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5 17:07:4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公共管理的理論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在20世紀爆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政府改革運動,西方許多國家都因此改變了公共管理模式,而這場政府改革運動就被稱為是新公共管理理論。在這場新公共管理運動中受到影響最大的就是西方各國的政府行政管理,徹底改變了傳統行政管理模式,在政府管理思想和職責上進行了改革,吸取了私營企業中的管理經驗,將這些先進地管理經驗融入到政府管理模式中,用私營企業的管理模式促進政府部門的工作效率,在這個過程中就出現了政府、社會、顧客三方,如何將這三方之間的關系協調好才是政府部門最為重視的。同時在新公共管理理論中主要提倡以下幾點觀念。
1.1 要將政府職能明確區分,多元化管理
在新公共管理理論推行后各國政府就注重將政府的管理職能都明確清楚,不再是傳統管理模式中的混亂狀態,政府在其中主要做的是掌握全局,將政府各個部門都發揮出其各自的作用,將各部門之間緊密聯系起來,相互協調,以服務人民為主體。
1.2 政府將公民擺在客戶的角度
在新公共管理理論中明確提出了政府部門要改變對公民的思想觀念,要將公民作為政府的顧客,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服務公民,根據公民的需求制定不同的服務政策,要嚴格禁止的出現,要將公民擺在首位,急公民之所急,想公民之所想。
1.3 政府部門要借鑒私營企業的管理模式和經驗
在傳統政府管理模式中容易出現各部門之間的混亂狀態,沒有明確的分工,這時政府部門就應該積極借鑒私營企業在管理過程中的先進經驗和手段,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政府部門的工作效率,還可以為人民提供更優質服務,加強政府的執政能力和權威性。
1.4 政府部門要建立競爭機制
在新公共管理理論中提出了政府工作效率差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主要是政府部門在行政管理過程中沒有壓力,這樣就會得過且過,不能帶動政府行政人員的積極性。所以政府部門就應該吸取新公共管理理論中的內容,將政府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將競爭機制引入到政府管理模式中,通過競爭機制帶動各個部門之間的競爭,這樣就會在競爭中提升各個部門的工作效率,也刺激行政人員的積極性,同時也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1.5 政府職能的優化和調整
傳統政府管理模式中,管理手段過于單一,政府職能混亂,很多部門根本不能分清自己的職能,這樣就給政府行政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很多困難。在新公共管理理論提出后,各國政府都對政府管理職能進行了反思,在反思后對政府職能進行了優化和調整,加強了政府職能的明確性,在出現問題的時候政府部門能更快地處理。
2 我國公共管理理念的實質
在我國通常將公共管理成為是行政管理,其實也就是指政府部門的一切管理職能,不會存在盈利性質,近些年我國也針對新公共管理理論的提出進行了反思,在反思過程中將我國的政府職能進行了明確分工,同時還建立了第一部門、第二部門,在這兩個部門之外還成立了第三部門,三個部門的出現也就預示著我國政府管理模式的完善,由前兩個部門執行政府權力,同時由第三個部門對政府權力進行監督管理,隨著我國第三部門的逐漸壯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也在不斷完善,第三部門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也在日益增加。
3 借鑒新公共管理理論,運用于我國公共管理實踐
由于近些年我國政府對于管理模式的逐漸重視,對新公共管理理論的出現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不斷加強我國政府職能的工作能力,將人民作為政府服務的對象。
3.1 對政府職能進行規范,建立服務型政府
新公共管理理論的出現,對于我國政府管理模式的改革帶來了巨大影響,我國政府傳統管理模式中管理手段過于單一,不能將政府職能充分發揮出來,而且在政府管理過程中經常出現問題,這就給政府職能的權威性帶來了威脅,很多管理方式都跟不上時展的腳步。在這個過程中政府部門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對政府角色和職能進行重新定位,要將政府、社會、與公民之間的關系重新規劃,尋找最為適合我國改革發展的管理模式,要將權力分散給第二部門和第三部門,接受第三部門的監督,在行政管理過程中尋找不足之處,然后進行改正,將政府建設成服務型政府。
3.2 大力培養第三部門,打破經濟市場的壟斷局面
在新公共管理理論提出后各國政府都將目光投入到其中,很多國家都在對政府管理模式進行改革,我國政府在此方面也不例外,對傳統政府管理模式進行了反思,借鑒新公共管理理論中的政府多元化管理模式,在我國政府行政管理中進行初步試驗,在很多地區都出現了許多非盈利機構,這些機構的出現一方面是為了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就是要對當地政府的行政管理進行監督,避免政府部門貪污受賄問題的出現。政府部門首先要將第三部門的職能進行詳細規劃,不能將第三部門只是作為一個形式,要培養專業的人才組建第三部門,在市場經濟體制方面也要進行改革,政府部門要吸取私營企業的管理經驗,改變原有的管理模式,要對一些重要物品進行政企合作,改變政府壟斷的局面,根據人民的需求進行政策上的改革,在權利的行使上要保持民主的原則,將群眾的需求作為政府服務的重點。
一
從上述事實性知識或判斷性知識來審理治理理論,這一理論興起的直接原因來自于公共權力結構和政府管理的破碎、僵化并出現危機,反映在治理話語中,則集中體現在三個論點上。其一是面對越來越復雜的社會,國家已經喪失應有的行為能力,也難于預測自己的行為后果,甚至難于避免產生有害的決策;并受落后的思想束縛,不時頒布不適宜的或無必要的合法性迫使各種群體接受。其二是社會結構急劇變化,地位危機、社會一致性分裂和文化分裂,公眾對公共權力的效能和未來越來越不抱幻想,公眾的心靈世界碎片化,行為邊緣化日趨嚴重。其三是作為社會一致性中樞的公共行政體系能力衰減,并進一步成為公眾的負擔,中央集權、分等論級的控制不再有效;科層系統陷入了的怪圈,公共政策無力承受大量社會需求,無法對太多和太矛盾的公共問題做出裁決,超優政策真正的仲裁者是國際市場。對于這一總體性的危機,治理話語走向了積極的知識重建:在文化上返古希臘之本,在政治上重開自由主義之源,在實踐出路上擇定新制度經濟學,在技術上親和于管理主義,從而推出具有建設意義的政治學理論和分析方法。
從知識論的角度來看,治理理論是人類在尋求解決社會一致和有效性問題上做出的一次深刻的認識轉折與制度突破,在一定意義上,包括近代以來在內的一切政治學知識都在這一框架下實現了新的整合,無論是在事實上還是在判斷上,政治學知識體系都在悄悄地脫離統治這一核心而轉向個人對公共事物的關心這一主題,由此導致現代政治類型在三個維度上發生重大轉向:
第一,從高級政治向低級政治變遷。一般而言,高級政治首先是指那些在國際關系中意義重大、影響非凡的決策活動,如討論一國是戰爭還是結盟等等。其次高級政治是指在共同體層次上、有關民族國家問題的重大決定和政策制定,如號召種族或集團一體化,或是與產權制度有關的政治關系的變革,如私人產業國有化,或者對政府的體制和形式進行根本性變革等等。所謂低級政治也是一種政治類型,這類決策不涉及對國家或國際社會中社會、政治和經濟結構的變革,它涉及次要性的決策,如將大型社會系統保持在某種均衡狀態。低級政治通常由官員和管理者們在公共行政領域中實行,一般屬于官僚政治行為,功能是在不干擾社會政治經濟現狀的條件下為貫徹高級政治決策所進行的活動。在國內層次上,低級政治包括通過有關防止環境污染的法規;決定提高最低工資和社會福利標準;對外貿易、旅游和投資往來的促進等等。現在應當已經到了把上述思維方式顛倒過來的時候了。
第二,從暴力政治向規勸政治變遷。戰爭或以戰爭相威脅,革命及各種規模的國內騷亂等等是暴力政治形式。個體或國家之所以發動戰爭或以戰爭相威脅,其目的總是在于改變或控制對手的行為。雖然只要暴力或暴力威脅仍被人們用于實現政治目的,那么人們就不能否認暴力在政治中的地位,但是這種地位應當是有限的。相反,規勸政治應該是公共政治活動中的基本形式。規勸政治一般是指倫理的、道德的、合作的和相互依存的和交易性的政治,比如談判、協商、立法、集體討價還價,經濟、社會、文化和科學合作或激烈的競爭。當然,前提是這種競爭是普遍接受的,并且在預先規定其法則的基礎上進行。
第三,從等級政治向復合政治變遷。等級政治是權力和權能的增殖以金子塔結構為前提的,由等級政治所決定的政治關系表現為下級單位從屬于上級單位,每個等級社會當中的頂峰都是最高權威,但這一權威并不一定總是合法的,權威的下屬是各級權力層次,每一下屬權力層次又控制著更多的下級次層次,這一系統最后通到普通公民,最后為塔基部分決大多數的人民無所抗辯地承認。與之相反,復合政治是指平等或接等的行為者們之間的政治關系,在這種關系當中,社會由信息暢通的、積極的和自治的政治單位組成,這些政治單位對維護自身的獨立和幸福往往采取十分戒備的態度,然而它們也承認相互合作和秩序井然的共存既對自身利益有利,同時也是整個社會的利益所在。復合政治只有在具備充分的商品和服務以滿足其成員需求的社會中才能付諸實踐。進一步推斷,復合政治應有一套自由的和競爭性的教育和信息系統,該系統無需依賴于對大眾傳媒介實行壟斷性控制,而等級政治的目的是通過發動具有強烈傾向性的宣傳運動來造成一種虛假的社會一致感。
政治學知識要具有真理性,她就必須客觀地、全面地、深刻地反映政治生活的本質與規律,但這是一件不太容易做到的事。因為它需要政治生活的充分的展開,真正成為符合人的本性的而不是同人相異化的日常生活。政治學知識的發展與人類思維的進步是聯系在一起的,只有當人類的思維已經進展到能夠充分把握自身生活的程度時,政治生活的神秘性、彼岸性才會消失。低級政治、規勸政治和復合政治的形成,使得政治學知識發生重大轉變,并為治理型政治學代替統治型政治學提供了基本概念。興起于現實公共政治生活危機中的治理理論,它之所以能引起政治學知識的轉向,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以新的思維回應了當代人類生活的變革。從近代從統治—解放的政治到治理—生活的政治的變遷,體現了公共權力運動發展的內在規律,當公民權利真正成為公共權力唯一合法性源泉時,治理—生活的政治才真正有利于市場秩序,政府制度才會內生于市場秩序。應該說這才是民主政治本來應該有的樣子,換言之,主流民主政治學長期以來都未能到位。所以治理理論更體現了現代政治文明精神。
二
從治理型政治學的應用或其實踐戰略來看,新公共管理的實踐是其必然的邏輯展開,是治理型政治學在現實中的具體表現形態。如果把治理型政治學看成是一種新的政治科學研究綱領,那么按照拉卡托思科學研究綱領方法論中有關硬核和保護帶的理論,治理和新 公共管理之間的關系恰恰體現了科學研究綱領中硬核和保護帶的關系。因此,割裂這兩者之間的關系,不僅容易降低新公共管理的政治學科的性質,減弱治理理論在回應現實問題時的力度,而且也使治理理論在學術論戰中失去有效的保護帶。國外有些學者認為,新公共管理之所以和治理理論有關,是因為“掌舵”是分析公共管理的核心,而“掌舵”是治理的代名詞,簡略分析一下新公共管理的原則框架,將有助于我們認識這一點。
