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0 14:59:3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村鎮銀行存款風險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11-0-01
作為新興小型金融機構,村鎮銀行存款業務面臨發展瓶頸,資金來源面狹窄。隨著農村經濟快速增長,同時在經濟下行、利率市場化的大背景下,潛在的流動性風險對這類小型銀行構成重大威脅。如何科學把握盈利性、流動性、安全性的平衡點,探尋小型銀行流動性管理的特色方法,至關重要。
一、村鎮銀行流動性風險點
(一)對流動性風險的動態監控不足,預警機制有待完善
目前,村鎮銀行使用的流動性風險管理指標,比如流動性比例、法定準備金率、存貸款比例等都屬于靜態指標,只能反映某一時點的流動性狀況,這種事后反映和控制,不能準確把握銀行流動性的供給、需求及缺口變化。村鎮銀行的動態指標流動性缺口,融資缺口,現金流等使用管理的還不夠成熟,特別是計算流動性需求與供給的技術和方法還不夠先進。新興的村鎮銀行還面臨著很多瓶頸,從根本上說,村鎮銀行的流動性風險處于不停的動態變化之中,面對服務三農,風險點就要遠遠高于其他服務領域,所以村鎮銀行應該在以靜態指標為參考的前提下,加強動態的指標的監測尤為必要。
(二)村鎮銀行流動性風險三個根本誘因
誘因之一:資金來源不足流動性。流動性不足源于村鎮銀行通過負債手段獲取現金的能力不強。村鎮銀行社會認知度低,公眾普遍認為村鎮銀行是私人銀行,有錢也不愿存。此外,目前村鎮銀行結算渠道不暢,還不能以直接參與者的身份加入人民銀行大小額支付結算系統,異地匯劃只能通過行進行,企業結算不方便,企業不愿到村鎮銀行開戶,其難以獲得穩定的對公存款。
誘因之二:資產迅速變現能力差。村鎮銀行資產主要是縣域信貸資產,由于“三農”業務生產周期較長,決定了期限多在一年以上,資產迅速變現的能力本身就差,自然災害更直接加劇了貸款風險。現階段,在農業貸款補償機制基本缺位的情況下,貸款延期或不能收回的概率會相應提高。
誘因之三:村鎮銀行流動性風險大面積同時爆發的危險性高。首先,村鎮銀行貸款行業集中度高,流動性風險管理的經驗不足,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需要一個較長期的摸索階段;其次,農戶對信息分辨能力差,當一家村鎮銀行出現一點小問題時,有可能迅速在農戶之間以扭曲的方式傳播,最終演變成擠兌。另外, 由于農村小微企業規模小、行業集中等原因,在宏觀經濟狀況變差時,容易出現成片倒閉的現象。農村中小企業的倒閉直接使村鎮銀行的資產狀況惡化,甚至可能出現倒閉現象。
(三)利率市場化更加大了流動性風險動態管控難度
近期,農村利率市場化改革大幅提速,利率水平由市場資金供求決定已是大勢所趨。這產生的直接后果在于:一是銀行業存款競爭進一步加劇。二是利率波動幅度和頻率加大,對銀行資金頭寸的動態管理水平提出新挑戰。利率波動對居民的儲蓄意愿影響很大,當央行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時,居民為了減少機會成本,選擇了其他的投資方式,儲蓄存款減少;貸款則因成本的下降而需求增加,貸款的增加,存款的減少,給銀行資金流動性會帶來一定影響。利率波動幅度和頻率加大,也會增加其流動性風險動態管控難度。
二、政策建議
(一)健全科學的流動性風險預警機制,動態檢測
必須增強對流動性風險的防范意識,應用現代風險管理技術,更多的應用統計技術、數理建模技術,從經驗型傳統管理提升為標準化、專業化的現代管理。包括兩方面,一是科學地預測流動性缺口,二是尋求彌補缺口的合理策略。做好對資產負債流動性的預測和分析,通過對流動性供給和需求的變化情況的預測和分析,完成對潛在流動性風險的動態度量。其核心是構建動態的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包括:預測風險警情、確定風險警況、探尋風險警源,即通過指標預測,可以大體評估未來經營時期流動性風險狀況。最終目的是提供線索,及早發現警情。村鎮銀行應結合具體情況對其中的風險驅動因素進行豐富,使之更具實用性。
(二)健全內部約束與強化外部監管,雙管齊下
要建立有效的內部風險約束機制,完善審貸、放貸、貸后管理等業務流程,合理的考核及獎懲制度,成立獨立的內審機構,提高銀行自主定價水平并嚴格遵守相關規定,并保證信貸資金安全回收,徹底走出惡性循環。監管部門也應始終如一地堅持審慎的監管原則,即使在銀行財務狀況良好的情況下,也不應放寬監管尺度。而應居安思危,經常性地對村鎮銀行進行壓力測試,及時發風險預警,將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面對經濟下行的大環境,更應該重視流動性風險監管。
(三)構建農村小型銀行存款保險制度,樹立信心
目前,民營資本參股成立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如雨后春筍大量涌現,但其規模較小且資本實力有限,缺乏國家信用擔保,公信力不足,導致居民儲蓄業務開展一直難以打開局面,資金來源渠道狹窄。為此,主管部門應借鑒國外的銀行危機救助機制,有計劃的組織為數眾多的農村新型銀行機構聯合出資,加快建立自己的農村存款保險制度,預防其信用危機。一旦投保銀行面臨困境時,能加快風險處置進程,由存款保險機構向存款人付現,保護存款人利益。只有建立公眾信心,才能從根本上突破小型農村銀行負債業務發展瓶頸。
(四)充分借助發起行優勢化解風險,資源共享
與村鎮銀行相比,發起行的業務規模較大、營業網點較多,結算手段齊全,資金實力較為雄厚。村鎮銀行可以充分發揮發起行的資金優勢,與發起行簽訂流動性協議和通存通兌的業務協議,借助發起行的網點和渠道,方便客戶存取款,吸引客戶來村鎮銀行辦理業務。發起行也可以在產品研發、科技等方面提供支持,幫助村鎮銀行豐富產品線,彌補村鎮銀行在業務方面的弱勢,實現資源互補共享,及時化解流動性風險,彌補村鎮銀行動態資金缺口。
參考文獻:
仁懷蒙銀村鎮銀行由內蒙古銀行于2011年發起設立,吸收貴州省1家企業法人及8個自然人為股東,注冊資本為8000萬元。
目前,該村鎮銀行發展勢頭良好。但由于仁懷市金融市場的特殊性和村鎮銀行自身的缺陷,尚面臨諸多困難和問題,需要加以關注。
吸收存款相對困難。存款是村鎮銀行主要的資金來源之一,存款的多少制約著村鎮銀行的資產經營能力。目前仁懷蒙銀村鎮銀行存在吸儲難的問題。截至2013年2月末,仁懷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余額為279.67億元,其中仁懷蒙銀村鎮銀行存款余額0.9億元,僅占全市存款余額的0.32%。究其原因,一是村鎮銀行作為新型機構,成立時間短,社會認同不足,也缺少政府主導的政策宣傳和輿論引導,社會公信力不足,難吸引當地城鄉居民存款。同時,一部分客戶對村鎮銀行的認知存在誤區,擔心他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二是未開通網銀及其他現代化銀行業務,只能辦理簡單的存取款業務,只能滿足部分客戶的需求。
存款穩定性較差。仁懷蒙銀村鎮銀行存款的質量和增長速度跟不上業務擴張的需求,存在風險隱患。首先,從存款期限看,仁懷蒙銀村鎮銀行的存款以活期為主,活期存款所占比重約為75%,說明存款的穩定性較差。其次,還存在年底沖刺、年初撤資的現象,也對資金的穩定性造成不良影響。另外,在存貸比指標上,2012年末存貸比高達133.21%,比去年增加了77.27個百分點,遠超過監管標準。
