分組織安排的大公司的業務活動。那么在生鮮區“第一流員工”的專業培訓工作上,差距和潛力是同意語,標準化作業管理在這里有著很大發展空間和應用價值。

【3】規范作業條件

在超市從事生鮮經營應該具備什么作業條件?要保證超市的生鮮食品安全必須具備什么作業條件?中國連鎖超市生鮮區具備這些作業條件嗎?在“非典”的特別時期,這些問題尤其令人關注,然而要正視這些問題,結果會非常令人堪憂。

【標準操作方法】

超市生鮮經營包括了生鮮品儲存、加工和銷售等環節,按照泰勒制的標準操作方法可以歸納以下要點:

① 按照各類生鮮品的屬性進行必要保鮮處理和儲存;

② 按照標準化的配方和操作方法進行產成品加工;

③ 按照銷售規律進行標準化陳列,并進行保鮮養護;

④ 基于標準的作業流程進行綜合成本核算;

⑤ 所有加工配方、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都必須以文本的方式固定下來,并進行周期性檢查和不斷優化。

上述標準操作方法只在少數大賣場生鮮區中局部有所體現,而且標準化水平和執行力度參差不起。

【工具、設備和材料標準化】

泰勒的標準化作業管理十分注重作業中的人機關系配合,因為任何作業效率的提高都是與工具、設備和材料的有效性分不開的。盡管超市生鮮經營的發展帶動了生鮮專用加工工具、設備和材料的開發應用,例如家樂福制作水產冰臺的專用工具,為進行交叉陳列而設計的專用道具等。但工具設備的低適用性,人機配合度較低,非標準原料使用,以及用于食品工業大批量生產的工具設備用于超市生鮮區的情況仍然比比皆是,它對于生鮮區的工作組織、工作效率、產品質量和營運成本都產生了諸多制約性影響。更不用說有些超市以最低投入標準從事生鮮經營,工具設備十分簡陋,其生鮮品質量、運營效果和長期成本決不會比簡陋的手工作坊好多少。

【標準的作業環境】

生鮮產品因其特殊性,使它對生鮮經營環境有著許多特殊的要求,包括環境溫度、上下水設施、排煙通風、清潔衛生等等;同時也對加工現場的設備和作業點布局產生了特殊的設計要求。

超市生鮮區的環境標準既與前期投資相關,也直接關系著后期經營成本和經營風險。例如:有些超市為了降低單店投資,削減空調和保鮮制冷設備投入,甚至用電風扇代替空調降溫,每到夏季,室內環境溫度居高不下,生鮮品腐爛變質的速度加快,食用安全性下降;電風扇導致生鮮品很快脫水失重,損耗大幅增加,降低作業環境標準使超市背負起與之不相上下的經營成本和經營風險。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應該得出一個結論,投資者要進入任何一個行業或者經營項目都是有“門檻”的,門檻越低,競爭性越強,經營風險性也隨之加大,生鮮經營也不例外。超市生鮮經營需要一定的投資規模和專業管理支持,考核超市生鮮經營的作業條件,不僅有在生鮮品產銷過程中保證消費者基本權益的社會責任,也有項目投入產出的損益考慮,因此不是所有超市都具備從事生鮮經營項目的作業條件,也不是所有經營者都能從中真正獲利。因此是否應該為生產和銷售生鮮品的連鎖超市設立門檻,以確保消費者的食品安全,這是非典時期擺在行業管理部門面前的重要問題。

2、標準作業管理的應用平臺選擇

在普及生鮮經營的過程中,生鮮品現場制作成了備受追捧的方式,但問題也隨之而來,要在越來越多的連鎖門店中保證作業管理水平,其難度是與門店數量增長是呈正比的。那么,在什么平臺之上推行標準作業管理就成了一個關鍵問題,是零售終端的生鮮區、是在零售終端后臺的加工中心還是其它,這個選擇將影響著標準作業管理在生鮮經營中的應用效果。

【1】選擇應用平臺的基本前提

從標準作業管理主導思想來講,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作業效率是其追求的根本目的,通過將復雜工作進行專業化分割,把作業過程分解為最簡單、最基本的工序,降低工人作業的復雜程度,提高熟練程度,以便強化對各個作業過程進行控制。在超市生鮮經營中推行標準作業管理還有另外一個目的,就是通過規范作業管理達到生鮮加工的品控標準。因此,標準作業管理應用平臺選擇是以規模生產加工為基礎,只有規模生產才能夠有專業分工,專業的“鏟工”崗位才能夠才能出現,專業技術、標準工作定額、標準的工具設備材料以及標準的作業環境才有運用的可能性,同時一線門店管理人員才有更多精力關注銷售。因此,標準作業管理的應用平臺一定是以集約化規模生產為基本前提。

