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科學技術的內容匯總十篇

時間:2023-08-18 17:39:0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關于科學技術的內容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關于科學技術的內容

篇(1)

2011年3月12日因大地震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令人震驚的爆炸及核燃料泄露事件。這次事件不僅對核電站也對其他核技術政策、決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它使得人們不得不考慮:人類如何共同應對科學原理與社會政策交界的重要領域問題。該事件也再次引發教育界對核技術與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深入思考。即如何幫助學生和公眾認識核科學技術的歷史、現在和未來,如何引導公眾認識核科學技術的利益、風險和各種價值觀念沖突,如何做出科學決策。本文對我國高中課程中核科學技術教育的內容進行了重新審視,根據福島核事故引發的實際問題,對如何加強和改革核科學技術教育進行一些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議。

1 核科學技術的認知現狀

福島核事故在日本及全球范圍造成了一系列影響。我國甚至出現了搶購食鹽的不理智現象。日本民眾目前強烈反對使用核電站,公眾對核科學技術的態度再度陷入恐慌。為了了解我國學生對核科學技術認知的真實情況,我們于2012年4月采用了一個由“14個問題”組成的問卷對我校三年級的學生進行了調查。有關調查結果見表1。調查發現雖然學生對核科學技術已經有了一些初步了解,如89%的學生能夠辨別出“人們可以感覺到放射性”的陳述確實是虛假的。但是對于多數核技術應用還存在較大認識盲區,其中對核電站的認識尤為突出。多數學生對核電廠會給公眾健康和環境帶來一系列破壞、核電站爆炸的后果如同核武器一樣、所有的醫學X射線是危險的這些問題的認知存在偏頗。所以態度普遍悲觀、消極。這一結果說明做好核科學技術的教育工作迫在眉睫。

2 高中“核科學技術”教學內容的審視

2.1我國高中理化課程中“核科學技術”的內容

我國化學新課程突出化學對生活、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在“元素周期表”主題中規定:了解放射性元素同位素在能源、農業、醫療、考古等方面的應用。目前使用范圍較大且包含較多核科學技術內容的化學教材見表2。從表2可以看出,我國高中化學新教材將“同位素”概念和“放射性元素”作為主要內容。并且一般是利用“元素周期表”來介紹放射性元素;教材內容初步體現了服務于生活的編寫要求,比如“室內氡氣”等內容非常貼近現實生活;提倡學生查閱資料的自主性學習。日本高中化學教材核科學技術內容側重于核能和核科學發展史;此外日本高中物理課程中設置了一定的放射性科學技術的內容。

包含比較豐富的核科學技術內容的物理課程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高中物理選修2-3》。這部教材從科學、技術和社會3方面提供了系統的教學內容。教材介紹了原子科學研究的歷史,并且設置了“思考與討論”,體現了對學生樹立可持續的核科學技術價值觀教學目標的高度重視,發揮了科學一技術一社會的教育功能。但是該教材基本以理論知識和概念為中心,缺乏探究案例,缺乏有具體研究步驟的“課題研究”,沒有設計和提供必要的實驗項目和實驗儀器,所以教學活動仍比較簡單和平淡。

2.2美國《社會中的化學》中“核科學技術”的內容

核科學技術教育內容在美國、英國高中教材中一直倍受親睞。20世紀80年代《社會中的化學》教材誕生,教材內容和編寫方式盡顯“社會中心”的風格。從最早的《社會中的化學》開始,核化學技術就成為了獨立教學單元,占整個課程的1/8。它將學生帶入真正的由于核技術引起的科學、社會、經濟、倫理之間的問題情境。從個人、社會、環境的多重視角安排了一系列教育內容。2000年之后,美國化學會根據《國家科學教育標準》的精神對“核化學技術”的內容進行了新的修訂。將“我們世界中的核化學”的題目改為“原子:原子核相互作用”。在整個課程中仍然占據重要地位。各級內容的主題見下頁表3。

教材交織了大量的個人、歷史及社會內容。從個人的視角選擇的核科學教育內容有:核醫學技術、氡、估算每年你接受的輻射量;從社會的視角選擇的核科學教育內容有:核電廠、核電站事故、核廢料、同位素的利益。編寫方式充分體現互動性,“做決定”的教學活動總計為5次。其宗旨在于面臨核科學技術應用的兩難問題時,首先要對核技術的具體特性給予充分了解和認識,避免盲目性;其次了解應用過程是否符合相應的法律限定或在可控制安全范圍,避免出現偶然性;再次還必須充分認識核技術帶來的利益以及存在的風險;最后對面臨的核科學技術應用問題達成共識,保證作出科學和明智的決定。表明該教材完全以培養學生的決策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

3 “核科學技術”課題教學策略的審視

有效的教學策略不但能夠改善教學結構,提高教學質量,成功的STS教學更應為學生在探索處于科學原理與社會政策交界領域中的問題時提供幫助。為此需要深入研究核科學技術的教學策略;需要改革純理論式、學科中心的核科學技術教育方法;需要開展更加多樣化、創新性的探究式教學活動。

3.1滲透社會高度關注的“核技術應用”現實問題的教學策略

自從核電站爆炸之后核技術應用再次成為社會矚目的問題。科學的教學策略應該將這些問題滲透到課程之中。而《社會中的化學》恰巧就采用了這種策略。課程從一個生動的情境開始。問題是學生受到了邀請,準備去參加一次在“水木鎮”舉行的有關核技術應用的研討會議。會議中有許多“當地核技術抗議公民”,他們非常懼怕像核電站這樣的核技術。化學課學生要到老年協會向老年公民提供核科學技術背景知識。學生在出席這次會議時每人都要準備一個會議箴言。完成“核科學技術的14個陳述的真假”自查和厘定。問卷項目貼近社會現實,反映了人們日常高度關注的一些“核技術應用”的問題。經過第一部分的學習,再查閱資料澄清調查中所有項目的真與假;整個單元的教學結束時學生要設計撰寫一個有助于做出核技術應用的“科學決策”箴言。

3.2以核科學技術的發展史為突破口的教學策略

關于物質的放射性研究歷史是一批杰出的科學家共同書寫的最激動人心的科學史。一系列重大的科學發現對于學生理解原子科學奧秘是非常有幫助的。但是在科學史人文資料使用方面由于課程理念的不同,多數化學教材卻只限于“居里夫人發現放射性元素”單一題材。而《社會中的化學》卻薈萃了豐富的核科學歷史題材。其中附有照片的科學家共有6位,他們是貝克勒爾、居里夫人、約里奧·居里夫婦、邁特納和西伯格。同時用生動的文字介紹了德國科學家倫琴采用陰極射線管發現X射線、法國科學家貝克勒爾關于一些特殊物質使底片感光、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的金箔實驗。介紹了愛因斯坦提出的質能方程:E=mc2。這些內容有效打破了學生學習核科學技術的屏障,提供了激勵學生學習的教學情境。

3.3確保學生對核電站全面了解的教學策略

關于核電站的建設是核科學技術的焦點問題,也是福島核事故的詮釋。對于核能的教學策略應該遵循“核能的利益和負擔”共存的策略。核能不是一般的能源,根據E=mc2公式,核燃料U-235或Th-232在裂變過程中如果有1g的質量損耗,就有9×1013J的能量產生。這些能量與700000加侖的高品質汽油燃燒產生的能量相當。核燃料UO2含有的U-235大約為3%,遠遠低于原子彈中燃料的濃度。但是核廢料的問題的確猶如“潘多拉魔盒”。所以教學過程中需要適當考慮。對于核能的未來,科學家正在研究核聚變。如果有1g的H發生核聚變,將會有6.2×108kJ的能量產生。這些能量與5000加侖的高品質汽油以及20噸煤的燃燒產生的能量相當。了解這些知識能夠使我們全面地看待核能。

3.4物質放射性的探究性學習策略

有安全保證的“核現象化學實驗”將會直接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激發學習興趣。但是多數化學教材對此都望而卻步。《社會中的化學》設置的探究實驗活動有:如何觀察到核變化現象、α、β、γ射線的捕獲、云室等。其中“對不同的放射性粒子的測定”通過“各種放射性穿透能力的實驗”、“確定放射性的類型和距離對放射性的作用”開展深入的探究性學習。目前我國一些學校也已經開始應用數字化教學實驗設備進行“物質放射性大小檢測”的探究實驗。學生通過探究理解放射性現象的活躍性和普遍性。

