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1 17:21:3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醫藥行業研究背景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關鍵詞:
市場營銷專業;創新人才;應用型人才
1醫學院校(醫藥)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醫學院校(醫藥)市場營銷專業面向醫藥衛生行業,培養具有健全的體魄、專業的技能、獨立的思想和人格的,能夠在各類社會組織尤其是醫藥行業政府主管部門、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中從事營銷管理的卓越營銷人才。按照教育部關于地方高校轉型的要求,地方醫學院校的(醫藥)市場營銷專業應主動對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培養醫藥行業急需的卓越營銷人才。隨著我國新醫改的深入推進,醫療衛生行業的營銷活動將日趨規范。此外,在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之后,慢性病成為了我國居民面臨的首要健康威脅,預防保健的需求也不斷增加,傳統醫藥行業的營銷管理將從單一的醫藥產品(或服務)的銷售轉變為全面的健康管理,對醫藥營銷人才的需求將呈現出井噴之勢。
2醫藥行業的基本特征
醫學院校開辦市場營銷專業,大多依靠學校醫、藥學科的背景,面向醫藥行業培養營銷人才。醫藥行業具有兩個典型特征:
2.1高技術性現代科學技術
不斷應用于醫藥領域,使醫藥技術呈現出多樣化、復雜化和綜合化的特點,需要系統地、綜合地運用科學技術來解決人們所面臨的疾病問題。
2.2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并重
由于醫藥行業產品和服務的特殊性、消費需求兼有公私兩重性,要求醫藥行業從業人員注重社會效益,講求社會道德和社會責任。
3醫學營銷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科基礎
3.1醫藥學
鑒于畢業生絕大部分從事醫藥市場營銷工作,因此,醫藥院校市場營銷專業在培養方案制定時,均開設了醫學和藥學方面的課程。學生在校期間除了要學習市場營銷方面的知識之外,還要學習醫學和藥學方面的基本知識,這是以后了解醫藥行業相關產品和服務、開展醫藥市場營銷工作的前提。
3.2經濟學
經濟學是市場營銷學之父,正是因為市場營銷學科借鑒吸收并運用了經濟學理論,為這個學科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這些理論主要指導人們如何在醫藥系統的活動中使稀缺的資源得到合理地運用,追求微觀組織和宏觀系統效果最佳。
3.3管理學
管理學是市場營銷學之母。管理學為醫藥系統及其活動提供了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等方法,為醫藥市場營銷活動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方法體系。
4醫學院校市場營銷專業創新人才和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設計
4.1明確專業定位,體現具有醫藥背景的特色
從戰略管理的視角出發,一個企業要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必須對企業的內外部環境中存在的機遇與威脅有著較為清晰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深入剖析企業擁有的資源與能力,面臨的弱項與不足,從而做好企業的定位及發展戰略。辦好學校如同辦好企業,也必須依托自己的歷史積累、學科優勢與特色,開放式辦學、特色辦學。醫學院校開辦(醫藥)市場營銷專業,必須充分發揮自身在醫學、藥學方面的學科積累與優勢,突出醫藥行業特色。近年來,湖南中醫藥大學市場營銷專業緊密依托中醫藥學科背景,著眼于服務區域經濟,大力培養醫藥行業市場營銷專門人才,形成了比較鮮明的特色。
4.2不斷完善課程體系建設
醫學院校市場營銷專業之課程體系是一個以管理學科為基礎,以醫藥學、經濟學、管理學為支撐的交叉發展的多學科網絡式結構。在完善“全國工商管理類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提出的市場營銷專業核心課程的基礎上,各醫學院校要根據醫藥行業不同層次營銷工作的特點,開設具有自身特色和實用性強的專業方向課,同時,應該減少選修課程設置的隨意性和盲目性。以湖南中醫藥大學為例,近年來我們適應社會需要,開設了醫藥+營銷的交叉性課程,受到了用人企業的好評。
4.3著力培養實踐型教師,積極探索高效的實踐教學體系
要培養應用型人才,首先要有應用型教師。受歷史條件的限制,我國高校的大部分教師都是從學校到學校,缺乏相應專業領域的實踐經歷和能力。如市場營銷專業的教師從來沒有接觸過市場的大有人在。因此,要加強高校與企業的聯系,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實行開放式辦學。一方面,在組織校內課堂教學、課外活動中,聘請企業有營銷實踐經驗的職業經理人擔任高校市場營銷專業相關課程的兼職導師;另一方面,創造條件組織專業教師進企業定期輪訓,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理論
4.4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營銷教育,滿足社會不同需求
醫學院校現行的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在培養層次上將本科教育作為基點和主體,尚不足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對高層次營銷人才的需求。因此,在夯實營銷本科教育的基礎上,積極發展市場營銷專業研究生教育,如申辦MBA專業碩士教育;與醫藥行業知名企業聯合舉辦在職研究生課程班、在職人員申請學位等。此外,亦應舉辦成人??平逃?,培養適應基層市場營銷工作的實用型營銷人才。在辦好學歷教育的基礎上,密切與知名醫藥企業合作,根據當前衛生改革政策與社會實際需要,大力開展職業化的崗位培訓。
參考文獻:
[1]韋小兵,楊東紅,馬露霞.基于創業型、實戰型的市場營銷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商場現代化.2009(04).
[2]李富榮,張萍.應用型市場營銷人才培養模式探索.科學決策.2008(11).
