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網絡教育培訓匯總十篇

時間:2023-09-04 16:41:5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高校網絡教育培訓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高校網絡教育培訓

篇(1)

作者簡介:李曉慶(1982-),女,黑龍江大慶人,東北石油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講師;劉曉燕(1962-),女,遼寧綏中人,東北石油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教授。(黑龍江 大慶 163318)

基金項目:本文系黑龍江省教育廳規劃課題“新專業建設與‘雙師型’教師培養模式的對接研究”(項目編號:GBC1212011)、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應用型本科‘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JG2013010164)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34-0190-01

目前在我國“雙師型”教師這個概念被廣泛提及和應用,但卻沒有統一的定義。高校“雙師型”教師首先應是合格的高校教師,應取得高等教育法規定的教師資格;其次應具備相應的實踐經驗或應用技能,因為只有教師本身的實踐經驗豐富,才可能培養出理論與實踐能力相結合的實用型人才。[1]然而,如果高校教師一直身處校園之內,重復講授書本上相同的內容就不可能與時俱進,更無法有效培養和訓練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作為高校教師,必須不斷參加學習培訓,時刻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實踐經驗和專業知識,將學術前沿的新理論、新方法傳授給學生,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實踐能力。

一、網絡培訓對于教師培養的意義

培訓是“雙師型”教師培養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國家向來重視對高校教師的培訓工作,“十二五”期間國家將組織45萬名職業院校專業骨干教師參加培訓。[2]教師豐富和提高自身能力的方法與途徑很多,作為高校教師,可以通過外出培訓擴大專業領域的知識面,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也可以去企業參加生產實踐,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還可以通過教學與科研相結合來豐富自身的實踐經驗,將專業知識與實際應用結合在一起等等。但是這些往往需要一定的相對集中的時間。對于部分高校教師來說,平時的課程較多,很難抽出集中的時間進行外出培訓或科研工作,那么如何利用好這些零散的時間有效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就成為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網絡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十分廣闊的平臺,在日常生產、生活和教學活動中,網絡的應用已經越來越廣泛,并且正逐漸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信息革命對社會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教育行業也受到了信息化的沖擊,特別是高校教育的發展也需要教師擁有更新的知識體系,從而更快地把握專業領域的變化。但是傳統的教育模式顯然已經無法跟上專業知識的更替步伐。

世紀之初的教育正在向“終身化”方向發展。[3]網絡作為信息的天然載體,必將通過其在教育領域所特有的功能來回應信息化潮流。網絡的發展促進了教育的發展,網絡培訓為參加培訓的輔導人員提供了便利的學習條件。由于網絡培訓具有諸多優勢,許多時間不充裕或喜歡自由、自主學習的考生較多的選擇網絡培訓學校進行學習,使網校在國內迅速發展起來。[4]國外,網絡培訓由于網絡硬件條件好,教育資源豐富,已經進入普遍網絡教育的時期。隨著國內網絡硬件條件的逐步提高,網絡教育資源的不斷豐富與提高,未來的網絡培訓、網絡教育將成為每個人在學習中都會接觸到的學習渠道。

二、網絡培訓及其模式

網絡培訓是通過應用信息科技和互聯網技術進行內容傳播與快速學習的方法,又稱為E-Learning、在線培訓、網絡學院、網絡教育和在線學習等。E-Learning[5]的“E”代表電子化學習、高效率學習、探索性學習、經驗化學習、拓展化學習、延伸化學習、便捷化學習、增強化學習等多重含義。知識經濟時代需要每個人不斷學習,加強教師的教育培訓工作尤其重要。使用網絡遠程教學,教師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時間、合適的地點,按照自己學習的速度和方式進行學習,工作學習兩不誤。利用網絡進行培訓時間靈活、方式方法多樣、內容豐富、形式新穎、易于接受。目前網絡培訓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6]

1.網絡遠程教育

網絡遠程教育是目前最常用的網絡培訓模式之一。這種培訓方式可以有效進行資源共享,通常情況下是一方授課,多方學習,對于教學雙方的時間和空間限制性小,對于上課的模式也沒有太多要求,形式比較靈活,還可以為跨區域的學術交流活動構建一個多人共享的平臺。但是這種情況對于互聯網平臺和多媒體教學輔助設備往往有硬件要求,特別是學習方需要有配置較高的多媒體教室,否則課堂效果會受到影響,對于“雙師型”教師的網絡培訓,則更應注意多媒體的合理應用。

2.網絡視頻工作會議

高校教師培訓中由于培訓需求,經常會安排工作會議或教學觀摩,由于被培訓的教師往往來自全國各地,將參與培訓者全部集中起來召開會議需要合理確定會期,還要集中安排學習及食宿,花銷巨大,勞民傷財。而網絡視頻工作會議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與會者可以直接就地利用網絡參會,不必再長途跋涉抵達會議舉行地點,可以節省一大部分時間和經費。這種模式比較適合小范圍的教學討論和觀摩,當培訓人數較多時,視頻及語音交流相對困難,優勢不明顯。

3.學術交流

傳統的學術交流會議要求與會者集中時間、集中地點進行參會,同樣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另外,學術交流只能在與會期間進行,平時很難進行交流,這對于“雙師型”教師的培訓極為不利。而建立長期有效的網絡平臺,培訓者可以隨時提問或回答各種專業問題,能夠有效地進行學習或答疑解惑,同時還可以互相交流學習心得,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對于“雙師型”教師的成長非常有幫助。

三、網絡培訓的優點

1.最大化利用資源

“雙師型”教師培養中的各種資源可以通過網絡跨越時間及空間的限制,來自不同地域的教師可以充分交流、互換經驗,在提高、豐富自己的同時,也能提高、促進彼此的專業素質及實踐能力。

2.自主化學習

將遠程教育應用于“雙師型”教師培養,可以沖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習者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或需求進行選擇性學習,尋找適合自己的切入點。這樣可以有效調動學習者的興趣,進行自主化學習,同時也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3.交互化學習

教與學雙方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全方位的交流,增加了雙方的交流機會和范圍。利用網絡平臺可以為教學雙方提供充分的交流和學習機會,對于“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尤為適用。教師可以通過教學平臺相互討論,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4.個性化教學

網絡教育可以建立強大的數據交互平臺,數據庫中可以根據每個學員的不同需求建立不同的學習系統,跟蹤記錄個人的學習過程及學習成果,儲存學習資料等多種信息。另外,還可以根據不同成員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合每位學員的學習計劃,提出學習建議,實現個性化學習。

四、總結

在“雙師型”教師培養過程中,培訓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時代的教師培訓,形式多樣,方法靈活,網絡培訓作為眾多培訓手段之一,有其不可替代的優勢,可以方便教師自行組織學習安排,充分實現資源共享,全方面實現教學平臺討論,方便學習形式的交互和教學形式的個性化設置。通過形式精彩紛呈的網絡培訓,高校教師可以從中獲取豐富的專業知識資源,同時通過學習和討論可以增強自身的實踐能力,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培養和實踐能力的提高。目前,我國許多地區和高校已經開展了一系列的教師網絡培訓,都取得了很好的收效。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發展,網絡培訓必將成為教師培訓的必要環節,同時為“雙師型”教師的成長提供有力的幫助與支撐。

參考文獻:

[1]劉鳳英.基于學習型組織理論的高校教師培訓與開發體系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10.

[2]魏楊.淺議高職學院教師掛職鍛煉與雙師型教師培養[J].現代閱讀,2012,(9).

[3]姜振鵬.“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淺談[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2,(6).

篇(2)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0) 04-0000-01

Universities Teacher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raining Based on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Mi Qin

(Liaocheng University,Media&Communications College,Liaocheng252059,China)

Abstract: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has been a matter of concern,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raining of teachers in the universitie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raining,and combines with the advantages of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integrating the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with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raining of teachers in the universities so as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raining of teachers in the universities.

Keywords: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Educational Technology Training;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一、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的蓬勃開展,在培訓工作初見成效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親自深入培訓實踐,并通過與一線教師訪談交流和相關調查分析,發現目前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中存在著如下問題:

(一)培訓方式傳統單一

目前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中,采用的多是集中授課的培訓方式。由于受訓教師的學科背景和教學需求不同,這種集體授課、整齊劃一的教學模式與以人為本的培訓理念相違背,不能滿足受訓教師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二)培訓時間短、任務重

由于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的時間短,培訓教師不得不在有限的時間內教授大量學習內容,而受訓教師很難在較短時間內消化所學的所有知識,難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三)缺乏科學的培訓評價方式

根據評價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主要有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三種。而目前在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過程中,多采用總結性評價,對受訓教師的學習質量難以給出全面而合理的評價,無法保證評價的效度和信度。

(四)培訓缺乏有效的后續支持

由于目前培訓多是由培訓中心對受訓教師采用“送教上門、集中授課”的方式,一旦培訓結束,培訓教師和受訓教師會在空間上分離。受訓教師在以后的實際教學過程中遇到教學設計、課件制作、圖像處理等方面的困難時,缺乏有效的支持和指導,這樣嚴重影響了受訓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積極性和自信心,不利于培訓效果的遷移。

