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經濟與規模不經濟匯總十篇

時間:2023-08-30 16:38:2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規模經濟與規模不經濟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規模經濟與規模不經濟

篇(1)

中圖分類號:F274 文獻標識碼:A

一、B2B電子商務模式

B2B電子商務是企業通過內部信息系統平臺和外部網站,將上游供應商的采購業務和下游商的銷售業務有機的聯系起來,也就是指一系列發生在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交易,包括產品、服務、資源、固定設備等。在我國的電子商務中,較之面向個人用戶的B2C和C2C模式,面向企業用戶的B2B模式無疑更具市場潛力,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

Zootetal.(2000)研究了30家歐洲的電子商務企業后發現:提升效率(如培育品牌信譽降低消費者心理成本、節約消費者購買時間)與保持粘性(即吸引、保留顧客)是電子商務企業價值創造的兩種基本手段。

二、B2B電子商務平臺的雙邊市場性質

Rochet和Tirole對雙邊市場的定義為:“當平臺向需求雙方索取的價格總水平P=PB+PS不變時(PB為用戶B的價格,PS為用戶S的價格),任何用戶方價格的變化都會對平臺的總需求和交易量產生直接的影響,這個平臺市場被稱之為雙邊市場。”

仔細分析B2B平臺的特征可以發現,絕大多數的B2B平臺都具有雙邊市場的特征,譬如,每一個B2B平臺都相當于一個服務平臺;這個平臺同時服務于具有兩種不同需求的企業,即平臺的兩邊市場;平臺兩邊的企業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平臺向它們提品或服務主要是為他們之間的聯系提供便利等。筆者認為,雙邊市場理論的產生及其發展得意義在于:社會分工的明細、服務技術的提高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對平臺企業產生的需求。

三、B2B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外部規模經濟

(一)網絡經濟與外部規模經濟。

關于外部規模經濟性,馬歇爾闡述了為什么集中在一起的廠商比單個孤立的廠商更有效率的三個主要原因:廠商集中能促進專業化供應商隊伍的形成;廠商的地理集中分布有利于勞動力市場共享;廠商的地理集中有助于知識外溢。

網絡經濟形成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因特網的迅速普及為基本特征。從經濟學角度分析,網絡經濟產生的根本原因是交易費用的差異和網絡效應的存在,即網絡經濟的發展降低交易費用和節約交易成本,以費用較低的網絡交易代替費用較高的市場經濟。同時,網絡經濟的到來,改變了企業追求規模經濟的外部環境與條件,使得企業實現規模經濟的方式發生了新變化,呈現出不同于工業經濟時代的新特點。

在網絡經濟條件下,由于經濟的知識化、信息化和網絡化發展,使得需求方規模經濟日益凸現。企業通過擴張網絡進行競爭,網絡可以通過與網絡連接起來大幅度地增加價值,從而形成一種需求方的規模經濟。這種規模經濟是一種根本不同于工業經濟時代的,由于產量增加導致成本降低而形成的規模經濟,它產生于網絡技術的外部經濟性。

(二)B2B電子市場的外部規模經濟。

Bailey和Bakos(1997)通過研究認為B2B電子市場具備聚集――使買方有更多了解賣方產品和價格的機會,使賣方有向更多買方展示產品的機會;匹配――使買賣雙方均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交易伙伴;便利――提供更多的快捷電子服務,如網上商務、網上支付等;信用――通過對交易雙方資質的審查和交易后的監管,防止交易前后的道德危險和逆向選擇等機會主義行為。

電子商務是網絡經濟的主要形式,電子商務縮短了生產廠家與最終用戶之間供應鏈上的距離,同時也改變了傳統市場的結構,減少了中間環節,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時,電子商務使企業規模影響競爭力的基礎發生改變,中小企業可與某個大型企業結盟,建立高效的“無縫”供應鏈,形成戰略聯盟,也可利用網絡,組成虛擬企業,從而取得規模經濟效益。從這方面來看,在網絡經濟下企業規模影響將弱化。

四、總結

在經濟全球化加速與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企業的外部經營環境正在發生重大的變化。由于電子商務具有開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等特點,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通過設計以電子商務為基礎的商業模式來獲取競爭優勢的重要性。電子商務作為互聯網經濟時代的重要競爭手段,正以其所特有的競爭優勢在不斷地改變各行業原有的競爭格局。同時,它的興起為我國企業突破原有的市場邊界限制和進一步提升競爭優勢提供了契機。

(作者:河南大學經濟學院2010級經濟學實驗班本科生)

參考文獻:

[1]Zott C, Amit R, Donlevy J. Strategies for Value Creation in E-Commerce:Best Practice in Europe[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00, 18(5).

篇(2)

關鍵詞:全要素生產率 Malmquist指數 技術進步 技術效率 規模效率

研究方法和模型

本文采用非參數的生產率測度方法與Malmquist指數法相結合的辦法加以度量,采用Farrell(1994)構建的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數。本文采用投入距離函數來定義Malmquist TFP指數。若 和 分別表示一個N×1非負實數投入向量和一個M×1非負實數投入向量。

投入距離函數可以定義為:

(1)

其中L(y)代表所有能生產出向量y的投入向量x的集合。

從s時期到t時期,度量全要素生產率增長(TFP)的Malmquist指數可以表示為:

(2)

其中表示以s期技術為參考值的生產率指數,表示以t期技術為參考值的生產率指數。對式(2)變形得出:

(3)

其中:技術效率指數=,技術進步(TC)=

TC大于1表示存在技術進步。

根據Farrell(1994),在假設規模效率可變的情況下,技術效率又可以分解為純技術效率(TE)和規模效率(SE)。

純技術效率指數(TEC)=

(4)

規模效率指數化(SEC)

(5)

下標v和c分別表示可變規模報酬(VRS)技術和不變規模報酬(CRS)技術。其中,TEC大于1表示,技術效率得到了改善,而SEC大于1表示在t時期的技術水平上,投入要素的組合進一步靠近技術最優規模時的產出水平。根據上述方法以及給定的合適面板數據,可以應用DEA類線性規劃方法測算全要素生產率的變化,即:

(6)

這時需要計算兩個時期的四個距離函數值,根據式(6)求解四個線性規劃問題。

指標選取和數據收集

總產出:采用國內生產總值作為衡量遼寧總產出的基本指標,并且按2000年不變價格進行換算。資本投入:以資本存量來衡量。根據國際通用的永續盤存法進行估計,定義本期的資本存量為上一期的資本存量加上當年的投資,再減去折舊: (7)

式(7)中,Kt是t年的資本存量,It是t年的投資額,δ是折舊率。《遼寧統計年鑒》(2004)報告了2003年全省以及農業、工業、建筑業等行業固定資產折舊率。為了估計資本存量的初始值,本文采用Kohli(1982)的方法。具體地,假定1985-2008年之間各行業投資的實際增長率與實際增加值的增長率是相同的,以穩定的速度γ增加,這樣可以得到: (8)

勞動力投入:不考慮人力資本,采用遼寧省年平均從業人員數表示,即年初從業人員數量加上年末從業人員數量除以2得到。

實證結果分析

(一)遼寧省TFP指數分解

從表1中可以看出,1985-2008年期間,科學技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穩步提升,平均技術進步率(TC)約為4.7%,成為近年來遼寧省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之一。但進一步研究發現,全要素生產率(TFP)增長速度卻比較緩慢,平均增長率為1.7%。之所以技術進步率高于全要素生產率增長速度,原因在于1985-2008年間,雖然技術進步較快,技術效率指數(TEC)和規模效率指數(SEC)均小于1,技術效率(TE)和規模效率(SE)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減弱了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一方面,由于存在技術無效以及技術效率的下降,各種投入的要素沒有達到最優配置,從而沒有合理利用,而這一時期的技術進步主要表現為非中性的技術進步(技術進步率為4.7%),說明原來的要素配置結構已經不適應技術進步的需要,成為阻礙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在這期間,遼寧省的規模效率也呈現下降趨勢,說明要素的投入沒有達到最優規模,可以通過擴大經濟或縮減規模來實現經濟的增長。由此可以看出,雖然遼寧省技術進步速度較快,但是由于忽視了技術進步過程中的資源配置和最優的經濟規模從而導致了全要素生產率的下降,因此,要提高遼寧保持遼寧經濟的穩步發展,在促進技術進步,增加研發投入的同時,也要注重資源的配置方式和經濟規模。逐步提高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實現要素的合理配置和規模經濟。

(二)各行業TFP指數分解

由表2、表3可知,大部分行業呈現非中性的技術進步,科學技術極大地推動了遼寧經濟的發展,但由于大部分行業無法實現規模效率和技術效率,從而抵銷了技術進步對經濟的部分推動作用,一定程度上阻礙經濟的發展。工業、建筑業、批發零售、金融業、租賃和商業服務、居民和其他服務、文化體育娛樂業等行業都在生產前沿進行生產,技術效率均為1,要提高這些部門的經濟來促進遼寧經濟發展,從促進科技進步和實現規模效率方面入手,而其他行業由于規模效率和技術效率均小于1,不在生產前沿上進行生產,那么對于這些部門來說,提高經濟的主要途徑是在保證技術進步的同時,實現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

2003-2008年,農業部門技術效率(TE)為0.738,規模效率(SE)為0.978,要實現技術有效,使技術利用率逐步向最佳水平靠近,須改變投入要素組合,減少冗余勞動力投入8.763萬人、減少冗余資本投入245056.963萬元,建筑業部門要實現TE=1,須減少冗余勞動力14.618萬人、減少冗余資本304000032.524萬元。

從表3中還可以看出,在這17個行業中,技術效率最低的為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部門,僅為0.199,其次是教育部門,技術效率僅為0.217,再次是交通運輸、水利、公共設施和郵政行業,技術效率僅為0.33,都存在大量勞動力和資本的浪費,要解決這種問題,就需要改變資源配置和經濟規模,從而最大程度上促進經濟增長。

由表2可知,雖然公共部門和教育部門技術效率比較低,但其技術效率指數卻為1.120和1.026,說明該部門的技術效率正在逐漸改善中,趨于在生產前沿上進行生產。交通運輸業和水利、環保部門不僅技術效率較低,且技術效率指數小于1,僅為0.922和0.835,說明這兩個行業的技術效率不僅沒有得到改善,而且趨于遠離生產前沿上進行生產,對于這些行業,要足夠重視,盡快采取措施,改善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

由以上分析得知,在1985-2008年的17年間,遼寧省的平均技術進步率為4.7%,處于較高的增長水平,但由于技術效率指數和規模效率指數均小于1,減弱了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從而TFP的平均增長率僅為1.7%。由此可以看出,近年來,遼寧經濟雖然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增長源泉仍然是資本和勞動力,日后必然受投入要素的制約而趨于放緩。要解決這個問題,擺脫投入要素對經濟增長的制約,實現遼寧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必須在保持技術進步的同時改善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

