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5 16:46:3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談談科學技術成果的轉化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 數據庫建設的具體實踐
數據庫建設是網絡建設與信息服務的基礎與關鍵環節,數據庫的開發技術日新月異、迅猛發展。為此,課題組成員除了在思想上高度重視這項工作外,在具體實踐過程中主要采取如下一些措施,以確保本項目的順利進行。
1.1.數據庫建庫原則
建設地方數據庫對地市信息服務機構而言,是一項巨大、長期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課題組結合本地情況與市場需求,對數據庫的總體方案和基本原則進行反復討論、醞釀,最后確定如下幾條建庫原則:(!)建成的數據庫應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2)建成的數據庫必須與莆田市“科教興市”的戰略決策相吻合,能夠有助于提高全市工農業生產等國民經濟建設領域的科技水平,促進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3)擬建的數據庫信息來源要有長期穩定的保證,建成的數據庫有較大的用戶市場。
1.2 優化數據庫設計方案
根據上述三項建庫基本原則,結合莆田市經濟發展及形勢的要求,課題組首先選定市科技成果庫、企業數據庫、招商項目數據庫、實用技術成果庫、莆仙籍專家學者庫,做為首批建設項目,并對建庫采用的技術、數據庫的檢索方式、合理的查全率、信息源的收集、整理、標引、錄入、制作等每個環節進行詳細、周到的分析與設計。在此基礎上,針對整個建庫過程建立工作流程圖,以保證整個建設過程高效、有序地進行。在軟、硬件選擇上,以HPNeterver E60( PII/400 64M內存9.1G硬盤 ) 作 為 主 控 服 務 器 ,IBM Pcserver 315(P/200 30M 內存、2G 硬盤); 作為備份服務器,操作 系 統 選 用 Window NT4.0, 客 戶 服 務 機 采 用Window 95/98。在建庫初期,因各庫的信息量不足,數據庫暫采用 Frontpage 98進行設計編輯,使用超鏈接的方法供查詢各類資料;隨著信息量的增加,根據需求已采用ASP Javascript等數據庫建設技術,豐富數據庫的建設內容與檢索路徑。總之對建庫方案的反復篩選修正,為整個數據庫的建設提供了科學依據。
1.3 注重信息源收集
信息源的收集與整理是數據庫建設的基礎,同時又是一件最艱巨、繁重的工作,本課題組堅持多渠道、多方式廣辟來源,盡可能使某一方面的信息內容充實、全面。如積極主動與莆仙籍專家北京顧問組、省、市科協、市科委、市人事局、市工商局等行業職能部門取得聯系,獲得他們的理解與支持,同時還利用網絡之便,依托權威數據庫,尋找所需的信息源,這樣既增加了信息收集渠道,同時也提高了信息收集的效率。
1.4 建立質量保證體系
數據庫的質量與安全關系到數據庫建設的生命力與未來的發展,為此本課題組在建設之前、之中、之后都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確保建設質量與數據安全。在建設之前,采用嚴格篩選項目、確立建庫原則、優化建庫方案、建立工作流程等措施,為保證數據庫建設的質量與安全夯實了基礎;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針對建設流程中的每個環節,制定了嚴格的安全與質量工作守則,每道工序都要做好數據的備份與備案,并控制每道工序的錯誤發生率,把它與每個成員的工作實績、工作成效考核指標結合起來,這為提高數據庫的質量與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證;在各數據庫建成之后,都要放在網絡上進行必要的檢驗試運行,并對試運行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及時的改進、補充,這為創建良好質量與安全保障的數據庫,樹起最后一道標尺。
2 莆田市數據庫建設成果
地方數據庫建設是構建信息網絡,開展信息服務的重要環節。課題組全體成員兢兢業業,全力以赴。幾年來,先后建成莆田市科技成果庫、招商項目庫、企業數據庫、實用技術成果庫、莆仙籍專家學者庫,現將這 9 個數據庫的概況簡介如下:
2.1 科技成果數據庫
該數據庫收集了我市 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的第五、六、七三屆科技進步獎的獲獎科技成果共110個項目。這些內容分別涉及工業、農業、醫學、林業、環保及軟科學等 10多個領域的眾多學科,每項成果收錄的內容包括:成果名稱、登記號、中圖分類號、關鍵詞、成果簡介、完成單位名稱、單位地址、開發人、郵政編碼、鑒定時間、獲獎級別等 "0多個項目。上述收入該庫的科技成果,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市20世紀90 年代以來科學技術的發展動態及所取得的成績。本數據庫的建設對落實莆田市“科教興市”的戰略決策、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推動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2 莆仙籍專家學者數據庫
本數據庫收錄了在省外的莆仙籍專家學者共81 名。他們是工作在工業、農業、自動化、計算機、無線電、建筑、化工、航空航天、輕工、天文氣象、新聞、出版等 14個專業領域中的莆仙籍精英,也是我市不可多得的人才資源,是組成振興莆田市智囊團的重要部份。收入本庫的每位專家、學者按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工作單位、職務職稱、原籍地址、專業特長、業績簡介等 8 項內容進行資料分類整理。課題組還保存有更全面的詳細資料做為備份檔案,以備查詢、聯系。該數據庫的建設與充實,對我市科技、經濟、文化的全面發展,必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2.3 實用技術成果庫
本數據庫收錄了莆田市醫藥衛生、交通運輸、基礎設施、農業生產、環境保護、輕工、化工、機械電子、水利建筑等 17領域的實用技術成果共501)"’ 個項目。每個項目包含序號、名稱、簡介三種內容,另備有較詳細資料以備查。本庫的建成為項目供需雙方架起溝通的橋梁,對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提高我市國民經濟的科技含量具有積極意義。
2.4 招商項目庫
本數據庫收錄了莆田市的工程、工業、農業、旅游、餐飲、小區開發、公共設施 ( 個領域的招商引資項目共53項。每個項目收錄項目名稱、承辦單位、建設地點、項目負責人、聯系電話、建設理由及條件、建設規模與內容、項目總投資、合作方式、前期工作情況等 9 個方面內容。本庫的建設,希望能通過網上招商引資這一新的方式,加大我市對外開放力度,加快我市招商引資步伐,促進我市經濟建設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2.5 企業數據庫
本數據庫收錄了莆田市的輕工、石化、機電、建材、建筑、水電、農林牧漁、文教衛生、金融、綜合及服務行業共766 家。每家企業收錄了行業分類、地域名稱、企業名稱、地址、電話、郵編、法人代表、產品名稱等內容。本數據庫是了解莆田市企業發展狀況、企業行業分布等相關信息的重要途徑。
3 數據庫建設的總結與思考
莆田市數據庫建設研究項目經過三年多時間的運行,為莆田市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我市的重點建設項目如福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LNG項目、木蘭溪下游防洪工程項目等/都曾通過“莆仙籍專家學者數據庫”的檢索查詢,聯系并咨詢了有關專家,為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決策依據;通過查詢“莆田市招商項目庫”促成了洪洋集團與臺灣某投資商建立了合作關系;莆田市磁性材料總廠是福建省唯一生產永磁鐵氧體品種齊全的專業廠家,由于產品相當專業,多年來只有固定的一些客戶,市場輻射面很小,該廠被收入“莆田市企業數據庫”并上網運行,很快就有香港的客戶與他們聯絡,并訂立了購銷合同。當然,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這里不一一例舉。莆田市數據庫建設項目雖然取得了成績,但仍存在不足。根據目前運行的情況看,還存在一些如建成的數據庫信息總量不大,檢索途徑比較單一(只在主題詞環境下進行檢索)等問題,這些問題將在今后的數據庫建設中加以克服和改進。作者認為,地方數據庫建設應著重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要避免重復建設,造成浪費。地方數據庫建設要本著“統一規劃,資源共享,聯合建設、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原則。只有統一規劃、資源共享,才能克服重復建設,避免資金浪費。
中圖分類號:G4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2646(2011)06-0085-04