文章編號:1672―3198(2014)21―0054―02
1引言
近時期,醫藥行業越來越擁擠,一方面歸因于患病的幾率大幅度上升,另一方面是醫院配資的不協調導致。對于患者的大量出現,對于醫藥的需求量當然會驟然大增,當然對于該地方的醫藥的配資需要合理的加大力度,對于患者的數量增加,考慮到現今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升,因此大量的患者經常選擇去有名氣、有實力的醫院,也給某些大型醫院帶來一定程度上的壓力,因此對于各地區醫院的醫藥的合理配資顯得尤為重要。對于一些醫院的醫藥的配備不均衡主要和醫藥物流成本相關,醫藥對于患者顯得重要,然而醫藥的價格也成為患者的致命殺手,醫藥物流成本大幅度上升,導致的醫藥的價格也相應的上升,因此研究醫藥物流配送成本,優化醫藥物流配送網絡對于遏制醫藥價格顯得尤為重要,也是未來一段時期的重點發展方向。
2醫藥產業的發展現狀
醫藥產業是我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醫藥與人們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良性的醫藥產業能為人們治病防病帶來好處,能夠有效的提高人們的健康指數,特別是老齡化的今天,人們對醫藥產業的依賴性越來月強,沒有健康發展的醫藥產業,不可能有快速增長的國民經濟。
2009年,國家商務部食品藥品監管局發了《關于加強藥品流通行業管理的通知》,該通知強調,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配置藥品流通資源上面,提升醫藥行業組織化程度,消除妨礙公平競爭的機制,實現藥品流通企業的優勝劣汰,確保農村以及偏遠地區的藥品供應,全面的保證藥品的供應的安全、長期、有效、及時。2010年,商務部再次強調,要充分發揮現有的流通網絡資源平臺,完善藥品流通網絡體系,不斷的提高農村和偏遠地區的藥品的供應能力。
在未來一段時期內,醫藥企業的優勝劣汰、整合兼并將成為醫藥行業發展的主題,醫藥總體發展趨勢將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1)醫藥行業集中化,新醫改政策要求醫藥行業進一步提高行業集中度,醫藥生產企業及流通企業的兼并和重組是未來醫藥行業發展的大方向,現行的醫藥行業發展不平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藥企的不均衡分布,以及藥企之間的合作和配送不協調導致醫藥行業出現不同的病態反應,大城市的醫藥供大于需,而偏遠地區的醫藥卻得不到補給,因此醫藥行業集中化管理顯得很關鍵。
(2)醫藥企業規模化與規范化,新醫藥改革,政府重點支持具有戰略規模發展的醫藥企業,并且要求現在的藥企規范化企業發展,學習國外先進醫藥流通規范化流程以及醫藥的質量標準,企業的規模化發展支持,可有助于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對于醫藥的生產供應有著強大的后盾,因此醫藥企業規模化與規范化進程對于醫藥行業起著決定性作用。
(3)醫藥物流配送網絡優化,現行的醫藥物流配送極不平衡,對醫藥物流重要性的認識不足,由于藥品的種類較多,物流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單單的某一家企業的醫藥物流是無法發揮規模經濟效應,近年來,政府也從宏觀上也做了一定的調整,但是效果不是很明顯,現在的許多醫藥物流中心的建設仍以單一企業為主題,缺乏企業的相互合作,從而導致醫藥物流的需要不足,無法實現物流配送的經濟效益,從而提高了醫藥的成本,而又閑置了物流資源和醫藥資源。
3醫藥物流配送網絡優化分析
對醫藥物流網絡優化分析,是近時期亟待解決的問題,醫藥物流配送網絡優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和完善醫藥物流行業弊端,整合物流行業資源,提高醫藥行業服務質量,有利于我國醫藥行業物流設施的浪費和重復建設,可以進一步降低醫藥價格,從而一定程度降低醫藥總成本,將進一步的舒緩人們“看病難”等問題,從而促進社會醫藥行業健康發展。通過醫藥物流網絡優化分析,還可實現不同藥企之間的合作交流,進而實現“雙贏”,一方面醫藥生產企業能夠更加專注于醫藥產品的研發,另一方面藥企發揮自身的企業規模效應,提高物流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提高醫藥物流行業的競爭力,更加全面的覆蓋全國各地區,實現偏遠地區有藥可用,有病可醫等。
通過分析我國醫藥物流整合不夠、醫藥成本過高等缺陷,結合我國當前國情,以生產企業為導向的醫藥物流配送網絡優化以“籌備-組建-運行”這條主線進行國內醫藥行業改革,從而實現全面的醫藥物流網絡優化。首先分析當前醫藥物流及其聯盟的組織理論,然后進行市場機制研究,針對全國醫藥背景,確定物流模式,從而實現醫藥物流配送物流中的籌備,對于醫藥物流配送網絡的組建階段,考慮到不同的企業之間缺少合作,因此合作伙伴的選擇很重要,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也很重要,確保物流配送過程中的基本設施齊全,針對醫藥企業的組建,也應該注意利益的分配,從而規范化醫藥企業物流配送章程,確保醫藥配送可持續健康的發展;對于最后一個階段――運行階段,則可從信任管理和績效評價兩個層面進行醫藥物流配送網絡優化分析,信任管理有助于真個醫藥物流行業的健康的發展和規?;ㄔO,而績效評價則有助于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率。
一、轉型升級條件下我國的經濟環境和醫藥行業的政策環境
近年來,中國經濟告別了過去30多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長,進入了轉型升級的新常態。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速從2012年起開始回落,2012年、2013年、2014年增速分別為7.65%、7.67%、7.4%。目前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常態主要表現如下:第一,經濟增速的新常態。隨著劉易斯拐點的臨近,人口紅利消失,我國經濟增速由過去的高速增長逐步轉變為中高速增長。第二,結構調整的新常態。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增長向集約型增長方式轉變。第三,宏觀政策的新常態。主要是指財政政策的新常態:從挖坑放水到開渠引水,從建設型財政到服務型財政以及貨幣政策的新常態:從寬松貨幣到穩健貨幣,從總量寬松到結構優化。
