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教學活動設計匯總十篇

時間:2023-09-05 16:46:3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集體教學活動設計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集體教學活動設計

篇(1)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人們已經愈益意識到課堂教學活動不僅是教與學的線性過程,而是師生、生生之間的共同學習活動。班集體既是課堂教學的對象、主體,又是促進學生學習動力,實現三維教學目標整合達成的重要手段。課堂教學作為一種師生共同活動,也應是班級集體文化建構的過程。從而,為教學活動與班集體建設的相互促進與有效整合創造了廣闊的實踐空間。

    為此,有必要對教學活動和班集體建設的相互關系作一具體分析:

    (一)教學活動是班集體建設的主要途徑和因素

    班集體建設以有社會和群體發展意義的共同活動為中介。教學活動是在教師引導下班級學生共同參與的有目的學習活動。眾所周知,學生在校的大部分時間是在班級教學活動中渡過的。加之,班集體作為學生集體,其本質上是一種不同于成人團體的學習集體,學習有意義的文化知識和本領,學習做人和社會適應等等,因而,教學活動既是班級集體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又是班集體建設的主要途徑。

    教學活動過程蘊含著豐富的有利于班集體建設的因素:

    首先,教學活動是一種有目的,有組織,有規范的班級集體性學習活動,有既定的教學目標和學習任務。新課程的教學目標的本質指向學生的整體發展,因而,教學目標、任務和學生發展的目標具有內在的一致性。為確保教學任務完成和學生的發展,必須建立一套教學活動的規范,如果這種規范是建立在學生學習需要和具有群體發展價值基礎之上,那么,教學活動價值和規范可以轉化為班集體的學習目標和組織規范,促進班集體的形成和發展。

    其次,教學活動方式是班集體建設的重要因素。被動、機械、個體式的學習方式是不利于形成充滿活力的班集體的。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有利于確立班級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為學生提供相互交流,分享學習的機會,使原本單一個體的、被動的,機械的學習轉變為集體成員間精神交流,相互促進的具有集體和個體發展意義的學習。因此,教學活動方式的變革有利于喚醒學生集體的主體意識,激發班集體的生命活力。

    第三,豐富的課程資源是滋養集體文化和精神的土壤。班集體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就是集體文化的豐富和精神的提升。教學活動以傳遞文化知識為紐帶,整合各種豐富的課程資源,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不斷建構和豐富著班級集體的精神文化,提升和引領著集體的精神價值。豐富的課程資源有利于滋養集體的文化。

    第四,課堂教學活動的評價是集體自我教育成長的手段。教學活動中的評價,既是促進學生有效學習、主動學習的手段,同時也應成為集體自我教育、成長的手段。教學活動中通過改變評價方式讓班級集體成為學習評價的主體。通過引導班級集體對自己學習活動過程和結果的評價,有利于把評價過程轉化學生集體自我教育與發展過程,從而提升班集體的主體意和責任意識。

    (二)良好的班集體是優化教學活動的重要條件

    首先,良好的班集體為有序的教學活動提供組織保障。良好的班級集體具有積極的學習目標追求和明確的集體規范。班集體的成員在教學活動中能自覺地遵守集體規范,服從教學要求,從而為開展有效有序的教學活動提供組織保障。

    其次,集體文化為教學活動提供豐富的課程資源。集體文化是指集體成員共同認同和共享的文化價值,包括集體成員的知識經驗、背景,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豐富積極的集體文化既是優良班集體的重要標志,也是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同于文本的一種動態的課程資源。課堂教學中的集體文化是通過學生經驗與文本對話的產物。它既是對文本化課程的補充,又是文本課程轉化為學生知識經驗,方法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必要條件。

    第三,良好的集體心理有利于激活課堂教學的活動。

    教學活動總是在一定的集體心理背景中展開的。良好的集體心理氣氛,能有效地影響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行為,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使教學活動更有成效。反之,消極的集體心理氣氛是課堂缺乏活力和效能的主要因素。因此,班集體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心理氣氛,能激活課堂教學的動力。

    第四,良好的班集體有利于幫助每一個成員解決學習中的困難,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良好班集體具有相互扶持、幫助的責任關系,具有為每一個學生發展提供機會的集體意識。因此,無論在課堂教學內外,班集體都會把互助學習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這種關系能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和分享學習,在課外,班集體會面對學習中的各種任務、困難,自覺地開展合作互助學習,運用集體的力量關注和幫助每一個學生。使班級學習生活充滿生命意義。因而,良好班集體有利于化解學生學習困難,促進相互學習,有效提高班級學習質量。

    總之,教學活動和班集體建設存在著十分密切的聯系,理解這些關系和內在機制,是促進教學活動和班集體建設有效整合的前提。

    二、 在教學活動中建設班集體的策略

    (一)培養班集體積極的學習價值共識。形成積極的學習價值共識是班級集體建設的核心內容。教學活動的目的,不能僅僅停留在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上,更應致力于形成學生集體和個體積極的學習價值觀,所謂積極的學習價值共識,即集體成員對學習的目的、意義抱有積極共同的看法,這種共識是影響每一個學生學習動力的精神力量。是引導學生學習行為的關鍵。因而,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應借助具體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喚起學生集體內在的學習需求。具體揭示學習內容對于自我發展和社會的意義。并讓學生集體在學習活動中能真實地體驗到學習的意義。

篇(2)

1.缺乏幼兒成長的導向

教材本身蘊含著導向的價值,為教師指向幼兒成長的路徑與內容,幫助他們建立清晰的教學思路,有本有據地構建幼兒人生的基礎。在教學活動設計中,幼兒教師根據教材所彰顯的內容設計具有邏輯性的教學活動,有次序地促進幼兒的發展。而“去教材化”下,教師對幼兒的教學將何去何從?教材的丟棄,讓幼兒教師同時丟棄了教學的方向,“我們該怎么上”?

2.教學內容隨意性大

“去教材化”后,意味著對教學內容的選擇也失去了依據,尤其對于農村幼兒教師,在資源缺乏的情況下,幼兒到底學什么?由此,教師對幼兒的教學活動沒有了脈絡,教學內容隨意性大,教學活動的設計也往往過度借鑒與復制,沒有創造性,更沒有基于本園幼兒,尤其是本班幼兒成長特點的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

3.失去了活動設計的藍本

教材的實際意義不僅在于為幼兒提供了學習的參考,輔助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更重要的是,教材作為教學的內容,支撐了教學活動的開展,它以書本上的知識建構教學活動,進行有的放矢的教學設計,幫助幼兒在學習中獲得較系統的知識體系,與此同時,教師能較好地把握本班幼兒教學發展的動態,時刻監控幼兒的學習情況,并作出科學的判斷與反饋。當失去了教材的依據,幼兒的學習沒有了標準,教師的活動設計失去了藍本的支撐,教學活動從哪里出發?怎么實施?

“去教材化”下,怎么教學?教哪些內容?活動設計以什么為本?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接踵而至,教學頓時先去了強有力的支撐。教師在教學緊迫的壓力下,不得不選擇教學設計的復制,多渠道收集教學活動,在局部的調整中讓設計方案變成了自我的行為。然而,幼兒教師的活動設計忽視了幼兒在成長發展中所呈現的問題,須知,這些問題都可以成為或構建活動設計的出發點,通過幫助幼兒解決問題,可以促進幼兒快樂成長。

二、問題:幼兒教學活動設計的突破口

1.什么是問題

格式塔心理學家鄧克爾認為,所謂問題就是當一個有機體有個目標,但又不知道如何達到目標時,就產生了問題。[2]也就是說,《指南》所期望的幼兒發展目標,是幼兒基于現有水平,又通過自身努力達不到時而產生的困惑,這個困惑是幼兒健康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個具體的問題,而每一個問題將影響到他們的成長。比如,《指南》的科學領域中子領域數學認知,其中要求幼兒達到“感知和理解數、量及數量關系”的目標。在幼兒學習中所產生的問題,這里并不是幼兒現有的水平達不到其目標而產生的疑惑,而是目標所涉及到的具體的基本概念、知識、能力等,與幼兒現有水平的差距而產生的困惑,是具體的某一方面的學習問題,它將影響到下一階段具體事物的學習。例如,幼兒在區分5與4大小時所產生的困惑將會阻礙他們認知“2和3合在一起”的關系。

