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微觀經濟學匯總十篇

時間:2023-09-03 14:58:1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高等微觀經濟學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高等微觀經濟學

篇(1)

20世紀90年代以來,無論是經濟學家還是地理學家都開始重新審視經濟發展中的空間問題。雖然兩者之間有較大的差別和爭論,但都引起了人們對于經濟地理學這門學科的關注。與此相應,在一些大學,除了地理專業,經濟學、金融、物流等專業也開始開設經濟地理學課程。應該說這些專業學生具有一定的經濟學基礎,但是教學中發現,地理空間是一個讓學生難以理解的概念,甚至經濟地理學被認為是講那里有什么的課程,并沒有認識到它是一門學科,有獨特的理論視角來分析經濟問題。在此背景下,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和內容,使得學生理解地理空間及其與經濟的關系,是經濟地理學教學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經濟學與經濟地理學視角差異:空間感知

經濟學與經濟地理學對經濟過程分析有本質性差異,通過這種差異的分析可以揭示地理空間對經濟過程的作用,從而讓學生感受到空間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

1、經濟學的假設:空間是光滑的

占主流的正統經濟學理論通過一系列假設把經濟世界均質化了,沒有把空間因素考慮到經濟發展過程中。首先,經濟運行是有序的、合理的。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行動是為了實現效益最大化。這些行動匯集起來,宏觀上就表現出一定的基本規律,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供求定律,在市場自發調節下,一方面會使需求者壓低價格來得到他要購買的商品量,另一方面,又會使供給者減少商品的供給量,最終買賣雙方之間實現平衡。尤為重要的是這些過程在所有地理情境之下都將以同樣的方式運行,不存在空間差異。其次,主流經濟學理論認為經濟是“自在”的,存在于我們生活的其他維度之外。經濟過程自有其獨立的運行邏輯,文化過程、社會關系、政治過程、環境過程雖然與經濟相聯系,但僅僅是經濟過程的外部“插件”,而不是基本的內部機制。

通過這些假設,經濟過程就成為一個“機械裝置”,只要把價格、供求、投資等內部關系處理好了,經濟就健康增長,與其他的外部世界無關,與空間無關。

2、經濟地理學:空間具有粘性

空間不是光滑的,是帶有“粘性”的。這種粘性就來自于地方的特性,包括自然和人文兩個方面。基于此,經濟地理學認為經濟過程不是一個自在之物,經濟和自認、文化、政治之間的界限是非常模糊的,要理解經濟過程必須將其置于更廣泛的情境之中,將其視為廣泛情境的一部分,而不是無視外部世界而獨立運行的“機械裝置”。

首先,經濟過程總是和特定的地方聯系在一起,具有空間差異性。在考慮具體空間時,我們會發現一些依據經濟“定律”預測的經濟過程總是不一定發生。可以讓學生們思考這些問題:價格上升是否能引起供給增加?投資一定能夠促進經濟增長嗎?增長能解決貧困問題嗎?很顯然,按照經濟學理論,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但是如果考慮到這些機制發展的具體空間,就會發現答案是不確定的。

以糧食需求與供給關系為例。按照市場供求機制,一般來講,糧食需求增加促使價格上升,這樣農民或者農場主會增加播種面積,雇傭更多的工人或者購買設備,增加商品的供給量。很顯然,這個過程要完成,一些前提條件需要滿足――諸如土地、工人、設備的可獲得性。如果不具備這些條件,農民或者農場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糧食價格上升而無能為力。那么現實是什么?現實是這些資源、設備的可獲得性往往與地理空間相關。我們看到不同的國家、地區農民面臨的市場是不一樣的。如中國的農民在經營農業時候,面臨土地的約束,不能及時擴大種植面積。同樣,投資要有一定的投資環境才變得可行并促進經濟增長。經濟增長與合理的分配制度共同起作用才能有效解決貧困問題。

其次,生產者和消費者行為往往被非經濟理性的因素多影響,并不全是基于效用或者利益最大化。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看到很多消費選擇在一定程度上基于產品的象征性或文化價值。如消費者對汽車品牌和型號的選擇,是基于價格、使用成本、品牌價值甚至是社會地位展示等多種因素考慮的結果,是一個文化過程。又如勞動力市場上,有些工作高度男性化或者女性化了,經濟與社會特征緊密聯系在了一起。在現實中,經濟與政治也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沒有國家機構,就不可能建立起大規模經濟聯系所必須的前提條件,如貨幣、法律、交通、教育、衛生等。國家參與經濟,不僅僅要考慮效率和經濟增長問題,還要考慮國際關系、國家安全、區域平衡、收入差距等非經濟因素。

通過結合現實,通過對經濟學和地理學視角的對比,讓學生理解任何經濟活動和過程都在一定的地理空間中進行,比如一個國家、一個諸如歐盟的國家聯盟,以及一個流域等。經濟過程是與這些地理空間中的政治、文化、環境等要素聯系在一起的,受到這些要素的調節和規制。因此,經濟地理學是要理解為什么在特定地方發生特定的經濟活動,它要分析研究的對象不是抽象的,而是經濟過程真實、鮮活的實地體驗。

二、經濟地理學的分析框架:空間思維

經濟地理學注重對經濟活動特定空間過程的識別和解釋。在此過程中,應該有基本的概念和分析框架,貫穿教學過程始終,從而讓學生形成空間思維習慣。這樣一個分析框架由地點、區位和尺度基本概念構成。

1、地點

地點是和一個具體地域相聯系的,可以指任何地方,如一個工業區、地區、國家,甚至是超國家空間。地點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環境等一系列要素的獨特組合,而經濟地理學首先強調以經濟為中心對這種獨特組合所形成的特定情境進行綜合考察和解釋。

傳統經濟地理學主要從“物質”層面考察這種“情境”,如考察資源、氣候、土地等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基礎設施、工業基礎和技術水平等社會條件,以及區位對經濟活動的影響,而新近的經濟地理學研究則更強調地方人文特征對經濟活動的“粘性”,認為經濟過程深深根治于地方制度結構之中。以貧困問題為例來說明經濟地理學的“地點”概念。按照經濟學觀點,大規模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刺激經濟增長是解決貧困的有效手段。但經濟地理學在解釋貧困問題時候要從地點的特征開始,貧困發生在哪里?貧困在人口的不同年齡、性別、社會身份等群體中是如何分布的?采取大規模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刺激經濟增長的辦法對貧困群體是否有幫助?他們更需要什么?所有這些問題都首先需要從地點內部的結構中尋找答案。

2、區位

“區位”一方面指該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該事物與其它事物的空間的聯系。農業工業生產活動,城市的形成和發展必須有一個確定的空間位置,也離不開與其它事物的聯系,這種聯系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與自然環境的聯系,二是與社會經濟環境的聯系。經濟地理學在不同空間層面上貫徹區位分析思想,微觀方面考察企業區位,古典區位理論考察市場、原料、勞動力分布對工業區位的影響。在中觀層面上考察一個地點、地方與經濟中心等空間經濟體的鄰近關系對其發展的影響。如在談到區域優勢時一方面會強調該區域的在自然、社會方面的稟賦,同時也會考察與經濟中心的時間、空間距離是否足夠短。在宏觀層面上,經濟地理學會考察一個國家在世界經濟格局、地緣政治格局的位置對其經濟發展的影響。如二戰后歐洲的經濟恢復,以及亞洲四小龍的崛起,與分別以美國、原蘇聯為核心的兩大陣營形成的世界政治格局有很大關系。

3、尺度

如同前文所述,無論是地點還是區位的分析,都可以在不同空間范圍的地理空間上發生,并且不同地理尺度之間是相互聯系的。

尺度一方面是指經濟地理學研究空間單元的“粒度”。經濟空間格局可以從不同空間尺度進行。大“粒度”研究,可以較好地展示了區域經濟大格局的變化,有利于宏觀過程和規律的發現。如基于省級單元的中國區域經濟空間格局研究,可以揭示中國經濟的地帶性差異。而小“粒度”研究有利于研究的精細化,甚至可以解釋宏觀過程。基于省份數據的研究,雖然較好地展示了區域經濟大格局的變化,卻忽略了省內區域經濟的非均質性,尤其是一些跨越省級的經濟地域特征,很難展現出來。而基于縣域尺度的研究,卻發現經濟增長較快的縣域自一些增長中心向外擴延,逐步形成沿海岸帶、京廣線和長江沿岸三大經濟增長軸,而這些增長軸的形成是跨省級行政區的,因此只有在小尺度研究才能觀察到這一經濟地理過程。

