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閱讀訓練匯總十篇

時間:2023-09-06 17:26:5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快速閱讀訓練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快速閱讀訓練

篇(1)

1、視幅擴展:打開我們的“視幅”,從一眼看一字到看多字;

2、焦點移動:訓練我們的眼停眼跳,讓焦點迅速準確地移動到第二眼的位置,以更快地吸收到信息;

3、眼腦直映:培養我們直接把視覺器官感知的文字符號轉換成意義,消除頭腦中潛在的發聲現象,形成眼腦直映,從而實現閱讀速度的飛躍;

4、消除回跳。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隨著中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探究如何培養或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方式、方法成為中學英語教師參與中學英語教改的一個重要方向。培養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一般通過精讀、泛讀和速讀等方式進行。我們傳統的中學英語教學比較注重精讀和泛讀,但對快速閱讀訓練重視不夠。那什么是快速閱讀訓練?它是在保障學生對英語文章70%正確率理解的前提下,改善和提高閱讀速度的一種心智技能訓練。通過這種訓練,學生可以提高閱讀效率,改善閱讀能力。因此,研究英語快速閱讀訓練,特別是結合中學英語教學實踐開展閱讀速度訓練是必要的。

一、快速閱讀訓練的目標和學生閱讀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閱讀存在的普遍問題

1.發音讀。在閱讀時,學生會發出聲音,發音讀。其主要弊端是,閱讀受到說話速度的影響而限制了閱讀速度。

2.默讀。默讀指每個詞的發音清晰地在頭腦中出現。其主要缺點在于在大腦信息轉換中增加了文字信息變為聲音信號的過程,從而減緩了速度。

3.逐詞逐句讀。學生普遍采取這種閱讀策略,尤其是閱讀能力欠缺的學生。這種閱讀形式,增加了眼停次數,降低了速度。

4.回返讀。指學生在遇到生詞或不理解的詞組、句子或其他模糊信息時回到文章更前面的部分再閱讀。養成這種習慣后,會影響到閱讀速度。

(二)快速閱讀訓練目標

專家認為,具有一定語言基礎但未接受快速閱讀訓練的學生有50%至70%的閱讀潛力沒有發揮出來,主要是因為缺乏有效的閱讀技巧以及不良閱讀習慣的影響。因此,通過適當訓練,學生快速閱讀速度至少可以提高25%,甚至達到一倍。因此,快速閱讀訓練的目標是通過提供難易程度合適的閱讀材料對學生進行一年的訓練,使學生的閱讀速度在原來基礎上提高大約50%。

二、快速閱讀實施過程

(一)確定實驗對象,通過配置等組的方法實現

以2008年我校初中升高中以及高一第一次摸底考試英語成績的趨中值(即去掉一個最高分和最低分,然后累加平均得出)作為基礎測定,在不打亂班級配置的情況下,從兩個平行班中各取30人組成兩組,不斷調整各組人選直至兩組間的平均分之差和標準差相當結近。對于實驗組所在班級其他學生照樣讓他們參加實驗過程,但不讓學生本人知道自己是實驗對象,而且在同對照組比較時不計他們分數。關于基礎測定的有效性,我后來分別在兩組內計算了它與效果測定之間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93和0.94,表明基礎測定有效,配置等組基本相同。然后,由我本人教實驗組和對照組所在班級,盡力避免非實驗因素對快速閱讀訓練實驗的影響。在實驗實施過程,對兩個班的學生,包括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一視同仁。而且,除快速訓練練習外,對兩組學生均教相同內容,采取相同措施,提出相同要求。

(二)實驗實施

實施前,我們利用早讀的機會對實驗組所在班級學生闡明英語快速閱讀訓練的目的、意義和要求,并通過實例激發學生興趣,然后安排學生每周兩到三次的快速閱讀訓練,并進行相應的簡單講解。為了減少對學生的影響,逢年級大型考試,實驗暫停,之后再繼續。每次訓練占用學生課堂時間10分鐘,在這段時間對照組則由教師組織復習單詞或課文。訓練過程須計時,具體做法如下:把預定的速讀材料發給學生,然后等我一聲令下學生迅速在規定的時間內做題。10分鐘一到,學生停止答題,并上交,然后上課開始。課后我及時對學生的閱讀訓練結果進行批改、分析和記錄。講評在課堂上大概占用5分鐘時間,主要對上次訓練的突出問題和典型錯誤作簡要分析,另指出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出現的不良閱讀習慣,要求糾正。

三、快速閱讀訓練結果分析

一個學年結束(2008-200年),實驗告一段落,實驗進入總結分析階段。我采取成績分析和問卷調查的方法對此次閱讀訓練實驗進行檢測和分析。

(一)閱讀速度對比

根據基礎測定,兩組學生在實驗前閱讀與課文難度相仿的、生詞率不超過3%的文章時,速度平均每分鐘不足15詞,理解準確率不到60%。實驗結束時用學校統測試題進行檢測,結果對照組在理解率保持67%左右的情況下閱讀速度略有提高,每分鐘達到21個;而實驗組在理解率達到75%的情況下閱讀速度提高到每分鐘42詞,速度提高了一倍多,不僅達到實驗前設定的目標,而且大大超過預設目標。

(二)考試成績對比

根據效果測定,對照組和實驗組在實驗前基本相同,無顯著性差異,但實驗結束時考試成績相比較,實驗組的平均分要比對照組的高11.4分,用獨立小樣本的單尾差異檢驗方法,求得t=2.948,p

(三)學習態度比較

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實驗前,兩組學生中對英語不感興趣的人數相差無幾,區別不明顯。然而,實驗組在實驗實施后,對英語感興趣的人數不斷增加,與對照組相比多了9人。另外,對英語感興趣的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英語快速閱讀訓練,興趣更濃厚。可見,快速閱讀訓練影響到學生對英語的態度,特別是實驗組的學生對英語學習態度發生了巨大變化。

四、閱讀訓練需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一)習慣問題

本次試驗雖然幫助了學生糾正了不少不良閱讀習慣,但有些習慣未得到徹底糾正,如默朗讀問題。根據弗萊博士的觀點,凡每分鐘讀速低于250詞多半是在默朗讀。然而,這種情況能否適合中國學生,值得反思,而且中國學生形成的這種默朗讀習慣是長期形成的,不是經過一年的訓練就可以完全克服的。

