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基礎護理學匯總十篇

時間:2023-08-25 17:07:4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護理基礎護理學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護理基礎護理學

篇(1)

護理基礎》是護理專業的核心課程,在護理專業學生的教育過程中占著重要的地位,在護理學生的護士資格證考試、就業及工作中有著較大的影響。然而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由于《護理學基礎》課程內容繁雜,加之由于現在中職學生學習基礎薄弱、理解能力較低、學習習慣較差等原因,學生往往會覺得《護理學基礎》枯燥無味,久而久之失去了學習興趣。通過與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討論,與學生私下交流,筆者反復改進教學方法,現總結了一些教學經驗。

一、特殊的學前教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

現在的中職生多數是由于初中成績較差或中考失利而進入到中職學校學習,很多同學對所學專業不是太了解,同時由于學習基礎差而缺乏學習信心。針對學生的特點,在開始學習這門課程時,筆者并不著急教授課本上的知識,而是安排了幾次特殊的教學內容。

1.做好學前教育,讓學生充分了解自己所學的專業

向學生介紹護理專業內容所涉及的具體工作內容、今后就業的方向、就業前景。只有讓學生知道自己今后要“干什么”,明確了學習目的,他們才知道現在需要“做什么”。

2.播放護理界先進人物事跡的視頻,讓學生增強學習興趣

護理界先進人物事跡的視頻播放,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護理是一門高尚的職業。如播放“非典”時抗擊“非典”的醫護人員事跡、“5.12”地震中護理人員奮力搶救災區受傷民眾的視頻。

通過幾次特殊的學前教育,學生對《護理學基礎》有了一定的了解,樹立了學習的信心。

二、新興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課前充分了解學生,找出學生能夠接受的教學方式

中職學生是15―18歲的學生,雖然年齡不大,但是身為90后的他們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強,方式多。結合當今學生的特點,采用“案例教學法”加“小組討論法”來教學是學生較感興趣的方式。在學習新課程之前,精選出與教學內容相應的案例,并留下問題,讓學生分組利用課余時間通過到圖書館、上網查閱資料收集相關內容,并進行總結。這樣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同時學會了團結協作。

2.課中充分調動學生,讓課堂教學生動、有趣

通過課前的準備,學生對學習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課堂上,各小組學生選出代表回答問題,教師則負責總結、補充。這樣的課堂不再是傳統的老師教、學生學,而是老師、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互相促進。

3.課后布置作業,鞏固學習知識

中職學生大多學習自覺性不高,想要鞏固學習知識,布置課后作業是不錯的方法。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重點布置作業,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寫作業,既重溫了學習內容,又促進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鼓勵學生動手,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促進操作能力提升

《護理學基礎》課程,除了理論知識以外,實踐操作也是重點之一。

1.示教方法多元化,加深學生印象

在一般的示教中,教師的示教方法較單一,常常示教結束后讓學生自行練習。由于教師示教時間短,有些細節學生在練習中不易掌握。經總結,在操作課時,教師先示教一遍,到學生練習時,教師再帶領學生一起做一遍,這時,學生手中有練習的用物,跟著教師做,邊看邊動手,這樣操作中的細節學生較為容易掌握。

2.練習方法多元化,促進學習興趣

學生在剛開始練習操作時較有興趣,時間長了,就會覺得操作課枯燥、累,慢慢就失去了興趣。喜歡“玩”是學生的天性,怎樣讓學生既能“玩”又能“學”呢?把“角色扮演法 ”運用到實踐練習中,是個將“玩”與“學”結合在一起的好辦法。具體做法是,在練習一段時間后,根據操作內容排練情景劇,讓學生扮演不同角色,將操作內容融入情景劇中,這樣學生在“玩”中既學到了知識、技能,又培養了學習興趣。

篇(2)

二、解決策略與探討

1.理解整合理念整合的落腳點是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而其中的關鍵人物是教師。當教師在進行信息技術與護理學教學整合的過程中,應緊密關注在教師學生、教學知識、教學媒體方法這幾個方面之間的聯系與相互作用關系,通過整合削弱人們傳統觀念里的“以教師為主導”的思想,增加教學要素中幾個方面地位的和諧與統一。只有教師對整合理念的真正了解才能做到科技與教學的融合做到效率的最大化。教學應以學生的學習為主導,注重實踐,教學媒體創建的意義不僅僅是幫助授業解惑知識的手段,更是能讓學生主動學習,教師輔助推動,兩者之間平等互助從而探求知識的工具。

2.開展教育研究我們這里的教育研究指的是利用技術媒體高效的傳遞知識給學生,強大信息功能可以滿足學生需求,增強認知動手能力。信息教育與傳統的教育的最大不同處就是所傳授的知識量不一樣,并且增加上課的效率改變教育的靈活性,不讓學生進行死板的知識閱讀。例如在講解注射知識中,教師利用播放多媒體軟件,讓學生在影像中身臨其境,切實認識到注射的手法,從而初步了解注射這種護理手段;其次讓學生自身模擬操作,讓他們在對專業真實接觸中提出問題并解決,吸取經驗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

3.改變教學方式在護理學基礎的教學過程中,面對的學生大多為青少年,他們有自己的思想與觀念,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此時教師的作用是矯正學生的價值觀以及傳授更多的知識,因此借用的科技產品用來開發學生的潛力,起了引導作用,對于接受一件新鮮事物教師需要的更是對此的適應。改變一味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的陳舊教育,利用多媒體技術讓教學變得靈活易懂,更加適應對當代青年的教育方式。

篇(3)

護理學是一門集理論性、技術性為一體的臨床應用學科,其教學目標是培養“實用型”護理人才。作為護理專業課教師,應有效地利用教學條件,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恰當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積極思考并探討培養“實用型”人才的新路子。

