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8 16:55:2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機電一體化專業的認識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以就業為導向,培養生產、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最有效的途徑。工學結合是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內容,工學結合的實質是工作與學習相結合,學習的內容應與工作任務一致,在專業教育的過程中完成職業化的基本訓練,這種訓練的基本方法是“教學產”一體化。校企合作是實現工學結合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徑,也是落實“以就業為導向”的基本措施,是職業教育的本質特征,是職業教育應當遵循的人才培養模式。
通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高等職業技術人才培養模式在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探索和實踐,使我院在密切與企業合作的基礎上,與企業共同制定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方案、開發工學結合課程并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強化校企共建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和教學管理等,將機電工程系建成安陽職業技術學院一個品牌。
一、現狀分析
我院在安鋼職工大學基礎上創建,有得天獨厚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基礎。在近30年的發展過程中,通過企業的參與修改教學計劃,改革課程體系,為普招的學生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奠定了基礎。學院現有一部分實習基地,但是對機電一體化專業“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來說還不夠,必須增加實習設備和實訓基地,尤其是更多企業參與的實訓基地。
二、改革內容
1.在我院,機電工程系試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和實施,完善教學計劃。
2.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加快推進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根本性轉變。
3.結合新校址的建設,完善我系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
4.積極開展學生通過半工半讀,實現免費或低費接受職業教育的嘗試。
5.以就業為導向,部分學生以“職業人”的身份參與校外生產實踐,滿足用人單位的崗位需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
三、改革目標
1.改革教學計劃,加強實踐環節,保證至少50%的實訓和實習時間。
2.以工學結合為基礎,開展頂崗實習工作,加強實習管理,保證實習效果。
3.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已在機電工程系逐步展開,實現與安陽市5~10家企業、河南省內5~10家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并實質性開展工作。
4.完善建設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
四、實施方案及實施方法
1.牢固樹立“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辦學理念,要認識到“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經濟發展對高職教育提出的客觀要求,也是高職院校自身生存發展的內在需求。
2.緊貼區域經濟需求,對開設專業進行可行性實訓調查。
3.選擇一批設備工藝先進、管理水平高、適合學生動手操作、有利于發揮學生創造力的優秀企業,學院與企業訂立合同,以學校與企業合作辦學機制和形式開展高職教育,依靠企業建立、鞏固和發展校外實習基地,為高職學生提供必需的實習場地和畢業環節課題等,讓學生接觸企業的生產實踐或工程項目,熟悉現代化生產工藝,并掌握先進的技術與設備,縮短“過渡期”,使學生一畢業就能直接頂崗。
4.機電工程學院與行業企業專家緊密結合,成立“專業委員會”,共同審定教學計劃、課程體系及實踐環節內容和學時的安排等,使教學計劃突出高職特點,更能適應行業的實際需要。實踐環節占教學總學時的近50%。
5.模擬企業生產現場環境開展實踐訓練與技術培訓。采取校企一體、產學協作的方式共建校內實訓基地。針對機電專業的特點,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實習、實驗設備。考慮學校實習、實驗環境和企業生產環境的有效接軌,力求學校實習、實訓的環境氛圍接近現代企業的生產環境氛圍。
6.充分利用企業、社會的職業技術鑒定資格權限,為高職學生參加職業技能資格及崗位等培訓與考核創造條件。
7.以職業能力為核心,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以適應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教育模式。
8.培養與引進并舉,專職與兼職結合,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
專業教師隊伍建設,重點是形成在本專業(行業)中具有影響力的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隊伍。(1)學校要出臺相應的鼓勵政策,制訂教師進修培訓計劃和評估標準。要鼓勵教師主動下企業鍛煉、積累實際工作經驗,提高實踐教學能力。(2)組建“校企互通、動態組合”的兼職教師隊伍。拓寬兼職教師來源,建立校外兼職教師數據庫,聘請行業企業技術骨干和能工巧匠來校兼職上課。形成一個良好的培養、選拔、引進和科學的管理機制。
9.針對工學結合教學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按照“工學結合”對教學管理的實際需求,不斷完善教學管理的組織系統、信息反饋系統、評價和考核系統。
五、取得的成果
堅持“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是辦好高等職業教育的必由之路。通過本項目的有效實踐,極大地緩解高等職業教育發展中的矛盾;有效地提高教師“雙師”素質和人才培養的質量;積極地推進畢業生就業,達到學校和企業的“雙贏”。
1.使專業培養目標貼近一線需要,推進就業。校企合作通過學校與企業間的交流,在生產實踐中幫助學生把學到的書本知識與企業的生產實際結合起來,融會貫通。學生在企業參加生產實際工作,掌握生產設備的操作,熟悉專業知識及行業背景,通過校企合作,因地制宜地為社會培養需要的緊缺人才。
2.促進教師深入一線,提高“雙師”素質。教師深入企業第一線,能及時了解就業形勢,明確辦學思路;能及時了解和掌握企業對所需人才規格的要求;能把掌握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更好地結合起來,提高自身工程技術實踐素質。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首先說的是化工工藝在化工領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把化工廠比作一個電腦的話,化工機械設備相當于電腦的硬件設施,那化工工藝就相當于是電腦運行的軟件系統。如果沒有化工工藝操作,那么化工廠里的所有設備都是無意義的擺設。化工工藝是專業性較強的課程,是一門涉及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化工熱力學、化學反應工程學及化工機械等多門學科的綜合課程。強調化工生產的產品類別和操作單元,并具有較強的連續性和綜合性,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化學化工基礎知識。通過學習,對典型的化工、石油化工的生產有較深入的認識。
