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研究匯總十篇

時間:2023-08-20 14:59:3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研究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研究

篇(1)

【中圖分類號】H09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3-8500(2013)04-0235-01

1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策略

基礎教育階段的語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的特點,同時還具有基礎性、實踐應用性、綜合性等特點,正是具有如此眾多的特點,使得小學語文教學具有包容性十分強,因此信息技術可以使閱讀教學的資源更加豐富,還可為寫作教學提供更豐富的素材、更多的實現渠道和更有效的交流方式,更可以使“生生”、“師生”、校內與校外、學習伙伴之間的交流更為快捷。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流程如下所示:教師:創設情境-啟發思考-指導求新-激勵創新;學生:進入情境-自主探索-協作學習-效果評價。在這種模式下,小學語,文教學要達到有效直至高效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1利用多媒體課件,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能力的培養首先是意識的培養,意識的培養離不開興趣的培養。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可以抓住學生對信息技術非常感興趣的心理,因勢利導,課前精心設計制作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吸引學生的注意,將他們的興趣逐步轉移到語文學習上來。

1.2利用網絡拓展知識面,培養學生選擇信息、篩選處理信息、重組信息的能力。在信息社會,衡量人才的唯一標準不是知識的擁有量,而是是否具有索取新知識的能力。語文教學中,可充分發揮多媒體網絡獨特的優越性,讓它提供與課文相關的大量信息,供學生學習時自由查閱。這樣在學習課文內容的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培養了學生搜索信息的能力。

1.3利用計算機工具,自主創作,培養學生實踐與創造能力。培養創造能力是培養未來人才的需要,是素質教育的要求。在教學中,我們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自主地創作設計,把軟件應用融入到課件中,讓學生把自己的思考展現在計算機屏幕上。信息技術環境實現語文教學目標才是最根本的目的,在信息技術環境下進行語文教學不能只顧形式上的熱鬧,而要講究實際效果,要根據語文教學的需要,遵循語文學習的規律,選擇相應的信息資料,采取相宜的策略,通過適當的途徑,運用有效的形式,讓學生學得活,學得好,得益多。

2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方法

通過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學實踐研究,我們得到了一些開展教學的創新方法和啟示。

2.1主題型教學方法。主題型教學方法指的是學生圍繞一定的主題,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收集、整理與主題有關的信息,在教師幫助下進行學習、評價的教學模式。這種方法具有豐富性、靈活性。因為主題可以是人文學科的,也可以是自然科學;主題可以是內容方面的,也可以是藝術方面的;可以是文本的,也可以是超文本的(如影片欣賞);可以是比較異同的,也可以是單純求同或單純求異的;同時主題可以來自教材規定(提供)、教師規定(提供)或由學生自己選定。

如語文學科中“試飛”等課的教學,如果組織學生到網絡教室進行上課,圍繞某一主題,搜索“試飛”,不到1秒鐘時間,可以查到很多有關“試飛”的信息(具體數據與網絡環境有關),“試飛”的作者簡介,課文涉及到的人物、性格特點,時代背景,以及很多的分析評論等等。學生眼界一下打開,對課文的興趣與理解也一下提升很多。

2.2合作交流型教學方法。協作交流型教學方法指的是分工合作為特征的教學方法。“合作學習”時,必須注意處理與“自主學習”的關系,把學生的“自主學習”放在第一位,“合作學習”在“自主學習”基礎之上進行。實驗教師可利用競爭式學習、協同式學習、伙伴式學習、角色扮演式學習等四種基本合作學習模式和人機協作、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等三種基本途徑,培養學生競爭能力與合作能力,學會與人交流、與人合作、與人競爭、與人相處以滿足新世紀人生存的需要。

2.3自主探究型教學方法。自主探索就是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獨立探索。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先由教師進行啟發引導,然后讓學生自己去分析學習;在探索的過程中如果學生遇到自己不能獨立解決的問題,教師應該加以適當的點撥和提示。

例如在學習《美麗的西沙群島》時,可以帶領學生到“海底遨游”,為學生提供大量的西沙群島的動物、植物的圖片和影像。讓學生通過查看有關的視頻和文字資料,進一步的了解西沙群島的物產,并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對自己所看到的內容進行有組織的描述。這樣一來不僅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

2.4展示型教學方法。展示型教學模式指的是從展示事物的本質屬性入手,使學習者主動構建知識的教學方法。如在信息技術環境下的“語文閱讀課”,是根據教學目標、特定的教學組織形態以及學生為實現教學目標而進行的多媒體網絡環境中的自主學習過程。它又有別于傳統的書本文字閱讀,它除了一般的文字閱讀外,還具有超文本的閱讀,如聲音、圖像、動畫、視頻、影片等,它比傳統的文本閱讀更快捷、更豐富、更精彩,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從學生角度來看,多種媒體參與教學,能提高學習積極性,更有利于激發學習內動力;從教學的環境來說,信息源更加豐富,信息傳輸更快捷;從信息的顯示形態來說,圖文并茂,精彩生動,具有豐富的感知材料,極易產生意境。這些與傳統的閱讀教學相比都有明顯的優勢。

篇(2)