(二)速度問題和最優化問題

閱讀理論和實踐表明,閱讀速度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圍,閱讀效率才會最佳。而需要訓練到什么程度,學生的閱讀效果才會好,需要我們不斷探究和總結。至于用什么課型、什么教材、什么教法才能使閱讀訓練達到最佳效果,即最優化,不是一年半載的實驗可以解決的。我們需要范圍更廣、周期更長、設計更科學、組織更嚴密的教學改革實驗。

五、結束語

通過持續一年的英語快速閱讀訓練,參加實驗的實驗組在閱讀速度、英語考試成績、英語學習態度以及語言素養的形成等方面相對于控制組而言有較大的進步。雖然在實驗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操作上的不規范或實驗設計的不嚴謹,但開展高中英語快速閱讀訓練對高中英語知識的獲得、英語能力的培養無疑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篇(3)

[中圖分類號] G64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1-6639(2013)01-0081-08

一、引言

教育部早在2004年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中明確提出了在快速閱讀篇幅較長、難度較低的材料時速度應達到每分鐘100詞到120詞。自2006年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增加快速閱讀試題后,快速閱讀在課堂教學中得到了更多的重視。隨著網絡計算機技術與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整合的深入,傳統的重內容輕速度的閱讀能力培養模式應該得到改善,教育者應借助網絡環境提供的有利條件,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習者的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

筆者基于認知心理學、建構主義、視聽跨通道等相關理論,探討在計算機網絡環境下實施快速閱讀訓練的新方法及預后結果,嘗試探索視覺與聽覺相結合、用聽覺帶動視覺瀏覽速度的“聽讀法”,以期在快速閱讀訓練方面有所突破。

二、理論基礎

認知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感官在獲取信息時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早在20世紀60年代,心理學家Treicher 就已經證實在通常情況下,大腦可記憶10%讀過的信息,20%聽到的信息,30%看到的信息,50%看并聽到的信息。科學研究表明,在所有抵達大腦的信息中,通過視覺渠道獲得的信息占83.3%;其次是聽覺,占11%[1]。可見,通過視聽兩個渠道可獲得絕大部分信息(約占94.3%)。這表明,參與學習的感官越多,發揮的作用越充分,則越利于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視覺和聽覺的作用,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從而提高認知效率。而聽讀能夠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借助多媒體的幫助,在視覺快速瀏覽文本的同時輔以同步的聽覺刺激,利用聽覺帶動視覺,提高視與聽聯合傳遞信息的效率,從不同感官通道刺激學習者的大腦,獲得最佳的閱讀效果。在這個過程中,多個感官參與了學習者的認知活動,故視聽結合的多通道閱讀效果在理論上要優于單渠道的視讀效果,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鞏固學習效果。

此外,計算機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在課堂上的運用也使得快速聽讀的實施成為可能。教學活動的實施借助了能夠承載聲像圖文的計算機多媒體,為學習者提供了多維動態的認知環境,拓寬了學生接受信息的通道帶寬[2]。多媒體環境下多通道的語言輸入十分有助于學習者語言文化和文體圖式的建構[3]。學習者可借助多媒體計算機的幫助,通過多渠道獲得必要的學習資料,并按照自己的要求來選擇學習內容呈現的方式,充分發揮不同感官的功能和作用,從各個角度接受信息刺激而獲得大量知識[4]。

基于建構主義的計算機網絡技術與英語課程的全面整合使得聽說讀寫的界限不再明顯,出現了許多交叉課型[5]。因此,筆者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 借助計算機多媒體網絡平臺,在快速閱讀課堂上嘗試采用多感官學習的方法,通過拓寬信息輸入通道,將聽讀與視讀有機結合起來,以聽覺帶動視覺,大膽嘗試了新的快速閱讀訓練模式(簡稱聽讀)。本研究旨在通過實驗驗證兩個假設:1.計算機網絡環境下的聽讀訓練方法是可行的;2.聽讀方法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參加本實驗的學生為哈爾濱商業大學2009級的233名學生。其中男生81名,女生152名,按照高考英語成績分成兩組:快組入學成績較高(見表1,表2),平均分為112.374,慢組入學成績相對較低,平均分為105.6347,Sig. (2-tailed)為0. 0000.05,說明快組中實驗班和控制班無顯著差異。慢組實驗班與控制班之間入學成績平均分分別為106.8267和104.1383(見表5,表6),Sig. (2-tailed)為0.267>0.05,說明慢組中實驗班和控制班無顯著差異。

(二)研究工具

本實驗采用的研究工具包括調查問卷、快速閱讀水平測試卷、訪談及課堂信息綜合反饋表等。調查問卷、各類測試及課堂信息綜合反饋表用于定量分析,對學生的訪談用于定性分析。實驗所使用的統計軟件為社會科學統計軟件包SPSS13.0。

(三)研究過程

實驗前根據高考英語成績確定快慢組以及實驗班和控制班。實際授課過程中,實驗班與控制班的教師、授課時數、授課內容和授課環境均相同,盡量排除其它人為因素的干擾,控制干擾變量。實驗班采用聽讀模式,即在閱讀時輔以與閱讀文本同步的朗讀聲音,利用聽覺帶動視覺,加快閱讀速度。學習者若要做到視聽同步,即在閱讀的同時聽到所讀內容,就必須高度集中注意力,嚴格按照其規定速度進行閱讀,期間不能隨意調整速度。教師統一控制頁面,讀過的文本逐行變淡,學生沒有重讀的機會。讀完之后立即切換界面,在規定時間內做閱讀理解測試題,并記錄所用練習時間。控制班的視讀模式則比較自由,盡管讀過的文本也會逐行變淡,無法回視,但是由于屬于傳統的無聲閱讀,不必保持視聽同步,因此學習者在閱讀過程中可對速度略作調整。每次課上收集的信息輸入表格,進行相關數據分析。

四、數據分析

基于計算機多媒體網絡環境下的快速聽讀實驗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得到了大量數據的支持。現以SPSS統計軟件對實驗中各方面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并做具體闡述。

(一)快慢組實驗前快速閱讀成績比較

實驗前進行了閱讀初始水平測試。經獨立樣本T檢驗(表7,表8)后得出快慢兩組平均分分別為13.3858和12.2617(試卷總分為25分),Sig. (2-tailed) 為.002

(二)快慢組實驗后快速閱讀成績比較

實驗后進行了閱讀水平測試。經獨立樣本T檢驗(表11,表12)后得出快慢兩組平均分分別為18.6535和17.8302(試卷總分為25分),Sig. (2-tailed) 為 0.004

