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學和基礎醫學匯總十篇

時間:2023-08-28 16:55:4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生物科學和基礎醫學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生物科學和基礎醫學

篇(1)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于某種事物的能力。智力有五個基本因素: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其中注意力是記憶力、觀察力、想象力、思維力的準備狀態,所以注意力被人們稱為“心靈的門戶”。注意是一種意向活動,它不像認知那樣能夠反映客觀事物的特點和規律,但它和各種認知活動又是分不開的,它在各種認知活動中起著主導的作用,人的所有心理活動總是和注意聯系在一起的。由于注意,人們才能集中精力去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深入地思考一定的問題,而不被其他事物所干擾,沒有注意,觀察、記憶、想象和思維將得不到一定的支持而失去控制。在學習心理方面,初中生興趣廣泛、思想活躍,許多方面有創新的見解,他們能夠在觀察中注意到事物的細微處,能夠較長時間地專注于一件事,具備了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和抽象表達事物本質特征的能力。但易受外界因素干擾,不能全神貫注地堅持一段時間聽課,所以教學中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顯得尤為重要。

二、如何集中學生注意力

1.用趣味實驗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設計趣味性物理實驗,引入新課,不但可以讓學生將上課前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來,更重要的是能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誘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把學生迅速帶到學習物理的環境中去。例如,在八年級物理第二章《物態變化》中,講到汽化和液化時,教師可以演示燒不焦的布條,找一塊棉布條,然后用水淋濕,在中間部分滴上酒精,然后用手拿著布條的兩端,把布條張開,用蠟燭的火焰燒有酒精的部分。有趣的現象出現了:在棉布條正對火焰的上方升起了火焰,好像火焰穿過了布條。拿下布條一看,棉布條并沒有燒焦。結果出乎學生的意料,學生很想知道為什

么會有這樣的現象,這時教師就可以很自然地將學生引

入物理的殿堂。

2.用情景故事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編講短小精悍的情景故事,也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八年級物理第四章《光的折射》教學中,由于所學內容較為抽象,學生容易走神,這時教師可以給出一個故事,供學生討論:一天,有幾個“文明人”他們帶著吃的、喝的,來到一片美麗的森林游玩,傍晚時分,他們帶著眷戀與滿意,“輕裝”回家了。第二天,太陽出來后不久,這片美麗的森林便被一場大火燒毀了。人們都在納悶,是什么原因引起這場火災呢?使本來沒有生機的課堂又恢復了活力,學生又專心聽講了。物理故事應具有如下特點:(1)故事中要隱含與本課內容相關的物理知識;(2)故事要短小,否則,原本是要集中學生注意力的,卻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3)講故事的過程中,若遇到有關物理內容,要放慢速度,加強語氣,引起學生注意,便于學生回答后面的問題。

3.聯系實際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加以應用,解決實際問題,是物理學科的特點之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隨時關注身邊的物理學知識,作為課程資源的重要部分。比如在《壓強》教學中,為了充分刺激學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我播放了釘床視頻:一個大力士平躺在布滿釘子的木板上,把一塊很重的大石板放在這個大力士的肚子上,另外一個大力士舉起一個大鐵錘猛地朝大石板砸去,只發現躺在釘板上的大力士安然無恙,而大石板被砸成幾塊。學生們發出了噓噓聲,于是他們帶著極大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去聽課。等學生結合實驗和大量事例學完壓強后,再讓學生回答那個氣功表演者為何沒有受傷時,學生都爭先恐后地舉手回答:由于大力士平躺,大力士與許多釘子接觸,總受力面積也比較大,所以他受到的壓強并不是太大,大鐵錘的作用力作用時間很短,石板還沒來得及往下運動,就被擊碎了。一節課下來,學生感到自己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4.巧設練習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篇(2)

動物實驗是護理教學、科研的重要內容之一。教學中,動物實驗以其獨特的直觀性加深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能起到可觸、可感、可悟的功效。近年來,我校在醫學基礎課程實驗教學中充分利用條件開展了小白鼠、家兔、豚鼠、牛蛙、蟾蜍等動物的實驗。通過動物實驗,讓學生感受到近似于人體對各種藥物、各種刺激的反應。因此,動物實驗是護生適應護理教學、工作的第一關,只有讓學生逐步接觸動物,才能使護生不斷適應專業。同時,通過動物實驗,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形成、科研素養的啟迪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動物實驗在護理專業的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 為學生學習專業知識打下良好基礎

醫學基礎課程包括《人體解剖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原生物與免疫》、《病理學》、《藥理學》等課程,是護理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學生在尚未學習專業課程、在沒有臨床體驗的情況下學習這些課程有一定難度。因此,積極開展動物實驗,在動物實驗教學中給學生以臨床真實情景的呈現,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動手能力,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如《病理學》的空氣栓塞實驗,實驗中由指導老師指導學生在正常的家兔靜脈內注射空氣,然后及時觀察并記錄家兔因空氣栓塞而發生的一系列病理變化,讓學生既復習了解剖生理知識,又加深了空氣進入血管后可以引起靜脈栓塞導致死亡的認識,為其今后從事護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又如《病原生物與免疫》的豚鼠過敏反應實驗,讓學生觀察給豚鼠注射發敏物質后迅速出現煩燥不安、全身抽搐,呼吸急促、大小便失禁、休克直至死亡的過程。讓學生真實體驗到Ⅰ型起敏反應對豚鼠(人體)的危害性,增強了護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注射青霉素等易引起過敏性休克藥物必需做皮試重要性的認識。

