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知識管理的步驟匯總十篇

時間:2023-09-05 16:46:3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企業知識管理的步驟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企業知識管理的步驟

篇(1)

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對我國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我國的企業正處于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境地。一個企業要想在知識經濟中立于不敗之地,不僅取決于投入生產經營的有形生產要素的多少,而更取決于進入與知識相關的市場的能力,以及將相應的知識以某種特殊的方式融入該企業的產品或服務中提供給用戶的能力,簡而言之,就是企業的知識管理能力。

1.企業知識管理案例分析

以某大型跨國公司為例,其公司總部和中國分部,雖然都做知識管理,但一個成功,一個失敗。其公司的知識管理,就是公司交易站,公司產品的資料和培訓的資料,全都是公司培訓交易站實現的。而這個交易站是由公司一個基層員工創立出來的。中國分部做的是先有文化,后有內容,再有系統,它是自上而下希望建立知識管理的文化,也采取了很多措施,組織部門間經驗分享。但是其間確存在如下問題,第一,它沒有和具體的業務結合在一起,自上而下的推行,致使很多人并不是自發的想做這個事情。第二,缺少立足點,價值點沒有體現出來。從公司的成敗兩面看到,所謂的知識管理,就是要探討怎樣立足于企業的業務,將業務各個環節里的經驗升級、整理、固化,讓后續操作業務人員相應的按照已經校正過的步驟操作,最核心的就是達到這樣的目的。

2.企業知識管理的分類

就企業的知識管理而言,一般分為三類,第一類解決顯性的,包括產品手冊、專業資料、各方面文檔;第二類是項目表單;第三類是員工腦子里面的經驗。

(1)文檔是企業首先要做的,文檔管理的核心就是怎樣能夠保證文檔更新是持續的。從本質上說,不在于采用軟件怎樣設置,關鍵就要保證內容是持續的。內容的更新是持續的,涉及的非常廣泛。所有的技術問題都是致力于解決內容如何更新的問題。

(2)企業運作當中各個環節沉淀的經驗和知識,各種報表,各種內容,其實核心解決要通過流程的分析,確定什么樣的環節,什么樣的知識,誰來提供。這個是要以流程為基礎的。

(3)員工腦中的隱性知識怎么管理,這個事情的核心是什么,就是知識管理的核心手段是什么,總結以便于更好的借鑒。對于隱性知識管理,要有相應的手段,不斷的鞏固,把隱性知識變成顯性知識。

3.企業知識管理實施步驟

(1)規劃企業知識管理策略

大多數的組織在制定知識管理戰略之前,已經具備較為成熟的知識管理措施,對自身知識管理的定位,不在于外部宣傳,而是實現自我優化、主動升級,將知識管理落在細節,落在實處。

先進企業在推行知識管理第一階段,首先將公司的戰略目標確定為“知識化組織”。通過捕捉、整合、運用整個組織的知識經驗,幫助每名員工在瞬息萬變的競爭環境下取得迅速而準確的“知識優勢”。

其戰略遠景大多為知識化轉型后的企業,對知識(個體知識、團隊知識、組織知識)、系統、服務實現靈活的訪問和使用,擁有靈活敏捷的能力和持續調適的流程,并且能夠與整體管理訴求協調。

(2)確定企業知識管理核心任務

知識管理更多的是一種組織行為模式的變革,其中重要的任務是建立起與知識管理和學習型組織相適應的組織運作機制、組織文化氛圍;同時,知識管理的實踐需要滲透到每項具體的工作事務流程之中,并需要知識管理專業團隊和全體組織成員的積極參與。

主要的任務目標包括:通過體制變革和文化變革,從運作機制和組織文化兩個方面同時著手,轉型為以知識為基礎的組織;將知識管理和最佳管理實踐融入工作流程,在每項具體工作事務中實現有效學習、總結提煉,以提升績效表現;通過全局規劃避免各自孤立的系統建設,以提升整體效能和效率;建設先進知識管理平臺,為全體員工提供統一的、安全的訪問通道。

(3)制定企業知識管理實施方案

為了達成知識管理的任務目標,先進企業知識管理一般涉及幾個方面的的實施體系:提升運作和決策所需要的知識資源、系統、服務以及組織戰略;支持知識管理的統一信息平臺;實現組織的自我優化和自我適應,所需要的管理體系、工作流程、培訓及教育。

篇(2)

檔案管理顧名思義就是對檔案實施管理的一個過程,在企業中也可以稱這一管理過程為檔案工作。這項工程的實施依據主要在于企業內部明文檔案進行有效管理。在這個過程中進行的管理檔案在我國各個行業都有廣泛的涉及,也就是說對企業內部進行有效的檔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對于檔案管理來說其對促進我國社會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得這項管理在我國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在目前知識管理出現之后,在對這兩種管理方式進行比較的過程中,了解到由于知識管理在我國實施的時間還不是很長,這就導致人們對這種管理方式的重視性還存在很大的弊端。在對知識管理進行全面研究中,了解到知識管理本身就是通過管理人員自身知識層次對企業進行相應管理,并在這一過程中提升企業自身應變和創新能力。在目前企業內部實行的知識管理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工作。第一,在進行管理之前,按照企業自身特點建立有效的知識庫,這對提高管理的便利性求導不可忽視的作用。第二,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還需要員工對自身具備的知識層面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管理人員在進行溝通交流的時候能夠按照自身具備的知識特點進行交流。第三,要想保證知識管理的順利實施,還需要在實施知識管理的時候對其中涉及的環境進行有效改善,這里所說得到改善并不是對企業的發展模式進行改善,而是針對于知識管理的實施在其中創建能夠全面遵循知識管理的環境狀態。第四,要想保證知識管理的全面實施,并在實施的過程中相應人員能夠對這一管理過程起到高度重視,就需要將知識層次做出合理的轉變,這里所說的轉變主要在于將知識轉化為人員自身資產,這樣在實施管理的過程中人們才能夠對這管理方式起到高度重視。在將檔案管理和知識管理進行結合的時候,對其內部涉及的文件信息也需要保持其自身的規范性,并且在實施檔案管理的過程中對涉及的相應程序能夠全部遵循,從根本上實現業務流和數據流的聯合管理,對促進企業的繼續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 檔案管理與知識管理的聯系

2.1 管理流程類似

在企業內部實施的各項管理在流程上都很相似,大致可以概括為檔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這三個步驟。這三個步驟對于檔案管理和知識管理來說都是缺一不可的,這兩者之間表現的差異主要在于除了上述三個步驟之外,在其他實施管理步驟上的差異。

2.2 管理目的接近

不管是檔案管理還是知識管理,其自身的根本目的都是促使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在實施檔案管理的過程中是通過對檔案信息的整理和收納,為人們進行檔案查詢工作提供一定便利。而對于知識管理來說其根本目的在于管理人員通過自身知識素養,對企業內部存在的相應信息進行管理,借以滿足相應信息自身知識層次的提升。另外在企業內部采用檔案管理或者知識管理還可以在本質上提升企業自身競爭力度,對企業的繼續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2.3 管理對象重疊

檔案管理的對象是檔案文件,知識管理的對象是知識。有知識性意義的東西,才能納入檔案管理,而能夠納入知識信息檔案管理的,都不外乎以紙質的書面形式或是以電子檔案形式而存在。知識可來源于日常各項活動中形成的文件與檔案,也可來源于通過收集整理方式得來的各種紙質數據庫等。也就相當于文件檔案也是屬于知識的范疇,也是知識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管理對象。文件檔案是檔案管理和知識管理的管理對象相重疊部分,可見檔案管理與知識管理的管理對象是相近且有重疊的。

