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4 17:09:4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博物館里的茶文化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游景區食品營銷,應用性強飲食文化旅游是食品工業、餐飲業和旅游業結合的產物,其基本屬性是“旅游”,能讓消費者通過旅行、游覽、住宿、飲食、購物和娛樂完成整個旅游活動,感受到食物帶來的味覺美感和旅游風景帶來視覺享受。《飲食文化旅游開發與設計》在第二章“秀”出特色食材闡釋了食材旅游的開發方式和食材旅游開發案例,有助于了解旅游景區的食品營銷策略。一方面,要基于旅游景區的特色風景和飲食,利用報紙、雜志、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以及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體進行宣傳,制定相關的旅游資訊、旅游指南,幫助外地旅游者及時尋覓到各具特色的“老饕之所愛”,借助互聯網的“口碑營銷”延長景區產業鏈,增加景區旅游食品營銷的附加值;另一方面,各地景區也可以利用特色的美食元素進行民俗文化營銷,例如四川省推出的“游‘三國’線,品‘三國’宴”、“川南悠閑游,大飽竹蓀宴”、“游世界遺產、品藏羌風味”,福建省推出的“福建傳統閩菜品嘗線”“福建風味小吃品嘗線”等地方特色旅游線路,從而豐富游客文化體驗內容,塑造區域特色形象,增加區域旅游美譽度。
2、本書案例豐富,介紹了酒文化和茶文化
景區旅游開發,對食品營銷具有參考價值飲食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是在共同地域、共同歷史和共同文化作用下形成的文化傳統,是人類重要的文化景觀之一,也是一種獨特的物質與精神相結合的人文旅游資源,在旅游景區品嘗美不僅可以獲得豐富的感官體驗,也能在了解風俗習慣、風土人情中追尋歷史文化特征。《飲食文化旅游開發與設計》在書中的第六章和第七章詳細闡述了酒文化和茶文化的旅游開發及營銷策略。例如對于酒文化旅游而言,其最大的營銷特色是酒產業,包含釀酒遺址、釀酒園區、釀酒工廠、釀酒建筑和儲酒設施等,可以在營銷方面開展“吃住行游購娛”結合的“酒產業+旅游”項目,包括創意酒文化宴、煮酒糟蛋、酒莊和酒堡住宿等;對于茶文化旅游開發而言,也可以打造景區特色茶旅品牌,例如通過舉辦各類傳統的茶文化藝術節,以茶藝表演、茶具拍賣、制茶大賽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地向游客們宣傳當地的茶文化,并促進當地茶葉營銷,也可以在旅游景區內設置茶館、茶亭等休閑場所,提供采摘茶葉、制作茶葉的平臺,讓游客在景區中感受茶葉帶來的樂趣、達到身心愉悅。
沉香文化由來已久
早在古代,人們就已經開始關注沉香了。古時常說的“沉檀龍麝”之“沉”,就是指沉香。許多文人雅士認為沉香香品高雅,而且十分難得,因此被列為眾香之首。與檀香不同的是,沉香并不是一種木材,而是一類特殊的香樹“結”出的,混合了油脂成分和木質成分的固態凝聚物。根據現在的研究,瑞香科沉香屬的幾種樹木,如馬來沉香樹、莞香樹、印度沉香樹等都可以形成沉香。
沉香很早就進入了中國人的生活,史料記載沉香可“理諸氣調中,補五臟”。到了唐宋時期,沉香開始走進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睞。古代文人賦詩作畫撫琴之前,往往會焚一爐沉香,香氣能夠安定心神,使人產生喜悅的情緒。此外,沉香還可以用來煮水泡茶,或者搭配不同配料制成飲品,古人將這類飲品統稱為“沉香飲”。“沉香飲”有多種配方,可以起到不同的保健治療功效。
沉香受人喜愛不僅在于它具有保健作用,還和中國古代的香文化密不可分。沉香作為眾香之首,一直是歷代達官貴人與皇室的最愛。中國古代,很早就有人研究香文化。
據傳,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就已經開始用博山爐熏點沉香了。而在隋唐的史料中出現了更豐富的關于沉香的記載。到了晚唐及五代,沉香文化又有了更高度的提升與發展。宋代時,好沉香曾是“一片萬錢”,被喻為“香中之王”,中國香文化在此時也發展到了頂峰,“香”已經廣泛融入了社會生活中。此后,用香風氣長行,直至明清。明代時因沉香數量越來越少,世人也就愈來愈感覺到沉香的珍貴,這時的沉香已變為“一寸沉一寸金”。在清代巨著《紅樓夢》中也有對沉香的記載,在“元妃省親”一節中,寫到元妃賞賜給賈母的皇宮珍寶當中就有沉香拐柱和迦楠(奇楠)念珠,原本沉香就是高級香材,奇楠更是沉香的最高等級,而且這份禮物唯賈母獨有,足見其珍貴。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自晚清以來的百年間,曾經輝煌的沉香文化逐漸遠離了人們的生活,當年曾與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并存的四大文化之一的沉香文化逐漸被遺忘。
傳播沉香文化
近幾年,伴隨著沉香收藏市場的火熱,沉香逐漸再度引起人們的關注。但是人們往往只關注沉香的價格和品質,而忽略了沉香背后厚重的文化,更不用說對沉香文化進行研究了。
怎么讓更多的人了解沉香的品性和沉香文化?如果開辦一個專門的場所來展示沉香文化會收到什么樣的效果?
天津沉香藝術博物館就是在這樣的想法指引下成立的,該博物館的常務館長黃毅告訴本刊記者,作為專業的沉香主題博物館,他們希望能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來挖掘香文化的精神內涵和生活外延,讓香文化真正走入人們的生活當中,持續地為還原宏大而精深的歷史文化做出應有的貢獻,也為博物館展覽形式做出一些新的探索。
置身在這個500多平米上下共三層的博物館里,沉香收藏者、愛好者以及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興趣的觀眾可以看到各類沉香香品、沉香藝術品、歷代香具以及中國香文化相關器物等。黃毅自豪地介紹道,“沉香博物館所收藏的沉香、沉香藝術品、歷代香器、中國香文化有關器物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藏品,這為沉香文化傳播提供了物質基礎。我們把博物館定位為一個系統研究中國香文化、沉香、沉香文化的學術性機構,我們想通過腳踏實地的研究為文化的傳播奠定學術基礎。”
如果運氣好的話,觀眾還能趕上博物館正在舉辦的知識講座、交流活動等。該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活動的舉辦除了吸引到沉香收藏者和愛好者之外,也吸引了許多對沉香文化并不了解的游客,“像我們在天津博物館辦的‘天香飄渺——沉香及中國古代香器展’效果非常好,來參觀的除了愛好者,也有很多參觀者并不了解什么是沉香,但是被這些非常好的器物吸引了,從而對香產生了興趣,這也是我們樂見的。”
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博物館自開館以來一直堅持著向觀眾免費開放的原則。談到免費開放的理由時,黃毅說,“向公眾免費開放現在可以說是博物館行業內部的一個共識,我們降低了參觀的門檻,不僅對沉香愛好者是有益的,同時也對傳播香文化大有裨益。有些人,他們也許只是路過,然后順便進來看一看,通過我們的展陳、講解,他們對沉香、對中國香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當中這些美好的東西有了一個認識,這就傳播了文化。也許在很多人看來,這不算什么,我們介紹十句,也許對方就記住了一句,但這也很好,文化傳播是一個潛移默化,細水長流的過程,積少才能夠成多。”
西湖畔龍井村,千年茶事,靈隱香,纏綣著那些悠揚的故事以及綿綿的茶韻,使人們在這片溫柔的故鄉,不知道身在何處,清醒抑或是沉醉?
用上人間天堂最好的水,用上龍井村落最香的茶,細細浸潤,是人間四月暖暖的春光。
獨語西子湖
在杭城住得久了,茶喝得久了,便舉手投足皆是湖光山色,呼吸之間亦是茶氣茶煙。何處是飲茶勝境,私以為茶人每見湖山佳處,每見人心極純美處,皆如佳茗,身心皆暢,神氣清明。若心地無私,無有憂慮煩縛,則心堪作明月;若見一草一木,一湖一山,一風一吟,皆心領神會,得見其盡善處,則天地之間,無一不是佳茗。
如此,這杭城里的四季,展朝暮時,陰雨霞色,竟只如不同香味、不同回甘的好茶了。
古人論龍井最勝處,似有一股太和之氣,彌漫齒頰之間,而君子賢士處世,時時胸中有太和之氣,若孟子日,吾善養浩然之氣。若此太和之氣豐和完滿,則與天地精神俱會一處,處處身安,時時心泰,此種心境,比之龍井何如?
所以,請你以柔和、溫雅的心,來走一遭這杭城的山光水色。
杭之春
初春的西子湖是極可愛的。柳條拖曳著柔嫩的淺黃絲線,半攏清風,半披煙色。千萬柳絲在微風里初斜的樣子是最堪入畫的,這情緒很容易感染你,在堤岸的長椅上安身小坐,有了幾分閑淡氣息,容許將這湖面與四周青山細細端看。
湖水生起無盡的波轂,那是不能久看的,因為我們的心就是一面湖水。你看,茶與湖多么相合啊。你記得那一句“吹噓對鼎訇萬”么?莫道天下無知己,回首笑對飲茶人。
蘇堤是用來賞桃花的,因為柳陰相隔相襯,便愈加華美喜人。千百年還是最愛那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桃花需襯著陽光明媚處,燦然有加;若有月色,看月光洗凈湖水,映著這一抹霞色,南國的佳人許是這般顏色。
然后呢?去登山罷。滿山的新綠是最親切幽遠的余味。
杭城有山有地的地方多種茶樹,你所知道的獅峰、虎跑、三天竺、梅家塢、龍井、翁家山等等。而我所熟悉的不過虎跑、三天竺、龍井幾個地方。在虎跑聽泉水的清音,賞泉的清冽,與溪水蜿蜒的潺潺不絕。帶著泉水與聽泉的心境,坐在龍井寺的涼亭里喝一杯新制的龍井。此水之美,其甘如露,而其輕柔易化、觸之成空,則太像極凈的霧了。
杭之夏
等桃紅李白,海棠杏花,萬千顏色都搖落,織了滿城的地毯。聽幾夜瀝瀝的雨聲,春天就只在夢里了。這一盞茶的清雋可回味處,都漸次成了回音。
選一個清朗的時日去看荷花吧,不要太早,不宜太遲,等蟬聲鳴透了窗紗,在曲院風荷的茶室里坐一盞清茶的光陰。如果茶桌上要選一支鮮花作綴,請剪一支含苞的蓮;如果要選一曲樂音伴這茶香依依,請用絲竹將這拂荷的風兒學了,一弦一音都透著清涼的香氣;如果要吟一首詞句,還是那首百年不厭的《愛蓮說》。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漣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將這朵蓮花放在心上吧,喝茶的時候才能有別樣的回味;將身心看作這一朵蓮華吧,生于水而不著水,即一切而離一切,才能看透繁華。將茶的面目看清。
在荷池邊的茶座上坐一個下午,坐完一個黃昏,細細地將荷花看遍,你才不辜負這一場華美的盛宴。含苞,微啟,盛放,寧靜,輕曳,微語,華光。而茶呢?茶就是這樣的一番心意呵,一種身心里的際遇。是誰說非得用茶葉與水才能沏出茶來呢?這上蒼恩賜給我們的無味至味、無形至美的好茶,你怎么能忽略了呢?
杭之秋
秋天,還有什么比西溪濕地漫天的蘆葦更讓人心動呢?坐上搖櫓船,在水面上靜靜地走一段漂泊的心事。水既無垠,水天相連,這葉葉蘆葦浮在半中,你看,這分明是一杯新沏的茶湯呵。這茶湯初味既淡,回味綿長。一飲再三,將眉間心上的思緒都說盡了。這樣的茶得與知心的友人相對,不用說什么,靜默相伴而坐。能說的都能說完,那么,不能說的呢?不能說的不可解,難可意味,在這蘆葦曳曳的聲音里都漸次忘卻了吧。心空了下來,才是天地之間你我最初最后的模樣。
秋天的杭州最美的不僅如此,怎么可以不去賞桂呢?植物園。滿覺隴。一開就是滿街滿城滿湖滿山。從九溪十八澗一路驅車往市區,兩旁的樹陰并不出奇,卻是流淌進車窗里的漣漪般的桂花甜香。迷醉了一路。曾有人對我說,昨日我坐在一棵古老的桂花樹下喝茶。不知怎的,這畫面在我的心里并不覺得怎樣美好,怎樣詩意。這樣賞桂真是大碗飲茶了。
杭之冬
清幽到極處就當是雪中的臘梅了。杭城的雪大都不甚隆重,難得落一場。白雪一飛,杭城就成了張岱的散文、姜夔的詞――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
有人惦記著收梅花上的雪水,我聽了內心一驚,這樣的癡茶人世間少有。臘梅的冷香是美的,可惜收不進白瓷瓶里去。若當著這樣的院落,確實該用紅泥小爐煨一壺泉水沏茶。不該沏龍井,也許該是上好的普洱罷。或者,只將雪水、泉水煮了,放一兩朵恰美的臘梅上去,不飲也醉了。
阮浩耕:龍井與西湖是并蒂蓮
喜歡中國茶文化的茶客們,一定不會對“阮浩耕”這個名字感到陌生。他主編過的《茶博覽》雜志,曾經以樸實的茶人文風、翔實的文化資料,成為愛茶人了解中國茶文化的首選,2007年,卸下主編職務的阮先生在本刊開設專欄,用他在茶界數十年的浸,將古今中外的茶文化史為我們娓娓道來。
每每閱讀阮老師寄來的文字,我都像與他又進行了一次面對面的交談,那獨特的視角和深入淺出的語言,讓我在腦海中一遍遍地猜想著這會是怎樣一位老人。所以此次杭州之行,我選擇的第一個采訪對象就是阮浩耕老師。
西湖邊上的儉靜雅居
杭州著名南山路,一邊是美不勝收的西湖南線美景,另一邊則依舊矗立著許多舊韻猶存的近現代歷史建筑,這里是杭州特色的休閑藝術街區,阮老師的家就在這附近,西湖邊上,一個鬧中取靜的地方。
敲開沿街的鐵門,眼前是一座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修建的樓房,土黃色的外墻略顯斑駁,院子里有好幾棵我說不出名字的綠樹。身后的鐵門“砰”地關上,立馬將這不大的院子與外面喧鬧的街區隔絕開來。
拾級而上,阮老師已經在家門口笑臉相迎。照片上曾見過阮老師,但眼前這位老人還是比我想象得更加健碩一些。阮老師的房子不大,最大的一問就是他的書房。和我遇到過的很多學者專家一樣,書房里除了書還是書,幾個大書柜占據了書房里整整一面墻的位置,各種和歷史、和茶有關的書籍堆放得有些雜亂,但交談中,阮老師卻總能很快地從書堆里找到他想要的那本給我們看。我們在一張不大的老式辦公桌前落坐,阮老師就端來了今年的新龍井,屋內立刻溢滿了濃郁的熟豆香,透過玻璃杯,翠綠的龍井宛如躍動的精靈,飲一口,鮮爽的口感把我們進門前的暑意驅趕得無影無蹤。
伴著這滿室的清香,我們從杭州的歷史聊起,度過了一個清涼愉快的下午。
龍井與西湖是并蒂蓮
因為是第一次見面,我和阮老師交換名片,他遞來自己的名片。讓我大吃一驚。名片上除了“阮浩耕”三個字和幾種聯系方式,其余是一片空白,沒有任何頭銜和職務。看我有些驚訝和疑惑的表情,阮老師笑著說:“外界在介紹我的時候,常說我是茶文化專家,其實我不是科班出身,根本談不上專家,只是好這一口茶。只要真誠地喜歡茶,不需要太多的頭銜和職務,反而會輕松一點。”這樣樸實的話語和一張接近空白的名片,讓我不禁對眼前這位樸實的老人肅然起敬。
作為一位茶文化研究者,阮老師對杭州和茶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杭州從唐朝至今,經歷了從“茶禪”、 “茶貢”、“茶隱”、 “茶館”四個不同的階段。唐代的《茶經》中提到: “杭州錢塘天竺靈隱二寺產茶。”是謂“茶禪”;兩宋時,龍井成為貢茶,是謂“茶貢”;明清兩代,龍井茶開始受到文人隱士的青睞,對于龍井茶的贊譽詩詞數不勝數,是謂“茶隱”;清代至民國時期,從南宋時期興起的杭州茶館得到長足的發展,是謂“茶館”。
而作為一位地地道道的普通杭州茶客,阮老師自小在西子湖畔與龍井名茶相伴,他說過去的杭州城每條街巷里都有茶館,還有不少藝人會在茶館里說書,許多農民為了聽書,就把要賣的東西搬到茶館里,一邊聽書,一邊做買賣。“我小時候就經常去茶館里買菜,也常常為了多聽會兒書,而耽誤了母親的家務事。”
今天的西湖和龍井在阮老師眼里已經是相互依存的“并蒂蓮”,不可分割。到杭州不去西湖,不去品嘗一下龍井茶就不算到過杭州。西湖景區周圍可以喝茶的各式茶館不下一百處。西湖已經成為喝龍井最好的地方,喝茶的地方同時也是觀西湖美景的好地方。“常有外地朋友和我說。在西湖邊上喝龍井怎么和在家里喝感覺就是不一樣呢?這可能就是西湖與龍井這對并蒂蓮的魅力所在吧!”