本文探討的高校科技產業主要指那些具有高校背景,依托高校高科技成果而建立起來的高校獨資、控股或參股的高科技公司。20世紀90年代以來,高校科技產業逐漸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校科技產業相關問題也曾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但是近年來由擴招引起的辦學條件、辦學質量跟不上、學生就業情況不佳等一系列新問題分散了公眾較多的注意力,使得高校產業發展問題已不再是人們關注的主要熱點。高校科技產業經過這幾年相對平穩的發展和沉淀后,再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的背景下來探討其發展趨勢,恰到好處。
一、我國高校科技產業的發展歷程
首先要回顧一下我國高校科技產業產生的原因。從國際經驗來看,世界著名的一流大學很少有直接去創辦高校科技產業的,即使有的曾經創辦過,但也是很快就淡出,由企業自行經營了。因為,國外著名的大公司、大企業自身的研發團隊力量非常強大,除了依靠自身研發以外,也有能力消化和吸收高校的科研成果來滿足自身需要。但是,我國國情不同,最初我國的科研和企業區分是很明顯的,高校以及科研院所主要負責科研,不參與企業行為,所以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困難。企業科研人才儲備嚴重不足,科研能力很低,主要是簡單的生產和加工。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要想獲得長遠發展,需要高校的科研支持,高校的確也有“為社會服務”這樣的第三職能;而高校的科研成果需要轉化,其辦學也經常遭遇經費不足的尷尬,需要拓展經費來源空間,基于雙方面的需要,高校科技產業應運而生。可以說,高校科技產業是在我國特殊階段科研成果轉化困難情況下的特殊產物,高校作為非營利性的事業單位來興辦科技產業是我國的獨創。
我國高校科技產業發展的歷程,可以說是國家政策支持和不斷提攜的過程。20世紀80年代初,南京大學的尿激酶產品投向市場,同時借助日商大量需求的契機,打開了尿激酶產品的國際市場,在我國單一的經濟結構中又多了一個響亮的名字――高校科技產業,南京大學也因此被譽為“校辦產業的先驅者”。[1]1985年中央相繼《關于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和《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高校校辦企業由此進入結構調整階段,少部分擁有科技含量的校辦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成為科技型企業。1987年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科技改革的若干規定》,1988年國家教委、財政部、人事部、國家稅務局又聯合《關于高等學校開展社會服務有關問題的意見》,對高校科技產業為社會服務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在資金、人員、稅收等方面給予支持。有了國家政策的支持,很多高校開始興辦科技產業。
1991年9月,國務院轉發了《國家教委、國家科委關于加強高等學校科學技術工作的意見》,1992年國家教委、國家科委印發的《關于加強高等學校科學技術成果推廣應用工作的決定》,1993年國家教委、國家科委、國家體改委聯合召開了全國第一次高校科技產業工作會議,鼓勵創辦高校科技產業。由于指導思想明確,各高校領導都很重視,高校科技產業的規模不斷擴大,出現了一批在國內外有影響的高校科技企業,如北大方正。 [2]之后幾年,國家又連續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政策,揭開了高校科技產業發展的新篇章。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大學科技園的產生使得高校科技產業的高科技含量進一步提升,我國高校科技產業進入了由無序到有序的快速發展階段。
政策的支持的確對高校科技產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幫助作用,但是也正是因為政策的支持,使得高校科技產業的發展過于膨脹,很多高校不管自身實力如何,盲目興辦科技產業,甚至是試圖通過興辦科技產業來打響學校知名度。高校科技產業的弊端也在盲目擴張的情況下不斷顯現。在這種情況下,2001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規范校辦企業管理體制試點問題的通知》和《關于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規范校辦企業管理體制試點指導意見》,提出試點工作主要目標是:建立以資本為紐帶,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校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同時逐步建立和完善學校在創辦高科技企業中的投入與撤出機制,擴大和完善科技成果產業化渠道,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指導意見》為我國高校科技產業理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2001年以來,以《指導意見》為原則,一些高等院校反思自己創辦高校科技產業的風雨歷程,在實踐中進行理論總結,加快了高校科技產業理論的形成。[3]
2005年7月,教育部召開全國第二次高校科技產業工作會議,下發了《教育部關于積極發展、規范管理高校科技產業的指導意見》,對近年來的實踐經驗進行理論總結,提出了系統的具有中國特色又適應市場經濟規律的高校科技產業組織理論,使我國高校科技產業組織形式趨于和諧。[3] 周濟部長也在這次會議指出,要“盡快在高校企業中普遍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建立新型的高校企業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規范高校投資和經營活動,規避學校風險,改革創新,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高校科技產業化新路”。至此,新型的高校產業管理體制初步建立,高校科技產業貫徹教育部關于“積極發展、規范管理、改革創新”的指導方針,進入了規范管理、科學發展的新軌道。
二、現代企業制度和現代大學制度
對高校科技產業的要求
高校科技產業多年來的發展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它既彌補了企業科研能力弱的缺點,又使得高校科研成果能夠及時有效地實現成果轉化,發揮了高校為社會服務的職能;同時有效緩解了高校辦學經費困難的情況,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但是,高校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也伴隨著不少問題,比如部分高校盲目跟風興辦科技產業,結果卻是管理混亂,贏利較少,反而給學校帶來不少麻煩;再比如,一段時間的發展之后,高校科技企業的總體實力、競爭力以及發展差距非常明顯。目前我們耳熟能詳的高校科技產業就那么幾個,排名前10位的企業,其產值、利潤和社會貢獻占到了全國高校科技企業指標總額的絕大部分。此外,高校科技產業的存在也給高校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潛在風險。
答:創新的概念最早是由熊彼特教授提出的。熊彼特認為,創新即生產要素的新組合,是新發明、新產品、新工藝、新方法或新制度運用到經濟中的首次嘗試。弗里曼將創新的概念擴大了,認為其包括發明、創新和創新的擴散三重概念。
20世紀后期產生新經濟以來,從科學上的重大發現到生產上的使用,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所需要的時間越來越縮短,縮短到十幾年、幾年。新科技革命的特點是科學的新發現直接推動技術進步,特別是科學技術的新突破直接推動產業創新,如新興產業、新材料產業、生物技術產業、新能源產業等。從科學發現到在生產上應用(尤其是產業創新)幾乎是同時進行的。這意味著利用當代最新的科學發現的成果迅速轉化為新技術可以實現大的技術跨越。例如,新材料的發現,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的突破都迅速轉化為相應的新技術。由科學技術重大突破所產生的科技創新以及由此推動的產業創新,才能真正在科技和產業發展上實現由跟隨向引領的轉變。也正是在這一意義上,我國的“十二五”規劃明確將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基于以上分析,我把創新型經濟定義為以科技創新為主導的經濟。它體現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要求,是以知識和人才為依托,以發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和新產品為著力點,以創新產業為標志的經濟。
問:這是不是也意味著經濟增長方式的變革?