在我國社會經濟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醫藥行業總體上也呈現出以上趨勢。我國醫藥行業一直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近年來雖然增速有所放緩,但醫藥產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根據國家發改委數據,2013年醫藥工業總產值為21682億元,同比增長17.9%。而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南方所的最新預測,醫藥工業2014全年工業總產值同比增幅由原先預測的19.7%下調為17.7%,雖然相比2013年略有下降,但仍保持17%以上的高速增長,而2014年,中國GDP增長率僅為7.4%。醫藥產品由于其特殊性,產業發展受相關政策影響大,特別是藥品價格、招標采購、質量監管、醫療保險、藥品臨床使用等方面的政策影響較大。2012年,國務院關于印發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要求大力發展生物醫藥,改造提升傳統醫藥;2014年11月發改委下發了《推進藥品價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見稿)》,指出將從2015年1月1日起取消藥品政府定價,通過醫??刭M和招標采購,讓藥品價格在市場競爭中形成;2015年5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提出2015年進一步擴大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2015年6月9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于對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意見》,進一步放松了對醫藥企業開發新型醫藥產品的束縛。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醫藥企業不僅獲得了巨大的市場空間,而且更進一步豐富了自身的產品線,為以后在市場上攻城拔寨準備了充足的彈藥。
二、我國醫藥行業現狀
與其他行業相比,醫藥產業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醫藥行業屬于高新技術領域,醫藥產品生產經營涉及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規模化生產到產品銷售等多個環節,技術要求高,資金投入大,其間的審批與研究環節周期較長,新藥產品的開發更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人才、設備。因此,總體來說醫藥行業是高技術、高風險、高投入的行業。尤其是近年來,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等高技術手段在醫藥開發領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使進入醫藥行業的門檻越來越高。
此外,我國醫藥行業的集中度較低,根據SFDA南方所數據2010年我國醫藥行業的企業數量達到了頂峰,為7038家。其中大部分是技術含量低,效率極為低下的中小型制藥企業,而這些企業之間相互惡性競爭又導致利潤率更低。這些中小型生物制藥企業的特點是研發費用不足、研發實力不強、產品單一化。我國有很多銷售額上億,甚至是上十億的中小制藥企業只依賴于1~2種主要品種,而主要品種的銷售額一般占其營業收入的60%以上,甚至更高,這種產品的單一性結構也從一定程度上為中小型制藥企業積累了不小的風險。在國際上,大型制藥企業的營業利潤率相當高,平均值達22%之多,而在我國一般醫藥企業利潤率達到10%就相當高了。相比于歐美發達國家來看,我國醫藥行業的特點為:一是技術層次低,在世界醫藥工業體系中扮演者原料藥供應商的角色,而科技含量高、利潤率高的制劑產品則大量依靠仿制,因而不能打開制劑藥物的國際市場。二是產業集中度低,生產廠家眾多,造成資源的浪費和惡性競爭加劇。三是受國家政策影響大,如受醫保政策和國家定價政策的影響大,企業之間難以展開充分的市場競爭。
三、醫藥行業發展趨勢
隨著我國政府對醫藥行業管制逐漸寬松,預期我國未來幾年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也將趨于寬松,醫藥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將會更加的集中化和專業化。
(一)大型制藥企業的發展趨勢
大型生物制藥企業可以通過并購整合,來不斷發展壯大自身實力。一般情況下,通過并購實現業務的增長要比從規劃圖紙開始實現自身增長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且風險較小。醫藥行業中新藥研發有著“難度高、投入大、周期長”的特點,大型醫藥企業通過并購可以快速整合其競爭優勢,有利于其產品線的不斷創新,加快其產品投入市場進程。此外,面對國際醫藥巨頭的競爭,國內醫藥企業需要迅速擴充自身的實力,通過并購不失為明智的選擇??v觀歐美著名大的制藥企業,幾乎都是以某種方式、在某種程度上應用了兼并、收購發展起來的,幾乎沒有一家國際大公司只依靠內部擴張成長起來的。例如,國際制藥巨頭輝瑞收購并整合法瑪西亞、惠氏,而最近又宣布將以大約17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藥物及醫療設備制造商HospiraInc;默克收購雪蘭諾;賽諾菲收購安萬特等等。國際上大型制藥企業并購的案例舉不勝舉。通過并購將國內醫藥企業做大做強也是中國制藥企業走出國門,參與到國際競爭的必經過程。
從我國大型生物制藥企業自身財務競爭力來看,我國大型生物制藥公司的資金實力雄厚,償債能力較強,很多公司財務費用甚至為負值,不存在較大的償債風險。相對于其他財務指標表現出較強的資產管理能力,大部分大型生物制藥企業的盈利能力也較強。這說明醫藥行業整體在資產管理質量和盈利方面有一定的優勢。但我國大型生物醫藥企業獲取凈資產現金投入的能力不足,獲取現金能力較弱。公司的資本結構仍需進一步優化,以提高資產運營效率和整個行業的競爭優勢。其中應收賬款周轉能力成為制約生物醫藥企業財務競爭力提升的關鍵因素。
從總體財務特征來看,大型生物制藥企業非常有利于其進行負債并購和擴張,可立足于現有的資產優勢,充分利用杠桿融資進行并購和重組業務。另外,應收賬款周轉能力成為制約生物醫藥企業財務競爭力提升的關鍵因素。生物醫藥公司普遍存在應收賬款周轉期過長,經營現金流少的特點。所以生物醫藥行業在保持銷售增長的情況下要加強對應收賬款的收回,合理安排現金收支,保持足夠的資金流。
此外,我們預期國內的貨幣政策將在未來幾年一直保持寬松,現有的經濟環境非常適合有穩定現金流,信用良好,資產優質的大型生物制藥企業進行兼并擴張。企業可依靠自身實力,擴大自身的融資渠道,通過收購兼并來擴充自身的實力,增強自身研發實力。同時,企業也要注重自身的風險防控能力,隨著企業并購之后規模的不斷擴大,所占有的市場份額也將會有所增加,企業短期容易出現過度膨脹的問題,這樣就會影響到企業的管理,同時企業的財務資金也會出現緊張的情況,特別是在舉債融資并購的過程中,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也相對較多。因此,加強財務整合風險控制就是并購財務整合能否成功的關鍵影響因素。為了能夠順利實現并購后的財政整合,首先要加強醫藥企業支付風險的控制,快速剝離劣質資產,對并購后的醫藥企業現金類資產進行有效整合,從而實現資產優化組合。
(二)中小型合同研究服務醫藥企業的發展趨勢
對于依靠規模效應的大型生物制藥企業,采用并購重組可以迅速擴充其實力,并利用其信用度高的優勢,可在資本市場上以較小的成本獲得資金來支持其擴張,而對于一些擁有科技優勢的服務性中小型合同研究機構(CRO)來說,銀行貸款對借貸主體有嚴格要求和評估,還要有抵押和擔保。一個剛起步的醫藥研發項目面臨巨大的市場風險,難以滿足銀行的貸款條件。上市籌資對大部分中小企業更是只能望而興嘆。可見,以上融資渠道均非理想選擇,而風險投資卻為這些企業提供了一種好的選擇。
風險投資,是對那些新興的高新技術產業和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產業的投資。風險投資的實質是一種科學技術和金融相結合,將資金投入風險極大的高新技術開發生產中,使科技成果迅速轉化為商品的新型投資機制,是高新技術產業化中的一個資金有效使用過程的支持系統。