作為新公共管理內容的主體,它有兩個基本學術支持:管理主義和新制度經濟學。管理主義在這里的應用是把私人部門的管理手段引入公共部門,強調直接的職業管理、明確的績效標準和評估標準、根據結果進行管理,以及更晚些時候所提出的接近消費者——公民的觀念。新制度經濟學則是把交易成本分析和激勵結構引入公共服務中,通過新的激勵制度安排削減官僚機構,通過承包和準市場的運作方式實現更有效的競爭以及消費者選擇。而關鍵也最具有質感的口號是用企業家精神的政府來代替受統治結構羈旁的官僚政府,以企業家精神的政府推動服務提供者之間的競爭,其基本的理論框架大致如下:(1)把控制權從官僚手中轉到社群手中授予公民;(2)推崇市場機制而不是官僚機制;(3)驅動政府管理者前進的是自己的目標——部門和角色的使命,而不是文本的規則和規定;(4)公共管理者重新把自己的公眾定義為消費者,并且為它們提供選擇的機會;(5)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而不是簡單地提供事后服務;(6)把精力放在贏利而不是簡單地支付財政撥款上;(7)實行分權制度,主張參與式管理;(8);公民評估自己的者的績效時,關注的不是投入而是結果(9)關注的目標不僅僅是公共服務的提供,還包括激勵所有的部門和公? 瘢餼鏊巧縟褐寫嬖詰奈侍獠扇⌒卸O勻唬鹿補芾淼惱廡┕勰詈偷圖墩巍⒐嬡罷渭案春險味脊匭木赫⑹諧 ⑾顏咭約敖峁膊棵盼普廡魈獾淖渚褪峭牙臚持握蔚摹⒏〉惱硪環矯嬖蚴歉嗟鬧衛懟?/P>
三
在一個全球化和不確定性日益增加的大變革時代,各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在尋找一種更好地適應環境的新的治理形式,以便在經濟的競爭中贏得優勢并讓社會獲得有質量的增長,治理理論正成為回應這一變革的強勢政治理論話語,支持這一話語體系的價值觀和以之相一致的知識文本,修正了主流政治學的統治理論,并在全球范圍引起政治家、學者以及官員、實業家的共識。立于中國公共管理實踐理解治理理論時,我們深感這對重構中國民主政治知識體系,尋求善治的制度平臺和有質量、有效率的公共政策制定模式,擺脫市場化進程中公共管理的低效甚至多方面的失敗,在新的合法性基礎上重建社會信仰,均是十分重要的理論資源。從社會或區域之間競爭的可持續性來看,治理理論資源合法充足的利用,應當是十分重要的社會資本的一種提升途徑。中國正在發展公共管理制度,開始研究公共管理的知識,以便為有效地治理中國提供基礎性條件,這一努力要趨于最后的成功,可能需要在以下三點達成共識:
筆者在中國知網中國期刊、中國碩士論文全文數據庫中“社會科學I輯”、“社會科學輯”目錄下進行文獻檢索,通過對2000-2015年間與本題相關的文獻進行初步整理分析后,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結論:1、關于高校管理的研究成果非常豐富,因而觀點紛呈、莫衷一是;2、關于新公共管理理論的研究也比較多,體現了研究者對新公共管理理論發展趨勢的認可和重視;3、關于新公共管理理論下高校管理的文獻檢索結果較少,反映出研究者對這個研究問題角度的忽視。
二、現有研究的基本觀點和認識
(一)關于新公共管理理論的內涵
新公共管理理論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興盛于英、美等西方國家的一種新的公共行政理論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來西方規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體指導思想之一。新公共管理理論改變了傳統公共模式下的政府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實現了由公共行政的內部取向到外部取向的轉變,注重公平與效率的統一,公共利益與私人利益的統一,強調管理主體包括政府部門和非政府組織兩大類,重視人力資源管理。
關于新公共管理理論的內涵,河北工業大學石小娟、高駿敬認為“從實踐來看,它是政府針對現實問題的政府行為和政府管理的一種新理念、新模式;從理論上說,它是以傳統公共行政模式為基礎,對行政與管理概念、內涵的重新解讀,對經濟理論、私營部門和技術變革的關系進行再次梳理。”中央財經大學周湘林認為“新公共管理理論強調公民為本、市場化、結果導向、分權協作、民主參與、多中心自主治理等理念和指導原則,旨在促使政府職能從‘劃槳’回歸‘掌舵’,并走出規制導向的困境。”雖然研究者對于新公共管理理論的內涵具體內容不盡相同,但基本相同點主要有:政府職能的轉變,以人為本,加強公共部門內部競爭,明確的績效標準和措施等。對我們在新公共管理理論下研究高校管理具有啟示和幫助作用。
(二)關于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論下高校管理現狀
從已有文獻來看,當前研究者對于新公共管理理論下高校管理的研究著重點在政府與髙校的關系上。河北工業大學石小娟、高駿敬把當前政府與髙校關系的問題主要歸為兩類:1、政府對高校行政的干預;2、行政權力凌駕于學術權力之上。表示近些年來,由高校外調入高校任職的干部逐漸增多,髙校中政府對高校的嚴格管控,因而髙校中出現行政權力一家獨大,讓高校中逐漸缺乏學術氛圍。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周湘林教授提出政命應采取何種模式管理高校的問題。通過對公共事業管理的基本模式分析,指出我國政府與高校之間的管理模式仍主要表現為“政府服務”模式。并提出基于契約的高校管理模式,即政府與高校在法律法規的框架內,明確各自的角色定位,在平等關系的基礎上,協商雙方的權利、責任和義務,并通過中介機構的評估,幫助雙方判斷和辨明對方是否盡到應盡之責,即政府的高等教育質量保障責任和高校的高等教育質量產出責任。對于新公共管理理論下高校管理其他方面的研究有教師績效評價角度、高校管理隊伍建設等,目前尚不足,還有待深人完善。
(三)關于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論下高校管理的完善
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法,完善尚且不足之處。河北工業大學石小娟、髙駿敬在理順政府與學校之間的關系、引人競爭機制方面提出建議。主張建立現代化高校,樹立服務型的行政管理理念,取代上級對下級的絕對管理模式,可以引人市場機制,并可以從人事制度人手。在完善髙校管理隊伍建設方面,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論的研究還比較欠缺,上海外國語大學吳慧針對目前高效管理隊伍中存在的管理角色模糊、管理觀念陳舊、管理效率低下、管理目標粗放等問題提出完善措施。借鑒新公共管理理論對責任和結果的強調及突出資源配置、競爭機制、對服務理念的追崇等理念,研究者吳慧認為應轉換職員任用機制,在管理上強化崗位聘任和崗位考核,打破職務終身制,增強管理人員的崗位責任意識和競爭意識,提髙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和辦事效率。
我國髙等教育長期以來屬于緊缺的公共產品,髙校的規模和數量在短期內還是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高等教育的需求,隨著現在高校的復雜程度、參與社會領域的深入,對高校本身的管理也應更加規范化、制度化和專業化。因此,對高校管迤的完善在今后也應更加深人的研究
三、對現有研究的基本評價
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論下高校管理的研究從總體上來看,現有成果対于政府與高校間的關系稍重視,而對于結合具體問題的系統研究較少,客觀分析問題的多主動建樹少,而且從成果(文獻)產出數量上看也不豐富,尚不足以形成基本研究的局面。
第一,對于高校管理改革尚未引起重視。新公共管理理論已發展多年,但是在高校管理方面運用并不妥善,學術地位并不高,這主要體現在相關的學術研究成果很少。也許,真正的高校管理是一個實踐性的問題,因此理論研究很少顧及至此,但是,任何實踐都應是建立在充分的理論基礎之上的。
第二,新公共管理理論下的高校管理研究成果的深度不夠。比如對政府與高校關系的問題上,研究者仍然在模式分析的層面,具體針對不同類高校的實施方法的研究成果還極為少見。同時,研究視野還比較狹窄,除了對政府與髙校關系、政府職能的問題有些研究之外,對與高校管理密切相關的教師管理、教學管理、學生管理等方面研究極少。
1新公共管理理念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特征
新公共管理是80年代以來興盛于英、美等西方國家的一種新的公共行政理論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來西方規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體指導思想之一。它以現代經濟學為理論基礎,主張將市場競爭機制引入公共管理,打破政府對公共產品與服務的壟斷;更多地注重管理的結果,而不是只專注于過程,重視政府績效的考核;把公眾視為顧客,將顧客滿意程度作為衡量的標準。新公共管理運動首先發端于英國,以撒切爾夫人上臺為標志,隨后波及到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加拿大、荷蘭、法國等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國家,在相當程度上提高了這些國家的公共管理水平,促進了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增強了整個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競爭能力。
新公共管理的的主要特征體現在七個方面。首先,新公共管理重新對政府職能及其與社會的關系進行定位,即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官僚機構,政府公務人員應該是負責任的“企業經理和管理人員”,社會公眾則是提供政府稅收的“納稅人”和享受政府服務作為回報的“顧客”或“客戶”,政府服務應以顧客為導向,應增強對社會公眾需要的響應力。其次,新公共管理更加重視政府活動的產出和結果,即重視提供公共服務的效率和質量。第三,新公共管理反對傳統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規,輕績效測定和評估的做法,主張放松嚴格的行政規制,而實現嚴明的績效目標控制。第四,新公共管理強調政府廣泛采用私營部門成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如成本-效益分析、全面質量管理、目標管理等)和競爭機制,取消公共服務供給的壟斷性。第五,新公共管理強調公務員不必保持中立,而應讓他們參與政策的制定過程,并承擔相應的責任。第六,新公共管理主張對某些公營部門實行私有化。第七,新公共管理重視人力資源管理,提高在人員錄用、任期、工資及其他人事管理環節上的靈活性。
雖然新公共管理也存在其自身的缺陷,比如無視公營部門與私營部門的根本差別,盲目采用私營部門的管理方法;把政府與公共的關系完全等同于供方與顧客的市場關系等等。但由于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行政發展的規律和趨勢,因而對我們進一步深化稅收行政管理的理論和實踐不無借鑒意義。
2新公共管理理念的成功實踐
