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專業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07-13 11:49:4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林業專業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林業專業論文

篇(1)

2.課程設計:中職二年級利用4~5月份,集中派遣學生到相關校企合作企業實訓1~2個月。以小組為單位,安排一名企業技術人員作為指導教師,根據企業要求完成種苗生產、森林資源調查、野生動植物保護等相關工作任務,學生在學校委派指導教師的帶領下全面參與林業實際工作,利用山區下雨時間由企業技術人員講授林業生產的技術要點和相關理論知識,真正做到“做中學、學中做”,實現課程與崗位的對接,專業與行業的對接。

3.成績考核:實訓結束后,由學生填寫《實習指導手冊》,獨立撰寫2000字以內的實訓總結。由本人、小組、校內委派的實習指導教師和企業技術人員共同參與考核評價。以知識目標、素質目標和能力目標并重的原則,注重過程考核,側重綜合素質和實踐操作能力的考核。態度和技能各占55%和45%,其中,每項中考勤占10%,自我評分、小組評分各占5%,實習報告、教師評分各占10%,企業評分占15%,綜合后最終形成學生的生產(綜合)實習成績。

二、調查樣本和方法

采用自編調查問卷分別對2012級現代林業生產專業、實施實訓的區內林業企業進行抽樣問卷調查。2012級共3個班100人、企業共11個110人,分別回收有效問卷共100份(2012級)、110份(林業企業)。調查分為學生版和企業版,問卷的項目也有所區別。項目包括:“開展生產(綜合)實習的季節”、“生產(綜合)實習的內容”、“是否有收獲、增強了實踐動手能力”“、對學校委派的教師評價”等20個項目。

三、結果分析

1.企業對我專業參加實訓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工作態度、文明操作與安全意識、團隊協作精神等職業能力的滿意程度。就企業而言,通過實習,對我專業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工作態度、文明操作與安全意識、團隊協作精神給出的選擇分別為:“滿意”64%、“基本滿意”36%“、滿意”73%“、基本滿意”27%、“滿意”64%、“基本滿意”36%(見圖1)。企業對我專業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都表示滿意,說明我專業在平時的日常教學中對職業能力在專業、專業基礎課的滲透教學比較成功。

2.企業對我專業教學內容是否貼近企業生產崗位技能需求、學生是否具備了在企業工作的綜合能力的選擇。就企業而言“,對我專業教學內容是否貼近企業生產崗位技能需求”的選項,認為“是”、“還可以”的人數比例分別為90%、10%;“學生是否具備了在企業工作的綜合能力”的選項,認為“是”、“還可以”的人數比例分別為80%、20%(見圖2)。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大多數企業認為我專業教學內容貼近企業生產崗位技能需求,同時,也認為我專業學生具備了在企業工作的綜合能力。

3.學生對我專業選擇的生產(綜合)實習企業、企業對我專業學生掌握的實踐技能的滿意程度。就學生而言,“對我專業選擇的生產(綜合)實習企業是否能滿足實習需要”的選項,認為“能滿足”、“基本滿足”、“不滿足”的人數比例分別為71%、24%、5%;就企業而言,對“我專業學生掌握的實踐技能是否能滿足企業生產需要”的選項,認為“能滿足”、“基本滿足”的人數比例分別為73%、27%(見圖3)。

4.學生、企業對我專業生產性(綜合)實習整體的滿意程度。學生對“我專業生產性(綜合)實習整體是否滿意”的選項,認為“滿意”、“基本滿意”的分別為99%、1%,說明絕大多數學生對開展生產性(綜合)的認同度較高;企業對該選項認為“滿意”、“基本滿意”的分別為82%、18%,說明我專業安排的生產(綜合)實習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校內實踐操作與現場實訓的差距,學校、企業對學生期望值過高與學生本身存在問題的差距等。

四、結論與討論

綜上所述,通過開展學生生產性(綜合)實訓對增強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積極的工作態度和團隊協作精神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大多數學生對現代林業專業實施的生產性(綜合)實訓感到滿意。但是,對有些選項,如:“學生認為生產(綜合)實習的成績評定方式是否合適”的選項,有選擇“不合適”的學生;“企業認為生產(綜合)實習的成績評定方式是否合適”的選項,有27%的企業選擇了“基本合適”,說明現代林業技術專業生產性(綜合)實訓在成績評定方式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總結和完善。

1.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林業實訓。林業行業屬于艱苦行業,掌握林業技術離不開實踐經驗和時間的累積,這是林業的特性所決定的。現在的中職學生,雖然絕大多數來自林場或林區,他們很少有從事林業勞動的經歷,對他們來說,高質量地完成林業實訓,積累“實踐性知識”就更有必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林業生產性(綜合)實訓除了增強其實踐動手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培養學生積極的工作態度、團隊協作精神等現代職業能力。

篇(2)

“林化專業課程設計”課程的教學是任課教師結合林化生產企業的實際情況給定設計任務、學生每人一題完成課程設計的過程。在課程學習過程中,根據給定的設計任務,學生首先要查閱參考資料,選定所用的生產工藝;然后進行物料和熱量衡算,并根據物料和熱量衡算選擇所用的設備;最后編制設計說明書,并使用CAD軟件繪制所設計工廠的平面布置圖、流程布置圖,以及畫出一個處理單元的工藝流程圖(包括平面圖和立面圖)。近幾年來,學生完成的林化專業課程設計出現了質量下降的趨勢,具體表現為設計說明書的頁數變少、設計的物料衡算和熱量衡算不平衡、設備選型與計算不符,以及設計圖紙的排版格式不當、尺寸標注不正確等。更為嚴重的是,有些學生還存在抄襲現象。

(二)課程設計缺乏創新性

在“林化專業課程設計”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為了省事,要求任課教師提供相似的設計樣本。如果沒有設計樣本,學生不會做,也不愿意去做。然而,一旦有了設計樣本,學生就不會自己動腦筋,只是年復一年地重復著上一屆學生的設計。不下功夫,自然也不可能有創新,所以學生完成的林化專業課程設計的創新性很差。

(三)課程設計缺乏統一的質量評判標準

現行的“林化專業課程設計”課程考核通常是任課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給定設計任務,然后根據學生上交的設計說明書和繪制的圖紙評定課程成績。雖然有的任課教師會將學生的設計答辯成績納入課程成績,但是所占的比例很少。而且不同的任課教師對學生的課程設計的要求不一樣,評判標準也不一樣。即便是同一個任課教師,對不同學生群體的課程設計,評定成績的標準也存在差異。課程設計缺乏統一的質量評判標準,課程成績的評定不規范,都勢必會影響“林化專業課程設計”課程的教學質量。

二、“林化專業課程設計”課程教學所面臨問題的成因分析

(一)“重理論、輕實踐”教學觀念的影響

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我國的高等教育一直以來都存在著強調理論教學、輕視實踐教學的問題,填鴨式教學方式仍占據重要的位置。因此,“林化專業課程設計”這樣的設計類課程在高校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尤其是隨著高校教師工作量量化考核的推行,設計類課程教學的工作量被人為地打了折扣,賦予的分值較低。這導致教師對設計類課程教學缺乏積極性,不愿花費大量精力去精心指導學生的課程設計。

(二)學生的重視程度不夠

工科學生不能脫離工廠的實際,課程設計是工科類本科生培養過程中重要的一個環節。例如,“林化專業課程設計”課程就是以培養學生的工廠設計能力為目的的。然而,一些學生認識不到課程設計的重要性,認為課程設計很好完成,加加班做幾天就能完成;還有的學生認為自己將來從事的工作與設計無關,既然以后用不著,了解一下過程就行了,所以就不想用心學,根本不愿意在課程設計上下功夫。

