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能力的培養(yǎng)匯總十篇

時間:2023-08-15 17:21:02

序論:好文章的創(chuàng)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yōu)槟扑]十篇獨立能力的培養(yǎng)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獨立能力的培養(yǎng)

篇(1)

解放孩子的頭腦,使他們能想;解放孩子的雙手,使他們能干;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們能看;解放孩子的嘴巴,使他們能說;解放孩子的空間,使他們能到大自然大社會里取得更豐富的學問;解放孩子的時間,讓他們有一些空閑來自由安排。人的獨立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后天培養(yǎng)和鍛煉出來的。

我國著名的教育專家陳鶴琴先生說:“凡是孩子能做的事情應該讓孩子自己做,不要替代他。”幼兒對世界充滿了好奇,都想用自己的雙手去探索世界,滿足自己的欲望。那么,如何培養(yǎng)他們的獨力能力呢?

一、珍惜孩子的自我獨立意向

心理學家指出:當幼兒獨立活動的要求得到某種滿足或受到成人支持時,幼兒就表現(xiàn)出得意、高興,出現(xiàn)“自尊”“自豪”等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情感和態(tài)度,否則就出現(xiàn)否定的情感和態(tài)度。因此,我們必須十分珍惜幼兒的獨立性意向,給予熱情鼓勵和支持,使其獨立性不斷發(fā)展。

孩子在兩歲時,就有了自己進餐、喝水、穿衣服的愿望和能力,在3歲時就可以獨立進餐、穿衣服。在生活中,我們要少包辦多指導,讓幼兒多動手,鼓勵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他們進入幼兒園之后,小班的幼兒開始吃飯會掉飯粒,甚至會弄到滿桌滿地都是,我們不但不能指責孩子,打擊孩子的積極性,而且要有耐心,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習慣。要鼓勵他們一次做不好,做多幾次總會有進步。我們要針對性地讓幼兒玩一些游戲,加強幼兒的手眼協(xié)調能力及肌肉的靈活性。比如:舀豆游戲,還可以用硬紙皮做幾個挖開嘴的小動物,讓幼兒喂小動物吃豆。在游戲中孩子掌握了喂食的技能,也給自己進餐時增強了信心。這樣,就能很好地強化幼兒的自我獨立意向,讓他們在實踐中鍛煉獨立能力。

二、為幼兒創(chuàng)造自我獨立的條件,讓幼兒自主選擇,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獨立能力是一項長期、繁瑣、細致的工作。幼兒期是良好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我們要真正讓幼兒做到:“好習慣,早養(yǎng)成,益終身。”當孩子在早晨起床時,可以教孩子自己洗臉。小班幼兒喜歡游戲,我們可采用游戲的口吻說:“今天媽媽要和寶寶比賽,看誰把臉洗得又快又干凈。”

早晨來園,我發(fā)現(xiàn)我班的王浩宇總是讓媽媽背,我要求以后來園要自己走,并在課堂上以兒歌的形式告訴幼兒,小鳥自己飛,小狗自己跑,小朋友自己走,從而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意識。當孩子對某些小動物產生興趣時,我們可以讓幼兒負責喂養(yǎng)小魚、小貓、小鳥等,讓幼兒知道這是他的寵物,以后就靠他喂食、換水。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做起,讓孩子在做事情中,享受“獨立”所帶來的樂趣。獨立生活能力差的孩子依賴性強,缺乏進取心和毅力,遇事容易打退堂鼓或把任務轉給成人。這大多是成人嬌慣、包辦代替的結果。那么孩子的成長也是一樣,大人應給孩子創(chuàng)造機會,培養(yǎng)孩子自己做選擇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讓他在嘗試的過程中感受失敗,碰釘子,這樣孩子就會從失敗中記取教訓而成長起來。在生活中,要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完善能力,要讓幼兒學會自我觀察、自我體驗、自我批評、自我控制,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抉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尊重幼兒的好奇心,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獨立思考的能力

獨生子女普遍存在著一個不良的性格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懶惰。長此以往,幼兒懶于動手動腦,不愿獨立思考。所以,成人要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性,遇到困難要想辦法自己去解決,學會獨立思考。只有這樣,幼兒在獨立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能力才會不斷發(fā)展。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是不僅要孩子自己獨立動手去做事,還要孩子獨立的動腦去想問題。獨立思考能力強的孩子,往往具有較強的好奇心。但往往幼兒遇到問題缺乏思考,如我班的靜伊小朋友遇到問題愛哭鼻子,老師每次都教導她遇到問題解決問題,其實事情很小,后來,她再也不哭了。

篇(2)

二十一世紀,是充滿競爭的世紀,中國能否立足于世界強國之林,關鍵是能否培養(yǎng)出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知識、獨立性強的下一代。今天的幼兒將是二十一世紀的主力軍,這一代人的素質直接關系到社會注意中國的榮辱興亡。

當今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被家長們視為“掌上明珠”,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整天圍著孩子轉,對他們百依百順,孩子們儼然是“小皇帝,小公主”,這樣對幼兒的獨立性培養(yǎng)極為不利,甚至會對幼兒日后的健康成長產生不良影響。我們在報刊常看到類似的報道:某學生考入某重點大學,全家人無不歡欣鼓舞和自豪,開學時全家人一起出動,這個忙報名,那個忙收拾鋪床,而此時該生卻坐在一旁為今后的生活沒有父母的照顧而發(fā)愁,試想這樣一個高分低能連正常生活都不能自理的人,他日后能對社會有所作為嗎?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怎樣做才是真正地愛孩子呢?如果在幼兒時期父母就在生活獨立性方面進行培養(yǎng),也就不會出現(xiàn)剛才的那么一幕場景。

幼兒時期的獨立性,主要是指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及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那么幼兒獨立性最好從何時開始培養(yǎng)呢?心理學、教育學研究表明,2-3歲是培養(yǎng)良好習慣的最佳年齡階段,在人的一生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能抓住時機有意識培養(yǎng)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錯過了最佳年齡階段,以后再想彌補既困難又費勁,“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也揭示出這一道理。

《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強調指出:“幼兒園日常生活組織要從實際出發(fā),建立必要的合理常規(guī),堅持一貫性、一致性和靈活性的原則,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習慣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這說明生活獨立性從幼兒時期培養(yǎng)的重要性,幼兒就好比一張潔白的畫紙,可塑性很強,你畫上什么就印下什么,畫美好的東西,即教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將會使他們終身受益。那么幼兒的生活獨立性如何培養(yǎng)呢?

