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31 16:37:5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舞蹈藝術審美特征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舞蹈作為人類生命最活躍、最重要、最充分的情緒表現形式,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展現了人類在肢體運動時的藝象美。所謂的藝象美是作品中由視覺形象、聽覺形象、想象或者審美意象整合的多層次總體,也就是西方國家說的藝術本體。舞蹈作為人類生命周期的濃縮,從審美特征來看,它不同于其他藝術。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分析舞蹈作品的審美特征,在掌握審美特性的同時,對提高欣賞水平和舞蹈審美有很大作用;同時,它也是提高舞蹈欣賞技巧與藝術修養的基礎條件。
1中國舞蹈藝術發展與舞蹈審美
舞蹈作為一門表演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從中國舞蹈發展來看,不管歷史怎樣發展,舞蹈始終都被作為文化現象傳承、發展。隨著社會進步,它的內容在不斷豐富與充實,到了明清時期,它已經作為獨立的藝術形式,從戲曲中分離出來,逐漸成為憑借身體就能反映精神世界和現實生活的人文藝術。中國當代舞蹈大多是專業的舞蹈作品,隨著舞蹈多元化的推進,舞蹈藝術迎來了嶄新的發展機遇,不僅從觀賞方面,從專業角度來看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還出現了專業的舞蹈培訓學校。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中,舞蹈藝術不僅越來越豐富多彩,同時也推動了文化繁榮的進程。人類作為舞蹈藝術的主體,它不僅表現在舞蹈藝術形式,還包括藝術體操、武術競技等方面,通過多種形式打造舞蹈美感。人體動作變換作為整個舞臺表演的關鍵,只要賦予了形象特征與社會功能,就會給人類帶來不同的感受。通常雜技需要表演者擁有超強的意志與熟練的技巧,再通過高難度動作展現藝術美。而舞蹈不僅是動作與動作的堆砌,同時它還承載著對應的文化精神與動人情感,在世界萬物好與壞都表現出來的過程中,給予一定的審美評價,同時這也是震撼心靈的一方面。在舞蹈表演中,它遵循一定的規律,節奏作為舞蹈藝術的關鍵部分,在造型、節奏的雙重潤色下會顯得更加流暢、自然。另外,舞蹈藝術每次變換都會根據必然性、連接性,在整體感覺的引導下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感受。在這過程中,舞蹈語言讓舞蹈形象更加生動,從而也就形成了獨特的美感。總體來講,舞蹈審美與舞蹈本身是相得益彰、相輔相成的,在技藝性、抒情性、獨創性的影響下更加精密,再綜合匯總成舞蹈。而利用審美特征發現舞蹈本質就是考驗藝術形式的一種方法。
2舞蹈藝術的審美特征
(1)舞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舞蹈是一門不能脫離生活實際的藝術,社會生活一直都是客觀存在的實體。社會多樣性、人類生活狀態都為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并且為舞蹈藝術提供了多樣的表現形式。在舞蹈操作中,它根據一定的社會現象,展現生活中的美、善、真,在這些現象統一歸納后,再形成優秀的舞蹈作品,用舞蹈藝術獨特的魅力激勵人、感染人、啟發人,不管什么形式的舞蹈,都具有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本質。例如:《洗衣舞》就是一部典型的舞蹈,通過藏族人民傳統歌舞,展現出情同手足、軍民團結的精神;同時它還將民歌與踢踏舞聯系起來,通過對生活小故事美化、提煉、加工形成。它的主要情節是:一群到河邊背水的藏族姑娘,遇到了要到河邊洗衣服的戰士;于是這群姑娘用計策將戰士要洗的衣服騙過來,并且洗的干干凈凈,當這些戰士回路,發現這一現象,急中生智幫藏族姑娘挑水的情景。整個舞蹈一直擔著水桶往前跑,藏族姑娘拿著喜好的衣服在后面追的活潑、生動的場面結束。這段《洗衣舞》不僅代表了居民日常生活,也有很多感人至深、寓意深遠的地方。由于取材新穎、結構簡潔、立意深遠,從創作到現在一直被廣大民眾喜愛。這種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審美特征賦予了作品獨立可行的空間,不管在主題,還是在題材上都展現了與眾不同的一面,它要求作者緊緊圍繞藝術構思的創新點,而不是一味向觀眾展現舞蹈形象。因為創新點一直是藝術作品永存的條件,在得到肯定與欣賞的過程中,得到美的享受。從舞蹈本質來看,美感主要存在于自主創作中;而所謂的新作品,不僅要在意料之內,更要在情理之中,人類在很大程度上都會對創新的物質產生美感。作品主題思想作為整個藝術美感的源泉,創作手法必須真實動人,在藝術創新中進一步演繹作品。如:《荷花舞》作為廣受舞蹈家喜愛的作品,之所以獲得這樣大的成功,主要原因是它為觀眾帶來了美感與新意,在創作初期,舞蹈家受到“蓮花燈”的啟發,從而在藝術形象上也進一步創造和加工,不管是內質還是形象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讓觀眾在欣賞中產生共鳴。
(2)將敘事與抒情完美的結合。古文《毛詩序》曾這樣說過“情動于中,行于言,言之不足,古嗟嘆,故泳歌,泳歌不足,足之蹈,手之舞也。”這也展示出人在激動時,會情不自禁的跳舞。舞蹈表達情感的特點是神行整合,用體動展現感情,給人直觀的形象。由此可見,抒感的最好方式仍是舞蹈,它雖然沒有影視作品的臺詞與客套的語言敘事,但是在實際生活中經常利用對應的場景和音樂敘述事件。在舞蹈藝術形式中,常用比擬、象征的手法,通過優美、無聲的肢體語言展現故事情節,表達情感。而觀眾在舞蹈藝術欣賞中,也通過對表演者舞蹈旋律、舞姿的感悟,充分展現想象力,掌握故事情節,體會舞蹈蘊涵的感情。如:芭蕾舞的代表作《天鵝湖》,在這部作品中,起初王子與天鵝相遇是一段古典的雙人芭蕾,通過表演者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極其細膩、巧妙的展現了奧杰塔從提防、恐懼心理到信賴放心的心理轉變,最后萌發愛情的轉化過程。在這段舞蹈中,沒有語言描述與臺詞,但是卻將主人公情感描繪得淋漓盡致。
(3)虛擬象征的審美特征。舞蹈作為生活現象的概括,它不是直觀的紀事,而是將虛擬象征作為藝術表現形式,進一步展現審美特征。在舞蹈表演過程中,通過舞蹈人員姿態、身體動作代替語言,從而進一步反映思想情感、展現故事情節。因此,不了解審美特征,就會讓剛接觸舞蹈的人員展現出“看不懂”的感覺。在舞蹈劇中,通過舞姿與情感動作,用屈指可數的方式展現舞姿。例如:舞蹈家王霞主演的《金山戰鼓》,從整體來看,它是一部展現情感的作品,但是也有一些部分是紀事的環節。當表演人員站在鼓上查探軍情,不幸中箭時,表演人員用手緊緊的捂著胸口,在鼓面做后橋動作,并且逐步形成拱形,最后從鼓上滾下來。在這段舞蹈設計中,主要以抒情為體裁,在直觀紀事的過程中,展現受傷疼痛的場面,再將細節放大,展現人物形象,達到主觀紀事、虛擬象征兩者結合的效果。
(4)技藝與綜合的審美特征。技藝性作為舞蹈藝術完成蛻變的核心因素,舞蹈演繹的內容必須在神話傳說與日常生活的基礎上,它的主題心理是完成高難度的技藝。通常,多圈旋轉、跳躍都是高難度的動作,在體現技藝性的同時,必須根據舞蹈動作的軟軟性進行。舞蹈不僅是一種文化形式、一門藝術,更代表著一個民族與國家的特征,所以它具有廣闊的演繹范圍和創造區域。而舞蹈審美作為一個多元化、多層次的過程,如果只依靠審美特征很難完成,所以必須結合多種形式展現藝術美。
3結束語
舞蹈藝術作為一種鮮明的表現形式,它擁有獨特的審美特點。在實際生活與學習中,我們必須根據審美特征,從各方面提高藝術修養與舞蹈藝術。
參考文獻:
[1] 黃穎.試論舞蹈藝術的審美特征與欣賞[J].時代文學,2012(15):216217.
[2] 黃濤.論舞蹈藝術的審美特征[J].科教導刊,2010(8):182,184.
(二)配合動作節奏性舞蹈是人們通過肢體語言和音樂韻律來充分表達人類的情感的藝術。因此,舞蹈并不是簡單的視覺藝術,更是配合聽覺節奏的視聽盛宴。應當說,在人類所有的藝術形式中,音樂和舞蹈是最具有節奏感的兩種形式。舞蹈藝術的旋律是舞蹈動作得以表現的基礎,配合動作節奏使得舞蹈動作具有更強的生命力和表現力,適當的節奏也更能輔助欣賞者了解舞蹈藝術想要表達的情感。舞蹈動作的快慢、力度強弱等就形成了舞蹈的節奏。舞者通過優美的舞姿,表達豐富的情感,這些形態各異的動作自身就帶有明顯的韻律感,這樣舞蹈就有了明顯的節奏,能夠給欣賞者提供更直視的觀摩性。
(三)虛擬象征為主舞蹈藝術是來源于生活的藝術,是對日常生活的高度概括,但舞蹈藝術并不是直接的敘事,而是通過虛擬象征來表達現實生活的藝術。舞蹈藝術將人類最為簡單的動作進行堆砌,又要將舞蹈動作進行優美、生動的串聯,并且還要通過舞蹈動作傳遞出一個故事的曲折發展,最后讓欣賞者體會到舞者所要表達的感情,達到情感的共鳴。因此,舞蹈并不是通過語言來敘事,而是將所要表達的事情融合到舞蹈動作中,進而表達情感。舞蹈藝術是將現實、動作、情感巧妙結合的綜合體,初接觸舞蹈藝術的人往往會有“似懂非懂”的感覺。組成一支舞蹈的每一個動作都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二、舞蹈藝術的欣賞
Contentabstract:ThisarticlethroughtotheTibetannationalminoritytraditionaldance''''sbodyrhyme,thestyleaswellastheestheticconsciousness,theestheticidealresearch,hasdiscussedtheestheticcharacteristicwhichtheTibetannationalminoritydances,thusininheritswiththedevelopmentinnovatestheTibetannationalminoritytodance,graspsancientnationalthebasicestheticcharacteristic,causesinthedevelopmenttheTibetannationalminoritytodancehasthenationalcharacteristicsandtheestheticvalue.