經濟地理學尺度轉向的另一原因是經濟活動、過程受到多個空間尺度的調節和規制,因此對經濟地理現象的解釋需要從不同尺度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如浙江溫州被稱為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先發地區與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經濟發展較快。可以從不同尺度來解釋溫州現象,從溫州層面上,較差的自然資源稟賦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經商文化是發展的內力,從國家層面,國家改革開放政策和地理區位使得溫州稱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國際層面上,中國與國際經濟聯系的密切、基于成本和資源的出口優勢、跨國公司投資等是溫州發展的國際因素。

三、不均衡:經濟地理研究主題

1、經濟地理的動態不均衡

關注經濟的空間格局,而空間格局更多的表現為不平衡。因此,經濟地理學一方面研究經濟發達地區,同時也關注經濟欠發達地區和落后地區,更加技術、制度變化對經濟格局的影響。如果我們放眼全球尺度,會觀察到地方之間始終處于貧困與繁榮,增長與衰退此起披伏的變化過程中。“集聚――擴散――再集聚――再擴散”過程如同波浪一樣在空間不斷的展開,永不停歇,使經濟空間處于動態的不均衡狀態(圖1)。在世界范圍內,新航路開辟后,人類平行發展的歷史開始大范圍相互交融,世界經濟地理格局演進更替,500年以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美國9個國家相繼登上世界歷史舞臺中心。在一國范圍內,經濟呈現出區域經濟的增長與繁榮,如在不同的國內內部出現的鐵銹地帶,從前工業繁盛如今已衰落的地域,美國五大湖地區、中國東北老工業基地、德國魯爾區、倫敦工業區等。與之相應的是新興地區的出現,美國南部陽光地帶、中國東南沿海、德國南部的新興工業區、英國蘇格蘭地區等。

2、不平衡的動力:技術與制度

交通、通訊技術的發展不斷使人們克服空間的限制,人員、信息和貨物在全球范圍內方便及時的流動,人們用“地球村”來形象的刻畫空間被壓縮的程度。空間壓縮技術促使經濟活動的不同環節分離,分別分布在最佳區位,如公司總部、研發、品牌、設計集中在發達國家的中心城市,而生產等低附加值環節分散到生產成本低的國家和地區。不同尺度上的經濟地理格局不斷變化,全球分工與合作成為其主要特征。同樣,新的生產技術不斷出現和采用,靈活性和專業性較強的小企業獲得較快發展,小企業之間的合作導致了集群的出現,與大型企業主導時代的經濟景觀和格局有所不同。

地方或者區域在全球經濟格局的地位,不僅取決于技術狀況,也取決于調節和規制經濟活動的各項制度。簡單來講,制度就是經濟活動中涉及得到各類行為主體(包括企業、政府、個體以及其他組織)所結成的各種關系,以及由此形成的規則,具體包括在全球尺度上以及特定地區實行的各種規則、政策和措施,如貿易政策、稅收政策、安全和環境法規、勞動保障等。制度決定了哪些地方可以獲得資源、技術,以及在全球價值鏈中獲取價值的權力和能力。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家性金融組織,構建了全球金融和貿易關系的游戲規則。雖然這些國際組織旨在促進發展中地區的發展,但在此過程中往往通過附加一些條件使得援助地區融入發達國家主導的國家經濟體系而處于不利地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發達國家和落后國家的不平衡格局得到加強,而不是減弱。當然,制度對經濟活動的調節作用具有空間尺度性,空間尺度不同,發揮重要作用的制度不同,如前面提到的溫州的發展。

經濟地理學通過一系列空間概念和獨特的研究主題為我們提供了考察經濟活動的新視角,把經濟活動置于更為寬泛的空間情境中,力圖還原經濟活動的本面目。因此,在教學活動中首先要讓學生形成空間概念,為此一方面要通過經濟地理學的空間概念的課堂講解和案例說明,另一方面要讓學生在課外形成用空間思維觀察現實的習慣。如觀察一種經濟活動或現象,要思考它在哪里?它和周圍事物有什么關系?它和更遠的地方有什么聯系?是什么因素讓它們聯系在一起?這些因素來自于哪里?有什么尺度差別嗎?等等。

(注:本文屬河南省教育廳教改立項“高等學校《經濟地理學》探究式教學模式設計研究與實踐”。)

【參考文獻】

[1] 王紹光、胡鞍鋼:中國:不平衡發展的政治經濟學[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1999.

[2] 李小建、喬家君:20世紀90年代中國縣際經濟差異的空間分析[J].地理學報,2001(2).

篇(2)

 

一、微觀經濟學學習的意義

 

微觀經濟學是西方經濟學的兩大分支之一。西方經濟學主要劃分為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兩個部分。微觀經濟學是單個經濟主體入手研究市場經濟運行的科學,而宏觀經濟學是從經濟總量入手研究市場經濟運行的科學。微觀經濟學是宏觀經濟學的基礎,學習微觀經濟學有諸多益處。首先,它能夠使我們更好地了解和認識世界。在微觀經濟學中涉及到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生產者和不完全競爭市場等等諸多知識。通過學習能夠使我們更加理性的面對商家的價格策略,作為消費者合理進行消費決策;其次,它可以讓學習者具備成為一個智慧商家的基本素質,在學習內容中涉及到生產理論、成本理論以及利潤最大化的實現原則等等,從而有助于商家做出一個最優的生產決策;另外,單純從微觀經濟學理論本身的趣味性,也是值得我們去深入學習的。如,在微觀經濟學的博弈論部分將會探討一些經典案例,如囚徒的困境和以牙還牙等,讓學生在風趣的社會現象中探究背后的理論本質。

 

二、微觀經濟學教學中遇到的主要問題

 

1.高等數學為基礎所引致的困境

 

微觀經濟學的內容中涉及較多的高等數學知識,是導致微觀經濟學教學效果不理想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消費者行為理論和生產者行為理論中涉及到微分知識,而消費者剩余和生產者剩余中需要運用到積分知識進行求解;在成本論中,介紹短期總成本的七種類型曲線關系時,涉及大量的微分計算;在介紹廠商利潤最大化的實現問題時,涉及高等數學中極值問題的求解。多數高校的微觀經濟學課程都是在大一下學期開設,此時高等數學還沒有學完,正在同步進行。由于大學的學生方式和高中已經截然不同。大多數學生本身在高等數學的學習中已經遇到了許多困難,而微觀經濟學是相當于對高等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因此,對于學生而言更是難上加難。

 

2.教師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講解缺乏實際案例結合

 

微觀經濟學分為初級微觀經濟學、中級微觀經濟學和高級微觀經濟學三個不同的難度層面。初級微觀經濟學主要側重于對理論知識實際應用的闡述,而高級微觀經濟學則側重于對微觀經濟學理論的數理驗證,中級微觀經濟學界于兩者之間。其中,在學術界,初級經濟學和高級經濟學的劃分界限并不十分清晰。由此,也造成了教師在實際的授課過程中,對兩者之間的界限拿捏不清。如果,過于偏重理論知識的講解、忽略了與現實的結合,必然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難度。比如,在微觀經濟學第三章關于收入效應、替代效應的課程講解中,涉及三種不同類型商品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的介紹。如果完全從理論角度運用幾何圖形進行介紹和分析,再加之引入一個補償預算線,學生們肯定一頭霧水。但是如果每一種類型的商品都舉出相對應的商品進行對照講解并且和前期學習過的需求法則等相關理論結合起來進行講解,則會讓理論真正的融入現實生活,從而增進學生的理解。

 

3.學生缺乏主動性

 

經濟學的學習,在吸收課堂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學會靈活掌握知識及與現實的結合。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經常會發現學生對經濟學基礎知識和基礎概念掌握程度還算可以,但是不懂得如何靈活應用。實際上,大學一年級的學生還沒有完全擺脫中小學的被動式學習思維,在學習中缺乏積極性、主動性。然而,在大學期間,課堂教學只是整個大學生活中的一小部分,課外時間的合理調配尤為重要。而且,知識的學習并不是單純的死記硬背,融匯貫通更為重要。