答:是的,由依靠物質資源投入轉向創新驅動體現了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波特把經濟發展劃分為4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要素驅動階段,第二階段是投資驅動階段,第三階段是創新驅動階段,第四階段是財富驅動階段。這里使用的驅動概念指的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關于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現在流行的提法是由粗放型增長方式轉向集約型增長方式。事實上,集約型增長方式的基本內涵是指集約使用物質要素,提高要素使用的效率。但這種集約型的增長方式盡管包含了技術進步的作用,并沒有擺脫物質要素推動經濟增長的架構。創新驅動的增長方式不是說創新驅動就不需要要素和投資,而是說要素和投資由創新來帶動。其不只是要解決效率問題,更為重要的是依靠無形要素實現要素的新組合,是將科學技術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是創造新的增長要素。應該說,創新驅動的經濟增長是比集約型增長方式更高層次更高水平、最能反映經濟發展新階段特征的增長方式。
問:您能具體談談這與以往所提的“創新”相比有哪些提升嗎?
答:創新有多方面內容和要求,這里是從創新驅動經濟增長的角度定義創新。在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后提出自主創新問題,有兩個方面要求:首先是從跟隨創新轉向引領創新。過去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只能實施跟隨策略,通過學習和引進,在發達國家之后發展高科技和新產業。由跟隨型的技術進步發展起來的高科技,在發達國家已經是成熟技術,發展的新產業也是國際市場上開始產能過剩的產業。而現在技術進步的源泉更多的來源于科學的發明。目前正在發生的新科技和產業革命的機會對各個國家都是均等的。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后,有可能在重點領域和重點地區引領創新,也就是說在全球化、知識化、信息化、網絡化條件下,我國與發達國家在重點領域處于同一個創新起跑線。其次是從引進創新轉為自主創新。引進創新的源頭在國外。核心技術關鍵技術不在我們這里。這種引進創新能提升自己的技術和產業水平,但不能改變后進地位。自主創新則著眼于原始創新,產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成果。這反映我國經濟和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自主創新不等于封閉創新。創新無國界,現代經濟增長是以劃時代的創造發明為基礎的一個過程。任何單個國家的創新都有其國外同行的研究基礎,自主創新不拒絕在主攻同一創新方向過程中吸收和引進國外的新發明、新技術。這就是自主創新與開放式創新的結合。
問:能否請您描繪一下科技創新的路線圖?
答:科技創新的路線圖包括三個環節:上游環節,即科學發現和知識創新環節;中游環節,即科學發現和創新的知識孵化為新技術的環節;下游環節,即采用新技術的環節。這三個創新環節相互聯系就構成科技進步和創新的路線圖。這也表明,科技創新不是單個企業的行為,不是單純的技術創新,而是產學研多個主體介入的合作創新活動,由此就提出了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問題。科技創新體系涉及產學研各個環節中的主體相互間的合作和互動。創新所要求的要素的新組合不僅僅是企業對已有要素的組合,而且要對創新的三方面工作進行新組合,形成大學和企業的合作創新。
(一)通過培訓使我充分認識到走現代林業之路是林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走現代林業之路是由林業發展的趨勢決定的。這一趨勢有以下特點:森林資源遭遇無數次的盲目破壞并持續減少,導致氣候變暖、特種滅絕、生態惡化,保護森林、改善環境的任務加重;森林的多功能日益受到關注,不僅要發揮森林的經濟效益,而且特別要發揮森林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這已成為人類共同追求的目標;人口和經濟的增長形成對資源、環境的壓力及其質量的下降,必須大力植樹造林,培育和發展經營森林,提高林分的質量和效益成為林業的首要任務;社會對林業的需求呈現了多樣化,林業產業領域不斷擴大,木材生產供需矛盾突出,國家每年都要進口大量的木材;現代科學與技術革命的浪潮為各行各業發展注入了不可估量的活力,林業不能游離于現代科技浪潮之外。
林業專業技術人員應該了解現代科學技術革命與林業發展息息相關,許多高新技術成果已廣泛應用于林木種苗、造林育林、森林經營保護和開發利用等林業的各個方面,不僅促進了林業的科技進步,而且極大地提高了林業的三大效益,給林業帶來了無法估量的推動力。實踐證明并將繼續證明:推進現代林業發展的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進步。林業專業技術人員要認真研究現代科學革命理論、現代技術革命實踐、以及現代科學技術革命特點。在理論和實踐上不斷地創新,以自己豐富的林業技術和不斷提高的理論功底,適應全球科學技術的產業化、經濟化、社會化,發展多元化,結構整體化,技術數字化,信息網絡化,努力在拓寬現代林業之路和推進現代林業發展上取得成效。
(二)深刻領會,全面把握森林可持續經營理論
可持續發展作為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已經深入到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最終有賴于各部門的具體實踐。林業是集社會、經濟、生態資源于一體的特殊行業,是一項不僅具有經濟產業功能,而且是一項不可替代的社會事業。森林資源發展的重要性和迫切需要,要求我們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引入到林業建設的具體行動、措施、制度、政策、法律等各個層面,實現以森林資源本身的可持續發展為基礎的生態、環境、經濟、社會的全面可協調發展。
森林可持續經營理論的涵義為:首先是提升森林資源的質量,林分應該是健康、穩定的,且結合人們的經營目的其綜合效益是最佳的,特別是森林資源與林地應當可持續地管理以滿足當代和后代的對社會、經濟、生態、文化和精神的需求。這些需求包括森林產品與服務,如木材與木材產品、水、糧食、飼料、醫藥、燃料、居住、就業、休閑、野生動物棲憩地、景觀多樣性、碳沉積與碳庫,以及其他森林產品等方面。森林可持續經營的總體目標有三個方面:一是提升森林的價值和生態功能,保持林地的生產力和森森的可再生能力,提高森林資源的承載力;二是保護森林生態系統內生物的多樣性;三是保持森林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穩定性,維持森林生態系統的長期健康和持續活力。我省林業的發展為促進林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森林可持續經營理論是由世界林業發達國家之一德國的林學家提出和創立的,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充分肯定,也是我國林業生產急需的理論與技術,非常適合我國的國情和我省林情,是解決大面積人工林生長衰退、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差的最好方法。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刻領會其理論精髓,并結合生產實際,消化吸收,創造性地推廣應用,為我省現代林業建設注入先進理念。
二、珍惜培訓機會,幫助工作前進
我省的森林覆蓋率與德國、奧地利等西方發達國家基本持平,但森林質量同他們相比遠遠不在一個水平上,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森林經營水平與他們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森林經營滯后已經成為制約全省林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這就迫切需要我們更新觀念,提高森林經營在林業可持續發展中重要性的認識。同時,隨著林業重點工程的全面實施,在現階段和未來的相當長時間內,繼續擴大造林面積的空間已經不是很大。因此,要適應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只有大力開展森林經營工作,提高森林質量和林地生產力,才能縮小安徽林業與發達地區和國家林業的差距。總之,我省林業專技人員是建設現代林業的中堅力量和希望所在。大家一定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林業發展的各個方面,把現代林業的思想和理念滲透到林業建設的方方面面中去,自覺用森林可持續經營理論指導實踐,共同努力,推動安徽林業又好又快發展。
三、充分運用知識,促進林業發展
首先,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強與社區群眾的交流和溝通,讓他們了解身居江河源頭的特殊性和森林資源對人類生存的作用意義;認識保護森林生態環境是為了自己,為了江河下游人民,為了全人類;認識到合理利用資源的重要性、必要性。變被動為主動,變你要我保護為我要保護。
其次,要激發社區群眾的自信心,讓他們相信自己是能管理好森林資源的。我們在溝通與交流的基礎上,相信群眾就要相信他們的想法是正確的,相信他們是能夠辦好自己的事情的。只有相信群眾才能誠心誠意向他們學習,誠心誠意與他們溝通、為他們服務。只有相信群眾才會充分肯定他們工作的成果,不斷激發他們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讓他們自覺成為保護森林資源的主體。
【摘要】建筑產品的質量問題是人們最關心的問題,本文詳細的闡述了質量管理、形象設計及資金問題。
關鍵詞 工程質量管理;中心和基本思想;形象設計;資金問題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Measures
Chen Wei-feng
(Handan City Ruijie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Co., LtdHandanHebei056000)
【Abstract】Building product quality problem is that people are most concerned about, the paper elaborated quality management, image design and funding problems.