3.5培養科學決策能力的教學策略

在高度科技化的社會,小到手機、電視、電腦,大到醫療,都存在放射性。但是它們的程度卻千差萬別。學生需要具體感知輻射源和輻射劑量的關系。《社會中的化學》提供科學數據:一般每個人每年會自然接受360毫雷姆左右的核輻射。放射性對生物的作用數據見表4,生活環境的輻射測量數據見表5。

教材用“你做決定”的形式,組織學生根據生活環境和提供的輻射測量數據,計算出他們一年累積接受的輻射值。當前多數場合使用西弗作為劑量單位。0.01西弗=1雷姆。據報道2011年3月24日福島核電站2號機組輻射超標,輻射水平超過500毫西弗/小時,即50雷姆。經過與表4內容作比較便知如果時間過長,將使人體嚴重受到傷害。所以有關教材的編寫應該增加官方公布了的信息和一些具體數據,經計算可以更加真實地認識核輻射的影響,以便認識核科技的風險。

4 “核科學技術”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4.1核科學技術教育方法的創新

巧妙地使用類比策略能夠提高學生對核科學技術利益與風險的認識。《社會中的化學》設計的方法如下:“假設你要去走訪500英里(500英里×1.6=800公里)遠的朋友,打算使用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保險公司完成的有關統計能夠幫助你認識不同交通方式的安全性。使用表6中提供的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1)如果使用自行車,這一旅行的風險為:

(500英里)(0.000001/10英里)=0.00005

那么,哪種交通方式是最安全的(風險最小)?

(2)對問題(1)得出的結果許多人會感覺吃驚,為什么?

(3)指出每一種交通方式的利益,其是否意味著安全的減少、風險的增加?

(4)對個人安全來說還有哪些因素會關系到風險?

(5)你最終會選擇哪種交通方式?為什么?考慮到所有的因素之后,有沒有一種堪稱最好的交通方式?解釋你的回答。

最后對學生進一步提出問題:走訪朋友是否有一種脫離風險的途徑?這一途徑會比不去走訪朋友還安全嗎?活動的議題是讓學生認識到科學惠及人類,科學技術是整個人類的最大福音,人類不能因噎廢食、止步不前。

4.2開發和利用多媒體視頻的資源

教師應積極開發并利用多媒體視頻技術及互動式教學平臺,實現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在http:///chemcom5e網頁上創作了多維動畫和視頻,如3種放射性射線的性質的動畫;金箔實驗的動畫;原子核發生裂變過程的動畫等。這些動畫可以按照所給的提示進行點擊,然后就會出現相應新的動畫畫面,操作十分便利,畫面十分生動,具有一定的互動性,體現出現代教育技術的無比魅力。若與眾多新課程新教材大幅增加的相關圖像照片相互結合,能夠從直觀的視覺角度幫助學生理解課程中抽象的理論知識和科學概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3借助新聞媒體引導對核事故等問題進行討論

核技術的應用牽涉到社會的各個層面,福島核事故輻射之后,主流媒體報道始終非常踴躍。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新聞媒體,讓學生收集相關的信息和資料于課堂上討論。教師還應該挑選出有重要價值的網絡資源和視頻節目向學生推薦。網址如下:

中國核信息網http://.cn

中國科普博覽http://

中國公眾科技網http://

北京科普之窗http://

討論的問題包括:

篇(2)

中圖分類號:N 0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758(2012)05-0388-05

美國科學、技術與社會(STS)協會前主席S.H.卡特克利夫認為,STS的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多學科階段,第二個階段是交叉學科階段,第三個階段是統一學科階段。同時他認為STS已經從“多學科”開始,肯定進入了“交叉學科”,并努力達到“統一學科”。本文將采用對STS演化的這一界定,以蘇俄STS發展為個案,首先以科學學和技術論為研究對象考察蘇俄STS在多學科階段的發展歷程及對中國的啟示;其次,在科學技術革命視角下,考察在交叉學科階段蘇俄STS研究的主要內容及科學技術學走向;最后,在對人的哲學研究視閾下,分析全球性生態問題和人道主義,并總結該階段研究的不足及對我國的啟示。

一、多學科階段蘇俄STS研究

1.蘇俄科學學的研究

(1)蘇俄科學學的發展歷程

蘇聯對科學學研究的最早文獻出現在1926年,首先是被鮑利切夫斯基提出,他在《科學學是一門精密科學》一文中,初步論述了科學學的一些基本觀點。之后,蘇聯哲學家、經濟學家、心理學家、自然科學史學家分別從科學的本質、科學管理理論、科技發展規律和預測、科學創造的心理因素等問題進行了廣泛的研究。

與此同時,一些把科學作為研究對象的組織相繼出現。其一是以多勃羅夫教授為學科帶頭人的烏克蘭科學院控制論研究所。他們把定量分析和辯證法結合起來研究科學學,出版了大量有價值的著作。具有代表性的有《普通科學學導論》、《科學和技術預測》等著作。其二是以米庫林斯基為學科帶頭人的蘇聯科學院自然科學與技術史研究所,他們對科學史和科學邏輯、科學創造、科學活動組織的歷史和理論等問題進行了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科學學基礎》、《科學學:問題和研究》。其三是以統計學家納里莫夫為學科帶頭人的莫斯科大學數學系。他們以定量分析的方法對蘇聯科研體制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科學計量學》。

(2)蘇俄科學學研究的局限及對中國的啟示

如果說20世紀上半葉科學學的興起適應了現代自然科學自我認識的需要的話,在現代社會中,科學與技術彼此交叉,已使兩者相互融合,技術科學化與科學技術化日益成為一種發展趨勢,人們在研究科學的時候,不可能不涉及技術;反之,也不可能不涉及科學。20世紀50年代以來,在世界范圍內出現的一些新興學科,大多具有科學與技術統一的特點,甚至很難對某一學科作出科學與技術的嚴格區分。然而,蘇俄科學學想用科學學這一單一進路整合科學技術學進而進入STS的路徑在邏輯上是不現實的,在實踐上是不成功的,這值得中國借鑒。

2.蘇俄在技術論領域的研究

(1)蘇俄技術論的發展歷程

一般認為,技術論是將技術整體作為研究對象,研究技術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它不僅要研究技術的本質,技術發展的內部規律性,同時還要研究技術與社會的關系等問題。在多學科階段,蘇聯技術論的研究滲透在對技術研究的相關學科中。蘇聯學者在對技術哲學的研究中對技術的本質進行了研究,在技術史的研究中對技術發明和應用的內部規律進行了研究。

1887年恩格邁爾發表了《現代技術的經濟意義》一文。他認為,所有能夠提高人類勞動生產率的知識和能力的總和就是技術。1912年他又提出了技術哲學的第一個研究綱領。他認為:“技術哲學是一門研究作為一種文明要素的技術的作用的科學。”1929年恩格邁爾在《我們需要技術哲學嗎》一文中進一步發展了技術哲學重要性的思想。之后蘇聯學者對技術本質的研究中逐漸形成了技術的“知識體系說”、“活動手段說”、“勞動手段說”和“綜合說”四種具有代表性的學說。

1921年,蘇聯科學院成立了“科學、哲學和技術史研究委員會”,這為蘇聯技術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礎。1929年,蘇聯決定在技術科學的教育中增加技術史的內容。此后,技術史成為了工科大學的必修課程。在技術科學的教科書中,技術史的內容開始大量出現。蘇聯學者分別對機械工程史、采礦冶金史、通訊技術史、運輸技術史、航空史、建筑史等問題進行了研究。除了對技術的分類史進行了研究外,蘇聯學者還對技術通史進行了研究。1962年由茲渥雷金為首的四位技術史學家編著了《技術史》一書,作者認為,技術史是“闡明社會生產體系中技術的發展,技術與勞動形態與方法相關聯的,特別是與勞動對象相關聯的學問”。這種重視技術發展的社會文化背景的分析曾對蘇聯學術界產生了持久的影響。

(2)技術論的局限及對中國的啟示

在蘇聯,由于政治的原因,技術哲學這一技術論的先導學科被視為資產階級科學而被禁止研究。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人們通常只是在科學哲學的視閾下研究技術哲學,把技術哲學等同于科學哲學的附屬物,而且僅僅從自然科學知識附屬物的角度來研究技術。因此,盡管技術論自身有很大價值和意義,但在蘇聯長期輕視技術的學科傳統影響下,它很難得到發展。這個時期,蘇聯技術論發展的停滯表現在:對技術的研究還沒有上升到哲學應有的高度,研究視閾只停留在技術科學的層面(即對科學的應用方面);盡管形成了“技術的勞動手段說”、“技術的活動手段說”、“技術的工具說”、“技術的知識體系說”和“技術的綜合說”,但是這一時期由于缺乏對技術認識論、技術方法論和技術價值論問題的全面探討,因此,該階段蘇聯技術論的研究還沒有形成全面的技術哲學的概念體系。在這一時期蘇聯對技術哲學的研究無論是在建制化還是研究內容上都不能被稱為真正意義上的技術哲學。因此,在當今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時代,技術的主導地位已很明確,技術在當今時代已居于核心地位的時代背景下,蘇聯試圖只通過科學論來整合科學技術學從而進入STS的嘗試是不成功的。這對中國是一個重要的啟示。