一理論教學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能力為目標,科學施教

課堂教學是學校實現教學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人才的主要途徑,是教學的基本形式,是至今為止最能發揮教師主導地位的一種教學形式;也是學生系統的學習知識、掌握基本技能、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主要途徑。教師在理論課教學中應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又要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1.知己知彼,科學施教。現代教育思想是傳授知識與發展智力并舉,注重能力培養的素質教育,教師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發展和完善,為學生的終身教育和適應社會發展奠定基礎。教師在承擔某科課后,首先應全面了解學生的素質狀態,取得第一首資料;再根據教學大綱制定教學目標和授課計劃。其次,應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與內容,循序漸進、深入淺出,做到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抽象的問題直觀化、枯燥的問題生動化,消除學生的畏難心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最后,在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實施不同的教學模式,教學計劃、目標,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及時調整教學節奏及內容,并注重后進生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鼓勵,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吃飽、吃好。

2.深入淺出,解疑惑。象壓瘡的預防護理、吸痰法、導尿術等課題復雜、枯燥、抽象,可選用圖片、模型、課件、電教片等多媒體教學方法,使復雜、抽象的理論變得簡單、直觀和宏觀,使枯燥的內容變成生動的印象烙印在腦海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掌握好教學環節,提高教學效果。教育是一門藝術,教師是編導。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教學風格和對教學投入的程度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態度,影響教學的效果。所以,教師要為人師表、愛崗敬業。備課要認真、充分、注重細節,備課中要鳥瞰全局、統領各章,精心設計每個課題的授課方法;上課提前進入教室、進入角色。教學過程中要圍繞主線,用準確、形象、生動的語言和富有感染力的語氣切入主題和要害,做到主次分明,突出重點、難點;不同類型的課題用不同的方法講授,如灌腸、注射、消毒滅菌法等課題用列表比較法進行區分,可加強理解和記憶;乙醇應用的濃度、鼻飼法等選用橫向聯系方法(鼻飼法時聯想洗胃、胃腸減壓術),做到舉一反三;給藥、注射、無菌等操作原則要用分析歸納法來記憶;……等不同教學方法,創造輕松愉快、和諧的學習氛圍,可大大提升教學效果。課堂小結應重點突出,使學生多次接觸某一重點信息,強化記憶。課后作業盡量出病例等思考題——既能鞏固基本理論知識,又能培養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矯正學生讀死書、死讀書的弊端,以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4.授之以漁,適應發展。古人云:“授之以魚,一飯之需;教人以漁,終生受用。

”教師在傳道、授業之時更應給予學生“捕魚”的本領。所以,理論講授應有重點,基本概念、原則要準確講解,一般內容先擬提綱,引導學生自學或采取提問、啟發式教學法指導學生學習。如一頁的注射原則先講解,在和同學一起歸納為“無菌、無痛、無差錯”七個字、三個詞來記憶,使學生逐步學會學習的方法,學會對信息獲取、判斷、處理和應用的能力,最終達到在掌握醫學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培養了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其在今后臨床工作中盡情獵取自己所需的知識營養,勇于創新與實踐,以適應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

二加強護理技術訓練,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1.創造實踐的機會。增設實驗室(現有10個模擬實驗室),完善模擬病房體系;設計不同病例場景,增加實驗課時數,課間開放實驗室等措施來增加學生實踐的機會,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2.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反復強化。復雜的、難度大的技術操作分解練習。如臀大肌注射法就從藥物抽吸法、臀大肌定位方法、病人的安置、進針手法等基礎步驟做起,分步強化訓練,同時調整學生‘怕’的心理狀態,最后在模型人或模擬病人上進行綜合操作和測評。

3.模擬情景,培養學生的應戰實力。設置各種急、危癥病例情景,營造實戰氛圍;學生分組對病人進行護理評估,在教師指導下按護理程序的步驟進行各項護理操作。這種教學法,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既可熟練各種操作技術,強化整體護理觀念,同時也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和適應臨床工作的良好心理素質。

三考核評價

考核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手段,也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操作技能考核既能考核學生動手能力,又能檢驗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1.考核制度。考核成績分理論和實驗兩種,平時成績和終結成績兩部分。所占比例是:平時占30%,學科結束占70%;這種評價方法,可以大大減少考核中可能出現的偶然,且對學生的學習評價也比較全面。

2.考核內容。將各項技能考核內容細化,分以下幾部分:操作態度占20%(包括儀表、著裝,服務態度,用物準備等);技術操作過程占60%;含相關知識在內的綜合評價占20%。

3.統一考核標準。考核標準學生每人一冊,使學生學有標準、有目標,也增加了考核的透明度,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了教學效果。

篇(4)

教學方法

1、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1.1上好緒論課,開啟學習興趣大門

青年學生對初次接觸的人和事容易產生好奇心和探索心理。從緒論課起就注重激發學生學習護基課的愿望和興趣,對以后的學習有重大意義。以詳實的資料圖片講解護理學的發展與現狀,結合國內外護理專業地位不斷提升與我國護理人力資源現狀分析及護理人才需求預測,說明護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前景好,且世界性護理人力資源短缺嚴重,學生畢業后出國就業機會較多。讓學生充滿希望與信心。

1.2多渠道開闊視野

為了加深學生對護理專業的理解,通過見習課或集中教學實踐課組織學生到現代化醫院參觀,了解醫護人員的工作過程,感受工作氛圍;不定期邀請護理專家講授護理工作的重要性,了解護士工作情況;開展學習討論會;所有新生均需進行護士儀表、行為規范的訓練與考核;觀看衛生部錄制的有關護理專業的教育宣傳片。讓學生有學習的動力。