【Key words】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And the basic idea of the center;Image design;Funding problems
自從有了人類一后,建筑就開始了發展,人們為了起居環境的改善和社會環境的改變,改造自然和創造著人類建筑史的文明和輝煌,從最初的猿人有洞而居到如今的高樓大廈,人們大概都關心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建筑產品的質量問題。
1. 工程質量管理工作討論
1.1質量管理是一個全局的過程,從他的最初設想開始它就存在了質量管理問題。從規劃,設計,施工到最終產品投入使用,質量管理隨始至終。
(1)規劃開始就開始了質量管理工作。規劃是一個綜合性較強的科學,它綜合了自然環境、建筑、人文、社會等學科的知識。一個優秀的規劃,它可以使建筑產品投入使用后就消除了無形的質量隱患.辟如:地震和火災發生的時候,車輛的通行、人員的疏散、環境的污染等問題。這些問題在建筑規劃方案設計階段就存在著。
(2)為什么我們如今的環境問題比較嚴重:相當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我們的一部分先輩沒有全面的規劃意識,沒有從整個社會的發展來考慮,所建工程對日后的人文、風貌以及環境的影響較大。
(3)北京一家倉庫發生了一場火災,當七八十輛消防車到了著火現場時,卻因沒有消防循環通道無法靠近著火倉庫,而發揮有效作用的卻只有四、五輛。為什么呢?就是當初規劃者在規劃質量的發展意識上存在問題,對這些日后可能發生的質量問題缺乏認識,甚至沒有考慮。眼看著昨日的成果和財產在火光中“”著化為濃煙滾滾。
1.2設計質量是質量管理的繼續和深入發展 政府必須在盡量快的時間里建立設計監理部門,為什么呢?設計是一個技術成果,而這種技術成果將轉化為社會產品,這個社會產品的質量如何,成本考評如何,需要人們的認同和歲月的考驗。
1.2.1設計中往往存在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由于設計與實際相結合得較少,所以設計者自以為是,結果設計中本身就存在質量上的缺陷。包括設計意識落后、思想理念和當時當地的人文風貌脫離,和社會發展的趨勢不一致,設計的理論分析研究以及計算出現與實際脫節。導致在當時的施工中或者在投入使用后不長時間就出現質量問題。
(2)由于近幾年的質量事故較多,相當一部分設計者思想保守,懼前怕后,在設計中不惜用“大炮打蒼蠅”的手段或者用“萬兩黃金去建雞舍一個”。這也是一個質量管理的問題,為什么這么說呢?當樓房倒塌以后造成了國家財產的嚴重損失,而消費大量的物力、財力去建設。從性質上說,如果前者是一個質量管理的問題,那么我們為什么就不能把后者也當作一個質量管理的問題?我們應當認為,沒有一個權威的機構,來制止工程上的大量浪費和本不應該的開支,生產企業在想方設法降低生產成本,建筑行業也應該降低成本。同時必須在降低成本的同時還要出高質量的產品。
(3)設計質量中還從在一個“綠色化”問題。所用建筑材料是否達到環保要求;是否合理的利用了自然資源,如:采光、通風、以及太陽能;等等。以免使用中出現“二次設計”和“二次施工”。
(4)裝修階段的設計,特別是住宅裝修設計。有好多家裝公司的設計師根本就不是建筑裝修專業或建筑專業畢業,只是某個美術學院或某個藝術學院畢業,懂得電腦效果圖的制作及簡單的繪圖就進行家裝設計。他們為了取悅于業主或滿足個人的某些利益,破壞結構等造成人為的質量隱患。這種現象普遍存在。
1.2.2總之,設計中的質量管理,是一個關系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安全的關鍵環節,合理的設計、良好的企業意識、質量意識、敬業精神才能設計出綜合效益較高的產品。
2. 質量管理的中心和基本思想
2.1質量管理的中心環節。 以規范的法規、制度為準繩,以從嚴執法為實際出發點。質量管理為什么老是出問題呢?什么原因?施工人員,管理人員,法的意識談化,沒有“規范”和“法”的概念,導致把關不嚴。產生這些情況的原因較多,這里簡單地談談,比如:建筑市場的腐敗,假冒偽劣產品盛行,質量管理人員素質底下等等,這些都影響了建筑產品的質量。這方面的問題,有關報紙雜志討論的較多,這里就不多談了。
2.2質量管理的基本思想是為人服務的思想。
(1)建筑產品生產完成以后就被人們使用,質量管理當以人為本,建筑工程生產的目的是為人服務,改變和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管理以人為本的思路就是建筑管理者以良好的質量意識為人服務。人是管理的主導者和建筑產品的受益者。
(2)工程設計、施工要求管理人員有較高的技術素質。質量工作隨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發展,需要不斷更新人的大腦,不斷采取新工藝,新標準,新技術來進行建筑產品的生產。高素質的人才是這些成果得以實施,是質量管理的根本保證。
2.3質量管理工作中的指導性文件,標準和相應的法規規范。
(1)建筑本身是在市場經濟下運行,質量管理和市場密切相關。相關的指導性文件,法規必然需要密切配合市場。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往往會出現新技術,新工藝已經在施工中應用,而標準化規范和質量檢驗標準卻未及時出現,就是出現,局部也只是廠家的標準,而建筑市場需要統一的市場標準。等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運行一段時間以后才出現了相應的標準性文件,而正是在這期間的一段時間,質量管理就出現了斷層,所以我們的科研部門及各個廠家當以市場為主導,當新工藝、新技術在市場上運行時,以超前的意識和更高層次的水平來引導和制定新標準,規范市場,避免施工中的盲目性,并以靈敏的反應同各個廠商聯系,當新的材料和工藝出現以后,在其上市的同時,新標準新規范能否隨之而生。
