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出口貿易活動匯總十篇

時間:2023-08-24 17:15:4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進出口貿易活動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進出口貿易活動

篇(1)

1研究背景

金融危機中,由于一些國家金融機構倒閉或被收購、接管,信用惡化和萎縮,貿易中的履約風險和結算風險增大,使國際貿易萎縮,加劇國際市場激烈競爭,全球范圍內各國貿易政策開始趨于保守,貿易保護主義威脅增大。在趨緊的貿易大環境中,我國出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以致于國內現在關于人民幣應該保持升值趨勢還是通過貶值來刺激出口的爭論再起。

2人民幣升值對國際收支變動的影響

2.1人民幣升值對經常項目帳戶收支變動的影響

至于貿易互補度方面,新疆國際商貿大通道的貿易定位,就是緣于我國與中亞國家間極強的貿易互補性存在,這是新疆邊貿發展的基礎。人民幣升值會否使貿易互補度下降從而降低貿易流量呢?應該不會,理由是:第一,中亞國家由于歷史原因,產業結構失衡造成國內對新疆出口的日用消費品和機電產品需求強烈。雖然新疆也面臨著其他國家如土耳其、韓國、日本、美國、俄羅斯以及一些西亞國家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但新疆出口商品物美價廉的競爭優勢短期內還不可動搖;第二,我國經濟快速發展,而國內能源供應增長較慢,使能源進口依存度不斷提高,2007年開始已經上升到50%以上。中亞作為世界上能源儲量排名第三位的地區,能夠通過陸路通道向我國供應油氣資源,對實現我國能源進口市場多元化和運輸方式多樣化,減少我國面臨的能源安全威脅具有重要戰略意義。顯然,即使人民幣繼續升值,也不會因為其帶來貿易互補度降低,從而縮減貿易流量。總體來看,人民幣升值對擴大貿易規模是有利的,對新疆經常項目帳戶會產生收入增加效應。至于支出方面,升值使人民幣購買力增加,帶來的通常是進口成本下降,進口貿易流量顯著擴大。

2.2人民幣升值對資本和金融項目帳戶收支變動的影響

(1)人民幣升值對短期投機資本流動的影響。

如果人民幣長期升值趨勢確定,就會產生不斷繼續升值的心理預期,從而使人民幣升值投機將加重,短期資本流入增加。而且,短期資本還可能通過外貿套匯、假合資項目等渠道入境。入境的國際熱錢將選擇諸如房地產等受益于升值而產生明顯增值的市場進行投資,因為人民幣升值預期會增加國外機構的投資信心,也可能使他們獲得投資收益和升值收益的雙重利潤。

(2)人民幣升值對直接投資流動的影響。

人民幣升值看似會增加直接投資成本,降低直接投資熱情,其實未必。因為:第一,如果直接投資目的是為了發展兩頭在外的加工貿易,則存在人民幣升值使其出口制成品美元價格提高,削弱了價格國際競爭力,如不提高美元價格,則出口利潤減少的情況。但人民幣升值同樣會帶來進口原材料的美元價格下降的現象,兩者相抵后的結果是匯率升值對出口利潤影響沒有想象那么大。2008年我國沿海地區出現的大面積的加工貿易型企業倒閉和轉移風潮,關鍵因素并非人民幣升值,而是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業在我國到了轉型升級的轉折點;第二,如果是大型跨國公司的戰略投資,其并不在乎人民幣升值所增加的一點投資成本,而是看中了我國擁有巨大消費潛力的國內市場。而且其投資基本是長期投資,升值后其在我國存量資產反而能夠得到增值收益。

3人民幣升值對新疆進出口貿易的影響

3.1促進外貿增長方式轉變,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

不能否認,人民幣升值會使新疆出口商品美元價格提高,降低其在國際市場價格競爭力。但這從另外一個方面看,也為原先一味依靠廉價優勢,在國際市場打價格戰的出口企業敲響了警鐘,使其在關注比較優勢的同時,還必須提高對競爭優勢的關注程度,在國際市場的競爭手段也將逐漸從單一的價格競爭手段向各種非價格競爭手段轉變。從長遠來看,人民幣升值將有助于新疆外貿增長方式從粗放型轉向質量和效益型,促使新疆企業降低消耗和成本,加快出口商品結構的調整,大力發展知識密集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高出口產品的附加值,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提高非價格競爭的能力,提高出口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3.2改善貿易條件,避免“貧困化增長”

“貧困化增長”往往是由貿易條件惡化導致的。其出現須具備的前提條件之一,就是出口商品是在國際市場占有較高市場份額,而且需求價格彈性較低。從新疆2008年出口商品結構來看,主要屬于消費剛性較強的服裝、鞋帽、箱包、紡織品、農產品等日用消費品,其也是我國傳統大宗出口商品,在中亞市場占據較高市場份額。顯然,新疆一定程度上具備出現“貧困化增長”的可能性。解決辦法只有提升出口價格水平,降低進口價格水平,改善貿易條件,而人民幣升值正好帶來了這種價格效應。超級秘書網

3.3降低資源進口成本,增加進口規模

新疆進出口貿易嚴重不平衡,比如2007年新疆出口額115億美元,而進口只有22億美元,貿易順差程度遠高于全國水平。這本身就意味著新疆外貿發展并不合理和健康。出口只是換匯手段和過程,進口才應該是最終目的。因為只有進口,才能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設備乃至經驗、文化等等,以及國內短缺的商品和物資。后者可以保障國內各部門發展的平衡和國民經濟體系的健康,前者可以幫助實現經濟結構的調整、產業結構的升級等,最終使經濟實現高效率、高質量的發展。人民幣升值使進口成本下降,一方面使中亞能源和資源等主要進口品在不考慮國際市場價格變化的前提下變的比以前廉價,從而為新疆大量增加能源、資源進口帶來良好機遇。目前進口規模有限,主要是因為能源、資源運輸通道的制約。隨著中哈輸油管道一期的竣工輸油,二期的開工建設,隨著中國—中亞輸氣管道在2010年的全面竣工使用等,新疆能源進口將面臨快速增長態勢。人民幣升值顯然可使進口節約更多成本;另一方面,人民幣升值使中亞國家資產價格變的更便宜,在我國積極鼓勵國內企業“走出去”的背景下,新疆企業完全可以抓住升值的機遇,積極購買中亞國家的能源、礦產資源資產,為將來擴大能源、資源進口奠定堅實基礎。

4結論

(1)人民幣繼續升值對新疆國際收支的影響表現在:經常項目項下會帶來貿易規模的增加進而使國際收支額上升;在資本和金融帳戶下會產生短期投機資本的增加,但直接投資不會受明顯影響,所以該帳戶國際收支額也會相應上升。(2)人民幣升值對新疆出口貿易的影響,短期來看是不利的,長期來看,通過外貿增長方式的轉變和進出口商品結構的優化、貿易條件改善等等,有利于新疆外貿實現可持續發展。(3)對新疆進口貿易來說,升值意味著巨大的機遇,在新疆能源、資源運輸瓶頸解決后,如果升值,必將帶來新疆進口空前增長的井噴局面。

參考文獻

[1]易綱,張磊.國際金融[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33.

篇(2)

“零關稅”是指進出口商品在經過一國關境時海關不向進出口國征收關稅的政策。隨著零關稅的逐步實施,我國的進出口貿易整體上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但是,伴隨進出口貿易活動的增加,進出口貿易過程中的摩擦也不斷增加,這也給經濟貿易的宏觀調控造成了一定的難度。因此,不斷擴大進出口并對其結構進行優化和合理配置已經成為當前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內容。本文針對關稅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分析零關稅對我國的進出口貿易帶來的變化,并在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發展進行展望。

零關稅背景下我國進出口貿易現狀

從世界經濟整體發展的角度來看,科技的進步與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全球各個國家或地區之間的貿易、投資和國際資本流動等,世界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貿易與投資自由化的發展趨勢益發鮮明。

我國在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就不斷降低對外進出口關稅,降低貿易壁壘,開放國內市場。經過連續四年的大幅度降稅,我國已經履行了絕大部分入世承諾的降稅義務。從2006年1月1日起我國進一步降低100多個稅目的進口關稅,涉及植物油、化工原料、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等產品,至今共降低了9000種商品的關稅稅率。其中,和東盟六國的一軌正常產品和二軌正常產品的關稅分別在2010年1月1日和2012年1月1日降為零,并實質性開放服務貿易市場。東盟新成員的一軌正常產品和二軌正常產品的關稅將在2015年1月1日和2018年1月1日取消。

在此形勢下,我國進出口貿易發展迅猛。2011年我國全年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3.6萬億美元,增幅超過20%。盡管國外需求減弱,新興經濟體的增長速度預計2012全年進出口額仍將在4.2萬億至4.32萬億美元之間,增幅在14%至17.5%之間。不斷增長的進出口貿易總額使我國成為世界范圍內的第二大進出口貿易大國。

