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5 16:46:2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行政管理信息化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信息化是指培養、發展以計算機為主的智能化工具為代表的新生產力,并使之造福于社會的歷史過程。其以現代通信、網絡、數據庫等為手段,服務于個人行為、組織決策和社會運行,可以極大提高各種行為的效率,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學習、工作和思維方式,并將使人類社會發生極其深刻的變化。在行政管理中推進信息化建設,對于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公平和科學性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天津某開發區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進行了簡單探討。
1行政管理信息化
行政管理信息化是我國社會發展過程中利用信息化技術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產物,有利于增強行政管理效能。一般而言,行政管理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不會繼續沿用以往的管理模式,而是會促進管理向現代化方向進行。總體上,行政管理信息化除了信息化技術通常所具有的快速、準確、高效性外,還有以下特點:a.促使行政管理向公開透明民主方向發展。能夠改變行政管理機構與行政管理對象之間的關系,增加兩者之間的交流互動,改變以往的服務方式,打破信息和權力壟斷,增加管理的透明度。b.凸顯管理的政治性。能夠使全面的數據統計、經濟統計、信息處理輸出成為現實,減少錯誤出現,使行政管理更加規范。c.促使各管理部門信息共享、相互協作,使管理模式由單向向多向轉變。
2天津某開發區行政管理信息化的特點和現狀
與一般行政管理機構相比,大多數開發區的行政管理機構-開發區管委會具有較大自主性,對各項事務高度集中統一管理,例如天津某開發區開發區擁有招商、規劃、土地、財政、勞動人事、項目審批、外事審批、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企業服務、安全生產管理和科技管理等行政管理權限和經濟管理權限,但管理模式較為簡化,管理模式靈活,既有政府管理的特點又有企業化運作的特點。該開發區行政管理信息化也具有自身的特點,即綜合性、系統性。由于該開發區的行政管理管理權限集中統一,職能眾多,管理流程不盡相同,各項工作往往走在改革創新的前沿,因而開發區信息化平臺不僅要功能多樣,涵蓋各個領域,而且還要經常要對流程進行修正、變更,乃至重新規劃,這對信息化建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事實上,該開發區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實現過程不同程度地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響,主要包括:
a.缺乏統一規劃。表現為對近期、中期、長期信息化建設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往往哪個部門提出要求,就先解決哪個部門的問題,不能做到各部門統籌考慮,這樣的結果可能會造成重復投資建設的情況。
b.信息化建設管理體系不健全。表現為不能適應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設的要求,難以體現開發區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特點,管理構架的調整、管理角色的轉變時常滯后于流程的優化和變更。每一個新的信息化平臺建設完成要馬上組織推廣使用,這既需要領導層的大力推進,也需要中層的積極配合,還需要普通管理人員盡快學習掌握。總之,高效、運轉良好的管理體系必不可少。
c.責任規范需要完善。在實際工作中發現,開發區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也是行政管理規范化的過程。每個工作人員都有自己的職責,隨著信息化平臺建設的推進,會要求每位工作人員都要熟悉自己的工作職責,明悉責任和目標,增強工作責任感,大量減少工作中的隨意性。但是,信息化平臺使用中仍然時常會有工作人員出現錯誤、延誤等情況,這一方面是由于使用技能差,更重要的,是由于責任制度不夠完善。d.網絡信息安全建設還不夠健全。眾所周知,維護網絡信息安全對于行政管理部門十分重要。雖然該開發區網絡建設和網絡辦公過程中已區分了內、外兩套網絡,以保證內網的信息不會泄漏到外網上,在信息化安全管理上還存在著不清楚什么網該上,什么網不不該上的問題。
3對開發區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設發展建議
3.1加強信息化建設的統一科學規劃
可以聘請外部專業人員同時安排各部門專業工作人員,根據開發區管理的近期中期長期目標要求對現有已經建設的信息化平臺和網絡按照功能進行梳理,逐步制定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設所需的各項標準和規范,以期實現業務協同、資源共享。盡可能實現原有系統與規劃建設的信息化平臺的目標一致,互聯互通。新建的平臺系統則要嚴格按照統一規劃加以建設。
3.2盡快形成管理體系
推進行政管理信息化必須確立以現代行政管理理論為指導的行政管理創新理念,各級行政管理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要解放思想,大力變革,實行管理創新。領導的重視能夠迅速解決信息化建設工作中的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問題,有利于新管理構架的迅速搭建,可以說,只有領導重視,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設才會得到認真部署、實施,才能真正調動起各個層級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切實落實好各項工作,各方形成合力,解決好實際操作中存在的問題。
3.3大力推進配套制度建設
在制度建設方面應多方學習,掌握相關單位的成功經驗,結合自身單位的實際,形成有效的制度,規范崗位職責,明確操作規程和獎懲措施。與之相應,對行政管理人員信息化平臺使用培訓要常態化,而且要邀請信息化方面的專家人員舉行講座,提高管理人員的信息化建設的整體認識與實際應用能力。
3.4高度重視網絡安全
解決網絡安全問題,除了要加強全員網絡安全教育外,建立嚴密制度也必不可少,同時,可以聘用高水平的計算機科學技術人才進行信息平臺的維護工作,減少網絡出現異常的概率。
總之,開發區管理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具有長期性、復雜性,需要自上而下大力推進,真抓實干,簡化管理流程,使行政管理向靈活、動態化發展,提高效率,真正服務于廣大企業。
參考文獻
[1]齊明山.公共行政學[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6,7.