對于工業、建筑業、批發零售、金融業、租賃和商業服務、居民和其他服務、文化體育娛樂業等技術效率等于1的行業,要繼續保持在生產前沿上進行生產,即保持技術效率指標為1,同時改變經營規模,提高規模效率。而其他行業由于規模效率和技術效率均小于1,不在生產前沿上進行生產,那么對于這些部門來說,提高經濟的主要途徑是在保證技術進步的同時,實現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即要保證技術效率指數和規模效率指數均大于1,不斷改進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

參考文獻:

篇(3)

2012年教育部新頒布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把原來的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調整為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兩個專業。新專業目錄的調整旨在更好地培養資源環境開發與城鄉規劃與管理方面的專門人才。隨著廣西北部灣經濟區( 包括南寧、欽州、北海、防城港四市,以下簡稱北部灣經濟區) 工業化、城市化建設進程的加快,北部灣將會形成以南(南寧)、北(北海)、欽(欽州)、防(防城港)為中心城市的區域城市群,這對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城市規劃人才的數量和質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在廣西 75 所高校中,本科院校只有廣西師范學院、廣西財經學院、桂林理工大學3所高校開設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僅占4%。可見,北部灣經濟區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人才培養不足是客觀存在的現實,未來針對本專業人才需求存在較大的缺口,在這種形勢下探討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人才的創新培養模式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北部灣經濟區建設需要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人才

(一)北部灣經濟區城鄉規劃管理的需要

北部灣經濟區已進入城鎮化的快速發展階段,城鄉格局正處于重大轉型和調整時期,城市和鄉村內部及城鄉之間的諸多矛盾正成為其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障礙。在城鄉建設中,小城鎮布局不夠合理、城鎮規劃滯后于建設、有新屋無新村、用地失控、資源浪費嚴重、環境污染突出等問題,也大大影響了城市化的進程和城鎮化水平的提高。這些問題的存在與各地、各部門缺乏一大批高素質、高水平的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和城鄉規劃專業的技術人才與管理人才不無關系,甚至是決定性的因素。要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改善城鄉居民的生存環境,就必須實施科學的城鄉規劃管理。社會對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方面的人才提出了市場需求,該專業培養的人才具有具備地理學、規劃學、管理學、環境學等學科的基本理論與知識;掌握國土資源調查評價、城鄉規劃與管理、旅游景區規劃、開發、策劃與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識與方法,具有較強的GIS應用能力、遙感分析能力和地圖制圖能力,具有一定的國土、城鄉、旅游規劃與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夠很好地服務于北部灣經濟區各類規劃和管理,具有很強的實踐性。

(二)北部灣經濟區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需要

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是北部灣經濟區發展升級的必然選擇[4]。北部灣經濟區開發帶來了一系列重大工業布局和重點項目建設,對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升級帶來了明顯的效果,但是也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根據《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臨海重化工業集中區將作為北部灣地區城市空間布局的重點區域,一批大型煉油、造紙、能源等重化工業項目將陸續在沿灣地區落戶,在對GDP 帶來巨大貢獻的同時,也會帶來潛在的負面影響。這必然需要具有系統思維、前瞻性以及全球化視野的高素質人才,而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結合了環境科學、地理科學、規劃科學、管理科學的內容,但又主要著眼于這些學科的交叉點,綜合了規劃學科、環境學科的前瞻性、可操作性,地理學科的分析性、系統性,同時具備管理科學的系統性、條理性,該專業培養的人才能夠滿足目前北部灣經濟區在新形勢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需要。

二、當前高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專業定位不準確

目前,絕大多數院校都將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學生目標定位為培養掌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備地理學、城市規劃和管理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事業單位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科研、城鄉規劃管理與建設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從各學校培養目標看,該專業學生就業去向人多定位為交通、土地、城建、規劃等政府部門從事管理或規劃工作;從專業去向看,主要定位在市政工程設計、城鄉規劃與管理以及科學研究等領域。但事實上,土地資源管理部門有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培養專門的人才,城市規劃與建設部門有城市規劃和建筑專業培養專門的人才,在交通領域更有相應的專業培養專門人才。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培養目標定位囊括了以上多個專業領域,專業定位比較模糊,專業培養目標不明確。對國內部分高校的問卷調查進一步驗證了這一問題的存在,問卷結果顯示有14%的同學不清楚自己的專業方向,說明有的高校在專業設置上定位不清晰,學生的專業目標比較模糊。

(二)課程體系不合理

從目前國內部分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課程設置看,大部分學校本專業課程體系是由地理科學、環境科學、管理科學類專業主干課程簡單疊加而成,追求專業主體課程的細而全,特色不明顯,交叉性課程建設、分流培養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機制沒有形成。多數學校的專業培養目標存在趨同性和模糊性,課程體系設置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另外,實踐課程設置也依賴原有專業條件,缺乏適合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創新體系。對部分高校的抽樣調查顯示該專業學生對課程設置滿意度較低,大多數學生認為課程設置很雜亂,實踐性教學與實驗課應該加強。

三、財經類院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人才培養創新模式

(一)找準專業定位,明確人才培養目標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是與社會、經濟緊密結合的專業,需要不同類型院校根據自身優勢,尋找與社會經濟最緊密的切入點,結合學校辦學特色、師資力量、學校所處區域發展的特點具體定位,在辦學模式上體現特色。基于此,作為廣西唯一的財經類院校,廣西財經學院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定位更多的依托了財經類院校以經濟、管理類為主的辦學特色,人才培養有別于區內其他高校(師范類的廣西師范學院、理工類的桂林理工大學),突出管理的特點,致力于城鄉規劃管理人才的培養,學生畢業授予管理學學位(區內其他高校多授予理學)。學校進步結合師資及學科發展布局特色,將本專業發展納入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建設任務,結合該學科下工程管理、房地產經營與管理、物流管理等專業形成了規劃、施工、營銷的有效協同創新。

(二)設計教學內容,優化課程體系建設

財經類院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設首先要明確地理科學的內容體系。這是因為該專業的根基在地理科學,它本身就是由地理科學演變而來的,只有發揮地理科學綜合分析的優勢,才能實現其創新型人才培養要求;其次要確定經濟學理論的內容體系,特別是要加強經濟學基礎理論和區域經濟分析的理論與方法內容體系,這是財經類院校的突出優勢,也是有別于師范類及理工類院校的特色之一。通過經濟學理論和方法的教學,使得學生學會用經濟學理論和方法分析問題,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再者,要體現管理學的內容體系,管理學是財經類院校的強項,管理理論和方法的學習是體現該專業在財經類院校的突出特色,也是學生未來發揮作用的長項,要結合方法目標開設相應的管理學理論和方法課程,特別是要開設具有一定理論水平的實際管理方面的課程,強化專業的實用型原則。廣西財經學院在本專業的課程設置中就開設有管理學基礎課程,并吸收工程管理專業的師資,開設有項目管理學、項目策劃與可行性研究等課程,以滿足畢業生今后從事規劃項目的實際需求。

結束語:

北部灣經濟區快速發展及城鎮化進程加快加劇了對城鄉規劃及管理人才的需求,廣西區內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人才培養高校較少,人才需求壓力大,而財經類院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又具有其獨特性。本文分析了當前高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并針對財經類院校的特點,以廣西財經學院為例,提出了本專業的專業定位及人才培養目標;設計了更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及課程體系,結合北部灣實際需求,從而凸顯本校辦學區域特色。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2]中國高校之窗:http:///collegemanage/contentzhuanye26417.shtml

作者簡介:

篇(4)

(一)初始規模不經濟

物業管理行業的快速發展吸引了眾多新企業的加入,但是新興物業管理企業介入市場的初始階段存在諸多困難。第一,為了爭奪物業管理市場份額,擴大在行業內的影響力,新企業不惜以低價競爭,但在接手項目后又要控制成本,量入而出,導致物業管理水平大幅下滑,極大地損害了企業的形象。第二,開發商信譽低、建筑質量不高、物業管理包袱重等等,導致管理成本增加。第三,行業管理法規不完善,消費者對物業管理認識淺顯,因此管理中矛盾多、風險大,嚴重威脅企業的經濟利益和社會形象,一系列問題困擾著新生物業管理企業。因此,在進軍物業管理市場的初始階段,企業資源利用率低,投入多而產出少,短期內很難因規模的擴大而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相反,所表現出的往往是初始規模不經濟。

(二)管理效率不經濟

就物業管理企業而言,規模不經濟很大程度上表現為企業的管理服務規模擴大(管理面積不斷增加)時,企業內部的效率并未提高,或成本并未降低,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在于物業管理的經營機制、管理水平以及服務模式的不經濟等。對物業管理企業來說,沒有強大的戰略管理團隊,就不能為企業選擇適宜的發展方向,這就造成了企業擴張的盲目性;沒有完整的戰略規劃團隊,就不能制定科學合理的工作流程、工作內容,從而造成企業運作的無序性;沒有扎實的基層團隊,就不能高效、快速地完成崗位工作,造成企業運行的低效性。可見,任何一個管理層面出現問題,都會導致物業管理企業管理效率不經濟,最終也會影響企業的規模經濟。

(三)收費率低,嚴重影響企業運營

物業管理企業的營運資金主要來源于物業管理費。自物業管理行業誕生的第一天起,拖欠、拒交物業管理費的現象在全國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成了困擾物業管理行業的一大頑疾。在物業管理中經常會出現以下問題:第一,業主對物管服務和房屋質量不滿;第二,有些居民的思想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沒有認同“花錢買享受”的消費觀念;第三,由于收費的標準、細節不明,造成物業公司與業主理解不同,從而引起爭議和糾紛;第四,宣傳工作開展得不好。

二、物業管理企業實現規模經濟的策略

從物業管理企業的現狀可以看出,物業管理企業是一味地追求物業管理項目的數量增加、管理面積擴大,規模帶動利潤增長的粗放型發展模式,并不適應行業發展的需要。初始規模不經濟、管理效率不經濟應該是物業管理企業在探索規模經濟發展道路過程中重點關注的問題。

(一)前期財務核算,減小規模經營風險

一般來說,在物業管理企業規模擴大的同時,即使管理水平保持同等速度提升,也會由于規模擴大而使管理成本大幅增加,因此管理成本的增加,最終導致總收益的減少。基于此,物業管理企業在面臨著一個項目投標或擴大規模的時候,首先要綜合有效地運用管理資源,制定管理方案進行財務核算,當管理成本小于收益時,配備管理人員及設備設施參與投標和管理。相反,當預期管理成本大于收益時,物業管理企業絕不能擴大企業規模,承受巨大的經營風險。

(二)合理配置人員,降低管理成本

規模效益絕非人員、團隊、機構等的簡單復制,而是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充分共享。因此,物業管理企業應該為每個管理項目合理的定員,倡導人員內部流動,通過人力資源的有機配置實現單位面積管理成本下降。具體來說,一方面,應該注重中層管理人員的培養和提拔,這樣既能節省外聘高管的高額成本,又能激勵員工的士氣;另一方面,應該根據各項目的發展狀況調配基層員工,既可以在動態環境中提高員工的適應能力,也能夠根據崗位需要定編定員,節省人力成本。

