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科特色活動匯總十篇

時間:2023-08-16 17:29:0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地理學科特色活動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地理學科特色活動

篇(1)

在教育領域,“文化”正成為近年來最熱門的詞語之一,文化建設已成為許多學校管理與發展的積極追求和頂層設計,“文化的力量”正成為推動教育進步、學校發展和教師專業成長的巨大動力。學科文化是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科組成員共有的行為規范體系、自覺的精神和價值觀念體系以及全體成員的共同生存方式。學科文化建設是實現“學校辦學理念與教師思想行為之間相互轉化”,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生命真實成長,而不僅僅是完成事務。

學科的精神文化是學科靈魂,是在與學校文化保持一致的情況下,學科結合自身實際而凝煉出來的共同發展愿景和文化理想。從學科文化的本質和特征來看,它具有標識分界、整合凝聚、激勵引導、延續增殖四大功能。標識分界功能指學科文化將不同的學科知識、學科成員、學科組織予以區分的能力。學科文化的整合凝聚功能是揭示學科文化在對學科內部成員的學科理念、學科精神、價值觀、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協調與重組、凝聚與內化的能力。學科文化的激勵引導功能是指學科文化對學科內部成員主體思想認識和價值取向上的一種教化引導作用,即通過開展活動,使學科內部成員在思想認識和價值取向上趨于一致,并體現在他們的實際行動中。學科文化的延續增殖功能是指學科文化在傳遞過程中,通過社會繼承機制,使學科文化得以流傳、延續。

以天津市實驗中學的地理學科精神文化建設為例,在實驗中學“求真求實,思學思新”學校文化的引領下,地理學科組提出“天地明理”的學科精神文化,確立“建學習型組織,創研究型團隊”作為學科組組訓,確定“構筑臻思、敏行、務實、創新的學習型組織和實踐共同體”作為學科組共同發展愿景,以期真正提高學科組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對教育教學問題進行有效、高效研究的能力,合理開發與靈活運用課程資源的能力,有效使用各種教育教學方式、方法、策略和手段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能力等。

二、形成學科組的共同行為方式,建設學科制度文化

學科制度文化是學科組成員共同遵循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從制度設計到制度執行的過程,構成了學科組全體成員的日常生存方式和教育教學方式,彰顯學科行為文化和行為藝術。學科制度文化是學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科文化的重要標識和學科文化建設的有力抓手。理解和認識學科文化往往要從學校制度文化上去考量。從構成要素分析,學科制度文化的構成要素包括文本、體系、內涵、外延四個方面。制度文本是學科制度文化的介質載體,它用文字的形式,表達了制度的價值訴求和相關者的行為規范,一般指的是成段、成篇、成書的書面語;學科制度體系形成了學科制度文化的制度架構,它為學科機構及有關人員的思想認識和行為規范提供了保障;學科制度文化的內涵指的是它的本質特征,其外延是營造學科教育秩序的觀念和行為的總和。

以天津市實驗中學的學科制度文化建設為例,學校學科制度文化的具體內容主要包含:日常活動制度、備課主講制度、評課主評與分評相結合制度、課堂觀察制度、課例案例研究制度、跨年級跨學科綜合備課研討制度、課題研究制度、讀書交流制度、獎勵激勵制度、師徒結對制度等。其中,學校要求“備課、上課、評課制度”做到“五結合”。第一,備“課”與備“學”相結合,以實現文本和教學對象的真實有效對話;第二,評“課”與評“理”相結合,以實現學科組教師之間的理念互通、智慧共享;第三,“一課多案”與“一案多課”相結合,以實現梯隊教師模仿再現、修改、內化、創新等多維重建;第四,“一本通”與“活動菜單”相結合,以實現學科教研活動常態化、日常化、精細化、自助式主動研究等;第五,“面對面教研”與“教、學、研、思一體化信息平臺網絡實時互動教研”相結合,以實現教學研究的實時無縫鏈接。

三、構建學科組獨特的教學模式,建設學科教學文化

學科教學文化是一種充分體現學科特色的教育教學課堂文化,它是師生教學實踐賴以開展的前提、背景和氛圍,它是一種活動的文化、關系的文化、顯性與隱融的文化,是一種持久成形的教學傳統、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行為習慣的類型或范式,是學科教育教學背景下師生的課堂生活方式。

探明學科教學文化的發展狀態,有利于從根本上找到教師專業發展和學校發展的動力源泉。首先,提升教師精神境界。教學文化建設在根本上立足于教師的內心世界,目的是有效激發能影響外在教學行為的教師心靈力量。其次,增進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由于教學工作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教師的教學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模式,即便是成熟而有效的教學技能,在面臨復雜環境的時候也有雕琢與審視的必要性,這就需要教師在心理上打破封閉與孤立。再次,強化教師職業價值認同。為師之道的神圣之處就在于從終極關懷的立場出發,以主體的價值體驗和認知為中介,不斷改善自身及他人的生活世界。

以天津市實驗中學地理教學為例,地理學科組在深入研究地理學科思想、學科方法和學科特性的基礎上,提出 “學科教學整合化”,在課堂教學中樹立整合的觀念,用系統、整合、復雜的眼光考察與分析課堂教學的行為以及行為中的諸要素,使教學的各環節與各方面形成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圖式―探究―合作”特色教學模式的構建,地理學的知識容納于各種圖中,思維導圖可以直觀表達學生的思維,從而實現思維的可視化。深入開展“圖式教學”,用“圖”去引導學生發現天文、地理之美;用“圖”去感受地間萬物之變遷;用“圖”去建構學生的地理思維。

四、營造學科組教學的基礎環境,建設學科物質文化

物質文化在學科文化中的地位舉足輕重,是學科文化要素的物質表現方式。學科物質文化是指學校內看得見、摸得著的物化的文化形態,是學科文化的外殼,奠定著學科文化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同時,它又是學科文化“內核”(精神文化)的載體,體現著一定的價值目標、審美意向等,是富有內涵的人文環境。學科的物質文化主要是通過學科的物理環境,諸如建筑、綠化、雕像(塑)、圖片、教室布局等的創設來體現和發揮它育人的功效。學生在優雅的學科物質環境中會有意無意地在思想觀念、心理素質、行為方式、價值取向諸方面都受到熏陶、感染,形成心靈的感應,精神的升華,觀念的更新,從而實現良好人格的塑造。

以天津市實驗中學為例,地理學科組在學科物質文化建設中,精心布局具有地理學科特色的學科文化墻、可視可動的地理實驗、天文研究室、地理園等,從而實現地理學科知識、學科思想、學科方法的顯性體現,創造有利于教師專業可持續發展,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熱情的物質實體環境。

總之,通過加強學科文化建設,可以使學科組成員形成教育教學的共同愿景,形成共同遵循的學科行為,形成獨具特色的學科教學和彰顯學科特色的物質表達。從而使學科組成為主動探究、自我更新的團隊,帶著智慧參與創生信息的團隊,有效提高對教育教學改革整體的意識和洞察力的團隊,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研究方式,真正實現教師專業可持續發展。

專家評介:

篇(2)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712(2015)10-0065-03

[作者簡介]林俊良(1986―),女,廣西貴港人,碩士,欽州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重金屬污染評價。

應用型大學與研究型大學不同,應用型大學既注重學生的理論知識,也重視學生的實踐。這樣,學生既有本行業扎實的基礎知識,也有較高的職業素養,所學知識更接近崗位,對產業調整適應更快。應用型大學的試點,適應當前經濟發展和社會轉型,有利于提高教學內涵和質量。

欽州學院是目前廣西沿海唯一的公立本科院校,是北部灣大學的籌建單位,同時也是廣西首批應用技術大學聯盟學校之一。學校在籌建北部灣大學的同時也面臨著轉型發展的挑戰。應用型大學轉型是針對研究型大學提出來的,它在社會發展的浪潮中應運而生,是高校為滿足地方發展需要而對人才培養方向做出調整的過程。而培養既具有自身特色又符合地方需求的人才是應用型大學建立發展的靈魂與宗旨。而轉型的成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在教學管理過程中潛移默化、循序漸進。

一、實踐教學在人文地理學教學中的必要性

應用型大學與研究型大學的區別在于不僅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而且在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前,已具備一定的實踐經驗,使其更好更快地適應社會、適應工作;既提高學生走向社會的信心,也為地方培養實用型人才。在高校教學與社會需求銜接過程中,實踐教學顯得尤為重要。曲藝[1]提出實踐教學是高等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面向地方和區域經濟發展的應用型大學。可以說,通過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是高校完成轉型發展的可行方法之一。

根據地理學學科特性,人文地理學、自然地理學及經濟地理學是地理學的三大分支。課程所選用教材是趙榮主編的《人文地理學》(第2版),屬“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該教材以總―分―總的形式,將工業、農業、民俗、人口、宗教及政治等幾個主要的部門地理囊括在內。其中工業、農業又是經濟地理的范疇。資環學院將人文地理學與經濟地理學實踐教學結合組織學生進行一次為期一周的野外實踐活動。

