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7 17:52:2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青少年科技素質教育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關鍵詞:青少年;科技文化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10)-16-0185-02
當今世界,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質的問題已被提高到空前未有的高度,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認同,正成為一種世界性的潮流。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希望,他們應在新世紀成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主力軍。因此,我們的教育也應該使青少年從小接受科學思想,掌握相應的科技知識,讓其具有與其使命相應的科技文化素質。
但是,與當前迅猛發展的科技不相適應,我國的青少年科技文化素質教育卻存在種種問題,突出的表現在科技知識教育不全面、科技能力培養不盡如人意、科技精神培育不充足和缺乏科技價值觀和科技倫理教育等幾個方面,遠未起到為我國經濟發展輸送科技人才、提高勞動者素質的作用。
一、青少年科技文化素質教育現狀的原因分析
(一)全社會對青少年科技文化素質教育童視不夠、認識不足,崇尚科技的輿論氛圍尚未完全形成。
由于受傳統教育思想和功利主義的影響,以及應試教育的危害,大多數家庭對青少年科技文化素質教育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家長們所謂的全面健康成長,僅表現在熱衷于讓孩子們參加各種吹、拉、彈、唱、跳的興趣班以及英語班、奧數輔導班,而很少重視科技素質的培養。學校正規教育是培養青少年科技素養的重要階段。然而,我國學校教育長期固守在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中。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升學考試是唯一的價值取向,灌輸知識是教學過程的唯一目的。圍繞著“應試教育”、“高考”指揮棒,學生們除了死記硬背、做難題、做怪題以便應付考試之外,已經沒有了閱讀科普圖書、參加科普活動的時間和機會,更失去了對自然科學的任何興趣。教學活動嚴重存在著“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的三個中心現象,過分重視基本知識的掌握,而對學生科學精神、科學態度、科技方法、科技實踐能力等綜合科學素質的培育則無暇顧及,更談不上注重科學技術與社會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去關心重大社會環境問題、生產技術問題。在這種接受式學習中學生得到了一些從系統科學體系中裁剪下來的孤立而又抽象的科學概念的結論,卻沒有獲得一個探索和探險的“經歷”,因而也失去了培育科學精神、科學觀念、科學方法的機會。
現在社會上各類競賽比比皆是,如唱歌、體育、書畫、演講等比賽,而科技發明競賽卻很少,發明家不受青睞。重獎科技人員僅是偶爾有之,很多發明家為把自己的成果推向社會還要自掏腰包,許多發明成果由于受財力所限而被放入“冷宮”,這嚴重地挫傷了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另外,我國科普工作比較薄弱,科普工作長期以來都未能得到應有的重視。即使所做的一點科普工作,也往往僅僅限于實用性的科學知識的普及,而對科學精神的弘揚則比較薄弱。作為一種外部環境因素,它對青少年科技文化素質的培育產生了不良的影響。
(二)課程設置缺乏科技文化素質教育的內容,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不足。
課程設置在青少年的科技文化素質培育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青少年素質的提升是通過合理的課程設景來實現的。但目前。我們的學校教育的課程設置嚴重缺乏科技文化素質教育的內容?,F代中小學??萍冀逃n程結構不合理,有的科技課程有大綱無教材,有些學校課程形同虛設,或只是檢查時應付一下。即使有的科技課也僅是以傳授科學知識為主,讓學生讀科學,而不是做科學、用科學。高等院校的課程設置中缺乏培養學生科技技能和科技思想品質的課程。理工科的實驗和實習的時間可為學生提供科技技能的體驗,但由于隨著大學的擴招,使得原本有限的實驗設備、經費顯得更加不足,只好將實習和實驗的時間一縮再縮,只剩下少許的可憐的技能體驗,科技技能的訓練和科學品質的培養根本無法在課程設置中占有一席之地。
科技素質的提高重在參與和實踐。目前,我國有些小學建立了科技課外活動小組,而初高中很少,即使有些初高中安排了活動課也往往成為必修課的補習課,形同虛設。大學也同樣如此,這么多年來,將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的目的定位在了“了解國情和社情民意”上,高校組織學生開展此類活動就成為“參觀訪問式”的實踐活動。大學生的科技實踐活動很少受到重視和組織。再者,社會上可供青少年參加的科技實踐活動場所匱乏,也導致了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的不足。
(三)師資力量嚴重不足,科技素質教育資金短缺。
2003年,有學者對駐馬店地區教師的科技素養進行了調查研究發現,81.6%的學生沒有專職的科技教師;在有科技教師的學校,65%的師生認為,他們的素質較差,而且他們只熟悉本學科的學科結構與理論體系,應用科學、技術回答的能力較差,一些應用性強、技術性強的問題,不能給學生很好地解釋,更不能引導學生從自然科學整體的高度去認識科學問題和科學方法。
我國基礎教育主要實行的是“地方負責,分級管理”。各地方市縣鄉財政普遍困難,教育經費更是短缺,相當一部分的農村中小學己不足以維持最基本的教育開支。在這種情況下,學校無錢購買實驗設備,無錢配發圖書、儀器、興建科技教育實驗室、科學活動室。經費短缺局面某種程度上已嚴重影響了學生科技知識的獲得和科技能力的增長。
二、改善青少年科技素質教育現狀的具體途徑
(一)轉變觀念,提高認識,營造良好的科技氛圍
造成目前我國青少年科技文化素質教育現狀的首要原因是對青少年科技文化素質教育重視不夠、認識不足。因此,轉變觀念,提高認識是提高青少年科技文化素質的關鍵。首先,要教育人們養成正確的人才觀、全面發展觀,注重對子女科技文化素質的培養。通過教育培訓,進一步提高教育行政領導、學校領導及教師對“科教興國”的認識,必須明確青少年科技文化素質教育是關系到“科教興國”的大計,必須克服科技活動不是主科,有條件就上,沒條件就少上或不上的錯誤思想。其次,切實加強對科技教育的管理和評估,建立獎勵、考核機制。將科技輔導員輔導學生開展科技活動列入考核范圍:把學生參加科技活動取得的成果記入學生檔案,作為評定學生成績、評優的一個依據。
我們要營造一個倡導科技的社會環境,鼓勵青少年加強科技文化素質的培養。首先,政府和社會各界要建立健全各種培養、使用和獎勵科技人才的機制和政策,完善與多種所有制相適應的科技人才管理機制,建立與現行分配制度相匹配的科技人才 經濟利益激勵機制,廣辟渠道,促進科技知識、技術商品化和產業化;創造寬松的政策環境,形成開拓進取的輿論環境,營造民主的學術環境,提供良好高效的工作環境,引進人才,留住人才,充分發揮他們才能,以此來激發廣大青少年學習科技的熱情。其次,加大科普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備種組織、傳播媒介不斷向社會大力宣傳普及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和科學思想,并逐步實現科普教育的大眾化、正規化、系統化和多樣化;在全社會大力倡導科學,使廣大群眾了解、認識科學技術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支柱作用,感受到新技術革命和知識經濟嚴峻挑戰的巨大壓力,形成崇尚科學、熱愛科學、學習科學的良好環境和社會風氣,使青少年耳濡目染,從小就受到科學思想的熏陶,激發他們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
(二)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構建新的科技教育課程結構。
為促進青少年科技文化素質的提高,必須改革現有的教育體制。首先要改善教學模式。要著力改變傳統的填鴨式的教育教學方法,提倡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如:討論模式、探索模式和研討模式,注重教學中學生的積極參與,多設置一定的問題情景,把教學方法從傳統的灌輸式變向交流式、疏導式。其次,要改革教育評價機制,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大力改革應試教育模式下片面地用考試分數、單純地用升學率來評價學校教育質量的教育評價機制,要突出科技意識教育,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和科技能力使基礎教育擺脫應試教育的羈絆,最終轉向真正的素質教育。同時,在保證普及義務教育的質量外。還應積極發展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發展和加強高等教育,優化教育結構,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支數量多、質量優的青年隊伍。
優化科技教育的學科課程,是加強中小學科技教育的關鍵。要完善科技教育大綱,編印科學規范的科技教育教材,學校要正式設立“科學”、“技術”等專門科技教育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將科技知識的傳授與科學方法、科技能力和科技價值觀的培養融為一體,不僅傳授科技知識,也注重科學方法、科學技能、科學精神以及與之相適應的行為習慣和科技實踐能力的培養,使之形成良好的觀察、思維和實踐的習慣,形成與之相適應的科學能力。高等院校的課程設置更應重視培養學生科技技能和科技思想品質,采取措施,切實保證理工科的實驗和實習的時間,使學生科技技能的訓練和科學品質的培養落到實處。
(三)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青少年科技活動
各級教育、科技部門要不斷拓寬青少年科技活動的深度和廣度,通過開展廣泛多樣科技實踐活動,拓展教育的時間和空間,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激發學生探求科學奧妙的強烈愿望,培養學生勤于實踐、勇于創新、不怕困難、挫折的科學精神和作風。各級科協要主動與中小學建立長期的協作關系,組織科技專家定期為學校舉辦科學知識講座,指導和輔導中小學生開展科技活動,組織各種形式的科技夏令營。有關科研機構和科技活動場地要為青少年開展科技活動提供條件,向青少年免費開實驗室等實踐場地。教育教學部門要結合學科教學和每個學生的愛好特長,組成課外科技活動小組,建立科技輔導站,指導學生進行科技設計和科技試驗,組織學生深入到工廠、社區,把學到的知識應用于生產生活實踐,盡可能地讓學生嘗試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四)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多渠道融資,充分利用社會科教資源
