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對古代文學的認識匯總十篇

時間:2023-09-04 16:41:3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談談對古代文學的認識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中國古代文學史是依據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留學生漢語言專業需要而設置的課程。一般在留學生本科四年級講授。“古代文學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留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如何介紹這部分中國文化的精髓,本著什么樣的指導思想教學,如何創新教學的手段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一、明確中國古代文學史與外國留學生漢語言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體系 

我國現行的外國留學生漢語言專業培養目標要求學生掌握漢語言技能課程、漢語言理論課程、中國人文知識課程、經濟管理課程。漢語言技能課程包括綜合漢語、漢語口語、漢語閱讀、漢語聽力、漢語寫作、漢語翻譯、商務漢語等;漢語言理論課程包括語言學概論、現代漢語、古代漢語、漢字與文化、漢語語法精講、現代修辭學引論等;中國人文知識課程包括中國概況、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文化概論、中國簡史、跨文化交流導論等;經濟管理課程包括進出口貿易實務、市場營銷學、國際貿易等。通過講授這些課程力求優化留學生的知識結構,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其中,中國古代文學課主要講授中國古代文學知識,要求學生大致了解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概況,熟悉中國古代文學的重要樣式、源流變化,以及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家。要求學生了解、熟悉一定數量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并對古代作品的藝術表現特點有初步認識。在內容安排上以時代先后為序,將中國古代文學分為詩歌(詞曲)、散文和小說三大類,突出重要作家作品的介紹,力求突出重點,讓學生形象而具體地掌握中國古代文學的基本知識。這門課程能使外國留學生較多地了解中國優秀的文學遺產,提高對中國古代文學的閱讀能力,屬于提高留學生整體漢語水平的課程,為留學生進一步學習其他文化課程奠定基礎。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在進行漢語教授的同時,傳播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讓留學生在學習漢語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接受中國傳統文化觀念,切實提高學生素質,是對外漢語教學的根本目的。 

二、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來表現中國古代文學 

對外漢語教學中教授中國古代文學非常具有特殊性——外國留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學知之甚少,或者根本就是一竅不通,想要把精深而悠久的中國古典文化向他們展現開來,得到共鳴,非常困難。所以,當代對外漢語教學應借助現代教育技術的理念,使用多媒體技術向外國學生教授中國古代文學,是切實的選擇。 

多媒體技術能拓展課堂,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和熱情。因此,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應當盡可能地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來表現中國傳統文化。教師應注意搜集和整理有關素材,向學生傳播。比如周杰倫的《發如雪》、《臺》,林俊杰的《江南》等意境古典、唱詞含蓄優美的佳作、香港藝人黃霑創作的許多古韻詞曲運用得爐火純青的影視歌曲,教師還可以自己動手創作一些中國古代文學課件。 

但是,推行教學手段的改革,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表現中國古代文學應注意適度原則。不能將多媒體的“白板”變成擴大的“黑板”,不能將古代文學課變成影視賞析課。多媒體技術手段只是教學的手段之一,不是教學的目的。一定不能俗用濫用、喧賓奪主。在影視作品的使用中,要注意改編的問題,教師要以文本為主體,處理好原著和改編的關系,切忌以改編代替原著,混淆視聽。 

三、在古代文學的教學中突出現代思想,體現當代意義 

國內對外漢語教學界對古代文學課的定位多是服務于語言的研究,認為對外漢語教學的目標在于培養留學生的言語技能和言語交際技能,古代文學課是為學習語言而設置的課型,將古代文學課邊緣化、弱勢化和冷漠化。其實,留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學非常感興趣。國外中文系的課程設置中,中國古代文學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漢城大學為例,29個課目中與古文相關的課目就有11個。 

古代文學課是為了培養學生們講授、闡釋、鑒賞和分析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能力,進而借助文學這一載體傳播中華優秀民族文化的專業基礎課,它是通過對語言藝術的審美鑒賞進而吸收和理解中國文化,在傳授文化知識之外,通過文學作品的內容輻射出中華優良傳統的精神內核,通過作家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藝術感染力集德育、智育、美育等多重功能于一身,具有獨特價值的課程。對留學生的古代文學教學正是出于這個目的。對教師來說,更重要的任務是如何突出現代思想,體現當代意義,將古代文學課程的講授真正應用于當代留學生的生活。如何用當代意識去激活古代文學,將“死”的文本還原為活生生的生活,是古代文學教學所面臨的問題,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首要問題。 

四、切實處理好文學史與作品選的比重問題 

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內容由文學發展史與作品選兩大部分組成。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很好地銜接文學史與作品選的內容,如何具體分配它們在課堂教學中的時間比例,怎樣更合理地采用與各自的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方法是教學的重中之重。不能只講作品,不講文學史,也不能只側重文學史。目前此方面教材很少,筆者建議選擇中國人民大學對外語言文化學院主持編寫的“對外漢語教學· 中國文化系列”教材。該教材收錄了從先秦至明清的文學作品二百多篇,涉及到散文、小說、詩歌、賦等多種體裁。每篇作品后面都有詳盡的注釋,以便于留學生理解。書中還對每個時代的文學發展情況進行了概述。該書適合中級以上漢語水平的外國留學生學習或自讀,也是普通高校大學生學習中國古代文學的重要參考資料。 

總之,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是一項非常復雜、具有很大難度的工作,它要求教師不僅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靈活的現代意識,同時還必須具備高度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必須熟練地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只有這樣,才能將對外古代文學課傳授好。 

 

參考文獻: 

[1]涂文暉.論對外漢語高級階段古代文學教學的特殊性[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4). 

篇(2)

 

從本質上而言,古代文學是一門特殊的歷史科學。它通過研究具有相對獨立審美價值的各種現象和符號,探索以審美心理為主的古代人類心靈運動軌跡,又通過古人的心靈感悟了解各時代社會的全貌。它與探索古代人類認識發展的哲學史一起,構成了一部有層次的人類精神史,進而與主要研究古代人類物質活動的一般歷史科學一起,構成了整個古代社會的立體透明復原圖象。然而,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中國古代文學作為一門帶有深厚歷史積淀而又與現實保持一定距離的學科,其發展的空間經受了種種極其嚴峻的挑戰和考驗,唯有不斷更新和改進古代文學學科教學和科研的內容和方法,挑戰和考驗才會轉變成進一步發展的機遇和現實。而要實現這一轉變,關鍵在于后備力量的培養,準確而言,在于研究生人才的培養塑造。這里所說的“研究生人才”,具體是指學歷在本科層次以上的碩士、博士乃至于博士后。當前學界對古代文學專業的本科層次教育―通識教育探討甚多,而對該專業研究生層次教育-精英教育甚少涉及。《中國大學教育》2006年第12期刊登了南開大學文學院寧稼雨教授的《古代文學研究生教學要培養精英素質》一文,該文從學習重點的差異、科研能力的培養以及學術研究過程的艱難三方面對怎樣培養古代文學專業研究生的精英素質這一重要議題進行了探討。寧教授所論皆為鑿鑿之見,然筆者讀后頗有意猶未盡之感,故作此文以論述之,聊作寧教授文章的一點補充。 

當今學界,新的科研成果不斷涌現,年輕學者已露頭角,學術刊物不斷增多,人文社會科學呈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就古典文學研究領域而言,老一輩學者漸次凋零殆盡,而以新時期培養的博士為主體的學者全面占據了學術舞臺。整體而言,學術的傳承完成了順利的交接。然而,正如一些學者所擔心的:“我們對古典文學的命運卻有一絲隱憂,擔心在當今學術體制的制約下古典文學的內在精神逐漸消亡,擔心未來古典文學界的話語霸權被毫無古典情結的學科帶頭人所占據,擔心未來的新進博士最終以現代學科建設的名義‘革’掉古典文學的‘命’”[1],這種憂慮絕非空穴來風,當前學界的古代文學研究確有淪為其他現代學科附庸的傾向。筆者認為:要想在當今多元化的語境下保持古代文學內在精神的純一性,要想讓古代文學不至于消失在其他學科的侵襲之中,根本環節還在于對從事該門學科研究事業的研究生人才培養,這是一個極具現實性和緊迫性的課題,也是古代文學學科能否發揚光大的命門所在。 

 

一、古代文學專業研究生的內在品格 

 

外在行動發生于內在品格,古代文學專業的研究生應該具有區別于其他學科的內在品格。 

首先必須具備嶄新的文學觀念,摒棄將古代文學作為歷史附庸、技巧淵擻的狹隘理念,樹立將古代文學視為一部與當代相通、對社會有重大影響的民族心靈史的文學觀,具有宏觀的大文學意識。古代文學學界倡導宏觀研究已有數十年,也取得了可喜成績,但似乎存在一種誤解,以為題目大才是宏觀,于是有了許多大而無當的東西。其實,倡導者的本意并非如此。著名學者陳伯海說:“于是我聯系唐詩的發展,晚唐詩壇的分派,乃至由唐詩向宋詩、宋詞轉變的軌跡,來探討李商隱詩歌的歷史地位,寫出《宏觀世界話玉溪》的文章……此后,由作家研究進入唐詩總體研究,由唐詩進人中國文學史總體研究,甚而涉足于文化史研究。”[2]陳先生闡釋了他本人治學的軌跡,即由宏觀步入微觀,再由微觀回歸宏觀。由此可見,沒有宏觀意識的宏觀研究實為微觀研究的大雜燴,卻失了微觀研究的嚴謹扎實,正是一種空疏無用的學風。形成大文學意識觀的客觀依據是:一切文學作品都是作家以審美心理為主的整個心靈世界感受客觀現實作用而外化形成的特殊物質形態;作家的心靈也就是民族心靈的濃縮和積淀,他寄寓在作品中的心靈也就是民族的心靈,體現了民族心靈發展的歷史。因此,就本質而言,文學是人類心靈的科學,古代文學本質上也就是人類心靈史的科學。此外,不能滿足于從豐富的文學作品中尋繹出古代民族心理的特征及其拓展脈絡,還要探明那些消極民族心理的形成原因,用以指導現實,人為消除某些心理環境,從而避免消極民族心理的不良影響。這里的大文學意識并不意味著取消學科界限和專業分工,而是強調在當前信息爆炸的時代,從事人文科學研究必須具有盡可能寬廣的理論視野和盡可能淵博的知識儲備。就古代文學專業而言具體體現為四方面,一是打通文學史與文學理論;二是打通古代文學與現當代文學;三是打通古代文學內部各分支學科的聯系;四是打通研究與創作的關聯。 