(2)政府相應機構當以積極超前的意識來發展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同時當以統一的標準來指導市場。這樣使質量管理有一個切實可行的保障,避免質量管理的斷層。
3. 質量管理工作中的形象設計
這里所說的“形象設計”是指質量管理中的工作人員的素質和形象,個人行為和職業行為。是一個企業、一個政府職能部門權威的外在表現。形象設計包括:
3.1質量管理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 質量管理要求管理人員具有相當水平的管理知識和相應專業知識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而我們社會衡量這種人員水平的依據就是看其是否具備管理資格和質量檢查能力。所以社會、政府通過培訓等手段來保證這些人員素質的提高。
3.2質量工作人員的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
(1)職業道德是指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員在特殊關系中,長期社會職業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具有自我職業特征的職業道德原則、規范的總和。
(2)近年來的工程重大惡性事故和建筑領域的故意壓價,違法發包的業主,出賣圖簽及私人設計,越級或掛靠承包工程,這些問題既是違法行為又是違背職業道德的行為,問題的根源是質量工作人員及建設者為金錢左右,違背職業道德靈魂變得丑惡,置國家法律于不顧撈取金錢。這其中有不少奸商利用我們法制的不健全和市場的不規范進行投機,來腐蝕拉攏當權者。重慶虹橋垮塌事故中,5個當權者受賄,玩忽職守者8人。
(3)工程質量是民族素質的一個重要體現。人類社會發展史證明,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重視人的道德修養主張人們通過自身的修養和學習,成為高尚的人,有理想的人。
(4)一個企業需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樹立企業精神。一個企業在注重企業文化建設的同時必須注重思想理念教育。領導者自身的道德素質的提高,領導行為的規范和品格的修養。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對領導者不定期的進行職業技能的培訓,同時對其進行道德教育和培訓,不斷提高其道德水平和技術水平;克服其工作中的長官意識,急功近利思想和好大喜功的工作作風,為了自己“政績”的輝煌,還有日后的“升遷”,違反科學違反規律直接導致工程重大事故和工程質量問題的事已經太多了。作為企業的領導者當以良好的質量法制意識,高度負責精神和精良的技藝,嚴格按科學辦事,來組織建設。
(5)工程質量的關鍵在人,在企業的領導和管理者。領導講原則、講正氣,質量管理工作人員要有良好的技能和強烈的責任心,要有職業道德,要求我們的職工明白,質量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一個全民的事是一個企業的事,質量意識則是一個企業的精神體現,乃至于一個民族素質的體現。
3.3質量管理中的科技成分和理論研究。 質量管理隨市場和科技的發展而發展,高科技在工程建設中的引用要求質量管理工作必須隨機適應。企業和政府中的質量部門當以質量理論研究和實際工作相結合。技術的不斷的發展,質量管理作為一門管理技術的地位和作用變得更加突出,企業必須具有一定的人員來進行質量工作的研究和分析,并制定系列的質量管理措施,進行質量全過程的有效預控,使質量有一個良性循環。
4. 質量工作中資金問題
(1)質量管理的資金投入,是一個企業將有形資金轉化為一種無形的財富的過程。
(2)質量管理工作當以高標準高水平,超前形式進行資金的投入。市場在發展,新工藝、新標準、新材料的出現,要求質量管理部門隨之發展,質量管理部門當以超前的意識進行培訓質量管理人員,需要政府和政府委托部門以超前的意識進行質量管理的資金投入,敏感的市場效應需要的質量管理部門隨時給予靈敏反應。
(3)一個企業的質量管理時有遇到難題,新工藝、新標準、新材料的出現,要求質量管理部門的目標管理,加大目標管理的資金投入。比如防火、消防、節能、“綠色化”、“品牌化”、等方面的培訓管理。這種投入是企業永遠走在市場前列的保證。
胡立君:我認為產業結構有三種含義:第一。指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物質生產部門之間的生產聯系和比例關系,主要是農業、輕工業、重工業三者之間的比例關系。第二,指國民經濟中各物質生產部門內部的組成及其相互間的生產聯系和比例關系,如工業內部原料工業與加工工業之問的比例關系。第三,指國民經濟中各產業(包括非物質生產部門)的組成及其相互間的聯系和比例關系,主要指第一、第 二、第三產業之間的聯系和數量比例關系。
記者:一切決定和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對產業結構的變動產生直接的或間接的影響。知識與技術創新、人口規模與結構、經濟體制、自然資源稟賦、資本規模、需求結構、國際貿易等是一國產業結構演變過程的基本制約因素。您能具體介紹幾個重要的因素嗎?