倪聞:杭州茶館的先行者
第一次聽說“倪聞”這個名字,是因為他的“門耳”茶坊,這個特別的名字很容易就在眾多的杭州茶館中勾起你對它的所有好奇。
再次聽說倪聞,是因為他開始在以“吃”為主的杭州茶館界倡導一種清茶的理念,并開始經營一個名叫“門耳茶敘”的名茶展賣館,賣自己的茶葉,這再次成為杭州茶館界的焦點。
在一些人看來,出身文人的倪聞已經擁有了商人的精明,而在另一些人看來,從商的倪聞卻依舊保持著文人的風雅。和倪聞的見面沒有事先預約,但在輕悠茶香迷漫的門耳茶坊吉祥坊。我們依舊從他的侃侃而談中,看到了一個文人倪聞和一個商人倪聞。
文人倪聞
話題自然從我最好奇的“門耳”兩個字開始,字面上看,是倪聞名字的分解,深層的含義在倪聞看來,是一種心與心溝通的橋梁。“門耳就是大門的門環,扣響門耳時,門內和門外的兩個世界便被連接起來,我希望我的茶館也能像門環一樣,把不喝茶的人,或者還不了解茶的人吸引到中國茶的世界里,體會中國茶的精彩魅力。”
這樣頗具文人風雅的寓意寄托的是倪聞對茶館定位的堅持――書香門第式的“文人茶館”。這種文人特色體現在茶坊的每個細節,而每一個細節都是倪聞自己的用心之作,倪聞說: “中國茶文化涵蓋的內容非常豐富,如何體現在茶館的品茗環境中?我做的是減法,而不是一味地疊加,堅持處處留意,處處擦痕。”于是,在門耳茶坊,我們看到坊內的野樹、山竹、溪石、冬草、藤蔓、水池、盆景、紅魚……靜態與動態的相互結合,每一處都讓人賞心悅目,今天的“門耳”已經成了杭州茶客眼中“生態環保型的文人茶坊”。
和很多只鐘情綠茶的杭州茶人相比,倪聞對普洱茶、烏龍茶都表現出極大的寬容,但針對到每一種茶,他那股文人式的執著又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堅持自己親自收茶,反對拼配,堅持一口真味;他堅持正確的引導是能夠挑戰品飲的習慣;他說有人講究烏龍茶早上做和晚上做的差別,其實是個例被放大……雖然經營的是茶館,但對做茶,倪聞一點也不陌生,每到茶季,他都親自奔波于中國各大茶區,普洱茶、烏龍茶、紅茶、綠茶……他都虛心向當地茶農和專家請教,并親自嘗試做茶。“門耳”的老茶客也時常能從他那里要到不少好茶,他對茶葉品質的高標準也得到了許多茶客的認可。
于是,關于“門耳茶敘”的構想開始在倪聞的腦子里形成。
商人倪聞
2006年秋天, “門耳”老字號茶館在杭州環城西路上如意坊隔壁開出“門耳茶敘”,這個有些拗口的名字實際上是一家集茶葉和茶具于一體的茶業公司,這標志著倪聞在商業上的重大轉變,他要開始做茶了。
“上世紀90年代出現并延續至今的杭州茶館是以‘吃’為特色,但隨著這些年杭城人休閑方式和品位發生的根本性變化,講究純粹品茗環境的清茶館已經越來越受到茶客的喜歡。”倪聞以商人的精明和極具前瞻性的眼光指明了門耳的未來發展道路, “未來的門耳不再僅僅是一個茶館的名字,它一定要成為富含中國文化的茶品牌。”
現在的“門耳”一方面延續著杭州特色的自助茶館,另一方面則以“茶敘”為名,在緊鄰湖濱路的地方開出了一問名茶展賣館,透過婆娑的樹枝縫隙,花園式的館內名茶如云,倪聞說展賣館主要突出一個“展”字,先通過舉辦各類茶事活動,比如中日茶藝交流會、兩岸的普洱茶會、鐵觀音春茶品鑒會等,向普通消費者展示出中國茶的魅力。
當我們驚嘆于倪聞作為商人的創意和膽量時,他卻并不滿足。在他規劃的藍圖中,未來的門耳茶坊會轉變為純粹的清茶館;茶敘里的名茶精制坊是開放式的。茶客可以親眼目睹每一罐“門耳”茶的制作過程;有興趣的茶客還可以在店堂里親自體驗做茶的樂趣……作為商人,倪聞說自己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
“門耳”給人的印象是精致而不失內斂、平常卻卓爾不群,就像眼前的倪聞,看似一副散淡的模樣,卻能讓你深刻地感受到他文人般的執著與激情和商人般的精明與遠見。
宋大俊:茶地道人厚道
杭州的茶館業是全國最發達的,但大部分茶館以“無限量自助茶點”為最大賣點,熱鬧如自助餐廳,領略過這番熱鬧之后,想找一個安安靜靜喝口好茶的茶館還真不容易。朋友很神秘地介紹了一個清凈之地,于是決定前去瞧瞧。
朋友領我們來到一家裝修得很簡潔的茶館,沙發寬大,燈光明亮,空氣流通,叮叮咚咚的鋼琴曲縈繞耳邊,更可喜的是茶具極精巧別致。我一向對茶樓主流的中式裝修頗不以為然,一進門就是衛生香的味道,全新的木雕花窗,燈光昏暗,一屋子不辨真假的古董,而配樂一定是幽怨的古箏曲。誰說茶樓就一定要中式裝修呢?似落伍的好萊塢電影,說起中國人,男人一定是病怏怏拖根長辮子,女人則一定是扁平臉細長鳳眼斜飛八鬢。而這個茶館整潔如咖啡館,倒讓人耳目一新。
我們正對茶館的裝修嘖嘖稱贊,一個高高瘦瘦的男子急急走進來,笑容滿面,一邊說“來晚了,來晚了”,一邊與我們挨個握手,大手溫暖有力。他就是這家茶館的主人――宋大俊。
他親自給我們泡茶,這時,服務員送上茶點。他笑道: “我這里是喝茶的地方,不是吃茶點的地 方,所以只有水果和干果,要吃無限量自助茶點的,對不起,恕不招待。”原來,宋大俊經營的是一家清茶館,愛茶如命的他過去常和茶友去茶館喝茶,但茶館不是太吵就是茶葉太差、水太差。于是他就想自己開個安靜的茶館,讓單純喜歡喝茶的朋友有個去處。
喝著他遞過來的一杯杯好茶,我心中暗想,這個愛好的成本可真有點高。
我們邊喝茶邊聊茶,聊到了烏龍茶的拖補酸工藝,聊到了鐵觀音的輕發酵趨勢,聊到了西湖龍井茶樹品種的不同而對茶葉品質的影響,聊到了普洱茶的變化……宋大俊很認真地一再強調: “現在的市場花腔太大!今天炒這個概念,明天炒那個概念。我們要做的是把外面的偽裝一層層地剝掉!茶地道,人更要厚道!用好的水、地道的茶、保留自己本分的心來泡茶!”
可是,在這樣一個故事越說越玄、噱頭越擺越大、人人想撈一把就走的社會風氣下,貨真價實有用嗎?人人都想58元在茶館泡一天、吃三頓飯的心理下,清茶館會有人光顧嗎?
宋大俊很坦然地承認:“茶館不掙錢,虧到現在。”
我越發驚訝:“那你還繼續開?”
宋大俊嘬一口茶,笑得云淡風輕: “杭州有一批和我一樣真正喜歡茶的人,我希望給他們提供一個能夠喝到地道的茶的場所。虧錢不算什么,還有什么比內心的豐盛、心靈的喜樂和平靜更為重要的呢?人的內心里面裝著什么,外面就會洋溢出什么。”
我看著他率真一如孩童的臉,不知道該說什么。我是那么不滿意杭州自助茶館的吵鬧和沒有好茶。可是當一個真正的清茶館出現在我面前時,我又為它的前途擔憂起來。在茶館成本日益高漲、競爭極其激烈的今天,我不知道他可以堅持多久,但我想我會一直記得他的話:茶地道,人更要厚道,用好的水、地道的茶、保留自己本分的心來泡茶!
邊玩邊喝茶
曾經有媒體做過一份關于城市幸福感的全國性調查,杭州名列第一,不僅是杭州人,不少外地游客都把杭州列為最有幸福感的城市。對于不同的人,這樣的幸福感可能會體現在不同的地方。如果可以在如詩如畫的西湖勝景里,碰一杯龍井清茶,看柳浪,聽鶯啼,從日出到日落,應該是茶客們能感受到的最幸福的事。
小編是第一次來杭州,除了游覽美景,自然也不能少了茶的相伴。于是,在當地朋友的幫忙和介紹下,查閱了大量資料后,決定只用一天時間,憑借著一張地圖,以邊玩邊喝茶的心態,開始一段天堂的尋茶之旅。
第一站:早晨
杭州的平民茶客
在和阮浩耕老師閑聊時,他就一再推薦我們一定要去杭州的平民茶座看看, “每天早上,吳山公園、花港觀魚等西湖周圍都有很多平民茶座,一塊錢可以從早喝到晚,那就是最真實的杭州茶客生活。”
平民茶座的客人大都是老杭州人,他們習慣每天一大早到西湖邊鍛煉身體、喝喝早茶。去年7月錢江晚報《一塊錢早茶要沒了花港茶室的“老茶客”急了》一文引起老杭州人的關注,在大家的呼吁和共同努力下,如今,杭州還有8處“1元早茶”可以滿足老杭州人的需要。這一看似普通的事件,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平民茶座在杭州人心目中占據了多么重要的地位。
每天早上6點半到8點半,就陸續有杭州人來虎跑茶室喝“市民早茶”,每人每月60元,平時零買則是每杯3元,茶室統一提供茶杯、茶葉,謝絕自帶暖水瓶、茶葉。另外,還有翠雨廳茶室、太子灣天緣臺茶室、逍遙軒茶室、植物園茶室、鳳凰山茶室、六和塔茶室,這些大都要自備茶杯、茶葉,價格1元。如果選擇在吳山公園喝茶,則可以從天蒙蒙亮喝到太陽西下,自備茶葉和杯子的,只要5角錢。
習慣在衡山路或新天地泡吧的上海小資們,或許對這種略顯簡陋的茶室不會有太大興趣。大概只有同樣生于天府的成都人能夠理解杭州人,一壺龍井,一袋瓜子,一天的時間,老杭州人的生活簡單、純粹卻絲毫不失情調,你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骨子里還流淌著南宋貴族遺風的城市。
第二站:上午
中國茶葉博物館
位于杭州城內的中國茶葉博物館是國內唯一一家以茶為專題的國家級博物館,一條以茶為主的旅游線路上自然不能少了它,而且有朋友也極力和我推薦,只要是真心喜歡茶的人,就一定要去那看看。于是,喝過平民早茶,我們決定去中國茶葉博物館參觀。
博物館就坐落于茶鄉腹地,倚山而筑,背倚吉慶山,面對五老峰,東毗新西湖,四周茶園簇擁,舉目四望,粉墻、黛瓦、綠樹與逶迤連綿、碧綠青翠的茶園相映成趣。“中國茶葉博物館”幾個大字幾乎被郁郁的爬藤植物完全遮蓋了。
走進陳列大樓的序廳,頓時被淙淙水聲吸引,只見一面水幕從十米高處徐徐而下,一潮春水浸潤著偌大一個綠色的“茶”字,顯得格外清亮醒目,真是“精茗蘊香,借水而發,無水不可與論茶也”。水幕之下,假山鹽景郁郁蔥蔥。這動靜結合的設計,象征著中華茶文化之源遠流長,詮釋了茶與水、自然與人的親和關系,突出了展覽的主題。博物館主體由幾組錯落有致的建筑組成,以花廊、曲徑、假山、池沼、水榭等相勾連,營造出富有江南園林的獨特韻味和淳樸清新、回歸自然的田園風光。
懷著一種好奇而驚喜的心理,我們開始了博物館的參觀之旅,整個博物館分為茶史廳、茶萃廳、茶事廳、茶具廳、茶俗廳、茶緣廳六個部分,主要通過圖片、實物、文物和電子講解的形式多方位、多層次、立體地展示出中國茶文化的無窮魅力。現場還有一個由四個木制揉捻桶組成的大型揉捻設備,游客們可以親自嘗試一下搖動揉捻機的感覺,許多人都躍躍欲試,畢竟這樣近距離感受做茶的機會太難得了。
第三站:中午
喝新茶,享農家樂
從茶博物館參觀出來,已快臨近中午,周圍的茶館和飯莊已經人滿為患,于是我們決定繼續步行上山,到不遠處的龍井村去,體驗一下被杭州人津津樂道的農家樂。
正值中午最熱的時候,但西湖景區的植被保護得非常好,一路綠樹成陰,習習的山風迎面吹來,滿眼的綠色一掃步行的暑熱和疲勞,如此閑情的散步在城市里是很難享受得到的。當你看到路兩邊的茶樹漸漸多了起來,龍井村標志性的大門就漸漸出現在眼前了。
讓我驚訝的是,從龍井村口一直向內綿延幾百米,錯落的江南特色民居也已經滿是吃飯、喝茶、打牌、休憩的人。聽朋友說,無論平日里多么忙碌,每到周末杭州人都要到郊外度假,即使車再堵,人再多,他們也樂此不疲,而每年三四月間,春茶的上市更給他們多了一個出行的理由。到農家樂喝新茶,吃農家菜,看茶農現場炒茶,享受一下農家樸實的生活,臨走時再帶點龍井回家,杭州人早已經把這里當作了自家的后花園。
我們沒法像杭州人那樣花大把大把的時間享受農家樂,只是簡單地吃過午飯,就開始去看茶農炒茶。
村里的茶農就在家門口炒茶,一口锃亮的鐵鍋,一畚翠綠的芽頭倒下,“輟鄙四起,一雙皮厚肉粗的大手起起落落,抖、帶、擠、甩、挺、拓、扣、抓、壓、磨,干凈利索的手法讓不少游人嘖嘖稱贊。不過現在這種現場炒茶已經變成了單純的秀秀手藝,龍井村茶農手上真正的 西湖龍井早已經被固定的客人訂走了。很多客人都是在今年直接預訂好明年的茶,到了第二年明前茶期間上門拿貨,而若客人無法到現場,茶農也會負責將貨郵遞到手。
作為原產地,龍井村、梅家塢、翁家山一帶已經隨著“西湖龍井”的美名逐漸被很多愛茶人所熟知,而作為西湖景區的一部分,他們同時也成為杭州人不可缺少的休閑勝地。盡管我們常聽到在龍井村已經買不到真正西湖龍井的抱怨,但退一步想,能在這樣滿目青翠的幽幽院落問,欣賞茶農舞蹈般的炒茶技藝,用一杯清茶,浪費掉一天的時間,對于天性悠閑的杭州人來說,茶好茶壞又何妨。
第四站:下午
問茶梅家塢
梅家塢位于西子湖畔的西面,比龍井村離城區更遠一些。一路上峰巒起伏,憑窗遠眺,一畦畦的茶樹呈階梯狀分布,從山腳蜿蜒伸向山坡。陽光透過薄霧撇在茶樹上,綠色蔥蘢,生機盎然。在穿過一個隧道之后,車子停在梅家塢龍井研究所(浙江省軍區茶廠)。
數輛觀光旅游車有秩序地往返著,訪茶品茶之人絡繹不絕。隨著人流,我們踏進北面一個大廳,一把古色古香一人多高的茶壺矗立在大廳中間,壺把和壺嘴似蒼松虬枝,不過是暗紅色的,正面一個巨大的“福”字,背面是一首名人的詩,字體流暢,如行云流水,不知怎樣燒上去的。旁邊有說明,摸上它會降福,游人爭相觸摸。
我們在一間十分典雅的茶廳內一一落座,對門的墻上掛著當年總理品杭州龍井茶的照片。主持茶藝的是位姑娘,她給每人淺斟一杯茶水,讓大家細細品茗。我端著茶杯,仔細觀看,杯中之茶,粗而松弛;茶湯入口,細細品味,卻清爽、微苦而又甘甜。我們之中有人便問:“這茶葉是最好的嗎?”