新公共管理理念是西方社會特定的政治、經濟、科學技術發展條件下的產物,體現了公共行政發展的趨勢和方向。公共管理改革的浪潮在傳統的西方國家和新型的工業化國家中普遍展開,已經在相當程度上改善了西方國家的公共管理水平,滿足了更多的公共服務需要,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通過國外稅務管理部門對新公共管理理念的運行就可見一般。
關鍵詞: 公共管理;稅務行政管理;借鑒
Key words: public administration;tax administration;reference
中圖分類號:D03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05-0212-02
1新公共管理理念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特征
新公共管理是80年代以來興盛于英、美等西方國家的一種新的公共行政理論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來西方規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體指導思想之一。它以現代經濟學為理論基礎,主張將市場競爭機制引入公共管理,打破政府對公共產品與服務的壟斷;更多地注重管理的結果,而不是只專注于過程,重視政府績效的考核;把公眾視為顧客,將顧客滿意程度作為衡量的標準。新公共管理運動首先發端于英國,以撒切爾夫人上臺為標志,隨后波及到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加拿大、荷蘭、法國等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國家,在相當程度上提高了這些國家的公共管理水平,促進了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增強了整個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競爭能力。
新公共管理的的主要特征體現在七個方面。首先,新公共管理重新對政府職能及其與社會的關系進行定位,即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官僚機構,政府公務人員應該是負責任的“企業經理和管理人員”,社會公眾則是提供政府稅收的“納稅人”和享受政府服務作為回報的“顧客”或“客戶”,政府服務應以顧客為導向,應增強對社會公眾需要的響應力。其次,新公共管理更加重視政府活動的產出和結果,即重視提供公共服務的效率和質量。第三,新公共管理反對傳統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規,輕績效測定和評估的做法,主張放松嚴格的行政規制,而實現嚴明的績效目標控制。第四,新公共管理強調政府廣泛采用私營部門成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如成本-效益分析、全面質量管理、目標管理等)和競爭機制,取消公共服務供給的壟斷性。第五,新公共管理強調公務員不必保持中立,而應讓他們參與政策的制定過程,并承擔相應的責任。第六,新公共管理主張對某些公營部門實行私有化。第七,新公共管理重視人力資源管理,提高在人員錄用、任期、工資及其他人事管理環節上的靈活性。
雖然新公共管理也存在其自身的缺陷,比如無視公營部門與私營部門的根本差別,盲目采用私營部門的管理方法;把政府與公共的關系完全等同于供方與顧客的市場關系等等。但由于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行政發展的規律和趨勢,因而對我們進一步深化稅收行政管理的理論和實踐不無借鑒意義。
2新公共管理理念的成功實踐
新公共管理理念是西方社會特定的政治、經濟、科學技術發展條件下的產物,體現了公共行政發展的趨勢和方向。公共管理改革的浪潮在傳統的西方國家和新型的工業化國家中普遍展開,已經在相當程度上改善了西方國家的公共管理水平,滿足了更多的公共服務需要,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通過國外稅務管理部門對新公共管理理念的運行就可見一般。
美國國內收入局在1998年實施了重組與改革法案,其新使命被描述為“通過幫助納稅人了解和實現他們的納稅義務,并通過使稅法公平適用于所有納稅人,來為美國納稅人提供最高質量的服務”。在組織形式上,收入局建立了一個類似于在私營部門中廣泛應用的組織,即面向顧客需求的組織。在這里,稅務機構的顧客是納稅人。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收入局同時減少了管理層次和主要單位數目,以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進對顧客的培訓和服務。在績效評估方面,美國國內收入局建立了一套平衡評價體系,對收入局內部各級組織及其員工進行評估。
新加坡國家收入局提出的目標是“稅務管理在國際上要居于領先地位,由受到良好培訓的、專心工作的稅務人員提供優質的服務”。新加坡國家收入局從1992年開始改革進程,將部門式的收入管理改為獨立的收入局。獨立的收入局有利于提高稅務管理的靈活性,并能雇用到高技術的職員。同時,新加坡國家收入局把沒有完整性的以稅收為基礎的組織結構,改為以功能為基礎的為納稅人一站式服務的組織結構。這一新結構減少了以稅收為基礎的原有機構中存在的功能重復問題。
韓國國家稅收服務局保證以1999年9月1日作為一個新起點,開始為納稅人提供公平、透明的稅務管理服務。為此采用功能導向型管理制度進行根本性機構改革,并實施高效、公平的稅務管理。同時,采取從外部評價國家稅收服務局的績效等措施。
新公共管理理論給西方稅務機構改革帶來的變化,是西方政府管理改革的縮影,為世界各國特別是向市場經濟轉型的國家加強稅務機構內部管理提供了經驗。這些經驗歸納起來有三點:一是引入企業經營管理思想,注重結果、激勵和績效評估,放松嚴格的行政規制,實行嚴明的績效目標控制;二是把納稅人視為顧客,將政府的職責定位在根據納稅人(顧客)的需求向納稅人(顧客)提供服務,以顧客滿意度作為衡量績效的標準;三是重視稅收管理活動的結果和產出,關心提供服務的效率和質量,并能夠主動、靈活、低成本地對外界情況的變化做出富有成效的反應。
3借鑒新公共管理理念、完善稅務行政管理的啟示
我國目前正處于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國的經濟更加深入地融入到全球經濟中。近年來,我國也積極借鑒公共管理理念,作為加快行政管理改革的有益參照,并取得初步的成效。因此,作為政府公共部門的稅務機構,很有必要借鑒新公共管理理論與實踐的成果,按照“調動人力,減少成本,優化服務”的基本方針,逐步推進我國的稅務行政管理改革。
3.1 完善組織機構,進行合理布局稅收組織結構是實現稅收職能的組織保證,沒有科學的組織結構,就會影響稅收職能的實現。傳統的稅務機構體系縱向結構是按行政區劃設立的層級制結構,有一級政府就有一級稅務機構;橫向結構則是下一級比照上一級,基本對稱。稅務部門信息化程度的迅速提高,為組織機構的扁平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所謂組織機構扁平化,就是通過減少行政管理層次,裁減冗余人員,從而建立起一種管理層次少、管理幅度大的組織機構。實現扁平化,就要對目前的組織機構進行改造重組,建立橫向的信息交流機構,便于信息的溝通。要利用依托信息化的稅收管理機制,減少中間環節,壓縮管理層級,按照實際需要,收縮沒有必要存在的稅收機構,前移各項稅收業務,簡化工作程序。按照流程再造理論,摸清稅收信息管理的內在規律,按照信息的流向和結轉的方式歸集稅收業務,從而對機構進行合理布局,找到效率和制約的最佳平衡點。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3.2 改進工作運行機制,保證機構高效運轉運行機制包括各種崗責體系、規章制度、工作流程等。良好的工作運行機制是做好工作的可靠保證,是整個工作的基礎,是實現稅收職能的關鍵。沒有機制的保證,稅收職能的實現就會受阻,甚至難以實現。因此,必須按照整個稅收工作的各個環節設定崗位,因事設崗,以崗定責,將各項工作分解落實到具體工作部門、具體工作環節、具體工作崗位、具體工作人員,使每一項工作任務都有明確指標、完成時限和基本要求;根據工作實際的需要,及時調整崗責,確保每一項工作特別是新增工作有人負責,有人管理,構建專業化的崗責體系。完善規章制度,加強制度建設,理順工作流程,對工作運行的原則、具體工作的程序、手續做出明確規定,形成從一般規則到具體規則的層級結構和依法、簡約、科學、高效的制度體系。進一步強化內部管理,完善具體制度,搞好部門配合,加強部門間信息的傳遞和交接,避免錯位、缺位,消除“管理空檔”和“真空地帶”,建立起部門職責明確、工作程序規范、運轉順暢、文明高效的政務管理體系。同時,牢固樹立稅收成本觀念,將稅收成本觀念引入稅收政策制定和實際征管工作中。盡快建立規范、系統、科學的稅收成本核算制度,明確成本開支范圍、成本核算方法、成本管理責任等內容,加強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定期對稅收成本進行統計分析,對納稅成本進行測算,向社會公開,接收輿論監督,構建科學的衡量稅收成本的指標體系。
3.3 優化稅收服務,提高工作實績首先,創新服務理念。牢固樹立“服務就是管理”的觀念,把國家賦予的稅收執法權更好地體現在為納稅人服務上,實現由傳統執法意義上的“執法隊”、“審判長”、“檢察員”向體現全方位納稅服務的“服務員”、“導航員”、“裁判員”轉變,從而通過優質的納稅服務引導納稅人的自覺納稅遵從,創建良好的征納關系和稅收環境。其次,創新服務載體。對現有服務資源和服務手段進行有效整合,逐步搭建納稅人質量認證、開業登記、注銷、稅種劃分及稅款入庫的納稅服務外部平臺和熱線咨詢、稅收管理、稅務登記、納稅申報、稅款劃轉及稅務稽查統一的納稅服務內部平臺,實現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服務手段的新突破。再次,創新服務內容。在依法治稅的前提下,以納稅人的需求為總目標,進行具體細化,達到“六化”的標準,即納稅服務環境最優化、服務內容的標準化、納稅人辦稅成本最少化、納稅人待遇的公化平、辦稅效能的快捷化和服務過程的全面化。
3.4 實施人本管理,充分調動人力資源一方面,根據注重結果、靈活性和激勵的原則,在公務員招聘、工資、培訓、晉升和解聘等方面,設計強有力的稅務人員激勵約束機制,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使稅務人員的行為與稅務機構的戰略目標統一協調起來。創新人才評價機制,把品德、知識、能力和業績等要素作為評價人才的主要指標,完善推薦、測評、評議制度,逐步建立上級考核、同級評比、下級評議、自我評價相結合的稅收專業人才績效考核體系,完善資格考試考核、業內同行評議相結合的專業技術人才評價體系。創新人才激勵機制,建立待遇與貢獻相對應的分配制度,采取諸如以崗定級、競爭上崗、崗績結合等多種方法確定報酬,逐步完善職務與能級相結合的工資、獎勵制度,綜合考慮工作職責、能力、業績、年功等因素,適當拉開收入差距,增強能級的激勵功能。另一方面,必須充分重視行政管理環境的培育,加強稅收文化建設,用先進的文化來培育人。有意識地培育適應現代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奮發、健康向上的稅務行政文化,創造良好的行政管理環境,在稅務人員中形成一種共有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道德觀念、行為標準,使這種文化意識滲透到稅務機關的行政管理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和制約稅務人員的行政行為。同時,通過開展豐富多彩、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營造有特色的行政文化氛圍,推動行政機關的精神文明建設,增強全體機關人員的群體性和凝聚力,從而更好地開展各項工作,推動行政管理現代化建設。
