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線實訓總結匯總十篇

時間:2022-12-09 06:00:2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電線實訓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電線實訓總結

篇(1)

行為導向教學法是以學生行為的積極改變為教學的最終目標,通過各種自主型的教學樣式和共同解決問題的教學樣式塑造學生認知、社會、情感等方面的多維人格。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的活動更多地表現為隱性的;而學生學的活動則躍然眼前,表現為自主性的學習活動。

三峽電力職業學院的輸配電線路專業是教育部、財政部關于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重點建設專業,是彰顯學校電力特色的重點專業。該專業主要培養從事電力系統高壓輸配電線路施工、運行、檢修、維護、設計以及變電設施安裝和測試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電力建設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尤其是“西電東送”北、中、南線三大通道建設和新建高壓、特高壓輸電線路建設項目的不斷投入,以及城網、農網改造工作的大面積鋪開,電力行業急需大量的高壓輸配電線路施工運行與維護專業人才,特別是輸配電線路運行、施工和帶電作業等方向熟悉輸配電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的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需求缺口仍然很大。因此,要為電網的建設做貢獻,必須有一支精良的輸配電技術隊伍,重點在于如何提高輸配電專業人才的教學培訓質量,而行動導向教學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輸配電線路專業的課程結構分析

輸配電專業對應的職業活動領域及相應的職業能力安排如圖所示,根據這些職業能力,構建了本專業的課程體系,按照輸配電線路建設的總過程,從輸配電線路的勘測、設計、施工 準備、施工過程、竣工驗收到線路的投入使用、線路的運行與維護各階段的任務中,分別設置了“輸配電線路概預算”、“發電廠電氣設備”、“架空輸電線路施工”、“輸電線路測量”、“輸配電線路運行與維護理論技術”、“電力電纜施工技術”、“線路金具”、“高電壓技術”等近十門專業課程。同時設置相對應的實習實訓課程,如“專業認識實習”、“電工工藝實訓”、“登桿實訓”、“金具組裝實訓”、“輸電線路帶電作業及仿真實訓”、“線路綜合實訓”、“電氣測試實訓”等。這些課程結合工程實例較強,運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是不能達到效果的,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給學生設計不同的學習任務,讓學生扮演任務中的不同角色,身臨其境地完成理論課程及實訓課程的學習,此所謂行動導向式教學的應用。

二、行動導向教學在輸配電專業課程教學中的實施與應用

1.重組教學內容,啟發學習靈感

由于電力行業的發展非常迅速,一些新工藝、新設備、新方法無法直觀地體現在現行的教材里,加之現在的教材很多都是由從事高校教學的教育工作者編寫的,他們沒有在企業生產實踐的經驗,使得教材內容缺乏原創性,同時與生產一線脫節,導致學生對專業課的學習提不起興趣。行動導向可以使學生和教師共同參與課程的學習,教師在教學時,應根據學校實訓條件及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適當地挑選教學內容,不局限于教材,給學生更多思考和展示的空間。例如,《架空輸電線路施工》課程中的張力放線內容,學生無法親臨施工現場,加之教材上的施工圖片有限,學生很難想象實際過程的畫面。此時,教師可以把問題拋給學生,給學生提供輸電桿塔模型(往年學校技能月學生比賽的成果),讓學生自由分組利用生活中的物件,利用身體作道具,實景模擬張力放線的過程,從而從中總結出自己的心得體會。事實證明,學生反饋的效果很好,學習的主動性也有很大提高。

2.充分利用實習實訓條件,提升專業技能

我校輸配電專業對應的校內校外實訓基地質量很高,比如說,大型校內登桿實訓場地,輸配電線路施工工器具實訓室、輸電線路帶電作業及仿真實訓室、電力安全急救實訓室、電氣測試實訓室等。在進行理論課的教學中,可以穿插一定課時的實踐教學,勿讓理論與實訓課程脫節。比如,學習《線路金具》課程時,可以將課堂搬至工器具實訓室,在進行講授之前,可以先給學生布置組裝金具的實訓任務,讓學生根據日常所見,專業課所學,從選材到組裝到繪圖由學生分組完成,在限時限量選材的過程中,可以加深學生對工具的了解,在自由組裝環節,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空間,當然也不能脫離之前專業課的學習。最后各組之間進行互評,在互相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而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只扮演了監督者的角色。

3.將職業技能鑒定與課程教學相結合

輸配電線路專業對應的技能鑒定工種有:高壓線路帶電檢修工、高壓線路架設工、工程測量工、配電線路工、電氣測試工、電力電纜工等。作為高職院校的學生,我們要求學生畢業時能取得相應專業的資格證書,但是,技能鑒定的安排一般在大二下學期的某一個星期集中培訓取證,學生接受信息的能力和時間都有限,培訓也完全是為了取證而培訓,等同于應試教育,學生雖然取得了證書,但是真正掌握到手的技能卻寥寥無幾。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平時的課程教學中,可以將技能培養納入課程考核,使學生在長期的理論實踐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學習到相應的技能。行動導向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至關重要。

篇(2)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針對電子專業和電接觸的高頻率,在學習基本電路之前讓學生學習安全用電,形成一種自我保護能力。同時樹立安全責任意識,樹立安全文明生產意識。安全用電常識是電工類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學會安全用電是每個學生的基本任務。

2、學情分析

剛入校職校的中職學生普遍理論知識基礎薄弱,理解能力不強,對純理論的說教不感興趣,大部分同學不善于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見解,但他們熟悉生活實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生產、生活實際,從學生實際出發,讓學生多分析,多表達,提高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知道校園安全用電基本常識

2.知道排除用電安全隱患的方法

3.知道觸電后的急救常識

【技能目標】

能排查常見校園危險用電隱患

能正確對觸電事故做一般急救處理

【情感目標】

培養小組的團隊合作精神

培養學生的觀察、概括能力

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用電習慣

4、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內容】

1、排除常見校園用電安全隱患

2、對一般觸電事故能做出正確的處理方式

【難點內容】

1、對一般觸電事故能做出正確的處理方式

二、 教學方法與手段

1、教法分析

根據本節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采用以下方法進行教學。

①、講授法

對于安全用電常識部分適當擴展內容并采用理論聯系實際進行講授教學

②、情景教學法

以教室、實訓室和宿舍為依托模擬危險用電的情景,讓學生通過學習找出危險用電的行為并及時改正。

2、學法指導

讓學生聯系生活,親自在情境中尋找問題和答案,通過分析、討論和總結學習安全用電知識。

3、教學手段

多媒體、事實情景

三、教學程序

1、案例引入

上海靜安區高層住宅大火案例引入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學習本次大火案例,讓學生明確用電安全的重要性,特別是作為一名電子專業的學生更為重要。

導入:列舉實訓操作中安全用電的操作要求?