茶姑沒有馬上答話,隨即又拿出了三種茶輕輕地放在茶幾上。說道:“龍井都是手工炒制,外觀呈扁平片狀,色為綠中帶黃。”每年的清明節到來之時,便是極品龍井茶的采摘季節,俗稱“明前茶”。谷雨前采摘的叫“雨前茶”屬于中品,谷雨后采摘的叫“雨后茶”屬于下品了。明前茶太少,一般人是喝不到的。我們喝的是雨前茶。
喝著“龍井”,我忽然想起一個問題,在梅家塢茶鄉,凡下車的地方會有很多茶舍,每個茶舍都寫著“龍井問茶”。何為問茶?姑娘滔滔不絕地講著:“江南人,喝茶不說喝,品茶不言飲,講究一個‘問’字,這里蘊含的是茶的文化,體現的是人的品位。江南問茶,講究一聞二品三回味。”姑娘回答著,幾位茶姑又將一杯杯沏好的茶,遞到我們的跟前,頓時感到一陣濃濃的茶香。姑娘接著說道:“聞,聞之茶香。茶的種類不一,經沸水沖泡,茶針均勻地如花蕾初綻,飄逸出屢屢幽香。這幽香傳達給你的是山野一樣的清新,歷史一樣的悠遠,詩詞一般的浪漫,哲理一般的深沉。品,品之茶性。茶雖屬草木,卻有人之靈性,與那些心浮氣躁、狂妄自大、矯揉造作、斤斤計較、追逐名利之徒不適,又以附庸風雅,炫耀身價者為忌。對善待它的人,它送給你溫馨與甘醇;對褻瀆它的人,它報之于你的是冷漠和苦澀。三回味,便是體會茶中蘊含的深層次的文化底蘊。每種茶都有它的來歷和傳說,那些關于茶的詩文,能使人提高樂趣,增加品位,得到美與哲理的啟迪,油然而生無限感慨。達到一種精神的極致。問茶至此便會輕輕松松,灑灑脫脫,其情、其心、其識、其藝便沒有什么可以替代的了。”
這一番“問茶”雖然不能立刻把我改造得高雅脫俗,但也長了不少知識,相當于聽了一堂龍井專題講座。于是便有人興致勃勃地想買梅家塢茶了。茶姑們端上來四種茶葉,分別是180元、120元、100元、80元一小筒,一小筒也就二兩左右,心里不由得驚嘆,龍井真的是不便宜呢。
離開梅家塢,我不由得感嘆梅家塢人的商業頭腦,他們將茶文化作為發展旅游的內在推動力,以茶旅游推動茶文化的傳播,在茶村的問茶、品茶和參觀中,我們已親身感受到濃濃的茶文化。這種茶文化,不僅炒熱了茶葉的商機,也帶動了杭州旅游業的發展,這才是梅家塢龍井茶真正的味道。
第五站:晚上
杭州“吃”茶館
第一次體會到杭州的吃茶文化是在南宋古街清河坊的太極茶道茶館里,古樸的店堂加上伙計們響亮的吆喝,讓人不由得要走進去飲一杯茶。杭州人喝茶時不會單純喝茶而已,店堂一邊琳瑯滿目的小點任你選擇,上一點休閑堅果,嘬一口清茶,才能體會到杭州人的“吃茶”樂趣。
杭州的茶館,可以追溯到南宋時期。偏安江南一隅的小朝廷定都臨安(今杭州),統治階級追求的安逸生活使杭州這個產茶地的茶館業隨即興旺起來,馬上發展成“處處有茶坊”的壯觀景象。今天,杭州坊巷間擁有近千家茶館,密集度在全國是數一數二的。從星羅棋布般散落在杭州城里的茶館就可看出杭州人對茶館的依賴與鐘情。就像法國巴黎街邊的咖啡店,德國慕尼黑路邊的啤酒屋一樣,杭州的茶館也成了所有游人不能錯過的體驗。門耳、青藤、湖畔居……都是杭州本土很有名的茶館,在阮老師的推薦下,我們選擇了青藤茶館。
到了青藤茶館的門口,抬頭一看招牌,我還以為是一家時尚咖啡西餐廳。茶館的裝飾有點中西合璧的味道,一色古色古香的木圈椅,搭著方大紅緞面的棉椅墊,圍廊上掛著幾盆吊蘭,墻上裝飾著幾個古樸的瓷器,窗上掛著細竹簾,竹燈籠輕輕晃著,柜臺邊有棵纏滿青藤的樹似乎寓意著茶館名字的由來。這邊,兩個女孩在中心舞臺上彈古箏,小橋、流水、假山,燈光幽幽。另一處,一位民間藝人在安安靜靜地做陶,周圍的人也安安靜靜地看著,用心感受著陶土的神奇。
“普洱茶都”名副其實,只要開著車子在市區內巡回一圈,就能發現所以然。茶城大道、茶苑路、龍生路這些和茶有關的道路簡單易記,市中心的“茶祖”孔明先生的塑像表達著人們對茶的信賴和敬仰,塑像還起到了為游人指路的作用,所以在普洱開車兜游你永遠不會迷路。林立的普洱茶商店、茶莊、茶館,以及一個個規模壯觀的茶葉市場,逛不完,走不盡。街角的廣場、公園里,到處可見關于茶文化掌故的銅雕,連酒店里提供的茶葉都那么精致舒爽,不是其他地方的酒店隨便一包袋泡茶。這個城市早已和茶深深融為一體,人們的性情也像普洱茶一樣平和沖淡,周正賢達。
這個有64.9%的森林覆蓋率的“茶林里長出來的城市”,樹木與人和諧生活在一起。在市區的倒生根公園里,有一棵獨樹成林的“樹中樹”:神奇巨大的大榕樹,在溫濕浸潤的空氣里,肥沃的土地上生長了幾百年。一條條垂須一樣的氣根自由飄拂,落到地上又長成一棵新的榕樹,倒生的樹根變成一棵新的樹干后,又和母體緊緊相連。年復一年,一棵樹變成了很多棵樹,現已形成五棵相連在一起的榕樹群,最大一棵主干需要五六個成年人才能圍抱,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整片榕樹占地約300平方米,蔚為壯觀。這棵榕樹還有“一樹春秋”雙重自然景象,每年秋天,榕樹的東邊枝干落葉紛紛掛滿果實,西邊的枝條卻才進入春天發芽吐青。
煙波梅子湖
“茶林生長出來的城市”還有另一種闡釋。據說,在重慶、上海等工業發達的大城市,每平方米只有不到百個的負氧離子,而普洱市是每平方米2萬個以上,這些都是源自城市周圍良好的植被群落保護和充足豐沛的水資源涵養。當你來到城市南郊的梅子湖畔,更能體會這個說法的意味深長。梅子湖像自然形成的空調,有效調節了普洱市區的空氣濕度。沿湖行走,在挺拔壯闊的思茅松林邊緣,在清澄如鑒的萬畝碧波前,吸入鼻翼的都是清洌舒潤的空氣,皮膚舒適,似乎涂抹了一層天然的潤膚霜。掩映在湖邊密林里的梅子湖酒店,以小別墅的形式把各個房間分散蓋在水邊、林間,是當地絕佳的療養圣地。
從梅子湖往上走,山頭上有一個著名的城市觀景臺。觀景臺和茶園融為一體,走在1500多米長的觀光步道上,沿途有小橋、亭子間,漂亮的路燈和行道樹,游人可以從容步入路邊的茶園,體驗茶農的采茶活動。觀景臺上可以俯瞰整個普洱市區,晴朗的日子迎著普洱壩子吹上來的風,登高望遠極目抒懷。在山頂上的咖啡館里見見朋友,談談戀愛,在由帷帳搭成的亭子間里⒁槐咖啡。白天可以觀山景看城市,夜晚可以數星星看月亮,浪漫而不失愜意。觀景臺周圍的山地上,是一層層階梯一樣起伏的萬畝茶園基地,每當夏天茶葉生長最是旺盛的時候,很多外地游客會慕名前來。晨昏之間,前來這里散步看日出、賞夕陽的人們絡繹不絕,步履輕快笑語歡聲。
浩渺茶博苑
車子出城,繼續往南,順著蜿蜒的水泥路前進。山嶺之間飄著淡淡的薄霧,一片片規劃整齊、漂亮大氣的民居不禁讓我們停車拍照,山地之間是一片片綠油油的茶園,不時路遇采茶回家的茶農。來到離城30公里的地方,就是位于營盤山上的“中華普洱茶博覽苑”。不到普洱不知道普洱茶文化的深厚底蘊,不到中華普洱茶博覽苑就算沒到過普洱。才進博覽苑大門,載歌載舞的拉祜姑娘、小伙就把我拉到寨子里的竹樓上喝烤茶,在土罐里經過烤制的茶葉,馬上沸水一泡,就散發出濃郁的香味,茶葉正是外面茶園里土生土長的云南大葉種普洱茶。
博覽苑依山而建,和營盤山上的茶園之間形成一個龐大的游覽觀光景區。要游茶博苑,先要去普洱茶文化展覽館接受知識熏陶,在各種茶葉、茶具、茶文化展品里了解茶文化脈絡。三層樓的展館,素凈淡雅,一片茶葉、一副茶具的歷史能牽動很多人的心弦,重新了解茶馬古道的輝煌歷史,以及普洱茶興衰帶來的社會生活的巨大變遷。這樣的一個茶主題博物館,把歷史和現實生活那么親密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你看,門內,是普洱茶的歷史和文化史料:門外,就是茶園、茶農的具體生活,生動立體地呈現著普洱茶在今天的發展軌跡。
茶博苑的觀光道路呈綠色流線狀向茶園、山嶺之間伸展,游客可以步行,也可以乘坐景區內的電瓶車游覽。主通道沿山脊蜿蜒,直達茶園最高處,可縱覽營盤山全貌。登上營盤山最高的問茶樓,一幅幅字畫、匾額映入眼底,回廊環顧,四周云山疊翠,碧海生波,萬畝茶園奔來眼底。營盤山像一個不規則棋盤,而一片片茶園就像棋盤上的棋子。真有“放眼茶源觀翠海,暢懷天際沐雄心”的蒼茫與壯闊。在問茶樓上,我身邊的一個香港游客興奮地告訴我,他喝普洱茶喝了很多年,現在第一次來到普洱茶的故鄉獲益頗豐,更加激發了他對普洱茶的熱愛。
游客可以在山頂的茶林賓館住上幾日,融進這里的民風民俗,參加到茶藝表演行列里,玩味普洱茶,參加傳統普洱茶加工制作,自己親手來做一餅普洱茶,全程參與采集、加工、制作、賞析的過程。在茶園里,背著背簍的拉祜族、佤族姑娘們熱情好客,會教你怎么采時鮮的嫩茶,教你唱最地道的采茶山歌。而在寨子里的酒席上,他們會像對待老朋友一樣,豪爽地敬酒,唱著熱辣的祝酒歌,舉著大碗,邀請你一起加入他們的歌舞行列,直到你面色酡紅,還要一杯接一杯酒地喝。
幽密菜陽河
下山,車子仍舊在營盤山上穿梭,路邊時不時出現一個個農家樂飯莊,它們或沿溪而筑,或傍樹而建,頗有山水田園詩意。群山的背后是一眼望不到邊的林海,我要去的菜陽河國家級森林公園就隱匿在綠海和云朵背后。菜陽河國家級森林公園位于普洱市東南部,距市區37公里,駕車過來大約需要1個多小時。這是北回歸線邊緣僅存的一片原始森林,地處亞熱帶和南亞熱帶結合部,步入景區,崇山峻嶺,瑯福地,森林遮天蔽日,悠長的靜謐,林間鳥語花香。
從色彩斑斕、如夢如幻的菜陽河景區展覽館出來,登上六層樓高的景區 望臺,清風從森林涌上來,白云在天上翻卷,四面八方除了綠海還是綠海。爬藤類植物纏繞著古樹,蕨類植物生長在樹上,這是國家一級保護的古生代遺留植物――樹蕨,還有150多種蘭花。野雞、斑鳩、鷓鴣之 類的鳥類在叢林里清脆地鳴叫,蝴蝶從不遠處的花叢帶來春天的問候。深深地伸個懶腰,“喔嚯嚯,喔嚯嚯”地大喊幾聲,聽一聽山谷里的奇妙回音,大口大口地呼吸清亮的空氣,仿佛這吸入胸中的空氣也成了綠色,一下子帶走了體內淤積的種種渾濁。景區內有一個別出心裁的“樹上人家”旅館,如果時間充裕,最好住下來,返璞歸真,體驗一下住在樹上那種爬樹進門、聽風入夢的感覺。
味蕾普洱
菜陽河國家級森林公園往西行40分鐘左右,就是昆曼大通道的思(思茅區)小(小勐養)高速公路段,上高速路往北,15分鐘就回到普洱市區了,一日游正好形成一個環線。回到城里正好是黃昏晚飯時間。關于普洱的美食去處,其實一點不難找,在梅子湖的旁邊就是普洱市區美食最集中的高家寨。高家寨原本是一個城郊村落,因為旅游業的興起,帶動了農家樂的繁榮,全村現在幾乎都經營起了農家樂,從雞鴨魚肉到尋常野味,再到火鍋、燒烤、海鮮、山茅野菜、大排檔等,樣樣俱全,而且價格適中口味鮮活。