我國在世界經濟體系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我國的GDP增長有很大一部分是依靠外貿出口帶動而實現的。①這反映我國的國民經濟增長對外依賴程度不斷提高,也是我國在世界經濟體系中地位上升的表現,但另一方面又給我國的經濟發展敲響了警鐘。由于過分依賴于外國經濟的發展,一旦其他國家出現任何經濟危機,產生的“蝴蝶效應”很有可能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發展,因此也造成了目前我國對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動蕩異常敏感。

零關稅背景下我國進出口貿易所面臨的問題

進出口貿易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進出口貿易的增長有效促進了我國經濟的整體發展,對我國內部經濟局面的穩定性起到不容忽視的作用;另一方面,進出口貿易對我國的國民經濟有著潛在的不利因素,一旦其他國家在經濟發展上出現任何問題,進出口貿易活動頻繁、自身經濟的發展過多依賴于進出口貿易增長的國家就會受到嚴重影響。

目前,我國進出口貿易中所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進出口貿易增長速度趨緩,個別行業出現衰退趨勢。從2007年5月爆發次貸危機以來,我國的出口貿易額增速在2007年第3季度開始下滑,進出口總值也從2008年的增長18%下降至2009年的5%,雖然2011年的貿易增長額達到了22.5%,但總體發展前景還是比較嚴峻。當中受沖擊最為嚴重的是紡織與成衣產品。由于出口總額的明顯減少,許多外貿紡織企業也因此受到不小的沖擊,有的甚至因開工不足而倒閉。

其次,貿易保護主義的重新抬頭使我國產品遭遇的反傾銷案件急劇增加。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程度的加深,目前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紛紛采取了貿易保護主義舉措來保護本國某些行業的發展,以避免其他國家對本國的沖擊。部分發達國家為了保護本國的經濟發展及某些特定行業的增長,或是對我國出口產品的標準提出更為苛刻的要求,或是增收反傾銷稅,限制我國產品的出口。例如,美國政府對中國輪胎征稅,進而抬高中國產品進入其本土市場的門檻。這些行為都使我國進出口貿易中的企業產品出口面臨著更加艱難的局面。②

最后,多種商品進口關稅持續降低,勢必造成大量進出口商品的進入,國內相關產業必然會受到損害,最終也會造成這些進口商品形成壟斷,進而使價格提高。以制鞋業為例,零關稅使進口鞋價格下降,從而引發國外鞋類產品涌入中國市場,在品牌及價格等方面對中國的制鞋企業形成挑戰,并且國際知名的品牌對國內正在發展的品牌形成的沖擊會更大。

零關稅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積極影響

入世以來,我國不斷下調關稅稅率和打開關稅壁壘,進出口貿易展更為暢通。零關稅政策使我國的進出口貿易活動呈現出可喜的發展勢頭。

一是整體規模及發展速度都在不斷增長,且增幅也在不斷上升。2011年我國全年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3.6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2.5%。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步伐不斷加快,我國也不斷地推出相應政策,調整進出口貿易活動,以應對日新月異的國際市場變化。

二是形成一個比較理想的進出口貿易環境。優良的貿易環境為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產品的進出口貿易奠定了堅實基礎,也使出口貿易環境得到優化,對市場的國際化、進出口產品結構的調整及產品發展的多元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相對于我國改革開放之初,目前憑借零關稅貿易措施,進出口貿易活動由起初的單一性向多元化進一步發展,趨勢鮮明。

三是關稅對一國進出口貿易具有調節作用。進口關稅降低,可以減少進口商品的成本,使進口商品的價格適當降低,從而可以在一定時期內改善人民生活。2006年,我國降低了一百多種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產品的進口關稅,使國民得到實惠。

四是政府通過對貿易分類管理的不斷強化來構建一個“零關稅”的國際貿易環境。這改變了傳統上外資企業和國內本土企業之間的不平等關系,可以起到吸引外資企業的投資及入駐,帶動國內本土企業的發展,在提升國內市場整體實力的同時帶動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與優化,由此也帶動進出口貿易的發展。

五是零關稅政策的實施強化了我國對外開放的程度。這使我國能夠更加充分地與世界經濟接軌,從整體上促進了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并與進出口貿易活動形成良性互動。

基于零關稅對進出口貿易的未來展望

零關稅的貿易政策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發展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然而,零關稅措施的施行,有利也有弊。

首先受到影響的就是能源資源行業。零關稅貿易政策給能源市場帶來極大沖擊,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某些外國企業利用資源獨占來形成壟斷,肆意抬高價格,國際能源價格的上漲將通過傳遞效應影響我國的國內物價,進而對我國國民經濟造成極其嚴重的危害。這應引起相關部門注意,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長效運行的貿易協調機制, 及時磋商解決好經貿合作中出現的問題。③

其次,零關稅的貿易政策對我國高新技術進出口戰略的完善與優化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通過零稅率可以吸引一些特殊的外國企業,這些企業原本不愿意轉讓的核心技術,但是通過雙方合作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高新技術限制的枷鎖。

此外,零稅率貿易政策對一般貿易的發展也有積極影響。零關稅措施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國內產業貿易的結構優化和質量提升,減少勞動密集型加工貿易在貿易結構中所占的比重。在市場能夠充分發揮其調節功能的前提下,不斷鼓勵與支持國內企業進行相關先進技術與高新設備的研發與生產,通過設備更新不斷提高生產效率,而且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接軌將促進國外先進管理理念及方法的引進,進一步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的長足發展。

(作者為海南大學管理學院校外碩士生導師,高級經濟師)

注釋

篇(3)

2方法、變量及數據

2.1研究方法

本文首先對物流與進出口貿易的關系進行相關分析,目的是驗證物流業對進出口貿易是否有促進作用,影響是否顯著。然后,運用彈性理論,通過計算“物流-進出口貿易彈性”,即物流發展速度與進出口貿易增長速度之間的變動比率,來測算現代物流發展對進出口貿易增長的影響程度,以及其程度隨時間的變動趨勢。

2.2變量及數據來源

衡量進出口貿易的指標,一般選取具有代表性的進出口總額。而衡量現代物流發展水平的指標,由于缺乏統一的統計口徑,不同學者選擇的指標沒有統一的標準,已有研究大多以貨運量、貨物周轉量或港口貨物吞吐量等指標為代表。從進出口貿易涉及的物流系統來看,其物流環節包含運輸、倉儲、檢驗、報關、包裝、裝卸搬運,以及信息處理等作業內容,其中,運輸是必須的環節,故本文選擇了貨物周轉量作為衡量物流發展水平的指標。數據來源于《浙江省統計年鑒》(2010),考慮到數據的可得性和一致性,選取1986—2009年間的數據。

3實證分析

3.1物流產業發展與進出口貿易增長的相關性

在相關性分析之前,首先對進出口總額和貨物周轉量的逐年變化情況作描述性分析,以掌握其變化的總體趨勢,表1是浙江省1986—2009年進出口總額和貨物周轉量的統計數據。依據表1,繪制出1986—2009年浙江省進出口總額與貨物周轉量變化趨勢圖①,見圖1。由圖1可知,進出口總額與貨物周轉量的變化趨勢大體一致,這初步說明浙江省物流業與進出口貿易之間存在正向相關關系,即物流業的發展對進出口貿易具有促進作用。為了說明物流業發展對進出口貿易增長的顯著影響,下面利用統計數據進行回歸分析。以進出口總額為因變量,設為Y,貨物周轉量為自變量,設為X。根據表1的進出口總額與貨物周轉量相關數據,運用SPSS軟件進行回歸分析,通過比較多種擬和方法得知,二次曲線(Quad-rati)擬和模型較好地反映浙江省物流與進出口貿易之間的變化趨勢。回歸結果見表2,調整后判定系數為0.9923,接近1,表明方程解釋能力強,變量以5%的顯著性通過t檢驗。回歸方程顯著性經過檢驗,F=1482.790,P=0.000<0.01,表明回歸方程是顯著有效的。回歸方程如式(1):Y=-121.873+0.3129X+0.0000118X2(1)

3.2物流產業發展對進出口貿易增長促進程度的彈性分析

(1)測算模型

通過相關性分析,得知浙江省物流業的發展對進出口貿易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為了進一步分析物流對進出口貿易增長的影響程度,本文利用經濟學中的彈性理論進行定量測算。彈性分析是計算一個變量對另一個變量變化的敏感性的工具。本文以“區域物流-進出口貿易彈性”一詞作為衡量浙江省進出口貿易對物流業變化的敏感程度。進出口貿易額設為變量Y,貨物周轉量設為變量X,物流-進出口貿易彈性計算模型如式(2):E=dYdX•XY(2)