2.4 管理技術相同

在兩種不同的檔案管理方法中,運用的管理技術卻是相同的。由于這兩種方法都要順勢時代的發展需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人們對信息化、數字化的要求不斷提高。檔案管理作在對相關案卷進行整理、錄入、保管的時候,大多都采用計算機工作的方式。這樣不僅提高工作效率更能有效地減少一些錯誤的發生。知識管理工程中,也在越來越多的利用大的信息環境,對先進的技術應用程度也在不斷地提升,進而滿足人們對知識層面的各種需求,可見這兩種管理方法所運用的管理技術是相同的。

3 檔案管理與知識管理相差相異

3.1 人們通常運用的檔案管理,主要是相關的檔案管理工作人員對一些紙質的案卷進行整理和保管。是一項較為單一的工作,所需要的知識含量不一定非常豐富,但是知識管理方法則是進行理論化和概念化的工程,包含著更高層面的東西在其中。

3.2 信息化不斷發展的今天,電子檔案的管理得到了充分的運用。傳統的檔案管理著重強調對文本本身的管理,而知識管理則更加重視對檔案文件中所包含的信息和知識的管理,二者的側重點不同。

3.3 傳統的檔案管理主要是強調對檔案文件的整理和保管,使其具有長遠的存在性,以方便個人和企業對相關文件的查閱,這一工作相當于博物館的管理工作,目的是要使其長久的保留。而知識管理則不同,強調的是對檔案文件中的知識部分和信息內容進行有效地利用,側重應用性。這是兩者之間較為深層次的差異。

篇(3)

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對我國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我國的企業正處于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境地。一個企業要想在知識經濟中立于不敗之地,不僅取決于投入生產經營的有形生產要素的多少,而更取決于進入與知識相關的市場的能力,以及將相應的知識以某種特殊的方式融入該企業的產品或服務中提供給用戶的能力,簡而言之,就是企業的知識管理能力。

1.企業知識管理案例分析

以某大型跨國公司為例,其公司總部和中國分部,雖然都做知識管理,但一個成功,一個失敗。其公司的知識管理,就是公司交易站,公司產品的資料和培訓的資料,全都是公司培訓交易站實現的。而這個交易站是由公司一個基層員工創立出來的。中國分部做的是先有文化,后有內容,再有系統,它是自上而下希望建立知識管理的文化,也采取了很多措施,組織部門間經驗分享。但是其間確存在如下問題,第一,它沒有和具體的業務結合在一起,自上而下的推行,致使很多人并不是自發的想做這個事情。第二,缺少立足點,價值點沒有體現出來。從公司的成敗兩面看到,所謂的知識管理,就是要探討怎樣立足于企業的業務,將業務各個環節里的經驗升級、整理、固化,讓后續操作業務人員相應的按照已經校正過的步驟操作,最核心的就是達到這樣的目的。

2.企業知識管理的分類

就企業的知識管理而言,一般分為三類,第一類解決顯性的,包括產品手冊、專業資料、各方面文檔;第二類是項目表單;第三類是員工腦子里面的經驗。

(1)文檔是企業首先要做的,文檔管理的核心就是怎樣能夠保證文檔更新是持續的。從本質上說,不在于采用軟件怎樣設置,關鍵就要保證內容是持續的。內容的更新是持續的,涉及的非常廣泛。所有的技術問題都是致力于解決內容如何更新的問題。

(2)企業運作當中各個環節沉淀的經驗和知識,各種報表,各種內容,其實核心解決要通過流程的分析,確定什么樣的環節,什么樣的知識,誰來提供。這個是要以流程為基礎的。

(3)員工腦中的隱性知識怎么管理,這個事情的核心是什么,就是知識管理的核心手段是什么,總結以便于更好的借鑒。對于隱性知識管理,要有相應的手段,不斷的鞏固,把隱性知識變成顯性知識。

3.企業知識管理實施步驟

(1)規劃企業知識管理策略

大多數的組織在制定知識管理戰略之前,已經具備較為成熟的知識管理措施,對自身知識管理的定位,不在于外部宣傳,而是實現自我優化、主動升級,將知識管理落在細節,落在實處。

先進企業在推行知識管理第一階段,首先將公司的戰略目標確定為“知識化組織”。通過捕捉、整合、運用整個組織的知識經驗,幫助每名員工在瞬息萬變的競爭環境下取得迅速而準確的“知識優勢”。

其戰略遠景大多為知識化轉型后的企業,對知識(個體知識、團隊知識、組織知識)、系統、服務實現靈活的訪問和使用,擁有靈活敏捷的能力和持續調適的流程,并且能夠與整體管理訴求協調。

(2)確定企業知識管理核心任務

知識管理更多的是一種組織行為模式的變革,其中重要的任務是建立起與知識管理和學習型組織相適應的組織運作機制、組織文化氛圍;同時,知識管理的實踐需要滲透到每項具體的工作事務流程之中,并需要知識管理專業團隊和全體組織成員的積極參與。

主要的任務目標包括:通過體制變革和文化變革,從運作機制和組織文化兩個方面同時著手,轉型為以知識為基礎的組織;將知識管理和最佳管理實踐融入工作流程,在每項具體工作事務中實現有效學習、總結提煉,以提升績效表現;通過全局規劃避免各自孤立的系統建設,以提升整體效能和效率;建設先進知識管理平臺,為全體員工提供統一的、安全的訪問通道。

(3)制定企業知識管理實施方案

為了達成知識管理的任務目標,先進企業知識管理一般涉及幾個方面的的實施體系:提升運作和決策所需要的知識資源、系統、服務以及組織戰略;支持知識管理的統一信息平臺;實現組織的自我優化和自我適應,所需要的管理體系、工作流程、培訓及教育。

(4)動態監控企業知識管理實施過程

基于組織變革的管理經驗,企業知識管理的實施過程中需要重點把握以下要素:人才、任務、組織架構、進度、溝通渠道、持續改進。

針對知識管理的任務目標,可以分別指定了目標負責人,并學習和借鑒最佳實踐模式以達成具體工作任務。通過在知識管理實施中引入高級管理者,逐步實現了全局的信息及知識資源橫向整合。同時,將知識管理定義為全員必須參與的組織行為,而且通過將所有業務流程納入知識管理系統來強制要求全員的基本參與。

知識管理是一項持續完善的工作,并不斷更新戰略規劃。管理高層領導應該意識到所面臨的挑戰并不在于尋找技術解決方案,而是在于推動文化變革,以便引領所有員工都朝著同一個目的努力。

(5)在實踐中提升企業知識管理能力

常見的知識管理實踐包括如下方式:為企業建立統一的知識管理平臺,全體用戶可以訪問相關知識內容。針對高需求用戶,提供高級別知識管理,包括信息存儲區域、工作流程和文件模板等功能。通過解決方案中心,為相關人員提供問題解決技巧及規程,傳播知識資源以及其他的相關資料。建立實踐社區,為跨部門與地域的員工建立點對點的知識交流,迅速適應瞬息萬變的局勢。訪談并分析知識管理專家,將關鍵知識元素整理為知識庫,方便初級員工的培訓與自我學習。

參考文獻:

篇(4)

(一)知識系統化的缺失

生產過程周期包括論證、設計、生產、運行維護。整個過程涉及專業知識多、結構復雜。如果不能將知識進行有效的系統化,就會造成效率下降、浪費、質量降低等問題。

(二)知識描述和存儲的難題

傳統企業的一個共同問題就是缺乏有效的系統管理。知識在這里仍然是以經驗的形式出現,而缺少一種可共享的格式。而如果不能進行格式化描述,則知識本身是無法存儲的,更無法傳遞。