對于初中畢業生來學習這門課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第一,這門課程涉及面廣、理論多,實際工作當中動腦多于動手。本門課不僅涉及到基礎的化學理論知識,還有機械、電器自動化方面的知識。因為化工生產以工藝流程為核心,確定一個工藝路線和工藝條件需要綜合考慮溫度、壓強、流速、物態等各個方面的因素,所有課程設計面比較大,初學這門課常感覺摸不著邊際,沒有主線和思路。第二,學習這門課要把握好化工生產特點。對一個化工生產過程或一個具體的工藝流程,起初從表面上看很復雜繁瑣,但都有規律可尋。其實任何一個化工過程都由三大塊組成,即原料的預處理、核心反應和凈制為成品這三部分組成。只要遵循這個規律,讓學生用這三步工藝過程去學習看待任何工藝流程都會簡單明了了。第三,單元操作的學習很重要。這門課的名字雖然叫化工工藝,但每個工藝過程都是由若干相對獨立的單元操作組成,即使同一產品有不同的生產工藝流程,但其基本的單元操作都是相同的。第四就是這門課所講述的內容都是在平常生活中不容易見到的,只講理論顯得很生澀枯燥,如果有直觀的物體或多媒體課件的話,會使學習效果和興趣有極大的提高。
對化工工藝這個專業的就業狀況和工廠的實際崗位狀況,近幾年我參加了一些招聘會,也關注過很多化工企業的網站和網上的一些招聘信息。化工企招聘,從專業上看:需求最多的就是化工工藝,其次是化工機械設備,再者就是化學儀表電器自動化。從學歷層次上看:招聘的人數多少與學歷層次高低成反比。也就是說,中專中技類的人數最多,通常占到六成以上。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內容上要突出理論知識的應用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基礎理論教學要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和夠用為度;專業課教學要加強針對性和實用性;增加課堂上的信息量,要及時反映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的最新成果。減少實驗教學的演示、驗證性,增加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綜合技術運用能力的工藝性、綜合性內容。建設基本技能、專業技能、技術應用能力訓練相結合,能夠形成教學、生產、管理培訓相結合的實習、實訓基地。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注意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創新精神,將素質教育和能力培養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課程設置中的每一門課程,都要與能力培養相對應,即在完成課程教學的同時,也達到能力培養的要求。在教學手段上應盡可能采用先進技術,使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建立于現代化教育技術的平臺上。在教學方法上采用啟發式、講座式、提問式,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因材施教。對于專業課要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通過重新整合、削枝強干,突破學科性的束縛,形成了講、練、操作融為一體的課程結構。如:打破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的學科界限,從職業需要出發,從文化素質著眼,整合為化學基礎課;將原來的工業電器和工業儀表及自動化兩門課程整合為工業電器與儀表;化工單元過程及操作課程是在原化工原理課程的基礎上,調整教學內容,加強了操作技能的教學和練習,對于一些理論推導做了適當的削減,形成了化學工藝專業融理論、實踐和技能訓練于一體的一門主干專業課程,教學與操作交互進行;化學工藝課程糾正專業理論偏多、偏深的傾向,增加主要工藝操作技術和分析處理一般故障等理論聯系實際的內容等。
1 該校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現狀
吉林科技職業技術學院的人才培養模式始終堅持“產教融合把握培養方向、校企合作創造實踐條件、工學結合創新培育方法、知行合一培養學習自覺”的總要求。機電一體化專業學生為高職學生,起點高,學習基礎好。近3年招生情況穩定,從教學內容與專業建設方面探究該專業的人才培養方式,缺乏綜合性實驗與綜合型課程的設置,急需在校企合作的形式下開發補充上述兩類課程。
2 該國校企合作現狀分析
我國現有校企合作模式總體上是以學生培養目標為導向的合作模式,形式多樣(如“訂單式”“零距離對接式”“捆綁式”“產學研一體式”等)。就其本質而言,在于把職業教育與社會經濟發展聯系起來,以實現良性互動和“雙贏”局面,最終目的是促進學校和企業發展。但在實際操作上,還遠沒有形成科學化的深層次合作,大多處于學校為主動方、企業為被動方的局面,建立高效、可運作的校企合作機制十分必要。
3 該校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
3.1 建立該校機電一體化專業校企合作相關機制
(1)建立校企合作組織協調機制。
高職院校和企業隸屬不同體系,學校教師和企業專家的行為習慣與思維方式存在一定差異,而且校企雙方在開發項目課程體系上提供的時間與精力有限,易產生分歧。因此,學院專業教研室將成立專門的課程體系構建機構,吸收具有先進的課程開發和管理經驗的教師及企業人員,主要職能是為課程建設提供潛在理論支持;協調、解決三方企業專家、專業教師與課程專家在課程構建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細節性問題。
(2)建立校企共同育人機制。
鑒于項目驅動的職業課程體系建構的工作涉及范圍廣,影響因素多,因此要建立校企深度合作機制。具體為統一學校與企業對人才培養的標準,雙方共同確定人才培養目標方向,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實施職業素質技能考核,使人才培養和人才使用融為一體,以此實現校企共生共贏。
(3)建立校企共同督導機制。
通過校企共同推進的項目驅動課程體系在管理中,重點是過程控制。該校將建立和完善專業課程教學質量管理制度。
首先,建立企業專家備課制度、校企課程研討制度;其次,完善相關制度執行的督導機制,測量、評價、分析和改進課程的實施過程,從而形成自覺要求、自我檢測、自我修正、持續改進的良性管理機制,為校企合作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提供管理保障。
3.2 實行“雙證書”制度
以職業標準為依據,將教學內容涵蓋相應的職業標準,做到教學模式和教學萬法與職業標準的要求相適應,從而使職業教育與職業資格制度相互溝通,真正實現課程內容與職業資格標準對接。
3.3 人才培養過程突出職業綜合素質鍛煉
機電一體化專業教研室對實踐教學資源進行優化、整合、重組,充分考慮專業課程特色,建立了電氣控制綜合實訓室、虛擬仿真實驗室、電工基礎實訓室等校內實習實訓基地,建立校企合作校外實訓基地,雙管齊下,滿足院部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學生基本技能、專業技能和職業能力的培養需要。
同時,積極研究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教學的特點,采用項目為導向、任務驅動為主線的教學模式,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1∶1比例,推行“學做結合、賽練互通”的教學方法,通過理實一體化來組織教學內容與安排教學。
3.4 積極推進過程考核制度
