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的知識匯總十篇

時間:2023-08-14 17:09:5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物流管理的知識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物流管理的知識

篇(1)

在電子商務中,每一筆交易都涉及到了物流、信息流以及資金流的流動,可以說,物流管理與電子商務之間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物流管理是電子商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電子商務沒有空間和時間的限制,那么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快的速度將產品送到用戶手中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而現代化物流管理體系則是電子商務的保證。目前,電子商務最大的問題就是物流與信息流、資金流之間的脫節,可以說,物流的效率決定著電子商務的成敗。電子商務推動了物流管理的變革,給物流管理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使物流具有了巨大的發展前景。電子商務明確了物流管理的目標,完善了物流管理體系,成熟發達的電子商務使企業將競爭重心放在了物流管理的效率上,協調物流配送中的各個環節,將產品及時準確地送到用戶手中,物流管理體系也由此得到了完善。

二、電商背景下制造企業物流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電商背景下的物流管理存在隱憂

一般來說,我國電子商務的繁榮成就了現代物流業,而現代物流業則反過來促進了電子商務的發展。隨著傳統物流業在電子商務時代背景下逐漸信息化、電子化,流通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可以在互聯網上完成,物流管理中的隱憂也隱藏在電子商務之中。互聯網中的制度漏洞、黑客攻擊以及網站bug等安全問題沒有得到改善;網絡檢索步驟過于復雜繁瑣,并且網絡平臺中的各項制度跟不上互聯網的發展,相關的監督管理機制也不夠完善;互聯網中的虛假信息、欺騙信息層出不窮。可以說,在電子商務的大背景下,現代物流業存在一些隱憂,這也表明了現代物流業仍然不夠成熟。

(二)制造企業物流管理本身存在較多不足

現代經濟學研究表明:企業資金的流通速度在企業獲得利潤的各因素中占據重要地位,如果僅擁有大量資金,而沒有良好的資金流通速度,那么往往不會獲得較高的回報;反之,較少的資金可以高速的流通中獲得較高的回報。我國傳統制造企業往往忽視產品的流通速度,只重視產品的生產,很容易占用大量資金和倉庫廠房等,這就導致了傳統制造企業物流發展較慢,管理工作中存在較多問題。如缺乏長遠的發展規劃,沒有合理有效的管理機構,物流裝備落后,信息化程度較低,其運行效率不高等等。從整體來看,我國傳統制造企業物流管理層次低、效率低、收益低,嚴重阻礙了制造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三)電子商務背景下制造企業物流管理遭遇很大障礙

在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不僅可以延長產品的流通環節,還能夠加強產品的宣傳力度,將產品信息快速地呈現在消費者面前,這種呈現不再是簡簡單單的文字描述,而是圖文并茂,有時甚至會有視頻等,因而可以在極短時間內得到市場的反饋信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制造企業的物流管理模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原來的僅僅通過電視、報紙以及廣播等進行宣傳銷售到現在的微博、微信、企業網站等多渠道多方位的宣傳銷售.但是,制造企業的物流管理在電子商務時代也遇到了很大障礙,很多制造企業沒有深刻認識到現代電子商務背景下的現代物流業優勢所在,經常會忽視產品物流階段與消費者的互動;制造企業也缺乏電子商務時代物流基礎設施,其物流主要裝備水平低,信息化程度低,物流效率可想而知。另外,制造企業與缺乏現代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系統匹配的管理機構,不能充分發揮電子商務時代物流效率高、運行快的優勢。

(四)電商背景下制造企業物流管理面臨的具體問題

1.與電子商務相協調的物流基礎設施不完善

近年來,與電子商務相協調的物流基礎設施如倉庫存儲設施、交通運輸、信息通訊以及貨物的包裝與搬運等都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從整體上來看,我國物流基礎設施由于技術水平、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限制,其布局規劃、建設等都缺乏一定的協調性,兼容性與配套性較差,系統功能缺乏,與社會物流需>文秘站:

2.政府對電商背景下的物流管理缺乏重視

人們在重視電子商務的同時,卻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電子商務時代背景下的物流管理。我國政府物流管理機制仍然以部門、區域分割管理為主,電子商務背景下物流管理涉及到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相關產業政策、稅收以及運輸標準以及投資融資等分別由不同的部門進行管理。但不同的管理部門對電子商務下的物流管理認識不足,重視程度不夠,不同的區域之間也缺乏統一的發展規劃,運行管理不夠協調,這些都限制了電子商務時代下物流管理與配送的效率,難以發揮現代物流業便捷交易、快速交易的優勢。同時與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相配套的社會安全保障制度、稅收制度、糾結解決制度以及市場準入制度等還不夠完善,阻礙了電子商務物流管理與配送的發展,從而出現了電子商務時代物流配送系統與電子商務發展脫軌的情況。

3.電子商務物流管理人才匱乏

電子商務時代物流業發展要求相關管理人員要具備一定的實際經驗與物流知識,但目前我國電子商務物流管理人才比較匱乏,物流教育體系、人才培養體系也不夠完善。傳統制造業物流部門在進行轉型時,物流管理人員明顯不能適應電子商務時代的需求,其物流知識與操作經驗嚴重不足,直接影響了傳統制造企業對現代物流配送成功率,制約了制造企業物流管理與配送模式的轉型。

三、電商背景下制造企業物流管理的創新與實踐策略

(一)樹立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理念

企業商務管理理念影響著企業現階段的工作進度及長遠規劃,因此制造企業首先要樹立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理念,積極進行物流管理的創新與實踐。制造企業要積極引入信息時代物流業信息化管理的模式,時刻關注國內外新興的制造企業物流管理理念和管理思路,并組織建立適合本行業、本企業的物流管理模式。另外,制造企業要牢記信息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是現代社會企業發展的主流,并要將其融入到自身企業物流管理與配送過程中,從而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

(二)創新電子物流管理技術體系

一般來說,技術體系發生變革,社會生產力往往會發生巨大變化,如以蒸汽機取代手工引發了第一次工業革命,電器的廣泛應用引發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因此在電子商務時代背景下,制造企業必須創新物流管理技術體系,才能為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創新電子物流管理技術體系首先要建立電子商務時代背景下制造企業物流管理技術體系的標準,完善電子商務物流管理體系,從而促進制造業物流管理的標準化發展;其次要建立一條覆蓋整個生產、交易以及配送的信息流,保證信息流中的每一個環節能夠

流暢運行;第三要建立電子商務時代背景下制造業物流管理風險控制體系,促進物流管理行業的現代化發展。 (三)推動物流配送體系的現代化

物流配送體系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物流配送信息的網絡化,而配送信息的網絡化正是現代物流配送體系的基礎。通常來講,電子商務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用戶必然比較分散,也就很難形成一定規模的產品配送方式,這就對現代物流管理配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制造企業要結合自身企業情況,對照電子商務發展要求,增加對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建立起一個滿足企業需要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另外,制造企業還要加強物流管理系統軟件、硬件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以提高企業物流管理水平和配送效率。

(四)加強電商背景下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物流基礎設施指的是為了完成物流任務所必須用到基礎設施,如倉庫、鐵路、公路或者飛機等。傳統意義上的物流基礎設施主要是指企業生產的產品從企業轉移到消費者手中,所需要的機械、材料以及設施等硬件環境。電子商務時代背景下的現代物流基礎設施不僅需要足夠大的倉儲空間、先進的儲運設備、完善的包裝拆卸設施,也需要先進快捷的運輸能力和吞吐能力,還需要快速先進的通訊設施和強大的網絡平臺。因此,要想促進電子商務時代制造業物流管理的發展,政府有關部門就要加強對一些交通樞紐、物資集散地、中心城市以及口岸地區等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并對一些重要的物流基地進行直接指導與管理,保證基礎設施建設能夠落實到基層。另外,政府與制造企業還要吸收國外先進的電子商務管理理念,從多種渠道積極引進先進管理技術,提高電子商務時代物流的自動化與智能化程度,從而快速建設信息高速公路,為電子商務時代物流管理發展提供外在支持。

(五)發揮政府對物流管理的促進作用

要想發揮政府部門對現代物流管理的促進作用,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確物流管理部門,由政府牽頭建立一個統一管理全國物流的機構,由該機構協調各地區、各行業的物流配送。其次,政府要從國家的角度制定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建立并完善與電子商務物流管理有關的各項法律法規,確定現代物流業發展的目標,并制定相關的產業政策,為物流業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并積極引導各級政府部門、企業加大對自身物流管理的投入力度,建立起覆蓋全國的物流管理網絡,從而為物流業整體發展奠定基礎。第三,政府要加大對鐵路、航運、公路、水運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以保證全國交通的暢通性。最后,還要加強對信息網絡的支持力度,使其能夠覆蓋全國,從而形成一個信息流,從電子商務配送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基礎。

(六)打造電子商務物流管理人才隊伍

篇(2)

近幾年來,在物流產業迅猛發展的推動下,企業對物流人才產生了大量的需求,物流人才被列為十二類緊缺人才之一。據統計,在物流從業人員中,75%~85%的人員在從事操作崗位的工作。隨著信息技術、自動倉儲技術、包裝技術、裝卸搬運技術及先進物流設備在物流活動中的大量應用,物流業的發展需要大量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操作技能的物流管理人才。目前,全國有215所高職院校開設了物流管理專業,但是由于專業設置的時間比較短,師資力量還比較薄弱,在實驗實訓方面教學手段還比較落后,學生實際動手能力比較低,從而影響了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還不能滿足物流市場對人才的需求。

因此,高職院校在培養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過程中要建設面向物流產業,操作性較強的物流專業實驗室,重點是培養和提高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動手能力。

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實驗室的建設目標

從功能來看,物流專業實驗室可以分為純系統的演示、模擬操作實驗室和具有一定物流設施設備和技術工具的實驗室。從培養學生的層次來看,物流專業實驗室可以分為以培養物流操作人才為導向的實驗室(高職層次)、以培養綜合物流管理和物流技術人才為導向的實驗室(本科層次)、以培養高級供應鏈管理人才為導向的實驗室(碩士研究生以上層次)。

