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醫學技術技能匯總十篇

時間:2023-08-14 17:09:3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口腔醫學技術技能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口腔醫學技術技能

篇(1)

[中圖分類號]R7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5654(2019)03(c)-0141-03

勝任力一般指的是某一工作中卓越成就者與普通者區分開來的個人的、潛在的深層次特征[1]。臨床崗位勝任力是指醫療服務中熟練運用溝通技能、學術知識、技術手段、臨床推理、情感表達、價值取向和反思行為,以求所服務的個人和社區得到優質服務[2-3]。口腔醫學技術是一個朝陽專業和產業,該專業的畢業生是到義齒加工企業、矯正修復體公司、口腔醫療器械公司從事義齒研發和制作、工藝的發明和改良、口腔設備及口腔材料發明和改進等工作。這就對口腔醫學技術本科專業的畢業生提出了新的崗位能力要求。該專業畢業生不但要熟悉口腔和牙齒的解剖生理功能特點,更要有熟練的動手能力,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提出思路并最終解決問題。專業培養的目標和手段要緊密地和產業企業的要求結合起來,不能培養眼高手低的理論高材生,也不能只是企業流水線上的熟練工人。經過深入企業調查,和企業管理人員訪談,構建和確定口腔醫學技術本科畢業生的最核心的崗位能力為:①復合型理論知識,要熟悉口腔醫學尤其是牙齒頜骨的形態功能等,也要熟悉高分子化學、材料學、美學等方面的理論;②熟練的操作技能,懂操作,會操作,能夠解決實踐中的問題;③以溝通、審美、合作、創新為主的綜合能力。

我國口腔醫學技術專業起步較晚,口腔修復技師主要靠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培養。改革開放將口腔瓷修復技術,鈦鑄造技術,精密附著技術,種植義齒修復技術,CAD/CAM技術引入我國,帶動了口腔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隨著人群口腔保健意識和口腔治療水平的提高,社會在需要高素質口腔醫師的同時,也需要高水平的口腔技師。此外,隨著醫療高分子化學、口腔材料學、口腔設備學和口腔美容學等學科的發展,對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義齒公司的技師技術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我國口腔醫學技術人員的培養層次低,專業相關知識、專業操作技能、自我知識更新和適應行業發展變化的能力等即崗位勝任力與崗位要求相距甚遠,不能適應專業發展的新要求。

口腔醫學技術專業本科教育急需發展,2005年,四川大學率先面向全國招生。口腔醫學技術本科專業培養體系大部分院校還是參照醫學培養模式即公共課程部分、專業基礎部分和專業部分。而口腔醫學技術是理學范疇,注重的是知識和實踐的有機結合,培養的是實用型“技師”人才[4]。泰山醫學院口腔醫學技術本科專業2013年起面向全國招生,該校以勝任力為目標,對口腔醫學技術本科專業教學體系進行了一些探索,總結如下。

1以崗位勝任力為目標導向,調整理論教學模式,夯實專業基礎知識

口腔醫學技術本科教育培養的是技師,既能勝任口腔修復、正畸工藝的各個流程和操作技術,又能夠對實踐中的如流程革新、技術發明、材料合成等進行思考,從而解決問題,促進口腔工藝技術的提升。夯實專業理論是勝任力的基礎。通過課程體系的分段“整合”、教學內容的整體“融合”,使醫學、工學知識在學生身上得到有機“復合”。我們在教學中不斷調整課程體系:①打破三大塊模式,融入更多的實驗、見習、實踐課程,精簡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類課程,增設高分子材料學、醫用分子材料學、美學、口腔醫學美學、數字圖像處理、口腔醫學概論等課程,加大三大教學模塊之間的銜接和融合。②實施模塊化教學,將相關課程、實驗重復課程模塊化[5]。以口腔材料學為例,除前三章總論部分外,課程主要由兩大部分構成,分別為口腔內科學材料、口腔修復學材料。由于以上兩門課均有涉及相關材料的實驗課,所以可以刪除口腔材料學實驗課,將口腔材料學理論課拆分至兩門課相應章節同時授課。③調整理論、實驗課時比達1:2,更多地在實驗實踐中學習,培養動手能力。2以崗位勝任力為目標導向,培養學生的技能操作能力,提升技能水平

學生的操作能力是其核心能力,培養出的學生必須能動手,會動手。圍繞這一核心目標,逐步落實早實踐、多實踐、反復實踐的原則:①實驗教學改革,將可摘局部義齒工藝學、固定義齒工藝學、活動矯治器工藝學等課程教學搬到實驗室中,以實驗教學為主,在做中學,先預習,再到實驗室實驗,最后帶著疑問和實驗心得看書、看課件,教師答疑。②見習模式和見習方法的研究,開學初專業教育放到義齒加工中心或相關設備公司,大一寒暑假即開始預見習,學生到廣州、深圳、東莞、青島、日照、泰安等地的義齒加工公司觀摩學習。③實習模式研究,大三下學期開始實習,更多的融入產業,實習時間延長至18個月。反復的實踐,使學生對口腔工藝流程、義齒加工儀器設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具備了較高水平的技工操作水平和崗位勝任力。

3以崗位勝任力為目標導向,培養學生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和諧發展

培養口腔醫學技術本科生,人文素養的提升是其基本能力。國內口腔技師的水平與國外優秀技師比較,最大的差距不是技術學習和應用方面,而是突出地體現在內在的人文知識、專業素質及基本功的欠缺上。學生的人文修養、美學修養、交流和溝通能力對其技能水平的提升意義重大。如技師加工的義齒,不僅僅是產品,更應該是藝術品,從美觀、使用、舒適度、個性化等方面提升自己的水平。教學過程中:①開設醫學心理學、口腔醫學美學、修復工藝質量管理課程;②選修醫患溝通、大學語文、奇石鑒賞等課程;③舉辦見習、實習講座,請有關專家和技師現身說法,交流義齒加工過程中的好于壞、得與失;④鼓勵學生參與教師和企業的科研項目。通過各種環節,培養學生嚴謹的工作作風,綜合分析、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具有創新精神,促進學生知識、能力、思維和素質的全面協調發展,達到學生理論學習、實踐能力、科學創新能力全面提高的培養目的[6]。

4以崗位勝任力為目標,辦好口腔醫學技術專業本科教育的幾點思考

①口腔醫學技術與口腔醫學在名稱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但二者理學學位與學士學位的區別對學生的就業方向、志愿報考等影響是十分重大的。是否考慮使用口腔工藝技術等名稱也需廣大同行討論。

②加強專業思想教育,減少生源的流失。學生入學后,真正清楚口腔醫學技術和口腔醫學的區別后心理落差較大,轉專業率高,如該校2013級轉專業率為29.4%,2014級為28.0%,這說明學生對口腔醫學技術的專業認可度不高。同時,口腔醫學技術畢業生轉行率較高,很多人對本行業滿意度不高[7]。王洪生[8]指出,口腔醫學技術畢業生現在從事的工作與所學專業不一致的達到50.6%,62.7%的對目前的工作不滿意或一般滿意。入口和出口兩方面都不甚滿意,說明口腔醫學技術專業本科教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人才培養方向和定位還需進一步的明確。

③是否設立口腔醫學技術專業本科教育的準入制度,實地考察師資、實驗培訓條件、實訓基地、圖書等,嚴格本科辦學的準入。口腔醫學技術本科專業在2013年之前全國只有10余所院校開設,近幾年有井噴趨勢,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高專紛紛申請設置該本科專業,教學水平良莠不齊,培養的人才也不一定具備勝任崗位的能力,嚴重影響了該專業的社會地位。對這樣一個相對精細化的朝陽專業,辦學的準入要求是否要更嚴格、更苛刻。

④細化口腔醫學技術本科教育的培養標準,加快研究生培養。目前口腔醫學技術有統一的教育教學的標準和要求,按照高等教育和產業對接的要求,是否盡快組織高校、企業、畢業生代表進一步研究、細化教育教學標準。另外,口腔醫學技術的研究生培養高校非常之少,加快研究生教育的發展會對本科教育起到一個促進作用,也會對其專業地位有一個提升,也會對口腔醫學技術本科教育教學反哺,加快其發展。

⑤盡快完善口腔醫學技術專業本科教育的教材體系。目前還沒有一套適用于該專業的全國高等教育統編教材。有的院校使用自編教材,有的使用高職高專教材,為適應學科發展的需要,必須以勝任力為目標,精選、完善適合人才培養需要的專業課程及實驗教材,形成知識配套、結構合理、內容協調、特色突出的口腔醫學技術教材體系。目前,該校已編寫《口腔解剖生理學實驗教程》,擬編寫《口腔素描學》和《口腔修復工藝質量管理學》等理論與實驗教材。