二、淺析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

(一)網絡教學平臺簡介

網絡教學平臺,又稱網絡教學支持平臺,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網絡教學平臺既包括支持網絡教學的硬件設施、設備,也包括支持網絡教學的軟件系統。狹義的網絡教學平臺是指建立在Internet基礎之上,為網絡教學提供全面支持服務的軟件系統。

在本文中,筆者將網絡教學平臺界定在狹義的定義范疇上。即網絡教學平臺是基于Web的集學生管理、課程管理、在線交互、測試與考試等為一體的網絡教學系統,它包含了管理、資源、交流、答疑、評價等方面的內容。

(二)淺析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

針對目前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筆者通過調查研究,了解到要平衡這些差異,滿足受訓教師不同的需求,不僅需要培訓內容和形式的靈活多樣,更需要在培訓方式上進行創新。因此,將網絡教學平臺引入到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為受訓教師提供一個網絡的學習環境,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為受訓教師提供實時的學習服務、實現信息化環境下的考試與管理,為培訓提供有效的后續支持服務。

網絡教學平臺是對傳統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和輔助支持,與傳統的培訓方式相比,將網絡教學平臺運用到培訓中,給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帶來了深刻的變革。它的優勢和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靈活的培訓模式

由于高校教師的自學能力都很強,在傳統的集中面授培訓基礎上,可以利用網絡輔助培訓,即采用“面授+網絡教學+自學”的混合式培訓模式,有助于受訓教師保持積極的學習興趣。

2.全新的學習方式

網絡教學平臺具有傳輸速度快,交互性強等特點,它打破了傳統的培訓時間、地點的限制,可以實現任何范圍內的自由學習,展示了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在培訓過程中應用網絡教學平臺,受訓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自主的安排學習進度和學習內容,進行隨時隨地的個性化學習。

3.有利于培訓教師、受訓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

傳統的高校教師技術培訓存在著“培訓時間短,培訓內容多,培訓方式單一,不利溝通”等弊端。在短暫的集中培訓之后,由于培訓教師和受訓教師空間上的分離,缺乏一個專門與培訓教學相關的溝通平臺,致使培訓效果不夠理想。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培訓教師可以通過網絡與教學相關的通知、布置作業,通過受訓教師提交的作業獲取他們的學習情況。在這個平臺上,通過開設與培訓教學內容相關的討論答疑區,就可解答受訓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也有助于受訓教師保持積極的學習興趣。

4.開展分組教學,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由于受訓教師來自不同的學科,信息技術基礎和知識背景各不相同,而且不同學科的教師對信息技術整合與其教學要求也各不相同,這樣就對培訓帶來了很多困難。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可以對受訓教師按學科、知識背景等進行分組。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不同學科的優秀教學案例放在網絡教學平臺上,這樣有助于補充培訓資源,提高優秀資源的利用率。

5.有助于提供后續支持服務

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受訓教師在培訓結束后可以對自己在具體教學實踐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通過網絡與培訓教師進行在線交流,給予受訓教師有效的指導和幫助。因此,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可以為受訓教師提供后續支持服務,從而有助于培訓效果的遷移。

三、結束語

教育技術培訓是提高高校教師信息素養的重要途徑,它對實現我國高校教育信息化,推動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將網絡教學平臺應用于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對改善培訓效果將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任何一種培訓模式都存在著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因此在具體的操作實踐過程中,要恰當地選用它的可取之處,使之更好地服務于培訓工作,提高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劍平,熊才平.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

[2]彭慧,朱敬東.基于混合學習原理的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J].電化教育研究,2007,2

篇(3)

一、當前網絡課程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一)基礎理論。

1.混淆網絡課程的概念。將網絡課程與網絡教材等同,認為將教學中應用的教材在網上,學生通過網絡學習,就成為“網絡課程”了;將“網絡課程”與“網絡課件”等同起來,認為將教學中應用的教學課件在網上,學生通過網絡學習,就成為“網絡課程”了。

2.網絡課程的定位和基本要求尚不夠清楚。一門成熟的網絡課程,可以使學習者主要通過網絡方式學習和掌握該門課程的知識。這要求課程的內容與學習者現有的知識有相應的銜接,同時可以滿足學習者對內容和學習過程的主要要求。定位和使用對象不同,教學環節和教學功能各異,勢必使學習者在使用不同的網絡課程時產生學習的困難,在今后的推廣使用過程中也會遇到障礙。

(二)教學內容。

1.注重教學內容的呈現,忽略網絡課程的教學設計。大部分的網絡課程都比較注重教學內容的呈現,但教學設計和教學策略的應用還是很少,雖然大部分網絡課程都有諸如課程學時安排、學習方法介紹等涉及教學設計的東西,但多半是過去傳統教學中積累的經驗,并沒有根據網絡教育的特點進行較為系統的、有針對性的、整體的設計,設計者更多地是從教師的角度去考慮課程的開發。

2.教學設計仍強調“教”,忽視學習的個性化。目前大部分網絡課程仍強調“教”,強調知識的傳授,一進去就開始知識教學,而沒有給予一定的情境導入。沒有給學習者設置模擬真實的學習情境,缺少一些讓學習者去解決的現實問題,無法讓學習者進行小組協作角色扮演、討論、問題解決等。學習者在學習時,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學內容或去討論組發表自己的一些看法。

3.課程的內容和素材不便更新和維護。沒有維護功能的網絡課程是一個“死”的網絡課程,課程中的內容如果要修改或添加,必須經過專業的開發人員使用專門的軟件,教師不能或很難對網絡課程進行管理。很明顯,沒有維護功能的網絡課程不利于內容的充實和更新。

4.自主學習資源不足。自主學習是網絡教育的一大特色,但目前多數網絡課程在自主性學習方面只是體現了學習者自己學習這一特點,并沒有為他們提供各種有利于進行自主學習的資源。目前大部分網絡課程都提供了網上圖書館和資源鏈接,但基本上沒有基于課程的。

(三)網絡課程的交互性不強。現在的很多網絡課程,重視教學內容的呈現,包括用文本、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多種媒體手段,但在設計中卻沒有注重交互性。現在的網絡課程基本上有的只是學習者和計算機(教學軟件)之間的交互,而很少有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人際交互。因此,在這種學習環境下,很難實現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所倡導的協作學習、合作學習等學習模式。

(四)管理機制。對學生開放學習的監督程度不夠,網絡課程在關于督促學生課后學習的力度上不夠。通過記錄登陸次數、翻看答案的次數、交作業、提問的情況、討論參與度等各方面,對學習者的學習進行必要的督促,沒有完成必要的學習任務就不能進行下一階段的學習。這方面的設計大部分網絡課程沒有太重視,導致網絡課程的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五)用戶界面用戶界面設置不合理,學生容易迷航。部分網絡課程所用字體的字號過小,行距過密,不利于學生長時間在計算機上學習。另外,界面的布局過于繁瑣,導致學生到了一個頁面之后常常不知道應該繼續做什么,即干擾信息太多,不利手學生自學和教師對網絡課程的管理。

二、引發的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思考

以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為一個平臺,將網絡課程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方案,力爭給教師制作網絡課程提供一個良好的輔助環境。

(一)關于基礎理論。課件是指專門為進行教學活動而設計的計算機軟件,包括用于控制和進行教育活動的程序、幫助開發維護程序的文檔資料以及幫助教師和學習者使用程序學習的課本和練習冊等。網絡課件,就是應用于網絡環境的課件。而網絡課程是通過網絡表現的某門學科的教學內容及實施教學活動的總和。課程與課件的出發點不同,課件是從教學活動出發,課程是從社會需求出發,但他們的教育目標是一致的,都是使學習者的認知結構發生一定的改變,使他們學會認知、學會生存、學會做事和學會與人共事。課件把課程中所規定的教學內容、教學活動用軟件的方式實現出來,但缺失課程的很多內涵,如社會需求分析、課程規劃等。而這些缺失在教學中不能顯現出來,因此也造成了這兩種概念的混淆。

(二)關于教學內容。網絡課程與傳統課程相比,具有許多特性,如跨越時空的開放性、多點對多點的交互共享性、教與學時空分離等特性。因此,在利用教學設計理論指導網絡課程開發的時候,就要充分考慮網絡環境下教學設計的內涵及作用。既要重視學習需求、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的分析和對學習效果的評價與反饋,也要注重基于網絡的學習情境創設和教與學策略的設計,突出網絡學習的自主性,強調資源對“學”而非對“教”的支持作用。對前者的設計主要保證其教學性的實現。

(三)關于網絡課程的交互性網絡課程的交互性設計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創設靈活多樣的互動環境。學習是在學習者與學習環境的有效交互中進行的,“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建構主義學習的四大要素。優質的網絡課程應能為學習者提供自主探索和合作學習的互動環境,而這種學習環境必須是以學習者為中心創設的。良好的互動環境將利于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并能增強其認知主體的作用。綜合運用BBS、E.mail、在線測試、實時討論、聊天室、常見問題解答庫(FAQ)等多種方式,同時還要進行正確合理的引導(如BBS中與課程內容匹配的專題討論專區等),以便更好地支持學習者的協作學習和討論學習。