醫藥產品研發的特點是資金投入高,周期長。新藥研究開發過程,不僅包括在實驗研究階段,還包括進入臨床的各研究階段(臨床Ⅰ、Ⅱ、Ⅲ、Ⅳ期),耗資大、耗時長、難度高。當前國際上每種藥物從開發到上市平均需要花費15年的時間,耗費8~10億美元左右。美國制藥界在過去的20年間,每隔5年研究開發費用就增加1倍。風險投資機構選擇有發展潛力的中小型醫藥研發企業進行投資,并積極參與到其研發業務和日常管理中去。但醫藥產品的研發具有高度的風險,因此必須設計出合理的風險投資退出機制。具體醫藥行業風險投資的高收益來自對醫藥企業投資股權的轉讓所得到的資本收益,而首次公開上市是風險投資最理想的退出時機,目前我國創業板、新三板的蓬勃發展也為風險資本在醫藥產品研發各階段的退出創造了合理可靠的資本市場環境。除此以外,各類資本中介服務機構,如法律服務、投資銀行咨詢服務、醫藥行業咨詢服務、審計和評估等第三方服務機構的建立和完善也為風險投資的退出創造了市場保障。最后,政府為外包服務企業和風險投資的有效結合又提供了相當可觀的政策支持力度,如在稅收、利率、法律援助等各方面的間接支持,甚至是直接的轉移支付支持,為中小型醫藥合同服務機構的風險投資運行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
(作者單位為南京長澳醫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參考文獻
通過今日投資“分析師實時排名”系統對業內1800名分析師的追溯跟蹤,東方證券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李淑花在“最牛分析師”生物與制藥行業排行榜中名列近一年排名第二,獲得我們評選的第四十三期“每周一星”稱號。
她在2009年下半年醫藥行業投資策略《增長動力部減》中認為,醫藥行業目前處在一個比較健康的發展態勢。由于國家投入增長,使得支付能力提升,需求得到釋放。她相信2009年醫藥行業仍進入穩健發展的時期。盡管宏觀經濟環境對行業氣候的長期影響不可輕忽,但在國家的醫療保障制度大變革的背景下,行業的成長沒有疑問。在醫藥行業重點公司2009年三季報前瞻《尋找超預期的公司》中再次提到,政府堅定不移推進醫改政策,積極加大投入力度和擴大醫保覆蓋面,從而為行業長期發展奠定了基礎,2009年下半年醫藥行業將穩健發展。正是因為她研究的透徹,才敢幾次發文表示看好。從她推薦的恒瑞醫藥、一致藥業、華東醫藥、國藥股份、千金藥業和科華生物等個股上看,近期這些股票還在不斷的創出新高,進而也印證了她的觀點。
他在近期的報告《中國醫藥定制生產業務前景廣闊》維持行業“看好”評級。她認為,目前國際醫藥行業面臨著專利藥產品將大量過期、新藥開發產出投入比不斷惡化,政府導向和競爭不斷壓低藥價,仿制藥企業間競爭不斷加劇等多個不利因素。中國的優秀企業將有望在這個大潮中憑借不斷優化的質量、環境和生產控制體系以及具有競爭力的成本優勢大幅獲益?;趯π袠I趨勢的判斷,建議關注海正藥業、華海藥業。另外,江浙的一些中小企業也有望憑借出色的技術消化能力在與國際大型醫藥公司的合作中受益。
近期主要研究成果
醫藥行業:發改委調整定價藥品目錄
雙鶴藥業:華潤集團戰略協議有利于長期發展
引言
營銷渠道作為市場營銷的四大基本要素之一,是產品到達消費者之間流動的載體,是連接生產者與最終消費者之間的紐帶,在市場運作中具有產品分銷、服務傳遞、信息溝通及資金流動等功能,是企業實現銷售目標的工具,也是企業的一種重要資源。一個對目標市場全方位覆蓋、全渠道控制的營銷渠道是絕大多數產品取得成功的先決因素。
營銷渠道已經變成了企業核心竟爭力的一個源泉,對增強企業競爭力,促進企業持續快速發展起著極為關鍵的作用。近年來,我國企業已經逐步意識到渠道資產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和關鍵,但我國企業的營銷渠道方式選擇對公司業績增長是否有正面促進作用還缺乏科學和一致的實證研究結論支持,所以作者認為有必要對此進行深人研究。醫藥行業是一個高利潤的特殊行業,它的渠道模式也與其它行業有所差異。為此,本文選擇醫藥行業進行研究,考察營銷渠道決策與企業績效的相關性。
2相關理論
2.1營銷渠道治理理論
營銷渠道治理的研究已經發展了很長時間,早期的研究一般認為,Weld是渠道管理結構研究的奠基人(劉偉宇,2000)。他論及營銷渠道管理的效率,認為職能專業化產生經濟效益,因而專業化的中間商所從事的分銷是合理的。Converse等(1940)研究了營銷縱向一體化的潛在優勢,即營銷費用的降低和原材料或商品銷路的確定性;同時指出,一體化也帶來了相應的管理和協調間題。
20世紀40年代末期和50年代初,營銷渠道治理理論的發展有了新的變化,1954一1973年間,渠道治理結構理論研究達到一個高峰。營銷學者利用經濟學理論分析營銷渠道管理產生、結構演變、渠道管理設計等問題。Balderston(1958)提出了一種顯示了專業化經濟性和競爭過程之間的互動模型,指出設立在一組買賣雙方之間的中間商如何通過減少交易的數量來減少系統成本。Cox等(1965)從更宏觀的角度審視了分銷渠道管理的結構,使用‘、營銷流程(marketing flows )”這一概念來描述通過分銷網絡發生的營銷活動。McCammon (1965)認為,協調營銷體系的潛在經濟效益日益明顯,可以用公司型、管理型和契約型3種方式有效地協調營銷渠道管理體系。Baligh等(1967)進一步擴展了Bolderston (1958)的有關渠道管理結構的經濟分析,涉及了更多種類的營銷活動。還有一些學者試圖了解環境因素如何影響渠道管理網絡的發展和經濟發展如何影響渠道管理的變化(Moyer等,1968 )
近期的研究中提出治理決策是在內部組織和外部組織之間做出的,本質上與交易費用理論中所使用的方式相似(Hei-de,1994)。這些模型的基本決策標準是經濟效率( b4allen ,1973)和效益。于是,渠道管理結構治理的重點是優化渠道管理結構來提高效率和效益。而本文研究討論的正是醫藥行業采取哪種治理結構更有利于企業獲取更好的收益。
2.2渠道結構模式分類
按照國內家電行業具體情況,本文對渠道結構進行了劃分,其具體結構形式如下:
(1)常規渠道。按照科特勒(1999)的說法,傳統或常規渠道由一個或一組獨立的生產者批發商和零售商組成,每個成員都作為一個獨立的企業實體追求自己利潤的最大化,即使它是以損害系統整體利益為代價也在所不惜。沒有一個渠道成員對于其他成員擁有全部的或者足夠的控制權。
(2)垂直渠道。為了解決常規渠道所存在的不足,產生了垂直渠道形式,又稱縱向一體化公司渠道形式。如果制造商向分銷職能整合,由自己的員工完成分銷工作,這被稱之為從生產向前整合或向下游整合;如果下游的渠道成員,如分銷商和零售商,向后承擔生產供應職能,這被稱之為從分銷或終端的后向整合。不論是制造商向前整合還是下游渠道成員向后整合,結果都是由一個組織來承擔所有的工作,這就被稱之為縱向一體化或內部一體化或一體化公司渠道。這里,分銷角色雖然被替代,但分銷的職能卻是相同的。
(3)混合渠道。為了獲得兩種渠道模式的好處,一些企業將常規渠道模式與一體化渠道模式混合使用,產生了所謂的混合渠道模式,即一個企業的渠道模式中既有一體化渠道又有常規渠道,兩種渠道各自對應于不同的銷售對象與目標,在實現一定程度的控制的同時,達到較大的市場覆蓋面。
3實證研究
在這部分研究中,為了具體考察渠道治理決策對醫藥行業的影響,對醫藥行業企業效益和營銷渠道結構選擇的關系進行了分析。文中選取了醫藥行業的134家上市公司,對這些上市公司的幾個主要效益指標進行了提取,并且利用SPSS應用統計軟件對這些數據進行了處理,綜合后得到了對企業的最終效益考察指標,然后利用相關性分析對這個效益值與渠道結構分類相關性做出了分析,得出行業的效益與營銷渠道結構之間的相關性數據,進而驗證醫藥行業營銷渠道結構與績效關系。
3.1數據來源
文中所采納的醫藥行業的各項原始指標數據均來自于上市A股公司近一段時間提供的數據,而其營銷渠道指標則是在對每個企業的資料進行查詢分析后歸類確定的。以行業上市公司為代表研究行業渠道治理抉擇方向是由于上市公司的規模和成熟度相對高一些,研究結果就會有代表性,并且上市公司的原始數據比較容易獲取,同時也便于綜合整理。