(三)進行市場細分,確定核心運營領域

物業管理企業通過市場細分確定管理的核心運營領域,是實現規模經濟的重要戰略選擇。以山東貴和物業為例,它確立了寫字樓、商業物業、高校物業和廠區管理四大主?I市場,而將容易擴大管理規模的居住型物業排除在外。盡管企業的這一戰略部署使其難以在管理面積上迅速擴張,但是其服務品質和管理水平依然能夠實現在合理規模下的經濟效益。

(四)進行集約管理,整合企業資源

在物業管理市場競爭愈來愈激烈的情況下,實現集約化管理是企業實現規模經濟的有效途徑。首先,有利于節約成本,除各項目部門必不可少的人員配置外,其他的事務均由公司統一調配實施,有助于人力成本的降低;其次,有利于實施品牌管理,將所管轄的所有物業統一在一個品牌旗幟之下,易于理念的傳承和文化的培植;最后,有利于實現規模經濟,通過對每個物業項目的管理取得合理的利潤,平衡盈利與虧損,使企業各個項目協同發展,并塑造良好的對外形象。

(五)開展專業化服務,整合業務流程

物業管理企業專業化服務可以整合原來被分割的業務流程,精簡煩瑣的業務流程,實現組織結構的扁平化,提高組織的運作效率。其中,橫向專業化,即根據服務的客體不同,將企業劃分為服務于不同領域的企業或組織,這有利于不同的物業管理企業專注地服務不同的服務對象,在其熟悉的領域內將業務做精、做細、做出特色;縱向專業化,即各項具體業務由各專業服務組織來承擔(如成立專業化設備維護公司)。這有利于降低交易費用和固定資產費用,提高企業的靈活性和市場反應能力。

篇(5)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無論國有商業銀行還是股份制商業銀行,規模都迅速擴張。我國商業銀行規模是否經濟,近幾年來我國商業銀行規模與效率的關系如何,都將成為本文研究的重點。

一、 文獻 綜述

各國學者對銀行業的規模經濟問題運用各種方法作了多方面研究。這些研究關注的焦點在于銀行業是否存在規模經濟,以及規模經濟在多大的范圍內存在等方面。benston(1972)最早研究了銀行業的規模經濟效應,認為不管自身規模大小,給定其他條件不變,銀行規模擴大一倍,平均成本將下降5%~8%;lavrence(1989)發現總資產小于1億美元的商業銀行存在規模經濟;nouras.ray和miller(1990)指出,總資產在10~60億美元變動時,其銀行效率會逐漸減小,總資產超過60億美元的銀行出現了規模不經濟現象;ashton(1998)對英國銀行業的研究表明,規模小的銀行具有較高的規模經濟性質,總資產在50億英鎊以上的銀行出現了規模不經濟;budnevich、franken和paredes(1998)研究表明,小銀行通過并購途徑有助于實現規模經濟效應,但是大銀行無法達此結果;kuntand、huizinga(1999)用回歸分析方法對80個發達國家和 發展 中國 家的銀行效率的研究發現,資本、通貨膨脹、銀行業的市場集中度和利潤率正相關,同時,股權結構對銀行利潤率的影響比較顯著。

國內相關領域的研究出現的比較晚。于良春和鞠源(1999) 運用經營效率指標和成本費用指標對中國商業銀行進行比較研究后發現,新興商業銀行的獲利能力和經營績效明顯高于四大國有商業銀行。趙懷勇和王越(1999) 通過對資產收益率及市場集中度等相關經濟指標的比較,指出我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資產收益率低下直至虧損的主要原因是,支撐銀行績效的國民經濟總體效益較低。趙旭(2000) 運用數據包絡分析法(dea) 對我國國有商業銀行1993-1998 年的數據進行了實證分析,指出國有商業銀行相對于外國銀行而言,其絕對規模并不算大,而就其現有的經營、服務與管理技術條件,其有效的經濟規模又比實際規模要小。杜莉、王鋒、齊樹天(2003)在translog 成本函數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國情,對我國銀行業的規模經濟狀況進行了實證分析,其判斷標準是成本——規模彈性系數e。在不考慮不良資產的情況下,其結果是我國商業銀行在規模上還有很大的擴張空間;然而,將不良資產考慮在內后,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普遍呈現出了規模不經濟。

以上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銀行實現規模經營和高效率應該保持的規模大小、各種影響銀行規模經濟的因素和商業銀行規模的擴展空間等方面。而本文試圖從理論和實證兩方面,得出我國商業銀行規模與效率的關系特征,并結合我國商業銀行近年來經營的一些基本指標數據對此進行經濟學解釋。

二、商業銀行規模經濟的理論分析

銀行規模經濟是指隨著銀行的業務規模、人員數量、機構網點、 金融 產品的擴大和增多而發生的單位運營成本下降、單位收益上升的現象,它反映了銀行經營規模與成本收益的變動關系。如圖

假定銀行主要經營存貸款業務。在圖中,橫坐標表示銀行的營運規模,即機構網點規模所能收的資金量;縱坐標表示銀行的成本價格,即銀行存款和平均利率與費用支出成本。圖中的lac為長期平均成本曲線,lmc為長期邊際成本曲線必將經過其最低點e。lac、lmc曲線描述了成本與規模的關系,如圖所示:在經營規模小于oq階段,邊際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張而趨于下降;相反,在經營規模大于oq時,邊際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張而趨于下降。最低的長期平均成本發生在經營規模為oq點上,由此可以知道,銀行的最適規模為規模oq。

依據經濟學理論,規模經濟性通常利用總成本對產出的彈性來衡量,用來描述規模經濟彈性系數(總成本對產出的彈性),它的大小受銀行投入和產出水平的影響,則有:

se=(dtc/tc)/(dq/q)=(dtc/dq)/(c/q)=lmc/lac

可以得出,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大,規模經濟彈性系數 se是逐漸增大的。在經營規模小于oq階段, se<1,銀行規模變化1%所引起總成本變化低于1%,即成本的增加慢于規模的增加,此時存在規模經濟;在經營規模大于oq時,se>1,銀行規模變化1%所引起總成本的變化超過1%,即成本的增加快于規模的增加,此時存在規模不經濟;在最適規模oq處,se=1,銀行規模變化1%將引起總成本1%的變化,即規模與成本同比例增加,此時處于規模經濟與規模不經濟的臨界點。

三、商業銀行規模及效率的實證分析

(一)實證數據的處理

根據商業銀行的經營的特點,本文利用超越對數成本函數法作為估計銀行的成本及其生產函數的方法。對于多種投入和產出的銀行,其對數成本函數可以表示為:

其中:tc表示總成本,y表示商業銀行的產出,只 表示第i種投入品價格。 把商業銀行的產出定義為貸款和投資,用 y表示貸款和投資的總和,將投入定義為資本、勞動及存款,他們的價格分別用r表示。則超越對數成本函數可以表示為:

根據規模經濟的相關理論,利用總成本對產出的彈性來衡量銀行的規模經濟性,即:

在指標數據的 計算 過程中,總成本是指銀行的支出成本,包括利息支出、營業費用以及營業稅金及附加等;銀行存款是指全部存款的總和,等于短期存款、短期儲蓄存款、長期存款及長期儲蓄存款的總和;投資是指債權投資和股權投資之和;資本成本(pk)是指年度固定資產折舊于年度固定資產凈值的比值,基于數據的可獲得性,本文采用固定資產凈值與存款總額的比值來近似表示;勞動成本(pl)是指銀行雇員的工資總額與銀行員工總數的比值,本文采用營業費用與存款總額的比例表示;r表示資金運用成本,用利息支出額與存款總額的比例來表示。

本文所選取的樣本為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 交通 銀行、浦東發展銀行、光大銀行和中信實業銀行8家商業銀行,研究期間為1994-2005年,采用的指標數據系根據中國金融年鑒(1995-2006)所列示的8家商業銀行1994-2005年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整理所得。由于所采用的數據是截面數據,所采用數據均通過價格指數調整至1994年。

應用 eviews3.1軟件,經過多次迭代,得出檢驗結果在 10%置信水平下都是顯著的。根據公式(3)得出如下的規模經濟(se)彈性系數的計算公式:

利用上面計算的參數估計結果,可以計算出各商業銀行的規模經濟(se)彈性系數如附表所示。

(二)實證研究結果的分析

本文采用的是改進的超越對數成本函數,各商業銀行的規模經濟彈性系數的值均大于 1,即我國的商業銀行普遍存在著規模不經濟(如附圖所示,我國商業銀行規模均處于q點以右)。從附表中我們可以看到,從 1994年至 2005年以來,隨著商業銀行規模的擴大,其規模經濟彈性系數卻一直呈下降的趨勢,規模經濟性越來越明顯。這與理論出現了顯著的相悖,我國商業銀行實現了規模擴大,同時銀行營運效率則提高。這一雙贏的狀態是怎么形成的呢?這說明了我國商業銀行新增資產邊際成本降低,同時贏利能力有所提高。我們可以從影響我國商業銀行規模經濟性的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方面進行分析。

1、商業銀行規模 經濟 性增強的內在影響因素

(1)銀行的信息技術水平。我國商業銀行的技術水平在近年來得到了顯著的進步。技術開發力度逐年加強,如成立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等等虛擬銀行,依賴其長期固有的、龐大的顧客群,使得新技術被利用的效率較高。借助信息技術,銀行業可以超越時空、地域、交換位置,共享資源,實現信息化、全球化,使得商業銀行從服務到管理都在發生著深刻的變革,商業銀行以搶占 金融 服務競爭的制高點為奮斗目標。技術上的創新實現了規模經濟在一個起點上的飛躍,實現了一個更高層次、更優的規模經濟效應。

(2)銀行的治理結構水平。我國商業銀行體制在近年來也得到巨大改善。首先是推行股份制改革。幾年來 中國 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相繼上市,銀行內部產權結構得到了優化。其次,推進內部組織管理體制的改革,責權利緊密結合的靈活經營機制得以完善。再次,基本實現傳統人事管理模式向 現代 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轉變,逐步建立起適應經濟金融全球化 發展 需要和現代商業銀行特點的一整套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運作模式。公司治理改善降低了我國商業銀行過高的管理費用,減少了銀行利潤的消耗部分;使銀行的規模擴張充分考慮到了規模與利潤之間的正相關關系,達到了銀行總成本有效率運行的狀態。這使得我國商業銀行管理運營模式和內部管理機制進一步規范,提高了其市場化程度和贏利能力。

(3)銀行的交易費用水平。交易費用可以被定義為銀行進行借貸交易活動所投入資源的價值量度,其大小和結構的變化必然對商業銀行的經濟效益產生重大的影響。這一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質量,二是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近些年來,銀監會一直把銀行業不良貸款的下降作為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斷推動商業銀行積極清收貸款和利用撥備核銷貸款損失,提高信貸資產質量,連續幾年實現了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和比例的“雙下降”。而衡量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兩個基本指標資產收益率和人均創利率,在近幾年來也有了長足的發展。以工商銀行為例,根據中國金融年鑒的統計資料 計算 ,2005年其資產收益率為0.52%,而 1994年僅為 0.16%;2005年其人均創利率為 6.81萬元,而 1994年只有0.75萬元。可以看出,銀行的交易費用水平是逐漸遞減的。這為銀行擴大規模創造了條件:規模擴大促使單位交易費用遞減,而單位費用的遞減,又可以促進規模的進一步擴大,提升規模經濟效益。