設計意圖:聯系生活實際,營造適宜的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2、講授新課

⑴、學生在校園內的用電安全情景演示

? 教室用電安全

? 實訓室用電安全

? 宿舍用電安全

設計意圖:以“我們來找茬兒”的小游戲的模式,利用學生情景重現校園內常見的危險用電行為,讓學生現場找到錯誤的地方并及時改正這些危險用電行為,使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用電安全的重要性

⑵、介紹不同情景的安全用電常識,此過程注意和學生的實際校園生活相聯系。

1.教室安全用電法則:

? 不在教室內違規充電

? 不在教室私自拉接插線板

2.實訓室安全用電法則

? 電烙鐵冷卻后才能放入工具包

? 應定期檢查實訓用具的質量,發現問題及時更換

? 電器使用完畢后應拔掉電源插頭,插拔電源插頭時不要用力拉拽電線,以防止電線,

以防止電線的絕緣層受損造成觸電;

? 電線的絕緣皮剝落,要及時更新新線或者用絕緣膠布包好。

3.寢室用電安全法則

? 不要隨意更改線路

? 不使用大功率電器

? 經常檢查電器

? 養成安全用電意識

設計意圖:通過啟發引導、對比分析、聯系實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3).介紹觸電急救措施,注意此時需要注明只是理論急救措施,具體操作方法下一次課程中再詳細介紹。提醒急救的重要性和正確性,否者只會給傷者帶來二次傷害。

3、課堂練習,教學反饋

投影展示安全用電練習題

設計意圖:通過進一步的練習、總結,加強學生對本節內容的掌握。

4、小結:簡潔、突出本節知識的重點

5、布置作業:學生自己收集資料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擴大獲取知識的途徑。

篇(3)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1C-0081-02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要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推進職業學校專業課程內容和職業標準相銜接。《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也進一步強調,要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專業設置、教學過程等方面的銜接,形成對接緊密、特色鮮明、動態調整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高職輸電線路施工課程是高壓輸配電線路施工運行與維護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對該課程已經進行了兩年的對接實踐,從麥可思公司對本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狀態和工作能力的調查結果來看,高壓輸配電線路施工運行與維護專業畢業生在就業競爭力指數、就業質量、核心課程有效性評價等方面都處于領先水平。以下是輸電線路施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的一些做法,希望能為職業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作用。

一、對接職業標準進行課程開發

找準課程對應的職業,理解對應職業的工作要求,了解工作流程所依據的國家標準,是實現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的第一步。輸電線路施工課程對接的主要職業崗位是線路施工員,該職業的職業功能是進行輸電線路的基礎施工、桿塔施工和架線施工,主要的工作內容是:(1)三盤的裝設與維護。(2)裝配式基礎施工與維護。(3)巖石基礎施工與維護。(4)現澆混凝土基礎施工與維護。(5)接地體的埋設與維護。(6)鋼筋混凝土電桿整體組立和維護。(7)鋼管桿的組立和維護。(8)內拉線抱桿分解組立鐵塔以及鐵塔維護。(9)金具的安裝與更換。(10)接地引下線的安裝與更換;導、地線馳度的調整;導、地線的架設與連接。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為線路基礎施工和維護能力;電桿和鐵塔各種組立和維護能力;線路架設施工和桿上設備維護能力。

為了使課程內容更加貼近電力行業實際,更加適應職業需求,我們采取了以下幾個步驟和措施進行輸電線路施工課程開發:(1)回訪畢業生,調研電力企業。從畢業生的就I單位中遴選幾家有代表性的電力企業,團隊教師對畢業生進行回訪的同時訪談調查企業的技術人員。調查內容包括專業工作崗位、工作任務、工具和器材、工作過程、工作方法等要素。(2)成立輸配電線路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會的成員由校企雙方人員組成,企業方人員主要是來自生產一線的能工巧匠,校方人員主要來自高壓輸配電教學團隊教師。(3)組織召開企業專家研討會。企業專家和輸電線路施工的任課教師組成課程建設小組;組織小組討論,明確線路施工工作過程所包含的工作任務群,提煉出專業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務。(4)分析、論證、歸納崗位群的可行動領域。(5)開發輸電線路施工課程學習領域。將基礎施工、桿塔施工和架線施工這一行動領域進行教學論的反思與分析,開發輸電線路施工學習領域課程;將課程的項目模塊、項目任務、知識和能力目標,與線路施工員的職業功能、工作內容、技能要求及相關知識相對接。

(一)對接職業功能確定項目模塊

通過對線路施工員的工作任務的分析,結合學生認知規律,充分考慮教學的可實施性,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將相互關聯的教學項目進行歸類、整理,形成輸電線路施工課程的9個項目模塊:砼桿基礎施工;10 kV砼桿(單桿)固定式抱桿整立;絕緣導線架設;地腳螺栓式現澆基礎施工;110 KV鐵塔內拉線抱桿組立;110 kV砼桿倒落式抱桿整立;導線、地線架設;接地裝置施工;工程竣工,驗收。

(二)對接工作內容設計項目任務

由于線路施工職業標準每一項職業功能中又分為若干工作內容,因此,在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下,將這些項目模塊設計成具體的任務。例如,項目模塊“10 kV砼桿(單桿)固定式抱桿整立”的具體任務為:任務一“立桿準備”、任務二“人字抱桿整立電桿”、任務三“金具安裝”、任務四“施工驗收”。同時,又根據完成每一項任務所需的知識和技能來明確教學的知識和能力目標。例如,完成“人字抱桿整立電桿”這項任務的技能要求為:一是能較熟練完成立桿施工方案的編寫;二是能組織施工單根水泥桿;三是能利用人字抱桿起吊物品。相對應的知識為:一是砼桿結構的基本原理;二是拉線制作的相關的流程和要求;三是塔頭安裝的有關的知識;四是固定式抱桿整立的方法;五是工器具使用的知識。這樣一來,學生可以通過完成這些任務來實現項目的學習,進而完成這一課程的學習。

二、對接職業標準提升教師素質

教師是課程教學的主導者和執行者,對接職業標準的教師不能只按部就班地傳授知識,而是要扮演好一項完整工作任務的組織者、咨詢者和評價者的角色。這就要求教師始終保持靈敏的思維,學習學科前沿的知識,了解企業的運行機制,熟知企業的核心所求,除了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外,還應具備豐富的職業經驗以及團隊合作能力等。為此,對輸電線路施工課程的任課教師提出了更多的要求:(1)考取本專業中級以上職業資格證書或相關專業國際國內行業認證證書;(2)豐富企業生產實踐經歷,課程教師三年內到企業實習,頂崗鍛煉,參與企業的項目建設、技術改造等實踐活動的時間不少于6個月;(3)熟悉和善于利用國家職業標準。

三、對接職業標準完善實訓設施

輸電線路施工是一門對實踐能力要求很強的課程。為能在接近真實的環境中培養學生獲得相應的職業崗位能力,高壓輸配電線路施工運行與維護專業與企業合作建設了擁有0.4 KV-500 KV七種電壓等級線路,分立桿作業區、登桿作業區、鐵塔攀登作業區和柱上變安裝與操作業區的實訓基地,并陸續開發了基礎開挖、基礎模板安裝、桿塔的組立、導線、避雷線放線、絕緣子和金具的安裝等線路施工的實訓項目。同時,以計算機仿真技術、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依托,引進線路施工3D模擬仿真軟件,建立了虛擬實踐教學平臺作為一種有效的補充。

