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經濟主要指標匯總十篇

時間:2023-09-01 16:49:4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國民經濟主要指標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國民經濟主要指標

篇(1)

分經濟類型看,10月份,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10.6%,集體企業增長7.9%,股份制企業增長14.3%,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長11.2%。分輕重工業看,10月份,重工業增長13.2%,輕工業增長12.9%。

分行業看,10月份,39個大類行業全部保持同比增長。其中,紡織業增長10.5%,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13.3%,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17.0%,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18.8%,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16.4%,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增長16.3%,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3.3%,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6.8%,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4.6%。

分產品看,10月份,503種產品中有398種產品同比增長。其中,天然原油1776萬噸,增長8.8%;發電量3329億千瓦時,增長5.9%;粗鋼5030萬噸,下降3.8%;水泥17030萬噸,增長10.5%;汽車159.3萬輛,增長23.0%,其中轎車83.7萬輛,增長20.4%。

10月份,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7.8%,比上年同月下降0.3個百分點。工業企業實現出貨值8124億元,同比增長21.6%。

二、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位回穩

1-10月份,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87556億元,同比增長24.4%,比1-9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77950億元,增長19.2%;房地產開發投資38070億元,增長36.5%。

從項目隸屬關系看,1-i0月份,中央項目投資14845億元,同比增長10.0%;地方項目投資172711億元,增長25.9%。在注冊類型中,1-10月份,內資企業投資174243億元,同比增長25.7%;港澳臺商投資6001億元,增長18.2%;外商投資6521億元,增長4.9%。

分產業看,1-10月份,第一產業投資增長17.2%,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2.3%,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6.4%。在行業中,1-10月份,電力、熱力的生產與供應業投資8992億元,增長6.4%;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投資1947億元,增長6.9%;鐵路運輸業投資5181億元,增長27.8%。

從施工和新開工項目情況看,1-10月份,累計施工項目415234個,同比增加13030個;施:[項目計劃總投資476013億元,同比增長25.7%;新開工項目280276個,同比減少13136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154270億元,同比增長23.8%。

從到位資金情況看,1-10月份,到位資金215219億元,同比增長25.6%。其中,國家預算內資金增長11.8%,國內貸款增長22.7%,自籌資金增長30.1%,利用外資增長3.3%。

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保持較快增長

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285億元,同比增長18.6%,比9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1-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5313億元,同比增長18.3%,與卜9月份持平。

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10月份,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2396億元,同比增長18.9%;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889億元,增長16.8%。

按消費形態分,10月份,餐飲收入1681億元,同比增長19.4%;商品零售12604億元,增長18.5%。在商品零售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商品零售額5382億元,增長29.6%。

四、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擴大

10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4.4%,漲幅比9月份擴大0.8個百分點。其中,城市上漲4.2%,農村上漲4.7%;食品價格上漲10.1%,非食品價格上漲l_6%;消費品價格上漲5.0%,服務項目價格上漲2.5%。分類別看,類商品價格六漲二降,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0.1%,煙酒及用品類價格同比上漲1.5%,衣著類價格同比下降1.3%,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價格同比上漲0.5%,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類價格同比上漲3.7%,交通和通信類價格同比下降0.5%,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同比上漲0.9%,居住價格同比上漲4.9%。1-10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3.0%,比卜9月份擴大0.1個百分點。

10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上漲0.7%。其中,城市上漲0.7%,農村上漲0.6%;食品價格上漲1.1%,非食品價格上漲0.4%;消費品價格上漲0.7%,服務項目價格上漲0.4%。分類別看,食品價格環比上漲1.1%,其中鮮菜環比上漲5.3%;煙酒及用品類價格環比上漲0.2%;衣著類價格環比上漲1.0%;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價格環比持平;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類價格環比上漲0.5%;交通和通信類價格環比持平;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環比上漲0.1%;居住價格環比上漲0.9%。

篇(2)

0.引言

鐵路作為國家與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在社會經濟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提高鐵路建設項目投資決策的正確性、科學性,必須對鐵路建設項目進行綜合經濟評價。通過對項目進行經濟指標的科學計算,分析和論證,提出全面的經濟結論,從而為項目決策提出結論性意見和建議。

1.基本原則

鐵路建設項目的經濟評價比較復雜,在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的情況下,應盡可能做到客觀、真實和完整,并堅持系統原則,穩健性原則,動態分析為主、靜態分析為輔的原則,定量分析為主并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原則,確定性和不確定性分析相結合的原則。

2.經濟評價指標

在進行鐵路建設項目的投資決策時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但主要的因素是建設項目的經濟效益,即建設項目投入與產出的經濟比較。經濟效益有微觀和宏觀之分。微觀經濟效益是指項目建成后給業主即投資者帶來的經濟效果。圍繞微觀經濟效果問題展開的研究工作,稱為財務評價。宏觀經濟效益是指項目建成后給國家和社會帶來的經濟效果。圍繞宏觀經濟效益所展開的研究工作,稱為國民經濟評價。

2.1財務評價指標

建設項目財務評價指標包括贏利能力指標與清償能力指標,主要包括:投資回收期、內部收益率、資產負債率等。

2.1.1投資回收期

系指以項目的凈收益回收項目投資所需要的時間,一般以年為單位。項目投資回收期宜從項目建設開始年算起,可借助項目投資現金流量表計算,項目投資現金流量表中累計凈現金流量由負值變為零的時點,便為項目的投資回收期。

2.1.2財務內部收益率

系指使項目計算期內凈現金流量現值累計等于零時的折現率,當財務內部收益率大于或等于所設定的基準收益率時,項目方案在財務上是可考慮接受的。

2.2國民經濟評價指標

國民經濟評價要用經濟內部收益率和經濟凈現值等指標來分析國民經濟盈利能力。

3.案列分析

3.1項目概況

董家口港區疏港鐵路起自青連鐵路的董家口站,終至董家口港區碼頭,全線共設董家口站(接軌站)、產業園區站(預留站)、港灣站(工業站)3個車站,正線長度14.188km。鐵路運輸貨物主要為上水礦石,到達煤炭及發送鋼材等。疏港鐵路作為董家口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港口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有利于促進青島市國民經濟的發展。

3.2基礎數據

3.2.1評價范圍

董家口港區疏港鐵路,線路全長14.188km。

3.2.2設計年度、建設期和計算期

(1)本線設計年度近期2020年,遠期2030年。

(2)建設期。

本項目擬于2015年初開工,2016年底竣工,總工期1.5年。2017年開通運營。

(3)計算期。

本項目計算期(含建設期)采用25年(2015~2039)。

3.2.3貨運量

本項目計算期內各有關年度的貨流密度匯總表,見下表。

3.2.4貨運周轉量

設計年度本線貨運周轉量見下表:

3.2.5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

(1)投資估算。

本項目總估算為181706.51萬元,每正線公里造價為12807.06萬元。其中靜態投資為166801.62萬元,建設期貸款利息5263.63萬元,機車車輛購置費9471.0萬元,鋪底流動資金170.26萬元。

(2)資金籌措及建設期利息。

本線資金籌措方式按自有資金50%,銀行貸款占50%;分年度投資比例分別為65%、35%。銀行貸款利息按5.94%計算,建設期利息為5263.63萬元。

3.2.6運營成本及營業支出

(1)運營成本。

本項目貨運成本340元/萬噸·公里,無關成本936.41萬元/年。

(2)基本折舊成本。

本項目土建工程折舊率4%,機車折舊率6%。

(3)運價率。

目前鐵路平均貨運價約為0.0975~0.12元,鑒于本項目修建鐵路投資較高,低運價難以帶來效益,而且本項目是合資鐵路,本次貨運票價按0.21元/噸·公里。其他收入占運輸收入的12%。