(三)課程設計的時間安排不合理

“林化專業課程設計”課程的教學時間安排在大學4年級第1學期的最后2周。在這個時間段,本科生其他課程的考試都已經結束了,原本可以安安心心做課程設計了,但是實際上這一時間安排使“林化專業課程設計”課程教學面臨著諸多不利因素。首先,近年來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日趨嚴峻,本科生找工作的時間不斷提前。大學4年級第1學期,學生已經開始在找工作了,有的學生還要到就業意向單位實習。其次,在這一時間段,有些學生已開始做畢業論文實驗,有些學生已經著手準備考研了。而且,學生會把所有需要完成的作業都集中到這個時間段完成,所以除了要完成林化專業課程設計之外,往往還要完成其他的課程設計或課程結業論文。此外,有些學生為了早些回家對課程設計應付了事;或者哪個任課教師要求嚴、抓得緊,哪門課程的作業就完成得“早”和“好”。在上述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下,學生完成課程設計的精力不集中,花費的時間少,更缺乏創新的動力,這都勢必會影響課程設計的質量。

(四)課程設計的資料欠缺、內容老化

“林化專業課程設計”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涉及松香生產車間、單寧酸生產車間、活性炭生產車間的設計等。由于松香、單寧酸、活性炭這些產品的生產規模較小,設備一般比較落后,現代化的企業很少,所以生產車間的設計內容更新周期很長,這導致課程設計內容一直存在老化的問題。同時,學校圖書館中有關林化專業課程設計的資料很少,有的圖書甚至是十幾年前的,所以學生在完成課程設計時可查的資料不多。即便學校圖書館有一些比較新的設計類參考資料,如化工工藝設計手冊等,但是由于庫存冊數很少,所以不能滿足學生完成課程設計的需要。此外,現在網上可查的相關資料也不多。這些都不利于學生課程設計的創新。

(五)教師對課程設計的審查不嚴

目前,我國高校對教師工作實行的是量化考核,由于量化考核對設計類課程教學工作量賦予的分值較低,所以難以調動任課教師的積極性。同時,我國對高校的排名、對教師職稱的評定和工作業績的考核等都更注重科研成果部分,對教學質量的重視程度相對較低,這也導致高校對教學工作的重視不夠。此外,當前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低,在完成課程設計的一些環節時基本是走形式。但是,如果設計類課程考核不及格,不及格的學生還要在大學4年級第2學期補做課程設計,這不僅會影響學生完成畢業論文,而且會影響學生找工作,進而影響學校的就業率。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任課教師往往不敢對學生的課程設計過于嚴格要求。上述這些因素都是導致任課教師對學生的課程設計審查不嚴的原因。筆者曾對林產化工專業2008級和2009級本科生開展有關“林化專業課程設計”課程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認為目前“林化專業課程設計”課程的教學質量有所下滑;同時,在對教學質量下滑進行歸因時,32.1%的學生認為是自己不重視、覺得以后不一定用得上,28.6%的學生認為是課程設計資料欠缺、內容老化,21.4%的學生認為是完成課程設計的時間與找工作、準備考研、完成畢業論文、畢業實習等其他事情的時間有沖突,14.3%的學生認為是由于課程設計很容易通過考核所以不需要太認真,3.6%的學生認為是其他原因。問卷調查結果基本可以印證上述的原因分析。

三、提高“林化專業課程設計”課程教學質量的措施

(一)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和高校提高對課程設計的重視程度

大學的科研工作固然重要,但是大學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才,而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是要保證課程教學質量,特別是保證實踐教學的質量,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解決生產一線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針對當前高校對設計類課程教學質量的關注度下降、任課教師缺乏用心指導課程設計的積極性等問題,建議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和高校提高對設計類課程的重視程度,從課程教學工作量核定、課程設計經費投入、課程設計質量評價等方面入手,加大對設計類課程教學的投入和監控力度,以保證課程的教學質量。

(二)加大教育力度,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課程設計的重要性

在學生開始“林化專業課程設計”課程的學習之前,林化專業的專業教師要加大對課程的宣傳力度,使學生對設計類課程的重要性有比較清楚的認識。在學生學習“林化專業課程設計”課程之初,任課教師首先要讓學生了解課程設計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從事工廠生產設計的能力,并使學生認識到這是工科學生必備的一種能力;其次要通過課程設計應用典例的講授,使學生認識到即使現在看也許將來的工作用不到,但并不意味著一直都用不到,使學生認識到通過課程設計有利于提高其綜合專業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林化專業課程設計”課程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提高課程設計的質量。

(三)切實保證課程設計的教學時間

原來將“林化專業課程設計”課程安排在大學4年級第1學期的最后2周,主要是考慮這個時間段其他課程都已經結束了,不會因為課程設計影響到其他課程的進度,從而有利于保證學生完成課程設計的時間。但是,目前的實際情況是,課程考試、找工作、畢業實習、考研準備、畢業論文實驗以及學生想早日回家等諸多因素都影響到了“林化專業課程設計”課程的教學,使學生完成課程設計的時間無法得到保證。為了突破這一困境,首先,任課教師要在大學4年級第1學期的中間時間段提前布置課程設計任務,甚至可以在學生開始專業實習之前就布置,讓學生帶著設計任務到工廠實習。這樣,學生就可以提前對課程設計的原料情況、產品銷售、選廠地點、工藝流程、設備型號、污染控制等有一個全面、深入的了解;然后再通過查閱資料,進行設計方案的考慮,為完成課程設計作好準備。也只有這樣才有可能使學生的課程設計富有創新性。其次,為了避免學生在完成課程設計時草草了事、提前回家過年,任課教師要安排學生進行課程設計答辯,并且要求學生只能在設計周的最后2天上交設計說明書和圖紙。通過采取這些保證課程設計教學時間的措施,不僅使學生完成課程設計的實際時間加長了,使課程設計時間得到了保障,而且有利于促進“林化專業課程設計”課程教學效果的提高。

(四)充分利用科研成果,豐富課程設計的內容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課程設計離不開大量相關資料的支撐。學生只有在查閱大量相關資料的基礎上,通過對各種方案的比較,揚長避短,才能確定最佳的設計方案;也只有通過探討各種工藝的優缺點,才能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因此,針對目前可供“林化專業課程設計”使用的資料嚴重短缺的情況,筆者建議一方面學校要加大相關資料的采購力度;另一方面,學校要采取一些措施,加強教務處與科研處的合作,推動科研工作與教學工作的相互結合和相互促進,使科研成果能夠為教學服務、能夠為教學所用。例如,可以將學校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果如新型工廠設計、工藝設計等納入“林化專業課程設計”課程教學,豐富課程設計的內容;可以將學校開展科學研究所需建立的工廠基地作為學生的課程設計樣本,等等。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林化專業課程設計”課程的興趣,又可以使學生通過課程學習掌握更多的新知識,從而避免課程設計內容的老化,進而實現科學研究與教學的一體化。

(五)盡快建立課程設計的質量評價體系

要提高課程設計的質量,就必須建立合理的課程設計質量標準和質量評價體系,并以之規范設計類課程的教學,對課程設計進行有效的監控。課程設計質量標準和質量評價體系的建立需要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所以筆者建議由學校教務處負責課程設計質量標準和質量評價體系構建的整體工作,出面組織有指導課程設計經驗的教師共同研討并建立涵蓋課程設計準備、課程設計指導、課程設計效果的考核指標和評價體系;同時,由各學院和教研室負責制訂具體課程的質量標準,并在定期檢查、評價課程教學及其效果的基礎上,及時完善課程設計的質量評價體系。

篇(3)

包括大學生計算機基礎、數學、物理、化學等公共基礎課程的實驗環節,用于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多角度的思維能力和發展潛力。

2學科基礎

學科基礎是由專業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中的實驗實踐環節所構成,使學生獲得學科的基本知識,掌握繪畫及表現技法、制圖方法、規劃設計方法、插花技法、園林植物認知方法、栽培養護技術、育種技術,具備進行城鎮綠化、園林建筑、園林植物造景等規劃設計及表達、城市園林工程施工與組織管理及園林植物的繁殖、栽培、養護、管理與應用的基本能力。