要提高我國教師的科技素質,首先要重視對現有科技教師進行崗位培訓,不斷地提高他們科技素質水平和實施科技教育的能力。在培訓目標上,要使教師有一定廣度和深度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及技術應用科學知識。在培訓內容上,要把科學精神教育作為重要內容,以確保教師確立正確的科學觀。在培訓方法上,要改革被動的,灌輸式和式的陳舊方法,而代之以新型的,能有效培養與提高教師實際能力的教學方法,切實提高教師的科技素質。再者,還應鼓勵教師開展廣泛的科學研究,參與教育科研課題組,對科技教育進行專題性的、深入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以優秀的科研成果指導科技教育實踐。
在青少年科技素質教育資源方面,要堅持政府投資為主,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原則。
第一,政府作為投資的主體,首先要建立持續、穩定的科技資金投入機制,保證科技經費較穩定的增長速度,使科技投入步入一個持續、穩定的軌道。其次,要樹立“教育是最佳投資”的觀點,政府部門要從政策上、資金上像保證經濟建設任務一樣,確保基本教育事業經費的投入。
第二,鼓勵社會各界為青少年科技教育募捐資金,根據市場經濟“誰投資誰受益”的基本原則,鼓勵社會、企業和個人加大教育經費的投入。
第三,充分利用全社會的教育資源,積極動員社會單位,提供各自所有的設施、場地作為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物質基礎。
參考文獻:
[1]蘇肖:《談青少年的科技教育》,《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2006年第4期。
[2]張翠花:《科技素質教育在現代教育體系中的作用》,《太原科技》,2003年第3期。
[3]龔萱:《創新視野下的大學生科技價值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1期。
[4]余翔:《高中與中師生科學素養發展現狀分析與培養對策研究》,江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
[5]劉文軍:
一、素質教育的含義
素質教育是以提高人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目前,國內青少年在實際教育中存在學習負擔較重,并且校內、校外生活比較單調,所謂的素質教育是屬于一種理想教育的模式,通過融入科普教育的素質教育,不斷挖掘學生的潛力,減輕學生的負擔,讓學生可以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將自身特長發揮出來。而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素質教育也被越來越多地人所熟知和關注,希望可以通過合適地教學手段,為青少年營造一個良好環境,從而讓青少年的素質程度不斷地健全和完善,以便可以對其未來發展起到一個積極作用。
二、青少年素質教育的主要路徑分析
結合當前的教育理論得知,針對青少年素質教育,其通常是由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以及社會教育共同形成的。在具體的學校教學工作開展期間,青少年學生可以更加系統地對知識技能進行學習、綜合分析,學校教育無論是在何種情況下,其都屬于教育的領導者。對于家庭教育,其對青少年價值觀以及人生觀的樹立有著很大的作用,同時,在青少年科學素養的培養也有著很大意義,嚴格意義上來講,家庭教育屬于素質教育工作進行的基礎和關鍵,能夠很大程度上影響青少年的今后發展[1]。而針對社會教育,其通常是指除了家庭教育以及學校教育之外的教育文化主體以及設施。與上述的兩種教育不同,社會教育可以將學生放在主要位置,能夠尊重青少年,并且能夠站在青少年的角度,最大程度的滿足青少年需求以及實際需要,強調青少年的個性化發展。此外,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社會教育更加注重青少年的全方位發展,更加側重對青少年潛力的挖掘,可以引導青少年解決問題以及處理問題,培養青少年健全且良好的思想,樹立青少年正確地價值觀念,對青少年的良好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通常而言,素質教育中的社會教育,可以通過科普教育等各種基地以及團隊教育等途徑來實現。而結合以往的經驗得知,通過科技館來強化青少年素質教育是一種非常良好的途徑,對青少年的未來發展非常有利[2]。
三、科技館在青少年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對于青少年而言,其年齡普遍不高,并且生活閱歷很簡單,因此,青少年對于各類信息的呈現會保持開放的狀態。然而,與成年人不同,青少年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以及接受能力,其既不是非常成熟,也缺少一定的穩定性。并且,對于絕大多數的青少年來說,其很多都是在學校上學,接觸最多的也是學校,而每天主要的任務就是將學校規定的各個學科學習好,能夠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可以主動的練習、探索和實踐,以保證可以不斷對自身能力以及水平進行提高。所以,在進行素質教育期間,僅僅依靠學校是不夠的,還需要社會科普基地,特別是強化對科技館的利用,讓青少年可以通過科技館來促進自身素養的提高,進而讓科技館在青少年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和價值全面發揮出來[3]。
(一)可以優化青少年的成長過程
新形態下,由于國家對素質教育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政府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也強化了對科技館的建設和管理,對科技館的硬件以及軟件進行了升級,為青少年開辟了接受教育的第二課堂?,F階段,在不斷地優化和改進下,科技館已經逐漸成為了青少年最喜歡去的場所之一。在青少年素質教育工作進行期間,科技館的存在,為教育工作提供了硬件以及軟件支持,進一步對青少年成長過程進行了優化,這為青少年的今后發展打下了一個非常堅實的基礎。一方面,在科技館的硬件方面。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科技館的硬件建設幾乎代表了科技館的整體建設方向,在建設過程中,涵蓋了多個領域以及多個方面的科技展成果,這對青少年對先進科學技術、科學原理等研究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同時,在科技館中,還會設立人物展廳,將我國及世界上比較著名的科學家等作出的貢獻等做了詳細的介紹,并且將科學家發明的實物展現在青少年的面前,青少年通過解說員的解說以及自己的瀏覽,可以深入理解科學家堅韌不拔的精神以及積極探索的精神,強化青少年的思想,可以進一步激發青少年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科技館軟件方面[4]。新時期下,科技館在發展過程中,其對人才的培養也變得越來越重視,尤其是對于講解員的要求,更是逐漸提升。從客觀的角度來講,高職業素養的講解員善于交流,并且實時掌握科學的發展方向,能夠善于啟迪青少年,積極引導青少年,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地思想價值觀念。
(二)可以強化青少年對愛國情懷的培養
嚴格意義上來講,科技館不僅是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同時也是強化青少年國防教育的重要基地,對青少年愛國情懷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特別是在社會不斷進步的新時期下,科技館的建設以及改進期間,許多場館不定期將我國高、精、尖的科學技術展現了出來,青少年在接受高科技熏陶的同時,更是強化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情懷,增強了民族自信。一方面,科技館可以將先進技術與國民經濟發展、國防等有效地結合在一起,保證青少年可以更深一步的了解國家自主產權的科技,加深自身的印象,不斷對自身知識儲備進行豐富[5]。另一方面,與學校的模具相比,科技館中的展品更加逼真,可以讓青少年親身體驗科學技術的魅力,加深青少年的喜愛程度,可以在講解員的引導下,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能力,讓青少年養成良好的愛國情懷,加深青少年對祖國的熱愛。
(三)可以對青少年科學文化素養進行培養
對于一個綜合性非常強的科技館而言,其對培養青少年科學文化素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科學技術的發展涵蓋了很多方面以及領域,其不僅幫助人類改造自然,還可以對人類的未來發展進行合理的規劃。因此,通過科技館,還可以進一步對青少年科學文化素養進行培養。一方面,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科技館的存在,可以為青少年的科技啟蒙打下一個良好基礎[6]。在我國,很多幼兒園在教育期間,都會組織家長周末帶領孩子到科技館中觀看展覽,讓孩子可以對身邊的科技有一定的了解,對孩子進行啟蒙,讓孩子開啟對未來科技探索的大門,進而確保其可以朝著正確地方向進步。另一方面,科技館可以有效對科學文化進行傳播,這可以進一步激發青少年探索科技的熱情。因此,為了可以進一步發揮科技館對青少年素質教育的作用。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應該積極實施流動科普大篷車走進校園、社區以及基層活動,讓更多的青少年可以了解科學技術,能夠更多的宣傳正能量,不斷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宣揚,保證青少年的素養以及水平可以綜合提升。
1、成立由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長任組長,組織、教育、科技、科協、環保、團委、婦聯等部門主要領導和各縣(市)區分管教育工作的領導任成員的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青少年科技創新工作規劃制定和任務落實的督導、檢查、考核。
二、實施“青少年科技創新行動計劃”
1、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青少年科技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推進新科學課程的改革,在全市中小學校推廣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方法,強化實踐性教學、探究性學習,培養青少年的創新意識和能力;中小學校要按規定開足開齊科學實驗課和信息技術課,普通高中在通用技術課程中加強科技動手操作與實踐能力的培養,不斷增強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2、加強創新方法的普及應用。
