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教學模式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07-03 19:24:0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專業教學模式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專業教學模式論文

篇(1)

1.專業能力目標

對于建筑專業的能力,應要求做到:①能制訂有效的施工計劃;②能有效對施工過程進行組織與協調;③擁有專業熟練的技能;④對工程結果的評定總結能力。

2.職業精神目標

建筑行業作為一項難度大、強度高、環境多變的專業,在對作為將來從業人員的學生進行培育時,對其職業精神的培養同樣必不可少。除了需要有基本的團隊協作與吃苦耐勞精神外,還必須擁有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的意識,才能保證施工快速安全地進行下去。

二、完善實訓課教學方法

1.有效利用現場情境教學

建筑專業的實訓課教學,是讓學生將從書本上習得的理論知識通過實際體驗轉化為頭腦中真正知識的有效環節。中學生的社會閱歷淺,缺乏經驗,并沒有真正接觸或體驗過建筑行業,假如在此時對其灌輸過多理論知識,會導致學生難以接受,失去積極性。因此,在實訓過程中可使用大量現場教學或者情景模擬來幫助學生消化知識內容,如利用實訓課時間帶學生參觀社會上的施工場地,體驗實地操作,或者在課堂上利用一些角色扮演、情景演示的方法以加強直觀認知。

2.師生間互動與合作

在具備了完善先進的教學硬件設施的前提下,授課教師在實訓課教學時能否把握好教學的關鍵點,提出正確的教學方式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點。由于中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過少,在剛剛接觸建筑專業的知識時總會出現一知半解,難以全部消化理解的情況。作為教師,應當在此時多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心中認為的難點疑惑:如在課堂上專門騰出時間為學生答疑,或者在課后深入學生中進行交流探討,同時可以通過布置課后作業的方法,找出每一個學生的不足與欠缺,對其引導指正,加強師生間的互動與合作。

3.利用模型

在上文提到的實踐教學中,當學生通過實地調查從直觀主體上對建筑學有了了解;然而對于建筑的內部結構、材料類型尚存在很多疑問,而這些內容僅通過書面的知識來補全顯得過于抽象,因此,可用三維立體模型的制作與分析來彌補這一空缺。教師可在課堂上要求學生利用手邊的材料進行三維立體模型的制造。材料可用紙、木頭、鐵絲、陶土等,做出模型后教師對每位學生作品進行分析評價,并根據模型來講解構造與材料,不僅讓學生獲得了最為直觀的認知,還培養了其空間想象力與創造力。

4.加強實踐訓練

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學習才是培養職業能力最有效、直接的方法。實訓的先后順序應依照學生對該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在教師的帶領下循序漸進地推進,以搭建建筑中最基本卻最重要的腳手架為例:教師先根據此項目選好場地,提供所需資料與材料,再利用課堂時間先向學生具體展示工作過程,并對學生進行分組。在學生進行任務分配之后,開始討論腳手架的材料并研究正確的搭建方法與工序,并做好記錄。在進行真正的實地實驗前,還可以通過模型的制作與拆解來分析正確搭法的原理與錯誤搭法的原因所在,避免材料的浪費。

篇(2)

教學模式是對教學過程組織形式的綜合概述。它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學理論或教學思想的基礎之上,為實現特定的教學目的,將教學的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組合成既相對穩定又清晰簡明的教學結構框架,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學模型。從教育發展的歷史來看,新的教學模式的創造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從蘇格拉底的“問答法”,到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從孔子的“啟發式”,到巴班斯基的“教學最優化體系”,各種各樣的教學模式,不論其科學性、有效性如何,可以說都充分體現了人們對新的教學境界的不懈追求。②

互動教學模式是指教師與學生在一定具體情景下,發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響的教學程式,是教與學的交流與融合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平等對話、相互促進的過程。③

互動式教學模式是在開放的教育環境下,把教學活動看作是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方位、多層次的交互活動過程,通過深化和優化教學互動的方式,充分利用各種與學習有關的教學要素,調節它們之間的關系及其內在相互作用,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與發展,形成多角度、多層次、多方式、多主體的和諧互動,以產生教學共振、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新型教學結構形式。互動式教學模式一改傳統教學中單一的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信息傳遞方式,確立起以和諧教學和創新教學為指導,以交互式啟發性教學為主線,導學、助學、促學和自學相支撐,課堂內外相互依托,通過師生多種感官的全方位參與,促進課堂教學多向交流,充分體現了一種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及學生自身的多向互動反饋過程,充分展示出教學過程的情境性、創造性、和諧性和交互性。因此,這一模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新精神,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有利于促進學生再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二、廣告專業互動教學模式的建構

我國廣告教育由于長期以來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結構上以“專業模塊”構成。過分強調專業性,培養的目標定位在某一方面的專業人才,學生的知識面過窄,限制了他們的創造性思維的發展。而廣告業是知識密集、技術密集、人才密集的行業,廣告人員每天都必須面對不同的客戶、不同的產品,遇到不同的事情,需要解決不同的問題,這就要求廣告工作人員必須具備廣博的知識、較強的學習能力和創造性能力。目前,由于廣告教育對培養人才的目標滯后于社會和市場的變化需求。另外,長期以來,我國廣告教育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忽視了學生的主體能動性,這也是中國當今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重教有余,重學不足;灌輸有余,啟發不足;模仿有余,創新不足,沒有發揮好“教”與“學”的雙邊作用,這使學生難于把所學知識進行轉型,難于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因而造成理論與實踐脫節。因此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加快廣告專業教學模式的改革,已成為我們專業教師迫切面臨的一個問題。

廣告專業的互動式教學模式,強調和諧創新教學理念的導入,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和創造性,強化學生間、教師間、師生間的多維交互,完成“自學、導學、助學和促學”相互聯系的教學過程。從教的角度來看,教師要不斷改進和優化教學方法,善于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條件引導學生參與學習,使學生學會學習。從學的角度來看,通過構建“互動式的課堂教學”,使學生能夠利用一切機會、時間,以各種形式參與到教學之中;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做到主動、多動、全動,不僅學會,而且會學,達到自主創新學習的境界;使學生能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使學生做到動腦、動眼、動嘴、動手、動耳,在“五動”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各方面的素質和諧全面地發展。

在廣告專業的教學實踐中,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實施體現為如下幾種主要的典型教學模式:

1.案例教學模式

案例教學由來已久,早在1921年,哈佛大學就開創了案例教學法,由于這種方法摒棄了傳統教學單向傳授、被動接收的形式,所以在一些應用學科中運用得相當廣泛。傳統教學法以教師為主角,把書本上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教師可以無視學生的存在,雙向交流可有可無,學生處于一種被動地位,其角色只是聽講者和知識的接受者。而案例教學法是教師跟學生共同參與實際案例的討論和分析,教師的角色是指導者和推動者,其角色定位是要引領案例教學的全過程,學生的角色則扮演著一個積極的參與者的角色,是一種互動的關系。案例教學法注重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理論和實踐之間的橋梁,學生們從中可以直接分享到各自的學習成果。通過參與案例教學,學生們能結合各自的生活背景和學習經驗從不同角度分析案例中的事件和過程,同時以不同的方式對同一問題發表見解,達到思維碰撞、互相啟發、彼此交流的效果。

