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5 16:46:2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土木工程就業分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大學生就業問題一直是困擾高校教育及其管理者的難題之一,土木工程專業長期以來因就業形勢好、缺口大而備受學生及家長認可,國內高校也在二十年間紛紛開設土木工程及相關專業以滿足市場需求。然而近年來,行業及周圍環境的一些新的形勢讓這個基本穩定的就業市場發生了一些變化,例如自2011年以來國內房地產市場的趨冷、國內建筑企業逐漸向海外拓寬市場、國家“十二五”以來對基礎設施建設的大力投入等等。根據相關調查顯示,雖然近年來國內土木工程的人才需求存在著較大的缺口,但是同時土木工程專業的大學生就業壓力也是越來越大,其中土木行業對人才要求的不斷提高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BIM技術自2008年開始引入國內以來,因其理念的先進性和顯著的效益得到了建筑業界的廣泛關注,在國內掀起了一陣學習熱潮,本文對BIM技術給土木工程就業將帶來什么樣的影響作一探討。
一、BIM人才的就業前景
BIM能夠在短短的幾年中得到如此廣泛的關注,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它能夠為工程項目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成本降低,因此在BIM技術的推廣隊伍中走在最前面的恰好是工程項目中參與各方中的”大哥“———業主。例如即將投入使用的上海迪斯尼樂園的業主TheWaltDisneyCompany在招投標階段就明確要求投標單位使用BIM技術進行設計、施工等工作。緊跟著業主青睞BIM技術的是與業主直接產生工作關系的設計、施工單位,而物業管理、材料供應因為各種原因目前暫時還沒有太多感受到BIM浪潮的影響。整體來看,BIM技術的應用在帶給業主、施工單位、物業公司等參與方效益的同時,對設計階段的工作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帶來了更大的階段性工作量。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將是BIM人才的主要聚集地。從崗位來看,BIM技術的推廣將逐漸催生一個專門運用BIM工具(軟件)協助參建各方進行工程設計、施工組織、物業管理等各種工作的咨詢服務崗位。BIM人才的崗位將具有與現在的項目經理類似的性質,譬如:跟隨工程項目工作、對工程項目承擔相應責任、參與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等,其工作內容和復雜程度決定了BIM人才在同一時間只能參與極少數項目的建設工作,這就意味著未來對BIM人才的需求將隨著市場對BIM技術的逐漸認同而增加。
二、合格的BIM人才應具備的能力
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等四所大學編寫的BIM標準中,均提到了“集成高效設計”、“團隊協同”等關鍵詞[1]。可見合格的BIM人才必須要有全局觀念和多專業協調的能力,而絕非僅僅是學會某一款新的軟件就能滿足BIM的理念要求。除了能夠熟練使用各種BIM工具(軟件)以外,對于一個合格的BIM人才來說,扎實的專業背景(即使僅是某單一專業,例如房屋建筑)也是必不可少的基礎,還應該對其他專業的工作有一定程度的認識,而且應該有自主學習能力、與他人溝通的能力,這樣才能滿足工程項目帶來的各種要求。簡單地講合格的BIM人才應該具有:相關專業背景、廣泛的建筑相關專業知識、對BIM技術理解和能運用、能利用前面的條件協調多個專業工程師之間工作的能力。
三、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向BIM崗位轉型的優勢與劣勢
因為國內土木工程專業長期以來遵循“大土木”的培養定位,使得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學習BIM技術的天然優勢。譬如從當天土木工程(房建方向)的本科課程中,多數高校都開設了工程概預算、建筑設備、工程項目管理、建筑結構CAD等選修課程。從就業方面看,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廣泛就業面也能側面證明土木工程專業有展開BIM學習的良好基礎。不過應當清醒認識到的是以上只能說土木工程專業有“懂專業”的優勢,然而另一塊“懂BIM”卻是劣勢所在[2]。一是土木本科多沒有開設BIM或相關工程管理理念的課程,而是側重工程設計和施工技術,學生缺乏BIM相關的理論知識;二是在軟件理論和應用上,學生多因培養方案而更重視AutoCAD、PKPM等工程設計和工程制圖軟件,對Revit等BIM工具并不是十分了解,再加之BIM軟件工具尚在推廣、對硬件要求較高等現狀,學生學習BIM技術有一定的難度。
四、土木工程本科高校面對BIM就業需求的機遇與挑戰
國內多所高校正在抓住BIM的改革機遇占領新大陸的制高點,例如華中科大成立了BIM工程碩士點,清華大學已與Autodesk公司、廣聯達軟件公司等知名企業共同制定了若干BIM框架等,普通高校面對BIM的就業浪潮機遇和挑戰。
(一)BIM對教學資源的高要求將是前所未有的。BIM技術明顯的特點包括了信息化、可視化、多專業協同,如果在高校教學中大規模推廣,落后的計算機硬件首先將無法滿足以Revit為代表的BIM工具的需要;多專業協同則要求最好具備齊備的專業設置(包括土木、電氣、造價等),這些是國內許多高校無法在短時間內達到的條件。
(二)師資力量的短缺。BIM技術初步成型且尚在推廣,不論是理論層面還是實踐層面都尚在完善,優秀的師資力量往往并沒有集中在高校而是在社會企業中,而且BIM師資的培養絕不是靠一兩門課程就能達成,需要教師在企業和項目中的長期磨練才能達到真正能“授業解惑”的水平,所以師資的培養不論是從數量和質量上都具有一定的難度,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三)缺少可以用于教學的BIM項目。與傳統的建筑設計或橋梁設計不同,BIM概念是基于全壽命周期的管理理念,這就意味著BIM的覆蓋范圍要比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范圍大,而且覆蓋的時間軸也更長,從項目策劃到后期維護都會是學習范疇。靜態的、模擬的學習和設計明顯不能滿足高質量的BIM教學,加之目前國內真正完全地、成功地運用BIM技術的項目仍然很少,不論是模擬教學還是參與式教學都是難題。
五、面對BIM的就業需求調整土木工程專業培養的建議
(一)注重高質量的師資培養。高質量的老師成就高質量的教育,在BIM這廣闊的就業前景面前,首先應該注重高質量的師資培養,令人欣慰的是近年來在這方面國內熱度高漲、活動頻繁,涌現了大量的培訓資源,作為管理層應該鼓勵中青年教師走出校門參與社會培訓、加深與相關企業的相互合作,掌握BIM的發展動態。
(二)單設培養方向。土木工程專業本科學習階段課程繁多,而BIM的學習并非加設一兩門課程就可達到預期效果。建議以實驗小班的形式,在土木工程專業培養方案的基礎上進行適當修改,以“專業基礎+BIM技能”為培養模式,通過選修Revit等軟件課程、結合校企實踐基地、參與實際BIM項目、做BIM畢業設計等方式落實教學。
(三)與企業合作。BIM廣闊的前景離不開廣大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在工程項目上的應用,真實地在推廣BIM技術、應用BIM技術的還是一線軟件開發企業、房地產開發公司、設計與施工單位,它們是對BIM最了解、最有話語權的參與方。
(四)將畢業前的教學質量與就業掛鉤。目前短期來看對BIM人才有實際需求的還是規模較大、知名度較高的企業,高校可以通過校企合作培養的形式,引入企業參與教學工作,客觀公正地引入第三方機構評價教學質量,讓用人單位從畢業生中可以從培養過程中擇優錄用,做到畢業和就業的“無縫對接”。
【參考文獻】
[2]李連成.調查問卷設計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J].秘書,2000,
(2):18-19.
