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初中語文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10-31 10:23:5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農村初中語文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農村初中語文論文

篇(1)

二、將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

人教版英語教材設計語言實踐的原則是任務型教學,所以教師在進行語法教學的時候要考慮到教材的要求,貫徹任務教學以及范例教學的思想,結合不同的語法內容,安排不同的人物,引導學生自主發現規律,利用規律突破難點,進而掌握英語知識,提高學習能力。比如對虛擬語氣的教學,教材中已經對虛擬語氣的教學任務作了規定,學生需要掌握現在或者與事實相反的虛擬語氣。類似于IfIwereyou,I’dgowithhim.Whatwouldyoubuyifyouhavealotofmoney?這屬于與事實相反的虛擬語氣,但是容易與真實條件的主從復合句混淆。在掌握和區分這些語法知識時,如果僅僅采取記憶和背誦的方法,或者是讓學生根據材料進行交流,效果可能并不明顯,此時就可以采取設定任務來讓學生進行練習的方法。例如:A:Howwouldyoubeifyoulostyourbike?B:Iwouldbecrazy.如果你自行車丟失了你會怎樣?我會發瘋的。通過這樣的示例,學生能夠對主動語態和被動語態之間的關系有更好的理解,其語言應用能力也能得以提高。

篇(2)

二、改進和加強農村初中德育工作的實踐與思考

(一)立德樹人,扎根孝道教育

孝道教育是“德之本”“教之始”,是培養道德意識和道德情感的天然基礎,只有將孩子們本身就有的善良天性與積極的情感因子激活,讓他們回歸到自然的心靈生活狀態,其潛能和創新能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目前我國已迅速進入老齡化社會,農村空巢老人大量出現,而現在成長起來的一代人,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受外來文化的嚴重影響,他們對傳統文化認同感不強,孝道觀念十分淡薄。在“應試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育分”遠比“育人”更具誘惑力。其結果是孩子們的考試分數上去了,但社會的道德水準卻沒有同步上去,否則,扶起摔倒的老人還需要大討論么?近年來接連發生的復旦大學投毒案、李天一案、留學生機場弒母和青少年自殺自殘、傷害他人的案件可謂觸目驚心,發人深省。在一味注重知識技能教育,忽視傳統道德教育的今天,孝道淪落而結出的苦果、惡果一再告誡我們,要盡快跳出“應試教育”的怪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把孝道教育作為基礎工程來抓。

1.開設孝道課程,讓學生知孝行孝。

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閱讀《論語》《孟子》《孝經》等經典著作,了解傳統孝道,汲取孝道精華。同時,把傳授孝道知識同陶冶道德情操、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結合起來,在實踐中使青少年最終形成現代孝道觀。我校圍繞“講孝道”這一主題,編寫了《中華傳統美德——孝心篇》《新二十四孝》等校本教材;開辦“道德講堂”,舉行孝道先進事跡報告會;組織“我行我孝”——重陽節敬老侍老活動;舉辦“體驗親情,孝心伴我成長”主題班會以及推薦評選“最佳孝星”等,弘揚了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效果。此外,通過“一封家書”“生日念親恩”“我的人生賬單”等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活動,讓每個學生體會到父母的含辛茹苦與養育之恩,并引導他們從點滴做起,回報親恩。

2.強化社會教育,營造孝道教育大環境。

學校充分運用廣播、電視和網絡等多種傳媒工具宣傳孝親敬老、尊師重道的先進典型;組織學生觀看山東電視臺《天下父母》欄目和中央電視臺“全國道德模范”評選直播等,這些敬老、愛老、助老教育的生動教材,讓青少年真正地感受到了榜樣的力量。同時,學校利用各種健康活潑的藝術形式,熱情謳歌尊敬父母、照顧老人的好人好事,鞭策和譴責“啃老”“虐老”的可恥行為,以生動形象的藝術魅力把新孝道觀念灌輸到學生的生活之中,鼓勵和引導他們正確處理與父母長輩之間的關系,能夠孝親敬老,知恩圖報。孝道教育就是讓孩子們從小認識到在生命的長河中,人類生命共同體的意義,感悟人生在世的道德責任和價值追求,讓學生學會由孝及悌,把自己的道德責任轉化為奮發努力、立志成才的動力,將對自己父母的“小孝”擴充為對天下父母的“大孝”,建功立業,報親揚名,使有限的生命變成無限奮斗的征程。

(二)讀經典美文,強化道德意識

黨的十對進一步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做出了戰略部署。主席指出,要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從娃娃抓起,從學校抓起,做到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同時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使我們進一步明確了青少年教育在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地位與作用、使命與途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是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作為為未來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公民的搖籃,她的魅力應當源于濃濃的書香氣息。有了經典的浸潤,學校才有厚重的美、大氣的美。只有創設濃厚的閱讀氛圍,營造書香校園,讓閱讀成為習慣,才能使經典成為伴隨學生一生的財富。學校以“國學經典與傳統美德”作為德育工作的首選切入點,開設了經典誦讀校本文化研究課程,精選《弟子規》《論語》《大學》《道德經》《孝經》等內容讓學生誦讀,形成了“教讀—領讀—齊讀—自由讀—競賽讀”五環節誦讀模式,讓學生在了解、感悟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引起心靈的震撼,將中華傳統美德落實在日常行為上。實踐證明:大凡接受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人,常能以孝悌之心對待家人,以誠信對待朋友,以道義對待取舍,以仁愛對待社會,以厚德對待萬物,并以“慎獨”之心保持其質樸的生活態度。從抓經典誦讀入手,讓孩子們在中華優秀經典的熏陶下,將“德”字鐫刻在心頭,從而向往理想的道德人格,涵養美好的道德情操。