(三)快慢兩組實驗班和控制班實驗前后快速閱讀水平對比

從表15、16、17可見:快組實驗班前測成績為13.3729分,后測成績為19.2542分,提高了5.88136分;快組控制班前測成績為13.3971分,后測成績為18.1324分,提高了4.73529分。實驗班比控制班提高的幅度略大,為1.14607分。慢組實驗班前測成績為12.6102分,后測成績為18.4576分,后測成績比前測高出了5.84746分;慢組控制班的前測成績為11.8511分,后測成績為17.0426分,后測成績高于前測5.19149分。實驗班提高的幅度略大,比控制班高出0.65597分。從以上分析可見,實驗后快慢兩組內實驗班成績均好于控制班的成績。因此,我們可得出以下結論:實驗班的后測成績較控制班有所提高。在授課教師、授課內容、授課時數、授課環境等條件均相近的情況下,可以說這種差異是由于不同的閱讀方式導致的。因此,聽讀總體上來說是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快慢兩組實驗班的后測成績較控制班都有所提高,但是慢組提高的幅度略低于快組。經訪談得知,慢組學生對文章中出現的閱讀障礙(如生詞、難句、背景知識等)、閱讀速度、閱讀方法及練習等方面的處理不如快組學生。而成績好的學生更愿意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對聽讀模式持積極態度,對新知識的理解和吸收相對更容易、更迅速,能力提高得更快。

(四)聽讀調查問卷結果分析

聽讀問卷主要是為了了解學生對聽讀實驗的感受。問卷包括六部分,分別從閱讀速度、閱讀題材、閱讀技巧等方面入手,收集學生對聽讀教學各個環節的反饋信息,探討在聽讀過程中影響學生理解能力的各方面因素,并對聽讀模式進行評價。調查表中高于3的平均值表明學生對此陳述持肯定態度,分數越高肯定的程度越高,低于3則表明學生對此陳述持否定態度,分數越低則否定程度越高。各題項均給出了快慢兩組的平均值,見表18-21。這里僅列出具有代表性的題項,并進行相關分析。

表18是實驗班學生對聽讀的總體反應,表中可見快慢組的反應基本一致,認為聽讀可以彌補視覺上的不足(M=3.4935,3.3387),兩者可以被有效地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M=3.6538,3.7097)。聽讀有助于對文章的理解(M=3.4744,3.0484),比單純的視讀效果更好(M=3.3766, 3.0806)。多數學生認為經過系統的聽讀訓練之后,自己的閱讀能力有了較大提高(M=3.4247,3.5500)。

表19是快慢兩組對閱讀速度的反應,分值接近, 基本無顯著差異。快慢兩組實驗班對慢中快三種速度的適應程度均呈遞減狀態,這表明多數學生能夠接受課上以慢速和中速(120-140wpm)播放的文章(M=3.4744,3.6129)。而當速度加快到 150-170wpm時,無論是快組還是慢組學生都感到“不適應”,表示“看不懂”,“讀不下去”(M=2.4615,2.6452)。但令人欣慰的是,許多學生表示若經過系統訓練,能夠讀懂速度更快一些的文章(M=3.1154,3.2419),這表明學生的閱讀能力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

表20的統計結果顯示,在聽讀過程中,由于文章題材、體裁、難易程度等的影響,學生的實際閱讀速度有時與設定速度不統一。當實際閱讀速度慢于設定速度時,多數學生強迫自己加快速度,盡量跟上設定速度(M=3.6623,3.7258)。反之,當實際閱讀速度稍快時,基本不自行閱讀,盡量保持與設定速度同步(M=2.4615,2.9677)。

通過對比兩組不同水平受試者的閱讀實驗結果,發現實驗班與控制班的閱讀成績差異顯著。實驗結果及數據分析充分證明了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計算機多媒體網絡聽讀訓練模式是可行的。實驗結果表明,在聽讀過程中,學習者通過結合視覺和聽覺等感官進行跨通道、多感官學習,可以彌補視讀單渠道接受信息的不足,擴大信息輸入的通道帶寬,與單純的視讀相比,獲得的信息量較大,在大腦中的記憶時間較長。在聽讀過程中,與單純的視讀相比,聽與讀的同步結合迫使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閱讀效果較好。因此可以嘗試采用聽讀的模式來提高和培養學習者的閱讀能力。

五、結語

由于聽讀模式是筆者剛剛嘗試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因此尚有許多需改進之處。同視讀相比,聽讀模式的局限性表現在速度比較固定,不可隨意調節,因此這種模式更適用于閱讀強化訓練。我們可以在課堂上,把聽讀與傳統的閱讀訓練方法科學地結合起來,培養學習者掌握快速閱讀的技巧,提高日常閱讀的速度和效率。正如前文所述,無論是從建構主義認知理論、認知心理學、跨通道理論,還是網絡多媒體技術發展的角度都充分證明了聽讀教學模式是可行的,也是值得我們去嘗試的一種新的交叉課型。

[參考文獻]

[1]潘亞玲.外語學習策略與方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p13.

[2]陳堅林.從輔助走向主導—計算機外語教學發展的新趨勢[J].外語電化教學, 2005(4):p9~13.

篇(4)

中學生閱讀速度慢,不一定都是由于閱讀能力低造成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缺乏緊迫感,時間觀念不強。因此,進行計時速讀測試可以增強緊迫感,從而達到提高閱讀速度和閱讀效率的目的。

(1)訓練前,學生先不要看書。

(2)待老師發出“開始閱讀”的命令之后,才開始閱讀;同時,老師在黑板上隨時記下閱讀的時間。

(3)當某位同學讀完文章后,記下自己所用的時間。

(4)讀完文章后,馬上把文章收起來,學生憑記憶筆答測試題。

(5)答完題后,老師逐題公布正確答案和判分標準,學生互相評判。每個人所得的分數就是自己的理解率。用“%”來表示。

(6)每個人計算出自己的速度(所讀文章字數除以所用的時間)和閱讀效率(閱讀速度乘以理解率)。

(7)每人將本次訓練的數據準確地記在閱讀訓練本上,老師將全班訓練的數據登記在記分冊上,以備將來總結分析之用。

第二曲――量化閱讀

為滿足快速高效閱讀量化訓練的要求,把中學生應有的閱讀能力分解為若干能力點,使每個能力點的訓練都得到量化處理。這種采取先分項,后綜合的訓練方法,實現了快速高效的量化訓練。

由于實現的量化,每次訓練都可以在計時的全過程中,通過“讀”(計時閱讀)、“答”(筆答測試)、“判”(根據統一標準評判分數)、“算”(計算出閱讀速度、理解率和閱讀效率)四個步驟,嚴密而精確地掌握每個參訓者的有關數據。參訓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況采取措施,從而達到迅速提高閱讀速度和效率的目的。