keyword:TheTibetannationalminoritydancestheestheticcharacteristictoinheritandtodevelop
一
舞蹈藝術是伴隨人類社會生活和生產勞動同步產生,并成為人類歷史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門最早形成的藝術形式之一。同樣,藏族舞蹈也在民族心理素質和審美理想的基礎上,伴隨著藏民族的形成發展而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審美內容。
探討藏族舞蹈的審美特征,我們首先要搞清楚歷史上如何看待舞蹈,以及如何定位舞蹈藝術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在藏族傳統文化典籍“大小五明學”中把舞蹈歸于“工巧明”(即工藝學),這就表明舞蹈藝術在理論上被定位于大文化范圍之內,并形成具有成熟理論依據的藝術形式之一。在歷史上,“羌姆”等舞蹈大多不僅配有文字記錄的“舞譜”,還用“線”記錄著“舞曲”;“卡爾”舞蹈的音樂“藏文古譜”流傳至今。在古代藏族民間歌謠中傳唱著眾多的有關“說舞蹈”方面的歌謠。在眾多舞蹈論述中,什么是舞蹈、形體運用以及“舞蹈藝技九”等舞蹈理論是古代論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理論部分。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識總匯》[M],中冊290頁(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中關于“舞蹈的各種動作姿態是人體塑造的精彩工藝之一”這一論述,首先把舞蹈定位于人,以及人體所做出的各種動作,塑造出的千姿百態的“精彩工藝”。恰恰是這一活生生的“工藝”,表現著當時當地人的思想情感。古人能把審美對象的表現手段論述的如此精辟,充分證明了當時舞蹈藝術在人們生活中占據的地位,以及人們對舞蹈藝術的認識高度。同時“舞蹈藝技九”(注:桑杰加措:《四部醫典藍流璃注解》[Z],第130頁,木刻板(藏文)。)中簡潔透徹地闡明舞蹈是用人體的“形”,動作語言的“聲”、舞動的“情”表現生活和情感。如:“優美、英姿、丑態”都借助人的各種生動的形態來表現;又如同說話一樣用人體把“兇猛、嬉笑、恐怖”表演的活靈活現;同樣用人體把“悲憫、憤怒、和善”等內心情感表現得有聲有色、淋漓盡致。從以上“舞蹈藝技九”的觀點中不難看出舞蹈以升華到藝術高度來表現人的思想情感。“形、聲、情”和諧運用到舞蹈中,更進一步突出了舞蹈的美學特色。同樣,隨著社會的進步,種類繁多的藏族民間舞蹈,也由起初的簡單模仿、無意識的自娛性逐漸發展成為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一門藝術。值得指出的是,有人認為古代的“舞蹈藝技九”是古印度“樂舞論”中婆羅多牟尼論述的,與藏族舞蹈無關。對此,經筆者查閱有關資料考證,在藏族歷史上,人們在吸收印度佛教文化的同時,也吸收了不少相關的藝術理論和技法。“波羅多牟尼在論述‘拉斯’時只提出了八種,后經印度舞蹈家增至九種。這九種‘拉斯’主要作為卡達卡利舞演員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訓練之用”(注:于海燕:《東方舞苑花絮》[M],第180頁,世界知識出版社,1985年。),這與藏文古籍“舞蹈藝技九”中論述的內容相重合的只小胺攮、恐怖、英武”三種,其余六種則根本不同,而且古印度的“拉斯”也沒有提到“形、聲、情”和諧運用于舞蹈藝術中的觀點。這就有力地證明藏族先人在吸收外來文化時非常重視與本土的審美意識相結合,以民族審美需要和創新精神創造了符合民族審美特征的舞蹈理論?
二
歷史上每一個民族都在他們的社會生活中創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備一定審美特征的藝術表現形式。舞蹈藝術是每個民族開創時間最早,歷史延續時間最長,流傳范圍最廣,最能直接表現情感的一門藝術,也是每個民族歷史發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審美情趣的一門藝術。任何一個民族或部落的人們,當聽到他們最熟悉的音樂或舞步聲時,都會情不自禁產生興奮情緒,并傳達給身體各部位、各關節,隨著舞律的變化,身體便自然舞動起來。這就是這個群體審美意識的一種本能的具體表現。由于每個民族所處地理環境、政治歷史、、民俗民風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風格,如不同地區舞蹈,動作的力度、軟度、開度、幅度和舞律的差異,有的民族舞蹈動作的重點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動作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動作較為豐富,而下身動作較少;有的地區舞蹈以大動為美,有的地區則以含蓄舞動為美。正是諸多舞蹈風格中蘊藏著民族的審美情趣和審美特征。
“審美意識是客觀存在的諸審美對象在人們頭腦中能動的反映,一般通稱之為‘美感’”(注:王朝聞:《美學概論》[M],第66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美感中包含著審美意識活動各個方面和各種表現形態,如審美趣味、審美能力、審美觀念、審美理想、審美感受等等,同時還包含欣賞活動或創作活動中的特殊的審美心理現象。
如前所述,藏民族在歷史上已形成了比較符合民族審美特征的舞蹈理論體系,但這一理論體系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審美能力的提高,在不斷完善和發展。舞蹈理論與舞蹈美學有著緊密聯系,但又不能等同看待。舞蹈理論是解決什么是舞蹈,怎樣舞蹈的問題,而舞蹈美學則解決舞蹈的身韻、姿態、動作、節奏和如何表達情感、體會美感的問題。
藏族舞蹈有其共性的審美特征,但是由于人們居住的地理氣候差異、方言差異、服飾差異、宗教影響而形成了獨特的審美情趣。藏民族的舞蹈有廣泛流傳于民間的眾多民族民間舞蹈;有專供上層社會享用的卡爾歌舞;也有專為宗教儀式服務的羌姆舞,以及眾多門派的藏戲舞蹈。以上舞種雖表現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
舞蹈的基本身韻、動作、姿態和技巧卻很相近,音樂的基本曲式結構和節奏風格比較相仿;在服飾方面除寬、肥、瘦及色彩的區別外,樣式也基本相同;另外,它們以圓圈舞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韻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學特征的“根”,是相對穩定的審美感受的共同反映。藏文古籍(注:《智者入門》[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一書中把“舞蹈藝技九”變成為“詩歌寫作九”,要求詩歌寫作者用詩寫出舞蹈者的身姿、韻律和豐富情感。同樣,要求舞者也在舞蹈時表現詩情畫意,融詩舞于一體,有歌就有舞,以詞帶情,以姿促情,使藏族舞蹈富有生命力和激情。在藏族歌謠中唱到要跳舞“就要跳天空無邊無際舞”,要跳“高山不可動搖的舞”,跳起來的“卓舞的節奏快如夜空的閃電”。這就像薩班·貢嗄堅參的書中所述(注:薩典·貢嗄堅贊:《樂論》[M],第10頁,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人們梳妝打扮,人們歌舞歡暢,那里沒有悲傷,神圣的音樂至高無上”。這就是藏民族對歌舞的共同審美意識的體現,也是藏族歌舞的魅力所在。藏族舞蹈還與地域、時間、年齡、男女等不同對象各自有不同的舞姿和舞律,如前藏人的舞蹈,活潑有力、熱情典雅、柔和敏捷,具有濃厚的純農區和城鎮市民特色;后藏人的舞蹈,奔放瀟灑,在“扎念”琴的伴奏下步法靈巧、多變,充分展現著西部高寒人的性格特征;阿里地區的舞蹈,有著典雅穩健的舞步、優美自如的舞姿,充分體現著古象雄文化的韻味;而藏東康巴人的舞蹈,威武粗獷、豪放瀟灑、矯健雄姿,充分展現著康巴人的氣質特征。
關于藏族舞蹈的形態美,除藏文古籍中有大量記載外,在民間歌謠中也有許多記述。如《中國歌謠集——卷“打開歌門”》章節中就記錄了大量的傳唱舞蹈者身姿的歌謠。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藏族舞蹈的基本審美特征。如:林芝地區果諧“祝歌舞者門面三層高”中唱到:
胸部是鍋莊的倉庫,今日要打開倉庫門;
胳膊是卓舞的翅膀,今日我要炫耀翼力;
腰部是歌舞搖擺處,今日我要放松放松;
膝蓋是鍋莊的風輪,今日我要轉動轉動;
雙腳是鍋莊的滾球,今日我要滾一滾它。
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識總匯》,中冊,第292頁,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對舞蹈者的形態要求有:
上身動作像雄獅,腰間動作要妖嬈。
四肢關節要靈巧,肌腱活動要松弛。
全身姿態要柔軟,表演表情要傲慢。
舉止要像流水緩步,膝窩曲節要顫動。
腳步腳尖要靈活,普遍要求英姿雄壯。
……
從以上舞蹈時對人體各部位提出的基本要求不難看出藏族舞蹈的基本美學思想。形體美、韻律美、動作的和諧運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藏族舞蹈非常強調舞蹈時腳、膝、腰、胸、手、肩、頭、眼的配合及統一運用。眾多藏族古老民歌中關于具體形體要求的歌詞和古籍的理論如此一致,不能不說是一個民族對舞蹈者形態、舞姿的共同審美感受。上述關于舞蹈形態的要求不是空泛的,脫離實際的,而是至今保留在眾多的藏族舞蹈中,如“熱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諧”、貢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動作非常講究,不論手持道具與否,其“上身動作像雄獅”威武雄壯,極富有高原人彪形壯漢的氣質,給人以戰勝一切艱難險惡環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動作則含蓄典雅,給人以健康和優美的感覺。與此同時,“果卓”、“果諧”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動作稍向前俯,這不是表現背東西的舞蹈,這一現象除了與服裝的肥厚、裝飾物等有關外,從舞蹈學角度分析,向前微俯與動作的大小、強弱、高低對比等關系密切。