(三)提升學生道德主體地位,激發生命活力

農村初中雖然處于經濟底子薄、信息相對閉塞、優質教育資源稀缺的農村地區,但對于進入青春期的初中生來說,他們各方面的能力迅速發展,獨立人格逐漸形成;他們追求自我形象,渴望被人賞識,并且在他們身上蘊藏著一種巨大的自我管理潛能,如能善于發現而加以因勢利導,學校的育人水平就會大大提升。我校實行全員參與式自主管理模式,成立了由值周教師、年級學生代表組成的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下設校園禮儀、衛生、紀律、安全和文體活動等督查部,按年級輪流值勤。學生自愿報名參加并根據要求履行其職責,全校大約有20%的學生參與其中。值勤學生肩負著很多自主管理任務,諸如紀律、出勤、衛生督查,課外活動、出操質量、放學及各項集體活動秩序的維持等,對內進行自主服務、對外樹立學校形象。雖然他們的工作很瑣碎,但正是在這些具體事情的處理過程中,學校管理才變得和諧有序,學生的言行才變得高雅文明。生命的活力源于人的自主性、能動性與創造性,因此,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依靠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成為管理的參與者、主持者和實施者,在工作中及時給予他們如親人般的關心和呵護,這樣的育人實踐如春風化雨,學生的生命激情就會盡情地釋放,智慧的光芒就會不斷地閃耀。

(四)依托網絡資源,拓展德育實踐途徑

1.加強德育信息資源庫建設。

學校充分利用校園網、現代遠程教育進行德育資源的整合,形成了愛國主義、孝親尊師、文明禮儀、道德養成教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素材庫。同時,教師自主開發課件,采集社會生活中的德育素材,對思想品德、勞動技術、音樂和美術等教材進行二次開發,按照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源科學分類,存入資源庫。如中國傳統道德故事集、新二十四孝、歷年十大感動中國人物、隴人驕子、愛國主義教育影片和名人勵志講座等極具崇高人生理想價值的教育資源,存貯在校園服務器上,向師生和家長開放。

2.運用網絡媒體強化德育的學科滲透。

學校依據當地優美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開發了網絡德育校本課程《中國西部歷史文化名城──臨洮》,通過多媒體生動直觀的表現方式,展現出家鄉的土地上,從馬家窯文化、辛店文化到秦長城西部起首之地;從老子文化、漢唐雄風到絲綢之路南線重鎮;從燦若星河的歷史名人到永久定格的人文景觀;從全國文化縣的經濟騰飛到臨洮人民勤勞樸實的新風新貌。這一幅幅反映家鄉濃郁人文風情的畫面,為學生打開了一扇了解臨洮、認識家鄉的大門,培養和激發了學生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情感。卡通片《弟子規》《論語故事》等傳統文化媒體素材融情景與誦讀為一體,寓教于樂,全方位、多角度詮釋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傳統民族文化,避免了教師單一的說教和蒼白的描述。在視頻點播中安排“壯美河山”“家事國事”欄目,帶領同學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聚焦天下大事,傾注赤子情懷。

(五)多元評價,喚醒學生成長與發展的生命自覺

我校圍繞德育工作、學生管理、常規教學及校內外活動等,以“人人能參與,個個有特長”為原則,設立了“校園十星”評選活動,這“十星”包括“學習、守紀、禮儀、進步、勤勞、寫作、美術、書法、體育、文藝”等,“校園十星”的評選活動大大激發了全體學生追“星”達標的積極性。同時要求教師以等級評價的方式呈現學生學業成績,多用欣賞的口吻肯定學生的閃光點,用溫柔的話語鼓勵他們改掉不良行為。教師蹲下來和學生平等交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發展,但不求一樣的發展;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提高,但不是同步的提高;讓每一位學生都合格,但不必是相同的合格。在評價中多放一把尺子,就會多一個成功者,多一份快樂。多元化的評價不僅激發了全體師生積極向上,渴望成功的熱情,也促進了學生和諧、主動、全面的發展。

篇(3)

初中美術教育是美育的初始階段,對學生美感的培養起著誘發和啟蒙的作用。美術教育歸根結底還是藝術的教育,藝術的教育沒有邊際,學生不可能通過幾年的美術課的學習,就達到至高點。初中美術教育對整個美的教育來說,只是一個起點。初中美術教師應準確定位自己,通過幾年的美術教育,拓寬學生的想象空間,提高學生辨別美與丑的能力,提升學生創造美的能力。

(二)創造性。

美術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培養學生欣賞美的能力,還要培養其創造美的能力,初中美術教育雖然是美育的初始階段,但也應時刻牢記這一使命。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不斷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當前初中美術教育存在的困境分析

(一)對新課標認識不足,忽視美術的重要性。

新課標在課程的內容、教學理念等方面比原有課程有了更大的改進,而由于各方面條件的限制,美術教師很難意識到這一點,或已經意識到這一改變,卻囿于各種因素,無法真正實施。他們或在課堂上放任學生自流,沒有起到很好的引導和組織作用,或只草草講述幾句,連簡單的示范也忽略不做,或因循守舊,仍以自我為中心,不管學生是否理解。除此之外,初中教育階段學生疲于應付升學考試,往往把美術作為副科對待,師生缺乏對美術重要性的認識,一周一節的美術課還經常被其它所謂主課擠掉,導致美術教育在初中教育階段名存實亡的現狀。

