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學和技術知識匯總十篇

時間:2023-08-25 17:08:0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自然科學和技術知識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自然科學和技術知識

篇(1)

前蘇聯以及現今俄羅斯的重工業技術和軍事技術一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究其原因我們不能 回避其發達的技術科學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其實早在前蘇聯時期,學者們就對技術科學 哲學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其相關研究具有鮮明特色,不但代表了前蘇聯技術哲學的主要 成就,也極大豐富了當今占主導地位的西方技術哲學體系。

一、 技術科學哲學問題研究背景

前蘇聯和俄羅斯的科學技術哲學是世界技術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指導思想、研究綱領 和研究重心都與中國和西方科學技術哲學有著顯著的區別,因而成為我國乃至世界科學技術 哲學界特別關注的研究領域。值得一提的是,上個世紀我國學者在前蘇聯自然科學的哲學問 題的研究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是對于作為前蘇聯科學技術哲學重要組成部分的技術哲學 的研究卻大相徑庭。之所以存在上述狀況是因為,一方面,正如俄羅斯學者指出的:“哲學顯 然很晚才開始研究技術現象。……相對于實踐認識和實踐理性,哲學更偏好理論認識、理性 和理論規則,顯然,這種偏好成為哲學很晚才轉向思考技術現象以及技術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 的一個原因”[1]。的確,相對于其他哲學分支學科,技術哲學本身起步較晚,現代技 術哲學就其本身而言僅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到目前為止發展也不是很完善,諸如技術的本質 、技術是否是價值中立的焦點問題,以及技術哲學的奠基人物和奠基性著作還沒有形成壓倒 多數的、相對統一的觀點。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前蘇聯時期的技 術哲學往往被視為資產階級哲學加以批判。蘇俄技術哲學研究開始于19世紀末,那時“П.К .恩格邁爾(П.К.Энгельмейер)在自己的小冊子《19世紀技術的總結》(1898 )中提出了技術哲學的任務。同時他的許多著作被用德語出版”[2]。但是,自1917 年十月革命勝利后,前蘇聯技術哲學研究開始轉向一個特殊時期。正如俄羅斯學者所評論的: “技術哲學在俄國的命運非常悲慘。關于技術哲學必要性的思想,是由П.К.恩格邁爾提出 的。П.К.恩格邁爾是俄國工程師,他是技術哲學第一個研究綱領的提出者,這個綱領于1912 被提出來。1929年,當恩格邁爾不得不再次號召建立技術哲學時,他遇到的是不理解和公開的 反對。恩格邁爾在《我們需要技術哲學嗎?》一文中發展了技術哲學重要性的思想。而在這 個雜志的同一期中還收錄了Б.馬爾科夫(Б.Марков)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技術哲學 遭到批判-‘現在沒有,以后也不可能有獨立于人類社會和獨立于階級斗爭之外的技術哲 學。談技術哲學,就意味著唯心主義的思考。技術哲學不是唯物主義的概念,而是唯心主義的 概念’。從這時起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里,把技術哲學斥為唯心主義,在蘇聯哲學界已成定論 ,盡管馬克思就是19世紀有興趣從社會—哲學方向研究技術的一個創始人”[3]。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技術哲學”的提法在前蘇聯時期被禁止,但是對于“技術”的哲學 思考在前蘇聯卻從未停止過。那時(也包括現在)有一大批學者長期致力于技術哲學問題的研 究,其中比較重要的人物有:В.М.羅津、В.Г.高羅霍夫(В.Г.Горохов)、Г.М. 塔夫里江(Г.М.Тавризян)、Г.И.舍梅涅夫(Г.И.Шеменев)、И.Т.弗 羅洛夫(И.Т.Фролов)、В.В.切舍夫(В.В.Чешев)和В.С.斯焦賓(В.С. Стёпин)等人。他們的研究成果頗豐,而且具有不同于西方技術哲學的典型特色,因而 這些人的思想和成果成為我國學者和西方學者極為關注的研究課題。

В.М.羅津等在《技術哲學:歷史與現實》一書中曾寫道:“蘇聯時期對于技術的研究開始于 世紀初(指20世紀初-筆者注)。由于П.К.恩格邁爾,技術哲學在俄羅斯獲得極大發展。 后來在我國,這一學科被視為資產階級科學而被禁止研究。但是卻發展起一系列研究或討論 技術不同方面的學科,并且,如今它們被部分地納入到技術哲學中來。首先就是技術史。…… 研究技術的第二個領域被稱為‘技術的哲學問題’。恰恰在這里討論了技術的本性和本質, ……第三個領域在蘇聯時期急劇發展-這就是技術科學的方法論和歷史。雖然這門學科 屬于科學學和方法論,但如今它們被包括到技術哲學中來。……第四個領域是設計和工程技 術活動的本性和歷史。……正如我們已經發現的那樣,如今這些研究領域不僅僅單獨發展,而 且還處于技術哲學的范圍之內。”[3]因此可以說,前蘇聯時期學者們把技術史、技 術的哲學問題、技術科學的方法論和歷史、設計與工程技術活動的方法論和歷史等問題不同 程度地納入到技術哲學的研究范圍內。在這四個組成部分中,對于技術科學方法論的研究最 為充分,并且具有鮮明的俄式風格。

二、 技術科學哲學問題研究重心

前蘇聯學者非常重視對技術科學認識論的研究,這主要包括技術科學的起源、對象、結構、 功能、任務等問題,其中技術科學理論的結構問題成為學者們關注的焦點。

1. 技術科學起源的內外史要素

前蘇聯學者普遍認為:“技術科學是關于有目的地將自然物質和過程改造成技術對象,關于 構建技術活動的方法,同時也是關于技術對象在社會生產體系中起作用方式的特殊的知識系 統。”[4]關于技術科學的產生,前蘇聯學者們的觀點可以概括如下:技術科學的產 生有 外史和內史兩方面因素。從外史方面看,人們的生活、生產(特別是機器生產)為技術科學的 產生和發展提出研究的課題,并決定技術科學的研究方向。從內史方面看,一方面,技術科 學是技術知識的系統化、邏輯化的結果,它是人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在對象活動中所形 成的對習慣、概念、認識的思考和概括;另一方面,有一部分技術科學的產生源于對基礎科 學的應用,是從基礎科學中分化出來的;此外,還有一部分技術科學源于不同知識、模型、 概念和原則的大綜合,是這些要素橫向搭構的結果。

2. 技術科學對象的兩重性

關于技術科學對象,前蘇聯學者們認為,技術科學對象具有兩重性,即技術科學對象有“天 然的”和“人工的”區分。而且其中技術科學的“天然性”對應著技術與自然、技術與自然 科學的關系;而技術科學的“人工性”對應著技術與人、技術與人文科學的關系。正如В. Г.高羅霍夫和В.М.羅津在《技術科學的哲學方法論研究》中指出的:“在技術科學中可 以統計出兩個技術對象:自然的技術對象和人工的技術對象。……技術對象的人工性在于, 它們是人類活動的產物。它們的天然性首先在于,所有人造對象歸根到底都是由天然的(自 然界的)材料制成的。”[4]而這種觀點也得到А.Н.鮑戈柳波夫(А.Н.Бого любов)的認同,他指出:“技術科學不僅與自然科學(這決定了技術科學的‘天然的’特 征)相聯系,而且它還與經濟學和人文科學有著不同的、極為重要的交叉(而這一點相對于它 的‘人工的’特征)”[5]。

3. 技術科學理論的三種結構要素

在對比自然科學理論和技術科學理論的結構時,前蘇聯學者認為,自然科學理論和技術科學 理論的結構均可分為三個基本組成部分:本體論模式、數學工具和概念工具,但其含義卻有 很大差異。其中自然科學的本體論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理想化實驗中的理想對象的總和。而技 術科學理論的本體論模式可分為三個基本層次:以數學描述為目標的函數圖像;在工程對象 中進行的自然過程的連動模式;表現為構造參數和工程計算的結構模式,即研究對象的結構 。此外,在自然科學理論中,數學工具首先是為了實驗計算,它們是建立和證明所獲得的理 論知識的手段。而在技術科學理論中,數學則具有多方面作用:第一,用它來對工程對象的 結構和工藝參數進行工程計算;第二,用它來分析和綜合技術的本體論模式;第三,用它來 研究發生在工程對象中的自然過程[6]。可以看出,技術科學理論結構中的三個要素 要比自 然科學理論結構中的要素更為復雜。其原因恰恰在于技術手段具有特殊性,它是主體和客體 相互聯系的中介,而且它往往比自然科學理論更多兼顧實踐的方面。

4. 技術科學功能的工程指向性

與此相聯系,在對比自然科學理論和技術科學理論的功能時,前蘇聯學者認為,自然科學理 論的功能主要是反映自然過程,研究理論問題,以預測和描繪理論發展的未來狀況。而技術 科學理論功能的起點和歸宿,都是為了對工程對象的技術結構和 工藝參數進行理想描述。而且技術科學理論功能的實驗層次不僅僅包括實際上是以概括工程 師的工作經驗為目標的結構技術和工藝知識,還包括特殊的實踐方法知識。當前工程研究的 目的是:把在技術理論中獲得的理論知識形成實踐方法的形式,提出新的科學問題。這些問 題是在建立工程對象的各個階段中,在解決工程問題的過程中產生的,而且它們將會傳播到 技術領域當中去,以實現技術理論的功能[6]。

5. 技術科學任務的實踐特征

技術科學與自然科學結構與功能的差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兩者在科學領域中所擔負任務的 不同。作為科學知識集合的自然科學的任務在于:揭示和研究新的自然規律,預測自然過程 的發展;而作為技術知識集合的技術科學的任務在于,從實踐上利用這些自然科學成果,研 究自然規律在技術設備中的作用,以及運用知識和計算保障工程技術活動[4]。盡管 前蘇聯學者認為技術科學的任務在于實踐,但是他們仍然強調不應將技術科學的形成與技術 科學在工程中的應用混為一談。В.Г.高羅霍夫和В.М.羅津指出,技術科學的形成與技術 科學應用于工程實踐是有區別的:前一種情況說的是獨立學科的建立,這意味著各種不同科學 知識、模型、概念和方法被應用于一定的研究對象,并建立起理想模式及其轉換程序,形成現 有學科所需要解決的基本問題和任務;而后一種情況指的是在解決具體的工程任務過程中,各 種科學知識、方法、模型和原理的系列化和組織化的過程[7]。

三、 技術科學哲學問題研究特點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前蘇聯學者習慣從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價值論四個角度分析自然 科學哲學問題,這一傳統也影響到技術科學哲學問題的研究,即學者們往往從技術本體論、 技術認識論、技術方法論和技術價值論角度來研究技術科學的哲學問題。因此可以說“師從 自然科學哲學”是前蘇聯技術科學哲學研究的重要特點。

在前蘇聯學者看來,自然科學方法論之所以能夠類推至技術科學領域是因為,自然科學和技 術科學都是科學的組成部分,因此較為發達的自然科學方法論當然可以成為技術科學方法論 研究的范例。這正如前蘇聯學者們指出的:“技術科學與自然科學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無論是 在起源方面,還是在起作用的過程方面。技術科學最初的理論原理、認識客體和概念的方式, 恰恰是從自然科學向技術科學傳遞過來的;同樣,技術科學自身科學性的規范、知識理論結構 的確立、理想對象的結構和數學化,恰恰也都是從自然科學借用到技術科學中來的。” [4]尤其針對技術科學的數學化,А.Н.鮑戈柳波夫指出:“知識數學化的問題是歷史 性的問題,從廣義上講,未必能夠在科學史和技術史的框架之外去研究它。特別是相對于技術 科學,更是如此。多虧技術科學與自然科學的緊密聯系,才產生出將適合于自然科學的數學 化模型轉移到技術科學中去的可能性,并且同樣產生出利用自然科學數學化歷史來了解數學 在技術知識發展中所起(或者說它應當起)作用的可能性”[5]。正是基于這一點,前 蘇聯學者更關注自然科學對技術科學和技術科學哲學問題的影響。

概括說來,前蘇聯時期,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前,人們通常只是在科學哲學的背景下研究 技術哲學,把技術哲學混同于規范的科學哲學的附屬物,并且僅僅從自然科學知識附屬物的 角度來研究技術。技術被歸結為科學的附屬物,而技術哲學則被歸結為運用于技術知識結構 的科學哲學和科學方法論研究的簡單附屬物,這就是20世紀50至60年代的特點[1]。 如果說這一時期運用科學哲學手段研究技術哲學是自發的,那從20世紀70年代中 期開始,前蘇聯學者就開始自覺地借用科學哲學和科學學的方法研究技術哲學,特別是研究 技術科學的哲學問題。В.Г.高羅霍夫和В.М.羅津在《技術科學的哲學方法論研究》一文 中指出:“雖然很早以前,技術知識的不同方面就引起了哲學家們的興趣,但只是 在最近五六年才開始形成新的研究方向,在這個方向范圍內提出一個目標:就是用科學學和科 學方法論的手段來系統地研究技術科學。”[4]他們還補充道:“技術科學方法的特 點暫時揭示得還不太清楚。一方面,應當注意專業方法獨特的多樣性,另一方面,要注意廣泛 地應用一般科學的認識方法(如分析、綜合、模型化、實驗)。”[4]在此不可否認, 分析、綜合、模型化、實驗等方法最先都是在研究自然科學的哲學問題時成熟壯大起來的。

可見,由于在相當長的時期內自然科學充當了技術科學的基礎,因此我們不能脫離自然科學 孤立地研究技術科學;但是我們同時也要看到技術科學相對獨立的特點,正如前蘇聯學者鮑 戈柳波夫指出:“技術科學從本質上應當與不斷發展的技術相適應,并且最佳的情況 是應當超前于技術。……技術科學、實用科學和基礎科學是知識具體化和概括化的不同層次 。因此,技術科學在其自身發展過程中能夠變成實用科學(如果技術科學的應用范圍超出技 術框架外),甚至變成基礎科學”[5]。這表明,在技術科學與技術的辯證關系中,技 術科學應當具備先驗的預測功能,而且技術科學、實用科學與基礎科學之間存在著轉換關系 。這是技術科學發展過程中的又一個重要特點。

總之,通過上述研究我們能夠看到,前蘇聯技術科學哲學問題研究是其技術哲學研究的重要 組成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斯大林高壓意識形態統治時期技術哲學研究的主要成績, 其相關問題研究(如技術科學的起源、對象、結構、功能、任務等問題)即使在技術哲學日 趨走向成熟的今天看來,仍然具有重大價值。

參考文獻:

[1]От редакции. Философия техники[J] . Вопросы философии, 1993(10):24-26.

