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06 21:33:3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課程改革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杰斯雷耳指出:“贊許對溫暖人類的靈魂而言,就像陽光一樣。沒有它,我們就無法開花生長。”所以,教師首先要善于鼓勵孩子,發現并肯定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不要撲滅孩子微小的希望之光。在教學中,應關注老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這兩種關系的處理,走出條條框框, 讓全班每個學生各抒己見,老師則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課改使學生開闊了思維,豐富了語言,課堂不再是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情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主動、輕松、和諧地學習,課堂真正成為孩子們的樂園。在課堂上,他們可以盡情地展示自我,課堂上時而靜如止水,時而波瀾起伏,熱鬧非凡。每個環節都讓學生親自動手、動口、動腦,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而且真正讓課堂“活”起來了,讓學生“動”起來了,我為之欣喜。
二、應力求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在課改實施中,我常有一種感受,我和學生一起成長,課前我深入鉆研教材,精心編寫每節課的學案,制定出適合本班學生學情的學習目標,預習提示,這樣,不僅學生的學習目標明確了,還培養了孩子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課改中,我也越來越感覺到課前預習尤為重要,它給學生創建了自主學習的良好平臺,它完全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如果能再加上有效的學習方法的引導、明確要求、合理而有序的學習步驟就更好了。通過一系列嘗試,在我心中“我要學,我要改”的課改意識更濃了。
任何一項改革都是有困難的,新課程難度更大。原創:首先必須樹立必勝的信念,有了決心和信念,就能克服一切困難。我鄉中心學校一班人在校長陳恒艷的率領下,堅定信心,從提高班子成員和全體教師的思想認識入手,使干部和教師懂的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主旋律,而課程改革又是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課程集中體現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觀,課程是實施培養目標的藍圖,課程是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最主要依據。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落實“科教興國”的關鍵。實施素質教育又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必然選擇和必須承擔的義務。認識提高了,觀念才有可能更新,教師觀念的更新又是新課改的關鍵。一年來,我們通過派校長和教師外出培訓,請教研室專家來我鄉視導,主辦新課程輔導講座等形式,促進了教師觀念的更新。
二、積極參加種類培訓,提高教師適應課改的能力
一年來,我鄉克服了資金困難,想方設法籌措經費,保證外出培訓、學習人員的費用開支。一年來,我鄉參加市縣級培訓學習的人員達40多人次,購買優質課光盤10多盤,新課程書籍數十部,投入資金2萬余元,實施新課程的一年級和七年級教師全部參加了新課程培訓。為我鄉實施新課程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師資基礎。
三、加強教研,探索課堂教學新模式
教師能否適應新課程,關鍵要看教師駕馭新教材的能力,看課堂教學是否體現了新觀念,是否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自主性、研究性學習。為此,我們在教研活動中舉行了全鄉的新課程示范課活動,組織鄉內的課改先鋒陳尚新、李方寶在全鄉巡回講示范課。要求教師根子注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要求學校制定和完善教、學、研、管四個方面的常規。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們提倡在備課中,要備出設計理念,備出設計特色;在課堂上,把“請”字請進課堂,把掌聲用在課堂,把激勵、開放、民主、平等落實在師生活動中,用教材教,而不是單純地教教材;在作業的批改上,運用文明符號,激勵性評語;對困難生的輔導上,提倡耐心加愛心;在考試中,為學生營造和諧寬松的氛圍,反對將學生分成“三、六、九”等。原創:
教無定法,教必有法。在課堂教學中提倡大膽試驗,大膽改革,總的要求是運用新理念,采用新方法,追求新效果。今年全鄉中小學教師通過人人講公開課,個個參與聽評課,可以看出教師觀念在更新,教學方法有了很大改進,教學效果比較好。
存在問題
用新課改理念武裝自己的頭腦、利用閑暇時間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專著,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修養,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培訓和學習, 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和集體備課,向領導學,向同伴學,向書上學。保證理論學習的高質量的走進了新課程。