[3]傅志遠.調查問卷設計常見偏誤及糾正[J].通信企業管理,2003,
(7):24-25.
[4]慧麗.統計工作中調查問卷設計的質量控制[J].科學決策,2008,
(9):31-33.
對土木工程專業實用性科學內涵的認識
當前,我們首先要做到的是解放思想,端正態度。秉承實事求是的態度去充分發掘土木工程專業性的科學內涵。古語有云:“窮則思變,變則通,通則久。”這句話揭示事物發展的規律,是否定之否定原則的精髓,是我們打破固有僵化思維,破除陳舊教條框架的利器。所以我們在學習土木工程專業的過程中要不斷反省自己,不斷端正自我的工作學習態度。
學習土木工程專業需理論聯系實際
土木工程有兩個重要主題:一是專業性;二是實用性。這兩個主題相結合就構成了目前土木工程專業面臨的嚴峻形勢。完全依賴于理論知識,容易犯教條主義;僅憑實踐探索,則會陷入經驗主義的困境。由此可見,理論聯系實際是我們土木工程治學研究的一條黃金定律。
對土木工程專業實用性不強存在問題的分析
據統計資料顯示,2007―2013年土木工程畢業生在學總規模達493萬人,平均每年畢業生70多萬人,是就業最熱門的專業之一,這樣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土木工程相關專業規模急劇擴大的同時,土木工程專業的實用性不可避免地還存在一些函待解決的問題。
1.招生規模擴大,辦學條件不足,不同程度影響了土木工程專業教育質量提高。不少高校尤其是某些地方院校,每年招生規模不斷擴大,部分高校教學設施、師資力量等軟、硬件條件與國家標準要求甚遠。在這樣的狀況下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實踐經驗愈發顯得貧乏。缺乏針對性的實習政策以及實踐操作課程,嚴重影響土木工程學生專業技能經驗的積累。
2. 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脫節嚴重,導致土木工程畢業生綜合素質難以適應社會需要。主要表現在:(1)個別高校過分強調就業率,以數量代替質量,片面追求高就業率帶來的招生效應,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高等院校引領社會進步的功能未得到充分發揮;(2)部分高校未能深入貫徹落實教育科學發展觀,在培養人才方面,往往忽略了人格構建、技能培養和個性的全面協調發展;(3)過分強調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了綜合素質的提高,導致學生思維僵化、實踐能力不足、就業能力亟待加強。
對提高土木工程專業實用性的思考
針對于目前的狀況,我們應當從源頭上抓起,過程中控制,方向上把關。
首先,建立健全高校招生就業機制,使招生率、就業率不再浮于表面的數據,使高校學生就業落于實處。以中國中鐵四局集團就業協議簽訂為例,與中鐵四局建立校企合作的高校不在少數,但能通過實習期被集團所吸納的高校畢業生卻不在多數。企業注重效益,若實習期間,高校畢業生若不能滿足企業的要求,則企業不會與之簽訂畢業就業協議。這就從源頭上有效防止就業率虛高,就職率偏低的狀況。
從本校土木工程專業近年來的就業情況來看,到施工單位就業的應屆大學畢業生要占到就業總數的80%以上,而這些施工單位大多存在施工環境艱苦,流動性大,很多施工項目尤其是路橋項目在遠郊甚至農村居多。本文作者對本校86名土木工程專業貧困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其中調查結果發現,87%的學生不愿意回到農村工作;大中城市是土木工程專業貧困大學生就業的首選,最低選擇也是留在中小城市;相比較施工企業,貧困大學生更多傾向于穩定的開發單位和設計單位。這反映了貧困大學生自身擇業的期望值較高,一方面,他們來自農村或者是貧困地區,在擇業地點上很難再去選擇回到基層,而土木工程專業就業的主流方向——施工單位的工作地點很多在基層;另一方面,他們迫切希望能有一個較高的工資收入來改變目前窘迫的生存環境,他們往往會選擇收入頗豐的甲方,在擇業方向上就會比較狹窄,導致就業方向的局限。
2.土木工程專業貧困大學生成長視野的局限導致就業選擇的盲目
土木工程專業的貧困大學生大多來自貧困地區、農村家庭,他們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上大學的機會,往往具備樸實、勤奮、認真、好學的特點,這是貧困大學生的優勢與長處。然而,受他們家庭環境的影響,貧困大學生在就業選擇上往往急于改變自己目前的生存環境,很少考慮到今后或者說長遠的發展,往往更看重福利待遇,尤其是對從業初期的待遇十分看重,傾向于從業初期就能給予較高待遇的企業,從而容易忽略是否有利于個人的長遠發展,這與貧困大學生的成長環境是息息相關的,這種壓力巨大的生存環境會影響學生的成長視野,從而導致貧困大學生的就業選擇上的盲目。
3.土木工程專業貧困大學生綜合競爭力的欠缺導致步入職場的困難
綜合競爭力已經成為大學生求職乃至從業的重要基礎。土木工程專業貧困大學生綜合競爭力的欠缺已成為導致其步入職場的絆腳石。這是因為,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市場化,土木工程專業的人才評判標準更多也更復雜化,除了把大學生專業、技能、證書等基本可以量化的標準變成基本素質要求以外,在校期間的社會活動參與情況、獲獎情況、工作實習經驗等附加條件也越來越多,貧困大學生由于家庭環境等原因在基礎教育階段和素質教育培養等方面的劣勢就因此凸顯出來。就土木工程專業而言,家庭條件好、社會關系多的學生就業的面相對就廣,而家庭條件差、社會關系單一的貧困學生就業途徑就少。甚至在工作一定時間后,這種競爭力的缺失還可以體現,作者做過一項非正式調查,土木工程專業貧困大學生在就業后兩年內因表現欠佳而更換工作的頻率是普通大學生的兩到三倍。
4.土木工程專業貧困大學生專業信仰的淡薄導致放棄專業的案例增多
貧困學生在高考后的專業選擇上往往會傾向于就業率高,畢業后容易找到就業機會的專業。這樣做往往是因為貧困學生為了改變自身命運而進行的無奈的選擇。因此,很多貧困學生在選擇土木工程這一熱門專業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考慮到是否是自己的興趣所在,在進入大學學習后,往往是強迫自己學習,即使成績還不錯,但缺乏最根本的專業興趣,也可以說是對專業的信仰。這種信仰的缺失往往會導致貧困大學生在求職中遇到困難時放棄自己的專業,亦或是在工作崗位上遇到困難后在選擇新的崗位時放棄自己的專業。本文作者在對10名放棄土木工程專業的典型案例進行了調查分析,發現其中有7名是貧困大學生。這些貧困學生中有1名是其他原因放棄專業,6名則是因專業信仰淡薄最終放棄專業。
二、土木工程專業貧困大學生就業對策研究
1.轉變土木工程專業貧困大學生就業觀念,拓寬成長視野
就業觀念決定大學生對擇業的期望、定位和選擇,支配著大學生的擇業行為,因此,要解決土木工程專業貧困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首先就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針對貧困大學生所存在的一些模糊認識,學校及有關部門要盡早開展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做好貧困學生的生涯設計與規劃。根據土木工專業的實際情況對癥下藥,針對施工單位條件艱苦、流動性大的特點,應盡早鼓勵貧困大學生樹立遠大理想,鼓勵貧困大學生立足從基層做起的就業觀念,這也符合建筑行業的發展特點,基層的鍛煉是為他們今后的成功打下牢固的基礎。針對貧困大學生就業視野問題,學校及輔導員老師要與學生家庭做好溝通與聯系,因為這些問題的產生往往與他們的家庭成長環境息息相關。學校還要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給學生正確的求職導向,有關部門還應該在貧困大學生面臨的各種生活上的困難給予一定的幫助,土木工程專業就業空間相對較大,要盡量避免學生因為生存壓力而做出被動的選擇。同時,擇業、就業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發展的過程,對于土木工程專業而言,關鍵是工作經驗的積累,要引導貧困大學生樹立先就業、后擇業的思想,打破一步到位、一職定終生的就業觀念,幫助他們充分就業。