[2]Стёпин В С, Горохов В Г, Розов М А.Философиянауки и техники[EB/OL]. (2006-06-20)[2007 -08-02]. http:∥philosophy.ru/library/fnt/11.html.

[3]Розин В М, Горохов В Г, Алексеева ИЮ, et al. Философия техники: история и совреме нность[EB/OL]. (2006-06-28)[2007-08-02]. http:∥philosophy.ru/ iphras/library/filtech.html.

[4]Горохов В Г, Розин В М. Философско -методологические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технически х наук[J]. Вопросы философии, 1981(10):172-178.

篇(2)

Abstract:Theimplications,meaningsandhistoryoftheclassificationoftheSciencesminutelyarediscussed.RepresentativeexamplesoftheclassificationoftheSciencesatancientandmodernandinChineseandforeignareenumerated.Onthebasisofsynthesizingadvantagesofvariousclassifications,thenewviewstotheclassificationofthesciencesarebroughtup.

KeyWord:theclassificationofthesciences,historyoftheclassificationoftheSciences,StandardsoftheclassificationoftheSciences

科學分類就是依據某些帶有客觀性的根據和主觀性的原則,劃分科學的各個分支學科,確定這些學科的研究對象、內容和轄域,明確它們在科學中的位置和地位,揭示它們之間錯綜復雜的聯系,從而達到宏觀把握科學的總體結構、微觀領悟學科的前后關聯之目的。科學分類作為科學王國的地圖,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具有不容忽視和不可小視的意義。在理論上,它對于認識科學的總體畫面、洞悉科學的構成框架、明晰科學內在關聯、把握科學的研究范圍、預測科學發展的趨勢,估價技術的原創基點,是絕對不可或缺的。在實踐上,它對于科學部門的設立、科學規劃的編制、科學政策的制訂、科學資源的配置、科學研究的管理、科學信息的收集、科學教育的實施、科學傳播的開展,均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科學分類無論對于從事科學研究的科學家,還是對于想要學習和熟悉科學的非科學家,都是大有裨益的。任鴻雋在談到科學分類時說:科學知識的進化,是把知識來做縱的解剖;科學知識的分類,是把知識來做橫的解剖。科學分類“不但使科學的地位愈加明了,并且科學的范圍,也可以大概呈露了。”

要恰當地進行科學分類,并不是唾手可得的事情。皮爾遜揭示出一個原因是,任何個別科學家都不可能真正地衡量每一個孤立的科學分支的重要性,也無法洞察它與整個人類知識的關系。可是,只有對彼此的領域具有鑒賞力、對他自己的學問分支具有透徹知識的科學家群體,才能達到恰當的分類。在現時代,這種知識日益分化和個體科學家無力把握整個科學概貌的狀況,變得更加嚴峻了。薛定諤對此洞若觀火:

一百多年來,知識的各種分支在廣度和深度上的擴展使我們陷入了一種奇異的兩難境地。我們清楚地感到,一方面我們現在還只是剛剛開始在獲得某些可靠的資料,試圖把所有已知的知識綜合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可是,另一方面,一個人想要駕御一個狹小的專門領域再多一點的知識,也已經是幾乎不可能的了。

另一個原因是,科學分類必須在科學發展得比較發達之時才能方便地進行,這時各個知識領域已經相對成熟,各個知識部門已經開始自然分化,并形成群科林立的態勢,于是觀察和分析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就顯得比較容易一些。在此之前,在科學的孕育時期和童年時期,知識的數量和類別嚴重匱乏,要進行恰當的科學分類,的確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

盡管如此,人類的智力好奇心和實際的需要,還是誘使或催促人們對科學分類樂此不疲,從古代一直延續到今天。在敘述科學分類的歷史沿革時,人們大都按照歷史紀年的大框架古代、中世紀、近代、現代來劃分;也有按分類特征來劃分歷史階段的:第一階段是圓心式的神學之知識分類(亞里士多德、圣維克托隱修院的于格),第二階段是樹枝式的哲學之知識分類(培根、笛卡兒、沃爾夫),第三階段是階梯式的科學之知識分類(柯爾律治、邊沁、惠威爾、孔德、斯賓塞、皮爾遜、湯姆森、克羅伯),第四階段是文化學之知識分類(馮特、文德爾班、李凱爾特、克羅齊)。當然,也有以有代表性人物的科學分類思想和圖式來鋪陳的。在我們下面的鋪敘中,各種因素可能兼而有之。

早在古希臘時代,柏拉圖的認識論就表明有三種知識,即感官知覺、意見和真正的知識或廣義的科學。感官知覺不能揭示事物的真像,只能顯露現象。意見有真偽,僅僅是意見,毫無價值。它不是知識,而是建立在信念和感情之上的。它不知道自己是真是假,找不出為自己辯解的理由。真正的知識以理性為基礎,這種知識知道自己是知識,即能確證自己為真的知識。我們必須從感官知覺和意見前進,達到真正的知識。柏拉圖創造了一個包羅萬象的哲學體系。雖然他沒有明顯地把哲學分成邏輯學、形而上學(物理學)和倫理學(實用哲學,包括政治學),但是在著作中運用了這種劃分法。亞里士多德認為,真正的知識不在于僅僅熟悉事實,而且在于認識它們的理由、原因或根據,認識它們必然如此的情況。哲學或廣義的科學,包括一切經過理性思考的知識,其中有數學和各專門科學。研究事物根本的或初始的原因的科學或哲學,他稱之為第一哲學,我們叫形而上學。形而上學研究本然的存在,各種科學研究存在的某些部分或方面。例如物理學研究存在中的物質和運動。其他部分的科學和哲學取名為第二哲學。他還進而區分理論科學(數學、物理學和形而上學)、應用科學(倫理學和政治學)以及創制的科學或技藝(有關機械生產和藝術創作的知識)。他又把這些科學分成物理學(物理學、天文學和生物學等)、形而上學和應用哲學,如果加上邏輯學,那就是柏拉圖的一般分類:邏輯學、形而上學和倫理學。

自亞里士多德之后,特別是在中世紀的千余年間,宗教一統天下,其間科學分類標準基本上沒有什么變化。中世紀的經院哲學家把知識分為自然知識和啟示知識兩種,哲學屬于自然知識,神學屬于啟示知識,與亞里士多德沒有什么兩樣。在1141年,法國圣維克托隱修院的于格(HugoofSt.Victor)的分類才在原有的基礎上有諸多細節的增加。例如在應用的一項之下列舉了工藝和邏輯:工藝包括紡織、縫紉、建造、航運、農業、漁獵、醫藥、游藝等,邏輯包括演說、文法、方言、修辭。不過,于格仍然擺脫不了亞里士多德的主張,依舊以神學為歸宿。羅吉爾•培根雖然沒有系統地發表過科學分類的見解,但是他在《大著作》中列舉了五種重要的學問:語言學、數學、透視學或光學、實驗科學、道德哲學。這位身處中世紀后期的思想先行者所列舉的學問,已經超出當時的學術范圍了。

弗蘭西斯•培根是名副其實的近代科學思想的先驅,他在《論學術的尊嚴和進展》、《智力球描述》中,對科學進行了分類。按照培根的觀點,人的學術起源于理解力的三種官能——記憶、想像和理性。他以此為基礎開始了他對知識的分析和分類。記憶對應歷史,而歷史包括公民史和自然史,二者之下進而各有細分。想像對應詩,詩分為敘事的或史詩的、戲劇的、比喻的。理性對應哲學或科學,其下一分為二:自然哲學和神性(啟示)。在自然哲學名目之下有人、自然和上帝三項。第一項人之下又細分為公民哲學(權利的標準)、人性哲學(人類學)。第二項自然之下又細分為思辨的自然和操作的自然,前者包括物理學(質料和第二因)和形而上學(形式和第一因),后者包括力學和純化的魔法。第三項上帝包括自然神學、天使和精靈的本性。培根的分類沒有在知識的素材和知識本身之間、實在的東西和觀念的東西之間、或在現象的世界和非實在的形而上學思維的產物之間劃出明確的區分,而且學科用語中有中世紀神學的殘跡和經院哲學的弊病,因而從近代科學的立場來看是有缺陷的。但是,培根指出:“知識的劃分不像以一個角度相交的幾條線,而更像在一個樹干上交叉的樹枝。”這個觀念對培根和斯賓塞來說是共同的,即科學源于一個根,它與孔德的觀點針鋒相對,孔德是按系列或階梯排列科學的。

在17世紀的近代科學革命以及18世紀的法國啟蒙運動時期,牛頓力學已經牢固確立,并衍生出剛體力學、流體力學、解析力學、天體力學等力學分支,熱、電、磁、光等現象的研究也初露端倪,動物學、植物學、生理學的發展方興未艾。在這種情勢下,

一些科學分類的方案陸續出臺:神學君臨一切學科的格局已被打破,神學色彩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哲學包容全部學科的傳統觀念也日漸式微乃至悄悄退隱;經驗性的和應用性的學科紛紛出現在科學分類表中。

例如,笛卡兒把一切精密的知識都包括在他的哲學體系之中。在他看來,哲學有三大部門:一是無形世界的形而上學,二是有形世界的物理學,三是知識應用的應用學。伽桑狄把科學分為邏輯學、物理學和倫理學。霍布斯試圖把主觀原理和客觀原理結合起來進行分類。他認為數學方法是普遍應用的方法,把幾何學擺在演繹科學的首位,把物理學擺在歸納科學的首位。他擬訂了科學的配置原理:從抽象到具體,從事物的量的確定性到它的質的確定性,又引向量的確定性。洛克把科學分為物理學、實踐和邏輯學。拉美特利做了形而上學的劃分,他把自然界分為三界(礦物界、植物界、動物界),并有與之對應的科學。法國百科全書派(狄德羅、達朗伯)接受了弗蘭西斯•培根的記憶、想像和理性三分原則,但是在細節上有所豐富。比如,理性部分冠以哲學,哲學之下分為一般形而上學(本體論)、神的知識、人的知識、自然的知識四個門類。其中,自然的知識下轄物體的形而上學、數學和物理學(自然哲學)。數學下轄純粹數學、應用數學和物理數學:純粹數學下轄算術學、幾何學;應用數學下轄力學、幾何天文學;物理數學下轄光學、聲學、氣體力學。物理學下轄廣義物理學和狹義物理學,其下又各有所轄。沃爾夫(C.Wolff)將知識分為歷史的(經驗科學)、哲學的(理性科學)和數學的(形式的)三種:歷史敘述正確的事實,哲學研究事物的原因,數學規定事物的數量關系。其中,哲學又細分為狹義哲學(自然神學、心理學、物理學),規范科學(倫理學、心理應用哲學、物理應用哲學)、本體論(決定各物共同性質的科學)。

在19世紀這個科學世紀,超越經典力學的熱學、電磁學、光學等經典物理學分支已經成熟,并且出現了數學化和形式化的熱力學、統計物理學和電動力學,化學、生物學、地質學、心理學等學科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弗蘭西斯•培根等人的分類越來越不適應科學的現狀,于是新的真正的科學分類紛紛登臺亮相。英國詩人和思想家柯爾律治(S.T.Coleridge)把科學分為純粹科學、混合科學、應用科學、復雜科學四大部門:純粹科學屬于形式的有文法學、邏輯學、修辭學、數學,屬于實在的有形而上學、倫理學、神學;混合科學包括機械學、水力學、氣壓學、天文學;應用科學包括實驗哲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化學、音樂學、氣象學、測量學、美術學;復雜科學包括歷史、地理、辭典學等。這個分類雖然忽視了科學的客觀標準,顯得有些雜亂無章,但是它卻給后來的分類開辟了一條門徑。英國哲學家邊沁和法國科學家安培把科學分為物質科學和精神科學兩大類。在他們的物質科學里,列入了天文學、地質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在精神科學里,列入了歷史學、語言學、法律學、經濟學等。這種分類法,有兩個值得注意之點:一是把科學研究的對象作為分類的標準,二是把科學的范圍推廣到歷史、語言等學問上去了。惠威爾汲取了培根的心理官能標準和笛卡兒的數學乃科學之基礎的思想營養,將科學分為七種,從前一種進至后一種,必須在前者再加上物質的或心理的能力,才能成為新的科學。例如,數學是研究時間和空間數量的,數學加上勢力、運動則有機械學,機械學加上化合力則有化學,化學加上生命則有生物學,生物學加上感情、意志則有心理學,心理學加上歷史的原因則有歷史學,歷史學加上時間、空間則有神學。這種分類的特點是,注意到各學科之間的相互關系,富有獨創性,盡管條理還不甚明晰。

也許從孔德開始,科學分類已經開始具有某種現代氣息。孔德認為,一切科學的基礎是經驗,所有的神學和形而上學假設對科學毫無貢獻,必須予以拋棄,而通向真理的惟一道路是科學。在他看來,有六種基礎科學,即數學、天文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社會學,在第七種或最后的道德科學中達到頂點。在這個科學“等級制度”或階梯中,后一門科學依次從屬于前一門。這些科學實際存在相互依賴性,以致要清楚地理解一門科學,就必然需要先前的其他幾門科學的研究。孔德的等級制度分類明顯地和他的實證主義的政治體系相符,僅有純粹空洞的圖式。