(4)其他。

1)稅金及附加。

鐵路建設項目的稅金及附加取運輸收入的3.24%,企業所得稅率25%。

2)營業外支出。

根據鐵路統計資料匯編分析,本項目營業外支出取10元/萬換算噸公里。

3.2.7基準收益率

鐵路建設項目的基準收益率取3%。

3.3財務評價

3.3.1財務評價報表

鐵路建設項目財務評價的基本報表主要有財務現金流量表、損益表、資金來源與運用表、資產負債表和借款還本付息計算表。

3.3.2財務評價指標分析

(1)財務內部收益率。

全部投資:稅后=3.18%。

自有資金:稅后=1.74%。

(2)財務凈現值。

全部投資:稅后=3564萬元。

自有資金:稅后=-21451萬元。

(3)投資回收期。

全部投資:稅后=19.52年。

(4)投資借款償還期。

計算結果表明,本項目借款償還期為10.89年,說明項目具有一定的借款償還能力。

(5)財務評價指標分析。

本項目全部投資的財務內部收益率為3.18%,略高于鐵路建設項目的基準收益率3%,但是自有資金財務內部收益率略低于3%,全部投資財務效益可行,自有資金略差。

3.3.3財務不確定性分析

本項目對固定資產投資、運營成本、運價和運量進行了單因素變化的敏感性分析,以確定項目的承受能力,為項目的決策提供依據。從敏感性分析可見,最敏感因素為運價,其次為運量、投資、經營成本,當各因素分別向不利方向變化20%時,財務內部收益率均低于3%的行業基準收益率,說明項目抗風險能力一般。

3.3.4財務評價結論

從財務評價的指標分析看,本項目全部投資的財務內部收益率3.18%,略高于鐵路建設項目的基準收益率3%,但是自有資金財務內部收益率略低于行業標準,若貸款比例降低或利率降低,自有資金內部收益率會轉好。本項目財務收益及抗風險能力一般。

3.4國民經濟評價

3.4.1相關參數

根據本項目研究區域經濟特點,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目標、社會投資收益水平等確定國民經濟評價基本參數。

3.4.2國民經濟效益

(1)直接效益。

包含運輸收入、回收土建資產余值、回收機車車輛余值、回收流動資金。

(2)間接效益。

包含公路轉移貨運量運輸費用節省的效益、減少交通事故的效益。

3.4.3主要指標及分析

根據以上費用效益計算值,編制全部投資國民經濟效益費用流量表,計算國民經濟評價指標:

(1)經濟內部收益率:9.93%,高于社會折現率8%。

(2)經濟凈現值:當社會折現率為8%時,經濟凈現值為33795.2萬元。

3.4.4敏感性分析

本項目國民經濟評價的經濟內部收益率指標最敏感的因素是運量,其次是土建工程投資。當運量向不利方向變化10%時,經濟內部收益率即小于社會折現率8%,說明本項目抗風險能力較弱。

3.4.5結論

篇(3)

[中圖分類號]F5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2095-3283(2012)08-0091-03

一、我國鐵路運輸生產現狀

從1876年我國第一條營業鐵路——淞滬鐵路通車至今,我國共修筑鐵路91萬公里,營運里程已居亞洲第一。2011年,我國鐵路運輸生產的主要指標都實現了大幅度的增長(見表1)。

表1 2011年全國鐵路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指標

計算單位

本年累積完成

上年同期完成

比上年同期增減

比上年同期±%

1旅客發送量

萬人

186226

167609

18617

111

其中:國家鐵路

萬人

179199

164761

14438

88

非控股合資鐵路

萬人

991

1211

-220

-182

地方鐵路

萬人

528

477

51

108

2旅客周轉量

億人公里

961229

876218

85012

97

其中:國家鐵路

億人公里

958271

872572

85698

98

非控股合資鐵路

億人公里

2297

3015

-718

-238

地方鐵路

億人公里

662

631

032

50

3日均裝車數

168663

157277

11386

72

4貨運總發送量

萬噸

393265

364271

28992

80

其中:國家鐵路

萬噸

329535

309541

19994

65

非控股合資鐵路

萬噸

41549

35641

5909

166

地方鐵路

萬噸

22179

19089

3090

162

5貨運總周轉量

億噸公里

2946579

2764413

182165

66

其中:國家鐵路

億噸公里

2763167

2593735

169432

65

非控股合資鐵路

億噸公里

169540

159072

10469

66

地方鐵路

億噸公里

13872

11607

2265

195

6總換算周轉量

億噸公里

3907808

3640631

267177

73

其中:國家鐵路

億噸公里

3721437

3466307

255130

74

非控股合資鐵路

億噸公里

171837

162087

9750

60

地方鐵路

億噸公里

14534

12237

2297

188 資料來源:鐵道部統計中心

二、相關變量選擇

(一)鐵路運輸旅客周轉量

鐵路運輸的客運指標主要是客運量和旅客周轉量。從圖1中可知,從2000—2011年我國鐵路運輸的旅客周轉量一直在增長,2011年我國鐵路的旅客周轉量為961229億人公里。因此選擇旅客周轉量作為鐵路運輸生產中客運的代表性指標是符合現實的。

圖1 2000—2011年鐵路運輸旅客周轉量變化

(二)鐵路運輸貨運周轉量

鐵路運輸的貨運指標主要是貨運量和貨物周轉量。從圖2中可知,鐵路運輸的貨物周轉量在最近10年一直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2011年達到了2946579億噸公里,故確定此作為代表性指標。

圖2 2000—2011年鐵路運輸貨物周轉量變化

樓艷萍:我國鐵路運輸生產與國民經濟的關系研究

樓艷萍:我國鐵路運輸生產與國民經濟的關系研究

三、我國鐵路運輸生產與國民經濟發展關系的理論分析

(一)國民經濟的發展為鐵路運輸生產提供資金

雖然旅客周轉量和貨物周轉量只是衡量鐵路運輸生產指標中的兩個,但卻是其中比較重要的兩個。一方面,國民經濟的發展為鐵路運輸生產提供了資金,能夠使有關部門建設新的鐵路線和改造舊線,以增強鐵路的運輸能力。鐵路運輸能力的增強,能夠提高旅客周轉量和貨物周轉量。另一方面,國民經濟的發展表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更加注重生活質量,開始考慮溫飽之外的精神生活質量的提高,隨著人們旅游意識的增強,旅游頻率的提高,增加了旅客周轉量;同時,國民經濟的發展也表明我國各地區經濟的發展,貨物流動量增加,能提高貨物周轉量。

(二)鐵路運輸生產的發展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鐵路運輸生產的發展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條件,為貨物運輸提供了有利條件,為社會的經濟活動提供提供了保證。這些都是計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的。鐵路運輸生產的發展,能夠加速貨物的流通,方便對外貿易的進行。

四、統計分析

本文以2000—2011年的數據為樣本數據(表2),在Eviews中分別對所選變量進行Granger Causality Test。

表2

年份

GDP

(億元)

LKZZL鐵路旅客周

轉量

(億人公里)

HWZZL鐵路貨物周

轉量

(億噸公里)

2000

980005

45326

137705

2001

1080682

47668

146941

2002

1190957

49694

156584

2003

135174

47886

172467

2004

1595868

57122

192888

2005

1836185

6062

20726

2006

2158839

66221

219544

2007

266411

72163

23797

2008

3152747

77786

251063

2009

3414015

78789

252392

2010

403260

87622

276441

2011

471564

96123

294658

檢驗結果如下:

(一)GDP與LKZZL的關系

Pa irwise Granger Causality Tests

Date:04/25/12 Time:15:51

Sample:2000 2011

Lags:2

Null Hypothesis:ObsF-StatisticProb.