 

三、提升微觀經濟學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1.增加案例式教學

 

微觀經濟學中大量的圖、表及數學推導令初學者望而卻步。而案例式教學利用典型、生動的案例素材,拉近了學生與抽象理論之間的距離,而且培養了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綜合運用例導式、例證式、例說式等不同的案例式教學模式。并且,在的案例式教學中應注重多引入與學生實際生活貼近、與專業相關的案例。如在談及機會成本的概念時,可以和學生共同探討上大學的機會成本是什么、是多少的問題。

 

2.鼓勵教師參加社會生產實踐鍛煉

 

教師不能在教學中引入恰當、易懂的經濟學案例,并不是因為教師本身的知識水平不足,而主要是因為實踐經驗的相對欠缺。經濟學理論來源于現實的經濟生活,在學習過程中,自然也不能脫離現實生活。在大學的課堂中,往往具有實踐工作經驗的老師更受學生的歡迎。因為,他們能夠將課本的知識與生產、生活實踐實現有效的結合。作為高校,應大力提倡教師參加社會生產實踐活動,培養雙師型教師。在高校校企合作過程中,教師應積極主動的參加到與企業的合作中。例如,教師可以通過為企業提供經濟咨詢或承擔企業的招投標課題等方式與企業進行實質性的合作。從而,即為企業解決了實際問題又提升了自身的實踐素質。如此,在課堂教學中,將自身的企業實踐融入到知識的講解中,從而更有說服力。

 

3.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課堂教學課時的有限,所以單純依賴于導師的單方面講解是遠遠不足的,需要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學習主動性。教師在課堂中應積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出一些主題和案例先不講解,由同學們共同討論、各抒己見。如在介紹市場失靈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先根據字面意思闡述一下對這個概念的理解并舉出相應的案例;另外,布置一些課外作業,讓學生自己查閱資料。在課余時間,學生多瀏覽新聞、期刊和報紙,從而增進對現實世界的了解。并且,逐步學會用理論知識解釋經濟現象的能力。為了形成激勵機制,對主動性強的學生,可以通過平時成績給予鼓勵。

 

4.引入先進的教學方式的教學手段

 

篇(3)

微觀經濟學的內容中涉及較多的高等數學知識,是導致微觀經濟學教學效果不理想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消費者行為理論和生產者行為理論中涉及到微分知識,而消費者剩余和生產者剩余中需要運用到積分知識進行求解;在成本論中,介紹短期總成本的七種類型曲線關系時,涉及大量的微分計算;在介紹廠商利潤最大化的實現問題時,涉及高等數學中極值問題的求解。多數高校的微觀經濟學課程都是在大一下學期開設,此時高等數學還沒有學完,正在同步進行。由于大學的學生方式和高中已經截然不同。大多數學生本身在高等數學的學習中已經遇到了許多困難,而微觀經濟學是相當于對高等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因此,對于學生而言更是難上加難。

2.教師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講解缺乏實際案例

結合微觀經濟學分為初級微觀經濟學、中級微觀經濟學和高級微觀經濟學三個不同的難度層面。初級微觀經濟學主要側重于對理論知識實際應用的闡述,而高級微觀經濟學則側重于對微觀經濟學理論的數理驗證,中級微觀經濟學界于兩者之間。其中,在學術界,初級經濟學和高級經濟學的劃分界限并不十分清晰。由此,也造成了教師在實際的授課過程中,對兩者之間的界限拿捏不清。如果,過于偏重理論知識的講解、忽略了與現實的結合,必然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難度。比如,在微觀經濟學第三章關于收入效應、替代效應的課程講解中,涉及三種不同類型商品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的介紹。如果完全從理論角度運用幾何圖形進行介紹和分析,再加之引入一個補償預算線,學生們肯定一頭霧水。但是如果每一種類型的商品都舉出相對應的商品進行對照講解并且和前期學習過的需求法則等相關理論結合起來進行講解,則會讓理論真正的融入現實生活,從而增進學生的理解。

3.學生缺乏主動性經濟學的學習

在吸收課堂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學會靈活掌握知識及與現實的結合。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經常會發現學生對經濟學基礎知識和基礎概念掌握程度還算可以,但是不懂得如何靈活應用。實際上,大學一年級的學生還沒有完全擺脫中小學的被動式學習思維,在學習中缺乏積極性、主動性。然而,在大學期間,課堂教學只是整個大學生活中的一小部分,課外時間的合理調配尤為重要。而且,知識的學習并不是單純的死記硬背,融匯貫通更為重要。

二、提升微觀經濟學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1.增加案例式教學微觀經濟學中大量的圖、表及數學推導

令初學者望而卻步。而案例式教學利用典型、生動的案例素材,拉近了學生與抽象理論之間的距離,而且培養了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綜合運用例導式、例證式、例說式等不同的案例式教學模式。并且,在的案例式教學中應注重多引入與學生實際生活貼近、與專業相關的案例。如在談及機會成本的概念時,可以和學生共同探討上大學的機會成本是什么、是多少的問題。

2.鼓勵教師參加社會生產實踐鍛煉

教師不能在教學中引入恰當、易懂的經濟學案例,并不是因為教師本身的知識水平不足,而主要是因為實踐經驗的相對欠缺。經濟學理論來源于現實的經濟生活,在學習過程中,自然也不能脫離現實生活。在大學的課堂中,往往具有實踐工作經驗的老師更受學生的歡迎。因為,他們能夠將課本的知識與生產、生活實踐實現有效的結合。作為高校,應大力提倡教師參加社會生產實踐活動,培養雙師型教師。在高校校企合作過程中,教師應積極主動的參加到與企業的合作中。例如,教師可以通過為企業提供經濟咨詢或承擔企業的招投標課題等方式與企業進行實質性的合作。從而,即為企業解決了實際問題又提升了自身的實踐素質。如此,在課堂教學中,將自身的企業實踐融入到知識的講解中,從而更有說服力。

3.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課堂教學課時的有限,所以單純依賴于導師的單方面講解是遠遠不足的,需要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學習主動性。教師在課堂中應積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出一些主題和案例先不講解,由同學們共同討論、各抒己見。如在介紹市場失靈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先根據字面意思闡述一下對這個概念的理解并舉出相應的案例;另外,布置一些課外作業,讓學生自己查閱資料。在課余時間,學生多瀏覽新聞、期刊和報紙,從而增進對現實世界的了解。并且,逐步學會用理論知識解釋經濟現象的能力。為了形成激勵機制,對主動性強的學生,可以通過平時成績給予鼓勵。

篇(4)

一、本科生微觀經濟學的教學目的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經濟行為和現象的社會科學,現代經濟學是以微觀經濟學為基礎形成的一套邏輯體系。高校本科生微觀經濟學教學的基本目的就是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現代經濟學的邏輯體系。要想實現讓學生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問題,就要求經濟學教師不僅要講授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分析框架,還要培養學生像經濟學家那樣具有思考現實經濟問題的能力。在有了明確的價值判斷和對所處的經濟環境、政治環境和其他約束條件有了清晰認識的基礎上,才能讓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經濟原理和分析框架來選擇或建立合適的分析模型,進而對現實經濟問題進行分析研究。

 

二、微觀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大量的教學內容。微觀經濟學內容繁多,集合了大量經濟學學家的思想、觀點與研究成果,而經濟學的發展也歷時幾百年,如此繁雜的思想內容想在有限的一個學期教學時間內讓學生了解并掌握,難度之大可想而知。現在國內很多高校選用中國人民大學高鴻業先生主編的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作為主講教材,以這本教材為例,全書共涉及十一章,很多章節的講解,至少需要十個以上學時才能完成,而近年來許多高校的經濟學課程的總課時都被不同程度的壓縮,這就更加加重了微觀經濟學如此繁多的內容卻無法得到足夠的授課時間保證的問題。

 