第三曲――系統化閱讀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中小學生閱讀能力有如下幾個方面:

(1)提要和概括能力。即歸納段意的能力,提煉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2)劃分層次,辨析思路的能力。即分段分層,理解段落篇章結構的能力;(3)準確理解文中詞語、句子的能力;(4)評價和鑒賞能力。即分析鑒賞作品選材、剪裁藝術特色的能力,領會鑒賞作品結構藝術的能力;辨析、體會作品的表現手法的能力;體會鑒賞作品語言特色的能力;理解文章形象特征,體味優美意境,理解作品中的景、事、物的表現作用,以把握作品主題的作用;(5)快速閱讀能力。初中要達到每分鐘500字,高中要求達到每分鐘600字。

根據中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構成,快速高效閱讀法為此設計了9項單項訓練:

篇(5)

其次是明確客體目標。第一是明確試題目標。對于學生來講,雖然他們學習的目標是渴求知識,但直接的現實目標還主要是為了應對考試(及平時的練習題)。而近年來的各種類型的語文試題中,閱讀理解題的比重都是很大的,并且,學生答題時都比較被動,盲目性很大,因此,我們必須引導學生養成答題前弄清題目要求的習慣,搞清楚試題要求學生回答的是語音知識,或詞語理解、或詞語運用、或是句子分析等等。第二是明確自我閱讀目標(這主要指學生課外閱讀而言)。由于學生學習負擔本來就很重,學生每天的課外閱讀時間至多有兩小時,所以,采用快速閱讀來充分利用這可憐的兩小時,必須有明確的快速閱讀目標。第三是明確閱讀對象的文體規律性特色。因為對閱讀對象的文體規律性特色的了解程度,直接影響到閱讀的速度。比如議論文就要涉及到論點、論據及論證,講求語言的邏輯性和語言的書面化等,而小說則更多的是講求塑造成功的典型形象,通過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而語言方面的要求是更講求形象性和生活化等。如果我們象閱讀小說那樣只注重議論文的形象性,那將導致事半功倍。

二、交給學生快速閱讀的方法

主要是使學生明確何謂快速閱讀。所謂快速閱讀,是指利用視覺運動的規律,通過一定方法的訓練,達到變聲讀為視讀,以記憶快、理解快、閱讀快為標準進行閱讀的科學閱讀活動。當前,對于速讀的研究還處于初期階段(雖然國外對此研究的成果已喜人,但對于漢語來講,還有它的特殊性,而且還只是剛引起人們的重視),還沒有一套較系統的科學方法。這里只談點膚淺認識,只根據前文的定義來說明我們在教學中應交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而已。

三、學生快速閱讀能力的培養

篇(6)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26-187-01

快速閱讀是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很值得探討和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是日益盛行的讀書方法。所謂快速閱讀,就是利用視覺運動的規律,通過一定的方法訓練,在較短的時間里閱讀大量書報資料的一種科學的學習方法。它不單是指眼睛看過文字的快速,更主要的是理解的快速、想象的快速、記憶的快速。因此,快速閱讀法不同于一般的瀏覽,而是注重讀書質量的一種創造性的理解過程。語文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

一、讓學生掌握快速閱讀的方法

使學生明確了快速閱讀的目標,還僅僅是具備了速讀的一個基本條件,其更重要的帶有關鍵性的條件乃是懂得快速閱讀的方法,并把這一方法較靈活地運用于閱讀實踐中去。

首先,讓學生明確何謂快速閱讀。所謂快速閱讀,是指利用視覺運動的規律,通過一定方法的訓練,達到變聲讀為視讀,以記憶快、理解快、閱讀快為標準進行閱讀的科學閱讀活動。當前,對于速讀的研究還處于初期階段,還沒有一套較系統的科學方法。這里只談點膚淺認識。

根據人在閱讀時的眼跳規律和“視讀野”的特點,人眼在眼停時具有攝取相當多的文字信息的能力,不僅如此,它還具有把攝取到的大量信息及時傳遞到大腦的能力。因此,人就能夠通過一定的快速理解方法,把輸入大腦的信息整理加工,快速記憶所需要的信息。實踐證明,傳統的聲讀方法已不能適應現代科學文化現實的需要,必須變聲讀為視讀,提高視覺掃描的速度,在不影響理解和記憶的前提下,充分調動大腦的積極性,綜合左腦得來的信息,并充分利用右腦的圖式認識能力,從而提高閱讀速度。快速閱讀的速度,中學生以每分鐘600―800字的速度閱讀,是切實可行的。要使學生很好地進行快速閱讀,實際情形是極為復雜的。要較好地培養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既要針對學生的閱讀情形、知識水平和教學實際,也要結合閱讀材料本身的難易程度等。

二、快速閱讀能力的培養

1、快速閱讀課堂訓練

按三步訓練法進行有計劃的系統訓練:

(1)提出要求,講明目標。提出本次訓練要達到的目標,訓練的題目。開始訓練時,可提示該次訓練的目標。題目由單一逐漸到復雜全面、循序漸進過渡。最初訓練,可只注重字詞的注音、注釋的運用;然后到訓練語、句的詮釋、運用;再到段、篇的分析;最后是對一些有較高藝術成就的作品進行藝術鑒賞。使學生得到比較系統的、反復的整體訓練。

(2)給予材料,規定時間。所給予的材料,既要講求新穎、規范化,又要注意地道、大眾化,還要針對學生實際,循序漸進,由語言通俗化、大眾化、內容單一的材料,逐漸加深到形式多樣化的、內容復雜的材料。總之,注意材料的豐富性、多樣性。同時,選擇的材料要講求知識性,使學生通過對該材料的閱讀,既培養了快速閱讀的能力,又達到了學習知識、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目的。對于時間的規定,一定要注意科學性。所給的時間,不能過多,否則達不到快速閱讀訓練的目的;也不能過少,否則學不到知識,回答不了問題;而應該針對學生實際,以全班中等偏上一些學生的閱讀水平為準。一般地講,要求初中學生每分鐘閱讀500―600字,同時還要給予適當的思考時間。所有這些,都應在實際運用中靈活掌握。