LKZZL does not Granger Cause GDP1000787309254

GDP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KZZL02962607558

圖3 GDP與LKZZL的因果檢驗

從圖3中,09254表明拒絕HWZZL不是GDP的原因的概率,07558表明拒絕GDP不是HWZZL的原因的概率。根據Granger Causality Tests的理論,P值都大于001,不能判斷GDP與HWZZL是否存在因果關系。

(二)GDP與HWZZL的關系

從圖4中,06118表明拒絕HWZZL不是GDP的原因的概率,02625表明拒絕GDP不是HWZZL的原因的概率。根據Granger Causality Tests的理論,P值都大于001,說明不能判斷GDP與HWZZL是否存在因果關系。

Pa irwise Granger Causality Tests

Date:04/25/12 Time:15:32

Sample:2000 2011

Lags:2

Null Hypothesis:ObsF-StatisticProb.

LKZZL does not Granger Cause GDP1005430206118

GDP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KZZL17686102625

圖4 GDP與HWZZL的因果檢驗

總之,根據上述的格蘭杰因果檢驗,可知鐵路運輸生產能力的發展與國民經濟的發展之間并不一定存在因果關系。由于鐵路運輸能力的衡量指標還有很多,選取其中的兩個指標進行分析可能存在片面性,但是這一結論還是有一定理論基礎的。因此,不要片面地認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同時,鐵路運輸生產能力一定能夠發展。

[參考文獻]

[1]Jose AGomez-Ibanez,John RMeyer走向民營化——交通運事業民營化的國際經驗[M]曹忠勇譯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0

篇(4)

現代物流業是在信息技術和現代管理方法的基礎上,通過對傳統的儲運資源整合而形成的一種新興產業形態,物流業與國民經濟各領域都有密切的關聯,已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現代物流業總體規模快速增長,服務水平顯著提高,發展的環境和條件不斷改善,推動著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物流業對經濟的貢獻率加大

表1顯示:1991-2007年物流業對GDP增長的拉動力一直處于較高的水平,并且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物流對GDP的拉動力指標從1991年的6%增加到2007年的7.71%。從1991年到2007年的數據可以看出,物流增加值和GDP的增長變化狀況基本一致,在此階段,二者都處于較快增長的階段,其中,1994年和2005年是我國物流發展最快的兩年,這兩年的物流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28.13%和40%,這兩年也是我國GDP增長最快的兩年,GDP分別比上一年增長35.26%和33.16%。

國民經濟的發展需要現代物流業的支持

從表1看,1991年以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GDP年均增長約10%,其中物流業功不可沒。1991年至2007年,全社會物流總額從3.02萬億元上升到75.2萬億元,增長了24.1倍,年均以22.3%的速度遞增,大大高于同期GDP16.5 %(按現價算)的年均增長速度。“十五”期間,中國社會物流總額達158.7萬億元,比“九五”時期增長了近1.4倍,年均增長23%。2004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達38.38萬億元,同比增長29.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9個百分點,是近十年來增長最快的一年,2005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達48.1萬億元,同比增長25.2%,增幅雖比上年有所回落,但仍呈快速增長態勢。2007年全國物流業增加值1.7萬億元,同比增長20.3%,全國社會物流總額為75.2萬億元,同比增26.2%,增幅比2006年提高2.2個分點。2008年上半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43.29萬億元,按現價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28.1%,增幅同比提高2.5個百分點。1991年到2007年,國民經濟發展對物流的依賴程度明顯增大,物流需求系數從1991年1.5增加到2007年的3.0,即1991年我國每單位GDP產出需要1.5個單位的社會物流總額來支持,而到了2007年,我國每單位GDP產出則需要3個單位的社會物流總額來支持。

現代物流業和國民經濟高度正相關

根據1991-2007年GDP和社會物流總額統計數據繪制被解釋變量y(GDP)與解釋變量x(社會物流總額)相關度散點圖,如圖1所示。

從圖1可以看出,GDP和社會物流總額之間高度線性相關。使用SPSS11.5進行相關分析的結果顯示,GDP和社會物流總額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990,進一步確認兩者高度相關。

查相關系數檢驗表得知:r0.01(15)= 0.606

這說明在顯著性水平0.01下,GDP和社會物流總額之間的線性關系是顯著的。據此可以構建線性模型:Y=a+bx,其中,a與b是待估計參數,x為我國社會物流總額,y為我國GDP。

運用SPSS11.5統計軟件對表1數據進行回歸分析,估算出參數a和b的值:a= 2.843,b=0.306,于是得到回歸方程:Y= 2.843+0.306x,R2=0.980。

該結果說明,我國物流總額每增加1萬億元,GDP增加0.306萬億元。其中GDP變異的98%可以由社會物流總額的變異來解釋。

但是回歸方程Y=2.843+0.306x是否能真實地反映GDP和現代物流之間的關聯度,能否合理解釋現代物流對經濟增長的作用,還需進一步的驗證。因此有必要對回歸結果進行方差分析,分析結果見表2。

回歸結果方差分析顯示,F檢驗的顯著性概率為0,即檢驗假設“H0:回歸系數b=0”成立的概率等于0,從而應該拒絕H0,說明回歸效果極為顯著。模型Y=2.843+0.306x可以用來描述現代物流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作用。

綜上,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對于促進國民經濟穩定、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所以,我國應致力于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物流競爭市場,形成可控與自由運作的現代物流機制,降低物流成本;進一步推進物流信息化;積極推廣先進適用的物流技術;努力推動第三方物流的發展;加快物流亟需人才的培養,為物流產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促進我國的物流產業不斷成長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懷政.全球物流管理[M].中國物資出版社,2006

篇(5)

一、國民經濟評價的含義

國民經濟評價是項目經濟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按合理配置稀缺資源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采用影子價格、影子工資、影子匯率、社會折現率等分析參數,從國民經濟全局的角度出發,考察項目的經濟合理性和在宏觀經濟上的可行性。

國民經濟評價的目的是把國家有限的各種資源(包括資金、外匯、勞動力、土地和自然資源等)投入到國家和社會最需要的項目中,并使這些可用于投資的社會有限資源能夠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以取得最大的投資效益。

二、國民經濟評價的意義

國民經濟評價用全局的、長遠的觀點分析項目的盈利,有利于國家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因此,國民經濟效益評價對于重大工程項目的投資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概括地說,對投資項目進行國民經濟評價有如下四個方面的意義。

(1)有利于國家有限資源的合理流動與優化配置。運用國民經濟評價方法對投資項目進行評價能夠對資源和投資的合理流動起到導向作用。人口以及消費欲望的不斷增長,國家資源卻是有限的甚至是稀缺的,僅從財務角度來評價項目得失已經無法正確反映資源的利用是否合理。國民經濟評價中采用了影子價格和社會折現率。影子價格不僅能起市場信號反饋的作用,而且是在資源最優分配狀態下的邊際產出價值,因此能夠對資源合理分配加以引導,達到宏觀調控的目的。任何行業,都采用統一的社會折線率,可以使投資最終流向投資效率高、資金回收比率大的行業或者生產部門,這肯定會促進資金的高效利用,一直和淘汰某些不適宜的產業和某類項目的建設與存在,使社會整體效益提高。

