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戲劇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匯總十篇

時間:2023-09-01 16:49:4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兒童戲劇教育的理論與實務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兒童戲劇教育的理論與實務

篇(1)

教育戲劇是一種以戲劇為媒介而進行的教育活動。學者林枚君概括其過程為,在自然開放的教室中,由一位領導者,運用發問的技巧、講故事或用道具引起參與者興趣并透過肢體律動、即席默劇、五官感受及情境對話等各種教學策略鼓勵參與者運用“假裝”的游戲本能去想象,且運用自己的身體與聲音去表達。團體互動中,每一位參與者必須去面對、探索且解決故事人物或自己所面臨的問題與情境,由此體驗生活,了解人我關系,建立自信,進而成為一個自由的創造者、問題的解決者、經驗的統合者與社會的參與者。①

今年7月,筆者實習所在的公益機構,組織一次針對26名兒童(10-13歲)的生態教育活動。經過討論,筆者和同事決定結合已有的有機農場生態探訪活動,開展相關主題的教育戲劇活動,并希望通過該活動的實施,探索教育戲劇應用于環境教育的效果。

一、教育戲劇與環境教育的內涵

1、教育戲劇

教育戲劇是在法國思想家盧梭的教育理念:“在實踐中學習”和“在戲劇實踐中學習”,以及后來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實踐學習、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思想,赫茲-麥恩斯的創造力等教學理論的基礎上產生的。②

不同學者對教育戲劇的定義稍有不同:Cottell認為,教育戲劇是兒童將自己融入到經驗學習的一種藝術形式,它要求兒童運用想象力,增加創意表達,通過動作、手勢、臨時創作、角色扮演等活動探索多面的人類經驗。③臺灣學者陳韻文認為教育戲劇是指在教育場域中的戲劇活動:它通常由教師指導,將戲劇視為教育工具,由師生共同參與并創造,不以最終展演為目的。④學者張生泉認為,教育戲劇是指運用戲劇技巧從事教育的一個門類、一種方式。

綜合多位學者的定義,教育戲劇可被理解為把戲劇與劇場技巧用于教育功能的一種教學應用媒介。教育戲劇中的策略多種多樣,主要有:即興表演、暖身、說故事、戲劇性游戲、定格畫面、集體繪畫、聲音軌跡、扮演呈現等。⑤

2、環境教育

1970年夏天在美國內華達州卡森市林業學院召開的有關學校課程中的環境教育國際工作會議上第一次正式表述環境教育的定義:“環境教育是一個價值認識、概念澄清的過程。其目的是發展一定的技能和態度。對理解和鑒別人類、文化和生物、物理環境之間的內在關系來說,這些技能和態度是必要的手段。”⑥

20世紀90年代初,伴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出現,環境教育的內涵也相應變化:1992年,在里約熱內盧召開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與會專家認為,在該會議之前,環境教育主體還局限于自然環境的保護。會議之后,環境教育從內外部兩方面重新定向。就外部而言,環境教育要重新思考它與經濟、文化、政治、宗教、社會、科學及技術的聯系,從中獲得支持和幫助。也就是說現在的環境教育把自然研究與社會研究結合起來,將環境問題置于現實社會各種關系和領域的大背景下,重新思考全球觀、目的、目標、指導原則、策略、方法、資料等。⑦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可持續發展教育十年綱要2005-2014》中建議教育者將藝術元素融入可持續發展主題的教育項目中,并提出可將戲劇加入到教學環節中。

研究者Marie為了檢驗教育戲劇在可持續發展教育中的應用效果,嘗試將教育戲劇策略融入環境教育的課程中,為這一領域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做出嘗試。研究結果證明,教育戲劇能夠幫助兒童更好認識、理解有關垃圾不當處理以及正確回收的知識;同時,教育戲劇對發展積極情緒,幫助兒童表達個人對環境的想法,對自身角色的思考有顯著作用;另外,積極參與環保類教育戲劇對于在戲劇之外開展環保實踐,以及學習相關技能具有重要促進作用。⑧

二、研究方法

雖然有關教育戲劇的研究多采用“前測—后測”實驗方法。具有實證研究的優勢,但因為存在無法深入了解學習者的學習態度、參與情況等問題,所以該方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本文采用的是行動研究方法。

筆者與同事經過討論修改,最終確定教育戲劇方案如下:一、有關有機農業的知識講解;二、與戲劇情境扮演相關的暖身游戲;三、以故事為背景的教育戲劇創作。

戲劇策略一:集體繪畫——所有參與者根據描述,想象美麗村昔日景象,并將之繪制在白紙上。

戲劇策略二:定格畫面——參與者分成四人一組,分別扮演老農、莊稼、土地和害蟲。四人模擬農民施肥的定格畫面。

戲劇策略三——教師入戲。助教扮演專家,再次回到村子里,助教依次走到每個學員身邊,讓學員以農民身份演出與專家再次相見的場景

第四部分:分享討論。

借鑒Marie Jeanne McNaughton的研究中關于可持續發展教育的評估標準,按照知識概念認知效果、對所探討議題的態度與個人生活方式、改善環境狀況的實際行動三方面進行教學觀察,探討教育戲劇融入環境教育之后的教學效果。⑨

三、焦點訪談

教育戲劇活動后,筆者隨機挑選8名學員進行焦點訪談。問題圍繞學員對有機農業概念的認知,對這次生態環保教學活動的態度,個人生活方式的反思以及改善環境的行為幾大問題展開。訪談結果總結如下:

1、教育戲劇幫助更好理解有機農業知識

指導者首先詢問受訪者什么是有機農業,受訪者回答比較清楚且不忘與生態環境、人類健康聯系。當問到“是怎樣記住這些新概念”時,參與者全都提到了在農場的戲劇活動,認為教育戲劇具有很強的學習啟發力:“我扮演過“土壤”,在表演“施肥”時,我扮演得很痛苦,因為我感到總是施肥,土壤真的會受到很大破壞。”

2、對有機農業議題持有濃厚興趣

環境教育并不是教學生死記硬背環境知識和生態道德準則,而是尊重學生的態度和情感,通過陶冶個體道德情操,讓學生從內心深處理解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培養他們關心自然、對自然負責的道德品質,因此指導者通過訪問了解學員對有機農業的態度和想法。

指導者問學員,農民有沒有錯。學員聽到這一話題,爭先恐后開始討論。有學員說“我一直認為不是農民的錯,他老了,沒什么文化,再加上沒人幫他種田,如果不用化肥,他自己也沒辦法干那么多農活。”指導者追問:“可是一直使用化肥,對鄉村環境影響是很大的,農民生活不能沒有收入,可是鄉村環境一旦破壞,再恢復很難很難,農民怎樣能夠種好地的同時保護環境呢?”

該問題引發所有人的沉默思考。不久,有學員打破沉默:“找專家幫忙種田,不是找專家賣化肥給他們。”“農民是種糧食給我們吃的,應該像工作有工資一樣,得到很好的待遇。”“應該幫助他們學習更好的技術”。有學員提出,“出臺法律,禁止使用對環境有害的化肥、農藥,只要出現推銷化肥的人就是違法的。”另一個學員反對這種做法,認為對農民而言,掌握有機農業技術,爭取人力支持,問題還是沒解決。

從學員的回答中發現,他們對于有機農業的利弊逐漸脫離了個人的簡單情緒和簡單是非判斷,而是綜合多方面因素進行理性思考,并開始尋找解決方式。

3、從個人和社會角度建立了改善環境的行動意識和目標

環境教育的目標中,將對環境問題的反思轉化為實際行動是必不可少的。指導者說,雖然在教育戲劇活動中,故事圍繞一個虛構的場景進行,但是相似的故事正在中國的鄉村不斷上演,面對這樣的現實問題,學員們有何針對個人和社會的行動建議?

有學員認為,以后一定在購買蔬果的時候仔細辨認,不吃施過化肥,雖然好看,但不健康的食物;也有學員,在課后向家人介紹了使用化肥農藥種植的食物的危害。另有一名對生物知識感興趣的初中生認為,他在活動結束后,和父母在網上一起找尋有關有機農業的資料,他說,如果有機會能把這些知識早告訴農民,讓他們了解化肥使用與有機農業之間的利弊得失就好了。他的話啟發了其他人,有人說“組織志愿者培訓農民。”有的說“自己要去做志愿者幫助他們種地,還可以嘗試最新鮮的瓜果蔬菜。”雖然在短短時間內,以及目前現實條件下,學員們只能在討論中提出解決問題的想法,但是這些想法很多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希望類似的活動能在學校教育中得到延續,學生也能被賦予更多親身設計、參與環保行動的機會。

四、結論與不足

本文針對的是一次以有機農業、環境教育為主題的教育戲劇活動的行動研究,借鑒國外學者研究中的評價標準,考察利用教育戲劇的形式開展環境教育的教學效果。通過焦點小組訪談法發現,不論對知識點的認知、對教育戲劇活動的態度以及課程后改善環境狀況的實際行動來看,此次教育戲劇活動取得了積極效果。

然而本文主要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研究結果在代表性與效度方面仍有局限。未來應結合實驗法、問卷調查法等定量方法,了解教育戲劇在環境教育應用中產生的效果;其次,現有研究是針對教育戲劇應用于青少年課外環保教育的,未來需要針對教育戲劇在學校教育中的應用,在小學、中學、大學等不同階段采用更加深入的效果分析。

參考文獻

①林玫君:《創造性戲劇之理論與實務研究》[M].臺北:供學出版社,2003:156-157

②岑瑋,《教育戲劇的教育意義與教學策略》[J].《當代教育科學》,2011(17):7

③Cottrell,J.(1987).Creative drama in the classroom grades 426. Lincolnwood,IL: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

④陳韻文,《英國教育戲劇的發展脈絡》[J].《戲劇學刊》,2006(3):39-62

⑤張生泉,《論“教育戲劇”的理念》[J].《上海戲劇學院學報》,2009(3):26

⑥王民、蔚東英、霍志玲,《論環境教育與可持續發展教育》[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133

⑦Re-orient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

nt..Summary Report of the Inter-re-

gional Workshop[R].1995,Athens

⑧Marie Jeanne McNaughton. Educational drama in the teaching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J].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2004,10(2):142

⑨Marie Jeanne McNaughton.Educ-

ational.drama in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eco pedag-

篇(2)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3)02-107-012

一、社會工作專業實習的功效——知、覺、行三者的整合

社會工作是一門應用型的學科,是實務性、操作性取向的專業,它不僅研究和探討純粹的理論知識,而且更注重直接為服務對象提供服務。因此,社會工作專業教育中的重要一環就是專業實習,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如何應用方法技巧、如何理解理論原則等專業知識。通過專業實習,社會工作專業的學生不僅可以學習到專業方法與技能,還能培養學生的專業價值觀、職業守則和專業倫理,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按照臺灣東海大學曾華源教授的概括,社會工作專業實習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協助學生學習理論與實務結合的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成熟判斷與行動的能力。意識上的使用自我。認同專業價值觀以及實現自我的成長。