在高校的組織結構中,行政部門承擔著非常重要的管理與服務職能,是學校教學與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也與人才培養息息相關。隨著我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戰略部署的提出,互聯網科學、計算機科學、信息技術、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已是高校行政管理機制體制改革的現實需求,高校信息化建設也迫在眉睫,高校的行政部門也需要對傳統的管理服務模式進行變革與創新,積極引進信息化的理念、技術和方法,更多采用信息化管理方式,提升行政管理與服務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創建綠色、高效、智慧的管理服務理念,進而開創高校行政管理服務工作的新局面。
一、高校行政管理與服務信息化建設進程中面臨的問題
1.高校行政管理與服務信息化建設存在滯后性
在高校的各項工作中,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是重中之重,而行政管理工作則是處于相對從屬地位,主要強調其管理職能和服務功能,這就使得部分高校的行政管理與服務信息化建設滯后,未能及時建立系統、高效的行政管理信息系統。由于資源和條件的限制,部分高校在信息化軟件和硬件建設上的投入也缺乏持續性、穩定性,行政管理人員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相對單一,對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能力相對較弱,不利于學校行政管理信息化目標的實現。例如,在高校的人事、教學、科研、學生檔案管理工作中,部分行政管理人員仍舊習慣于紙質檔案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思路,對于電子檔案的管理模式還沒有全面展開,這既占用了大量的紙張資源,也制約了檔案管理的信息化進程,影響了行政管理的效率。
2.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的力量相對薄弱
隨著近年來高校的快速發展,其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國際合作交流五項職能日益顯現,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的工作內容和工作壓力都在不斷增多,尤其是隨著在校生人數的增多和教學管理任務的日趨多元化,高校行政事務也在持續增長,需要有更多年輕化、專業性強的行政管理人員補充到原有隊伍當中。但是,高校行政人員的編制配備還存在不足量、不及時的問題,崗位專業能力培訓措施不充分,存在對信息化建設內涵認識不到位的情況,只是將計算機、網絡等信息化設施理解為一種應用工具,沒有從系統角度思考信息化給高校整體運行、戰略規劃提供數據基礎、決策依據、智慧管理。
3.存在一定的信息化資源浪費行為
在高校行政管理的信息化活動中,對計算機、互聯網、信息系統等資源的需求量比較大,但是由于沒有掌握相應的信息化管理技術,或者沒有樹立信息化建設的整體意識,所以在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建設上存在各部門系統單獨建設的情況,導致后期行政管理系統在部門之間不兼容,信息傳遞和共享效率比較低,這不僅降低了行政管理與服務信息系統效率,也是行政管理信息化資源的一種重復建設。
二、高校行政管理服務信息化建設的關鍵要素
1.人員專業化因素
高校行政管理的信息化,人員專業化是最關鍵的因素。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員,不僅需要具備信息化意識,還需要具備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在思想上提高對行政管理信息化的重視程度,提高自身在信息化管理中的責任意識、主動意識。對此,高校的領導需要首先提高對信息化管理的重視程度,安排專門的部門和個人對信息化校園的建設負責,將相關的信息化管理措施在行政管理部門進行宣傳、教育和推廣,提高每個行政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意識和能力,這樣才能更好保障學校信息化管理戰略的有效貫徹、落實和執行。
2.管理制度因素
高校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僅僅依靠高素質的行政管理人員還是不夠的,學校還需要建立和完善相應的信息化管理機制,重視信息化管理的制度建設,能夠對行政人員的信息化行為進行規范和引導,督促行政人員養成良好的信息化工作思維,確保信息技術在行政管理應用中的規范化、標準化。同時,為了提高行政管理部門內容信息資源的傳遞效率和共享程度,以及出于信息的安全性考慮,行政部門的信息化管理制度要有頂層設計,對各類信息化業務的制度建設進行分類整理,建立精細化的管理制度,為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提供更多的參考依據。
3.信息技術因素
信息技術的發展可以說日新月異,高校除了要提高行政人員的信息化意識,完善行政部門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外,還應當加強最先進的信息化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尤其是對于學校行政部門的軟硬件基礎設施,學校一方面要對相關技術設備進行性定時維護和保養,另一方面要做好硬件的更新換代和軟件的及時升級,增強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先進性,確保學校信息化管理系統安全、高效運行。
三、高校行政管理與服務信息化的實現路徑
1.樹立先進的信息化管理理念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信息技術在高校行政辦公領域的應用在不斷延伸和拓展,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已經成為必然趨勢和必然選擇,所以高校只有樹立先進的信息化管理理念,在行政管理領域重視信息化管理技術的應用,才能不斷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對此,高校要加強對于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系統規劃,要從思想和行動上重視信息化建設,保證各項建設投入的持續性、穩定性,積極適應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變革的需要。
2.加強行政管理的信息化系統建設
高校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建設需要對信息化管理系統進行不斷升級和完善,注重信息化系統的可持續建設,以保障行政管理系統信息化工作的高質量、高效率。首先,要對行政管理部門的硬件設施進行升級和完善,尤其是計算機硬件設備、校園網絡條件等,學校只有對其進行有效建設和維護,才能為信息化管理提供有效的物質保障。其次,在軟件系統方面,高校行政管理部門要對系統進行整體設計和戰略布局,要瞄準學校辦學定位、發展方向,規劃、設計、開發整體性、兼容性信息管理系統,打通卡脖子環節,將教師、學生、教學、科研、學科、資產、后勤等信息系統打通,實現系統共建、信息共享,增加數據分析功能,讓信息技術可以多方位促進學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密切學校管理者與在校師生之間的聯系,提升行政管理部門的服務效率和管理質量。
3.提升行政管理人員的信息技術能力
高校行政管理的信息化,需要相關人員具備較高的信息化能力,能夠對一些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的掌握和靈活的運用,這無疑是決定高校行政部門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關鍵。對此,高校必須重視對行政管理人員信息化能力的培養,定期組織相關人員開展信息技術的培訓和學習,對自身的信息科學知識結構進行補充、更新和完善,提高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同時,高校可以通過招聘或選拔的形式,將一些專業型人員充實到行政管理隊伍中來,這樣便于行政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應用和維護,促進行政管理隊伍信息化能力在整體上的提升。再者,高校需要建立規范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對行政管理部門的信息化工作標準進行界定,明確劃分各個部門人員的工作職責、工作權限、工作范圍,如行政部門的信息資源共享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都需要有具體的規定,以保障行政管理部門信息化管理的規范性、安全性。