(2)能夠真實反映項目對國民經濟貢獻的需要在我國,不少商品的價格,不能反映價值,也不反映供求關系,即所謂的“價格失真”。在這樣的條件下,按現行價格來考察項目的投入或產出,不能確切地反映項目建設給國民經濟帶來的效益和費用。通過國民經濟評價,進行價格調整,運用能反映資源真實價值的價格,來計算建設項目的費用和效益以便得出該項目的建設是否有利于國民經濟總目標的結論。

(3)國民經濟評價是投資決策科學化的需要。這種科學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有利于引導投資方向。運用國民經濟評價的相關指標以及有關參數,可以影響國民經濟評價的最終結論,進而起到鼓勵或抑制某些行業或項目發展的作用,促進國家資源的合理分配;②有利于抑制投資規模。當投資規模過激時,會引發通貨膨脹,這時通過適當提高折現率,控制一些項目的通過,從而控制投資規模;③提供了公平的比較基礎。由于國民經濟評價不僅統一采用評價價格體系——影子價格,而且采用統一的評價參數——通用參數(影子匯率、影子工資、社會折現率)。這樣,就使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投資項目,在經濟評價中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使其互相之間在校以上、效益費用上具有可比性。這種橫向可比對于宏觀上選擇最優投資方向是十分有益的。

(4)對公益性項目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公益性項目主要指政府為社會、國家和公眾利益而投資興辦的非贏利項目,包括交通運輸、郵電、水利等生產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教育、科學、衛生、體育、氣象等社會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城市交通、能源動力、城市列出啊等公共事業項目。這類項目一般以謀求社會效益為目的,由政府作為投資、興辦主體而由大眾受益,并且這類工程一般具有規模大、投資多,受益面廣,服務年限長,影響深遠等特點。顯然,對于公益性項目如果只做財務評價會導致錯誤的結論。因此要以國民經濟評價作為評價的主要依據,把對國家和社會的效益放在首位。

國民經濟評價的主要工作包括:識別國民經濟的費用和效益、測算和選取影子價格、編制國民經濟報表、計算國民經濟評價指標并進行方案比較選擇。

三、國民經濟評價的步驟

對于一般工程項目,其主要步驟如下。

(1)效益和費用范圍的調整。主要是剔除已計入財務效益和財務費用中的國民經濟內部轉移支付,并識別項目的間接效益和間接費用,盡量對其進行定量計算,不能定量計算的,則應作定性說明。

(2)效益和費用數值的調整。主要是對固定資產投資、流動資金、經營費用、銷售收入和外匯借款等各項數據進行調整。

(3)分析項目的國民經濟盈利能力。編制國民經濟效益和費用流量表(全部投資),并據此計算全部投資的經濟內部收益率和經濟凈現值等指標;對于使用國外貸款的項目,還應編制國民經濟收益費用表(國內投資),并據此計算國內投資的經濟內部收益率和經濟凈現值等指標。

(4)分析項目的外匯效果。對于產出物出口或替代進口的工程項目,應編制經濟外匯流量表和國內資源流量表,并據此計算經濟外匯凈現值、經濟換匯成本或經濟節匯成本等指標。某些工程項目,例如社會公益項目,也可以直接進行國民經濟評價。其主要步驟如下。

篇(6)

能源綜合平衡統計是能源統計工作的高級階段,它全面系統地反映一定時期內能源的資源開發、加工轉換、輸送、分配、儲備、使用的整個能源系統流程的全貌,反映能源系統內各運行環節的特征以及相互之間的聯系,反映能源經濟運行中所形成的總量、速度、比例、效益之間的制約和平衡狀況。

能源消費統計主要指標

能源消費總量,指一定地域(行政或地理區域)內,國民經濟行業和居民家庭在一定時期消費的各種能源的總和。一般情況下,行業、企業范圍內所消費的各種能源的總量,稱作綜合能源消費或能源消費總量。能源消費總量在消費環節上包括終端能源消費量、能源加工轉換損失量、能源運輸和管理過程的損失量;在能源類別上包括全部化石能源,以及作為能源使用、作為商品流通并使用的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其計算公式:

能源消費總量(標準煤)=終端能源消費量+加工轉換損失+其他損失量

單位GDP能耗,即一個國家或地區生產(創造)一個計量單位(通常為萬元)的GDP所使用的能源,也稱作萬元GDP能耗。該指標由能源消費總量和GDP兩項指標構成,且同時受這兩項指標的影響。該指標是反映能源消費水平和節能降耗狀況的主要指標。用公式可以表示為:

能源消費總量是實物量指標(能源的標準單位是以能源發熱量為折算基礎的綜合計量單位,與通常使用的實物量單位具有同質性),以噸標煤為單位,其核算范圍既包括全部三次產業的生產、經營及其他活動用能,也包括居民生活用能。

GDP是價值量指標,而價值量指標(現價指標)在統計比較中往往受價格變動的影響。為了保持單位GDP能耗在各個報告期的可比性,計算公式中的GDP指標必須使用可比價GDP,以萬元為單位。

單位產品能源消耗,指生產一個計量單位的產品(或完成一個計量單位的工作量)所消耗的能源量。

篇(7)

2經濟評價方法及應用

公路建設項目經濟評價主要包括國民經濟評價和財務評價兩個方面,通常以國民經濟評價為主。

2.1國民經濟評價

國民經濟評價是從國家利益和社會發展的整體角度出發,分析項目的效益與費用,進而計算項目所在區投入與產出的影子價格。

2.1.1經濟費用計算

公路工程項目的經濟費用,是指國民經濟為項目所付出的代價,主要包括建設期費用和運營期費用。建設期經濟費用即公路建設費用,如設備器械購置費、建筑安裝工程費、預留費用等;運營期間經濟費用包括公路養護費用、大修費用、交通管理費用以及國外貸款利息等。公路建設項目經濟費用的測算是依據建設費用的土地、建筑材料等的影子價格作出相應的調整。

2.1.2經濟效益分析

公路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是指建設項目對國民經濟所作出的貢獻,分為直接效益和間接效益。間接效益是項目在運輸領域外為經濟帶來的利益,通常很難量化,常作定性描述。因此,在進行經濟效益計算時,一般只計算直接效益,主要包括公路經濟效益,貨物、旅客在途節時的價值效益,減少交通事故的效益,以及效益動態流量等。以上這些效益可以在國民經濟評價中的相關模型為依據進行計算得出。

2.1.3國民經濟評價指標

通過對建設項目經濟效益費用的計算,可以得出效益費用流量表,進而計算出國民經濟評價的主要指標,其主要采用的評價指標有4種:

1)經濟內部收益率EIRR:公路建設項目的經濟凈現值等于零時的折現率,它是反映建設項目對國民經濟凈貢獻的相對指標;

2)經濟效益凈現值ENPV:公路建設項目評價期以內各年的凈效益折算到開工前一年末的現值之和,它是反映建設項目對國民經濟凈貢獻的絕對指標;

3)經濟效益成本比EBCR:項目計算期內各年效益的現值總額與各年費用的現值總額之比;

4)經濟投資回收期EN:當凈現金流量折算值和為零時,該年距項目評價期的年數。一般地,經濟內部收益率越高,經濟效益凈現值越大,經濟效益成本比也越大,方案就越優化;而經濟投資回收期越短,資金回收的能力越強,因而抗風險能力越大。

2.2財務評價

財務評價是在國家現行財稅制度及價格體系下,從項目投資主體的收支效益的角度分析,評價項目的財務盈利能力及清償能力,以此分析建設項目的財務可行性。一般來說,只有收費的公路項目才需進行財務評價。

