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3 16:56:5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醫療信息化市場現狀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截至2016年4月,中的醫療機構總數為98.8萬家,2016年全國診療人數6.6億人次。中國的醫療機構每天都有大量的有關疾病、醫療、藥品臨床試驗和健康等數據產生、存儲和流動。目前,中國一般的醫療機構每年大約產生1TB~20TB的相關醫療數據,一些大型醫療機構每年產生的數據量甚至達到了300TB~1PB。美國俄勒岡州健康科技大學醫療大數據和生物樣本大數據學者陳遵秋和陳漪伊在他們的文章中曾提到,2011年美國醫療健康系統數據量就達到150EB。到2013年,醫療機構累積的數據量比2011年增長了85%。可以預測,隨著中國醫療機構醫療信息化的普及和電子病歷的推廣,以及更多醫用級別可穿戴智能設備的問世,屆時中國每年產生的醫療數據將暴增。
國家新醫改政策對醫療衛生信息化在整個醫療改革中的戰略地位予以確認,這為整個行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基礎保障。《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和《關于加快推進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政策均支持和鼓勵通過信息技術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和質量,提高醫院管理水平和進行醫療服務模式創新,為信息技術在整個健康服務產業的應用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盡管有政策層面的大力支持和巨大的潛在市場,但因為在具體執行中的一些技術、政策、醫療倫理以及市場方面的因素,這些數據中的大部分還是被存儲起來,等待挖掘、分析和應用。但是換個角度看,這些被冷藏的醫療數據也說明還有相當大的商業機會等待釋放。
中國醫療健康行業數據
服務公司總體現狀
醫療信息化指的是將信息技術運用到醫院與公共衛生的管理系統和各項業務功能系統中,對醫院、公共衛生系統進行流程化管理,實現特定的業務功能,提高醫療衛生機構的工作效率和醫療服務質量。廣義的醫療信息化還包括在此基礎上衍生的遠程醫療、云醫院、移動醫療等。
(一)中國醫療健康數據公司市場現狀
一般情況下,醫療健康數據公司的主要產品和服務是醫療數據服務和醫療軟件產品。因此,它們的市場也是圍繞這兩個方面。
1.醫療數據市場龐大
醫療大數據的主要來源是醫院,而醫院醫療大數據的匯集主要依賴于院內信息化建設的程度。我國的醫療信息化建設始于上世紀90年代,在新醫改背景下,國家出臺了大量關于醫療信息化建設總體要求的政策,對醫療衛生領域信息化建設的投入不斷擴大,目前在醫院信息管理系統、臨床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已初具規模,各類產品和服務市場正在快速成長。根據IDC統計,2014年我國醫療信息化總花費規模為223.12億元,2015年增長至243.60億元,預計2020年我國醫療信息化總花費規模將達到430.01億元,其間復合增長率為11.1%;2014年我國臨床信息化解決方案的市場規模約為20.64億元,2015年達到24.48億元,預計2020年將增長至52.17億元,其間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6.71%2.
2.醫療機構信息化覆蓋程度參差不齊
由于中國醫療機構的信息化發展時間較短,從總體上看信息化覆蓋程度不夠,三級醫院和三級以下醫院、經濟發達地區和經濟欠發達地區還具有一定差別,特別是高集中度、高共享度的醫療信息化解決方案覆蓋還不夠。中國醫院協會信息管理專業委員會(CHIMA)的2015~2016年度中國醫院信息化狀況調研報告統計報告顯示,在342家三級醫院、194家三級以下醫院樣本醫院中,醫院管理信息系統整體已實施比例低于80%,其中實施比例較高的有門急診劃價收費系統,已實施比例占75%以上;住院藥房管理系統、藥庫管理系統、門急診藥房管理系統、門急診掛號系統已實施比例在70%~75%之間;有些系統實施比例則很低,如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僅占12.13%。
在醫院臨床信息系統總體實施現狀中,住院護士工作站系統實施比例最高達到75.26%,其次是住院醫生工作站實施比例為74.21%,電子病歷系統(EMR)實施比例為71.05%。已實施比例最低的是區域衛生信息系統,僅為8.77%。
從數據看,醫院管理信息系統和醫院臨床信息系統中有些細分領域已實施比例比較高,但是我們應該注意到在樣本醫院中,三級醫院的數量超過60%,而我國公立醫療機構中,三級醫院不論是在硬件設施還是優質醫療人才方面,都占有了絕大多數優質資源。因此,從全國范圍看,實際的覆蓋率要遠低于CHIMA的統計數據,同時說明醫療軟件市場遠未飽和。
3.臨床數據成為未來發展重點
另外,從CHIMA歷年的統計數據看,醫院管理信息系統市場經過二三十年的發展,市場已經趨于平穩,而醫院臨床信息系統建設的比例正在逐年增高,這一市場份額也在逐年擴大。臨床醫療數據是醫療大數據的核心價值,因此這一市場也是未來的發展重點,比如臨床數據中心(CDR)。
臨床數據中心(CDR)是以患者為中心、在醫院范圍內制作的終生縱向多媒體記錄,包含患者所有重要的臨床數據,可集成院內各科室級臨床信息系統(如醫囑、病歷、檢驗、心電、超聲、病理等),實現所有臨床診療數據的整合與集中展現,并為決策提供支持信息。
在國內,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最早進行了臨床數據中心建設的探索。該院建立了臨床數據中心CDR,目前醫院集成平臺上一共有31個廠商的53個系統,其中有23個系統已經接入了CDR中,CDR中已有410萬個患者,9.5億條臨床數據,每天通過集成平臺交互的消息有26萬條,每個月增長1600萬條臨床數據。
不過CDR上線會涉及到醫院海量數據的歷史遷移,不僅耗時長、操作步驟繁瑣復雜,還涉及到與HIS、EMPI等平臺的交接對應。北大人民醫院CDR平臺的上線共遷移了1287萬條就診數據、2763萬條用藥數據,以及1.35億條診療申請數據。
我們統計了中國采購招標網上公示的全國醫院臨床數據中心信息管理系統設備中標公示,發現建設CDR中心的醫院不僅有三級醫院,大量的二級醫院甚至社區衛生中心也有招標。單體建設金額在230萬至2000萬元不等。
(二)醫療健康數據公司總體現狀
1. 企業數量、體量及主營業務
我們根據手頭資料,統計了目前在國內醫療健康數據行業參與經營的320家公司,其中既有國內的上市公司,也有跨國醫療數據公司,還包括大量的創業公司。根據公司的主營業務,我們大致把公司分為四類:醫療信息化公司、專科醫療信息化公司、科研類大數據公司、藥事服務和醫保數據公司。其中醫療信息化公司大約有177家,這類公司的比重最大,上市公司/大公司多集中在這一領域,同時還聚集了大量創業公司。專科醫療信息化公司大約有48家,這個領域以創業公司為主。科研類醫療大數據公司大約有17家,其中包括專科類醫療大數據,如有思派網絡、新嶼科技等四家腫瘤大數據公司,也有太美醫療這樣專門向藥企、器械企業提供臨床試驗軟件和數據的公司。藥事服務和醫保數據公司大約有23家,在這個領域創業公司占了絕大多數,但影響力最大的是上市企業海虹控股,海虹控股從2009年就啟動了PBM業務。另外還有一些在地方醫保數據領域占有一席之地的創業公司,如金豆醫療與武漢醫保部門的合作。
2.公司分布地域
從地域看,這些醫療健康數據公司多集中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這或許和這些地域原本互聯網IT公司眾多有關。從這些公司的所在地看,北京是全國醫療健康數據公司發展的重鎮,聚集的醫療健康數據公司最多,有59家;其次是上海,有26家;深圳位居第三,有25家公司。另外,杭州、廣州、成都、南京的醫療健康數據公司數量也都多于10家。
(三)行業競爭狀況
1.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醫療大數據的商業價值巨大,獲取其商業運營權需要滿足兩個條件:1. 通過醫改把現有醫療行業的利益鏈條打破,使醫院有動力共享數據;2. 通過醫院、醫保的信息化建設獲取醫療大數據,并將其標準化。
而拋開政策之外的因素,針對地方政府、醫院和醫保的各方訴求,醫療大數據公司只有不斷推出相應產品和服務滿足政府、醫院、醫保等訴求,并有更多的成功案例,才能有機會獲取醫療數據的運營權。而數據就是資本,掌握更多的數據資源,在大數據時代意味著更強的市場競爭力和話語權。
據CHIMA 2014~2015年度中國醫院信息化狀況調研報告統計,在335家三級醫院、235家三級以下醫院樣本中,醫院管理信息系統整體已實施比例低于85%,其中實施比例較高的有門急診劃價收費系統已實施比例占80.35%以上;住院藥房管理系統、藥庫管理系統、門急診藥房管理系統、門急診掛號系統實施比例在75%~80%之間;住院病人入出轉管理系統、醫療統計系統、護理信息系統、藥品會計系統、手術室排班/計費管理信息系統等的實施比例在70%~50%之間;醫療管理與質量監控系統、醫學文獻管理系統實施的比例則在30%左右。總體上,三級醫院已實施的比例高于三級以下醫院。而CHIMA 2015~2016年度報告統計中,在342家三級醫院、194家三級以下醫院樣本醫院中,醫院管理信息系統整體已實施比例低于80%;其中實施比例較高的有門急診劃價收費系統已實施比例占75%以上;而住院藥房管理系統、藥庫管理系統、門急診藥房管理系統、門急診掛號系統實施比例在70%~75%之間;一些系統實施比例很低,如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僅占12.13%。
在CHIMA 2014~2015年度調查報告中,在醫院臨床信息系統總體實施現狀中,住院護士工作站系統實施比例最高達到75.26%,其次是住院醫生工作站實施比例為74.21%,電子病歷系統(EMR)實施比例為71.05%。已實施比例最低的是區域衛生信息系統,僅為8.77%。其中體檢中心管理系統、醫院傳染/感染監測系統、手術麻醉信息系統的增長幅度比較大。在2015~2016年度調查報告中已實施比例最高的是:住院醫生工作站系統三級醫院是76.90%,三級以下醫院是64.95%;住院護士工作站系統三級醫院為76.61%,三級以下醫院為64.45%;門急診醫生工作站系y三級醫院為76.61%,三級以下醫院為60.82%;電子病歷系統三級醫院為73.68%,三級以下醫院為61.86%。接近一半的臨床信息系統在我國醫院的已實施比例較上一年度有不同程度的增長,漲幅最快的有:重癥監護系統、臨床知識庫系統和放射信息系統。
大數據能產生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數據挖掘的水平。大數據技術實際上是對計算機科學、電機工程、通信、應用數學和認知科學發展的一個綜合考量。有些技術條件在10年前才逐漸成熟,我們今天的大數據應用水平依然處在初級階段。因此,能在大數據技術上勝出則具有先天性市場優勢。醫療大數據和精準醫療領域不斷拓展和深入,科研類醫療大數據公司因為還沒有建立起合理的運營機制,所以從市場的角度看,醫療健康大數據的應用系統仍然處于摸索中。
CHIAM 2015年調查報告顯示,醫院在選擇軟件供應商時著重考慮的因素有本地化服務、廠家實力和品牌、成功案例等。其中,有71.75%(409家)家醫院首先會考慮該供應商是否擁有本地化服務的機構;其次是廠家的實力和規模,這個比例占到61.23%(349家);最后是供應商是否有大量成功案例,這個比例為55.79%(318家)。
2.主要競爭企業市場份額
從12家上市公司醫療健康數據產品線以及市場份額比較來看,各公司都有自己的優勢領域。基于提供醫療軟件服務未來市場將形成區域馬太效應,獲得運營區域醫療大數據后,再落地推進區域醫療服務。
互聯網醫療時代對相關行業的影響
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技術推動著醫療產業不斷革新,遠程醫療、養老、健康管理和醫療控費等大健康機構開始對信息技術在醫院管理和健康管理方面的應用付諸實踐。其中,以線下醫療機構資源為依托、利用互聯網技術的互聯網醫院,成為2016年引人注目的新生事物。據統計,從2014年第一家互聯網醫院誕生到2016年11月,全國互聯網醫院約36家。其中,已經實現落地運營(已提供PC端或者APP端服務入口)的共有25家,其他11家在2016年已經公開宣布簽約在建。而IDC 2017年2月的“2017年中國醫療IT十大預測”中,預計2017年將會發展到上百家。互聯網醫療業務模式也會逐步落地,預計2016年互聯網醫療的門診量將達到370萬,后續幾年中繼續維持高速增長,到2020年問診量會達到2.96億,占到全部就醫問診量的近4%。
