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標準農田等級劃分匯總十篇

時間:2023-08-31 16:38:0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高標準農田等級劃分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高標準農田等級劃分

篇(1)

中圖分類號:F301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是我國土地整治改革領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1-2]。國家高度重視對高標準基本農田的建設工作并頒布一系列相關文件,充分體現了基本農田建設任務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如:制定了建設全國高標準基本農田的相關專項規劃和總體規劃;開展農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設,促進農田在受自然災害的影響下仍能產出高質量的糧食[3]。本文以廣東省為例,分析在政策的支持下具體地區是如何因地制宜進行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

1 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的意義

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是通過土地整治的措施使農田達到集中連片、高量高質、設施配套、抗災能力強等要求,體現了運用現代化經營方式和技術的新型基本農田,是保證糧食與人均占有量相均衡的基本途徑,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現實意義。

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是保證糧食高產量和優質量的前提,同時對因自然災害造成糧食不可預計的損害起到較強的抵御作用,為農田的安全形成一個“保護網” [4]。

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是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科學手段。廣東省因地勢、天氣原因每年出現洪澇災害次數較多,造成廣東省的水土流失現象嚴重。為此,多次針對水土流失問題開展了治理工作,但取得的效果不明顯。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是對水、村、林、路進行綜合治理,整體改進交通、水利、環保等設施,主要目標是保護農田建設,能有效抵抗災害所帶來的影響,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5-7]。

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是創建新型農業模式的前提,是加快新農村建設的先決條件之一。自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省實行農田責任制,將農田承包給個體。這種經營方式是土地利用結構較為零散,阻礙了農田規模的壯大。隨著科技的進步,農業應該利用現代化科技和新型的管理模式推進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的進程,建設集中連片的農田模式。

2 廣東省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概況

2.1 廣東省建設區劃定形式

2.1.1 劃定原則

廣東省針對高標準基本農田的劃分原則是以國家土地資源部頒發的關于《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規范》文件為方向,結合廣東省的實際情況將劃定原則劃分為:集中連片、將農田進行集中化管理;重點整治土地潛力較大、取得效益較為明顯的區域;將國家及各地區基本農田示范區作為參考標準與之相銜接;以不打破行政界限為前提進行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

2.1.2 構建指標體系

結合廣東省的實際情況,開展相關專家咨詢交流會。其主要內容是將廣東省的糧食生產能力、財政支持力度、基本農田的連片性、土地開發價值4個因素作為廣東省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的重要考慮范圍,并合理劃分了這些因素的在工作中具體比重。農田連片性占重點建設區劃分指標體系的40%,財力支持占25%,糧食生產能力占15%,耕地政治潛力占20%(潛力因子分為潛力一級、潛力二級、潛力三級跟別對應的量化標準是100、80、60)。

2.1.2.1 連片性

連片性農田進行集中管理,是我國基本農田建設的重要方面。該研究以廣東省2010年1:10000土地利用變更數據為參考,結合縣域行政界線與相鄰基本農田融合起來[8]。在融合的過程中要進行2次操作,第1次是將帶有公共邊的農田圖斑進行融合后,再將空間距離100m范圍內的基本農田圖斑進行第2次融合,每1次的操作過程的前后都要仔細核對面積、圖斑個數等相關數據,保持數據正常化。

2.1.2.2 糧食生產能力

高產量、優質量的糧食出產是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的基本要求。因而,將地區糧食的生產能力考慮到劃定重點建設區重點范疇內。廣東省于2009年將其中的40個縣(市、區)評為糧食大縣。

2.1.2.3 財政支持

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需要重新整治土地資源,依靠現代化農業技術來發展,所以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在資金投放之前要充分考慮并結合廣東省近幾年對建設高標準農田資金安排。

2.1.2.4 耕地整治潛力

確定耕地整治潛力級別可以直接引用廣東省頒布的整治規劃文件中的結果數據。

2.2 基本農田劃定技術方法

基本農田劃定技術方法首先以土地整治的現狀對土地利用的調查信息為基礎,結合土地的實際情況,將土地利用的總體規劃結果對其進行評估、核實;要對基本農田保護片邊界進行綜合確定并將其編號、記錄,提取農田保護片的地類圖斑目前存在的信息;根據農用土地的分等成果提取基本農田質量相對應的等級信息,并按照規定錄入基本農田圖斑屬性與基本農田保護片;建立有效的數據庫并落實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達到基本農田的劃定成果。通過對廣東省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舉措的具體分析,在建設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發現并解決這些問題對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有著深遠的影響。

3 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中應注意的要點

3.1 探究地貌地形、水文地質特點

自然因素中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質因素直接關系到高標準基本農田規劃方案的可行性和成效性。廣東省位于南方,其丘陵地帶與北方的平原地區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一定要進行地質條件的勘察。只有在全面掌握和了解這些基本情況之后,才能更加順利的開展工作。地形地貌以及水文地質等這些條件的觀察和分析,是為農田施工建設方案制定提供重要的信息和依據的途徑。在施工前,相關設計工作人員一定要深入到施工現場,做好規劃。要在實踐中真正做到因地制宜,根據不同的勘察結果采用不用的施工方法,制定科學的施工方案。總之,在高基準農田建設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基礎條件的分析和研究,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影響因素,應該充分結合項目的施工特點,嚴格按照施工標準要求開展工作。

3.2 農田建設要積極對接其他的基礎設施

農田建設與水利工程項目建設之間存在著直接的聯系。水利工程建設是農業發展的重要保障和基礎。農田建設項目和水利工程建設的最終目標都是為農業生產和發展服務。在農田建設過程中,應該根據地方擁有的水利工程進行合理的規劃和建設,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水利工程,盡量避免對其造成不良的擾動和影響。在高基準水利建設和土地整治過程中,將“最后一公里”的任務落實到位,取得最為理想的成績。

3.3 注重施工工程質量的監督與管理

農田建設施工質量控制和管理非常重要。只有確保工程施工質量,才能保障施工安全。在工程質量控制中,應該做好工程驗收以及施工過程質量控制等方面的工作;與項目以及立項等方面的工作人員取得聯系,調動全體管理以及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在工程實施的過程中,應該實施同步的監督與管理,將施工方與監理方的質量檢驗資料分類建檔進行管理。對施工過程中發生的一些工程變更問題進行嚴格的審核。工程變更一定要堅持以工程質量為中心,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同時進行工程變更。質量控制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在實踐中,一定要注重各種細節的管理,及時進行備報案等整理工作,將工程內業管理和外業管理相結合,確保工程質量的總體達標。

參考文獻

[1] 沈明,蘇少青,陳飛香.廣東省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重點區域劃定[J].安徽農業科學,2012,40(20).

[2] 沈明,陳飛香,蘇少青等.省級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重點區域劃定方法研究――基于廣東省的實證分析[J].中國土地科學,2012,26(7).

[3] 鄧建中,周惠紅.基本農田保護分布圖的編繪及標志牌的制作――以廣州市花都區為例[J].地礦測繪,2012,28(3).

[4] 張滿紅.廣東省基本農田保護工作20年回顧與展望[J].廣東農業科學,2010,37(1).

[5] 吳曼喬.基本農田保護標志牌制作的技術質量實現[J].科技信息,

2013,(13)

[6] 王增剛.GIS在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中的應用研究[D].江西農業大學,

篇(2)

中圖分類號:F301.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6)05-1151-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05.016

High-standard Primary Farmland Construction Area Zoning in

Northwest of Hubei Province

QIU Li-juana,LIN Ai-wena,b,LI Hai-jianga,PENG Peia,ZOU Linga

(Wuhan University, a. School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b. Key Laboratory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Ministry of Education, Wuhan 430079, Hubei, China)

Abstract: Taking Nanzhang county in northwest of Hubei province as case, selecting factors from four aspects of natural quality, producing condition, location and ecology, an evaluation model for zoning high-standard primary farmland construction area was established by AHP method, then an analysis of limited factors was conducted to define the construction direc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in Nanzhang county indicated a certain spatial pattern. To be specific, conditions in the eastern area, southern area and the northwest area were the best, worse and the worst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 42 800.48 hm2 of primary farmland were zoned into the high-standard primary farmland construction area. Further, for the zoned construction area was deeply restricted by conditions of production and ecology, the constructions of infrastructure condition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projec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evaluation model can quantify influencing factors effectively, especially its try of bringing in landscape indexes in describing ec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combined with the farmland protection area radio and pollution intensity to quantify it, which provided a scientific basis for high-standard primary farmland construction area zoning.

Key words: high-standard primary farmland; construction area; zoning; AHP; northwest of Hubei; Nanzhang county

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問題一直是國內熱點,耕地資源在龐大的人口下顯得十分稀缺,改革開放以來日益加快的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又使耕地資源大量流向非農利用,耕地生態環境惡化,影響國家糧食安全[1]。在人類的歷史進程中,確保人類糧食總體需求的根本途徑只有兩條,擴大糧食種植面積與提高單位耕地面積糧食的產量[2]。就當前發展形勢而言,提升耕地產能無疑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中之重。國家已從戰略層面明確大力推進高產穩產基本農田建設為重點的農田整治。2010-2014年中央“1號文件”多次強調高標準基本農田的建設。

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兼顧了耕地數量、質量、生態管理的內涵,隨著生態文明建設力度加大,基本農田承擔越來越大的生態涵養功能和景觀美化功能[3]。目前,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研究主要集中在潛力評價[4-6]、空間劃定[7-10]、建設時序與模式分區[11-14]等方面。在空間劃定研究的指標體系構建中,耕地質量與基礎設施完備度的量化指標相對完善,但生態方面相對欠缺,一些學者對此進行積極地嘗試,通過判斷區域是否為重點生態保護區對生態影響進行量化[7],通過對研究區土地進行生態安全分級后對其內的基本農田賦值生態安全修正系數[8],引入田塊集聚度對生態景觀進行量化[9],用農田防護林相關指標來刻畫農田的生態良好程度[10]。但這些研究所選量化指標相對單一,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本研究嘗試引入景觀指數結合農田防護面積比例及環境污染強度來定量刻畫耕地的生態良好程度,并在此基礎上探討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區域的劃定方法。鄂西北地區地形條件復雜,以南漳縣為例,對其進行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區域劃定研究,為鄂西北地區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1 研究區概況及數據來源

1.1 研究區概況

南漳縣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位于111°26′-112°09′E、31°13′-32°01′N,地處江漢平原北緣,南陽盆地南緣,荊山山脈東麓。地形復雜,西高東低,大致可分為中山地帶、低山丘陵地帶、平原崗畈地帶三級階梯。研究區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區,日照充足,年均溫10~16 ℃,境內水資源豐富,自北向南分布有濰水、蠻河、漳河、沮河四大河流,自西向東穿越縣境,泉眼眾多,有水庫130余座,為灌田提供了重要保障。全縣耕地總面積85 211.68 hm2,基本農田面積58 547.11 hm2。

1.2 數據來源

空間數據主要從南漳縣1∶1萬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矢量數據(2011年)、南漳縣1∶1萬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 ― 2020年)、南漳縣農用地分等定級更新成果中提取,統計數據從南漳縣統計年鑒(2012年)和實地調研得到。

2 研究方法

采用層次分析法,從自然質量、生產、區位、生態4個方面構建了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區域劃定模型,基于已有數據利用ArcGIS 10、Fragstats 4.2軟件獲取指標值,并對其進行標準化,根據評價模型計算各基本農田片塊的綜合得分,根據評價結果劃定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區域。

2.1 評價單元的確定

高標準基本農田是指在規劃時期內,通過農村土地整治形成的集中連片、設施配套、高產穩產、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基本農田[15]。在以往高標準基本農田劃定研究中常以基本農田圖斑或耕地圖斑作為評價單元[8-10],這可能會導致相互連接(有公共邊)的地塊中只有部分被選中,這樣在最后的劃定結果中連片性無形中就被削弱了。高標準基本農田強調規模生產,十分注重地塊的連片性,為避免上述情況出現,同時考慮到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屬土地整治范疇,土地整治是以行政村為具體實施單位,而基本農田片塊是以村或自然地塊為單位的耕地保護區域,即以村為單位對基本農田圖斑進行融合后形成的區域,因此將基本農田保護片塊確定為評價單元。

2.2 指標體系的構建

根據高標準基本農田內涵、相關標準[15,16],結合專家意見,從自然質量、生產、區位、生態4個方面構建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區域評價指標體系。自然質量條件主要體現在耕地肥力、規模、坡度等因素對工程建設難度的影響;生產條件主要體現在基礎設施的完備度對建設工程量影響;區位條件體現在距道路、城鎮、村莊的遠近對農資投入效率、農產品商品化便捷度及耕作便利度的影響;生態條件的限制主要指農田防護、環境污染及農田景觀對農田生態建設的影響。另因評價對象是基本農田,規劃時已避開城鎮規劃區、有條件建設區、重點項目建設區等,故指標體系中不考慮此類政策因素。運用層次分析法結合特爾菲法確定指標因子的權重。同時為消除指標量綱影響,參照相關研究[8,17,18],采用分級給分法對指標進行標準化,由此建立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區域劃定模型(表1)。

2.3 評價指標值的獲取

自然質量等、連片性等空間指標是在ArcGIS 10的支持下,基于基本農田數據、土地利用變更數據、農用地分等數據,通過疊置分析、緩沖區分析、空間統計分析等功能獲取的。農機化水平及環境污染強度由統計數據結合實地調查得到,并通過屬性掛接的方式賦值給基本農田片塊。指標的具體參數設置:①將相隔20 m以內的基本農田視為連片。②環境污染強度主要是指耕地中殘留的化肥、農藥、地膜造成的污染,三者殘留率分別取64%、65%、42%[19,20]。③景觀脆弱度采用的是脆弱度模型V=α×AWMSI+β×F+γ×D,其中α、β、γ分別取值0.59、0.28、0.13,AWMSI、F、D分別為面積加權的平均形狀因子、分維數、分離度[21],通過Fragstats 4.2軟件求得。

