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6 17:27:0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勞動教育課程的建議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勞動課是新課程中的一門必修課,是新課改的一大亮點。根據我校實際,我們充分整合各種活動,挖掘學校潛力,利用學校資源,將活動課程化,進一步挖掘并開設了校內和校外勞動基地,校內每個班級認領自己的綠化區,校外在學校周邊的果園設置勞動實踐基地,學生定期開展到實踐基地勞動的活動,體會勞動的喜悅,為學生豐富的勞動課程打下基礎。
一、在果文化課程基礎上,深入挖掘,開設特色綜合實踐勞動課程,學校在校園內設置班級勞動區域,校外設置勞動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多種學習經歷,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
二、學校開設了根雕、泥塑、十字繡等相關社團,并建立果文化展示室展示學生的優秀作品。
“居家小小設計師”、“變廢為寶小制作”、“ 心靈手巧我在行”等主題活動中,孩子們利用各種材料做成小制作,感受紙張、布塊、針線、盒子、一次性水杯這些小物件經過巧手后發生的神奇變化,培養了觀察力、想象力、創意物化能力。
打理家務、入廚做飯、植物養殖、玩轉游戲、趣味健身……“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幫著做”。活動主題“ 家務小達人”、 “垃圾分類我在行”,低年級小主題“疊衣服”、“每天早早起床疊被子”、“整理我的房間”等等,讓家里干凈整潔;“護綠小衛士”讓綠色凈化心靈;“我是廚房小幫手”、“ 我和蔬菜交朋友”讓一粥一飯表達對家人的愛;“一起來做老游戲”讓親情洋溢;“做時間的小主人”、“體育鍛煉我最棒”讓身體更健康。
三、實驗探究篇
“生活中的圖形”、“趣味小實驗”、“我是小小科學家”活動中,學生們在科學實驗中學會思考,培養了動手能力,激發了創造力,認識到科學就在身邊。
在進行學校勞動教育同時在家也積極開發勞動課程,開展了孝心感恩父母、我為父母端杯水的活動,體會父母的艱辛,同時也讓孩子學會感恩,融入感恩教育。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為學生教育互動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雖然,勞動教育課程開展的如火如荼,但是還是存在很多問題。一方面學生的知識面變廣,成效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勞動課并不總是有效的發揮其作用,甚至,適得其反成為師生的負擔。而這一點在農村體現的尤為明顯。
一方面農村學校條件較差,資金不足,軟硬件設施缺乏,甚至沒有專業的勞動課教師,學生有效開展勞動課成為空談。而且現階段學校開設的勞動課多是“花式”勞動課,實效性和實用性都有所欠缺。未形成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合力,使的教育效果未達到預期狀態。
另一方面,在多數家長的認知里只有文化課成績完成的出色那才算是“好孩子”。尤其是在勞動方面現在的孩子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尤其是農村從學校,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好好學習就行,干什么活。”農村家長觀念滯后,認為孩子不用學習也能夠種地、做小買賣,上學就是為了考學,為了跳出農門。致使孩子缺失了最基本的自我自理能力,并且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承受能力都有普遍的降低。
針對這樣的狀態我認為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開展工作,推動此項工作的進行。首先,學校解決勞動課教學資源的配備,根據文件要求配齊配齊全物資,解決有沒有的問題。協調教師,在現有的基礎上挖潛,拿出經費和時間來,讓老師走出去學習相關的勞動教學方法、理念。解決教的問題。其次,做好全體教師的宣傳推進工作,讓全體教干教師在思想上統一認識,真正從根源上接受勞動教育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的作用,從而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潛移默化的把勞動思想、理念、做法等等,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去影響孩子,讓他們建立起最基本的勞動觀念。從而解決想不想的問題。三是召開家長會,進行家校溝通,提高家長對勞動教育的認識,不要停留在舊觀念上,勞動是每個健康的人必備的技能,不存在高低貴賤之分;也讓家長認識到,勞動并不是之前簡單的體力勞動,而是需要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相結合的更高層面。解決家長認不認可的問題。通過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全方位的推進,保證勞動教育在學生、家長層面全面開花結果。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支持保障。
對于鄉鎮學校中,勞動的資源并不缺乏,只是在于勞動資源課程的開發與配置上。
以我們鄉鎮為例,學校處在全國聞名的紅富士之鄉,學校周邊勞動資源配置完善,學校利用校園的空地開發出適合本地風土人情的果勞動課程。學校建立自己的果園,讓孩子們經歷蘋果成長的過程點粉-疏果-套袋-摘帶-采摘等過程。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及能體會到勞動的不易,珍惜來之不易的勞動成果同時也能夠體會父母勞作時的辛苦,做到感恩父母。多讓孩子走出去,經歷勞動的艱辛,同時體會勞動的樂趣。
勞動教育不單單是學校教育,正式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教育才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家庭教育是不可獲卻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對學生的勞動教育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可以建議家長給孩子多一點時間和空間:給孩子機會讓他們參與家務勞動;給孩子一定的物質基礎,自主勞動;給孩子良好的空間,享受勞動;給孩子一個方法,學會勞動;給孩子一些要求,堅持如一;給孩子一個規則,體味勞動。
經歷了勞動教育,學生在照顧果樹、照顧花草、整理洗漱自己衣物過程中,學生掌握了最基本的自理能力,學生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學習的急積極性有所提高。學校舉行的感恩父母活動在同期進行,在活動中許多的孩子在學校和家里的表現都令人刮目相看,家長也反應孩子回家與父母的話題也多了,能夠在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父母與子女的關系也融洽了許多。
我們都已經意識到勞動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尤其對于鄉鎮學校,勞動為所有孩子的明天,勞動也是所有孩子的明天,真正的讓我們攜手共進,讓勞動教育真正融入我們的學習生活。
第一,從社會問題的角度考慮。你會發現如今在中國,很多社會的病態都與勞動教育開展的成效不高有密切關聯。比如,一些人為富不仁,一些人一心想賺快錢,還有很多人喜歡炫富,等等……這些社會亂象背后的邏輯,其實都是不勞而獲或是少勞多得。或者,我們從特定角度看,很多社會病態都可以歸因于與勞動有關的價值觀的偏差,需要通過在全社會確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去克服。
第二,從社會發展的角度考慮。正如你在問題中所說的,現在咱們國家的GDP已經躍居世界第二,很快將會成為第一。我們的人均GDP也已超過7,000美元,達到中等收入國家的水平。可以說整個社會包括我們的教育都處于一個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那么,當我們告別了以體力勞動為主導的舊時代之后,有一些課題會變得越來越重要。比如,隨著社會越來越發達,腦力勞動的比重會不斷增加,但最基本的體力勞動的成分依然存在。那么,在當今這個時代我們應該怎樣去定義勞動教育所說的“勞動”呢?究竟怎樣的社會安排才更有利于讓人們在詼中獲得尊嚴、擁有勞動的光榮?應當怎樣讓青少年乃至整個社會看到體力勞動、腦力勞動的價值與意義?直面、回應這些課題,在這個時代已經非常迫切、重要。從更積極的角度看,一個能夠擁有勞動意義感的勞動者可以更愉快地生活在這個世界。讓全體國民特別是少年兒童認識到勞動的意義,從而愉快地勞作在共和國的大地上,這對于新時代中國人生存質量的提升更是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三,從教育本身的角度考慮。我們強調勞動教育是社會主義教育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一方面,根據馬克思的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理念和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理論,社會主義教育本來就特別重視勞動教育;另一方面,一個最根本的理由,社會主義運動說到底是為勞苦大眾主張權利的,是以承認勞動和勞動者的價值為非常重要的價值原則、教育原則的。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的原則,讓勞動者克服勞動異化狀態,擺脫剝削壓迫、過有尊嚴的生活,這本來就是整個社會主義運動最為根本的一個訴求。從價值體系上講,無論是十月革命后的蘇聯還是今天的中國,崇尚勞動價值、追求勞動創造、尊重勞動創造的主體――勞動人民,都一直是最核心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在教育體系中,這可以說是社會主義教育明顯區別于資本主義教育形態的標志性特征之一。所以,如果我們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辦真正的社會主義教育,按照講的“不忘初心”,勞動教育就應該引起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勞動教育的內涵可以說是十分廣泛的,內容也很豐富,包括了勞動技術、社會公益勞動、家務勞動等等。在您看來,當前我國中小學開展勞動教育,主要應該包含哪些方面的內容呢?
檀傳寶:你提到的這些都是勞動教育的具體形態,但是形態的劃分標準不一樣,比如說以場域劃分的話,就包括家務勞動、學校勞動活動、社會公益勞動等等。我更多的是想談另外一個標準,我覺得無論是在學校、社會還是家庭中,勞動教育的內容可以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外顯的部分,比如說在勞動過程中學一些勞動技能、產出一定的勞動產品等等;另一方面,我認為之所以要開展勞動教育,在外顯的部分里面隱含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正確的勞動價值觀的培養。勞動教育固然要學勞動技術,應該有勞動產品的產出,但是對于學生發展來講,最根本的目標不是要生產多少產品,而是確立勞動價值觀。在的價值理論里,非常崇尚和強調的一些原則,比如說歷史唯物主義學說所強調的勞動創造世界、勞動創造人本身、勞動創造歷史;政治經濟學理論中強調勞動是一切價值的基礎,以及按勞分配、多勞多得、不勞動者不得食的分配原則;教育理論強調體力、腦力的結合,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教育原則,等等。開展這些勞動價值觀的教育對于孩子的健康發展是十分重要的。就是說:勞動教育要特別注意讓孩子通過參與勞動實踐,體會到勞動的價值和意義,學會珍惜勞動果實,尊敬勞動人民。我認為當前我國中小學開展勞動教育最根本的出發點應該是這個。
:您認為勞動教育最根本的是進行勞動價值觀的教育,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通過勞動教育,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勞動態度和勞動習慣呢?
檀傳寶:真正要把勞動價值觀、勞動態度和勞動習慣建立起來,當然是要靠學校來進行相關的教育。但僅僅依靠學校是不夠的,我覺得還有非常關鍵的一點是社會風氣和家長的觀念要有所改變。如果社會本身風氣就不好,比如我們在網上經常看到“富二代”炫耀其不勞而獲的生活,居然還有很多人羨慕不已,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想要有效開展勞動價值觀教育,肯定會遇到重重阻力。另外,很多家長在心底其實并不認為勞動觀念是重要的,認為只要學習好,孩子在家里就可以什么都不干。在這種情況下,談怎么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就會很困難,因為在家庭生活中根本沒有加強勞動教育的土壤。
對學校教育來講,我覺得有兩點很重要。第一,勞動教育本身要在學校的活動課程體系中占有一席之地。第二,在整個學校文化中確立崇尚勞動的價值觀應該成為當前學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如果學校文化里本身就存在大量不尊重勞動的現象,那就算是學校有勞動課,作用也會很有限,因為在日常生活里學生根本體會不到勞動的意義與價值。所以,我認為社會氛圍的改變,包括學校文化環境的改變,在孩子成長的環境中形成一種崇尚勞動、熱愛勞動的風氣,比開設多少勞動課程更為重要。
:當前在我國中小學勞動教育被弱化、被邊緣化也是不爭的事實,甚至還有老師將勞動作為懲罰學生的一種手段。您認為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變勞動教育被邊緣化、被異化的現狀呢?