2 為學生職業素養的形成打下較好基礎

護理工作涉及病人的身體健康及至生命,護理人員除要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精湛的專業技能外,并要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目前,職業教育迅猛發展,學生素質良莠不齊;加上入學的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由于父母的過度關心和寵愛,學生嬌生慣養,常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表現出自私自利、缺乏愛心、缺乏工作責任心的現象。因此,職業學校要加強對學生進行職業素養教育,使學生在校期間接受良好的素質教育,并逐漸養成良好的職業行為。就教師而言,在教學中要注重職業素養教育的滲透。

3 為學生科研素養的養成打下一定基礎

高職護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要為各用人單位培養具有扎實的基本理論知識和精湛的專業技能,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要初步具備從事研究工作的能力。醫學科研通常采用動物實驗來進行,而醫學基礎課程的許多實驗也要通過動物實驗和動物模型來完成。因此,職業學校應充分利用醫學基礎課程的實驗教學有意識地向學生灌輸科研活動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科研素養的養成打下基礎。老師在設計動物實驗時,可穿插科研基本程序,如《生理學》心血管活動的神經調節實驗,可引導學生來設計實驗。因為這個實驗涉及到神經調節,要研究的是反射弧,即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中不同部分在調節心血管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這些作用可用人為的方式來改變,以此觀察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與心血管活動的關系。設計時要確定觀察心血管活動的指標,如血壓,可以設計一個具體的反射弧,用頸動脈竇主動脈弓壓力感受器反射來設計實驗項目。實驗結束時應向學生解釋,作為科研過程的實驗觀察必須反復多次的重復,結果需經統計學處理才能做出結論,使學生大致了解科研的基本程序[1]。 轉貼于  4 為培養學生的人文關懷素養打下堅實基礎

同情之心、仁愛之心是醫學人文觀的主要內涵,是每一位醫務人員必須具有的職業素養。患者不僅需要護理人員具有精湛的技能,更需要護理人員具有濃濃的人文情懷[2]。動物實驗是醫學教育不可或缺的手段,在醫學基礎課程的動物實驗中必須培養學生的同情之心、仁愛之心,要求學生具有尊重一切生命的理念,嚴肅對待實驗,在實驗中最大限度地人性化對待動物,尊重試驗動物的生命,在人道的實驗過程中培養醫學生的人文關懷素養。如在實驗中,不任意折磨有感覺的動物,不讓動物處于疼痛難忍的狀態,不能將未完全死亡的動物隨便扔進垃圾箱或掩埋等處理,培養學生樹立善待一切生命的理念。

5 為培養學生的倫理道德打下良好基礎

目前,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形勢發生了變化,在全面推進醫改的大背景下對醫務人員的倫理道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強對醫學院校學生開展倫理道德教育意義重大。護理教育應抓住醫學基礎課程開展動物實驗課的機會,加強倫理道德教育,幫助學生認識到護理工作中處處有倫理,鼓勵學生自主思考護理中的各種道德問題,促使護生養成忠于職守的素養,為今后工作中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能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責任感去護理每一位病人、為提高護理效果打下良好基礎;在動物實驗課中,鼓勵學生提出、維護、質疑或反省各種護理中的道德評斷,讓學生認識到因為動物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而引起的各種爭議,努力按動物保護法規定的有關動物福利與實驗倫理進行操作[3],促使護生養成良好的尊重病人生命、尊重病人人格與尊嚴、尊重病人生命價值等職業道德素養。

綜上所述,醫學基礎課程的實驗教學中常要開展動物實驗,衛生職業學校在開展動物實驗教學時要與專業崗位相結合,在實驗教學中,讓人體的正常和病理反應在動物身上呈現,促進學生對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注重職業素養教育的滲透,促使學生工作時能做到一絲不茍,具有有強烈的責任心;適當傳授科研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的科研素養;樹立善待一切生命的理念,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倫理道德,為用人單位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篇(3)

護理工作涉及病人的身體健康及至生命,護理人員除要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精湛的專業技能外,并要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目前,職業教育迅猛發展,學生素質良莠不齊;加上入學的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由于父母的過度關心和寵愛,學生嬌生慣養,常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表現出自私自利、缺乏愛心、缺乏工作責任心的現象。因此,職業學校要加強對學生進行職業素養教育,使學生在校期間接受良好的素質教育,并逐漸養成良好的職業行為。3為學生科研素養的養成打下一定基礎