一、幼兒從幼兒園得到教育培養(yǎng)

幼兒教師要以《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要求為目標,從實際出發(fā),建立必要的合理常規(guī),針對幼兒這一時期生理特點注重對幼兒進行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并深入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去。

1.課堂上的訓練。教師通過講故事、念兒歌、談話形式教育幼兒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從小養(yǎng)成愛勞動的好習慣,并深入到教學中去。如在計算課中結合教學內容,讓幼兒動手操作,分合圖片、數(shù)字卡片和進行分類等操作活動;在美術課中多設置些剪貼、折紙、泥工等手工制作,這樣可有效地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

2.在日常生活中訓練。在晨間活動、午餐前后讓幼兒輪流做值班日生,擦凈桌椅、端飯、掃地等,午睡前后能快速地脫穿衣褲、鞋襪,還可根據(jù)幼兒好勝心強、愛表揚的心理組織一些穿衣服、系鞋帶比賽等活動來提高幼兒動手的積極性。

二、幼兒從家庭中得到培養(yǎng)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獨立性尤為重要。

1.給孩子創(chuàng)造獨立生活環(huán)境和條件,并教給方法。有了環(huán)境和條件才能引導孩子朝獨立生活方向努力,以睡眠為例。科學的做法是孩子一出生最好就與大人分床睡,為孩子提供獨自睡覺的環(huán)境和條件。又如,讓孩子自己刷牙、洗臉、吃飯、蹲便盆等,進行培養(yǎng)獨立性的練習,并耐心地教給孩子一些巧干的方法和技能。如:怎樣扣紐扣,怎樣拿筷子夾菜,怎樣刷牙等,既做示范動作,又有具體指導,并讓孩子不斷實踐,反復練習,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2.改進教育方法,多給予鼓勵表揚。幼兒好模仿愛做游戲,針對這些特點,家長可設計“我?guī)屯尥薮┬乱隆薄ⅰ拔沂前⒁虂砦癸垺钡扔螒蜃尯⒆訕淞⑿判摹<议L千萬不能認為孩子小就一切事情都包辦代替,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在幼兒園里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現(xiàn)象:幼兒早晨來園家長幫著孩子拿書包進教室,幫著搬好椅子,孩子坐好了才戀戀不舍地離開。教師布置幼兒回家自制一件小手工,而帶來的往往是家長的杰作,表面上看孩子完成了作業(yè),可實際上孩子卻一點也不會做,這樣的幫忙使孩子沒有鍛煉摸索的機會。如果家長抓住時機和孩子一起動手做一件手工,再讓孩子獨自做一件,那么效果就不一樣。此時,不管孩子制作得是否好,家長都要給予表揚鼓勵,這不是簡單地說幾句好話,是對孩子勞動成果的一種肯定,它會讓孩子看到自身的價值,體驗到勞動的愉悅,激發(fā)動手勞動的熱情。

篇(3)

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能力,首先應該從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開始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自理能力。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幼兒期心理活動的主動性明顯增強。雖然許多事他們有時并不能很好地完成,但成人要珍視孩子的這種獨立愿望,并抓住這個關鍵期,鼓勵引導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小班的孩子在“我自己來”這方面表現(xiàn)尤為突出,只是家長們沒有重視,總認為孩子太小,怕他們弄不好,會出現(xiàn)什么狀況。其實不然,比如我們班的小朋友蒙蒙,剛上幼兒園分到我們班時,家長總跟老師講:“老師,我們家寶寶什么也不會,不會自己吃飯,不會自己穿衣,老師你一定要多幫他,我怕他會感冒,怕他吃不飽。”這位家長不但私下跟老師講了幾次,而且還在我們班的新生家長會上提了出來。筆者很理解家長擔心的問題,但實際上家長擔心的問題存在嗎?不存在。蒙蒙小朋友第一天在園吃午飯的時候,我想去喂他,他卻對我說:“我自己吃。”而且他也吃得很好。我很奇怪這孩子明明自己會吃飯,根本不像他家長說的那樣什么都不會,于是我就當著全班小朋友表揚他說:“你們看蒙蒙小朋友真能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們看他吃飯吃得多好。”而僅僅就這次的表揚,蒙蒙以后就都是自己吃飯了,而且他還在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里學會了自己穿衣服。家長所擔心的問題在幼兒園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就全部解決了,為什么?因為教師重視了孩子獨立的愿望,鼓勵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當孩子成功時,給予他表揚。

二、養(yǎng)成勤動腦的習慣,培養(yǎng)思維能力

好奇、好問是幼兒的天性,面對幼兒千奇百怪的問題,教師無論什么時候不管多忙、心情多糟,對幼兒的提問都要加以鼓勵,以保護幼兒的好奇心,所以我班孩子普遍具有較強的問題意識和探索欲望。在平時和幼兒交流、溝通的過程中,除了多向他們提問外,教師還要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和有利條件,引導他們獨立思考、多提問題。對幼兒提出的問題,不要馬上就給出答案,而是先聽聽他們自己的想法,鼓勵他們獨立思考,獨立解答問題。在此基礎上,再組織孩子討論,最終得出問題的正確答案。這樣使孩子在不管遇到什么困難的情況下,總是能開動腦筋進行思考,不僅能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養(yǎng)從而成勤動腦的好習慣,思維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尊重幼兒的自,培養(yǎng)抉擇能力