2.提升土木工程專業貧困大學生的綜合競爭力
解決土木工程專業貧困大學生就業的核心問題是提升他們的綜合競爭力。在個人能力成為求職關鍵的前提下,必須全面提高貧困生的綜合素質。建筑類行業不僅對學生的專業技能有嚴格要求,對學生的溝通、協調能力也是十分看重的,因此增強這些能力,是提高土木工程專業貧困生就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首先,要從貧困大學生的精神素質方面入手,由于受家庭環境影響,貧困大學生往往缺乏良好的精神素質,語言表達能力,人際溝通能力,社會實踐經驗等存在一定的欠缺。學校應及時開展相應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就業指導課程,了解從學生到職業人身份轉折過程中所帶來的精神困惑,掌握行之有效的心理調節方式,良好的精神素質是保障貧困生順利就業的重要前提。其次,要鞏固土木工程專業貧困大學生的專業技能。與很多實踐性強的專業一樣,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想要提升自己的求職砝碼,就需要考取各種從業證書。學校在為土木工程專業貧困畢業生就業提供服務時,應該把為就業服務清單列出來,包括土木工程專業所需各類證書,根據每個貧困生的具體情況量體裁衣,提供個性化服務。此外,要進一步加強土木工程專業貧困大學生的幫扶力量。土木工程專業性強,不僅要發揮學校就業管理部門的引導作用,更要加強土木工程專業教師的正面指導,歷年來的就業情況顯示,土木工程的學生就業很少偏離本專業,是對口就業率最高的幾個專業之一。很多專業教師不僅能在專業技能為學生保駕護航,還能利用同學、校友等社會資源為貧困學生做好職業規劃,提供就業平臺。
一、引言
當前由于新疆少數民族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少數民族人才培養質量不高,不能很好地適應新疆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求,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嚴峻,社會就業壓力很大[1]。隨著“十二五”規劃的逐步實施,以及新疆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逐步深入,新疆地區建設投資力度加大,土木工程行業呈現空前繁榮的景象,市場人才需求異常旺盛。即使在這樣的背景下,新疆地區土木工程民族本科生的就業問題仍然不容樂觀,其第一次就業簽約率遠遠低于漢族學生[2]。而新疆少數民族畢業生就業問題關系到少數民族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關系到少數民族高等教育持續健康發展,也關系到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及社會穩定[3],改善少數民族學生的就業現狀顯得尤為重要。
民族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可從客觀和主觀兩方面分析,客觀原因主要有高校擴招給學生帶來了一定的就業壓力、新疆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缺乏針對少數民族學生的就業政策等;主觀原因主要有畢業生就業觀念較陳舊、漢語言水平不高、包括專業能力在內的自身綜合能力不強、用人單位存在偏見等[1][4]。客觀原因是社會發展的大環境造成的,在短時期內能夠解決的程度有限,而作為授課教師能夠幫助民族學生通過努力改變的是自身存在的主觀原因。
因此,如何增強土木工程民族本科畢業生的應聘能力,提高其就業競爭力,成為在培養土木工程民族本科生時重點思考的問題。
筆者通過在任教土木工程民族本科生的過程中的觀察、分析、思考和實踐,總結了增強土木工程民族本科生的應聘能力的幾點有效措施,希望能夠幫助更多土木工程民族本科畢業生順利就業。
二、土木工程專業民族本科生的實際情況說明
新疆地區土木工程專業民族本科生的情況分為以下四類:
1、民考民本科生
民考民本科生是指學生在高考前一直接受的是民語言教育,使用民語言參加大學入學考試,進入本科后,學生必須要在各大學的基礎教育部門接受為期一年的預科教育。預科階段主要進行漢語言和初等數學的培訓,第二年編入各學院各專業學習,使用民族本科生培養方案進行培養,進入本科生的正常教育環節。因此,民考民本科生的學制是五年。
2、民族科技班本科生
民族科技班本科生是指學生在高考前一直接受民語言教育,使用民語言參加大學入學考試,進入本科后,學生必須在各個大學的基礎教育部門接受為期兩年的預科教育。預科階段主要進行漢語言、英語、初等數學、大學物理、大學化學等基礎課程的培訓,第三年編入各學院各專業的漢族班學習,使用漢族本科生培養方案進行培養,進入本科生的正常教育環節。因此,民族科技班本科生的學制是六年。
3、雙語班本科生
雙語班本科生是指學生在高中前一直接受民語言教育,進入高中后,使用漢語言學習,使用漢語言參加大學入學考試。進入本科后,學生直接編入各學院各專業的雙語班學習,使用民族本科生培養方案進行培養,進入本科生的正常教育環節。因此,雙語班本科生的學制是四年。
4、民考漢本科生
民考漢本科生是指學生在高中前一直接受漢語言教育,使用漢語言參加大學入學考試。進入本科后,學生直接編入各學院各專業的漢族班,使用漢族本科生培養方案進行培養,進入本科生的正常教育環節。因此,民考漢本科生的學制是四年。
通過以上對新疆地區土木工程專業民族本科生的基本情況的介紹可以看到,新疆地區民族本科生的情況是比較復雜的。學生由于生源地不同,在中小學的教育環境及所接受的基礎教育的程度也有很大的差異,因此,進入大學本科學習后,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程度千差萬別,對漢語言的理解和表達能力參差不齊。按照新疆地區土木工程專業民族本科生必須使用漢語授課的基本要求,民族本科生進入本科生的正常教學環節,接受漢語言授課時,個體差異非常明顯。多數學生反映本科生課程學習難度大,教師反映民族本科生對所學課程理解與掌握水平差異較大,不少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實踐能力、專業知識綜合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較差,這種現狀增加了專業教師的教學難度。
基于以上現狀導致的結果為:民族本科畢業生的應聘能力、就業競爭力較弱,就業率較低,就業崗位的技術水平偏低;就業后崗位適應能力較弱,獨立解決專業問題、獨立負責專業項目的能力較弱。因此,不少用人單位對民族本科畢業生的漢語專業表達能力和獨立處理事務能力評價低,不愿意接收民族本科生就業。同時,用人單位對民族畢業生的信息反饋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在校民族本科生的專業學習及各種能力鍛煉的積極性。這種惡性循環使得新疆地區土木工程專業民族本科生的教育質量和就業現狀每況愈下,成為新疆地區土木工程專業民族本科生就業、專業發展及新疆地區土木工程行業發展的嚴重瓶頸。因此,切實增強新疆地區土木工程專業民族本科生的應聘能力,成為日益緊迫和關系重大的土木工程專業教育和行業發展的重大研究課題。
三、增強民族本科生應聘能力的有效措施
土木工程專業民族本科生的應聘能力不能沒有依托而憑空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到位。這就要求學生在校四年中必須樹立明確的提高應聘能力、增強就業競爭力的目標,利用在校學習的環境和有利條件,采取有效措施,以積極的態度、步步為營、穩扎穩打,才能練就一身過硬的應聘能力,提高自身的就業競爭力。
關鍵詞:就業形勢;市場調研;土木工程;對策
Key words: employment situation;market research;civil engineering;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31-0201-03