(二)教學投入匱乏,教學資源開發利用不夠。

基于上述師生對美術的定位,美術課除了簡單的一本書、一支粉筆、幾個石膏像以外,再無其它教學設備可以利用。另一方面,美術教師對教學努力鉆研不夠,也是導致教學資源的匱乏原因之一。如,對農村學校而言,其具有濃厚鄉土文化氣息的剪紙、泥塑、編織等工藝,都可以作為美術教學的資源,都可納入美術教學課堂加以利用,而我們在農村學校美術課堂上很少看到這些令人振奮又閃光的點。

(三)教學內容安排單調,教師素質有待提高。

農村初中階段的美術教學內容,教師具有絕對的主動權,他們想上什么就上什么,隨意安排教學內容。甚至部分教師想當然地認為美術教育就是繪畫,他們注重學生繪畫技能的訓練,而缺乏理論和欣賞水平的培養,久而久之,將美術教育與繪畫等同起來,越來越遠離美術教育的目的。此外,大多農村初中學校,都沒有很好地給美術教師提供一個進修、交流的機會,導致部分教師固步自封,原地踏步,很難接近美術教育的前沿陣地,很難圓滿地完成美術學科交予他們的任務。

三、加強初中美術教學水平的策略

(一)高度重視美術教育。

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切實提高對美術教育重要性的認識,盡力克服一切困難,為初中學校配足配齊美術教師,實在存在困難的,可以通過進修、培訓等方法培養一批合格的美術老師,承擔美術教學。另外,嚴禁其它科目占用美術課的現象,確保一周一節的美術課上得保質保量。同時,出臺必要的政策,督促學校及科任教師上好美術課,以避免美術教育隨遇而安的現象再次上演。

(二)加大美術教學設備投入。

各學校應切實負起美術教育的責任,加大美術教學設施設備的投入,盡量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設備,適時邀請美術大家走進課堂,讓學生親身體驗美術的魅力,爭取讓美術課成為學生美育培養的基地。

(三)深入挖掘鄉村素材。

學校和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親自動手,挖掘身邊的素材,為我所用,通過民間剪紙、刺繡、編織等技術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到藝術無處不在,并逐漸學會自己去感悟美、認識美,進而自己去創造美。

篇(4)

農村初中一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上有落后的一面,不僅缺乏可用資源,而且很多教師創造精神不夠或者對于創新精神不能堅持,怕繁瑣,僅僅針對教材完成任務式的教學,以文講文,而對于學生的想象空間沒有進行充分的挖掘和開發,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開拓視野的機會。重點依然是針對難點進行講,重點題型、熱門題型反復練習,從而讓學生失去學習信心和興趣,形成語文學困生。

(二)教學過程沒有整體觀念,缺乏科學指導

農村語文教師對教材的整個知識連接性不夠重視。例如針對初二議論文的教學內容,其重點是對議論文的要素進行講解,挖掘熱門題型,這樣就違背了學習的規律,忽略教學整體觀,缺乏科學性的指導,只重視領導的“考核”任務,為求名利,得到到成果卻是明成暗敗,最主要受害的是學生降低了學習能力,最后淪為語文學困生。

(三)學生自身語文因素

每一個學生都有不同主觀和客觀認識,自然構成認知能力上的差異,也會造成語文學習上的差異。語文教師沒有及時引導學生,逐漸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甚至造成抵制情緒。就會導致學生在課堂上沒有精神,無法集中注意力,做事不用心,甚至不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久而久之語文被降到無所謂的地位上,加上各種學科的壓力,更加推動這部分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和信心而成為學困生。

(四)家庭方面的影響

在農村對語文沒有學習興趣的學生很多都是受特殊家庭的影響,比如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學生、隔代親戚負責生活忽視學習。在部分單親家庭或重組家庭特殊環境影響下,學生屬于沒人管。這部分學生沒有家庭該溫暖的熏陶,缺乏學習以外交流的環境,更缺少來自家庭應有的督促,導致失去學習的上進心,成為學困生。

二、改變學困生的有效策略

(一)教師完成角色和觀念的轉換

新課改明確指出: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由傳授者轉變為引導者、促進者,明確其職能才能為學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對學生進行引導明確其目標,并且制定相關的計劃協調而實現目標才是最好的進步,打造豐富的教學情境,點燃學生的熱情。為學生構建一個輕松、快樂的課堂。農村初中語文教師要對改變教育觀念跟上時代的步伐,同時要對“課程標準”和教材進行深入的研究,要堅持準確把握、靈活運用的教學方法,積極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廣泛的交流,加強課堂教學和教材的運作策略能力,不斷的充實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質,完成角色和觀念的轉換,以學生是主體為出發點去組織、合作。敢于面對現實,在課堂上遇到不能立即回答的問題,拋開面子的觀點,承認不懂,下來后查資料進行回答,也可以誒組織學生們一起研究。不能因為自己的因素而去訓斥學生的不對,挫傷的學生積極性。

(二)樹立嶄新的教學理念

新課改指出:“教師要準確的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在語文教學中,可以利用探究式教學(小組教學),針對學困生的特殊情況,有意圖的構建一個特殊小組,再充分激發其他同學合作意識,對他們進行幫助和啟發,促進他們敢于表達自己的醫院,逐漸找回他們的自信心。還有通過閱讀的渠道,鼓勵學困生挑選感興趣的作品大膽自由的閱讀,并做出一定的引導,培養他們的閱讀情感、提升興趣。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課程資源,例如學習《橋梁遠景圖》時要求學生去收集與橋有關的圖片、資料、介紹;《春》一課,正好利用農村的地理資源,將課堂搬進大自然中,用春天的氣息詮釋這篇課文讓;《風箏》帶學生去戶外實踐放風箏的過程;這樣不僅豐富了閱讀,也豐富了課堂,豐富了教學活動,提升學困生的學習興趣,降低了學困生的產生率。