斯賓塞拒絕實證論的等級制度的階梯排列,而重返培根從共同的根展開的樹枝狀的科學概念。他把知識分為兩個主枝:處理現象在其下為我們所知的形式的科學和處理現象的題材的科學,即抽象科學和具體科學。抽象科學囊括邏輯和數學,或處理我們知覺事物的模式的科學。具體科學處理我們在這些模式下知覺的感覺印象群和存儲的感官印記。他進而把處理現象本身的具體科學又細分為抽象具體科學和具體科學:前者“在其要素上”處理現象,后者“在其全體上”處理現象。這導致他把天文學與生物學和社會學結合起來,而不是與它的親族力學和物理學相關聯。這樣的分類可能適合形式邏輯的詞語區分,但是并不適合于指導讀者閱讀或使專家受到啟發。他的第三群具體科學再次按照所謂的“力的重新分配”原理加以細分。可是,這個原理在物理學中沒有真實的基礎,因此不能形成分類具體科學的起點。對于斯賓塞的分類,皮爾遜的總評價是:

該結果充其量將是有啟發性的,但是作為一個完備的和一致的體系,它必定或多或少是一個失敗。但是,從斯賓塞的分類中可以學到許多東西,因為他把培根的“樹”系統與孔德從知識領域排除神學和形而上學的做法結合起來。尤其是在抽象科學和具體科學的原始劃分中,它給我們提供了出色的起點。

德國生理學家和心理學家馮特把科學分為形式科學和實在科學,數學屬于前者,其他科學屬于后者。根據研究對象的不同,實在科學又被分為自然科學和精神科學。自然科學是把經驗現象的內容從認識主體中分離出來,作為間接性現象來研究的科學;精神科學則把認識主體的經驗作為直接的研究對象。這兩大類科學又根據各自學問的性質分為現象性、發生性、系統性:所謂現象性是研究并說明自然以及精神現象的作用,所謂系統性是將全部顯現的自然現象和人為諸現象加以系統性記載整理,所謂發生性介于現象和系統之間,是研究自然以及精神性成果的發展。自然科學的現象性中包括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發生性中包括地質學、生物發生學,系統性中包括記錄天文學、地理學、礦物學、系統動物學。精神科學的現象性中包括心理學、社會學,發生性中包括歷史學,系統性中包括法律學、經濟學。李凱爾特不同意精神科學的提法,而用文化科學取而代之:“根據文化對象的特殊意義把科學劃分為自然科學和文化科學,這可以使專門研究者由此分為兩個集團的那種興趣的對立得以最明顯地標示出來。因此,在我看來,自然科學和文化科學的區分適合于代替通常的自然科學和精神科學的劃分。”

皮爾遜對科學分類素有思考和研究,并在其經典科學哲學名著《科學的規范》最后一章“科學的分類”中專門做了論述。他考察了歷史上三位著名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孔德和斯賓塞的分類并附帶加以評論,同時闡述了自己的分類圖式。皮爾遜汲取了培根的樹枝狀圖式、孔德的科學相互依存的長處,采納了斯賓塞的抽象科學和具體科學的區分,在前人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科學分類體系。在皮爾遜看來,科學不僅僅是事實的范疇,而且是用來簡潔概述我們對于那些事實的經驗的概念模式。因此,要求進入實際分類的科學分支,實際上僅僅是處于形成中的科學,他們與其說符合完備的概念模型,還不如說符合分類范疇。于是,它們的終極范疇不能是絕對固定的。在或多或少還原為完備的概念模型的那些物理科學和依然處在分類范疇狀態的那些物理科學之間的區分,可用所謂的精密科學(前者)和描述科學(后者)來表達。由此可見,無論何時我們開始細分科學的主要分支,邊界僅僅是實際的而非邏輯的。在細分中被分類的細目與這些邊界交叉和再交叉;雖然在下面的分類中大多數科學僅進入一個位置,但是它們往往同時屬于兩個或更多的部門。所有分類圖式都具有經驗的和嘗試的特征,因為科學是連續成長的。

皮爾遜這位以感覺印象為基石的感覺論者,按照知覺(感覺印象)在科學中區分了兩個群。前一個群處理知覺官能在其下辨別客體的模式的概念等價物,這是抽象科學。后一個群處理我們用來描述知覺內容的概念,這是具體科學。具體科學依據處理無機現象還是有機現象,又分為物理科學和生物科學。于是,他把整個科學劃分為三大塊:研究知覺模式的抽象科學,研究無機現象的知覺內容的物理科學,研究有機現象的知覺內容的生物科學。

在抽象科學中,皮爾遜又按照分辨的一般關系與空間和時間獨有的關系一分為二。分辨的一般關系有定性的和定量的關系之分:定性的關系包括邏輯學、拼字學(orthology即發明術語),定量的關系包括分立的量即算術、代數、測量、誤差、概率、統計理論等和量的變化即函數理論、微分學、積分學等。空間和時間獨有的關系又分為空間用定域分辨和時間用序列分辨:前者又包括定性的(位置)即描述幾何學,定量的(大小)即度量幾何學、三角學、測量法等;后者亦包括定性的即觀察和描述理論(與邏輯無關),定量的即脅變理論(大小和形狀的變化)和運動學(位置的變化)。不難看出,

抽象科學囊括了通常歸類為邏輯和純粹數學的一切。在這些分支中,我們處理分辨的概念模式;由于所形成的概念一般而言是嚴格定義的,并且擺脫了知覺內容的無限復雜性,因此我們能夠以極大的精確性推理,以致這些科學的結果對于所有落在它們的定義和公理之下的東西都是絕對有效的。為此緣故,抽象科學的分支往往被說成是精密科學。

物理科學二分為已還原為理想運動的精密的物理科學和還未還原為理想運動的概要的物理科學。精密的物理科學下列四大部門:團塊物理學包括力學、行星理論、月球理論等;分子物理學包括彈性、塑性、內聚性、聲音、晶體學、地球外形、流體力學、空氣動力學、潮汐理論、氣體運動論等;原子物理學包括理論化學、光譜分析、太陽物理學和恒星物理學等;以太物理學包括與分子無關的輻射理論(光、熱、電磁波)和與分子有關的光、熱、電磁(與分子結構有關)——例如彌散、吸收、傳輸、傳導等。概要的物理科學有星云理論、行星體系演化、地球的無機演化、地質學、地理學(有時稱物理地理學)、氣象學、礦物學、化學等。

生物科學是概要的而非精密的,它按照空間(定域)和時間(成長或變化)一分為二。在空間方面,有生命形式的地理分布(生物分布學)、習性與地點和氣候的關系(生態學)、自然史(在古老的意義上)。在時間方面,亦一分為二:非再發生狀態的歷史學、發生狀態的生物學有植物的生物學即植物學和動物的生物學即動物學。在歷史學中,再分為一般的物種進化和特殊的物種進化;前者包括生命起源(種系發生、古生物學等),物種起源,自然選擇和性選擇理論等;后者包括體格(頭蓋學、人類學等),心理官能(語言史、語言學、哲學史、科學史、文學史、藝術史等),社會建制(考古學、民俗學、習慣史、婚姻史、所有權史、宗教史、國家史、法律史等)。在生物學中,一有描述各類生命的形式和結構的形態學、組織構造學、解剖學等;二有專門處理成長和繁殖的胚胎學、性理論、遺傳理論等;三有涉及生命的功能和行為的學科:從物理學的角度處理功能和行為的生理學,從心理的角度處理功能和行為的心理學。在心理學中,廣義心理學包括本能理論、意識的起源等,狹義的人的心理學包括屬于個體的心靈研究、思維心理學等,屬于群體的社會學即道德、政治、政治經濟學、法理學等。

頗有新意的是,皮爾遜還指出,他的科學三大塊分類并非彼此互不溝通。正如應用數學把抽象科學與具體科學聯系起來一樣,生物物理學——處理無機現象的定律或物理學對于有機形式發展的應用——也把物理科學和生物科學聯系起來。談到自己的分類圖式,皮爾遜“自稱沒有邏輯的精密性,而僅僅是嘗試表明各種科學分支如何與基本的科學概念關聯起來的粗略輪廓”,并表明他“在培根、孔德和斯賓塞失敗的地方必然不可能成功”。然而,由于皮爾遜是位學識淵博的百科全書式的的哲人科學家,最有能力從事科學分類工作,因此他的工作在當時科學發展的狀況下還是有現實意義的,至今仍有恒久的學術價值和一定的啟發意義。

皮爾遜的科學分類是于1891年在倫敦格雷欣學院所做的講演中和盤托出的,次年在《科學的規范》一書中發表。這是19世紀末的事。進入20世紀不久,湯姆森(J.A.Thomson)和奧斯特瓦爾德也就科學分類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湯姆森的科學分類大體沿用了皮爾遜的分類思想,但是卻凸顯了各學科的地位和關系。他的抽象科學包括形而上學、邏輯學、統計學、數學。他的具體科學則包括普通科學、特殊科學、聯合科學和應用科學。在普通科學中,又細分為社會學、心理學、生物學、物理學和化學。在特殊科學中,對應于社會學的有人類學、各種社會組織之研究等;對應于心理學的有美學、語言學、心理-物理學等;對應于生物學的有動物學、植物學、原生學等;對應于物理學的有天文學、測地學、氣象學等;對應于化學的有光譜學、立體化學、礦物學等。在聯合科學中,有人類的歷史、人種學、生物通史、地球通史、地質學、地理學、海洋學、太陽系通史等。在應用科學中,對應于社會學的有政治學、公民學、經濟學等;對應于心理學的有邏輯學、教育學等;對應于生物學的有優生學、醫學、林學等;對應于物理學的有航海學、工程學、建筑學等;對應于化學的有農學、冶金學、采礦學等。奧斯特瓦爾德汲取了孔德的等級制度的分類思想,以最普遍的概念創建科學的分類體系——形式科學、物理科學、生物科學。形式科學論及屬于所有經驗的特征,它的主要概念是序,它包括邏輯或流形的科學、數學或量的科學、幾何學或空間的科學、運動學或運動的科學。物理科學的主要概念是能(energy),它包括力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的主要概念是生命,它包括生理學、心理學、社會學。這里的生理學應該理解為處理非心理現象的整個科學,涵蓋植物學、動物學以及植物、動物和人的生理學;心理學是心理現象的科學,它不限于人,盡管有許多理由要求它的占優勢的部分針對人。奧斯特瓦爾德表明,在他的分類中是就純粹科學而言的,沒有把應用科學計算在內。

稍后的邏輯經驗論在關注科學統一的同時,也涉及到科學分類問題。該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卡爾納普在最廣泛的意義上使用“科學”一詞,包括所有的理論知識,不管它在自然科學領域,還是在社會科學或所謂的人文學科領域,不管它是借助特殊的科學程序發現的知識,還是基于日常生活中的常識的知識。我們首先必須在形式科學和經驗科學之間做出區分。

形式科學由邏輯和數學確立的分析陳述構成,經驗科學是由在事實知識的不同領域確立的綜合陳述構成。

這種分類的特色在于,首次明確地從科學語言和語言哲學的角度出發區分科學。

在其后的整個20世紀,科學分類一直受到各國學者的關注和研究。蘇聯的凱德洛夫等人依據自然界的客體層次無機界-有機界-人,認為其對應的科學學科是物理學、化學及其他,生物學,心理學;人的社會和思維對應的是社會科學和哲學科學。數學是單列的。數學和自然科學的各個學科都各有自己對應的技術應用科學或技術科學。中國的于光遠把現代科學分為兩大類,即分別研究自然界和社會的運動規律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二者之間還有邊緣學科領域。數學是研究整個世界的量的關系的科學,哲學則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概括和總結。錢學森認為,客觀世界除了自然、社會之外,還有第三個領域即思維領域,因此他把現代科學分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同時,從這三個領域向上,通過自然辯證法、歷史唯物論和辯證認識論的橋梁,和哲學相聯系;向下則與技術科學、工程科學相聯系;數學則貫穿各個學科部門。日本的綱島定治提出,自然科學可以按照研究對象分為物質科學、生物科學、心理科學。這三者又可以細分為三個范疇:個性記述為主的階段、一般性的升級階段、適用第二階段的發生理論;比如,實驗物理學(力學、聲學、熱力學、光學、電磁學),理論物理學,分子、原子、電子理論這三者分別與之對應;其他學科也是如此劃分的。美國的科恩按照一般約定,指出自然科學包括物理科學和生物科學、化學、地球科學、氣象學,有時還有數學。社會科學一般地被理解為包括人類學、考古學、經濟學、歷史、政治科學、心理學和社會學。傳統上存在第三群人文學科,它包括像哲學、文學研究、語言研究,有時還有歷史這樣的學科。科學或自然科學的范疇常常被推廣到包括一些常規認為是社會科學或人文學科一部分的某些學科,除(體質)人類學和(實驗)心理學以外,還可以包括像語言學、考古學和經濟學這樣可以變化的領域。有時,地理學被認為是社會科學,有時被認為是自然科學。最近,一些(并非一切)傳統的社會科學被放在“行為”科學的大傘之下。

在現時代,科學的指數式發展引起知識的極度膨脹,造成學科的極度分化,同時也催生了一大批交叉學科或邊緣學科的誕生。據說,在德國大學的科研目錄中列有四千多個研究領域。中國教育部學科分類(國標-92)也列舉了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部類的57個一級學科和三千多個專業的分類目錄。1989年出版的一本《英漢學科詞典》,收集的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的學科名稱更多達三萬有余。學科的這種通過分化和交叉而增生的趨勢方興未艾。在這種情勢下,學者競相推出自己的分類方案,從二元分類到五元分類一應俱全——當然也有超過五元的。

邦格持二元分類的觀點。他說,在各種科學之間,第一個最顯著的差異是形式科學和事實科學之間的差異,即處理觀念的科學和事實的科學。邏輯和數學是形式科學:它們不涉及實在的事物,因此不能用來使我們處理實在(即經驗),為的是使我們的公式確鑿有效。物理學和心理學處于事實科學之中:它們涉及設想在世界中發生的事實,因此必須訴諸經驗,以便檢驗它們的公式。自然科學包括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個人心理學等。此外,還有文化科學,其中有社會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政治科學、物質史、思想史等。