鑒于物流專業環節多、系統性強、科技含量高、理論與實踐聯系緊密等特點,高職院校的物流教育既要注重物流理論的傳授,更需要注重學生實際業務操作能力的培養。筆者認為,高職院校物流實驗室的建設應當以培養物流高等技術管理人才為目標,以培養基層操作型物流人才為主要任務。因此,高職院校在培養學生時務必建立面向市場的、可操作性強的物流實驗室,使學生在實踐中應用理論。在實踐中發展理論,高職院校物流專業實驗室的建設目標應當是融演示性、操作性、教育性、研究性為一體的物流實驗室,以操作性為主,演示性、教育性、研究性為輔,把操作性作為高職物流實驗室建設的關鍵和主要目標。

高職物流實驗室的功能首先是為學生實訓提供場所,培養實踐技能、動手能力;其次可以為物流教師進行科學研究提供便利;再次是為教學服務,教師可以采用項目教學法、模擬教學法在實驗室進行教學;最后是為企業進行物流操作人才培養提供培訓平臺,為企業服務。

物流實驗室的具體設計目標是:(1)從宏觀角度理解現代物流的內涵,直觀地認識現代物流業的構成,認識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意義。(2)了解和熟悉國內物流企業、國際物流企業的運作流程,了解和熟悉生產企業物流、流通企業物流的運作流程。(3)通過物流流程的操作訓練,掌握基本原理,提高操作能力。(4)通過物流技術和設備的操作使用,鍛煉學生的物流技術和對設備的操作使用水平。(5)通過系統流程分析,提高學生的系統分析和設計能力。

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實驗室的建設原則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關于開展職業院校物流專業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工作的通知》的有關精神,物流管理設置物流運輸管理、倉儲與配送、企業物流、國際物流四個專業方向。因此,筆者認為,本著優化教學資源配置、促進教學資源整合的目的,高職院校可以將四個專業方向的物流實驗室合并考慮,共同建設,從而節約資金,提高效率。物流實驗室建設應當堅持以下原則:

先進性原則在實驗室建設理念上要強調先進性,追蹤現代物流技術和實驗教學手段的最新發展動態,將計算機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模擬仿真技術、自動識別技術、數碼監控技術、信息管理與決策技術等多種新技術手段進行綜合運用,保證實驗室建設的先進性。

教學性原則物流管理專業設置四個專業方向,每一個專業方向的核心課程約有10門,每一門課程都要加強實訓環節,爭取實訓比重達40%左右。物流實驗室建設要滿足教學課程實訓的需要,把滿足教學需要作為實驗室建設的目標之一。

系統化原則物流實驗室建設要強調系統性,模擬物流作業全過程,其物流系統要根據大型物流項目實施的背景,在此基礎上提煉總結出相對標準的作業流程。要以通用的、相對標準的、先進的物流業務流程為核心,結合條碼技術、信息采集技術、自動化控制系統等物流技術,讓學生在實訓場所完成一系列物流操作,從而得到全方位的訓練。

開放式原則物流實驗室可以面向學生開放,實現教學資源的最大化利用,通過網絡教學、實驗室開放等措施,建立起開放式的教學環境。

經濟性原則物流實驗室的配置要量力而行,注重節約,在系統和設備的采購上要考慮性價比高的對象,特別是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一些硬件設備可以通過仿真模擬來實現,以降低費用。

發展性原則從長遠的發展來看,現代物流實驗室的建設目標應當是面向供應鏈物流運作的全程監控系統,以模擬教學為主,實現“全真動態”的供應鏈物流模擬,全過程運作要實現實時數據監控分析,為供應鏈物流提供實際的物流作業數據,為供應鏈流程優化提供真實可靠的數據。但是,由于目前我國正處于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的發展階段,無論是實踐還是教學都難以達到供應鏈管理的要求,因此,從實際出發,高職院校物流實驗室可以采用分步驟實施建設,采用現有的軟件和設備設施,同時要考慮系統的可擴展性,以便于與今后建設的項目實現對接。

物流實驗室的場地規劃布局

筆者建議物流實驗室的場地規劃布局分為多媒體教室和物流實訓兩個場地,兩個場地分別設置在不同的教室,場地規劃布局根據場地面積、學生實訓人數來確定。

多媒體教室主要是向學生提供投影模擬、軟件演示以及輔助教學,教學場地可以根據一般多媒體教室的布局來考慮。要配置相應數量的計算機,學生可以在計算機上進行各種運輸管理、倉儲管理、第三方物流管理、配送管理、MRP、ERP、國際物流、報關及報檢、集裝箱碼頭及堆場管理、貨運、電子商務等軟件的操作,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物流實訓場地布局配送是物流的縮影,配送中心管理人員必須具備物流的綜合知識與操作技能,如物流各環節的知識和操作技能、財務知識、營銷知識與IT技能等,從而了解整個物流流程運作。因此,筆者建議可以建立現代物流仿真模擬實驗室,同時模擬配送中心和超市門店兩個企業單位,采用模擬全自動立體倉庫,通過物流信息系統和物流設施設備的使用,進一步增強學生對物流系統的認識和操作能力。

現代物流仿真模擬實驗室的實訓區域布局如下圖所示。

物流實驗室的實訓項目內容和軟硬件配置

物流實驗室建設從長遠目標來說應當涵蓋物流整個業務流程,從供應鏈角度來構建系統。系統從接收客戶訂單開始,涵蓋物流中心管理、運輸管理、配送管理、結算管理等物流核心環節,形成一套完整的物流業務流程。物流實驗室的建設目標應當成為一個集服務器、微機、工作站、網絡通信設備、輸入輸出設備為一體的中等規模局域網絡系統,建立物流從訂貨開始,通過生產、存儲、配送、發貨直至到貨過程的網絡環境。

根據物流管理專業設置物流運輸管理、倉儲與配送、企業物流、國際物流四個專業方向,筆者推薦四個專業方向共享使用的物流實驗室實訓項目與設備配置如右表所示。

物流實驗室為了提升實訓效果和減少培訓教師的工作負荷,核心系統要具備考核功能,即系統根據實際發生的數據隨機出題,并實時判斷操作的完整性和試題完成情況,教師可以掌控所有學員的考試記錄。

加強物流實驗室的管理,嘗試采用多種教學方法

物流實驗室要建立規范、科學的運行管理機制,健全設備保管、實驗守則、安全保密、衛生檢查、檔案管理、信息管理等制度;要加強財產管理,做到帳、卡、物三者一致;要完善實驗教學文件,編制好實驗教學大綱、實驗指導書、實驗任務書、實驗卡片,建立名稱統一、項目相符的實驗教學檔案。

物流實驗室僅僅是培養學生實踐技能、動手能力的物質基礎,教師要積極嘗試各種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的新穎的教學方法。例如仿真教學法,可以模仿一個生產企業的真實環境,模擬采購與供應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回收與廢棄物流、客戶服務等環節;也可以模擬一個第三方物流企業,安排學生在運輸管理、倉儲管理與庫存控制、配送、物流信息等各個環節中擔任角色,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管理能力和操作能力。此外,可以在一定的時間段采用任務驅動法教學,安排學生有組織地完成某個研究性課題,師生共同尋找物流企業面臨的實際問題作為課題任務,制定課題任務書,學生組成課題小組,制定課題研究計劃,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課題研究,這樣可以將理論教學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將封閉式學習轉化為開放式學習,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健.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動因、內容和策略[J].職教通訊,2006,(10).

[2]張廣敬,邵清東.職業院校物流專業實驗室建設的探討[J].物流技術,2005,(10).

篇(3)

[作者簡介]孟慶亮(1971- ),男,江蘇連云港人,連云港廣播電視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物流管理。(江蘇 連云港 222006)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4)03-0148-02

高職物流管理專業隨著我國近年來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其專業建設和教學質量也得到了長足發展,現階段該專業以物流管理核心能力培養為目標,強調構建學生運輸、倉儲、配送等實踐性工作能力。物流行業特點和高職學生定位決定了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性教學的重要性,而情景教學模式很好地連接了理論教學和實踐能力培養,有利于提高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效果。

一、情景教學理論的內涵

情景教學理論起源于心理學家哈茨霍恩等人在性格研究中使用的情景模擬。研究發現,人們在特定的模擬情景中,通過特定角色的扮演,切身體驗事物發展的過程,能夠有意識地分析其行為特點,從而積累和豐富自身經驗,獲取知識技能。在現代高職教育中,情景教學理論是以生動形象的情景設計激發學生學習情緒、實現理論學習與實踐活動協調統一的教學方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他們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教學情境的合理設計,使學生通過教師的指導,積極主動建構自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實踐經驗的總結、工作方法的創新的學習過程,是學生通過職業體驗形成自身的職業能力與職業素養的過程。

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培養的是在物流管理工作中從事現場管理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這就要求我們在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組織教學過程中,既要保證理論教學的效果,更要重視物流職業技能培養的質量,使該專業學生具備扎實的物流管理知識的運用能力和較強的綜合職業技能。但傳統的課堂教學無法滿足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性教學的要求,無法讓學生對實際工作場景和市場職業需求有深入的了解,學習過程缺乏針對性,也就無法真正從內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活動中引入情景教學,讓學生盡可能地接觸實際工作環境,采用情景模擬工作現場,提高實踐性教學環節教學效果。在情景教學理論指導下,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應該以物流管理職業能力模塊劃分為基礎,打破物流管理專業課程之間、理論教學和實踐活動之間的界限,強調學習情景的真實性與復雜性,合理地為每一項物流管理職業能力的培養構建有效的教學情景,探討以培養學生物流管理職業能力為核心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情景教學理論在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建設中的應用

國內外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基于情景教學理論的教學活動在20世紀90年代初廣泛開展,通過加強與行業協會以及職業資格鑒定工作的聯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國外研究實踐情況

1.以物流管理活動情景為中心選擇課程內容,緊密聯系企業實踐。如德國高職物流管理專業采用雙元制模式進行情景化教學設計,其整個教學培訓過程在物流企業和國家的職業學校(簡稱BBS)進行,強調物流企業中的實踐和高職學校的理論教學緊密聯系,把相當部分的教學活動設計到特定的物流情景當中去,有的直接安排在物流企業培訓和實踐工作中,提高了高職學生學習目的性,也降低了學校的教學成本。同時把高職物流管理課程分為15個職業能力,這些職業能力必須在企業實踐或實訓情景中完成,并且德國物流職業教育的考試均由與教育無關的行業協會來組織,保證了教學質量客觀公正。