胡立君:好吧。我具體介紹幾個對產業結構重大影響的因素。
第一是知識與技術創新。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是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量,也是產業結構變遷的動力。科學技術發展是影響產業結構變化的最主要因素。技術革命、技術創新和擴散都對產業結構的升級產生影響,特別是技術革命,往往導致一些新的產業部門的誕生。第一次技術革命中的紡織工業基本上是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而第二次技術革命中發展起來的汽車、化工、鋼鐵等產業群則具有資本密集的特征,在第三次和第四次技術革命中誕生的新產業,如計算機工業、宇航工業等屬于知識技術密集或資本一技術密集型產業。新技術革命不僅促成了各個時期主導產業的變化,也使各產業在產業結構中的地位發生變動。同時,技術創新促進了產業發展。科學技術創新要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必須從知識形態轉化為物質形態,從潛在的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而這一轉化正是在技術創新這一環節實現的。技術創新是一個不間斷的過程,從動態角度看,技術創新過程是同科學研究形成新的發明,新產品開發、試制和生產,市場營銷等環節構成的。技術創新是產業成長和發展的推動力量。技術創新促進產業發展的例子不勝枚舉,就農業而言,現代農業與傳統農業相比,其科技含量不可同日而語。現代農業科技拓寬了農業生產領域,推動現代農業持續發展。例如,溫室栽培技術、滴水灌溉技術、品種改良技術等都極大地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再如,計算機工業的發展,不論是硬件技術還是軟件技術創新,近二三十年來,都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科學技術方面的重大發展,對產業結構演進的促進作用日益加大。
第二是自然資源稟賦。自然資源是社會生產過程所依賴的外界自然條件。一國自然資源的桌賦狀況(包括地理位置、土地狀況、礦藏總量及分布、水資源、氣候等)對一國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經濟最早在寒帶地區和沿海地區得到發展,當今許多發達國家的自然資源條件優越,印證了自然資源的重要性。自然條件的好壞直接影響一國農業的發展。而地下資源狀況,直接影響采掘工業、燃料動力工業以及重工業的結構。自然資源狀況對產業結構的影響是相對的,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將使許多原來難以采掘的資源得到開發,并能開展綜合利用和節約代用天然原料;通過國際貿易可以彌補國內資源的短缺,緩解自然資源對一國或地區產業結構的制約。從縱向發展過程看,對于大部分國家而言,作為工業化發展與經濟增長的初始條件或先決條件,自然資源稟賦在一國產業結構轉換過程中的不同階段,其作用與影響是不同的。越是在初、中期階段,其影響與作用可能越大。當初級產品生產的比較優勢被制造業所取代,從而完成了起飛與初期階段過渡時,它的作用與影響會趨于減小。
第三是需求結構。由于需要具有引導生產的作用,因而需求結構的變動會導致產業結構的變動。大量的統計分析表明,需求結構的變化與產業結構的變化是相對應的。在低收入階段,恩格爾系數較大,人們的生活處于溫飽水平,對吃、穿等產品的需求占主導地位,同時居民儲蓄較少,無力發展資本集約型產業。在溫飽問題基本解決后,需求結構的重點從必需品轉向非必需品,特別是耐用消費品。這種變化拉動了產業結構的變化,資本物品的生產也迅速增加。因而,以農業和輕工業為中心的生產轉向使用工業原料的以設備、耐用消費品制造為中心的基礎工業和重加工業的生產。同時,在這一階段農業、輕工業的充分發展和勞動生產率的大幅度提高,提供了超過它們自身需要的過剩資金和勞動力、使資源向非必需品生產的轉移成為可能。在人均收入高水平階段,物質產品已相當豐富,人們消費選擇的余地大為擴展,人們對精神生活、生活質量和生活環境的要求大大提高,需求趨向多樣化,個性化。為了適應多變的市場需求,少品種、大批量的生產方式日漸由多品種、少批量的生產方式取代。現代技術的發展使得生產過程中原來的單品種、大批量的硬性生產流水線向多品種、小批量、大規模的柔性生產線的轉變成為現實。目前出現的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完全可以使同一生產流水線上的產品在樣式、顏色、品種等方面有所區別,從而使得企業的產品能夠適應與滿足市場上不斷變化的多樣的需求。同時售前、售后服務空前發展,促使以信息咨詢業等為中心的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使產業結構迅速走向服務化。
第四是人口規模與結構。人口規模具有數量與質量兩個方面的規定。人口數量是指一國某一時點上人口總置,質量指的是在既定的人口總量中不同的構成。在自然資源、資本數量與可利用技術既定的條件下,經濟增長的速度或一定時期國民產出的增加取決于可資利用的勞動力數量。發達國家在工業化初期推動其產業結構轉換的起始階段,曾經受到了勞動力不足的制約。例如美國曾依靠大量的外國移民來緩解工業化進程中勞動力不足所產生的嚴重制約。在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勞動
力質量(勞動者身體與文化素質)起主要作用。而勞動力質量的提高主要源于人力資本投資。正因如此,現代教育發展成為實現一國產業結構轉換升級的基礎性產業。因教育的發展所形成的對一國人力資源的開發,促進了科學技術水平與管理能力的普遍提高,從而為現代產業乃至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大量急需的最稀缺的資源――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高級熟練工人。能否向新的或發展擴大中的產業源源不斷地輸送所需的勞動力,是產業結構不斷演進的重要條件,勞動力中缺乏這種可移性將阻礙產業結構向更高的階段發展。
第五是國際貿易。國際貿易是在開放條件下來自外部的影響產業結構變動的因素。它對產業結構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國際比較利益機制實現的。一般來說。各國間產品生產的相對優勢的變動,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引起進出口結構的變動。進而帶動國內產業結構、消費結構和貿易結構的變動。國際貿易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推進,促進了產業的國際轉移。目前。各種跡象表明世界經濟正處于重要的轉變時期,世界范圍內的產業結構調整主要表現為發達國家大力發展信息產業、新材料產業、生物工程產業等,對于普通制造業、家用電子產業,則保留研究開發部分,將生產裝配部分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產業國際轉移的范圍也隨之擴大,產業轉移呈現多層次性特征。世界范圍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轉移將對國際分工格局、世界經濟格局和主要國家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產生深遠的影響。
除上述因素外,一國資本的積累程度、國際投資規模、經濟機制、產業政策、歷史條件、戰爭與和平環境等,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一國的產業結構。總之,上述種種決定和影響產業結構的因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這些因素可能互相促進、互相制約,以至互相抵觸,綜合地影響和決定著現有產業結構的變化。因時間關系,我就不展開講了。
記者:我國要提高產業國際競爭力必須進行產業結構優化。產業結構優化具有特定的含義和豐富的內容。它是政府制定產業蛄構政策的目標導向。胡教授。請懲談談產業結構優化的含義和內容。
胡立君:產業結構優化是指通過產業調整,使各產業實現協調發展。并滿足社會不斷增長的需求的過程。產業結構優化是一相對的概念,它不是指產業結構水平的絕對高低,而是在國民經濟效益最優的目標下,根據本國的地理環境、資源條件、經濟發展階段、科學技術水平、人口規模、國際經濟關系等特點,通過對產業結構的調整,使之達到與上述條件相適應的各產業協調發展的狀況。
產業結構優化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它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和時點上有不同的優化內容。
一是產業結構的合理化。產業結構合理化,是指產業結構由不合理向合理發展的過程。即要求在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上,根據消費需求和資源條件,對初始不理想的產業結構進行有關變量的調整。理順結構,使資源在產業間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產業結構是否合理的關鍵在于產業之間內在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的一種不同于各產業能力之和的整體能力。產業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是協調,結構的整體運行質量越高,產業結構就越合理;反之,產業結構就越不合理。
二是產業結構的高度化。資源利用水平應隨著經濟技術的進步不斷突破原有界限,從而不斷推進產業結構中朝陽產業的成長。其標志是代表產業技術水平的高效率產業部門比重不斷增長,經濟系統內部顯示巨大的持續創新能力。產業結構的合理化與高度化有著密切的聯系。產業結構的合理化為產業結構的高度化提供了基礎,而高度化則推動產業結構在高層次上實現合理化。結構的合理化首先著眼于經濟發展的近期利益,而高度化則更多地關注結構成長的未來,著眼于經濟發展的長遠利益。因此,在產業結構優化的全過程,應把合理化與高度化問題有機結合起來,以產業結構合理化促進產業結構高度化。以產業結構高度化帶動產業結構合理化。在產業結構合理化過程中實現產業結構高度化的發展,在產業結構高度化進程中實現產業結構合理化的調整。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產業結構優化。
三是產業結構的均衡發展。一方面是產業部門間的均衡發展,另一方面是產業發展的穩定性,即從時間序列的產業波動性評價產業的均衡。產業的協調發展,是指產業部門、產業要素在產業發展中要協調一致。合理的產業結構是一種比例協調的結構,意味著不存在明顯的短缺、剩余產業,也不存在著瓶頸產業,各產業均能合理、有序地發展。
四是產業發展的效率。產業結構優化的根本目的在于產業發展,即國民經濟中各個產業通過優化相互之間的關系,實現各產業的高效發展。可以從速度、質量和效率三個維度來考察產業發展的狀況。產業發展速度表示某一產業總體規模擴張快慢,一般用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就業人數增長率等指標來衡量;產業發展的質量從更長遠和更深層次來揭示產業發展的可持續性和內核動力,常用技術進步率、產品的技術層次分布、單位資產的產出額等指標來衡量;產業發展的效率是表征某一產業的發展的綜合性指標,可以從資源配置效率、資源利用率、技術進步與擴散度及其對其他產業的帶動效應來考察。國內外的實踐表明,產業結構優化程度與處于結構之中的各個產業的發展速度、發展質量都是息息相關的。是提高產業發展效率的基本保證。
記者:對于提升我國農業、工業的國際競爭力,您有那些產業結構優化的對策呢?