2.商業銀行規模經濟性增強的外在影響因素

(1)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發展和金融發展兩者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在正常情況下經濟發展水平與銀行規模經濟正相關。我國近幾年來經濟一直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每年保持 9%以上的增長速度,這必然為銀行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基礎,提高了銀行規模經濟性。

(2)銀行的業務創新程度。銀行業務創新使得其規模經濟的邊界不斷擴大。近幾年來,我國商業銀行陸續開展了個人消費信貸、工資等新業務。這些業務在不增加銀行網點的情況下增加了銀行的收益,取得了很好的規模效益,無論在資產業務、負債業務還是在中間業務方面的創新越來越提高了其經營的規模經濟性。由于金融工具的創新和金融工程的應用,銀行能夠以更低的成本來滿足投資者收益性、流動性、安全性和風險分散化的要求。這些都擴大了銀行經營的生產邊界,使其在規模擴大的同時保持了經營效率的提高。

(3)銀行業的市場結構水平與政府干預情況。市場結構與規模經濟的關系表現在,競爭性的市場結構有利于銀行業規模經濟的形成。1994年至今,隨著國有專業銀行的商業化改革和眾多商業銀行的成立,加上外資銀行的大量進入,中國銀行業的市場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從市場份額上看,目前中國銀行業的市場結構具有寡頭壟斷的特征。但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我國商業銀行的數量不斷增多,不同規模、不同性質的銀行大量出現,壟斷程度逐步降低,競爭也日趨激烈,這一過程有利于提高銀行業的規模經濟性。

目前,我國金融監管當局對銀行業的管制也日益放松,這有利于提高公眾利益,增加社會福利,另一方面也降低大量的進入成本,促進了了競爭,提高了銀行效率。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的經營更加符合了標準的商業銀行管理運營模式,很少有政府干預 企業 的經營,使其在人事制度上比較靈活。同時,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也逐漸卸下了國家政策性貸款業務,在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目標指引下,利用完善的服務和競爭性手段開拓市場,其市場化程度和贏利能力大大加強。

四、結 論

理論分析表明銀行在達到一定規模之后,規模經濟彈性系數隨著其規模的擴大趨于上升,規模不經濟性越來越強;我們采用超越對數成本函數法的實證研究,卻得出了從 1994年到 2005年,我國商業銀行規模彈性系數趨于下降,規模經濟性越來越明顯,銀行效率趨于提高的結論。同時從商業銀行規模經濟的內部和外部兩方面的因素對理論與現實之間的悖論進行了解釋。

參考 文獻

[1] george,benston.economics of scale of financiainstitutions[j].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1972(2).

[2] lavrence.bank costs generalized functional formand estinationofeconomiesofscale andseope[j].jourhal ofmoney,creditandbanking,1989(21).

[3] budnevich,frankenandparedes.theperformanee of d~novo commercial banks .a profit effieiency approach[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98(4).

[4] deminguc,kunt,harry.huixinga.determinants of commercial bank interest margins and profitability.some international evidence[j].the worldbank economic review,1999.

篇(6)

以資源能力為本位的戰略取向強調要以企業資源與能力為基礎來進行業務選擇,抵制外部市場機會的誘惑。顯然,這種戰略取向首先強調的是企業經營的集中化與歸核化,即企業使其資源與能力集中于主營業務(或核心業務),以圖增強主業競爭優勢。但經營的過度集中化與歸核化會引致企業經營規模的過度收縮與業務的過度集聚,進而一方面會導致規模不經濟與范圍不經濟,另一方面還會因專業化程度過高而引致市場風險。

(一)過度收縮與集聚引致規模不經濟與范圍不經濟

企業經營規模與經營范圍的過度擴張會引致規模不經濟與范圍不經濟。同樣,企業經營規模與經營范圍的過度收縮與集聚也會引致規模不經濟與范圍不經濟。這與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特點及規律有關,即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總是在一定的限度內才是有效的,企業經營的規模與范圍過大或過小都可能因落于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的有效范圍之外而變成規模不經濟或范圍不經濟(如圖1所示)。

對于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雖然仍存在著不同前提下的不同認識,但我們可以從企業的成本變動與企業經營的規模或范圍變動之間的聯系來考察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問題。對于規模經濟問題而言,在一定的技術狀況和價格水平下,一方面,若企業經營規模擴大與企業平均成本降低的方向是一致的,則可以認定規模擴大的經濟性(E-conomies of Scale),如果方向相反,則表示規模擴大的不經濟性(Diseconomies of Scale);另一方面,若企業經營規模縮小與企業平均成本降低的方向一致,則可認定規模收縮的經濟性,如果方向相反,則表示規模收縮的不經濟性。范圍經濟的性質雖然與規模經濟的性質有所不同,但二者運動的規律卻基本相似,即一方面,若企業經營范圍的擴大(增加業務數量)與企業平均成本降低的方向一致,則可認定經營范圍擴大的經濟性(Economies of Scope),如果方向相反,則表示經營范圍擴大的不經濟(Diseconomies of Scope);另一方面,若企業經營范圍的收縮與企業平均成本降低的方向一致,則可認定經營范圍收縮的經濟性,如果方向相反,則表示經營范圍收縮的不經濟性。

企業經營規模、經營范圍及其變動與企業平均成本及其變動之間的關聯性可由圖1得到反映:S1與S2之間的曲線部分表示企業最合理的經營規模或經營范圍;當企業經營的規模或范圍向右越過S2點后,企業平均成本將隨著企業經營規模或經營范圍的擴大而上升,顯示企業經營規模或經營范圍及其擴大的不經濟性(反過來說,這一區間卻同時顯示出企業經營規模或經營范圍縮小的經濟性。因為在這一區間,企業的平均成本隨著企業經營規模或經營范圍的收縮而降低);當企業經營的規模或范圍向左越過S1點后,企業平均成本將隨著企業經營規模或經營范圍的收縮而上升,顯示企業經營規模或經營范圍及其收縮的不經濟性(反過來說,這一區間卻同時顯示出企業經營規模或經營范圍擴大的經濟性。因為在這一區間,企業平均成本隨著企業經營規模或經營范圍的擴大而降低)。

圖1清楚地顯示出,企業唯有住合理的規模或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才是經濟的,才能充分發揮企業資源與能力的潛力和效率,最大限度地創造價值。反之,企業經營過度擴張或過度收縮,都會引致經營的規模不經濟性或范圍不經濟性:過度擴張因超越企業資源能力的限度而引致“巨人綜合征”與“無根經營”;過度收縮則因無法有效利用和充分發揮企業資源與能力的潛力而引致低效率。

(二)業務的過度集聚引致市場風險

1、過度專業化的市場規模風險

由于企業的專業化經營從市場條件而言只能依賴于單一業務市場,其能夠擴張到什么程度,首先取決于市場的容納能力,即市場規模。某一業務市場的成長總是為從事該業務專業化經營的企業提供最基本的市場環境條件,某一業務市場的萎縮也總是對從事該業務專業化經營的企業擴張產生逆向的影響,而專業化經營企業生產能力的擴張速度如果超越其市場規模擴張的速度,企業擴張的勢頭則難以為繼。

總體而言,某一時期每一種業務市場總存在著一個規模上限問題。因此,從事專業化經營的企業,都要受到這個市場規模上限的約束。從從事某一業務的專業化經營企業多元存在的現實而言,市場規模上限的存在使得專業化經營的企業所受到的市場規模的約束進一步強化,面臨的競爭壓力進一步增大。如果某一業務市場發生萎縮性逆轉,對于從事這一專業化經營的企業而言,其所面臨的問題并不是繼續在原來的專業化領域進行擴張的問題,而是退出的問題和用新的專業化經營替代舊的專業化經營的問題。

2、過度專業化的市場周期風險與競爭風險

企業專業化經營的市場周期風險是由市場波動引起的。市場波動對于企業專業化經營的影響在于,整體市場的波動和專業化經營企業所處的局部市場的波動相互聯系又相互獨立,整體市場周期長短的不確定性與局部市場的不確定性之間的相互作用,進一步放大了企業專業化經營的不確定性,由此相對增加了企業專業化經營的風險。

企業專業化經營的市場競爭風險,是由專業化經營的企業與該市場上競爭對手競爭結局的不確定性引起的。專業化經營的企業與競爭對手在競爭中的擴張及在擴張中的競爭過程中,因競爭對手之間相對實力的強弱及競爭手段、策略與技巧等方面的差異而導致競爭結局的不確定性。競爭愈激烈,則這種不確定性就愈強,專業化經營的風險也就愈大。

二、忽視環境:過度拘泥于內部資源與能力的風險

資源能力本位戰略取向的另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十分重視企業資源與能力的積累與提升,以此構建與增強企業競爭優勢。但過度拘泥于內部資源能力又會使企業忽視甚至漠視市場環境及其變化,從而引致風險。這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市場的變化會銷蝕企業資源與能力的價值

資源與能力的價值唯有在提供能滿足市場與社會需要的產品與服務時,才體現出來。因此,若相關的市場或社會需要消失或發生了轉移,則企業原有的相關資源與能力就會貶值,甚至一文不值,從而給企業造成損失。

湘潭電化集團公司是一家生產電池原料“無汞二氧化錳”的股份制企業,年銷售收入超億元,市場遍布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日本及東南亞地區。1995年以前,公司的產品是“有汞二氧化錳”,公司領

導層提出,為了強化“有汞二氧化錳”的核心技術,不惜巨資,調集大量人力、物力致力于該型產品的優化改進,曾一度使該產品在國內同行業中處于絕對優勢地位。由于公司忽視市場變化和對其他產品與技術開發的重視,1995年以后,公司陷入了困境。原因是,國際上提高了該型產品的標準,要求生產環保型的“無汞二氧化錳”,使電化集團苦心經營十多年的“核心能力”變得一文不值。公司不得不拋棄“有汞二氧化錳”的全套技術和工藝設備,致力于“無汞二氧化錳”的研究,從而給公司造成了上千萬元的損失。1998年以后,公司領導層吸取了上次的教訓,不再刻意強調產品的絕對優勢地位,而是緊緊盯住世界市場的變化,瞄準競爭對手,合理分配資源,針對不同的市場,尋求有區別的相對競爭力。這樣一來,公司的視野更加開闊了,并且在很多系列產品上都有明顯的相對競爭力,其收益總和,遠遠超過了只著力培養一二種核心產品所創造的利潤。