二、人文地理學實踐教學現狀

(一)實踐教學組織形式單一

王國梁[2]認為野外教學是課堂必要的延伸,可分為短途實習與長途實習兩種,其中短途實習也稱專題實習,為期1~2天,行程200千米以內;長途實習也稱綜合實習,為期15天左右,行程1000~2000千米。目前欽州學院資環學院人文地理學實踐教學與經濟地理野外實習結合一起,為人文經濟地理野外綜合實習,實習的時間為一周左右,即兩門課程一起開展野外實踐教學活動,平時的教學活動基本上都在課堂完成。學生真正參與到野外實踐的機會比較少。另外,在野外實踐教學過程中由于路線涉及區內的其他城市,為了到某個點進行實踐教學活動,師生往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乘車路途上,不僅在實踐教學點開展活動的時間減少,也增加了師生路途疲勞感,以致實踐活動的效果達不到預期所想。還有,由于學院資金、教師資源及個人時間精力等問題,難以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人文地理學的實踐教學中。

(二)野外實踐教學內容地方性不明顯

野外實踐教學內容的地方性取決于實習的路線,而課堂上的實踐教學則取決于教師的授課方式與內容。在野外實踐教學中,資環學院人文經濟地理野外實習主要圍繞廣西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紅色革命老區、具有生產規模的企業、工業及東興東南亞民族風情等面向廣西特色的人文經濟物象。讓學生通過實習相應地了解掌握廣西人文經濟歷史與現狀不僅幫助學生擴大視野,也幫助其提高主動觀察、思考及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的能力。但北部灣的開發、北部灣大學的籌建、應用型大學的轉型等學校所面臨發展的機遇與挑戰,不得不引人深思。培養服務地方的人才是應用型大學的職責與使命之一,需要從專業的課程設置、人才培養的模式等方面體現,但是對人文地理學課程教學來說,人文經濟野外實習是該課程實踐教學中突出地方性的核心內容。目前的實踐教學內容不能夠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學校發展的需要和地方發展的需要,也沒有充分體現地方性特色。

(三)課堂實踐教學內容簡單

從實踐教學的授課形式來分,可分為直接實踐教學與間接實踐教學。直接實踐教學是指通過學生親身體驗到真實情景所發生的教學活動,包括野外實習、調查活動等;間接實踐教學則指教師為了與學生一起完成相關教學內容,通過講授、討論、模擬等方式讓學生間接地體會到某情景所發生的教學活動。根據人文地理學目前的教學情況,學生除一次人文經濟野外實習的直接實踐活動外,大部分實踐教學都是教師在課堂上完成的,即間接的實踐教學活動。經對學習該課程的學生進行調查,75%的學生反映課堂教學缺乏實踐教學內容,內容偏于理論知識的講解,部分內容與社會發展銜接性不強;希望在課堂上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學習到更多與社會實踐相關的知識。其實,在備課過程中,教師已經注意到盡可能地搜集與課堂知識相關的視頻和案例,將其融入到課堂中。或許在傳統教學中,該教學方法行之有效。但是社會知識的更新、學校轉型發展的需要,以及“90后”學生追求個性、向往開放自由的特點,使得課堂上簡單的視頻與案例講解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另外,由于授課時間的有限性,學生在課堂上難以完成連續的討論。當學生已經準備好的材料和發言多次因為沒有時間而未進行時,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會受到影響。

三、人文地理學課程實踐教學探討

為改善資環學院人文地理學實踐教學現狀,不僅需要在增加教學實踐內容的同時豐富實踐教學活動的組織開展形式,更需要突出地方特色,從地方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培養具有地方特色的實用型人才,為地方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資源基礎。

(一)增加實踐教學內容

野外實踐教學是學生親身體驗直接參與的教學活動,課堂實踐教學是學生通過在課堂上參與教學活動間接地獲得實踐經驗,掌握實踐知識的教學活動。資環學院將人文地理學與經濟地理學的實踐教學活動結合起來,組織學生到野外進行為期一周的野外實習,這不僅考慮到了地理學的學科特性,而且結合了教材內容的特點。但是隨著社會對人才需求及學生發展條件的轉變,一周的野外實習難以滿足人文地理學教學的需要。在實習過程中,師生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在乘車上,真正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的時間比較少,以致出現走馬觀花的現象。學院可為學生增加一次人文經濟綜合野外實習,也可適當地減少實踐教學點或縮短野外實習的路程,合理安排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的時間節點,讓學生能更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實踐活動內容。此外,課堂實踐活動也是課程實踐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習經費及時間精力的不足,使得教學內容中所需的實踐教學活動不能都由野外實習完成與實現,而課堂的實踐教學正滿足與彌補了教學現實中的這一缺陷。教師可通過視頻、模擬、組織討論、觀點辯論及課后調查等方式間接地引導和啟發學生,使其若身臨其境地參與實踐活動。課堂教學與野外實習相互補充,相輔相成。此外,增加專題性的短期實踐教學活動,不僅讓學生及時地掌握鞏固所學知識,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人文地理學實踐教學安排如圖1所示。

(二)突顯地方特色

實踐教學是課程教學的一部分,也是學生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通過實踐教學,既可幫助學生提高學以致用的能力,也從側面反饋課堂教學的欠缺。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僅要面向廣西、面向全國,更要突出地方特色。在此主要討論四個專題的實踐教學內容。根據目前發展的形勢來看,學院地方特色指向海洋性、北部灣區域性。專題性實踐教學為短期實踐教學,活動開展時間為1~2天。

實踐教學安排如下:專題一組織學生調查并分析欽州市人口、民族組成的情況,培養學生查閱、獲取資料及分析問題的能力。專題二屬于經濟地理學的范疇,在設計實踐教學活動時,需要考慮地方特色,現代農業種養模式及優勢工業等。其中,蓮藕套種(套養)水稻(魚)農業示范基地位于欽北區那蒙鎮竹山村,基地模式為“藕+魚+鴨+稻+鵝+沼氣”,改進了廣東桑基魚塘模式,充分利用與發揮了當地的地理環境優勢。此外,位于欽州市南部沿海的欽州港經濟開發區的工業技術水平與規范管理也是值得讓學生了解與參觀的。專題三包含內容較多,組織學生參觀三宣堂、馮宮保、馮子材墓、天涯亭、廣州會館、基督教堂及建于明清時的靈山縣大蘆村古文化住宅群,并對比欽州老街騎樓及沿街建筑物的變化。專題四組織學生就時事政治問題開展辯論賽,提高學習思考問題與現場反應能力。

由于人文地理學學科的綜合性,專題性實踐教學內容安排體現連貫性與承接性,環環相扣。在進行某一專題的實踐活動時,又會涉及另一專題的內容,這需要教師的科學引導與學生的積極配合。

(三)提高經費支持

實踐經費的充足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實踐教學活動能否按時開展,在增加外出次數的情況下,若實踐經費主要來源于學生自身,則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學校提高對實踐教學活動的經費支持,既提高學生配合的積極程度,也促進課程教學的改革,完成應用型大學轉型的使命。

篇(3)

1.建構主義教學論與地理概念和規律的構建

建構主義教學論認為:學習是主體以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通過與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動建構新的理解和心理表征的過程;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對世界的意義進行合作性建構的過程;教學策略是以學習者為中心,促進學習者與情景的交互作用,使學習者能夠主動地建構意義。

地理概念是學習地理的基礎,在學生整體地理知識建構中起著標志性的作用,地理規律是地理學科的核心知識,是學生整體地理知識體系中的骨架。幫助學生構建準確的地理概念,掌握正確的地理規律,是地理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

運用建構主義教學論指導地理教學,要求教師依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設計學生熟悉而典型的地理學習情境,呈現循序漸進的問題,讓學生在協作、討論、交流、思考中完成地理概念和地理規律的構建。例如,對地理學的核心概念之一——“區位”的教學,教師可作這樣的教學設計:首先創設情境,給學生呈現一幅地圖,如全球的筆記本電腦基地分布圖,再提示學生觀察地圖并思考,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基地在哪里(重慶)本文由收集整理?為什么在那里(重慶)?學生通過討論交流完成這兩個問題之后,教師繼續提出重慶筆記本電腦基地的區位是什么,讓學生構建準確的“區位”概念,即包含“位置”和“與周圍地理事物的空間聯系”兩層涵義。

2.多元智能教學論與地圖能力培養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的智能包括語言智能、數理邏輯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交往智能、內省智能、自然觀察者智能八項智能。每個人都有1~2項智能強項,并可向其它領域發展和轉移,且是動態發展。教育之目的就是要發揮智能強項、發展智能弱項,并向困難領域轉移,促使人的智能螺旋式上升。