2.提供及時反饋。讓學習者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態有利于激發和維持學習動機,提供學習興趣,延長注意保持的時間,并能不斷增強求知欲。學習反饋具有三個含義,一是學習系統在學習過程中要能適當給予學習者反饋信息,這種信息包括學習者目前正在做什么、處于什么位置或者一些適當的提示信息等。二是網絡課程的各學習模塊中要有及時的反饋系統,學習者能方便地在網絡課程中進行自我練習、自我評價,并能得到及時反饋,如指導性意見、學習建議和要求、適時的強化信息等。在強化反饋中通常以激勵性的正反饋為主,過多的負反饋有可能會挫傷學習者的積極性。學習反饋的另一層含義則是指導教師和其他學習同伴的評價信息,在網絡學習過程中,教師和學習者都是反饋信息的提供者,同時也都是反饋信息的接收者。

(四)關于管理機制。平時作業和小組學習是實行過程監控的主要手段。能否及時按要求完成作業是監控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狀態,實行形成性評價、衡量學習效果的重要依據。作業可分自測練習和評閱作業、書面作業與網上作業、課堂作業和階段作業等多種形式。教師不僅批閱作業對錯,而且要寫出具體的批閱意見,并且堅持及時反饋、雙向交互。組織靈活方便的學習小組,開展形式多樣的小組學習,其中多見于圍繞某個具體的學習目標或學習內容開展協同學習、合作學習,還包括傳遞教學信息、傳遞學習資料,對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解釋疑惑、互幫互助,這些都有助于克服遠程教育中師生異地而帶來的困難,也是對學生自主學習支持服務的一個環節。

篇(4)

中圖分類號:G434

如今,網絡的的普及與滲透已經越來越深、越來越廣,對整個社會都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各個領域都開始了自身網絡信息化的構建,高校也是一樣。在高校的信息化構建個過程當中,網絡教育資源的建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所以應當著重加強對網絡教育資源建設的研究。

一、1 當前高校網絡教育資源建設現狀

當前,不少高校都已經開始了網絡教育資源建設的研究與實踐,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是本文的基本思路是不斷改進與完善網絡教育資源建,所以在此僅談一談當前高校網絡教育資源建設的不足之處:第一,一味的追求數量,忽略了教育資源質量的重要性,這是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幾乎所有的高校網絡教育資源建設都存在著這樣的問題;第二,單單注重教育資源的建設,沒有予以同比例的教育資源管理力度,造成了分類和組織方面的混亂;第三,在資源的建設上花了力氣,但是卻沒有真正挖掘出教育資源的價值,使網絡教育資源的建設成為了面子工程;第四,在共享與知識產權兩者間存在一定的矛盾。

二、2 高校網絡教育資源建設體系框架和共享機制完善

(一)2.1 構建相應的管理協調結構

建立由教育管理部門、高等院校、校內院系組成的三級管理機構。資源的建設由教育部門和學校管理部門統一規劃,制定有關教育資源共享的政策,并建立由學科、教學設計、網絡資源開發和管理專家組成的網絡教育資源共建專家組,遵循共建、共享、互聯、協作、科學管理的原則,加強高校與高校之間和校內各院系的資源共享、合作與交流,共同完成以共享為目的的網絡教育資源合作開發。就高校自身內部的網絡教育資源建設來說,應當明確一個領頭的部門,來對相關的院、系進行整合與協調。將眼界放寬,從發展的角度出發,取各院、系之所長,開發出自主的教育資源,通過統籌的任務分配,由各個專業塊進行自身所長的教育資源收集、整理,提高資源的質量,防止教育資源重復或是空白。

(二)2.2 確定教育資源開發和共享模式

在建設資源過程中,可采用如下的建設開發管理模式:

第一,校際間網絡教育資源的建設管理,由教育資源建設主管部門根據各高校的學科優勢,采取有效的激勵機制,分配有關的高校資源的建設任務,并明確開發者知識產權,下達資源有償征集的詳細內容及辦法和資源建設技術規范和資源質量要求,其他高校可以通過購買或交流的形式來使用相關資源。

第二,教育資源建設主管部門根據資源需求類型,確定每年度應開發的資源名稱、類型和所需經費數量,形成資源開發立項指南。各高校組織學科教師進行立項,經過資源建設專家組審核、評定后,劃撥經費給項目開發者,在項目開發過程和資源開發完成后,資源建設專家組要進行中期檢查和資源建設完成后的評審驗收,最后對成熟的教育資源分類入庫管理,再出版發行。

第三,高校與軟件開發公司及教育培訓機構進行教育資源合作開發,發揮各自的優勢,進行商業化開發和運作模式,提高教育資源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增強教育資源建設的活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各間高校網絡教育資源的開發應在管理協調部門的調控、組織下,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采用自主開發、合作開發、積極引進等多種方法,形成網絡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組織體系。

(三)2.3 建立各級資源中心和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分別建立城域資源中心系統、區縣教育資源庫系統、高等院校資源庫系統,并將三者整合成為一個等級性的體系組織,由下一級上上一級提供教育資源信息或是請求相關服務,上一級負責整理下一級提供的資源信息,并根據實際的需求,開發相應的服務功能。其實這種網絡資源建設模式在國外已經有了不少這樣的嘗試,所以我們可以借鑒他們的經驗,并結合自身的特情來進行相關的建設,比如美國的Ohi-oLink、國家教育資源門戶網以及英國的NGFL教育資源門戶網,均可作為我們借鑒的對象。

(四)2.4 完善相關的共享保障機制

第一,通過對高校教育資源進行網絡性的共享,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高校的教育成本,提高效益,但這一切的獲益,都是以教育資源開發、制作者的付出為基礎。在進行相關的開發與制作之前,需要對相關的人員進行一番培訓,而培訓所需的軟硬條件都是需要投入的,而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我國的高校是一種獨立的經濟主體,在經濟與物質開支的時候,必須要有市場意識,考慮到經濟性與分配性,這是由市場經濟規律而決定的。在通過網絡對教育資源進行共享的時候,要能夠使開發者與使用者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受到均衡的控制,就需要利用者向開發者繳付相應的費用或是交換使用,有償的進行共享,保護雙方的利益。此時,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建設者,還應當不斷的對教育資源進行完善,提高質量,對相關資源進行不定時的更新,并通知,讓使用者能夠了解到其所關注的教育資源的發展與變化動態。

第二,要遵循一個統一的網絡教育資源構建規范,用一致的標準來約束各個高校的資源構建,提高資源信息的可移植性以及跨平臺利用率,使資源的開發成本得到控制,進一步增強資源建設的共享性、流通性與通用性,這是實現網絡教育資源質量提升的一大保障。當前,我國的教育部對這個問題已經提高了重視力度,并出臺了相關的規范指導比如《學習對象元數據》以及《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范》等,這些規范標準的出現,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對高校的網絡教育資源建設起到規范與約束作用,所以高校應當在自身的網絡教育資源建設過程當中,遵循這些規則。

第三,提高對網絡教育資源的評價,這是提高網絡教育資源的一個關鍵途徑。比如,可以建立一個用戶對資源的信息反饋平臺,由用戶對資源進行評價,這一方面能夠增強用戶與開發者之間的聯系,使開發者更加了解用戶的需求,另一方面還能通過用戶對開發者的行為進行監督,提高教育資源質量。

第四,搞好對網絡教育資源的知識產權保護,知識能夠有效提高高校網絡教育資源建設質量與有效性的一項基礎工作。通過知識產權保護,可以使資源的開發者、所有者的合法權益得到保護,這樣能夠保證他們開發教育資源的積極性與安全感。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幾點:首先是通過軟性的宣傳、教育,提高社會對網絡教育資源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視力度,通過社會道德意識來進行保護;其次是通過先進的計算機與網絡技術來進行保護;最后要通過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來進行保護。

三、3 結束語

高校網絡教育資源的建設已經成為了一個廣受關注的問題,是高校自身信息化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當前的實踐情況來看,我國高校的網絡教育資源建設是優、缺并存,所以我們還應當進一步加大研究與實踐力度,不斷完善高校網絡教育資源建設措施,提高網絡教育資源質量。

(本文為三亞市院地科技合作項目)

參考文獻:

[1]韓慶蘭,,楊潔輝..我國高校網絡教育資源共享機制的關鍵要素研[J]..當代教育論壇,,2012,(02)::50-55..