檀傳寶:目前可以說勞動教育的異化和邊緣化非常厲害。我認為主要有三種表現:
第一,把勞動看成是一種懲罰,比如遲到了罰做一周的值日等等。勞動本身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但是當勞動和懲罰等負面心理體驗建立聯系的時候,就是反勞動教育而不是勞動教育。這是勞動教育的第一種異化。
第二,把勞動教育異化為學習一種技能。設想一下學生花很長時間只是學會怎么剪紙,若這一學習經歷對他的課業成績、身心健康沒有太大作用,這樣的勞動教育肯定會被邊緣化。通過勞動生產和實踐的確應該、也有可能學到某種技能,但是勞動如果僅限于技能的學習,而有些技能高考又不需要,這樣的勞動教育怎么可能不被邊緣化呢?
第三,把勞動教育異化為一種娛樂,比如一些畢業班學生平時學習很辛苦,所以學校會組織他們去參觀一下工廠、農村,當作生活的調劑,這就更沒有意義了。現在很多學校每年都會有一些勞動安排,認為這就是帶著學生開展勞動教育了。其實所謂的“勞動安排”,基本就是一學期甚至一學年用一天或半天時間帶學生“活動”一下,而這就同時意味著平時學生都不會做這些“勞動”的“活動”……這樣的勞動教育,效果當然會極其有限。我們可以看到,上述這三種思維或異化、或窄化了勞動教育的功能。
這就回到了剛才的問題,勞動教育在學校里邊緣化,甚至有的學校根本就沒有勞動教育,我覺得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大家對勞動所蘊含著的最重要的教育價值沒有清醒的認識。勞動教育其實有時候只是要還原某些人生的常識。例如,如果所有人都不種莊稼,面包從哪里來呢?這是常識,但問題是現在很多人會忘記,一心想著不勞而獲,不愿意通過辛勤勞動去創造價值。其實,勞動教育也可以有使人愉悅的功能。但勞動教育真正的愉悅,應該是對勞動過程、勞動果實的欣賞帶來的那種精神性愉悅。在帕夫雷什中學,曾經有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叫面包節。孩子們種的頭一茬麥子收獲以后,磨成面粉做成面包,蘇霍姆林斯基會讓孩子們請自己的家長來品嘗。這個時候孩子們的愉快真正是勞動的喜悅――由他們親手種植的小麥做成面包的那種芬芳,是勞動的芬芳,能夠鼓勵孩子以后再去進行新的勞動,而不是膚淺的認為,勞動就是我學習累了、去放松一下,那不是真正的勞動的愉悅。
:雖然一直以來學校都有開展勞動教育,比如開設勞技課、組織勞動實踐活動等,但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面對這種情況,您認為中小學的勞動教育究竟應該如何開展,才能夠真正達到勞動教育的目的呢?
檀傳寶:學校勞動教育的效果不好,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教育工作者對勞動教育的本質不清楚。教師可能模糊地知道勞動教育很有必要,然后就M織學生開展幾個相關的活動,但可能還并沒有真正意識到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實際上勞動與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方方面面都有關系。以勞技課舉例來說,如果認真去安排的話,可以大大促進孩子各科學習的內在動機。教師要讓勞技課變成孩子日常學習生活的一個綜合應用的領域,思考孩子在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等等這些課堂上學到的東西,有哪些在勞技課可以用得上?這樣就既有勞動教育,也強化了孩子課堂學習與社會實踐之間的內在關聯。勞技課的設計應該是這樣的思路,而不是只學一個剪紙或者陶藝就叫勞技課了。因此,我是主張勞技課更多的應該是校本的,學校根據孩子每個階段的學習情況,思考哪些知識可以應用,再去設計勞技課,才是正確的思路。
學校開展勞動教育,專門的活動和課程肯定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僅僅通過這一種渠道去實現勞動教育所有的任務。如果我們的教育工作者真正意識到勞動教育的意義,就會明白并不一定非要花很多專門的時間去完成某一個專門的活動,道德與法治、歷史課、語文課、班團活動、師生交往中,都可以滲透勞動教育的理念。
除了開展專門的勞動教育課程和活動,在這里我還想強調兩件事。
第一,教師的教育觀念要跟上去。比如現在很多老師本身已經沒有勞動光榮的觀念了,甚至有些老師特別羨慕那些不勞而獲、掙快錢的生活方式。在這種情況下,怎么能夠指望他對孩子有正面的勞動價值觀的引導呢?所以,教師一定要確立正確的價值觀、教育觀,這對勞動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相關課程的建設要跟上去。比如說歷史課,過去的歷史教育特別強調勞動人民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作用,那現在我們是不是也要考慮到這一點?如果歷史課就只講帝王將相,而勞動者在歷史中的意義完全被人忘記,那肯定是不對的。無論是歷史或其他課程,都要注重挖掘勞動教育的素材。
這兩點非常關鍵,因為如果教師本身沒有確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念,或者勞動教育的價值觀不能滲透到學科教學里,只是偶爾帶學生去專門勞動一下又有什么意義呢?如果是那樣,可能勞動課甚至都帶有反勞動的性質了――因為大家體驗到的只是勞作的辛苦,卻感受不到其中的價值,孩子們就更不愿意勞動了。所以歸根結底,整個教育系統要確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各科教學都應該配合,再加上專門勞動教育的課程安排,才是學校開展勞動教育的有效路徑。
:您談到教師對勞動教育的正確認識十分關鍵,那究竟如何才能夠讓廣大教育工作者充分認識到勞動教育的價值和重要性,進而實踐您剛才所說的勞動教育的有效路徑呢?從教師專業能力提升的角度,您又有哪些建議?
檀傳寶:要讓教育工作者對勞動教育的價值有正確的認識,我覺得應該考慮以下幾點。
第一,勞動教育要從保障社會主義教育性質這個角度去看。所有中國的教育工作者都要清楚地意識到,勞動教育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是保證社會主義教育性質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第二,勞動教育要從孩子的健康人格成長這個角度來講。如果孩子從小就抱有不勞而獲的想法,他將來必定會非常自私,那樣是不會真正幸福的。如果一個人一生都沒有體會到勞動的意義,人生將是非常悲哀的。而引導孩子過有創造性的、充實的人生,能夠擁有健康的精神人格,是不能離開勞動教育的,教師也一定要認識到這一點。
第三,勞動教育要從社會改造的角度去重視。正如我剛才說的,現在有那么多社會病態其實是因為人們看待勞動的觀念出了問題。要保障社會的良性發展,有良知、有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就應該責無旁貸、高度重視勞動教育。
對于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我也有兩個建議。一方面,現在很多老師,尤其年輕老師,并不清楚究竟什么是勞動價值觀,這就好比數學老師不知道數學,那你怎么教?所以廣大教師需要去了解什么是勞動價值觀,了解勞動價值觀的內容和重要意義。另一方面,當教師明白了勞動教育的價值,具體要去實施的時候,要考慮有創造性地去推進勞動教育,不能把勞動課又變成另外增加的“課業負擔”,而是要思考如何把勞動教育和其他科目的學習聯系起來,形成綜合學習的課程形態,讓勞動教育成為激發孩子學習動機、鞏固學習成果的重要渠道。這種創造性不是異想天開,要與教師教育專業化水平的提升聯系在一起才能夠更好實現。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中小學生的勞動教育離不開學校和家庭的通力協作,但如今很多家長不重視培養孩子的勞動價值觀和勞動習慣,“家里的活兒不用孩子做,只要好好學習就行”是很多家長仍然持有的觀念。您認為應該如何改善這種局面?