四、對接職業標準實施課程教學

(一)對接工作過程改革教學方式

在輸線路施工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思路和模式,創設與學生就業職業(崗位)需求相對應的仿真的教學情境,采取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實施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下面以“基礎施工”教學單元為例進行闡述。

首先,教師導入項目任務“10 kV砼桿(單桿) 基礎施工”,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析任務并制訂工作計劃:(1)建立“10 kV砼桿基礎施工”知識框架(即應解決的問題)。(2)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3)建立應解決的問題知識框架。(4)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和內容。

其次,任務實施階段,在教師的組織下,學生分組制定10 kV砼桿基礎施工”施工方案,繪制“10 kV砼桿基礎施工”施工安裝圖,并在實訓基地完成三個實訓項目:(1)砼桿單(雙)基礎分坑實訓。(2)拉線基礎分坑實訓。(3)砼桿基礎安裝并回填拉線坑。在此過程中遇到的阻礙和困難由小組成員之間溝通協商,共同解決問題,必要時教師提出合理的預判和應對的方法。

最后,教師對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總結,提出整改意見,組織各小組進行項目任務成果展示及交流評價。這種教學方式把課程的學科體系轉化為工作崗位體系,既營造了職業氛圍,又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有利于幫助學生迅速而準確地理解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

(二)對接職業要求改革考核模式

對接職業要求的課程考核意味著課程考核方式要突出職業資格標準的導向作用,要參照職業崗位任職要求,加強對學生職業技能和綜合職業本領考核,重在檢測學生完成任務的程度,以及在完成任務過程中所展示出來的敬業精神、誠信品質和創新能力等。為此,對輸電線路施工課程考核方式進行了如下改革:依據輸電線路施工崗位任職要求,以技能考核為主,建立了過程化的考核體系,知識應用占20%、技能訓練占40%、綜合技能占40%。其中,知識應用由學生自主登錄課程學資源庫完成在線測試并獲得成績;技能訓練的考核采取學生自主評價與小組協同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重點考核學生在完成技能訓練任務中的工作態度、協作意識等;綜合技能的考核采取校內專職教師和校外兼職教師(行業專家)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重點考核學生對核心技能的掌握情況。

(三)對接職業環境培養職業素養

輸電線路施工課程所對應的職業環境有4個明顯特征,即直觀、艱辛、危險、復雜。因此,在輸電線路施工課程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既要注重學生對線路施工基礎知識傳授和動手能力的培養,也要重視對學生愛崗敬業、吃苦耐勞的職業素質的培育,在實訓項目中,增加吃苦耐勞項目訓練,把職業綜合素質教育融入專業教學之中,使學生建立起對行業正確的認識,確保學生就業后能“留得住”。

【參考文獻】

[1]湯曉青.輸電線路施工[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

[2]廖素清.高職院校實現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的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4(10)

[3]萬國邦.高職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的實現路徑[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8)

[4]湯曉青,楊力.基于典型工作任務的輸電線路施工課程開發[J].中國電力教育,2009(4)

篇(4)

《電工學》是研究電磁現象及其基本規律在工程技術領域中應用的一門技術基礎課程。其任務是使學員具備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電工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員操作技能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學員后續課程、適應職業崗位要求打下扎實的基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職業技術教育下的《電工學》課程教學亟待調動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本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從幾個方面總結了提高學員學習《電工學》積極性的方法。

一、結合工作生活實例,突出實用性

生活是知識的源泉。知識的產生、發展、檢驗與深化都離不開生活實際。《電工學》是與生活實際聯系最緊密的學科之一,實用性很強。學習《電工學》要力求做到“從生活走向電工,從電工走向生活”。通過采用理論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鞏固所學知識。

在學習電阻率這一知識點時,我是這樣做的。在講完電阻率的定義、計算式之后,我告訴學員電阻率的物理意義就是衡量導體的導電性能。根據導電性的不同,將物質分為三類:導體、半導體和絕緣體。但是,聯系工作生活中的實例,單單是電線,就有很多種不同的材料,那么為什么會有這種選擇上的差異呢?選用材料的標準是什么呢?這些確實是現實存在的問題。我要求學員們從導電性、價格及質量等幾個角度進行思考。學員們開始進行討論,并踴躍發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我進行總結。

首先,從導電性能上來說,銀、銅、鋁這三者的導電性是比較好的。但是,銀這種材料是比較貴的,造價很高,所以一般選擇銅和鋁。比較銅和鋁的相關物理特性,我們發現,銅的電阻率較鋁低,即導電性較好,但是密度較鋁大,即質量較重,而且單價較高。綜合這多種因素,結合實際現象觀察,得出結論,實驗室中所用的短導線優先考慮導電性能,一般選用銅質材料;而家用電線由于耗材較多,從質量、價格上綜合考慮一般選用鋁制材料。

經過這樣一個發現現象、分析解答問題的過程,學員恍然大悟,不僅意識到這種現象的存在,而且搞清楚它存在的原因,從而由簡單的電阻率的學習拓展到生活實際中電線材料的選取,實現了從電工走向生活。

這樣就對教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學員的經驗和體驗出發,密切電工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盡可能多地聯系實際,在生活中尋找與電工學相關的內容,將知識點細化到工作生活實際中,引導學員不斷深入觀察和體驗真實的社會生活,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提高學員學習電工學的積極性。

二、加強實驗動手操作,展示趣味性

任務驅動模式下的《電工學》課程中安排了很多實訓任務,以實訓任務為牽引展開教學。理論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點都是為實訓課程做準備的,最終必將在實訓中使用和驗證。實訓課堂上,將理論知識糅合到案例中,讓學員從實例中獲取知識,在“做中學”,可以提高學員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在《電工學》課程的實訓任務中,介紹機械式萬用表時,我們講到它的基本功能有測交直流電壓、直流電流和測電阻等。電壓、電流是電路中的基本物理量,要測量其數值無可厚非,那為什么要測阻值呢?機械式萬用表的歐姆擋僅僅只有測電阻值的功能嗎?在這樣的教學情境下,我設置了這樣一個案例:拿出一捆實驗室的連接導線,告訴學員,這里面部分導線已經出現了斷裂,不能導電,要求利用萬用表來挑選出導通性良好的導線。

分析可得,選用萬用表的歐姆擋在靜態下測量其電阻值可以達到目的。中間斷開的導線,測量其阻值時,結果應該為無窮大;而導通性良好的導線,其阻值應該為一個接近于零的值。了解到這個之后,學員們紛紛動手開始測量,熟練地挑選出優質導線。

通過這樣一個動手操作過程,學員認識到萬用表的歐姆擋不僅有測阻值的功能,還能進行通斷檢測,進一步鞏固知識點,并由此引申到在檢修電器電路的時候,同樣可以用來排除故障。這樣的教學形式就將趣味性融入了枯燥的理論學習中。