地圖能力是地理學科能力培養的核心目標之一,包括地圖的閱讀、分析及綜合能力。培養學生養成地理空間意識,訓練感知地理空間結構和空間思維能力,是地理學科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按照多元智能理論,地圖能力只能是一部分甚至是很少一部分學生的強項智能。地理教學之目的是提升所有學生的地圖能力,尤其是作為弱項智能的那部分學生。

運用多元智能理論指導地理教學,要求以學生具有的優勢智能為基礎,通過教師的教學設計,實現提升所有學生地圖能力的教學目的,達到“條條道路通羅馬”的效果。

以“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示意圖”的教學為例,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地圖能力,讓學生通過讀圖分析,總結歸納出二分二至日全球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按照多元智能理論,對以數理邏輯智能和內省智能為強項的學生,教師可設計一系列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問題,讓學生結合地圖完成這些問題,最終得出結論;對以語言智能和人際交往智能為強項的學生,教師可設計讓其在討論交流中獲得最終結論;對以空間智能和身體運動智能為強項的學生,教師可設計讓其動手描畫該圖,通過注意太陽直射點移動帶來的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得出結論;對以自然觀察者智能為強項的學生,教師可引導其對比觀察三幅圖的異同,歸納得出最終結論。

3.人本主義學習理論與正確人地觀的形成

人本主義教學論強調,教育要“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出來的人應該具有主動性和責任感,具有靈活適應變化的能力,是自主發展的人。教師的作用主要表現為:一是幫助學生引出并澄清問題;二是幫助學生組織材料,提供更廣泛的學習活動;三是作為一種靈活資源為學生服務;四是作為學習參與者——小組成員參與活動;五是主動與小組成員分享他們自己的感受。

地理課程突出當今社會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問題,闡明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地理課程強調中學生要對人類與地理環境的關系持正確的認識和態度,即正確的人地觀,它屬于地理學科的思想性特色。

用人本主義教學論指導地理教學,要求教師要把學生置于教學活動的中心位置,結合教學目的,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明確解決問題所需的材料,師生共同收集準備材料,或展示教師準備的材料,共同運用正確的方法分析處理材料,共同分享經驗體會,解決問題。

以“領悟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人類的必然選擇”的教學為例,首先由教師呈現“世界14種重要資源的預期壽命圖”,學生讀圖并說出該圖表示的主要含義,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目前人類在資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以其中一種資源的利用為例,師生共同尋找目前人類利用該資源的材料,包括文字、圖片、視頻等,材料可以來自各種媒體,也可以通過學生調查訪問得到,甚至可以是學生生活的親眼所見。學生閱讀比較這些材料,歸納出該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意識

到這些利用方式不利于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初步形成可持續發展觀念。

二、用現代信息技術彰顯地理學科特色課堂呈現

1.運用計算機軟件演示地理事象運動演變過程

地理學科涉及到很多地理現象的運動演變過程,如地球自轉和公轉運動、地殼運動、大氣運動、洋流、生物循環、城市區位變遷等,課程標準要求學生理解這些過程,掌握運動演變規律。學生現有的地理教科書,在呈現這些內容時,僅僅以圖片形式。這種呈現方式是靜態的,并且圖片數量少,學生學習過程中很難形成運動的過程,學習效果不理想。現在用于動畫制作的計算機軟件有多種,常見的有macromedia flash、adobe imageready、adobe premiere等平面動畫軟件以及3ds max和maya三維動畫制作軟件。教師熟練掌握一種或多種動畫軟件的使用方法,結合課時內容要求,制作出形象直觀、賞心悅目的地理動畫,能給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地理學科研究的對象是地球表層的地理事物,往往是宏觀、大尺度的,學生很難形成在不同尺度空間下的正確概念。google earth軟件把衛星照片、航空照相和gis布置在一個地球的三維模型上,通過該軟件可以瀏覽全球各地的高清照片。師生可以選擇不同的拍攝高度,查看地理事物在不同空間尺度下的特征,形成準確的地理空間概念。例如,在10千米高度俯視城市,看到的是一個點;在1千米高度俯視,可以看到城市的輪廓;在100米高度俯視,則可以清晰看到城市的道路網和城市功能區。

2.運用網絡技術豐富課堂教學地圖呈現

電腦網絡是一種學習工具和手段,能夠提供海量的學習資源。地圖被稱為地理學的第二語言,是地理學習的主要對象之一。由于篇幅限制,地理教材和地圖冊能夠提供的地圖數量非常有限。教師把網絡資源運用到地理教學中,呈現給學生豐富而且典型的地圖,有助于學生清晰、準確、全面地掌握地理概念和地理規律,培養地理能力,形成正確的地理觀念。例如,講授“自然帶”內容時,教師在用好教材地圖的同時,還可通過網絡,給學生提供每個自然帶的景觀圖片、反映各個自然帶內植物結構特征的圖片、自然帶內動物的圖片、自然帶內土壤的結構圖片等,學生觀察這些圖片,形成豐富的自然帶概念。還可以收集經過適當加工,能更直觀展示地理規律的圖片,如山地景觀變化圖片,更能清晰地表明垂直自然帶的分布規律。

篇(4)

研究地表圈層特征以及人地關系,促進可持續發展是地理學的任務。2015年部分地理試題考查資源、環境、工農業生產等問題,凸顯出國計民生中的地理規律、時代熱點中的地理視角、可持續發展中的地理途徑,地理味道十足,彰顯學科價值。這樣的試題,即使作為教學素材也具有較高價值。

2015年全國卷Ⅰ第10~11題,要求考生利用黃河三角洲近岸海域水深年變化數據,分析海底侵蝕與淤積的變化趨勢,反推黃河流域的環境變化特征。試題既考查了流水沉積與海水侵蝕等地質作用基本知識,還體現出一種地理學的研究方法。

2015年全國卷Ⅱ第9~11題,以著名“冰凍之河”圣勞倫斯河的圖表數據為背景,考查考生能否“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基本技能”,體現出新課程下的地理素養導向價值。數據提取能力――從氣候數據中,閱讀分析出河流汛情和氣溫低于0℃的月份;讀圖判斷能力――從普雷斯科特至康沃爾河段中存在水電站的信息,推理河流落差大、水流急,而且冬季從水庫底部釋放出來的河水溫度較高,可能不結冰;問題解決能力――從地理學角度研究治理凌汛的措施,分段攔冰可以避免浮冰過度聚集而抬高水位,拓寬河道可以降低水位,降低冰壩高度,拓寬浮冰下泄通道,以減少凌汛的發生和危害。

2015年全國卷Ⅱ第37題,考查考生能否根據河流流向判斷河套平原的地勢特點、根據黃河水文特征分析河套灌渠的泥沙淤積問題、根據河套平原生產特征分析烏梁素海的污染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試題將地理原理滲透到生產生活中,具有指導實踐的應用價值。

2015年天津卷第13題以等高線地形圖為載體的“南方絲綢之路”為話題,考查古代“南方絲綢之路”沿山谷分布的自然及人文原因、現代高標準公路、鐵路對西南地區外向聯系的好處,將古今交通線路區位作出對比。類似的還有2015年全國卷Ⅰ的凍土鐵路研究、2015年北京卷關于申辦2022年冬奧會雪上項目主賽場地點崇禮氣候條件的研究等。這些試題,從時事熱點切入,關注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地理問題,彰顯了地理學科的時代價值。

二、構圖設問精巧的試題

2015年全國各地試卷中,對地理區域特征的表現、地理情境的設置、地理問題的提出等,大多是通過各種圖表呈現出來的,有區域圖、分布圖、等值線圖、各種示意圖、各類統計圖表等多種形態。圖(表)文并茂、圖(表)文合一、圖(表)文互補,充分運用地理的圖表語言,使試卷具有鮮明的專業特色。

有較多試題的構圖,設計精妙、創意別致,讓人耳目一新。例如,2015山東卷第9~10題的“我國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帶隨海拔變化示意圖”(圖1),學生很少接觸,卻又似曾相識。考生習慣讀的圖是山體垂直自然帶的完整分布圖。此題將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帶逐一分解,再按同類自然帶歸類標注,保持各自的高程不變。這樣考生可直接進行同類自然帶的比較,當然也可還原三地垂直自然帶分布圖,再來做題。

2015年浙江卷第11題的“某地地方時12時的太陽周年位置軌跡示意圖” (圖2),給考生全新的視角。初讀此圖,無從下手;冷靜思考,方可慢慢理出端倪。“8”字形的甲、乙處應分別是全年正午太陽的最大、最小值,交匯處是春秋分時的值。完成此題,考生必須具備地球運動知識功底,還要有較高的空間想象力。考生可能還會質疑,某地全年正午太陽高度軌跡視圖為什么不連接甲、乙的直線?雖不影響解題,卻打開了考生的想象空間。