檀傳寶:首先還是要明確,勞動價值觀教育是勞動教育的精神內核,這是一個大前提。具體到家長要做哪些改變?我認為有兩點。
第一,不要把學習跟勞動看成是對立的。在我看來,其實學習也是一種勞動。家長完全可以通過鼓勵孩子學習,來幫助孩子確立付出努力才能夠有所收獲這樣的“勞動”觀念。正如大人要通過勞動去創造世界,兒童要通過學習去獲得成長,我們完全可以把勞動和學習建立內在聯系,而不是將勤奮學習看成跟勞動沒有關系的一個活動。在某種意義上,孩子如果認真學習,也可以視之為勤勞的一種表現,也是值得鼓勵的。
第二,家長不能把勞動,尤其是體力勞動,看成是與兒童生活沒有關系的。你所說的很多家長在家里不讓孩子勞動,一方面是家長沒有意識到勞動的教育意義,另外一方面是在這個少子化時代,孩子都是家里的寶貝,許多家長不舍得讓孩子去做家務。那么這個時候家長就需要問自己,到底什么樣的愛才是真正的愛?如果愛自己的孩子卻不考慮教育意義的話,有可能就只是一N溺愛,反而會害了孩子。所以我覺得讓孩子適度地參加有意義的家務勞動,不僅有利于身心健康,也有利于培育兒童的責任感、主人翁意識等等。他如果什么事都不做,那怎么學習做主人呢?這就需要家長在教育觀念上進行變革。一旦家長的教育觀念改變了,就會自覺去考慮哪些勞動方式對孩子是合適的。我覺得安排力所能及的勞動、把學習跟勞動聯系起來,是一個最為可行的選擇。
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針對家教實際,有層次地舉辦家教輔導講座,宣傳普及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學生家長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教育子女的方法,提高家長素質和家庭教育水平;繼續規范家庭教育行為,開展好爭當合格家長的活動,把家長學校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二、工 作 重點
1、切實轉變家教觀念,認真履行家長職責,牢固樹立為國教子的思想。規范家庭教育行為,為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
2、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以家庭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目的出發,對孩子進行道德品質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
3、支持和幫助學生家長,認真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勞動教育和艱苦奮斗的教育。
4、對父母雙雙外出打工的留守學生,應設法與其家長取得聯系,并做好其父母對孩子的補償教育,以避免家庭教育的脫節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三、具 體 工作
1、家長學校應根據社區、家庭與學校教育的實際,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學年度的教學計劃,并認真實施。
2、在認真舉辦家教輔導講座的同時,使家庭教育與學校素質教育緊密配合,努力轉變家教觀念,優化家庭教育環境,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習慣、道德觀和價值觀。家教輔導應分班作好調查、研究,仔細分析學生在校的情況,針對家教實際,認真舉辦家教輔導講座。
3、與家庭密切配合,認真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挫折教育。
4、向家長發放學習教育部《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省教育廳《四川省學校安全工作管理辦法(試行)》、《四川省家長教育行為規范》、《預防艾滋病、狂犬病、血吸蟲病知識》等資料。
5、召開家長會,向家長通報有關情況,同時舉行專題講座,并繼續向家求書面意見或建議,找準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切合點、著力點,努力改進家長學校工作。
6、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協助學校繼續做好外出打工學生家長的思想工作,要求家長對孩子認真進行補償教育。充分發揮家長學校名譽校長及校委會成員的作用,與村組有關人員共商家庭教育的大計。
7、認真做好3—6歲兒童的家長的輔導工作,切實加強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的養成教育。
四、工 作 目 標要 求
1、幼兒園應對3-6歲的兒童家長登記造冊,并要求參加培訓,參培率應達95%以上,
2、按照《家長教育行為規范》的要求,認真考查、考核家長學校學員的學習效果,把家教輔導與跟蹤調查、家庭教育與學生在校內外表現結合起來,根據考核結果,評選出合格家長,各班合格家長應達80%以上。
3、學校政教處主要負責家長學校日常工作,教導處、行政辦、教科室等部門要積極配合,進一步抓好留守學生之家建設。
4、加強班主任工作,特別是班主任指導家長的家教工作,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達到一致。
5、定期舉行家庭教育輔導講座,編寫好家教輔導資料(教案),并認真進行學員的考勤、考核工作。各班主任應積極開展家教研究,并結合區級教育課題研究撰寫好家教論文。
二、工作重點: 1、繼續深化“好習慣伴我成長”主題系列活動。把對未成年人理想信念的引領和高尚思想品質、良好道德情操的培養作為重要任務,增強全體輔導員老師的育人意識,充分認識培養少年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努力在隊員習慣養成方面抓出實效,為隊員長大后形成良好的基本道德規范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前階段試行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星級班級評比”方案,同時,在全校少先隊員中開展“愛我學校,塑我形象”主題教育活動,并在“六一”期間表彰一批“文明習慣小標兵”、“十佳少先隊員”,引導少年兒童以嶄新的精神面貌迎接百年校慶。
2、切實加強我校少先隊組織建設。本學期,將進一步規范班隊活動課,擬以年級部為單位,通過優秀活動展示,以點帶面的全面規范班隊活動課,提高活動實效。每學期每中隊至少一次以中隊志愿輔導員為組織者的中隊活動。充分發揮紅領巾廣播臺、新芽電視臺、壁報、畫廊的宣傳教育作用,不斷提高陣地建設的品位。黑板報提倡由隊員在輔導員的指導下完成或獨立完桑消除一個版面設計一學期“從頭用到尾”的不恰當做法。在隊角建設上將進行評比,進一步優化中隊育人氛圍?BR> 3、進一步強化雛鷹爭章活動。引導隊員從日常學習生活的具體環節入手,分階段為自己確立雛鷹獎章的新目標,鼓勵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得雛鷹獎章。繼續保持我校創新章的特色,鼓勵少先隊員參加小調查、小制作、小建議、小改革、小課題等富于探究性、挑戰性的活動。結合打造“節約型校園”的學校總體規劃,大力倡導“勤儉節約”之風,開展以“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一粒米”為主要內容的節約資源“四個一”活動,引導隊員爭節約章。
4、開展"手拉手"系列活動。開展"小手拉大手"、"城鄉兒童手拉手"、"社區隊員手拉手"等互助互學活動,引導少年兒童在活動中體驗與人交往的樂趣,在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的親身實踐中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將體驗教育的開展與綜合實踐活動緊密結合,增強教育的實效。
5、加強少先隊輔導員隊伍建設。組織輔導員老師學習《少先隊輔導員工作綱要》,并在《綱要》的指導下積極開展少先隊工作。以"班主任百分考核工作"為抓手,提高中隊輔導員的整體素質,進一步完善"文明班級"的評選機制,提高班隊集體建設的水平。進一步發揮年級輔導員的作用,要有以年級為單位組織的大隊活動。
三、具體工作安排:
二、三月份(以養成教育為重點)
1、制訂大、中隊活動計劃。
2、開一次班隊工作研討會。討論如何改進星級班級評比方案,如何進一步深化“好習慣伴我成長”系列活動。就工作中遇到的
困難和問題展開討論,交流工作中的經驗和體會。
3、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促進良好的學風、班風、校風的形成。
4、結合三八婦女節,開展“媽媽,您辛苦了”、“我給媽媽來減負”等體驗活動。
5、進行隊員寒假網上投稿評比。
四月份(以思想道德教育為重點)
1、組織少先隊員祭掃烈士墓。
2、各中隊開展“我向先烈學什么”、“革命傳統代代傳”、 “我為隊旗添光彩”等主題活動。
3、大隊部組織招聘新一批新芽電視臺、紅領巾廣播臺小編輯、小記者、小播音員。
4、圍繞第五次全國少代會的“勤奮學習、快樂生活、全面發展”的寄語,召開一次研討會。
五月份(以勞動教育為重點)
1、組織隊員去紅領巾一條街、認養的綠地、農村參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勞動。
2、引導隊員在家中、校內尋找到自己的服務崗位,人人爭當“小圖書員”、“副餐發放員”、“玻璃清潔師”、“講臺護理
工”等,在長期的服務中,培養責任感。
3、大隊部組織十佳小歌手、十佳小演奏家等的評比,書法繪畫評選校園之星,為藝術節作準備。
4、帶領少先隊員到農村與農村隊員手拉手,體驗一日農村生活。
六月份(以愛科學教育為重點)
1、舉辦江都市實驗小學第四屆“未來之星”藝術節,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
2、各中隊以“創新就在我身邊”、“我是創新小能人”為主題開展活動。
3、進行一次"常規教育回頭看"活動,中隊間互查互學。
七月份(結束工作)
1、評選和表彰“三好學生”、“特長生”和“文明班級”。
一、我國普通高校舞蹈素質教育的現實困境
(一)教育目標模糊,學生基礎薄弱
目標是行動的先導,清晰的教育目標定位是開展舞蹈教學的前提和基礎。我國高校舞蹈素質教育起步較晚,尚未形成清晰的目標定位。舞蹈素質教育缺乏清晰的教育目標,對高校舞蹈素質教育對象、舞蹈技能選擇、舞蹈技能要求水準、舞蹈素質教育績效的評價和考核標準制定等問題,都尚未形成具有共識性、一致性的基本規范。此外,舞蹈是一門專業性極強的藝術門類,門檻高,入門需要經歷較長時間的基礎訓練過程。從高校舞蹈教育的現實情況來看,多數非舞蹈專業大學生選擇舞蹈素質課程前,沒有經過嚴格和長期的基礎體態訓練和舞蹈基礎知識學習。因此,接受舞蹈訓練時,往往會出現身體僵硬、動作協調性差、節奏感不強等問題。由于學生基礎薄弱,導致多數學生學習難度大、耗時長,并逐步產生舞蹈學習的畏難情緒,甚至逐漸喪失舞蹈學習興趣,不利于舞蹈教學的有效實施。
(二)課程設置不規范,教材選用雷同
課程體系是實現教學目標的現實路徑,是教學過程的載體。高校舞蹈教育必須結合舞蹈素質教育的基本目標,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當前,高校舞蹈素質教育尚未形成結構健全、課程適量的課程體系。這主要表現在四方面。第一,課程設置單一。大部分高校只是將舞蹈素質教育作為一門素質選修課程,且僅設置《舞蹈欣賞》等較單一的課程,而沒有設置《形體訓練》《技巧訓練》等配套性課程。第二,課程課時量較少,教師教學時間短,學生學習時間也有限,無法讓基礎較薄弱的學生接受系統的舞蹈基礎訓練,往往僅為了獲得學分而應付選課。第三,大部分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基礎設施和教學經費投入不足,缺乏專業舞蹈教室、更衣室、把桿等舞蹈訓練的專業性設備和場地,只能在空地或運動場上進行形體訓練,教學效果難以保證。第四,舞蹈教學的教材較少,選擇雷同,多數舞蹈教育課程都選用北京舞蹈學院的專業性舞蹈教材。但是,由于專業性舞蹈教材是以具有相當舞蹈基礎的舞蹈專業學生為對象,以培養精英型舞蹈人才為目標的舞蹈教材,其對學生舞蹈基礎要求較高,教學目標設置也偏高,不符合普通高校舞蹈素質教育的要求。
(三)師資水平不高,教學方式陳舊
師資水平是教育的基礎,直接決定教育的實效性。當前,我國舞蹈教育師資隊伍存在高水平師資數量不足、教師學歷層次較低且教學方式滯后等問題。一是我國舞蹈教育起步較晚,舞蹈師資培養體系不健全。1999年,北京舞蹈學院開始招收第一批舞蹈學碩士研究生,且每年招生數量較少。與其他學科比較,舞蹈學碩博授權點較少,師資培養規模小。二是我國舞蹈教育師資分布不平衡,往往集中在北京舞蹈學院等專業性舞蹈院校、音樂院校以及部分師范院校,普通高校的舞蹈師資數量少、學歷層次低,難以滿足舞蹈教育的需要。三是普通高校現有舞蹈師資存在教師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方式單一的問題。舞蹈藝術是一種文化的外在表演藝術,所蘊含的文化、風格和情感往往很難通過語言清晰描述,必須借助形象生動、標準規范的舞蹈動作進行講解。舞蹈教師在開展舞蹈教學時,缺少理論知識與形態訓練融合,習慣于照本宣科、灌輸教育,往往造成信息傳播失真。
(四)人文素養缺失,藝術實踐不足
“舞蹈藝術首先是一種實踐,舞蹈藝術素質也應在實踐中形成。[1]”我國普通高校舞蹈教育普遍存在“重視舞蹈技能訓練,忽視人文素養”“重視課堂教學,忽視藝術實踐”的問題。現有的舞蹈素質教育將教學內容重點放在訓練學生的舞蹈形態與技能技巧上,缺乏對舞蹈背后的文化淵源、精神內涵的解讀與教育,造成學生人文素養缺失。缺乏人文底蘊的舞蹈不但難以表達美的真正內涵,還難以打動人心,引起觀眾共鳴。此外,現有舞蹈素質教育過程中重視課堂內容的講解,缺乏真正意義上的藝術實踐。多數學校的舞蹈藝術實踐僅僅是為學校大型文藝演出等節日慶祝活動,除此之外,基本上沒有更多展示舞蹈藝術的機會和場所。
二、高校舞蹈教育的路徑創新
(一)確定舞蹈教育基本目標