(三)知識傳遞和共享的問題

由上面兩點可知,在傳統企業中,由于只有經驗,無法實現格式化描述[2,3].從而無法存儲。而一旦經驗隨員工離開企業,企業本身無法實現經驗積累,并獲取利益。經驗的一個特點就是只能就事論事的解決問題[3]。這就是將企業的發展系于某幾個人,顯然不符合現代企業發展模式。

(四)管理者缺乏知識管理基礎

傳統企業的管理者多為某個行業的專業人員出身,專業素養好,但所具備的能力大多只和本行業相關,沒有繼續提升到一個現代管理者應有的高度。同時傳統企業所擁有的信息技術人才和設備也相對水平要低。尤其是國際化競爭滲透到了內地每個角落,更令這一壓力加劇。

二、知識管理在傳統企業中的應用途徑

信息社會中只有積極主動的順應潮流才能在市場中生存下來。那么對于沒有經過信息管理專業學習的管理者,如何應用知識管理就成了一個難題。筆者以多年的考察和研究,提出了幾點應用方面的建議:

(一)在傳統企業中引入知識管理的步驟首先要解決的當然是如何引入知識管理。解決的途徑主要通過以下步驟來實現:1、了解當前狀況首要工作是分析自己和市場,找到自己的優點和短板。知識管理必須和企業的利益一致,最終實現利益的更大增長。企業在了解的基礎上會得出一個最基本的知識管理現階段結構。2、系統分析一切圍繞引入知識管理為核心來制定行動方案。系統分析的任務就是要得出一個合適的對企業的格式化的描述。這里需要參考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市場的導向公司的技術儲備員工的知識結構公司的人脈變革可能帶來的影響(正面和負面的)[4]3、系統設計在前面準備工作都充分到位的基礎上,實施系統結構的設計工作。這個步驟有三個子步驟:(1)確定知識要素要素包括知識的描述格式和應用對象。其中,應用對象又分為知識的創建者和知識使用者兩大類,是一個動態概念。(2)流程設計這里包括了知識處理的各個方面。設計流程的時候要考慮現有的技術水平,以及未來的擴展方法[1-4]。既要做到不貪多求全,又要做到有前瞻性。(3)通信設計通信設計是指在企業內部建立起一個良好的信息流通子系統。這個子系統隸屬于整個知識管理系統,但其本身要做到通暢和安全兼顧。4、開發和測試在系統設計完備且論證通過的情況下,進行系統開發,建議最好交由專業公司來實現。開發完畢后,就是測試階段。測試需要開發單位和企業的各部門、工作人員通力合作,以增強系統的強壯性。5、引入系統測試工作告一段落后,系統已經能付諸實用,于是就要引入到日常工作中去。這個步驟面對的更多是來自企業內部的阻力。這個階段需要管理者下定決心,同時使用合理的引導方法,將引入工作進行到底。6、維護管理者要從制度上讓員工和知識管理系統共事,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最終的成功,在新的社會、新的市場上站穩腳跟。

(二)傳統企業的知識管理職能劃分方法傳統企業的專業外包率一般都遠遠低于新型企業,而現代企業要求的是專業人做專業事。因此需要企業對知識管理在自己內部進行職能劃分:1、內部管理職能這里要求各個員工將自己所有的經驗以格式化記錄下來,形成知識。需要重視的是,很多員工會在此隱瞞一些教訓型經驗。管理者在這里需要使用管理的技術和藝術,既要讓員工心甘情愿的將自己的經驗轉化成知識,也要會甄別哪些才是真正有用的知識。2、學習職能學習的含義在這里指知識的快速、無障礙的傳播。只有具有學習能力的企業,才能夠實現在現代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學習職能保證了企業的最核心的財富不會隨著人的離開而損失。3、分享職能知識管理系統的分享職能在于讓企業內部形成一個良好的共享機制。要讓員工積極的樂于分享自己的知識。只有這樣,公司才會有活力和競爭力。

三、知識管理應用于傳統企業的兩點實用性建議

當前已有很多傳統企業意識到建立知識管理系統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現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應用的方法上。筆者經過多年的積累,總結了兩點實用性的建議。

(一)重視和高職院校的合作高職院校主要培養的是技能型人才,面對的是崗位需求。而且,高等院校大都具有信息相關技術的儲備。因此如果企業和高職院校合作,就能實現優勢互補。這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知識管理水平高學校可以在教學工作中,將知識管理的理念和技術,融入到具體的專業課程中去。學生在畢業后就能自覺的依據知識管理的要求去工作。2、縮短培訓時間企業和高職院校進行合作辦學,直接將自己的崗位需求提供給學校,并排自己的專家來幫助學校進行專業建設,使之完全符合自己的需求。3、選擇面大企業可以要求學生在畢業前經由學校組織,大批量的來進行定崗實習。企業只用對其表現進行評估就可以實現擇優錄取。

(二)建立知識管理門戶想在企業中應用知識管理技術,可以從門戶改造升級入手。將知識管理應用于門戶改造,成本相對較低,來自企業內部的阻力也小,還能起到帶動作用,使傳統企業的改革更加順利。

篇(5)

對知識的管理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和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知識和信息正在取代資本和能源成為最主要的資源,知識經濟迫切要求管理創新。適應此要求近幾年來,一種新的企業管理理念——知識管理正在國外一些大公司中形成并不斷完善。其中心內容便是通過知識共享、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應變和創新能力,知識管理的實施在于建立激勵雇員參與知識共享的機制,設立知識總監,培養組織創新和集體創造力。總結和研究知識管理的做法和成功經驗將有利于我國企業管理的創新,有利于引導我國企業步入知識經濟時代。

由于經濟發展的需要和管理實踐的發展,知識管理逐漸從信息管理中獨立出來,從而形成一個嶄新的管理領域,此時,知識管理已有了不同于信息管理的內含和外延,知識管理的主要內容是對人的管理。知識作為認知過程存在于信息的使用者身上,只有在人際交流的互動過程中才能創新,知識管理要求把信息與信息、信息與活動、信息與人連結起來,實現知識(包括顯性的和隱性的知識)共享,運用集體的智慧和創新能力,以贏得競爭優勢。

從信息管理到知識管理的轉化,是管理理論與實踐中“以人為本”的管理主線進一步體現。知識管理有助于信息處理能力與員工創新能力相互結合,進而增強企業或其他組織的應變能力和預見能力,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全球化以空前未有的速度推進。這一切都改變著社會、經濟和文化,也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在這樣的背景下知識管理的目標和任務就必然體現為提高組織的應變和創新能力。

知識管理的目標與核心就是通過提高人的發明和創新能力來實現企業創新,知識管理為企業實現顯性和隱性知識共享提供了新的途徑,顯性知識易于整理和進行計算機存儲,而隱性知識是則難以掌握,它集中存儲在雇員的腦海里,是雇員所取得經驗的體現,任何組織要在知識經濟中求得生存,就必須把信息與信息、信息與人、信息與過程聯系起來,以進行大量創新。但決不能將知識管理簡單等同于信息管理。二者的關系體現在:信息管理是知識管理的基礎,知識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與發展。