教育部門要會同科技、科協等部門,在全市中小學生中開展“TRIZ”理論(發明問題解決理論)為主的創新方法的普及應用,傳播科學思維、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提升青少年的創新能力、激發青少年的創新興趣、增強青少年的創新技能,從而為培養造就更多富有創新激情、精通創新方法、勤于創新實踐的復合型人才奠定基礎。
3、深入開展青少年科技創新系列活動。
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積極配合科技、科協、環保、團委、婦聯等部門,深入開展“中小學生科技課走進科技館”、“科普大蓬車和流動科技館進校園”以及“中小學生走進大專院校、科研單位、重點實驗室”、“青少年科學主題實踐和體驗”等特色科技活動;利用主題周(日)和紀念日開展專題性科普活動;舉辦青少年科技創新征文比賽、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畫展、青少年科技創新書畫展、青少年制作網頁、程序設計、科技小發明等系列活動,組織中小學生積極參加全國和區、市每年一屆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小學生電腦制作大賽、中小學生機器人大賽、“未來杯”中小學創意設計競賽活動和科技創新論壇等活動,鼓勵青少年參與科技創新和發明創造。
4、加強面向青少年的科普能力建設。
地區各類科技館、博物館、展覽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科普教育基地、高校、科研機構、重點實驗室和高新技術園區等免費向青少年開放,并廣泛開展經常性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和科技創新實踐活動;鼓勵支持各中小學校建設“青少年科學工作室”和“科普示范學?!保苿忧嗌倌昕萍紕撔禄顒拥膹V泛經常開展。
三、加強青少年科技輔導員隊伍建設
1、建立專兼職的青少年科技輔導員隊伍。
各學校每個年級至少要配備一名政治素質好、責任心強、業務水平高的專兼職科技輔導員,并將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培訓納入教師崗位培訓計劃進行培訓,注重科技創新理論和技能培訓,提高其科技創新綜合水平,不斷提高指導學生開展科技創新、科技實踐活動的能力和水平。
2、充分發揮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作用。
完善青少年科技輔導員組織機構,充分發揮其在科技輔導員業務培訓、繼續教育、學術研討、學術交流和開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中的作用。
四、建立青少年科技創新保障激勵機制
1、加大對青少年科技創新工作的投入。
各級政府對所屬學校青少年科技創新工作每年進行考核,對考核獲得優秀等次的學校,以以獎代補方式給予5—10萬元獎勵,專項用于“青少年科學工作室”、“科普示范學?!苯ㄔO、運行和開展各項科技創新活動。同時,積極引導、鼓勵社會力量支持和資助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
2、充分保障青少年科技輔導員的待遇。將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1(b)-0193-01
科技館是面向公眾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技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重要陣地,從科技館展覽的受眾上來看,青少年是科技館參觀的主要人群,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科技館展覽教育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中有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萍拣^展覽教育在組織與設計科普活動中,也要結合青少年發展的特點進行明確的定位。
1 科技館展覽教育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中的作用
1.1 科技館的展品有助于對教材直觀理解
青少年在科技館觀看科技館展覽時,科技館的展品有助于青少年對教材的直觀理解。對青少年而言,傳統的科技教育以課堂為主,青少年獲取的科學知識大多來源于課本,知識獲取的渠道比較單一,且十分枯燥??萍拣^展覽教育,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使原本枯燥的課程內容變得生動有趣,青少年在參觀科技館展品的時候,對學生在課堂上所學到的科學知識進行深化和補充,不僅直觀地理解了科技知識,而且加深了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因此科技館的展品有助于對教材直觀理解。
1.2 科技館展覽教育有利于激發創新意識
科學教育是中國科技館的主要功能之一,科技館展覽教育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中的作用,還表現在科技館展覽教育有利于激發創新意識方面。青少年的素質教育中,創新意識是青少年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館科普資源十分豐富,科技館展覽教育創造的有利于創新型人才成長的教育環境,使青少年在科技館展覽過程中通過觀察、分析和思考,提高青少年繼續探索的興趣,進而培養青少年的探索精神,對激發青少年的創新意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3 科技館展覽教育有利于普及科學知識
科技館的展品是開展科普教育的良好資源,因此科技館展覽教育有利于普及科學知識。對于青少年來說,青少年在科技館進行科技館展品參觀時,面對著大量的科技信息,涵蓋的學科和領域較廣泛,除了可以學到學校里接受到的科技知識以外,所蘊藏的信息量較之課本更為豐富,還有很多科學知識是青少年這個年齡段尚未了解和涉足到的知識領域。在常設展覽之外,不少科技館還結合科技發展和公眾需要,定期推出一些臨時科普展覽,在一定程度上也普及了青少年的科學知識。
1.4 科技館展覽教育有利于培養科學興趣
科學興趣是推動學生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萍拣^展覽以參與、體驗、互動性的展品手段,對青少年進行科技教育,有利于培養青少年的科學興趣。一般來說,開展科技館展覽教育,其目的不是單純地對青少年傳輸科學知識,重要的就是要激發廣大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萍拣^展覽教育強調參與性和趣味性,通過對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激發廣大青少年的科學興趣,對于培養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科技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2 發揮科技館展覽教育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中作用的策略
2.1 組織青少年參觀科技館展覽
組織青少年參觀科技館展覽,是發揮科技館展覽教育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中作用的有效途徑。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開展,需要多組織青少年參觀科技館的展覽,與此同時,還需注意的是,青少年參觀科技館的過程中,對于青少年不懂的高新科學技術,要適當引導,通過啟發性的問題指導青少年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必要的時候可以給予青少年一定的科學知識講解,以便青少年在參觀科技館展覽的過程中,增長科技知識,進而激發青少年對科學知識的求知欲。
2.2 在科技館進行現場科技教學
在科技館進行現場科技教學,對于發揮科技館展覽教育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科技館現場科技教學,和學校教育相比,更加具有開放性,青少年在科技館學校科學知識,可以更直觀、更生動地了解科學技術,因此,在進行科技館展覽教育的時候,不失時宜地進行現場科技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標知識的理解。在現場教學時,可以由科技館工作人員操作展品,啟發青少年解釋展品所演示的原理和現象,并提出問題。教師結合課本知識進行講解,幫助青少年分析問題。
2.3 開展實踐性較強的科技制作
開展實踐性較強的科技制作,可以促進青少年的動手能力的提高。近年來,很多科技館開始意識到了開展實踐性較強的科技制作的重要性,針對青少年的實際情況,設置了一些符合青少年特點的動手制作項目。比如:小小機械加工中心、無線電裝配、制陶、造紙、模型制作等??萍紕邮謭@區為青少年提供了參與實踐的場所和機會,讓他們在動手制作中學會創造,施展才華,體現自身價值。科技館應當充分發揮科技動手園區的作用,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到科技館參與科技制作活動。
2.4 舉行富有趣味性的科技活動
科技館在對青少年進行科普教育之外,有必要組織一些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舉行富有趣味性的科技活動,也是發揮科技館展覽教育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中作用的有效策略。科技館組織的科技展覽教育,如:科普報告會、科普進校園、青少年科技創造作品展等比賽活動是科技館展覽教育的延伸和補充,可以更大程度地發揮科技館教育的展教功能。另外,科學表演的形式活潑、內容生動,趣味性強,具有觀賞性,如:高壓電演示,液氮表演等,也對青少年科技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3 結語
總之,科技館展覽教育與青少年科技教育是一項綜合的系統工程,結合科技館展覽教育,促進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發展,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為進一步增強青少年科學文化知識,應不斷探索發揮科技館展覽教育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中作用的策略,這樣才能使科技館展覽教育促進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卞飛,孟慶虎.科技館是提升青少年科技素質的重要陣地及思考[J].科技致富向導,2011(23).