2.問題的教育價值

問題背后隱含著規律與真理。教育規律是理論知識高度抽象化的產物,面對多變的教育教學環境,不可能直接將教育規律變化為教育思考的對象,只有對教育教學活動或教育規律提出“是什么”“為什么”和“怎么樣”等問題,才能拉近教育規律與教學活動的距離。幼兒在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成長性問題,實際上是幼兒成長中不可避免的話題,在這些現象和問題背后,深藏著幼兒健康發展的規律。教師要通過追根溯源,幫助幼兒將問題解決,達成幼兒基于最近發展區的更高水平的成長,以促成幼兒的健康發展。

總之,問題本身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價值,給予了教師一種新的審視機會,幫助教師重新解讀教學,重構教學活動設計。

三、以問題為導向的幼兒教學活動設計的內涵

以問題為導向的幼兒教學活動設計打破知識的界限,同時打破教學設計“蛋炒飯”的形式,從幼兒的生命健康成長出發,以幼兒的成長性問題為導向,創設情境,提供條件,設計適宜幼兒認識與問題解決的教學活動。要以《指南》為依據,在對幼兒的觀察與行為了解過程中,發現幼兒每個年齡階段對應的科學、語言、藝術等五大領域與預期目標的差距所形成的困惑。

幼兒教師幫助幼兒實現問題的解決,并不是強迫他們去收集資料,使困惑消失;而是要在幼兒預期目標與現有的水平之間建立一個連接,也就是所謂的最近發展區,基于最近發展區,創設一個適宜的環境或提供“中介物”,幫助幼兒立足自身的經驗和學習背景獲得問題清晰的認識,從而解決問題,獲得新的經驗。

因此,幼兒教師要關注幼兒的知識經驗與身心發展特點,以幼兒的健康發展作為其教學研究與探索的方向與基礎,針對幼兒不同的教育領域與教學安排,審視幼兒發展中的問題,并以此為教學活動設計的出發點,通過多元途徑的問題解決,形成具有科學性的課程內容和方式,從而有效地促進幼兒的成長。

四、以問題為導向的

幼兒教學活動設計的實施策略

1.發現有價值的問題

由于臨場的環境、不同的教育對象、不同的教學手段等交織成復雜的教學情境,在多種因素匯集的教學活動中,不免產生對有效教學的教育問題,而且也伴隨著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玩具等取舍的困惑,因此,在以問題為導向設計教學活動時,也要對“問題”的性質加以區分。要發現幼兒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自身的努力達不到的發展目標,發現影響幼兒下一個階段學習和成長的問題,突破因幼兒自身的粗心、分心或教學條件的限制等因素造成的幼兒學習困境。由此,幼兒教師要破除對現有教學材料的復制粘貼,基于具體的教育情景進行教學,以《指南》為前提,發現幼兒在成長目標中的真正困惑,并以此為突破口設計教學活動。

2.構建“問題解決”的教學設計思路

“問題解決是一系列的有目的指向性的認知操作活動過程。”[3]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問題分為三種狀態:初始狀態、中間狀態、目的狀態,問題解決便是從初始狀態搜尋恰當的路徑到達目的狀態的過程。教師幫助幼兒進行問題的解決,最終目標是提高幼兒對知識的了解與認知。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幼兒主動學習與探索的積極性,立足他們自身的經驗與興趣,提供教學“中介物”,激發幼兒內在的背景知識和經驗,搭建將要學習的概念和已經學過的概念之間的聯系,讓幼兒在現有水平的前提下,通過心理努力以中介物的“中間狀態”,逐漸過渡到“目標狀態”。[4]由此,教師要基于幼兒的最近發展區進行教學設計,營造教學環境,提供教學“中介物”,幫助幼兒實現問題的自我解決,以此建構幼兒的知識與認知體系,實現《指南》所要求達到的目標。

3.合作中升華問題的解決策略

如同幼兒現有的水平達不到預期的目標而產生的困惑一樣,幼兒教師在面對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時,也會產生疑難,阻礙他們進行下一個階段的教學實施計劃。如何實現幼兒教師的問題解決?教師面對非結構性問題,不應做地毯式的搜索,而應從自身的教學經驗出發,通過資料的收集,自我探尋問題的解決。當然,教師除了自我嘗試問題的解決之外,要充分發揮幼兒園集體的力量,建立教學共同體,圍繞教學中的問題進行討論與探求,在合作中解決問題。

4.反思教學活動過程

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這是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的觀點。反思幫助教師清晰地認識到自我,在尋求最優化的教學中,深刻地思考自我的教學行為。教師往往沉浸在教學活動后的一種思考,這種反思為后續的優化教學和自我發展的舉措奠定了基礎,但還不是完整的反思過程,在倡導幼兒教學的課后反思時,也不可忽視課前和課中的反思,尤其是課前。教師基于幼兒成長性問題探索的教學設計,不是對自我的一個教學設計的終結,而是還要在充分地把握教學設計的前提下,審視教學活動的效果,考慮玩教具的安全性和內容的適宜性,更要注重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為什么要這樣設計?這樣設計的效果如何?幼兒從中能體會到哪些價值?等等一連串的自我提問式的反思,進一步驗證幼兒教學活動設計的合理性與科學性,提高幼兒活動的價值。

以問題為導向的幼兒教學活動設計打破了“去教材化”的困境,關注幼兒的健康發展。它以幼兒現有水平達不到《指南》所涉及的預期目標而產生的問題為導向,基于幼兒最近發展區,借助教學“中介物”喚醒幼兒的學習背景,連接將要學的概念和已經學過的概念,構建“問題解決”的教學設計,并在幼兒教師的合作和反思中,加強教學活動合理性和科學性的驗證,有效地幫助幼兒建構知識與體驗認知,完成其人生成長的奠基。

參考文獻

[1]羅超,王小為. 示范性幼兒園的示范內涵、內容及途徑[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5(2):14.

篇(3)

1.1 活動主題

如何指導教師圍繞教學目標更有效設計課堂教學活動。

1.2 活動目的

(1) 促進教師認識到備課中目標先行的重要性;

(2) 提升教師圍繞教學目標有效設計課堂教學活動的能力。

1.3 活動形式

(1) 參與對象:全體學科教師(教研員與大備課組組長先行展開研究與展示)。

(2) 組織流程:找問題(教學中感到困惑的問題)——教研員先行研究與展示——大備課組組長討論、模仿、研究與提升——備課組教師討論、學習與展示。

(3) 活動時間:一個學期。

(4) 活動方式:教研員親臨課堂教學研討;核心研究人員的區級展示與研討;大備課組“同課異構”式的研討。

1.4 活動過程

1.4.1 前期準備

(1) 教研員針對問題,思考與形成研究模式(圖1)。

主題教研模式說明:

① 上層的三個環節是指對提供的案例在評價、討論反思后,形成與自我教學特色一致的教學設計,然后經說課、同伴評價后的進一步反思,完善教學設計。

② 關于反思1,指研究者需反思已有的教學行為與新理念、新經驗間的差距;關于反思2,指在反思預設的教學設計與學生實際收獲間的差距中完成由理念向行為的飛躍。

(2) 與大備課組組長一起研討學習,完善研究形式。

加強對主題活動課題核心概念內涵的研討,形成統一看法。

如本主題教研活動中的核心概念為教學目標與有效的教學活動設計,經過研討認為在這個研討活動中,“教學目標”是指依據學科課程目標要求制定的課堂教學目標,直接指向學生的學習活動,旨在使學生獲得特定的知識或經驗。“有效的教學活動設計”是指在仍沿用班組授課制的教學形式下,從“教”的角度思考如何引導學生的學習,備課中應先思考:采用的策略與手段是什么?需要完善教材的材料是什么?為什么要完善?針對的目標是什么?……

根據初步確定的研究模式,在研究使用中逐步修正與完善。

如一開始并沒有框架結構中第一環節的“關注他人已有經驗的教學行為”,然而在自我研究中發現我們在設計一節課時會從網絡、書刊上借鑒很多先行者的優秀做法,并結合自己的教學特點與所教學生的學習方式而發展性使用。為此筆者將此補充為第一環節,讓教師們,尤其是青年教師明白借用其他教師的優秀做法是正常的,但要明白在使用中,必須要通過自我的評價、反思與重建,要和自己教學風格融為一體。

1.4.2 實踐優化

(1) 教研員先行自我研究,形成指導性案例。

關于目標與教學活動設計指導性案例舉例:

教學目標:知道細胞識別的概念及概念形成的過程(威爾遜實驗思想)。

教學活動設計:

① 設問:為什么免疫細胞能識別和區分“自己”和“異己”物質?是如何識別和區分的?