篇(5)

二、促進了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學方式變革

現代遠程教育試點高校在發展中創新教育理念,按照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建設了適應在職人員學習的“多樣化、個性化”的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和學習支持服務系統,采取遠程教學與適量面授結合的教學方式,構建了有利于學生素質教育理念和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現代遠程教育人才培養模式。首先,探索了以網絡學習為主、綜合運用多種學習方式的混合型教學模式。各高校綜合運用各種媒體,采取多種導學助學策略,教師導學和學生自主學習結合,突出實踐性、互動性和適應性,促進教師轉變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線上與線下、異步與同步、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為學習者提供靈活選擇。通過整合試點高校網絡教育的所有學習資源和教學系統,提供了完善的學生網上學習、教師網上教學的網絡支持平臺,很好地支撐混合型教學模式重視學習過程,支持學生自主學習,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其次,形成了貫穿教學全過程的學習支持服務系統,促進學生保持學習動力,提高了學習效果。各高校依托校外學習中心和公共服務體系構建了學生校外學習支持服務體系,為學生提供培養方案、課程評價策略、導學、助學、促學等學術性支持服務和咨詢、技術支持、人性化學習過程服務、資源等非學術性支持服務。其三,創新了實行學生分散學習與集中管理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網絡教育學習使學生實現了按個人時間和學習能力自主安排的個性化學習計劃,緩解了工學矛盾,樹立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建立答疑信箱、答疑公告板、課程討論區等,完善師生交流、異地輔導和答疑。

三、促進了教育公平和均衡發展

試點高校重視網絡教育的發展,建立專門機構歸口規范管理網絡教育,同時不斷增加辦學投入,努力提高辦學質量和管理服務水平,為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培養和儲備了人才,對振興經濟建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從全國看,網絡學歷教育在學規模與成人高等教育基本持平,對于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的提高做出了較大的貢獻,基于網絡和數字化資源開展非學歷教育培訓上千萬人次。網絡教育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為深入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面向農村、西部地區培養了一批急需的專業人才。優質教育資源在傳播與交互上突破時空的限制,使得優質教育資源在更廣闊的范圍內得以共享,從而為促進教育的公平,進而為社會的公平奠定了基礎。

篇(6)

一、民航培訓教育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國航空業務規模快速增長。2010年,完成運輸總周轉量、旅客運輸、貨郵運輸五年年均分別增長15.6%、14.1%和12.9%。航空運輸旅客周轉量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比重提升2.7個百分點。運輸機隊總量達到1597架,是2005年的1.85倍。航空機隊規模不斷翻番、新興業務領域不斷拓展,其本身所具有的高技術,高風險等特殊性,都要求相關人員的增加,工作量的增加,專業技能及管理知識的提升。而一項統計數據顯示民航“十二五”期間技術崗位培訓總需求應達到50萬人次以上。[2]《民航業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0—2020年)》要求統籌推進造就規模適度、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素質優良的民航業人才隊伍。我國民航遠程教育體系經過多年的發展,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豐富理論與實踐經驗的飛行、機務、空管、機場管理、民航運輸、空中交通服務以及空港安全檢查專業等緊缺專門人才。但目前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且遠遠落后于歐美發達國家利用遠程教育對員工培訓的力度。可能由于民航業教育培訓的內外環境、體制機制環境、協調機制不完善、政策措施不配套等因素的影響,使民航教育培訓,特別是崗位培訓、新技術新項目的及時轉化等存在一定的問題。部分遠程培訓系統普遍存在培訓投入不足,培訓資源短缺,供需比例嚴重失調,培訓時間難以保證,培訓系統性科學合理性不夠等問題,甚至出現培訓的短期化、福利化傾向、敷衍了事等情況,導致培訓效果嚴重下降。[2]

二、民航遠程教育網絡平臺的構建

1.樹立終身教育理念是民航業發展的需要與國內其他交通運輸行業相比,民航業具有高新技術密集、資金密集和高風險等特點,且具有國際性、行業系統性極強和安全生產運行要求高等特性。對此,民航總局始終在尋求多種培訓模式在實際中的開發與運用,遠程網絡教育既可保證授課質量,其本身所具有的獨特優勢也可打破時間和空間范圍限制。建立開放型教育的新方式,將允許根據每位員工個人的愛好傾向、所需和時間上的便利而得到教育與培訓,故引進遠程網絡教育試在必行。

2.確定教育培訓目標定位與實際需求的有機結合

(1)突出民航特色的遠程網絡教育體系。民航遠程網絡教育體系的構建包括硬件及軟件設備的建設,各級單位應加大專項資金投入,從根上認識人力資源提高的重要性,加大計算機的采購以及網絡建設,構建覆蓋各航空公司、航空培訓基地、員工宿舍的遠程教育網絡,從而邁出實踐“科教興業”戰略,落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第一步。軟件建設包括教育隊伍及相應管理隊伍的建設,教師隊伍的建設是教育的中心工作,教學質量是教學工作的生命線,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出路在于建設一支由專家學者、一線的業務骨干組成的兼職教師及干部隊伍。培養一批工作責任心強,熟悉網絡培訓工作的管理人員,為遠程教育提供人力保障,確保民航重點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為民航改革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建立與重點網絡高校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積極引入高校網絡學院學習資源,如知網、萬方數據庫、維普數據庫,以及國外著名期刊收錄數據庫。廣泛應用互聯網和移動通訊等高科技學習載體,搭建方便快捷的現代化學習通道,促使現代化遠程教育落到實處。大力發展現代遠程教育,聯合民航院校和重點培訓基地的力量,建設民航遠程教育網絡平臺,基本形成覆蓋民航行業的開放教育網絡系統。

(2)突出特色,加強培訓創新,提高培訓針對性實效性。堅持學習與實踐、培訓與使用相結合,激發受訓人員的積極性,提高培訓效果。切實提高培訓的針對性,不斷開發新課程,推廣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重點是突出民航本身所特有的優勢與特色。有優勢,有特色,就有了發展的生命力,持久發展的動力。面向民航從業人員和各類在職人員,為民航行業培養出技能型、實用型、復合型高級人才。逐步建立起以民航機務、空管、航空運輸經濟與管理、機場運行為主要業務領域的民航人力資源開發培訓的網絡教育基地,在行業發展中發揮主導作用。根據飛行、空管、簽派、航空器維修等執照培訓大綱,保證民航在職員工教育培訓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根據各行業務的發展保持同步更新,緊跟歐美發達國家民航各專業發展新動向、新技術、新觀念,推出相應的培訓課程。同時不斷吸取一線職員在實踐中的各種經驗總結,推廣那些可以幫助提高效率,又能減少成本,切實可行的方法。將所要講授的具體內容按專業細化,授課內容和與之相關的背景知識如一項新技術的宣講,將新技術出現的背景、發展過程、具體應用情況、缺陷、未來發展方向等用圖片、聲音、動畫和視頻影像方式表現出來,圖文并茂易于理解與接受,更能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且提供在線學習指導和幫助。教學設計以提高員工崗位勝任能力的課程,設計崗位資格認證培訓課程,設計適應員工職業發展培訓需要的課程,確保每名員工找到主動想學的東西;應用體驗、見習、實踐采用漸進的課程設計方式,制訂和規范特有專業職業技能鑒定培訓大綱,完善有關培訓課程及教材。例如為配合民航員工的崗位培訓和專業技術培訓,培訓教育中心可自編教材《民航機務實習》、《空管實習》、《航空運輸經濟與管理、機場運行機械基礎》放到相關網站上。員工可以利用空閑時間隨時學習,將實際工作與理論相結合,將理論用于實踐,同時用實踐來檢驗理論的準確性,不僅提升員工的實踐操作技能與理論水平,最重要的是提升了員工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知識的應用能力和實踐效能。

(3)民航教育資源合理配置與有效利用,完善民航行業培訓機構。國內民航體系的民航管理局、航空公司、空管局和機場四個重要部分中的從業人員專業結構均有其共性,如各系統均配置勞動人事管理、地勤、安保、通訊導航、經濟管理、財務管理機務等專業人員。所以形成以“總局統領全局、各個航空公司、空管局和機場協作、具體的培訓中心管理具體實施,面向全行員工、多方協作、共求發展”的遠程教育模式,充分行使統籌規劃、綜合協調等職能使民航教育培訓各種資源合理配置及高效利用,重點建設面向全行業的遠程網絡培訓基地和相關網絡建設;支持各方面力量,建設一批針對民航飛行、機務、運輸、機場等重要崗位,以崗位培訓為主的遠程網絡培訓機構。

篇(7)