在藏族舞蹈中用腰動作非常豐富,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舞蹈者,對于“妖嬈”的腰、“搖擺”的腰運用的非常講究。不管是以腳的點子為主的“堆諧”,還是講究線條富有動感的“諧”,腰部輕軟搖擺,在似動非動中給人以充分展現人體的線條美。女子的腰部動作在“熱巴舞”和牧區“果卓”中表現得非常豐富。她們的各種翻身動作,側腰、下后腰動作都把用腰做到了最佳狀態。“妖嬈”的腰部動作是藏族舞蹈突出的一個審美特征。另外,在民謠和古籍中,認為“膝窩”、“膝蓋”是“最靈處”,“要顫動”并被形容為“風輪”、“輪子”。藏族眾多舞蹈的“膝蓋”動作的確是一個最具典型的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動作之一,也是最能表現內心情感和舞蹈動感的表現手法之一。
正如藏文古籍所指(注:桑杰加措:《四部醫典藍流璃注解》,第131頁,木刻板。)“歌舞劇(戲)是:往事如同語言一樣,用形態表達各種語言的歌舞劇,它主要靠舞蹈者手、頭的各種變化,如卷羊毛時手的動作反復多次后形成優美、迷人的舞”,可見,雙手的動作在藏族舞蹈中尤為重要。從對雙手的基本要求看,除靈活多變外,手勢還要如同“蓮花印”,即雙手要像盛開的蓮花瓣,要有層次地旋轉,在旋轉中產生優美的想象。我們在觀看藏族不同風格的舞蹈時會發現其雙手的動作是非常豐富的,極富有活力。雙手動作在藏舞包括藏戲舞蹈中已經演化成千姿百態的舞蹈語匯,如藏戲舞蹈中的手勢與戲劇語匯融為一體成為藏戲不可缺少的表現手法。同樣,在羌姆舞蹈中不少舞全靠手勢動作來展示內容;熱巴舞中的“顫肩舞”;果諧中的雙手前后甩動和胸前劃擺,至于“手鐲舞”中海螺手鐲舞的手勢動作就更加豐富。藏戲舞和羌姆舞中很多手勢動作直接反映生活,隨著劇情、節奏的變化,手勢動作也跟著變化,雙手始終隨舞蹈內容的變化而舞動,并為升華情感需要而創新、發展,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和獨特的審美特征。
民謠和古籍中還提到“雙腳是鍋莊的滾球”、“雙腳是舞輪”、“腳下沒有刺”、“腳步腳尖要靈活”,腳是舞蹈跳動、踏節的關鍵。要求舞者的腳像“輪子”、“滾球”般靈活多變,如果說手勢動作是“噶爾”歌舞,腳部動作則是“卓”舞蹈,手舞足蹈就形成了舞蹈。舞蹈時要如同“腳下無刺”,踏著強有力的節奏舞起來。藏族舞蹈的雙腳動作靈活輕巧,節奏鮮明,腳步熱烈而整齊,如,踢踏舞步活潑、清爽,踏出的節奏熱烈、堅強有力而輕重分明;果諧舞步是典型的集體舞步,舞蹈充滿了勞動氣息,在粗獷昂揚的歌聲中步伐整齊而富有生命力;昌都果卓的“亞巴舞”步,雖沒有音樂,但音樂產生在雙腳有力的跺踏聲中,一種振天的聲響回蕩在舞場上空。此外,民謠和古籍中還談到頭部動作,“頭是舞的搖晃處”、“做右手勢動作和向右行進時頭向左看,左動作要反
姿,做下面動作時向前看”。從中不難看出不少藏舞的規范程度和形體和諧運用的美學特征。藏舞中的頭部動作也是非常豐富的,有繞頭舞、甩頭鞭舞、前后甩動舞、左右甩動舞等,這些都是舞蹈內容與形體變化緊密結合具有獨特頭部動作的舞蹈。
以上分別針對舞蹈者各種形體部位在舞蹈中的舞姿運用作了簡要論述,至于舞蹈者的全身要求在民謠和古籍中的論述也較多,如女性“全身姿態要柔軟”、“體態輕捷如身上無肉,舞姿柔軟如腰上無骨,從背影看好像沒有臂部,從前面看好像無腹肚”,男性“普遍要求英姿雄壯”。這些形體要求在當時可能屬于理想化的,但它所反映出來的審美愿望符合舞蹈藝術的基本要求,體現了先人們講究勻稱的美學思想。形體是舞蹈藝術的表現工具,那么怎樣的形體才算美,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要求。那么,在藏文古籍和歌謠中反映出來的舞者的形體要求就體現著藏民族的審美意識,同樣也是藏族舞蹈的審美特征之一。
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各民族的舞蹈文化都是按照各民族不同的審美習慣、審美經驗和審美理想,按照民族認同的“美的規律”“美的法則”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化過程而流傳至今的世界的舞蹈藝術。而各個民族的舞蹈文化都是各民族在不同歷史文化背景下,經過千百年的繼承、發展和積淀所創造出來的舞蹈文化的結晶。在文化人類學研究中,有學者毫不夸張地說:“只要你跳個舞給我看,我就知道你是什么民族的人。”因為這些學者可以清醒地認識到,研究舞蹈文化就是在認識人類文化。人類在社會實踐中應當意識到“人體”自身的美的時候就必然會選擇自身為“第一審美對象”,必然會順其自然地選擇自身作為抒發生命情感的載體。
舞蹈藝術作為一種文化也是許多原始民族的“文化焦點”,直到今天,許多民族還保留著自己的特色鮮明的舞蹈文化傳統,甚至有的舞蹈文化還作為國家象征而得到推崇。因此可以說,不了解舞蹈文化,就不能說完全了解舞蹈這個世界。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人們今天所言的歷史是經過考證、經過修辭的文字的歷史。舞蹈文化是一條奔騰的歷史長河,是舞蹈審美的觀照物,而舞蹈審美則是一簇燃燒的求索之火,透射著舞蹈文化的真諦。
1.肢體語言美
舞蹈是身體藝術的極致,舞蹈通過肢體動作將人物的感情、性格特征、故事情節發生發展的意境創造表達出來。“肢體動作”是舞蹈的“語言”。身體語言在自然表達中逐步豐富,身體因之獲得了強大的表現力。一般來說,作為舞蹈藝術之物質媒介的舞蹈演員,都有著漂亮的容貌,婀娜的身姿。也就是說,構成舞蹈的美的物質媒體——人,本身就是美的。舞蹈動作作為人體的藝術表現,更有著特殊的、獨特的形式美感和藝術表現功能,有著一種藝術魅力和感染力。許多世界文學名著或其他一些語言作品被改編成舞蹈、舞劇,或是人們用舞蹈、舞劇來表現某一題材內容時,表演者用動作表情表現故事情境,常常會產生一種其他某些藝術難以達到的“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生活中任何一種素材,無論是靜態的花草、樹木、桌椅,或是動態的談話、爬梯、等待,甚至是抽象概念的空間、速度、力量、平衡等,也盡可以用表情性動作、表意性動作、裝飾性動作去表現,從而產生特殊的審美效果。世界各民族的舞蹈,經過歷史的沉淀形成了各自永恒而獨特的魅力。芭蕾舞以“開、繃、直、立”為美,中國古典舞則以“擰、傾、圓、曲”為美,各民族民間的舞蹈的呈現,更是紛彩絢麗、千姿百態的美!
2.強烈的抒情性
舞蹈善于用肢體動作抒發人的內心感受,表達人的精神面貌。強烈的抒情性是舞蹈重要的審美特征之一,也是舞蹈表達強烈情感的直接形式。《毛詩·序》說:“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德國藝術史家恩斯特·格羅塞說:“再沒有別的藝術行為,能像舞蹈那樣轉移和激動一切人類。”可見舞蹈藝術是情感表達的極致。這種動態藝術所顯示的生命之美,比靜態的造型藝術和抽象的語言藝術及空靈的音樂藝術更有力度。任何一種情感的存在必然有其社會根源,情感是一種個人與社會互相交匯的產物,也是個人社會交際在個人意識空間的映射,人們很容易通過情感產生共鳴。舞蹈以其特有的表現手段,通過肢體語言對現實生活的高度概括來深刻反映人的內心世界。舞蹈形象是人類情操的高度升華,它以鮮明的美感和強烈的抒情性深深感動著人們。舞蹈以情感為動力,以藝術化的人體動作為物質材料,以外化的人的思想與情感作為美學特征。舞蹈家將客觀生活的情感融合在肢體語言中,通過藝術表演將情感表達給觀眾以引起觀眾的共鳴。肢體語言是情感的載體,所以,身體是藝術表現的最直接的媒介,身體藝術是最具直接感染力的藝術,而舞蹈是身體藝術的精華,具有得天獨厚的優越性。它可以把感情發揮得淋漓盡致,同時也可以激起人類的情感或是喚起人類在情感上的共鳴。而這種情感,也正是人們在精神生活中需要和渴求的。
3.舞蹈藝術編排的獨創性
舞蹈的獨創性是舞蹈的生命源泉。創新意識對于舞蹈藝術而言,猶如陽光、空氣和水之于生命。舞蹈文化包括舞蹈審美的發展,是以創新意識為根本動力的。創新是形成舞蹈審美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縱觀舞蹈發展的歷程,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舞蹈都是在自身發展過程中程式化、格律化的長期穩定,甚至是停滯狀態下開始尋求新的創作觀念,尋求全方位的探索,獲得長足的進步的。而人們的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也在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不斷提高,當那些陳舊的主題和內容無法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時,就需要有一些“精品”應運而生。所謂“精品”正是要靠創造性的勞動來打造。縱觀古今中外優秀的舞蹈作品,幾乎都具有創新的藝術風格。今天隨著國家經濟的迅猛發展,在人民精神文化需求迅速提高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地實施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在精品工程實施的五年里,相繼涌現出了大批彰顯國家藝術水準的舞蹈作品。
總之,舞蹈是包羅萬象的藝術。鑒于舞蹈文化的時間性和空間性,在其傳承中也一定給舞蹈藝術帶來綜合性的審美特征。舞蹈有著自身得天獨厚的優勢和魅力。同時,舞蹈又與其他各門類藝術相互滲透、相互交融。舞臺表演以“舞”為中心,而音樂、美術、戲劇、文學、武術等都可以成為舞蹈的輔助手段。舞蹈精彩絕倫、音樂動聽感人、舞美神奇變幻、道具造型逼真、劇情扣人心弦、內涵豐富雅致,舞蹈也可以氣勢恢宏博大、多位一體,這正迎合了當代人的審美品位,鑄造了獨特的舞臺魅力。但是,舞蹈的綜合性也存在著一定弊端,在多位一體的交融中,如果出現配合不當,也很容易使整個作品受損,成為各種門類藝術的拼盤。只有避免這些問題,循著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從其他藝術門類中碰觸靈感、汲取營養,但又不讓其他因素在作品表現中喧賓奪主,讓舞蹈和音樂、美術、戲劇、文學等姊妹藝術結合得絲絲入扣,才能將舞蹈藝術豐富的審美內容和特征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舞蹈文化和舞蹈審美機制應該相互作用、相互交織,這樣才能創造出美妙的作品,才能使觀眾闖入玄妙的、美的舞蹈世界。
參考文獻:
[1]于平.舞蹈文化與審美[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3.
[2]袁禾.中國古代舞蹈史教程[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5.
[3]瓦爾特·索雷爾著.歐建平譯.西方舞蹈文化史[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10.