廣告專業的很多課程多適用于案例教學模式,如《影視廣告學》《廣告創意與思維》《廣告策劃》及《廣告市場調查與研究》等。教師通過精心編寫的案例讓學生閱讀、研討、分析。通過模擬情境,把學生放在一個當事人的立場上,以此訓練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這種體驗去學習相關理論。哈佛商學院的課程大部分都以案例教學為主。案例教學讓學生站在一個高層次上去把握和分析問題,從而學會應對復雜多變的情況,在信息不完全的情況下做出決策。通過大量案例訓練,學生獲得的不僅是理論知識,更多的是一種思路和方法,最終沉淀為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進行案例教學時,首先建立一個精心編寫的案例庫,能從各個方面反映出廣告的運作特色;再精選一些中外知名的廣告案例,提供豐富的背景,設置好相應的討論和練習題目,印行成冊,供教師和學生當作輔助材料使用;最后,在相關課程中有重點地挑選一些廣告案例講解和研討。這樣,不僅能通過真實生動的故事形式,吸引學生關注廣告界已經發生的實踐課題,也能通過案例庫統一各個案例的背景和說辭,免得同一個案例出現在不同課程中,每個老師的解釋差異過大給學生帶來困惑。

2.情境體驗模式

人的認識是一種復雜的活動,不僅有有意識的心理活動,還有無意識的心理活動,不僅有理智的活動,而且有情感活動。建構主義教學論認為,人的認識不是被動地接受的,而是通過自己的經驗主動建構的,并且進一步指出,復雜的學習領域應針對學習者先前的經驗和學習者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才可能是主動的。為此,要想使教學達到良好的效果,不僅要重視理智的活動,還要通過情感體驗,充分調動學生無意識心理活動的潛能,使學生在思想高度集中、情緒愉快飽滿和精神放松的情況下進行學習。

廣告專業課中的情境體驗模式是指各種實戰教學。實戰教學是營銷學、管理學教學中常用的方法。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模擬實戰,如模擬廣告公司、虛擬廣告活動等。目前在廣告教育中已有使用,多數散見在各門課程中,由任課教師自行設計并組織進行。常見的做法是模擬廣告公司。例如,以廣告項目為中心讓學生自組團隊,由老師帶領學生演練廣告活動的整個流程,完全模擬廣告公司的運作模式。這種模擬現實的互動教學,能讓學生更加投入,練習互相協作并了解自己欠缺的方面。

另一種是真實的實戰——即讓學生參與到具體項目中親身感受。這要求學生在基本完成基礎理論的學習后,在真實環境中檢驗學習效果。學校通常會提供一些合適的項目和機會,大多是企業和教育機構之間建立的某種合作關系。這種合作建立在互惠基礎上,既保證學生有機會學有所用,企業亦能從中獲益。營造實戰氛圍包括聘請廣告一線人員授課、講座以及組織學生進入廣告公司觀摩、學習等。

3.引導探索模式

教學是由教師主導的教和學生主動的學組成的雙邊活動。所謂教師的主導作用,應當主要體現在引導學生去發現真理,通過自己的積極思考去掌握知識技能上。學生主動地學就是要經歷一個在已有知識基礎上掌握、建構新知,由不知到知的認識過程。在當今社會中,知識更新的步伐越來越快,教育不僅教會學生一種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學生學會自主,學會探索和發現。教學中,學校注重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為學生提供探究發現的最優化教學條件,創設有利于學生探索發現的教學情景,使學生能有目的地進行獨立的探索發現學習。例如,在《影視廣告》教學中的影視廣告創意部分,教師布置學生根據前面所學的知識,選取電影或電視劇中的某一片斷加以改編,形成一則影視廣告創意,伴隨著教學的不斷深入,可以進一步布置學生獨立完成某一命題的影視廣告創意。最后教師同學一起對作品進行討論和評價。還有《市場調查》課程中,布置相應的一些調查項目,并完成調查報告的等。通過這樣的訓練,可以使學生在課堂學習的同時,通過網絡、電視、電影等多種手段不斷開闊自己的視野,同時把課堂的所學知識融入其中,提高了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并訓練了獨立思考和創作的能力。

除了以上幾種模式外,廣告專業的教學還要和社會的大環境建立起立體化的、視野寬廣的互動體系。首先,要著眼于廣告專業比較活躍、發展迅速和開放性的特點,在國內挑選一批有影響、有實力、(緊轉第109頁)

(緊接第148頁)有較高知名度的廣告經營單位,作為廣告專業學生穩定的實踐教學基地,開展合作。學校要有計劃地安排教師進入基地參與廣告運營,并形成良性循環。因為廣告專業教師在掌握學科理論的基礎上,必須擁有廣告實務的知識和經驗,了解公司結構,熟悉廣告媒介,通曉廣告經營與管理。只有教師做到了“復合”,學生的“復合”才有可能。同時,應有計劃地安排畢業生定時、定期進入基地開展專業實習。其次,應建立學校與廣告經營單位一體化的互動機制。學校根據社會需求確定培養計劃。同時資深的廣告學專家可被企業聘為顧問,而企業老總可被學校聘為客座教授,后者的運營觀念和市場意識,對強化學生的廣告人意識、廣告制作意識、市場意識、服務意識、效益意識和全球意識,具有強大的熏染力。第三,應建立校際之間廣告院系的互動機制。廣告專業作為一個新型的應用性專業,目前在國內各院校都沒有很深厚的積淀,在建設和研究起點大體相同的境況下,學校一方面在大力加強與社會互動的同時,應敞開懷抱,加強校際之間的緊密合作,在學科研究、課題與項目研究、教材建設、教學組織與管理研究、教學過程研究以及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等方面,破除門戶之見,在互動中取長補短,在合作中掌握辦學規律。

作為一門應用型學科,廣告專業的教學中有其自身的特點,不斷的嘗試新鮮的教學理論和新穎的教學方式,才能使廣告教學密切聯系到行業的變化,富有前瞻性和預見性地去培養人才。在廣告專業教學中采用互動式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創新教育、和諧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宗旨,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組織方式。它既有利于培養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欲,引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又有利于挖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對提升課程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

注釋

王磊.論遠距離教學中的互動理論[J].電化教育研究,2000(4):23-25。

柯水發.企業管理學互動式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J]中國林業教育2007(6)49-52。

篇(3)

技工院校的教育目標具有很強的目的性,學生入學的目的是勝任某些特定職業和崗位的工作,這也是行為導向教學模式為人稱道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在教學過程中,多數會計專業的教師仍不能把教學和崗位聯系起來,依舊是“用大學的一套來教技校的學生”,教學目標中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講剖析,講聯系,忽視了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偏離了“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究其原因,是由于會計崗位的人員流動相對穩定,長期在企業工作的會計人員很少會來到學校執教,而學校負責教學的教師基本是全日制高等教育,也就是“科班”出身,本身就不具備企業工作的經驗,即使是曾經在企業工作過,后來入職的教師,一旦進入學校,也會慢慢的“落伍”。教師本身就缺乏對會計崗位的深刻理解,自然無法自如的應用行為導向教學模式。