中職護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要為各用人單位培養具有扎實的基本理論知識和精湛的專業技能,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中職護理專業學生要初步具備從事研究工作的能力。醫學科研通常采用動物實驗來進行,而醫學基礎課的許多實驗也要通過動物實驗和動物模型來完成。因此,職業學校應充分利用醫學基礎課的實驗示教有意識地向學生灌輸科研活動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科研素養的養成打下基礎。老師在設計動物實驗時,可穿插科研基本程序,如《生理學》心血管活動的神經調節實驗,可引導學生來設計實驗。因為這個實驗涉及到神經調節,要研究的是反射弧,即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中不同部分在調節心血管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這些作用可用人為的方式來改變,以此觀察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與心血管活動的關系。設計時要確定觀察心血管活動的指標,如血壓,可以設計一個具體的反射弧,用頸動脈竇主動脈弓壓力感受器反射來設計實驗項目。實驗結束時應向學生解釋,作為科研過程的實驗觀察必須反復多次的重復,結果需經統計學處理才能做出結論,使學生大致了解科研的基本程序。為培養學生的人文關懷素養打下堅實基礎。

篇(4)

復旦大學,簡稱“復旦”,位于中國上海,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選雙一流、“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為“九校聯盟”成員、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成員、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成員、環太平洋大學協會成員、21世紀大學協會成員,是一所綜合性研究型的全國重點大學。

復旦大學,是一所綜合性大學,所以開設專業很多,含70個本科專業。 經濟學類、管理學、數理化、社會學、法學、醫學、外語、漢語言、新聞傳播、哲學、國際政治、材料學、生物科學、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核技術等,該校擁有的國家級特色專業有漢語言文學、預防醫學、生物科學、哲學、物理學、基礎醫學、經濟學、歷史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化學、國際政治、核技術、管理科學。

(來源:文章屋網 )

篇(5)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中國遺傳學會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0253-9772

國內刊號:11-1913/R

郵發代號:2-810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79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CBST 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2009)

Pж(AJ) 文摘雜志(俄)(200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篇(6)

二.荷蘭《醫學文摘庫/醫學文摘》

《醫學文摘》收集內容廣泛,不僅包括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還包括與醫學相關的許多領域(生物醫學工程、衛生經濟學、醫學管理、法醫學等)。創刊第一年只有8個分冊,目前有42個分冊,各分冊的文摘統一用英語刊出,每一個分冊代表一個學科。EM各分冊根據其學科的大小和收錄文獻量來確定年卷期的多少,各分冊根據文獻量的多少,每年出1-4卷不等,每卷出8、10、12期不等。收錄期刊達5400余種,其中屬于純醫學類的有3000種左右,這類期刊中的大部分論文都以文摘形式報道;屬于與醫學相關學科類的有2400余種,對這類期刊的論文只選有關文章做摘錄。EM與IM所收集期刊的交叉量為1700余種。是當今世界上唯一用英文出版的大型醫學文摘,是世界上最有影響的二次文獻之一。

三.俄羅斯《文摘雜志》(簡稱PЖ/AJ)

于1953年創刊。收錄了全世界130多個國家的66種文字的科技文獻,包括22000多種期刊、10000多種圖書、6000多種連續出版物、15件發明證書和專利以及會議錄、科技報告、標準等。是目前世界上引用出版物最多、報道量最大的一套文摘刊物。其所收錄幾乎包括了所有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工業經濟等方面的內容。

四.美國生物科學數據庫(BIOSISPreview簡稱BP)

《美國生物科學數據庫》是由美國生物科學信息服務社(BIOSIS)生產的世界上最大的有關生命科學的文摘和索引數據庫。BP收錄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500多種期刊和1650多個會議的會議錄和報告,每年大約增加28萬條記錄。報導的學科范圍廣泛,涵蓋所有生命科學內容,其中包括(不局限這些學科):空間生物學、農業、解剖學、細菌學、行為科學(BehavioralSciences)、生物化學、生物工程、生物物理、生物技術、植物學、細胞生物學、臨床醫學、環境生物學、實驗醫學、遺傳學、免疫學、微生物學等。

五.《科學文摘》(ScienceAbstracts,簡稱SA)

篇(7)

生物醫學工程是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它綜合了工程學、生物學和醫學的理論和方法,在各層次上研究人體系統的狀態變化,并運用工程技術手段去控制這類變化。其學習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1醫學影像技術

即通過X射線、超聲、放射性核素、磁共振、紅外線等手段及相應設備進行成像的技術,現還有正在興起的阻抗成像技術等。

1.2醫用電子儀器裝備

分為診斷儀器和治療儀器兩大類。診斷儀器主要是用以采集、分析和處理人體生理信號,現在使用較多的是心腦電、肌電圖儀和多參數的監護儀等,而通過體液來了解人體內生物化學反應過程的生物化學檢驗儀器也已逐步完善并走向微量化和自動化。治療儀器設備則是采用X射線、γ射線、放射性核素、超聲、微波和紅外線等儀器設備,如X射線深部治療機、體外碎石機、人工呼吸機等。手術設備如γ刀、激光刀、呼吸麻醉機、監護儀、X射線電視等。現代化醫療技術中還將設備功能更加多樣化、復雜化。

