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非稅收入征管措施匯總十篇

時間:2023-08-29 16:41:0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加強非稅收入征管措施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加強非稅收入征管措施

篇(1)

    當前,預算外資金等非稅收入規模大、范圍廣、項目多,財政對非稅收入的依存度較高。自1998年以來,即墨市堅持以全面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為目標,緊緊圍繞綜合財政預算管理,從源頭入手,實行“票款分離”征收辦法,強化收費征管及監督,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第一,非稅收入征管改革得到深化。自2000年以來,對全市預算外資金等非稅收入的征收全面推行了“票款分離”制度,實行部門開票、銀行收款、財政統管的管理體制,收費指定專業銀行代收,有效地從源頭上堵塞了擅自設立收費項目或提高收費標準、截留隱瞞收入、坐支挪用等違法違紀現象的發生,維持了財政正常分配秩序。

    第二,綜合財政預算管理力度加大。根據有關規定,將部門、單位依法收取的非稅收入統一納入財政專戶管理,建立了“部門單位征收,財政統一監管,政府審批使用”的管理體制,實行預算內外合并拼盤使用,大大提高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同時,按照定員定額原則,對部門、單位的支出進行分析測算,根據人員經費按實計,公務業務費分標準,購置修繕等專項資金視財力,大宗物品統采購的辦法,對單位支出實行預算內外捆綁使用。單位總支出確定后,先自預算外安排,不足部分自預算內補齊,對單位收入預算大于支出預算的,收支結余作為政府統籌資金,用于全市重點工程建設。在預算執行中,嚴格預算程序,強化預算管理,做到無預算不開支,有預算不超支,超預算不撥款。同時,按照“超收分成,節余留用,超支不補”的原則,在預算外資金收支計劃下達后,對年終收入超計劃的,超計劃部分市政府與單位按一定比例分成,充分調動征收單位的積極性。

    第三,財政專戶管理進一步加強。在收入賬戶管理方面,取消了各單位的預算外資金等非稅收入過渡賬戶,由市財政統一在各專業銀行設立財政專戶,用于各項非稅收入收支統一核算和集中管理,收取的非稅收入通過銀行代收網點及時劃解財政專戶,嚴格“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有效地遏制了收入資金分散在各部門單位存款賬戶上而難以監管的現象。

    在支出賬戶管理方面,根據部分部門單位銀行賬戶開設不規范、多頭開戶等情況,2002年即墨市成立會計核算中心,將71個收費單位納入會計核算中心,由單位分散核算改為統一核算。同時,加強了行政事業單位銀行賬戶管理,取消74個單位61個收入過渡戶,由財政部門將預算內和預算外資金直接撥付會計結算中心,其他資金一律不得存入該賬戶。通過上述做法,進一步規范了單位收支行為,促進了廉政建設。

    第四,收費票據管理制度進一步健全。收費票據管理是預算外資金等非稅收入征管的源頭和基礎。為此,建立健全了嚴格的票據領用和繳銷制度,對各種票據嚴格實行“按月審驗,驗舊換新”制度,并視單位特點,嚴格控制發售數量。單位繳銷票據時,嚴格核對收費項目、收費標準、上繳財政情況等,如發現問題,停止供應票據,并按規定進行處理。同時,建立了票據有獎舉報制度,在廣播、電視、報紙上公告,宣傳票據有關政策,并設立舉報電話,對不按規定使用收費票據的,按規定嚴肅處理,達到了以票控管、以票控監的目的。

    第五,財政性資金調控力度加大。將預算外資金等各項非稅收入全面納入政府調劑資金收支管理,對一般性預算外資金按年初各部門單位收入預算扣除正常支出后,統一集中統籌,增強了財政性資金宏觀調控能力。2000年~2005年,政府統籌資金累計近12000萬元,重點用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科技教育事業等重點項目支出,不僅提高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而且促進了地方各項事業發展。

    第六,“收支兩條線”監管工作得到強化。一是建立收支稽查制度,由各部門抽調專業人才成立稽查科,專門負責對各部門單位預算外資金等非稅收入日常收支及落實“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情況進行不定期檢查和抽查,對預算外資金等非稅收入征繳、使用情況進行跟蹤處理和監控,及時發現問題,堵塞漏洞。二是實施專項檢查制度,自1998年以來,每年由市財政牽頭,市監察、審計、物價部門配合,對市直部門單位預算外資金等非稅收入落實“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組織專項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處理,嚴肅了財經法紀,有效地防止了“三亂”、濫支濫用資金、私設“小金庫”等違規問題的發生。

    非稅收入征管中存在的問題

    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即墨市預算外資金的非稅收入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特別是自1998年以來,即墨市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狠抓預算外資金的非稅收入“收支兩條線”落實工作,廣泛開展預算外資金的非稅收入清理檢查,規范收費、票據和賬戶管理,初步改變了預算外資金的非稅收入管理工作薄弱的局面,使即墨市預算外資金等非稅收入征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非稅收入涉及面廣、項目多,征收方式復雜等特點,在實施過程中仍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第一,界限模糊不清。目前,“收支兩條線”管理范圍包括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罰沒收入,沒有包括諸如國有資產經營收益等政府取得的其他非稅收入,預算外資金與行政事業收費、政府基金之間存在概念交叉問題,致使管理上存在一定漏洞。部分部門單位將非稅收入甚至收費項目,下放到所屬事業單位、企業或社會團體收取,形成了單位財務收支體外循環。少數部門單位未經批準將行政事業性收費轉為經營收費,逃避“收支兩條線”管理和監督。不僅造成政府分配秩序混亂,導致財政職能虛位,財政資金流失,還助長了“三亂”現象的滋生。

    第二,非稅收入征管過于分散。目前,行政事業收費、政府性基金等非稅收入基本上由財政部門制定或參與制定,而非稅收入征收主體是各行政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執法主體過于分散,形成了多方征收、多家使用、多頭管理的格局。因此,在非稅收入征管過程中,部分征收主體因部門單位利益的驅動,收費行為不規范,亂收、亂罰等現象時有發生,嚴重破壞了非稅收入征管的嚴肅性。

    第三,非稅收入征管存在不確定性因素。在編制綜合財政預算時,部分部門單位輕視預算外資金管理的非稅收入,收入填報不真實、少報、漏報,而對預算內資金很重視,出現了“重預算編制,輕收入管理”的傾向。同時,實施以零基預算為基礎的綜合財政預算后,個別部門單位支出范圍、標準都是統一的,非稅收入的多少與支出的預算安排已完全脫鉤,挫傷了少數部門單位非稅收入征管的積極性。加之非稅收入征收標準浮動幅度過大,少數人員擅自減、緩、免,收“人情費”,造成了財政性資金的大量流失。

    第四,少數部門單位收費和票據管理混亂。主要表現在少數部門單位對收費和罰沒票據管理松懈,不按規定使用財政統一收費票據,有的開票收款長期不結賬,有轉讓、代開、串開、遺失票據等現象,有的罰沒款不用規定罰沒票據,直接坐支罰沒款。

    第五,非稅收入的使用監管力度不夠。雖然政府對預算外資金等非稅收入實施了集中收支管理,并進行了資金統籌,但是大量資金依然是誰征誰用,部分部門單位經費開支比較浪費、數額較大,缺乏強有力的監督措施,從而降低了非稅收入使用效益,沒有真正發揮出緩解財政困難、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作用。

    第六,中央、省對垂直管理部門預算外資金管理辦法存在較大漏洞。目前省以下工商、交警、技術監督等部門收取的預算外資金實行上交省財政專戶管理辦法。實踐證明這種辦法存在漏洞,形成上級部門管得著看不見、地方財政看得見管不著的局面,坐收坐支現象難以杜絕。

    加強非稅收入征管的探討

    通過對即墨市預算外資金等非稅收入征管改革實踐的調查研究,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促進非稅收入征管體制改革,建立健全非稅收入征管及監督制度。

    第一,合理確定非稅收入范圍,納入“收支兩條線”管理。明確提出非稅收入新概念,合理界定非稅收入范圍,即將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罰款和罰沒收入、彩票公益金和發行費、以政府名義接收的各項捐贈收入、國有資產經營收益、國有企業稅后利潤、主管部門集中收入等統一界定為非稅收入。同時各項非稅收入必須嚴格依照財政部門規定全額上繳財政專戶和國庫,實施“收支兩條線”管理,并納入部門預算編制管理范圍,逐步將游離于財政監管以外的非稅收入納入財政專戶。

    第二,加快法制建設,完善征管體系。對非稅收入的征管必須有法律、法規作為依據,為此應加強非稅收入征管的法制建設,逐步將非稅收入的征管納入法制化軌道。明確非稅收入的征管范圍、征管權限、票據管理、資金解繳、預算編制、監督檢查等內容,使非稅收入的征收與管理的每一個環節都處于嚴密監控之下。同時,進一步深化“票款分離”收繳,做好日常非稅收入收繳工作,逐步完善非稅收入征管體系。

篇(2)

一、充分認識加強征管工作,提高非稅收入質量的重要意義

非稅收入是各級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和規范非稅收入征管,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理順政府分配關系,健全公共財政體制,提高政府宏觀調控能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推動黨風廉政建設的客觀要求。各地、各部門必須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從建立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公共財政體制,確保我省財政收入增長和繼續當好排頭兵的高度出發,充分認識加強非稅收入征管工作,提高非稅收入質量的重要意義,增強工作責任感和緊迫感,加強領導,明確分工,落實責任,采取有力措施,進一步提高非稅收入征管工作水平。

二、進一步完善非稅收入征管法規政策體系

各地、各部門要遵循“依法征收,依規使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基本原則,以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為依據,結合我省實際,進一步研究和推動完善我省非稅收入征管的法規和政策體系,進一步建立健全本地、本部門非稅收入征管的規章制度,確保非稅收入征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省財政廳要加強立法調研,積極研究起草有關非稅收入征管的法規草案,加快我省非稅收入依法征管進程。有關工作,法制部門要予以指導和支持。

三、加大非稅收入征管力度,努力提高非稅收入質量

各地、各部門要按照粵府[*]40號文要求,進一步拓展理財思路,深化“收支兩條線”改革,加大非稅收入征管力度,把尚未納入財政管理的非稅收入,盡快納入“收支兩條線”管理范圍。

(一)國有資產(資源)和公共資源(包括有限資源、帶有壟斷性經營牌照資源及其他政府管理的資源)的開發權、使用權、冠名權、廣告權、特許(壟斷)經營權等,應按照《行政許可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通過招標或拍賣方式有償出讓,所得收益按規定全額上繳各級國庫或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對不同類別、不同特點的國有資產(資源)的有償使用,公共資源開發權、廣告權、經營權等的招標拍賣,應按職責分工由相應的職能部門牽頭負責,財政部門積極配合,共同研究制訂嚴格、規范、具體的征管辦法和操作規程并組織實施。