2、加強教師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

2.1更新教育新觀念,適應教師專業化的需要

護理學科發展日新月異,新理論、新觀點、新技術層出不窮。為了跟上護理學前進的步伐,教師在授課前堅持集體備課和學習,討論護理理論及操作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教學改進方法,實現教師教育觀念轉變,要變“標準件”型教育觀為創新型教育觀,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變傳授知識為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教學觀。為保證課堂教學不與臨床應用脫節,教師應輪流定期到臨床醫院進行臨床實踐,以強化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提高實踐技能;要經常進行學術交流活動,以使教育理念、教育教學方法、教學技術等跟上時代步伐,從而獲得持續不斷的專業發展。

2.2教師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尊重學生的差異性

教育教學應全面開發每個人大腦中的各種智能,給每個人以多樣化的選擇。這種教學觀就是針對不同的智力特點、不同類型的學生因材施教。同樣的教學內容,教師的教學方法要有所不同。承認學生掌握領會知識是艱苦的腦力活動,教師要學會換位思考,理解學生。教師要使自己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富有創意的學習應用的指導者和組織者,使護基課堂成為學生發展個性、煥發生命力的神圣殿堂。

3、教學方法的改進

3.1多媒體教學組合,豐富教學手段

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特點是職業性明確,應用性較強。因此利用現代化視聽手段,充分運用各種教學媒體(網上資料、多媒體課件、電視、幻燈、錄像、投影、模型等)來輔助教學,增加教學容量,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既開闊學生視野,誘發學生想象,使課堂更生動、直觀、精彩;也進一步增強學生對所從事的職業的了解和熟悉,增加了感性認識,同時在教學當中進行示范性教學,師生分別做操作演示,以加深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培養其實際動手能力。

3.2更新教學內容,注重實用性知識

更新《護理學基礎》的教學內容,避免各章節內容出現交叉重疊現象,準確、及時、充分地反映本課程的最新成果和臨床護理發展動態。為了讓學生實習及畢業后能盡早適應臨床工作,在教學中,對一些新知識、新技術以及有關倫理道德、衛生法規等內容進行補充講解。如、醫療護理文件書寫的有關新要求、醫院內感染的預防與控制的新進展、壓瘡治療的新方法、醫療事故處理的條例等,通過多媒體等形式展示給學生,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3.3運用情景和角色扮演,開展師生互動式教學

教學中注重以現代護理觀為指導,確立“以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觀念,體現人文關懷。對有些內容設置情景,角色扮演。

3.4抓好技能訓練,加強考核力度

學生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是高職教育最根本的特色,力求用最先進的設備、教學設施和手段進行專業技能培訓。我們按照廣西區衛生廳印發的技能訓練標準,在時間、操作程序和質量上嚴格要求。使學生從一開始就接受嚴格、規范而有系統的職業訓練,包括從最簡單的基本功訓練到學會操作使用現代化設備等,力爭使學生在就業前就能學到一門從業技能。這也是高職院校的基本任務。

篇(5)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17-0270-02

《護理學基礎》作為護理專業的基礎課程,對護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實驗教學是《護理學基礎》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與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目前《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的最主要的教學方法是演示法和練習法,然而由于《護理學基礎》實驗項目多、耗時長,單純的演示和練習,很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為了提高《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質量,改善教學效果,作者對《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現狀綜述如下。

一、《護理學基礎》實驗設計方法

1.一般性實驗。《護理學基礎》不同實驗的設計與實施會有所不同,一般性實驗適合單一項目的操作訓練,實驗設計方案可以由老師先介紹教學目標,學生觀看錄像,再由老師示教,學生回示教后并分組練習,期間教師巡查,最后再總結評價。

2.自主設計性實驗。自主設計性實驗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指定實驗條件和目的,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確定實驗方法、選擇實驗器材、擬訂實驗操作程序、實施操作程序、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處理并報告的實驗。鄧仁麗等通過對護理系本科生“靜脈輸液”自主設計性實驗前后教學效果進行研究,探討護理實驗教學方法、實施形式等內容,為提高實驗教學質量,推行素質教育提供參考[1]。

3.探究性實驗。探究性實驗是指教學中由護生對已有的結論做出評價,對實驗過程進行質疑,通過對閱覽書籍和其他信息資源的加工,重新設計較為合理的實驗過程、釋疑及交流結果的一種實驗教學。崔玉霞等采用探究性實驗教學方法,提高了護生學習興趣,培養了護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探究、實驗意識等方面都有其優越性[2]。

4.綜合性實驗。綜合性實驗是指學生在具有一定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運用課程的綜合知識,對學生進行綜合訓練的實驗設計方法[3]。護理綜合性設計實驗是以護理學知識為基礎,與臨床實踐緊密結合,以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為主線,模擬臨床真實案例進行護理的綜合實驗設計方法[4]。

二、《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method of instruction)是師生為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在共同活動中所采用的教學方式、途徑和手段的總稱。它包涵了教師的教法、學生的學法、教與學方法[5]。

1.演示法:是教師通過向學生展示實物、教具作示范性操作、實驗等來傳授知識和技能的一種方法[5]。演示法普遍應用于《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中,是教師向學生展示操作步驟的重要手段。

2.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完成某些動作或活動方式,以鞏固知識和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5]。任何的《護理學基礎》實驗都離不開練習法,動作技能要通過各種感官同時作用,要經過大量練習獲得,所以練習法是《護理學基礎》實驗必不可少的一種方法。