每天,高家寨每戶農家樂的院子里都停滿了食客們的車子,因此,如果你第一次去高家寨吃飯,卻不知挑哪一家進去,一個很簡單的規則就是看誰家門口進出的人群最多、最熱鬧,停放的車子最多。老百姓的口味是雪亮的,按圖索驥肯定不會錯。另外,你還可以貨比三家,再決定去哪一家吃,好客的店主也不會生氣。老板們爽朗地說,飯菜的味道是吃出來的,農家樂的名聲是比出來的,好吃不好吃一切由嘴巴和味蕾說了算,這樣才會帶來回頭客。
華燈初上,月上柳梢,夜晚的普洱城輕柔曼妙,像一首委婉輕盈的小夜曲,節奏舒緩恰到好處。喜歡時尚的年輕人,聚集在歐式裝修風格,摩登精致、光色溫暖的“上島咖啡”、“經典藍調”、梅子湖觀景臺等著名咖啡館里,聽著搖晃的西洋音樂,耳鬢廝磨喁喁低語,享受著愉悅的慢節奏生活。喜歡古典安靜的人們,聚集在茶館里,點上一壺頗有年頭的普洱茶,和顏悅色地談天說地,分享壺中有日月的平凡生活。生活在“茶林里長出來的城市”的人們,和青山同居和森林共長,深得大自然的無限饋贈,日子過得怡然自樂,心胸感恩而大度。
木鼓節 西盟 四月中旬
“第四屆中國佤族木鼓節”將于2009年4月11日至13日在西盟縣舉行。體現“綠色西盟、生態家園、活力佤山、和諧邊陲”的宗旨。活動包括歌舞迎賓晚會、開幕式及《木鼓魂》大型文藝展演、民間文藝匯演;展現佤族“過年”的古老習俗及佤族男女以洗頭的方式表達愛情的“接新水”與洗頭活動;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佤族博物館開館;呈現原始古樸阿佤風情的“鏢牛祭”、“狩獵體驗”、“傳統農耕體驗”、祭祀龍摩爺;有趣的春米大賽、水酒大賽、織錦大賽及原生態歌曲、佤樂、茶藝表演等。
神魚節 孟連 四五月間
二、茶文化催生的新興職業
(一)茶商
沒有茶商品就沒有商人間的買賣,可見茶對美國社會文化的影響之大。布林曾經說過,“普通商品曾經能夠和權力對話。”茶的買賣盛行,茶也賦予了商人權力。因為商人的生活就是通過進口商品來進行貿易,茶商的手中牢牢掌控著茶葉的進口量。他們作為茶葉貿易中間人的重要地位使他們受到殖民者更為嚴厲的監督,殖民地人民更擔心茶商品交易過程中衍生的種種道德問題。其中緣由在于茶的商和生產商把茶作為商品推上市場的時候,茶商就已經處于物質產品和道德的矛盾之中,此時茶商的重要性就顯而易見。茶是大量消耗的商品,美國商人試圖從茶葉銷售中獲利,文獻中就有記載當時的商人曾有向東印度公司請求抵押房子來購置銷售茶葉的驚人之舉。而且茶商們通過百般努力,除了試圖和東印度公司建立商業聯系,還不得不降價銷售來抵制茶葉走私,甚至訂立行規法規,來保證正常的茶葉貿易活動。本杰明•富蘭克林(2010)在其書中提到,當時有商人從荷蘭進口大量茶葉,使得從英國進口茶葉的茶商幾乎沒有任何利潤。
(二)手工藝人
茶具手工藝人在美國茶文化的傳播中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生產制造的茶具滿足了這種消費經濟的需求。布史曼(Bushman)認為,手工藝人制造了多種茶具以供正式的宴請所用,有陶瓷、玻璃、白錫及銀質茶托、茶碗、茶勺等等樣式繁多。當時最有名的一位銀匠名叫鮑爾•拉夫拉(PaulRevere),1768年一位著名的畫家專門創作了拉夫拉穿著工作服舉著一個茶壺的一幅作品。盡管拉夫拉屬于上流社會,但畫家的這幅作品強調了他手工藝人的身份,也強調了他為殖民時期的美國所制作的茶壺。這幅作品也是首次把目光投向手工藝人作品的畫作。今天在波士頓藝術博物館還陳列著當時其他一些手工藝人的工藝品,這些與茶相關的工藝品也彰顯著茶在美國社會文化生活中的穩固地位。
三、茶賦予“體面”新涵義
茶品消費經濟也賦予“體面、教養”以新的含義———上流社會身份、優雅的體態、良好的品德和優先的權力等等。在18世紀的美國,人們的茶和茶具商業活動豐富多彩,不同人群有著不盡相同的的購買力和行為,他們往往趨之若鶩,想不斷以此博得上層社會的體面。因茶帶來的個人自身教養或家庭、社會地位的含義源于歐洲宮廷。茶是上層社會的體現,茶作為舶來之物,且在到達美國之前在比較發達的國家停靠過,價格昂貴,與茶相配套的器具材質優良,價格不菲。盡管飲茶視作一種“精英行為”,在18世紀末很快在普通民眾中流傳。對當時的中產階級而言,每個人必須購買茶及用具,因為茶蘊含著生活富足的社會意義。茶反應了一種國際風尚,人們都想盡辦法購買瓷質的茶杯或錫質的茶碗,因為這樣就代表了他們是文明社會的一員,像遙遠的倫敦之類的文明社會。因此,當時的殖民者認為茶是通往精致生活的通道。當時的殖民者購買茶具時,還需要考慮整體效果。社會規范迫使他們購買更多和飲茶相關的配套器具。早在1767年,本杰明•富蘭克林曾在《波士頓日報》撰文,他的妻子受邀請拜訪友人,回來便要求購買更多的茶具。他的妻子不想在親戚朋友造訪時發現自己家中的茶具遜色于其他家庭的茶具。
四、茶社交與茶醫療
(一)社交手段
茶在1760年~1770年間進入美國之后,就成為走親訪友的物品。從當時的女性日記中可以很明顯地發現這一點。瑪莎•巴拉德1785年至1812年的日記里面就記錄了很多這樣的例子。“鄧思摩爾夫人來喝茶了”;“我們帶茶去拜訪哈姆利斯先生,他告訴我們丹尼爾•福斯特今早生了個兒子”。同許多女人一樣,巴拉德記錄了帶茶去拜訪的別人的事件,以和朋友家人保持良好的社交網絡。除了自發拜訪和邀請拜訪外,許多家庭也會定期舉行茶會。這有點類似于英國的下午茶,是一種模仿英國宮廷生活的方式。不過也可能在下午飲茶吃茶點只是為了保持清醒的一種方式。
(二)醫療手段
早期的美國人認為茶是一種重要的醫療手段。瑪莎•巴拉德(MarthaBallard)記錄了很多她的鄰居、家人甚至她自己用茶來緩解疼痛。早在1799年,她的日記中就曾出現“普利•唐恩感覺不舒服,我做了洋甘菊茶給她喝。”“哈特福德夫人感到惡心,巴拉德給了沏了一杯茶,緩解了癥狀”。1800年5月,她寫到“我覺得很不舒服,一直到下午兩三點都起不了床。約納斯夫人來了,給我洗了腳,又給我弄了沏了一碗茶。”當時的殖民者認為茶的醫用效果非常重要,即使反對茶葉課稅的美國愛國人士也不得不用。巴拉德的哥哥就“曾經在地窖里給一個生病的媽媽弄了一杯茶,緩解了病痛。”戰爭期間,殖民者既用本土茶葉也用進口茶葉來治療身體疾病,茶是他們的藥品,而健康是一個家庭的首要事件。在1770年的《婦女協議》中,女性同意不用武夷山茶、毛尖等進口茶葉,但附加了“疾病除外”這一條。
五、茶文化的源遠流長
美國革命之后,茶在美國文化中的作用回歸到了最初的意義———朋友、親戚社交的物品,社會地位的象征。在18世紀后期,茶被認為是體面的象征,而茶的使用也推廣到了社會的各個階層,刺激了一系列與之相關的新產品的誕生。女性的日記和信件再次記錄了茶在她們社交時的廣泛應用。巴拉德的日記中記述了她的鄰居和朋友社交網絡,在1780年間拜訪了她,也招待了她。在她的記述中,很多拜訪并沒有邀請或被邀請之類,而只是熱情行為的表現形式。在她的日記中有“珍妮來了,我們一起喝茶”,“唐恩夫人和我去了達克斯特先生家里,在他家里喝了茶”。日記中顯示,喝茶時并沒有考慮天氣因素。她的日記上記錄不管是陰冷,還是晴熱都會喝茶。這意味著熱天喝茶是和朋友的社交,并不是為了在冷天取暖。她的日記中描寫的喝茶情況大體和美國革命前相似。盡管兩三知己的喝茶的傳統在美國革命前后沒有發生什么變化,但較大型的茶會在19世紀則更加屬于上流社會。美國革命后,茶文化加速從上流社會到中下層擴展。美國革命后新技術的應用加速了相關產品的生產,使中產階級的購買更加成為可能。如,1785年沖壓機的應用,簡化了銀器的生產過程和時間產量的增加也降低了產品的價格,從而更多的人有能力購買,從而茶文化的在美國也就更加流行。茶的社會地位的隱喻也激勵了社會禮儀的新方向。男人在茶會上的表現,從小就會受到教育。女人更要注意行為舉止,因為茶會和家里的行為舉止更能展示一個女人。如果舉止不雅,婚姻可能會受到影響,甚至有人因此而不能嫁入上流社會。盡管數據材料不夠明顯,但還是有資料表明,在19世紀早期,自由的非裔美國人也可以銷售和飲茶,這兩種方式是其向上層社會轉化的標志。紐約的內爾森在《美國有色人》做過一個廣告,公告了他作為雜貨商和茶商的身份,在廣告中他明確保證自己的產品是沒有奴隸勞動的。像美國白人一樣,美國黑人也有固定的飲茶時間,主要是為了恢復體力。在《周六晚上》這首詩中,作者描繪了白天工作結束之后,是時間進行“周末大餐和飲茶”的場景。新美國誕生后,其生產的茶壺的樣式比美國革命末期茶壺更加簡單、體積更大。但是設計優雅,頗具古希臘和古羅馬的遺風,添加了柱子、老鷹和一些經典的圖案,而不是現在過分修飾的洛可可式的茶壺。
前世的繁華底色
上海漕寶路188號,桂林公館。
黑瓦白墻,花木扶疏,疊山立峰,亭榭參差??未入桂林公館,眼前已是一派自然好風光。
論借景,桂林公館的主人可謂高手:公館盡占桂林公園的精華之域,建筑附麗“福、祿、壽、喜、仙”五大寓意,雕琢出江南私家園林之經典樣本;論借史,新主人更是心思縝密:公館的“前世”便是上海灘一代傳奇大亨――黃金榮的私家花園別墅。僅黃金榮的大名,就足以令人探究與咂摸良久,心存來此叩問歷史的好奇。
縱觀整個正園布局,處處蘊有中國風水的玄機。“福”為觀音閣,是當年黃金榮的家廟,如今其地窖用來存放普洱茶和葡萄酒;“祿”為祿亭,因亭頂立以祥鹿諧音而得;“壽”指從太湖運來的兩塊巨型太湖石,形若長壽的一對公婆;“喜”則為長廊里雕刻的喜字圖案,串起一路歡喜;“仙”指的是一幅八仙過海圖,各顯其能。
1929年,黃金榮年屆六旬時開始建造黃家花園,兩年后完成,據說是用來供黃家老小消夏的地界。園內不僅有百年黃楊、羅漢松、黃荊樹、龍柏,更遍植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等23個品種共千余株桂花樹。一年四季,園內植物次第吐芳,景致旖旎。
園子里,黃家當年開辟了一塊區域,時尚地引進了高爾夫迷你練習場。歲月更迭,如今只能在桂林公館的“壽”字區的碎石小路中辨認出當年練習場的依稀舊痕;而在園中“四教廳”右邊的六角亭上,特意為黃金榮手書的“文行忠信”四個大字卻清晰如新。
園子里氤氳過太多的繁華舊夢,歷史風云。獨特的歷史底蘊,冥冥中牽引著主人與這座老宅結緣。
4年前的一天,當會所主人偶然來到桂林公園的茶樓喝茶時,站在如今的桂林公館的二樓回廊中,眺望著一園蔥蘢,龍墻逶迤,閉上眼睛:當年園子里家眷們穿梭在喜廊里,八仙臺上一出出佳劇裊裊上演,柔婉的唱腔似乎還飄蕩在空氣里??