1.國有土地、海域、場地等資源的使用權、開發權以及砂、石、礦產資源探礦權、開采權,按有關規定應通過招標、拍賣或掛牌方式有償出讓的,必須嚴格按規定執行。

2.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出租或轉讓,應盡可能通過公開招租或拍賣方式進行。

3.政府投資建設的公共設施(如道路、橋梁、公園、廣場、建筑物等)的戶外廣告權和冠名權,應通過招標或拍賣方式有償出讓。其中,為調動地方的積極性,國道、省道廣告權的出讓收益可以實行省市分成。鼓勵企業投資參與政府基礎設施建設,對政府與企業合作建設的道路、港口等公共設施,其廣告權、冠名權等收益歸政府和企業共同擁有。

4.公路客運和公交線路(包括城市內、城市間以及城鄉之間的公交線路)的營運權,應按國家有關規定,逐步通過招投標方式確定營運人。條件較好的地區,可開展跨市、跨省客運班線經營權的招投標試點,之后再總結經驗逐步推開。

5.城鄉地下管網開發權、機動車加油站經營權、旅游資源開發權和經營權,應通過招標方式選擇經營者。

6.私家小汽車吉樣號牌可實行競價發放。競價發放的號牌不超過每期發放號牌總量的10%,其余全部實行電腦自選。

(二)加強國有資產收益管理。國有資產收益是政府非稅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經營收益和非經營收益。國有資產分享的企業稅后利潤,國有股股利、紅利、股息,企業國有產權(股權)出售、拍賣、轉讓收益和依法由國有資產享有的其他收益,都應當嚴格按照規定上繳,防止國有資產收益流失。國有資產收益要逐步納入國家預算管理體系,確保國有資產收益的安全和有效使用,促進國有經濟結構調整和國有企業健康發展。

(三)事業單位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供特定服務過程中收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應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及時足額上繳國庫或財政專戶。事業單位收取的體現政府職能或具有壟斷性的經營服務性收費,都應納入財政管理。

(四)以政府名義獲得的各種捐贈資金,包括以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獲得的各種捐贈資金,都應納入財政管理,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五)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部門罰沒財物管理,按照罰款決定與罰款收繳相分離原則,罰沒收入全額上繳國庫,有條件的地方要建設政府公物倉,加強對罰沒物資和變價收入的監管。

四、加快全省非稅收入征管電子化系統建設

各地、各部門要按照省財政廳、省糾風辦《關于深化收支兩條線改革全面推進非稅收入電子信息管理的通知》(粵財綜[2005]108號)的要求,加快全省非稅收入征管電子化系統建設步伐,提高我省非稅收入征管的效率和質量。要將收入項目、收入金額、票據使用、會計報表等納入非稅收入管理系統,逐步實現財政部門、執收單位、代收銀行、人民銀行國庫的網絡連接,實現實時查詢和實時監控非稅收入收繳情況;對涉及中央、省與市、縣分成的非稅收入,實現自動按分成比例分別劃解繳入中央、省、市、縣國庫。

五、進一步規范非稅收入資金管理

(一)各地、各部門要嚴格按規定征管非稅收入,真實反映財政收入情況,不得虛大或少列財政預算收入。政府性基金和罰沒收入,必須全額繳入國庫,納入預算管理;行政事業性收費,根據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省物價局、財政廳公布的收費項目目錄,凡應繳入國庫的必須全額繳入國庫,凡應繳入財政專戶的必須全額繳入財政專戶。其他類別的非稅收入,在國家和省未有明確規定前,由各級政府視當地實際決定納入預算或財政專戶管理。

(二)對中央、省與市、縣分成的非稅收入,各地要按照國家和省規定的分成比例和繳交級次,通過各級國庫或財政專戶繳交。各地不得截留或擠占中央和省的分成收入,各部門上下級之間不得直接對非稅收入實行集中、提取和分成。

(三)非稅收入代收銀行必須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金庫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等法律法規規定,辦理各類納入預算管理、應繳入國庫的非稅收入資金匯劃工作,準確、及時地將代收資金上解到各級國庫。代收銀行未經財政部門批準不得為執收單位開設任何形式的非稅收入過渡賬戶。

(四)非稅收入收繳過程中,執收單位必須按照《廣東省財政票據管理辦法》的規定,規范使用財政票據,建立財政票據稽查制度。

(五)各地要按照綜合財政預算管理原則,把非稅收入形成的可用財力納入統一的政府預算體系。征收部門的正常經費,由財政部門按征收部門履行職能的需要核定,納入部門預算,實行收支脫鉤管理。

六、加強對非稅收入的監督檢查

篇(3)

1稅制結構優化與征管水平的關系

現代商品經濟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是理性的經濟人,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作為知情者的納稅人,很可能會在稅收制度實施中隱藏自己的涉稅信息、隱瞞自己的涉稅行為而使具體的納稅行為偏離稅制規定,達到其偷逃納稅義務以增加自己當前利益的目的。因此,必須通過稅收征管才能實現稅收收入,實現稅制設計目標,而納稅人的文化水平、征管機關的自動化、電子化水平等都會影響稅款的征收,因此這就需要政府建立起有效的稅收征管機制,保障稅制的準確實施。

1.1稅制結構優化需要考慮稅收征管的成本和征管能力

稅制優化和稅收征管是密不可分的,稅收征管是保證稅收制度有效運行的手段,稅收制度目標依賴于稅收征管來實現。目前納稅成本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征稅機關從事征稅、管理等活動所產生的成本;二是納稅人在繳納稅款時所付出的人力、物力及所花費的時間等造成的成本。因此,優化稅制應當考慮到稅務機關的征管費用和納稅人的依從費用[1]。因此,稅收征管成本對優化稅制目標的實現,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其影響在一定條件下可能大到足以扭曲優化設計的稅制目標。

稅收征管能力對稅制結構優化有制約作用,所使用的稅制模式只有當它與政府征管能力相適應時,才具有實際應用價值。也就是說,稅收征管所具備的相應的技術手段、征管水平、征管隊伍所具備的相應素質,對稅制的實施必不可少。因此,必須避免不顧自己的征管能力,片面追求稅制優化,雖然稅制結構設計理論上可能比較好,但由于沒有當前的征管能力作支撐,反而可能導致稅收征管中的稅收流失,不能達到稅制的既定目標。因此,在政府征管能力許可限度內選擇和調整稅制結構才是最符合實際的。政府征管能力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政府的征管能力通過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也是可以提高的,政府征管能力的提高給稅制結構的選擇提供了更大的空間,有助于稅制結構的更加合理、更加完善、更能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因此努力提高政府征管能力是我國稅制改革與征管改革長期發展的重要任務。

1.2稅制優化有助于稅收征管效率的提高

稅收征管能力對稅制結構優化有制約作用,但反過來,政府稅收征管能力、稅收征管環境等因素影響優化稅制設計的同時,稅制結構的優化設計又有助于稅收征管效率的提高。評價稅收征管效率要從兩方面考慮,一方面要考察取得定量收入所耗費的征管成本;另一方面也要衡量由于政府征管能力不足以及納稅人逃避納稅而造成的稅收損失;同時還應考慮稅收征管能夠征收多大規模的收入,以滿足政府必要支出的需要,又不會對經濟產生過大的消極影響。因此過于簡化的稅制雖然其征管成本很低,納稅人也難以逃稅,但集中的收入有限,又不夠公平。而符合實際的合理的稅制結構,一方面有利于征集到適度規模的稅收收入,滿足了政府必要的支出,發揮了稅收的職能;另一方面也使稅收征管部門有能力承擔征管任務,做到應收盡收,能較好實現稅制結構設計的目標。同時,合理的稅制結構也有利于減輕納稅人的抵觸情緒,有利于納稅人對政府職能部門的監督,有利于納稅人之間的相互監督,這一切無疑會提高稅收征管效率[2]。

2提高征管水平的措施建議

2.1建立健全稅收法律體系,不斷改進和完善稅源管理、稅種管理

稅收征管是以完備的法律制度為依托的,稅收的繳納在一定程度上是納稅人的非自愿行為,稅收征管的實施需要有確實、明確的法律依據。因此,稅收征管程序、方法、手段及相關措施都應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使稅收征管的一切行為都在法律的框架內進行,有法可依。我國應盡快制定和頒布適合我國情況的稅收基本法,作為我國稅收工作的根本大法?鴉提升現行各稅收法律的級次?鴉加強稅收法律對征稅人的約束,對稅收征管手段、措施和操作規程在法律上做出明確規定,保證稅務機關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從而健全稅收征管實施的法律依據,真正使各行為主體的任何稅收行為都根據法律的規定來進行。

同時應進一步加強稅收經濟分析,以稅收彈性和稅負分析為突破口,有針對性地開展各稅種、行業、地區、納稅人的稅收與經濟的對比分析,找出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和問題,提高征管的質量和效率。積極探索建立稅收經濟分析、企業納稅評估、稅源監控和稅務稽查的互動機制[3]。還要切實加強戶籍管理,充分運用經濟普查、工商登記等數據資料,強化對納稅人戶籍信息的動態管理。落實稅收管理員制度,制定工作規范,狠抓責任落實,充分發揮其在稅源管理中的作用。加強納稅評估,完善評估指標體系,規范評估結果的處理,提高納稅人依法納稅的遵從度,促進納稅人如實申報納稅。通過落實增值稅申報納稅“一窗式”管理操作規程,規范增值稅網上申報管理,強化票表比對及推行增值稅防偽稅控“一機多票”系統,將增值稅普通發票納入防偽稅控系統管理。進一步完善對“四小票”和稅務機關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的清單管理,繼續采取加強商貿企業增值稅管理的一系列措施,使國內增值稅收入大大高于工商業增加值增長。深化企業所得稅管理,完善管理辦法,堵塞管理漏洞,實行新的納稅申報表,改進匯算清繳工作,規范稅前扣除標準,改進匯總納稅管理辦法。加強個人所得稅征管,建立高收入者納稅檔案,強化企業、機關事業單位代扣代繳,推進個人所得稅全員全額扣繳申報管理工作等。

2.2加速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稅務管理信息系統,進行管理創新,實現人機的最佳結合

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稅務管理信息系統,是我國稅收征管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將使我國稅收征管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1995—1997年間,增值稅發票存在很多問題:假發票滿天飛、虛開發票的案件年年層出不窮,但通過信息化就控制住了,增值稅的生命線保住了,新稅制也保住了。近年來,我國逐步建立的稅務管理信息系統,其基本模式是以稅務總局、省、地、縣局四級為主干網,以統一規范的征收管理系統為平臺,以稅收企業管理應用系統(包括公文處理、稅收法規查詢、財務管理、人事管理、后勤管理等系統)外部信息應用管理系統(包括互聯網、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以及納稅人信息的采集和使用等)、稅收決策支持應用系統(包括建立在綜合數據交換處理系統之上的稅收預測、分析等輔助決策應用系統)為子系統。通過積極整合各項信息資源,進一步強化和拓展數據分析應用,依托信息化開展納稅評估工作,提高各稅種稅源管理水平。通過加強信息化基礎建設,構建數據處理分析體系,提供支持各稅種管理部門的數據分析應用平臺,為查找征管工作的薄弱環節和加強稅收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提供了有效幫助。稅務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客觀上要求稅務機關加強管理,并在管理觀念、管理體制、管理方法上進行創新,不斷提高稅務人員的業務水平和能力,真正做到人機的最佳結合,充分利用機器設備,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潛能。