0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技術數十年的持續快速發展,行業企業等人才市場轉向了面向工程現場或生產一線的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對應用型工程人才的能力、知識和文化素養等方面的質量要求標準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由于各高校原來人才培養模式的趨同、一所大學里同一個專業人才培養培養模式的同質化問題等,導致了大學畢業生明顯不能滿足企業或人才市場的需要問題。一方面每年從高校有大量畢業生面臨就業難的困難,另一方面用人單位大量的崗位虛位以待,卻苦于找不到能勝任工作崗位的員工。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提出,“建立高校分類體系實行分類管理,發揮政策指導和資源配置的作用,引導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質化傾向,形成各自的辦學理念和風格在不同層次不同領域辦出特色爭創一流。”這就明確給高校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任務。普通本科高校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中堅力量,以人才市場為導向,創新與實踐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從而培養出適應我國經濟建設快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應用型工程人才,這既是歷史責任,同時也是事關普通地方高校生存和發展的關鍵課題。
1 土木工程專業發展現狀及就業市場分析
近年來國家加大建設投資規模,特別是“十二五期間”土木工程相關專業人才需求量之大是空前的。但是,現在人才市場缺乏高素質多樣化和復合型工程技術和技能型人才成為更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作者先后走訪了北京、太原、鄭州、濟南、天津等地的11家建筑央企,針對行業發展、就業技能、生涯規劃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座談,在此基礎上對我國土木工程行業及其人才市場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認為至少具備如下三個方面的特征。
1.1 “走出去”成為土木工程行業發展的大趨勢
近幾年來我國的土木建筑市場形勢發生了重大轉變,一方面房地產市場已經轉入理性的平穩發展時期,另一方面我國“十三五”期間更大規模的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更大規模的建設,同時“一帶一路”和“高鐵走出去”的重大經濟發展計劃的得到了大力實施推進和實質性的進展。這些重大轉變,而使土木建筑市場保持了了穩健的發展。企業為自身可持續發展考慮,聯合形成了各大承包商并紛紛走向海外,并把開拓海外市場作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中長期規劃。
1.2 眾多企業正在進行的轉型升級為大學畢業生提供了更好的就業機會
針對市場一系列變化,目前絕大多數企業準備或正在進行技術改造與轉型升級,主要體現在核心技術升級、裝備改造、現代化管理改進、新型人才引進等。也意味著這一行業又增加了對人才的渴求,新的行業要求增加了年輕人的機會,當代大學生將是大規模應用國際標準的一批人,面臨更多機遇,更多挑戰。
1.3 企業對人才需求的特點
隨著我國土木建筑設計施工經營及其承包業的國際競爭力的快速發展,和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新型人才成為企業發展的關鍵。目前我國土木建設行業雖然已經有了很強的技術積累和傳統專業人才的沉淀,但是在土木建筑市場的新發展形勢下,已經出現了既有人才儲備與新的人才需求不適應的問題,對高校提出了多樣化和復合型人才人才培養的需求。比如,現有的大多數工程專業人員外語交流能力很弱,而專職翻譯工程類專業基礎又很薄弱;企業管理專業人才很多,但是真正懂土木工程專業、特別是工程力學的人才少之又少。參與國際工程建設的設計院、施工單位、管理單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復合型專業人才缺口。根據調查,近年以地鐵為代表的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發展迅速,每年的復合型專業人才缺口就達2~3萬人。為此,企業不得不通過招聘不同專業的人員再投入高成本的培訓來彌補人才的不足。
此外,大部分企業十分重視和需求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精神面貌等綜合素質高的大學畢業生。因而對于黨員、學生干部實施優先招收的政策,因為相比之下學生黨員和學生干部具備著更優秀和全面的企業所需要的個人素質和條件。在專業技術方面,企業更愿意招收踏實肯干忠實度高的員工,而學生成績并非是唯一的考量標準。可見,加強學生的復合型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提高將成為今后大學畢業生的重要人才質量標準和強有力的就業競爭力。
新時期市場的變化使土木工程行業亟需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參與并推進企業的技術改造與轉型升級,以適應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的發展新趨勢。同時,開展轉型與升級的企業,尤其是正在走向高新技術企業的,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加渴望,這部分企業還對人才的創新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大學教育教學必要采取的改革措施
2.1 科學調整和優化課程設置
土木工程專業是與社會經濟技術的發展間的關系十分密切,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和開放性的特點。因此,在我國現代經濟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土木工程行業向技術集成化、信息化、國際化的方向發展,所以要求土木工程行業人才在具備必要的專業基礎知識外,還應該具有廣博或較為全面的多學科學識,具備國際視野和從事國際工程工作基本素質等。但是與此相對應,目前我國高校的畢業生在知識結構和基本能力要素等方面卻都相對滯后。高校在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方式方法等方面,都還未能完全適應這種社會發展的需要,人才培養模式也質量標準等都存在與市場脫節的現象。
在走訪調研發現,企業已經對當代土木工程專業的課程提出了明確的新的需求:
①開設土木工程專業英語課程。以我國高鐵建設工程為代表,我國土木工程和土木建筑行業向海外發展已經成為必然趨勢,并正在快速發展。因此,迫切需要土木工程行業人才同時備一定的外語交流能力。這種既懂專業又會外語的復合人才有很大缺口,成為企業亟待學校培養的緊缺人才。
②增設土木工程管理方面的課程。使工程管理專業課程更能適應建筑單位工作性質或工作特點。要積極適應土木建筑行業發展的新形勢、及時把握行業新技術和新要求等,不斷積累教學經驗和工程案例,并將之納入工程管理的課程中去。努力使工程管理課程具有行業特點和時代性,這也是國際土木工程人才所急需強化的基本知識與能力。
③開設土木工程專業的文科輔修課程。如對于以軌道交通行業的土木工程專業,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開設文秘專業課程,加強文理融合,培養兼備一定文秘能力的土木工程復合人才。因為國際工程項目的特點,將很快使大學畢業生成長管理與技術能力兼備的全才型人才,因此在校期間奠定一定的基礎將在學生未來的成長中發揮出事半功倍的重要作用。