4.重視行政管理信息化的考核與激勵
高校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僅僅依靠持續性的建設還是不夠的,學校還需要在行政部門內部建立和完善相應的績效考核與激勵,對行政人員的日常行為和信息化管理工作進行規范和引導,督促行政人員積極參與到信息化建設和管理應用活動中來,將學校的信息化資源進行充分運用。高校行政管理部門要在內部建立考核目標,并將信息化應用目標細分到下級部門和個人,并制定與之相對應的激勵策略和考核機制,定期對行政部門以及人員的信息化管理行為進行考核評價,引導行政管理人員積極參與到信息化高校的創建活動中來,在高校形成重視信息化建設、參與信息化建設、提升信息化水平的機制。總之,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加強高校行政管理與服務的信息化建設是必然選擇,所以高校在變革行政管理的傳統模式時,一定要強化信息化思維的工作滲透,提高行政管理人員的綜合業務能力和信息化能力,確保行政管理部門信息化建設的整體性、系統性和持續性,進而有效提高行政部門的管理質量和管理效率。
1、工作效率低
隨著我國高校的改革及合并,高校本身在不斷的擴大和兼容,許多高校現在都是多個學校合并在一起的產物,各類的管理報表和決策運行都相對復雜,大多數的電腦和系統都只是打字和日常輸入信息的工具,一些真正有管理功能的系統卻得不到真正的運用和實施,而對于信息的采集和錄入雖然也有專人去做建立電子文檔的工作,可是這種手動和半手動的工作,必然會造成數據上的誤差。因為高校的管理結構繁瑣,組織結構復雜,不管是管理還是教學,都是金字塔的模式,所以這種構架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約了管理層面的發展,而且高校對于人力、財力、物力等資源配置并不優化,也造成了管理信息化的滯后,工作效率在這種情況下,也不會有什么顯著的提高。
2、數據共享難
高校的數據統計工作,是涉及部門最廣,人員最多,工作樣式最復雜,統計方面最寬泛,而且往往部門做完的數據統計,對于其它部門來說也是需要的。但是就高校目前的狀況來講,部門統計所需的數據,通常都是按照本部門自己的要求和需要來統計,往往忽視了其它部門的需求,而且從格式、樣式、系統、模式等,都不兼容,這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不必要的工作重復,浪費了勞動力,也耗費了一定的資源,而且各部門之間溝通越來越難,這就造成了當需要跨部門資料和數據日寸,其它部門還得進行統計,相應的數據再次統計,工作量大、耗8寸長、速度慢、人員少、數據多、手工錄入形式過于落后、數據更新慢等弊端。所以,要在加強各部門聯系和溝通的基礎上,進一步規范數據格式和模式,實現數據資源的真正共享。
二、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存在問題的原因
1、上層認識不足,重視不夠
對于我國的高等院校來講,行政管理只屬于教輔部門,而學校的教育、科研、以及對于教師深造,對于學生培養等都是高校的首要,而對于行政管理來說,所給予的重視就是少之又少,對于行政管理的信息化的投入和重視自然也是相對不足,而且對于高校來說,主要的領導也是從教學之中選,所定的政策也自然而然的向教學傾斜,向教師傾斜。再者,在高校里,把大量的資金和精力都投入到教學的信息化和現代化建設,教學樓室室多媒體,實驗樓又處處有科技,而且普遍的師生和上層領導認為對教輔部門不必要投入過高,也不必要投入太大的精力去改良設備、改進手段,對提高人員素質等關注很少。
2、人員能力和素質不高
在重視不足和認識不夠前提下,自然而然的也會出現一些相應的問題。首先,對于人員的配置和選拔上,相對要求較少,很少的工作人員對于電腦和計算機系統有專業和系統的知識和經驗,還有一部分學校內部的員工家屬的安置問題,也都往往轉向了工作并不需要那么專業的教輔部門,盡管這幾年,對于人才的招收和引進上,也提出了一些相應的要求,但歷年積累的人員配備,在最初的人員定位上造成了能力和素質參差不齊的現象。其次,由于對行政管理的不重視,在人員的后續培養、深入教育以及提高信息化知識方面認識就相對不足,也造成了當前我國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發展較慢的現象。
3、系統安全和穩定不足
當前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目前的系統存在著一些問題和缺陷,往往系統在使用人過多,或是過久的時候,就會出現系統崩潰的現象,還有一些系統自身的穩定性很差,安全性不好,很容易造成數據泄露,數據丟失,數據紊亂,以及數據重組等等,而且往往系統的升級和完善過于緩慢,這種不穩定和安全性差的管理系統,也并不十分適合現在越來越繁多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需要了。
三、加強和完善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對策
1、提高對行政管理的認識認知
要加快高校行政管理的信息化進程,首要的任務就是提高上層領導的認識,提升教職員工的普遍認識,只有在認識上深化了,才能在行動上有所體現。首先,要認識行政管理的重要作用,加強對于行政管理部門信息化設備的投入。其次,要高度重視,增強管理部門的資金配置,增加對于行政管理部門的各項投入。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是給教學部門以幫助和支持。
2、增強管理人員素質
要重視人員配置工作和提高人員的素質。首先,從人員選拔和調配上要做到工作對口,專業對口,讓初步走上行政管理工作崗位的人員,本身就具備一定的信息能力和數據管理系統的運用能力。其次,要加強行政管理人員的培養和后期的培訓l,由于設備不斷地在升級和完善,工作人員對于駕馭系統的能力也應該相應的有所提高,才能不斷地適應新的工作要求。
【中圖分類號】G47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6)2-20-03
【作者簡介】陳瀾,南京師大附中新城初級中學(南京,210000)信息中心副主任,南京市建鄴區信息技術中心組成員,南京市技術裝備專家組成員。
學校的行政管理包含了教務管理、總務管理、教研管理、人事管理、學生工作管理等方面,系統龐大,事務復雜,涵蓋了除黨支部、工會以外的所有組織機構,輻射了全體師生及總務后勤人員,關乎學校的正常運轉及教育教學活動的有序運行。如何在如今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有效提升學校的行政管理效率、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推進學校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呢?本文以我校自主研發的網絡辦公平臺《我的新城》為載體,介紹我校在學校行政管理方面如何借力現代信息技術,提升管理水平的做法。
一、《我的新城》網絡辦公平臺概況
《我的新城》網絡辦公平臺是一款由我校信息中心自主開發的基于互聯網的網絡綜合應用系統。它源于學校選修課程的網絡申報需求,經過五年以“粘貼性”為主要訴求的持續開發,目前已逐步演化成一款基于互聯網的數字化管理、教學、學習環境,能夠為師生提供資料與管理以及自主學習與評價服務,能夠為教師提供教研協作與溝通服務,能夠為學校各個行政職能部門提供相關的管理與考核服務。基本涵蓋了學校日常行政事務,為我校教育教學的管理與實施提供了強而有力的保障。其主要特點是:實用、易用、開放、穩定及內容豐富。
二、《我的新城》網絡辦公平臺在學校行政管理中的有效應用
《我的新城》網絡辦公平臺包含信息服務、事務中心、教學輔助、學生與班主任、項目專題等五大功能模塊32個應用子系統,涵蓋了學校校務、教務、教研、總務、學生工作等各個方面。
1.信息服務:各類信息、匯集的窗口。
信息服務模塊中主要匯集了短信服務、學校日程的申報與查詢、學校網站新聞的與管理、通訊錄、辦公室電話、云文件分享、業務檔案的查詢與上傳等事項。
我校的日常接待、部門工作、教研活動等常規性事務頻繁,以往通過紙質稿進行日程的申報、審核、修改,工作量非常大,容易出現協調不到位的情況,而且效率低下。通過信息服務的日程安排平臺,各部門、學科組都可以在網上進行日程的自行申報,在申報時可查看學校已申報日程,這樣就可以避免時間及地點上的沖突。在教師申報日程之后,系統會通過短信平臺自動的發送一條短信到校務辦負責審核、協調的教師的手機上,提醒他有日程需要審核。當審核結束之后,日程安排平臺同樣會通過短信平臺發送一條短信到申報教師的手機上提醒日程是否通過審核。這種網絡申報、審核的方式,極大地提高了日程的匯集、審核、的效率。