2.在高職物流管理教學中體現物流職業資格認證體系,重視情景教學。如英國的高職物流教育中引入ILT(英國皇家物流與運輸學會)物流和運輸職業資質標準和認證體系,該體系被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廣泛接受。在英國的高職物流教育中直接以ILT考核標準來設計課程,強調物流是一項實踐操作性很強的職業教育,實現了將學校學歷教育與職業資質證書考試培訓融為一體,重視情景教學在實踐能力培養上的應用,如在ILT四個級別的物流職業認證考試中,一、三、四級均有情景題,按物流實踐工作標準來考核。這樣,可有效地避免學校專業教育與企業人才需求之間缺乏連貫銜接的問題,做到教育資源高度整合和高效利用、人才培養的時效性和針對性相互統一。

3.高職物流管理實踐性教學中引入第三方行業評價和考核,提高情景教學效果。如澳大利亞物流管理職業教育中采用該國成功的TAFE(意為“技術和繼續教育”)職教模式,教學過程實現與中學和大學進行有效銜接的、相對獨立的、多層次的綜合性職業教育培訓體系,培訓過程得到企業的全程參與和指導,確保真正符合行業需要。TAFE遵循的教育理念是:“滿足學習者的學習需求和企業界用人標準的需求同樣重要。”從行業中挑選專業技術人員共同參與高職課程培養目標、教學內容等項目制定的決策過程,強調課程設置以職業活動為核心、課堂設計以工作場景為標準,同時行業的積極參與并做到全程監督也是TAFE最主要的特色之一。

(二)國內研究實踐情況

以上國家在高職物流管理教學中充分應用情景教學理論,把物流管理情景直接與課堂教學銜接,同時與物流管理職業資格鑒定相結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我國已有像北京交通學校等高職學校在物流管理教育引入ILT職業標準,實現了將學校學歷教育與職業資質證書考試培訓融為一體,也有很多學校把課程教學與物流行業職業資格鑒定工作相結合,使學生在校內學習階段就有十分明確的學習目標。我國現階段結合實際情況和行業特點,探索適合我國的高職物流管理教學模式,已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研究內容:充分構建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情景教學平臺,加強具體的實驗教學環節的設計,做好實踐性教學環節;認真研究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情景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興趣;加強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情景教學應用研究,優化過程設計;情景教學法是目前高職教育物流管理專業教學的有效途徑。以上主要研究雖然提出情景教學在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的重要性及相應的對策,但整體不夠具體深入,缺乏完整的教學體系,尤其缺乏適合我國實際的較為成熟的教學模式。

三、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改善情景教學實踐的途徑

(一)正確處理傳統教學法與情景教學的關系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教學目標的整體性,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核心、認真考慮學習情景的真實性與復雜性,要求學習情景能夠支持學習者協作學習,并可以對學習的整體效果進行非量化的高效評價。傳統的高職課堂教學是進行情景教學的基礎,實現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相關基本理論知識,積極主動建構自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而情景教學則以職業素質分析為基礎,強調職業技能培養和職業道德提高。兩者不是割裂的,通過有效的課堂組織和情景設計實現有機結合,缺一不可。如江蘇健雄職業技術學院在物流管理專業教學中提出的“1+1+1”模式,即在校生一年集中學習物流管理專業理論知識,一年在校實訓場所如物流實驗室進行模擬環境下的情景教學,一年到企業開展現場實習,很好地實現了傳統教學與情景教學在教學目標上的區分、在教學時間上的合理分配,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在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教學中強調情景教學,打破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界限,有機整合理論與實踐教學內容,是提高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國內外高職物流管理專業課程改革的發展方向。

(二)提高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情景教學效果

首先,要創新情景教學的實踐型教學平臺。以“雙師型”教學團隊為主體根據職業能力對高職物流管理實踐環節進行模塊劃分,如倉庫管理可以劃分為入庫管理、在庫管理、出庫管理模塊,而出庫環節又可以突出訂單管理、揀貨作業、配載等工作情景,做到任務明確、重點突出。同時在進行情景教學內容設計時要參考就業崗位分布和學生自身素質,在學生合理分工前提下布置情景任務和開展情景模擬教學活動,注意模擬實訓、案例分析、參觀考察等方式的多樣性,切實提高實踐性教學效果。

其次,要不斷完善情景教學條件和加強校企合作。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情景教學對于教學環境和教學條件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職院校要不斷構建情景教學實訓環境,適應物流管理專業模塊化教學需要,如倉儲模擬實驗室、國際物流單證實驗室、物流供應鏈與ERP軟件機房等,通過校內以上環境的情景模擬,實現物流管理理論知識學習與企業實習的有效銜接,提高教學效果。同時,應該充分利用社會教學資源,開展與校外物流企業深度合作,開展訂單式教學,把實訓基地和校內教學打造成一體化的教學平臺,學生在熟悉物流企業實際業務運作的過程中,加深對課程相關知識的認識,提高學習興趣與自主性。重視建設物流管理專業頂崗實習工作和校外實訓基地建設,這是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情景教學的重要保障。

(三)合理構建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情景教學評價體系

對于高職物流管理開展情景教學的績效評價,應該借鑒國內外的先進經驗,完善傳統高職教學評價體系,建立起適應物流行業人才需求和有利于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的教學評價體系。

一方面,在情景教學評價中重視形成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在傳統教學評價中終結性考核一般占有較大的比重,導致學生重理論學習、輕職業技能培養。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中引入情景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注重職業實踐能力的養成,考核中要不斷提高形成性考核在總成績中的比重,教師應該依據學生在特定情景教學中表現出的工作態度、角色扮演水平、職業能力掌握情況、實訓報告等確定成績,把物流管理實踐的工作標準和職業準則作為評價依據,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

另一方面,在情景教學評價中注重校內教學評價和校外行業第三方鑒定相結合。在完善傳統課堂教學的同時,高職物流管理職業能力考核中應該逐步引入行業標準和第三方鑒定機構,通過構建物流工作情景來考核教學質量和實踐工作能力水平,這樣的評價客觀公正,可以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如德國物流職業教育考核由相對獨立的工商協會組織,主要包括物流配送模塊、商業管理與控制模塊、經濟和社會福利模塊、專業討論知識模塊等四個模塊,由行業協會統一考試,合格者獲得國家承認的職業證書,并且職業證書作為就業的重要依據。在我國也應對高職物流管理教學與物流師職業資格鑒定工作進行合理規劃,在工作情景設計、鑒定考核目的和評價考核標準方面協調統一,既提高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學習效率,又降低教學成本。

[參考文獻]

[1]黎明.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情境性教學模式的探討[J].物流科技,2009(11).

[2]樂小兵.情景模擬教學在物流管理專業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商情,2012(6).

篇(4)

摘要:物流行業有別于其他行業,更具復合性。我國現代物流業的迅猛發展對物流管理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物流管理人才的素質結構在品格、學識、能力、體質方面都有特定的要求。為解決我國物流管理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了改革培養模式的對策。

關鍵詞 :物流管理人才;素質結構;人才培養模式;對策

DOI:10.16083/j. cnki. 22 - 1296/g4 2015. 08. 034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580(2015)08-0075-02

一、物流管理人才的素質結構分析

所謂素質就是指一個人的品格、學識、能力、體質等方面特性的總和。

首先,從品格方面看,物流管理人員必須具備高度的個人品格魅力。有全局觀、不謀私利和良好的民主作風的品質以及很強的親和力、強烈的事業心及不斷開拓和創新的性格。

現代物流追求的是供應鏈上的利益共贏,也就是說現代物流施行“1+1>2”的模式。供應鏈上各角色之間的物流經營不再是各自為政,而是處于一個系統上相互依存的利益關系,因此,一個合格的物流管理人員必須有很好的品格素質,才能較為妥善地處理在商品流動過程中出現的業務合作伙伴利益上的矛盾。物流管理人員的品格必須是可以讓人信任的,也就是說,物流管理人員個人的品格魅力直接影響供應鏈上其他組織角色對于該物流管理人員所代表公司的尊敬和信賴,進而影響整體供應鏈的運行效果。同時,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及不斷開拓創新的性格是一個物流管理人才能夠在物流行業成長的必備性格,是在物流行業立足和前進的動力所在。

其次,從學識方面看,物流管理人員必須具有復合型知識結構。所謂復合型的知識結構,涉及到多種運輸方式和手段的專業知識;涉及到滿足物流個性化服務和信息技術發展的倉儲管理專業知識;涉及到境外采購結算和通關的國際貿易和通關知識:涉及到各種費用發生原因和數量以及各種成本分析的財務成本和經濟管理知識;涉及到物流作業過程中的安全隱患處理的安全管理知識;涉及到物流服務供需雙方各種物流服務合同合法性的法律知識;涉及到物流經營過程中各種主要元素和銜接環節控制的管理知識: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為了保證境內外物流業務的順利開展而應具備的外語知識:為保證現代物流信息技術及信息平臺應用于物流活動中而所需的計算機知識。

再次,從能力方面看,物流管理人才應具備專業能力及實踐動手能力。專業能力包括基本能力和管理能力。其中基本能力包括:學習能力、人際溝通能力、適應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團隊合作和奉獻精神。管理能力包括:前瞻能力、系統思維能力、計劃控制能力、組織管理和協調管理能力、專業指導能力、異常事故處理能力、物流實踐能力以及物流質量的持續改進能力。以上能力有與前兩個方面交叉的地方,但又從不同角度規定了物流管理人才的必備能力。

具體來講,物流管理人才應具備的能力是:能夠用最短的時間適應物流行業的工作節奏,不需要過長的實習過渡期:能夠很快地熟悉整個企業的物流運行狀況,能夠發現其中的物流運營問題,給予建設性意見,能夠帶領基層物流工作人員進行工作流程優化;在工作過程中,熟悉物流的基本運營程序,能夠知曉各種物流機械最前沿的應用,能夠用最低的成本最大限度地優化本企業的物流營運。