篇(2)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41-0043-03

口腔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生的臨床能力培養則是整個口腔醫學教育中的極其重要的一環,口腔醫學生的臨床能力是通過臨床實踐而形成的,它是醫務人員順利完成醫療衛生活動必需掌握的基本能力。目前我們國內的口腔醫學專科教學模式還是按照第一年醫學基礎知識和臨床醫學知識、第二年口腔醫學專業知識、第三年口腔專業實習的培養模式來進行口腔醫學教育的。近年來,我國醫學生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對口腔醫療保健要求的提高,使口腔醫學教學模式的缺陷漸漸顯露出來,主要表現為口腔醫學生的口腔臨床技能學習時間過短、缺乏醫患之間的溝通技巧等。如何培養高質量的口腔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創建培養口腔臨床醫學實用型人才的教學模式,組成以訓練臨床綜合技能為主的臨床口腔醫學教育模式,進一步推動口腔醫學的教學改革,這是目前本院口腔系一直在探索的問題。

一、加強口腔醫學新生的專業社會實踐

口腔醫學生剛入學時由于對口腔知識尤其是實踐知識的興趣非常濃厚,因此我們積極引導及提升他們的這種興趣。經過我們口腔系教師的一致決定,在《口腔醫學導論》這門課程的教師安排上,從口腔的各個專業及醫學基礎方面選擇了7名教師分別教授這門課程,以期對口腔醫學新生進行全方位的專業知識普及,加深他們對口腔專業知識的理解,而且能夠了解所選擇專業的概況,這是口腔醫學專業知識在臨床實踐能力階段的早期教育,有利于學生結合口腔醫學專業學好基礎與臨床課程,有助于擴大口腔臨床能力的知識面,這是口腔醫學教育改革的一個新的探索點。由于第一學年的學生教學計劃中沒有口腔醫學的專業課程,為了避免學生學習專業能力的興趣降低,也為了從學生一入校就培養口腔臨床技能的興趣,增強學生的醫生榮譽感,我們采用參與社會實踐的方式來進行教育,包括每一年的“愛牙日”活動,在每年的9月20日組織學生走上街頭,零距離的接觸口腔病患者,并從口腔預防保健和口腔檢查的方面對前來的咨詢者進行服務,進一步地提升學生的醫生榮譽感,為其進一步加大專業學習提供了動力。利用節假日的時間安排學生到社區、企業和學校進行齲齒危險因素調查、社區牙齒保健等活動,所有的調查表及活動的安排由學生自主決定,讓學生零距離接觸口腔病患者,并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本院舉辦的全國口腔涎腺病學術會議及口腔醫學會成立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參與,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綜合能力、交流能力和社區工作能力,進一步推動了口腔醫學的教育改革。

二、專業課學習階段的臨床技能培訓

口腔專科的學生在第二學年起就開始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在這一階段,我們對口腔醫學的臨床能力教學模式做了少許的修改,主要加強了口腔臨床實踐的教學內容,這其中包括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等方面整合了口腔臨床醫學主干課程中實際操作內容較多的專業課程,考慮到牙體牙髓病學、口腔修復學、口腔頜面外科學的臨床診療技能較多,而且是口腔醫學的核心學科,因此把這三門課程組成口腔臨床醫學課程群,以培養和提高學生口腔臨床綜合診療技能,達到培養能勝任基層的口腔臨床實踐能力較強的口腔全科醫生。我們根據調整后的口腔教學計劃和口腔教學大綱,有針對性地開設各項專業課程的實踐教學。在理論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通過數字化教學設備,將數字化教學引入口腔醫學教育中,加大對口腔臨床操作的視頻文件的播放及講解,現場提供牙齒、模型等實物來引導學生對臨床實踐的理解,實踐證明這樣能提高口腔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為了提高口腔實驗室中的教學,我院口腔實驗室利用教育部的專項資金購買了14套口腔仿真頭模臨床模擬教學系統模型,大大提升了本院口腔實驗室臨床教學的效果,目前可以開展離體牙標本模型和高度仿真頭顱進行牙體牙髓病的臨床各類洞型的仿真制備、口腔修復學的備牙操作、口腔頜面外科學的手術操作及牙周病等操作為主的臨床實驗技能培訓與考核,充分利用各種實驗條件,調動學生學習口腔臨床技能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良好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口腔醫學生臨床實習階段的培訓

為了加強對口腔實習醫生的規范化管理,提高醫學生的綜合素質,幫助他們盡快完成從學校學習到臨床實習的角色轉換,我院每一年都對實習生進行為期一天的崗前培訓。安排資深醫師就醫德、醫風進行專題講座,使同學們加強醫德、醫風的培養,樹立“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服務理念。醫務、質控、院感等科室的相關負責人,分別就醫療安全、醫療糾紛防范、病歷書寫規范、院內感染知識等內容,為實習同學進行專題培訓,培訓內容緊密結合臨床實踐,實用性、可操作性強。口腔臨床實習是醫學教育由基礎及臨床理論教學轉入工作能力培養為主的全面系統的學習階段,是促進學生掌握“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培養實用性醫學人才的重要手段。在口腔醫學生的實習教學中,各科室按照口腔實綱要求制定各種口腔疾病的詳細的要求,在保證臨床操作質量的同時,制定量化考核標準。畢業實習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的是通過臨床實習鞏固和加強醫學基礎理論及臨床知識,掌握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診斷、治療及實際操作技能,初步學會處理危重和疑難疾病,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一定專業基礎理論、臨床知識、操作技能的口腔醫師。我們對各科的實習要求進一步細化:(1)口腔內科學:通過實習能初步掌握牙體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對發病率低的疾病有大致了解。(2)口腔頜面外科學:通過對口腔頜面外科的臨床實習,使學生對本專業的常見病、多發病能夠做出初步的診斷和治療,對一些稍復雜的癥狀和體征能夠做出較合適的解釋,實習結束后能完成口腔頜面外科門診的日常工作。(3)口腔修復學:通過實習能掌握牙體缺損、牙列缺損、牙列缺失的常見病和多發病的修復治療,了解修復學涉及的其他知識和范疇。(4)口腔正畸學:掌握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診斷、分類及治療手段,對發病率低、分類較復雜的錯畸形有大致了解。實習期間的教學內容既有口腔臨床診斷治療技能的訓練,也有病例跟蹤報告、專題討論、讀書報告等。每一輪實習結束后,由科教科和口腔科統一組織出科考試,考核內容包括:口腔基本檢查占10%、病歷采集書寫占20%、病例分析占20%、口腔基本操作技術占50%。

四、新型口腔臨床教學模式的實踐成效

我們連續五年對這種新型的口腔臨床技能進行教學實踐,形成了一整套的臨床技能培訓與考核體系教學改革系統,口腔醫學專科教學新模式逐漸趨于成熟,通過學生第一年的社區實踐作為臨床實踐的早期教育、入學第二年的口腔臨床技能的專業培訓和入學第三年的系統且直接的接觸患者學習口腔臨床技能,逐步引導學生對標本模型、仿真頭顱、動物實體、實際病人的循序漸進的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能夠在真實的臨床模擬環境下進行各種口腔臨床醫學技能訓練,動手能力明顯增強,學生的醫患溝通能力也提高了。比如學生在實習的一個月后,經過我們對實習醫院帶教老師反饋回的信息可知,學生基本上對口腔科常見病能獨立做出診斷和基礎的治療;半年后,對較復雜病例,如后牙管治療、烤瓷冠修復的牙齒預備、全口義齒的關系測定也大體能夠較好地獨立完成。在全科的質控檢查中,口腔醫學生所做的后牙根管治療X片評價得到了極大的增強,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和贊揚。我們對五屆實習學生的抽樣調查顯示,患者對實習醫生的滿意率逐年提高。在口腔醫學生的畢業臨床技能考核中,我們擯棄以往的考核方法,通過檢測學生對臨床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側重知識的綜合與運用能力,主要考核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臨床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在臨床技能實踐考核中重視能力測試,嚴格進行臨床實習的出科考核和畢業綜合考核,采用國家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的形式(三站式考試)全面考核學生的臨床技能。(1)考核的方法包括:①畢業臨床技能考核采取二站式方法考核。②考生在指定考核地點,隨機分別抽取各站考核試題,分別完成各站考核;考核過程中由考生互相檢查。(2)考核的內容包括:①第一站:口腔檢查5項,其中一般檢查4項,特殊檢查1項,口腔檢查記錄表一份,病例分析包括診斷、鑒別診斷及其依據和治療設計,測試病種20個,由考生隨機抽取一個,包括淺齲、中齲、深齲、猖獗齲、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牙髓壞死、急性化膿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周炎、邊緣性齦炎、壞死性齦炎、成人牙周炎、復發性口腔潰瘍、白斑、感染性口炎、牙齒外傷、智齒冠周炎、下頜骨骨髓炎、牙列缺損、牙列缺失等。②第二站:口腔臨床診療技能及基本急救技術,包括無菌操作測試項目2項:洗手、戴手套、口腔粘膜消毒,由主考官指定2名考生互相操作。口腔臨床診療技能包括測試項目4項:開髓術(離體前磨牙或磨牙),齦上潔治術(一區段),上牙槽后神經和下頜神經阻滯麻醉,上、下牙列印模制取。由考生考前抽取的1項進行測試,其中齦上潔治術和上、下牙列印模制取由主考官指定2名考生互相操作;開髓術由考生在離體牙上操作;上牙槽后神經和下頜神經阻滯麻醉由考生在下頜骨或顱骨模型上操作。基本急救技術:測試項目4項,包括血壓、吸氧術、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按壓。由考生考前抽取的1項進行測試,含指定2名考生互相操作和考生對模擬人操作,通過這些臨床技能的培訓及考核,發現學生的臨床技能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用人單位的反饋良好。