業務檔案的應用同樣也提高了學校的行政事務處理能力。市、區每年的各項評比、驗收、考核中需要學校及教師提供各類的榮譽、競賽、論文評比等獲獎證書,里面存在大量重復性的勞動,給老師們添加了必要的負擔。業務檔案的應用,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每位教師、各職能部門在獲取相關的證書后直接在該平臺上進行申報,上傳相關信息及證書掃描件并有專人進行審核。這樣,學校在準備各項材料的時候只需在業務檔案中查詢相關信息,選擇對應的材料進行打印匯總即可。這樣的平臺也為學校對教師的績效考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同時也有利于教師及時了解自己的相關情況,發現差距,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在此功能模塊內長期積累的數據,也可為學校管理者提供參考,為學校的相關制度的出臺提供客觀依據。
2.事務中心:總務后勤工作平臺。
事務中心由信息技術設備報修、基礎設施報修、辦公用品領用、機動車管理等6個應用系統組成。
學校的總務后勤工作非常繁雜,常規性事務很多,比如說物品的領用工作,在以往教師要領用物品,并不知道有什么物品是可以領用,數量還剩余多少。只能先去填寫申請單等待批復之后才能去倉庫領取,還不一定能夠領到想要的辦公用品。如何能及時、有序、有效的處理相關事務一直以來都是總務部門頭疼的問題。通過事務中心的物品領用平臺,教師可以在系統上看到倉庫現有的物品及其數量,申報結束后系統會通過短信平臺向總務部門負責審核的老師發送一條短信通知,當審核完成后系統同樣會發送一條短信到申報人的手機上通知他可以去領取物品。
諸如此類的總務后勤工作,我們都通過相應的平臺進行業務的匯總、通知及反饋,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總務后勤工作的師生滿意度,更好地保障了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同時,平臺在使用過程中所產生的數據為如何優化總務后勤工作、合理分配人員、制定下一階段的工作計劃提供了一定參考。
3.教學輔助:教務、教研綜合事務處理中心。
教學輔助功能模塊是由“選修課程管理”“綜合實踐課程管理”“評學評教”“成績統計與分析”“閱讀與評價”“微課教與學”等七個應用系統組成,主要承載著我校教務及教研相關工作,是學校日常行政工作處理的重要平臺。
學校非常重視校本課程的建設與開發,在初一年級開設校本選修課程、在初二年級開設綜合實踐課程,深受學生們的喜愛。但是,每年的教師課程的申報、審核與統計,學生的課程報名與統計是件工作量頗大的工作。我校運用網絡申報系統,極為方便地處理了這項事務,實現了全網絡申報、審核、報名、匯總、調整等相關工作,只需非常少量的人為參與即可快速、準確地完成開課前的所有準備工作。同時,我們通過學生在選修課、綜合實踐課網上搶課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各課程報滿耗時表可以分析出學生主體喜愛什么類型的課程,為我們明確校本課程開發的方向提供依據。
“閱讀與評價”“微課教與學”是學生重要的課后學習與交流的線上平臺,通過“閱讀與評價”的“新城書吧”,師生們可以就閱讀的書目、閱讀的內容展開討論。其中,教師可以閱讀書目及相關資料,包含文本、圖片、鏈接、視頻等,學生也可相關資料及自己的閱讀感受等。而“微課教與學”主要是由各個學科組針對本學科重難點內容錄制的簡短視頻,配備對應的文本材料或是鞏固練習,為學生課后預習、復習提供重要的支持。這樣的兩個平臺為學生課后,特別是假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交流場所,深受師生們的喜愛。
為了深入推進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運用,有效實施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我們與高科技公司合作開展智能作業數據采集分析的實驗項目,并以“成績統計與分析”為其網絡端接口。
智能作業采集分析系統以強大的圖像識別、數據分析為手段,對學生日常作業、考試的數據進行采集。對大數據進行深入、全面、精準的分析和挖掘,每時每刻監測、記錄學生的學習數據,通過完善的智能診斷系統,即刻生成學習報告,找出波動原因和薄弱點,自動生成1對1個性化輔學方案。其流程如圖1:
智能作業采集分析系統運用強大的圖像識別技術,將試卷內容轉化為數字或文本信息,準確率高達99.5%。模式見圖2:
該平臺記錄學生每一次作業和考試的詳細信息,自動生成學習曲線(見圖3),成績波動一目了然。教師根據試題關聯的知識點、完成情況,迅速精準定位學生的知識薄弱點,對癥下藥,有的放矢,高效提高學習效率。
我們研發此平臺最為重要的目的是通過長期的數據收集及個性化的分析,盡可能剔除無價值的重復學習,根據學生個人知識圖譜和學習報告,針對錯題、薄弱點推送學習資源,以期滿足最個性化的學習需求。
4.學生與班主任:學生工作平臺。
“學生與班主任”功能模塊主要包含了健康監測、班級與班主任、學生成長檔案、學生行為評價等6個應用系統。
學生工作是學校行政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各班級各項考核、評比都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針對學生的個體評價,大多數時候除了成績是可以量化的,其他各方面的評價往往缺少客觀的依據。為有效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們將學生日常行為表現給予量化,借助網絡平臺,給學生進行打分,并且將學生志愿者服務、競賽獲獎等實行網絡申報及審核,將以往紙上的工作電子化、數字化,借助網絡平臺進行分析、統計,客觀及時地獲取相關信息,給學生工作提供了較大的便利。學生也可進入學生平臺查看自己的成長足跡,并且學生賬號及數據永久保留,這對畢業后的學生來說也是一份彌足珍貴的成長資料。
5.項目專題:學校個性化的網絡應用。
由中層評議、數據統計、投票系統等5個應用系統組成的項目專題功能模塊主要服務于學校管理者獲取相關信息,例如對于某項學校政策的實施可以先發起網絡投票以了解學校教師對此政策的大概態度等等。在“中層評議”應用系統中,老師們的評議可以是實名的,也可以是匿名的,充分保護老師們的隱私,以期獲得更為客觀的評價結果。
三、利用網絡平臺推進學校行政管理的思考
利用網絡平臺固然切實地推進了學校行政管理的水平與效率,為學校師生提供了一個方便、快捷、高效的教研、學習、溝通交流的線上場所,但是要想將這樣的教育教學管理與學習環境最大化地利用并消除其不利因素,我們認為還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1.注重適度運用,強調溝通。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8.039
[中圖分類號]D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08-00-02
信息化革命,是21世紀以來,最重要的革命,信息化讓社會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而企業在這場變革中,也享受著變革帶來的經濟效益和利潤。利用信息技術等基礎技術,實現企業行政管理信息化的發展,讓企業的行政管理,可以通過一個平臺,進行集中管理,減少管理層的分層,減少了管理的過程,提高了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質量,促進了企業的發展。且行政企業信息化發展是一個趨勢,是目前企業改革所必須選擇的一種方式,因此,本文對行政管理信息化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
1 行政管理信息化發展歷程
我國行政管理信息化發展,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單機用戶,也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改革開放以后,企業受到國外市場和企業管理模式的沖擊,也選擇使用單臺計算機作為辦公用品,雖然其可以加快辦公速度,但在當時主要是以打字和整理文件為主,工作效率是很低的,因此,很多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沒有選擇使用單機模式。第二個階段,實現了局域網的管理,也就是企業在內部實現了資源共享的模式,這可以加快企業內部文件的傳輸、信息傳遞的速度和效率,因此,很多企業在20世紀90年代時,開始建立企業內部局域網,這是行政管理信息化發展的雛形。第三個階段,是企業開始使用廣域網,也就是把企業的局域網加入到廣域網,然后利用C/S軟件以及B/S軟件,形成混合結構,實現企業廣域網的建設,讓不同企業之間可以進行郵件的傳輸,實現企業行政管理信息化的進一步發展。第四個階段,就是現階段的網絡信息管理模式,實現了行政管理信息化的智能化管理和發展。同時,也是企業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模型以及未來發展的模型和趨勢。因此,行政管理信息化的發展趨勢,十分明顯,且勢不可擋。
2 行政管理信息化發展的趨勢
2.1 信息管理轉變為知識管理