二、舞臺劇《社工專業實習風波》——社會工作專業實習的現狀

戈夫曼的擬劇論就是借助戲劇的類比而對日常生活進行的研究。借用一下戈夫曼的擬劇論中相關的概念描寫社會工作專業實習的現狀,通過舞臺劇《社工專業實習風波》的形式表現出社會工作專業實習學生面對的窘迫情況,也許是和以前的研究不同的情況,我并不想一味的批評社會工作專業的學生,因為有很多的客觀因素制約著他們角色的發揮,功能的實現。從一個社會工作專業學生的身份出發,結合戈夫曼的擬劇論,將自己在實習過程中碰到的問題一一表達出來,希望能夠引起進一步的研究和深思。

(一)半虛擬半現實的大舞臺

長期以來,我國高等教育雖然始終倡導加強實踐性教學,但在不少院校、專業的教學實踐中,專業實習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以實習為主要手段的社會工作專業也是如此。所以社會工作專業實習這個大舞臺,整體呈現出一種半虛擬半現實的特點,是隨著劇中人的角色的扮演,劇情的慢慢發展而逐漸建立起來的。

(二)“羞澀”的劇本期望

劇本期望就是社會規范對各種社會角色的限定。社會是一個一直在演出的戲劇舞臺,每一個人都是社會生活舞臺上的演員。但是,在個人行動的后面隱藏著強有力的“劇作家”,這個“劇作家”就是社會體系,它不允許個人離開劇本。人們的行動受社會體系預先寫好的“劇本”的限定。但是由于社會大舞臺半虛擬半現實的整體特點,所以社會乃至是公眾對于社會工作專業實習并沒有明確的劇本期望。理所當然的是,實習學生的表現就無所謂滿意與否,合格與否,因此從根本上來講,沒有明確的指標評估實習的過程。所有的實習以最后老師的評定分數來終結。

(三)模糊的劇本角色

對結構嚴密的社會交往來說,社會有個“劇本”,它全面地規定了各種成員要扮演的角色,學習一個角色就要了解對一個相應的社會身份所期待和要求的行為規范和行為模式究竟是怎樣的。然而,在國內,社會工作專業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尚未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社會工作從業者的行為規范無章可循;實習機構對社會工作實習生這一角色的行為模式缺乏認識,從而產生角色模糊。同樣,社會工作專業實習的學生也不知道從何下手,來到機構,只能按照實習機構的要求來做,大部分學生成為了打雜人員,與社會工作專業實習失之交臂,沒有達到預想的目標。

(四)最小交集的劇組

戈夫曼把在“表演某種劇情時進行合作的一些人”,稱之為劇組。在我國內地比較偏重于社會工作理論和教育方法等層面上的研究的背景下,社會工作專業實習的研究相對較為滯后,且缺乏有豐富專業知識和直接實踐經驗的實習督導,而且大部分學校的實習督導由于對實務工作缺乏了解不能給予實習學生以及時、有效的指導。實習機構在實習的過程中也缺少責任意識,實習學生長期積攢的情緒、問題不能得到及時的解決,最終以一份實習報告、一個實習成績而退場。

(五)投資最少的舞臺劇

我國高校社會工作專業實習依據其專業性質和培養目標不同,一般分為:教學實習和畢業實習。“最常見的實習形式是間隔式實習和并行式實習。”(庫少雄,2003)。無論是就地實習或赴外實習,還是集中實習或分散實習,都需要一定實習經費作保障。由于我國公共教育經費現狀和各高校用于實習經費現狀,及市場經濟的影響,許多接待實習生的機構要收取實習管理費和實習指導費,導致通過縮短實習時間、減少實習內容、簡化實習程序、減少實習次數去實習,因此社會工作的實習效果就難以達到其目的和要求。

三、讓社會工作專業實習成為你未來做社工的“緩沖墊”

所謂緩沖墊,顧名思義就是起到緩沖的作用。學校的社工教育不僅包括理論,也包括社會工作專業實習。社會工作專業實習不僅是在將理論轉化成實踐,也是積累經驗的一個機會,作為一個工作過的社工來說,實習更是為我們今后選擇社會工作在鋪路,所以社會工作專業實習真的很重要,會成為我們未來做社工的“緩沖墊”。

(一)學校乃至學院

1.將社會工作專業實習提上日程

社會工作專業實習與社會工作專業課堂理論教育同樣重要,是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的機會。學校的學院應該重視社會工作專業實習,中國自上而下的行政性影響力比較大。

2.儲備專業化的師資力量,增加實習投資經費

在社會工作專業實習過程中,專業而有經驗的督導老師就顯得格外重要。新形勢下,學校在招聘老師的時候,應該盡量招聘具有社工專業背景的老師,尤其要與其他專業的老師區別開來,儲備專業化的師資力量,這樣對于專業,對于學生都有積極的正向作用。

3.建立名副其實的督導模式

由于專業化師資力量有限,督導老師在對實習學生督導的時候,就會產生一對多的狀況。督導有時候也就變得似乎很名副其實。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沒辦法探討得很深入,話題也停留在表面層次上。所以我的建議是建立名副其實的督導模式,盡可能建立小范圍的督導模式,最好在三個人以內。但是考慮到實際情況,一個社工班的學生為40——50人左右,專業老師也就4、5個人。我想學校是不是可以分階段集中實習,學生分批實習,只不過老師就會很辛苦。當然這只是我的建議,至于具體實踐的情況還需要具體分析。

4.做實牽線搭橋工作

老師與實習機構保持聯系,經常抽空到機構指導學生的實習工作,做實牽線搭橋工作。這樣,一方面現場督導了學生的實習工作,另一方面,也會給實習機構一種無形的壓力,更加重視專業的發展。專業實習工作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實習機構

1.提供良好的實習平臺,提高實習學生的主體性

很多的實習機構由于缺乏對社工專業的認識,對社工專業學生的實習角色很模糊,不知道該安排他們干什么具體的工作,所以就把他們納入本單位的工作計劃內。我想隨著社工漸漸走近人們的內心,這樣的情況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實習機構要與學校的督導老師進行溝通,提供良好的實習平臺,提高實習學生的主體性,傾聽他們的意見,畢竟只有實習學生自己參與進來,才能充分發揮實習學生的主體能動性。

2.增加責任意識,真實評價學生的實習工作

學生在實習中的表現,機構方面的了解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準確的。為了能夠讓學校方面對學生實習有一個準確客觀的評價,構有責任協助學校和實習導師對學生進行實習評估。無論是專業上的表現,還是工作中反映出來的問題,實習機構都有絕對的話語權。對于學生來說,每次評價都是下一次進步的開始。

(三)實習學生

1.“手中有劍”才能升級為“心中有劍”

用知識武裝我們的頭腦,學好我們的專業理論知識,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做到“手中有劍”,通過一次次的實習,我們拔劍出招,一次次的實戰的機會,積累經驗,總結得失,漸漸的我們才能做到“心中有劍”,成為真正的高手。

2.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孫子兵法》有云:“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逸,后處戰地而趨戰者勞。”說的激進一些,社工專業實習有時不免也是戰場,不提早準備,只打沒把握的仗,怎么有勝利的可能呢?所以在扎實的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我們要做好實習準備,包括實習機構的情況以及關于服務對象等等的一些背景性資料。例如,我們的服務群體是自閉癥兒童,像我們這種門外漢,就需要補充大量的新鮮血液。這樣,進入實習機構以后,我們才能做到心中有數,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3.將實習當做工作前的一場場練兵

全身心的投入實習過程,并將工作的進展記錄下來。將每一次的專業實習都當做工作前的練兵,珍惜每一次實習的機會,發揮專業角色,如果碰到問題及時和督導老師進行溝通。通過一場場的練兵,我們會從剛開始的懵懂無知,到后來游刃有余,輕車熟路。

4.做好實習后的總結反思工作

實習是自己的事情,無論收獲多少,都是寶貴的經驗材料,是今后工作的一個平臺,一個緩沖墊,一個可借鑒的模版。所以,我們要做好事后總結工作,形成書面材料,并妥善保存。畢業之后,工作中碰到了很多的困惑和挑戰,由于可借鑒的經驗很少,所以經常一頭霧水,如果有了實習這張王牌,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四、小結

文章通過回顧自己的社工工作經歷,結合自己上學時的專業實習經驗,提出了一些關于實習的思考。主要包括實習的功效,并借用戈夫曼的擬劇論,導演了一出《社工專業實習風波》的舞臺劇。通過舞臺劇《社工專業實習風波》的形式表現出社會工作專業實習學生面對的窘迫情況,也許是和以前的研究不同的情況,我并不想一味的批評社會工作專業的學生,因為有很多的客觀因素制約著他們角色的發揮,功能的實現。最后提出作為教育機構學校以及實習機構,又該作何努力,配合學生的專業實習工作,讓社工專業實習成為學生未來做社工的“緩沖墊”。

參考文獻:

[1]呂青.社會工作專業實習的意義,困境與出路[J].無錫教育學院學報,2004(24):52-55.

[2]游潔.對社會工作實習教學的反思[J].湖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19):42-45.

篇(3)

中圖分類號:C 9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623X(2013)03001810

一、 來自本土民辦社會工作機構的探索

中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從第一批打工妹駐扎深圳河畔開始,至今已經有2億多農民進入城市成為農民工。反觀國際經驗,自19世紀西方發達國家在工業革命完成后,均出現了農村勞動力向城市快速轉移的時期,而這一時期,恰恰是社會工作專業迅速崛起成熟的時期。也就是說,社會工作實際上是伴隨工業化而萌芽、伴隨城市化而興起的,是應對城市化造成的社會問題的重要專業力量。

然而,中國農民工問題既有全球化背景下勞工與移民問題的普遍性,又有中國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過渡、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的特殊社會背景。如此大規模的非農化轉移浪潮,在整個人類社會發展歷史上都屬于史無前例。縱觀人類社會工作發展歷史,尚未有可以直接借鑒的理論與模式。

2003年春天,一群青年人簽下“生死狀”,冒著被感染的風險開始了農民工抗擊SARS的緊急救援服務,由此,全國第一家致力于以社會工作專業服務農民工的民辦社會工作專業機構――北京協作者誕生①。當時這個連自身生存都不能保障的草根組織,以中國社會轉型時期最核心的農民工問題為介入點,希望通過開展能力建設、社區發展、教育倡導等社會工作專業服務,使農民工及其子女在參與中,逐步由受助者轉變為服務者,實現自我服務與服務社會的有機統一,進而在實踐中總結創新農民工社會工作專業服務經驗,推動本土社會工作與社會組織發展。

2007年,北京協作者實現了第一個組織發展戰略規劃,為超過15萬余人的農民工提供了各類社會工作專業服務,創新出服務對象在參與社會服務中實現從求助者到助人者的發展性社會工作服務模式,探索出“服務創新與政策倡導相結合”的農民工社會工作服務模式。

之后,北京協作者模式被復制推廣到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建立了長三角第一家以服務農民工為主的民辦社會工作機構――南京市協作者社區發展中心(簡稱南京協作者)及國內第一家致力于企業社會工作的民辦專業機構珠海市協作者社會工作教育推廣中心(簡稱珠海協作者),并在實踐中不斷進行農民工社會工作的理論與模式探索。