關鍵詞 體育舞蹈 審美內容 審美特征
體育舞蹈作為一項難美性的體育運動項目,將體育與藝術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將健與美有機的融合在一起,以藝術審美的方式達到了強身健體的目的。由此可知,在體育舞蹈中蘊含著豐富的美的內容和美的因素,不論是在體育舞蹈的教學訓練中,還是在體育舞蹈的比賽表演中,美始終貫徹始終。鑒于此,為了更好的認識和掌握體育舞蹈的本質與發展規律,本文就針對體育舞蹈的審美內容和審美特征進行了研究,希望能夠為體育舞蹈的推廣和發展提供有益的參考。
一、體育舞蹈的審美內容
首先是體育舞蹈中的身體美。體育舞蹈中的身體美,顯而易見,指的就是在參與體育舞蹈運動的過程中,參與者身體所呈現出來的美,是在良好的生理狀態和心理狀態的基礎上展現出來的健康之美。體育舞蹈運動中身體美的表現形式主要有身體素質美、形體美兩個主要的方面。其中,身體素質美,主要指的是體育舞蹈參與者在運動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力量、速度、耐力以及靈敏和柔韌性等能力;而形體美指的則是體育舞蹈參與者身體表面令人悅目的形狀和優美的姿態,例如:體型美、姿態美、線條美、容顏美以及運動服飾美等等,均屬于形體美的范疇,均在體育舞蹈審美的展現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其次是體育舞蹈中的運動美。體育舞蹈中的運動美,指的就是體育舞蹈參與者身體的運動之美。體育舞蹈的運動美是體育舞蹈參與者在體育舞蹈的過程中,生命運動和思維運動的各種形式所產生的綜合效應,其通常以技術美、節奏美、風格美、造型美、舞姿美以及創新美等形式來加以呈現。例如:體育舞蹈雙人套路中的個人造型和團隊體育舞蹈中的各種隊形變化,都是體育舞蹈造型美的鮮明標志,均隸屬于體育舞蹈運動美的范疇。
最后是體育舞蹈中的精神美。體育舞蹈中的精神美又可以稱為體育舞蹈中的意志品質美,其指的是在參與體育舞蹈運動的過程中,自覺地確定目標,并自覺的在所確定的目標的支配之下調節自己的行動、克服所遇到的各種困難與挑戰,實現目標的心理過程中所呈現的美。隨著近些年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美育已經成為了當今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舞蹈教學也成為了貫徹落實審美教育的重要手段。雖然說,在開展體育舞蹈教學訓練的過程中,不會直接的講解傳授什么是丑惡,什么是真、善、美,但是通過讓參與者在參與體育舞蹈運動的過程中獲得美的熏陶和享受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培養參與者的審美能力、藝術修養和意志品質,讓參與者在參與體育舞蹈運動的過程中不斷的涵養自我、美化自身,并最終起到人格升華的作用。而上述這些實際上就是體育舞蹈的精神美所發揮的功效。如果具體到精神美的主要表現形式,概括來說,在體育舞蹈中,體育舞蹈的精神美主要表現在禮儀美、意志美、風度美、協作美以及品質美等幾個主要的方面。例如:體育舞蹈運動員在體育舞蹈表演或者是體育舞蹈比賽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專注、自信以及良好的氣質和風度,都是體育舞蹈精神美的具體體現。
二、體育舞蹈的審美特征
體育舞蹈的審美特征是由體育舞蹈的審美內容所決定的,概括來說,體育舞蹈的審美特征主要為抒情性、表演性、過程性和流動性,以及節奏感和韻律性幾點。
其中,體育舞蹈之所以具備抒情性的審美特征,是因為,體育舞蹈中的音樂和舞蹈藝術,在抒情寫意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能夠直接的用來抒發和表達人的內心的情感,具有強大的情感震撼力。
其次,體育舞蹈之所以具備表演性的審美特征,是因為,體育舞蹈是通過體育舞蹈參與者的現場表演和創作來加以呈現,并直接的作用于觀眾的視聽器官才得以最終完成的。在體育舞蹈運動中,參與者的姿態、動作、表情、造型以及相互之間的配合,均是體育舞蹈表演性審美特征的直接表達。
再次,體育舞蹈之所以具備過程性和流動性的審美特征,是因為,體育舞蹈作為一項時空藝術,其所表達的形象是在時間過程中流動展現出來的,因此,其在反映生活和表現情感的發展變化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同時也因此具備了過程性和流動性的審美特征。
最后,體育舞蹈之所以具備節奏感和韻律性的審美特征,是因為,體育舞蹈是以節奏為重要的表現手段的,不同的節奏具有不同的表情作用,在體育舞蹈運動中,需要通過音樂節奏和動作節奏的配合來表達情感;而韻律則是在體育舞蹈節奏的基礎上所產生的一種更富變化的情感律動形式,其在體育舞蹈中表現為由表情、姿態以及造型等基本要素所構成的動作流,是用來表達體育舞蹈情感變化的基本表現手段,同時也是體育舞蹈藝術的靈魂所在。而體育舞蹈也正是因此才具備了明顯的節奏感和韻律性的審美特征。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體育舞蹈作為體育和舞蹈的有機結合,其不但具有強身健體的功效,同時也具有豐富的審美內容和獨特的審美特征。在開展體育舞蹈教學訓練的過程中,要想切實的把握體育舞蹈運動的本質與規律,確保所開展的教學訓練活動的科學性,就一定要重視體育舞蹈審美內容與審美特征的全面認識和了解。
參考文獻:
縱觀歷史長河,每一個民族在其特定的生活區域內,都會本能的創造出一套和本地域的民族風情,生活風俗相符合的藝術形式。通過肢體語言來表達內心感情、傳達分享生活經驗信息的行為,他們的基礎都是廣大的人民群眾,所以藝術形式是人們共同的肢體語言。不同的民族,他們的生活環境、生產信息、宗教文化信仰等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不同民族的舞蹈也是各種各樣的,神韻、身體動律也是各顯異彩;這就是群體審美意識一種本能的具體表現。
審美意識是主體對客觀感性形象的美學屬性的能動反映。自然物的色彩和形象特征如清澈、秀麗、壯觀、優雅、凈潔等,使人在作用過程中得到美的感受。由此形成和發展了人的審美意識。審美意識與社會實踐發展的水平有關,并受社會制約,但同時具有人的個性特征。
如上所言,藏族人民伴隨著歷史發展而形成的舞蹈理論體系是符合藏族人民的審美特點的,并且一定程度上還能反應當地的生活風情,民族風俗,這種理論體系隨著社會的發展,也會進化發展,做到時時刻刻的符合大眾需求,舞蹈理論是告訴人們舞蹈的定義和操作方式,而舞蹈美學則是體貌表情語言的集中與發揮,又是操演鍛煉動作的概括和提煉。
因為民族舞蹈是大眾化的藝術表現形式,所以每個民族舞蹈之間都有著共同的審美特點,藏族舞蹈也不例外,但由于藏族人民地域分布廣闊,他們的居住環境、穿著風格,信仰圖騰,氣候差異,地方言語等都有自己的特色,所以他們的審美觀念也夾帶著自己獨特的特征;藏民族區域分布廣泛,差異性較大,舞蹈風格也多,例如有有踢踏步為特色的,鏗鏘有力的男子表演舞蹈《踢踏舞》,有以鈴鼓舞為主,包括弦子、吹號、踢踏、說唱、和雜耍在內的綜合表演舞蹈《熱巴舞》;有很多個徹底忘記自我的不同年齡和性別的民間藝術家組成表演的感情大爆炸的舞蹈《木卡姆舞》;雖然這些舞蹈的表現形式和創造性格有差異,但他們畢竟都是舞蹈,所以身姿、體態、神韻卻非常相似,而且音樂的曲調模式和節拍快慢也比較相近;服飾樣式也基本相同,區別僅在于著裝的寬、矮、胖、瘦及顏色的區別,;最終他們的舞蹈基礎也是以圓圈舞為主。所以可以表明藏族舞蹈美學特征的基礎就是那相同的神韻,更是藏族人民審美觀的共同反映。
仔細分析以上舞蹈形式,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一些信息,可以分析出民族舞蹈對人體的各部位的表演要求,而且也可以從中知道藏族舞蹈所蘊含的審美特征,符合藏族人民的美學觀點;要想民族舞蹈具備舞蹈美,具有可觀性,那么它就必須具備神韻美、體形美、動作協調性等基本特征;要想將藏族舞蹈表演的淋漓盡致,那對舞蹈者的要求就是,必須能夠很好的協調運用頭、腳、手、腰、胸、臀、肩等身體各個部位;琳瑯滿目、繁花似錦的不同類型和不同風格的藏族舞蹈中,雖然它們都具有各自獨特的個性和固有的審美要求,但它們又都包含共同的精髓元素,以及共同的動作規律。盡管藏舞千姿百態,品種繁多,但在多品種舞蹈中,即使是同一種民間舞蹈形式,各地也有不同的跳法和表演程序,呈現出同形式舞蹈的多風格特征。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我們又可以從個性中看到共性,找出傳統藏舞中每個類型的內在聯系及其共同的形態特征,歸納起來綜合分析,得以一個比較系統而概括的認識。
一
舞蹈藝術是伴隨人類社會生活和生產勞動同步產生,并成為人類歷史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門最早形成的藝術形式之一。同樣,藏族舞蹈也在民族心理素質和審美理想的基礎上,伴隨著藏民族的形成發展而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審美內容。
探討藏族舞蹈的審美特征,我們首先要搞清楚歷史上如何看待舞蹈,以及如何定位舞蹈藝術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在藏族傳統文化典籍“大小五明學”中把舞蹈歸于“工巧明”(即工藝學),這就表明舞蹈藝術在理論上被定位于大文化范圍之內,并形成具有成熟理論依據的藝術形式之一。在西藏歷史上,“羌姆”等舞蹈大多不僅配有文字記錄的“舞譜”,還用“線”記錄著“舞曲”;“卡爾”舞蹈的音樂“藏文古譜”流傳至今。在古代藏族民間歌謠中傳唱著眾多的有關“說舞蹈”方面的歌謠。在眾多舞蹈論述中,什么是舞蹈、形體運用以及“舞蹈藝技九”等舞蹈理論是古代論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理論部分。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識總匯》[M],中冊290頁(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中關于“舞蹈的各種動作姿態是人體塑造的精彩工藝之一”這一論述,首先把舞蹈定位于人,以及人體所做出的各種動作,塑造出的千姿百態的“精彩工藝”。恰恰是這一活生生的“工藝”,表現著當時當地人的思想情感。古人能把審美對象的表現手段論述的如此精辟,充分證明了當時舞蹈藝術在人們生活中占據的地位,以及人們對舞蹈藝術的認識高度。同時“舞蹈藝技九”(注:桑杰加措:《四部醫典藍流璃注解》[Z],第130頁,木刻板(藏文)。)中簡潔透徹地闡明舞蹈是用人體的“形”,動作語言的“聲”、舞動的“情”表現生活和情感。如:“優美、英姿、丑態”都借助人的各種生動的形態來表現;又如同說話一樣用人體把“兇猛、嬉笑、恐怖”表演的活靈活現;同樣用人體把“悲憫、憤怒、和善”等內心情感表現得有聲有色、淋漓盡致。從以上“舞蹈藝技九”的觀點中不難看出舞蹈以升華到藝術高度來表現人的思想情感。“形、聲、情”和諧運用到舞蹈中,更進一步突出了舞蹈的美學特色。同樣,隨著社會的進步,種類繁多的藏族民間舞蹈,也由起初的簡單模仿、無意識的自娛性逐漸發展成為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一門藝術。值得指出的是,有人認為西藏古代的“舞蹈藝技九”是古印度“樂舞論”中婆羅多牟尼論述的,與藏族舞蹈無關。對此,經筆者查閱有關資料考證,在藏族歷史上,人們在吸收印度佛教文化的同時,也吸收了不少相關的藝術理論和技法。“波羅多牟尼在論述‘拉斯’時只提出了八種,后經印度舞蹈家增至九種。這九種‘拉斯’主要作為卡達卡利舞演員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訓練之用”(注:于海燕:《東方舞苑花絮》[M],第180頁,世界知識出版社,1985年。),這與藏文古籍“舞蹈藝技九”中論述的內容相重合的只小胺攮、恐怖、英武”三種,其余六種則根本不同,而且古印度的“拉斯”也沒有提到“形、聲、情”和諧運用于舞蹈藝術中的觀點。這就有力地證明藏族先人在吸收外來文化時非常重視與本土的審美意識相結合,以民族審美需要和創新精神創造了符合民族審美特征的舞蹈理論?