2015年安徽卷第32~33題圖3表示一年中大氣上界單位面積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陽輻射隨緯度的變化(單位為MJ/m3),其構圖方式與圖2有異曲同工的效果。圖中陰影部分表示沒有太陽輻射,即為夜晚。結合緯度,看出北極圈內出現了極夜和a、b太陽高度緯度差。這些試題的圖像設計新穎,將地理學科特色和幾何圖形完美結合,把地理事物運動變化過程的規律和地理事物的分布進行提煉,融創新表達力、高度概括力、空間想象力為一體,價值高遠。

福建卷第11~12題,用在廣袤草原上拍攝的“日出”美景(圖4)設問。圖片美輪美奐,問題巧妙切入。考生做此類試題,心情比較愉悅。

三、錘煉地理思維的試題

地理試題重視考查考生對地理學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的掌握,重視考查考生地理圖表分析能力、探究能力以及綜合運用地理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地理思維角度來看,重視考查圖像分析、區域分析、綜合分析等思想方法,需要在聚合、發散、歸納、演繹等思維方面具備較高水平。2015年部分試題在地理思維的考查與錘煉方面具有較高價值。

2015年山東卷第11~12題,通過某地理興趣小組野外考察記錄的數據分析區域總體構造線方向、判斷地質剖面圖,仿佛把人拉進了野外考察的現場,對地理思維能力要求較高,解決問題的難度也較大。先要把小組記錄的C、D、S三個地層的六個坐標畫在一張經緯網圖上(圖5),實現圖文轉換。再從圖1中發現考察路線的方向,推出與之垂直的區域總體構造線方向。根據圖5中地層對稱特點,結合地層新老關系(CD是由新老)判斷其為背斜(圖6)。本題對圖文轉換、圖圖轉換、繪圖能力等圖形思維能力具有較高要求。

2015年天津卷第3~4題,要求考生必須思維縝密,有較高的地理演變過程分析和地圖要素分析能力。第3題要求考生基于地殼物質循環的原理,用運動過程的思維認知方法,對地理事物發生的先后順序做出邏輯判斷與推理,來確定“巖層斷裂、巖漿噴發、風化、侵蝕、搬運、沉積”的順序。第4題要求考生發現圖中的橫坐標單位是千米,縱坐標單位是米,火山被示意圖拉高了50倍。所以圖示火山坡度與實際的火山坡度相比變陡了。

2015年重慶卷第13題,對中國古典園林展開研究,給出蘇南區域地圖,材料介紹“明清時期該區域經濟繁榮,園林建設蔚然成風”,要求說明明清時期該區域園林迅速發展的有利社會經濟條件,闡述該區域自然條件對營造園林水景的有利影響,并就該區域自然條件對以木結構為主的亭、臺、樓、閣等古典園林建設可能產生的危害提出兩條防護措施。該題將問題情景設置在江南水鄉環境下,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區域分析能力,而且需要結合歷史條件進行分析,時空特點鮮明。尤其是第二問,關于該地自然條件對園林水景的影響,需要緊密結合當地的氣候、地形、水文、土質等具體特點來回答,才能得出比較全面的答案。這種試題對于地理區域分析、綜合分析的思維是一個很好的錘煉。

四、素材運用創新的試題

地理學科在新技術方面的廣泛應用,給地理試題的創新帶來素材。2015年不少地理試題引入了新技術元素,使試題看起來具有科技、時尚的感覺,也體現出地理學科研究手段的發展變化,展現地理學科的前沿動態。

2015年廣東卷第1題就運用數字高程模型描述地面高程信息,要求學生判斷圖中四處觀景平臺哪個視野最廣,令人眼前一亮(圖7)。

2015年廣東卷第10題又運用了GIS圖層疊加的原理,設計了地震災后城市重建選址地質因素分析示意圖,考查適合城市重建的地點(圖8)。

2015年北京卷第11題則運用某網上商城通過大數據分析繪制的“城市牽掛”示意圖,考查人口遷移的區域差異,題目新穎有趣(圖9)。

五、弘揚傳統文化的試題

2015年高考地理試題中有幾道題從我國傳統文化中選材,別具一格。從全球角度來說,中國傳統文化也是一種地域文化,利用優秀的傳統文化資源設計試題是對傳統文化的發掘,具有傳承的價值。

2015年重慶卷第1~2題,運用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之一的二十四節氣來命題,材料說明寒露節氣在每年公歷10月8日左右,第1題設問引起“露氣寒冷,將凝結”天氣現象的氣壓系統是什么,第2題又引入一句民間描述寒露時節農事活動的諺語“上午忙麥茬,下午摘棉花”,考查該諺語描述的農事活動場景最可能出現在什么區域。這兩道題將自然地理的天氣系統與人文地理的農業生產有機融合到傳統的節氣和農諺中,匠心獨運,渾然天成,可謂經典試題。

2015年江蘇卷第1~2題,以清明上河圖(局部,圖略)為背景考查城市區位與城市功能。試題截取了清明上河圖中大橋橫跨河流的一部分,第1題提問東京城(今河南開封)形成的最有利條件,然后又考查東京城的主要城市功能。從圖上可以看出,水陸交通便利是東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條件。而作為首都,城市功能則以行政功能為主。試題圖文并茂,傳統文化特色鮮明。

2015年山東卷第45題,則引用一段《明史?五行志》關于1556年1月23日24時左右陜西關中地區發生8.0級以上地震的記載:“山西、陜西、河南同時地震,聲如雷。渭南、華州、朝邑、三原、蒲州等處尤甚。或地裂泉涌,中游魚物,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數震,或累震不止。河、渭大泛,華岳、終南山鳴,河清數日。官吏、軍民壓死八十三萬有奇。”設問是“據材料分析此次地震導致重大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學生可從材料中獲取豐富的信息,包括地震震級、發生時間、余震次數、波及范圍、次生災害等,可謂將史料用活。

2015年北京卷第1~2題則從著名作家賈平凹的《太白山記》中選取一段關于太白山北側山地植被變化以及獵狼人家的描述,考查植被垂直變化規律、過度獵狼對山地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等,情境設置自然與人文交融,在文學作品中映射地理視角,滲透生態觀念,較有創意。

總體來看,這幾道題運用節氣、農諺、史學、美術、文學等作品命制地理試題,開拓了命題素材的空間,具有跨學科特色,也拓展了地理知識的運用領域,體現地理學的學科包容性特征。

六、有待商榷斟酌的試題

2015年各地地理試題整體優秀,也發現有個別試題存在有待商榷之處。

2015年全國卷Ⅰ第37題第(3)問:根據熱棒的工作原理,判斷熱棒散熱的工作季節(冬季或夏季)并簡述判斷依據,分析熱棒傾斜設置的原因。

很多教師和學生都說這道題更像物理題,不像地理題。從題目本身來說,要準確進行解答,需要知道所考查鐵路沿線冬、夏季節的地溫和氣溫的信息,包括冬、夏季節白天和夜晚的地溫和氣溫,在溫度的比較中才能準確判斷熱棒散熱的工作季節。

篇(5)

地理學是一門研究地球表層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關系的科學,地理學本身具有綜合性、地域性、開放性、實踐性的特點。在教學實踐中,如何結合地理學科特色,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呢?

一、利用地圖,增強學生的主動性

中學地理學科的教學內容多樣,空間分布是它的重要知識基礎。教學中牽涉到某個地理事實、地點或者地區,無論其大小,都應該落實在地理空間上,也就是地圖中。因此,“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地理學科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具有及其豐富的圖表,包括地理示意圖表、地理漫畫及素描圖、關系圖、地理模型圖等,這些地圖是地理事物和現象空間分布的信息載體,是學生獲取地理知識的信息源泉,是表達地理思想的重要手段。在地理教學中,重視地理讀圖能力的培養,把地圖與地理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而主動參與地理學習至關重要。

在教學實踐中,首先要善于利用地圖,巧妙設計問題,為學生提供分析判斷的時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鍛煉學生主動思維。例如,在學習工業的區位條件時,給出鞍鋼和寶鋼的分布圖,提出問題:同樣是鋼鐵企業,為什么選擇的地點會不同呢?學生立刻會產生強烈的興趣,熱烈探討、分析,進行歸納件。相反如果按部就班和學生一道分析鞍鋼的布局條件然后分析寶鋼的布局條件,必然讓學生喪失興趣,缺少參與的興趣,結果被動聽課,而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其次,地理還有各種各樣逼真的模型圖,也極易使學生產生歡愉的情緒和濃厚的興趣。這類模型圖的利用時,關鍵是讓學生看到圖后激發出的極大興趣延續轉化成為學習知識的載體。例如等高線的學習中,學生看到模型后,小組同學應在老師的引導下研究等高線的實質,學會利用模型圖看懂平面上的等高線圖,這樣模型圖在開始時起到了激趣引起學生學習動機的作用,在學習過程中有能夠維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

