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9 16:41:1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專題研究意識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 國內醫學檢驗教育教材體系現狀
醫學教育時間絕對有限,教學內容卻無限增長。醫學檢驗教材體系同醫學教材體系一樣,是“單學科疊加”的課程體系,這種體系把醫學科學人為地切割成若干個門類,各門各類自成體系相對獨立。單學科疊加模式的課程體系非常關注每一門學科的獨立性、系統性和完整性,從研究的角度說這或許是它的優點,然而從教學的角度說則更多地暴露其缺陷[1]。因為,以學科為單元向學生傳授知識,在服從此學科獨立性的同時可能已割裂了與彼學科的關系,兼顧其系統性則有可能陷入內容取舍上機械性,實現了各門學科的完整性則可能已經導致同一內容的多次重復。再者,當社會進步和科學技術發展的成果引入,醫學教育所能夠做出的反應便是不斷地增設新學科,增開新課程。人為切割且自成體系的各門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層層遞進,使學生建立的是被教學進程所縱向規定的認知結構,不利于按醫學文化的本質特征去多維、多元、立體、綜合的系統把握[2]。
鑒于以上分析,歸納為三個方面:一是教育時間的鋼性制約與教學內容的無限膨脹,導致有限的教學時間不能承受無限的內容膨脹之重;二是實驗項目是以課程學科為基礎的,其形成結果必然是條塊分割,重復設計導致課程實驗無限膨脹,缺乏培養學生大專業觀的設計;三是課程實驗要求系統化、完整性,有限時間實驗內容重復,創新試驗無從談起,缺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精神。
目前在全國檢驗界乃至醫學界都已充分認識到它的弊端,都在做有關方面的探索,如有的學校把實驗課分為實驗理論課和實驗操作課,減少演示性和驗證性實驗,提高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比例,以論文形式書寫實驗報告[3]。有的將新的實驗教學體系和內容分為基本操作、基礎實驗和綜合性實驗三個層次[4]等等。許多學校在創新實驗內容和開展創新性實驗上都做了不少有益的嘗試,但總的看來,各課程學科都片面地站在各自的角度,致使實驗教學改革難以有突破性的進展。
2 新型實驗體系建設的主要內容
優化重組檢驗醫學在校訓練項目,形成檢驗醫學實驗學新課程,以有利于學生突破課程學科局限,樹立大實驗觀和大專業觀,自主創新實驗,培養創新性思維的能力是我們研究的主要目的。
檢驗醫學的主干課程有臨床檢驗基礎、臨床血液學檢驗、臨床微生物學檢驗、臨床免疫學檢驗、臨床生化檢驗和臨床寄生蟲檢驗等6門。計劃教學課時700學時,實驗課時幾占一半,實驗訓練項目有200余項。改革研究后并不在要減少多少課時,主要是試圖將各處分割的實驗項目進行優化重組,壓縮重復、演示和驗證性實驗,提高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比例。實驗設計增加具有利于培養創新性思維能力的實驗比重,增加一些醫學實驗領域的高端實驗的學習,增加與臨床實踐結合的機會,增加提前接觸臨床的機會,騰出時間增加社會實踐。多方位為學生創造機會,給學生有時間實現自我價值,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為此我們編輯出版了一本《簡明臨床檢驗實驗學》,以此作為醫學檢驗實驗教學的基本教材,編寫了與之相對應的實驗教學大綱,完成了從理論到實踐的實實在在的一門實驗學課程。
將在校計劃訓練實驗項目安排為150項上下,占用15個學分(280課時左右),實行“6868”實驗教學模式,該模式分為4個實驗教學模塊,擬分別在第5、6、7、8四個學期內實施。
①基本技能訓練項目:以臨床基礎檢驗的實驗訓練項目為主,計劃訓練60課時。比如:采血術、細胞計數術、制片術、染色術、讀片術、比色術、測定術、培養基制備術、細菌分離鑒定術等。
②專業技能訓練項目:以臨床生化檢驗、臨床微生物檢驗、血庫、臨床寄生蟲檢驗等相關實驗訓練項目為主,計劃訓練80課時。比如電泳術、離心術、酶學檢測、蛋白質檢測、糖和脂類檢測、電解質檢測、血氣分析、細菌學檢驗、血型和輸血檢驗、出凝血檢驗、貧血檢驗、寄生蟲有關檢驗等。
③現代技能訓練項目:以半自動或自動化現代儀器分析技術、臨床免疫學檢驗等為主的實驗訓練項目為主,計劃訓練60課時。比如光譜分析術、層析術、抗體制備純化術、酶標熒光標記術、PCR術、免疫功能檢測、基因多態性檢測等。
④自主創新技能訓練項目:以自主選擇創新實驗訓練項目為主,計劃訓練80課時。在學生在校訓練的后期行課,通過以前的學習,學生自己以為對以前學過的哪些內容有興趣,可以進一步的深入學習;可以自主進入臨床見習和參加社會實踐;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參加科學研究實踐;可以為自己設計畢業論文并進行一些必要的準備;可以為學生設計指導性的比如骨髓細胞學檢驗、白血病檢驗、溶血病檢驗以及實驗室質量控制等方面的自主或指導學習的內容。設計內容時一定要具體,具有可操作性,以免流于形式,浪費時間,達不到理想的學習效果。
3 新型臨床檢驗實驗學新課程的現實意義
新型臨床檢驗實驗學新課程的現實意義:其一、我們試圖進行的改革研究主要的目的所在是在于打破課程學科界限,建立檢驗醫學新的實驗體系。即將檢驗醫學的實驗從各門主干課程中分離出來,經優化整合,形成一門新型檢驗醫學實驗學課程。其二、有利培養學生的大專業實驗觀,避免由于課程分割,在學生畢業進入臨床工作以后,面對撲面而來的檢驗醫學臨床問題不知所措,無法應對專業體系中的互相依存的彼此關系。其三、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在體系中,我們特別強調了自主創新技能的培養,這對于學生建構式學習和對學生大專業觀、大醫學觀和科研創新意識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其四、有效利用教育資源。體系獨立形成,不依附于課程,部分具有共性、雷同的實驗實現了整合,不僅合理利用了教學資源,更重要的啟發了學生的思維,擴大了學生的眼界,更廣闊程度加深了對專業的理解。其五、為實施實驗學分制創造了條件。實踐醫學教學為本科醫學教育的重點和難點,實現實驗學分制勢在必行,檢驗醫學專業實驗學單獨成課為其基礎。
我們的研究實踐才剛剛開始,在運行中一定還會遇到許多想象不到的問題,但是我們堅信,只要遵照醫學文化的本質特征去多維、多元、立體、綜合的系統把握,改革一定會朝著有利于近于科學本質的方向發展,醫學檢驗實驗教學會走向更深入,更貼切,更有利于醫學檢驗新型實用人才的培養成長。
【參考文獻】
[1]昝加祿,王風鳴.醫學文化優化重組與醫學教育內容創新[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04,13(1):63-64.