② 講解威爾遜實驗過程,追問為什么會產生這個結果?

③ 回顧與介紹細胞的識別功能與細胞膜上的糖蛋白和糖脂有關引出細胞識別的概念劃出概念提升:細胞識別是免疫的基礎

設計意圖:從對免疫概念中關鍵詞的質疑,引出威爾遜實驗,感悟科學家實驗設計中的思想與方法。

(2) 大備課組組長討論、模仿、研究與提升。

大備課組組長對各自研究課題進行目標的制定,并在網絡中展開討論與確定,然后按“模仿設計教案——說課研討——內化提升”的形式,加深對課程目標、教學目標與相匹配的教學活動設計的認識。

關于大備課組組長通過討論、模仿、研究與提升的舉例:

目標2:分析節肢動物繁盛的原因。

策略:假設可能的原因找證據分析結論。

教學活動設計:

(1) 節肢動物的種類和數量極為龐大,占了動物界的84%,在江河湖海都有它們的身影,它們如此繁盛,你估計是什么原因呢?(學生猜測可能的原因)

(2) 大家有這么多的假設,你們的假設對不對呢?請各小組就其中的一個猜測,找尋證據分析你猜測的合理性。

(3) 交流總結節肢動物繁盛的原因。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以及假設、推理分析問題的能力。

(3) 核心成員展示研究成果,并展開進一步的研討。

關于核心成員研究成果展示的舉例:

活動3:真菌與人類的關系。

知識技能目標:知道幾種我們身邊常見的真菌;了解真菌對人類的有益之處和有害之處。

能力目標:通過自己收集資料,培養小組合作及資料整理和歸納的能力。

(4) 各大備課組展開相關學習與研討活動。

本階段的研究主要從以下三個層面展開:

第一層面是撰寫教學設計,主要是制訂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思考與目標相吻合的教學活動設計。

第二層面是說課研討,主要進行15 min片斷課或一堂完整課的說課,通過研討與反思,完善教學設計。

第三層面是課堂教學實踐,主要是進行課堂觀察,通過對聽課后的感受、遇到的問題、處理方法及對引發的思考的討論,改善和提升上課教師與聽課教師的實際的教學行為和能力。

2 活動方案實施后的收獲與啟示

2.1 活動方案實施后的收獲

從上述回放的活動過程可以看出,這個過程還是圍繞大多數教學研討中采用的一般環節進行的,主要由課前設計、過程描述、課后反思這三個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環節構成。

圖2示主題研討活動的流程。

反思這種主題研討形式的實踐活動,由于活動的發展與每位參與者心路發展的歷程緊密結合,促進和提升了教研員和教師們對專業發展的主動追求。

(1) 實現了自我超越。

因為人都有肯定自己,追求成長的動機。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都在不同程度上改變著自己以往的傳統做法和傳統觀念,積極吸收先進的教學理念,結合科學的研究方法,并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去。由于初步獲得成功,青年教師們有了發展自己和提升自己的信心。

(2) 培育良好的研究環境。

由于研究過程都是心與心的碰撞,強化教師之間的認同感。在這個基礎上,教師的主體意識、研究的效能感、個人的反思能力都得到了增強。

(3) 構建研究的共同體。

由于主題活動的研究方式采用的是“行動研究”,這個過程更強調的是反思。而反思是一種依賴群體支持的集體性活動,在教師與教師合作的共同體中,通過與其他教師的研討、交流來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清楚地意識到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后的教學理念,進而提高自己的教學監控能力。

(4) 完善了人格。

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強調了教學合作的心理機制,在研討的過程中,提醒自己與他人是否能做到:傾聽(尊重與信任);交流(理解與溝通);協助(互助與競爭);分享(體驗與反思);整合(對話與統籌)。只有做到這些,才能博取百家之長,使自己的教學更加完善,也會樂善好施,將教學經驗與之分享。

從實施過程中透視的信息可以看到,在這個主題的實踐活動中,力求以大備課組的形式彌補學科在學校中無研究氛圍的局面,也由于在研究過程中運用了教師們熟知的研究方式進行了相關的研究,教師們樂于參與,激發了教師的創造力和主觀能動性。但在實施中也發現缺少專業引領就會影響活動的效果,因此專業引領資源的不足,已成為制約主題教研活動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2.2 活動方案實施后給予的啟示

從教研員工作定位看,教研員是教學研究的實踐者和組織者,教研活動的本質是教研員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實現有效教學或有效研究的活動過程。

(1) 教研活動主題必須是調研中的“真”問題的研究。

當前,教師們都有想通過參加各種形式的教研活動開拓自己的視野,并都有想通過借鑒別人的經驗或別人的研究成果來改進自己的教學或完善自己的教學的愿望。如本活動的主題是教師在課改研究逐步深入過程中碰到的實際問題,且又是對課標要求、教材展開、校本教材開發之間的關系的認識,由于活動的主題與教師們的想法一致,為此教師們都能積極參與活動,活動后也能真實談出他們的觀點和進一步的思考,也樂于模仿,并繼續這個主題的研究。

(2) 教研活動方案的設計要與規劃和研究的主題相“匹配”。

篇(4)

[設計理念]

通過棒壘球創新活動設計,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從而改變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學生被動接受、反復操練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自主探究過程中“獲得知識和技能、創新思維及情感態度的發展,尤其是合作學習和創新能力的發展”。

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中,在進行傳統的體育項目授課實踐中,如何更好地落實好課改的理念,是教師們探索的目標。學校體育如能吸取傳統體育中好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化競技體育為學校體育,化競技體育訓練方法為學校課堂教學,合理有效地開發有限的課程教學資源,讓學生通過自主的活動,愉快地掌握運動技能,這樣必能更好地實現體育教學目標!

[活動目標]

1.幫助學生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棒球運動基礎知識及基本技能,淡化競技運動純技術技能的學習。

2.鼓勵學生大膽創新,促進學生探究學習的欲望,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3.增強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發揮學生的個人潛能,懂得自己在集體作戰中的重要作用。

4.改變教師的角色,改進教師的課堂作用,學生成為真正的主體,甚至是課的設計者或體育教學資源的開發者。

[活動準備]

探究式學習是相對于授受式學習而提出的,它是一種學習的革命,是一種學習理念的根本性轉變。探究式學習是以學生為本,學生充分、自主、獨立學習和集體探究的過程,那么,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充當何種角色?教師又該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探究式學習必然會造成結論的多元化,身為體育教師該如何統一組織教學的導向性呢?

我帶著種種疑問想和同學們一起在活動中得到答案,于是展示棒球、壘球比賽的圖片、卡片,讓學生有個初步了解并激發他們的興趣。然后請同學們說說各自了解的棒壘球運動。

[活動過程]

1.建議活動――體育教學資源的開發。

師:“我們這節課來玩玩棒球,怎么樣?”,

劉倩同學反問道:“老師真會開玩笑,我們學校沒棒沒球也沒有手套,怎么玩啊?”

師:“我們可不可以根據現有的器材條件創造一種新的棒球玩法呢?”

學生嘰嘰喳喳地討論開了。

師:“請同學們安靜一下好嗎?下面全班分成四組進行討論,把各自的創新想法告訴組長,可以適當模仿棒球運動的方法和規則,看看你們怎樣玩棒球?”