二
歷史上每一個民族都在他們的社會生活中創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備一定審美特征的藝術表現形式。舞蹈藝術是每個民族開創時間最早,歷史延續時間最長,流傳范圍最廣,最能直接表現情感的一門藝術,也是每個民族歷史發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審美情趣的一門藝術。任何一個民族或部落的人們,當聽到他們最熟悉的音樂或舞步聲時,都會情不自禁產生興奮情緒,并傳達給身體各部位、各關節,隨著舞律的變化,身體便自然舞動起來。這就是這個群體審美意識的一種本能的具體表現。由于每個民族所處地理環境、政治歷史、宗教信仰、民俗民風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風格,如不同地區舞蹈,動作的力度、軟度、開度、幅度和舞律的差異,有的民族舞蹈動作的重點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動作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動作較為豐富,而下身動作較少;有的地區舞蹈以大動為美,有的地區則以含蓄舞動為美。正是諸多舞蹈風格中蘊藏著民族的審美情趣和審美特征。
“審美意識是客觀存在的諸審美對象在人們頭腦中能動的反映,一般通稱之為‘美感’”(注:王朝聞:《美學概論》[M],第66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美感中包含著審美意識活動各個方面和各種表現形態,如審美趣味、審美能力、審美觀念、審美理想、審美感受等等,同時還包含欣賞活動或創作活動中的特殊的審美心理現象。
如前所述,藏民族在歷史上已形成了比較符合民族審美特征的舞蹈理論體系,但這一理論體系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審美能力的提高,在不斷完善和發展。舞蹈理論與舞蹈美學有著緊密聯系,但又不能等同看待。舞蹈理論是解決什么是舞蹈,怎樣舞蹈的問題,而舞蹈美學則解決舞蹈的身韻、姿態、動作、節奏和如何表達情感、體會美感的問題。
藏族舞蹈有其共性的審美特征,但是由于人們居住的地理氣候差異、方言差異、服飾差異、宗教影響而形成了獨特的審美情趣。藏民族的舞蹈有廣泛流傳于民間的眾多民族民間舞蹈;有專供上層社會享用的卡爾歌舞;也有專為宗教儀式服務的羌姆舞,以及眾多門派的藏戲舞蹈。以上舞種雖表現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
舞蹈的基本身韻、動作、姿態和技巧卻很相近,音樂的基本曲式結構和節奏風格比較相仿;在服飾方面除寬、肥、瘦及色彩的區別外,樣式也基本相同;另外,它們以圓圈舞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韻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學特征的“根”,是相對穩定的審美感受的共同反映。藏文古籍(注:《智者入門》[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一書中把“舞蹈藝技九”變成為“詩歌寫作九”,要求詩歌寫作者用詩寫出舞蹈者的身姿、韻律和豐富情感。同樣,要求舞者也在舞蹈時表現詩情畫意,融詩舞于一體,有歌就有舞,以詞帶情,以姿促情,使藏族舞蹈富有生命力和激情。在藏族歌謠中唱到要跳舞“就要跳天空無邊無際舞”,要跳“高山不可動搖的舞”,跳起來的“卓舞的節奏快如夜空的閃電”。這就像薩班·貢嗄堅參的書中所述(注:薩典·貢嗄堅贊:《樂論》[M],第10頁,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人們梳妝打扮,人們歌舞歡暢,那里沒有悲傷,神圣的音樂至高無上”。這就是藏民族對歌舞的共同審美意識的體現,也是藏族歌舞的魅力所在。藏族舞蹈還與地域、時間、年齡、男女等不同對象各自有不同的舞姿和舞律,如前藏人的舞蹈,活潑有力、熱情典雅、柔和敏捷,具有濃厚的純農區和城鎮市民特色;后藏人的舞蹈,奔放瀟灑,在“扎念”琴的伴奏下步法靈巧、多變,充分展現著西部高寒人的性格特征;阿里地區的舞蹈,有著典雅穩健的舞步、優美自如的舞姿,充分體現著古象雄文化的韻味;而藏東康巴人的舞蹈,威武粗獷、豪放瀟灑、矯健雄姿,充分展現著康巴人的氣質特征。
關于藏族舞蹈的形態美,除藏文古籍中有大量記載外,在民間歌謠中也有許多記述。如《中國歌謠集——西藏卷“打開歌門”》章節中就記錄了大量的傳唱舞蹈者身姿的歌謠。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藏族舞蹈的基本審美特征。如:林芝地區果諧“祝歌舞者門面三層高”中唱到:
胸部是鍋莊的倉庫,今日要打開倉庫門;
胳膊是卓舞的翅膀,今日我要炫耀翼力;
腰部是歌舞搖擺處,今日我要放松放松;
膝蓋是鍋莊的風輪,今日我要轉動轉動;
雙腳是鍋莊的滾球,今日我要滾一滾它。
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識總匯》,中冊,第292頁,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對舞蹈者的形態要求有:
上身動作像雄獅,腰間動作要妖嬈。
四肢關節要靈巧,肌腱活動要松弛。
全身姿態要柔軟,表演表情要傲慢。
舉止要像流水緩步,膝窩曲節要顫動。
腳步腳尖要靈活,普遍要求英姿雄壯。
……
從以上舞蹈時對人體各部位提出的基本要求不難看出藏族舞蹈的基本美學思想。形體美、韻律美、動作的和諧運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藏族舞蹈非常強調舞蹈時腳、膝、腰、胸、手、肩、頭、眼的配合及統一運用。眾多藏族古老民歌中關于具體形體要求的歌詞和古籍的理論如此一致,不能不說是一個民族對舞蹈者形態、舞姿的共同審美感受。上述關于舞蹈形態的要求不是空泛的,脫離實際的,而是至今保留在眾多的藏族舞蹈中,如“熱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諧”、貢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動作非常講究,不論手持道具與否,其“上身動作像雄獅”威武雄壯,極富有高原人彪形壯漢的氣質,給人以戰勝一切艱難險惡環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動作則含蓄典雅,給人以健康和優美的感覺。與此同時,“果卓”、“果諧”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動作稍向前俯,這不是表現背東西的舞蹈,這一現象除了與服裝的肥厚、裝飾物等有關外,從舞蹈學角度分析,向前微俯與動作的大小、強弱、高低對比等關系密切。
在藏族舞蹈中用腰動作非常豐富,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舞蹈者,對于“妖嬈”的腰、“搖擺”的腰運用的非常講究。不管是以腳的點子為主的“堆諧”,還是講究線條富有動感的“諧”,腰部輕軟搖擺,在似動非動中給人以充分展現人體的線條美。女子的腰部動作在“熱巴舞”和牧區“果卓”中表現得非常豐富。她們的各種翻身動作,側腰、下后腰動作都把用腰做到了最佳狀態。“妖嬈”的腰部動作是藏族舞蹈突出的一個審美特征。另外,在民謠和古籍中,認為“膝窩”、“膝蓋”是“最靈處”,“要顫動”并被形容為“風輪”、“輪子”。藏族眾多舞蹈的“膝蓋”動作的確是一個最具典型的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動作之一,也是最能表現內心情感和舞蹈動感的表現手法之一。
正如藏文古籍所指(注:桑杰加措:《四部醫典藍流璃注解》,第131頁,木刻板。)“歌舞劇(戲)是:往事如同語言一樣,用形態表達各種語言的歌舞劇,它主要靠舞蹈者手、頭的各種變化,如卷羊毛時手的動作反復多次后形成優美、迷人的舞”,可見,雙手的動作在藏族舞蹈中尤為重要。從對雙手的基本要求看,除靈活多變外,手勢還要如同“蓮花印”,即雙手要像盛開的蓮花瓣,要有層次地旋轉,在旋轉中產生優美的想象。我們在觀看藏族不同風格的舞蹈時會發現其雙手的動作是非常豐富的,極富有活力。雙手動作在藏舞包括藏戲舞蹈中已經演化成千姿百態的舞蹈語匯,如藏戲舞蹈中的手勢與戲劇語匯融為一體成為藏戲不可缺少的表現手法。同樣,在羌姆舞蹈中不少舞全靠手勢動作來展示內容;熱巴舞中的“顫肩舞”;果諧中的雙手前后甩動和胸前劃擺,至于“手鐲舞”中海螺手鐲舞的手勢動作就更加豐富。藏戲舞和羌姆舞中很多手勢動作直接反映生活,隨著劇情、節奏的變化,手勢動作也跟著變化,雙手始終隨舞蹈內容的變化而舞動,并為升華情感需要而創新、發展,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和獨特的審美特征。
民謠和古籍中還提到“雙腳是鍋莊的滾球”、“雙腳是舞輪”、“腳下沒有刺”、“腳步腳尖要靈活”,腳是舞蹈跳動、踏節的關鍵。要求舞者的腳像“輪子”、“滾球”般靈活多變,如果說手勢動作是“噶爾”歌舞,腳部動作則是“卓”舞蹈,手舞足蹈就形成了舞蹈。舞蹈時要如同“腳下無刺”,踏著強有力的節奏舞起來。藏族舞蹈的雙腳動作靈活輕巧,節奏鮮明,腳步熱烈而整齊,如,踢踏舞步活潑、清爽,踏出的節奏熱烈、堅強有力而輕重分明;果諧舞步是典型的集體舞步,舞蹈充滿了勞動氣息,在粗獷昂揚的歌聲中步伐整齊而富有生命力;昌都果卓的“亞巴舞”步,雖沒有音樂,但音樂產生在雙腳有力的跺踏聲中,一種振天的聲響回蕩在舞場上空。此外,民謠和古籍中還談到頭部動作,“頭是舞的搖晃處”、“做右手勢動作和向右行進時頭向左看,左動作要反
姿,做下面動作時向前看”。從中不難看出不少藏舞的規范程度和形體和諧運用的美學特征。藏舞中的頭部動作也是非常豐富的,有繞頭舞、甩頭鞭舞、前后甩動舞、左右甩動舞等,這些都是舞蹈內容與形體變化緊密結合具有獨特頭部動作的舞蹈。
以上分別針對舞蹈者各種形體部位在舞蹈中的舞姿運用作了簡要論述,至于舞蹈者的全身要求在民謠和古籍中的論述也較多,如女性“全身姿態要柔軟”、“體態輕捷如身上無肉,舞姿柔軟如腰上無骨,從背影看好像沒有臂部,從前面看好像無腹肚”,男性“普遍要求英姿雄壯”。這些形體要求在當時可能屬于理想化的,但它所反映出來的審美愿望符合舞蹈藝術的基本要求,體現了先人們講究勻稱的美學思想。形體是舞蹈藝術的表現工具,那么怎樣的形體才算美,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要求。那么,在藏文古籍和歌謠中反映出來的舞者的形體要求就體現著藏民族的審美意識,同樣也是藏族舞蹈的審美特征之一。