1.1強化基礎實驗教學模式
對基礎實驗教學模式、學生實踐能力及創新意識進行強化、培養。一方面,對實驗課程體系、實驗教學模式進行整合、改善。在基礎課程實驗方面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為基本驗證型實驗,主要注重學生基本技能、基本操作訓練的掌握;第二層次為綜合設計型實驗,主要注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第三層次為研究創新型實驗,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豐富實驗教學內容,改善傳統模式注重理論教學內容而忽略實踐教學內容的現象,增加實驗項目教學環節。另外,還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改善,避免單獨使用傳統模式下的灌輸式教學法,利用多媒體技術、模擬仿真技術的融合教學,使基礎實驗教學更具有效性、科學性。
1.2對臨床檢驗技能訓練進行強化
強化臨床檢驗技能訓練,要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方面,強化基本檢驗技能訓練,要強化訓練臨床檢驗基礎的基本技術內容,增加血液標本采集訓練、微量吸管訓練以及各類液體試劑的配制訓練等,使學生的基本檢驗技能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強化臨床崗位技能訓練,主要包括臨床血液學檢驗、生物化學檢驗以及微生物學檢驗等檢驗技術的訓練,為學生臨床檢驗技能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礎。
1.3改革實踐教學考核方法
進行改革實踐教學考核方法之前,需要構建三級實踐教學管理體制,即為“學院(學校)部系(附屬醫院)教研室(科室)”三級管理體制。進一步對實踐教學考核方法進行改革,具體內容為:其一,對學生進行水平測試,主要是醫學檢驗課程的掌握程度,側重知識的運用能力。其二,能力測試,重點評估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評估學生在醫學檢驗中的實際操作能力。在考核過程中,需要設置相關考核制度,按考核制度設置嚴格執行。
1.4對實踐教學質量監控體系進行構建
在實踐教學中,構建實踐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包括構建督學督導制度、質量標準制度以及教學檢查制度,以此保證實踐教學的開展。在構建實踐教學環節的質量標準方面,涵蓋了《醫學檢驗專業臨床檢驗技能考核與評價體系》等[6]。定期進行實踐教學檢查,以此保證該項工作的有效性。另外,全程監控實踐教學各環節,使實踐教學的質量得到全面提升。
2.醫學檢驗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實施的效果探究
2.1教師隊伍建設方面
醫學檢驗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實施,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主要是青年教師的臨床技能、業務能力要加強培養提高。在對教師實施規范化訓練過程中,更加規范實驗帶教教師的標準化操作水平。增強教師教學責任心,形成了優良的教學意識,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使教師的整體工作水平、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2.2學生綜合素質方面
實施醫學檢驗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增加學生對專業學習的積極性,有效提升學生基本操作、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操作水平能很好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養,學生在自身專業領域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素質方面得以充分鍛煉,很好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創新思維能力。
2.3平臺構建方面
綜介前人的研究成果,結介實際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本研究對于專業認同概念的界定更加傾向于土頂明所作出的定義,即所謂專業認同,是指學習者對所學專業的接受和認可,并愿意以積極的態度和主動的行為去學習與探究。表現為學習者結介自身的興趣、愛好與特長,在諸多專業中將某一專業視為與自我同一的,而將其他專業視為他者,甚至希望自己成為該專業杰出者一樣的人的反應。
對于專業認同,國內外學者在研究內容和方向上存在一些小同。在國外,山于專業選擇的靈活性較大,因此學者并小是單純地研究專業認同,而是將專業認同與職業認同相結介,將認同的概念具化到某一職業領域中。例如,對于教師、醫生、律師等職業的認同。在我國的高校中,專業基本上是一貫制的,大多數學生在上學期間幾乎小會改變所學專業。一旦學生小了解甚至小喜歡自己所學的專業就會嚴重影響學習的積極性,導致學習成績小佳。另外,專業認同感小高也會影響到學生對于未來職業的選擇,很多學生就是因為對自己所學專業小認同而被迫在畢業時選擇其他方向作為自己的職業,這無形中也是對于教育資源的浪費,同時也造成了廣大青年學生時間、精力和經濟上的損失。
就整體而言,我國學者對于專業認同的研究并小豐富。而對于體育院校碩士研究生專業認同領域的研究目前相對缺乏。因此,本研究希望能夠通過對體育院校碩士研究生專業認同特點和影響因素的探討,為提升這一群體專業認同的水平下提供對策研究,同時為高校研究生教育和培養乃至就業工作提供理論依據。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 1研究對象
采用分層整體隨機抽樣的方式選取了北京體育大學三個年級小同專業的碩士研究生450人進行問卷調查,采用個別調查和集體調查相結介的方式進行調查問卷發放與回收,在進行問卷調查時對樣本量較多年級的學生進行個人真實信息采集,以便進行后續追蹤研究。
1. 2研究方法
對于碩士研究生專業認同的研究前人有相關的探討,本研究在周靖一《碩士研究生專業認同調查問卷》的基礎上結介體育院校碩士研究生培養的模式和特點編制了調查問卷。問卷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專業認知和專業情感問卷 (共20題),第二部分是專業感受問卷(共13題),第三部分是職業規劃問卷(共21題),第四部分是人u學變量(共11題)。其中前三部分采用李克特5點計分方式,每一個問題的答案選項依次賦值1-5分。
專業認知和專業情感問卷共20個條目。題目為五級李克特形式,1表示“完全小符介”,5表示“完全符介”。其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 922,問卷的四個因素共解釋總方差的61. 67%,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專業感受問卷共13個條目,題目為五級李克特形式,1表示“完全小符介”,5表示“完全符介”。其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 879,問卷的三個因素共解釋總方差的65. 16%,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職業規劃問卷共21個條目,題目為五級李克特形式,1表示“完全小符介",5表示“完全符介”。其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 927,問卷的三個因素共解釋總方差的68. 34%,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 3統計與分析
采用EP工DATA進行數據錄入,采用SPSS19. 0進行描述性分析和單因素方差分析,以PGO. 05表示顯著性差異,PG0. O1表示非常顯著性差異。
2研究結果
2. 1問卷回收率及樣本量情況
450份問卷中有效問卷為407份,有效回收率90. 44%,其中男生191份,女生216份,研一233份,研二102份研三72份,因各年級招生人數小同及受到高年級學生外出實習和找工作等因素影響,研二、研三學生樣本量少于研一。
2. 2體育院校碩士研究生專業認同整體狀況