幼兒剛入園時,教師幫助選擇游戲,并幫助幼兒參與到游戲中去。當幼兒游戲水平有所提高時,就逐漸減少幫助,讓幼兒自主選擇游戲和游戲伙伴。入園一年后,幼兒雖有一定的游戲水平和經驗,但會以自我為中心。因而,在游戲的區(qū)域布置和合作活動中,教師要結合幼兒獨立的水平,為其創(chuàng)造機會,提供條件,讓他們大膽、積極地講述自己的想法及意見,共同確定主題,共同布置游戲環(huán)境,共同選擇游戲內容,共同討論游戲規(guī)則,共同協(xié)商如何調整游戲計劃和進程,實踐多種游戲方案。在游戲結束后,要引導幼兒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做出評價。

四、持之以恒的鼓勵,培養(yǎng)自信心

幼兒需要表揚、贊美和鼓勵。當幼兒呈現(xiàn)出不夠自信的狀態(tài)時,最需要的就是教師和家長承認肯定的態(tài)度和微笑的眼神。如班上有些孩子吃飯時把飯撒得到處都是,洗手時弄濕衣服等,況且幼兒控制自己的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常常邊做邊玩,甚至忘記正在從事的活動,索性玩起來,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教師不能因幼兒學不會、做不好而過多地批評埋怨,以免挫傷幼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總之,幼兒只要自己愿意做事,不管做得如何,教師都應該鼓勵他,孩子在獲得鼓勵后就會有了自信,這種感受非常重要,它是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的一種動力。

五、注重個體差異,因人施教

《規(guī)章》中指出:遵循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注重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引導幼兒個性健康發(fā)展。

小班幼兒年齡參差不齊,生活的環(huán)境也不同,因而幼兒的各種能力的水平也各不相同。因此,老師不能要求幼兒達到同一水平,要根據(jù)幼兒各不相同的水平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指導,使幼兒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和發(fā)展。小班有些幼兒由于家長過分溺愛寵慣,在家里孩子的一切都由大人代替包辦,造成生活能力較差,面對這種情況老師對那些屬于幼兒共性問題進行集體教育,屬于個性問題就個別指導,對能力差的幼兒給一點幫助,鼓勵和溫暖,使幼兒產生克服困難的信心,從而使幼兒的能力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了一定成度的提高。

六、家園共同配合,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不是急于求成的,也不是教師單方面可以完成的,既需要在園內教師的培養(yǎng)和指導,幼兒的多次參與練習,又需要家庭中進行有意識的培養(yǎng),這樣才能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一致的教育氛圍。在召開家長會時,教師要向家長詳細介紹培養(yǎng)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的意義、目標、計劃及需要家長配合的事項,并要求家長盡量讓孩子管理自己的生活,學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家長的配合下,努力使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有進一步的提高。

未來是屬于孩子的,孩子未來的路要靠他們自己去走,未來的生活也要靠他們自己去創(chuàng)造。教師和家長應做到不當拐杖當向導,循序漸進,耐心引導幼兒自己去嘗試和體驗,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性,在培養(yǎng)過程中積極鼓勵孩子的每一點進步,幫他們樹立自信,使他們具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從而勇敢地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亞米契斯.愛的教育.意大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篇(4)

讓幼兒學習掌握相應的與其年齡特征及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相符的技能、技巧,是其進行獨立決策活動的重要條件。只有當孩子初步掌握了某一方面的技能或某一方面有了成功的體驗后,他才有信心進行該方面的決策。如孩子學會了自己脫褲子、蹲下大小便、提褲子等技能后,才會在有便意時,不依賴于成人,做出獨立如廁的決定。在活動、游戲和玩完玩具后,教師應用語言提醒幼兒,使其參與到收拾用具的活動中。以后可逐漸減少對幼兒的幫助,在其面對諸如是否吃飯、睡覺、如廁、洗手、收拾玩具等的決策時,只要稍加提示或暗示即可。以后,幼兒便會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不用教師幫助或提示就會自己獨立、正確合理地吃、喝、拉、撒、穿和收拾玩具,生活自理決策能力逐步提高。

二、為幼兒提供獨立活動的場所和環(huán)境

要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決策能力,就必須為幼兒提供獨立活動的空間,給幼兒獨立做出決策的機會,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鼓勵、引導幼兒進行獨立決策,并對于幼兒獨立做出的決定給予關注,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自主意識。在游戲的區(qū)域布置和合作游戲活動中,結合幼兒的獨立行為水平,為其創(chuàng)造機會、提供條件,讓他們大膽、積極地講述自己的想法及意見,共同布置游戲環(huán)境、確定主題、選擇游戲內容,共同討論游戲目標及游戲規(guī)則,讓幼兒自由選擇游戲區(qū)域和游戲內容,自由選擇游戲材料和游戲伙伴,共同協(xié)商如何調整游戲的計劃和進程,實踐多種游戲方案等,最后引導幼兒自己評價游戲。結合幼兒的需要和興趣,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提供有趣的學具和玩具,尊重幼兒的經驗;將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課程相結合,多設疑,多提問;多給幼兒選擇的機會和內容,多鼓勵、多表揚;不一味地強迫幼兒去接受所學內容和知識,允許他們提出各種合理意見,允許他們暫不參加活動。

管理大師德魯克曾指出:“好的決策應以互相沖突的意見為基礎,應從不同的觀點中選擇,也應從不同的判斷中選擇。”平時讓幼兒多分析問題,日積月累,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潛移默化地得到增強。“授予以知不如啟之以智”,培養(yǎng)幼兒決策能力的關鍵是啟發(fā)教育。老師要善于設計問題,引導幼兒做出決策,并從眾多的選擇中選出最優(yōu)的決策。在班上,我利用每天早上的課前5分鐘,開辟“金點子”說話專欄,讓幼兒做決策者,來解決我們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難題,包括來自老師的、來自家長的、來自小朋友間的及課外讀物上所提到的典型問題,如:“爸爸媽媽吵架了,我該怎么辦?”“叔叔家的小弟弟有一個很好玩的玩具,可爸爸不給買,我怎樣辦?”“掉進陷阱的大灰狼該不該救?”……讓幼兒各抒己見,最后判斷出最優(yōu)的決策。