1.2教學資源配置不合理,不利于行為導向教學方法的實施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現在很多學校為會計專業的建設花了很大的精力,除了教室之外,大都配有專門的機房和手工實訓室,學生聽課在課堂,上機在機房,實操在實訓室,但從筆者親歷的教學經歷來看,這樣的做法其實教學效率并不高,更多的出現“上課講一遍,上機講一遍,實操再講一遍”的情況,這其中固然存在著生源質量等等因素的影響,但依舊不能否認傳統教學模式對教學資源配置的觀念是較為落后的。從行為導向法的實施過程來看,學生在課堂上沒有獲取資訊的來源(可以使用手機但極不方便),在機房,則是座位的固定使學生難以進行團隊合作,這樣脫節的教學資源配置直接阻礙的行為導向教學方法的實施。

1.3傳統的教學評價體系不適用于行為導向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評價體系是以教師為中心完成的,以對知識點的掌握為主要依據,以考試成績為客觀評價標準,最終評價結果偏向學生的專業勝任能力。比如,教學內容的深淺是否恰當,重難點是否突出等,最后以分數衡量教學效果。這是一種適用于集體式教學而不是行為導向模式教學的教學評價方法,必然忽視學生作為個體的復雜性,忽視不同學生不同的認知特性,其更適用于長于抽象思維,喜歡聽教師講解的學生,而偏偏技工院校中此類學生所占比例較低,會計專業也不例外。

2改進措施

2.1轉變思路

從學校到老師,切實轉變思路,從技工學校學生的培養目標出發,制定符合企業會計工作崗位需求的教學目標,這需要詳盡的分析會計崗位所需要的綜合職業能力,既包括專業勝任能力,也包括關鍵能力。在此教學目標之下,為了勝任新模式下的教學工作,教師自身也要具備終身學習的理念,及時更新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等學科的最新知識,并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保證教學質量,完成教學目標。

2.2優化資源配置

為會計專業建立與行為導向教學模式相契合的一體化教學環境,該環境應當具備理論教學功能、團隊討論功能、實踐操作功能。這樣的一體化教學環境首先應該有一個教學區,具備多媒體教學儀器,投影儀和幕布作為講解和演示必不可少,最好配備教學管理軟件,如紅蜘蛛、藍鴿等;其次,學習區域與操作區域合并,根據崗位需求建設仿真環境,根據實際情況配備辦公設備和網絡,盡可能做到學生擁有獨立間隔的辦公區域,人手一臺電腦,若干人共用的打印機、復印機、掃描儀、傳真機等常規辦公設備,會計工作材料,如常見賬證表;最后,設立類似會議室的討論區域,可以每間教室設置或者多個教室共用一個會議室,為團隊合作和討論提供保障。這是完全可以在原有的硬件基礎上達到的效果。

2.3完善激勵模式

如前文所述,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對學校領導層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校領導重視教學改革,才能夠整合已有的教學資源并繼續投入,對現有教學模式進行方向性的調整、推動與激勵和提供一系列的政策、制度和資金的支持和保證,包括但不僅限于教學場地的改造,教師管理評價機制的改革,教材的選擇或者研發等。

2.4建立適用于行為導向教學模式的教學評價體系

篇(4)

2.結合課題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1)傳統教學法的應用。電氣類基本操作技能與基本知識是學生在入門時所學,因此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實習課老師通過講解演示、巡回指導、總結講評將技能傳授給學生,學生反復訓練模仿、提高,掌握基本技能。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融入綜合能力的培養,上實習課時注意做好以下幾點:①實習課保持良好秩序,無論是講課還是實習都要紀律嚴明、井然有序;②教學中老師要循循善誘,多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探究,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③技能操作從嚴要求,讓學生注重細節,養成認真、嚴謹的工作作風;④分組實習,學生在共同完成任務中,學會合作、溝通。

(2)以項目為導向的教學方法的應用。德國職業教育采用“以項目為導向”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完成某個具體課題項目來提高交流與合作、學習和思考、解決問題和創造性思維、責任心等綜合能力。我們可以根據專業課特點與實習條件來加以借鑒,在學生有了一定的理論知識與技能操作水平后,給學生合適的課題項目,讓學生獨立完成。如電氣專業學生在學習了可編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編程方法后,結合電力拖動課的內容給學生提出這樣一個項目:將一臺電動機Y-Δ降壓啟動控制線路轉換為PLC控制方式。項目要求:①分析控制要求,分配輸入點和輸出點,寫出I/O通道地址分配表;②畫出PLC接線圖,即I/O接線圖;③程序設計;④在計算機上進行程序輸入及仿真運行;⑤程序下載到PLC;⑥線路安裝;⑦通電調試。學生接到項目后,先獨立思考,再通過小組討論,集思廣益完成PLC編程,之后學生獨自或以小組方式完成全部工作。完成項目的過程,學生的思維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動手能力、解決問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課外實習方式的應用。課外實習可以有效補充學校實習之不足,分參觀實習與企業頂崗實習。如電氣專業學生參觀水電廠、火電廠、變電站等,讓學生觀察水輪發電機與汽輪發電機的不同之處,觀察斷路器、隔離開關等電器的結構。參觀后讓學生查閱資料寫出火電與水電的優劣,以及我國新能源的發展現狀。通過參觀學習學生開闊了視野,同時也提高了對本專業的了解與興趣。學生到企業的頂崗實習,可以更深入的了解目前企業的電氣控制方式,學習最新的技術,同時也學習一線技術工人身上的優良品德,對學生技能與個人素質提高都會有所幫助。

二、新實習教學模式教學內容的優化教學內容

根據教學計劃以學生能力所需、實用、提高學生興趣為原則進行優化。電氣專業實習課內容分為電工基本操作技能與專業技能兩大部分。基本技能如電工儀表的正確使用、烙鐵釬焊、導線連接與敷設等,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能,可以通過設計學生感興趣的實習項目如焊接門鈴、收音機等電子小制作和照明線路安裝等,優化教學內容。專業技能一是對傳統教學內容合理的取舍,保留現代工業仍然廣泛應用的內容,如電動機的維護、線路敷設安裝等;二是將新技術與傳統內容有效地組合,如將可編程序控制器與電力拖動內容有機組合開展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降低教學難度;三是開展新的實習課題,如樓宇對講、樓宇智能安防等。

三、新實習教學模式的教學保障

篇(5)

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將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具有全方面專業技能和知識,能夠在政府、金融和企事業單位從事財務管理以及科研、教學工作的高級工商管理人員。可以說,這一目標定位過于籠統,內容寬泛,無法幫助學生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也無法幫助老師明確教學內容,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案,不利于學生與教師素質的培養與提高。

(二)課程體系搭建混亂

目前我國財務管理學科建設主要借鑒國外先進的知識和經驗,因此,我國財務管理體系沿用了西方管理學的成熟理論和研究方法。但是,由于國外的理論具有一定的本土性,在我國情景下可能會“水土不服”,而且,借鑒的理論和方法之間也可能存在重復或遺漏,使課程設置缺乏整體性及系統性,不利于學生知識的攝取和能力的培養,也不利于教師課程內容的合理設計和教學方法的探索和改進。