[2] 董薇薇.淺談科技輔導員綜合素質對提升科技館形象的影響[J].科技風,2009(13).
[3] 賴燦輝.關于科技館創新展品策劃與研發的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12).
[4] 吳順鵬.科技館與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發展[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16).
1 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的意義
青少年肩負著國家未來建設的重任,我國目前在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中國對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的核心是學習教育。在一些大城市科技創新教育模式已經很健全,在教育設施方面和教育內容方面隨著國家對青少年的重視都已經逐步完善,這些對國家和國民有利的因素吸引了很多青少年參加到科技創新教育活動中來,很好的促進了學生的創新思想教育并且提高了青少年自身的科技素質,這些對青少年來講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具有現實意義,比如,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就有全國性的科技競賽。青少年培養對科技創新精神和科技創新思維能力的掌握對自己來說是一項很好的事情,而且對于社會的發展來說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2 科技館對青少年教育的重要性
中國在發展科技館事業上已經有很多年的歷程了,最近的幾年由于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青少年科技館也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國青少年創新教育的科技館開始走向全面發展的階段,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萍拣^對青少年的科技創新教育非常的重要,開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是對青少年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部分,這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唯一途徑。青少年在這個社會上生存的法寶就是教育和經濟,青少年要想成為前輩的接班人,從小就要培養出探索、創新的能力。青少年正是學習科學知識的最好階段,需要對科學知識的掌握,青少年科技館滿足了青少年的這一愿望,科技館可以讓青少年在學習創新教育的階段起到引導和增長知識的作用,所以我們要認識到科技館在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性。
3 科技館在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中的作用
隨著科技發展,現代社會形成了一個大經濟體,傳統的思想已經跟不上現代社會的步伐,在青少年從小的學習中引導他們學習創新教育,引導他們參加科技活動是一個很好的方法??萍拣^形式多樣,可以滿足不同青少年的個性和興趣,利用科普活動在青少年中普及和傳播科普知識和科學創新精神。還可以培養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彌補了黑板教育模式的不足,讓青少年在教室外可以學到教室內學不到的知識,激發出他們對科學的熱愛,提高他們的科學素質。
3.1 科技館在科技教育中的作用
我國得以發展靠的是科技,一個國家想要科技興國,就要從青少年開始抓起,科技館是我國科技事業的重要部分,在青少年創新教育中,實施科學發展,讓科技在實踐發揮作用,把他們培養成未來的創新人才,為國家的創新技術帶來更大的突破做貢獻。
3.2 科技館在教育中的啟迪作用
科學創新就是求知答案的過程,是求知欲的動力。要培養青少年問為什么的習慣,我國教育喜歡讓學生回答一些有唯一明確答案的問題,對于那些發散思維的問題很少。科技館通過靈活的方式,讓學生做出一些根據他們內心真實想法的題目,這樣可以更好啟發學生散發自己的思維,培養創新的能力。科技館更好的在啟發教育方面幫助孩子,科技館在啟發教育上為青少年做出了很做的努力和貢獻。
3.3 科技館培養競爭意識的作用
科技館在開展的一些科普活動中,有青少年科技競賽,它要求學生自己動手實踐,這樣可以更好的培養孩子對科技創新的主動性,通過一些實驗參加實踐活動豐富了他們在課堂上的學習模式。通過比賽的方式,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在這個競爭的環境中做到了對科學知識實踐普及的效果,讓他們在學到科學知識的同時具有競爭的意識。
3.4 科技館起到了青少年創新的作用
科技館培養了很多教育科技人才,開展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是一件很大的教育工程,它是幫助青少年提高自身創新能力的重要的環境條件??萍拣^是否能不斷的培養創造型的人才,這關系到科技館能否繼續下去的因素,直接關系到科技館的前途。利用可行的有限資源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讓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具有創新能力,適應國家的發展需要。
3.5 科技館起到對青少年素質教育的作用
荊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由市科協、市教育體育局、市科技局、市環保局、共青團荊州市委等五部門聯合舉辦,荊州市科技館為賽事承辦單位。至2015年已連續成功舉辦30屆,成績斐然,多次獲得“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基層賽事優秀組織獎”“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基層賽事優秀組織獎”。
一、堅持“三公”原則,有序開展賽事
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舉辦至今,賽事規模日益壯大,參賽選手不斷增多,競賽項目不斷增加。一個賽事的健康發展,只有嚴格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競賽原則,賽事才有生命力,才能獲得社會各界認可,才有利于推動青少年科技活動的開展。
市科技館在研究全年工作時,就將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納入年度工作計劃,制定詳細的工作方案,提前與相關部門聯系賽事準備工作,并安排專項資金對大賽活動給予保障。聘請市教科院具有豐富實踐經驗、事業心強的專家擔任大賽評委,各主辦單位均參與終評活動。評委會根據大賽章程和“三自三性”原則對參賽項目進行評選,在評選結果上簽署評審意見,將評審結果在媒體上進行公示,確保評審結果客觀、公正。
同時,邀請新聞媒體對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進行詳實的宣傳報道,借助市科協公務網站、荊州市科普網站、科普長廊等科普平臺的作用,宣傳科技競賽取得的成果,展示參賽青少年和科技輔導教師的風采。使全社會對青少年科技創新的認識和了解更加深入,為青少年創新活動的深入開展形成良好的氛圍。
二、推行分級賽制,層層落實責任
荊州市所轄有8個縣市區及1個開發區,約有670萬人口,2015年統計,全市共有各類學校1128所,在校生85.9萬人。每屆創新大賽都會收到大量學生作品,涉及參賽作品的篩選、指導、申報、初評等工作。如果僅只組織一次全市大賽來完成評審,不僅時間倉促工作量大,不能保證參賽作品質量,也不利于青少年科技活動的推廣。
荊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推行的是分級競賽制,即參賽選手先參加所在轄區(縣市區)組織的競賽活動,由各轄區組辦單位對本轄區的參賽作品進行評比篩選,所產生的優秀作品再報送參加市級競賽終評活動。各轄區大賽基層組織單位指定的聯絡人就是本轄區賽事的責任人,實行專人負責管理。每次大賽前我們都組織聯絡人學賽章程和工作動態,使他們能夠按規則組織賽事活動,從賽事源頭就開始規范各項要求。這樣既保證了作品在參加上一級賽事時,申報的資料格式符合要求,也便于參賽項目的評審、信息收集和資料整理。并要求各縣市區對本轄區參賽作品進行展示活動,讓更多的青少年前來觀摩,啟迪青少年的科技創新意識,進一步營造出良好的大賽氛圍。
在日常工作中,加強與各轄區賽事的聯系人的溝通聯系,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聯系人不僅是各轄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組織者、責任人,也是科技館平時到縣市區開展科普活動的聯系人或負責人。通過聯系人我們將科普大篷車進校園、科學調查體驗、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會、高??茖W夏令營等科普活動,以及各類青少年科技培訓,有力的落實到各縣市區,將科普服務的觸角延伸至基層,實現點對點精準科普服務,讓更多青少年學生參與到科技創新活動中來。
三、秉承大賽宗旨,提升創新活力
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宗旨,是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科技輔導員隊伍的科學素質和技能,推進科技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競賽只是結果,不是目的,是促進青少年科技創新工作開展的手段。圍繞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深入開展了許多深受歡迎的科技活動。
一是組織青少年開展各類科技活動。組織開展了科學調查體驗活動、高??茖W營活動、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會、青少年機器人競賽、七巧科技競賽、無線電制作競賽、全國科普日活動、科技影像節活動、科普大篷車進校園活動等系列青少年科教活動,使我市青少年科技蓬勃發展,啟迪青少年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創新思維,掌握科研方法,提高實踐能力,感受科學魅力。
