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重點匯總十篇

時間:2023-08-23 16:56:5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小學語文教學重點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小學語文教學重點

篇(1)

一、實現角色轉化,實行有效指引

小學語文和其他學科一樣是教師引導學生完成學習認知的過程,需要全體師生共同參與、相互溝通。學生是具有比較強個性的獨立個體,教師不應該一味地面向學生強制性地傳輸知識內容,而要站在發展和活動的角度分析學生的特點,要把學生看成是主動學習、生動靈活的人之主體,將傳統的教學變成引導學生學習發展,將傳統的教師主導變為現在的教師引導的角色。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自身傳統的操縱者的角色,由主導變為引導,引導學生從被動學習向主動接受知識的角度發展。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給學生更大的學習自由和空間,讓學生明確自身的學習目的自行閱讀,分析知識內容,進一步提出學習問題,并且獨立分析解決總結知識規律;另外教師要針對學生特點,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保證學生能夠自主學習。教無定法,通常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引領學生展開學習。首先就是自主式,教師拋出一個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新知識,同時結合適當的講解引導學生理解,最終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思考習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其次就是討論式,教師可以提出討論的內容,向學生提供定向閱讀內容,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之后全班展開交流。這個教學形式重點在于強調班級學生的互動,重視其集體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這樣學生不僅能夠增強集體意識和成就感,還能強化學習興趣。最后就是辯論式,教師可以提前布置辯論內容,分出正反兩部分學生,引導學生自主預習新的知識內容、獨立查找資料,之后在課堂上辯論,最后教師做出教學總結。

二、認真設計教學,強化教學效果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主要有幾個步驟,各個步驟的組成部分幾乎一致,教師一定要明確重要的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做到詳略得當,適當安排。雖然不同的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的時候會有些許不同,但是不管如何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設計一定要突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就是要突出重點的文章和內容,要做到快速、高效、重點的展開這部分內容的教學;其次教師在設計教學的時候要保證內容具有遞進性的難易程度以及啟發性的思考內容;最后小學語文教師要認真設計課堂訓練習題,在設計練習內容的時候要保證習題具有代表性、難度適當,并且切合新的教學思想,要保證學生的訓練時間,要在課堂上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

三、講解適當,強化實踐訓練

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教師過于注重內容講解,講解過程使用了大量的教學時間,在實際訓練方面就會有所忽略,大部分語文教師都把作業留到課后讓學生完成。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增大了學習負擔,也沒有實質性的教學效果。新環境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要重視講解重點、難點和知識混淆點,不要在課堂上將那些學生已經掌握的、學生自學能夠掌握的、還有講了學生也不能掌握的內容。要強化實際訓練的實踐,引導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形成新的知識認知。所以,要根據教學內容布置適當的課后作業,以此鞏固并提升教學效果。小學語文教師在設計課后作業的時候要保證內容合理,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并提高其學習效果。首先,要布置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作業,這樣才能保證學生按時完成。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布置課后訓練,小學生好奇心強,喜歡不斷變化的內容,教師要緊抓學生的這一性格特點為學生提供創造性強、有極強的訓練價值的課后練習內容;再有教師要通過一些多變性并且有挑戰性的題目,結合教學重點,布置一些數量少內容精的課后訓練;另外教師可以布置一些語文課堂上重點訓練的內容,進一步反饋學生的訓練效果,分析教學訓練的實施效果;要強化學生高效的作業完成時間。要實施精講多練,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通過更多的時間和機會訓練獲得更多的知識,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夠有更多的機會發現并指出學生的不足,進一步強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四、重視強化實踐,提升創新水平

學生的主體性需要教師的深入引導才能實現有效發揮,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注重培養學生對方法的掌握能力,要培養學生掌握正確學習方法的能力。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機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探索獲取語文知識,進一步理解知識內容,實現知識的消化吸收,學會運用知識,提升學生的語文創新能力。

結論

小學語文教學想要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需要教師強化自身的思想認識,轉變教學角色,重視教學指引,要通過有效的課堂設計強化教學效果,結合適當的講解強化學生的實際能力,通過教學引導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水平,為其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做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篇(2)

2004年參加工作,多年從事小學語文和數學教學。在教學中積累了一些教學經驗,也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培訓,致力于新課程教學的研究工作。2009年始主持學校教研工作,得到了學校的肯定和同事的大力支持。幾年的教學中,跟學生的交流日益頻繁,逐步自我完善,形成了一定的教學特色,學生成績進步是最好的體現,2010年秋季,所授科目取得了學校同級同科第一的理想成績。

一節成功的語文課,既賞心悅目,又卓見成效。這取決于多種因素:完整流暢的教學設計,豐富多姿的教學技巧,淵博的知識內涵,更重要的是師生情感完美融合。

以上,筆者自認有很多做不到,現在《鐘表店里的爭吵》一課為例,只對三年級語文教學內容及重點要求,談談小看法。三年級是小學階段一過渡吧,這一階段語文教學要注重以下三點:

教學以德育為先,良好的品德習慣和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影響人的一生。在《鐘表店里的爭吵》一課中,由“爭吵”的原由,可引導學生認識世界,讓我們“更友愛,多寬容”,社會更加和諧;拿“撒謊”勸告學生要誠實,生活更美好。用“舊式表為什么會爭吵”的疑問啟發學生:不要用“舊框框”看待新事物,這樣就會蒙蔽自己的雙眼,看不到新事物的優點,創新的事物讓社會發展得快呀!