1.3生物力學

主要是研究生物組織和器官的力學特性,人體力學特性和其功能的關系。其中包括生物流變學(血液流變學)、軟組織和骨骼力學、循環系統動力學和呼吸系統動力學等。

1.4生物材料

即人工器官、組織工程所需要的物質與材料,其大多數是需要植入人體,需要具備耐腐蝕、化學穩定性,需要具有與機體組織的相容性、血液相容性、無毒性。作為材料,根據所需還應滿足各種器官對材料的各項要求,包括強度、硬度、韌性、耐磨性、撓度及表面特性等各種物理、機械等性能。需要掌握的知識包括金屬、非金屬及復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工藝條件和表征、成型制備、性能等。

1.5生物效應與生物控制

生物效應是指在醫療診斷和治療中,光、聲、電磁輻射和核輻射等能量在機體內的分布、變化等作用。而生物控制則是機體自身的調節控制現象。采用生物、化學的方法對這些情況加以認識。其他還有介入式診斷、治療等。生物醫學工程最為競爭激烈的領域在醫學成像技術上,其中以圖像處理、阻抗成像、磁共振成像、三維成像技術以及圖像存檔和通信系統為主。而對醫學信號的處理分析,包括心腦電、五官、語言、心音呼吸等信號和圖形的處理與分析,以及神經網絡的研究處理也是目前世界各國研究與學習的熱點。作為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本科學生,將從業于該領域的研究、設備研發及制造、使用、維修養護等。所具備的知識體系是從物理化學基礎、工程學到醫學,十分廣泛,僅四年內進行如此龐大的知識學習,學生將會呈現基礎知識欠缺而專業知識也不深入的問題。為此,我們就醫科大學、理工科大學、綜合性大學各自特點進行了調研與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生物醫學工程本科學習建立特色課程體系的見解。

2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特色的研討

我國生物醫學工程本科專業分別在醫科類大學、綜合大學與理工科類大學中均有設置。由于生物醫學工程具有典型交叉特性,該專業的畢業生的就業方向有運用醫學影像學技術、醫學信息學技術等在醫院進行疾病診斷及治療,有運用基礎數學、物理、化學知識進行理論創新與實踐,更多的是運用工程技術進行醫療器械、設備裝備的研發、制造與維護管理等。由于生物醫學工程龐大的知識體系,無法由某一個從業人員掌握,需要各方向的協作與合作,由此認為,設置于醫科類大學、綜合大學與理工科類大學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應有各自的特色。

2.1醫科類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特色

2.1.1人才培養目標

作為醫科大學,其專業人才培養具有鮮明的醫學特色與優勢。醫科類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相關專業的人才,其就業方向更多應以進入醫院從事常規放射學、CT、核磁共振、DSA等的操作及計算機操作,運用各種影像、信息等診斷技術進行疾病診斷或治療,所以其培養的人才首先應學習并具備醫學的專業知識,然后才是具備基于醫學專業領域需要的現代醫療儀器的研發與使用、管理能力的知識體系的學習,成為擁有工學知識及應用能力的醫學應用型、復合型高級人才,畢業后所從事的仍是醫藥衛生領域工作,在醫院設備使用、維護、管理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其課程的設置應該與工科類生物醫學工程側重點不同。如在一般醫科大學中都設有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以及與此相關的醫學影像學專業、醫學信息學專業等,其培養目標就應以“培養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現代醫學生物醫學工程(如影像學、信息學等)的基本理論知識及能力,能在醫療衛生單位從事醫學診斷、治療(或信息管理等)和醫學成像(或醫學信息等)技術等方面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為主。相應的培養要求應在于“學習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影像(或信息學、醫學超聲學等)的基本理論知識,受到常規放射學、CT、核磁共振、DSA、核醫學影像學、信息學、醫學超聲等操作技能的基本訓練,具有常見病的影像診斷、超聲治療和介入放射學操作基本能力,基本的儀器(裝備)維修保養能力”上。

2.1.2課程設置

基于醫科大學的特色,其主干課程應注重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同時開設基于醫學特色的工學、工程學課程。具體如基礎類的基礎數學類、物理類、化學類、計算機類,如高等數學、普通物理學、有機化學、生物化學、微機原理及應用等課程,基礎和臨床醫學類課程,如人體解剖學、生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兒科學、婦產科學、藥學、中醫學、中藥學、衛生管理等課程,然后按照各高校側重設置傳統生物醫學工程的工學類、工程類課程,如模擬電子、數字電子技術、傳感器、數字信號處理、醫學圖像處理、醫用儀器原理、醫學影像儀器、檢驗分析儀器、臨床工程學、人體形態學等,部分專業可設置如力學類、機械工程類、有機材料或金屬材料類課程。雖然是同一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但需要按照本校特色來設置課程,切忌大而全無特色,或各高校均設置同樣課程。這是違背了生物醫學工程高度交叉學科的學科特色的。