本文正是基于“協作者”長達10年的專業實踐而開展的行動研究。研究者作為在“協作者”長期從事農民工服務的專業社會工作者,鼓勵農民工與研究者一起參與到行動研究中,目的不在于驗證某種理論,而是通過長期的專業實踐與持續的專業檢討,在實踐情境中,對社會工作服務農民工的角色與功能進行總結梳理,以期豐富和完善本土社會工作專業建設。

二、社會工作服務農民工的角色

研究者分別結合自身實踐體會,以及對社會工作專業服務手法與成效的反思,分析認為,針對農民工服務,社會工作專業在城市化建設中應當承擔起八種角色。(一) 推動農民工融入城鄉社區生活的服務提供者農民工處于傳統服務體系的邊緣,而社會工作本身就是一個應用性較強的專業,其專業服務建設基于注重公平、平等和參與的價值觀,從而使社會工作者既可以為農民工提供最基本的社會服務,拾遺補缺地彌補傳統服務的不足,又可以自下而上地開拓適合于農民工需求的全新的服務空間。

農民工群體的不自信心理、對城市社會環境的陌生、人際關系的缺少、城鄉文化與生活方式差異等現實因素,都成為其融入城市社區生活的障礙。而社會工作專業從助人自助、尊重、平等、接納等價值觀出發的服務理念,既可以有效為農民工適應新環境提升自信、發掘潛能,縮短農民工對城市新環境無論心理還是現實的距離,也可以為城市社區公共服務人員提供可以借鑒的社區服務經驗,改善社區公共服務對農民工群體的接納,從而為農民工融入新環境打開大門。

無論何種形式的社會工作服務,其基本原則均以滿足服務對象的需求、恢復和增強服務對象的社會功能為導向。以北京協作者為例,她開展的活動包括了個案工作(涉及農民工情感支持、心理疏導、權益維護和家庭矛盾等)、小組工作(主要分為促進農民工建立同伴支持系統的各類小組活動)、社區工作(主要是城郊邊緣社區探訪活動、社區融合活動、社區照顧以及社區規劃等),還有教育倡導和公眾教育活動等等。在這些活動中,作為一個專業組織承擔著組織者和服務者的角色,作為一名社會工作者也扮演著一名服務者的角色。希望通過專業服務活動,可以促使有需要的服務對象適應環境、逐漸地成長,實現自助互助,實現賦權和發展的目標。

“上班時是高速運轉的機器,下了班是躺下的機器,這不該是年輕人應有的生活。”

珠海協作者中心組織合唱進行心理干預。在中心的活動室教學板上,兩張大宣紙上寫著兩首歌曲的歌詞:《打工行》和張藝謀新作《三槍拍案驚奇》的主題歌《我只是一個傳說》。楊玳瑁告訴記者,每周末都有外來工分批來這里聯誼,這是最近正在學習的合唱歌曲。由于歌詞貼近尋常人的生活,深受打工者歡迎,不少年輕人還把這兩首歌曲設為手機鈴聲。

“他們其實很容易滿足。”李真說,打工者作為社會的底層人群,整日與機器打交道,“上班時是高速運轉的機器,下了班是躺下的機器”,過慣了流水線的單調生活,他們的理想和信念也被消磨殆盡。

“這些歌曲很通俗,看到這些年輕人演唱時的全情投入,我常被感染得不禁手舞足蹈。”李真告訴記者。一名在新青工業園管委會供職的干部也深受感染,常常前來參與合唱,他說:“在這找到了當兵時唱軍歌那種激昂積極的感覺。”

一名偉創力科技有限公司的打工者把剛失戀的工友“強行”拉到了珠海市協作者社會工作教育推廣中心(下稱中心),參與合唱。短短數天時間,工友就從失戀的痛苦中走了出來。

除了組織合唱,中心還常舉辦一些集體娛樂活動,讓這些年輕人在一起歡聚,釋放生活的壓力。2012年12月,新青工業園相繼發生兩起兇殺案,中心得知后,先后多次對和兇手及受害者有過接觸的外來工進行心理疏導。

珠海協作者中心運行10個月來,已經做出了有益的嘗試。有人在這里治療了情傷,有受訪者表示因為留念這個心靈的家園不忍離去,有人變得更積極主動去關心他人、關心社會。

然而,我們同時看到,中心的人力財力都非常有限,力量單薄。但無論如何,中心的創建是一個好的開端,我們希望看到它的步子邁得更快、走得更遠;也希望有越來越多的部門,越來越多的人來關注它;更希望有更多的中心建立,為打工者營造心靈的棲息地……[1](二)推動社會管理改革的服務創新者如前所述,如此大規模的非農化轉移浪潮,在整個人類社會發展歷史上都屬于史無前例,而縱觀人類社會工作發展史,尚未有可以直接借鑒的理論與模式,中國城市化迫切需要動態的服務手法創新。社會工作是社會服務創新的一種專業方法或手段。社會工作者服務于農民工群體,無論是從理論的角度,還是社會工作實務的角度,都具有創新性。強化社會工作“助人自助”的專業服務理念,革新傳統社會管理服務工作,進而創新農民工直接參與的發展理論與手法,使得社會服務更具中國城市化本土特色。

將社會工作專業服務引入到農民工服務中,這本身就是一種創新。而更重要的是在社會服務和社區教育中,打破傳統的單一、生硬、僵化、靜態的服務,實現服務的專業化、系統化、動態化和人性化,倡導人文精神和社工理念。

以南京協作者的社區調解工作為例,其將社會工作專業服務方法融入其中,不僅僅是協助服務對象解決當下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服務對象充分地參與進來,協助他們建立自信心和爭取自己的合法權利,挖掘他們自身的智慧和能力,獲得自身能力的提升及對助人理念的理解,從而實現更為長遠的自我服務目標。受助對象一方面解決了自己面臨的問題,另一方面使得自己的意識和能力獲得提升,能夠將助人精神與方法傳遞下去,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實現從受助者向助人者的轉變。而不同于律師將案件承接下來,直接幫助農民工解決當下的問題。在南京協作者從事社區調解的工作員孫亮(化名),原來就是一名向協作者求助的農民工,在接受服務過程中成功地從受助者成長為志愿者再到助理社會工作師。

2006年,針對流動兒童身處城鄉結合部,無法享受充分的教育資源的現狀,北京協作者設計了“流動教育服務快車”項目,搭載教育設施與城市志愿者有效深入流動人口邊緣社區,不僅使邊緣貧困農民工和孩子感受到來自城市社會的關愛,增強他們與城市人群溝通交流的能力,這是學校教育很難得到的成效,而且流動探訪服務的方式,非常適應“流動”兒童,還可以使有限的服務資源得到以一傳十的利用,從而實現服務效益最大化。該項目在2008年被南京協作者引進到南京,被世界銀行第二屆中國發展市場項目評選為中國最具創新的100個扶貧項目之一。2012年,該項目榮獲民政部舉辦的首屆全國優秀社會工作志愿服務項目案例評選活動一等獎。

針對農民工業余生活枯燥、接受社會政策信息途徑單一的現實,北京協作者成立了文藝探訪隊,動員鼓勵愛好文藝的農民工通過文藝成長小組的方式將自己生活中的經驗、政策法規編排成文藝節目,以文藝的方式在工地、社區演出,既豐富了農民工的業余文化生活,又普及了城市生活知識與政策法律信息。(三)推動農民工參與社會建設的能力建設者城市化不僅僅是基礎設施的城市化,更為重要的是人的城市化,即從農民轉化為市民。這種轉化不僅包括生產方式的轉化,還包括生活方式與價值觀的轉化。而農民工不僅僅是經濟建設的重要力量,也是社會建設必須借助的力量,其自身蘊含著巨大的潛能力。社會工作“助人自助”的專業理念、“使能者”的專業角色,即在于強調農民工的參與性和可培育性,注重賦權理念的應用和服務對象作為人的全面發展能力的提升,提升他們自我服務和自我發展的能力,幫助服務對象開發潛在的能力和資源,鼓勵案主運用自身的資源自我解決問題,進而增強他們服務社會的功能。

針對農民工難以適應城市生活,而傳統的培訓注重技能忽視綜合能力,注重專家經驗脫離農民工實際的現實,北京協作者通過開展系列農民工“適應城市生活能力建設”“新市民意識培訓”“我的成長”等專業小組活動,不僅帶動農民工學習城市生活的實用知識,而且通過鼓勵農民工結合自身打工經驗,開展實用知識、自我成長經驗的分享等,提升農民工自我服務的參與意識與參與能力。每次小組活動,在由社會工作者與打工朋友共同參加的活動籌備小組上,大家一起討論活動形式,確定小組步驟、主持人等各個細節,其中主持人多是在這一活動主題下有著豐富經驗的打工者,這個籌備小組會議也會為這位主持人提供前期支持――“以前沒有主持過沒有關系,現在咱們就一起來看你感覺困難的地方是什么,看怎樣解決”,社會工作者給主持人充分的支持與鼓勵。小組活動開始后,主持人引導,基本是組員經驗的分享與交流,使一個人的經驗成為所有組員可借鑒的知識,使一個人的困難,成為大家可以一起面對的困難。同時,這種方式還使得組員擴大了朋友圈子,增加了人際關系范圍,尤其是組員還有來自城市社區及高校的大學生,與他們關系的建立,幫助流動人口打破了其在城市社區原有的孤獨感,增進了不同群體的了解與接納。這就為農民工在打工所在地的社區融合創造了條件。最終,這個活動產出了一本被出版界稱為“打工者寫給打工者看的實用指導手冊”――《農民工城市新生活自助手冊》,被農村讀物出版社正式出版,向全國發行。(四)推動農民工對社會重建信任的資源協調者農民工是城市化和諧發展的核心要素,而農民進城的過程,既是再社會化、再城市化的過程,也由于制度差異、文化差異、社會服務滯后等原因,使得進入城市的農民工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并與原有的鄉村社區保護、鄉村文化漸行漸遠,使這一過程也正在成為去權化的過程。如果被割裂于城鄉之外的狀況不能得到改善,被排斥的感覺對他們的心理及現實生活均將造成難以估量的長遠的創傷。

盡管保護農民工權益狀況成為社會日益關注的問題,但對農民工的權益保護大多停留在勞動關系層面。對于如何協助農民工在城市中建立和諧的社會關系、如何協助農民工融入城市、如何處理遭受侵權的農民工面臨的心理康復,重建其對社會對自我的信任,是更為嚴峻也更容易被社會忽視的問題。

社會工作者在預防和解決農民工群體權益保護、處理社會沖突方面,其實具有司法行政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比如,侵權事件發生后,經歷了漫長的訴訟過程,即使得到了法律意義上的公正處理,但在此過程中,案主遭受的心理創傷、被污辱感、對社會的不信任感,卻不是法律技術可以解決的,需要社會工作者在社區工作中長期跟進輔導。比如,工傷者的個案輔導,使其重新接納傷殘的自我,恢復對自我的信心、對社會的信任,均需要社會工作者的專業介入。而每一個具體的個案均需要長時間的投入和跟進,這顯然是司法行政部門無法完成的。

在浙江永康打工的湖南小伙子小楊,在工作中被機器切去四根手指,老板沒給任何賠償還炒掉了他。小楊不服,把老板到法庭。一審判決極為不公,小楊再次上訴,但一年多的官司,沒有收入,沒有住所,也看不到前景,小楊對整個社會失去信心,買了炸藥要與老板同歸于盡。