廣東互聯網醫院、徐匯云醫院、烏鎮互聯網醫院是幾家運營較早、知名度比較高的互聯網醫院。上海徐匯云醫院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徐匯醫院推出的國內首家云醫院。醫生通過網絡視頻與病人面對面交流,通過詢問、觀察和醫療儀器檢測上傳的信號數據、影像圖片等對病人實施診斷的智慧醫療平臺。公開資料顯示,自2015年12月16日推出至今,注冊用戶6萬余人,共為30萬余人次提供醫療及健康咨詢服務,服務范圍已達8個省、600余家機構。通過“1+1+1”3級醫療機構及職業醫護,為病患提供視頻看病服務以及多種形式的健康管理及隨訪;將醫療服務及健康管理融合延伸至機關單位、社會藥房、養老機構、社區街道、居委會、家庭、個人,輻射包括邊遠地區。
1.廣東省網絡醫院
廣東省網絡醫院是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于2014年10月成立的,截止到2016年6月,已在全省21市58個縣設置網絡就診點4800余個,提供專職網絡醫生57名、兼職醫生553名,為全省100多萬群眾提網絡診療服務或咨詢服務,開具電子處方50余萬張。
2.烏鎮互聯網醫院
烏鎮互聯網醫院是桐鄉市人民政府與微醫(掛號網)于2015年12月打造的“全國互聯網分級診療創新平臺”。公開資料顯示,目前烏鎮互聯網醫院已在全國17個省市落地,并且在四川率先突破性進行在線醫保支付,實現了由國家為百姓購買服務,帶領互聯網醫療行業商業模式的落地。2016年,烏鎮互聯網醫院實名注冊用戶超過1.5億,日接診量超過5萬人次,相當于幾家大型三甲醫院的接診量。
目前,互聯網醫院已接入桐鄉醫療機構號源,居民通過微醫APP不僅可預約當地醫院,還可預約全國的專家號。2016年,互聯網醫院營收近1億元,成為行業內唯一實現大規模營收的盈利公司。
總結
醫療IT基礎完成 數據與AI應用將成競爭熱點
通過市場和公司資料調查,以及比較CHIMA兩個年度報告數據變化,我們發現:
1. 醫療信息化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經初步建成HIS、EMR、PACS等信息系統,主要集中結算收費藥品進銷存等財務計費為核心的醫療軟件市場已經趨于平穩飽和,多數公司能提供HIS類產品和服務;但是這些系統在支持檢查、診斷、護理等核心\療流程方面是分散的,其保障醫療質量和提高診療水平的潛力略顯不足。
2. 醫院臨床信息系統(CIS)建設正在向更細化、服務于流程控制的方向演進,以病人管理為核心、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患者安全、基于電子病歷的臨床信息系統成為市場的熱點。
【中圖分類號】R475.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4)2-0497-02
近年來,國家相繼頒布《國家藥品安全“十二五”規劃》和《“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暨實施方案》,同時,新修訂的《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已于2013年6月1日正式開始實施,明確提出要規范藥品生產流通秩序、推行計算機信息化管理、完善執業藥師制度,針對藥品經營行為不規范、購銷渠道不清、票據管理混亂等問題,嚴厲打擊掛靠經營、過票經營、買賣稅票、行賄受賄、生產經營假劣藥品、虛假藥品廣告等違法違規行為,以達到規范藥品生產經營行為,維護藥品市場秩序的目的。
縣區一級行政區域作為國家行政體系中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也是國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核心單元和載體,其所代表的基層藥品市場情況是我國藥品市場現狀的最直接反映,探索對縣一級基層藥品市場信息化監管,是進一步深化和強化醫藥市場監管,構建現代醫藥衛生體系、實現現代醫藥體制改革有序、高效的有力舉措。
此次筆者根據在東源縣醫藥系統多年的工作經驗,并結合該縣藥品監管部門的監管情況,從構建基層藥品市場信息化監管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可操作性進行分析,嘗試探索實現基層藥品信息化監管的方法。
一 東源縣醫藥市場的現狀
1、東源縣的基本概況:東源縣于1993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前身河源縣、河源市郊區),位于廣東省東北部,是珠江三角洲與粵北山區的結合部,是廣東省國土面積第二大的縣,全縣區域面積4070平方公里,山地面積占全縣總面積60%,下轄21個鄉鎮,總人口56萬。2012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7億元,是廣東省16個國家級貧困縣之一。
2、東源縣醫藥市場的基本數據:東源縣現有藥品生產企業3家,批發企業3家(由于歷史原因,其中2家位于該縣上一級地級市市區,1家位于鄉鎮,是我省為數不多的鄉鎮藥品批發企業),藥品零售企業117家;縣級以上醫療機構4家,中心衛生院4家,鄉鎮衛生院17家,村級衛生站所377家,個體診所8家,縣級計生服務機構1家,鄉鎮計生服務機構21家。
全縣根據鄉鎮的大小和經濟發展情況,以中心鎮為核心共分為5個片區,分別為:縣城片區(仙塘鎮、義合鎮、新港鎮、錫場鎮、半江鎮、新回龍鎮)、燈塔片區(燈塔鎮、駱湖鎮、順天鎮、雙江鎮、澗頭鎮)、船塘片區(船塘鎮、上莞鎮、漳溪畬族自治鄉)、藍口片區(藍口鎮、黃田鎮、柳城鎮、曾田鎮、葉潭鎮)、黃村片區(黃村鎮、康禾鎮),涉藥機構分布如下表:〖FL)〗
表 涉藥機構分布情況
3、東源縣醫藥市場存在的問題和特點:東源縣由于成立時間晚,縣城選址距離市區僅7公里,縣城基本上無常住人口,處于有縣無城的現狀,且其地理位置處于廣東珠三角地區北上與梅州、江西地區南下的交通干線,造成了該縣醫藥市場復雜的局面。
一是渠道復雜:
轄區批發企業的藥品來源:主要為省內大型區域性藥品批發公司和藥品生產廠家;
藥品零售企業藥品來源:轄區內的藥品批發業務基本上被周邊地級市藥品批發企業所壟斷,根據該縣藥品監管部門歷年的監管情況反饋,外地藥品批發企業市場份額接近90%,本地藥品批發企業僅僅依靠配送部分鄉村衛生站所生存。同時,外地藥品批發企業為爭奪市場,以低價競爭的惡性手段反復爭奪,造成同一家藥品零售企業出現購進渠道多、變化快的特點,平均每家藥品零售企業的供貨批發企業有7-8家,更多的有出現十幾家,但很大一部分只發生過一至兩次業務關系,更出現有同一品種藥品從多家批發公司購進的現象,藥品購進亂象環生。
鄉鎮和縣級醫療機構藥品來源:鄉鎮醫療機構實行基本藥物制度,由中標基藥配送企業進行供應,渠道明晰;縣級醫療機構實行陽光采購,由中標企業企業進行配送;
疾控機構疫苗及計生服務機構計生藥品來源:疫苗由上一級疾控部門配給,計生用品由上一級計生部門按照需求配給,來源單一。但其配給數據未能納入國家和省藥品電子監管系統,監管有待加強。
二是藥品從業人員素質偏低,主動收集藥品信息和提升素質的能力欠缺:
根據每年一度的該藥品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統計,目前,該藥品從業人員為620人,其中藥品生產經營企業193人(廠家45人,藥品批發企業24人,藥品零售企業124人),醫療機構436縣級醫療機構17人,鎮級醫療機構21人,村級衛生站所377計生服務所21人)。藥品生產經營企業中具有大專藥學及相關專業以上的藥品從業人員僅有41人,占21.2%;醫療機構中具有大專藥學及相關專業以上的藥品從業人員僅有52人,占11.9%。
除鎮級及以上醫療機構負責收集、上傳藥品不良反應信息的藥品從業人員外,能主動學習和定期收集國家、省、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藥品質量抽檢報告、藥品不良反應信息及藥品質量公告和藥品法律法規的從業人員幾乎沒有,對藥品信息的更新和業務能力的提升僅僅依靠每年一次的藥品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存在巨大的知識斷層。
三是監管難度大:
藥品批發源頭主要為外地企業,由于受行政執法區域限制,無法對外地企業進行調查取證,使得對藥品購進渠道監管難以進行把控。
涉藥單位基數大且主要分布在鄉鎮、村一級,呈現面廣、線長、點散的特點,監管半徑大,根據該縣藥品監管部門統計,平均每次行政執法的路程超過200公里,在路上的時間接近3個小時,造成執法時間長、反應慢、效率低的局面。
二 選擇東源縣為試點進行探索的理由
1、東源縣的醫藥市場現狀具有普遍性:該縣醫藥市場購銷渠道的復雜、藥品從業人員素質的欠缺及監管難度大的現狀在全省縣區一級,特別是在我省東西兩翼和北部山區縣區中具有普遍性,同時也具有代表性,選擇這樣的縣區基層醫藥市場進行信息化監管試點,是破解基層醫藥市場信息化監管的難點所在,也是完善從國家到省到市到縣醫藥市場監管體系的重要嘗試。
2、具有示范性:該縣為國家級貧困縣,財政收入有限,建立健全基層醫藥市場信息化監管系統將給當地經財政收入帶來沉重的負擔,但是,如果該縣可以在現有財政基層上建立一整套完備的基層醫藥市場信息化監管系統,將給全省其他縣區起到帶頭示范作用,其他的縣區經濟實力更強,完全可以在此基層上進一步完善和充實,將為構建全省醫藥市場信息化監管奠定堅實的基礎。
3、具有可行性:目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已經要求所有的藥品必須實行藥品電子監管碼工作,并在2015年實現全品種上傳。同時,國家、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已經實現對疫苗、血液制品、、中藥注射劑、基本藥物的全電子監管,并已經完成對藥品生產廠家、藥品批發企業的數據上傳。縣區一級基層醫藥市場信息化監管系統完全可以在國家、省電子監管平臺的基礎上進行延伸,并借助技術手段實現與國家、省電子監管平臺的對接,實現從國家到縣、從生產到流通使用全過程的醫藥市場信息化監管系統。
根據江西省農村藥品經營監管信息化網絡建設的調查數據,在對該省30個示范縣進行信息化網絡建設中,江西省財政和各縣財政共下撥784.82萬元的建設經費,平均每個縣的經費在27萬左右[2],在經費保障上應該可以承受。同時,現代化信息技術和設備的準入門檻已經很低,構建該系統的費用可以控制在最小范圍內,而且還可以通過招投標的形式進一步降低實施的費用,減輕財政負擔,在經濟上是可行的。
三 對基層醫藥市場信息化監管的構思
結合國家藥品電子監管碼工作的實施和國家、省電子監管平臺數據上傳工作的進一步深入,利用現代化電子和信息網絡技術,搭建基層醫藥市場信息化監管平臺,實現與國家、省藥品電子監管平臺的無縫對接,構建上下聯動、互聯互傳、實時在線、全方位覆蓋的基層醫藥市場信息化電子監管平臺。
(一)基層藥品市場信息化監管平臺建設的主要出發點:一是要管住銷售渠道,即要管住企業、管住銷售人員,杜絕無資質的藥品銷售企業和銷售人員進入轄區,避免發生非法購銷行為;二是要管住貨,即管住所有的藥品,要實現藥品從進入轄區開始到銷售和使用終端的儲存、銷售、使用情況,真正做到來源清楚、去向明確;三是要依托平臺實現信息化監管,形成在線動態監管、針對性監管、藥品預警和召回全過程控制的監管體制,進一步提高執法效率、節省執法成本,真正實現人民群眾用藥安全有效的有力保障。
信息化監管平臺示意圖
(二)關于平臺的設置
1、構建一個覆蓋全縣的基層藥品市場信息化監管系統:在縣食品藥品監管局設立藥品安全監管中心,實時動態對全縣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情況進行在線監測。
2、在全縣藥品生產、批發、零售、使用單位設置監控終端,監控終端包括管理軟件、掃描設備、電子監控設備、信息讀取設備等,監控終端通過網絡連接到縣藥品安全監管中心,在藥品的生產、入庫、銷售、使用的所有環節實時上傳相關數據。
3、具體操作:
(1)生產企業:對藥品生產全過程通過監控設備實行實時監控,藥品檢驗數據在線傳輸,藥品入庫、出庫流向在線上報。
(2)批發企業:外地批發企業在進入我轄區發生業務關系之前必須先到縣藥品安全監管中心進行銷售人員和企業資質備案,并領取電子監管密匙。在發生業務時,藥品批發企業的藥品出庫記錄必須實時上傳到縣藥品電子監管中心系統,同時,銷售人員到達現場給銷售對象現場配送藥品時,必須通過電子密匙進行驗證和實時上傳該對象購進藥品的數據。
(3)藥品零售企業:購進藥品時需要求藥品批發企業銷售人員在銷售終端進行身份認證并上傳購進藥品數據,同時,對所有購進藥品進行掃描驗收上架,確保上架藥品數據與批發公司上傳數據一致,掃描數據實時上傳。
在銷售藥品時,對非處方藥要實時上傳藥品數據,對處方藥,銷售過程中要通過身份證識別儀器采集購藥人員的身份信息,并與藥品數據同時上傳。
(4)藥品使用單位:設置有藥庫的藥品使用單位,在藥品的入庫和出庫時必須實時上傳藥品信息;
無藥藥庫的藥品使用單位,在藥品進入藥房時,對所有購進藥品進行掃描驗收上架,確保上架藥品數據與批發公司上傳數據一致,掃描數據實時上傳。
在進行藥品配制和使用時,需實時上傳配制的藥品信息和使用人信息;對特殊藥品建立報警和動態監視制度,嚴格審查藥品信息和處方,并將數據上傳。
(5)疫苗及計生用品儲存使用單位的監管:疫苗和計生用品由疾控部門和計生部門統一調配,縣一級疾控部門和計生部門在從上一級疾控和計生部門調配疫苗和計生用品時,需把相關數據上傳到監管平臺,由縣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登記備案后發函與有關部門核實,并對儲存狀態進行實時監控,在使用過程中,需實時上傳相關疫苗和計生用品信息,并把使用對象信息一并上傳。