如表2所示,專業認知和情感問卷最低得分為33分,最高得分為100分,這一問卷整體樣本的標準化平均分為3. 74分,高于中間分值3分,表明體育院校碩士研究生整體的專業認知和專業情感程度較好。而在三個問卷中,生涯規劃的標準化平均分值相對于其他兩個問卷略低,但是也高于中間分值。這說明體育院校碩士研究生專業認同的整體狀況中等偏上。
2. 3體育院校碩士研究生專業認同在小同因素影響下的差異
如表3所示,體育院校碩士研究生專業認同在性別、年級、工作經歷、自評所學專業冷熱程度等因素上具有顯著性差異,而在專業選擇方式和家庭來源因素上并沒有體現出顯著性差異。具體表現為:<1)在性別因素上,三個問卷均表現出了顯著性差異且男生在三個問卷上的得分均值均高于女生;<2)在三個問卷上均表現出了三年級分值最低,一年級分值最高的特征;<3)有工作經歷的學生的專業認同整體水平高于沒有工作經歷的學生;<4)認為自己所學專業為熱門的學生的專業認同感明顯高于認為是冷門的學生;<5)小同的專業選擇方式和家庭所在地對于專業認同的影響沒有體現出顯著性差異;<6)體育院校專業類型包括學科類(體育理論類專業,如運動人體科學、體育新聞等)和術科類(運動技術動作類專業,如運動訓練和民族傳統體育等)兩大類,兩個專業類型在專業認知和專業情感、生涯規劃問卷上沒有表現出顯著性差異,對于專業感受問卷表現出了一定的差異性;<7)在是否跨專業考研因素上,只有生涯規劃問卷表現出了顯著性差異且跨專業考研的學生的分值高于非跨專業考研的學生,這體現出了跨專業考研的學生對于未來發展規劃的意識和水平相對較高。
3討論與分析
3. 1體育院校碩士研究生專業認同的整體程度較高,調查問卷中所涉及到的三個問卷在滿分為5分的評價體系中,其標準化平均分都高于3. 5分。在三個問卷中生涯規劃問卷的得分相對較低,這主要與體育院校研究生培養體系中缺乏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學生主動進行生涯規劃的意識小強有關。
3. 2體育院校碩士研究生中男生的專業認同度要高于女生。這可能與當前就業形勢有自接關系,山于婚育等客觀現實問題的存在,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對于男生更為青睞,女生在求職過程中的難度要明顯高于男生,這就導致了女生對所學專業的社會競爭力缺乏信心,專業認同度下降。
3. 3學生的專業認同程度隨年級的升高呈負相關,即年級越高其專業認同度越低。這與秦攀博、傅蕾引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隨著年級的增長,畢業就業等壓力伴隨而來,而所學專業與就業競爭力之間關系的小匹配會導致學生的專業認同感下降。
3. 4相比一自在學校讀書的學生,有一定工作經歷再次回到校園的學生的專業認同程度要更高。這主要有兩方而原因:首先,有過工作經歷再回到校園讀書的學生在選擇就讀專業時會更貼近自身的實際情況;第二,這部分學生在回到校園后會更加珍惜學習機會,更加專注于所學專業。
3. 5在前人對于綜介類院校碩士研究生和本科學生專業認同的研究中,專業選擇方式、家庭所在地這兩個因素都對專業認同度有明顯影響。然而它們對體育院校碩士研究生專業認同度并沒有明顯影響,這可能是山于體育院校專業特點與普通院校有所區別所致,同時與研究過程中采用的問卷和研究對象小同等因素有關。
3. 6從跨專業(即本科專業與研究生專業小同)考研學生和非跨專業考研學生的對比來看,他們在專業認知與專業情感、專業感受兩個問卷并沒有顯著性差異。而在生涯規劃問卷上跨專業考研的學生要優于非跨專業考研的學生,這可能是山于跨專業考研的學生在本科階段就對自己的發展方向有了一定的思考,因此在報考研究生時選擇了自己更感興趣的專業。
4結論與建議
4. 1結論
體育院校碩士研究生專業認同的整體程度較高,男生的專業認同度要高于女生;學生的專業認同程度呈現年級越高其專業認同度越低的特點;有工作經歷的學生的專業認同程度要更高;專業選擇方式、家庭所在地等因素對于體育院校碩士研究生專業認同度并沒有明顯影響;小同專業類型對于學生的專業感受有一定影響,但是對于專業認知和專業情感以及生涯規劃影響小明顯;跨專業考研的學生生涯規劃意識更強,相關知識儲備更豐富;學生對于自己所學專業冷熱門的評價自接影響專業認同度的高低。
4. 2建議
<1)優化體育院校研究生專業設置,專業設置應當與社會整體發展和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相結介,對小符介社會發展需要和無法促進體育事業發展的專業作出相應調整。打破招生人數和比例一經確定就多年小變的模式,根據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要靈活調整招生比例,增加需求旺盛專業的招生比例,減少需求萎縮專業的招生人數。從而適應社會需要,減輕后續就業壓力。
黑龍江地區時尚產業發展建設緊緊圍繞國家的《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一帶一路”等政策,龍江時尚產業已經形成產業集群,呈現出新趨勢與新變化,其特點是快速迭代、植根本土、個性多元,龍江時尚產業要適應未來紡織服裝發展的新格局,就需要促進時尚設計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從而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基于此,龍江時尚產業需要復合型、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的加入。哈爾濱華德學院隸屬于龍江本土應用型高校,有責任為豐富地方及全國服裝產業經濟發展輸送專業人才,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未來企業人才需求,培養既有扎實的專業技能又有藝術修養,既有微觀制造能力又有宏觀國際視野的復合型、應用型、創新型服裝專業人就要積極開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服裝學院近年來積極推進從崗位模擬、項目實訓及綜合創新遞層式“工作室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解決課程內容與崗位需求不匹配、學生對項目工作任務流程不熟悉、學生的專業知識綜合應用與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為龍江時尚產業發展培養、輸送復合型、應用型、創新型服裝專業人才。
1服裝“工作室一體化”教學模式
“工作室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以服裝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為原則,強化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學科知識,從崗位模擬、項目實訓、綜合創新三個層次構建,橫向整合服裝設計與工程、服裝與服飾設計課程特點,根據項目需求精準匹配課程及班級,深化專業課程與實踐訓練相融合,并建立健全的評價體系,最終構建多維度應用型“工作室一體化”教學新模式。服裝“工作室一體化”教學是由專業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理論學習與實踐應用的綜合性教學模式,在講授過程中任課教師全程指導,課程理論內容設置以崗位需求為導向,將項目式教學融入課程中,實踐服裝企業多個工作崗位,綜合運用課程所學進行創新實踐。此教學模式的教學場地也可隨著課程特點進行授課地點的選擇,可采用線上與線下、教室內或校外、服裝企業或調研市場等多種結合的形式,讓學生與設計師、顧客、銷售人員等進行近距離接觸,加強交互式授課方式,讓工作室教學更加立體化。此類教學模式從多層面、多維度進行了立體化改革,彌補傳統教學中的重理論輕實踐、重研究輕實操、重管理輕過程的情況。
2服裝“工作室一體化”教學配備條件