(2)物流產業發展對進出口貿易增長影響程度的測算

根據回歸方程Y=-121.873+0.3129+0.0000118X2可得式(3):dYdX=0.3129+0.0000236X(3)運用物流-進出口貿易彈性計算模型,求得彈性系數E,見表3,1986—2009年間,浙江省區域物流-進出口貿易平均彈性為2.9,表示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貨物周轉量每提高1%,進出口總額約提高2.9%,說明浙江省物流業較大程度上推動了進出口貿易的增長。

(3)不同時段物流業對進出口貿易影響程度的比較表3顯示,1986—2009年間不同年份的物流-進出口貿易彈性差異較大,從具體數據來看,彈性系數從1986年的8.4694,下降到2009年的1.3460。為了分析不同時間段物流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程度,以每5年為一個時間段,計算1986—2009年不同時間段的物流-進出口貿易彈性平均值,結果表明,不同時間段的彈性均值從1986-1990年的6.57,下降到2006—2009年的1.25,彈性均值呈現下降的趨勢,表明浙江省物流業發展對進出口貿易增長的促進作用有所趨緩。為了分析物流業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隨時間的變動趨勢,以1986年作為時間t=1,對物流—進出口貿易彈性與時間t的關系進行回歸分析。通過比較多種擬合模型,決定采用三次曲線(CUBIC)模型。擬合曲線如圖2所示,回歸結果見表4,調整后的擬合優度為0.98915,與1極為接近,表明方程解釋能力強。變量均以1%的顯著性通過t檢驗。回歸方程顯著性經檢驗,F=700.05937,P=0.000<0.01,表明回歸方程顯著有效。擬合方程如式(4):E=9.790957-1.3076t-0.0689t2-0.001232t3

(4)由方程(4)計算2010—2014年的物流-進出口貿易彈性指標值,見表5,浙江省物流-進出口貿易彈性呈下降趨勢,表明浙江省物流業應進行產業調整,轉變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增長”轉變為“集約型增長”,以促進進出口貿易的增長。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篇(4)

對于進出口企業而言,要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必須要重視成本控制。電子商務的出現與發展,無疑給進出口貿易成本提供了下降空間。其具體表現有:傳統進出口貿易產品主要通過產品展銷會、電視廣告等方式來宣傳產品優勢,或獲取交易信息。但電商出現后,進出易雙方可直接利用互聯網對接交易信息,從而大大降低了中間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信息利用率。據美國《福布斯》提供的數據統計結果顯示,電商可為進出口貿易企業節省5%到10%的交易成本;其次,在電子商務的輔助下,交易企業對接目標客戶的可能性提升,以至于企業無需聘請過多的外部聯絡銷售員,從而為企業節省了人力成本。

2.貿易范圍擴大

電商是依托互聯網技術誕生的新運營方式。在電商的支持下,進出口貿易有效規避了有形壁壘與無形壁壘帶來的貿易阻礙,以至于本國企業能夠將貿易觸角伸向更廣闊的貿易領域。其具體表現為:進出口企業將產品信息公布到四通八達的互聯網上,并設置關鍵詞方便全球各地的客戶進行搜索。全球各地的客戶搜索、查找到頁面并查看信息,而后再直接通過網絡提供的對話窗口與進出口企業進行產品交易溝通,最后達成跨國交易;另一方面,企業直接將商品信息置人網絡拍賣平臺傳送給全球各地的客戶,進而吸引有興趣的客戶商談交易事項。由此不難看出,電商環境下,我國進出口貿易輻射范圍已從某個國家逐漸擴散到了全球。

3.貿易效率提高

電商環境下,我國進出口貿易合作已可直接利用網絡實現。具體表現為:在網絡技術的支持下,進出易雙方可直接傳送電子合同、發票、提單、信用憑證乃至保險憑證,進而使對方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收取文件并交換文件;在電商的支持下,交易雙方還可直接通過網絡實現商品訂購、商品價格談判、合同簽約、支付結算等,整個交易過程速度快,便利性強,交易時間短。由此也大大提高了我國金融、海關等各個部門的整體工作效率。

4.客戶滿意度上升

電商環境下,我國進出口企業能夠全天候與客戶進行溝通交流,向客戶輸送所需產品資料或相關信息。特別是在電子郵件與MSN等實時交流工具越來越豐富的情況下,我國進出口企業已能隨時隨地回復客戶,解答客戶的產品疑問,滿足客戶需求,從而大大提升客戶體驗,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同時,電子商務打破了各國時差帶來的貿易談判問題,使得全球范圍內的客戶都能與我國進出口貿易企業進行溝通與交流,進而提髙了客戶滿意度。

二、電子商務環境下我國進出口貿易存在的問題

1.網絡安全問題重重

電子商務是以互聯網技術為依托形成的一種網絡交易方式。它對數據傳輸、交換乃至處理都有著較高的要求。特別是當下,大部分進出口企業為了方便交易,提高交易效率,都開設了網上資金交易通道。即直接在網上劃撥資金,使交易對方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收取交易資金。然而,電商在我國起步相對較晚,各項安全交易認證技術與系統都還不夠完善,各項網絡基礎建設也比國外落后。加之我國并未構建權威性信用體系,以至于進出口企業的網絡交易,特別是資金劃撥等存在較大的損失風險。此外,伴隨著計算機技術不斷發展,黑客攻擊、未授權資金中途篡改等問題頻頻出現,網絡安全問題重重。這也說明,電商環境下我國要提高進出口貿易效率,必須要先解決網絡安全問題。

2.網絡交易法規不健全

電子商務作為近些年興起的一種特殊交易方式,至今還未有標準統一的法律文獻對其進行嚴格管制。這也導致進出口貿易的法律問題層出不窮。具體表現有:電商單據資料是否真實并無可靠的辯偽法規可依;進出口貿易企業實行的合同雖然提出了多種書面形式,但書面形式并未有統一的規定;不同國家制定的進出易法規不同,使得進出易雙方可能產生不必要的糾紛;在合同簽訂方面,進出易雙方只能用電子簽名,但電子簽名是否屬實無法識別,且各國也未針對這方面問題提供法律依據。這些電商交易法規問題嚴重阻礙了進出口企業的正常交易,促使進出口企業在交易過程中憂慮重重。

3.電商物流未及時跟進

電子商務環境下,進出口貿易逐漸實現了信息流、資金流與物流的高度統一。其中,信息流與資金流能夠在電子支付技術支持下迅速完成,特別是無形商品,只需直接進行網絡交易即可。但實物交易則需依賴物流來完成。縱觀當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物流系統還相對落后,硬件設備陳舊,功能少,更無法進行機械化大規模交易。更值得注意的是,與進出易有關的通訊設備、傳真設備等設備都還相對較差,外部引入技術昂貴,以至于我國進出口貿易的電商物流無法及時跟進。在這種情況下,我國進出口貿易嚴重受限。因此,若想提高進出口貿易效率,擴大進出口貿易規模,必須要及時解決電商物流問題。

4.網絡消費觀念落后

電商環境下,我國進出口貿易基本實現了網絡交易。交易雙方能夠直接通過網絡選購貨物并付款。然而,由于進出口貿易過程中,貨物運輸路線長,一旦抵達客戶手中的貨品質量不佳,客戶需花費大量的退貨郵寄金額。部分客戶為了減少支出,則將就收下了已破損或質量不合格的產品。但這種做法卻讓客戶對網絡進出易產生了非常不良的印象,甚至由此催生了客戶對所有電商的不信任心理;另一種情況是,我國不少進出口企業對電商存在誤解,認為電商就是單純的信息查詢與方式。這種錯誤觀念,使得我國進出口貿易始終無法擴大。部分進出口企業則害怕在電商交易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資金虧損,而不愿啟用電商為進出口貿易服務。這些落后網絡觀念的存在,嚴重阻礙了我國進出口貿易的進步與發展。

三、電子商務環境下解決我國進出口貿易問題的應對策略

1.引人網絡電子安全技術

電商環境下,我國進出口貿易企業若想有效規避網絡安全問題,必須要適當引入網絡電子安全技術。具體來看,可實行以下幾個措施:一、落實數字證書身份認證方式以確保交易者身份的真實性與交易的可靠性;二、引人非對稱密鑰碼技術,提高交易信息的保密性,防止交易信息被黑客技術半路攔截或泄露;三、引人數字摘要、信封或簽名等驗證方式,對所有進出口信息進行驗證;四、引人進出口貿易雙方均認可的安全電子交易協議,并做多次合同協議條款確認,充分確保交易協議安全可靠,并由此規避篡改技術帶來的負面影響。值得注意的是,我國進出口貿易雙方必須要達成及時更新網絡電子安全技術的協議,以防止雙方安全防范技術落后而帶來不良人侵現象,導致企業交易虧損。