3 結果與分析

3.1 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區域劃定

對南漳縣6 152塊基本農田保護片塊進行評價,并用自然斷點法對各片塊的綜合得分進行分級:Ⅰ級(高度適宜)、Ⅱ級(中度適宜)、Ⅲ級(低度適宜)、Ⅳ級(不適宜),結果見圖1。

Ⅰ級區面積28 724.51 hm2,所占比例為49.06%,集中分布在東北部平原崗畈地區。該區地勢平坦,土壤熟化度高,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一般在2.0%~3.0%之間,最高可達3.9%,連片規模均在150 hm2以上,形狀規整,聚集度高,非常適宜大規模機械化生產。該地區同時也是南漳縣經濟發展的腹地地區,農業生產條件良好,石門、三道河、云臺山三大水庫加上密布的溝渠為該區的農田灌溉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發達的交通路網及集鎮為物資投放及農產品交易提供了充分的保證。

Ⅱ級區面積14 075.97 hm2,所占比例為24.04%,主要分布在南部丘陵地區及東部平原區的邊緣地帶。交通及集鎮的發達程度雖不及平原區,但從該區穿流而過的沮河、漳河兩岸分布有較大規模的沖擊平原,土壤肥沃,質量等別高。農機化水平達到該縣的中等水平,防護林分布較多,斑塊形狀較規整,農田生態條件較好。

Ⅲ級區基本農田面積10 679.19 hm2,所占比例為18.24%,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區。這些地區土壤質地較差,肥力低,有的基本農田片雖然具有一定的規模,高者亦可達上百公頃,但復雜度高,外形多呈枝丫狀,景觀脆弱度大,易敏感,生態條件較差。

Ⅳ級區面積為5 067.44 hm2,所占比例僅為8.66%,集中分布在西北部山區及鄉鎮交界帶上。受地形因素影響,該地區的土類多為砂石、礫石,土層薄,有機質含量低,破碎度高,坡度較大,易發生水土流失等地質災害,生態安全度低。加上地處偏遠,農路基礎設施條件差,基本無灌溉水利設施。

根據以上分析,Ⅰ級區已基本具備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條件,Ⅱ級區需稍加改造可建設成為高標準基本農田,Ⅲ、Ⅳ級條件較差,不太適宜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因此將Ⅰ、Ⅱ級區劃為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區域,共2458個基本農田片塊,面積合計42 800.48 hm2,占基本農田總面積的73.1%。

3.2 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方向

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應針對相應的限制性因素制定正確的方向,對限制因素采取科學合理有效的方式加以削弱和消除,打破低效均衡利用狀態,充分挖掘基本農田生產潛力。針對劃定的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區域,分別從自然質量、生產、區位、生態條件4個方面考察其限制區分布,根據各評價因素得分,劃分為三個級別:優(≥80分)、一般(60~80分)、差(

自然質量條件限制區面積16 459.94 hm2,占劃定建設區域總面積的39.48%,主要分布在西部及南部。該地區主要為山地丘陵,土層薄,有機質含量一般在2%以下,坡度多為Ⅱ級,連片性一般。該區可通過實施培肥地力工程提高耕地肥力水平,對于坡度較大的可實行坡改梯,增加農田的保水保肥能力,西部山區應注意輔以生態護坡工程,控制水土流失。

生產條件限制區面積共33 607.12 hm2,所占比例達78.66%,除東部經濟發達區外,其余地區的生產條件均不理想。應加強水利及田間道路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保障灌溉用水,提高田間道路通達度,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使農田的生產潛力得以發揮。

區位條件限制區面積共10 064.02 hm2,所占比例為24.31%,主要分布在鄉鎮邊緣且距公路較遠的地區,尤其是九集北部和巡檢西部。可通過完善公路網,消除交通死角,提高農業物資投放效率及農產品商品化率。

生態條件限制區面積共39 076.12 hm2,所占比例高達90.19%,縣內均有分布。由于南漳多山地、低崗,耕地的空間形態多呈枝丫狀,形態復雜,分離度高,脆弱度大,農田防護面積比例小,多數地區基本無農田防護工程。加上長期大量使用農藥農膜容易造成土壤理化性質變化,作物生長受到抑制,農田生物多樣性降低。應大力推廣精準施肥施藥等環境友好型農業生產技術,降低農田環境污染負荷,實施土地平整和景觀提升工程,優化農田的景觀格局。

4 小結與討論

以基本農田為評價對象,從自然質量、生產、區位、生態條件4個方面建立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區域劃定模型,確定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區空間布局,并進一步地對劃定區域進行限制因素分析,明確其建設方向。主要結論如下:

1)基于評價模型將南漳縣基本農田劃分為高度適宜、中度適宜、低度適宜和不適宜4個等級,面積分別為28 724.5 1、14 075.97、10 679.19、5067.44 hm2,且呈現出東部平原崗畈區較優、南部丘陵地區次之、西部山區最差的空間規律性。將基本已具備高標準基本農田條件的高度適宜區和稍加改造可建設成為高標準基本農田的中度適宜區劃入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區域,共42 800.48 hm2,占全縣基本農田總面積的73.1%。

2)分別從自然質量、生產、區位、生態4個評價因素出發,對劃定的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區域進行分析,從而確定各要素的限制區范圍及分布。其中,區位條件限制區面積最小,主要分布在鄉鎮交界處,可通過完善交通路網消除交通死角;其次為自然條件限制區,主要分布在西部及南部,應以地力提升工程為主;生產條件限制區面積較大且限制程度大,主要分布在西部及東南部,應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條件;生態條件限制區最廣,應注重耕地生態建設,擴大耕地防護面積,推廣精準化農業,減輕農田污染負荷,實施土地平整和景觀提升工程,降低耕地脆弱度。

3)評價模型能夠有效地量化各影響因素,為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區域的劃定提供了科學依據,具有現實意義。在生態條件刻畫上,嘗試借助農田防護面積比例、環境污染強度、景觀脆弱度來量化耕地的生態良好程度,彌補了以往研究對耕地生態方面刻畫的不足。

參考文獻:

[1] 鄒 健,龍花樓.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耕地利用與糧食生產安全格局變動研究[J].自然資源學報,2009,24(8):1366-1377.

[2] 李玉平,蔡運龍.區域耕地-人口-糧食系統動態分析與耕地壓力預測――以河北省邢臺市為例[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43(2):230-234.

[3] 劉新衛,李景瑜,趙崔莉.建設4億畝高標準基本農田的思考與建議[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2,22(3):1-5.

[4] 郭鳳玉,馬立軍.縣域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潛力分區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2014,53(10):2287-2289.

[5] 方勤先,嚴 飛,魏朝富,等.丘陵區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條件及潛力分析――以重慶市榮昌縣為例[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9(3):122-130.

[6] 龍雨涵,楊朝現,程相友,等.西南丘陵區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潛力測算及模式探討[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 39(7):144-150.

[7] 沈 明,陳飛香,蘇少青,等.省級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重點區域劃定方法研究――基于廣東省的實證分析[J].中國土地科學, 2012,26(7):28-33.

[8] 王新盼,姜廣輝,張瑞娟,等.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區域劃定方法[J].農業工程學報,2013,29(10):241-250.

[9] 薛 劍,韓 娟,張鳳榮,等.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評價模型的構建及建設時序的確定[J].農業工程學報,2014,30(5):193-203.

[10] 王 晨,汪景寬,李紅丹,等.高標準基本農田區域分布與建設潛力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4,24(S2):226-229.

[11] 馮 銳,吳克寧,王 倩.四川省中江縣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時序與模式分區[J].農業工程學報,2012,28(22):243-251.

[12] 韓春蘭,劉慶川,么欣欣,等.遼寧省清原縣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類型分區研究[J].土壤通報,2013,44(5):1041-1046.

[13] 張 忠,雷國平,張 慧,等.黑龍江省八五三農場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時序分析[J].經濟地理,2014,34(6):155-161.

[14] 馬立軍,郭鳳玉.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時序與模式[J].湖北農業科學,2014,53(11):2661-2666.

[15] TD/T1033-2012,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標準[S].

[16] GB/T30600-2014,高標準農田建設通則[S].

[17] 郭 龍,張海濤,于 波,等.基本農田易侵占區域的劃定[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2011,30(6):740-745.

[18] 董秀茹,尤明英,王秋兵.基于土地評價的基本農田劃定方法[J].農業工程學報,2011,27(4):336-339.

篇(3)

中圖分類號:F301.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6)05-1311-06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05.057

The Delineation and Construction Aequence of Lulong County

High-standard Farmland

CHEN Zhuoa,WANG Yan-huia,SU Xiong-zhia,ZHANG Jun-meib

(a.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b.College of Land and Resources,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Baoding 071000, Hebei, China)

Abstract:Arable land is the material basis of food production, high-standard farmland construction is important initiatives to ensure our food security. In this paper, the study area is Lulong County, there are three major aspects, the natural conditions, the project conditions and the suitable for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and select the soil texture and the other 11 sub-goals to carry 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suitability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construction; to determine the buildable area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of Lulong County carry out the policy “One vote veto” for the arable land which is more likely to be occupied or it is unsuitabl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Ultimatel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determine the time sequ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of Lulong Coun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aiting area of Lulong Count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standard farmland is 39 280.84 hm2,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Priority Construction Zone, Mid-construction Zone and Suspend Construction Zone, the area are 9 557.87 hm2, 18 644.33 hm2 and 11 078.64 hm2, accounting for 24.33%, 47.46% and 28.21% of the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of high standard farmland of Lulong County. The study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building and plann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standard farmland of Lulong County.

Key words:high-standard farmland;stability;suitability;construction sequence;Lulong county

糧食安全問題是關系到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穩定的重大問題,伴隨著城鎮化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中國對于糧食的需求也呈剛性增長,盡管國家通過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試行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等一系列措施保護耕地,但耕地的總體質量仍呈現下降趨勢,耕地保護形勢依然嚴峻。高標準農田作為耕地的精華,是確保中國糧食安全的關鍵部分[1]。綜合國內眾多學者對于耕地質量評價、基本農田定義以及農田改造的相關研究,可以將高標準農田定義為:土地平整,集中連片,耕作層深厚,土壤肥沃無明顯障礙因素,田間灌排設施完善,灌排保障較高,路、林、電等配套,能夠滿足農作物高產栽培、節能節水、機械化作業等現代化生產要求,達到持續高產穩產、優質高效和安全環保的農田。

2014年由國土資源部和農業部聯合牽頭制定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通則》(GB/T 30600-2014)[2]第一次將高標準農田建設與基本農田管制相結合,實現了耕地質量保護與土地利用規劃、管制的有機結合,有效推動了基本農田建設過程中耕地的數量保護和質量管護。但是,通則中僅提出了高標準農田建設的一般性規定,缺乏對不同區域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差異化管理和指導。《高標準農田建設通則》開啟了中國對于高標準農田的研究,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主要是對農田路網系統、排灌系統、供電系統、地力支持系統進行技術集成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編制土地整治規劃、健全工作機制、創新資金使用和管理機制以及加大監管力度等對策和建議;宋海燕[3]以山東省農田防護林網為研究對象,系統研究高標準農田防護林營建關鍵技術;張超超等[4]結合丘陵山區的農田綜合因素,確定了不同類型丘陵山區高標準農田產量指標和相關條件;宋祥剛等[5]綜合考慮耕地的基本條件和所在區域的社會經濟建設適宜性,提出基于四象限法的縣域高標準農田建設布局與模式;楊緒紅等[6]從地塊單元受相鄰地塊的水平影響入手,采用最小費用距離模型,從社會經濟基礎、農業生態環境和水土資源條件三個方面構建分區阻力面指標體系,以高等級耕地作為擴散的“源”,依據累積阻力值的突變性將陜西關中地區高標準農田建設區劃定為重點區、限制區和禁止區;王洪波等[7]認為,中國耕地平均等別偏低與基本農田高保護率的實際情況共同決定了劃定的基本農田不可能全都是優、高等地,只有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等土地整治活動才能使大部分耕地滿足高產穩產的要求。

本研究以河北省盧龍縣作為樣本區,分別從自然條件、工程條件、適宜經營條件三方面選取11個指標進行高標準農田的適宜性分析,以期為科學編制土地整治規劃、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確保建設任務順利落地提供參考。

1 研究區域與數據來源

1.1 研究區概況

盧龍縣位于河北省東部,東經118°45′54"- 119°08′06",北緯39°43′00"-40°08′42",地處華北平原邊緣地帶,屬于燕山南部低山丘陵區,地勢北高南低,呈梯狀傾斜地形優勢明顯。大秦鐵路、京秦鐵路、京山鐵路及津秦公路、京沈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線路貫穿縣境,為交通運輸提供了便捷有利條件,地理優勢顯著。屬暖溫帶半干旱半濕潤的大陸性季風氣候,且大陸性氣候明顯。年平均氣溫10.9 ℃,年平均降雨量725 mm,且主要集中于6-8月份。盧龍縣地形地貌多種多樣,南部為山麓平原區且多為山洪淤積平原,占全縣總面積的17.94%,北部為低山區,占全縣總面積10.43%,中部地區為燕山運動形成的低山脊,為丘陵地區,占全縣總面積的71.63%。盧龍縣全縣總面積95 580.24 hm2,其中耕地面積43 909.56 hm2,占全縣面積的45.94%,總人口42.2萬人,人均耕地0.1041 hm2,略低于全國人均耕地水平。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建設用地不斷增加,無論是耕地數量還是耕地質量都受到了嚴重的威脅,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1.2 數據來源