(3)到時檢查,糾正評析。規定的時間一到,應立即交卷,嚴格檢查、總結,糾正錯誤答案。重要的是對典型的錯誤進行精到的分析,找出其中產生錯誤的原因,提出補救的措施。檢查評析,還要注意兼顧評析上、中、下各等級學生的答案。實踐證明,最好是采用現身說教法,即由答案正確的學生介紹自己是怎么進行快速閱讀的,把他(她)成功的思路介紹給其他同學;同時,由答案錯誤的學生談自己的錯誤思路,老師予以糾正;對于根本就沒能安時完成的學生,更應讓他們談自己的閱讀情況,然后給予正確引導。

篇(7)

快速高效閱讀法之所以能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首先是因為快速高效閱讀法是時代的需要。如前所述,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對學生的閱讀速度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這正是時代的需要。當前一場新技術革命正沖擊著人們的傳統思想,技術革命引起的“知識劇增”,使我們這些習慣用傳統方式讀書的人措手不及。面臨如此形勢,而我們的讀書方式一般還停留在50年乃至100年前的水平上,所以傳統的閱讀顯然面臨著三個挑戰:一是無限的書籍對人生有限的時間的挑戰。據有關部門研究,當前書籍以每分鐘一至三本的速度出版,而人生有效閱讀時間也不過四五十年,面對這浩如煙海的新書籍、新知識,如何能應付得了?二是呈幾何級數膨脹的信息對人們接受能力的挑戰。有人做過這樣的計算:假如把公元1750年時人類的知識量計算作“2倍”的話,1900年時增長到4倍,1950年時則增長到8倍,1960年時又增長16倍。這就是說,人類的知識量由2倍上升到4倍,用了150年;由4倍上升到8倍時,用了50年;由8倍上升到16倍時則只用了10年。信息以如此速度增長著,而人們接受能力絕對不能以幾何級數迅速提高,這就形成了矛盾。三是大量新知識對人們理解能力的挑戰。據《光明日報》1983年2月記載:英國倫敦出版的一部《世界文學著作目錄》,共有754卷、57、72萬頁、重達兩噸半。若以一位文學研究或教學工作者而論,理解一部文學作品,尤其是名著,恐怕至少也得幾天、十幾天的時間,面對如此大量的研究對象,要用多少時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終身教育局局長保羅·郎格朗在他的報告《學會生存》中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這就是說,在信息時代,面對劇增的知識、信息,如果不能高速度、高效率地讀書、學習,不用說建設四化,就連“生存”也難以保障。將來不管傳遞信息的手段多么先進,閱讀始終是人們獲得信息、知識的主渠道。如果我們因循守舊,不思變革,就難以跟上形勢的發展,難以符合時代的需求。從這個角度來說,快速高效閱讀的出現,有其客觀的社會必然性。

快速高效閱讀法之所以成功,在于它有一套科學的訓練方法和正確的理論基礎。快速高效閱讀法是綜合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生理學、語言學、思維學等學科的有關原理,借鑒國內傳統的優秀讀書方法和國外盛行的快速閱讀法,并結合我國中學生的實際設計而成的、以激發學生閱讀積極性、提高閱讀速度與理解水平從而最終達到提高閱讀效率為目的的一套閱讀訓練方法。這是一套既注意對國內外先進理論的借鑒,又強調漢語言文字以及中學生自身的特點;既有繼承性,又有獨創性的切實可行的訓練方法。其科學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充分利用學生的競爭心理,用計時閱讀訓練激發學生的緊迫感和效率感。

中學生的閱讀速度慢,不一定都是由于閱讀能力低所造成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緊迫感,時間觀念不強。因此,充分利用青年學生積極向上的競爭心理,用計時訓練法,增強他們的緊迫感,是提高閱讀效率的有效手段。

在快速高效閱讀訓練過程中,由于有老師為訓練準確計時,然后按統一答案和評分標準給每人判分,這樣即可根據閱讀的量(字數或段數)計算出閱讀速度、理解率和閱讀效率這三個數據。根據這三個數據,把閱讀訓練搞成了競賽的形式,從而大大激發了閱讀的積極性。

由于這種訓練的時間以分秒計算,一開始,學生的心情就是興奮的、緊張的,精神是高度集中的,不容許有拖拉疲沓現象,這樣久而久之,就會養成緊張的作風,增強時間觀念。同時由于在閱讀中要加強記憶,思維活動空前活躍,久而久之,思維能力也就得到了加強。

(二)探索閱讀規律,實現閱讀訓練規律化。

要達到快速高效閱讀的目的,必須把握閱讀的規律,或者說,實現閱讀訓練的規律化。漢杰先生和他的同道們經過反復探索,提練出幾條帶規律性的知識和方法(包括一般性規律和特殊規律),形成了一定規律,閱讀時也就可能同用五筆字型將漢字輸入電腦那樣,既能迅速,又保準確,讓閱讀也實現規律化。

所謂規律化,實際就是條理化、系統化。我們的知識結構越是歸納為定理法則、定義公式,有條理,有系統,有規則,就越好學,越容易理解,其適用性就越普通,越有用,越能聞一知二,舉一反三,越能無師自通。有了規律化,再加以系統訓練或強化訓練,使學生形成為技巧,就可以在精讀理解中既快又準了。從理論上講,這似乎是再明白不過的問題,但是,快速高效閱讀法,作為社會科學研究領域里的一個課題,能否像自然科學那樣實現規律化,都曾經是長期困擾該課題研究者們的一個難題。但是,他們認為,規律是客觀存在的,規律化存在于已知與未知事物之中,一切未知都為已知提供了探求其規律的廣闊領域。在上古時代,一切客觀規律都屬于未知;在現今時代,過去不少未知的事物都逐漸成了可知的客觀規律。他們從“五筆字型”的發展中得到啟發:二三十年前,漢語言的方塊字還被認為是輸入電腦的障礙,漢語言要想適應現代化的需要非走拼音化的道路不可。之所以如此,那是因為我們對漢字的規律還屬于未知。現在,尤其近幾年來,當漢字輸入電腦問題已經解決了的時候,人們又認識到漢字不僅可以輸入電腦,而且在這方面是具優越性的一種文字。這就是因為我們掌握了它的規律,所以實現了規律化。同樣快速高效閱讀法的研究者們堅信,在閱讀領域也一定是有規律可循的。經過數年努力,他們終于找到了許多“已知”的閱讀規律,初步實現了閱讀的規律化。