二、注重課堂教學實踐。
“把理論應用到課堂教學中、轉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是教學工作的重中之中為此,我力爭從以下幾方面改正:
1、備課。
認真的學習教材,熟悉教參,恰當處理好教材。現代課程論認為:教師不應是被動的執行課程,而應成為課程積極的開發者、決策者、創造者。所以創造的使用教材內容,當認為教材上提供的情景不適合學生的學習狀況時,或者有了比教材更有價值的主題情景時,就更換主題情景。其中,教材內容“班本化”是重要的方法。更換后的主題情景更適合學生的認識特點,更有利于達成教學目標。這樣做以后充分體現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的新理念。
2、上課。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08-0166
實施新課程已多年,回顧這幾年來的課改實踐工作,本市的高中英語教學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首先是大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發生了較大轉變,教師參與新課程理論的學習,鉆研新教材的教法、學法的氣氛濃厚,課堂教學增添了新的活力;其次是學生的學習方式在逐步轉化,改變原有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形成了發揮學生主體性、多樣化的學習方式。
一、重視培訓學習――師資隊伍的培訓是實施新課程的根本
教師是課改實驗的參與者、實施者、研究者,在課改實驗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直接影響課程改革的成效。我們非常重視教師的培訓工作,力求通過培訓和教師自身學習幫助教師盡快實現觀念、角色、功能的轉變。
1. 進行全員集體培訓,明確目標,強化理念
教研室在每個年級段開設“高中英語新課程新教材培訓”課程,進行了全員參與的集體培訓。其主要內容有:組織教師學習新課程理念、新課標及課程標準解讀。邀請課改專家作新課程的學術報告;教研員和教師圍繞新課程作專題講座,組織教師交流實施新課程的體會,并組織開展教學研討和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共同研討新課程實施中遇到的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培訓,教師明確了課程改革的目標和任務,樹立了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將理念轉化為教學行為,使教師盡快步入課程改革的正常軌道。
2. 重視對培訓者的培訓。提高課改的培訓質量
市級學科帶頭人、學校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等骨干教師是實施新課程最基層的組織者、指導者、培訓者,也是實施新課程的中堅力量,在實施新課程中起示范輻射和專業引領作用。我們在高中每個年級段成立以學科帶頭人、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等骨干教師為核心成員的教學協作組。同時,派出許多骨干教師參加高中新課程改革全國研討會以及省、市級高中英語課程培訓班的培訓學習和聽課等。
3. 重視課改課題研究,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課程改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有許多問題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為了使新課程實現可持續發展,促進教師教育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的不斷提高,造就一批研究型、學者型、專家型的教師,我們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教科研,要求全體英語教師要圍繞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英語有效教學展開課題研究,結合自身的實踐,邊教邊研究。要求全體英語教師系統學習一些論著,提高自己的理論修養。要求全體英語教師不斷反思自己的實踐,總結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讓課題研究成為新課改的有效引領。
二、深入研究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實施新課程的核心
本市英語教師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在認真學習鉆研新課標、新教材的基礎上,大膽實踐,努力構建一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課堂,努力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1. 面向全體學生,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眾的基礎教育,英語教學必須為全體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教師在教學中根據不同學生個體的差異,在保證全體學生共同發展的基礎上,注意發展每個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積極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使他們通過學習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獲得發展。