2.2綜合性大學工科以及理工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特色

2.2.1人才培養目標

現今綜合性大學工科以及理工科大學基本上都設有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如北京大學工學院、浙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儀器科學學院、東南大學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四川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等,各具特色。以東南大學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為例,其前身是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系,創建于1984年。學院的科學研究及學生培養方向就是強調生命科學與電子信息科學學科的交叉與滲透,應用電子信息科學理論與方法解決生物醫學領域中的科學問題,發展現代生命科學技術。其人才培養目標在于“培養掌握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知識,掌握分析與健康相關的生物醫學工程問題的方法,并具備綜合應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具備健全人格和遠大理想的工醫結合復合型優秀人才”。即更加注重于培養工程與醫學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這些專業人才的從事的工作更多是在用于醫學診斷、治療的儀器設備的設計、研發及制造、維護等上面。而四川大學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按照其特色制定為“以工程為主,以從事生物醫學工程教學科研的相關學科為依據,培養從事生物力學、生物材料、人工器官等相關方面的研究、開發、生產的高級專門人才。”,偏向于材料工程學。由此可知,在綜合性大學工科以及理工科大學中,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應更注重工學、工程學內容,其培養目標就應以“培養具有現代醫學生物醫學工程(如機械、電子、材料、計算機在醫學中應用等)的基本理論知識及能力,能在醫療設備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設備(或裝備)設計研發、制造、維修維護、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復合型專門人才”為主。相應的培養要求應更多的學習工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受到常規醫療裝備、設備等設計、研發、操作、維護維修、管理技能的基本訓練并具有相應能力”上。

2.1.2課程設置

篇(8)

《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提高生物科學素養”,生物新教材中加入了大量的生物科學史素材,如何將這些燦爛的生物科學史應用于日常教學并達到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目的,是我們每位高中生物教師應當努力思考并認真實踐的課題。

一、關于高中生物科學史教育

1.生物科學史概念的界定

生物科學史是以生物科學產生和發展的過程為輪廓,以科學發展歷程中帶有重大轉折作用的課題及事件為主線,用翔實的資料論述科學家的創造性勞動,生動地描述他們進行科學探索的思維過程和方法。在高中階段,我們無需對整個生物科學的發展歷程進行研究,我們關注的僅僅是教材中涉及的對我們理解知識有幫助的一些經典史事,從中我們可以體會科學探索精神,領悟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2.科學史教育的內涵

美國著名的科學史家薩頓說過:“一部科學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工具史,這些工具,無論有形或無形,由一系列人物創造出來,以解決他們遇到的某些問題。”生物教師要帶領學生感悟科學前輩們的科學探究方法,以此來指導學生的探究活動。反之,學生實施探究活動又為實踐科學方法提供了切實的鍛煉機會。兩者互相促進,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模式,對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二、生物科學史教育在培養學生生物科學素養方面的實踐價值

1.靈活運用科學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恰當引用教材中出現的科學史事,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的科學史料能夠作為新課的引入,例如,在導入伴性遺傳時,若教師引用教材中關于色盲癥的發現過程,可以在上課伊始就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有的可以提高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理解,例如,學習完蛋白質的相關內容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科學史話――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蛋白質的誕生以及科學前沿――國際人類蛋白質組計劃。這兩個科學史料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蛋白質知識的理解,還可以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和欲望。

2.巧妙運用科學史,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研究方法

生物科學史一般要經歷提出問題、做出假設、設計實驗、實施實驗、推論總結等過程,學習生物科學史能使學生理解科學的本質和科學研究的方法。如,學生學習了薩頓的假說“基因在染色體上”后,對于薩頓所運用的科學研究方法――類比推理有了一定的認識,知道這種科學方法存在局限性,即結論沒有通過實驗的證明,至此學生會有疑問如何設計實驗能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此時教師巧妙引入摩爾根的科學故事,摩爾根無論對自己的假說,還是對別人的學說,都一概采取依靠事實和運用實驗來檢驗理論是否正確的科學態度。學生閱讀故事的同時感悟著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

同樣,在講授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酶本質等生物學知識時,都可以巧妙引用科學史,讓學生領悟單一變量、對照實驗等科學實驗原則,引導學生一步步地完成科學探究。

3.適時運用科學史,滲透科學研究精神

在教材中寫入科學家的姓名和事跡,不僅是對科學家的一種尊重和褒揚,更是對青年學生的一種教育。這種教育主要是科學家人格力量、科學態度、工作精神和人生觀、價值觀等對學生的啟發與感召。

教育學生應該擁有懷疑的科學精神。摩爾根對孟德爾遺傳規律的確證過程就是最好的例子。由于摩爾根在自己所進行的實驗中沒能取得類似的結果,他便對遺傳定律產生了懷疑,于是,他勤奮地進行了一系列新的實驗,當大量的果蠅實驗結果確證了孟德爾的定律之后,他不僅承認,而且還發現了新的定律。

教育學生擁有探幽入微的研究精神。當克勞德決心把細胞內部的組分分離開,探索細胞內組分的結構和功能時,遭到了許多人的冷嘲熱諷,認為把好好的細胞弄碎毫無意義。但是克勞德堅信這樣做是十分必要的。經過艱苦的努力,他終于摸索出采用不同的轉速對破碎的細胞進行離心的方法,將細胞內的不同組分分開。