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技術的普及,使人們的文化領域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繁榮和發展,也使多元化的文化思潮萌生匯集在一起充斥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文化市場發展的層次不齊必將導致腐朽的落后的文化思潮也相伴而隨。小學生所處的成長階段決定了其正確的思維辨別力、認知力和判斷力還未形成,這使小學生避免不了在日常的文化生活中受到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侵蝕影響,這就需要加強小學生的人文素養培育以抵御不良文化的侵害。

二、探討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引入人文性教學的策略

(一)潛心閱讀文化經典,積淀人文素養

在中華文化的歷史長河中,匯聚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血和文化結晶,又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和發展下來,鑄造了中華文化豐厚的文化寶庫。在這些文化寶庫中無不珍藏著許多名家名作,無不彰顯著優秀的中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而這些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博大的民族精神可以成為小學生身心發展成長的養料從而沉淀為其文化素養。通過對優秀的文化經典名作進行研讀和挖掘,提升小學生文化素養不失為一種可行的途徑。例如: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有選擇性選取一些古代的詩詞歌賦,比如《弟子規》、《論語》、《詩經》、《唐詩三千首》等,讓學生通過泛讀、細讀、朗誦、背誦、默寫或者朗誦比賽等形式開展品味經典語文教學學習活動,教師并要求學生以讀書筆記的形式把自己對名家名言的內心感受和解讀寫出來,而后教師進行仔細評注以跟蹤學生的內心變化和人文體驗并及時給予鼓勵和指正,最終使學生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形成一種自我人文體驗并內化為自己的言行規范。

(二)挖掘培育情感,潛移默化人文素養

每一部文化作品字里行間無不是作者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凝練,無不是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噴發聚合,這就需要學生深入到作品本身去挖掘去體會。同時也要求教師對學生研讀名篇精品的學習過程中給予指引,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方式去挖掘作品背后所隱藏著作者深厚內在文風,以及豐富的文化資源中所展現出來的文學審美情趣,最終使這一文學作品的研讀教學過程真正成就學生的人文培養過程。值得注意的是,在人文素養培育過程中情感教育起著核心和支撐作用,高尚的情感、暖人的情感能夠活化人的心靈,使心靈插上飛翔的翅膀向更高層次發展。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人文性教學手段一定要激感內涵,以情施教,,以情感人,注重情感教化作用并把情感教育融合入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和方面。例如,在進行《背影》這一教學活動時,教師讓學生對《背影》采用細讀的方式進行,并讓學生帶著“文章中哪些詞語和語句讓你能夠感受到作者對父親的心疼以及父親對作者的眷戀之情”這樣的問題去閱讀文章,隨著對文章深入的研讀很多學生能夠從“肥胖的身體爬上月臺”“蹣跚地走在鐵道上”,“看見背影我的眼淚很快流下來”等語句中體會作者細膩的感情和內心的獨白,更能夠感受這種文字間蕩漾的親情人文之美。通過這一情感挖掘語文教學活動,學生從作品深處感受到了散文創造的細膩筆鋒和中華濃厚的家庭親情觀念,從而使這種人文情懷滋潤學生的心靈并潛移默化地促使學生去珍惜親情去關愛父母。

(三)加強語文實踐活動,提升人文素養

篇(3)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5-0063-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5.038

小學語文是一門綜合性課程,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當前,雖然小學語文教學在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中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由于長期受傳統教學思想的禁錮,其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問題,進而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制約了學生的全面發展,阻礙了素質教育和新課程理念的真正落實。對此,我們必須采取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避免形式主義,從思想理念到具體的課堂實施,都必須遵循小學語文新課程的要求。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積極的認識傾向,推動著人去探求新的知識,發展新的能力。小學語文教學中,一旦學生有了飽滿的學習興趣,便會對學習產生強烈的需求,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相反,對語文不感興趣,他們就不愿也不會主動去學習,學習效果自然不好。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掌握學生的學習心理,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關注學生,開展競賽,激發興趣

小學生有爭強好勝的特點,競賽時往往處于緊張、興奮狀態,能高效地進行知識傳遞和吸收。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根據教學內容,合理組織競賽活動,讓他們比一比誰認的字多、誰組的詞多等,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勝心,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

(二)聯系生活,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興趣濃厚,更有利于學習。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聯系生活,創設情境,再現課文內容,讓學生身臨其境,還要讓學生聯系已有的經驗,去體驗生活,感悟生活,加深感受。如教學《司馬光》時,我聯系生活,創設了以下情境:“一名小孩不慎從窗口摔出,情急之中抓住了窗沿。此時你就在現場,將怎樣施救?”學生紛紛開動腦筋,出謀劃策。不僅如此,他們還將此與司馬光的處境很好地交融在了一起,對課文中司馬光的機智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與感悟。

(三)把握時機,運用多媒體,激發興趣

多媒體集聲音、圖像、動畫、圖片等于一體,具有鮮明的表現力與直觀的形象性,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喚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把握時機,恰當好處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為學生展示更為形象直觀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不知不覺地進入到最佳學習狀態。