此外,還需要專業方向設置的多樣化,以能夠動態地適應行業人才市場的需求。這能夠大大減輕企業對新員工的專業培訓負擔,縮短新員工的崗位適應周期。因此這也成為企業對高校所提出的人才需求。總之,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應充分考慮市場需求和發展前景,做到與市場接軌。應充分利用自身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積極培養復合型人才,以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2.2 大力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
土木工程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而且專業技術工藝方法的發展迅速,課程教學內容很容易落后于當前先進的技術發展。因此,當代土木工程專業課程教學必須動態跟蹤工程現場的技術發展和應用,及時對課程內容進行更新和補充,以提高畢業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和現代工程技術的認知度。同時在教學方法上積極進行改革,從傳統式的以知識傳授為重點的教學方法向能力培養和方法技能訓練位重點教學模式進行轉變,努力培養學生學習新知識、應用新技術的終身學習能力,以及在今后解決工程實際問題和開發新技術必不可少的創新精神。
3 多渠道、全方位地做好學生就業指導和綜合素質培養工作
用人單位在對應屆畢業生的招聘工作中發現,很多高校雖然開設了就業指導課程,但課程的就業指導效果普遍不夠理想。教學過程缺乏針對性,缺乏實踐性指導,因此容易流于形式和過度偏于理論教學。在學生職業生涯計劃、求職方法與技巧等經驗指導方面等,也都需要進行改革或改進完善。應該根據當代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存在的重點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和幫助,從而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在對企業的調研發現,當代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3.1 認識自我,準確定位
大學生找工作最重要也是最難的問題就是“門當戶對”。學生如果能夠在求知識具有明確的就業目標,無疑會提高求職的成功率,也為自己未來的發展創造了更好的條件。部分學生存在著職業生涯發展目標不明確,不能給自己一個合適的定位,出現“就業不難、擇業難”的現狀;或者對自己所面對的嚴峻的就業形勢預料不足,就業競爭意識淡薄,加之部分學生不能適應土木工程長期流動、環境艱苦的條件而在潛意識中逃避就業,因而職業核心競爭力明顯薄弱。應通過就業指導課程,讓學生預先對于土木工程行業的崗位性質特點、工作內容有充分的了解和認知,幫助充分了解自身條件和特點,并樹立正確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理性分析當前的就業形勢。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對自己適應的企業和崗位預先做出抉擇,從而明確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這對學生在進入企業后更好的發展也有重要的幫助作用。
3.2 強化綜合素質培養
對于現在的90后大學生,自控能力弱也是不爭的實施。其中有許多在大學期間不能嚴格要求自己,專業基礎想對薄弱,個人綜合能力的培養鍛煉的意識淡泊,從而最終導致了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下束手無策的局面。對企業的調研結果顯示,綜合素質水平不高、就業競爭力差、達不到用人單位的要求是部分大學畢業生就業難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企業普遍反映,近幾年青年員工中已經顯現出一些特有的“90后問題”,比如以自我為中心、團隊合作意識差、協調溝通能力不足、對環境適應能力弱等方面問題等都比較突出。另外,用工單位注重學生的誠信,經常的違約讓用工單位對學生甚至整個學校有不好的印象,且事實表明多次跳槽的員工即使很優秀也幾乎沒有明朗的發展前景。
3.3 專業特點與女生就業問題
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土木工程專業女大學生所占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女生就業難的問題就更加凸顯出來。調研結果顯示,多數企業在招聘時女生只占總人數的10%左右,事實上只招收了特別優秀的女生。
從企業節省人力資源成本的角度考慮,女性職工的工作時間較短而退休時間較長,同時較男性員工更長的休假時間也給企業業務工作的正常開展造成一定的困難。在另一個方面,女大學生需要在校期間樹立自立自強的觀念,進一步積極地投身工程實踐和社會實踐能力的鍛煉,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用自身行動去改變女生高分低能的印象。因為待遇和工作條件的公平對待也意味著與此相對應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水平。多數工程局表示,企業實際上同樣歡迎各方面優秀的女生,且每個企業都有出色的女工程師、女總工,為女大學生的發展樹立了標桿。
因此,對大學生綜合素質和人文修養的教育培養也已經成為必須充分予以充分重視的重要培養教育環節。
3.4 放寬視線,放開觀念
大學生不應該被動擇業,除校園就業信息外,還應運用新媒體獲得就業信息,走出去自主擇業。且擇業觀念也應更開放,不要片面強調專業對口或者一味往熱門職業里鉆,要充分認識自己,根據個人的實際結合就業市場情況,合理選擇。
4 結論
普通高校土木工程專業肩負著為土木工程行業培養大量優秀一線人才的使命,提高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的教育質量,既是高校自身發展的需要,又是當今市場的需求。學生應在主觀方面不斷完善提升自己,而高校則應加強學生思想教育、就業指導工作,真正落實學生在擇業前認清就業形勢、工作環境,為成長為我國土木行業急需的新型復合人才的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素霞.大學生就業心態分析及對策研究[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6):35-37.
[2]于翠蓮,袁慧軍,徐勝利.大學生就業的障礙因素分析[J].品牌(下半月).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Independent Institute Civi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l Innov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XU Zhen
(Facul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College, Wuhan, Hubei 430083)