1.1網絡教育定義及其特征

1.1.1網絡教育定義

1.1.2網絡教育的定位

1.1.3網絡教育的特點

1.1.4網絡教育的組織

1.1.5網絡教育行業結構

1.2網絡教育的模式

1.2.1網絡教育的主要模式

1.2.2遠程教育的教學模式

1.2.3遠程教育的運營模式

1.2.4網絡教育市場的幾種主要業務模式

1.3網絡遠程教育中的師生角色及其交互關系

1.3.1網絡遠程教育中的教學主體——教師

1.3.2網絡遠程教育中的學習主體——學生

1.3.3網絡遠程教育中的師生交互主體性關系

1.3.4網絡教育重構師生關系

1.3.5網絡環境下的師生交互策略

1.4網絡教育經濟性和教育性

1.4.1網絡教育的經濟學分析

1.4.2網絡教育的經濟意義

1.4.3網絡教育的教育性

第二章2008-2009年中國網絡教育行業發展狀況

2.12008-2009年世界網絡教育運行分析

2.1.1世界網絡教育體系特點分析

2.1.2歐洲跨國高等教育合作模式及發展

2.1.3美國網上教學發展喜憂并存

2.1.4美國網絡教育方式與途徑

2.1.5日本網絡教育開始走紅

2.22008-2009年中國遠程教育網絡化發展分析

2.2.1網絡遠程教育是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

2.2.2中國遠程教育發展概況

2.2.3中國形成世界上最大的遠程教育網絡

2.2.4中國遠程教育市場發展特點分析

2.2.5中國現代遠程教育發展戰略研析

2.2.6中國現代遠程教育的發展趨勢分析

2.32008-2009年中國網絡教育產業發展環境

2.3.1中國網絡教育體系的特點

2.3.2網絡教育標準化狀況

2.3.3中國網絡教育市場準入狀況

2.3.4中國政府對網絡教育的態度

2.3.5中國對網絡教育中數字化版權的保護

2.42008-2009年中國網絡教育發展現狀

2.4.1網絡教育激發創新意識

2.4.2我國網絡教育發展概述

2.4.3中國網絡教育發展迅速

2.4.4中國網絡教育服務產業步入發展拐點

2.52008-2009年中國網絡課程類教育資源開發分析

2.5.1中國網絡課程及相關網絡教育資源的開發現狀

2.5.2網游與教育的結合是網絡教育資源最有生命力的開發方向

2.5.3網絡課程類教育資源開發中的認識問題

2.5.4網絡課程類教育資源開發的政策建議

2.62008-2009年網絡教育與教育業分析

2.6.1網絡教育的發展促進教育公平實現

2.6.2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之間的比較

2.6.3網絡教育和傳統教育的互動及共存

2.6.4網絡教育和傳統教育的整合性探析

2.6.5現代教育的網絡化遠程化趨勢分析

第三章2008-2009年中國網絡教育市場運行深度剖析

3.12008-2009年中國網絡教育市場綜述

3.1.1中國網民參加網絡教育的情況

3.1.2中國網絡教育市場規模狀況

3.1.3中國網絡教育市場開始快速增長

3.1.4中國網絡教育邁進服務時代

3.22008-2009年中國網絡遠程教育市場現狀分析

3.2.1網絡大學文憑越來越受到青睞

3.2.2中國網絡遠程教育市場年產值過億

3.2.3中國網絡教育市場特點及優缺點分析

3.32008-2009年中國網絡教育市場消費者分析

3.3.1中國網絡市場及消費者使用狀況

3.3.2中國網絡教育用戶規模持續增長

3.3.3網絡教育更受男性用戶青睞

3.3.4網絡教育參加者對市場不滿的主要原因

第四章2008-2009年中國網絡教育產業細分市場運行分析—高等網絡4.1高等網絡教育發展概述

4.1.1網絡高等教育的優勢

4.1.2發展高等網絡教育的現實意義

4.1.3網絡高等教育致力于資源公平化

4.22008-2009年國外高等網絡教育發展及啟示分析

4.2.1世界遠程高等教育概況

4.2.2美國遠程高等教育發展的基本態勢分析

4.2.3美國國家技術大學發展對我國遠程教育的借鑒意義分析

4.2.4國外高校網上教學成功和失敗的案例解析

4.32008-2009年中國高等網絡教育發展狀況

4.3.1我國網絡遠程教育學校發展狀況

4.3.2中國高等網絡教育學生年齡段分布

4.3.3中國網絡高等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差異

4.3.4高等網絡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4.3.5中國遠程高等教育尚為成為主流

4.3.6面向網絡高等教育的信息素質教育

4.42008-2009年中國中國普通高等院校網絡教育分析

4.4.1中國普通高等院校網絡教育現狀

4.4.2普通高校網絡教育管理措施的加強

4.4.3中國普通高等院校網絡教育的發展趨勢

4.52008-2009年中國高等職業院校的網絡教育分析

4.5.1網絡教學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的應用

4.5.2高等職業院校實施網絡教育是現代教育的必然要求

4.5.3高等職業院校網絡教育的環境模式分析

4.5.4高等職業院校網絡化教育環境建設基本原則

4.5.5高等職業院校網絡教育教學組織

第五章2008-2009年中國網絡教育細分市場運行分析—中小學網絡教育

5.12008-2009年中國中小學網絡教育資源的現狀和運用

5.1.1中小學網絡資源現狀

5.1.2中小學教育獲取網絡資源途徑

5.1.3中小學網絡教育資源的存儲和使用

5.22008-2009年中國中小學網絡教育發展狀況

5.2.1中國中小學網絡教育的定位

5.2.2中國中小學網絡教育狀況

5.2.3中小學網絡教育占網絡教育融資比重最大

5.2.4中小學網絡教育亟欲解決的問題

5.2.5中小學網絡教育開展的建議

5.2.6對中小學生教育網建設的思考

5.32008-2009年中國農村中小學網絡教育發展分析

5.3.1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發展綜述

5.3.2中央和地方巨資投入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

5.3.3當前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亟須解決的問題

5.3.4完善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體系建設

5.42008-2009年中國中小學網絡教育的負面影響及其對策

5.4.1網絡環境對學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影響

5.4.2網絡環境對學生心理健康產生影響的原因

5.4.3發揮學校教育的優勢對學生正確引導

5.4.4加強學生網絡道德教育和提高思想素質

第六章2008-2009年中國其他細分領域網絡教育運行分析

6.12008-2009年中國企業E-LEARNING網絡教育分析

6.1.1E-learning的發展和應用

6.1.2企業E-learning市場現狀與趨勢分析

6.1.3中國企業E-learning實施策略分析

6.1.4企業E-learning發展趨勢分析

6.22008-2009年中國職業與認證培訓網絡教育分析

6.2.1多媒體遠程職業教育的模式分析

6.2.2多媒體遠程職業教育系統的特征

6.2.3職業及認證培訓網絡教育市場發展趨勢

6.32008-2009年中國幼兒及學前網絡教育分析

6.3.1基本服務模式

6.3.2信息時代幼兒教師角色的轉變

6.3.3信息時代對幼兒教師的建議

6.3.4幼兒和學前網絡教育發展趨勢特征

6.3.5產業發展障礙因素

第七章2008-2009年中國主要開展網絡學校的高校分析運行分析

7.1東北財大網絡教育學院

7.1.1環境管理標準

7.1.2設備管理標準

7.1.3物料管理標準

7.1.4人員管理標準

7.1.5服務及培訓標準

7.1.6業務操作標準

7.1.7質量管理標準

7.2北大在線網絡教育

7.2.1教學管理平臺的特點及其體系結構

7.2.2北大在線網絡教育管理平臺使用者角色及其功能

7.2.3網絡課件系統的教學設計和開發原則

7.2.4網絡課件的制作流程

7.2.5北大在線網絡教育的發展

7.2.6北大在線立足服務謀發展

7.3其他學校的網絡教育

7.3.1中央廣播電視大學

7.3.2西南財經大學網絡教育學院

7.3.3華東師大網院

7.3.4武漢大學網絡教育學院

7.3.5大連理工大學網絡教育學院

7.3.6中國科技大學網絡教育學院

7.3.7鄭州大學遠程教育學院

7.3.8上海外國語大學網絡教育學院

第八章2008-2009年中國區域網絡教育運行分析

8.12008-2009年中國上海市的網絡教育分析

8.1.1上海教育培訓市場高度應用網絡

8.1.2上海網絡教育向社區進軍

8.1.3上海運用遠程教育網絡培訓“新農民”

8.1.4上海高考網絡補習市場機遇涌現

8.1.5上海網絡教育發展的前景

8.22008-2009年中國中國西部的網絡教育分析

8.2.1網絡教育在西部落根

8.2.2中國西部高等網絡教育現狀分析

8.2.3中國西部數字化網絡教學的發展問題分析

8.2.4中國發展西部現在遠程教育的前景和難點

8.32008-2009年中國其他省市的網絡教育分析

8.3.1北京市農村遠程教育簡介

8.3.2廣東省農村網絡教育的概況

8.3.3沈陽強化中小學網絡德育教育

8.3.4江蘇省用網絡教育培訓上萬名教師

第九章2008-2009年中國教育產業運行形勢分析

9.12008-2009年中國中國教育發展現狀

9.1.1中國教育業的跨越式發展

9.1.2中國教育事業發展又好又快

9.1.3中國農村義務教育發展狀況

9.1.4中國教育業教育經費比例問題解析

9.1.5中國教育市場將趨向細分

9.22008-2009年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體制改革分析

9.2.1中國教育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

9.2.2中國體制改革推動教育發展取得巨大成就

9.2.3努力構建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

9.32008-2009年中國教育信息化分析

9.3.1教育信息化全面解析

9.3.2十七大精神為教育信息化發展指明方向

9.3.3教育信息化應重視教育設備的完善

9.3.4教育信息化問題對策解析

9.42008-2009年中國民辦教育運行分析

9.4.1中國民辦教育的發展與社會環境關系解析

9.4.2中國民辦教育的發展目標

9.4.3中國民辦高等教育的產業特征

9.4.4民辦教育發展的問題對策解析

9.4.5民辦教育的前景分析

第十章2008-2009年中國網絡教育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10.12008-2009年中國網絡教育發展存在的問題

10.1.1中國網絡教育體系存在的制約因素分析

10.1.2中國網絡教育市場政策和資源分配存在挑戰

10.1.3中國網絡教育發展的瓶頸

10.22008-2009年中國網絡教育發展的對策

10.2.1發展中國網絡教育主要對策

10.2.2中國網絡教育發展的建議

10.2.3發展完善網絡教育的教學模式對策

10.2.4網絡教育實施需要轉變教育思想觀念

10.32008-2009年中國網絡教育從“信息傳遞”走向“知識建構”探討

10.3.1對“信息傳遞”式網絡教育的反思

10.3.2實施“知識建構”的網絡教育策略

10.3.3構建積極互動的網絡學習共同體

10.42008-2009年中國網絡教育學院的辦學定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0.4.1當前網絡教育學院在辦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0.4.2網絡教育學院辦學定位的意義