2.2.1財務費用估算

公路工程建設項目的財務費用包括建設期費用和運營期間費用。建設期的費用估算要依據建沒部、交通部及相關部門制定的關于投資估算的規定和方法。運營期間的費用應根據道路等級和道路管理部門的配置,合理安排養護費用、大修費用,合理確定各年管理費用,從而提取一定的稅金。

2.2.2財務收入估算

公路建設項目的財務收入,絕大部分來自于運營期的車輛通行收入費,還有小部分是開發性配套設施的營業收入及路邊廣告收入等。因此,確定合適的收費標準和合理估算項目運營間的交通量有著重要意義。在確定收費標準時,主要考慮道路使用所得的收益、公路建設費用的投資利率、道路使用者的負擔能力以及最小回收期等因素。

2.2.3財務評價指標

主要的財務評價指標包括財務內部收益率FIRR、財務投資凈現值FNPV和財務投資回收期FN,來確定項目財務評價是否可行。

2.3敏感性分析

篇(8)

作者:姚峰

世界財政經濟統計,顧名思義,就是對世界各國或國家集團的財政經濟現象的數據進行搜集、整理、分析。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政策的貫徹執行,我國與世界各國財政經濟方面的交往越來越多,很有必要重視和加強這方面的統計工作。下面結合我們的工作實踐談談進行世界財政經濟統計的體會。

一、翔實的資料是進行世界財政統計的基礎。進行世界財政經濟統計,并使這種統計成為對領導決策有益的東西,就必須做到資料全面、系統、真實可供統計的資料,主要來源于各種公開的、內部的、國際的、國內的、歷史的、現在的以及預測未來的書刊。由于書刊資料浩如煙海、紛紜繁雜,就使得世界財政經濟統計工作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完成,而要求我們做有心人,隨時注意搜集、剪輯資料,并按國民經濟和財政經濟進行分類整理。為了使領導了解一國的經濟全貌,要注意選用一些能反映其經濟實力,又能與其他國家對比的綜合性指標,如國民生產總值、國民收入及其增長率等。對財政資料,要注意搜集預、決算數字,這是衡量一個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主要指標。

二、完整、準確的統計數據是進行統計分析的前提。經過搜集、整理得到的大量的數據資料,因其來源不同,往往是零散的、互不相關的,有些數據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要使統計分析科學、嚴謹,還必須對這些數據資料進行鑒別、加工:首先要弄清其指你體系、口徑和計算方法。如東、西方國家計算國民收入的方法就不同。前者采用的是物質生產體系,后者采用的是國民帳戶體系。由于二者的指標體系不同,概念上有區別,口徑也不一樣,在進行比較時,就得換算。對財政方面的數字,還要弄清該國的財政管理體制、預決算制度、收支統計口徑等。第二,將選定的統計指標進行排隊,弄清每一個指標、每一個數據的涵義。在通過搜集而得到的材料中,往往既有相對數,又有絕對數,所以,還要根據需要和可能進行必要的加工和計算。最后,將有關統計數字繪成統計圖表。

三、作出有理有據的統計分析,是進行世界財政經濟統計的最后環節。為了方便決策部門運用世界財政經濟統計資料,在完成數字統計、繪表以后,還要用一定的統計分析方法進行分析、歸納。對比分析法,是我們進行統計分析常用的基本方法。通過對一個國家或國家集團不同時期的經濟政策、財政政策及其給經濟、財政帶來的各種不同的后果進行對比分析,找出其國民經濟和財政發展中成功之處和存在的問題,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供決策部門參考,是我們進行世界財政經濟統計的目的。

篇(9)

國民經濟核算是以整個國民經濟為對象的宏觀經濟核算,它對社會再生產全過程進行系統的計算、測定和描述,從數量上反映國民經濟運行狀況及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生產、分配、交換、使用各個環節之間以及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的內在聯系。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是指國家或國際組織為國民經濟核算而制定的核算標準和規范,是全面、系統反映國民經濟運行的數據體系。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是為更好地進行宏觀經濟監測,評價經濟運行的總體態勢而建立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四類主要指標:

一是反映國民經濟發展總量和結構狀態的指標。包括國內生產總值、一二三次產業增加值、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和進出口需求,以及產業結構、地區結構、收入分配結構、財政收支、就業狀況、價格總水平等等。

二是反映國民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的指標,包括行業利潤、資金能源利用效益、勞動生產率等等。

三是國民經濟資金狀況的指標,包括貨幣供應量、資本市場交易狀況、銀行間資金拆借市場狀況、外匯市場運行狀況等。

四是反映國際經濟環境的指標,包括世界經濟增長狀況、世界貿易和資本流動狀況,以及主要商品市場運行狀況等。

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主要內容,主要包括:國民收入帳戶、投入產出表、資金流量表、國際收支平衡表、政府財政收支平衡表和貨幣概覽等。

1、生產總值核算介紹

社會生產總值(也稱社會總產出)是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間內(一年、季度)生產活動的價值總和。由于生產過程中存在生產要素的相互投入,社會生產總值存在重復計算的問題。社會生產總值的計算:全社會生產n種商品,第i種商品的產量為Qi,商品價格為Pi,那么第i種商品的產值就是Qi*Pi,所有的商品產值的總和就是社會總產值。在實際統計中,往往按產業部門計算社會總產值。

國內生產總值是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間內(一年、季度)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由于扣除了中間投入,國內生產總值不存在重復計算問題,是世界各國核算的主要內容。國內生產總值可以按生產法、收入法、支出法核算。

把各種產品的產值扣除原材料(也稱為中間投入)的價值,就是產品的增加值。所有產品的增加值之和就是國內生產總值。在實際統計中,按產業部門計算增加值。如第一產業:農業(包括林業、牧業、漁業等)。第二產業:工業(包括采掘業、制造業、自來水、電力、蒸氣、熱水、煤氣)和建筑業。第三產業:除第一、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各業。由于第三產業包括的行業多,范圍廣,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第三產業可分為兩大部門:一是流通部門,二是服務部門。具體又可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次:流通部門,包括交通運輸業、郵電通訊業、商業飲食業、物資供銷和倉儲業;第二層次: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包括金融、保險業,地質普查業,房地產、公用事業,居民服務業、旅游業、咨詢信息服務業和各類技術服務業等;第三層次: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包括教育、文化、廣播電視事業,科學研究事業,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事業等;第四層次:為社會公共需要服務的部門,包括國家機關、政黨機關、社會團體,以及軍隊和警察等。

——生產法國內生產總值:增加值=總產出—中間投入。各產業部門增加值合計為國內生產總值。

——收入法國內生產總值:按生產投入的資源、固定資產、勞動等要素貢獻計算。國內生產總值=勞動者報酬+固定資產折舊+稅收+營業盈余+資源租金。

——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按收入以后的支出去向統計的國內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投資+消費+凈出口。消費按消費主體區分為城鎮居民消費、農村居民消費、政府消費。

2、我委測算中主要考慮的因素

多年增加值率:統計部門計算當年價是在固定統計指標框架、指標體系范圍內,根據相應的產值、增加值統計辦法匯總而成。速度是根據可比價格(在90價基礎上調整)計算總量后對比測算得來。我委因無相應的統計指標來源,對GDP及其構成的測算只能抓住工業、農業、投資、消費等關鍵指標進行。首先考慮多年平均增加值率。即利用統計公布或部門預測的各行業產值以增加值率計算相應的增加值,如:一產增加值率一般掌握在60%~62%幅度內;二產中,工業增加值率掌握在40%左右,建筑業增加值率掌握在12%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第三產業中除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用增加值率參照計算外,其余主要根據行業發展狀況用增長速度測算。貿易餐飲業的增加值率掌握在45%左右。各縣的情況可能有所差異,具體的增加值率要根據本地的統計資料進行計算。如:第一產業增加值率=第一產業增加值/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率=工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值;建筑業增加值率=建筑業增加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