(三)分層教學,加強信心

學生與學生之間有不同的特征,導致發展方向也有差異。敢于抓住差異,分析差異,這才是教育工作者正確的科學態度。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以生為本、因材施教”,充分掌握每一個學生學習情況、充分挖掘每一個學生的潛力。針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目標定位,根據學習情況分析差異,制定其不同的目標,激發他們不斷地提高自己,及時給與評價,鼓勵他們,增強他們的信心。

(四)完善語教學過程

語文教師要有整體的初中語文教學觀,明確初中語文教學的目標和基本理念,然后具體到每個課文、單元相應的學習范圍、內容和難點。同時教師還要時時關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掌握教材的特點,學生的認知能力、學困生的學習情況、心理特點制定具有科學發展觀的教學計劃,確定其教學目標,抵制急功近利的誘惑,重視教學的本質教育,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才能杜絕學困生的出現。

篇(5)

在農村中學,部分家長由于自身因素無法擔負起輔導孩子的責任。不少家長的英語知識幾乎是一片空白,使得不少學生缺少良好的家庭環境。還有不少家長對孩子的英語學習不聞不問,任其自然。再加上部分學生受到不正常的社會現象和不成熟思潮的影響,錯誤地認為學習英語沒有什么用處,學壞學好都一樣,使得他們不努力學習英語。

(二)缺乏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缺乏興趣,學生就不能自主、創造性地去學習了。初中生學習英語的習慣大多數是被動的“跟著教師學”。尤其是在小學英語就不好的學生,隨著教學內容的增加,知識涉及面的增大,大多存在著詞匯難記、遺忘率高的問題。隨著日積月累,他們學習英語就更加困難,進而導致學習成績逐步下降,失去學習信心,形成了自卑心理。另外,農村多數學生的英語學習輔助條件也跟不上。他們大多數人沒有復讀機、磁帶和英語學習碟片,只能依靠早讀課或課堂上教師有限的幾次錄音機播音來模仿學習。這樣的英語學習環境,也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

(三)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差

英語學科與其他學科不同,英語是一門語言,是交際工具,學英語的目的是獲得聽、說、讀、寫英語的能力。但是,很多學生不了解這門學科的特點,沒有掌握學習英語的方法,只滿足于聽懂教師講的內容,而沒有把主要精力用在實踐學習上,所以就會出現邊學邊忘,越學越困難,最終導致掉隊的情況。此外,后進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缺乏接受信息和理解信息的基本能力,上課聽講如墜于云霧,效果很差。還有不少后進生不會制定學習計劃,坐等上課,不預習,不復習,上課只聽不記,有問題不問,課后作業抄襲應付,對批改過的練習或作業置之不理,就會出現學習越來越差的情況。另外,后進生普遍有自卑感,在思想與學習上經常處于不穩定狀態,他們學英語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從性,沒有戰勝困難的勇氣,最終只得放棄對英語的學習。

二、轉化措施

(一)轉化家長態度

眾所周知,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而英語又是一門語言,要進行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大量訓練,沒有家長的積極配合,后進生很難完成所要求的學習任務。對于農村初中學生來說,絕大多數父母平時根本無暇管教他們。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通過開家長會、打電話或邀請家長參與英語課堂觀摩等辦法,與家長進行溝通。此外,教師要常與后進生家長保持聯系,向家長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況,時刻關注孩子的變化,并爭取和家長合作,督促孩子做作業、聽磁帶、背課文、默寫等,共同關心孩子的進步,這樣對后進生成績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二)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農村學生膽子比較小,羞于說英語。后進生更是如此。對此,英語教師應特別注意培養后進生的自信心。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后進生明白“學習是一種勞動,而且是并不輕松的勞動”。此外,教師還要讓后進生明白“學習愿望并不取決于學生的任何天賦才能,而是要在日常勞動中、在克服困難中逐步培養出來的一種品質”。因此,教師在課堂上盡可能多地給后進生創造參與的機會和條件,讓他們體驗到成功,從而提高他們的自信心、自尊心,從而使他們自強、奮進,對英語課產生濃厚的興趣。新課程理念提倡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且,新課改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增強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興趣是獲取成績的催化劑,是克服學習障礙的動力。因此,要想轉化后進生,教師就應該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最大限度地為他們創設情境。例如,我經常會在教學中設計一些有趣的問題,創設一些有趣的情景,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吸引學生,誘使他們投入到整個教學過程中來,增進他們的學習興趣,逐步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三)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后進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篇(6)

二、興趣教學的關鍵是教程入門

在英語教師備課的時候,最讓人感到頭痛的就是怎么才能導入新課程,可以最快速度讓學生接觸到本文時就產生濃厚的興趣,很有耐心更甚至期待學習新課。我們可以通過對日常生活用品和英文說明的直觀材料或者身邊的事物,由這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例如在仁愛版英語教材Unit8Topic 2 SectionA教學時,我會告訴學生一個好消息學校準備舉行一個歌唱比賽,我們會準備一套比賽時的統一服裝,這時大部分學生就會想到選擇怎么樣的服裝才好看,花多少錢等等問題。抓住學生這樣的心理,我會再告訴他們可以自己design(設計)比賽的服裝,有什么建議都可以馬上提出來。進一步就引導學生colour(顏色)、materia(材料)、style(款式)和where(哪兒做)各個方面去考慮,而且讓他們盡量使用英語去表達,更可以進行分組討論進行個小型的小組之間的比賽。