2.完善網絡交易法律機制

相比美國等發達國家,我國進出口貿易的電商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因此,我國立法機構應將電商重視起來,并將電商的發展納人法制建設軌道,真正為進出口貿易提供良好的法制環境。這也要求我國立法相關人員,乃至政府部門要積極關注的國際電商貿易規則、合同協議制定規則及相關討論活動,主動參與國際電商貿易標準的制定與合作活動。特別是在電子合同、簽名辯偽、電商關稅、糾紛仲裁、交易標準等方面,要逐步落實相應的法律法規,從而保障我國進出口貿易能夠在電商環境下順利發展,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

3.構建完善的物流配送體系

電商環境下,我國進出口貿易要向前發展,必須要進一步完善物流配送體系。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針對性創新跨國物流體系。對此’筆者建議,在完善物流配送體系時要積極引人跨境專線物流與海外倉儲服務兩種物流模式。其中跨境專線物流主要是指以航空包艙方式運輸貨物,抵達國外后再與當地物流企業合作進行目的國派送。這種專線物流最大的優勢是物流運送規模大,且配送范圍廣。如當前,市面已形成了美國專線、澳洲專線、中東專線多條物流專線。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物流配送方式價格比普通商業快遞低,可有效節約進出易企業的物流成本。海外倉儲服務則是指進出口貿易企業直接在銷售目的地設立倉儲地,以實現貨物分揀、包裝與派送。其具體操作為:首先,頭程運輸主要以海陸空方式將大量商品運輸到銷售目的地倉儲庫房;其次,我國進出口企業直接利用電商物流系統發送交易信息到倉儲管理部門,由倉儲部門直接派送商品;最后,本地派送部門按照上個環節提供的訂單信息,直接用當地郵政或快遞向客戶派送商品貨物。相比跨境專線物流,海外倉儲服務需花費相對較大的成本。對此,筆者建議,企業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具體分析。

4.重視電商優勢宣傳以轉變消費觀念

網絡消費是我國現代化交易發展的必然趨勢。若我國消費者依舊畏懼電商帶來的欺騙性,那么我國進出口貿易將無法得到消費者的支持,進出口貿易也將無法得到進一步發展。對此,筆者建議,政府部門必須要加大電商優勢宣傳投人,讓國民清醒地意識到網絡消費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重要性。同時,政府部門要做好宏觀調控,為我國進出口貿易打造規范化、程序化與標準化的運營環境,真正使進出口貿易企業能夠使用電商為消費者服務,防范坑害消費者現象。在企業方面,進出口貿易企業要積極參與電商操作培訓,了解電商給進出口貿易帶來的好處,并積極構建企業內部良好的電商運作環境。

篇(5)

【關鍵詞】

政策變動;信用風險;風險防范

1 進出口風險的類別

1.1 進出口海上運輸風險

1.1.1惡劣的自然環境風險

在海上進行運輸的時候,會出現各種不同的自然災害風險,最常見有海上暴風雨、大霧、臺風、雷電、海嘯、地震、火山爆發等;意外事故則主要包括船舶擱淺、碰撞、沉沒、失蹤等。這些自然災害和突發事故都是進出口貿易在海上運輸途中可能會遇到的。

1.1.2海盜風險

隨著國際格局的動蕩以及局部地區沖突的加劇,很多貧窮國家的一些不法分子就趁機進行海上劫掠活動,近幾年比較猖獗如索馬里海盜,海盜通過對商船的劫持進行相應的要挾,損害進出口貿易商的利益、威脅進出口貿易人員的人身安全,因此對國際貿易造成極大的阻礙。

1.2 國內外政局動蕩、政策變動風險

1.2.1政局動蕩風險

很多大規模的海外投資,可能會牽扯到政局動蕩的風險。近年來許多國家都出現政局動蕩的現象,如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敘利亞、也門、中東中亞等一些國家。許多海外企業因此而蒙受了巨大的損失。所以在進出口貿易中一定要注意當前的國際政局及其發展形勢。

1.2.2政策變動

一些國家為了能夠在進出口貿易中取得主動有利的地位,就對國內的進出口貿易政策進行相應的調整。最常見的政策變動就是一些國家采取的貿易壁壘,技術壁壘、綠色壁壘及其他非關稅壁壘;一些國家為了獎出限入,出臺比如加大外資企業的稅收、提高國內設立國外企業的標準等政策。

1.3 金融風險

進出口貿易還要考慮金融風險,一國爆發金融危機既涉及到國內因素,也有國際環境的影響。其中包括市場機制和市民社會本身存有的金融隱患,國家和政府的干預也會誘發金融隱患。如果爆發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政府過多過濫地干預無法有效地將其預防或是化解,反而會對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的爆發起到加劇和推動的作用,腐敗行政、黑箱行政、低效行政本身就是金融隱患。

1.4 客戶風險

進出口貿易業務整個流程繁瑣、復雜,其中包括業務的商討、合同的簽訂、貨物的交接、費用結算等,風險的發生率也會相應提高,它既可能發生于業務流程鏈之外,也可能存在于業務流程鏈之中。其中主要有以下幾種風險可能發生。

1.4.1合同風險

在進出口貿易中,貿易合同擔當著重要的角色,它影響全局的發展,貫穿于整個進出口業務的過程中,涉及的范圍也很廣泛。

1.4.2市場風險

使外貿企業受損失的另一種風險是市場風險,市場風險會受到各國地理環境、人文因素、時事政治和經濟多種因素的影響。

1.4.3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既包括合同項下的信用風險,也包括結算時因銀行信用及商業信用造成的風險。

2 應對進出口風險的主要措施

2.1 提高進出口貿易風險防范意識

要想在進出口貿易中更好的避免上述的各種風險,首先是要從進出口從業人員身上入手,提高從業人員的進出口貿易風險防范意、識風險管理能力等。進出口貿易工作人員需要對國際貿易專業知識、進出口貿易的各個環節熟練掌握,提高風險分析、風險提取等業務素質。

2.2 審慎研究合同的簽訂與執行,規避合同風險

在進出口貿易中合同風險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所以在簽訂合同的時候,作為雙方的合同簽訂人員,一定要認真的審核合同的先關規定,不要在任何一個不明確的條件下簽訂合同,要認真的理清合同的任何一個規定所代表的意思,盡量避免因合同的模糊和漏洞而給對方以欺詐的可能。

2.3 建立自己的信息情報系統,降低市場風險

現代社會網絡發達,各類信息可借助于網絡快速、便捷獲取,但是網絡信息渠道多變、種類繁多,有關信息的權威性、時效性并非完全可信,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都有可能導致外貿企業做出錯誤的決策。企業可以建立自己的信息情報系統,時刻關注與此相關的時事政治、經濟等各方面動向,以及消費者增加的新需求和產品的供需狀況,對這些情況加以調查、研究,預測可能導致的風險事件,讓企業能盡早展開套期保值等業務來中和市場風險。

2.4 完善信用管理體系,弱化信用風險

通過逐步的建立規范的企業內部的管理以及企業外部相關客戶的規范來減少因為規范不合格而遭受的欺詐導致損失的行為。在世界的進出口貿易中我們會遇到形形的貿易企業,但是要想在貿易中起的勝利,首先就要有個規范的操作來取得好的客戶,有個規范的內部操作能夠在進出口貿易中的整個操作過程沒有漏洞。外貿企業可根據具體貿易業務情況來降低信用部門造成的收匯風險,其中包括出口信用、出口保理業務、銀行保兌業務等方式。

2.5 及時投保,防范運輸風險

可以通過對于風險的預測和在運輸船上做必要的風險防范,對于運輸船只和運輸的貨物進行相應的保險投保是最重要的。在進出口貿易中,運輸貨物多數有以下幾個特征:運輸程序復雜、環節眾多、運輸路途遠、運輸時間長,在貨物運輸的過程中風險事件發生頻率較高。因此,在這一過程中運輸貨物的投保問題一定要得到重視,及時做出決策。如果保險由進口方負責,那么出口方應將貨物裝運時間告知進口方。如果出口方被委托投保,那么進出口雙方應盡早溝通,將投保的險種、范圍、費用等問題確定下來,避免發生風險事件后兩方推卸責任。

3 結論

由于世事瞬息萬變,我們不可能預測到所有未知的事情,所以我國企業在進出口貿易方面要高度警惕,做好應急方案,防止非關稅壁壘引發貿易風險。企業要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有關商品的標準注意觀察和研究,并對自己的產品質量加以提高,看準時機避開灰色壁壘風險,使出口貿易順利進行。此外,進出口貿易離不開時事政治與經濟的影響,企業需密切關注各方面動向,及時做好防范工作。

在新的國際形勢下,進出口貿易企業對于各種風險的了解、預測以及防范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文獻】

[1]李靜.外貿企業如何防范出口業務中的風險[J].經濟視角(B版),2005,(07).

[2]毛小明.淺論我國中小企業對國際貿易風險的防范與規避[J].企業經濟,2007,(08).