(二)課程內容抽象。很多學生反映在開始學習微觀經濟學的時候,感到困難和困惑,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可能是:首先,微觀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日常生活行為的學科,它研究個體單位如何做決策以及這些決策如何相互影響,因此學習這門課需要較高的抽象思維,而這門課的開課時間大都在大一下學期或者是大二的上學期,基本上是學生們首先接觸到的一門專業課,因此由于學生的前期訓練不足,所以往往是帶有更多感性地分析問題,缺少理性的分析,尤其是對于一部分文科學生以及前期數學等學科學習不是很好的學生而言;第二,微觀經濟學既然是解讀人類行為與社會現象的學科,就需要一定的社會經驗與人生閱歷,很多大學低年級的學生這方面的經驗是不足的,因此很難形成對現實的抽象和解讀的能力,學習經濟學的感覺自然很難在短時間內形成。所以,學生在開始學習微觀經濟學的階段容易有學起來困難的感覺。

 

三、解決的對策

 

(一)扎實的前期課程準備。在微觀經濟學的前期課程設置上,學生已經具備了邏輯學、高等數學、概率論、線性代數、統計學、大學英語和計算機應用等學科的學習基礎,這些課程的學習是學習微觀經濟學必要的前期準備。在經濟學的教學當中,教師可能面臨的問題就是學生前期課程體系學習的不完整或者是部分課程還沒有開課,這種情況對于微觀經濟學的學習和教學無疑是一種障礙,很多課程的學習應該在微觀經濟學開課之前予以完成。

 

比如,微觀經濟學的學習過程中會遇到非常多的圖表,這就要求學生除了要看得懂圖表,還能夠正確、熟練地描述圖表,說明事物間的聯系以及發展的趨勢。同時,學生要會自己動手繪制圖表,這種繪制圖表的方法更多的是應用計算機軟件去繪制,比如excel,明確了變量之間的關系,采集了正確的數據,會應用不同的軟件建立數字型圖表,比如最簡單的曲線、散點圖、餅形圖、柱形圖等。

 

另外,我們現階段學習微觀經濟學的思想和架構更多的還是借鑒西方的經濟學體系,這就要求學生要想學好微觀經濟學就要有扎實的英語基礎,除了教師課堂的講授以外,教師應介紹有代表性的英文版微觀經濟學著作讓學生們課后閱讀和學習,條件允許的話,應對這門課程實施雙語教學,或者即使是中文授課,在一般的國內經濟學經典教材中也有大量的英文詞匯,書后一般都有專業詞匯的中英文對照表,這些都是學生們應該掌握的。

 

還有,學生良好的數學基礎是學好微觀經濟學的關鍵,比如微觀經濟學中的彈性,線性與非線性的斜率,最大值與最小值,拐點的問題等等,基本上每一章都離不開高等數學微積分的內容,還有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的知識,等等。如果涉及到中級或以上的微觀經濟學知識的話,線性代數、線性規劃、數學分析等知識也會用到。就是說,系統、完整的數學學習是學好微觀經濟學的保證,尤其是想要更加深入地研究這門學科。

 

(二)培養學生對經濟學的感覺。培養學生對經濟學的感覺,可以通過鼓勵學生多關注和了解社會、經濟時事,積極參與各項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能夠運用學到的理論知識解決現實生活當中遇到的問題;鼓勵學生大量閱讀經濟學以及經濟學以外學科的著作。經濟學本身就是一門和各門學科都有聯系的綜合學科,他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利用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來解決社會科學中的問題,比如經濟學中廣泛應用的均衡理論,就來自于物理學;而數學的推導是經濟學分析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經濟學還涉及比如歷史學、地理學、法律等其他許多學科的知識內容。所以,大量的課外閱讀,對各個領域知識的了解有助于學生擴展思維,更好地理解經濟學。

 

(三)案例與習題的運用。除了傳授課本上的知識以外,教師應該注重案例的引用,因為微觀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日常生活行為和決策的學科,所以學生的學習離不開案例的分析,正像微觀經濟學所研究的規律和定理基本上都來自于現實生活一樣,要使學生真正理解經濟學的知識內容,還要讓他們知道每個知識點應用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的意義,以及如何利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所以,案例的研究和討論在微觀經濟學的教學中是十分必要的。

 

另外,學好微觀經濟學離不開做題,很多學生反映微觀經濟學的理論內容和知識點在聽課的過程中即使都聽懂了,但是一旦涉及到做題,剛開始的時候還是會遇到一些困難,沒有解題思路或者覺得和理論部分銜接不上,而經過了習題訓練以后,學生們對知識點的理解則更加深入,也激發了學生對學習微觀經濟學的興趣。

 

(四)傳統與現代教學手段相結合。多媒體的教學手段是目前微觀經濟學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學方法,特別是一些資料、案例和復雜的圖表通過多媒體的演示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多媒體可以生動地將微觀經濟學的模型圖直接呈現給學生,尤其是可實現一種動態的生成過程,比如蛛網模型,就可以通過多媒體的演示將蛛網模型的動態形成過程演示給學生。但是,在實際教學當中發現,如果全部的教學內容都通過多媒體來實現,效果也未必就好,比如一些需要數學推導過程的定理和證明,如果只是通過多媒體的演示,學生的理解未必深刻,如果通過教師板書的書寫推導,每個過程進行詳細的講解,學生的理解會更加深刻,對一些曲線圖形和方程的討論可鼓勵學生運用已經學過的知識自己進行推導或求解,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可以節約有限的教學時間。所以,多媒體和傳統的教學手段相結合是比較適合微觀經濟學的教學手段。

 

四、結論

 

篇(5)

在微觀經濟學教學和研究中,一直令人感到困惑的事情是:為什么微觀經濟學教科書上完美無瑕的圖表和公式提不起學生太多的興趣?為什么學過微觀經濟學的學生用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分析社會問題的時候往往顯得不得要領?為什么微觀經濟學案例教學也沒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讀了羅伯特·弗蘭克的《牛奶可樂經濟學》才發現,微觀經濟學教學需要的是與時俱進的,與當代經濟生活密切相關的案例,同時,案例教學需要學生積極地思考,并把思考用于生活。

二、微觀經濟學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法的必要性

(一)寓理論于實際

案例教學法的優勢在于教師搜集了大量真實的經濟事例,能夠很好地啟發學生的思考。合適的案例來自現實的經濟生活,有充足的數據和大量來自媒體的評析。學生通過對這些案例的分析,運用創造性思維,將大量刻板僵硬的課堂體驗上升到感性的高度,進而能靈活地將理論工具運用到今后的工作當中。

(二)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是學習的原動力。微觀經濟學基本內容是抽象化的理論和實證化的原理,通過案例教學這一載體,可以培養學生興趣,引導他們主動思考,積極參與討論,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將枯燥生硬的學習變成其樂融融的求知欲。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用經濟學思維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微觀經濟學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要培養學生學會用經濟學的思維來思考問題。而案例教學就是通過對大量現實問題的分析,加深同學們對抽象的經濟理論的理解,同時培養學生處理復雜實際經濟問題的能力,更是要向學生傳輸一種思考方式和分析方法,以便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三、微觀經濟學案例教學法的實施

(一)要選取本土化和生活化的經濟學案例

無論是微觀經濟學還是微觀經濟學的案例教學都是一種舶來品,因此我們在借鑒國外微觀經濟學案例的時候一定要鑒別和選擇,要選擇適應中國的風俗習慣傳統等等,這樣才能更快地讓學生掌握相關的經濟學原理。但是堅持本土化,并不排斥對微觀經濟學經典案例的引用。1977年諾貝爾經濟學得主米德在論述外部性的發生和補償時,給讀者講述的是“蜜蜂和果園”的例子;同樣論述外部性,庇古的舉例更為浪漫和優美,是“火車與飛鳥”的故事。因此在堅持本土化原則的同時,也要大膽借鑒國外成熟的經濟學案例。

(二)案例選取要“與時俱進”

在微觀經濟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使用的案例多數是直接摘自國外的教材,由于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的差異,學生很難進入案例情景中,這樣的案例教學效果甚微。或者使用的案例過于陳舊,很難調動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我們既要引用那些能夠充分說明相關理論、被反復引用的通俗易懂的經典案例。同時,案例教學過程中更要關注我國現實經濟運行下的熱點、難點問題。