10.4.3網絡教育學院辦學定位應著重提高教育質量

10.4.4網絡教育學院辦學定位的終極取向

10.52008-2009年中國網絡教育的創新教育功能及其對策

10.5.1創新教育的任務和目標

10.5.2網絡教育具有獨特有效的創新教育功能

10.5.3強化網絡教育的創新教育功能的若干對策

10.62008-2009年中國網絡教育中的心理衛生問題及對策

10.6.1網絡所帶來的不良影響

10.6.2網絡帶來不良影響的原因

10.6.3必須主動迎接網絡教育的新挑戰

10.6.4加大青少年的上網引導與教育

第十一章2009-2013年中國網絡教育投資潛力及風險防范分析

11.12009-2013年中國網絡教育投資機會分析

11.1.1中國網絡教育將迎來第二次浪潮

11.1.2金融危機給遠程網絡教育提供發展機遇

11.1.3網絡教育投資的渠道價值淺析

11.22009-2013年中國網絡教育投資預測分析

11.2.1教育行業迎來IPO和并購高峰

11.2.2中國教育業兩年引資逾七成

11.2.3網絡教學投資成行業熱點

11.2.42007年中國網絡教育融資情況

11.32009-2013年中國遠程教育的投資特性分析

11.3.1遠程教育的產業價值鏈分析

11.3.2遠程教育產業運營成本和收益

11.3.3產業投資領域的熱門

11.42009-2013年中國網絡教育投資建議

11.4.1注重市場調研

11.4.2市場細分及差異化戰略

11.4.3網絡教育和傳統教育有機融合

11.4.4平衡長期利益與短期效益的關系

第十二章2009-2013年中國網絡教育的前景和趨勢

12.12009-2013年中國網絡教育發展前景

12.1.1中國網絡教育前景看好

12.1.2網絡教育市場發展前景展望

12.1.3我國網絡教育的市場潛力巨大

12.1.4網絡教育市場將迎來快速發展

12.1.5我國網絡教育發展戰略目標

12.22009-2013年中國網絡教育發展趨勢

12.2.1現代遠程教育發展趨勢分析

12.2.2中國網絡教育呈現的三個發展趨勢

12.2.3中國網絡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

12.2.4網絡教育應用的發展趨勢

12.2.5網絡教育模式的發展趨勢

12.2.6遠程教育全球化的發展趨勢

圖表目錄:(部分)

圖表:2008年中國經濟增長分析

圖表:2008年中國城鄉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圖表:2008年中國恩格爾系數

圖表:2008年中國城鎮人員從業狀況

圖表:2008年中國就業與人才分析

圖表:2008年中國年齡結構分析

圖表:2008年中國學歷結構分析

圖表:網絡教育市場結構

圖表:網絡教育多元化主體分析

圖表:網絡教育服務市場劃分及定義

圖表:基于媒體教學模式和遠程學習模式的遠程教育系統分類

圖表:遠程教育的運營模式

圖表:網絡教育和傳統教育的差別

圖表:2007年中國網民網絡教育參加情況

圖表:中國網民規模和年增長率

圖表:不同上網方式網民規模

圖表:各種網絡功能的使用率

圖表:各類學生的網民普及率

圖表:中國網站數量增長情況

圖表:中國和韓國家庭計算機擁有情況對比

圖表:2004-2012年中國網絡教育市場用戶規模及增長率

圖表:不同性別的用戶對網絡教育的喜好程度

圖表:中國網絡教育參加者對市場不滿的主要原因

圖表:中國高等網絡教育參加者的年齡段分布

圖表:教學資源素材內容的分類

圖表:中國中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

圖表:美國兒童上網的主要目的

圖表:企業希望使用E-learning進行訓練的項目

圖表:北大在線網絡教學管理平臺的體系結構

圖表:北大在線基本型網絡教學管理平臺網絡構架

圖表:北大在線分布式網絡教學管理平臺網絡構架

圖表:北大在線課件的制作流程

圖表:2002-2008年普九人口覆蓋率變化情況

圖表:2002-2008年全國小學、初中入學率情況

圖表:2002-2008年全國小學、初中鞏固率情況

圖表:2002-2008年全國小學、初中畢業生升學率情況

圖表:2002-2008年全國農村地區小學、初中建網學校比例情況

圖表:2002-2008年全國農村地區小學、初中每百名學生擁有計算機

圖表:2002-2008年全國農村地區小學、初中儀器設備值情況

圖表:2002-2008年農村地區小學、初中實驗儀器達標比例情況

圖表:2002-2008年全國農村地區小學、初中圖書情況

圖表:2002-2008年全國農村地區小學教師學歷、職稱情況

圖表:2002-2008年全國農村地區初中教師學歷、職稱情況

圖表:2000-2010年年均所需建設性投放缺口

圖表:現階段中國民辦教育在不同地區可達的最高比例

圖表:中國網絡教育發展示意圖

圖表:中國上網的青少年對共青團系統網站的關注

圖表:遠程教育的成本構成及比例

篇(8)

正文

網絡教育服務發展的主要任務就是創造符合學習者需要和期望的服務結果的機會,也就是澄清服務提供商和學習者之間的正確的需要。學習者對服務過程和結果的理解和觀點,就形成了質量的理解和此項服務的滿意度。例如,以學習者客觀評估網絡教育服務的意見作為評價網絡教育服務質量的標準之一。

在網絡教育服務質量的研究中,網絡教育服務的資源和服務過程的資源結構安排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發揮網絡教育服務資源的潛能,也就是發揮服務群體的潛能,網絡教育服務將能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網絡教育服務的資源可被理解為網絡教育服務人員、技術資源、提供的硬件設備,還有組織結構。提供的網絡教育服務資源必須符合顧客的需要和希望是網絡教育資源的最基本要求。網絡教育服務資源的質量好壞密切關系到是否能夠提供優質的網絡教育教育服務。網絡教育服務資源是網絡教育服務的先決條件之一。

從學生角度著眼,同傳統教學相比,遠程教育學生與教師在時間和空間上處于分離狀態,媒體教學資源取代了傳統的老師、粉筆和黑板,這一點同傳統教學是截然不同的,學生對于知識接收機制也不一樣。如何有效組織利用學習資源,保證對學生的有效引導,如何建立學生與教師之間雙向通訊和反饋機制來保證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克服學習困難和心理問題,都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也是學習支持服務的重要內容。

因此只有針對遠程教育與傳統教育的差異建立學習支持服務模式,并針對遠程教學的全過程和學生遠程學習過程中的行為特點,提供有針對性的全方位的服務,在觀念、制度和模式上大膽創新,做好學習支持服務,才能夠確保遠程教育大規模發展的同時,保證教育質量,從而保證當代遠程教育的迅速發展。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紹興學習中心依托建設單位是紹興市職工中等專業學校,學校隸屬紹興市總工會,是1985年4月經浙江省教育廳批準成立的一所地區性、綜合型成人中專學校。2003年11月學校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簽訂辦學協議,正式成為中國地質大學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的校外學習中心。

中心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基于互聯網的教學技術模式,將網上管理和網下管理結合起來,將管理和服務結合起來,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與教學和教學管理模式相適應的學生服務體系。包括:咨詢服務、學生日常服務、個性化學習指導服務、教材服務、考試服務以及校外學習中心服務等一系列完善的助學、導學服務體系,全方位打造學習支持服務,確保教學工作的實施和教學成果的獲得。目前學習中心共有注冊學生12000余人,已畢業近10000人,在讀生2000余人。連續五年度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評為“示范學習中心”;2007――2011年度被浙江省紹興市教育局評為“紹興市遠程教育優秀校外學習中心”。中心的主要成功經驗是:

一、追求站點管理更規范

幾年來,我們始終把現代遠程教育視為一種嶄新的教育手段,視為培養造就人才的重要舉措。因此在辦學指導思想上重點突出了“三個堅持”:即堅持把“三個育人”和“三個面向”作為辦學的指導思想;堅持把國家教育工作的路線、方針、政策作為辦學的根本依據;堅持把主辦學校的規章、制度和要求作為辦學的基本準則。注重把好辦學方向、生員質量和教學質量三關。同時,在開展遠程教育工作中,我們始終堅持“以人為本,質量立校,創新強校和資源共享”的理念,把培養崗位型、技能型和應用型人才作為辦學目標。實踐中,著重掌握遠程教育的主要任務,教學模式、管理體系、教學手段、保障條件等,一系列舉措有效保證了教學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1、我們把國家的政策規定視為辦學的靈魂,融會貫通辦學的各個環節之中,堅持依法辦學,依法治教。面對市場經濟形勢,我們注意處理好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的辯證關系,牢牢把握教書育人這根主弦。“學習中心”設立以來,我們在辦學行為上做到了“三無”:即無以校外學習中心的名義舉辦其他教學活動和經營活動;無以校外學習中心名義發放畢(結)業證書和培訓資格證書;無設置站外站、站外點的行為。嚴肅了政策規定,維護了主辦學校的權益。