胡立君:今天我只能從宏觀上簡要地談幾點對策。我認為提升我國農業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結構優化對策主要是3點。
一是適應新形勢,始終重視農業發展。農業面臨自然和市場兩大風險。農業生產上去很難。掉下來容易,必須始終高度重視。農業和農村工作。要堅持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深化農村改革,保持農村經濟的活力。加強以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科教興農。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二是推進農業產業化,提高農業效益。農戶經營規模小,主要帶來三個問題:一是不利于采用先進技術;二是不利于進入市場;三是效益較低。農業產業化經營為解決這三個問題開辟了現實的途徑。從事農產品加工和銷售的“龍頭企業”,一頭連著市場,一頭連著農戶,企業根據市場的需求用經濟手段引導農民生產。為使農民生產出適合市場需要的產品,企業向農戶提供技術服務,不僅使小規模生產的農業解決了進入市場和采用先進技術的問題,而且使一家一戶經營的農業走上了分工協作的社會化生產道路,使農民有可能分享工業和商業的利潤。提高了農業的效益。
三是完善農業風險管理體系,激發和維持農民積極性。為了使調動和維持農民進行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制度化,應該建立能夠調動農戶、政府及社會各界人力和財力的,包括農產品價格支持項目在內的完善的農業風險管理體系。從我國目前情況看,應該同時建立農產品價格支持基金和農業保險基金,并將二者結合在一起,構成統一的農業風險基金,作為我國農業風險管理體系的經濟基礎。這樣結合的好處在于,該基金可以同時具備多種功能:重災年補償農戶損失并抑制農產品價格暴漲;豐年以保護價收購過剩的農產品;平年還可以用于積累,進行自我發展。從
組織機構角度看,為了降低農業風險管理體系的運行成本,可行的方法是借助現有的農村基層政權、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網絡以及農村信用社、農村供銷社等組織系統,結合正在逐步建立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將各自為政的多個不同系統重組。形成一套可以使人力、財力、物力資源共享的統一的多功能組織機構系統。這種機構重組,由于實現了資源共享,既可以解決現有各個機構體系普遍感到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緊張的問題,更好地完成各種職能,又可以從總體上精簡機構,提高辦事效率和效果,節約國家有關行政開支,也可以從根本上減輕農民負擔。
提升我國工業產業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結構優化對策主要是兩點:
一是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總體發展戰略應是“跟蹤前沿,重點突破,引進創新”,這一戰略是由我國現階段的經濟實力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現狀決定的。實施這一發展戰略應注意以下要點:
第一,密切跟蹤世界高科技發展前沿,基礎領域的重大研究項目由國家投資,努力培育高技術發展的根基。但高技術發展重點始終應該是產業應用技術,特別是重點產業、支柱產業和對改造傳統產業有重要價值的高新技術。
第二,貫徹“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指導思想,既要把握世界高新技術的發展方向,又要注重國際分工和我國比較優勢的發揮,使高新技術產業真正成為促進我國產業技術結構升級和國際競爭力提升的強勁原動力。
第三,引進高新技術必須注意消化吸收,將引進技術變成我國產業追趕世界技術水平的契機,尤其是要避免再走重復引進和“引進――引進――再引進”惡性循環的老路。
第四,高科技企業家是將高科技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國高科技企業缺乏具有現代企業駕馭能力的企業家隊伍,培養和造就大批一流素質和管理能力的企業家隊伍是我國高科技產業發展過程中的最緊迫任務。
第五,高新技術產業具有高投資、高風險的特點,要充分利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所提供的市場融資機制,借鑒市場經濟發達國家高科技風險投資基金的運作經驗,鼓勵和支持高科技風險投資基金的設立和運作,使之成為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壯大的“催化劑。”
二是用先進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是我國工業產業結構調整努力的方向,但傳統產業的整治則是當前我國工業發展中關系全局的大事。
關鍵詞: 高職院校;職業能力;培養;提高;看法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vocational ability;cultivate;improve;opinion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29-0236-02
0 引言
十多年來,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迅猛,在校生人數持續增長,畢業生就業率也一直居高不下,有些院校就業率甚至超過本科生或研究生的就業率。特別是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啟動以來,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職業院校深化改革、創建品牌,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以我院為例,近三年畢業生就業率均達99%以上。雖然高職院校畢業生普遍受歡迎,但我們也清楚地看到隨著招生總量的大幅增加,在很多省市的高考錄取中,總分750分的試卷只考兩百多分,甚至一百多分的成績,也都能被高職院校錄取。高職的大擴容,雖然滿足了社會對人才學歷的要求,但卻以育人質量的普遍下降作為代價,以高職院校教育的聲譽貶損作為代價。
隨著經濟的發展,市場競爭激烈,企業越發需求有經驗、有準備的“職業人”。由于高職院校畢業生文化基礎相對較低,加之剛畢業尚未完全具備適應社會及崗位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心態,充其量也只是 “半成品”。因此,作為高職院校的大學生,作為高考大軍中的最后一批,他們能否真正適應社會,能否在整個職業生涯中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潛能,實是令人擔憂。據有關報道,每年都有相當一部分高職院校大學生群體就業后因不能適應企業工作環境、企業文化、人際關系等面臨失業或第二次擇業。因此,高職院校的大學生在大學階段迫切需要培養與提高職業能力。在此,本人就如何培養和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能力,從五個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1 全面、科學地理解職業能力的內涵
《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指出:“職業教育要為提高勞動者素質特別是職業能力服務。”職業能力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核心目標。職業能力包括創新能力、公關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分析判斷能力、適應能力、競爭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職業能力是從事任何職業活動都需要的能適應崗位不斷變換和技術飛速發展的綜合能力或基本能力。高職院校畢業生走上社會,最終能否在實踐中真正“合格”,取決于其是否具備超出某一具體職業技能的知識范疇和普適性能力。然而,很多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往往側重于培養學生某一項專業技能或實踐操作技能,認為培養學生某一項操作技能就是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因此,這是片面地,錯誤地理解職業能力。由團中央學校部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近年聯合的《大學生求職與就業狀況的調查報告》顯示,企業對大學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為:環境適應能力占65.9%,人際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達能力占54.5%,專業能力占47.7%,外語能力占47.7%。由此可見:企業真正所需要的勞動者,不僅要具有熟練的操作技能,而且更要具備與之相應的能力結構,即企業在選用人才上,更注重綜合素質與能力,而不是某一單方面的能力。高職院校應全面、科學地理解職業能力,深刻把握職業能力的內涵,并根據職業能力培養的要求制訂新的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使培養的人才具有較強的綜合職業能力,從而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2 加強文化基礎和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