以上這些生物科學發展史中鮮活的事例,能讓學生從中受到感悟與點化,進而讓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綜上所述,教師利用生物科學史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讓他們掌握生物科學概念,提高科學探究能力,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系,形成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篇(9)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3-0146-03

特色是高等學校的生命線,特別是作為民辦獨立學院的我校,只有走特色發展之路,才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高等教育發展和中原經濟區建設的需要。專業建設是高校最重要的教學基本建設,決定著人才培養的格局與辦學水平,是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的關鍵,也是一項長期戰略任務,對高校的改革與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1,2]。特色專業是高校的一面旗幟,特色專業建設也是高校特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3]。高校的特色專業可以概括為:充分體現學校辦學定位,在教育目標、師資隊伍、課程體系、教學條件和培養質量等方面,具有較高的辦學水平和鮮明的辦學特色,獲得社會認同并具有較高社會聲譽的專業[4,5]。因此,在準確定位的前提下,我校特色專業建設的目標是“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同時堅持“科學、創新、示范”的建設原則,不斷增強特色專業建設的質量和水平,并以特色專業輻射和帶動其他學科專業的建設和發展,促進我校、院整體辦學水平的不斷提高。本文對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特色專業建設進行了探討,以期為我校、院專業建設提供參考。

一、我院專業設置概況

我院現有生物技術、生物工程和生物醫學工程三個本科專業。生物技術是由多學科交叉形成的綜合性新興學科,具有基礎性強、涵蓋范圍廣、涉及領域寬等特點,是21世紀生命科學領域的核心科學技術,更是我國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中優先發展的學科之一。生物醫學工程是綜合生命科學與工程技術的理論、方法和手段,依靠理、工、醫緊密結合,促使理工學科與醫學相互滲透、相互交叉的一門新興學科,也是本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學科之一。生物工程是運用生物學、化學、工程學等基礎學科的基本原理,并與機械、電子、材料、醫學等多學科相互交叉、滲透、融合而發展起來的新興工程技術學科。我院于2005年設置生物技術和生物醫學工程,2008年又增加了生物工程專業,現有學生300余名。

二、我院特色專業建設優勢

我校是河南省唯一一所西醫類獨立學院,醫學專業已經具有了良好的社會聲譽,這一特色優勢為我院的生物技術、生物醫學工程和生物工程三個醫學相關專業醫藥特色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我省開設生物技術和生物工程的二本及三本院校,如河南大學、河南師范大學、河南農業大學等,專業大多是涉農方向,而開設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院校還不多,這就為我院建設醫學特色生物技術、生物工程和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提供了寬松的外部環境。另外,新鄉醫學院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專業建設經驗,生物技術和生物醫學工程均為省級特色專業,這些經驗是我院特色專業建設的有力支撐。

三、我院特色專業建設目標

特色專業建設要有明確的目標,才能保證各項建設工作的有序開展。根據發展規劃和準確定位,同時兼顧科學性、創新性、前瞻性和示范性等原則[6],我院特色專業的建設目標確定為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發揮已有的醫學專業優勢,辦出醫學特色,使我院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緊密結合中原經濟區建設、高等教育發展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同時為我校其他專業建設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帶動作用。

四、我院特色專業建設模式

1.構建具有生物基礎和醫藥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人才培養方案是實施人才培養的指導性文件,是開展各項教學活動的基礎,是組織實施教育教學活動的依據,對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4,5]。以我校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工作為契機,改革課程和時間教學體系,構建了具有生物基礎和醫藥特色的生物技術、生物醫學工程和生物工程人才培養方案,為我院特色專業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1)凸顯生物科學與醫藥融合的課程體系。結合教學實踐對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進行改革,科學合理安排必修、選修課程。對于生物技術、生物工程專業,課程設置以生物科學為基礎,將細胞生物學、微生物學、細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和發酵工程等列為專業必修課;選修課程多設置醫藥相關課程,如生物技術制藥、醫學遺傳學、醫學免疫學等。這樣既可以保證學生的理論知識、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的要求,又可以充分利用我校已有的優質醫學教育教學資源,體現生物科學與醫學、藥學的緊密結合,辦出生物技術、生物工程專業的醫藥特色。在生物醫學工程專業課程設置中,將專業基礎課分成醫學基礎、電子學基礎和醫學儀器三大部分,注重教學內容的更新,打破不同學科課程間的壁壘,把理、工、醫多學科的交叉與相互滲透反映到教學內容中。優化教學方法與形式,采取靈活多樣的指導、啟發、討論式教學。如:充分發揮網絡的作用,開展網絡教育。新鄉醫學院和我省多數高校都已經加大了網絡示范課程的建設力度,一批精品課程及優秀教育教學資源正在通過網絡為廣大學生服務。借此平臺,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極大提高,師生互動溝通的靈活性和及時性得到了有效保證,同時解惑答疑之余探討科研及教學管理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教育教學效果明顯改善。因此,我校、院也于今年啟動了網絡示范課程建設,課程平臺已搭建完成,一大批優質教學資源也已上傳網絡供師生共享,如細胞工程網絡示范課程,有效促進了我院的教育教學效果和特色專業建設。(2)強化生物基礎與醫藥特色的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性強是我院各專業的典型特點,為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出創新性應用型專業人才,突出實踐性教學也是我院專業建設的主要特色。第一,強化實驗室教學,整合實驗教學內容,將其分為基礎實驗、專業實驗兩個層次和幾個系列,避免了實驗內容的交叉重復,使其更加系統和符合客觀規律,知識結構更加合理。第二,以指導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為基礎,設立科技活動小組,嘗試開放實驗室,讓學生參加教師科研項目,同時舉辦實驗技能競賽等活動。第三,不斷加強、擴充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與實習基地建設,尤其是以雙贏實習基地為平臺創新生產實習教學,如:加強我院生物技術、生物工程專業的野外經濟動植物實習和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金工實習及與“駝人集團”的合作等。通過強化實踐教學體系,全面培養和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實踐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2.深化改革,探索“多樣化、實用型”的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模式是高校為學生構建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以及實現這種結構的方式,它從根本上規定了人才特征,集中地體現了教育思想和專業的人才培養水平[6]。作為三本院校,我院特色專業建設始終重視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把“厚基礎、寬口徑、強實踐、重創新、高素質”作為人才培養的基本原則,把“滿足學生考研、就業和用人單位需要”作為教育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激發學生的創業精神、創造品質和創新意識,構建“多樣化、實用型”的人才培養模式。