2.3大力整頓和規范稅收秩序,加大涉稅違法案件查處力度

稅務部門應深入開展整頓和規范稅收秩序,重點查處涉稅違法案件和組織稅收專項檢查,加大對涉稅違法行為的查處和打擊力度,對房地產業及建筑安裝業、服務娛樂業、郵電通信業、金融保險業、煤炭生產及運銷企業、廢舊物資回收經營企業及用廢企業和高收入行業(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的個人所得稅等進行稅收專項檢查,并選擇一些重點地區和征管薄弱領域進行稅收專項整治。要建立起有效的稅收稽查機制,確定合理的稅收稽查面,提高稅收稽查的針對性和準確度?鴉提高稅收稽查的技術水平,提高稅收檢查人員的業務水平,使稅收檢查人員能夠適應當前稅收征管模式條件下對稅收稽查的要求。進一步完善稅收征管機制以達到稅收征管的目的,即促使納稅人依法納稅。但目前我國稅收處罰力度較弱,稅收稽查技術和稽查水平不高。如個人所得稅逃稅現象十分嚴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國個人所得稅法對逃稅的懲罰太輕。雖然在《稅收征管管理法》中,對偷稅做了較為嚴厲的處罰規定,但實際對個人偷逃所得稅發現率較低,實施處罰往往較輕,使偷稅機會成本較低,偷稅比重較大。針對此種情況,我國應加大稅收處罰的力度,提高納稅人偷逃稅的機會成本,對依法納稅起到應有的激勵作用。

3結束語

稅制結構優化設計涉及很多方面,征管能力和征管水平只是影響優化稅制結構的一個方面,但征管水平的高低對設計稅制結構的目標實現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因此,進一步加強稅收征管水平,對設計優化我國稅制結構,實現稅收職能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篇(4)

1、嚴格堅持依法征收。認真貫徹國家和省、市有關非稅收入管理的政策規定,按照“清、轉、并、納”的要求,繼續開展非稅收入清理整頓,規范非稅收入征收范圍。依法履行征管職責,大力組織非稅收入,確保應收盡收,努力完成市本級非稅收入預算任務。

2、深入挖掘增收潛力。加強非稅收入征收管理與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的有機結合,以自備水源污水處理費、產權轉讓收入為重點,著力加強國有資源(資產)類收入和國有資本經營收入的征收管理,建立罰沒物資收入規范管理機制,堵塞征管漏洞,確保應征盡征,進一步提高政府非稅收入的完整性。

3、落實積極財政政策。密切跟蹤以結構性稅費減免為重點的積極財政政策走向,準確把握積極財政政策下非稅征收管理政策的變化調整,確保相關政策落到實處,發揮非稅收入政策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功能作用。

二、規范非稅收入征收管理

4、規范非稅收入項目管理。全面梳理非稅收入項目,健全全市非稅收入項目庫。強化項目庫動態管理,非稅收入項目的增減、調整嚴格依據政策和審批程序辦理,確保源頭控收。實行行政事業性收費和基金目錄公示制度,強化社會監督。

5、規范非稅收入預算管理。嚴格按照財政預算管理規定,將除教育收費等特殊項目外的非稅收入全部納入預算管理,進一步規范非稅收入預算管理秩序。結合非稅收入政策、項目等變化情況,科學編制部門和單位非稅收入年度預算,確保非稅收入預算真實、準確、完整。

6、規范非稅收入資金管理。嚴格按照國庫管理制度和財政專戶管理要求,規范非稅收入匯繳結算戶管理,加強非稅收入對賬工作,及時處理待查款項,規范非稅收入核算和資金劃解,確保非稅收入及時、足額入庫(戶)。按照規范、簡化、安全的原則,建立規范統一的非稅收入分成、退付機制,確保非稅收入資金安全。

7、規范非稅收入代收管理。加強與銀行的溝通聯系,進一步鞏固各司其職、協調配合的工作機制,及時掌握和解決代收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嚴格執行《市市級政府非稅收入銀行代收工作考評暫行辦法》,加強對代收工作的監督考核,強化獎懲措施,規范代收行為,確保“非稅委托協議”得到全面落實,推動銀行代收工作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的提升。

8、規范非稅收入減免審批。認真落實有關政策規定,嚴把收費減免審核關,杜絕違規減免行為,防止非稅收入流失。對符合政策的教育基建、開發園區投資、保障性住房建設等項目,足額兌現有關優惠政策,支持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健康發展。

9、規范非稅收入票據管理。強化非稅收入票據發放、購領、核銷等日常管理工作,實行用票計劃申報和定量定期購領制度,著力提高非稅收入票據核銷率。繼續實行非稅收入票據年檢制度,嚴格票據發放前的票款核對管理,實現收繳管理和票據管理的有機結合,充分發揮“以票控收”作用。

10、規范非稅收入監督檢查。認真落實《市政府非稅收入征收管理實施辦法》有關規定,科學制定非稅收入監督檢查年度工作計劃,組織開展非稅收入年度稽查和“收支兩條線”管理專項檢查,進一步規范非稅收繳行為。充分利用非稅收入管理信息系統,加強對非稅收入收繳和票據管理的日常監督和動態監管,實現事前、事中、事后相結合的全方位監督。研究建立財政、人行、審計、物價、紀檢部門以及財政內部相互合作的監督檢查機制,不斷強化監督檢查力度。積極探索試行非稅收入監督檢查信息披露和公告制度,充分發揮以查促管作用。

三、深化非稅收入征收管理改革

11、創新非稅收入征收方式。鞏固非稅收入管理改革成果,進一步強化財政部門征收管理主體責任,積極推行行政服務大廳集中征收方式,以建設類行政事業性收費、基金項目為突破口,不斷擴大財政直接征收范圍。探索建立非稅收入執收工作激勵約束機制,明確執收單位受托代征職責,規范委托代征行為,提高非稅收入征收管理績效。

12、豐富非稅收入收繳方式。積極推動非稅收繳方式轉變,嚴格限制非稅收入集中匯繳,逐步擴大直接繳款方式使用范圍。進一步擴大自助設備和POS刷卡應用范圍,積極探索網上銀行等電子化繳款方式,提高非稅收入收繳效率。協調銀行研究收繳模式和方案,運用POS刷卡等新型收繳方式,滿足部分學校規范學費收繳管理的需要。

13、推進非稅收入票據電子化管理改革。充分利用非稅收入管理信息系統功能,實現非稅收入票據登記入庫、核發出庫、使用管理、核銷繳銷等各環節的全程電子化管理,實現非稅收入票據及時自動核銷,提高非稅收入票據電子化管理水平。

14、推進區級非稅收入收繳管理改革。落實財政部有關文件精神,積極推進市轄區非稅收入收繳管理改革,加快建立統一規范、運行高效、監督有力的非稅收入收繳管理體系,力爭2012年底前將全市所有執收單位和非稅項目全部納入改革范圍。

四、加強非稅收入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設

15、健全收入分析報告制度。制定全市非稅收入收繳執行情況分析工作考評辦法,健全收繳執行情況分析報告制度,進一步提高報表質量和分析水平,研究、把握經濟發展和財政政策對非稅收入實現的影響,切實提高征管工作的主動性和預判性。

16、加大非稅收入政策研究力度。順應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新形勢、新任務,結合我市實際廣泛開展調查研究工作,研究分析非稅管理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積極推動課題研究成果的運用,為完善非稅征管政策措施提供參考。按照績效創新年活動要求和年度工作計劃,2012年重點開展非稅收入對新增財力貢獻狀況研究、自備水源污水處理費征收管理、建筑渣土處置費征收管理、非稅收入直征試點和罰沒物資收入管理等專題調研。

17、完善非稅收入專項征管制度。研究擬定自備水源污水處理費征收管理、罰沒物資收入征收管理等專項征管制度,探索、研究加強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征收管理的機制和辦法,逐步完善非稅收入管理制度體系。

五、深入推進非稅收入管理信息化建設

18、增強信息系統功能。根據非稅收入征收管理政策、預算管理方式和會計核算辦法的調整,進一步完善非稅收入項目庫管理以及票據管理、會計核算、分成劃解和統計分析的系統功能,著力保障非稅收入管理信息系統網絡運行安全。啟用市級非稅收入在線查詢系統,促進各單位執收管理水平的提升。

19、推動區級信息系統建設。加強對區級財政部門的技術指導,加快市轄區非稅收入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步伐。2012年底前,已實施非稅收繳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的市轄六區要全面完成建設任務,并通過信息系統收繳非稅收入。

20、推動非稅系統上下貫通。積極做好非稅收入管理信息系統與財政一體化管理平臺系統的對接,并依托金財工程大平臺,以報表匯總、項目庫管理為突破口,逐步推進全市非稅收入管理信息系統上下貫通,實現各級財政之間以及同級財政、執收單位、銀行之間的信息共享。

六、切實加強局機關自身建設

21、加強學習培訓。完善定期集中學習制度,豐富學習內容,創新學習形式,鼓勵干部職工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業務與思想相結合、自學與培訓相結合,不斷提高學習效果。加強非稅征管業務培訓和工作交流,提升非稅干部的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

篇(5)

當前,預算外資金等非稅收入規模大、范圍廣、項目多,財政對非稅收入的依存度較高。自1998年以來,即墨市堅持以全面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為目標,緊緊圍繞綜合財政預算管理,從源頭入手,實行“票款分離”征收辦法,強化收費征管及監督,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第一,非稅收入征管改革得到深化。自2000年以來,對全市預算外資金等非稅收入的征收全面推行了“票款分離”制度,實行部門開票、銀行收款、財政統管的管理體制,收費指定專業銀行代收,有效地從源頭上堵塞了擅自設立收費項目或提高收費標準、截留隱瞞收入、坐支挪用等違法違紀現象的發生,維持了財政正常分配秩序。

第二,綜合財政預算管理力度加大。根據有關規定,將部門、單位依法收取的非稅收入統一納入財政專戶管理,建立了“部門單位征收,財政統一監管,政府審批使用”的管理體制,實行預算內外合并拼盤使用,大大提高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同時,按照定員定額原則,對部門、單位的支出進行分析測算,根據人員經費按實計,公務業務費分標準,購置修繕等專項資金視財力,大宗物品統采購的辦法,對單位支出實行預算內外捆綁使用。單位總支出確定后,先自預算外安排,不足部分自預算內補齊,對單位收入預算大于支出預算的,收支結余作為政府統籌資金,用于全市重點工程建設。在預算執行中,嚴格預算程序,強化預算管理,做到無預算不開支,有預算不超支,超預算不撥款。同時,按照“超收分成,節余留用,超支不補”的原則,在預算外資金收支計劃下達后,對年終收入超計劃的,超計劃部分市政府與單位按一定比例分成,充分調動征收單位的積極性。