一個偶然的機會,小楊了解到北京協作者,決定在與老板同歸于盡前先看看北京協作者是怎樣的一個機構,于是撥通了北京協作者的服務熱線。

了解了他的情況后,北京協作者通過電話先勸阻他不要采取極端行為,同時也告訴他,北京協作者愿意和他一起再通過法律途徑做些努力……之后北京協作者專門就小楊的情況進行專項討論:事情緊急,人命關天,又鑒于小楊在失望中很難控制自己,北京協作者決定動員他來北京住些日子。幾次電話溝通、書信往來后,小楊于2005年5月第一次來到北京協作者。

北京協作者協助他找律師論證,聯系媒體,做心理調適……開始了系統的個案輔導工作,并通過協調社會各方資源支持到小楊的案子中來,同時鼓勵小楊積極參與社會志愿服務活動,在志愿服務活動中培育其自信心和對社會的信任感。他要離開北京協作者的那晚,告訴社會工作者說,“以前自己一直認為世界上好人多,要相信正義的力量,工友說我腦子有病,我絕望了……謝謝你們,讓我找回我自己。”

2006年底,小楊第三次來到北京協作者,這次談的不再只是他個人的案子,還有他鼓勵、協助他的工友如何理性處理勞動爭議沖突……2007年初,小楊給北京協作者工作員手機發來短信:我的案子判下來啦,正在執行中……我現在慈溪一家工廠做工,掙點錢以后開個小食攤,你看怎樣……(五)促進城鄉群體互相接納和諧發展的教育倡導者我國農民工產生的背景是在城鄉二元分割長達近半個世紀的狀態下驟然發生的,由此產生的文化心理差異沖擊,無論對城市人還是農民工來說,其適應的過程都是一個個體獨自難以承受的,同樣也是國家制度安排難以迅速適應的。如何促進農民工群體與城市居民之間的相互交流與融合,如何促進政策改革更加適應農民工的真實需求,均需要社會工作者在一線實務中推動。而政策倡導和公眾教育是社會工作間接服務方法之一,具體到農民工社會工作服務,包括協助農民工發聲,表達自身真實需求,維護群體利益;讓社會不同群體間能夠相互了解和融合;結合專業服務,注重服務中的倡導工作,普及社會工作理念;同時,從宏觀層面,不斷促使城市化進程中相關法律法規、制度政策的革新和完善,并符合農民工的實際需要,為農民工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2006年以來,北京協作者開始了以圖片展和民眾戲劇演出的方式,促進城市知識分子與農民工相互融合的嘗試。北京協作者在北京首都圖書館、北京圖書大廈、三聯書店,以及北京、南京、廣東、湖北等地部分高校開展了“脆弱與潛能――農民工流動在邊緣圖片展”②,超過20萬名城市居民、大學生觀看了展覽,并被《中國青年報》、《經濟日報》、《農民日報》等主流媒體廣泛報道;之后,北京協作者又嘗試以民眾戲劇的方式開展針對知識分子的教育倡導活動,組織農民工自編自演了60分鐘的大型民眾戲劇《一個民工的美麗期待》③,在長安大戲院、南京大行宮會堂、珠海大會堂等劇院,以及北京、南京、武漢、廣州、珠海等地高校巡演。這些生動而直觀的方式將農民工的群體狀態持續地展現在公眾面前,而民眾戲劇以一套極具創意的藝術教育方法,不僅使更多主流人群,尤其是青年知識份子,對農民工更加了解與關愛,也使參與的農民工透過一連串有系統的綜合藝術活動,發掘來自自身群體的經驗故事,顛覆人們慣性思維中認為農民工只能被“高雅藝術”教化的觀念。很多媒體在觀看過《一個民工的美麗期待》后,都以“農民工演話劇”“真實再現農民工生活,推動社會融合”等主題進行了報道。媒體的參與,不再使農民工的文化表達僅限于一種自我欣賞式的表達,而是使這種表達通過主流話語的建構,使更廣泛的社會群體有所了解與接納。

這里,北京協作者演出、展覽的社會工作服務,正是發揮了社會工作教育倡導的作用,來傳遞農民工現實需求,塑造其文化的具體實踐。

北京協作者注重在服務過程中發現關鍵問題,并在服務中與農民工一起分析問題、尋找對策,整合成調查報告,通過研討會、出版、媒體宣傳等方式推動社會政策的改革。例如,針對農民工工傷職業病問題,北京協作者開展了系列職業安全培訓活動,在活動中與工傷者一起分析原因、尋找對策,2004年召開了中國第一屆“全國農民工職業安全與健康權益保障研討會”,包括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衛生部、國家勞動保障部在內的中央政府部門,以及學者、媒體與農民工代表開展對話,之后,北京協作者又出版了三本反映農民工職業安全問題的圖書,向社會倡導推廣農民工職業安全權益保障。

流水線工人李冰(化名)平日寡言少語,少與人發生矛盾,也絕少關心別人的事務。但一天晚上,當看到兩撥小青年在廠區門口摩拳擦掌準備動武時,已經成為珠海協作者中心義工的李冰沒有像過去一樣悄然走過,而是挺身而出,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避免了一場沖突。

李冰告訴記者,他與珠海協作者中心的結緣,是因為一本書。去年年底,他無意中在中心的免費書屋里看到了一本自己一直想買卻沒買到的書,自此他成為了這里的常客,并不自覺地被“拉攏”到義工的隊伍中。每周末,他除了來聽心理健康和職業規劃的講座,還義務擔任了書屋管理員。“助人者自助,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社會中有用的一分子。”這是李冰參加義工后的感悟。[1](六)促進社會群體相互支持的資源整合者農民工處于城市資源配置的邊緣,而任何一個國家的政府都無法僅僅依靠行政部門的力量,來解決一個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非農化轉移浪潮帶來的所有問題,2億農民工的問題需要來自政府、企業與民間共同的整合。而使資源整合能夠產生最大效應的基礎,必須借助于怎樣發揮這個群體自身蘊含的巨大能動性。社會工作專業的特點之一就是善于調動整合資源,不僅注重服務人群自身的潛力,而且注重動員其他社會工作者、社會部門、政府、企業等各種資源向邊緣群體傾斜。因此,在香港,社會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又被稱為“社會經紀人”。

2009年夏天的南京―北京流動兒童夏令營交流活動,充分體現了社會工作資源調動和整合者的角色。南京協作者與北京協作者經過充分的協商準備,最終調動和整合了社會不同資源和力量的參與:國家體育場(水立方)和首都博物館提供免費的參觀以及講解服務;北京車友會的志愿者使用自己的私家車免費接送孩子們;東四奧林匹克社區文化體育中心委派一位老書記為孩子們講解奧林匹克社區文化,并提供免費的培訓活動場地等;高校志愿者也參與進來,帶領孩子們參觀清華大學……多方的參與搭建了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孩子們慢慢地成長和變化,正如他們所講,“我學會了感恩,學會了互助,還有要有毅力,勇敢地面對遇到的困難……”

北京協作者設計的“流動教育服務快車”項目,就是動員高盛銀行提供資金支持,動員高校志愿者參與,快車搭載社會各界人士捐贈的二手圖書、教學設備與社會工作者、志愿者,有效地直接深入最偏遠最需要幫助的人群中去。流動探訪服務的方式,還可以使有限的服務資源得到以一傳十的利用,從而實現服務效益最大化。而項目本身就是一面流動示范宣傳牌,項目探索積累出一套整合動員社會資源,尤其是企業白領、知識分子與農民工攜手合作,共同參與志愿服務的社會資源整合模式,取得了單純的物質捐贈所無法達到的社會效益。(七)促進農民工社會工作發展的研究者如前所述,中國農民工問題既有全球化背景下勞工與移民問題的普遍性,同時又有中國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過渡、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的特殊社會背景。縱觀人類社會工作發展歷史,尚未有可以直接借鑒的理論與模式。而社會工作專業具有較強的反思性,強調專業服務中的經驗積累和評估。社會工作研究作為其間接服務方法之一,能夠不斷地在服務中積累、改進及提升經驗,洞察城市化建設中的社會問題,并同時作為開展實務工作的基礎,進一步開拓農民工社會工作體系的發展。

從這個角度來看,社會工作服務農民工的過程也是從實務基礎上完善豐富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體系的創新過程。

對于當前社會工作發展還不充分和成熟的中國來說,專業實務經驗的積累是舉足輕重的,因為這一點涉及到社會工作的長遠建設和發展。開展社工專業研究也是北京協作者的重要工作,本課題的研究就是一個很好的體現。

北京協作者自成立以來特別重視專業服務資料的積累和整理,力爭提取有重要價值的本土經驗和模式。在日常服務中,要求每一名社會工作者在每次活動后進行嚴謹的評估并撰寫報告,積累實務工作的經驗和教訓,尋找更好的解決辦法。同時,每一名工作者既是一個行動者,也是一名善于思考和總結的研究者,定期進行工作總結和項目經驗總結,形成富有經驗的總結報告。迄今為止,北京協作者已經正式公開出版7本圖書,完成了4個富有社會影響力的課題研究報告。(八)促進公民社會發展的組織建設者社會工作的發展為中國城市化建設和社會服務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同時,社會工作又通過農民工服務實踐培育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進而推動本土社會工作人才隊伍豐富多元的發展。

而反觀人類歷史,城市化進程與公民社會④建設息息相伴,而反思社會工作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其重要特點就是公民社會組織發達,因為社會工作的應用和發展需要借助于社會組織,而社會組織則是推進公民社會建設的實體,社會組織的不斷發展將推進中國公民社會的建設和發展。

公民教育、公民意識、市民組織是城市化不可缺少的因素。從公民社會的實踐中可以看到,公民社會發展在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具有三方面重要意義。第一,公民社會通過廣泛的社會參與和多元表達機制,平衡城市化進程中的各種力量,緩解城市化造成的矛盾,促進公平發展。第二,公民社會促進政府職能的轉變,改進公共治理機制。第三,公民社會是自下而上的自組織秩序的基礎。[2]

在中國長期以來的行政管理體系下,公民社會組織常被認為可能會與國家形成對抗;而在市場/政府失靈理論和合約失靈理論看來,公民社會組織的存在是為了彌補政府和市場以及合約的失靈,是滿足人類服務需求的替代性反應機制。

最新的國際研究表明,公民社會組織不僅出現在政府、市場或合約失靈的地方,在很多政府與市場運行得很好的領域,公民社會組織同樣很活躍。[3]因此,公民社會組織其實是一個健全社會不可缺失的重要構成部分,正因為公民社會組織、政府與企業在各自功能上的優勢和不足,三者才需要相互依賴和合作。

“協作者”建立了團隊社會工作能力建設體系,培育了自己的社工督導,每年為超過30名在校社會工作專業學生提供專業實踐指導。截至2009年,機構先后有2名工作員取得社會工作師(中級)職業資格,11名工作員取得助理社會工作師職業資格,其中,有3名從農民工成長起來的工作員取得社會工作職業資格認證,機構負責人李濤身體力行推動機構專業化建設,在沒有任何社工專業教育背景的基礎下,完全通過實務摸索與勤奮自學,成為第一批社會工作師(中級),而在香港理工大的支持下,協作者相繼支持3名工作員帶薪參加社會工作專業碩士學習。如此高成本的人力資源建設工作對于一個小小的草根組織來說,其中承擔的壓力與付出的艱辛,是需要對社會工作建設抱持極大的熱愛與信念才可以實現的。