1)規劃數據。《盧龍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 ― 2020年)》相關資料及圖件、盧龍縣土地整治規劃相關資料及圖件、盧龍縣2011年土地利用變更調查數據庫(1∶10 000)、盧龍縣DEM數據、盧龍縣耕地質量等別更新成果相關資料及圖件,圖件經過數據格式轉化,統一到ArcGIS格式,并進行投影變換和坐標校正,實現了數據的同步更新。

2)社會經濟數據。盧龍縣國民經濟和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盧龍縣2011年國民經濟統計年鑒等。

1.3 研究方法

1.3.1 GIS空間分析法 本研究借助ArcGIS等地理信息系統的空間數據處理功能、空間分析功能和直觀的可視化分析功能,結合其他相關統計技術,綜合處理和應用分析盧龍縣的多種來源的時空數據,包括土地利用現狀數據、土地利用規劃數據、土壤數據、地形數據、區域農戶耕地利用空間信息數據等,以此進行盧龍縣高標準農田空間穩定性分析、建設區域劃定及建設時序等研究。

1.3.2 綜合指標體系法 系統分析研究對象,構建綜合性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適宜性評價和穩定性評價模型,分析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適宜性和農田穩定性,并依此確定高標準農田建設區域和建設時序。

2 評價指標獲取及其分值確定

2.1 適宜性評價指標的選擇

根據高標準農田的內涵與建設特征,遵循評價指標的選取原則,建立縣域基礎上的高標準農田建設評價適宜性指標體系,包括農田自然條件、工程條件與適宜經營條件三大方面11個評價指標。

本研究根據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標準,借鑒農用地分等體系中的賦值標準[8],采用經驗法和專家咨詢法確定高標準農田評價指標分級賦值標準,其中數值型評價因子采用[0,1]的標準化處理賦值,閾值型評價因子則按照具體分級賦值標準,如表1、表2和表3所示。

高標準農田應具有較好的自然條件,因此借助農用地分等成果對農田的自然質量標準做出標準判斷[9],即土壤的自然條件,土壤質量高的應優先選入高標準農田,參照農用地分等的成果,選取土壤質地、有效土層厚度、土壤pH和有機質含量4個指標,土壤質地是土壤的重要物理性質,能較好地表征土壤的耕作性能,通過影響土壤結構、水分滲透、通氣等狀況,進而影響耕地的生產力狀況;有效土層厚度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該土壤的肥沃程度;土壤酸堿度對土壤肥力及植物生長影響很大,在農業生產中應該注意土壤的酸堿度,積極采取措施,加以調節;土壤有機質含量是重要養分容量指標,受氣候、土壤類型、耕作措施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并直接影響耕地的生產能力,反映農田的本底質量,通過定量評價可以揭示盧龍縣高標準農田自然條件的分布規律[10]。

農田的工程條件,是高標準農田建設過程需要考慮各個區域所存在的整治工程可改造和消除的各種限制性因素[11],工程條件因素選取田塊坡度、灌溉保證率、排水條件、農田防護林條件四個子目標,排水條件主要體現耕地的抗澇能力;農田防護林反映農田防護情況。這些因素直接影響著農田可改造難易程度。

農田的適宜經營條件包括機械化程度、田塊連片性和路網密度三個子目標,機械化程度越高的地塊,越有利于高標準農田的規模化經營[12];田塊連片性越大越有利于規模化經營和機械化生產,反映的是農田種植的適宜程度;路網密度反映了農田道路通達情況[13],適宜程度高的農田應優先選入高標準農田。

2.2 空間穩定性評價指標的選擇

空間穩定性評價指標可以劃分為緩沖漸變型和剛性否決型兩類。緩沖漸變型,是指在高標準農田建設過程中,對穩定性的影響隨著距離的變化而逐漸變化的指標。一般表現為距離該項指標值越近則穩定性越差,反之則穩定性越高。剛性否決型,是指對落入該項指標范圍內的耕地實行“一票否決”的指標,即只要是落入該項指標范圍內的耕地,就不進行建設。此外,空間穩定性還與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其發展水平是建設用地擴張的動力所在,因此,在空間穩定性選取時要對反映經濟社會指標加以描述。

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促使耕地不斷轉化為建設用地,在高標準農田建設過程中或者完成后仍然存在此種風險。城鎮建設用地擴張模式主要有沿主要道路的兩側的“跳躍式”增長和在現有建設用地的基礎上進行“攤大餅”式的擴張兩種,在此基礎上選取距離城鎮遠近與到主干道的距離作為建設占用穩定性評價的主要指標,此指標屬于緩沖漸變型;區位上的不穩定區域還包括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所確定的允許建設區與有條件建設區,城市規劃所確定的城市擴展區域。對于區位上的不穩定區域,近期內被建設占用的可能性較大,不適宜進行高標準農田建設,實行“一票否決”制,為“剛性否決型指標”,具體指標如表4所示。

2.3 建設的適宜性評價方法

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適宜性評價是一個多目標決策的過程,目標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現象,常規的線性加權評價難以滿足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可行性評價的要求。在多目標決策過程中,優選理論中多目標系統優選、排序決策是較為有效的方法和可行途徑。因此,本研究采用接近理想點排序模型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適宜性評價[14]。

1)構造規范化的決策矩陣。高標準農田建設可行性評價范圍內的耕地評價單元組成了優選的對象集A={a1,a2,…,an},遵循可行性評價指標的選取原則構建高標準農田建設可行性評價指標體系,確定指標T={t1,t2,…,tn},評價單元aj{j=1,2,…,n}在指標tj{t=1,2,…,n}取值為xij并將各指標采用極值法進行標準化處理,組成規范化的矩陣。

R=(rij)m × n=r11 r12 … r1nr21 r22 … r2n… … … …rm1 rm2 … rmn

2)構造加權矩陣。將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可行性作為目標層,分別以自然質量、工程建設和經濟社會條件作為準則層構建指標體系。

結合熵權法測算的指標權重,從而構建加權矩陣,即:

V=(vij)m × n=a1y1 a2y1 … any1a1y2 a2y2 … any2 … … … …a1ym a2ym … anym

3)確定理想解。為確定評價單元的整體優劣順序,可以定義:

ri+=max(rij)ri-=min(rij) (i=1,2,…,m)

ri+即各屬性值都達到各決策點的最優值,成為“理想點”,ri-到各決策點的最劣值成為“負理想點”[15]。而在實際操作中,“理想點”和“負理想點”并不存在,可以將單元評價值與理想值進行比較,以其接近程度作為評價的標準。

3 結果與分析

3.1 盧龍縣高標準農田適宜性評價權重的確定

盧龍縣現轄12個鄉鎮548個行政村。分別對11個評價指標進行原始數據矩陣構建、標準化處理、歸一化處理、熵權值和權重值確定等,得到高標準農田適宜性評價指標權重表(表5)。

3.2 空間穩定性區域識別

高標準農田空間穩定性區域的識別主要借助Arcgis平臺,提取土地利用變更數據中主干道和城鎮等信息,進行道路和城鎮不穩定區域的緩沖,緩沖區標準的確定參考農用地分等定級中宗地低價評估的標準,最終確定主干道的緩沖區為1 km,建制鎮的緩沖區為2 km。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提取允許建設區和有條件建設區,疊加得到盧龍縣高標準農田建設不穩定區域,并采取“一票否決”制,落在該區域范圍內的耕地一律不允許搞其他建設(表6)。由表6可以看出,盧龍縣高標準農田不穩定區域共18 743.49 hm2,其中盧龍鎮不穩定區域最多,共有2 796.27 hm2,占全縣不穩定區域的14.92%,其次是劉田各莊鎮和石門鎮,不穩定區域分別為 2 247.79 hm2和2 200.04 hm2,占不穩定區域面積的11.99%和11.74%,蛤泊鄉和劉家營鄉的不穩定區域面積最小,分別為826.30 hm2和827.36 hm2。

3.3 盧龍縣高標準農田建設時序確定

在對不穩定區域進行“一票否決”之后,得到現階段盧龍縣高標準農田可建設區域,共39 280.85 hm2,其中盧龍縣高標準農田優先建設區域9 557.87 hm2,占盧龍縣可建設高標準農田總面積的24.33%,盧龍縣高標準農田中期建設區域18 644.33 hm2, 占盧龍縣可建設高標準農田總面積的47.46%,盧龍縣高標準農田暫緩建設區域11 078.65 hm2,占盧龍縣可建設高標準農田總面積的28.20%。

分鄉鎮統計結果見表7,由表7可以看出在盧龍縣12個鄉鎮中,蛤泊鄉的高標準農田優先建設比例最大,占蛤泊鄉總面積的46.46%,其次是木井鄉,其優先建設面積占總面積的33.91%,以劉家營鄉高標準農田優先建設比例最小,為11.11%;燕河營鎮的高標準農田中期建設比例最大,占燕河營鎮總面積的68.74%,陳官屯鄉和劉家營鄉其次,分別占各自面積的62.49%和61.20%,印莊鄉比例最小,占印莊鄉總面積的31.57%;暫緩建設區以占總面積42.12%的印莊鄉為最多,燕河營鎮的暫緩建設區比例最小,只占燕河營鎮總面積的3.87%(圖1)。

在盧龍縣9 557.87 hm2的優先建設高標準農田中,劉家營鄉只有196.34 hm2,僅占盧龍縣優先建設高標準農田的2.05%,其次是下寨鄉,其優先可建設高標準農田的面積是421.71 hm2,占盧龍縣優先建設高標準農田的4.41%,木井鄉和燕河營鎮的優先可建設高標準農田的面積最多,分別為1 230.29 m2和1 100.22 hm2,各占盧龍縣優先建設高標準農田的12.87%和11.51%。盧龍縣中期建設高標準農田共18 644.33 hm2,蛤泊鄉只有854.60 hm2,僅占盧龍縣中期建設高標準農田的4.58%,其次是劉家營鄉和下寨鄉,其中期可建設高標準農田的面積分別為1 082.00 hm2和1 093.17 hm2,分別占盧龍縣中期建設高標準農田的5.80%和5.86%,燕河營鎮和陳官屯鄉的中期可建設高標準農田的面積最多,分別為2 761.64 hm2和2 310.57 hm2,各占盧龍縣中期建設高標準農田的14.81%和12.39%。盧龍縣暫緩建設高標準農田共有11 078.64 hm2,占盧龍縣可建設高標準農田總面積的28.20%,雙望鎮和印莊鄉的暫緩建設高標準農田面積最大,分別為1 738.20 hm2和1 500.58 hm2,蛤泊鄉和燕河營鎮的暫緩建設高標準農田面積最小,分別是244.60 hm2和155.46 hm2,僅為盧龍縣暫緩建設高標準農田面積的1.40%和2.21%(圖2)。

綜合圖1和圖2可知,盧龍縣高標準農田優先建設區在各鄉鎮均有少量的分布。劉家營鄉中部和西南部有少量優先建設區分布,中部以中期建設區為主;潘莊鎮優先建設區的分布較為分散,主要分布在潘莊鎮北部地區;燕河營鎮以優先建設區和中期建設區為主,只有東北部有少量暫緩建設區域;在陳官屯鄉分布有大量的中期建設區域,北部分布著暫緩建設區,在印莊鄉的東南部分布著印莊鄉主要的高標準農田優先建設區;盧龍鎮主要以中期建設區為主,分布在建制鎮周圍;劉田各莊鎮優先建設區面積雖然大,但是分布較分散,中期建設區域主要在建制鎮周圍;蛤泊鄉面積雖然不大,但其優先建設面積比例最大,主要分布在蛤泊鄉中部和西部。西南部有少許暫緩建設區分布,中期建設區域主要分布在木井鄉中部,東部和南部分布有優先建設區域;石門鎮中部分布著大量的中期建設區域,城鎮外部邊緣有優先建設區和暫緩建設區交替分布;雙望鎮中期建設區域和暫緩建設區域交替分布,面積相當。西部分布著雙望鎮主要的優先建設區域;下寨鄉西部為中期建設區東部為暫緩建設區,北部和南部有少量的優先建設區零星分布。

4 結論

1)對于高標準農田的空間穩定性區域識別,針對盧龍縣全縣范圍內的土地,參考農用地分等定級中的宗地低價評估的標準,確定主干道和建制鎮的緩沖區,從盧龍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提取允許建設區和有條件建設區,進行疊加,最終得到盧龍縣高標準農田建設不穩定區域共18 743.48 hm2,作為盧龍縣的行政中心,盧龍鎮的不穩定區域面積最大,達到了2 796.27 hm2,占全縣不穩定區域的14.92%,劉家營鄉的不穩定區域面積最小,為827.36 hm2。

2)在盧龍縣高標準農田建設時序建設方面,盧龍縣高標準農田分為優先建設區域、中期建設區域和暫緩建設區域3個區域,面積分別為9 557.87 hm2、18 644.33 hm2和11 078.65 hm2。其中優先建設區域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南部,木井鄉和燕河營鎮的優先可建設高標準農田的面積最大,分別為1 230.2 hm2和1 100.22 hm2,各占盧龍縣優先建設高標準農田的12.87%和11.51%。中期建設主要集中在盧龍縣中部和北部,燕河營鎮中期可建設高標準農田的面積最大,為2 761.64 hm2,占盧龍縣中期建設高標準農田的14.81%,蛤泊鄉只有854.60 hm2,僅占盧龍縣中期建設高標準農田的4.58%。盧龍縣暫緩建設區域主要分布在盧龍縣的西北部,以雙望鎮和印莊鄉居多,分別為1 738.20 hm2和1 500.58 hm2,又以蛤泊鄉為最少,僅占盧龍縣暫緩建設高標準農田面積的1.40%。

通過綜合評價高標準農田建設適宜性和穩定性,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可行性,《高標準農田建設通則》有效推動了基本農田建設過程中耕地的數量保護和質量管護。日后高標準農田的研究將就如何把建設和后期管護有效并且高效的結合,深入開展并嚴格執行,將會是高標準農田標準深化研究的主要方向。

參考文獻:

[1] TD/T1033-2012. 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標準[S].