第三,財政專戶管理進一步加強。在收入賬戶管理方面,取消了各單位的預算外資金等非稅收入過渡賬戶,由市財政統一在各專業銀行設立財政專戶,用于各項非稅收入收支統一核算和集中管理,收取的非稅收入通過銀行代收網點及時劃解財政專戶,嚴格“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有效地遏制了收入資金分散在各部門單位存款賬戶上而難以監管的現象。

在支出賬戶管理方面,根據部分部門單位銀行賬戶開設不規范、多頭開戶等情況,2002年即墨市成立會計核算中心,將71個收費單位納入會計核算中心,由單位分散核算改為統一核算。同時,加強了行政事業單位銀行賬戶管理,取消74個單位61個收入過渡戶,由財政部門將預算內和預算外資金直接撥付會計結算中心,其他資金一律不得存入該賬戶。通過上述做法,進一步規范了單位收支行為,促進了廉政建設。

第四,收費票據管理制度進一步健全。收費票據管理是預算外資金等非稅收入征管的源頭和基礎。為此,建立健全了嚴格的票據領用和繳銷制度,對各種票據嚴格實行“按月審驗,驗舊換新”制度,并視單位特點,嚴格控制發售數量。單位繳銷票據時,嚴格核對收費項目、收費標準、上繳財政情況等,如發現問題,停止供應票據,并按規定進行處理。同時,建立了票據有獎舉報制度,在廣播、電視、報紙上公告,宣傳票據有關政策,并設立舉報電話,對不按規定使用收費票據的,按規定嚴肅處理,達到了以票控管、以票控監的目的。

第五,財政性資金調控力度加大。將預算外資金等各項非稅收入全面納入政府調劑資金收支管理,對一般性預算外資金按年初各部門單位收入預算扣除正常支出后,統一集中統籌,增強了財政性資金宏觀調控能力。2000年~2005年,政府統籌資金累計近12000萬元,重點用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科技教育事業等重點項目支出,不僅提高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而且促進了地方各項事業發展。

第六,“收支兩條線”監管工作得到強化。一是建立收支稽查制度,由各部門抽調專業人才成立稽查科,專門負責對各部門單位預算外資金等非稅收入日常收支及落實“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情況進行不定期檢查和抽查,對預算外資金等非稅收入征繳、使用情況進行跟蹤處理和監控,及時發現問題,堵塞漏洞。二是實施專項檢查制度,自1998年以來,每年由市財政牽頭,市監察、審計、物價部門配合,對市直部門單位預算外資金等非稅收入落實“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組織專項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處理,嚴肅了財經法紀,有效地防止了“三亂”、濫支濫用資金、私設“小金庫”等違規問題的發生。

非稅收入征管中存在的問題

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即墨市預算外資金的非稅收入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特別是自1998年以來,即墨市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狠抓預算外資金的非稅收入“收支兩條線”落實工作,廣泛開展預算外資金的非稅收入清理檢查,規范收費、票據和賬戶管理,初步改變了預算外資金的非稅收入管理工作薄弱的局面,使即墨市預算外資金等非稅收入征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非稅收入涉及面廣、項目多,征收方式復雜等特點,在實施過程中仍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第一,界限模糊不清。目前,“收支兩條線”管理范圍包括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罰沒收入,沒有包括諸如國有資產經營收益等政府取得的其他非稅收入,預算外資金與行政事業收費、政府基金之間存在概念交叉問題,致使管理上存在一定漏洞。部分部門單位將非稅收入甚至收費項目,下放到所屬事業單位、企業或社會團體收取,形成了單位財務收支體外循環。少數部門單位未經批準將行政事業性收費轉為經營收費,逃避“收支兩條線”管理和監督。不僅造成政府分配秩序混亂,導致財政職能虛位,財政資金流失,還助長了“三亂”現象的滋生。

第二,非稅收入征管過于分散。目前,行政事業收費、政府性基金等非稅收入基本上由財政部門制定或參與制定,而非稅收入征收主體是各行政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執法主體過于分散,形成了多方征收、多家使用、多頭管理的格局。因此,在非稅收入征管過程中,部分征收主體因部門單位利益的驅動,收費行為不規范,亂收、亂罰等現象時有發生,嚴重破壞了非稅收入征管的嚴肅性。

第三,非稅收入征管存在不確定性因素。在編制綜合財政預算時,部分部門單位輕視預算外資金管理的非稅收入,收入填報不真實、少報、漏報,而對預算內資金很重視,出現了“重預算編制,輕收入管理”的傾向。同時,實施以零基預算為基礎的綜合財政預算后,個別部門單位支出范圍、標準都是統一的,非稅收入的多少與支出的預算安排已完全脫鉤,挫傷了少數部門單位非稅收入征管的積極性。加之非稅收入征收標準浮動幅度過大,少數人員擅自減、緩、免,收“人情費”,造成了財政性資金的大量流失。

第四,少數部門單位收費和票據管理混亂。主要表現在少數部門單位對收費和罰沒票據管理松懈,不按規定使用財政統一收費票據,有的開票收款長期不結賬,有轉讓、代開、串開、遺失票據等現象,有的罰沒款不用規定罰沒票據,直接坐支罰沒款。

第五,非稅收入的使用監管力度不夠。雖然政府對預算外資金等非稅收入實施了集中收支管理,并進行了資金統籌,但是大量資金依然是誰征誰用,部分部門單位經費開支比較浪費、數額較大,缺乏強有力的監督措施,從而降低了非稅收入使用效益,沒有真正發揮出緩解財政困難、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作用。

第六,中央、省對垂直管理部門預算外資金管理辦法存在較大漏洞。目前省以下工商、交警、技術監督等部門收取的預算外資金實行上交省財政專戶管理辦法。實踐證明這種辦法存在漏洞,形成上級部門管得著看不見、地方財政看得見管不著的局面,坐收坐支現象難以杜絕。

加強非稅收入征管的探討

通過對即墨市預算外資金等非稅收入征管改革實踐的調查研究,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促進非稅收入征管體制改革,建立健全非稅收入征管及監督制度。

第一,合理確定非稅收入范圍,納入“收支兩條線”管理。明確提出非稅收入新概念,合理界定非稅收入范圍,即將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罰款和罰沒收入、彩票公益金和發行費、以政府名義接收的各項捐贈收入、國有資產經營收益、國有企業稅后利潤、主管部門集中收入等統一界定為非稅收入。同時各項非稅收入必須嚴格依照財政部門規定全額上繳財政專戶和國庫,實施“收支兩條線”管理,并納入部門預算編制管理范圍,逐步將游離于財政監管以外的非稅收入納入財政專戶。

第二,加快法制建設,完善征管體系。對非稅收入的征管必須有法律、法規作為依據,為此應加強非稅收入征管的法制建設,逐步將非稅收入的征管納入法制化軌道。明確非稅收入的征管范圍、征管權限、票據管理、資金解繳、預算編制、監督檢查等內容,使非稅收入的征收與管理的每一個環節都處于嚴密監控之下。同時,進一步深化“票款分離”收繳,做好日常非稅收入收繳工作,逐步完善非稅收入征管體系。

第三,強化財政專戶管理,深入開展國庫集中收費制度。明確一級財政只能設立一個財政專戶,而取消現行的財政部門按資金的類別設立多種財政專戶狀況,逐步完善分級財政專戶管理制度,確保各項非稅收入按財政級別直接繳國庫或財政專戶。在“票款分離”和“收支兩條線”管理的基礎上,深化國庫管理制度改革,深入落實集中收費制度,將部分二級單位納入會計核算中心實行集中核算,建立財政國庫單一賬戶,通過財政資金核算中心結算,取消各部門單位開設的基本賬戶。在收入征解方面,通過銀行代收網點直接繳國庫或財政專戶。在資金使用方面,人員經費實行工資統一發放到個人;公用經費實行均衡撥付,從結算中心賬戶直接劃轉到商品供應商或勞動提供者的賬戶,業務費實行“收支掛鉤,比例撥付”;部分單位只從結算中心提取限額現金作為零星支出的備用金。

篇(6)

一、我國個人所得稅征管現狀分析

2009年,我國個人所得稅稅收收入達3949.35億元,占總稅收收入的6%,占全國財政收入的5.76%,占全國GDP的1.04%,可以看出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稅收收入水平任然處于較低水平。除了目前的分類所得稅制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之外,個人所得稅的稅收征管效率也不容樂觀。近年來,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稅收流失率常維持在50%以上的水平,說明個人所得稅的實際征收額與理論稅額有較大差距,個人所得稅的征管效率亟待提高。

二、我國個人所得稅稅收征管存在的問題

1.稅收征管法律的不健全,征收過程中出現“逆征收”的情況。目前我國個人所得稅主要實行源泉扣繳為主,自行申報為輔的申報制度。鼓勵年應稅所得額超過12萬的高收入者自行申報,但是由于稅務機關無法清楚掌握納稅人的具體收入情況,不確定納稅人是否申報,以及申報數額、項目是否屬實,因此對高收入者的征管效率低,往往造成高收入者的偷逃漏稅。而工資薪金階層往往實行源泉扣繳,不容易出現偷逃漏稅。因此,容易出現對高收入者不征稅,而稅負主要落在中低收入者身上,不僅沒起到縮小收入差距的作用,反而出現“逆征收”情況,加大收入的差距。

2.信息化管理不健全,缺乏統一的個人所得稅信息管理系統。當前各地區自己花費人力物力建立個人所得稅信息系統,而全國性的聯網仍然沒有建立起來。納稅人沒有統一的稅號,仍然是在哪里取得收入就在哪里申報。而對于那些自由職業者,如果納稅人不主動申報納稅,稅務機關也很難查證。另外,由于我國個人所得稅是由地方稅務局征收,各地很多都使用自行開發的征稅軟件,個人所得稅管理無法實現全國聯網,也沒法統一。稅務機關和其他相關部門,如海關、工商、銀行等缺乏信息交換與信息比對,也加大了稅務機關的征管難度。另外,電子報稅統一征收系統標準,數字不夠準確。

3.稅收征收部門工作人員業務能力低,隊伍龐大,征稅成本高。由于個人所得稅納稅人中包含大量個體工商戶,稅源分散,稅額較小,納稅意識淡薄,自行申報率低,給稅務機關帶來較大的工作量。而由于經費不足、交通通信設備差等原因,對很多個體工商戶的監管和征收還處在定額定率征收的低級階段,工作效率低。另外,稅收部門的工作人員隊伍龐大,而且大部分都并非是稅收、財政、會計、計算機等相關專業的人員,對稅收的征收和管理能力低,加大了稅收的征收成本。同時隊伍的龐大同樣帶來了巨大的辦公設備支出,也增加了征稅的成本。

4.征管質量不高,逃稅現象嚴重。由于個人所得稅納稅人眾多,稅源隱蔽分散,個人收入來源渠道多樣,稅務機關無法監控隱蔽性收入和灰色收入,加上社會整體的納稅意識還很淡薄,因而個人所得稅是我國征管難度最大、逃稅面最寬的稅種。目前還沒有完善的、可操作的個人收入申報法規和個人財產登記核算制度,加之流通中大量的收付交易以現金形式實現,在實踐中也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制約和保障,負有扣繳義務的單位或個人在向納稅人支付各種應稅所得時,還做不到完全嚴格的扣繳。