探索構建基層醫藥市場信息化監管系統的目的是為了確保藥品在從生產到流通到銷售使用環節的全過程質量控制和可追溯性,破解醫藥市場亂象,真正實現保證藥品質量、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有效。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持續改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也隨之不斷增加。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醫院的競爭不再僅僅是醫療技術和醫療設備的競爭,更重要的是綜合實力的競爭。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醫療服務體系發生了重大變革。計劃經濟條件下的辦院思路和發展模式適應不了新形勢和新要求。在中國的醫療衛生改革進程中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下,政府逐步減少了對醫院的補助,醫院基本成為了一個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醫院必須通過創收活動養活自己。醫院要想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掌握主動、贏得優勢,就必須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競爭力,包括智力、物力、醫療技術、管理水平和文化底蘊等。
醫院的宗旨是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為人民健康服務,醫院為社會所提供的醫療服務的質量、數量、服務態度的社會反映,就是社會效益;醫院合理地利用醫院的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財力資源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醫療需要,在注重社會效益的同時,更注重經濟效益。然而在社會轉型過程中,醫療市場混亂、政府監管乏力、醫院補償機制扭曲、醫療用藥行為不規范過分逐利、醫療財務管理混亂等現象不時發生。
二、當前醫院財務管理現狀分析
(1)財務管理重收入輕管理
多數醫院經濟活動的程序和運作方式是基本相同的,就是以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收益,這也是財務管理的功能之一。由于醫療市場開始出現激烈的競爭局面,當前醫院管理過于重視醫院的收入,而對收入的開支以及應用效能則不太重視,對于創收投入了過多的注意力,這就出現了一些不正當手段,這種增加醫院效益的方式是短暫的,其極大地損害了患者利益,使得當前醫患問題尤為突出。
(2)財務管理規劃性欠缺
雖然我國經濟轉型已經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但是在某些行業中還存在著嚴重的粗放型發展態勢,尤其是在一些發展轉型或者體制變革的行業中更是如此。醫療體制改革,觸動了醫院快速發展的神經,一些醫院盲目上新項目,擴建醫院,修建高檔病房,購進先進醫療儀器,但是缺少規劃,使得新項目帶不來收益,夠買的先進醫療設備由于人員技術問題卻一直閑置,浪費了大量的資金,使得醫院負債成為普遍現象。
(3)醫院財務缺乏監督
雖然醫院轉型中出現的許多問題已經引起了各方的重視,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近幾年醫院財務監督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仍存在著微觀監督失控、宏觀監督乏力的現象。如有些單位不顧財力可能、盲目搞建設、上設備、造成家底虧空;有的服務指導不到位。
三、醫院財務管理的發展趨勢
(1)實施全面預算管理
所謂的全面預算管理就是指以目標利潤為導向,對整個醫院的所有經營活動實施全面的預算管理,通過編制、執行、控制、調整預算來建立的一種管理控制體系,以使整個醫院的組織經營活動能沿著預算管理的軌道科學合理地進行。全面預算管理不同于傳統的計劃管理,它的本質是管理從粗放的定性化管理到精細的定量化管理的過程;它對醫院的業務流、資金流、信息流、人力資源進行全面的整合,是集規劃、控制、考核于一體的系統化管理工程。
全面預算管理能夠實現醫院戰略、經營計劃、預算之間的高度整合,全面預算是醫院經營計劃的數字化表現,經營計劃和全面預算都是對醫院戰略目標的分解和落實。因此,經營計劃的合理性、準確性、與戰略的緊密銜接性決定了預算能否有效推動戰略目標的實現。所以,通過“指標體系”、“業務計劃模板”等預算工具打通“戰略――經營計劃――預算”的因果鏈是非常重要的。
(2)財務管理的全面信息化
信息化不單對于醫院醫院有重要作用,對于任何一個企業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所以企業的信息化得到了廣泛研究和應用。ERP是針對物質資源管理(物流)、人力資源管理(人流)、財務資源管理(財流)、信息資源管理(信息流)集成一體化的企業管理軟件。ERP采用的基礎技術將同時給用戶軟件和硬件兩方面的獨立性從而更加容易升級。ERP的關鍵在于所有用戶能夠裁剪其應用,因而具有天然的易用性。國內很多ERP供應商都是從財務軟件起家,逐步開發出了ERP產品,在這類產品中,通常強調ERP要以財務為核心,因而也被稱之為財務ERP。
對于醫院來說,財務管理的信息化需要因地制宜,每個醫院的成立和發展,都經歷著不同的歷程,也都有自己醫院的實際情況,例如從醫人員的素質,醫院人員結構比例,業務項目的重心,醫療設備應用現狀以及醫院領導和全體成員對于財務管理重要性的認識,這些都不盡相同,所以醫院的財務管理信息化,也就需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因地制宜的進行,即進行醫院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個性化。
ERP財務管理信息系統是一個系統級的概念,是醫院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全面提升,也是醫院數字化程度的重要標志。ERP囊括了眾多的子系統,而在醫院數字化背景下,它卻又是醫院數字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財務管理信息作用的發揮,不但依賴于自身的建設程度,還在于與其他信息系統的集成以及業務數據的共享。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旦應用成功,則可以極大的減少醫院對一般財務人員的需求數量,并使得醫院財務管理的主要職能轉化,由以往的冗繁的財務報表制作以及“T”字帳管理,轉化成研究如何提高醫院的綜合管理效益上,使得財務刮泥人員的崗位價值得到極大提升。
另外,財務管理的數字化使得一些非法的財務活動和不正常收費項目沒有藏身之所,有利于醫院財務的監督;而且,財務信息的數字化,有利于應用現代分析技術,入數據挖掘以及聯機在線分析,將醫院財務中可能造成危機的因素及早發現,對于醫院的決策有著重要的輔助意義。
參考文獻:
前言
近年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取得了快速發展,對醫療器械的需求也日益增長。醫療器械就是指醫療行業在診治過程中所使用的設備,小到棉簽、創可貼,大到CT、X光機等,而且醫療器械使用范圍也不斷擴大。由于醫療行業服務于社會公眾,醫療器械的質量會直接影響到社會公正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強對醫療器械市場監管已經顯得很有必要了。這就需要各級食品藥品監督部門加強對醫療器械市場的監督和管理。
一、當前我國醫療器械市場發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當前我國醫療企業市場發展的現狀
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迅速發展,也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的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據有關資料表明,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在上世紀80年代時僅有數百家,但是在2009年時,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已有13876家,而且年銷售額最高達到了2000億元。不僅企業數目迅速增多,而且企業的生產規模也不斷擴大,如今已發展成為世界上銷售量最大、發展速度最快的市場之一。
從總體上來講,當前我國醫療器械市場呈現的特點表現在:一、高端的醫療器械通常是生產企業或者商采用招標的形式完成銷售的;二、中端的醫療器械通常是生產企業或當地商采用招標的形式銷售到當地的醫療機構;三、家用醫療器械多是借助醫療器械經營機構或者藥店銷售給廣大用戶;四、醫療器械的價格多是市場決定的;五、如今市場上銷售和使用的醫療器械多是我國自行生產的,而且種類齊全、功能多樣。
(二)醫療器械市場存在的問題
自國務院2000年出臺了《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后,為我國醫療器械規范運行提供了法律依據。在十多年的努力下,我國醫療器械市場的監督管理工作取得了顯著發展,從而有效地保障了社會公眾的安全。但是由于醫療器械行業的市場不穩定,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未形成健全的法律法規。隨著醫療器械市場的快速發展,當前所實行的《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等已經不能夠滿足市場需求,而且對于出現的一些違法違規現象也沒做出明確的懲罰措施;二、醫療器械市場監管力度不夠。很多地區的監管部門沒有設立專門的監督管理人員;三、醫療器械達不到國家標準。一些醫療器械在生產過程中未嚴格按照國家制定的標準生產;四、眾多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規模較小且經營不規范;五、一些醫療器械的經營管理人員素質較低,法律意識較薄弱。有些企業單純地重視經濟效益的提高,從而就出現了生產假冒偽劣醫療器械的行為。
二、加強我國醫療器械監管的措施
一般而言,醫療行業是服務于社會公眾,因此醫療器械的質量會直接影響到社會公眾的生命安全。如何加強對醫療器械的監管,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建立健全醫療器械法律法規
要不斷完善現行的《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同時要結合當前醫療器械市場的現狀,制定出相關的法規,從而就為我國醫療器械的監管提供了健全的法律法規,便于加強對醫療器械的監管。
(二)建立起醫療器械監管的隊伍
要讓當地政府部門的領導認識到醫療器械監管的重要性,同時在不斷完善各地的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加大對監管人員素質的培養,培養一批既懂市場監管又懂醫療器械的工作人員,從根本上提高醫療器械的監管能力。
(三)加強醫療器械標準化體系建設
要逐步建立起醫療器械標準化管理的機構,同時要不斷完善這些管理機構,研究醫療器械標準化體系,對于醫療器械的建設要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生產,尤其是要加強風險性較高的醫療器械。
(四)加強市場監管信息建設,提高監管水平
在如今的信息化時代,要充分利用有利的信息化技術和資源,逐步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醫療器械市場監管信息網絡,同時實現各個地區的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之間、各地生產企業之間、經營企業之間的信息互通,實現它們之間的信息交流,同時也可以達到資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市場監督管理水平。
(五)提高醫療器械企業進入市場門檻
要規范醫療器械市場,就應該采取提倡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將產品直接進行銷售、提高醫療器械進入市場的門檻、規范醫療器械生產經營等措施,不斷加大對生產企業的規范也可以有效地加強對市場的監管。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醫療器械取得了顯著發展,但是醫療器械市場的監管還存在一些不足。由于醫療器械的服務對象是社會公眾,它的質量會直接影響到社會公眾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強對我國醫療器械的市場監管迫在眉睫。