語文教學怎么少得了誦讀呢?讀不僅是學習的基礎,在讀中學會表達,在讀中體會情感,在讀中享受生活,在讀中感悟人生。誦讀《鐘表店里的爭吵》,學生讀準字音,認識、理解生字詞;流利敘述爭吵事件;用真實情感表現“舊式表”的情緒,感受生活的形形,更懂得了人生的道理――不要拘泥于“舊框框”,要用創新的眼光看待新事物。如何讓學生讀得好呢?筆者認為:首先,要激發學生讀的興趣,讓學生對讀有需求,在《鐘表店里的爭吵》一課中,鐘表為什么爭吵?它們的爭吵對不對?這些問題就是讀書的原動力。其次,讀的形式要多樣化,領讀讓學生辨正字音;自由閱讀讓學生融匯字詞,粗通全文;齊讀讓學生感受文章的流暢性與美;分段讀讓學生得到自我表現;分角色朗讀讓學生體會情感;背誦讓學生融入文章的意境中。最后,誦讀是情感的表達,要讓學生在誦讀中得到人生的升華。

當然,低年級語文教學,生字詞教學才是根本,才是教學的主要內容。不要寄希望于學生的預習自學,字典也不能代替教師。教師的引導和參與是學習生字詞的首要條件。變枯燥的字詞教學為精彩的課堂,方法技巧千變萬化,這是教育者經驗和內涵的完美體現。筆者認為,各有各法,兼收并舉。這里略舉一二,不足為范。

拼音教學要多拼讀,注重標準發音和正確書寫。

生字認識要抓特點,如:“慣”之“田要出手”,“吊”之“口下毛巾”,“呆”之“口下頂木”,“謊”之“沒一點正事”。

形近字比較好區分,如:“紐、扭”不同,“妙、秒”各一,“吊、呆”差異,“謊、慌”不一,“亞、業”有別等。

復雜字形要想象記,如:“衡”可謂“行見大魚頭”,“慌”寓“心在荒山不安寧”。

現學現寫自己查,在教師板書時學生也書寫,就能馬上檢查自己的筆誤,如“謊”字書寫時,可看看“”是否寫成“充”。

篇(3)

一、針對不同知識類型組織教學

小學語文知識教學中的陳述性知識,如,漢語拼音的整體認讀音節的認讀,教學組織時,首先應使學生明確“什么是整體認讀音節”“整體認讀音節有哪些特點”等問題;其次,教學內容應按順序,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予以安排,并且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如要復習前面所學的聲母、韻母、聲調等的讀法;最后,組織教學時既要確保用于同化新知識的原有知識的鞏固,又要找準新舊知識的聯系點,還要考慮尋求新知識的生長點。小學語文知識教學中的程序性知識,如:理解重點詞句的方法。首先,應把作為教學內容的方法教給學生。其次,教學組織要重視運用正例和反例以供學生學習領會。再次,要組織并督促學生把這些方法運用于新學習情境中,即做到面對適當條件就能立即作出反應。最后,要明確教學效果的標志是看學生能否運用所學去解決問題。小學語文知識教學中的策略性知識,如,寫作文時選擇適合自己的寫作方法,選擇表達個性的寫法,可以大處著眼,也可以細節處作細膩描寫或抒發自己的情感等。在組織教學時,首先,可專門組織學習方法的教學,看學生如何去觀察,如何選取材料,如何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等,還要把思維方法滲透到另兩種知識的教學組織中。其次,教師要善于將自己內隱的思維活動的監控和調節的過程展示給學生,便于學生仿效。

二、針對不同的語言文字務實教學

語言的理解扎實。近幾年,“整體感知”的教學由于不能在重點詞句段上下細致的功夫,語文教學已在不同程度上失之膚淺。沒有細致的語言教學,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只能事倍功半。三位大師語言教學的細致堪稱典范。如,袁老師教《狼和小羊》,課文中的“嚷”與“喊”,對二年級學生來說,是不大容易分不清楚的。而理解小羊的“喊”和狼的“嚷”,對理解小羊的弱小無助和狼的兇殘是很有幫助的。在教學中,袁老師啟發學生想象,把抽象的文字變成一幅具體形象的圖畫浮現在腦子里,從而體會詞語的內在意思。她先教“喊”,對可憐的小羊的“喊”,她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來理解、體會,引導學生想象小羊“喊”時是怎么想的,從而賦予“喊”以具體形象的感情;接著教“嚷”,對狼的“嚷”,她引導學生想象狼逼進小羊時的兇相,再引導學生體會“嚷”的意思和能不能用“喊”代替“嚷”,在老師的啟發下,學生體會到“嚷”含有無理取鬧的意思,是狼存心要吃羊的大暴露,狼的“嚷”是不能用“喊”字來代替的。