3.2變量設定
原始變量:企業股票的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每股公積金、主營收人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為便于運算將這些變量所對應數值記為Xi,XZ,XS.xa,XSo
因子變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進行提取后得到的降維后的因子記為f},fz>f3,’二。
綜合指標:對因子變量進行加權運算后得到的最終指標即是綜合指標,記為y。
定量變量之間的運算關系:
fi,fz,fs’二為原始變量xi,xz,x;,xa,xs的第一、第二、…第m個主成分。其中f;在總方差中所占比例最大,綜合原有變量的能力也最強,其余成分綜合原變量的能力依次減弱。主成分分析就是選取前面幾個方差較大的主成分(本文選取其相應特征值大于1的成分)。xi,xz,xs,xa,xs對應的系數向量是協方差矩陣的特征值(Total Variance Explained的第一列)對應的特征向量二
綜合指標與因子變量的關系:Y-wife十wzfz+...}y}
其中因子變量的系數(即權重)來自于Total Variance Ex-plainedo
定性變量的設定,由于渠道選擇模式均為定性變量,為使之便于考察,按照常規將其定量化為:1代表垂直營銷渠道,2代表常規營銷渠道,3代表混合營銷渠道。
3.3模型假設
W所分析的醫藥行業選取的A股上市公司具有行業代表性,基本上可以體現行業整體營銷渠道治理狀況。
(2)模型提取的企業近期股票的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每股公積金、主營收人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等值具有一定代表性,能夠比較真實的反映該企業的運營狀況。
(3)醫藥行業中比較成功的企業選取的營銷渠道是有利于企業績效的,該渠道是適于企業使用的渠道。
(4)醫藥行業中大多數績效較好的企業都使用的營銷渠道治理方式是與該行業相匹配的方式。
(s)如果最終獲得的綜合指標與營銷渠道相關性比較高,
則可以說明在醫藥行業里營銷模式有趨同性,也就是說適合該行業整體的營銷產品銷售模式相近。
(6)根據我國現有的經濟環境、政策環境以及市場環境推斷醫藥行業企業效益與渠道相關性不會存在相關性。
首先根據已有數據對醫藥行業做一個初步的分析,考察一下各原始變量與營銷渠道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相關性。
3.4統計分析
步驟1
表1醫藥行業相關性數據表
從表1可以發現營銷渠道與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每股公積金、主營收人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028 ,0.015 ,0.057 ,0.078 ,-0.017,從*標記可見營銷渠道的選取與企業考察指標相關性都較弱。從這些數據初步推斷出醫藥行業的營銷渠道與效益間不存在相關規律性,但仍需要進一步進行綜合考察以明確驗證這一點。
步驟2
為了進行因子分析,首先檢驗已知數據是否適合進行因子分析,為此進行KMO檢驗和Bartlett球度檢驗。
表2醫藥行業KMO檢驗和Bartlett球度檢驗表
表2分別給出了KMO檢驗和Bartlett球度檢驗結果。其中K&10值為0.479,根據統計學家Kaiser給出的標準,KMO取值小于0.6,不是很適合因子分析。Bartlett球度檢驗給出的相伴概率0.000,小于顯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絕Bartlett球度檢驗零假設,認為適合進行因子分析。
步驟3
由表2檢驗知所提取的數據可以進行因子分析,接下來進行因子提取。
表3反映了初始解按照一定標準(提取因子的標準是特征值大于I)提取了1個公共因子后對原變量總體的描述情況。
表中是因子分析后因子提取和因子旋轉的結果。其中,Component列和Initial Eigenvalue,列(第一gIJ到第四列)描述了因子分析初始解對原始變量總體描述情況。
第五列至第七列則是從初始解中按照一定標準(在前面的分析中,設定了提取因子的標準是特征值大于1)提取了1個公共因子后對原變量總體的描述情況。從表中可見提取了1個公共因子后,它反映了原變量的約一半的信息。第九列(% of Variance)的數值是最后獲得的因子得分進行加權的系數,對應著F1是45.162。由于所提取的公因子反映初始變量的程度太小,所以根據表中第二列特征值基本情況重新設定特征值為0.97,重新提取后得到表4a
步驟4
表4反映了初始解按照一定標準(提取因子的標準是特征值大于0.97)提取了3個公共因子后對原變量總體的描述情況。從表中可見提取了3個公共因子后,它們反映了原變量的大部分信息。第九列(% of Variance)的數值是最后獲得的因子得分進行加權的系數,對應著Fl ,F2和F3分別是38.646 ,23.805和22.1500
步驟5
從表5中可以看出,因子1解釋了每股公積金和每股凈資產兩個原始變量,因子2解釋了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兩個原始變量,因子3解釋了主營收人增長率。
步驟6
表6是輸出的因子攣量的協方差矩陣,該矩陣為一個單位矩陣,恰好證明了3個因子變量之間是不相關的。這也正好滿足了因子變量應該是正交、不相關的條件。
步驟7
表7是最終的綜合指標與營銷渠道相關性表,綜合指標是由公式(2)計算得到的。在本行業中,二者的相關性系數是0.047,相關性很低。通過該相關性數據說明了在醫藥行業企業的效益與其采取的銷售渠道是沒有關系的,這證明了假設(5)是錯誤的,同時證明了假設(6是正確的。并且事實上在本文中所考察的所有企業中只有三種渠道模式,而且其數量差別不大,也就是說采取垂直型、常規型和混合型營銷渠道的企業比例均衡,而且經營狀況也沒有太大差別,根據對醫藥行業資料的查證發現這個結果直接與我國的行業情況有關系。多年來,醫藥行業依靠一些保護政策運作的情況很嚴重,這導致了渠道結構對其效益沒有很明顯的影響,就出現了本文調查所得的結論。但在反商業賄賂的政策旗幟下,2006年醫藥行業已經加速進人行業規范階段,同時多年以來行業內部同質化競爭加劇,導致利潤不斷稀薄,整體行業在政策的洗禮下進人洗牌階段,勝者為王的時代已經來臨,無論是企業還是經銷商都在戰略上尋求新的盈利模式。在此環境背景下,醫藥企業紛紛轉型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和企業可持續運作的經營模式,而營銷模式的轉變是經營模式轉型的重要課題。所以醫藥行業營銷模式創新已經成為一種必然。在醫藥行業整體面臨轉型的今天,也更需要對醫藥行業結構模式進行研究,以求獲取更有利于行業發展的方式。
4結論
通過對醫藥行業企業的樣本調查和數據分析,對營銷渠道治理機制和醫藥行業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深人探討,并主要得到以下幾個結論:
中國的醫藥市場,從傳統的計劃經濟時代走來,由于經濟條件、科研水平和市場體制的限制,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醫藥市場放開經營,市場陷入空前熱烈時代。很多個人和廠家,依靠某一個品種就可以很輕易的賺的缽滿盆滿的。而就計劃經濟時代的商業調撥和個人代表空前繁榮,一些有行政關系的國營醫藥商業企業通過調撥等手段,個人代表則依靠膽大心細,幾乎隨意拿一個品種都可以數錢玩。筆者身邊的很多朋友,都是在那個時代做個人完成原始積累而開公司或從事相關產業的。這個時代是真正意義上的“產品為王時代”!