3.角色扮演法:是運用表演和想象情境,啟發及引導學生共同探討情感、態度、價值、人際及解決問題的策略的一種教學方式。學生通過角色扮演所學得的經驗和技巧易遷移到類似臨床情景中有利于學生角色轉換和角色適應[6]。角色扮演教學法讓護生親身扮演、親身體驗,還原臨床場景,縮短課堂與臨床的距離,激發護生的學習興趣,促進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有助于臨床實踐能力及科研意識的培養[7]。

4.情境教學法:是以簡單的形式仿造某些真實的生活情境,使學生感受與真實情境相似的事件。雷蓉等采用病案導入-情景模擬教學法,根據實驗內容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并設計相應的情景,課前一周將案例交給學生.學生根據情境分組討論.設定角色分工、扮演等。研究發現情景模擬教學法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8]。

5.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是一種以臨床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以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為目的,以引導學生自己把握學習內容的教學方法。教學中多采用小組討論式的教學組織形式。羅先武[9]將PBL教學法應用于護理學基礎實踐教學中,取得了顯著成效,調查結果顯示PBL技能教學有利于護生操作技能的掌握,培養護生的綜合能力,縮短了技能教學與臨床實踐的差距。

6.目標教學法:是以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理論為依據,以設置具體、明確、可操作、可測量的教學目標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實驗教學開始時,向學生提出本次課的教學目標,使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重點和目標要求,以目標為導向,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7.體驗式教學法:需要學生親身參與、經歷和體驗,需要他們自己在行動中概括總結的教學方法。包括實踐層面的親歷和心理層面的親歷[10]。穆國霞等采用體驗式教學方法,先讓學生模擬體驗,再讓學生真人體驗,體驗結束后老師和其他護生將信息及時反饋給扮演的護生,以加深其印象[11]。

8.多樣教學法:將兩種以上的教學方法應用于教學實踐中,稱為多樣教學法。龍霖等通過對“本科護生對《護理學基礎》實驗項目及教學方法的態度及需求”的研究,顯示75.18%護生選擇多樣教學法,11.46%選擇單純的情景教學法,僅有0.48%的護生選擇傳統教學法,可見多樣教學法最受護生歡迎[12]。

三、《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組織形式

1.一般性教學組織形式:采用“護生觀看錄像一教師示教一學生回示教一護生練習一教師巡查一教師總結”的形式組織教學。一般性教學組織形式是《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最基本、最常用的組織形式,但教學中只使用這種教學組織形式,容易造成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一直處于被動地位,窒息了護生獨立思考的空間[13],教學中根據教學目的結合以下教學組織形式效果更好。

2.特色性教學組織形式:崔玉霞等選擇探究性實驗設計方法組織教學,教學中先展示問題,提出假設,然后進行實驗探究,最后得出結論[2]。何利等選擇設計性實驗教學,采用操作前準備、課堂實施、實驗小結分段組織教學,在課堂實施環節,先由各小組將自己的設計方案提出,老師給予評價與分析后再組織教學[14]。穆國霞等采用的體驗教學過程為:先設計情景,然后學生實踐體驗,體驗過程中教師對不正確操作予以糾正,學生談論感受、互相交流體驗心得,最后教師對整個實踐過程評價、總結、歸納[11]。楊艷紅在《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中培訓小教師,教師先利用課余時間培訓小教師,讓他們在練習中起到小教師的作用,這樣既能提高教師教學效率,又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商亞娟等采用分組競賽法,即在教學的最后環節組織小組競賽,由每組推選一位本組優秀者代表小組參與競賽,評選出最優秀的小組,給予平時成績加分的鼓勵,最后教師總結、歸納和評價。分組競賽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激發學習興趣,增進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總之,《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形式多樣,只有針對于不同的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設計方案,使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合理地組織教學,才能提高教學質量、改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鄧仁麗,段佳忠,江智霞,等.自主設計性實驗在《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7):611-612.

[2]崔玉霞,鄒繼華,孫建玲.探究性實驗教學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08,22(9):2434-2436.

[3]姜麗萍,楊嘩琴,姜文莉,等.護理綜合實驗教學[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8):739-740.

[4]袁義厘,孫建玲,高井全,等.《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改革的探討[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5):361-362.

[5]姜安麗.護理教育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7.

[6]賈海燕.角色扮演在實習學生崗前培訓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02(03):14-15.

[7]李青文,譚冬梅.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方法改革[J].衛生職業教育,2007,25(23):92.

[8]雷蓉,趙莉,龍霖,等.病案導入――情景模擬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24):2923-2925.

[9]羅先武,姜小鷹.護理學基礎技能教學中PBL模式的構建與應用效果評價[J].中華護理教育,2007,4(2):74-76.

[10]張青云,方相林.論體驗教學的認識及其實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10):54-56.

[11]穆國霞,白彩鋒,李玉香,等.體驗式教學在《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1,09(3):265-266.

篇(6)

任務驅動教學法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創建真實的任務驅動情境,形成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本次研究為了提升護理實驗課程的教學效率,探究了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現將研究流程報道如下[1]。