二、科學使用語文教材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依據,是學生所學知識的主要來源。可以說,教材的使用是否成功直接影響著教學內容的合理性,決定了學生學習成績的高低。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教材的使用,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把教材作為完成語文教學的一種資源,大膽地調整教材內容和進度,從而讓教材在促進學生發展的過程中真正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一方面,要以語文課程標準為依據,科學使用教材。語文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的依據,教師要深入研究語文課程標準,對其中提出的語文教學要求有一個透徹的把握,并據此調整教材內容,優化、整合教學內容。另一方面,要結合學生實際,科學使用教材。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學內容應符合他們的實際情況,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增加或補充某些內容,刪除或者減少學生已經掌握的某些內容,在內容的呈現上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符合他們發展需求的內容。需要注意的是,教材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不違背教材的基本原理、基本內容、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的前提下,教師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性,聯系生活,對教材內容進行拓展、延伸,以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只有這樣,精讀課標,深鉆教材,細研學生,根據教學需要靈活調整教材內容,適當擴充和刪減教學內容,嘗試多種構思,才能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

三、創新教學方法

以往小學語文教學大都采取“滿堂灌”“滿堂問”“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痛苦”,課堂教學效果自然不好。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語文教師必須改變這種單一的“注入式”教學方式,采取新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理解、感悟、體驗課文內容,掌握語文知識。

(一)采取分層教學法

學生存在個體差異,他們的語文基礎、興趣愛好、學習態度、理解能力等各不相同,若教師采取“一刀切的教學方式”,顯然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實際出發,實施分層教學法。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客觀地認識學生存在的差異,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安排不同層次的學習任務,設置不同層次的問題,因材施教,以確保人人都能有所收獲,有所提升。

(二)加強小組合作學習

篇(4)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加強培養學生的多角度和創意性閱讀,注重拓展他們的閱讀視野和閱讀范圍,讓學生在拓展性閱讀訓練中逐步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閱讀作為提高小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關鍵和基礎,在小學生的語文學習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就要求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知識結構加強對學生的閱讀訓練,通過閱讀方式和閱讀范圍的延伸來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讓學生在大量的文本閱讀中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本文主要對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拓展性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和應對策略進行了簡單的分析研究,以期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提供幫助。

一、拓展性閱讀教學在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拓展性閱讀教學強調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的閱讀訓練,通過對學生教材閱讀的延伸來增加學生的文本閱讀量,從而讓學生在博讀、多讀的狀態中實現語文素養的提高。但在實際的教學中,由于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不當等原因使得拓展性閱讀教學在實施中存在較多的問題,其具體表現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課堂閱讀拓展形式單一

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拓展閱讀教學中采用的拓展形式常常比較單一,致使學生閱讀興趣不高。如在講述關于春天的教材作品時,教師通常在引導學生進行課文學習的基礎上又讓學生進行古詩《春夜喜雨》的背誦,并讓學生通過古詩的背誦和課文的學習來想象春天的情境,這種單一化的拓展方式只是學生低水平的閱讀重復,不利于學生知識的遷移,從而抑制了學生閱讀興趣的提高。

(二)教學目標不明確導致拓展過度

教師在教材作品的講述中要根據教學需要對作者以及作品的創作背景進行必要的補充閱讀,讓學生在背景材料的閱讀中增加對文章的理解和認識。但在實際的教學中由于一些教師對課堂教學目標沒有明確的認識和把握,導致他們在進行文章背景資料的拓展時存在著過度拓展的現象,使得許多拓展內容與教材作品的聯系并不大,從而容易使學生產生注意力分散的現象,不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拓展性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拓展性閱讀教學的實施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活躍了課堂氛圍,激發了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但教師在實施過程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并沒有真正發揮拓展性閱讀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作用,從而導致了課堂教學效率低下。要改變這一現狀,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教材閱讀與課外閱讀的有機結合,通過積極有效的教學策略來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以增強學生的語文能力。

(一)加強對閱讀資料的搜集,豐富拓展閱讀形式

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實施不僅要求教師要加強對學生教材內容的閱讀訓練和積累,還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加強對閱讀資料的搜集,以作為學生教材文本閱讀的有效補充,從而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語文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要立足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在充分利用語文教學資源的基礎上加強對學生閱讀空間的拓展,以優化學生的閱讀環境,促進他們閱讀視野的拓展。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需要引導學生對相關閱讀資料的搜集,從而豐富拓展性閱讀教學的形式,讓學生在課文的學習中能夠更輕松地走入課堂,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強化對閱讀信息的整合,拓展教材閱讀的內涵

教師在講述語文課文時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加強對所搜集的閱讀資料的整合,通過對課文內容的適度拓展使學生更全面的了解課文內容,例如通過整合拓展閱讀材料,使學生較為詳細的了解文章寫作背景,有助于學生深層次理解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從而產生共鳴,以達到激發他們對課文的閱讀興趣的目的。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的重難點對學生進行閱讀拓展,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擴大閱讀空間,還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內涵的理解,增強他們的對課文的感悟能力,進而克服學習中的難點,樹立對語文學習的信心。

(三)積極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是學生進行課堂閱讀的補充,也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方式。在小學語文的拓展閱讀教學實施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設立圖書角或布置課下閱讀任務等形式來擴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讓學生在良好的閱讀環境中逐漸培養閱讀的興趣,促使他們閱讀能力的不斷提高。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課時計劃,定期舉辦課外語文知識競賽活動。例如,設置和課文內容聯系緊密的課外問題,讓不同小組的學生進行搶答,并給予獲勝者一定的獎勵。以這種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往往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學生為了在競賽中獲勝會主動的進行課外閱讀,閱讀效率會得到較大提高,另一方面通過課外閱讀有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三、總結