3.5 綜合運用定性和定量指標體系,完善績效評估機制建設
績效評估機制的設計要以稅務機構的戰略目標為基礎。具體可分為組織績效評估和個人績效評估兩套機制。組織績效評估機制要設計定量指標,在內部評估的基礎上引入外部力量評估機制。個人評估機制不宜采用定量指標,應在實現與人力資源管理的結合的基礎上,由直接上司和部門負責人來評估下屬的績效。要以目標管理考核為總抓手,充分發揮考核的評價和導向作用,突出抓好對月季工作計劃及年度工作亮點完成情況的考核。逐步探索建立以工作難度系數、工作數量和質量及目標管理考核為依據,以定崗定責,按勞定績,績效結合的激勵約束機制。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F203.9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5)024-000-01
公共管理與工商管理都屬于管理學學科范圍內,具有管理學的共同特征,能夠通過計劃、組織、協調等手段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但是,公共管理與工商管理又存在本質性的區別,了解公共管理與工商管理間的區別與聯系,能夠有效防治二者管理主體與客體錯位問題。
一、公共管理概念分析
公共管理概念是20世紀70年代被提出的,也是公共行政發展過程的必然結果,也是傳統公共行政面臨的困境與挑戰。公共管理即公共行政的延伸與轉變,二者沒有實質性的區別,但是公共管理更加注重社會公平與平等。公共管理的產生是公共組織的一種職能,主要目的是實現公共利益。公共管理包括很多內容,主要有行政管理、城市管理、發展管理等,是現代管理學科的重要分支,具有較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公共管理的核心是政府,通過對政策、經濟、法律等方法增強政府的管理能力,提高政府的管理成績和服務品質,促進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公共管理具有多元化的主體,能夠推進社會公共事物的進一步發展和促進社會公共利益的最大化。通過調節和控制公共資源來實現公共管理的職責,建立公共管理體制和有效方式是其面臨創新的迫切任務。[1]
二、工商管理概念分析
工商管理研究工商企業經濟管理基本理論和一般方法的學科,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分別是制定企業發展戰略,管理企業內部行為。工商管理具有很強的應用性,是企業必不可少的行政部門。工商管理的專業性要求較高,通過對管理學、經濟學等知識的運用,通過現代管理手段實行企業管理和經營戰略制定,保證企業的生存和順利發展。作為管理學方向下的重要分支,穩定企業生存,促進企業發展是工商管理的重要目標。工商管理涉及內容較廣,專業性較強,對理論知識和綜合能力要求較高,做好工商管理工作是企業順利發展的重要基礎。[2]
三、公共管理與工商管理的區別
1.公共管理與工商管理涉及領域不同
公共管理與工商管理涉及的領域有很大不同,首先,公共管理主要對公共領域負責,涉及的內容是公共問題。而工商管理涉及的是私人領域,是以企業為基礎,具有競爭性的工商企業。公共領域主要指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等,其中公共問題就是指社會成員在工作中廣泛受到公共性影響,且具有不可分性,又與公共利益直接相關的社會問題。公共問題一般涉及面廣,問題復雜,包括環境問題、交通安全、食品衛生等,公共問題造成的影響較大,不僅僅是影響單一個體,更多是對團隊或大多數人的影響。其次,工商管理涉及的私人領域則與公共領域截然相反,工商管理是對盈利性組織的管理,也就是企業管理,其基本性質存在差別。工商管理更注重的是企資源配置和生產要素優化處理,目的是獲得最大效益。
2.公共管理與工商管理資源配置不同
公共管理的主體是政府部門,要想實現公共管理的有效實施,需要以公共資源控制為基礎,其中包括以下三方面:首先,公共權力。公共權力是政府實現公共管理的約束力和強制力,能夠實現對社會公共事務享有資源的合法資格進行管理。公共權力歸屬于全體社會成員,不歸私人所有。其功能是實現公共利益,具有權威性強、強直性強,不受任何約束等特征。其次,政府資源。政府資源包括其所掌握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最重要的是財力的控制。政府財力是公共財產,是政府從事公共事務的基礎。最后,自然資源。各種自然資源也屬于政府資源,包括國土、礦山等。工商管理的主體是非公共資源,其具有的權力是私權利,也是企業組織的一種力量。企業是一個能夠從事商品生產、流通等經濟活動的基本單位,通過對企業經營管理實現組織目標,其私權利包括約束力和產權。企業的私權由私人享有,是一種非公共資源。工商管理的物質資源與人力資源的來源與公共管理不同,并非政府扶持,而是由投資匯報所得,因此,工商管理面臨市場競爭,更注重企業生存和發展。
3.公共管理與工商管理目標不同
以政府為主體的公共管理主要代表社會的公共利益,其本質是公共利益的好壞,其評價標準也以大多數人的利益需求為指標。公共管理更看重社會公平和社會公正,其目標是最大程度的維護公共利益,然后公平、公正的實現公共利益個體化分配,促進社會福利。工商管理代表的是盈利組織的管理,其目標是追求私人領域的利益最大化,其主體是經紀人,以市場規則為基本準則,被市場規范所操控。工商管理以效率為基礎,實現私人利益的擴大化。雖然工商企業也為國家財政作出貢獻,但其最終目的還是實現自身利益。
4.公共管理與工商管理運行機制和方式不同
公共管理通過運用公共權力進行公眾事務的管理,其運行機制的本質就是公共權力的運行機制,其基本依據是法律法規,所以,公共管理是一種法制化的管理,包括兩方面內容:第一,依法行政,依據法律的權力和條款進行公共事務管理,劃分責任,力求管理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遵循法律法規。第二,法制監督。公共管理的全過程需要在法律法規的內部和外部監督下進行。工商管理是按照市場規律運行的,雖然市場經濟也需要遵循法律要求,但是這種規范只是外在的,市場經濟規律還存在隱性約束,維持市場的正常運作。
四、公共管理與工商管理間聯系
公共管理與工商管理同屬于管理學的重要分支,具有區別,又存在一定的聯系,二者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公共管理與工商管理都以管理學基本理論、方法、知識為基礎,通過組織、控制、領導、決策、執行、監督等手段實現管理。在管理過程中,雖然管理對象不同、運行機制不同,但遇到的問題基本相同,例如組織問題、監督問題、執行問題等,對這些問題的關注和探究,構成了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間的共性問題,是二者最大的共通性。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公共管理與工商管理同屬于管理學范疇內,二者在管理本質、管理領域、資源配置、管理目標和運行機制方面都存在區別,但是二者在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以及管理問題方面又存在共通性。掌握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的區別與聯系,有利于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長遠發展。
當前,在公共管理體系中,倫理缺失問題相對突出,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若想達到理想的公共管理效果,應重視倫理關系的設定,打造更為科學的發展理念與信任度,以打造更為完善的公共體系。為了更好的處理好公共管理中的倫理關系,應及時了解倫理缺失的成因,可見,處理好公共管理體系中的倫理關系,以保證公共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進而提高公共利益,維持健康、和諧的社會氛圍。
一、公共管理中倫理缺失問題的表現
在公共管理體系中,倫理問題至關重要,其關系著公共管理的經濟效益,只有嚴格規范倫理道德,才能時刻要求相關人員的行為[1],以保證一系列公共管理行為的科學性。在一系列的公共管理體系中,由于公共管理中存在倫理缺失問題,違背了中國傳統文化、倫理內涵與全球公共管理倫理的內容,導致整個公共管理中經濟效益受到威脅。
其一,由于受到中國傳統思想與文化的影響,使得公共倫理觀念發生轉變,思想與意識陷入困境[2]。現如今,主流文化的產生,使得公私間的關系發生轉變,矛盾日益突出,辯證認知不足,常常出現公與私相互對立的情況,抑私揚公,對于公共道德問題存在著一定的分歧與偏差,以私人問題而引發的親情倫理關系,已然成為現代社會中主要的存在方式,盡管合乎情理,但是從法律層面卻不科學,最終致使公共倫理的理性逐漸缺失,制約著公共管理的實效性。在公共管理體系中,倫理缺失問題較為突出,導致倫理缺失問題出現的內因有的在于過度追究個人利益,在此基礎上還要掌握一定的公共權力,使得相關人員出現雙重人格;而外因在于市場環境的影響,市場經濟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再加之社會監督力度不足、社會制約機制不科學等問題,使得倫理道德問題異常突出。
其二,在研究公共管理倫理涵義方面的問題。從理論角度來看,應嚴格規范倫理關系,分別從表現特征、作用路線等層面著手,其與法律、權力等有所不同,公共管理倫理關系的作用路線主要是由個體化向群體化轉變,使得倫理表現更為顯性化,此類倫理關系注重公平、公正與自由。由于倫理與非倫理行為的標準性差異,使得非倫理行為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此類公共管理倫理關系與社會體制、社會風尚、道德品質與歷史文化等因素相互關聯,由此可見,無法對非倫理行為的實際性質進行明確規范的界定。現如今,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人們的認知、人生觀與價值觀都發生了轉變,道德意識在不斷增加,自覺性也在不斷增強,使得人們在履行道德行為時更有動力。然而,在社會實際運行的過程中,由于受到公共管理倫理制度與主體性的影響,導致一系列倫理問題的出現,不利于現代社會的發展與運行[3]。
其三,在全球公共管理倫理問題方面。公共管理倫理缺失不僅僅表現在國內,在國外也有所存在。公共管理倫理問題屬于全球性的政治性問題,其中涉及到一定的道德規范,在倫理方面應有新標準,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應借助一系列的道德標準來打擊領域犯罪問題。在每個國家都會發生賄賂與腐敗問題,一些公共管理人員會受到利益的誘惑,導致一系列倫理缺失問題的出現。打擊行賄、腐敗是國際性的事務,由此可見,倫理道德問題備受關注,若想達到理想的效果,應在自決權、誠實、穩定、自由與信任等價值觀上形成共識。