2007年5月,南京市政府以引進民間組織服務模式推動當地社會工作創新的方式,引進了北京協作者的服務模式,建立起長三角地區第一家以社會工作專業手法服務流動人口的社會組織“南京市協作者社區發展中心”,為當地社區流動人口提供社會工作專業服務,這也是第一個由地方政府部門主動引進民間組織服務模式的合作形式。

2009年,北京協作者再次創新推廣模式,與珠海市民政局及珠海偉創力工業園合作,建立全國第一家整合政府、企業、社會組織三方力量共同參與建設的社會工作專業機構“珠海市協作者社會工作教育推廣中心”,被譽為中國社會工作人才建設的第四種模式“珠海模式”。

同時,“協作者”還為北京、河北、江蘇、廣東、湖南、重慶、貴州、、青海、新疆等地的7 000 多名民政干部、社區干部、NGO工作者、志愿者相繼開展了社會工作實務、參與式社區發展、社會動員與倡導、NGO管理與創新等專業培訓,并作為世界銀行中國發展市場活動協辦單位、中國青基會與世界銀行希望工程激勵行動項目指導專家等角色,持續推動公民社會建設。

三、 社會工作服務農民工的功能

社會工作所發揮的作用被稱為功能。而社會工作作為助人的專業,是用于幫助個人、家庭、群體或社區增強他們發揮社會功能的能力,并創造有助于實現目標的社會條件。因此,社會工作的總體目標是恢復與增強服務對象的社會功能。

結合長期服務農民工的實踐與本課題的研究,我們認為,社會工作應用于城市化建設中服務農民工的功能,概括起來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減少城鄉差異造成的負面影響的功能城鄉差異不僅表現為經濟差異,也表現為文化心理層面的差異,而城市化的過程是城鄉兩種生活方式、生產方式、文化方式相互碰撞、相互影響的過程,農民工作為個體掙扎于其中。而社會工作則是通過發掘、提升農民工的自我保護、自我發展、自我管理的能力,并通過教育倡導來促進城鄉社會的相互交流與包容,為農民工創造適宜其正常生活發展的環境,減少差異性對農民工乃至城市市民的負面影響,增強農民工積極參與社會建設、縮小城鄉差距的社會功能。 (二)促進農民工融入城鄉生活的功能 流動將是常態,無論農民工還是市民。社會工作的目標是協助農民工,無論是返鄉,還是進城,都能夠迅速度過適應期的心理與生活危機,預防其社會功能失衡,進而協助農民工提升就業、人生規劃、職業規劃、人際交往,以及適應城鄉社區生活的能力,增強其社會功能;二是推動城鄉社區組織與公眾充分發揮接納功能,給予農民工社區身份認同和社區居民待遇。 (三)建設城鄉公益文化的功能無論城市社會還是鄉村社會,當包容性與利他性的文化缺失的時候,無論對于作為外來者的農民工還是本地人,都將是一個封閉、保守而令人窒息的社會。在以經濟建設為主導下的城市化進程中,以消費主義為主導的價值觀念使得社會文化逐漸喪失人文關懷,需要我們重新對城市及城市文化做出詮釋。城市將是包括人口、文化在內的各種元素高度流動、交叉、碰撞的聚集區,一個城市的靈魂在于其公益文化與人文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的體現,而以人道主義、利他主義為價值觀基礎的社會工作,承載著在日常服務中建設、普及、推廣公益文化與志愿精神的功能。 (四)推動城市化和諧發展的功能一方面,社會工作通過改善、解決問題,預防和化解矛盾,并倡導促進社會環境與社會政策的平等,自下而上地來增強新老市民理性維護社會秩序的能力;同時,對外來者與外來文化的包容與接納程度則體現著一個城市的人文發展水平,農民工作為城市的建設者,作為鄉村社會流動的代表,對城鄉多元文化的交融發展起著重要的橋梁作用。社會工作通過接納、尊重、個別化、不批判等原則體現的服務實踐,身體力行倡導構建城鄉社會平等、寬容、接納、尊重的和諧文化,從而促進城市化進程能夠和諧發展。

四、培育服務農民工的社會工作人才,

保障城市化和諧發展社會工作服務農民工具有其他專業無法替代的獨特角色和功能,而社會工作專業角色與功能的有效發揮,則取決于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為此,研究者從“怎樣建設服務農民工的社會工作人才”“社會工作如何有效服務農民工”兩個角度,對充分發揮社會工作服務農民工的角色與功能,提出八條建議。 (一)通過實務與研究推動建立服務農民工的社會工作人才體系目前推進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較快的地區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這些地區恰恰是農民工集中的區域,也是城市化高速發展的地區。因此,應該鼓勵引導沿海地區的相關部門著力將服務農民工問題納入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

鼓勵引導社會工作者在實務過程中,注重發現、總結、提煉社會工作服務農民工的組織模式、應用方法、專業理論、社會政策等方面的創新經驗。在為推動農民工服務創新的同時,通過實踐與研究,培育、儲備服務農民工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二)通過社會工作人才服務農民工,推動我國社會管理服務模式創新,進而探索解決社會民生問題的突破性路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樹立科學發展觀已經成為我們社會治理的指導思想,而社會工作接納、參與、平等、尊重、個別化等價值理念正是該指導思想生活化、具體化、服務化、技術化的體現。事實上,對于日益多元的階層分化的中國社會來說,這些專業理念不僅是我們改革思路需要借鑒的,同樣也有助于我們處理具體民生問題,尤其是促進農民工社會融合。社會工作學科體系與實務(服務)體系的推廣與建設,實際上不僅有利于農民工問題的解決,更有利于當前我國社會政策改革與社會管理服務改革的理念體系重構。農民工已經成為我國城鄉一體化和諧發展的核心要素,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是我國城市化和諧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社會工作人才服務農民工問題,實際上是以社會管理服務創新解決社會民生問題的突破性路徑。(三)拓寬社會工作服務農民工領域的崗位,發揮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服務農民工、保障城市化和諧發展的獨特功能社會工作在服務農民工、保障城市化和諧發展中,具有其他專業不可替代的功能。可通過政策推動、輿論宣傳、資源支持、先行先試等方法,鼓勵、引導與農民工相關的社會管理服務部門,包括勞動保障部門、安全生產部門、勞務中介部門、計生部門、職業技術培訓部門、教育部門、流動人口聚集的基層社區管理部門、社區組織、社會組織、工業園區管理部門、企業等,廣泛引進、培育、建設、使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四)整合三個部門的資源優勢,形成自上而下動員與自下而上參與的內發動力,建立社會工作服務農民工體系的可持續建設機制形成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購買專業服務,企業開放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設置企業社工崗位或購買專業社會組織服務,協助企業實現員工人性化、社會化服務,社會組織提供專業技術力量和專業服務的優勢互補,共同推進社會工作服務農民工體系建設。(五)培育農民工義工與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具體包括激勵引導社會工作服務機構與專業人才,將助人自助的專業理念切實地運用到服務農民工的實際工作中,注重在解決農民工現實困難的同時提升農民工自我服務進而服務社會的能力;鼓勵、引導、支持農民工參與志愿服務、社區建設、社會工作專業建設,建立社區層面的農民工自我服務體系。一方面是普及社會工作的理念與方法,培育社會工作人才,這也是社會工作實踐性的本質要求;另一方面也為農民工群體的自我服務與自我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從而探索建立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平民化”“大眾化”發展新方向。(六)開放社會服務,建立購買社會工作服務農民工的開放的競標監測體系通過政府購買公益服務項目推動社會工作專業建設與服務農民工相結合,建立政府部門、第三方社會組織與農民工代表共同參與的社會工作服務農民工項目監測評價機制。在推動社區服務惠及農民工的同時,打破公共服務資源以戶籍基數配置的困局,建立以社區實際服務需要為導向的公共服務資源配置體系。 (七)完善農民工社會工作專業教育與專業實踐平臺,整合力量開發、建設農民工社會工作將專業機構組織建設、農民工服務與社會工作專業教育三者整合起來,這樣既補充了為農民工群體服務的力量,又能夠培養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也推動了專業機構的建設。具體包括社會工作專業教育建立農民工與城市化問題的課程體系,引進具有服務農民工經驗的實務工作者走進課堂,加強服務農民工的實務教育力量;鼓勵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生(學生)的專業實踐與扎根農民工社區的服務結合,鼓勵高校社會工作專業院系與服務農民工的專業機構結合,共同開展學科建設和實務督導工作。(八)加強社會工作服務農民工的社會政策倡導能力建設農民工社會工作不應只停留在微觀服務領域,還應介入到社會政策等宏觀層面。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社會工作人才需要充分發揮教育者、協調者的角色作用,將社會政策有效傳遞到基層社區與農民工中,并在服務中推動政策的切實執行;二是社會工作人才在具體服務中要注重農民工的參與性,加強在實務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整合問題的能力,鼓勵其理性表達需求,積極參與社會公共事務;并以社會工作專業視角開展相關社會政策法規的調研工作,結合來自基層的心聲、經驗和建議,提出建設性意見,從而彰顯專業價值,發揮專業作用。

政府管理部門與專業機構應該充分借助社會工作的倡導功能,借助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將政策倡導納入社會工作服務農民工體系,為社會工作者提供良好的調研環境,并從一線社會工作隊伍中了解民情、總結建議,使政策適應于農民工,服務于農民工。

①2003年2月成立之初,北京協作者由于找不到主管單位,只能在工商局注冊為“企業”, 名稱為“北京市協作者文化傳播中心”;2010年6月,該機構正式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冊,成為北京第一家由民政局直接主管的民辦社會工作專業機構,名為“北京市協作者社會工作發展中心”,本文簡稱“北京協作者”,并將北京協作者及其復制推廣的南京協作者和珠海協作者統稱為“協作者”。

②本圖片展為北京協作者的社會工作者李濤、李真積累的跨度10年(1996―2006年)照片,共分五個主題:進城、就業、保障、教育和解放,涉及農民工群體的各方面問題及其發生的變化。本圖片展和民眾戲劇相結合,采取捆綁式的服務模式,與民眾戲劇一同進行,成效顯著。

③本劇采用民眾戲劇的藝術手法,由北京協作者社會工作者李真為導演,和農民工朋友們一起自編自演,以三名農民工的打工生活為基本線索,取材于北京協作者服務對象的真實經歷,展現他們在城市務工中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以及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旨在呼吁政府、企業以及社會不同群體對農民工群體的了解和關注,共同創造美好的和諧社會。本劇進行了數十場公益演出,其中包括在北京、南京、武漢、廣州等數十所高校以及北京長安大劇院、南京大行宮、珠海人民大會堂等地公演,成效明顯,受到觀眾的好評,服務人數約十余萬人。

④公民社會指介于國家、企業與家庭之間的領域,它首先指公民的自我組織,即公民社會組織,或者非政府組織、非營利組織、社會組織等。

[1]左旭光.為打工“機器”營造心靈棲息地――省首家工業園內公益社工組織運行10月狀況調查[N].南方都市報,2010-01-13(ZA01).