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推進,中國從計劃經濟進入市場經濟,當藥企和個人發現只是生產或經營,等著買者上門銷售的狀況一去不復返的時候,先是一陣恐慌,然后開始研究藥品究竟怎么銷售的問題,其中尤其以蒙派藥商為代表。他們通過小報、電視或電臺廣告、軟文等手段,創造了鴻茅藥酒、速立特等一個又一個醫藥行業的明星產品。雖然蒙派藥商的操作手段,到現在任然存在很多爭議,但是可以這么說:蒙派藥商的出現,將中國醫藥行業推進到“營銷為王時代”!
可是,伴隨著醫藥行業監管力度的加強,國家衛生和藥監部門對于虛假廣告、惡性宣傳等方式的打擊,迅速瓦解了蒙派藥商的藥品炒作之路。于是,紛紛跟隨的藥廠這才發現,藥品經營要有自己獨有的通路。不同的藥品,對于不同渠道的適應才是企業要研究的根本。于是,醫院大臨床、OTC藥店、第三終端市場則被醫藥行從業者開始關注和研究。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開始真正沉下心來研究這些渠道的特性,并探索與之相匹配的市場營銷模式,一大批專業化經營的企業出現在人們眼前。如OTC渠道的同仁堂、斯達舒、白加黑等品牌產品和企業,在大臨床市場做的風生水起的揚子江藥業,以及在第三種市場辛勤耕耘的輔仁藥業、蜀中藥業、好醫生等,我們可以稱這一段為“渠道為王時代”。 “渠道為王時代”的出現,引領了藥企從無序競爭向有序競爭轉變,從非專業競爭向專業化營銷模式轉變。并出現了以臨床學術推廣、OTC廣告營銷模式、第三終端推廣模式,商業聯合合作等一系列專業化較強,市場效果較好并影響較大的新模式。
當中國醫藥行業發展進入新的行業背景下,國家新醫改牽動整個行業的命脈,以基本藥物制度、基本藥物商業配送、臨床招投標、醫保和農保品種跟進、公立醫院改革為核心的行業變動,一時間讓整個行業風聲鶴唳,大批企業不斷調整跟進,在各自區域市場和領域進行資源配置和政策解讀,并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中國大大小小的藥企,從來沒有如今天這般關注政策變化可能對整個行業引起的變動,我們不妨稱之為“營銷政策時代?!?/p>
未來醫藥行業如何經營發展,不同地區、不同渠道、不同企業必將沿著整個行業發展的大藍圖前行,在專業化和政策化為導向的核心下,企業的優勢聯合與兼并重組將不可避免的出現。屆時,中國的醫藥行業,畢竟出現一批真正響亮的企業,真正響亮的產品。
“ 健康產業是一個安靜的避風港?!辈澈WC券醫藥行業分析師馬霏霏說, 老百姓對健康產業有著剛性需求,因此它在金融危機下成為了一個投資的安全地帶。而風司負責人馮先生也認為,健康產業越是在經濟下滑趨勢下,越凸顯資金避風港的優勢。
二級市場熱捧
事實上,自2006年開始,中國醫藥行業在內外多重因素的作用下,進入了長時間的調整期,整個行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低迷。但隨著整個行業的恢復,目前醫藥產業已成了一個資金的“凹地”。特別是在一年多來的熊市中,醫藥板塊表現出較強的抗跌性,進入醫藥股的資金損失甚微,甚至還稍有盈利。
當醫藥股在二級市場平穩吸金時,整個醫藥產業都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
2008年10月17日,北歐最大的實業控股公司瑞典銀瑞達集團旗下殷拓亞洲有限公司,投資8000多萬美元入股湖南老百姓醫藥連鎖有限公司?!拔覀兿M馨选习傩铡龀烧嬲龂H化的國內醫藥零售龍頭企業。”殷拓亞洲公司行政總裁霍建華告訴記者,“公司的基礎非常不錯,在國內能找到這樣一家擁有規模優勢、管理團隊的企業,實在很不容易?!?/p>
智多盈投資分析師余凱分析,與金融風暴下的制造業相比,醫藥行業的確有較強的防御性。繼國際風投于1999-2000年在中國形成第一輪投資高峰后,2007-2008年掀起第二波投資熱潮。在當前全球的“艱難時刻”,他們“選擇‘老百姓’,應該是看重其未來業務擴張及海外上市的預期。”
緊接著,美國禮來公司及法國賽諾菲-安萬特公司,相繼宣布其在中國的研發投資計劃。前者是建立禮來全球研發中國總部,后者擴建其位于上海的研發機構、啟用在北京新建的生物統計學中心,以及同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簽訂科研合作協議,共同研發新藥。賽諾菲-安萬特公司研發高級副總裁MCLUZEL表示,全球金融危機雖已讓公司2008年的研發投資持平或略有下降,不過并沒有改變他們對中國醫藥市場的投資計劃。
“投股票、基金的都賠了,保值的黃金也有風險。最后回頭來看,還是醫藥行業的防御能力比較強?!敝行抛C券醫藥行業高級分析師賀菊穎說。
“最近來咨詢投資醫藥行業的人增多了?!北本┖途稍冇邢薰靖笨偨浝韰乔骞φf,有些人是一直看好健康產業,而另一部分人是由于其他產業不景氣轉過來投資。
受益醫改機遇
在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朱長浩看來,各路資本在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依然看好中國醫藥業的理由有二:一是醫藥產業是與人民健康相關的行業,有著剛性需求,受外界影響不大;二是中國醫藥行業受益于醫改政策推出,全民醫保將帶來市場大幅擴容,“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投資者,他們看中的都是這些?!?/p>
“最近出臺的醫改政策對行業整體是一個利好?!辈澈WC券醫藥行業分析師馬霏霏說,醫改中的基本藥物制度、擴大醫保覆蓋面等措施將意味著醫藥市場被整體擴容了,越來越多的產品涌向農村、基層市場。因此,資本開始投資醫藥產品。
2008年10月14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新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意見(征求意見稿)》,新醫改的重點是基層醫療。截至2008年6月,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9億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5813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8 . 1 5億人。隨著醫療保障體系的建成,至2010年我國每年新增醫療保險費用將超過2680億元。如果按照其中50%的費用將用于購買藥品來算的話,藥品市場將有效擴大1300億元以上。
分析人士認為,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不僅可以拉動醫藥產業的產值,更能夠提振其他行業的消費信心,對社會經濟整體拉動能力可成倍增長。有數據稱,每1億元關于醫療保障方面的財政投入,可以拉動10億元社會消費總額。
伴隨政策改革紅利的不斷釋放,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對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行了重點部署,其中單獨二胎、社會辦醫和允許醫師多點執業成為新的亮點。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政策的放開將推動輔助生殖和兒科用藥市場的加速發展,促使參與醫院改制或投資民營醫院的上市公司迎來新的發展契機,醫保行業的投資春天有望來臨。在此背景下,記者從南方基金獲悉,公司旗下首只醫藥保健基金——南方醫藥保健靈活配置基金已于日前正式獲批,近期即將面市。