2.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教與學方式的變革
我們推薦骨干教師參加“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培訓活動,同時又讓骨干教師帶動全體英語教師努力學習現代教育技術,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開發并合理利用以現代信息技術為載體的英語教學資源,使學生盡可能地從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觸、學習和使用英語。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直接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的空間,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合作、探索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3. 加強學習策略指導,培養探究性學習的能力
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不同學生的能力水平,引導學生進行形式多樣的學習和探究,引導學生結合英語語境,采用推測、查閱和協調的方法進行學習;引導學生運用觀察、發現、歸納和實踐等方法學習英語語言知識,感悟英語語言功能,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獲得經驗、互相學習、增強自信,提高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
4. 增加任務型語言教學活動,優化教學方式
我們倡導英語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增加以“任務型”為模式的語言教學,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活動,有助于教師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激活學生的思維,調動他們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改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在任務型教學中,教師圍繞特定的交際目的和語言項目,設計出操作性強、任務化的教學活動,讓學生用英語完成各項真實的任務,從而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并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成功,獲得情感體驗和調整學習策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
5. 引導學生參與評價,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課堂評價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一環,而引導學生參與評價,則是把評價的權利交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重視形成性評價,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及反映的情感、態度、策略等方面進行及時評價,采取口頭評價、等級評價、學生之間互相評價等方法,引導學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三、困惑與思考
通過扎實有效的課程改革實踐,新課程意識正在被更多的英語教師所接受和認同,努力改革傳統單一的課堂教學方式,逐步實現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正在成為當前本市英語教學的常態行為。然而對照新課程實驗要求,我們感到尚有不小差距,新課程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著不少困難與問題。
問題1:初高中教學銜接不夠,導致教學困難
原因:學生在語言知識與語言技能的學習上,尤其在聽力和語法上很難適應高中的學習要求。高中英語教學在教材內容、教學要求、教學方式、思維層次以及學習方法上都發生了突變。這些變化使得剛步入高中的學生一時難以適應教學。
建議:高一教師應重視學生初高中的銜接問題,不僅要做好語言知識與語言技能的銜接,還要做好學習方式的銜接。教師要研究初高中教學在教材內容、教學要求、教學方式、思維層次以及學習方法的差別,進行綜合比較和分析,幫助學生重新構建知識網絡,逐步地向高中課程標準的要求和規定靠攏。只有這樣,才能順利實施高中新課程。
問題2:高一教師群體新手上路
原因:高中新課程是從起始年段開始實施,而高一年級新教師相對偏多,對教材編寫體例不熟悉,對新課標的學習不到位,對新教材各種課型教學的思路、模式和方法掌握不準;不懂得針對不同的課型建立不同的教學模式,不懂得如何根據不同的課型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語言交際能力,課堂教學步驟層次不清。雖然新教師也參加了一定級別的培訓,但是由于受自身素質和群體環境的影響,不能較好地將培訓所得轉化為教學實踐。