Abstract Independent institute wants to find in an existing educational market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reasonable living spa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right prospects of the road,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innovation is the only way.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independent Institute of civil engineering majors actual employment situation and the market to 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 training objectives, training objectives based on innovation and the training specifications, training content and training process, thus creating a training model in line with the independent institute of civil engineering.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 talent training mode; training objects
1 人才培養目標確定
1.1 畢業生就業情況及社會需求分析
我校土木工程專業自2004年開始招生,從已畢業的 5屆學生就業單位及就業崗位分析存在有以下規律:約50%的學生就業于建筑施工企業,約20%就業于橋梁、道路施工企業,約10%就業于房地產企業、事業單位或造價事務所,5%左右學生就業于設計院,10%左右的學生讀研,另有約5%左右選擇出國深造。
另外現代科技與經濟的發展,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土木工程行業各種工程方向(如建筑工程方向與交通土建工程方向)已出現相互結合、共同參與企業生產行為的趨勢。一些建筑工程公司已可承擔相當數量的道橋工程,一些路橋建設公司也能承擔建筑工程項目。土木工程的設計、施工、監理、檢測等資質已向著建筑工程、道橋工程、巖土工程等綜合具備的方向發展。這種客觀形勢要求培養的學生必須具備土木工程專業至少兩個方向以上的專業知識,才能使企業在吸收了這樣的學生后,能在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中具備創新和生存能力。
1.2 人才培養目標
基于學生實際就業需求的事實,我們確定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在同樣都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基礎上,一部分是培養理論基本夠用、實踐動手能力更強、直接面向生產、管理一線的的建筑和道路橋梁企業的建造師、造價師、監理師等,致力于社會現實問題和生產實踐問題的研究與探索的新型應用型人才;另外培養一部分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和繼續學習能力、自我提高能力、創新能力,具有工程實踐能力的復合應用型人才。
2 培養內容的創新
2.1 拓寬專業課課程內容,呈現“寬口徑”
傳統的工業與民用建筑、道路與橋梁工程等,成為土木工程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專業方向,即建筑工程方向、交通土建工程方向等。相應地要求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應該具備土木工程領域的專業基礎及某些方向的專業知識與能力。如果只具備一個專業方向的知識與能力,實際上又回到原專業的軌道,并不能成為寬口徑的土木工程專業。
專業課的設置主要依據的還是《專業規范》,主要是將房屋建筑學、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工程造價這些在《專業規范》中按方向設置課程列為專業必修課。是建筑工程和交通土建工程方向的學生都能掌握兩個專業方向的施工技術、工程造價計價方法及房屋建筑構造。
土土木工程專業大體可以分為兩個大方向,分別是建筑工程與道路橋梁工程,在就業上,這兩個方向又大致相同,只是在細節上有些許差別,總體上來說,土木工程畢業生的去向逐漸趨向多極化,畢業后選擇直接就業的畢業生占據著較大的比重,很少有學生會選擇繼續深造,有接近三分之一的畢業生打算繼續深造提升自身學歷,極少數畢業生會選擇自主創業,這表明當前土木工程畢業生的就業思想不開放,缺少對職業生涯的合理規劃。面對就業的壓力,選擇提升學歷的學生只是為了避免此壓力的無奈之舉,初衷為學生研究的學生可謂鳳毛麟角。由于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日趨完善、國際化進程的加速使得他們愿意從事的行業依次是:工程師,管理人員,商人,科研人員,教師。在絕大多數畢業生中,越來越多的畢業生會積極主動的到用人單位應聘,贏得信任,越來越少的畢業生通過學校的渠道,被推薦到用人單位。由此顯現出,土木工程畢業生的擇業觀越來越自主,更加追求風險擇業。
二、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就業難的原因
(一)學生思想態度不端正
大學生的思想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今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隨之而興起的房地產行業和在建筑業中存在的隱藏規則也對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造成了思想上的沖擊,學的再好不如分的企業好,如果沒有關系就接不到好的工程,發家致富的都是不上學的,這些錯誤的觀念動搖著畢業生打思想,導致他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從主觀上就排斥專業課程,導致畢業時對專業知識掌握不精,不被用人單位所聘用。
(二)就業指導的系統性不足
當下大多數高職院校的畢業就業指導課程主要是針對目前就業形勢進行分析和提供一些基本的求職技巧,以此提高就業率。這并不能滿足當今競爭壓力如此大的就業形式。通過對本校學生的抽樣調查發現,接近一成的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發現用人單位的需要超出自己已掌握的知識技能。有較少數的畢業生認為自己的口才造成了交際問題,成為就業的較大障礙。有近三成的畢業生表示存在與其他人交流、相處的壓力。對自己所學習的土木工程專業真正熱愛的學生只占一成左右,有接近三成多的畢業生反應,在大學這幾年期間,對自己所學的專業沒有任何感覺,自己也就缺乏學習的主動性。
(三)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與實踐脫節
大學生的學習課程從學習開始那一天,就是有一套有序的課程排列完成的。根據教育的目標設計出相應配套的課程體系。想要培養什么人才就對應制定出相應的教學課程體系。對于土木工程專業而言,它的開放性較強。所以,學生在畢業后,想要有競爭力,必須有扎實的專業基礎,更要具備迎接國際競爭的素質。但是,目前畢業生的知識體系存在著掌握不均的缺陷。學生掌握專業高新知識的比較多,但是在這其中僅有一半的人基礎知識掌握比較好。知識結構的不對稱,導致畢業時的競爭力不足
三、應對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就業難得思路
(一)加強學生的思政教育和專業教育
在教育過程中,不斷提高教學目標的清晰度,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將教學目標落實細化。針對學生對專業的興趣問題,要加強輔導員與學生的交流,了解每位學生的特點,提高他們對所學專業的熱愛,讓每名同學都有明確的奮斗目標。為了加強學生的思政教育,首先要加強教師團隊的建設,讓老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更加注重育人,培養德才兼備的學生。幫助學生正確看待存在于社會的一些問題,正視他們,不能被其所影響而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觀。
(二)加強就業指導工作的網絡建設