南方醫藥保健基金股票投資占基金資產的比例范圍為0-95%,投資于醫藥保健行業證券不低于非現金基金資產的80%,債券、債券回購、銀行存款、貨幣市場工具等其他金融工具不低于基金資產凈值的5%。作為一只混合基金,該基金產品屬性可促使基金經理發揮自身行業研究的優勢,主動控制倉位和精選個股,實現攻守兼備,即當市場行情上漲時可增加醫藥保健行業的股票倉位;當市場不配合時可主動減倉甚至空倉,規避行業周期和股票階段性估值過高的風險,保障實現超越“1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利率(稅后)+1%”這一業績比較基準的投資目標。
南方醫藥保健基金擬任基金經理杜冬松表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保健意識日益增強,對更高質量醫藥產品和服務有全新的需求,這也將進一步推動醫藥保健行業的發展,使醫保行業的股票投資價值逐步凸顯。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6日,市場已運作且有業績可查的5只醫療主題基金,今年來取得了33.50%的平均收益率,投資回報大幅領先同期336只同類普通股票基金16.36%的平均漲幅。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醫藥投資專業性極強、投資壁壘較高,選股能力成為醫藥行業基金決勝的重要因素。記者了解到,杜冬松先生擁有11年證券從業經驗,目前為南方基金研究部消費組組長、醫藥行業首席研究員,曾連續三年獲STARMINE亞洲最佳醫藥行業分析師和中證報/CCTV最佳醫藥行業分析師。Wind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截至12月6日,杜冬松管理的南方新興消費股票分級進取B份額凈值增長30.95%,收益居135只封閉式基金第七位。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中國社會正面臨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峻的問題,這將推動社會對醫藥保健行業產品數量和服務品質需求的不斷提升。發展醫療健康產業跟中國經濟轉型、結構調整的內涵高度一致,是真正的“剛需”產業。該產業的成長將推動中國的社會發展和經濟轉型,利國利民,具有長期配置價值,值得投資者特別關注。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3.056
我國的生物技術產業從20世紀70年展至今,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是國家重點發展產業,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尤為重視。現階段,我國生物醫藥行業在全球化發展中面臨著更為艱巨的挑戰,重視知識產權保護,是促進行業發展與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1知識產權對生物醫藥企業的重要性
知識產權實質上為財產權,是依法享有的權利。大部分研究學者認為知識產權象征著自己的研究成果獲得人們肯定,包括著作權、商標權、商業秘密權等。醫藥行業知識產權即為與行業相關的發明創造與智力成果衍生出的財產權,主要組成部分為專利、技術、商標、商業中的未公開信息、計算機軟件等。
生物醫藥行業對于知識產權有著很強的依賴性,這是其科技含量高、投入資金多、回報高等特征決定的。所以,很多國家對生物產業相關事項進行立法的步伐逐漸加快,指導與保護生物產業發展。從1985年至2008年期間,逐漸頒布與完善了一系列關于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反映出政府重視知識產權的態度。
在當前科學技術迅速發展以及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知識產權帶來的財富與名譽能夠有效促進我國生物醫藥行業技術的發展與創新,提高我國整體醫療水平,促進國家的穩定與社會的和諧發展。重視生物醫藥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能夠促進科技向創新方向轉變,使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變的速度加快,提高國際競爭力。因此,對知識產權相關法規進行進一步完善,對生物制藥領域的技術研發優勢進行知識產權優勢與產業發展競爭優勢的轉化,占據科技與市場高地,促進政府率先進行有關規則與行為標準的制定,在國際交往中獲取更多的話語權與談判資本,在與其他國家的合作中進行資源的保護與分享,有利于經濟利益的維護。
2生物醫藥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現狀
受到保護的知識產權種類較少、質量不好。雖然我國當前生物醫藥行業發展速度較為迅速,但是很多藥物實際上是對國外已經研制出的藥品進行仿制。事實上,我國藥品開發的能力顯然不及一些發達國家。例如我國在某個時期中研制出的新藥多于1500種,其中一類新藥多于70種,但是分子機構具有獨立性的只有2種,幾乎沒有全球公認的創新藥物;對知識產權進行保護的意識不足。雖然知識產權能夠顯著促進臨床醫學的發展,但是其重要作用并未得到全面普及。根據有關部門統計,在生物醫藥行業中確切了解知識產權包含種類的人員僅僅為43%,了解其中具體內容的更少,大約在16%,了解知識產權保護方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不到十分之一;對其進行的保護與管理制度存在漏洞。由于我國開始建設相關制度時間并不長,與起步較早的發達國家具有較大差距。這種制度上的缺失導致部分保護工作不能切實進行。另外,轉化一些科研成果時使用的方式通常為技術轉讓,在簽訂合同時并未按照相關規定嚴格進行,對權利與責任等規定不明確,引起資產不必要的流失。
3知識產權保護策略
3.1增強資金投入力度
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與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的創新能力是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關鍵手段,更是企業在殘酷競爭中生存與發展的重要籌碼。對于生物醫藥企業而言,只有增加資金的投入,加強對科研重視,創新技術,才能使競爭力得到提高。在當前時代背景下,通過仿制生產醫藥的方式已經不再適用,單純改變劑型的方式受到沖擊,進行非專利藥物的生產不能保證經濟收益,給企業生存帶來嚴峻的考驗。加強技術上的創新,是夾縫中求生存的唯一手段。由此可見,生物醫藥企業需要審視自己以往研發與生產中存在的弊端,加強技術上的創新,構建創新體制,以適應當前市場與時代需要,創造技術創新條件,并且完善知識產權激勵機制,為技術上的創新提供助力。
3.2加強對中醫藥行業優勢的重視
雖然相較于一些發達國家,我國生物制藥處于劣勢,但是中醫藥行業在我國已經有著數千年的發展歷史,與現代技術進行配合,具有不可估量的發展前景。隨著化學藥物的負面影響逐漸被人們重視,生物醫藥與中藥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WTO顯示,雖然化學藥物能夠對一些疾病起到治療效果,但是有引發另一種疾病的可能;在醫療技術與現代人們治病觀念的影響下,使用藥物對疾病進行治療的目的發生了改變,由傳統的將病原體直接殺死轉變為對生物體自身功能進行強化,依靠人體天生對疾病的對抗能力治愈疾?。辉诋斍碍h保意識加強、醫源性與藥源性疾病增加、老齡化社會到來等的影響下,疾病結構發生很大變化,繼續使用化學藥物已經不能實現疾病治療的目的。中醫藥是我