為了學生的發展是本次課程改革的根本理念。音樂課也要做到為了全體學生的發展,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實現這些新的觀念,有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教師與學生的積極互助,共同發展;轉變學習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倡導學生要富有個性學習,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等等。我在課堂教學中,嘗試著用不同教學方法,以達到為了學生的發展這樣的目標要求。
例:一年級的小朋友,在音樂的欣賞中,由于聽力與讀譜能力不強,他們對樂曲所表現的音樂形象、情感的感知和體驗等都受到了限制。我嘗試用直觀的圖畫、符號來表現樂曲的旋律、節奏、結構等,并結合動作來幫助學生理解和表現音樂,在“音畫轉換’沖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在欣賞《蔭中鳥》時,我首先打破了以往先出示欣賞課題的做法,先放錄音讓學生閉目想像,然后讓他們“畫音樂”,把聽到的和想到的東西畫出來,由于聽得真切,想得奇妙,有的學生畫出了飛鳥和太陽;有的學生畫出了兩個翩翩起舞的小朋友,等等。這種做法既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引導學生參與審美體驗,又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想像力,拓寬學生表現音樂的渠道。
在課堂教學中,絕不能局限于教師單純的講授,而應重視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習能力的培養,重視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不是讓學生學會唱歌就可以了,而是在熟悉、聽懂、會唱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多元文化交流和創新能力。
要培養創新態度,教師首先必須先成為一個富有創新精神的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的種種創新性表現常常與錯誤、頑皮、任性、爭吵等聯系起來,學生對問題的看法不一定十分準確,但敢于想像和聯想,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是好的,也是不斷走向成熟的過程。因此,我作為教師始終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正確對待“良性爭論”,多給學生創造爭論、討論的機會,使他們能夠大膽探索,求真、求新。
二、在課堂環境上的創新
音樂教育應該是藝術的、審美的教育,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讓學生通過音樂實踐活動,來感知音響,認識音樂,獲得審美滿足,得到自我發展,這就需要營造創新課堂環境。
新教材的第一課是《有趣的聲音世界》。如何能吸引學生呢?課前我思前想后,決定采用引導、啟發、聯想、實踐的方式,給學生一個空間和自由表現的環境。首先讓學生模仿打雷、雨滴、打呼喀等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的聲音,這樣孩子們平時無意識所積累音響一下子涌現出來,情緒也隨之調動起來。他們模仿自行車鈴聲、敲門聲、媽媽切菜的聲音等等,課堂氣氛非常活躍。通過有意創設的這個情境,給了學生一個廣泛的想像空間,使他們加深了對有趣的聲音世界的認識,培養了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力。
再如《大雨和小雨》這一課,為了使學生從頭至尾始終融入一種情境化的音樂學習之中,我運用圖畫、語言等要素設置了這樣一個教學環境。先在黑板上畫幾條白云,然后徐成一片烏云,接著再點上幾個雨點,最后畫地上長出了許多嫩芽。在畫的過程中,伴著與學生自然親切的對話,再伴著生動的語言;“天上飄著朵朵白云,忽然,天變了臉,白云變成烏云,噢,打雷了,下雨了,一會兒大,一會兒小,下下停停,停停下下,地下的種子迫不及待地鉆出小腦袋,來看這美妙的春的世界,你聽,‘大雨嘩啦啦,小雨淅淅瀝瀝’,不斷地下著”。
創設合作的環境,使孩子融入群體,淡化自我,這也是培養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體現,使他們在群體中處理好個人、他人、集體、社會之間的關系。從小就樹立群體意識,這正是培養一代新人應十分注意的問題。
課堂總結又稱課堂結課或結尾,是課堂教學任務的終結環節,是任何類型的課堂教學都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一直以來,課堂總結是一項飽含“技術因素”的課堂教學環節。該環節教師主要是對教學內容的歸納總結、概括提升,以增強教學內容的知識性及系統性。新一輪課程改革要求變革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的互動方式。新課改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提倡以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為主線展開教學過程。課堂總結被賦予了新的內涵,課堂總結不能只局限于概括所學知識,還要把學生引導到更為廣闊的生活世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能力,給學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與活動的空間。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數學區別于其他學科的明顯特點有三個:第一是它的抽象性,第二是它的精確性,第三是它應用的極端廣泛性。[1]所以說,數學課堂總結應該是一項融 “技術因素”與“人文因素”于一體的課堂教學環節。