此外,加強實驗動手操作,還可體現在項目制作及實際維修電器等方面。例如,根據學員課程開展實際組織科技“四小”活動,鼓勵學員多進行小發明小創造,經過這樣的一個過程,學員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得到質的提高,自然更能激發其進行后續學習的動力和信心。

三、調動課堂教學情緒,彰顯情感性

教學不僅僅是一個知識傳遞的過程,更是師生之間進行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員應該滿懷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愛學生的情感,投入教學實踐中。

學員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家庭、社會等的影響,心理會受到沖擊。這個時候,教員不能對其施加強壓,逼迫其學習,適時的心理疏導反而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員除了向學員傳授知識以外,更多地應該突破學科的限制,多進行情感交流,用“心”施教,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員,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員對未來的人生充滿憧憬和期待,鼓勵他們為夢想和希望而努力,增強學習的動力。

教學活動是一個情知相依、共存的過程,適時采用情感教學法有助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篇(5)

高職土木類專業主要培養從事建筑施工管理的專門人才,使管理者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術及技能水平。其中,土木工程測量是工程建設的主要導向技術,是土木工程技術人員從事工程建設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術。土木工程在各個階段所進行的測繪工作,工程施工過程和運營管理階段,對高層、大型建(構)筑物進行沉降、位移、傾斜等變形觀測,以確保建(構)筑物的安全,并為建(構)物結構和地基基礎的研究提供各種可靠的測量數據。因而學習并掌握土木工程測量課程的基本理論和技能是土木工程類專業學生將來從事現代工程建設的基本條件。對于本課程采用項目教學法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1.項目確定

項目教學法的特點是教師通過分析教學內容,分解教學任務,將要講授的知識蘊含于學生完成的任務之中,學生通過完成任務達到掌握所學知識的目的。將知識分解為具體的項目是核心的步驟,并且項目要能夠有效地涵蓋大綱所規定的知識點,因而分解的難度是很大的,所以我們在分解項目時應滿足以下要求。

(1)項目所涉及的知識和技能在教學大綱所要求的范圍以內;

(2)學生對所確定的項目及其結果有著較強的興趣;

(3)項目所涉及的內容是學生所比較熟悉的;

(4)項目所涉及的知識和技能、所涉及的內容符合最近發展區理論,學生通過主動探索和學習是有能力完成的;

(5)在項目完成過程中,最好能有利于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

土木類專業測量課程的主要教學任務是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測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測量儀器的操作應用,為將來從事土木施工管理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本課程具有實踐性、技術性強的特點,較為適用項目教學法。據此特點并結合教學大綱要求,可將此課程分為四個階段性的項目。具體內容如表一。

表一中的各項目是根據一定的情景導入相關的任務,讓學生分組討論,根據任務的需要去學習相關的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再進行綜合實訓。任務的完成由學生來主導,而教師則是通過引導講解的方式幫助學生學習基礎知識,通過示范操作引導學生掌握操作技能,給學生以足夠的時間去練習操作掌握所應具備的技能,進而利用所學技能完成項目中的任務。在任務完成的過程中能始終體現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教學。

2.任務實施

對于項目中的內容我們可通過情景導入、任務驅動的方式來實施,而“任務驅動”法中學生的興趣等都將直接影響到學生課堂上探究的效果。因此,任務的設計要由淺入深具有層次感,要注意學生的特點和接受能力的差異。例如我們為讓學生掌握全站儀(經緯儀)的操作應用技能可進行如下的情景、任務設置。

通過情境展示和對三個遞進式的提問的解決來完成。

情景展示:選一有高(低)電線通過的道路。

提問1:目測,電線距路面鉛垂距離(懸高)為多少?

視覺的局限性不能滿足施工或設計需要,引出利用工程測量的需要。

提問2:用什么方法可以既簡單又準確地知道電線懸高?

從電壓線上懸線繩測量出線繩長度,或找一較長木桿置于電壓線下再量出線與地面間木桿長度。

提問3:高(低)壓電線都有通電,上述方法因危及工程人員的人身安全而不可使用,這樣我們如何測量電線的懸高呢?

通過分組討論,形成共識:

①利用我們已具備的數學知識――勾股定理;

②先離開高(低)壓電線一段距離并測出已選點到電線最低處在地面上的投影的水平距離;

③測出所選點與電線最低處連線的垂直角,算出電線懸高。

歸納總結,得到全站儀的應用實質,說明全站儀的一種應用――懸高測量。

最后由學生分組去完成懸高測量。通過任務的完成,學生體會到工程需要產生了工程測量,問題推動著測量技術的發展,測量技術的發展解決了工程產生的實際問題。

從項目實施的情況來看,學生在理論學習中對問題有了一定的認識,也初步形成了計劃,但真正在任務完成的過程中卻又不知如何開始,這恰恰體現了實踐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教師不要急于指導,要讓學生獨立思考、討論;對學生的提問,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啟發式地回答問題,引導學生分析思考,進行解決問題,同時教師要關注各小組任務實施情況,及時發現指正學生在任務實施過程中的不當之處,以能夠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3.成果評價、分析總結

評價是學生對知識掌握和能力提高的重要階段,當學生完成一項任務后,教師應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反饋和評價。評價對學生探究學習有很好的約束作用,同時也會對學生的學習具有指導、促進作用。在任務完成后給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交流、討論及總結。可由學生各級組代表上臺發言,講解對新知識的理解、掌握、熟練應用情況,在任務完成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的辦法,同學間相互協作的情況;然后其它小組提問由發言小組回答,最后教師對各組情況進行點評,總結分析各組任務完成情況,表揚先進,指正不足,進而提出改進的方法及方向。總體來講,在本課程的項目教學中應重點注意以下幾點。

(1)教師在上課前要對學生有充分的了解,根據其實際情況精心設置項目中的任務;

(2)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要考慮學生的能力差異,做到分組合理,以利于教學任務的實施;

(3)在每一任務(或任務中一階段)完成后要及時總結分析,給學生一定的約束感,同時也對所學知識與技能進行鞏固與提高;

(4)對于學生的成績考核與省測繪局職業技能鑒定站聯合采用考證制,既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又具有實用性。

4.結語

土木工程測量課程的項目教學真正實現了由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向以項目為中心及以課堂為中心向以實踐為中心的轉變,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滿足學生的學習欲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使學生體驗到探索、發現、創新的喜悅,樹立了自信,增強了成就感。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指導思想,因而是較為適合高職測量教學的一種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王漢雄.《土木工程測量》教學體系改革與創新[J].礦山測量,2007,(3).