知識管理也是網路新經濟時代的新興管理思潮與方法,所謂知識管理是在企業中建構一個量化與質化的知識系統,讓企業中的資訊與知識,透過獲得、創造、分享、整合、存取、更新、創新等過程,不斷的回饋到知識系統內,形成永不間斷的累積個人與企業的知識成為企業智慧的循環,在企業組織中成為管理與應用的智慧資本,有助于企業做出正確的決策,以應市場的變遷。

知識管理是技術,因為知識管理系統的實現,依賴于知識管理技術。這些技術包括知識管理的關鍵技術:知識收集分類存儲標記技術,知識搜索技術,以及輔助的交流溝通技術:即時通信,電子郵件,企業門戶等等。我們在直觀上感知的,能夠把握的知識管理,其實就是這些技術和技術的產物。正是這些技術,將知識管理從理論變為了實踐。

知識管理是管理,是說知識管理同以往的任何一種管理理論一樣,發現了企業中的稀缺和關鍵的資源,并將它們管理起來,以求更有效率、更有效果的利用這些資源。這個資源,就是企業擁有的知識。既然是管理,自然就有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和創新,對知識這種資源的規劃與組織、導向與激勵、評估與控制,以及不斷的創新、演進,就是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是哲學,是說知識管理同以往的管理理論的不同還在于它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不同的,以往的管理哲學、管理理論看什么是企業,同知識管理的觀點是不同的,如科學管理就把企業看成是一部自動化的機器,各種生產資料從一側進入這部機器,另一側則源源不斷的涌出產品和服務,機械性和自動化就是企業的核心,知識管理看企業,是把它當作關于自身規律和顧客價值的知識的聚合體,如果不擁有這些知識,企業就不存在,企業為顧客創造價值、實現自身價值的過程,就被理解為企業尋找知識、運用知識、創造知識的過程,在方法論上,就表現為圍繞企業知識,進行組織的運作,各個層級的人員都依靠知識管理系統,發展業務、管理企業。

知識管理是文化,講的是在組織中實踐知識管理,就要培養與之匹配的組織文化。知識管理強調創新,強調共享,強調協作。組織的文化就要圍繞這些作強有力的導向,讓每個人都了解怎么作是對,怎么作是錯,一定要把做事的知識共享出來,每個需要的人都有機會學到它,尋找新的方法,創造新的知識,組織中的每個人都圍繞著知識管理,調整自己的行為、做事的方式方法,從而形成知識管理導向的價值觀。這就是知識管理是文化的涵義。

一般來說,知識管理是一種漫長的經營策略,帶給企業的好處為創造企業新競爭價值,增加企業利潤,降低企業成本,提高企業效率,建立企業新文化。

知識管理是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管理,是企業適應知識經濟的微觀基礎。現代企業運營的核心是培養組織的學習能力,實現企業內部個人知識資本的保值、增值,信息技術是企業知識管理的基礎。知識管理能夠為企業知識創新注入強大的動力,實現企業健康持久地發展。

知識管理是通過知識共享,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企業的應變和創新能力,企業知識管理和生產管理的出發點都是把知識視為最重要的資源,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識,這是企業競爭力得以提高的關鍵,由于人是知識的重要的載體,從而

人力資源管理是知識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企業要想在經濟知識化的浪潮中取得競爭的優勢,必須進行知識管理的嘗試,在發展知識戰略、重塑企業知識文化、實現知識度量、設立知識主管等方面進行有益的探索。在進行知識管理的探索實踐中企業必須有一個以知識為中心的實體、目標和知識共享價值體系,圍繞這一價值體系,企業能夠進行自組織和對知識以及企業知識化進行管理和整合。

企業知識管理具有以重視對企業員工的精神激勵,賦予員工更大的權力和責任,充分發揮員工的自覺性、能動性和首創性;重視企業知識的流動、共享和創新,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企業的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重視企業知識和人才,促使企業成長為學習型組織,重視企業文化的建設,在實現企業自我價值的同時,注重向傳統產業的滲透,提高社會整體的知識化水平。

企業知識管理把知識共享作為核心目標,知識管理的核心目標之一是鼓勵相互協作,培育知識共享的環境,知識只有通過互相交流才能得到發展,也只有通過使用才能從知識中派生出新知識,知識的交流越廣效果越好。只有使知識被更多的人共享,才能使知識的擁有者獲得更大的收益,對一個企業來說,迎接知識經濟必須首先促進本企業的知識化包括生產過程的知識化、勞動者的知識化、管理的知識化和生產產品的知識化。促進企業知識化的重要舉措就要進行知識和技術創新、大力引進知識和技術、激發員工學習和利用知識技術與經驗、加大科技投入、開展員工知識與技術培訓等。

企業知識管理的出發點應將知識視為企業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把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識作為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關鍵,管理知識的能力處于企業戰略的中心,擁有高超的駕馭知識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企業中知識管理大致尊循以下原則:

(1)知識積累、交流、共享,知識積累是實施知識管理的基礎,知識共享才能使知識創造價值,知識交流是使知識體現其價值的關鍵環節。

(2)知識在使用中管理。知識管理不僅體現在對已形成知識進行管理,更多地是體現在知識產生過程以及知識創新中的管理。

(3)自下而上的知識管理。企業的知識主要自下而上流動的,企業中直接與客戶接觸層面的知識管理水平決定了整個企業知識管理的成敗。

(4)知識管理的目的就是使企業內部的信息和知識快速地流動起來,力求促進企業組織的活力。

企業實施知識管理的原因在于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創新的速度加快,所以企業必須不斷獲得新知識。知識獲得和知識轉換依賴于企業的學習能力,學習是企業加強競爭優勢和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并利用知識為企業和社會創造價值。

實施知識管理可分五個步驟:

第一步:認知,

認知是企業實施知識管理的第一步,主要任務是統一企業對知識管理的認知,梳理知識管理對企業管理的意義,評估企業的知識管理現狀,幫助企業認識是否需要知識管理,并確定知識管理實施的正確方向。

第二步;規劃,

知識管理的推進是一套系統工程,在充分認知企業需求的基礎上,詳細規劃也是確保知識管理實施效果的重要環節,這個環節主要是通過對知識管理現狀、知識類型的詳細分析,并結合業務流程等多角度,進行知識管理規劃。

第三步:試點。

此階段是第二階段的延續和實踐,按照規劃選取適當的部門和流程依照規劃基礎進行知識管理實踐,并從短期效果來評估知識管理規劃,同時結合試點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修正,重點是結合企業業務模式進行知識體系梳理,并對知識梳理結果進行分析,以確定知識管理具體策略和提升行為。

第四步:推廣和支持。

在試點階段不斷修正知識管理規劃的基礎上,知識管理將大規模在企業推廣,以全面實現其價值。

第五步:制度化。

制度化階段既是知識管理項目實施的結束,又是企業知識管理的一個新開端,同時也是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

篇(6)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和信息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知識已經成為最重要的要素進入社會生產領域,一個以知識為基礎、高技術產業為支柱的全球一體化的經濟格局正在形成。作為微觀主體的企業,其管理模式和制度必將發生新的變革,以適應新的經濟形態。本文基于知識管理和組織變革的理論,及知識經濟的本質特征與內在要求,探討企業管理變革的內容和方向。

一、知識管理的內涵

知識管理最早源于美國,其理念和實踐始于19世紀80年代。20世紀70年代~80年代:開始出現一些超文本應用系統,依賴人工智能和專家系統的知識管理系統(KMS),以及諸如“知識獲取”, “以知識為基礎的系統”和“基于計算機的存在論”等觀念。