舞蹈藝術是伴隨人類社會生活和生產勞動同步產生,寫作碩士論文并成為人類歷史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門最早形成的藝術形式之一。同樣,藏族舞蹈也在民族心理素質和審美理想的基礎上,伴隨著藏民族的形成發展而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審美內容。
探討藏族舞蹈的審美特征,我們首先要搞清楚歷史上如何看待舞蹈,以及如何定位舞蹈藝術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在藏族傳統文化典籍“大小五明學”中把舞蹈歸于“工巧明”(即工藝學),這就表明舞蹈藝術在理論上被定位于大文化范圍之內,并形成具有成熟理論依據的藝術形式之一。在歷史上,“羌姆”等舞蹈大多不僅配有文字記錄的“舞譜”,還用“線”記錄著“舞曲”;“卡爾”舞蹈的音樂“藏文古譜”流傳至今。在古代藏族民間歌謠中傳唱著眾多的有關“說舞蹈”方面的歌謠。在眾多舞蹈論述中,什么是舞蹈、形體運用以及“舞蹈藝技九”等舞蹈理論是古代論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理論部分。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識總匯》[M],中冊290頁(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中關于“舞蹈的各種動作姿態是人體塑造的精彩工藝之一”這一論述,首先把舞蹈定位于人,以及人體所做出的各種動作,塑造出的千姿百態的“精彩工藝”。恰恰是這一活生生的“工藝”,表現著當時當地人的思想情感。古人能把審美對象的表現手段論述的如此精辟,充分證明了當時舞蹈藝術在人們生活中占據的地位,以及人們對舞蹈藝術的認識高度。同時“舞蹈藝技九”(注:桑杰加措:《四部醫典藍流璃注解》[Z],第130頁,木刻板(藏文)。)中簡潔透徹地闡明舞蹈是用人體的“形”,動作語言的“聲”、舞動的“情”表現生活和情感。如:“優美、英姿、丑態”都借助人的各種生動的形態來表現;又如同說話一樣用人體把“兇猛、嬉笑、恐怖”表演的活靈活現;同樣用人體把“悲憫、憤怒、和善”等內心情感表現得有聲有色、淋漓盡致。從以上“舞蹈藝技九”的觀點中不難看出舞蹈以升華到藝術高度來表現人的思想情感。“形、聲、情”和諧運用到舞蹈中,更進一步突出了舞蹈的美學特色。同樣,隨著社會的進步,種類繁多的藏族民間舞蹈,也由起初的簡單模仿、無意識的自娛性逐漸發展成為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一門藝術。值得指出的是,有人認為古代的“舞蹈藝技九”是古印度“樂舞論”中婆羅多牟尼論述的,與藏族舞蹈無關。對此,經筆者查閱有關資料考證,在藏族歷史上,人們在吸收印度佛教文化的同時,也吸收了不少相關的藝術理論和技法。“波羅多牟尼在論述‘拉斯’時只提出了八種,后經印度舞蹈家增至九種。這九種‘拉斯’主要作為卡達卡利舞演員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訓練之用”(注:于海燕:《東方舞苑花絮》[M],第180頁,世界知識出版社,1985年。),這與藏文古籍“舞蹈藝技九”中論述的內容相重合的只有“憤怒、恐怖、英武”三種,其余六種則根本不同,而且古印度的“拉斯”也沒有提到“形、聲、情”和諧運用于舞蹈藝術中的觀點。這就有力地證明藏族先人在吸收外來文化時非常重視與本土的審美意識相結合,以民族審美需要和創新精神創造了符合民族審美特征的舞蹈理論。
二
歷史上每一個民族都在他們的社會生活中創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備一定審美特征的藝術表現形式。舞蹈藝術是每個民族開創時間最早,歷史延續時間最長,流傳范圍最廣,最能直接表現情感的一門藝術,也是每個民族歷史發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審美情趣的一門藝術。任何一個民族或部落的人們,當聽到他們最熟悉的音樂或舞步聲時,都會情不自禁產生興奮情緒,并傳達給身體各部位、各關節,隨著舞律的變化,身體便自然舞動起來。這就是這個群體審美意識的一種本能的具體表現。由于每個民族所處地理環境、政治歷史、、民俗民風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風格,如不同地區舞蹈,動作的力度、軟度、開度、幅度和舞律的差異,有的民族舞蹈動作的重點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動作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動作較為豐富,而下身動作較少;有的地區舞蹈以大動為美,有的地區則以含蓄舞動為美。正是諸多舞蹈風格中蘊藏著民族的審美情趣和審美特征。
“審美意識是客觀存在的諸審美對象在人們頭腦中能動的反映,一般通稱之為‘美感’”(注:王朝聞:《美學概論》[M],第66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美感中包含著審美意識活動各個方面和各種表現形態,如審美趣味、審美能力、審美觀念、審美理想、審美感受等等,同時還包含欣賞活動或創作活動中的特殊的審美心理現象。
如前所述,藏民族在歷史上已形成了比較符合民族審美特征的舞蹈理論體系,但這一理論體系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審美能力的提高,在不斷完善和發展。舞蹈理論與舞蹈美學有著緊密聯系,但又不能等同看待。舞蹈理論是解決什么是舞蹈,怎樣舞蹈的問題,而舞蹈美學則解決舞蹈的身韻、姿態、動作、節奏和如何表達情感、體會美感的問題。
藏族舞蹈有其共性的審美特征,但是由于人們居住的地理氣候差異、方言差異、服飾差異、宗教影響而形成了獨特的審美情趣。藏民族的舞蹈有廣泛流傳于民間的眾多民族民間舞蹈;有專供上層社會享用的卡爾歌舞;也有專為宗教儀式服務的羌姆舞,以及眾多門派的藏戲舞蹈。以上舞種雖表現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舞蹈的基本身韻、動作、姿態和技巧卻很相近,音樂的基本曲式結構和節奏風格比較相仿;在服飾方面除寬、肥、瘦及色彩的區別外,樣式也基本相同;另外,它們以圓圈舞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韻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學特征的“根”,是相對穩定的審美感受的共同反映。藏文古籍(注:《智者入門》[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一書中把“舞蹈藝技九”變成為“詩歌寫作九”,要求詩歌寫作者用詩寫出舞蹈者的身姿、韻律和豐富情感。同樣,要求舞者也在舞蹈時表現詩情畫意,融詩舞于一體,有歌就有舞,以詞帶情,以姿促情,使藏族舞蹈富有生命力和激情。在藏族歌謠中唱到要跳舞“就要跳天空無邊無際舞”,要跳“高山不可動搖的舞”,跳起來的“卓舞的節奏快如夜空的閃電”。這就像薩班·貢嗄堅參的書中所述(注:薩典·貢嗄堅贊:《樂論》[M],第10頁,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人們梳妝打扮,人們歌舞歡暢,那里沒有悲傷,神圣的音樂至高無上”。這就是藏民族對歌舞的共同審美意識的體現,也是藏族歌舞的魅力所在。藏族舞蹈還與地域、時間、年齡、男女等不同對象各自有不同的舞姿和舞律,如前藏人的舞蹈,活潑有力、熱情典雅、柔和敏捷,具有濃厚的純農區和城鎮市民特色;后藏人的舞蹈,奔放瀟灑,在“扎念”琴的伴奏下步法靈巧、多變,充分展現著西部高寒人的性格特征;阿里地區的舞蹈,有著典雅穩健的舞步、優美自如的舞姿,充分體現著古象雄文化的韻味;而藏東康巴人的舞蹈,威武粗獷、豪放瀟灑、矯健雄姿,充分展現著康巴人的氣質特征。關于藏族舞蹈的形態美,除藏文古籍中有大量記載外,在民間歌謠中也有許多記述。如《中國歌謠集——卷“打開歌門”》章節中就記錄了大量的傳唱舞蹈者身姿的歌謠。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藏族舞蹈的基本審美特征。如:林芝地區果諧“祝歌舞者門面三層高”中唱到:
胸部是鍋莊的倉庫,今日要打開倉庫門;
胳膊是卓舞的翅膀,今日我要炫耀翼力;
腰部是歌舞搖擺處,今日我要放松放松;
膝蓋是鍋莊的風輪,今日我要轉動轉動;
雙腳是鍋莊的滾球,今日我要滾一滾它。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識總匯》,中冊,第292頁,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對舞蹈者的形態要求有:
上身動作像雄獅,腰間動作要妖嬈。
四肢關節要靈巧,肌腱活動要松弛。
全身姿態要柔軟,表演表情要傲慢。
舉止要像流水緩步,膝窩曲節要顫動。
腳步腳尖要靈活,普遍要求英姿雄壯。
……
從以上舞蹈時對人體各部位提出的基本要求不難看出藏族舞蹈的基本美學思想。形體美、韻律美、動作的和諧運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藏族舞蹈非常強調舞蹈時腳、膝、腰、胸、手、肩、頭、眼的配合及統一運用。眾多藏族古老民歌中關于具體形體要求的歌詞和古籍的理論如此一致,不能不說是一個民族對舞蹈者形態、舞姿的共同審美感受。上述關于舞蹈形態的要求不是空泛的,脫離實際的,而是至今保留在眾多的藏族舞蹈中,如“熱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諧”、貢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動作非常講究,不論手持道具與否,其“上身動作像雄獅”威武雄壯,極富有高原人彪形壯漢的氣質,給人以戰勝一切艱難險惡環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動作則含蓄典雅,給人以健康和優美的感覺。與此同時,“果卓”、“果諧”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動作稍向前俯,這不是表現背東西的舞蹈,這一現象除了與服裝的肥厚、裝飾物等有關外,從舞蹈學角度分析,向前微俯與動作的大小、強弱、高低對比等關系密切。