其次,應該具備將方法、主體、客體三者加以最佳整合的能力。 

方法是從實踐和理論上把握客觀世界,為解決具體課題而采取的途徑和手段的總和,也是聯系主體和客體的中介。古往今來學者的優秀研究成果,總是與其完善的研究方法緊密相關。任何科學的方法都具有實用性,但任何方法都不是萬能的。方法有其適用的對象,但它沒有事先設定用它進行的研究所能達到的層次,出神入化地運用某種方法,自可取得成功。方法、研究主體、研究客體都有自身規定性,要入化境,除首先要把握三者各自的規定性外,還要尋求三者的最佳整合。李澤厚認為:“人們的性格、氣質、背景、基礎、興趣、潛力才能因人而異。。。例如有人適合于搞精確考證;有人更長于提出理論問題;有的長于分析;有的喜歡概括;有的更偏于冷靜的客觀描述;有的則不免主觀情感傾向的注入?!盵3]他主張在多樣的方法中,尋求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研究客體的規定性只有靠苦讀積累才能把握,在這一基礎上,我們似可采取“需要解決什么問題就用什么方法”的策略[4],以方法為手段,舍筏登岸,決不可為方法而方法。因此,三者的有機整合是不易的,既有客觀的限制,又需主觀的努力和識力。也許正因如此,當前古代文學學界我們看到的運用“新方法”的典范性成果還不多。

再次,應該具有大膽可貴的開放式創新意識。 

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建設能夠擁有今日之輝煌,靠的就是歷代具有創新精神的有識之士所組成的這支中間力量的開創性探索,假使沒有魏晉以來大膽主張文學脫離史、哲而另立門戶的有識之士,我國漫長封建社會的文學研究或許長期只是游離于文、史、哲研究之間的“四不像”,假使沒有進行縱橫貫穿、探索規律的開放式研究的有識之士,古代文學研究也只會停留在詩話、詞話式的小本經營;假使沒有建國以來大膽主張古代文學研究應不拘于單一社會學模式的有識之士,今日的古代文學研究又豈能呈現出千姿百態、豐富多彩的局面?然而,相當部分學者認為:古代文學并非與現實聯系緊密的前沿學科,在當今市場經濟大發展的新形勢下,已難以像具有實用價值的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等時髦學科一樣,有著施展創新才能的廣闊天地。這種偏見促使一些古代文學研究者在業務上安于現狀不思進取,更遑論去進行創新和開拓了。殊不知古代文學作為一門科學,其創新與開拓的余地將永遠是難有窮期的,正如人的認識能力不斷前進而難有窮期一樣。從問題的多端性,可以產生大量新的假設;從問題的伸縮性,可以改變思維;從問題的新穎性,可以去探索不同于傳統方式的解決方法。因此,創新意識的培養對古代文學研究生人才而言至關重要。 

上述三種品格,即為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研究生必備的人文素養。與該素養相適應,研究生人才還應該具備扎實的美學、心理學、語言文字學的基本理論和學說史知識,對倫理學、民俗學、民族學、社會學的基本理論和學說史知識也應有基本了解。總之,應最大程度地掌握關于人的學說,尤其是有關漢民族學說的知識。 

二、古代文學專業研究生的培養措施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歷經的各種轉變,以及這一轉變對于學術的推進,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實。與學術界其它領域一樣,上世紀80年代初古典文學研究領域的撥亂反正僅僅是一場序幕。本世紀初,古典文學研究領域掀起的“新方法”熱及“宏觀研究”熱,其意并不是某種方法或研究模式的單純倡導,實質上是借助當時思想界和文藝理論界的新的話語方式,旨在清理長期盤踞于古典文學研究中的舊的政治一元論霸權,揚棄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式,使古典文學研究由單一的政治批評轉變為多元的文化、美學、文學批評,同時又不致于影響古代文學的學科地位.,要想實現這一目的的話,新型研究人才的培養對古代文學研究系統的更新轉變具有戰略性的價值意義。而哪些人更有可能成為新型研究人才呢?我們認為:老年學者和大部分中年學者的知識結構以及研究方法基本已經定型,能夠使文學觀和研究方法發生根本性轉變的只能是青年古代文學研究者,其范圍主要包括在高校從事古代文學教研任務的人員,在社會科學研究部門從事古代文學科研的人員,在校學習深造的研究生,大學生以及部分青年業余文學研究者。他們中的部分人有可能通過廣泛接觸各門人文學科及其前沿動態,并廣泛接觸新科學方法論知識而轉變成新型人才。而在這些人員中,研究生群體是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如何才能實現研究生向新型研究人才的轉變?首要條件是研究生本人基于當前學術界發展狀況而對古代文學現狀產生的不滿情緒和改革需求,這是轉變的內在動因。此外,必要條件是研究生培養工作中的有關制度和觀念的相應改革,具體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是改革傳統的單純傳授知識的教育模式,建構以傳授知識為基礎,以培養創造力為主導的新型教育模式。這種新型模式可以避免將古代文學研究塑造成泥古不化,矜夸多識而盲于現實,無益新知的“掉書袋”,而有利于使其在接受知識的基礎上,充分開動智力去鑒別,評價所學知識,積極運用所學知識,并由此出發去發掘創造新知識。導師可以要求研究生獨立查閱文獻,要求他們針對相關問題寫綜論或述評,并爭取在有關的學術刊物上正式發表。這是一個比較高的要求,是對研究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歸納與分析能力、漢語的寫作能力的綜合訓練。在指導研究生的過程中,導師還應從多個角度了解研究生的情況,從入學直至論文撰寫階段,要不斷發現學生在科研基本功訓練上、知識面上的薄弱環節,并及時指出,使之加以充實改進。也要了解學生的為人,并與其及時交流。同時,導師也要主動讓學生了解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及時捕捉研究生思維活動的閃光點,才能有利于開發研究生的創新力和創造力,塑造其創新人格。 

其次,與教育模式的改革相適應,要調整古代文學研究生的課程設置,并改變教學方式。除了教育部規定的專業課程和基礎課程外,要適當根據學科的相關性以及研究的興趣和要求,廣泛開設人文科學各學科的選修課,對于一些相關性密切且研究生興趣濃厚而本院校卻不能開設的課程,應允許并積極支持研究生跨校選修。所有選修課程都應該采用多提示、低課時的(包括提示學科重點、主要書籍文獻和解疑)的教學方式,而不必進行規定性考試,研究生在學習中確有所得者,可作自選題論文呈教師批閱。只有做到廣泛開設選修課與講授方法的改變相統一,才能使古代文學研究生既不致因課程繁多、考試頻仍而被動聽講、死記硬背,從而泯滅了想象力和創造力,又能夠多、快、好、省地獲得形成創造力所必須的廣厚知識基礎,這一知識基礎也是形成全新文學觀和宏觀研究氣魄所必需的。 

再次,要改變古代文學研究生信息相對閉塞的現狀,充分保障其信息來源。不僅保障其一般信息來源,如各類古籍文獻和前人研究著作以及本學科的各種刊物雜志,而且要重點保障那些傳達相關學科前沿動態以及新技術革命和新科學方法論最新成果的信息來源。不僅要保障其靜態信息來源,積極主動地提供各類書刊和網絡資源,而且也不能忽視動態信息來源的攝取,允許、支持并積極組織古代文學研究生參加各種學術交流活動。指導教師不要以自己習慣的傳統治學方法限制研究生的學習和思維,不要將研究生所具有的新文學觀念及其所運用的新方法視為旁門左道,也不要以研究生在科研中的失誤和偏差來否定其研究,而應該在責任中加入對其勇于創新的理解和支持。如果各有關方面都能對古代文學研究生采取寬容諒解乃至支持的態度,那就必然會促使大批研究生迅速轉變為新型研究人才。 

注釋: 

[1]周裕鍇:《原文閱讀與經典模擬》,中國大學教學,2006年,第12期。 

[2]陳伯海:《中途小識—談談我對文學史模式的探求》,文史知識,1993年,第4期。 

[3]李澤厚 :《在多樣的方法中找到最適和自己的方法》,《文史專家談治學》,中華書局,1994年版,第422頁。 

[4]董乃斌:《古典文學研究的當代性和新方法》,《文史專家談治學》,中華書局,1994年版,第444頁。 

參考文獻: 

[1]周遠清.深化文科教育改革的幾點思考[j].北京:中國高等教育,1996,(9). 

[2]王前新.創新教育全書[m].北京.九州圖書出版社,1997. 

[3]王小盾.在文學研究的邊緣[j].文史知識,2003,(5). 

[4]寧稼雨. 古代文學研究生教學要培養精英素質[j].中國大學教學,2006,(12). 