最后,從體質方面看,物流管理的‘丁作性質對管理人員的身心素質都提出了特殊要求。作為物流管理人員,首先,面對任何事情都要有積極的心態、寬宏的度量:面對極具競爭力的對手時,要表現出很強的自信,從而激勵身邊的人,贏得業務合作伙伴的尊重和信賴。其次,物流行業是一個對身體素質要求較高的行業,作為物流管理者必須擁有健康的體魄,才能更好地帶領自己的團隊完成經營運作。

二、我國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

(一)物流管理人才的學校教育體系還不夠完善。我國物流教育起步較晚,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物流管理人才的教育模式還處于不成熟的探索狀態。目前,我國物流高等學校教育體系包括職業技術教育、專科教育、本科教育(隸屬于管理學及T學)、碩士教育(隸屬于管理學、工學及專業碩士)、博士教育(隸屬于管理學)。各層次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目標不明確,定位不清晰,尤其本、專、職業教育三個層次的培養目標需要進一步確立。物流專業設置的課程內容陳舊、不合理,教學方式、方法缺少創新。

(二)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與市場需求接軌不良。伴隨著我國經濟及現代化技術的飛速發展,尤其是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物流業與其他產業的格局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新的格局對物流管理人員不斷提出新的要求。物流人才的培養雖然在關注市場需求的變化,但是以市場需求為驅動的教育體制還沒有健全起來。物流人才培養院校缺少與各用人單位合作培養的良好機制,不能徹底解決供需接軌不良的問題。

(三)物流培訓市場及企業物流培訓不健全。我國目前現有的職業培訓主要有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布實施的國家物流職業資格認證,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頒布的“物流師”資格認證,還有其他類似于國際物流職業資格認證(ILT)的培訓項目。但目前這些認證在物流企業的認可率并不高,這和認證培訓機構的培訓能力及培訓體系還不能與高校相比有關,另外也存在培養方向與市場需求有偏差的情況。

三、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模式研究

篇(5)

   

    “物流”( Logistics)早期是指物質實體從供應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動。我國80年代才接觸“物流”概念,此時的物流不單是考慮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的“貨物配送”問題,而且還要考慮從生產者到原材料的采購,以及生產者本身在產品制造過程中的運輸、保管和信息等各方面全面、綜合的提高經濟效益與效率的問題。

    國外物流管理先于企業內部充分發展,而后隨著物流共同化趨勢的發展,物流子公司、專業物流公司等專門的物流企業相繼涌現,是一個由小到大,滾動發展的過程。我國的物流企業出現于90年代初,與企業內部的物流發展幾乎同步。由于國內大多數企業內部適合市場經濟體制的物流制度尚未建立,這就注定我國物流企業的建立,不可能基于國內企業對物流的需求,而只能面向一個特定的顧客群——“三資”企業。可喜的是,經過短短10年的發展,我國的一些大型企業如科龍、青島啤酒、長虹、春蘭等著名廠商,或為了進軍國際市場,或為了與進入國內市場的國外知名品牌競爭,紛紛將提升企業的物流能力看作加強競爭力的重要體現,亦準備將本企業自身的各種物流活動交由專業物流公司。可以說,經過近10年的艱苦創業,我國物流企業終于迎來大發展的春天。但也應看到,隨著我國加入WTO在望,國外的大型物流企業會憑借其雄厚的資金、完善周到的服務,一方面將國際上先進的物流理念導入國內,使社會物流企業服務的對象進一步擴大,另一方面勢必對國內物流企業造成沖擊。因此,國內的物流企業有必要苦練內功,加強管理與學習以便更好的為社會服務,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

   

    1 我國企業物流

   

    1.1特征

    企業中,物流是指工廠從支持生產活動所需要的原材料進廠,直至成品出廠送達顧客全過程的物料流轉、移動和儲存(含停滯、等待)及與之有關的咨詢管理活動,并具有以下特點:

    1)社會性 廠內物流是社會流通領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物資流通的現代化、合理化對生產企業的外委物流、銷售物流起著制約的作用。而企業物流各個環節的合理化程度也直接影響社會物資流通的效率。二者互相制約、互相影響、互為前提。

    2)經濟性 完整的物流成本應該包括從原材料開始直到商品送達消費者的全部費用。降低生產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服務水平是物流管理所肩負的兩大使命。

    3)配合性 企業物流必須服從和服務于生產工藝流程的需要,并以之為核心交織在生產工藝流程之中,配合生產管理的統一運作。

    4)動態性 企業物流隨著生產節拍而準時、均衡地從原材料提供者向產成品方向動態的流動,同時,這種均衡性又是隨著生產環境、條件、市場、產品型號、加工工藝、分工方與客戶的改變而改變。

    5)復雜性 產品逐漸向多品種、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方向發展,導致了生產的復雜和多變,要求企業生產物流系統必須具有高效率和高柔性的功能。

    6)立體性 產品的工藝性能要求各類物料在生產過程中分區域管理,同時在異地應解決流水線(總裝線)上的零部件的準時化需要。

    7)系統性 物流活動一端連接著生產、一端連著消費者,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對物流系統進行系統綜合、系統分析和系統管理等系列過程稱為物流系統化。

    8)協調性 企業物流與工廠的管理是密不可分的。企業以物流系統化為總目標進行物流革新,重新構造微觀物流系統。

    9)持續性 按照生產原理,最佳的生產組合是保證所有資源正常有序的運轉。

    1.2現狀

    我國生產企業原有的物流管理形式,源于前蘇聯50年代的管理基礎,采取自貨自運與委托國營專業運輸企業代運的模式,至今有很多大中型企業幾乎沿用這種沒有實質性變化的模式(如武漢鋼鐵公司等)。這與發達國家或跨國集團企業、外資企業(如通用汽車公司、IBM公司等)的先進生產物流管理模式相比,我國的生產管理觀念、生產方式、管理方式、物流管理觀念和運作手段較落后。加之我國工業基礎(設備、資金、工藝、專業化生產、生產結構等)薄弱,導致我國生產企業物流離現代化物流有較大差距。經過五十年的演變,企業物流從節約資源到提高生產率的兩個利潤源,已有了較為穩定的框架,使我國傳統的生產企業物流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具有傳統的計劃生產的物流模式,即計劃性強、勞動密集程度大,反映大多數生產者的思想觀念和操作素質、生產設備和工藝、技術手段與目前國內平均生產力的需要;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發展的日趨國際化,尤其是即將加入WTO,國際物流的現代化發展趨勢必將促使我國生產企業物流同步發展。但尚未改變產業結構沿襲傳統生產方式的企業必出現停滯、低效、高消耗的傳統生產企業物流管理方式與柔性大、成本低的現代化企業生產和管理方式之間的矛盾;或由于人們思想認識的滯后,會出現傳統生產企業物流管理形式對物流現代化改造的不理解與排斥,從而導致對傳統生產企業物流改造的難度增大。建議:對企業物流的改造,必須顧及全局,力求物流合理化、有效化,推動全員參與,逐步統一認識,逐漸納入到能與國際接軌。當前,我國企業的物流務必對自身企業物流現狀反思,更新物流管理觀念,切忌盲目照搬先進國家與企業的先進物流模式,逐步引進和借鑒現代物流模式(如生產物流模式中準時化配送—JIT)并結合我國實情,穩步向現代化物流方向推進,挖掘“第三利潤源泉”,加快物流人才的培養,在五年或稍長時間內縮短與經濟發達國家企業物流的實際差距。

   

    2 我國物流企業

   

    2.1物流企業的優勢。

    相對于企業內部的物流部門,物流企業最大的優勢在于進行物流合理化活動的領域極其廣泛,可以與多個企業合作進行物流共同化,參加有關企業集團的全部物流活動,與營業倉庫聯合協作,開展搬遷物流業務,尋找新貨主,合理組織運輸及回程車輛的運輸等。這些合理的物流活動,都是企業內部物流部門鞭長莫及的。

    2.2現狀

    我國一些沿海大城市,專業物流公司已經出現,但由于這些物流公司成立時間不長,知名度尚需提高(他們的客戶多為三資企業),再加上我國城市的物流設施“先天不全”,使他們在經營中困難重重。

    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形成企業“大而全”、“小而全”的生產模式,使各部門普遍存在自給自足的現象,導致貨運市場出現貨源封閉,信息不暢狀態,必然有物流專業化服務程度低下格局。尤其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出現了多主體,粗放型的單車或幾部車經營模式,更不利于貨運行業的規模發展與規范管理,對國有大中型運輸企業的主體地位造成巨大的沖擊,使其在運輸市場的競爭中處于不利和被動地位。目前,社會專業運力提供的服務項目比較單一,水平不高,運輸、倉儲、裝卸、包裝等行業的多數企業尚處于傳統的分散經營與運作管理,未能形成較為完善、系統的物流服務狀態,在一段時期內尚難以達到物流專業化程度。

    在公路貨運方面,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發展,業內競爭日益激烈,在眾多個體與私營業戶的包圍下,國營(或大集體)大中型運輸企業普遍存在經濟效益滑坡。由于轉變舊觀念所用時間過長,改革舊機制、舊經營模式受諸多因素影響(例如,退休經費支出,設備更新,用人與管理機制轉變難等),以及經營手段缺少靈活性,自然很難在競爭的市場中找到清晰的市場定位,必然導致競爭力薄弱,缺乏優勢,經濟效益難以好轉,無力在技術裝備的改造方面有所投入,不得不仍然使用已不符合市場要求的車型車種。面對運價下降,運力大于需求的不利局面,難以調整運輸成本,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往往處于劣勢。

    由于政府的相關部門對運輸市場的宏觀調控和規劃,對優化運力結構和布局,對有形貨運市場的動態管理和跟蹤等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加之在培養和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運輸市場體系上可供操作的有關法規和規定還不健全,使運輸行業的法制化管理程度未能達到應有高度,造成運輸市場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市場秩序紊亂,運作效率不高,不利于貨運市場的健全和發展。

    社會的進步與經濟的增長必然推動貨運市場向高效率、高靈活、高服務質量發展,這就要求必須具有完備的信息系統,溝通各運輸企業之間的信息,發揮互助補缺優勢,避免各運輸企業各自為陣,相互之間存有各種利益沖突,阻礙運輸市場向綜合物流運輸系統方向拓展。由于整個社會已進入了信息時代,而貨運市場的主體目前還停留在各自經營、激烈競爭階段,相對滯后于社會經濟發展的步伐,長此下去,必將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