我國企業的行政管理模式,目前正處于信息管理專項知識管理的模式,這是信息化管理發展趨勢所產生的變化結果。最初的行政管理是利用數據管理,實現對數據的分析,然后管理企業;而后在信息技術發展的過程中,實現了對信息的管理,這樣可以在經濟市場發展中,針對信息的變化,找到企業發展的方向。而后期,信息管理變為知識管理,這是一個遞進關系,也是一個管理層次升高的關系,同時三者之間的關系也是不是簡單的代替關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礎,是在信息技術發展過程中,不斷前進和發展時,產生的演變,是逐漸的,技術發展積累形成的。所以,信息管理轉變為知識管理,是現階段企業行政管理信息化發展的主要趨勢和方向。
2.2 信息化管理是一種集中管理模式
企業行政管理信息化,是實現信息管理集中管理的一種形式,這是因為在信息技術發展的過程中,企業憑借信息技術,實現了行政管理信息化發展的質改變,讓企業的信息系統不斷升級,且把企業的現代化管理思想,利用信息管理實現,并且形成一個管理系統,加快企業管理模式的轉變,實現了企業系統自動化管理平臺的開發和利用,這對于企業管理來說,是十分的重要的。而借助行政管理信息化,更新企業管理手段,讓管理理念付諸于實際行動,這可以保證企業行政管理不僅效率更高,而且更加人性化,同時也具有公司管理理念的支持,能夠加快企業行政管理信息化發展的速度。因此,企業行政管理信息化的發展趨勢,是利用計算機實現企業集中管理。
2.3 信息化管理采用計算機進行存儲
現代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為企業行政管理信息化發展奠定了基礎,利用計算機,可以儲存相關的管理數據和行政數據,對企業戰略和決策的判斷,起到了重要的數據支持。企業的辦公場所,使用的是辦公室網絡,實現了辦公自動化的要求和目標,加快了辦公室之間的數據傳輸,同時也可以把相關數據,直接儲存到計算機中,而工作人員可以依據存儲工具,實現辦公目標,加快辦公的效率。因此,企業行政管理信息化的發展趨勢,是利用計算機儲存數據,并利用數據分析完成相關工作。
2.4 信息化管理的管理層次減少,實現“精簡”
企業的組織和構成是比較復雜的,但通過行政管理信息化的發展,可以發現企業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層次有效的減少了,實現了“精簡”管理的目標,這可以讓更多的資源來發展和完成公司其他的項目和任務,可以讓企業高效運轉起來,企業的人員可以更集中精神完成自己的工作內容,這有助于企業調整結構,讓企業在面臨風險時,具有更高的抵抗能力,而且企業的所有人員,無論是領導者還是員工,都是基于計算機網絡進行工作的,也都是信息化管理的對象,有效的實現了行政信息化用于實際管理工作的目標和要求。因此,企業行政管理信息化的發展趨勢,是利用計算機實現管理層次減少,實現“精簡”。
2.5 信息化加強部門之間合作,打破信息壁壘
企業各部門之間的任務是不同的,但企業的部門卻不能被分割開來,每一部分都是為了完成企業的任務而在不斷運轉的,所以,各個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如果不暢通,就會導致任務完成的更加困難。因此,在出現行政管理信息化后,其有效打破了不同部門之間的障礙和隔閡,打破了信息交流困難的現狀,打破了信息壁壘,有效實現了各部門之間信息的交流,促進了企業項目快速完成,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減少了項目投資成本。因此,行政管理信息化發展的趨勢,也是企業管理模式改變的趨勢和要求,也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實現全部門合作、減少單兵作戰模式的改變。因此,行政管理信息化的發展趨勢,是打破信息壁壘,對企業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加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3 結 語
企業信息化發展的主要構成和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是行政管理信息化的發展。行政管理信息化的發展,是通過四個階段來完成的,進入21世紀后,企業的行政管理信息化飛速發展,促使了企業全面實現信息化發展,促進了企業在經濟市場中快速發展,提高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所以,行政管理信息化發展對企業發展十分重要,而發展趨勢主要是集中化管理、信息管理轉變為知識管理的過程,同時也是加強企業不同部門之間合作的過程。
主要參考文獻
[1]付欣欣.行政管理信息化發展趨勢研究[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32).
[2]李升朝,張萌.論我國道路運輸行政管理體制信息化改革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J].電子測試,2013(5).
[3]徐文海.廣東公安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設對策研究[J].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1.
隨著我國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在全球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工作方式和思考方式,使人們更加體會到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在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政府對現代化信息技術進行了合理利用,以不斷提高政府行政管理質量和水平,為人們提供更好的服務,促進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結合筆者的工作實踐,就行政管理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實踐進行了探討。
1政府在信息化建設中的重要性
目前,隨著我國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政府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實現自動化辦公、加強局域網建設、采用信息公開方式、電子政務等,從中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然而,在政府信息化建設當中,需要相應的信息技術的支持,因此,應建立健全信息化制度和流程管理,以促進政府服務工作更加規范化。政府信息化建設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在政府電子政務運作的過程中,經常出現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及時作出正確處理。因此,在信息化應用的過程中,政府應結合我國國情,采用先進的信息管理模式對信息化流程進行優化,以推動政府的信息化發展,提高政府行政工作水平和效率。
2信息化發展政府職能的轉變
隨著電子政務信息化建設進程的加快,政府拋棄了傳統的辦公模式,引入了信息化模式,以提升行政管理水平。在信息化應用上,政府可以利用網絡技術進行行政管理,簡化了公共事務管理,優化了網絡流程,提高了辦公的效率,這是對行政管理體系的創新,使政府部門形成一種良性互動模式,以提升政府的服務效率。政府的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設是在行政管理中利用信息化技術來提高辦公管理效率的過程,也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趨勢。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設能夠迅速地獲取數據,實現信息平臺的共享,保證信息的安全,并能及時和處理信息,提高政府的服務效率和水平,確保政府決策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為企業和公民提供更優的服務。
3政府行政管理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