[2] 盧麗紅.基于GIS的基本農田保護空間規劃研究[D].南昌:江西農業大學,2012.

[3] 宋海燕.高標準農田林網建設技術研究[D].山東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07.

[4] 張超超,黃 仁.我國丘陵山區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的幾個問題探討[J].農業經濟問題,1999(10):44-47.

[5] 宋祥剛,朱躍文,馬 辰,等.高標準糧田生產系統集成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0 (22):241-242.

[6]楊緒紅,金曉斌,郭貝貝,等.基于最小費用距離模型的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區劃定方法[J].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 50(2):202-210.

[7] 王洪波,程 鋒,張中帆,等.中國耕地等別分異特性及其對耕地保護的影響[J].農業工程學報, 2011,27(11):1-8.

[8] 王曉紅.縣域農用地綜合分等法研究[D]. 武漢:武漢大學,2003.

[9] 劉名沖.縣域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時序與模式研究[D].河北保定:河北農業大學, 2013.

[10] 王 波,鄭宏剛,劉淑霞,等.云南省農用地分等成果在基本農田保護中的應用研究[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09(1):99-103.

[11] 薛 劍,韓 娟,張鳳榮,等.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評價模型的構建及建設時序的確定[J].農業工程學報,2014(5):193-203.

[12] 賈麗娟.重慶市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及模式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1.

篇(4)

中圖分類號: F301.2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1131019

“萬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糧”,土壤是糧食生產的物質基礎。決定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2大關鍵因素是耕地土壤的數量與質量,其耕地地力質量更是決定糧食產出的主要條件。要保障糧食安全,實現由“藏糧于倉”向“藏糧于地”的有機轉變,就必須建立起以耕地數量保護和以耕地質量提升為重點的長效機制,堅持提升耕地地力質量,建設好糧食生產基地。

1 全州縣耕地地力質量現狀

全州縣作為一個農業大縣,自建國以來就非常重視提高耕地地力質量。20世紀50―60年代增施有機肥深耕改土,并發展以綠肥為主的有機肥與化肥配合使用;20世紀70年代繼續發展綠肥并開始推廣氮肥深施,在注重施用有機肥基礎上增施化肥,開始實行有機、無機配合,氮、磷、鉀配合施用,土壤肥力呈上升趨勢,耕地地力質量得到較好的保護;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展的第2次土壤普查,摸清了全州縣土壤種類及情況、障礙因素、土壤肥力狀況等,提出了因土施肥、穩定發展綠肥培肥地力、大力推行秸稈還田技術及增施磷、鉀肥,注重氮、磷、鉀“三要素”肥料配合施用等培肥地力、提高耕地地力質量的具體措施,耕地地力質量得到了快速提高,糧食生產也得到空前發展。2008年實施的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對全州縣耕地面積采取有代表性的5334個土樣進行常規分析,累計化驗87214項次,將分析結果與第2次土壤普查比較,全州縣縣域土壤肥力發生了比較明顯的變化,其有機質上升8.00g/kg,全氮上升0.46g/kg,有效磷上升5.3mg/kg(見表1)。

根據全州縣縣域糧食產量的實際,按農業部《全國耕地類型區、耕地地力等級劃分(NY/T309―1996)》、《廣西耕地類型及耕地地力等級劃分標準》,全州縣2010年耕地土壤4.62萬hm2面積等級劃分是:高產耕地(1級、2級)面積為1.23萬hm2,占耕地總面積的26.62%;中產耕地(3級、4級)面積為2.10萬hm2,占耕地總面積的45.46%;低產耕地(5級、6級)面積為1.29萬hm2,占耕地總面積的27.92%。其中:高產水田面積為1.23萬hm2,占水田總面積的30.04%,占耕地總面積的26.62%;中產水田面積為1.80萬hm2,占水田總面積的51.28%,占耕地總面積的38.96%;低產水田面積為0.48萬hm2,占水田總面積的13.68%,占耕地總面積的10.39%。旱地地力較差,無高產旱地;中產旱地面積為0.30萬hm2,占旱地總面積的27.02%,占耕地面積的6.49%;低產旱地面積為0.81萬hm2,占旱地總面積的72.98%,占耕地總面積的17.53%(見表2)。

2 全州縣糧食生產基地建設概況

全州縣總人口79.4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8.36萬人,耕地土壤總面積為4.62萬hm2,其中水田總面積為3.51萬hm2,農業人口及耕地面積均約占桂林市的1/4,是桂林市人口最多,耕地面e最大的農業生產大縣,糧食播種面積常年在8萬hm2左右,以水稻為主的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常年在6萬hm2左右,年總產37萬t以上,占糧食總產的88.09%。1987年全州縣被列為全國第一批111個商品糧基地縣之一,全州縣糧食快速穩步上升。1990年,全州縣被國務院授予糧食生產先進單位,2004年被區農業廳認定為水稻糧食無公害生產基地,榮獲全區糧食生產先進縣;每年為國家提供商品糧約20萬t,其“藏糧于地”,不斷提高耕地地力質量,穩定發展糧食生產基地建設,為國家做出了較大的貢獻,2003年、2005年、2006年、2009年4次獲得國家糧食生產先進縣光榮稱號。耕地的數量與質量是決定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2大關鍵因素,但全州縣耕地后備資源嚴重短缺,擴大耕地面積的潛力十分有限,又加上城鎮化和工業建設發展不得不占用部分耕地的嚴峻現實;據全州縣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1983―2009年的26a間,全州縣耕地面積凈減0.22萬hm2,年平均減少84.60hm2;2009年人均耕地僅633m2,人均水田473m2,由此可見,發揮全州縣有限的耕地資源,建立起以耕地數量保護和以耕地質量提高為重點的長效機制,提升現有耕地質量,是穩定發展糧食生產基地建設與糧食安全的基本保障。

3 提升耕地地力質量,建設糧食生產基地

3.1 存在的問題

3.1.1 用地養地培肥地力重視不足,中低產田面積仍較大

目前,全州縣一些農民片面追求眼前效益,長期采取掠奪性的方式經營耕地,對耕地重用輕養,奢望化肥增產,忽視有機肥積制、施用,冬種綠肥面積從20世紀80年代2萬hm2下降到2009年1.33萬hm2左右,約有30%農戶完全種“衛生田”;農用化學物質投入不當及工業“三廢”污染,加劇了耕地生態環境惡化,耕地土壤酸性化、板結,全州縣耕地耕層土壤pH值比第2次土壤普查下降了0.8個單位,其多種原因造成中低產田面積仍較大,面積達3.39萬hm2,占耕地總面積的73.38%。

3.1.2 耕地占補平衡重數量輕質量,耕地質量等級降低

占比平衡純屬是耕地數量上的平衡,耕地質量則遠沒有平衡。各種建設用地絕大部分占用的是城郊及平原地區的良田沃土,“占補平衡”開墾的耕地則大多是在丘陵或灘地,土壤肥力低,質量差,產量低,直接降低耕地質量等級,這部分新墾地糧食生產能力不能達到原來耕地的水平。

3.1.3 農田基礎設施不適應農業生產發展的需求,農田溝渠設施老化

全州縣大多數農田水利設施都是20世紀50―70年代建設的,目前已老化,由于全州縣財政基礎薄弱,財政對農業投入不足,一些農田水利設施得不到維修,防旱、排澇能力差,無法正常灌溉農田;高標準農田建設步伐緩慢,農田機耕不足,導致農田土壤耕層普遍性變淺,部分耕地土壤基礎地力下降。本次調查全州縣耕地水田耕層厚度平均為14.56cm,比第2次土壤普查時變淺了1.2cm,造成土壤養分含量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也直接影響了耕地質量的提高。

3.1.4 經費投入不足,施肥指標體系建設滯后

長期以來,開展耕地質量建設主要依賴上級下達的專項資金,但專項資金不是年年都有,沒有持續性投入維持開展工作;地方性的相關施肥體系研究也未能同步進行,施肥的盲目性比較突出,難于保證提升耕地地力質量,建設好糧食生產基地。

3.2 主要對策

3.2.1 提高認識,夯實基礎

深刻認識耕地在建設糧食生產的基地基礎地位,狠抓糧食安全,堅定不移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基本農田管理條例》,鼓勵、引導農民大力恢復綠肥生產,推廣秸稈還田技術,多施有機肥,提升耕地有機質,培肥地力,切實解決對耕地“只用不養,重用輕養”和耕地養分非均衡化問題,把提升耕地地力質量作為建設糧食生產基地的基礎,夯勞夯實。

3.2.2 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以改造中低產耕地,提高糧食生產的產業化水平,保障糧食生產基地建設

增加農田水利及改造中低產耕地等基本設施的投入,重點實施好全州縣縣域綜合農業開發、耕地整治、現代農業、沃土工程、有機質提升等提高耕地地力質量為主的農業項目,加大中低產田改造力度。加強全州縣縣域灌江、石硯、源口、易家、磨盤、五福6大水利樞紐工程的加固以及灌溉主支渠清淤、防滲與維修工作,增強農業防災、抗災、救災能力;加快改造中低產田步伐及標準農田建設力度,建設排灌分家、旱澇保收、便于機械化作業高標準農田,對中低產田改造真正做到改良一片、成功一片、收益一片,逐步擴大高產穩產農田的面積,并進一步重視新開墾、整理和復墾耕地質量建設,圍繞土、肥、水、氣、熱,增施肥料、栽種豆科作物等快速培肥技術,加速新墾地土壤熟化,提升耕地地力質量,真正實現耕地的“占補平衡”;秉乘因地制宜、適當集中的原則,積極發展種糧大戶,以及加強大、中型農機具添置及農田機耕道路建設力度,提高農業機械水平,推進糧食生產規模化、標準化、優質化、產供銷一體化,努力提高糧食生產的產業化水平和經濟效益,促進糧食生產基地建設。

3.2.3 利用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進一步提高平衡施肥的針對性和科學性,不斷提升耕地地力質量

通過健全土壤監測網絡,利用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開展經常性的土壤肥力與施肥效益長期定位檢測,科學制定平衡施肥方案,最大限度的縮小平衡施肥的時空差異,提高測土施肥方案的時效性、針對性和可靠性的科技水平;以測土施肥等農業科技作支撐,采取“測土―配方―配肥―供應―施肥指導”一條龍服務,強化技術培訓到戶,配方肥推廣到田,通過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將平衡施肥技術普及到V大農民中去,不斷提高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覆蓋率、入戶率和到位率;重視土壤培肥,合理施肥平衡土壤養分含量,堅持有機肥與無機肥相結合,恢復發展冬季專用綠肥生產,使專用綠肥生產恢復到20世紀70―80年代水平,即綠肥種植面積在2萬hm2左右。

3.2.4 依據國家法律規定,加強耕地地力質量管理,不斷提升耕地地力質量,促進糧食生產基地建設

應將耕地地力質量指標作為承包責任書的一項重要內容列入承包責任書中的同時,從農業發展基金或其他經費中安排耕地地力質量管理經費,并采取有效措施對破壞耕地質量建設的違法行為依法進行處理;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是耕地地力質量監管的主體,應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建立耕地地力質量監督管理制度,研討耕地地力質量及其管理、糧食生產基地建設的有關問題,及時解決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著手制訂中長期規劃,逐步建立監管的長效機制。

參考文獻

篇(5)

中圖分類號 S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3-04-66-04

黨的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到了更加突出位置,提出“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1],要“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1],彰顯了黨和政府對保護耕地的重視。人口增加和經濟發展導致我國耕地總體質量不容樂觀[2-3]乃至呈下降趨勢[4-5]。保護耕地刻不容緩,然而提及保護耕地,大多數人忽視對耕地質量的保護。相對于耕地數量的有形減少而言,耕地質量的下降是隱性的,難以察覺,但其影響絕不亞于耕地數量減少,耕地質量的變化正對糧食安全、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構成嚴重威脅[6]。本文分析了鹽城市進行耕地質量建設的必要性、現狀、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對策,以期對鹽城乃至我國耕地保護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1 加強耕地質量建設的重要意義

耕地質量,是指由耕地地力、田間基礎設施、耕地環境等構成的滿足農作物安全和持續產出的能力[7]。耕地數量剛性減少,耕地質量提高速度落后于社會發展速度,糧食需求又不斷增加的背景下,提升耕地質量成為確保糧食安全的重要措施。鹽城市是農業大市,肩負著保障糧食安全和保證農產品有效供給的重任,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建設,在發展現代農業、建設農業強市中的基礎地位不能動搖、至關重要。

1.1 保證糧食等農產品有效供給的需要 糧食增產豐收是農業生產的首要任務。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條件,改良培肥土壤,提高抗災能力,是保障糧食安全、保證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前提基礎。近年來,鹽城市各地大力實施標準糧田建設、測土配方施肥、商品有機肥應用和土壤有機質提升等重大項目,為鹽城市糧食總產“十連增”、農業持續豐產豐收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全國耕地數量下降不可逆轉的形勢下,要實現糧食產量連增,切實保證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強耕地質量建設,挖掘農業生產潛力。

1.2 夯實現代農業規模發展基礎的需要 鹽城市耕地類型多、人均耕地少、中低產田面積大,嚴重阻礙了標準化生產和規模化經營。現代農業的一個最顯著特點,就是標準化生產和適度規模化經營[8]。加強耕地質量建設,因地制宜消除土壤障礙因素,改善生產條件,從根本上提高耕地基礎地力,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形式農業經營服務體系,切實提高集約化種植水平,為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實行適度規模經營創造前提條件,奠定堅實基礎。