最后還可以以地圖為切入點,增加學生的動手機會。例如在學習中國的行政區時,課下讓學生做拼圖游戲等,在學習世界的洋流時,讓學生先畫出世界大洲的簡圖(即最簡單的“一筆畫世界”),然后畫出洋流分布圖,通過漂流瓶的案例,讓學生畫出其漂流路線等。這樣,學生在動手中樂趣無窮,知識難點也輕松化解。所以,不要吝惜時間,讓我們更多的給學生一些時間,讓學生多動動手,畫一畫,這比反復講和看的效果好得多。

二、聯系生活,激活學生的體驗

在當今地理信息多樣化的背景下,地理教學必須運用能夠引起學習者關注的、能激發學習者“內驅力”的教學手段來組織教學,將學習者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生活經驗是經過實踐檢驗過的,是可信、熟悉的,也容易聯系,信手拈來。嘗試經常把已經經驗過的實際事例聯系到課堂上,讓學生盡情地發言表現,從而發覺原來地理就在身邊。教師要找到正確的切入口,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導入,讓學生體會到地理不僅僅是課本上需要記住的文字和地圖,更與生活密不可分,息息相關。如:在講到正午太陽高度角時,設計情景,你所居住的小區(蘇州的緯度為31°N)為了保證建筑物底層居室有良好的光照條件,南北兩樓間距至少應留多少?該類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能引起學生的強烈興趣,引發學生討論探究活動,從而也建構了太陽高度的計算以及它與實際生活的關系,達到了學以致用目的。

在地理教學中,結合實際,緊扣“本地”具體情況,將學生身邊的“鄉土地理”融入地理學習,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如在講解《城市的功能分區》一節時,可看蘇州的規劃圖,找出城市的幾個功能區,分析其位置特點,評價幾個功能區的合理性,為城市的發展規劃提出建議,學生反應熱烈,踴躍發言,提出了許多較有見地的建議,學生由知識的“消費者”變成了主動的知識“貢獻者”。通過對“本地”自然、人文地理情況進行分析和研究,既注重培養學生的地理技能,又注重開發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走進社會,增強學生的實踐

新課程理念要求我們讓學生學習到“有用的地理”,要求我們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和情景中學習和理解地理。地理學科作為探討人地關系的學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當然不能整天困在教室里,紙上談兵,而應該抓住時機開展社會實踐,讓學生走入真實的生活,去獲取真實的知識體驗。因此,組織學生到附近工廠、企業參觀、調查和實際實踐等活動,讓學生將地理知識與自然和社會聯系起來,通過協作、探究、反饋等環節,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學習對生活緊密聯系的地理知識。

地理教學中的實踐活動可以分為課內實踐活動和課外實踐活動兩種方式。課內實踐活動以解決單一知識點為主,活動內容一般課內完成。課外實踐活動相對范圍較寬,多用于眾多知識點的學習和綜合能的訓練等,而且活動時間較長。常用的實踐活動一般可分為以下幾種:

1.操作與制作實踐活動。

操作與制作實踐活動就是把學生手的動作和腦的思維結合起來,以活動促思維,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例如:學生在學習風海流,通過設計、選擇實驗儀器到在課堂上進行實驗操作和觀察,不但得到了關于洋流的感性認識,還有助于對其成因進一步理解。

2.實際測量實踐活動。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對于課本上上關于太陽高度角、緯度等概念覺得既抽象又難以理解, 而通過學生實際測量后,不但加深了對抽象概念的理解,還培養了自身的動手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例如:要求學生測量當地的太陽高度,立一木桿,側下地方時12點時木桿的影子長度,即可求得正午太陽高度角的大小。

3.觀察、調查實踐活動。理來源于實踐。教師應創設條件,讓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了解地理在工農業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體驗地理的價值,樹立學好地理的信心。如在學習抽象的枯燥的地質部分內容時,我們帶領學生走到蘇州的西郊,開展實際考察活動。親手采集化石,采水晶,看地層,看花崗巖,抽象的知識立刻變得生動鮮活,更可貴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探索意識合作精神,學生對地理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印象深刻,甚至終生難忘。

4.小課題研究實踐活動。

學會收集、分析、處理信息愈來愈顯得重要,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把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一些問題抽象出來,轉換成地理問題設計實踐活動課。又如在學習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時,我們組織學生開展地理課題調查活動,學生深入太湖和市區,開展水質的調查研究,給出調查報告,分析原因,并提出改進的建議。在實踐調查的過程中,學生主動參與,發揮出各自的潛能,這一過程也是學習和應用地理知識的過程,更是培養學生多種能力的良好契機,這才是教育要達到的真正目的。

【參考文獻】

篇(6)

從心理學角度來分析,思維是指在表象和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心理過程,它是整個智能教育的核心。積極發展學生地理思維能力也是地理教育的核心目標之一。參考心理學關于思維的表述,地理思維能力可細化為地理判斷思維能力、地理歸納思維能力、地理演繹思維能力、地理對比思維能力、地理綜合思維能力等。

進而言之,地理判斷思維是指學生辨別地理是非的能力。在教學中要想方設法開闊學生的視野,不能拘泥于某種權威表述或論斷,要積極鼓勵學生敢于質疑,這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石。地理歸納思維是指對地理各要素的歸納、總結,獲取共性,形成規律性的認知活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面對繁雜的地理事物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事物表象入手,積極探索,由感性上升至理性,最終洞悉地理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地理演繹思維可謂地理歸納思維的逆向推理,強化該思維的培育有助于學生面對地理事物由此及彼、舉一反三,有助于促進學生將地理理論知識與地理生活實踐相結合。地理對比思維是對地理相關要素之間的或求異存同,這是區域地理教學不可或缺的法寶。地理綜合思維則是要調動學生各認知心理要素積極參與、綜合評估后,對地理事物整體理性認知的心理過程。

其次,教師要因地制宜,將地理思維融入地理探究教學中,積極推動地理探究,將地理教學向深層次推進。這需做好以下三點:

一要知己知彼。比如學情要明了,班情要熟悉,教師的角色定位要準確,探究的主題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了解學生,就是對學生現有的地理知識的掌握程度要知曉,否則無法設定合理的研討主題。所謂主題合理,其標準簡單講,就是學生面對探討主題在探究后應獲取一定的成就情感體驗,這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有利于地理教學的持續開展。試想,探討主題過于簡單,學生不屑一顧;主題盲目拔高,學生不知所云。這都不利于地理思維的培養。所以在探究主題的選擇上,要有一定的層次性,要把握一定的度。“最近發展區”理論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定的借鑒,即常說的跳一跳摘個桃。班情是指可能影響探究的外在因素,如班級的紀律狀況、班級成員的數目、地理學習的氛圍等,這都需要教師給予足夠的重視。同時,教師對自我定位要合理、科學,在探究教學中教師身兼數職,是探究議題的倡議者,過程的組織者、參與者,規則的制定者,是裁判又是選手,是導演又是演員。隨著探究的推進,教師要及時調整自己的角色以便于調控整個探究過程,避免探究失控達不到應有的探究效果。

篇(7)

一、專業辦學條件

該專業現有專任教師2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4人、高級實驗師1人、講師5人;博士后3人,博士和在讀博士共占專任教師總數的52%。專任教師主要來自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和中科院的北京地理所、成都山地所、新疆地理所等,具有良好的人脈資源與學緣結構。專任教師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1人。教授與副教授每年至少為本科生講授一門專業基礎課或主干課。近年來,專任教師先后主持或承擔973計劃、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四川省科技廳、教育廳和國土資源廳以及地方政府委托的科研項目230余項,出版學術專著8部,發表高質量學術論文358篇,科研成果獲省部級獎勵5項,科研考核連續5年獲全校理科第一名。同時,專任教師還主持或承擔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學改革項目9項,教學成果獲省部級獎勵8項。建設有四川省級重點課程1門(人文地理學),省級精品課程4門(環境保護、人文地理學、旅游學、水文學),校級精品課程3門(自然地理學、地球概論、區域分析與規劃),精品課程數量位居全校前列。