二是組織科技教師開展培訓交流活動。組織開展了湖北省西南片區青少年科普培訓工作經驗交流會、湖北省青少年無線電制作競賽器材選定會、湖北省求知計劃年會、科技教師懇談會、科技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等交流學習活動,汲取開展青少年科學素質教育培訓同行的先進經驗,培養了一批科技輔導員和科技創新活動組織工作者,積極推動我市科技輔導員隊伍建設。
三是組織青少年開展科技教育培訓。利用科技館青少年科技工作室作用,充分發揮科技館的科普教育資源優勢,開展求知計劃培訓、機器人競賽培訓、機械科學工作室培訓、無線電制作培訓、七巧科技培訓、科幻繪畫培訓等各類校外科學素質培訓,促進科技教育活動與學校教育、青少年教育相結合,走館校結合之路,全面提升青少年綜合素質。
今后將進一步加強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長效機制的建設,以大賽為指引,開展各類科技活動和培訓;以科技活動和培訓促競賽,為大賽打下良好基礎。著力提高公民科學素質,加強創新教育,搭建創新平臺,儲備創新人才。
“彎彎清河水,巍巍嵯峨山,正誼書院換新顏……”換新顏之后就是今日的三原縣正誼中學。它坐北向南,位于三原縣嵯峨山下、清麓塬腳、正誼書院的遺址上,由魯橋人民集資于1984年修建。占地49316平方米,建筑面積8214平方米,綠化面積50余畝。近二十年來,先后擴建了教學樓,增建了行政辦公樓、實驗樓。如今它已是一所規模較大,檔次較高的農村初級中學。
正誼中學在省、市、縣各級部門的關懷支持下,從1980年開始,在抓好教學質量的同時,大力開展青少年科技活動,并把科技教育列入學校的重要議事日程。1982年開始,學校開設科技課,增設科技活動室,添置了活動器材,選派專職教師并兼任科技教研組組長,把開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勞技教育作為教學改革和端正辦學的方向,至今從未間斷。該校歷任校長都對青少年科技教育非常重視和支持,特別是現任校長張杰自2005年到任以來,就把青少年科技教育納入學校的常規管理。他推崇素質教育,確定了“全面育人、提高素質、創出特色”的辦學目標和“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辦學宗旨。同時,在抓好常規教學的基礎上,學校成立以校長為核心的青少年科技活動領導小組,下設以科技輔導為中心的科技(勞技)教研組,并在學生中組建了無線電、攝影、微機、天地生、糧棉、果樹、蔬菜、環保、養殖等十多個科技興趣小組,由此,開辟了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新局面。
學校設有兩個科技室。第一個科技室是獲獎成果展室。這里保存著由1982年開始至今參加全國、省、市的獲獎作品和各項榮譽。第二科技室保存著展覽會后評出的科技、勞技、工藝、美術制作的精品。每個班一個展柜,當學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在玻璃柜陳列著,感到非常欣慰。這對于激發學生積極參加科學實踐和創新活動起到了啟迪和推動的作用。
20多年來,學校輔導學生搞的科技、勞技創新作品數以萬計,撰寫的科學小論文、實驗報告在數千篇以上。獲省級以上的青少年科技成果獎160項,其中全國大獎26項(金牌3枚,銀牌5枚,銅牌6枚,還有獎牌、小星火杯、錦旗等)。正誼中學成為本省開展青少年科技教育起步最早,堅持時間最長和獲得成績很大的學校。學校三次被評為全國青少年科技活動”先進集體”、縣科協、教育局命名為“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學?!?、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授予“勞動技術教育先進集體”稱號和省教科所授予“科技教育科研基地”,并在名校論壇中獲得二等獎。如此的成果,使得正誼中學多次被評為省、市、縣青少年科技教育先進集體。1998年國家督學、省督學、省教委以及市、縣領導來學校考察,國家督學張克儉欣然揮筆題詞:贊正誼中學“科技教育之范”;同年5月,中國科協青少部部長牛靈江來學校考察,聽取了校長的匯報和參觀學??萍汲晒褂[后驚嘆不已,最后總結了十個字兩句話:“三個沒想到”和“三個了不起”。
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他們對科技教育有了更深刻地認識:科技教育拓展了學生受教育的時間和空間。自主、合作、探究、創新是開展科技活動的基本素養;整合、鞏固、再提高是開展科技活動的自然效果;實踐、創新、發展是開展科技活動的必然結果。它將引領著正誼中學的教育更上一樓。
一直以來,國家都高度重視教育發展,教育成為我國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再僅局限于課本內容教學,各種非正式科學教育活動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國內外教育界都力圖通過非正式科學教育工作提高我國青少年,尤其是農村地區青少年的科學素養與實踐能力等,從而幫助他們適應未來的工作。所謂非正式科學教育,就是指在課堂或者教室之外的科技教育活動,它們與各種正式教育活動一道,共同構成了科學的教育體系。但是,就目前來說,我國大部分中小學校的科技文化教育工作集中于理論指導,對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沒有重視起來。尤其教育發展相對落后的農村地區,物質條件相對較差,限制了科技活動的開展。為了促進我國青少年健康成長,提高青少年尤其是農村青少年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掌握更多科學文化知識,教育工作者必須高度重視農村地區青少年科技活動的開展。下面,筆者將對黔東農村地區青少年科技活動開展狀況展開調查,以期對農村地區教育工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一、青少年科技活動開展的意義
青少年課外科技活動的開展,對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提升教育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與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首先,科技活動的開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小學生身心發展并不成熟,活潑、好動、求知欲強,而多樣化的科技教育活動較好地調動學生參與科技活動的積極性。為了達到此種目的,教學者必須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出發選擇合理的課題,提高課題的趣味性和實用性等。其次,科技活動的開展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萍蓟顒拥拈_展能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所學知識,并接受系統性的科學思維訓練,有利于幫助青少年養成認真求實的科學精神。再次,科技活動的開展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勞動技能。與教材學習不同,青少年科技活動帶有較強的實踐性,能夠讓學生在實踐操作、動手操作過程中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最后,科技活動的開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水平。在科技活動開展過程中,溝通、相互理解是十分必要的,這些活動的開展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總之,科技活動的開展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二、黔東農村地區青少年科技活動開展狀況調查研究
為了對黔東農村地區青少年科技活動開展狀況有更為深入的了解,筆者決定對當地青少年活動的開展狀況進行深入調查研究與分析。
(一)調研活動的時間:2016年6月20日-2016年6月27日。
(二)調研對象:黔東農村地區兩所初中學校學生及老師,如德江縣平原中學、思南縣大壩場中學,調研對象隨機,包括初一、初二、初三的學生;訪談對象為學校的科技活動教師。
(三)調研活動的方法:問卷調查法與訪談法。
(四)調研過程及結果:該次調研活動主要分為兩個環節進行。
首先,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一百份問卷,兩個學校各五十份,共收回有效問卷96份,回收率達到96%。通過分析,問卷調查結果如下:
第一,82%左右的學生認為科技活動的開展是很有必要的,為自己的學習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10%左右的學生認為科技活動是可有可無的,對自己來說并沒有什么影響;7%左右的學生認為科技活動可以直接去除,因為沒有什么意思。
第二,40%以上的學生認為當前學校教學過程中開展的科技活動內容不夠豐富、形式不夠多樣,與學生的預期設想有較大的差別;30%左右的學生認為目前的科技活動符合自己的興趣點;20%左右的學生認為目前科技活動中活動設備不足,無法保證科技活動順利進行。
其次,訪談法。訪談活動的主要對象為兩所中學課外科技活動的六名教師。通過訪談,發現目前黔東農村地區青少年科技活動開展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由于缺乏必要的經費,該地區農村青少年科技教學的組織活動機制不夠健全,活動開展力度不夠;由于長期以來我國教育工作中應試教育理念根深蒂固,科技教育活動大部分局限于形式方面;通過訪談,筆者發現目前很多科技活動的教師的素質參差不齊,教學方法過于陳舊,不能有效應對科技活動的開展。
總之,通過調查,筆者發現當前黔東農村地區青少年科技活動雖然已經基本開展起來,但是實效并不明顯,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幾個方面:學校對科技活動開展的支持力度不足,設備不足、師生科技意識不夠、資金不足等,科技活動開展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應試教育理念仍然占據主導地位,科技活動難以有效開展起來;科技活動指導教師的素質偏低,教師隊伍建設亟待加強。
三、加強黔東農村地區青少年科技活動的相關對策
正如上文提到的,做好農村地區青少年的科技教育活動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針對當前黔東農村地區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相關人員應該采取以下對策:
第一,要加強政策引導與支持,從而建立健全青少年科技活動開展機制。要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地區科技教育水平偏低的問題,關鍵舉措在于完善科技教育的相關對策,加強政策引導。相關部門要制定和完善相關政策,要求所有有條件的學校立即完善現有科技活動體制;對于那些教學條件相對較差的學校,要加大支持力度,為科技活動的開展提供有利條件。要完善配套機制,從而保證黔農村地區的青少年科技活動都能落到實處。要建立科技教育活動的問責監督機制,保證所有活動都能有序開展;要完善科技教育的評價和激勵機制,做好教育保證工作;要完善科技指導教師的聘用機制,從而保證指導教師的素質符合教學活動的要求。
第二,要轉變思想觀念。農村學校要轉變傳統應試教育理念,努力貫徹落實素質教育工作,在注重學生基本知識學習的同時,努力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等。要努力實現科技教育活動的規范化與日?;瑢⒖萍冀逃顒迂灤W生日常學習過程中;建立科技學習興趣小組,包括科技制作、航模制作等小組,將學習活動內容與興趣小組結合起來;要努力為學生創造條件,組織學生參加各種課外科技實踐活動,從而讓學生深入體會科技活動的魅力。
第三,加強科技輔導員隊伍建設。鼓勵教師積極參與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保證科技活動師資力量充足;努力完善教師開展科技活動的相關條件,并定期為教師舉辦各種培訓活動,提高教師的教學素養與能力。鼓勵大學生志愿者積極參與到青少年科技活動中,為教育工作注入新鮮血液。
總之,黔東地區的學校尤其是農村學校要高度重視青少年科技活動的開展,結合目前地區教育實際情況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采取各種積極有效的應對策略,保證科技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對黔東地區教育教學水平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和綜合能力提高。
參考文獻:
[1]王燕,謝芬蘭.關注青少年人口的文化素質增強文化整體實力與競爭力――青海青少年人口文化素質分析[J].青海統計,2013(07).
[2]冉云梅,劉閔.我國兒童青少年精神衛生狀況研究[J].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2(04).
[3]侯佳偉,黃四林,辛自強,孫鈴,張紅川,竇東徽.中國人口生育意愿變遷:1980-2011[J].中國社會科學,2014(04).
0 引言
黨的十指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從國際環境看,各國尤其是主要大國都把新技術、新能源作為新一輪產業發展的重點;從國內環境看,我國的科技人力資源和科技工作都具有良好的基礎和發展優勢。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面對新形勢新要求,目前我國自主創新能力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推進,社會各界越來越關注和重視青少年科技的創新意識,創新人才要從青少年開始進行培養,而創新意識更要從青少年開始抓起,這樣才能充分地開發青少年的潛能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意識,鼓勵他們去實踐、探索和創新。
1 認清形勢,轉變理念,提高創新思維意識
在這個現代化和充滿競爭的世界,在經濟、國防和社會發展中科學技術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越來越突出。國家綜合國力的水平主要體現在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科學技術工作主要是創造性的工作,而科技實力的競爭主要是人才的競爭。由于我國的經濟正處于高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社會需要很多的高素質的勞動者,需要大批懂科學技術的專業人才和大批拔尖的創新人才。但是我國的教育目前仍舊處于應試教育階段,雖然提出了素質教育的觀念并要求實施,但是無論是學校、家長甚至是學生本人都把升學作為唯一最主要的目標,從培訓班的情況就可以看出來,與中考、高考有關的數學、英語以及物理等課程,學生會主動去,并且家長也支持去。從我國目前的教育形式來看,從小學到初中、高中,衡量和評價學生的標準一直都是考試分數的排名,在此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影響下嚴重束縛了我國創新人才的培養和成長。學習的本質就是指把學生生活中和精神世界與科學世界的一個交流。僅僅靠灌輸思想是不能夠有效地完成學生理解的科學轉化、科學的體驗過程以及態度轉變和精神的提升。只有在探究性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才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最終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加上教師或家長的指導解決問題。在發現、提出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僅深化了對所學科學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提高了他們探究問題的能力,通過解決問題得到成就感而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此外,通過探究性的豐富多彩的科技創新,不僅培養了青少年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更增強了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2 把握機遇,豐富手段,增強創新思維能力
2.1 武裝思維頭腦要以科學教育為根本??茖W素質是指公民具備基本的科學素質,一般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學知識,樹立科學的思想和崇尚科學的精神,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并且能夠運用知識和方法去處理實際的問題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知識總量在不斷地急劇增加,這樣就縮短了更新知識的周期,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每個人都需要及時補充新的知識,同時為了更好地提高青少年的科學素質,最重要的途徑就是對青少年進行有效地科學教育。
2.2 以創新活動為載體,豐富思維形式。在培養創新性人才的方面,科技創新活動主要體現在培養青少年的實踐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以及團隊協作溝通能力等綜合素質。為了使青少年在未來社會更好地具有生存能力、應變能力、決策能力以及創造性的能力,就得使青少年掌握學習的技能和領悟學習的方法。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激發青少年對科學的熱情和興趣,在開展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中必須加強對學生注意力、思維能力、想象力、觀察力和判斷力等方面的訓練。這些都可以促進青少年從中受到探索求知的教育以形成創新意識,激發他們自己再發現和再創造的能力。
2.3 擴展青少年的思維領域要以網絡教育為平臺。相對于傳統的教育體制,網絡傳播的內容更加廣泛和豐富,這些都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傳統教育體制下培養的狹隘專長和技能人才的不足,網絡傳播內容的豐富性和廣泛性滿足了社會對科技創新信息知識多元化的需求。在當今現代化的時代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受到青少年科技創新狀況的影響,隨著網絡傳播的快速發展,青少年科技創新網絡服務平臺對青少年科技創新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已經成為了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因此,為了建立一支傳遞科技資訊和信息、普及科技知識和方法、傳達科學思想和精神為傳播內容的網站,不僅要提高傳播者自身的知識水平,另一方面還要根據受眾的需求選擇傳播內容。只有傳播者具有一定的知識水平才能保證傳播內容的科技含量,而傳播的內容只有符合受眾者的需求才能達到有效的教育效果。
3 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發展創新思維模式
培養青少年創新思維,并提高青少年的科技創新能力的核心是研究青少年的“科學問題”意識,以及如何激發青少年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青少年創新思維模式具體來說,需要堅持以下幾個原則:首先,是要堅持時代性的特點。青少年的科技創新意識的培養和問題的提出要體現出一定的時代性,要善于從身邊,從現在發現科學問題,積極地探究與時展相一致的社會熱點以及科學熱點問題。其次,要堅持針對性的原則。培養青少年的科技創新思維,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從青少年的特長,愛好出發,發揮自身的長處,并多組織一些科技創新的活動。第三,要堅持自主性的原則。自主性主要指的是科技創新的主題,最好是由青少年自己來選擇,青少年自己根據自身的愛好、特長選擇自己研究的方向,對自身的發展更有好處。第四,要堅持積累性。要提升青少年的科技創新思維,并不是短期內就能夠見效的,這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經過不斷地學習和實踐,不斷地積累知識和經驗,才能夠推動青少年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
4 總結
培養青少年的創新思維,提高青少年的實踐能力,是增強國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創新能力和水平決定著一個國家的發展速度,只有打破傳統教育的束縛,建立全新的教育創新體系,才能進一步提高青少年創新意識,為建設強大中國提供智力支持和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胡衛平.國外青少年創造力培養的理論與實踐.國外中小學教育,2006.