篇(4)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一、研究背景與目的

“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錢學森之問”深刻地拷問著我們現行教育體制的種種弊端,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這一問題的實質是我國高校畢業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2010年頒布的《我國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探索貫穿各級各類教育的創新人才培養途徑;鼓勵高等學校聯合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因此,加強創新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建設創新型國家,成為我國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高校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們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核心的創新素質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其要義是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著重解決高校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的問題。目前,我國高教領域的創新教育如火如荼,但一方面創新教育缺乏完整的理論體系指導;另一方面創新教育存在空泛化、口號化、精英化傾向,導致創新教育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探索大學生創新素質的教育理論和實訓模式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課題。

我校實施的成功素質教育是一種全新的系統的教育理念與模式,產生了良好的成效和廣泛的社會影響。創新素質是成功素質的核心素質,創新素質方面的相關理論以及創新素質培養的方法、途徑、機制、教材與課程建設等都是我校繼續深化和完善成功素質教育研究的重點。

本課題是在建設創新型國家、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大背景下,基于本校“成功素質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結合教育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理論,努力探索高校學生創新素質的教育理論和創新素質訓練的實踐模式,并期望能夠編寫一本突出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大學生創新素質教育簡明教材,以對我校全體學生系統進行創新教育,培養和提高他們的創新素質,提高創新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并對其他高校開展創新教育起到啟發意義。

二、理論基礎與研究方法

(一)理論基礎

本課題研究的理論基礎主要有:

1. 成功素質教育理論

武昌理工學院在辦學過程中力圖突破傳統大學教育模式,結合時代要求探索和創新高校素質教育,彰顯辦學特色,在長期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的基礎上,創立了成功素質教育這種新型大學教育理論。成功素質教育理論認為“成功素質是指主體具備的與其所追求的人生目標相關聯的具有創新性且個性突出的優秀素質”,創新素質是成功素質的核心。按照成功素質的觀念、品格、知識、能力、方法“五大體系”,創新素質的培養包括創新觀念(即創新精神)、創新品格、創新知識、創新能力以及創新方法五個方面的教育與訓練。需要強調的是,成功素質教育首先是立足于每個學生的發展,因此,其創新素質的培養也是立足于每一個學生的創新素質的培養,而不是那種精英學生的精英培養。

2. 胡塞爾“回歸生活世界”的教育現象學理論

教育脫離生活,不僅會帶來教育科學的危機,也將帶來了人類文化的危機。為規避這種危機,德國著名哲學家,現象學派創始人——胡塞爾提出教育要“回歸生活世界”。胡塞爾認為,“現存生活世界的存有意義是主體的,是經驗的、前科學的生活的成果。世界的意義和世界存有的認定是在這種生活中自我形成的”。只有使教育真正地面向生活,貼近生活,使學生真實地走進生活,感受生活,才能充分發揮教育的作用。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他說:“準備生活的唯一途徑就是進行社會生活,離開了任何直接的社會需要和動機,離開了任何現存的社會情境,要培養對社會有益和有用的習慣,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過做動作教兒童游泳。”杜威與胡塞爾分別從不同的視野反映了同一個主題,他們都強調教育與生活世界的聯系,強調教育要與生活相融合,教育與生活密不可分。正如馬克思所言:“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本身。”

教育對生活的真正回歸,是要使我們的教育回歸到當今時代具體的生活世界,回歸到生活世界內部所蘊涵的價值意義、知識經驗等等。生活世界是創新最肥沃的土壤,創新教育不是精英教育、神秘教育,而應該讓創新作為生活中的一種自然行為,作為一種處事方式、人生態度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去。不難看出,我們這種回歸日常生活的創新教育理論,是對傳統創新教育理論和模式的深刻轉變,有利于大學創新教育生活化、實用化、大眾化、普及化。只有回歸生活的創新教育才有實效,才能真正培養社會所需要的大量高素質人才。大學創新教育的根本途徑應該是讓每一個大學生都能夠在學習、生活中參與創新,實踐創新,讓創新成為每一個學生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真正營造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個個都是創新之人,天天都是創新之時,處處都是創新之所”的大學創新生活。

(二)研究方法

本課題采用了文獻分析法、比較研究法、調查研究法、研討法等方法,通過查閱“創新”、“創新學”、“創新教育”等方面的相關專著和論文,著重探討了創新素質的內涵、外延、表現、特征及作用,闡述了創新精神、創新品格、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和創新方法五個創新要素的內容,構建了創新教育的理論體系;通過搜集和比較各高校創新教育的政策和措施,借鑒其他高校學生創新素質教育與培養的有益經驗,探索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高校學生創新素質教育與訓練的措施、方案及實踐模式。

三、成果的主要內容

本課題研究的相關成果已在學術期刊發表,編著《創新思維與訓練》已作為校本教材并在全校學生中使用,師生反映好,效果明顯。成果的內容主要有:

(一)重新認識“創新”的本質內涵、特點,奠定了創新教育的理論基礎

厘清“創新”概念對高校創新教育和創新實踐具有理論指導意義。在對創新實踐和創新相關理論分析的基礎上,我們認為:創新是指創新主體為了滿足人類自身需要,在各種社會實踐中,遵循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突破常規思維和方法,對某種特定對象的整體或部分進行原創性或改進性的革新,從而獲得新穎、有價值的精神或物質成果,并由此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活動過程。

把握創新概念的內涵,必須厘清以下幾點:一是創新的主體指個體或團體,即每個大腦健全的人,因而創新不只是少數發明家、科學家的專利,人人都可能成為創新者;二是創新的目的是滿足創新主體和人類自身的需要,包括物質和精神需要,促使創新主體的發展,推動社會向前發展;三是創新的過程是主體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實踐,通過各種創新實踐促使創新對象不斷改變、革新、完善和發展;四是創新的實質是對某種特定對象的整體或部分進行原創性或改進性的革新,這也表明創新的范圍廣泛,創新永無止境;五是創新的關鍵在于遵循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突破常規思維和方法;六是創新的結果是獲得新穎、有價值的創新成果,既包括物質產品,也包括精神成果。成果的新穎性和價值性是衡量創新的標準。

基于對創新概念的理解,我們認為創新主要有新穎性、價值性、廣延性和風險性四個主要特點。創新的根本特征是新穎性。這種新穎性是指創新成果為前所未有的、嶄新的和首創的,既體現創新成果在構造、材料、操作、效用等方面的精巧別致、出奇制勝,又包括在時間和速度上比別人優越,出得快,用得早。任何一種創新還必須具有價值性。創新的價值性體現在創新成果在結構、操作、材料、形狀、功能、效益等方面比傳統或同類的更效益、更經濟、更省力、更節能等。越是符合人民生活的需要、科技進步的需要、社會發展的需要,創新成果對主體和社會的進步作用越大,其價值就越高。創新的廣延性指創新是沒有范圍及時間界限的,上至航空航天,下至海洋地底,上至安邦定國,下至日常生活,宇觀、宏觀、中觀、微觀,創新囊括了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創新無疑也意味著風險。

創新的種類,根據研究目的的不同,有許多不同的分類方法:根據成果創新的創新程度,創新可以分為原始創新、改進創新;根據成果的創新方式,創新可分為自主創新、模仿創新;根據創新活動領域的不同,創新又可分為科技創新、制度創新、觀念創新、文化創新、教育創新、理論創新等等。

(二)通過對創新精神、創新品格、創新能力、創新思維、創新方法等創新素質構成要素在理論上的系統梳理和總結,重構了高校創新教育理論架構

創新素質是人們進行創新活動的內在決定因素。主體人創新素質的高低決定其創新水平的高低。創新素質是指那些與人的創新活動相關的內在基本品質,是創新人才所具有的突出的、改變舊事物、探索和創造新事物的個性品質特征。它是人的素質的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依據成功素質教育關于素質“五大體系”的構成理論,創新素質也相應包括創新精神(觀念)、創新品格、創新知識(主要是創新思維知識)、創新能力和創新方法等五個方面。

1.創新精神

創新精神是主體人個性傾向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創新意識、創新欲望、創新需要,創新意圖、愿望和動機等對主體人創新活動有重大影響的各種心理因素構成,表現為一種穩定的精神狀態。創新精神的強弱實際就是根據主體這些心理狀態以及創新性活動的自覺與盲目進行區別的。簡單地講,創新精神就是主體人在一般思維活動中突出的強烈的創新欲望或創新趨向。創新精神往往表現為主體對創新的自覺性、主動性和能動性。

在創新教育中,要有意識地激發學生創新的動機和興趣,善于鼓動學生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在各種創新實踐活動中養成創新精神。

2.創新品格

創新品格是指人們在進行創新活動時所表現出的意志、情感、自信心、目標等特征,是創新性活動的內在動力機制,支撐著創新者的行為和活動。它集中體現為強烈的創新動機、健康的創新情感、頑強的創新意志和優良的創新品德等,它反映出創新主體良好的思想面貌和精神狀態。

創新品格是伴隨著人的成長、發展所凝聚形成起來的,包括創新意志、毅力、勤奮、自信力、活力、誠信、積極、樂觀、膽識、團隊精神、合作精神以及創造性人才的思維特質,如直覺、潛意識和靈感等。

創新品格具有驅動性、方向性、維持性、調控性、補償性等特性。

3.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指在前人發現或發明的基礎上,創新主體以已知信息或知識為基礎,對客觀事物或現象進行再造或重新組合的活動中,產生出具有新穎獨特、有社會和個人價值的產品的能力。

創新能力主要由“提出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兩方面的能力構成。善于發現并提出問題是創新思維的源頭。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指不畏艱辛、一絲不茍地完成有價值的創新設想的能力,實質上是一種實現創新成果的能力。一般來說,實現創新成果的能力包括設計、繪圖、工藝制作、實驗、組織、語言、寫作、自我表現、精雕細刻、精進整合等能力。

4.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既是創新能力的重要內容,也包含有豐富的創新思維知識,對于創新活動極為重要,故予以單列討論。

創新思維是指人類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沖破原有的思維定勢,以靈活、新穎的形式,多維角度的思考和大膽探求事物運動變化規律的全新而獨特的思維活動。創新思維是顯示人的一種智力品質的思維,是創新能力的核心。人類一切創新成果都可以說是創新思維的結果。

一般情況下,人們的思維方式是常規思維。常規思維的特點是常規性、單向性、邏輯性和沿襲性。這種思維方式對于處理日常工作、生活問題所產生的結果具有穩定性和可靠性等優點,但不利于創新。而創新思維多采取具有創見性、擴散性、集合性、求異性、越障性、超前性、想象性、綜合性和非邏輯性等特點的思維方法,通過判斷、推理、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歸納、概括、演繹等思維過程來實現創新,具有新穎性、廣闊性、深刻性、靈活性、獨立性等思維特征。

創新思維按不同的標準可劃分出很多種。創新思維中重要和常用的是擴散思維、集合思維、越障思維、求異思維、超前思維和創意思維等六種思維方式。

5.創新方法

簡言之,創新方法就是創造學家根據創新思維的發展規律而總結出來的一些原理、技巧和方法。據不完全統計,從美國創造學家奧斯本(A·F·Osborn)創立第一種創新方法以來,現在全世界有資料可查的創新方法有360余種。針對大學生特定創新活動的需求,限于篇幅,課題組總結了幾種常用的創新方法。它們分別是觀察發現法、屬性列舉法、類比創新法、組合創新法、設問創新法和智力激勵法。