普通高校的舞蹈素質教育區別于專業舞蹈院校培養高級專業舞蹈演員的人才目標。“舞蹈教育是美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它是以‘欣賞美、創造美為主要任務的教育’”[2]。它作為美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滿足的是人們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目標在于培養學生發現美、欣賞美、表現美與創造美的能力。因此,舞蹈素質教育應立足于培養學生審美情趣與審美能力,切實突出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教育方式開展德育教育,以潛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實現智育教育,以科學合理的形體訓練實現體育教育,以優雅和諧的審美情趣實現美育教育,以輕松愉悅的身體活動實現勞動教育,從而促進大學生全面而自由的發展。因此,高校舞蹈素質教育必須緊緊圍繞這一教育目標,重新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尤其要牢牢把握兩個關鍵點:一是將美育教育融入舞蹈教育課程,重視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二是注重引導學生加深對舞蹈精神內涵的理解與創新,形成正確的舞蹈審美導向。
(二)構建舞蹈教育課程體系
舞蹈素質教育是美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課程設置體現了舞蹈素質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標,規定了教育對象應完成的舞蹈技能訓練標準與理論知識掌握程度,直接關系到素質教育的水平與效果。因此,優化舞蹈素質教育的課程設置,構建結構完整、次序合理的舞蹈教學課程體系是解決當前舞蹈素質教育實效性不足問題,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必然要求。科學的舞蹈素質教育課程體系應兼顧“舞蹈基礎知識、舞蹈藝術實踐和舞蹈美學”三個層次,不斷提高教學內容的系統性與層次性,按照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教育規律,引導學生逐步邁入舞蹈藝術殿堂,享受舞蹈藝術魅力。在具體的課程設置上,一是加強學生舞蹈基礎知識教育,既要重視基礎形體訓練、技巧訓練,又要重視舞蹈理論知識的傳授;二是重視舞蹈藝術實踐課程設置,通過積極拓展舞蹈藝術實踐渠道,組織與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公益類演出,從而在舞蹈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三是對學生實施舞蹈美學教育,設置《舞蹈藝術欣賞》等課程,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三)編寫舞蹈教學教材
教材是開展教學工作的基本依據,任何學科教學都必須具備數量充分、質量上乘的教材。教師對教材的選用,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因此,普通高校舞蹈素質教育的教材建設與選擇尤為重要。舞蹈素質教育教材的選擇要同時兼顧培養目標、學生特點等多方面。首先,要根據舞蹈素質教育的培養目標——開闊學生眼界,提高學生審美水平,培養全面、自由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提高教材建設的科學性,減少教材選用的隨意性。舞蹈素質教育教材的建設和選用必須創新教育理念,摒棄單一模仿的教學方式,重視提高學生的知識結構,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其次,要根據學生自身特點進行教材編寫與選用。接受舞蹈素質教育的學生一般缺乏長期性的舞蹈基礎訓練,舞蹈基礎知識匱乏。因此,選用教材時應盡量避免選擇專業性的舞蹈教材,要根據學生的基本情況,選擇和編寫兼具基礎性、趣味性的教材,既要提高學生對舞蹈基礎知識的認知性與舞蹈技能的熟悉性,又要調動和保持學生對舞蹈的興趣,提高學習舞蹈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四)強化舞蹈教育師資隊伍
舞蹈教育是專業門檻很高的藝術教育形式,“授課教師既要有扎實的舞蹈專業技能,還要有豐富的文化底蘊”[3]。構建一支專業技能強、人文素質高的復合型師資隊伍是開展舞蹈藝術教育的人力資源基礎。解決當前普通高校舞蹈藝術教育師資短缺的問題,必須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做好現有教師的教育培訓工作,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一是派遣舞蹈教師到專業舞蹈院校和專業性舞蹈表演團體學習、交流訪問,實施教師走出去戰略,開闊教師眼界,提高教師專業素養;二是加強現有教師的人文素養與知識結構培養;三是規范教師教學方式,加強舞蹈教學過程管理,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與教學水平。第二,做好新教師的引進工作,提升舞蹈藝術教育的生師比。一是提高舞蹈素質教育教師的待遇,對舞蹈教師適當傾斜,積極吸引優秀舞蹈人才到高校工作,有計劃地增加舞蹈教師數量;二是堅持開放辦學,與當地文化部門或舞蹈表演專業團體建立合作關系,聘請專業舞蹈演員為兼職教師,以解決舞蹈師資短缺的問題。
(五)增加學生藝術實踐
人文素養與知識結構是個人發展進步的基礎。只有具備深厚文化底蘊的舞蹈表演,才能打動人、感染人。高校舞蹈素質教育的基本目標在于提高美學素養,培養具有舞蹈素養的觀眾,而不是培養專業的舞蹈演員。因此,舞蹈素質教育應在提高舞蹈表演技能的同時,更加注重學生人文教育。尤其應給學生解讀每種舞蹈背后的文化與民族、地區與宗教之間的關系,解讀舞蹈蘊含的人類發展進步的歷史階段與文化變遷,讓學生在舞蹈表演與舞蹈欣賞中感受舞蹈的文化感染力與傳播力,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協調發展。同時,舞蹈藝術實踐對舞蹈教育十分重要,應積極支持與鼓勵學生參加校園文化舞蹈演出和各類公益類社會演出,讓學生在舞蹈藝術實踐中發現舞蹈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從而不斷提高舞蹈的表現力與鑒賞力。
參考文獻
[1]李文婧.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問題與對策[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2,(4):22-26.
印度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多語言、多文化的發展中國家,不但有燦爛的古代文化傳統,而且有近代西方的文化理念。1947年,印度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獲得了1獨立,并于1950年建立了聯邦制的民主共和國。自此,印度的公民教育承擔起了培養適應民主共和國發展要求的合格公民的重要使命。“賦予學生民主的公民資格,灌輸體現印度文化傳統的道德價值是培養合格公民的重要內容和任務”。 [3]培養公民具有強烈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識,樹立宗教共存的觀念,通過滲透性的教育方法培養公民的世界眼光既是印度公民教育的具體內容又是印度公民教育的顯著特點。
一、獨立后印度公民教育的特點
(一)以歷史傳統為依托,發揚民族愛國精神,注重公民教育的民族性
18世紀中葉,印度淪為英國的殖民地,在長達200多年的殖民壓迫中,印度教育深受英國殖民主義教育的影響,逐步西方化和殖民化。19世紀30年代,擔任國民教育委員會主席的麥考利起草了教育備忘錄,“其目的就在于造就一些具有印度的血統與膚色,但卻具有英國人的道德、才智、見解和情趣的人,并且用這些受過英國教育影響的人影響一般平民百姓” [4]。現在英語仍是印度的官方語言之一,西方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對印度公民仍有深刻的影響。
20世紀中葉,獲得獨立后,印度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以維護印度來之不易的和統一。所以,“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印度為自由而斗爭的歷史、政治制度、憲法以及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就成為印度公民教育的重要內容” [5]。1952年到1953年,印度教育委員會就明確要求:獨立后的印度中小學應向兒童灌輸民主愛國思想,培養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加強品德修養。其目的就是要培養具有強烈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認同感,忠誠于國家的合格公民。而且印度學校普遍的課程設置里,包括印度歷史與文化,印度與世界各國的自由斗爭或獨立運動史,印度社會和經濟生活、社會發展史等。這些課程無不體現了印度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對于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具有重要作用。“國家意識、國家完整、國家統一、愛國主義”是在印度文化傳統中概括出來的公民普遍的價值要求。
(二)以多元宗教為社會大背景,體現公民教育的宗教性
印度是多宗教的國家,宗教在印度具有根深蒂固的歷史文化傳統和強大的精神力量,對印度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的生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廣義的宗教教育不僅包括向公民傳授宗教教義以提高公民的精神和人格,還包括培養公民宗教間的共存意識以實現不同宗教的和諧和國家的安定。印度的宗教教育是公民教育的有力支撐也是極具特色的一部分。
宗教教育有利于培養公民的人生價值觀,形成印度民族特有的性格和心理。如作為印度第一大宗教的印度教,它所提倡的忠誠、非暴力、超脫欲望、自我克服、純潔等美德與世俗社會中普遍的道德規范是一致的。印度的宗教教育不僅培養公民的精神和人格,而且還教育公民樂于承擔責任、追求真善美,對幫助學生適應社會,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非常有價值。
由于多種宗教并存,在印度宗教沖突時有發生,如何實現宗教之間的寬容和共存,實現國家的和諧和統一,既是公民教育的重要任務也是宗教教育的重要使命。“1960年發表的委員會的報告,認為應提倡對印度的重要宗教進行客觀的、比較性的、富有同情心的學習。并且提出如何在小學、初中、大學分階段、分層級的進行宗教教育的建議。”[2]不同階段有適應不同階段的宗教教育內容,從而使學生尊重每一個人的,形成宗教共存的觀念。
印度的宗教教育是印度公民教育最有效、最普遍的途徑,它滲透在印度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伊斯蘭學校、基督教會學校等宗教學校,在印度教育發展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印度公民的日常生活、集體禮拜也是宗教教育的顯著手段。在這些活動中,公民可以了解不同的宗教文化,形成合作共存的宗教理念。
(三) 以社會活動為主導,體現印度公民教育的實踐性
印度的公民教育除了通過專門的課堂教學引導受教育者學習必要的公民知識和道德價值外,還非常重視通過社會活動讓學習者在實踐中踐行和內化正確的公民職責和倫理道德。“在普通教育課程中,勞動教育極具印度特色,它實際上是甘地基礎教育思想在印度新時期的體現”。 [6]
20世紀70年代,印度開展了一系列的社區服務和社會活動,教育效果十分顯著,受到了社會和學校的普遍歡迎。如國家服務規劃、搶救饑饉洪水之災的青年運動、反污染反疾病的青年運動、改造農村青年運動等。學生親身參與這些活動,不但為國家和社區的發展作出了貢獻,還使他們明確了自己所擔任的社會責任,確立了為群眾服務的觀點。同時還獲取了實際知識補充自己的學業,培養了團結、合作、交流的技能等,為民族和國家培養創造未來的合格公民做準備。
1.背景
信息技術的發展讓更多的應用功能(如網上辦公、網上政務、網上購物等)通過互聯網得以實現。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進一步加劇了社會對計算機網絡人才的需求,崗位分類也進一步細化為網絡管理人員、軟件設計人員、網絡WEB編輯人員、網絡工程設計施工人員、網站設計制作人員等。民辦高校承擔著為社會培養專業技能型人才,如何全面構建計算機網絡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素質,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是民辦院校面臨的緊迫問題。
2.民辦高校計算機網絡專業人才培養定位
當前社會將人才分為學術型和應用型2類。學術型人才主要是對客觀規律進行研究;應用型人才則是對客觀規律進行實踐,通過實踐為社會謀取直接利益。在實踐工作中應用型人才又可分為工程型、技術型和技能型。這3類應用型人才的分類主要是根據學術研究成果轉化為社會生產實踐能力的階段劃分的。工程型人才主要對系統進行設計規劃;技術型人才在一線工作環境中進行開發和管理;技能型人才則在一線環境中進行操作,在生產服務建設等行業從事具體的生產實踐活動。
民辦高校計算機網絡專業人才培養定位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主要培養技能型人才,對一些出色的學生可重點培養成工程型人才,個別資質優秀的學生可以通過繼續深造成為學術型的人才。網絡工程分院根據學生的特點,結合社會對職業崗位的技術要求及學校的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網絡專業技術的網站建設、網絡工程、網絡安全等方向的高技能型人才。分院根據專業人才培養定位開展專業建設。
3.專業建設具體實施方法
3.1制訂科學的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包括專業教學、課程理論教學、實驗實訓計劃等,目的是有針對性地安排學生進行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如在進行實訓實踐時,計劃內容要圍繞課程進行設置,要有可操作性。
制訂計劃時要考慮如下幾個方面:
(1)借鑒其他學校的經驗,如“就業導向”“訂單式”培養等成功經驗。
(2)結合學校情況及專業特點,引入“專業技能+外語水平+創業素質”模式。
(3)教學計劃的制訂要體現“靜”與“動”的結合。“靜”是指網絡專業的基本課程,包括基本操作、理論、原理、程序設計思想等內容;“動”是指要隨著科技的發展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學校通常為一屆學生制訂一個在校期間的整體的教學計劃,同時在每個學期也會根據行業技術的發展情況及人才市場的變化而進行計劃的更新。