人才建設需要加強。一是由于規模制約與開業初期的經營壓力,不能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難以招聘到及留住高素質的人才。2011年成立初期,該村鎮銀行有員工34人,至2012年末有8人辭職,流失率達23.5%。
內部管理制度有待健全。一是法人治理結構有待加強。該行雖已成立了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管理層,但董事會未下設風險管理委員會等專門委員會,風險管理職責履行難以到位。二是內部控制制度有待進一步健全。作為新型農村金融機構,仁懷蒙銀村鎮銀行積極健全制度,但截至目前其專項審計制度、關聯授信制度和高管評價制度等尚未建立,在科學合理評價高管履職、強化專項審計的執行力和關聯交易監督機制等方面都有所欠缺。
建議:外拓資金來源,內抓制度建設
廣泛拓展資金來源。一是監管部門應適當放寬發起人門檻,調動民營資本入股村鎮銀行的積極性,壯大資本實力。二是積極利用各種媒體和平臺向社會宣傳村鎮銀行的性質及其提供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增強公眾對村鎮銀行的認可和信心。三是加強產品創新以拓展生存空間,以“服務三農、支持中小”為主要目標,發揮小銀行優勢,實施差異化競爭策略,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吸引客戶資源。
我監管辦按照《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監管流程指導意見》的規定和要求,對XX村鎮銀行????年四季度經營狀況和風險狀況進行了分析并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資產負債結構情況
截止????年??月底,XX村鎮銀行資產總額?萬元,較年初增加?萬元,增幅為?%;負債總額?萬元,較年初增加?萬元,增幅為?%;所有者權益為?萬元,較年初增加?元,增幅為?%。
(二)盈利水平情況
截止????年??月底,XX村鎮銀行各項收入?萬元,同比減少?萬元,降幅?%;各項支出?萬元,同比上升?萬元,增幅?%;凈利潤?萬元,同比減少?萬元,降幅為?%。從收入結構來看,上半年共實現貸款利息收入?萬元,同比增加?萬元,增長?%,占收入比例?%,同比上升?個百分點,貸款利息收入仍是收入的主要來源;投資收益?萬元,同比下降?萬元,占收入比例?%,同比下降?個百分點;金融機構往來收入?萬元,同比下降?萬元,降幅為?%,占收入比例?%,同比下降?個百分點。
(三)各項存款情況
截止????年??月底,XX村鎮銀行各項存款?萬元,較年初凈增?萬元,增幅為?%。存款增長主要呈現兩個特點:一是單位、個人存款穩定增加。單位存款較年初增加?萬元,占新增存款的?%;個人存款較年初增加?萬元,占新增存款的?%。二是低利率存款增長較快。截止??月底,該行活期存款余額為?萬元,占各項存款的?%,較年初增長?萬元,增幅為??.??%,定期類存款余額??????.??萬元,占各項存款??.??%,較年初下降?????.??萬元,降幅為?.??%,低利率存款增長較快,利潤空間大。
(四)各項貸款情況
截止????年??月底,XX村鎮銀行各項貸款余額??????.??萬元,較年初增加??????.?萬元,增幅??.??%。截止??月底,短期貸款余額??????.?萬元,占比??.?%;中長期貸款余額為??????.??萬元,占比??.?%。新增短期貸款較年初?????.??萬元,占比??.??%;新增中長期貸款?????.??萬元,占比??.??%。
二、主要監管指標變化特點
XX村鎮銀行??月份主要風險指標一覽表: 單位;萬元,%
(一) 新口徑資本充足率指標達到監管標準
截止????年??月底,XX村鎮銀行新口徑資本充足率??.??%,較年初下降?.??個百分點,超過監管標準?.??個百分點;一級資本充足率??.?%,較年初下降?.??個百分點,超過監管標準?.?個百分點;杠桿率?.??%,較年初下降?.??個百分點,超過監管標準?.??個百分點。
(二)貸款預期風險抵補指標有所增長
截止????年??月底,XX村鎮銀行貸款損失準備余額?????.??萬元,較年初增加?????.??萬元,增長??.??%;貸款撥備率?.??%,較年初提高?.??個百分點,超過監管標準?.??個百分點。
三、經營風險分析
(一)風險狀況總體評價
????年四季度,XX村鎮銀行存款穩步增長,信貸投放有效增加,不良貸款占比略有下降,股本金保持穩定。
(二)信用風險分析
?、信貸資產質量分析。
截止????年??月底,XX村鎮銀行各項貸款余額??????.??萬元,其中不良貸款余額?????萬元,較年初上升????萬元,不良貸款占比?.??%,較年初下降?.??個百分點,低于監管標準?.??個百分點。
?、非信貸資產分析
截止????年??月底,XX村鎮銀行非信貸資產余額??????.??萬元,較年初增加?????.??萬元,增幅?.??%。按五級分類口徑,無不良非信貸資產。
?、大額風險集中度分析
截止????年??月底,XX村鎮銀行最大十家集團客戶授信余額為?????.??萬元,最大單一集團客戶授信余額????.??萬元,單一集團客戶授信集中度為?.??%,最大十家集團客戶授信集中度為??.??%,比去年同期下降?.??個百分點。從總體情況看,我行單一集團客戶授信集中度都在穩定指標范圍內。
(三)流動性風險分析
截止????年??月底,XX村鎮銀行超額備付金率??.??%,比年初下降?.??個百分點;流動性比例為??.??%,比年初下降?.??個百分點;從總體上看,該行資金富余,不存在支付風險。
(四)操作風險分析
XX村鎮銀行為有效遏制各類案件風險…………堅決遏制了各類案件的發生,努力構建了風險防范長效機制,確保了全轄的依法合規經營。
(五)聲譽風險
銀行作為高風險、高信用的金融………………截止目前為止,該行………………。
五、監管意見
(一)提高資本充足率,強化資本管理
(二)降低不良貸款,有效防范信貸風險
(三)全面做實利潤,增強抗風險能力
(四)認真執行相關制度,加強資金風險管控。
一是
二是
三是
關鍵詞:地方銀行;風險;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隨著海南省農信社逐步完成全省票據兌付工作以及村鎮銀行在各市縣陸續開業運營,地方銀行發展迅速、成績斐然。伴隨改革發展的步步深入,海南省地方銀行發展現狀及其風險狀況受到各有關方面的關注。本文以地方銀行財務報告為切入點,分析農村信用社與村鎮銀行的資金運用特點及其財務可持續性,進而闡釋地方銀行面臨支付能力不足、經營低效和行業風險積聚的危險。
一、海南省地方銀行發展現狀及特點
海南省地方銀行包括農信社和村鎮銀行兩類機構。2011年末,地方銀行資產規模667.9億元,占全省銀行的10.8%,負債618.3億元,占10.2%。全年累計實現利潤3.3億元,占同業的4.3%。
(一)村鎮銀行與農村信用社資金來源和運用渠道差異明顯
村鎮銀行資金來源主要依賴同業存放款,截至2011年末,瓊海村鎮銀行和文昌村鎮銀行的同業存款占總負債比例分別為59.6%和82.4%,吸收存款僅占39.9%和15.9%。與之相較,農村信用社吸收存款占總負債的75.6%,同業存款占18.0%,且主要為市縣聯社上存省聯社的資金。受制于社會認知度低、網點單一,村鎮銀行很難同其他商業銀行一樣以吸收存款作為主要資金來源,其“同業”存款也主要是發起行的存放款。