【2】應用平臺選擇

很明顯,除了少數大規模從事生鮮現場加工經營的大賣場之外,由于不具備產銷規模,大部分超市生鮮區都不是推行標準作業管理的最佳平臺,只能是生鮮形象的載體和產品銷售終端,所以應用平臺需要沿著生鮮供應鏈上移,以尋求最佳的著力點。這個著力點要么是生鮮加工配送中心,要么是定點生產廠商。

通常來說,連鎖經營的精髓是規模化和標準化,而規模化的生鮮銷售需要規模化的加工中心與之配合,生鮮加工配送中心正是這樣一個重要的結點。由于能夠集合生鮮單品的生產規模和批量,也能夠集合生鮮單品采購量,使它成為目前推行標準作業管理的理想應用平臺。

在生鮮加工配送中心這個平臺上,標準作業管理的是以兩種方式推行,一是在自產環節,食品工業管理方式、標準工作定額、專業培訓、標準的工具設備材料以及標準的作業環境可以得到充分發揮;第二種方式是針對外部生鮮品供應商,中心可以通過集合訂單對外協加工生鮮品的供應商提出作業標準和要求,以提高整個生鮮供應鏈的運作管理水平。

3、日本生鮮供應鏈管理的示范作用

超市生鮮經營狀況是整個生鮮供應鏈協調管理水平的反映,日本的生鮮供應鏈管理就是標準作業管理應用的一個良好范例。

在日本的生鮮供應鏈上,各環節的廠商以相互參股的方式確定利益關系,并依據明確的專業分工要求各司其職;每種生鮮品的加工方式、配方、工藝流程、工具原料使用、生產定額、訂單響應時間都有詳細嚴格的規定;針對每一個加工環節進行成本分解組合的數據記錄,使得產品在加工配送過程中的成本變化始終處于成本核算體系的控制之下;同時供應鏈管理范圍不斷延展,直至生產商的作業環境(清潔、照明、換氣、空調等)和衛生質量標準、新產品開發規劃和庫存管理;在這個過程當中,各種專用工具設備被共同開發出來投入使用,標準的原輔材料的應用大大降低了作業操作難度。而作為生鮮供應鏈的主導者,日本的大零售商以POS數據分析系統和集合訂單協調生鮮供應鏈的管理,并對廠家進行產品開發和生產指導。

相比之下,中國生鮮供應鏈管理水平與國外發達國家有將近30年的差距,隨著中國零售業的快速發展,生鮮供應鏈正面臨著重新整合和突破,而泰勒標準作業管理為我們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指導思想和方法論。 三、標準作業管理推行的機遇

由于中國的生鮮供應鏈正處于形成和逐步完善之中,生鮮加工配送中心建設又因投資較大使得投資者顧慮重重,但目前零售業態發展中的某些動向值得特別關注,它會為標準作業管理應用帶來機會。

1、折扣店將成為拉動生鮮供應鏈管理水平提高的契機。

以迪亞為代表的折扣店今年將陸續進入中國市場,它的超低價生鮮品銷售將集中反映其成本控制水平和生鮮供應鏈管理水平,而標準作業管理將是決定其成本狀況的關鍵因素。

2、OEM將成為連鎖超市自有品牌開發的主打方式。

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即委托生產,就是品牌擁有者不直接生產產品,而是利用自己的“關鍵核心技術”來設計開發新產品,控制銷售“渠道”,而把具體產品加工交給具備條件的制造商。這種方式過去常見于IT產業以及農副產品出口企業,隨著大型零售商銷售規模擴大,一些中小型食品加工企業將會成為大型零售企業自有品牌開發的OEM廠商,前提是食品加工企業必須擁有良好的生產條件和品控管理,同時具有競爭性的成本控制能力,因此,標準作業管理將是超市和OEM廠商達到共同目標的重要手段。