二、導致公共管理中倫理缺失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
(一)個人與社會利益存在認知錯誤
在公共管理體系中,由于思想認知不足,導致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間存在著一定的矛盾,導致公共管理人員或組織機構在利益分配上不夠合理,出現了一系列不正當的態度。從辯證唯物主義層面,內因是決定事物本質與發展方向的關鍵所在。在公共管理倫理道德層面,人們思想的變化,使得人們對公共利益逐漸產生淡化心理,甚至會產生侵占的動機,產生侵占動機主要是以公共管理機構與管理人員的倫理道德水平偏低為條件的,可見,公共管理倫理關系處理的重要性。一般來講,評判倫理道德水平的重要標準為價值觀念與是非觀念。
(二)多種因素的刺激與影響力大
在公共管理環境下,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倫理缺失問題變得異常突出。在此條件下,部分來自組織內部與外部環境,在組織內部環境中,人為、財產、物質、政策與信息等資源的變化與調配,會使得身份與地位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導致倫理道德缺失。在外部環境中,主要是從宏觀角度出發,從經濟、文化、政治與社會等層面著手,進而制約著公共管理組織問題不斷突出[4],與此同時,管理者的心智與思想在潛移默化中都受到一定的影響。
三、公共管理中倫理問題處理措施
(一)制定嚴格的倫理規范標準
為了避免出現公共管理倫理缺失問題,應及時了解與把控公共管理倫理的重要作用與價值,還要制定相應的倫理規范標準,通過一定的規范與標準來規范一系列的公共管理行為,科學規范公共管理人員的行為,了解公共管理活動的行為,掌握一定的倫理標準,分別就公共管理機構與管理人員間的倫理要求進行科學的區分。為了達到理想的效果,應重視對公共管理組織倫理的科學性研究,進而能實現對倫理精神元素的不斷充實。目前,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得公共管理組織與管理人員受到利益誘惑而產生倫理道德缺失,自身與社會利益問題相對突出,進而產生了一系列的不正當行為,致使社會經濟損失慘重。為應對此項問題,應加強公共組織文化建設,強化對公共管理人員道德素質的全面提升,進而以減少道德缺失行為。為了達到理想的效果,提高倫理道德水平,建立更為完善的監督機制,對相關管理者的道德素質進行考核與約束。
(二)加強對公共環境倫理問題的監控
當前,我國正處在社會發展的轉型期,社會公共管理行為至關重要,可見,社會經濟發展對公共管理工作的要求很高。若想提高公共管理倫理道德水平,應強化對公共管理倫理的質量監控,能避免由于功利性因素而引發的社會道德缺失問題。公共倫理環境質量監控機制的構建,應對事業單位、政府部門等組織的行為進行分析,針對公共管理中倫理環境監控的質量與效果開展一系列的客觀性評價。為此,還需建立行業協會,將其作為重要的平臺,對可能危害公眾利益的行為進行全面的監督,對未能履行職責、個人道德素質缺失等行為進行嚴格的懲治。
四、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從公共管理現狀來看,倫理缺失問題相對突出,制約著公共管理的效果與水平,一旦出現倫理缺失問題,會對公共利益形成威脅,遵循倫理規范,進而獲取理想的利益。為了處理好倫理關系,應強化公共管理的實際作用與各項規范和標準,加強對公共環境質量監控,加快倫理道德體系建設,強化各項指標的合理規范,進而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可大大規范人們的行為。
【參考文獻】
[1]阮航,劉婧.從比較的視角看當代經濟倫理研究的興起及其啟迪[J].道德與文明,2013(04):109-116.
[2]李培挺.也論中國管理學的倫理向度:邊界、根由與使命[J].管理學報,2013(09):1283-1290.
[3]苗月新.公共管理倫理缺失之成因及其對策研究[J].中國行政管理,2011(04):60-63.
[4]左冬梅.公共管理中倫理缺失的對策研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4(24):154+156.
[5]張康之.公共管理倫理學:倫理研究的一個新領域[J].天津行政學院學報,2004(02):15-16.
根據《辭海》的解釋,“公”的中文含義為“公共;共同”,與“私”相對。《禮記·禮運》所言“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即為此意。《漢語大辭典》中,“公共”意為“公有的,公用的,公眾的,共同的”。因此,自古以來,“公共”的中文語義強調多數人共同或公用。也有人認為“公眾”一詞有兩個起源:一是起源于古希臘詞匯(pubesormaturity),強調個人能超出自身利益去理解并考慮他人的利益。同時意味著具備公共精神和意識是一個人成熟并且可以參加公共事務的標志。二是源于古希臘詞匯(Koinon),英語詞匯“共同”(common)就起源于該詞,意為人與人之間在工作、交往中相互照顧和關心的一種狀態。在古希臘社會里,公共是一種所有成年男子都可以參加的政治共同體,其主要職責是建立一些永久的標準和規則,目的是為了獲取最大之善。因此,從起源上看,“公共”更多地意指社會層面的非個體性,在古希臘政治社會里與早期民主相關聯。這也應證了,隨著時展,當代的“公共”概念已發生很大改變,公共成為政府和政治的同義詞的觀點。
哈貝馬斯考察了另外一種公共性起源。在哈貝馬斯的理論中,公共性或公共領域不是指行使公共權力的公共部門,而是指一種建立在社會公/私二元對立基礎之上的獨特概念,它誕生于成熟的資產階級私人領域基礎上,并具有獨特批判功能。關于公共性的演變,哈貝馬斯認為,自古希臘以來,社會有明確的公私劃分,公代表國家,私代表家庭和市民社會。例如在古希臘、羅馬,公私分明,所謂的公共領域是公眾發表意見或進行交往的場所,那時雖有公共交往但不足以形成真正的公共領域。在中世紀,公私不分,公吞沒私,不允許私的存在,公共性等同于“所有權”。直到近代(17、18世紀)以來,在私人領域之中誕生了公共領域,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公共性(注:[德]哈貝馬斯著、曹衛東等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學林出版社1999年版。)。
受到國外對這一問題研究的啟發,國內也有學者從社會領域分化的角度分析公共性的產生。他們認為,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國家與市民社會,政治生活與經濟活動具有對應的相關性。整個近代社會發展史的客觀進程,都在于使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日益分化,這樣一來,整個社會就成了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的整合體。在社會分化為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的過程中,國家的職能也開始了分化的歷程,除出現了國家職能的多樣化趨勢,其中統治職能與管理職能是最為基本的兩大職能。由于國家統治職能是在統治集團和被統治集團的關系中實現的,所以,雖然它表現出一定的現代公共性的內容,但本質上是與公共性相悖的。而在管理職能中,公共性則是其最為根本的特性,甚至可以斷言:歸咎于管理職能的是一個純粹的公共性的領域。因此,社會領域的分化引發國家職能的分解,從而導致公共性的彰顯。
在論及公共性在近代的演變時,國內外學者都傾向于用“公共性喪失”一詞。一種觀點認為,在近代功利哲學和市場經濟的趨利傾向共同催生下,古希臘公共性的含義進一步喪失,現時情況是,“通過集體的方式尋求更大的善已被個人的計算、功利以及成本和利益所替代。政府的目的在實踐中已是私有的福利(privatewell-being)。我們憑借官僚、技術和科學的手段來決定福利、幸福和功用。這里沒有公共的原初含義,有的只是原子個人的集合體;這里沒有公共利益,有的只是許多私人利益的聚合體。”雖然美國公共行政對于如何實現公共性有過幾種理論,包括以利益集團形式表現出來的公共(多元主義視角);以理性選擇人形式表現出來的公共(公共選擇視角);以代議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公共(立法的視角);以消費者形式表現出來的公共(提供服務的視角);以公民權形式表現出來的公共(公民權視角)等,但這些理論都不能真正代表公共。真正的公共理論架構應是以憲法為基礎,公共概念必須建立在公民權、仁慈和愛之上,此外還需要聽證系統和程序的保持及發展,及對集體公共群體和弱勢群體的關懷,等等。
哈貝馬斯也認為,隨著資產階級社會的發展變化,出現了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哈貝馬斯理論中的公共性一詞,可以譯成公共性,也可以譯為公共領域,二者沒有實質差異。但傾向于用公共性指稱政治層面,而用公共領域指稱社會層面。——筆者注),由此導致公共性喪失。“兩種相關的辯證趨勢表明公共性已經瓦解:它越來越深入社會領域,同時也失去了其政治功能,也就是說,失去了讓公開事實接受具有批判意識的公眾監督的政治功能。”在這里,哈貝馬斯把公共性的喪失歸于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的相互滲透(注:[德]哈貝馬斯著、曹衛東等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學林出版社1999年版。)。
在我看來,關于“公共性”本源及演變,其實離不開整個社會環境的變化背景,這一背景包括社會的、經濟的和政治的因素。首先,最早意義上產生的“公共性”代表一種樸素的全民性,如古希臘民主制。其次,在古代社會,由于沒有明確的公/私領域劃分,在政治領域,代表國家權力的“公”吞沒了“私”,在經濟領域,表現為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全面控制,因而公共性等同于國家權力。再次,按照哈貝馬斯的看法,直到近代,“公”與“私”才截然分離,各有自己的獨有領域,與此同時,經濟領域盛行自由主義和市場經濟理論,在政治領域采取國家放任主義,公共行政在政治與行政“二分法”的影響下,熱衷于對純粹管理技術和效率的追求,從而形成對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和公共價值的沖擊,于是就有新公共行政學強調公平與參與及同期的政策分析理論中的民主因素等。最后,現代社會“公”與“私”出現相互融合的趨勢,經濟領域表現為國家干預與自由經濟并存,而在政治領域,以第三部門為核心的公民社會成長壯大,社群主義盛行,引發大規模的公民參與和公共行政改革浪潮,“公共性”問題再一次被重視起來,此時,突出“公共性”不僅是公共部門的內在要求,同時也是公民社會外力推動的結果。
三、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內涵
在對國內外關于“公共性”起源和演變問題的相關論述做一番考察之后,我們仍然不得不面臨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即什么是“公共性”?什么是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在沒有給出自己明確的答案之前,我們發現,對公共性問題的闡述可以有很多角度,不同學科也有不同的認可。僅從公共行政與哲學等角度對“公共性”的內涵進行闡述的觀點,就可以歸納為以下六個方面:
1.作為一種分析工具的“公共性”。該理論認為,“公共性”是用于描述現代政府活動基本性質和行為歸宿的一個重要分析工具。在一般情況下,是指政府作為人民權力的授予者和委托權力的執行者,應按照社會的共同利益和人民的意志,從保證公民利益的基本點出發,制定與執行公共政策。具體表現為:從基本理念上講,“公共性”指政府組織應著眼于社會發展長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來開展其基本活動。由此,衡量政府活動是否達到公共性的基本標準是,公共政策及其執行是否堅持和維護了公民的基本權利,是否在輿論中充分體現和表達了公民的意志,政策與執行的出發點是否超越了政府的自利傾向,而考慮更為普遍的社群利益和社會長遠利益等。在道德層面上,“公共性”應是每一個政府公職人員的職業態度、觀念和信仰。它要求公職人員以此信念竭誠為民服務,明確政府組織與公職人員的行為必須在道德上、倫理上滿足公共性的基本要求,并在政策制定與執行過程中,防止部門和個人偏私的利益驅動。在政治過程層面上,“公共性”意味著在涉及公共物品提供等集體行動上,存在著有效的決策參與通道和決策選擇機制。在這里,“公共性”的獲取及其保證,具體化為政府政策利益導向的選擇過程,它包含政府的政策制定與執行是否具有開發性,以使公民能夠充分了解有關政策的信息,并能夠與政策制定者進行磋商;公民的利益能否通過民主的程序得到表達與整合;公民依靠怎樣一組規則來決定政治決策的選擇,決定政府公共物品或服務的提供等。在政府的財政活動中,評價“公共性”價值是否滿足的核心要素,應是政府提供各種類型的公共物品行為和與此相關的政府收支行為的基本取向和政策目標,以及相關的財政制度和規則的安排(注:孫柏瑛:《公共性:政府財政活動的價值基礎》,《中國行政管理》2001年第1期。)。
2.作為一種公共精神的“公共性”。這種觀點認為,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內涵可以歸結為公共精神。現代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應包括四個方面:民主的精神,即人民的意愿是政府合法性的唯一來源;法的精神,它意味著政府的一切活動應受到預先確定并加以宣布的規則制約;公正的精神,即承認社會公民應具有平等的權利并不受公共權力所侵害;公共服務的精神,即政府的公共服務應盡可能公平分配,政府的施政過程應平等、公正和透明。這四種公共精神在公共行政活動中的實現方式應是:逐步實現政府與公民平等化;行政權力既受到保護又受到制約;行政活動既有效率又有責任;公共行政是由民眾驅動的、積極的、合作主義的、參與的過程,等等(注:張成福:《論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中國行政管理》1995年第5期。)。
3.作為一種最新理念的“公共性”。把“公共性”看成是公共管理的最新理念:它揭示了管理目的的公益性,強調了為公眾服務的出發點;它明確了管理的范圍是那些公共事務,揭示了管理所依據的權力為公民所授予,因而其行使必須接受公民的監督,以公民認定的是非為是非,不能違背公民的意志;它體現著行政過程中的責任,要求行政行為必須對其后果無條件承擔責任;它強調了行政過程中必須有公民參與,強調注意聽取公民的意見,這就要求行政過程中的公開性與透明性;它強調公共行政的結果必須取得公民的認可,這就要求有向公民報告的制度,工作一定周期后,政府應按程序向公民報告,以接受公民審查并予以通過,等等(注:劉熙瑞:《理念·職能·方式——我國地方行政機構改革面臨的三個轉變》,《人民論壇》2000年第7期。)。
4.作為一種價值基礎的“公共性”。該理論認為,由于行政體系的價值基礎是其公共性,因而政府的制度安排所要重建的價值觀念就在于明確公共行政的公共性。也就是說,政府把自我表達存在的公共性作為至高無上的原則,政府的組織機構、行為方式、運行機制、政策規范等,都無條件地體現出其公共性。政府組織是掌握公共權力的實體,但這個實體卻沒有自己的獨立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愿望,也不是任何一個社會集體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愿望的代表,它所體現出來的是整個社會的公共利益和政治要求。政府價值公共性最直接的表現是政府的規范體系和行政行為系統的公正性,而且這種公正性是一種制度公正,是包含在行政行為機制之中的,有法律法規和公共政策體系提供的,是一種制度安排(注:張康之:《行政改革中的制度安排》,《公共行政》2000年第4期。)。5.作為一種公平與正義的“公共性”。針對傳統公共行政過分追求理性與效率的傾向,新公共行政主張:(1)社會公平。強調所有公民平等的政治和社會機會。它同樣代表著對所有公民而不是對公共機構負責,以及對公共部門經決策和實施項目負責。(2)代表性。盡管大眾并沒有影響代表決策的直接權力,但相信代表性肯定是新公共行政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不是唯一的激勵因素,需要考慮其他價值觀的積極參與。(3)響應性。主張政府需要更多地響應公眾的需求。(4)參與。新公共行政提供在公共事務中廣泛程度的公民與公務員參與。(5)社會責任感。公共管理者被視作以公眾的利益而不是他們的自我利益去創造高效率同時又是平等的服務(注:參見[美]張夢中等《尋求社會公平與民主價值》,《公共行政》2001年第3期。)。
6.作為一種理性與法的“公共性”。這里指哈貝馬斯重點探討的資產階級公共性的本質。他認為,“公共性應當貫徹一種建立在理性基礎上的立法”,從而“公共性成為國家機構本身的組織原則”。他進一步提出,在資產階級哲學那里(霍布斯、盧梭、洛克和康德),公共性等同于理性,甚至是良知,依靠公共輿論表達出來。而在法哲學那里,公共性需要法律和道德元素支撐,所以“康德所說的公共性是唯一能夠保障政治與道德同一性的原則。公共性既是法律秩序原則,又是啟蒙方法”。而“默格爾根據18世紀的范型把公共性的功能界定為統治的合理化”。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哈貝馬斯指出了公共性作為市民社會獨立領域的批判力量和促進資產階級統治合法化的獻身精神(注:[德]哈貝馬斯著、曹衛東等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學林出版社1999年版。)。
綜合起來,有關“公共性”內涵的觀點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首先,在倫理價值層面上,“公共性”必須體現公共部門活動的公正與正義。其次,在公共權力的運用上,“公共性”要體現人民和政府行為的合法性。第三,在公共部門運作過程中,“公共性”體現為公開與參與。第四,在利益取向上,“公共性”表明公共利益是公共部門一切活動的最終目的,必須克服私人或部門利益的缺陷。第五,在理念表達上,“公共性”是一種理性與道德,它支持公民社會及其公共輿論的監督作用(哈貝馬斯)。總之,傾向于把“公共性”作為公共部門管理活動的最終價值觀,在此之下,才有公正、公平、公開、平等、自由、民主、正義和責任等一系列價值體系。
盡管在公共性問題上,不同時期、不同角度的理解存在差異,但對于公共管理,基于它是一種為實現公共利益而進行的公共部門管理活動,我們把這種管理活動的公共性內涵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公共管理主體的公共性。國家、政府和社會公共組織共同構成公共管理的主體(這里的國家、政府與社會都是從狹義的意義上說的)。作為公共管理主體,這些組織具有不同于其他私域組織的根本特征,主要表現在組織的代表性、行為的公務性、宗旨的公益性、權力的法定性等方面。二是公共管理價值觀的公共性。與一般意義上的管理把如何經濟地和富有效率地實現管理目標不同,公共管理的價值觀更主要體現在平等、正義、公平、民主、倫理以及責任心等方面。私人管理建立在個人本位主義和自利性本質之上,把追求個人效率或利益最大化作為目標取向。與其迥然不同的是,公共管理注重在民主政治理念上去實現公眾的高度參與、社會公平以及承擔為公眾謀求福利的責任。三是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權力是政治社會的基石,是理解一切政治現象的基礎。就如霍布斯所言,“契約,沒有刀劍,就是一紙空文”。恩格斯也認為,國家本質上是同人民大眾相分離的公共權力。公共管理是管理主體運用公共權利實現管理目標的社會活動,因此,公共權力是公共管理活動的后盾和基礎,公共力的公共性充分體現了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四是公共管理對象及目標的公共性。公共管理的客體或對象是公共事務,即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無疑它們均具有鮮明的公共性。公共管理主體對公共事務的管理首先從公共問題入手,公共問題是公共管理的邏輯起點。同時,由于對公共事務的管理,最終要達到的目標或宗旨是實現社會公眾的公共利益,因此,公共事務、公共問題和公共利益的公共性正是公共管理公共性的題中應有之意。
四、公共管理的公共性與社會性的異同
“公共性”作為公共管理的一種基礎性內涵,與公共管理在本質上是一種社會治理活動之間存在怎樣的聯系,這是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它涉及到我們對于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價值取向,即它是實證的過程還是規范的研究,或是兩者兼而有之。
我們認為,就總體而言,作為公共管理的本質內涵,公共性與社會性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在階級與國家產生之前的原始社會時期,公共性與社會性在最廣泛意義上是一致的或領域是重合的;隨著階級與國家的產生,國家成為公共性的代表,公共性逐漸從社會領域中凸顯并獨立出來;而在階級與國家消亡之后,公共性與社會性又再次融為一體。因此,本文所討論的公共性,是指處于從階級與國家產生到消亡這一歷史時期的特定概念。另外,從上述公共性的自然發展過程可以得出,社會性是公共性的存在基礎,公共性則是社會性的特殊體現;社會性具有量的規定性,公共性則有質的規定性。隨著人類社會不斷發展,公共性將不斷擴張與壯大,最后發展成為社會性。
1.公共性與社會性的區別
首先,從概念的定義上看,社會是具有多重性含義的。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社會有兩層意思,一是指由一定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構成的整體;二是泛指由于共同物質條件而互相聯系起來的人群。我們平常所說的社會,既可以指最廣義的“人類社會”,也可以指狹義的社會性事務,如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教育、文化、衛生等事務。因此,理論上對社會這個概念作界定并不簡單,從不同的角度都可以定義社會。認為,物質實踐創造了社會,社會本質上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生產關系總和起來就構成所謂社會關系,構成所謂社會,并且是構成一個處于一定歷史發展階段上的社會,具有獨特的特征的社會。”(注:孫曉莉:《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國家與社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9頁。)