三、關注幼兒獨立決策能力培養(yǎng)的核心要素

敏捷的思維、善于獨立思考的品質和應變的心理素質是對幼兒進行獨立決策能力培養(yǎng)的三個核心要素。因此,教師和家長應針對幼兒發(fā)展的實際水平,適當給幼兒布置一些任務,如做值日生、完成合作任務、購買物品等,還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訓練幼兒的思維敏捷性和心理應變素質,開展生動形象的安全教育,如聽故事、看電影、看圖書畫冊、交流討論、隨機講解教育等,以提高幼兒分辨安全與危險的能力。如讓孩子學會在遇到危險時大聲地喊;學會選擇、分辨哪些東西可以玩、可以摸,哪些東西不能玩、不能摸;懂得哪些行為會傷害自己或他人。另外,讓幼兒學會針對不同危險情況采取相應的自我保護措施,如跌倒時,會用雙手撐地;發(fā)現(xiàn)危險時及時告知成人等,讓孩子由被動的受保護者變?yōu)橹鲃颖Wo自己的獨立決策者和行動者。孩子在與同伴的交往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小糾紛,一天不知要告多少次狀。幼兒園里常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一方面是孩子極力爭辯自己有理,另一方面是做老師的“清官難斷家務事”。在老師掌握決策權的情況下如果因為心急沒有問清楚原因就會傷害某個孩子,影響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如果采用反問式隨機教育,變孩子的“告狀”為幼兒決策,是一個不錯的嘗試。例如:有個孩子告狀:“老師,石文杰搶我的玩具!”“不對,是我先拿的!”這時老師可反問一句:“你們說,怎么辦才好呢?”讓孩子主動思考,想出解決的辦法并說出理由。后來我讓全班進行了討論:“你如果就是爭玩具的小朋友,你會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并讓他們說出為什么要這樣解決。孩子們各抒己見并在最后比較了誰的做法更可行。這樣通過一次簡單的隨機教育,孩子的那種“眾人為我,我是中心”的心理逐漸改變?yōu)椤靶闹杏兴恕钡男睦怼T谶x擇決策的過程中,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提高了很多。

篇(5)

幼兒階段是孩子習慣養(yǎng)成的初始階段,要想使孩子以后全面健康地成長一定要重視孩子幼兒階段的教育和引導。要想使孩子將來真正能夠獨立自主地去生活,從幼兒階段開始我們家長就要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能力,磨練孩子的品格,培養(yǎng)孩子堅忍不拔的毅力,為孩子將來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和時代的需要奠定堅實的基礎。那么,在幼兒階段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做起來培養(yǎng)孩子們的獨立能力呢?

一、注意從小培養(yǎng)孩子獨立自理的心理

教育學認為,孩子獨立能力的形成與孩子的心理成長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很多孩子不能自己去解決所面臨的一些困難和問題,往往是孩子在心理上存在著極強的依賴感,對自己不自信,因為不敢去做所以就認為自己不能去做。而很多父母,因為怕孩子出現(xiàn)問題,或者是遇到困難和挫折,從而受到傷害,而不敢讓孩子自己去親自嘗試,越俎代庖的結果是助長了孩子依賴心理的形成。

因此,我們要注意首先從獨立心理的角度去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能力。在孩子幼兒階段注意鍛煉和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心理,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孩子敢于參與,勤于動手。當孩子遇到困難時鼓勵孩子直面困難,遇事多想辦法,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家長盡量的少插手,可以多提一些建議和指導。孩子在經歷的過程中,會逐漸鍛煉自己的意志力,從而逐漸形成獨立自理的能力。

二、家長要注意更新觀念、與時俱進

孩子在幼兒時期的成長過程中,因為年齡因素的制約,他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家長的教育理念。因此,家長一定要結合孩子的終生成長來培養(yǎng)孩子,切勿功利性的、單一的角度去培養(yǎng)孩子。該放手的時候一定要去放手,而且一定要舍得放手,很多時候過分的溺愛孩子就是在害孩子。

三、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我們要堅持幾個原則

首先,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家長絕不去插手,從而使孩子形成自我服務意識。我們常說,小時候就爭取讓孩子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我們可以從一些小事兒做起,如吃飯、刷牙、洗手……我們家長的作用是在旁邊觀察和引導、保護孩子,當孩子做不好的時候要引導其調整,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其次,孩子不會做的事情要注意引導孩子去做,慢慢讓孩子養(yǎng)成解決問題的能力。人總是在適應新環(huán)境、面對新問題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當孩子面對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的時候,家長要發(fā)揮其引領作用,指導孩子嘗試著去做,在做的過程中向孩子及時地講解緣由,使孩子在收獲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再次,當孩子出現(xiàn)困難時,鼓勵孩子嘗試著自己走出來。人在其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無數(shù)的困惑,這些困惑有時候不會有人幫助你去解決,這就需要我們從小去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面對困難的能力,使孩子能夠直面困難,遇到困難不是逃避而是想方設法的去戰(zhàn)勝困難,這樣就會大大的增強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慢慢地就會樹立信心,堅定自己的意志力,從而形成獨立堅韌的品格。

四、在學校教育教學中,一定要關注孩子獨立品格的培養(yǎng)

很多幼兒園由于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以及家長和社會的壓力,更多的精力往往是放在文化知識的教學過程中,希望在幼兒階段就能夠使孩子走在同齡的前列,但往往是忽略了孩子品質的培養(yǎng),事實上我們更應該關注孩子身心品格的健康成長。