該專業課程教學與科學研究所需的圖書資料和儀器設備等較為充足。學校圖書館藏書230余萬冊,有地理類藏書近10萬冊,有中國期刊網、重慶維普、超星數字圖書館以及ebscohost、eco psp、ccc、isi proceeding等多種中外文電子期刊數據庫。學院資料室的面積約200m2,有100余種國內外專業學術期刊和近萬冊藏書,每年新增圖書、雜志1 000余冊。專業實驗室面積約5 400m2,有基礎實驗室28個、開放實驗室23個,儀器設備總價值600余萬元,萬元以上大型儀器28臺;有arcgis、erdas、mapgis、geostar和cass等國內外專業軟件實驗平臺。其中,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室為中央與地方共建基礎實驗室,丘陵地區國土資源統籌利用工程實驗室為四川省教育廳高校重點實驗室,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實驗教學中心為四川省地理科學專業惟一的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該專業的專業實習和教育實習基地不斷完善。1996年,經四川省國土局同意、省教育廳批準,由四川省國土勘測規劃研究院和川東北地區58個市、縣國土資源局聯合成立“四川師范學院國土管理學院董事會”。董事會不僅為專業建設提供資金與智力支持,同時為學生的實習和見習等提供條件,這也是四川省地理科學專業校地合作辦學的成功案例。此外,還有南充市污水處理廠、青居曲流國家地質公園、凌云山國家森林公園和嘉陵江中游階地等近郊實習基地;樂山—峨眉山地區的部門地理野外實習基地,成都—西安—延安地區的區域地理野外實習基地;以南充市5所中學為核心,輻射四川盆地的廣安、綿陽、廣元、巴中、達州、德陽、樂山、眉山、內江、南充、遂寧和雅安等12個地市的70余所中學地理教育實習基地。

二、主要優勢特色

教師教育是師范院校固有的優勢和特色。作為四川省屬重點師范大學,西華師范大學是四川省教育師資培養的重要基地,歷來把師范專業特色建設作為提升辦學實力的根基。地理科學是研究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表層自然、人文各要素相互作用及其時空變化規律的科學,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交叉學科,具有區域性、綜合性、實踐性和應用性等特征。學科特征要求地理科學專業教育必須重視“厚基礎”、“強實踐”。

1.負重自強、鑄魂勵教,矢志不渝為基礎教育服務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地理教師,必須具備厚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扎實的教育教學功底,必須能夠結合實際、靈活自如地將專業知識應用到教學一線。課程與課堂教學是專業知識傳授和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西華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最新的人才培養方案于2008年修訂、實施。為了增強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新方案將各部門自然地理學單獨設課,并開設天文學概論、旅游地理學、文化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災害地理學、數字地球導論、綜合自然地理學、區域經濟學、環境地理學、環境影響評價、水土保持學、土地資源調查、土地利用規劃、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土地法學、房地產估價、可持續發展導論等與中學地理教育和資源、環境與發展問題緊密聯系的選修課程。為了夯實學生的教育教學功底,新方案除開設教育學、心理學、普通話、書法和地理學科教學論外,還增設鄉土地理教學與研究、地理素描與三板藝術、地理活動與地理教學、中學地理微格教學、中學地理新課程改革、地理教學技能訓練等地理教師教育課程,還組織

轉貼于

編寫《地理科學專業學生必讀》供學生查閱拓展閱讀書目、地理學人風采、專業期刊網站、報考研究生及地理教師職業發展等相關信息。

為了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風氣,除了落實新生入學教育、教學督導制、學生信息員制、期中教學檢查和嚴格考試紀律等常規管理外,還組織大一、大二學生固定時間、固定教室上自習。大一學生參加手工繪圖技能比賽,大二學生參加自然地理野外調研報告比賽,大三學生參加課堂教學技能比賽,所有學生選擇性參加數字測圖技能比賽、gis軟件操作與二次開發技能比賽、遙感專題應用技能比賽、城市規劃軟件操作技能比賽、autocad軟件操作技能比賽、土地資源開發利用與設計比賽等,通過各種比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核心競爭力。為了促進學生將專業知識應用到教學一線,除了選派中青年教師到中學掛職鍛煉、評聘基礎教育兼職教師外,還定期邀請基礎教育一線名師如四川省教科所張白峽教研員、南充高中何從春高級教師、南部中學趙海特級教師、德陽二中饒萍教師(第五屆全國優秀中學地理教育工作者)等給學生講授示范課,還定期將學生帶到南充市5所中學去參加教研活動、聽公開課、評閱試卷等,還選派優秀本科生去頂崗實習或參加中學地理教師置換培訓項目等,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真刀真槍地磨煉學生的教育教學能力。

2.校地合作、科研強化,千方百計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地理學人,必須具備豐碩的實踐經驗、敏銳的學術思維和強烈的創新欲望。實驗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拓展知識面、提升綜合素質和激發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也是地理科學專業教育必須高度重視的關鍵環節。西華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已建立起由基礎到綜合、由驗證到設計、由設計到創新,“基礎驗證實驗—綜合設計實驗—創新探究實驗”逐步推進,“實驗—實訓—實習”互為補充,“課內—課外、校內—校外、教學—科研”互相結合,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融為一體、課程教學與科學研究融為一體、專業教育與擇業教育融為一體的新型實驗實踐教學體系(如圖1所示)。必修課非獨立設課實驗實踐均有嚴謹的教學大綱及配套講義,非獨立設課實驗實踐占總學時9.9%;一些技術性或應用性較強的課程,如計算機地圖制圖、測量與地圖學、地理信息系統和遙感等,特別重視綜合性、設計性和探究性實驗,占其實驗實踐學時85.0%;近郊鄉土地理實習、樂山—峨眉山部門地理實習、成都—西安—延安區域地理實習、地理教研論文寫作等,獨立設課實驗實踐占總學時20.3%。

篇(8)

總體而言,2013年高考全國文綜大綱卷地理試題難易適中,緊扣《考試大綱》和教材,注重考查地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運用地理規律、地理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突出了對“雙基”和各項能力的考查。試題基本情況如下表所示。

二、試題特點

1.取材于生活和現實,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

試題以圖像和文字材料為載體,結合社會生活和社會現實設置問題情境,既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實用價值,也增添了試題的趣味性、直觀性。2013年高考全國文綜大綱卷地理試題的主題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三農”問題,如溫州瓜農選擇在海南島種植西瓜;二是資源問題,如中國利用巴西鐵礦石發展鋼鐵企業;三是環境問題,如赤潮;四是區域可持續發展問題,如輪臺與義烏,東西部優勢互補,共同發展。這些題材有很強的社會現實意義,能引導考生客觀地認識當今中國和世界所面臨的資源、農業、環境、區域發展等重大問題,有積極的導向作用,有利于考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同時,該卷試題也較好地滲透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命題取材貼近考生生活實際,關注農業、人口、資源、環境與區域發展等問題;倡導考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培養考生運用地理規律、地理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

2.重視地理基礎知識,突出了對基本技能的考查。[HT]

2013年高考全國文綜大綱卷地理試題重視對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貼近了考生的學習,并且大多數題目與教材內容有直接的關聯。該卷試題的設計和選擇科學合理,卷中沒有出現偏題和怪題。該卷試題注重考查學科主干知識,不回避教學重點和難點,如試題涉及工業分散、天氣與降水、農業生產、海洋污染、等值線判讀、區域可持續發展、工業區位因素分析等地理主干知識。同時,該卷試題也突出了對地理基本技能和地理學科素養的考查。

3.能力立意,重視對地理圖像的分析與對地理問題的探究。[HT]

2013年高考全國文綜大綱卷地理試題圖文結合,體現了地理學科的特色。地理圖像能直觀表現出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通過對圖像的分析,能考查考生從圖像中獲取信息,利用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解答問題的能力。“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解決問題”是解答含有地理圖像的題目的基本思維方法,其中一些關鍵信息的獲取對解題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本卷第1~2題中某跨國公司投資建設的制造企業和該公司研發中心在中國分布的相關信息;第10~11題圖像中的海陸分布和等值線信息;第36題區域分布圖中的空間位置信息和經緯度、等高線的數值信息;第39題圖像中巴西的海陸輪廓信息等。同時,在地理問題的設計上,該卷試題突出考查了考生闡述地理事物和探究地理問題的能力。如第10~11題中對動物的種密度與年均溫空間分布呈正相關地區的探究;第36(1)題中對輪臺種植瓜果的自然條件的探究;第39(1)題中對中巴聯合在巴西興建鋼鐵廠對中國和巴西之利的探究等。該卷試題以圖像這一載體為平臺設置問題情境,從不同層面、多個角度來考查考生的綜合能力,因此考生快速準確地識圖、用圖、析圖,獲取和整合圖像信息成為解題的關鍵。

4.回歸教材,立足學科主干,注重地理思維的鏈接。[HT]

2013年高考全國文綜大綱卷地理命題立足學科主干知識,不偏不怪,涉及內容突出了地理學科自然與人文相結合的特色。試題在平和的設問中考查了地與理、思與辨、論與述,要求考生知地、析因、究理,其中客觀題部分涉及的內容主要有工業分散及跨國公司發展、天氣與降水、農業生產、赤潮、等值線問題探究等,主觀題部分涉及的內容主要有農業區位條件分析、工業區位條件分析、我國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在農業區際協作中各自的優勢條件分析、中巴聯合建廠之利、鋼鐵廠有利區位條件分析等。該卷試題注重圍繞中心問題進行思維鏈接,有效回應教材主干。