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治校興業,人才為先;治教興學,惟在得人”。高素質教師隊伍是特色專業建設的基礎和根本保障,近年來我院狠抓教師隊伍建設,在人才聘任和引進方面向特色專業傾斜,在人員配備方面向特色專業靠攏,在人才培養和培訓方面向特色專業側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時,我院充分利用新鄉醫學院的優良師資和各種有利條件,對專職教師進行理論及實踐教學能力的培養,使他們不僅具備較強的專業理論素養,在實踐操作技能教學方面也成為能工巧匠,切實提高教師隊伍的專業素質。

培育高校專業建設的鮮明特色,不僅是全面提高人才培養工作過程中的一項必要工作,而且是打造學校核心競爭能力的重要途徑[7]。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外部環境和人才培養工作的新形勢、新要求,我校應以自身專業、資源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優化學科配置,構建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打造具有三全學院特色的品牌專業,從根本上提升我校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劉彬讓.試論高等學校的特色專業建設[J].高等農業教育,2008,(03):47-49.

[2]龍石銀,曹朝暉,田英,等.生物技術省級特色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基礎醫學教育,2011,13(10):903-905.

[3]龍石銀,張彩平,喬新惠,等.醫藥特色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J].基礎醫學教育,2012,14(1):29-31.

[4]劉德勝,張樹平,代現平.醫學院校生物技術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1,(2):79-81.

[5]王元元.加強特色專業建設?搖提高人才培養質量[J].中國高等教育,2008,(17):26-28.

[6]牛國慶,王海娟.對高校特色專業建設的思考[J].河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0(2):229-332.

篇(10)

1 我國生物工程技術產業的現狀

1.1 制造生物活性蛋白 基因工程技術的發展在醫學上最重要的成就表現在治療用生物活性蛋白或疫苗的生產和使用,利用基因工程生產有藥用價值的蛋白質、多肽產品已成為當今世界一項重大產業,并將有望成為21世紀的支柱產業。2000年我國基因工程藥物和疫苗年銷售額已達近120億元人民幣[1]。現代生物技術制藥有別于傳統制藥方法,運用現代生物技術不僅可以開發更加精確有效、不良反應更小的新藥和新型疫苗,更重要的是可以預防和治療一些應用傳統治療方法無法克服的疾病。

1.2 醫學科學研究 1990年10月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啟動,我國科學家承擔了人類基因組1%的測序,是惟一加入該計劃的發展中國家。人類基因組計劃是現代生物技術在醫學領域的成功應用,隨著大量與人類健康有關的基因的定位、鑒定分離,遺傳診斷和基因治療都將成為現實,現代生物技術將使醫學領域的研究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1.3 疾病診斷 人類絕大部分疾病都與基因密切相關,包括自身基因的變異與外源基因的入侵。因此,從基因水平探測和分析疾病的起因,從基因水平干涉和矯正疾病造成的紊亂,是近些年來基礎和臨床醫學新的研究方向。現代醫學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盡早檢測出在人、動物體內的病原性物質,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基因芯片是生物芯片的一種,可一次性對樣品大量序列進行分析與檢測。目前科研人員已分析出各種遺傳病的基因序列,并根據其序列合成出基因探針,用于各種遺傳病的檢測以及優生優育,還可用于遺傳病的防治和治療,基因診斷可望成為臨床的一項常規的檢測診斷技術。