參考文獻:
[1]韋高.《新醫改給我國醫療器械市場帶來的機遇》[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0.16
[2]《醫療器械生產監督管理辦法》[S].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令第12號,2004
長期以來,非稅收入的管理存在收費項目雜,環節多、資金不透明、征管人員不足以及管理難度大等問題,亟需加強非稅收入管理,以利于構建我國“一體兩翼”的公共財政管理體系,提高非稅收入管理的法制化、規范化、科學化水平。
非稅收入管理信息化發展現狀
2004年財政部頒布的《關于加強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通知》明確要求各部門完善非稅收入征收與管理方式,按照構建公共財政管理模式的要求,在清理收費項目、改革票據管理、完善行政審批制度的基礎上,建立以先進信息技術為依托的“單位開票、銀行代收、財政統管、實時監督”的政府非稅收入管理體制,推行采用財政票據電子化系統和非稅收入收繳管理信息系統,確保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法制化、規范化,實現政府財政性資金 “國家所有、政府調控、財政管理”的目標。由此,從政策層面拉開了非稅收入管理信息化的序幕。
非稅征收與管理信息化模型
信息化應用是非稅收入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財政票據電子化系統安裝在非稅執收單位,應用于非稅收入的征收環節,實現財政票據電子開票和“單位開票、銀行代收、實時監管”的電子化管理功能。它能及時發現欠繳、漏繳、坐支等違規行為,堵塞征收環節的漏洞,實現財政監督關口前移和源頭治理,達到“以票管費、以票控罰、以票促繳”的目的。
非稅收入收繳管理信息系統安裝在財政部門,應用于非稅收入的管理環節,主要包括單位非稅收入信息管理、非稅收入財政端管理、銀行代收管理、資金清算管理等功能模塊。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系統通過與財政票據電子化系統、非稅收入政策系統緊密銜接,建立財政、銀行、執收單位實時聯網,以統一的非稅政策庫為基礎,實現“單位開票、銀行代收、財政統管、實時監督、源頭分解、自動繳庫”的政府非稅收入管理體制,確保政府非稅收入按規定及時、準確、足額上繳國庫或財政專戶,為提高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水平發揮重要作用。系統的理論模型及核心流程見圖1。
國內非稅管理信息化迅速推進
近年來,在財政部的主導下,非稅收入管理信息化在全國各省區迅速鋪開。福建省是全國最早推行財政票據電子化改革和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系統的省份之一,2004-2006年期間,福建省取消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53項,轉經營性4項,降低收費標準17項,但由于實現了非稅收入管理信息化,非稅收入仍保持30%以上的年增長率。截至2011年三季度,福建省應實施財政票據電子化改革的單位數18450個,其中已實行的單位數18300個,完成率99.19%,全省通過財政票據電子化管理系統累計收取資金8079.2億元,納入專戶、國庫或單位賬戶資金8078.33億元,非稅收入入庫率大大提高,高達99.99%。
此外,黑龍江、江西、江蘇、河北逐步擴展現有財政票據電子系統功能,充分發揮“以票管費”的作用,上線非稅收入收繳管理信息系統。云南、遼寧、河南、青海、新疆等地啟用新的財政票據管理系統,逐步提高票據電子化、非稅收入信息化管理水平。其他省區也逐步開始采用票據電子化系統和非稅收入收繳管理信息系統。總體而言,非稅收入管理信息化取得階段性成果,財政票據電子化系統和非稅收入收繳管理信息系統的普及率大大提高,非稅收入管理信息化市場快速增長,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非稅收入管理信息化市場前景可期
根據非稅收入管理信息化行業當前的市場銷售現狀及政府相關部門的統計數據,可估測出行業市場規模及未來增長情況,以期對非稅監管及執收部門、非稅軟件企業提供參考,促進行業良性健康發展。
非稅收入管理信息化包括前端的征收環節和后端的管理環節。征收環節使用財政票據電子化系統,管理環節使用非稅收入收繳管理信息系統。本文從征收和管理環節分別對其市場規模及增長情況進行展望。
征收環節——財政票據電子化系統市場規模
財政票據電子化系統用戶分為財政單位和開票單位。財政單位為財政票據的政策管理端。按行業當前的主流收費模式(下同),省級財政單位軟件費平均每套25萬元,市縣級財政單位平均每套5萬元。截至2011年年底,全國共有31個省級行政區(不包括港澳臺),332個地級行政區劃單位,2853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 。按照實際銷售情況統計,全國省級單位計33個 ,縣級財政單位計3185個。
對于開票單位,以1個開票單位包括1個或多個開票點計,平均每個開票點軟件費1000-2000元和第二年起每年運維費300-500元。全國每個省級單位平均約有13000個財政票據開票單位(不含醫療機構),共約有23000個財政票據開票點(不含醫療票據)。以2009年全國財政票據電子化軟件15%的普及率為基礎測算,全國財政票據電子化系統市場規模如圖2所示。
由于醫療票據軟件用戶數量大、地域分散,銷售模式與其它財政票據軟件具有明顯差異,醫療票據軟件市場需單獨計算。2009年,財政票據電子化改革試點開始向醫院推廣。目前,對醫療票據軟件的收費模式是對三、二、一級醫院設置總服務端,三級、二級醫院服務端軟件費每家60000元,一級醫院每家30000元,基層醫療機構的軟件費為2000元。每家醫院各設若干個開票點,每個開票點初次實施費為2000元;同時,各服務端初次銷售額的10%-20%作為軟件每年的運維費,每個開票點的運維費為每年500元。
截至2011年年底,全國共有醫院21979個(包括三級、二級、一級醫院,民營醫院視為一級),基層(鄉鎮級以下)醫療衛生機構918003個 。由于醫療票據軟件的應用始于2009年,2009至2012年為市場培育及推廣階段,增速較為緩慢,2013年以后市場逐步打開,增速加快。預計全國醫療票據軟件未來三年的普及率有望達到20%,據此,可以測算出2011—2014年國內醫療票據市場規模(見圖3)。
管理環節——非稅收入收繳管理信息系統市場規模
引言
在二零零九年啟動的新醫療體制改革中明確指出醫療信息化為新醫改成功的支柱產業。患者檔案信息、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數據信息都是其主要內容,而這一系列醫療數據信息化的實現需要硬件和軟件、技術和非技術等條件的滿足。在硬件上,物質載體的醫療器械產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醫療信息系統的健康發展,是信息化發展的關鍵因素;在技術上,作為一種全新的、動態的、共享的信息資源體系云計算服務模式是信息化的新方向。
一 云計算概述
1.1云計算的概念
從技術上來看,云計算是虛擬化和網格計算等的延伸,但更為重要的是云計算理念本質上帶來的是服務模式的轉變,云計算使得計算資源成為一種專業服務,并通過信息化的方式提供出來。云計算作為一種動態、共享的計算及資源存儲模式,其正從最初的概念和理念探究階段逐步走向實踐應用階段。在谷歌、亞馬遜的信息化平臺應用中,其優勢已經非常明顯。它是一種全新的體系,是一種新型服務方式,是一種嶄新的運行模式,是信息資源最優化整合的平臺體系。
1.2云計算的特點
(1)網絡化。強大的云計算服務系統通過計算機網絡把產品信息有效優化整合,借助虛擬化、基礎設施、平臺、軟件等服務終端把信息分享給目標用戶,這一過程始終以網絡化服務方式媒介展開進行。
(2)共享化。在云計算的網絡應用模式中,數據只有一份,所有電子設備只需要連接互聯網,就可以同時訪問和使用同一份數據。通過這樣一種產品信息資源共享化的方式,眾多用戶分享資源,并且避免單一用戶承擔較高的費用或者有限的資源無法被充分利用。
(3)用戶化。云計算的出現,是基于對用戶及產品需求分析而得出的。在云計算服務模式中,個人用戶及企業用戶都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以安全、便捷的途徑獲取相關的信息及產品,該信息化服務方式始終以產品用戶為中心,帶給人高效、便捷的各種服務。
(4)安全化。云計算模式中,數據信息的整合集中存儲,給產品信息提供了良好的安全管理,大大提高了產品信息的安全性。基于云計算模式的數據中心服務端,數據管理者對大量數據進行計算、整合,統一分配資源,統一管理等,并進行相對應的實時安全監測,以此最大化的保障產品的數據信息安全。
二 醫療器械產品的市場現狀及產品特性分析
2.1市場現狀
目前,國內市場上的大多數醫療器械產品形態語言比較單一,色彩陳舊,給人一種冰冷、沒有生命力的感受。形態上,可以概括為幾何造型和曲面造型,曲面形態的醫療器械,造型柔和、簡約,比幾何形態更具親和力,拉近了產品和用戶的心理距離,近年曲面流線造型語言的較為盛行;色彩上,由于企業打破傳統、創新意識的加強,很多產品一改往常的無彩色或者單一藍色構成的有彩色產品,進行各大色系的重構創新組合,以期賦予產品別樣的生命力;功能上,醫療器械產品的功能性較強,具有很強的專用性,同時也相對較為單一;材料上,考慮到醫療產品的特殊性,市面上較多的采用無毒、可塑性強的ABS樹脂材料,具有親切感的橡膠材料也被應用到醫療器械產品的設計中。
2.2產品特性分析
(1)安全性
安全性是任何產品本身所具有的首要屬性。醫療器械作為救治患者的設備,其本身的安全性能是患者接受該設備的第一要素,醫療器械的安全性在設計中顯得至關重要。為此,產品本身的安全性應該滿足:首先,不能對臨床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構成威脅;其次,不能影響醫生的安全及健康;最后,不能對使用環境造成不良的安全隱患。
(2)集成性
隨著數字化醫院系統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患者臨床信息可加載至醫療產品中,實現軟硬件結合的多功能集成效用。由于醫療多學科及醫療信息系統特性,其生物學、藥理學等均可呈現在醫療集成管理平臺中,這樣的多功能集成醫療器械設計,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檢查、診斷手段,加強醫療結果數據的準確度,減少醫療醫療事故的失誤率。
(3)可用性
醫療器械產品的易用性、可用性一直是業界關注的重點。醫療器械都是在相對壓抑的環境中使用,這種壓力來自于患者的病痛、家屬的期待和治療操作環境氛圍,因此,這就要求醫療器械要具有操作便捷,具有人I生化關懷的可用性特征。
(4)專用性
由于醫療學科本身的特殊性,醫療器械產品的功能往往也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大多是一種產品治療一種病癥,具有較強的療效效果,為此,產品使用者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可以說,醫療器械的專用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三 基手云計算的醫療器械產品系統構建
3.1云計算醫療器械產品的考慮因素
柳冠中提出的設計事理學方法論明確指出設計活動應該把“事”作為設計思考和研究的起點,從日常中發現問題,分析、歸納、總結事物的內在本質,從而以系統化思維方式提出系統的解決方案。醫療器械產品是充滿人文關懷,與人密切相關的“事”的關系網集合體,它是人類情感價值的體現,包含著強大的功能性、藝術性、經濟性和文化性。
醫療器械產品的用戶和環境都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維度、多場合的。用戶的需求特性是一個動態變化的因素,會隨著時間、技術、市場細分等情況發生改變。醫療機構中的管理者進行購置醫療產品服務,醫生及護士進行操作,患者接受治療服務,現代醫療中,家庭醫療產品的購置者、操作者和使用者均為家庭成員,使用環境主要為醫院及家庭中。因此,云計算醫療產品系統的構建應該把產品、操作者、使用者、使用環境等各個要素進行剖析,把它們植入“事”與“物”的系統中進行研究,才能保證產品系統最優化解決方案的實現,以確保創造更加健康的生存方式。元素之間的科學合理設定完成了子系統的和諧穩定并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母系統,達到和諧與可持續發展。