從資金運用方式看,農信社生息資產種類包括發放貸款和墊款、貨幣市場營運資產、存放央行款項、存放同業款項,占總資產比重分別為40.7%、15.7%、12.1%和24.7%。村鎮銀行生息資產包括發放貸款和墊款、存放央行款項和存放同業款項,其中,瓊海村鎮銀行和文昌村鎮銀行發放貸款約占總資產的80.3%,文昌村鎮銀行發放貸款中來自發起行的轉貼現占全部貸款82.7%。其它村鎮銀行均在去年9月后開始營運,由于還處在起步階段,吸收的存款絕大多數存放同業,其存放同業款項占生息資產比重達82.4%。與村鎮銀行相比,農信社得益于存款和新募股金增加,除發放貸款外,通過貨幣市場運營的資產大幅增長,2011年末買入返售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同比分別增長265.8%和235.1%。
(二)村鎮銀行收入來源單一,農村信用社多元化經營趨勢明顯
村鎮銀行是其發起行以存放同業形式將資金存入村鎮銀行,村鎮銀行再以發起行資金發放貸款,且貸款中發起行給予的轉貼現占絕對比重,可見村鎮銀行2011年度盈利絕大部分依賴發起行的支持。
農信社營業收入包括利息收入、手續費收入和投資收益三部分,占比分別為84.2%、1.3%和14.3%。其中,利息收入除了貸款利息收入,還包括貼現、買入返售金融資產利息收入,且占比逐年提高,2011年對利息收入的貢獻同比增長4個和11.7個百分點。農信社投資收益來自統籌運用市縣聯社上存資金,加大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規模,2011年該項目同比增長158.0%。
(三)地方銀行利潤增速大幅超過存貸款增速
2011年村鎮銀行存、貸款增長96.0%和392.1%,凈利潤增長了1217.5%;農信社存貸款增速分別為43.1%和57.5%,凈利潤增長2507.0%。與此相較,已步入穩健經營階段的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銀行,貸款平均增長17%,凈利潤增長15%。地方銀行利潤增速大幅超過存貸款增速,究其原因一是地方銀行貸款議價能力較高,國有商業銀行貸款對象主要集中國有企業,為維系大客戶,議價能力相對受限,因此,地方銀行能實現以價補量,使利息收入增速快于貸款增速;二是國有商業銀行傾向于總行集中運用資金的經營模式,其系統內往來利息收入占比明顯高于貸款利息收入,而地方銀行信貸資產運作經營靈活,不僅局限于存貸業務,如農信社可據貨幣市場情況買入返售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以及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
(四)地方銀行高議價能力難以抵補低成本控制能力,總體盈利能力偏低
2011年地方銀行各項貸款加權平均利率8.68%,省內其他商業銀行為7.30%,可見地方銀行具有較高的議價能力。但從成本控制看,一是地方銀行存款結構中低成本活期存款比例較低,致使利差水平低于同業;二是每一單位收入需要支出的成本較高,村鎮銀行、農信社成本收入比分別為84.2%和49.7%,大幅高于同業38.1%的平均水平。成本控制能力較低嚴重影響地方銀行的盈利能力,2011年地方銀行凈資產收益率、平均資產回報率分別為5.2%和0.5%,大幅低于同業8.1%和1.6%的平均水平。
二、地方銀行經營中存在的風險隱患
從村鎮銀行的股權設置看,雖然民間資金參與了新設的村鎮銀行,但是由于《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中明確規定,村鎮銀行的最大股東或惟一股東必須是銀行業金融機構,并且最大銀行業金融機構股東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鎮銀行股本總額的20%,這樣,大股東對村鎮銀行占有的絕對控股地位,致使村鎮銀行在成立初期相當于大銀行的一個分支機構,人員管理、業務經營諸多方面都受到約束,自主經營權難以發揮。另外,村鎮銀行注冊資本金較低,導致其抗風險能力較弱,存款客戶特別是一些大額資金不敢進入,影響了負債業務發展。此外,受最大貸款戶比例不得超過注冊資本5%限制,難以滿足一些中小企業的信貸需求,影響其資產業務拓展。
(二)配套法規政策不健全
自從《意見》出臺以后,中國銀監會又陸續了《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等6項新型農村銀行業金融組織的行政許可及監管細則,但是對農村新型金融組織的財政支持、稅收優惠、業務管理等具體規定還沒有出臺,各地區的政策也不一樣。具體表現為:一是國家稅收政策扶持不明確,能減多少稅、免稅多少年沒有規定;二是國家還未建立支農獎懲機制,對支農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尚未建立激勵機制,影響其支農積極性;三是中國人民銀行支農再貸款尚未向村鎮銀行傾斜;四是村鎮銀行的不良資產處置能否享受國有商業銀行的剝離、核銷呆賬和農信社的中央銀行票據置換等政策,當前還未能明確。
(三)信用環境較差且貸款風險難以控制
農村信用環境是村鎮銀行業生存與發展的基礎,但目前農村信用環境不容樂觀。首先,村鎮銀行信貸支持的主要對象為弱勢產業和弱勢群體,他們對自然條件的依賴性很強,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弱,在農業保險體系不健全的情況下,村鎮銀行的信貸資金存在嚴重的風險隱患。其次,由于認識上的誤區,一些農民對政策產生了很強的依賴心理,凡是國家在涉農方面的政策舉動都被認為是對農民的“救助”。部分農戶認為在村鎮銀行借錢,可以先不用考慮歸還,從而引發資金的道德風險。第三,擔保機制缺失,村鎮銀行信貸資金的有效運作依賴于農村地區信貸擔保體系的完善,但農村地區可用擔保資源稀少,遏制了農村金融機構的資金供給,加之村鎮銀行發放的貸款多以信用貸款為主,極易形成信貸的道德風險。
(四)金融監管模式缺乏針對性且“嚴監管”難實現
當前銀監部門對村鎮銀行采取“低門檻、嚴監管”的模式,“低門檻”即適當降低機構和業務的市場準入條件,增加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覆蓋面;“嚴監管”即強化監管措施,實行剛性市場退出約束。但是事實上很難將“嚴監管”這一目標落實到位。首先,目前的監管力量不夠充足;其次,即使有足夠的監管力量并采用目前通常的銀行內部關系人控制的模式來對村鎮銀行實行嚴厲的監管,也可能因為管得過多過嚴,而使村鎮銀行失去應有的生機和活力。以退出機制的運用來看,村鎮銀行一旦出現經營風險,就啟動剛性市場退出機制,其負面效應是很難預料的。而且,由于金融風險有著強烈的傳導效應,因某一家金融機構非正常退出,則有可能引發區域性的金融風波。
(五)業務類型有限且存款來源不足
目前村鎮銀行的收入主要來源于存貸利差。從存款的角度看,首先,村鎮銀行設立于我國廣大的農村貧困地區,雖然是農民自己的銀行,具有一定的本土優勢,但由于這些地區受地域自然條件和開放程度等限制,居民收入水平不高,農民和鄉鎮企業閑置資金有限,客觀上制約了村鎮銀行儲蓄存款的增長。其次,村鎮銀行成立的時間較短,農村居民對其缺乏了解,與國有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農村信用社相比,農村居民對村鎮銀行的認可程度較低。再次,村鎮銀行網點少,現代化手段缺乏,對絕大多數農村居民的吸引力小。這就使得村鎮銀行存款來源少,制約其市場開拓及業務范圍。
我國村鎮銀行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