1.3 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需要 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耕地質量的提高。實踐證明,只要耕作層深厚、土壤質地適中、營養條件均衡、肥料使用科學,農田基礎設施完好,就能保證耕地高產。因此,將良種、良法、良田有機結合起來,從提高單產上下功夫,能有效提高農作物產量、農產品品質,進而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為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奠定牢固的物質、技術基礎。

1.4 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耕地質量對農業的可持續性有直接影響。農業可持續發展需要有可持續的農產品數量和質量作保證,而農產品的數量和質量又依賴于耕地的生產力和清潔度。加強耕地質量建設,不僅能提高耕地質量水平,提升耕地的抗災、抗逆能力,還能促進化肥等農業投入品的合理使用,有效減少環境污染,改善農村生態環境、農業生產環境,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2 耕地質量建設的現狀分析

近年來,鹽城市各地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耕地質量建設的決策部署,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現代農業為目標,開拓進取,勇于創新,扎實工作,耕地質量建設與管理取得明顯成效。

2.1 耕地質量水平穩步提高 按照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要求,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管理,落實關鍵措施,高質量地完成了高標準農田建設的任務,鹽城市高標準農田比重由2006年的35%提高到2013年的44%。指導農民科學利用好人、畜、禽糞便,減少資源浪費,提高農家肥利用效果。加快有機廢棄物無害化和資源化利用,每年推廣商品有機肥5萬t以上。目前鹽城市耕地土壤肥力普遍提高,與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土壤有機質含量上升了6.77g/kg,增幅達49.35%;土壤全氮含量上升了0.26g/kg,增幅達26.45%。

2.2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全面推廣 鹽城市測土配方施肥工作,2005年開始試點,2008年全面實施,2011年啟動整建制推進,2013年開始推進“全覆蓋”。截至2013年底,鹽城市先后實施了近4 500萬元的國家和省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形成了多項技術成果,獲得省推廣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市科技進步獎2項,近30篇,累計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466.7多萬hm2次。通過采土測土和田間試驗,掌握了鹽城市耕地質量狀況、變化規律和作物需肥規律,建立了土壤養分豐缺指標和作物施肥指標體系,建成了縣域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和測土配方施肥專家系統,實現了測土配方施肥數字化。積極開展宣傳培訓和示范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迅速得到普及應用。建立了“統一測配、定向生產、連鎖供應、指導服務”的運行機制和“五個一”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服務模式(縣有一個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鎮有一幅施肥分區圖、村有一張施肥推薦表、戶有一張施肥建議卡、經銷網點一次性供齊配方肥)。農民施肥方式由“經驗”施肥走向了“精準”施肥,有力地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減少了農業面源污染。

2.3 耕地質量監管效能顯著提升 鹽城市完成了2個國家級、43個省級、86個市級和129個縣級耕地質量監測點標準化建設工作,建成了覆蓋全市、功能齊全、運作規范的耕地質量監測體系,對耕地質量開展動態監測。扎實開展耕地地力評價,各縣(市、區)完成了對耕地地力等級的科學劃分,定期耕地質量監測報告,為指導農民科學施肥、輔助政府宏觀決策提供了依據。

2.4 土肥新技術逐步推廣 根據不同土壤的主導障礙因素,按照灌溉改良型、鹽堿耕地型、障礙層次型、瘠薄培肥型中低產田類型,采取農藝、生物、工程相結合的措施進行改造,不斷提高中低產田肥力水平,實現中產變高產、低產變中產的目標,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明顯改善[9-10]。先后實施“平衡施肥”、“補鉀工程”、“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有機質提升”等重大項目,推廣精確施肥、有機質提升、秸稈還田、化肥深施、少免耕技術等耕地利用綜合技術,截至2013年底,推廣商品有機肥40萬t,應用面積14.3萬hm2;保有秸稈還田機械近3 000臺,機械化秸稈還田19.33萬hm2;境內擁有有機肥企業11家,消納有機肥17.5萬t[11]。促進耕地用養平衡,遏制農田土壤退化、地力下降趨勢。

2.5 耕地質量管理工作取得突破 《江蘇省耕地質量管理條例》于2012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標志著江蘇省耕地質量建設和管理走上了法制化的軌道[12]。鹽城市及時召開了學習貫徹《條例》座談會,各地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采取多種形式,掀起宣傳貫徹熱潮,提高了《條例》的社會影響力。各級農業部門根據《條例》要求,調整完善了工作機構,健全了工作機制,強化了責任落實,努力做到管理有機構、工作有手段、行為有規范,為履職盡責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鹽城市成立了全市耕地質量評定委員會,開展了耕地質量評價、補充耕地質量驗收、毀損耕地質量鑒定等工作,耕地質量管理工作逐步走入規范化運作軌道。

3 耕地質量建設存在的問題

第二次土壤普查距今已有30a時間,由于生產方式變革、土地利用強度增加以及外源物質的大量投入,土壤理化性狀發生了巨大變化,土壤質量變化劇烈,原有的土壤信息已不能反映土壤質量現狀。

3.1 基礎設施老化,農田基本建設弱化 受建設時經濟和技術條件限制,許多田間工程建設標準低,配套設施簡陋,運行時間長,老化嚴重。盡管近些年來,各級逐步加大灌區改造工程和生態環境建設力度,部分骨干水利設施狀況有所改善,但田間工程的整治相對滯后,抗御旱澇災害能力脆弱。

3.2 耕層厚度變淺,耕地養分失衡 近年來,由于農業投入品過度施用及不合理耕種,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和小動物減少,耕層平均厚度由第二次土壤普查時的14.6cm下降到11.5cm,土壤容重由1.29g/cm3上升到1.32g/cm3,已影響到土壤水、肥、氣、熱條件和作物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長,從而影響作物產量。大量研究表明,大量的使用化肥造成了土壤板結,地力下降,農產品受到嚴重污染,質量逐步下降[13];長期實行少免耕制度,土壤物理性狀普遍變差,耕層厚度日益變淺,土壤容重增加[14]。鹽城市耕地養分非均衡化現象日趨嚴重,與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30a來含鉀肥料使用少,全市土壤速效鉀平均含量下降4.74%,部分長期進行糧棉生產的地區,正由“富鉀”向“缺鉀”轉變;含磷肥料過量使用,全市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上升幅度達384.96%,但區域分布不平衡,部分糧棉主產區缺磷,城郊菜地則明顯過量;土壤pH有下降趨勢,平均由7.93下降到7.45,長此以往將嚴重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

3.3 “三廢”排放加劇,耕地污染加重 大量未經處理的工業“三廢”、生活污水、規模養殖場畜禽糞便等肆意向農田排放,以及化肥農藥的過量施用、重金屬累積等,已造成耕地的顯性和隱性污染。耕地被污染后,不但農作物產量降低,而且嚴重影響農產品質量,危害人類的身體健康。與2006年相比,43個省級監測點土壤樣品6個土壤重金屬指標中5個指標、六六六、DDT等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土壤環境質量存在退化趨勢,但土壤總體清潔。

3.4 耕地占補重數量輕質量,以次補好[15] 各種建設用地占用的多為城郊的良田沃土,而補充的耕地則是沿海灘涂、荒地,土壤肥力低,后續培肥措施跟不上,地力明顯不如被占耕地。這些補充耕地即使采取積極有效的培肥措施,也需要幾年的耕種,糧食生產能力才能達到一定水平。

4 加強耕地質量建設的對策建議

耕地是農業最基礎的生產資料,也是農民最基本的生產保障,耕地質量關系國計民生,加強耕地質量建設是一項既緊迫又艱巨的任務。

4.1 深入開展測土配方施肥,著力提高科學施肥水平 在完善糧食作物施肥指標體系的基礎上,向經濟、果蔬、園藝作物拓展,擴大技術覆蓋面,力爭到“十二五”末,鹽城市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實現所有農戶、主要作物“全覆蓋”的目標。大力推廣數字化技術,做到配方單到廠、建議卡到戶、配方肥下地。一是深化農企合作。按照“雙方自愿、優勢互補、公平公開、擇優合作”的原則,選擇積極性高、信譽好、實力強的肥料企業參與配方肥生產與供應。鼓勵企業運用連鎖、超市、配送等現代物流手段,構建基層肥料直供網點,為農民提供質量優良、配方科學、價格合理的配方肥料。二是加強培訓示范。加強對基層農技人員和肥料經銷商的培訓,在關鍵農時季節,開展田間巡回指導和現場指導服務。突出抓好肥料經銷商技術培訓,努力將肥料經銷網點打造成幫助農民選肥配肥的助推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傳播者、數字化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集成應用的展示窗、配方肥銷售推廣的主力軍。要按照有包片指導專家、有科技示范戶、有示范對比田、有醒目標示牌的“四有”要求,確保“示范片”到村。三是及時更新成果。積極開展周期性采土測土和針對性肥效試驗工作,及時更新縣域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和測土配方施肥專家咨詢系統數據,適時指導基層智能化配肥供肥網點根據最新的數據配肥供肥。要擴大觸摸屏查詢和智能化配肥機的配備,擴大測土配方施肥手機短信平臺的運用,方便農民快捷地查詢主推肥料施用配方、施用數量、施用時期和施用方法。

4.2 扎實推進高標準糧田建設,不斷提高耕地產出能力 實施標準糧田建設項目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的重大舉措,也是促進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的重要抓手。要以實施好高標準糧田建設項目為抓手,按照灌排設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間道路暢通、農田林網健全、生產方式先進、產出效益較高的建設標準,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一要加快項目實施進度。統籌考慮建設條件和施工季節,科學合理安排工期,加強田間灌渠、排水溝、排灌站及涵洞、閘門等配套小型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土地平整、溝系疏浚、機耕道路、農田林網建設,做到早建設、早收益。二要加強項目建設管理。嚴格按照項目批復文件組織實施,不得擅自變更項目建設地點、建設內容、建設規模和拖延建設工期。嚴格實行項目建設法人負責制、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合同制,提高工程建設質量,確保建設成效。三要做好建設項目儲備。科學制定總體規劃,選定建設區域,明確建設內容,合理安排年度計劃,按照省農委印發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編制大綱要求,提前編制下年度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建立項目儲備庫,做好后續項目儲備和申報準備。

4.3 切實加強有機肥推廣應用,穩步提升耕地地力水平 千方百計引導農民增加對農田有機肥的投入,努力提高耕地地力。一方面,要規范推廣應用商品有機肥料。根據無公害與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積極推廣應用商品有機肥料和有機無機復混肥料,消納規模畜禽養殖等產生的農業有機廢棄物,改善土壤生態環境。要優選項目實施區域,做到相對集中連片。加強對中標企業所供肥料質量的監督管理,確保農民用上放心肥。力爭每年全市商品有機肥推廣應用規模達10萬t以上。另一方面,要積極推廣多種形式的秸稈還田技術。積極推廣機械化秸稈還田、墑溝埋草、秸稈覆蓋、行間鋪草、生物腐熟等行之有效的秸稈還田技術,努力實現秸稈全量就地還田,杜絕田間焚燒秸稈現象。同時,在沿海鹽堿良地區,積極發展冬季綠肥種植。

4.4 全面強化耕地質量監測,掌握耕地質量變化動態 建立健全耕地質量監測預警機制,為耕地質量建設提供科學依據。一要建立完善耕地質量監測體系。積極爭取地方政府的重視和支持,著力推進市縣兩級配套監測點建設,建立長期定位綜合監測點和試驗示范區,改善監測設施裝備,推進裝備水平優化升級,逐步形成較為完備的全市耕地質量監測體系。二要扎實推進耕地地力評價。全面建成全市縣域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建立基本農田質量管理數據庫。啟動全市區域地力評價,對耕地進行分等定級評價。同時,以補充耕地質量評定為切入點,積極推進補充耕地質量建設與管理,切實提高補充耕地質量。三是建立完善耕地質量信息與預警報告制度。充分發揮耕地質量管理數據中心功能,對耕地質量監測、耕地地力評價數據進行開發應用,規范耕地質量動態信息與預警報告,為耕地質量保護和建設提供宏觀決策依據。

4.5 切實加強組織協調,做好耕地質量管理工作 耕地質量建設與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各級農業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創新體制機制,確保工作措施落實到位。一方面加強組織領導。積極爭取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有關部門的支持,建立完善的領導工作機制,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相關部門分工協作,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穩定和加強耕地質量建設與管理機構和技術隊伍,進一步明確職責分工,規范工作程序,細化工作措施,完善工作制度,保障工作條件,確保組織領導到位、宣傳培訓到位、資金保障到位和技術指導到位。一方面加強多方合作。耕地質量建設與管理工作涉及面廣,各級農業部門要進一步增強合作意識,加強溝通協作,形成共贏局面。通過信息溝通、工作交流、項目合作、聯合執法等,加大農業系統內外聯系,提高耕地質量建設與管理的社會影響力,推動耕地占補平衡、量質并舉目標的實現。與企業合作,全方位、多模式推廣應用配方肥,真正打通配方肥落地“最后一公里”的瓶頸,不失農時,供肥到點,應用到田。與科研院所協作,聯合攻關,推進技術創新與集成,為科學施肥水平的提高、退化與污染土壤的修復治理、耕地質量提高和農業生態環境改善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參考文獻

[1].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

[2]任笑嬡.強化我國耕地質量建設的對策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12,18(22):5-6.

[3]李愛青.淺析我國耕地質量現狀,下降原因及強化建設對策[J].安徽農學通報,2012,18(02):1-2.

[4]沈仁芳,陳美軍,孔祥斌,等.耕地質量的概念和評價與管理對策[J].土壤學報,2012,49(6):1 210-1 216.

[5]李應中.2012年我國糧食形勢綜合分析(二)[J].中國農業信息,2013,5:6-9.