總之,在我們數年的口腔臨床教學新模式的探索下,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為社會輸出了一大批合格的口腔醫學人才,但目前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包括在臨床實踐中臨床教學講座較少、臨床實習考核制度不嚴謹、現有的實習基地不足和實驗室的臨床教學系統數量較少等一系列的問題,我們堅信可以逐步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又順應口腔醫學發展的專業人才培養之路。

參考文獻:

[1]陳寧,李謹,杜詳永,等.醫學生口腔臨床技能和實踐能力培養新模式[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253-255.

篇(3)

(二)校企合作基礎:實行“互兼互聘,雙向流動”等措施,密切院系合作關系,建立了可持續性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合作機制聘請臨床專家擔任兼職教師,通過他們的教學,及時反饋職業信息,為調整課程結構提供參考,也為臨床和教學的交流提供了平臺;尤其是口腔行業技術專家,充實了實驗技術隊伍,完善臨床實踐基地的建設,豐富了專業實踐技能培訓的形式;為實施“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2005年起口腔系與合肥市口腔醫院實行全方位戰略合作,成立了安徽醫專-合肥市口腔醫院產學研理事會,同時成立了口腔醫學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使口腔醫學專業建設更加符合社會實際的需要。

(三)實訓項目基礎。實訓基地已形成全新教學模式,構建特色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效果顯著。形成了“基礎—綜合—設計”逐步推進、“啟發—引導—討論”和“發現—論證—研究”方法結合的實踐教學新模式,構建了“實驗—實訓—實習”相互補充、“課內—課外、校內—校外、教學—科研”相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實訓課程是口腔醫學專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理論課程共同構成了口腔醫學完整的教學體系。

二、建設開放性口腔實踐教育中心具體內容

(一)實訓中心硬件建設。1.改造并新建口腔醫學綜合陳列室。開辟一間教室作為口腔醫學綜合陳列室,主要用來展示口腔解剖生理學、口腔組織病理學相關標本,口腔解剖生理學的雕牙模型、口腔修復學和內科學的標準模型及歷屆優秀學生作品。2.陸續更新添置主流、先進的口腔醫學儀器設備,如口腔CT,CAD-CAM,并做到專人負責制,以利于貴重器械的維護和保養。

(二)實訓中心軟件建設。1.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完善出入庫登記系統及實驗開出登記系統。2.實現實訓中心各部門聯網化作業,各種表格及材料電子化辦公留存。爭取自主研發適合高校口腔專業實訓管理的程序軟件。3.開設網絡課程。將動手操作的實訓項目制成視頻、動畫等實現網絡共享,以利于學生學習,并可進行師生互動,以利于改進教學方法。

(三)實訓中心人才培養。1.教師隊伍逐漸完成“雙師”化發展,教師不僅理論知識精通,更在實踐指導上標準化操作。教師可定期分批次外出進修臨床專業。定期參觀相關醫學院校實訓中心發展模式。2.成立口腔醫學實踐教育中心管理中心,同時引入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和手段,通過競爭上崗選定有管理經驗和技術經驗的人員負責基地管理和運作;聘請合肥市口腔醫院一線技術人員擔任實訓指導老師。建立實訓基地的實訓儀器設備的管理制度,以及工作人員的崗位職責、考核標準和激勵機制。

(四)校內實訓中心之間合作。口腔直屬及相關專業除了口腔醫學、口腔醫學技術外還有口腔護理專業,各專業既可獨立在本中心完成實訓操作,也可在本實訓中心聯合完成“醫、技、護”聯合仿真臨床演練。實訓中心可最大程度模擬醫院和義齒加工所環境,實現學生與臨床零距離接觸。

(五)強化學生的實踐技能訓練。我系畢業生就業方向主要為基層服務機構,對實踐能力要求較高,專業課要求實踐課時與理論課時比大于1:1,專業實踐技能在專業課考試中占40%以上的比例,所以本中心可開設實驗實訓項目較多,根據年級、專業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實驗技能培訓與考核方案,學生進行過關性考核、選拔性競賽,全面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篇(4)

作為一門新興專業,口腔醫學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得到了人們的普遍重視,社會對此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很多醫院和義齒加工廠對此專業人才的專業技能要求也有所提供。為此,必須加快口腔醫學教材建設,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對創新型和實踐型人才的培養,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口腔醫學專業人才。

一、加強實踐創新型教師隊伍建設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實踐型人才培養得到了人們的普遍重視,只有在具備扎實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為此,必須不斷加強創新型教師隊伍建設,在掌握專業技能的同時指導學生創新。這種創新型教師隊伍不僅僅要具備深厚的知識功底與實踐能力,還要有相當深厚的教育能力與教育背景,在臨床實踐中深入創新要素。學校應當為口腔醫學隊伍制定出更為完善的教師培養計劃,組織教師參加各種形式的創新型教育培訓,并在先進理念的基礎上更好地指導實踐教學。有條件的學校還應當定期組織教師參加企業技能培訓活動,并且要求每位教師都應當在義齒加工企業進行實習,了解先進的實踐教學知識,全面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

二、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

口腔醫學是一門教育很強實踐性與技術性的學科,強調學科知識的實踐應用,必須在理論知識的指導下加強操作技能方面的訓練。因此,口腔醫學的培養方案應注重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在德智體方面都應當適應現代醫學的發展需要,并要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與職業素養,能夠勝任在醫療異構和義齒加工企業內的工作需要,掌握扎實的口腔恢復技術技巧,制作精密修復體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成為醫療前沿中作出自己的貢獻。在此培養方案的基礎上,還應當加強對課程體系的調整與改革,要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將重點放在技能型和實踐型人才的培養上,讓學生更加熟練地掌握專業性的口腔醫學知識,并增加學生實踐和動手的機會,提升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要盡量減少講授和演示方面的教學環節,增加綜合性實訓課時,讓學生在實驗操作中提高操作能力與專業技能,將理論與實踐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形成理實一體化的實踐教學體系。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快地適應崗位需求,更好地在工作崗位中作出貢獻。

三、建立健全教育教學管理體制,加快培養創新型、應用型人才

學校應當充分重視實踐教師隊伍的建設,不斷優化教師培養體系,讓他們在實踐教學中充分發揮作用,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另外,還需要運用一系列的獎懲措施,讓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以提高,增強教師隊伍的動手實踐能力,鼓勵更多的教師參與到教育科研工作中,完成實踐教學課題的研究。教師還應當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與敬業精神,在實踐教學中強調奉獻,當然這也需要學校給予大力支持,給更多實踐創新型教師以更多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讓每位教師都積極地參與到實踐型教師隊伍建設中來。

四、改編口腔醫學實驗大綱與教程

在貫徹與落實口腔醫學培養目標的過程中,應當充分依據實踐教學的目標與要求,鼓勵更多教師積極參與到學術研究和醫學研究會議工作中,參與醫學新思想和新技術的交流,并經常性地組織口腔內科學、口腔解剖學、口腔外科學等不同學科門類的教師共同研究,一起撰寫教育教學內容,讓教師擁有更寬的視野與空間,實驗課程的學術研究成果也必定更加豐富。教師要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綜合實驗中,激發學生探究和探索的欲望與興趣,這樣學生的實踐效果也會顯著提高。例如,很多高校在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的教學工作中,突出技術應用型特點,并花大心思搞好實驗教程的撰寫,并以此為前提形成專業特色,盡管這些學校的實踐課程僅占50%左右,但仍然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實踐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并且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隨之提高。