篇(3)

論文摘 要:當前古代文學研究的培養重心在于研究生人才的培養,該專業的研究生人才應該具備嶄新的文學觀念,將方法、主體、客體三者加以最佳整合的能力以及大膽可貴的開放式創新意識。與此相適應,古代文學研究生的培養工作也應做出相應調整。

從本質上而言,古代文學是一門特殊的歷史科學。它通過研究具有相對獨立審美價值的各種現象和符號,探索以審美心理為主的古代人類心靈運動軌跡,又通過古人的心靈感悟了解各時代社會的全貌。它與探索古代人類認識發展的哲學史一起,構成了一部有層次的人類精神史,進而與主要研究古代人類物質活動的一般歷史科學一起,構成了整個古代社會的立體透明復原圖象。然而,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中國古代文學作為一門帶有深厚歷史積淀而又與現實保持一定距離的學科,其發展的空間經受了種種極其嚴峻的挑戰和考驗,唯有不斷更新和改進古代文學學科教學和科研的內容和方法,挑戰和考驗才會轉變成進一步發展的機遇和現實。而要實現這一轉變,關鍵在于后備力量的培養,準確而言,在于研究生人才的培養塑造。這里所說的“研究生人才”,具體是指學歷在本科層次以上的碩士、博士乃至于博士后。當前學界對古代文學專業的本科層次教育―通識教育探討甚多,而對該專業研究生層次教育-精英教育甚少涉及。《中國大學教育》2006年第12期刊登了南開大學文學院寧稼雨教授的《古代文學研究生教學要培養精英素質》一文,該文從學習重點的差異、科研能力的培養以及學術研究過程的艱難三方面對怎樣培養古代文學專業研究生的精英素質這一重要議題進行了探討。寧教授所論皆為鑿鑿之見,然筆者讀后頗有意猶未盡之感,故作此文以論述之,聊作寧教授文章的一點補充。

當今學界,新的科研成果不斷涌現,年輕學者已露頭角,學術刊物不斷增多,人文社會科學呈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就古典文學研究領域而言,老一輩學者漸次凋零殆盡,而以新時期培養的博士為主體的學者全面占據了學術舞臺。整體而言,學術的傳承完成了順利的交接。然而,正如一些學者所擔心的:“我們對古典文學的命運卻有一絲隱憂,擔心在當今學術體制的制約下古典文學的內在精神逐漸消亡,擔心未來古典文學界的話語霸權被毫無古典情結的學科帶頭人所占據,擔心未來的新進博士最終以現代學科建設的名義‘革’掉古典文學的‘命’”[1],這種憂慮絕非空穴來風,當前學界的古代文學研究確有淪為其他現代學科附庸的傾向。筆者認為:要想在當今多元化的語境下保持古代文學內在精神的純一性,要想讓古代文學不至于消失在其他學科的侵襲之中,根本環節還在于對從事該門學科研究事業的研究生人才培養,這是一個極具現實性和緊迫性的課題,也是古代文學學科能否發揚光大的命門所在。

一、古代文學專業研究生的內在品格

外在行動發生于內在品格,古代文學專業的研究生應該具有區別于其他學科的內在品格。

首先必須具備嶄新的文學觀念,摒棄將古代文學作為歷史附庸、技巧淵擻的狹隘理念,樹立將古代文學視為一部與當代相通、對社會有重大影響的民族心靈史的文學觀,具有宏觀的大文學意識。古代文學學界倡導宏觀研究已有數十年,也取得了可喜成績,但似乎存在一種誤解,以為題目大才是宏觀,于是有了許多大而無當的東西。其實,倡導者的本意并非如此。著名學者陳伯海說:“于是我聯系唐詩的發展,晚唐詩壇的分派,乃至由唐詩向宋詩、宋詞轉變的軌跡,來探討李商隱詩歌的歷史地位,寫出《宏觀世界話玉溪》的文章……此后,由作家研究進入唐詩總體研究,由唐詩進人中國文學史總體研究,甚而涉足于文化史研究。”[2]陳先生闡釋了他本人治學的軌跡,即由宏觀步入微觀,再由微觀回歸宏觀。由此可見,沒有宏觀意識的宏觀研究實為微觀研究的大雜燴,卻失了微觀研究的嚴謹扎實,正是一種空疏無用的學風。形成大文學意識觀的客觀依據是:一切文學作品都是作家以審美心理為主的整個心靈世界感受客觀現實作用而外化形成的特殊物質形態;作家的心靈也就是民族心靈的濃縮和積淀,他寄寓在作品中的心靈也就是民族的心靈,體現了民族心靈發展的歷史。因此,就本質而言,文學是人類心靈的科學,古代文學本質上也就是人類心靈史的科學。此外,不能滿足于從豐富的文學作品中尋繹出古代民族心理的特征及其拓展脈絡,還要探明那些消極民族心理的形成原因,用以指導現實,人為消除某些心理環境,從而避免消極民族心理的不良影響。這里的大文學意識并不意味著取消學科界限和專業分工,而是強調在當前信息爆炸的時代,從事人文科學研究必須具有盡可能寬廣的理論視野和盡可能淵博的知識儲備。就古代文學專業而言具體體現為四方面,一是打通文學史與文學理論;二是打通古代文學與現當代文學;三是打通古代文學內部各分支學科的聯系;四是打通研究與創作的關聯。

其次,應該具備將方法、主體、客體三者加以最佳整合的能力。

方法是從實踐和理論上把握客觀世界,為解決具體課題而采取的途徑和手段的總和,也是聯系主體和客體的中介。古往今來學者的優秀研究成果,總是與其完善的研究方法緊密相關。任何科學的方法都具有實用性,但任何方法都不是萬能的。方法有其適用的對象,但它沒有事先設定用它進行的研究所能達到的層次,出神入化地運用某種方法,自可取得成功。方法、研究主體、研究客體都有自身規定性,要入化境,除首先要把握三者各自的規定性外,還要尋求三者的最佳整合。李澤厚認為:“人們的性格、氣質、背景、基礎、興趣、潛力才能因人而異。。。例如有人適合于搞精確考證;有人更長于提出理論問題;有的長于分析;有的喜歡概括;有的更偏于冷靜的客觀描述;有的則不免主觀情感傾向的注入?!盵3]他主張在多樣的方法中,尋求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研究客體的規定性只有靠苦讀積累才能把握,在這一基礎上,我們似可采取“需要解決什么問題就用什么方法”的策略[4],以方法為手段,舍筏登岸,決不可為方法而方法。因此,三者的有機整合是不易的,既有客觀的限制,又需主觀的努力和識力。也許正因如此,當前古代文學學界我們看到的運用“新方法”的典范性成果還不多。

再次,應該具有大膽可貴的開放式創新意識。

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建設能夠擁有今日之輝煌,靠的就是歷代具有創新精神的有識之士所組成的這支中間力量的開創性探索,假使沒有魏晉以來大膽主張文學脫離史、哲而另立門戶的有識之士,我國漫長封建社會的文學研究或許長期只是游離于文、史、哲研究之間的“四不像”,假使沒有進行縱橫貫穿、探索規律的開放式研究的有識之士,古代文學研究也只會停留在詩話、詞話式的小本經營;假使沒有建國以來大膽主張古代文學研究應不拘于單一社會學模式的有識之士,今日的古代文學研究又豈能呈現出千姿百態、豐富多彩的局面?然而,相當部分學者認為:古代文學并非與現實聯系緊密的前沿學科,在當今市場經濟大發展的新形勢下,已難以像具有實用價值的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等時髦學科一樣,有著施展創新才能的廣闊天地。這種偏見促使一些古代文學研究者在業務上安于現狀不思進取,更遑論去進行創新和開拓了。殊不知古代文學作為一門科學,其創新與開拓的余地將永遠是難有窮期的,正如人的認識能力不斷前進而難有窮期一樣。從問題的多端性,可以產生大量新的假設;從問題的伸縮性,可以改變思維;從問題的新穎性,可以去探索不同于傳統方式的解決方法。因此,創新意識的培養對古代文學研究生人才而言至關重要。

上述三種品格,即為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研究生必備的人文素養。與該素養相適應,研究生人才還應該具備扎實的美學、心理學、語言文字學的基本理論和學說史知識,對倫理學、民俗學、民族學、社會學的基本理論和學說史知識也應有基本了解。總之,應最大程度地掌握關于人的學說,尤其是有關漢民族學說的知識。

二、古代文學專業研究生的培養措施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歷經的各種轉變,以及這一轉變對于學術的推進,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實。與學術界其它領域一樣,上世紀80年代初古典文學研究領域的撥亂反正僅僅是一場序幕。本世紀初,古典文學研究領域掀起的“新方法”熱及“宏觀研究”熱,其意并不是某種方法或研究模式的單純倡導,實質上是借助當時思想界和文藝理論界的新的話語方式,旨在清理長期盤踞于古典文學研究中的舊的政治一元論霸權,揚棄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式,使古典文學研究由單一的政治批評轉變為多元的文化、美學、文學批評,同時又不致于影響古代文學的學科地位.,要想實現這一目的的話,新型研究人才的培養對古代文學研究系統的更新轉變具有戰略性的價值意義。而哪些人更有可能成為新型研究人才呢?我們認為:老年學者和大部分中年學者的知識結構以及研究方法基本已經定型,能夠使文學觀和研究方法發生根本性轉變的只能是青年古代文學研究者,其范圍主要包括在高校從事古代文學教研任務的人員,在社會科學研究部門從事古代文學科研的人員,在校學習深造的研究生,大學生以及部分青年業余文學研究者。他們中的部分人有可能通過廣泛接觸各門人文學科及其前沿動態,并廣泛接觸新科學方法論知識而轉變成新型人才。而在這些人員中,研究生群體是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如何才能實現研究生向新型研究人才的轉變?首要條件是研究生本人基于當前學術界發展狀況而對古代文學現狀產生的不滿情緒和改革需求,這是轉變的內在動因。此外,必要條件是研究生培養工作中的有關制度和觀念的相應改革,具體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是改革傳統的單純傳授知識的教育模式,建構以傳授知識為基礎,以培養創造力為主導的新型教育模式。這種新型模式可以避免將古代文學研究塑造成泥古不化,矜夸多識而盲于現實,無益新知的“掉書袋”,而有利于使其在接受知識的基礎上,充分開動智力去鑒別,評價所學知識,積極運用所學知識,并由此出發去發掘創造新知識。導師可以要求研究生獨立查閱文獻,要求他們針對相關問題寫綜論或述評,并爭取在有關的學術刊物上正式發表。這是一個比較高的要求,是對研究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歸納與分析能力、漢語的寫作能力的綜合訓練。在指導研究生的過程中,導師還應從多個角度了解研究生的情況,從入學直至論文撰寫階段,要不斷發現學生在科研基本功訓練上、知識面上的薄弱環節,并及時指出,使之加以充實改進。也要了解學生的為人,并與其及時交流。同時,導師也要主動讓學生了解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及時捕捉研究生思維活動的閃光點,才能有利于開發研究生的創新力和創造力,塑造其創新人格。