行業發展速度:除按增加值率測算外,行業發展態勢及其產值發展速度又是一重要測量指標,以保證產值與增加值增減相一致,正確反映客觀經濟發展狀況。主要方式為一產、二產按增加值率方法分別計算出增加值后,對照農業、工業、投資增長速度調整平衡;三產當前更多是以速度測算。

物價指數:我委對GDP的測算大多數是測預期數、當年價格數,其測算必須考慮物價指數。計算公式為:現價生產總值=基期生產總值×(1+增長速度)×物價指數。反過來,可測算增長速度。

其他考慮的幾個比例關系:規模工業增加值約占全部工業增加值的67~70%;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約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70%~72%。各縣的實際情況也有差別,要通過歷史統計數據進行計算。

進行必要的預測結果校驗:經濟指標間存在一定的恒定關系。如國內生產總值、第一、二、三產業的增加值和增長率之間存在以下關系:地區生產總值=第一產業增加值+第二產業增加值+第三產業增加值;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基期第一產業的比重×第一產業增速+基期第二產業的比重×第二產業增速+基期第三產業的比重×第三產業增速;同樣三次產業的預測數據也可通過類似關系進行校驗。

貢獻率的測算:投資貢獻率=投資增量/GDP增量;消費貢獻率=消費增量/GDP增量;三次產業對經濟總量的貢獻率也可根據上述計算方法類推。

二、主要經濟運行分析方法及實踐運用

1、主要經濟運行分析方法

在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基礎上,需要對所獲得的數據信息進行加工整理,并得出相應的結論。常用的一些具體分析方法有:

實證分析和規范分析。實證分析不帶有價值判斷,主要是陳述事實,討論經濟運行怎么樣;而規范分析則帶有價值判斷,主要討論經濟運行應該怎么樣,可能與經濟現實本身無關。經濟分析更大程度上傾向于實證分析,但是也包含了規范分析的內容。例如,在分析經濟增長過程中,第一、二、三產業的增長速度本身是實證分析,但是在評價這種增長速度是快還是慢的時候,則帶有了價值判斷的色彩,而在進一步分析三次產業結構合理與否的時候,則更多帶有價值判斷的傾向。

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所謂靜態分析,也稱為均衡分析。所謂均衡,是所分析的經濟系統內各個變量經過彼此之間的調整后,在外部條件不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各變量之間的關系維持穩定。而靜態分析或均衡分析則是指不考慮時間變動,僅對各變量之間的穩定關系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動態分析,則是探索經濟變量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規律。這在經濟監測中,是最為常用的一種方法。經濟在運行過程中,往往不是處于均衡狀態,而經濟變量隨時間變化的程度和趨勢,則是經濟監測中所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通常的增長率分析,就包含了動態分析的成分。

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定性方法,是指在經濟監測過程中,對經濟變量或經濟事件的給出性質變化的判斷。如對投資狀況,給出的判斷是平穩增長,或者是加快增長。定量方法,是指在經濟監測過程中,對經濟變量或經濟事件給出具體的度量,如2006年我市投資為223億元,這就是從數量上說明了投資的規模,或者說投資增長15%,這也從數量上界定了投資的增長率。

2、經濟運行分析實踐

如何分析好經濟形勢,寫好季度經濟運行分析材料,是發改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現結合我委工作實際,將一些經濟運行分析的體會總結如下。

第一,總供給方面,從三次產業分析支撐經濟增長的因素。

首先對經濟發展不同階段的特征要有一個初步了解。三次產業的劃分就是根據人類社會生產活動歷史發展的先后順序作出的,是人類對社會發展認識不斷提高的產物。因此,對應的發展階段也有三個。一是農業經濟時代。人類從依靠陽光、水、土地,自然界的植物、動物到種植狩獵,以自己的體力從事簡單的勞動,最后到馴養家禽家畜來繁衍后代,來發展自然經濟。農業時代的生產比較弱,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十分的緩慢,主要是依靠農業勞動以及其他的手工勞動發展生產。二是工業經濟時代,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帶來了經濟的產業革命,人類進入了工業經濟的時代(從英國工業革命起始到現在為止大致上300年左右的時間)。主要表現在以工業為主導的第二產業產值在社會總產值中占有絕對優勢,生產力快速發展,勞動生產率極大提高,物質財富日益豐富,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大為改觀,人們的生活水平已逐步由初期解決溫飽向中后期的發展型邁進。目前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即處于這一階段。三是后工業經濟時代,隨著技術進步和勞動生產率的進一步提高,只需要少數勞動力從事第一、二產業就可以創造人類生存發展所需的物質生產生活資料,大量的勞動力從一、二產業中轉移出來,從事各種各樣的服務行業,服務業作為一大產業逐步取代第二產業成為經濟社會中的主導產業,人們的生活也由發展型向享受型邁進。如今的發達國家基本處于這一階段。

如何進行具體的分析:第一產業,一是要把握氣候情況和農業生產的季節性特征。二要看結構調整形成的新增因素,如優質農產品種植面積的增加,畜牧業發展的情況以及農業產業化推進情況等。三要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及其對農業生產所發揮的作用。

第二產業,主要分析工業運行的情況,一要看規模工業增加值的增長情況,可分輕重工業或行業進行分析;二要看重點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從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和產銷率來反映;三要看是否有新增生產能力、市場狀況是否有利于擴大生產以及煤電油運資金等生產要素供需情況。

第三產業,主要分析交通運輸、住宿餐飲、商貿流通等行業的發展形勢,近年來旅游業發展勢頭較快,可對其詳細分析。

第二,總需求方面,從投資、消費分析拉動經濟增長的因素。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著力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努力實現消費、投資、進出口相協調,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表明投資、消費、凈出口的協調和相互促進,對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從需求角度來分析經濟增長,投資、消費是內需,凈出口是外需,三者被經濟學界稱之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按照三大需求口徑來看,我國近十年的經濟增長格局具有突出的“投資打頭、消費殿后”的特征。這種投資拉動型經濟增長格局的形成是由我國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決定的,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加快必然帶動投資增長,具有其客觀必然性。但投資增長不是無限制和無止境的,同時,由于市場需求旺盛,也容易產生盲目擴張,投資過快增長,將帶來資源環境難以支撐等一系列問題。因此,我們在分析三大需求時,應當積極地去關注國家宏觀政策的變化和經濟發展的趨勢。如本輪國家宏觀調控,主要目的是要抑制固定資產投資的過快增長,其特點又是結構性的調控,不搞“一刀切”。對于農村、西部和社會事業等薄弱環節要加大投資力度;對于適應工業化、城鎮化加快和結構優化升級需要的投資,要保持一定的規模,進一步提高投資效益;而對產能過剩行業和盲目低水平的擴張則要嚴格控制,以期達到平衡供給與需求之間的關系。因為投資需求不是最終需求,項目建成后將形成新的供給能力,如不適當予以調控會導致供求關系的嚴重失衡,不利于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運行。

從我市來看,主要是分析投資和消費兩大需求,具體講:投資主要監測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這一指標,包括總量和增速。一是從投資性質看,分基本建設、更新改造和房地產開發三類。二是從投資來源看,分財政資金、銀行貸款和其他資金。三是從重點項目實施情況來分析。