3職業基礎

職業基礎是由綜合實踐、社會實踐、園林綜合實習2(頂崗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環節構成,著重培養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園林行業各崗位能力的需求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綜合實踐:組織大一學生進行社會調查,了解全國園林及相關專業的開設情況,每年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專科生招生和畢業的人數;全國園林相關就業單位的情況;園林行業不同崗位對園林人才知識結構、基本能力和素質的需求情況。讓學生從大一開始就對園林行業有一個較直觀的認識,有利于樹立正確的職業觀。社會實踐:每年的寒暑假學校都會安排學生進行假期社會實踐,低年級學生主要圍繞當年的一些社會熱點問題進行社會調查和實踐,達到“未進社會門,先做社會人”的目的,促使學生更進一步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有利于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也能將自己的才能服務于社會,體現自己的價值,增強自身的綜合能力。高年級學生主要進行就業創業見習實習,根據專業特征、自身定位,提前進入行業,了解行業特征和需求,為將來畢業后能更快地融入社會打好基礎。綜合實習:大三下學期進行的園林綜合實習2直接安排學生進入到園林設計公司、園林工程公司、設計院、研究院等企事業單位進行頂崗實習。學生直接接觸公司的實際崗位,了解園林行業每個崗位運行的具體情況、園林行業對崗位人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具體需求,將自己所學理論知識和實踐工作進行很好地轉換,發現自己的不足,給自己將來的職業進行更準確的定位,并在大四最后一年的在校學習中更有針對性地鍛煉職業所需的各項能力。畢業設計(論文):大四下學期為畢業設計環節,時間為16周。學生的畢業設計可以在校外進行,由校內導師和企業導師共同指導。鼓勵根據就業意向單位/實習單位的實際項目制訂畢業設計題目,使研究項目與具體生產實踐緊密結合,設計成果能被企業直接采用。這些與職業相關的訓練,促進學生對園林行業的了解,加強了學校與企業的聯合,增強了學生的職業技能,有利于學生畢業后能更快地進行角色轉變,更好地融入行業。

二、四個模塊應對園林行業多樣化的職業能力需求

突出實踐教學理念中的“綜合專業知識、重視職業訓練”兩個理念,將實踐教學體系中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實踐課按照園林要素類型和課程性質歸納為繪畫與制圖技法模塊、園林植物與生態模塊、園林規劃與設計模塊、園林工程與管理模塊4個模塊,以模塊為單位,系統研究這些課程實踐大綱的內容、訓練方式以及前后的銜接,做到必須訓練的內容不重復、不遺漏。除了課程包含的課內實驗實踐訓練外,還安排綜合實習環節融合模塊內所有課程實踐的核心內容集中進行訓練,促進學生綜合理解相關課程知識,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融會貫通、學以致用。

1繪畫與制圖技法模塊

繪畫與制圖技法模塊包括園林美術(素描基礎、色彩基礎、形態構成、表現技法等)、方法幾何與陰影透視、園林計算機輔助設計、效果圖制作等課程的實踐內容。通過此模塊的實踐訓練,學生能具備基本的藝術素養,掌握繪畫技法、風景園林表現技法及電腦制圖方法,具備手繪和電腦制圖能力,能將設計思想和設計思路通過圖紙完美地表達出來。除了課內實踐訓練外,園林美術實習和園林綜合實習3也對此模塊內容進行重點訓練,主要包括園林景觀寫生、手繪制圖和電腦輔助制圖等內容。

2園林植物與生態模塊

園林植物與生態模塊包括植物學、園林樹木學、花卉學、園林草坪與地被、園林生態學、城市生態學、園林植物遺傳育種、園林苗圃與樹木養護學、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觀賞植物組織培養、盆景學等課程的實驗實踐內容。通過此模塊的實踐訓練,學生能掌握園林植物的認知方法、形態特征、生態習性、栽培養護技術和育種技術等方面知識,具備園林植物的繁殖、栽培、養護、管理、造型與應用的基本能力。除了課內實踐訓練外,園林綜合實習1和園林植物栽培與養護實習重點訓練此模塊的內容,主要包括園林植物認知、園林植物生態習性、園林植物應用、園林植物種植與養護等方面內容。

3園林規劃與設計模塊

園林規劃與設計模塊包括園林設計初步、園林植物造景、城市園林綠地規劃、園林規劃設計、風景區規劃、城市規劃原理、園林建筑設計、生態景觀設計、圖案設計、室內綠化裝飾、遙感與GIS概論、園林史等課程的實驗實踐內容。通過此模塊的實踐訓練,學生能掌握風景名勝區規劃、森林公園規劃、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城市規劃、各類園林綠地規劃設計、室內綠化設計的方法,能從事風景區、森林公園、城鎮各類園林綠地的規劃與設計。除了課內實踐訓練外,園林綜合實習3重點訓練此模塊的內容,主要包括典型園林案例實測、園林綜合設計等內容。

4園林工程與管理模塊

園林工程與管理模塊包括園林工程測量、園林工程、園林工程預算與決算、園林施工圖設計與制圖、園林工程管理等課程的實驗實踐內容。通過此模塊的實踐訓練,學生能掌握園林工程的測量、設計與施工、預算與決算及管理的方法,能從事園林工程制圖、預算、施工、管理等工作。除了課內實踐訓練外,園林綜合實習2重點訓練此模塊的內容,主要包括園林工程材料認知、園林工程設計、制圖、預算、園林工程施工及管理等內容。

篇(4)

二、讀音記憶法

英語單詞和漢字在音與形上各有不同特點。在說英語或用英語寫作時,如果想用某一個英語單詞來表達特定的意思卻一時想不起該單詞的拼寫,多數情況下是因為想不起單詞的讀音。而在說漢語時情況恰恰相反,當試圖用一個中文詞語來表達某種意思時,多數情況是因為想出了詞語的讀音而想不起漢字的字形,這種現象就是人們常說的提筆忘字。這一對比恰恰說明了以下兩個問題:一是語言首先是聽和說的問題。對母語操練者來說,語音比文字的印象要深刻得多,能夠較容易地通過語感在大腦中將語音信息調動出來。二是英語是表音的文字。單詞的讀音與拼寫之間有一種對應關系,這種對應關系就叫讀音規則。中文是表意的文字,讀音和字形之間不存在系統的對應關系,所以在英語單詞的記憶過程中,相對于表意的中文來說,讀音是更加重要的記憶線索。筆者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很多園林專業大學生英語單詞的記憶方法存在誤區,即簡單地將漢語意思與字母組合機械地聯系在一起,用此方法記憶的單詞在腦海中多是抽象的一串串字母而非單詞整體的概念,因而更易遺忘。由于園林專業英語多為具象單詞,例如:imperialgarden(皇家園林)。因此,讀音記憶法將讀音、漢語意思和該單詞的具體畫面相結合,在記憶單詞時,與漢語意思結合的不是抽象無規律的字母組合,而是一個讀音和一幅園林風景圖,顯然讀音和圖畫這些具象的東西更容易被記住。記住讀音后,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根據讀音拼寫單詞,這對于從初中開始接觸音標的大學生來講是小菜一碟。就像學習舞蹈一樣,要先把動作分解開,然后連貫起來,這樣才容易記住每一個動作,才能把每一個動作做到位。讀準了一個單詞內各字母及字母組合的發音后,也就基本完成了對該單詞詞形的記憶。值得提出的是,讀音記憶法記單詞的另一優點體現在英語四六級考試中的聽力填空題上,有些空可以聽清發音但不知是哪些單詞,因此可以利用單詞的發音規律將單詞拼寫出來。筆者正是采用這種方法取得了六級考試613分的成績。