(二)技術的變革會削弱企業資源與能力的優勢

企業資源與能力的優勢與價值還表現為相對于競爭對手的獨特性與稀缺性(即多數競爭對手不具備)。但技術的變革會引致相關新資源與新能力的出現,從而造成對企業現有稀缺資源或能力的替代,使企業蒙受損失,甚至喪失競爭優勢。這正如著名學者戴維?亨格等人(2002)所指出的:“新技術可以使企業核心能力過時。”而人類歷史上的技術變革從來就未曾停止過,而且,也正是日新月異的技術變革推動著人類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因此,思想巨匠馬克思就曾指出:“現代工業從來不把某一生產過程的現存形式看成和當作最后的形式”。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超競爭(Hypereompetition)態勢的形成與不斷深化,更是使技術的革新呈現出突變性、跳躍式、革命性的特征。愈是處于高新科技產業(超競爭產業)中的強勢企業,其環境的不確定性也愈高,技術與能力被替代的風險亦愈大,以致會如美國學者戴維?亨格等人(2002)所指出的:在計算機等超競爭產業中,企業必須愿意“自殺”自己的技術、能力與產品(即在被替代之前自己先通過創新或轉移實現自我替代),進而重新獲得一種新的競爭優勢。例如,在電子工業領域,數字技術取代模擬技術而成為電子工業領域的核心技術。日本企業在模擬技術上的領先地位,絲毫無助于它在數字領域中的競爭,反而可能會起阻礙作用。而這也正是導致日本企業競爭力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出現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一個明顯的證據是:對比日本企業和美國企業,我們不難發現,凡是那些技術發展產生了突變的領域,日本企業都已處于下風;而凡是那些未發生技術突變的領域,日本企業都依然保持著對美國企業的競爭優勢。

(三)競爭者的模仿也會削弱企業資源與能力的優勢

篇(7)

文章編號:1003-4625(2007)06-0010-05中圖分類號:F830.2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This thesis takes the bank data of China from 1995 to 2005 as a sample,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scale economy for commercial banks with different ownership structure in China which has been regarding as a focus by the world. On the basis of documentary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on banking scale economy in China and overseas, after an experienced judgment and comparison of the market structure and economic result in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in accordance with a great deal of related specific data, an empirical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is made on the scale economy for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and share equity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by using transcendental cost function (TCF). The conclusion is: generally, little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scale factors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progress in scale efficiency of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is much more prominent than that of share-equity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 economy of scale; ROE; ROA

一、引言

中國銀行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從結構上看,已經逐漸形成了以四大國有銀行占主體,股份制商業銀行等其他各種銀行參與競爭的寡頭壟斷格局;從數量上看,2005年我國共有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3萬多家,主要包括:3家政策性銀行,4家國有商業銀行,13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含渤海銀行),115家城市商業銀行,626家城市信用社,30438家農村信用社,57家農村合作(商業)銀行,238家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4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59家信托投資公司,74家企業集團財務公司,12家金融租賃公司,5家汽車金融公司,以及遍布城鄉的郵政儲蓄機構(2007年3月成立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從規模上看,2005年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內本外幣資產總額達到35.9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3%。其中,國有商業銀行資產總額19.15萬億元,增長17.5%。股份制商業銀行資產總額5.49萬億元,增長24.4%。城市商業銀行資產總額1.88萬億元,增長19.9%。其他類金融機構資產總額9.44萬億元,增長20.0%。但是從規模與效率的角度上看,我國商業銀行的情況卻不容樂觀,一直以來,社會各界對中國銀行業的發展一直憂心忡忡,特別是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規模經濟問題更讓人關注。

本文以我國1995-2005年的銀行數據為樣本,比較分析我國不同所有制商業銀行的規模經濟問題。本文的第二部分主要介紹國內外有關銀行業規模經濟問題研究的文獻綜述,第三部分依據相關具體數據對我國銀行業的市場結構及效益問題進行經驗性的判斷比較,第四部分運用超越對數成本函數對我國不同所有制銀行的規模經濟問題進行實證比較分析,最后得出結論:從總體上看,我國商業銀行規模系數變化不大,但近幾年來在規模效率方面,國有商業銀行相對于股份制商業銀行來說進步更為顯著。

二、文獻綜述

(一)國外相關研究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國外對商業銀行規模經濟問題進行實證研究的文獻陸續增多,研究人員采用了多種方法確定銀行規模邊界。上世紀90年代開始,又隨著國際銀行業并購熱潮的到來,對銀行的最優規模、銀行規模邊界的劃分及銀行規模與效率之間關系又重新得到研究重視。

Benston(1972)最早研究了銀行業的規模經濟效應,認為不管自身規模大小,給定其他條件不變,銀行規模擴大一倍,平均成本將下降5%-8%;Lavrence(1989)發現總資產小于1億美元的商業銀行存在規模經濟;Nourlas、Ray和Miller(1990)指出,總資產在10-60億美元變動時,其銀行效率會逐漸減小,總資產超過了60億美元的銀行出現了規模不經濟現象; Ashton(1998)對英國銀行業的研究表明,規模小的銀行具有較高的規模經濟性質,總資產在50億英鎊以上的銀行出現了規模不經濟;Budnevich、Franken 和 Paredes(1998)研究表明,小銀行通過并購途徑有助于實現規模經濟效應,但是大銀行無法達此結果;Kuntand、Huizinga(1999)用回歸分析方法對80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銀行效率的研究發現,資本、通貨膨脹、銀行業的市場集中度與利潤率正相關,同時,股權結構對銀行利潤率的影響比較顯著。

從上面的綜述中我們可以看出,歐美國家對于銀行規模擴張是否帶來規模經濟效應并沒有達成一個共識,對銀行的最優規模問題也仍然存在較大的爭論。

(二)國內相關研究

我國學術界對銀行業的規模經濟問題研究僅是從近幾年開始的。不同學者從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的方法對我國商業銀行的規模經濟問題進行了論證及比較。

于良春和鞠源(1999)運用經營效率和成本費用指標對我國商業銀行進行了比較研究,認為新興商業銀行的獲利能力和經營效率明顯高于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即國有銀行并沒有體現出規模經濟優勢;趙懷勇和王越(1999)通過對資產收益率和市場集中度等指標比較研究了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效率問題,沒有發現規模經濟現象;趙旭(2000)運用數據包絡分析法DEA對我國國有商業銀行 1993-1998 年的數據進行了實證分析,指出國有銀行相對于外國銀行而言,其絕對規模并不算大,而就其現有的經營、服務與管理技術條件,其有效的經濟規模又比實際規模要小;梁立俊(2003)證明了大中小銀行由于各自規模優勢的差異導致最優貸款數額不同,貸款供給市場處于相對分割的狀況;馮嗣全(2003)從實證的角度論證了銀行規模經濟與國際化的關系,并運用斯蒂格勒的生存技術,對英美和我國不同規模銀行的規模經濟狀況作了實證分析;王建平(2005)利用成本結構分析模型,證明了:我國商業銀行在支行層面存在著顯著的規模經濟性,但在整體層面規模經濟性并不顯著;扈照軾(2005)對國有商業銀行資產規模、機構規模、人員規模的市場集中度與資產利潤率、人均利潤率進行了對比,得出了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存在規模經濟悖論;鄭蘭祥(2006)通過對中國商業銀行機構規模、人員規模與其效率之間關系的Granger因果檢驗表明,通過擴大規模無法取得商業銀行效率的提升。

另外,還有眾多學者對我國銀行業規模經濟問題的研究都是利用構建超越對數成本函數而展開的,只是得出的結論并不盡相同。如徐傳諶(2002)運用超越對數成本函數分析了1994-2000年中國商業銀行業的規模經濟問題,指出在考慮了銀行不良貸款比例和對非國有經濟放款比例情況下,四大國有銀行幾乎都存在著規模不經濟,而其他新型股份制商業銀行存在規模經濟,但是其幅度越來越小。劉宗華(2003)利用超越對數成本函數表明四家國有銀行經歷了從規模不經濟到規模經濟再到規模不經濟的過程,而其他商業銀行則逐步顯示了明顯的規模經濟特征。于良春和高波(2003)利用生存競爭法和超越對數成本函數對中國銀行業進行了考察。結果表明:規模經濟在中國銀行業中的確存在,但國有商業銀行呈現一種規模不經濟的狀態。闞超(2004)采用超越成本對數模型,對我國四家國有商業銀行和十家股份制商業銀行1992-2003年的經營情況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表明,我國商業銀行已經從上世紀90年代的整體規模不經濟改變為如今的整體規模經濟。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在規模經濟狀態和發展趨勢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股份制銀行存在的非理性規模擴張行為已經導致其規模經濟遞減。張正平(2005)認為在1994-2001年間,四大國有商業銀行通過不斷擴大規模降低生產成本的方式產生了規模經濟效應,更為重要的是,它們還有較大的規模擴張的空間。

從上面的文獻綜述我們可以看出,學術界對我國銀行業的規模經濟問題遠遠沒有達到一個共識,這可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1.所采用的方法各異。即使采用的基本方法或模型相同,但模型中的一些基本要素得到了改變,或加或減;2.中國當前特殊的經濟環境。中國現正處于經濟轉軌時期,商業銀行改革也正處于攻堅階段,其中存在著太多不確定或不明顯的因素,這也給我們對銀行規模經濟問題的研究造成了一定的混亂。

三、我國商業銀行市場結構的經驗性比較分析

經過20多年的銀行體制改革,我國商業銀行市場結構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截至2005 年末,從不同機構的資產情況看,國有商業銀行的市場份額由2004 年底53.6%下降到52.5%;股份制商業銀行市場份額由2004 年底14.9%上升到15.5%;城市商業銀行市場份額仍然保持在5.4%的水平上;其他類金融機構市場份額由2004 年底的26.2%上升到26.6%。

(一)我國商業銀行的規模與效益的經驗性判斷

1.我國商業銀行的規模比較情況

(1)機構集中度:CR4=82.75%

(2)人員集中度:CR4=90.81%

(3)資產集中度:CR4=78.43%

(4)機構集中度系數=12.80

(5)人員集中度系數=9.89

(6)資產集中度系數=3.64

資料來源:《中國金融年鑒》2005年相關數據。

可見,國有商業銀行資產規模占全部商業銀行市場份額的78.43%,機構規模占全部商業銀行的82.75%,人員規模占全部商業銀行的90.81%。與股份制商業銀行相比,其資產規模是股份制商業銀行的3.64倍,機構數量是股份制商業銀行的12.80倍,從業人數是股份制商業銀行的9.89倍。這說明國內銀行市場的大半壁江山仍由國有商業銀行掌握,國有銀行所占的市場容量相當大,國有商業銀行在我國銀行體系中處于高度集中的相對壟斷地位。

表2、3對2004年與2005年銀行業各類資產規模作了一個對比,大體上這兩年各類銀行機構占比沒多大變化,只是國有商業銀行所占比例下降了一點,而股份制商業銀行則上升了一點,變化并不是太大。

2.我國商業銀行的效益情況比較

由表1、2、 3、4可見,國有四大商業銀行的資產規模占全國商業銀行的52.5%,職工人數是全國商業銀行的90.81%,平均資產利潤率卻只有0.63%,資本利潤率也只有12.83%;與其他股份制商業銀行相比,國有四大商業銀行資產規模是股份制商業銀行的3.6倍,而資產利潤率僅為股份制商業銀行的1.5倍;機構規模是股份制商業銀行的12.8倍,而利潤額僅為股份制商業銀行的4.84倍。規模的確存在一定的不經濟,但程度相對以前有所減弱。