[6]倪紹祥,劉彥隨.試論耕地質量在耕地總量動態平衡中的重要性[J].經濟地理,1998,18(2):83-85.

[7]江蘇省耕地質量管理條例[J].江蘇農村經濟,2012,5:72-74.

[8]曹靜,寶勝.發展現代農業的科技需求和政策思考[J].理論觀察,2013,5:76-78.

[9]倪丹,王禮焦,孫皓.連云港市耕地質量建設現狀與發展措施淺議[J].耕作與栽培,2010(6):14-15,19.

[10]張清華,史琢,韓翠萍,等.扎蘭屯市耕地質量現狀與改良措施[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9(4):89-90.

[11]秦光蔚,陳愛晶,周祥,等.鹽城市低碳農業探索和實踐[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6):3 527-3 529.

[12]徐茂.江蘇省推動耕地質量管理法制化建設的做法與成效[J].中國農技推廣,2013,7:37-39.

[13]劉春梅,黃子乾,唐宗明.合浦縣施肥對生態農業的影響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3,3:261-263,265.

篇(6)

何為永久性基本農田

基本農田是指根據一定時期人口和社會經濟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以及對建設用地的預測,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而確定的長期不得占用的耕地。其功用就是滿足一定時期人口和社會經濟發展對農產品的最基本的需求。永久性基本農田建立在基本農田之上,它的基本功用應與基本農田一致。它有別于基本農田的地方又表現在哪里呢?

――從功用上看,突出對國家糧食安全的保障。基本農田保障的是一定時期人口和社會經濟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而永久性基本農田所保障的應是一定時期人口和社會經濟發展對糧食的需求,不僅要解決區域內人口吃飯的問題,而且更重要的是保證國家對商品糧的需求。

――從質量上看,突出在旱澇保收、穩產高產。永久性基本農田既然要起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大作用,它必須是基本農田中農業設施配套最好,地力最肥沃,抗災能力最強,并且是主要生產糧食作物的這一部分耕地。

――從保護上看,突出措施的嚴格性和時效的長期性。基本農田是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而劃定的,保護時效一般為10年或20年。永久性基本農田既然突出了“永久”二字,就應該在長期一段時間內絕對不可以減少、不可以調整,面積只能增加,質量只能提高。

因此,可初步設定永久性基本農田的概念為:在基本農田范圍內劃定出農業配套設施完善、土壤肥沃、地力上等、抗災能力強的一部分作為永久性基本農田,用于保障一定時期商品糧供應和轄區內人口對糧食的需求。對永久性基本農田實施最嚴格的保護措施,實行農田用途管制,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對土壤地力實施綜合保護。一經劃定,長期不變。

怎樣劃定和保護永久性基本農田

如果以上永久性基本農田的概念成立,那么劃定永久性基本農田的前提是通過一定的評價方法把永久性基本農田從基本農田中分離出來。因此,劃定并保護永久性基本農田應分為:評定等級、劃分片塊、建立資料、健全制度等環節。

(一)評定基本農田等級。指對一定區域或片塊內基本農田的耕地地力、生態環境、交通環境、水利環境、產出效益等進行綜合性評價,并劃分等級。基本農田可劃分為三個等級:

一級基本農田:指土層深厚、質地適中、地力上等,有完善的排灌設施、旱澇保收,田塊規整、集中連片、復種指數達到200%以上,產量水平較高,單季糧食畝產達500公斤以上,生態環境保持良好的基本農田。

二級基本農田:指土層較厚、質地適中、地力較好,有基本的排灌設施、能基本保證灌排,集中連片、復種指數達到100%以上,單季糧食畝產達400公斤以上,沒有生態環境污染的基本農田。

三級基本農田:指土質一般,地力較差,易受自然災害影響,存在一定程度環境污染,易受到非農業建設占用影響,糧食作物產量較低的基本農田。

(二)劃定永久性基本農田片塊。指依據基本農田等級評價結果,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規劃的影響,劃定永久性基本農田。原則上以原有保護片塊為基本單位,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和不同等級標準適當拆并片塊,突破村組界線。劃定的標準及范圍可定為:

對片塊面積大于100公頃的一級基本農田、片塊面積大于200公頃的二級基本農田,且非農業建設用地規劃期內基本不會占用,適宜于種植糧食作物,經營權相對集中的劃定為永久性基本農田。

實施過高產農田建設、農業土地綜合開發等項目的、農業科研教學試驗田等,應當優先劃定為永久性基本農田。

(三)對永久性基本農田保護與建設的措施:

――實行農田用途管制。在基本農田“五不準”的基礎上,規定或者倡導農民在永久性基本農田保護區內種植水稻、小麥、油菜等糧食作物。目前,只能倡導,因為有諸多法律的、經濟的障礙,在相關配套政策出臺后,可實行真正的農用地用途管制。

――定人、定責實施保護。進一步健全基本農田保護網絡,做到縣級有領導小組,鄉鎮有保護專班,每村有協管員,小組有信息員、戶戶有責任義務明白卡。同時,對永久性基本農田的保護,可像“護林員”一樣,以鄉鎮為單位聘請2~3名專管員。

――加大對永久性基本農田的建設力度。對永久性基本農田相對集中的地區,要大力推進高產農田建設,力求進一步完善農田基礎設施,提高耕地質量。

――落實基本農田保護資金。在實際工作中,資金用于建設的多,用于保護的少。湖北省的做法可以借鑒,即按每年每畝2元的標準列出基本農田保護經費,專項用于基本農田保護的基礎業務建設、保護網絡建設、動態巡查及違法案件查處等工作。

對建立永久性基本農田的建議

(一)統籌規劃布局,充分體現科學發展觀。既然永久性基本農田是全國13億人口糧食安全的保障,在其劃定范圍和比例上,就應打破傳統基本農田劃定方法的局限性,采取全國統籌或者是以省為單位統籌安排。要充分考慮糧食生產的適宜性,突出集中連片,把重點放在糧食主產區。可以按一定時期的糧食需求,以全國或省為單位來測算一個保護面積和劃定比例,依據各地的地理條件、氣候條件、農業特色、產出效益、耕地面積等因素來合理分配劃定指標。

篇(7)

中圖分類號:F301.21(226) 文獻標識號:A文章編號:1001-4942(2014)12-0088-08

耕地作為三大產業的主要生產要素,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寶貴資源和財富,耕地產能是糧食安全核心所在。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工業化和城市化大步推進,有限的耕地資源日益減少,質量大步下滑,“瓶頸”效應日益凸顯,耕地生態環境呈現惡化趨勢、利用區域布局不夠合理、耕地集約度低下等問題日益威脅著中國的糧食安全;而西部區域雖然地域廣闊,但耕地面積相對較少,且破碎化程度高,質量不高,生產能力表現出極端的生態脆弱性。這些問題嚴重影響著耕地的人口承載力,威脅著地區及國家的糧食安全。研究典型區域耕地利用潛力的時空分布規律及其限制因素,對縮小產量差、實現產能提升和耕地可持續利用、滿足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具有重要意義。

De Datta首先提出和使用產量差(即耕地利用潛力)這一概念,并將形成產量差距的因素定義為產量限制因子[1]。隨后,Fresco、Lobell、Sumberg等人豐富完善了產量差的概念[2~4]。國內對耕地利用潛力的定義則多為耕地理論產能、可實現產能和實際產能3個產能層次依次的差值,表示耕地利用水平提高后和當前可實現的增產潛力[5,6]。不同層次的產量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的,化肥施用量、土壤養分、灌溉、蟲害、作物品種、海拔、氣候條件等為已有研究成果提及的主要影響因子[7~11]。研究尺度則從實驗室、田塊尺度進展為區域尺度[11~14]。研究對象主要有小麥、玉米、木薯等當地主要糧食作物[11,14]。由于耕地利用潛力的限制因素較多,且因素間相互關聯,對此許妍等對耕地利用潛力與分等因素進行相關性分析,并與各級單產進行回歸分析,探討影響產能提升的主導因子[5];張玉銘、郭篤發等分別運用通徑分析、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土壤肥力中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其對玉米的增產作用;王樹濤等則采用回歸樹分析探討了自然和管理因素對耕地產能的影響[15~18]。

綜上可知,國內對于耕地利用潛力時空分布規律及其限制因子的研究較少,且大多針對某一特定農作物,不具可比性;對于限制因素的研究大多為單一要素,也多為自然要素,對于人為管理和社會經濟要素考慮較少,缺乏定量化的綜合性研究。本研究基于達拉特旗農用地產能核算成果和耕地等級變化監測實地問卷調查結果,將農作物產能統一為國家標準糧的產量,研究耕地利用潛力的時空分布規律,并運用逐步分析法,減少變量間共線性的影響,綜合研究影響耕地利用潛力的包括自然、管理、社會經濟等各項因素,探討其主要的限制因子,為區域耕地產能提升、可持續利用、高標準農田建設提供理論支持和建議。

1 材料與方法

1.1 區域概況

達拉特旗位于的西南部,鄂爾多斯高原北面,地理坐標為東經108°58′43″~110°42′58″,北緯39°48′15″~40°32′42″。地處蒙中經濟區,是最主要的“呼和浩特-包頭-烏海”產業帶與連通我國中西部的神驊鐵路產業帶的“T”字型結合部。2009年末全旗總人口34.85萬人,人均耕地0.43公頃。地勢南高北低,西高東低,階梯狀分布。地形從北至南分別為黃河南岸沖積平原區、庫布沙漠區和低山丘陵溝壑區。共有5個土類,粟鈣土、風沙土、草甸土、鹽土和沼澤土。屬于溫帶大陸性半干旱季風氣候,年平均降水311.75 mm。由黃河及其10條支流構成達拉特旗的主要水系,10條黃河支流由西向東分別為毛布拉格孔兌、布日嘎斯太溝、黑賴溝、西柳溝、罕臺川、壕慶河、哈什拉川、母花溝、東柳溝、呼斯太河。

1.2 數據來源

1.2.1調查樣點布置將達拉特旗地貌、土壤、土地利用系數、土地經濟系數等分區進行空間疊加,將全區劃分為46個單元,再將面積較小的單元進行歸并,最終劃分20個監測分區。根據監測點選擇原則、技術要點和要求,共選取37個固定監測樣點和6個動態監測樣點(圖1)。

1.2.2數據來源及處理本文理論和可實現產能樣本數據主要來源于達拉特旗產能核算工作的外業調查數據,實際產能和限制因子數據來自耕地等級變化監測。其中理論單產樣本值為2009年玉米區試產量,可實現產能為指定作物(玉米)近3~5年無重大自然災害的正常年份下的最高單產,實際產能樣本值及47個對耕地利用潛力可能造成影響的自然和人為因素(表1)的樣本資料主要通過對43個監測點的農戶進行實地走訪和抽樣問卷調查獲得,每個樣點調查3~6份問卷,共發放調查問卷149份,收回有效問卷132份。

達拉特旗耕地利用潛力時空分布規律分析采用ArcGIS10.0軟件完成,耕地利用潛力限制因子分析采用SPSS軟件完成。

1.3研究思路及分析方法

耕地利用潛力為3個層次的耕地產能之差,因此首先基于農用地產能核算的方法建立理論產能和可實現產能的核算模型,計算得到2009~2011年各分等單元和鄉鎮的理論產能和可實現產能;其次將各監測樣點的實際單產數據,乘以產量比系數(春小麥為1.00,玉米為0.61,馬鈴薯為0.15),通過面積加權處理得到每個調查樣點的實際標準糧單產并落實到調查樣點所代表的該監測區各個分等單元中去,得到各分等單元和鄉鎮的實際產能。然后分析耕地利用潛力的時空分布規律;對耕地等級變化監測中調查到的影響耕地利用潛力的自然和人為因素進行逐步回歸分析和共線性診斷,探討達拉特旗耕地利用潛力的主要限制因子。

2耕地生產能力及耕地利用潛力核算模型

收錄樣本地塊國家自然質量指數Ri/利用等指數x i和理論單產yi″/可實現單產yi′的樣本值(玉米區試產量/正常年份下的最高單產)進入農用地產能核算數據庫后,分別建立兩者對應的線性函數關系模型,經過數理分析和論證檢驗,確定各鄉鎮理論和可實現單產核算模型(表2)。

3結果與分析

3.1耕地利用潛力時空分布規律分析

將所有分等單元的耕地自然等/利用等指數代入線性方程,對分等單元進行產能和耕地利用潛力核算。其中分等單元中理論利用潛力的最大值為4 491.46 kg/hm2,最小值為-4.35 kg/hm2,將其分為-4.35~0、0~1 000、1 000~2 000、2 000~3 000、3 000~4 000和4 000~5 000六個層次。可實現利用潛力的最大值為4 025 kg/hm2,最小值為-3 342 kg/hm2,分為-4 000~0、0~1 000、1 000~2 000、2 000~3 000、3 000~4 000和4 000~5 000六個層次,各層次分布面積如表3。再乘以對應分等單元面積,匯總得出各鄉鎮耕地利用潛力總量數據(表4)。

2009~2011年達拉特旗的理論利用潛力絕大部分集中在0~1 000和1 000~2 000兩個層次,總比例達到95%以上。三年中-4.35~0和0~1 000等較低的理論利用潛力層次的比例下降, 1 000~2 000等較高的理論利用潛力層次的比例有所上升。鄉鎮中理論利用潛力總量最低為吉格斯太鎮,約0.9萬t,昭君鎮最高,約為3.7萬t(表3,表4)。

總之,較大的理論利用潛力地塊分布于達拉特旗十條主要水系的流域范圍內,遠離河床的理論利用潛力較小,整體耕地理論利用潛力呈現擴大趨勢(圖2)。

從實施農村土地整治、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建設等項目區粗線范圍的耕地理論利用潛力變化來看(圖2),除昭君鎮靠近西柳溝的項目區內土地或因洪水淹沒造成產能降低后,該區的國家自然等指數調低,理論利用潛力降低外,大部分區域顏色不變或變深,數值擴大。總體說明項目區內各項基礎設施的建設對由耕地自然質量決定的耕地產能的提升在短時間內不能體現其成效。