三元分類也許是比較多的一種分類法。例如凱伯格堅持,從學術上可以區分出形式學科、經驗學科和詮釋學科。數學是形式學科,生物學和心理學是經驗學科,文學是詮釋學科。顯而易見,每一個實際的學科都體現出所有三個類型的方面:數學中的許多東西最終與關于世界的事實有聯系;生物學偶爾涉及形式結構,心理學包含詮釋;文學批評處理詩的形式結構和有關產生它的社會事實。在這個框架中,哲學本質上是像數學一樣的形式學科,詮釋的進路更多地屬于歷史。我們原來涉及的科學像生物學和物理學一樣,主要是經驗學科。我們的形式關注與科學知識和科學理論的結構有關。我們也能夠注意到科學和哲學的詮釋方面,科學理論是在某些環境中并針對某種哲學思想背景出現的。理解科學史中的一個惟一事件,與分析在新近出現的理論和被說成用以支持它的實驗資料之間得到的形式關系,是截然不同的事情。

四元分類除了前面介紹過的柯爾律治等人的區分以外,也有把科學分為形式的-運算的科學、自然科學、人類科學-文化科學。

N.麥克斯韋的五元分類(或六元分類)是這樣的:數學、統計學和邏輯關注改善形式的、先驗的或分析的知識。物理科學關注關于物理宇宙各個方面的知識。生物科學關注改善關于生命的知識。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關注改善關于人的生活的各種社會方面和文化方面的的知識。技術科學關注改善關于為實現各種有價值的、實際的社會目標所需要的知識。按照知識哲學的普遍一致的意見,經驗科學能夠被安排為粗糙的等級制類型。在底部,在一切的最基本的層次上,我們有理論物理學,與之密切相關的是宇宙學。向上,我們有理論上不很基本的物理學部分,例如固體物理學和物理化學;再高一點,我們有無機化學的整體,并排化學天文學、天體物理學和地球科學(物理學和化學的特殊化的應用)。再向上,我們有生物科學以及有機化學、分子生物學、生物物理學和生物化學做基底,中途有諸如動物學、植物學、解剖學、神經病學、遺傳學這樣的科學,頂端是生態學和動物行為研究。更高一些,我們有社會科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語言學、經濟學、政治科學和歷史學。按照一種觀點即還原論,我們應該把所有這些科學還原——至少在原則上——為理論物理學。按照競爭的觀點即反還原論,這或者是不可能實現的目標,或者是不需要的目標。但是,二者都同意,經驗科學能夠依照等級制組織。更一般地,某種類似的等級制能夠在邏輯和數學的學科中察覺到。在基礎是邏輯,稍向上有集合論。其余的幾乎整個數學分支都能夠被詮釋為或多或少特殊的集合論的應用。

在這里,有必要專門介紹一下技術科學。這不僅由于我們先前很少涉及,更因為技術科學在當今社會所起的作用實在太大了——它可以迅速地變成生產力,在改造世界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伊利英和卡林金指明,技術科學是改變實在取向的研究和活動,任務之間的差別產生不同的技術和技術知識。前科學時代的技術知識是實踐活動的經驗知識,技術知識的科學形式的進化與向機器生產的轉化有關。物質生產和技能的發展要求生產任務基于科學的工程來解決,要求技術設備的數學計算,技術不再能夠僅僅在常識、才智敏銳、經驗的基礎上發展了。這就是為什么技術科學的誕生和形成是由兩個相反指向的過程決定的:一方面使用自然科學的定律、理論和發生在它們之中的技術對象和過程的研究的獨立資料決定,也由科學認知方法的積極應用決定;另一方面由獨立的觀察和技術與生產的事實的概括決定。自然科學應用于生產的技術問題,產生了不能還原為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術常識的知識。軍事科學的開端近似地落入15世紀中期和1870年代之間的時期,這個時期的特點是用科學知識解決工業生產任務,而不是一般的實際問題。在這個時期的第一階段(15世紀后半葉到18世紀初期),技術知識還沒有獲得理論水平,因為在自然科學中充分形成的理論還不存在。這個階段以在實驗方法的基礎上應用科學的形成為標志。在18世紀初和19世紀末的時期,對于與物理學、化學和力學相關的技術科學的形成來說,是決定性的時期。基本的自然科學理論的出現和充分發展的技術實踐,為把技術知識提高到理論水平創造了必要的條件。但是,新技術科學的進化的機制和形式在技術知識發展的“經典”時期(19世紀末至20世紀中期)已經開始有意義的變化。在這個階段,技術科學還是通過從基礎自然科學導出而出現的模式繼續存在。導出是工程技術實踐和自然科學理論的綜合,電氣工程和無線電工程就是從電動力學導出的。在這個時期,技術科學的開端的新形式已經出現——通過從已經現存的作為基本科學起作用的技術科學導出,比如無線電定位就是從無線電工程導出的。應該注意,此時的技術科學已經在它自己的題材、理論原理和特殊的理想對象方面是科學知識的充分形成的領域。在1920年代至1940年代,技術知識的數學化穩定地得以發展。在1960年代,技術知識變成認識論認真分析的對象。因此,20世紀中期能夠被視為技術科學發展的非經典階段的開端。經典的技術知識與非經典的技術知識之間的差異除了理論的結構、出現和形成的機制不同外,還在于后者是交叉學科的。技術科學的理論具有建設性的功能,卻不包含新的邏輯關聯,這樣的理論不說明和預言,只是產生工程對象。

從以上的形形的科學分類不難看出,學者進行分類的依據或基準各有千秋。有人認為,科學分類所依據的原則有客觀原則(物質運動形式的客觀區別)、發展原則(物質運動形式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序列)、層次原則(從一般到特殊的科學知識層次結構序列)、實踐原則(新方法和新工具的出現會造成新學科的誕生)。有人指出,科學分類研究進入到結構分析和動態分析的階段。學者設計了各種模式模擬科學體系的結構,如塔模式、樹模式、網模式等。同時,科學分類的動力學研究也方興未艾,學者用液體沉淀模型、氣體流動模型、球體膨脹模型來模擬科學體系的運動和變化。其實,馬赫早就強調,在科學研究中,不同的透視都是可能的。從這些不同的觀點得到的結果能夠產生不同的學科,它們具有相對的自主性。不過,一般而言,科學分類的基準不外乎三種:客觀的基準、主觀的基準、綜合的基準。客觀的基準包括研究的對象、種類和范圍,事物的本質,物質的層次,自然的秩序,探索的方法等;主觀的基準包括心智官能、精神能力、哲學理念、描述語言、抽象的形式等;綜合的基準在奧斯特瓦爾德的以序、能、生命的概念作為分類的依據中最具有代表性。

不用說,這三種基準的劃分是僅就主要傾向而言的,只具有相對的意義。誠如奧斯特瓦爾德所言:這些分類不是依照所謂的事物的“本質”,而僅僅從屬于為了比較容易和比較成功地把握科學問題而做出的純粹實際的安排。這是因為,“缺乏完備的和精確的邊界是所有自然事物的普遍特征,而科學是自然事物。例如,如果我們力圖在物理學和化學之間進行鮮明的區分,那么我們便會遇到相同的困難。在生物學中情況也是這樣,倘若我們超出懷疑的陰影力圖在動物王國和植物王國之間建立分界線的話。”在本文結束時,我們不怕貽笑大方,愿意綜合各家之長,主要依據科學研究的對象和方法,托出自己的簡略的分類方案:

廣義的科學可以分為形式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社會科學、人文學科。形式科學以符號概念為主要研究對象,多用分析、推理、論證的方法,其目的在于構造形式的、先驗的思想體系或理論結構。自然科學以自然界為主要研究對象,多用實證、理性、臻美的方法,其目的在于揭示自然的奧秘,獲取自然的真知。技術科學以人工實在為主要研究對象,多用設計、試錯等方法,其目的在于創制出新的流程、工藝或制品,它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然科學在技術上的實際應用或應用科學的技術化而形成的系統的知識。社會科學以社會領域為主要研究對象,多用調查、統計、歸納等方法,其目的在于把握社會規律,解決社會問題,促進社會進步。人文學科以人作為研究對象,多用實地考察、詮釋、內省、移情、啟示等方法,其目的在于認識人、人的本性和人生的意義,提升人的精神素質和思想境界。

參考文獻

©李醒民(1945~),男,陜西西安人。現任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自然辯證法通訊》雜志社主編,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科學哲學、科學思想史、科學文化。

任鴻雋:《科學救國之夢——任鴻雋文存》,樊洪業、張久村編,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340頁。

皮爾遜:《科學的規范》,李醒民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353頁。

薛定諤:《生命是什么》,羅來鷗等譯,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年第1版,序言。

朱謙之:《文化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年第1版,第92頁。

梯利:《西方哲學史》,葛力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年第1版,第70、63、82~83頁。

朱謙之:《文化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年第1版,第93頁。

任鴻雋:《科學救國之夢——任鴻雋文存》,樊洪業、張久村編,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340~341頁。

皮爾遜:《科學的規范》,李醒民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354~356頁。

凱德洛夫、斯皮爾金:科學,丁由譯;金吾倫選編:《自然觀與科學觀》,北京:知識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284~374頁。

卡里爾等:科學的統一,魯旭東等譯,北京:《哲學譯叢》,1993年第4期,第60~67頁。

朱謙之:《文化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年第1版,第95頁。

朱謙之:《文化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年第1版,第96頁。

任鴻雋:《科學救國之夢——任鴻雋文存》,樊洪業、張久村編,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342頁。

朱謙之:《文化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年第1版,第97頁。

皮爾遜:《科學的規范》,李醒民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356~358、358~361頁。

綱島定治:科學分類的體系,北京:《自然科學哲學問題叢刊》,1984年第4期,第92~96頁。

李凱爾特:《文化科學和自然科學》,涂紀亮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年第1版,第17頁。

李醒民:卡爾.皮爾遜:著名科學家和自由思想家,北京:《自然辯證法通訊》,第12卷(1990),第2期,第65~78頁。李醒民:皮爾遜——百科全書式的哲人科學家和自由思想家,《科學巨星》叢書9,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第170~260頁。

皮爾遜:《科學的規范》,李醒民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361~379頁。

J.A.Thomson:科學之分類,唐鉞譯,中國科學社編:《科學通論》,中國科學社出版,1934年第2版,第135頁。

奧斯特瓦爾德:《自然哲學概論》,李醒民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37~39頁。

R.Carnap,LogicalFoundationsoftheUnityofScience.R.Boydet.ed.,ThePhilosophyofScience,ABradfordBook,TheMITPress,1991,pp.393~404.

凱德洛夫、斯皮爾金:科學,丁由譯;金吾倫選編:《自然觀與科學觀》,北京:知識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284~374頁。

孫慕天:科學分類;于光遠等主編:《自然辯證法百科全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272~276頁。錢的分類思想似乎有點經院哲學的味道。

綱島定治:科學分類的體系,北京:《自然科學哲學問題叢刊》,1984年第4期,第92~96頁。

I.B.Cohen,AnAnalysisofInteractionsbetweentheNaturalScienceandtheSocialScience.I.B.Cohened.,TheNaturalScienceandtheSocialScience,SomeCriticalandHistoricalPerspectives,Dordrecht/Boston/London,KluwerAcademicPublishers,1994,pp.1~99.

這57個一級學科的名稱是數學,信息科學與系統科學,力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球科學,生物學,農學,林學,畜牧、獸醫科學,水產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與衛生學,軍事醫學與特種醫學,藥學,中醫學與中藥學,工程與技術科學基礎學科,測繪科學技術,材料科學,礦山工程技術,冶金工程技術,機械工程,動力與電氣工程,能源科學技術,核科學技術,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科學技術,化學工程,紡織科學技術,食品科學技術,土木建筑工程,水利工程,交通運輸工程,航空、航天科學技術,環境科學技術,安全科學技術,管理學,,哲學,宗教學,語言學,文學,藝術學,歷史學,考古學,經濟學,政治學,法學,軍事學,社會學,民族學,新聞學與傳播學,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教育學,統計學。

李詩英主編:《英漢學科詞典》,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年第1版。

M.Bunge,PhilosophyofScience,FromProblemtoTheory,RevisedEdition,Vol.I,NewBrunswickandLondon:TransationPublishers,1998,pp.24,27.

H.E.Kyburg,Jr.,ScienceandReason,OxfordUniversityPress,1990,p.16.

卡里爾等:科學的統一,魯旭東等譯,北京:《哲學譯叢》,1993年第4期,第60~67頁。

N.Maxwell,FromKnowledgetoWisdom,ARevolutionintheAimsandMethodsofScience,England,NewYork:BasilBlackwell,1984,pp.15,23~24.

V.IlyinandA.Kalinkin,TheNatureofScience,AnEpistemologicalAnalysis,Moscow:ProgressPublishers,1988,pp.166~184.