5.納稅宣傳不夠,納稅意識淡薄。由于長期以來我國的工資薪金階層的個人所得稅實行的是源泉扣繳,納稅人在領取所得時得到的是已經由所屬單位財務部門代扣代繳過個人所得稅的純收入,無需再自行繳納。年應稅所得在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也想法設法通過一系列方法和手段減免或逃避納稅義務。因此,納稅人對于個人所得稅的納稅意識非常淡薄,應當對其進行宣傳和稅收征納方面的教育,提高自覺納稅的意識。

三、我國個人所得稅稅收征管改革建議

1.建立一套嚴格完善的稅收征管法律制度,減少各種優惠減免措施,增強執法的剛性和嚴肅性。加快完善個人所得稅稅收法律和稅制改革,并進一步完善稅收征管法,加強對高收入者的監督和管理,鼓勵高收入者依法自主申報納稅,健全稅務服務,為納稅人節稅提供服務和幫助。減少各種優惠減免措施,避免高收入者利用優惠措施達到偷逃稅的目的。

2.盡快建立并完善個人所得稅信息化建設。(1)推行全國統一的納稅人識別號制度。可以由國家稅務總局統一制定個人稅號,如個人的身份證號,由稅務機關聯網管理。納稅人的各種收支、納稅情況、社會保險費等都與該稅號掛鉤。納稅人如不按時繳納稅款或偷逃稅的,一經查實,稅務機關可以依其情節嚴重程度修改其信用額度并計入其個人稅務檔案。(2)加強稅務信息化建設。推廣計算機在個人所得稅管理中的應用,開發全國統一的個人所得稅征收管理系統平臺。稅務部門應通過整合現有資源,加強內外協作,既要做好與國地稅內部的縱向聯網,也要做好與海關、工商、銀行等部門的橫向聯網,在切實加強計算機應用安全的基礎上真正做到信息共享。另外,應引進精通計算機的高素質人才,對現有干部進行培訓,從整體上提高稅務干部的信息化辦公能力,從而更好地控制住稅源,切實加強稅收征管力度。(3)開發統一軟件,建立自我納稅評估機制,提高納稅評估信息采集的質量。根據納稅評估工作的新要求,盡快統一研發全國性的納稅評估軟件系統。從而更合理地整合現有的“CTAIS”、“金稅工程”等系統,并自動選定評估對象、讀取數據、進行數據測算,促進整個納稅評估工作的規范化、程序化,有效地監控納稅人的經濟活動。同時,建立自我評估機制,主要實行自我管理,稅務機關僅進行簡單的監督和檢查。對從事金融、演藝等高收入職業的納稅人實行重點監督、重點征管。

3.建設一支高水平的稅收征管隊伍,提高征管人員業務水平,熟練掌握稅收政策法規,充實稽查力度,廣收案源信息。建設一支高水平的稅收征管隊伍,首先需要適當增加專業稅務人員,完善稅務機構設置。未來的稅收征管過程中,除了需要較高的專業素質外,征管人員也將通過數據庫系統掌握更多個人及其家庭收支等隱私情況,要求提高稅務人員的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

4.加大打擊偷逃個人所得稅的力度,建立個人稅收違法與查詢系統。在今后的稅收征管中應加大對偷逃稅的懲罰力度加快建立個人稅收違法和查詢系統。通過建立個人稅收違法和查詢系統,將個人所得稅納稅人的違法行為和處罰措施公布于眾,從而有效加大納稅人偷逃稅款的隱形成本。對個人偷稅行為,除進行罰款等以上相應的處罰外,甚至應計入個人的稅收檔案和誠信檔案。同時,應在全社會大力提倡誠信納稅,營造依法誠信納稅的氛圍,將是否誠信納稅確定為在選擇交易對象時的重要參考依據,從而規范納稅人的納稅行為。

參考文獻

[1]潘孝珍.我國個人所得稅的征管效率評價與改進[J].財政經濟研究.2011(2)

[2]周優.澳大利亞個人所得稅信息化管理的經驗及借鑒[J].涉外稅務.2009(1)

[3]劉曉鳳.“金磚四國”個人所得稅比較分析[J].涉外稅務.2009(10)

篇(7)

一、鄭州市積極探索涉外演出的稅收征管的途徑

涉外演出稅收管理是指一國根據收入來源地管轄權,對非居民來源于本國收入和所得行使征稅權,并進行相關稅收征收和管理的活動。根據國際稅收協定有關“藝術家和運動員”條款以及《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境外團體或個人在我國從事文藝及體育演出有關稅收問題的通知》的規定,外國和我國港澳臺地區的演員以團體名義來內地演出,應該繳納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但目前國內對于境外演出團體應繳納的外資企業所得稅的征管一直是一個盲點,每年導致大量稅款流失。對此,鄭州市積極探索涉外演出的稅收征管途徑。

1、建立長效機制,完善涉外演出的稅收征管制度

為維護國家稅收權益,進一步加強境外團體在鄭州市從事文藝及體育表演的稅收征收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細則、《國家稅務總局、文化部、國家體委關于來我國從事文藝演出及體育表演收入應嚴格依照稅法規定征稅的通知》(國稅發[1993]089號)以及《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境外團體或個人在我國從事文藝及體育演出有關稅收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4]106號)有關規定,鄭州市國稅局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結合鄭州市涉外演出稅收征管情況中存在的問題,制定了《鄭州市境外演出團體稅收征收管理辦法》,明確了征稅范圍、稅務登記方法、納稅義務確定、應稅收入計算、稅款征收方式,打破了管理瓶頸,建立了長效機制,理順了申報、扣繳及管理環節,明確了各級工作職責,建立起相互監督制約機制,規范了涉外演出的稅收征收管理。

2、強化稅源控管

鄭州市國稅局為嚴密征管,根據《鄭州市境外演出團體稅收征收管理辦法》,要求主管稅務部門對每個境外演出項目單獨建檔,進行納稅初始認定,及時審核其完稅情況,既為稅款申報或扣繳提供具體輔導,又為稅源的跟蹤管理提供線索,防止稅款流失。而且在市局質量管理考核辦法中,把涉外演出稅收征管作為重大加分項目,考核機制的引導效應確保了我市的涉外演出稅收征管工作快速打開局面。

3、健全組織機構體系

為了加強對全市涉外演出稅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領導,切實把工作落到實處,鄭州市國稅局成立了涉外演出稅收管理組,明確了人員及職責,定期召開小組會議進行交流,從業務指導、人員配備、組織協調等各方面確保了非居民管理工作順利開展。

4、加強溝通,信息共享

在同地稅共享信息基礎上,積極同鄭州市商務、外匯管理、文化、教育部門建立溝通聯系,獲取各類外部信息,發現薄弱環節、以上信息的取得,使得鄭州市國稅局及時了解到涉外演出活動的計劃安排,及時了解掌握、及時監控涉外演出、外籍演員、國外演出團體的基本情況,采取措施積極主動管住稅源。既提高了管理針對性,也消除了管理中的盲點。

5、加強稅收宣傳與輔導

一是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專題宣傳培訓,著力提高管理人員素質。首先組織業務骨干參加了由國家稅務總局協定處領導主講的國際稅收協定講座;其次根據涉外演出稅收管理專業性強、政策涉及面廣的特點,在各基層局組織了多次由稅務業務骨干和企業專業人員參加的國際稅收基礎知識培訓。2005年至2007年共印發各種書面宣傳材料10000余份,結合實際案例詳細講解了涉外演出及稅收協定等涉稅管理專業知識,內容涉及稅收政策、工作特點、業務流程等各個方面;第三,市國稅局的網站專設國際稅收專欄,開展涉外演出政策及相關的稅收法規網上查詢,網上答疑,政策討論,以提高境外演出團體的稅收遵從度。第四,抓住有利時機,聯系辦公室及新聞單位,在各大媒體相繼發表幾十篇新聞報道。其中《演唱會散場,50萬元稅款誰來“扛”》在中國稅務報頭版頭條發表,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擴大了我局國際稅收工作的影響力,推動了涉外演出稅收工作的開展。

6、加強情報收集與分析工作

加強情報收集與分析工作。利用外部資源,收集整理相關信息,為稅收執法提供參考資料。如:通過國際權威收入調查機構,獲取香港、臺灣等演員、藝術家在其原居住國演出的收入水平,系統分析后掌握了不同級別演員的平均收入水平,及其在我國演出的收入浮動比例,為外籍演員收入核定、納稅評估、稅務約談工作提供了有價值的參照數值。加強情報核查與提供工作。一方面認真采集、制作稅收情報提供給協定國,防止非居民避稅,以提高其稅收遵從度;另一方面深入及時核查協定國提供的稅收情報,充分利用、深入挖掘,嚴密非居民稅收管理。2005至2007年,鄭州市國稅局向美國、日本、韓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提供129份自動情報,稅款1502萬元RMB,付匯金額26508萬元RMB。

二、涉外演出的稅收征管中存在的問題

鄭州市涉外演出的稅收征管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五個方面。

第一,稅收征管難度大。技術、人才、勞務及經貿活動,來鄭的外籍演員、國外演出團體也逐漸增多,這些非居民人員一般具有高素質、高收入、知名度較高、國際影響大、停留時間短、流動性大等特點,這使得涉外演出的稅收征管也呈現出管理事項繁雜、稅源分散、發生時間不確定、稅收易流失等特點。這些特點加大了涉外演出的稅收征管難度。由于外籍演員、國外演出團體在鄭州從事文化交流活動的信息資料難以收集、納稅證據難以獲得,征稅與否很難界定,因此無法實施有效的管理。

第二,相關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機制。由于來鄭演出的外籍演員、國外演出團體不需要辦理稅務登記,也不需要使用稅務監制的發票,這增大了稅務機關及時掌握他們在華的相關業務信息的難度。再加上國內相關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機制和聯動機制,這也使得稅務機關對于外籍演員、國外演出團體的演出時間、演出人數、演出費的支付等涉稅信息無法及時獲取。

第三,中方接待單位、外籍演員、國外演出團體對來華演出的非居民納稅義務和代扣代繳義務缺乏了解。由于我國對外開放、對外經濟交流是逐步進行的,加之關于涉外演出的稅收政策宣傳力度不夠,內容缺乏針對性,這使得中方接待單位對外籍演員、國外演出團體只知道繳納個人所得稅的義務,而對在華演出的外籍演員、國外演出團體要繳納企業所得稅的義務缺乏了解,這會導致中方接待單位在與外籍演員、國外演出團體的交流中處于不利地位。這樣,國內企業由于缺乏了解,使得國家稅款流失,同時也使自己在經濟上受到了損失。