語言的積累扎實。三位大師都能隨時注意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如,教學《開國大典》,考慮到學生描寫歡樂場面詞語的貧乏,斯老師有意識地找出一些詞語讓他們欣賞、積累,如描寫部隊行進的詞語,描寫紅旗的詞語,斯老師認為此類詞語學生仿效運用都不是太困難的,然而不給一定的提示,歸納,卻也易為學生所忽視。

三、運用古代漢語知識對小學生釋義

在中小學的課本上古詩和文言文還是占了很多篇的,但是老師在教授時對字詞的解釋是十分不到位的。很多時候都是在曲解詞義,誤把隨文釋義當作了義項,有的不考慮文獻性質而胡亂解釋,如將李白詩“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敝耙墒恰苯鉃椤昂孟瘛?,事實上,前三句都是作者“遙看”之景,第四句,作者并沒看到其景,但古人認為實有“銀河”。“疑是”正表明作者心中疑疑惑惑,這瀑布似乎是來自九天之銀河,這正反映了當時李白的認知心態。還有,《靜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其實是“井干”的意思,并非我們現在的“床”。再如,將“唯賢是舉”的“是”翻譯成“適合”。事實上,這是一個賓語前置格式,翻譯過來就是“舉唯賢”,“是”是提賓的標志,沒有實際意義。如果教師在平時多讀古代漢語的書,增加知識,在講到這些翻譯時就可以給學生最準確的知識。

四、運用修辭知識訓練學生技巧

引導學生把理解和運用修辭的方法結合起來,則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精神,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請看下面的教學片段。

教師:“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到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大花。”老舍先生用巧妙的比喻為我們描繪出一幅色彩鮮明的風景畫。請你展開想象,也來個巧妙的比喻,贊美一下小丘。我相信同學們會想出很好的比喻。

學生: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像在無邊的綠毯上撒上了一把把白色的珍珠。

學生: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像在蔚藍的大海上揚起了點點白帆。

篇(4)

2000年9月,我走上了小學教育教學的工作崗位。記得剛參加工作,專業能力、管理經驗為零,什么也不懂,更談不上什么教育技巧。教學工作按部就班,照本宣科,教學成績原地踏步。最為印象深刻的是我參加工作第一年帶四年級,有名學生叫馬小虎,他上課愛玩,我批評他,他卻一邊笑一邊在教室里跟我玩藏貓貓,其他同學也偷著笑,我拿他一點辦法也沒有。管理不當是這一段時期同事對我的評價,教學成績一點起色也沒有。同事說:“管不住學生,教學成績無從談起,嚴師出高徒。”我也隨波逐流,看重成績,布置繁重的作業,跟同事學習管理方法。但我對學生要求不是很嚴格,我比較照顧后進生,大概因為小時候作為后進生的我被忽視,自尊心受到過傷害。我堅信每朵花都有開放的權利,教育工作者的職責在于關注每一名學生的成長。但徒有這些觀點,沒有切實的方法行動,毫無意義。

直到2008年,我接了全校公認的差班,我是從三年級第二學期接上的,帶了兩年,學生成績改善不大,直到五年級第二學期,我想到了以最差學生為標準的教學方法,從最基礎抓起。具體操作辦法是每篇課文勾畫以最差學生識字程度為標準的詞語,先把詞語都會,再把課文都會。我知道學生沒有認識字,其他的教學活動無從開展,但為時已晚,只有一年半時間,那年統考,學生成績還是不理想。唯一的欣慰是學生的識字量增加了。

2011年9月,我從一年級帶起,注重識字量及閱讀習慣的培養,學生學習輕松,學習成績穩步上升。我終于有精力思考成績以外的東西了。我明顯地意識到教育工作者身上肩負的責任,我對當前的教育現狀甚為擔憂,學生剛入學時,渾身上下透著靈氣,好動、愛玩、愛說愛笑、自信。到六年級畢業時,卻一個個成了木偶,學生不會玩,不懂得感恩、學習被動、缺乏創新能力,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們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確實應改頭換面,身心應得到洗禮。為此,我主張:

一、愛玩是孩子的天性,“玩”童才是健康兒童

玩是兒童的權利。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規定:兒童有權享有休息和閑暇,從事與兒童年齡相宜的游戲和娛樂活動,以及自由參加文化生活和藝術生活。2005年六一國際兒童節,對全國孩子的祝福是:勤奮學習、全面發展、快樂生活。玩是孩子的權利,剝奪了孩子玩耍的權利就是剝奪兒童的健康權利。著名作家嚴文井先生曾打過這樣形象的比方:玩對小孩子和對小動物同樣重要。所有小動物都沒有上過學,但它們的本領是怎么學來的呢?是從玩中學來的。玩能鍛煉它們許多技能,而正是這些技能關系到它們日后的生存。小猴子在樹上跳來跳去,玩得不亦樂乎??墒怯幸惶?,當它遇到了圍捕時,必須從一棵樹跳到另一棵樹上,跳過去是生,跳不過去就是死。那你說這玩中學到的技能重不重要?玩是不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學習?