有了規律,根據教育學上的定勢原理,讓學生把這些規律在腦海里強化記憶,形成固定的閱讀程序,當然就會使閱讀速度、閱讀效率加快。快速高效閱讀法的獨創性在這一點上也充分顯示了出來。比如,以迅速捕捉信息為目的的速度固定程序而言,據定勢理論可知,當某一事物在腦子中形成定勢之后,如果經過多次反復出現,就會使不斷變動的狀態變成一個固定不變的形象,人們所形成的這種習慣性的固定概念,在以后就可以輕易地、自動地、不加思索地加以利用。根據定勢理論,快速高效閱讀法把閱讀的過程基本固定為七項內容或稱七個步驟(1.標題;2.作者;3.出處及發表時間;4.基本內容;5.文中涉及的重要事實;6.文章特點及有爭論之處;7.文中的新觀點新思想及讀后啟示)。每次閱讀時,基本上循著這七項內容去讀,久而久之,這七項內容在腦子里就形成了“定勢”。只要看出,就會自然地、習慣地循著這七項內容去讀。由于這七項內容包括了一般讀書,甚至搞科研讀書時所尋找的內容,又由于這七項內容中不單要有一般記憶,還需要有思考,要邊讀邊思索,取其有用的信息、資料,略過其對已用處不大的內容,所以在閱讀速度提高的同時,理解率、閱讀效率也相應得到提高。

(三)用量化訓練實現快速高效閱讀訓練科學化。

科學認識的一般規律,往往是在開始階段,只是對事物的經驗型的估計,進一步是定性的形容和描述,最后研究它們量的規律性,轉入科學的定量分析。只有進行精確的定量研究,才能更深入地認識事物的本質。

快速高效閱讀訓練實現量化后,一則可以通過反饋更好地控制訓練過程;并且可以進行比較和選擇,根據需要和可能定量地確定出最優目標,運用最新技術手段和處理方法,把整個系統逐級分級,分成不同等級、層次結構,在動態中協調整體與部分的關系,使部分的功能和目標服從系統的最優目標,從而達到總體優化。

為了實現快速高效閱讀的量化,漢杰先生和他的同道們付出了艱辛的勞動,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他們對閱讀能力作了分解,將快速精讀能力分解為若干種具體能力點,這樣就能對每項能力訓練進行量化處理,采取先分項后綜合的訓練方法,實現快速精讀的量化訓練。實踐證明,諸如速讀訓練、快速歸納段意訓練、快速提煉中心思想訓練、快速辨析架構與思路訓練、快速鑒賞藝術特色等能力訓練,都是可以實現量化的。實驗的數據表明,快速精讀單項量化訓練的效果是顯著的。

(四)借鑒相關學科原理,克服影響速度與效率的弊病。

1.關于朗讀與默讀。人們的閱讀過程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朗讀,即看到文字,讀出聲音,再由聲音在大腦中喚起意思,達到理解;另一種是默讀,就是看到文字直接在大腦中喚起意思,直接由文字來認識意義,所以默讀速度要比朗讀速度快得多。這里借鑒了語言學的有關原理。

2.閱讀時是否用手指指著一個字一個字地讀。我們在閱讀時,眼睛要順著字行做一系列的短暫而急促的運動。每看一定間距的材料,眼睛就會短暫地停頓一下(據心理學研究者的研究發現,人們眼睛停頓的間隙是相當固定的,大約是五分之一秒)。在閱讀中只有眼停時才能感知字句。閱讀的大部分時間屬于眼停,眼動只占全部閱讀時間的百分之五六。這樣一來,要想提高閱讀速度,就只能是增加眼停時所讀的材料的數量了。也就是說,在同一眼停時間內,你所讀的材料多,你的閱讀速度就快;反之速度就慢。實驗證明,每次眼停,視覺廣度大的可見六七個字,視覺廣度小的則只能看見一兩個字。如果老是用手指指著一個字一個字地讀,一次眼停最多也不過能看一兩個字,當然會大大影響閱讀速度。在這里,心理學原理幫了他們的大忙。

3.閱讀時是否擺頭。有的人由于情清緒緊張,或者出于苦思苦索而不得其解,往往出現不自覺的頭部擺動現象。這種多余活動只能影響閱讀的速度。這里借鑒了生理學有關原理。

4.閱讀時是否要復視。所謂復視,是指在順著一行字閱讀時,眼睛常常往回看。這一動作表明在理解一個詞或一個短語,而不是理解全句。復視的出現,往往是由于遇到一個生詞或不太懂的短語,需要回過頭來再看一眼,這是可以理解的,只要控制它的次數不要太多就行了。但有的人遇到較難的文章就徘徊不前,這就大大影響閱讀速度。這里顯然吸收了閱讀學的研究成果。

快速高效閱讀法的創立與研究過程,給了我們不少有益的啟示。

首先,快速高效閱讀訓練,為迅速提高學生閱讀速度與效率,找到了一條可行的途徑。而快速高效閱讀訓練又可以作為一個突破口,以快速高效閱讀訓練的原理、方法,推廣到聽、說、寫的訓練,是完全可以迅速而全面地提高語文能力的。而且,閱讀能力說到底是一種自學能力,因此,隨著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也自然會遷移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去,影響或者帶動一個人整個自學能力的提高。

篇(8)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應首先明確目標,做好精神上和物質上的準備。否則,是很難把事情辦成或辦好的。同樣,我們要能較快、較好地培養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首先就得讓學生明確快速閱讀的目標:首先是明確主體目標。這是就閱讀者主體而言的,要求閱讀者主體――學生應該明確自己在閱讀方面擅長什么,不擅長什么。即應了解自己懂得快速閱讀的哪些知識,不懂得哪些知識,應該在理論上重視弄懂自己不懂的快速閱讀的知識。有了正確的理論方法指導,實踐就成功了一半。同時,要求閱讀者主體――學生應明確自己對閱讀材料方面的知識知道多少。對于自己不懂的,應找機會弄懂,力求使自己的知識、技能更豐富、更全面。不能揚長避短,而只能是查漏補缺。其次是明確客體目標,這是針對閱讀材料本身而言的。

二、交給學生快速閱讀的方法

快速閱讀,就是利用視覺運動的規律,通過一定方法的訓練,達到變聲讀為視讀,以記憶快、理解快、閱讀快為標準進行閱讀的科學閱讀活動。由于漢字的習慣,大多數學生習慣于一字一字的閱讀方式,不管什么文章,都喜歡逐字逐句地理解,閱讀速度較慢。因而,我們應轉換思路,不能一味地要求學生認真仔細地精讀,精讀固然重要,但我們也應該重視快速閱讀能力的培養。培養這種速讀能力的一個有效方法是避免邊看邊讀。我們的許多學生都有邊看邊讀的不良習慣,無論在看什么,腦子始終在“念”母語。這種方式直接影響到閱讀速度,并且還極易疲勞。要想加快閱讀速度,首先要改掉邊看邊讀的閱讀方式。閱讀時只靠眼睛,即只是視覺閱讀,在頭腦中不要有發音的過程,克服一字一句默讀的壞習慣,逐步培養學生的視覺閱讀能力,從而逐步提高閱讀速度。 其次,還要盡量避免重復閱讀。不少學生經常重復閱讀剛剛看過的字詞和句子,總怕沒看懂,復視的次數還相當頻繁,即使一個熟悉的詞也要復視,這也嚴重影響著閱讀的速度。因此在閱讀時要盡量避免復視,減少復視的次數。一直往下看方能加快閱讀速度。