在藏族舞蹈中用腰動作非常豐富,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舞蹈者,對于“妖嬈”的腰、“搖擺”的腰運用的非常講究。不管是以腳的點子為主的“堆諧”,還是講究線條富有動感的“諧”,腰部輕軟搖擺,在似動非動中給人以充分展現人體的線條美。女子的腰部動作在“熱巴舞”和牧區“果卓”中表現得非常豐富。她們的各種翻身動作,側腰、下后腰動作都把用腰做到了最佳狀態。“妖嬈”的腰部動作是藏族舞蹈突出的一個審美特征。另外,在民謠和古籍中,認為“膝窩”、“膝蓋”是“最靈處”,“要顫動”并被形容為“風輪”、“輪子”。藏族眾多舞蹈的“膝蓋”動作的確是一個最具典型的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動作之一,也是最能表現內心情感和舞蹈動感的表現手法之一。
正如藏文古籍所指(注:桑杰加措:《四部醫典藍流璃注解》,第131頁,木刻板。)“歌舞劇(戲)是:往事如同語言一樣,用形態表達各種語言的歌舞劇,它主要靠舞蹈者手、頭的各種變化,如卷羊毛時手的動作反復多次后形成優美、迷人的舞”,可見,雙手的動作在藏族舞蹈中尤為重要。從對雙手的基本要求看,除靈活多變外,手勢還要如同“蓮花印”,即雙手要像盛開的蓮花瓣,要有層次地旋轉,在旋轉中產生優美的想象。我們在觀看藏族不同風格的舞蹈時會發現其雙手的動作是非常豐富的,極富有活力。雙手動作在藏舞包括藏戲舞蹈中已經演化成千姿百態的舞蹈語匯,如藏戲舞蹈中的手勢與戲劇語匯融為一體成為藏戲不可缺少的表現手法。同樣,在羌姆舞蹈中不少舞全靠手勢動作來展示內容;熱巴舞中的“顫肩舞”;果諧中的雙手前后甩動和胸前劃擺,至于“手鐲舞”中海螺手鐲舞的手勢動作就更加豐富。藏戲舞和羌姆舞中很多手勢動作直接反映生活,隨著劇情、節奏的變化,手勢動作也跟著變化,雙手始終隨舞蹈內容的變化而舞動,并為升華情感需要而創新、發展,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和獨特的審美特征。
民謠和古籍中還提到“雙腳是鍋莊的滾球”、“雙腳是舞輪”、“腳下沒有刺”、“腳步腳尖要靈活”,腳是舞蹈跳動、踏節的關鍵。要求舞者的腳像“輪子”、“滾球”般靈活多變,如果說手勢動作是“噶爾”歌舞,腳部動作則是“卓”舞蹈,手舞足蹈就形成了舞蹈。舞蹈時要如同“腳下無刺”,踏著強有力的節奏舞起來。藏族舞蹈的雙腳動作靈活輕巧,節奏鮮明,腳步熱烈而整齊,如,踢踏舞步活潑、清爽,踏出的節奏熱烈、堅強有力而輕重分明;果諧舞步是典型的集體舞步,舞蹈充滿了勞動氣息,在粗獷昂揚的歌聲中步伐整齊而富有生命力;昌都果卓的“亞巴舞”步,雖沒有音樂,但音樂產生在雙腳有力的跺踏聲中,一種振天的聲響回蕩在舞場上空。此外,民謠和古籍中還談到頭部動作,“頭是舞的搖晃處”、“做右手勢動作和向右行進時頭向左看,左動作要反姿,做下面動作時向前看”。從中不難看出不少藏舞的規范程度和形體和諧運用的美學特征。藏舞中的頭部動作也是非常豐富的,有繞頭舞、甩頭鞭舞、前后甩動舞、左右甩動舞等,這些都是舞蹈內容與形體變化緊密結合具有獨特頭部動作的舞蹈。
以上分別針對舞蹈者各種形體部位在舞蹈中的舞姿運用作了簡要論述,至于舞蹈者的全身要求在民謠和古籍中的論述也較多,如女性“全身姿態要柔軟”、“體態輕捷如身上無肉,舞姿柔軟如腰上無骨,從背影看好像沒有臂部,從前面看好像無腹肚”,男性“普遍要求英姿雄壯”。這些形體要求在當時可能屬于理想化的,但它所反映出來的審美愿望符合舞蹈藝術的基本要求,體現了先人們講究勻稱的美學思想。形體是舞蹈藝術的表現工具,那么怎樣的形體才算美,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要求。那么,在藏文古籍和歌謠中反映出來的舞者的形體要求就體現著藏民族的審美意識,同樣也是藏族舞蹈的審美特征之一。
舞蹈藝術是伴隨人類社會生活和生產勞動同步產生,并成為人類歷史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門最早形成的藝術形式之一。同樣,藏族舞蹈也在民族心理素質和審美理想的基礎上,伴隨著藏民族的形成發展而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審美內容。
探討藏族舞蹈的審美特征,我們首先要搞清楚歷史上如何看待舞蹈,以及如何定位舞蹈藝術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在藏族傳統文化典籍“大小五明學”中把舞蹈歸于“工巧明”(即工藝學),這就表明舞蹈藝術在理論上被定位于大文化范圍之內,并形成具有成熟理論依據的藝術形式之一。在歷史上,“羌姆”等舞蹈大多不僅配有文字記錄的“舞譜”,還用“線”記錄著“舞曲”;“卡爾”舞蹈的音樂“藏文古譜”流傳至今。在古代藏族民間歌謠中傳唱著眾多的有關“說舞蹈”方面的歌謠。在眾多舞蹈論述中,什么是舞蹈、形體運用以及“舞蹈藝技九”等舞蹈理論是古代論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理論部分。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識總匯》[M],中冊290頁(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中關于“舞蹈的各種動作姿態是人體塑造的精彩工藝之一”這一論述,首先把舞蹈定位于人,以及人體所做出的各種動作,塑造出的千姿百態的“精彩工藝”。恰恰是這一活生生的“工藝”,表現著當時當地人的思想情感。古人能把審美對象的表現手段論述的如此精辟,充分證明了當時舞蹈藝術在人們生活中占據的地位,以及人們對舞蹈藝術的認識高度。同時“舞蹈藝技九”(注:桑杰加措:《四部醫典藍流璃注解》[Z],第130頁,木刻板(藏文)。)中簡潔透徹地闡明舞蹈是用人體的“形”,動作語言的“聲”、舞動的“情”表現生活和情感。如:“優美、英姿、丑態”都借助人的各種生動的形態來表現;又如同說話一樣用人體把“兇猛、嬉笑、恐怖”表演的活靈活現;同樣用人體把“悲憫、憤怒、和善”等內心情感表現得有聲有色、淋漓盡致。從以上“舞蹈藝技九”的觀點中不難看出舞蹈以升華到藝術高度來表現人的思想情感。“形、聲、情”和諧運用到舞蹈中,更進一步突出了舞蹈的美學特色。同樣,隨著社會的進步,種類繁多的藏族民間舞蹈,也由起初的簡單模仿、無意識的自娛性逐漸發展成為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一門藝術。值得指出的是,有人認為古代的“舞蹈藝技九”是古印度“樂舞論”中婆羅多牟尼論述的,與藏族舞蹈無關。對此,經筆者查閱有關資料考證,在藏族歷史上,人們在吸收印度佛教文化的同時,也吸收了不少相關的藝術理論和技法。“波羅多牟尼在論述‘拉斯’時只提出了八種,后經印度舞蹈家增至九種。這九種‘拉斯’主要作為卡達卡利舞演員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訓練之用”(注:于海燕:《東方舞苑花絮》[M],第180頁,世界知識出版社,1985年。),這與藏文古籍“舞蹈藝技九”中論述的內容相重合的只有“憤怒、恐怖、英武”三種,其余六種則根本不同,而且古印度的“拉斯”也沒有提到“形、聲、情”和諧運用于舞蹈藝術中的觀點。這就有力地證明藏族先人在吸收外來文化時非常重視與本土的審美意識相結合,以民族審美需要和創新精神創造了符合民族審美特征的舞蹈理論。
二
歷史上每一個民族都在他們的社會生活中創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備一定審美特征的藝術表現形式。舞蹈藝術是每個民族開創時間最早,歷史延續時間最長,流傳范圍最廣,最能直接表現情感的一門藝術,也是每個民族歷史發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審美情趣的一門藝術。任何一個民族或部落的人們,當聽到他們最熟悉的音樂或舞步聲時,都會情不自禁產生興奮情緒,并傳達給身體各部位、各關節,隨著舞律的變化,身體便自然舞動起來。這就是這個群體審美意識的一種本能的具體表現。由于每個民族所處地理環境、政治歷史、、民俗民風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風格,如不同地區舞蹈,動作的力度、軟度、開度、幅度和舞律的差異,有的民族舞蹈動作的重點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動作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動作較為豐富,而下身動作較少;有的地區舞蹈以大動為美,有的地區則以含蓄舞動為美。正是諸多舞蹈風格中蘊藏著民族的審美情趣和審美特征。
“審美意識是客觀存在的諸審美對象在人們頭腦中能動的反映,一般通稱之為‘美感’”(注:王朝聞:《美學概論》[M],第66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美感中包含著審美意識活動各個方面和各種表現形態,如審美趣味、審美能力、審美觀念、審美理想、審美感受等等,同時還包含欣賞活動或創作活動中的特殊的審美心理現象。
如前所述,藏民族在歷史上已形成了比較符合民族審美特征的舞蹈理論體系,但這一理論體系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審美能力的提高,在不斷完善和發展。舞蹈理論與舞蹈美學有著緊密聯系,但又不能等同看待。舞蹈理論是解決什么是舞蹈,怎樣舞蹈的問題,而舞蹈美學則解決舞蹈的身韻、姿態、動作、節奏和如何表達情感、體會美感的問題。
藏族舞蹈有其共性的審美特征,但是由于人們居住的地理氣候差異、方言差異、服飾差異、宗教影響而形成了獨特的審美情趣。藏民族的舞蹈有廣泛流傳于民間的眾多民族民間舞蹈;有專供上層社會享用的卡爾歌舞;也有專為宗教儀式服務的羌姆舞,以及眾多門派的藏戲舞蹈。以上舞種雖表現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舞蹈的基本身韻、動作、姿態和技巧卻很相近,音樂的基本曲式結構和節奏風格比較相仿;在服飾方面除寬、肥、瘦及色彩的區別外,樣式也基本相同;另外,它們以圓圈舞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韻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學特征的“根”,是相對穩定的審美感受的共同反映。藏文古籍(注:《智者入門》[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一書中把“舞蹈藝技九”變成為“詩歌寫作九”,要求詩歌寫作者用詩寫出舞蹈者的身姿、韻律和豐富情感。同樣,要求舞者也在舞蹈時表現詩情畫意,融詩舞于一體,有歌就有舞,以詞帶情,以姿促情,使藏族舞蹈富有生命力和激情。在藏族歌謠中唱到要跳舞“就要跳天空無邊無際舞”,要跳“高山不可動搖的舞”,跳起來的“卓舞的節奏快如夜空的閃電”。這就像薩班·貢嗄堅參的書中所述(注:薩典·貢嗄堅贊:《樂論》[M],第10頁,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人們梳妝打扮,人們歌舞歡暢,那里沒有悲傷,神圣的音樂至高無上”。這就是藏民族對歌舞的共同審美意識的體現,也是藏族歌舞的魅力所在。藏族舞蹈還與地域、時間、年齡、男女等不同對象各自有不同的舞姿和舞律,如前藏人的舞蹈,活潑有力、熱情典雅、柔和敏捷,具有濃厚的純農區和城鎮市民特色;后藏人的舞蹈,奔放瀟灑,在“扎念”琴的伴奏下步法靈巧、多變,充分展現著西部高寒人的性格特征;阿里地區的舞蹈,有著典雅穩健的舞步、優美自如的舞姿,充分體現著古象雄文化的韻味;而藏東康巴人的舞蹈,威武粗獷、豪放瀟灑、矯健雄姿,充分展現著康巴人的氣質特征。