篇(5)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

國際景觀規劃設計學科的影響,工程實踐的示范,國務院學位辦對原風景園林學科專業目錄的調整,以及環境藝術與旅游規劃等新興學科專業與實踐領域的興起,來這四個方面的變化、影響、制約、激勵,促使中國園林(園林景觀規劃)正在經歷著有史以來最為激烈的重大轉變。對此我國的園林教育特別是高職高專的園林專業教育,教學應有一個相應的改變,才能滿足當今社會對園林專業人才的需求。如何進行教學改革,將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高職高專園林專業教育的現況及問題

風景園林在我國是既古老又年輕的一門學科,風景園林專業的教育也歷經滄桑,事實上我國在上世紀20年代中葉一些高等院校的建筑學科和園藝學科就曾開設了庭園學、庭園設計、造園學等課程,與美國、日本相比也不過僅晚一、二十年的時間,但作為一個專業來設置,園林學科是起源于1951年,由北京農學院(現中國農業大學)園藝系和清華大學建筑系合辦的造園學科,歷于1956年遷入北京林學院(現北京林業大學)。從那時起,這一專業名稱就歷經變化,直至現在,我國也只有少數幾所高等院校設置了較為完善的學科體系,除個別院校外,大多院校,特別是高職高專(近幾年由過去的中專學校升格),在課程內容、教學體系中,與現代國際化人才需求有很大的差距,具體表現如下:

(一)學生來源層次不齊,培養目標不明確

近幾年來高職高專招生混亂,大多數高職高專學校,園林專業學科有中專和專科兩種學制形式,中專的生源主要是一些學習成績較差,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初中生,專科的生源有普通高中生、職業中學和普通中專生三方面的來源。這些學生的文化基礎不一,學習背景也不相同,學校在專業設置,教學方向目的不明確,不同的院校對園林專業的理解不同,根據各自的條件,課程體系各異,培養目標也不相同,差異甚大。如工科院校,側重于建筑,城市規劃和園林工程,往往在建筑的基礎上向園林方向偏移。農業院校,則重于園林綠化、花卉栽培,樹木等照抄林學的做法,這種現象導致園林專業教學混亂。學校對學生的培養目標不明確,到底培養的是技師還是技工不明確,導致中專、大專一個樣。

(二)專業口經過窄,遠遠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

我園目前從事(或涉及)風景園林專業教育與工程實踐的人員主要有3個大方面的要求,即風景園林規劃設計藝術、環境藝術,旅游規劃設計藝術,這三個方面都是現代合格園林師所必備的知識。而我國目前尚無任何院校是按此知識背景來構建園林專業教育體制的。

(三)對風景園林創新及教學形式與質量的評價標準不一

由于受到傳統園林的影響,仍停留于對詩情畫意的追求上,缺乏科學性,多樣性,從而禁錮了學生的思想,抑制了學生創造能力的發揮。

(四)在教學體系中,重藝術形式,而對科學、工程技術的重視不夠

書本講授時間過多,有針對性的課程設計,工程實踐時間不足,理論課與設計技能,專業設計課之間和銜接不合理,導致學生動手能力差,理論與實踐脫節,這是目前高職高專園林專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五)對資源、環境及建筑造景的開發利用不夠

目前高職高專園林專業教育偏重于植物造景,但對真正合乎生態規律的種植設計,對資源、環境及建筑造景的綜合開發利用不夠。

二、高職高專園林專業教育問題的解決辦法

針對上述現狀,筆者認為要辦好高職高專園林專業,使學生能適應社會需求,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園林人才,與國際接軌,就必須先解決如下問題:

(一)根據學生層次,明確培養目標

學校根據學生層次,中專層次由于其文化知識基礎較差,知道面又窄,很多學生都有不愿再學習文化知識,只想學專業,對這些學生我們應著重于操作型、實踐性教學,把其培養成生產第一線的技工型人才。大專層次,由文化基礎較中專強知識面又較寬,他除實踐性外,還要有一定的理論基礎,把其培養為既能懂理論又會實踐操作工、技師型人才。

(二)改革現有的課程體系

目前,高職高專園林專業課程設置尚無統一的標準、各自為政,有的差距甚遠更談不上統一的教材。培養出的學生,差異很大,且專業面過窄。筆者認為,無論哪個學校,其園林專業都應有基本的共同標準,并且應與國際接軌,只有這樣,才使于統一管理,畢業的學生才能有統一的質量標準。在課程設置上應以風景規劃設計,環境藝術、旅游規劃設計藝術為中心。根據各校的特點擴大自選課題范圍,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充分發揚學生的創造性。

(三)改革現有的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

改變過去那種在黑板上操作的教學方法。對于技工型人才的培養,要求學生直接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如花卉植物的栽培管理、園藝植物的修剪造型、工程的施工及景觀制作等。對于技師型人才的培養,還應加強繪圖、模具制作的訓練。因為設計師最基本的語言和交流方式就是“圖”(包括工程圖,藝術表現圖,手工草圖)。沒有過硬的手頭工夫就不能成為設計師。而這一點恰恰是目前高職高專園林專業學生的薄弱環節。

(四)改革現有的評價體系

這里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改革教學評價體系,擺脫傳統評價體系中,對園林作品的詩情畫意過度追求,避免只重園林作品的藝術形式,而輕視科學技術成果運用的評價方式。使評價方式從,定性化走向定量化,系統化、科學化。二是改革對學生能力的評價方式,包括考試、考核的方法和手段,對技工型人才學生的評價方式,應改書面考試為動手操作考核,以技能考核為主。對技師型人才的評價方式,應以書面考試和實踐考核相結合,以能力(方案能力、動手能力、圖面效果、創新能力)幾方面來綜合評價。

(五)重視師資隊伍建設

目前我國高職高專園林專業的師資隊伍普遍較弱(都是以前中專學校師資),尤其是規劃設計方向,有豐富工程與教學實踐經驗的教師相當缺乏,這已嚴重阻礙了高職高專園林專業學科的發展。

當然師資隊伍的建設并非一朝一日之事,就目前來說,各高職高專對專業教師存在著片面性認識,那就盲目追求學歷和黑板藝術,認為學歷越高,教學效果越好,這是不切合實際,也是不科學的,因為園林學科的藝術性強,藝術源于教師的實踐經驗,學校應鼓勵教師多參加社會活動和工程實踐,來豐富教師的實踐經驗,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袁克強.可持續發展觀與職業教育[J].天津成人高等學校聯合學報,2004,(1).

[2]田慧.科學精神、人文精神與人的發展[J].重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2).

[3]袁克強.可持續發展觀與職業教育[J].天津成人高等學校聯合學報,2004,(1).

[4]袁廣林.論高等教育改革應轉變的幾種觀念[J].鐵道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1).

[5]張秉福.關于高職實施通才教育的理性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4,(11).

[6]周彥兵,童山東.高職人才可持續發展能力培養探討[J].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2).

[7]黃睿.可持續發展觀與高職人才培養[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5,(6).

[8]李景奇,秦小平.我國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契機與誤區[J].城市發展研究,1999,(3).