(4)體現以培養應用技能為主的教學思想。
3.2設置課程體系
計算機網絡專業涉及的內容比較多,主要包括網絡基本知識、體系結構、協議組、網絡工作原理和各種接入技術。
為培養學生的計算機網絡應用能力、動手能力和職業能力,網絡工程分院將學生的專業課程劃分為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和特色實訓4個部分,部分課程設置如圖1所示。公共基礎課包括英語、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旨在提高學生的基礎素質。專業基礎課包括計算機應用基礎、C++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組裝與維修、計算機網絡技術等,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專業基礎。專業課程側重于對學生專業基礎知識構建能力的培養,注重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它直接面對就業崗位群。實訓課程與專業課緊密結合,如網站建設方向的學生需要學習網絡數據庫技術、網站建設與ASP應用、DIV+CSS網站布局、PHP與Mysql、網站設計綜合實訓等課程;網絡工程方向的要學習網絡設備與企業網構建、組網工程、局域網組網工程、無線網絡組網、綜合智能布線、綜合布線與測試等課程;面向網絡安全的學生要學習黑客攻防技術、互聯網體系結構、Linux網絡管理、數據加密技術、網絡安全技術等課程。在特色實訓課程中,學校購置了高中低檔不同規格的網絡設備,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動手搭建實驗實訓環境。學校與一些IT企業合作建立專業網絡實訓室,同時開設網絡大學教育和網絡工程特色班,建立資格論證體系。學生有針對性地完成特色課程學習,通過專業化的考試,即可取得國家認證證書。
在公共課學習時要注重對學生的發展性能力和創造性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做好職業定位(如網絡工程方向、網站制作設計方向、網絡編程方向、網絡安全管理方向等)。根據學生的學習方向安排實訓課程,要突出網絡組網、管理、安全防護及網站建設等。學生根據個人的定位選修課程。學校將職業資格認證的考試作為選修內容納入到教學體系中。
3.3創建新型教育教學模式
創建新型教育教學模式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以先進的教育理論為指導,滿足當前經濟發展的人才需求。
(2)采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技術,專業主干課程必須要有專用的多媒體課件。
(3)在教育觀念上要注重實踐性與實用性,強調師生共同參與,在教學中相互協作,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目標。
(4)在育人對象上要著眼全體學生的培養,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基礎與發展條件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
(5)在育人目標上要以培養學生主體精神、創新精神、實踐能力與合作能力為核心。
(6)在教育教學內容上重視德、智、體、美與勞動教育,尤其重視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7)在教育教學方法上多采用實例、課題來組織和貫通知識,形成較為豐富、系統、完整的知識體系。
基于上述指導思想,學院建立以闡述實例、課題背景、自學、查找資料、課堂講授輔導、現場教學、按組分析和討論、情景模擬、實驗分析、報告、實施總結、實驗分析結果為主要過程的教學模式,使學習過程變成學習、應用和發展知識的過程。教師在與學生建立平等雙向互動關系的基礎上,用分析、討論和研究的方法去完成教學任務。
新型教育模式注重把教學內容還原到實際的應用環境中去,根據課程設計不同的情景模擬環境。學生通過情景模擬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從實施的角度認真地思考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利用各種技術資料和設施去完成任務。教學要強調以學生為主體,采用啟發式、討論式方法指導學生小組與個人學習活動;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因為學生基礎能力的形成是以教師為主導,而專業能力的形成則必須以學生的研究性學習為主;強調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學校會定期邀請優秀畢業生代表回校作報告,通過榜樣的力量讓學生樹立起遠大的目標,作好走出校門的心理與職業素質的準備。
3.4設計實踐教學環節
實踐教學環節的設計是以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為原則,增強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計算機網絡專業素質與能力結構如圖2所示。
在教學中,教師要緊跟先進的網絡技術,結合學校實際的特點,建構專業的網絡環境。如由交換機、路由器和防火墻等設備組成專業的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實驗室,學生通過這樣的實訓平臺,采用虛擬機技術,構建多個獨立的局域網,完成網絡的攻擊、計算機病毒攻擊、主機安全防護、域控制管理等實驗,培養了網絡安全專業技能,獲得了職業認知和職業意識。學生在網絡攻防實驗中體驗網絡安全問題及常見故障的解決辦法,提高了實踐操作能力。
3.5建設師資隊伍
網絡工程分院注重教學隊伍的培養與培訓,組織教師參加思科等公司的專業培訓班,組建思科網絡學院;每年選派教師參加計算機網絡安全、網站開發等培訓;鼓勵教師帶領學生參加職業技能大賽,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同時,學院引入企業專家作為兼職教師,使人才培養更加符合職業崗位要求。
3.6建立質量監控體系
學校建立了教學質量監控體系,評定學生的平時成績、實踐成績及期末考試成績。平時成績由學生的上課出勤、理論作業成績及上機實驗成績構成,實踐成績主要包括實訓課程成績及學生實踐情況總評。另外,聘請計算機網絡界的專家們組成學校顧問團,定期對學校計算機網絡專業教育進行督導,對教案、教學模式、上課組織方法、教學重點等方面提出建議。同時,學校對學生上課紀律、聽課率、實驗成功率等方面進行記錄,并在一定時間內形成反饋意見,促使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方法等進行及時更正。
從專家、教師、學校等多個維度對教學質量進行監控,發現問題,提出建議,構成多元多向的評價體系。
4.結語
學校以職業活動需要和受教育者生存發展需要為中心進行網絡專業建設,以實例和課題來組建知識,運用情景模擬、多媒體技術和互聯網絡等教學手段,強調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重視啟發式、討論式教學,重視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資格考證培訓工作。從學生畢業就業情況分析來看,用人單位對學生的專業素質及專業能力充分認可,學生就業情況令人滿意。
計算機網絡專業建設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工作。如何在課程設計中體現網絡技術“高、精、尖、快”的特點,如何保持教材和課程群建設相協調,實踐實訓環境如何滿足培養方案以及學生個性化培養的需要,如何確定崗位群、建設課程群及支撐體系,對這些問題的研究是我們下一步的工作重點。
參考文獻:
“工學結合”是將學習與工作結合在一起的人才培養模式,世界合作教育協會的解釋是:將課堂上的學習與工作中的學習結合起來,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與之相關的、為真實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獲取報酬的工作實際中,然后將工作中遇到的挑戰和增長的見識帶回課堂,幫助他們在學習中的進一步分析與思考。“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成為我國當前高職教育的熱點,是未來高職教育的發展趨勢。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迅速,為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做出了貢獻(楊金土,2002)。國家教育部相繼出臺《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試行工學結合、半工半讀的意見》等文件,明確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
在“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下,建立一支專兼結合、結構合理、比例協調的校企雙元教師隊伍是提高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質量的關鍵,是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必然要求。
1 工學結合模式下,校企雙元師資隊伍的內涵
所謂工學結合模式下,校企“雙元”師資隊伍是指:高職的教師隊伍由校內專業教師與企業實踐指導教師共同組成的專兼合理,比例協調的教師隊伍。“校內專業教師”特指既具有講師(或以上)教師職稱,又有本專業的中級或以上技術職稱,或五年以上本專業一線實際工作經歷,或參加過專業技能培訓合格的,或主持實踐技術研究或應用的“雙師型 ”教師;“企業實踐技能指導教師是指具有5年以上實踐經驗并取得中級及中級以上的思想品德優良具有一定教學能力或培訓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
2 “工學結合”模式下,校企雙元師資隊伍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校企雙元師資隊伍是培育高技能人才的關鍵。近幾年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存在這樣一個奇怪現象: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單位找不到合適的畢業生。除了信息不對稱、當代大學生眼高手低等原因之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能力不對稱:高職學子實踐能力欠缺,無法滿足企業相關空缺崗位的要求。原因是大部分高職院校的教師忙于應付理論教育,忽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相當比例的教師缺乏一線專業實踐經驗,培養出的學生動手能力差,不符合崗位要求。同時,許多企業能工巧匠雖被引入課堂,但由于缺乏教育經驗以及相應的培訓機制,導致企業教師難以勝任實踐教學。因此,如何構建適應校企合作這一辦學模式的雙元師資隊伍直接關系到所培養學生的質量,意義重大。
(2)校企雙元師資隊伍是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必然要求。教育部相關文件明確規定,高職高專院校的“雙師素質”的教師數要達到專業教師總數的70%以上。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專任教師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雙師型”教師不足50%,遠低于實際需求。這表明了“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已成為今后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核心內容。
(3)校企雙元師資隊伍是深化校企合作,實現“學校”與“企業”互利雙贏的有效途徑。工學結合的教育模式下校企雙元教師隊伍建設,一方面促使教師建立終身學習的觀念,進而提高專業理論水平和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實踐技能;另一方面,加強校企合作,引進企業能工巧匠并輔以培訓,合理運用,充分發揮其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
3 “工學結合”模式下,校企雙元師資隊伍的構建
國外的高職教育在工業化進程的推動下積累了許多成功經驗。吸取和借鑒發達國家高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管理及培養培訓方面的有益經驗,有利于推進我國高職校企“雙元”師資隊伍的建設。
3.1 國外高職師資隊伍建設的經驗
(1)德國。德國職教師資培養體系采取“雙元制”,其師資主要包括:職業學校的教師和實訓教師(主要來自職業學校之外特別是企業的教育培訓機構)。職業學校的教師分別承擔理論課教學和實踐操作教學兩項任務。德國對實訓教師的任職資格提出了嚴格的要求,設有專門的培訓機構,對教師系統進行業務資格、職業教育學、勞動教育學方面的培訓,并要求實訓教師具備企業一線工作的經歷。
(2)新加坡(魏敏,2004)。新加坡的理工學院相當于中國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學校的一切教學都圍繞著“如何提高學生技能”進行,定期安排學生到:教學工廠、教學企業、校外實習基地進行實習。學院根據社會及用人單位要求及定期舉行研討會,邀請國內外專家主講有當前重點熱點科技課題。同時非常注重教師“雙師型”的培養,看重教師的企業經驗,鼓勵師資國際化,師資培訓的渠道非常廣闊,全民終身教育體系比較完善。
(3)美國。美國的高職教育主要由社區學院、技術學院以及一些四年制普通院校的獨立學院來完成。美國高職師資管理主要采取以下機制:選擇機制、淘汰機制、穩定骨干機制、引力機制、激勵機制、合理評價機制等措施調動不同層面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形成了有效的促進教師成長機制。
(4)日本。“雙師型”教師被稱為“職業訓練指導員”,是指具有教育專業、技術專業雙學士學位的教師。他們由“職業能力開發綜合大學校”培養,持有教師資格證書后先去企業工作,然后再轉到教學崗位。