二、交叉學科階段蘇俄STS研究

“科學技術革命”的研究是蘇聯對科學技術研究的核心內容。在對科技革命研究的視閾下,出現了科學技術一體化的研究。

1.蘇俄關于科學技術革命的研究

科學技術革命的思想最初起源于馬克思關于現代科學技術改變了社會生產過程的觀點,而作為一個概念最初是由英國學者J.D.貝爾納于20世紀50年代提出。60年代后,蘇聯學者在闡述的理論時開始廣泛使用了這個概念。

蘇聯學者認為,科學技術革命是科學革命和技術革命一體化的結果,兩者是科學技術革命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如果說“過去科學和技術中的變革有時只是發生在同一時間。如今它們則匯合成為一個統一的科學技術革命過程。可見,蘇聯學術界已經開始認為,科學和技術已經擺脫了過去各自獨立發展的歷史,技術的發展已經越來越離不開現代科學的成就,同時技術也為科學的發展提供各種保障。科學和技術關系的變化說明現代科學技術革命的本質特征就在于科學與技術的不可分割性。

由此可以看出,蘇俄學者在科技革命的視閾下開始了科學技術一體化的研究,并且有了科學技術學的轉向。

2.蘇俄科學學研究的科學技術學走向

Ф.и.凱列認為,在20世紀60年代,對科學的分析只停留在科學的本體論研究范疇。在七八十年代,關注的中心轉移到科學與文化的關系以及它在文化中的地位問題上。在八九十年代,科學界和各專業的學者,將注意力越來越多的集中在科技發展的人道主義傾向以及對科技發展的價值取向等問題的研究上。

鮑鷗也認為,當前俄羅斯科學學的大致走向和特點如下:第一,當前出現了有關科學與文化、科學與教育、科研機構中的女性和科學傳播問題的研究。第二,在新時期科學學理論研究中出現了對人一自然一技術的關系問題的反思。可見,目前俄羅斯科學學研究正在與國際科學技術學接軌,在科學發展戰略、科技政策、人類新文明模式和全球命運思考等許多方面處于蓬勃發展中。

3.蘇俄技術論研究的科學技術學走向

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蘇聯學者關注的重心開始從技術本體論逐漸轉向技術認識論、技術方法論和技術價值論問題。關于技術認識論問題的研究包括:技術科學的認識論問題和技術自身發展的問題。技術方法論問題的研究包括:技術的方法論問題和技術科學的方法論問題。但后來隨著全球性問題的出現,使得技術價值論問題成為蘇聯技術哲學的研究重心,其研究的問題包括:探討技術相對于自然、人和社會所具有的價值以及技術活動和技術科學所應遵循的價值論原則。其內容涉及技術美學、技術倫理學等問題。

萬長松、陳凡也認為,多元化將是俄羅斯技術哲學的發展趨勢,而技術本體論、技術價值論和工程倫理學將是它的研究重點。萬長松進一步指出,與蘇聯時期人們普遍認同的技術中性論不同的是,俄羅斯學者則對近些年來在西方興起的技術建構論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這表明俄羅斯技術社會學(價值論)方向上出現了趨同演化的特點。

通過以上的論述,說明蘇俄該階段對科學和技術的研究中,出現了科學技術一體化的研究,蘇俄STS的學科演化正在從科學論和技術論走向科學技術學。

4.蘇俄STS研究對中國的啟示

該階段蘇俄關于科技革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學技術革命的主要特點及實質上,雖然出現了科學技術一體化的研究,但對科技轉化論的研究嚴重不足。蘇聯學者普遍認為科學技術革命是引起工業革命的酵母。在一定條件下,前者將轉化為后者,并且這種轉化不受國家制度等因素的制約。只要機制成熟,科技革命便可以成為工業革命的產婆。一般認為,科技轉化過程就是產業化的過程,近現代產業革命表明,只有通過產業化,科學技術才能從一般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而且科技成果轉化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個包括技術轉化能力、產業基礎、產業政策等多因素在內的復雜多變的過程。科學與技術以及產業變革之間,并不是一種簡單的、直接作用的線性關系,不像蘇聯學者認為的那樣簡單,在一定條件下,科技革命將轉化為產業革命。蘇聯在該階段關于科技轉化論方面研究的不足,在實踐上導致了科技成果轉化率非常低下。正如庫斯林指出的,蘇聯社會的停滯狀況,從70年代開始尤為嚴重。1960—1970年用于生產的投資總額增加了1倍,但是將科技思想轉化為科技的成果卻日益緩慢。80年代初,平均每八項核準的企業興建改造方案中,只有一項采用了現代科技的成果。科技發明與現實應用之間的鴻溝日益擴大。蘇聯的基礎自然科學水平并不薄弱,但在理論研究上只堅持傳統的科學和技術二元論,缺乏對科學、技術、產業之間存在的“內在轉化邏輯”的研究,使蘇聯科學技術在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方面步履維艱。這一點無論對中國的理論界還是政策實踐者都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三、統一學科階段蘇俄STS研究

統一學科階段蘇俄STS在“科學技術革命”和“人的哲學”視閾下對“科技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全球性生態問題的人學思考”和“人道主義”進行了研究。

1.科學技術與社會之間關系的研究

蘇俄學者在對科技革命的研究中,不僅出現了上文所述的“科技一體化”的研究,而且開始了科學技術與社會之間關系的研究。

米庫林斯基認為,科學技術革命不是由某些個別的科學或技術發明引起的瞬間的變革。它具有兩大前提:科學技術前提和社會前提。這兩者都是逐漸成熟起來的。科學技術革命是由20世紀前半期所取得的卓越的科學技術成就直接引起的。然而這些卓越的成就本身,還不能形成科學技術革命。只有當社會的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時,它們才能轉變為科學技術革命。為此,H.H.德爾雅赫洛夫指出:為了能夠更好地把握科學技術革命,“科學技術革命是被當作勞動、技術、科學和生產領域的交叉點提出來的。科學技術革命將上述領域聯系起來并保障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

蘇俄學者不僅對科技與社會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而且嘗試著在人的哲學視閾下用“科學、技術與社會三者的互動”尋求整體解決生態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2.全球性生態問題的人學思考

20世紀70年代以后,全球性的生態危機日趨嚴重,羅馬俱樂部的系列報告在蘇聯哲學界激起了強烈反響。他們在對人的綜合研究的視閾下,確立了在科學領域里對人進行綜合研究的新方向,顯示出強烈的理性色彩和學科綜合化的思考。

弗羅洛夫認為,研究生態問題的本質至少應當考慮到生態問題具有的三個因素:第一,與危及自然資源枯竭有關的技術經濟方面;第二,在有關人類社會同自然界的生態平衡方面;第三,社會政治方面的因素。這是一種以科學、技術與社會三者互動來整體解決生態問題的思路,而不是像以前的“人與自然”和“人與社會”這種單向度的解決思路,在當時得到了蘇聯學者的普遍認可。他們認為,要解決生態問題就需要研究人同自然和社會各方面相互作用的各學科廣泛合作。蘇俄學者提出的科技與人、社會、自然的系統理論和綜合方法,為解決全球性生態問題指出了一條路徑。

3.關于人道主義以及人道主義政治的研究

當代對STS的研究存在著科學主義與人本主義的對立,前者重視自然科學,后者重視人的價值。然而隨著科技發展對人類作用的凸顯,人們逐漸走入極端的唯科學主義,使人的價值喪失殆盡。特別是因物質生產的迅猛發展而造成的資源、環境等嚴重威脅人類生存問題的出現,必然促使人們對工具理性以及人與物的關系進行再認識、再思考,提出“以人為本”的問題。以上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蘇俄STS對人和人道主義問題的研究。