5.區域性和綜合性相結合,地理學科特色明顯。[HT]

2013年高考全國文綜大綱卷地理試題較好地體現了地理學科的區域性、綜合性這兩大主要特色,如該卷地理試題中的4個圖表中有3個為區域分布圖。以特定區域出現的特殊地理事物作為命題的背景和信息載體,更是該卷地理試題的一大特色。這些題目以時空為主要線索,對區域地理知識和自然地理知識、人文地理知識進行了整合,體現了地理學科研究的本質特性――綜合性。與往年相比,2013年高考全國文綜大綱卷試題更增強了對跨學科的綜合意識的考查。如第39(5)題“分析加強金磚國家經濟合作的意義”,顯然,考生若想準確回答這一問題,就必須將地理知識和政治知識有機聯系在一起。

6.凸現對地理思維品質的考查。[HT]

地理學科的綜合能力可以概括為五項:地理學習能力、地理研究能力、地理思維能力、地理實踐能力和地理測試能力。這五項能力形成了相互聯系的統一的整體,其中地理思維能力是地理能力的核心。考生的學習能力要通過地理測試體現出來,即考生在答題過程中體現出來的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討問題等能力。如2013年高考全國文綜大綱卷第36題提供了豐富的信息,既有文字材料的描述,也有圖像的呈現;既有顯性的信息,也有隱性的信息。該題考查了考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可以檢測出不同資質考生發現信息、判斷信息、提取信息等思維能力。其中第(1)問“評價輪臺種植瓜果的自然條件”,要求考生結合輪臺自然地理特征進行正確的評價,其充分考查了考生的思維品質。像這樣考查考生地理思維能力與思維品質的試題該卷中還有很多。

總體來看,2013年高考全國文綜大綱卷地理試題學科特點鮮明,地理知識覆蓋廣,對本學科的“理”有所淡化,與政治、歷史兩學科的綜合比較自然,突出了對教材主干知識和地理思維能力與思維品質、讀圖分析能力與地理問題探究能力的考查。

三、備考啟示[HT][HJ2.9mm]

1.抓主干知識,重“雙基”訓練。[HT]

在復習備考中,根據《考試大綱》和教材的特點,教師應重點抓好主干知識和原理的教學,如經緯網地圖的應用分析、各類等值線圖的判讀及應用、天氣與氣候、自然資源開發利用中的問題及對策、人類活動(工業、農業、商業、旅游業、交通運輸等)空間格局的分析、環境問題原因分析及可持續發展措施等。教學和復習時,師生要夯實知識基礎,理解、掌握主干知識體系,對重點知識進行系列整理并形成專題講座,加強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的培養。

2.強化地理圖表教學,培養考生讀圖分析能力。[HT]

篇(9)

2004年秋季開始,我省使用初中地理新教材。從新教材的體系和內容看,新教材反映了地理學科教育和教學的本質,體現了課程改革的新方向和新思路,突出了素質教育的要求,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通過一學年的教學實踐和反饋,我們發現,盡管新教材在知識難度上比以往教材有所降低,但學生學習地理的困難仍相當突出。這無疑是制約地理學科教學成績提高的重要因素。全國新教材試點省份-----江西省,在對學生學習新教材調查問卷中發現,學生對地理的學習困難僅次于物理,居第2位,我校對高一學生也作了前后兩次調查,結果也表明學生對地理學習的困難超過了數學、英語、化學等學科,普遍感到地理難學,學不懂。那么,造成學生學習地理困難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作為地理教師該采取什么措施呢?

一、學生學習地理困難的原因

1.對地理學科的特點不了解,缺乏良好的地理學習方法

任何一門學科都有自身的特點。從地理學科的內容來看,地理主要是闡述地面各種地理事象的分布,并探究其原因;反映地理事象間的相互聯系和地區的差異;探尋地理事象變化發展的規律;闡明人與地理環境的正確關系。因此,地理學科具有明顯的綜合性、空間性、實踐性、推理性、文理知識的交叉性等特點,并非許多學生所認為的地理就是地名加物產,學地理只要劃一劃,背一背就能了事。正是許多學生不了解地理學科的特點,而形成了地理學習過程中常常重記憶,輕理解;重突擊,輕平時,簡單搬用初中社會課的學習方式,不注重理性思考和推理,強化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今年使用的新教材,地理學科的特點更趨明顯,這樣的學習方式當然更加難以適應,難怪學生經常說:地理書很好看,地理課也很好聽,就是地理作業最難做,甚至有時無從入手。

2.存在不良學習心理,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維品質

思維品質主要包括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靈活性、邏輯性、獨創性和敏捷性等。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思維能力的高低主要體現在思維品質的差異上。地理學習中學生思維品質缺陷的一般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1)思維的廣度不夠,綜合能力差。地理知識體系的綜合性特點,要求學生的思維品質要有一定的廣度,這樣才能在地理學習中用全面的、綜合的觀點看問題。但不少學生在這方面表現出很大的局限性,特別是在地理成因的學習中表現得尤為突出。例如,關于我國青藏高原太陽輻射能豐富的原因,大部分同學只會從太陽輻射強度這一原因去考慮,只有少數學生能同時想到日照時間這一重要因素的影響。

( 2)思維的深度不夠,分析、鑒別能力差。有些學生常把一些詞語形式相似的概念混為一談。

( 3)思維變通性差,常受思維定勢的束縛。例如在講南北半球季節相反時,有意向學生提這樣一個問題“當北半球是一月時,南半球是幾月?”不少學生會回答:“是七月。”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在平時未必會答錯,其原因在于受已形成的“南北半球季節相反”這一思維定勢的影響。

( 4)思維的邏輯性差,考慮問題缺乏條理性。

3.學習地理的動機、興趣、需要不足,缺乏學習的內驅力

學生感覺地理難學,成績無法提高,與學習地理所必要的學習動機、興趣和內心需要是分不開的。動機是推動人進行活躍的內部動因或動力,人的各種活動,都是由一定的動機所引起的。地理學習動機是推動地理學習的直接動力。

學生進入初中后,往往在各種因素的引導下,自覺或不自覺地產生地理是一門副課的錯誤想法,甚至大部分學生剛入初中,就給自己的 “奮斗目標和愛好志趣”定位在理科上,從而潛意識地產生了我是學理科的,地理與我無關,不需多“浪費”時間,充其量只要應付會考即行。由此而來,對這些學生來說談不上有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內在需要,從而無法產生學習地理的積極動機,自然,明顯影響了其思維與主觀能動性,結果,當然覺得地理是不好學的。

4.初中學科知識銜接不夠,缺乏必要的知識準備

學生的認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初中地理(特別是自然地理)涉及到許多本學科的準備知識,如地球、地圖的基本知識、氣候的基本知識。從我省初中教材看,僅初一《社會》涉及地理學科內容。為了減輕初中生的學業負擔,體現綜合學科特色,初一《社會》教材已大大簡化了原人教版初中地理內容,把原二年學習的《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壓縮到初一《社會》中教學。尤其是對地球、地圖、氣候等知識的編寫顯得更為蒼白,再加上客觀的中考制度不考初一社會,因而本已淺薄的地理知識,再要到二年后重新學習,學生多半早已遺忘,往往使初中地理的教學顯得十分被動,以至于常常要為了完成教學要求,必須要不斷回顧初中知識,甚至要補充缺乏的知識。

其次,相關課程如立體幾何,物理、化學、生物等知識也相對缺乏,從而導致教學中的知識 “斷層”,增加了學生對有關地理知識理解的難度。

5.教師對教材的把握與切入點不準,缺乏教學方法的多樣性,使學生產生對地理學習的抑制情緒。

地理新教材是在新的教育、教學思想和理念指導下編寫的,具有時代性和超前性,特別是強調了生活的地理和學習的實用性,符合當代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要求。使用了多年的老教材,我們當然有解不開的情結和習慣了的教學方式,因而難棄傳統的思維和方式,乃至全搬以往的教學方式,形成了新教材,老套套的不協調局面。學生自然感到我們的教學空洞、乏味,久而久之產生了對地理學習的抑制情緒,影響了對地理學習的興趣和非智力因素的調動。

二、對策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知識跨度很大的學科,又十分注重實際應用,要讓學生真正地學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斷向學生強調地理學科重要性的教育,引導學生對地理學科的重視,保證必要的時間投入,另一方面需要我們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并千方百計創造良好的地理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1.優化地理課堂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