二、學生的感恩教育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愛媽媽,才能愛祖國?!币粋€人如果連父母都不愛,又怎能愛他人、愛祖國?而在目前的教育結構中,孩子們缺少的恰恰就是這種感恩教育。作為教師,要喚醒青少年的感恩情懷,要讓他們知足惜福,學會感恩,懂得愛與被愛。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會懂得付出,有了感恩之心,才會覺得自己有責任去回報社會,對自己所做的事負責。

三、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及閱讀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對學習有了興趣,學習積極性自然就會提高,由被動接受知識轉而積極主動學習。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通過采用激勵方式及新穎的教學方式,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思維,充分挖掘學生學習興趣。要對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使他們的情感體驗得到滿足,獲得成功的喜悅。要注意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語文教學內容含有豐富的人文精神,通過教學內容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格。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逐漸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

四、學生創新意識的激發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前言部分明確指出: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苯逃娜蝿站褪情_發蘊藏在每一個學生身上的創新能力。我們應該把期待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學生,把滿意的微笑讓每一個孩子分享。

篇(5)

語文是小學教學中的一門重點學科,其根本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語文素養,提高學生理解與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語言特點既具有語文教學的語言共性,又具有小學階段語言教學的特性,因此,小學語文教學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及認知發展能力,基于教師的教學風格與水平,選擇合適的語言進行教學。筆者從小學語文教學中語言的共性與特性兩個方面出發,探尋語言的規范性、科學性、生動性與情感性等方面特點,結合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案例,提升小學語文教學中語言的鮮明特色與質量。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規范性語言特點

“為人師表”,教師的語言與行為都是學生效仿的對象,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學生會將教師當做自己學習的榜樣,小學教師要特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重視自身語言的規范性,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引導學生掌握規范性的語文教學語言,嚴格控制語言、詞匯及語法方面的規范性,避免學生在語言學習中出現誤讀、讀錯、亂讀現象。如某些區域受到地方性語言特色的影響,將“杭州”讀成“黃州”,將“故意”說成“得為”,還有一些地方不能區分“zhi、chi、shi”與“z、c、s”,這使得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語言不符合普通話的基本規范,教師無法為學生提供準確、規范的教學語言,造成學生無法區分詞語的正確讀音,也無法使用規范性語言進行交流溝通,這些都不利于學生有效運用語言文字,也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科學性語言特點

科學性是小學語文教學中語言表達的關鍵特征,小學語文教學中要保持語言的科學性特征,保證字、詞、句等方面語義的正確傳達,情感的合理理解,這就要求小學教師準確理解詞語、句子等的含義、情感色彩及語體色彩等,能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傳遞科學性內容。如在學習《落花生》這篇課文時,很多教師都存在理解誤區,認為“落花生”中“落”字是動詞,引導學生將“落”換成“種”,并討論兩個動詞互換的效果,這其實就是教師對題目的望文生義,缺乏語言應用的科學性,也表現出教師查閱資料、理解能力的缺乏[1]。在小學語文語法教學中,通常會出現有歧義、多余或缺失等問題的句子,教師必須通過句子基本結構的講授,讓學生掌握句子的主謂賓結構形式,避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知識性錯誤,提高學生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實現小學生語言表述的簡潔與準確。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生動性語言特點

小學語文教學中語言的應用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與接受能力,小學生的認知發展以形象思維為主導,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利用形象生動的語言、繪聲繪色的描述進行小學語文教學,運用語言的藝術將學生帶入創設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語文的魅力。如在學習《月光曲》這篇課文時,學生無法深切理解“幽靜”一詞的含義,教師可以利用一組語言:“冬日的夜晚、朦朧的月光、波光粼粼的水面、遠處的茅屋”的描述等,讓學生切身感受到“幽靜”的內涵,用動靜結合的語言表述襯托幽靜的氛圍,以此引發學生聯想,促進學生形象思維的發展,提高學生對詞語、句子的理解能力與運用能力[2]。

四、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性語言特點

“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性語言是“活化”語文教學的重要途徑。小學語文教師要利用充滿情感的語言進行教學,讓整個課堂教學充滿感性色彩,當教授比較歡快的內容時,教師要能夠通過情感語言的表述,為學生營造愉悅的課堂氛圍;當教學比較嚴肅的內容時,教師應通過語氣的變換,使學生表現出肅然起敬或正襟危坐的行為。因此,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合理調整自己的語言特點,通過自身情感的滲透與參與,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認知與理解,觸動學生內心情感,激發學生心靈震撼。如在學習《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描述濟南冬天的場景,或者展示濟南冬天的各類圖片,以此表達自己對濟南冬天的情感,從而引出本課的學習,通過作者筆下濟南的冬天與現在濟南的冬天對比,深刻理解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同時豐富學生對四季變化的感受與體驗,促進語文教學情感性目標的實現[3]。