第四,涉外演出的稅收征管手段單一,涉外演出的稅收征管沒有充分發揮現行國際稅收協調與合作的作用,沒有綜合、有效地利用稅收情報交流、合作和反避稅的國際稅收管理手段。一是稅收情報交換程序繁瑣,時間跨度較長,不適應外籍演員及演出團體頻繁流動和演出時間短等特點。二是稅收情報交換對象僅限于稅收協定締約國及稅收協定適用稅種。三是稅收情報交換技術手段尚需完善。四是稅收情報交換方式有限,實踐中真正應用并取得實效的是專項情報交換和自動情報交換,行業范圍情報交換和同期稅務檢查等方式尚未付諸實踐。五是避免雙重征稅協定的爭端解決機制僅限于雙方稅務主管當局通過相互協商程序進行磋商,爭端的解決取決于雙方對具體問題的理解以及解決問題的誠意,缺乏外部約束力。這使得在涉外演出的稅收征管過程中,征納雙方信息不對稱,外籍演員、國外演出團體對于自身的涉稅信息掌握著比較完備的關鍵信息,處于信息優勢,稅務機關則處于相對的信息劣勢。

第五,從事涉外演出稅收征管的外語人才及從事國際稅收專業和經歷的人才缺乏,難以保證涉外演出稅收管理工作及非居民稅收管理的人力資源需求。

三、提高涉外演出稅收管理的可行性措施

第一,完善涉外演出稅收管理的稅收法律政策。針對管理所存在的問題,一方面國家應站在維護發展中國家權益的角度,對原有的國際規則進行重新修訂,適當調整稅收協定中的有關涉外演出稅收管理內容,使稅收協定能夠兼顧發展中國家利益,能夠更加科學、簡化、明確,更有利于推動文化交流和人才往來。另一方面,國內稅制應當根據經濟的發展進行適時改革、修訂,制定易于理解、便于遵從的操作性強的稅收政策體系,剔除一些較難取證、較難把握的條款,使操作簡單化,并保持適當透明度。

第二,充分發揮國際稅收合作與協調的效用。應拓展國際稅收信息交換與信息共享,充分利用世界貿易組織和稅收協定網絡,定期與締約國互相提供及核實稅收情報,防止非居民利用稅收協定漏洞或征管手段滯后規避稅收,防止外籍演員、國外演出團體進行國際避稅。同時,開展反濫用協定調查,與部分國家換函或談判,堵塞征管漏洞。

第三,實行外籍演員、國外演出團體備案制,并對這些備案資料進行及時更新。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境外團體或個人在我國從事文藝及體育演出有關稅收問題的通知》的規定,中方接待單位應在對外簽訂演出或表演合同后的7日內,將合同或協議等資料報送主管稅務機關或各有關演出、表演活動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幫助其事前控制稅務風險,鼓勵其自我規范,降低稅收遵從和稅收征管成本,有效控制納稅不遵從行為的發生。

第四,加強專業化涉外演出稅收管理的隊伍建設。在基層稅務機關配備從事涉外演出稅收征管的外語人才及從事國際稅收專業和經歷的人才,研究納稅人需求,建立新的合作型稅法遵從模式,建立友好的征納信任合作關系,提供專業化、精細化管理和服務,保護納稅人合法權利。

第五,稅務機關與公安、工商、海關、銀行、物價、文化等部門聯網建立覆蓋廣闊的全方位、多層次的稅收監控網絡。通過加強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換和溝通配合,完善社會協稅護稅網絡,加快稅收信息化和網絡化建設以實現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開展經常性的稅收執法交流與溝通,為稅務機關及時了解掌握監控涉外演出、采取措施積極主動管住稅源,有效堵塞管理方面的漏洞提供有效的保障。

第六,加強對外籍演員、國外演出團體的稅收政策宣傳力度,提高宣傳內容的針對性。稅務機關應通過加強稅收宣傳與輔導,鼓勵外籍演員、國外演出團體在法定申報限期內離境前,主動向市地稅局納稅申報,離境清稅,并應發放英文宣傳資料、在市地稅局網站提供英文版稅收法規,提高涉外演出的納稅遵從度。

【參考文獻】

[1] 姚嘉民:優化為納稅人服務的若干問題[J].稅務研究,2002(5).

[2] 郭烈民:提高我國稅收征管效率的思考[J].稅務研究,1999(8).

篇(8)

1.明確三大目標。即:財稅收支總量目標、財政支出結構目標、財稅運行質量目標。要克服一切困難,千方百計完成財政收支預算和地稅收入計劃,確保財政收支平衡;調整財政支出結構,逐步提高用于民生保障和產業發展支出在財政支出中的比重,降低行政成本性支出比重;強化“地方財政收入”概念,在提高地方財政收入中稅收收入比重的前提下,提高財政總收入中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不斷增強地方可用財力;同時要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增強科學發展理念,做到債務可控,切實防范財政風險,確保財政穩健運行。

2.突出三大重點。一是在“收”字上出實招,拓寬三個渠道。把依法治稅與幫扶企業統一起來,在依法治稅的前提下用足用好各項稅收優惠政策,既發揮稅收政策資源的最大效應,又做深做細征管工作,堵塞征管漏洞,做到應收盡收;拓寬理財領域,強化非稅管理,推進社保費“五費合征”。加強與國稅、罰沒收入執罰單位的協作配合,齊心協力抓收入。二是在“管”字上下功夫,做到“三個子”管理。所有政府性收入實行財政統籌管理,實行一個“籠子”管理收入;深化部門預算改革,以一本預算綜合、完整反映一個“盤子”總預算;推進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為標志的國庫支付制度,實行一個“口子”管支出。三是在“用”字上嚴把關,處理好必用與可用、多用與少用、急用與緩用、有效使用與監管的四個關系。

3.創新“三個機制”。一是創新財源培植機制。充分利用新一輪省對市縣財政體制獎補機制特別是營業稅獎勵政策的導向作用,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優化財政收入結構。進一步豐富財政支持經濟增長的手段,綜合運用財政補助、貼息、獎勵、政府采購等手段支持經濟增長,實施引導社會資金加大投資的財政支持措施,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突出支持港區開發建設、工業產業轉型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自主創新、節能減排,努力形成多點支撐、多極增長的財稅增收格局。二是創新財政籌融資機制。處理好擴大內需與防范風險的關系,一方面要發揮積極財政政策的作用,增加政府公共投資,擴大投資和消費需求;同時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謀劃,分輕重緩急科學安排財政投資項目。狠抓土地出讓收支計劃管理,增強國司擔保能力,穩妥調度財政資金,加強財政資金增值運作,積極盤活存量資產。積極做好與上級項目對接工作,努力爭取上級財政支持。三是創新財稅協調機制。多爭取社會各界對財稅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優化工作環境和辦公環境;圍繞強化稅收征管、推進財稅改革,加強部門的協調配合,形成綜合協稅、護稅體系;積極培育財稅文化,按照“依法治稅、為民理財、務實創新、廉潔高效”的思路,牢固樹立政治、經濟、法治、創新、服務、風險“六種意識”,念好“實、穩、優”三字訣,正確看待津補貼規范后個人薪酬待遇問題,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建立健全干部隊伍管理長效機制。

三、迎難而上、奮發有為,圓滿完成2009年各項工作任務

(一)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主題,提高財稅科學發展水平。按照“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目標要求,扎實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一是著力提高思想認識。采取個人自學、集中培訓、網上輔導、專題講座、集體研討等多種形式開展學習培訓,切實解決好干部思想觀念上不利于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尤其要使干部樹立起“越是困難形勢,越要科學發展”的理念,摒棄面對困難相互推諉、無所作為、無所事事的精神狀態,增強推進科學發展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二是著力增強實踐能力。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結合年度工作任務落實,組織開展“實踐科學發展觀,推進財稅大發展”主題實踐活動,以蹲點調研、課題調研、座談會等形式,走進基層,服務群眾、深入調研,千方百計為稅收增收出謀劃策。三是著力強化整改落實。針對社會各界反饋來的意見、建議,認真組織梳理,分類研究制定整改措施,落實整改責任,并建立健全長效機制,讓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服務民生進入制度化流程,成為工作的常態,形成一種氛圍。四是著力取得工作實效。緊密結合當前工作實際,把學習實踐活動的成效體現到克難攻堅上來,體現到解決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要求的思想觀念、思路方法和體制機制上來,用推動業務工作的實際成果來衡量和檢驗學習實踐活動的成效,切實做到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兩提高,促進財稅事業更好地走上科學發展軌道。

(二)以組織收入為中心,確保收入任務的完成。面對嚴峻的收入形勢,我們必須按照抓緊、抓早、抓實的要求,出實招、增實效,堅持“任務到分局,責任到片區、獎罰到個人”的原則,全力完成增長6%的目標任務。一是科學指導組織收入。按照“法治、務實、有為”的要求,全面開展稅源分析、稅收預測預警分析、稅收管理風險分析和政策效應分析,強化重點稅源地區、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分析,強化稅收征管的薄弱環節,堅決堵塞征管漏洞,始終牢牢把握組織收入的主動權。二是強化主體稅種管理。加強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工程的營業稅征管,強化對農村建房、房屋租賃、資產轉讓、餐飲住宿、休閑健身等行業的稅收征管,探索無證房產處置的有效方法,推廣應用《稅友20*》不動產建筑業稅收項目管理軟件。認真做好企業所得稅征管范圍調整、匯算清繳工作,加強非居民企業、匯總納稅企業所得稅征管。加強對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管理和年所得12萬元以上自行申報工作,依托信息化手段推進企事業單位、行政機關、社會團體等單位的全員全額扣繳明細申報。三是優化地方稅費管理。加強信息比對和委托代征工作,著力加強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征管。認真抓好外資企業房產稅征管,全面掌握城鎮土地使用稅和房產稅稅源信息。落實好車船稅交警部門代收代繳工作。落實房地產交易一體化稅收征收管理。加強政府非稅收入計劃和征繳管理,強化罰沒收入管理,拓寬政府非稅收入范圍和征收渠道。四是夯實稅收征管基礎。進一步完善現有征管模式,建立健全定期稅源管理分析例會制度,完善信息比對、納稅評估和預警指標體系,組織年度稅源結算,加強案頭分析,密切管查協作,推行稅源績效管理,夯實稅務登記、發票管理、申報征收等稅源基礎工作。落實個體工商戶定期定額征管辦法,強化個體稅收征管。五是扎實推進“五費合征”。全面落實“五費合征”實施意見和試行辦法。認真貫徹省政府關于調整用人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比例政策。完善和規范繳費登記、申報、繳納、評估、檢查及費源管理等征管流程,不斷規范社會保險費征管。六是繼續優化納稅服務。把規范管理與優化服務統一起來,更加重視稅收征管的公正性、優惠政策落實的公平性和管理服務的人性化。加強稅費政策宣傳,有效整合“財稅百曉”服務、面對面和電話咨詢服務、短信服務等多種服務資源,構建大服務體系。深入開展以“十百千萬送服務”為主要載體的企業減負“春雨”專項行動,讓企業切切實實感受到溫暖。