制定以提高職業能力為目標的動態考核標準,采用項目過程考核、閉卷筆試、故障分析訓練、實際操作及生產實踐演練等多種考核形式,實現知識應用考核與實踐操作相結合、校內考核與校外考核相結合、過程考核與終結考核相結合,構建了師生、企業專家共同參與,以職業能力考核為主、職業知識、態度為輔的動態考核評價體系。
3.5 加強“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建設
國民經濟關鍵部門迫切需要全面掌握機、電、控制和計算機的機電一體化專業復合型人才。圍繞社會對機電一體化人才的需求,提出針對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培養進行實驗教學改革的研究。該研究可為社會培養更多的機電一體化人才,提高畢業生的專業技能和實踐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增加機電一體化方向畢業生的就業率等提供參考依據。同時,對于進一步提高我國高等院校機電一體化實驗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具有較好的指導和借鑒意義。
現今實驗教學的作用不僅是為了讓學生驗證所學的各種知識的掌握程度,是否能做到理論聯系實際,而且培養學生更強的創新意識與能力,實驗教學是必然的途徑之一。它也是全面提高學生知識、素質與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進行機電一體化專業課堂教學的同時更應該做好其專業的實驗教學改革。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實驗教學應該持有“學生為主體”的實驗教學觀念,而擺脫那些簡單的知識傳授和驗證理論課程內容的傳統模式,把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引導其自主學習、獨立系統設計和實踐創新能力作為目標,開展實驗實踐課程體系的改革,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機電一體化實驗教學現狀分析
目前國內高等院校機電一體化實驗教學仍存在一些普遍性的問題。
1.“重理論,輕實驗”思想
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只注重理論教學而忽視實驗教學的重要性。機電類知識體系往往概念抽象、理論繁瑣,不同課程的聯系很緊密,并且原理圖多、文字敘述較抽象,學生又無實物接觸,在學習過程中普遍感到枯燥乏味,最后學生學到的機電一體化系統的概念和知識體系就很少,而對于機電一體化專業的理解更是停留在表面層次,并且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較差,學生的綜合能力得不到全面提高。
2.實驗教學體系不夠完善
傳統實驗教學內容只是單課程知識點的驗證實驗,學生固然可以通過實驗掌握和理解單課程知識點的基本原理與應用,但無法掌握不同知識點的協調運用,無法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2]
現今大多數高等院校普遍使用的實驗教學手段、實驗教學的傳統模式是以教師作為主體,教師選定所做的實驗題目,而學生只是按照實驗要求和內容被動進行重復的機械式操作。然而,如果使用這種模式將無法提高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有些實驗綜合性不強,設計性少,代表性不強,不利于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也不能激發學生自主參加實驗實踐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這將會造成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差。畢業后滿足不了社會對機電一體化人才的需求。
3.實驗教學條件不夠完善
現今大多數高等院校所開設的機電一體化類課程實驗往往因為所需要的實驗設備體積較為龐大,而且設備的價格又昂貴,所以對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實驗課程所配置的設備都比較少。[3]很多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實驗教學都是演示性教學,在整個實驗過程中老師一直在做實驗,而學生的任務只負責進行實驗觀察。即使是動手的實驗課,學生也是按照老師要求的順序重復一遍一遍去做。這樣實驗教學效果會比較差,使得整個實驗就會趨于形式化,學生的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得不到提高。
4.機電一體化專業實驗教學的考核機制不健全
機電一體化傳統的實驗教學考核方式主要是以考查、實驗報告以及實驗考察成績相結合的方式,這樣只能通過學生實驗報告的完成情況給其打分。[4]如果采用這種考核方式,無法真正體現出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因此可看出傳統的考核方式不夠合理。
二、機電一體化專業實驗教學的基本要求
需要學生強化認識理論知識、驗證理論知識的結論;要求學生能基本掌握常規儀器的基本原理與使用方法,而且能學會完成實驗的方法和操作步驟;學生能從實驗數據的分析中得出反映事物本質的結論;學生能獨立書寫實驗過程,完成實驗報告指定內容。
三、機電一體化專業實驗教學改革的策略
1.完善現有的實驗實踐教學體系
專業教師需要充實機電一體化專業實驗課程的教學內容,并減少不具代表性的實驗,根據專業課程制訂合理的實驗教學內容,加大動手實驗和綜合性實驗內容,并和理論課程相對應,建立合理的實驗教學體系結構(如圖1所示),這讓學生能在掌握基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行一些相關實驗,而且更易掌握機電一體化專業知識和技能。
需要完善機電一體化現有的教學手段,弱化實驗實踐模式中傳統的演示性或驗證性實驗,盡量加大學生動手的實驗實踐及綜合性實驗內容,采取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把學生推到實驗的主置。在機電一體化實驗教學過程中,最好由學生親自選定所做的實驗課題,自己選擇需要的儀器設備,制定相關的實驗步驟,獨立處理和分析實驗數據、實驗結果。而專業的實驗教師只為學生提供實驗資料、解答實驗問題等方面的服務。
2.改善現有的實驗條件
建立以能力培養為主導的實驗教學模式,搭建機電一體化專業的三個系列實驗室。一是專業基礎類實驗室,主要針對學生感性認識不足的機械傳動和實驗的薄弱環節所開設的驗證性實驗教學課程。二是綜合類實驗室,主要涉及各專業課的綜合實驗。三是數控機床、機器人實驗室。通過系統有序的實驗動手操作,有利于學生掌握實驗的基本原理,培養了學生的綜合實驗能力。
3.制訂合理的考核機制
結合機電一體化課程實踐教學現有的特點,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實踐課程考核不應該有統一的標準和模式,而是應該結合實驗實踐教學的手段和方式來靈活設定考核方式。實驗實踐教學考核可采用能力培養為主考核的方式進行。簡單的傳統的驗證性或者演示性實驗,適當減小考核的比重,而一些動手考查較為全面及綜合性強的實驗,考核的比重就可適當加大;另一方面,可靈活采取現場提問、口試筆試、綜合課程實驗、課程設計等多種形式來考核,同時可以通過實驗技能比賽的方式來激發學生對實驗的興趣。[5]對學生考核的重點不是考查知識的理解程度,而應當重點考核其實踐技能的掌握程度和應用能力。
四、實驗教學改革的效果
專業教師能將抽象的理論課堂教學轉變為實際的實驗實踐操作,在整個機電一體化專業實驗教學的過程中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其實驗興趣,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的精神。
一、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產生