五、組織學生參與技能比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實踐課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主要手段,但實踐課畢竟課時有限,學生在短時間內很難掌握熟練的操作技能。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還要讓學生在業余時間積極參與各種形式的技能比賽活動,讓他們在業余時間也刻苦努力地學習課程知識。基于此,很多口腔醫學專業教師可以通過技能比賽的途徑,讓學生廣泛地參與進來,并且加強對學生在比賽前后的輔導,全方位跟蹤學生的比賽過程,找出學生在比賽中表現中的優缺點,并對踏實認真、實踐能力強、專業水平高的學生給予適當的獎勵,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也讓學生的專業操作技能得以提高。

結語

口腔醫學教材建設與創新人才培養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也是人才隊伍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必須作為高等院校口腔醫學專業改革的重點內容。要依據市場需求和口腔醫學發展的趨勢,深入探討教材建設與人才培養體系,從學生的需求和利益出發積極探討,對教材建設和人才培養的路徑和方法進行詳細探討與安排,以培養更多高素質口腔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篇(5)

專業掃描?口腔醫學

【歷史沿革】1728年,第一本牙科專著《外科牙醫學》的問世,標志著牙科從牙匠向牙醫學發展。1840年美國第一個牙科學院的成立,牙醫學教育從醫學院中獨立出來,使現代牙醫學得到迅速發展。20世紀中葉后,牙醫學發展開始超越牙齒本身疾病的范疇,而擴大到整個咀嚼器官和口頜系統。牙醫學向口腔醫學發展,不少國家牙醫學院更名為口腔醫學院,牙醫學研究機構更名為口腔醫學研究機構。不久前美國國立牙科研究NIDR,更名為國立牙科和顱面研究院NIDCR。21世紀口腔醫學將經歷向口腔科學的發展。目前我們對幾乎所有的牙病和口腔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和規律,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大多數治療技術是不完整和不徹底的。20世紀70年代醫學研究進入分子水平,而分子生物學滲透到口腔醫學還是近十幾年的事。21世紀將從分子水平揭示口腔疾病的本質,口腔醫學將全面發展為口腔科學。

【名詞解釋】口腔醫學是指學生通過學習口腔醫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口腔及頜面部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方面的訓練,具有口腔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修復和預防保健的基本能力。

【培養目標】本專業意在培養具備醫學基礎理論和臨床醫學知識,掌握口腔醫學的基本理論和臨床操作技能,能在醫療衛生機構從事口腔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修復和與預防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

【課程設置】主干學科: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主要課程:物理學、生物學、口腔解剖生理學、口腔組織病理學、口腔材料學、口腔內科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修復學、口腔正畸學。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口腔內科、口腔外科和口腔修復等學科的畢業實習,一般安排36-42周。

【修業年限】五年。

【授予學位】醫學學士

學校盤點?排名靠前的學校

口腔醫學專業畢業生能力被評為A+等級的學校有:四川大學,武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北京大學醫學部。

口腔醫學專業畢業生能力被評為A等級的學校有:南京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山東大學,中山大學,同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國醫科大學。

學科評估排名:四川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浙江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吉林大學,同濟大學,山東大學,重慶醫科大學。

名校推薦?天津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

天津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醫院為院系合一體制,是天津醫科大學所屬的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的三級甲等專科醫院。其宗旨是培養高等口腔醫學人才,普及和提高口腔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水平。天津醫科大學是后建立的第一所高等醫學院校,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建筑面積8000平方米,具有現代化的先進設備,為完成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四項基本任務提供了優良的條件。全院職工237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醫師49人,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30余人。設有7個教研室,1個中心實驗室下設7個實驗室和3個教學診室,擔負全院的教學工作。每年面向全國招收碩士研究生20余名,七年制、五年制各30名學生,同時每年招收部分留學生。

近年來該院師生在國際、國內專業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400余篇,其中SCI、EI收錄10余篇,出版論著、譯著、教材10余部,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教育部科研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等各級別科研課題約50項。獲得專利4項。獲國家級科技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12項。其中《遺傳性乳光牙本質致病基因的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填補天津市醫藥衛生新技術空白項目85余項。

該院重視發展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與美國密歇根大學、澳大利亞昆蘭士大學、日本昭和大學、東北大學、廣島大學、日本大學松戶齒學部、芬蘭OLUE大學,加拿大British Columbia大學等10多個口腔醫學院校建立了長期友好的姊妹院校合作關系,聘請了國內外知名專家為名譽教授、客座教授來學院講學、指導臨床和共同進行科學研究。近年來該院從國內外引進、培養博士生近20名,為醫院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有問必答?關于報考

問題1.口腔醫學畢業生應獲得哪些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掌握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

掌握口腔醫學各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和醫療技能;

具有口腔及頜面部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和急難重癥的初步處理的能力;

具有口腔修復工作的基本知識和一般操作技能;

熟悉國家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和法規;

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口腔醫學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的初步能力。

問題2:口腔醫學相近專業有哪些?

口腔醫學、口腔修復工藝學、中西醫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口腔護理。

口腔修復工藝是中專里面的專業,口腔醫學是普通全日制大專專業。口腔修復工藝和口腔醫學相輔相成,一個側重實踐一個側重理論。

問題3:口腔醫學和口腔醫學技術有什么區別?

口腔醫學,是系統地學習口腔醫療的各個方面;口腔醫療技術是新方法、新儀器、新理論等等的開發

問題4:口腔專業考研除了英語和政治、口腔綜合外還要考哪些?會考西醫綜合(病理、生理、診斷、生化、內外科)嗎?

不同的學校要求不一樣。而且口腔綜合的內容也不一樣。應該具體打聽你想考的學校的具體命題內容和形式。下面給出幾個學校的口腔專業的考試內容和形式,以供參考。

中山大學口腔專業:口腔綜合包括口腔解剖學、口腔病理學、牙體牙髓病學、口腔外科學、口腔修復學。形式為選擇題、名解、簡答題、問答題、病例分析題。

篇(6)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為了提高我國口腔醫學院校教師的教學質量,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技能,推動我國口腔醫學教學質量的提高,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醫學教育專委會為青年教師搭建了高水平學習教學技能的平臺,促進青年教師相互學習,互相進步。

1青年教師教學的缺陷

(1)知識儲備量不足。青年教師由于人生閱歷較少,對于口腔醫學某一學科的知識或許精通,然而,對于整個專業的學科知識涉獵的較少,不能對口腔醫學的知識體系進行全面的把握,以至于在教學時很難達到信手拈來的程度,不能對學生進行課外的拓展。(2)實踐經驗較少。口腔醫學院的青年教師大多都是直接留學任教的,很少有教師在口腔醫院擔任醫生,缺乏實踐經驗,在講授課程時難以給學生傳達一些口腔方面的醫學經驗。(3)授課經驗不足。口腔醫學院青年教師由于教學經驗較少,對于課堂教學組織和控制力較弱,不能靈活的開展教學活動,而且在進行口腔醫學的臨床實踐時,不具備豐富的指導能力,不能對學生的口腔實習進行合理的指導,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2青年教師提高教學技能的方法

2.1從青年教師自身出發

2.1.1注重教學素材的積累

口腔醫學教學素材的積累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1)從臨床實際工作中收集典型的或罕見的口腔病例以及一些運用新技術進行治療的病例。通過收集這些病例,青年教師不僅可以積累豐富的教學素材,還可以提高自身臨床醫療的水平;(2)從網絡上收集素材。青年教師可以通過在百度搜索、口腔醫生的個人微博以及口腔醫學網等平臺進行口腔醫學素材的收集;(3)從口腔醫學的雜志、專著上收集素材。比如青年教師可以通過《口腔固定修復中的美學重建》、《前牙瓷粘結性仿生修復》、《中國口腔醫學繼續教育雜志》等進行收集。(4)通過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教學光盤、書籍或者醫療器械廠商提供的宣傳資料、手術錄像等收集教學資料;(5)青年教師還可以自己制作一些視頻、動畫等教具,比如制作固定橋受力分析的動畫、嵌體或全冠的教具、排齦和制取印模的視頻等。青年教師只有在平常注重口腔醫學教學素材的積累,才能在備課時不會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尋找教學資源,而且教學內容也得到了豐富,對于青年教師教學技能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