弗羅洛夫認為,人道主義不僅不是一種單一的倫理或是單一的意識形態規范,而是一種倫理與意識形態規范的綜合體,這個綜合體支配著意識形態的發展。在人道主義的視閾下,蘇聯學者從人生活的環境背景到個人的內心道德修養,從對壓抑人性的唯科學主義的批判到科技觀的人本主義價值等問題進行了綜合的研究。最終提出了科學人道化的思想,其內涵是:“科學是為人服務的”,“人是一切科學的尺度”。科學總是趨近于人的本質的需要,而人的需要最終會以社會目標和結果的形式表現出來。可見,該階段蘇俄學者對科學、技術的研究產生重大變化,開始從人的價值選擇和價值取向考察科學技術。

然而,這種對人道主義的研究最終轉化成對“抽象人道主義”即人道主義政治(新思維)的研究。安啟念認為:“弗羅洛夫正是用‘抽象人道主義’的解釋影響了戈爾巴喬夫。他說:粗俗的、斯大林式的、教條的早已被蘇聯的許多哲學家所否定,包括我,宣傳的是對的人道主義解釋。在西方,被稱作‘馬克思的第二次誕生’。”這種無視客觀條件的抽象人道主義,表現得淋漓盡致。其實,之所以具有真理性,在于把自己的人道主義理想的實現建立在歷史發展客觀規律的基礎之上,因而它是科學,而不是空想。弗羅洛夫等蘇聯哲學家以及戈爾巴喬夫的錯誤,在于他們無視客觀條件的制約,使社會主義由科學變為空想。這樣的思想不僅不符合,而且無視蘇聯的社會實際,用它指導改革,必然會出亂子。其結果就是連續數年全部媒體(包括學術會議)充斥著對蘇聯歷史陰暗面的宣傳報道。這成為導致蘇聯解體的原因之一。隨之而來的就是對蘇聯哲學、哲學的徹底否定。

4.統一學科階段蘇俄STS研究對中國的

篇(3)

在傳統的歷史唯物主義的敘述體系中,科學技術的功能主要是在生產力的范圍內得到闡述的,尤其是隨著"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新觀念的提出,這種敘述方式已經得到了普遍的認可。然而,隨著韋伯、盧卡奇、海德格爾、馬爾庫塞關于科學技術問題的論著的出版,尤其是哈貝馬斯的《作為"意識形態"技術與科學》一書的出版,現代科學技術的另一個功能--意識形態功能被揭示出來了。科學技術的雙重功能(即生產力功能和意識形態功能)對傳統的歷史唯物主義的敘述體系提出了嚴重的挑戰。

其一,傳統的歷史唯物主義敘述體系對科學技術的生產力功能做出了過度的詮釋,從而在某種程度上把歷史唯物主義的革命作用歸結為科學技術的革命作用,甚至把歷史唯物主義歸結為"技術決定論"。然而海德格爾在《技術之追回》中區分出"傳統技術"和"現代技術",并斷言現代技術不再是革命的因素,甚至不再是中性的因素,而是負面的因素。既然現代技術的革命功能受到質疑,也就要求歷史唯物主義建立新的敘述體系來回應這個問題。

其二,在傳統歷史唯物主義的敘述體系中,科學(技術)并不屬于意識形態的范圍,這一點的影響是如此之深遠,甚至連阿爾都塞也把理論作為科學,與意識形態尖銳地對立起來。然而,在當代社會中,科學技術既然已經蛻變為意識形態,那就有必要對科學技術作為意識形態的負面作出敘述。此外,晚年胡塞爾的生活世界的理論也暗示我們,由于我們把科學(技術)作為正確的觀念與意識形態對立起來,導致了科學主義和實證主義的泛濫。事實上,在傳統的歷史唯物主義敘述體系中談論的"世界"并不是原初的生活世界,而是伽利略以來用數學和自然科學的眼光敘述出來的另一個"世界"。顯然,要使歷史唯物主義脫離科學主義和實證主義的影響,也必須確立歷史唯物主義的新的敘述體系。

其三,在傳統歷史唯物主義的敘述體系中,基本命題是"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而社會存在的基本內容是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然而,從屬這一生產方式的生產者又都是有社會意識的,也就是說,社會意識滲透到社會存在的基礎之中。實際上,生產者既是社會存在的擔當者,又是社會意識的擔當者,正如科學技術既是生產力,又是意識形態一樣。科學技術的雙重功能啟示我們,應當避免用機械的,非此即彼的方式來敘述這一基本命題,即不要把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抽象地對立起來。

篇(4)

1概述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要逐漸走上創新型的發展道路,這就需要我國從中央到地方重視對科學技術的管理。在對之前我國學者就政府對自然科學的管理中,我國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其研究主要以科研活動為主要出發點,從而擴展到科學管理的探討上來。這樣的研究方式是有一定偏差的,很容易導致我們產生對科學技術管理過于狹隘的看法,難以全面地進行認識。就科學技術對社會經濟發展極大的推動力來看,我們需要站在社會經濟發展的整體宏觀角度去看待政府對科學技術的管理。第一,政府必須要認識到對科學技術管理的重要性,認識到科學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需要對其有高度的重視;第二,政府必須要認識到自己當下對科學技術關系的問題,例如管理的內容應該有所拓寬,管理的方式應該改變為服務型的管理,將政府對科學技術的管理進行重新定位管理,從而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促使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

2公共管理角度下的政府自然科學管理

2.1公共管理的概念公共管理就是對社會公共事物、公共基礎設施的管理行為。公共管理是在一定時間內,在一定成員范圍內對社會的公共事物進行管理的過程,公共管理是一項公共性的活動,社會性的事務。簡單概括來說就是,社會公共組織或是其他社會組織對社會成員進行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的管理,從而推動社會整體協調發展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實現。對公共事物和公共服務的管理具有社會型、動態性、層次性三個特點。

2.2公共管理方面就政府對科學技術管理活動的理解在我國進行了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社會經濟進入一個飛速發展階段,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并且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力越來越大。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國政府必須改革管理方式,從原先的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從而使得政府的管理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生產力的解放,從而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建立和諧社會,促進社會轉型。而且科學技術的進步有利于加強我國的軍事、國防實力,加強我國的教育水平,提高我國人民的文化素質。我國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進行社會文明建設、農業建設、工業建設、國防建設、教育事業建設都離不開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且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也依賴于科學技術的發展。但是科學技術具有很強的不可控性,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越大,政府對其管理就越具有難度。政府作為公共事物和公共服務的提供者和管理者,需要加強對科學技術的管理,使得科學技術的貢獻向經濟、文化、國防的方面發展,所以正確引導科學技術的功能是政府管理對科學技術管理的主要目標,也是政府管理對科學技術管理的核心內容。

3正確理性定位政府對自然科學技術的管理

3.1政府和市場二者之間對科學技術管理的平衡在我國的國情下,科研項目的資金支持主要來源于政府和私人企業,因此政府在對科學技術的管理時,需要找準正確的切入點才能促進自然科學技術的發展。在對自然科學技術進行管理時,我們需要就科技本身的性質將其劃分為兩類:一類為私人性;另一類為公共產品型。公共產品型的自然科技是基礎性的科學研究,投入時間和研究成本較大,取得的收益較少,并且進行的研究規模也較私人的要大,所以公共產品型的科學技術是由公共資源投資而產生的,對于這一類科技產品政府就應該對其進行一定的監督和管理,政府在對其進行管理時,需要保證管理過程的公開性和透明度。而對于私人性的科學技術產品,其研究的出發點就是為了提高企業的收益,使得企業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這類科學技術產品中大多包含專利性產品,政府需要對其進行一定保護。因為不同科學技術研究的特點、目的不同,所以采取的管理方式也不能一刀切。在管理中,必須要政府、市場兩只手結合,對各自管理范圍、內容、方式做出明確的劃分。政府在管理中要做到不錯位、不超位,對于政府可管可不管的方面就交由市場進行管理,這樣的管理方式有利于保證科學技術發展的活力,使得科學技術在一個自由、寬松的環境下發展,從而促進其進步。

3.2充分理解科學技術管理工作在政府公共管理中的重要性就我國之前對科學技術的管理來看,其地位主要被看作是類似于醫療衛生或者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管理地位,把科學技術管理歸納到社會事業管理范圍內。如今,我國科學技術研究主要為了經濟利益而進行,科研時間不斷縮短,與其相關的利益鏈接也越來越多,從而導致科學技術不如原先的純粹,難以和地區經濟發展相融合。但是科學技術發展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自然科學技術的發展不僅僅為社會各方面提供了發展的推動力,加快了社會財富積累的過程,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從而改變了政府傳統的管理方式,科學技術作為國家綜合國力的主要內容,政府需要對其加強管理。科學技術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不斷擴大其研究范圍,其在經濟、工業、農業、文化、衛生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發展機制,這種發展機制對政府傳統的管理方式提出了一定挑戰,所以我們在改革政府對科學技術的管理中,必須對科學技術進行一個準確的定位,政府需要在宏觀經濟、財政等方面做出相應的改變,改變原先單一的管理方式。在政府中設立一個專門的管理機構,從產業、社會方面對科學技術進行管理,從而提高政府對科學技術的管理,促進自然科學的發展。