3.2 我國高職師資隊伍建設中存在的不足
我國的高職院校在師資隊伍建設中作了許多的探索與嘗試,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與國外高職院校相比還存在許多的不足,表現如下:
(1)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就學校而言,目前我國高職院對教師校往往有明確的學歷要求,聘任教師時只注重文憑和學歷,對教師專業技能沒有提出適合人才培養需要的標準。高職院校教師主要是一畢業就進入教學崗位的人員,沒有與業務部門聯系的經驗,缺乏實際的工作實踐,有專業技能的兼職教師更是少之又少。另外,由于激勵機制和制度建設尚不健全,一些企業崗位能手和專家不愿意來校任教。
(2)教師實踐場所和實踐機會少。盡管《職業教育法》已早早出臺,但愿意與學校聯姻的產業組織還不多,且國家教育政策法規中沒有對企業和有關事業單位的相關要求和政策制度。另外,國內大部分高職院校與企業的合作一般是短期合作且合作程度及廣度都有待提高,穩定性差。學校也不了解企業的真實需求,好比閉門造車。企業以追逐利潤為目的,不可能給教師更多的實習和下企業工作的機會。退而言之,即使企業提供相關的實踐崗位,但由于教師直屬于高職院校,承擔著繁重的教學任務,也很難全身心投入到企業中去鍛煉,時間和空間都不允許,因此,教師的業務技能很難實現快速提升。
(3)培訓機制缺乏有效性。國外能根據用人需求,對教師采用相應的系統培訓,在培訓過程中充分體現差異性和實用性,教師結合所在學校的實際情況自愿參加培訓,對培訓課程的選擇也有很大的自主性。受培訓的過程中也可以針對自身發展的需要對培訓師提出要求,以選擇合適的培訓方式。而我國校內專業教師更多的是由于考核、評定、晉升等外部政策的壓力,不得不參加培訓,缺乏主動意識,從而導致所訓非所需,所訓非所要,遠遠偏離了高職院校對教師的能力需要。同時,對企業能工巧匠缺乏必要的培訓,“用而不育”,使得實踐教師指導能力較差。
(4)缺乏一個有效的評價機制。無論是企業精英走進講臺,還是教師進入企業,其教學質量都缺乏一個科學的評價機制。而國外的評價體系包括專家測評、教師自評、同行互評和學生評價結合起來,體現了專業性強、組織性強、針對性強、客觀公正、評價到位等特征。
3.3 工學結合下,校企雙元教師隊伍建設的建議
(1)圍繞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模式,強化校內專業教師“雙師型” 教師培訓。首先,在校外建立實訓基地,對教師進行實際業務能力的培訓。教師通過參與實訓基地的建設,可大大降低建設成本,又能提高組織協調能力,提高實踐水平。在經過若干年的投入,高職院校教師即可符合到理論水平與專業技術實踐水平俱高的師資要求。其次采用多樣的培訓方式,多層次多角度進行培訓。在培訓方式上變以“理論學習為主”為“實踐操作學習為主”、變“強迫式培訓”為“引導式培訓”、變“提高學歷培訓”為“教學需要培訓”,變“到高等學院培訓”為“到生產企業、科研院所”等多種形式培訓。
198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北京召開了“面向21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會上首次提出“事業心和開拓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的概念,后被譯為“創業教育”。1995年,該組織在《關于高等教育的變革與發展的政策性文件》中全面闡述了完整的創業教育概念,即創業教育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求職和創造新崗位。1998年又進一步指出了“高等教育應主要關心培養創業技能與主動精神,畢業生不再僅僅是求職者,而首先將成為工作崗位的創造者”。
在我國,提出創業教育的理念開始于1999年1月公布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計劃》,其中提到要“加強對教師和學生的創業教育,鼓勵他們自主創辦高新技術企業”。同年,由團中央牽頭組織了首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2002年初,教育部高教司在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9所高校開展了創業教育試點工作。經過短短幾年時間,關于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筆者基于清華同方全文數據庫檢索系統,對關于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研究進展與趨勢進行了描述與分析,從中發現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擬據此提出推進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的對策。
論文統計分析
發文的數量分布2006年12月5日,利用清華同方“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以“大學生”和“創業教育”為檢索詞進行篇名路徑檢索,從得到的統計結果中可以看出,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在2001~2006年期間,收錄了有關“大學生創業教育”的論文共計144篇(剔除一稿多投、文摘,由于系統的時效性,2006年的論文統計可能不夠全面),論文數量的年代分布呈現出遞增趨勢和階段特征:(1)2001年為研究的初始階段,國內對于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研究初露端倪,發文僅3篇,占2.08%,說明雖然國內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研究早在上世紀末就已經開始,但對于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研究尚未得到應有的重視。(2)2000~2003年為快速增長階段,此階段研究論文以年均7.5篇的速度增長,說明國內開始重視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研究。(3)激增階段(2004~2006年),相關研究論文數量激增,2004年比2003年增加了12篇,2005和2006年分別比2003年增加了18篇、28篇。三年的論文數量占總發文數的77.77%,從學術研究的角度分析,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研究開始逐漸向高層次發展。
發文的主要內容分布以篇名為路徑檢索到的144篇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論文中,有42篇是研究大學生創業教育內容的,占總數的29.17%;有24篇是探討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途徑、模式的,占總數的16.67%;有24篇是研究大學生創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的,占總數的16.67%;另有18篇是研究大學生創業教育與就業的關系的,17篇是研究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必要性的,分別占總數的12.50%、11.81%。其他研究涉及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影響因素、內涵、評價體系等內容。
發文的期刊種類與期刊分布以篇名途徑檢索到的144篇有關大學生創業教育的論文,主要發表在7類期刊上,其中64篇發表于大學學報,占44.44%,位列第一;38篇發表于教育學期刊,占26.39%,位列第二;16篇發表于科技類期刊,占11.11%,位列第三。關于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發文期刊分布較分散,其中發文最多的期刊為《科技創業月刊》,共發文8篇;《中國高教研究》和《中國大學生就業》各發表6篇,并列第二;《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江蘇高教》、《當代教育論壇》各發文3篇,名列第三;發文2篇及其以上的期刊共18種,具體見下表。
發文作者機構分布通過對144篇論文作者機構類型的統計分析,發現論文作者大部分集中在高校,其中在高校教學部門的作者共97位,占全部作者的67.36%,位列第一;在高校管理部門的作者共39位,占全部作者的27.08%,位列第二;其他作者共5位,占全部作者的3.47%,位列第三。
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的概況
(一)大學生創業教育的主要內容
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學生創業教育的能力培養、課程體系、教學方式等方面,具體包括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基本內容、創業能力、創業意識、利用時機能力、課程體系、教學方式與心理素質的培養等方面。
參考文獻[1]分析了當前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具體思路與現實意義,提出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創業意識、創業心理素質、專業職業能力、經營能力、綜合能力、創業知識結構五個方面的基本內容。
參考文獻[2]認為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失敗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系統的時機能力的培養,提出時機能力培養是關鍵,并概括出大學生創業教育利用時機能力培養的主要內容,即時機意識、認識時機能力、抓住時機能力與尋找制造時機能力四個組成要素,并進一步提出培養學生利用時機的能力應該從四個方面入手:一是強化時機意識;二是認識時機意識,具體包括認識時機的本質、激發學生成功欲、把握時代特點能力等三方面;三是抓住時機能力;四是尋找與制造時機能力的培養,主要應培養大學生主動開放的心態、冒險與進取的精神。
參考文獻[3]研究了國內外創業教育的研究現狀與進展情況,剖析了當前經濟全球化和知識資本化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創業教育面臨的嚴峻形勢,指出大學生創業教育改革的主要內容:一是教育思想改革,應把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和能力的培養作為高校教育的根本目標;二是教育內容與課程體系設置改革,應設置理想理念教育、勞動教育、挫折教育等課程;三是教學過程、環節、方式、組織、手段的改革。在教學過程與環節上,應讓學生主動參與,親自動手,既有模擬也有實戰;在方式上,應實現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相結合。
參考文獻[4]剖析了心理素質教育在大學生創業教育中的重要性,指出心理素質是影響大學生創業的主觀因素,也是制約大學生創業成敗的關鍵因素。提出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應從心理健康教育與培養心理調適能力兩方面著手,具體地說:一是心理健康教育,包括認知能力、愉悅樂觀的情緒和情感、堅定頑強的意志和百折不撓的精神以及果斷、勇敢、敏捷的行動等幾個方面;二是心理調適能力培養,包括多種能力、敏捷的氣質、樂觀的性格的培養、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崇高的理想、高層次的精神需要、強烈的成就動機與高雅的興趣愛好培養等方面,最后還指出了大學生創業心理素質教育的具體途徑。
參考文獻[5]概括了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內涵,并借鑒國外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設置體系的經驗,提出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應開設專門的學科課程,如“創造學”、“科技發明學”等課程,應編寫涵蓋創業風險、創業心理、創業技巧、創業能力、創業理論、創業指導、創業法制常識等不同內容的教材,并應以創業需要為切入點,結合創業教育介紹一些相關且必須掌握的市場經營與生產管理方面的知識、政策與法律法規。
(二)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途徑與模式
對大學生創業教育途徑與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體系構建、實現途徑、教育模式等幾個方面。
參考文獻[6]闡述了創業教育的內涵與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現實意義,并分析了創業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從提出到實踐是一個不斷探索、逐漸完善的過程。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要樹立科學的創業教育理念,還要營造積極的氛圍,建立適應當代大學的培養管理機制,全方位、多角度構建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具體內容包括:(1)轉變與時代要求不適應的、不適合高等教育發展規律的傳統觀念,樹立科學的創業教育理念;(2)打造具有濃厚的創新意識,適于開展創業教育的校園環境;(3)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變人才培養的教育模式;(4)創新有利于大學生自身潛能挖掘的大學生管理體制;(5)創造創業實踐的有效環境,給大學生提供創新實踐的機會。