2.1師資結構建設。服裝“工作室一體化”教學模式注重學生與企業崗位無縫銜接,想要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組建師資力量雄厚的教師團隊。“工作室一體化”教師不僅要能講授理論課程,還要具備熟悉服裝企業相關崗位的工作內容、能夠帶領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全程指導和引導學生實踐的能力,因此要從以下兩個大方面進行師資培養和引進。2.1.1自有教師實踐能力培養。工作室教學梯隊建設,首先要從自有教師培養入手,明確梯隊中理論型、實踐型教師的專業擅長方向、明確教師能力層次,有針對性地培養專業能力。自有教師培養要從思想引導、專業培養、綜合能力訓練、實操技能的應用等方面進行整體培訓,鼓勵專職教師自行提高深造意識和認識,努力做到“走進企業,帶回技術”,通過院內雙師型教師“老幫帶”、特聘專家帶“助教”、校內、外培訓和自主學習等形式,對自有教師進行專業素養、技能的提高培訓,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2.1.2雙師型、企業型師資力量引進。對于未出校門的學生來說具有豐富企業工作經驗的雙師型教師、企業型教師是他們獲得服裝企業第一手資料、第一線工作流程和內容的最直接的方式,服裝專業“工作室一體化”教學梯隊建設,首先,學院積極與企業建立健全校企聯合培養師資隊伍的運行機制,形成校企人才共培共享;其次,通過招聘雙師型、企業型教師的形式,建設一支專業過硬、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2.2課程體系建設。傳統課程講授是按學年遞進式安排課程,而“工作室一體化”教學模式是借助課程內容本身,融入崗位模擬、項目實訓、綜合應用要求,全面開展模擬崗位運行、項目與課程融合的教學方式,以實際應用為目的,模糊了學期概念,整合專業課程與實踐之間的聯系,并確立健全的評價或判定、衡量的手段,組建全方位“一體化”教學新模式,從根本上扭轉專業人才培養不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局面。2.3教學實踐軟硬件建設。服裝“工作室一體化”教學模式需要實踐場所具備服裝企業中面料設計與陳列、服裝設計、產品研發、工業化制版與工藝、陳列與展示等重要崗位的實踐場地,且實踐教學軟硬件符合行業發展趨勢。學院與服裝企業為學生積極搭建參觀學習、頂崗實踐、校企雙師共授課等學習平臺,彌補校內授課的局限性。哈爾濱華德學院服裝實踐教學中心使用面積近3500平方米,共17間專業實訓室,其中專業基礎型實訓室9間,綜合應用型實訓室8間。服裝實踐教學中心現已完成“綜合崗位能力一體化”實訓室集群建設,包含服裝設計研發、面料圖案設計、CAD/CAM、服裝工業化制版與推版、服裝工業化生產、服裝陳列設計、整體形象設計與展示等實訓室,可滿足教學與產業緊密融合的“工作室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教學場地所需。
3服裝專業“工作室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
以龍江時尚產業發展為契機,服裝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為原則,以工作室教學形式為切入點,構建“工作室一體化”教學模式,從崗位模擬、項目實訓、綜合創新三個層次遞進構建課程體系,從根本上扭轉專業人才培養不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局面。3.1“崗位模擬”深化課程教學目標和意義。傳統專業課程較注重理論內容的講解,實踐訓練不夠深入,而“崗位模擬”教學方式將課程的內容與企業崗位能力所需相融合,有針對性地進行專業能力訓練,不僅讓學生們明確了課程學習的目標和意義,也讓學生們掌握企業對此技能需求的重點掌握部分。如《服裝設計原理》課程,針對服裝設計與工程、服裝與服飾設計兩個專業特點,在課程內容設置、講授方法、實踐訓練方面有所側重。此課程中兩個專業的實踐內容設定為某服裝品牌春夏/秋冬季度的新品研發企劃,讓學生通過實踐服裝設計師崗位工作任務,培養設計專業學生對服裝品牌定位、服裝風格掌控、服裝款式創新、服裝面料搭配等方面的綜合實踐能力;培養工程專業學生對服裝款式創新、服裝面料搭配、分析服裝款式與結構工藝關系等方面的綜合實踐能力。3.2“項目實踐”強化專業技能“項目實踐”。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專業技能的提高,在課程中融合校企合作、科研立項、大學生創新創業等項目,整合學院服裝設計與工程、服裝與服飾設計兩個專業課程,打散年級界限,在項目研發過程中綜合課程專業特點,有針對性的合力完成服裝設計、結構設計與推版、工藝制作、陳列與展示、銷售營銷等多崗位的流水線實踐訓練。項目實踐過程中,項目團隊任課教師要針對項目內容進行分解,橫跨專業融合年級精準匹配專業課程進行對接,并確定好課程之間的內容銜接、任課教師講授輔導時間安排、項目階段性及整體完成質量監督與管理等工作安排,通過“項目實踐”過程,提高了學生對于企業崗位能力需求的深刻認識,強化了學生手腦并用、實踐研發的能力。3.3“綜合創新”培養開拓創新能力。“綜合創新”教學模式注重專業技能綜合掌握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如畢業設計課程,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重點突出服裝設計、結構設計與制作過程、工藝技術文件等專業特點,學生需獨立完成畢業設計的全過程,培養工程專業的學生綜合應用專業知識的基礎上,突破保守,創新開拓的能力。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畢業設計課程需學生針對自選服裝品牌進行下一年度的新產品研發,獨立完成整個品牌的企劃、新品設計、產品結構設計與制作、陳列設計、產品檢驗及展示等工作,綜合大學所學專業知識,重點培養學生綜合應用、開拓創新的能力。
4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在龍江時尚產業經濟發展背景下,以哈爾濱華德學院服裝學院為例,為區域時尚經濟產業培養服裝專業人才進行“工作室一體化”教學模式實踐與研究。文中從服裝“工作室一體化”教學模式介紹、教學配備軟硬件所需、教學模式構建三個大的方面進行闡述,其中“工作室一體化”教學模式實踐過程中,注重崗位模擬、項目實操、綜合創新授課方式的搭建,健全課程質量監控與管理體制,組建全方位“一體化”教學新模式,從根本上扭轉專業人才培養不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局面,最終實現為“龍江時尚產業經濟鏈”的發展輸送復合型、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俞文斌.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院校工作室教學模式探索———以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建筑裝飾專業為例.職業技術教育,2019
[2]段鳳嬌,郭軒廷.工作室制教學模式在服裝制作與營銷專業中的探索與實施———以河源技師學院為例.中國職工教育和職業培訓協會秘書處專題資料匯編,2018
[3]周志鵬,謝紅,田丙強.基于成果導向的設計工作室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以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為例.紡織服裝教育,2019
[4]楊珊.基于工作室項目化教學的服裝設計課程探索和實踐.現代職業教育,2020
[5]焦樂杰.淺談工作室教學模式在服裝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包裝世界,2019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3-0190-02
一 開展汽車維修專業一體化教學的必要性
傳統的汽車維修教學多采用理論和實操分開授課的形式,即先在教室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再到實訓中心進行實操訓練。這樣的教學模式易出現理論和實操在時間上、空間上的間斷,使項目化教學的實施顯得較為困難,學生的操作技能很難達到企業工作崗位的要求。另外,面對目前嚴峻的就業形勢,教學也必須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變化,改變傳統的以“知識為本位”的教學目標,代替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目標。在這種情況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應確立“以現代職業教育理論為指導,以教育科研促進教學質量提高,以科研促教學與市場結合”的研究方針,建立以教務處、專業系并有企業合作參與的學校科研工作體系,開展一系列的教學改革,積極探索汽車維修專業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二 什么是一體化教學法
一體化教學就是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將理論、實驗、實訓等教學內容一體化設置;講授、聽課與實驗、操作等教學形式一體化實施;教室、實驗室與實訓場地等教學條件一體化配置;知識、技能與素質等職業要求一體化訓練,由此形成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教育于一體的一體化教學模式。它是由師生雙方共同在實訓中心(或專業教室)圍繞工作(實踐)任務的完成進行邊教、邊學、邊做來完成某個教學任務。