3.1信息化在政府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在政府行政管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術在政府行政管理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不斷完善政府機構的組織體系,同時,還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①在信息技術應用中,政府與社會的關系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加強了政府與社會之間的交流;②政府傳統的服務模式受到信息化的沖擊,采取了信息化管理模式,大大提升了行政管理的技術水平;③提高行政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政府績效。在政府信息化建設當中,其建設核心是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以提高政府的信息化管理與利用水平,重新安排政府行政管理流程,規范行政管理制度。信息化技術在政府行政管理中的應用,是政府信息化事務發展的過程,在行政管理中通過采用數字信息化技術,不斷提高了政府對民眾的行政服務能力,提升了行政服務效率,減少了行政管理上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3.2使政府行政管理模式更加現代化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確保了行政服務工作有效、有序進行,不斷完善了行政管理制度,使行政管理模式向現代化方向發展。在信息化全面普及的時代,解決了以往行政管理中需要大量人力的問題,大大節省了管理時間。比如,在管理工作中,我們可以通過數據統計、經濟統計、信息核算等技術來提升自身的效率。要達到這一目標,需要信息技術作為支持,并將這些信息技術應用于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全過程當中,以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應用水平,為民眾提供更好、更快的服務。
3.3實現行政管理模式網絡化目標
以往,行政部門在傳統的信息應用中,一般是通過文件的傳送來實現管理目標,這將會導致文件不能及時到達,影響到行政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然而,通過采用信息化服務體系,可以確保信息的迅速傳送,減少中間傳遞過程和時間,這大大節省了工作時間。政府信息化建設采用了完善的網絡組織結構,實現了信息數據的共享,加強政府行政部門的聯系與溝通,提高管理工作效能,減少了人力資源。與此同時,在行政管理中采用網絡化管理模式中,能夠確保組織成員良好溝通和協作,提高行政部門的績效。
3.4體現政府行政管理模式靈活化
在政府行政管理過程中,如果采用傳統單一的管理模式,將會導致管理工作效率低、出現時效差等,且這種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加大了政府的經濟投入。而通過建設信息化行政管理體系,以上問題將會得到有效解決。比如,電子監控設備在公路中的運用可以實現上路車輛的實時監控,且可以觀測車流量情況,為政府部門提供準確、可靠的數據和依據。此外,社會公眾還可以通過政府的電子信箱,積極參與到政府部門各種討論當中,比如在網上討論和收集的決策方案,通過它來表達自己的看法和發表個人的意見;同時,公眾還可以通過信息網絡,隨時與行政部門、行政人員保持聯絡,實現相互監督。在政府行政管理工作中,通過信息化的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行政管理部門應建設信息化管理平臺,采用網絡化發展模式,重視信息化共享以及各個部門之間的協作等問題,盡可能地提高政府行政部門組織管理的水平和工作效率,以降低行政管理的成本。
4結束語
信息化管理作為政府行政管理中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信息化在政府行政管理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行政管理工作逐步實現信息化是發展趨勢。信息化技術在行政管理中的應用,是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實現辦公網絡化、管理一體化目標,大大推動了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就目前而言,信息化管理在政府部門行政管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全球實現信息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在這種趨勢下,高校需要立足于數字時代,實現自身的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建設。信息化建設可以使得資源共享,部門協同管理,并且實現行政管理的效率的提升。
1 信息化與高校行政管理
信息化的特征是信息技術的廣泛且高效地應用,信息資源被廣泛共享,從而能夠實現人的智慧以及潛力的發展,使得社會物質資源能夠充分發揮個人的行為、組織的角色以及社會高速運行步入正軌,實現合理的狀態。基于當前的數字時代的角度,從高校這個載體出發而言,高校行政管理的信息化便是高校的整個運行體系的行為日趨合理的過程。
在我國,計算機、網絡以及通信技術的現代化一直被認為是信息化。但是人們卻忽略了信息化作為手段從而實現合理目標的途徑。筆者就自身的實踐經驗,得出結論,高校具體的目標對象而言,實現信息化便是高校根據自身的特點,運用先進的通信以及網絡的技術,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教學質量以及工作水平,最終達到行政管理過程信息化、教務管理內容信息化、教學資源管理信息化以及后勤服務管理信息化。
高校實現信息化,重中之重便是實現信息資源的高度共享,從而協調學術和行政的相互的關系,合理調整行政管理之間的部門功能,優化行政管理的人員結構,最終達到行政管理效率提升的目標。
2 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的現狀
2.1 信息共享程度較低
當前世界經濟一體化不斷加強,經濟的支撐來源于知識、信息和創新。其中知識的特征日益表現為資源的共享程度的加大。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已經認識到信息化的重要性,但是在資源共享方面做的努力仍然不足。電子教務系統與統一的行政管理平臺的建設處于低級階段,阻礙了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的進程。
2.2 網絡環境較差
高校的各種管理系統化采用了先進的校外訪問技術但是速度稱為令人頭疼的問題。高校一般處于教育網之中。大多數的校外用戶使用的是公網進行接入。校外用戶在進入校內網進行查詢的時候,因為信號需要進行折返,所以使得獲得數據的速度較慢,傳輸效果較差。因此,應該在訪問系統之中進行改良,從而使得有專屬通道。
2.3 信息化認知水平較差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時服務性質的工作,但是參與高校行政管理建設的研究人員并沒有很好的進行相關的研究,使得信息化建設成為了一個口號,成為了一個表面工程,實際并沒有發揮應該的效果。
3 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對策
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設需要歷經網絡化、制度化、統一化幾個階段,最終實現高校行政管理的效率與合理。基于筆者自身的實踐經驗,提出以下的幾點建議。
3.1 完善信息網路設施,提升網絡環境
網絡管理部門應該做好相關的網絡設施建設以及管理,尤其是避免惡意用戶的使用,提升網絡環境。加強網絡之中服務器的安全性,設置自動攔截以及異常報警的程序,保護服務器安全。例如,實現用戶登陸的密碼認證系統,減少密碼被盜用牟利的現象。
3.2 提升信息化的認知,加強重視
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應該在學校領導重視的情況下,加強管理人員、設備以及學習愛管理體制的改革與提升。這是一個比較復雜的行政管理提升措施,充分利用校園網是必要的措施。充分運用校園內的內部網絡及時,加強網絡技術的理念與方法,同時結合高校自身的特點進行行政管理工作的拓展,加強管理人與服務的功能的提升,大幅度地提升行政管理工作的水平以及實力。在信息傳播的當下,每個人都有著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傳播媒介,并且利用此種傳播媒介傳播自己的思想的權利。
3.3 建立獎勵激勵機制
行政管理相關的理論,人的行為是受到了內在的需求并且需求影響視多層次的。學校行政管理工作者的參與離不開內在的驅動。具體的設置行政管理工作的獎勵激勵方案,形成“正向激勵”和“負向激勵”。“正向激勵”是指在學校的行政管理實踐之中,將內在需求與行政管理措施相結合;“負向激勵”,也是通過微信與微博的平臺,進行相應的懲罰措施,這樣使人引以為戒,從而起到了“負向激勵”的效果。行政措施應該順應信息時代的發展,加強行政管理的信息化。比如加強校內事務性工作的播報以及更新,使的學生能夠第一時間了解到相關的信息。并且對于這些手段做好相關的評論互動的管理,樹立學校正面形象。
4 結論
(一)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的概念和特征