總之,拓展性閱讀作為學生語文課堂閱讀的延伸,是培養學生創造性閱讀和探究性閱讀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有重要的意義。針對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拓展性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加強對教學方式的改革與創新,通過對閱讀材料的搜集、整合以及開外閱讀活動的組織來不斷拓展語文閱讀教學,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他們綜合素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篇(5)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正確處理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系,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小學語文教學創新的關鍵在于教師教育理念的創新、教材應用的創新、教學策略的創新和教學模式的創新。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

1.堅持與時俱進的教學原則。現代社會的發展狀況瞬息萬變,教師的教學思想也應該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適時地作出調整,堅持與時俱進的教學原則,不斷吸收先進的教學手段,豐富自己的課堂教學內容,例如,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的先進教學方式,為學生的課堂學習營造生動的情境氛圍,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愉悅,在良好的情境氛圍中加強對知識的吸收和理解,增強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使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不斷得到提高。

2.堅持教學方式多樣化的原則。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大都非常關注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而忽視了對學生語文表達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只會學習死知識,而無法將學到的語文知識靈活地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實踐當中,這樣的語文教學方法本身就存在著很大的弊端,更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實際應用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運用多種教學方式,豐富語文教學的課堂內容,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語文學習的趣味性和強大魅力,增強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學習水平。

3.遵循“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將教師作為教育教學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具有絕對的權威,使學生的管理者,這種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個性能力的發揮,對于學生的個性成長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現代教育應該積極順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扮演好指導者的角色,指導學生掌握正確學習語文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基本原則,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揮,充分體現創新教育的價值,鼓勵學生自主性的學習,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二、小學語文創新教學策略

1.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心理學的研究結果說明,富有創造力的人對于客觀事物中存在的明顯失常、矛盾和不平衡現象容易產生強烈的興趣,他們對事物的感受性特別強,能抓住被常人漠視的問題,能認識和評價自己與別人的行為和觀點。這種心理特征反映在學生身上,往往表現為“打破沙鍋問到底”的鉆研精神,不唯書、不唯上、不唯師的獨立意識,敢于質問甚至唱反調的否定精神。如在學習《草船借箭》一課時,同學們認為從“諸葛亮下令讓二十條船用繩索連接起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一字兒擺開”這句話能體會到諸葛亮智高一籌,考慮周全,我肯定了他們的看法。可有一位學生并不贊同這種意見,他認為諸葛亮這樣安排有點冒險,考慮問題欠妥,理由是:“在下令掉船時難度很大,一是二十條船用繩索連接起來,船陣太長;二是一邊插滿箭船只容易失去平衡,這樣的話不怕翻船或調船失敗嗎?”對他的“出格”想法我大加贊賞。如果老師沒有師生平等的教學觀念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面對學生的突出表現橫加指責或簡單否定,就會扼殺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應該有博大的胸懷、求實的態度,鼓勵學生不從眾、不唯書、不唯師,成為保護、激發學生創造力的支持者。

2.充分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問題意識對小學生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語文教師要為學生留有足夠的空間進行思考,使學生不斷發現問題,形成主動發問的良好習慣,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靈感,督促學生進行課前預習,通過預習發現學習中的問題,帶著問題去聽課會提高課堂效率。可以讓學生們把預習中遇到的問題列出來,然后分成小組進行討論,使學生們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3.把探究式教學引入小學語文課堂。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是豐富多樣的,因為課本中包含了文化百科和社會現象,學生在語文課堂的學習過程中,不僅學到了基本知識,還增加了語文方面的文學素養。把探究式教學引入教學環節能夠將重要的知識挖掘出來,通過問題情景式教學展示出來,學生們在探討的過程中實現共同的進步。通過發問的形式,可以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激情,培養學生深入思考的習慣和意識,從而真正提高文學素養。

4.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激勵。小學語文教學環節中,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對于教學氛圍的營造是非常重要的,這能夠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小學生是特殊的群體,自學意識較差,面對困難,自己解決的能力不高。如果身處的又是較為嚴肅沉悶的教學氛圍,產生的學習恐懼心理可能會更大,對于疑難問題更不敢發問。教師適當的鼓勵能夠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師對于學生微小的進步要給予肯定和表揚,使學生建立起自信心,產生成就感,這種感覺的培養對于學生來說很重要,有了信心才有學習的動力。教師還不能忽視后進生,給予后進生更多的關愛,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全面地發展,培養出綜合能力強的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

5.采用提問式與鼓勵式教學方法。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提問式的教學策略開始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重視,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合理地設置問題,使所提出的問題符合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和接受能力,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提問,能夠使學生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并且對教師講解的知識能夠進行系統的分析和理解。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學生都渴望得到別人特別是老師的尊重和欣賞。賞識與鼓勵能讓學生信心百倍,導致成功,而抱怨往往會讓學生自暴自棄,導致失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肯定少批評,多鼓勵少抱怨。

6.為學生營建良好和諧的課堂氛圍。成功的語文教師要能夠使語文課堂中充滿激情,學生學習熱情被充分調動,有自主學習的激情。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明確文章的感情基調,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好鋪墊,營建一種情感氛圍,這種情感能夠深深影響學生,學生帶著情感色彩去學習,作者、教師和學生能夠產生感情的共鳴。

篇(6)