2.1.2青年教師應自主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

首先,青年教師應積極積極創造條件,主動參與校內外開展的口腔醫學方面的演講、競賽、研討會等,豐富自身的口腔醫學專業知識;其次,青年教師應積極參與口腔醫學組的教學研討活動,主動承擔公開課教學活動,在實踐中提高教學技能,并虛心接受其他教師給予的教學意見,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反思與總結,從而改進教學中的不足之處,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再次,青年教師應充分利用課余時間,主動聯系在口腔醫學上具有豐富教學經驗以及口腔醫學知識深厚的教師,征得他們的同意之后,進入課堂進行觀摩學習,吸取他們的教學方法、教學經驗,豐富自身的教學技能;最后,青年教師還應自覺加強在教學技能方面的學習,更新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提高教學的質量。

2.2從學校方面出發

2.2.1η嗄杲淌κ敵小笆迪笆誑巍敝貧

由于新入職的青年教師缺乏教學經驗,對于口腔醫學的教育情況不太了解,若是直接讓他們進行授課,一旦出現教學效果不好的情況就會使他們產生挫敗感,并難以恢復。因此,口腔醫學院應安排新入職青年教師從助教做起,跟隨導師認真備課、聽講課,逐步提高他們對口腔醫學教學的認識,豐富教學經驗。在他們各方面的積累都比較成熟之后,可以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口腔醫學的試教,增強他們教學的信心。口腔醫學院必須充分認識到推行“實習授課”制度是對新入職的青年教師有效的培訓方式,有利于他們的正常成長;當然,每一位新入職的青年教師進行實習授課的時間長短不一樣,學校要靈活把握,不要使“實習授課”周期訂得過死,應該視每一位新教師實習授課效果而定。這樣既有利于調動新教師的進取心,同時能盡快緩解學校教師緊張的現實需求。

2.2.2建立有效的教學監督機制

青年教師教學技能的培養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其中難免有部分教師懈怠,因此,口腔醫學院應建立“教學督導(組)制”、“教學領導聽課制度”、“教學常規監督考核制度”、“學生評教制度”等一系列的教學監督機制,對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的教學進行全過程監督指導,督促和幫助青年教師在教學上不斷進步。濰坊護理學院中的口腔醫學院就是通過建立對青年教師授課方法的監督機制,激勵青年教師積極提高教學技能,最終實現口腔醫學教學效果的提高。

篇(7)

我國是口腔疾病的高發國家,而目前我國的口腔醫學教育和口腔衛生事業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且地區發展不平衡,廣大農村基層地區的人們仍得不到正規有效的口腔醫療衛生服務。因此,高職醫學院校為社會基層培養高素質的口腔醫學專業應用型人才符合現階段中國國情,是解決當前基層口腔衛生需求問題的重要舉措。但由于各種原因,高職醫學院校口腔醫學專業在教學模式上普遍存在專業培養目標不明確、課程設置高度模仿五年制本科、口腔基礎和專業課程課時不足、教學內容應用性不強、教學手段單一落后、實踐教學環節薄弱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致使培養出來的畢業生崗位適應性差,動手能力不強,難以適應基層工作崗位的需要。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高等醫學教育必須順應時代的要求,培養具有獲取知識、應用知識、獨立思考、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人[1],如何培養符合現代和未來崗位需求的醫學人才是高職醫學院校不可回避的問題。肇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口腔系在深入行業基層調研的基礎上,基于學生未來就業的基層口腔衛生服務崗位對職業能力的需求,開展三年制高職高專口腔醫學教學改革研究,現就基層口腔醫學人才需求調研、職業能力分析、教學改革等方面進行探討。

1基層口腔醫療人才需求調研

為了使我校開設的口腔醫學專業能夠更適應行業發展和市場的需求、課程教學適合實際崗位需要,本著以就業為導向的原則,調研組深入珠三角、粵西地區以及周邊市縣區,對63家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進行口腔醫學專業人才需求、工作任務和流程、職業核心能力、崗位知識與技能需求、行業產業現狀和發展趨勢等方面的調查,調查對象主要包括社會用人單位負責人、臨床一線工作者、相關行業企業負責人、人才市場上有關企業的招聘人員、我院歷屆畢業生等,采取了個別訪談、參觀交流、問卷調查、座談會等方式進行調查。高職高專口腔醫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崗位主要是基層醫院和鄉鎮衛生院、社區口腔診療中心、個體牙科診所等,主要從事口腔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修復和預防工作。基層口腔醫療衛生服務機構人才需求的重點是熟練掌握口腔疾病的診治和預防技能、各種義齒的設計和制作技能、各種牙齒的拔除技能等,能與病人進行融洽的溝通,有較強的團隊合作意識和人際交往能力,具備獲取專業領域新技術、新方法的創新精神與能力等。調研組在深入基層調研的基礎上,明確基層口腔衛生服務單位的崗位人才需求現狀,在充分考慮社會經濟發展、市場需求和社會崗位群發展變化的情況下,基于學生未來就業的基層口腔衛生服務崗位工作過程對知識和技能的需求,提出并分析了高職高專口腔醫學專業應具備的職業能力。

2基層口腔醫療崗位的職業能力分析

職業能力是指高職高專口腔醫學畢業生在工作崗位從事口腔疾病臨床診療工作所必須具備的,并在該職業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多種能力的綜合,筆者將其歸納為專業技術能力、社會綜合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3個方面。

2.1專業技術能力

專業技術能力是崗位職業能力的核心和基礎,是高職教育的重點內容。

2.2社會綜合能力

社會綜合能力是從事職業活動所需要的適合其生存環境的公眾化言行舉止的一系列社會行為能力[2],包括社會適應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自我調控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畢業生在復雜多變的社會中需要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自我調控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在生活和工作中處理醫患、同事、上下級等各種人際關系時,需要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畢業生在具備一定專業技術能力的基礎上,社會能力的強弱將直接影響他們今后的工作發展。

2.3可持續發展能力

可持續發展能力是指掌握了具體崗位現有專業技能,并且能隨著社會發展和技術進步而進行自我知識更新,使自身潛力不斷釋放、技能不斷提高的能力[3],包括自學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隨著社會的發展,即使目前的知識技能“管用、夠用、實用”,將來卻不一定。學生在學校不僅要學知識,還要學習獲得知識的方法,學會今后如何生存和發展。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不能僅僅局限于向目前某一崗位群輸送人才,而要立足于人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崗位的不斷變化,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為其后續發展、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3基于基層口腔醫療崗位需求的教學改革

為提高口腔醫學生的基層口腔醫療崗位職業能力,我校口腔系近年來開展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工作,探索符合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需求的三年制口腔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3.1加強“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我系與行業專家和社會用人單位代表組成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在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畢業生質量標準中對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專業知識與技能、交流與溝通技巧、社會綜合能力、自學能力、人格修養和價值觀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規定。校企共同構建“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在實訓資源整合、課程體系、教材、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管理、技能考核等方面全方位合作、全過程參與,深入參與專業建設和教學的各個環節,使口腔醫學專業畢業生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使口腔醫學專業與當地產業和行業企業的發展相適應。

3.2基于崗位工作過程開發課程體系和改革教學內容

我系對學生未來的就業崗位進行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基于基層崗位工作和技能需求構建課程體系和制訂教學計劃,打破以學科理論為中心的課程體系,以職業崗位所需的理論知識和技術能力為中心進行課程整合和優化,以實際臨床應用為目的,以培養實際應用能力為主線,突出專業操作技能的培養,使課程體系不再是五年制本科的壓縮版。

3.3開展“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提高學習效率

我系根據社會需求和崗位需要開展“教學做一體化”教學,綜合運用PBL教學、CBL教學、任務驅動教學,把知識點劃分為一個個臨床工作任務或問題,要求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一般為2~3天)自己翻閱教材、查詢資料,進行思考、分析、歸納、解答問題后,上交作業。上課時教師進行提問和互動,啟發學生進一步思考、討論,鼓勵學生發表見解,最后教師循序漸進地推導、講解,歸納知識點。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主動學習,自己尋找答案和分析思考,充分發揮個人能力,徹底激發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透徹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有效培養了自學能力、實踐創新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3.4設置模擬臨床情景的崗前綜合性實訓課程,培養專業綜合能力