[3]陳金姝.淺談出口業務的風險防范和控制[J].對外經貿財會,2007,(12).

篇(6)

林產品是社會商品的一種,主要包括以森林資源為基礎生產的木材,還有以木材為原料的各種產品,例如鋸木、原木、各種木質的半成品或者成品,木質人造板、木漿等,除此外還有各種紙和紙制品、林化產品。林產品進出口貿易是林產品進口貿易與出口貿易的總稱,是指將本國生產、加工的林產品運往本國以外的國家或地區進行銷售或者從國外輸入林產品在自己國家進行銷售的交易行為。本文研究重點就是在林產品進出口貿易這種交易行為中可能產生的風險并提出規避的辦法。

一、國際貿易風險的內涵

國際貿易風險是指在國際貿易過程中,與貿易有關的某些因素在一定時間內發生令人無法預料的變化,這些變化導致國家貿易主體在實際成本與預期成本之間、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之間發生差異,帶來了蒙受損失的可能性。國際貿易風險就是在貿易活動中可能發生在各個環節的不利因素,增加了貿易結果的不確定性,影響貿易利益的獲得。簡單說來,國際貿易風險的內涵有以下幾點:

1.針對未來將要發生的貿易活動;

2.預測的是貿易活動發生的結果與預期的差異;

3.風險重點是在整個進出口貿易活動中發生不利的可能性,風險值公式為f=(v,t.h)其中,v表示風險發生的概率;t表示風險可能帶來的危害的等級;h表示風險及時防范的可能性。

二、林產品進出口貿易風險現狀

受世界和我國經濟與金融環境的影響,我國林產品進出口貿易面臨著十分復雜的環境。國內經濟增長缺乏勁頭,國內供大于求;而國外貿易壁壘和貿易摩擦較多,阻礙進出口的順利進行。2011年我國與歐美國家在林產品貿易上處于下滑趨勢,處于貿易逆差。中國的林產品貿易面臨原料進口的價格上漲迅速,價格成本壓力增大,此外受人民幣匯率增值的影響,我國的許多林產品相關的外貿企業面臨著經營危機,特別是中小外貿企業面臨的挑戰更大。因此我國的林產品的進出口貿易還存在一些不穩定的風險性因素,需要認真研究對待。

1.林產品貿易風險預警機制不健全。風險預警機制是保障林產品進出口貿易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可以預測可能發生的風險并給出警告,最大限度的捍衛林產品企業的利益。但是在我國這樣的風險預警機制還不夠健全,主要缺陷是不穩定,效率低,未建立起全面科學規范的風險預警體系,不能發揮真正的預警作用。不少林產品貿易企業沒有嚴格按照對外經營活動的程序與規定進行交易活動,容易產生外貿風險,而如果預警機制不健全的話,風險損失不可估計。

2.林產品貿易企業缺乏風險內控的意識。貿易風險的內部控制非常重要,但是一直以來我國林產品進出口貿易企業都沒有對風險引起足夠的重視,風險內部控制意識淡薄。風險發現和內部控制都是由人決定的,若是林產品貿易企業中的領導者沒有這種風險自覺意識,沒有長遠的風險遠光,不能采取有效的風險控制手段,那么該企業就無法在激烈的林產品進出口貿易市場上站穩腳跟。

3.林產品貿易主體抗風險能力弱。我國林產品進出口貿易企業還沒有培養出足夠強的抗風險能力,具體表現在兩點:(1)企業管理人員沒有形成風險管理的觀念和意識,風險管理缺乏主動性。(2)企業管理人員整體素質比較低,難以承擔林產品風險管理的重負。

4.林產品貿易風險管理體系不完善。關于林產品進出口貿易的風險管理體系還不完整與系統,存在一些漏洞,比如立法跟不上實際林產品貿易發展的現狀,缺乏相應的法律規范;沒有建立起專業的林業風險管理結構,讓林產品企業風險管理缺乏組織保障;沒有建立起有效的、科學的林產品風險管理機制,在風險預測、風險抵抗等內容上都缺乏可操作性。

三、應對林產品進出口貿易風險的建議

1. 防范法律法規與政策帶來的國家風險。加大行業組織和企業自身的力量,大力拓展林產品出口的市場,對原材料的獲取進行嚴格控制,提高應對貿場中風險的能力,從而降低或者防范法律法規和政策帶來的貿易風險。

我們要加強國內人工林的培育,不斷提高國內人工林的規模與質量,大力開拓國內的林產品市場,建立起完善的國內林產品市場體系;要走出去,面對復雜的國外林產品貿易環境,要大膽參與國際森林資源的生產和分配,培育國外林產品市場,這方面就需要國家的政策扶持與領導,政府要帶領國家企業實施海外開拓戰略,充分利用國際資源解決國內需求。

在競爭優勢上,逐漸摒棄以價格低廉為主的競爭力,要建立新的技術優勢,要重新建立自己的林產品名牌,建立多種渠道的銷售模式,以此不斷增強競爭力。要加快技術的進步,要增大技術在林產品中的比重,要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以此促進林產品的可持續發展。

在林產品經營的規模上,可以依靠政府職能,設立一定的產業規模標準作為產業進入壁壘,促進林產品產業的規模化發展;面對風險時,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要反對不合理的技術壁壘;要落實對林業企業森林認證的要求。

2.應對人民幣匯率波動帶來的風險。人民幣匯率波動是影響林產品進出口貿易的非常關鍵的因素,特別是近年來人民幣升值問題,對林產品的出口貿易造成很大壓力。為此,林產品外貿企業必須將人民幣波動的匯率風險納入風險預警和風險管理機制。本文主要選出兩點內容給予建議:

(1)選擇有利的計價貨幣及訂立保值條款。這個主要是在林產品進出口貿易企業初步簽訂林產品合同時需要注意的,首先是選擇有利的計價貨幣,出口企業盡量選用硬貨幣進行計價,因此它不會貶值,未來只有升值的潛力;進口企業盡量選擇軟貨幣進行計價,因為它匯率不會上漲,未來會有貶值趨勢,不會提高進口成本。其次要訂立貨幣保值的合同條款,以抵御或轉嫁出口商不能選用硬貨幣、進口商不能選用軟貨幣的風險。

(2)合理選擇結算手段。這是在履行林產品進出庫貿易合同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首先企業出口時在報價時要充分考慮匯款變動的風險,選擇按固定換匯成本結算的方式;其次當計價的貨幣匯率走低時,進口企業可以選擇提出交貨時間后延或提出延期付款,以規避匯率風險損失。

(3)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靈活的利用金融工具可以應對匯率風險:①利用貿易融資提前辦理結匯,現在通用的主要貿易融資方式有押匯、貼現與福費廷。②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進行外匯保值,鎖定匯率,例如遠期外匯買賣、外匯期權、外匯掉期等。

3. 價格風險的應對策略。主要有兩種辦法:利用合同中的價格條款,利用林產品其期貨市場套期保值,前者主要是防范價格風險,合同定價方法主要有固定作價法,非固定作價法、制定價格調整條款;后者主要是規避和轉移風險,只要規范合理的利用期貨市場,局可以減少價格風險帶來的損失。

4. 結算風險應對策略。(1)嚴格調查貿易對手的信用。對貿易對手的資信調查是企業進行國際貿易活動的首要任務,因為客戶信用不良是所有結算風險的直接原因。要嚴格的調查企業的信用記錄、經濟實力、支付能力等,還要調查對手的國內經濟政治環境,是否會對貿易的結算造成影響。

(2)采用合理的結算方式。各種結算方式風險由低到高分別是信用證、托收、匯付。在信用證結算方式下,進口商注重的是貨物的質量,出口商注重能否收到貨款,銀行注重的是雙方是否符合業務的要求,其他兩種結算方式,只是注重對方的信譽。

(3)完善出口保險制度。完善出口保險制度我們應當做到:首先,我國在政策上給予支持,在經濟上給予幫助,保險規模應當逐漸擴大。其次,提高資信調查能力,建立完善的風險控制體系。最后,建立出口信用保險的法律法規,學習國外先進的保險經驗。

四、結語

本文主要是分析我國林產品進出口貿易活動中存在的風險問題,風險管理的現狀,并找出相應的解決建議,希望對林產品進出口貿易企業更好的防范、規避與轉移風險有所裨益。林產品外貿企業要認真分析國內外的經濟與金融環境,針對可能存在的國家風險、匯率風險、價格風險、結算風險,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風險預警機制和風險管理機制,提高風險警惕意識,采取多種有利措施規避和化解各種進出口貿易活動中存在的風險,取得更加長遠的、穩健的發展。

參考文獻:

篇(7)

一、中國進出口貿易的結構分析

經歷了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進出口貿易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最初的以初級產品為主導的國際貿易逐漸轉變為以工業制成品的國際貿易為主導。貿易結構的變化可以從進出口商品結構、進出口貿易方式以及高新技術產品的進出口來分析。