1.20世紀90年代以來,歐美、日本等國家將機械技術、電子技術結合起來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它著重強調了機械技術與電子技術的結合逐漸產生了機電一體化這門學科。機電一體化是一門注重應用的跨學科的邊緣科學。它使系統更優化,從而產生體積更小、功能更強的新一代智能化產品。
2.隨著計算機的發明與應用,它與傳統機械技術結合產生了數控機床技術。數控機床的問世,寫下了機電一體化歷史的新的篇章。它使機械制造裝備業快速進行了技術革新和發展。自從第l臺數控銑床問世以來,數控裝備形成龐大的數控制造裝備產業,每年全世界的產量有10萬臺左右,產值達幾百億美元。我國的數控機床技術也有了快速的發展,在制造業領域有了廣泛應用,形成了繁榮的供求市場。
3.微電子新技術的加入為機電一體化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幾乎所有的傳統產業只要與微電子技術結合,用集成電路芯片進行智能改造,就會使傳統產業重新煥發青春。可編程序控制器PLC、電力電子等技術的發展為機電一體化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4.激光技術把機電一體化更是把機電一體化推向高速發展軌道。以激光技術為首的光電子技術是未來信息技術發展的關鍵技術,它集中了物理學、波導光學、材料科學、微細加工和半導體科學技術的科研成就,成為電子技術與光子技術自然結合與擴展、具有強烈應用背景的新興交叉學科。光電子技術將繼微電子技術之后再次推動人類科學技術的進步。
二、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方向
以微電子技術、軟件技術、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為核心而引發的數字化、網絡化、綜合化、個性化信息技術革命,不僅深刻地影響著全球的科技、經濟、社會和軍事的發展,而且也影響著機電一體化的發展趨勢。機電一體化技術將向以下幾個方向發展。
1.光機電一體化方向。一般機電一體化系統是由傳感系統、能源(動力)系統、信息處理系統、機械結構等部件組成的。利用光學技術的先天優點,就能有效地改進機電一體化系統的傳感系統、能源系統和信息處理系統。
2.柔性化方向。未來機電一體化產品,控制和執行系統有足夠的“冗余度”,有較強的“柔性”,能較好地應付突發事件,被設計成“自律分配系統”。在這種系統中,各子系統是相互獨立工作的,子系統為總系統服務,同時具有本身的“自律性”,可根據不同環境條件做出不同反應。
3.智能化方向。今后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全息”特征越來越明顯,智能化水平越來越高。這主要得益于模糊技術與信息技術的發展。
4.仿生物系統化方向。今后的機電一體化裝置對信息的依賴性很大,往往在結構上處于“靜態”時不穩定,但在動態(工作)時卻是穩定的。這有點類似于活的生物:當控制系統(大腦)停止工作時,生物便“死亡”,而當控制系統(大腦)工作時,生物就很有活力。
5.微型化方向。目前,利用半導體器件制造過程中的蝕刻技術,在實驗室中已制造出亞微米級的機械元件。機械和電子完全可以“融合”,機體、執行結構、傳感器、CPU等可集成在一起,體積很小,并組成一種自律元件。這種微型化是機電一體化的重要發展方向。
三、機電一體化在教學中改革創新
目前部分高職院校對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培養規格的定位由于各高職院校的服務區域和學校教學傳統及教學資源的不同,他們的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培養規格各有其特殊性。
1.大部分高職學院以傳統機械制造業為基礎,開發了以現代加工制造技術為主的數控技術應用專業,該專業的人才培養規格是:①工藝規格的編制及實施;②傳統機械加工的工裝設計;③數控加工程序的編制;④數控機床的操作、加工調試、維護與保養;⑤數控機床的安裝調試;⑥數控機床故障診斷為初步維修。
2.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培養規格新要求(1)學校與企業在人才培養規格上的認識差距。根據對本次調研材料對比分析,學校與企業在人才培養規格上認識和實踐方面有差距;①學校偏重于技術崗位,企業偏重綜合實用崗位;②學校希望學生有后勁,企業希望學生立竿見影,馬上有勁;③學校傳遞給學生的知識和培養的能力綜合度不夠,企業則對綜合度要求高;④學校希望按專業培養人才,企業希望按項目培養人才;⑤學校的教學內容偏重理論,企業注重理論的實際運用。
3.現代企業技術崗位職責的新變化根據機械、電子行業的有關調查,現代企業技術崗位對人才的要求同過去相比有較大變化:①工作負荷(勞動強度)要求在降低,工作責任心的要求在提高;②專項技能要求在降低,綜合理論知識要求在提高;③與物交流的能力要求在下降,與人交流的能力要求在上升;④對適應一個崗位的技能要求在下降,對適應多個崗位的技能要求在上升。
4.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催促著教學內容進行改革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內容的改革涉及教學內容的選擇、組織、實施等。圍繞著教學內容而展開的工作復雜,社會對機電一體化專業性人才的需求、辦學指導思想、學校教師整體教學水平、教學設備儀器和教學場地及日常教學經費等問題的相互制約,教學內容的改革只能循序漸進。
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教學內容豐富,處理不好就容易成為知識的堆積。從調研情況來分析,重理論、輕實踐,教學內容陳舊,實驗和實訓裝備缺乏,雙師型教師數量不足等問題不同程度困擾著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自上個90年代以來,計算機技術以及電子信息技術的飛躍推動了我國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與進步,同時各種機電一體化產品也層出不窮,至今也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隨著國內外機電一體化技術的快速發展,很多企業在生產方面更加規范化,各個崗位的技能要求也逐步提高,機電一體化行業對相應的人才的需求也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傳統的機電一體化課程體系顯然已經不能適應當前行業發展的客觀需要了,這就促使高職院校結合當前實際,重新制定或優化機電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方案,加緊實施課程改革。
一、當前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的現狀分析
1、課程的設置過于追求學科的系統化
機電一體化專業的課程建設雖然幾經改革依然沒有跳出學科體系的潘籬,這是導致高職機電人才與企業所需要之間不一致的結癥所在。機電一體化專業是一種復合型高技術專業,專業知識涉及機械與電子兩大學科領域,讓學生在短短的在校時間內去系統的掌握兩大寬廣而精深的學科領域知識是不可能的。嚴格追求學科知識的系統化造成了,機不太懂,電業不太通的尷尬局面,或者嚴重失去了專業的特色,達不到培養的目標。
2、課程知識老化、落后
目前,機電產業已逐步成為高新技術產業中的主導產業,機電產品逐漸智能化、柔性化、高速高精度化、微型化鄧方向發展。支撐機電一體化產品的許多技術、伺服傳動技術、伺服電機技術、傳感檢測技術及信息處理技術等在日益涌現和不斷更新。許多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新標準需要在課程中體現出來,而絕大部分院校的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相對社會領域的科學化已顯得非常落后,有些甚至依然是以傳統的機械技術占主導地位,這必然導致培養目標很難適應當今機電行業的發展趨勢。
3、專業課程設置與就業崗位存在偏差
由于現階段我們缺乏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系統性、針對性調查研究,導致很多高職院校在專業課程設置方面未能很好地突出就業為導向以及社會需求,使得機電一體化的專業方向十分單一,且市場適應能力較弱,進而不能滿足地區經濟和行業發展、就業崗位的需要。