二、新課改背景下課堂總結的重要性
課堂總結利于新課改下學生三維目標的達成。課堂教學中,一節課下來,學生頭腦里涌進了大量信息,這些知識往往是不穩定的、不牢固的,特別是新舊知識之間容易混淆,產生理不順的現象。因此,教師有必要采取措施幫助學生對此進行簡單的梳理,理清知識的內在聯系,形成系統的知識網絡。通過課堂小結,教師指導學生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形成知識系列及一定的結構框架,促進學生知識內化,達到引導學生整理、復習、鞏固所學知識,深化理解的效果。另外,隨著下課時間的臨近,學生的注意力由高度集中到逐漸分散,漸漸變得心不在焉,為此教師適時運用課堂小結組織好教學過程的第二次“飛躍”,通過巧設疑問、營造氛圍,能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2]同時一些情感型的總結方式能夠觸動學生的心靈,引起學生情感共鳴,體現數學的人文特性。
課堂總結推動新課改下教師素質的與時俱進。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課型特點、教學內容以及思維側重點等具體情況靈活地、創造性地安排課堂總結,既要關注知識技能的概括,又傾向于學生學習過程的參與、方法的掌握及正確情感價值觀的形成。同時,課堂總結時,教師總結性的話語需要體現數學教學語言的科學性與邏輯性,準確鮮明地展示知識的內在邏輯聯系。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在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在課堂總結環節要求教師求新、求變。這樣的趨勢下更加要求教師必須熟練掌握課程標準規定的全部內容,深人鉆研教材,搞清楚所教授內容各章節的學習重點、難點等。這些諸多要求對于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技能,培養教師的創新能力以及從整體上把握課堂結構框架駕馭課堂的能力,形成教師個人教學風格、教學特色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課堂總結對于新課改下課堂教學的新作用。教學論認為,課堂教學是由各個部分或要素的有機聯系所構成的統一體,各個部分既要受到與之相關的其他部分的作用、影響和制約,同時又受到各個部分所構成的統一體的影響和制約;反之,由各個部分構成的整體教學也要受到其內部成分的影響和制約。[3]課堂教學的引入設計得巧妙,引人入勝,固然起到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作用。那么,良好的結課設計,可再次激起學生的思維,使結課和導課脈絡貫通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同時課堂總結在單元與單元,一節課與一節課之間起著重要紐帶作用。采用恰當的總結方式,教師不僅可以讓學生總結了本節課的內容,而且能夠提出下節課或下一單元將要解決的問題,將新舊知識建立起的聯系,使本節課與上、下節課之間架起了一座知識的橋梁,為后續的學習做好鋪墊與指導,以期望達到“課已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三、新課改背景下課堂總結的方式
(一)傳統課堂總結方式的拓展與改進
1. 歸納法。歸納法是一種比較常用的總結方式,即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把整節課的主要內容加以概括歸納,給學生以系統、完整的印象,促使學生加深認識,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對于進行總結歸納的主體應以學生為主,教師予以幫助與補充。歸納總結不僅僅是抽象的知識點回顧,可通過列表比較式、結構圖示式、改編口訣式等多種方式,形成知識的系統化,減少學生的記憶量,促進學生在掌握知識點的同時對課堂結構予以整體把握。新課程標準中提倡的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以及綜合概括能力。通過學生自主的概括環節,學生的這些能力得以體現和培養。
課程教學模式發生變化,對學生的評價考核方式自然也有所改變。如果采用原有的電子技術課程評價體系,一張考卷決定學生該門課程的成績,而用筆試的方式,一般主要考核的都是理論知識內容,這不適應課程教學以技能和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教學模式評價的要求。所以我們根據前面本課程設計的l2個項目,相應設計出能真實、準確地評估學生學習成績的過程考核法。通過每個項目學生在出勤、理論知識、技能訓練以及作業的完成情況,客觀、全面評價學生課程學習的真實情況。
每個項目的考核都按照上表逐項打分,把12個項目的考核情況綜合后平均,最終得到一個評分,也就是本門課程該生的總評成績。
學期結束,對本門課程的考核情況進行統計,并與上年理論考核情況相比較:
由上面的表格我們可以發現幾點:
1、采用項目式教學法后,學生的及格率明顯有提升。
這主要是學生在過程考核中取得的成績是每個項目的綜合平均值,這就促使學生要花更多時間、精力真正地投入到各項目學習中,否則就不可能逐個項目得到通過,各項不及格了,學期總評也就不及格了。這樣就可避免學生抱僥幸心理,期末考試前臨時抱佛腳看看書或通過其他方式通過考核,使學生真正把知識能力變為自己的。
2、分值差距減小