一體化的教學表現形式有:教學內容與工作任務一體化、教學情景與工作環境一體化、教師與企業內訓師一體化、學生與企業員工一體化,最終實現培養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情景、教師隊伍與生產實踐等有效銜接。
三 如何建立汽修專業一體化教學
第一,建立汽車維修專業一體化教學應以維修技術應用能力為主體,設計實踐教學計劃,確定技術應用能力的實踐教學目標,并在課時安排、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進行大力度的改革。理論課與實踐課的比例達到1∶1。實踐教學學時不少于總學時的40%,保證學生有足夠的課時進行實踐能力訓練。在實踐教學內容上,形成包括基本技能、專業技能和技術應用或綜合能力訓練課程(或實訓項目)的實踐教學體系。
第二,針對技工學校學生知識基礎較差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盡量利用實物直觀演示法,將書本上的零件名稱,具體的工作原理,實實在在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便于激發學生的興趣,縮短認識過程。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較快地將書本上的理論與實踐融合,促進了理解,加深了記憶,繞過了以往“死記硬背名稱、原理的暗礁”,學習效率得到了較大提高,重要的是使學生初步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為將來繼續學習打好基礎。
第三,建立汽修專業一體化教學,重新編排專業課程,理論教學和實習教學同步進行,邊教、邊學、邊做。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實物、教具、多媒體等手段,將枯燥的理論教學過程轉變為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一體化過程,從而實現理論指導實踐,實踐驗證理論的目的,形成理解和記憶的良性循環。將“汽車構造”“汽車修理工藝”和“汽車維護與排除”三門課合并為一門課,實現了一體化。
第四,建立一體化教學,對教師的教學水平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從理論到實操,均需具備足夠的能力,這是實行一體化教學的成功關鍵。這就要求教師除必須具備專業系統的理論知識外,還必須具備高級修理技工的操作水平,才能在授課過程中進行規范、準確的操作演示。
四 汽修專業一體化教學方法探討
一體化教學方法有多種形式,一般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和師資力量,以及汽車維修技術的特點而靈活運用,也可以采用以下的一種或幾種方法結合完成教學任務。
1.模塊式一體化教學
模塊式一體化教學是指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打破傳統學科體系和教學模式,根據職業教育培養目標要求來重新整合教學資源,體現能力本位的特點,這種教學模式可以較好地解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脫節問題,減少理論課之間及實習課之間知識的重復,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參與作用,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和高素質人才的培養。
2.以能力培養為核心,重構課程體系
將汽車專業課程劃分為:發動機、底盤、電器、故障診斷與排除、汽車新技術五大模塊。各大模塊按系統機構的不同,分設各個專業課題,如在發動機模塊中,分設有兩大機構五大系統的課程,每個課題按專業技術的實用性和參照國家技能鑒定規范要求,再設分課題。將汽車類高級技術人員所必需的汽車各總成的結構、工作原理、維修、檢測、故障診斷與排除等知識,綜合與重組后分模塊在同一課程中講授,知識與能力有機結合,避免脫節,減少重復。
3.實驗室及實習基地的建設
第一,按照劃分的教學模塊,分別建立各個模塊的校內實操室。圍繞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對每個模塊的實操項目進行細化,再針對每個項目配置足夠的設備資源。在此基礎上對所需的設備資源進行整合、配套,提高設備的利用率,減少投資。
第二,單靠學校的投資很難滿足模塊化教學對設備的要求。一定要建立一批校外實習基地,使學生能在實際工作環境中學習。如一些4S店、大型汽車維修廠、汽車美容店等。實習基地的建設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的方法進行。校企合作的較好方式是對口培養,學生到實習基地實習,然后到實習基地就業。學生在實習基地的實習過程中,學校有針對性地聘請企業高工高管現場操作,指導學生對實際故障進行剖析、排除。這樣可較快提高學生的實際維修能力。
第三,在一體化教學實踐中,對教師的教學水平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除了必須具備專業系統的理論知識外,還必須具備汽車維修技師的操作水平,才能在授課過程中進行規范、準確的操作演示。
經過多年的實踐和培訓,我校的汽車專業課教師,已把理論和實操兩者融為一體,基本通過“講師/技師”的“雙師”評定,有效地促進了教改的實施。
五 結束語
汽車維修專業一體化教學突破了傳統教育的模式,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一種教學方法,它適應技工院校的學生基礎和職業教育規律,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了技工院校的教學活力。建立一體化教學體系,完成一體化課程教學、認知實習、崗位實習、綜合實訓、畢業實習等緊密銜接的系統工程,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綜合能力及職業素質,讓學生在學校能真正學到有用的東西,使他們不僅成為一名技術人才,更要成為一名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實現我們培養學生,掌握新技術、新工藝的復合技能型和知識技能型人才的根本目標。
參考文獻
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提出是社會的需要,也是學校教育改革的必經之路。它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很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是其優勢所在。但一體化教學畢竟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還不是很完善,在應用過程中也會出現各種問題。
二、焊工專業一體化教學過程中面臨的問題1教材老舊,不適應新的教學模式
焊工的傳統培訓過程中,也有理論知識學習部分,但理論教育和實習操作是分開的,教材也是分開編制的。一體化教學模式開設的時間較晚,很難找到與之相匹配的教材,只能選用一些老舊的教材,期望彌補教材上的不足。但這些教材中,很多知識點是重復的,在一定程度上屬于資源浪費,而且在講授過程中很難由一人完成,容易造成知識上的脫節,達不到一體化教學的目標。
2教師專業技能不過硬,無法適應一體化教學模式
一體化教學模式完全打亂了原來的教學方法,一些理論知識掌握牢靠的講師對操作技能的掌握不夠或者操作技能熟練的技師在理論知識的掌握上又比較薄弱。有的學校配備的雙教師,即每個專業配備專門的理論傳授講師和實習技能培訓技師,但由于長期以來教師之間根本沒有教學上的聯系,在新模式下也就很難較好地配合。
三、如何改進焊工專業一體化教學模式1編寫適應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教材
為了更好地實現焊工專業一體化教學的改革,可以依據傳統的教材,將各個模塊的知識重新整合,注重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完美結合,編寫出新的教材。新教材的教學安排中可以分不同的實習環節,在每個實習環節中對所接觸到的具體焊接方法進行相關的理論講解,實現理論和操作的同步教學。
2增強對教師的培訓以及教師之間的良好配合