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憑借現代電子、信息網絡技術,對內實現業務工作辦公自動化,對外實現市場監管和社會服務信息化。具體的講就是:對內要能夠把業務盡可能地移到網上來辦公,通過運用計算機和現代網絡技術完成工商部門的日常工作,進行業務信息的采集以及相關的分析、處理、決策與共享;對外要建成以市場主體為電子經濟戶口的監管信息系統以及建成網上工商法律、法規、政策、辦事程序等信息查詢服務系統,收費項目、收費標準、服務承諾等信息公示系統,網上登記、注冊、備案管理系統,12315消費者投訴系統,企業登記基礎數據、信用數據、市場經營中的違法違規數據等信息查詢、共享系統。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基本特征就是集“服務、辦理、監管”功能于一體,最大限度地為公眾提供便捷服務,全面開展網上交互式辦公,實現系統內部及政府部門間的信息共享,切實轉變部門的工作方式,提高辦事效率,提高市場監管效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在市場監管中的作用。
(二)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國“十五”規劃中曾明確提出,要建設同級政府及連接中央、省、市、縣政府的專用信息網絡,建成政府信息交換系統,實現政府信息在政府機構內部的共享以及政府信息系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當然也包含在政府信息化建設的要求之內。因此,加強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設是政府職能轉變、適應時展的需要。
加強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設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當前信息技術已普遍運用到各個領域,電子商務發展異常迅速,如果工商部門自身不能學好、用好現代電子、網絡技術,那么很難想象工商部門能夠承擔起今后市場監管的重任。發展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是促進工商行政管理事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是加強市場監督管理,尤其是加強電子商務市場監管的有效保證。
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意義在于它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規范執法行為,有利于提升工商部門的形象。可以激發廣大工商干部進一步增強學習意識、發展意識和創新意識,充分調動起工商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他們不斷適應時展的自信心。
(三)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目標、途徑和可行性
1、對內實現辦公自動化和和信息資源共享。主要利用計算機局域網技術和辦公自動化處理軟件系統,把工商行政管理內部的一些業務性工作搬到網上來處理,例如公文處理、督查辦理、信息、會議管理、人員管理、檔案管理、固定資產管理、統計分析等等都可以通過成熟的辦公自動化軟件系統來實現。部門之間,也可以通過局域網或英特網實現企業基本登記數據、信用數據、政務信息等信息資源共享。例如江蘇省工商信息系統的“三網三庫一中心”的網絡設計和布局,即是一個例證。“三網”指的是內部業務網、對外協作網、信息服務網;“三庫”指的是業務管理數據庫、共享信息數據庫、多功能信息數據庫,“三庫”可以為內部業務網、對外協作網、信息服務網提供相關的數據匯總,利用豐富的數據資料,進行有關統計、分析;“一中心”是江蘇省企業電子身份(CA)認證中心,為網絡經濟環境下的企業提供身份認證、數字簽名、信息加密等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服務。
2、對外實現信息化服務和管理。主要有:一是實行網上注冊,建立快捷的市場準入機制。依靠信息網絡平臺,掛市牌、省牌的企業可以通過網絡進行有關登記信息的高速傳遞,加快企業名稱核準和企業登記設立的速度,為辦事者節省時間和開支,提高辦事效率。上級局也可以通過網絡對下級局的有關登記流程進行網上監控。二是實行電子身份管理,建立動態的市場監管機制。基層工商分局把轄區內的各類市場主體的基本登記數據錄入網上“經濟戶口”,把在日常監管中的關于個體、企業在商標、廣告、合同、公平交易等方面的動態信息及時、準確地錄入網上“經濟戶口”,不斷更新、完善數據信息。三是運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快速反應和查處機制。通過“經濟戶口”信息查詢和分析,可以及早發現個體和企業在經營范圍、經營期限、有無資質、是否商標侵權、違法廣告、合同欺詐等方面存在違法違規行為,做到及時提醒和快速查處。可以通過完善12315網上舉報受理系統,做到及時受理和快速調查、處理。
3、要繼續加強同IT企業的交流與合作。電子政務真正成為熱點還是近兩年的事,即使在國外,也不過是數年的時間。與電子商務相比,電子政務應當說更具中國特色和地方特色。無論是各級政府還是供應商,都還處于改革和探索階段。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作為政府電子政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全面實現工作業務和流程的優化與重組,最終達到向社會提供優質、高效、透明、規范、符合國際水準的管理和服務目標,可謂任重道遠。它需要工商部門和IT企業的積極參與與配合,加強交流,共同研究,克服難關,共同推動工商部門的信息化建設向更快、更成熟的方向發展。
二、當前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人員素質
要使工商行政管理真正走上信息化,人員素質的提高是首要解決的問題。尤其是處在市場監管前沿的縣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及其分局(工商所),更需要大力提高人員素質,改變過去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培養用電腦網絡手段辦公的習慣。當前雖然大多數人員參加了各種計算機操作知識的培訓,或多或少地掌握了一定的計算機操作知識,但是跟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對人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精通或熟悉計算機知識及操作技術的人才還遠遠不夠。這就需要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尤其是縣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加大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訓力度和普及力度,要首先培養那些業務能力強、事業心強的干部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創造性地開展各項工作,要把他們充實到各個業務科室和基層分局(工商所),讓他們成為計算機技術的帶頭人,帶動整個單位成員的計算機操作技能的學習和提高,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要通過招收公務員的途徑,引進優秀的計算機人才,以此帶動全系統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網絡建設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在信息化技術不斷擴散的前提下,各個高校都在謀求自身的改革與發展。從目前某些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來看,仍然習慣于采用傳統的人工或半自動化工作方式,即便對于很多已建設校園網的院校而言,其信息化水平也還處于初級階段。因此,如何在信息化條件下進一步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
1.高校信息化管理的內涵和主要特征
對于我國廣大高校而言,高校信息化是高校從傳統的運營方式轉變為現代運營方式的過程,這一轉變至少涵蓋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從傳統管理轉變為現代管理的過程,二是高校基于信息化的制度創新、基礎設施重建、信息資源拓展以及信息技術應用等一系列流程再造過程,三是高校通過信息技術從業務應用轉變為向業務核心滲透的過程,四是挖掘高校內部智力資源的巨大潛力,并由此提高高校效益和競爭力的過程。
根據高校信息化的內涵,可進一步歸納出高校信息化的主要特征。首先,高校信息化強調對過程要有根本性的轉變;其次,高校信息化的最終目標在于挖掘高校內隱的巨大潛力,并由此提高高校效益和競爭力,集中體現于實現知識創新為基礎的高校教職員工的現代化轉變;再次,高校信息化所實現的總的轉變由高校整體運營中的各個構成要素轉變之和所體現出來。