如果村鎮銀行改變目前由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最大股東或惟一股東的做法,就可以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加快進入農村。例如:可以進一步放寬銀行業機構發起人組建村鎮銀行的條件,探索境內外各類出資者,包括銀行、保險、證券、信托、企業和自然人共同發起組建專司控股村鎮銀行的金融控股公司,逐步嘗試由控股金融公司發起組建村鎮銀行,形成投資多元、主體多樣、形式多種的銀行格局,更好地為農村小額農戶、農村種養殖專業戶、農村及縣域小企業等不同層面的金融需求者提供多種金融服務。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村鎮銀行的支持政策應當明確。作為銀行業的新生力量,特別是誕生于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支農型地方性銀行,村鎮銀行在發展時處于明顯的經營弱勢,需要相關部門盡快出臺關于稅收、準備金、再貸款等各方面的支持或優惠措施。具體而言,第一,中國人民銀行應給予村鎮銀行一定的支農再貸款支持,以擴大村鎮銀行的資金實力;第二,放松利率管制,允許村鎮銀行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資金供求狀況、債務人可承受能力自主確立貸款利率;第三,對初創階段的村鎮銀行減免營業稅和所得稅,支持其發展壯大;第四,加快建立農業政策性保險機構,為村鎮銀行的資金安全提供切實保障,并考慮建立村鎮銀行的聯合銀行;最后,建立必要的風險補償機制,建立村鎮銀行服務“三農”和支持新農村建設的正向激勵機制。
(三)不斷優化經營環境
首先,要大力改善當地信用環境,增加違約者的機會成本,培養和打造一批愿與村鎮銀行進行業務往來的客戶群。第二,要加快農村個人誠信系統的建設,在全面采集個人信息的基礎上為農民建立信用檔案。同時,可以在試點村鎮開展誠信農民評選活動,在農民誠信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不斷優化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環境。第三,要建立農村風險補償與轉嫁機制。按照“銀行+保險公司”模式,開辦由村鎮銀行放款、農戶承貸、保險公司擔保的貸款品種;或者按照“企業+農戶+銀行”模式,開辦由企業和種養大戶簽訂協議、農戶給企業簽訂單、企業給農戶貸款做擔保的貸款品種。第四,要減少政府的不當干預,組建村鎮銀行要杜絕政府參股和干預管理決策,為村鎮銀行提供一個市場化的、充分競爭的發展環境。
(四)進一步完善監管體系
金融監管部門應引導村鎮銀行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和銀行組織體系,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和風險管理機制,幫助村鎮銀行提高風險防范能力。第一,應建立嚴格的準入制度,加強村鎮銀行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審查。對申請開辦村鎮銀行的個人或企業建立相應的舉報制度,讓公眾對申請者的資信、品行進行評議。第二,要建立審慎的運營監管制度,對于村鎮銀行,考慮到其經營的高風險性和抗風險能力不強的特點,對其運營應堅持更為審慎的原則。比如資本充足率標準應該高于其他類型的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分類標準和流動性比率應更高,以保障其運營更安全,努力減少因經營不善可能給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第三,要建立更為嚴格的信息披露制度。比如按季在當地主要媒體公布經營情況:主要客戶名單、各項經營指標、各類監管要求等,由監管部門組織成立由監管者、專家和業內人士組成的經營評價機構,定期公布評價結果,將經營情況置于公開場所,使存款人方便查閱,借以增強市場對經營者、借款人、監管者的制約,向存款人提供充分的信息。
(五)努力拓展資金來源
首先,政府可以考慮對村鎮銀行開放更多的融資途徑,以使其獲得更大的資金支持,比如捆綁發行金融債券,可以吸收大額的協議存款等等。其次,可以利用各種媒體和平臺向公眾宣傳設立村鎮銀行的意義和目的,介紹村鎮銀行開展的相關業務,正面引導公眾充分了解并認可村鎮銀行;增強公眾向村鎮銀行存款的信心。第三,可以不斷設立村鎮銀行分支機構,加快村鎮銀行基礎設施建設,以現代化的手段和優質的服務吸引客戶的加盟。第四,村鎮銀行應及時了解農民、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引導他們將閑置資金存到村鎮銀行。
(六)加強金融手段創新
從長遠來看,發展村鎮銀行仍然需要創新金融工具、金融技術、金融產品來滿足新農村建設的資金需求。首先,可以加強與商業銀行的業務合作,通過對大中型項目的聯合貸款,或者為縣域同一產業鏈上的不同需求主體提供信貸支持,擴大金融供給規模;其次,可以參與縣市、鄉鎮政府的新農村建設和城鄉一體建設規劃,加強與政府部門合作,擴大金融服務對象;第三,應探索多種擔保、抵押方式幫助種養殖大戶、專業農戶、經濟合作組織解決其資金需求,如經濟林木抵押、土地使用權抵押、保單受益權抵押等,并在成本可算、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逐步推出與自身管理相適應、與“三農”和微小企業融資需求相匹配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包括保險、、擔保、個人理財、信息咨詢、銀行卡等,填補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空白,同時提升自己的盈利能力,增強自身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李童.首家“草根銀行”的標本意義.農民日報,2007-3-30
從村鎮銀行的股權設置看,雖然民間資金參與了新設的村鎮銀行,但是由于《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中明確規定,村鎮銀行的最大股東或惟一股東必須是銀行業金融機構,并且最大銀行業金融機構股東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鎮銀行股本總額的20%,這樣,大股東對村鎮銀行占有的絕對控股地位,致使村鎮銀行在成立初期相當于大銀行的一個分支機構,人員管理、業務經營諸多方面都受到約束,自主經營權難以發揮。另外,村鎮銀行注冊資本金較低,導致其抗風險能力較弱,存款客戶特別是一些大額資金不敢進入,影響了負債業務發展。此外,受最大貸款戶比例不得超過注冊資本5%限制,難以滿足一些中小企業的信貸需求,影響其資產業務拓展。
(二)配套法規政策不健全
自從《意見》出臺以后,中國銀監會又陸續了《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等6項新型農村銀行業金融組織的行政許可及監管細則,但是對農村新型金融組織的財政支持、稅收優惠、業務管理等具體規定還沒有出臺,各地區的政策也不一樣。具體表現為:一是國家稅收政策扶持不明確,能減多少稅、免稅多少年沒有規定;二是國家還未建立支農獎懲機制,對支農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尚未建立激勵機制,影響其支農積極性;三是中國人民銀行支農再貸款尚未向村鎮銀行傾斜;四是村鎮銀行的不良資產處置能否享受國有商業銀行的剝離、核銷呆賬和農信社的中央銀行票據置換等政策,當前還未能明確。