篇(6)

目前國內外材料市場發展越來越大,從事材料檢測的機構越來越多,而且材料檢測的項目也變得更加全面化、更加專業化、更加科學化,相關規范也在不斷更新中。隨著新材料的不斷涌現,相關檢測手段也在不斷更新。經過大量的調研工作,現將學生就業后可能接觸的相關檢測工作做以下總結。

1)常規建筑材料的檢測。

水泥物理力學性能檢驗;砂、石常規檢驗;混凝土強度、抗滲、配合比檢驗;砂漿強度、配合比檢驗;干粉砂漿檢驗;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檢驗;水泥基結晶防水涂料檢驗;混凝土外加劑、粉煤灰、礦渣粉、硅粉檢驗;墻體材料檢驗,包括燒結普通磚、燒結多孔磚、燒結空心磚和空心砌塊、混凝土多孔磚、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

2)土工檢測。

密度、無側限抗壓試驗、液塑性試驗、擊實試驗、瀝青路面壓實度(鉆芯法)、路面回彈彎沉。

3)節能材料檢測。

保溫板(EPS板、XPS板、聚氨醋泡沫塑料、泡沫玻璃制品、建筑用巖棉礦渣棉絕熱制品、建筑絕熱用玻璃棉制品等)檢驗;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漿料、加氣混凝土砌塊的檢驗;保溫用粘貼劑、抹面膠漿、抗裂砂漿、面磚粘結砂漿等的檢驗;增強抗裂膩子、柔性耐水膩子等的檢驗;耐堿網格布的檢驗;電線電纜截面面積和單位長度電阻值檢驗;節能錨栓抗拉拔強度(現場拉拔)檢驗。

4)主體結構檢測。

混凝土強度(回彈法、超聲回彈綜合法、鉆芯法);鋼筋保護層厚度;鋼筋保護層厚度及鋼筋間距;拉拔抗剪性能試驗。

5)防水材料檢測。

不透水性、耐熱度、可溶物含量、拉力、最大拉力時延伸率、撕裂強度、低溫柔度、拉伸強度、拉力斷裂伸長率、熱處理尺寸變化率、低溫彎折性、不透水性、尺寸偏差等。

2.建筑材料檢測實訓教學的策劃與設計

結合“建筑材料中、髙級試驗工”職業資格標準和工程施工中質量控制的要求,參照國家現行的相關標準、規范、規程,我們制定了一個實訓教學計劃,通過實訓內容的訓練,力爭使學生畢業后,能夠順利地從學生轉變為技術工人,實現校企無縫對接。實訓教學的關鍵是實訓項目的確定,教學過程和內容都要通過實訓項目來貫徹實施。為了使學生在實訓課程中能夠掌握專業的檢測工作過程,在做實訓策劃時,我們力爭做全,但是到不同的專業做教學計劃時,可以根據專業的不同需要,課時量,有選擇性的進行,要求盡可能選擇有教學價值的實用項目。在制定具體的實訓項目安排時,以基本涵蓋工程施工過程中經常遇到的檢測項目為前提,制定了上述的計劃安排,共分為9個節點,其中每個節點任務分解為方便教學實施的若干個子任務。

3.實訓教學的實施

實訓教學的實施過程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知識點講解和任務布置。教師根據實訓項目的需要,講解必要的理論知識點與操作規程,集中布置實訓項目的任務與要求,進行短時間的討論與答疑。

第二階段是學生分組操作,具體模擬檢測工作全過程進行實際操作。

第三階段是評價總結階段,根據實施過程與檢測結果,檢驗報告等進行互評,自評,總評等環節,對學生的實訓成績進行評定。在此過程中同學們能夠及時發現問題,提出整改方案。

從項目實施情況來看,學生在實訓過程中通過組員的通力合作鍛煉了團隊協作能力,通過檢測實踐提升了工作能力,在實訓報告的編寫過程中鍛煉了規范性與專業性。

對于上述的檢測項目,很少有學校同時具備檢測全面的檢測設備。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可以積極開拓校企合作單位,多種渠道與形式開展實訓項目的教學工作與考核工作。

4.結語

篇(7)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7C-0143-02

隨著輸電線路工程應用技術日異月新,企業對于輸電線路施工應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未來十五年既是電力發展的黃金時期,同時也是輸配電技術人才培養的關鍵時期。課程建設與改革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線路施工是高壓輸配電線路專業的核心主干課程之一,是一門對實踐能力要求很強的課程,其教學目標是培養該專業學生掌握架空輸電線路施工的基本知識、基本操作技能以及具備制定線路施工方案、組織輸電線路施工的能力,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及畢業后進入相應的工作崗位打下基礎。該課程教學質量的好壞對高壓輸電線路專業學生的專業素質有著重大影響。

一、高壓輸配電線路專業的工作崗位特點

高職院校高壓輸配電線路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能適應電力工業電網建設,掌握電氣、力學、電力線路等方面專業知識,具有輸配電線路的設計、施工、檢修等技能,能勝任電網企業、供用電企業和電力建設企業從事輸配電線路設計、施工、運行與檢修等專業技術工作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該專業的畢業生就業所從事的工作崗位大多為線路施工、線路施工管理、線路施工監理等,這些工作崗位具有以下五個特點:

一是現場操作性強。例如線路施工中的基礎測量、基坑開挖與混凝土澆制、組立桿塔、放線緊線、金具安裝以及線路運行與維護中的缺陷檢修,都必須在輸電線路現場進行。

二是勞動強度高、工作環境差。線路施工中一個標段線路長度可達幾十公里到上百公里,而且幾乎都在野外作業,不僅風餐露宿,還經常會面臨惡劣的天氣。

三是作業條件復雜。施工場地人員多、設備雜,例如混凝土澆制需要大量的動力設備和澆制設備,開挖桿塔基礎需要大型的挖掘設備等。

四是講究團隊合作。每項工作任務不可能一個人獨立完成,少則需要幾人,多則需要幾十人,必須分工明確且團結協作,才能順利完成。

五是安全責任重。由于線路施工屬于高危作業,不管是施工或檢修,都要有嚴格的安全措施和專人監護。

二、線路施工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從高壓輸配電線路專業的工作崗位特點來看,該專業的課程教學不能按照傳統的純理論知識講授的方式,其教學安排在突出專業理論教學的同時,應加強實踐環節的教學,既重視分析問題的能力,又強調工程能力的培養。然而在目前的線路施工課程教學中,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

由于高職院校逐年擴招,招生錄取分數線一般都不到高考總分的一半,學生的文化知識基礎偏差,特別是理工科,甚至出現“零起點”的學生;大部分學生都是被動學習,對學習提不起興趣。所以他們往往無法適應教學要求,最終陷入“學不會――無信心――不努力――更學不會”的惡性循環。

(二)學生感知知識和技能困難

當前的教學中,學生學習的主要場地局限在室內,教學手段主要使用板書或者采用圖片、器材展示等形式來加深學生的理解。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時,缺乏相應的感性認識,經常似懂非懂,對抽象的專業知識只能死記硬背,難以深入理解。因此,學生往往感覺線路施工課程“抽象、枯燥、乏味”。