師生討論結果:①手充當棒;②排球代棒球;③不用投手;④進攻方一人直接拋或扔或擊排球一次,可進攻一次,但進攻跑壘人數不限(即改變棒球1 球1 人進攻的規則);⑤其他規則基本遵循棒球規則不變。另外林文彬同學手骨折,大家同意他和老師當裁判。

2.活動進程――探究討論結果的可行性,強調自主合作。

情景一:全班男女均分兩組,教師簡單交代攻守規則、方法,以及注意事項。一組進攻得了11 分。

輪到防守方進攻了,組長張迅安排男女生相間輪流進攻,男生負責擊球,女生攻壘。最后得了15 分。

最后學生集合,教師首先對這些有不同做法和想法的同學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表示非常欣賞。然后,教師和學生統一活動規則,集中大多數學生的意見修改討論結果:男女分開利用兩個場地進行,輪流擊球,不設專門的擊球員,高飛球不設接殺。

情景二:男生覺得女生動作有點慢,不夠刺激,不愿意跟女生一起玩,他們極力要求男女分開。于是男女分開,兵分四路,展開了激烈的角逐。女生各小組先是集體商量,統一了作戰思想,因此,比賽顯得比較從容、有序。而男生卻顯得有些急躁、凌亂,好像是胸有成竹,但是分工不夠明確,活動進行得不太理想,相互之間的埋怨時而發生。

總體來說,同學們通過探究自創的活動,積極參與,非常投入,整個足球場成了歡樂的海洋。

二、案例評析

1.本案例屬于自主探究式體育教學活動設計,教師巧妙的利用學生的探究興趣,不但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自然而然地完成了體育課程資源開發的任務。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生學習的過程應該是在個人經驗的基礎上,在教師和同伴的幫助下主動解決問題、建構知識的過程。然而,學生中沒有幾個曾經參加過棒球運動和學習,學生在創新活動中必定出現這樣那樣有待探討成型的東西,他們在教學資源開發過程中的體驗、認識、領悟,以及展開激烈的爭論,都來自學生的充分自主的探究以及與同伴間的合作交流。由此可見,探究式學習,首先要讓學生有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要相信學生有自主發現的能力,要充分認識探究過程中產生分歧甚至是錯誤對學生學習的意義,要給予學生嘗試的機會,在此前提下才可能達成合作式學習,有效地合作交流,可以讓學生分享彼此的感悟和成功的喜悅,更好地促使學生反思,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

2.探究創新學習是學生充分自主、高度自由的學習方式,那么,教師的作用是否可以淡化,如何處理學生探究與教師指導之間的關系呢?事實并非如此,案例中印證,教師的“導”是在學生探究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師在學生分歧和不合理的創設中,應該起到適時的、必要的、有效的導向與調控作用。在學生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老師不僅要允許學生個性化的理解,還要鼓勵他們多角度地思考,多元化地感悟,甚至是提出相對立的意見,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使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三、結論

總之,本人希望能通過本文對于“自主探究式”教學活動設計的研究,從實際案例出發,反思當中的不足之處,希望能為提升當前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提供一定的參考及借鑒。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在此敬請各位專家多者給予批評指正,以利于我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張亞,合作學習對促進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效果的實效性研究[J].許昌學院學報,2010/05

篇(5)

對于即將成為教師的師范生而言,“信息化教學”課程不僅具有理論指導意義和實踐運用價值,還應具有信息化教學示范性的特點。那么如何使“信息化教學”的課堂體現信息化教學的理念?如何突顯信息化教學方法的實踐價值?如何使“信息化教學”的學習更易讓學生理解和應用?如何在教學中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如何充分利用開發的立體化教材資源使學生主動建構知識?基于兩年的實踐,筆者認為體驗教學理論在“信息化教學”課堂教學中的恰當運用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一、體驗教學理論的內涵

體驗教學是在教學中教師積極創設各種情境,引導學生由被動到主動、由依賴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創造性地對教育情境進行體驗,并且在體驗中學會避免、戰勝和轉化消極的情感和錯誤認識,發展、享受和利用積極的情感與正確的認識,使學生充分感受蘊藏于教學活動中的歡樂和愉悅,從而達到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目的。

體驗教學的教育哲學及理論架構是整合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學”、社會心理學家大衛·庫伯的“體驗式學習圈”、認知心理學家皮亞杰的“發生認識論”以及其他學者的理論而形成的學習框架。體驗教學注重為學生提供真實或模擬的情境和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參與來獲得個人的經驗、感受并進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過反思、總結并提升為理論或成果,最后將理論或成果應用到實踐中。

在教學中,體驗是一個過程,是學生親身經歷某一活動或情境的過程,是形成新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并產生新行動、新選擇的過程,是學生心靈與外部世界溝通的一種張力。在體驗中,學生主要通過感知、想象、移情、深思、感悟等多種心理活動的交融、撞擊,激活已有認知,產生新的認知并內化為自我的感悟,再使感悟上升為個性化的知識經驗。體驗既是一種活動的過程,也是活動的結果。

二、基于體驗教學理論的“信息化教學”教學活動的設計

體驗是學生通過親身實踐獲得經驗和情感,是個體不可替代的意義建構的學習活動。“信息化教學”這門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利用信息化教學資源進行學科信息化教學設計的能力,即學生領會信息化教學方法并學會運用,涉及演播教學、計算機支持的協作學習、信息技術支持的探究學習、信息技術支持的自主學習、基于概念圖的教學等常用的信息化教學方法與模式。將體驗教學理論的思想和理念滲透到“信息化教學”課堂教學中,可將教學過程設計為體驗感覺階段、體驗知覺階段、體驗內化階段和體驗應用階段。學生通過這四個階段的活動,對信息化教學方法的理解和應用逐步達到明晰。

(一)體驗感覺階段的活動設計——在角色中感知方法

體驗感覺階段是學生親身經歷情境或活動,親身感受扮演角色的過程。學習信息化教學方法時學生首先要在教師的引領下轉變自身角色,從學科教師的角度閱讀立體化教材資源中提供的案例與教學視頻錄像,比較這種信息化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方法的異同,思考這種信息化教學方法的特點。這樣的活動設計,學生不僅整體感知了信息化教學方法,而且在角色扮演中突顯了主體地位。

比如演播教學法的教學資源中提供了語文學科案例“看云識天氣”、歷史學科案例“青銅器和甲骨文”、生物學科案例“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等不同學科的文字教案、電子教案及教學視頻錄像。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所學專業的學科教學案例,如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選擇語文案例“看云識天氣”,然后進行角色扮演,以語文任課教師的身份閱讀“看云識天氣”課文原文,觀摩課堂視頻錄像并思考“這節課的教學環節、教

學媒體的呈現形式及媒體作用”等問題,并將自己的見解與小組其他語文“教師”分享,初步整體感知演播教學法。

這一階段學生的核心任務是感知角色,教師的任務是創設情境。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轉換角色——學科教師、轉變身份——任課教師,帶著“這節課我來教學”的任務和思考去觀摩視頻錄像,否則學生會以學習者的角度去觀看案例。由于知識內容在中學已經學過,學生根本不會有興趣來觀看整堂課,教學目標很難達成,即便案例設計得再有典型代表性也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

(二)體驗知覺階段的活動設計——在方法中感悟方法

體驗知覺階段是對感覺階段中獲得的信息進行加工(編碼、儲存、記憶、操作)和解釋(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教學理念的認知過程。這個階段是體驗教學理論應用于“信息化教學”的核心階段,也是最重要的環節。學生通過教師的示范來感悟信息化教學方法,即學習哪種信息化教學方法,教師就用這種教學方法進行課堂教學。這樣的活動設計教師不僅示范了信息化教學方法的運用,而且體現了信息化教學理念的特色。

學習演播教學法時,教師可以運用演播教學法開展課堂教學。例如教學“演播教學的功能和應用方式”時,常見的演播教學方式有演播—講解、演播—討論、演播—操作及演播—設疑等,教師可以運用不同的演播方式講解相應的“演播方式教學內容”。學習“演播—講解”的方式時,教師用“演播—講解”的方式講解內容讓學生體會;學習“演播—討論”方式時,教師可以結合播放的案例,以組織學生開展討論,并讓學生體驗;學習演播教學的功能時,用“演播—設疑”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視頻案例中的不同功能,學生既可以體會演播教學的不同功能,又可以體驗到“演播—設疑”方式的具體應用。

學習協作學習時,教師可以利用不同的協作學習形式開展課堂教學。例如設計辯論活動“協作學習的利與弊”,既讓學生理解了協作學習的內涵,又體會了辯論這種協作學習的基本形式;設計分組討論“協作小組的基本結構”的活動,既讓學生理解了協作小組的不同結構,又體會了如何開展小組討論以及如何在協作活動中進行問題分解。