五、結語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語言特點要求教師根據學生學習特點及認知規律,運用適當的語言進行語文教學,通過語言的變換與轉化,形象生動地表現語文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對語文教學內容的感知與體驗,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篇(6)

小學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均處于發展階段,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進行國學經典的誦讀,更有助于學生各種觀念的養成,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同時提高學生的國學文化素養,對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發展均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下面本文就以小學語文教學中誦讀國學經典的原則為基本出發點,對小學語文教學中誦讀國學經典的實踐進行探討和淺析。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誦讀國學經典的原則

1.以積極鼓勵為原則

小學語文教學中誦讀國學經典應該以積極鼓勵為原則。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國學經典閱讀的過程中應該盡量避免對學生的批評,學生可能不能很快地對國學經典進行流暢的誦讀,教師在這時候應該給予學生足夠的鼓勵,讓學生對國學誦讀充滿信心和動力,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達到誦讀國學經典的目的。

2.以精讀精講為原則

小學語文教學中誦讀國學經典應該以精讀精講為原則。國學經典是我國優秀的文化結晶和精華,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哲學道理,學生在對國學經典進行誦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帶領學生進行精讀和精講,讓學生對國學經典中的道理或理念均有一個較好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實現小學語文教學中誦讀國學經典的目的。

3.以尊重差異為原則

小學語文教學中誦讀國學經典應該以尊重差異為原則。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特點,其對知識的掌握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均不盡相同。因此,教師在帶領學生誦讀的過程中要尊重這樣的差異,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不同的要求,以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國學經典誦讀的過程中。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誦讀國學經典的實踐

1.通過范讀引領加深學生誦讀節奏的掌握

小學語文教學中誦讀國學經典的過程中,范讀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因為國學經典屬于文言文,其與現代文的誦讀存在一定的不同。如果教師不能對學生起到一個范讀引領的作用,那么學生是不能正確掌握誦讀節奏的。因此,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國學經典誦讀的過程中應該通過范讀引領加深學生誦讀節奏的掌握。

例如,教師在對選自國學經典《孟子?告子上》中《舍生取義》這一教學內容進行誦讀時,應該通過范讀引領加深學生誦讀節奏的掌握,雖然文章中有標點符號,但是單單僅依靠標點,學生并不能正確掌握這一文章的誦讀節奏,因此教師就應該對學生進行范讀引領,對“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中的重讀字和閱讀間隔均進行充分體現,讓學生將有意思的節奏掌握變成順其自然的節奏運用,進而讓學生更好地對誦讀的節奏進行控制,提高其國學經典誦讀的質量。

2.通過反復誦讀讓學生了解國學經典內容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誦讀為學習國學經典的一種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段,在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國學經典誦讀的過程中,首先要讓學生反復進行誦讀,對文章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同時也要讓學生在反復的誦讀中對國學經典的內容和大體意思有一個掌握,通過有節奏的反復誦讀實現對國學經典內容的更好掌握和了解。

例如,教師在對《三字經(節選)》這一國學經典節選內容進行誦讀的過程中,就應該通過反復誦讀讓學生了解國學經典內容。《三字經》相對于其他國學經典來講,較為通俗和容易理解,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其中有很多內容在學習和掌握的過程中依然是較為困難的。教師在講解《三字經(節選)》的過程中應該帶領學生進行反復的誦讀,讓學生對其韻律和內容均有一個較好的理解和掌握,之后教師再根據學生教學內容掌握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講解,保證每一個學生均可以對教學中的國學經典內容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3.通過故事激發學生誦讀國學經典的興趣

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其自身較為獨特的特點,其形象思維占據著一定的優勢,而在進行國學經典誦讀和學習的過程中,教學的內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并不能有一個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國學經典誦讀的過程中,就應該通過故事激發學生誦讀國學經典的興趣,讓小學生感覺到國學經典誦讀的輕松和愉快,同時消除在反復誦讀過程中學生所產生的排斥感和枯燥感。

例如,教師在對《論語》四則這一國學經典內容進行誦讀的過程中,就可以通過故事激發學生誦讀國學經典的興趣。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中的“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釉唬骸娰t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边M行小故事的編排,通過一個個故事的講解讓學生對國學經典內容進行掌握,之后再帶領學生進行誦讀,這樣可以讓學生對國學經典的誦讀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小故事中體會到真正的道理。由此可見,通過故事激發學生誦讀國學經典的興趣,是小學語文教學中誦讀國學經典的有效實踐方法之一。

篇(7)