(三)以勤儉節約為途徑,確保財政收支平衡。牢固樹立過“緊日子、苦日子”的意識,厲行節約,勤儉辦一切事業,進一步壓縮一般性財政支出,把財政資源更多地用于提供公共服務、保障民生的各項支出,保障重點支出需要。2009年機關公用經費按預算數核減5%,接待、會議、車輛運行經費“零”增長,出國經費比上年壓縮20%;壓縮項目經費,按照工作任務和實際情況實行零基預算,公務用車購置凍結一年,核減、壓縮的預算經費用于民生等重點支出。嚴格控制預算調整行為,除特殊事項外,執行中原則上不進行預算追加。加強財政專項資金的整合,切實解決財政專項資金管理分散和使用效益不高等突出問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收入等統籌財力的安排,重點保證續建項目,新增項目從嚴控制在民生工程、農村基礎設施、鐵路公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國家擴大內需十大措施范圍內。

(四)以保穩促調為根基,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把保增長作為財稅工作的首要任務。一是幫減負,促發展。“民生為本,企業為基”,在當前形勢下,保企業就是保經濟、保就業、保民生、保稅收。深入開展企業減負“春雨”專項行動,認真抓好社保費減征一個月、工業企業分離發展服務業、高新技術企業優惠政策和研發費加計扣除政策落實等幫扶工作,加強稅企溝通,優化納稅服務;認真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取消和暫停征收部分行政性收費項目,減輕企業負擔,幫扶企業盡快度過難關。二是拓市場,保增長。抓住沿海產業帶建設啟動,構建“一軸一灣四片四區”格局等發展機遇,綜合運用財政獎補、貼息、稅收優惠等財稅政策措施,鼓勵和引導一批新興產業在*落戶發展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統籌安排好財力,加大籌融資力度,財政基本建設投資重點支持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等方面。三是抓轉型、促提升。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推進工業企業主輔分離發展服務業,促進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發展,實現二、三產業聯動發展。使用好2000萬元高新技術發展專項資金,充分發揮新企業所得稅法“產業優惠”導向作用,支持“標準化戰略”實施,為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落實好市級銀行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業績考評獎勵辦法,完善小企業貸款和擔保機構的風險補償辦法,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四是扶“三農”,擴內需。繼續加大“三農”投入,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健全財政支農資金穩定增長機制,增加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投入,提高公共財政用于農村的總量和比重。繼續推動整合相關支農政策和資金,完善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加強農業綜合開發,著力支持現代農業發展、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民創業,實施家電下鄉補助,促進農村經濟繁榮,擴大農村消費市場。

篇(9)

這次全市財稅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貫徹落實全省財稅工作會議精神,著眼于壯大財政實力、切實改善民生,客觀分析財稅工作形勢,明確財源建設著力方向,落實財源建設政策措施,確保超額完成全年收入任務。前段時間,省政府召開全省財稅工作會議,專題研究推進公共財政建設、解決民生問題的財稅措施,各級各部門要認真抓好貫徹落實。剛才,長林同志就貫徹全省財稅工作會議精神和實施財源建設獎勵政策作了說明,國稅、地稅就加強稅收征管、超額完成全年稅收任務作了很好的表態發言,我都贊同。下面,就全面加強財源建設,我講幾點意見。

一、客觀分析我市財源建設面臨的形勢

總體上看,我市財稅工作取得重大成效。各級各部門特別是財稅部門圍繞推進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群策群力,扎實工作,付出了艱辛努力,推動了全市財政收入增長和財稅質量的提高。也要清醒看到,我市財政實力、財源后勁、調節能力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相比還有差距,財政支出壓力較大,財源建設仍然還有很大潛力。

成效主要體現三個方面:第一,財政收入實現持續穩定增長。2006年,全市完成一般預算收入××億元,比2005年增收××億元,增長×××,完成年初預算的×××。今年1-9月份,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16億元,同比增長×××,全年超過預期目標大有希望。第二,財源建設取得顯著成效。通過壯大支柱產業,不斷培植新的增長點和稅源,地稅型產業和骨干稅源不斷壯大。第三產業對財政貢獻逐步提高,今年上半年貢獻率達×××。濟鋼、將軍等一批重點企業成為稅源的中流砥柱,對全市財政收入起到強勁拉動作用。縣域稅收占全市稅收半壁江山,章丘、歷下、歷城、市中等縣(市)區稅收收入超過5億,增幅均超過×××,歷下今年有望超過12億。第三,稅源結構更趨合理。2006年,金融、房地產、鋼鐵、煙草工業和機械五大行業交稅占全市重點納稅人的×××,成為地方稅收主要來源。上半年,房地產、鋼鐵、機械、貿易服務和交通運輸業增幅較大,均超過×××,初步形成結構調整與財源建設協調互動的良好格局。營業稅、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對地方財政支撐作用逐步增強,2006年分別占整個稅收的×××、×××、××0×××,今年上半年又有快速增長,反映出我市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和綜合效益。這些成績,是在市委堅強領導下,全市財稅系統廣大工作者和各級各類企業共同努力的結晶。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納稅人,向全市財稅系統廣大工作者,表示衷心感謝!

差距和潛力主要有:一是財政實力還需增強。我市財政收入在副省級城市中居第12位,增幅第9位;省內與青島差距逐步拉大,增速低于全省平均×××個百分點,居第16位。這遠遠不能滿足我們解決民生問題、推進和諧發展的公共財政建設的需要。二是稅收比重有待提高。2006年,稅收占財政收入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同青島(×××)、萊蕪(×××)等市相比差距較大,低于國內許多省會城市×××左右的比重。三是稅源過于集中。主要集中在一些納稅大戶,中小企業、民營經濟實力對地方財政支撐力較弱,市屬企業財政貢獻小于中央和省級企業;許多建成的工業項目尚未形成新的稅收增長點,第三產業一些優勢行業稅收貢獻潛力沒有充分發揮。這種過于集中的稅源結構,特別是過分依賴資源型行業,遇到宏觀形勢和市場供需變化,將會引起我市財政收入大幅波動,不利于財政收入的穩定增長。四是財源建設仍不平衡。部分縣(市)區經濟基礎差、收入總量低,非稅收入比重大,可用財力相對不足,保平衡壓力依然很大。這些問題,反映出我們在財源建設上的不足和差距,也反映出財源建設的潛力和壓力。我們要正視困難和差距,變壓力為動力,迎難而上,勇于挖潛,廣植財源,推進全市財稅工作又好又快發展。

二、進一步明確財源建設的著力方向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各級財稅部門要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公共財政建設的要求,加強財源建設,優化收入結構,依法科學征管,著力改善和保障民生,把財政增長建立在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基礎上,不斷提高財政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圍繞這個目標,重點做好以下四個方面工作:

(一)繁榮發展第三產業。把現代服務業放在事關結構升級全局的重要位置,全面提升金融、物流、會展、中介等生產業,突出發展軟件、文化、教育培訓等知識型服務業,大力發展旅游、商貿、社區服務等生活業,顯著提高服務業在經濟總量、地方稅收中的比重。需要指出的是,當前我市金融業無論從增長率還是對地方稅收貢獻率,都表現出強勁勢頭。金融業對基礎設施和環境依賴小、產出大,聚集財富迅速,對經濟社會發展影響極大、外部性極強,做好金融業發展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二)提高工業經濟效益。以優化產業結構和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為重點,以提高企業盈利能力為取向,加快提升工業發展水平。轉變工業經濟增長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改變“高能耗、高污染、資源性”增長模式,依靠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提高產品附加值,創造自主品牌,形成名牌效應,實現規模實力、質量效益、產業集中度和創新能力四個明顯提高。大力發展園區經濟,顯著提升園區承載力,培育高聚集度產業區,以骨干企業和名牌產品為龍頭,延長產業鏈,提高產業互補和協作能力,形成一批有影響力的知名企業和特色產業基地。加快國有企業改革步伐,健全法人治理結構,改變企業管理方式,促進企業集約化經營,提高企業核心競爭能力,增強盈利能力。

(三)培植中小企業發展。在繼續發展、鞏固、壯大骨干財源的同時,努力創造條件,大力發展民營經濟,促進中小企業快速穩定發展,培植后續財源,形成多元化財源結構,分散財政風險,增加財政收入的穩定性。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運用財政貼息等手段,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提高中小企業的融資能力和空間。對大企業和中小企業實行公平待遇,通過招標或其他方式使中小企業平等獲得各類政府性資金支持。幫助中小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高中小企業管理經營水平,鼓勵引導中小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開拓外部廣闊市場。

(四)大力發展縣域經濟。促進縣域之間均衡發展,縮小縣域發展差距是財源建設的重要著力點。要在投資、金融、財稅、外經外貿、技術開發和利用等方面給貧困縣區適度的政策傾斜,營造縣區的良好發展環境,激發縣區后發優勢。通過做扎實的工作,積極創造條件,利用好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若干優惠政策,更多爭取上級資金支持,加大對困難縣區財政轉移支付和重點幫扶力度,充分發揮財政“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增強縣域經濟造血功能,提升縣域經濟規模、質量和創新能力,不斷把縣域財政做大做強。(

三、完善和落實財源建設的激勵政策

會上印發了我市加強財源建設意見以及財政局出臺的實施細則,長林同志也作了說明。會前財稅部門做了大量細致扎實的研究論證,會后各級各部門都要認真抓好政策的貫徹落實。總的來說,這次出臺的政策主要有三個特點:

第一,導向明確。《意見》圍繞保障科學和諧發展的主線,突出三個導向:一是鼓勵轉變發展方式。重點鼓勵自主創新、節能減排、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引導企業和社會資金更多的用于科技創新,支持循環經濟和重大節能技術開發,加大對重點污染源的防治力度,支持環保產業發展。二是鼓勵經濟結構調整。按照國家宏觀調控方向和產業政策,重點支持高新技術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總部經濟等發展,加快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三是鼓勵財源質量提升。針對縣域財源建設、稅收收入比重提高、財源貢獻大戶、財政困難縣區收入增長等方面的政策,都是為加快提升我市財稅結構和質量,而采取的有效措施。這個導向,就是財源建設的方向,也是各級各部門以及企業發展的重要著力方向。

第二,力度加大。在目前財政支出壓力過大的情況下,市委、市政府一次性拿出800×××萬元專門設立財源建設扶持資金,而且每年都列入預算安排,這在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財源建設的高度重視。特別是對金融業的獎勵,一次性補助×××萬元—200×××萬元,這個力度也是很大的。按照各財源單位對財政收入的貢獻份額和動態增幅,相應調整扶持獎勵幅度和分類補助標準,獎勵幅度從2倍到10倍,也是前所未有的。

第三,保障扎實。為確保政策落到實處,《意見》從組織實施、實施細則、覆蓋范圍、資金來源都作了扎實而有操作性的要求。要求成立市財源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縣(市)區、各部門、綜合治稅部門責任,對支持政策作了詳細分解,對獎勵條件、標準、幅度作了明確規定,獎勵面涵蓋縣區、部門、企業、企業法人代表;特別要求縣(市)區要把專項扶持資金納入預算,體現出對財源建設的高度重視。各級各部門要把握好機遇,用足用好支持政策,充分發揮財政杠桿作用,加快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四、加強征管,依法治稅