一、一般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于云南省昭通衛生學校(下文簡稱“本校”)2015年入學的中專護理學生中隨機抽取80名學生作為研究樣本,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人數為40人。對照組包括女生36人,男生4人,年齡:15~19歲,平均年齡(15.05±1.74)歲。觀察組包括女生35人,男生5人,年齡:14~19歲,平均年齡(14.75±1.38)歲,兩組學生均為初中畢業入學,在年齡、性別和文化基礎方面比較(P>0.05),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二)方法。兩組學生選用相同的實驗教材,并于同期進行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在教師講授完教學大綱的基礎上,為學生演示實際護理操作實驗流程,包括口腔護理、無菌操作、導尿術、鼻飼法、肌肉注射和進靜脈輸液等內容,并組織學生進行練習,教師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予以適當的指導。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教學內容相同,采用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具體教學步驟如下。1.準備階段。教師在課程開始前的三個月學習任務驅動教學法的詳細步驟和實施路徑,制定完善的任務驅動教學方案,并在開課前對觀察組的學生進行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教育,形成任務驅動教學方案順利實施的良好基礎。2.實施階段。教師在實驗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對課程的基本內容進行講解,在講解完畢后提出教學任務,學生自主結成學習小組,分析教學任務,推選出組長對討論結果進行適當分析和講解,并在實驗過程中自主學習護理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進而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對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在完成教學任務后,教師應予以學生4課時的練習時間,最后對其導尿術和靜脈輸液操作技能進行期末考核。(三)觀察指標。觀察兩組學生的期末操作考核成績,包括導尿術和靜脈輸液的平均成績。(四)統計學方法。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對數據進行處理,一般認為P<0.05時,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通過將對照組和觀察組學生的期末操作考核成績進行對比可知,對照組學生的期末操作考核成績遠遠低于觀察組的期末操作考核成績,由此可見,任務驅動教學法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具有顯著的優越性,兩組數據差異對比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三、討論

任務驅動教學法富有趣味性,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通過將學習任務和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結合,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實現對護理學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的良好掌握,激發學生的自我成就感。基礎護理學課程具有較強的綜合應用性,因此,教師應在對學生護理學理論知識進行掌握的基礎上,加強對護理學理論知識的實踐應用教學。通過加強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實驗課程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克服傳統教學法的弊端,提升學生參與課堂實驗的熱情,為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提升形成良好的基礎保障。因此,教師在護理學基礎實驗課程教學過程中,應巧妙創建任務的真實情境,使學生帶著學習任務進行針對性的學習,通過小組討論和團隊協作,完成學習任務,并在此過程中,實現對教學內容的掌握,明確護理操作流程。實踐證明,將任務驅動教學法應用到護理學基礎實驗課程教學過程中,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學習熱情,構建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促使教學方式由教師“一言堂”向互動式教學方式轉變,有利于學生對護理學理論知識的掌握,學生的護理技能。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對照組學生的期末操作考核成績遠遠低于觀察組的期末操作考核成績,由此可見,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有利于鞏固學生的護理理論知識,提升學生的護理專業操作技能,值得被廣泛借鑒和參考[2]。

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進行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能夠提升護理專業學生對護理理論知識的學習能力,促使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不斷增強護理專業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激發學生的成就感,提升護理專業學生的整體素質。

參考文獻:

篇(7)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1 護理學基礎教學方法

1.1 提高護理學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

教師必須愛崗敬業,有積極進取的心態。要求“精師藝、立師德、鑄師魂”,實現自我超越,還應有“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教育觀念。教師必須要豐富自身的閱歷和經驗,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提高護理教學的教育教學能力,努力掌握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以自身的提高從而來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的效率。

1.2 教師要學會把握課堂節奏

心理學認為人的注意力及接受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一旦超過這個度,人就進入了疲勞狀態,如果這個時候教師還繼續講重點課程,學生就無法很好地吸收理解,還有可能產生抗拒學習的心理。因此,護理學基礎教學方法必須適應學生接受的特點。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所教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等方面精心設計每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和方法,如重難點就著重講解,該舉例的地方就舉實例等。從而形成真正意義上的互動,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1.3 鞏固學生專業思想

專業思想教育是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它是高職護理學生成才的方向標,是促進學習的有效動力。護理學生對其所學專業的認同有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也有其他人對他們的影響,也有自身內在因素的影響。但總的說來,專業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最大的。

專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言傳身教。在教授護理學基礎中教師要把對護理專業的熱愛和對護理專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連同教學內容一起傳授給學生。

1.4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對教師來講是很重要的。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后,學生喜歡你的同時也會自然而然地喜歡你所教的這門課程。在課間,和教室里的女孩子聊天,尋找共同話題,縮短和學生之間的差距,贏得學生的喜愛和信賴,從而提高她們對護理學基礎的學習熱情和興趣。

2 優化課堂教學方法

2.1 演示法

演示法主要是指教師向學生展示實物或者是直觀教具、操作教具的方法和步驟等等。教師在講課過程中邊講解邊演示操作,學生邊看教師演示邊學習。演示這種教學形式可以讓學生對教材中的文字印象更深刻,獲得更多的感性認識,豐富視覺效果,形成更正確的概念意識。但是教師在使用演示法時也要注意幾個問題。第一,在演示的過程中要積極主動地引導學生,讓學生從一開始就明確演示的目的和要求,還要讓學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第二,教師在使用演示法時,要找最佳的演示環境,保證學生都能看清演示。第三,要計算大概的演示時間,要與授課時間相吻合。如果在一上課就演示則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降低學生學習的興趣。但是如果太遲演示有可能還沒演示完下課時間就到了,還會給學生一種課程內容沒上完缺乏邏輯性的感覺。所以,要合適安排演示時間,在演示完后,將教具及時收起來,方便下次再用,也為了不影響學生學習的注意力。

2.2 情景教學法

情景教學法主要是指各種相關活動的場景,運用情景和角色扮演,開展師生的互動教學。在實踐操作(下轉第162頁)(上接第123頁)中設置情景,結合各種案例,讓學生利用角色扮演進行操作練習,從而激起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和提高學習效率。在課堂上,教師引出案例時,要將學生引入如身臨病房中病人床前的情景,從而進行情景教學。教師首先進行示范整個實踐操作流程,然后將學生分成幾組,每組三四個學生,每個學生將自己置身于病例中,分別扮演“護士”、“病人”、“病人家屬”等角色。在扮演過程中,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心態的“病人”或“病人家屬”提出各種不同的問題,而扮演“護士”的學生要對所提出的問題做出回答并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在整個教學中,教師來回巡視,看每組學生表現如何。學生在扮演中有什么疑問也可以當場提出,教師給予解答。學生通過角色扮演進行換位思考,以此來提高護理技能和對護理的感悟。進行角色互換扮演形式,使學生既能體驗到護士的責任,又能體驗到病人當時的感覺,從而能更好地體貼關懷病人。