三、讓游戲融入學習,提高興趣教學的實效性

改革后的英語教材一般都會有一個故事情節,如何借助這一點來開展英語情景教學是提高學習英語興趣的重要途徑,因為有故事氛圍的引導會使學生更能投入,注意力會更記者。創設英語教學情景可以有很多的方法:多媒體投影儀、實物圖片、人物錄像,甚至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扮演故事里面的角色等等。作為教師在新課備課時應該根據不同的形式創設情景教學,使其學生可以在很形象、很生動的環境中學習英語。在特定的情景中,動用游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互動娛樂中不知不覺的掌握了英語知識,而且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游戲是初中學生這個年齡段喜歡的活動之一,使其學生在做游戲的同時,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到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能學習到詞匯,加強語言的交際能力,開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真正的達到了讓學生在愉快的游戲中學到了知識的目的。例如在仁愛英語教材中unit6Topic1中關于車站買票的話題,我會創設一個讓學生扮演里面角色的情景,將班上的學生分成兩組,一組當車站的售票員,一組是要去參加手拉手活動需要出游的學生,兩組進行比賽,以對話的游戲方式來討論去如何買票,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紛紛舉手發表感言。

四、多元化的形式可以推動興趣教學

不一定每堂課都能用創設情景,用游戲的方式來吸引學生。學生罪耐煩的就是關于語法和練習的講解課題,因此,怎樣可以讓枯燥無味的課堂變得生機勃勃,讓學生更積極,主要就是運用到多元化的教學形式。例如,在上課前或者上課中有學生疲憊和注意力不注意時,可以讓學生一起唱一首當前流行的簡單的英語歌,提高學生精神度,調動教學節奏。更主要的是,在唱歌的同時對學生的語言能力有一定的訓練,很多當前的流行的歌曲可以和課堂內容掛鉤。在教授一些語法知識的同時可以讓學生非常熱愛的Rap形式來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例如,在教人稱代詞的賓格和主格的使用方法時,讓知識成為簡單的歌詞內容,然后用當系當前最流行的Rap說唱形式唱出來。歌唱的形式不僅可以推動課堂的氣氛,還可以調節疲勞,使其課堂更形象。

篇(7)

父母的外出務工對留守初中生的學習成績確實存在一定的影響,很多孩子的成績在父母外出后都出現了下降,主要原因是父母外出之后,很多孩子學習上得不到很好的輔導與監督,家務負擔也占用了他們一定的學習時間。

(二)留守初中生缺少學習輔導

父母的外出務工,不僅使留守初中生少了一個生活上的照顧者,也使他們在學習上缺少了一個好幫手,盡管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不是所有學生家長都能輔導孩子的學習,但對于那些父母受教育程度較高的留守初中生來說,父母的外出,確實使留守初中生失去了很好的輔導機會,對他們的學習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三)留守初中生的學習監督狀況不佳

留守初中生父母外出后,部分留守初中生學習態度變差,學習興趣減弱,家庭學習輔導與監督的不力,導致留守初中生學習效率降低,學習效果欠佳,學業成績下降。留守初中生學業上出現的這些比較嚴重的問題,如果不采取有效的策略予以解決,必將影響留守初中生的健康成長。所以,留守初中生的學業問題已經上升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建議與對策

(一)加大經費投入是解決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基點

政府保障與完善義務教育投入機制是解決留守子女義務教育問題的基點,繼續加大國家對農村義務教育的財政投入,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應從“以縣為主”轉變“以國為主”,加強中央對農村義務教育投入的宏觀調控,使農村義務教育從“非均衡發展”到“統籌協調發展”。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加快,經濟迅速發展,實力不斷增強,現已到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階段。從農村開始實行義務教育免費,正是補償政策的最好體現。從2005 年開始,免除國家貧困縣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學生的書本費、雜費,并補助困難寄宿生生活費;到2007 年在全國農村普遍實行這一政策,使貧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學讀書,順利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在政府加大經費投入的同時,還應該合理均衡配置課程資源,特別是優質課程資源。當教育成為一個最基本的社會現象時,接受教育成為一個公民最基本生活方式存在時,為農村留守兒童提供最適宜的教育和課程資源也就成為政府最起碼的義務和責任。

(二)完善家庭教育功能

首先,應提高家長的家庭教育意識,讓家長認識到過于追求經濟利益,從長遠來看是不利于整個家庭發展的,是以孩子的美好前途為代價的。應鼓勵一人外出,留一人在家照看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盡量保持家庭教育的存在和完整(事實上有相當部分留守兒童家庭經濟條件尚可,至少父母一方可以留在家中)。其次,要明確監護權中的教育職責,提高父母的監護意識和責任感。對被監護人進行教育是監護權的重要組成部分,父母應以兒童利益優先,以兒童能健康成長優先,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三)教師應深入留守兒童家庭,掌握具體狀況

留守兒童之所以成為一個新的弱勢群體,主要是因為其父母不在身邊,家庭的教育和親情功能不健全,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成為留守兒童接受教育、實現自身社會化的重要場所。因此,學校應該積極行動起來,承擔起應盡的社會責任。學校首先要做的便是了解具體情況,掌握本校、本班學生的構成情況,留守兒童的多少,留守兒童的學習狀態和精神風貌等等。鼓勵教師利用課余時間,深入留守兒童家庭,進行家訪和實地調查,掌握留守兒童的家庭經濟和生活狀況,了解他們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在此基礎上,為每一個留守兒童建立詳盡的個人檔案,以根據他們的不同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四)關注心理健康教育