學習探究學習時,教師可以設計探究學習活動開展課堂教學。例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webquest活動,學生通過活動的參與來體會信息技術支持的探究學習這種信息化教學方法。webquest一般都由引言、任務、資源、過程、評價和結論六個模塊組成。引言模塊可以設計成真實的問題情境,比如中學教師請求幫助的電子郵件,請求大家幫助設計信息技術支持的探究學習方案。任務模塊可以設計為分析型任務和設計型任務的綜合,具體任務是為了及時給中學教師回信,引導學生分析“信息技術支持的探究學習有哪些主要模式,各模式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有哪些,如何設計這些不同的探究學習模式”等問題,然后分組選題并選擇某一探究模式完成教學設計方案。資源主要是課程提供的立體化教材資源及因特網絡資源。過程設計為小組分工、收集資料、匯總資料、完成作品等活動。評價可以從資料的收集、內容的分析、方案的設計及團隊的協作等方面進行組內和組間的過程性評價。結論可以引導學生總結、分析這節課的教學方法,是webquest活動設計的點睛之筆,一定要引導學生感悟出活動設計的方法是webquest。另外,webquest活動的任務設計一定要結合學生所學專業,比如英語專業的學生設計任務的選題可以是廣告英語的特點、中西文化差異探討、圣誕節在中國、為什么“新概念”在英語教學中長盛不衰等,物理學專業的學生設計任務的選題可以是凸透鏡成像規律、衛星發射基地的選址、從“石油文明”到“核文明”等。 學習基于概念圖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設計“回顧復習已學信息化教學方法”的活動來開展教學,學生既可以梳理已學信息化教學方法知識,又可以體會基于概念圖的教學方法。

這一階段教師的核心任務是運用信息化教學方法設計恰當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方法的感知中悟出方法的應用。“信息化教學”文本教材對所涉及的各種信息化教學方法的內涵、特征、功能、基本環節等相關內容都作了概述性的介紹,呈現形式多是文字性的描述,教學時如果教師采用ppt輔助講解的方式,學生很難領會信息化教學方法的真諦,在設計實踐活動時也難以靈活運用。

(三)體驗內化階段的活動設計——在評說中內化方法

體驗內化階段是將知覺階段認知的結果(概念、觀念)與個體原有的認知結構建立內在的聯系(同化、順應),內化為行為準則的建構過程。這個階段從三個方面完成信息化教學方法理念的內化。首先,學生通過研讀教學設計方案、分析設計環節來內化;其次,學生通過閱讀教師的說課稿、理解設計意圖來內化;最后,學生通過再次觀摩案例視頻錄像、依據評價量規評說教師對具體方法的運用情況來內化。這樣的活動設計不僅體現了學生分析、評價問題的綜合能力,而且體現了現代教學理念的

評價觀。

比如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在學習演播教學方法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研讀課程資源中提供的“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方案,分析教學環節的設計、演播教學的應用時機、媒體的應用形式、情境的創設與應用等,進一步理解演播教學方法;接下來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方案的設計者——任課教師的說課稿,分析具體知識點運用演播教學的設計意圖,更進一步內化演播教學方法;最后,教師引導學生自主觀摩這節課的視頻錄像,觀察任課教師運用演播教學的組織過程,之后借助課程資源中提供的演播教學評價量規,分小組評說這節課,深入內化演播教學方法。

(四)體驗應用階段的活動設計——在作品中應用方法

體驗應用階段是對已形成認知結構的結果進行檢索、提取和使用,并對內化的行為準則通過外在行為進行呈現的過程。這個階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所學知識,結合所學學科選擇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參閱案例設計一個信息化教學設計包件,并在小組或全班學生面前進行說課。這一過程既有學生信息技術運用能力的呈現,又有信息化教學方法的體現;既有學科知識的顯現,又有教學組織能力的表現,這是對信息化教學法知識、信息化學科知識及學科教學法知識的綜合運用與融合,是對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最高要求。這樣的活動設計不僅體現了學生運用信息化教學方法的創新能力,而且體現了學以致用的教學理念。

在作品完成的過程中通過選題、設計、說課使學生親身體驗到信息化教學方法的應用過程,體會到方法的應用要領,體味到方法的應用優勢,也會提高學生主動運用信息化教學方法的積極性。

三、設計“信息化教學”教學活動應注意的問題

(一)必須運用信息化教學方法——教學有法

教學有法,在“信息化教學”的課堂教學中必須運用信息化教學方法。因為“信息化教學”是“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的核心必修課,這門課程的核心目標是理解信息化教學方法及其應用,主要教學內容是各種信息化教學方法的介紹,那么課堂教學方法應該且必須運用信息化教學方法。這樣的課堂教學對于職前師范生不僅具有很強的示范性和說服性,而且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并運用各種信息化教學方法。

(二)靈活運用信息化教學方法——教無定法

教無定法,在“信息化教學”的課堂教學中要靈活運用信息化教學方法。因為基于體驗教學理論的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盡管有它的優勢,但未必對每位任課教師都適宜,也未必每種信息化教學方法的知識內容都適宜讓學生體驗學習。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分析具體的教學內容,依據教學目標并結合教學對象的特點,靈活運用信息化教學方法。

(三)綜合運用信息化教學方法——貴在得法

篇(6)

學前兒童藝術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是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中的核心課程。該課程以學前教育學、學前心理學、學前衛生學等專業理論課程以及聲樂、舞蹈、美術等藝術課程為基礎,為幼兒園教育見實習、畢業設計等教育實踐奠定基礎,對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然而,目前該課程教學過程中尚存在諸多問題,不利于學生藝術教育活動實踐能力的培養。為此,本文試針對問題提出對策,以提升教學效果,促進培養學生藝術教育活動的實踐能力。

一、學前兒童藝術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內容割裂零碎。在教學內容上,由于各類型的活動缺少整合和領域滲透,因而學生在設計和組織活動時出現內容零碎和割裂的問題,缺少對幼兒經驗的整合。同時,教學的實施僅僅關注引導學生設計和實施歌唱、韻律、打擊樂、音樂欣賞、繪畫、手工、美術欣賞等集體教學活動,忽視了對學前兒童游戲和一日生活中其他環節的藝術指導,導致學生只會在集體的藝術教學活動中把握幼兒藝術發展,極少關注在游戲和一日生活中其他環節去引導幼兒藝術發展。

(二)教學方法陳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多以理論講授為主,缺少實踐環節,教學的重難點僅僅落在知識層面而非行為能力層面上,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低,主動性不足,缺乏對理論的深入理解與運用,在實踐中難以設計和組織高質量的藝術活動。

(三)課程實踐途徑單一。學前兒童藝術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實踐環節少,且少有的課程實踐主要安排在課內完成,形式單一。課程實踐途徑單一導致學生可以用于實踐的時間和機會較少,課堂上所學習的理論不能很好地在實踐中運用,不利于實踐能力的提高。

(四)教學評價不科學。學前兒童藝術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的考核一般采用期末考查的方式進行,課程的最終成績以期末考查成績為主,平時成績占比非常低。在評價內容上,主要考查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的掌握,很難真實全面地反映學生知識掌握程度及實際教學水平。在評價主體上,以教師評價為主,學生對教師評價指標的內容、具體操作步驟和結果較少有發言權,往往處于被動狀態。這種重結果輕過程的考核方式導致學生喪失學習熱情,出現松散懶惰的現象。

二、對策研究

(一)優化教學內容。為了避免課程內容割裂零碎問題,首先開展幼兒園教師崗位需求調查,分析幼兒教師的工作過程。同時,邀請幼兒園教師參與研討,并結合畢業生的就業需求反饋,摒棄傳統的學前兒童藝術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章節”式的學科內容體系,以真實職業活動為課程內容主線,最終將課程內容整合為設計實施歌唱活動、設計實施韻律活動、設計實施打擊樂活動、設計實施音樂欣賞活動、設計實施繪畫活動、設計實施手工活動、設計實施美術欣賞活動、設計實施藝術綜合活動等8個學習模塊(包含14項學習任務)。《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注重綜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在教學內容上,可增加設計實施藝術綜合活動,結合當前幼兒園現行使用的教材,引導學生了解幼兒園課程統整的特點,重點理解藝術與其他領域統整的綜合活動特點及統整原理,并且能夠根據藝術綜合活動的原理設計實施藝術綜合活動。此外,在各學習模塊中滲透區域游戲。如音樂區、美術區的設計與指導以及生活中如何引導幼兒感受與欣賞美,表現與創造美。在教育活動設計中,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職業成長規律安排學習任務,堅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原則,使學生設計和實施藝術活動的能力在一個個學習任務的完成中不斷提高。如設計實施歌唱活動,第一次任務是教師指定優秀的歌唱活動教案,學生進行模擬教學,第二次任務提高難度,指定年齡班、題材,設計教案并模擬組織教學活動,第三次任務可再次提高難度,學生自選年齡班和題材,根據幼兒的年齡和素材特點設計教案并實施活動。