2.3 多媒體教學法

多媒體教學法主要是指通過多媒體的文本、圖像、聲音和動畫有機地結合起來,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起來。也可增加學生對學習這門課程的興趣,文字變成圖像和動畫形象、直觀,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吸收和記憶。加強多媒體的教學,將計算機技術和網絡影音技術引入實踐教學中,能充分拓展教學的知識面,開拓學生的視野,加強了教學效果,同時也解決了不同時間地點對學生學習的限制。

2.4 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要求,選個別有代表性的案例在課堂上進行分析。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景中,然后引導學生對病歷進行分析,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問題,教師先讓學生自己想,等學生說出自己的答案后教師來做點評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分為四個步驟:教師呈現案例,學生進行討論,學生集中發言,教師進行最后總結。有多種實踐證明,案例教學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能讓學生主動地去思考問題,以此來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2.5 實驗操作競賽教學法

實驗操作競賽教學法的目的在于鼓勵和激勵學生學習,活躍課堂教學氣氛,以防止學生出現學習疲勞和學科知識太多導致遺忘。在學過幾個章節的實踐教學后,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實踐能力和操作技巧時,可以在課堂上開展實驗操作競賽。課堂上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有個小組長,在小組長的帶領下,根據教師在課堂上出的題目進行實驗競賽,幾組學生做同一組實踐操作。一組同學在做的時候,教師和其余同學觀看操作,全部操作結束后,教師按照各個組的知識運用,操作能力,完成結果評分。由學生自己指出自己的不足之處,最后由老師點評,評分得出優、良、及格和不及格四個等級標準。實驗操作競賽教學法,能激發學生對護理學基礎學習的積極性和對這門學科產生興趣,同時也能鞏固學生的學習知識和技能掌握能力。

3 總結

總而言之,護理學基礎教學過程是一個錯綜復雜的過程。隨著護理觀念的轉變,護理學基礎教學方法也要不斷完善,每個教師都要尋找到一個最適合本班學生學習的方法。同時,教師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才能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的綜合型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

[1] 高珍亮.自主型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J].醫學信息學,2010.23(6):1804-1805.

篇(8)

[關鍵詞]護理學基礎;實踐教學;難點

ProblemsandMethodsinthePracticalTeachingofBaseicNursingSubject

Abstract:Thebasedpracticalnursingteachingbecomeanimportantroleinnursingstudentsteaching,butthefactthatthenomalteachingmodelcan''''tgettheneedofthesociety.thispaperpointoutsomeproblemsinthenursingteachingandalsopointoutsomewayslikesimulativesickroom,simulativework,roleplay,talkingandsoontoimproveteaching.

Keywords:Baseicnursingsubject;Practicalteaching;Problems

護理學基礎是護理人才應具備的核心知識,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應用性學科,培養現代化的護理人才不僅要掌握基本護理操作,更重要的是結合扎實的基礎知識和較強的實踐技能去適應現代化醫院的要求,實踐教學是護理教育的核心,其對學生的職業化、社會化發展有重要作用[1,2]。較高的臨床實踐能力是新時期對護理人員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高適應素質為目標不斷改革和完善護理學基礎的實踐教學的內容和方法,使該專業適應新時期形勢發展,造就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1實踐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護理學基礎的實踐教學一直處于較簡單的技能操作訓練狀態,設備簡單,內容單一。總體水平在一個較低的層次上徘徊,遠遠落后于現實醫院護理工作的狀態。其中較為突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內容單一落后,以簡單的重復訓練為主

實踐課教學內容受傳統護理思想制約,內容陳舊,一般主要涉及鋪床、注射、無菌操作等,與臨床先進的操作技術嚴重脫節。通過重復練習,學生只能掌握最基本的幾項操作。這樣不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更談不上適應臨床需求。

1.2實踐教學以教師指導為主,方法陳舊單一,模式機械呆板

教師在課前準備好用物,課堂上面面俱到,無所不包地演講,演示。目前這種“手把手”帶徒弟式的教學方式仍在廣泛使用[3],學生課前不預習,不思考,只是完全按照教師的講解被動地模擬。依賴性較強,滿足于熟練基本動作,這樣的教學比較單調,缺乏活力,束縛了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的發展。

1.3實踐教學中涉及的知識單一

近年來,護理學發展迅速,在理論和實踐中加入很多人文、社科及專科技術。但這些內容在實踐教學中反映太少,學生感到課本上的許多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并未體現。

1.4缺乏一個相對穩定、能夠深入開展實踐教學的環境

一方面因為大規模擴招,導致空間擁擠,時間緊張。協調教師、學生、場地之間的時間和空間矛盾成為實踐教學管理的主要難題。另一方面實踐教學課時數少,只能保證基礎內容而不能包容最新技術,設備短缺。從而使多種實驗,特別是綜合性實驗的開設比較困難。

2優化實踐教學的基本目標和整體思路

為徹底加強和改進實踐教學,全面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我們以明確目標:確定優化實踐教學的基礎目標,即通過模擬病區、模擬查房、角色扮演、小組病例討論等形式使學生能將基礎理論技術的應用能力接近臨床的實際要求。