(三)案例要體現學科關聯性和綜合性的特點

微觀經濟學之所以作為高校經管類的核心必修課,是由它的基礎性地位決定的。它與經管類的其他課程如市場營銷、管理學、貨幣銀行學、金融學等等都有密切聯系,同時,經濟學的很多概念和方法來源于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因此微觀經濟學的案例教學不能孤立于其他學科之外。如對需求概念的講述時,可使用“如何向愛斯基摩人銷售電冰箱”的案例來進行,該案例可以將微觀經濟學和市場營銷學結合起來。這樣在進行微觀經濟學案例教學的時候,就能擴大學生視野,增加學生對其他課程和相關人文社會科學類學科的了解。

四、微觀經濟學案例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一)正確處理案例教學與理論教學的關系

在進行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應注重案例的作用,發揮案例教學的功能,避免陷入案例教學的誤區。微觀經濟學案例教學是為幫助初學者更好地掌握微觀經濟學的思想和方法服務的,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避免忽視案例的傾向,又要避免僅介紹案例,而忽視微觀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基本原理及其運用。因此,案例教學是微觀經濟學理論教學的輔助方法,理論教學是微觀經濟學案例教學的基礎和依據,二者相輔相成。

(二)案例教學中教師經驗不足和教學方法不當成為發展瓶頸

案例教學對教師要求相當高,除應具備扎實的學科知識外,還要能夠將案例靈活準確地運用于教學活動中。目前,高校中的部分教師教學經驗不足、教學方法不當,僅僅將案例納入教學內容,在理論教學中插入簡單的幾個案例,這樣并不能改變學生理解經濟問題的思維方式,因而案例教學也沒有能夠起到輔助理論教學的作用,往往使案例教學流于形式。

(三)學生參與度不夠

案例教學的組織過程一般為介紹案例+小組討論準備+課堂討論+效果評估+成績考核,目的是為了鼓勵學生進行思考、提出問題,最終用所學理論來解決問題。目前微觀經濟學教學中對案例的運用僅限于課堂中對理論的補充說明,對案例平鋪直敘,缺少設計,缺少學生主動解決問題環節,案例的作用被大大削弱了。

五、對微觀經濟學案例教學的幾點建議

(一)案例教學中要有效地利用視頻資料

微觀經濟學課程中圖表和公式繁多,理論既抽象又枯燥,很多學生一開始接觸微觀經濟學就會出現逆反心理,筆者認為利用與案例相關的視頻資料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近年來網絡和影視產業迅速發展,視頻資源比較豐富,收集的難度也不是很大,短短的幾分鐘視頻能夠比學生反復研讀教材和參考書的效果要好得多。比如在講授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理論時,可結合觀看大型紀錄片《大國崛起》中關于斯密的片斷,讓學生對這一理論的產生背景以及對英國經濟的影響有比較直觀的理解。

(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搜集和講述案例

大學擴招使學生大幅增多,減少了學生和教師的互動機會,學生成為知識被動的接受者。如此的微觀經濟學教學方式,效果可想而知,長時間持續如此,將會對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產生嚴重影響,我們可以通過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來改變這種教學方式。學生具有很強的表現欲,緊抓住這一點,讓學生先搜集相關微觀經濟學理論的案例資料,做成PPT,讓學生自己上講臺來講授,最后,教師對學生的講授內容加以點評。讓學生主動搜集和講授案例,比單純地讓學生聽教師講授,效果要好很多。

(三)針對不同的理論應選取行之有效的案例教學組織方式

在系統講完某一理論后,可通過案例討論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比如在講完成本概念后,可通過案例組織學生討論經濟成本和會計成本、顯成本和隱成本、沉沒成本、機會成本、經濟利潤和會計利潤、正常利潤和超額利潤等概念之間的關系。在某幾章的理論問題系統講授后,教師選取跨章節的綜合性案例,以小組討論和組長代表發言的形式進行案例教學。比如講完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和市場理論后,可組織學生專題討論房價問題和城市最低工資制度,并在消費與供給的框架內分析房價和工資的問題,結合消費者剩余和生產者剩余分析政府壓低商品房價格的一系列后果,通過討論讓學生給政策制定者提供具有可行性的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1、劉志迎,程瑤案例教學法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應用的理論與實踐[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07(3).82-84

2、扈立家,唐雪漫.經濟學案例教學問題研究[J]高等農業教育,2006(5)

3、劉禮花,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中案例的選擇與編排,[J]黑河教育2012(10)

4、羅伯特·弗蘭克,牛奶可樂經濟學[M].閭佳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篇(6)

所謂的沙盤模擬,是通過利用簡單的教學工具將企業內部的生產關系和生產活動進行簡化,從而讓學習者能夠清楚的理解企業的內部資源管理和企業內部生產經營活動。在部分劃分中包括總裁、財務部門、生產部門、物流部門以及營銷部門等,這些部門相互合作、相互探討,規劃企業的經營戰略,從而使得企業在三年、五年等時間內實現盈利最大化。這些經營活動涉及到廣告費用的投入、銷售市場的選擇、專利技術的投入、產品生產的選擇、原材料的采購等等方面,通過將這些方面充分考慮之后,了解企業決策的依據與方式。將企業沙盤模擬應用到教學當中,能夠很好的將實踐與理論教學相結合,從而避免微觀經濟學當中缺乏實踐,使得學生能夠更加形象的了解到企業的運營方式,更加有利于微觀經濟學的教學開展,提高學生的主觀感受與現實動手能力。

二、企業沙盤模擬在微觀經濟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在理論課程中加入微觀實踐課程的時間

在高等學校的教學中,由于微觀經濟學的學習主要以理論課程的學習為主,所以并沒有專門的安排實驗教學課程,所以要將企業沙盤模擬引入微觀經濟學的教學中需要將微觀經濟學的課時安排中加入實驗課程的課時,為企業沙盤模擬在微觀經濟學的教學中提供現實條件。在傳統的微觀經濟學教學中,由于經濟學的理論知識都十分抽象,一般的課堂安排并沒有什么實驗教學,而是采用教師課堂教授為主,這種教學方式由于學生缺乏現實體驗的基礎,導致了學生在理解相關理論知識的過程中常常出現偏差,使得教學的成果較為有限。而通過在微觀經濟學教學中加入企業沙盤模擬的教學方式,能夠在講授生產者行為時能夠讓學生深刻感受到企業生產經營的過程,從而加深學生對于生產者行為理論的理解程度。

(二)對企業沙盤模擬的規則進行適度調整

篇(7)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C

當前,各個高等院校在進行經濟學講解中,都采用了把微觀和宏觀經濟學分開講解的方式,微觀多置于宏觀之前,這主要是沿襲了凱恩斯以后西方經濟學分為微觀和宏觀兩個流派的做法。微觀經濟學通過研究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來說明價格機制如何解決社會的資源配置問題;而宏觀經濟學則更多地從整體上研究社會經濟問題,涉及國家如何管理社會經濟的問題和采取何種經濟政策促進實現社會經濟發展、化解社會中不同利益的矛盾沖突,實現社會穩定,主要關注資源利用問題。

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在很多方面都有較大區別,但是又具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以下將從不同方面對這個問題進行論述。

1 微觀和宏觀經濟學的差異

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雖然同屬于經濟學科,很多教材甚至把他們編著在同一本書里,但是兩者卻存在著很多方面的差異。

首先,兩者的基本假定具有較大差異,微觀經濟學的幾個假設分別是:完全理性、市場出清和完全信息,總體是承認市場的完善性,反對政府干預;而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市場機制不完善和政府具有調節經濟的能力。

其次,研究的內容看,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內容主要圍繞兩個市場(產品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和兩個主體(企業和消費者)來進行論述的,主要研究的是最為基本的單位,居民、廠商、市場等個體對象。宏觀經濟學主要的研究內容立足于經濟體整體,把國民收入的決定理論作為主要研究內容,主要研究的是整個經濟的運行規律。兩者的研究對象的差異,導致了在研究方法上的差異,微觀經濟學采用個量分析的方法,考察個量的決定、變動及其相互間的關系;宏觀經濟學由于研究方法是總量分析,分析社會經濟活動中的總量的決定、變動及其相互關系。