    在我國即將加入WTO的大趨勢下,原有的運輸企業應采取多種方式,擺脫目前的困境和不利局面,力爭在二~三年內完成向專業物流公司的過渡(可合資、參股、兼并、轉制等),積極參與為外資、中外合資企業進行物流服務,努力擴大市場的服務面,在動態運作中逐步完善和發展自身實力。

    物流公司如何開展適合國內企業的物流作業,可借助外資企業這塊市場來提高物流的服務水平外,要想進一步發展壯大就必須肩負起在社會上推廣、普及物流的重任,能否持久、有效的進行這項工作,擴大第三方物流服務范圍是物流企業成敗的關鍵。

    2.3 物流企業服務于企業物流的運行機制

    在當前我國物流業尚處于啟步階段的狀態下,物流企業(第三方物流)服務于企業物流的運行機制應立足于:靈活、高效、動態、優質服務與管理,并能與國際物流運作慣例接軌的運行機制。

    1) 以良好的管理和服務功能,為貨主及時提供貨物分類、包裝、批發、裝卸、中轉、加工、聯運和保障運力服務,并提供物流設計、優化運力、選準路徑、溝通信息、代辦運輸中各種手續(報關、報檢、倉儲理貨等)。在全國相關貨物集散中心設立若干受理網站,向貨主提供信息源、網絡聯系、上門服務、實現直接的門對門服務,達到方便、省時、經濟的物流全過程。

    2) 針對能長期服務于大型企業的穩定大宗貨源,可與貨主簽訂長期服務合同并公證。為消除貨主心理上的不放心,可主動預付適量資金作為風險抵押,以獲取包貯、包運組織形式的聯運業務。對于零擔貨與散裝貨,通過信息溝通與傳遞,積極組織倉儲,及時組織運力,做到穩妥而安全的貨運服務。

    3) 在動態運作與管理中,不斷改善服務內容與質量,增強自身素質,提高資質標準,加大對外宣傳力度與吸引力,向貨主提供全方位的合理運輸與倉儲方案,提出盡力減少貨損貨差的措施,提示優惠運費結算方式(如每月結算一次或其它結算形式)等。

    4) 為三資企業提供符合國際物流運作慣例的優質服務,對于涉及到國際物流的企業則應制訂物流服務全程的供應鏈計劃和保障條件,以良好的信譽和靈活、高效、服務到位的手段展示實力和形象,為進一步擴大服務面并爭取更多的客戶打下雄厚的基礎。

    5) 不斷尋找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間,既保證自身經濟利益又考慮貨主的切身利益,貨運過程做到安全、可靠、到達及時(JIT),在不斷發展的市場中提高競爭力,適度保持企業經濟低成本高效率的運作模式,在一定的時期內逐步轉變為現代化物流企業。

    2.4物流企業服務于企業物流的模式

    針對上述所作的種種分析,建議物流企業應從培育物流市場做起,量力而行,通過采用靈活的物流策略來彌補現今存在的物流設施的不足。

    1)加大對國內企業的宣傳、推廣力度,努力擴大客戶范圍。針對國內企業對現代物流認識不多,企業內懂物流的人員少特點,物流公司應針對那些有能力開展物流活動但又不知從何處入手的企業,通過邀請對方來公司參觀,為對方免費培訓物流人才等方式來推廣現代企業物流知識及提高物流公司的知名度,努力培育、挖掘潛在的顧客群。對流動資金不足的企業應采取靈活的結算方式,為更好服務于生產企業,應將以一個月為周期的結算方式轉向與生產企業的生產周期相適應的結算方式,這對于爭取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是很重要的舉措。

    2)努力參與到企業各個環節的物流活動中去,與之建立一種共存共榮的伙伴關系。針對國內企業“重生產、輕流通”的特點,物流企業從幫助對方改進供應與生產物流,提高生產效率入手與企業開展合作會更容易。因為供應、生產物流是銷售物流的前提與基礎,很難想象一家供應、生產存在巨大浪費的企業會有出色的銷售物流服務。依據前章對我國生產企業物流現狀的論述,生產企業的物流現代化水平較低,物流公司可利用自身在物流管理方面的優勢,與企業開展合作,擴大公司的業務范圍。物流公司可以憑借自身在流通領域的優勢幫助企業采購原材料、零配件等,并以企業生產流水線為中心展開分供方到供方的配送。如此,企業減少了庫存保管費用,提高了物流意識,物流公司也可以此為契機進一步介入到企業的產品銷售、售后服務等銷售物流服務中去。

    3)以人為本,運用靈活的物流政策開展高水平物流服務。在中國開展物流活動,最忌諱不顧實際情況投入大筆資金購買昂貴的物流設備“趕時髦”。目前,我國的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和沈陽等城市道路堵車現象較嚴重,成為發展城市物流業的瓶頸。如果發展貨柜車配送,勢必事倍功半。針對中國人力資源豐富的特點,沃氏公司采用裝配冷藏柜的自行車為其生產的冰淇淋進行配送;可口可樂雇傭了成百上千的“街道委員會”成員用手推車和自行車代替機動車難以到達的地區進行配送。這些靈活的配送策略都取得了成功。

    4)加強物流人才的培養。我國的物流企業中學物資管理出身的管理人員少,大多是半路出家,對物流業如何進一步發展缺乏應有的遠見卓識。他們自身對物流理論與實踐接觸不久,甚至有一種將物流神秘化的趨向。其實,在國外,成功的物流專業公司早已將“神秘的物流”送(配送)入了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是十分大眾化的事業。物流業的發展需由精通物流管理的人才采取適合我國的物流經營策略,最終將物流業大眾化,一般化,轉變為人人都能消費得起的服務。因此,物流企業可以與院校、研究所中的相關機構合作,通過參與對具體物流課題的研究或派遣人員進修等方式,既可提高自身的物流作業水平,又可以從中培養、造就物流人才。

   

    參 考 書 目

    [1]日通綜合研究所.物流手冊[M].北京:物資出版社.1986

    [2]唐納德J鮑爾索克斯 戴維J克勞斯 .物流管理:供應鏈過程的一體化[M].機械工業出版社 1999

    [3]宋 華,胡左誥.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0.

篇(6)

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13 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197.8 萬億元,同比增長9.5%,2013 年社會物流總費用10.2萬億元,同比增長9.3%,物流專業人才已被列為我國12 類緊缺人才之一。[1]目前高職院校中物流管理專業的畢業生數量還是比較龐大的,但是有大部分的學生不能順利地就業,因此不同層次的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就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出現勞動力與市場需求的脫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部分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教學中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就業能力的培養,更輕視了職業資格證書的價值,而以證代考的教學評價模式正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一以證代考的概念內涵

“以證代考”是指以與培養目標中的能力模塊和專業教學計劃中的相關課程知識與相應的考試機構組織開展的全國性各級各類的資格證書、技能等級證書等證書的考核代替學校組織的課程的期中、期末考試。學生通過考試,既可以拿到相應的等級證書,又可以獲得該門課程的考試成績,從而避免了任課教師因素對學生成績評定的影響,也可以使學生手握資格證書,為就業增加砝碼。[2]簡單來講,“證”指的就是職業資格或者技能證書,“考”指的就是教學中的結業考試如期末考試等,那么以證代考就是用職業資格證書來代替教學結業考試,這種考核方式能夠滿足市場對學生專業能力的需求,更能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可考取的職業資格證書有計算機二級證書、全國英語四級證書、物流師證書、倉儲管理員證、報關員證、貨運職業資格證、叉車證、駕駛證、采購員證等,這些證書都能夠使學生在人才競爭中取得優勢。但當前部分高職院校中物流管理專業考核評價中存在一些問題,還沒有及時更新觀念,創新模式,不能有效地實踐以證代考模式。

二部分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考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

1 忽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核,造成勞動力與市場需求脫軌

中國教育一直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部分高職院校的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習中教師也往往是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重視學生的課題研究、學術探討,當然重視學術研究是理所當然的,但不能一味地進行理論研究,而忽視了與現實社會的連接與契合。學歷證書固然重要,但學生的專業能力與素養才是教學的根本。部分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學中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核,更沒有嚴厲地要求學生進行職業證書的考試,而造成學生畢業之后很難順利地過渡到工作崗位上,最終導致了物流服務業的勞動力與市場需求脫軌的局面。

2 忽視對職業資格證書的考核要求,教學內容與職業技能不對應

現代社會的經濟競爭日益激烈,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開始注重對職業資格證書的要求,把職業資格證書當做進入用人單位的硬性要求。因此高職院校對學生的教學也要把市場人才需求現狀分析到位,與時俱進地進行教學內容的完善,以適應現代社會的要求,不僅能夠為社會提供急需人才還能使得學生在人才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但目前部分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學內容并不能與職業資格技能證書相互對應,不僅不利于學生資格證書的考取,還導致學生不夠重視資格證書,不能及時獲取。缺乏對職業資格證書的考核要求,更讓學生有所懈怠。

因此,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在教學中實踐以證代考的教學考核模式是現實所需,大勢所向。職業資格證書是國家就業制度對個人的一種特殊要求,是一種符合職業要求的考試制度,能夠客觀公正地評估和鑒定個人的職業資格,具有一定的國家權威性,符合用人單位對個人的需求。

三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實踐以證代考模式的路徑

1 明確物流管理專業的職業資格證書的考核要求

高職院校要想有效實踐以證代考的考核模式就應該首先讓學生了解到與所學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以證書為關鍵進行理論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清晰地確認學習的方向,真正重視職業資格證書,而代替傳統的應試考試模式。助理物流師資格證書是順利從事物流職業的必備名片和職場通行證,物流師國家職業標準已經于2003 年1 月23日由我國勞動與社會保障部正式頒布。[3]

2 加強對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師資隊伍的建設教師是教學的導航者,雖然教師不是教學的關鍵和主體,但卻是教學的基礎和前提,對于學生的指導作用是不能輕視的,加強對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師資隊伍建設是實踐以證代考的必要條件和保障。高職院校對教師的要求應該隨著社會的變化而有所變化,不能一味地要求教師做學術、搞理論而應該加強教師的專業技能和對市場的敏感度,不斷促使教師更新自身的專業知識,進行繼續學習和培訓。通過“引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將優秀的、具有一定物流管理專業工作經驗的教師引進來,他們可以是企業的廠長、物流公司的經理等,他們身上所具備的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是其他教師不能相比的。同時創造機會使學校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師走出去,去物流公司、著名高校、國外院校等進行深層次的培訓,不能放棄對新知識新技術的學習和吸收。