1.4 疾病治療 現代生物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生物學和醫學研究進入了分子水平時代。目前,基因治療的關鍵技術實現了突破,ADA缺陷病、B型血友病、惡性腫瘤、梗塞性外周血管病等5種治療方案已進入臨床試驗。其中,應用移植造血干細胞來治療白血病和一些遺傳性血液病已較為普遍,另外干細胞在腫瘤和免疫系統疾病治療中也有很好的療效。器官移植是現代醫學的重要領域之一,但是目前供移植用的組織器官非常短缺,轉基因豬有望為人類提供移植所需的器官。此外,隨著轉基因和克隆技術的成熟,解決安全性和異源組織排異反應的問題成為可能,并且為防止新病原帶入移植器官或組織做出更大貢獻[2]。

1.5 預防醫學 預防醫學的一大領域是環境監測和環境凈化,現代生物工程技術在此領域的研究與應用已發揮了重大作用。基因跟蹤法鑒定帶菌者以預防流行病的蔓延,基因探針能快速靈敏地檢測水中病毒含量,生產生物農藥和生物肥以減少環境污染以及利用基因工程菌消除污染水面的石油以凈化環境等,生物技術在此領域顯示出了光明的前景,提高了環境質量。我國生物技術產業的總體水平已經在發展中國家處于領先地位,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未來的發展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生物技術產業實力依然不強、技術轉化能力差、產業化規模小、產品少、支撐技術及生產裝備落后、研發與產業化脫節、缺乏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國際化大企業、產業發展的整體環境有待改善等方面。同時,我國生物產業內部創新能力嚴重不足,現有人力資源偏重于理論研究,實用型創新能力不足,缺乏創新創業型人才。

2 生物工程技術在醫學教育中的滲透及影響作用

生物工程技術是科學技術發展的一次飛躍,它不是單一的傳統化學、生物學、遺傳學、醫學、微電子學的交叉與融匯,關鍵是它的每一個具體的研究成果都有可能導致一種產品生產技術上的革命。

2.1 生物工程技術知識滲透到醫學學科知識體系中的必然性 生物工程技術的學科內容顯著不同于傳統學科,從本質上講,生物工程技術是人類對生命過程的觀察、研究和認識,然后將這些生命過程中所包含的一些非常微妙、精確、高級的反應用于制造出人們所需要的產物,創造出對人類有益的所需要的動植物新品種。醫學教育是培養掌握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而且能夠從事疾病的診治、醫學教育和科學研究的寬口徑醫學專門人才的一類專業。現代生物工程技術的發展已廣泛滲透到醫學各個領域,在今后10~20年里將使醫學領域的各個重要方面發生根本性變革,事實上當今從事醫學研究的各類科技人員都深感生物技術知識和手段對它們研究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從目前來看,許多醫療從業人員對生物學及相關學科的了解比較膚淺。原因是我國的醫學教育專業要求學生掌握以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為主干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學習公共衛生及與醫學相關的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有關知識與方法,缺少與醫學相關的生物工程技術課程。著眼生物工程技術的發展趨勢,把生物技術知識滲透到醫學學科知識中,具有時代的緊迫性。知識的分化是為了更好地對某一領域進行研究,分科教學并不是目的,它只是讓人們具體地了解某些領域的知識,知識的綜合運用才是最終目的。淵博而豐富的跨學科知識教學能夠起到相互補充、相互啟發的作用,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創新動力。可以說學科內知識綜合轉化為學科間的知識,必將成為各學科教學發展的趨勢。

2.2 生物工程技術的發展對我國醫學教育課程設置的影響 盡管我國醫學教育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仍然不能完全適應社會的進步、生物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衛生事業改革的需要。為此醫學教育課程設置必須進行改革,把生物學的主干學科,如分子生物學、遺傳學貫穿在整個醫學課程中。選修課程體系要以拓展知識結構,擴大知識面,加強前沿、新興、交叉學科知識為出發點,構建與素質教育相配套的選修課課程體系。適當減少必修課授課門數和學時,加強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新型交叉學科:分子生物學、臨床遺傳學、分子病理學、流行病學和計算機科學至關重要,特別是由基因組學和信息學融合形成的新學科-生物信息學將開創整個生物醫學教育和研究的新時代。

2.3 構建與培養醫學人才綜合素質相適應的教學內容的時代緊迫性 構建以體現人文社會、自然科學類知識向醫學基礎知識,醫學基礎知識向臨床知識,臨床知識又向基礎前伸的滲透、互跨式整合課程。采用以學科為中心模式、以問題為中心模式和模整合課程混合型課程模式,最終達到專業基本教學內容的要求。在醫學教學中嘗試利用學科間橫向遷移、滲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運用生物工程技術知識和方法來解決醫學問題,同時,又運用生物工程技術知識去解釋醫學中難以解釋的現象,這樣可極大地鼓舞學生,又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主動去體驗、探索、研究,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對學生畢業后繼續醫學教育將產生積極的影響。總之,現代生物工程技術的發展,正在對醫學教育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其內容涉及到確立新的培養目標,醫學教育課程設置必須進行改革,構建醫學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相結合的教學內容等。這些在國外已經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我們不能等閑視之。

上一篇: 投資評價的基本方法 下一篇: 海綿城市建設成效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中国国产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AV综合第一页 | 思思热精品在线视频 | 外国福利在线观看入口 | 五月天久久亚洲图片 | 三级网站免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