我系依據職業崗位技能需求,基于臨床工作過程,將口腔醫學專業各門課程中的所有基本知識和技能進行優化整合,構建口腔醫學崗前綜合實訓課程,教學內容包括口腔病史采集和臨床檢查、疾病鑒別診斷、制訂診療方案、綜合病例分析、綜合病歷書寫、常見病病例匯報、綜合性強化實訓、醫患關系和溝通技能等,包含了與口腔基層衛生服務崗位工作相關的全部專業知識和能力。該課程模擬臨床接診病人的情景,在口腔模擬實訓室采用“接診病人—病史采集—專科檢查—病癥分析—鑒別診斷—診療原則—操作實訓—病歷書寫”的實訓教學模式,在加強學生專業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培養的同時,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臨床思維能力,使校內實踐教學與校外頂崗實習實現有機銜接與融通。

3.5醫學人文教育貫穿專業人才培養全程

我國醫學模式已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現代口腔醫療衛生服務更多地關注人的心理狀態、生存狀態和社會因素[4],這就要求新時代的口腔科醫生不僅有精湛的醫術,更具有高度的人文關懷意識、高尚的醫德與良好的服務態度[5]。我系將醫學人文教育滲透人才培養全程,把醫學心理學、醫學倫理學、醫學社會學等課程內容融入醫學專業課程教學中,教師言傳身教地灌輸“以病人為中心”的人文關懷理念,強調臨床實踐中“以人為本”的理念、各種口腔病人的心理特點以及醫患溝通技能。我系積極開展各種醫學人文主題活動、口腔社區義診和志愿者社會實踐活動,使口腔醫學生早早樹立人文關懷意識,提高他們的醫學人文素養,使知識、能力、素質三方面得到全面協調發展。

3.6加強學生對醫患溝通的學習,樹立現代社會醫患關系意識

近年來醫患糾紛日益增多,權威報道稱80%的醫患糾紛與醫患溝通不到位有關。因此,強化醫務人員的溝通意識、培養醫務人員的溝通技巧是減少醫患糾紛的關鍵,而將這一內容的學習提前到醫學生的教育教學中,對醫患糾紛的發生更能起到預防作用。所以我系積極舉辦醫療法規、醫療案例、醫患溝通方面的專家講座和學生演講比賽,并要求專業課教師在講述某一疾病的同時講述診療該疾病容易發生的一些醫患糾紛案例,并教會學生一些常用的醫患溝通技巧,使其懂得預防、避免和處理醫患糾紛。

3.7早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強化職業服務和創業意識

除校內實踐教學以外,我系強調早接觸臨床、早接觸社會、早接觸病人,從第一學期開始就開展課間社會實踐活動和寒暑假社區見習,如開展社區口腔健康調查、常見病義診咨詢、口腔健康宣教等活動,提高學生口腔崗位工作技能和社區衛生服務意識。另外,我系自2012年開始在口腔醫學專業中開展大學生創業訓練項目———民營口腔診所創建與經營。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周邊口腔社區診所開展行業調研和社會實踐,深入了解民營口腔診所的行業現狀、發展趨勢和經營管理模式,并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口腔診所設計和模擬經營管理訓練。創業訓練項目激發了學生的創業精神,提高了創業能力,并有效培養和鍛煉了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3.8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網絡教學資源

我系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設和開發精品課程網站、微課學習平臺、師生交流平臺、校園網習題庫等數字化(網絡)學習資源,重視優質教學資源和網絡信息資源的利用。微課是指經過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課堂內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6]。我系自2014年開始開展微課教學,教師將每個知識點或口腔操作技術制作成5分鐘左右的微課視頻,放在學校微課平臺及精品課程網站供學生下載到個人電腦或智能手機上學習,學生可充分利用課余的“碎片時間”進行學習。微課視頻可重復觀看,是一種不受時間和地點等條件限制的方便高效的教學資源,已成為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

3.9重視實踐技能考核和過程性考核,使教、學、評有機結合

我系采用過程性考核、期末實踐技能考核及期末理論考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成績評定,過程性考核指分階段對學生的理論和實踐進行考核,平時成績包括每次解決問題的成績、病例報告成績和學習態度,占課程總成績的40%。過程性考核的目的不在于成績本身,而在于在教學過程中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使學生從被動接受評價轉變為渴望評價和積極參與評價[7],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口腔醫學專業課程期末實踐技能考核參照口腔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方式,采用客觀結構化能力多站式考核方式,占課程總成績的30%。

4結語

我校口腔系始終堅持人才培養必須適應目前與未來口腔基層職業崗位需求的原則,開展行業人才需求調研和崗位職業能力分析,根據市場需要開設專業,根據專業崗位技能需求設置課程,根據課程體系設計教學模式,建設醫教結合的“雙師型”專任教師隊伍和職業氛圍濃厚的口腔醫學實訓基地,校企全方位合作、全過程參與人才培養和教學的各個環節,逐漸形成符合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需求的三年制口腔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學校自2008年起,委托第三方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機構,開展畢業生人才培養質量跟蹤調研,為教學質量管理、招考辦法改革、專業課程體系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課程調整創新等方面提供科學依據。調研數據證明,我系開展的一系列教學改革工作切實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社會綜合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使畢業生符合我國基層醫療機構的崗位需求,成為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實用型口腔醫學專業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娜,宋錦璘,鄧鋒,等.以崗位需求為導向構建口腔臨床醫學本科綜合教學模式的初步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1):92-93.

[2]肖放鳴.高職學生社會能力培養探析[J].教育探索,2010(8):32-34.

[3]崔德明.培養高職院校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途徑探究[J].教育與職業,2009(5):44-45.

[4]張軒,余占海,殷麗華.口腔醫學生人文關懷意識教育探索[J].西北醫學教育,2014,19(4):740-741.

篇(8)

在設計課程體系時,以口腔醫學學科教學內容為參考系,使實驗教學課程體系能反映“實驗內容層面”、“教學時態”、“課程梯度”以及“教學途徑”4個教學要素內在關聯關系。

1.1實驗教學內容層面將實驗內容的目的分為3個層面,繼而將實驗內容歸為3個類型。強調基礎性實驗,注重提高型(綜合測試性、綜合設計性、綜合應用性)實驗,鼓勵創新性(研究性、創新設計性)實驗,提供必修實驗、選修實驗及開放性實驗個性化方案。

1.1.1基本型實驗學生必須完成和掌握基本實驗原理、基本實驗技術及基本實驗方法。培養學生的口腔醫師基本素質,即要求學生通過基礎性實驗項目訓練,掌握各專業的基本技能,正確使用通用儀器、實驗數據處理和寫作實驗報告的方法,應強化訓練其手指操作能力。

1.1.2提高性實驗學生應接受綜合性、設計性、應用性實驗訓練。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即要求學生通過提高性實驗項目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臨床綜合實踐能力和素質,掌握本學科各專業的臨床操作技術,正確使用專業化儀器。

1.1.3研究創新性實驗為優秀本科層次學生提供進行深入研究和具有創新意義的實驗項目或課題,并催化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內容,以培養學生的醫學擴展能力。通過研究性實驗項目的訓練,培養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觀察能力和發現問題及分析問題的能力,并用所學的知識和掌握的技能提高其研究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創新性實驗項目的訓練,培養學生自主提出創新課題,進而進行自主創新構思、自主創新設計和自主創新實踐[7]。

1.2實驗教學時態西安交通大學口腔醫院的口腔教學以學生學制為單位,分為3個階段4個節點。即:基礎階段、臨床前階段和臨床階段,入學、臨床前、臨床前結束和臨床節點。其中,實驗教學時態分為臨床前期、臨床期和課外實驗教學,使得實驗教學相對學制一脈相承,為設置口腔學科實驗教學內容布局創造了必要條件,口腔醫學一級學科始終貫穿各實驗教學時態。臨床前期是培養學生基本技能的實驗室關鍵階段[5-8],是臨床期和課外階段的必要基礎和鋪墊。臨床期是基于臨床前期培養提高學生各種技能的臨床現實階段,也是臨床前期和課外階段教學效果的展示。課外教學既是其他階段的延伸和補充,又是學生個體化實驗的重要時態,它與其他兩個階段并行。

1.3實驗課程梯度以口腔醫學16門主干課程為參考系,將口腔醫學課程劃分為口腔基礎類課程、口腔外科類課程、口腔內科類課程及口腔修復類課程(如表1所示)。一方面各類之間和各類自身的實驗教學內容和教學時態形成梯度,另一方面就某個專業技能操作也在不同教學時態設置遞進教學內容,使實驗內容呈現網狀相關性。

1.4實驗教學途徑實驗室教學、臨床實習和社會實踐是培養口腔學生全面技能和能力的3個密切關聯的途徑。我們在教學內容設計方面突出關聯實驗內容、實驗教學時態和實驗途徑三者的內在聯系。實驗室教學是實施臨床前時態實驗教學內容的關鍵途徑,臨床實習是實現臨床時態實驗教學內容的首要途徑,社會實踐是實現課外實驗時態實驗內容的重要補充和擴展途徑。