3 與時俱進地更新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學內容社會是在不斷發展的,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更是不斷變化的,時代不同要求就不盡相同,因此在教學中應該與時俱進,不斷更新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學內容使之能夠與社會發展、與市場需求相呼應。為實現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學目標就應該以職業資格證書為導向,以就業和市場需求為本位,進行專業知識的內容教學。具體來講就是將職業資格證書要求的知識點內容融入課堂學習的教材中,將其要求的四大模塊的知識設計到教學課程方案中,并刪除那些不能為現代社會所用、脫離現實社會的內容,注重對市場需求的分析和物流服務業發展趨勢的研究,最終使得課堂的教學內容與職業資格證書考試的內容有很大的一致性并且更具有物流業市場的前瞻性。

4 校企結合以開展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實習訓練

物流管理專業具有很強的應用性,這就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實踐操作能力,真正能夠推動物流體系的完善與創新,因此高職院校積極開展學生的實習訓練是關鍵,可通過校企結合的方式,完善實習訓練的基礎設施,建立多樣化的培訓實習的基地,以提升學生不同層次的職業技能,滿足物流業對人才的需求。對于用人單位而言,并不是重視學歷文憑或者是職業證書,最重要的是在某一個職位上的實際工作能力,職業資格證書可以說是起到敲門磚的作用,但學歷或者是職業資格證書的背后應該是學生專業知識的掌握,專業技能的操作能力。學校通過開門辦學的方式,與企業進行合作,特別是物流公司,如順豐、德邦等國家的大物流企業,這些企業有著完善的設備和技術,不僅能夠使得學生學到更多的專業技能,還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為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奠定了基礎,同時也解決了公司對專業內勞動力的需求。

四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實踐以證代考模式的效果評估

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實踐以證代考的模式一方面可以滿足學生的職業證書考試需求,提升自身就業的競爭力,另一方面能夠滿足用人單位對專業人才的需求,簡化對員工培訓的過程,還能使學校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贏得榮譽,可以說是一箭三雕的選擇。

1 有利于教學目標的統一與效果的評估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學目標比較不確定,沒有規定必須達到怎樣的知識掌握程度或者是技能掌握水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缺少規劃,教師和學生都沒有什么積極性,但是以證代考的考核模式確定了物流管理專業統一的教學目標,能夠完善理論和實踐教學的體系,并要求取得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以及操作能力,這樣促使學生更有學習的積極性和有效性。其次能夠更加公正公平地考核學生的學習效果,對教學的質量進行量化評價,班級職業資格證書的通過率就是一種量化的數據,根據數據進行教學效果的評估,對教師進行激勵或者指導。

2 有利于提升學生實踐積極性與就業競爭力

以證代考的模式改變了物流管理專業學生一直以來對理論課程考試的態度,更加注重知識的實用性,積極地進行實踐訓練,將自身專業知識盡快與職業崗位相互契合。學生為了順利地完成專業課程學習,取得畢業證;為了更好地參加工作,達到職位要求,就會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術,越來越注重專業與市場需求的適應性。此外,專業知識技能的掌握和職業資格證書的考取使得學生在專業人才就業競爭中獲得優勢地位,能夠達到用人單位的職位要求,勝任物流管理專業的各項工作。

總之,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積極實踐以證代考模式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人才市場的競爭力,能夠有利于學目標與教學效果的評估,積極推動著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學質量,甚至是物流服務業的發展。但是在實踐以證代考模式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不能將其演變為傳統的應試教育,不能僅僅為了職業資格證書的通過率而進行教學,而不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篇(7)

【分類號】F250-4;G712 引言

目前,我國物流行業發展極為迅速,傳統物流業、新興企業,外資物流企業等都逐漸在成為現代物流行業的前身,它們均需要大量的物流專業人才。高職教育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的搖籃,在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掌握上基本達到了企業發展的要求,而不斷發展和創新的物流行業同時也提出了更多的問題,面對快速發展的物流行業,高職院校的物流專業該何如選擇發展之路,怎樣讓畢業生能夠更加適應企業的需求成為了高職院校思考的一大問題。 高職高專物流管理專業的現狀分析

高職高專物流管理專業起步晚、發展快。隨著物流行業隊伍的迅速擴大,在物流人才的需求上不斷的增加,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在一定程度基本解決了崗位需求,但在數量和質量上都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目前,對物流的操作作業,企業的總需求超過了千萬,我國近十幾年的物流人才的培養僅僅是其牛毛。在操作需求人員中所能占到的比例仍然很小。高校物流專業的開設需要的是軟硬件條件的建設,條件的不滿足是沒有資格進行物流人才培養的,因此,培養的數量總的來說較少。

學校的辦學條件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高職高專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而培養模式則是影響高職高專學生與物流人才需求是否一致的關鍵因素。在我國,有較多的大學,在開設物流專業上盲目的跟風,沒有認識到嚴格的教學條件和物流人才需求多樣性及變化性。加之,辦學時間段,教學經驗不豐富等因素,使專業成為了擺設,沒有真正的培養出有較強專業的物流人才。

三、影響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因素

在我國,與本科相比較而言,高職教育的不同點主要則體現在人才培養的定位上面。高職高專注重的主要是技能型人才,注重的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理論知識重要,對于高職學生來說,實際操作也非常的具有必要性。而本科的要求則更加偏向于對理論框架和管理的學習。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高校的物流管理專業越來越多,招生數量也逐漸上升,在如何培養學生方面,也是經過了大量的研究,得到了較多的寶貴經驗。但物流的發展較為迅速,培養出與企業需求相符的人才則是高職院校一直研究人才培養方案,不斷改進人才培養方案的根本目的。對高職院校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方案的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

1. 人才培養與企業崗位要求

人才培養模式的制定影響的往往是幾屆學生,人才培養與企業崗位需求是否相符,則需要較長的時間來反饋。物流發展較為迅速,洞悉人才需求市場的發展特點和未來的趨勢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上起著較大的作用。目前,我國的物流人才需求市場呈現出復雜性和多樣性的特點。傳統物流企業的轉變,新興企業的產生,國際物流企業的流入等,給我國物流人才的需求帶來了多元化的需求。面對不同企業,物流人才的需求不同。因此,確定物流人才服務對象才是確定人才培養方案目標的首要任務之一。企業的物流人才需求是高職院校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關鍵影響因素。

2. 物流人才培養模式與教學體系

物流人才培養模式是一個對高職院校學生培養的框架,集目標、方法、途徑和教育內容為一體的思想構架。教學體系的建設是對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的具體實施,也是實現物流人才與企業企業相符的根本途徑。在課程體系的設置上,要求滿足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要符合高職高專學生的培養目標,同時,也要結合高職高專學生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是實施要求,理實一體化是教學設置的重點。好的物流人才模式培養方案能較好的指導課程設置,而好的教學體系則是實現物流人才培養方案的關鍵途徑。

3. 物流人才培養模式與教學方法

理實一體化是對課程設置的要求,而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是培養學生過程中教師教授形式。掌握理論知識是基礎,進行實踐是要求。對教師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是理實并重的理念,過多的強調理論則是偏向于本科教育方式,過多的偏向實踐則容易忽略物流基礎的夯實。因此,教師應該在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的指導下,讓理論與實踐并重,用較為簡單的方式,實現更加扎實的知識傳遞。 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進方法

1. 制定適合的物流人才培養目標

物流人才培養方案符合與否,需要較多的因素進行評判。高職教育的培養首先就確定了培養的群體特征,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是高職院校的主要目的,同時,高職院校畢業學生的崗位層次定位在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中成為了重要因素。適合的人才培養方案需要從教學條件、學生基礎和社會物流人才需求等因素綜合決定。

2. 加強課程設置建設

課程建設需要、物流崗位需求,培養目標等因素相結合。高職物流管理專業課程的設置根據物流人才職業定位來實現,在安排理實課程過程中因根據學校的條件,尋找和凸顯其專業特色。

3. 提高教學手段

教學手段的提高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采用與學生相適應的方法來實現知識的傳遞,因此,教師的專業素質顯得尤為的重要。高職物流管理強調的是培養技能型人才,除了對培養模式進行不斷優化使其能與人才需求相符之外,實施教學的老師也非常的重要。教師除了具備基本素質外,對技能型學生的培養,更需要的是具有一定實踐經驗的老師,與物流行業密切聯系的老師。因此,加強對教師專業素質的培養和教師隊伍的建設是實現物流人才培養的基礎之一。 總結

物流的現代化讓物流崗位需求成為了機遇和挑戰。高職院校的物流學生培養需要在全面的了解社會需求,結合學院自身條件來進行因地制宜的培養。適合的人才培養方案是實現現代化物流專業人才的基礎,也是實現物流現代化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篇(8)

物流管理經過一定時期的發展已逐步趨于穩定和成熟物流信息化更是力興未艾。但隨著個球經濟一體化和貿易自山化的加強企業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許多跨囚企業如馬十基、TNT.UPS早已開始著手實施知識管理將知識視為企業最重要的戰略資源通過小斷創新來提高企業的竟爭力。

1知識管理概述

1.1知識管理的定義

知識管理是管理領域出現的一個新事物日前還沒有個被普遍接受的定義囚內外學者從各自的研究角度出發紛紛提出廠自己的見解。

簡單地說知識管理kncnv1o<協mamagcmcntKM是指企業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對組織的知識資源包括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進行系統管理并在此基礎上延仲以提高其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的廠}一存能力為企業帶來商業價值保持可持續發展的過程。知識管理無處小在遍及社會廠}一活的各個領域任何組織和個人都需要知識管理惟一的區別在于管理的力法和內容小一樣。當然物流企業也小例外。