4、專業教材內容與實際脫節甚至滯后
當前,很多高職院校所采用的某些機電一體化專業教材內容十分陳舊,版本過老,缺少一些能反映機電一體化先進技術的內容,而且該專業的各門課程之間缺乏緊密的聯系,不利于學生將相關知識有機地滲透或結合在一起進行掌握。除此之外,還存在知識重復嚴重、理論性過強等問題,同時也極大地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5、忽視了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
由于深受“重理論,輕實踐”這一錯誤思想的影響,導致很多高職院校在進行專業設置時把理論課看得過于重要,導致理論與實踐學習的比例嚴重失調。加之不注重教學實訓,導致學生的實踐場所或實習基地條件較差,使學生的實踐訓練嚴重不足,這對機電一體化這樣實踐性較強的專業來說顯然是不相適宜的。
6、專業“雙師型”教師存在嚴重不足
當前,很多高職院校在師資力量建設上還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機電一體化專業“雙師型”教師存在嚴重不足的問題,有的專業理論教師不能指導實訓教學,而有的實訓教師在基礎理論方面又過于薄弱,這不利于學生全面地提升和發展自我。
二、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改革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分析
一方面,對當前的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行課程改革是改變我國機電一體化教學現狀的根本途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與飛速發展,我國的機電一體化產業逐漸發展成為高新產業的主導產業,甚至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所以機電一體化行業對人才的需求變得更高,具體來說,這些人才必須要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術技能,要能夠靈活地運用各種現代化機器設備開展日常工作;其次,這些人才必須具備一定的經營管理能力、環境適應能力以及較強的應變能力,這樣才能夠快速地適應企業的管理經營模式,為企業的未來發展建言獻策;第三,必須具備足夠豐富的實踐經驗、良好的職業操守和團隊協作精神,這是作為工程技術人才必不可少的基礎條件。另一方面,由于我國的機電一體化專業起步較晚,發展時間不長,所以還沒有形成一種合理高效的專業課程體系,當前不得不加快對該課程體系的總結、研究,以盡快發現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進,這樣才能推動該專業又好又快地發展,因此,筆者認為進行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改革是一種必然趨勢。
三、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改革的方向和建議
1、加快調研,進一步分析崗位需求,明確專業培養目標
對于高職院校而言,現階段最重要的是根據行業和社會需求制定人才培養戰略。具體來說,應當在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領導下,通過問卷、訪談、研討等多種方式對機電企業進行廣泛的調查研究,進一步明確我國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畢業生的主要工作和崗位群。同時,要結合國家對高職學生培養目標的總體定位,以崗位需求和職業標準為依據,以職業生涯發展為目標,明確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培養目標,應當是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實踐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應用型人才。
2、與時俱進,加快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體系的模塊構建
筆者認為,現階段構建以模塊化課程為基礎的理論課程體系和實踐課程體系很有必要。
要合理地構建理論課程體系,就需要我們對職業崗位群進行系統的分析,以知識應用為主線,不講求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以“必需與夠用”為度,更加注重專業的應用性和實踐性,這樣,我們就可以把機電一體化專業的理論知識組成一些模塊化課程,進而形成理論課程體系。另外,構建合理的實踐課程體系十分關鍵,這是由于實踐課程是促使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它對培養學生的作風、素質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職院校應當結合實訓條件,形成一種與理論課程體系緊密結合的實踐課程體系,可分為基本技能訓練、技術應用能力訓練和綜合技能訓練三個模塊。這樣既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掌握,又能夠為學生未來就業提供經驗、創造條件。
3、著重強化校外實習環節教學,增強學生的工程應用能力
針對高職院校對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教學環節不夠重視的情況,筆者認為有必要對此采取進一步的強化措施。首先,高職院校應當注重對實踐教學環節的安排與實施。日常除了開展各種傳統的電機實驗項目外,還應當有序地組織學生到不同電機企業或變壓器廠進行實習訓練,以不斷增強學生對電機結構、生產流程的感性認識;其次,高職院校也要加快校企合作,注意搞好與較大較強企業之間的關系,以借助校外實習基地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更多優質人才;第三,高職院校也要適當地改進實驗、實訓的投資方式,可以把學校實踐性很強的實驗實訓投資與企業的技術改造結合起來,著力抓好實驗室、實訓基地的建設工作,甚至可以把部分實驗室或者實訓基地直接建立在企業當中,這樣一方面給學生創建了一個真實的實踐環境,另一方面又極大地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盤活了學校的投資,為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學生帶來更多福音。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國的高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現狀不容樂觀,可以說是已經面臨著嚴峻的改革形勢,當前我們的高職院校必須在國家教育部門相關政策的指引下,緊跟機電行業發展的需求與步伐,結合高等職業教育的實際特征,逐步有序地采取課程改革措施,并且在改革的過程中不斷進行總結、更新、調整和完善,這樣才能探索出一條真正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才能為我國的機電行業培養出更多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一、實踐性教學體系的構建
廣大中職生將來要面對的是一個廣闊的社會市場,要做好中職生的實踐性教學,使將來中職生在步入社會的時候能夠形成強有力的競爭力,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明白市場對人才的要求和需求。根據市場對專業的需要來進行我們的中職生教育,開設合適的實踐性教學方案、教學模式、教學項目等,并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問題和改進問題,引導學生的學習,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等。通過我們的探索與研究,對有關中職機電一體化實踐性教學的開