面對新的教學模式,可以加強對教師的專業技能培訓,以使所有教師都能做到焊接操作熟練、理論掌握牢靠。原來進行理論知識傳授的講師可加強對其焊接操作的培訓,原來操作熟練的技師可加強其對理論知識的系統掌握,在焊工一體化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同時掌握了理論知識和相關的焊接手法才能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引。與此同時,可加強理論傳授教師和技能培訓教師之間的交流,使他們能根據相互之間的不足作出改進,提高一體化教學的教育質量。
關鍵詞:
藝術類;廣告設計專業;理實一體化;教學;途徑
1闡述理實一體化
理實一體化教學是一種將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提高教學質量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能夠有效提高課堂質量和效率的模式。理實一體化教學主要有3種方法,分別為講授法、演示法和練習法。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提升老師的應用能力,還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時候鍛煉自己的實踐能力。同時還提高了課堂的積極性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更感興趣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理實一體化教學現狀
近幾年雖然教學在不斷也改革和進步,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的專業型人才越來越多。因此我們要不斷地提升教學的水平從教學模式入手提高課堂的質量。就目前的教學模式來看,理實一體化教學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首先,理實教學沒有貫徹到底,盡管現在許多學校都開始實行理實一體化教學但是還沒有將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目前的教學仍然以理論為主,忽略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其次,理實一體化教學,環境不夠完善,目前的實踐教學已經不能適應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學校的設備數量較少且質量不好。尤其藝術類廣告設計專業要求時間、空間和課程一致,學校要加大對建設實驗室工程的投入,并為學生的實踐教學提供所需的設備和技術。此外,教師的實踐能力較差,在實行理實一體化教學之前大多數老師將教學的重點放在理論教學上,自己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訓練導致自身的實踐能力較差,而且學生也缺少實踐的機會。
3藝術類廣告設計專業實行理實一體化教學途徑
3.1改革課程設置
藝術類廣告設計專業是一個將科學、藝術、技術交叉融合的綜合性學科,它強調實用性和實際操作能力的培訓。但是目前教學還沒有深入貫徹理論與實踐并重的理念,所以在實行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時要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要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廣告設計專業的老師要首先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改革課程設置,將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作為教學的重點內容。
3.2建設實訓基地
實行理實一體化教學的首要條件就是學校要為此提供合適的環境條件。學校要結合藝術類廣告設計專業的特點為學生建設實訓基地。同時還要配備一流的技術和先進的設備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供基礎。此外,學校還可以開放基地讓各地廣告企業和專業人士進行指導,有效地提高和完善教學建設。甚至可以引入一些專業的廣告設計人員對學生和老師進行專業培訓,讓學生和老師一起動手共同學習,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和老師和專業能力,還能在學習的過程中增進老師和學生的情感。
3.3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
廣告設計是一個不斷進步和更新的專業,它需要學生要有足夠的實踐能力。因此專業老師要不斷地更新教學方式,注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許多老師保留傳統的教學理念,將理論教學作為課程的重點,這違背了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初衷。而且有的藝術設計專業老師在進入教學崗位之前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培訓,他們自身的實踐能力也有待提高。因此,學校要給藝術設計專業老師提供廣告設計專業實踐培訓的機會,比如讓老師參加基地培訓或者聘請一些專業人士對老師進行指導和幫助從而建設專業的教師隊伍。只有老師接受新觀念,不斷地完善專業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課堂的水平和效率。
3.4調整專業教材
隨著課改的新潮,藝術類廣告設計專業教材也在不斷地提高知識的全面和系統性,但是目前的教材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也不能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廣告設計是一個隨著時代不斷更新的領域,所以藝術類廣告設計專業的教材要與時俱進追隨潮流。教材的內容也要根據當前社會所需人才能力來改進,而且在發揮老師主導性的同時要強調學生與老師共同學習的理念。
4實行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重要性
藝術類廣告設計專業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貫徹了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理念,不僅提高了專業老師的能力和水平還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和完善。實行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老師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準備課程,構建理實一體化教學知識邏輯體系以此將實踐和理論充分結合,這彌補了傳統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其次,實行理實一體化教學激發了學生學習廣告設計的興趣,讓學生能夠及時地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應用在實際中,以此提高了自己的綜合能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藝術類廣告設計專業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的注意點
一方面,老師要善于引導加大指導的力度。理實一體化的教學讓老師和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提升自己,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善于指導學生,在學生實踐時老師要及時指出學生的錯誤和有待改進的地方,讓學生的設計更加科學和規范。只有老師重視學生,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地動手學習;另一方面,老師要適當地激發學生的潛能。老師可以針對學習內容引入競爭機制啟發學生的潛能,比如老師可以將設計任務分配下去之后,根據學生們的設計成果展示優秀的作品并對優秀者給予一定的獎勵,讓學生在競爭中激發自己的興趣,還能讓他們學習其他學生的可取之處從而提升自己的能力。
6結語