最后,兩者解決的問題不同,核心理論差異很大。微觀經濟學主要解決的是資源的配置問題,研究市場經濟如何使得資源配置優化,進而增加社會福利,微觀經濟學的核心理論為價格理論,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看不見的手理論”,其它內容都是圍繞價格理論展開的,微觀經濟學體系認為市場是有效的,主張政府不要對經濟進行過多干預。宏觀經濟學主要研究解決的是資源的利用問題,研究使現有資源如何充分利用,較好地保持經濟穩定和增長,宏觀經濟學的核心理論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其它內容也是圍繞國民收入的決定問題這一核心理論展開,并指出市場不能完善地解決經濟問題,必須進行政府的有效干預。

2 微觀和宏觀經濟學的相互聯系

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雖然有很多不同,但是也存在著極其緊密的聯系,兩者共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經濟學分析體系。

首先,兩者研究的目的都是探究市場經濟運行的規律,從而對人們的經濟活動提供正確的指導,使得整個資源得到最優的配置和有效利用,最終實現整個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其次,微觀和宏觀經濟學在內容上存在相互聯系和補充,微觀經濟學研究的是假定資源已經被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如何最優配置的問題,而宏觀經濟學則主要是研究資源是如何被充分利用的,因此兩者的研究內容缺一不可,缺失一個那么整個研究就會不完整,單一方面的研究也就無法進行下去。

最后,微觀經濟學是宏觀經濟學的基礎,微觀經濟學為宏觀經濟學提供了很多研究方法和思想,而宏觀的很多內容必須依賴于對微觀的研究成果才能得到,同時,微觀和宏觀經濟學都是實證經濟學,不進行價值判斷,只是對經濟問題進行實證分析和描述。

3 教學中如何利用微觀和宏觀經濟學的區別和聯系問題

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有著很多差異,又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雙方總的來說是作為一個整體出現在科學和教學體系中的,所以在教學中應該特別注意兩者的關系。

在教學中,我們要在講解其中一門課的時候,有意識地涉及另外一門課的相關內容,比如我們在講解微觀的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的時候,應該提及到宏觀經濟學中研究經濟增長時要應用此函數。同樣,我們在講解宏觀經濟學時,也應該對相關的微觀內容進行引用和比較,對兩者內在的邏輯性給予必要的闡釋。

由于微觀和宏觀經濟學在研究方法上很多地方具有統一性,因此很多微觀創立的思想在宏觀經濟學方面也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比如均衡的思想,是貫穿經濟學的一個主要思想,它是由微觀經濟學所創立的,但是在宏觀的很多內容研究上都得到了使用,尤其是在國民收入的決定問題上,均衡思想被大量應用,這樣在講解時,最好能夠把均衡思想在微觀經濟學的使用和在宏觀經濟的使用對比,聯系起來講解。

篇(8)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2年1月4日

一、微觀經濟學教學現狀

微觀經濟學作為專門研究市場經濟條件下稀缺資源有效配置的一門學科,成為各高校經濟類和管理類本科生、碩士生的必修課。它是各門經濟學科的基礎課,其理論方法貫穿運用在各門課程中。微觀經濟學是最難學的課程之一。微觀經濟學通過抽象的模型描述具體的經濟現象,很多時候用數學曲線描述變量的變化規律,學生一時難以理解其要表達的內容,而現在大多數高校都是基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以“講解為主,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其弊端顯而易見,所以微觀經濟學教學探索與實踐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好《微觀經濟學》尤其重要。但是,《微觀經濟學》的講授不能是知識的簡單灌輸和死記硬背,學生僅僅孤立、零碎地知道了《微觀經濟學》的各個理論,就可能會出現“高分低能”的現象。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的確有很多學生,被引導到一個死的知識堆中,如果問其各個部分的理論是什么,其回答得頭頭是道,但一旦拿一個具體的經濟現象讓其用所學的理論進行解釋,就不知所云了。其結果是培養了許多非常努力的學生,可是他們的知識是片面的、支離破碎的,而且他們的邏輯思維越來越傾向于僵化。因而,教師如何引導學生真正掌握《微觀經濟學》的基本理論至關重要,而要使學生“真正掌握”,首先應讓學生清楚《微觀經濟學》本身不是教條,而是一種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其結論性的基本原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原理的形成思路和過程,也就是其思想方法、思維過程,這也是經濟學原理形成的科學路徑。作為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還原這個過程,將自己“模擬”成經濟學家,重新走一遍這個科學路徑,這實質上也就是教育理論中的探究式教學和學習方法。

二、微觀經濟學課堂教學方法

根據《微觀經濟學》這門課程的特點,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實踐,總結出適合微觀經濟學課堂教學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案例引入式教學。案例引入式教學是指教師在講授某種理論時,可以先在講授理論前,引入一個適當的案例,通過案例的分析和講解,推導出理論。

《微觀經濟學》這門課程采用案例引入式教學方式是非常適合的,因為微觀經濟學原理的形成思路,實際上是一種思想方法和思維過程,在《微觀經濟學》的教學中,教師不應該總是直接地給出或簡單地講解現成的結論要求學生機械地記憶,而應該按照啟發式課堂教學的要求,結合案例,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解決問題,發現規律。顯然,這對幫助學生學會思考,培養邏輯思維技巧將大有幫助。

(二)探究式教學。所謂探究式教學,就是以探究為主的教學,具體說它是指教學過程是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以現行教材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學生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為參照對象,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解難釋疑嘗試活動,將自己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形式。探究式教學也是微觀經濟學課程非常適合的一種方法。

探究式教學方法可以從以下幾個環節來安排教學:首先,讓學生分析與即將要講的理論相關的經濟現象,找出這些現象共同的經濟特征;其次,讓學生分析這些經濟現象呈現共同特征的原因;然后,在分析的過程中,使同學們確定自己所要研究問題的目標;再次,有了目標后,就建立分析的基礎,給出一定的目標成立的假設條件,依據假設條件,邏輯推理,檢驗推理的結果,通過即正確,否定返回重新給條件,重新推導;最后總結和討論。

(三)討論式教學。討論式教學是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增強課堂互動性非常好的方法。運用此方法,首先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各種方式分成小組,然后圍繞某一問題各抒己見、相互啟發并進行爭議、質疑,最后得出一致同意的結論。在微觀經濟學課程授課中期,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一定的理解,已經具備了運用理論分析問題的基本技能,在章節轉換之際,找出學生普遍存在的、重要的、感興趣的疑難問題,不失時機地穿插、組織一次討論是很必要的。讓每個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疑問,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思考、辨析,有助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微觀經濟學》這門課程運用討論式教學法需注重以下問題:一是問題的設置。課堂討論的內容一般是通過教師命題來引發的,教師論題出得好,才能激發學生研究問題的興趣,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二是教師的角色定位問題。為了充分發揮討論學習的作用,教師必須當好討論的引導者。討論結束后,教師要做必要的歸納、總結、評價,使問題的結論更加明確,更有條理,還可以結合學生的討論,對所討論的問題做必要的擴展和延伸,以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

三、微觀經濟學課堂教學手段

《微觀經濟學》的理論內容很豐富,但也很抽象、深奧、難懂,學生難于消化,特別是要用高等數學的知識證明和推導經濟理論,使很多學生普遍感到經濟學難學。因此,在《微觀經濟學》的教學中要充分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強化教學內容,使經濟學原理“印”在學生的腦海中。

(一)多媒體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有良好的交互性,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微觀經濟學》的教學內容中有大量的圖、表,引入多媒體教學手段后,可以節約出大量的課堂時間,也可以將圖、表最關鍵的地方用不同的顏色強調,根據作圖軟件可以將曲線的變化趨勢、曲線之間的關系通過繪圖的過程強調,有利于強化學生的印象,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

(二)師生互動手段。師生互動并不忽視教師的主導地位;相反,教師應該更充分地發揮指導作用,在關鍵處點撥,為學生的練習掃除障礙。在《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過程中,由老師引導,調動學生互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被動的知識探尋者,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也可以讓老師發現學生的能力和興趣,及時給予不同學生未來發展方向的指導。

(三)習題練習手段。習題可以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并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理論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習題練習可以使學生熟悉生疏的概念、原理,糾正學習中的錯誤,鞏固所掌握的知識。我們可以在每章結束后,進行一次習題講解課,要求學生分成小組進行答辯演講,表達自己的觀點,回答其他同學提出的問題。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微觀經濟學》對于經濟學整體教育質量的提升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它不僅關系到經濟學專業的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它對于經濟學專業今后科研素質的培養具有導向性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克服傳統教學模式下的“講解為主、教師為主、書本為主”的教學弊端,逐步建立起“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

主要參考文獻:

[1]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2007.