每個學生都具有某種不同的創新潛質和潛能,教育就是要生動的學習生活中發掘學生的潛質潛能加以培養提升,成為其創新素質。

(三)結合社會需要和高校創新教育的需求,重點探討了幾種常見創新實踐活動,為高校學生創新實踐提供了方法論上的指導

1.科學發現

科學發現是對前人沒有覺察到的客觀世界中存在的事物、現象和規律的揭示,其目的是側重于“探索未知”,主要解決“是什么”、“為什么”的問題。

科學發現一般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發現新事物;揭示事物的新屬性;基于已發現的科學事實,歸納出新規律;在已歸納出的相關科學規律的基礎上,創立一套科學理論。

科學發現的分類,從不同角度可以劃分出不同的類型。根據科學發現的內容性質,可以分為事實型與理論型科學發現。根據科學發現的手段與方式,可以分為預見型和偶然型科學發現。

科學發現的一般過程:科學發現是一種完整的、復雜的理性過程,事實上,每一種科學發現都有各自的特點,但它們或多或少又有些共同的地方。其中假說驗證是科學發現中最為普遍的過程模式。假說驗證過程,是在發現用己知的科學原理無法解釋的新事實的基礎上,通過提出假設,形成科學假說,經理論和實踐驗證,最終創建科學理論的過程。

2.技術發明

發明即“創制新的事物,首創新的制作方法”; 我國于2003年12月公布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規定:發明“是一種重大的科學技術新成就”,它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前人所沒有的;先進的;經過實踐證明是可以應用的。

技術發明,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其分類。從發明創造的成果形態分,可以分為產品發明和方法發明兩大類;從發明創造的創新性質分,有原創性發明和改進性發明。原創性發明是真正的無中生有,是直接由科學發現轉化而成的全新型發明或種子發明,往往能填補某一科技領域的空白或開創前所未有的技術領域。例如,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就屬于當時的原創性發明。改進性發明是對原有的科學技術進行改進所做出的發明創造。在已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局部的改進、補充或優化,以及將已有的幾種技術綜合所獲得的發明創造成果,都屬于改進性發明的范疇。可以說,改進性發明也是一種“有中生無”。

每一件發明的微觀過程不盡相同,但從宏觀上看,卻大同小異,可以歸納成以下過程:選擇發明課題 —— 構思技術方案—— 驗證方案可行性 —— 做出樣機。

3.藝術創造

藝術創作是一種復雜的創造性的精神勞動。既然是創造,它就必須具有從無到有、惟一而無其他的基本特點。這與物質產品的生產所形成的制造特色是迥然有別的。對于藝術家的創造來說,作品切忌出現許多與另一作品“相似”、“相同”的地方,嚴格來說,從立意到表現均不能雷同。藝術創作最講究的是“創新”。

關于藝術創造的種類, 我國現在通常是按照藝術創作反映生活所采用的物質材料和表現手段的不同而把藝術創作分為美術、音樂、舞蹈、戲劇、電影電視、文學、曲藝、攝影、雜技等創作門類。每種門類又分為若干品種、題材和樣式。不同的藝術創作,所使用的物質材料以及與此相關聯的藝術表現手段區別是很大的,因此形成了種類具體而鮮明的特點。

雖然藝術家的藝術創作過程在表現形態和實踐進展上各具特色、千姿百態,但藝術創作的一般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基本階段:第一是積累生活經驗,分析生活情況,搜集創作素材;第二是圍繞創作主題進行藝術構思;第三是運用特定的藝術表現手段將素材構思化為具體的作品,亦即完成藝術表現階段。

4.經濟活動創新

在眾多紛繁復雜的經濟創新現象和經濟創新活動中,我們可根據它們的表現特征和熊彼特的理論,將最常見也是最典型的經濟活動的創新大致分為以下幾種:產品創新、市場創新、工藝創新、管理創新。

產品創新,就是指開發出新產品的技術創新活動。何謂新產品?對企業來說,從未生產銷售過的產品就是新產品;對消費者來說,產品的各項因素(功能、式樣、特色、商標、包裝、服務等)中的任何一項發生了變化,都可以將該產品視為新產品;從技術角度來看,只有采用了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從而使產品的功能、結構、性能等發生了顯著變化的產品,才能算是新產品。

市場創新是指企業從微觀的角度促進市場構成的變動和市場機制的創造,以及伴隨新產品的開發對新市場的開拓、占領,從而滿足新需求的行為。市場創新的重點是有計劃、有系統地淘汰陳舊的、過時的技術或產品,開拓新領域、開發新產品、創造新市場。

工藝創新是指圍繞企業經濟發展目標和產品創新戰略而采取的新的技術手段,是保證創新設計得以實現的創造性技藝。

管理創新是根據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生產經營的客觀規律和現代科學原理,對那些不適應社會生產力發展和市場經濟要求的陳舊落后的管理,進行改進、改革和改造,用新的管理方法去替代原有的管理。管理創新涉及到經營思路、組織機構、管理風格和手段、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等多方面內容。知識管理、信息管理、人員管理和變革管理等都是管理創新的范疇,管理創新會影響其他的創新。

5.大學生創新、創業實務

大學生開展創新設計活動,編制創新設計方案,教材中重點介紹了大學生創新設計的形式、要求、過程和相關準備情況。

大學生創業實務重點闡述了大學生創業的相關知識、創業形式和創業的一般過程,為大學生提供了創業知識、創業觀念、創業方法和創業具體流程等的指導。

(四)基于成功素質教育理論和創新教育理論體系而建構的創新教育與訓練的實踐模式

1.首創創新素質學分,實施素質學分制,設立創新獎,通過一系列激勵機制來保障創新教育的實施。

2.創新教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讓教師全面參與創新和引導學生創新。

3.創設有針對性的創新課程與創新訓練項目,編著校本教材——《創新思維與訓練》,強化對學生的創新素質的培養。

4.創設”成功素質展示節”等人人參與的大眾化的創新實戰平臺,展示學生的創新成果。

回歸生活的創新展示營造了一種氣氛,更形成了一種大學的創新文化,這種創新文化代代相傳,逐漸融入到學生的生活方式之中,就形成了最為廣闊和深厚的創新土壤。

四、成果的應用效果

我校自實施本課題所研究的創新教育實踐模式以來,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創新熱情,學生的創新素質得以顯著提升,從以下幾個方面可以充分體現:

(一)學生創新意識顯著增強

2009年全校申報創新素質學分有240多人,到2012年申報創新素質學分人數達到2000多人,2009至2012年,學生申報數年均增長達100%,呈快速增長態勢。

(二)學生在成功素質展示節展示的創新成果大量涌現

2006年學校首屆大學生科技節展示了62項學生科技成果,2007年展示了128項學生科技成果,2010年學校加大力度強化大學生創新素質教育與訓練后,到2011年,學校的成功素質展示節上,更是展示了學生1000多件創新成果。

(三)學生創新水平顯著提高

我校學生僅2011年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就達12項。其中自動化專業學生梅凱發明的“水軌列車”就是利用水的浮力,減少火車在前進過程中的能量消耗的科技創新成果,先后被多家媒體報道。2012年上半年學生正在申請的專利數就有10多項。

學生發表的科研論文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都有大幅度的提升。最近四年,學生先后在《中國教育報》、《科技日報》、《農村經濟與科技》、《當代經濟》、《學校黨建與思想政治》等報紙和雜志發表科研論文共132篇。

在湖北省大學生優秀科研成果評選活動中成果豐碩,2009年行政管理06級學生彭升關于武漢兩型社會發展的系列論文獲得湖北省大學生科研成果一等獎;2011年電信09級學生張莉娟再次榮獲湖北省大學生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學生在湖北省大學生優秀科研成果獎評選活動中三次榮獲一等獎,這在湖北省同類高校中是唯一的,甚至在二本高校也是不多見的。

近年來,學生中涌現出不少高水平的創新成果。近三年來,學生參加團省委、省科協、省教育廳、省學聯舉辦的“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競賽共獲獎11項,其中獲得一等獎1項。

學生的創新素質明顯提高,學校的創新教育和成果受到了媒體的廣泛關注,《人民日報》以《擁有創新能力會與眾不同》為題報道了武昌理工學院創新教育情況。

五、成果的創新點及其價值

篇(5)

(一)崇自由少教育

縱觀臺灣文學發展的方向,能看出它以更為自由的方式前行。雖然臺灣有“誠品書店”這樣的文化地標,但文學對市場的操控性并不很精準,反而與海外文學的流行趨向比較一致。臺灣出現了較為頹敝的純文學作家,同時因為受到市場的整合,造就了一批諸如張曼娟(小說)、簡禎(散文)、席慕蓉(詩歌)等所謂“閨秀文學”的作家。這些作家和作品受到了廣大讀者的喜愛,以心靈雞湯的方式讓人們陶醉在“小確幸”的美好中。這是一種偏極端的文學,作家不再受意識形態的嚴重影響,其作品不帶主義色彩和導向性,根據市場的關注還有觀眾的品味偏重來創作。從這樣的角度來看,此類文學已經泯滅了純文學與通俗文學的界限,以純文學的形式來討好市場,使得文學在好的口碑中保持了純凈。

與此緊密相關的是,臺灣高校教育中學校對老師的主導性較弱,給予了其充分的自由對文學教育進行引導。與大陸高校中的《大學語文》相似,臺灣除了中文系的同學,所有系所的學生在大一時需要學習國文課程,以古文為主,包括現代詩、現代文的閱讀和寫作。課程內容比高中進階一些,但老師并不會規定具體學習的內容。對于“通俗文學”這個并不精準的表達,中國文化大學文藝組開設的《創意寫作》課用類型(推理、愛情、城市、旅游等)來劃分文學并指導寫作,而不是以傳統的作家文學與通俗文學區別市場的接受度或者文字的淺白與否。

而大陸受審核等制度的制約,盡管市場上出現了一批倍受讀者喜愛的作家,但是從余秋雨、畢淑敏等還可看出,這些主流作家的文字還是帶有啟發、教育性的。因此,由市場趨向到高校,相對來說大陸學校、老師的主控性較強,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提供著閱讀的范本。這些范本的類型比較單一,受到篩選的作品大多有著道德教化的作用或者包含專業知識,使得學生的寫作思維受到某種非文學本身理性的制約,從而限制了寫作天賦的施展。

(二)學校與社會的融合

臺灣學校的教育制度和學院氛圍偏向西方,更為開放和尊重學生的天性,無論是學校還是社會都在相互配合,力求打造“沒有圍墻的學校”。 這與臺灣日趨繁盛的文化事業和文化創意產業是分不開的,而文學教育作為文化興盛的人文基礎,是社會公共文化事業中不可或缺的領域。