Yogesh Mathotra 認為:“知識管理是在日益加劇的不連續的環境變化情況下服務于組織適應、生存和能力等關鍵問題的活動。”Karl Erik Sveiby 從認識論的角度對知識管理進行定義,認為知識管理是“利用知識的無形資產創造價值的藝術”。David J.Skyrme 認為:“知識管理是對重要知識(Vital Knowledge)及其創造、收集、組織、使用等一系列流程的顯性的、系統化的管理。它注重于將個人的知識轉化為組織的知識并使之得到適當的運用。”

從上述知識管理的諸多定義中,許多觀點雖然有可取之處,但卻不夠全面。筆者在贊同Yogesh Mathotra觀點的同時,認為理解知識管理的內涵有必要掌握其任務和核心。知識管理的任務是要管理好智力裝備,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組織變革理論

所謂組織變革是指“組織受外在環境的沖擊,并配合內在環境的需要,而調整其內部的若干狀況,以維持本身的均衡,進而達到組織生存與發展的目的”。組織變革含有變遷和改革之意,變遷對個人、組織、社會來說都是不可避免的,變遷的范圍很廣,包括科技、價值與態度、目標與需求、資源的可利用性、法律、政治控制等層面。

Lewin認為成功的組織變革應遵循三個步驟:解凍現狀,移動到新狀態,重新凍結新變革使之持久。Lippitt、Watson及Wesley的計劃性變革模式,將Lewin所提的變革模式予以擴大為五個階段即為:發展變革需要,確定變革關系、厲行變革措施、維持穩定變革、及結束協助關系。Kast與Rosenzweig的變革模式,將變革的程序分為五個階段,即:感覺有問題、確定問題、解決問題、及變革的執行。綜合上述學者對于組織變革之模式,多半遵循Lewin的變革三步驟:解凍、改變與再凍結。

三、基于知識管理的企業組織變革的幾點思考

企業如何應對未來詭譎多變的環境,日益艱難的經營環境,誠如變革管理所談到的:改變是唯一不變的鐵律。知識經濟時代對企業的變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打破傳統的組織結構限制,對原有的組織進行創新管理,變革是不可或缺的步驟。

1.傳統以生產為導向逐漸轉型為以服務顧客為導向。傳統的官僚組織科層制的典型特點是嚴格的專業分工、部門分工下的業務過程,在知識經濟時代將大大改觀,取而代之的方式是跨專業學科、跨部門和跨地域的多層面的交互式業務過程。因此,官僚式的多層次組織不再有效,需建構跨部門之網狀組織,才能打破固定組織之藩籬,相互學習。惟有如此,知識才能快速分享、擴散、利用和再產出。

2.創造學習、交流、分享氛圍,建立學習型組織。知識管理最重要的因素是人與知識,而知識需要分享才會產生倍數效應,有交流才能更完整、有價值;而交流活動通常會受時空之限制,因此必須借助信息科技的運用方能事半功倍。這一切都有賴于變革管理的協助,正是知識管理的導入最后終將成為文化的改變,特別是學習型組織文化在企業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3.管理制度變革為知識管理實踐注入新的活力。一套規劃完善、內容豐富的KM知識庫,卻無法引發員工的興趣去使用,已經不是信息流動或者信息技術或知識沉淀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了。惟有透過學習型組織的文化機制,并與實際的績效考核制度結合,才是引發員工熱情參與的關鍵。這就要求,組織不僅要從企業的文化革新上入手,更要從各層級的管理規章制度著手。

總之,知識管理不是信息管理,其重點不是“技術和信息的開發”,而是通過知識共享、運用集體智慧提高應變和創新能力。因此,變革原有企業文化或加入新的內涵,提供一個讓專家互動、知識分享的環境,增加組織的彈性,提升員工的知識水平,才是知識管理的關鍵步驟。

參考文獻:

[1]Dexter Dunphy:“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s The Creation of Corporate competences”,Journal of Management Development,Vol.16,No.4,1997

[2]March, James G:and Herbert A. Simon,Organizations,New York:Wiley,1958

篇(7)

隨著知識經濟的興起和發展,知識以其強大的力量逐漸成為社會財富的最主要來源。知識不僅能替代人的體力勞動,而且能通過替代人的腦力勞動,使以智力為主的勞動力逐步替代以體力為主的勞動力,成為競爭的關鍵因素。同時,資金在更新勞動工具過程中所占據的決定性地位也逐步被科學技術所取代。企業的經營方式和管理方式正從工業社會的生產管理向知識經濟時代的創新管理和知識管理轉變。未來企業的成功將來源于比競爭對手更快速有效地運用知識。這種新變化要求一種以知識為核心的新的管理方式,也就是知識管理。

1企業知識管理的基本內涵

知識管理作為~門系統的學科形成于美國上世紀90年代。美國德爾福集團創始人卡爾·弗拉保羅認為:知識管理是指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企業的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是為企業實現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共享提供的新途徑。企業知識管理是指企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企業知識資源,調動人力資源學習潛能,并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組織模式,推進企業現代化進程,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經濟效益的過程。

簡單地說,知識管理就是以知識為核心的管理,即利用市場等手段對企業已有的或新獲取的知識實施管理,促使知識由潛在的生產力變為現實的生產力務¨識管理的出發點是把知識視為企業發展的關鍵資源,并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識作為企業競爭和經營的重要策略。企業知識管理的實質是對企業中人的經驗、知識、能力等因素的管理,實現知識共享,并有效實現知識價值的轉化,其最終目的是運用集體智慧提高企業的整體創新能力。

歸納起來,企業知識管理的內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建立已有知識的知識資源系統,即對企業已有知識進行有效的組織,將其轉化為系統的知識資源。②不斷創造新的知識資源。即通過對現有知識資源的應用、學習和研究創造新的知識資源。③共享知識資源。即在企業內部形成知識共享的文化和責任意識,使每個成員認識到有責任盡可能與他人分享各種專長,并通過人員、產品以及各種服務廣泛地傳播知識資源。④建立科學的知識開發能力評價系統。即以科學、有效的知識開發能力評價系統激勵知識的形成和共享。⑤實現知識的價值。即利用和挖掘知識資源以獲得成功。

2企業知識管理的功能

(1)降低企業的成本或提高效率。現代企業特別是大型企業一般擁有多個部門,~個部門已經有過的經驗、教洲或新技術,無法在其他部門得到普及和推廣。知識管理將致力于把知識財富進行有效的整理、分類、傳播,使知識財富可以得到充分的再利用,例如目前很多大型企業的研發部¨,由于人才的流動,很多經驗和技術被帶走,后進來的員工只好從頭開始,使研發效率低下,成本高昂。進行知識管理后,將工作中形成的文檔或經驗積累在系統里,即使有些員工離開。新員工在工作的過程中,照樣可以利用前面的知識積累一是可以避免原先的錯誤,二是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就可以達到原先老員工的水平,三是在項目進展過程中,參考前期的資料和經驗,就很有可能順利完成項目,這樣形成的結果是極大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

(2)提高企業員工的素質。擁有具有新知i只和創造力的員工是企業保持競爭力的關鍵。員工的培iJlI和教育是現代企業保持競爭優勢的一個重要措施。知識管理將使員工的再教育成為企業的一種日常活動,加快員工的學習過程,提高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

(3)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加快企業的發展壯大。對企業進行知識管理可以使企業的經營方式,理念和文化得到繼承和發展,以便擴大企業的規模和影響力。例如現在很多連鎖類管理企業,如國美、蘇寧以及跨國企業肯德基,麥當勞等,它們發展的趨勢是針對終端管理模式的快速復制。因此只有對企業進行知識管理,在建立終端的過程中,不斷積累過程中形成的文檔,形成標準化經營方式,理念和文化才能做到在新的地方直接照搬,然后再根據當地特點進行調整。