[2]唐?埃思里奇.應用經濟學研究方法論.1998.

篇(9)

微觀經濟學是經濟管理類專業最為核心的必修課之一,是進一步學習其它專業課程的基礎。但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不少學生抱怨這門課程“難學”,而不少教師也常常感嘆這門課程比較“難教”。在這個背景下,剖析微觀經濟學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特征,探討如何改進教學效果,是非常必要的。

一、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的目標

現代經濟學之所以迅速發展成為社會科學當中引人矚目的一門學科,研究領域也不斷超越“經濟”,幾乎涉及到人類行為的方方面面,其原因就在于經濟學提供了一套看待人類自身行為及人類社會運行的方式方法。因此,微觀經濟學課程的教學首要目標應當是思維的訓練,讓學生學會像經濟學家一樣去思考問題,而教材中諸多基本概念和分析工具的學習都是為了達到目標所必須進行的專業訓練。否則,教師辛苦的講授很難達到良好的效果,學生甚至會迷失在微觀經濟學大量的圖表和公式里而不能自拔;當嘗試運用所學經濟學知識解釋社會現象時,學生們要么不知如何下手,要么機械套用教材上的結論而不知考慮約束條件的變化。

二、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的特征

微觀經濟學比較抽象、分析工具復雜、課程內容繁多,相對于一般專業課程,其教學難度較大。

1.微觀經濟學的課程內容抽象。微觀經濟學是研究如何解讀人類行為和社會現象的一門學問,需要較高的抽象思維。由于微觀經濟學一般在一年級下學期或二年級上學期開設,是學生最早接觸的專業課之一,而學生在大學之前階段所接受的教育對于抽象思維能力的訓練較少,思考問題時常常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部分偏文科的學生這種傾向會更嚴重些。另外,作為一門社會科學,雖然微觀經濟學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分析體系和邏輯框架,但并不能達到自然科學那樣的精確,相關分析需要在一系列與現實并不完全吻合的嚴格假設基礎上展開。由于大一大二的學生社會閱歷尚不豐富,不僅欠缺對現實的抽象和解讀能力,良好的經濟學直覺也有待慢慢形成,因此,在開始學習微觀經濟學的時候,比較容易感到困惑。

2.微觀經濟學的分析工具復雜。在目前流行的本科微觀經濟學教材當中,除收入分配和社會福利等個別章節涉及到規范分析外,其它所有章節均以實證分析為主,廣泛運用文字、圖形和數學相結合的方式來表述經濟理論和模型。對于各種分析工具的運用,學生在初接觸的新鮮感消失后,容易產生畏難情緒,覺得這些分析工具過于復雜,難以掌握。

3.微觀經濟學的課程內容繁多。現代經濟學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凝結了無數學者的智慧,容納在一本教材里,難免會使得教材異常厚重。以不少高校采用的黃亞鈞主編的《微觀經濟學》(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為例,全書內容包含3大篇,共計16章,其中不少章節內容,需要10個以上的課時才能講清楚講透徹。但現實是,遵循高等教育的規律,最近幾年不少高校的不同專業的課時總量均在壓縮,而這種壓縮常常是通過減少具體課程的課時來實現的。因此,即使微觀經濟學課程內容繁多,也不太可能獲得“足夠”的教學課時。

三、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效果的改進

1.在深刻理解微觀經濟學內容體系的基礎上,合理安排教學進度和節奏。如何在有限的教學課時內,讓學生掌握微觀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和知識,并初步形成運用這些概念和知識分析具體問題的抽象思維,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和專業素質的培養打下良好基礎呢?這需要教師具備深厚的經濟學理論功底,同時深研課程教材、精選講授內容,合理安排教學進度和節奏,并輔以必要的指定參考書目,讓學生課外閱讀。另外,對于關鍵知識點,務求講清、講透。雖然課堂時間寶貴,但微觀經濟學的關鍵概念和理論,以及相關重點、難點內容,卻不能吝嗇時間,必須詳細講授,直到學生真正掌握、理解,并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為止。例如,講授消費理論時,讓學生深刻理解經濟學如何解讀和詮釋消費者行為是關鍵,可以通過多角度的講解達到層層遞進的目的:在結合文字和圖形進行詳細講授后,再利用數學模型的推導進行重新表述,進而拋出現實案例讓學生分析。對于不同章節的不同內容,需要進行歸納和總結,幫助學生理清思路。例如,在講授生產理論時,就可以與先前學習的消費理論聯系起來并相互印證,因為這兩部分雖然涉及到的內容不同,但無論是分析生產者行為還是消費者行為,其基本邏輯和分析工具還是完全一致的。

2.靈活運用鮮活的現實案例。在微觀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靈活巧妙地運用來自鮮活現實的案例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學生抽象思維不足的缺陷,減緩學生的畏難厭學情緒。更重要的是,經濟學是解釋人類行為和社會運行的一門學問,必須通過案例教學讓學生學會針對從現實中提煉出的典型案例,將理論與實踐結合,進行較為深入的專業分析,從而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素質。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不僅要重視選擇經濟學的經典案例,還需要重視不斷吸納新的案例;不僅要重視概念和理論講授之前的案例引入、講授之中的案例穿插,更需要重視講授之后對于具體案例的討論和分析。

3.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和工具可以非常方便地直觀展示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尤其是對于某些背景資料、復雜圖表的展示可以很好地節約課堂板書時間,使課堂信息含量增大。隨著文化產業和網絡技術的發展,相關視頻資源的搜索、下載變得容易,這類資源值得好好挖掘。例如,對于“看不見的手”的課堂講授,如果能夠配以短短幾分鐘的斯密生平及其理論產生背景的視頻,可能效果會很好。但需要注意的是,再先進的教學手段和工具都不是目的,不能因此而受到局限和約束,例如,某些關鍵的模型推導過程該板書還是應當板書,如果采用PPT展示,也許學生的印象并不會深刻。

4.配合適度的課內外習題訓練。在課堂內外,給學生安排適度的習題訓練是非常必要的。最優化、微積分等數學方法在微觀經濟學的應用幾乎充斥了每一個章節,通過習題訓練可以加深學生對于基本概念和知識點的把握,廓清大腦里某些似是而非的感性認識,培養良好的經濟學直覺和嚴謹的專業思維。在課堂內,對于重要知識點的傳授,應當配合習題的講解;在課堂外,每一章講完之后,也應當布置適量的習題作業。

5.改革課程考核方法。對于微觀經濟學的課程考核,不宜完全采用期末閉卷考試的成績作為最終結果,而應當結合平時的課堂發言、小組討論、課外作業等進行綜合評價。期末試卷考題的設置不宜過于強調對書本知識點的記憶,而應當注重對學生靈活運用知識點的能力的考察。

參考文獻:

[1] 藍文妍.淺談微觀經濟學教學經驗[J].太原城市職業技

術學院學報,2011,(7).