展,在中職生實踐教學中,首先要注意實踐性教學體系的構建。
1.分層教學體系
為了迎合市場對人才的需要和完成我們的教學目標,我們要對我們中職機電專業的學生有充分的了解。對于他們的知識掌握情況和能力等,應該進行透徹的分析,并通過這些分析,發現中職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然后把解決方案落實到我們的實踐性教學中,確保我們教學目標的實現。這就要求我們建立分層教學的實踐教學體系。在進行分層次教學的過程中,既要注重基礎訓練又要注重專業性的訓練。例如,基本功訓練需要增加中職機電一體化學生對于機電一體化的感性認識和基本理論認識等。在基礎知識學習的同時還要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注重現實操作技術水平,培養學生對機電一體化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后面的專業化知識學習和專業培訓奠定基礎。在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應該面向市場,以發展自己的職業為目的,掌握良好的職業技能。
2.逐漸深入的學習體系
在中職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教學過程中,要逐漸引導學生不斷深入學習技能,從最開始學生對機電一體化技能的簡單接觸到掌握這些技能,然后慢慢地練習操作之后變成在會的基礎上懂這些技能知識的原理等,最后是將這些原理和技能融會貫通,精
益求精,并逐漸形成自己的技能套路,甚至是改革和發展職業技能。在中職機電一體化實踐教學的課程安排上,要先安排實踐課程,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然后再安排理論學習,這樣學生在進行理論學習的時候就可以更加形象和生動,可以邊回想實際操作的過程邊理解理論的原理。例如車工操作的學習課程就可以這樣安排:先讓車工去車間實地實習,讓他們對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內容和技能有初步的感知和了解,并且初步形成一定的動手實踐能力,然后安排他們進行理論和專業基礎課學習,使他們將整個機電一體化專業知識融會貫通。體現了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以實踐為主導的實踐教學思想。這種教學理念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中職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教學的有效開展。
3.實習考核體系
學生實習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一個有效檢驗過程,可以很好地考量學生對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掌握。建立完善的實習考核體系可以檢驗中職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性教學質量,強化我們的技能教育成果。例如,對學生技能實踐中各種小項目的考核、技能鑒定等。
二、改進和改善教學方法
1.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完善教學目標
在進行中職生的教學時,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在實踐教學中要注意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為學生的學習保駕護航,要根據中職教育的相關思想和目標,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要不斷完善教學目標,將教學目標和市場的需要相統一,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通過對教學目標的制訂,增強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學習能力,使學生全面掌握所學知識,讓學生自己的所學與以后的就業相結合。
2.運用各種途徑輔助教學
中職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教學不僅僅是一個課堂教學的過程,也不可能僅僅依靠課本和理論知識。因此,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要合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比如,多媒體教室、車間、實訓室等,讓我們的學生在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擁有專業的生產線實踐能力,讓學生的學習不只停留在書本理論知識上面,還應讓學生完成從實踐到理論然后再到實踐的整套學習過程。各種教學資源的綜合利用需要我們的老師做好教學規劃,以促進實踐教學的開展。
3.老師要做好示范工作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由于很多實踐技能都是很專業的,所以,老師在實踐過程中要做好引導和講解,身體力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帶動學生的學習,通過自己的行為引導,輔助于教學講解,就一定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老師用行為來引導學生的教學實踐,是中職教育的新嘗試和有利方式。通過老師的行為引導,督促學生通過互相之間的合作完成實踐操作,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加強學生間的探討交流,讓學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促使學生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三、加強管理和監督
實踐教學的質量保證離不開強有力的監督機制和科學的管理機制,科學有效的管理活動和強有力的監督往往能使實踐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實踐教學時,制訂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計劃,完善我們的管理、加強實踐教學質量監督和考核機制等。科學合理的管理機制包括對教學班子師資力量的管理,對車間、實訓中心的管理,對學生的管理等。有效的監督機制包括專業顧問委員會和用人單位的評定和監督等。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要對實踐教學的目的、內容等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表述,然學生明白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在教學考核和監督過程中才能做得更好、更優秀,真正做到把自己的學習和就業接軌,對自己負責,促進中職教育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
我們的中職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想要走得更好、更遠,就必須從我們的實際教育情況出發,面向社會,同市場相結合,確定好自己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向,以培養我國機電一體化專業型人才為目的,深化中職教育改革,使我們的中職機電一體化教育為國家和社會輸送更多的專業化人才,促進我國的現代化建設。
參考文獻:
經過了一年的學習,我們,特指我,對我所學的專業即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還是認識不是很夠,可能老師考慮到我們這些學生的潛在問題,就給我們安排了一個專業認識的實習周。我們要通過這幾天的實習對機械工程有一個直觀上的認識(通過之前的理論課專業概論課,我們已經對機械工程有了一個大體的認識)。在進入工廠之前,老師給我們上了兩節基礎知識課,讓我們了解什么是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應該學些什么。