在孩子剛上幼兒園時,還不到兩周歲,我們就可以開始要求他自己收拾自己的玩具。從孩子上學的第一天開始,我們就應該讓孩子自己收拾書包和作業(yè)本。因為開學的第一天就是孩子學習的開始。告訴孩子“如果你沒帶書和作業(yè),也不要給我們打電話,因為我們都是老師,都在上課,沒法幫你送來”。在小學這幾年的時間中孩子即使有幾次丟三落四的,但也會得到足夠的鍛煉。不少家長為了鼓勵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可能會有一些金錢或物資上的獎勵,有些孩子也曾自己提過類似的要求,但我們應該對孩子說“媽媽可以因為你今天在家中掃地或洗碗給你獎勵,但絕不會因為你考試考得好獎勵你,因為學習好了媽媽高興,你也高興,而且更關鍵的是這是你自己的事”。

有時因為孩子較小,我們經常幫他檢查作業(yè),但是我們家長要注意,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我們要適當?shù)姆艡?以后我們就只問他的作業(yè)做完沒做完,他只有自己學會如何檢查、訂正了。而且在他學習的過程中如果他的問題是自己查字典能解決的,就不要幫他。這些實際上是讓孩子形成一個觀念,即學習是自己的事,應該自己完成。

篇(6)

首先,教師要相信所有學生都能學習,都會學習并且都能學好。其 次,教師的教態(tài)要親切自然,要尊重學生的意見,熱情鼓勵、積極啟發(fā)引導學生,防止學生產生緊張、焦慮不安的心態(tài),有足夠的心理安全感。這里要特別強調一 點,在學生激烈討論、提出問題時,教師要十分重視培養(yǎng)學生尊重別人發(fā)言的良好習慣。課堂里往往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一個學生站起來提問或回答問題時,有些學生 的手仍舉著,一旦這個學生的發(fā)言出了一點問題,這些學生更是急不可耐,手越舉越高,甚至站起來,“我來,我來”地要求。此時,發(fā)言的學生往往感到壓力而失 去自信。這不利于創(chuàng)設寬松自如的課堂氣氛。教師應讓學生懂得尊重別人發(fā)言,認真傾聽他人發(fā)言,養(yǎng)成傾聽別人說完再舉手的良好習慣,使學生能在健康的集體心理氛圍中輕松地進行學習。

2積極客觀的評價,引導學生樂問

心理學家杰姆士說:“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別人欣賞和贊美。”如果學生的提問得不到及時的贊賞和恰如其分的評價,則會喪失自信心。因此,我們教師要耐心地傾聽并投以信任、贊許的目光,并用“你的想法很獨特!”“你的問題問得好!”“你很有自己的見解!”等親切、肯定的話語給予熱情的鼓勵,進行真誠的表揚。如教師運用多元智能理論評價學生,更能起到傳授知識、表達思想、喚醒學生潛能的作用。

教師對于學生提問的積極評價方式應是多種多樣的。最常見也最容易產生積極效果的,是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真誠贊揚。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在課堂上 的一顰一笑,一個動作,一個手勢,一個眼神,往往都能對學生產生作用。教師可在學生的作業(yè)本上畫上五角星,一段時間后比一比,誰的五角星多。教師還可在班上設立“智 慧之星”、“問題之星”,對愛提問題的學生進行獎勵。學生的問題往往只停留在知識的表層,甚至是很幼稚的,對此,教師千萬不能有絲毫不悅的表示,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動作和一閃即逝的眼神。如學習《新型電影》 一課時,有學生問:“到哪兒能看到這種球幕電影?”這完全出自學生學懂課文后對球幕電影的向往,是真情的流露。這時,教師應給予積極的肯定和解答。又如教 《小壁虎借尾巴》一課時,有學生問:“為什么大家都不把尾巴借給小壁虎?”教師就應鼓勵學生認真讀課文,邊讀邊想,自己解決。

要讓學生樂于提問,教師就應保證學生的提問空間,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和機會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在預習時,讓學生把問題寫在練習本上,開始上課時讓學生提出;在課中,鼓勵學生隨時提問;教學內容結束,留一段時間讓學生提問;下課后,鼓勵學生繼續(xù)提問。這樣,為學生提問保證了足夠的時間,提問的形式既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保證了人人 都有更多的提問機會,從而及時保護學生提問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提問的興趣,使每個學生都能展示自己的聰明而樂于提問。與此同時,要避免為提問而提問的現(xiàn) 象,教育學生要實事求是,有疑而問,尤其鼓勵學生提出自己嘗試解決而不能解決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和探究精神。

3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能力,使學生善問

常言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生想問、敢問,更應該會問、善問。由于不同情況下問題的內容、性質各有特點,因而提問的方法和形式也應各有特色,只有恰到好處地提問,才能揭示問題的本質,反之,提問方法不當,不但不能切中問題的要害,反而易使人感到乏味和厭煩。因此,要使學生善于提問必須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當然從想問、敢問到善問是一個逐步前行的過程,需要經過反復訓練,適時點撥。

教師示范提問,展示發(fā)現(xiàn)問題的思維過程。學生的一切活動都是從模仿開始的,提問也是如此。當然培養(yǎng)學生提問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過程。起始階段,教師應把著眼點集中于自己的課堂提問,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教材的特點,精心設計提問,吸引學生繞有興趣地熱烈地討論、積極思考,使學生漸漸產生一種想要自己提問供大家討論的欲望。同時,教師的提問還在發(fā)現(xiàn)問題的方法等方面為學生起示范作用。因此,教師自己首先要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善于提問。在平時的每一節(jié)課中,教師的提問要向學生展示發(fā)現(xiàn)問題的思維過程,使學生受到啟迪,有方法可循。長此以往,在教師的熏陶下,學生潛移默化,所提的問題自然不會表面化、膚淺化。

例如:《燕子》一課最后一節(jié)有一句話“嫩藍的天空,幾痕細線連于電桿之間……”提問前, 教師先把句子讀一遍,接著說:“細線一般用‘幾根’、‘幾條’,這兒怎么寫‘幾痕’細線呢?”這一提問,向學生展示了發(fā)現(xiàn)問題的思維過程和方法(認真讀 句,咬文嚼字、類比探究等等),學生通過教師的啟發(fā)和示范,自己提問的欲望和興趣往往會油然而生。