3、生鮮加工配送中心的投資者將呈多元化趨勢。

由于生鮮加工配送中心的服務半徑有限,且往往需要一定的投資量,所以只有少數超大型零售商能夠承擔,目前能稱得上生鮮加工配送中心的項目屈指可數,但隨著農副產品出口企業對國內市場的關注度提高,以及大型生鮮品加工企業跨地區經營,由這類大型企業組建的第三方生鮮加工配送中心將會加入到生鮮供應鏈運作中來。

篇(9)

1新常態供給側改革下物流行業人才需求分析

物流師的職業能力:《物流師國家職業標準》中規定物流師能夠獨立管理物流項目和物流信息系統;制定物流年度規劃,對物流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協調內外物流關系,參與物流服務合同的談判;承擔物流人員的培訓等工作能力,需要具有一定的觀察、理解、計算、判斷、應變、表達、交流、協調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2確定專業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規格

培養目標:物流管理專業培養能適應新常態市場經濟發展和國家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現代物流系統分析與設計、倉儲與配送、運輸管理及供應鏈管理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熟悉區域物流、國際物流、生產物流及物流營銷領域管理與決策方法,具有較強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實踐操作能力、交流能力以及社會適應能力,有良好的生理素質、心理素質、文化素質以及行為素質,適應生產物流、農產品物流、商貿物流以及第四方物流管理需要的高層次復合應用型人才。能在政府相關部門以及各類物流配送企業、第四方物流企業以及相關生產企業、商貿企業從事物流管理工作。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經濟學、管理學、物流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經濟管理、物流管理等方面的素質和能力訓練,具有進行物流方案設計、物流活動決策的理論分析和實務操作的基本能力。物流管理本科人才的知識能力結構的邏輯體系如下:第一,了解物流管理問題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及物流系統設計方法;第二,具有較強的文字和語言表達、人際溝通以及運用物流基本理論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一門外語,具有在物流領域內的業務對外交往的基本能力。第三,具備高尚的品德以及強大的自制力;第五,熟悉我國物流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及世貿組織的國際公認準則及國際慣例;第五,了解物流及管理的發展動態及新技術對物流管理的影響;掌握經濟學等學科的基礎知識及其管理方法;第六,能夠進行文獻檢索、資料查詢,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實踐能力。

3物流管理專業崗位群分析

通過對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灣地區大中型企業物流管理崗位需求的廣泛調研,發現物流管理專業的崗位群貫穿于物流決策與方案設計、供應鏈管理、物流信息流動以及物流職能活動管理,在物質資料的采購供應、物質資料的生產流轉以及產成品的流通等各個階段都有物流管理人員參與,對應的專業能力崗位。

4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目標及能力結構定位

通過調研分析,結合企業行業的需求,剖析物流管理專業的培養規格與崗位群對人才的具體要求,將抽象的專業能力具體化為相應的能力要素,優化組合后形成能力模塊。物流管理專業歸納出的能力模塊設為兩大類八個具體方面:一是基礎能力模塊,包括物流職業素養,物流職業素養是每一個物流從業人員最基本的職業修養,物流系統分析與系統構建能力,供應鏈架構與優化能力,物流網絡規劃與運作能力,物流職能活動實施與控制能力,物流信息管理能力;二是實踐能力模塊,包括物流操作與物流管理實踐能力模塊和物流規劃與設計實踐能力模塊,這兩個模塊能夠從不同層面上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2]。

5物流管理本科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構建

通過對兩個“能力大模塊”的分析,確定不同模塊的具體能力要素間的關系,構建物流管理專業基于“公共基礎+職業能力+崗位能力”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其中,崗位能力模塊包括“物流采購能力、倉儲管理能力、運輸管理能力、配送管理能力、生產物流能力、物流信息能力”等六大子模塊。然后,將六個子能力模塊分解成對應的教學課程“小模塊”,即基本的教學單元,通過“理論與實踐”對接的教學體系實現適應市場需求的應用型物流人才培養。

6結束語

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社會經濟發展迅猛,直接拉動了物流量的持續增長;而產業集聚和生產方式的變化又同步派生更多的物流需求。皖江城市帶經濟發展需要一大批物流人才,培養一支高素質、強能力的高水平物流管理人才隊伍已成為當前高校面臨的首要任務。皖江城市地區高校的物流管理專業需要徹底擺脫傳統教學方法和以理論教學為主的課程框架,構建完整的、適用的課程模塊,以培養地區經濟建設所需的應用型物流人才。

[參考文獻]

篇(10)