在如今的信息時代,每個人基本都離不開手機,根據在我校的數據調查顯示,有近七成的畢業生在學校期間每周會有五個小時以上的時間用來上網。網絡就業的明顯優勢在于,信息的時效性,經濟性和隱蔽性。學生足不出戶就可以瀏覽到大量的就業信息,通過篩選工具選擇適合自己的崗位。這種便捷式的就業途徑容易被學生所接受。
(三)革新專業課程、注重實踐
土木工程專業不應局限于書本,更加注重實踐。在專業課程上可以把專業知識與人文知識相結合,在專業課程上,不僅要注重高端技術,更應該在基礎知識上打下堅實的基礎,每種知識的比例都要占有一定的比重,要培養出復合型人才。理論與實踐并重,高職院校加大實驗室的建設,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驗環境,達到提高學生操作能力與理解能力的目的。與大型實習基地建立長久的穩定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實習的機會,培養實踐能力。隨著計算機技術在各行業領域的應用。也應讓學生掌握CAD等工程軟件,提高學生的計算機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瞿愛良.地方院校土木工程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
[2]趙更歧.土木工程專業大學生學風下滑原因分析及對策[J].
[3]孫偉.地方高校教材建設的發展路徑探微[J].
[4]陳國欽,楊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學生科研訓練體系的構建[J].
案例教學法就是指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預先準備適合課程內容的案例,在課堂上以案例作為教學的線索,學生通過案例進行個人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分析和研究案例,從而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學生對課堂上所學內容的鞏固,使學生在實際工作中更好地運用所學到的知識來解決遇到的問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土木工程專業使用案例教學方法,通過具體的工程來解釋枯燥的理論知識,便于學生學習和掌握。土木工程專業培養的人才不僅需要豐富的理論知識,更需要較強的實踐能力,在工程中可以有效且合理地解決所遇到的難題,案例教學可以將實際工程融入到課堂教學中,適應了學生和教師的需要。
二、工程案例教學在土木工程專業教學當中的應運
土木工程專業課程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對專業課程系統化的學習,使學生擁有正確選擇、設計方案、成功進行施工管理等能力,為學生今后從事結構工程設計、工程監理、工程合同控制等工作掌握扎實的土木工程理論和實踐知識,具備一定的解決工程實踐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本專業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土木工程專業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性、案例性等特點,為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進行案例教學提供了方便,那么該如何在土木工程專業運用工程案例教學呢?1.教師在備課時應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來選擇合適的案例案例的選擇應堅持由簡到難、由淺入深的原則,使課程知識和實際工程較好的聯系起來。在課程案例的準備中,要采用當今的科學技術,例如采用視頻、圖片等方式使案例更加形象具體,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當老師講“坑基建設”時,老師參加的一項工程中坑基開挖并對其進行錄像,在課程內容講授時利用多媒體進行播放視頻,視屏的內容主要涉及與基坑開挖方式和基坑降水有關的工程概況、場地情況、施工機械、基坑降水設備及其工作過程等內容。這樣的案例教學可以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其更加直觀地了解工程現場的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2.在土木工程專業中教師應運用案例創設相關情景,提出相應的問題老師通過對實際工程介紹,展示工程場景和具體工程參數,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思考和解決。老師不要直接給出答案,而應由學生研究、討論、分析后得出結論。工程案例教學屬于啟發式教學,可以更好的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3.利用案例突出重點難點知識,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在“坑基建設”課程的講解中,坑基建設的排水問題和坑基建設的穩固問題就是重點學習的內容。使用案例教學在這部分知識的講解中可以直觀形象地表現重難點知識在實際工程中的應運。4.利用工程案例在土木工程專業中進行教學利于知識系統框架的構建土木工程專業的知識有較強的系統性,利用工程案例講授土木工程專業知識,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更好的知識框架體系,使學生有更好的理論知識素養。
三、工程案例教學在土木工程專業中應運的好處
1.案例教學不僅可以改變老師傳統的教學模式,豐富課堂活動形式,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2.利用工程案例在土木工程專業中進行教學,可以使學生感受到工程現場的實際情況,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結合,使學生具備工程建設的需要的能力。3.建筑事業在不斷發展,對建筑人才的需求也不斷增加,土木工程專業是我國培養建筑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教學中使用案例教學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崗位對就業者能力的要求,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使其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獲得優勢。
一、引言
土木工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與實際工程緊密結合。隨著計算機水平的發展和建筑結構的日趨復雜,工程軟件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已經成為建筑結構設計、施工、檢測、加固的主要計算分析工具。用人單位對從事工程設計和施工人員的軟件應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7年教育部下發的《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7〕2號”文件)中明確指出:“要堅持知識、能力和素質協調發展,繼續深化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實現從注重知識傳授向更加重視能力和素質培養的轉變。”