由于小學生口語教育較少,而且缺乏有利環境,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水平低??谡Z課,通常教師唱獨角居多,難以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作文,更是眾多小學生最為頭疼的事,受方言和語言積累影響,學生很難將豐富的日常生活積累用規范的文字表達出來,造成詞不達意、辭意相悖的情況,屢見不鮮。作文教學也是教師很頭疼的,大多作文教學模式都是“教師出題——學生作文——教師批改”的傳統訓練式,沒有更科學的訓練方法。學生交上來的作品不是寥寥幾句話,就是通篇流水賬。為解決這個問題,需要老師在語文教學中多創設情境,巧妙地將聽、說、寫結合起來,聽、說、讀、寫四種能力相互促進,相互遷移,進而全面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現在很多地方已用上多媒體教學,為創設有聲有色的語文教學語境提供了非常好的教學條件。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合理充分利用多媒體優勢,借助多媒體來突破小學口語、作文教學難題。利用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練聽、練說,練讀、練寫,把聽、說、讀、寫結合在一起,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真正促進小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應重視傳授復習方法

復習是加強鞏固已學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能使學生對學習的內容印象深刻、重點、難點更加清楚。指導學生復習時關鍵是要傳授給學生一定的方法,指導他們抓住知識的關鍵,反復回味,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這里可以采取線索法,如學習了《草船借箭》、《赤壁之戰》兩篇課文后,就可以以此為線索,讓學生說說《三國演義》中還有那些故事,主人公是誰,有哪些成語等等。還有歸類法,如,學習了古詩《別董大》后,就可以把所學習的所有送別詩歸類,象《贈汪倫》、《芙蓉樓送辛漸》等詩中的名句就又鞏固了一遍。另外,還有舉一反三法、重點糾錯法等等。

這樣就能使學生的知識融會貫通,更進一步達到教學目的,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即以學生為本,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學生是課堂學習中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實踐過程,教師的作用則是隱性的,是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的。 轉貼于

在課堂教學中,應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原因有三個方面:一是引導學生自我發展的教育是中國教育轉型時期對教育模式的一種探索,它以引導學生主體逐步按照社會方向學會自己教育自已、自己發展自已為核心。它的最終目的是引導學生自我發展成為馬克思所說的具有人的類本質——"自由自覺的活動",它將建立起把服務祖國人民與實現自身價值相統一的教育機制。二是當前教學的主流是強調學生的"主動發展"。"主動發展"的內涵是學生具有較強的學習主體意識,有較高的成就動機;熱愛學習,求知欲強,能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學會學習,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主動地規劃自己的學習任務和發展方向。三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學生,是能思考、能活動的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學生學得好壞取決于他們的主觀努力和能動作用。教育者的種種努力,都是為使受教育者知道應該怎么學,都是為了使學生愿意學、喜歡學、主動學。

四、提倡爭辯,發展創新思維

篇(8)

小學語文教師應引導學生形成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通過各種方式讓學生養成熟練使用常用字詞典的習慣,養成書寫規范工整和課外閱讀的習慣,養成獨立思考和看書做筆記積累知識的習慣,養成訂正修改文章的習慣。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學生如果能在小學階段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那么升上中學后就能更快地適應任務繁重而節奏快速的學習??傊M量消除學生的依賴,培養其自學能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老師要在課堂上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欲望,使學生在活學、樂學中提高語文思維能力。比如課前三分鐘的古詩背誦、散文介紹、組織學生來當小老師、編排課本劇、辯論、家事小法庭等等形式,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樂學,又能聯系我們的生活,讓課堂在輕松的氛圍中達到人文教育的作用。如:我上的《春》就是采用了由學生當小老師的形式來教學,課堂氣氛和學生的參與力都很強;上《皇帝的新裝》和《羚羊木雕》的時候就編排了小短劇,學生也非常喜歡,同時還借入了辯論和法庭的環節,把內容進一步掘深,使學生聽說讀寫中說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養,思辨能力得到了鍛煉,上完之后學生一直惦記。最關鍵的是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使集體的力量得到了升華。或許小學的有些課目也可以作這方面的嘗試。引導學生養成寫日記的良好習慣,把寫日記當成提高語文能力的一根拐杖。有人說:“日記很小,只容得下我一個人;日記很大,又可包羅萬象?!庇捎谌沼浱厥獾镊攘?,決定了日記提高一個人的語文能力乃至本領的特殊作用。記日記應是學生小學時形成的良好習慣,也需要在中學鞏固、發揚好,使它成為學習語文的助推器和個人的小天地。

二、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做好學習方法的銜接

中學語文教材的內容和難度增加了,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與自學能力。因此,在小學高年級階段,教師應有意識、有步驟地教給學生有效的語文學習方法,如:怎樣抓好預習——聽課——復習——作業——單元小結五個環節;怎樣掌握好基礎知識;怎樣進行文段閱讀;怎樣做好知識整理與歸納;怎樣運用科學記憶法提高學習效率,等等。在此基礎上,教師可讓學生運用學到的方法自學,充分動腦、動口、動手,鼓勵學生勇于質疑問難;教師則抓住契機,巧為點撥,為學生釋疑解難。適當引導學生研究“單元學習要求”及“預習提示”,使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講授新課,重點不在于分析解答,而在于引導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之逐漸改變依賴老師的習慣,養成自己動手、動腦、動口的好習慣。強調預習、復習,指導學習的方法。有的老師指導預習方法很有成效,如“朗讀課文三五遍,解決疑難生字詞,不懂的地方畫問號,通過練習找重點”,同時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由機械記憶到理解記憶的過渡,調動口、心、手、眼的四到位。多說、多讀、多思、多寫是學好語文的四個法寶。