(三)信用環境較差且貸款風險難以控制
農村信用環境是村鎮銀行業生存與發展的基礎,但目前農村信用環境不容樂觀。首先,村鎮銀行信貸支持的主要對象為弱勢產業和弱勢群體,他們對自然條件的依賴性很強,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弱,在農業保險體系不健全的情況下,村鎮銀行的信貸資金存在嚴重的風險隱患。其次,由于認識上的誤區,一些農民對政策產生了很強的依賴心理,凡是國家在涉農方面的政策舉動都被認為是對農民的“救助”。部分農戶認為在村鎮銀行借錢,可以先不用考慮歸還,從而引發資金的道德風險。第三,擔保機制缺失,村鎮銀行信貸資金的有效運作依賴于農村地區信貸擔保體系的完善,但農村地區可用擔保資源稀少,遏制了農村金融機構的資金供給,加之村鎮銀行發放的貸款多以信用貸款為主,極易形成信貸的道德風險。
(四)金融監管模式缺乏針對性且“嚴監管”難實現
當前銀監部門對村鎮銀行采取“低門檻、嚴監管”的模式,“低門檻”即適當降低機構和業務的市場準入條件,增加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覆蓋面;“嚴監管”即強化監管措施,實行剛性市場退出約束。但是事實上很難將“嚴監管”這一目標落實到位。首先,目前的監管力量不夠充足;其次,即使有足夠的監管力量并采用目前通常的銀行內部關系人控制的模式來對村鎮銀行實行嚴厲的監管,也可能因為管得過多過嚴,而使村鎮銀行失去應有的生機和活力。以退出機制的運用來看,村鎮銀行一旦出現經營風險,就啟動剛性市場退出機制,其負面效應是很難預料的。而且,由于金融風險有著強烈的傳導效應,因某一家金融機構非正常退出,則有可能引發區域性的金融風波。
(五)業務類型有限且存款來源不足
目前村鎮銀行的收入主要來源于存貸利差。從存款的角度看,首先,村鎮銀行設立于我國廣大的農村貧困地區,雖然是農民自己的銀行,具有一定的本土優勢,但由于這些地區受地域自然條件和開放程度等限制,居民收入水平不高,農民和鄉鎮企業閑置資金有限,客觀上制約了村鎮銀行儲蓄存款的增長。其次,村鎮銀行成立的時間較短,農村居民對其缺乏了解,與國有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農村信用社相比,農村居民對村鎮銀行的認可程度較低。再次,村鎮銀行網點少,現代化手段缺乏,對絕大多數農村居民的吸引力小。這就使得村鎮銀行存款來源少,制約其市場開拓及業務范圍。
我國村鎮銀行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
如果村鎮銀行改變目前由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最大股東或惟一股東的做法,就可以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加快進入農村。例如:可以進一步放寬銀行業機構發起人組建村鎮銀行的條件,探索境內外各類出資者,包括銀行、保險、證券、信托、企業和自然人共同發起組建專司控股村鎮銀行的金融控股公司,逐步嘗試由控股金融公司發起組建村鎮銀行,形成投資多元、主體多樣、形式多種的銀行格局,更好地為農村小額農戶、農村種養殖專業戶、農村及縣域小企業等不同層面的金融需求者提供多種金融服務。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村鎮銀行的支持政策應當明確。作為銀行業的新生力量,特別是誕生于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支農型地方性銀行,村鎮銀行在發展時處于明顯的經營弱勢,需要相關部門盡快出臺關于稅收、準備金、再貸款等各方面的支持或優惠措施。具體而言,第一,中國人民銀行應給予村鎮銀行一定的支農再貸款支持,以擴大村鎮銀行的資金實力;第二,放松利率管制,允許村鎮銀行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資金供求狀況、債務人可承受能力自主確立貸款利率;第三,對初創階段的村鎮銀行減免營業稅和所得稅,支持其發展壯大;第四,加快建立農業政策性保險機構,為村鎮銀行的資金安全提供切實保障,并考慮建立村鎮銀行的聯合銀行;最后,建立必要的風險補償機制,建立村鎮銀行服務“三農”和支持新農村建設的正向激勵機制。
(三)不斷優化經營環境
首先,要大力改善當地信用環境,增加違約者的機會成本,培養和打造一批愿與村鎮銀行進行業務往來的客戶群。第二,要加快農村個人誠信系統的建設,在全面采集個人信息的基礎上為農民建立信用檔案。同時,可以在試點村鎮開展誠信農民評選活動,在農民誠信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不斷優化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環境。第三,要建立農村風險補償與轉嫁機制。按照“銀行+保險公司”模式,開辦由村鎮銀行放款、農戶承貸、保險公司擔保的貸款品種;或者按照“企業+農戶+銀行”模式,開辦由企業和種養大戶簽訂協議、農戶給企業簽訂單、企業給農戶貸款做擔保的貸款品種。第四,要減少政府的不當干預,組建村鎮銀行要杜絕政府參股和干預管理決策,為村鎮銀行提供一個市場化的、充分競爭的發展環境。
(四)進一步完善監管體系
金融監管部門應引導村鎮銀行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和銀行組織體系,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和風險管理機制,幫助村鎮銀行提高風險防范能力。第一,應建立嚴格的準入制度,加強村鎮銀行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審查。對申請開辦村鎮銀行的個人或企業建立相應的舉報制度,讓公眾對申請者的資信、品行進行評議。第二,要建立審慎的運營監管制度,對于村鎮銀行,考慮到其經營的高風險性和抗風險能力不強的特點,對其運營應堅持更為審慎的原則。比如資本充足率標準應該高于其他類型的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分類標準和流動性比率應更高,以保障其運營更安全,努力減少因經營不善可能給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第三,要建立更為嚴格的信息披露制度。比如按季在當地主要媒體公布經營情況:主要客戶名單、各項經營指標、各類監管要求等,由監管部門組織成立由監管者、專家和業內人士組成的經營評價機構,定期公布評價結果,將經營情況置于公開場所,使存款人方便查閱,借以增強市場對經營者、借款人、監管者的制約,向存款人提供充分的信息。
(五)努力拓展資金來源
首先,政府可以考慮對村鎮銀行開放更多的融資途徑,以使其獲得更大的資金支持,比如捆綁發行金融債券,可以吸收大額的協議存款等等。其次,可以利用各種媒體和平臺向公眾宣傳設立村鎮銀行的意義和目的,介紹村鎮銀行開展的相關業務,正面引導公眾充分了解并認可村鎮銀行;增強公眾向村鎮銀行存款的信心。第三,可以不斷設立村鎮銀行分支機構,加快村鎮銀行基礎設施建設,以現代化的手段和優質的服務吸引客戶的加盟。第四,村鎮銀行應及時了解農民、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引導他們將閑置資金存到村鎮銀行。