綜上所述,理實一體化打破了傳統的教學理念,將實踐和理論充分結合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想像力提高課堂的效率。因此藝術類廣告設計專業要堅持實行理實一體化教學進而提升教學的水平。只有老師們更新自己的觀念和認識然后不斷地探索和改進,才能有效地提高課堂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孫莉.藝術類廣告設計專業理實一體化教學探索[J].經濟,2016.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2年11月18日
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給職業技術院校的教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據社會用工需要設置專業,根據崗位工作內容開設課程,根據用人市場變化適時調整教學內容,構建以能力本位為核心,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活動課程體系是當今職業教育界課程改革的新趨勢。
當前,知識經濟初現端倪。現代經濟社會的發展,企業用工不僅僅需要經驗型、技術型的人才,更需要一批掌握多種不同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因此,為適應現代社會需要,職業教育方法應緊緊圍繞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運用“一體化”教學模式,集理論學習、現場觀摩、技能訓練于一體,集計算機網絡、動態仿真軟件、現場設備控制綜合運用于一體,既重視理論的學習、運用和指導作用,又突出對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能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以“一體化”教學模式產生聚集效應,促進傳統教學方式的根本變革。
一、“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特點
“一體化”教學模式是由師生雙方共同在“一體化”專業學習中完成某一學習任務的教學模式。
“一體化”教學模式體現教學內容與工作任務一體化、教學情景與工作環境一體化、學生與企業員工一體化,最終實現培養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情景、教師隊伍與生產實踐無縫對接。真正體現了以工作過程為主線、以職業能力為基礎、以工作任務為起點、以轉變教學方式為根本的新型“教與學”。
二、“一體化”教學模塊課程的開發
以工作過程系統化開發專業課程建立和實施企業全程參與課程建設的合作機制和操作流程進行基于汽車營銷、技術服務、檢測維修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的專業課程開發。
1、建立基于工作任務的職業教育課程理念。要進行深刻有效的變革,人的教育教學思想理念必須先行。綜觀世界職業教育發展史,職業教育的課程開發經歷了“學科系統化”、“學習理論導向”和“職業分析導向”模式,正在向“工作過程導向”的模式發展。用當前先進的職業教育理論武裝教師的頭腦,廣泛開展教學研討和實驗,不斷領會基于工作任務的職業教育課程理念的內涵。
2、聘請汽車行業協會和各類汽車企業專家擔任汽車專業工作任務分析的行業專家。他們都是來自于畢業生就業崗位相對應的不同性質、類型、規模、層次的汽車企業,并具有多年實踐經驗,保證了工作任務分析完整性,覆蓋專業崗位群。
3、引導工作分析專家進行汽車任務的分析。由于企業專家來自不同的企業,其工作性質和內容都不盡相同,采取一定的方法,盡可能地把不同意見展現出來,整合不同專家的意見,形成專家小組認可、線索清楚、層次分明的典型工作任務表。
4、聘請行業汽車專家和校內有企業工作經歷的專業骨干教師作為課程開展專家,進一步對任務、項目、能力、知識進行分析綜合。根據崗位工作內容進行工作項目、工作任務、工作行為分析。分析出來的工作項目用于指導搭建課程結構,工作任務、工作行為用于構建課程教學內容。在工作分析時,確定各級工作任務的使用頻率和難易程度,以確立適用于不同層次的專業課程和學時安排。
5、通過系統的工作任務分析,在職業教育專家的指導下,根據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的指導思想,將典型工作任務(工作項目)和內容轉化為學習領域的課程內容,形成一系列工作過程導向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校本教材等教學文件。
6、根據汽車專業教學內容的要求完善汽車實訓場地,滿足實訓教學的現場操作、技能訓練等。大力引進電化教學手段,使教學設施不斷完善,使教學化管理與現代社會信息化相結合,提高教學效率,為實施教學改革創造良好的條件。
7、成立專門的考核小組,對各個模塊學習結束后進行考核和質量評估。實行教考分離,主要對學生進行應知、應會、應答進行考核。同時,專門組織學生問卷調查,及時了解和跟蹤教學效果。定期舉行教師座談會,了解教師對一體化教學的建議和意見。
總之,破除陳舊的職業教育理念,樹立現代教育觀,建立適應行業需要、具有職業教育鮮明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運用“一體化”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學生的學習與技能實訓才會變得更加輕松、更加愉快,高職院校才能擔負起培養掌握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重任。
1 概述
自然界的能源是多種多樣的,其中有很多能源是人類可以利用的資源,但由于可再生能源的不斷減少,如煤、石油、林業等,人們所能利用的能源逐漸轉向可再生能源。風能、太陽能、水能等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運用,其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給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方便。不可再生能源由于其自身的因素,還會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等,這些物質會污染空氣,破壞自然,其次不可再生能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由于其特性也注定不能為人類長期依賴。所以,妥善利用可再生能源勢在必行。在可再生能源中,水能是人們最為熟悉的能源之一,它不但貼近人們的生活,并且較為經濟。水能具有取材容易,用之廣泛,對環境無害的特點。水能發電技術被廣泛應用,產電量日漸增長,能夠滿足生活、生產的需求。水資源被得到了廣泛運用。文章以某水電站水輪發電機為例,對大型軸流水輪機的工藝進行了闡述與分析,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人員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
2 基本參數
轉輪體直徑:Φ2850mm;
轉輪體高度:2080mm;
葉片軸孔直徑:Φ1250mm;
葉片數量:4片;
轉輪體重量:30噸。
3 主要研究內容
研究的內容和方法包括:(1)對轉輪體外球面進行加工工藝的研
究;(2)對轉輪葉片軸孔加工工藝的分析。
4 加工工藝
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對轉輪體外球面的加工,對轉輪體外球面的靠模加工,轉輪體外球面的數控加工,轉輪體葉片軸孔加工。對其加工方案進行細致對比,使其對軸流式水輪機轉輪體加工工藝有更全面的了解。
4.1 轉輪體外球面的加工
對處理轉輪體圓形表面的問題通常會用到兩種立體車來進行處理。這兩種立車包括:一般立車和數控加工。一般立車是傳統方式,目前依然被廣泛運用,多用于比較老舊,更新設備遲緩,建立時間較久遠的工廠。這些工廠由于受到當時科學技術的限制,技術較為傳統,對于這種立車要使用傳統的靠模加工技術。這對于人工操作的能力要求也比較高。而另一種數控功能的新型立車則是結合了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利用了信息技術,使得設備的應用具有較高的自動化,操作起來更加便捷迅速,并可利用數據編程完成圓形表面加工。
4.2 轉輪體外球面的靠模加工工藝
利用靠模加工工藝使得轉輪體反放在立車卡盤上,找正,裝靠模和靠模刀架,靠模按轉輪體找正相對一致,靠模刀架走靠模加工球面。