2.1優化實驗室結構

將現在臨床上常見病區模式搬入實踐教學室,實踐教學室配備的用具及儀器設備應隨臨床的發展及時更換。建立護士站、ICU病房、普通病室等使其構造盡量接近臨床實際。

2.2優化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學中必須轉化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教師發揮實驗組織者、指導者的作用,始終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擔當主角。學生只有親自分析、親自總結問題才能清楚自己需要掌握的知識。

2.3優化教學方法

在教學教師主動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以提問、討論、角色扮演等來提高教學效果。

2.4合理利用資源

采用循環輪轉方式盡量滿足實踐教學的時間要求,周六周日全天開放實踐教學區,供學生進行基礎的操作訓練,安排老師輪流值班,并且可以在教學醫院選拔臨床優秀護士作為實踐指導老師,安排學生定期臨床見習、實習。

3能力培養

實踐性教學室基礎護理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讓學生把課堂知識應用于實踐,又如何通過實際操作來促進課堂內容的掌握,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實踐教學老師必須考慮的問題,經分析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3.1注意實踐內容的漸進性,實用性及綜合能力培養

增加綜合實驗是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的要求,是實驗內容改革的指導思想。考慮學生能力有一個逐步提高的過程,所以應先開展基礎性試驗,再逐步增加內容過渡到綜合性實驗。實踐教學老師應對社會醫院進行調查,將現有在臨床上常用護理技術和手段進行分析調整后加以引進,設計出符合實際的實驗內容及技術,并對國內外護理的一些新發展管理知識引進。

3.2采取靈活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對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時,應強調學生的早期參與[4]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即在教師講授前,將該項操作所涉及的重點和難點變成問題,引導學生進行預習,不懂的地方主動查找文獻、圖譜、資料等[5]。采用開放式小組互動性式讓學生從操作過程中通過自學、探索和總結,學習如何解決問題,來培養其臨床綜合能力。并在團隊和協作精神、職業道德、溝通能力、臨床思維能力等方面的提高更為突出。這一結論已被國內外許多教學改革研究證實[6]。還可采用情景教學法,即在模擬病房內采用角色扮演,將護生禮儀、人際溝通知識貫穿其中[7]。內容根據教學目的設定,準備一個接近真實的環境,各個角色由學生扮演,有扮演護士,有扮演患者及家屬的。例如健康教育,擔當患者或家屬的同學提前設計問題,護士根據患者或家屬的提問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述,結束后由小組其他同學進行評判,最后老師給予講評指導。通過模擬訓練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動手能力、技術操作能力及應急應變能力等方面。還可采用小組病例討論法。由小組內學生收集一份典型或手術病例。由一名同學匯報病歷內容后,小組同學針對患者實際情況探討需要進行的護理操作及操作中對于此患者具體情況應注意的事項進行分析,總結后由教師進行講評指導。計算機輔助教學(CAI)教學法。CAI是一種嶄新的教學方式,具有文字、圖像、聲音、錄像等手段,操作簡單,直觀性強,彌補了在傳統教學過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師決定的單調教學不足[8]。將CAI引入實踐操作示教,可以購買成品課件,也可以由老師將操作過程制作成課件,反復觀看其中的重要環節,既克服以往學生在教師示教時看不清楚的缺點,又可對在操作中遇到的疑問,通過它及時準確地到解答。

3.3完善評價

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建立嚴格的考察考核制度,對能力的判斷,以開放的靈活多樣的考察為主,對臨床能力的考核可以分為兩部分:在標準模擬病房的考核及實習基地的考核[9]。在新的醫療形式下對護理人員的要求不斷提高,使得護理教育面臨新的挑戰,需要教師不斷改革教學思路拓寬教學內容,特別是對新護理理念的掌握。加強護理學生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為發展護理事業作了良好鋪墊。

參考文獻:

[1]HowkinsEJ,EwensA.Howstudentsexperienceprofessionalsocialization[J].InternationalofNuesingStudies,1999,35(1):4149.

[2]WindsonA.Nursingstudents,perceptionsofclinicalexperience[J].JournalofNursingEducation,1987,26(4):150154.

[3]張霞.影響中專護理臨床教學質量的幾個因素[J].中華護理教育,2004,1(2):7374.

[4]陳志英.試探基礎護理教學中的護生素質教育[J].山西護理雜志,1999,13(4):163164.

[5]楊曉莉,蘇永靜,顧妙娟.基礎護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革設想[J].中華護理教育,2004,1(2):7577.

[6]李澤生.“以問題為基礎”的教育模式畢業生特征與優勢分析[J].國外醫學:醫學教育分冊,2002,23(4):1013.

篇(9)

護理學是一門具有很強實踐性和應用性的現代化學科,而實踐課有助于學生獲得直接經驗,增強獨立性和創造性,促進人格的獨立發展,提高角色應變能力,學會關心和參與,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1]。學生可以通過臨床這一重要社會場所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工作中。長久以來,我國護理教學多滯后于臨床實踐,造成學與用的脫節。通過大力拓展新領域,加大各教學環節實踐力度,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和綜合素養。

1.實踐教學的主要環節

1.1實踐教學的方法

實踐教學方法就是師生為了實現共同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所運用的方法。實踐教學方法是完成教學任務的手段,而教學內容則是其中的靈魂,只有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系統融合,才能體現教學價值所在。護理學基礎實踐教學的主要方法有項目教學法、情境教學法、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等。

1.2實踐教學的內容

實踐教學內容是實踐教學的核心所在,無論教學方法如何迥異、教學媒介如何不同,都是為了使實踐教學內容更好地呈現給學生,讓學生真正理解并掌握實踐教學內容的精華。隨著醫療技術的迅猛發展,新技術、新方法不斷革新,護理學基礎實踐教學內容不斷豐富和完善。只有與時俱進,不斷拓新,適時淘汰陳舊內容,才能讓學生跟上時展的步伐。