3企業引入知識管理的方法和步驟

(1)確定企業的戰略目標和核心競爭力。企業核心競爭力是在企業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形成的與企業組織結構和外部環境相適應的一種競爭合力,是企業在其生產經營的價值鏈活動中形成的一種適應于市場變化且不易披對手模仿的能力,是企業借以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并擴大優勢的決定性力量。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是始終融于企業的研究開發、設計、制造、銷售、服務等各方面的職能部門,體現企業有形資源與無形資源的有機結合。企業核心競爭力本質是企業特有的知識和資源,因此,知識管理不能脫離企業的目標和核心競爭力而獨立存在,它必須與公司的總體戰略目標和核心競爭力相一致,才能有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2)確定企業知識管理的重點領域。企業不同部門的知識管理工作的價值有大有小,價值實現有快有慢。同樣從服務于目標的角度設計,應該首選一個知識管理會產生最大價值的部¨和對企業業務有直接促進價值的部門啟動知識管理。例如,像國美、工貿這樣的零售企業應該選擇銷售部門;格蘭仕這樣的制造企業應該選擇生產部門;聯想這樣的市場渠道戰略的企業應該首選渠道部門等等。從這樣的部門啟動知識管理不僅會有比較快的回報,效果也會明顯。

(3)對將要引入知識管理的業務流程進行分析。通過對知識管理現狀、知識類型的詳細分析,并結合業務流程等多角度,進行知識管理規劃,以便制定相應的知識管理方案。這個步驟的難點主要包括:知識管理和企業戰略目標與流程的結合;知識管理與其他管理制度如人力資源管理的結合及管理思想的轉變;以知識管理思想為基礎的業務流程的改造;知識管理的文化氛圍的建立;知識管理規劃與企業實際情況結合,建立適合企業自身特點的實踐形式。

(4)評估引入知識管理的業務環節或流程的實施情況。評估對該項業務的知識管理策略是否達到預期的效果。評估的目的是找出前期實施的知識管理的利和弊。建立知識產生效益的評測條例,然后根據評估的結果來調整企業的知識管理計劃。

4企業在知識管理實踐中應注意的問題

(1)重視個人在企業中的價值,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觀念,實施人才戰略。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支柱,企業應該重視知識和尊重人才。同時重視人才結構并建立有效的人才儲備,實現企業的持續發展。企業要給員工不斷提供各種培訓機會來提高員工的業務素質,還要要求員工不斷地獲取新知識和自學成才,發揮知識團隊的整合效益。

(2)必須建立員工貢獻知識的激勵機制,建立合理的薪酬體系和結構。首先要重視員工的精神激勵,除了對員工給予表揚或榮譽的傳統式精神激勵外,還可以賦予他們更大的權力和責任,使員工意識到自己也是管理者中的一員,進而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制度,作為考評每個員工業績成就的評判標準;建立一套合理的薪酬體系對員工的酬勞進行合理的分配。

篇(8)

 

關鍵詞:知識經濟  企業管理  管理方式

1企業知識管理的基本內涵

知識管理作為~門系統的學科形成于美國上世紀90年代。美國德爾福集團創始人卡爾·弗拉保羅認為:知識管理是指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企業的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是為企業實現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共享提供的新途徑。企業知識管理是指企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企業知識資源,調動人力資源學習潛能,并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組織模式,推進企業現代化進程,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經濟效益的過程。

簡單地說,知識管理就是以知識為核心的管理,即利用市場等手段對企業已有的或新獲取的知識實施管理,促使知識由潛在的生產力變為現實的生產力務¨識管理的出發點是把知識視為企業發展的關鍵資源,并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識作為企業競爭和經營的重要策略。企業知識管理的實質是對企業中人的經驗、知識、能力等因素的管理,實現知識共享,并有效實現知識價值的轉化,其最終目的是運用集體智慧提高企業的整體創新能力。

歸納起來,企業知識管理的內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建立已有知識的知識資源系統,即對企業已有知識進行有效的組織,將其轉化為系統的知識資源。②不斷創造新的知識資源。即通過對現有知識資源的應用、學習和研究創造新的知識資源。③共享知識資源。即在企業內部形成知識共享的文化和責任意識,使每個成員認識到有責任盡可能與他人分享各種專長,并通過人員、產品以及各種服務廣泛地傳播知識資源。④建立科學的知識開發能力評價系統。即以科學、有效的知識開發能力評價系統激勵知識的形成和共享。⑤實現知識的價值。即利用和挖掘知識資源以獲得成功。

2企業知識管理的功能

(1)降低企業的成本或提高效率。現代企業特別是大型企業一般擁有多個部門,~個部門已經有過的經驗、教洲或新技術,無法在其他部門得到普及和推廣。知識管理將致力于把知識財富進行有效的整理、分類、傳播,使知識財富可以得到充分的再利用,例如目前很多大型企業的研發部¨,由于人才的流動,很多經驗和技術被帶走,后進來的員工只好從頭開始,使研發效率低下,成本高昂。進行知識管理后,將工作中形成的文檔或經驗積累在系統里,即使有些員工離開。新員工在工作的過程中,照樣可以利用前面的知識積累一是可以避免原先的錯誤,二是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就可以達到原先老員工的水平,三是在項目進展過程中,參考前期的資料和經驗,就很有可能順利完成項目,這樣形成的結果是極大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

(2)提高企業員工的素質。擁有具有新知i只和創造力的員工是企業保持競爭力的關鍵。員工的培iJlI和教育是現代企業保持競爭優勢的一個重要措施。知識管理將使員工的再教育成為企業的一種日常活動,加快員工的學習過程,提高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

(3)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加快企業的發展壯大。對企業進行知識管理可以使企業的經營方式,理念和文化得到繼承和發展,以便擴大企業的規模和影響力。例如現在很多連鎖類管理企業,如國美、蘇寧以及跨國企業肯德基,麥當勞等,它們發展的趨勢是針對終端管理模式的快速復制。因此只有對企業進行知識管理,在建立終端的過程中,不斷積累過程中形成的文檔,形成標準化經營方式,理念和文化才能做到在新的地方直接照搬,然后再根據當地特點進行調整。

3企業引入知識管理的方法和步驟

(1)確定企業的戰略目標和核心競爭力。企業核心競爭力是在企業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形成的與企業組織結構和外部環境相適應的一種競爭合力,是企業在其生產經營的價值鏈活動中形成的一種適應于市場變化且不易披對手模仿的能力,是企業借以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并擴大優勢的決定性力量。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是始終融于企業的研究開發、設計、制造、銷售、服務等各方面的職能部門,體現企業有形資源與無形資源的有機結合。企業核心競爭力本質是企業特有的知識和資源,因此,知識管理不能脫離企業的目標和核心競爭力而獨立存在,它必須與公司的總體戰略目標和核心競爭力相一致,才能有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2)確定企業知識管理的重點領域。企業不同部門的知識管理工作的價值有大有小,價值實現有快有慢。同樣從服務于目標的角度設計,應該首選一個知識管理會產生最大價值的部¨和對企業業務有直接促進價值的部門啟動知識管理。例如,像國美、工貿這樣的零售企業應該選擇銷售部門;格蘭仕這樣的制造企業應該選擇生產部門;聯想這樣的市場渠道戰略的企業應該首選渠道部門等等。從這樣的部門啟動知識管理不僅會有比較快的回報,效果也會明顯。