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做好轉變學生學習觀念的銜接

在給初一新生上課之前,教師就要使學生明確轉變學習語文的觀念很重要。要向學生講明小學字詞等基礎知識多,閱讀理解得少,時間充足,重機械記憶、形象思維。初中由于課目增多,相應地學習語文的時間少,重理解記憶、抽象思維;老師講得少,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多,學生的主動性、自覺性應大大加強。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精講精練,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教師要起主導作用,引導學生抓住重點進行精細閱讀;要有選擇地把某些問題留給學生自己思考,不要因害怕學生掌握不好知識而跟小學一樣把全部問題講透講盡,要相信學生有能力自己去找尋答案。

四、適當復習小學語文重點內容,做好記憶、思維的銜接

篇(9)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05-0031-02

1 電化教育技術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作用

電化教育技術突破了傳統教育模式的局限,實現因材施教教育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就是教師將知識用一本教材、一塊黑板、一只粉筆傳遞給學生,這樣的教學模式無法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以及學生的個性,更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效率。然而電化教育技術能突破傳統教育模式的局限。電化教育技術以使用多媒體教學為基礎,既可以進行傳統的班級教學,又可以進行一對一的個性化教學,可以打破傳統班級教學的桎梏,允許不同時間學習同一內容,同一時間學習不同內容。因此,電化教育技術可以實現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對于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電化教育技術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質量 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先決條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電化教育技術是一種較為新穎的教學方式,以其形象化、生動化的特點,能將各種事物表現得非常自然,以其具體化的特點,更能使抽象化的教學內容變得更為具體,容易達到認知的目的。由于小學生知識、閱歷較淺,很難對語文課文理解得深刻、全面;若使用電化教育技術,創設教學情境,將知識生動形象地呈現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從而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語文知識的含義,使提高課堂質量成為可能。

電化教育技術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小學生正處于知識的啟蒙階段,對世界的認知基本上還處于朦朧狀態,其想象力是無窮無盡的。若仍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一板一眼地教授知識,就容易扼殺小學生的想象思維,這對于培養符合新時代特征的新型人才是不利的。實踐證明,使用電化教育技術,對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有顯著效果的。如在教詩文的時候,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有利于學生自覺進入情境之中進行自由想象,當教師再提問的時候,會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就足以說明,電化教育技術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2 電化教育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使用電化教育技術創設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降低新課導入難度 情境教學是一直以來用來導入新課的教學方法,若將電化教育技術與情境教學結合起來,勢必能在課堂中創造既形象生動又富有情感的教學情境,在引起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的基礎上,一定會使學生更加活躍地參與課堂教學,不僅大大降低新課導入的難度,更為隨后的課堂教學打下良好的鋪墊。如在講授《秋天的懷念》這一課時,在進入課文正題之前,先使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關于母愛的視頻片段,如《媽媽再愛我一次》的截取片段。通過播放關于母愛的視頻片段,創造關于母愛的教學情境,不僅能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更能讓學生獲得思想上的震撼,感受母愛的偉大,從而為接下來講授《秋天的懷念》這一課打下良好的鋪墊。

又如在教學《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一首詩時,由于學生年齡較小,心智尚不成熟,無法深刻理解節日時加倍思念親人的感情。因此,教師就應該在課程開始時,為學生通過多媒體展示一幅王維17歲時離開家鄉、告別親人的《別親圖》,同時配上較為悲情的音樂,如《天空之城》。教師提問:“誰能說這是一副怎樣的場景?”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盡可能詳細地描述當時的畫面。隨后再問:“分別后的王維會怎樣呢?”學生可能會說想家鄉、想親人。教師借機引出:王維在九月九日重陽節這天,在繁華的京城長安,望著那熱熱鬧鬧的場面、興高采烈的人們,想到自己的親人,便揮筆寫下這首千古名篇《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通過使用電化教育技術創設教學情境引入教學內容,既不生澀又容易理解,讓學生能更迅速地進入教學情境之中,從而降低新課導入的難度,提高教學質量。

使用電化教育技術和傳統教育手段相結合的方法,提高課堂效率 在電化教育技術走進課堂以后,許多教師認為使用電化教育技術教學有利無弊,因此在教學中拋棄傳統教學模式,過度依賴電化教育技術。這樣的情況不僅會造成一定的資源浪費,有些不必要使用電化教育技術的課程仍堅持使用的話,就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因此,要正確看待電化教育技術,認識它是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不是教學的一切,應該將其與傳統教學模式結合起來,從而使其能真正為提高教學效率、質量服務。

如教授《春天來了》這一課時,可以首先使用電教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關于春天生機盎然的圖片,讓學生感受春天的氣息;然后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帶領學生有感情地進行課文朗讀,逐字逐句進行講解,從而讓學生真正領略本文寫作的意圖。不能一味地只使用電教媒體為學生播放幻燈片、視頻等,這樣雖然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但是學生實際上沒有學到真正的知識,思路只是跟隨著幻燈片、視頻走,無法形成對課文深切的感悟。因此,適度而合理地使用電化教育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更有利于提高課堂的效率。