表5是以華夏銀行為代表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從1996年到2005年來的經營業績情況,可以看出,華夏銀行的存款、資產和貸款每年遞增迅速,2005年的三項指標基本上為1996年近20倍了。但在利潤方面,增長好像不太樂觀,特別是2005年的利潤額竟比前年下降了4個百分點。這令人擔憂。

注:ROE為資本收益率(RETURN ON RQUITY),ROA為資產收益率(RETURN ON ASSET)。資料來源:根據《中國金融年鑒》各年及各銀行各年年報有關數據計算而成。

從表6我們可以看出,國有商業銀行在2000-2005年其間經營績效比2000年前大有改觀,而股份制商業銀行除個別銀行外,在縱向看雖然增長不少,但從增速來看,卻大為遜色。這似乎驗證了徐傳諶(2002)的觀點:股份制商業銀行相對于國有商業銀行來說是規模經濟,但其幅度卻會越來越小。同時也證實了張正平(2005)有關國有商業銀行將存在規模越來越經濟的觀點。

(二)我國商業銀行的CR和HHI指數分析

中國銀行業經歷了由中國人民銀行一家銀行完全壟斷,到四大國有專業銀行的高度壟斷,再到國有專業銀行的商業化改革和眾多股份制商業銀行興起的過程,其市場結構不斷演變,競爭程度已大大提高,但長期以來的高度壟斷所形成的低效率仍然是銀行業結構研究不可回避的問題。判斷銀行業市場結構的指標一般采用行業集中度指標 CR和赫芬達爾―赫希曼指數HHI,下面使用這兩個指標對1995-2005年中國銀行業市場結構進行經驗性分析。

表7、8顯示的是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在整個銀行業1995-2005這十年的有關資產、存款、貸款及利潤方面的集中度情況。可以看出:1.資產、存款、貸款市場的三項指標均高于75%,說明國有銀行在規模方面仍有絕對優勢,這一集中度是相當高的。而利潤方面的集中度則相對低一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國國有銀行“高壟斷,低收益”的特點,國有銀行并沒有獲得與其市場壟斷地位相稱的利潤水平。2.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國有商業銀行在這十年里資產、存款和貸款所占比例下降幅度比較多,而在利潤方面則下降相對少點,這也說明了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在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正向規模經濟靠攏。

四、實證分析1995-2005年

(一)模型設定及樣本數據選取

本文采用的超越對數函數模型是如下形式:

其中:TC為銀行的總成本(營業總支出);投入變量包括:人均費用率PE(營業費用/員工人數)、存款費用率PK(營業費用+利息支出)/總存款和資本費用率PF(累計固定資產折舊/年度固定資產凈值);產出變量包括:貸款Loa(各項貸款合計)、稅前利潤總額Inc和投資Inv。Y表示銀行的各種產出(包括服務);W表示銀行的各種投入價格;隨機項即ε表示測量誤差和不可控因素。

本文所選取的樣本為中國工商銀行(ICBC)、中國銀行(BOC)、中國建設銀行(CCB)、中國農業銀行(ABC)、中國交通銀行(BC)、中信實業銀行(CITIC)、中國光大銀行(EBC)、中國華夏銀行(HXB)、中國民生銀行(CMBC)、中國廣東發展銀行(GDB)、中國招商銀行(CMB)、中國上海浦東發展銀行(SPDB)、中國深圳發展銀行(SDBC)、中國興業銀行(FIB)共14家銀行所構成的銀行業市場,樣本期為1995-2005年,全部數據是根據《中國金融年鑒》(1996-2006)、各個銀行的年報、中國人民銀行統計季報等資料匯總計算而來。本文所有數據的處理都是利用eviews5.0軟件進行的。

(二)實證結果分析

本文采用面板數據的fixed effects models(固定效應模型)函數形式進行分析。

面板數據(panel data)也稱時間序列截面數據(time series and cross section data)或混合數據(pool data)。面板數據是同時在時間和截面空間上取得的二維數據。從橫截面上看,面板數據是由若干個體在某一時刻構成的截面觀測值,從縱剖面上看是一個時間序列。用面板數據建立的模型通常有3種,即混合估計模型、固定效應模型和隨機效應模型。在面板數據散點圖中,如果對于不同的截面或不同的時間序列,模型的截距是不同的,則可以采用在模型中加虛擬變量的方法估計回歸參數,稱此種模型為固定效應模型。

系數估計結果如下表所示,大部分的系數估計值是顯著的,模型的擬合優度較高,F檢驗值很高,因此這個回歸方程總體來說是可靠的。

由表可知,除個別銀行外,我國銀行業并沒有顯示出明顯的規模經濟或規模不經濟現象。從趨勢上看,大部分銀行的規模經濟系數經歷了先增后降的過程,所致因素有很多種,如銀行管制、技術進步、銀行機構改革等因素。同時也可以看出,我國整體商業銀行的規模系數呈現出先增后減的行走線路,但從2005年看十年前,國有商業銀行整體上規模系數呈現出總體上升的趨勢,而股份制商業銀行則基本上停滯不前或增進緩慢,這與我們上面用簡單的數據說明所表現的結果基本上一致。

五、結論

本文以我國1995-2005年的銀行數據為樣本分析一直以來都讓人關注的我國商業銀行當前的規模經濟問題。在介紹國內外有關銀行業規模經濟問題研究的文獻綜述的基礎上,首先通過依據大量相關具體數據對我國銀行業的市場結構及效益問題進行經驗性的判斷,最后運用超越對數成本函數對我國銀行業的規模經濟問題進行實證論證,并得出結論:從總體上看,我國商業銀行規模系數變化不大,但近幾年來在規模效率方面,國有商業銀行相對于股份制商業銀行來說進步更為顯著。主要觀點有:第一,國有商業銀行的確存在一定程度的規模不經濟,但程度相對以前有所減弱。國有商業銀行在1995-2005這十年里在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在向規模經濟靠攏。值得欣慰。第二,在2000-2005年其間國有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比2000年前大有改觀,而股份制商業銀行除個別銀行外,在縱向看雖然增長不少,但從增速來看,卻大為遜色。這似乎驗證了徐傳諶(2002)的觀點:股份制商業銀行相對于國有商業銀行來說是規模經濟,但其幅度卻會越來越小。同時也證實了張正平(2005)有關國有商業銀行將存在規模越來越經濟的觀點。

參考文獻:

篇(8)

“大規模”是資本主義最主要、最流行的生產方式。即使在全球產能過剩、過度消費席卷世界的今天,針對大規模生產式微的現狀進行的柔性改革――將“產品形成的決定權轉移給消費者”的大規模定制,也沒從根本上改變企業追求規模的目標。因為規模經濟的好處實在難以抵御:生產成本大大降低了,勞動生產和管理效率大大提高了,花樣翻新的商品被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極大豐富了人們的消費需求。可是,這些好處并不是沒有代價的。當前的危機讓我們意識到,在大規模看似“經濟”的背后,也掩蓋了很多的“不經濟”,比如環境被嚴重破壞。消費者多元化需求得到極大滿足的背后,也有著驚人的浪費和日益加劇的不平等。這些矛盾在經濟危機爆發的時代,尤其顯得觸目驚心。

回顧歷史就會發現,這些矛盾從來就沒有消失過,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總是在不知不覺中把資源過多配給了富人或者富國:一邊是饑餓的人們在街頭排隊等著救濟,一邊是成噸牛奶往海里倒;一方面是成千上萬的家庭三代同堂擠在狹小黑暗的“公屋”里,一方面是大批樓盤空置,富人的豪宅別墅一套比一套大;在美國,沃爾瑪等大型超市充斥著大量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大批舊款式的T恤衫和鞋子被當成垃圾堆在倉庫里,而在非洲的一些國家,很多孩子的童年都是光著腳丫度過的。泡沫破滅之后人們才發現,購買商品的消費者中很多都不具備實際償付能力,而有支付能力的消費者其實并不需要那么多。產能過剩造成的巨大浪費和閑置大大抵消了大規模生產的經濟效益,過分追求規模經濟的長期后果是整體社會的不經濟。

大規模生產得以為繼的前提是消費者具有巨大、持續、穩定的需求,真正有效率的大規模生產方式需要通過技術進步和制度創新取得規模經濟。但是,在技術革新遇到瓶頸、制度變革難以進一步推進的時候,不切實際的規模經濟目標將迫使企業以涸澤而漁的方式使用地球資源和社會資源,而與大規模生產相適應的消費者至上的市場策略也對消費行為產生了逆向影響,人們不再滿足于自身的實際需要,價值相對主義成為市場經濟的主流消費價值觀,人作為社會主體的責任感日漸衰落。歷史循環上演的金融危機、經濟危機就是給人類社會傳達了一個重要的警示信號:以個體經濟利益為終極目標的規模經濟是一種不穩定的均衡,經濟秩序必將在某個時點上被破壞,全球化則加劇了這種破壞性的深度和廣度。

中國改革開放30年獲得的高速經濟增長,除了“制度紅利”和技術進步釋放出來的巨大能量以外,還有相當大的成分是通過難以為繼的“產能泡沫”貢獻的。規模和速度是過去中國企業發展的兩大目標。在開放經濟條件下,中國制造的模式還助長了美國超前消費的狂潮。事實上,中國不少地方的大規模生產是非常“不經濟”的:大批農林耕地變成了廠房,清澈的河流變成了污水泥潭,農民工的孩子不得不留在家鄉,成為大批有情感隱患的留守兒童。然而,以上這些要素的成本卻無法記入生產商的賬簿上,也不在地方政府的政績考核之列。如果政府不能借危機反思過去的決策方式,企業和消費者汲取教訓改變行為方式,把科學發展觀落在實處,重塑和諧與責任的社會倫理,中國也很容易掉入西方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陷阱。

篇(9)

關鍵詞 商業銀行 混業經營 范圍經濟

范圍經濟存在于社會經濟生活的許多方面,在各類企業之間會考慮到有無范圍經濟,是否適合兼并。它是產業組織理論的一個重要范疇。

一、范圍經濟的發展

范圍經濟最早由美國經濟學家潘扎爾和威利格在1975年定義,是指聯合生產兩種或兩種以上產品的生產成本低于這些產品單獨生產的成本總和,強調生產的范圍經濟。1990年錢德勒將范圍經濟定義為:聯合生產或銷售經濟,是利用單一經營單位的生產或銷售過程來生產或銷售多種產品而產生的經濟,強調的是生產和銷售的范圍經濟,比生產的范圍經濟更進一步。2005年丁曉正認為范圍經濟是由于投入要素、生產設備的聯合運用,或聯合市場計劃,或共同管理,企業在生產兩種 以上產品時擁有的成本優勢。這一定義說明了范圍經濟可能來自生產、銷售、管理或資金使用等各個過程,拓展了生產、銷售意義上的范圍經濟。