首先,人與產品之間的關系。治療行為的主導者是醫生和護士,為此,使用者的生理和心里尺度對于醫療產品十分重要,是設計時的重要參考。由于醫療過程的持續性,治療過程中的有效便捷識別、操作產品至關重要,因而操作者的認知、心理等要素也是保證產品功能性實現的關鍵。醫療行為的直接作用者是廣大患者,產品系統構建除了滿足及物理尺度之外更應該重視患者的心理感受,因為在治療過程中,患者通常表現為緊張、恐懼、害怕等,只有兼顧患者內在的情感才能構建和諧的醫療產品,增加患者及家屬的信心,保證治療過程的高效完成及治療效果的良好實現。
其次,產品與環境之間的關系。醫療器械的主要環境包括醫療機構場所和家庭以及產品運輸相關場景。由于醫療產品的安全、清潔、專用等特殊性,要求在設計中過程中著重考慮環境系統因素,比如,環境中的物理尺寸、氣溫、濕度、運輸距離及運輸過程中可能突發的情況等。
最后,產品環境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基于云計算系統的醫療產品設計不僅僅要考慮實體中的人機關系,在虛體服務中的情感考量也是關鍵。由于云計算本身的特點,要求醫療器械產品設計要滿足云端服務信息的快速轉換、實現,實現醫療信息的安全性,信息利用的及時性等,從而才能最終體現醫療產品的人性化關懷,為人類創造新的、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正如張道一先生所說,工業設計的本質在于為全人類服務,使人類的生活更美好,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開拓和創造未來。
3.2基于云計算的醫療器械產品特性分析
(1)醫療信息安全性高
云計算的醫療產品通過云服務器的導入,可快速將各種醫療數據備份保存,以便另外服務端提供使用,大大提高了醫療數據的安全性。
(2)醫療信息“全球化”
設計資源的組織可能有多種選擇,而合理的、平衡態的組合關系,最符合目標的實現。由于個人的喜好和醫療服務的專業程度等原因,患者時常更換治療機構,個人醫療檔案的不全面給后續治療帶來不便,同時各大醫療機構之間及時分享相關的醫療資源、資訊的需求大大提高,通過云計算系統醫療產品的介入,可以大大改善以上不足,患者到任何一家醫院即可查看完整全面的個人醫療健康檔案,醫院之間也可以共同構建醫療資源的共享平臺,實現醫療信息的“全球化”。
(3)信息采集成本低
通過云計算系統,可以實現醫療醫療數據的集成管理,通過物質載體醫療產品終端的傳輸,可以實現醫療信息的集成可視化,同時,各大醫療機構可快速的獲取云數據中心服務端提供的各種服務,縮短了醫院獲取信息的時間,減少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時信息來源更為多元化、全面、真實、可靠,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醫療機構的信息采集成本。
3.3基于云計算的醫療器械產品體系構建
器物設計最核心的部分當是尋找到達到預期目標的有效途徑。圖1為基于云計算的醫療器械產品系統的基本架構,是以人性化醫療產品設計為基本,以云計算服務為中心,根據醫療產品相關用戶的特征及需求分析,對醫療設備形態、色彩和功能等進行人性化系統設計,綜合醫療數據信息中心、遠程及社區醫療集成、數據移動傳輸端、可視化集成醫療終端等構成,通過云系統實現醫療數據信息的人性化、智能化、安全化、共享化服務,最終創建一種合理、健康的醫療衛生服務。
基于云計算醫療產品體系是一個龐大的系統,需要各個子系統產品終端的相互融合,但所有這些都需緊密結合云計算服務終端才得以實現。首先,通過人性化設計的醫療設備、儀器這一終端物質載體對醫療數據信息進行采集融合,構建綜合醫療數據信息庫,這其中包括個人電子健康檔案、臨床監護數據及醫療管理等信息的集成構建,然后通過周圍神經系統亦即是數據的中間處理和傳輸,數據的移動傳輸可通過USB、藍牙、無線技術等方式,最后患者個人、醫生、遠程社區可通過可視化集成醫療終端進行數據的管理,查閱,以便作出合理的醫療健康解決方案。
3.4基于云計算的醫療器械產品設計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方法是由舊金山大學管理學教授所提出,分別代表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它是一種戰略分析方法,通過對被分析對象的相關內外部等因素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評價。基于云計算的醫療產品設計當然也存在一些優勢和不足,其大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如圖2),首先,優勢:醫療產品的人隆化設計給用戶帶來高品質的服務體驗,云計算的導入有利于醫療數據的安全管理,可進行備份保護處理等,可以實現信息的綜合利用共享化;劣勢與威脅包括:前期信息系統構建成本大,日前患者對信息化醫療的信任度不夠;同時,也具有相應的發展機遇:同類產品相對較少,云計算技術本身的發展、醫療制度的健全以及人民健康意識的加強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著基于云計算醫療產品的發展。
中圖分類號:R197.324 文獻標識碼:A
1醫院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現狀
2010年亞太地區醫療衛生信息技術博覽會上得出結論我國90%以上的縣及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已建立掛號收費、藥品器材等醫院管理信息系統,1/3以上醫療機構建立了電子病歷。據中國醫院協會信息委員會調查顯示,在三級醫院中,應用化驗收費系統、藥物管理系統和掛號系統的比例分別達到93%、91%和84%;應用住院工作站系統和醫院工作站系統的比例分別達到80%和63%;半數以上醫療機構在醫院信息化建設上年投入超過100萬元。中國醫院協會信息管理專業委員會調查的我國各醫院信息化部門全職員工人數多為3~10人之間,調查樣本表明,醫院信息部門平均員工數為8.68人。表明了我國77%的醫院IT人員編制在10人以下。這說明信息化人員在醫院的相對數量比較少,還不能滿足信息化的需要。
建設數字化醫院,構建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實現衛生信息、衛生資源和信息資源的共享,已成為當前我國衛生信息化建設發展的必然需求和趨勢。在城市公立醫院建立和完善基于醫院信息平臺的、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系統,并初步實現試點醫院信息系統通過醫院信息平臺與試點城市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和區域協作,以及醫院醫療行為的全過程、動態監管。建立和完善基于醫院信息平臺的、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系統;初步構建基于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的醫療信息共享與協作系統;基本建立醫院醫療行為管理系統。
2醫院管理系統進展研究
2.1醫院管理系統發展動態
醫院信息系統主要由臨床信息系統、管理信息系統和辦公自動化系統組成,每個大系統又各自包括若干個小系統,共同組成一個完整的醫療信息化體系。
2007年,衛生部統計信息中心對全國3765所醫院進行信息化現狀調查,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只有2%的醫院使用,辦公自動化系統(OA)只有15%的醫院使用,住院醫生工作站系統只有22%的醫院使用,門診、急診醫生工作站系統只有21%的醫院使用,制劑管理系統只有21%的醫院使用。臨床決策支持系統只有6%的醫院使用,醫院資源計劃系統僅有2%的醫院使用,財務管理和經濟核算管理分系統也不過有51%的醫院使用。信息人員總數占醫務人員總數比重有1578家在0.5%以下,占醫院總數的41.9%,有1237家在0.5%-1%,占醫院總數的32.9%。目前,我國各大中型醫院已經實現了部門的信息化管理,條件較好的醫院正在向全院信息化管理過度。然而大部分小型醫院在這方面還有待發展,相信未來幾年內這個領域將是一塊活躍的市場。
2.2醫院管理信息系統技術研究
目前,我國醫院信息技術采用率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高速以太網技術、數據安全技術、條碼技術。各級各類醫院(不同的級別、不同經濟發達程度的區域、不同的累積信息化投入金額)對這三項技術的采用率均居前三位,說明各級各類醫院對這三項主流技術都給予了足夠的重視。近年來計算機技術和計算機硬件生產的發展,硬件價格的不斷減低,技術性能不斷提高,計算機技術大量應用于現代化的醫療、診斷、實驗、分析的設備儀器上, 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各行各業計算機的普及應用,必然促進HIS的發展。
充分借助現代信息網絡技術,重點推動電子病歷為基礎的醫院信息系統建設,逐步建立醫院之間及醫院與相關部門之間統一高效、互聯互通、信息共享的區域醫療協同服務模式,一方面可以有效促進醫院內部信息資源整合,促進信息共享與流程優化,最終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和效率,方便百姓就醫,降低醫療費用;另一方面可以通過醫院信息系統實現與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其他醫療機構、婦幼保健機構、疾病控制機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業務聯動與信息共享,構建醫院間的聯合、合作與雙向轉診制度,使醫療資源得到更有效、合理的利用;構建醫院與其他機構間的業務聯動,提升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提高衛生服務效率和效果。同時,醫院信息系統的建設使豐富、全面的臨床信息資源的積累成為可能,有助于落實、規范臨床路徑,實現醫療衛生服務監管,從而達到有效地控制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提高醫療救治水平與應急指揮能力。這將是我國衛生醫療機構在近五年的發展趨勢,也是實實在在的目標。
3醫療管理信息系統未來展望
全國醫院信息化發展不平衡主要表現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醫院的級別上。醫院所處地區經濟越發達,醫院的級別越高,信息化的投入越大,醫院的信息化發展程度越高。
近幾年,國內一些大醫院和一些有實力的機構開始探索區域醫療信息化,以實現在一定區域內實現醫療機構之間醫療信息交換和共享。要實現這一目標,首先要建立跨越醫院的信息交換平臺,在此平臺上,才能開發呼叫中心、遠程醫療、雙向轉診、分級醫療、人才培養、信息等應用系統。
醫院信息化發展到這個階段,醫院使用的HIS通常采用以下三種方式得到。(1)購買。目前在國內市場,有國內企業開發的HIS和國外企業開發的HIS產品。國內HIS企業開發的HIS產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較好的技術服務,價格比較低,設計思想與國內醫院管理模式比較接近,目前90%以上的醫院購買國內企業的HIS產品;國外企業的HIS產品,由于其設計思想和數據流程與我國醫院管理模式有很大差異,價格比較高,到目前為止,購買的比較少。(2)自主開發。這類醫院多為大型綜合醫院或大學的教學醫院,有充足的人力與資金支持,科研開發環境較好;或是醫院自主建立或購入一家IT企業,作為醫院的一個分支機構,以解決本院信息化任務為主,對外技術服務為輔。(3)合作開發。醫院與大學、研究機構或公司合作,實施醫院信息化工程項目,為醫院定制開發HIS,但不求商品化。而且根據衛生部于2007年對3765所醫院信息化現狀調查表明,有2176所醫院是購買商品化軟件,占被調查醫院的58%,說明購買商品軟件還是主流。
目前,全國絕大部分三級醫院已經建立了醫院信息管理系統,它已經成為醫院管理業務運行中必不可少的基礎性設施。基層醫院的信息系統建設也在快速發展,同時,醫院信息系統的開發和應用正在向深度發展,從側重于經濟運行管理,逐步向臨床應用、管理決策應用延伸。
2007年,衛生部統計信息中心對全國3765所醫院(其中:三級以上663家;三級以下3102家)進行信息化現狀調查,結果顯示:門急診劃價收費系統、門急診藥方管理系統、住院病人費用管理系統、藥庫管理使用最為廣泛,均超過80%,說明以收費為中心的HIS已在大部分醫院應用;住院病人入出轉管理系統、住院病人床位管理系統、住院藥房管理系統使用的醫院超過70%,說明住院病人管理系統也已在大部分醫院應用。
此外,全國醫療衛生領域醫療軟件生產供應商約有500家,其中:醫院信息系統生產供應商300家,大型生產供應商占15%,中型占60%,小型占25%。從供應商的數量也可間接反應出我國醫院信息化的發展規模和水平。
參考文獻
[1] 我國90%以上的縣及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已建立掛號收費、藥品器材等醫院管理信息系統,1/3以上醫療機構建電子病歷[N].健康報,2010-6-1(1).