國現階段唯一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藥物,但是一些發達國家已經認識到其優勢,不斷加大研究力度,例如美國每年在中醫藥研究中投入的研究資金高達千萬美元,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效,中醫藥甚至能夠在治療艾滋病等中發揮作用,我國應該感受到危機的存在。我國的中醫藥資源極為豐富,當前分為35類、43種劑型,中成藥多于5000種,在傳統中醫藥行業中融入更多現代技術與新進治療理念,并發揮長久以來使用中醫藥治療疫病的經驗的作用,加強對知識產權的重視,為生物醫藥行業知識產權與其他國家的競爭提供輔助作用。
3.3培養優秀知識產權人才
現階段我國相關人才數量明顯不足,不能適應生物醫藥企業知識產權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量。相對于我國知識產權意識覺醒時間晚、重視力度不足等情況,一些發達國家的高等教育機構設置有專門的課程,十分重視知識產權專業人才的培養,在國際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但是我國很多高校并未設置相關課程,在生物醫藥行業從事相關工作的人也不是專業人才,并未經過正規的知識產權教育,阻礙了生物醫藥行業向更高層次發展。針對該種情況,需要拓寬知識產權教育范圍,培養綜合性的人才,不僅了解相關法律,還需要具備堅實的專業基礎。在該過程中,對激勵制度進行創新,提高科技人才參與到知識產權保護中的興趣。
3.4完善相關制度
中醫藥文化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為中華民族的傳承和繁衍做出重要貢獻,中藥對于人類的健康起著積極的作用。如今,國際醫藥領域競爭激烈,雖然我國中醫藥發展健康平穩,但和西方發達國家比較,中醫藥產業明顯處于劣勢,如何將中醫藥文化和信息化、數字化的時代接軌,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中醫藥發展道路,關系著中藥發展的未來[1]。本文收集近5年關于中藥發展方面的文獻資料,以我國中藥行業狀況為背景,對中藥發展道路上出現的問題進行歸納和總結,旨在探索適合新時代中藥發展的新模式,積極為中藥領域遇到的問題尋找解決對策。
1 中藥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1.1 國外醫藥領域缺乏對中醫藥的了解 中藥在我國歷史悠久,有著深厚的國學傳承,從古至今,中醫藥在我國疾病斗爭史在占有重要地位,其應用范圍是十分寬廣的[2]。在西方國家,由于缺乏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對于中醫藥理念存在一定的偏歧。隨著信息化、數字化的時代到來,如何順應潮流、積極發展中醫藥事業關系著中藥相關產業的發展前景。由于文化差異的存在,國外專家對于中醫藥文化及思路不甚了解,習慣性思維造成對我國中藥文化理解的偏歧。中醫藥強調辨證論治,藥物性能需從四氣五味入手,藥物配伍講究君臣佐使,如何讓西方國家更全面的了解和接受中醫文化,是關系到他們是否接受中藥、發展中藥的重要途徑。
1.2 有待提高的科學技術 中醫藥行業發展的遲滯和相關產業技術的發展速度密切相關,我國中藥相關產業的科技實力偏低,時長覆蓋面更是不及鄰近的日韓兩國,國家對于中藥相關產業的發展還停留在傳統產業階段,出口中藥材和相關產品動能明顯不足,對于中藥的科研項目、質量檢測、安全檢測、生產監管等領域尚缺乏統一指標,不符合國家市場對于醫藥產業的準入指標[3]。
1.3 尚待健全的中藥知識產權保護環節 中醫藥在我國使用歷史久遠,但是其專利和產權保護制度建立較遲,相關法律條文缺乏約束力,導致我國中醫藥產業在對外貿易中處于弱勢,中醫藥產業相關機構及相關制度不完善,保護范圍涉及面較窄,不利于我國中醫藥產業的健康發展。
1.4 國家扶持力度不足 國家對于中醫藥傳統產業的扶持力度偏低,在國際市場的沖擊下,我國中藥產業人力資源、政策保護、資金力度都缺乏競爭力,政府應當對中藥產業及相關企業的長遠發展進行規劃,打造適應現代化的中藥產業品牌,積極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中藥事業發展道路。
2 加快中藥發展采取的對策
2.1 加強中醫藥文化的宣傳力度 中醫理論是世界上最完整、系統、規律的古老醫學體系,中醫藥文化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為中華民族的傳承和繁衍做出重要貢獻,中藥對于人類的健康起著積極的作用。進一步構建國家中藥機構,增強中藥產業的國際影響力,提高中醫藥文化在西方國家的了解度,這樣中藥發展的道路才會更加廣闊。
2.2 培養更多中醫藥專備人才 通過現代化科學技術,對中藥材的藥理、作用機理進一步研究和闡明,加大對醫藥行業專門人才的培養,我中藥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良好基礎和科技支撐。對中藥產業和企業產品質量嚴格把關,選擇國際化藥品質量標準作為指標,提高醫藥行業在國際中的認可度。加大對古方、驗方的研究,運動現代科學技術和傳統相結合,加速新藥特效藥的研發,在傳承基礎上創新,為中藥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4]。
2.3 加強對中藥知識產權的保護 注重中醫藥產品品牌及產權的保護意識,國家應當增加對高級中醫藥專備人才的培養,積極關注國內外醫藥行業的動態,建設中醫藥產權專門機構,提高我家中藥知識產權保護能力,不斷引進國際上先進的生產、加工、采集、質控、檢測技術,為中藥產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質量和技術儲備,借鑒鄰近及發達國家的管理經驗,提高中藥產業及相關領域的競爭力[3]。
2.4 完善中醫藥行業發展及保障制度 積極探索適合中國國親給的中醫藥行業發展道路,對中醫藥材資源的開發、利用、經營等項目綜合管理,節能減耗,增加對中藥材資料的偶差、普查,稀有資源應當盡量減少使用并努力尋找替代品,保護生態平衡,提高對瀕危物種的保護力度,為中藥產業可持續性發展做長遠規劃。
3 總 結
中醫藥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幾代人堅持不懈的努力,在國際醫藥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應當加大政府扶持,提高相關產業品牌的競爭力,增大對中醫藥高級專門人才的培養。通過對中醫藥的宣傳,配合新理念、新技術的培養,提高中醫藥人才的綜合素質,強化我國中醫藥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中醫藥發展道路。中醫藥在國際醫藥界占有重要地位,針對我國中藥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總結,找到解決對策是促進中藥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可促進我國中醫藥產業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