篇(3)

一、公民科學素質是建設精神富有社會的重要基礎和動力

公民科學素質不僅是物質生產的重要因素,也具有不可低估的精神力量,是精神富有社會的重要衡量指標。

我國《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 年)》(以下簡稱《科學素質綱要》)從基本國情出發,對科學素質內涵作出了界定,并將之概括為“四科一能力”。科學素質是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公眾具備基本科學素質一般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學技術知識,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并具有一定的應用科學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這“四科”是精神富有內涵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設精神富有社會的重要基礎和動力。

首先,科學知識是精神文化的基礎。科學研究的每一項進步,都增添了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的能力,也為先進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為精神文明建設拓展了空間。正是科學知識的廣泛傳播,才使得人們對客觀世界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認識越來越正確,越來越深刻。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實際能力以科學文化知識為基礎,人們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也離不開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

第二,科學思想是精神文化的內核。科學思想是在各種特殊科學認識和研究方法的基礎上提煉出來的、能夠發現和解釋其它同類或更多事物的合理觀念和推斷法則,它對進一步的、更廣泛的科學研究和社會實踐具有導向作用。從一定意義上說,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都凝聚在一定的科學思想之中。科學思想一旦為人們所掌握,就可以轉化為一種精神力量,去幫助人們識別真偽,明辨是非,戰勝困難,走向成功。

第三,科學精神是精神文化的支柱。科學精神是人們在長期的科學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共同信念、價值標準和行為規范的總稱。體現為求真務實、崇尚理性、批判創新、團結合作等精神,是精神文化的重要支柱。沒有科學精神,也就無所謂先進文化。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對于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對于人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確立,具有巨大的激勵和引導作用。

第四,科學方法是精神文化發展的工具。科學方法是人們在認識和改造世界中遵循或運用的、符合科學一般原則的各種途徑和手段。科學方法不僅為科學技術實踐所必需,在社會經濟生活中也具有極大的價值。科學方法不僅可以轉化為技術,物化為物質財富,引發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革命,為先進文化的發展提供根據和技術支撐,更重要的是通過它而建立起來的思維方式,可以極大地提高人們的認識能力,升華人們的精神境界,從而有力地推動精神文化的不斷發展。

二、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有待提高

2006年,國務院頒布了《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提出到2020年,科學技術教育、傳播與普及有長足發展,形成比較完善的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組織實施、基礎設施、條件保障、監測評估等體系,公民科學素質在整體上有大幅度的提高,達到世界主要發達國家21世紀初的水平。綱要實施以來,特別是“十二五”期間,各地各部門圍繞黨和國家發展大局,聯合協作,未成年人、農民、城鎮勞動者、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社區居民等重點人群科學素質行動扎實推進,帶動了全民科學素質水平整體提高;科技教育、傳播與普及工作廣泛深入開展,科普資源不斷豐富,大眾傳媒特別是新媒體科技傳播能力明顯增強,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公民科學素質建設共建機制基本建立,大聯合大協作的局面進一步形成,為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保障。

第九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顯示,2015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6.20%,較2010年的3.27%提高近90%,超額完成“十二五”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水平達到5%的工作目標,為“十三五”全民科學素質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但是,也應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全民科學素質工作發展還不平衡,不能滿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主要表現在:面向農民、城鎮新居民、邊遠和民族地區群眾的全民科學素質工作仍然薄弱,青少年科技教育有待加強;科普技術手段相對落后,均衡化、精準化服務能力亟待提升;科普投入不足,全社會參與的激勵機制不完善,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發揮不夠。

國務院辦公廳2016年3月印發了《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對“十三五”期間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實現跨越提升作出總體部署。

三、消除科普誤區,提升公民科學素質

科普是提升公民科學素養的重要手段,是指利用各種傳媒以淺顯懂的、讓公眾易于理解、接受和參與的方式向普通大眾介紹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推廣科學技術的應用、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的活動。科學普及是一種社會教育,在實際工作中雖經不斷完善,但仍存在一些誤區,需要消除,以提升公民科學素質 促進精神富有社會建設。

1.科普工作的主要誤區。

第一,重視科學知識的普及,忽視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的普及。

現在的科普活動中,相當一部分一味熱衷于對一些自然現象進行介紹,或對社會公眾在某個時期內較為關注的科技熱點進行普及性說明,而很少顧及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的宣傳。許多科普讀物往往只限于將高深的科技語言轉變為有趣的、可讀性強的通俗語言,這實際上不過是一種變相的“翻譯”。

第二,重視自然科學知識的普及,忽視社會科學知識的普及。

在我國的科學普及中,科學往往僅被理解為自然科學,只普及自然科學知識,而將社會科學知識的推廣普及排除在外是常見的現象。現有的關于科學普及的地方立法中,也多將科學普及內容局限于自然科學,給人的印象是社會科學是不需要普及的。

第三,認為科普是“小兒科”,難登科技的殿堂。

社會上不乏有這樣一些錯誤看法,認為科普只是簡單、無創造性的勞動。在這種思想的作用下,科普作品被認為,搞不出像樣科技成果才去搞科普的,其科普作品的價值當然得不到應有的肯定。

2.消除科普誤區的對策。

篇(4)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2)07-003-001

目前我國的基礎教育新課程正在向多層次、多特色的方向發展。在德國,科學和技術教育得到高度重視且特點突出。研究德國中學的物理教育,對我們的中學物理教育會有一定的啟發作用。

德國的中小學教育共13年(6-18歲),其中中學教育可分為兩個階段。7-10年級為初級階段,11-13年級為高級階段。這兩個階段分別與我國的初中階段和高中階段相當。

一、德國初中階段的物理教育

在德國16個聯邦州,物理是中學初級階段的必修課。只有幾個州作為科學教育的起點,在小學開設“自然現象”課程。大多數州,物理課程直到7~8年級才開設,學生年齡大概有13歲,對校外的事物越來越感興趣。在7~10年級開設的科目為光學、熱學、電學和力學。少數幾個州10年級還開設天文學課程。

初級階段物理課程的目標及強調的教學理念有:

中小學的物理教育不應當陷入試圖使學生們了解整個學科的系統結構的誤區。中小學校應當賦予那些將來可能成為律師、醫生、建筑師、記者、運動員或者藝術家的孩子們足夠的自然科學知識,使他們可以積極地參與到社會發展過程中來,甚至有助于他們在社會中作出決策。事實上,這些孩子可能一輩子都不可能需要做出有關物理方面的重要決定。即使需要,他們也可以通過咨詢專家的意見來解決這樣的問題。但是,對許多會影響到整個社會的決定,比如,處理能源供應和能源節約問題,環境協調技術的發展,保護環境的理念,當然還有廢物處理等問題,為做出正確的判斷,人們必須具有對自然科學最基本的認識。而對很多人而言,中小學校是他們唯一可以學習自然科學知識的地方。

在中小學里,物理必須呈現一個動態的、迷人的知識領域。實踐表明,多媒體演示在入門者教育中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工具——通過令人信服的實驗或對自然的觀察了解物理學,而不僅僅使用語言和公式來闡述這些道理,觀察是學習物理學基本概念的最好方法。

學生們必須非常熟悉自然科學的工作方法,比如觀察法、描述法、解釋法以及數學公式等。為了清楚地說明自然科學知識和發現,學生們必須學會在日常用語和科學語言之間進行轉換。使用數學公式的一個重要優點,就是可以建立物理和數學之間的緊密聯系,這對于兩個學科發展都非常有利。教授物理課,最好每個班的學生人數較少,使老師可以了解到每個孩子的學習過程,給以相應的幫助。

物理學應當與其他科學溝通。許多自然現象,如果不從物理學觀點來認識,就不能理解,反過來,生物學和化學知識可以幫助和豐富對物理學中各種關系的理解。比如,為了理解能量經濟學中的種種關系,僅僅了解物理能量的定義是遠遠不夠的。發現能量守恒定律的邁耶(J.R.Mayer),其職業是醫生。

學生應當了解基本物理學規律對于技術發展產生的正面和負面的影響。僅僅在每一個物理學現象后加上其技術應用是不夠的,還應當從技術問題的角度,看看哪些基本的物理學規律是可以被“研究”的。

二、德國高中階段的物理教育

在中學11年級,在大多數聯邦州里,物理是所有學生的必修課。在此之后,學生可以選擇基礎課程和高等課程。打算學習科學或工程的學生,或者開始進行相關職業訓練的學生,通常會選擇這類物理課程。根據一項德國全國性調查,26%的學生選擇物理基礎課程,大約12%選擇高等物理課程。這說明,將近總數2/3的學生放棄物理作為早期教育課程的可能機會。學習物理的學生數量在12年級升到13年級時又有顯著下降。

除了介紹經典物理學知識,中學教育第二階段的學生應該關注20世紀的物理知識,20世紀物理學以場論方面的發展為特征,尤其包括原子、原子核和固體物理知識。粒子物理、天體物理、生物物理、量子光學和非線性動力學,這些前沿的內容也編入課程中,特別適合于讓學生對目前物理學的研究有深刻的印象。國際性調查顯示,正是這些前沿的物理學課題使學生在12年級、13年級有好的表現。

要從當前物理研究領域找到內容進行講解,獲得高質量的物理教學,要求物理老師不斷自修。要完整地將物理學全部內容教授給學生是不可能的。中學第二階段物理教學的基本目標,是告訴學生物理與其他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的相互聯系。好的物理教學必定是不局限于技術知識領域,而是解決學生在自然、環境和技術中面臨的問題。只有這樣,在學校中,物理對學生才會有吸引力。學生必須認識到在物理學習中獲得知識的方法能對其他課程學習有所幫助。

必須在學校教育中逐步將學生們引向物理學家的思考方式和工作方式上來,這點不能通過硬性灌輸已備好的教案來實現。正確的方法是,告訴孩子們在自然科學領域得到新發現的一些具體過程,使他們在老師指導下盡可能獨立地沿著這條路走下去,讓他們獲得體驗,受到啟發。

德國的學校中,女生學習物理的態度是一個特殊問題。顯然,很少有女生選擇高等物理課程。在德國致力于學習物理或工程的女生的比例遠小于其他歐州國家。有責任感的物理教師必須牢記女生在學習和理解物理問題中天生并不比男生差,需要的只是幫助她們建立自信。

三、對我國中學物理教育教學的啟示

1.中學初級階段物理教育的目標放在大多數的未來公民的興趣和需要上,而不是放在要進一步學習物理而成為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少數精英身上。因此,重視物理在社會上、技術上的應用而不是追求知識結構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2.中學高級階段的物理教育,應該要有可供學生選擇的高等物理課程。物理提高課不僅要提高物理課程的知識水平,擴大物理專業知識范圍,還應引入當代前沿的物理課題。高等物理課程要滿足對物理學習有熱情的未來成為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學生的需求。

篇(5)

在德國16個聯邦州,物理是中學初級階段的必修課。只有幾個州作為科學教育的起點,在小學開設“自然現象”課程。大多數州,物理課程直到7~8年級才開設,學生年齡大概有13歲,對校外的事物越來越感興趣。在7~10年級開設的科目為光學、熱學、電學和力學。少數幾個州10年級還開設天文學課程。初級階段物理課程的目標及強調的教學理念有:中小學的物理教育不應當陷入試圖使學生們了解整個學科的系統結構的誤區。中小學校應當賦予那些將來可能成為律師、醫生、建筑師、記者、運動員或者藝術家的孩子們足夠的自然科學知識,使他們可以積極地參與到社會發展過程中來,甚至有助于他們在社會中作出決策。事實上,這些孩子可能一輩子都不可能需要做出有關物理方面的重要決定。即使需要,他們也可以通過咨詢專家的意見來解決這樣的問題。但是,對許多會影響到整個社會的決定,比如,處理能源供應和能源節約問題,環境協調技術的發展,保護環境的理念,當然還有廢物處理等問題,為做出正確的判斷,人們必須具有對自然科學最基本的認識。而對很多人而言,中小學校是他們唯一可以學習自然科學知識的地方。在中小學里,物理必須呈現一個動態的、迷人的知識領域。實踐表明,多媒體演示在入門者教育中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工具———通過令人信服的實驗或對自然的觀察了解物理學,而不僅僅使用語言和公式來闡述這些道理,觀察是學習物理學基本概念的最好方法。

學生們必須非常熟悉自然科學的工作方法,比如觀察法、描述法、解釋法以及數學公式等。為了清楚地說明自然科學知識和發現,學生們必須學會在日常用語和科學語言之間進行轉換。使用數學公式的一個重要優點,就是可以建立物理和數學之間的緊密聯系,這對于兩個學科發展都非常有利。教授物理課,最好每個班的學生人數較少,使老師可以了解到每個孩子的學習過程,給以相應的幫助。物理學應當與其他科學溝通。許多自然現象,如果不從物理學觀點來認識,就不能理解,反過來,生物學和化學知識可以幫助和豐富對物理學中各種關系的理解。比如,為了理解能量經濟學中的種種關系,僅僅了解物理能量的定義是遠遠不夠的。發現能量守恒定律的邁耶(J.R.Mayer),其職業是醫生。學生應當了解基本物理學規律對于技術發展產生的正面和負面的影響。僅僅在每一個物理學現象后加上其技術應用是不夠的,還應當從技術問題的角度,看看哪些基本的物理學規律是可以被“研究”的。

二、德國高中階段的物理教育

在中學11年級,在大多數聯邦州里,物理是所有學生的必修課。在此之后,學生可以選擇基礎課程和高等課程。打算學習科學或工程的學生,或者開始進行相關職業訓練的學生,通常會選擇這類物理課程。根據一項德國全國性調查,26%的學生選擇物理基礎課程,大約12%選擇高等物理課程。這說明,將近總數2/3的學生放棄物理作為早期教育課程的可能機會。學習物理的學生數量在12年級升到13年級時又有顯著下降。除了介紹經典物理學知識,中學教育第二階段的學生應該關注20世紀的物理知識,20世紀物理學以場論方面的發展為特征,尤其包括原子、原子核和固體物理知識。粒子物理、天體物理、生物物理、量子光學和非線性動力學,這些前沿的內容也編入課程中,特別適合于讓學生對目前物理學的研究有深刻的印象。國際性調查顯示,正是這些前沿的物理學課題使學生在12年級、13年級有好的表現。要從當前物理研究領域找到內容進行講解,獲得高質量的物理教學,要求物理老師不斷自修。要完整地將物理學全部內容教授給學生是不可能的。中學第二階段物理教學的基本目標,是告訴學生物理與其他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的相互聯系。好的物理教學必定是不局限于技術知識領域,而是解決學生在自然、環境和技術中面臨的問題。只有這樣,在學校中,物理對學生才會有吸引力。學生必須認識到在物理學習中獲得知識的方法能對其他課程學習有所幫助。必須在學校教育中逐步將學生們引向物理學家的思考方式和工作方式上來,這點不能通過硬性灌輸已備好的教案來實現。正確的方法是,告訴孩子們在自然科學領域得到新發現的一些具體過程,使他們在老師指導下盡可能獨立地沿著這條路走下去,讓他們獲得體驗,受到啟發。德國的學校中,女生學習物理的態度是一個特殊問題。顯然,很少有女生選擇高等物理課程。在德國致力于學習物理或工程的女生的比例遠小于其他歐州國家。有責任感的物理教師必須牢記女生在學習和理解物理問題中天生并不比男生差,需要的只是幫助她們建立自信。

三、對我國中學物理教育教學的啟示

篇(6)