2、認真做好收費工作是開展遠程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我們始終不渝地嚴守國家的政策規定,在收費工作中牢牢把握“三條依據”:一是當地物價部門的名文規定,二是主辦學校當地物價部門的名文規定,三是主辦學校的名文規定。堅持做到“三不”:即不擅自擴大收費項目;不擅自提高收費標準;不搞無政策依據的收費。近年來,我們沒有出現任何違規收費的現象,也沒有收到任何學生的投訴。

3、健全服務機構。雖然國家經濟形勢轉好,但網絡教育招生依然十分嚴峻,為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學校由校長親自擔任試點高校網絡教育紹興市職工中專學習中心負責人,主管招生、教學、教務管理等工作。年學校下設網絡教育招生辦公室、學歷教育科、財務室和綜合辦公室。現有管理人員13人。招生辦公室負責網絡教育招生宣傳、入學考試、上報學生信息、負責發放入學通知書和學生注冊報到等工作。學歷教育科承擔學習中心的教學教務管理工作,配合試點高校網絡教育學院做好學生學籍管理工作,承擔網絡學院下達的教學環節的組織管理工作。財務室負責學習中心的收費和學生學雜費的管理和結算等。辦公室負責學習中心的后勤服務等工作。

4、修訂管理制度。為保證整個教學管理、學生學習服務支持工作過程的制度化、規范化,學習中心自成立初期就重視規章制度的建設,目前除了學校內部管理制度、學校檔案管理制度以外,有關現代遠程教育的規章制度就有10多個。同時學習中心把落實管理職責,明確管理目標作為網教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別是要求信息管理員認真做好網絡維護、信息傳送、文本處理等學習支持服務工作,以確保網院―中心―學員之間的信息暢通,以便及時執行上級下達的各項文件通知,傳達好相關會議精神。

5、開展教育研究。現代遠程教育是一種嶄新的教學方式和手段。為了不斷提高辦學質量我們堅持在實踐中學,在學習中,做到教學與研究有機結合,不斷增強辦學能力。具體抓了“兩個環節”:一是堅持從書本上學習。我們訂購了遠程教育的資料,要求所屬人員利用業余時間抓好自學,把遠程教育的目的、要求、方法、標準等滲透在腦海里,聯系在工作中,使教育者先受教育。二是組織業務研究。我們每半年要組織召開一次遠程教育工作業務研討會,重點學習政策規定,兄弟單位的做法、經驗,解剖自己的工作學習,研究教育措施、辦法。通過學習研究,豐富了知識,開拓了視野,增強了做好遠程教育的責任感和事業心。

二、實現招生工作更高效

招生是辦學的硬指標,它直接關系到學校的生存與發展。面對招生市場的生員爭奪戰,我們始終堅持“政策在胸,紀律在握,積極工作,嚴守法紀,實事求是,擇優招錄”的基本原則。在實踐中做到了“三實”、 “三不”:即實事求是地張貼主辦學校提供的招生廣告;實事求是地進行口頭宣傳;實事求是地把握入學者的條件;不搞跨市宣傳和招生;不搞誤導、錯導和誘導招生廣告;不把不符合條件的學生招收入學。學校多次召開招生工作會議,研究部署招生對策,根據生源市場的情況采取了靈活的招生形式。從校領導做起,層層明確落實招生任務,將招生任務與教職工的業績考核掛鉤。不斷加大招生宣傳力度,通過報紙、電視、網站宣傳招生。以2012年為例:全校教師齊心協力、克服重重困難,招生工作終于取得良好成績,全年共計招生800人,注冊交費近785人。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許多教師成為了出色的業務員。

三、推進教學管理更科學

教學管理是網絡教育的關鍵,只有不斷強化教育管理的規范化意識,才能確保網絡教育的持續穩定發展,這是學校全體教職員工形成的共識。在明確的辦學方向指引下,學校積極踐行規范管理的思想,重點從五個方面加以落實:

(1)加強入學教育管理。每年級新生報到注冊時,學習中心均舉行新生開學典禮,進行入學教育。我們把網絡教育學生入學教育主要分為三部分進行:一是有關網絡教育的知識教育。包括網絡教育的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二是遠程教育技術知識的教育。包括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技能、常見的工具軟件的使用方法、網絡基本技術訓練、如何上網瀏覽教學資源、如何利用電子郵件交流信息等。三是教學資源介紹。各專業、各門課程都有哪些教學資源、如何查找教學資源等,了解遠程教育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學資源的特點、學習支持服務方式等。

(2)加強教學計劃、教材管理。我們能認真執照網絡學院制定的教學計劃,提前征訂下一學期教材及輔導材料。今年完成了地大網院十幾個專業兩萬余冊教材的征訂工作,同時建立了教材管理檔案。

(3)加強日常考試管理

今年學習中心共組織各類期末考試、入學考試、補考計十余次。在每次考試之前,都對全校教職工進行嚴格分工,做好各項準備工作。認真制作考務手冊,制作考試座位表,安排和布置考場,并做好監考老師的安排工作。另一方面嚴格考試操作程序,從各類試卷下載、印制、裝訂、分裝、保管、核對均實行專人負責。考試結束后及時收集、整理、檢查試卷,封卷,統計缺考、免考名單。

(4)加強統考工作管理。除了常規的學期考試外,學習中心也非常重視本科專業的《計算機應用基礎》、《大學英語》兩門課程的統考工作。隨著教育部對網絡教育統考工作的推進與深入,為保證本科學員順利通過網絡教育的統考,確保高通過率,我們加強了考前面授教學。聘請紹興高校專業課教師為學生講重點、講難點、講方法、講思路,引導、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我們為學員安排了一個月時間的面授輔導,整理下發考試復習資料,如2012年,學員參加本科統考合計參考人員達 300人次。計算機通過率為80%,大學英語通過率達到68%。

(5)加強畢業工作管理。按照網院要求下載論文資料,制訂論文寫作管理規范,將資料、寫作規范、任務書、選題表、論文范例及時下發給學員。認真做好本科學生的畢業論文答辯工作,2012組織180名本科學員參加了由網絡學院組織的畢業論文答辯,832位學員取得了專科、本科畢業文憑。

四、拓展支持服務更靈活

我們在遠程教育工作中,注重處理教與學、師與生的相互關系,提倡能者為師,以強幫弱,取長補短。一是師生互動。我們堅持教中有學,學中有教。尤其對學生提出的重點、難點和疑點問題老師認真負責的解答和指導。老師在教學中還注重采取提問式和研討式等方法,給學生創造獨立思考和互相切磋的機會,活躍教學氣氛,增強教學工作的趣味性。二是小組互動。我們根據教學班的人員情況,合理編班編組,成立了班委會,選配了班干部和學。每個學習小組又成為一個協助組,遇到難題共同研討,共同會診,群力攻關。三是座談討論。我們經常組織召開座談和研討會,收集情況,征求意見,讓師生在一塊共同研討,學術交流,起到了助學的效果。

篇(9)

“全國高校網絡教育資源免費開放聯盟”(2009年12月建立)融合了全國廣播電視大學系統和53所高校網絡遠程教育學院的高等教育系統資源,建立起“社會化公共教育資源體系”,這是為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質推出的新型教育模式。網絡遠程教育要增強服務意識,充分發揮我國網絡教育的“社會化”、“大眾化”服務作用,其發展與影響將形成未來全民教育培訓的熱點態勢。網絡教育信譽、質量一直是社會關注的話題,教學改革與研究也是多年的熱點問題,教學模式是教學活動的關鍵,對提高網教質量和水平起著重要的積極作用。通過對《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有關“網絡教學及技術支持”部分資料(2005―2010)的搜集與調查,在國外專家多種理論的指導與影響下,我國根據自己的國情也推出了一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及技術支持模式,在網絡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上作出一些探索性的嘗試與完善。

網絡教學對于網絡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探討成為熱門話題。為促進網絡遠程教育的健康發展,對教學模式的研發與探討在不斷的探索中,多樣化教學模式的推出體現著科學發展觀在教學領域的指導作用,其可以完善教學理論,也可激發教師教和學生學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促進網絡教學水平的提升。自網絡教育開展以來,國內外的網絡教育家提出多種教學及技術支持的理論,最具代表性的有“教與學”、“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參與理論”、“ACTION模式”、“教學工程”等理論,這些理論對于指導我國理論與實踐的網絡教學模式研究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各種模式深入研究都要有理論的支持和網絡技術的支持,在國外理論的指導或影響下,我國網絡教學形成多樣化的模式,主要有講授型模式、協作型模式、自主型模式、探索型模式等。

一、網絡教學模式理論與實踐

教學模式是在教學思想與教學理論指導下開展的教學活動,通過活動展現教學主題的意義,驗證理論,完善理論,形成系統化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范式。

網絡教學模式理論與實踐既有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又有網絡環境下形成的教學模式特點,以下為各種模式理論與實踐的探討。

1.“教與學”理論與實踐

(1)“教與學”理論

奧蘇貝爾的“教與學”理論有三個方面:“有意義接受學習”理論,“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動機理論”,其是屬于“以教師為中心教學”理論,主要探討學習過程和認知因素,以及情感因素等。

(2)我國“教師導學”理論與實踐

我國“教師導學”理論與實踐研究有《充分發揮教師在遠程開放教學模式下的導學作用》、《突出能力教學和個別化導學的“五段合一”課程教學模式》、《滄州電大開放教育教學模式探索――“基于問題的導學”教學模式》、《遠程教學的“導練”教學模式》、《遠程教育教師網絡教學質量管理與評估模式的實踐探索》等。