其次,與教育模式的改革相適應,要調整古代文學研究生的課程設置,并改變教學方式。除了教育部規定的專業課程和基礎課程外,要適當根據學科的相關性以及研究的興趣和要求,廣泛開設人文科學各學科的選修課,對于一些相關性密切且研究生興趣濃厚而本院校卻不能開設的課程,應允許并積極支持研究生跨校選修。所有選修課程都應該采用多提示、低課時的(包括提示學科重點、主要書籍文獻和解疑)的教學方式,而不必進行規定性考試,研究生在學習中確有所得者,可作自選題論文呈教師批閱。只有做到廣泛開設選修課與講授方法的改變相統一,才能使古代文學研究生既不致因課程繁多、考試頻仍而被動聽講、死記硬背,從而泯滅了想象力和創造力,又能夠多、快、好、省地獲得形成創造力所必須的廣厚知識基礎,這一知識基礎也是形成全新文學觀和宏觀研究氣魄所必需的。

再次,要改變古代文學研究生信息相對閉塞的現狀,充分保障其信息來源。不僅保障其一般信息來源,如各類古籍文獻和前人研究著作以及本學科的各種刊物雜志,而且要重點保障那些傳達相關學科前沿動態以及新技術革命和新科學方法論最新成果的信息來源。不僅要保障其靜態信息來源,積極主動地提供各類書刊和網絡資源,而且也不能忽視動態信息來源的攝取,允許、支持并積極組織古代文學研究生參加各種學術交流活動。指導教師不要以自己習慣的傳統治學方法限制研究生的學習和思維,不要將研究生所具有的新文學觀念及其所運用的新方法視為旁門左道,也不要以研究生在科研中的失誤和偏差來否定其研究,而應該在責任中加入對其勇于創新的理解和支持。如果各有關方面都能對古代文學研究生采取寬容諒解乃至支持的態度,那就必然會促使大批研究生迅速轉變為新型研究人才。

注釋:

[1]周裕鍇:《原文閱讀與經典模擬》,中國大學教學,2006年,第12期。

[2]陳伯海:《中途小識—談談我對文學史模式的探求》,文史知識,1993年,第4期。

[3]李澤厚 :《在多樣的方法中找到最適和自己的方法》,《文史專家談治學》,中華書局,1994年版,第422頁。

[4]董乃斌:《古典文學研究的當代性和新方法》,《文史專家談治學》,中華書局,1994年版,第444頁。

參考文獻:

[1]周遠清.深化文科教育改革的幾點思考[J].北京:中國高等教育,1996,(9).

[2]王前新.創新教育全書[M].北京.九州圖書出版社,1997.

[3]王小盾.在文學研究的邊緣[J].文史知識,2003,(5).

[4]寧稼雨. 古代文學研究生教學要培養精英素質[J].中國大學教學,2006,(12).

篇(4)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4)04-0119-02

諸多同行專家們針對高校古代文學教學改革已經提出了許多建議,有教材方面的,有教法方面的,有教學模式方面的,其中不少建議付諸實踐后,廣大師生受益良多。筆者深感對高校古代文學教學改革進行探討的必要性,并且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了一些經驗,對某些問題進行了思考。

比如,高校古代文學教學的其中一個弊端就是使用統一的教材,高校普遍使用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和中國古代文學史教材就是那么幾種。從統一的教材出發,科目考試又會有標準答案,這么一來,很明顯,學生的思維會受到限制。而老師呢,既然有了合適的教材,上課更加省事,就照著教材上好了,何樂而不為呢?老師的思維也受到了限制。這么做,是用理科的思維來套文學了,理科公式是固定的,但是對文學現象的討論卻不是一成不變的。但是教材的出現是有原因的,學生需要教材,需要參考書,通過對指定書籍的學習他們才有可能考上他們理想的高等學府去進行研究生階段的學習。說到底,是功利化的思想驅使的。這種現象是普遍的,也是有它的必然性的,這里不再多談,只是說出一點淺見而已。

古代文學是高等師范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主干課程,而大多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畢業后會從事高中語文教學。本文從培養優秀的高中語文教師師資的目的出發,談談高等師范院校古代文學教學在課程設置、教師修養、教學方法三個方面的問題,認為課程設置應該進行改革,從教的教師要加強自身修養,并且不斷改進和豐富教學方法,可以采用讓學生試教的辦法。

一、課程設置

目前國內大多數院校的古代文學課程設置都是相似的,古代文學是必修課程,文學史和文學作品是結合起來上的,一般會按照文學史發展的順序分成四段或者三段來講授,時間分配上相應分為四個學期或者三個學期。這些院校當中也包含高師院校。換句話說,高師院校并沒有多大的不同。我們應該突出師范院校古代文學課程的特點,應立足于文學本位,重視文學作品具有藝術感染力的特點和它的審美價值,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做。

首先,要注重文學作品的講授。雖然我們強調文學史的講授應該與作家作品分析結合起來,以文學史為主線,以作品來貫穿,將宏觀的審視角度與微觀的例子結合起來。但是,在課時量被壓縮的情況下,老師們往往是梳理一遍文學史的發展脈絡就占去了大部分的教學時間,作家作品只能是稍稍提及,學生們對古代文學作品的記憶還僅僅停留在名家名篇上。因此,筆者認為一定要注重作品,從作品出發,注重作品的解讀,讓學生掌握鑒賞作品的能力,這一點很重要。那么,教師們要做的是轉變教學觀念,牢記作品的重要性。

我們也可以通過實際的課程設置來做到這一點,那就是先作品后文史。廣西師范大學國家文科基地班的古代文學教學就是在三段式的文學史講授課程之前安排為期兩個學期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精讀課程,教學效果是比較顯著的,學生們在有一定文學作品知識的積累之后再來把握文學史的發展歷程,就比較容易和輕松了,掌握的知識也更加牢固。

其次,開設選修課程。在古代文學必修課開展正常規范的教學基礎之上,開設相關選修課,使必修課與選修課互補融合,形成完整課程體系。當然選修課的教學內容必須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啟發性,又要具有培養學生能力和興趣愛好的作用。關于這一點,我依然用廣西師范大學來做例子。廣西師范大學辦學歷史悠久,尤其是文學院的古代文學專業,教學成果顯著而在全國享有良好聲譽。

廣西師大的古代文學課程一直是以綜合性系列選修課來夯實學生的傳統文化基礎的,其選修課分為五個系列:中國古代文學藝術欣賞系列(開設課程有:古詩欣賞、戲曲欣賞、書畫欣賞、樂舞欣賞)、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系列(開設課程有:儒釋道三教與文學、歲時節令與文學、禮俗與文學、民俗與文學)、分體文學研究系列(開設課程有:詩歌研究、宋詞研究、散文研究、戲曲研究、小說研究)、作家作品系列(開設課程有:屈原研究、莊子研究、詩經研究、先秦諸子研究、三曹研究、《文選》、陶淵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周邦彥、辛棄疾、馮夢龍、《紅樓夢》)、其他系列(開設課程有:詩詞格律與寫作、古代文學文獻學基礎知識、中學文言文課程教學)。

這五個系列的選修課,有的著重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創新精神和寫作水平,有的著重培養學生堅實的國學基礎、厚實的傳統文化功底和豐富的古代文學知識,有的為將來學生走上講臺后引導中學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如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莫道才教授主講的《中學文言文課程教學》。這一成功的實踐經驗表明,高師院校開設相關選修課程也是培養優秀中學語文師資的有力措施。

二、加強教師修養

首先,應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教師,為人師表,教師的言教和身教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加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至關重要,我們應該弘揚長期以來在師德建設中形成的好傳統。在這個方面,我特別強調教師要有愛心。缺乏愛的教育是違背了教育的意義的,教師要愛學生、愛教育事業,這是最基本的一條,是每一位老師都應該牢記的。尤其是古代文學教師,如果自身不能汲取古代文學家、教育家諸如孔子、孟子、韓愈等的優秀品質,又怎么能教好學生呢?