參考文獻[7]分析了知識經濟背景下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對促進就業的重要性,通過探析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發展歷程,總結出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三種主要模式:一是以中國人民大學為代表的“以學生整體能力、素質提高為重點的創業教育”,其特點是將創業教育融入素質教育之中,強調創業教育“重在培養學生創業意識,構建創業所需知識結構,完善學生綜合素質”,將課內教學與模擬實踐相結合開展創業教育;二是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代表的“以提高學生的創業知識、創業技能為側重點的創業教育”,其特點是商業化運作,設置專門機構,開設創業教育課程,建立大學生創業園,教給學生如何創業,并為學生創業提供資金資助與咨詢服務;三是以上海交通大學為代表的“綜合式創業教育”,其特點是將創新教育作為創業教育的基礎,在專業知識的傳授過程中注重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為學生提供創業(創辦公司)所需資金和必要的技術咨詢服務。
參考文獻[8]分析了大學生創業教育在我國高校的發展歷程與現狀,總結出我國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存在創業教育的認識不到位、定位局限于創業實務層面、課程設置不合理、缺乏明確的教育目標與學科內容、實施規程不完善、師資隊伍不健全,專業師資力量不足等問題,最后根據系統論的觀點提出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實現途徑:一要樹立全面的創業教育觀念,將創業教育納入到整體育人體系中;二要改革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構建合理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三要推進教育方式與方法的創新,將創業精神融入到學生的人格中去;四要加強創業教育實踐基地的建設,為學生提供創業實踐演習場所;五要建立科學的創業教育認證制度,完善學生自主創業的知識與能力結構;六要定期舉辦創業計劃與設計大賽,積極營造創業教育的良好氛圍。
(三)大學生創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對大學生創業教育存在問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學生本身對創業的認識、高校的認識、師資缺乏、課程設置體系、支持系統等幾個方面。
參考文獻[9]通過對比中美兩國的創業教育與大學生的創業實踐,得出我國創業教育與大學生創業活動尚處在較低水平和初級階段,總結了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存在問題的主要方面:(1)認識方面的問題,高校師生存在認識不統一、不到位的現象;(2)師資方面的問題,具備一定理論知識、具有一定創業實踐經驗的師資缺乏;(3)課程方面的問題,目前尚無統一、科學的創業教育教材,尚無明確的教育目的和教學內容,創業教育課程同其他課程之間的邏輯關系、創業教育課程內部的邏輯關系問題都有待進一步完善;(4)教育模式方面的問題,創業教育模式封閉,內容陳舊,方法、途徑單一,缺乏創業思維與創新精神的教育。
參考文獻[10]通過對高校大學生創業的“熱”與“冷”(火爆的創業報告與冷清的創業教學,熱鬧的創業競賽與尷尬的創業實踐)兩個方面的對比,指出大學生創業教育存在起步晚、缺乏利益、教師沒有動力、缺乏資金支持與實踐場地等問題。
參考文獻[11]從高校教育主體分析了大學生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1)高等教育中創業教育的學科基礎薄弱,高校缺乏創業教育的系列課程;(2)對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認識不夠,創業教育意識淡薄;(3)缺乏創業思維與創新精神的教育。
參考文獻[12]通過對零陵學院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歷程、現狀、取得的成果進行介紹分析,指出零陵學院開展的大學生創業教育存在思想認識不到位、創業教育意識淡薄、創業教育的方法與途徑單一、創業實踐活動與學生的要求相差較遠、措施不配套、發展不平衡、特色不突出、教育模式改革滯后等方面的問題,并提出了對零陵學院深入開展創業教育研究與實踐的建議。
(四)大學生創業與就業的關系
參考文獻[13]分析了當前我國大學生就業面臨的壓力和困難,闡述了創業教育的內涵及對大學生就業的導向作用:一是有利于學生轉變就業觀念,通過創業教育可使大學生轉變“就業靠國家、靠父母、靠關系”的舊觀念,樹立就業靠自己、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自主創業、為社會多做貢獻的創業觀念;二是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三是有利于拓寬大學生的就業途徑。
參考文獻[14]分析了當前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的社會、高校、學生自身方面的因素,指出大學生創業教育是培養創新型大學生人才、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根本途徑。
(五)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內涵
參考文獻[15]分析了創業教育的歷史背景,主要從創業人才培養方面界定創業教育的內涵,指出“創業教育”是一個統稱,涉及多種課程,可以界定為:進行從事事業、企業、商業等規劃活動過程的教育;進行事業心、進取心、探險精神、冒險精神等精神與心理素質的教育。在高校開展創業教育就是以開發與提高大學生的創業基本素質為目標,培養大學生從事創業實踐活動所必須具備的知識、能力與心理素質。
(六)大學生創業教育的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16]認為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創新型人才,這一目標的實現應通過構建完整的評價體系加以檢驗,應主要從評價方式的選擇、評價標準的制定、評價操作系統的設計等幾個方面構建大學生創業教育的評價評估體系。
參考文獻[17]提出了基于模糊綜合評判的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評價方法,設計了質量控制系統結構,主要由模糊多級綜合評判方法、評價指標體系與質量控制系統組成。
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的特點
集中性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發文作者機構分布的集中,94.44%的作者來自高校的教學與管理部門;二是發文期刊類別的集中,97.22%的文章發表在大學學報、教育與科技類期刊上;三是發文的年代集中,77.77%的文章發表于2004~2006年;四是發文的內容集中,75.01%的論文內容集中在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內容、實現途徑、模式與存在的問題等四個方面。
廣泛性主要體現在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的內容分布不僅包括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基本內容、實現途徑、教育模式、影響因素、存在的主要問題、評價體系,而且還涉及政府、高校、大學生自身在大學生創業教育中的作用、創業教育對大學生就業的促進作用等方面的內容。
專業性主要體現在各類學者研究大學生創業教育的角度與側重點不完全相同,高校就業指導部門的論文作者注重從創業教育對就業的促進作用研究創業教育,并探析了創業教育的內容、方式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高校教學部門的論文作者注重從創業教育內容、課程設置體系等角度著手研究;統計學領域的論文作者則主要通過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評價體系研究大學生創業教育的質量評價。雖然各類學者的研究各有側重點,但也存在交叉,體現出各自的部門職責與專業特色。
多樣性主要體現在論文作者們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研究采用了多種方法,主要有系統分析、綜合、比較、推理、調查實證分析、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等方法。
發展性主要體現在論文作者們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研究緊貼時代,目前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研究已經不局限于一般的理論探討與定性分析,而是更注重采用實證與定量的分析方法,結合當前大學生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當前的時代背景等具體情況進行研究。
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一)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研究內容較窄目前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研究,更多地側重于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內容、課程設置、實現途徑等方面的研究,而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影響因素、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服務系統、支持系統、政策、成本收益等問題則很少有人研究。
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的研究過于籠統目前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具體教育模式的構建上,而對運行機制、實現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較少。
大學生創業教育成本收益的研究很少目前還很少有人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成本投入與預期收益問題進行研究。
(二)推進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的對策
針對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中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推進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的深入。
一是必須拓展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研究領域。應對社會上關于創業研究的最新成果加以借鑒,重點加強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心理素質、投資收益、資金獲取、服務系統以及對就業的促進等方面的研究。
二是必須加強對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實現途徑的研究。尤其要對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的具體方式與保障機制予以關注,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的具體方式與保障機制是培養創新創業型大學生的關鍵。
三是必須重視對大學生創業的資金籌集方式、融資渠道的研究。應積極探討國外大學生創業教育的資金籌集模式,并結合我國的現實狀況,探索適合我國大學生創業的資金籌集方式、融資渠道,探索為我國大學生創業提供有效資金保障的途徑。
參考文獻:
[1]高慶.大學生創業教育初探[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漢文綜合版),2004,(2).
[2]于源溟,明輝.試論創業教育中大學生利用時機能力的培養[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2).
[3]黃摯雄,羅安,楊勇.大學生創新與創業教育的研究與實踐[J].實驗教學與儀器,2003,(1).
[4]陳燦軍.略論大學生創業教育中的心理索質教育[J].求索,2004,(1).
[5]楊愛杰.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實現途徑探討[J].科技創業,2006,(1).
[6]劉彩生,李國峰.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探析[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3).
[7]戴育濱,張光輝,張日新.淺論知識經濟時代大學生創業教育[J].科技創業,2006,(6).
[8]羅美萍.我國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06,(2).
[9]王賢國.淺析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主要問題[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6,(4).
[10]袁先海.大學生創業教育現狀透視[J].大眾科技,2005,(10).
[11]陳麗影.大學生創業教育探析[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5,(3).
[12]古月明.零陵學院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現狀與對策[J].零陵學院學報,2003,(5).
[13]施菊華.大學生創業教育引導就業教育的探討[J].當代教育論壇,2005,(7月上).
[14]袁美學.市場經濟條件下創業教育是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根本途徑[J].商場現代化,2005,(9月下).