三、培養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

瀏覽是進行大量、廣泛閱讀的重要手段之一。現代社會的各類信息是在飛速增長,為適應這種新形式,只靠精讀是不夠的,因此需要學會瀏覽。瀏覽的目的是要求在短時間內迅速了解文章的大意,它不要求記住文章的每個細節,不要求對文章有全面的理解。熟練而有效地掌握和運用瀏覽技巧并不難。不少人在閱讀時已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運用它,只是熟練的程度有所不同,這就需要有一定的訓練,如多瀏覽報刊、雜志,這樣時間一長,瀏覽速度自然就會提高。

四、擴大學生快速閱讀的視野。

篇(9)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2)11-0060-01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是學習的基礎,通過閱讀不僅可以檢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還可以提高中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中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培養中學生終身學習的意識有著十分現實的意義。

《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的速度有了量化指標,并要求學生學會朗讀、默讀、精讀、略讀、瀏覽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使學生在廣闊的學習空間、有限的學習時間內迅速獲得知識、提升素養。快速閱讀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高度集中注意力,保證思維活躍,利于從大量的語言文字中篩選出最有價值的信息。下面筆者就來談一下關于快速閱讀的理解,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從而能夠引起更多的關注。

1.了解快速閱讀的重要性

當今社會,屬于信息爆炸式增長的社會。各種各樣的信息急劇的擴張,學科知識也不斷的細分,為了能順應時代的要求,從大量的文字信息中迅速的提取出我們需要的信息,許多國家的研究機構也在研究如何能快速的提高閱讀水平。而人類的百分之八十的知識都是通過閱讀而得到的,以前傳統的閱讀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時展的需要,快速閱讀作為知識的根本來源,是提高國民素質極為重要的一個腳步。有人說,21世紀的文盲不是缺少知識的人,而是不懂如何學習的人。所以,提高快速閱讀就成為當代塑造良好知識根基的重要途徑。對于初中生來說,閱讀是學習知識的起點。尤其是近幾年的中考語文試卷的試題覆蓋面廣了,閱讀量也增大了,考生普遍反映時間緊張,有部分同學甚至來不及完成試題,因此在初中階段加強閱讀的速度訓練是非常必要的迫切的。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其意義遠不限于此。我們且不說當今世界知識迅速遞增所提出快速閱讀的要求,單就初中語文教學的一個首要任務--培養能力來說,也是很重要的。通常我們所說的能力,其中之一就是閱讀能力。因此,我們必須從動員學生思想出發,使其充分認識到快速閱讀對以后人生發展的重要性,督促其經常快速閱讀,從而提高其快速閱讀的自覺主動性。

2.初步了解快速閱讀的知識

快速閱讀作為我們閱讀教學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方法,它是這樣定義的:在最短的閱讀時間里,把握對文章主旨的基本理解,充分的掌握文章的言辭大意,從初見文章,到塑造文章內容構架,再到充分理解統攝全文,最后到駕馭整體這之間用到的最少的時間才叫快速閱讀。它不僅僅是用眼睛快速的劃過文字,還要對文章快速的理解,快速的思考,快速的想象,快速的記憶!快速閱讀既是提高讀書質量的短捷徑,也是對創造性理解的一種跨時代更新,它對學生智力的發展提供了最重要的應用素質。閱讀必須以精細正確為前提,能精細正確了,是否敏捷迅速卻是制定成績應該注意的。

3.快速閱讀的指導方法

通過以上對快速閱讀及其重要性的充分了解,我們明白要對其實施完美有序的訓練過程是具有相當高難度的.如果快速閱讀是冰凍三尺,那么要養成速讀的習慣就不可能是一日之寒所得.習慣要靠始終如一的培養和持之以恒的訓練才能覺察其要領,掌握其方法.因此,我們在教學時,必須注重學習形式的把握,有效的控制知識程序及訓練環節,把零散內容統籌整合成為一組排列有序的條鏈,使之能夠形成比較完善的學習環扣.具體通過以下來探討:

3.1 培養學生的閱讀好習慣。快速閱讀首先要做到默讀.養成默讀習慣、提高默讀速度、訓練默讀節奏是快速閱讀訓練中必須做到的必然三式。而在實際的閱讀過程中,有些學生喜歡揀豆式閱讀,有些學生喜歡用筆、尺指著逐字讀,還有的學生默讀時會不自覺讀出聲,更有的學生來回讀,讀了后面忘了前面。這些不好的閱讀習慣都會影響我們快速閱讀的正確養成。因此,我們就對學生讀書時的習慣進行規合整理,明確讀書步驟,爭取養成默讀、順讀的好習慣。

3.2 培養學生的閱讀好姿勢。閱讀時,讀書的姿勢也是影響速讀的根本因素。讀書的姿勢不一,對書本產生是視線距離就不一樣,有的人一目一行,有的人卻一目十行。人的視線距離是可以通過不斷調整、循環訓練而多次擴展的。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的提醒、強調學生的閱讀姿勢,并且利用日常機會領導學生進行閱讀訓練。比如,一開始可以只目5字,然后10字,再多字。在看多字時,一眼看不到,可以按詞義把句子分開進行閱讀,從而達到擴大視線幅度,由點到線向面過渡的目的。

3.3 利用學生之間的閱讀速度來互相競爭。另外,可以利用學生之間的閱讀速度的競爭來進行閱讀速度的二次提高。這也類似于計時限時速讀,是以學生相互之間的讀時來進行時間限制,用以縮小相互之間讀時差距,增強時間觀念,提升效率概念,從而達到快速閱讀的目的。比如,在閱讀說明文或者現代文時,教師可以先設計好訓練框架,向學生明確閱讀目的,強調必須在所規定的時間閱讀,讀時只可順讀并合理掌握速度,爭取在最短時間要求內記憶理解最多的內容。教師可以在學生讀的時間內,出些關于課文內容的題目,在學生讀完后,把課本放起來進行答題。只要這樣并且經過多次訓練,才能使學生的閱讀速度得到最明顯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曉松;張舒;楊艷;;談影響快速閱讀的因素及對策[J];雞西大學學報;2001年01期