(二)創新教學方法。具體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

1.以“任務驅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課程實施中,構建 “任務驅動式”的教學模式,每項任務由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與評估等五個階段組成。在下一個任務的資訊階段,會對上一個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反饋,并提出更高的任務要求。以設計實施歌唱教學活動為例:(1)資訊階段,教師布置任務,借助具體的案例引導學生分析研討,歸納總結相關原理,教師適時進行講解。(2)決策階段,學生小組合作進行集體討論,分析教師布置的任務。(3)計劃階段,組內成員進行分工,明?_自己在本次任務中的角色,經過多次研討制定出活動方案。(4)實施階段,學生根據自己的活動設計、制作教具,進行組內試教,組內成員都參與試教,每次試教結束后其他成員提出建議。(5)檢查與評估階段,教師隨機抽取一人進行模擬教學,活動結束后進行自評,接著進行小組互評,其他小組對該活動進行評價,指出活動實施過程中的亮點和不足之處,最后教師進行進一步梳理總結、幫助學生提升經驗,為下一任務的學習奠定基礎。

2.以“案例教學”提升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和運用。為了讓學生融入真實的教育情景,提高學生設計和組織幼兒園藝術活動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精選幼兒園藝術活動教案、教學活動錄像作為教學素材,通過案例分析,幫助學生形象地理解幼兒園藝術活動設計的要求和教學實施的要點。同時,引導學生遷移所學的知識與理論,有針對性地分析和解決活動設計、教學實施的亮點及存在問題,避免以往教學中學與用相脫節的弊端,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以“情景模擬”培養學生的“教師角色”意識。情景模擬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創設相應的情景,并讓學生扮演情景角色,模擬情景過程,讓學生在高度仿真的情景中獲取知識和提高能力的教學方法。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在課堂上以教師的“身份”進行演示、模擬組織片段教學或在實訓室中模擬組織完整的藝術教育活動。通過情景模擬,培養學生“教師角色”意識,鍛煉教態、語言、提問、教育機智、活動組織以及與幼兒溝通等能力,幫助學生“從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換。

(三)拓寬課程實踐途徑。具體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

1.校內實訓――模擬教學。校內的仿真實訓室模擬幼兒園真實的教學環境,配備幼兒桌椅、移動黑板、鋼琴等設施設備。在學習課程之初安排學生開展校內實訓:教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以組為單位完成藝術活動方案設計、制作教具、組內試教,最后每組選取一人扮演幼兒教師模擬組織活動。為了避免“表演式”的試教,由非本組成員扮演幼兒。在模擬的幼兒園教學情景中進行實踐,有助于提升其藝術教育活動的組織能力。

2.校外實訓――實景演練。充分利用學生到幼兒園教育見實習的機會開展實訓,使學生能夠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中,在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指導下,及時發現并糾正不足,迅速提高藝術活動設計和實施能力。教師在學生見實習前布置實踐任務,如以見實習小組為單位,推選1人擔任主教,其他作為助教,共同組織實施活動。第一,活動實施前,小組成員共同分析本班幼兒能力及經驗,研究教學內容的特點,結合課堂所學,商議教學目標,細化教學過程,寫出詳細教案。第二,請指導老師(幼兒園或本校均可)審閱教案、提出建議,組長提前約請幼兒園指導老師到場觀看活動實施并給予指導。第三,活動實施時,全組同學全程參與,分工協作,注意觀察和記錄活動實施的情況,用攝錄設備記錄整個活動過程,便于實習結束后在課堂上進行活動研討與交流。第四,活動實施后,組長提前約請幼兒園指導老師與全組同學共同評議活動,記錄整理小組同學對活動的反思和指導老師對活動的評議。第五,將教案、反思、評議于見實習結束交給任課老師批閱,教師選取典型的活動案例在課堂上組織學生觀摩研討,并做進一步的指導。

篇(7)

一、把握活動設計前的細節

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教材及活動設計是教學活動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只有認真選材,精心備課,特別是關注設計過程的細節,才能真正把握教學的核心,讓幼兒在積極的狀態中獲取知識。

1、注重活動內容的適宜性——提高教師分析幼兒年齡特點的能力

我們知道上課前必須做到“三備”: 備大綱、備教材、備幼兒。每個活動都要鉆透“五點”(重點、難點、知識點、能力點、教育點)。總結幾年實施科學教育活動的經驗我感覺比較容易把握“大綱”和“教材”這兩方面,但很多時候會忽略孩子的所思所想,或者考慮得不夠周全。在“奇妙的滾動”活動中,我為了讓幼兒認識球可以讓任何方向滾動,而柱體繞圈滾動特別困難,便設計了讓幼兒用小棍推動球體和柱體,讓兩名幼兒扮小樹,一名幼兒在兩樹間繞“8”字行走的游戲。孩子對8的書寫本身就比較困難,如果拿著小棍推動球或柱體斷斷續續滾動的話則更加不易,此時我如果設計在兩棵“小樹”外繞“0”顯得更簡便,更容易操作,同時也可以較好地達成目標。

2、注重活動價值的適切性——提高教師分析素材的能力

在活動過程中,有時整個活動讓人覺得層層遞進或井然有序,給人賞心悅目的享受,而有時讓人覺得很亂或沒有章法,我覺得這和老師在活動前分析教材中素材的能力密切相關,能正確把握活動的價值、準確分析素材會使教師在實施科學活動的過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把握活動設計時的細節

科學素養的形成需要有一個充滿科學氣息的環境,需要安全、自由、開放的探究氛圍。良好的課堂氛圍能優化幼兒的心境,是孩子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在科學探究活動中,要讓孩子大膽出色的表現,在活動設計時我們應從目標制定的準確性、環節設計的流暢性及提問設計的層次性三個角度去考慮。

1、活動目標制定的準確性——提高教師科學興趣的把握能力

探究活動的主題和內容要與幼兒的生活緊密聯系。科學就在幼兒的身邊,幼兒園科學探究活動的選擇要與幼兒的生活緊密聯系。只有生活化的內容才是幼兒最容易理解的、最想探索的。活動目標要緊密結合幼兒的生活而制定,在各種活動中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周圍的事物與現象。我們要善于利用提問喚起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使科學知識、經驗與幼兒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起來。這不僅有利于幼兒對科學的理解,而且有利于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

2、活動環節設計的流暢性——提高教師科學邏輯的思考能力

老師在教學活動中是以引導著的角色出現的,而幼兒是學習的主體。但幼兒的思維活動卻是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的。正確、科學的引導,能夠讓幼兒的思維活躍,并加以延續,進而加以拓展,能夠將探索內容與現實生活有機結合在一起,融為一體。所以活動環節的設計,對于幼兒的實驗設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正確合理的環節設計及引導語,能把幼兒思路打開,明確要求,進而去積極地投入到實驗中去;如果各個環節及引導語的設計不科學,不明朗,可能會讓幼兒聽上去一頭霧水,不知所措,更不用說積極主動了,對幼兒的試驗設計沒有幫助,甚至起到反面作用。比如幼兒設計的實驗不能夠說明問題。這樣既浪費時間,又不出效果。所以,老師在備課時一定要注意各個環節設計的流暢性。