一、校本培訓是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現實選擇
1.校本培訓是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現實趨勢
20世紀七八十年代,西方一些國家倡導中小學教師在職培訓回到校園,形成了教師校本培訓模式。“校本”就是以學校為本,以學校為基礎,旨在滿足學校每個教師工作需要的校內培訓活動[1]。上個世紀末以來,校本教師培訓作為一個新興的教師培訓形式,以其靈活性、針對性、突出學校和教師的主體性等特點逐漸為我國教育者所認識和接受。校本培訓特點決定了它是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現實趨勢。
2.校本培訓是教師自主專業成長的要求
長期以來,我國農村教師在職培訓主要是以高校模式為主。但是高等院校在倡導先進教育理念的同時,依然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輕視了農村教師的需求和已有的知識結構,忽略了農村教師的主體參與性。高校模式“把持”教學的主動權,學習者只能根據預設的課程結構進行學習,參與機會很少。對于教師來說,參不參加培訓,參加什么樣的培訓,“一切都是地方教育行政機關做出的選擇,而非教師自主做出的判斷”[2]。總的來說,高校培訓模式依然是一種外控式模式,學習者只能被動接受,很難發揮自主性。而成人教育是“一種沒有權威的合作探討加非正規學習”[3]。教師是有自主能力的成人學習者,在校本培訓中,教師是主體,結束了他們以往培訓中的被動局面,教師可以根據自身的成長需要選擇培訓內容,有利于教師的自主發展。
3.校本培訓有助于節約學習成本
院校集中式培訓學習成本較高。首先,從時間上來看,農村教師教學任務繁重,有的教師包班,有的教師跨年級兼任多門課,偏遠學校教師甚至要從事復式班工作,任務更重,可以說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很難分身參加離職培訓。其次,從經費上來看,農村教師的收入較低,一次培訓下來培訓費、交通費、食宿費等讓他們不堪重負。很多農村教師不愿意參加這種培訓的主要是經費問題。有調查顯示,農村教師自己負擔培訓費用的為79.3[4]。農村學校教師培訓經費緊張,教師工作任務繁重,無論是“請進來”還是“走出去”接受培訓都有一定困難,而校本培訓正好避免了這些問題,有助于節約學習成本。
二、農村教師校本培訓存在的問題
自上個世紀末,校本培訓在全國農村中小學校逐步展開,但目前的校本培訓活動并沒有得到農村教師的廣泛認同,校本培訓的實施陷入困境。
1.現代教育理論難以深入
適應教師需要是校本培訓的一個重要特點。“需要”一詞反映了校本的靈活適應性,但是到底什么樣的需要適合呢?是不是所有的需要都可以拿來選題培訓?有些學校在開展培訓是注意到了教師的需要,于是就圍繞著所謂的“需要”展開了:基本功差了,就組織教師讀、寫、畫;理論不足了,就安排集體閱讀教育書刊。當然,不能否認這些活動具有一定的意義,但是現代教育理論依然無法深入其中,農村校本培訓總是在這個層次徘徊,理論水平難以提高。
2.形式化校本培訓難見成效
校本培訓以實際應用為目的,以教師素質的提高為目標,培訓內容適用于本校實際,并且以教師的實際工作狀況來評價培訓的效果[5]。然而,有些農村學校將校本培訓當作上級下達的任務來抓,為了應付檢查,學校將一些日常活動統統劃在校本培訓的名下。校本培訓成了教師的“作業”,因為上級要來檢查,學校就要求教師“交作業”,有些老師也就隨便抄抄了事。筆者曾就校本培訓的實施情況對某地農村中學進行了調查。其培訓內容是教育局發放指定教材,每位教師85元;培訓形式是教師自學;評價方式是開卷考試。學校有關負責人根據教師的讀后感,撰寫校本培訓報告會記錄等材料(有些活動實際上根本沒有開展,負責人只能閉門造車),以備上級檢查。這樣的校本培訓已經退化成一種形式,有其名而無其實,培訓效果可想而知。
3.農村教育教學資源缺乏整合
農村優質的師資資源、教育資源有限,可是這些有限的資源也沒有能夠充分利用起來。同一區域內不能針對本地教師、學校的實際情況,整合優質教育資源靈活機動地開展培訓。甚至有些學校認為校本培訓就是在本學校,由本校教師組織學習,于是,關起門來讀讀報紙書刊也算組織了一次校本培訓。
4.不同區域農村教師差異性難以關照
培訓教材沒有取舍,不考慮城鄉教育的差別,不結合當地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及農村學校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培訓內容,不管合不合適拿來就用。有的培訓內容與農村學校的課堂實際距離太遠,與教學工作脫節;有的培訓內容沒有充分考慮教師的具體需求,忽視了不同學校、不同學科、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專業發展階段的教師之間的差異性,采取大一統的模式,缺乏針對性。
5.農村教師主體意識喪失
確立教師在學習、培訓中的主體地位,有利于培養一支高素質的自主發展型教師隊伍。校本培訓應該充分依賴教師群體的力量和智慧。然而,很多農村教師主動參加培訓的熱情不夠,主體意識嚴重缺失。某學校為體現和鞏固校本培訓的成果,要求全體教師參加培訓之后精心設計并上交一份優秀教案。一個多月過去了,竟沒有幾位教師主動上交。負責人督促了幾次,效果甚微,結果學校按照相關規定對教師進行了扣分與批評后,很快全部交齊,但是內容雷同,相互抄襲的痕跡明顯。
三、農村教師校本培訓的發展與完善
1.加強校本培訓研究,提高培訓的理論性
首先,高等院校應深入教育一線,加強理論引領。無論是教師職前教育還是在職繼續教育,高等院校都應該成為培養和造就教師的搖籃。校本培訓減輕了高校在教師培訓中的負擔,但并不等于高等院校在校本培訓中沒有責任。這種責任不是單純理論的演繹,而是要竭力實現理論與實踐的聯姻。高校教師應深入到教育第一線,關注教師的需求,真正走進教育的天地去研究教育。要把高深的教育理論以潛移默化、樂于接受的形式,展現在農村教師眼前,使其逐步理解、接受,進而實踐先進的教育理念。
其次,教育管理部門要總結經驗,推廣優秀案例。對于學校(或者學區),如果能夠鼓勵教師對自己的實踐知識不斷進行反思、轉化,通過共同體在學校組織機構傳遞,基于共同系統價值觀的專業知能將得以建立起來[6]。在校本培訓的引導、管理、評價的過程中,教育管理部門起著重要作用:一是不能將校本培訓當成文件下發,當成任務下達;二是應及時發現優秀案例,總結經驗;三是要宣傳優秀成果、推廣有效的校本培訓模式。目前,一些地方已經積累起豐富的農村校本培訓經驗,值得借鑒。農村鄉鎮區域“大校本”培訓就是一種有益的嘗試。所謂鄉鎮區域“大校本”培訓,是在鄉鎮教育管理部門的統籌規劃下,有效地開發和利用本鄉鎮中小學校本培訓的資源,實現各種資源因素在校本培訓中的整體優勢[7]。
第三,教師即研究者,應提高自身理論素養。“沒有個人的思考,沒有對自己的勞動尋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學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議的”[8]。由于自身的知識基礎較為薄弱,農村教師教育科研能力一般較差,對教育科研多抱有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其實,教育科研不是教育專家的專利,每一個從事教育實踐的教育工作者都有從事教育研究的可能,農村教師更應該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踐行教育理論,提高理論素養。
2.結合校本課程開發和校本教研,增強培訓實效性
一是校本培訓和校本課程開發相結合。基礎教育課程政策改革正從原來單一的國家課程模式走向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模式。但是,農村教師普遍缺乏課程開發的能力。中老年教師的本土知識較為豐富,但是教育科研能力不足;青年教師雖然很多出身于農村,可是本土知識缺乏。農村校本培訓應有效地結合本地區特色,對教師進行本土化知識培訓,這樣才能夠提高教師的課程開發能力。
二是校本培訓和校本教研相結合。隨著我國教育研究的不斷發展以及新課程改革的興起,校本教研逐漸成為熱門的教育研究核心理念[9]。對于很多農村教師來說,對教育研究很陌生,針對教師畏難情緒,校本培訓可以結合校本教研選擇培訓內容,以逐步提高教師的科研意識、科研知識,從而促進校本教研的有效開展,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
3.整合區域教育資源,提高培訓針對性
第一,要實現優質師資共享。農村優秀教師缺乏是有目共睹的事實,農村骨干教師、高級職稱教師的比例很小。我國農村小學教師中,中學高級職稱教師的比例是0.3%,小學高級職稱教師的比例是38.9%,城市的平均水平是0.9%和49.6%;我國農村中學教師中高級職稱教師的比例是3.5%,城市的平均水平是15.6%。即使是這些有限的優秀師資也集中在鄉鎮中心學校,在偏遠的村級學校和教學點,優秀師資嚴重缺乏。挖掘本地區的優秀教師資源,讓骨干教師擔當起培訓重任,有利于培養和造就大批優秀教師。
第二,要推行優質教學資源共享。隨著現代農村遠程教育日漸普及,網絡也走進了農村教師的生活。外面的世界并不遙遠,一根網線就可以將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展現在農村人的眼前。2004年9月,教育部《關于加快全國教師網聯計劃,組織實施新一輪中小學全員培訓的意見》出臺,加快了我國農村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化的步伐[10]。如今,很多農村地區已經建立起了多媒體教室。“教師網聯計劃”要求中小學相互溝通,為校本培訓提供快捷便利的平臺和優質課程資源。如中歐甘肅基礎教育項目為本省農村中小學教師搭建了集學習、研討、交流、合作等功能為一體的平臺——教師學習資源中心[11]。廣大的農村教師親切而形象地把中心比喻成自己專業成長的加油站、獲取信息的資源庫、交流合作的俱樂部。教師學習資源中心本著“合作學習,共享資源,交流經驗,共同發展”的原則,在當地農村教師的專業發展過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值得推廣。
第三,要實施區域聯片培訓。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的學校較為分散,很多村級學校規模較小,只有幾名到十名左右教師的學校為數不少,甚至在我國中西部農村尚有一人一校現象存在。由于學校規模小,經濟承受能力有限,學校在教師學習資源上投入較少,教師學習條件較差,自然很難滿足教師的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實施區域聯片培訓,以充分利用本地區的優質資源。
4.注重教師差異,辦農村特色校本培訓
一要合理選擇教學內容。農村校本培訓應針對農村教師和學校的實際情況開展,不宜盲目設置培訓內容。農村教師群體差異性較大,不同年齡段的教師有著不同的需求。在培養造就年輕教師的同時,不能忽視中老年教師的專業發展。鄉鎮為中心的學區在校本培訓的管理和引導中,應從不同群體的特點出發,合理安排培訓內容。
二要實施農村本土培訓。農村校本培訓要有農村特色,將農村教育資源納入校本培訓內容體系,是走農村特色校本培訓之路的有效途徑。蘇霍姆林斯基在指導本校教師的成長與學生的活動時,總是充分利用農村教育的資源,不忘與農村社會的聯系。他帶領師生在荒蕪的土地上開墾出一塊葡萄園,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引導學生和一位失去老伴的鄉村大叔交朋友,潛移默化地進行品德教育;在學校空地上選擇一片貧瘠的土地進行小麥實驗,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12]。農村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可以成為教育教學資源,這一片廣闊的天地等待師生共同認識、共同開發。鑒于中老年教師農村鄉土知識豐富,青年教師科研能力較強的優勢,可以鼓勵中青年教師合作,開發優秀的本土課程融入到校本培訓內容體系中去。
5.完善學校激勵措施,激發教師主體性
首先,應滿足教師需求,增強培訓的活力。校本培訓的一個重要特征是需求導向的培訓內容。但是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需求,一所學校有多少老師也可能就有多少不同的需求,在開展校本培訓之前要充分調查教師的不同需求,然后有針對性地設計培訓計劃。保證每一次培訓都能適應一部分教師的專業發展需要,只有如此,才可以保證培訓活動的活力。
其次,要在培訓中培養教師,激發參訓的動力。要使校本培訓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搖籃,讓每一位教師通過培訓體會到教育事業的創造性,體會專業成長的快樂。在校本培訓中應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模范帶頭作用,塑造教壇新秀,讓教師在主持培訓、接受培訓的同時看到專業發展的前景,以此調動教師參加培訓的動力。
第三,應完善評價制度,提高培訓吸引力。目前,很多校本培訓活動的考察類似于考勤,只要參加就行,參加后只要上交規定的“作業”即可,不管培訓是否取得了實效,教師是否有收獲。這種做法挫傷了教師積極性,使校本培訓失去了吸引力。應讓教師參與到校本培訓的計劃、實施、總結、評價等各個環節,讓教師真正成為校本培訓活動的主人,并實施參與式管理和發展性教師評價機制,以充分培養教師校本培訓的主體意識。
[參考文獻]
[1]鄭金洲.走向“校本”[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0,(6):12.
[2]時偉.當代教師繼續教育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84-194.
[3][美]StephenD.Brookfield.批判反思型教師ABC[M].張偉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271.
[4]顧明遠,檀傳寶.2004:中國教育發展報告——變革中的教師與教師教育[R].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7.
[5]萬福.校本教師培訓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02,(1):25.
[6]顧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師專業發展——行動學習的實踐視角[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137.
[7]李水清.農村鄉鎮區域大校本培訓的實施策略[J].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2007,(5):8.
[8][前蘇]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杜殿坤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115.
[9]曹一鳴.校本教研實施方略[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