進出口商品結構是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各類進出口商品在整個貿易總額中所占的比重。進出口貿易方式主要分為一般貿易、加工貿易和其他貿易,其中三者之間的比例關系可以看出一國貿易發展的程度以及參與國際分工的程度。高新技術產品的進出口發展狀況可以體現出一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和競爭力。

1.中國進出口商品結構的變化

按照聯合國“標準國際貿易分類”(SITC)方法,我國對外貿易商品分為10大類:0類(食品及活動物)、1類(飲料及煙類)、2類(非食用原料)、3類(礦物燃料、油及有關原料)、4類(動植物油、脂及蠟)、5類(化學成品及有關產品)、6類(按原料分類的制成品)、7類(機械及運輸設備)、8類(雜項制品)和9類(未分類產品)。其中,0~4類為初級產品,5~9類為工業制成品。

從出口方面來看,中國經歷了以出口初級產品為主到以出口工業制成品為主的轉變。1980年中國初級產品出口額為91.14億美元,占當時總出口額的50.30%,到2006年中國初級產品出口額達到529.19億美元,增長了5.8倍。但是,2006年初級產品占當年總出口額的5.46%,為歷史最低。對比看來,工業制成品則從1980年的90.05億美元增長到了9160.17億美元,占當期總出口額的比例由原來的49.70%增長到94.54%。這說明改革開放帶來的是工業制成品的飛速發展,使中國一躍成為工業化國家。(美國經濟學家羅斯托認為一國工業制成品出口所占總出口額的比例超過55%,則認為該國家進入工業化階段。)

從進口方面來看,初級產品的進口雖然在數額上有了巨大的增長(從1980年的69.59億美元增長到2006年的1871.3億美元),但是,初級產品的進口比例并沒有太大的變化,相反還出現了下降的趨勢(從1980年的34.77%下降到2006年23.64%)。與此相對應的是,工業制成品的進口無論從數額上還是從比例上都處于增長的態勢,雖然自2003以來,工業制成品的進口出現了下滑,但是仍然維持在75%以上。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中國的進出口商品的結構從最初進出口初級產品為主逐漸轉變為以進出口工業制成品為主。中國進出口商品結構的轉變促使國內的產業進行了大的調整,為中國的工業化奠定了基礎。當前,以產品內貿易分工為代表的新的全球產業鏈分工,致使中國工業制成品在進出口方面出現了大進大出的現象。隨著中國工業制成品的進出口不斷增長,中國制造已經成為全球產業鏈當中重要的一個環節。

另外,學術界一般把SITC中的0-4類初級產品定義為資源密集型產品,工業制成品中第6、8類制成品定義為勞動密集型產品,第5、7類制成品產品定義為資本密集型產品。這三類產品從1980年以來表現為快速的增長。進口方面,資本密集型產品的進口要遠遠超過資源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增長。出口方面,在改革開放初期,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額要遠遠大于其他兩種,但是2003的時候,資本密集型產品的出口超過了勞動密集型產品。綜上所述,中國的進出口產品結構逐漸轉變為以進出口資本密集型產品為主,這也說明了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貿易結構一直在優化。

2.中國進出口方式的變化

在進出口貿易方式上,改革開放初期以一般貿易為主,加工貿易所占的比例很小,但是到上世紀90年代后,加工貿易占據總進出口貿易的半壁江山;進入21世紀后,加工貿易有所降低,但是加工貿易的競爭力卻在不斷增強,在2006年加工貿易競爭力指數達到了最高值22.7,而在1994年加工貿易的競爭力指數才只有9。總之,中國的貿易方式已經從一般貿易為主轉變為加工貿易為主。

3.中國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的變化

中國的高新技術產業在2000年的時候還處于比較落后的階段,2000-2003年中國高新技術產業一直處于逆差狀態,但是最近幾年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比較快,2007年已經實現貿易順差608.3億美元。同時,高新技術產業的貿易競爭指數也從2000的-0.17增長到2007的0.1。這也說明中國的高新技術產業仍然處于一個低級發展階段,未來還需要大力發展。

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代表了一個國家貿易的核心競爭力,中國的高新技術產業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進出口占商品總出口和占工業制成品進出口貿易的比例雖然一直在增長,但是依然比較低。截止2007年,高新技術產業的進出口占工業品的進出口的比例也剛剛達到40%,所以國家要在這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鼓勵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以提高和優化中國的進出口貿易結構。

綜上所述,中國的進出口貿易結構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中國的進出口貿易結構一直在優化。從原來以初級產品為主的國際貿易發展為以工業制成品為主的國際貿易。在此期間,加工貿易的崛起有力的促進了中國進出口貿易的發展,加工貿易占整個貿易額的比重不斷提高。另外,中國高新技術產品的進出口貿易也取得一定發展,雖然目前依然落后于發達國家,但是近幾年來的發展趨勢是良好的,中國高新技術產品的貿易競爭指數也不斷在提高。

二、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結構的影響分析

經過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結構的分析發現,在貿易結構中各個類別的發展程度都不一樣,匯率變動對各個類別的影響一定也不一樣,這就有必要對各個類別進行分析。由于進出口產品可分為資源密集型產品(即初級產品)、資本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產品,本文將對這三類別做深入的分析。

按照聯合國“標準國際貿易分類”(SITC)方法,初級產品包括0-4類,資本密集型產品為5和7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包括6類和8類。

首先,本文采用0-4類出口產品的面板數據做分析。由于涉及的類別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為了能簡便地看出匯率變動對各個類別影響的差距,本文的解釋變量只選取當期的名義匯率。模型如下:

模型中,i表示類別,n表示年份,LnTRin表示i類別n年進出口總額的對數,同理,LnEn表示n年的匯率。其中,E為直接標價法。

計量分析如下。

以上三個計量結果分別從資源密集型產品、資本密集型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角度分析了名義匯率變動對三類產品進出口的影響。從上面三個計量結果來看,匯率變動影響最大的是資本密集型產品的進出口,其次是勞動密集型產品的進出口,影響最小的是資源密集型產品的進出口,其影響系數分別為:4.03、2.64和0.36。即,匯率每升值1%,資本密集型產品將減少4.03%,勞動密集型減少2.64%,資源密集型減少0.36%。三、小結

自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以來,全球各國都相繼采用浮動匯率制,匯率的上下波動已經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不論是20世紀末的亞洲金融危機,還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都造成了匯率的巨大波動;加上持續的人民幣升值預期,人民幣匯率已經不可能在一段時間內保持不變。因此,中國的進出口貿易必須加強抗匯率波動的能力。

在人民幣匯率發生變動的時候,首當其沖就是資本密集型產品。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后,廣東和山東的韓企不斷的違約撤資,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中國的投資收益已經不能彌補匯率變動帶來的損失。伴隨著外資的撤離,中國資本密集型產品的進出口受到了重大影響。由于中國在勞動力方面的優勢,中國勞動密集型產品抵御匯率沖擊能力稍微強一點,但是因為中國加工貿易的附加值很低,這降低了中國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綜上所述,匯率對中國進出口貿易中各類商品的影響是不一樣的,人民幣匯率的變動對資本密集型產品的影響最大,勞動密集型產品次之,對資源密集型產品的影響最弱。因此,在優化中國進出口貿易結構的時候,政府應該著重加強對資本密集型行業的扶持,爭取中國在資本密集型產品的進出口貿易中占據優勢,以增加抗匯率波動的風險。

參考文獻:

[1]徐揚輝.論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進口貿易結構的影響[J].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

篇(8)

隨著國門的打開,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發展眼光放到了國外,紛紛開展進出口貿易。在當前社會發展形勢下, 進出口貿易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然而在進出口貿易中,對產品的要求非常嚴格。對于化工產品,它屬于危險性產品,處理不當,會造成巨大的損失。就我國化工行業而言,在技術、規模、經營管理等方面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都存在較大的差距,這種差距也就決定了化工產品進出口貿易中處于劣勢地位。而我國化工行業要想發展進出口業務,在進出口貿易中獲得更好的效益,就必須做好進出口戰略規劃工作,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化工產品進出口戰略作為指導,從而推動進出口業務的更好發展。

一、我國化工產品進出口現狀

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后,我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了,通過世界貿易組織這個平臺,我國化工行業也迎來了發展的機遇。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2014年,化工行業進出口貿易保持良好的勢頭,全年,化工行業進口1864.8億美元,同比增長0.6%,出口1621億美元,同比增長11.1%,其中,有機化工原料和合成材料分別進口553億美元和723.6億美元,合計占化工進口的68.5%;橡膠制品出口523億美元,增長9.2%,占化工出口的32.2%。化肥實物出口2959.4萬噸,增長52.4%;農藥出口116.1萬噸,增長6%。雖然我國化工進出口業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依然存在許多問題,如質量問題、節能效果以及科技含量等。我國與世界先進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而化工行業要想更好地發展進出口貿易,就必須認識到當前化工行業發展進出口業務中存在的困境,加大技術的投入,研發高質量、節能環保的化工產品,從而在出口貿易中脫穎而出。