(3)對將要引入知識管理的業務流程進行分析。通過對知識管理現狀、知識類型的詳細分析,并結合業務流程等多角度,進行知識管理規劃,以便制定相應的知識管理方案。這個步驟的難點主要包括:知識管理和企業戰略目標與流程的結合;知識管理與其他管理制度如人力資源管理的結合及管理思想的轉變;以知識管理思想為基礎的業務流程的改造;知識管理的文化氛圍的建立;知識管理規劃與企業實際情況結合,建立適合企業自身特點的實踐形式。

(4)評估引入知識管理的業務環節或流程的實施情況。評估對該項業務的知識管理策略是否達到預期的效果。評估的目的是找出前期實施的知識管理的利和弊。建立知識產生效益的評測條例,然后根據評估的結果來調整企業的知識管理計劃。

4企業在知識管理實踐中應注意的問題

篇(9)

企業是一個知識的集合體,知識是企業競爭優勢的根源。企業的知識存量所形成的知識結構決定了企業發現未來的機會、配置資源的方法等創新活動的能力。企業內的知識,尤其是一些隱性知識難以被競爭對手所模仿;企業內各種資源效能發揮程度的差別都是由企業現有的知識所決定的,從而最終在企業產出及市場力量中體現出競爭優勢。

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成為企業最重要的增值資源,知識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應成為企業價值鏈管理的核心。知識管理的目標是建立企業知識庫,實現知識共享和增值。知識共享是價值鏈增值的重要手段,知識增值是企業價值鏈的增值。

知識管理的產生和發展

知識管理是指20世紀90年代后半期西方企業管理界和經濟理論界總結和實踐的一種新的企業管理方法。它是指企業作為一個組織整體對知識的獲取、存儲、學習、傳播、應用、共享、創新的管理過程,目的是提高組織中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提高組織的應變能力和反應速度,創新商業模式,增強核心競爭力。

一般認為,知識管理的概念最早是由彼得·F·德魯克提出來的。他在1988年發表的《新型組織的出現》一文中指出,在經歷了管理權與所有權分離、命令-支配型組織之后,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企業將進入新的形態:由專家小組構成的知識型企業。它“應該被稱為信息型組織。它以知識為基礎,由各種各樣的專家組成。這些專家根據來自同事、客戶和上級的大量信息,自主決策,自我管理。”發生這樣變化的根源是信息技術。《新型組織的出現》一文被稱為知識管理的“指南針式的開山之作”。

日本教授野中郁次郎深入研究了日本企業的知識創新經驗,提出了著名的“知識創造轉換模式”,該模式已成為知識管理研究的經典基礎理論。野中郁次郎特別強調隱性知識和知識環境對于企業知識創造和共享的重要性。他指出,在一個“不確定”是惟一可確定之因素的經濟環境中,知識無疑是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源泉。“當原有的市場開始衰落、新技術突飛猛進、競爭對手成倍增長、產品淘汰速度飛快的時候,只有那些持續創造新知識,將新知識傳遍整個組織,并迅速開發出新技術和新產品的企業才能成功。”他把這種企業稱為“知識創新型企業”。在這種組織中知識創新的基本模式有四種:從隱性到顯性,從顯性到顯性,從隱性到隱性,從顯性到隱性。知識創新是一個通過隱喻、類比和模型,將隱性知識顯性化的過程。所以,知識創新型企業的管理就是“從無序到概念”。

“知識管理之父”、瑞典企業家卡爾·愛立克·斯威比博士對知識管理的研究具有濃厚的實踐色彩,他更著重于闡述以知識為核心的無形資產對企業興衰成敗的關鍵作用。有人認為他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知識管理”一詞的人,首先發現和定義了“知識型組織”這一知識經濟時代最重要的企業組織形態,并開創性地對它的組織特性、生命周期、治理結構和成功要素等進行了系統性研究。20世紀90年代后期,斯威比提出以知識為核心的企業發展戰略框架,并將關于知識型企業的組織理論,包括有形和無形資產在內的監測信息系統統一在知識戰略框架之下,形成完整的知識型企業的管理理論和方法體系。他始終把人這一知識的真正載體置于知識管理的核心。

知識的定義與分類

關于知識管理的定義很多。巴斯:知識管理是指為了增強組織的績效而創造、獲取和使用知識的過程。奎達斯等:知識管理“是一個管理各種知識的連續過程,以滿足現在和將來出現的各種需要,確定和探索現有和獲得的知識資產,開發新的機會”。維格:知識管理主要涉及四個方面:自上而下地監測、推動與知識有關的活動;創造和維護知識基礎設施;更新組織和轉化知識資產;使用知識以提高其價值。文莉:知識管理是“幫助人們對擁有的知識進行反思,幫助和發展支持人們進行知識交流的技術和企業內部結構,并幫助人們獲得知識來源,促進他們之間進行知識的交流”。法拉普羅:“知識管理就是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應變和創新能力”。馬斯:知識管理是一個系統地發現、選擇、組織、過濾和表述信息的過程,目的是改善雇員對待特定問題的理解。達文波特:知識管理真正的顯著方面分為兩個重要類別:知識的創造和知識的利用等等。

馬家培認為,“信息管理是知識管理的基礎,知識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與發展”;“信息管理經歷了文獻管理、計算機管理、信息資源管理、競爭性情報管理,演進到知識管理。知識管理是信息管理發展的新階段,它同信息管理以往各階段不一樣,要求把信息與信息、信息與活動、信息與人連結起來,在人際交流的互動過程中,通過信息與知識(除顯性知識外還包括隱性知識)的共享,運用群體的智慧進行創新,以贏得競爭優勢”。

上面各種定義從不同側面對知識管理的內容進行了表述。說到底,知識管理就是企業所能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資源的合理調配。亞太經合組織把知識分為四大類:知道是什么即知事(又稱事實知識)、知道為什么即知因(又稱原理知識)、知道怎樣做即知竅(又稱技能知識)和知道誰有知識即知人(又稱人力知識)。其中前兩類是可表述出來的知識,即顯性知識,而后兩類則難以用文字明確表述,亦即隱性知識。有人也稱為“言傳性知識”和“意會性知識”,或“明晰知識”與“隱含知識”。對顯性知識的管理主要是編碼化、數據庫化;而對隱性知識的管理則主要是顯性化。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顯性知識都應該進行編碼,也不是所有的隱性知識都應該顯性化。一般來講,隱性知識比顯性知識更完善、更能創造價值,隱性知識的挖掘和利用能力,將成為個人和組織成功的關鍵。通過運用隱喻、概念、類比和模型,可以將存在于整個組織中的有價值的隱性知識轉化為容易傳播的顯性知識。另一方面,顯性知識必須轉換為隱性知識,從而成為組織有價值的資產。

對一個企業而言,其生產知識可分為關于生產技術的知識和關于協調生產的制度知識。有人將企業的知識構成大致分為四種存在形式:物化在機器設備上的知識;體現在書本、資料、說明書、報告中的編碼后的知識;存在于職員頭腦里的意會知識;固化在組織制度、管理形式、企業文化中的知識。所以從知識的構成來看,企業知識管理除了應對企業的信息資源和信息系統進行管理外,還應包括技術創新的管理、企業文化的管理、員工知識的管理、組織和制度的管理、企業固化知識的管理等。企業實施知識管理,是通過采用信息系統和股票期權等技術支持和激勵機制,以及設計、構造良好的企業文化和組織形式,發掘固有知識、引導知識創新,實現知識共享,并通過對共享的知識進行有效應用,最終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實現企業的可持續成長。