3.3確定科技管理在政府公共管理體系中的地位我國在之前對科學技術的認識主要是將其歸納到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方面,認為其和這些公共事物可以采取同樣的管理方式,科學技術管理被納入社會事業管理。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科學技術的研究周期逐漸縮短,其利益相關者也逐漸擴大,科學技術和其他方面之間的影響度和融合度也越來越高。如今,科學技術已經對社會經濟、文化、教育、衛生、國防等方面產生重要的影響,和這些領域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其不僅僅為這些領域提供智力支持,還促進了管理方式的改變和革新,從而促進了社會經濟分發展,提高了我國的綜合國力。雖然政府需要對科學技術進行管理監督,但是科學技術對于政府公共管理的影響也逐漸增大,尤其是對我國的國防方面產生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科學技術的特殊性注定其不同于農業、工業、衛生等領域可以獨立存在,其逐漸發展為具有復雜的、綜合性、社會性的領域,原有的政府管理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所以,要對科學技術在政府公共管理中進行正確定位,就必須要明確其在政府管理中的地位。第一,科學技術管理是政府公共管理的核心內容,在政府的管理中需要把對科學技術的管理提升到和經濟、財政管理等同的地位,而不是將其等同于教育、衛生、社會等方面的管理;第二,政府下轄的各個機關單位,比如衛生、交通、教育、經濟管理等部門,都需要將科學技術管理作為單位的管理重點,需要把科學技術融入到產業發展,區域進步來實行技能型管理;第三,政府對科學技術的管理需要中央和地方兩個方面共同努力,需要和各個部門的科學技術管理部門相協調進行管理,從而形成全國性的、完善的科學技術管理體系。

3.4強調政府科學技術管理的區域特點我國地域遼闊,地方與地方之間的發展速度、發展特色不同,其社會經濟發展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我國在進行科學技術的管理不能一刀切,應該就每個地方的發展特色來進行管理。但是我國對科學技術的管理并沒有從中央到地方形成不同的管理方式,管理方式死板,難以滿足地方發展的需要。隨著地方經濟的不斷發展,地區之間的差異性也不斷提高,中央對于地方的發展、變化難以及時進行了解,國家就科學技術管理出臺的管理措施難以同地區發展相適應,難以滿足地區的發展需要。并且地方科學技術管理大多復制中央的管理方式,使得地方缺乏自身特色,沒有就自身情況進行分析,難以最大化地利用地方資源來進行科學技術發展,從而導致人力、物力的浪費。所以政府管理要對科學技術進行正確的定位,就必須要重視地方的特色,從自身實際來對科學技術進行管理,不能做一刀切。

4結語

科學技術在各個領域體現的重要性都是不容質疑的,為了進一步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提高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我國政府必須加快對科學技術管理的改革,需要從科學技術在公共管理的地位,其體現的作用來重新定位自然科學技術,對科學技術進行服務型的管理方式,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推動社會經濟各個領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煥祥,段學民.公共科技管理理論的最新發展述評[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8,(6).

[2]曹麗燕,馬憲民,蔡齊祥.關于公共科技及其管理的幾個問題[J].科技管理研究,2007,(5).

[3]孫斐,韓偉.自主創新導向型公共科技管理理論研究綜述——基于演化經濟學視角[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1,(3).

[4]劉太剛.對傳統公共物品理論的破與立——兼論后公共物品時代的政府職能定位理論[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1,(3).

篇(5)

一、科學技術哲學:

屬于哲學的重要分支學科,主要研究自然界的一般規律、科學技術活動的基本方法、科學技術及其發展中的哲學問題、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作用等內容。由于科學技術活動已成為獨立的社會活動,因此,將科學技術作為一個單獨對象考察和研究無論對科技發展還是對社會發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學技術哲學原稱自然辯證法,其研究實際主要包括科學技術史、科學學、哲理數學、數學哲學、工程哲學、技術哲學、技術經濟學等學科。

二、科學技術史:

是關于科學技術的產生、發展及其規律的科學。科學技術史既要研究科學技術內在的邏輯聯系和發展規律,又要探討科學技術與整個社會中各種因素的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的辯證關系。因此,科學技術史既不是一般的自然科學,也不同于一般的社會歷史學。它是橫跨于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的一門綜合性學科。

(來源:文章屋網 )

篇(6)

認為,物質是萬物的本原,自然界是由一切物質所構成的巨大的系統整體、自然界、人、科學技術,社會這四者之間形成了一種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密不可分的關系。在自然辯證法的學習中,我們只有通過對概念的認識,研究對象和內容的深入了解,進一步解讀自然科學、哲學、社會科學和現代科學方法等多重知識結構的層次的構建,才能取得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一、自然辯證法在科學發展過程中的表徵

自然辯證法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于自然界發展和科學技術發展的一般規律、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一般關系的學說。與此同時,自然辯證法作為的自然哲學、科學技術哲學、社會學等研究,不僅具有哲學屬性,而且也具有交叉學科的性質。

我們知道,自辯法誕生于19世紀中葉絕不是偶然的,而是當時三個方面的重大變化和發展沖擊著人們原有的自然圖景和思維方式,為其創立提供了客觀基礎。表現如下:一是大機器生產帶來的人類生產活動的高度社會化,加強了人們之間的社會聯系和交往,改變著人們舊有保守的、靜止和孤立的思維習慣和方法;二是自然科學的一系列偉大發現展現了自辯法發展的本性和規律,沖擊著人們業已形成的機械的、形而上學的自然觀:三是辯證唯物主義的創立,為自然辯證法的創立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基礎,使自然觀的革命有了理論指導。自然辯證法就是在這種歷史條件和諸多因素下,辯證唯物主義哲學與自然科學和技術相結合的一場偉大的理論革命。自然辯證法揭示了自然科學發展的內在邏輯、人對自然界的能動關系等,建立了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思想觀點等,諸多體現具有劃時代的變革。

二、自然辯證法與科學技術哲學諸學科關系的文獻綜述

恩格斯結合當時的自然科學和哲學成果,對這種自然哲學進行了多方面理論變革,發展出了一種新的關于自然的學說,這就是的自然辯證法。首先,他改造擴展了自然哲學的研究對象。其次改造了自然哲學的方法論基礎。再次摒棄了自然哲學的唯心論等基礎,成功的實現了自然哲學和科技哲學的基礎構建。自然辯證法和自然哲學都從整體上研究自然界并提供自然界的總圖景。

科學哲學是以自然科學為研究對象,主要研究科學的邏輯結構、科學知識的獲得和檢驗、科學推理的程序、科學發展的模式等認識論、方法論和邏輯學問題,而明顯忽視對自然界本身的研究,存在一些屬于本體論的問題。

科學社會學是關于科學的社會研究,它是與自然辯證法緊密相關的一門學科,著重研究社會諸方面與科學的關系,也就是研究科學體制“外部”的經濟、政治、文化等社會因素對科學發展的影響和作用。

三、從自然辯證法看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使科學技術與生產的關系越來越密切,科學技術作為生產力,越來越顯示出巨大的作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著名論斷。這是對科學技術觀和生產力理論的創造性發展,也是我國發展科學技術和進行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導思想。

科學技術不僅作為促進生產力發展的第一要素,具有主導作用,同時對其他要素也起著滲透作用,特別是現代科學技術已融合、擴散到生產力諸要素之中,從而促進了生產力要素的全面飛躍,推動了生產力系統的發展。

當代自然辯證法以科學、技術、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為研究對象,所要揭示的是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中的一般規律以及科學技術發展中的一般規律,而不是自然界中個別的過程,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個別領域或者科學技術個別學科的特殊規律。這個一般規律也正是哲學研究區別于科學技術研究的特殊之處。自然辯證法一方面是辯證唯物主義的普遍原理在自然界中的具體表現和科學技術領域的具體應用,另一方面又是對科學技術及其發展的哲學概括。

四、科技哲學視角下的自然辯證法

篇(7)