“兒童時期,是一個人心理發育的重要時期,但對于留守兒童來講,由于家庭中缺乏父母的關愛,隔輩教育的種種缺陷,嚴重影響了留守兒童身心的正常發育,造成許多兒童的心理障礙,這種現象應該成為留守兒童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針對家庭經濟狀況比較好,但卻自私任性、蠻橫霸道、難以承受挫折、心理穩定性較差的留守兒童,應積極引導,嚴加管束,與監護人配合,“全方位關心照顧孩子,要讓他們融入大班級集體中,減少其心靈的孤獨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潑開朗的學習和生活心態”。而對于經濟狀況較差,感情脆弱、焦慮自閉、缺乏自信、悲觀消極的留守兒童,應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刻苦學習,以開放的心態接納自我、接納他人,創造條件增進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留守兒童與監護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改變留守兒童封閉憂郁的心理狀態。

三、結語

農村留守兒童是我國社會轉型過程中的特殊現象,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涉及到家庭結構、社會發展、社會制度、人口素質等一系列理論問題,需要進行理論分析和研究。從現實上看,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關系到國家社會穩定與發展,關系到農村下一代的健康成長。本文以農村留守兒童為研究對象,根據當今時代社會變遷與城市化的背景下形成的較為普遍的特殊社會現象——留守兒童,研究其產生的時代背景、現狀、及對其應采取的教育對策,以期引起農村青年流動人口這一特殊群體對子女教育問題的重視與社會有關方面對留守兒童的共同關注。此外,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民外出務工將增多,留守家庭模式必將在一段時間內長期存在,留守兒童問題也必將延續。因此,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把焦點聚集在廣大的農村,聚集在農村基礎教育上,以人文關懷之真心,以教育者的責任感,來研究和討論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并提出有效的策略,有著廣闊的研究背景和積極的現實意義。

篇(8)

二、學生健康的心理對美術教學的意義

1.學生健康的心理能夠提高課堂參與度

美術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全體學生必修的藝術課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課堂上我會用寬松的氛圍讓學生自己挑選主題和素材,讓他們從自己喜歡和感興趣的東西入手,例如,他們喜歡的卡通漫畫、剪紙手工、身邊的各種花草等,通過變形、添加、組合等各種方式創作,尋找每幅作品的特色展示和表揚,增強學生的信心和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實踐證明,積極的心理學習態度能夠推動學生主動地參與到美術課堂活動之中去創作,去用作品展現自己的情感態度,這樣不僅能夠確保美術課程價值最大化實現,而且對學生的表達和表現能力的提高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學生健康的心理能夠給作品賦予意義

繪畫作為一個能夠展現學生心理的平臺,不僅能夠展現學生的心情,表達學生的思想情感,還能傳遞親情。例如,一次以“星空”為主題的創作課上,一個平時比較內向的女孩畫了滿滿的星星,下面是空空的草坪,然后在那里發呆。我就跟她聊天,她告訴我她喜歡星星,她說看到星星就想媽媽,可是媽媽在好遠的地方打工,好久不見媽媽,好像不太記得媽媽的樣子了。我問她還記得媽媽的背影嗎,這么美好的夜晚,你和媽媽都坐在草坪看星星,和星星聊天好嗎?等暑假的時候給媽媽看,告訴她你跟星星說了什么,問媽媽想跟星星說什么好嗎?她頓時眼睛放光,高興地說老師我試試,后來她在畫面上畫出了一對相依的母女看星星的場景,感動了整個班級。所以,學生的心理直接決定了作品中所要表達的內容,所要傳遞的情感。如果作品中表達的是愛,那么,愛就會隨著作品的鑒賞而被傳遞下去。因此,學生的作品體現了學生的心理,同時,學生的心理給作品賦予了情感和意義,作為教師的我們就要走進學生心理,幫助和引導學生用作品傳遞正能量,同時,也為學生健全的發展做好保障工作。

篇(9)

分層教學是針對學生在智力、非智力因素發展中的個體差異,有的放矢,區別對待,從不同學生的差異中尋求教學的最佳結合點,使全體學生都能得到主動、和諧的發展。

一、分層教學的緣由

(一)班額大。

由于我校是一所規模較大的農村初中,加之師資和教室緊張,所以只能壓縮班數,最終導致每個班的班額十分大,筆者所教班級人數最少也達82人,最多的高達98人。

(二)學生水平參差不齊。

由于“普九”之后,凡是小學畢業生都可以升入初中,所以造成學生的水平差異很大,加之身處農村,這些學生在小學基本上都沒有接觸過英語,可以說對英語是一片空白。

(三)尊重個體差異,做到因材施教。

正是由于學生之間的水平和能力差異很大,如何讓每一位學生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避免過去那種“一刀切”的做法,分層教學就顯得尤為必要。

二、分層教學的實施過程

(一)學生分層。

所謂學生分層,就是根據班級學生對英語科的學習能力、學習效果、興趣等方面進行比較,把全班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