位于臺南市的臺灣文學館是臺灣最為重要的文學館之一,它履行著多種職能:文學發展、文學專題及臺灣文學的研究、編譯;臺灣文學文物之史料調查、搜集、建檔、保存、修護以及復制;臺灣文學網站及全國文學數據庫之業務;規劃文學史料與作家文物的展示、陳列等事項;出版、人才培育、推廣以及國內外館際合作等工作,以文學活動進行國際與兩岸的文化交流。文學館不定期邀請學者演講或推出專題系列展覽,并設有閱覽室及圖書館。館內定期有大學生志愿者作為導覽講解,這里不僅是學術研究的重鎮,更是民眾尤其是學生進一步提升文學教育素養的殿堂。

同時,社會各界開放講堂吸引公眾尤其是學生與作家的互動,比如遠流出版的《遠流講堂》以及筆者在臺交換半年期間,蔣勛曾在臺北、臺南等地進行多次美學講座。臺北市文化局成立后,有意擴充、活化故居原有的圖書館功能,將名人故居向“文學生活館”的方向進行規劃。例如位于臺北陽明山上的林語堂故居,2005年10月由東吳大學受托管理,成為結合展示參觀、藝文講座、餐飲休憩的多元化空間。如今,由東吳大學學生管理的林語堂故居重新煥發生機,寧靜而不沉悶,以活態共存的方式吸引著文學愛好者的光顧。林語堂故居會定期舉辦“有不為齋書院講座”系列、學術研討會及藝文活動,并召開會議或舉辦座談講習。臨近春節之時,林語堂故居也結合自身資源和時節氛圍開展相關的春聯創作、書寫活動。

中國文化大學在平時的授課中,也極為注重學校與社會的關聯性。例如《通俗文學概論》這門課上,陳妙如老師特地邀請了為社區兒童講故事的馮翠珍老師開展通俗文學講座。她繪聲繪色地講述了《格林童話故事》中《巧妙的交易》,并指導同學如何短時間內復述故事和怎樣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吸引聽眾。同樣,《現代文學史》的鄭穎老師在授課過程中,與大陸大多數高校以歷史分期、人物評價、作品評析的慣用模式不同,以充滿感性的認知去還原時代與作家。不以大處總結,而是著眼微小細膩的情感,在似乎親歷現場里讓學生體會作家在時代中孤獨或良知的身影。鄭穎老師常年在臺灣故宮博物院從事瓷器導覽,為了配合《紅樓夢與現代文學》這門課,在課余時間里帶領學生去華山文創園區、永康街、故宮博物院等地參觀。這種無功利性和與實物結合的學習極大地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和引導學生深切可感地去捕捉文學創作的靈感。

(三)重古典輕現代和應試的閱讀

這是無論大陸或臺灣文學教育中都難以避免和不容忽視的兩個問題,實際上是校園學術界對原有傳統的固守和紙本閱讀時代學生對經典的拋棄。“中文系在古典文學”似乎成為一個文化共識,在傳統的思維中,現代小說和現代詩是脫離古典的課外讀物。盡管現代文學的閱讀在市場中更受喜愛,但學校的授課中仍希望將經典作為偏重。例如,曾任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研究所所長、文學院院長的潘重規先生被稱為臺灣敦煌學的“鼻祖”,他將“敦煌學”的研究扎根中國文化大學并延續至今。因此,在《通俗文學概論》這門課中,完全將“敦煌俗文學”作為了研究的重點,以小組的形式輪流講解《敦煌變文集》。而其他文學類相關的古代文學、民間文學課堂中也因這一傳統而適當加重了對“敦煌學”相關知識的介紹。在文學教育中,對經典的保留和重視無可厚非,但這確實也反映了高校中老師對古典有意地偏重及對現代文學相對地弱化。

此外,在臺灣學校的文學教育中也存在著讀經典人群的減少和為應試而閱讀的現象。隨著紙本閱讀時代的衰落,古典逐漸走向過去。有教授古代文學的老師提到,自己在多個學校針對中文系不同年級的學生詢問過有誰完整地讀過《紅樓夢》,通常予以回應的學生不到總人數的十分之一。但是教科書編材的原因,全部的學生都讀過“劉姥姥進大觀園”,同樣,班級中讀過朱天文、朱天心、張大春、村上春樹的學生比例非常高。這正是市場影響趨勢下,可怕的教科書導向和文學基本素養的缺失。

因此,相應部門為了保證學生閱讀古典的量而增加教科書內容,并鼓勵學生閱讀經典,因為這樣可以增加考試寫作中的引經據典,這正是以考試來引導閱讀的趨勢。臺灣曾經有過幾年升學考試中停考作文,但隨之學生的閱讀水平一落千丈,后來便又將作文加回考試內容中。學生的通常思維是只要熟悉了教科書就可以拿來考試,但是作文必須有大量的閱讀積累,取材和文筆才能豐富。

二、中國文化大學文學創作的培養

(一)臺灣職業作家的發展模式

雖然作為職業作家充滿了生活的艱辛,但是臺灣80年代時,作家可以成名這件事對各行各業還是充滿了吸引力和導向性。很多從小有一定閱讀量或者對文學有著熱愛的同學便夢想成為作家。尤其是從國中、高中每一個階段開始,在各類校園文學獎中獲獎的學生更會將作家作為自己的職業理想。同時,為了鼓勵文學創作和促進文學發展繁榮,各大報社廣設文學獎,全盛之時,《中國時報》《聯合報》《中央日報》等有影響力的報刊全部設有文學獎。當時成名的很多作家就是這樣從校園文學獎到報社文學獎,嶄露風頭后逐漸走向社會變成職業作家的。于是,臺灣在八十年代時建立了這樣的職業作家發展模式:拿到校園和報刊文學獎、報刊刊登作品、出版社出書、暢銷書排行榜的位置變化,作家的成名之路更像是一個升學級,只有少數默默堅持的人才能走到最后的耀眼。當然,如今隨著紙本的消失,學生閱讀量越來越低,凡事速成的年代里,漫長而艱辛的職業作家之路已不再如當年那樣吸引學生。

這種臺灣作家的發展模式下,中國文化大學文藝創作組畢業的駱以軍就是典型的代表:駱以軍1967年出生于臺北市。1989年《蟑螂》獲學生文學獎佳作。1990年《底片》得到聯合文學小說新人推薦獎。1991年《手槍王》榮獲時報文學甄選獎。1993年出版小說集《紅字團》,四月獲該年度聯合報《讀書人》年度十大好書。1998年小說《哀歌》入選爾雅年度小說選。1999年九月出版小說集《第三個舞者》。獲該年度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十大好書。2000年11月出版小說集《月球姓氏》。獲該年度中國時報《開卷》、聯合報《讀書人》、中央日報、明日報年度十大好書。《五個與時差有關的故事》獲得臺北文學獎。小說《醫院》入選九歌年度小說選。2001年11月出版小說集《遣悲懷》。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2002年獲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2003年6月出版小說集《遠方》。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文學類。2008年《西夏旅館》被《開卷》評為十大好書,出版以來被認為是集大成之作。2010年長篇小說《西夏旅館》獲得“紅樓夢獎”首獎。駱以軍就是這樣一個從校園文學獎走到報刊文學獎,逐漸受到兩岸讀者喜愛的職業作家典型。

(二)中國文化大學創作教育的發展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成立于1963年6月,為學校最早創設的15個學系之一,創立宗旨在于培養中國文化與文學的專門人才。這時在中國文化大學的系所設置中,現代文學還并沒有從古典文學中分離出來。1969年,當時任文化大學中文系主任的金榮華老師認為,應該讓現代文學與古典文學分道揚鑣,培養當作的通俗作家。于是他實踐了從法國留學回來的想法,開創了中國文化大學文藝創作組。金榮華老師找當時最紅的作家來授課,比如張大春、羅智成、楊澤、翁文嫻等,他們都正處于三十歲左右創作力最豐沛的年紀,帶領學生寫小說、劇本、散文、詩……可以說,中國文化大學的文藝組當時創了新的時代風潮。逐漸,很多人都來閱讀和關注現代文學并培養了現代文學教養,使它變成了平衡古典文學的文學傳統。更為欣慰的是,文藝組成立四十年間畢業生有二千余人,其中多數服務于教育界及文化界,同時也不乏有影響力的作家。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分為“中國文學組”與“文藝創作組”兩組,“中國文學組”所開的課程以古典文學為主,現代文學為輔;“文藝創作組”所開的課程以現代文學為主,培養學生現代文藝的創作與欣賞能力,但也兼及古典。在2013年中國文化大學文藝組所制定的目標與能力中可看到,力求培養文學研究及文藝創作的人才,培養優質的中等學校國文師資,培養現代文學與文化創意能力兼具的人才,培養文學寫作及運用的人才。培養的核心能力為:古典文學與現代文學基本素養兼具的能力,創作、批評與研究現代文學作品的能力,培養中文教學與表達溝通的能力,古典、現代文學與當代教育關懷貫通的能力,文學、美學素養融入社會文化活動的能力,整合現代文學與數字科技的能力,強化文學創作及田野調查的能力,結合文藝創作、展演與編輯的能力。在課程設置上,文藝組開設的課程主要包括:現代文學導讀、中國文化史、戲劇概論、大陸當代文學選讀、小學(文字學,聲韻學,訓詁學)、中國文學史、中國佛教文學、中華文化專題、文藝美學、民間文學、武俠小說與歷史小說、原住民文學、詩選及習作、臺灣現代文學、小說選及習作、中國現代文學史、文學與翻譯、古典小說選讀、兩岸當代文學專題、現代文學史專題研究、通俗文學概論、散文選及習作、詞曲選讀、寫作實務、文學批評、先秦典籍導讀、近代臺灣主流小說(1949―1989)、紅樓夢與現代文學、現代詩選讀、創意寫作等。

汪曾祺在《沈從文先生在西南聯大》中寫道:“沈先生在聯大開過三門課:各體文習作、創作實習和中國小說史。……創作能不能教?這是一個世界性的爭論問題。很多人認為創作不能教。我們當時的系主任羅常培先生就說過:大學是不培養作家的,作家是社會培養的。”因而確實很少有大學開設此類課程,中國文化大學開創文藝創作組,將培養科班出身的現代文學職業作家作為目標,這一創舉實施的可能性便是學校認為寫作的基本功是可以傳授、作家是可以培養的。這種可以教的基本功主要是指文學的基本素養和寫作的手法、技巧,這就為對寫作感興趣的同學提供了更高的平臺來深造。駱以軍就是受到這些優秀的文學創作者的啟蒙開始創作的,尤其深切地受到以后現代主義、魔幻寫實主義、后設小說技法出名的張大春影響。駱以軍曾表示:“在課程中,我學到了不是小說技巧的討論,而是小說本質的東西。”

同時,在教師方面,中國文化大學也為作家們提供了一個謀生和學術研究的平臺。因為真正的作家很少有學院資格,獲得碩士學位的還有不少,但是相應需要的博士學位擁有者寥寥,幾乎沒有可能到大學來教書。而很多學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開放了藝術教師的資格,如臺北教育大學、東華大學便以其他特殊的方式聘用作家來當專業的老師。這些學校嘗試開發華文創作,從翻譯、實際作家教學,有些類似大陸很多作家進入高校或者研究所深造,這是對已經發現了有作家潛質的學生進行培養。

上一篇: 融資最好的方法 下一篇: 社會資源的有限性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在线观看日本高清区 |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一区 | 亚洲日韩另类欧美一区二区 | 视频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 午夜福利免费区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