在傳統的理論卷面考試中,學生發揮的好不好可能對成績有較大影響,甚至不及格。但引入過程考核體系,我們是取每個項目考核的平均值。當遇上一或者兩個項目完成情況不理想時,對總評成績不會影響那么大,使得考核更具公平性和全面性。
3、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考核項目中,在完成技能訓練時,對于較復雜的項目,我們一般是安排3人為一個小組的團隊模式進行訓練。那么每一組安排分工、設計電路、仿真模擬、實物完成、匯報總結等工作都由學生自己分配完成。這既能考驗學生的知識掌握和技能操作情況,又能鍛煉學生的領導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使學生在面向社會時能更快融入適應。
綜合這一年以來的工作總結,在本課程實行的項目式教學法和過程考核法中,獲得了一些經驗,現和大家分享如下:
1、電子技術課程進行改革,采用項目式教學方法,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有利于學生對本門課程的理解和掌握,同時較好地調動了大多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學習過程是積極認真的,出勤率和交作業率比較高,學生努力學習,必然結出豐碩的果實。
2、評價體系的改變,更能真實地反映學生學習一門課程的收獲。學生有不同的基礎,不同的學習方法和不同的興趣,必然從一門課程的學習中有不同的收獲。有的學生獲得的理論知識較多,有的學生較好地提高了技能和能力,有的學生兩者均有收獲。過去只考核一門課程的理論知識,無法正確的評價一名學生的真實收獲。考試方法的改革,全面考核理論與能力,比較真實反映出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必然使考試及格率比以前有所提高。
3、由于需要推行項目教學法,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既要考慮教學內容涉及的范圍寬度,又要考慮適當的深度,還要深入企業了解真實工作情況,這就促使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學習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學能力自然得到提高。其次,由于這次電子技術教程改革的需要成立了課題組,而主持課題研究以及大部分成員都是年輕教師,完成這次教改研究,極大的鍛煉了我們,是真正在教學科研上邁出了一大步。
4、本課程的教改在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也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
(1)本門課程的全部教學都是在一體化教室完成的,部分項目的設備需要改造更新,由于該教室不僅承擔本門課程的教學,希望在時間安排上更合理。
上課久了,發覺僅僅靠一些動聽的小故事是難以抓住學生的心的。新課程改革有個要求是由學生進行探究性的活動,讓他們在情感體驗中獲取知識。而我,是在聽了幾位優秀老師的講課才真正的體會到這一點的。在她們的課堂里,我更多的感受到的是:政治的課堂應注重學生的活動和實踐感受,而不應沿襲舊教法“滿堂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別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在這里我要談談那次到佛山汾江一中所聽的一堂很有收獲的政治課。那次講課的其實就是一位和我一樣剛畢業的教師。在她的課堂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差距。那位年輕的老師能在課堂中結合了教材內容,讓學生演小品,通過小品與他們分享小品中所反映的心理特點;讓學生把課后找到的資料與其他同學共享,使學生掌握了一種獨立學習的習慣;讓學習活躍的發言,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啟發了同學的思想與學習的主動性。在他們的課堂了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學生在發揮,而不是老師的一味講述。老師在這個課堂中起到的只是一個引導和啟發的作用,由此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我講述的課堂雖然也正在與新課程改革靠攏,但是我做的還不是很好。在一些學生不活躍,主動性不強的班級里,我還是“灌”的跡象比較多。其實針對這些不活躍的學生而言,我們老師更應該想盡辦法去啟發他們的思維,使他們由不活躍變為活躍。而且我們的課堂還不善于用小品去吸引和感染學生,因為長期以來的“灌”教學也培養了學生的懶惰性,學生們都懶于去為課堂做準備,無論是找資料還是讓他們課后準備一下小品。這一節課讓我發覺了,學生的積極性靠的提高的還是老師的培養。你不去培養他們是不會主動的積極的。怕去培養的老師不是一個好老師。
回去以后我是開始了新的嘗試。我曾上了一個以啟發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為主的課。在講第五課第2框題的“ 正確認識自尊自信”那一課我采用了小競賽的形式,步驟如下:
1、給十五分鐘學生自習本框題,每組學生在閱讀后提出2個問題,并在第一環節的競賽中提問另外三組的同學。其中一個問題為指定一組的同學回答,另外一個問題指定該組的一個同學回答。回答出問題加10分,回答不出來扣10分。(在這里設立“指定某個同學回答”主要是考慮到有的同學依賴心理重,想著自己組別的同學努力,自己就不用看書了。有指定回答的環節那就可以使每個同學都參與到競賽中。)
2、各組提問十五分鐘。
3、每組選派一個同學朗誦85頁“欣賞自己”、“名言”最佳者,其所在組加10分。
4、老師提問:4個問題屬于搶答,4個問題屬于指定回答。