A層主要是那些學習基礎好、學習能力強、自覺性高的優等生。B層則是那些成績一般,思路不是很活躍的中等生。C層主要是那些基礎差、習慣差、自覺性差的學困生。我對分類的結果原則上不在全班公布,自己做到心中有數就可以了,以防止優生自滿、學困生自卑,從而保護學困生的自尊心。同時,這個分類是動態的,并不是永恒不變的。筆者采用了能上能下的競爭機制,根據學生的綜合評定可隨時變更,隨時注意學生層次的變化,鼓勵低層次學生向高層次發展,一旦有同學上升為高一層,都給予及時的鼓勵和表揚;而對于下滑到低層次的學生則采取鼓勵為主的方法,希望他們不要灰心失望,加倍努力,力爭下次上升到高一層次。讓A層次的優生感到有壓力而不是停滯不前;B層次的中等生看到希望,只要努力就可以邁入A層生的行列;C層次的學困生覺得只要通過努力,逐漸縮小差距,有希望向B層次甚至A層次邁進。通過這樣的分層,最大限度地調動了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形成了你追我趕的競爭局面。

(二)教學目標分層。

為了增強學生學好英語的信心,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特點,應該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以不同的學習目標。A層次學生在全部掌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教師應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使學生在聽、說、讀、寫等方面都得到較大提高。B層次學生重點以掌握教材內容為主,力爭不存在缺、漏、忘、記憶混亂等現象,使學生在聽、說、讀、寫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C層次學生以掌握基礎知識為主,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主,提高學習信心,激發潛能。

對各單元的單詞、詞組、課文以及練習進行了目標分解。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對每一層次的學生按每節課的教學內容出示不同的教學目標,對于A層的優等生,每節課要求熟練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全部內容,能綜合運用新舊知識,靈活地進行會話、復述課文,創造性地解決一些非常規問題。對B層的學生,要求識記常用單詞和習慣用語,掌握基本語法,初步運用所學知識閱讀相應程度的閱讀材料,能熟練進行日常會話。對C層的學生,只要求他們識記最常用的單詞和習慣用語,對課文的理解只要求了解其大意。能聽懂和進行最常見的日常會話,單詞聽寫只要能寫出一半就可以過關了。分層次地給學生落實學習目標時,要注意以下三點:第一,要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落實學習目標時要體現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好學生吃得飽、差學生吃得了為宗旨;第二,無論對于哪一層次的學生,給他們設立的目標都應在他們最近的發展區,不能借口差異,降低要求,遷就低水平;第三,不可以要求學生只停留在識記、了解層面上,對C類學生要進行適時的必要的思維要求和訓練。

(三)課堂教學內容分層。

課堂教學分層次不是復式教學,它是在集體教學的框架里,以中上水平的學生為教學重點,帶動學困生,提高優等生。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的不斷建構認知結構的過程。教學中,教師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并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接受能力差異。教材要一步步呈現,采取走小步的方法,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逐步提高。例如在上初二上冊Lessonl8課時,有一個討論題Doyouthinkit“goodforanimalstostayincages?前一單元剛好是上比較級和最高級,所以課前筆者就將這個問題設置為Whichdoyouthinkisbetter,inthecagesorintheforest?上課時筆者就先復習比較級,通過提問一系列較簡單的比較級,再引入Whichdoyouthinkisbetter,inthecagesorintheforest?這個問題,就能使B組和C組同學不至于措手不及,通過Whichdoyouthink“better,inthecagesorintheforest?”問題,C組同學能夠回答Ithinkin-forestbetter.而A組同學可以繼續問他們Why?這樣就可以讓學生你一句我一句的來說,將本課推向。

2、設置階梯,分層提問。

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是提高學生智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優化設計課堂能有計劃的把學生思維一步一步引向深入,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發展。在設計提問時分三個層次:第一級是記憶級水平;第二級是理解級水平;第三級是應用級水平。提問時注意必要的鋪墊,形成階梯,以有利于中、下學生回答。如在上初二下冊Lesson90課時,筆者就分層提了這樣一些問題:WhenWasBillGatesborn?(C組)Whatwashisfavoritesubject?(B組)Whendidhegetmarried?(B組)Whatcanwelearnfromhim?(A組)WhatdidBillGatesdofortheworld?(A組)WhatdoyouthinkofBillGates?(A組)通過這些與教材內容、學生層次相配套的問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既有可學性,又有驅動性,從而促進每個學生在最適合自己的環境中發展。

(四)作業分層。

由于每個學生英語水平的差異,決定了教師分層布置作業的必要性,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提高和進步。如果布置的作業對每個學生都一樣,那就會出現A層次的學生“吃不飽”;B層次的學生“吃不了”;而C層次的學生不知如何“下口”的情況。一提到作業,不少老師常嘆:每天批改幾十人的作業本,有時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如果再遇到一些學困生的作業,那就更是一肚子氣。講了無數次的問題,照錯不誤;翻譯過的重點語段,有些學生照樣找不到方向。

要解決上述問題,在布置作業時采用作業分層的方法,便能使問題迎刃而解。平時,根據A、B、C三個層次學生的實際,在布置作業時都各有側重點。對于A層生要求做到“一免四重”,即免做一些常規的抄寫作業,重詞匯、重聽說、重閱讀、重作文,這樣他們做起來也很具挑戰性,更適合他們的“口味”,使得優生更優。對于B層生,主要是要求他們盡量掌握好當天所學的知識,適當練習聽力和寫作以及一些少量的擴展練習。C層生,則要求他們重“雙基”,對當天單詞、詞組力爭“過手”,所以布置的作業主要是以一些簡單的抄寫為主,這樣也助于他們強化記憶所學知識,達到復習、鞏固、消化的目的。在每一次單元測驗后,我都會根據學生情況分層布置作業。對在80分以上的A層次學生,只需把錯了的題改正;而60~80分的B層次學生則除了改錯以外,還要把閱讀題重做一遍;最后的C層次學生除了改錯以外,還要把選擇題、填空題等基礎題重做一遍,以便進一步加深印象。