[2] 呂文慧.淺論微觀經濟學課程案例教學改革[J].甘肅聯

篇(10)

《微觀經濟學》已經成為民辦高等院校經管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在筆者所在的學校,經濟系和管理系每年有1000多名學生要學習這門課程。這門課程對于學生掌握現代經濟學的基本理論,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和市場經濟運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作為專業基礎課,對于學生今后學習國際貿易原理、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貨幣銀行學等等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學生只有打好了微觀經濟學的基礎,才有可能學習好這些專業課。但是,由于微觀經濟學本身的一些特性,比如在微觀經濟學中利用了大量的圖形和數學工具來分析問題,許多經濟變量之間具有相當強的邏輯關系,而對于民辦本科院校的學生來說,這些內容的學習都有很大的困難。在教學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明顯的問題,教師難教,學生對很多問題的理解也浮于表面,很難深入理解相關的知識點,更遑論用學過的理論解釋生活中的經濟現象了,這樣反倒使得微觀經濟學失去了本來的教學目的,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如何教好這門課,如何使得學生對這門課程感興趣,既保留微觀經濟學原本的特色和學科體系,又能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值得每個經濟學教師思考的問題。

1 微觀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缺乏合適的教材

民辦本科院校作為一個新興的高校層次,開始的時間并不長,因此,在很多課程教材的選擇上都還是沿用母體學校的教材。比如,筆者學校的微觀經濟學教材一直使用的是高鴻業的《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該教材不論從內容上還是體例上在國內的微觀經濟學教材上都是上乘之作。但是對于三本院校的學生來說,該教材內容非常繁雜,內容也比較深,體系嚴密,邏輯性太強,除一小部分學生外,大部分學生難以適應。同時,由于生源的差異,導致課堂教學中,學生理解程度相差很多,給老師教學也帶來了很大的困擾。最近幾年市面上的標明針對民辦本科院校的微觀經濟學教材逐年增加起來,但是水平也參差不齊,基本內容沒有太大差別,缺乏特色和針對性。而國外的教材,如曼昆的《經濟學原理》,相對于國內的教材來說,趣味性強,難度也不大,但是,相對來說邏輯比較分散,也不完全適合中國學生的特點。因此,編寫適合學生的教材對于提高微觀經濟學課堂教學的效果十分必要。

1.2 學生缺乏經濟學思維方法的訓練

筆者所在的高校,在江蘇省內歷年高考招生中,其錄取分數在獨立學院中始終名列前茅。但是,就學生本身而言,多年的應試教育導致的結果是,學生在課堂中更希望老師提供結果,然后記住結果,為應試做準備,從而失去了經濟學教學本身的邏輯性的培養和訓練。同時,如果教師推導了各種模型的分析過程,由于在這個過程中使用了一些數學分析方法,對于一些數學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來講,又往往產生畏難情緒,從而對微觀經濟學的學習產生厭倦甚至厭惡的情緒,大大影響了學習效果。

1.3 缺乏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環境

微觀經濟學的教材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圖形和模型,和學生的現實生活距離較遠。同時,由于學生缺乏現實的生活經驗和生產經驗,從而導致學生很難理解生產論和成本論的相關內容。而我們的教材中的很多案例都是以西方國家的生產實踐為基礎的,大多描述的是西方國家的經濟生活,缺乏根據我國經濟發展、改革中出現的現實問題為研究對象的實例。當這些例子中提到的現象和我們國家的經濟現象有所出入的時候,學生就很難理解這其中的差別,也很難理解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前提假設,甚至會對理論的正確性產生懷疑。

1.4 教學條件有限,無法達到相應的教學效果

民辦本科院校由于師資力量有限,一個教學班一般都有100多個學生,從而導致教師對于課堂內容控制力有限,很難組織起規范的案例討論,教師也很難掌握所有同學的學習狀態與學習效果。另外,由于母體學校的特色,在筆者所在的學校存在著嚴重的重視工科實踐基地建設,忽視經管類實踐基地建設的問題,學校實踐教學條件有限,缺乏具有經管特色的實踐教學基地,從而導致學生只是在課本中學習,而很難具有實踐的機會。

2 改進微觀經濟學教學方法的建議

2.1 嘗試編寫切合學生實際的教材

編寫一本適合本校學生的《微觀經濟學》教材對于改善微觀經濟學教學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關于教材編寫的方向,可以以現在使用的《微觀經濟學》教材為藍本,刪掉一些對于三本院校學生而言難度較大的內容,從而避免了內容的繁雜性而導致的學生的畏難情緒。例如,可以保留從供求入手,彈性的分析,效用論、生產論和成本論,市場結構理論和要素理論。而對于一般均衡、福利經濟學等相關內容可以合并成一章,簡要介紹,只要學生把握基本內容即可。從大的框架下可以增加相關的教學案例,如每個章節前面增加導入案例,引導學生思考。每章結束后,添加一兩個案例或相關的事件,引導學生用本章學過的內容來解決這些問題。每一章的內容中,大部分知識點應配有相應的簡單案例,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每章結束后,對相應的知識點進行總結,并配合相應的題目加以鞏固。

2.2 實施互動式教學

相比于一本、二本學生而言,三本的學生雖然學習基礎較弱,但是,學生相對比較活躍,動手能力也比較強,一旦激發起他們的興趣,他們是有能力配合教師完成教學過程的。

2.2.1 適當分組

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組,一個班100多個人,教師很難顧及到所有的學生。教師可以把10個左右的學生分成一組,每一組設一個組長,上課時候要求同一小組的同學坐在一起,組長也可以輪流,這樣,教師和學生的交流就會變得順暢許多。

2.2.2 把互動教學滲透到各個教學環節

要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關鍵在于互動式教學的設計,把互動式教學方法滲透到預習、課堂教學和課后作業的布置中等各個教學環節。

在預習階段,教師可以把相關的案例提前發給學生,設置相應的問題,要求各個小組按照案例內容回答相關問題。在課堂上,按照學生對案例的理解以及對于問題的回答,給各個小組相應的分數,建立起競爭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案例的選取,教師應該盡量選擇當下的熱點問題,因此,教師應當經常更新案例庫,保持案例的新鮮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考慮一例到底,用一個案例講述相關的知識點,這樣教師也不需要把每個知識點涉及的新的案例講述一遍,節省了教學時間,學生也對案例的印象更加深刻。另外,也可以采用短小精悍的案例來說明相關問題。如講授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時,書上吃饅頭的案例對于南方的學生來講其實并不合適,因為他們很少吃饅頭。可以用體育課后喝飲料來說明,剛開始時候喝一口都覺得很解渴,當一瓶飲料快喝完的時候,再喝一瓶就沒什么感覺了。再比如,在講授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的時候,可以舉交換商品的例子,實踐表明,學生聽了以后,直觀感受很強,對知識點的印象也很深刻。在每一章結束或者某一小節結束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相應的社會調查,這種社會調查可以是實地的調查,比如了解本校學生對某種產品的需求,考察影響因素,每一種因素如何影響了需求。也可以是查找相關的數據資料,例如,哪些因素影響了住房市場的價格?如收入因素可以查找相關的統計資料,用地區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表示,引導學生使用統計數據庫,使用統計工具。從互動教學的形式來看,教師可以采取分組討論,學生獨立演講,課堂辯論等形式,從而達到豐富課堂教學的目的。當然,前提是教師要提前布置好規則,做好設計。

2.3 優化考核方式

2.3.1 強化平時分的統計

筆者所在學校,幾乎所有課程都是用三七開的分值比重,即平時成績占30%,卷面成績占70%。但是在考核過程中,絕大多數老師的平時分數給的都十分隨意,學生分數較低,就把平時分提高一點,這導致了很多學生認為,只要平時不逃課,或者幾乎不逃課,老師就會把平時分都給滿,從而產生了一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混平時分的學生。這嚴重降低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影響了教學效果。

針對這種現象,筆者認為,教師應該嚴肅平時分的計算方式,比如教師要對學生充分熟悉,這種熟悉建立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觀察和關注上。每一次課堂討論都把平時分公布出來,獎懲要嚴明,考試前公布所有同學的平時分數,增加透明度,從而避免學生渾水摸魚現象的產生。

2.3.2 對試卷形式進行調整

根據各自教學中的具體情況設計題型。傳統的考試中往往注重基本概念的理解,而忽視用基本原理解釋經濟現象,忽視基本原理的應用。筆者認為,在試卷的設計中應該提高應用部分的比重,適當降低計算的部分。微觀經濟學最核心的不是要學生算,而是要學生掌握經濟學的思想和靈魂以及應用。

3 小結

獨立本科學校的學生有其自身的特點,因此,在微觀經濟學教學過程中應該針對這些學生的特點,設計相應的實踐與互動環節,編寫具有針對性的教材,調整考核方式,從而達到提高微觀經濟學教學效果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2] 呂文慧.淺論微觀經濟學課程案例教學改革[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7(1): 117~120.

上一篇: 學會思考的重要性 下一篇: 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現狀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在线看片国产在线看片 |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 亚洲区一区二区三AV | 日本搔妇在线视频 | 亚洲最大的欧美日韩在线 | 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