篇(6)

*本文據作者在"97中國現代園林研討會"上的報告,1997,1995年清大學建筑學院的應邀學術報告和1997中山市建委應邀報告整理而成。

最近,北京大學科研人員在調查人們為什么遠足去香山時,一位普通退休工人這樣說"我告訴你,我們的家門口實在是無法呆下去了。我們這條街本來是很安靜的,空氣很好,原來街兩旁是大槐樹……現在人行道變成了小作坊,小工廠,各種怪味和嘈雜的鋸鋁合金聲音,使我們難以忍受,小拖拉機燒著柴油,放著黑煙,像烏賊魚一樣穿過我們的門口……實在使我們難以忍受,只好往香山空氣好的地方呆上半天或2-3個小時。"

中國空前的城市化過程使人居環境急劇惡化,相比之下"山水城市""花園城市""生態城市"之類便特別令人向往,其口號也就特別具有感召力。而在此同時,中國現代園林專業的理論幾乎為零(相比之下,關于中國古典園林的欣賞理論卻為數不少),在此形勢下,中國的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活動便潛伏著一種巨大的危險,即盲目性──望文生意地,憑著個人的幻想來構筑"花園"城,并以此來引導大規模的園林建設活動。歷史的教訓已不勝枚舉,發生在眼前的所謂"美化""綠化"活動更是令人啼笑皆非。嚴酷的環境現實使中國現代園林專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和難得的機遇,如何在空前的城市與社會變革時期確立自己的活動空間和發展方向,對本專業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下面將從社會變革與園林專業的發展之間的一般性關系著手,探討現代園林專業的特點,并以此分析現代中國園林之現狀和發展之潛在機會。

1.社會變革與園林專業的發展

不同社會發展階段,有不同的園林和園林專業,體現在不同的服務對象,不同的改造和創造對象,不同的指導思想和理念,當然還有不同的設計師。下面對農業時代、工業時代,特別是后工業時代園林的特點作一系統的分析(表1),以此為出發點,探討中國現代園林發展之問題。

表1園林專業發展三時段論

社會時段(及其特點)服務對象主要創作對象指導理論和評價標準園林專業人員及代表人物代表作

農業時代(小農經濟)以帝皇為首的少數貴族階層宮苑,庭院,花園唯美論,包括西方的形式美和中國的詩情畫意。同時強調工藝美和園藝美。藝匠,技師,

如中國的計成法國的雷諾,英國的布朗,

中國的皇家園林和江南文人山水園林,法國雷諾特式宮苑、英國的布朗式風景園

工業時代(社會化大生產)

后工業時代(信息與生物生物技術革命,國際化)工人階級為主體的廣大城市居民公園綠地系統以人為中心的再生論,綠地作為城市居民的休閑和體育空間,和作為城市的肺。強調覆蓋率、人均綠地等指標美國的專業規劃設計師歐姆斯特德(Olmsted)紐約中央公園,波斯頓的藍寶石項鏈

后工業時代(信息與生物生物技術革命,國際化)人類和其它物種人類的家,即整體人類生態系統可持續論。強調人類發展和資源及環境的可持續性。強調能源與資源利用的循環和再生性,高效性,生物和文化的多樣性作為協調人類文化圈與生物圈綜合關系的指揮家,如I.McHarg如美國東海岸的一些生態規劃歐洲的景觀生態規劃

1.1小農經濟與工藝美

農業時代的社會特點是小農經濟下養活著一個貴族階層,他們不再靠天吃飯,從本來是充滿恐布的自然景觀中欣賞到了自然的美和農耕景觀的美,并因此激發其再現和創造這種美的欲望,這便是山水和田園藝術,其中包括山水畫和田園詩,并綜合體現在園林藝術中。景觀(Landscape)此時與風景(Scenery)同意,也即中國之"山水",是在視覺審美意義上的。因此,造園是在造美的風景,美的田園。其享用者當然是少數貴族,因此,創作地是圍墻中的園和院。當然,根據財力的厚薄,園林有大有小。

園林的創造者最終是主人而不是專業園林師,因而有"七分主人,三分匠?quot;之說T傲質黿鍪且戰扯眩⑽薅懶⒌娜爍瘢詞故搶著禱蚣瞥桑倉皇翹接諢實酃笞宓母嘸督橙碩選S捎詰厙蟶暇骯鄣目占浞忠旌團┮禱疃宰勻壞氖視峁魷至艘栽儐志骯勖牢謚嫉腦傲址綹竦目占浞忠旌筒煌納竺辣曜肌0ㄎ鞣皆傲值男問矯籃橢泄傲值氖榛狻5蝗尾鉅烊綰危際且暈牢卣韉摹<負踉諭皇貝魷值腦裁髟昂頭捕閌欽庖壞湫汀?br>作為園主人同時又是設計者的貴族階層盡管擺脫了農耕活動,并沒有擺脫小農意識。如領地意識──在園林中反映為圍墻和隔籬;莊稼意識──凡非莊稼必是雜草,凡非益蟲必為禍害,必將其除去而后快;好農人(牧人)意識──精耕細作,追求園藝之完美,在園林中表現為整修的綠籬,模紋花壇等;炫耀意識──排場,氣派和攀比,等。

1.2大工業與人類的身心再生

工業革命源于英國而盛于美國。大工業生產使社會因此發生了一個巨變,即工人階級出現,"城里人"不再是少數貴族和侍從們,對自然與農耕景觀之美的感知已不再為少數貴族所獨有。而更重要的是,集居在城市中的人們需要一個身心再生(Recreation)的空間。園林專業的創作對象是公園和休閑綠地。為美而創造,更重要的是為城市居民的身心再生而創造。用歐姆斯特德(Olmsted)的話來說:文明人在不斷發展醫藥戰勝種種疾病,同時,他們的健康和幸福卻日益受到某種更為嚴重的病魔的損害,對此,醫藥無能為力,只有通過陽光和溫和的鍛煉來平衡血液循環和放松大腦,使人再生和獲得健康與歡樂(見Charles,1995,p43)。而最能發揮這種身心再生功能的園林空間便是舒展的牧場式風景。起伏的地形,草地,樹叢和水召喚著人類身心的參與和溶入。即所謂的公園式景觀(Park-likelandscape)。景觀感知和認知學的研究認為,公園式景觀中包含了豐富的"了望-庇護"和"可探索"的空間特征,因而喚起了人類的天性,從而使身心得以康樂(Appleton,1975;Kapplan,1982,1985)。

工業時代在園林專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突破是園林職業設計師的出現,其代表人物是美國園林之父Olmsted。Olmsted于1865在美開創了職業園林設計事務,在此之前(1858-61),他與合伙人Vaux已完成了紐約中央公園的設計(圖1)。Olmsted堅持把自己所從事的專業與傳統的"造園"(Gardening)區別開來,把自己所從事的專業稱為"景觀規劃設計"(LandscapeArchitecture),把自己稱為"景觀規劃設計師"(LandscapeArchitect),而不是"園丁"(Gardener)。并努力發展園林專業教育,于本世紀初在哈佛大學首創景觀規劃設計專業(LandscapeArchitecture)。從此,真正出現了為社會服務的,具有獨立人格,為生活同時是為事業而創作的職業設計師隊伍,而不是少數貴族的附庸。園林才真正作為一門學科,登上世界最高學府的大雅之堂,并成為美國城市規劃設計之母體和搖籃。自從1900年在哈佛開創景觀規劃設計課程之后,到1909年才出現城市規劃課程,并于1923年城市規劃才正式從景觀規劃設計中分離而獨立成一新的專業。

由于Olmsted及其合作者的實踐和專業教育在哈佛大學的確立,使美國的園林專業一開始便定位在一個很大的活動范圍內,包括城市公園和綠地系統,城鄉風景道路系統(Parkway)規劃設計,居住區,校園,地產開發和農場以及國家公園等的規劃設計和管理,并進一步擴展到主題娛樂園及高速公路系統的景觀設計。美國園林在這一時期的定位,為以后世界園林專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使園林師的職業不再是園丁和藝匠,而是人居環境的規劃設計師和創造者。

由于對公園綠地與城市居民身心健康與再生關系的認識,城市綠化面積和人均綠地面積等指標往往被用來衡量城市環境質量。但如果片面追求這些指標而忘卻其背后的功能含義,園林專業便失去其發展方向。

1.3后工業與整體人類生態系統的持續

二戰之后,西方的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達到了,城市猶如大地機體上的惡性腫瘤,擴展漫延。公園綠地已不足以改善城市的環境,特別是到了后工業時代,對城市的恐懼加之交通與通訊的發展和工業生產方式的改變促使郊區化惡性發展,使大地景觀被切割得肢離破碎,自然的生態過程受到嚴重威脅,生物多樣性在消失,同時人類自身的生存和延續受到威脅。隨之而來的國際化使千百年來發展起來的文化多樣性遭受滅頂之災,也淹沒了人類對自然的適應途徑的多樣性,這同樣威脅到人類生存的可中?Gadgil.,1987),