其次,加強專業素養。比如有的老師在講解詩詞的時候,不能告訴學生這首詩好在哪里,不能讓學生去理解感受,僅僅是說這首詩好,要么是缺乏對教育規律的認識,要么就是專業修養差。這個現象,也正如戴建業教授在《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教學現狀與反思》中所講,現在學生對古代文學“讀不進去”,其根源在于教師“講不進去”。因此,加強自身的專業知識,加強自身的學識是很有必要的。

再次,加強教學能力。加強我們的教學基本功,改進教學方法,同時為學生起到好的示范作用,運用先進的教學技術,如當前應用廣泛的多媒體教學技術,結合教學內容搜集相關的圖片、音頻、視頻材料,更好地服務教學。

另外,還需加強教育理論素養。作為教師要懂得教育規律,要有一定的教育學理念。要接受和貫徹新的教學觀念,把培養學生能力作為重點。

當然,還有一點也是不可忽視的,作為高校教師,我們應該注重教學和科研兩方面的結合,二者不可偏廢。做好了上述諸條,我們各方面的修養加強了,我們的教學才能做得更好。

三、以學生為本的參與式教學

我們不僅要講授文學作品和文學史,還應該貫徹引導、傳授方法,啟發學生,讓學生參與教學,盡量做到以學生為本。美國教育學家帕克?帕爾默說:“真正好的教學不能降低至技術層面?!苯處煵粌H是教育者,還應該是引導者和管理者。我們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去實踐,從而讓學生了解學習的途徑,做到“授人以漁”。

筆者認為可以在教學中穿插一些由學生來試教的環節。教學相長是原則,角色互換可作為實踐方案。教師講授作品的解讀知識之后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走上講臺去分析和講解一首詩詞。筆者任教的基地班同學在學期初會領到這樣的任務,輪流上講臺講五到十分鐘不等。萬事開頭難,但是只要開了頭,后面就容易了,到一學期結束的時候,每個人都勝利完成了任務,他們也覺得收獲不少,不僅僅是古代文學知識方面的,還有角色調換之后帶來的感受。這樣的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參與了學生的教學,可以說是教師帶領學生超越自我的過程。同時,由于文學作品的解讀隱藏著巨大的可能性,一位同學講解分析的時候,其他同學可以參與討論,這樣在交流中獲得理解和進步。

當然也要注意節奏和頻率,學生試教只是教學過程中的某些閃光點,并不是教學的主體內容。而且,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試教,并不是說教師可以借此清閑一點兒,恰恰相反,教師事先需要做更多的準備工作,在知識儲備、學科理論、教學方法等方面。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引導、傳授方法,可以通過學生試教等方法來突出高師院校培養高中語文師資的特點,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注重解讀能力的培養。

[ 參 考 文 獻 ]

篇(5)

國家教育部早在2001年9月頒布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4號文件,要求全國各高等院校積極推廣使用外語進行專業課教學,以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實現我國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其后又出臺了其他積極推動高校雙語教學的政策,使得我國高校的雙語教學持續升溫,西部地區的一些高校也逐步開展了雙語教學的課程。國內高校理工科類的雙語教學實踐及理論建設已初見規模。參照國外(如加拿大等國)雙語教學的具體實踐以及理論,廣大的教育科研工作者對我國高校雙語教學的目標定位、課程設置、師資培訓、學生外語水平、教材選用、具體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研究,成果較為豐碩。與此同時,漢語言文學類雙語教學卻是地位不明?!半p語教學是指教師在課堂上用兩種語言進行的非語言類的學科教學活動”的界定,將語言類教學活動排除在外,雖然有個別高校(如瀘州職業技術學院)開設過古代漢語的雙語課,但作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主干課程是否可以使用雙語授課界定顯得模糊。雙語教學研究對中國文學類雙語教學更是鮮有涉及。在很少的開設雙語教學的漢語言文學系部,雙語課針對的課程一般為“外國文學”、“比較文學”、“西方文論”等,其他如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等使用雙語授課的非常少。當然,非常少與沒有是完全不同的情況,至少表明有這樣的計劃及實踐存在著。

關于中國古代文學是否可以以雙語授課不在本文的討論之列。本文擬以高校中國古代文學為切入點,談談高校古代文學雙語教學的相關問題。從目前很少的中國文學雙語教學實踐情況來看,主要存在教學目標定位狹窄、教學課程設置不合理、沒有適合的教材、適任授課教師缺乏以及教學方法落后等多方面的問題。對于雙語教學的認識,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在雙語教學中,要始終堅持知識傳授為主,語言能力培養為輔,學科知識的獲取是主要目的。通過雙語這樣的一種教學模式,獲取學科知識時所使用的媒介不局限于母語,而包括母語以外的第二種語言。這樣,從各個方面給學習者創造更多學習和使用第二語言的條件,使他們在掌握學科知識的同時,能盡可能多地使用需要他們掌握的第二語言。而對于中文專業學習雙語課程(多如對外漢語教學專業)的同學來說,通過對中國古代文學雙語課的學習,可以較系統地了解中國古代文學的文學史和作家、作品,了解相關的文學現象與文學思潮,并且掌握一定的文獻典籍。與此同時,可以充分利用雙語教學的所提供的學習環境,補充外語課的知識與語言能力結合的不足,更好地將自己塑造成為新型的復合型人才,滿足對外漢語教學或者國際文化交流等的實際需要。關于中國古代文學雙語教學的課程設置問題,僅就課時問題略談幾句:一般情況下,如果古代文學的某一階段的一門課程需要耗時54課時的話,理想的雙語教學學時應該在此基礎之上增加20%左右,即65課時左右(視各個學校教學時數要求及學生英語水平而定)。雖然實際授課時數不大可能計劃的非常精確,但適當增加課時確實是必要的。之所以要在基本課時之外增加授課時數,一方面因為與課程內容有關的某些英語詞匯的學習解釋需要占用額外的時間,另一方面因為雙語教學中為了同步提高學生的口語及聽力水平,需要組織師生互動這樣的環節。所以說,只有適當增加授課時數,才能保證完成正常的授課內容,達到讓學生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提高英語水平的目的。此外,還需要注意每堂課中使用英文(或其他外語)講授的時數比例問題。

目前雙語授課有全英文講授或者部分英文講授,因為文學類學科的特殊性,中國古代文學不大可能用全英文講授,或者說全英文講授的效果反而不一定好。按照目前的教學實踐效果來看,英文講授的比例不宜超過50%。實際上,如果把握得當,用30%-50%的英文授課有比超過50%更好的授課效果,這當然是指對學科內容的掌握以及對英文的學習兩方面情況綜合而言。筆者曾經在所授課的班級做過調查,超過60%的學生認為雙語教學中英文講授比例最好不要超過中文,即英文講授的比例不要超過50%。當然,英語講授的比例絕對不是固定的,一般都存在一個由少到多,最后大致固定的模式。雙語教學的備課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備課的方式和內容,首先取決于上課方式。不管采用哪種方式授課,備課過程中,都需要搜集大量的英文資料。目前中國古代文學幾乎可以說沒有一本合適的英文教科書作為參考,市面上或者說網上書店能找的英文中國古代文學類書籍寥寥無幾,可供參考的有馮沅君的AshorthistoryofclassicalChineseliterature(外文出版社出版)和姚丹的ChineseLiter-ature(九州出版社出版),可惜都太簡短,參考作用有限。另外一個原因是價格昂貴,九州出版社出版的ChineseLiterature,一本157頁的書,碼洋達到90元,能不能買到還不一定。所以說,為得到更全面細致的幫助,就只能參考某方面特定內容而非文學通史的書籍,比如賈福相譯著《詩經•國風》英文白話新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的《道德經》(TAOTECH-ING)、《論語》(THEANALECTS),馮友蘭的《莊子》(CHUNAG-TZU)以及許淵沖譯《漢魏六朝詩(漢英對照)》等等?;ヂ摼W上所能找到的最好的是VictorH.Mair主編的哥倫比亞中國文學史TheColumbiaHistoryofChineseLiterature。這當然只是參考作用,比之內容與觀點,個人認為大量的可供借鑒的專業詞匯更加重要。一般而言,國外教材內容豐富,形式新穎,注重學術前沿的發展及最新的科研成果。但是文史類的教材卻更重視已成公論的觀點和邏輯清晰的事實陳述。在沒有更好的英文版中國文學史教材之前,還是應該以中文的文學史課本為主?,F在所采用的文學史課本系統性強、敘述嚴謹、知識體系清晰,整個編寫思路及難度也符合我國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同時也已經為廣大的教師及學生所接受。更重要的是,相應的或者說配套的作品選教材以及其他的專業課教材,比如古代漢語、文學理論等等,都與古代文學課本有著非常緊密的內在聯系及思想理論方面的統一性。

在雙語教學實踐過程中,許多其他學科的雙語教學會優先考慮PPT,因為使用多媒體授課,可以節省在黑板上書寫較長的英文專業詞匯所耗費的時間。另外,也可以避免書寫中的錯誤或者習慣了中文板書而看不清楚英文單詞的問題。但在中國古代文學雙語授課中,個人認為使用多媒體與否各有優劣。使用多媒體的好處無庸贅述:清晰、準確,一目了然,節省時間。但同樣也有不足之處:在PPT上使用大量的英文,包括章、節標題及主要授課內容,那么學生的注意力比之平時更多地集中在PPT上面的英文單詞上,對老師所講解的內容的注意力大為下降。如果PPT上面英文生詞較多時,學生們往往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理解PPT上面的英文內容,而不是跟隨老師的思路及其所講授的內容。在調查中,少數學生還提到這樣的問題:夏天日光強烈時,多媒體的屏幕看不清楚。長時間盯著屏幕看,還會導致眼睛疲勞不適。所以,如果使用多媒體的話,PPT上的內容不宜過多,字體不宜過小,不管是中文還是英文,要使用較深的顏色,一般不宜使用明黃、淺綠或者藍色等不常用的字體顏色。同時要盡可能地使用淺色的、比較亮的模板背景。PPT上面的內容,學生都能聽明白教師講授的英文意思,比如某一章、某一節,可以使用中文;詩、詞等作品一般都只用中文,如上古歌謠《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卿云歌》:“卿云爛兮,糾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钡?。當有些專有名詞或重點詞匯則盡量在中文之后標出醒目的英文單詞。以上大致是使用多媒體的情況。當然,如果不使用多媒體,也是完全可行的。黑板板書中章、節語句以英文為主,而關鍵詞及重點詞匯以中文寫出,同時輔以清晰的英文。