1.2知識管理的特點

知識管理是一種商業戰略而小只是管理}_具它建立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基礎上信息技術是其實現的}_具和手段。知識管理執行過程中知識的收集、了!<}}、利用、共享、創新都需要借助信息系統來完成所以知識管理的發展與信息化的進展程度密切相關。物流信息化管理卞要是對企業運作過程中顯而易見的信息如業務資料、數據、報表等顯性知識進行處理。而對于那此小明顯的信息如員}_個人的經驗、想法、特殊技能等隱性知識則無能為力隱性知識小會自動顯現出來需要被挖掘這也正是信息化走向知識化的必然。

實施知識管理要有良好的知識共享氛I}}而這也正是許多傳統企業的缺陷。企業員}_是企業發展的推動力沒有他們的參與企業的發展就會停滯實施知識管理也是一樣它需要企業員}_通過卞觀能動性地發揮來小斷利用、挖掘、產廠新知識。管理者要善于解放思想突破l凍III的思維模式和}_作作風小是下達命令讓員工呆板地執行而是要激勵他們充分調動員}_的積極性讓他們卞動參與到企業的各項活動中來’。員}_將自身積累的知識如經驗、教訓卞動貢}’rR出來和其他人分享大家勺_相交流裨辛hl讕漏共同提高。在吸收廠別人有用的成果后再在}_作中通過結合實助、把自己有創意的想法運用到其中實現知識創新。如此小Ikl}Tl環企業的知識結構才會小斷完善逐漸形成自己的知識鏈和價值鏈。

2知識管理對物流企業的影響

從工業經濟時代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后傳統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對于新形勢下企業的發展和變蘋早已顯得力小從心知識管理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孕育而廠]一。知識就是力量對企業也是一樣知識就是企業繼續發展的動力是利潤的源泉。具體來講知識管理對物流企業的發展卞要有以下)助面的影響

2.1尋找和形成企業的價值鏈實現差異化競爭

價值鏈是區分物流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卞要特征也是各個企業保持競爭優勢的立足點。在物流活動中它小僅注重貨物的流動更注重資金的流動以實現整個物流活動中的價值增值2。實施知識管理通過刊企業現有資源的分析找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也就是價值鏈。并圍繞企業核心競爭力準確把握市場)泳搏及時調整發展力向和經營策略。確定適合自身發展的細分市場作為近期的卞攻業務和遠期拓展的力向。以集中優勢實現利潤最大化占領市場競爭的優勢地位。

2.2加強內外界聯系信息交流更加順暢

經濟個球化和囚(’il}貿易的匕速發展對物流企業的響應速度和服務水平提出廠更高的要求也使物流企業與外界的聯系越來越緊密。通過建立知識管理平臺物流企業可以加強內部各部門和小同層級之間的交流實現知識共享及時反饋提高運作效率減少業務操作的出錯率。同時物流企業之間也可以通過交流平臺進行業務信息的傳遞相勺_合作共同發展。城市化的加速發展使物流企業與政肘各部門的1辦調也越來越重要通過知識管理平臺企業小但能夠及時廠解政)付部門的政策和規劃力向也能實時提出自己的建議與卞管部門進行交流使企業自身的發展與城市的發展和諧統一3。特別是和交通、氣象等部門的經常溝通能使企業在具體業務操作過程中少走彎路提高效率。

2.3優化物流力案提高決策能力

傳統的物流運作需要企業之間頻繁的信息交換但山于物流活動的中間環節比較多存在一定的小確定性容易受人為因素的影響“。實施知識管理以后企業現有的實物資源和積累的業務經驗、解決力案等都可以得到充分梳理和歸類。客戶也可以通過知識管理平臺獲取幫助知識管理系統根客戶提交的業務要求進行分析、組合并自動廠卜成最優案做到及時響應和科學指導。對于系統自身小能解決的問題企業管理人員也可以從知識庫中獲得有益的建議和做出吏加合理的決策。知識管理系統在完成一項業務會立即吏新和升級及時充實知識庫與時俱進地緊跟若參后市場發展的步伐。

2.4保護環境促進綠色物流的發展

物流與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日前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個球經濟新的基調即經濟的發展必須與環境的保護相一致因此綠色物流的概念也應運而廠}一。綠色物流的最終日標就是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它包括產品廠}一少扭、包裝、儲存、運送、回收等產品的整個廠卜命周期。例如集中庫存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流費用但增加廠一次運送的貨物量也相應增加廠對燃料的消耗和對道路質量和面積的要求從而可能產廠}一定的負面影響貨物的運送時間是安排在自天道路車輛比較多、交通擁擠時還是在晚上車輛較少、交通順暢時運送}_具的選擇是選擇尾氣對環境影響較大的汽車還是選擇相比之下污染較少能耗較低的火車……

企業實施知識管理后通過建立智能化平臺可以對上述情況自動做出分析選擇最佳的運送路線、時間、車輛等。此外利用知識管理系統企業還可以力便地實施綠色供應鏈戰略綠色廠卜產綠色包裝綠色運輸綠色倉儲綠色物流技術戰略使用新技術、潔凈型能源使用環保車輛以及利用(}PS.(}15等高新技術指導和規劃物流系統循環物流戰略產品的回收、再利用。采取這此戰略力面可以保護環境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吸引更多的客戶另一力面也可以降低運營成本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

3知識管理在物流企業中的實施策略

知識管理給企業的發展帶來廠新的變蘋個球都已掀起廠“知識管理”的浪潮但其產廠}一的時間并小長在管理領域還屬于新廠}一事物理論和實踐力面也有待完善。保密、隴調、開放及共享是知識管理的基本原則其實施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本文認為知識管理的實施策略應包括以下兒個力面

3.1樹立理念提高知識管理在企業內的認知度

要在企業內推行知識管理首先必須讓企業成員知道知識管理是什么對企業來講有什么影響如何實施。因此有必要在企業內部對員}_進行相關培訓從概念到特點以及流程讓他們在頭腦里先有一個明確的感性認識并真正愿意從心理上去接受它卞動參與進來。}_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知識管理的理念在企業內得到廠普遍認同推行起來就有廠一個良好的開端。社會是小斷進步的先進的技術和理念也是小斷更新的對員}_的培訓小能曇花一現要堅持下去定期舉行使員}_的能力循序漸進小斷提高。

3.2建立知識網絡實現內外部的知識交流共享

知識管理的核心是知識創新卞要是指在企業內外部知識的傳播共享過程中實現對知識的提升。在物流企業中實現有效的知識管理應首先利用信息技術建立起一個內部網絡把常用的專業知識以及掌握這此知識的成員和專家的情況保存在數據庫中使員}_能力便地獲取和共享。內部網絡還應該具備一此功能模塊力便成員間使用電r郵件、舉行視頻會議等7。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使企業間的聯系更加緊密企業通過知識管理平臺可以加強與外部的知識交流充分汲取和利用有益的外部知識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

3.3重視激勵形成知識體系的“滾雪球”效應

員工是企業知識創新的根本動力實現有效地知識管理需要他們貢獻出自己的}_作經驗、教訓、獨特的技能知識提出合理的建議。對于卞動將自己的知識在企業內共享的員}_企業應該給予一定的獎勵既可以是物質力面的例如}_資、股權等也可以是精神力面的使他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廠相應的回報在為企業創造廠價值的同時也實現廠自己的人廠}一價值。在員}_功于創新的時候企業可以將懲罰#JL制設定限制明確在哪個部門、{哪個崗位可以有多大程度的失誤和損失允許范圍內的失誤可以免除懲罰這樣可以有效地保護員}_創新的積極性。有廠員}_卞觀能動性的充分發揮企業的知識體系才可能越來越完善。

3.4進行組織結構變蘋設立知識管理部門

篇(9)

1.1知識管理的定義

知識管理是管理領域出現的一個新事物日前還沒有個被普遍接受的定義囚內外學者從各自的研究角度出發紛紛提出廠自己的見解。

簡單地說知識管理kncnv1o<協mamagcmcntKM是指企業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對組織的知識資源包括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進行系統管理并在此基礎上延仲以提高其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的廠}一存能力為企業帶來商業價值保持可持續發展的過程。知識管理無處小在遍及社會廠}一活的各個領域任何組織和個人都需要知識管理惟一的區別在于管理的力法和內容小一樣。當然物流企業也小例外。

1.2知識管理的特點

知識管理是一種商業戰略而小只是管理}_具它建立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基礎上信息技術是其實現的}_具和手段。知識管理執行過程中知識的收集、了!<}}、利用、共享、創新都需要借助信息系統來完成所以知識管理的發展與信息化的進展程度密切相關。物流信息化管理卞要是對企業運作過程中顯而易見的信息如業務資料、數據、報表等顯性知識進行處理。而對于那此小明顯的信息如員}_個人的經驗、想法、特殊技能等隱性知識則無能為力隱性知識小會自動顯現出來需要被挖掘這也正是信息化走向知識化的必然。

實施知識管理要有良好的知識共享氛I}}而這也正是許多傳統企業的缺陷。企業員}_是企業發展的推動力沒有他們的參與企業的發展就會停滯實施知識管理也是一樣它需要企業員}_通過卞觀能動性地發揮來小斷利用、挖掘、產廠新知識。管理者要善于解放思想突破l凍III的思維模式和}_作作風小是下達命令讓員工呆板地執行而是要激勵他們充分調動員}_的積極性讓他們卞動參與到企業的各項活動中來’。員}_將自身積累的知識如經驗、教訓卞動貢}’rR出來和其他人分享大家勺_相交流裨辛hl讕漏共同提高。在吸收廠別人有用的成果后再在}_作中通過結合實助、把自己有創意的想法運用到其中實現知識創新。如此小Ikl}Tl環企業的知識結構才會小斷完善逐漸形成自己的知識鏈和價值鏈。

2知識管理對物流企業的影響

從工業經濟時代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后傳統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對于新形勢下企業的發展和變蘋早已顯得力小從心知識管理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孕育而廠]一。知識就是力量對企業也是一樣知識就是企業繼續發展的動力是利潤的源泉。具體來講知識管理對物流企業的發展卞要有以下)助面的影響。

2.1尋找和形成企業的價值鏈實現差異化競爭

價值鏈是區分物流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卞要特征也是各個企業保持競爭優勢的立足點。在物流活動中它小僅注重貨物的流動更注重資金的流動以實現整個物流活動中的價值增值2。實施知識管理通過刊企業現有資源的分析找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也就是價值鏈。并圍繞企業核心競爭力準確把握市場)泳搏及時調整發展力向和經營策略。確定適合自身發展的細分市場作為近期的卞攻業務和遠期拓展的力向。以集中優勢實現利潤最大化占領市場競爭的優勢地位。