幾乎就在一剎那間,他做了決定,續寫黃家花園的新史。讓那些曾見證過當年黃家張燈結彩、大宴賓朋的花草樹木,再笑看一回現代人走進整修一新的桂林公館、重溫優雅精致的生活。
這想法,有意思也有意義。2007年秋天,主人的腦子里的想法“站”成了一座靜謐華貴的桂林公館。
茶禪之天然連理
軒敞俊朗的四教廳、精致典雅的鴛鴦樓(會館主樓)、三面環水的石舫般若舫、中西合璧的水中廳頤亭、祥瑞方正的觀音閣,桂林公館的幾大“硬件”區域占盡地利,十分養眼。而主人在心中亦早已為之配套了兩大可人的“內容”服務::“妙不可言”的茶與“回味無窮”的餐。
提及茶,主人是足夠有發言權的。主人是國內有名的“茶人”――浙江國際茶文化發展公司總經理,桂林公館亦擁有了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背景。國際茶人之家基金會創辦的專業茶品牌――西湖國際茶人村,擁有五千畝生態優質茶園,擁有西湖龍井、碧螺春、安吉白茶、開化龍頂、千島銀針等十幾個優質茶葉品種。
西湖茶人村的豐厚茶資源,涓涓流入豪華老宅,成為一種氣質、一種氣場,一種靈魂。
在桂林公館里閑走,到處可感受到“妙不可言”的品茗氛圍。步入四教廳,仿佛走進一座茶文化博物館,上等的號級、印級普洱茶、“磚”、江城磚、福祿園茶依次而列,多種高檔茶葉在此展藏,里面不乏珍品、孤品,此外,還藏有頂級的百年普洱;木頭櫥柜中,主人收藏的各式珍品紫砂壺與貴族曾使用過的茶器,每一件物什都有厚重的背景。
桂林公館,隨處都是品茗佳處:在般若舫里喝龍井、在頤亭中喝烏龍、在四教廳泡上一壺陳年普洱,耳畔盡是絲竹繞梁,席間花香三兩枝妙,端的是妙不可言!
茶與禪,總有天然連理。記得,佛學家趙樸初有首著名禪詩云:“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人隨風過,自在花開花又落。縱有萬千心事,不如吃茶去。
在桂林公館,有好景,更有好茶。對你而言,需要思忖的是,以怎樣的心面對你手心里的這杯茶。
中國畫留白之美
會所走得多,有時惑于主人的“多情”:將認為好的東西鋪滿一屋。
太滿了,反而令人感覺到一種“空”。
而在桂林公館里,無論是色彩統攝、家具擺設、細節處理,都讓人體悟到中國畫里留白之美。
如同,公館里精心擺設的虞公窯藝術佛像作品,歡喜佛、臥佛、地藏王、千手觀音,尊尊線條曼妙。與之配套的基座與家具,原料均來自東南亞的柚木,是上百年退役海船的船木,經過藝術家的再次加工,樸拙喜人。
如同,一樓私密的茶室101。人坐屋中,面對的是一個獨立的庭院。落地的透明玻璃窗分成數隔,可以隨心打開。于是,風就裹挾著青草的香拂在你的臉上,香樟樹的芬芳浮在空氣中。庭院里,黑瓦白墻,淡褐色玻璃燈罩的宮燈,青石小徑,褒茂林之幽趣割雜草之芳情。一位素服淡妝的高級茶藝師在旁為你斟上一壺上好的普洱,賞看紅濃剔透的湯色,聞著沉穩馥郁的釅香,不知不覺,心靜了。
如同,二樓最奢華的紫桂廳。偌大的包房里,除了精致的檀木圓桌外,主人突出了由黃家老宅留下的明清花梨木鑲嵌著大理石的煙榻。一進門,便給人驚艷感。而房中其他的擺設都處理得非常弱化,只在墻邊的紅木小桌上,立一古董花瓶,里面總有時令鮮花。我去的那次,一束粉紫色的牡丹正嫵媚含羞。花梨木煙榻、秋香色絲絨窗簾、黑皮沙發、紫牡丹、老式水晶燈、紅木茶案、散落的線裝書??富貴繾綣,盡在不言。
如同,會員專屬區里一處空地,地板上是彩色瓷磚鋪就的桂林公館LOGO,墻邊一張頂天立地的老櫥柜,鑲嵌著一面巨大的鏡子;柜前一張木榻上橫陳一葉寬寬的如荷花般飄逸的細白瓷盤。這方供會員們盥洗后凈手與整理衣襟之所,布置得亦如一岫靜物圖。
好地界的名聲總是不脛而走。2008年6月,國際巨星成龍竟在一周內“三顧桂林公館”,那幾日雨落紛紛,花香弄畔,雅致頻生,席間賓主盡歡顏。成龍不僅對公館收藏的虞公窯藝術品產生極大興趣,更對其“妙不可言”的茶和“回味無窮”的餐給予了高度評價。
常言道“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已然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物質;又有文人雅士提出“琴棋書畫詩酒茶”,茶又和藝術結緣,茶的物質和精神的雙重功能,形成了獨特的文化領域。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極大提高,開始追求養生保健、返璞歸真和文化品位,而茶文化可以同時滿足這三種要求。所以,在現代社會中,茶越來越受到大眾喜愛,茶文化旅游也應運而生。但目前國內對于茶文化旅游的理論研究涉及較少,而且人們過于從微觀上關注某個地區的茶文化旅游開發,研究類型大都是從表象研究茶文化活動對旅游的影響,缺少從深層次角度探討茶文化旅游發展的動力問題。
本文以茶文化形態的區別作為切入點,首先對城鄉茶文化的形態分別進行描述和概括,在此基礎上從較為宏觀的角度探討茶文化旅游發展的動力機制,以求城鄉茶文化互補互動,推動茶文化旅游的發展。
一、茶文化旅游發展的動力機制
茶文化旅游是伴隨著現代化進程逐漸興起的一種文化旅游,是以茶葉資源為載體,以享受與茶葉資源有關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為內容,以旅游為形式的一種文化專項旅游。茶葉資源多在農村,茶葉的消費多在城市,所以茶文化在鄉村與城市都具有發展的條件,且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形態,即都市茶文化和鄉村茶文化。都市茶文化的開放性和感召力可以提高人們的文化品位,激發茶文化旅游欲望,茶文化旅游的市場在城市。鄉村茶文化的生態性和民俗性使得鄉村茶文化旅游資源可以滿足這種旅游欲望,茶文化旅游的資源在鄉村。二者共同推動了茶文化旅游的發展。
二、茶文化發展的兩種形態
(一)都市茶文化
我國茶文化的傳統特色與國際大都市的現代化相結合,形成了具有時代特征的都市茶文化。都市本不是產茶地,但是因為都市政治、經濟、文化都相對發達,人口相對集中,特別是文人雅士、知識分子比較多,他們在品飲的過程中形成了對茶獨特的認識和感受,把對茶的認識上升到精神境界。他們喝茶講究的是以“輿論倡導”相關群體,影響著其他人們。所以都市茶文化也稱“藝術型”茶文化,由此決定了都市茶文化不可能僅僅發展到“實用型”為止,還會繼續有所提高,有所突破。可以這樣說,茶資源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文人”的參與,才逐步形成一個文化分支,也就是俗稱的“雅文化”。
1 都市茶文化的特點
包容性與開放性。都市是各種文化匯集交融的地方,包括外來文化、傳統文化、地域文化。都市茶文化的包容性和開放性主要表現在對各種茶文化的親和力,無論是英國茶道還是日本茶道、韓國茶禮;無論是高雅的茶藝還是各少數民族茶俗,凡是先進的、優秀的、經典的茶文化,都可以在這塊土地上生根、開花,融會貫通,為我所用。
感召力與輻射力。都市是地區經濟文化中心,對區域甚至是全國、世界都會有極大的影響力。感召力表現在無論是本土的、還是他國的文化都會爭相匯集;輻射力體現在文化的影響上,它不僅影響一個地區,甚至多個地區以及全國,全世界。我國的茶文化在歷史上就已經走出國門,傳向世界。如今上海少兒茶藝出訪日本、韓國、印度尼西亞、摩洛哥等國引起轟動,精彩的表演令觀眾稱絕,同時在全國各地演出影響深遠,香港等地還派專人來滬學習取經加以推廣。
創造性與多樣性。“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都市茶文化的包容性和開放性決定了其多樣性與創造性的特質。都市人思想觀念的更新較快,不斷接受新文化、新事物,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勢必不斷賦予都市茶文化新的內涵、新的理念。過去聞所未聞的各種新品名茶、茶飲料、保健茶、減肥茶……還有茶藝展示、少兒茶藝、家庭茶藝、茶席設計等這些新名詞接踵而來,茶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了充分體現。
時尚性與休閑性。結合了傳統文化與自然精粹于一體的茶,無疑是這個社會里最具吸引力的飲品。去茶館喝茶成了時下都市人最喜歡也最愜意的休閑活動。茶館中文人雅士自不必說,其中不乏商賈白領,在這里,滾滾紅塵、功名利祿揮灑腦后,輕啜杯中香茗,個中妙趣難以言傳。都市茶文化滿足了都市人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所以能蓬勃發展。
2 都市茶文化主要表現形式
都市茶文化可分為三個不同的層面:廣泛貼近日常生活的層面、茶文化藝術形態的層面、與都市內涵和茶科學相結合的層面。
其一,茶的生活層面。茶與服務行業的結合,有悠久的歷史。如曲藝演出采用傳統的形式:劇場有茶水供應,如解放前上海成都北路的滄州劇場、八仙橋附近的“雅廬”等等。平時主要供應茶水,有時兼有戲曲清唱或曲藝演出。而如今城市中隨處可見的茶藝館是茶融入百姓生活最好的詮釋。茶藝館與傳統老茶館的區別在于,除了是一種商業性專用飲茶場所,還具有較高的文化品位,以弘揚茶文化為主要目的,以品茗、賞藝為主要形式。由此也不難解釋各種茶藝館旅游線路何以得到大眾的親睞。都市不是產茶地,反而有多種名茶可供選擇和消費。像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南京的玄武湖、武昌的滕王閣等處,都配有好茶供游客消費。
其二,茶的藝術層面。都市是茶文化發展的重地,也是藝術型茶文化發展的根據地。其表現形式包括各茶文化研究機構、茶報刊雜志、茶文學創作、茶戲曲、茶電視劇等。如20世紀中期的《茶館》,20世紀末期的《茶人三部曲》,頗受人們歡迎,隨著茶文化藝術作品的問世,人們喝茶的熱情也越來越高。
其三,茶的科學層面。茶文化與人們的消費觀相關,它呼喚茶人以現代營銷理念和良好的經營素質,不斷地為茶文化注入新的內涵,以此來影響茶的經營環境和氛圍。如現在流行的袋泡茶、茶飲料、各種加工再加工茶類、琳瑯滿目的茶葉包裝,企業開拓市場創新的做法對茶文化的積極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特別對于茶文化旅游購物產品的開發有重要意義。
(二)鄉村茶文化
鄉村茶文化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是茶鄉豐富的茶葉資源。茶樹喜溫、喜濕,不耐寒,不耐旱,只有高山云霧的滋養才會形成優秀的自然品質。所以茶葉一般都長在深山之中;二是茶農與茶樹同生同長,在長期的種植和品飲過程中形成了對茶的獨特理解和感受。比如過去在農村鄉間的小路上,每隔五里、十里必有一個供人小憩、喝茶、對山歌的路亭,這就是鄉村茶文化。
1 鄉村茶文化的特點
自然性與生態性。陸羽《茶經》有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上者生爛石”,“野者上,園者次。”所以 俗話說,“高山云霧出好茶”。產茶區特別是名茶產區一般都處于深山野外。“生于山野,得云霧之仙氣,汲甘泉之靈性,因而,它得以成為天地間仙凡同享、雅俗共賞的靈物”。茶葉的自然之美,是其自然地理環境賦予茶的一種審美屬性。我國道家學說為茶道注入了“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樹立了茶道的靈魂。道家的“人化自然”,在茶道中表現為人對自然的回歸渴望。鄉村茶文化的生態性與此不謀而合,給人返璞歸真,天人合一的高雅感覺。
原生性和民俗性。鄉村茶文化內涵,尤其是茶與民俗、民風相結合的內容,由于很少受外來文化的侵犯,文化形態原始,很受游客歡迎,所以鄉村茶文化不同于都市茶文化,它是沒有經過任何加工的、原汁原味的民間文化,也就是俗稱的“俗文化”。當遠離了城市的喧囂,胼手胝足的農民為你沏上一杯茶,那種感動是在高檔的茶館里感受不到的。沒有任何表演和修飾成分,有的只是勞動人民的淳樸和平實。
2 鄉村茶文化的表現形式
生態觀光茶園。“片片茶園綠如染,重重茶山接上天”,茶園為湖光山色增添了詩意。茶樹雖然是一種經濟作物,但跟一般農作物相比又有點像觀賞植物,置身于自然盆景的茶園中更感到淡淡的茶香,讓人陶醉。難怪唐代詩人劉禹錫能寫出“人間何處是仙境,春山攜妓采茶時”如此美妙的詩句。這一切對久居鋼筋水泥之中的人們更有著無限的吸引力。