(五)考核分層。

在期末的考核中,采用分層考核。從平時的課堂表現、作業、任務完成情況、單元測驗等方面進行。根據學生實際,按照不同標準考核,而且還將記入期末考試總分。在填通知書時,按照英語總分=平時成績(占20%)+期末成績(占80%)的計分辦法。這就使每一位學生都必須認真對待平時的測驗和任務完成,尤其使一些B、C層生看到了希望,避免了以前那種單純看期末成績評定一個學生的弊端,大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度。除此之外,我還在學生中開展“結對幫扶”的辦法,即在實行分層的原則下,開展互幫互助活動,通過此活動的開展,一方面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另一方面也增強了學生間的團結互助精神,培養了學生的工作能力,增強了學習英語的信心,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英語成績。

分層教學真正地體現了因材施教的理念,克服了過去“一刀切”的傳統教學模式,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體現了尊重個體差異的思想,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達到自己的理想和目標,都擁有屬于自己的成功和喜悅。

篇(10)

1.1毫無英語背景,英語零基礎,與農村的生活貼近度較低。因生活環境的影響,農村學生與城市學生相比,農村學生英語基礎相對較低,接觸英語的時間相對較少。甚至對于很多農村學生來說,上初中以前從未接觸英語,英語基本處于零水平。因此對毫無英語背景的農村初中學生而言學習壓力更大。同時對農村孩子而言,英語學習中的一些課堂情境中出現的一些英語單詞還是不為他們所了解的。

1.2對待英語學習存在片面理解。很多學生對英語學習認識存在著一定的偏差,許多學生錯誤認為英語僅僅是一種升學考試的科目而已,沒有什么實際的應用價值。這樣的認識就會導致學生忽視對英語口語和聽力水平提高。

1.3學生對詞匯的記憶機械呆板,缺少英語學習的興趣。農村中學大部分學生對單詞的記憶是采取機械記憶,死記硬背,背單詞表,就像記數字一樣背單詞;極少的學生能夠通過音標、讀音規則或者構詞法科學的記憶詞匯。[4]大部分學生只有老師盯得緊才偶爾復習一下,自覺性不高。久而久之由于單詞詞匯學習量太大,欠下的詞匯債也就堆積得更多。因此對待英語的學習興趣更加不足,興趣不足直接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動力不足就會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1.4單詞讀音不標準,工具書的使用不正確。由于農村學生對音標的學習,以及對單詞的讀音與記憶之間的關系的了解要相對較少,加之對單詞英標學習掌握的知識不牢靠,大部分的學生只能依靠教師領讀或模仿磁帶或MP3才能讀準單詞,甚至還有的學生在漢語中找一個發音類似的詞語來幫助記讀音所以讀音的不標準給英語詞匯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2.應對策略

2.1語境教學方法。《英語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理解和領悟詞語的基本含義以及在特定語境中的意義,[5]由此可見把詞匯放入特定的語境中進行教學是非常重要的。著名的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也說過:"詞語是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才容易住,才知道用法。"[6]并且針對大部分農村中學學生的生活與英語學習不貼切。

2.2機械記憶與理解記憶相結合。學生記憶詞匯的目的就是擴大詞匯量,為閱讀英語和運用英語打下基礎。要讓單詞記得快、記得準、記得牢,必須把機械記憶與理解記憶結合起來。理解記憶就是利用所學的語音拼讀規則、構詞法、邏輯思維、歸類、串聯、對比等方式進行記憶。一般地,理解記憶,記得快、記得準、記得牢。若反復拼讀c-l-a-s-s-r-o-o-m,classroom,則屬機械記憶;若根據拼讀規則classroom/''kl:srum/或根據構詞法class+room來記憶為理解記憶。[7]

2.3教學生音標和字母組合發音,掌握拼讀規則。教會學生48個國際音標是學生明白并讀準音標的讀音,利用字母和字母組合的讀音和發音規則,使學生掌握單詞的拼寫形式和拼讀規則。[8]初一階段應該側重音標教學,弄懂音節的含義,掌握基本的讀音規則。學會聽音拼寫的方法。因此在詞匯教學過程中,我們潛意識的要注意字母及字母組合的讀音規則,啟發學生感知語音與拼寫之間的有機聯系,達到記住詞匯的目的。

2.4多媒體教學或者利用實物、圖片或簡筆畫。現今21世紀,多媒體已進入我們的教學領域,它為中學英語教學開辟了新天地,它利用多媒體把圖、文、聲、像有機地結合起來,讓英語更加生動、有趣。恰當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詞匯教學,能達到快速記憶單詞的目的。應用多媒體教單詞,用動畫的圖片,配上聲音,孩子可以邊看邊模仿發音,以便更好地掌握單詞的詞形義,學生也激起了學習的興趣。教師在教學時恰當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詞匯教學,能達到快速記憶單詞的目的。[8]參考文獻:

[1]曹建平,陳秋榮.現代心理學,北京,新華出版社,1999,第87-88頁。

[2]賈冠杰.外語教育心理學,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第110頁。

[3]李庭芳.英語教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第205頁。

[4]舒自梅.外語教育學綱要,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5]中華人發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第20頁。

上一篇: 物業工作總結 下一篇: 互聯網金融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婷婷六月亚洲中文字幕不卡 |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 | 亚洲一区欧美国产 | 思思久久99精品久久中文 | 久久国产精品亚色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