3、活動提問設計的層次性——提高教師培養幼兒問題意識的能力

一切探究都始于問題,沒有問題,就不會產生探究的興趣,就不能保持持久的觀察和實驗,更不能獲得科學的結論。但有些問題孩子可能因為年齡關系無法理解,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將問題逐層分解,用問題給孩子搭建一個個階梯,來幫助他們最終能達到活動目標積累活動的經驗。比如在活動“影子的眼睛”中,老師不是直接讓幼兒思考怎樣讓兔子的影子出現眼睛,而是讓孩子先看到一個結果,然后通過層層提問來幫助幼兒思考:“這個影子和前面看到的影子有什么不同?”這個問題是幫助幼兒觀察發現這個兔子的影子和之前的影子是不一樣的,“你們不是說影子只有輪廓沒有五官的嗎?為什么這個小兔的影子卻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呢?”這是先幫助幼兒回憶已有經驗影子是黑的,然后通過提問引發幼兒進一步思考明亮的眼睛是怎么來的,這個點是挑戰幼兒思維的。

三、把握活動設計后的細節

1、幼兒探索行為的觀察——提高教師觀察的能力

在探究活動中我覺得一位成熟的教師應該具有一定的觀察分析能力,只有通過活動中的細心觀察才能發現一些細微的不易察覺的現象,進而成為本次活動的亮點所在。通過觀察,教師可以了解幼兒的知識經驗,發現幼兒的興趣,理解幼兒問題的含義,探察幼兒進行活動的理論以及相互交流的方式。因此教師必須成為幼兒探究活動的觀察者。有時上課如果只注意“趕進度”,那就根本顧不了孩子在下面干些什么,是不是和老師的教學同步,這樣的活動是沒有任何價值的。而當老師會關注到每個孩子,孩子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他敏銳的雙眼時,活動才會成為孩子和老師共同的舞臺。

篇(8)

一、創設情境,讓學生在生活中學體育

“讓體育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體育。”我總是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體育,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讓體育回歸生活,因為生活是體育的源泉,離開生活,體育將會枯竭。同樣,讓生活走進體育,因為生活也離不開體育,體育的作用已經遍及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推動人類文明進程的重要工具。所以,體育教育應該架起生活與體育的橋梁,強調體育與生活的聯系,只有當體育與學生的生活接軌時,學生才能感覺到體育是鮮活而有生命的。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體育模型并進行解釋應用的過程,做到在更高層次上追求并理解問題。

二、靈活組織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承認學生存在的差異,區別對待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在最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中求得最好的發展,使人人都有“成就感”,這樣有利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及時把學練過程中的問題加以總結,反饋教學信息,教師及時修正教學目標,形成良性循環:教師制定教學目標學生學練學生自我評價學練效果信息反饋教師修訂新的目標。尊重學生、信任學生、讓學生體會成功,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應有效地采用活動化、探索性的學習方式,通過合作、討論、交流,發揮“學習共同體”的作用。例如,在接力跑教學比賽中,讓學生自己決定如何排列棒次,由誰起跑,誰最后沖刺,采用何種交接棒技術,誰發揮速度優勢合理利用接力區等。通過學生自身的實踐活動,他們會對接力跑這一戰術掌握得更好、更合理、更全面。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提高了他們的合作能力,增強了集體的凝聚力。

3.應在練習層次上“上不封頂,下要保底”。應對某些特殊學生(特優或學困)給予特殊政策。在培養方法上,提倡并推行“導師制”,對“學優生”及各種有不同愛好、特長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讓他們“能跑就跑”、“能跳就跳”,使其得到充分發展;對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暫時處于困境的“學困生”,給予熱情而具體的指導。給學生留有可調整的空間和時間,促使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和諧而健康的發展。

三、運用競賽、游戲手段

競賽和游戲都是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活動方式。競賽帶有對抗性質,游戲中往往又帶有許多競賽因素和規則,且主題鮮明趣味性強,帶有教育意義,起到提高教學質量和培養意志品質的雙重效能。實踐證明:在體育教學中運用競賽、游戲中的一種或兩者結合用的手段均能充分調動練習的積極性。如進行球類練習時,老師有目的地設置對抗賽,制定目標、法則,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可培養學生自覺性、果斷性、堅持性、自制力等堅強的意志品質;運用游戲加競賽更能培養集體感、責任感,增強相互間協作能力和堅強的意志品質。總之,讓學生在競賽、游戲的過程中面對困難,戰勝困難,體驗成功的喜悅,可提高教學效果,起到培養學生良好意志品質的作用。

四、正確對待學生的表現欲,讓學生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講授,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課堂上,千萬別讓你的“講授”扼殺了孩子的一切!在我的課堂上,有許許多多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資料都是學生自己通過課外書、網絡、家長等多種途徑搜集來的。他們往往期待著能將自己的成果展現給大家,這樣,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外,他們都表現得十分積極,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知識的儲備量。

由于學生年齡、性別、性格、氣質以及對事物的認識不同,其表現欲的反映也就不同:男孩子經常表現為明顯外露、毫無顧忌;而女孩子則顯得相對平穩,給人溫文爾雅的感覺。學生的表現欲往往直接關系到學生對體育教學的參與意識,作為教師,如果不能對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反映出來的表現欲予以正確對待和引導,就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從而影響學生的個性發展。

五、精心設計場地器材的布置

篇(9)

中圖分類號:G625.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7)09-0122-02

1 前言

新課標下新教材的運用,首先轉變了教師以往傳統的教學方式,即把以往“權威式”的教學變為“學友式”的參與教學。其次,它更是體現在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上。新課改強調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新知識,并獲得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重體驗。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仔細研究學習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認真研究把握教材,并根據學習目標靈活運用教材,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機會與空間。筆者結合使用青島版教材的實踐,談談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參與度的一些粗淺做法。

2 讓學生在“情境”中學

情境教學法是新課程改革后一直提倡的一種教學法。簡單通俗地說,情境教學法就是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已有經驗,創設一個生動、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探究、學習數學知識。青島版小學數學教材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由“情境串”引出“問題串”,每一個信息窗都是一個具體的情境,讓學生置身于這些生活里喜聞樂見的情境中,使他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大大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還可以使學生的情感態度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師在引入新課時一定要結合教材內容去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去自主探究解決數學問題。

如在教學“認識平均分”一課時,設置這樣一個情境:

“今天森林里的小動物們正在舉行盛大的慶豐收宴會,大家想不想去參加?瞧!熊貓兄弟看著美味的竹筍卻緊皺著眉頭,猜猜看,它們遇到了什么難題?(學生猜出‘竹筍該怎樣分’)同學們都是有愛心的孩子,大家可不可以幫幫它們?”整節課都在學生幫助小動物分食物的情境中進行,學生的學習熱情、參與性都非常積極。為了更好更公平地給小動物們分食物,學生都自覺地去探究分法,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平均分。并且在幫小動物分食物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助人為樂的良好品德,更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3 讓學生在“操作”中學

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智慧的鮮花是開放在手指尖上的。”這句話充分地表達了動手操作在學習中的重要性。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中也提到:“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師要把動手操作作為課堂教學中的一種重要的活動形式。對教師來說,讓學生動手操作也是一種以“動”促“思”,調動學生全身心投入數學學習的好方法。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就要多給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學習數學知識與技能,發展數學思維。

利用動手操作,讓學生理解概念 數學中的概念大都是比較抽象的,受年齡限制,小學生在理解一些概念時就比較困難。如果借助于動手操作,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變成直觀具體的圖像,那學生理解起來就非常簡單了。以“認識平均分”一課為例,給兩只小熊貓分6個竹筍,該怎樣分?讓學生自己用學具分一分,學生的分法有(1,5)(2,4)(3,3)(4,2)(5,1),在交流中發現(3,3)這種最特殊,從而知道分東西可以有平均分和不平均分兩種,也理解了每份分得同樣多就是平均分。在把12個桃子平均分給3只小猴,和15個松果、每只松鼠分5個這兩次動手操作中,學生又學會了平均分的方法。整節課,學生都是在操作中進行學習的,在操作中理解了平均分的概念,在操作中學會了平均分的方法。

利用動手操作,幫助學生直觀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在計算教學中,應讓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熟練掌握計算方法。但在平時的教學中往往過分重視算法,而忽略了算理,使學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其實算理簡單地說就是為什么這樣算,為了讓學生真正地理解算理,在教W中就要讓學生通過操作,親身經歷知識的生成過程,使計算的每一步都變成具體的操作過程,讓學生在操作中自然地理解算理。