1.5實驗教學內容結構包括實驗層面、實驗教學時態、課程梯度和實驗途徑4個要素,可將實驗內容設計為“模塊/類/實驗內容”3級結構(如圖2所示)。一級結構:即模塊,包括臨床前實驗模塊、臨床實驗模塊和課外實驗模塊。二級結構:即類,包括臨床前期模塊的課程類、臨床實驗模塊實習專業以及課外實驗模塊的不同教學形式。三級結構:即具體實驗內容。該結構形成具有學科特點及課程自身系統性完整的特點。歸屬臨床前實驗模塊的實驗內容包涵4個課程類,利用實驗室途徑在臨床前時態實施,重在培養學生的基本個人素質和專業技能;臨床實驗模塊包含3個專業,涉及口腔外科類課程、口腔內科類課程及口腔修復類課程,通過臨床實習途徑在臨床時態實施,以培養學生的口腔醫師專業技能為重心;課外實驗模塊設置了6個形式實驗教學,實驗教學內容涵蓋4個課程類,利用3個教學途徑教學實施貫穿各教學時態,旨在既強化學生的基本個人素質、專業技能,又強調培養學生的口腔醫學擴展能力(如圖3所示)。1.6實驗類型分布臨床前期實驗模塊中基礎實驗、提高實驗以及研究創新實驗所占比例分別為30%、35%和2%,臨床期實驗模塊為0%、12%和4%,課外實驗模塊為3%、8%和6%。以上實驗類型分布特點就是要體現牢固臨床前期實驗教學,竭力創新研究性實驗,突出階段教學目標,延伸課內教學,開辟社會實踐教學途徑的平臺化實驗教學宗旨。2整合口腔實驗教學隊伍調整規范實驗教學隊伍崗位、制定關聯政策措施、統籌現有人力資源,以實現實驗教學隊伍團隊化。根據教學人員在實驗教學中承擔的職能不同形成了不同課程類的實驗教學團隊和一個實驗教學保障團隊(如圖4所示)。實驗教學團隊包括口腔基礎類、口腔外科類、口腔內科類及口腔修復類四大實驗教學團隊,各團隊成員源于各專業教研室,各實驗教學團隊與4個實驗教學課程類相對應,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實驗教學保障隊伍由專職負責人和實驗技術人員、技術工人組成,源于口腔醫學教學實驗中心和口腔醫學研究中心,負責實驗教學條件保障及教學服務,參與實驗教學模型設備研發、實驗技術的開發、儀器設備的維護及平臺日常工作管理等。根據口腔醫學實驗教學特點和實驗教學體制,凝練歷年的實驗教學經驗,將實驗教學團隊細化為教學組、教師、助理;實驗教學保障團隊細化成管理人員、實驗技術人員。每個團隊既是一個課程教學實施團隊,也是一個科研創新團隊。與此同時考慮教學隊伍學歷結構、職稱結構、知識結構及年齡結構要素制定教學隊伍培養方案[9-10],以培養穩定的實驗教學隊伍。

3投資建設實驗教學環境

為實施口腔學科化的實驗教學課程體系,學校建設了實驗教學平臺,共享教學資源。校內“口腔醫學教學實驗中心”、“口腔醫學研究中心”和“口腔臨床教學環境”為平臺主體教學環境,在省范圍內建立了合作式社會實驗教學環境。其中“口腔醫學教學實驗中心”保障口腔臨床前實驗教學條件,“口腔醫學研究中心”為實驗教學提供科研性實驗教學載體,“口腔臨床教學環境”保障臨床實驗教學條件,社會環境為實驗教學提供更廣泛的現實培養環境。

4創新實驗教學管理體制

為將實驗教學轉換為平臺化,建立實驗教學平臺管理是首要任務[6]。學校在平臺化管理建設中創新突破了以下管理瓶頸:

4.1轉化管理機制建立平臺管理機制,保障實驗教學平臺化運行。平臺實施校、院兩級管理機制。校級管理由教務處實驗教學統管,院級由平臺主任負責,具體教學實施由5個團隊管理。平臺全面負責口腔醫學專業實驗教學實施。平臺運行經費由校、院2級教學經費保障。管理制度分為校級和平臺二級,按院級績效考核制度對平臺管理進行考評。質量保證體系由西安交通大學教務處教學管理體系及平臺教學管理體系予以保證。

4.2配置多元化實驗教學技術口腔實驗教學技術是培養學生技能及能力的必要條件。根據實驗教學模塊,我們設計應用了不同的實驗教學技術以實施實驗教學內容。臨床前期模塊以傳統模擬、仿生頭模模擬、動物外科模擬、計算機模擬、口腔工藝操作、信息技術、臨床操作、標本識別、口腔泥塑、討論、觀摩等實驗教學技術為主。其中,仿生模擬、動物外科模擬、計算機模擬、信息技術等為口腔實驗教學前沿技術[11-13],口腔泥塑屬該平創的實驗教學技術[14]。臨床模塊主要采用角色模擬轉換、臨床信息管理訓練、急診實習以及臨床專題講座。其中,臨床信息管理包括臨床實習周記、病案分析、病案討論、撰寫臨床病例報告、隨訪記錄。課外模塊主要采用口腔社區、任務型和強化培訓等方式。

4.3信息化管理實驗教學耗材口腔實驗耗材管理是實現實驗教學平臺化的重要瓶頸。口腔醫學本科生實驗課教學涉及各種口腔耗材250種左右。每個實驗內容所用的耗材種類平均20余種,而且相當一部分種類的耗材同時分布在不同實驗內容中,在同一學期中有若干年級和不學制的實驗教學需要耗材配給。如何從平臺管理層面設置和管理實驗耗材一直是口腔耗材管理的難點。為此,平臺設計耗材數據庫完成實驗耗材投入方案、耗材申報計劃以及管理耗材使用過程,同時利用該技術,我們能夠有效地挖掘數據以指導未來的實驗耗材管理。

4.4建立信息平臺主要通過3個層面的信息平臺實現實驗室局域網網上輔助教學和網絡化、智能化管理。

4.4.1實驗教學平臺網站和口腔醫學教育在線網址利用學校實驗教學平臺網站和口腔醫院網站實施實驗教學相關管理。

4.4.2課程網絡教學環境利用學校服務器構建了開放式網絡教學環境,可供各高等學校師生瀏覽、學習、教學、閱讀和材料下載使用,極大地方便了學生的學習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輻射了平臺教學效果。

篇(9)

一、改革的目的及現狀分析

口腔醫學技術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應用性學科,實踐性較強。對本專業學生實際操作技能的培養需要在本學科理論指導下的操作技能訓練,且要反復訓練,才能使學生具備適應實際工作的能力。培養學生動手能力,適應能力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有著其他教學環節無法替代的作用。近年來,高等醫學教育有了突破性進展,教學質量普遍提高,但“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傳授、輕技能培養”等問題仍然存在,教學計劃的安排偏重于理論,而口腔醫學技術恰恰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實際操作技能訓練,所以,一定要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要讓實驗課占專業課總課時的60%左右,強化實驗教學,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動手能力差的現狀。我們調查發現,多數學生在工作中存在實際操作能力差,其原因是在校學習期間,理論與實踐的安排不合理、實驗機會少的緣故。因此,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改革對本專業學生是至關重要的。

二、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

1.明確專業定位,更新教學管理理念

我校將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定位于口腔工藝類,確立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以口腔修復體制作能力為主的高級口腔醫學工藝技術人才,學生畢業后主要就業于各醫院的口腔技工室和社會上其他各種義齒加工中心。理念的創新是培養高技能型專業人才的前提,專業的準確定位為教學管理理念的更新提供了依據。因此我校樹立“以人為本,零距離與企業無縫對接”的教育管理理念,其內涵主要是:

(1)以人為本,立足于學生的成長與成才,將學生培養成高素質高技能的口腔醫學技術人才。

(2)理論知識以夠用、實用為原則,實踐操作技能應強于理論學習。

(3)樹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校與企業相結合、工作與學習相結合”教學管理理念,以實踐為核心,創建實踐教學體系。

(4)建立完善專業監督評價體系和約束激勵機制,確保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2.推進專業課程改革