可實現利用潛力絕大部分集中在0~1 000、1 000~2 000、2 000~3 000和3 000~4 000 kg/hm2四個層次,總比例達到90%以上。三年中2 000~3 000和3 000~4 000的比例下降,-4 000~0、0~1 000、1 000~2 000、4 000~5 000的比例有所上升。鄉鎮中最低為展旦召蘇木,2011年約1.42 萬t,昭君鎮最高,約為4.1萬t(表3、表4)。

總之,達拉特旗東北部和昭君鎮北部潛力在縮小,西北角潛力在擴大。2011年除南部哈什拉川流域可實現利用潛力較高外,總體呈現北部和西部高,南部和東部低的空間分布格局。全旗可實現利用潛力在縮小,說明項目區內農田管理投入因素、經濟政策因素的轉變對挖掘耕地可實現利用潛力的效果較好。

另外,從項目區粗線范圍的耕地可實現利用潛力變化來看(圖3),2009~2011年達拉特旗可實現利用潛力變動較大。除達拉特旗西北角和部分補充耕地項目外,其他項目區內土地耕地可實現利用潛力都呈現降低的趨勢。說明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建設、農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示范區和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區內由于政府積極采取相應措施、經濟發展較迅速、農民的耕作意愿得到加強,較大幅度地提高了耕地實際產能,縮小了耕地可實現利用潛力。

3.2耕地利用潛力限制因素研究

利用SPSS軟件分別對耕地理論利用潛力和可實現利用潛力與46個備選影響因素進行逐步回歸分析和共線性診斷,探討達拉特旗耕地利用潛力的主要限制因子。

最終耕地理論利用潛力模型7中保留了灌溉次數X27、污染狀況X7、灌溉水源X14、侵蝕狀況X6、排水方式X20、海拔X10、是否在土整區X26共7個限制因子。調整的R2增大到0.692,模型有較好的擬合性;經過 F檢驗和t檢驗后,證明模型及其常數項、7個自變量均有統計學意義(表5);且絕大多數學生化殘差絕對值不大于2(圖4),可診斷理論利用潛力為獨立變量。

因此,建立理論利用潛力的“最優”方程為:

y1=-1119.655+230.786X27+266.375X7+294.427X14+351.750X6+477.312X20-1.332X10+150.032X26

對回歸模型進行共線性診斷,其容忍度、方差膨脹因子VIF和條件指數均在正常值范圍內(表5、表6),可認為7個自變量共線性較弱或不存在。

比較變量間的標準化回歸系數,可知對理論利用潛力的貢獻大小依次為灌溉次數>灌溉水源>侵蝕狀況>污染狀況>海拔>排水方式>是否在土整區。因此農作物對水分需求的滿足程度、土壤退化和污染情況是理論利用潛力的主要限制因素。模型表明了灌溉次數越多,水源越遠,即對水分需求得不到滿足,侵蝕和污染情況越嚴重,理論利用潛力則擴大。說明保障農作物對水分的需求及防治土壤退化和污染是縮小理論利用潛力的首要途徑。

可實現利用潛力模型最終篩選出了14個自變量,但對其進行共線性診斷時,從第11個變量開始,條件指數>30,容忍度變小,共線性變嚴重。因此保留了模型10中實際單產X43、地形X11、是否受災X16、機械投入X35、灌溉水源X14、污染狀況X7、灌溉方式X18、剖面構型X3、化肥投入X30、地下水礦化度X15共10個限制因子。擬合優度檢驗、F檢驗和t檢驗證明,模型及其常數項、10個自變量均有統計學意義(表7)。模型10經共線性診斷認為10個自變量共線性較弱或不存在(表8)。

比較變量間的標準化回歸系數,可知對可實現利用潛力的貢獻大小依次為實際單產>地形>是否受災>灌溉水源>剖面構型>機械投入>灌溉方式>污染狀況>化肥投入>地下水礦化度。因此農戶目標因素中的實際單產,自然因素中的地形、是否受災、灌溉水源和農田投入因素中的機械投入、灌溉方式是可實現利用潛力分異的主要的限制因子。模型表明了實際單產越小,耕地自然條件越好而利用水平不高,發生過災害天氣,單位面積機械投入越多而利用率不高,灌溉技術越落后,可實現利用潛力越大。說明在耕地利用水平較高如交通和經濟條件較好的村鎮或地區,促進耕地集約化利用,形成規模經營,降低單位農田投入成本,并采用先進灌溉技術,提高灌溉有效率,是挖掘可實現利用潛力、提升產能的重要手段。

4結論與討論

4.1結論

(1)達拉特旗理論利用潛力各鄉鎮總量最低為吉格斯太鎮,最高是昭君鎮,總體不高。較大潛力地塊分布于達拉特旗十條主要水系的流域范圍內,遠離河床的理論利用潛力較小。可實現利用潛力鄉鎮中最低為展旦召蘇木,昭君鎮最高。2011年除南部哈什拉川流域可實現利用潛力較高外,總體呈現北部和西部高,南部和東部低的空間分布格局。

(2)2009~2011年達拉特旗整體耕地理論利用潛力呈現擴大趨勢,總共擴大0.11萬t。可實現利用潛力中東北部和昭君鎮北部潛力在縮小,西北角潛力在擴大,全旗可實現利用潛力共5.76 萬t,在縮小。

(3)2009~2011年土地整治及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紅線范圍區內理論利用潛力絕大部分不變或擴大;可實現利用潛力除達拉特旗西北角和部分補充耕地項目外,其他項目區內土地耕地可實現利用潛力都呈現降低的趨勢。

(4)耕地理論利用潛力的前4大限制因子為灌溉次數、灌溉水源、侵蝕狀況、污染狀況。可實現利用潛力的前7大限制因子為實際單產、地形、是否受災、灌溉水源、剖面構型、機械投入和灌溉方式,因此自然因素仍為可實現利用潛力主要限制因素,其次為農戶耕作目標因素,最后為農田投入管理因素。

4.2討論

(1)耕地利用潛力研究的重點在于揭示產量差的變化幅度和空間分布差異,分析其限制因子以及提高耕地單位實際產量的措施,初步探討增產途徑。目前耕地利用潛力定義、研究對象和方法差別較多,數據的可比性較差。本文將耕地生產能力統一為國家標準糧的產量,增強其數據的可比性。

(2)一般核算農田實際產能是利用統計年鑒中以行政村或者行政鎮為單位的糧食總產,再加上其他產量折算的產量,但產量落實不到各個分等單元,且是總產,而非糧食單產,統計中由人為因素造成的誤差較大,因此本研究以實地調查的農田單位產量為基礎測算耕地實際產能,以彌補上述情況造成的不足。

(3)限制因素的研究綜合了耕地自然因素、農田投入管理和農戶耕地利用目標變化因素等,較全面地考慮了縮小耕地利用潛力和提升產能的影響因子。但還缺乏氣候因素的詳細數據,如光照、溫度、降水等,西部生態脆弱區由于局地小氣候造成的耕地利用潛力變化較多,接下來需添加這方面的資料綜合研究其對產量差的影響。

(4)監測樣點調查的各個限制因素間存在一定程度的相關性,需采用新的研究方法進一步剔除自變量的共線性,更好地分析耕地利用潛力縮小的途徑,為區域高標準農田建設、耕地保護和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技術支撐。

參考文獻:

[1]De Datta S K.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rice production[M].New York, USA: Wiley-Interscience Publications,1981.

[2]Fresco L O. Issues in farming systems research [J]. Netherland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1984, 32: 253-261.

[3]Lobell D B,Ortiz-Monasterio J I. Regional importance of crop yield constraints: Linking simulation models and geostatistics to interpret spatial patterns [J]. Ecological Modelling, 2006, 196(1/2):173-182.

[4]Sumberg J. Mind the (yield) gap(s) [J].Food Security, 2012, 4(4):509-518.

[5]許妍,吳克寧,程先軍,等.東北地區耕地產能空間分異規律及產能提升主導因子分析[J]. 資源科學,2011,33(11): 2030-2040.

[6]相慧,孔祥斌,武兆坤,等.中國糧食主產區耕地生產能力空間分布特征[J].農業工程學報,2012,28 (24):235-242.

[7]林毅夫.再論制度、技術與中國農業發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8]顧煥章,張景順,宋俊東,等.中國農業增長的源泉與技術進步[J].農業技術經濟,1991,20(1):5-8.

[9]楊華.中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分析[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 2007.

[10]Aggarwal P K, Kalra N. Analyzing the limitations set by climatic factors, genotype, and water and nitrogen availability on productivity of wheat.Ⅱ. Climatically potential yield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J].Field Crops Research, 1994, 38(2):93-103.

[11]鄭娜,劉秀位,王錫平.利用產量差距方法進行華北冬小麥產量受氣候影響規律的分析――以河北省欒城縣為例[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14,22(2): 234-240.

[12]Sun K G, Wang L G. Effect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practices on yield of a wheat-maize rotation and soil fertility [J]. Pedosphere, 2002, 12(3): 283-288.

[13]萬克江,薛緒掌,王志敏.不同水分處理小麥品種比較試驗的產量結構統計分析[J].灌溉排水學報,2005,24(3):35-38.

[14]Fermont A M, van Asten P J A, Tittonell P,et al. Closing the cassava yield gap: an analysis from small-holder farms in East Africa [J]. Field Crops Research, 2009, 112(1):24-36.

[15]趙寶軍,宮永紅.早實核桃產量及其構成因子研究[J].林業科技通訊,2001(8):25-26.

篇(8)

人口多、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備資源有限是我國的基本國情。近年來,隨著人口的增加,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以及生態環境建設力度的加強,耕地保護正面臨著多重壓力。在這種形勢下,如何做好耕地保護工作已成為當前土地管理工作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一、我國耕地保護的現狀與面臨形勢

(一)耕地保護現狀

為保護好耕地,自1998年8月29日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以來,我國制定了一系列耕地保護的相關政策。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規定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耕地占補平衡制度、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制度、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土地開發整理復墾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的耕地保護法律責任制度,《基本農田保護條例》中規定的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占用稅暫行條例》中規定的土地稅費制度等等。其中,最核心的政策為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與耕地占補平衡制度。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條第一款規定:“國家實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該條第二款規定:“國家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規定土地用途,將土地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

在我國編制的第二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規劃期為1997―2010年),貫徹落實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在第三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規劃期為2006―2020年),進一步貫徹落實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細化了各類土地用途區,并針對各用途區制定了差別化的管制制度,嚴格控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實現對耕地的保護。

――耕地占補平衡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國家實行占用耕地補償制度。非農業建設經批準占用耕地,按照占多少、墾多少的原則,由占用耕地的單位負責開墾與所占用耕地的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沒有條件開墾的或者開墾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繳納耕地開墾費,專款用于開墾新的耕地”。

2008年《關于進一步加強土地整理復墾開發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08〕176號)及2009年《國土資源部關于全面實行耕地先補后占有關問題的通知》(國土資發〔2009〕31號),先后提出對非農建設占用耕地全面實行“先補后占”,以及“以補定占”,形成耕地占補平衡倒逼機制,進一步強化了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對耕地的保護。

通過各項耕地保護政策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耕地快速減少的勢頭,實現了耕地占補平衡。1997―2005年間,全國年均非農建設占用耕地305萬畝,而同期通過土地開發整理補充耕地數量達到年均379萬畝。但從耕地保護政策的實施效果看,各項政策對耕地質量的保護和提高力度明顯不足,1997―2005年間,全國灌溉水田和水澆地等優質耕地分別減少1397萬畝和449萬畝,而同期補充的耕地灌排設施的比例不足40%。根據《中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于評定》結果,全國耕地質量評定為15個等別,平均等級為9.8等,等級總體偏低,按照1-4等、5-8等、9-12等、13-15等劃分,優、高、中和低等地面積占全國耕地評定面積的比例分別為2.67%、29.98%、50.64%、16.71%。低于平均質量等級的10-15等地占全國耕地評定面積的57%以上,并且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耕地總體質量仍呈下降趨勢。

(二)耕地保護面臨的形勢

1.耕地數量銳減,后備資源日漸匱乏

本世紀頭20年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同時,也是資源環境約束加劇的矛盾凸顯期。預計到2020年,我國人口將達到14.5億,城鎮化率將達到58%。這就意味著一方面隨著人口的增加,對耕地的需求量也將不斷增加,另一方面,隨著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還將有大量耕地轉為建設用地,用于保障城鎮建設的用地需求。據統計,2005年我國耕地后備資源總潛力不足2億畝,其中60%以上分布在水源不足和生態脆弱地區,隨著近幾年的不斷開發,生態環境建設力度的不斷加大,剩余可用于開發的耕地后備資源日漸匱乏,且開發難度越來越大。

2.耕地總體質量不高,且呈下降趨勢

目前,我國中低產田面積已占耕地總面積的70%以上,有效灌溉面積只有48.6%,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比例很低。未來一個階段,隨著城鎮化、工業化步伐的加快,還將有大量的分布于城鎮周邊的優質耕地將被占用,而新開發的耕地往往質量相對較低,若不加大對耕地質量提高的力度,耕地總體質量還將繼續呈下降趨勢。

3.耕地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環境隱患加重

生態環境的持續惡化一直是制約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近年來每年都有大量的土地退化、沙化、堿化,水土流失情況也愈發嚴重,僅2005年,全國水土流失面積就達53.4億畝。為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每年都有大量的耕地需退耕還林、還草、還湖,這也是近年耕地面積銳減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部分地區產業用地布局混亂,土地污染嚴重,城市周邊和部分主干道以及江河沿岸耕地的重金屬與有機物污染嚴重。這些都對耕地保護構成了嚴重威脅。