(三)實訓有一定的隨意性

長期以來實訓被認為只是理論教學的一個環節,僅作為理論知識的驗證而依附于理論教學,教學質量主要看學生掌握理論的水平,這導致實訓的目的不是很明確,缺乏項目的創新,學生參與度不高。有的學生眼看手不動,不記錄有關數據,更談不上去思考,不利于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學生職業心態還有待培養,應該讓學生以一種職業者的心態去進行技能學習。

(四)教學手段和考核單一

受傳統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的影響,教師往往采用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習慣于把知識和結論直接灌輸給學生,致使學生單方面被動地聽講,難以發揮主觀能動性。另外,在課程結束時采用以筆試為主、課程進行過程中的小實訓項目報告為輔的考核模式,這種單一的考核形式很難全面地衡量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

三、基于任務驅動的線路施工課程教學設計

(一)任務驅動教學法對教學改革的啟示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它將以往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理念,轉變為以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多維互動式的教學理念;它要求“任務”的目標性和教學情境的創建,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在探索中學習,從而培養出獨立探索、勇于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因此,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實施課程的教學,符合高職教育的理念及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規律,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進而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

(二)提煉典型工作任務,設計課程教學情境

在對高壓輸配電線路專業所對應的工作崗位進行分析的基礎上,依據教育教學規律對線路施工作業全過程所需的知識點和技能點進行梳理,提煉線路施工學習任務,根據學習任務,構建學習情境而后設計課程教學情境(如表1所示)。

(三)實施以任務為驅動的項目化教學

1.任務項目導入。教師首先根據教學目標引入本次項目的內容,并對項目任務進行分析,使學生對項目有整體了解和認識,同時明確完成該項目任務可以達到的相關職業能力,讓學生做好項目任務的相關準備工作。

2.任務驅動。首先,根據班級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及項目任務的難度,進行合理分組。每個小組均設組長一名,組員4-6名。其次,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經過小組協商自主選擇角色,承擔相應的任務。再次,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對項目任務進行分析,通過小組成員討論,制定完成任務的詳盡計劃。

3.任務實施。小組成員根據制定的計劃和分工情況實施任務,對任務實施的過程中遇到的阻礙和困難,由小組成員之間溝通協商,共同解決問題,必要時教師提出合理的預判和應對的方法。

4.展示成果及評價交流。最后各小組派代表將學習成果通過電子演示文稿的方式在全班學生面前展示、交流。根據教師提供的評價依據,通過組內評價、組間評價和教師評價,對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果進行總結性評價,并將完成任務過程中積累的經驗進行交流。

【參考文獻】

[1]湯曉青.輸電線路施工[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

[2]戴士弘.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3]湯曉青,楊 力.基于典型工作任務的輸電線路施工課程開發[J].中國電力教育,2009(4)

[4]李盛林.線路施工課程建設與改革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1(21)

篇(8)

作者簡介:曾令通(1972-),男,廣西灌陽人,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講師。(廣西 南寧 530007)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西教育廳教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13JGB388)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06-0112-02

《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1]12號)指出:“高等職業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雙重屬性,以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為主要任務。”為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推行任務驅動,以工程項目為載體等“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這是增強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途徑。

項目化教學是一種以基于典型產品或服務所設計的項目為載體讓學生學會完成工作任務的課程模式,重點是教會學生如何完成工作任務,知識、技能學習結合任務完成過程來進行,能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職業能力,有利于避免任務本位課程圍繞任務教的狀況,有利于學生把握任務之間的關系,把握完整的工作過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1]

一、問題的提出

“線路理論基礎”課程主要為線路施工、運行與維護提供必要的技術理論依據,是從事該專業的技術人員不可缺少的基礎理論課程,在高壓輸配電專業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是高壓輸配電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2]“線路理論基礎”課程內容龐雜,計算量大,公式復雜,概念抽象,課程建設相對滯后,教學模式仍以學科體系為主,忽視實踐環節,大多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收效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學模式陳舊,課程內容與實際工程的脫節,缺少相應的工程項目為載體,導致在學習過程中,把各章節的內容彼此孤立,不注重其內在的聯系及靈活運用,課程內容缺乏針對性,畢業后需要花很長的時間來適應工作崗位,無法實現與企業零對接,不符合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由此可見,必須改變傳統的以“知識為本位”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興趣中求知,使學生在“教、學、做”的一體化教學模式下,提高技能的同時,把理論知識也拓展到更高的水平,使其能夠符合企業的需要和社會發展的需求。

通過將課程內容項目化改革,引入“110kV靖安輸變電工程初步設計”實例,重構“線路理論基礎”課程體系,以工程項目為載體,將理論知識貫穿于工程實踐,使線路設計來自實際而用于實際,培養學生線路設計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線路設計的興趣,實現與企業零對接。

二、項目化教學設計

1.總體目標

通過對“線路理論基礎”課程的學習,學生能運用線路設計的基本方法、理論,按照電力勘察設計企業線路設計流程進行線路初步設計,具體線路初步設計的能力。

2.課程內容設計

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通過去企業進行學習,聘請行業專家、企業代表招開座談會、講學等措施,明確企業的對線路設計職業崗位變化和人才需求情況,重構“線路理論基礎”課程體系。引入“110kV靖安輸變電工程線路初步設計”實例,以實踐應用能力培養為重點,按照電力企業線路設計流程,將以學科體系為主的課程進行項目化改造,其課程模塊及課時分配設計如表1所示。A線為課內項目,分別是:導、地線截面選擇氣象條件設計線路路徑設計導、地線機械特性曲線繪制導、地線安裝曲線繪制絕緣配合設計防雷設計桿塔設計基礎設計設計說明書編制,學生在校內實訓基地訓練。B線為課外項目,學生可到企業進行訓練。

通過對教學內容和知識結構體系進行整合和優化,把相關的教學內容溶入到項目所對應的教學情境中,其課程內容與項目融合設計如表2所示。[3]

表1 課程模塊及課時分配設計

序號 A/B線 項目名稱 工作任務 學時

1 A線

(110kv靖安線路初步設計) 導、地線截面選擇 設計導、地線截面 3

2 氣象條件設計 設計氣象條件 3

3 線路路徑設計 設計線路路徑 3

4 導、地線機械特性曲線繪制 設計導、地線比載和安全系數 6

設計導、地線的控制條件 9

繪制機械特性曲線 6

5 導、地線安裝曲線繪制 繪制導、地線安裝曲線 3

6 絕緣配合設計 選擇導線絕緣子、金具 3

7 防雷設計 測量土壤接地電阻率 3

設計導線防雷措施 3

8 桿塔設計 設計桿塔的外形尺寸 6

繪制線路平斷面圖 9

設計導、地線防振措施 6

制作桿塔明細表 6

9 基礎設計 設計鐵塔、水泥桿基礎 3

10 設計說明書編制 制作線路概預算表 3

編制設計說明書 6

小計 80

11 B線(海口獅子嶺輸園110kv輸電線路初步設計) 80

3.教學手段

按照線路設計流程,A線項目以“110kV靖安輸變電工程線路初步設計”實例在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院”)線路設計室進行實訓。依托道亨SLCAD平斷面圖處理及定位設計系統和西安思維PCAD、LCAD輸配電線路設計系統等軟件,按線路流程進行設計,加強實際工程中的應用能力,在實踐中學習理論知識。