其他的板書組織與中文授課沒有太大的差別。而重要的是,在這樣的氛圍中,對黑板上或者課本中的學習內容,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用英文講授的。學生在看黑板的同時,不用轉移目光,同時就可以注視教師,理解教師的英文講解。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注意力不會很容易被分散。實際上,無論使用多媒體與否。在中國古代文學的雙語授課過程中,更重要的是雙語的授。簡而言之,在引導學生掌握主要的詞匯的英文翻譯的基礎之上,用英文營造出氛圍。在此過程中,包括組織教學在內的大量的課堂語言要使用英語。每節上課,教師用英文簡要回顧復習上節課所講內容,重點詞匯要強調。這樣習慣之后,當老師說到“lastclass(lasttime)wehavelearned……”時,學生已經非常熟悉這些每節課都出現的程式化的英文,而聽力或者說注意力會自然會集中在learned后面的內容上。一段時間之后,學生們應該習慣于這樣的授課方式:黑板或者PPT上,中文是第一章第一節,但老師都只會說英文chapterone(firstchapter),sec-tionone(firstsection),theBookofsongs,而不必費心費力地再去用中文重復:第一章,第一節,《詩經》等。在新內容的學習過程中,一定要摒棄逐句翻譯的授課方式。英語在授課中的作用是理解課程內容的另外一座橋梁,而不是課程內容的英文翻版。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盡可能多地使用與教學內容關聯較少的英文,比如:well,so,asweknow,asyouknow,pleasewritedown(指著板書或者PPT中某些內容),Bequiet,order(如果有噪雜聲的話);在講解作品或者需要學生們翻書(比如袁行霈高教版)看某個注釋時,說openyourtextbook,turntopageXX或者pageXXplease.要學生們回答問題:whowouldliketoan-swerthisquestioninEnglish?或者whovolunteers?上課過程中,當老師完成一段內容講解,問“youun-derstand?”“Youclear?”學生習慣性地回答yeah(當然指的是學生真的明白的情況下)。始終要讓學生感受這樣的英文氛圍,培養習慣于英文氛圍的意識。這樣的英文氛圍的營造實際上并不需要太長的時間,一旦學生了解經常使用的套語,熟悉了授課教師的英語發音,應該會很快熟悉并適應這樣的教學方式。因為除了教師英文口語語音或許存有的個體差異及中國古代文學的專業詞匯的障礙之外,古代文學雙語授課與一趟英文課沒有特別大的差別。有些同學在中學英語課上就已經領教了,只不過對英文基礎好的同學而言困難更小而已。因為涉及到學生的英語能力培養,還有個學生參與互動的問題。如果是一般的用母語講授的古代文學課,提問對學生沒有更多的意味。但在雙語課上,提問并不要求學生提供自己對于中國古代文學某一領域的獨特見解和看法,而只是需要聽懂老師就某個問題的英語發問后,盡量用英語完整地回答。這個問答的過程中,問題的深度一般不大,更重要的是學生的英文語言組織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就算知道答案,而且也有能力用英語講出,對于許多學生來說,用英文回答還是需要勇氣的。所以,完整地或者至少能夠正確而又讓老師和其他同學聽懂地回答問題對同學來說是很有成就感的。另外,對古代文學具體內容的英文講解,需要盡可能多地參照英文資料,這樣可以更全面更準確。

以《詩經》為例,theBookofSongs沒有任何問題,諸本皆同。但是國風就不一樣了,有的本子是folksongs,(民歌,民謠),有的本子是air,“Air”means“wind”or“educating”,Theairsmovepeopleandmakethembetter.意思就是“風以動之,教以化之”(毛詩大序)。還有的本子是拼音feng;再如,“雅”的翻譯除了拼音之外,有的本子翻作festalsongs,小雅為minorfestalsongs,大雅為majorfestalsongs,有的本子則把“雅”翻作oads;“頌”有hymnsandeulogies與拼音song,這都需要教師仔細地各個甄別,確定使用哪種翻譯。如果有些專有名詞有多種譯法,有時也可以一一列出,選擇最佳的英文翻譯。如楚辭的翻譯有Chuci,PoetryofChu或者PoetryoftheSouth,而《尚書》有DocumentsoftheElder,Shujing,BookofDocuments,TextsoftheOld等好幾種。同樣需要教師選擇最恰當的翻譯。古代文學作品中的有些經典名句,最好也應該把英文寫出來,方便學生學習體味。如:《論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onotdotootherswhatyouwouldnotlikeyourself”[1]。鐘嶸對古詩十九首的評價“可謂幾乎一字千金!”(《詩品》)“asinglewordisworthathousandpiecesofgold”等等。此外,對于中西文化差異引起的翻譯問題,有時也可以適當加以探討。比如:《秦風•蒹葭》中“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我們想當然地認為“伊人”應該是女性,但在一些英文版本中,“伊人”卻以男性的面貌出現,WilliamJennings的版本:“Onewhomtheyspeakofas‘thatman’,Somewheretheriverranged.”理雅各翻譯作:“Him,themanIhaveinmind,BythiswaterIshouldfind.”[2]另一國外版本翻譯作:“Mybelovedsodeartome/Issomewherebeyondthewa-ters.”后面緊接著點明了是他:“UpriverIsearchforhim,Thewayisarduousandlong.”但是國內的翻譯,比如賈福湘的毫無疑問地是:“atthewater’sedge,aladywhomIlove.”[3]這個現象可以作為一個較特殊的例子,以提問的方式去引導學生思考,這當然也是一個很好的互動話題,可以從《詩經》的接受史角度去探討,也可以向中西文化的差異,中西情愛心理的不同延伸。

一般我們理解此處翻譯的不同鑒于這樣的理解:此處國外版本的翻譯一般還是比較重視傳統的解釋,比如說毛詩和鄭箋。而國內的《詩經》研究、接受以及英譯經過很長時間的發展過程,已經從漢儒的解經發展到今天的依據文本內容而闡釋《詩經》(當然不能忽略歷史背景)?!睹娦颉吩疲骸拜筝?,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睆恼握f教著眼,漢鄭玄箋注云:“所謂是知周禮之賢人,乃在大水之一邊,假喻以言遠。”更加確定“伊人”為“知周禮的賢人”。到宋代解釋就比較靈活寬泛了,朱熹認為“言秋雨方盛之時,所謂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沒有明說伊人指的是誰。到清代姚際恒的《詩經通論》和方玉潤的《詩經原始》繼承毛詩鄭箋注,都說這是一首招賢詩,“伊人”即“賢才”:“賢人隱居水濱,而人慕而思見之?!被蛑^:“征求逸隱不以其道,隱者避而不見。”今天雖有學者仍力主此說,認為“伊人”就是“賢人”,但一般認為“伊人”實際上就是“戀人”,如高亨、程俊英等學者對“蒹葭”的看法均持“戀歌”之說。在這種情境下,依據一般的男女情愛心理及表現,“伊人”自然就是女性形象了。有些翻譯則盡量忠實還原人物身份,如《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理雅各翻譯作:“Youstudent,withthecollarblue,Longpinesmyheartwithanxiouspain.”再翻回中文大致為:“你這藍(青)領子的學生,讓我焦渴的心長久地憔悴痛苦?!边h沒有詩的含蓄悠長的情致和興味,但是student這個詞從中可以引導學生理解“子衿”,一下子記住主人公所思所戀者的學生身份。

參考文獻:

[1]ArthurWaley.TheAnalects[M].Beijin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1998:145.

篇(6)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5)12-0119

古代中華文明燦爛輝煌,顯耀世界,不僅有以四大發明為代表的古典科技,而且還有富有中國特色的文學藝術。學習古代中國的科技與文化不僅可以了解輝煌的中華文化,感悟中國人民的聰明智慧,而且還可透視中國古代社會政治、經濟與思想的變遷。古代中國的科技與文化是歷年高考試題常考考點。對于高三同學來說,掌握對古代中國科技與文化專題復習的方法、明確復習的重點與注意的問題是提高復習效率與高考成績的關鍵。結合對近幾年高考試題的解讀和備考體會,筆者談談自己的一些認識與建議,以與各位同仁共享,希望能給高三同學一些幫助。

一、把握命題方向,明確復習重點

從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來看,古代中國的科技與文化專題考查內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1. 科技――以四大發明為主,集中考查紙發明前的書寫材料竹簡和印刷術產生的時間與歷史作用,如2012年福建卷13題、上海卷13題、江蘇卷3題,其次2012年北京卷40題考查中西地圖的繪制,對其他科技成就和中國古代科技發展原因、產生過程及與西方自然科學的比較考查較少;2. 藝術――集中考查書法、繪畫和京劇藝術,側重于書法五種字體和山水花鳥畫、文人畫的特點以及京劇藝術的形成發展的過程,如2012年安徽卷12題、山東卷6、9、73題,2011年安徽卷13題等,對其他的音樂、舞蹈等藝術考查較少。3. 文學――集中于《詩經》和宋元明清的詞曲小說,如2012年課標全國卷25題、江蘇卷1題、2010年廣東卷38(1)題等對漢賦、唐詩等文學形式考查較少,側重考查古代各個時代的主流文學形式的特點及所反映的社會現實。

根據對高考試題的解析結合課標教學目標、高考考綱要求,在備考復習中我們要明確重點,有針對性地進行突破。在復習古代中國科技這一部分時,(1)從內容來看要重點掌握四大發明及與古代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天文歷法、農學的成就;(2)從高考試題對科技的考查的目標方面來說側重于對重要發明產生的時間的記憶和四大發明的作用的理解分析。由于科技與當今社會一些熱點有著緊密聯系,因此還需對古代科技發展特征的歸納概括、古代中國與近代西方科技發展的比較分析引起重視。當今社會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主義、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因此對古代科技成就、發展特征和中西科技比較的考查可以形成科技對古代中國文明發展的重要貢獻和顯現中國人民聰明才智的認識,有利于培養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同時通過對這些科技的比較分析能促進學生引發對科技發展與社會發展關系的思考,積極投身于中國科技發展的時代潮流中。