二、土地整理的概念及發展情況

(一)土地整理的概念

土地整理是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對田、水、路、林、村進行綜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高土地質量和利用效率,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的活動。土地整理包括農地整理和非農地整理。我國現階段的土地整理主要為農地整理,整理的主要目標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高耕地質量,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

(二)國外土地整理發展情況

土地整理自16世紀中葉起源于歐洲的德國。從國外土地整理的發展歷史看,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16世紀中葉至19世紀末,土地整理是有組織、有規劃地歸并地塊、調整權屬、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其目的主要為改變因土地私有和繼承的分割使農用地日漸細碎、零散的現狀,促進農業的規模經營和使管理更加有效;20世紀初至50年代,土地整理主要圍繞城市建設和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進行,其目的主要是實行新的城市規劃、解決城市發展用地,為基建建設提供土地,同時消除工程建設給土地帶來的不利影響;20世紀60年代以后至今,土地整理主要為綜合土地整理,其主要目的為以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縮小城鄉差距,增加收入,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居住環境為主要內容的綜合土地整理。

以德國為例,土地整理的任務是農村地產的重新調整,目的在于改善農業和林業的生產條件與勞動條件,促進農村和人口密集地區的發展和自然平衡的保護,其具體措施包括田塊調整、公路建設、村莊更新、土壤保護、水利經濟、景觀保護等。德國的土地整理具有較完備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聯邦德國于1953年頒布了第一部《土地整理法》, 1976年修改和頒布了《土地整理法》,為土地整理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德國的土地整理還格外的注重土地權屬調整,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注重公眾的積極參與,重視融資研究和信息技術的應用。

(三)我國土地整理發展情況

我國土地整理概念的正式提出以1998年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為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明確提出“國家鼓勵土地整理”,土地整理逐步得到重視,自1998年以來,通過土地整理補充耕地的數量呈逐年增加趨勢,土地整理對實現耕地占補平衡,確保18億畝耕地紅線具有重大意義。尤其是在“十一五”時期,我國的土地整理得到了快速發展,從開展初期簡單的地塊合并、土地平整發展到對田、水、路、林、村的綜合整治,在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農業生產環境以及提高耕地質量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與國外土地整理不同,考慮到我國的特殊國情,我國土地整理是基于解決糧食安全問題和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提出的,因此,我國的土地整理更加注重對農地的整理,突出其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積、保持耕地總量動態平衡方面的作用。由于我國土地整理工作開展的相對較晚,在土地整理相關法律、法規的健全上,土地整理權屬調整、重視生態環境保護、拓寬融資渠道、吸引公眾參與、信息技術采用等諸多方面還需要不斷吸取外國的先進經驗,來不斷完善發展。

三、土地整理對耕地保護的意義

(一)穩定耕地數量

在耕地數量銳減,后備資源日漸匱乏的形勢下,通過大規模的土地開發來實現耕地占補平衡的難度將越來越大,而通過土地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積,已成為未來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的一個更為有效的措施。按照《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2006―2020年)》,規劃期內通過土地整理補充耕地面積為2730萬畝,占規劃期內補充耕地總面積的49.6%。

(二)提高耕地質量

在耕地數量日趨減少的形勢下,如何提高耕地質量,提升耕地產能已成為保護耕地,保障糧食安全的又一個重點。按照《全國土地整治規劃(2011~2015年)》,規劃期內,全國將建設旱澇保收高標準基本農田4億畝,經整理的基本農田質量平均提高1個等級,糧食畝產能力增加100公斤以上。未來土地整理將成為提高耕地質量,保障糧食生產能力的有效途徑。

(三)改善耕地生態環境

通過土地整理項目的實施,加強農田水利工程中的生態環境建設,營造防風林、生態林,改善生態環境,加強耕地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減少自然災害損毀耕地的數量,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的最大化。

四、結語

未來的耕地保護將不再是單一的數量保護,而將是對數量、質量、生態的全面管護。按照這一發展趨勢,土地整理工作的開展將對耕地保護具有重大意義,為各項耕地保護目標的實現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何姣云,賀榮兵,龍振華,余周武.從國外土地整理特點看我國土地整理的意義與原則[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0,06期:75-76.

篇(9)

總體目標:利用測土配方施肥數據,在對有關圖件和屬性數據收集整理的基礎上,建立測土配方施肥數據庫和縣域耕地資源信息管理系統,對耕地地力進行評價,摸清耕地地力狀況,逐步建立和完善耕地質量動態監測與預警體系,為科學施肥、改良土壤、提升耕地質量提供服務。

主要任務:建立縣級耕地資源數據庫和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完成耕地地力評價和各種專題評價;編繪耕地地力等級圖、土壤養分圖等數字化圖件;編寫耕地地力評價技術報告、工作報告和專題報告,編輯出版《縣級耕地地力評價》書籍,形成公共基礎資源,為廣大農民群眾和相關單位提供查閱服務。

二、重點工作

1、收集相關資料。主要包括圖件資料、屬性數據資料和其他資料。圖件資料包括:地形圖、行政區劃土、縣級土地利用現狀圖、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圖件、基本農田保護區劃區定界圖等相關圖件。屬性數據資料包括:第二次土壤普查基礎資料、土地詳查資料、近三年農業生產統計年報,土壤監測、田間試驗、各鄉鎮歷年化肥、農藥、除草劑等農用化學品銷售投入情況,主要污染源調查資料(地點、污染類型、方式、排污量等),農作物(含菜田)布局等。其他資料包括:土壤改良、生態建設、土壤典型剖面照片、當地典型景觀照片、特色農產品介紹(文字、圖片)、地方介紹資料(圖片、錄像、文字、錄音)等。

2、建立耕地資源基礎數據庫。利用測土配方施肥所取得的調查、測試、試驗數據和第二次土壤普查資料數據,建立規范的縣域耕地資源空間數據庫和屬性數據庫。

3、建立縣域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利用農業部統一提供的系統平臺軟件,與先期建成的空間數據庫、屬性數據庫建立連接,建立本縣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可以有效地管理、分析、利用包括測土配方施肥在內的數據資料,并為耕地地力評價提供數據來源。

4、確定耕地地力評價指標體系。根據重要性、易獲取性、差異性、穩定性、評價范圍等原則,確定我縣以下評價指標:質地、PH值、有機質、有效磷、有效鉀、有效鋅、有效硫、有效鐵、有效錳、水溶態硼、排澇模數、灌溉模數等12個評價指標。

5、確定評價單元并賦值。耕地評價單元是具有專門特征的耕地單元,在評價系統中是用于制圖的區域,在生產上用于實際的農事管理,是耕地地力評價的基礎。利用數字化的標準的縣級土壤圖和土地利用現狀圖疊加產生的圖斑,作為評價單元,評價單元不宜過細過多,要進行綜合取舍和其他技術處理。一般一個土壤類型有1500個左右評價單元。

根據各評價指標的空間分布圖和屬性數據庫,將各評價指標數據賦值給評價單元,每個評價單元都必須有參與評價指標的屬性數據。對點位分布圖,采用插值的方法將其轉換為柵格圖,再與評價單元圖疊加,通過加權統計給評價單元賦值;對失量分布圖,將其直接與評價單元圖疊加,通過加權統計、屬性提取,給評價單元賦值;對線性圖,使用數字高程模型,形成坡度圖、坡向圖等,再與評價單元圖疊加,通過加權統計給評價單元賦值。

6、建立評價模型。主要包括4項關鍵技術:一是確定各評價指標的隸屬度。對定性數據采用特爾斐法直接給出相應的隸屬度;對定量數據采用特爾斐法與隸屬函數法結合的方法確定各評價指標的隸屬函數,將各評價指標的值代入隸屬函數,計算相應的隸屬度。二是確定各評價指標的權重。采用特爾斐法與層次分析法相結合的方法確定各評價指標的權重。三是計算耕地地力綜合指數(IFI)。采用累加法計算每個評價單元的耕地地力綜合指數。四是劃分耕地地力等級。根據耕地地力綜合指數分布,采用等距法或累計頻率曲線法確定地力等級分級方案,劃分耕地地力等級。

7、評價結果歸入全省耕地地力等級體系。依據《全省耕地類型區、耕地地力等級劃分》,歸納整理各級耕地地力要素主要指標,形成與糧食生產能力相對應的地力等級,并將各等級耕地歸入全省耕地地力等級體系。

8、評價結果的匯總。包括編繪規范的耕地地力等級圖、土壤適宜性評價圖、各種土壤養分圖等數字化圖件;編寫耕地地力評價技術報告、工作報告與耕地質量評價與改良利用、糧食生產能力與糧食安全、耕地質量評價與平衡施肥、耕地質量評價與種植業布局等專題報告,編輯出版《縣級耕地地力評價》等。

三、時間安排

1、培訓準備階段(2012年4-6月)。抽調技術人員,并對技術人員進行培訓,編制工作方案,確定評價指標,開展耕地地力評價工作,完成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資料的收集工作,建立縣域耕地資源空間數據庫、屬性數據庫。

2、建立縣域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階段(2012年6-7月)。完成空間數據、屬性數據及多媒體數據的錄入,建立縣域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

3、評價效果階段(2012年7-8月)。進行專題制圖、空間分析、耕地地力評價、耕地適宜性評價、土壤養分豐缺評價、測土配方施肥實施效果評價。

4、總結驗收階段(2012年9月)。對耕地地力評價結果以及全年項目實施工作進行總結,迎接省級驗收。

四、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建立機構。耕地地力評價工作涉及面廣,技術性強,工作量大,各鄉鎮及縣直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該項工作的重要性、艱巨性,切實加強組織領導,保證人員、設備、經費,確保按時完成任務。為加強對耕地地力評價工作的領導和技術指導,在宕昌縣測土配方施肥領導小組和技術專家組指導下,成立宕昌縣耕地地力評價技術專家組,組長:成員:。技術專家組負責制定技術方案、研討技術問題、解決技術難題。

篇(10)

事實上,最初用于商業生產的轉基因食品,本就是打著“農藥不再”的旗號,給飽受蟲害困擾而不得不依靠農藥的天然作物轉入能抗蟲的基因。其結果是,初代轉基因量產伊始,其收獲物的安全性——至少在農藥使用層面——已經凌駕于無公害食品甚至綠色食品,可直接與有機食品同席;而且,由于不怎么需要人為調控,轉基因食品的種植有著遠比高標準管理化生產的有機種植更低的成本。

另一方面,由于部分業界人士并不認同轉基因的靶向安全性,所以“初代抗蟲轉基因在人體內沒有相應受體,無法被吸收或產生毒性”之類的說法仍舊存在爭議。同時,由于轉基因逃逸現象(指轉入的基因在臨近物種身上出現)導致的“超級野草”——既不怕蟲也沒有其他強勢競爭對手——普遍存在于單一化種植的轉基因商業農田周遭,初代轉基因成功的開始過后,進入了不停追加除草成本的怪圈,這當中甚至包括使用比以前更高毒性的農藥!

知名科普網站對“黃金大米”的“辟謠”

科學松鼠會果殼網某篇帖子針對“綠色和平”爆料的轉基因“黃金大米”作了相關的安全性辯解。

該站食品工程博士云無心認為,許多第一代的轉基因產品引發爭議的問題都是不存在的。比如說,它的目的是增加胡蘿卜素的含量,并不能增加植物的生存優勢,所以那些基因即使“漂流”到野外也不會產生“超級野草”;黃金大米是金黃色的,跟普通大米明顯不同,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完全可以保障。他特別指出,世界上沒有一種食品是“絕對安全”的,對于轉基因食品以及其他各種新的食品,科學上評判安全的標準是“是否比傳統食品有更高的風險”。如果沒有,就認為其安全性跟傳統產品“實質等同”,從而認為它是“安全”的。而黃金大米的開發安全性的檢驗已經完成,結論是其“健康風險不比傳統大米高”。

轉基因與食物多樣性

基于云無心的言論,轉基因食品對人體健康的直接危害又一次被嚴謹地否決了;不僅如此,就連轉基因作物對生態環境的可預見干擾,都無法在“不能增加植物生存優勢”的轉基因品種身上獲得例證。至于“抗蟲害轉基因誘導的蛋白在人體內無法吸收,而添加營養素轉基因的產品會進入消化系統,是否在吸收后產生不良影響”之類的命題,連應有的驗證價值都沒有了——會有人對吃大米的時侯一同服用維生素制劑或是胡蘿卜有什么擔憂嗎?

然而,這看似無懈可擊的復合轉基因食品,在給貧困人口增添了營養來源的同時,并沒有考慮到飲食多樣性的改變。

誠如云無心所言,諸如黃金大米這樣的新一代轉基因產品,由于并沒有植入增加生長優勢且不屬于營養素的抗蟲基因之類的外源性物質,理論上既不會與其他作物競爭,也不會產生難以克制的超級野草,更不可能對人體產生毒性。

但是,且不說轉基因逃逸的中長期全面評估仍舊缺乏,單就人為可控的作物選擇而言,完全可能回到初代轉基因單一種植的歧途:如果種兩畝黃金大米的綜合效益高過分別種一畝普通大米和一畝胡蘿卜的效益,難道不應該優選黃金大米?

于是乎,本來吃兩種食物的,現在只吃一種食物了……這種看似加法實則減法的終點,興許可以引用一位友人的質疑:服一顆號稱蘊含各種營養的植物膠囊,真的比吃一籃子蔬菜來得營養和高效么?

上一篇: 中小企業品牌營銷策略 下一篇: 初中物理所有概念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一二三区中文字幕在线 | 中文字幕丰满的少妇 |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 宅男噜噜69国产精品观看 |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观 | 中文字幕欧美aⅴ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