“教與學”理論與“教師導學”理論都是以教師為主導的授課模式,稱為講授型模式,具有以教師為中心(主導)的特點。這種模式仍保持著傳統授課模式,在電大系統網絡課程中也采用講授型模式,即教師通過網絡將文本、聲音、動畫、圖形、視頻等多媒體形式的教學內容傳送給學生。依據資料調查,在教師導學實踐中,有54%的學生采用當面向教師咨詢,40%的學生選擇面授,說明傳統教學模式對于網絡教學影響依然很大。

2.“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實踐

(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其教學模式分為探究類、對話類、綜合類三種類型,每個類別的教學模式都涉及其相應的技術支持,如探究類教學模式屬于情境教學模式等內容,涉及技術支持有超文本和超媒體、圖表、動畫技術、數字音頻與視頻、獨立的教學模塊等。學生通過掌握技術提升網絡學習的能力。

(2)我國“以學生為中心”理論與實踐

我國“以學生為中心”的理論與實踐有《談“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合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完善學習支持服務體系》等。

我國“以學生為中心”的研究也成為熱點之一,學習支持服務體系是為網絡學生建立的學習環境,提供現代化的技術、教學模式、學習資源、教學管理等服務。學生有運用新技術的能力才能在網絡環境中學習,如教學網站、網絡課件、文字教材、論壇與聊天室、發帖、電子郵件與個人信箱等。“以學生為中心”也需要教師的導學作用,在課程、實踐及技術等方面更需要給學生以幫助。

3.“學習理論―參與理論”與實踐

(1)“學習理論―參與理論”

美國的格雷格?柯瑟林提出:“學習理論―參與理論:作為一名優秀的網絡教師,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積極參與,以使學生同樣積極參與到網絡課程中。”在網絡教學中師生的交互和參與方式成為主要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重視師生的交互能力,通過交流互助達到學習的目的,倡導協作精神。

(2)我國互動協作理論與實踐

我國互動協作理論與實踐的研究有《運用互動教學 創造互動課堂》、《開放教育三環節――要素交互教學模式》、《再論互動教學的內涵特征與實施原則》、《大學英語大班教學環境下的師生互動策略研究》、《網絡環境下“開放英語”課程師生交互問題調查及分析》、《合作學習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意見》等。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學習理論―參與理論”都屬于協作型模式,也稱為互動式模式,具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助指導學生的互動特點。這種模式被認為是在網絡教育中積極倡導的重要的新型教學模式,在教學中逐步摸索出公認可行的幾種授課方式,如教師與學生一對一授課、教師與學生小組授課、學生與學生相互協作的交流學習,現已形成網絡教育的常規教學模式。依據資料調查,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比較好,而學生小組學習僅占26%,研究者認為在學習小組的學生組合上應更加科學些,以提高學生的互動興趣。

二、教學及技術支持理論與實踐

1.“技術與媒體選擇原則:ACTION模式”理論與實踐

(1)“技術與媒體選擇原則:ACTION模式”

托尼?貝茨是英國開放大學的創始人之一,是活躍在世界遠程教育研究領域的著名專家。他在遠程教育理論中提出的技術與媒體選擇原則“ACTIONS”模式,其中“教與學”分析了技術媒體與學習類型及相應教學形式的關系。“技術與媒體選擇原則:ACTION模式”,其中A為“技術可行性與方便性”,N為“技術新穎性”,T為“教與學”。他分析了技術媒體與學習類型及相應的教學模式的關系,認為不同技術支持下的知識能力,在支持著成人的學習能力。新技術對于開發新課程不僅能降低成本,還會激發教師利用新技術的熱情,幫助學習者建立獨立學習的信心,也將影響或改變高等教育的形式。這種模式重視技術的應用,在新技術的開發中既得到知識,又顧及學生的經濟效益。

(2)我國“自主學習”與“技術支持”理論與實踐

我國的“自主學習”與“技術支持”理論與實踐有《關于遠程教育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思考》、《基于網絡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試論遠程教育下的自主學習及特點》、《大學生英語聽力自主學習現狀調查與對策》、《在網絡環境下個人知識管理在研究性學習中的應用探究》、《關于應用播客構建個體數字化學習空間的思考》等。

獨立學習模式、自我學習模式也稱為體驗型模式,具有展現學生獨立學習而產生的能動性的特點。網教學生在獨立學習時,強調“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不僅僅自己體驗學習課程的一面,還體驗了網絡環境與技術的各種運行系統,就是說要一邊學專業知識,一邊學各種技術,才能很好地完成自學課程。

2.“教學工程”的研發

(1)“教學工程”理論

加拿大的G?怕凱特對《網絡環境下的教學工程》進行了十多年的專門研究,教學工程定義為用來支持學習系統的分析、創建、開發和傳輸的計劃方法(開發學習系統的系統),其整合了教學設計、軟件工程和知識工程的概念、過程和原則。主要研究內容:學習對象的分類、知識建模工具、學習系統設計平臺等,“教學工程”的提出與研究,可視為網絡技術的一種“教學模式”,可以將好的個性化的教學模式推出普及。隨著技術的發展,也可以不斷推出新的網絡教學模式,現已發展到4.0版本,形成理論到實踐的一整套體系。這個系統的研發說明在網絡環境下教學的重要性凸顯出來,在網絡教學中能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學及技術支持模式和知識管理系統,以提高教學質量。

(2)我國有關教學技術的研發

我國有關教學技術的研發成果不少,但是專門的“教學工程”系統建設還需完善,對于個性化教學的開發還需深入研討。理論與實踐研究有《PKPM建筑結構設計軟件課程教學方法的探討》、《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方法與手段研究》、《開放教育環境下成人英語學習模式的探索》、《現代與傳統的完美結合――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多媒體教學模式》等。

三、新技術支持下我國探索性網絡教學理論與實踐

國外網絡教育比我國開展的早些,有較成熟的理論和管理研究,我國在學習國外理論的同時需要建立自己的網絡教學與管理理論,在教學模式的研究上也要探索出自己的學術理論,更好地為我國網絡教育服務,為培養高層次的實用人才而做好學術科研工作。

1.我國探索式理論與實踐

在網絡與多媒體不斷推出新的技術的環境中,我國網絡教學也推出了一些有探索性的教學與技術支持模式。這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都是具有探索性的教學模式,如“多元化指導型”、“導練”、“理論實踐一體化”、“一主一輔一補充”、“雙主三環四結合”、“四過程”、“五段合一”、“三層次、全程化”及“要素交互”等。

以河北省為例:河北省網絡教育提出自己特色的教學模式:“網絡環境下多元指導型教學模式”,這種模式是在五年的探索中摸索出來的較為成熟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的研發是對以往的網絡教學模式理論的完善,并有新的探索,其在網絡教學環境中實施的學習主體、學習策略、教師教學策略、教學資源及指導與反饋形式等多元化實踐來構建學習過程,而形成多元指導型教學模式。其對河北省網絡教學有著決定性的積極與實踐意義。

2.網絡教學重視實踐活動

網絡教育是一種新型的高等教育,我國兩大網絡教育系統都建立了層層教學管理中心,普通高校網絡教育系統建立的基層單位為“校外學習中心”,廣播電視大學系統建立的基層單位為“省級、地市級、縣級”等教學點,網絡教學模式雖然在虛擬的環境中展開,但對于各層次教學點的管理還保留一些面授的指導與活動。在社會活動中網絡教學結合社會實踐活動是必不可少的,是課堂知識教學的延伸,是網絡教學模式的一部分。有的活動在網絡中進行,有的活動在實踐中實施,但實踐的環節不能缺少。

網院教師要在網絡知識的運用上高于網絡成人學生的能力,這就靠教學模式的展現。每位教師都要在掌握網絡技術的同時確定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然后逐步學習探索其他的教學模式,這對于熟練運用網絡教學方面的操作技術系統很有幫助。網絡教學改變了人們學習的傳統模式,對于網絡環境下教學方式的研發成為研究人員共同關心的重要問題,既是不斷地探索的網絡教學空間,又是不斷地開發網絡教學的空間,在網絡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共上下功夫。

參考文獻:

[1]丁新.國際遠程教育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

[2]傅鋼善,馬紅亮編著.網絡遠程教育[M].科學出版社,2007.12.

[3]高波,馮鴻滔.河北電大開放教育省級教學模式――網絡環境下多元化指導型教學模式.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優秀科研成果匯編(2004―2005年度)(內部資料)[M].2006.2.

[4]地麗熱巴?克依木.網絡教育環境下基于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2.

篇(10)

要建立健全繼續教育經費投入保障制度與機制,應該切實把加快發展繼續教育擺在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進一步增強加快發展繼續教育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明確目標任務,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社會的原則,實行政府統籌、分類管理,強化對繼續教育的統籌和協調,動員各方參與,研究制訂政府、企業和個人共同分擔的政策,即:

上一篇: 經濟學專業研究方向 下一篇: 班級文化建設成效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亚洲欧美 |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站 | 亚洲一线高清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少妇一区 | 在线观看视频人成福利 | 免费h片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原创国产中文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