1.3實踐教學的媒介

“媒介”多泛指“任何用來傳播知識的通訊手段”,不僅包括各種教材和參考資料,還包括模型、投影儀、攝像機、計算機等視聽輔助設備。為了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好地體現出工作人員進行操作時的人文關懷,潘一楠[2]等人通過多媒體操作平臺,讓學生進行虛擬練習。結果表明,經過新型媒介練習后,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和人文素養均有較大程度的提升。

1.4考核內容與方法

考核內容應該是學生全面掌握知識和綜合能力的集中反映。無論采用哪種合理的考核方法,考核都只是促進學習的一個手段而已,目的都是通過考核檢驗教學效果及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并以此為契機,總結經驗,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

1.5評價標準

評價標準是一整套評價方案的核心所在,是人們價值觀的反映,可以引導學生向著正確的方向努力。過去長時間以來,護理學基礎實踐教學的考核過于死板,培養出的學生大多只會機械性的操作,不懂得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缺乏創新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此,制定出一套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將是高等護理教師研究的方向之一。

2.實踐教學改革的主要措施

2.1轉變現代化教育觀念

轉變現代化教育觀念,要注重將學生培養成具有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創造精神的、為促進護理工作發展的新一代醫學工作者;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我參與和自我教育意識,使其成為自我發展、不斷拓新的醫學界生力軍[3]。

2.2明確實踐教學目標

教師明確教學目標的過程即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的過程。教學過程就是通過師生之間的相互作用,幫助學生向著教學目標規定的方向逐步邁進。護理學基礎實踐教學過程既注重對學生護理操作基本技術的講授,又注重對學生相關理論知識、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臨床思維及應變能力等的指導。

2.3優化實踐教學內容和方法

護理學基礎實踐教學內容多、時間緊,要想在有限時間內提高教學效率、實現教學目標,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放棄偏門別類的教學內容,選擇簡單新穎實用的實踐項目。同時,還應注意及時對國內外護理學基礎的新技術、新觀點進行適時補充講解。此外,在實踐教學經驗豐富的基礎上,可以對教學內容的順序做微小的調整。

教學方法改革與創新的重點是突出對不同層次學生綜合能力和科學素養的培養,注重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創新性教學方法包括小組合作學習法、案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動作技能遷移法、角色置換法等。

2.4加強實驗室建設和管理

由于課程的特點,大部分實踐教學多在實驗室完成,為了縮短日常實踐教學與實際臨床工作的差距、盡快提升學生從校內學習到臨床工作的轉變效率,應進一步完善實驗室建設,有條件的還可以建設模擬醫院等,使學生進入實驗室就如同進入病房一樣,時時以醫院護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就培養學生的嚴謹性與實操能力。

2.5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

科學合理的評價是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環節,是檢驗和提升學生實踐技能的重要途徑。改革主要涉及以下三項:(1)建立客觀的評價標準;(2)改革考核方法;(3)運用多種評價形式。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達到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教學效果的目的。

參考文獻:

篇(10)

2.成立護理技能培訓社團

我校為全面提高護生的護理實踐技能操作水平,專門成立了護理技能培訓社團,社團成立以來,為廣大護理學生提供了一個可以展示自身才能以及提高護理操作技能的平臺。組團成員由學生自主報名產生。每周安排專任教師進行兩次培訓,其余時間成員自主訓練,充分調動了學生苦練基本功的積極性和熱情。社團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參加社團的護理學生以分組的形式進行相互合作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學生的理論知識以及護理技能操作水平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護生的綜合素質全面提高。

3.加強實訓基地建設

作為護生學習臨床護理實踐的重要場所,近年來,我校加大了對原有實訓基地的建設,先后投入大量資金為實訓基地配備了大量的實驗設備。很大程度上使我們的實訓基地環境更加接近于臨床工作環境,為推進護理專業課程改革提供了強大的物質支持。護生可在實訓基地進行各項護理操作技能訓練及考試。

4.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建設是高職人才培養工作的關鍵。高職院校的教學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便在于是否擁有一支具有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教師隊伍的建設是高職院校內涵建設的重點,而提高教學水平與教學質量的關鍵則在于教師[2]。4.1構建“雙師型”教學團隊目前本校的護理專業教師,主要畢業于普通高校護理學專業,在從教后基本長期處于學校工作中,缺乏臨床的實踐經歷和經驗,長期脫離臨床醫療,面臨知識老化和護理經歷欠缺問題。我校通過引進和聘請臨床兼職教師,補充教師臨床經驗不足的劣勢,構建了一支具有高素質、專兼職結合的師資隊伍,這樣的“雙師型”教學團隊則更有利于護理教學質量的提高。4.2選派教師臨床進修臨床進修一直是繼續醫學教育的重要途徑,我校會定期安排護理專任教師到三級甲等醫院進修學習,了解臨床護理工作新動向、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并且將之應用于護理學基礎的教學中。通過進修學習,護理教師的教學素養、教學水平及科研能力各方面均有所提升,對護理教師的培養有重要意義。

總之,在護理學基礎教學改革中,我們以培養和提高學生能力作為終極目標。我校護理學基礎教學的改革已實施并初步取得成效,充分體現了發展全面素質為基礎、提高綜合能力為本位的教學思想。

作者:尹婕 單位:寶雞職業技術學院

上一篇: 初中化學化合價知識點 下一篇: 旅游企業財務管理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偷拍精品久久91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和欧美四区 |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精品V | 日韩欧美视频在线 | 天天视频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 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区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