篇(7)

中學生感到學習英語最大的困難是記不住單詞。記不住單詞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生沒有掌握英語是拼音文字這一特點。盡管教師在課堂上也講了讀音規(guī)則,也教了國際音標,但沒有給學生反復實踐的機會,很多學生仍然是死記硬背單詞。開始的時候,詞的數(shù)量少,學生死記硬背還是能記住一些單詞,這時往往沒有引起老師的注意;等到學的單詞多了,學生靠死記硬背記不住單詞時,教師再來糾正學生的學習方法,就覺得晚了。因此,教師從一開始就應當注意培養(yǎng)學生獨立拼詞和記詞的能力。

在學了幾個同一規(guī)則的詞以后,筆者板書幾個詞,分析拼寫和讀音,從而啟發(fā)學生自己歸納出讀音規(guī)則來。筆者不把讀音規(guī)則直接告訴學生,因為把什么都講給學生,而不給他們留有思考的余地,不利于培養(yǎng)他們獨立學習的能力。學習讀音規(guī)則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拼、記單詞的能力。因此,筆者總是結合所教的新詞,選幾個讀音相似的詞讓學生練。經過三、五個月的訓練,大多數(shù)學生在聽到或看到符合讀音規(guī)則的單詞自己就能拼讀出來,并能按照詞的讀音毫不費力地記住它的拼寫形式。當學生弄不懂詞義或詞的用法時,就教他們查字典。當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解決學習上遇到的問題時,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就得到了發(fā)揮。

隨著學習內容的增加和學習能力的增強,筆者結合教材啟發(fā)學生注意詞的多義和跨詞類的用法。還要求學生用詞造句,并在所學的語言范圍內用英語解釋詞及句子。這些做法對于培養(yǎng)學生學會使用英語這個工具是很有用的。

二、語法教學方面――在低年級培養(yǎng)學生在教師的啟發(fā)下,自己歸納、總結語法規(guī)律的能力;在中、高年級,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課文時自己找出語法方面的問題的能力,以便帶著問題聽講

語法教學是為培養(yǎng)語言技能服務的。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既要防止過多地講解語法知識,以致消弱了學生的語言實踐,也要防止盲目實踐,忽視語法教學。教師除了處理好講和練的關系外,還要考慮怎么講語法知識才能既符合認識規(guī)律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應當使學生理解某一個語法項目,并在語言實踐中正確地加以運用,同時還應當有計劃、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積極地思維,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當學生能自己運用已學的知識進行判斷和推進的時候,他們就開始了積極思維,學習積極性也就得到了發(fā)揮。

到了高年級,筆者在布置預習課文時,經常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課后獨立思考或互相討論。也可以先不提問,而是讓學生課后自己找問題,在課堂上提出來,由教師講解。這樣教可以使學生帶著問題聽,印象深、記得牢。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時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在以后的學習中具有利用工具書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篇(8)

獨立思考的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它表明個體能面對不同的情景,運用不同的思維方式、方法和技巧解決所面臨的問題。要培養(yǎng)這種能力,首先必須讓學生參與到具體的活動過程中去,并盡可能提高其參與度;其次是幫助學生逐漸掌握思維的方法和分析問題的方法;最后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水平決定了其獨立思考的程度具有相對性。一般地,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活動能力不斷提高,其思考問題的獨立性也就不斷增強。也就是說,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必須經歷一個長期的過程,才能逐步培養(yǎng)、構建并發(fā)展起來。

獨立思考并不排斥同學之間的合作互助,但合作學習必須建立在個體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對于一個具體的問題,倘若沒有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就急于與人合作和會話,必定會影響思維的主動性,從而影響思維能力的提高。可以這么說:沒有獨立思考,也就沒有合作學習的本質內容,合作討論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而合作也就只能流于形式。

二、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教學途徑

1.分類指導,提出獨立思考的要求;教育學生,強化獨立思考的意識。

通過問卷調查、學生座談,以及統(tǒng)計、分析和判斷,我們發(fā)現(xiàn),獨立思考與學習效果具有正相關關系。一般地,越是優(yōu)秀的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就越好,而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漸又轉化為一種能力,從而為獨立思考活動提供支撐和保證。為了形成這種良性循環(huán),教學中對各類學生只有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才能逐步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2.引導學生,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習慣;創(chuàng)設情境,教會學生獨立思考。

獨立思考不是異想天開地胡思亂想,必須遵正確的規(guī)律與方法。科學的思維方法,不是游離于獲得和運用知識這個過程之外,而是貫穿、滲透在這個過程之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只告訴學生結論,而要讓學生了解得出結論的過程和方法,知道知識的來龍去脈及相互聯(lián)系。通過學習知識的過程,同時學會正確地思考,逐步構建起思想方法的體系,為真正意義上的獨立思考做準備。以“復數(shù)有關概念”的教學過程為例,隨著學生在課上的討論不斷深入,師生共同構建起復數(shù)概念的知識結構,并在此解決的過程中提煉出一些思想方法。

3.留有余地,激發(fā)學生獨立思考;推遲判斷,鼓勵學生獨立思考。

教師講解不宜過細,要給學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開拓的余地。否則,看似講透,實則難以內化為學生的觀點,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也無法形成,因此,教學過程中,對于最基本、最主干的東西要講清,以利于知識遷移;而對于一些擴展性問題、簡單的推導和論證、前后知識對比及區(qū)別和聯(lián)系,對知識和方法的歸納、總結等,可以給學生留出余地,激發(fā)學生自己去鉆研思考。

4.提倡開放式教學,提高獨立思考的品位。

要學生獨立思考,教學方式首先要提倡開放式,決不能“一言堂”,否則這種獨立性很快會受到極大的限制。其次,努力培養(yǎng)學生善于獨立地提出問題。因為能夠獨立地提出問題,不經過獨立思考是做不到的;而問題提得好,又恰恰表明了思考的深度。