隨著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科學技術領域不斷推出高新技術成果,科技成果的轉化要求職業教育迅速為生產一線充實大量高素質知識型、實用型、技能型、管理型人才。但長期以來,由于傳統職業教育受到重專業技能,輕文化素質教育傾向的影響,造成許多職業學校學生理論知識欠缺,文化基礎薄弱,知識面窄,思維簡單呆板,缺乏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等。因此,很難適應市場經濟對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
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相對本科院校文化基礎較差,思想上普遍存在一定的厭學現象,但仔細剖析,他們的形象思維強于空間思維,具有很強的可塑性。首先,我們要積極引導學生全面、正確地認識自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其次,要積極引導學生鍛煉并具備較強的自學意識、創新意識。第三,要積極引導學生努力學習文化知識,打好專業基礎。文化基礎和專業理論知識是學生提高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根基,我們要處理好文化基礎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關系,大力加強文化基礎和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構建扎實的文化理論知識體系。只有文化基礎和專業理論知識面寬、有深度,才有利于學生今后工作的開展和創造,才能加強他們換崗轉業的應變能力,才能使之進一步自學深造和持續發展。
3 立足于區域經濟發展,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加強“校企合作”
近幾年,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高職教育發展雖然呈上升趨勢,但高職教育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的能力仍亟待提高。許多高職院校提出了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目標和指導思想,但實際上不少職業院校仍習慣于傳統辦學思路,職業教育的改革力度不夠,還不能看到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互動雙贏關系,因而不能積極主動地在區域經濟發展方面有所作為。
高職教育關系國計民生,關系國家和民族利益,關系產業、行業和企業的發展。高職院校能否更好地為區域經濟建設服務,關鍵在于樹立“以不斷地了解企業的需求,不斷地為企業分憂,通過協助企業來培養學生,通過培養學生來協助企業”的校企融合、互動的辦學理念,實現企業、學校、學生三方的共贏,也只有在這種理念下,才真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如我們學院,地處福建沿海,經濟發達,工業、農業發展迅速,企業眾多,我們就可利用其地理優勢,堅持以海峽西岸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需求為導向,加強“校企合作”,立足福建,面向全國,努力培養現代服務業所需要的各類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服務。
4 開展技能大賽,以考證促學,推行“雙證書”制度
開展各種技能大賽也是高職高專院校教學工作中的一個重點。高職高專院校應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技能大賽,爭當“比賽狀元”。通過各種技能大賽激發學生學習職業技能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增強學生就業競爭能力。如我們學院每年都會堅持從班級中選拔尖子選手,組織專業老師組成技能小組進行訓練,積極組隊參加省、市及全國舉辦的各類專業技能競賽,讓學生的技能水平和心理素質在眾多強手參與的競賽中得到鍛煉和提高。今年,我院又派出了21名學生參加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8個賽項的角逐并取得較好成績:榮獲團體賽一等獎1項——移動互聯網應用(APPS)開發,團體二等獎2項——汽車營銷、工業分析檢驗,團體三等獎3項——汽車檢測與維修、計算機網絡應用、現代物流儲存與配送作業優化設計和實施;榮獲個人賽三等獎1項——英語口語(專業組)。此外,學院多年來一直堅持推行“雙證書”制度,以技能達標為目標,在管理上通過采取“重考證計劃的執行、抓技能達標和考證通過率、嚴把畢業證書關”等系列措施,要求各專業學生參加相關專業技能等級或職業資格證書的考核,促進學生努力學習各種職業技能,使學生的職業能力在畢業前便得到社會的認可,同時為學生今后上崗、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我校畢業生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獲取率達99.24%,位居省內高職院校前列。
5 通過各種途徑,強化和建設高職院校“雙師型”師資隊伍
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重點就是“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張揚高職高專特色、培養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開展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那么,如何強化和建立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具體可通過以下各種途徑:
5.1 加強高職高專院校教師培訓 “雙師型”教師隊伍不僅是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更是高職教育辦出特色的關鍵。高職院校要不斷完善教師培訓制度,加強教師的崗前培訓、教學能力培訓、教材建設與課程開發培訓和繼續教育,努力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專業水平、實踐教學能力和技能水平。為了適應新形勢下對“雙師型”教師的需要,如我們學院規定每位教師每年必須參加至少一次的繼續教育,部分在編專職教師必須到生產第一線進行專業實踐訓練,特別是規定缺乏專業實踐經驗的新教師,應不定期到企業鍛煉、學習,其他教師則應按要求利用寒暑假期間開展行業、專業、社會調查,了解、熟悉相關職業崗位人才需求的素質、知識和能力要求,掌握企業生產、服務、管理的理念、技術和技能,把行業和技術領域中的最新成果引入課堂,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促進學生各種職業能力的發展。
5.2 拓寬引才的視野與渠道,合理引進人才 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獲得相應職業領域的職業能力,其培養目標更強調“應用型”。而高職教育的師資大多還是從高校引進的,對從事職業教育他們最大的不足就是缺乏實踐經驗。因此,在師資引進方面應拓寬引才的視野與渠道,完善人才引進機制,合理引進人才。如在企事業單位中,同樣擁有大批學術扎實、經驗豐富、道德高尚的高層次人才,我們應根據實踐教學工作的需要,把這樣的優秀人才納入引進的范圍,使其在專業能力方面,做好教師、培訓師、鑒定師;在職業素養方面,做好學生的教練、導師、益友。或者,亦可聘請一些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教學能力的行業專家、成功人士、高級技術人員、工程師等到學校兼職、講學,做好學生的實訓指導,以此提高實踐教學水平,達到人才培養的目的。
5.3 建立創業機制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就業之源。總書記在十報告指出:“要貫徹勞動者自主創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和鼓勵創業的方針。”十首次把“鼓勵創業”寫入我國的就業方針,進一步充實和完善了我國的就業制度。我們要充分發揮“雙師型”教師潛質和潛力,鼓勵他們在業務對口的條件下兼職和創業。如學校可充分利用自己的教育資源、實訓基地和社會影響,建立良好的“產學研”創業機制,幫助具有“雙師”素質、能在“產學研”中創造較好效益的教師兼職和創業,并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合作,以此帶動學生的創業熱情,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各種實踐能力、競爭意識和團隊精神。
總之,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各種職業能力是多方面的,高職院校只有把職業能力的培養放在首位,既注重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又注重其他能力的培養,才能使學生在求職過程中憑一技之長謀職業、靠綜合能力求生存,才能使學生既具備從事職業活動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能,又能夠使學生學會做人、做事,從而走出一條健康、長效發展的職業之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