由于微電子高新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工業自動化的程度大幅度提高。新的機電設備和產品將機械、電子、計算機和自動控制技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所謂的機電一體化技術,大幅度地提高產品的性能、質量和可靠性;提高制造技術水平,實現生產方式向柔性方向發展;增強企業的應變能力;節約能源和材料消耗,降低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機電一體化已是當今世界及未來機械工業技術和產品發展的主要趨向,也是我國機械工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然而,我國現有的機械專業人員的知識結構與當今機械工業的發展極不相稱。學機械專業的,對電子、自動控制技術懂得較少;學電子專業的,對機械專業知識掌握的也不多,不能將機械與電子進行有機的結合。此外,由于近二十年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多數機械專業人員知識老化,對新知識、新技術了解甚少,難以從事機電一體化產品的設計與開發。因此,除現有機械專業人員需知識更新,解決機電一體化人才短缺的部分問題外,急需大批量培養這類人才,老師還說,目前工程機械的發展已經達到了頂峰,設備可以完成人們所想到的任何工件,大型設備的專業化也在逐步加強,國內外的工程機械設備的差距也在逐漸減小,工程機械有小型化、家用化的趨勢
所謂機電一體化,就是機械與電工合二為一。日本企業界在1970年左右最早提出“機電一體化技術”這一概念,當時他們取名為“Mechatronics”,即結合應用機械技術和電子技術于一體。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機電一體化技術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成為一門綜合計算機與信息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傳感檢測技術、伺服傳動技術和機械技術等交叉的系統技術,目前正向光機電一體化技術(Opto-mechatronics)(Opto-mechatronics)(Opto-mechatronics)方向發展,應用范圍愈來愈廣。現在的機電一體化技術,是機械和微電子技術緊密集合的一門技術,他的發展使冷冰冰的機器有了人性化,智能化。我們需要學的基礎科目有:英語、計算機、高等數學、線性代數、大學物理、物理實驗、工程力學、機械原理、畫法幾何及機械制圖課程等。
上完了這兩節的基礎課以后,在一男一女兩位老師的帶領下,我們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的三個班分別參觀了北京建筑工程機械廠與北京現代汽車廠兩個地方。
周三那天早上下起了瓢潑大雨,可到了北京現代以后,天就放晴了。在向導的帶領下,我們觀看了有關宣傳片,聽了關于展車的相關介紹,又參觀了總裝車間。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總裝車間。一千多米長的生產線,經過工人師傅準確而迅速的操作后,在OKLINE最后出來的就是成品車。
1信息化遠程教育應用到機電一體教學中的必要性
機電一體化專業是在傳統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基礎上改進而來,集合了機械結構知識以及電路知識,更加適應現代社會對機械人才的需求。機電一體化教學開展目標是培養出大量優秀的具備機電設備使用、維修、維護以及設計的高技術型綜合人才。隨著現代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信息化技術在我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并衍生出了各種各樣基于信息技術的創新產品,信息化遠程教育就是其中的一員,突破了傳統教學方式中的局限性,讓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再受限于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便利性與積極性,顯著提高了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教學效果[1]。舉例說明,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機電一體化教學流程是依據課本知識進行逐個講解,使得各個知識點之間沒有形成有效的鏈接,造成知識點之間的銜接能力不強,不容易被學生整體消化。通過信息化遠程教育模式的應用,可以方便、快捷地將機電一體化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并且能夠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轉化成立體的三維模型,從而為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感官感受,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知識。另外,信息化技術的應用還能夠很好地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改善機電一體化教學效果。
2現階段機電一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不僅要關注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還有重點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鼓勵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操作中,實現理論聯系實際,促進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共同提升[2]。為此,在開展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活動中,必須要加強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練習。但是,在進行實際的機電一體化教學活動時,存在著較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機電一體化專業知識涉及范圍廣,不僅牽涉到機械結構原理、結構力學、材料力學、液壓原理等,還涉及到電路知識,在進行傳統教學過程中,老師僅僅是圍繞課本知識進行講解,沒有對課本知識進行向外擴散和延伸,同時也缺乏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普遍存在動手能力差的問題,也不能夠很好地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操作中,更談不上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3]。第二,機電一體化教學過程缺乏創新,這主要表現在教學方法和內容上。首先教學方法上,老師采用傳統教學方法,按部就班的進行課程講解;另外教學內容上,主要以教學大綱要求的課本知識為主,沒有進行有效的延伸,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差,影響機電一體化教學效果。
3信息化遠程教育在機電一體化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3.1提升學生對機電技術的應用水平