(三)教學方式陳舊單一

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技術的普及,許多高校已經配備了先進的教學設備和儀器,使教師的教學手段更加生動與形象。但是,一些老師的思想還比較保守,認為投影儀和黑板相結合就是現代化教學手段,并沒有真正理解教學方法、方式改革的真諦。此外,由于財務分析與決策軟件的缺乏,許多老師在授課過程中也只能選擇照本宣科,無法使學生將理論運用于實踐,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如果現行的教學方式不能改革,那么現代化的教學工具也只能是擺設,無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應變能力。

(四)教學與實踐脫節

現在我國高校很少設置財務管理實踐教學環節,僅有少數的學校在探索財務管理與沙盤模擬實踐課程相互結合,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但是,在國外的財務管理課程設置中有專門的實踐課程設置,包含課內實踐教學、實驗室教學和課外實踐教學三種形式。這主要是由下述兩個原因造成的:一是主觀上,大多數高校并未將實踐環節看作重要的教學環節,并沒有真正意識到實踐環節對于學生學習和應用能力培養的重要性;二是客觀上,實踐環節的開展需要企業的配合,而財務管理部門掌握企業的商業機密,因此校外的實踐環境很難滿足,而校內設立專門的實驗室需要大量的經費和人力,許多高校因此只能放棄實踐課程設置。

二、重構財務管理專業教學模式的對策

(一)財務管理人才培養目標的重構

選擇合理的教學培養目標是人才培養成功與否的關鍵,也是建立合理的教育制度,選擇科學的教育方法和設計合理的課程體系的重要依據。高校的財務管理教學人才培養目標包括總體目標和專業目標:

1.總體目標

通過教育教學,培養“高素質、寬基礎、針對性、拓展性”的知識技能型、復合技能型人才。通過系統的知識傳授和適當的實踐引導,幫助學生掌握全面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使學生邁出校門即已具備從事初級和中級財務管理工作的能力。

2.專業目標

本專業主要面向中小企業、現代商業銀行、農村金融行業等企事業單位,培養品德合格,專業素質扎實,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和一線崗位適應能力,且具有一定創新精神和較強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能在生產、服務第一線從事出納、會計、銀行柜員、審計、稅務員、存貨管理員、統計員及客戶信用管理等工作。

(二)搭建合理的財務管理課程體系

財務管理課程體系建設應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又要兼顧與相鄰學科間的關系。應在設置的必修專業課程包括管理學、稅法和經濟法、初級、中級和高級會計學、成本與財務管理學、管理會計學、內部控制以及初級財務管理等課程,專業主干課包括中、高級財務管理學、貨幣銀行學、證券投資學和財務報表分析等課程。為培養復合型和創新型人才,在保證專業方向的課程特色的同時,適當開設專業限選課以滿足同學們的興趣和愛好,包括金融市場學、個人理財、數理統計與計量分析、稅務會計、審計學和保險學等。解決好各門課程之間的邊界交叉和內容重復問題,優化資源配置。另外,應積極向國外先進的教學模式學習,引進和建立教學案例庫,通過教學案例的學習和講解,更生動和有趣的將的財務理論與實務學習結合在一起,將大量的新興學科知識和網絡技能融入到財務管理課程體系之中,適應復雜多變的國際經濟和政治環境變化對財務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

(三)加強財務管理師資隊伍建設

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培養創新型、復合型和應用型財務管理人才的保證。教師首先要轉變思想,積極接受新的教學思維,主動探索更有效的和更合適的教學模式。為保證財務管理教師隊伍能夠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教學工作中來,學校應采取責任追究和效果獎勵相結合的方式,明確崗位責任,完善考核制度,調動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同時,學校也可以通過信息溝通渠道,積極引進教學效果好,科研能力強的教師,打造一支科研與教學齊頭并進,具備創新和改革精神、教學方法和專業水平高的師資隊伍。

(四)構建三位一體的教學方法體系

改變過去“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從以下幾個方面重塑教學方法體系:

1.ERP沙盤模擬實驗課

ERP沙盤作為企業模擬工具,通過使學生組成任務小組的方式,進行獨立的分析和決策,可以作為實驗室教學內容,彌補學生的實踐經驗不足。通過這個實驗,使學生明確企業運作流程,熟悉資金運作形態,更清楚地認識到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中心地位,促使學生的全局觀,將靜態教學轉變為動態教學,促進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形成。

2.廣泛開展合作性教學活動

積極擴展各種社會資源,通過與政府和相關企事業單位合作建立實習基地等方式,幫助學生有機會接觸到真實的財務管理業務,促進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定期向實習基地的企事業單位輸送優秀的實習生,幫助學生提早適應工作需求,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鼓勵財務管理專業任課教師參與教學實踐活動,使其理解和掌握財務分析和決策過程。

篇(6)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3973(2012)008-167-02

畢業設計(論文)是大學本、專科教學中最后一個教學環節,對于服裝設計專業而言,畢業設計(論文)是提高學生在專業理論與實踐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綜合能力,是對學生必須具備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的全面檢驗,也是學生對本專業所學知識深入研究、探索得到的感悟與體驗。服裝設計專業畢業設計(論文)不同于其它專業,它直接反映學生從整體策劃、設計構思、服裝板型設計、工藝設計及管理設計項目的能力。因此,畢業設計(論文)主要是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在設計內容方面必須圍繞設計主題展開,同時根據當前的流行時尚以及市場需求,結合畢業設計(論文)主題方向,以多種表現形式,突出實踐性、原創性的特點,從而為過渡成為未來的“準服裝設計師”作好鋪墊。

1 “服裝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模塊”的構成

“服裝專業畢業設計”是對學生在畢業前進行綜合訓練階段,也是服裝高等教育中最重要的階段。在多年的教學中,實施“模塊式與過程監控相結合”的畢業設計教學模式,充分發揮了專業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首先是將服裝專業畢業設計(論文)教學的整個過程分成不同的教學模塊。其次是按各教學模塊的特點,確定學生完成的時間、內容和要求,專業教師將按每個模塊的特點要求,進行相應的指導和訓練。另外,在實施教學過程中,學校可根據各個模塊要求,分別對指導教師和學生完成情況實時監控和考核。實踐證明該教學模式是一套管理有序且實效性強的教學方式。如圖1。

2 按服裝專業教學模塊分階段教學,指導教師將對整個過程進行實時監控

2.1 服裝專業畢業調研階段

畢業調研是學生們收到老師下達畢業設計(論文)任務書后,針對畢業設計內容進行的前期準備工作,既是學生走向社會之前了解社會與市場的過程,也是為畢業設計(論文)收集資料、素材和尋求論據的過程。一般可以采用采訪錄音、問卷調查、參觀交流等多種形式。畢業調研的地點根據不同選題來確定,例如到沿海城市調研服裝市場動態與當前流行趨勢,到知名服裝企業調研服裝設計、生產及企業管理制度,到服裝零售市場調研櫥窗展示、各類服裝飾品的特點與銷售及各類銷售人員的服裝消費觀念,到面料市場調研當前的面料、輔料狀況為后期制作做好準備等等。此過程中,專業教師一般采用定期集中或通過網絡及時和學生進行溝通,指導學生如何現場進行調研,如何將調研的素材進行整歸納,最后形成一份具有充分依據的文字材料。調研結束后由學生上講臺主講選擇調研的過程,收集素材的情況進行總結,并提出下一步擬定選題的想法,此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共同分析、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提出建議和意見,在專業教師的引導與學生相互之間交流與互動中,專業教師的實踐知識同樣也得到了很好的拓展。