對中國古代藝術這一專題的復習要重點突破書法(篆、隸、楷、行、草書)、繪畫、京劇的發展脈絡和各自的藝術特點,適當分析一些作品創作的社會背景來理解作品產生的原因(尤其以文人畫為重點)。在古代文學方面,備考復習首先理清各個時代的主流文學形式的演變和特點,理解分析其發展的時代背景和反映的思想內容。高考考查的意圖除了基本知識的了解外更重要的是思想情感的形成與培養。因為學習古代文學藝術不僅有著繼承與發揚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而且有助于培養學生基本的文學藝術鑒賞能力與人文精神,增強美感享受,陶冶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高考試題的考查就注重文學藝術作品的思想性(時代性)和文學藝術特點。但從歷史教育的角度,我們首先要強調探究文學藝術與社會政治、經濟的聯系,理解文學藝術作品反映的社會、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實際和不同社會群體的思想精神需求,其次要了解其文學藝術特點能夠對一些作品的流派風格做出判斷。因為歷史學習畢竟不是文學藝術欣賞,各有側重,因此在復習這一內容時要注意把握重心的策略。

二、以理論指導加強理解,總結規律認識

高考考查的內容除了基本史實外,還包括一些歷史理論。歷史理論是幫助準確理解史實的武器。科技文化屬于社會意識范疇,近幾年的高考試題較多考查了各自不同文學藝術反映特定社會現實,從能力要求來看不僅是基本史實的掌握,還有對“一定時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時期社會政治經濟的反映”這一理論的應用。在分析文化發展的背景時要運用這一理論能夠幫助我們更準確地理解認識一些文化現象所反映的社會本質。如2012年課標全國卷25題對白蛇傳這一民間傳說故事的考查在于讓學生了解這一故事反映的市民的的價值取向(思想上對“自由、正義”的訴求),要求學生運用這一理論透過現象看本質――宋代對人們的道德約束的加強和商品經濟發展導致市民隊伍發展產生的思想訴求。

篇(7)

從學生的學習現狀看,學術研究存在很多問題。根據所做的一項《高校中文專業元典精讀課程現狀調查報告》結果表明,本科生論文的原創程度占30%~50%的有近一半的學生,其中有約4%的學生論文的原創度不超過10%。我們所調查的是重點大學,其學術現況尚且如此,全國范圍普查的話可能結果更不能樂觀。據統計,部分重點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本科生在平時閱讀中元典閱讀只占很少一部分,超過一半的本科生閱讀元典占閱讀總量比重小于30%,其中30%的學生閱讀比例不足10%。平時閱讀元典比例在70%以上的占17%左右。由此可見,對于元典,大多數學生只是遠而觀之,真正涉入其中的只在少數,但在開設元典精讀課程的學校,學生閱讀元典的比重明顯較其他學校多。由此觀之,元典精讀課程的開設,可以督促學生閱讀元典,利于深入學術研究。我們所調查的學生約93%認為,元典閱讀有利于專業學習??梢哉f,當代大學生都很清楚閱讀元典的益處,但是在實際學習和生活中真正深入接觸的卻占少數。所以,在高校的課堂上進行元典精讀的訓練很有必要。在所調查的學生中,為了完成作業而進行元典閱讀的只占17%,其他有30%的人是為了進一步的自主學習和學術研究,但為了提升自身文化素養的仍是占了一半的比例。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大部分學生是從長遠的角度考慮,想通過元典來提高自己的素養,而不是僅限于考試。所以,在元典精讀課程的考核中不應該將成績視為評判標準,吉大元典精讀課程的考試模式深受學生歡迎,采用面試的方法,可以讓學生有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也可以盡情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會使學生更有興趣真正閱讀自己喜歡的元典,而不是為了考試而強迫自己。經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在閱讀元典時,通篇精讀的占27%;而選取段落閱讀的占多數,即45%;通篇泛讀的占20%,還有一小部分同學只是隨意翻閱。本科生在閱讀元典時,曾經嘗試過對作品進行歸納總結,獨立思考問題的占72%,經常自行歸納的占17%,而從未嘗試過的也存在,占了十分之一的比重。在閱讀元典時,有27%的學生有自己的系統安排,而大多數學生沒有系統規劃。從此兩組數據結果可以發現,大學生已經有了獨立思考的意識,但沒有形成一種習慣,也沒有任何科學規劃,這便需要學校老師的指導和引領。北大陳平原教授曾說過“倘若嚴格按照教育部頒布的教學大綱講課,以現在的學時安排,教師只能蜻蜓點水,學生也只好以閱讀教材為主。結果怎么樣?學生們記下了一大堆關于文學流派、文學思潮以及作家風格的論述,至于具體作品,對不起,沒時間翻閱,更不要說仔細品味。這么一來,系統修過中國文學史(包括古代文學、近代文學、現代文學、當代文學課程)的文學專業畢業生,極有可能對于‘中國文學’聽說過的很多,但真正沉潛把玩的很少,故常識豐富,趣味欠佳?!笨梢哉f,這是目前很多教育者意識到的問題。

對于這門課程的研究與關注,其目的不僅僅在于課程本身的改革,而是為了加強高校大學生的人文素養,提升大學生自身的能力素質。元典精讀課程的設置不同于其他課程的設置,它不僅僅在于新知識的傳播,更在于一種新的學習方式的建立。元典精讀課程的宗旨在于讓學生接觸元典,擺脫從教師及教科書上習得對元典的理解的教育模式,從元典中提取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創新思維以及學術原創力。“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治學門徑,力揚厚重務實的學風,提高學生的原創性能力。元典精讀課程的設立有助于形成求真務實的學風,并改善當前泡沫學術的現狀。元典命題成為人文素質教育推行中的重要依賴路徑,具有“今典”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和擴展性,這類特性正好適于“人文教化”。

元典精讀課程探索對于校園學術氛圍建設,提升學生自我修養、學術能力、創新思維都起著重要作用。同時,倡導元典精讀教學已讓我們認識到,當前的高等教育究竟在哪里出現了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做。雖然說從理想走向實踐是一個艱難和長期的過程,但是一些重點高校對于這門課程的成功嘗試,已經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參考文獻:

[1]宋德發.“元典教學”僅僅是理想嗎——從《中外打通,培養高素質學生》一文談起.中國大學教學,2010,(11).

[2]邵炳軍.從自身經歷談談先秦文學元典教學問題.中國大學教學,2011,(5).

[3]江雪情.國內高校元典文化教育研究評述.教育教學評論,2011,(7).

[4]李梅英.談談中外文化課中的元典文化教學.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3).

[5]邵炳軍,張靜,路艷艷.文學“元典”教學在古代文學課程中應給予更有力的關注.中國大學教學,2007,(2).

篇(8)

    曹丕雖然提出了這個關乎到作家氣質才性和作品風格關系的理論問題,但他并沒有看到形成這種氣質才性的客觀條件,沒有看到“巧拙有素”決不僅僅取決于作家的個性,更重要的還取決于作家的社會實踐。這顯然是一大缺陷。不過,曹丕把“文氣說”運用于作家作品批評以及建安七子寥寥幾十語的文人評傳,顯然前無古人,其草創之功是不容忽視的。盡管“文氣說”的提出有天才論之嫌,盡管對建安七子的評論不那么妥貼,但在當時所有的文論家都只是圍繞著政治盛衰對文學的影響討論問題,幾乎還沒有人注意過各個作家之間在風格、個性等方面差異的特定歷史時期,曹丕這一創舉是不同凡響的。這一理論對后代的影響很大,劉勰的《體性》《風骨》等篇與之有著明顯的淵源關系。

    劉勰的“以氣論文”深受曹丕“文氣說”的影響。盡管劉勰以氣論文之內容要比曹丕豐富得多,復雜得多,但主要還是建立在“文氣說”的基礎之上??梢哉f曹丕“以氣論文說”的胚胎到了劉勰才真正發展成為系統的理論,因此,劉勰筆下之“氣”與曹丕所說之“氣”,有著一脈相承之處。

    在《文心雕龍》中,“以氣論文”的精神貫串全書。劉耀所言之“氣”,既指作家的精神元氣和包括氣質才性在內的創作個性,也指作品中由作家的創作個性所體現的藝術特點和風格。劉勰很重視探討“氣”的特性,注意分析“氣”在創作過程中的作用以及“氣”對作品成敗得失的影響。無論是在敘述和總結創作理論問題時,還是在分析文體特征、評論具體作家的藝術成就以及作品的藝術風格時,劉勰都一再強調“氣”的重要性,對“氣”從理論上多方面地提出了自己的新見解,從而深化和發展了曹丕“文以氣為主”的論述,使“以氣論文”開始成為中國古代文論史上的一個重要理論問題。

    劉勰“以氣論文”的主要內容之一,是把“氣”提高到文學創作的必要條件之高度來認識,從理論上論證了“氣”在創作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從而揭示出“氣”在創作中帶規律性的意義。他在《風骨》篇中詳細分析作品風骨形成的原因時指出:“結言端直,則風骨成焉,意氣駿爽,則文風清焉。若豐藻克贍,風骨不飛,則振采失鮮,負聲無力。是以綴慮裁篇,務盈守氣;剛健既實,輝光乃新?!眲⑴J為,風骨作為文學作品所特具的藝術美,與作家之“氣”有著密切的關系。作品所以要以“氣”為主,是因為有氣就有風骨,“氣是風骨之本?!?因此,要使文學作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使讀者享受到剛健有力的風格美,就必須在具體創作中做到“結言端直”和“意氣駿爽”,即要求文學語言端莊準確,要有骨力,要求作品表現出高昂爽朗的意志氣概?!敖Y言”若不“端直”,“意氣”若不“駿爽”,就會損害作品的成就,使之因缺乏風骨這種剛勁、質實的美學特點而成為平庸之作。因此,要想使自己的作品“唯藻耀而高翔,因文筆之鳴鳳”,成為文章中的鳳凰,作家必須“綴慮裁篇,務盈守氣”,在創作過程中一定要有鮮明的創作個性,做到文辭剛健,內容充實,這樣的作品才能閃發出新穎的藝術光采,獲得創作上的成功。反之,若“思不環周,索莫乏氣,則無風之驗也”(《風骨》),作家的創作個性就會象枯禾一樣萎蔽,作家的氣質就會象干癟老頭一樣枯寂和死氣沉沉,其結果必然導致創作的失敗。