將信息化遠程教育引入到機電一體化教學改革中,必須要充分認識到機電一體化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根據具體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整改。首先,大多數機電一體化專業學生存在著對知識應用能力不強的問題,為解決這一的問題,老師可以利用信息化遠程教育平臺提高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學習到更寬泛的機電一體化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積極性。另外,機電一體化專業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全面的理論知識,同時還有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而傳統的教學方式中,僅僅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通過信息化遠程教育平臺,不僅可以突破傳統教學中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讓學生能夠更加自由、便捷地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同時信息化遠程教育平臺還可以將課本中枯燥的理論知識轉化成生動的三維模型,并以此創建教學情境,降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難度,完善具體化的學習過程,改變傳統教學中抽象、枯燥的教學內容,實現教學成績以及教學效果的共同提升[4]。
3.2促進老師對機電一體化教學進行創新
我國職校機電一體化專業對學生的培養目標與要求是:培養出能夠勝任機電一體化設備操作使用工作的人才,包括對機電一體化設備的安裝、調試、使用、維修、維護和管理等,培養層次分為能夠基本勝任工作的初中級技術應用專門人才和高技能、高素質、高應用型高級職業技術人才兩類。對于高級職業技術人才的要求是:不但能夠操作、維護、管理,還必須能夠設計。如何快速提升這一專業學生的技能與素質,將他們培養成專業素質高、專業技能強的科技型人才,是職校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師必須面對的課題,本文就此展開探析,首先對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接著就如何更有效地開展機電一體化教學進行分析探討。
一、職校機電一體化教學現狀分析
1.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性。
針對當前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體系的分析,筆者發現課程體系的側重點與聚焦點主要集中在電與機兩個方面,而且兩者分界比較明顯。專業目標要求它們融為一體,然而當前的專業課程設置存在過于偏重機械方面的課程安排情況,從而減少對電類課程的設置,這與當前“機、電、計算機”三維一體的專業格局極不相稱,導致教學與實際脫節,無法很好地配合機電一體化專業設備操作演練教學。為適應社會形勢與專業發展趨勢,筆者認為,有必要對機電一體化教學課程內容進行適度的改革調整,加強電氣控制課程、計算機運用課程等內容的教學,從而將“機、電、計算機”三者提升到同等高度進行教學。
2.專業課程內容缺乏完整性和標準化。
在機電一體化專業的課程教學過程中,幾乎所有操作都是通過手工實踐進行的,只有極少部分通過自動化編程軟件加以實現,專業課程內容缺乏完整性和標準化,導致對專業的相關知識掌握不全,不能對相關或相近專業知識做到融會貫通,導致學生對課程內容感到生澀,難以引起他們對課程學習的興趣,甚至讓他們覺得課程內容枯燥無味。這對增強教學效果極為不利,從對學生綜合素質和長遠發展來看,很難讓學生發掘更多潛能以適應日益信息化的現代企業工作環境。針對這種狀況,筆者建議,對目前專業課程必須進行加以修改完善,使之更能與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目標一致。
3.理論原理教學與實踐操作教學相背離。
理論原理教學與實踐操作教學本應融為一體,緊密相連,密不可分,“機電一體化”專業特點對理論原理教學與實踐操作,教學的要求更高,對理論原理的教學必須引用實踐操作加以形象化和具體化,對于實踐操作教學必須通過理論進行指導、驗證和保障。例如:現代國內外的工業企業幾乎都裝備先進的數據信息傳感設備、數據自動處理分析設備、自動化控制系統等,這些設備和系統的技術含量都比較高,對操作和管理其的人員素質要求比較高,不但要求他們具有機電一體化專業技術和簡單的操作能力,還必須有較高的理論分析能力。然而當前實際教學與企業實際情況相差很大,理論原理教學與實踐操作教學相背離現象嚴重,導致學生在畢業后很難快速適應工作崗位。
二、完善機電一體化教學措施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領學生自主學習。
我國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學習興趣對教學的重要性,它可以激發學生自主研究、分析、挖掘事物來龍去脈的興趣,進而激發人們對事物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在教學中擁有學習興趣,不但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還可以激勵學生對難題進行攻堅探索,增強他們學好教學內容的自信心。那么,如何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筆者認識到,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教學回歸生活實踐或工作實際。例如:在教學“三相異步電機變頻調速”的過程中,可以將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變頻空調”引入課堂,通過其原理和特點來分析普通的與變頻空調之間的差異,進而指出變頻調速存在哪些優點,從而增長學生的生活物理知識,增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性,進而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激勵他們自主學習。
2.注重實踐操作教學課程情境和任務的創設。
筆者具體的教學實踐經驗表明,機電一體化專業理論課程與具體專業實踐課程關系相當密切,因為機電一體化專業本身就是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專業,因此在具體教學中在設計課程模式時,應采取實踐與理論同步進行的教學策略。例如,可以將《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機械制圖》等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實踐結合起來。而在實踐性課程教學中,必須特別注重實踐操作教學課程情境和任務的創設,將實踐延伸為實訓,并盡可能地讓學生在實訓車間進行,將“實習課”與“理論課”有機結合起來,不再進行嚴格的區分。另外,對于教學課程的考核,可以改變傳統的筆試定高低的做法,改為筆試成績、操作成績、平時作業成績三者合一的方式。
3.引入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如今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我們的教學手段也應緊跟時代步伐。實踐證明,通過引入多媒體等信息化手段,教學能更形象、直觀、生動,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此外通過構建專業教室、實訓和實驗基地,也可將一些先進的設備或模擬器材引入其中,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進一步提高理論水平和實踐操控能力,有利于學生加快掌握機電一體化操作技能,有利于學生畢業后快速適應工作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