小學語文課改,是伴隨著基礎課程的價值定位來檢驗其實效的。小學生對中華民族詩詞文化的充分了解和獲悉,是他們傳承中華文化的瑰寶重要渠道。

一、小學語文古典詩詞課程特色

小學語文古典詩詞是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教材,也是中華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真實體現。教材所選詩詞短小精悍、形象生動、可充分啟迪學生智慧,擴充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知識面進行深入了解,對小學生魅力培養、人格塑造、情感素養以及綜合能力等,都有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小學語文古典詩詞教學策略

1.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是提高他們語文素養的主要和關鍵因素所在,也是初步了解古詩詞,體悟民族精神和智慧的主要體現。在教學方法上進行更新,運用適當的教學策略,是提高小學生語文古典詩詞教學策略的有效措施,還可以實現學科間的有效融合。

2.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探求優化古詩詞教學方法,迎合小學生學習知識天性。可以從其興趣出發,尋求一種貼近小學生心理認知規律的方法,提高小學古典詩詞教學效率。在教學中,要以個性化教學方針,注重珍視學生感受,啟迪學生智慧,淡化詩詞講解,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正確認知詩詞背后的意蘊。以誦讀和情景交融式教學活動,能讓他們體味古典詩詞的教學境界。

3.讓小學生充分領悟中國古典詩詞教學的意境美,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讓他們由衷的感受詩詞意境。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領悟當時做詩詞的文人那種曼妙的遣詞造句之美。給他們充分的想象空間,增強他們的審美情趣,讓他們多閱讀課外詩詞,從情感上升華出對古典詩詞相契合的交融之美。

篇(7)

新課改的理念雖然給語文教學帶來了許多可喜的變化,但也出現了很多值得反思的現象。語文課改糾正的是在中小學系統傳授語言學等知識的教學方法,而沒有反對“必要的語文知識”的學習、傳授。相反,我們必須研究,中小學到底需要教授哪些語文知識,如何教授這些語文知識;需糾正的是不民主的、不傾聽學生個性聲音的教學,并不反對教師必要的、關鍵性的價值引導。因此,語文教學不能搞新的形式主義,必須體現教師、學生、教學存在的真正價值,即“教學的價值”。那么,如何使教師擁有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有效性理念,掌握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呢?

一、課堂教學環節設置的有效性

課堂上環節很多,但每一個環節沒有一個明確的訓練點,也沒有一個要達到的具體的目標,不知道這個環節為何而設。但凡這種沒有明確目的性的環節,一定不能讓它占取課堂時間。所以,每一節課,我們一定要結合目標找準切入點,由這個切入點展開具體的學習,這樣,既能使課堂簡潔,又能使課堂更有效。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更應該善于用形象、直觀的表達方式,創設情境,以情生情,讓學生感受到形象的鮮明性,進而加深對課文語言文字的理解,課堂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陶冶學生的情操,升華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四環節教學法給語文教學帶來了嶄新的面貌,使教學悄悄地發生了轉變。語文課堂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科學把握教學四個環節,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使語文課堂達到高效。

二、課堂問題設置的有效性

在教學之前,我們必須依據課程標準、年段要求,深入、認真研究學生實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為學生的發展服務,才能真正體現因學定教。脫離學生的實際,一味追求“時髦式”教學,不是新課改追求的課堂教學。其實,細想一想,現在各種研究課、大賽課上,執教老師最擔心的是什么?往往是擔心所遇到的“這個班的學生”水平是不是能適應自己的教學設計。在一定程度上,這些教師往往就在“撞大運”,如果學生的學力與自己的教學設計“合拍”,教學就順利推進;反之,就很難順利進行。因此,我以為,有效的教學首先不是考慮教師用什么一鳴驚人的新“招”,而是要首先研究學生,然后是研究適宜的內容與目標,最后才是方式、方法問題。一句話,學生的實際是最重要的教學設計的起點。一是問題的設置既要有挑戰性,又要能夠達到發展學生的思維、想象的目的,但也要難易適中。正如大家都熟悉的摘蘋果理論:枝頭的蘋果要是讓摘的人感覺努力跳一跳就能摘到,他才會有興趣,有信心,但如果他一看就覺得即使努力跳了,使勁跳了,還是連夠都夠不著的話,那么那個蘋果再鮮艷、再誘人他也不可能感興趣。同樣,如果是一個已經蔫了的甚至是爛掉的蘋果的話,那么就算摘的人一伸手不費一點力氣就可以摘到,誰又會稀罕呢?二是問題的設置要靈活。有些問題,換一種問法,達到的目的是一樣的,但學生的接受度就不一樣了。

三、學生主體性發揮的有效性

學生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即以學生為本,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學生是課堂學習中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實踐過程,教師的作用則是隱性的,是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的。在課堂教學中,應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原因有三個方面:一是引導學生自我發展的教育是中國教育轉型時期對教育模式的一種探索,它以引導學生主體逐步按照社會方向學會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發展自己為核心。它的最終目的是引導學生自我發展成為馬克思所說的具有人的類本質——“自由自覺的活動”,它將建立起把服務祖國人民與實現自身價值相統一的教育機制。二是當前教學的主流是強調學生的“主動發展”。“主動發展”的內涵是學生具有較強的學習主體意識,有較高的成就動機;熱愛學習,求知欲強,能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學會學習,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主動地規劃自己的學習任務和發展方向。三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學生,是能思考、能活動的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學生學得好壞取決于他們的主觀努力和能動作用。教育者的種種努力,都是為使受教育者知道應該怎么學,都是為了使學生愿意學、喜歡學、主動學。