使用電化教育技術突破教學重點,啟迪學生的思維 由于小學生思維能力還較為薄弱,無法深刻理解抽象的事物,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也難以理解。電化教育技術能化抽象為具體,能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從而啟迪學生的思維。如在講《田忌賽馬》一課時,可以在多媒體上用直觀的圖表展示雙方的對戰方式,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田忌獲得賽馬勝利的原因,從而突破這一教學重難點,使學生的思維得到啟迪。

3 結語

電化教育技術已經成為支撐現代化教育的一大支柱,它對于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質量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該通過合理運用電化教育技術輔助傳統的教學模式,創設教學情境,突破教學重難點,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效率、啟迪學生思維的目的。作為工作在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有責任有義務通過不斷努力去探索出更多使用電化教育優化小學語文教學的方法,從而為培養出更多符合時代要求的新型人才服務。

參考文獻

[1]姜晨雪.小學語文教師教育技術應用能力發展策略研究[D].銀川:寧夏大學,2014.

篇(10)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139

教育技術的更新換代,為教育教學的變革提供了重要的契機和推動力。近年來,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交互式電子白板于教育教學中得到廣泛地使用,進一步增強了教育的可視化水平,拓展了教學容量,以及提升了教學質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使用為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了便捷,它將各種教學資源進行處理、融合以及整合,為教學實現更多的可能性提供了空間和機會。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多媒體技術優勢的基礎上,更為注重師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交互聯系,它尤其開放了教學,讓教學靈活度得到提高,學生學習的自由度亦得到提高。可以說,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將能夠更好地協助教學為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提供保障。當然,新技術的應用必然也會對教學工作帶來影響,這其中可能潛藏著一些不利因素。因此,趨利避害,進一步增強小學語文教學中交互式電子白板的積極作用,是當下教學研究的一大熱點。

一、優化教學資源

電子白板極大地突破了傳統的黑板的局限性,可以展示出多種多樣的教學資源。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教學媒介,它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將多樣化的教學資源以不同的形式呈現于教學活動中,為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和資源。小學語文低段以識字、寫字為教學重心,傳統的教學一般都是教師在黑板上畫“米字格”、或者“田字格”,教學生認讀;還有教師精心制作生字卡片,實施卡片教學。而有了電子白板,可以為教師和教學節省大量的時間。并且,學生對生字的筆順筆畫、結構、形態的觀察認識更為全面和準確。由電子白板來進行識字教學,教師將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心在學生中進行巡視與指導,以此糾正學生的寫字問題。盡管,交互式電子白板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了諸多的便捷,但是正因為其優勢,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學中所呈現的教學資源過多,甚至達到泛濫的地步。教師教學的自主性的增強,導致在教學中過多地展示不必要的教學資源。看似形式很豐富,有助于學生學習。但是對于識別性不高、注意效能較低的小學生而言,就無法有效抓住教學的重點,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會制約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因此,教師一定要控制所呈現的教學資源的量,精心選擇最需要的教學資源,并加以整合,實現交互式電子白板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較好結合,為小學生的語文學習助力。

二、增強各方面的交互行為

交互式電子白板最顯著、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其交互性。結合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強大優勢,讓小學語文教學充分實現師生、生生以及人與白板之間的交流互動。小學語文教學,重點培養學生基礎的聽說讀寫能力,交互式電子白板亦是為其教學目標的實現而應用于教學之中的。小學生語文思維的發展,離不開與教師、與其他學生、以及與白板的溝通與交流。這里的教學,不僅體現在有聲語言的交流層面,也體現在無聲的行為態度、意識,乃至思維活動方面。因此,加強交互性,才能最大化地發揮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價值,才能保證學生語文能力的較好提升。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提供必要的溝通交流的空間與機會。例如,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想象聯系在白板上勾勒、再現出詩詞圖景,這就是學生與教材內容借助電子白板的方式進行交流,并將其交流的信息轉化并呈現為圖畫。教師還可以將教學內容以音樂、視頻等形式展現出來,讓學生結合不同的表現形式更深入地體味語文的美妙。還有就是,小學語文教材中選有不少故事,可以讓電子白板構建相關的教學情境,學生以此角色扮演,實現學生之間交流與溝通,展現出各自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體會。通過交互式電子白板技術的應用,實現小學語文教學中各方面的交流與聯系,讓學生在多方交流的過程中培養發散思維,激發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探索興趣,從而深入領會教學知識與內容,并且在學習理解的基礎上,借助電子白板以適當的方式較好地表達出來,提升其各項基礎的語文技能。

三、注重課堂教學的生成性

上一篇: 檔案管理知識點 下一篇: 防溺水督查情況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女同在线播放 | 亚洲一区免费看 | 最新在线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 特黄特色的大片在线观看 | 亚洲最的成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在线观看最新中文字幕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