(六)加強金融手段創新
從長遠來看,發展村鎮銀行仍然需要創新金融工具、金融技術、金融產品來滿足新農村建設的資金需求。首先,可以加強與商業銀行的業務合作,通過對大中型項目的聯合貸款,或者為縣域同一產業鏈上的不同需求主體提供信貸支持,擴大金融供給規模;其次,可以參與縣市、鄉鎮政府的新農村建設和城鄉一體建設規劃,加強與政府部門合作,擴大金融服務對象;第三,應探索多種擔保、抵押方式幫助種養殖大戶、專業農戶、經濟合作組織解決其資金需求,如經濟林木抵押、土地使用權抵押、保單受益權抵押等,并在成本可算、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逐步推出與自身管理相適應、與“三農”和微小企業融資需求相匹配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包括保險、、擔保、個人理財、信息咨詢、銀行卡等,填補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空白,同時提升自己的盈利能力,增強自身競爭力。
——結算系統不暢。目前,村鎮銀行與人民銀行征信系統尚未連接,未設置金融機構聯行行號,使清算、匯兌等業務無法辦理,這也限制了村鎮銀行存款的增長。此外,村鎮銀行的業務處理系統是基于簡單聯結的內部網絡,與外界相關機構和發起行沒有實現相應的網絡連接,如代收代付、通存通兌、信用卡及網上銀行等業務難以開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業務正常開展。
——資金籌集難。村鎮銀行地處農村貧困地區,由于這些地區受地域自然條件和開放程度等限制,居民收入水平不高,農民和鄉鎮企業閑置資金有限,客觀上制約了村鎮銀行儲蓄存款的增長。而且,村鎮銀行成立的時間較短,農村居民對其缺乏了解,與國有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農村信用社相比,農村居民對村鎮銀行的認可程度不高。加之村鎮銀行網點少,現代化手段缺乏,缺乏對絕大多數農村居民的吸引力,由于結算系統不暢,同業拆借難以進行,村鎮銀行不能發行、買賣金融債券,融資渠道受限。
——風險控制難。一是服務對象風險。銀監會強調,村鎮銀行發放貸款應首先充分滿足縣域內農戶、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由于這些類型的貸款風險高、數額小,村鎮銀行信貸支持的主要對象為農民,農民對自然條件的依賴性很強,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弱,在農業保險體系不健全的情況下,村鎮銀行的信貸資金存在嚴重的風險隱患。加之村鎮銀行發放的貸款多以信用貸款為主,極易形成信貸的道德風險。二是自身經營風險。村鎮銀行尚處于萌芽階段,規模尚小,實踐證明:規模過小的金融機構難以存活。作為農村金融機構,村鎮銀行會碰到所有在農村地區開展業務的商業銀行同樣的問題,如貸款風險偏高、呆壞賬可能性比較高等。
——政策支持不足。一是貨幣政策支持不到位。人民銀行和銀監會聯合的《關于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小額貸款公司有關政策》的通知,雖然解決了村鎮銀行開戶、資金清算、存款準備金和征信、統計管理等方面的問題,但急需解決的央行再貸款、銀聯入網等問題仍未得到明確。二是缺乏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村鎮銀行作為服務“三農”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卻沒有享受到與農村信用社一樣的待遇,相關行政性、事業性收費項目減免和涉農資金存款的支持都沒有體現。如政府沒有出臺與村鎮銀行相配套的存款保險、稅收減免、財政補貼、貸款利率及信用擔保、法律環境等政策,由于業務開展缺乏相應的政策扶持,不同程度地影響了村鎮銀行的業務開展。
1.村鎮銀行的信用風險。從總體上來看,我國銀行業的風險監管機制不健全,農村地區借貸人的貸款償還不及時,銀行客戶多為從事農業活動的農戶和中小微企業,這些特征使得村鎮銀行的信用風險問題較為嚴峻。具體來看,村鎮銀行信用風險較為嚴峻的影響因素有幾個方面:一是村鎮銀行政策導向的因素。村鎮銀行的本質特性,決定了銀行放款的客戶主要是農戶或中小微企業,其流動資金無法與大型企業進行比較。同時,銀行需承擔自負盈虧,也就決定了銀行的運營須以盈利為目標,而銀行為了謀求更多的客戶則可能出現信用不良的客戶。二是客戶誠信的因素。村鎮銀行的客戶大多難從大中型銀行取得貸款,因此缺乏信用觀念,加上社會征信系統的不健全,則使客戶信用難以受到約束。三是客戶缺乏有效的抵押品。村鎮銀行的客戶,其抵押品主要為土地使用權、房屋和農業生產用具等其他,而小微企業的機器設備為了節約成本未索取發票,或從二手市場購買沒有發票,這些抵押產品均難以被估價,且難以被金融機構認同,這就使得依靠信用成為銀行放貸的主要形式。
2.村鎮銀行的流動性風險。第一,信貸資金來源不足。在鄉鎮等農村地區發展村鎮銀行,需要同郵政儲蓄銀行等其他商業性銀行金融機構進行競爭,由于這些金融機構設立早,發展時間長,大部分客戶傾向于向他們進行存款,這就對村鎮銀行開展存款吸收工作沒有明顯的優勢,從而造成銀行的信貸資金來源僅依靠政策性支持,難以獲得較大發展空間。第二,農業生產活動的季節性決定了銀行流動性資金也存在季節性。春季是農業生產活動的繁忙季節,大部分客戶都需要從銀行提取資金或向銀行進行借貸,這就使得銀行在該季節出現流動性資金不足的問題。
3.村鎮銀行的操作風險。村鎮銀行的操作風險發生主要是由業務流程不健全、內控機制不完善和工作人員業務素質及能力不足所引起的。村鎮銀行發生操作風險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由于村鎮銀行處于探索發展階段,沒有一批具有村鎮銀行工作的相關經驗,大部分業務員都是來自于傳統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和其他商業銀行等其他金融機構,對村鎮銀行的特殊性認識不到位,在操作管理意識上也就會存在放松,從而導致管理上的偏差與失誤。二是村鎮銀行的信用評級依靠的是其他部門所提供的信用評估,比如依靠房貸信用進行評估,這難免使得村鎮銀行的業務人員因自身業務能力和素質差異導致操作性風險的發生。
4.村鎮銀行的其他特殊風險。村鎮銀行之所以存在和面臨其他特殊風險,是由該銀行的市場是面向“三農”問題決定的,難免會受到弱質性的牽連。第一,客戶特質性風險。村鎮銀行的客戶特質性風險,是指銀行客戶所從事的農業生產活動存在季節性和分散性特質,從而使得銀行存款規模小、放款需求大,貸款成本高于工商企業,在相同利率水平條件下,村鎮銀行要面臨更高的經營風險。第二,信息不對稱。村鎮銀行所擁有的客戶信息遠無法全面反映客戶的真實情況,比如不可抗力事件的發生,是銀行第一位的不可知信息。
二、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村鎮銀行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需要加強風險管理,做好風險防范和規避工作。本文認為可以從信用風險管理、流動性風險管理和操作風險管理等其他方面展開。