2.2 收集服裝主題設計相關資料及選擇論文選題階段

服裝專業畢業設計(論文)的過程是學生自覺參與專業理論研究與專業實踐的過程。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求學生首先明確自己的畢業設計(論文)方向,定位及整體規劃。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親自參與論題選擇實踐。此教學環節是在畢業調研過程中穿行,在實施選題方向之前,專業教師可提示出幾個選題方向。即:(1)與國內外服裝設計大賽主題相吻合的設計主題;(2)與企業合作進行成衣產品開發或流行趨勢預測的設計主題;(3)研究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課題;(4)研究服裝展示、品牌、企業形象及服裝市場營銷的課題;(5)研究民族、民間服飾文化的主題;(6)研究服裝流行趨勢、傳播媒介信息網絡、電子商務的課題;(7)研究服裝CAD技術、人體計測與服裝造型的課題。要求學生每人至少選一個課題,同時課題研究要求學生需盡可能的結合自己的設計實踐進行選題。針對選題范圍通過圖書館、網絡及服裝期刊等方面收集查找相關資料。畢業調研及收集資料階段結束后,指導教師將組織學生講解論文選題的思路,和學生共同分析、篩選適宜的選題,對選題進一步考察、論證,同時要求選題應具有典型性(理論研究與創作實踐結合),最后確定選題;此過程既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和創新性,又利于深化學科知識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同時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發展。

2.3 確定服裝設計方案階段

篇(7)

中圖分類號:G43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0-8772(2016)06-0176-02

教學模式可視為教學要素結構和教學流程組合的一種方式,它以特定的教學理念為基礎,并服務于特定的教學目的,是一個由教學目的、教學流程、教學功能和教學環境所構成的體系。翻轉教學模式顛倒了知識傳授與知識內化的順序以及傳統教學中的師生角色,重新規劃了課堂教學時間的使用。其理論基礎是發展區理論。這一理論認為,學生在課堂外通過視頻自主學習,將學不懂的地方作為問題記下來,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集中講解,這種講解就講在了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從而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發展,大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互聯網的普及和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使翻轉教學模式變得可行和現實。通過互聯網,學生很容易得到優質的多媒體學習資源,可以不完全依賴授課教師的課堂教學。因此,課堂教學的作用發生了變化,其更大的作用是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引導學生去運用知識。

翻轉教學把原來的“先教后學、以教為主、以學為輔”的模式轉變為“先學后教、以學為主、以教為輔”的模式,它是一種“從教學到學教”,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一種顛覆。這種模式的主要特點是:(1)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2)從知識導向到問題導向。從課后復習消化課堂知識為主到課前自學提出問題為主;(3)充分利用互聯網等現代通訊技術;(4)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翻轉教學也是一種混合教學方式:學生學習的一部分是通過在線學習接收內容和講座,且自主控制學習時間、地點、路線和進程;一部分是在教師監督和指導下的實體地點進行。由于學生減少了出席實體學校的面對面課程,這種教學模式非常適合實踐環境多變和實習地點分散的畢業論文(設計)環節。因此,其應用并不只局限于課堂教學的改進,對畢業論文指導這類實踐性較強的教學環節也有很大的借鑒參考意義。

一、加強問題導向,使論文選題更加貼合實際

畢業論文選題的來源多種多樣。依據翻轉教學模式的原理,畢業論文的關鍵是要以問題為導向,把問題擺到前面,讓學生帶著問題的眼光去尋找問題、發現問題、探究問題,才可能確定一個好的選題。具體而言,一個好的選題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去發現。(1)實際和實踐的途徑。通過對現實事物和活動的認真調查、觀察或親身參與,以及憑借以往積累的有關知識和經驗,從現象中發現問題所在。(2)大眾傳媒的途徑。關注各種媒體傳播的內容,可以找出一些熱點問題或社會普遍關切的問題。(3)與人溝通的途徑。與教師、領導、同伴、任務委托人等他人的溝通交流也是發現問題和碰撞思想的一個重要途徑。(4)閱讀文獻的途徑。這個途徑可以說是從問題到問題。通過對別人研究的問題學習和思考,可能會產生新的問題和新的想法。

二、畢業論文指導應更加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和平臺

互聯網技術和平臺多種多樣,主要平臺說明如下。

第一,短信群、微信圈、QQ群、微博和電子郵件等各種現代即時通訊技術。利用這些通訊工具,可以實現音、像、畫、圖等各種類型信息實時的雙向和多向傳遞,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學生既可以得到教師的指導意見,也可以看到學生對問題的見解和分析。同時,這種指導與交流方式具有追溯回看功能,有助于更充分、深入地進行總結歸納。此外,利用這些虛擬網絡,可以臨時組成富有彈性的虛擬攻關小組,集中各方面的知識,通過更好的交流和協作能力去解決問題。

第二,擴大開放式指導。翻轉教學的一個重要優勢,就是通過互聯網平臺引進更多更廣的外部優質教育資源,具有很強的開放性特征。對畢業論文指導來說,借鑒這一思路,可以加大引入社會人士、校外專業力量加入指導隊伍,參與當面指導或遠程網上指導,實現跨學校、跨地區的教學資源整合。甚至可以組建成立畢業論文指導專業協作組,以指導本學校學生為主,兼顧參與有協作關系的外校學生某部分某階段的論文指導工作,形成交叉與復合的指導格局,從而更有效地激發學生創新思維,乃至創出特色,順應現代社會發展的大潮流。

第三,導入不同論文選題涉及專業知識點的信息資源,幫助學生復習、回顧、鞏固用到的知識。畢業論文也是大學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與全面復習。仿照翻轉課堂教學,在畢業論文指導過程中可以建立專門網站,上傳各種與畢業論文選題緊密相關的微課、慕課視頻資源供學生在“干中學”。同時,可以鏈接一些相關文獻、數據、統計資料資源,為畢業論文工作提供大數據支撐。第四,建立畢業論文專題論壇和分論壇。通過網上論壇,可以和展示各自的觀點,分享與共享階段報告、文獻綜述等,起到互相啟發、思想碰撞的作用,實現擴大交流和擴大知識點的效果。

三、進一步增強個性化指導

翻轉課堂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可以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組織教學,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問題,發現學生的特征,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畢業論文同樣如此,通過利用以上互聯網技術和平臺,指導教師可以發現學生有創意的、個性化的項目和問題,對其畢業論文進行引導和指導。為此,教師需要在針對學生個性進行指導方面做更多的精心設計。比如,對論文選題和不同學生進行分類指導,對學生在線情況進行統計跟蹤,開發在線測試和評價等自動功能,以滿足翻轉教學模式下的畢業論文指導需要。總之,翻轉教學模式下的畢業論文指導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畢業論文指導,它是綜合性、全方位、基于實時信息和多向互動的指導。引入翻轉教學模式的概念有助于改進和拓寬現有論文指導方式,緩解傳統的全程面對面指導無法應對學生地點分散、師資資源不足等問題,特別是在畢業論文階段,學生面臨實習、應聘、考研等未來去向的重重壓力,經常不能集中進行指導的問題。對畢業論文指導教學工作在組織和流程上的改變,既是有形的媒體和硬件的改進,也是教學理念和方法的創新。隨著新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滲透和應用,數字化學習、移動課堂、電子書包、虛擬現實學習及游戲化學習等新的教學形態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畢業論文指導也不例外,必須像翻轉教學模式一樣,采用與時俱進的新的教學理念進行變革。

參考文獻:

[1]何朝陽,歐玉芳,曹祁.美國大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啟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3).