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化教學手段,為方便學生學習,本課程建立了網站。學生可利用本課程網站的教學資源庫,隨時下載電子課件、習題庫、技能訓練項目、開放性課題等內容。利用課程網站逐步建立課程學習的教學平臺,開展網上答疑,通過郵件、論壇等網絡通訊工具可實時地與學生進行溝通,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增強教學直觀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4.教學方案

注重任務驅動,以項目為導向,推行項目化教學。每個項目學生自主完成,通過布置任務提出工程實例項目分析解決方案設計相關內容討論總結經驗講解相關知識等環節,在此過程中,學生為主,老師為輔。遇到問題采用自己解決小組解決老師提示的步驟來完成,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訓練方式和手段:布置任務;由各組選派代表(每次必須選派不同人員)用5分鐘時間匯報方案,說明組內分工情況,如有遺漏,組內其他成員可以進行補充;根據匯報情況,小組間進行相互點評方案的合理性,教師作理論指導,解決部分出現的問題;各組完善方案,教師解決各方案的關鍵問題,分析各組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作為過程考核依據;教師收取各小組的報告,并由小組代表匯報選擇結果,教師做驗收考核;教師做工作總結。

5.考核方式

每個項目按企業標準流程進行實訓,多方參與考核,注重過程評價。以項目“測量土壤接地電阻率”為例,該項目主要流程為:準備工作斷開電源接地電阻測試接線測量分析數據工作終結。團隊制訂測試方案,小組成員為操作員,小組長作為項目負責人,其他小組的組長作為監護人,教師監控整個項目的實施。項目考核由學生自評、小組評價、老師評價組成。學生自評由小組長根據本組成員參與情況完成考核,小組評價則由作為監護人身份的其他小組長來考核,教師評價側重于過程監控。這種考核方式相對客觀、公正,有助于過程評價的實施,提高了學生參與項目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教學效果。

三、改革成效

1.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通過項目化教學的實施,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嚴謹的工作作風和臨場應變能力。

2.實現學校教學過程與企業生產過程對接

課程的開發和實施都是以企業真實項目為載體,緊貼生產實際,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學生畢業后能夠很快勝任崗位工作,實現與企業零對接。

3.豐富教學資料庫

及時更新課程網站,通過上傳最新的線路設計規程及相關設計的條文說明等資料,豐富了該課程網站資源,增強了學習的時效性,達到終生學習的目的。

4.提高教學效果

項目化教學深得學生的認可,學生的評教議教從原來的90分提高到98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及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改善。

參考文獻:

[1]戴士弘.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篇(9)

鉗工實訓

鉗工是我們第一個實訓的工種,也是一個實訓工種中最累的一個工種。我們實訓的項目是做一個小榔頭,說來容易做來難,我們的任務是把一個16×16的9cm長的方剛手工挫成14×14長8.5的小榔頭,在此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導致整個作品報廢,即便是很小心,我還是因為下挫的力度稍大了一些在作品即將完工的時候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挫傷了一個導角。為了保證能交上一個合格的作品,我又重頭開始:鋸毛坯,錯毛坯,,量長度,量厚度,磨光斜面,打導角,鉆孔,攻絲,安裝,每一個步驟都要求細致入微,精益求精,每挫一下用的力度,攻絲的方向和方法都有要求,這不是憑空的規定,而是師傅們留下的寶貴經驗。經過師傅耐心的指導和自己的不斷摸索,同時借鑒了其他同學的方法,我終于有了自己加工零件的做法,在四天時間里成功做出了一個較為合格的作品,當然這個作品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因為材料有限,整個榔頭比例失調,看上去不是很美觀,但整個作品也在本組獲得了最高分。

車工實訓

篇(10)

一、課程現狀

輸電線路測量課程是“高壓輸配電線路施工運行與維護專業”的一門以實踐教學為主的課程,本課程學習的任務是明確輸電線路測量的規程、工序、測量所用的儀器和方法,在任務實施中對所遇到的問題(比如施工條件、施工數據發生變化時)能通過所掌握的相關知識和方法與相關部門及時溝通,能夠對結果和解決方法進行正確總結、對比和評價。對于施工過程常見的問題能提出正確的處理方法,同時培養學生的吃苦耐勞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目前《輸電線路測量》課程在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線路測量是線路設計和施工的基礎環節,也是輸電專業的重要實踐教學環節。但在目前的課程體系中理論教學與實習教學嚴重脫節,給學生的學習造成很大困難,同時造成了重復教學和資源浪費,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2.缺乏有效的課程資源,不利于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

3.教學手段單一,特別是沒有有效應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多媒體技術)和網絡信息資源。

4.課程考核評價體系不完善,不能對學生在知識、技能、態度三方面的學習效果進行有效的監督和評價。

因此,要改變目前的狀況,就要求要按照“工學結合,理實一體”的理念來重新設計課程,使其能符合高等職業教育的思想、理念,符合教育對象的智力類型和學習規律,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建設思路

職業能力分析,是基于特定的分析工具,在職業崗位目標指導下實施職業崗位能力分析,確定職業崗位的必要工作項目,分析行動過程(工作過程片段、工作任務片段)及其支撐知識,獲得包括完成必要工作項目所需要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全部行動知識(工作知識)。職業能力分析工具,目前常用的有工作過程分析、職業活動分析、工作崗位分析、核心技術分析、典型項目分析、典型產品分析等分析方法,即采用組織從業者、專家訪談會等形式,通過類似工作崗位寫實的方法來對工作崗位所需要的職業能力的要素(包括知識、技能、態度)進行分析。

本課程基于“輸配電線路的測定與測設”典型工作任務構建行動領域。根據典型工作任務分析工作的內容、工作任務技能要求,通過分析測量工崗位完成“輸電線路測量”工作任務所需的知識技能點,確定依據教育教學規律對所獲得的知識技能點進行梳理,提煉學習任務,根據學習任務,構建學習情境而后展開課程學習情境設計。

三、課程建設內容

1.課程調研

依據輸電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對該課程的要求,結合專業調研和專家論證,輸電線路設計測量工、輸電線路施工測量工、輸電線路運行維護測量工、配電線路測量工等多個工種涉及到“輸配電線路測量”的相關知識和技能,由此在輸電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明確了“輸配電線路測量”課程的目標定位。輸電線路設計測量工根據線路工程的規劃、規程要求選用合適的測量儀器進行線路的選線、定線、交叉跨越測量,測定線路的斷面圖,根據線路設計的結果用測量儀器測設桿塔位和定位圖;輸電線路施工測量工、輸電線路運行維護測量工、配電線路測量工根據施工圖依據測量規范用合適的測量儀器進行線路的復測、線路的桿塔基礎的測量、計算分坑數據并進行拉線基礎測量、計算線路的弧垂觀測數據、能根據地形和檔距情況選擇正確的弧垂觀測檔并能選擇合適的觀測方法進行弧垂的觀測和調整。在測量過程中按照相關操作規程正確使用、維護測量儀器,對測量過程中發現的實際問題,提出修改意見,保證線路施工的正常進行。