[2] 任海鷗.我國醫院信息系統的發展趨勢和特點[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9).
[3] 王徐冬,楊希武.我國HIS的發展及未來趨勢[J].醫療衛生裝備,2008(2).
[4] 吳飚.中小醫院信息化建設現狀和發展趨勢[J].中國醫療設備,2010(06).
[5] 易利華,趙陽.醫院信息化的現狀和發展展望[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148-149.
[6] 姚偉華,朱旭陽,端妮.醫療信息整合研究概述[J].第一軍醫大學學報,2003,23(12):1334-1337.
面對市場化程度較高的競爭環境,醫療衛生機構需要做好財務管理的各項工作,提高抵御市場風險的綜合能力,擴大自身的戰略投資范圍。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問題的存在,不僅影響著自身的經濟效益,也會加大市場風險發生的幾率,增加不必要的成本開支。改善醫療機構財務管理狀況,需要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必要地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這些機構的市場競爭力,推動各項醫療改革制度的順利實施。
一、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結合目前我國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整體的發展現狀,能夠發現其中內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影響著這些機構的財務管理水平。內部控制作為現代管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的應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某些醫療衛生機構缺乏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不僅降低了自身的財務工作效率,也影響了財務管理者的工作積極性,制約了這些醫療機構的全面發展。醫療機構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給整個機構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產生了不利的影響。這些影響主要體現在:
(1)財務人員缺乏必要的工作意識,實際工作中的隨意性較強,在規定的時間內無法順利地完成上級交待的任務,影響了醫療衛生機構整體的工作計劃制定;
(2)財務管理者缺乏對內部控制重要性的認識,無法發揮崗位的職能作用,導致整個工作環境缺少融洽的工作氛圍,加大了工作失誤發生的幾率。同時,醫療衛生機構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缺失,擾亂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影響著自身戰略投資范圍的擴大。當這些機構的財務管理狀況由于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而出現一定的問題時,也會增加更多的市場風險,不利于自身綜合競爭力的提高;(3)醫療衛生機構所需的專業設備,需要通過財務管理部門采取相關的措施去購置。但是,財務管理方面內部控制措施的缺乏,導致醫療設備購買過程中賬目的記載混亂,加大了醫療衛生機構的成本支出;(4)內部控制對于醫療機構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起著可靠的保障作用。但是,某些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影響著專項經費的合理使用。同時,也會為財務管理留下一定的安全隱患:滋生了的行為。
(二)財務管理信息化普及不徹底
醫療衛生機構日常的資金流動數額較大,需要財務管理部門發揮更多的職能作用,提升整個部門的管理水平,保證機構內部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但是,由于各種客觀存在因素的影響,醫療機構財務管理信息化普及不徹底,信息化技術手段的應用不夠豐富,影響著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我國的人口基數大,但是信息化技術的發展速度較快,方便了人們日常的生產生活。在此形勢影響下,醫療機構財務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整體的工作效率。某些醫療機構財務管理部門主要負責人信息化知識的匱乏,導致財務管理計劃在實際的應用中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阻礙了其它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信息化普及的不徹底,也會影響自身的社會評價,不利于社會影響力的擴大。當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信息傳遞效率較低時,整體的市場競爭力也會相應地降低,無法滿足醫療患者多元化的需求。財務管理信息化程度的高低,逐漸成為了衡量醫療衛生機構服務水平的參考標準之一,影響著這些醫療機構經濟效益的增加。
(三)財務管理人員專業能力不突出
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水平的高低,與從業人員專業能力有著一定的關系。當前形勢下,某些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人員專業能力的不突出,導致財務管理措施落實不到位,影響著機構內部各項工作計劃的實施。醫療衛生機構的業務范圍較廣,財務管理部門在所有部門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相關財務管理人員專業能力的偏低,影響了財務部門整體的工作效率。在面對具體的財務問題時,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部門相關工作人員能否對自己的崗位特性有著清醒的認識,對于后期各項工作的持續推進有著重要的影響。同時,作為醫療衛生機構重要的發展基礎,財務管理在具體的應用中起著一定的指導作用,保證了醫療衛生機構經營活動開展的規范性。醫療衛生機構的業務范圍較廣,財務管理人員專業能力的高低,影響著會計制度的順利實施。從業者專業能力偏低,不僅影響著會計制度的應用效果,也會打亂醫療衛生機構既有的工作計劃。因此,突出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有利于醫療衛生機構及時地調整自身的戰略部署。
(四)資產管理不到位
作為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醫療服務重要的基礎設施,固定資產及無形資管的科學管理,對于醫療衛生機構整體管理水平的提升,起著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某些醫療衛生機構在購買大型的醫療設備的過程中,對于這些設備未來經濟效益的增加及購買成本缺乏必要地比較,財務方面的可行性研究較少,造成了資源的浪費。這種盲目性的舉措,不僅加大了醫療衛生機構整體的成本支出,也影響了相關醫療設備作用的充分發揮。同時,一些醫療衛生機構對常用的醫療器械設備的管理工作落實不到位,導致部分昂貴醫療設備提前報廢,降低了醫療衛生機構的經營利潤。醫療衛生機構的資產管理,客觀地體現了會計制度影響下財務人員整體的管理水平。資產管理不到位,不利于資產收支平衡,影響著醫療衛生機構整體的工作部署。
二、解決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問題的有效措施
(一)提升醫療衛生機構的預算管理水平
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需要做好基本的預算管理工作,保證財務管理在實際的應用中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提升醫療衛生機構的預算管理水平,應該結合現階段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整體的發展現狀,采取科學的研究方法為這些機構未來的經濟效益增加做出詳細地分析,保證相關財務管理者決策的正確性。通過預算編制的方法,對醫療衛生機構不同項目的投資成本進行深入地研究。為了保證預算管理在實際應用中具體作用的有效發揮,需要在醫療衛生機構內部成立專門的預算管理組織機構,對本單位所有的預算管理工作的落實進行必要地監督,加大預算管理的執行力度。醫療衛生機構預算管理整體工作效率的提高,將會不斷地增強財務管理的綜合能力,為財務管理部門服務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可靠地保障。
(二)建立和完善科學的風險預警機制
醫療衛生機構各項經營活動的開展,需要相關的財務管理人員有著一定的風險意識,最大限度地降低經濟活動開展過程中不必要的經濟損失。醫療衛生機構引進風險性較大的醫療項目及購買大型的醫療設備等,都會存在著很多的風險。因此,為了提升醫療衛生機構整體的服務水平,增加醫療項目的經濟效益,需要建立和完善科學的風險預警機制。這種預警機制主要是通過信息化網絡實現的。當醫療衛生機構進行某些大型的醫療投資項目時,可以采取可靠的技術手段在計算機網絡中構建合理的參考模型,模擬出醫療項目中可能出現的風險,為后期投資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
(三)加快內部控制實施的步伐
作為現代管理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內部控制對于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質量的加強,起著積極的保障作用。某些醫療衛生機構內部控制落實不到位,在規定的時間內無法順利地實施內部控制,導致財務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具體的工作崗位上無法充分地發揮實際的作用,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失誤。這些不利的方面都會影響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活動的順利開展。因此,醫療衛生機構需要加快內部控制實施的步伐,提高財務管理部門整體的工作效率,加強財務工作者的綜合素質,提升這些機構整體的財務管理水平。通過內部控制的作用,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活動的開展將會更加規范,從業者的崗位責任意識也會得到一定地增強,間接地提高了醫療衛生機構的綜合競爭力。
三、結束語
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問題的存在,客觀地反映了我國醫療方面財務管理體制改革的必要性。同時,需要采取必要的解決措施消除相關問題產生的負面影響,加快現代化醫療衛生機構的發展步伐。提升醫療衛生機構整體的服務水平,有利于加快和諧社會的建設步伐。做好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的研究工作,對于這些醫療機構未來更好的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小雨.新財務制度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行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意見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5,(10).
[2]文新莉.淺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2,(24).