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直接依賴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應用的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的簡稱,是一種正在形成中的嶄新的經濟形態。知識經濟所謂的知識,包括人類文明和發現的所有知識――科學技術、管理科學、行為科學等知識。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技術與經濟的結合更加密切,從知識到技術再到經濟的作用過程大大縮短,科學知識、科學技術、智力資源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是以往任何時代都無法比擬的。

(二)知識經濟的特征

1.科學技術知識更新的規模和速度呈現出一種空前的趨勢。有人統計,18世紀時,知識更新的周期約為80―90年;19世紀到20世紀初,知識更新的周期已縮短為30―40年;二次大戰以后,這一周期又進一步縮短為15年,個別前沿學科領域知識更新的周期已只有5年。

2.科學技術之間的交叉、滲透、綜合日益成為科學技術發展的主要潮流。現代社會在科學技術革命的進程中,碰到了嶄新的、綜合性的全球性問題。在自然科學各學科知識門類內部,出現了跨學科界限的綜合現象。在自然科學各科知識與技術之間,也出現了廣泛的交叉綜合。電腦技術就是數學、電子學、仿生學、半導體技術、信息技術等實現的結果。不僅如此,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大科學類別之間,也出現了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產生了一批綜合性的邊緣學科或交叉學科。

3.技術壟斷和知識產權保護將越來越得到加強。當前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實質上是科技之間的競爭,因而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誰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誰就擁有了實力;誰擁有了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誰就擁有了財富。這就決定了人們越來越重視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在這種背景下,如果我們只是一味靠引進技術去發展經濟,其結果就只能永遠跟在別人后面跑,只能永遠受制于人,難以擺脫被動挨打的局面。

二、知識經濟對大學物理教學的要求

(一)知識經濟要求在大學物理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知識經濟時代,各種學科的交匯融合成為主流,新的學科和知識源源不斷地涌現出來,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知識經濟時代的人才,是具有全面系統知識并能不斷學習掌握新知識的高層次人才,而不是只掌握某門知識或技能的藍領工人。因此,學習能力將成為影響學生在未來知識經濟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學生在未來知識經濟時代中主要是通過自學獲得知識,所以,在物理教學中首先要培養自學能力。包括會讀書、善觀察、勤思考等基本能力。根據物理教材的特點,在教學中可通過物理學概念的形成、模型的建立來引導學生從事實出發進行抽象概括;通過從已知推導出未知,獲取新知,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提高綜上所述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懂得推理的科學方法;通過引導學生總結正確的解題思路,提高運用知識解題的能力;通過指導學生及時總結整理所學知識,掌握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使頭腦中的知識形成體系。此外,在教學中還要注意培養物理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二)知識經濟要求在大學物理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知識經濟的發展將主要依賴于一個民族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依賴于知識的不斷更新和廣泛應用。因此,培養具有高度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人才,是知識經濟對教育的根本要求。

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呢?首先,在課堂上鼓勵學生異想、獵奇,例如,在“講分子運動論”時,可用這樣的問題來激發他們異想,“你對分子運動論的幾個觀點有懷疑嗎?請找一兩個實例來佐證你的疑點”。在講“電子論”內容時,可提問“你對原子結構的假設模型是否相信?你能不能提出一個新的模型?”這些問題學生答不出來或者弄錯了也無妨,然而可以激起學生創造思維的“波浪”。其次,在課外鼓勵他們嘗試創造性活動,如常常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讓他們課外去想、去做:“教材上的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包括器材在內,哪些地方值得改進?在你的生活與學習用具上是否有改進的地方?怎樣改進?改進時用到哪些物理知識?你對某一物理象是否獨特的見解”等等。對這些問題學生可自由回答,回答時要求寫在作業本上,教師給予評價。

篇(7)

第二條各級人民政府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必須把科學技術進步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制定優惠政策予以扶持。

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科學技術行政部門是本行政區域內科學技術工作的綜合管理機構,負責科學技術進步的宏觀管理和統籌協調。

其他行政部門依照各自職責,負責有關的科學技術進步工作。

第二章科學技術研究、開發與應用

第四條省、市人民政府應重視科學技術的研究、開發與應用,支持科學技術重點領域與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聯合攻關、中間試驗和工業性試驗,加速科學技術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以及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推廣應用。

第五條對經省級審定為農業新品種的成功培育單位,省每年撥出專項資金給予補貼,主要用于研究開發的再投入,以及獎勵對培育新品種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技術工作者。

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要保護農業研究開發機構、技術推廣機構的試驗用地,任何單位不得侵占和挪作他用。確有必要調整試驗用地的,必須按照省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七條為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的技術推廣服務機構和各類組織,其開展技術服務或勞務所得收入按國家規定免征所得稅。

第八條大中型企業和企業集團應建立正常的技術開發投入機制和相對穩定的技術依托,使企業成為研究開發和技術創新的主體。

企業每年的技術開發費應占銷售額適當的比例,企業的技術開發費依法按實際發生額計入成本。

大中型企業應建立自己的研究開發機構或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進行技術研究與開發。

第九條企業要以市場為導向研制開發新產品,改革工藝流程,對引進技術設備消化吸收創新,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

企業的技術引進要以專利、軟件和必要的先進關鍵設備為主。重大項目及專利技術的引進要經過專利信息檢索、咨詢和專家論證。

第十條鼓勵企業應用科學技術新成果研制、開發新產品。凡省內首家生產的專利產品和新產品,按有關規定給予扶持。

第十一條鼓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享受國家和省對開發區內高新技術企業的稅收優惠。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高新技術企業用地由當地政府實行優惠。

第十二條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省要逐步增大自然科學基金,重點支持經過評審篩選的基礎性研究項目。

在自然科學基金中劃出一定比例,資助35周歲以下的青年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研究活動和國際合作。

第十三條省要有計劃地支持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建立或與企業聯合建立省級重點實驗室。

重點實驗室應當對全社會開放,充分發揮其作用。

第十四條研究開發機構和高等院校的技術成果轉讓、技術培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承包、技術設計和檢測分析所取得的技術收入,按國家規定免征所得稅和營業稅。

其他企業、事業單位的技術,年凈收入在30萬元以下的,以及新辦的專門從事技術的企業、事業單位,按國家規定免征所得稅。

第十五條技術貿易機構和個體勞動者經縣以上科學技術行政部門審核取得資格證書,并進行工商登記注冊后,方可從事技術中介或技術經紀活動。

第三章研究開發機構

第十六條省人民政府根據經濟、社會和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以省重點科研機構、國家和省重點實驗室、重點大學的優勢學科為基礎,建立省級研究開發中心,由省財政予以重點支持。

第十七條省人民政府應支持企業建立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從事產業科學技術的研究、科學技術成果的中試以及工藝、裝備等工程化開發。

第十八條獨立的技術開發型研究開發機構應逐步成為科技經濟實體。經批準取得企業法人資格后,仍可繼續享受國家和省關于研究開發機構的優惠政策。

研究開發機構可以實行民營。鼓勵企業、團體和其他社會力量創辦民營的研究開發機構。

第四章科學技術工作者

第十九條各級人民政府應建立科學技術獎勵制度。對于有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工作者,可以給予重獎,頒發特殊津貼,授予相應的榮譽稱號。

省人民政府設立科學技術進步獎、自然科學獎或其他科學技術獎,獎勵為發展科學技術事來和推動科學技術進步做出突出貢獻的公民和組織。

第二十條對具有特殊技術技能的科學技術工作者,可以實行特殊報酬制度。

第二十一條凡在我省從事科學技術研究、開發工作而人事戶口關系不在的省外科學技術工作者,其工資、福利和配偶就業、子女就讀等方面,享受與我省科學技術工作者同等待遇。

第二十二條承擔國家或省委托的以社會效益為主的基礎性研究項目的科學技術工作者,經批準可從其承擔的項目經費(扣除固定資產購置費)中提取一定比例作為特殊補貼。

第二十三條鼓勵出國留學人員學成回國服務;出國留學、研究人員以及境外專家到我省講學、合作研究開發、興辦科技企業,有關部門應提供工作、生活的必要條件,保證其來去自由。

出國留學人員回國時攜帶個人自用的合理數量的科學儀器、設備、試劑、生活用品等,按國家規定減免關稅。

第五章科學技術知識產權保護

第二十四條實施國家和省制定的各類科學技術計劃項目,由制定計劃的部門或者其授權的專家委員會代表政府(委托方),與項目承擔單位(受委托方)依法簽定委托研究開發合同,約定科學技術知識產權的歸屬、保密和分享辦法。

第二十五條科學技術知識產權經評估后可以作為注冊資金,但其所占份額不得超過全部注冊資金的20%。

第二十六條研究開發機構或個人,可將自己擁有的科學技術知識產權作為投資股本,取得合法收益。允許職務發明者在一定時期內對其職務發明占有一定比例的紅股,或從該職務發明技術效益的稅后利潤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報酬。發明者自行要求調離本單位后,其權利自動消失。

第二十七條對于國家和省的重點科學技術攻關計劃、高新技術研究發展計劃項目所形成的科學技術成果,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受委托方應當報國家和省制定計劃部門批準:

(一)轉讓專利申請權、專利權和其他科學技術知識產權的;

(二)許可外國的企業及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的;

(三)與外國的企業及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合資、合作實施的;

(四)以技術入股成立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

其中(二)(三)項還應同時報對外經濟貿易行政部門批準。

第二十八條科學技術工作者以及有關工作人員不得違犯國家規定和合同約定,泄露、出賣和使用其在科學研究工作中所了解或掌握的科學技術秘密,損害科學技術知識產權擁有者的合法權益,或以此謀取利益。

在人才流動過程中,凡調離、辭職、退職等離開原單位,或者調進、受聘、業余兼職等到新單位的流動人員,其原單位和新單位均需與流動人員依法簽定科學技術知識產權保護合同,明確各方有關科學技術知識產權的權利和義務等關系。

單位與流動人員依法簽定的科學技術知識產權保護合同受法律保護。

第六章對外科學技術合作與交流

第二十九條鼓勵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企業、社會團體和科學技術工作者與國外以及港澳臺地區有關組織和個人建立多種形式的合作關系。

對于與國外以及港澳臺地區合作的重要科學技術研究項目,經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批準,可以在科學技術發展基金增值部分或者其他科學技術費用中優先給予資助。

第三十條鼓勵研究開發機構開展技術出口,或者依照國家有關涉外規定以技術入股的形式在國外以及港澳臺地區興辦企業、生產科技產品,提供科學技術服務。

科學技術產品和科學技術服務業務達到規定經營額的研究開發機構,可賦予其外貿經營權。

第三十一條鼓勵國外以及港澳臺地區的組織和個人在我省以獨資或合資、合作經營的方式成立研究開發機構。

第三十二條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企業以及其他組織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從國外聘用研究開發人員,或者接受國外組織和個人的委托進行研究開發。

第七章科學技術投入

第三十三條各級人民政府要逐步增大全社會科學技術研究開發經費的投入,使全社會研究開發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達到國家規定的指標。全省各級財政科學技術投入的增長速度要高于財政收入的年增長速度,使全省財政科學技術投入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達到省規定的指標。

鼓勵全社會渠道籌集科學技術資金。

第三十四條各類金融機構應為科學技術成果商品化、產業化提供資金和融資服務。

鼓勵發展各種形式的科學技術風險投資公司,開展各類型的科學技術風險投資及有關業務。

第三十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創造條件,建立科學技術創業風險投資基金或科學技術發展基金,主要用于科學技術成果轉化。

經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審核,報人民銀行省分行審查批準,可成立各類型全省性的科學技術基金組織。科學技術基金組織經省民政部門核準登記,可成為社會團體法人。

篇(8)

作者簡介:劉曉保(1966-),男,上海電機學院高等技術教育研究所(發展規劃處)所長(處長),教育學博士,研究員,研究方向為高等技術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7)01-0005-07

應用技術大學從誕生之日起,學術界對其“要不要開展學科建設問題”曾引起多方爭議:有的學者認為要淡化學科建設,有的學者則認為要強化學科建設。其實問題的實質不是要不要開展學科建設,關鍵在于建設什么學科。學科是體現一所大學綜合實力的主要標志。應用技術大學是一種不同的分類方式,體現應用技術大學辦學水平的主要標志還在于學科建設的水平。但就我國現有的學科分類體系來看,相關學科門類與應用技術大學辦學定位存在不適應、不匹配的現狀。加之當今“學科發展總趨勢已開始全面突破傳統格式,逐漸形成全方位開放格局,并在兩個方向上發展趨勢十分明顯,橫向:由單學科向多學科聯合、交叉、滲透,構成學科群體;縱向:單學科在交叉同時,又在增強學科自我發展實力。”[1]因此,在當今形勢下,隨著科學哲學、工程哲學和技術哲學觀的逐步調整,科學知識的不斷更新與完善,新學科的不斷出現,學科分類標準的更新與完善也是形勢發展所然。

一、當代哲學觀的變革――一種“三元論”的哲學觀

哲學是世界觀與方法論,是關于世界的本質、發展的根本規律、人的思維與存在的根本關系的理論體系。因此,哲學觀的變革始終與人類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有關。自然界是人類生存的物質基礎,因此人類從產生以來就生活在自然之中。原始之初,人類對自然的一切一無所知,對風雨雷電、地震海嘯感覺如此恐懼,在變幻莫測的大自然面前顯得渺小、軟弱、無助,面對此景此情,人類只能認為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既然上帝創造了這個世界,人是上帝制造的,人只能依照上帝的意志和啟示來認識和了解這個世界,因此信仰上帝是獲得自然知識的前提條件。在當時的條件下,人類認為主宰這個世界的只有唯一的一個個體,那就是上帝或神,而神學成為當時唯一的精神家園。伴隨著對“神”的認識,更主要是對自己所處的宇宙的零碎的了解,人類對天象、天文積累了一定的理論知識體系,構造一個初步的自然圖景,在此過程中發現,在這個自然界中,既有存在物的存在,也有不是存在物的存在。由于當時人類認識的局限性,把思辨的自然哲學(被稱為“第一哲學”)和理論的自然知識(被稱為“第二哲學”的物理學)混為一體,都稱為“自然哲學”。17世紀,牛頓發現了自然界物體運動的三大規律,解決了開普勒沒有解決的天體如何由不動到動,以及伽利略沒有解決的物體如何落向地球的問題,他的發現被認為是科學研究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從此開始,人類關于自然的研究已經走向科學之途,關于自然的知識已經是一種“科學”的知識。自然哲學轉化為自然科學。自然科學的出現使西方學者們看到了人類智慧的力量,不再把認識自然的愿望寄托在上帝的身上,知道了人有能力認識自然,而不是上帝幫助我們認識自然。從18世紀下半葉開始,自然科學在多個領域涌現出一系列重大發現,特別是在物理學中的能量守恒與轉化定律、生物學中的細胞學說和進化論,深刻解釋了自然界的普遍聯系和發展的辨證性質,從而使辯證唯物主義的自然觀取代了機械唯物主義的自然觀。