二、經驗和成果
本期我在教學過程中,改變了一些過去的教學方法,如:在進行籃球雙手頭上投籃的教學中,過去的教學注重技術動作,強調運用過程,反復練習徒手的基本動作,學生投籃難以掌握,沒有積極性,因此學習興趣下降,達不到教學效果。通過教改,首先讓學生以投出去為主,增加練習次數,教師用語言鼓勵并做規范、準確的示范,當學生屢投不中時,他們就會去摸仿教師的動作,提出問題,這時再進行技術講解,學生學習效果明顯,提高了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達到了教學目的。
三、存在的問題
1、班級人數多(70—80人);
2、運動場地少、小(上課班級多),運動器材少;
3、從“達標”情況看,學生的身體素質下降,主要表現在:耐力、力量、吃苦耐勞精神、勇敢精神、集體主義等方面;
4、學生基本沒有時間參加業余鍛煉。
困惑一:歷史必修教材內容深淺是否適度
首先,歷史必修教材分為政治、經濟、文化三本,人為割裂了它們之間的有機聯系。 對新教材古今貫通、中外合編的專題模式,學生反映最多的就是跳躍性大,系統性不強,條理性不好,個別專用術語讓人費解,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被弱化,造成新的知識密度太大的問題。例如必修一專題七第3課《民主政治的擴展》中關于“震蕩中的法國”,教科書把1789年以來法國經歷的大革命、拿破侖第一帝國、波旁王朝的復辟、七月王朝直到法蘭西第二帝國覆滅的整個歷史畫面,僅用輕描淡寫的一句話一帶而過。這段歷史在舊教材中至少3課時才能完成。而對法國大革命的詳細介紹出現在選修二《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踐》中。但這中間還要有兩本必修課本的學習,是否學習選修二還要看各校的選擇。如此一來,就增加了教師把握和駕馭教材的難度,展開講,時間不夠;不展開講,學生不知所以然。再如必修三專題四第二課介紹思想的誕生提到“民國革命失敗后,率部走上井岡山”的“民國革命”實則應為“”。
第三,新教材的有些專題和子目標題的使用,過于講求文學的語言及形式美感,堆砌一些辭藻。語言文字表述內容不夠精確,邏輯性不強,以偏概全,晦澀難懂,給學生的閱讀制造了一些障礙,如必修一專題七第1課子目標題中的“光榮革命”、“小密室的演變”等。第一子目“光榮革命”的使用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我們都知道“光榮革命”只是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的標志,如果把“光榮革命”換成“資產階級革命”,把“小密室的演變”換成“責任內閣制的形成”,子目的中心內容就非常的明確而準確了。再如選修二專題五第三課第二子目“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其實講述的是巴黎公社革命。引用國際歌的歌詞做題目,可事實是很多學生根本就沒聽過也不知道國際歌。
困惑二:教材形式的顯著變化與歷史知識體系的矛盾沖突,學生很難形成歷史線索
中學歷史課程是建立在歷史學科基礎之上的,離開了歷史學科的基本特點,也就不成為歷史課程了。歷史的發展和歷史學科知識的邏輯順序都具有時序性的特點。因此,應該充分體現歷史的時序性,才能客觀地展示歷史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及其因果關系,有利于學生認識歷史發展的進程和規律。而高中新課改完全拋棄歷史學科體系,采用古今貫通、中外歷史合編的專題模式,而且在整體編排體例上過于注重政治。必修一主要講述人類政治文明的發展歷程,但是,主要講述政治并不等于完全不去涉及相應的經濟、文化等內容,如專題三第2課中,竟然對只字未提,而在必修三及選修二中有了詳細的介紹。由此造成的影響是我們對于其歷史功績和局限性的分析缺乏理論依據。同一事件不同方面的介紹分散在若干本教材中,著重講解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甚至選修中還有涉及,是新教材的一個特點。學完之后給人的感覺是同一事件總是在重復,很亂。對此,我們不禁要問,新的課程理念與歷史學科體系必然要產生矛盾沖突嗎?完全打破學科體系是否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
事實上,一直以來我們進行的的都是通史教學,復習迎考采用三輪復習方法,第一輪夯實基礎,第二輪是專題總結,第三輪是習題的練習及講解。新教材的教學是在還沒有掌握和理解歷史背景的情況下就進入專題學習,要么是囫圇吞棗,要么就是將專題所涉及的大問題簡單化,而最終流于形式。打破時序,不按歷史發展的系統講述歷史,缺乏必要的歷史知識與內容,而按專題組織教學內容,時間跳躍性和中外歷史跳躍性都過大,學生不易形成完整的時間與知識概念,也不利于掌握基礎知識,更不易形成清晰的歷史發展脈絡,無法掌握歷史發展的規律與揭示歷史的本質。甚至出現有的學生理所當然地認為先講的事件就是先發生的,分不清、、的先后順序。
困惑三:高中生基本文史素質與課程要求的矛盾
新課程非常強調初中階段的歷史基礎知識儲備,而在實際上初中歷史教學大都開展的比較薄弱,歷史學科長期被定位于副科的位置上,從家長到學生根本不重視,還是停留在歷史就是死記硬背的認識上,實際上新課程教材對學生基本素質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我市中考文綜學科實行開卷考試,難度降低。學生的文史素養普遍較低,高二的學生不知道南京古稱金陵,基隆是臺灣的港口。必要的基礎知識不系統,缺乏基本的歷史思維,尤其是部分學生根本不清楚自己今后的發展方向,到了高中之后還在問“老師:歷史開卷考試嗎?”面對新課程高中歷史的專題學習,初中基礎知識與高中專題教學之間的銜接顯得比較困難。
困惑四:新課程的探究活動在基層學校缺乏操作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