時代的進步對當代土木工程大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他們不僅要具備土木工程結構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較強的理論水平,而且應用工程軟件的能力也在考查范圍之列。徒有專業知識卻不能將理論借助計算機軟件付諸實踐,在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求職及今后發展中必然要受到阻礙。然而,長期以來傳統的專業教學模式只偏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在有限的課堂授課過程中,學生將所有的時間、精力投入到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消化中,即使有應用的機會,尚缺乏在與課程相關的工程軟件應用方面進行必要的滲透與培訓,甚至很多學生在畢業設計答辯之后,竟然未能掌握任何一種工程軟件,使畢業大學生在職業技能和工程經驗方面較為欠缺,與企事業單位要求嚴重不符。從土木工程用人單位的選人標準來看,這一點已成為制約土木工程專業大學生就業的關鍵因素。唯有在保持扎實專業理論知識基礎上,同時具備常用工程軟件的應用能力,才能滿足時代的需求,才會在未來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為了培養出更能適應社會需求的土木工程應用型人才,實現與用人單位的無縫連接,2008年4月我們申請了“《建筑工程計算機輔助設計――PKPM軟件應用》課程與畢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教改課題,并得到學院的資助。本文對PKPM系列軟件在土木工程專業畢業實踐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初探,為應用型土木工程人才的培養模式改革奠定了基礎。
二、畢業實踐教學現狀
畢業實踐教學是大學本科學習階段的最后一門實踐教學環節,是學生綜合運用土木工程專業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實施獨立工作和創新研究的演練過程。通過畢業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應用,加強其綜合素質和工程應用能力的培養。近年來,學院加強了對畢業實踐教學的管理,畢業實踐教學質量得到了顯著提高。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在畢業實踐教學中又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急需進行研究解決。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部分學生對畢業實踐教學的重視度不夠和認知度較低,在畢業實踐教學上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不足,結構計算書和設計圖紙質量降低,畢業答辯效果較差;二是由于近幾年來高校擴招,畢業生數量急劇增加,使學生就業難度增大,同時就業方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致使學生畢業實踐教學時間得不到滿足;三是由于高校擴招,使學校的生師比擴大,教師工作量加大,既要教學又要指導畢業設計,相應輔導時間不足;四是由于畢業實踐教學時間緊,選題類型有限,缺乏廣度,導致學生的設計空間受到限制;五是由于近年來教師隊伍年輕化,多數青年教師缺少指導畢業設計經驗和工程實踐經驗,指導不得力、不到位;六是由于畢業實踐教學考核方法不夠科學,處理作弊現象的力度不夠;七是系部計算機中心機位太少,不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們的上機需求;八是工程設計軟件更新不及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畢業實踐教學的質量和進度。
鑒于上述出現的問題,我系除了最大限度地加大計算機購置力度、及時更新工程設計軟件、擴充選題類型和方向外,對畢業實踐教學進行了大膽的改革探索,把PKPM系列軟件應用于畢業實踐教學過程中,從而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并滿足學生的不同興趣和就業需求,從而完成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三、畢業實踐教學探索
畢業設計是對大學四年所學課程的一次綜合運用過程,它對設計者本身提出了更高要求。設計者必須獨立完成一棟房屋的單體設計。而畢業設計一般要求在16周左右,完成從建筑方案的擬定到建筑施工圖的繪制,再到建筑結構模型的建立、結構的分析計算和結構施工圖的繪制乃至畢業設計文本裝訂與答辯,這一環節是對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掌握程度的一次大檢閱。畢業設計的題目要求以實際工程為背景,我系畢業設計實踐教學擬以多層框架教學樓、辦公樓、醫院病房樓、商場和底部兩層框架上部住宅等建筑題目為例,使學生系統掌握PKPM系列工程設計軟件的使用。從方案比選到結構分析計算與施工圖繪制,都要求手算與借助PKPM系列工程設計軟件結合實現。
指導教師在畢業設計全過程中按照圖1所示的畢業設計流程框架進行,系統指導PKPM系列工程設計軟件的使用。通過畢業設計這一實踐教學環節的訓練,大部分學生可以熟練掌握PKPM系列軟件的使用技巧,這對即將畢業的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而言,無疑為今后的工作實踐或就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畢業實踐教學的實踐與成效
用傳統的設計方法會造成人力和時間的浪費,并且很難做到設計方案的優化。在土木工程專業畢業實踐教學中借助PKPM系列軟件進行一體化設計,不但加強了學生計算機運用和操作能力,而且使學生對大學四年所學知識進行了全面回顧,這將是今后畢業設計模式的主流,但是不能盲目依賴計算機軟件的計算結果。指導老師要充分考慮學生對計算機輔助設計的興趣以及計算機的應用能力,引導學生把握好所選用的結構體系與計算模型之間的關系,熟悉結構設計規范,了解設計參數的選取依據,在牢固掌握專業基礎知識的前提下,熟練應用PKPM系列工程設計程序進行建筑工程輔助設計。
近幾年來,由于我系對畢業設計模式和思路的改進,大大的提升了畢業生對畢業設計實踐教學的認知度,培養了學生對計算機輔助設計的興趣以及計算機的應用能力,順應了建筑設計市場的需求,從而實現了與用人單位的無縫連接,使學生到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的就業率大幅度提高,從我系近三年土木工程專業建筑工程方向的就業去向(見表1)可以清楚的證明這一點。
五、結論
PKPM系列軟件在土木工程專業畢業實踐教學中的探索和實踐是一項意義重大的工作,它不僅體現了現階段土木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迫切要求,對土木工程的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也有較大的促進作用。我們將把體現時代要求的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要求等的創新思想納入到教學改革的實踐中,為更多更好地培養符合時代需求的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而努力探索。
參考文獻:
[1]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指導委員會.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本科教育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及課程教學大綱[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2]郝洪等.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管理的探討與實踐[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4):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