[作者簡介]萬曉文,四川大學臨床醫學院博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41,江西中醫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講師,江西南昌330004;石應康,四川大學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成都610041
[中圖分類號]G354.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434(2012)01-0097-06
近幾十年來,區域醫療信息化在國內外進行了大量的實踐和探索,我國自2003年衛生部頒布《全國衛生信息化發展規劃綱要(2003-2010)》以來,以信息技術帶動醫療改革的區域醫療項目開始在全國各地試點,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面臨資金、技術、信息標準、建設及運營模式等許多困難和問題。因此,如何構建和推進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以何種模式來構建和推廣區域醫療信息化?成為當前亟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對經濟基礎和信息化應用水平都較低的西部地區而言。由此,本文在深入分析國內外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成敗得失經驗基礎上,提出了西部地區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理論基礎,在理論基礎指導下結合西部特征,提出了基于共享醫療信息平臺的西部地區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整體方案。
一、區域醫療信息化概念
到目前為止,區域醫療信息化還沒有全球公認的定義來界定它的范疇。相對而言,中國醫院協會信息管理專業委員會與埃森哲的描述較為完整地表達和闡述了區域衛生(醫療)信息化的特征,被大多數學者所接受和認可。它們認為:區域醫療信息化是指在一定區域范圍內,在標準化建設成果和互通共享基礎上,為醫療服務提供者、衛生管理機構、患者、醫療支付方以及醫藥產品供應商等機構提供以數字化形式存儲、傳遞衛生行業數據的業務和技術平臺,以支持醫療服務、公共衛生以及衛生行政管理的工作過程。
二、國內外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現狀
(一)國外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現狀
2004年美國提出國家健康信息網絡(Nat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Network,NHIN)以后,作為基本組成單元的區域健康信息組織(reg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s,RHIOs)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到2008年全美已建立了約150多個州、區域或地方的RHIos,其中有20多個RHIO初具規模并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臨床數據共享。
當前美國RHIOs的經營模式主要有:會員會費/訂購付款、信息交易費、銷售收益(出售商品、信息或服務給用戶的收益)、臨床業務咨詢/指導附屬收益和廣告收益等五種。對于這些模式的有效性還有待檢驗,HIT Transition Group在2006年和2007年對RHIO經營情況調研顯示:大多數(80%~90%)RHIO仍依賴于政府基金資助。
歐洲和亞洲部分國家以及我國的香港、臺灣等地區,近年也對區域衛生信息化進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與美國所不同的是,歐洲和亞洲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的區域醫療信息化一開始就由國家主導進行,無論是資金投入,還是系統平臺技術開發和設計等均由國家統一實施,如:英國擬投入55億英鎊,發展一個基于信息交流和標準化的全國衛生信息網絡架構體系,為每一個公民建立終生電子健康記錄。眾所周知,區域醫療信息化是一個需要持續大量投入、技術復雜、長期循序漸進不斷建設的綜合性系統工程,如何提供龐大的持續資金投入是其將面臨的主要問題。
(二)國內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現狀
2003年衛生部頒布了《全國衛生信息化發展規劃綱要(2003-2010)》,明確提出了區域醫療信息化的工作目標。2006年,經國家衛生部、科技部組織論證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現代服務業共性技術支撐體系與應用示范工程”的重大項目“區域協同醫療服務示范工程”課題正式立項。研究目標:以醫療服務機構為主體,以醫療資源和信息共享為目標,集成共性技術及醫療服務關鍵技術,建立區域協同醫療公共服務平臺,使有限的醫療衛生資源利用最大化。
目前,我國區域醫療信息化已初步形成了:橫向整合模式、縱向整合模式、由單一行政部門發起建設的垂直信息管理系統等幾種模式。通過這些模式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面臨諸多問題。從建設和運營方式來看,國外發達國家基層醫療機構信息化水平普遍較高,且衛生標準體系相對完備。推動以電子健康檔案為核心的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著重解決臨床醫療信息的共享問題,具有較好的信息化基礎。而我國醫療機構,尤其是基層醫療機構,無論信息化應用水平、操作人員素質和信息化理念均處于較低的水平,照搬發達國家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模式,是不現實的。尤其是對經濟基礎、信息化應用水平遠落后于全國的西部地區而言,更難以借鑒。
三、理論基礎
(一)免費理論
從吉列剃須刀以廉價或免費的方式出售刀架開創免費商業模式以來,至今已存在了近110年,但系統闡述“免費理論”的則是美國“長尾理論”之父克里斯?安德森。克里斯?安德森在提出“長尾理論”之后,通過對互聯網的持續觀察和思考,于2009年底提出了“免費”這個新概念,并出版了《免費:商業的未來》一書,在書中系統地闡述了免費理論。在《長尾理論》一書中克里斯?安德森給出了“免費經濟學”的定義,他認為:“由于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服務或商品的提供商可以觸及大量甚至是海量的用戶,提供商品的成本被攤得很薄,每增加一個客戶或者給每個用戶新增一項服務的邊際成本正迅速趨近于零。”《長尾理論》關注到了網絡時代誕生了一種新的市場型態,這種新的市場型態基于互聯網上的虛擬貨架(或店鋪),原先無法上架展示的商品在互聯網上得以展示,并被分散在全球的客戶看到并購買,產品和需求有了生存和滿足的空間,顧客個性化需求在長尾市場中得到了滿足。
如果說基于互聯網經濟的發展,《長尾理論》從市場需求的角度揭示了提供和增加商品品種的新的途徑和渠道。那么《免費:商業的未來》則提出了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或經濟模式)――免費模式。美國風險投資家蒂姆?德雷珀曾說過:如果你想更快地推廣一樣東西,就不要拿它來收費。所謂免費,安德森給它的定義是:這種新型的“免費”并不是一種左口袋出、右口袋進的伎倆,而是一種把貨物和服務的成本壓低到零的新型的卓越能力。這種模式是建立在以互聯網、電腦字節、數字銷售近乎為零的“邊界成本”基礎上的經濟學,而不是物理原子基礎上的經濟學。安德森認為,一
旦某樣東西成了以電腦字節為基礎的軟件,它的成本和價格將會逐漸趨向零化。而這種趨勢正在催生一個新經濟,在這種新經濟中基本的定價就是“零”。
傳統經濟學的兩大稀缺函數生產與分配的邊際成本在互聯網絡經濟中正飛速下滑,在互聯網的今天,免費模式已經成為現實。首先,基于三方市場模式的免費格局已經形成,免費并不意味著白白送掉,或原始的交叉補貼,而是通過資源整合創造的新價值足以抵消免費產生的成本。其次,數字時代,根據摩爾定律信息經濟的主要要素如存儲、計算和帶寬單位成本將趨近于零,其復制的追加成本即邊際成本幾近接于零。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曾說過:“今天企業間的競爭已經不是產品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免費模式始于網絡產業,但其影響已經深入到眾多行業,免費商業模式將為現代商業社會創造了嶄新的未來。
區域醫療信息化是基于信息和網絡技術新的醫療服務形態,從技術角度來說,區域醫療信息化符合免費理論的基本特質,以數字化的形式存儲和傳播醫療信息,醫療機構、患者、衛生管理部門、醫保機構通過網絡交納費用獲取信息;從服務模式來說,醫療機構、患者基于這種共享信息獲得互惠利益,如醫療機構醫療差錯的減少、醫療質量的提升和效率的提高,患者醫療費用的降低,享受連續的高質量的醫療照顧等。因此,免費理論為以低成本甚至免費的方式獲得區域醫療信息平臺提供的應用軟件服務、數據存儲與管理服務、系統運行維護和升級服務等提供了理論基礎,為西部地區區域醫療信息化運營模式設計提供了理論指導和方向。
(二)云計算理論
1、云計算的概念及內涵
云計算的概念最早由Google提出,在2006年,Google啟動了“Googel01”計劃,引導大學生進行“云”系統的編輯開發。此后,IBM、微軟、雅虎和亞馬遜等紛紛開發和應用云計算平臺。
當前,關于云計算還沒有一個公認和統一的定義。Google認為:云計算就是用戶將數據全部存在網上遠程數據中心。需要時通過互聯網連接至數據中心獲取即可,需要對數據進行計算處理同樣可以通過互聯網連接到數據中心進行計算。Raikumar Buyya等人認為云計算提供的是一種與交互式和虛擬計算構成的分布式系統相同的并行服務。Oracle在其技術白皮書中給出的定義:云計算是由虛擬的分布式應用設計和網格計算發展演化而來的㈣。GTSI在其報告中認為:云計算是一種創新性的計算工具,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信息技術服務的傳輸和管理方式。綜上所述,目前較一致的觀點:云計算利用互聯網強大的互聯性,將各種共享資源、軟件和信息像公共服務一樣按需提供給各種終端設備。
2、云計算的特點
(1)超強的計算能力,“無限”的存儲容量。“云”具有相當的規模,通常每個集群包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臺計算機構成的服務器,為用戶提供“無限”的數據存儲和超強的計算(處理)服務,用戶可以通過網絡,隨時隨地從云計算平臺計算機群中調用服務器資源,從而提高資源的總體使用效率。
(2)虛擬、便捷化的服務。云計算對用戶端的設備要求很低,用戶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利用瀏覽器從虛擬遠端數據庫提取數據(或文檔)進行編輯和存儲以應用,用戶無需了解這個資源位于哪臺服務器上,只需知道它有什么樣的計算能力以及它何時能幫助你就可以了。用戶也不需要關心使用的軟件是否兼容、是否需要升級或殺毒、維護,這些都由集群服務器提供商進行專業的維護和管理。
(3)高可靠性。“云”服務端有最專業的團隊來維護和管理數據中心,“云”使用冗余、數據多副本容錯、計算節點同構可互換等多種措施來保障服務的高可靠性。此外,嚴格的權限管理策略,只有你指定的人才可以共享數據,不用擔心數據的丟失或損壞。
(4)通用性。云計算平臺面對所有的用戶提供存儲和計算服務。不針對特定的應用,同一個平臺支持不同的應用需求;也不針對特定的用戶,對用戶沒有特定的要求,對用戶端的設備要求低,只需有基本的輸入輸出設備即可。
(5)高可擴展性和靈活性。云的規模可以動態伸縮,通過動態的擴展虛擬化的層次來滿足應用和用戶規模增長的需要;能夠兼容不同硬件廠商的產品,兼容低配置機器和外設,并獲得高性能計算。
(6)按需服務。“云”擁有一個強大的資源集群,可以為用戶提供各種服務,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購買相關的服務,按需付費。
(7)極其廉價。對用戶而言,不用考慮購買存儲資源服務器和計算機等硬件設備,不用考慮數據中心的建設和維護,無需管理人員和能源消耗支出,用戶只需支付相關購買帶寬和應用服務租金費用;對于云計算提供商來說,云的自動化集中式管理減低數據中心管理成本,平臺面向不特定的眾多用戶提供存儲和計算服務,使資源利用率大幅提升,可以以極低的價格向用戶提供優質價廉的專業化、規模化的信息服務。
3、云計算應用模式
(1)軟件即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云計算通過WEB瀏覽器向用戶提供某種軟件使用權,用戶無需事先購買服務器設備或是軟件授權吲,而是向提供商租用基于Web的軟件。從廠商來說,由出售軟件轉變為提供服務,通過收取使用費獲取收益。對終端用戶,可節省一次性購置費用。節省日常維護和使用管理費用,避免隨時更新的麻煩,有效降低軟件使用成本,按需付費。
(2)基礎設施即服務(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用戶通過Internet可以從“云”處獲取處理、存儲、網絡和其他基礎性的計算資源,用戶可以利用這個基礎設施平臺部署或運行自己的應用服務。
(3)效/實用計算(Utility Computing)。這種云計算幫助企業創建虛擬的數據中心,把內存、I/O、存儲和計算容量等通過網絡集成為一個虛擬的資源池來為整個網絡提供服務。從而提高存儲資源的使用效率。
(4)云計算領域的Web服務。WEB服務提供商通過提供API讓開發人員能夠開發出基于互聯網的更多應用。而不是由網絡服務供應商自己來提供所有的單機應用軟件。