四、語文教師語言的有效性

教師語言素養也是教育藝術修養的一部分。教師語言是向學生表達思想感情和傳遞知識的重要手段。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直接影響教育效果。小學語文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兒童,因此,語言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教師的語言必須清楚明白、科學準確和生動活潑,具有感染力和說服力。在教育和教學中,小語教師要努力使自己的口語兒童化,加強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力爭做到清晰、準確、科學、符合邏輯,并具有幽默感。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將教師素養概括為六條,其中第五條便是:教師要有高度的語言修養。語言是人們進行社會交際、思想交流的工具,掌握和運用語言是語文教師的一項首要的基本功。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加強自身語言修養十分重要。一是教學語言要準確。教學中,教師無論是介紹、引導、總結,還是下指令,語言都一定要是精準的。二語言要有效。很多老師老覺得課堂上時間總是不夠用,其實老師廢話太多就是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如鼓勵學生,對學生精彩的發言,對學生突出的表現,只需要送上老師或真誠的贊美、或肯定的眼神、或會心的微笑,或是同學們發自內心的掌聲就已經足夠。

篇(8)

關鍵詞 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文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4)27-0024-01

新課標中明確要求,寫作要有個性和創新性,寫作時應該由作者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興趣愛好等,自己安排寫作的內容,這種個性化的寫作最重要的就是素材的積累,特別是生活素材的積累,以便能在寫作中抒發自己的情感。因此,個性化作文教學應該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出發點,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一、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文教學策略

1.作文在命題上缺少個性化。寫作最基礎的環節就是作文的命題,只有確定了作文的題目,才能圍繞題目展開寫作內容,因此,個性化的命題對個性化作文非常重要。但當前,教師在作文的命題上并沒有太多的個性化可言,教師在擬定作文題目時有很大的隨意性和主觀性,不符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和他們的年齡特點,很多都是憑借著自己的所感、所想來擬定題目,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思維方式的發揮。

2. 教師對學生的寫作訓練缺乏個性化引導。在小學階段,都會配有專門的作文訓練課程,目的就是為了給教師充分的時間幫助學生解決寫作中出現的問題,但調查發現,多數教師都不會有效利用。現階段,教師在學生的作文寫作訓練上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忽視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和特點。寫作能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長時間的學習過程中一點一滴鍛煉出來的,而小學又是接觸寫作最早的階段,對學生以后寫作能力的養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若在小學階段得不到有效訓練,就會直接影響到他們以后的寫作水平。而大多數教師把過多的精力放在了寫作技巧的講解上,沒有認識到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性,使多數學生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式,在寫作中不能體現自己的個性。也因為這種模式化的寫作方式,導致大部分學生都喪失了寫作的興趣,給個性化作文教學帶來了困難。

3.教師評價標準過于形式化。對學生來說,教師的評語就是對他們寫作成果的最好肯定,但很多教師都不重視對作文的評價,在評價上過于形式化,忽視了對學生個性化創作特點的評價,因而扼殺了他們寫作的興趣。調查發現,教師對小學生作文的評語主要是優良中差或者是甲乙丙丁這幾個內容,沒有具體的評價語言,不能針對學生寫作中出現的具體問題進行詳細評價,時間一長,學生在寫作中積累的問題就會越來越多,阻礙了其寫作水平的提高和個性化寫作思維的發展。另一方面,有的教師雖然對學生作文中出現的具體問題給出了評價,但并沒有涉及個性化寫作的相關內容,嚴重阻礙了學生個性化寫作的發揮。

二、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文教學策略研究

1.教師應該轉變觀念,樹立個性化作文教學的觀念。筆者認為,教師應該樹立自己的教育觀念,特別是在作文教學上,更應該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應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寫作。同時,作為整個語文教學活動的領導者,教師還應該樹立個性化作文教學理念,幫助小學生正確地認識作文、了解作文。因此,語文教師只有真正認識到個性化作文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才能在實際教學中以個性化作文為教學基礎,引導學生提升自身的作文水平。

2.教師的作文命題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命題作文就是所有學生都根據教師擬定的題目來寫作,這是最傳統的作文寫作訓練方法,但新課標要求教師要進行個性化的作文教學。因此,語文教師要深入研究作文命題,將作文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以學生生活中的素材為寫作對象,這樣才能激發他們對生活的回憶和想象,從而寫出能表達自己真實情感的文章。另外,教師也可以利用小學生的個性思維特點,進行多種寫作題材的訓練,可以通過提供話題,讓學生圍繞這個話題進行寫作,體裁不限,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寫作能力。例如,教師可以以“學校”為話題,讓學生們自擬題目,由于不限體裁,可以是記敘文、說明文,也可以是詩歌和散文,通過這種不限體裁的寫作方式,學生可盡情地抒發自己的情感,促進個性化寫作能力的提升。