在人類探索自然規律的同時,人類也為了生存的需要不斷地通過各種方式盡可能地去適應自然界,并試圖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改變自然使人類主動地適應自然。人類在改變自然的過程中采用的各種手段、方法和工具的知識被我們冠之以“技術”。從技術的起源來看,只要有人的歷史,就有技術的發展史。但“技術”產生之初,其是簡陋的、粗鄙的、試錯的,還不能成為改造世界的真正手段和工具。但隨著人類在生產實踐中經驗的不斷積累,技術也慢慢地由工具和手段形成為“經驗技術”形式的知識。而真正促使技術發展并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發揮重大作用還在于科學知識進入到技術領域,并隨著科學的發展聯系越來越密切。由于科學與技術的這種密切關系,加之人類認識世界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改造世界,以便創造更適合人類生存和發展的人工自然(第二自然),因此人們更喜歡把科學和技術混為一體,認為科技是認識和改造自然界唯一有效的工具和手段,形成了科學技術一體化的“一元論”哲學觀。然而,也有許多哲學家和科學家認為,“科學以認識自然、探索未知為目的;而技術是以對自然界的認識為根據,利用得到的認識來改造自然為人類服務。科學上的每一個重大突破,不僅將在一定時間內導致影響人類生活的新技術出現,還必定極大地豐富我們進一步認識自然的技術手段;新技術的發展又促使我們認識自然的實驗手段不斷增加、不斷提高,從而推動科學的進一步發展。”因此,“科學”和“技術”不可“合二為一”[2],兩者相互獨立,是兩個不同的“個體”,它們在人類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相互不能代替,這種觀點,形成了“二元論”的哲學觀。進入現代社會以來,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人類對自然規律的把握越來越系統,改造世界的工具、手段和方法越來越先進,為了充分利用科學技術的成果為人類服務,建造一個更適合人類生活的第二自然,人類改造世界的活動越來越趨向于大型化和綜合化(如三峽水利工程、登月工程),也使得改造世界的活動變得越來越復雜。在這個過程中,人們逐漸發現,面對大型而又復雜的改造世界的活動,僅靠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和工具與手段難以實現改造這個世界的目的,還必須通過對這些因素進行整體的規劃和系統的統籌,并通過集成的方式才能達成目標,因而也逐步出現了“工程”概念,并逐步認識到“工程活動是現代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人類能動性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表現方式之一。現代工程不但塑造了而且還在繼續不斷地改變現代社會的物質面貌。”[3]從科學活動、技術活動和工程活動三者的起源來看,先有技術活動和科學活動,然后才有工程活動,但由于技術活動和工程活動都屬于改造世界的活動,因此工程起源之初,一直伴隨在技術活動之中,所以一直以來,人們始終把工程活動和技術活動聯系在一起,以“工程技術”、“工程技術活動”統而蓋之。然而,近幾年來,隨著人們對科學、技術、工程本|的把握,逐漸認識到“我們不但不應和不能把科學和技術混為一談,而且我們也不應和不能把技術和工程混為一談。我們應該承認科學、技術與工程是各有其特殊的本質或本性的。我認為:承認科學、技術與工程是三個不同對象和三類不同的活動,深刻認識和辨析科學、技術與工程三者各有其特殊的本性和本質,這是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的,我們應該在承認三者存在著本質區別的前提下認識和把握科學、技術與工程三者之間的相互聯系、互動關系和轉化過程才對。”[4]這就是當今“三元論”哲學觀的起源。

“三元論”的哲學觀不僅體現在自然科學之中,近兩三年來也逐步滲透到人文社會科學領域。長期以來,人們在談到科學時,一直認為科學主要是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卻不象‘自然科學’那樣屬于標準的科學,一些使用科學的標準去衡量社會科學的學者們認為,社會科學無法滿足科學應有的標準,而把它稱之為‘準科學’或‘軟科學’。”[5]而人文科學則更不是科學,只能叫做“學問”。這種觀點,主要以英美為代表,這是狹義的科學觀。也有一些國家的學者把科學定性為一切體系化的知識,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都屬于科學,這是廣義的科學觀,主要以德國為代表。其實,認識的差異源于定性的標準不同。按照的哲學觀,我們認為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都屬于科學的范疇,本文所指的科學如沒有特別的限定都是指廣義的科學。

在唯物史觀的視野中,社會實踐是人的最基本的活動方式,也是人存在的方式:人們對象性存在基于他的對象性活動,人從事什么樣的對象性活動,他就形成什么樣的人的本質;而在人與自然和人與人之間展開的對象性活動,從根本上決定了人的存在是自然化和社會化的雙重規定的統一[6]。長期以來,人們對于人如何在自然領域獲得自由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討論的很多,而對人如何在社會領域中獲得自由、人與社會關系的問題討論和關注的比較少。近幾年來,隨著人們對“全球問題”的哲學透視、“和諧世界”的時代呼喚、“和諧世界”的主旋律以及“人類中心”的理性覺醒[7],探索人的世界、人的社會、人與社會之間的適應、依賴和改造關系,成為迫切的需要。因此,在對社會發展基本規律把握的基礎上,通過社會工程這個人類改造社會世界的現實載體,利用社會技術手段,構建新的社會結構模式,并促進社會和人的發展是當前社會工程哲學和社會技術哲學研究的主要問題。在其中,社會科學解決的是社會領域的認識問題,它追求的是“真”,是對社會現象做出“真理性”的解釋,而社會技術解決的是社會領域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問題。所謂的“社會技術”正如錢學森所言:“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積累起來的處理社會問題和社會事物的理論、經驗、技能和方法的總和。”[8]社會技術主要的目的在于解決社會實踐中的具體問題,以確保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社會工程是從社會關系的總體上把握社會結構的特征,并通過建構新的社會結構模式去促進社會的發展。社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根據社會的發展規律,以系統的觀點對社會總體狀況進行把握,并通過具體的措施和手段促進社會制度的創新和發展。“社會工程是社會技術的動態系統,是諸種自然技術、社會技術的聯合應用,是理論技術和實踐相結合的綜合體。”“社會技術是構成社會工程的核心結構模式。”[9]社會工程和社會技術又統一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社會工程哲學、社會技術哲學以及社會工程和社會技術的出現是“三元論”哲學觀滲透到社會科學領域的具體表現。

二、科學、技術與工程的邊界與滲透(跨界)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是把科學與技術、工程與技術等同起來,但實際上這三者既存在著各自的邊界,同時也在實踐中存在一定的跨界。從哲學的角度來看,人類一般是在創造能夠維持自己正常及便利和舒適的生活條件下,通過認識自然和社會的基本規律,來建造一個更適應自己居住的自然社會和打造一個相對和諧與穩定的社會。在這整個過程包含著三個不同的過程層面:創造生活條件的過程、認識的過程和建造的過程。所謂創造生活條件的過程,主要是指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工具和方法來改造世界,并使我們更好地生活,這個過程就是技術活動過程;而人類的認識過程主要是認識自然和社會的基本規律,并為我所用,因此,這個過程是一種科學活動過程;所謂建造的過程,主要是人類利用已有的認識,借助一定的工具和手段來改變這個世界,并創造人工自然的過程。從這個角度來看,科學、技術和工程就具有自己的邊界。

首先,從內涵上看,根據科學是一種認識活動可以把科學看成是對未知世界的客觀規律的探索,在探索自然和社會規律中所得到的認識形成科學知識體系,其基本形式和單元是科學概念和科學定律,科學活動的最典型形式是基礎科學的研究活動,進行科學活動的主要社會角色是科學家;根據技術是一種創造生活條件的過程可以把技術看成是可行的方法、技巧或工具和手段的發明,在這個過程中所形成的認識構成了技術知識體系,技術知識的基本形式是單元技術發明和技術訣竅,技術活動最典型的形式是技術發明和技術開發,進行這種活動的主要是技術專家、發明家,在這里筆者所指的技術不僅僅是自然的技術,它還包括社會的技術;而根據工程是一種建造的活動可以把工程看成是實際改造自然和社會實踐活動,在這個活動工程中所獲得和形成的知R構成了工程知識體系,工程知識的主要內容是調查工程的約束條件、確定工程目標、設計工程方案、做出明智決定、預見工程后果等,工程活動的基本內容是運籌、操作、制度運行和管理,進行工程活動的基本社會角色是工程師和技術人員,這里所指的工程既包括自然物的工程,也包括“社會物”的工程。從科學、工程與技術的內涵來看,核心的邊界在于:“科學活動可以解釋為以發現為核心的人類活動,把技術活動可以解釋為以發明為核心的人類活動,把工程活動解釋為以建造為核心的人類活動。”[10]

其次,從科學、技術、工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來看,科學知識追求符合客體的真理性、描述性知識為目標,因此在本質上必須堅持科學知識的實在性、客觀性與普遍性,是關于自然和社會本源的知識,即基礎知識,它具有真理性、合理性、進步性和共享性的特點;技術知識是技術發明和創造這一特殊的實踐活動創造出來的、為實現人類的某種目的,導向實踐的、“應當怎樣做”的程序性、規范性的知識,它具明言性和難言性相結合、約定的普遍性、價值性、社會性和地區性等特點;工程知識不是工程活動的目的,而是實現工程目的的手段,它的創造由目的決定,是中介性的知識,它具有獨特性與地域性、綜合性、具體性、可靠性、復雜性與協調性、情境性與現場發生性、難言性與不可復制性、優化性與評價的多元性等特點[11]。基礎知識、技術知識、工程知識的系統化、體系化分別形成基礎科學、技術科學和工程科學。

再次,從科學、技術、工程各自作為一個系統來看,科學活動、技術活動和工程活動的整個內容分別形成科學系統、技術系統和工程系統,并在活動過程中通過組織分別形成基礎科學建制、技術科學建制和工程科學建制,其邊界點如表1所示。

科學、技術、工程的邊界是一種空間性的隱喻,其實質是將各自的區域、疆域和領域指涉出來。這種空間性的隱喻凸顯的是科學、技術、工程各自的范疇和類型之間的差異。但邊界所確立的空間并非是一個完全封閉的空間,因為在邊界作業①的過程中,人們也在重新審視邊界的清晰度,清晰度的高低是能否實現知識和系統跨界的先決條件,因此,邊界既是分界線,也是滲透膜。邊界之所以是滲透(跨界)的,是因為知識和系統都不是孤立的單元。一般來說,“不滲透的邊界與結合緊密、凝聚力強的團體連在一起,人們認為這些團體具有清晰的邊界、限定的范圍和通過認知性限制與社會共識來控制的‘單純問題’。”[12]就“單純問題”來看,科學、技術與工程之間具有清晰的邊界,但這些“單純問題”如果放在整個自然與社會的大系統中,其邊界有時又不是很清晰,甚至是模糊的,這就使科學、技術與工程之間的滲透(跨界)成為可能。從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來看,認識世界的目的是為了改造世界,科學是認識世界,而工程與技術是改造世界,因此,科學、技術與工程之間滲透(跨界)也就成為必然。

科學與工程、技術的滲透(跨界):科學與工程、技術的跨界主要通過“大科學工程”這個平臺來實現。所謂“‘大科學工程’又稱‘大科學裝置’(large-scale scientific facility),是指通過較大規模的投入和工程建設來完成的,建成后通過長期的穩定運行和持續的科學技術活動實現重要科學技術目標的大型設施。大科學工程的科學技術目標是:面向國際科學技術前沿,為國家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戰略性、基礎性和前瞻貢獻。”[13]大科學工程是運用工程思維,通過工程項目的方式來建造的,為科學技術發展提供大規模觀察、實驗、數據收集分析的操作平臺,是實現科學新發現、創造核心技術、發展前沿技術的重要性基礎設施。從科學與技術的關系來看,大科學工程本身就是許多高技術的綜合集成。通過高技術的集成,一方面推廣高技術,另一方面也在技術的集成中實現技術的再創新。最主要的是通過這種高技術集成手段,有利于在基礎研究領域催生和創造新的科學知識和原理,因此,大科學工程“具有科研力量集中、科研任務集中、投資集中、科研成果豐碩、學科多樣、學科交叉、發展新型學科和交叉科學以及突破重大新技術能力強”[14]的特點。

科學與技術滲透(跨界):科學與技術之間的滲透(跨界)主要出現在19世紀中葉以來,主要是科學滲透(跨界)至技術領域,在當時科學走在技術的前面,一系列重大技術的進步幾乎都是在科學上取得突破之后才轉化而來的。而到了現代,則是科學與技術之間的相互滲透(跨界),“在未來,兩者將相互依存,更多地發生融合,以至于朝著一體化的方向發展,科學高度技術化,技術高度科學化;特別是,未來的技術就是高度科學化的技術,而未來的科學也將是技術化的科學。”[15]

科學與工程滲透(跨界):科學與工程之間的滲透(跨界)主要借助于技術這個中介。因為科學的發現并不能直接為工程造物提供直接的幫助,而是借助技術來實現。然而,這種現象在現代有所變化。在現代工程中,科學知識越來越多地直接進入了工程活動領域,成為工程領域有別于技術知識的獨立構成要素。因為在工程的技術實現中,常常會碰到一些瓶頸性的問題,有些瓶頸只需要技術創新即可以突破,有些瓶頸必須要靠科學理論創新才能突破。一般地說,越是具有創新性的工程,越需要更多地求助于科學理論知識。