政治科學常用的社會概念,最初在思想家眼里是與國家等同的,例如盧梭就把國家、社會共同體和社會契約混用起來。直到19世紀以后,大多數資產階級理論家才開始把社會當作與國家對立的社會領域,即市民社會或公共社會。摩爾根較早指出,“我們可以在這里提出一個前提:即一切政治形態都可歸納為兩種基本方式,此處使用方式(plan)一詞系就其科學意義而言。這兩種方式的基礎有根本的區別。按時間順序說,先出現的第一種方式以人身、以純人身關系為基礎,我們可以名之為社會。這種組織的基本單位是氏族;第二種方式以地域和財產為基礎,我們可以名之為國家。這種組織的基礎或基本單位是用界碑劃定范圍的鄉或區及其所轄之財產,政治社會即由此而產生。”(注:(美)摩爾根:《古代社會》,楊東莼等譯,商務印書館1995年版,第6頁。)把社會性看成是人的本質屬性,并認為社會的產生先于國家,因而國家代表的公共性與社會性不能如早期思想家所認為的那樣可以等同或渾然一體。
其次,在公共管理實踐中,公共與社會各有所指。平常說的“小政府、大社會”模式,是我們區分政府所代表的“公共性”與社會性的實際體現,表明在政府與社會二元對立的情況下,政府代表的公共性與社會所代表的社會性相互關系的狀況。一般而言,公共性表示一種權力或權威,而社會性則代表公開性、參與性和非國有化等意思。
2.公共性與社會性的聯系
其主要表現在于:公共性來源于社會性,在一定條件下它們是一致的,比如在非階級社會里,公共性實際上和群體性是等同的。然而,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從根本上抽象并升華了社會性(群體性),比如建立在契約之上的“公意”,體現出公共管理區別于其他管理的本質特征。因而在一定條件下,公共性又不完全等同于社會性。二者的聯系具體表現在:
首先,從起源看,早期的思想家對公共性與社會性是分不清的或認為等同的,表現在政治上就是國家與社會根本混淆。如柏拉圖認為,國家起源于人類生活的自然需要。國家就是達到正義或公道的手段。在這里,他是把國家與社會等同起來,混淆了兩者界限。因此他的國家充其量是群體的結合,因為還沒有出現與人民相分立的公共權力(注:鄒永賢主編:《國家學說史》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頁。)。直到亞里士多德那里,才區分了國家與社會,認為國家起源于社會,是社會自然發展的結果。恩格斯肯定國家源于社會說,同時指出,“在這里,國家是直接地和主要地從氏族社會本身內部發展起來的階級斗爭中產生的”(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5頁。)。因此,我們認為,國家所代表的公共性與整個社會所代表的社會性是具有產生的異時性的。
其次,從哲學意義上講,社會性與公共性是一般與特殊的關系。公與私是相比較而存在的,公共性與私人性也是如此。只是公共性與私人性并沒有截然分開,二者有交叉之處,即所謂“公中有私(局部和個人),私中也有公(共同事務和利益)”(注:夏書章:《現代公共管理概論》,長春出版社2000年版,第3頁。)。正是公共性與私人性及二者交叉的部分構成了廣義的社會性。與此同時,公共性作為共性是對社會群體中的個性的一種提煉和升華,是建立在一定條件(契約等)基礎上的群體一致的意志或者意識表達,因此,公共性脫離了社會個體的雜亂無章和無序,成為一定團體的集中意志。還應看到,在發展趨勢上,隨著社會自治的完善和國家作為統治工具的最后消亡,公共性與社會性將再次趨同,達到終級目標的社會性,實現古人所稱頌的社會大同。如《禮記·禮運》所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公共性與社會性由混沌統一到分離對立,再到在新的社會領域內的統一,體現了公共性與社會性及其相互關系具體的和歷史的辯證演進過程。
再次,在具體實踐中,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以社會性為參考坐標。表現為公共部門的活動越是接近社會,其公共性越明顯;越遠離社會,其公共性越弱。如公共管理從權力中心向社會中心轉變,從管理中心向服務中心轉變,管理原則從對上負責向對下負責轉變,如此等等,其結果都使公共管理活動更趨向民主,更能保障公平,并盡可能給公眾帶來效益。
五、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及其與社會性關系問題研究的現實意義
公共性與社會性是各有其特定內涵的復雜概念,同時二者的異同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國家(政府)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由此我們可以用它們作為分析現實問題的理論工具,從而使得對這一問題的研究不僅具有理論上的意義,更有實踐上的方法論意義。
一、治理理論基本概述
治理理論最早由詹姆斯N羅西瑙提出,他指出治理與政府統治有著本質的區別,認為治理是一種基于共同目標支撐的活動,而活動的主體并不局限于政府,國家沒有權利強制實行。因此,可以但從理論上來區分治理與政府統治,前者的內涵顯然要更加豐富,既治理既包含了政府,也包含非正式或者政府機構。在治理理論的基礎上,我國學者俞可平對治理理論延伸到“善治”層面,認為治理理論包含了五個基本特征:第一,治理的目的是最大程度的提升公共利益;第二,治理的對象是公眾在日程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活動;第三,治理的主體既包括區域政府還包括一些集體組織,比如行業協會、慈善機構、學術團體等,通過彼此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以此來提高治理的質量;第四,治理的的機構具備相應的權利,為了保證治理責任的落實,應建立責任分擔機制;第五,治理的方式與單純的政府號召與權利運用不同,更多強調理念的灌輸,使民眾能夠警醒,并自覺遵守,通過各組織或者機構的合作,不斷創新治理方法與治理技術,以便更好的對公共事務或者活動進行控制與引導。這充分表明治理理論在制度上具有更高的靈活性,以協商、約定等友好的方式,達成實現地區經濟繁榮的目標。
二、治理理論對我國公共管理改革的啟示
新形勢下,基于我國基本國情以及治理理論來支撐我國公共改革,對提升公共管理質量與管理實踐成效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具體實施上,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修正政府公共管理改革的目標,轉變傳統管理模式
治理理論強調善治,善治的目的在于最大程度的提高公共利益。而善治的本質在于政府與民眾的聯合治理,并非政府的一手管理,因此需要轉變政府職能,將以往單純的政府統計變為塑造政府與公民關系上。在政府職能轉變上,一定要區分職能轉變與職能削弱兩種理論,不能將職能轉變理解為職能削弱,而是通過優化政府的結構與功能,以提高政府處理政務的能力。同時在政府行為上,要設置合理的邊界,將政府不該自己辦或者自己不能辦好的工作交由社會機構進行管理,將權責轉移,實現權責分擔,通常而言,社會機構往往具有更高的民眾基礎,在處理一些事情上遠比政府強制處理效果要好的多。在公共管理改革中,要強調公共權利是分散化與多元化的,但是并不意味這政府權利的權威性缺失,而是權利分屬政府與社會機構當中。通過公共權利不斷完善社會福利及保障制度,使社會中的弱勢群體享受平等的權利并且在權利訴求上具有同等的地位,這樣保證在經濟差異下,人們有平等競爭的機會,在社會福利上,保障殘疾人士、失業人群以及老弱病殘等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基于治理理論的公共管理改革,還要求政府在管理方式上進行不斷的改革,將傳統管理方式主觀轉變為從控制到服務、從規則到協調、從法制到回應上的轉變。
(二)國家資源不應被政府壟斷,而是在社會群體間進行合理的分配
保證國家資源的合理分配,不被政府壟斷,能夠有效方式官僚主義的發生,并且將政府干預區域經濟發展的負面作用控制在最低限度。通過資源的合理分配,能夠使市場競爭更加合理,并且逐漸形成完善的競爭機制,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益與質量。因此具體做法為,首先,要將市場經濟競爭機制以及民間組織力量加入到公共管理事項中,通過項目招標、租賃以及公私合營等方式,最大化的提高政府管理職能,以滿足公民的需求;其次,要根據市場經濟發展的規律,改革與優化資源配置;再次,要實現權力下放,避免主要部門一手抓的情況,是下屬機關人員能夠有充分發揮的機會,通過層層管理,使領導決策更加合理;最后,要建立績效評估體系,激勵工作人員的創新管理精神,以期逐漸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與質量。
(三)發揮社會多元合作的優勢,強調公共管理的平衡
提高社會自治能力,加強社會各組織之間的溝通與合作,是治理理論的體現,對公共管理效率的提升有重要意義。具體實施上,首先要培育各種非盈利組織、社區企業、行業組織、以及其它社會志愿團體等,鼓勵政府與社會組織公職;其次社會組織可以依靠自己的資源優勢,致力于解決各種社會經濟問題甚至政治問題;再次,要承認社會組織的合法性,并賦予其相應的權利,使民間組織真正獨立為一種公民組織,為百姓解決實事。在我國行政管理上,一直強調政府管理職能大于社會組織,這對公共管理不利,要想改變這種情況,就應形成民間組織與政府獨立的態勢,使兩者能夠相互約束,最終建立政府與社會組織相互信賴、相互合作的關系,使公共管理走向善治的道路。
結語
治理理論作為一種新的公共管理理論,強調政府、市場與社會三者之間的合作與互動,治理也為公民參與社會事務提供良好的渠道,促進社會民主自治,也強化了政府的責任。公共管理適用于我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有利于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
【關鍵詞】國外公共管理理論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建設
1公共管理理論概述
19世紀末期,馬克斯•韋伯創建了傳統公共行政學的核心理論——官僚制。官僚制是建立在法理性權威基礎上的一種高度理性化的組織機構,其特點是:在職能專門化的基礎上進行勞動分工;嚴格規定等級層次結構;運用規章制度清晰明確劃分責權;人際關系非人格化;遵守嚴格的系統工作程序;以業務能力作為選拔提升的依據。管理效率是官僚制的核心價值觀念。
傳統公共行政學獲得了極大成功,為世界各國政府廣泛采用。20世紀60、70年代,以美國行政學家弗雷德里克森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學派對官僚制行政理論的效率至上原則提出質疑。他們認為傳統公共行政學只重視效率,將公民當作實現政府目標的工具。他們提出的改革主張是建立政府與公民對話、溝通、互動的機制,使政府能對公民的需求積極地做出響應,從而實現公共行政的社會性效率。