3.對學生的寫作內容進行個性化指導。學生寫作訓練、教師指導應該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因為學生的寫作能力基本上都是在后天的學習、鍛煉中慢慢磨練而成的,因此,教師的個性化作文教學應該以學生的生活環境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這樣選用的題材才是學生所熟悉的內容,才能為他們創造一個輕松、快樂的寫作氛圍。教師也可以選用情境教學,以小學生感興趣的材料為教學內容,可利用童話故事,讓小學生在充滿童趣的環境中完成個性化的寫作。例如,在小學作文練習課中有這樣一個題目:從下面幾組事物中任選一組,以他們為主人公,想象一下他們之間可能發生的故事,然后根據自己的想象編成一則小故事。注意語句通順,條理清楚,如果不想寫提供的事物,可另選題材。①鉛筆、橡皮、轉筆刀;②小溪、河流、大海;③眼睛、耳朵、鼻子、嘴。在開始練習之前,教師可以先設置一個童話情境,通過這一童話情境引入這節課需要練習的內容,如教師可以先問學生喜不喜歡讀童話故事,喜歡的童話故事有哪些,然后再為學生講解自己創作的童話故事,讓他們為這篇童話故事續寫一個結局,最后再引入該堂課需要練習的內容。通過這種方式來發散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寫作。

4.教師應該對學生的作文進行個性化評價。所謂個性化評價,即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評價方法,尊重學生作文上的差異,鼓勵他們進行寫作理念的創新,并根據其作文的類型進行不同風格的評價,在評價過程中,不能單純地利用一個字對整篇文章進行評價,應該使用不同的評價標準。例如,如果寫的是看圖作文,只要學生把圖片中所表達的意思表達清楚了并且語句通順,教師就應該對其進行表揚;而對沒有表達清楚的學生,則要針對他們的不足進行特殊指導,幫助他們改正不足。通過這種靈活的評價方式,能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培養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資,有利于其實現個性化發展。

對小學語文教師來說,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文教學是一項長期堅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不斷地轉變教學方法,才能與學生自身的發展特點相適應。而我國素質教育的實行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了保障,只要小學語文教師積極地響應國家素質教育的號召,以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就一定能為學生的個性化寫作創造輕松的環境和條件,讓學生切實抒發自己的情感,充分展示他們獨特的個性與魅力。

參考文獻:

[1]呂艷輝.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文教學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 2011.

[2]殷濤.個性化作文教學研究與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10.

篇(9)

語文情境教學,我認為就是指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從教學需要出發,創設與語文教學內容相關的場景和氛圍,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引發學生情感體驗,使學生在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中獲取語文知識。

二、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的實施策略

1.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直觀情境

如今,隨著我國科技的迅猛發展,以計算機為核心的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了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教學手段,同時也因其身上所具有的種種優勢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和喜愛。它集聲音、文字、圖畫、動畫等于一身,具有聲像并茂、視聽結合的特點,可以將枯燥抽象的文字內容以形象、直觀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這對于正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度的小學生來講,既能很好的理解課文內容,還能對他們產生極大的吸引力,因為小學生年齡小,他們自控能力差、注意力渙散,如果我們不能運用新穎、有趣的教學手段去吸引學生眼球,學生一整節課都會處于游離、開小差的狀態。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我們應該根據語文教學內容合理運用多媒體,以為學生創設直觀性的教學情境。

比如,我們在學習五年級上冊21課《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時,如果僅靠我們口頭語言和教材文字的描述,這對于年齡尚小的小學生來講,恐怕難以讓他們對文本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領悟,因此,我就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觀看了圓明園毀滅前和毀滅后的相關錄像,這樣,圓明園的輝煌景觀和殘垣斷壁一一呈現在了學生面前,這就使學生迅速進入到與課文內容相應的激昂悲憤情緒中,從而達到讓學生記住屈辱歷史、增強民族使命感的教學目的。

又比如,在學年級上冊2課《黃山奇石》這篇文章時,如果只靠書中文字對黃山奇景的描述,對于更升入二年級的小朋友來說,理解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就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觀看了黃山全景圖以及不同種類奇石的圖片,這樣,學生就對文中描寫的黃山奇石的形狀有了詳細了解,弄清了黃山奇石的巖石奇在哪里,進而激發出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2.利用背景音樂,創設情感情境

孔子曾說:“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的確,音樂是一種訴諸于人的聽覺、啟動人的聯想和想象的一門藝術,尤其是動聽、悅耳的旋律,更容易打動學生的心靈,進而將他們的情感帶入某種境界中。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我們可以根據文章內容,選取與文章情感表達類似的音樂,同時調動學生聽覺、視覺等感官,讓學生隨著背景音樂去仔細品讀課本中的文字,以使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內容,并與文章作者產生思想上的共鳴。

比如,我們在學習四年級上冊20課《古詩兩首》中“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時,為了使學生在情境中精讀課文,并真切感受詩人與朋友話別的情景,我為學生播放了《送別》這首歌,讓學生在“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的歌聲中去朗讀這首古詩,這樣學生基本上就能正確把握這首作品的基調,并深切體會到詩人與朋友之間依依惜別的情感,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利用角色扮演,創設體驗式情境