因此,園林專業的服務對象不再限于某一群人的身心健康和再生,而是人類作為一個物種的生存和延續,而這又依賴于其它物種的生存和延續以及多種文化基因的保存。維護自然過程和其它生命最終是為了維護人類自身的生存。作為園林專業研究的對象這時已擴展到大地綜合體,是多個生態系統的鑲嵌體(LandMosaic,Forman,1995)由人類文化圈與自然生物圈交互作用而形成。諧調不同空間尺度上的文化圈與生物圈之間的相互關系成為園林專業所必須面對的緊迫問題。I.McHarg首先扛起了生態規劃的大旗,他的《設計遵從自然》(DesignWithNature,1959),標志了園林專業勇敢地承擔后工業時代重大的人類整體生態環境規劃設計的重任,使園林專業在Olmsted奠定的基礎上又大大擴展了活動空間。生態規劃或人類生態規劃(McHarg,1981)成為本世紀規劃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革命。

McHarg一反以往土地和城市規劃中功能分區的做法,強調土地利用規劃應遵從自然的固有價值和自然過程,即土地的適宜性。并因此完善了以因子分層分析和地圖疊加技術為核心的規劃方法論,McHarg稱之為"千層餅模式"(Layer-cakemodel,1981)(圖3)近半個世紀以來,遵從自然的設計模式在生態學和人類活動之間架起了一道橋梁,也使園林專業在環境主義運動中成為中堅。

但很快人們就發現了千層餅規劃模式的弊端,最突出的有兩點,第一,這一模式只強調垂直自然過程,即發生在某一景觀單元內的生態關系,而忽視了水平生態過程,即發生在景觀單元之間的生態流,它基本上是在哈佛早期的園林教育家Eliot或更早的PattrikGeddes的"先調查后規劃"的模式基礎上發展而來(Faludi;1978,Steiner等1987),是生物,尤其是植物對環境適應的生態學思想的推廣,所以,McHarg極力強調某一景觀單元內地質-土壤-水文-植被-動物與人類活動及土地利用之間的垂直過程。第二,千層餅模式強調人類活動和土地利用規劃的自然決定論,規劃除了認識自然過程就是適應自然過程。而這在一般情況下都是不現實的,景觀規劃過程是個可辯護的過程,而不是自然決定論的過程(Steinitz,1985,Faludi,1987)它必須考慮決策者的行為。更何況自然已被人類切割的四分五裂了。

隨著景觀生態學的發展,對水平生態過程的研究逐漸加深,景觀生態學(LandscapeEcology)強調水平生態過程與景觀格局之間的相互關系,研究多個生態系統之間的空間格局及相互之間的生態系統,包括物質流動,物種流,干擾的擴散等(FormanandGodron,1986;Formn,1995)。并用一個基本的模式,"斑塊-廊道-基質"來分析和改變景觀,以此為基礎,發展了景觀生態規劃模式。

以決策為中心的規劃模式和規劃的可辯護性思想則在另一層次上發展了現代景觀規劃理論,使自然決定的規劃重心回到以人為中心的規劃基點,但在更高的層次上能動地諧調人與環境的關系,和不同土地利用之間的關系,以維護人及其它生命的健康與持續。

所以,這一時代,景觀規劃師的作用是諧調者和指揮家,他所服務的對象是人類和其它物種,他所研究和創作的對象是景觀綜合體,其指導理論是人類發展與環境的可持續論和整體人類生態系統科學,包括人類生態學和景觀生態學。其評價標準包括景觀生態過程和格局的連續性和完整性、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及含意。所要創造的人居環境是一種可持續景觀(Sustainablelandscape,Thayer,,1993)。

因此,不同時代,由于不同的社會需求和自然與社會問題,園林專業及園林專業人員所面臨任務、對象和指導理論是不同的,中國社會對園林的研究迫切需求是什么?是"五一"廣場上的模紋花壇?是"十一"街道上的鮮花?還是公園圍著鐵絲網的草地?充滿詩情畫意的亭臺樓閣或是疊水假山?

2.中國園林專業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2.1中國現實社會對園林專業的需求

中國目前處在一個工業化與后工業化過程并存的社會時段。不必諱言,五六十年生在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的城市與環境問題不幸地在中國大地上重演了,而且更為嚴重。中國園林專業所面臨的城市與環境問題歸結起來包括:

篇(7)

課時比例分配適度(1)保證實踐課時與理論課時的比例至少達到1∶1,提高實踐課時的比例,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動手操作機會;(2)理論課與實踐課時間安排在同一時段,不相對孤立,如:把上午4節課或下午4節課都安排成《花卉學》這門課程的教學,其中課程內容包括理論和實踐教學,專業教師可進行1節理論課和相關內容3節實踐操作課的講授,或者2節理論課和2節實驗課相繼進行,達到理論課與實踐課的緊密有機結合和知識點教授的流暢性。

1.2實踐課中著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盆花的生產規模有大有小,小則幾十盆,大則上萬盆,甚至百萬盆。在溫室花卉栽培養護中,由于空氣流動性差,濕度偏高或偏低等環境因素的影響,導致盆花生長不良或生病,這就需要栽培養護者能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從而及時挽救損失。我們為了培養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竭力為學生創造條件,比如在上花卉的分株、扦插繁殖實驗課時,待實驗課結束后,我們將剩下的花卉材料(如廣東萬年青、一葉蘭、朱頂紅等)和用舊的花盆發給學生,并安排學生2~3人1組,然后各組將剩余花材或插穗搬回寢室,在沒有教師指導的情況下,對其進行操作和后期的養護管理,并做好操作流程及養護記錄,特別是對出現的問題(如病害問題)記錄其發生的時間、表現癥狀,初步擬定解決方案,然后到理論課堂上進行討論分析。

1.3實踐課擺脫“課堂”形式的束縛

讓學生真正融入花卉市場《花卉學》課程的課堂教學固然重要,但這門課程與生產實踐聯系非常緊密,因此,其生產第一線的教學就尤為重要。我們經常讓學生參與學校會場的擺花圖案設計及擺花操作、節日校園的擺花圖案設計及擺花操作、校園花壇的花卉種植及養護管理,以及參與衡陽市的擺花業務、衡陽市花鳥市場花卉價格調查等。同時,教研室有很多教師在校外花卉企業兼技術顧問,經常帶領學生到花卉生產企業現場,對花卉栽培出現的問題進行觀察,然后結合書本理論知識和學生一起討論、分析,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1.4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向他人學習的能力

所謂“千人千品,萬人萬象”。比如在1次草坪修剪實驗課中,當筆者把草坪修剪機的發動規范動作示范3次后,其中有部分學生很快就能熟練操作,而有部分學生卻始終不能掌握規范動作,未能啟動草坪修剪機,無論怎么鼓勵他們重試,他們卻紅著臉不想再試。于是,筆者讓學會的學生去教那些沒有信心的學生,最終他們都能按規范動作啟動草坪修剪機。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互相學習的能力,苗圃基地為學生全天開放,課余時間,都會有3~5人去基地進行嫁接、扦插和換盆等技術方面的操作。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既熟練掌握了操作手法,又可以通過互相學習彌補自己操作方面的不足。2.5培養學生實驗能力和正確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溫室草花生產少則幾萬盆,多則上百萬盆,當全部草花感病以后,就需噴藥治病,很多高職院校學生要么束手無策,要么在初步確定病害后盲目地大面積施用藥,其結果有可能達不到預期效果,還浪費藥物,甚至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筆者著重培養學生實驗能力,比如在初步確定病害后,可先進行點實驗,效果表現好后再進行面治理。先選幾十盆草花作點實驗,然后再逐漸擴大面積噴藥,做到心里有數。