教育必須有超前的思考,高中物理課程必須適應21世紀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適應21世紀對人才的需要。高中所講的物理是中等程度的物理,離現代科學技術本身有相當距離。高中物理課程適應21世紀需要,主要是打好與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基矗基礎打得扎實,學生才能對飛速發展變化的世界有較強的適應性,才能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有效地學習和運用各種科學文化知識和現代科學技術,以至探索新領域、新問題。沒有好的基礎,談“現代化”也要落空。現代科學技術是在各門基礎科學之上發展起來的,基礎不牢固,不能攀登現代科學技術的高峰;基礎不牢固,進一步學習也會發生困難。高中物理課必須著眼于打好基矗從這一觀點出發,我們初步探討以下幾個問題。

(一)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的確定

制定新的教學大綱,要重新審視高中物理課的教學內容,按照不同類型物理課的要求進一步對教學內容加以精選,并適當予以更新。

我國現行物理課的內容,與我們所見到的世界上幾個主要國家和地區(如美、英、日、俄、港、臺)的相比,他們的知識面比我們寬,個別內容比我們深,有的增加了一些較新的內容。但就重要的基礎知識來說,基本相同,即主要講述經典物理中屬于中等程度的基本知識。另一方面,教學內容必須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進步而更新,不更新將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但更新的進程必須是漸進的,不能一次作過大的變動。因為盡管科學技術的發展迅速,而作為物理知識的核心部分仍是穩定和鞏固的。現在還看不出作過大變動的依據。并且,作過大的變動教師和設備均不適應,并不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傳統的教學內容,只要是反映基本的客觀規律的知識,就永遠是常新的。問題在于如何選擇,要研究選擇的標準。

我們認為,內容的選擇和更新可主要遵循以下的標準: 1.選擇在知識結構中處于重要地位的主干知識。

2.選擇對學習現代科學技術有重要作用的知識。

3.選擇在實際中有廣泛應用的知識。

4.要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和能力。

在新的高中大綱中仍應以經典物理學的基礎知識為主,即學習那些為進一步學習現代科學技術所必須的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原子物理等知識。各種現代科學技術(例如航天技術)都離不開經典物理。經典物理是學習現代物理以至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矗考慮物理課的“現代化”,不能脫離開以經典物理為主。

脫離開這個“為主”,大量地追求現代物理知識,只能得其皮毛,將來學習現代科學技術就會感到基礎單薄,高中物理是不能這樣“現代化”的。

在課時偏少的情況下,更要強調選擇主干知識。主干知識學得透徹,學習其他知識就容易些,也有條件擴充和加深自己的知識結構;某些新知識,即使在學校沒有學到也可以自學。課時少,決不能削弱主干知識。這就是不能“傷筋動骨”的意思。一方面要強調主干知識,另一方面,知識面又不宜過窄,否則,不利于學生開闊眼界和思路。最近,楊振寧教授曾談到,知識面窄是我國學生的一大弱點。因此,要處理好主干知識與其他知識的關系。教學內容要有“骨頭”,也要有“肉”。物理學本身在發展,對20世紀物理學的進展和物理學的前沿要給予介紹,使學生知道物理學是一門發展中的科學,物理學的大廈在不斷建造當中。

總之,內容要精選,安排要留有余地,可以分為必學和選學內容,使負擔適當且有彈性,以利于學生主動學習和發展。

要根據不同類型的物理課調整教學要求。教學要求要明確,要突出重點,分開層次,以利于教學,便于明確考查要求。關于教學要求,是否可作如下考慮:(北京信息員張同恂)""關于高中物理課程改革的幾個問題(三)""關于高中物理課程改革的幾個問題(三)Ⅰ類物理課對必學知識的教學要求可分為A、B、C三個層次。

A層次:?知道所列知識的內容,能夠說出它們的大意,在有關問題中能夠識別它們。

B層次:?理解所列知識的含義,能夠說出它們的要點,認識與相關知識的區別和聯系,并能用來分析、解決物理問題。

C層次:指應用較廣泛的某些重要概念和規律,要求與B層次相同,但要更為熟練。

Ⅱ類物理課對必學知識的教學要求也分A、B、C三個層次。

A層次:?知道所列知識的內容,能夠說出它們的要點,在有關問題中能夠識別和直接使用它們。

B層次:?理解所列知識的確切含義以及物理規律的適用條件,認識與相關知識的區別和聯系,并能用來分析、解決物理問題。

C層次:指應用較廣泛的某些重要概念和規律,要求與B層次相同,但要更為熟練。

在兩類物理課中,C層次的內容不宜過多。Ⅱ類物理課中B層次的內容應比Ⅰ類課多。

現行的教學大綱只列出了知識點,沒有從要求上對知識加以分類,這不利于物理教學。物理教學必須分清主次,突出重點。沒有重點,對所有知識都要求講深講透,會徒然增加學生負擔,也并不能都講深講透。反之,在要求上對知識加以分類,突出重點,會使學生較好地、較快地掌握所學知識。不同的知識在知識結構中的地位不同,在教學中所起的作用(例如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等)不同,教學要求必然不同。實際上在多年的物理教學和考試的實踐中,已經對不同知識作了不同要求,在這方面積累了相當的經驗。新制定的教學大綱要研究、總結、參考這些經驗,對教學要求作出明確而又適當的規定。這是一項細致的工作,需要進入到學科領域,作深入的探討。

(二)進一步加強聯系實際

近來,與物理學聯系密切的某些現代科學技術發展迅速,物理學知識有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我國中學物理課程一向注意聯系實際。新的高中物理大綱要繼承和發揚這一好的傳統,密切聯系實際,重視物理知識在現代生活、現代生產、現代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應用。在以下幾方面應當有所前進。

1.理論和實際之間的聯系要更密切,?某些實際應用應成為基本知識的組成部分,聯系實際應強調其中的物理原理。這也是培養能力的重要途徑。脫離開知識的應用,所學的知識還是“死”的,只有在反復應用中,才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要從掌握知識、培養能力的角度,進一步認識聯系實際的重要性。

2.進一步以學生能夠接受的形式講述某些實際中的物理原理,?介紹與物理有密切聯系的現代科學技術的成果。聯系實際的事例,應該盡量有現代化的氣息。

篇(8)

1關于美學的概念和理解

 

“美學”(Asthetik)這個術語最早出現于“美學之父”鮑姆嘉通在1735年發表的《關于詩的哲學沉思錄》中,之后,鮑姆嘉通于1750年正式出版了《Asthetik》一書。隨后,康德、黑格爾等賦予美學以更進一步的系統的理論形態,使之在他們的哲學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古希臘哲學家對美的問題非常感興趣,他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美的定義。比如,畢達哥拉斯學派主張美在于數的和諧關系,最美的圖形是球形和圓形,克拉克利特主張美在于對立統一的和諧;蘇格拉底主張美在于有用,如果分糞筐適用金盾不適用,那么糞筐是美得,金盾是丑的。柏拉圖對這“美是什么”的問題展開了艱苦的探索,他否認了當時流行的各種觀點,認為美是不美的事物,不是使事物顯得美的質料或形式,不是某種物質或精神上的滿足等,全部的對話以這樣一句古希臘諺語結束:“美是難的”。由此可見,探討“美是什么”的問題并不是一件輕松容易的事情。

 

2技術美學

 

技術美學(aestheticsoftechnology)是研究美意識的技術表現,以及人的精神需求與物質需求恰當結合的科學,是應用美學的分支,是技術學科及美學相結合的綜合性學科。

 

技術美學與產品設計有著非常深厚的歷史淵源,可以說,產品設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技術美學的誕生,引導了技術美的發展。反過來,技術美學也促進了現代產品設計審美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在產品設計中,技術美學主要體現于產品的功能、形式和材料上。

 

3技術美

 

技術美是技術美學最核心、最基本的范疇。沒有技術美的存在,也就沒有技術美學的產生。“技術美”是科學技術與美學完美結合的產物,是人類生產勞動充分考慮“人性化”與“協調性”的結果。“技術美”雖然以主體的人工造型取勝,卻仍如自然一樣,渾然天成。從構成上看,技術的主要內容是功能美,也包括形式美和藝術美的因素。其產品的造物結構形式與功能的關系等等都是技術美學本體論的重要內容。

 

4技術美學原理指導下的產品設計

 

4.1“道”與技術合規律性

 

“故通于天下者,德也;行于萬物者,道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藝者,技也。技兼于事,事兼于義,義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此語出自《莊子·天下》,是對“技”(技術)與“道”(美)關系的更進一步闡釋。在莊子看來,道家思想中的至美之“道”最終歸結為對事物本性的順應與依從;而“技”不過是“道”的最外在、最具體的體現,因此,“技”也應該是對事物本性自然而客觀地表達與展示[1]。

 