2.確定課程目標

課程調研是課程建設前期非常重要的環節,對于課程建設的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廣泛的調研,詳實的資料收集,細致的分析研究,充分把握電力行業和電力企業對人才在能力、職業態度、職業道德等方面的要求,同時結合專業建設的成果,即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對該課程的要求,為課程目標的確定、課程內容的選取、課程內涵的豐富提供準確有效的第一手資料。

該課程的學習目標為:學生在教師引導下,明確任務實施中的關鍵要素,借助網上資源或其它技術資料,明確輸電線路測量的規程、工序、測量所用的儀器和方法,在任務實施中對所遇到的問題(比如施工條件、施工數據發生變化時)能通過所掌握的相關知識和方法和相關部門及時溝通,能夠對結果和解決方法進行正確總結、對比和評價。對于施工過程常見的問題能提出正確的處理方法。

學習完本課程后,學生應當能夠進行線路設計測量和線路施工測量,具體包括:

(1)了解國家/行業有關絕緣架空線、架空線路相關標準和規范的能力。會資料搜集、會識、繪線路的定位圖和施工圖。

(2)能根據工程施工情況正確選擇、使用和保養測量儀器;

(3)能編制、實施工作計劃、責任書。

(4)能根據工程規劃及選線原則進行選線,

(5)能用測量儀器進行交叉跨越測量、橫斷面測量,繪制橫斷面測量圖;

(6)能測量與繪制定位圖;

(7)能根據線路的設計圖進行線路復測;

(8)能根據線路的施工圖計算分坑數據并進行桿塔基礎的測量;

(9)能根據線路的施工圖計算分坑數據并進行拉線基礎測量;

(10)能根據線路的施工圖計算線路的弧垂觀測數據,能根據地形和檔距情況選擇正確的弧垂觀測檔并能選擇合適的觀測方法進行弧垂的觀測和調整。

3.課程總體設計

根據課程調研后確定的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進行課程整體設計。首先,按照課程目標定位對已選取的課程內容進行分析梳理,確定出了7個學習任務;然后,對這6個學習性工作任務,按照先職業崗位認識后專業認識的順序進行序化確定出5個學習情境,而后展開課程學習情境設計。

4.選擇課程內容,進行課程學習情境分析

學習的內容服務于課程目標的實現,以“如何工作”為主線,在職業工作任務分析與調研的基礎上,分析清楚輸電線路測量課程對應典型工作任務“輸配電線路的測定與測設”的“工作對象”、“工具”、“工作方法”、“勞動組織”和“對工作的要求”等“工作內容”,梳理工作過程知識,結合教學要求明確工作與學習內容。

5.課程標準制定

按照課程標準的統一格式,完成該課程教學標準的編制。課程標準的內容主要包括:課程設置、課程內容和教學組織、課程資源開發、課程教學方法與手段、課程考核評價體系、實踐教學規劃與建設、教學團隊建設、課程特色與創新等方面。

四、教學的實施

輸電線路測量課程以任務導向推進教學進程,使學生掌握輸配電線路測量的基本技能和必需的分析與計算方法,能繪制線路的平斷面圖,能進行施工測量,有一定施工組織管理能力。

在課程教學中,以學校教師、企業內訓師等組成“雙師”結構課程教學團隊,根據實際情況將學習班分為人數不同的小組,每一個小組都有組長、技術員、安全員、組員,并定期輪換,把每一個學習情境當一個工作任務布置,采用基于行動導向的項目引導教學法、協作教學法、講授法、討論法、反思法、演示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在戶內,教師適量講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在戶外,教師演示并指導學生完成技能實訓。每個教學子情境都是一個工作任務,都有一個典型的工作過程,學生都會經歷“資訊(信息收集)計劃、決策(方案設計)組織與實施檢查評估(總結與提高)階段”五個階段,在計劃決策階段,我們通常組織團隊內部、團隊之間進行演講、討論,運用頭腦風暴法啟發學生思考;在操作實施階段,常常采用演示法、團體協作法進行教學;在評估階段,通常采用討論和反思法引導學生總結、分析,并提出改進意見。多種教學方法的交替使用,使得教學過程變得豐富多彩,并充滿樂趣;在整個任務完成過程中,學生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教師的作用只是指導學生收集信息、制定方案和工作計劃、組織學生進行相互檢查和評估、進行綜合評價,學生成為了學習過程的主體,自覺合理安排課內外的學習和工作任務,學習主動性、進取心大大增強。

五、課程考核評價方式設計

全面改革考核方式,考核重點放到過程考核,強調素質和能力,對學生工作過程進行評價考核,占70%,最后再進行理論知識的考試占30%。考核主要目的是調動學生的興趣、積極性、主動性,通過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實現課程目標。通過對“架空線路弧垂觀測”等5個具有實際工程背景的工作過程的學習再現,使學生既見“樹木”又見“森林”,對“輸配電線路測量”典型工作任務有了全面的認識和理解,為其又好又快地適應職業崗位需要、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六、一體化教學實踐的體會

1.以“一體化”教學改革為突破口進行職業教育的課程改革,由校企專家能手聯合組成的課程開發小組,對課程目標、定位、基本內容以及課程對應的工作任務進行分析,研究課程結構、設計學習項目、編制課程標準、策劃教學方法、開發課程教材,完成課程的各環節的教學資源建設,保證學生學習內容和工作內容的一致性,達到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

2.課程采用“理實一體,現場教學,任務驅動,學研結合”的模式進行教學改革。使職業教育與學歷教育相結合,創新了課程教學模式,考慮學生學習的興趣點和認識規律,

3.突破傳統教學方法,采用一體化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了學生組織管理的能力、團結協作的能力、吃苦耐勞的能力、形成良好職業習慣的能力,提高了教學效果。

4.以兼職培訓師為中堅,提升師資水平,按照“專業教師與技術專家相融合”的原則,聘請企業技術專家與能工巧匠,建立一支穩定的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教學能力的兼職教師隊伍。

5.全面改革考核方式,考核重點放到過程考核,強調技能和態度,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

七、結論

一體化教學模式將理論知識學習、實踐能力培養、綜合素質塑造三者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掌握某項專業技能的同時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利用企業師資及校內外實訓基地資源,給學生提供現場學習機會,縮短學生進入崗位時間,使學生真正能夠學以致用,受到學生的歡迎。

參考文獻:

[1]國家電網公司生產人員崗位培訓標準與考核標準.

上一篇: 采購職稱論文 下一篇: 道德文化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午夜看片a福利观看 | 中文字幕高潮激烈 | 三级国产黄线在线观看 | 亚洲小说少妇区图片 | 中文字幕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络 | 日韩国产二区不卡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