2改革后的成效《花卉學》課程教學改革后

學生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對花卉專業知識的掌握運用靈活,同時明確了獨立思考的重要性和團隊合作解決問題的高效性。學生在沒有輔導員做思想工作的情況下,到課率達100%,且在校期間積極參加學校舉辦的花卉技能競賽和花協活動。5年來國家農業部花卉園藝師考證通過率99.5%,省高職院校技能抽查等級為優秀,全國高職院校插花競賽獲二等獎、三等獎。且學生一畢業就能勝任工作崗位,獨擋一面,98%以上的畢業生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大多數畢業生2年后就當上部門技術主管,一部分畢業生在廣東、湖南、云南等地成立園藝園林公司。

篇(8)

當前,我國風景園林事業正面臨著新的形勢與挑戰,對風景園林人才培養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風景園林人才培養過程中,畢業論文無疑是實踐教學環節中最重要的一環,對促進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提升具有顯著作用,因此,加強對畢業論文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研究有助于檢驗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進而增強專業教學效果,同時,對風景園林專業內涵的提煉與發展均具有重要且深遠的意義。目前,針對風景園林畢業論文的研究文獻較少,主要集中在風景園林畢業論文問題與對策[1-2]、風景園林畢業論文指導方法[3-4]、風景園林畢業論文質量管理等幾個方面[5-6]。筆者通過對安徽科技學院近5屆(2016-2020)風景園林畢業論文進行分析研究,針對存在的共性問題,重點對風景園林畢業論文教學改革及能力培養進行了研究探索,為進一步提升應用型高校風景園林畢業論文質量,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供參考與幫助。

1風景園林專業畢業論文現存問題

1.1學生做畢業論文的熱情不高

風景園林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能夠從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等相關崗位的工作,對學生的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要求較高。在實際調研過程中發現,很多學生還存在被動學習的習慣,求知欲不高,對風景園林行業缺乏必要的了解,甚至在少部分學生中還存在“畢業論文是一門課程、一份作業”這樣的概念,沒有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因此,在畢業論文上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較少。部分學生抱著一種能通過即可的心態,“東拼西湊”“敷衍塞責”“糊弄過關”的情況依然存在。另一方面,指導教師數量偏少的現狀也導致了指導教師精力投入不夠,不能做到對所指導學生及時有效地深入指導和管理,以上兩個方面可以說是導致畢業論文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1.2畢業論文選題不夠科學合理

筆者對安徽科技學院風景園林專業2016-2020共5屆(416人)畢業論文題目進行統計分析,從結果來看,畢業論文選題過于集中,選擇城市公園、廣場和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作為畢業論文題目的最多,能夠占到70%~80%。很多題目都是真題假做或假題假做,真題真做的少之又少。學生在畢業論文選題上比較隨便,沒有從實際項目中出發,所以導致設計內容流于形式,而畢業論文選題范圍過大的問題占比也比較高,有的規劃面積達到十幾公頃至幾十公頃,在畢業論文有限的時間內,規劃如此大尺度的場地是不可能做到詳細規劃的程度的,只能達到概念性規劃層級。綜合以上內容能夠發現當前風景園林畢業論文脫離實際情況的現象依然存在,而如果任由這種現象繼續發展下去,將會導致畢業論文的實際意義和價值欠缺,最終的結果會是畢業論文將成為一項可有可無的工作。

1.3畢業論文標準不夠完善

目前針對風景園林畢業論文標準要求較低,且研究深度要求不夠。以規劃設計類畢業論文為例,文字部分要求不少于5000字的設計說明,圖紙部分則要求包括區域位置圖、現狀分析圖、總平面圖、鳥瞰圖、功能分區圖、交通分析圖、植物配置圖、節點平面詳圖、節點效果圖、豎向設計、意向圖等,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增減,但應不少于八幅A3圖。論文標準不高導致部分學生的畢業論文圖紙數量過少和深度不夠,甚至有個別學生以“總平面圖+意向圖”的方式來應付。

1.4畢業論文存在重圖紙、輕實際的現象

畢業論文流于形式,很少與實際工程項目相結合。重圖紙效果,輕實用功能的現象比較明顯。部分學生將大部分精力花在如何提高圖紙表現藝術效果上,過于重視規劃圖紙的表現效果,從而忽視了對場地設計對象的詳細設計與分析,沒有真正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致使設計方案中存在較多不夠合理的地方。部分學生的畢業論文中雖在文字上提到了“以人為本”“生態優先”等規劃原則,但在其圖紙表現中卻看不出這方面的考慮,重視表現及整體效果,忽略細節設計與表現,這種現象也比較常見。這在一定程度上與設計行業的大環境相關,但作為風景園林專業來講必須要考慮實際問題,研究如何通過規劃設計解決實際問題,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環境的需求。風景園林學科的特點是科學與藝術并存,但在規劃中不能過分強調藝術效果而忽略實際使用者的需求,也不能只考慮實際功能而舍棄藝術,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1.5畢業論文專題化研究比例過少

從近五年畢業論文統計情況看,風景園林專業畢業論文進行專題化研究的比例過少,某某公園、某某居住區、某某廣場景觀規劃設計的題目比例最多,而針對于如兒童活動場地景觀設計、公園景觀小品詳細設計、風景區植物種植詳細設計、住區水景詳細設計等相關的題目幾乎沒有。畢業論文研究深度不夠,缺乏綜合性與系統性,往往停留在概念性規劃的層面。此外,圖紙數量偏少、表現內容過于簡單、規劃設計深度不夠等問題的存在也能夠反映出當前風景園林專業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很不夠,與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2風景園林畢業論文改革的途徑

2.1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鍛煉與培養

風景園林人才培養方案中設定了學生在畢業時應達到的能力需求,其中有文獻研究、規劃設計與圖紙繪制、相關繪圖軟件應用等方面的能力,同時,能夠綜合應用理論知識,發現問題并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規劃設計的能力,從而有效解決場地所存在的問題。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始終將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放在首位,堅持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根本任務,不斷修訂與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同時,在論文指導過程中,也應時刻關注學生的實習效果與學習狀態,加強過程管理,關注學生按規范完成畢業論文的能力。在畢業論文選題指導上,要求學生選擇難易程度適中的題目,能夠保證有足夠的時間來完成,如果難度過大,則不能保證畢業論文質量,在論文完成過程中,要給予學生創造性的發揮空間,提高畢業生的整體素質,畢業后學生能夠很快進入崗位角色。

2.2鼓勵學生參加學科競賽

篇(9)

2畢業設計周期與選題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應屆畢業生人數逐年上升,就業形勢日趨嚴峻。這種大背景使得社會對于畢業生的要求也愈加嚴格[7]。為保證學生的未來發展,畢業設計成為影響應屆畢業生就業的關鍵環節。借助畢業設計,可以進一步加強本科生對自己所學專業的認識,了解自己專業的對口企業。此外,通過畢業設計的系統訓練,還可以有針對性地根據對口崗位的需求來提高個人能力,以增加就業成功率。顯然,如何發揮好畢業設計環節的積極效應,與本科生的就業率和對口就業率密切相關。綜合上述對北京林業大學近3年林產化工專業本科生就業率和對口就業率兩項數據的解析,在全面分析畢業設計各環節后,筆者發現畢業設計周期與選題兩個環節至關重要,畢業設計存在問題如下。

2.1畢業設計周期過短

按照北京林業大學教務處關于本科生畢業設計工作的規定,本科生畢業設計選題工作于第7學期末完成并落實到學生,各學院可根據專業特點制定具體的時間安排。當學生開始選題時,畢業設計環節正式啟動。通常情況下,本科生畢業設計周期為1個學期。由于本科生在第4學年時,往往忙于兩件事情,一是完成畢業設計,二是確定未來方向[8]。面對現今社會就業壓力大、就業難等問題,大部分準備直接就業的學生都在大四伊始,即開始著手投遞簡歷、參加面試,將主要精力投放在求職上,而忽視畢業設計這個關鍵環節對自己擇業的重要性。據筆者了解,在選擇直接就業的學生中有少部分更是在其他學生都早已開始畢業設計的工作后,才在指導老師的催促下開始畢業設計的實驗或設計工作。而選擇讀研的學生,大多會認真對待畢業設計,希望能夠通過畢業設計的訓練,進一步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培養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提高實際操作技能。然而,無論對于哪種類型的畢業生,1個學期的畢業設計周期明顯過短。