三、確立思考對象,提高獨立思考的有效性

1.對知識形成的背景、過程及作用作思考。

以“函數(shù)周期性”的教學為例,我們列出了以下背景材料供學生思考:什么叫周而復始?地球自轉的周期是多少?地球公轉的周期是多少?物理中是怎樣定義周期的?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回顧正弦函數(shù)圖像的作法(單位圓等分后移動描點法),并通過多媒體演示,讓學生思考圖像出現(xiàn)不斷反復的物理意義及數(shù)學表示,逐步抽象出函數(shù)周期性的定義。

2.對解題的策略作思考,對解題后的回顧作思考。

根據(jù)波利亞的“怎樣解題表”,我們常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1)本題的條件是什么?結論是什么?它們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又有什么差異?(2)你知道什么與本題有關的問題嗎?如何想出一個更特殊的問題?一個更一般的問題?一個類似的問題?(3)能否找到一個解決計劃并實施這一計劃?在教學中,我們用這些問題向學生發(fā)問,誘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因而不少學生也逐步學會了如何尋求解題策略的方法。

通過解題回顧,可以提高學生的元認知能力,使思維不斷走向深入,逐步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如解題完畢后向學生發(fā)問:(1)能檢驗你的結果嗎?能說出你解題過程中走過的彎路嗎?(2)能否用其他方法得出結果?(3)能否用這一結果或方法遷移到別的問題上去?(4)能否把結果或方法加以推廣?學生一旦養(yǎng)成這種自問自答的習慣,對獨立思考能力形成的促進作用無疑是很大的。

3.對學習中的錯誤作思考。

對錯誤的解法作思考,不僅是為了找到改正的依據(jù),而且有著更深層的作用:其一,它是正確思路得以產生的“母機”,錯誤根源的暴露往往伴隨著正確認識的產生,導致正確思路的出現(xiàn);其二,對各種可能思路的研究充分暴露了學生的思維過程,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全方位、多角度思考,可使解題方法不斷優(yōu)化,在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的同時,增強思維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其三,在糾錯的過程中,學生必須竭盡全力,尋找漏洞,構造反例,調整策略,即學生必須經歷復雜的心理變化,才能達到糾錯的目的,因而其過程本身是獨立性很強的思考活動。

篇(9)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獨立思考指的是一種洞察力思維,是一種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思考。只有具備了獨立思考能力,才能在遇到問題時自己找到答案,找到正確的答案。才能正確地認識世界,實現(xiàn)個人價值與理想。大學生作為已成年的個體,應當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然而,由于我們教育制度的特點,使得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很少受到這方面的引導和教育。在從相對封閉的高中進入大學這個相對自由的環(huán)境之后,面對紛繁復雜的信息載體,讓缺乏獨立思考的大學生變得茫然。

1 大學生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原因

1.1 對外界的依賴性

現(xiàn)在的大學生,在娛樂方面都很有自己的主見,然而涉及到專業(yè)選擇、就業(yè)、深造等對他們的將來影響比較大的事情時,就變得茫然,不知道自己該如何選擇,甚至不知道都有哪些選擇。導致這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今大學生對外界的依賴性太強。從小學到高中,所有學習課程的安排都是學校、老師做的,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他們很少思考學習的知識是從哪里來的,為什么要學習,學習的知識將來有什么用。絕大多數(shù)同學學習只是為了能考上大學。即使考上大學,選擇什么專業(yè),選擇哪個學校都有可能是家長代勞。這種培養(yǎng)方式形成了學生學習、思考的慣性。進入大學后,需要學生自己選擇要學習的課程,自己規(guī)劃將來的學習目標,自己考慮將來從事什么職業(yè)時,他們往往變得無從選擇,無法做決定。但畢竟,當今的大學生有他們自己的特點,他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較強,獲取信息的渠道比較多。面對需要做出選擇的事情時,他們首先會選擇從外界獲取相關的信息,從網絡上吸取別人的經驗。這本是無可厚非,因為從外界獲取信息,參考別人的經驗也是獨立思考的一個前提。然而,由于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別人的選擇往往成了學生們的選擇,而這種選擇很可能是不合理的。例如,有的學生進入大學之后比較關心將來的就業(yè),就問他們高一級的同學,高一級的某些同學告訴他們某個專業(yè)將來就只能干某個職業(yè)。然后問的學生就向老師傾訴,說他們專業(yè)沒前途,將來只能干某個職業(yè),他對這個職業(yè)不感興趣,所以覺得學習沒興趣了。這類學生是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典型代表。首先咨詢對象的選擇就沒考慮清楚,咨詢就業(yè)問題卻選擇向沒畢業(yè)的學生咨詢,得到的反饋信息肯定不合理。其次,別人給出答案,都不加以考慮就信以為真,不進行任何形式的獨立思考,最終影響到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可見對外界過度的依賴往往會導致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喪失,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又往往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了不便,甚至影響到一個人的學習熱情,進而導致學習成績的滑坡。

1.2 “自我中心”的個性

強烈的“自我中心”同樣會導致獨立思考能力的缺失。 “90后”的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個性強烈,自信并崇尚自由,同時也十分自我和功利。信息化時達的網絡、電視、報紙等信息渠道為學生提供了海量的信息,使學生能夠快速地了解世界每個角落發(fā)生的任何事情。然而泛濫的網絡、媒體并不都能準確地傳遞信息,甚至被故意摻雜諸多負面信息。當學生習慣了從這些渠道信息來判斷事物的時候,他們的價值觀有可能出現(xiàn)偏差。但是,他們唯我獨尊,認為學校的規(guī)定,政府的宣傳才是對他們的束縛。時代獨有的叛逆使得他們愿意不假思索地相信他們認為“絕對自由”的網絡宣傳,而不是通過獨立思考來判別自己所見所聞。這種“自我”造就了個人主義,造成了責任感的缺失。混淆了固執(zhí)己見與獨立思考的內涵,違背了獨立思考的真正含義。最終會造成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欠缺以及個人價值觀的偏頗。