小學生活潑、好動,而且表現欲望極強,因此,我們可以抓住學生這一特點在課堂上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體驗課文中的情境。而且,新課程教育理念提倡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參與者,教師是課堂活動的引導者、指揮者,教師應該竭力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情境,使學生的主體作用與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我們應該根據文章內容,讓學生對文本中的角色進行角色表演,教師在一旁給予適當指導和幫助,以讓學生正確把握書中人物性格,親自經歷書中人物的心理歷程,使學生成為課堂學習活動主體的同時,提高學生表演能力和協作能力,從而達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比如,我們在學習四年級下冊14課《小英雄雨來》這篇文章時,我就選取了其中一個片段讓學生進行角色表演,如文章中的第四段,讓學生分別對雨來、扁鼻子軍官、鬼子等角色進行扮演,經過我的精心指導,學生把這幾個人物表演得惟妙惟肖,既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又使學生真實感受到了小英雄雨來熱愛祖國、機智勇敢的精神品質,整節課的學習氛圍也顯得愈發濃厚,學生對文本內容也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感受。

篇(10)

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提高教育水平,培養真正的人才也成為每個國家的重中之重。在我國,長期固有的傳統“填鴨式”教學方法,嚴重阻礙了教育的進步,束縛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相對被動,課堂效率低下。在新課改形式下,課程改革和新的教育理念應運而生。《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語文教育實質是對人才的性格、品德以及綜合能力的培養和塑造,可見,小學語文教學對新理念的貫徹和實施對學生的品格完善至關重要。

二、教師的理念改革

作為教師,接受和貫徹新理念的程度緊緊關系著新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的收效成果。新理念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構建,必然離不開教師教學理念的改革。只有敢于接受新思想,大膽進行改革,總結新的教學經驗的語文教師,才可能把新理念真正運用到課堂中去,才能夠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情境。

很多教師因為沒有徹底進行理念改革,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對新理念的試驗和摸索階段時就出現了很多問題。有的教師并不相信新理念能帶來真正的收效,覺得沒有必要改革;有的雖然愿意接受理念革新,卻找不到合適的教學策略,因此仍然使用傳統的授受式教學方法;還有一類教師非常積極嘗試,但卻因為經驗不足,不能夠自主地運用新理念,因此收效不高;更有一類教師雖然非常贊賞新理念,可是由于應試教育的根深蒂固,以分數為重的學校仍占多數,教師出于壓力,不得不以犧牲新理念的教育來謀求表面上看起來十分光鮮的分數和排名。

作為教師,只有充分意識到新理念在教學中的優越和必要性,才可能在實踐上真正地落實“把課堂還給學生”,才可能盡快掌握新的合適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合作互助精神。而當新理念能夠真正地被運用自如的時候,可以使得學生的成績獲得很大進步。

三、教學策略

小學生因為年齡太小,還不能領會學習的必要性,比較貪玩好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策略關乎著課堂的實際成效。

首先,應當尊重和保護學生鮮明的個性。教師應當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而不是過去“滿堂灌”的方式去加工一個個一模一樣的產品。讓學生保持自己的特性,有助于培養人才的創新意識,更助于培養學生養成完善的品格。當然,在實際的過程中,學生自身也存在互相之間抄答案和模仿的行為,這就需要教師多鼓勵學生找到自我,學會自主思考,告訴學生從來沒有標準的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擺脫抄襲別人作業或抄答案書的壞習慣。

其次,應當寓教于樂,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尚處于童年少年時期,對外界的一切好玩的東西都充滿了好奇和喜愛。如果依然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會讓學生覺得語文枯燥乏味,出現厭學情緒。因此適當地采用寓教于樂的方式來講解知識,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之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提高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在講到古詩詞的時候,可以給學生講講詩人的趣味故事,增強學生對詩人的了解和興趣。學習童話故事時,可以開展講故事比賽,鼓勵學生多閱讀,甚至可以自己進行想象和創作。這樣,在玩游戲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量,還可以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口頭創作能力,間接地提高作文修養。另外,語文課堂中也可以與美術或音樂等形式相結合,讓學生做游戲,畫畫猜成語或學唱被譜成曲子的古詩詞。

再者,善于引導學生,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過去授受式的教學方法中,常常是教師傳授知識,學生用筆記下然后背誦,考試時再將答案背寫上去。雖然能夠短時間內在分數上有很好的收效,可是并沒有培養出學生的創造力,只是一群死記硬背的木偶。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不僅能讓學生體會到自身的成就感,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例如,在學習課文的時候,背誦經典名段之后,可以讓學生脫離原文進行再創作。然后再通過與原文的對比,評判優劣,原文優點是什么,學生的作品的優點是什么。在創作的過程中,學生能體會到當個“小作家”的感覺,慢慢提升對作文的興趣。而在對比過程中,可以找到自己的優勢和劣勢,進而主動嘗試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最后,及時調查學生的學習效果,調整教學策略。為了能夠盡快找到最好的適合自己的教學策略,教師在多學習別的老師的教學經驗之外,更是需要經常調查學生的學習狀況,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經過分析和思索,及時發現學生的薄弱環節,在課程設計上及時作出相應調整,彌補課堂設計帶來的不足,力求找到最適合的教學方案。

五、結語

新理念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滲入,無疑是值得肯定的。本文提出的幾項策略是本人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摸索總結出來的,希望能給各位教師一些幫助。如果各位教師能夠用自己對教育的一片熱忱來積極推進教學改革,勇于探索嘗試和及時調整,必然可以找到新理念下適合自己的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

上一篇: 監理投資控制措施 下一篇: 獨立思考的定義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先锋国产资源不卡 | 亚洲水中色Av综合在线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跟新 | 香港三日本三级少妇三级66 | 亚洲aⅴ在线播放 | 亚洲Av一级特黄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