盡管范圍經濟的定義有所不同,但其內涵卻是一致的,包括兩個方面:第一,企業必須生產經營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產品;第二,產品的單位成本由此而降低。范圍經濟從經濟學的角度解釋了多產品企業生產經濟性的來源――成本的節約,開啟了一個從成本的角度研究企業最佳經營范圍的視角。

范圍經濟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范圍經濟指企業生產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產品而引起的單位成本的降低,是范圍經濟的內在經濟性,或企業的范圍經濟。王永將企業的范圍經濟分為企業和行業兩個層次。廣義的范圍經濟指同一地區范圍內多個企業生產多種相關產品給單個企業帶來的益處,即聚集效應,是范圍經濟的外在經濟性,或區域的范圍經濟,這是對范圍經濟理解的延伸。

范圍經濟具有可度量性,國際上普遍采用潘扎爾和威利格提出的范圍經濟程度(SC)來計量。

假如存在兩種產品,若 ,則表示范圍經濟, 越大表示范圍越經濟;而 ,則表示范圍不經濟。范圍經濟產生的原因有:投入要素的共享,即不同商品的生產會使用相同的設備或其他的投入;統一管理的效率;生產過程的互補性。

二、銀行中的范圍經濟

1.商業銀行范圍經濟的界定

銀行雖然不能生產類似工商企業的產品,但可以將銀行提供的金融服務看作金融產品。銀行的范圍經濟是指隨著銀行經營產品品種的增加或者業務領域的擴張所引起的邊際成本的下降或者邊際收益提高的現象。銀行業的范圍經濟主要表現在由銀行生產多種金融產品的成本要大大低于一些專業化機構分別生產相同金融產品的成本,它包括產品多元化所帶來的經濟和地域擴張所帶來的經濟兩個部分。

2.范圍經濟對銀行的影響

范圍經濟與聯合生產有關,對銀行的效率和成本都會產生影響。從成本方面來看,聯合生產具有可以分攤固定成本的優勢,并且可以獲得信息共享的好處,提高銀行的效率。范圍經濟存在于生產多種產品的單家企業生產這些產品比每種產品由單個企業生產更為便宜時。銀行是特殊的廠商,向社會提供多元化的服務,并且屬于多產出的廠商。

西方學者認為銀行的規模經濟、范圍經濟以度技術進步具有密切關系,且影響著銀行的效率和成本。有關銀行效率的研究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探討銀行規模及產品組合對成本的影響,即所謂的規模經濟及范圍經濟;另一類則是探討銀行實際的效率與效率邊界的差異。由于衡量的方法不同,對于銀行是否享有范圍經濟的結論并不一致。既有認為聯合生產并不能降低成本,規模較大的銀行已有多元不經濟的現象。也有相信銀行聯合生產可以節省成本。

銀行的監管需要成本,銀行業的監管成本一般分為四類:一是監管者支付的成本,包括立法成本、執法成本和危機救助成本;二是被監管者支付的成本,包括服從成本和福利成本(抑制成本和生產者的福利損失);三是消費者還必須支付的消費者福利損失;四是監管失靈成本。

商業銀行需要監管,以保證其安全性,但一方面監管會引起直接的資源成本,包括監管機構在實施監管行為的過程以及被監管方在執行監管條例的過程中產生的費用;另一方面監管會引起間接的效率損失,銀行實施監管條例可能會使被監管主體采取更為激進的經營策略、妨礙金融中介的創新、削弱銀行的競爭力,進而導致銀行業的低效率,其監管行為會干擾市場機制對資源的自動配置作用,又限制了充分競爭,從而這些會降低資源配置效率和整個社會福利水平。而范圍經濟一方面則可以減少監管所引起的直接資源成本,另一方面不僅可以使被監管主體采取更為穩妥的經營策略、促進金融中介的創新、增強銀行的競爭力,從而提高銀行行業的效率,增加銀行內部的資源自動配置作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整體的福利水平。

3.國內學者的研究及一些啟示

杜莉、王鋒通過對中國商業銀行1994―1999年的范圍經濟狀態進行了實證研究發現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和10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同時存在范圍經濟和范圍不經濟現象,并且范圍經濟系數與銀行資產規模呈正相關關系,規模較大的銀行在擴大經營范圍時更容易獲得范圍收益。王聰、鄒朋飛對中國商業銀行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進行了實證研究,發現大部分商業銀行規模不經濟而范圍經濟。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范圍經濟系數高于國有商業銀行的范圍經濟系數,范圍經濟系數與其資產規模沒有必然的聯系。劉宗華、鄒新月對1994―2001年中國銀行業的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國有商業銀行存在規模經濟而股份制商業銀行存在輕微的規模不經濟;國有商業銀行及股份制商業銀行都存在總體范圍經濟。楊大強運用廣義超越對數函數方法對中國商業銀行1995―2005年的范圍經濟進行了實證研究。發現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出現范圍不經濟,而10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出現范圍經濟。竇育民,李富有運用商業銀行的二次成本函數方法,通過對中國14家商業銀行1994―2006年的范圍經濟狀態進行了實證研究,其結果顯示,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在所選樣本期限的絕大部分時間內表現為范圍不經濟,少部分時間內表現為范圍經濟;而中國l0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在樣本期限的絕大部分時間內表現為范圍經濟,少部分時間內表現為范圍不經濟。在中國14家商業銀行出現范圍經濟時,股份制商業銀行范圍經濟系數的總體水平高于國有商業銀行的范圍經濟系數。中國14家商業銀行的范圍經濟系數分別與其固定資產和存款總額的自然對數呈負向相關關系,而與銀行的產權制度呈顯著的正向相關關系。

三、結論

商業銀行范圍經濟的本質是其成本效率問題,范圍經濟對銀行的效率和成本都會產生影響。通過分析說明銀行的產權制度是我國商業銀行范圍經濟的關鍵因素。但國有商業銀行內部的產權不明晰,結構人員冗繁,無法建立其良好的激勵機制,造成銀行效率更為低下,缺乏競爭力,沒有真正發揮優勢,進一步導致范圍不經濟。因此,需要不斷改革和完善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產權制度和公司治理結構,建立真正的激勵約束機制來實現中國國有商業銀行的范圍經濟。

另外,對于商業銀行而言,范圍經濟很大程度上是與多元化經營即綜合經營聯系在一起的,實行綜合經營更容易出現范圍經濟。發達國家銀行混業經營下,其業務綜合化,資源共享和品牌效應,成本節約都產生了范圍經濟;相比較下,我國商業銀行分業經營下由于業務種類少,技術水平不高、職工素質低,利率管制造成范圍不經濟的狀況。由分業經營向混業經營轉變,而混業經營載體的最高形式――全能銀行,可帶來明顯的范圍經濟,并且全能銀行是范圍經濟的最佳表現形式,全能銀行的范圍經濟不僅表現在產品的綜合化和全面化經營上,而且在監管模式選擇上也同樣帶來顯著的范圍經濟。商業銀行綜合經營的范圍經濟資產專用性低,進入成本低,可以改善銀行的內部資金結構,拓展資金的運用渠道,降低了銀行的經營風險。只有不斷完善商業銀行的公司治理結構,在穩健經營的前提下開展混業經營,拓展我國商業銀行的業務范圍,才能真正提高中國商業銀行的盈利水平。

參考文獻:

[1]羅伯特•S•平狄克,丹尼爾•L•魯賓費爾德.微觀經濟學(第六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2]田苗苗.范圍經濟研究述評.問題研究.2009(3):89-91.

[3]徐文彬.全能銀行監管模式選擇的范圍經濟分新.經濟與管理研究.2007(8):73-77.

[4]竇育民,李富有.中國商業銀行范圍經濟的實證研究.統計與信息論壇.2009(7):87-91.

[5]馬祥振,王文平.銀行業規模經濟、范圍經濟及技術進步.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7(1):34-36.

[6]楊大強.我國商業銀行綜合經營研究.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4):51-56.

篇(10)

文章編號:1003-4625(2008)12-0009-04中圖分類號:F830.33文獻標識碼:A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無論國有商業銀行還是股份制商業銀行,規模都迅速擴張。我國商業銀行規模是否經濟,近幾年來我國商業銀行規模與效率的關系如何,都將成為本文研究的重點。

一、文獻綜述

各國學者對銀行業的規模經濟問題運用各種方法作了多方面研究。這些研究關注的焦點在于銀行業是否存在規模經濟,以及規模經濟在多大的范圍內存在等方面。Benston(1972)最早研究了銀行業的規模經濟效應,認為不管自身規模大小,給定其他條件不變,銀行規模擴大一倍,平均成本將下降5%~8%;Lavrence(1989)發現總資產小于1億美元的商業銀行存在規模經濟;Nouras.Ray和Miller(1990)指出,總資產在10~60億美元變動時,其銀行效率會逐漸減小,總資產超過60億美元的銀行出現了規模不經濟現象;Ashton(1998)對英國銀行業的研究表明,規模小的銀行具有較高的規模經濟性質,總資產在50億英鎊以上的銀行出現了規模不經濟;Budnevich、Franken和Paredes(1998)研究表明,小銀行通過并購途徑有助于實現規模經濟效應,但是大銀行無法達此結果;Kuntand、Huizinga(1999)用回歸分析方法對80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銀行效率的研究發現,資本、通貨膨脹、銀行業的市場集中度和利潤率正相關,同時,股權結構對銀行利潤率的影響比較顯著。

國內相關領域的研究出現的比較晚。于良春和鞠源(1999) 運用經營效率指標和成本費用指標對中國商業銀行進行比較研究后發現,新興商業銀行的獲利能力和經營績效明顯高于四大國有商業銀行。趙懷勇和王越(1999) 通過對資產收益率及市場集中度等相關經濟指標的比較,指出我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資產收益率低下直至虧損的主要原因是,支撐銀行績效的國民經濟總體效益較低。趙旭(2000) 運用數據包絡分析法(DEA) 對我國國有商業銀行1993-1998 年的數據進行了實證分析,指出國有商業銀行相對于外國銀行而言,其絕對規模并不算大,而就其現有的經營、服務與管理技術條件,其有效的經濟規模又比實際規模要小。杜莉、王鋒、齊樹天(2003)在Translog 成本函數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國情,對我國銀行業的規模經濟狀況進行了實證分析,其判斷標準是成本――規模彈性系數E。在不考慮不良資產的情況下,其結果是我國商業銀行在規模上還有很大的擴張空間;然而,將不良資產考慮在內后,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普遍呈現出了規模不經濟。

以上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銀行實現規模經營和高效率應該保持的規模大小、各種影響銀行規模經濟的因素和商業銀行規模的擴展空間等方面。而本文試圖從理論和實證兩方面,得出我國商業銀行規模與效率的關系特征,并結合我國商業銀行近年來經營的一些基本指標數據對此進行經濟學解釋。

二、商業銀行規模經濟的理論分析

銀行規模經濟是指隨著銀行的業務規模、人員數量、機構網點、金融產品的擴大和增多而發生的單位運營成本下降、單位收益上升的現象,它反映了銀行經營規模與成本收益的變動關系。如圖1:

圖1銀行成本與經營規模關系圖示

假定銀行主要經營存貸款業務。在圖中,橫坐標表示銀行的營運規模,即機構網點規模所能收的資金量;縱坐標表示銀行的成本價格,即銀行存款和平均利率與費用支出成本。圖中的LAC為長期平均成本曲線,LMC為長期邊際成本曲線必將經過其最低點E。LAC、LMC曲線描述了成本與規模的關系,如圖所示:在經營規模小于OQ階段,邊際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張而趨于下降;相反,在經營規模大于OQ時,邊際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張而趨于下降。最低的長期平均成本發生在經營規模為OQ點上,由此可以知道,銀行的最適規模為規模OQ。

依據經濟學理論,規模經濟性通常利用總成本對產出的彈性來衡量,用來描述規模經濟彈性系數(總成本對產出的彈性),它的大小受銀行投入和產出水平的影響,則有:

SE=(dTC/TC)/(dQ/Q)=(dTC/dQ)/(C/Q)=LMC/LAC

圖2銀行經營規模與規模經濟彈性系數關系圖示

可以知道,在經營規模小于OQ階段, SE1,銀行規模變化1%所引起總成本的變化超過1%,即成本的增加快于規模的增加,此時存在規模不經濟;在最適規模OQ處,SE=1,銀行規模變化1%將引起總成本1%的變化,即規模與成本同比例增加,此時處于規模經濟與規模不經濟的臨界點。如圖2:

三、商業銀行規模及效率的實證分析

(一) 實證數據的處理

根據商業銀行經營的特點,本文利用中介法作為估計銀行的成本及其生產函數的方法,中介法認為金融服務的生產除了需要勞動、資本外,還需要中介者使用的用于生產中介服務的資金。因此,存款被認為是銀行儲蓄業務的一種投入。如果以w表示勞動力的工資成本,r為資本的成本,Y為產出,k為商業銀行的資金成本,那么,商業銀行的總成本函數為C=f(w,y,r,k)。中介法除了將勞動、資本以及存款作為生產的投入外,將未清償的貸款和投資看做是商業銀行經營的產出。

由于超越對數成本函數具有易估計性和包容性等優點,已經成為銀行效率研究的主要方法,函數是通過對一般對數線性成本函數在一特定點進行泰勒級數展開而得到的。對于多種投入和產出的銀行,其對數成本函數可以表示為:

在指標數據的計算過程中,總成本是指銀行的支出成本,包括利息支出、營業費用以及營業稅金及附加等;銀行存款是指全部存款的總和,等于短期存款、短期儲蓄存款、長期存款及長期儲蓄存款的總和;投資是指債權投資和股權投資之和;資本成本(Pk)是指年度固定資產折舊于年度固定資產凈值的比值,基于數據的可獲得性,本文采用固定資產凈值與存款總額的比值來近似表示;勞動成本(Pl)是指銀行雇員的工資總額與銀行員工總數的比值,本文采用營業費用與存款總額的比例表示;R表示資金運用成本,用利息支出額與存款總額的比例來表示。

本文所選取的樣本為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浦東發展銀行、光大銀行和中信實業銀行8家商業銀行,研究期間為1994-2005年,采用的指標數據系根據中國金融年鑒(1995-2006)所列示的8家商業銀行1994-2005年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整理所得。由于所采用的數據是截面數據,所采用數據均通過價格指數調整至1994年。

應用Eviews3.1軟件,經過多次迭代,得出的檢驗結果在10%置信水平下都是顯著的。根據公式(3)得出如下規模經濟(SE)彈性系數的計算公式:

SE=0.594-0.126lnPk-0.091lnPl(4)

利用上面計算的參數估計結果,可以計算出各商業銀行的規模經濟(SE)彈性系數如下表所示:

表1我國各商業銀行規模經濟彈性系數表

(二)實證研究結果的分析

本文采用的是改進的超越對數成本函數,各商業銀行的規模經濟彈性系數的值均大于1,即我國的商業銀行普遍存在著規模不經濟(如圖2所示,其規模均處于Q點以右)。從表1中我們可以看到,從1994年至2005年以來,隨著商業銀行規模的擴大,其規模經濟彈性系數卻一直呈下降的趨勢,規模經濟性越來越明顯。這與理論出現了顯著的相悖,我國商業銀行實現了規模擴大,同時銀行營運效率提高的局面。這一雙贏的狀態是怎么形成的呢?這說明了我國商業銀行新增資產邊際成本降低,同時贏利能力有所提高。我們可以從影響我國商業銀行規模經濟性的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方面進行分析。

1.我國商業銀行規模經濟性增強的內在因素

(1)銀行的信息技術水平。我國商業銀行的技術水平在近年來得到了顯著的進步。技術開發力度逐年加強,如成立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等等虛擬銀行,依賴其長期固有的、龐大的顧客群,使得新技術被利用的效率較高。銀行電子化已經成為現代銀行決策、經營以及業務操作的基本范式。借助信息技術,銀行業可以超越時空、地域、交換位置,共享資源,實現信息化、全球化,使得商業銀行從服務到管理都在發生著深刻的變革。技術上的創新實現了規模經濟在一個起點上的飛躍,實現了一個更高層次、更優的規模經濟效應。

(2)銀行的治理結構水平。我國商業銀行體制在近年來也得到巨大改善。首先是推行股份制改革。3家國有商業銀行相繼上市,銀行內部產權結構得到了優化,領導體制得到改革。其次,推進內部組織管理體制的改革,責權利緊密結合的靈活經營機制得以完善。再次,通過在人力資源配置、薪酬分配、招聘與調配、專業技術職務培訓與考核以及管理體制等方面的系統性改革創新,基本實現傳統人事管理模式向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轉變。公司治理改善降低了我國商業銀行過高的管理費用,減少了銀行利潤的消耗部分;使銀行的規模擴張充分考慮了規模與利潤之間的正相關關系,達到了銀行總成本有效率運行的狀態。這使得我國商業銀行管理運營模式和內部管理機制進一步規范,提高了其市場化程度和贏利能力。

(3)銀行的交易費用水平。交易費用可以被定義為銀行進行借貸交易活動所投入資源的價值量度:單位交易費用可以看做是銀行平均每實現一次交易服務所支付的交易費用;而邊際交易費用則是多提供一次交易服務所支付的交易費用。交易成本作為商業銀行的運營費用,其大小和結構的變化必然對商業銀行的經濟效益產生重大的影響。這一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質量,二是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近些年來,銀監會一直把銀行業不良貸款的下降作為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斷推動商業銀行積極清收貸款和利用撥備核銷貸款損失,提高信貸資產質量,連續幾年實現了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和比例的“雙下降”。而衡量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兩個基本指標:資產收益率和人均創利率,在近幾年來也有了長足的發展。以工商銀行為例,根據中國金融年鑒的統計資料計算(價格指數調整到1994年),2005年其資產收益率為0.52%,而1994年僅為0.16%;2005年其人均創利潤為6.81萬元,而1994年只有0.75萬元。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銀行的交易費用是遞減的,即隨著規模的擴張,每實現一次交易服務的交易費用是減少的。這為銀行擴大規模創造了條件:規模擴大促使單位交易費用遞減,而單位費用的遞減,又可以促進規模的進一步擴大,提升規模經濟效益。

2.我國商業銀行規模經濟性增強的外在因素

(1)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發展和金融發展兩者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在正常情況下,經濟發展水平與銀行規模經濟正相關,經濟發展水平決定了銀行發展的深度與廣度。一定時期貨幣資產需求取決于生產的商品和勞務總額、貨幣化程度、貨幣周轉速度。一般而言,經濟發展水平高,國民收入增加,貨幣化程度提高,貨幣資產周轉速度放慢,這樣,經濟發展不斷向銀行提供“需求”,為銀行籌“資源”,為其擴大規模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我國近幾年來經濟一直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齊發動,使我國經濟每年保持9%以上的增長速度,這必然為銀行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基礎,提高了銀行規模經濟性。

(2)銀行的業務創新程度。銀行業務創新使得其規模經濟的邊界不斷擴大。我國商業銀行近年來在創新產品的開發設計階段,遵循“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的原則進行開發設計;在創新產品的銷售階段,恰當運用了促銷策略,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實現創新產品規模經營。尤其在個人金融業務、投資銀行業務、離岸金融業務方面商業銀行有了著重的創新發展。近幾年來,我國商業銀行開展了個人消費信貸、工資等新業務,這些業務在不增加銀行網點的情況下增加了銀行的收益,取得了很好的規模效益,無論在資產業務、負債業務還是在中間業務方面的創新越來越提高了其經營的規模經濟性。由于金融工具的創新和金融工程的應用,銀行能夠以更低的成本來滿足投資者收益性、流動性、安全性和風險分散化的要求。這些都擴大了銀行經營的生產邊界,使其在規模擴大的同時保持了經營效率的提高。

(3)銀行業的市場結構水平與政府干預情況。市場結構與規模經濟的關系表現在,競爭性的市場結構有利于銀行業規模經濟的形成。1994年至今,隨著國有專業銀行的商業化改革和眾多商業銀行的成立,加上外資銀行的大量進入,中國銀行業的市場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從市場份額上看,目前中國銀行業的市場結構具有寡頭壟斷的特征。但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我國商業銀行的數量不斷增多,不同規模、不同性質的銀行大量出現,壟斷程度逐步降低,競爭也日趨激烈。在這一過程中,各銀行主體不得不改變壟斷時期的行為方式。從長期來看,競爭將提高中國銀行業的效率和銀行規模經濟的邊界。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的經營更加符合標準的商業銀行管理運營模式,很少有政府干預企業的經營,使其在人事制度上比較靈活,同時,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也逐漸卸下了國家政策性貸款業務,在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目標指引下,利用完善的服務和競爭性手段開拓市場,其市場化程度和贏利能力大大加強。

四、結論

理論分析表明銀行在達到一定規模之后,規模經濟彈性系數隨著其規模的擴大趨于上升,規模不經濟性越來越強;采用超越成本對數函數法的實證研究,卻得出了從1994年到2005年,我國商業銀行規模彈性系數趨于下降,規模經濟性越來越明顯,銀行效率趨于提高的結論。本文試圖從商業銀行規模經濟的內部和外部兩方面的因素來解釋理論與現實之間的悖論。對于內部因素,主要有銀行的信息技術水平、銀行的治理結構水平、銀行的交易費用水平等;對于外部因素,主要有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銀行的業務創新程度、銀行業的市場結構水平與政府干預情況等。所有的這些因素,都提高了我國商業銀行經營的效率,擴大了商業銀行經營的生產邊界,改進了其生產技術函數,使得我國商業銀行在規模擴大的同時,規模經濟彈性系數下降,提高了銀行效率。

參考文獻:

[1]George.Benston,1972, “Economics of Scale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2] Lavrence, 1989, “Bank Costs Generalized Functional Forms and Estination of Economics of Scale and Scope”,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21.

上一篇: 個人理財的現狀 下一篇: 初中語文教學策略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久久重口味免费视频 | 在线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9国产影视大全99久 | 免费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 日本人妖一区二区久久网 | 午夜亚洲理论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