篇(10)

所有的成功者都是閱讀者,所有的領導者都是閱讀者。快速閱讀是成為適應信息時代的需要,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我認為中學語文教學應該關注快讀、樂讀、善讀,在速度中積累,在數量中升華語文學習。快速閱讀是解決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瓶頸的關鍵。縱橫信息數字化學習研究中的快速閱讀是很好的平臺。

1 快速閱讀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需要

1.1 現代教育的需要。 在當今知識劇增的信息時代,學生閱讀面臨嚴峻的挑戰:無限的書籍,有限的時間,急劇膨脹的信息,大量的新知,讀圖削弱讀文,應試閱讀、淺閱讀……面臨挑戰,肩負培養跨世紀人才閱讀能力重任的語文教育陣地,面臨著“教師無奈,學生浮躁,負擔重,效率低”等問題, “需要”與“現實”撞擊出矛盾,快速高效閱讀成為學生、家長、老師、社會的需要,更成為語文教學的需要。

1.2 培養創新人才的需要。 快速閱讀可以讓學生在同等的時間里最大限度地獲得知識。而文字材料是信息的載體,要吸收有效的信息,要提早獲得信息,就必須具備快速閱讀能力。培養快速閱讀能力,正是培養開拓型人材的需要。快速閱讀是獲取信息知識的加速器。能快速閱讀得人適應能力也會相應提高,正是培養開拓型人材的需要。

1.3 語文考試的能力的需要。 同時語文測評、高考、中考語文試卷的數字、信息量有上升的趨勢,需要學生閱讀加快。例如:2012年高考語文試卷(全國卷)大綱卷是6887字,新課標卷:8918字;因為新課標全國卷考兩個現代文閱讀,任選其一考,這就要學生在快速閱讀后判斷并選擇自己容易掌握的文段考試。在短短的兩個半小時里,閱讀速度在每分鐘200字以內的學生35分鐘,經驗告訴我們,閱讀速度慢意味著理解能力也跟不上來,那么學生如何在這兩個半小時里把一份試卷做完,拿上高分?所以學生沒有一定量、一定閱讀速度的能力,如何與別的學生競爭。

2 縱橫快速閱讀,激發興趣,提升閱讀的欲望,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應從激發興趣開始。

2.1 激發興趣,由要我讀變成我要讀。 縱橫學習帶給學生快樂,學生愿意學。老師的教學切入點一定要扣住能激發學生興趣來設計。如有榜樣的名人榜樣、故事激勵、現實意義事例等。例如:以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引發的莫言熱現象入手:莫言的書“賣瘋了”,某知名圖書銷售網站推出的莫言折扣書,幾乎全部標注著“暫時缺貨”的字樣;一個以1000元注冊的“莫言醉”白酒商標,在幾天之內飆升到1000萬元;莫言家鄉要種萬畝紅高粱、打造莫言體驗區建旅游大縣;“消費莫言”的形式花樣百出等等現象,引出學生對莫言,對莫言文學的關注,對中國文學的關注,對閱讀的關注。告訴學生莫言獲獎是中國文學創作的及時雨,是當代中國文學界的一大盛事。期盼中國文學迎來另一個春天!希望學生由閱讀莫言的作品后多多閱讀文學。有現實出發,學生急迫需要閱讀這位中國式的文學英雄莫言的作品。

2.2 分詞系統教學容易使學生快讀,保證閱讀的數量: 收集莫言著名散文20篇,導入縱橫碼的分詞系統,開始快速閱讀。利用分詞系統可以幫學生很快地擴大視覺廣度,增大識別間距,手眼腦協同閱讀。達到訓練快速閱讀入門快,效果事半功倍。而且分詞系統有效防止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注意力分散。能夠集中注意力,就能夠快速記憶。要求學生做到不動唇、不指讀、不回視,調整呼吸,擴大識別間距,口訣記憶,聯想記憶等。

要進行計時閱讀訓練,最關鍵的一條,是實現訓練的量化。沒有量化,就難以競賽。每天堅持閱讀30分鐘,在這時間里開始3天里要閱讀1萬字以上,后面就要求1.5萬字以上,文章就是每位學生推薦5篇自己喜歡的文章,導入到分詞系統里訓練。同時實驗學生進行定期的閱讀比賽,激發閱讀競爭欲望。

2.3 快速理解,快速記憶: 閱讀的過程同時也是記憶的過程,快速閱讀與快速記憶是相輔相成的。比如,對中等難度的書籍,如果以每分鐘500字以上的速度閱讀,可以使視力和思維同時積極活動,在大腦中留存的信息可達90%,若以每分鐘200字的速度閱讀,卻僅能在大腦中留有信息的10%,這是因為慢速閱讀向大腦傳遞信息是慢鏡頭式的,但鏡頭會使大腦潛在意識密度小,間隙大,因而會滲透進別的因素的影響,降低大腦的記憶效果。而快速閱讀實質上是一種強化學習法、強化活動能夠鞏固和促進快速記憶的效果。

快速閱讀還能促進快速理解。由于高效閱讀時必須注意力集中,能按閱讀的要求抓住中心,獵取精華,寫出心得體會,所以能加深理解,變成高效閱讀。

3 讓閱讀提升思維辨析能力、鑒賞能力,為終身發展準備

如何讓快速閱讀直接服務于我們的教學,提升學生思維辨析能力、鑒賞能力,這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

(1)運用高考閱讀題進行訓練,教師培訓鑒賞技巧,答題技巧,批改作業。對中學生應有的閱讀能力分解為若干種能力點,使每一個能力點的訓練都進行量化處理。這樣采取先分項、后綜合的訓練方法,就實現了高效閱讀的量化訓練。如快速歸納段意訓練、快速提煉中心思想訓練、快速辨析思路訓練等,都是可以實現準確量化的。在計時的全過程中,通過“讀”(計時閱讀)、“答”(筆答測試題)、“判”(根據統一標準判分數)、“算”(計算出閱讀速度、理解率和閱讀效率)四個步驟,嚴密而精確地掌握每個參訓者的有關數據,效率的高低,速度的快慢,進步的幅度,在全體成員中的位次等都一目了然。

上一篇: 海洋信息化前景 下一篇: 基金投資理財的方法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欧美v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 | 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大乳高潮日本专区无需安装 | 亚洲国内自拍资源总站 | 亚洲一二三级看视频香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