篇(9)

美國思維科學學者在他的《創造學思想錄》中寫道:“人們對重大的事情態度嚴肅,但事事都板著臉孔則無此必要。猴子完全可以作出一副儼然像聲譽卓著的學者一般的嚴肅表情。”作者以猴子為例,主要想向人們闡明一個人只有在自由放松的狀態下,其個人的思維才能夠最大限度地被激活,更容易解決問題。那么,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放松的狀態下積極融入到課堂中,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中要循循善誘,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組織引導學生學習。這符合新課程理念的精神,也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如何營造寬松、自由的課堂學習氛圍呢?筆者結合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談談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教師以親切可人的形象教學,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師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是主導與主體的關系。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交流、互動,彼此溝通教學中的想法。教師啟發、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分享彼此的想法、認識,交流各自的情感、體驗與觀念時,師生共同學習進步,教學相長。

那么,如何讓學生能夠積極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如何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呢?這就需要教師要有良好的心態,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以微笑迎接每一節課,讓學生倍感親切,讓他們在心理上對教師沒有抵觸情緒,心甘情愿地投入到課堂中。相反,有些老師容易將自己在家庭中的負面情緒帶入課堂,一進課堂就板著臉,說話的口氣冷漠、生硬,自己已經拒學生于千里之外,還怎么讓學生積極融入課堂教學中,結果還將自己上課不成功歸咎于學生沒有積極配合。因此,教師要以一顆善良的心、充滿關愛的情走進課堂,以微笑的姿態出現在課堂教學中,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們在看一些優秀的教師的書籍及優秀課例中,不難發現,他們無一例外地能夠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每一位學生,即使在學生回答問題不準確時,教師也能夠耐心引導,從沒有因為學生的回答失誤而對學生指責批評。如王崧舟老師,他的課堂如果沒有寬松的氛圍,則學生是無法在他所營造的教學情境中體會自己對于文本的理解的。李吉林老師采用情境教學法,每當她走進自己的課堂,總能使人感受到一種慈祥的愛縈繞在我們身邊,讓學生和聽課老師感受到一種善意與溫暖。還有支玉恒老師、竇桂梅老師,聽他們的課春風化雨、如沐春風。不可想象,如果他們每個人都板著臉上課會是怎樣的結果。因此,教師要想讓學生學得輕松,自己就必須帶著輕松愉快的心情感染學生,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營造趣味盎然的教學氛圍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得到了極大改善,教學手段完全可以從傳統的一張嘴,一支粉筆過渡到運用聲、圖并茂的多媒體組織教學。一方面,運用多媒體教學,課堂教學的內容豐富了,教學環節以投影方式讓學生有一個直觀上的認識,教學思路讓學生感覺更加清晰,教學環節設置更加有序。另一方面,多媒體本身有著自身的獨特優勢,聲、情、圖片、音樂、影片能夠有機融合在課堂教學所需要的環節中,這樣能夠緊緊地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學生對于新鮮的事物總是充滿好奇心,學習興趣自然而然高漲,課堂氛圍活躍了,單調死板的課堂教學模式得以改變,學生的興趣被激活,教學效果事半功倍。例如,我在教學《九寨溝》一課時,首先讓學生看一組圖片,這些圖片都是從網絡上下載的有關九寨溝的充滿詩情畫意的圖片,讓學生從感官上對九寨溝的美景充滿贊嘆喜愛之情。此刻,讓學生對神奇的九寨溝充滿向往,產生進一步了解的欲望。接下來,就可以讓學生再從文字角度欣賞九寨溝,看看它給我們展現了一幅怎樣的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這樣,學生在學習剛開始之際,就已經興趣盎然,課堂氣氛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學生的學習效果事半功倍。再如,我在教學《天安門廣場》這篇說明文時,因為是說明文,相對比較單調無味,學生沒有興趣,尤其是在農村學生,他們根本沒有去過北京,沒有到過天安門廣場。因此,感覺學習這篇文章很無趣。為調動學生積極性,我首先用多媒體播放了一段關于天安門廣場介紹的專題片,讓學生在感官上有直觀認識,這樣,學生通過影片了解到金水橋在天安門墻面,人民英雄紀念碑在廣場中央,紀念堂在廣場南端,廣場的東西兩側是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人民大會堂。因此,這種化抽象為具體形象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高了,課堂教學氛圍自然很理想。

三、教師要提高自身教學水平

教師要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待教學,對于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要能夠恰到好處地解決。在語文專業知識方面,教師要博覽群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如果對中國古代文學比較精通,或者在古代文學領域的某個方面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與看法,以及對現當代文學有自己的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能夠游刃有余,舉一反三,讓自己的課堂與眾不同,在談笑風生間達到教學的最高境界。我想,這都是屬于語文老師必須具備的專業素養,也只有這樣,教師在課堂上才能夠對于所教學的內容深入淺出地講解,讓學生能夠比較容易地接受所要學習的知識,教師也才會有一種“自緣身在最高層”、“一覽眾山小”的氣概。

篇(10)

一.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重要性

隨著我國教育制度的不斷完善,漢語言文學專業作為我國傳統的人文學科,不僅承載著我國傳統文化與民族意識,同時還是我國傳統精神文明的根本體現。而作為當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大學生,在學習漢語言文學各科知識的過程中,除了體會其中的理論知識外,還應學習其中的精神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健全自己的人格體系,才能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

隨著當前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加,大學生在就業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用人單位的“刁難”。面對大學生數量的不斷增加,用人單位在招聘人才的過程中也逐漸趨向于復合型人才。而這些則使漢語言文學的教學工作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如何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進行有效的改革,將學習理論與實踐活動結合,成為教師教學中的首要難題。此外,針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特殊性,我們應正確看待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實用價值,即所謂的社會效益,即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愛國思想、社會公德等。由此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正確看待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社會價值及應用價值。

二.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新方法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漢語言文學作為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單純的理論教學已無法適應我國社會的發展需求。由此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創新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方法,使其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而在其創新的過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內容

語言文字是人類思維和交際的重要工具,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表現形式。漢語源遠流長,承載著整個國家的輝煌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然而現實生活中對漢語語言文字的應用總有偏差,由于歷史、文化、區域差異,錯字別字、不規范用語的現象屢見不鮮。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包含《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等十余門課程,針對上述出現的問題,筆者認為有必要從以下三個角度對課程進行優化:精簡課程內容,每門課都要根據對本領域最新知識結構的分析來設計教學內容,強化核心內容;優化課程結構,按照學科發展的當下高度來考慮學科基礎,設計課程內容體系;整合各課程之間的內容,避免內容交叉重復,如寫作學和文學概論中的文體學知識。

(二)實踐應用能力的強化

強化漢語言文學的實踐應用能力,不僅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就業水平,同時還能幫助學生在扎實的專業基礎上具備過硬的實踐操作能力,使學生在就業的過程中具備較強的優勢。而結合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就業方向,其核心在于“讀”“寫”“說”這三個方面。由此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對其進行強化。而漢語言文學的專業優勢在于寫作能力、口語表達能力以及信息分析能力。例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模擬招聘情境,鍛煉學生口才:自我介紹、面試問答……。因為口才并非單純的能說會道,它是一個人德、才、學、識的綜合體現,是用人單位在較短時間內最快獲取對應聘者的能力的一種綜合檢測手段。教師在模擬招聘或面試結束后對學生的各個環節進行具體的指導,使學生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對自己進行完善。 “腹有詩書氣自華”,通過實踐,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及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這樣,單純的詩詞鑒賞等理論教學就與學生的才思泉涌、妙語連連的實際運用能力結合起來了。

(三)理論與德育實踐相結合

漢語言文學作為理論性較強的一門學科,在教學的過程中,若一味的強調理論的重要性則違背了我國“應用型人才教育”的倡導。由此就需要在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的過程中,既要力爭“實踐、創新、應用”還要遵從我國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將漢語言文學推向更廣的社會層面,尤其是發揮“文以載道”的傳統思想。例如:2011年4月1日,上海浦東機場一名留學生因學費問題與來接機的母親發生爭執就拿出行李中水果刀刺傷母親。這雖是個案,但也要引起重視。教師教授先秦諸子散文孔子的《大學》:“為人子,止于孝”時可將“孝”作為一個專題。讓學生認識到符合孝道,是為人子女的最基本的要求。不愛父母焉能愛他人?不愛家庭焉能愛祖國?以此類推,將“愛國”、“禮儀”等美德也作為專題,既學前人文才,又品思想,使學生受到“潤物細無聲”的道德教育。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我國教育制度的不斷完善,漢語言文學專業作為本科院校以及大專院校中不可缺少的專業,不僅是我國傳統文化承載的核心專業,同時也是國家或民族高等教育結構中的主流專業。漢語文文學專業教育,不僅關系著我國人民人文素質的提升,同時還關系著我國民族道德素養以及思想品質的形成。由此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不斷的創新教學模式,同時能夠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將漢語言文學中的理論教師與實踐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復合型人才,才能為其今后的就業奠定結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永春. 關于高等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開設少數民族文學課的建議——以內蒙古民族大學教學實踐為例. 民族教育研究, 2010, (5): 43-46.

上一篇: 金融危機的因素 下一篇: 水利工程施工技術專業
相關精選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韩一级精品久久久久 | 亚洲日本在线中文字幕dvd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 | 在线观看免费肉片AⅤ视频 久久免费国产視频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字幕高清 |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专区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