從增值的角度看,知識可以分為增值知識(提供可以將企業與競爭者進行差異化區分的能力)、直接支持知識、間接支持知識。

企業實施知識管理的必然性

1、知識經濟的來臨,使知識管理成為企業管理活動的主要領域。知識管理是企業在知識經濟時代獲取自生能力的途徑,是企業適應環境的選擇。

2、從生命周期理論來看,產品、技術、企業或某種事業,都有一個從產生到消亡的周期。追求可持續成長,就是要超越特定產品、技術和事業領域的制約,使企業獲得更大更好的生存空間。企業的這種成長和突破過程,是同企業的知識積累和創新密切相關的。在企業的每一次成長期,企業知識存量不斷增加,但同時沿著這條路徑的成長歷史可能會限制企業的選擇,需要在內部實現知識創新,或從外部學習到“額外”的知識,形成新的知識基礎,這樣才能使企業進入新的成長階段,實現可持續發展。

3、從企業競爭來看,知識將是形成競爭優勢的主要來源。測度企業競爭優勢的四個基本尺度,即創新能力、難以模仿、可持續性以及學習能力,都依賴于知識。

4、從企業運作來看,隨著競爭的加劇,企業對知識的需求也越來越從簡單走向復雜化,需要充分挖掘、利用和創新企業的知識,并將其以最快的速度應用于競爭,企業運作模式呈現知識化趨向。

5、從資源的角度講,知識資源(無形資產、信息資源、智力資源等)在知識經濟社會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知識管理可以使知識資源得到開發和利用、交流和共享,從而實現知識鏈并進而使價值鏈增值。

6、實施知識管理有助于企業開發人力資源、提高決策的科學性;有助于有效管理基于無形資產的核心競爭力。

知識管理的內容和步驟

知識共享是知識管理的核心目標。它是通過企業對本單位的知識的利用和創新來實現的。知識管理的任務是:建立知識儲備,改進知識獲取,改善知識環境,推動知識創新,管理知識資產。

企業文化是在企業內部形成共享知識的行為環境、實施知識管理的基本條件,共享知識要形成全方位的知識網絡環境和知識網絡團隊。企業的知識來自于企業組織與員工的實踐與學習。作為企業管理者,要敢于向自己和傳統的行為習慣挑戰,敢于突破固有的思維模式,把企業管理模式由控制型、監督型、命令型轉為支持型、激勵型、指導型,營造共享學習的組織內部環境。企業的每一位員工都認為貢獻知識與人共享是一種自覺的行為,并與企業內外人員形成知識網絡團隊。這里要指出的是,對于企業,關鍵是要創造一個不斷創新、知識共享的環境,這是創新所需的最佳載體。這就要求企業內各成員必須相互信任。要想達到組織內的知識共享,企業員工必須積極協作。企業必須長期、公正地制定并執行有關激勵措施,為員工間互相信任并協同工作創造條件。

篇(10)

一、知識管理理論概述

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管理學教授彼得?德魯克博士首先提出了知識工作者和知識管理的概念,指出我們正在進入知識社會,在這個社會中最基本的經濟資源不再是資本、自然資源和勞動力,而應該是知識,在這個社會中知識工作者將發揮主要作用。到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美國波士頓大學信息系統管理學教授托馬斯?H?達文波特提出了知識管理的兩階段論和知識管理模型,知識管理(KM)就是為企業實現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共享提供新的途徑,知識管理是利用集體的智慧提高企業的應變和創新能力。

知識管理通過建立知識庫;促進員工的知識交流;建立尊重知識的內部環境;把知識作為資產來管理來提高組織智商;提升組織記憶;減少重復勞動;提高效率,為管理決策提供依據。而企業知識管理是在組織中建構一個量化與質化的知識系統,讓組織中的資訊與知識,透過獲得、創造、分享、整合、記錄、存取、更新、創新等過程,不斷回饋到知識系統內,形成永不間斷的累積個人與組織的知識成為組織智慧的循環,成為管理與應用的智慧資本,有助于企業做出正確的決策,以適應市場的變遷。其核心內容不僅是企業知識的簡單的系統的收集、分類、存儲和查詢,更重要的是知識的共享、再利用以及知識的創新。企業通過最開始的認識知識管理到規劃,再到試點與推廣,最后制度化來進行知識管理的實施。

二、企業信息化管理

企業信息化管理(EIM):是指對企業信息實施過程進行的管理。企業信息化管理主要包含信息技術支持下的企業變革過程管理、企業運作管理以及對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設備等信息化實施過程的管理。企業信息化管理的基本任務:①有效組織企業現有信息資源,圍繞企業戰略、經營、管理、生產等開展信息處理工作,為企業各層次提供所需的信息。②不斷收集最新的經濟信息,提高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的質量,努力提高信息工作中的系統性、時效性、科學性,積極創造條件,實現信息化。

三、企業信息化管理過程中的知識管理

在當今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環境下,企業不斷加強信息化建設,加快知識管理進程,增強企業的競爭力。所以,基于企業信息化來實現知識管理將是企業管理的最終目標――知識管理信息化,同時也是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有力保障。

知識管理在企業管理過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提升經營效果,提升創新能力,改善內外客戶響應效能,實現個性化服務的高效率運作,為提升企業競爭力服務。基于企業信息化管理,知識管理理論通過與管理信息系統(MIS)相結合,知識通過獲取、收集后經過數據庫的歸類,匯總實現知識信息編碼化;再由信息分析系統進行分析、處理、總結、創新;最后,由管理信息系統進行交換。知識就由簡單凌亂的數據變成了有實現價值的信息。

四、構建企業知識管理系統

知識管理系統是對組織中大量的有價值的方案、策劃、成果、經驗等知識進行分類存儲和管理,積累知識資產避免流失,促進知識的學習、共享、培訓、再利用和創新,有效降低組織運營成本,強化其核心競爭力的管理方法。知識管理系統的核心是網絡技術與知識倉庫,能夠對不同系統中的知識進行無縫檢索,通過Web瀏覽器向用戶提供。其精髓是信息集成,其核心要素是數據平臺的建設和數據的深度挖掘,通過信息管理系統把企業的各個環節集成起來,共享信息和資源,同時利用現代的技術手段來尋找自己的潛在客戶,有效地支撐企業的決策系統,達到降低庫存、提高生產效能和質量、快速應變的目的,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使企業獲得更多的市場機會。

知識管理系統針對企業對信息資源和知識資源進行系統化管理和應用的實際需求,為增強企業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迫切需要而設計開發。企業知識管理系統的構成是與知識管理過程相關的,知識管理過程是知識生成、知識挖掘、知識重組和知識應用多個步驟相互連接、反復進行的交互過程,因此,知識管理系統可以通過知識管理步驟進行有效的設計開發:

(一)認知,從海量的信息中抽取出企業所需領域的知識,建立一個知識數據庫,進行信息整理和預處理,對知識進行匯總。

(二)知識分析處理,根據一定的知識提取算法,從知識庫中發現隱含的、有意義的知識,獲取有應用價值的信息。方法主要有關聯分析、聚類、概念描述和偏差檢測四類,再結合人機互動對信息進行加深、創新,進一步服務于企業決策,實現知識的信息編碼化。

上一篇: 中學生德育活動 下一篇: 借款相關的法律法規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中文字幕国产AV | 日本激情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 日本人成视频免费观看看 | 先锋影音少妇资源 | 亚洲天码中文字幕五月天 | 中文字幕欧美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