二、制約化工產品進出口業務的因素

(一)科技因素

在進出口貿易中,產品致勝的關鍵因素就是科技,科技含量高的產品,其在進出口競爭中處于一定的優勢地位,然而就我國當前化工產品來看,產品的科技含量還不夠高,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受科技水平的制約,我國化工產品在進出口貿易競爭中就處于一定地劣勢,難以獲得好的經濟效益。

(二)質量因素

對于產品而言,高質量的產品自然受到廣大消費者、客戶、商家的歡迎;反之,質量差的產品就會失去市場地位。然而在這個以利益為核心價值觀的社會里,許多企業盲目的追求量,追求利潤,對生產了一些質量不合格的產品,對于化工行業而言,在發展進出口業務中出現了這些不合格的化工產品,就會對企業的名譽造成損失,使得企業失去市場,嚴重的還會面臨著倒閉的風險。

三、世界貿易環境對我國化工產品進出口的影響

(一)全球經濟一體化對我國化工產品進出口的影響

全球經濟一體化是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一種趨勢,是指世界各國在全球范圍內的經濟融合。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既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環境下,世界各國先進的技術、經營理念逐漸進入到我國,使得我國化工產品生產工藝水平不斷提高,化工產品科技含量不斷增加。同時,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 資金的流入,跨國公司的直接投入活動和本國產業機構的改造,使得我國出口商品結構逐漸改善,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也在不斷上升。但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使得我國化工產品面臨的市場競爭越來越大,稍有不慎,就會被市場給淘汰。

(二)世界貿易組織給我國化工產品進出口的影響

世界貿易組織是獨立于聯合國的永久性國際組織,它取代關稅及貿易總協定,主要職責就是防止貿易保護主義的出現,保證貿易組織各國之間公平、公正、公開的進行貿易往來。世界貿易組織通過規定各成員政府所應承擔的主要契約義務,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國化工產品進出動能夠在公平、公正、公開的環境中進行,促進我國化工產品進出口貿易量的增長。但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也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我國化工行業在進出口貿易長期處于逆差的行業,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化工行業處于利好的地位。同時,世界貿易組織逐步削減進口關稅,進口將大幅度增加,對國內化工產品帶來一定的沖擊。

四、化工產品進出口戰略措施

(一)加快對外開放,加強對外聯系和交流

對外開放是一個偉大的戰略決策, 對外開發使得我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越來越緊密。為了促進我國化工產品進出口的發展,國家就應當加快對外開放,加強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系,尤其是貿易伙伴的合作與交流,從而促使我們根據國際市場決定分工,揚長避短,學習他人的經驗,少走彎路,從而促進我國化工產品進出口的更好發展。例如,我國可溶性鉀鹽資源有限,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投入較大的成本,通過對外開發,可以讓我們充分利用國家市場的鉀鹽資源,進而減少成本。

(二)堅持走可持續發展戰略

化工產品的危害性較大,尤其是對環境的危害。在可持續發展戰略下,保護環境是我國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在化工產品進出口戰略中,應當注重環境保護,在產品生產中,要全面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優化生產工藝,減少環境的破壞,從而促進我國化工行業的更好發展。

(三)制定科技戰略

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科技水平還比較低,化工產品科技含量偏低,在競爭中往往就會處于不利地位。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誰掌握了先進的科技,誰就能夠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獲得更好地發展。故此,在化工產品進出口戰略中,應當重視科技,要制定科技戰略,一方面要加大自主科技的研究和創新,不斷優化化工產品生產工藝,另一方面,要加大對外聯系,學習發達國家先進的科技,產品生產工藝,從而促進我國化工產品進出口的發展。

(四)協調產業結構發展

為了促進我國化工產品進出口的發展,對我國化工行業的產業機構進行調整十分必要。對產業機構進行重組和優化,可以更好地優化生產工藝,生產出高質量的化工產品,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首先要強化核心優勢業務,精簡無競爭力或者盈利較差的非核心業務,加大重組和改造傳統工業的力度。其次,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著眼于市場,建立具有市場前景的特色經濟和優勢產業,發展配套產業,促進產業鏈整體轉移,營造局部優勢,壯大優勢產業群,形成產業鏈。

(五)加強產品質量管理

質量問題的產生歸源于質量監管工作的不到位,一旦這些有質量問題的產品銷往市場,就會引起巨大的負面效應和損失。故此,在化工產品進出口戰略中,針對化工產品,要強化質量監管。化工企業要對產品的生產過程進行全面的加工,對每一個環節都必須檢查,確保質量過關;相關部門也要發揮自己的職責,對化工產品的質量進行監管,對那些不合格、不規范的生產工藝、行為要進行嚴厲的懲處和打擊,從而提高產品質量,促進化工產品進出口的更好發展。

五、結語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以及對外開放的實施,進出口貿易活動也越來越頻繁,國門的打開給我國化工長夜既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面對機遇,我們要善于把握,面對挑戰,我們要勇于接受,要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狀況以及國際貿易環境來制定科學、合理的進出口戰略,從而促進我國化工產品進出口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譚超.中國化工產品進出口戰略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0.

[2]沈根榮.進出口戰略聯盟――入世后我國國有外貿企業競爭戰略探討[J].國際商務研究,2000(06).

[3]趙亮.歐盟REACH指令對我國化工產品進出口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科技信息,2010(18).

[4]劉國林.2014年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進出口貿易分析[J].中國石油和化工經濟分析,2015(03).

篇(9)

【摘 要】進出口貿易實務課程是國際貿易及相關專業學生必修的核心課程。為了適應新的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知識經濟的挑戰和中職學生實際擇業就業競爭壓力日趨激烈的需要,傳統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本文從市場需求出發,結合國際經濟形勢的發展,重新規劃進出口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重新調整教育教學側重點,在不改變中職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對進出口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進行改革。

【關鍵詞】進出口貿易實務;教學改革;探索

《進出口貿易實務》在整個國際貿易及商務英語等相關專業中具有重要的學科地位。首先,進出口貿易實務是國際貿易類專業的專業必修課程,是一門研究國際貿易過程中涉及到的進出口業務流程操作的學科,是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操作性的具有涉外活動特點的綜合性應用學科,故這門課的掌握與否,將直接影響學生對外貿這個專業的理解。其次,它還是國際物流管理、電子商務等專業的主干基礎課程。作為外貿專業類普遍開設的專業必修課,進出口貿易實務課遵循理論部分“必需、夠用”的原則,在教學中較多地體現實踐性,密切結合我國進出口貿易工作實際,突出重點,加強案例和實訓教學,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讓學生能真正理解進出口貿易流程。本文從市場需求出發,結合國際經濟形勢的發展,重新規劃進出口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重新調整教育教學側重點,對進出口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進行改革。

一、合理規劃教學內容

(一)科學安排教學內容

進出口貿易實務課程作為外貿類的核心課程,應該說內容都很重要,進出口貿易實務的教學內容包括了以下方面:商品的品名、品質、數量與包裝;貿易術語和商品的價格;國際貨物運輸;貨物運輸保險;國際貨款的收付;爭議的預防與處理;交易的磋商與合同的簽訂;出口合同的履行;進口合同的履行;國際貿易方式。我們應結合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本著以實用為目的,夠用為尺度的原則,對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

1.結合當前實際,以商品的標的、貿易術語和價格、貨款的收付及合同的履行作為重點。因為現在往往由貨代做運輸、報關,所以對運輸重點掌握訂艙及運費。又現在的海運相對風險小,且出口報價以FOB、CFR居多,故對保險、不可抗力等只作了解。在學習交易磋商中適當的結合函電,并讓學生了解電子商務在外貿中的應用。對于結匯的學習,可適當增加核銷及退稅的內容,以便更好地與實踐結合。

2.國際貿易實務是以出口為導向展開的,在過去符合國家的實際狀況,現在我們應該適當做些調整,在教學中適當增加進口貿易的內容,結合形勢,讓學生重視進口。

3.與地方經濟結軌。紹興是輕紡城,故在涉及到商品的品質、數量、包裝時,可以紡織品為例讓學生了解面料,了解印花染整工藝,為學生走上社會打下基礎。

(二)及時更新教學內容

進出口貿易實務課程是一門與國際貿易發展相結合,密切聯系國際貿易政策措施、聯系國際貿易規則的課程,這些內容都是不斷變化和發展的。如《進出口貿易實務》(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教材現還引用《UCP500》(《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500》)及《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事實上外貿業務中已使用《UCP600》(《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600》)及《201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