茶鄉特色民俗。茶文化是在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下逐步形成的,與人民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茶鄉民俗游之所以能吸引來自不同文化、不同階層的游客,原因就在于其文化差異及“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核心吸引力。如白族三道茶、彝族鹽茶、苗族蟲茶,光是這些名字就已經勾起人的興趣。而且這些民俗活動都有較強的民眾參與性,游客不僅可以學到知識,獲得美的享受,還能形成對生活、人生價值的真切體驗,達到了文化旅游的最高境界。
茶文化遺址遺跡。茶鄉勞動人民在茶的培育、制造和利用以及茶文化的形成、傳播和發展上,為我國乃至世界流下了諸如茶事井泉、茶韻寺觀、古老茶山、茶所遺址、紀茶碑刻等眾多的茶文化遺跡。目前,現存于世,有較大影響,又在歷史上有過重大作用的茶文化遺跡有近百處之多。在這些遺跡中,既有2000年以前的名山黃茶院、邛崍文君井等;又有1000年以前的天臺山葛玄煉丹名圃、長興貢茶院、云南野生大茶樹林、茶馬古道等。茶文化遺跡,既是寶貴的中華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不可再生和逆轉的茶歷史資源,更是人類的價值不可低估的一份文化遺產。大部分茶文化遺跡都散落在鄉村,鮮為人知,這些寶貴的資源特別是對茶研究者有著獨特吸引力。
三、城鄉茶文化互動推動茶文化旅游發展
(一)優勢互補
都市茶文化和鄉村茶文化各有特色,一雅一俗,構成了茶文化旅游的主要內容,滿足著不同人群的需要,滿足了茶文化旅游的不同細分市場。可以把這兩種資源進行整合,形成經典茶文化旅游線路,如都市茶館游和鄉村生態茶園游相結合等,游客也可以全面體會到茶文化的內涵。
(二)統籌互動
1 都市茶文化的帶動作用
首先,提高茶葉資源知名度,為鄉村茶文化旅游廣而告之。通過舉辦茶文化節、茶文化學術研討會、茶博覽會、名茶評比會等來打造名優茶的名氣。上海茶文化節自1994年舉辦以來,累計吸引了來自國內30個省市自治區、10多個國家的各界人士共140萬人參加了歷屆文化節的系列活動,達到了“擴大影響、積聚人氣、提升形象、體現實效”的效果。浙江新昌、開化、諸暨等地由于發展名優茶,在茶文化節亮相,并通過冠名活動、申請指定專用茶、與上海聯合發展茶鄉旅游等方式打響品牌知名度。2002年上海國際茶文化節前夕,舉行了“上海一新昌、上海一安吉茶鄉旅游首發式”,上海市民紛紛報名參加茶鄉旅游活動。茶文化節的開展為鄉村茶文化旅游開辟了新的客源市場。
其次,復興茶文化,激發人們對茶文化的旅游動機。都市中隨處可見的茶藝館、還有茶博物館、甚至茶小說、茶戲劇都是普及茶文化的好方法,使得飲茶和品味茶文化成為都市人的生活方式。都市是文化發展的前沿陣地,都市茶文化也代表了茶文化發展的最新形態。而都市又存在大量的潛在客源,如何通過都市茶文化旅游的發展把這些潛在客源變成現實的鄉村茶文化旅游者,使他們到茶鄉去旅游,是都市茶文化發展的重要使命。可以說,都市茶文化旅游打開了人們認識茶文化的窗口。
最后,改變農民的意識,增加開展鄉村茶文化旅游的動機。通過都市茶文化旅游的蓬勃發展帶來的效益特別是經濟效益,刺激農民的意識:沒有種茶的地方茶葉都火了,種茶的地方茶葉還能不行?促使他們認識到,文化不僅僅是都市人的特權,農村文化也有自身的特點,有適應農村生活需要的形式和內容。旅游也非都市的專利,農村照樣可以搞旅游,在開展茶文化旅游上甚至更有優勢。近年來都市茶藝館風風火火的開展,使得很多小鎮和農村派專人去大城市的茶藝館學藝、充電。他們也意識到,沒有文化的內涵,旅游的生命力不會長久。
2 鄉村茶文化是茶文化旅游的源泉和歸宿
成都的文藝,遠不止熊貓,也遠不止那條“寬窄巷子”,它的輻射范圍到達了距離市中心近百公里的鄉鎮。
這一切多少源自成都在建設西部文創中心方面的努力。2016年,成都被國務院確定為第六個國家中心城市后,正加快建設“四中心一樞紐”,其中之一就是西部文創中心。在文創方面,成都主動涉足和扶持音樂傳媒、文博旅游、動漫游戲等產業,以成為中國音樂之都、世界文化名城。
我們此次專程拜訪其中一小部分,與美食一樣,它們是成都無所不在的“小事”,也是不可缺少的“大事”。
文創是一種生活方式
居民區環繞中、CBD商圈里、鄉野村落里……“文創園區”似乎在成都的任何地界都能成立。
從距離成都市中心90公里外的蒲江縣運來的3600根雷竹,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里搭起了“竹林步道”,將屬于“明月村”的1000平方米展位分割成茶山、陶藝、篆刻、草木染和文創集市等空間,“復制”出一個縮略版“明月村”,在“2016成都創意設計周”上展示了3天。
在這個每年舉辦的大型文化創意活動里,不僅有來自成都本土與世界各國創意作品的展示,更是將活動延伸到了成都市區內的創意聚集區、旅游景區、博物館、鄉村旅游點等本土文化氣氛濃厚的地方,把當地的傳統技藝和當代藝術一一展示于人前。
在用以布置展位的竹子生長的地方,就是一個當代藝術與傳統生活相融的例子―明月村。作家寧遠的草木染工作室“遠遠的陽光房”、蜀山窯創始人李清的工坊等十幾個林間工作室與明月村原有的村舍相融,在“新村民”和“原住民”的共同建設下,組成了這個以“文化創意”為發展主線的村落。
篆刻家李南書就是一位“新村民”,3年前被派駐明月村工作后,他在大自然里找到了更多靈感。“過去的一段時間,金石都快發展成書房藝術了,到了大自然之后你會發現,可以刻的東西太多了,絕對不只是那一點點文人的句子。”李南書說。2016年3月,明月軒篆刻藝術博物館在明月村開館,展示篆刻作品之外,“新村民”還在這里為“原住民”開班教學。
這是雙方在這個空間中“互惠”的方式之一,更為顯性的方式是,具有文藝氣氛的村落吸引了游客光臨,村民的土產在設計師們的包裝下品牌化了,僅僅是3天展會期間,現場出售的陶藝、布藝作品,以及茶、酒、水果等鄉村文創產品,就銷售了超過10萬元,借由展會,被吸引到明月村體驗的游客也達到了1.5萬人次。
你可以將“明月村”理解為一種依托成都自然環境建立的“文化創意園區”,而同樣在創意周里布置了展位的“山念”品牌,則在藏身都市的文創空間里找到了自己的一隅。
“在成都找不到我們喜歡的家具,干脆就自己做了。”羅云皓說,他和幾個同樣畢業兩三年的朋友創立了“山念”品牌,做定制木質家具的生意。他們的工作室選在了成都IBOX創意基地,這個基地以倫敦創意地標BOXPARK為原型,由紅、黃、藍、黑四種顏色的22個集裝箱構成,跳脫于都市商圈氣氛之外。
入駐IBOX的大多是涉及建筑、藝術、音樂、設計等領域的工作室。不少“文藝青年”把IBOX當成了必去之地,無論是閑坐喝杯咖啡,還是逛逛原創設計師店,或者僅僅是把各色錯落的集裝箱當成背景,相約拍照。而當夜幕降臨,工作室的燈光漸次熄滅,滑板少年們則在這里找到了他們的“領地”―在這個位于成都一環路CBD的創意基地,有市區里唯一的一塊滑板場地。
大熊和凱迪都是90后上班族,每周總有兩三天的晚上,他們會和朋友在IBOX的一小塊極限運動場地相約練習,他們認為年輕人就是應該做一些酷的事情。而豪豬覺得酷的東西是復古文化。2009年,他建立了UID Cafe,從一家小店漸漸做大之后,他把旗艦店鋪搬進了U37創意倉庫。穿過一個市井氣氛濃厚的菜市場,就能到達這個在居民區包圍之中的空間,它由醫藥集團庫房改建而成。
而在原紅光電子管廠舊址上改建成的數字娛樂創意產業園區―東郊記憶,已成為國家音樂產業基地,12月19日剛剛在這兒舉辦了“中國音樂產業發展成都峰會”,每天的音樂演出和藝術展吸引了很多年輕人停駐。
“當地年輕人也喜歡當地設計品牌。”羅云皓說。而除了像創意設計周這樣比較大型的展會,與人們日常生活更接近的,是常在春熙路、奎星樓街等商圈舉辦的文創品牌集市。即使身處知名旅游景點寬窄巷子,也依然是熱愛著詩歌、電影或是戲劇的人們的居心之地。這大概是獨屬于這座城市的一份從容。
萌物經濟
對于像熊貓這樣的瀕危物種,“萌”更像是一種保護力。從最淺層來說,人們為了觀看它們的萌態而支付的門票,就提供了一部分保護經費。
聽到成都人說起“安逸”“巴適”,就自然會生出一種生活美好的感覺。而在這座城市中,將安逸與巴適踐行得最為徹底的,大概就是熊貓這種萌物了。
梅燕已經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工作了8年,在抽出空檔從“月亮產房”里出來接受采訪之前,她正在給2016年夏天剛出生的熊貓寶寶用針管喂藥,“這兩天天氣變化,它感冒了,把我也給傳染了。”梅燕說笑著,學起了熊貓打噴嚏的樣子,語氣就像在談論自己養的寵物。
但工作本身是重復而單調的。梅燕所在的“月亮產房”,主要負責照顧剛出生到兩三歲大的幼年熊貓,她的工作常常在準備食物、喂奶、幫助排便、測量體溫、園區消毒等等環節中循環往復。幼年熊貓24小時都需要有人值守,即使是在它們呼呼大睡的十幾個小時里,梅燕也幾乎不能休息。成年的熊貓則被半放養在“別墅區”,它們每天要吃八九十斤竹子,搬運這些竹子和清掃宿舍要消耗大量體力,而這是飼養員們的主要工作。“身材嬌小的人做不了這個事。”梅燕說。
如今,在身份上歸屬于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熊貓有176只,其中有不少“租借”在外。如果一只熊貓需要“旅居”,長期照顧它的飼養員就需要跟它一起外出,指導館舍的建設、培訓飼養員,這個過程往往長達兩三年。“有個飼養員,出去的時候孩子還不會講話,半年多之后回來休假,小孩都不認識她了,喊姐姐。”梅燕說,她覺得這多少有點心酸,但總有些關于熊貓的趣事能消解一點這種情緒。
熊貓對氣味和聲音都極其敏感,因為從出生就一起相處的飼養員大多是當地人,它們聽慣了自己四川話版的名字,初到外地時對其他飼養員的呼喚毫無反應,要“重新學習”方言。與之相呼應的是,最近從美國回到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美輪”“美奐”聽不懂四川話,倒是對“come here”的呼叫回應迅速,對食物也是吃不慣窩頭,只愛吃餅干。
對很多人來說,這些小插曲無一不戳中“萌點”。在社交網絡分享的動圖或者小視頻里,熊貓們抱著飼養員大腿不撒手的“無賴”樣子,又或者笨拙地翻身爬樹,卻倒栽在地上的窘狀,都讓人覺得好笑,能戳中人心里最柔軟的地方。
作為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主管,沈富軍眼里的“萌”所負載的意義還要更多一些。他認為,對于像熊貓這樣的瀕危(近期已降級為“易危”)物種,“萌”更像是一種保護力。
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官方網站上,有這樣一段話:“不管我們喜不喜歡,通過大熊貓可以募集到我們難以想象的資金―沒有其他任何一個野生動物的出租,能夠產生每年一百萬美元的費用。大熊貓意味著動物保護的大量資金,這不僅僅對大熊貓有好處,與它們共同生活在一片山林的其他物種也將同樣獲益。”
獲益的還有沈富軍們的其他研究項目。除了照管熊貓,沈富軍主要從事瀕危動物保護遺傳學研究,在離研究基地入口處不遠的3層小樓里,有一整套的遺傳基因組測序設備,以及全球最大的大熊貓庫。前者完成了對基地中大部分熊貓的個體親子鑒定,即使長相相似,又同樣被叫作“盼盼”,也可以通過唯一的譜系號被識別;后者則保證了圈養熊貓種群的穩定繁殖。
而一個也許從沒被我們當成問題的問題也正在通過科研被解答,那就是“熊貓為什么吃竹子”。簡單的問題其實科研價值也很高,“它涉及到基因組序列、代謝、消化、腸道微生物等等各個方面的研究”。沈富軍說。
看著熊貓們傻乎乎的樣子,是梅燕每天工作之余的最大樂趣。就像媽媽們聚在一起就會不停談論自己的孩子一樣,飼養員們聚在一起最常交流的,也是“今天你的熊貓抱了誰的大腿”,“我的熊貓又干了什么傻事”。這種真切的親近感可能是一般人很難體會到的,而同樣難以體會的,則是他們被熊貓或咬或抓的傷痕,還有24小時監護的緊張與疲憊。“能一直留在這里的,還是因為真的喜歡吧。”梅燕說。
每個商圈都少不了書店
從大店到小店,從綜合型到獨立型,成都這座城市能滿足人們關于書店的所有想象。
12月的第一天,金士杰和卜學亮在成都方所書店做了場活動,主題是“一場關于生命的對話”。倆人是話劇《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課》的主演,面對著臺下滿當當的觀眾,金士杰“喊”道:“周四下午,你們不應該在上班嗎?”