1.強化信用風險管理,確保銀行資產質量。村鎮銀行的特質所決定,其所投放的貸款均為小額信貸。首先,應建立健全與自身發展相適應的組織架構和人員崗位,并完善各崗位的職責和要求;其次,應建立與當地經濟所適應的具有獨立性和實用性的授信管理體系,開展授信盡職評價。探索和制訂不同行業不同客戶群體的授信調查、授信審查、授信審批、授信后管理的標準化流程,明確各環節的內容、責任主體及職責,建立授信后盡職評價細則,落實風險管理責任,完善內控機制。再次,定期開展貸款風險排查,建立風險預警機制。
2.做好流動性風險管理,保證銀行流動性。對村鎮銀行而言,最重要的流動性風險管控目標是加強資金頭寸管理;其次是合理制訂流動性風險管理過渡期規劃,村鎮銀行應抓住政策規定的“開業五年內逐步達到75%”有利因素,在量力可行的范圍內,先保規模再攻存款,先保吃飯再圖市場影響力;第三是風險管理部門負責和加強對流動性指標的識別、分析、監測和控制,建立應急預案和定期實施流動性風險壓力測試,當流動性指標未能達標或出現劇烈波動時應提出預警,并實施應急預案積極防范流動性風險。
3.注重操作風險管理,提高風險管控意識。巴林銀行倒閉案例表明操作風險也能使一個銀行破產倒閉。村鎮銀行要積極開展檢查,認真排查、梳理風險點和風險源,并深入分析各個風險點形成的原因,系統地提出相應的彌補措施和糾正建議。要按照“流程設置風險點排查管控措施流程完善”路徑,不斷完善制度、完善操作規程。同時建立重要崗位包括客戶經理定期交流制度,對在同一崗位工作三年以上的都要實行崗位交流(輪崗)。
4.完善法人治理,提升董事會風險管控能力。村鎮銀行完善法人治理,提升董事會風險管控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完善:一是健全董事會運作架構。董事會應下設風險管理委員會、關聯交易控制委員會、審計委員會,并明確各專門委員會的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及人員組成。二是要明確董事會與經營管理層的職責與職權。三是經營管理層實行相互監督。
關鍵詞 村鎮銀行 發展 對策研究
一、引言
村鎮銀行作為新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主要試點機構,擁有機制靈活、依托現有銀行金融機構等優勢,自2007年以來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對我國農村金融市場供給不足、競爭不充分的局面起到了很大的改善作用。但同時村鎮銀行本身也有諸如成本高、成立時間短等弱點,而且面臨著來自其他金融機構的威脅,其發展前景不一定十分樂觀,村鎮銀行依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二、村鎮銀行發展歷程及現狀
2007年3月1日,注冊資本達200萬元的我國首家村鎮銀行“四川儀隴惠民村鎮銀行”在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金城鎮掛牌開業。這是我國為解決農村金融供需矛盾所邁出的第一步。5年來,全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規模穩步推進。2010年5月,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鼓勵民間資本參與設立村鎮銀行,村鎮銀行的發展進入提速期,到2011年底,我國已開業村鎮銀行達700余家。村鎮銀行從設立之初起,就以“服務三農、支農支小”作為主要職責,堅持小額、流動、分散的原則,搭建城市資本回流農村、農村資金留在農村的渠道,以激活農村市場,加強、改進農村金融服務,力爭在支持縣域經濟、服務“三農”和中小企業、活躍農村金融市場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從現實情況來看,村鎮銀行也確實發揮了部分在設立之初就已確定的金融服務功能。但由于其身處農村發展面臨著很多制約因素,村鎮銀行在取得可人成績的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特定的問題。
三、村鎮銀行發展存在的困難和挑戰
(一)外部政策支持困難。一是村鎮銀行目前按25%的稅率交納所得稅,而信用社卻不需交納所得稅。二是村鎮銀行與農信社都是為“三農”服務,但是目前村鎮銀行尚沒有獲得類似支農再貸款等優惠政策的支持。
(二)自身經營管理困難。一是資金籌集渠道單一。(1)吸收存款難。村鎮銀行設立于農村地區,雖然具有一定的本土優勢,但受地域自然條件和開放程度等限制,農民和鄉鎮企業閑置資金有限,客觀上制約了村鎮銀行存款的增長。同時,村鎮銀行成立的時間較短,與國有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農村信用社相比,農村居民對村鎮銀行的認可程度不高,使村鎮銀行在發展初期的競爭中處于劣勢。(2)留住存款難。村鎮銀行網點少,現代化手段缺乏,缺乏對絕大多數農村居民的吸引力,部分居民將錢存到村鎮銀行,其初衷主要是為了獲得村鎮銀行的優惠貸款。(3)存款之外的資金來源受限。村鎮銀行所在地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吸收公眾和企業的存款都有限,村鎮銀行需要尋求存款以外的資金。但由于結算系統不暢,同業拆借難以進行,村鎮銀行不能發行、買賣金融債券,融資渠道受限。
(三)風險管理面臨挑戰。(1)村鎮銀行信貸支持的主要對象決定了風險控制在其經營發展中的重要性,在農業保險體系尚不健全的情況下,如何防控風險無疑是村鎮銀行所面臨的重要課題。(2)農村金融需求旺盛,村鎮銀行吸收存款又比較難,這種資金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性使得村鎮銀行存貸比過高,容易產生流動性風險,影響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
四、進一步推動村鎮銀行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建議政府及監管層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實現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一是給予村鎮銀行一定的支農再貸款支持,以擴大村鎮銀行的資金實力。在村鎮銀行成立初期人民銀行應執行較低的存款準備金率,降低再貸款條件,將支農再貸款向村鎮銀行傾斜,在進入征信系統、大小額支付系統等系統時給予優惠政策。二是放松利率管制,允許村鎮銀行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資金供求狀況、債務人可承受能力自主確立貸款利率。三是參照信用社改制期間的政策,對初創階段的村鎮銀行減免營業稅和所得稅,支持其發展壯大。四是出臺有關政策,支持村鎮銀行與農村信用社進行適度的有序競爭,增強村鎮銀行的活力。
(二)拓寬資金籌集渠道,不斷壯大資金實力。一是利用各種媒體和平臺向公眾宣傳設立村鎮銀行的意義和目的,介紹村鎮銀行開展的相關業務,正面引導公眾充分了解并認可村鎮銀行。二是設立村鎮銀行分支機構,擴大服務半徑。三是村鎮銀行員工應深入“三農”的各個觸角,及時了解農民、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引導他們將閑置資金存到村鎮銀行。