工程與技術滲透(跨界):由于工程與技術同屬于改造世界的范疇,盡管技術不僅包括工程技術,它還包括生產技術,但工程與技術之間的邊界并不十分清晰,兩者之間的滲透(跨界)更是頻繁。工程系統能達成什么樣的水平,首先取決于技術系統的水平,其次也取決于能否經濟、有效地組織和集成相關的技術。

三、基于“三元論”哲學的學科分類框架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知道,人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所獲得的知識和觀點,經過概念、抽象獲得了對這個世界本源的、規律性的認識,這種認識所形成的知識和觀點有哲學家認為是“純粹的知識”,但筆者更愿意命名為“基礎知識”,對基礎知識的系統化、體系化就形成了基礎科學知識體系(純粹科學知識體系)。基礎科學知識是基礎科學(純粹科學)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基礎科學區別于其他科學的主要邊界。然而,人類認識世界的目的是為了改造世界。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人類充分利用基礎科學知識所揭示的自然和社規律,為改造世界服務。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知識成為應用知識,其知識的系統化、體系化就形成了應用科學知識體系,應用科學知識體系是構成應用科學的核心組成部分,它構成了應用科學的邊界。在哲學觀中,也存在著應用科學不是科學的觀點,如,阿根廷裔的加拿大哲學家邦格(Mario Bunge)就認為:“‘技術’是指關于實踐技巧的學問而不是科學學科,而‘應用科學’則是指科學思想的應用,而不是科學方法的運用。如,盡管細胞學是一們純粹的科學,但癌癥研究卻是一項應用研究。”[16]但對這種觀點,現在有許多哲學家并不認同。這是因為,在現代科技的發展進程中,所謂純粹的科學也很難以見到,即使是純粹的科學也在考慮應用的問題。而在應用領域中,不僅僅是基礎科學的簡單應用,相反,現代有許多的科學發現正是在應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因此,應用科學也是科學。

當然,在改造世界這個應用的領域是比較模糊的,關鍵還要看是在生產領域中的應用還是在建造領域中的應用。在生產領域的應用所形成的知識構成技術知識,技術知識的系統化、體系化就構成了技術科學知識體系,它是構成技術科學的核心組成部分;如果是在建造領域的應用,其所形成的知識經過系統化、體系化就構成了工程科學知識體系,它是構成工程科學的核心組成部分。可見,科學的知識體系是科學分類的主要標準,而科學的分類是學科分類的主要標準,因此,從學科的內涵來看,知識類型的差異也是決定學科分類的主要標準。

學科又是相對獨立的科學知識體系,因此,學科的分類與科學的分類相關,更與知識的分類相關,不同的知識體系是區分學科類型的主要標準。由于人們對知識體系理解的差異,學科的分類也存在較大的差異,這種差異并不完全存在對與錯的問題,但我們認為,由于知識體系在社會實踐中不斷發展和更新,特別是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及其廣泛應用到生活的各個領域,科學的知識體系不斷實現分化、重組,甚至形成新的科學知識體系,產生新的學科,這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基于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新趨勢及在相關領域的廣泛運用,我們認為學科類型也會在此基礎上l生新的變化,特別是在原來的工程技術科學領域,隨著現代工程項目的大型化、綜合化、復雜化,以及現代技術活動的專門化、精細化,工程技術科學分化為工程科學和技術科學,并形成相對獨立的工程學科和技術學科也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有關知識分類、科學分類和學科分類之間的關系如下圖1所示。

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這個大的系統來看,科學、技術與工程在存在自身邊界的同時,三者之間也存在著滲透(跨界)的現象,這種滲透(跨界)是學科互涉的主要原因。所謂學科互涉,美國學者約翰?海厄姆形象地將其描述為“住在房間里的人在房門緊閉的情況下,從敞開的窗戶里探出身去,與周圍的鄰居愉快地交談。”[17]但有學者認為這種描述方式過于簡單,她認為:“實際上,更多的情形正在出現,一些人愉快地交談,另一些人在和鄰居辯論,還有一些已經跳出窗外。很多房門依據緊閉,但也有一些已被撞開,有的甚至建造了全新的房子。學科互涉活動不能用單一的意象來描述,通常援用的隱喻是電子、網絡和體系,學科互涉活動類似于島嶼的分崩與重組,其典型的結構是項目、中心、計劃,而不是系科、學院和獨立的機構,也存在獨立的學科互涉機構,但極為稀少。”[18]在這里,互涉學科強調的是多學科之間的聯系,即這些學科都會在某個項目中涉及,但又保持自身學科的獨立性,而跨學科和交叉學科可能更多的是新興學科,但又是處于初級階段。在多學科體系中,學科的互涉可能會產生新的學科,也可能不會。

根據知識分類、科學分類與學科分類之間的關系,筆者試圖勾勒出基于“三元論”哲學觀指導下的學科分類標準框架,具體見表2所示:

這種分類的方式主要依據基礎科學、技術科學和工程科學之間的關系來劃分學科大類,而基礎學科、工程學科和技術學科大類之間由于其知識之間的滲透(跨界),其互涉學科比較多,這也有利于學科之間的交叉與融合,并形成新興學科。從這種學科分類的方式可以看出,不同類型的院校,其學科生存的主體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如在綜合性研究型大學中,主要以基礎學科的建設為主體,但也存在工程類學科和技術類學科。而工程型大學和技術型大學主要以工程類學科和技術類學科的建設為主體,當然也存在理論(基礎)學科,但這種(理論)基礎學科主要根據工程和技術實際的需要來進行研究。也可以說,當工程類學科和技術類學科發展到高級階段,其與基礎學科之間的邊界幾乎已經消亡。

綜上所述,對應用技術大學來說,學科建設的主體可能以技術類學科為對象比較適合應用技術大學的辦學定位。

注釋:

①所謂“邊界作業”(boundary work),包括其觀點、研究內容、界定與保護知識實踐的體制結構,人們直接并通過慣例來建立、保持、打破、重構知識單元之間的界限。

參考文獻:

[1]馬桂林,顧良飛.論學科建設中的幾個關系[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1(4).

[2]鄒承魯,王志珍.“科學”與“技術”不可合二為一[N].科技日報,2003-08-05.

[3]殷瑞鈺,汪應洛,李伯聰.工程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4][10]李伯聰.工程哲學引論――我造物故我在[M].鄭州:大象出版社,2002:4,5.

[5]陳洪瀾.知識分類與知識資源認識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03.

[6][7]田鵬穎.社會工程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23-30.

[8]朱今.作為社會技術的綜合集成方法[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1995(4).

[9]王宏波.工程哲學與社會工程[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182-183.

[11]鄧波,賀凱.試論科學知識、技術知識與工程知識[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7(10).

[12][17][18][美]朱麗?湯普森?克萊恩.跨越邊界――知識、學科、學科互涉[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1,34,20,20.

篇(9)

第一,技術試驗是以科學理論、技術知識的實踐應用為目的的實踐性探索。技術發明的關鍵固然是發明構想的產生和發明設計的形成,但使其能夠應用,必須經過反復的試驗。試驗的目標指向,是如何使其獲得實際應用的價值。一項發明要推廣應用到更大的范圍,也要經過仿制、改制、模擬、移值等一系列的試驗研究,才能使其適應不同的自然、經濟、社會的應用條件和環境。顯然,技術試驗與為了揭示自然現象的本質、認識自然規律的科學實驗是有所不同的。

第二,技術試驗一般是多因素綜合的實現型試探活動。由于技術應用涉及材料、動力、工藝、控制等多種因素及其相互關聯的綜合選擇,并涉及環境的多種制約條件,要尋求特定條件下諸因素綜合作用的可行性效果或最佳匹配,所進行的往往是多值變化關系的試驗。在科學實驗中,為了尋找某種因素的作用,總是設法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擾或影響,而在技術試驗中,則必須將技術實現過程中各種復雜多變的因素——(或同時)地加進來,尋求綜合作用的效果(當然不排斥其中也有局部的單值、多值實驗)。

第三,技術試驗對實踐經驗的直接依賴性強。技術試驗離不開理性的指引,然而技術試驗設計往往是以已知科學原理和經驗知識的結合為指導的。仔細分析技術發明、技術開發、技術改造等研究成果,就會發現任何技術成果中所加入的新因素,只占其中一小部分。它是建立在以往人類創造與積累的技術成果和經驗基礎之上的。因此實踐經驗(包括生產和社會應用的經驗知識以及試驗主體的體驗)在技術試驗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有些技術試驗是在沒有明確的理論指導的情況下,實施成功的。如古代的技術發明,當代的某些醫藥技術、實用技術等。它說明僅僅以長期積累的經驗知識為指導,也可能會有技術上的某些創造。技術試驗比科學實驗對實踐經驗的依賴性更強、更直接。

篇(10)

一、引言

亞里士多德認為,物理學是研究各種可感知的實體的科學,是“第二哲學”;而形而上學則是“專門研究‘有’本身,以及‘有’藉自己的本性而具有的那些屬性”的科學,由于這門科學所研究的主要對象是最基本的東西,是其它一切事物所憑借的東西,所以屬于“第一哲學”。通俗點說就是是研究事物背后的真實本質的問題,為科學和道德的普遍性奠基。而形而下學在整個學科體系中處于最低層、最末端,是原理的具體化和實際運用,是一種技術知識、應用科學;在邏輯方法上是“多元主義”,反對“一致性原則”;在學科內容上銘刻著科學主義(實證主義),認為科學是客觀的,精確的,實證的和實用的;在學科功能上是實用主義,學以致用。形而下學具有明顯的實用性、工具性和功利性。

可見,“形而下學”作為哲學史中研究世界根本原理的關鍵哲學術語,與“形而上學”相對立。但是它們并不是孤立或對立的,兩者一個從上到下,一個從下到上,共同構成了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

雖然迄今很少有人研究亞里士多德與行而下學的關系,但是他們之間還是有不少交集的,本文擬從這方面開展論述。

二、“形而上學”與“形而下學”哲學理論

亞里士多德作為古希臘哲學中的集大成者,《形而上學》是其非常著名的著作之一。由于“形而下學”哲學觀主要產生的背景與“形而上學”有著莫大的淵源,因此必須立足于“形而上學”,才能正確理解“形而下學”的哲學內涵。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在宇宙萬物形成之前,由于物質的形狀不可見,即稱“形而上”,指有形物質在形成之前所存在的一種狀態。而我們把這種在有形物質之前所存在的物質狀態稱為“道”。“道”作為世界萬物的根源、本質以及本體,主要的存在形式為無形,又稱本質物質。隨著事物的不斷運動、變化以及發展,本質物質變化為了世界萬物。在這種狀況下,物質不再存在無形的狀態,開始有了自身具體的形態,統稱為“形而下”,即為有形的物質,也稱為“器”。“器”從根本上來講,主要指現實物質,即物體具有自身特有的形態、質量、形體以及硬度。從根本上來講,“形而下學”的本質是對現實世界中有形的現實問題進行研究,主要揭示物質的運動、變化以及發展的規律。

基于這種狀況,“形而上學”的哲學觀點認為物質在是不會變化發展的。而“形而下學”則相反,結合各種事物的常態變化,立足于現實世界中的萬事萬物,運用物質運動、變化、發展以及聯系的觀點來進行事物本質的研究以及論述,從而解釋現實世界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從根本上來看,“形而下學”理論認為世界中的事物是變化發展的。

“形而上學”主要為“形而下學”的本源、本體,“形而下學”為“形而上學”的發展狀態。“形而上學”主要表露了組成物質世界的本體的特性,即不變性;“形而下學”揭示了物質存在現實世界中的狀態,即運動變化以及發展性。簡而言之,“形而上學”主要是指哲學,它與“形而下學”在本質上是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

三、亞里士多德與“形而下學”

在人類知識的分類上,亞里士多德利用大樹來做隱喻,提倡分為三種類型:第一,樹根為最基礎部分,即“形而上學”,樹根為是一切知識的淵源;第二,樹干為物理學,是支撐知識的核心主題;第三,樹枝為其他自然科學,既是“行而下學”。亞里士多德認為這三者互相聯系,互為因果,形而上學與行而下學通過物理學這個紐帶聯系起來;形而上學為本原,指導我們的實踐和道德發展,物理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為各種行而下學的學科提供理論依據,同時也反饋給形而上學這個“第一哲學”;形而下學給物理學和“第一哲學”提供了營養,也同時受到后者的滋養。正如一棵大樹要枝繁葉茂,樹根、樹干和樹枝都必不可少,同樣,人類要認識世界,改造世界,這三者也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它們三者互相促進,互相為對方提供營養,構成了人類完整的知識體系。

亞里士多德的老師,著名哲學家柏拉圖認為理念是世界的本質,現實世界是理念的反映,人們通過接觸理念世界獲得知識;而“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亞里士多德和他老師的看法正好相反,他認為我們也可以從各種自然科學出發來認識世界,從這方面看,他采取的是行而下學的觀點。為此,亞里士多德將當時人們所掌握的知識進行分類,主張各學科都有自己的特點,這事實上是人類自然科學史上的重要一步。顯然只有將不同的自然科學分為不同的學科,例如動物學,植物學,等等,才能更好地關注每門學科自身的特點,從而才能更好地進行科學研究。因此,雖然亞里士多德的許多學術觀點從現在看來是錯誤的,但是,他將整個自然科學分為很多學科這一舉動的本身就對人類認識世界的歷史產生了重要影響,意義深遠。

結束語

綜上所述,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對“形而下學”起到了促進作用。“形而下學”主要強調立足于萬事萬物,按照物質的運動、發展以及變化狀況,運用聯系、發展以及運動的觀點來研究以及認識事物并解釋相關現實問題。而亞里士多德也對行而下學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余友輝.從修辭學角度看亞里士多德政治哲學的理想與現實[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03).

[2]程廣云,夏年喜.哲學教育與公民教育—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哲學教育思想三題[J].學習與探索,2012(08).

上一篇: 八年級地理教學重難點 下一篇: 初中物理期末輔導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欧美激情在线 | 视频国产精品熟女 | 久久人人爽人人澡人人高潮AV | 秋霞步兵区国产精品 | 亚洲天堂欧美精品 |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