成都方所書店的負責人稱,在方所,每個月至少要舉辦8場文化活動,多的時候達到十幾場,“場場爆滿”。根據方所的統計,書店平時的日均人流量在5000到8000人次,周末則有1.2萬到1.5萬人次。
國家統計局成都調查隊曾《成都市民閱讀指數調查報告》,在這份報告里,成都市民的閱讀指數為54.84分,一年中城市居民人均閱讀6.04本紙質圖書、7.39本電子圖書,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成都人還是很喜歡閱讀的。”成都方所書店的負責人說。她之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原因之一是在這間書店的總銷售額中,圖書的銷售占比超過了50%。在一個集合了書籍、美學生活、咖啡、展覽、文化講座與服飾等城市復合式公共文化空間,成都人對于圖書本身的消費熱情多少讓方所有些意外。
與成都本土文化有關的圖書,在方所擁有相對集中的展位,設計團隊也會推出一些如明信片、成都塔便利貼等文創產品。“跟成都文化特質相符合的活動肯定也會多一些。”成都方所書店負責人稱。
因為成都的當代藝術夠發達,這家書店也經常邀請本地的藝術家到書店做文化分享。此外,它還和各個領事館都用心維持關系,以爭取文化資源。5月底,泰國“詩琳通公主攝影展”就選在了這里。
成都的好書店不止方所,同樣以文化地標自我定位的還有言幾又―一個由“今日閱讀”書店衍生出的文化品牌。
2006年,今日閱讀在成都成立,近10年后,言幾又開了出來。它的面積高達3600平方米,將書籍、市集、餐飲、藝術畫廊與文化活動等集中在了同一個空間中。
關于這家書店,有個說法是“沒在名人墻拍過照就不算到過成都言幾又”。走廊里,設計師陳峻佳錯落布置了寫著書中句子或者流行“段子”的透明塑料板,將兩面普通的水泥墻面變成了顧客們最喜歡留下影像的地方。
和方所一樣,言幾又也開在購物中心里。在文創產品區,言幾又更注重“體驗”,你既可以在木器攤位上手工制作一把勺子,還可以體驗一下成都當地的“草木染”技藝,親手染上一個布袋或者一條圍巾。而在二樓單獨辟出的藝術廊空間里,除了可以購買到當地藝術家的書畫作品,也提供了學習繪畫的空間。
“成都的消費水平和對文化的熱愛追求程度,比較靠近一線城市,很適合做一些傳統商業模式的創新。”言幾又品牌CEO但捷稱。對于言幾又來說,成都既是大本營,也是創新和試水的首選之地。2016年9月,言幾又推出全新子品牌“言幾又?見”,這是個把閱讀和美食嫁接在一起的新概念品牌,其第一家店鋪也選在了成都。
與上面這些全國連鎖書店不同,起源于成都的散花書院則更堅守本土市場。
在古代,散花樓是成都文人雅士的聚集之地。“散花書院的最大特色,就在于關注和傳播成都本土文化。”散花書院營銷策劃部經理說,因此,他們把店鋪都開在了寬窄巷子、鐵像寺水街和平樂古鎮等文化旅游地標。
在這家本土書院,除了能看到成都主題的書架,銷售《巴蜀古鎮》《地下成都》和《錦城舊事》等敘寫本地歷史人文的書籍,還能看到涵蓋散文、詩歌、美術、書法、攝影等類別的《文藝成都書系》。相應地,散花書院的“散花講堂”也將注意力集中在成都的本土文化上,主題關于成都建筑、民俗、詩詞、藝術、茶文化等等多方面。
連鎖書店和本土書店之外,成都書店譜系中還有不可或缺的一支―獨立書店。比如一廬書屋,它由三個熱愛藝術的女生合開,售賣油畫、建筑、設計等方面的藝術書籍,是當地藝術類外文原版書愛好者常常光顧的地方。
幾次搬遷,如今隱匿在成都一個小區中的象形書坊,更是將“獨立”二字踐行得徹底。整個書店全由店主老宋一人打理,他根據自己的理念選書,只接待真正志同道合的愛書之人,與其說是一家書店,倒更像是一個朋友間共享的讀書空間。
無論是太古里還是來福士,或者寬窄巷子,書店幾乎是成都所有商圈里都不可缺少的一間。人們總說成都人生活悠閑,從這里也可見一斑。
博物館之城
99,是成都現有民辦博物館的數量,“博物館之旅”,正在成為打開成都這座城市的新方式。
在青城山里轉轉,輕易就能感受到遠離都市的平靜:草木青蔥,河流緩緩,小船上還常常坐著悠閑的人們。這里不僅人類宜居,同樣也是各類昆蟲的聚居地。有數據顯示,生存在川西地區的500多種蝴蝶中,超過60%都可以在青城山區見到。
這也是趙力把他的華希昆蟲博物館建在青城山腳下的原因之一。“出門進山就能觀察到很多種類的昆蟲。”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說。自2011年正式開放以來,這家民辦博物館已經累積了5萬多種、超過62萬只昆蟲標本,除了中國地區的昆蟲,還有很多南美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歐洲,以及亞太地區的諸多珍奇蝶種,是目前亞洲最大的昆蟲博物館。而這些,都是趙力的私人收藏。
2016年6月,趙力收到一張吉尼斯世界紀錄證書,證明博物館里收藏著全球最大的水生昆蟲―一只翼展21.6厘米的魚蛉,這是2014年7月他在青城后山發現的。
博物館有一個相對松散的標本采集團隊,由各地的昆蟲學家、昆蟲愛好者和一些職業昆蟲采集者組成,他們所捕獲的昆蟲是博物館中國內展品的主要來源,而國外的昆蟲則主要通過交換和購買獲得。
從小,趙力就喜愛昆蟲,大學被保送進入四川師范大學生物系,如今他已是一位高級生物工程師。幾年前,他投資了大約2000萬元,加上政府出資提供的地皮與基建,終于將愛好變成了事業。
博物館是一棟兩層建筑,一樓展品包含全球的各種昆蟲,二樓則主要展出青城山區的蝴蝶品種。指著館里的任何一只昆蟲,趙力都能很快說出它的所屬綱目和生活習性。
來參觀的大多是學生和游客,除了向他們介紹昆蟲知識,博物館還定期組織學生參與野外識蟲活動。“白天在博物館觀賞了標本,夜間就帶他們去山里實地觀察昆蟲,感受會更真實一些,體會一些發現活體昆蟲的樂趣。”博物館副館長趙希說。
對于無法參加野外識蟲的觀眾,博物館會在夏季的時候在展廳內布置活體昆蟲展覽,讓觀眾與一些無害的昆蟲互動,可以摸一摸,也可以喂食。
為此,博物館的地下庫房中有一間被專門用作昆蟲養殖的溫室,飼養竹節蟲等可以用來展示的生物。在這個庫房里,更大的空間被用來儲存沒能在展廳中陳列的標本,趙力稱,因為博物館的面積有限,公開展示的2萬多件標本,其實只占總庫存的十幾分之一,而一些特別珍貴或是只此一件的標本,只有在庫房里才能得到更好的保存,展出條件下的光照和氧氣都會縮短它們的壽命。
庫房同時也是標本制作的區域,從各地采集來的活蟲都會在這里被制作成標本,根據趙力的介紹,每一個昆蟲標本從采集、制作到展出,起碼要花兩個月時間。將來如果條件允許,趙力和他的同事們希望讓標本制作過程變成展覽的一部分。
對生活在昆蟲聚集地的周邊社區,這個博物館多少起到了些教化作用,趙希說,博物館建成后,常常有青城山區里的村民送來捉到的昆蟲,那只獲得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全球最大水生昆蟲,最先就是由村民發現,然后找到趙力去做鑒定的。
作為成都的青少年野外科普基地,博物館希望能夠提供給孩子們更多實際接觸昆蟲的機會,“很多城市孩子根本沒見過昆蟲,不接觸他們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對昆蟲有興趣。”趙希說。
實際上,青城山區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個博物館村落,除了昆蟲博物館,還有烏木藝術博物館、皮影藝術博物館、趙樹同藝術與收藏館、青城山道源博物館等館。這些博物館都不是政府組織,而是民辦的。在這個聚落中,人們可以看到目前只在成都平原被發現的“古烏木”、從明清至今各個時期的皮影,以及根雕等各種來自民間的收藏品。
而在整個成都,除了青城山博物館集群,大邑縣和龍泉驛區還有另外兩個與之規模相當的民辦博物館聚落。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成都市注冊登記的民辦博物館已經有99家,數量位居全國城市第一位。
通過參與國內、國際等有關昆蟲的科研項目,能夠獲得一些科研經費。此外,銷售文創產品和出租標本、舉辦商業展覽等途徑,也是獲得收入的方法。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3.013
0 前言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特有的文化元素,是區別一個民族與另一個民族的主要因素之一。200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這樣定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它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內容:口頭傳統和表述,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與實踐;傳統的手工藝技能。
隨著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旅游領域的開發利用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由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殊性,如果開發不當,旅游發展也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如何處理好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發展的關系,通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旅游開發,既促進旅游的發展,又有利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發展是大眾旅游時代務必要解決的問題。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制州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其中白族三道茶歷史悠久,是白族傳統民俗文化的體現。白族三道茶在旅游發展的早期就受到廣泛關注,并且知名度較高。但與此同時,白族三道茶在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越來越凸顯出來,發展遭遇瓶頸。文章通過研究白族三道茶在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探討旅游發展背景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發展問題,并就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建議。
1 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發展的關系
在旅游領域的開發利用中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展現出其獨特的魅力。同時,旅游化生存也被視為保護和傳承非遺的一種良好選擇。
1.1 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旅游業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1.1.1 豐富旅游地旅游資源,讓旅游資源更具吸引力
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被作為旅游資源開發利用,豐富了旅游地資源的多樣性。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多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中所包含的事物可能就是我們生活經歷的。將非遺開發成旅游項目,有利于增強游客的參與感,也會充分挖掘其美感、藝術感,提升了資源的內涵,也極大地提升了資源的吸引力。
1.1.2 形成品牌效應,促進旅游發展
被評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就相當于獲得了一張身份證明,一張私有名片,得到了權威機構的認定。對其進行挖掘,對其中的文化元素進行創新、融合、整合,容易形成獨具特色的地域品牌。
1.1.3 增加旅游收入,提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
隨著旅游的發展,淺層次的觀光、購物已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到了旅游地已不再簡單追求買點旅游產品證明“自己到過”這樣的簡單需要,而是渴望更高層次、更有價值的產品。文化價值具有增值性,文化的融入將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將不同地域文化融入旅游商品中,將凸顯旅游商品的獨特性,促進旅游收入。
1.1.4 增強游客的情感體驗
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一定的客觀事物作為表現形式展現出來,是對過去生活情景的再現。而且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活的文化,在旅游過程中,隨著環境、氛圍、講解等外部因素的不同,旅游者會有不同的情感體驗。
1.2 旅游業的發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保護作用
1.2.1 激發核心利益相關者的保護意識
隨著旅游的發展,旅游地居民、當地政府等各核心利益相關者都會不同程度地獲得利益回報。為了獲得更多長期利益,各相關部門、相關人員會積極參與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中來,無形中加強了大家的保護意識,利于人力、物力、財力的聚集,利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力量的形成。同時,旅游發展可以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為非遺保護工作的開展提供資金保障。
1.2.2 促進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豐富其內涵
配合旅游的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將不僅僅是博物館里、資料里、傳承人手里所掌握的文化記憶,它會更加融入人們的生活,為更多的人所了解。為了適應旅游發展的需求,人們將會不斷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價值,豐富其內涵。
1.2.3 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結構更為合理,機構分工更加明確
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的足夠重視,會促使部門機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高度關注,從而進行科學思考、規劃,并組織人員進行調研,制定一系列的規章制度。明確部門分工,并將分工不斷細化。
1.3 旅游發展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辯證統一關系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發展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一方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發展之間,相互促進。旅游的發展利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促進旅游發展。另一方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發展之間,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制約。不合理、不恰當的旅游發展,會使非物質文化遺產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為了適應旅游的發展,也會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失去原樣,甚至逐漸消失,給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帶來危機。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唯一的,一旦被破壞,將很難恢復。非物質文化遺產中也有不好的部分,不僅違背了所追求的主流文化,也會阻礙旅游發展,形成不良的社會風氣。因此,應正確處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發展之間的關系,進行科學分析。應該在保護的基礎上適當開發,規避風險,尋找中間點,以旅游促進保護,以保護帶動旅游發展。
2 白族三道茶的介紹
2.1 白族三道茶的歷史淵源
三道茶由烤茶開展而來的,白族人稱其為“紹道兆”。起先白族僅僅用來作為學藝、肄業、經商、婚嫁時老一輩對后輩的一種祝愿,后逐步演化成了款待貴賓的一種方法。
三道茶的形成源遠流長,許多古籍都曾提到過。《蠻書》卷七中有“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姜桂和而飲之”這樣的記載。到了唐代,隨著佛教禪宗在大理的發展,喝茶之風盛行。明清時期,大理白族民間的茶道文化也隨之進一步發展。三道茶歷史悠久,具有獨特的民族烙印。在這條文化的長廊中獨具魅力。隨著時代的發展,三道茶也被賦予了更多的文明內在。2013年,云南省政府下發《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公布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中,大理州白族三道茶在眾多項目中脫穎而出入選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2 白族三道茶的茶禮茶俗
三道就是頭道苦,二道甜、三道是回味。第一道叫苦茶,名雷響茶,又叫“百抖茶”。在烘熱的茶罐里放入茶葉,在炭火上邊烘邊烤,直到茶葉發泡變黃,散發濃香,就散入微量沸水,茶罐中頓時發出隆隆響聲。這時將少許茶倒入茶盅,再加入沸水,至半盅左右,即可敬獻給客人品嘗。第二道,甜茶。將本地特產漾濞核桃仁削成薄片,把烤過的乳扇切成細絲,再加紅糖,沖上滾燙的茶水調制而成。第三道茶,回味茶。加上取自當地的蜂蜜、花椒、生姜片、桂皮末等佐料,沖上茶水調制而成。
在白族人民心中,白族三道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白族小孩出生后滿一個月,家里要請“滿月客”,主人家要用甜茶招待前來道喜的賓客,以表主人的答謝之意。大理民間的白族男女訂婚時要下聘禮,俗稱“四色水禮”,在大理的任何區域,茶葉始終是聘禮之一。在建房方面,茶也至關重要,寓意建房的人家,能夠像茶樹一樣枝繁葉茂、興旺發達。白族人家辦喪事期間會設置專門的茶房,制作“回靈茶”,給送葬回來的人飲用。每到白族傳統的節日以及進行本主供奉有關的活動時,茶是必不可少的供品。三道茶涉及到白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白族民俗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2.3 白族三道茶的哲學意義和文化內涵
白族人民將生活感悟融入了三道茶中,形成了“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感悟,賦予了三道茶較深的文化內涵與哲學意義。第一道,清苦之茶,寓意清苦,“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人生在世,要學會吃苦,學會忍耐,才能體味出生活的滋味。第二道,甜茶,寓意苦盡甘來。經過生活的磨練,學會放下,學會珍惜。第三道,回味茶,代表人生的淡境,人的一生有苦有甜。看盡人生百態,歷經人世滄桑,寵辱不驚。對生活的思考,因人而異,正所謂,人生百味,盡在茶中。
3 白族三道茶與旅游發展
3.1 白族三道茶在旅游發展中的重要性