2.2畢業設計選題范圍窄

按照北京林業大學教務處關于本科生畢業設計選題的規定,選題由指導教師提出,并填寫任務書,經教研室(系)討論,教學院長審批后向學生公布,可選題目的數量應適當多于學生人數,選題分配實行學生和指導老師雙向選擇的方法。這樣的規定致使現有畢業設計選題幾乎全部是以指導老師設計命題為主。通常情況下,指導老師會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或正在研究的課題需要,提供幾個可以研究的課題供學生選擇。致使目前的本科生畢業設計選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畢業設計周期與選題模式創新

針對上述本科生畢業設計周期與選題兩個環節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筆者及所在專業的畢業設計指導老師做了如下探索。

3.1畢業設計周期應因人而異

通常,本科生在大三階段就已經決定畢業后是選擇直接就業還是繼續讀研深造。根據學生本人的意愿,可提前將學生分為就業型畢業生與繼續學習型畢業生。針對不同類型的畢業生,可適當調整畢業設計周期。(1)就業型畢業生從上述對北京林業大學林產化工專業本科生畢業現狀分析可以發現,多數本科生對專業對口的工作期望值很高,但因為對對口企業認識不足或個人能力與對口崗位需求不符等原因致使無法找到理想的工作。林產化工專業的本科生,就業途徑主要為進入專業相關的企事業單位,部分單位在學生第4學年時,就準許學生進入企業進行實習。對于這部分就業型學生,可適當提前畢業設計的啟動時間、縮短其畢業設計周期,利用其實習期,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深入了解對口企業以及相關崗位的工作要求,有針對性地進行深層次學習和訓練,以提高應聘成功率。此外,通過調整畢業設計周期,還可以有效避免學生因無法平衡實習與畢業設計而帶來的就業困難或畢業設計質量不高等問題,以保障應屆畢業生學習、實習兩不誤,平穩度過學生、社會人的身份轉換期。(2)繼續學習型畢業生隨著可再生生物質資源研發的持續升溫,林產化工專業本科生考研的方向和高校的選擇范圍也在不斷拓寬。以北京林業大學為例,林產化工專業研究生階段可供選擇的研究方向較多,如林木生物質資源與化學品、生物質煉制與生物材料、林產精細化工等,為協助繼續學習型畢業生盡早明確其考研研究方向,對于有繼續深造意愿的本科畢業生,可準許其提前進入科研團隊,延長畢業設計周期,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完成畢業設計,也使學生對研究課題和項目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也有利于選擇考研導師及專業。此外,近年來北京林業大學林產化工專業老師積極鼓勵本科生提前進入實驗室學習。在本科生學習專業課程的同時,可根據其自身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研究課題對其進行專業技能的培訓,其中最主要的途徑是鼓勵本科生以團隊形式積極申報國家級、北京市級及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從表3中可以看到,隨著年級的增長北京林業大學林產化工專業本科生提前進入實驗室學習的比例不斷提高。在進入第4學年后,將近一半的學生都已進入實驗室開展相關課題的研究。對于這部分學生,無論是畢業后直接就業還是繼續讀研深造,都可以將研究的課題進一步凝練后列為其畢業設計的題目。這部分學生的畢業設計周期實際要比學校安排的長很多。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針對不同的學生類型,畢業設計周期應體現靈活性,因人而異。

3.2畢業設計選題應因材施教

畢業設計選題的總體目標是使學生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盡可能結合生產、科研、教學與實驗室任務,完成具有一定理論與實際意義的選題。此外,選題應具有一定的深度與廣度,使學生經過努力能在規定的時間內按時完成;同時選題要有明確的針對性,避免過空過大,使學生在完成畢業設計過程中得到理論與實踐的訓練。針對不同類型的畢業生,可以適當增加畢業設計選題模式。(1)就業型畢業生林產化工專業作為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科,其本科生的畢業設計選題除傳統的教師先命題,師生再相互選擇外,還可與就業型畢業生的實習有機結合起來[9]。通過學生、指導老師、實習單位的3方溝通,確定具有一定實際指導意義的畢業設計選題,增加新的畢業設計選題模式。如已在本專業相關企業開始實習或成功應聘的學生,可對企業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梳理,在與指導老師和企業溝通后,選擇合適的某一實際問題作為自己的畢業設計選題,可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繼續學習型畢業生為更好地提高其考研成功率,針對繼續讀研深造的學生,可以讓其提前進入實驗室,參與到具體的科研項目中[10]。指導老師可以從課題組的科研項目中選取幾個獨立的課題,供學生選擇并開展相關研究工作,以培養應屆畢業生動手能力和科研能力。以植物資源化學研究領域為例,指導老師可以讓學生由淺入深,逐步了解木材細胞壁3大素的特性后,結合學生自身興趣和課題研究內容進行選題確認。作為指導老師,針對繼續學習型畢業生完全可以讓其參與畢業設計的選題。選題可通過召開師生研討會的形式,由學生參與討論并提出相關研究內容,指導老師負責具體把關,進一步凝練科學問題,共同確定畢業設計選題。此外,如表4所示,北京林業大學林產化工專業考研學生中每年都有少部分(28.6%~43.8%)選擇外校讀研,因此這部分學生的畢業設計選題還可以結合其未來研究生導師的研究方向來確定。這樣不僅可以充分調動該部分學生的畢業設計熱情,還可以使其提前了解自己未來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提高考研面試成績。在畢業設計選題過程中,指導老師還需把握好選題的難易。針對就業型畢業生,應以培養其整體綜合能力為主;而對于繼續學習型畢業生可以適當為其增加畢業設計選題難度,以激發學生的科研能力。因此,筆者認為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畢業設計選題應體現針對性,因材施教。

篇(10)

2調整教學方法

《臨床醫學概論》教學以前均以傳統的教學方法(LBL)為主,調整后根據不同科目內容采用不同教學方法,如內科學、兒科學、婦產科學、外科學在“LBL”教學基礎上增加了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方法(PBL)和以“病例”為引導的教學法———CBS教學法。CBS方法不僅強調理論知識,而且更強調結合臨床病例深入地掌握理論知識,使理論聯系實際[2]。PBL代替以往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中心、學生被動聽的封閉教學模式,變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其發揮出最大潛能[3]。部分涉及執業助理醫師資質技能考試、操作性強的內容,如診斷學體格檢查部分,應當改為“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方式。此方法不僅提高學生的技能操作能力,而且節省了上課學時,同時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參與性;而對于難度較大的心肺腹部聽診部分內容則直接利用現代化仿真模擬聽診系統進行教學,以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水平。為鍛煉學生的理論聯系實踐能力,提高學生臨床思維水平,本課程教學應當增加24學時的醫院臨床實踐見習課。

3調整教學資料

本院《臨床醫學概論》師資隊伍由校內專任教師與校外兼職教師組成,校內教師以青年教師居多。限于本課程教學的特殊性及師資的差距大,根據調整后的教學大綱,課題組成員進行深入探討,通過專家訪談和問卷調查,制定統一的教學計劃、教學進度、教案、講稿、課件、教學重難點,最后形成“六統一”的教學光盤以便資源共享,并在2012高職非臨床醫學專業班實施教學。教學過程中每周四下午課題研究組進行集體備課交流,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得到快速提高,其對《臨床醫學概論》教師團隊建設和師資隊伍培養起到較大促進作用。

4實施效果

上一篇: 同學聚會電子邀請函 下一篇: 工商管理結業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综合在线区尤物 | 亚洲色伦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无 | 亚洲国产美日韩欧美特级 | 亚洲中文字幕aV女同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