[2]毛姣艷.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勢與應用挑戰[J].時代教育,2014(7).

[3]趙興龍.翻轉教學的先進性與局限性[J].中國教育學刊,2013(4).

[4]劉彬讓.研究型農業大學本科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J].高等農業教育,2009(11).

[5]劉彬讓,李論.試論研究型農業大學教學方法的改革[J].高等農業教育,2010(7).

[6]張利榮.我國本科生學習現狀的調查與分析——以武漢地區高校為例[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2(4).

篇(8)

 

一、ESP及ESP教學模式

1、ESP 綜述:

國外對ESP的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隨著二戰結束,西方科技的發展,人們對專業領域的研究交流,促使英語學習具有很強的目的性和功效性,因此專門用途英語應運而生。到上個世紀70年代,由于傳統語言學從英語用法的描述研究轉向語言的實用交際,韓禮德的功能語法理論中的“語域理論”從社會角度研究語言變體,推動了ESP教學模式的正式開始。隨后,在1987,Hutchinson and Waters將外語教學分類為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和GE(GeneralEnglish)兩大類, ESP又可以分出EAP(Englishfor Academic Purposes)和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Purposes),即學術英語和行業英語。Jordan(1997)根據EAP特點,又細分為ESAP(English for specific academicpurposes)和EGAP(English for general academic purposes)兩種。專門用途英語(ESP)的發展經歷了下面幾個發展階段:一、語域分析階段。其典型的代表人物有PeterStrevens, Halliday 及John Swales。二、修辭或篇章分析階段。這一時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Henry Widdowson, John Lackstrom, 和LarrySelinker,三、目標情景分析階段。在這一階段專業英語相對于一般英語的特殊性顯露出來。其代表人物主要有JohnMunby。四、技能與策略分析階段。盡管該階段有了質的飛躍,主要探討的是學習者的思索過程,但是它并沒有指出學生如何才能學會專門用途英語,也許這就是第五階段的核心任務。五、以學習為中心階段。這一階段是一個正在發展的階段,它關注的是語言學習者的語言學習過程,即如何高效率地學習語言(嚴明,2009)。其代表人物有Hutchinson, Waters等。

國內ESP教學大至分成兩個階段,引進階段和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即從上個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為引進階段論文格式范文。1978年楊惠中教授在其《國外科技英語與研究動態》一文中第一次談及專門用途英語教學。80年代初科技英語(EST,English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熱在國內興起教育論文,使得“專門用途英語開始受到廣泛的研究和實踐”。這些研究多是關于ESP理論自身的探討(理論基礎、學科性質、與GE的關系)、國內外發展現狀的介紹以及ESP的元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有楊惠中等學者。

第二階段是從90年代中期至今,隨著當時學術界各個領域研究的深入,國內關于ESP的研究也開始出現增長的勢頭,這一階段的研究多集中于ESP教學普遍規律的探討,包括課程設計(教材編寫、教師教育、教學法)、課程內容與課程實施(閱讀、聽力、寫作、翻譯)、課程評價(ESP語言能力測試)以及教學改革與發展、復合型人才培養等問題。同時也對ESP教學特殊規律進行研究:以具體專業的教學為例(商務英語、法律英語、師范英語、醫學英語等)對ESP的教學方法、特點及實踐當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探討。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學者有:管春林、劉法公等;

根據現有的文獻綜述,筆者發現在ESP教學的研究中,理論多于實踐,但將地方院校特色的人才培養與ESP教學相聯系起來的不多,因此,本文將ESP教學理論與本校中的國貿專業相結合進行研究,重點分析目前流行的ESP 教學模式,分析其它課堂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運用交際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在將來的工作與跨文化交際中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實現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為學生今后的就業護航。

2、ESP教學模式概述:

ESP教學模式是指以語域理論為指導,以培養特定專業的學生所需的英語能力為教學目的,將英語教學的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組合成具有相對穩定且簡明的教學結構框架(馬蓉,2010)。本文中所提及的教學模式俗稱大方法,即課堂教學模式。它不但是一種教學手段,而且是一種將教學原理、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任務、教學過程以及教學組織形式結合起來的整體、是一種系統化、理論化的操作模式。其課堂教學模式又分為:語法翻譯模式,浸沒模式(Immersion)交際模式,任務型教學模式。本文則主要探討交際模式的特點及其在國貿專業英語教學中的可行性。

二、當前教學模式分析

大學英語ESP教學能否順利進行,不僅與學生的英語基礎有著很大的關系,而且與教學模式運用得恰當與否有關。恰當的教學模式是保證ESP教學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因為在進行ESP教學時,幾乎所有的學生都過了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這說明學生有一定的英語基礎。選擇何種恰當的教學模式來引導學生,則成為我院國貿專業ESP教學的焦點。下面的幾種教學模式則是ESP教學中的常用模式,其利弊將會逐一分析。

語法翻譯模式產生于19 世紀中期的歐洲,這種傳統教學模式的特點是,講授語法知識,重視理性。把翻譯當成教學目的和手段,注重閱讀,注重對原文的學習,進而培養學生閱讀外語的能力。ESP教學在國內的發展時間較短,在實際教學中多流于形式。多數教師仍然采取傳統的翻譯教學法,忽略學生的綜合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另外,該教學模式強調死記硬背,教學方式單一枯燥,課堂氣氛也較為沉悶,不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下。

浸沒式模式(Immersion),一種特殊的“語言和內容融合”的教學模式,其教學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掌握學科內容而不是語言技能,即學生是通過掌握符合他們所在年級水平的學科技能和學科知識來習得語言技能。這一教學模式“踐行了‘保護性專業課程’和‘附加性語言課程’教學模式”(袁平,2011),其重點是學習專業知識,第二外語則是附帶品。而大學英語ESP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通過學習專業知識來掌握英語這一語言,其重點是學習語言教育論文,附帶品是學習專業知識。這與我院國貿專業學生所開的專業英語是有區別的。大三所開的專業英語重點是學習專業知識,語言是附帶產品,這與浸沒式教學模式是大同小異的。該模式課堂教學沒能給學生提供廣泛交流的機會,學生很少能夠在課堂上進行表達,在語言的實際使用上有所欠缺。且各語言教師為了使學生能比較容易地理解學科內容,在教學中采用的與學生溝通的交際策略是以學生已經具備的語言水平、語言技能為標準,因此,學生在學習學科內容方面,很少遇到來自語言方面的挑戰。毫無疑問,該模式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對于語言基礎差的班級,這種教學模式難以實施。