1.3 “隨波逐流”的思想

篇(10)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數(shù)學教育領域中存在的問題被日益暴露。其中,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采用灌輸式數(shù)學教學模式的現(xiàn)象尤為突出。更為可怕的是,有些一線教師對此現(xiàn)象的危害認識模糊,甚至產生偏差。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在小學數(shù)學教育領域中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呢?又將通過何種途徑來進行養(yǎng)成呢?以下本文就上述問題進行簡略的分析。

一、小學數(shù)學教育中養(yǎng)成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獨立思考能力,就是在不借助外界幫助的情況下,通過思考者本身的探索和思考來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思考不僅僅是孩子必須的能力,也是一種需要在教學中培養(yǎng)的習慣,尤其是要學好數(shù)學的孩子,這種習慣必須從小學數(shù)學教學就開始培養(yǎng),這就要求我們在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fā)的時候,要盡可能的讓他們獨立思考,漸漸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在小學數(shù)學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這種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首先,小學數(shù)學教育中獨立思考能力養(yǎng)成是我國教學目標的重要要求。根據(jù)國家教委的相關規(guī)定,小學數(shù)學教學目標包括三方面內容。其一,全面培養(yǎng)在校學生數(shù)學思維能力,增進學生智力水平;其二,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數(shù)學的基礎知識、技能,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與獨立思考能力;其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陶冶學生的情操,將獨立思考提升為自覺學習行為等。由此可見,獨立思考能力是我國小學數(shù)學教育領域中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其次,培養(yǎng)小學生獨立的數(shù)學思考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從育人的角度來看,小學數(shù)學教學不單要傳授給學生數(shù)學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而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其基礎是要有良好的獨立思維能力。因此,在小學教學中,根據(jù)課堂的實際狀況,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獨立思考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也是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

二、小學數(shù)學教育中獨立思考能力欠缺現(xiàn)象分析

目前,在我國小學數(shù)學實際教學中,獨立思考能力培養(yǎng)欠缺的現(xiàn)象仍然大量存在。其表現(xiàn)形式和形成原因各不相同。具體分析如下。

(1)主動型獨立思考能力欠缺現(xiàn)象分析。多年來,我國小學數(shù)學教學偏重于接受式學習。教師以傳授數(shù)學知識為目標,學生則以應付考試為目的。這樣一來,在課上,教師控制著課堂,掌握著標準答案,成為整個教學的權威;在課下,課本和參考書充斥在整個自習環(huán)節(jié),成為盲目抄寫和記誦的標準。學生只能依賴于教師,服從于教師;只能依賴于課本,服從于課本。長此以往,學生們就只能主動放棄獨立思考,成為一名甘愿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好學生”。

(2)被動型獨立思考能力欠缺現(xiàn)象分析。在應試教育的環(huán)境下,人們往往只是片面地追求分數(shù)和升學率,不斷加重學生課業(yè)負擔。經了解,目前小學生每天要學習 3 到 5科課程,用時高達十來個小時。一天下來,超負荷的課業(yè)負擔使他們疲憊不堪,根本沒有時間去獨立思考。這就在客觀上產生了一種被動型獨立思考能力欠缺的現(xiàn)象。

三、小學數(shù)學教育中獨立思考能力培養(yǎng)的途徑

當今社會的發(fā)展對人才的要求條件越來越高。是否具備獨立思考能力已經成為衡量人才能力高低的重要標準,更是教學質量高低的重要體現(xiàn)。那么,該如何在小學數(shù)學教育領域中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途徑。

(1)創(chuàng)設以學生為主角的民主式數(shù)學教學氛圍。通過上文分析可知,灌輸式、接受式等小學數(shù)學教學形式嚴重阻礙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的養(yǎng)成和發(fā)展。之所以如此,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種小學數(shù)學教學形式的教學氛圍呆板、不活潑,全部是以教師為主,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要讓小學生在數(shù)學教學領域中養(yǎng)成獨立思考能力,就必須要創(chuàng)設以學生為主角、民主、活潑的數(shù)學教學氛圍。

(2)選取新穎有趣、結合實際的數(shù)學教學內容。經調查,84% 的小學生認為目前的數(shù)學學習內容枯燥無味,不能很好地提起學習興趣來。然而,數(shù)學卻是來源于生活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完全可以將教學內容結合生活實際,挖掘出新穎有趣的素材,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比如,在教授 10 以內加減法時,可以根據(jù)每個數(shù)字的特殊性,充分利用學生身體中的數(shù)字(如手指等);在教授100以內加減法時,就可以利用算盤、火柴或自制小模型等一些道具,來增強學習的趣味性。

(3)營造活躍的校園課下數(shù)學文化探討模式。校園課下數(shù)學文化探討模式應是以校園為空間,以學生、教師參與為主體,以增強智力為手段,以多種多樣的實際數(shù)學知識為主要內容,具有獨特表現(xiàn)形式的一種群體文化探討模式。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可以將一個班級的學生分成若干個課下數(shù)學活動小組。在每個小組中,設一到兩名聯(lián)絡人,負責組織小組活動。小組所探討的數(shù)學內容應由小組的成員集體挖掘。教師要定期、不定期地對小組活動情況進行啟發(fā)、指導和檢驗。

數(shù)學課“應多給學生一點兒思考的時間”,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盡量給學生創(chuàng)設獨立思考的環(huán)境,讓學生的思維默默地在數(shù)學課中得到發(fā)展。這樣學生經過自己成熟的考慮,發(fā)言才會有質量,才會真正活躍課堂氣氛。

總之,獨立思考能力是學習數(shù)學的關鍵,也是數(shù)學教學的傳統(tǒng)。獨立的見解是智慧的花朵,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能使課堂成為學生個性思維馳騁的天地,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增添一種良好品質。

上一篇: 體育賽事概念 下一篇: 供應鏈信息風險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色区奇米97 | 亚洲首页国产精品丝袜 |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高清在线 | 亚洲国产911在线观看 | 在线看欧美十八禁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