消費主要監測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這一指標,包括總量和增速。一要看消費能力是否提高,二要看消費預期如何,三要看消費環境是否有所改善,四是看有沒有新的消費熱點形成。

篇(10)

摘要: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現,房地產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自身增長對國民經濟持續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當其發生較大波動時會致使國民經濟同樣發展較大振幅,所以國家應針對性的對房地產經濟進行控制,使其在平穩發展的同時創造更多的經濟利益,以此保證社會正常發展和國民經濟生活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房地產經濟;中國;國民經濟

前言:

近年來雖然國家對房價進行了適當的控制,但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房地產業一直處于較活躍的狀態,而房地產經濟以房地產業為核心,是與其相關的生產、開發投資、消費等經濟活動所產生的經濟關系,是房地產經濟關系與其自身生產力的結合體,由此可見房地產經濟是我國的國民經濟的組成部分,其自身波動對國民經濟的增長必然會產生影響。

一、房地產開發投資對中國國民經濟增長的作用

房地產開發投資即房地產業所有開發法人單位所投資開發的房屋建筑物、配套基礎服務設施及相關的土地開發工程及土地購置等方面的資金支出,每一方面根據具體的房地產用途及功能又可以細分,目前統計調查法是房地產開發投資主要采取的辦法,由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包括某時間段內社會建造和購置的固定資產超出500萬元以上的費用,所以房地產開發投資是其組成部分,據相關資料顯示1986年至1995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由3.2%上升至15.7%,處于快速增長的態勢,1996年至2000年雖受到國家政策的影響,但在短暫下降后仍出現明顯的上升趨勢,恢復至15%,截止2014年其比重一直穩定在17%左右,而其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發展的貢獻率雖在1986年至1996年由7.7%下降至負值,但1996年以后貢獻率迅猛提升,至1999年達歷史最高峰值33.8%,近年來雖受金融危機影響,但仍有快速回轉的趨勢,所以其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間接計算,可以發現其對國民經濟增長也有重要意義[1]。

二、房地產生產對中國國民經濟增長的作用

房地產生產主要指房地產業及其相關行業的生產活動,據我國行業分類標準顯示,房地產業主要包括以房地產為對象的開發經營、物業管理、中介、自有經營及特殊房地產五方面主體的生產活動,其每方面又可根據自身的性質及規模進行細分,屬于我國的第三大產業,而房地產生產增加值是我國國民生產總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我國居民居住水平的重要標準,由于居民自有住房和租賃住房之間的比率在同一國家不同時期及不同國家同一時期具有較大的差異,所以在針對房地產增長值計算時應結合居民自有住房服務的總產出和其實際的增長值等數據,增長值可直接由參與房地產生產活動的主體的具體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余疊加計算獲取,而居民自有住房主要由其虛擬折舊決定,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城鎮住房折舊率在2%左右,農村在3%左右,而經計算可以看出近年來房地產生產增長值一直處于快速提升的狀態,而且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也呈上升趨勢,如1978年80億,占同年國民生產總值的2.2%,2014年達33299億,占同年國民生產總值的6.0%,這與市場經濟體制參與居民住房條件消費的經濟體制有必然的關系,如果將1978年以后房地產業生產增加值代入房地產業增長值對經濟增長率的計算公式房地產業不變價增長值/不變價國民生產總值100%,可以發現1979年為1.7%,2000年為2.4%,2014年為4.3%,其整體呈現出穩定的上升趨勢,已經成為推動國民經濟上升的重要動力[2]。而房地產相關產業主要指房地產業發展所需的建筑材料產業,如鋼筋水泥業等;居民住宅性消費,如家電業;居民住宅服務,如物流業、金融業等,據資料顯示,2012年房地產業開發投資拉動相關產業增長值近43840億元,對同年國民生產總值的貢獻率近24%,由此可見房地產生產中不論是房地產業自身還是其相關產業的增漲值都推動了國民經濟的增長。

三、房地產消費對中國國民經濟增長的作用

房地產消費即居民正常的生產、生活用房消費及與之相關的服務消費的總和,由于居住環境是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所以房地產消費在居民消費中占有較大份額,隨著住房制度的改革和國民經濟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國城鄉新建住房面積不斷增加,例如城鎮新建住房面積1978年改革開放時,其總數量只有3800萬m2,到2000年其總數上升到近5.5億m2,截至2014年以達到36.3億m2,農村新建住房面積在1978年改革開放時,其總數量只有1億m2,到2000年其總數上升到近6.5億m2,截至2014年以達到39.2億m2,1978年,我國人口有近10億,2000年我國人口近13億,2014年我國人口有13.2億,經過計算可以發現,改革開放以后,我國人均住房面積得到較大幅度的提升,居民住房條件得到改善,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推動國民經濟增長[3]。另外,從居民消費支出結構中房地產消費占總消費支出的比重角度看,居民房地產消費主要包括購房、租房、住房維修、水電煤氣及其他相關支出,據相關資料顯示,2008年至2014年,居民房地產消費在居民總消費中的比重穩定于17%,占支出法國民經濟的6%左右,2008年以后至今,居民房地產消費支出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009年4.1%,2010年2.6%,2011年2.8%,2012年3.2%,2013年3.3%,2014年2.9%,由此可見2008年以后我國居民房地產消費支出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相對比較穩定,如果將房地產開發投資形成的固定資本與房地產消費所創造的經濟值疊加,那么其對國民經濟中增長的貢獻率將更大[4]。

結論: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現,房地產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自身增長對國民經濟持續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當其發生較大波動時會致使國民經濟同樣發展較大振幅,所以國家應針對性的對房地產經濟進行控制,使其在平穩發展的同時創造更多的經濟利益,以此保證社會正常發展和國民經濟生活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網絡經濟對國民經濟影響的經濟學分析姜巍浙江大學2003-11-15

2、國民經濟學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析包學雄;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10-15

國民經濟相關論文范文二:國民經濟核算宏觀經濟管理論文

摘要:地區間貨物及服務的流入流出問題是很多的核算人員關注的一個焦點。它主要涉及到支出法計算GDP核算的一個準確性問題。

關鍵詞:宏觀經濟管理;國民經濟

一、國民經濟核算對宏觀經濟管理具有重要支撐作用

(一)國民經濟核算的經濟形勢分析價值

國民經濟核算信息對國民消費支出的貢獻作用。反映國民消費支出的指標有很多,如居民最終消費占GDP中的比重、勞務支出指標等。這些指標數據可以有效的作為國民消費支出核算的原始數據,有很強的參考價值,能夠很好的反映我國居民的消費水平。另外,消費核算信息可以很好的反映居民消費中的構成比例,如食品以及通信類的支出份額。有了這種信息,就可以更好的倡導居民進行適當的消費支出,從而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穩步增長。國民經濟核算信息的詳實科學,能夠促進我國的稅務改革,了解當下消費熱點,樹立居民理性科學的消費觀。核算信息對宏觀經濟管理中居民的儲蓄與投資有很大的貢獻作用。在國民經濟中,投資儲蓄率、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庫存增加等指標,可以很好的分析當前的各種貨幣供給與需求狀況,了解我國的居民儲蓄在國內儲蓄中的地位,以及儲蓄對投資的貢獻率。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很直觀的了解政府投資與居民投資的比例關系,更科學的實施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實際上,儲蓄、投資、稅收是聯系很密切的三個環節,對儲蓄與投資信息的嚴格審讀,有助于稅務部門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制定合理的稅收政策。除此之外,儲蓄的變化狀況還可以反映我國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狀況以及相關的住房制度和醫療制度的改革成果。比如,在1991-1999年短短的9年間,我國城鄉居民的儲蓄傾向增長超過40%、農村居民的儲蓄傾向增長超過120%。