如在教學“有余數除法的豎式計算”一課中,教材呈現的是“22個野果,平均分給4個同學,每人分幾個?還剩幾個”的情境,列式是“22÷4=”。先讓學生用學具代替野果,自己動手分一分,結合自己分野果的過程,讓學生理解:22個野果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能分到幾個野果?商是幾?4個人每人分5個野果,正好分完多少個?還剩下幾個野果沒有分?為什么不能繼續分了?怎樣在豎式中把這些內容都表達出來?這些問題都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結合具體分圓片的過程,就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直觀的圖形,讓學生直觀地理解了有余數除法豎式中被除數表示一共要分的22個野果,20表示正好分完的,2表示還剩下的,因為2個野果不夠4個人分的,所以余數要小于除數。通過操作,就使學生真正地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了有余數除法豎式的算理。

利用動手操作,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荷蘭數學教育家弗蘭登塔爾認為:“數學來源于現實,也必須扎根現實,并且應用于現實。”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根據教學內容,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出發,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交流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實踐所學知識,體會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如在教學“認識長度單位米和厘米”時,要讓學生多動手操作,測量身邊的課本、練習本、鉛筆、課桌、黑板等物體的長度,在對實物的測量中建立厘米、米等長度單位的具體感知。又如在教學“質量單位克和千克”時,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掂一掂、估一估、測一測自己帶的一粒花生米、一枚硬幣、一袋鹽、一本書等物品的質量,從而加深對千克和克的認識,建立克、千克的具體感知。

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形成的對知識的感知,學生的記憶就會更加牢固,理解也更加透徹,運用時也更得心應手、靈活自如。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既培養和提高了實踐能力,又體會到數學源于現實并用于現實的特點。

利用動手操作,建立空間觀念 空間觀念是學生學習幾何知識需要具備的一種數學思維方式,也是一種數學能力。它需要把一個立體幾何圖形在大腦中建立一個表象。受生理特點的影響,小學生的空間觀念基本沒有形成,空間觀念比較弱。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幾何圖形時,創造機會讓他們去親身經歷、親身感受幾何圖形點、線、面的各部分特征,然后在大腦中形成表象,逐步培養他們的空間觀念。

如在教學“認識圖形”一節時,首先讓學生拿出他們準備好的長方體、正方體的物體,然后讓他們用眼睛仔細觀察,并且用手摸一摸,說說自己的感受。通過觀察、觸摸,讓學生知道長方體、正方體都有6個面,都有12條棱,再把6個面在紙上描一描、比一比,這樣讓他們知道長方體相對的面相等,正方體的六個面相等。最后讓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長方體、正方體各是什么樣子的?通過一系列的活動,看一看、摸一摸、描一描、想一想,學生生動地了解了幾何圖形的特征,在大腦中初步建立立體圖形的表象,培養了三維空間觀念。

4 讓學生在“游戲”中學

對小學生來說,游戲是他們最喜歡的活動。通過生動有趣的游戲可以啟發學生的心智,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通過設計富有趣味性的數學游戲活動,還能真正地實現寓教于樂,達到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的目的。這既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也符合新課改下對數學教學的要求。如在“找規律”這節課中,課本上的練習一般是利用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交替出現來找規律,而教師設置了拍手、擺頭、學小貓咪叫聲、學小狗叫聲等一系列有趣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設計規律、發現規律。通過在這樣有趣而充滿童真的游戲活動中,學生學習得輕松愉快,既學會了有關規律的數學知識,又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在教學“可能性”時,讓學生進行摸球和抽撲克牌的游戲,在游戲中輕松愉快地感受到事情的發生有的是確定的,有的是不確定的,而且可能性發生有大有小。

5 讓學生在“合作”中學

篇(10)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1-0088-01

基于問題的教學法是構建主義教學理論的一種具體應用。20世紀美國西余大學醫學院率先嘗試基于問題的教學。1969年,美國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創立以問題為學習基礎(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學模式。基于問題的教學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它主要具有以下特點:以問題為焦點啟動課程,學生根據對問題的理解開展調查、進行探究;教師的角色不再是提供知識,而是創設問題情境,通過提問等方式引導、促進學生進行學習。基于問題的教學法創始于醫學院,所以,美國大部分醫學院已不同程度地采用PBL教學法。傳統教學中教師以自己的看法及課本現有的知識來單向灌輸給學生,這種灌輸式教學,面面俱到地把知識倒給學生,學生并不能真正地消化,也失去了咀嚼消化的胃口和主動學習的動力。由于學生不用費力思考就接受了現成的知識,學生思維力、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并不能得到培養。為使學生自主構建知識,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下面我們以剛體教學為例,設計了基于問題的探究式學習的教學,通過問題引導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進行發散與創新思維活動。

一 教學目標與方法

教學內容為剛體的力矩。教學目標是實現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創新思維和能力的培養。知識目標是學生通過探索得到對力矩概念的理解;能力培養目標為通過基于問題的探討,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問題意識、合作意識、探索欲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模式是在問題引導下通過探索活動,學生自主構建知識。教學方法為學生動手實驗探索、討論,教師啟發引導。教學工具有PPT、彈簧測力計、尺、線、膠貼、掛鉤、角規、選項牌(標有字母與班號、學生序號)。

二 教學方案與實踐

事先布置預習任務,設置自我學習檢查問題。

1.零力矩情況的討論

由于學生對質點力學有較為扎實的基礎,所以,這里通過對比的方式引入問題,讓學生思考,也就是在課程開始用力對質點運動狀態的影響入手,提出第一個問題:有力一定能夠改變剛體的轉動狀態嗎?給學生時間討論與思考。

開始對零力矩討論。首先提示學生:若力對剛體的轉動狀態有影響,稱該力有力矩。用淺顯的語言說明什么是零力矩,通過對實際問題的討論,讓學生明確什么是零力矩,從而建立起對力矩概念的初步感性認識。針對相對轉軸是否有力矩設計實際問題,讓學生通過身邊的實物進行分析探討,如施力方向平行于門軸或與門軸相交,該力相對門軸是否有力矩?對于與相對定點力矩學生不大容易理解,所以先以點為軸轉動的桿為例,怎樣施力相對定點有力矩,怎樣施力無力矩?然后引入質點轉動問題中的零力矩情況,如地球所受太陽引力相對太陽中心有無力矩?

提示學生用手邊的書、教室門、筆等物品,讓學生相互討論與思考。幾分鐘后讓學生用選項牌顯示自己的答案(通過選項牌教師掌握整體學生思維情況、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同時也可掌握學生的出勤情況),鼓勵學生自由發言,讓持不同意見的學生發言表述自己對問題的分析與結論。教師不急于給出正確答案,而是通過實際操作引導學生排除錯誤,然后再讓學生舉選項牌,如果都選擇正確答案或正確率在95%以上(課下對另外5%的學生進行幫助與引導),顯示正確答案。引導學生總結討論力矩為零的情況。

2.力矩的影響因素分析

首先對學生自我學習效果進行問題檢查,讓學生結合測力計或通過教室的門親自體驗不同點與不同方向施力以推動門,比較施力的大小,以上述同樣方式進行討論,引導學生總結力矩的影響因素:力矩與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點有關系。

3.力矩表達式構成分析

首先提示學生:若兩個力對剛體的轉動狀態影響相同,稱為力矩相同。若施加在剛體上兩個有力矩的力,使得剛體保持靜止,稱二力矩大小相同。

以教室的門為對象,在門的不同位置上同時施加不同方向的兩個力,并使門保持靜止,測量力的大小、方向與力的作用點的位置,同時讓學生展開討論力矩的表達式該怎樣構成。為使實驗得出正確結果,須保證單獨一個力存在時,能使門轉動。

學生報告所測量力的數值,并比較兩個力的大小。為克服摩擦力矩所產生的影響,所施加力的大小要保證若單獨施力門能夠轉動,同時施加不同方向和不同作用點的兩個力,使門保持靜止,使兩個力對門的轉動效果影響相同,說明兩個力矩的大小應該相同;同時引導學生得出用表達式表示的結論。

引導學生結合角加速度的概念,用類比的方法,探究力矩的正確表達式。

參考文獻

上一篇: 稅法在生活中的應用 下一篇: 財務行業的認識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中文字幕乱老妇人视频 | 欧美三级福利片 | 亚洲日韩在线高清96 | 日韩欧美亚洲一中文字暮精品 | 亚洲中文第一字幕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