    二、研究背景

    北京市是農產品消費的大都市,據相關資料推算,全市每年消費蔬菜約40億公斤,果品約29億公斤,生豬約400萬頭。隨著北京市國際化程度日益增強以及2008年奧運會的臨近,中高檔蔬菜瓜果、肉食的需求與日俱增。因此,構建與之相適應的現代化農產品物流體系是北京市當前社會經濟發展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北京市各級農業管理部門也認識到這一點,在近年來實施的改革過程中,農產品物流體系得到了長足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存在的問題依舊比較明顯:(1)基礎設施投入不足。在農業增產上投入較大,但產品儲運技術和物流設施等方面卻明顯投入不足,加工水平低、運送方式落后、冷鏈運送比例小,致使產品質量難以保證,難以滿足奧運期間巨大的物流需求。(2)市場結構不完善。主要表現在物流主體不清晰,眾多小農戶、農民合作組織加上農產品加工企業、批發商、零售商,一起構成了農產品流通主體多元化的格局。(3)物流信息不暢。北京市農戶生產規模較小,市場主體分散,信息傳遞手段落后,導致產品流通時間拉長,農戶在供應鏈全過程中處于被動地位,無法及時獲得有效的供求信息,進而導致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處于無序狀態,難以快速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三、面向服務的敏捷知識管理系統

    本文針對上述農產品流通體系中知識管理存在的不足,從供應鏈管理和信息管理的角度提出了面向服務的敏捷知識管理系統(services-oriented agile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該系統基于web服務技術,支持異構計算環境下的分布式瀏覽器/服務器模式,對系統中的所有用戶提供分布透明性、跨平臺透明性以及異構數據透明性。其總體結構如圖2所示。該系統能夠實現敏捷供應鏈中知識資源的分布式動態集成,包括提供知識資源的動態發現、集成和綁定等服務,從而解決了敏捷環境下知識資源集成的關鍵問題。

   (一)相關概念

    面向服務的架構自提出以來一直沒有標準的形式化定義,許多學者對此方面進行了研究。侯麗珊等提出了基于環境本體的服務描述框架并用基于?仔演算的進程表達式表示服務的行為語義。饒元等在對時序邏輯語言xyz/e進行擴展的基礎上對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以及系統的核心概念進行了形式化定義。然而,上述研究都只針對傳統服務展開,沒有考慮到知識服務的推理性、創新性和語境相關性等特點。因此,本文根據知識的特性,對敏捷知識管理系統中相關概念進行如下定義:

    定義1敏捷知識管理系統:由多個服務角色通過基于標準協議的基本連接件按照特定的業務模式組合而成的一個分布式敏捷知識管理系統,能夠根據角色的請求及環境的變化迅速做出反應,提供相應的知識服務。

    定義2知識服務(knowledge service):由一個或多個知識模塊組合而成的具有獨立功能的、自治的軟件體,通過wsdl對外部接口進行描述,利用soap消息來完成消息通信。詳細定義為:ks=,其中id代表服務名稱。dis代表服務描述,主要包括服務功能描述和服務契約描述兩部分。if代表服務接口,是服務功能特征的集合。attr是服務屬性的描述,包括屬性、屬性值以及之間的映射關系。

    定義3知識服務組合(compositional knowledge service):由多個基本知識服務根據特定需求組合而成的具有復雜功能的軟件體。其內部的消息通訊與服務調度以及與外部服務間的通訊使服務組合具有更為復雜的動態行為,且服務的重用粒度也更大。詳細定義為:cks=,其中ks為基本服務集合,其他定義與上述知識服務類似。

    定義4知識服務描述(knowledge service distribution)是對服務功能以及調用契約的描述,定義為sd=。其中sf為功能描述,包括接口功能、參數格式等。sc為調用契約,包含調用協議、調用權限等,其中知識服務接口(service interface)是服務訪問的語法規范,僅提供服務名及特征,并不描述服務的實現方式。定義為:si=,其中sip是接口參數的集合,slm是服務方法的集合。

    定義5知識服務屬性(service attribute):對服務特征的描述。可細分為靜態屬性和動態屬性。靜態屬性值不隨時間變化而變化,只是與其他服務區分的基本依據。動態屬性則會隨著時間等外部條件的不同而取不同的值,刻畫了資源的變化特征,例如服務狀態、服務負載等。定義為:sa=,其中attr={a1,…,an}是服務屬性的集合;ran={v1,…,vm}是服務屬性值的集合;f:attr->f(ran)是資源屬性到其值域上的一個映射。