財稅部門要加強科學化、精細化、規范化管理,嚴格依法治稅,加強稅收征管,做到應收盡收,力爭全面反映經濟發展成果。

(一)依法加強稅收征管。要立足增收,分解任務,落實責任,切實做好收入組織工作。加大稅收征管力度,在抓好大企業、大集團等骨干稅源的同時,加強對中小企業和零星分散稅源控管力度;嚴格稅收執法,嚴肅征管紀律,強化稅務稽查,加大對涉稅違法行為打擊力度,嚴厲打擊偷、逃、騙稅行為;在抓好內資企業稅源控管同時,加大對外資企業稅收征管,對優惠政策到期的企業及時恢復征稅。大力推行稅收執法責任制,抓好征管責任區和稅收管理員制度落實,強化稅源管理,完善稅源動態控管體系,防治稅源流失;完善稅務稽查工作機制,改進稅收征管手段,發揮財稅信息化功能,通過強化納稅評估,提高征管控制能力。深化綜合治稅成果,完善協稅配合制度,加大區片管理力度,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稅源和零散稅收征管。要區別不同對象,有針對性地采取征管措施,切實加強對建筑業、房地產業、交通運輸業、餐飲娛樂業等有潛力行業和個人所得稅的稅收管理。

篇(10)

柞水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國家級貧困縣,也是一個國家財政補貼縣。近幾年,我縣在經濟建設中,緊緊圍繞現代醫藥、礦產冶金、生態旅游三大主導產業加快發展,財政收入出現了高幅增長態勢,政府非稅收入在地方財政收入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并且對公共財政體系建設的作用日益突現。但是,由于管理機制不完善,加之部門利益的誘惑,全縣非稅收入管理工作也出現了許多問題。一是思想認識不統一。一些單位甚至是領導同志,把黨和國家賦予的行政執收職能,當作本部門的特殊權力,把收取的非稅收入視為單位自有資金,私設“小金庫”;有的部門把加強非稅收入管理與“三亂”現象聯系在一起,認為加強非稅收入管理難免引發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現象;也有的領導不著眼長遠,不求自我發展,認為政府非稅收入“毛多肉少”,深化改革會影響財政轉移支付結算,得不償失。二是征管機制不健全。我縣政府非稅收入有七大類、200多個項目,這些項目主要分布在農業、工商、財政、文化、教育、交通、政法、人事、勞動等部門,并且是以執收單位自行征收為主。這種多方征收、多頭管理的格局,肢解了財政管理職能,分散了非稅收入征管力量,增加了非稅收入管理成本,不僅造成了“收費養人”局面,同時,給單位和個人帶來了極大的不便,每辦成一件事情,都要在涉及的部門“過關交費”,群眾對此意見很大。三是管理方式不完善。由于國家還沒有出臺一部系統性的非稅收入征收管理法律和較為科學實用的非稅收入收繳管理軟件,所以,我們財政機關對非稅收入管理的強制性不夠,對超標準、超范圍和隨意減收、免收非稅收入的問題查處不嚴,因此征收非稅收入的隨意性較大,出現了該收的不收,不該收的亂收的現象。

面對上述問題,縣政府緊緊抓住省上推行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改革試點的工作機遇,于2007年12月份成立了以常務副縣長為組長的改革領導小組,召開了非稅收入管理改革動員大會,制定下發了非稅收入管理改革實施方案。方案從轉變政府職能、實行財政直收、建立智能化征繳系統三個方面明確了改革的指導思想和任務,確立了堅持公開透明、堅持科學規范、堅持積極穩妥三項基本原則,并按照“部門執法、大廳開票、銀行收款、財政統管”的改革模式,選定了公安局、國土局、勞人局等15個部門為首批試點單位。

經過一年來的改革實踐,我縣取得了四個方面的成效。

1.確立了一個模式。即:確立以財政直收為主、委托部門征收為輔的“部門執法、大廳開票、銀行收款、財政統管”的征管模式后,明確主管部門的工作責任,建立相互制衡執法體系,較好地防范了非稅收入征管的隨意性和資金的體外循環。

2.構建了兩個體系。即:在財政、銀行、單位之間構建非稅收入收繳軟件體系和財務報表管理軟件體系,既降低收入征管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又便于廣大干部群眾查詢非稅收入的管理政策、資金收繳和計劃執行情況。

3.實現了三個創新。一是通過管理政策的宣傳,使全縣上下進一步了解非稅收入的概念和資金的屬性,形成共識,創新管理理念,加速了非稅收入“三權”的歸位;二是四個非稅收入《管理辦法》的出臺,成為有史以來較為全面、較為規范、較為時尚的新制度體系,標志著我縣非稅收入管理工作正在向法制化軌道邁進;三是非稅收入管理機構的改革創新,明確了工作職責,提高了執法地位。

4.發揮了四大作用。一是有利于發揮政府的統籌作用,增強調控能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財力保障。二是有利于發揮財政的資源配置職能作用,加快公共財政體系建設步伐。我縣實施非稅收入管理改革,使非稅收入計劃與財政綜合預算得到有機結合,規范政府與執收單位之間的分配關系,增強預算約束力和執行力,縮小了有執收權限單位與沒有執收權限單位之間的利益差距,克服了過去那種用收費資金來養人、發獎金、發福利的不合理現象,為推行部門預算和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奠定了基礎。三是有利于發揮信息資源作用,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我縣實行財政直收大廳管理模式,財政、銀行部門在同一信息平臺、同一辦公地點操作開票和收繳業務,簡化了繳款義務人辦事程序和路程,受到了群眾的好評;同時減少網絡設備投資和辦公經費100多萬元,精減財政票據26種,杜絕執收人員亂用票據、混開票據的行為。四是有利于發揮社會監督作用,預防腐敗現象。我縣通過清理收費項目、取消收入過渡賬戶、開展重點收入稽查、公示執收人員和收入運行情況,從源頭上預防了非稅收入征管中的腐敗問題,有效地遏止了“三亂”行為,加快了“陽光政務”的建設步伐。

二、管理改革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從目前的運行情況看,我縣改革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四個方面:一是隨著財政保障機制的逐步完善,執收單位存在著執法不到位的現象,由過去那種“用收費養人”極端主義,向現在的“養人不收費”享樂主義轉換,出現了該收不收的行政不作為問題;二是有些單位存在著該收的不收、不該收的亂收,該取消的不取消、已經取消了的還在收的問題,嚴重地影響了政府形象;三是財政部門和代收銀行使用的收繳網絡、財務和報表系統,需要雙方盡快完善;四是財政、銀行、執收單位的管理人員的業務技能還要進一步提高。

三、深化和完善我縣管理改革的思路與對策

根據財政部和省政府下發的推進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改革指導意見,結合我縣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改革試點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國務院的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為契機,緊緊圍繞“深化改革促發展、完善機制保增收、規范管理上水平、優化服務樹形象”的基本思路,按照“完善、擴面、鞏固、提高”,做好政府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工作,促進財政收入快速增長。具體講,完善就是進一步開發系統功能和健全相關配套制度,著力財政、銀行系統軟件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擴面就是將非稅收入管理改革延伸到沒有實施的單位和鄉鎮,力爭縣、鄉改革工作覆蓋率達到100%;鞏固就是通過對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政策法規的宣傳,營造氛圍,保持我縣管理改革的良好勢頭;提高就是學習財政法規和外地先進經驗,增強對非稅收入管理政策的執行力度,努力做到應該收的盡收、不該收的堅決不收,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樹立政府非稅收入管理部門新形象。

(一)科學編制政府非稅收入計劃,增強部門預算的約束力。要按照“初次分配注重實效、再次分配注重公平”的財政資金管理原則,認真研究社會經濟發展形勢,并根據各執收部門的職能任務和收入項目,參照前幾年的收入實績,精心測算的政府非稅收入來源,從嚴核定預算支出標準體系,把該收的非稅收入打實打足,該安排的事業費支出也要按政策預算到位,力求把單位的財務收支控制在部門預算之中,增強部門收支計劃的指導作用和財政預算的約束力,確保單位實現財務收支平衡。

(二)完善收入征管措施,優化管理系統功能。對委托單位現場收取的收入,由大廳開具“匯總繳款書”繳入代收銀行(不再由執收單位填制手工繳款書),納入政府非稅收入收繳系統管理;對各單位領用的票據要實行非稅收入票據系統管理,便于查詢核對,減少票據差錯率;對非稅收入資金要實行電子賬務管理,強化會計核算,實現財政國庫與非稅收入管理機構的信息資源共享;對化非稅收入管理網頁應進行優化升級,建立健全非稅收入管理公示制度和績效評價體系。

(三)加大管理政策宣傳力度,大力營造和諧的征管氛圍。非稅收入征管工作不僅需要領導和財務管理人員高度重視,更需要社會各界大力支持。要通過舉辦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政策知識大獎賽,讓更多的人來關注、了解、支持非稅收入征管工作。對非稅收入管理出現的新情況要做好調查研究工作,并對在報刊雜志、政府網站、財政網站、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公開發表非稅收入管理調研文章的同志給予獎勵。積極創造學習培訓條件,提高管理人員業務素質。

(四)加強收入監管,嚴肅查處違紀違規行為。一是把已經查出來的問題切實糾正到位,不搞“下不為例”的事。二是及時查處群眾舉報反映的問題,特別要關注弱勢群體反映有些部門在辦理行政許可事項時,亂收表冊、證照工本費問題。三是與監察部門聯合查處個別單位利用職能,強行收費和變向收費問題。

(五)正確面對政策變化,強化征管措施,促進政府非稅收入快速增長。國家為了拉動經濟增長,出臺了若干擴大內需政策,采取“正稅清費”策略,取消了部分收費項目,經過初步統計,全縣政策性直接減收在80多萬元。對此我們要有正確認識,不能失去信心。一要認識到隨著國家對經濟的拉動,一些資源性的非稅收入一定會增長;二要認識到行政事業性收費是指國家政策性的收費,它所帶來的非稅收入的增長,必須是有質量意義的增長,不是說收的越多越好,這里的“好”指的是把收入政策執行好,而且要符合法律規范,“多”指的是應收盡收,保證正常性的增長。為此,我縣非稅收入的征管工作,要在任務服從政策的前提下,繼續堅持以往好的做法,進一步完善管理機制,力求做到應收盡收。

一是建立收入考核制度。要將繼續實行目標責任制管理,分行業、分項目、分單位包抓征收工作,做到月月達進度,一月一兌現;要把收入計劃細化到一線的執法人員和日程上,砸實征管責任,狠抓收入進度。

二是明晰征管思路。要根據經濟發展形勢,摸清家底,理清思路,及時調整本部門的非稅收入征管重點,挖掘增收潛力;同時,要積極搞好收入稽查工作,堵塞收入征管漏洞,預防收入流失。

三是堅持“以票控收”的管理制度。繼續加強票據管理,從源頭上控制收入,防止收入在體外循環;按照票據管理辦法的規定,對各單位在上級主管部門領用的票據進行專項檢查,制止一些不顧政策規定,隨意上劃地方政府非稅收入的行為。

上一篇: 人力資源管理的知識體系 下一篇: 經濟責任審計課件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七久久之综合七久久 | 欧美香蕉免费在线视频观看 | 日本三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 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一区精品人人爽人人躁 | 自偷自拍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