任務型教學是上個世紀80年代興起的一種語言教學模式,強調的是“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任務型教學模式以具體的任務為載體,以完成任務為動力,把知識和技能融為一體,“使學習者使用目的語參與到理解、處理、輸出和互動之中”(D.Numan, 2000)。其目的是培養學生學會學習、自主學習的能力,但是該模式很少提到評價的環節,威爾斯認為應“盡量發掘學生的優點,多給學生正面的反饋而不是指責”(Willis,1996:61),幾乎沒有提及任務完成情況和語言使用情況該如何評價,這樣不利于學生語言水平的提高,“因為在中國英語是作為外語來學習,如果學習者對即將學習的知識點一點都不清楚的話該如何進行任務又如何能完成任務”(婁佳麗,2011)。另外,采用此教學模式時對任務的選擇、任務的組織和任務的難度不容易把握論文格式范文。

三、交際教學模式及其在國貿專業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可行性

上個世紀70 年代初期,交際模式產生于歐洲共同體國家之中,威爾金斯,這一教學模式的代表人物,提出“外語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不僅能用正確的外語語音和語法結構來表達思想,而且還能在特定的語境中能夠正確地,創造性地使用外語”(DA Wilkins,1972)。交際教學模式強調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使學生學會用得體的語言進行表達,達到交際的目的。

交際模式主要有以下兩個特點:一、交際教學模式充分考慮“人”的因素,課堂的交際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在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考慮學習者的學習目的,用恰當的方法把語言學習和語言應用結合起來。教師的責任是對教學活動進行選擇、組織以及促進交際活動的開展。教師要意識到ESP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于學習者;二、語言是交流和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教學過程就是交際過程,提倡在交際過程中學習語言,外語學習是逐步提高、完善的過程,因此對待學生在交際過程中所犯的錯誤要采取“寬容”的態度,在活動結束后可進行適當的指正。

ESP 作為在特定語境、特定行業中使用的英語,教學內容要貼近某個專門行業,通過讓學生全面熟悉英語在該行業中的表現來掌握英語的表達規律。而我院的國貿專業大學英語課堂上的ESP教學將商務英語與大學英語融合起來,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接觸商務英語等這些他們畢業后最可能從事的行業英語教育論文,這樣可以讓他們盡早建立起專門用途英語的詞匯體系,掌握這些文體的語篇結構、語言特點和表達規律。讓他們在大三時開設的專業英語課中盡快適應。ESP 英語的教學中心依然是某專業的英語,即語言本身,而不是某專業本身,因此它是基礎教學的擴展和延續,是從基礎英語能力的培養向專業英語應用技能培養的過渡,也是實現培養國貿專業人才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后期融入專業英語教學,有利于在大三時專業英語的開設前,為學生對課堂的理解打下基礎。國貿專業大學英語教學內容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培養目標具有雙重性,即商務專業技能與跨文化交際能力,這兩點使得交際教學法可以在大學英語ESP教學中得以運用。交際模式強調的就是學生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能夠正確的使用英語,而國貿專業的學生畢業后面臨的大環境就是與外國人打交道,需要用英語溝通。經過上述分析, ESP交際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高。在國貿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且我院國貿專業的大學英語授課模式都是小班授課,有利于課堂活動的開展,組織,及角色扮演的進行。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室則為交際教學模式的運用提供了良好的教學環境。

四、結語:

交際模式雖然適合我院國貿專業大學英語ESP教學,但它并不是一劑萬能藥,適合于所有的專業英語教學。成功的教學在于理論的正確指導,在于教師采用與理論相適應的教學手段,并立足于現狀,對不同的專業英語教學,不同的教學對象,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應該選擇不同的教學模式,并根據特定學生群體具體情況發揮個人的創造性,努力提高教學效果,讓學生最大程度地從課堂上受益。

參考文獻:

[1]DA Wilkins Linguistics in languageteaching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2

[2]David Nunan. Designing Tasks for theCommunicative Classroom[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3]管春林,試論需求分析在經貿英語專業課程設置中的意義和方法[J]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5(3)

[4]劉法公.論專門用途英語的屬性與對應教學法[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12):25-27.

[5婁佳麗,對威莉斯任務型教學模式的評述[J] Overseas English2011(2)

[6]馬蓉ESP教學模式研究綜述[J] 科教文匯2010.3

[7]嚴明.大學專門用途英語(ESP)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M]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09(7)

[8]楊惠中國外科技英語教學與研究動態[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78/03

篇(9)

旅游文化課程必須隨著旅游業的發展,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才能確保課程的先進性和實用性。如近幾年持續的生態旅游熱,支撐其發展的文化基礎(生態文化),仍處于零散狀態,急待研究、整理并充實到課程內容中。旅游文化課程內容沒有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及時吸收新的內容,課程內容仍以傳統的、歷史的文化為主體,對現代旅游有關的其他文化沒有或很少涉及。可以說,目前的旅游文化課程內容,僅是中國旅游文化的一部分,課程內容嚴重缺失,很不健全。

一、課程教學模式探討

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結構框架和程序。近年來我院在進行《文化旅游學》課程教學改革時,主要嘗試以下幾種教學方式創新:

1.問題啟發式

討論式教學是在教師指導下,有計劃、有準備地組織學生運用已有知識,結合教學材料通過思考、探討、交流(分析與爭辯)來解決問題,從而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討論式常見的方式有同桌討論、前后(4人)討論、小組討論和全班討論(或派代表發言)等多種方式,既可以單一使用,也可以多種方式并用。更可以和其他教學方式交叉使用,例如討論式可以是探究式教學或問題(課題)式教學中的一個環節。Www.133229.cOM

在討論式教學中,教學材料應是廣義的,它包括教材、資料、圖表、錄像、課件、采訪、野外觀察中獲得的信息。在討論中師生共同依據系列問題,為解決問題而研究有關信息,在研究、思考與交流中又會受到啟發,提出新問題,或將問題引向深入或師生共同得出某種結論、解決某個問題的最佳方案或重要規律。討論式教學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有行動的勇氣,才有真知之收獲,才有創造之可能。

運用討論式教學時,需避免放任自流與偏離主題的局面,從而影響課堂教學效率,影響教學進度,其關鍵在于教師的主導。首先是討論題的質量,討論題要富于思考性、前瞻性、難易適中、切中要害、不能是無關緊要或漫無邊際。其來源可以是教師擬定;或根據學生學習中的難點,師生共同擬定。其次,要讓學生充分準備,最好提前布置課題,在各自有一定見解的基礎上展開討論,以保證學生的參與程度和積極性。三是發揚民主,讓大家充分發表意見,包括錯誤的觀點、方法。教師參與討論,但不要過早做出結論,而是適時引導捕捉有利于深入解決間題的淪點,啟發學生進一步探討,最后師生共同歸納得出正確結論。