2.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設的關鍵要素
第一,制定科學合理的高校信息化戰略規劃。高校的信息化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樣,有自身的發展規律。具體而言,其一,從空間層面來看,由于高校信息化工作要通過技術手段來實現,因此,這一工作在開展過程中不僅涉及到是技術范疇,而且還要涉及到管理范疇,業務范圍廣,會涉及到很多職能部門;其二,從時間層面來看,高校信息化貫穿于高校發展過程中的每一個工作事項,隨著高校所處的教育政策導向、社會文化和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高校自身發展目標也表現出動態變化趨勢,由此,高校信息化工作也需要緊密圍繞不同階段的不同目標不斷調整,形成可續合理的高校信息化戰略規劃。
第二,密切關注高校信息化進程中邊際收益的大小。除了肩負社會責任之外,高校整體運營的另一個重要目的于追求相應的效益,從而保證自身的發展壯大,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一定的成本支付。對于高校信息化而言,其投入并非一次性,例如:隨著信息系統復雜性的增強,信息開發成本也會隨之提高,這主要是由于信息平臺的軟硬件投入以及日常維護工作都會隨之變得更加復雜,從而造成成本增加。因此,這就需要高校在信息化進程中密切關注邊際收益的大小,從而保證正常的利潤來維持有效運轉。
第三,使用適合高校自身實際情況的信息化軟件。隨著我國高校近期內不斷整合,對于一些規模較大的高校來說,即使自身擁有IT部門以及充足的研發力量,并具備一定的軟硬件制作和研發能力,但從專業化生產的角度來看,其制造和研發能力較之于高校外部的專業化軟件公司,自然還存在差距,因此在很多情況下,構造高校信息化平臺的軟硬件產品從外部購買要優于內部研發,尤其是對于硬件環境的搭建、實施和維護等一系列工作,由于高校靠自身力量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因此更加有必要把這些項目外包給高校外部的專業公司。對此,高校可以成立專門的項目管理小組,以充分分析和描述自身需求為前提,與外部的產品提供供應商有效溝通,并通過供應商的產品性能演示、高校個性化要求答疑等一系列流程來選擇適合高校自身狀況的信息處理系統,同時還要考慮高校自身的定位和發展趨勢(如教學型或科研型),從而為信息化平臺的日后升級預留一定的升級空間。
第四,堅持全員參與。盡管高校的IT部門在高校信息化推進過程中起到了一枝獨秀的推動作用,然而,信息化成果的最終使用者涵蓋了高校的其他部門、全體教職員工以及龐大的學生群體,這就意味著,只有高校各個部門以及每一名教職員工都立足于系統觀點,從全局角度出發,積極參與和主動調整、適應自己的信息化新環境,才能真正成為信息化的受益者,并推動高校向前發展,這同時意味著高校的信息化實施過程也是高校更新管理理念和業務流程再造的過程。
二、企業行政管理信息化的發展階段
我國企業行政管理信息化的發展經歷了三十年的發展,根據發展過程中標志性技術的應用,大體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
1.單機用戶使用階段:在信息建設方面,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受西方發達國家計算機應用的影響,不少企業紛紛購置計算機。但當時的計算機只能起到打字和輔助部分管理的作用。這一階段的計算機利用率低、信息化程度低,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計算機仍然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為任何企業信息化的發展總要經歷從萌芽到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
2.企業局域網建設使用階段: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期,隨著企業內部信息共享的需求以及國家信息化建設的步伐的加快,許多企業紛紛開始組建局域網,在局域網內從文件的共享使用到軟件和硬件的共享使用,逐步進入了企業內部信息的共享使用階段。
3.企業廣域網使用階段:從21世界初開始,許多企業紛紛將自己的局域網環境擴展到廣域網。從局域網發張到廣域網,從C/S軟件結構發展到C/S和B/S共有的混合軟件結構,實現在Internet范圍內使用軟件和共享信息。OA(辦公自動化)ERP(企業資源計劃),企業電子郵箱系統等系統紛至沓來。在這一階段,各個企業的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各種系統的應用越來越多,企業的信息化項目開發和維護人員越來越多,設備資金投入越來越大。網上辦公系統等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應用。企業正在逐步實現硬件系統與信息管理軟件系統的集成管理。
4.信息的智能化、自動化管理階段:信息化的發展終將把人們從復雜系統維護和重復性的管理決策工作中解脫出來,從而將更多的經歷投入到產品研發生產和經營方向等決策中來。企業的信息化工作者感受到了企業行政管理信息系統逐步向智能化和自動化的方向發展趨勢,正逐步沿著這一目標不斷努力。
三、信息化賦予企業行政管理工作的新特點
信息技術的發展給企業的經營管理帶來了信息化、自動化、流程化、網絡化、柔性化的特點。
1.信息化。表現為信息收集的數據庫化,信息處理的電子化和計算機化,信息傳遞的標準化和實時化,信息存儲的數字化,信息自身的商品化等。因此,條碼技術、數據庫技術,電子訂貨系統、電子數據交換等先進技術在企業經營管理中正得到越來越普遍的應用。
2.流程化。其對象是企業中已經存在的一定的工作流程,相應的基于流程管理的電子工作流程管理系統。
3.網絡化。通過先進的通訊網絡使企業的各項業務活動、各個組織部門互相連通,及時向核心部門反饋信息。例如宅急送公司采用了全球定位系統可以隨時掌握貨物的流向。
4.柔性化。企業管理好壞最重要的評判標準不僅僅是成本和利潤,而是客戶滿意度,柔性化正是為實現以顧客為中心的理念而提出的。20世紀50年代,推出了彈性制造系統(FMS)、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制造資源系統(MRPII)、企業資源計劃(ERP)、客戶關系管理(CRM)以及供應鏈管理(SCM)的概念和技術。
四、企業管理智能化的必然趨勢
近年來,各種企業管理軟件的發展,確實提高了企業管理的信息化、數據化、網絡化水平,提高了各種專業管理工作的準確性和科學性,但是還沒有帶個企業經濟效益的普遍提高,沒有帶來企業管理的革命性變化。智能化管理技術是在提煉總結計算機網絡時代成功企業管理做法的基礎上,超脫各個企業的具體環境和具體行業而形成的一種新的管理技術。它的推廣應用有可能帶來企業管理的革命性變化,帶來企業效率的普遍提高,是企業管理技術發展的基本方向。并不是所有被稱之為智能商務或商務智能的軟件都是智能化管理技術。目前大多數智能商務軟件所代替的主要是重復性的數據處理和數據交換工作。ERP系統在國內外應用的成效不明顯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只代替了企業經營中具體的操作性業務,但并沒有將整個數據分析處理的水平上升到企業決策和管理所需要的程度。智能化管理軟件解決的并不是重復性的操作性管理工作,這些問題已經和正在有ERP、CRM等各種操作性、專業性管理軟件解決。智能化管理技術要解決的是各種重復性的邏輯推理、分析判斷等決策性問題,這些問題是解決企業生死、效率和效益的重大問題,是企業管理者、決策者的智力和腦力勞動。智能化管理技術不僅僅局限于企業的某一專業管理領域,凡是需要人們重復進行腦力勞動、需要憑知識、憑經驗決策的地方均可以開發和使用智能化技術。
五、企業文化不知不覺進入信息文化時代
人類文化的發展經歷了過去的三個階段:即語言的產生和形成、文字的產生和形成、活字發明和印刷,現在正逐步進入第四個階段,即逐步進入電子信息文化時代。電子信息文化改變了傳統的工作方式。電子信息文化沖破了時空限制,改變了傳統的工作方式。主要表現如下幾個方面:
1.通過辦公自動化、ERP等軟件可以實現網上辦公,借助于無線上網的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隨身攜帶的終端設備,只要在網絡信號覆蓋的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均可上網辦公、處理事物。也就是說,辦公地點不固定在辦公室,而是在網絡覆蓋的任何地方。這是一種工作方式的改變,是一種電子信息文化的滲透,這種改變給予企業職工的是工作方式更為方便、工作效率極大提高、工作時間十分靈活,工作時間縮短了,工作成本降低了,實現了家庭辦公、旅游辦公、白天休息晚上辦公等等。這種嶄新的工作方式,傳統的手工管理是無可比擬的。
2.網上會議、電子商務、電子政務將會得到普遍應用。對于企業的行政辦公來說,上級公司與下級公司可以實現網上會議,逐步實現基于電子商務的資金流、基于協同工作平臺的信息流,彼此之間實現廣泛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