關于藏族舞蹈的形態美,除藏文古籍中有大量記載外,在民間歌謠中也有許多記述。如《中國歌謠集——卷“打開歌門”》章節中就記錄了大量的傳唱舞蹈者身姿的歌謠。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藏族舞蹈的基本審美特征。如:林芝地區果諧“祝歌舞者門面三層高”中唱到:
胸部是鍋莊的倉庫,今日要打開倉庫門;
胳膊是卓舞的翅膀,今日我要炫耀翼力;
腰部是歌舞搖擺處,今日我要放松放松;
膝蓋是鍋莊的風輪,今日我要轉動轉動;
雙腳是鍋莊的滾球,今日我要滾一滾它。
從以上舞蹈時對人體各部位提出的基本要求不難看出藏族舞蹈的基本美學思想。形體美、韻律美、動作的和諧運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藏族舞蹈非常強調舞蹈時腳、膝、腰、胸、手、肩、頭、眼的配合及統一運用。眾多藏族古老民歌中關于具體形體要求的歌詞和古籍的理論如此一致,不能不說是一個民族對舞蹈者形態、舞姿的共同審美感受。上述關于舞蹈形態的要求不是空泛的,脫離實際的,而是至今保留在眾多的藏族舞蹈中,如“熱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諧”、貢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動作非常講究,不論手持道具與否,其“上身動作像雄獅”威武雄壯,極富有高原人彪形壯漢的氣質,給人以戰勝一切艱難險惡環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動作則含蓄典雅,給人以健康和優美的感覺。與此同時,“果卓”、“果諧”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動作稍向前俯,這不是表現背東西的舞蹈,這一現象除了與服裝的肥厚、裝飾物等有關外,從舞蹈學角度分析,向前微俯與動作的大小、強弱、高低對比等關系密切。
在藏族舞蹈中用腰動作非常豐富,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舞蹈者,對于“妖嬈”的腰、“搖擺”的腰運用的非常講究。不管是以腳的點子為主的“堆諧”,還是講究線條富有動感的“諧”,腰部輕軟搖擺,在似動非動中給人以充分展現人體的線條美。女子的腰部動作在“熱巴舞”和牧區“果卓”中表現得非常豐富。她們的各種翻身動作,側腰、下后腰動作都把用腰做到了最佳狀態。“妖嬈”的腰部動作是藏族舞蹈突出的一個審美特征。另外,在民謠和古籍中,認為“膝窩”、“膝蓋”是“最靈處”,“要顫動”并被形容為“風輪”、“輪子”。藏族眾多舞蹈的“膝蓋”動作的確是一個最具典型的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動作之一,也是最能表現內心情感和舞蹈動感的表現手法之一。
正如藏文古籍所指(注:桑杰加措:《四部醫典藍流璃注解》,第131頁,木刻板。)“歌舞劇(戲)是:往事如同語言一樣,用形態表達各種語言的歌舞劇,它主要靠舞蹈者手、頭的各種變化,如卷羊毛時手的動作反復多次后形成優美、迷人的舞”,可見,雙手的動作在藏族舞蹈中尤為重要。從對雙手的基本要求看,除靈活多變外,手勢還要如同“蓮花印”,即雙手要像盛開的蓮花瓣,要有層次地旋轉,在旋轉中產生優美的想象。我們在觀看藏族不同風格的舞蹈時會發現其雙手的動作是非常豐富的,極富有活力。雙手動作在藏舞包括藏戲舞蹈中已經演化成千姿百態的舞蹈語匯,如藏戲舞蹈中的手勢與戲劇語匯融為一體成為藏戲不可缺少的表現手法。同樣,在羌姆舞蹈中不少舞全靠手勢動作來展示內容;熱巴舞中的“顫肩舞”;果諧中的雙手前后甩動和胸前劃擺,至于“手鐲舞”中海螺手鐲舞的手勢動作就更加豐富。藏戲舞和羌姆舞中很多手勢動作直接反映生活,隨著劇情、節奏的變化,手勢動作也跟著變化,雙手始終隨舞蹈內容的變化而舞動,并為升華情感需要而創新、發展,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和獨特的審美特征。
民謠和古籍中還提到“雙腳是鍋莊的滾球”、“雙腳是舞輪”、“腳下沒有刺”、“腳步腳尖要靈活”,腳是舞蹈跳動、踏節的關鍵。要求舞者的腳像“輪子”、“滾球”般靈活多變,如果說手勢動作是“噶爾”歌舞,腳部動作則是“卓”舞蹈,手舞足蹈就形成了舞蹈。舞蹈時要如同“腳下無刺”,踏著強有力的節奏舞起來。藏族舞蹈的雙腳動作靈活輕巧,節奏鮮明,腳步熱烈而整齊,如,踢踏舞步活潑、清爽,踏出的節奏熱烈、堅強有力而輕重分明;果諧舞步是典型的集體舞步,舞蹈充滿了勞動氣息,在粗獷昂揚的歌聲中步伐整齊而富有生命力;昌都果卓的“亞巴舞”步,雖沒有音樂,但音樂產生在雙腳有力的跺踏聲中,一種振天的聲響回蕩在舞場上空。此外,民謠和古籍中還談到頭部動作,“頭是舞的搖晃處”、“做右手勢動作和向右行進時頭向左看,左動作要反姿,做下面動作時向前看”。從中不難看出不少藏舞的規范程度和形體和諧運用的美學特征。藏舞中的頭部動作也是非常豐富的,有繞頭舞、甩頭鞭舞、前后甩動舞、左右甩動舞等,這些都是舞蹈內容與形體變化緊密結合具有獨特頭部動作的舞蹈。
以上分別針對舞蹈者各種形體部位在舞蹈中的舞姿運用作了簡要論述,至于舞蹈者的全身要求在民謠和古籍中的論述也較多,如女性“全身姿態要柔軟”、“體態輕捷如身上無肉,舞姿柔軟如腰上無骨,從背影看好像沒有臂部,從前面看好像無腹肚”,男性“普遍要求英姿雄壯”。這些形體要求在當時可能屬于理想化的,但它所反映出來的審美愿望符合舞蹈藝術的基本要求,體現了先人們講究勻稱的美學思想。形體是舞蹈藝術的表現工具,那么怎樣的形體才算美,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要求。那么,在藏文古籍和歌謠中反映出來的舞者的形體要求就體現著藏民族的審美意識,同樣也是藏族舞蹈的審美特征之一。
一、敦煌舞審美概述
敦煌舞舞姿的審美標準講究頭、肩、胸、胯、膝、踝的“三道彎”扭動,也稱“S”形。這種出肋、出胯、移腰、曲膝、勾腳的舞姿以西涼樂為基礎,來源于敦煌壁畫上呈現的舞蹈姿態。在歷史的長河中,敦煌舞受到儒家傳統文化、佛教文化和道家的幻化無為的思想的不斷侵染,也融合了傳統的中國藝術審美中對意象的塑造思想,并且保留了其創設之初的浪漫氣息。敦煌舞繼承了中國唐代宮廷樂舞的傳統,吸收借鑒西域各民族舞蹈舞姿,是多方藝術和審美觀點的集合,形成了曲中求圓的審美特征。
二、敦煌舞“三道彎”的審美內涵
敦煌舞中的“三道彎”的內涵基因深受歷史文化的影響。敦煌壁畫唐代經變圖中有不少歌伎樂舞形象,其舞蹈造型多呈現為頭、肩、胸、胯、膝、足相應的意象異向擰扭,即S形。敦煌舞中的“三道彎”的審美內涵正是依據這種歷史文化的審美原則發展而來,并把“三道彎”統一于對稱、和諧的審美內涵中,最終形成了敦煌舞獨特的風格特征。例如,舞劇《絲路花雨》里有一個典型舞姿“反彈琵琶”,就是取自敦煌壁畫舞姿素材,是三道彎之體態的生動展現。敦煌舞的“三道彎”要求舞者身體的各個部分的動作往來交織,形成一個一個的三道彎。肋、胯和膝共同構成身軀S形的三道彎,乃至多道彎的體態。敦煌舞舞姿中還有柔和、直角等態勢不同的曲線,柔和的小曲線,直角的三位體式曲線,S型大曲線等,共同構成了敦煌舞美妙柔和的風格特征。
三、敦煌舞“三道彎”的審美特征
在千變萬化的敦煌舞動作中最顯著的特征是“三道彎”。敦煌舞上肢、下肢都是“三道彎”,舞姿造型要講“三道彎”,人體運動的軌跡也要體現在不斷變化交織的“三道彎”的輪廓之中。“三道彎”的藝術風格特征既包括外層的外化形式,也包含著內層次的審美原則,外化形式是以內層次的審美原則為依托,并由此形成對稱的舞姿造型,使外化與內涵相統一,是構成敦煌舞風格特征的核心。
(一)形體的藝術美
敦煌舞在形體上最大的特征是對“圓”和“曲”的追求,形成獨特的藝術美。敦煌舞與中國古典舞“圓”的審美特征完全不同。舞蹈學者在進行敦煌舞創作時,將敦煌壁畫“S”形的基本形態進行了保留,并將頭、胸、胯、膝、踝構成屈、曲的形態;同時融匯儒道的傳統文化,將其韻律、線條、結構和走向的棱和角,轉變為柔、軟、弧,“曲中求圓”。敦煌舞如行云流水般展現人的形體的藝術,將平和之氣隱于“韻”和“勢”中。
(二)形象的意象美
舞蹈是肢體語言藝術,外在形態包括“形”和“象”。意象是升華和凝練的藝術,作為舞蹈的外部形式,“象”是在“形”的基礎上形成的,直接給予觀眾視覺的立體感知。換句話說,舞蹈藝術外部的形象特征,離不開肢體語言、動作造型的具象性。敦煌舞蹈非常重視“意象”,有著獨特的舞蹈語匯和審美特征。敦煌舞的每一個舞姿造型,每一件服裝道具,每一個場景布置都凝練著盛唐風光、佛教藝術和浪漫氣息,展示著唐代樂舞妖嬈迷人的風采。
(三)虛實結合的藝術
舞蹈的意境不僅展現一種情景交融的場景,更可以觸發觀眾豐富的聯想和想象。所以實境和虛境組成了意境,即虛實相生成意境。實境是指舞蹈藝術家通過對生活進行提煉,呈現在觀眾面前某一特定舞姿造型;而虛境是指舞者通過舞姿傳遞給觀眾的某種思想和情緒,引起觀眾聯想和想象的意象。實境是虛境的先決條件,虛境是實境的升華,舞蹈就是虛實結合的完美產物。敦煌舞就是這樣,虛實相承,在圓與曲的轉換中,在中和之氣內,完成著虛與實的轉化,一時柔弱無骨,行云流水,一時又宛若蛟龍,氣息萬鈞。
綜上所述,敦煌舞的動作以“三道彎”為動作核心,并在“三道彎”的基礎上發展和變化而來。敦煌舞充分運用人體的線條、節奏、律動,曲中求圓,靈活多變,形神兼備。敦煌舞注重意象的塑造,往往氣涌韻隨,以舞傳情,以情感人,而又虛實相生,意境幽美,又侵染著無盡的浪漫氣息,這些審美特征使之具有強烈的曲線美感和勃勃生機,因而獨具藝術風韻。
參考文獻:
[1]成葆.中國傳統藝術的繼承和弘揚[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9.
[2]高技.李雛.中西舞蹈比較研究[M].裕臺公司中華印刷廠,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