方案分析:采用傳統的方式進行加工時則無法使用到數控功能,這就需要一套靠模,靠模刀架,并在工作開始之前有合理的計算,對靠模有一個較為準確的設計。在這里,靠模的變化會很大,比如說如果靠模設計較大,那么就要在其上面增加支撐,不然會發生變形。靠模過大還會給機組之間的組合造成不符的情況。靠模則失去了使用價值。可見利用靠模來加工會增加很多在工裝制造上的費用消耗。加工中,為避免立車刀架碰觸轉輪體,靠模刀架上的滑動刀桿至少為(2×球面高度+刀架寬度),對于直徑3m的轉輪來說,刀桿長度為1500mm左右。對于大型機器伸長度和操作面積也會隨之增長,靠模刀具也會產生變化,發生變形。由于重力和自身力的影響,其運行路線也會發生較大改變,使得轉輪球面的加工精確度發生變化。綜上所述,靠模加工轉輪體外球面靠模加工工藝存在爭議,并不是十分理想。靠模加工事倍功半,成本較高,但精度卻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4.3 轉輪體外球面的數控加工工藝
具體加工工藝:轉輪體倒放在數控立車卡盤上,找正,按程序加工球面。
方案分析:此種方案所用到的是數控立車。其不但能夠節省了組裝的步驟,還能夠直接運用現有的刀具進行加工,省時省力。除此之外,還避免了重新制造靠模等大型設備的精力和實踐,也為其節省了開銷,減少了工時,提高了工作效率。為了避免轉輪運行到最低處時發生碰撞,需要事先準備小刀架,此后通過數控程序的操作,使其機器按部就班的運轉即可。工作省時省力,也提高了精度。
4.4 加工方案對比
對以上所述的兩種方案,現在進行詳細分析與對比。(1)靠模加工方案:優點包括:機床的費用較低廉,方案比較傳統,操作上較為簡單。不足之處包括:在工藝上需要加工一套比較大的工裝,并且其工裝缺乏通用性。加工精度和效率并不高。(2)數控加工方案:優點包括:其加工精度比較高,操作便捷快速,無需重做工裝,省去大量時間與開銷。不足之處包括:機床小時費用很高,其設備成本不低,加工效率不理想。
綜上所述,靠模加工屬于傳統工藝,最為普通和古老,原理簡單,通俗易懂,容易操作但存在較多缺憾。比如,其成本昂貴,存在較多浪費。數控立車的成本則與其形成鮮明對比,其成本低廉易于接受,并且精度較高。數控立車是一種廉價的現代型工具,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4.5 轉輪體葉片軸孔加工工藝研究
轉輪體葉片軸孔的加工對于水輪機整體運行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其影響到整個轉輪的受力與出力。在其加工中要重點注意的是:(1)要保證葉片軸孔中心線的一致性,當其中心線保持水平一致時,受力的大小也會統一;(2)為了使葉片與轉輪體間隙的統一,則需要保證葉片軸孔中心線與轉輪體球面最高處截面一致。在葉片軸孔加工中采用立車加工,精車完畢后劃線加工。轉輪體經過粗車平面及球面、粗鏜葉片軸孔后進入半精車序。待其完成之后,可以利用數控來確定球面的最高點。并用尖刀在轉輪體上劃出轉輪體球面最高點的位置,也就是最高點水平線,得到的這條水平線則是葉片軸孔中心節圓線。將水平線設為基準線。等到半精鏜葉片軸孔完成之后,將球面上的葉片軸孔中心線引至葉片軸孔內,防止在精車時,中心線被車掉。或將轉輪直接放在已經車好的等高墊筒上,以此水平中心線找數控程序的零點。精車完畢,仍以所刻水平中心線為基準,劃線,精鏜葉片軸孔。
5 工藝及經濟效益分析
科技的發展與騰飛是水利水電技術不斷進步,不斷創新的基礎,隨著其技術的更新換代,對精準度的要求也越發嚴格。時代需要進步,對水利技術而言也是如此。想要得到不斷的發展,就需要改革舊的技藝,學習新的知識,運用現代化科技。這也是其發展經濟效益勢在必行的。只有這樣,行業才能不斷進步,技藝才能不斷更替。
6 結束語
科學技術的發展在帶動社會經濟進步的同時,對我國的水利水電行業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與影響。水利水電工程在全國范圍內不斷深入,水利設備的延伸與發展也愈發廣泛。能源的充分利用帶動了其進一步的發展,這也是現代化科技的今天所要面臨和妥善利用之處。文章通過對軸流式水輪機轉輪體加工工藝進行分析和探討,對其不同的加工工藝展開了較為詳細的說明,希望能夠為相關從業人員在工作上帶來一定的借鑒。
參考文獻
2 “一圖四環節”教學模式
下面所提到的“一圖三環節”復習模式是指圍繞一張思維圖,依據由淺入深,由單一到綜合的原則,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指導下,結合高考復習的梯度層次,分四個環節逐步實施的模式(圖1)。即從教師給出核心詞匯學生建構知識網絡出發,從教師抓住關鍵結點,展開專題突破,再到典型例題分析,變式拓展練習,最后從師生總結知識結論,完善思維導圖,到學生設疑,教師答疑。
本模式從思維導圖出發,再進行重難點突破,最后回歸思維導圖,力求整合思維導圖和專題復習2種方法的優勢,幫助學生記憶,提高復習效率。整個復習過程都圍繞著學生如何構建和完善知識體系進行。通過專題復習、變式探討和習題演練,豐富完善原有的體系構架。
2 “生物的變異”復習課的教學過程
2.1 構建主干思維導圖(圖2)
教師先給出中心詞――可遺傳的變異,讓學生根據中心構建相應主干知識思維導圖,把握整體內容。
2.2 在一級思維導圖的重難點展開突破
(1) 重難點1:基因突變的機理。
教師先引導學生對基因突變因素、突變特點、突變結果基礎知識進行思維導圖(圖3)的構建;再利用教科書提供的實例――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組織教學,結合基因表達的知識,從基因分子水平理解基因突變所產生的相應變化,從性狀水平理解不是所有的基因突變都會導致生物性狀改變,突破重難點;最后讓學生把重要的知識結論完善整合到思維導圖上。相關難點突破如下:
① 物理、化學和生物因素引起堿基對替換。
② 相應基因改變,即脫氧核苷酸序列發生改變。體現基因突變的多方向性和有害性。
③ 通過轉錄,產物mRNA排列順序也發生改變。
④ mRNA的改變引起蛋白質改變嗎?mRNA一定改變,如果mRNA加工后沒有影響翻譯,則蛋白質不變,或者改變的密碼子與原來密碼子決定的是同一種氨基酸,則蛋白質也不變。
⑤ 蛋白質改變性狀一定會變化嗎?即使轉錄翻譯時蛋白質改變了,但如果原來的顯性純合突變成雜合子,則性狀也不改變。
(2) 重難點2:基因重組兩個類型與遺傳規律聯系。
教師先引導學生應用教材基本知識構建思維導圖(圖4),再重點突破以下難點:
① 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發生在什么時期?與染色體畸變的易位有什么區別?
② 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區別于同源染色體分離,所有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③ 所發生的時期跟自由組合定律有什么關系?
④ 比較基因重組與基因突變。
(3) 重難點3:染色體畸變中染色體組、單倍體和多倍體概念及其聯系。
在構建思維導圖過程中,學生基本能參考上面的框架列出相應內容,但很難挖掘出結構變異跟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的區別以及染色體組、單倍體和多倍體的聯系。教師設計一連串問題,突破重難點:
① 缺失、重復和倒位與基因突變中的有什么區別?
② 易位與基因重組中的交叉互換有什么區別?
③ 是不是生物產生的配子里面所有的染色體就是一個染色體組?單倍體的體細胞里面只有一個染色體組嗎?多倍體生物都能繁殖后代嗎?
④ 染色體畸變在質與量上與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有什么區別?
最后再讓學生把重要的知識結論完善整合到思維導圖(圖5)上。
(4) 重難點4:幾種育種方法的應用比較。
教師要求學生對各種育種方法的原理、操作、優點和缺點基礎知識進行思維導圖的構建,特別注意各種育種方法的優點和局限性。突破重難點:
① 先以學生熟悉的育種實例作為切入點,聯系已學過的自由組合定律,用遺傳圖解分析雜交育種的過程和結果。
② 利用教科書中的圖比較雜交育種和單倍體育種,分析各優點和局限性。
③以三倍體無子西瓜為例,分析三倍體不育原因及其多倍體的優良性狀。
3 鞏固完善思維導圖
二次整合知識內容,讓學生將新獲取的知識重新整合到原有的體系上去。從某種程度上講,是學生增長知識和反正能力的過程,即學生不斷完善自己知識體系和能力積累過程。教師將復習的知識重新結構化、模塊化,更有利于學生對大容量的知識的儲存。
4 總結反思
“思維導圖構建下的專題復習模式”融入了學法的革新,給學生帶來較大的啟迪,學生對教師教學模式的探究也表現出濃厚的熱情。不過,這還只是一種嘗試,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自主構建圖的興趣和習慣,教學中如何呈現更好的思維導圖,如何調節學生課堂建構思維導圖的速度,如何簡化環節更好的優化該教學模式,如何將這種方法更大范圍的應用于專題歸納,技巧歸納等,學生在課堂中是否會存在忙于構建導圖而沒有深入思考的現象,這些問題有待于進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