2.2加強內外界聯系信息交流更加順暢

經濟個球化和囚(’il}貿易的匕速發展對物流企業的響應速度和服務水平提出廠更高的要求也使物流企業與外界的聯系越來越緊密。通過建立知識管理平臺物流企業可以加強內部各部門和小同層級之間的交流實現知識共享及時反饋提高運作效率減少業務操作的出錯率。同時物流企業之間也可以通過交流平臺進行業務信息的傳遞相勺_合作共同發展。城市化的加速發展使物流企業與政肘各部門的1辦調也越來越重要通過知識管理平臺企業小但能夠及時廠解政)付部門的政策和規劃力向也能實時提出自己的建議與卞管部門進行交流使企業自身的發展與城市的發展和諧統一3。特別是和交通、氣象等部門的經常溝通能使企業在具體業務操作過程中少走彎路提高效率。

2.3優化物流力案提高決策能力

傳統的物流運作需要企業之間頻繁的信息交換但山于物流活動的中間環節比較多存在一定的小確定性容易受人為因素的影響“。實施知識管理以后企業現有的實物資源和積累的業務經驗、解決力案等都可以得到充分梳理和歸類。客戶也可以通過知識管理平臺獲取幫助知識管理系統根客戶提交的業務要求進行分析、組合并自動廠卜成最優案做到及時響應和科學指導。對于系統自身小能解決的問題企業管理人員也可以從知識庫中獲得有益的建議和做出吏加合理的決策。知識管理系統在完成一項業務會立即吏新和升級及時充實知識庫與時俱進地緊跟若參后市場發展的步伐。

2.4保護環境促進綠色物流的發展

物流與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日前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個球經濟新的基調即經濟的發展必須與環境的保護相一致因此綠色物流的概念也應運而廠}一。綠色物流的最終日標就是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它包括產品廠}一少扭、包裝、儲存、運送、回收等產品的整個廠卜命周期。例如集中庫存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流費用但增加廠一次運送的貨物量也相應增加廠對燃料的消耗和對道路質量和面積的要求從而可能產廠}一定的負面影響貨物的運送時間是安排在自天道路車輛比較多、交通擁擠時還是在晚上車輛較少、交通順暢時運送}_具的選擇是選擇尾氣對環境影響較大的汽車還是選擇相比之下污染較少能耗較低的火車……5企業實施知識管理后通過建立智能化平臺可以對上述情況自動做出分析選擇最佳的運送路線、時間、車輛等。此外利用知識管理系統企業還可以力便地實施綠色供應鏈戰略綠色廠卜產綠色包裝綠色運輸綠色倉儲綠色物流技術戰略使用新技術、潔凈型能源使用環保車輛以及利用(}PS.(}15等高新技術指導和規劃物流系統循環物流戰略產品的回收、再利用。采取這此戰略力面可以保護環境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吸引更多的客戶另一力面也可以降低運營成本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6。

3知識管理在物流企業中的實施策略

知識管理給企業的發展帶來廠新的變蘋個球都已掀起廠“知識管理”的浪潮但其產廠}一的時間并小長在管理領域還屬于新廠}一事物理論和實踐力面也有待完善。保密、隴調、開放及共享是知識管理的基本原則其實施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本文認為知識管理的實施策略應包括以下兒個方面。

3.1樹立理念提高知識管理在企業內的認知度

要在企業內推行知識管理首先必須讓企業成員知道知識管理是什么對企業來講有什么影響如何實施。因此有必要在企業內部對員}_進行相關培訓從概念到特點以及流程讓他們在頭腦里先有一個明確的感性認識并真正愿意從心理上去接受它卞動參與進來。}_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知識管理的理念在企業內得到廠普遍認同推行起來就有廠一個良好的開端。社會是小斷進步的先進的技術和理念也是小斷更新的對員}_的培訓小能曇花一現要堅持下去定期舉行使員}_的能力循序漸進小斷提高。

3.2建立知識網絡實現內外部的知識交流共享

知識管理的核心是知識創新卞要是指在企業內外部知識的傳播共享過程中實現對知識的提升。在物流企業中實現有效的知識管理應首先利用信息技術建立起一個內部網絡把常用的專業知識以及掌握這此知識的成員和專家的情況保存在數據庫中使員}_能力便地獲取和共享。內部網絡還應該具備一此功能模塊力便成員間使用電r郵件、舉行視頻會議等7。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使企業間的聯系更加緊密企業通過知識管理平臺可以加強與外部的知識交流充分汲取和利用有益的外部知識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

3.3重視激勵形成知識體系的“滾雪球”效應

員工是企業知識創新的根本動力實現有效地知識管理需要他們貢獻出自己的}_作經驗、教訓、獨特的技能知識提出合理的建議。對于卞動將自己的知識在企業內共享的員}_企業應該給予一定的獎勵既可以是物質力面的例如}_資、股權等也可以是精神力面的使他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廠相應的回報在為企業創造廠價值的同時也實現廠自己的人廠}一價值。在員}_功于創新的時候企業可以將懲罰#JL制設定限制明確在哪個部門、{哪個崗位可以有多大程度的失誤和損失允許范圍內的失誤可以免除懲罰這樣可以有效地保護員}_創新的積極性。有廠員}_卞觀能動性的充分發揮企業的知識體系才可能越來越完善。

3.4進行組織結構變蘋設立知識管理部門

篇(10)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09)02-0042-02

1 引言

隨著高新技術產業的蓬勃發展,知識在整個經濟體系所占比重逐漸增大,而知識管理作為一種極具前瞻性的管理理念,引起了學術界和企業界的高度重視。作為專業的物流服務提供商,第三方物流企業的運作過程主要是整合資源和提供增值物流服務的過程,而此運作過程極大程度上是知識溝通的過程,物流運作的效率依賴于信息溝通的效率。因此,知識管理在第三方物流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中起到關鍵作用。

2 知識管理概述

2.1知識管理的含義

1979年霍頓提出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的概念,其后各國學者和企業界人士紛紛對其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德爾福集團創始人之一的卡爾?弗拉保羅認為,知識管理是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應變和創新能力,是為企業實現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的共享提供新途徑;Arthur Andersen公司將知識管理表達成KM=(P+K)S,其中K是指組織的知識(Organization Knowl-edge),P是組織的成員(People),“+”是指技術(Technology),而S是分享(Share)。其要表達的是“組織知識的累計,必須通過將人與技術充分結合,而在分享的組織文化下達到乘數的效果”。由于各種提法的出發點不同,到目前仍沒有一個被大家廣泛認可的定義。本文認為:知識管理就是系統地利用信息技術,通過對組織內部和外部知識的整合利用,實現知識的共享和創新,以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并最終提升核心競爭力的管理過程。

2.2知識管理的價值鏈分析

知識價值鏈就是對企業內外的知識進行過濾、整合、轉換、創新,從而形成一條動態的知識網鏈,在這條網鏈的每一個環節上業務和經營知識都會被加入到產品或服務中,形成價值增值。借助邁克爾?波特的價值鏈模型,從企業內部知識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系來構建知識管理的價值鏈模型。從圖1可以看出在這個動態的過程中,個體的知識與企業的知識不斷轉換,相互融合,不斷豐富個體和企業的知識庫。通過知識管理系統動態的運動過程,不斷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3 知識管理在第三方物流企業中的作用

3.1第三方物流企業概述

第三方物流(r11Ilird―Party logistics,TPL)就是由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業提供物流服務的業務模式。第三方物流提供者(Third-Party Logisitics Service Provider,TPLS)的概念是在1988年美國物流管理協會的一項顧客服務調查中被首次提到的。TPLS指的是“通過合同的方式確定回報,承擔貨主企業全部或一部分物流活動的企業。所提供的服務形態可以分為與運營相關的服務以及二者兼而有之的服務三種類型。無論哪種形態都必須高于過去的一般運輸者和合同運輸業者所提供的服務”。

3.2知識管理在TPLS中的作用

3.2.1實現快速反應,降低成本,提供客戶企業滿意的增值服務

TPLS為客戶提供的服務是各種有形和無形服務的集合,包括核心服務、便利和支持。增值服務是在核心服務的基礎上,增加的便利和支持,這就需要TPLS在日常運作和服務內容設計中時刻考慮到客戶的感受,在為客戶謀利益的同時,實現“Win-Win'’的雙贏思想。

3.2.2整合各方信息,實現流程優化和一體化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管理解決的是企業之間的協作關系,這種關系成熟后,就需要用一套知識系統把它固化下來,以簡化協同過程。如果在TPLS與客戶企業之間建立一套知識交互系統,這些知識可以通過TPLS在供應鏈中整合、升華,最終被轉換成可以為整條供應鏈增值的系統方案,實現業務流程的優化和供應鏈知識的整合。

3.2.3推動管理創新和知識創新,提升TPI,S的核心競爭力

知識管理的核心是培養創新能力。通過對價值鏈分析可以看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對企業知識的管理,考慮TPLS的最大優勢就是對客戶企業知識的整合管理,因此知識管理的實施對于增強TPLS的核心競爭力發揮著關鍵作用。

4 知識管理在TPLS中的實施途徑

4.1搭建TPLS知識管理系統

發達的Internet、Intranet、Extranet和大型數據庫技術為實施知識管理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知識管理系統的綜合模式可以用圖2來表示,TPLS的知識管理系統應當能夠實現如下功能:能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獲取物流業務信息中的隱性知識;能利用在線網絡(e-learning,BBS留言板)等技術幫助員工學習知識、軟件操作,鼓勵員工貢獻自己的隱性知識,保證知識的交互性;還應該能與企業其他系統中的知識資源統一成“知識地圖”;該系統也應能提供簡單易行的知識桌面,使員工可以通過信息分類和搜索引擎,快速獲取知識,從而對

4.2培育良好的知識共享和創新文化

上一篇: 智能制造技術的概念 下一篇: 建設工程安全管理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性色开放主播在线直播 | 欧美日韩另类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亚洲欧美另类一区 | 亚洲人成电影手机在线网站 | 日韩动漫在线一区二区观看中文字幕 |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欧美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