(三)正確處理好業務發展與風險防控的關系,實現可持續發展。一是繼續加強內控制度建設。加大制度的執行力度,把制度落實到實處,加強員工的職業道德教育,把防范風險作為拓展業務的前提。二是控制好貸款的投放規模,要與資金實力相匹配,要與貸款管理能力相匹配,嚴防出現流動性風險。三是不能盲目進行貸款創新,要先試點后鋪開,循序漸進,嚴防貸款風險,實現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
五、結語
村鎮銀行要盡快結合小法人機構特點,探索建立簡潔有效的法人治理模式,健全評價制度和效率評估體系;制定內控建設規劃,構建制度流程體系和內部治理、風險控制、責任追究、協調聯動、培訓教育的長效機制,健全內部考核機制,切實轉變以規模為核心的經營理念和激勵約束機制,盡快建立以資本金配置效率和經濟利潤為主要約束的考核機制,按現代金融企業要求轉換經濟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二、威海縣域案例:鯰魚效應與機制缺欠互現
威海市地處山東半島最東端,轄區縣域經濟發展呈現典型的沿海發達地區經濟特征。2010年威海市首家村鎮銀行在下轄的乳山市成立,至目前共組建3家村鎮銀行,榮成、文登和乳山三個縣級市各有1家。截至2011年末,威海轄區村鎮銀行各項存款達4.92億元,各項貸款達2.34億元,其中涉農貸款達1.54億元,占比達65.81%。威海轄區的3家村鎮銀行各有特色,榮成的匯豐村鎮銀行是由外資銀行發起成立的,文登的建信村鎮銀行是由國有銀行發起成立的,乳山的天驕村鎮銀行是由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發起成立的。母行性質的不同決定了威海轄區的村鎮銀行具有典型代表性,對其經營發展情況進行研究也具有典型意義。
(一)鯰魚效應
從威海轄區來看,村鎮銀行的建立和發展表現出自身獨特的優勢:首先是發起條件寬松,政策規定在縣域設村鎮銀行的注冊資本不低于300萬元即可。以威海的經濟發展水平而言,設立村鎮銀行在注資上是極為容易的;其次是法人機構優勢,村鎮銀行是獨立的企業法人,在經營上擁有完全的決策權,這決定了在貸款審批和發放等方面具有其他銀行無法比擬的優勢;還有一點是村鎮銀行產權明晰,沒有歷史債務和遺留包袱,在經營發展上可以輕裝上陣,而其他金融機構因種種原因導致不良貸款多、信貸風險大、經營活力差。由于以上經營優勢的存在,村鎮銀行設立后在較短時間內就顯現出對縣域金融的強勢沖擊,收到一系列連鎖式成效,形成了預想中的“鯰魚效應”。
1.縣域貸款利率不同程度下降。近些年來威海轄區農村基本處于資金供需失衡、金融缺乏競爭、貸款利率高企的狀態,村鎮銀行為滿足快速拓展業務的需要,利率定價機制靈活,實施較低利率策略,抑制了民間借貸的發展,同時也一定程度上迫使其他金融機構采取利率調整措施,引致了縣域貸款利率整體出現下降的良好局面。村鎮銀行營業初的貸款利率比其他金融機構平均低10%左右,目前縣域農行的涉農貸款利率比前兩年下降約5%,農村信用社的下降約10%。
2.涉農貸款增長速度明顯加快。與其他農村金融機構相比,村鎮銀行信貸審批具有管理鏈條短、貸款投放快等明顯優勢,在信貸審批中重在審查客戶的現金流、還款能力和信用狀況,而不注重抵押擔保,能夠根據農村經濟的實際需求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涉農貸款投放較快。在村鎮銀行的帶動下,其他農村金融機構也加大了涉農貸款的審批力度來搶占市場,涉農貸款投放速度明顯加快。2011年威海的縣域涉農貸款新增40.16億元,同比增長9.58%,高于同期各項貸款增幅,比未成立村鎮銀行時的2009年涉農貸款增幅高4.38個百分點。
3.農村金融服務水平極大改善。村鎮銀行經營的靈活性和貸款的快捷性,打破了農村信用社多年壟斷農村市場的格局,引起了農行和農村信用社的高度重視,在改進信貸審批流程的同時,紛紛加大農村金融服務設施投入。如在鄉鎮增設ATM、在農戶家中配置電話POS等,依托較完善的金融服務機具來穩定客戶和占據市場,促進了農村金融服務水平大幅提升。2011年威海轄區農村金融機構在縣域以下增設ATM441臺,同比增長14.25%,增設電話POS9593部,同比增長35.28%,發放惠農卡24萬張。
(二)機制缺欠目前村鎮銀行這一模式的作用并未得到完全發揮,其生存發展還不同程度地受到制約,這些都應引起決策者的關注。
1.國有銀行難以主動成為發起行。從現行金融監管機制分析,國有銀行在資本剛性約束下,更多地希望大力發展低資本消耗業務,而村鎮銀行的投資回報周期較長、盈利較低,并且在經濟發達地區國有銀行在縣域均設有分支機構,因而國有銀行對發起設立村鎮銀行并不積極。而對于異地擴張需求強烈的股份制銀行和地方性銀行而言,發起設立村鎮銀行成為其跨區域經營的最佳路徑,因為要到異地設立自身分支機構的門檻很高,審批流程漫長,難獲監管部門批準。從威海3家村鎮銀行來看,只有文登的村鎮銀行是國有銀行發起設立的,并且設立時間最晚,是在國內村鎮銀行出現五年之久才開始設立的。
2.村鎮銀行尚未被完全接納。由于沒有統一明確的標準,村鎮銀行不能直接加入大小額支付系統,不能以自主身份進行全國統一的劃匯結算;沒有聯行行號,村鎮銀行不能開具票據、銀行匯兌、發銀行卡,電話銀行、投資理財、擔保咨詢等新型業務也無法開辦,只能依賴存貸款業務來生存,造成業務經營模式單一、缺乏盈利增長點的局面。據調查,威海轄區最早于2010年設立的天驕村鎮銀行至目前也未能成功加入大小額支付系統,只能依托其母行鄂爾多斯農商行進行結算,交易存在時滯。
3.村鎮銀行未將村鎮作為主戰場。從當前金融運行機制分析,村鎮銀行的設立雖對農村金融形成了有益補充,但仍未完全沖到支持“三農”發展的村鎮第一線,基本上是以縣市及周邊企業作為主要的信貸服務對象,以拓展中小企業貸款為主流。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是村鎮銀行成立時間較短,機構單一,如果將服務重點確定在鄉鎮和農村,不僅經營成本高昂,而且也失去了原有的信息對稱優勢,這就導致了村鎮銀行“冠名村鎮、身處縣城”、“借助服務三農經濟而生、依賴支持縣域企業而存”的事實。據調查,威海的3家村鎮銀行所放貸款中,真正投放到農村領域的僅占48.72%,投放到縣域企業的占51.28%。
4.財稅政策扶持機制明顯不配套。從國家財稅扶持機制分析,目前財稅部門對村鎮銀行在營業稅、所得稅征收方面是比照其他商業銀行標準來執行,而同是服務于“三農”的農村信用社在征稅方面享受到更大的政策優惠,并且財政對農行和農村信用社發放的農業貸款還進行貼息,相比之下村鎮銀行在享受國家財稅扶持政策方面明顯不配套,這些都極不利于其生存和發展。從威海轄區農村信用社與村鎮銀行比較看,前者營業稅率為3%,村鎮銀行開業兩年后為5%,前者所得稅免征或減半,村鎮銀行要全額上繳,一年幾項合計可影響利潤150萬元左右。
三、發展模式研究:經營風險分析與市場策略設計
(一)經營風險分析
1.存款資金籌措的艱難性。村鎮銀行是新生機構,并且組建股東中有私營企業參與,城鄉居民對其認可度和接受度不高,部分企業和居民甚至視其為雜牌銀行,質疑其經營實力和信用程度,根本不愿到村鎮銀行存款。加上村鎮銀行沒有加入大小額支付系統,匯總和結算等業務無法正常及時辦理,即使主動出去營銷吸攬存款,多數企業和居民也不愿意在村鎮銀行存款和辦理業務,吸收存款艱難、放貸缺乏資金成為一個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據統計,2011年威海縣域存款增加87.69億元,而村鎮銀行存款增加2.04億元,市場份額明顯弱于其他金融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