(5)平臺即服務(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平臺即服務是軟件即服務(SaaS)的變種閻,以軟件研發的平臺作為一種服務,用SaaS的模式來運營,即提供商開發、提供一個基礎公共軟件服務平臺,用戶在這個基礎平臺架構上創建自己的應用軟件來運行,然后通過網絡直接從供應商的服務器上傳遞給其他用戶使用。目前,這類平臺服務使用還存在一定的技術門檻,基于平臺的二次開發也受到平臺廠商的設計規定與容量限制。
(6)管理服務供應商(MSP)。最古老的云計算形式之一,它通常面向的是IT管理人員而不是終端用戶,為IT行業提供服務。常見于郵件病毒掃
描、程序監控等。
(7)服務商業平臺。是SaaS和MSP的混合應用,它為用戶和供應商間提供了一種交互平臺。在商業貿易領域應用比較廣泛。
云計算不僅是一種超級計算模式,更是一個新興的商業模式,云服務的規模化、專業化改變了信息資源的分布格局,顯示了信息產業由硬件轉向軟件、軟件轉向服務、分散服務轉向集中服務的發展趨勢,基于互聯網的云計算以高性價比、高可靠性和靈活性已成為未來IT的發展方向。這為西部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模式提供了技術理論基礎和工具。
四、西部地區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整體方案設計
綜合前述我們可以看出,如果按照傳統依靠政府投入、采用異構系統接口的方式進行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存在較大的缺陷,無論是從政府,還是從醫療機構和軟件供應商而言都存在許多問題,可持續發展面臨嚴峻的考驗。基于此,在理論基礎的指導下,結合西部特征,我們提出了西部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整體方案。
(一)方案基本思路
1、整合政府、衛生機構、軟件供應商和其他社會資源,由第三方醫療信息服務(運營)商整合、研發一個能滿足各級醫療衛生機構業務需求、衛生行政部門監管需求、公共衛生服務需求、醫療保險機構業務需求的統一的區域醫療信息平臺。
2、以共享軟硬件資源和技術支持服務的方式,由服務(運營)商投資在區域內集中建設、統一部署共享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和數據存儲中心。集中存儲和維護區域內所有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數據。
3、區域內各級醫療衛生機構不需建設本機構業務系統,以交服務費的方式,使用共享區域醫療信息平臺提供的所有軟件和硬件服務、數據存儲服務,系統運行維護由服務(運營)商負責;
4、以共享區域醫療信息平臺,面向各級醫療衛生機構、政府機關、醫保機構、居民和患者、公共衛生以及其它機構提供統一格式和制式的軟、硬件服務,實現區域醫療信息共享和資源共享,促進分層次城鄉一體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形成。
(二)方案特點
1、建立了新的模式,由第三方醫療信息服務(運營)商投資研發、建設和管理,解決了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中資金、技術和人才難題,共享醫療信息平臺產生的規模效應可以降低建設和管理成本,使維護和升級更方便、更專業。
2、參與醫療機構不需建設本機構業務應用信息系統和數據存儲數據庫,采用云計算模式由區域醫療信息平臺統一提供,從而節省了大筆的建設費用,以及降低了投資風險,低成本、低風險、高效率地完成了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
3、醫療機構由購買軟件變為交納服務費的方式,獲得區域醫療信息平臺提供的應用軟件服務、數據存儲與管理服務、系統運行維護和系統升級服務。軟件是服務,醫療機構是購買共享醫療信息平臺提供的服務,而不是購買軟件產品,投資低。大家都用得起。
4、由市場推進而非政府推進的方式開展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以醫療機構交納的服務費作為共享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建設、運營和維護費用。平臺運營資金具有可靠的來源。
5、統一的業務應用系統,統一的數據結構,能實現完整的數據交換、整合,數據穩定性高;統一的操作界面和存儲模式,使操作更便捷,便于醫療機構間開展協同醫療服務。
6、共享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包括醫療機構業務系統、醫療機構間信息交互與協同服務應用系統、醫療機構一政務信息交互系統、醫療機構一公共衛生信息交互系統、醫療機構一醫療保險信息交互系統、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公眾信息服務系統等。實現了一個平臺支持臨床醫療服務、衛生行政、部門管理、公共衛生服務等多項應用。
(三)方案的可行性
1、醫療機構信息化基礎
通常而言,區域醫療信息化是建立在參與醫療機構具有較高信息化基礎之上的。而我國西部地區醫療機構信息化應用水平普遍較低,大多數還停留在醫療信息化建設的第一個階段,即滿足以財務收費為中心的醫院管理信息系統階段。真正的臨床業務信息系統運用還比較少,而要完成臨床信息系統建設需耗費巨額資金、且過程漫長,這是大多數醫療機構難以承受的。另外,西部地區大多數醫療機構缺乏信息化高級專業技術人員,決策者對醫療信息化技術發展趨勢和選擇缺乏深刻理解和相關專業知識,建設風險大。
由第三方醫療信息服務(運營)商投資建立統一的區域醫療信息平臺來實現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可以有效規避單個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的投資風險,低成本、低風險、高效率地完成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和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
2、IT、網絡技術
隨著現代信息和網絡技術的發展,集中建設,統一部署在技術上已成為現實,如:云技術為集中建設區域性數據中心提供了技術支持;基于SOA的系統應用軟件技術架構具有良好的適用性和靈活性:使用Portal技術可以為用戶提供一個方便、可定制化、安全和以工作流為中心的可移動的使用環境;HL7、ICD-10、DICOM、IHE、XML、WEB-SERVICES等醫療行業信息標準的運用使系統具有良好的開放性和可集成性;使用Internet加VPN技術為較低費用下獲得安全數據傳輸提供了網絡支持,等等。
3、建設投入與運維成本優勢
在分析、梳理醫療機構現有業務流程的基礎上,由第三方醫療信息服務(運營)商集中建設、統一部署一套區域醫療信息平臺,所有參與醫療機構使用信息平臺提供的統一的軟、硬件服務和集中的數據存儲服務,多機構共用一個系統平臺軟硬件資源和技術支持服務,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使用、統一維護和升級等,將極大地降低建設和運維成本。
4、商業運營模式清晰
1 醫院信息化發展現狀
近年來,醫院醫療服務的快速增長,大部分的基礎設施,設備,人力資源的使用是接近滿負荷或超負荷。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化和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醫療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面對醫院環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生存和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目前,醫院信息化建設在如下背景建設下。
1.1 國家衛生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
目前,很多投資充分、在一些經濟條件較好地區的二級醫院,從物資管理信息系統為中心開始轉變為以病人為中心,快速推進臨床信息系統的建設。部分地區的二級醫院雖然普遍面臨財務困境,但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和應用,信息管理應用水平不斷提高,并積極探索新的建設方式和方法,醫院信息化建設和發展的應用信息不斷提高深度。目前,醫院信息系統的建設是一個新的契機,它是醫院信息系統的升級和系統的深化。
1.2 醫院信息化建設已初具規模,初步成效
許多醫院已經建立了鏈接國內的計算機網絡。新醫院網絡采用高速以太網為骨干網,延伸到桌面系統。近年來,我國醫院網絡系統的建設和穩定運行,為醫院醫療服務的正常運行和管理提供了重要保證。而且也發揮出積極作用,改善醫院外部形象,提高醫院服務質量,為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打下基礎。
2 醫院信息化建設存在問題
2.1 網絡基礎設施需要擴充改造
到目前為止,我國大部分醫院的投資不足,在我國機房設施不先進,頻繁的人員進入、設備的雜亂無章導致數據極不安全。從我國大部分醫院現有機房設施、網絡帶寬和容量、互聯網連接環境等因素來看,大多數都不能滿足醫院業務發展的需要,未來五年一般都不能達到三甲醫院信息化建設的要求,不利于數字化醫院信息化建設和臨床指導。
2.2 應用軟件亟待更換
醫院信息系統作為一種管理信息系統,其應用軟件及其數據庫設計功能尚不完善,對臨床信息系統的開發和應用還沒有很好的適用。大多數醫院系統并沒有健康保險等綜合性接口,沒有一個嚴格的藥房藥品管理,沒有設備和材料實時監控管理模塊,無法與醫院總成本核算建立鏈接,例如缺少綜合查詢統計功能。版本過舊,無法滿足目前軟件和硬件的快速發展,導致越來越難以維持系統的使用。軟件開發廠商已經完全脫離了醫療軟件的實際使用環境,軟件的可維護性差,很多功能無用。
2.3 其它制約醫院信息化建設發展的因素
信息化建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但近年來,多數醫院普遍因為搬遷和基礎建設占用了大量資金,而且還需要大量資金,資金本身的壓力已經非常嚴重,因此今后幾年資金問題將成為制約醫院信息化發展的主要問題。
此外,在醫院信息化建設、數字化醫院工程實施過程中,人員不足。一般情況下醫院信息系統需要若干個網管(技術方面),至少兩名文員(行政方面),一個主管(管理統籌),而且三者之間能夠互通,比如說,文員和主管能夠同時提供技術方面的支持,但是實際工作中可能技術支持往往得不到。
3 建議與措施
3.1 加強組織領導
實施醫療信息化建設是推進傳統醫院向現代醫院轉變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醫院發展的趨勢。醫院領導必須意識到,加快推進醫院信息化建設,有利于提高服務水平、有利于降低成本,是新時期醫患溝通的有效渠道。因此醫院各部門領導要充分認識做好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重要性,把思想統一到信息化決策部署上來,立足新形勢新任務,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狠抓落實,扎實有效地抓好相關工作。
3.2 切實加強計算機網絡及數據安全保護措施
信息安全是信息化建設中不同階段的重點命題。這個安全包括系統的穩健和病人數據的安全。近年來醫療數據無限增多,系統成倍增加,新技術更新迭代加快,信息安全的考驗越來越大。應對這個問題一方面要靠更先進的信息安全技術,如虛擬化的存儲技術、更可靠的數據庫技術,更成熟的系統集成技術等。另一方面需要靠更加專業的IT資源管理隊伍,用專業化、現代化的手段進行龐大的IT資源的持續治理與管理,信息化既要重建設,更要重管理,從管理中要安全。
3.3 加強職工信息化知識技術培訓、提高全員信息化意識和信息技術應用水平
在醫院全員信息培訓中,需要重點講解信息化建設重要性、網絡時常出現的故障、互聯網傳輸技術、相關軟件的安裝、使用和維護等方面的知識。通過培訓,進一步提高網站管理、操作人員的信息業務能力,掌握信息安全相關的專業知識,學用結合,切實提高自身網站信息安全和網絡技術水平,提升網絡維護能力和信息化建設水平。
4 結語
醫院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程,它涉及到醫院的方方面面。信息技術正在引領產業變革,網絡發展不斷拓寬生活空間。運用信息化,不僅可以優化醫院內部管理,進一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還可以優化醫患關系,提高城市各類醫療資源的使用效率,全面提升醫院運營效率。
參考文獻
[1]馬中立,張凌.醫院信息化對醫院現代化建設的作用[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6,22(05):350-351.
[2]李勁松,張小光.數字化醫院的建設目標與發展趨勢[J].醫療衛生裝備,2010,31(02):5-7.
[3]我國醫院信息化的產生和發展[J].情報雜志,2009(28):69-70.
[4]王曉華,宋洪利,丁慧瑩等.影響醫院信息化建設與管理的常見問題[J].中國醫院管理,2011,31(12):61-62.
[5]王立波,王季,田甜等.淺談我國醫院信息化的現狀和發展趨勢[J].吉林醫學,2013,34(01):195-198.
[6]劉云,郭建軍,趙俊等.醫院信息化建設在醫院發展中的作用研究[J].中國數字醫學,2013(07):38-40,44.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