近幾年,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各學校對口腔醫學技術專業教學都進行了一定的探索,并在課程設置上作了一些調整或改革,但這些學校在以就業為導向的改革深度上還存在一定的差異。許多學校還沿襲著傳統的教學模式,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的課程設置與工作實際、就業崗位技能要求吻合得還不夠緊密。課程設置上仍存在著課程總數多,注重理論教學的學科體系,忽略實踐教學的主體體系的傾向,職業崗位和任務的能力要求在教學中也未得到充分的體現。因此,各高職院校應借鑒工科院校較成熟的課程開發經驗,校企合作進行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開發,以更好的適應口腔修復行業的崗位需求。

3.采用“在做中學”的教學方法

口腔醫學技術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應用性學科,實踐性較強。對本專業學生實際操作技能的培養需要在本學科理論指導下進行操作技能訓練,且要反復訓練,才能使學生具備適應實際工作的能力。教學過程中,我們積極采用以項目為中心,以任務為驅動的課程范型,積極探索理論課與實踐課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即打破二者之間截然的界限,將理論課與實踐課有機結合,大量應用“在做中學”的教學方法,將相當一部分側重于口腔修復制作工藝方面的教學內容放在實訓室進行,教師指導與評價等多環節層層深入,最終完成教學任務。這樣既加強了理論對實踐的指導,又強化了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學生課下學習與實踐的興趣和動力,使學生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反復強化訓練,起到了真正加強實踐操作能力的作用。

4.加大師資隊伍建設力度

目前,高職學校擔任口腔工藝技術專業教學的教師中,以口腔醫學專業畢業的教師為主,具備了相關學科的專業理論知識與教學能力,但直接接觸生產、管理和服務第一線的經歷較少,而外聘教師雖然可以補充在實際生產中使用率高的知識和技能,但教學基本能力還有待及一步加強。因此,應加大師資培訓力度,保證專任教師參加生產實踐的時間,整體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積極創造條件鼓勵教師參加各種執業資格證書和職業技能考試,提高持有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教師比例。

5.加強實訓基地建設

目前,高職院校都具有一定的實驗實訓設施,但僅僅少部分學校建造了貼近義齒制作所第一線,現場實景設置功能布局,體現真實的職業環境的實訓中心。多數學校卻只建有少數的實驗室,實訓場地面積與專業招生數不匹配,實訓場所的建設沒有很好崗位的實踐要求相配合,實訓設備、材料與企業一線生產的主流設備、主流材料不同步。因此,開辦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的院校應主動尋求并吸納地區優秀的義齒制作企業積極參與專業的校企合作,與企業共建校內生產實訓基地與校外頂崗實習基地。形成模擬企業現場的校內實訓基地,使校內實訓基地的布局、場景、流程、質量保證等方面更加具有真實的職業氛圍,更進一步地適應于崗位工作需求。

6.制定特色教學計劃

在衛生教育主管部門對該專業沒有制定統一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的情況下,我校領導曾多次帶領有關人員到各地的義齒制作單位進行考察。近年來,我校已與多家義齒制作公司建立了業務關系,在走出去的同時,將國內外義齒制作公司或口腔技工室的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干請進來,校企合作,成立了工作小組,共同商榷并制定該學院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課程體系及人才培養方案。

總之,我校對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的教學管理模式進行了大膽的創新性探索和實踐,為了提高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的實踐操作,我們在教學方式上嘗試了一些新的教學模式,走出了一條“主動根據行業需求,改革教學管理模式,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口腔醫學技術人才”的路子,構建了與專業特點相適應的有效教學管理模式,對同類院校該專業的教學管理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曹翠萍.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改革方案的探討\[J\].實用醫技雜志,2006,(13).

篇(10)

在我國高等教育改革推進的過程中,對于眾多高校教學水平的評估標準也有了新的要求,需要在高校教育中加入更多的實踐活動,在日常的課程設計中提升開放性、綜合性實驗所占比例,給學生們構建一種開放式的自由口腔醫學實驗模式,讓學生們能夠比較輕松地接近實踐項目,在提升動手能力的同時也加強了綜合素質。口腔醫學專業的學生們更需要把口腔醫學實驗的理論與臨床治療實踐相互結合,在未來從事口腔醫學專業工作的時候也能更為從容。接下來,筆者將從3個方面簡單介紹如何在現有的口腔醫學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加入開放實驗室管理模式。

加強實驗儀器設備管理,健全開放式實驗室管理制度

在如今的高校實驗教學計劃中,由于實驗室設備的成本高昂以及耗材的采購難度等問題而淡化學生們的實驗活動,讓學生們主要通過教師的講解和演示來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但是很多專業就是要進行大量的實驗來進行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提升,例如口腔醫學學科。由于口腔醫學專業需要大量的臨床實驗來幫助學生們消化相關知識,將理論知識真正運用到實踐中來。為了讓學生們可以感受到真實的口腔醫學手術環境,在實驗中用到的器材和人體有高度的相似之處,對于實驗中的器材和設備的要求極高,必須要嚴格按照臨床標準來進行實驗模擬。這就要求口腔醫學實驗室對資金的投入有嚴格的管理,對于設備的管理也有著嚴格的要求,健全實驗室的管理制度,提升開放式實驗模式的推進速度。

因此,教師們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的符合條件的管理制度,力求掌控實驗室儀器管理的每一個環節。并且要加強對于設備更換維修、實驗用具、耗材采購以及設備的外借等規章的嚴格執行,保證在口腔醫學實驗過程中,學生們能夠嚴格按照實驗室規章制度進行實驗,這對于口腔醫學實驗室開放管理模式的普及也有著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

高校對于符合實驗管理的人員可以建立相應的實驗室儀器和設備的管理系統,借助互聯網技術來輔助口腔醫學實驗室的管理。基于實驗室實際情況建立數據庫,給實驗室中的每一臺儀器和設備都進行編號和登記,做到設備的全面管理,學生有進行口腔醫學實驗需求的時候要跟實驗室管理的相關負責人進行申請,在經過實驗室管理人員的授權和登記以后才能將相關的口腔醫學實驗室開放,這樣也能激發學生們在實驗過程中對于實驗室設備的重視,嚴格按照實驗規章制度進行實驗,提升學生們的實踐能力。

創設實驗室開放性氣氛,健全開放式實驗室管理制度

在我國,高校的實驗課程中往往是通過以班為單位來進行教學,學生們往往在意識上仍然將改革以后的開放式實驗室模式當作是平時所參與的實驗課的形式,在實驗室中往往抱著保證完成課堂實驗目標的想法投入到實踐中去。因此教師們要在開展開放式實驗室教學的同時,給學生們灌輸相關的開放實驗室模式的概念,讓學生們認識到開放式實驗模式與實驗課的不同之處,進而在平時的實驗中也能有更濃厚的興趣,逐漸適應開放式口腔醫學實驗模式,提升口腔醫學實驗的主動性和探究性,對于在課堂上所學的相關口腔醫學知識點進行探索與消化,能夠在今后的工作中應用上所學知識,提升動手能力。

實驗室管理中心可以讓學生們組建成創新實驗小組來進行實驗,在實驗中以創新教學理念作為核心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口腔醫學實驗,適應合作實驗模式。教師們需要不斷完善在小組合作口腔醫學實驗中出現紕漏的地方,大膽實踐,尋找出最適合我同高校相關口腔醫學專業的學生們的合作實驗特點的開放式實驗方式,提升臨床口腔醫學實驗效果,同時也能讓學生們感受到互相合作在口腔醫學實驗中的重要性,在臨床實踐中與其他學生互幫互助,吸取其他同學思想中的優點,提升自我合作意識,在實驗室中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開放合作實踐氣氛。需要注意的是,中心基礎實踐教學平臺可以選擇不同專業不同研究方向的學生們組成實驗小組,讓學生們的合作更具開放性特色。

提升實驗管理人員素養,健全開放式實驗室管理制度

實驗室技術人員專業素養的提升也是實驗室開放式管理模式建立的重要因素,只有相關的實驗技術人員有過硬的口腔醫學知識,才能保證實驗室團隊有更寬闊的發展前景。在提升實驗室技術人員專業素養的過程中,可以讓全體實驗室技術人員跟蹤學生們一起進行實驗,針對學生們在口腔醫學實驗中所出現的問題進行糾正和指導,從而幫助學生們提升口腔醫學實驗的效果。同時也要組織實驗室技術人員進行定期的專業知識技能培訓,保證他們在實驗室教學工作不斷提升實驗教學能力,提升專業技能水平,這也有利于提升實驗室技術人員的管理效果。

上一篇: 音樂教學設計模板 下一篇: 仿古建筑結構設計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亚洲欧美 |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免费 | 香蕉视观看在线a |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 |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有码 |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