[2]鄧可,劉恩山.美國對科學教科書中科學素養的評價及其啟示[J].生物學通報,2008(6).
[3]國務院.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Z].2006.
[4]中國科協青少年工作研討會.青少年科技競賽獲獎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狀況的研究[R].2008.
[5]韓素華.網絡環境下大眾科技傳播受眾行為研究[D].北京印刷學院,2003.
中圖分類號:G7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29-0044-03
21世紀的教育正在出現一系列的變革趨勢,世界各國都在大力加強創造力研究,培養和造就高素質的創造性人才已成為人們的共識。但是,在培養創造性人才的問題上存在著兩大誤區:其一,認為創造力不能培養,即使能夠培養,那也是高等教育的責任,與基礎教育關系不大甚至沒什么關系;其二,認為培養創造性人才是學校的責任,與其他社會主體關系不大甚至沒什么關系。本文在辨析這兩大誤區的基礎上,以中國科技城――四川綿陽的實踐探索為例,對建構與優化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社會支持體系的理論與實踐問題展開討論。
一、青少年創造力開發是建立國家創新體系的基石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青少年創造力開發是建立國家創新體系的基礎性工程?!伴_展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培養青少年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對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1]然而,對于創造力能否培養的問題還存在著廣泛的質疑。有學者認為:“人類創新能力與創新人才的稀缺是基因注定的,不可更改的,至少在基因工程啟動之前的歷史中是這樣的……我們知道怎樣摧毀創造力,特別是根據中國的經驗;我們不知道怎樣判斷和促進創新潛力,即使囊括全世界的經驗。”[2]中小學生不能侈談創新,這種觀點在中小學教師中具有廣泛的市場,在他們看來,創新成為正常教育教學活動不必要的負擔。教育觀念上的種種迷惘必然會最終反映到人才培養質量上來。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對世界21個國家的調查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世界第一,但創造力在所有參加調查的國家中排名倒數第五。在被調查的中小學生中,認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3]。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教育結果,與基礎教育領域長期盛行的神秘主義創造觀有關系,也與創造力科普工作不到位有關系,導致了對青少年創造力開發必要性、可行性的質疑。
事實上,包括創造力在內的人的素質發展是具有明顯的連續性特征,即使會在某個特定的節點表現出明顯的飛躍性特征,但也必定離不開一個量的積累。一個人的創造力不會在某個特定的人生節點突然出現,它需要一個累積的過程。青少年時期是個體創造力發展的重要階段。有學者研究發現:青少年是個體科學創造力迅速發展的關鍵時期;青少年的科學創造力隨著年齡的增大而表現出持續上升的趨勢,但在14歲時要下降,在17歲時趨于定型[4]。還有學者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創造力整體呈階段性發展,在同一階段內其發展呈連續性。青少年創造力從小學四年級起呈上升發展趨勢,六年級到初一時水平明顯提升,到初三時達到最高峰,進入高中后,其水平有所下降并呈穩定狀態[5]。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就是要幫助青少年有意識地去完成個體創造力的累積過程。當今中國基礎教育的重要弊端之一是對創造力培養的重視不夠。因此,青少年創造力開發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它是培養一大批創造性人才的基礎工程,更是建立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基石。
二、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社會支持體系的理論闡釋
當今社會還存在一個較為普遍的認識誤區:人才培養即教育是學校的任務,是教師的職責,其他社會主體的教育責任被嚴重邊緣化。就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來說,普遍認為這是學校的事情,殊不知學校根本沒有強大到可以獨自承擔如此艱巨的責任。我們從來不曾質疑過的“教育”和“學?!北旧硇枰玫嚼硇缘臋z視。丹尼爾?科頓姆提出“教育是無用的”這一命題。他說:“如果我們打算全面徹底地思考教育的本質,那么,我們就必須想想教育的無用性……如果教育有任何價值可言,那么我們就必須承認教育是無用的?!盵6]這種觀點無疑挑戰了大多數人的教育常識,但卻不乏其真知灼見。同樣受到挑戰的還有學校,家長們往往認為將孩子送到學校尤其那些所謂“名?!保坪蹙徒o孩子的人生買了一重放心的保險。蓋托卻提出了“上學真的有用嗎”[7]這一質疑,盡管這是針對美國教育和學校而提出的,但是,其獨特的視角無疑能夠引人深思。根據某研究機構的《中國在家上學研究報告(2013)》,國內約有1.8萬學生沒有在校接受教育,而選擇了“在家上學”[8]。學校具有其自身的功能局限性,它難以獨自完成其教育使命,以開發青少年創造力為旨歸的科技創新教育需要建立和優化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社會支持體系。
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社會支持體系就是從大教育觀出發,建立相關組織、制度與機制,形成以學校為基地,社會各類主體協調配合、共同開發青少年創造力的社會系統。它至少包括以下重要的構成要素:一是學校。學校依然是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的主陣地。面向青少年創造力開發,學校應當在教師專業素質、課程教學體系、教學設施設備等做出相應調整。二是家庭。家庭是青少年成長的重要場所,一個平等、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能夠更加有效地促進其創造力開發。三是企業。企業應當肩負起社會公民的責任,承擔起促進教育發展的社會義務,盡其最大能力為青少年提供參觀與實踐的機會。四是社區。社區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環境,社區應當積極創造條件,支持學校開展青少年創新實踐活動。五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最重要的職責是建立機制、搭建平臺、統籌協調各類社會主體參與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六是群團組織。如團委、關工委、科協等組織應當多組織校際之間科技創新實踐活動,在區域范圍內形成科技創新教育的良好氛圍。七是科研院所??蒲性核堑胤降闹菐?,應該為青少年創造條件和機會,讓他們能夠走進實驗室、走近專家學者,親身體驗創新過程。八是科技場館。科技館、博物館等各類展覽場館都是人類創新成果的集中展示,青少年們走進科技場館,能夠從無形之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三、建構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社會支持體系的實踐
近年來,綿陽市的高校和中小學校,結合青少年的身心特點,開展了課程教學、創新實踐、創新競賽、創業實踐等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科技創新教育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尤其是在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成績喜人。在科技博物館建設、創新中心建設、鄉村少年宮建設、科技輔導員隊伍建設等方面加強投入,成效顯著。
在創新教育機構方面,綿陽師范學院成立了專門開展創新教育的創新學院和國家級青少年科學工作室、西南科技大學設有國家大學科技園和國家級綜合性工程訓練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綿陽市建有以展示中國核科技發展歷程和展示“兩彈一星”功勛獲獎者及感人故事為主題的綿陽科技博物館、綿陽市有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的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學技術館、擔當創新策源地和孵化器的綿陽國家科技城創新中心,等等。
在創新實踐活動方面,由綿陽市科學技術協會、教育體育局等單位組織開展“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每年舉辦一次,內容主要包括中小學生科技創新成果競賽、優秀科技輔導員評選、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等;此外,2014年還增設了科技城“小發明家”評選活動。由綿陽市教育體育局根據中小學課程組織開展中小學勞技教育創新作品大賽、“為生活而設計”創新實踐活動成果展、中小學生機器人競賽等活動。綿陽市團市委為了進一步激發廣大青年的創新創業熱情和活力,在全社會大力營造青年創新創業的濃厚氛圍,組織開展青年“創新創業大賽”。
當然,綿陽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也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科技創新教育存在多頭管理,缺乏必要的協調統合,主要涉及的政府部門有教育體育局、科協、團市委、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等單位,中國科技城的科技人才、科研院所、科教場館等科教資源的利用效率較低;青少年科技創新實踐的積極性有待進一步提升,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的廣度和深度不夠;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多為業余性質,許多單位缺乏專門的、高水平的指導教師;經費投入需加大,相關政策制度需完善;青少年科技創新實踐的層次較低,制作較粗糙,知識與技術含量偏低。