莊子認為,“技”應該是循法自然的至美之“道”的外在體現和具體表達,屬于直觀的、可感的經驗與實踐范疇;而“道”則是“技”的內在意蘊和本質,屬于非直觀的、難以傳達的形而上學范疇。應該說莊子在這里傳達了這樣一種哲學主張:真正高超的技術(“技”)是美的本質(“道”)的體現。或者說,技術是美的本質的“外化”。

 

4.2產品應具有功能合目的性

 

《莊子·天下》中有這樣一段表述:“猶百家眾技也,皆有所長,時有所用。”《莊子》明言現實中的各種技術都各有各的長處,但只有那些適應時代與社會發展要求的技術才能被社會認可和接受,并得以應用。

 

這里,莊子在探討技術的適用性問題的同時,也談到了技術的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問題,即技術的審美性問題(即關于技術美的問題)。在莊子看來,技術的最高境界就是“達道”或“合道”。而“合道”本身就包括“合時”與“合用”,即莊子所謂“時有所用”。

 

4.3功能要有力動性和社會性

 

技術美的特征在于表現功能的力動性,這種力動性無論在動態產品或靜態產品上都可以表現出來。高聳云天的鐵塔把人的視線引向天空,也把人的精神提升到超越于現實的存在。橫跨江河的大橋把兩岸連接起來,使道路可以跨越障礙而延伸開來。在這些靜止的直觀形態上,展示出充滿動勢活力的美的外觀。這就是技術美功能的力動性[2]。

 

技術美這一范疇的提出,確立了物質文化領域所特有的審美形態,它對于我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也許有人會說,強調技術美使人見物不見人,造成人們對于科學技術的拜物教,這是一種誤解。實際上,強調技術美,正是突出了人的主體地位和技術的社會目的性,因為審美價值是以滿足主體情感需要為尺度的主客體相統一的價值關系。技術美的確立,不但不會造成人們對于科學技術的拜物教,相反卻能促進科技發展與社會生活的和諧,因為美的事物具有與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適應性。

 

4.4產品應具有特殊的形象性

 

產品的形象性主要表現在產品的感性形象上。然而技術美得以實現的積極因素和必要條件是產品的感性形象。人通過感官——眼、耳可以直接感知產品的具體形象,因此產品設計不僅要注重產品功能的合目的性,更要意識到體現產品物質載體的感性形象。基于技術美學提出,當代中國設計應積極吸收后現代設計富有價值的內容,如產品個性化、審美豐富性的追求,以改變國內某些產品單調、模仿、缺少個性等狀況,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

 

4.5產品具有文化美

 

文化對設計內容起著決定性的影響。文化是設計內容的直接來源,不同的文化知識形態客觀上限制著對設計內容的選擇。也正是因為各個國家歷史、地理、人文文化的不同,決定了各個國家的設計風格的迥異。以服飾設計為例,不同地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對服飾的審美取向是不同的。世界各地的服飾設計所運用的款式及色彩等要素,是各民族在不同歷史、不同地理環境條件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產物,既有共性又有個性,構成了設計文化的一部分內容。

 

4.6要有較大的可變性

 

技術和科學的發展始終是緊密聯系的,科學為技術發展提供理論上的指導和依據,而技術實踐又推動科學的發展。隨著新工藝、新技術的不斷產生和運用,促進了新產品開發和老產品更新換代的加速。產品的審美標準也隨著技術美的發展而變化。然而審美標準的變化直接影響消費心理和購物導向。因此,這種消費心理和購物導向則對產品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設計產品要有較大的可變性。

 

4.7產品要充分體現“人性化”

 

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美學越來越注重研究現實環境問題和技術的人性方面因素,而技術美本體提供了“人性化”尺度。“人性化”是一種全方位考慮和滿足人的生存目的的設計原則,它已經成為當代設計的新潮,而人性化和技術美是緊密相連的。

 

技術美不像藝術美的體驗那樣僅與審美心境緊密相關,其審美體驗中充滿著智力結構中多種知識的綜合作用,尤其那些技術性知識,如發明、程序、模式、結果等,使人從中感受到人類自身的創造之美,體悟到它給人類詩意生存和整個自然生態系統的和諧之美帶來的博大精深的含義,感受到人通過技術美展現而達到的人與自然相互支持和協同進化的“親和性”關系。

 

5結束語

 

篇(9)

初中科學課程是一門綜合性的科學課程,注重培養學生對自然的認識和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態度,注重發展科學知識與技能,發展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提高科學素養,為未來發展奠基。科學的不斷進步,技術的不斷創新,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人類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人們迫切需要提高科學素養,認識科學、技術、社會、環境之間的互動關系。可見,“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作為科學教育內容的一個領域,就越加顯得重要,所以當今把STS教育融入我們平時的科學教學中,有其內在的必要性。

STS(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教育作為一個新興的概念大約在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誕生在美國,在我國只有十來年的歷史。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根據當前形勢,科學課程標準關于科學、技術和社會的關系教育在7~9年級階段的目標如下:

1.了解科學與技術的發展。

2.了解科學與技術之間的互動關系。

3.了解科學與社會之間的互動關系。

4.了解技術與社會之間的互動關系。

5.了解技術設計的過程。

6.認識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的影響,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7.初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那我們初中科學教育在STS教育方面現狀如何呢?

筆者對7~9年級的科學任課教師以及學生做了一個簡單的關于STS教育的調查問卷,結合所得數據,對科學教學中STS教育滲透的現狀分析如下:

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的方式,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變,STS教育這一薄弱區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對于學生科學方法、科學態度的培養逐步地重視起來了,學生的科學觀也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觀。但目前中學,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在STS教育方面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

1.在科學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單純講解科學概念、原理,把科學的知識點孤立起來了,疏忽了社會、科學、技術之間的聯系。

2.學生學習的盲目性還普遍存在,認為學習的目的就是用來應付考試,能考出一個好成績上重點高中或上一所理想的大學,忽視了學習科學的本質目的。

3.科學教學與社會現實存在脫節現象。其中有些知識內容與社會生活、生產、發展有著嚴重的脫節,沒有把新發展、新成果納入教育范疇,前沿科技講得較少,使得傳授的知識面狹窄,而且加上難度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不到有效激發。

4.科學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整體性、系統性和綜合性,與其他分支學科滲透、聯系較少。

5.較少引導學生對課堂外知識的探究、調查、實踐。課外閱讀重視程度不夠。

6.對于科學技術在社會生活方面的影響不能理性認識,不能很好地認識到科學技術的具體應用知識。

7.對于人與自然的關系、可持續發展、增強社會責任感方面的培養,有待進一步加強。

針對科學教學中出現的上述不協調現狀,作為一線的科學教師應該怎樣在科學教學中對STS教育進行滲透整合呢?

一、在科學教學中注重科學史的教育

在科學課程標準中我們知道,科學技術史進入科學課程的方式有這么幾種:

1.作為引入新知識的背景材料。

2.作為例題與習題。

3.作為相關資料插入。

4.作為擴展性閱讀材料。

5.作為科技活動素材。

在科學教學中,對于一些科學知識,我們可以先告訴學生這些科學知識是怎么來的,是怎樣發展到現在的,當時的背景怎樣,又將如何發展。這樣,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有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第二方面,學生對該知識有一個系統的認識過程,而不是一知半解的知識片段;第三方面,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學會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像科學家一樣分析、解決問題;第四方面,較大地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使學生更具有科學的洞察力;第五方面,在該過程中指明了事物發展的方向,我們今后努力探索的方向。通過對科學史的學習,加深了學生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也有利于雙基的落實。

例如,在浮力的教學中,可以先講解阿基米德關于鑒別皇冠的故事,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了解阿基米德是怎樣思考的,其科學態度如何,又是怎樣解決問題的,最后發現的流體靜力學的基本原理在那時有怎樣的背景,當今現狀、趨勢又如何等等。

二、在科學教學中把基本概念、原理與介紹前沿科技成果相結合

在科學教學中,當講解科學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時,我們不能空洞地說理,不能就事論事,這樣不僅讓學生覺得科學課的單調、乏味,而且會使學生的思維變狹窄,視野不能得到開闊。我們應該讓學生了解到,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對于這些知識有關的應用,有哪些前沿科技,比如介紹新發展、新成果、新成就。

例如,講解電阻的時候,可以介紹傳感器以及超導材料制造的電動機、變壓器的優點;講解電生磁時;介紹磁懸浮列車;講解電路的時候,介紹SSI、MSI、LSI、VLSI等等。