二、大膽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

我們說,課改除了內容整合,更多的是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因此,對于進出口貿易實務的課程教學改革,我們也要大膽的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現在的國際貿易實務基本上是圍繞合同的內容展開的,對于關鍵的東西只談它的一些定義或含義,本質上看并非實務,學生也難以理解。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走進貿易,真正動起來,以便于更好地掌握進出口貿易實務這門課。

1.充分利用好網絡等資源,為學習者提供學習主題相關的豐富資源。

在如今網絡風靡的時代,學生迷戀網絡,如何正確利用網絡資源,使網絡為學習服務。我們可引導學生去專業論壇交流學習,如福步外貿論壇;去相應的貿易平臺網站比如阿里巴巴網站了解相關知識。我們更可為學生布置拓展性問題,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翻閱更多的資料,經過閱讀自學、獨立思考、討論交流獲取更多的知識。如布置分組策劃完成一次網購任務,事后討論其中的得失及注意點,再結合外貿予以展開。這樣的活動能讓學生融入其中,充分收集資源。

2.為學習者提供探索思考的空間。

在教學中,我們要結合學生實際,注重情境教學、案例教學、問題引入式教學等,把專業術語生活化,從身邊事例出發探究專業知識。面向全體,給學生留出獨立思考的時間、空間,通過思考,激發學習興趣,促進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的全過程。例如價格,讓學生從身邊買賣中的價格引入,探究、引導、糾錯,得出國際貿易報價的特點及與國內買賣價格的相同與不同,進而從實踐中理解貿易術語的定義。

3.為學習者提供交流協作、成果展示的平臺。

對于進出口貿易實務的內容,教學時內容支解得七零八落,如合同中的各個條款、合同的磋商、合同的履行,而工作中卻是很多東西交替出現,前后銜接。所以,我們要給學生提供一個實習實訓的平臺,把這些內容結合外貿函電等知識完整串聯,學以致用。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已開發的軟件系統,如世格軟件,把學生分成進口商、出口商、生產供應商、出口地銀行、進口地銀行、船公司、保險公司等,讓學生分角色的進行仿真模擬操作,在操作中培養學生交流協作的能力。且在操作完成后,讓各個學生交流其中的心得體會。當然若能為學生提供資源,讓學生自行去完成一筆交易,如到阿里巴巴網站熟悉其交易流程,使學生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結合。熟悉了國內的貿易網站,就可以到外國的貿易平臺網站去,如B2B等網站去尋找客戶、談判、簽訂合同,進一步在操作中提高其實踐能力。當然我們也應該在平時教學中多讓學生熟悉流程,例如在學信用證時,就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演示,一方面增強其交流協作的能力,另一方面更是對自己知識掌握的一個展示。

在教學中,我們要通過改變教師的思想觀念,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和動力,促成學生在課堂上動手、動口又動腦,激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會聽、會質疑、會表述、會交流的能力。

三、重新調整教育教學側重點

對于中職學校,我們要培養的是具有操作能力的技工型人才。本科院校課程體系強調學科完整性,現在我們職業學校提出要以行動導向為體系,即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設計,就是說,按照實際進出口流程來安排知識內容。我校外貿專業的專業課程主要開設有《國際貿易基礎知識》、《進出口貿易實務》、《外貿單證實務》、《外貿跟單實務》、《商務英語函電》等。而這些課程,在教學過程別是實踐應用中并不是單獨存在,而是相互交融、互有聯系。基于這樣的原因,《進出口貿易實務》、《外貿單證實務》、《商務英語函電》三門課程就需要整合,在整合中,我們更強調實用性,這無疑成為當今教育教學的側重點。在這些課的教學中,我們可以把《外貿單證實務》融合到《進出口貿易實務》中,例如在學國際貨物運輸時講到提單,同時插入提單的填寫;學到貨物運輸保險時,講講保單的填寫;學到國際貨款的收付時,分析結匯單據的填寫。這樣可以免去有關單據內容的重復教學。同時在學到磋商時,可結合簡單的《商務英語函電》知識,學習合同條款時,我們也可以讓學生了解條款的英語表達,這樣就能使《進出口貿易實務》、《外貿單證實務》、《商務英語函電》真正合為一體,學以致用。當然這對學生是個挑戰,對教師更是一個挑戰。

綜上所述,《進出口貿易實務》的課程改革勢在必行,我們不僅要改內容,更要改教學方法,讓學生學中用,用中學,培養出有較高操作能力、學習能力、溝通能力、協作能力的技工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郝美彥.進出口貿易實務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篇(10)

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許多中小型進出口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機會越來越多。這些企業借助互聯網和電子商務平臺資源,可以獲取更多的商業信息,贏得更多的商機。在進出口貿易中運用電子商務不僅可以提高企業的交易效率,還能降低交易成本降低。相比于傳統交易,電子商務大大縮減了進出口企業的交易時間與交易費用。每個網絡服務公司都有各自的技術背景,其可以充分利用電子商務技術形成覆蓋型行業聯合網絡,為市場有效提供具體的有針對性的全面的流水線服務的無形商品和服務。對于有形商品、互聯網虛擬消費的產品交付及全球化信息產品交互服務可以通過網絡完成交易,打破地域障礙,使進進出口貿易行為更加方便簡捷。在傳統進出口貿易中,企業需辦理各種繁瑣手續,費用也比較昂貴。而采用電子商務的方式,加快了辦事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此外,電子商務使進出口貿易商在交易進程中減少了對中間商的服務性投入,交易雙方直接通過網絡聯系洽談業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貿易活動成本。

二、電子商務在我國進出口貿易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1.信息基礎設施薄弱

發達國家憑借高尖技術、雄厚的資金以及完備的信息基礎設施優勢占據了先機,基本上壟斷了國際信息技術貿易的全部份額。我國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雖然在近些年也有一定的發展,但是目前總體還存在收費較高,網速較慢,有些地區沒有網絡等問題,影響到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發展,如果不改變目前現狀將導致我國失去電子商務發展的最佳時機,進一步加大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2.網絡安全問題亟待解決

電子商務既有與傳統商務活動相同的風險,也有其自有的風險,尤其在交易安全方面,包括資金安全、信息安全、貨物安全、商業秘密安全等。網絡黑客在數據傳遞過程中破解密碼,獲取客戶資料,然后以客戶的名義或者賣方的名義發郵件給對方,極易造成網絡詐騙。這種情況在我國采用電子商務從事進出口貿易的企業中屢見不鮮,這不僅造成交易雙方的損失,也會影響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更會制約電子商務在進出口貿易方面的運用。

3.物流環節不暢

我國信息跟蹤服務體系和網絡體系的落后也制約著物流業的發展。主要表現在:第一,我國信息服務和網絡體系更新的落后,這使物流業的發展失去了堅實的基礎;第二,發展電子商務的物流服務水平普遍較低;第三,對物流的認識仍停留在傳統的運輸和存儲等層面上,而在物流成本控制、流通加工、物流方案設計等物流增值服務方面,尤其在全程物流服務等高層次的物流服務方面還沒有全面展開,難以提供包括計劃、規劃、咨詢在內的全程服務。

4.有關電子商務的法律法規不夠完善

電子商務不僅涉及到交易雙方,還涉及到銀行、保險、稅務局等多個部門,并且涉及不同國家和地區,這就需要統一的部門來協調工作,統一的標準來約束國際貿易。但從目前我國的情況來看,沒有建立相應的標準,成立相應的部門來協助電子商務的發展。

三、促進電子商務在我國進出口貿易應用中的對策

1.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基礎是需要有先進的網絡基礎設施和完善的配套設施。我們必須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優化電子商務的網絡基礎設施,提高傳輸速度和準確性,降低網絡的使用成本。應大力完善各項硬件和軟件設施的基礎建設,合理、科學、有效的利用現有的與電子商務有關的各種網絡資源,引入競爭機制,打破傳統的行業分割和壟斷的管理體制,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清除障礙。

2.加強網絡安全管理

電子商務安全主要涉及認證技術安全、支付安全、密碼技術安全、防火墻技術安全等。相關管理部門應該從法和德兩個方面解決電子商務應用中存在的信息安全及信用問題,不斷完善有關網絡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規,建立交易糾紛解決機制、應用電子商務的信用等級認證數據庫等。而從事進出口貿易的企業除應加強其網站的安全建設與管理、提高網絡風險防范意識,還應該建設和改善對有關電子商務應用的硬件設施。

3.優化物流企業業務流程

優化物流企業業務流程,在物流企業內部推行先進的物流管理技術和延伸服務。建立電子商務物流配送信息管理系統,從根本上保證商流和物流的高效率。采用先進的管理技術、信息技術和條形碼技術等,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

上一篇: 校園交通安全宣傳 下一篇: 供應商管理的策略與方法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一道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洲 |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 青娱乐极品视觉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专区 | 一级亚洲欧洲国产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