四、優化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社會支持體系的對策
綿陽市作為中國科技城,在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與此同時這方面的工作還大有潛力。根據創造學原理和系統原理等理論,建構科學的創新教育社會支持體系,能夠極大地促進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工作。
(一)明確一個目標
中國科技城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的總體目標:全面提升青少年創造力,傾力打造科技城創新文化。系統、科學的科技創新教育社會支持體系的構建與實施,能夠促進青少年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的發展,有助于綿陽市基礎教育領域的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中小學的素質教育工作。
作為中國科技城,綿陽市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在“軟實力”方面還需要提升。通過系統、全面的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體系建設與實施,在全市廣泛開展科技創新實踐活動,在提高青少年創造力的同時,帶動中小學校、社區、教育機構的創新氛圍,同時影響家長和教師,形成更多、更大范圍的市民關心、參與科技創新實踐活動,能夠促進綿陽市創新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這對中國科技城的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二)搭建三個平臺
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是在創新實踐活動的基礎上開展的,因此,需要搭建合理的創新實踐平臺以促進創新教育的實施。創新實踐平臺主要包括三類:教育培訓平臺、實踐活動平臺、展示提升平臺。
第一,教育培訓平臺。科技創新教育的有效開展,需要對教師、教育管理者、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培訓。從現有的教育體系來看,傳統的師范教育沒有相應的創新教育師資,高水平的創新教育師資是開展科技創新教育的主要瓶頸之一。一是在教師培訓方面,教師是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的主力軍,需要組織開展市級、區縣級、校級的不同層次的教師培訓。教師不僅要學習創新教育的基礎知識和方法,而且要掌握如何在校內外有效開展創新實踐活動。二是在學生培訓方面,應該在最大范圍內開展科技創新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以及基本方法的培訓,并結合學生興趣、需求、知識背景等實際情況,開展不同類型的學生培訓。三是在家長培訓方面:可在有條件的學校中開展家長培訓;可借助“綿州講壇”等形式,向更廣泛的市民進行宣講、培訓。此外,在培訓形式方面,可以借助“科技夏令營”“智能機器人培訓班”“創造發明培訓班”等多種形式開展教育培訓活動,通過喜聞樂見的、生動有趣的、互動式的、體驗式的不同方式,激發創新創造的興趣,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創新實踐活動。
第二,實踐活動平臺。實踐活動是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的重要載體之一。目前,國內外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的實踐活動往往是各種類型的創新競賽,通過競賽來吸引青少年進行學習和實踐,并從中啟迪創意思路,培養創新思維,提高創新能力。目前,創新競賽包括多種類型,尤其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智能機器人競賽、青年創新創業競賽等。一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主要有國家級、省級和市級三類層次。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是由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環??偩值嚷摵现鬓k的青少年學生科技競賽和展示。二是青少年機器人競賽活動是一項綜合多種學科知識和技能的青少年科技活動,通過計算機編程、工程設計、動手制作與技術構建,結合青少年的日常觀察、積累,去尋求自己最完美的解決方案,發展自己的創造力。三是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是一項更貼近社會、更為復雜的創新實踐活動。目前,國內有多個創新創業競賽,例如:“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等。2014年5月,綿陽市啟動了首屆創新創業大賽。四是各類專題創新競賽活動,例如:創意設計競賽、航模比賽、勞技創新作品競賽、“頭腦奧林匹克活動”、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等,都是激發青少年參與創新實踐活動的載體。
第三,展示提升平臺。通過教育培訓和創新競賽,將產生較多創新成果。為了營造創新氛圍,激勵更多的青少年參與創新實踐,設置不同類型的展示提升平臺,不僅促進青少年自身的成長,而且能夠較好地營造城市創新文化。首先,設立“市長創新獎”,每年評選2至3名在創新創造或創新競賽活動中獲得優異成績、取得突出成果的青少年,頒發市長創新獎。通過對獲獎者的宣傳報道,營造創新氛圍。其次,設立科技城發明獎,每兩年進行一次評獎,對突出的青少年創新發明成果進行獎勵,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小科學家”評選活動。此外,還可以利用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在科博會上對綿陽市青少年的優秀創新成果進行展示。在綿陽市的新聞媒體上,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培訓、展示等活動,營造科技城創新文化。
(三)提供四項保障
為了確保中國科技城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的有效開展,有力促進綿陽市創新文化的宣傳,在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體系中,還需要明確保障措施。
一是人員保障。人是開展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的主體。在綿陽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方面,需要確保三類人員。首先,綿陽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管理委員會,主要負責全市科技創新教育的總體規劃、統籌安排。其次,綿陽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專家委員會,聘期國內外科技創新教育領域的專家,由他們進行相關的教育培訓、項目評審、指導等工作。最后,各類學校的“種子教師”,從各個學校抽選出骨干教師,進行專門的培訓,然后回到原單位對其他教師進行培訓培養,擴大科技創新教育的師資隊伍。
二是條件保障。青少年在開展科技創新實踐活動時,需要一定的實驗室、資料室等條件,因此需要必要的條件保障。首先,在綿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中,設立開放實驗室,為青少年提供必要的實驗條件。其次,遴選科技創新基地,將綿陽科技博物館、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學技術館、綿陽國家科技城創新中心等作為基地面向青少年開放。此外,借鑒北京、上海等地的經驗,成立“綿陽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學院”,并借鑒北京市的“翱翔計劃”、重慶市的“雛鷹計劃”,設立專門的、系統的、科學的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實施方案。
三是制度保障。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活動的開展,還需要在制度方面跟進,確保工作的有效開展。在明確職責、規范經費使用、調動相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等方面建章立制,形成相應的規章制度,確保創新教育工作規范、有序、可持續地發展。
四是經費保障。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工作的開展,離不開資金的保障。綿陽市在已有的相關資金的基礎上,需要增加部分經費開展預算。此外,依托創新教育相關機構,可以以“命名”“贊助”“資助”等多種方面向社會募集資金。
參考文獻:
[1]陳偉.構建科技創新教育體系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2010(7).
[2]鄭也夫.吾國教育病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3]趙永新,王昊魁.中國兒童想象力太差[N].人民日報,2009-08-17.
[4]胡衛平,俞國良.青少年的科學創造力研究[J].教育研究,2002(1).
[5]沃建中,王燁暉,劉彩梅,林崇德.青少年創造力的發展研究[J].心理科學,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