20世紀70年代全球石油危機以后,伴隨著信息化及全球化時代的來臨以及公民社會的興起,公眾對政府官員和公共機構管理人員的服務品質要求更高,于是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政府機構改革潮流,出現了以市場機制逐漸取代政府干預;減少政府開支、鼓勵私人投資;縮小文官隊伍的規模;鼓勵公司競爭及公共事務向私營部門轉移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運動”。新公共管理運動對傳統的行政管理進行了反思,強調調整政府和社會管理公共事務職能之間的關系,重塑政府管理自身和社會事務的手段、過程和模式。基本的做法是為了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效率,將政府的“掌舵”職能和“劃槳”職能相對分離,將后者轉移給非政府組織,實現公共服務的市場化、社會化、民營化。[2]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關于西方政府改革的研究報告總結了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內容:關心服務效率、效果和質量方面的結果;高度集權、等級制的組織結構為分權的管理環境所取代。在分權的環境中,資源配置和服務提供的決策更加接近第一線,并為顧客和其他利益集團的反饋提供更多的余地;靈活地選擇成本效益比更好的方法,如市場的方法,來替代政府直接提供和管制;更加關心公共部門直接提供服務的效率,包括生產力目標的設定,在公共部門組織之間建立競爭性的環境;強化國家核心戰略能力,引導國家變得能夠自動、靈活、低成本地對外界的變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要做出反應。
2西方公共事業管理學科的產生與發展
科學意義上的公共事業管理起源于20世紀早期的美國,美國前總統威爾遜把科學管理的方法運用到政府的公共部門,形成了公共管理,它的理論基礎來源于泰勒的科學管理和馬克斯•韋伯的“官僚制”。公共管理的發展是迅速和曲折的,1887年伍德羅•威爾遜發表了《行政學之研究》的論文,是美國公共管理教育開始的標志。1911年,紐約市政研究局創辦“公共服務培訓學校”,美國公共管理教育正式啟動。1924年,“公共服務培訓學校”遷到了錫拉丘茲大學,并與新成立的“馬克斯維爾公民與公共事務學院”合并,面向公共管理領域創辦了綜合性的教育與培訓課程。大學開設公共管理教育的目的是為公民社會的管理培養專職的優秀管理和研究人才,以便他們能夠智慧地與公眾打交道和在現代公共組織中有效工作—不論是在地方、州、還是中央政府。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普遍掀起了對公共事務研究的熱潮,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已成為很多國家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徑之一。這可以從國外許多知名高校設置公共事務專業得到證明,如哈佛大學的公共事務專業;紐約大學的公共、非營利事業管理專業;康奈爾大學的公共事務專業等等。
公共管理的一個重要理念是對公共精神和社會責任的推崇。美國的許多大的公共管理院系都鼓勵教師和學生通過做項目參與社會實踐,或到政府掛職,或鼓勵邊工作邊學習的學生結合工作實際寫策論,還聘請在管理崗位上的市政經理和部門領導為學生開課。美國公共管理教育的培養目標通常是培養從事公共事務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與分析等方面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為政府機關和非贏利組織培養具有現代公共管理理論和公共政策素養,掌握先進分析方法及技術,精通某一具體政策領域的專業化管理者、領導者和政策分析人才。在培養過程中,注重實際能力與素質的培養,教學內容面向公共領域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目前,美國開設公共事業管理課程的學校有220多所,在讀學員達3萬多人。到目前為止,根據彼德森大學指南,美國有312個公共管理院系,其中244個重公共管理方向,81個有公共政策方向。美國公共管理的學科原則和傳統有三大重要理念:培養專業化管理人才(Professionalism),注重公共服務精神(publicservice),強調實踐和操作(practice)。例如,作為美國最早的公共管理專業化教育課程體系,美國錫拉丘茲大學馬克斯韋爾公民與公共事務學院的公共管理課程,注意培養學員的四方面技能:量化統計方面的技能、經濟分析方面的技能、預算和公共財政方面的技能以及公共管理知識技能。為此,該學院為學員開設了五類核心課程,分別是公共行政與民主類、統計分析類、經濟分析類、預算和公共財政類、公共管理類。美國哈佛大學的肯尼迪政府學院的辦學目標是培養高層次的公共管理人才和從事高質量的公共政策分析人員。在其研究生教育中,要求學生掌握三方面的基本知識:即政策和制度分析、公共組織的戰略管理、政治主張和領導藝術。
3我國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學科建設基本情況
1996年,東北大學婁成武教授和云南大學崔運武教授,到國外考察公共事業管理發展情況后開始醞釀在我國高校建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1997年東北大學、云南大學分別向教育部報告,申請將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列入本科專業目錄。1998年原國家教委(現為教育部)在新的普通高等學校專業目錄中,設立了公共事業管理本科專業。1999年在云南大學和東北大學首開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以來,該專業發展迅速。到2000年,全國有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本科大學生。2001年全國招收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本科大學生的高校發展到132所,2002年迅速增加到180多所,2007年已有322所。對這個專業的招生,教育部原本是想由東北大學、云南大學兩校通過四年的專業建設,取得經驗后再在全國推廣,但由于各高校自主辦學,特別是教育部對各省屬高校難以控制。如此增長速度,可稱得上中國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觀”。
雖然在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建設的過程中已經取得了較大成就,但公共事業管理在我國僅有十年的發展過程,作為一個有發展前途的新興專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本應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和發展空間,可現實的遭遇和形勢卻使該專業陷入了尷尬的局面。主要表現有:專業的社會認可度差、專業方向不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模糊、學生就業難等不少問題。其原因是各高校對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認識不足,造成專業課程設置散亂甚至混亂;教學內容死板,教學方式單一,實踐教學環節薄弱;專業教材建設滯后、師資力量相對缺乏等。該專業目前的辦學規模和發展速度已超出了我國公共事業發展的速度和公共管理體制、公共事業單位改革的步伐;專業缺乏明顯特色,就業方向不明確,所培養的學生缺乏不可替代性,社會對該專業的認識和了解也比較少。因此,作為一個新興專業,如何構建更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推進專業建設,進而提升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競爭力,成為當前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建設面臨的棘手問題。
4公共管理理論視角下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學科建設的改革途徑
4.1變革專業意識,塑造服務意識。新公共管理理論和善治理論指出,公共事業管理的主體除了政府這一核心之外,還應包括非政府組織。公共管理的職能除了政治統治、社會管理之外,還需強調社會服務。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服務除了面向于政府和事業單位,還應包括企業和相關社會團體。因此,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要強調公共事業管理主體的非政府性和職能的服務性。
4.2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確定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公共事業管理是社會組織為了滿足社會全體或部分成員的共同需要和協調發展,采取各種形式,對社會的公共事務進行生產、調節和控制的過程。針對當前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多樣化和模糊化的問題,在培養過程中注重實際能力與素質的培養,教學內容面向公共領域中面臨的實際問題。培養目標要強調注重公共服務精神,強調實踐和操作,使之與當前經濟社會的需求緊密結合起來,從而也保障了本專業學生更好的就業前景。以需求為導向,結合自身的教育資源優勢,靈活制定培養計劃。進一步加強對社會人才需求的調研,結合自身的教育資源優勢,靈活的確定培養方案。另外,人才培養方案是動態變化的,在實施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過程中,要進行全程就業信息管理工作。要依據就業市場、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評價結果,檢驗專業方向人才培養方案,對不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及時修改完善。
4.3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培養學生各項技能。公共事業管理人才必須具有廣博的知識面,具備較高的辦事效能、實際策劃、運用理論及操作能力,必須具有良好的思維創新能力、自我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必須具有動手操作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幾項技能培養:一是社會調查技能。公共事業管理作為實踐性應用性學科,其理論來源于社會實踐,其理論也必須適合于并應用于社會實踐。能熟練應用社會調查的方法步驟,使學生了解社會、熟悉公共管理的實際,市場運作技能熟練。二是社會適應技能。社會是不斷發展變化的,這就要求公共管理專業人才能夠應付各種社會變化,具有應對各種困難和挫折的心理素質。三是熟練的表達技能。包括語言講述能力和應用寫作能力,這也是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必須具備的能力。公共管理專業人才作為社會管理的決策人員和主要參與者,其設想、方案等要通過語言和文字準確、順暢表達出來,否則就會限制能力的發揮,無法履行管理職責。公共管理工作是對人的工作,只有通過有效地表達才能與人溝通,否則不會得到他人的配合,工作也將無法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