白族三道茶的旅游開發歷史并不長,可以追溯至20世紀90年代。1994年8月,白族三道茶在國際茶文化研討會上表演,受到各國專家贊揚而一炮打響。2001年4月5日,大理蒼山感通旅游有限公司茶藝表演隊在中國云南首屆春茶交易會上進行三道茶表演,贏得了與會代表的一致好評。2003年11月11日,在中國武夷山首屆茶藝節上,大理白族三道茶奪魁折桂,捧回金杯。2010年11月6日,充滿異域風情的“七彩云南,神秘大理”民俗風情展在美國紐約進行展出,其間進行了白族三道茶的歌舞表演,引起巨大反響。當前,白族三道茶在大理旅游中成為不可或缺的部分。體驗白族三道茶,是了解白族生活,體驗白族風俗的必然選擇。
白族三道茶與旅游的結合,不僅豐富了大理的旅游產品,滿足了游客需求的多樣性。同時也是大理重要的旅游創收產品,促進了大理經濟的發展。而且,其中所蘊含的文化魅力,提升了大理旅游的文化品位。大理白族三道茶的原料多采用下關沱茶。下關沱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與白族三道茶相結合,形成獨具特色的地區優勢。文化在不同時代、不同地方具有不同的形式,其中融入的情感、文化也就會有所差異。對于游客來說,白族三道茶中包含著白族諸多的民俗,是白族文化的剪影,是很具特色的旅游體驗。對于大理來說,三道茶文化的旅游開發對提升白族人民的文化認同感、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意義。
3.2 白族三道茶的發展現狀
最初,白族三道茶在居民生活中不常出現,只有遇到重大的事,例如,婚嫁、喪葬等,才會一起出現。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最常喝的是第一道苦茶。白族人民認為第二道甜茶可以驅寒、驅邪,第三道回味茶可以調理腸胃,益于身體健康,一般生病的時候喝,因此,平時生活中不會三道茶連在一起喝,是根據時間、節慶來喝白族三道茶的。進行旅游開發后,為了讓游客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更好體驗白族文化,三道茶才被設置為連在一起喝。同時,將白族歌舞融入其中,對其進行藝術加工,融入生活哲理。
在大理旅游發展中,白族三道茶一直以來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大理旅游線路中的一個單項產品。旅游發展前期對白族三道茶的開發很成功,但隨著旅游的發展,白族三道茶的發展遭遇瓶頸,不僅停止不前,還有衰退的趨勢。為了解白族三道茶,筆者對大理白族三道茶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網絡搜索的結果顯示,在大理市范圍內,大大小小的茶館有170多家。僅大理古城,就有32家左右,由此可見,茶在大理旅游、大理人民心目中的地位。雖然喝茶的地方很多,但能喝到白族三道茶的地方并不多,一般人們熟知的是張家花園、洱海游輪、喜洲大院,除了上述三個比較有名氣的地方,桃源碼頭、周城的茶馬人家、周城朝株的白族三道茶示范點也可以喝到白族三道茶。
4 白族三道茶在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白族三道茶歷史悠久,在被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前,白族三道茶已經作為旅游產品進行開發。隨著發展,其開發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逐漸凸顯。
4.1 政府部門問題
4.1.1 對三道茶的關注度不夠,宣傳不到位
翻看近一年的大理日報,進入大理旅游局官網,查閱近三年的旅游咨詢,基本找不到有關白族三道茶的任何報道。只有涉及特色飲食的時候會提到白族三道茶,但也只是簡單的介紹。中國知網上所搜到的與白族三道茶有關的期刊,多是前幾年的,近期的基本沒有,這說明對三月街的關注較少。對三道茶的宣傳也不到位。2013年三道茶就已被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但很多大理的當地居民都不清楚,這說明宣傳工作做得不到位。
4.1.2 制度失效,與經營者之間存在脫節
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建立了國家、省、市、縣四級保護體系。其中,當地政府屬于重要的一環。大理政府也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部門,但很多無法實現其應有的績效。例如,在政府和各部門的通力協作下,云南省首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題博物館――大理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于2012年12月30日正式建成開館,目前設有5個主題館。白族三道茶2013年被認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截至2015年11月,在博物館里并沒有三道茶的陳列。在州圖書館設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資料室,但基本不開門,想獲得關于三道茶的資料很困難。周城設立了文化館,對外公布的項目里雖含有三道茶內容,但實際上基本看不到。政府部門和經營者之間存在脫節,政府出臺的非遺保護的政策規章制度,并沒有真正得到實施。
4.1.3 對傳承人的保護不到位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存,基本上是靠人以口傳心授的方式代代相傳,因此,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核心力量。大理目前對白族三道茶的傳承人保護尚不完善。例如大理周城,雖然能在三道茶的示范點欣賞品味到三道茶,但其屬于消費項目,且沒有明確的傳承人,在很多資料的查閱中,也基本了解不到關于白族三道茶傳承人的情況。大理當前對非遺傳承人的保護有一定獎勵,但并沒有涉及三道茶傳承人。
4.2 經營管理問題
4.2.1 運作方式存在問題
現在的白族三道茶基本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所能看到的白族三道茶都伴以歌舞表演,大多都是在《霸王鞭》、《小心肝》、《弦子彈到你門前》、《白族打歌》、白族婚俗《掐新娘》這些具有白族特色的歌舞表演結束后,直接端出三道茶來讓游客喝。三道茶本身所具有的特色已走樣。在整個過程中只作簡單的介紹,很多游客看了,不懂背后的含義。
4.2.2 三道茶的制作質量退步
現在喝的三道茶都是直接端出的,看不到具體的制作過程。表演場次之間間隔較短,用具是否經過高溫消毒,讓游客的心里存在疑慮,且對水溫、配料的加工處理太過馬虎。例如有的地方用的茶葉是包裝好的袋裝茶,必然會影響三道茶的口感。目前各景區的從業人員有很大一部分文化層次較低,對大理白族三道茶的理解停留在較低層次,難以將較深層次的內涵傳遞給旅游者,而且更多的是注重經濟利益,這樣的狀況不利于三道茶的發展,不利于白族文化的傳遞、交流。
4.3 社區居民問題
旅游發展,受影響最大的是當地居民。但現在白族三道茶的發展有完全與社區居民脫節的趨勢,只有到專門的地點才能體驗白族三道茶,這不利于三道茶的發展。通過訪談發現,很多本地人只停留在知道“三道茶”這回事,更深的內容就不了解了。一部分從事茶藝類工作的居民或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從事旅游工作的居民還或多或少了解一些。有相當一部分人,不知道白族三道茶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由于社區參與環節存在缺陷,社區居民對白族三道茶保護和發展觀念意識淡薄,對三道茶的認識參差不齊。
5 旅游發展背景下白族三道茶保護與發展的對策
白族三道茶在大理傳統民俗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白族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人文旅游資源。在旅游發展背景下,實現白族三道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傳承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5.1 加強保護管理
5.1.1 積極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
截止2014年底,中央財政投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經費共計35.14億元。國家層面如此重視,當地政府也應發揮其主導作用。不能只管申報,申報成功后就放任不管。三道茶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公益性,應對其進行規范。其產業營運經費不能直接通過市場交換獲得,不能像現在這樣完全交給景區景點管理,應該通過政府財政再分配獲得,所得收入將用于三道茶的發展。
5.1.2 規范制度體系,嚴格執行
從2003年至今,在短短十多年的時間里,我國已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框架體系。大理相關部門應該進行整理學習,在國家大方針的前提下,制定出適合大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框架體系,并嚴格執行,規范大理非物質文化保護工作。詳細制定一系列有針對性的適合三道茶的規章制度、保護體系,依據這些體系建立由上至下的保護制度,保證三道茶的保護有法可依。
5.2 重視人才的保護和培養
首先是對白族三道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甄別和保護工作。要盡快尋找和甄別白族三道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并且采取有效措施進行保護。對年輕的傳承人應進一步培養。同時有效提高三道茶工作人員、表演人員業務能力和專業技術,提升文化素養。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上崗,從嚴要求,提升三道茶的文化品位。
5.3 做好宣傳保護工作
針對游客,宣傳工作、相關書籍、期刊、門戶網站都應該融入更多關于三道茶的信息,而不能僅僅停留在“一苦、二甜、三回味”的淺層次介紹。除旅游化生存外,生活化生存也是非遺保護的重要途徑。民俗文化在當地居民心目中扎根,容易提升居民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榮譽感,有利于非遺文化的更好傳承,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發展。在年輕居民當中要做好宣傳工作,改變年輕民眾對白族三道茶的模糊認識,提升他們對三道茶深層次文化內涵的認識與把握。
5.4 重視民間力量
游客到旅游目的地,接觸最多的是當地居民,居民與游客之間的交流影響大于經營者和政府。應該積極發動社區居民,了解、學習本民族的文化,提升居民的意識,讓他們正確認識旅游帶來的各方面的改變,正確認識本民族的文化。當地居民,對民族的事物,本就有較深的認識和認同感,通過對其進行系統培訓,能促進居民與游客之間的互動,居民所能傳達給游客的,也將更為全面,利于游客對三道茶、對白族民俗的了解,增強游客的體驗性,促進旅游的發展,同時也將促使當地居民對本民族的事物更為珍視。
5.5 利用數字化技術
利用數字化技術對三道茶進行采集、整理、處理、存儲,把信息匯聚到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據庫中,實現資源共享。并對數據庫中的資源進行加工處理,豐富其形式,讓其形象生動,例如,視頻、動畫等,更好地吸引各界人士都能通過非遺數據庫較為全面、直觀地了解到三道茶,使三道茶受到更廣泛的關注。同時,相關部門要建立平臺,豐富網絡信息,對居民進行定點宣傳培訓,更好地保證基層人們的參與。
5.6 在傳承的基礎上積極創新
應該使三道茶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民間長遠活下來,使之適應當代生活的需要,成為新民俗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傳承的基礎上創新,才是三道茶的生存之道。
三道茶在開發早期,充分考慮烤、調、烹三大特點,采用南昭洞經音樂,把白族人民拜天、拜地、拜本主以及崇尚大自然的歷史情結貫穿其中,文化內涵深厚。這樣的創意對民俗的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旅游的發展都具有積極意義。
現有的三道茶產品應在此基礎上積極創新。比如,可開展以三道茶為主體的體驗性旅游活動。如將三道茶與茶馬古道、馬幫相結合,舉行馬幫巡演、騎馬、賽馬大會、走茶馬古道的體驗性旅游活動。舉辦品茶評茶會、學習茶藝等互動項目。因為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大理擁有眾多茶園。可以讓游客參觀茶園生態風光,領略采茶樂趣。可結合下關沱茶,專門開放一兩個制茶部門,讓游客體驗制茶過程、感受茶鄉風土人情等,讓游客對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有更為深刻的理解。
6 結束語
隨著各國文化意識的覺醒,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其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受到廣泛關注。近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旅游領域的發展中,取得不小成果的同時也出現不少問題。大理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這既是大理旅游發展的良好機遇也是挑戰。深度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賦予非物質文化遺產新的使用價值,是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保護的良好方式。但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開發利用的過程中,既要注意對其進行保護,也要在保護的基礎上創新發展,而不能墨守成規,最終只能使非遺走進博物館,慢慢被大部分人遺忘。
參考文獻
[1]覃業銀,張紅專.非物質文化遺產導論[M].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出版,2008,(4):67.
[2]李維錦.茶文化旅游:一種新的文化生態旅游模式―以云南茶文化生態旅游為例[J].學術探索,2007,(1):140.
[3]趙寅松.白族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117118.
[4]蘇云慧.大理5項目入選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N].大理日報(漢),20131220(A01).
[5]大理白族自治州群眾藝術館編寫.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名錄[M].大理: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館出版社,6869.
[6]羅乃.下關沱茶與滇西茶文化文選[M].昆明:云南名族出版社,2007:65.
[7]饒峻姝.略論大理白族地區的本主信仰[J].科技視界,2012,(6):3334.
中圖分類號:J525 文獻標識碼:A
茶館文化歷史悠久。在唐朝開元年間茶館已經出現,稱為茗鋪。宋代年間,茶館主要在杭州一帶較為流行,稱為茶肆,主要以飲茶、賣歌、教授音樂等為主要功能,規模也不斷擴大,逐漸達到鼎盛時期,到了明清時期,“茶館”一詞才真正出現,清代時期的茶館在古代達到一個普及時期,成為老百姓非常重要的娛樂場所,那時候的大茶館和酒茶館就演變成了現在的大飯店和酒樓,還有清茶館、書茶館、園林茶館等,一般這些茶館中不會有酒,基本都是以茶為主。在茶館的歷史沿革中,廣東的茶館具有悠久的歷史,這得益于廣東處于嶺南文化最核心的地位,所以起步也比較早,在廣州,茶館稱之為茶樓,而且不只是單純的喝茶為主,還有飲食,是一種典型的餐飲業形式,這在廣州已經成為一大特色。談及廣州茶館的歷史, 它主要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的出現是受嶺南文化的影響以及茶樓餐和飲相結合的獨有特色,茶樓出現一個蒸蒸日上的景象,也成為人們主要的消費場所;第二階段是廣州茶樓的一個蕭條時期,那時正是改革開放初期,經商創業成為主流,休閑娛樂消費在廣州人民的眼中是一種懶惰、不思進取的消費,所以當時茶館的經濟并不景氣;第三階段是復興時期,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改革開放已見成果,人們消費水平也不斷得到提高,人們的消費場所也逐漸轉向一些休閑娛樂場所,此時,人們重新尋回嶺南文化、餐飲結合的茶樓,促進了茶樓的發展,而且茶樓的設計更加注重細節裝飾,融入了更多中國元素。
茶館設計應該了解地域文化。茶館在中國主要分為川派茶館、粵派茶館、京派茶館、中原茶館、杭派茶館。無論是哪一個派別茶館,都有很明顯的地域文化、風俗習慣等,比如在江南地帶,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是蘇州、杭州、上海、南京等,屬于杭派茶館,那么,在該地域中,茶館的設計應該更加傾向的是園林式風格,因為在江南地區,園林的文化底蘊是中國最為濃厚的區域,又如粵派茶館,在嶺南文化熏陶之下,在茶館里,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均有體現,值得一提的是,在茶館設計里,廣州地區的茶館和潮汕地區的茶館又有所不同,廣州茶館是餐和飲的結合,潮汕茶館主要是以飲茶為主,所以在粵派茶館中,潮汕地區的茶館設計也是一大亮點。其實,就是在茶館設計中,不斷去挖掘當地的文化,去融入這一個群體,不能讓這一個建筑成為一個單體,這不僅僅是在茶館的設計中,在任何建筑里,比如博物館、展覽館、地標性建筑,都不能和當地文化脫節,必須是和這一領域成為一個建筑群體,這樣建筑才有一個文化精髓,而不僅僅是一個框架。
茶館設計應該有時代背景。我們知道,一個建筑或者室內設計,在設計的構思中,都需要一個主題,這個主題需要的是元素的襯托或運用。茶館作為中國歷史悠久的休閑建筑,自然會跟隨每一個朝代的替換,從而元素也跟隨著替換,比如清代的茶館,雖然外形造型和其他年代的茶館大同小異,但是在元素的應用上肯定會有所差別,幾乎不會說清代的茶館中運用到唐代或宋代的元素,即使會用到也是稍作點綴,如果大篇幅的運用,那只能說設計者沒有真正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如果硬要說是復古,做得并不是那么成功的話,茶館也就不是茶館了,只能說是在當代社會,復制了以前的一個茶館,所以茶館設計首先要考慮的是當時的文化背景和時代背景。
茶館設計中元素的運用。無論在哪一個年代,古代建筑和現代建筑都有非常明顯的差別,中國元素的運用數不勝數,比如茶館的入口,基本上不會說設計成一個玻璃幕墻加鋼結構的入口接待,應該會運用青石、砌磚的方式會比較多,門口的頂部甚至會加入斗拱的元素,這樣看起來人們會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古色韻味的地方,至少不會聯想到這里是一個現代都市化的商場,然后在室內中,地板、地磚的鋪設,一般會用的石材、木板作為主要的裝飾,極少會用到現在室內非常流行的瓷磚,這樣會讓人有格格不入的感覺,石材和木板給人的感覺是一種親和力,能讓人靜下來慢慢品味茶的香甜,再到窗戶、櫥窗的設計,有百分之九十的設計者不會用鋁合窗,應該會用木條鑲嵌玻璃的形式,做到一種非常有意境的效果,櫥窗旁邊會掛一些中國畫、裝飾畫、飾品等具有中國元素的物品,另外,筆者覺得比較重要的一點是景觀的運用,在茶館設計里,運用枯山水的會比較多,營造一種休閑的氣氛,極少運用到金屬的裝飾地面或立面,會盡量去制造一些休憩、品嘗、欣賞感覺,這就延生出古建筑中比較經典的設計方式,那就是借景,這一手法在很多茶館里都會用到,因為有不少景觀,在人們休閑品嘗之余,透過一個小小的窗口,都能感覺到一種輕松愉快。
茶館設計雖說在當下中國設計里并不是普及,但是隨著設計經濟的發展,會逐漸成為一種顯而易見的設計,人們的追求也在不斷提高,對休閑娛樂的場所也不斷在更新,只是在茶館設計中應該多考慮的是與中國文化的融合,而不是一個建筑單體或單純的元素運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