2.案例討論式

管理案例教學于20世紀20年代首創于美國哈佛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經過幾十年的實踐和摸索,哈佛商學院已經建立了相當規模的完整案例教學和管理系統。到上世紀20年代世界旅游發達的國家已將案例教學引入了旅游教育與培訓中,并且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國的旅游教育培訓中,有的院校在一些實踐性較強的飯店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等課程的教學中已經引用了案例教學方法,但是,在《旅游文化學》課程中尚未得到普及推廣,學生在校期間接觸到的案例數量也遠遠不夠。許多旅游院校的《旅游文化學》教學模式,基本上還是課堂授課的灌輸方式,教材的編寫仍然未能很好的利用系統理論與實際案例相結合的編寫方法,對于《旅游文化學》這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傳統的教學方式,無疑有較大的局限性,使得我們的學生適應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較差。《旅游文化學》是一門新興的應用型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綜合性,要求教學能夠與實踐相結合。但由于受條件的限制,許多專業院校都沒有現場模擬教學基地,學生對旅游文化的了解,主要來源于課本及教師,而旅游文化學的案例是實踐經驗的濃縮,是大量典型事例的概括和提煉。案例經過教師的精心挑選,引導學生分析討論,加深了學生對旅游文化的感性認識,并上升到理論高度,從而獲得自己的觀點和經驗,豐富了學生的實踐知識,提高實務技能。

3.參與式

《旅游文化學》課程的教學要求學生能主動地積極投到學習的各個環節中,真正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中,學生的這種學習方式的根本特征表現在主動性和參與性上,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能根據學習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的即時情景,給學生創設場合渲染氣氛,使學生很快進入角色之中,參與到學習的各種環節中去,這樣不僅能使學生學習獲得知識,而且能在這樣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要充分利用豐富的學習資源,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參與式教學方法的特點可概括為四個方面:開放的教學內容;提問式的講;無標準答案的習題和論文形式的考試。如果學生上第一堂課,老師介紹課程內容時,只講課程體系和內容如何系統和嚴密,這樣實際上把學生定位在只能被動學習的位置上。但是,如果老師能告訴同學,這門學科并不是"天衣無縫"的,還有很多問題有待研究,在課程教學內容中也包括一些正在進行科研的部分,從而可以激發學生躍躍欲試、表現自己的參與潛力。所以,在課程教學中,要鼓勵學生提問。"學問"起源于"學習、問難",知識的掌握不是靠"教"而是靠"問"出來的。同時還要積極引入一些包括解題的方法和解題的結論沒有標準答案的習題,這樣有利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尋找新的解題方法,探索更好的答案。這些習題,有時則在課堂上討論。不同答案的討論和爭辯,使得同學思想更為活躍,掌握知識更深入。

二、課程教學效果的評估

這門專業選修課,從開設之日起,一直以新的教育理念,采用最新的教學手段,力爭以直觀的方式解讀中國旅游文化。教學內容既規范又新穎,信息量大且富深刻的文化內涵和學術價值。教學方法靈活,且極具啟發性和互動性;能以散而不亂技法,嫻熟、輕巧地駕馭著課堂教學各個環節;制作精美的課件,文字、圖像、聲音、動態和諧、統一,能使抽象的旅游文化現象,演繹得直觀、生動;條分縷析的圖標設計,使紛繁的旅游文化現象變得簡約而條理分明;重視文化內涵的挖掘,注重學生專業素養的提高;已經擺脫了傳統的一個老師滿堂灌的做法,比較注重吸收學術界的新成果和新資料;形象而深刻的語言藝術追求,激發學生在美的陶冶中產生對知識的渴求,從而能主動的學習。

《旅游文化學》課程的內容、方法和作用得到了學生的廣泛認可,為更好地總結經驗,建立可行、有效的旅游文化教育教學模式,筆者對今后課程改進的建議如下:(1)申請增加課時,將教學內容進一步細化,增加景區、旅行社的實訓內容,將《旅游文化學》課程直接搬到景區講授,真正做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零距離”,使學生首先對該專業有一個整體的、感性的認識;(2)開展小班教學,每班最好20人左右,保證每名學生都有機會參加相關的教學實踐活動;(3)增加參與式教學方法的使用,如案例分析、小組討論,鼓勵學生廣泛參與;(4)更好利用現代化教育手段,增加影像資料的播放;(5)邀請一些專家做旅游文化專題演講。

參考文獻

篇(10)

2.結合課題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1)傳統教學法的應用。電氣類基本操作技能與基本知識是學生在入門時所學,因此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實習課老師通過講解演示、巡回指導、總結講評將技能傳授給學生,學生反復訓練模仿、提高,掌握基本技能。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融入綜合能力的培養,上實習課時注意做好以下幾點:①實習課保持良好秩序,無論是講課還是實習都要紀律嚴明、井然有序;②教學中老師要循循善誘,多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探究,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③技能操作從嚴要求,讓學生注重細節,養成認真、嚴謹的工作作風;④分組實習,學生在共同完成任務中,學會合作、溝通。

(2)以項目為導向的教學方法的應用。德國職業教育采用“以項目為導向”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完成某個具體課題項目來提高交流與合作、學習和思考、解決問題和創造性思維、責任心等綜合能力。我們可以根據專業課特點與實習條件來加以借鑒,在學生有了一定的理論知識與技能操作水平后,給學生合適的課題項目,讓學生獨立完成。如電氣專業學生在學習了可編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編程方法后,結合電力拖動課的內容給學生提出這樣一個項目:將一臺電動機Y-Δ降壓啟動控制線路轉換為PLC控制方式。項目要求:①分析控制要求,分配輸入點和輸出點,寫出I/O通道地址分配表;②畫出PLC接線圖,即I/O接線圖;③程序設計;④在計算機上進行程序輸入及仿真運行;⑤程序下載到PLC;⑥線路安裝;⑦通電調試。學生接到項目后,先獨立思考,再通過小組討論,集思廣益完成PLC編程,之后學生獨自或以小組方式完成全部工作。完成項目的過程,學生的思維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動手能力、解決問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課外實習方式的應用。課外實習可以有效補充學校實習之不足,分參觀實習與企業頂崗實習。如電氣專業學生參觀水電廠、火電廠、變電站等,讓學生觀察水輪發電機與汽輪發電機的不同之處,觀察斷路器、隔離開關等電器的結構。參觀后讓學生查閱資料寫出火電與水電的優劣,以及我國新能源的發展現狀。通過參觀學習學生開闊了視野,同時也提高了對本專業的了解與興趣。學生到企業的頂崗實習,可以更深入的了解目前企業的電氣控制方式,學習最新的技術,同時也學習一線技術工人身上的優良品德,對學生技能與個人素質提高都會有所幫助。

二、新實習教學模式教學內容的優化

教學內容根據教學計劃以學生能力所需、實用、提高學生興趣為原則進行優化。電氣專業實習課內容分為電工基本操作技能與專業技能兩大部分。基本技能如電工儀表的正確使用、烙鐵釬焊、導線連接與敷設等,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能,可以通過設計學生感興趣的實習項目如焊接門鈴、收音機等電子小制作和照明線路安裝等,優化教學內容。專業技能一是對傳統教學內容合理的取舍,保留現代工業仍然廣泛應用的內容,如電動機的維護、線路敷設安裝等;二是將新技術與傳統內容有效地組合,如將可編程序控制器與電力拖動內容有機組合開展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降低教學難度;三是開展新的實習課題,如樓宇對講、樓宇智能安防等。

三、新實習教學模式的教學保障

上一篇: 初二教師工作總結 下一篇: 租賃準則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本亚欧精品在线视频 | 亚洲va国产日韩欧美精品 |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久久国产这里有精品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在线高清 | 亚洲国产精品隔壁老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