地理課堂教學是地理教學最主要的組織形式,絕大多數的地理教學活動都是在課堂上進行的。因此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直接影響到整個地理教學的質量。為此,我們必須緊扣地理學科的特點,充分挖掘地理學科的特色,優化地理課堂教學。尤其要重視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內容的處理和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達到最優化。如,教學目標的確立,要圍繞并使學生掌握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達到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教學素材的選取要充分圍繞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對學生終生有用的地理;教學方法上要突出個性化的教學,滿足學生的參與欲、表現欲、競爭感和成就感,通過對地理課堂教學的優化,培養學生對地理的興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學習困難。

2.把握新教材,注入新思路

地理新教材體現了創新精神,反映了地理學科的特色和優勢,在新教材、新任務的背景下,要有新思路。

( 1)樹立現代教學新觀念。新教材的推行是為了讓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特長得以充分弘揚,使未來人才的規格多種多樣,以滿足知識經濟時代的需要。為此,在地理教學中要樹立全面發展的教育觀,以學生為本的主體觀。當代社會是一個開放的、信息化的社會,學生的視野十分開闊,個性化傾向明顯,教學中要多采用開放式、活動式、探究式、討論式等教學方法,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參與,讓其充分地融入到我們的教學中,產生對地理探索的濃厚興趣。

( 2)推廣學法指導。初中階段學生無論在智力還是能力都比初中階段有了一個大的飛躍,他們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探索、研究及實踐,能夠運用一些地理知識去解決地理問題。學生迫切希望教師把學習方法的指導納入到教學任務中。為此,我們應引導學生在“知地”---------了解地理事實,“明理”-------理解地理原理的基礎上,會“說理”--------用實例說明地理原理,“析事”-------對社會中出現的地理現象,會用地理原理進行判斷、分析、評價。特別要指導學生掌握識記方法,積累地理知識;指導學生掌握思維方法,理解地理知識;指導學生廣泛聯系實際,注重知識應用;指導學生讀圖方法,提高識圖能力。

( 3)增強實踐活動。新教材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教材設置了大量的“活動”或“研究性問題”。如何利用好這些材料,既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調動學生學習地理興趣與深入探究的有效載體,一旦學生投入到這些與日常生活或自身需求緊密聯系的“活動”中去,那么,它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將是巨大的,也必將大大消除學生對地學習的抑制情緒,有利于克服學習的困難。

4.突破教學難點,幫助學生掃除學習障礙

教學難點是學生在課堂上最容易疑惑不解的知識點,是學生認知矛盾的焦點,它猶如學生學習途中的絆腳石,阻礙著學生進一步獲取新知。按學生的認知規律,地理教學難點大致可以分為理解性難點、記憶性難點和運用性難點等三類。

( 1)理解性難點及其化解

理解性難點主要是地理概念、地理事象的成因和地理原理等內容,這些知識的高度抽象性、或對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和空間聯系能力的高要求,以及說明事實材料的過于概略是導致學生理解困難的關鍵。教師在突破理解性難點時,要講究教法的直觀、形象和具體,要講究新舊知識之間的前后聯系,要補充相關的感性素材,教學中多運用圖示解答、演示實驗、聯系生活、形象記憶等方法。

( 2)記憶性難點及其處理

中學地理教學中的記憶性難點,主要是一些地理事實過于集中而彼此間又聯系松散的地理知識。為了減輕記憶負擔,強化記憶效果,加強知識積累,教學中可采用:加強橫向聯系、賦予記憶材料以一定的意義、編歌訣、構建知識結構等方法。理清各個知識點間的從屬關系,把同類或相關知識歸納整理成為系統化、條理化、綜合化的知識結構,可幫助學生實現整體記憶而提高記憶效果。

( 3)運用性難點及其突破

運用性難點多存在于讀用地圖和運用地理原理解釋具體現象和解決實際問題等方面。我們應講究應用障礙的針對性,要力求巧設問題情境,增加問題層次,減緩問題坡度,必要時可提供相關圖表甚至實物或模型,以引導學生層層深入,逐步求得結果,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4.努力挖掘本學科在學校中的作用,使地理教學具有良好的外部條件。

地理學科在學校(特別在重點中學)中常常被認為是副課,是 “小兒課”,出現學校不重視,學生不主動的不良局面。地理教師教得很辛苦,卻得不到理想的成績或肯定,改變這種局面的唯一力量在于我們地理教師本身。我們地理教師除了要有高尚的師德,敬業的精神和高超的教學藝術外,爭取良好的外部發展空間也至關重要。有效的途徑依然是要把握學科的特點和優勢,打造地理品牌,營造濃厚的學習地理的氣氛,。

( 1)在研究性學習中可大顯身手。地理研究性學習具有其他學科無可比擬的有利條件,這是由我們地理學科的內容所決定的。通過地理研究性學習有利于改變學生對地理的看法,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和應用地理知識的主動性,當然也有利于地理學科在學校中創出特色和品牌,為學校爭得榮譽,從而改變學校在看法上對地理學科的偏差。

( 2)在課外活動和觀測上有獨特的優勢。地理課外活動和觀測對培養學生的地理興趣和解決地理問題有很大的幫助。地理課外活動的種類很多,如天文氣象觀測、地震環境監測、工農業調查、交通流調查、模型制作、模擬實驗等等,通過這些活動可以增加我們地理學科在學校第二課堂中的份量,擴大地理學科的知名度,把學生吸引到地理活動和地理教學中來。

篇(10)

臺灣高中地理《課程綱要》五大組成部分(表1)中,地理“核心能力”與課程目標并重,表明臺灣地理教育重視對學生核心能力的培養。其中地理“核心能力”要求與課程目標要求一致,從通論地理和區域地理兩方面闡述,體現了臺灣對形成和培養學生地理學科核心能力的重視。

臺灣《課程綱要》中闡述的地理“核心能力”內容豐富,內涵深廣,對學生地理學科能力的培養做出明確的要求(表2)。

通過對臺灣高中“地理核心能力”具體要求的分析,得出其“核心能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表3)。概言之,地理核心能力注重培養學生提出、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強調在活動中培養地理認知能力、地理信息能力和地理實踐能力,強調學生的表達、參與和交流。

二、臺灣高中地理“核心能力”的功能

1.促進地理學習能力發展

地理“核心能力”的提出,對地理教學和學生發展產生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按照“核心能力”的要求,通過學習系統地理知識,學生能養成良好的地理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地理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如通論地理中一級核心能力第三條要求對應的第四條二級要求(表2),學生經過不斷學習逐漸形成分析地理數據、繪制圖表、撰寫報告的能力,在以后學習中遇到類似的分析、獲取地理信息和繪制圖表的問題時,便可從容應對和解決,從而提升地理學習能力。

2.彰顯地理學科實用性

地理“核心能力”強調提出和解決地理問題,注重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地理認知、地理信息、地理實踐等能力,強調學生的表達與參與,凸顯當代地理學科的特色,即為人類生產和生活服務,注重地理學科的實用性和應用性。學生通過對地理學科系統知識的學習,逐漸具備地理“核心能力”,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所學地理知識分析、解決地理問題,落實地理學科的應用性。如臺灣地理《課程綱要》通論地理一級核心能力要求第一條(表2),彰顯地理學科注重實用性和應用性的特點,重視培養學生運用地理知識,深化對地理現象、成因、分布的理解,進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三、臺灣高中地理“核心能力”對內地的教學啟示

1.注重地理空間觀察力的培養

地理學科注重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和結構,注重闡明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聯系,揭示地理事物空間運動和變化的規律。基于地理學科特點,教師應將學生對地理空間觀察力的培養作為學科核心能力來對待。培養學生的地理空間觀察力,要高度關注有關地球表層各種地理事物的空間位置關系的辨識與評析、空間排列狀態的觀察與歸納等內容的教學。如在講全球氣候類型分布時,可以引導學生聯想全球熱量帶的分布,觀察各種氣候類型的空間分布情況,進而歸納出熱帶、亞熱帶、溫帶、寒帶各有哪些氣候類型,并說明其分布規律。

2.注重地理過程分析能力的培養

中學地理有很多內容與“地理過程”有關,地理過程包括在一定空間范圍內,按一定周期運動或變化的地理循環過程,如水循環、巖石圈物質循環的內容;隨時間推移而出現的新舊更替的地理演變過程,如內外力塑造地表形態的內容;地理事物數量在一定時間內呈現的波動性變化過程,如人口數量增長的內容;地理事物或現象由某一中心向四周分散的地理擴散過程,如不同等級城市服務功能的演變、我國西北地區荒漠化的擴張等內容。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講到地球內部發生的地質運動、大范圍的水循環和人口遷移、經歷漫長歷史時期的地殼運動等內容時,可將其作為培養學生地理過程分析、想象與簡單預測能力的工具和載體。

3.注重地理信息加工能力的培養

上一篇: 安全管理化建議 下一篇: 加強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建議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爱婷婷色婷婷丁香五月 | 五月丁香色综合久久4438 | 亚洲人成综合网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国产精品基地 | 亚洲另类中文日韩 | 亚洲欧洲卡通动漫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