預期心理對消費需求的制約作用是顯而易見,分析其深層次原因:工人就業狀況糟糕、醫療制度以及住房制度不夠完善導致居民對未來隱憂加劇而讓銀行儲蓄增加。對此,相關的部門對我國的各個體制進行了適度的改革,讓居民放心消費。雖然,我國的社保制度不夠完善,這種局面在短時間內不可能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畢竟居民的消費心理需求有了適當的提高。國民經濟的核算,可以讓統計部門與政府部門有很好的參考依據,各個職能部門也據此制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政策,從而促進我國居民儲蓄與投資的良性發展。國民經濟核算信息可以讓收入分配更加的科學合理。國民經濟的循環是一個系統而長期的過程,生產只是一個階段,對于最終成果的消費才是目的。不過,成果的消費并不是生產者一個人享有,而是要經過分配與交換的多個環節,才到達消費者手中。而國民經濟的核算就是要對消費品在分配與交換的各個環節進行統計與核算,這其中也包括對最終產品的使用情況。國民經濟的核算可以讓收入的分配更加的高效與科學,提升人們生產的積極性,促進社會公平與正義,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開放的經濟成果。收入分配與國民經濟核算的框架要清晰合理,收入的分配要分層展開,有次序的進行。為了讓收入的分配更加的科學合理,核算的信息應該包含更多的機構部門,應用SNA在核算整個收入分配時,就應該按照初次分配與再次分配兩個階段進行。在收入分配增長動態分析的基礎上,可以讓宏觀收入分配的結構更好的得到調整,初次分配可以讓收入結構得到很好的轉移,調整個人可支配收入的結構狀況。國民經濟核算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對外與對內經濟政策的制定。國民經濟核算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我國在世界上享有的經濟待遇與政治待遇,也就間接的影響到了我國對內對外經濟政策的制定。例如,聯合國根據連續六年的國民生產總值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來決定一個國家的會費;世界銀行業根據相應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來決定一個國家能否享受到相應的優惠待遇。所以,國民經濟核算還深層次的影響到了我國的國際影響力,也間接影響到了我國與外國的經濟往來。

(二)國民經濟核算的投入產出分析價值

國民經濟核算對投入產出分析的貢獻很大。也有相應的投入產出方法,用于國民經濟的核算。投入產出方法又稱為投入產出分析,以一定的國民經濟產業分類為基礎,結合比例系數與結構分析,從數量上研究經濟系統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最后利用相關的經濟模型來分析國民經濟結構以及原因和影響。投入產出的方法在國民經濟的核算中有一個漫長的歷史。1950年,投入產出分析第一次被建議納入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1968年,SNA就吸納了投入產出分析法。1993年,SNA就把投入產出納入到了整個核算體系。實際上,我國的投入產出分析研究有五十余年的歷史了。1974年,我國就編制出了第一張實物性的投入產出表,涵蓋了61種產品。20世紀80年代末,我國更是編制出了大型的1987年投入產出表。2004年,2002年投入產出表的編制更是讓投入產出的核算方法上了一個嶄新的臺階。投入產出表考慮了兩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投入來源與使用去向,是一種棋盤式的平衡表。它可以很好的反映國民經濟各個部門的投入與產出,同時能夠很準確的表明投入的來源與產出的去向。另外,對于各個部門之間很復雜的技術經濟關系,投入產出表也能夠很好的把握。投入產出表的樣式多樣,分類齊全,結構清晰明了。如實物性與價值型投入產出表,就充分考慮了計量單位的特點,便于審核統計工作。另外,也有根據地域劃分的投入產出表,如全國投入產出表與地方投入產出表。投入產出數據結構表,可以直觀地反應國民經濟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廣泛應用于經濟分析中。對稱性投入產出表用于預測和制定計劃。因此,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

(三)國民經濟核算對宏觀經濟效益分析的貢獻價值

宏觀經濟效益能夠很好的反映各個產業的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系,受到行業的高度關注。在當今的經濟發展狀況下,很多人片面的追求經濟的增長,一味追求GDP的量與速度,卻忽視了對環境的保護。因為,在宏觀經濟的背景下,國內生產總值GDP可以很好的衡量社會總產出。一定的情況下,GDP的數字越大,就代表這個國家的產品以及服務的增加值就越大。目前,在國民經濟的核算中,很多的人意識到了不能一味的以財富數字的增長來衡量GDP。如果犧牲了環境與浪費掉了大量的資源,雖然換取了經濟財富的增長,GDP指數的上升。但是,GDP并不體現資源的掠奪以及對環境的破壞。實際上,這種GDP的數字是一個虛假的數字,過度的夸大了財富,卻忽視了對成本的折算。鑒于此,一味的追求財富GDP的增長不是一個很明智的辦法,要考慮環境與資源的因素,減去相應的成本。很多年前,就有學者提出了綠色GDP這樣一個概念,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綠色國民經濟核算也是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這一個綠色GDP概念的產生,是人們思想觀念轉變的結果,也是人們在權衡了環保與經濟發展兩者關系以及利弊后的一個結果。

二、國民經濟核算是宏觀經濟分析及宏觀經濟模型建立的基礎

在宏觀的經濟管理中,涉及到很多的統計數據以及模型,而國民經濟核算就可以為這種數理統計以及模型的搭建提供范本和奠定基礎。作為基本框架,國民經濟核算確定了很多宏觀經濟統計的基本概念、指標設置以及基本分類。這樣的功能讓經濟統計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大大的提高了宏觀經濟分析的效率,增強了其應用功能。

三、國民經濟核算是一種科學的制定與檢驗國民經濟的方法

國民經濟計劃涉及到很多的宏觀經濟指標,這些經濟指標所反映的現象,不是一個個孤立的個體,而是相互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內在經濟聯系。為了更好的遵循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計劃與規劃的指標數量也必須滿足這種經濟聯系。國民經濟核算的手段非常科學,也正反應了這種內在的經濟關系。因而,國民經濟核算是一種科學的制定與檢驗國民經濟的方法。

四、目前我國國民經濟核算存在的問題及改善方法

地區間貨物及服務的流入流出問題是很多的核算人員關注的一個焦點。它主要涉及到支出法計算GDP核算的一個準確性問題。此外,近年來,我國的第三產業獲得了很大的發展。很長一段時間,我國的統計部門缺乏服務業統計報表制度,統計制度有待進一步的完善,主要表現在核算的方法單一,缺乏多元化。另外,因為缺乏年度財務統計,推算系數使用時間過長。針對流入流出核算等長期估算和推算問題,要從根源上解決這個問題。核算人員應該考慮國家各個部門的實際核算狀況,協調好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要根據國民經濟各個系統的不同,核算實際狀況的差異,自上而下的提出相關的要求。當地的長駐單位要向統計部門提供相關的統計報表與財務指標,解決上級部門的資料供應問題。此外,加強完善服務業的統計工作,高度重視服務業統計中出現的難題。服務業市場增加值核算分為市場產出、自給性產出、非市場產出三個部分。關于市場產出,如金融保險產業,應該建立起它的財務指標統計制度。對于自給性產出和非市場產出,要積極的研究改善統計工作的方法,運用多元化的數據搜集方式,讓數據更好的反映服務業的發展狀況。

上一篇: 電氣工程的背景 下一篇: 初二地理教學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自拍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影院 | 综合AV在线网播放 | 日韩欧美中文宇幕无敌色 | 亚洲Aⅴ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77 | 一本大道香蕉在线精品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