   (二)體系結構

    敏捷知識管理系統主要分為三層,包括交互層、應用層和數據層。其中交互層是系統面向用戶的接口,對外提供系統的公共服務,主要負責接收服務請求,并進行服務請求的解析,將相關信息提交給系統其它模塊進行下一步處理。而應用層是系統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模塊:

    服務注冊模塊在傳統vddi的基礎上實現并進行語義擴充,除了保持uddi基于關鍵字的服務查詢和發現功能外,還擴展了基于語義的服務發現功能,實現系統服務的注冊、查詢和語義映射工作。經過接口封裝的各應用系統服務,除了在uddi進行正常注冊之外,還使用領域本體對其進行語義描述,以支持兩種不同類型的服務發現機制。

    服務匹配模塊根據服務請求內容,對服務注冊中心的服務進行關鍵字及語義匹配,并返回最優服務。在服務運行的同時,由監控模塊根據服務匹配和運行的情況對服務進行評估,評估結果追加到服務注冊信息中,作為今后服務匹配和選擇的參考因素。

    服務組合模塊只有當一個服務請求需要一個復雜業務過程才能夠完成時發揮作用。首先該服務請求會分解為基本服務請求,每個基本服務請求都要經過服務的匹配過程,最后所有匹配的服務按照業務定義中的邏輯順序進行服務組合,形成可執行流程,最后解釋執行。

    數據層主要對成員的基本信息和服務信息進行存貯和分析,以建立聯盟知識庫。

   (三)組建過程

    以農產品供應鏈為例,敏捷知識管理系統組建過程描述如下:(1)首先以行業協會的形式建立農產品供應聯盟,并對聯盟中的企業進行分類,包括生產、物流、銷售企業等,其中每個企業均需要進行資格認證并進行評級,通過認證后各成員連入聯盟內部intrenet并在uddi注冊;(2)當有合適的市場機遇出現時,聯盟統一市場信息并進行分析,確定所需供應商類型。有合作意向的成員向聯盟提出申請,聯盟根據市場情況并結合成員的各項評級及所提供服務的質量評級進行供應商選擇并組建供應鏈;(3)供應鏈組建完畢后,入選的注冊完畢后,敏捷知識管理系統初步形成。當有成員需要知識服務時首先到聯盟知識門戶提交進行知識服務請求,若此服務存在則進行共享權限確認,然后由協會作為第三方與服務提供者綁定并進行交互。(5)當市場機遇消失后,敏捷供應鏈解散,各企業知識服務注銷,重新回到步驟(2)。組建過程如圖3所示。

   (四)應用實例

    這里,以農產品加工企業為例,對敏捷知識服務進行簡要說明。在對農產品進行清洗加工的過程中,加工企業通常需要了解農產品的農藥使用量及所包含的化學成分,而作為需進一步對農藥生產企業進行知識查詢。在敏捷知識管理系統的支持下,農產品加工企業只需要向聯盟提交知識查詢即可,由系統進行知識服務的組合調用并迅速發現結果,實現知識的敏捷重用,使原有查詢過程得到簡化。

    四、關鍵技術

   (一)服務檢索與組合技術

    知識服務作為一種語義密集型的高層應用,用戶通常需要具備全面知識才能正確使用,傳統uddi基于關鍵詞和簡單分類的服務發現機制已經不能很好滿足需要。因此,本文在敏捷知識管理系統中提出一種基于領域本體和語義相似度的知識服務發現方法。首先將用戶查詢需求進行語義擴展,細分為功能需求、質量需求等,然后判斷功能需求是基本服務還是組合服務,若為基本服務則直接對uddi中已有服務進行語義查詢。若為組合服務,則對該查詢進行基本分解后進行相似度計算,得出結果后再使用工作流技術實施服務組合,如圖4。其中,服務組合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的服務形式。目前研究方向主要有基于流程的方法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方法。前者以工作流技術為基礎,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wsfl、bpel4ws等;后者以語義描述模型為基礎,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是owl-s。而本文提出的方法則將服務檢索與組合相結合、人工智能與工作流相結合,充分考慮了知識服務自身的特點。

   (二)服務質量描述及評價方法

上一篇: 思想作風建設的首要任務 下一篇: 防震減災的宣傳知識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色多多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线 | 色婷婷六月亚洲婷婷国产 | 宅男宅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日韩理论中文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