三、科學探究與STS教育的整合

根據相關科學內容的安排,將STS的教育內容分別滲透到各個探究主題的內容之中,讓學生有意識地進行各種科學探究活動。學生通過探究,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積極、自覺地思考,大膽嘗試,勇于探索,能自主構建知識,而且在探究過程中獲得一定的基本技能,并能通過遷移,把所得的知識、技能運用于在社會中所碰到的一些問題的解決。面對一些社會現象、科技問題,通過探究,能做出正確的決策。另外,學生通過探究學習,能形成科學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能正確認識人、社會、自然的互動關系,提高學生的社會意識。

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除了認真指導好科學課本上的每個探究活動,我們還應該有意識地設計幾個滲透了較多STS教育內容的探究活動,給學生更多的機會實踐、探究、思考。

例如,在學習《科學》九年級下冊第四章第三節時,課本上有個探究活動“一定區域內人口數量的增長與環境資源變化有什么關系”,是一個涉及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我們一定要認真做好這個探究活動,使學生初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意識。以此為契機,可以進一步拓展,再安排系列本土的關于可持續發展的探究活動。如,調查平胡市水體污染狀況;探究嘉興火力發電廠與秦山核電站對環境的影響差異等等。

四、教學與人類生活、生產關系緊密聯系

在傳授知識、技能時,一定要注重與生活實際相結合,STS教育理論的基本精髓就在于把科學教育通過技術手段、方法同當前社會發展、社會生產、社會生活緊密結合起來,減少學習的盲目性,不致認為學習無用處,對學習產生困惑。

例如,在學習《科學》八年級上冊“水的利用和保護”時,可以問學生:我們平湖市居民從2006年開始為什么不再飲用地下水,而改用深度處理的地面水代替?其次,我們可以介紹我們市是如何節水的,比如,農業方面,我們平湖市早已啟動了農田節水灌溉工程,到現在全市42.1萬畝農田實現了節水控水灌溉,像全塘鎮的前程果藝園、黃姑鎮的雙龍葡萄園、廣陳鎮的多維生態植物園等都在水利部門的指導下,統一安裝了滴水灌溉系統,從而不浪費一滴水,真正實現了節水、節能,高效高產。

五、注重對學生社會意識的培養,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社會的不斷發展,技術的不斷進步,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在人們欣喜時,也看到了各種隱患。資源的迅速枯竭、環境的不斷受污染、溫室效應、厄爾尼諾現象,甚至核戰爭,無不在威脅著我們,這些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了科技的兩面性。因此,在科學教學中,有必要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科學、技術、社會的實質關系,強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增強每位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例如,在相關內容中,開展一些關于“人?自然?社會”方面的討論。如:

(1)如果你開辦了一家有盈利的企業,這家企業對環境污染特別嚴重,如果進行排污改造,盈利將大幅減少,甚至虧損,當經濟效益不能兼顧社會效益時,你將怎么辦?

(2)渤海會不會變成死海?

(3)假如是你發明了原子彈,當看到二戰中遭原子彈轟炸后的日本城市,你將有何感觸?

另外,也可開展一些關于本地大氣污染、水污染等方面的調查,寫出調查報告,讓學生有一個切身的感受。

六、引導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探究、實踐

對于課堂內所學的知識積極進行拓展,指導學生積極查找相關資料文獻,從各媒體了解學習有關的尖端科技、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等。

積極鼓勵學生,走出課堂,走入社會,走入生活。使學生能善于觀察身邊的各種現象和事件,讓學生質疑,并進行思考、判斷,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同時鍛煉了實踐能力。

鼓勵學生參與一些重大社會問題的研究,了解現在有哪些重大的STS研究課題,嘗試性地進行參與。

七、STS教育的滲透對科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關STS教育的調查問卷中分析得到的數據發現,我們大多數教師與STS教育方面的要求,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在現在的教學中,不僅要求教師具備系統的教育理論、教育心理學、扎實的專業知識,而且要對傳統的科學史、技術史、科學哲學、技術哲學、科學社會學、技術社會學方面的基本知識進行一定的了解。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與時俱進,不斷地更新科學知識的內容和知識結構,了解現代社會發展的動態,才能滿足現在的教學要求。

平時,教師可以通過教研活動、各種培訓、聽專家講座提升自己,同時在業余時間通過電視、網絡、報刊、雜志及各類有價值的圖書等媒體為自己充電,以滿足不斷發展的教育的需求。另外,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進行評價、分析、反思、總結,以促使在科學教學中讓STS教育不斷地向更高層次發展。

由上述我們可以看出,在科學教學中滲透STS教育是個系統工程,任重而道遠,我們必須循序漸進,逐步培養學生的科學方法、科學態度、科學的思維習慣以及科學觀,不能操之過急。作為學生的領路人――教師,應為培養出具有全面知識、技術和能力,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有社會責任感的綜合型優秀人才,而不斷地努力。

參考文獻:

篇(10)

眾所周知,當前農業是以工業化生產與科學技術為基礎,緊密融合到社會化服務體系之中,運用科學理念來經營管理的農業。其內涵是:現代農業在某種意義上說是“大農業”形態。從功能角度審視,現代農業有很強的吸收勞動力與擴大農民就業增加收入之功能;積極開發所有可以利用的農業資源,這是農業逐步擔負保護生態環境、休閑旅游、文化繼承等各種功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技術對現代農業投入越來越多。而新技術廣泛應用到農業,讓農業的發展從過去純粹依賴農業資源,轉到基本依賴提升農業資源利用效率、確保持續發展方面。從舊式農業到現代農業的變化過程中,科學技術承擔為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強有力保障的根本任務。因此這是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形勢下的農業科技新聞傳播的重點。

2.運用科學之精神對相關農業科技新聞進行報道

運用科學之精神對相關農業科技進行傳播,以實際行動踐行“真實乃新聞之精髓”,它是傳播農業科技新聞之基礎,也是科技傳播方向的根本要求。以科學、嚴格、謹慎和樸實態度乃科技新聞傳播之核心要素。正是科技新聞的科學與正確性才極具旺盛的生命力。尤其要指出來的是農業科技新聞傳播,民眾不但可以見到科學合理之結論,更要見識科技全部過程還有此過程之中提煉出的科學思想、方法與理念,它是科技新聞傳播方向的基本方面。不但要講科技促進生產力發展,更要講科學技術能夠左右民眾思維、日常行為方式,還能對民眾的價值觀、人生觀有積極影響。科學技術不但能創造寶貴的物質財富,其還有精神上的科學思想觀念。

3.重視實用,推動和社會緊密融合

科學技術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社會發展的內在要素。而社會經濟發展不但給科學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切實的物質保障,還給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之需要。現今相關農業科技新聞的傳播上有很多問題:比如純粹展現生產力的太多,展現生產關系的不多;純粹反映技術指標的太多,很少反映科學技術與經營融合。科學技術傳播的具體實踐表明,兩者緊密結合,科技與經濟才能相輔相成。科技新聞傳播過程中,其不僅要說清楚科學技術到了某種水平,且要說清楚科技作用以及轉化的結果,將科學技術成果很好地展示在人民大眾眼前。科學技術和經濟緊密融合,使新聞報道的領域大大拓寬,不但推動了科學技術的推陳出新,還推動經濟快速發展。另外,人們要由農業科學技術角度對社會各個領域進行報道,由社會經濟與老百姓興趣需要之視角對農業科學技術和相關產業最前沿進行報道。尤其是那些關于現代社會的重大問題,應該是農業科學技術新聞傳播重視和拓展的方面,這里面,不但包涵有價值材料,還有很大的社會經濟效益。農業科學技術新聞傳播務必要在推動科學技術成果的轉化上多多下工夫。

4.掌控好適用性,強化接受群體的研究

該新聞傳播的適用性源自于對接受群體的研究,表現在有目的地迎合人們的現實需要。接受農業科學技術新聞傳播的人群是廣大農民、農村干部群體、從事相關農業經營的人群等等。這種看法長時間左右著中國農業科學技術新聞傳播的報道理念、采寫原則、人群定位。事實上,在現今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接受農業科學技術新聞的人群不但涵蓋上面所提到的人群,還有很多城市人群也是農業科學技術新聞傳播的接受者。此外,隨著農民自身文化素養的提升與物質財富的增加,農業科學技術新聞傳播的內容也逐步加入那些高科技內容、科學小常識,還有防治疾病強身健體等內容。

上一篇: 愛國衛生健康教育 下一篇: 基層社會治理情況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 | 久久综合精品网站动漫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高清一区 | 色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精品 |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v一二三区 | 亚洲性人人天天夜夜摸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